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東京中央沐春堂2025年四月拍賣會
台北預展 Preview
04/18(五)10:00-18:00 VIP預展 Friday - VIP Opening Day
04/19(六)10:00 18:00 開放預展
Saturday - Public Day
拍賣 Auction
04/20(日) 10:00 開放入場
Sunday - Opening at 10 a.m.
場次時刻 Auction schedule
11:00a.m. MCT - 現代與當代藝術、佳釀、生活風格專場 MCT - Modern & Contemporary Art, Spirits, Lifestyle
12:30p.m. 寶島曼波-台灣文物、詩人、書畫專場 Formosa - Relics poet and painting of Taiwan.
02:30p.m. 一花開五葉-茶、花、香、宗教、古今生活美學、字畫、器物 Five Petals Of A Flower - Tea, Flower, Incense, Religious & Aesthetic life and works of art.
地點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58號B1-B3
Mandarin Oriental Taipei
No. 158, Dunhua N. Rd.,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公司資訊
台北東京中央沐春堂拍賣股份有限公司 Company info TOKYO CHUO MUCHUNTANG AUCTION CO.,LTD.
信箱 E-MAIL: muchuntang@hotmail.com.tw
電話 TEL: 02-2755-7525
傳真 FAX: 02-2755-7526
-台灣 Taiwan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一段137巷12號 1F., No.12, Ln. 137, Sec. 1, Xinsheng S.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 Taiwan (R.O.C.)
-中國 China
黃先生 Mr.Huang +86 138 1876 4707
官方網站 臉書粉絲專頁 Instagram YouTube 線上圖錄及競標





拍賣規則簡要說明
壹、拍賣合約履行為拍賣公司駐所地及拍賣會登記地址。
貳、拍賣公司僅提供拍賣平台,不對競標物之品項及鑑定負責。
參、競標者領取競標牌號需持本人身份證、健保卡或護照辦理登記,並收取保證金新台幣20萬元。
肆、買方佣金為落槌價之20%,若三天內完成現金或匯款交易為落槌價之18%(刷卡除外)。
伍、本公司圖錄起拍價以新台幣為主,匯率僅為參考值,實際依結帳當天匯率計算。
陸、競標者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競標牌號,謹防遺失,競標者不得將自己的牌號借予他人使用。否則, 競標者須對他人所使用其競標牌號競投之物品承擔所有法律責任。
柒、買方如需以支票,匯款等非現金方式付款,需提供銀行有效文件。
捌、競標者須詳細閱讀本圖錄後載之拍賣規章,再進行辦牌或委託等事宜。
玖、欲辦理書面及電話委託,請於預展結束前完成手續,拍賣當日不接受委託,若當日因此漏件,恕 不負責。
拾、凡辦理競投登記完成,須承擔法律權責。
拾壹、本公司圖錄刊登圖片、資訊等僅供參考,拍品皆以實物為主,下標前請謹慎思考,歡迎至預展 現場調閱確查。
詳細內容請參閱本圖錄最後附錄本公司拍賣規則
2001
清代 排灣族陶甕
直徑 21 高 23 公分
Taiwan Paiwan Tribe Pottery Jar, Qing dynasty
D 21 H 23 cm
TWD:50,000
RMB: 11,287

2002
清代 排灣族朱漆湯匙
長 42.8 公分
Taiwan Paiwan Tribe Red Lacquer Spoon, Qing dynasty
L 42.8 cm
TWD:20,000
RMB: 4,515




清代 排灣族朱漆頭目刀
長 64.5 公分
Taiwan Paiwan Tribe Red Lacquer Chief's Knife, Qing dynasty
L 64.5 cm
TWD:100,000
RMB: 22,573
本件為清代台灣原住民族排灣族所製朱漆頭目刀,通體飾以紅漆與黑綠色塊交錯之幾何圖紋, 刀鞘與刀柄皆雕刻人物與蛇紋意象,呈現頭目階層的權威象徵。排灣族以百步蛇圖騰為尊,此 刀於視覺與精神層面皆蘊含深厚部落文化意涵。朱漆色澤古樸,斑駁處見歲月洗禮,刀首與鞘 端另嵌金屬件,保存完整且極具歷史價值。頭目刀除作為戰器外,亦為儀式與傳承的象徵物, 使用者多為族中領袖或貴族階級。本品紋飾繁複、構圖嚴整,風格具代表性,為研究排灣族社 會結構與美術工藝之重要實物例證。




日本昭和更午年(1930) 徹象摹寫
台灣平埔族風俗圖
長 28 寬 45 公分;共16+7 張
Realistic Depictions of Taiwanese Pingpu Tribe Customs, Japan, Showa period, 1930
L 28 W 45 cm, total 16+7 pic
TWD:10,000
RMB: 2,257


檜木嵌蘭花板 長 43 寬 71 厚 2 公分
Hinoki Wood Inlaid Orchid Panel,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L 43 W 71 T 2 cm
TWD:20,000 RMB: 4,515

2006

清代 呂世宜〈論薄紹之〉立軸
長 32.5 寬 22.5 公分
水墨紙本
Lu Shiyi "Treatise On Bao Shao Zhi", Hanging Scroll, Qing dynasty
L 32.5 W 22.5 cm
Ink on paper
TWD:80,000
RMB: 18,059

款識:薄紹之字敬叔丹陽人官至給事中書憲章二王風格秀異行草倜儻時越羊欣。瑞 卿六兄屬。西村呂世宜。
著錄:中華文物學會二〇二四年刊《要於漢人筆意,自覺時時有合也》文 林俊臣/ 國立台南大學國文系副教授,第144頁。
呂世宜(1784-1855),字可合,號西邨,晚年又號「不翁」,福建金門人,他是 清朝中後期閩南和臺灣一帶頗有實力和影響力的名士、書法家、金石學家和古文家, 在臺灣被譽為「金石學導師」,在金門被譽為「金門一千七百年有史以來唯一的書 法家」,是浯江之光。呂世宜研究雖非學術界的熱門題材,但近年已成學術顯學, 臺灣地區的學術研究在廣度深度上都勝過一籌,有相當進展。呂世宜在大陸地區是 做為清中後期閩臺、臺灣地區書壇代表人物。

2007
木下靜涯〈富貴長春圖〉立軸
長 41 寬 48 公分
膠彩絹本;附作者親題供箱;1964
Kinoshita Seigai "Eternal Spring and Wealth", Hanging Scroll
L 41 W 48 cm
Eastern Gouache on Silk, With Signed Wooden Box 1964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靜涯。
題箱:靜涯散人筆富貴長春圖。靜涯散人筆富貴之圖。
贈鈴木一夫殿。昭和三十九年十一月三十日。為囗締 囗上任紀念。昔日酸素株式會社。甲辰之春。世外莊 之人自題。
鈐印:靜涯(白)。

本幅〈富貴長春圖〉出自近代日本畫壇名家木下靜涯之手,採膠彩重彩技法描 繪盛放牡丹,花葉層疊生姿,白花純淨,粉瓣嫣然,色彩沉靜雅麗,畫風精謹 細膩。左上小蜂點綴畫面生趣,展現自然生動的生命感。牡丹自古寓意富貴吉 祥,畫題「富貴長春」蘊含祝願綿長之意。畫心設有款識與鈐印,構圖疏密有 致,設色與構線皆展現畫家深厚的日本畫功底與東洋美學精神。原作附木箱, 並由畫家本人題簽,保存狀況良好,為其膠彩花卉畫作中之佳品
木下靜涯(1889-1988),本名木下源重郎,號靜涯,長野縣伊那市人,日 本東洋畫京都派畫畫家曾師事「四條派」畫家,後加入竹內棲鳳「竹杖會」。
曾在臺灣日治時代的臺北州淡水郡(今新北市淡水區)居住與作畫達二十餘年。
1934年以後,常畫臺灣山景,以觀音山甚多。1927年起,連續擔任臺灣美術 展覽會和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的審查委員,自1932年開始擔任淡水街協議 員,歷經四到七屆。木下將淡水視為南畫意境中的桃花源,留下許多傑作,更 為淡水近代的美術史創造了美麗的開端。2021年淡水的木下靜涯故居重新整建 開放展覽參觀,紀念這位台灣美術的先驅者。

2008
石川欽一郎〈風景〉鏡框
長 13 寬 17 公分 水彩於紙;1932年。
Ishikawa Kinichiro "Landscape", Framed
L 13 W 17 cm
Water Color on paper, 1932
TWD:30,000
RMB:6,772

石川欽一郎(1871–1945),為日本近代洋畫先驅,師承小山正太郎,1907年受台灣總督府之邀來台任教,首創台灣近代西洋美術教育體系,影響 深遠,享有「台灣西洋畫教育之父」美譽。石川重視寫生與觀察,倡導自然主義畫風,其作品多描繪台灣山川風景,筆觸溫潤、色彩清雅。其在台 期間培育眾多台灣本土藝術先鋒,著名學生包括郭雪湖、陳植棋、黃水文、廖繼春等,皆為台展初期核心成員,開創本土西畫發展之先河。石川不 僅為藝術創作者,更為藝術推手,其畫風與教學理念,奠定了日治時期至戰後台灣美術的發展基石。

2009
郭雪湖〈江南秋月〉絹本立軸
長 40.5 寬 50.8 公分
膠彩絹本;附自題供箱
Kuo Hsueh-Hu "Autumn Moon in Jiangnan", Ink and Color on Silk, Hanging Scroll
L 40.5 W 50.8 cm
Eastern Gouache on Silk, With Signed Wooden Box
TWD:40,000
RMB: 9,029
款識:雪湖記。
鈐印:雪(白)、湖(朱)。


郭雪湖(1908-2012),本名郭金火,日治台灣臺北廳大稻埕番仔溝(今臺北市大同區老師里),日治時期台灣畫家,是台灣近代最重要、最具代 表性的畫家之一,也是台灣膠彩畫的先鋒。其作品以風景、靜物為創作主題,曾與陳進、林玉山並列為「台展三少年」,也是台灣戰後時期合力籌組 台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的主要催創者之一。是台灣美術史上很長壽的藝術家。身為臺灣第一代的膠彩畫家,郭雪湖勇於創新求變,融合中國傳統水墨 與東洋畫的理念,自創重彩、淡墨勾勒的技法,並多方觀摩西方繪畫的表現形式,將膠彩畫的傳統風格帶向更寬廣、更多元的境界。

2010
郭雪湖〈汕頭港圖〉立軸
長 38.2 寬 49 公分
膠彩絹本;附自題供箱
Kuo Hsueh-Hu "Port of Shantou", Hanging Scroll
L 38.2 W 49 cm
Eastern Gouache on Silk, With Signed Wooden Box
TWD:40,000
RMB: 9,029
款識:汕頭所見,庚子秋,雪湖作。
鈐印:雪(白)、湖(朱)。



郭雪湖(1908-2012),本名郭金火,日治台灣臺北廳大稻埕番仔溝(今臺北市大同區老師里),日治時期台灣畫家,是台灣近代最重要、最具 代表性的畫家之一,也是台灣膠彩畫的先鋒。其作品以風景、靜物為創作主題,曾與陳進、林玉山並列為「台展三少年」,也是台灣戰後時期合力 籌組台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的主要催創者之一。是台灣美術史上很長壽的藝術家。身為臺灣第一代的膠彩畫家,郭雪湖勇於創新求變,融合中國傳 統水墨與東洋畫的理念,自創重彩、淡墨勾勒的技法,並多方觀摩西方繪畫的表現形式,將膠彩畫的傳統風格帶向更寬廣、更多元的境界。


2011
陳澄波〈山景〉鏡框
長 38.5 寬 46 公分 油畫於帆布
Chen Cheng-po "Mountain Scene", Framed
L 38.5 W 46 cm
Oil Painting on Canvas
TWD:800,000
RMB: 180,587 款識:1912。澄波。

本件〈山景〉描繪層巒疊翠、光影交錯之自然風貌,筆觸厚重 奔放,色彩鮮明富於節奏,展現陳澄波對於大自然形勢的敏銳 觀察與熱情詮釋。畫面中央的彎曲山徑引導視線深入遠山,樹 葉與雲層筆意洶湧,極富表現性。
著錄:《前輩寶典》,哥德藝術中心出版,2006年,30頁。





陳澄波(1895-1947),是台灣著名的畫家及藝術教育家,生於台南。他在台灣的現 代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尤其以其風景畫和人物畫聞名。陳澄波於1916年赴日本留 學,進入東京美術學校深造。是決瀾社和藝苑繪畫研究所成員。1926年以一幅《嘉義 の町はづれ》的作品,入選第七回日本「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簡稱「帝展」), 是 臺灣人首次以西畫跨進日本官展的門檻;其後又數度入選「帝展」和其他各項展覽。作 品多以台灣的自然風光為主題,展現出對故鄉的深厚情感,並融合了印象派的色彩運用 和構圖技巧。陳澄波的畫作不僅在台灣受到讚譽,也在國際上展出,為台灣藝術界贏得 了一席之地。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海邊的少女》、《台北的春天》等,這些作品展現了 他對於台灣風土人情的細膩觀察和獨特詮釋,是台灣現代藝術的重要先驅之一。
2025年3月25日,陳澄波長孫陳立栢將家族珍藏的2千多件作品,包括素描和畫作、 手稿,以近乎全數捐出的「裸捐」,和台南國家美術館(南國美)籌備處簽下捐贈典藏 意向書,為台灣的近現代美術史寫下新的篇章。

2012
松崎亞旗〈鄉村一景〉鏡框
長 31.8 寬 41 公分 油彩於帆布;1933年作。
Matsuzaki Aki "Countryside", Framed
L 31.8 W 41 cm
Oil Painting on Canvas, 1933
TWD:100,000
RMB: 22,573
款識:1933。A-Mafugasaki


松崎亞旗(1898-1939),本名松崎明長。日據時期台灣一位重要的藝術家,對於 台灣美術的發展具有顯著影響。他在繪畫領域多次獲得日本本土畫會及台灣展覽的肯 定,展現出其卓越的藝術才華。1934年,他主導成立了「臺灣美術聯盟」,這是台 灣首個綜合繪畫、造型美術和文學的文藝聯盟,旨在促進藝術交流與發展。亞旗於 1932年返回台灣後,定居嘉義,並在當地進行寫生和創作。他的作品在第六回台灣 美術展覽會中獲得首獎,顯示出其在藝術界的地位。在聯盟成立後,亞旗於1935年 向文教局提出對「台展」的改革建議,促成其在1938年轉型為「府展」。儘管他在 41歲時因病去世,但其對美術的貢獻及推動藝術改革的努力,仍然在台灣藝術史上 留下了重要的痕跡。松ヶ崎亞旗的家族背景來自明治時期的貴族家庭,為他的藝術生 涯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礎。
張萬傳〈靜物〉鏡框 三件一組
長 22.5 寬 35 公分、長 25 寬 34.5 公分、長 26 寬 35.5 公分 炭筆水彩紙本;1984、1988年作
Chang Wan-chuan "Still Life", Framed, Set of Three
L 22.5 W 35 cm、L 25 W 34.5 cm、L 26 W 35.5 cm
Charcoal, Water color on paper; 1984, 1988
TWD:30,000
RMB: 6,772

張萬傳(1909-2003),台北縣淡水鎮人,早年進入日據時代石川欽一郎所主持 「台灣洋畫自由研究所」學習石膏素描與水彩,後在陳植棋的鼓勵下,進入東京「川 端畫學校」及「本鄉繪畫研究所」研習西畫,後考上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大學) 因個性不合未就讀,前往廣東旅遊,應廈門美專任教職,教授油畫。回台先後任教 於建國、大同、延平中學、國立藝專,教育無數英才,加入台陽美協,後因與主流「台 陽美協」不合,與洪瑞麟、陳德旺等共組「MOUVE美協」,後擴充改稱「台灣造 型美術協會」,1954年解散後,另組「紀元美術會」,推動台灣造型美術。70年 代中期,赴歐、美、日等地畫遊,一生以繪畫為職志。


2014
張萬傳〈溫馨〉鏡框
長 36 寬 43 公分 油畫於帆布;1990年作
Chang Wan-chuan "Warmth", Framed
L 36 W 43 cm
Oil Painting on Canvas; 1990
TWD:50,000
RMB: 11,287
款識:CHANG.万.90.5


2016
張義雄〈小丑〉鏡框
長 18 寬 14.2 公分
油畫於帆布;1999年作
Chang Yi-hsiung "Clown", Framed
L 18 W 14.2 cm
Oil Painting on Canvas; 1999
TWD:25,000
RMB: 5,643
款識:CHANG.Y.99.
2015
張萬傳〈少女〉鏡框
長 19 寬 27 公分
水彩於紙本
Chang Wan-chuan "Young Girl", Framed
L 19 W 27 cm
Water Color on paper
TWD:35,000
RMB: 7,901
款識:CHANG.万





2017
張義雄〈淡水風景〉鏡框
長 14.2 寬 18 公分
油畫於帆布;1990年作
Chang Yi-hsiung "Tamsui Landscape", Framed
L 14.2 W 18 cm
Oil Painting on Canvas; 1990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CHANG.Y.90.

2018
藍蔭鼎〈中秋節〉鏡框
長 19.3 寬 26 公分
水墨紙本
Lan Yin-ting "Mid-Autumn Festival", Framed
L 19.3 W 26 cm
Ink on paper
TWD:80,000
RMB: 18,059
款識:中秋節。蔭鼎。Ran In-Ting.FORMOSA 鈐印:鼎(朱)。
藍蔭鼎(1903-1979),台灣知名水彩畫家,出生於日治臺灣宜 蘭阿束社,祖籍福建省漳州,多次入選帝展及台展,曾經擔任中 華電視公司董事長。1914年自羅東公學校高等科畢業,1920年起 在羅東公學校當任美術專員。1921年與宜蘭頭城人吳玉霞結婚。 1924年4月,日籍畫家石川欽一郎奉命赴宜蘭視察美術教育,在 羅東發掘藍蔭鼎的繪畫天賦,即收為門徒,並推薦轉往臺北第一 (今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第二高等女學校(已廢校)任 教。石川欽一郎是水彩畫家,藍蔭鼎亦以水彩為終生志業。1926 年,藍蔭鼎參加日本最具權威的帝國美術展覽會,榮獲入選的殊 榮。1929年藍蔭鼎作品<街頭>與陳澄波作品<早春>入選日本 第十屆帝展。

2019
于右任、梁寒操書法 同上款兩件一組
長 34 寬 25 公分、長 68.6 寬 34 公分
銀鹽相片、水墨紙本
Yu You-ren & Liang Han-tsao, Calligraphy, Set of Two, Same Dedication
L 34 W 25 cm、L 68.6 W 34 cm
Gelatin Silver Print、Ink on paper
TWD:10,000
RMB: 2,257
梁寒操(1899-1975)號君猷、均默,原籍廣東省肇慶府 高要縣,生於廣東省廣州府三水縣,中華民國政治家、教育 家、實業家。與孫中山之子孫科為摯交,曾任國民黨中央常 委、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等重要職務。
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
于右任乃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早年係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立之後他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然終其一生清廉,去世時沒有留下任何財物。 承如他曾書囑蔣經國之言:「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年名」。尤精書法,尤擅草書,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
于右任被列為「民國四大書法家」,其為楷書譚延闓、草書于右任、隸書胡漢民、篆書吳稚暉。
2020
郎靜山〈梅花仙鶴〉相片 鏡框
長 32.5 寬 26.2 公分 印刷相片、題字
Lang Jingshan "Plum Blossom and Crane", Photograph, Framed
L 32.5 W 26.2 cm
Signed photo
TWD:30,000
RMB: 6,772
款識:淑貞女史清品。丙寅夏九五叟郎靜山製。
鈐印:靜山集錦(朱)。

郎靜山(1892-1995),原名國棟,筆名靜山,號桐雲書屋主人,別署 頤叟,祖籍浙江蘭溪,出生於江蘇淮安,中國攝影家。郎靜山自幼即喜愛 中國書畫,並在12歲時於上海南洋中學師從李靖蘭,習得攝影原理及沖洗 與曬印技術。完成學業的郎靜山先後進入上海《申報》、《時報》,成為 中國最早的攝影記者之一。郎靜山的攝影理念主張融會西方的攝影技巧以 及中國的水墨畫理,表現出中國水墨畫多視點及虛實相映的意境。


2021
于右任 草書五言聯(洗劍刻銘) 立軸
長 69.5 寬 32.5 公分 水墨紙本
Yu You-ren Calligraphy in Cursive Script, Fivecharacter Couplet , Hanging Scroll
L 69.5 W 32.5 cm
Ink on paper
TWD:80,000
RMB: 18,059
款識:洗劍青海水。刻銘天山石。傃東先生。余右任。 鈐印:右任(朱)。
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 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 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乃中華 民國開國元勛之一,早年係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立之 後他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然終其一生清廉,去世 時沒有留下任何財物。承如他曾書囑蔣經國之言:「計利 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年名」。尤精書法,尤擅草書, 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 于右任被列為「民國四大書法家」,其為楷書譚延闓、草 書于右任、隸書胡漢民、篆書吳稚暉。
2022
于右任 草書中堂 中天先生上款 鏡片
長 88 寬 46 公分
水墨紙本
Yu You-ren Calligraphy in Cursive Script, Central Panel Dedicated to Mr. Zhongtian, Mounted for Framing
L 88 W 46 cm Ink on paper
TWD:100,000
RMB: 22,573
款識:天生豪傑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於塗炭。為 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亭林語。中天先生正。 于右任。
鈐印:右任(朱)。
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
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 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
于右任乃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早年係中國同盟會 成員,民國成立之後他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 然終其一生清廉,去世時沒有留下任何財物。承如他 曾書囑蔣經國之言:「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 年名」。尤精書法,尤擅草書,首創「標準草書」, 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于右任被列為 「民國四大書法家」,其為楷書譚延闓、草書于右任、 隸書胡漢民、篆書吳稚暉。


2023
于右任 草書八言聯 枝霖先生上款 立軸
長 147 寬 39 公分 水墨紙本
Yu You-ren Calligraphy in Cursive Script, Eight-character Couplet Dedicated to Mr. Zhilin, Hanging Scroll
L 147 W 39 cm Ink on paper
TWD:250,000
RMB: 56,433
款識:觀化天人放懷世宙,寄情山水極目林亭。枝 霖先生正。于右任。
鈐印:右任(朱)。
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
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 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 老人」。于右任乃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早年係 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立之後他擔任監察院院長 長達34年,然終其一生清廉,去世時沒有留下任何 財物。承如他曾書囑蔣經國之言:「計利當計天下 利,求名應求萬年名」。尤精書法,尤擅草書,首 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 聖」。于右任被列為「民國四大書法家」,其為楷 書譚延闓、草書于右任、隸書胡漢民、篆書吳稚暉。

于右任 草書〈言行君子〉鏡片
長 118 寬 26 公分
水墨紙本
Yu You-ren Calligraphy in Cursive Script, Mounted for Framing
L 118 W 26 cm
Ink on paper
TWD:50,000
RMB: 11,287
款識: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宜軒先生。于右任。 鈐印:右任(朱)。

2025
吳敬恆 石鼓文 五言對聯 立軸
總長 131.5 高 30 公分
水墨紙本;1947年作
Wu Jing-heng, Calligraphy in Stone Drum Script, Five-character Couplet, Hanging Scroll
TotalL 131.5 H 30 cm
Ink on paper, 1947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子猷求安道,微之亞樂天。 薇風先生正瑑。丁 亥元月,弟吳敬恆集石鼓字,時年八十有三。 鈐印:敬恆金石長壽(白)、稚暉八十以後書(朱)。 吳敬恆(1865-1953) ,學名紀靈(又作寄蛉), 後改名敬恆,字稚暉,以字行,清江蘇武進人,為近 代大思想家。辛卯年舉人,擅長書法,以精於小篆為 著名,與操隸書的胡漢民、楷書的譚延闓、草書的于 右任等人,並譽為「中國國民黨四大書法家」。早歲 入同盟會,致力革命,創辦蘇報,鼓吹革命思想。民 國後推行國語注音工作,發起留法勤工儉學會。歷任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民大會代表、總統府資政。常為 國家定大謀、決大計,貢獻甚鉅,而學術深邃,識見 卓越。著有《吳稚暉先生集》。
2026
王雲五 書法條幅 立軸
長 68.1 寬 32.8 公分 水墨紙本
Wang Yun-wu, Calligraphy, Hanging Scroll
L 68.1 W 32.8 cm Ink on paper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處世若壯游,胡為不勞生。壯遊不易得,豈宜虛此行。
偶爾一回醉,終日須神清。雪泥着鴻爪,人生記里程。豹死 既留皮,人死當留名。盛名皆副實,人力勝天成。人人存此 念,大地盡光明。可囗先生兩正。王雲五。 鈐印:岫廬老人(朱)、馳騁之馬(白)。
王雲五(1888-1979),原名之瑞,後改名雲五,字岫廬, 男,籍貫廣東香山,生於上海,中國出版家。王自學成材, 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主理商務印書館。1948年曾出任財 政部長,期間推出金圓券,引起金融失調。1949年後到臺灣, 並主持台灣商務印書館。著作等身,有《物理與政治》、《中 外圖書統一分類法》、《四角號碼檢字法》等。王雲五於臺 北市新生南路三段19巷的故居現為王雲五紀念館。


董作賓〈甲骨文大條幅〉鏡框
長 112.5 寬 40.5 公分 水墨紙本
Dong Zuobin "Large Panel in Oracle Bone Script", Framed L 112.5 W 40.5 cm Ink on paper
TWD:120,000
RMB: 27,088
出版:《二十世紀學者名人手跡》,復旦大學出版, 2001年,第5頁。
董作賓(1895-1963),原名作仁,字彥堂,又作雁堂,號平廬。河南 南陽人。知名文史學者,在考古學、殷商史、文字學、書法及篆刻藝術等 方面頗有貢獻。董作賓以十年時間研究,於1945年出版《殷曆譜》一書, 根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建設殷商年代學,成為當時「古學之最高峰」 1958年,胡適由美抵台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後,力邀董作賓返台,史語所 成立「甲骨學研究室」,由董作賓擔當主任主持工作。





2028
余承堯 書法橫幅 鏡框
長 121.5 寬 33.7 公分
水墨紙本
Yu Cheng-yao, Calligraphy, Horizontal Scroll, Framed
L 121.5 W 33.7 cm
Ink on paper
TWD:80,000
RMB: 18,059
鈐印:余承堯印(白)。

余承堯(1898-1993),名舜,字承堯,生於福建永春縣洋上鄉,台灣藝術家。1920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經濟系,後官拜將軍。1945 年隨國民政府遷台。前半生歷經軍旅生活與商場歷練,56 歲才開始作畫。沒有師承,僅以大自然為師,細碎密結的筆法,皺擦出山岩肌理和 密實的山形,展現獨特山水語彙,同時其對南管音樂的研究亦對創作產生重大影響,是在中西藝術史上,少數詩書畫樂兼備、具開創性的重要 藝術家。

2029
高拜石 篆書〈禮運大同篇〉鏡框
長 82 寬 39 公分 水墨紙本
Kao Bai-shih "On the Great Harmony", Calligraphy in Seal Script, Framed
L 82 W 39 cm Ink on paper
TWD:10,000
RMB: 2,257
款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 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 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 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 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運句以古金文字書 之。壬辰夏寫。嬾雲高拜石作於台北。
高拜石(1901-1969)字懶雲,別號般若、古春風 樓主人,筆名芝翁、南湖、芝斐、介園、懶雲,福建 福州人,中華民國編輯、書法家、作家。受吳昌碩影 響,專研書法與篆刻。曾在北京創辦《心聲晚報》。
回福建復創《華報》、《寰宇新聞》,並出任當地的 《民國日報》編輯。抗戰時在福州任福建省府參議, 日軍撤退後,主持當地《中央日報》筆政。曾隨湯恩 伯赴廈。到臺灣後,受劉啟光協助,入華南銀行工作。
二二八事件,時任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宣傳處主任 秘書,替出面組織治安維持會的蔣渭川寫廣播稿,並 經由林紫貴向李翼中請示。曾任臺灣省新聞處主任秘 書。在報界於《新生報》副刊撰寫專欄「古春風樓瑣 記」,為描寫清末民初人物,後印為書籍出版,全篇 共14回。在《大華晚報》則發表「浮滙識小」專欄。 曾發起組織中國書法學會並擔任理事,並組東冶藝 林、八儔書畫會與五人書展等。



2030
溥心畬(詩梅)七言對聯 克定先生上款 紙本
長 136 寬 32 公分
水墨紙本
Pu Hsin-yu Seven-character Couplet Dedicated to Mr. Keding, Ink on Paper
L 136 W 32 cm Ink on paper
TWD:120,000
RMB: 27,088
款識:詩情俊逸高常侍,梅月無心傍水樓。克定先生教正。 心畬。
鈐印:溥儒(白)。
來源:溥心畬先生摯友遞藏。
溥心畬(1896-1963),愛新覺羅氏,鑲藍旗,恭親王奕訢 後裔,字輩溥,齋號寒玉堂,光緒帝賜名儒,字心畬。為道 光帝六子恭親王奕訢次孫、郡王銜貝勒載瀅次子。出生滿五 月即蒙恩賜「頭品頂戴」。1910年入貴胄法政學堂學習,後 畢業1927年曾赴日本講學,任京都帝國大學教授。1949年, 溥心畬先遷居至舟山島,再隨民國政府渡台。蔣中正總統曾 擬授考試委員、國策顧問等職,一概婉謝。居台期間除任師 範大學及東海大學教授,亦於自宅開班授徒,門生有羅青哲、 江兆申等。晚年對台灣風景事物開始觀察描繪,多幅精品今 典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因其詩、書、畫 與張大千齊名,故後人將兩人並稱為「南張北溥」。又與吳 湖帆並稱「南吳北溥」。與黃君璧、張大千以「渡海三家」 齊名。



此幅〈六松〉出自民國文人書畫巨擘溥心畬之手,筆墨清古,氣韻沉靜。全卷 以淡墨描繪蒼松四株,或挺立,或斜逸,枝葉錯落、姿態各異,呈現君子之風, 亦寓堅貞高潔之志。畫心右側題詩一首,筆力內斂而富書卷氣,氣息高古,文 人情懷自見。此卷尺幅精緻、格調不凡,構圖疏朗留白得宜,於方寸間見大氣。 水墨於絹上自然暈染,增添質樸古雅之韻。為溥氏山水逸筆中珍貴之作,適案 頭品賞或珍藏傳世,宜室宜家。


2031
溥心畬〈古松圖〉手卷
絹本
長 15 寬 76 公分
水墨絹本
Pu Hsin-yu "Old Pines", Handscroll, Ink on Silk
L 15 W 76 cm Ink on silk
TWD:1,200,000
RMB: 270,880
款識:余所見松,秦松則泰山後石塢為最古,戒臺遼金古松皆有龍翔蛟舉之勢。閒寫六松若對奇節魁艾之士也。心畬。
鈐印:竹素(朱)、儒(白)。
來源:溥心畬先生摯友遞藏。



2032
溥心畬(鴻滿)七言對聯 克定先生上款 紙本
長 82 寬 17 公分
水墨紙本
Pu Hsin-yu Seven-character Couplet Dedicated to Mr. Keding, Ink on Paper
L 82 W 17 cm Ink on paper
TWD:120,000
RMB: 27,088
款識:鴻影乍依秋水渡。滿架藤花綴紫雲。克定先生屬。心畬。
鈐印:溥儒(白)。
來源:溥心畬先生摯友遞藏。

2033
溥心畬〈東籬浥露〉紙本
長 56 寬 30 公分 水墨紙本
Pu Hsin-yu "Dew on the Eastern Fence", Ink on Paper
L 56 W 30 cm Ink on paper
TWD:220,000
RMB: 49,661
款識:東離浥露。心畬。
鈐印:溥儒(白)。
來源:溥心畬先生摯友遞藏。
本幅以「東籬浥露」為題,源自陶淵明《飲酒》詩句「採 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畫中秋菊繁盛,枝幹斜出,花 葉墨色濃淡有致,兼具寫實筆意與寫意神采。溥心畬以筆 精墨妙之法寫就疏枝數叢,花開密而不亂,虛實相間,枝 葉蒼勁,氣韻靈動。右上自題畫名,筆法俊朗秀逸,鈐印 「舊王孫」,自況其出身與氣節。畫面以簡馭繁,留白處 廣,意境深遠,正如陶詩意境中之「靜觀萬物」,為溥氏 水墨逸品中之清雅者。


2034
溥心畬〈論吳鳳事〉紙本
長 33 寬 134 公分 水墨紙本
Pu Hsin-yu "On the Case of Wu Feng", Ink on Paper
L 33 W 134 cm Ink on paper
TWD:200,000
RMB: 45,147
款識:論吳鳳事。臺灣番社,列山而巢居,歲殺人,取其元以祭,吳鳳為通譯,止之不可,乃告其眾曰,詰朝有紅衣而幕首者,殺之而止, 違則天將降災,番殺紅衣者,發幕,鳳也,是時地震以疫,番懼,遂止殺,民以其有功於臺也,春秋祀之。或問余日,吳鳳可以為義 士乎哉,守臣請列祀典,以甲午之役,未之能行也。余應之日,鳳何止於義,殆過之也。當鄭氏既平臺灣,置府,番方獷鷙,鳳以忠 信信孚於番眾,患其殺人以祭,止之不可,至於殺身以止其害,夫鳳者,一匹夫耳,非有廩粟一官之守也,非有兵戈百夫之力也,以 不忍之心,行不忍之事,知番非鳥獸,可以誠動,至於殺身以革其俗。孔子日,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日,殷有三仁 焉,其道不同,其揆則一。殲其類,去其害,未仁也,革其俗,安其邑,未仁也,害去其天下,猶未仁也,害去其後世,斯可謂之仁也, 夫義者,舉百行而錯之,正仁者安人,而澤百世,既錯於義矣,由是而之仁焉,鳳,豈義士而已哉。溥儒撰並書。 鈐印:溥儒(白)。
來源:溥心畬先生摯友遞藏。



2035
溥心畬〈海鷗戲海〉紙本
長 56 寬 30 公分
水墨紙本
Pu Hsin-yu "Seagulls Playing on the Sea", Ink on Paper
L 56 W 30 cm
Ink on paper
TWD:220,000
RMB: 49,661
款識:海鷗戲海。心畬。
鈐印:溥儒(白)。
此幅〈海鷗戲海〉為溥心畬先生寫意山水佳構,以洗練筆墨描繪群 鷗翔集、孤帆遠影之景。構圖疏朗,山石嶙峋挺秀,海波以長短遊 絲描繪,轉折自然,動靜相生。群鷗盤旋於崖畔林間,與遠方一葉 扁舟相映,畫面既有近觀之細緻,也有遠眺之遼闊,寓「心隨孤鷗 天地遠」之逸趣。畫面右上自題「海鷗戲海」,筆致逸宕,書畫相 映,流露其文人氣骨與清逸風格。溥氏擅長以簡馭繁,此作尤見空 靈與留白之妙,寥寥數筆、境象萬千。
來源:溥心畬先生摯友遞藏。


2036
黃君璧〈溪山過雨〉鏡框
長 91 寬 54.3 公分
設色紙本
Huang Chun-pi "Stream and Mountain After the Rain", Framed
L 91 W 54.3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190,000
RMB: 42,889



款識:繼武吾兄雅屬并請正之。君璧補題。溪山過雨。己酉年三月畫於美洲羅安琪。君翁黃君璧。 鈐印:黃君璧印(朱)、君翁(白)。

黃君璧(1898-1991),原名允瑄,本名韞之,號君璧、君翁,晚號米壽老人,廣東南海祿舟人,當代國畫大師。與張大千、溥心畬以「渡 海三家」齊名。君璧先生26歲即舉辦個人畫展,40歲被聘為全國美展審查委員,50歲移居台灣。在台期間,除筆耕不輟外,長期擔任台 灣師範大學藝術系主任、教授,其白雲堂門下弟子遍及海內外,桃李滿天下,同時長期擔任宋美齡的國畫老師。黃君璧先生一生是集美術家、 教育家、鑒定家、收藏家之大成者。




2037
黃君璧〈嶺外雲山圖〉鏡框
長 103 寬 55.3 公分 設色紙本
Huang Chun-pi "Cloudy Mountains Beyond the Range", Framed
L 103 W 55.3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300,000
RMB: 67,720
款識:嶺外雲山舊草堂,溪聲淼淼樹蒼蒼,白雲深處烽烟 裏,且向丹青憶故鄉。甲辰春。百忍先生大雅正之。黃君 璧。
鈐印:黃君璧印(白)、君翁(朱)、白雲堂(白)。
本幅〈嶺外雲山圖〉為黃君璧筆下典型山水巨構,構圖高 遠,筆墨沉穩。遠山巍峨雲繞,層巒疊嶂間瀑布奔流而下, 氣勢如虹;山間樓閣掩映林木之間,營造出「人在畫中游」 的深幽境界。畫面濃淡乾濕交錯,設色雅致,尤見翠樹層 疊與流水皴法之細膩,體現黃氏「南張北黃」山水畫風的 成熟筆觸。
畫上款題贈「唐桐孫先生」,即民國海運重臣、港務名士 唐百忍(1909–1994)。其曾任基隆港務局港務長、船長公 會理事長,致力航運發展,貢獻卓著,與藝文界交誼甚篤。
此作或為黃君璧敬贈,以畫寄情,意義深遠。構圖宏闊, 筆墨穩健,為黃君璧中晚期代表性山水之作,文脈與歷史 背景兼備,誠為收藏重點。



2038
溥心畬〈松泉圖〉鏡框
長 84 寬 19 公分
水墨紙本
Pu Hsin-yu "Pine and Spring", Framed
L 84 W 19 cm Ink on paper
TWD:250,000
RMB: 56,433
款識:落日照幽谷,眾松繞棠岡,無人過此境,終日下斜陽。述惠先生正,心畬。 鈐印:溥儒(白)、溥儒(白)、舊王孫(朱)。
此幅〈松泉圖〉為溥心畬先生筆下清逸山水之佳作,畫中松石聳峙,泉水潺湲,構圖 縱深而不失靈氣,紙本運墨細膩,筆筆分明。高嶺之上,密林蒼鬱,松姿挺秀,或斜 或立,寓節操不移之志。溪水自巖罅間汩汩而下,清聲可聞,於沉靜中見流動,營造 「松風泉韻」之詩意氛圍。畫上自題詩一首,筆墨俊逸,氣格高華,並鈐「舊王孫」、 「溥儒」印章。全作取法宋元,神韻近古,既有山川之骨,又見書卷之氣,為溥心畬 水墨中樸雅清正之代表,亦契合其一生以文人風骨自許之精神。適宜案頭高掛,亦為 文雅居所添一清賞。
溥心畬〈朱竹〉鏡框
長 42 寬 28.2 公分
設色紙本
Pu Hsin-yu "Crimson Bamboo", Framed
L 42 W 28.2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150,000
RMB: 33,860
款識:碧水明寒月,清風舞鳳枝。心畬。
鈐印:溥儒(白)。



2040
溥心畬 書《杜甫・八陣圖》鏡框
長 94 寬 26 公分
水墨紙本
Pu Hsin-yu, Calligraphy of Du Fu’s "Eight Battle Formations", Framed
L 94 W 26 cm
Ink on paper
TWD:60,000
RMB: 13,544
款識: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承魁法家屬。心畬。
鈐印:溥儒(白)、心畬翰墨(白)。
2041
溥心畬 行書七言聯(無非宜事) 紅箋立軸
長 130 寬 32 公分
水墨紅箋紙本
Pu Hsin-yu,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Seven-character Couplet "Nothing But Proper Deeds", Red Paper Hanging Scroll
L 130 W 32 cm
Ink on red paper
TWD:180,000
RMB: 40,632
款識:無非無議和鐘鼓,宜室宜家比琴瑟。希純先生吉禮,溥儒敬祝。
鈐印:溥儒之印(白) 、心畬翰墨(朱)。

2042
溥心畬先生作品相簿集六冊、印譜
共六冊。相簿長 23 寬 7.5 公 分。印譜長 20.5 寬 12.1 公分。
相片、紙本
Album of Works and Seal Impressions by Pu Hsin-yu, Six Volumes
total 6 ablum, L 23 W 7.5 cm, L 20.5 W 12.1 cm
Photo Album, paper
TWD:10,000
RMB: 2,257
來源:藏家購自汪佩芬女士。

2043
潘春源 天憐先生上款 設色山水 鏡片
長 81 寬 142 公分
設色紙本
Pan Chun-yuan, Landscape Dedicated to Mr. Tianlian, Mounted for Framing
L 81 W 142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30,000
RMB: 6,772


上圖:天憐先生舊家陳設。
款識:青山幾里入煙霞,杖履尋春未覺賒,流水小橋村路晚,隔林應有野人家。己亥仲秋寫呈。天憐先生正之。潘春源。 鈐印:潘進盈印(白)、春源(朱)。
來源:天憐先生舊藏。
潘春源(1891-1972),原名潘聯科,又被稱作「科司」,字進盈或邨原,號春源,是一位出身臺南府城打石街的畫家。其18歲時便開始為廟宇彩繪, 並開設「春源畫室」,曾與水墨畫家呂璧松(1870-1931)切磋畫藝,後數度遊學閩粵習藝。膠彩與水墨作品曾獲臺灣美術展覽會第2屆起連續六屆入選, 表現濃厚的鄉土情懷。

2044
張大千(款)〈黑龍潭〉鏡框
長 184 寬 93 公分 潑墨紙本
Chang Dai-chien(Style) "Black Dragon Pool", Framed
L 184 W 93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50,000
RMB: 11,287
款識:昆明東郭黑龍潭。辛丑元月。爰翁。
鈐印:大千父(朱)、三千(白)、大風堂(朱)。
來源:天憐先生舊藏。
張大千(1899-1983),本名張正則,後改名張援、張諠、張爰, 小名季,字季爰,法號大千,別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 風堂、大風起兮,中華民國當代知名藝術家,出生於四川內江, 祖籍廣東番禺。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並 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與黃君璧、溥心畬以「渡海 三家」齊名。1936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張大千畫集〉,徐悲 鴻作序,推譽「五百年來一大千」。


上圖:天憐先生舊家陳設。本件作品 在圖中左側。


2045
沈耀初 書法條幅 紙本
長 100.5 寬 34.5 公分
水墨紙本


Shen Yao-chu, Calligraphy, Ink on Paper
L 100.5 W 34.5 cm
Ink on paper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讀萬卷書貧亦樂,擁生花筆老猶雄。癸亥炎夏士 渡叟。
鈐印:沈耀初印(白)、士渡叟(朱)。

2046
沈耀初〈梅花圖〉紙本
長 92 寬 35 公分
設色紙本

Shen Yao-chu "Plum Blossom", Ink on Paper
L 92 W 35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30,000
RMB: 6,772
款識:甲寅秋月耀初作。
鈐印:耀初書畫(白)。
沈耀初(1907-1990),福建省詔安縣人。自髻齡入學 便開始學習國畫。世居詔安城南士渡鄉,故自號士渡人。
幼喜繪事,精勤敏悟,習諸大家,樂之不倦。 1974年獲 得台灣省畫學會最高榮譽「金爵獎」,20世紀70年代末 與張大千等被台灣省遴選為「台灣當代十大名畫家」。 1975年後,先後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個展或聯展, 作品被國內外諸多博物館收藏。出版有《沈耀初書畫集》、 《沈耀初評傳》等。

呂佛庭〈設色山水圖〉鏡片
長 67.5 寬 46 公分
設色紙本
Lu Fo-ting, Landscape in Colors, Mounted for Framing
L 67.5 W 46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10,000
RMB: 2,257
款識:戊寅仲夏寫峻峯。天梯。呂佛庭。
鈐印:呂佛庭印(白)。

呂佛庭(1911-2005),原名呂天賜,字福亭、佛庭,號半僧、迂翁,法名 菩賢。台灣著名國畫家、書法家,尤以水墨山水知名。曾受教於齊白石、秦 仲文、王雪濤、徐燕蓀、許翔階、吳鏡汀等名師,復隨管平湖學古琴,張東 學漢隸,由宋元名畫入手,深紮根基。生於河南省泌陽。1948年移居台灣, 長期任職於臺中師範(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作品有「長城萬里圖」、「長 江萬里圖」、「橫貫公路長卷」、「黃河萬里圖」等。

2048
孫雲生〈荷花圖〉鏡框
長 39.5 寬 67 公分 設色紙本
Sun Yun-sheng "Lotus", Framed
L 39.5 W 67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10,000
RMB: 2,257
款識:嘉藕圖。七十六年歲丁卯三月 二十五日。寫頌。興中。德泠世講吉席 孫雲生家瑞。
鈐印:孫家瑞(赤)、雲生(赤) 可索取品相報告。
孫雲生(1918-2000),河北寧河人,又名家瑞。自1936年拜張大千之大風堂門下,47年伴隨張大千,終生不離,張大千視孫雲生為衣缽傳人。孫雲 生的作品工整秀雅,山水、人物、花鳥、蟲草,均無所不擅。家學淵源,九歲從叔父啟蒙習畫,修臨王羲之,歐陽修,蘇軾,歐陽詢等名家書法,並從其 母習誦近體詩。後師從王雪濤、秦仲文及胡佩衡等人,著手勾勒古人名跡,並遍臨宋、元、明、清各大家。

2049
陶壽伯〈梅花〉鏡框
長 70 寬 34.4 公分 設色紙本


Tao Shou-po "Plum Blossom", Framed
L 70 W 34.4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8,000 RMB:1,806
款識:壬戌元宵八十一在江南陶壽伯寫於臺北萬石樓。
鈐印:陶壽伯(朱)、疇中老人(朱)、香雪海畔是我家 (朱)。
陶壽伯(1902-1995),字知奮,號萬石老人、疇中老人、 萬石層士,江蘇無錫人。師張大千,專長篆刻、書法、山水、 花卉、尤擅長畫梅,梅花獨樹一格,蒼韌有力,為人和靄可 親,桃李滿房,受人尊重。
1915年 從蘇州唐伯謙學,學習 拓碑、裱帖、鉤字、刻碑文及硯銘等,當時有師兄弟錢瘦鐵 等,從此步入了篆刻藝術生涯。1922年至上海報界工作, 師事著名篆刻家趙叔儒,並與書畫界名流相交往,兼習書 畫。1930年開始學寫梅,臨摹汪巢林冊頁及百梅圖畫譜並 讀王元章之梅花,三十九歲時已有墨梅專家的雅號。曾先後 在北美、日本、新加坡、香港、南洋等地舉行個人書畫篆刻 展。在臺灣有書畫篆刻三絕之譽和“梅王”之稱。書畫結集 有《陶壽伯書畫集》。




2050
臺靜農〈梅花〉鄭善禧題字 立軸
總長 80.2 寬 34 公分
水墨紙本
Tai Jing-nong "Plum Blossom", Inscription by Cheng Shan-xi, Hanging Scroll
TotalL 80.2 W 34 cm Ink on paper
TWD:80,000
RMB: 18,059
款識:疏影橫斜,暗香浮動。鴻霖珍藏。癸巳之夏。鄭善禧書。
東坡先生未歸時,自種來禽與青李,五年不踏江頭路,夢逐東 風泛蘋芷,江梅山杏為誰容,獨笑依依臨野水,此間風物君未 識,花浪翻天雪相激,明年我復在江湖,知君對花三嘆息。明 人陳繼儒討。善禧。
鈐印:墨緣(朱)、鄭(朱)、善禧(朱)、臺靜農(朱)、 大自在(朱)。
臺靜農(1902-1990),本姓澹臺,初字進努,號孟威,原名 傳嚴,入學北京大學時改名靜農,改字伯簡,晚號靜者。生於 安徽省霍邱縣葉家集鎮,長期寫作,精於書法,筆名有:青曲、 聞超、孔嘉、釋耒、白簡、龍坡居民等。師承魯迅,創作的短 篇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得到魯迅好評。戰時結識「南 張北溥」張大千與溥心畬,更獲張大千贈予倪元璐真跡;自此 開始臨摹「倪體」,並在倪體上更臻成熟,獨樹一格,成為著 名的書法大家。1946渡海來台,1948-1968年任教台灣大學 中文系系主任共二十年。1984年與梁實秋同時得到中華民國國 家文藝獎。1985年與日本人宇野精一共同獲得行政院文化獎, 褒揚為:「早年致力於新文學創作,文風兼具犀利批判與悲憫 胸襟,作品至今猶為文學批評界重視;其後專攻古典文學研究, 闡揚文化精義,重要著作《兩漢樂舞考》、《論兩漢散文的演 變》、《論唐代士風與文學》等,論斷創新,精微獨到,於傳 承文化,功不可沒。現台灣大學之標準字即為臺靜農所題。
2051
臺靜農 行書條幅
鏡框

長 82.8 寬 34 公分
水墨紙本
Tai Jing-nong,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Framed
L 82.8 W 34 cm Ink on paper
TWD:50,000
RMB: 11,287
款識:一陂春水遶花身,花影妖饒各佔春,縱被春風吹作雪, 絕勝南陌碾成塵,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灩灩時,細數落 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癸亥孟夏書王荊公詩事。懷堂先 生雅屬。臺靜農書龍坡。
鈐印:龍坡(朱)、臺靜農(朱)、靜者(朱)。
臺靜農(1902-1990),本姓澹臺,初字進努,號孟威,原名 傳嚴,入學北京大學時改名靜農,改字伯簡,晚號靜者。生於 安徽省霍邱縣葉家集鎮,長期寫作,精於書法,筆名有:青曲、 聞超、孔嘉、釋耒、白簡、龍坡居民等。師承魯迅,創作的短 篇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得到魯迅好評。戰時結識「南 張北溥」張大千與溥心畬,更獲張大千贈予倪元璐真跡;自此 開始臨摹「倪體」,並在倪體上更臻成熟,獨樹一格,成為著 名的書法大家。1946渡海來台,1948-1968年任教台灣大學 中文系系主任共二十年。1984年與梁實秋同時得到中華民國國 家文藝獎。1985年與日本人宇野精一共同獲得行政院文化獎, 褒揚為:「早年致力於新文學創作,文風兼具犀利批判與悲憫 胸襟,作品至今猶為文學批評界重視;其後專攻古典文學研究, 闡揚文化精義,重要著作《兩漢樂舞考》、《論兩漢散文的演 變》、《論唐代士風與文學》等,論斷創新,精微獨到,於傳 承文化,功不可沒。現台灣大學之標準字即為臺靜農所題。


臺靜農 行書七言聯(一船千頃)鏡框
長 72 寬 11.5 公分
水墨紙本
Tai Jing-nong,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Seven-character Couplet, Framed
L 72 W 11.5 cm
Ink on paper
TWD:100,000
RMB: 22,573
款識:一船書畫米襄陽,千頃波濤黃叔度。臺靜農。 鈐印:臺靜農(白)。
臺靜農(1902-1990),本姓澹臺,初字進努,號孟威,原名 傳嚴,入學北京大學時改名靜農,改字伯簡,晚號靜者。生於 安徽省霍邱縣葉家集鎮,長期寫作,精於書法,筆名有:青曲、 聞超、孔嘉、釋耒、白簡、龍坡居民等。師承魯迅,創作的短 篇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得到魯迅好評。戰時結識「南 張北溥」張大千與溥心畬,更獲張大千贈予倪元璐真跡;自此 開始臨摹「倪體」,並在倪體上更臻成熟,獨樹一格,成為著 名的書法大家。1946渡海來台,1948-1968年任教台灣大學 中文系系主任共二十年。1984年與梁實秋同時得到中華民國國 家文藝獎。1985年與日本人宇野精一共同獲得行政院文化獎, 褒揚為:「早年致力於新文學創作,文風兼具犀利批判與悲憫 胸襟,作品至今猶為文學批評界重視;其後專攻古典文學研究, 闡揚文化精義,重要著作《兩漢樂舞考》、《論兩漢散文的演 變》、《論唐代士風與文學》等,論斷創新,精微獨到,於傳 承文化,功不可沒。現台灣大學之標準字即為臺靜農所題。

2053
臺靜農 書法條幅 鏡框
長 136.5 寬 33.2 公分
水墨紙本



Tai Jing-nong, Calligraphy, Framed L 136.5 W 33.2 cm Ink on paper
TWD:120,000
RMB: 27,088
款識:違物離人不計年,萬金難買北窗眠,高懷元在羲皇上, 大事已明空劫前,樵路盤雲飛外嶺,釣筒倒插水中天,此時消 息君知否,載巢由未足賢。憶從南鄭入成都,氣俗豪華海內無, 故苑燕開車載酒,名姬舞罷斗量珠,浣華江路青舫螭,槎柳毬 場白雪居。 回首壯遊真昨夢,一竿風月老南湖。靜農於歇腳盦。 鈐印:歇腳盦(白)、靜農無恙(白)。
臺靜農(1902-1990),本姓澹臺,初字進努,號孟威,原名 傳嚴,入學北京大學時改名靜農,改字伯簡,晚號靜者。生於 安徽省霍邱縣葉家集鎮,長期寫作,精於書法,筆名有:青曲、 聞超、孔嘉、釋耒、白簡、龍坡居民等。師承魯迅,創作的短 篇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得到魯迅好評。戰時結識「南 張北溥」張大千與溥心畬,更獲張大千贈予倪元璐真跡;自此 開始臨摹「倪體」,並在倪體上更臻成熟,獨樹一格,成為著 名的書法大家。1946渡海來台,1948-1968年任教台灣大學 中文系系主任共二十年。1984年與梁實秋同時得到中華民國國 家文藝獎。1985年與日本人宇野精一共同獲得行政院文化獎, 褒揚為:「早年致力於新文學創作,文風兼具犀利批判與悲憫 胸襟,作品至今猶為文學批評界重視;其後專攻古典文學研究, 闡揚文化精義,重要著作《兩漢樂舞考》、《論兩漢散文的演 變》、《論唐代士風與文學》等,論斷創新,精微獨到,於傳 承文化,功不可沒。現台灣大學之標準字即為臺靜農所題。

2054



臺靜農 行書七言聯(賢者文章) 立軸
長 135 寬 33.5 公分
水墨紙本
Tai Jing-nong,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Seven-character Couplet, Hanging Scroll
L 135 W 33.5 cm Ink on paper
TWD:80,000
RMB: 18,059
款識:賢者所懷虛若竹。文章之氣靜於蘭。季文女弟法屬,靜 農於龍坡。
鈐印:永壽(朱)、靜者手藝(白)、靜農無咎(白)。
臺靜農(1902-1990),本姓澹臺,初字進努,號孟威,原名 傳嚴,入學北京大學時改名靜農,改字伯簡,晚號靜者。生於 安徽省霍邱縣葉家集鎮,長期寫作,精於書法,筆名有:青曲、 聞超、孔嘉、釋耒、白簡、龍坡居民等。師承魯迅,創作的短 篇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得到魯迅好評。戰時結識「南 張北溥」張大千與溥心畬,更獲張大千贈予倪元璐真跡;自此 開始臨摹「倪體」,並在倪體上更臻成熟,獨樹一格,成為著 名的書法大家。1946渡海來台,1948-1968年任教台灣大學 中文系系主任共二十年。1984年與梁實秋同時得到中華民國國 家文藝獎。1985年與日本人宇野精一共同獲得行政院文化獎, 褒揚為:「早年致力於新文學創作,文風兼具犀利批判與悲憫 胸襟,作品至今猶為文學批評界重視;其後專攻古典文學研究, 闡揚文化精義,重要著作《兩漢樂舞考》、《論兩漢散文的演 變》、《論唐代士風與文學》等,論斷創新,精微獨到,於傳 承文化,功不可沒。現台灣大學之標準字即為臺靜農所題。

2055
張穀年〈萬古長青〉立軸
長 138 寬 68 公分 設色紙本
Chang Ku-nien "Eternal Youth", Hanging Scroll
L 138 W 68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40,000 RMB: 9,029
款識:萬古長青。中華民國六十四年七月。張 穀年恭繪。
鈐印:張穀年印(白)。
張穀年(1905-1987),生於清光緒31年, 號懷椿、四香居士,江蘇武進人。幼年居於舅 父馮超然家中,隨其習畫,又隨國學大師王同 愈習詩文,札下深厚國學基礎。張榖年與傅狷 夫是最早將「台灣風景」藉由中國水墨畫推向 世界藝壇的人物。


2056
季康〈仕女圖〉鏡框
長 80.8 寬 34.8 公分 設色紙本
Chi Kang "Lady", Framed
L 80.8 W 34.8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善馨先生雅正。己酉秋月。寧復季康。
鈐印:季康長壽(朱)、寧復畫記(白)。
季康(1911-2007),字寧复,別署福壽康寧之齊。浙江 慈溪人。擅繪畫,後人稱其筆下駿馬、仕女、蘭花為「季康 三絕」,原居上海,與叔父季守正聯展多次。後遷台北,曾 任台灣文化學院美術系教授、台灣“教育部”美育委員、畫 學會理事及台北市寧波同鄉會美術委員會主任等,並多次舉 辦個展、聯展。

傅狷夫〈雨牕戲墨〉鏡框
長 38 寬 63 公分
水墨紙本
Fu Chuan-fu "Ink Play by the Rainy Window", Framed
L 38 W 63 cm
Ink on paper
TWD:10,000
RMB: 2,257
款識:雨牕戲墨。戊辰中秋後一日。狷夫。 鈐印:傅狷夫印(白)。


2058
傅狷夫〈松韻海浪圖〉鏡框
長 57.5 寬 119 公分
設色紙本
Fu Chuan-fu "Melody of Pines and Waves"
Framed
L 57.5 W 119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50,000
RMB: 11,287



鈐印:傅狷夫印(白)、有所不為(朱)、縱情森中(朱)。
傅狷夫(1910-2007),祖籍浙江,本名抱青、又名唯一、字覺翁、號心 香室主人。8歲開始從尊翁傅御學習書法、篆刻兼讀詩文,接受傳統文化、 古文薰陶,17歲入西泠書畫社拜王潛樓先生為師,開始學習行書、山水畫。
1938年因抗戰入蜀,受業陳之佛先生之師法造化觀念。1949年隨國民政府渡 台,潛心創作,發展獨具風格的山水畫與連綿草。傅氏將書法視為繪畫,「以 畫法入書,莫如行草」,其中又以自由奔放的「連綿草」最得讚譽。傅氏的 山水畫以臺灣自然山川為本,開創了臺灣水墨之先河,傅申認為他是「臺灣 山水的代言人」,且「被公認為最能表現臺灣山水意境和風貌的國畫家」。


2059

傅狷夫〈雲澗激流〉鏡片
長 59.2 寬 30 公分 設色紙本
Fu Chuan-fu "A Mountain Torrent", Mounted for Framing
L 59.2 W 30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40,000
RMB: 9,029
款識:傅狷夫書於復旦樓北窗下。


鈐印:傅狷夫印(白)、梅盦(朱)。
著錄:《傅狷夫畫集》第七種,華正書局出版,1977年, 12頁。
傅狷夫(1910-2007),祖籍浙江,本名抱青、又名唯一、 字覺翁、號心香室主人。8歲開始從尊翁傅御學習書法、篆 刻兼讀詩文,接受傳統文化、古文薰陶,17歲入西泠書畫 社拜王潛樓先生為師,開始學習行書、山水畫。1938年因 抗戰入蜀,受業陳之佛先生之師法造化觀念。1949年隨國 民政府渡台,潛心創作,發展獨具風格的山水畫與連綿草。 傅氏將書法視為繪畫,「以畫法入書,莫如行草」,其中又 以自由奔放的「連綿草」最得讚譽。傅氏的山水畫以臺灣自 然山川為本,開創了臺灣水墨之先河,傅申認為他是「臺灣 山水的代言人」,且「被公認為最能表現臺灣山水意境和風 貌的國畫家」。


2060
李義弘〈墨荷圖〉鏡框
長 66.3 寬 132 公分 設色紙本
Lee Yi-hung "Ink Lotus", Framed
L 66.3 W 132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80,000
RMB: 18,059

款識: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 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壬申初夏于笛音凝室。李義弘寫意。 鈐印:即事多所欣(白)、義弘之鉥(朱)。
李義弘(1941-2023),字在川,台南西港人。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受教於高—峰、傅 狷夫等,後入江兆申門下。先後獲中山文藝奬及吳三連文藝奬等。其畫風清雅脫俗,筆法蒼勁,取景 佈局靈活,突破傳統水山、人物畫之造景格局,形成其獨特風格。


2061
李義弘〈柿子園〉框
長 37.5 寬 69.5 公分 設色紙本
Lee Yi-hong "Persimmon Orchard", Framed
L 37.5 W 69.5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60,000
RMB: 13,544 款識:壬午七夕偶作。李義弘。
鈐印:李義弘(白)、在川畫(朱)、草地郎(朱)。
李義弘(1941-2023),字在川,台南西港人。畢業於國立台 灣藝術專科學校,受教於高—峰、傅狷夫等,後入江兆申門下。
先後獲中山文藝奬及吳三連文藝奬等。其畫風清雅脫俗,筆法 蒼勁,取景佈局靈活,突破傳統水山、人物畫之造景格局,形 成其獨特風格。




2062
李義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鏡片
長 35 寬 136 公分
設色紙本
Lee Yi-hong "The Heart Of Prajna Paramita Sutra", Mounted for Framing
L 35 W 136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100,000
RMB: 22,573
款識:戊寅嘉平月。偶作於錫板村海尾山居時正。細雨霏霏。 李義弘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鈐印:李義弘(白)、在川(朱)、在川手眼(朱)。
李義弘(1941-2023),字在川,台南西港人。畢業於國立台 灣藝術專科學校,受教於高—峰、傅狷夫等,後入江兆申門下。 先後獲中山文藝奬及吳三連文藝奬等。其畫風清雅脫俗,筆法 蒼勁,取景佈局靈活,突破傳統水山、人物畫之造景格局,形 成其獨特風格。




2063
李義弘〈落葉隨帚〉鏡片
長 95.7 寬 35 公分
設色紙本;1995年作
Lee Yi-hong "Sweeping Fallen Leaves", Mounted for Framing
L 95.7 W 35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995
TWD:120,000
RMB: 27,088
款識:乙亥暮春于錫板村海尾山居雨窗。李義弘。
鈐印:李義弘(白)。
著錄:《李義弘水墨畫集》台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頁291。
李義弘(1941-2023),字在川,台南西港人。畢業於國立台 灣藝術專科學校,受教於高—峰、傅狷夫等,後入江兆申門下。
先後獲中山文藝奬及吳三連文藝奬等。其畫風清雅脫俗,筆法 蒼勁,取景佈局靈活,突破傳統水山、人物畫之造景格局,形 成其獨特風格。


2064
夏一夫〈雞〉鏡框
長 40 寬 44.5 公分
設色紙本
Hsia Yi-fu "Rooster", Framed
L 40 W 44.5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潤民同學雅屬。學弟一夫。畫於永和小舍。
鈐印:一夫(朱)。

夏一夫 (1927-2016),字玉符,生於山東省棲霞市。在學期間隨李荷生習工筆花鳥、隨任光庭習山水,就讀煙台師範學校,師 承鄭月波學習。後因國共內戰,1949年,隨軍來台。之後隨書畫名家傅狷夫習水墨,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之「墨與彩的時代性— 水墨創新」展,獲創新獎首獎。

2065
許郭璜〈詠黃山詩意〉鏡片
長 96 寬 177 公分
設色紙本
Hsu Kuo-huang "On the Poetic Meaning of Mount Huangshan", Mounted for Framing
L 96 W 177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千簇萬簇峰,千株萬株松,黟中點蒼翠,顏色愈古濃,小峰散為笋,合即成崇墉,小笋聚竹林,大峰為之宮,肩頂著松枝,矯矯棲群龍,雲來之走, 飄忽無常蹤,方馳倏已匿,回眄仍徐逢,山靈眩俗目,故使迷西東,終焉萬象失,一白還鴻蒙。右錄許誠堯先生。詠黃山詩意。壬申九月。以玄許郭璜。 寫景。
鈐印:許郭璜印(白)、以玄(朱)。
許郭璜(b.1950)台灣基隆人。字以玄,師從江兆申門下,與溥心畬師徒三代間皆體現傳統文人的風骨與性情。主要研究中國藝術史,曾任職於台北國 泰美術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參與編印《故宮書畫圖錄》。特別愛好寒林枯木、冬景山水等題材,於干城畫廊、雄獅畫廊、敦煌藝術中心、京華藝術中心、 漢雅軒、鳳甲美術館、德國慕尼黑、美國紐約、捷克布拉格等地舉辦書畫個展。

2066
喻仲林〈鵪鶉圖〉鏡框
直徑 32 公分
設色紙本
Yu Chung-lin "Quail", Framed
D 32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40,000
RMB: 9,029
款識:仲林。
鈐印:喻(白)。


喻仲林 (1925-1985),生於山東冠縣,本名性根,是近代知名的花鳥大師。家族嗜書畫,自幼深受藝術薰陶,勤學書畫,師承金勤伯, 學得傳統工筆的技巧。喻氏習畫期間,積極吸收日本花鳥畫的優點,並常提倡「知天知地,知時知物」,透過仔細觀察,把花葉鳥禽 上的每一個細節了解清楚才能畫出精髓。1949年渡海來台,並於1956年與孫家勤、胡念祖組成「麗水精舍」。喻氏的作品廣受國內外 的歡迎,在台灣、美國和韓國辦過展覽,以精緻的工筆畫和墨彩,表現其獨特的風格。

喻仲林〈馬醉木〉鏡框
長 36.7 寬 39.5 公分,1982
設色紙本
Yu Chung-lin "Flowers and Birds", Framed
L 36.7 W 39.5 cm, 1982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50,000
RMB: 11,287
款識:仲林畫。
鈐印:喻(白)。




著錄:《工緻典麗》喻仲林88花鳥畫紀念集,國父紀念館出版,2012年出版,228頁。
喻仲林 (1925-1985),生於山東冠縣,本名性根,是近代知名的花鳥大師。家族嗜書畫,自幼深受藝術薰陶,勤學書畫,師承金勤伯, 學得傳統工筆的技巧。喻氏習畫期間,積極吸收日本花鳥畫的優點,並常提倡「知天知地,知時知物」,透過仔細觀察,把花葉鳥禽上 的每一個細節了解清楚才能畫出精髓。1949年渡海來台,並於1956年與孫家勤、胡念祖組成「麗水精舍」。喻氏的作品廣受國內外的 歡迎,在台灣、美國和韓國辦過展覽,以精緻的工筆畫和墨彩,表現其獨特的風格。

2068
喻仲林〈花鳥圖〉鏡框
長 99.7 寬 32.2 公分
設色紙本


Yu Chung-lin "Flowers and Birds", Framed
L 99.7 W 32.2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壬戌夏日山左仲林。寫於雲河少榭。
鈐印:喻仲林印(白)。
喻仲林 (1925-1985),生於山東冠縣,本名性根,是近代知名的 花鳥大師。家族嗜書畫,自幼深受藝術薰陶,勤學書畫,師承金勤伯, 學得傳統工筆的技巧。喻氏習畫期間,積極吸收日本花鳥畫的優點, 並常提倡「知天知地,知時知物」,透過仔細觀察,把花葉鳥禽上的 每一個細節了解清楚才能畫出精髓。1949年渡海來台,並於1956年 與孫家勤、胡念祖組成「麗水精舍」。喻氏的作品廣受國內外的歡迎, 在台灣、美國和韓國辦過展覽,以精緻的工筆畫和墨彩,表現其獨特 的風格。

2069
歐豪年〈竹蟬圖〉鏡框
長 40 寬 59 公分 設色紙本
Ou Hao-nien "Bamboo and Cicada", Framed
L 40 W 59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30,000
RMB: 6,772
款識:勁節輕聲。丁酉年寫於竹移軒。
鈐印:歐介(朱)、朱簃軒主(朱)。


歐豪年(1935-2024),生於中華民國廣東省茂名縣,1950年全家移居香港。師事從趙少昂,嶺南畫派水墨畫家代表。其承襲南派之瑰麗色彩,保 有留白及骨法,加入現代與西方元素,成為中西融合自成一格之獨特畫風,更將詩詞與書法融入畫中,被推崇為堅持東方人文精神之代表畫家。創作題 材與形式豐富多樣。1968年來台灣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首次個展,同年蔣中正總統及夫人蔣宋美齡選定其8幅巨作購藏於台北陽明山中山樓,迄今 仍陳列於中山樓。1970年赴台灣執教中國文化大學並定居台灣。嶺南畫派因此與台灣美術教育發展史密切相關。來臺灣定居數年後,經由豐富的國際 展覽經歷,將中華文化傳遞至世界各地。1983年任國家文藝獎評審委員、1993年獲法國巴黎大皇宮特別獎譽等國際殊榮。
2070
歐豪年〈秋色圖〉鏡框
長 40 寬 59 公分 設色紙本
Ou Hao-nien "Autumn Colors", Framed
L 40 W 59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40,000
RMB: 9,029
款識:興入秋山深,回頭人境 遠。壬申夏月挹翠山人畫。
鈐印:挹翠山堂(朱)、歐年 (朱)。





2071
鄭善禧〈觀自在菩薩〉鏡片
長 134.2 寬 68.2 公分 水墨紙本
Cheng Shan-hsi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Mounted for Framing
L 134.2 W 68.2 cm Ink on paper
TWD:30,000
RMB: 6,772
款識:峯生兄珍藏。古版木刻印。觀音大士像。善禧敬觀。時 民國六十五年五月於臺中。
鈐印:自在(白)、鄭(白)、鄭善禧印(白)。
著錄:《鄭善囍書畫選集》,鴻庭國際有限公司發行,2015年 10月初版,第65頁。
鄭善禧(1932-),生於福建省龍溪縣的石碼鎮。是第一屆國 家文藝獎得主,他的繪畫在21世紀臺灣水墨畫的發展歷程中, 被認為兼具臺灣本土色彩與傳統詩、書、畫的涵養,同時又有 西洋繪畫的造形、色彩,更含蘊了來自民間美術的俚俗野趣。
在80年代開始畫瓷,他的彩瓷作品,用筆、用色皆自由奔放, 與繪畫作品相得益彰。




2072
鄭善禧〈生活就是藝術〉鏡片
長 34.5 寬 192.5 公分
水墨紙本
Cheng Shan-hsi "Life is Art", Mounted for Framing
L 34.5 W 192.5 cm Ink on paper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生活就是藝術。鄭善禧。二O一五年,乙末仲夏。
鈐印:人壽年豐(白)、閩漳鄭氏(朱)、善禧書畫(白)。
著錄:《鄭善囍書畫選集》,鴻庭國際有限公司發行,2015年10月初版,第 76頁。
鄭善禧(1932-),生於福建省龍溪縣的石碼鎮。是第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他的繪畫在21世紀臺灣水墨畫的發展歷程中,被認為兼具臺灣本土色彩與傳統 詩、書、畫的涵養,同時又有西洋繪畫的造形、色彩,更含蘊了來自民間美術 的俚俗野趣。在80年代開始畫瓷,他的彩瓷作品,用筆、用色皆自由奔放, 與繪畫作品相得益彰。

2073
王攀元〈樹枝孤鳥〉鏡框
長 72 寬 56 公分 水墨紙本
Wang Pan-yuan "Lonely Tree,Lonely Bird", Framed
L 72 W 56 cm Ink on paper
TWD:20,000
RMB: 4,515
鈐印:王攀元印(朱)。

王攀元(1909-2017)王攀元生於江蘇望族,曾於 1933 年 考上復旦大學法律系,後因對藝術創作的興趣而在隔年 1934 年重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就讀,在學期間師承潘玉良、劉海 粟、潘天壽等人,擅長水墨、水彩、油畫等媒材,活用於中 國傳統與西方現代風格間。畢業後,王攀元原打算前往法國留 學,卻因中日戰爭爆發而中斷了藝術學業,並於 1949 年攜家 眷隨國民政府來台,落腳高雄也因生計於碼頭當臨時搬運工; 在此期間王攀元皆未曾放棄藝術創作,後經親友介紹才輾轉定 居宜蘭擔任美術教師,並於 1961 年與友人共組「蘭陽畫會」, 爾後國內各類展覽邀約不斷,其創作漸受重視。後於 2001 年 獲頒「第五屆國家文藝獎」。

2074
陳其寬〈全家福〉鏡框
長 49.5 寬 44.5 公分 水墨紙本
Chen Chi-kuan "Family Portrait", Framed
L 49.5 W 44.5 cm
Ink on paper
TWD:150,000
RMB: 33,860
款識:陳其寬。筆。
鈐印:陳其寬印(朱)。

陳其寬(1921-2007)生於北京,建築設計師、藝術家、畫家。 1954年與建築師貝聿銘、張肇康合作設計台灣的東海大學校 園、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東海大學工學院院長。1967 年4月30日,榮獲第一屆建築金鼎獎。

2075
劉其偉〈斑馬〉鏡框
長 53.3 寬 36.5 公分 粉彩紙本
Liu Chi-wei "Zebra", Framed
L 53.3 W 36.5 cm Pastel on paper
TWD:10,000
RMB: 2,257

劉其偉(1912-2002),自幼留學日本,經歷了八年抗戰和越戰,也曾旅居中南半島。以水彩畫和混合媒材作品備受喜愛。其畫作產量 豐富,晚年將多數作品捐贈給美術館。劉其偉以探險非洲、大洋洲和婆羅洲等地和探索原始藝術著名,有畫壇老頑童之稱,在台灣畫壇經 常尊稱他為「劉老」。其一生的幸福的事關注於藝術人類學和原民文化田野調查,持續出版相關著作,致力以藝術推廣其對大自然的熱愛 和自然生態保育。



2076
陳庭詩〈依樣葫蘆不亦悅乎〉立軸
長 118.5 寬 22.5 公分 水墨紙本
Chen Ting-shih "Gourds in the Same Manner, Is It Not Delightful?", Hanging Scroll
L 118.5 W 22.5 cm Ink on paper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依樣畫葫蘆不亦悅乎。七品官曰難得糊塗。辛酉戲筆。 庭詩。
鈐印:陳庭詩印(白)、酒葫蘆居(白)。
陳庭詩(1913-2002),筆名耳氏,福建長樂人,已故故宮研 究員楚戈稱他是藝術上的「國寶」,前高雄美術館館長李俊賢 和藝術評論家陸蓉之不約而同認為他就像是一部「美術史」。
家族屬福州望族,幼年戲樹摔落耳傷失聽,生命的轉折卻將他 推向更奧妙的藝術天地。1958年與秦松、李錫奇、楊英風、江 漢東、施驊共同創立「中國現代版畫會」,此時版畫作品已開 始具備現代抽象風格的雛形。1960年代末期受到畢卡索雕塑的 啟發,開始現成物雕塑的創作。1998年鐵雕作品代表台灣在西 班牙、法國巡展被法國藝術史家挖掘,以《約翰走路》一作收 錄於「二十世紀的藝術」一書,在全球的二十世紀藝術史上留 名。一生創作版圖多元,以版畫、雕塑聞名,另有許多彩墨、 壓克力、詩及書法作品。
2077
周夢蝶〈人生二字〉鏡框
長 34.5 寬 11.2 公分 水墨紙本
Chou Meng-tieh "Two Words on Life", Framed
L 34.5 W 11.2 cm
Ink on paper
TWD:50,000
RMB: 11,287

款識:人生二字纔只有七畫,再簡單不過了。然而,你知 道它拿什麼寫的?血汗淚。周夢蝶。
周夢蝶(1921-2014),本名周起述,又有筆名周拯, 生於河南、長居台灣的著名詩人及文學家。創作文類以詩 為主,兼及散文。1952年開始發表詩作,1959年出版詩 集《孤獨國》,奠定他在詩壇的地位。最拿手的是瘦金體 小楷。作品深受佛經影響,因國學底蘊豐厚,喜愛用典, 以自我靈魂為起點,引禪意入詩,將人生經歷與悲苦的心 境融入詩作,感悟現實的真諦。詩作量少卻精緻,真情消 融於詩情,續寫了中國傳統文學的新頁。曾獲中國文藝協 會新詩特別獎、笠詩社詩創作獎、國家文藝獎文學類獎、 中央日報文學獎成就特別獎、中國詩歌藝術學會詩歌藝術 貢獻獎。


2078
南懷瑾 書法 橫幅
長 138 寬 33.6 公分
水墨紙本
Nan Huai-chin, Calligraphy, Horizontal Scroll
L 138 W 33.6 cm Ink on paper
TWD:350,000
RMB: 79,007
款識:蜀山浙水幾回程,都是前身汗漫行。揮手紅塵看下界,佛燈漁火對吾明。


七十年來憂患殷,夕陽紅照半天雲。凌虛高閣 憑櫊坐,碧落黃昏一手兮。甲子冬夜作。琴玲存念。南懷瑾。
鈐印:金粟軒主(朱)。
本幅書法出自當代儒釋道三家通貫的思想家南懷瑾之手,筆力內斂而神采流暢,體勢端整中見雋永氣度。所錄詩文為七言對句, 結構嚴謹,筆鋒游走間隱含「不立文字」的禪意風骨。南氏書風自成一格,兼具書法技藝與修養傳承,尤具其文化符碼。橫幅 尺幅宏闊,宜書房或講堂陳設,為追懷南師風采與思想精神者之理想收藏。

南懷瑾(1918-2012),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樂清市,中國當代文學家、教育家、中國正統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國學大師,曾經擁有 過“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學家”、“禪宗大師” “國學大師”甚至“國師”等稱號。正式的學歷是小學肄業,主要接受私塾教育, 他接受過武術訓練,後曾念過軍校,並於抗日戰爭中,年約25歲的南懷瑾投筆從戎,入川執教於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1949年赴台,歷任台灣政治 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後曾旅居美國、香港等地,晚年定居蘇州太湖大學堂。除了對國學有相當研究外,他對佛學研究之深,也 有人說近百年來無出其右者。縱觀他傳奇的一生,遍及教育文化界,宗教界,政經界,甚至享譽于充斥著醫卜星相的江湖之間。說他是個當代奧秘大師, 一點也不為過。


2079
余光中〈傳後之門〉三頁
長 26 寬 43.5 公分 紙本
Yu Kwang-chung "Gate of Transmission", Three Pages
L 26 W 43.5 cm Ink on paper
TWD:30,000
RMB: 6,772
余光中(1928-2017)臺灣詩人、作家,福建永春洋上村 人,生於南京。1950年6月底赴臺,九月考入臺大外文系 三年級,1952年臺大畢業,1959年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 學位。返國後於本國曾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 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中山大學、東吳大學、東海 大學、淡江文理學院,以及國內外多所大學之教授及系主 任。著有〈西螺大橋〉、〈車過枋寮〉、〈鵝鑾鼻〉、〈鄉 愁〉、〈我的四個假想敵〉、〈聽聽那冷雨〉等,對於華 語文教育影響深遠。更有楊弦、李泰祥等眾多音樂家,將 其詩作譜成歌曲傳唱,成為大眾耳熟能詳之作。1966年當 選十大傑出青年、1984年榮獲吳三連文學獎散文獎,1990 年以《夢與地理》詩集獲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1998年獲 第一屆「五四獎」、「兩岸交流貢獻獎」並獲行政院新聞 局「國際傳播獎章」,2014年獲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2015年獲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2080
洛夫 五、七言對聯 廣基先生上款 共兩件一組
長 108 寬 27.5 公分
水墨紙本


Lo Fu Calligraphy Couplet in Five and Seven Characters, Dedicated to Mr. Guangji, Set of Two
L 108 W 27.5 cm
Ink on paper
TWD:30,000
RMB: 6,772




上款人:張廣基(1915-2000),臺灣首位國際媒體攝影記者。也是合眾社、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美國時代生活雜誌等三大外媒 的駐臺代表。他將臺灣新聞傳播到全球各地,是為臺灣打開世界之窗的重要推手。
洛夫(1928-2018),原名莫運端,後改莫洛夫,筆名洛夫、野叟,臺灣現代詩詩人,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衡陽,退休後移民加 拿大。於2016年夏天,返台定居。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後任北京師範大學、華僑大學、廣西民族大學、中北大學等大學的客 座教授。
1954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多年。洛夫一生創作甚豐,其中詩集《魔歌》被評選為台灣 文學經典之一。洛夫著作豐富,其詩意象繁複,語言奇詭,表現手法近乎魔幻,台灣現代詩壇只要說到「超現實主義」五個字, 一定跟「洛夫」二字畫上等號,洛夫在詩壇上也被譽為「詩魔」。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等文,並收入各種大 型詩選,包括《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2001年出版的三千行長詩《漂木》更震驚華語詩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同年亦 被評選為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之一,名列首位。

2081
楚戈〈福字與對聯〉廣基先生上款 鏡片
福字長 114 寬 69 公分、對聯長 114.5 寬 23 公分 水墨紅箋紙本
Chu Ko "The Word 'Fortune' and Couplet", Dedicated to Mr. Guangji, Mounted for Framing
L 114 W 69 cm, L 114.5 W 23 cm
Ink on red paper
TWD:15,000
RMB: 3,386


款識:福。楚戈敬書。湖海豪情譽傅自廣。岡陵美頌福生有基。廣基先生無量壽。首句本魏志陳登傳陳元 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次回見孟子令聞廣譽。首句見詩經為同如陵次句囗枚乘上吳王書福生有基。張佛千 撰。楚戈書。
鈐印:楚(朱)、九萬里堂製聯(朱)、佛壽無量佛光無極(朱)、佛印(朱)、楚戈(朱)。
上款人:張廣基(1915-2000),臺灣首位國際媒體攝影記者。也是合眾社、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美國 時代生活雜誌等三大外媒的駐臺代表。他將臺灣新聞傳播到全球各地,是為臺灣打開世界之窗的重要推 手。
福字有破損(刀切未缺肉)。
楚戈(1931-2011),本名袁德星,湖南省湘陰縣人,是台灣著名古物鑑定家、現代詩人、散文作家、 畫家與書法家。曾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專研古器物長達25年,成為青銅器專家,和江兆申並譽故宮 二寶。曾參與新詩現代派運動、五月畫會、東方畫會,活躍於文壇、藝壇與研究界,撰文鼓吹現代藝術運 動,發表過數量豐富的藝術評論,結識許多藝文人士,近半世紀以來一直是台灣現代藝術活動的重要人物, 被尊稱為「現代水墨藝術的革命家」。作品曾於中國各省、美國、加拿大、歐洲各國、日本、香港、韓國 展出,廣為美術館、國際藏家收藏。

2082
何懷碩〈林間〉立軸
長 68.7 寬 104 公分 設色紙本
Ho Huai-shuo "In the Forest", Hanging Scroll
L 68.7 W 104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100,000
RMB: 22,573
鈐印:何(朱)。

何懷碩 (1941-),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現任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及研究所教授,其繪畫作品在歐美、中港臺展出多次,廣為 中外美術界所知曉。創作構思多年來自內心的冥想,展示超越現實之心象造鏡,營造鬱勃、深沉、幽邈之氣氛與境界。出版多部繪畫 作品集,著述有《懷碩三話》、《苦澀的美感》、《繪畫獨白》、《何懷碩文集》等20部。





2083
蔣勳〈山茶花〉鏡框
長 68.5 寬 36.7 公分 設色紙本
Chiang Hsun "Camellia", Framed
L 68.5 W 36.7 cm Ink amd color on paper
TWD:220,000
RMB: 49,661





款識:記憶你,如記憶未經踐踏的初雪,一切終歸幻滅,在化烏有之前,聽一聽我的祈願之歌。我願,有緣並非妄念,纏綿不去, 也只是眷戀人世消不去罪愆。雪融之後,這裏將有一滴永不化解的晶瑩之淚,等贖完情愛之罪,還要供養春花。一九九〇冬深, 寫生茶花。東海蔣勳。
鈐印:微笑(白)、情不自禁(朱)、蔣(朱)、勳(白)、福和東海(白)。
蔣勳(1947-),生於西安、成長於臺北,著名畫家、詩人與作家。以花卉、水景繪畫受台灣人歡迎,美感的教學和省思受到 學子喜愛。1972年到法國留學,1976年返台。在繪畫創作之餘,蔣勳也在文學界勤勞耕耘,他出版過多本詩集、並曾擔任台 灣早期美術刊物雄獅美術的主編。蔣勳曾得過全台灣小說比賽第一名、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以及吳魯芹文學獎,他從青年時代 就是個文藝青年。1966年參加耕莘青年寫作會舉辦的寫作班,後來進而成為授課教師。他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曾經做過廣播節 目《文化廣場》、此節目由台灣警察廣播電台播出,相當受到好評,獲得了1988年的金鐘獎。自2004年起,於IC之音電台. FM97.5(竹科廣播股份有限公司)主持每週五晚間八點「美的沉思」節目,並以此節目再度獲得2005年廣播金鐘獎最佳藝術 文化主持人獎。
2084
蔣勳 書宋詞〈雨霖鈴〉句 鏡框
長 34 寬 8.7 公分 水墨紙本
Chiang Hsun, Calligraphy from Song Poem "Rainy Bell", Framed
L 34 W 8.7 cm
Ink on paper
TWD:40,000
RMB: 9,029
款識: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鈴句。千古絕唱。
一九九〇東海蔣勳書。
鈐印:捨得(朱)、我有詩句未完(朱)、蔣勳(朱)。
蔣勳(1947-),生於西安、成長於臺北,著名畫家、詩人與作家。以花卉、 水景繪畫受台灣人歡迎,美感的教學和省思受到學子喜愛。1972年到法國留 學,1976年返台。在繪畫創作之餘,蔣勳也在文學界勤勞耕耘,他出版過多 本詩集、並曾擔任台灣早期美術刊物雄獅美術的主編。蔣勳曾得過全台灣小 說比賽第一名、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以及吳魯芹文學獎,他從青年時代就是 個文藝青年。1966年參加耕莘青年寫作會舉辦的寫作班,後來進而成為授課 教師。他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曾經做過廣播節目《文化廣場》、此節目由台 灣警察廣播電台播出,相當受到好評,獲得了1988年的金鐘獎。自2004年 起,於IC之音電台.FM97.5(竹科廣播股份有限公司)主持每週五晚間八 點「美的沉思」節目,並以此節目再度獲得2005年廣播金鐘獎最佳藝術文 化主持人獎。



2085
蔣勳〈西瓜多子〉鏡片
長 33 寬 32 公分
水墨紙本
Chiang Hsun "Many-Seeded Watermelon", Mounted for Framing
L 33 W 32 cm
Ink on paper
TWD:50,000
RMB: 11,287

款識:西瓜多子民間取其諧音製西瓜童子為玩偶以其吉祥也今日倡 行節育後來者可畫無子西瓜矣。蔣勳。
鈐印:蔣氏勳章(朱)。
2086
蔣勳 書宋詞〈浣溪沙〉紙本
長 34 寬 39 公分
水墨紙本
Chiang Hsun, Calligraphy from Song Poem "RiverCrossing Sand", Ink on Paper
L 34 W 39 cm
Ink on paper
TWD:30,000
RMB: 6,772




款識: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秋意繾倦書宋人詞供永 洪一笑。蔣勳。
鈐印:萍水相逢(朱)、蔣(朱)、勳(白)、情動於中(白)。

2087
小魚〈一事能狂便少年〉立軸
長 24 寬 178 公分
水墨紙本;1999年作;附親題供箱
Xiao Yu "One Mad Act Makes Youth", Hanging Scroll
L 24 W 178 cm
Ink on paper, 1999, With signed wooden box
TWD:10,000
RMB: 2,257
款識:一事能狂便少年。王國維句。小魚。 鈐印:臥月瞑雲(朱)。
來源:敦煌藝術中心。
小魚(b.1947)本名陳正隆。生於基隆。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 台灣當代篆刻、書法家。擅長於書、畫、篆刻。1983年隱居後開始 賣畫,主張簡單生活的價值觀,形成真誠、拙趣卻又不帶矯情的自 我風格。其作品曾展出於陽明山文化學院華岡博物館、北縣文化中 心及基隆文化中心。於香港舉行個展之後多次個展於敦煌藝術中心、 世寶坊畫廊、串門藝術中心、 北縣文化中心、基隆文化中心等。




小魚 〈春花秋月冊〉 冊頁
共二十頁,長 23.4 寬 17.7 公分 設色紙本
Xiao Yu "Spring Blossoms and Autumn Moon", Album of Painting
total 20 page, L 23.4 W 17.7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25,000
RMB: 5,643


小魚(b.1947)本名陳正隆。生於基隆。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台灣當代篆刻、書法家。擅長於書、畫、篆刻。1983年隱居後開始賣畫,主張簡單生 活的價值觀,形成真誠、拙趣卻又不帶矯情的自我風格。其作品曾展出於陽明山文化學院華岡博物館、北縣文化中心及基隆文化中心。於香港舉行個展 之後多次個展於敦煌藝術中心、世寶坊畫廊、串門藝術中心、 北縣文化中心、基隆文化中心等。

2089
小魚 〈飛翔圖〉 立軸
長 23 寬 38.2 公分
水墨紙本;附親題供箱
Xiao Yu "Flying", Hanging Scroll
L 23 W 38.2 cm
Ink on paper; With signed wooden box
TWD:15,000
RMB: 3,386
款識:飛翔圖。林中生機無限。小魚。供箱題識:飛翔圖。一九九九夏小魚題盒。
鈐印:天蒼蒼野茫茫(白)。
小魚(b.1947)本名陳正隆。生於基隆。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台灣當代篆刻、書法家。擅長於書、 畫、篆刻。1983年隱居後開始賣畫,主張簡單生活的價值觀,形成真誠、拙趣卻又不帶矯情的自我風 格。其作品曾展出於陽明山文化學院華岡博物館、北縣文化中心及基隆文化中心。於香港舉行個展之 後多次個展於敦煌藝術中心、世寶坊畫廊、串門藝術中心、 北縣文化中心、基隆文化中心等。



小魚 〈多情冊〉 冊頁
長 17 寬 21.8 公分、長7.7 寬 21.8 公分,共十頁 設色紙本;1999年作
Xiao Yu "Sentiment", Album of Painting
L 17 W 21.8 cm, L7.7 W 21.8 cm, Total 10 page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999
TWD:30,000 RMB: 6,772
小魚(b.1947)本名陳正隆。生於基隆。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台灣當代篆刻、書法家。擅長於書、畫、篆刻。 1983年隱居後開始賣畫,主張簡單生活的價值觀,形成真誠、拙趣卻又不帶矯情的自我風格。其作品曾展出於陽明 山文化學院華岡博物館、北縣文化中心及基隆文化中心。於香港舉行個展之後多次個展於敦煌藝術中心、世寶坊畫 廊、串門藝術中心、 北縣文化中心、基隆文化中心等。

2091
涂璨琳〈火雞〉鏡片
長 58 寬 58 公分 設色紙本
Tu Can-lin "Turkey", Mounted for Framing
L 58 W 58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20,000
RMB: 4,515



涂璨琳(b.1947)台南人。求學期間得李梅樹老師的啟發 與指導,奠定了美學訓練的基礎。他以鄉間的田園、村落、 農牧、野禽為題材,透過自身豐富的感情,將景色描繪地 自然而傳神。清晰的筆墨、親切的佈局,令人有如置身其 中,怡然自得。師承傳狷夫、賴敬程、歐豪年,曾任台灣 美展等獎之國畫類審查委員、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教師, 現任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專任專業副教授。

2092
樓柏安〈窗〉、〈山〉鏡片 兩件一組
窗:長 68 寬 68 公分、山:長 67.5 寬 67.5 公分 設色紙本
Lou Bo-an "Window" and "Mountain", Mounted for Framing, Set of 2
L 68 W 68 cm, L 67.5 W 67.5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10,000
RMB: 2,257
款識:
山:己巳春,萬豐樓人,時客濠江。即興之作。
窗:山不在高,有僊則名。己巳春,時客濠江,萬豐樓人,即興成之。
鈐印:樓柏安(朱)。

樓柏安(1947-2007),台灣著名書畫家,又號萬豐樓人,祖籍杭州,是當代中國畫壇中一位傑出的書畫藝術家,他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前所 未有的個人風格,開創出中國畫的一片新天地。他利用中國畫特有的宣紙、筆墨和顏料,以及高難度的技法,使每一件作品賦予了夢幻似真的藝術境界, 被藝術界稱為“中國畫的時代探索者”。
其作品曾多次被澳門賈梅士博物院、葡萄牙科英布拉博物院、中國江蘇省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世 貿聯誼社、香港海域酒店、浙江省博物館、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等收藏。

2094
江明賢〈抽象山水圖〉鏡片
長 29.6 寬 39.5 公分
設色紙本
Chiang Ming-hsien "Abstract Landscape", Mounted for Framing
L 29.6 W 39.5 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10,000
RMB: 2,257
款識:余嘗見諸名家,動輒仿某家法某派。書與畫,天生自有 一人職掌一人之事,必欲實求其人,令我從何說起。壬戌正月 濤石濤畫語有戲併記吾意。明賢。
鈐印:江(朱)。
2093
樓柏安〈墨戲〉鏡片
長 140 寬 67.5 公分
水墨紙本
Lou Bo-an "Ink Play", Mounted for Framing
L 140 W 67.5 cm
Ink on paper
TWD:10,000
RMB: 2,257

江明賢(1942-),出生於台中,台灣師大美術系畢業,留學西班牙並旅居紐約,創作內涵深受西方技法薰陶。畢業後返校擔任美術系教授、系主任、 美術研究所所長。1998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和上海美術館舉行巡迴個展。曾於全球各地舉辦60餘次個展以及100多次聯展。其作品題材從市井到山林; 從名勝到荒野,融合中西的美學精神及技法,為中國水墨畫藝術創造了一種新的方式。











2095 吳士偉〈花之四君子〉立軸
每幅長 76 寬 9 公分,四幅裱於同一立軸
設色紙本
Wu Shih-wei "Four Gentlemen of Flowers", Hanging Scroll
Each L 76 W 9 cm, in same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TWD:80,000
RMB: 18,059
鈐印:吳氏(朱)、士偉(白)、靜觀(朱)、福安(朱)、 吳氏(朱)、士偉(白)、靜觀(朱)、明月前身(朱)吳氏(白)、 士偉(朱)、陵見美人(朱)、丞振蘭暉(朱)、吳氏(朱)、 士偉(朱)、春長好(白)、明月前身(朱)。
吳士偉(b.1957)生於台北市,1985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 術學系國畫組,1998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班。現 專職創作,並兼任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吳氏以精緻的筆 觸、細謹的烘染、或雅或艷的敷彩,以及異於傳統的構圖,傳 達出水墨繪畫面向當代的內斂新徑。舉辦個展十餘次,國內外 聯展百餘次。

臺灣當代官窯主人 蔡曉芳
「仿古物要忠實,形狀、釉色甚至重量,都要讓人在視覺、觸覺甚至拿在手中 欣賞時,宛如懷抱原件一樣。」
蔡曉芳(1938-2024)台灣陶藝家,出生於台中縣清水,青少年時期所學為電機科,家中兄 長有與藝術相關,1962年參與中國生產力中心與貿易中心所舉辦的第一屆窯業工程人員 訓練班,之後從事陶藝行業,擅長研發仿古釉色、仿古造型,1976年起與國立故 宮博物院開始合作,研究歷代古董瓷器的形制與釉色。
為了更精確掌握古人用釉的技術,蔡曉芳長年研究古陶瓷並時常造訪故宮 觀展, 早年亦曾徵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同意,得以近距離親睹研析院藏 陶瓷,並承作故宮對外展覽所需仿製陶瓷的任務,以及政府饋贈外賓 的珍貴禮品。
1975年,蔡曉芳於北投貴子坑創設「曉芳窯」,舉凡中國歷代 各種名窯瓷器都在其手中復活,從宋代的汝、官、哥、定、鈞、 龍泉,到元、明、清三代的青花、釉裡紅、五彩、鬥彩、粉彩, 以及孔雀藍、嬌黃、各式紅釉等單色瓷,其所掌握的釉藥全面 且豐富,尤以仿汝窯之如玉釉色及精緻質地受人稱道。
2096
曉芳窯 青花釉裡紅繪仕女梅瓶
直徑 6 含座總高 35 公分
Xiaofang Kiln Blue and White with Underglaze Red Meiping Vase with Ladies
D 6 Total H 35 cm
TWD:120,000
RMB: 27,088
款識:大清康熙年製。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2097
曉芳窯 青花繪竹、菊、梅瓷香盒 共三件一組
直徑 6.1 高 3.2 公分
Xiaofang Kiln Set of Thre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Incense Boxes with Bamboo, Chrysanthemum, and Plum Designs
D 6.1 H 3.2 cm
TWD:10,000
RMB: 2,257
款識:雍正年製。

2098
曉芳窯 青花瓷香盒 共三件一組
小 直徑 5.2 高 2.8 公分。中 直徑 6.2 高 23.3 公分。大 直徑 7 高 2.8 公分
Xiaofang Kiln Set of Thre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Incense Boxes
D 5.2 H 2.8 cm, D 6.2 H 23.3, D 7 H 2.8 cm
TWD:10,000
RMB: 2,257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款識:雍正年製。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2099
曉芳窯 青花瓷香盒 共三件一組
小 直徑 6 高 3.2 公分。大 直徑 6.5 高 3 公分
Xiaofang Kiln Set of Thre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Incense Boxes
D 6 H 3.2 cm, D 6.5 H 3 cm
TWD:10,000
RMB: 2,257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2100
曉芳窯 青花繪山水人物八角白瓷壺承
長 12.6 寬 12.6 高 2 公分
Xiaofang Kiln Octagonal White Porcelain Teapot Stand with Landscape and Figures in Blue and White
L 12.6 W 12.6 H 2 cm
TWD:10,000
RMB: 2,257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此對青花釉裡紅花瓶為曉芳窯罕見巨 制,以高逾一米二之驚人尺寸成就精緻 細膩之繪工,殊為難得。
瓶身通體四面開窗,構圖繁複嚴謹,於 青花與釉裡紅之交融中,展現盛世富貴 之氣韻。紋飾布局借鏡清代御窯經典樣 式,並融合現代審美修辭,線條清晰, 色階層次分明。
此等尺幅之陶器燒製尤為艱難,不僅對 成型、入窯與溫控技術有極高要求。
注意:本件為大型物件,買受人須於成 交後七(7)日內完成提貨。本公司可 提供第三方貨運聯繫資訊,惟運輸安排 與費用均由買方自行負責,本公司不承 擔相關責任。
This is a large and bulky item. The successful bidder is required to arrange collection within seven (7) days after the sale. Assistance with coordinating third-party shipping services can be provided upon request.
2101
曉芳窯 四面開窗青花釉裡紅花瓶一對
直徑 42 高 121 公分
Xiaofang Kiln Pair of Blue and White with Underglaze Red Vases with Openwork Panels
D 42 H 121 cm
TWD:350,000
RMB: 79,007
款識:大清康熙年製款。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 芳先生購買。


曉芳窯 龍泉窯荷葉茶葉罐
直徑 20 高 21.5 公分
Xiaofang Kiln Longquan Kiln Lotus Leaf Tea Caddy
D 20 H 21.5 cm
TWD:20,000
RMB: 4,515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2103
曉芳窯 暗雕八吉祥甜白瓷碗
直徑 15.5 高 7 公分
Xiaofang Kiln Sweet White Porcelain Bowl with Incised Eight Auspicious Symbols
D 15.5 H 7 cm
TWD:10,000
RMB: 2,257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曉芳窯 青花瓷捧盒
直徑 16 高 7 公分
Xiaofang Kil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Presentation Box
D 16 H 7 cm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2105
曉芳窯 玩玉款一壺四杯
壺直徑 6.5 高 9 公分、杯直徑 4.5 高 4 公分
Xiaofang Kiln Teapot and Four Cups, Mark of Wanyu
D 6.5 H 9 cm, D 4.5 H 4 cm
TWD:30,000
RMB: 6,772

2106
曉芳窯 豆青釉一壺二杯
壺直徑 7 高 11 公分、杯直徑 6.5 高 5.5 公分
Xiaofang Kiln Celadon-glazed Teapot and Two Cups
D 7 H 11 cm, D 6.5 H 5.5 cm
TWD:20,000
RMB: 4,515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2107
曉芳窯 白瓷竹筍一壺八杯
壺直徑 12.7 高 14 公分、杯直徑 5 高 3 公分
Xiaofang Kiln White Porcelain Bamboo Shoot Teapot and Eight Cups
D 12.7 H 14 cm, D 5 H 3 cm
TWD:20,000
RMB: 4,515

2108
曉芳窯 缸豆紅蓋杯
直徑 10 高 9.5 公分
Xiaofang Kiln Red-glazed Lidded Cup
D 10 H 9.5 cm
TWD:10,000
RMB: 2,257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曉芳窯 釉裏紅水缸
直徑 44 含座總高 37.5 公分
Xiaofang Kiln Underglaze Red Water Jar
D 44 Total H 37.5 cm
TWD:100,000
RMB: 22,573
款識:大清康熙年製。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曉芳窯 青花礬紅龍紋葫蘆瓶
直徑 13 含座總高 26 公分
Xiaofang Kiln Blue and Iron-red Gourd Vase with Dragon Motif
D 13 Total H 26 cm
TWD:80,000
RMB: 18,059
款識:大清康熙年製。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本對郎窯祭紅釉瓶器形高峻挺拔,瓶口微侈、肩部豐滿,器身通體施祭紅釉,釉色深沉潤澤,紅中泛紫,光影流轉 間若隱若現,有「紅如牛肝,光若凝脂」之古語神韻。祭紅釉為清代御窯名釉之一,燒造難度極高,須掌控精確溫 差與還原氣氛,方能得其正色。本品高達一百二十二公分,成器之難可想而知,尤顯製作者曉芳窯深厚技藝根基。
此對瓶不僅為大空間陳設之焦點,亦具收藏、展示與象徵意涵兼備之價值,為本次拍品中極具氣場者。
注意:本件為大型物件,買受人須於成交後七(7)日內完成提貨。本公司可提供第三方貨運聯繫資訊,惟運輸安 排與費用均由買方自行負責,本公司不承擔相關責任。
This is a large and bulky item. The successful bidder is required to arrange collection within seven (7) days after the sale. Assistance with coordinating third-party shippi ng services can be provided upon request.

曉芳窯 郎窯祭紅釉花瓶一對
直徑 41 高 122 公分
Xiaofang Kiln Pair of Langyao Red-glazed Vases
D 41 H 122 cm
TWD:250,000
RMB: 56,433
款識:大清康熙年製款(暗刻)。

來源:藏家於1980 - 90年代向蔡曉芳先生購買。
2112
曉芳窯 粉彩一壺二杯
壺總長 15 高 10.3公分、杯直徑 5.1 高 4.2 公分
Xiaofang Kiln Famille-Rose Teapot and Two Cups
Total L 15 H 10.3cm、D 5.1 H 4.2 cm
TWD:20,000
RMB: 4,515
款識:曉芳窯製。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本規則係拍賣方依據《民法》及相關稅務法規,參考國 際拍賣慣例製定。
第二條:本規則適用於參加本公司拍賣活動的拍賣人、委託人、 競標 人、得標人。參加本公司拍賣活動的當事人必須 仔細閱讀,一經參加拍賣活動者均視同同意並願遵守本 規則,對自己在拍賣活動中一切行為負責,並承擔法律 後果。如因委託人、競標人、得標人未仔細閱讀本規則 而引起任何爭議或損失,其全部責任由委託人、競標人、 得標人自行承擔。
第三條:因拍賣活動所發生一切爭議,應向本公司所在地或拍賣 會地點之臺灣管轄法院提起訴訟或提請臺灣仲裁機構予 以仲 裁解決。
本公司決定權 第四條:本公司對下列事宜擁有完全的決定權:
1、某拍賣品是否適合由本公司出售,以及出售地點、出 售日期、出售條件及出售方式。
2、通過拍賣圖錄或新聞媒體或其它載體對任何拍賣品做 任何內容的說明或評論。
3、是否應徵詢任何專家的意見。
4、拍賣品在圖錄中的先後次序、版面大小及收費標準; 拍賣品在預展現場的展覽方式;與拍賣品有關的各項 費用的收費標準。
拍賣撤銷
第五條:如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本公司有權在拍賣前的任何時間 撤銷任何拍賣品的拍賣活動而不承擔任何責任:
1、本公司對拍賣品的歸屬或真實性有異議。
2、第三人對拍賣品的歸屬或真實性有異議且能夠提供相 關的有效的證據材料,同時願意對終止拍賣活動所引 起的法律後果及全部損失承擔相應責任並按照本公司 規定交付擔保金。
3、對委託人所做的說明或對委託人保證的準確性持有異 議。
4、有證據表明委託人已違反或將要違反本規則的任何條 款。
5、存在任何其它合理原因。
拍賣官之決定權 第六條:拍賣官具有絕對決定權,亦即有權拒絕任何競投、以其 決定之方式推動出價、將任何兩件或多件拍賣推動出價、 將任何拍賣品撤回或分批、將任何兩件或多件拍賣品合 併⋯⋯等等之權利,如遇有誤差爭議,將拍賣品重新拍 賣。如在拍賣後有任何爭議,將會以本公司的拍賣紀錄 為依據。
關於拍賣人的規定及本公司其它權利義務
第七條:本公司作為委託人的代理人,對委託人或得標者的任何 違約行為不承擔責任。
第八條:本公司有權提高競投價或拒絕任何競投價。
第九條:本公司有權決定結算時計價的貨幣及公佈貨幣兌換率。
第十條:本公司有義務為委託人、競標者及得標者保守秘密,並 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維護委託人、競標人、得標人及本 公司的正當權益不受侵害。如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所 有爭議均應由拍賣人所在地法院管轄。
第十一條:拍賣品圖錄僅是對拍賣品的作者、來歷、日期、年代、 尺寸、質材、歸屬、出處、保存狀況和估計售價等提供 參考性意見的文字說明和圖片材料,不表明也不構成本 公司對拍賣品的任何擔保。無論印刷、攝影對拍賣品圖 錄中作品的色調、顏色有何影響,無論說明文字是否準 確或有錯誤,均應以拍賣品原物為準,本公司不承擔任 何責任。
第十二條:本公司對所有拍賣品的真偽、品質以及拍品所存在的 物質或權利瑕疵不承擔任何擔保責任。本公司及其工作 人員或其代理人對任何拍賣品採用任何方式(包括圖錄、 幻燈投影、新聞載體等)所作的介紹及評價,均為參考 性意見,不構成對拍賣品的任何擔保。本公司所有拍品 均以拍賣時「現狀」出售,競標人或其代理人應在拍賣 日前以鑑定或其它方式親自審看拍賣品原物,並對其競 標行為自行承擔責任,本公司不對買家作任何保證。
第十三條:本規則解釋權屬於臺灣沐春堂拍賣股份有限公司,本 規則自2012年10月14日起施行。
第二章 關於委託人(賣家)的規定委託手續
第十四條 : 委託人委託本公司拍賣其物品時:
1、委託人必須持有效身份證或護照,與本公司簽訂委託 拍賣合約。
2、委託人若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應憑有效註冊登記文 件、法人代表人身份證明或者合法的授權委託證明文 件 , 與本公司簽訂委託拍賣合約。
3、委託人一旦與本公司簽訂委託拍賣合約,即表示同意 接受並遵照執行本拍賣規則的各項條款。
第十五條:所有拍賣標的均設有起拍價,起拍價以新台幣(TWD) 表示。起拍價由本公司與委託人通過協商在委託拍賣合 約中確定,一經雙方確定,雙方均不得擅自更改。如需 變更起拍價格,應事先徵得對方同意。如果所委託的拍 賣標的低於起拍價成交的,委託人只享有按起拍價計算 落槌價的權利,但不免除委託人按規定支付佣金及支付 各項費用的義務。
第十六條:委託人委託本公司拍賣其物品時,即自動授權本公司 對該物品自行製作照片、圖錄、圖片及其他形式的影像 製品或進行公開宣傳發表。拍賣標的需要裝飾、裝裱、 裝框的,委託人與本公司另行協商,由此發生的費用則 按在委託拍賣合約中約定的比例和方式各自承擔。
保證及賠償
第十七條 :
委託人應保證其委託拍賣標的來源合法,擁有完整的 所有權及處分權,能對抗任何第三人的任何權利主張, 並保證該拍賣標的沒有任何債權、債務糾紛及擔保。同 時委託人還應聲明其知道或應當知道的該標的存在的瑕 疵。
第十八條:如果委託人違反前一條保證,導致拍賣品的實際所有 權人或聲稱擁有權利的任何第三人提出的對該拍賣標的 權利主張,其責任由委託人承擔;造成本公司或得標人 蒙受損失時,則委託人應負責賠償本公司或得標人因此 所遭受的一切損失,並承擔因此而發生的一切費用和支 出。
第十九條:委託人不得競投自己委託的拍賣品,也不得聘請他人 代為競買。否則自行承擔賣雙方之傭金及由此引發的一 切後果。
第二十條:拍賣品在本公司存放期間,因自然磨損、自身瑕疵、 潛在缺陷等固有因素或因氧化、氣候變化、溫度變化、 濕度變化、地震、海嘯等自然因素或因戰爭、敵對行為、 核災、恐怖攻擊、破壞活動等不可抗拒人為因素造成的 拍賣品的損壞、滅失,本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因任何 原因造成的拍賣品的附屬物(如裝飾、裝裱、框架、包裝、 玻璃、軸頭等)的損壞,本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拍賣品撤回
第二十一條:委託人在拍賣日前任何時間不得無故撤回拍賣品, 若要求撤回拍賣品,應向本公司發出書面通知說明理由 並經本公司同意後,可終止委託拍賣合約並撤回其委託 的拍買品,但應支付如下費用 :
1、拍賣圖錄或其它出版物未交付印刷,應按起拍價的5% 向本公司支付違約金。
2、如拍賣圖錄或其它出版物已交付印刷,應按起拍價的 10%向本公司支付違約金。
成交處理
第二十二條:拍賣成交後,如得標人未向本公司付清全部購買價 款,本公司不承擔向委託人支付或墊付出售收益的義務。
第二十三條:在買家付款後,除非本公司收到通知該拍賣品為贗 品(如本拍賣規則界定者),本公司會於成功拍賣日期後 四十五天,將成交價扣除賣家應支付所有費用之款項支 付賣家。如因任何理由而使本公司在買家付款前即已付 款予賣家,本公司即獲得拍賣品完整之擁有權與所有權。
惟本公司因拍賣品為贗品的情況下,賣家方須將已收取 之拍賣款項退還予本公司。
第二十四條:拍賣成交後,除委託人與本公司另有協議外,委託 人授權本公司按落槌價的百分之十扣除服務費並同時扣 除其它各項已規定的費用。
第二十五條 : 委託人所得的出售收益應向政府納稅,由委託人自 行申報。
未成交辦理
第二十六條:如拍賣品未能上拍或被拍賣人撤銷拍賣,委託人應 憑委託合約自拍賣日起15天內取回該拍賣品(運費自 理),並解除委託合約。拍賣人不收取任何費用同時也 不承擔任何責任。
第二十七條:如拍賣品雖已拍定,但得標人明確表示不支付購買 價款或自拍賣日起超過15日後仍未向本公司支付全部購 買價款從而構成違約,本公司有權決定取消此次成交, 按未成交處理並書面通知委託人。自收到書面通知日起 7天內,委託人應取回該拍賣品(運費自理),並解除 委託合約。拍賣人不收取任何費用,同時也不承擔任何 責任。但委託人不得干涉拍賣人保留向買受人追究違約 責任的權利。
第二十八條:委託人超過上述第二十六條及第二十七條規定期限 未取回委託拍賣品逾期每日按保留價的千分之二向本公 司交納保管費;委託人超過上述第二十六條及第二十七 條規定期限2個月,委託人仍未取回委託拍賣品的,本 公司有權以公開拍賣或其它出售方式按本公司認為合適 的條件出售該拍賣品,如拍賣價或出售價低於原起拍價 的,差額損失本公司不予承擔。委託人應在收到領款通 知之日起 30日之內領取出售收益(已扣除應付的服務 費及其它費用)。如逾期未領取的,則將該款項存入本 公司的銀行帳戶,代委託人保存。本公司不承擔利息損 失。
第三章
關於競標人及得標人的規定 競買程序
第二十九條:競標人參加本公司的拍賣活動,應在拍賣日前與本 公司辦理競買手續包括填寫必要登記手續、交付競投號 牌保證金五十萬新台幣、領取競投號牌等,以取得競標 權。競標人一旦取得競標權即表示同意接受並遵照執行 本拍賣規則的各項條款。
第三十條:保證金的具體數額由本公司在拍賣日前公佈。上述保 證金若競標人未能購得拍賣品,則全額無息返還競標人; 若競標人成功競購而變成得標人時,該保證金則自動轉 化為已成交拍賣品的訂金的一部分,此訂金在得標人支 付所有購買價款前不予退還。
第三十一條:競標人若為自然人,應在拍賣日前憑有效身份證, 或護照辦理競標手續;競標人為法人或者其它組織的, 應在拍賣日前憑有效的註冊登記文件、授權委託書、受 委託人的身份證明等辦理競標手續。
第三十二條:競標成功後七日內競標人應自行向本公司支付全部 購買價款之餘款,否則本公司有權取消交易,並沒收該 保證金。
現場競投
第三十三條:競標人在拍賣中舉起競投號牌即表示接受此時價位, 競標人應對自己在任何價位上的舉牌應價負責,一經拍 賣師落槌認定競標人為最高出價者時,即表示成交,競 標人不得反悔,並應當場在成交確認書上簽字,否則應
承擔由此引發的一切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成交確認書一式三份,成交確認書是競標人證明 自己是某件拍賣品得標人的憑證,應妥善保管,不得 丟失或轉讓,否則一切後果由競標者自負。
第三十五條:競投號牌是競標者及競標權的標誌,應妥善保管, 如丟失或轉讓,一切後果由競標者自負。
第三十六條:拍賣會上,如有使用貨幣兌換顯示板,該貨幣兌 換顯示板之匯率為參考值。買家因依賴貨幣兌換顯示 板(而非拍賣場的實際競投)而蒙受之任何損失,本 公司概不負責。
委託競投
第三十七條:競標人應親自出席拍賣會。如不能親自出席,可 委託本公司代競標,本公司有權決定是否接受上述委 託。競標委託人應在拍賣前一日,向本公司出具 或傳 真書面委託書,填寫清楚委託競標拍賣品的名稱、圖 錄號、最高委託出價等資料。
第三十八條:競標委託人應繳交保證金新台幣五十萬元於拍賣 日前三天匯至本公司帳戶或以現金支付。委託競標成 功後七日內競標委託人應將全部購買價款之餘款支付 給本公司,否則本公司有權取消交易,並將該保證金 按違約金的有關規定扣除。
第三十九條:如委託競買未成功,本公司將保證金如數退回競 買委託人。
第四十條:競標委託人如需取消競標委託,應不遲於拍賣前兩 日書面通知本公司。否則本公司有權按原委託競標內 容執行,競標委託人自行承擔其後果和責任。
第四十一條:競標前收到書面競標,本公司將盡適當努力代其 競投。如本公司就某一拍賣品而收到兩個或兩個以上 競標委託人以相同委託價對同一拍賣品由本公司競標 成功,則最先委託授權本公司競標人為成功競標人。
第四十二條:委託之競標者,如在拍賣會舉行時,未能接到競
標連線之電話,本公司將不負責其責任。
第四十三條:除非在競投時有其他委託,此項委託競投的執行 是本公司的免費服務。本公司不會對因未能執行之委 託競投,或在當中出現任何錯誤或遺漏負任何責任。
結算及費用
第四十四條:競標人競標成功某拍賣品即成為該拍賣品的得標 者,得標人有義務在拍賣日當日向本公司支付落槌價, 買家除支付落槌價外,另須支付服務費予本公司(以 上合稱成交價款),服務費以落槌價之百分之二十計 算,如三日內付清成交價款者,則得以優惠價,百分 之十八服務費計算(刷卡除外)。如發生其它費用如 出境鑑定費用、運費、裝裱費等,由得標人自行承擔。
第四十五條:如得標人在拍賣日當日支付全部成交價款有困 難,可於拍賣日當日支付相當於成交價款百分之三十 的訂金,並應自拍賣日起七日內付清剩餘成交價款。
如得標人逾期未付,每逾期一日,得標人應按未付款 金額的萬分之三向本公司支付滯納金;如得標人逾期
六十日仍未付清剩餘拍賣價款,本公司有權終止本次交易, 訂金不予退回得標人。
第四十六條:買家如未向本公司支付所應付之全部款項,則不能取 得拍賣品之所有權,即使本公司已將拍賣品交付予買家亦 然。
第四十七條:買家支付本公司之所有款項均不包括任何貨物稅、服 務稅或其他增值稅。如有任何相關稅項產生,買家須負責按 有關法律所規定之稅率及時間繳付稅款。
第四十七條:如拍賣品一經拍賣師落槌認定競標人為最高出價者時, 即表示成交,競標人不得反悔,若得標人明確表示不支付成 交價款或自拍賣日起超過15日後仍未向本公司支付全部成 交價款,即構成違約,須賠償本公司該拍品買賣雙方服務費 (共計落槌價之百分之三十)、賣方及本公司所受損害(例 如:重新拍賣之費用、價差損失等),以及其餘相關之衍伸 費用(例如:訴訟或仲裁費用、合理律師費用等)。
領取拍賣品
第四十八條:得標人如數支付購買價款後,即可獲得拍賣品的所有 權;得標人須在支付全部購買價款之日起七日內領取所購買 的拍賣品。逾期因拍賣品的搬運、儲存、保管、保險等產生 的一切費用由得標者承擔,同時因此而造成該拍賣品的損 壞、丟失等一切風險,亦均由得標人承擔。
第四十九條:得標者請於 7 日內付款,並且於 15 日內取貨,如需貨 運其運費自理。指定承運人或自領取時,拍賣品風險全由買 家承擔,且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第五十條:如買家未在七日內給付成交價款,除應承擔第四十七條 所定之責任外,本公司尚有權選擇行使下述一項或多項權 利:
1、在拍賣日期後超過七天仍未付款,以年利率百分之四收 取未付成交款項利息。
2、在將來的任何拍賣中,有權拒絕買家或由他人代其所作 出之競投,或在接受其任何競投前先收取買家五十萬保 證金。
3、代賣家針對買家進行法律程序,索回整筆款項,另買家 須負擔因而產生之一切法律費用,包括但不限於訴訟或 仲裁費、合理律師費用等。
4、取消同一次或任何其他拍賣中買家競投得之拍賣品或任 何其他售予買家之拍賣品之交易。
5、安排將拍賣品公開或私下重售,如重售所得價格較低, 其差額連同因買家未有付款而引致之任何費用一併向買 家索償。
修正日期:西元2021年11月22日

台北東京中央沐春堂拍賣股份有限公司會員制度權益
TOKYO CHUO MUCHUNTANG AUCTION CO.,LTD. VIP MEMBERSHIP
會員福利 / 卡別 VIP membership benefits/Level
一年買、賣上拍累積消費金額
本島配送免費
Free Shipping through Taiwan Main island
專人導覽精選展覽
Selected personal guided tour for exhibition
精選學術座談演講
精選禮品
Selected exquisite present
私人秘書代訂服務
Private secretary booking service
沐春堂VIP會員卡 Muchuntang Diamond VIP
沐春堂VIP尊榮卡 Muchuntang Royal Prestige VIP
沐春堂VIP至尊卡 Muchuntang Platinum VIP
*本公司保有對本會員資格辦法審核及優惠內容之最終解釋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