外語精進資源多 自主學習不間斷 【記者陳俞均、陳思羽 / 報導】師大各系除設有外語 能力畢業門檻外,一年也有舉辦兩次的英語會考,校 內許多學分學程與活動參與申請更將外語能力納入考 量,凸顯外語能力為目前重要趨勢。若能活用校內 既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在學期間亦能提升自我外語實 力。
英語讀書會形式自由 成為學習主宰者 英語讀書會由學生帶領學生的模式進行,透過期初 邀請英語系教授、資深帶領人指導英語領讀技巧,提 升帶領人的英文能力乃至領導力。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館員林家儀、莊雯涵說明「讀書會帶領人不是教英語、 學文法,而是要與小組成員們一起閱讀、討論。」為 期六週的上課時間由負責領導的學生自行策劃主題、 彈性安排,從電影英文、旅遊會話到希臘羅馬神話、 TED 英語,內容包羅萬象。 參與英語讀書會,國文 110 簡維萱表示「讀書會內 容難度,經由領導學生與參與成員共同討論、調整, 整體而言,學習氣氛很愉悅,成效頗佳。」學生帶領 學生的學習方式,除了能夠激發創意與多元思維,更 促進不同科系與年齡學生之間的交流。
英語聊天室風格活潑 與生活連結性強 英語聊天室每學期擁有固定開放時段,時段中會有 一到三位的帶領者,和學生自由進行對話與互動。除 了日常生活會話之外,共同教育委員會外文組主任羅 美蘭進而表示「英語聊天室能給予大一學生英語演 講、語調、台風等建議與指導、或協助準備英語口說 檢定考試。」內容彈性且廣泛,由學生的生活聯結與 需求引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說能力。 企管 110 陳品儒曾參與英語聊天室以練習口說能 力,她分享道「英語聊天室與共同英文課最大的不同, 在於它是在聊天與遊戲中學習和運用英文。」陳品儒 認為英語聊天室的討論氣氛緩和,較以往在課堂上學 習英文,更能放鬆的參與討論。「英文不再只是一種 學科,而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的工具。」
進修資源豐富 多元型態助學習 師大自學資源與管道眾多,共教外文組為幫助學生
透過共同討論與延伸,激發多元思考,培養學習英語更大的興趣。圖/國文 110 簡維萱提供
克服對英文寫作的恐懼,開設寫作諮詢的服 務,提供各類寫作檢定建議、自傳、履歷及 讀書計畫之批改或指導。另外,圖書館網頁 中「語言學習資源」專欄內,也含有英語、 日語、法語等線上自學資源供予登入使用。 同學更可直接至樸 101 英語自學教室中使用 英語學習軟體自我進修。 羅美蘭也提及「這些不同形式的校內自主 學習,會以時數總結方式,統整到大一共同 英文各班授課老師的手上。透過這些回饋, 授課老師們可以更清楚學生這一學年裡,在 課堂外的英語學習狀況,藉此給予鼓勵或建 議。」 英語讀書會與英語聊天室各學期舉 辦資訊,學校會以張貼海報及電子郵件進行 宣傳外,圖書館首頁亦將張貼最新資訊,鼓 勵有興趣之同學多加關注。
期末成果發表會,小組團結合作愉快呈現。圖/國文 110 簡維萱提供
學 生 自 發 平台多 樣 資源循環利己利人 課刊字號 1446 號 本期出版四版 發行所/師大青年社 發行人/吳芝頤 指導老師/黃信維
【記者陳思羽/報導】新鮮人入學之初除了得熟悉校 園資源與規則外,了解師大學生自發平台更能讓大學 生活加速步上軌道。目前除了廣受利用的「選課沒地 雷」提供修課感想與修課發問管道,持續活躍的臉書 社團還有二手書交流社團「師大二手書 交換/贈送/ 出售」、師大校友與在學生串聯社團「NTNU 師大人 交流版」、物品交換買賣社團「出清(師大面交)」 等等,以共享互助的理念,連結師大師生各級的資源 與訊息。
因需求而生 自發社團不可或缺 問及選課沒地雷的重要性,社教 108 羅彣琳表示「選 課是校園生活很重要的一環。」校內各式課程眾多, 如何規劃以及評定選課與否,可以借由學生之間廣泛 的交流作為參考,而平台的存在便得以彙整眾人的意 見。曾參與師大選課資訊社團「選課沒地雷」網站創 立的羅彣琳,指出該平台的出現正是因應了師大學生 的需求,即便該平台僅在選課季節活躍,卻因為與學 生生活習習相關而無可取代。
由於修課觀感難免因人而異,提到「選課沒地雷」 中經常上演的修課感想論戰,羅彣琳表示即便眾人看 法各異,在管理平台時仍會尊重每個人的發言權利, 「保持一個開放的共識」,並指出若能從分享中帶起 師生對於課程內容的關注,進而促成課程革新亦是一 樁好事,「這是一種正向的循環。」她也提醒新生在 閱讀他人心得時應考量自身修課喜好,謹慎評估是否 適合自己的需求。
學生平台難維護 資源延續受考驗 談及去年展開「選課沒地雷」平台整合行動,羅彣 琳說明團隊當初在資料庫的創建與使用感受上下了不 少功夫,除了積極與系學會合作整理各系考古題,也 持續搜集修課心得,力求改善臉書社團資訊雜亂與重 複度高的問題。無奈團隊人員近期面臨換血陣痛期, 使得持續推動網站更新上面臨困難,但她樂觀表示還 是會努力交棒,讓師大學生擁有更好的選課指南。 作為「師大二手書 贈送/交換 / 出售」的管理員之 一,地理 108 漳玨賢不約而同談到推動社團規模擴大
的困難,並表示自己曾有意拓展二手書社團功能,計 畫從線上串聯至師大校園,推行二手書市集、書展等 活動,「希望師大的臉書社團平台都能夠發揮更多多 元性的用途」,無奈同因人員問題,平台目前僅專注 在二手書功能上而難以突破。
平台使用有眉角 有給有得利存續驗 現存多數的師大學生自發社團成員眾多,經營並非 易事,尤其管理員常是自願擔任,為求平台穩定,社 團多僅維持創建功能。對此羅彣琳建議甫加入的新生 應該多注意網路發文禮節與規定,盡量避免成為「伸 手牌」之外,也可以多多給予平台回饋與建議,甚至 加入經營團隊,協助活絡社團。 「大家的資源,大家要一起維護。」羅彣琳最後鼓 勵新生使用資源的同時,也培養分享資源的習慣,造 福後進的學弟妹們。「資源要用,就要被延續下去。」 正因同是學生身分,這些自發社團的經營更需要學生 共同維持,才能將資源聚集並流通,促進良性循環。
主編 / 陳俞均 副編 / 陳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