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1 - 普京的地圖
2 - 神秘地消失的歷史
3 - 為何會有無夏之年?
4 - 建築奇蹟與自由能源
5 - 真實的成吉思汗
6 - 第一個提及韃靼利亞存在的人 尼古拉 列瓦紹夫
7 - 列瓦紹夫主義與吠陀文化
8 - 古代斯拉夫與古印度
9 - 續古代斯拉夫與古印度
10-三位一體與 DNA
11 -《韋萊斯之書》的政治含意
12- 續《韋萊斯之書》的政治含意
13- 韃靼、蘇聯、第三帝國和冷戰
14- 來自印度的古老預言
15- 格鬥形而上學 斯拉夫武術
結語
前言
所謂西方文化,一般來說,有兩個源頭,一個是希臘,另一個是希伯來,所 以,又可以叫做二希精神,即「希臘精神」與「希伯來精神」。
後者所指的就是人所共之的基督宗教文化,內容來自《聖經》。《聖經》有 著兩千年的文學傳統,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從個人衛生習慣 到哲學和倫理,《聖經》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政治和法律、戰爭與和平、性 道德、婚姻和家庭生活、文學和學習、藝術、經濟、社會正義、醫療保健等。
聖經是全世界出版數量最多的書籍,估計總銷售量超過五十億冊。因此, 《聖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西方世界,古騰堡聖經是歐洲第一本 用活字印刷術印刷的書籍。它對西方法律、藝術、文學和教育的形成做出了 貢獻。並且,基督教與西方社會的歷史和形成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這是人 所共知的。在其悠久的歷史中,教會一直是學校和醫療保健等社會服務的主 要來源;哲學和文化、藝術;也是宗教和政治。它試圖以各種方式影響西方 對各領域惡習和美德的態度。復活節和聖誕節等節日被列為公共假期;日曆 本身是根據耶穌的出生日期估計而來的。
教會的文化影響力巨大。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教會學者保留了西歐的讀寫能 力。中世紀期間,教會取代羅馬帝國,成為歐洲的統一力量。中世紀大教堂 仍然是西方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壯舉之一。當時歐洲的許多大學也是由教 會創建的。許多歷史學家指出,大學和大教堂學校是修道院所提倡的學習興 趣的延續。一般認為大學起源於中世紀基督教背景下的機構,源自於大教堂 學校。許多學者和歷史學家認為基督教對科學革命的興起做出了貢獻 至於二希中的希臘,最核心的,不用說也知道是希臘哲學,然而,它的影響 却是很後期的。
維基資料指出,古希臘著作的流傳是指中世紀時期古希臘著作傳播至西歐並 翻譯成拉丁文的過程。中世紀前期,西方世界對對古希臘著作興趣不大,但 隨著東西方的交流,西方世界逐漸對古希臘著作產生興趣。
古希臘哲學作品都是用古希臘語寫成的,後來這些作品相繼翻譯成敘利亞語、
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之後再翻譯成拉丁文。隨著十字軍東征以及東羅馬帝國 的衰敗,許多東羅馬帝國境內研究古希臘著作的學者逃往西歐,他們還帶來 了用古希臘語寫成的古希臘著作。許多西方學者將古希臘語的著作直接翻譯 成拉丁文。
換句話說,在中世紀以前,西方文化便是希伯來的天下,即是基督宗教的天 下。
在我國,存在着一部與西方的《聖經》同等重要的文獻,叫做《山海經》。
但是,在歷史上,它的地位又如何呢?
研究我國文化的,在本地稱之為「國學」。
一般來說「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
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 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 面。
國學是以先秦的經典及諸子百家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 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 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當前的主流認識是將國學以《四庫全書》分類,分為經、史、子、集四部,
後人又為之增添蒙學。其中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
經部分為「易類」、「書類」、「詩類」、 「禮類」 春秋類」、 「孝經
類」、「群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 、 「小學類」「石經類」、 「彙編類」 主要是儒家經典和注釋研究儒家經典的名著。
史部分為 「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抄類」、「載記類」、「時令類」、 「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彙編 類」。
子部分為「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 「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 「類書類」、「從書類」、「彙編類」 、「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 「耶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
集部分為「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詞曲類」、「閨閣類」。
若嚴格按照這個分類的話,《山海經》並不屬於四部的任何一類。
根據中國文化研究院網頁資料,《山海經》是中國古代文化名著,對後世影 響深遠,而且早就超越國界,自古在中國周邊尤其是東亞文化圈廣泛傳播, 後來漂洋過海影響歐美以至全球。
自 20 世紀以來,學術界仍然重視《山海經》,不斷深入研究。魯迅的《中國 小說史略》論及《山海經》;矛盾《中國神話研究 ABC》以《山海經》為重 點論述對象,奠定了現代中國神話研究的基石。當代從事《山海經》研究的 學者眾多,還舉辦了多次「《山海經》國際學術討論會」,成果迭出。其中
有袁珂《山海經校注》、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等。
百科全書式的《山海經》記錄了中國古代大量科技成就資料,包括天文曆法、
中醫藥學、生物醫學、地質地理學、礦物學、器物發明等,使後世對中國上 古科學成就有更深認識。
《山海經》記載一些光怪陸離的天文現象,有些記載可以科學解釋。例如
〈大荒北經〉有「燭龍」的記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
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 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燭龍」是甚麼東西?應該是極光。極光是 太陽風、日冕等拋灑的粒子流與地磁場作用的產物,常見於高緯度,低緯度 包括赤道也偶有出現。
同時,《山海經》也是中國最早有大量記錄醫藥學的文獻,是中藥中醫學的 早期形態,反映從上古以前醫巫混合到中醫藥學走向獨立的情景。它記載的 藥材藥物豐富,疾病名稱和種類繁多,醫治方法多兼廣泛。記載的藥物有草 類、礦石、土類、水類、木類、禽類、獸類、麟類、介類等124種。內容包括 內科、外科、五官科、皮膚科及生殖醫學、預防醫學的57種疾病的症狀,亦 有毒物毒理學、獸醫學、寵物蓄養。地域環境與疾病治療互相結合,在藥物 地理學、疾病地理學方面以及環境變遷方面有科學價值。心理調節與疾病治 療亦互相結合,保健與疾病預防結合,體現辨證施治的治療原則。《中國科 學技術史》作者李約瑟甚至認為,可以從《山海經》中得到古人是怎樣認識 礦物和藥物之類物質的許多知識。
此外,《山海經》亦有大量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地質地貌學資料。據 統計書中有鳥56種、獸89種、魚37種、蟲11種、草30種、木28種等。這書所 記礦物之多,記載詳細,是先秦典籍中表表者,也是世界上最早有關礦產記 錄的文獻。其記載的礦產,金屬有金、白金、銀、鐵、磁鐵、銅、錫、銀、
赤銀、赤錫、白錫等,分類十分仔細。例如全書玉字有183處記載,黃金有16 處、銀有10處、銅有17處、鐵有19處。有學者統計,礦產共12類92種,產地 分布於中國各地。
關於《山海經》的地理範圍,學界主要有三說:傳統的華夏說(或亞洲圈 說)、局部小區說、世界圈說。
一、華夏說(或亞洲圈說)最近實際 中國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考訂全部 「山經」共載山447座,範圍東達東海之濱,西抵新疆天山。按所述地理環境, 北邊似已越過蒙古高原而至西伯利亞,南至嶺南。對今豫西、晉南、陝中地 區的記載最為詳確。「海經」描述的地理範圍遠及朝鮮、日本、中南半島、 阿富汗、俄羅斯等國。《山海經》是世界上最早明確記載朝鮮地理的文獻。
二、局部小區說
有些學者認為《山海經》描述的地域範圍很小,只及中國 境內某一局部地域。但是此類說法過於保守,失之偏頗。
三、世界圈說
比如認為:「扶桑」即「富士山」,因二者漢語讀音相似; 發鳩山(現太行山支脈)指南太平洋島國斐濟;西極就是弇茲,即今天的英 國,因「奄茲」、「弇茲」與英吉利一詞讀音相近,且與日落之神的方位符 合;「希臘」在希臘語中就是「夏」的意思;不周山,即為「莫桑鼻給」,
諧音莫桑比克,實際是當今東非大裂谷範圍。歐美一些學者認為〈大荒東經〉 的「光華之谷」描寫的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宮玉海是此派代表,其《談 談如何揭開山海經奧秘》對《山海經》一些地名作了闡釋,地域涉及今歐洲、
非洲、大洋洲、美洲等地,認為「整個世界只有一個大陸時,就是〈海內經〉 時代。」美國埃墨里大學人類生物化學家華萊士教授及其同事認為,北美印 第安人可能是中國人的後裔。
《山海經》中曾記載:「西南隅,有人如炭」。在我國的西南方向,大多是
指代的是四川、貴州等地,那個地區屬盆地極少有黑人出現,但按照世界的 眼光來看,西南隅正是非洲等地部分地區,那麼那兒的人確實是黑人。
《山海經.海外西經》第三國,肱之國的地理位置談到五短身材侏儒的俾格米 人。按照如今的地理知識,俾格米人正生活在當今的非洲剛果地區。由此可 以證實,記載《山海經》的人曾到達過剛果。
雖然《山海經》中記載的地理位置和現在有些地方是不謀而合的。但是很多 的記載,包括那些異獸,山川很多都找不到依據,所以很多人又認為《山海 經》是虛構的,不存在的,然而,又有另一部分人認為《山海經》根本不是 記載的這個世界的事情,記載的也不是這個世界的地理風土人情。他們總結 各種史料後發現,後一種說法好像更為貼切實際情況,在《山海經》中記載 的那個世界應該是上古時期的另一個維度空間世界,夸父、黃帝、大禹這些 人都是那個世界的人,那是一個科技遠遠領先於現在的世界,那個世界有很 多我們這個世界沒有的物種。
可以說,《山海經》的價值絶不比現在流行的《聖經》版本遜色,甚至有過 之而無不及。況且,在翻譯及考據上,《聖經》存在很多問題,有很多學者 已經證實它曾經被篹改。
了解清朝歷史的人們都知道,當年,紀曉嵐在編撰《四庫全書》的時候,一 直將《山海經》列為是禁書。
當時的清王朝是一個閉關鎖國的大國,為了防止老百姓間接地通過此書幻想 到當時的世界,所以當紀曉嵐便將此書列為了禁書,考慮到一旦人有太多幻 想,就難以安分守己。
古人之所以認為此書是虛構的,那是因為他們的世界觀是以中國大陸為中心
的。紀曉嵐一度將它放入了禁書的行列,從此再也不許在社會上出現。人們 也不許在去閱讀這本書。可是因為這本書裡面的內容讓人太割捨了,即使明 知道不讓看,大家還是忍不住在私底下偷著去看。人們喜歡的原因恰恰也就 是他與現實生活的不符,其實直到今天我們才明白,因為當時受到很多條件 的限制,以當時的科技知識手段是沒法用正確的一種方式為當時的人們解讀 清楚,但是今天用現代的知識再重新回過頭來看,其實這本書里所記載的種 種世界,也許都是真實的。
《山海經》的涵蓋了方方面面的內容,裡面穿越的時間軸度也很大,現在人 分析,這麼一本龐大的內容最終的完成一定是需要很多人群體實現的。如今,
這本書里的越來越多的內容已經得到了國內外的普遍的證實,但因為裡面還 有太多內容是我們沒法解釋明白的,或者說用現在人的發展能力還沒法給出 一個合理的說法。
可以說,將之列為禁書是出於政治需要。又可以說,這是一個陰謀,因為統 治者不可能如此誠實地告訴你,這是有利鞏固他們的政權。
在西方,也流傳着一個陰謀。那就是掩蓋韃靼利亞的存在。
韃靼帝國以西方稱為「亞洲」的地方命名。Tartaria 是該大陸的名稱。然而, 20 世紀 20 年代以後,作家們開始撰寫有關失落帝國的書籍,混淆歷史和大 陸名稱,並為神秘的韃靼帝國提出一種陰謀論
目前正在推廣的關於韃靼利亞的故事的主要敘述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北半 球存在一個龐大且科技高度先進的帝國,在頒布了一些可疑的內部決定後, 其後果引發了一系列災難性事件,導致許多居民逃離。至少從中世紀開始, 所有關於該帝國的證據都被系統地瓦解,直到 18 世紀中葉,另一股力量最終 消滅了所有倖存者,從此,所有關於韃靼帝國的提及都將被從未來的學術著
作中刪除。
一本 1771 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指出,18 世紀末,整個西伯利亞地區成 立為一個獨立國家,首都設在托博爾斯克。書中也提到了莫斯科韃靼的存在, 據稱根據同一本百科全書的記載,莫斯科韃靼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然 而,最奇怪的是,在下一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中,根本沒有關於該國土的 任何資料。
斯拉夫民族認為,斯拉夫異教保存了韃靼利亞的文明,他們稱之為斯拉夫雅 利安吠陀(Slavic Aryan Vedas)文明。據說,古印度的吠陀文明是來自它的 其中一部分,但是,自從斯拉夫民族基督化以後,這個傳統便一直失傳了, 直到近代才得以重見天日。
在 10 世紀期間,基輔羅斯統治者弗拉迪米爾一世(Vladimir I,? -1015 年) 將整個地區基督化。992 年,弗拉基米爾的叔叔多布雷納來到大諾夫哥羅德, 毀壞了所有的異教神像,推倒了祭壇,為許多人洗禮,建造了教堂,並在諾 夫哥羅德地區的城市和村莊任命了牧師。他們砍下了斯拉夫異教的神祇霹隆 (Perun)的頭,將他扔在地上,用繩子綁住他,將他拖過泥地,並用鐵棍毆 打他。人們把他扔進了沃爾霍夫河,並咒罵他永遠不再被救出來。當他游到 大橋下時,他用棍棒敲打橋樑並說道:「讓諾夫哥羅德的人民在這裡歡慶, 記住我。」 之後,軍隊强逼人民洗禮的事接踵而來。
一直以來,基督宗教教堂不知何故擁有了斯洛伐克 30% 的土地,他們在那裡 野蠻地砍伐森林 以至於他們的孩子沒有氧氣可以呼吸 並且愉快地管 理著域外教堂,即斯洛伐克的免稅天堂,不需要承擔任何納稅義務。當然, 環境部長的私人公司也在積極幫助他們掠奪森林。
斯拉夫雅利安吠陀文獻沒有像《山海經》般幸運,得以保存,所有記錄都被 當時教會毁屍滅跡。
幸運地,部分傳播到印度,但在它的發源地消失了,反而被印度人發揚光大。
情況很像佛教,佛教源自印度,因伊斯蘭化而沒落,却在中國異地開花。
總的來說,斯拉夫雅利安吠陀的價值甚至可以淩駕於我國的《山海經》,因 此,它的失傳就是人類文明中的一場難以估算的浩劫,可以說,基督化就是 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恥辱。
1 - 普京的地圖
以下是引用自媒體《歐洲新報》(Novaya Gazeta Europe)在 2023 年 5 月
29 日的一則報導,標題是:「幫助普京找到烏克蘭」(Help Putin find Ukraine),副標題是:「俄羅斯總統看到了一張 17 世紀的地圖,上面沒有 「烏克蘭」。以下是俄羅斯政府應該研究的另外 5 張歷史地圖」(The Russian president was shown a 17th century map with ‘no Ukraine’ on it.
Here are five other historical maps the Russian government should take a look at)。
「上週,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見了俄羅斯憲法法院院長 Valery Zorkin。除此之
外,Zorkin 也向普京展示了一張 17 世紀的法國地圖,據他所說,這張地圖並 不包括烏克蘭。普京則重申了他最喜歡的觀點:『十月革命後,才出現了各
種準國家,蘇聯政府創建了蘇維埃烏克蘭。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在此之前, 人類歷史上沒有烏克蘭。』」
「俄羅斯電視台隨後報導了這個話題。第二天,俄羅斯電視節目主持人 Olga Skabeyeva 表示,『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的地圖上也不存在美國』。」
該地圖的製作者是 Guillaume Sanson(1633 年 -1703 年),是法國國王宮廷 的製圖師和地理學家。
其實,早在 2017 年 02 月 01 日,新聞媒體“Realnoe Vremya”以「韃靼利亞的 普京地圖:西方旅行者在異國他鄉看到了什麼?」(Tartary’s map of Putin: what West travellers saw in alien countries?
)為標題,發佈以下新聞: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總理梅德韋傑夫最近在韃靼斯坦首任總統明季梅爾·沙伊 米耶夫 80 歲誕辰前夕會見了沙伊米耶夫。國家元首向沙伊米耶夫贈送了 17
世紀荷蘭製圖師 Willem Blaeu 繪製的古代韃靼地圖。這是什麼地圖?韃靼地 區在歐洲旅行者的地圖上出現的頻率是多少?中世紀和現代時期『西方』對 這些領土的看法是什麼?韃靼到底包括什麼?我們的專欄作家 Bulat Rakhimzyanov 是一位喀山歷史學家,他研究中世紀韃靼人和莫斯科的歷史, 他回答了《現實時報》的這些問題和其他問題。」
「Willem Blaeu、他的地圖和韃靼國家」
「首先,我認為,我們需要回答這個問題:Willem Blaeu 是誰?Willem Janszoon Blaeu(1571 年 -1638 年)是一位荷蘭製圖師和出版商。他於 1571 年出生於阿爾克馬爾(荷蘭城市)。1594 年至 1596 年,他學習天文學和製 圖學。1603 年左右,Blaeu 定居阿姆斯特丹,並開始製作地球儀。不久他也 開始繪製地圖,並於 1605 年繪製了世界地圖。1629 年,他購買了 Jodocus
Hondius(一位佛蘭德製圖師兼地圖集和地圖出版商)的印刷版。在他們的幫 助下,他出版了自己的地圖集,其中包括 60 幅地圖,其中 37 幅是 Hondius 的地圖。印刷表格上的 Hondius 名字改為 Blaeu(這是很典型的)。由此可 見,版權在近代並不受尊重,尤其是 Willem Blaeu 本人也沒有給予他任何尊 重。」
「1633 年,Blaeu 被任命為荷蘭共和國的製圖師,同時也是荷蘭東印度公司 的官方製圖師(這也清楚地顯示了什麼樣的人通常會登上社會階梯的頂端)。
Blaeu 收集了大量地圖並進行了廣泛的出版活動。他出版了勒內·笛卡兒、彼 得 科內利松 霍夫特等學者的著作。1638 年 10 月 21 日,Willem Blaeu 在阿 姆斯特丹下葬。」
「正如媒體已經報導的那樣,『這張地圖(普京向沙伊米耶夫贈送-編者註) 描繪了歐亞大陸東北部的領土,西至伏爾加河和里海,東至海洋。據塔斯社 報道,西伯利亞、中亞和遠東全境都處於大汗的統治之下。』據該機構介紹,
地圖背面用法語標明了韃靼人的邊界、從成吉思汗開始的歷代大汗的譜系, 以及馬來亞韃靼人(克里米亞)、大韃靼人或亞洲韃靼人、沙漠韃靼人、察 合台汗國、突厥斯坦、中華帝國、古韃靼人等名稱。值得注意的是,製圖師 主要根據旅行者的消息和古代文獻繪製地圖,這反映出『西歐人對西伯利亞 的了解程度較低』。」
「現在的問題是,中世紀以及更早的現代時期的韃靼人對此有何理解。根據 維基百科,「韃靼」(Tartary)的同義詞 Tatary(拉丁語Tartaria)是西歐文 學和製圖學中使用的地理術語,指從里海到太平洋以及中國和印度邊境的廣 大地區。這個術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 13 世紀至 19 世紀。其中一些地區是乾 旱的平原,主要人口以前從事畜牧業。」
「韃靼和韃靼人這兩個名字源自民族名稱『韃靼人』,古代該民族被認為是 所有突厥和蒙古民族。歐洲在成吉思汗及其後裔的軍隊入侵時了解了韃靼人。 然而,直到 19 世紀,有關他們和他們的國家的資訊仍然極其稀少且零散。同
時,在西歐,該詞因受到了“Tartarus”的污染而演變為“Tartars” 。中世紀時, Tartarus 意為地獄最深的深淵,以及地球上遙遠的未知區域。研究人員指出, 由於蒙古征服者的恐懼,歐洲人心中的“Tartary” 和 “Tartars”的險惡形像被同
樣生活於世界東北部的歌革和瑪各所取代。1846 年的俄羅斯學術版對此進行 了更加生動的描述:『按照歐洲人的理解,韃靼人是帶來恐怖和末日的民族,
而這個詞的形式變得普遍,暗示了基督教的敵人來自異教徒的地獄。』」
以下來自新聞媒體“The Flat Earth Channel”在2021 年 7 月 23 日發佈,在
2022 年 6 月 5 日更新,以 「俄羅斯總統普京公開新的韃靼利亞檔案」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makes new Tartaria archive public) 為 標題的一則報導:
「俄羅斯總統普京開設了新的檔案館,向公眾開放韃靼地圖。」
「2013 年 1 月 15 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為新檔案館揭幕,向公眾開放韃靼地 圖。您可能會問這有什麼有趣的。有,而且很多。此舉向世人表明,俄羅斯 正在踏上揭示其真實、非虛假歷史的旅程,因為它意識到,一個不了解自己 歷史的國家是沒有未來的。目前學校教授的俄羅斯官方歷史是在 18 世紀形成 的,是根據聖經中猶太人的歷史觀念和羅曼諾夫習俗編寫的。光是從原有的 曆法(從星辰聖殿簽訂和平開始計算)過渡到儒略曆,本界的歷史就縮短了 五千五百多年的時間!因此,俄羅斯聯邦正在研究一種全新的教育和歷史書 籍概念,這些教育和歷史書籍是過去20年來這個斯拉夫族佔多數的國家出於 完全『無私』的原因而創建的,源自西方『教育機構』和『非營利組織』。」
「顯然,很多人從未聽說過我們歷史上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組成。雖然我們了 解了著名的埃及、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或羅馬帝國,但與龐大的斯拉夫帝 國相比,它們都只是小國,而斯拉夫帝國在各個時代被稱為 Rassénia、Skátia,
最後被稱為 Tartaria。更令人驚訝的是,在世界官方歷史上竟沒有找到關於這 個國家的哪怕一丁點兒提及!現在,這一空白已由歷史學家 Jelena
Ljubimová 和 Dmitry Mylnikov 提供的一些資訊以及其他可用來源提供的資 訊稍微填補。」
「長期以來,地球上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國家形成,它被分解成幾大洲。數以 百萬計的居民創造了一種以人類的精神和道德品質、尊重祖先和正義、尊重 家庭和熱愛祖國為基礎的自給自足的文化。這個國家出現在許多古地圖上, 百科全書中也有提及。大韃靼人原本居住在韃靼人之中。身材高大、紅髮、 白皮膚、藍色、綠色或灰色眼睛的人,斯拉夫人-雅利安人和俄羅斯人。和平 時期友善善良,戰鬥時勇敢無情。勝利時正義仁慈,逆境時堅定不移。他們 為了最神聖的東西、為了他們的權杖、他們的祖國、為了他們祖先的道德純 潔性和信仰而戰,這一事實使他們幾乎是不可戰勝的。」
「大英百科全書,第一版,第三集 887 告訴我們:「從烏拉爾到阿拉斯加。
從新地球到西藏。韃靼國是亞洲北部的一個大國,其北部以西伯利亞為界, 西邊稱為大韃靼國。居住在莫斯科和西伯利亞南部的韃靼人稱為阿斯特拉罕 人、切爾克茲人;達吉斯坦人居住在里海的西北部,卡爾米韃靼人是居住在
西伯利亞和里海之間領土的人;烏孜別克韃靼人和蒙古人居住在波斯和印度 北部,最後是藏族韃靼人,他們居住在中國的西北部。」
「我們現在所知的韃靼利亞王國在古代幾乎佔據了整個北半球,其自然邊界 是海岸。但其中3處 冰海、寂靜海和大西洋 實際上是其內陸水域。」
「直到 18 世紀,這一切才得以實現。突然間,彷彿邪惡巫師揮舞魔杖一樣, 韃靼利亞消失了。1771 年大英百科全書地圖上顯示的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出現 在新時代的門檻上。為什麼這個偉大的帝國沒有像其他帝國崩潰時通常所做 的那樣,拋下一些不太重要的國家?數百萬居民到哪裡去了?為什麼我們在 歷史書中找不到這驚人領土的記載?韃靼利亞突然從地圖、書籍和記憶中消 失了。它也從大英百科全書的其他版本中消失了。只是突然間它就不再存在…」
普京顯然覺得,「討伐」烏克蘭是要恢愎當年韃靼帝國的輝��,是一件神聖 的使命。
根據維基資料,韃靼利亞(拉丁語:Tartaria)是中世紀至 20 世紀初歐洲人
對中亞的裏海至東北亞韃靼海峽一帶的稱呼,探險家所繪地圖中也常用其作 為地理名詞,尤指蒙古帝國沒落後泛突厥人和蒙古人等遊牧民族散居的區域, 在當時的語境下包括中亞及天山南北路的突厥諸汗國、蒙古諸部、滿洲等。
在歐洲文獻裡有時將「China」理解為漢人聚居的關內十八省,而將元、明、
清朝時期的北部蒙古和滿洲(女真人聚居區)列入「韃靼利亞」之中,兩者 並列。譬如法國傳教士古伯察在 1857 年出版的《基督教在中國、韃靼和西藏》 (Christianity in China, Tartary, and Tibet)有言「在印度,拜火的摩尼教徒
被印度教徒驅逐,最終在韃靼利亞、西藏和中國的人民之中苟延殘存。」
學者 Sam Watanuki 認為,韃靼理論的根源在於俄羅斯偽科學的沃土。該理 論由阿納托利 福緬科和尼古拉 列瓦紹夫(Anatoly Fomenko)等理論家首創, 提出了一種替代性的歷史觀點,質疑傳統的時間線,並提出了關於包括韃靼 利亞在內的過去文明的不同敘述。他們認為,該文明能夠完成超出我們目前 理解的建築壯舉,對中國長城和吉薩金字塔等建築做出了貢獻,這一說法對 既定的歷史記錄提出了挑戰。
韃靼利亞地圖不僅僅是一種地理表徵 它是一個失落帝國的象徵。這張地圖
重新繪製了已知歷史的邊界,將韃靼利亞置於龐大而先進的文明的中心。儘 管沒有得到主流地理學的支持,但它抓住了韃靼之謎的本質及其全球影響。
韃靼理論的核心是災難性的泥石流,據說這是全球事件,埋葬了韃靼的遺跡。
理論家認為這場洪水毀滅了大部分文明,只留下零散的建築奇蹟作為其存在 的線索。儘管這一事件未被主流地質學所承認,但它卻是推測性的韃靼敘事 的基石。
韃靼人的身份仍然籠罩在神秘之中。理論家們把他們描繪成巨人種族或科技 先進的生物。這種描述挑戰了我們對人類進化和歷史的理解,為我們過去的 故事引入了奇幻元素。
韃靼建築經常被描述為建築奇蹟,超越了已知歷史時代的能力。理論家指出, 如果沒有韃靼人的影響,某些結構的複雜性和先進的技術就不可能實現,這 暗示著建築史上有一個被遺忘的篇章。
泥石流陰謀融合了地質學、歷史和神秘學。支持者認為,主流科學和歷史忽 視或隱藏了這場災難事件的證據。然而,批評者認為該理論是對自然過程和
歷史事件的誤解,缺乏確切的證據。
失落的韃靼利亞帝國的故事對於其愛好者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它體現了 人類對更宏偉、更神秘的過去的渴望。該理論認為,我們的歷史書是不完整 的,缺少了關於曾經統治過大部分已知世界的文明的一章。
理論家們提出的韃靼歷史與既定的歷史知識和科學發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它挑戰了我們對過去的理解的基礎,要求我們重新思考我們對人類文明以及 技術和文化進步的了解。
韃靼利亞的繪畫經常描繪宏偉的建築和先進的技術,激發人們對這個失落的 文明的想像。這些藝術表現形式將歷史元素與創造性推測融為一體,為韃靼 理論提供了視覺敘事。
韃靼利亞檔案館收集了理論家們用來支持其觀點的文本、地圖和文物。雖然
這些碎片讓我們對可能的過去有了有趣的了解,但它們經常受到解讀和爭論, 形成了一個謎題,讓那些對韃靼利亞之謎感興趣的人繼續著迷和困惑。
在主流歷史學界看來,所謂的韃靼帝國只是一個虛構出來的神話,她重未在 地球上存在過。然而,貴為總統的普京又為何會如此「幽默」,拿一張沒有 用的地圖來大做文章?難道真的是童心未泯?
參考自:
https://realnoevremya.com/articles/1155-putin-presented-shaimiev-thetartary-map realnoe-vremya
https://fenewsnet.com/2021/07/23/russian-president-vladimir-putinmakes-new-tartaria-archive-public/ https://novayagazeta.eu/articles/2023/05/29/help-putin-find-ukraine-en
https://www.pastchronicles.com/what-is-tartarian-empire/?ac=3
2 - 神秘地消失的歷史
韃靼人這個名稱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聽過,但在印象中,他們在歷史上並不十 分重要,是一個比較冷門的研究課題。
根據百度百科,韃靼人是東歐伏爾加河中游地區的居民,人口約 650 萬 (2021)。主要分佈在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部分居民散居在克里米 亞、西伯利亞等地,少數分佈在蒙古國。屬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混合類 型。「韃靼」一詞源自於 7 9 世紀時在貝加爾湖東南地區游牧的蒙古部落。
13 世紀由於蒙古韃靼人西遷,「韃靼」這一稱謂逐漸傳遍整個歐洲。在 16
19 世紀的俄國文獻中,「韃靼人」成為俄國境內使用突厥語各族(亞塞拜然 人以及北高加索、中亞、伏爾加河流域突厥語各族)的統稱。韃靼人使用韃 靼語(分為中部、西部和東部三大方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1927 年 前用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後一度改用拉丁字母,1939 又改用斯拉夫字母。韃 靼人信仰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少數信仰東正教。
韃靼人的民族歷史複雜。 3~4 世紀時,由於匈奴及其他一些遊牧部落向西遷 徙進入東歐,許多突厥部落先後移居烏拉爾山脈和伏爾加河流域,接受了當 地使用芬蘭 烏戈爾語各族的許多文化因素,實現了融合。5~7 世紀,由於 突厥汗國向外擴張,大批突厥部落湧向西伯利亞、烏拉爾和伏爾加河的森林、 草原地帶。
13 世紀中葉,成吉思汗之孫拔都在西起多瑙河下游,東至中亞地區建立強大 的金帳汗國。13~15 世紀,大多數被併入金帳汗國的突厥部落,在語言和文 化上互相融合。
15~16 世紀,在各封建國家(喀山、阿斯特拉罕、克里米亞、西伯利亞等國) 存在時期,形成了韃靼人的各個地方分支:喀山韃靼人、阿斯特拉罕韃靼人、
克里米亞韃靼人、西伯利亞韃靼人等。其中以伏爾加河流域和烏拉爾一帶的 韃靼人數最多,經濟和文化也較為發達。16世紀中葉,喀山韃靼人被沙俄兼 併。1917年建立蘇維埃政權。 1918~1919年,喀山兩度被白軍佔領,1919年6 月恢復蘇維埃政權,1920年成立自治共和國。1991年改為共和國,屬於俄羅 斯。
關於「韃靼」一詞的意思,維基百科提供了以下的解釋:
韃靼狹義是蒙古語部族中一個部落的名稱演化,即:塔塔爾部落。可能指:
韃靼人,中國及歐洲古代對歐亞草原游牧民族的統稱,源於蒙古語族群塔塔 爾部的族稱,現專指俄羅斯境內一突厥語族群
塔塔爾族,當代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東歐韃靼人後裔
韃靼斯坦共和國,俄羅斯聯邦的自治共和國
塔塔兒部,又稱塔塔爾部、韃靼部,公元12世紀時蒙古高原上的部落之一
黑韃靼,又稱生韃靼,宋、遼﹑金時代對漠北的蒙古諸部的稱呼 汪古部,又稱白韃靼或熟韃靼
韃靼 (蒙古),即明代東部蒙古,北元滅亡後蒙古本部與四衛拉特分裂、明朝 用於稱呼與西蒙古瓦剌並立的東蒙古人
韃靼利亞(Tartary),中世紀到20世紀歐洲部分地區的稱呼,大約位於裏海 北部和中部到烏拉爾山脈
RIM-24飛彈,美國研製的一款艦載防空飛彈,英文名稱為「Tartar」
在正統歷史中,韃靼人從來沒有建立個帝國,所以,韃靼帝國被主流的歴史 學界視為偽歴史。
維基資料顯示,韃靼帝國(Tartarian Empire)是指一組偽歷史陰謀論,包括 「隱藏的過去」和「泥石流」等觀點,源自於偽科學的俄羅斯民族主義。
韃靼(Tartary),或稱為韃靼利亞(Tartaria),是中亞和西伯利亞的歷史名 稱。陰謀論聲稱,韃靼,或稱韃靼帝國,是一個擁有先進技術和文化的失落 文明。這忽略了亞洲歷史上有關韃靼的詳盡記載。現今,韃靼帝國涵蓋從阿 富汗中部到哈薩克北部的地區以及蒙古、中國和俄羅斯遠東地區。
大韃靼帝國(Great Tartaria)是一片被打壓的失落的土地或文明的理論起源 於俄羅斯,其內容首先出現在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和 80 年代初阿納托利 季 莫費耶維奇·福緬科(Anatoly Fomenko,1945年3月13日 )的新年表中,
隨後因 Nikolai Levashov 的種族神秘歷史而得到普及。在以民族主義著稱的 俄羅斯偽科學中,「韃靼」被當作俄羅斯的「真實」名稱,而西方卻惡意地 「忽視」了俄羅斯。俄羅斯地理學會已揭穿該陰謀論,稱其為極端主義的幻 想,並且非但沒有否認這一術語的存在,反而藉此機會分享了其收藏的大量 「韃靼」地圖。自 2016 年左右以來,有關所謂的失落帝國「韃靼利亞」的陰 謀論在網路上流行起來,脫離了其最初的俄羅斯民族主義框架。
這是主流意見。然而,持另類觀點的學者則提出了另一套說法。
根據另類歷史支持者的說法,它是斯拉夫人的祖籍地。據信它在 16 至 19 世 紀存在,但後來由於俄羅斯身份反對者的陰謀而被從歷史上抹去。據稱,目 前所有著名的科學家都在向所有人隱瞞這個真相。這個國家存在的主要證據 是地圖和古書,其中實際上提到了大韃靼帝國。當時的製圖師和歷史學家認
為,此區域包括西伯利亞、伏爾加河地區、西藏、中亞和遠東地區,直至中 國邊境。因此,根據時間段的不同,大韃靼實際上是不同的國家,包括金帳 汗國、蒙古帝國和許多其他國家。
在俄羅斯宣傳家兼作家、民族主義新異教神秘教義的作者 Nikolai Levashov 的幫助下,關於韃靼利亞歷史的積極討論開始了。他曾多次自稱是治療師和 4 所公立學院的成員。媒體經常形容他是被稱為「文藝復興 黃金時代」的極 權主義教派的創始人。特別是他撰寫的《歪鏡中的俄羅斯》(Россия в
кривых зеркалах)一書,因將負面情緒強加於猶太人、間接煽動宗教仇恨 而被俄羅斯聯邦認定為極端主義書籍。
Levashov 本人於 2012 年去世,享年 51 歲。他在《俄羅斯沉默的歷史》 (Замалчиваемая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一文中首次談到了韃靼國家的歷史。
在書中,他引用了一張 1771 年大英百科全書的地圖作為實驗,地圖上除了其 他人所熟知的國家外,還同時標出了幾個韃靼民族,包括莫斯科、中國、庫 班和蒙古。Levashov 相信,所有這些都是曾經存在的大韃靼人的遺跡。
根據他的說法,這個帝國的首都被準噶爾部落摧毀,而這次摧毀是由德米特 里·頓斯科伊(Dmitry Donskoy,1350年10月12日 1389年5月19日)促成的, 根據 Levashov 的說法,德米特里 頓斯科伊發動了一場針對馬邁的內戰。類 似的陰謀論以前也曾被提出過。例如,20 世紀 90 年代初,新異教傾向的新 宗教協會「古俄羅斯東正教舊信徒-英格林教會」的負責人 Alexander Khinevich。2004年,鄂木斯克地區法院以他的宗教團體為極端主義團體,禁 止其活動。2014年,他被指控煽動宗教和種族仇恨。
很快,關於韃靼國家歷史的想法在某些圈子裡引起了一些轟動。作為該理論 的主要論據,其支持者總是引用提到這個國土的古地圖。然後,他們將韃靼 人的描述與俄羅斯人的描述進行比較,並得出結論,認為他們是同一個民族。
在某些情況下,現代詞彙被翻譯成古老的原始語言,從而發現其中的額外含 義。
他們是如何隱藏整個大陸的? 許多 Levashov 及其思想的追隨者在討論韃靼 歷史時經常會提出這個反問句。他們依據同一本 1771 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 書》指出,18 世紀末,整個西伯利亞地區成立為一個獨立國家,首都設在托 博爾斯克。
同時,書中也提到了莫斯科韃靼人的存在,據稱根據同一本百科全書的記載, 莫斯科韃靼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那麼韃靼歷史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如此龐大的國家到底去了哪裡?
陰謀論的支持者指出,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重新思考許多事實證明,直 到 18 世紀末,現代歐亞大陸上還存在著一個巨型國家,而這個國家只是在 19 世紀才被排除在世界歷史之外。當時,據說是一場大規模陰謀的結果,每個 人都假裝這個國家從未存在過。
作為證據,他們引用了同一本 1771 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中的引文,其 中討論了韃靼國家及其歷史。特別是,記載指出這是亞洲北部的一個巨大的 國家,西部和北部與西伯利亞接壤。此外,還有不同的韃靼人:
-居住在西伯利亞和莫斯科南部的人被稱為切爾克斯人、阿斯特拉罕人和達 吉斯坦人。
-居住在里海西北部的是卡爾梅克人。
-居住在印度和波斯北部的人被稱為蒙古人和烏孜別克韃靼人。
-藏族韃靼人定居在中國西北部。
此外,該版本並未提及俄羅斯帝國。但有記載說,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是大韃 靼,它佔據了幾乎整個歐亞大陸的面積。當時由羅曼諾夫王朝(House of Romanov,創立:1613 年 2 月 21 日,瓦解:1762 年)統治的莫斯科公國據 稱只是該帝國的一個省份,該帝國被稱為莫斯科韃靼。作為證據,提供了亞 洲和歐洲的地圖,證實了這個訊息。
令人驚訝的是,繼 1771 年出版之後,下一版《大英百科全書》中根本沒有關 於該國土的任何信息,而這正是陰謀論者支持其觀點的主要論點之一。
如今,對於這個強大國家的命運,有許多說法。其中大部分內容均在「俄羅 斯的克里昂」(Крайон России)系列作品《韃靼利亞-一個消失的國家的 歷史》(Тартария - история исчезнувше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中呈現。它講
述了一個新文明的開始、一座沉睡城市的甦醒以及人類的多維基因組的故事。
《韃靼利亞-一個消失的國家的歷史》一文是經過仔細研究和分析的,但值 得承認的是,其中提出的大多數事實與現實以及現代科學對我們周圍世界的 認識不符。
西伯利亞研究員謝爾蓋伊 伊格納堅科(Сергея Игнатенко)拍攝了一系列紀 錄片,講述了韃靼的禁斷歷史。特別是,作者聲稱他完全依賴文獻和官方資 料,提出了他自己版本的該國歷史。他也提到了《韃靼利亞-一個消失的國 家的歷史》這部作品。此系列由 4 部影片面組成: - 《禁斷歷史》(Запретная история)系列的第一部關於韃靼利亞的電影。
它講述了權威的歐洲歷史學家在書中對這個國家的描述,生活在那裡的人們 的衣著和樣子,以及旅行者根據訪問結果發表了哪些報告。在《俄羅斯禁斷 歷史》系列中,有關韃靼斯坦的第一部分引起了觀眾的最大興趣。
- 在第二部影片中,伊格納堅科講述了神秘的楚德人,試圖確定韃靼人與韃 靼人的區別,以及楚德人與丁林人的關係。
- 第三部影片講述了葉爾馬克(Ермака)在西伯利亞的戰役。研究者向自己 提出的主要問題是:他與誰作戰,何時到達西伯利亞,葉爾馬克本人實際上 是誰,甚至分析他是否參與了核戰。
- 最後,第四部影片《19 世紀西伯利亞的發展》(Освоение Сибири в XIX веке)講述了西伯利亞實際上被俄羅斯帝國開發的情況。
正是在紀錄片《西伯利亞禁斷歷史-1.大韃靼》(Запретная история Сибири-1. Великая Тартария)中,提出了關於這個神話國家的大多數現存 假設。
在《俄羅斯禁斷歷史》系列中,作者對韃靼進行了大量的思考,特別是試圖 理解為什麼在現代歷史課上沒有人講述關於它的真相。而最被流傳的說法是, 原因甚至不是為了掩蓋我們祖先的光榮歷史根源,而是因為在歷史的某個時 期,莫斯科公國發動了一場消滅韃靼民族的戰爭。
據稱,莫斯科人消滅了原來的定居者,剩下的人則被趕進了保留地。那麼, 韃靼歷史中隱藏的東西就變得顯而易見了。如果我們相信這個假設,那麼現 代俄羅斯的歷史就是建立在外國人民的鮮血之上的。
俄羅斯的歷史與韃靼有著密切的關聯。它充分說明了韃靼蒙古人為他們的土 地帶來的暴行和苦難。他們壓迫俄羅斯人長達3個世紀,卻仍存活下來。另類 歷史的倡議者認為,情況的發展恰恰相反。根據俄羅斯最著名的另類歷史學 家阿納托利·季莫費耶維奇·福緬科(Anatoly Fomenko)的作品,有些人得出 結論,是莫斯科人摧毀了韃靼帝國。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rtarian_Empire#p-lang https://nuevodesordenmundial.com/full-width-image-fw-version https://www.tart-aria.info/pt-br/enciclop-dia-da-tart-ria2/ https://medium.com/@EvilBott/the-tartarian-empire-uncovering-thehistorical-cover-up-1f9928bb460d
https://www.ancient-origins.net/history-famous-people/tatars-0010804 https://fb.ru/article/444681/istoriya-tartarii-osnovanie-godyisuschestvovaniya-interesnyie-faktyi
3 - 為何會有無夏之年?
公元 1815 年,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上的坦博拉火山發生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 超級大爆發。這座原本高達 4100 米的火山,在爆發後高度驟降至 2850 米。 火山爆發的規模極其驚人,持續了整整 3 個月之久。
據相關資料記載,此次爆發噴射出了約 160 立方公里的火山灰,其高度直達 44 公里的平流層。大量的岩漿、火山灰和碎屑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周邊地區, 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在火山爆發的範圍內,炙熱的岩漿以驚人的速度奔騰而過,所到之處,一切 皆被焚毀。火山灰遮天蔽日,附近的天空長時間被黑暗籠罩。火山引發的海 嘯更是席捲而來,給周邊地區帶來了滅頂之災。
據統計,這次火山爆發直接導致了至少 9 萬人喪生,無數房屋倒塌,基礎設 施被毀。坦博拉火山的爆發不僅僅是一場區域性的災難,更是引發了後續全 球性氣候變化的導火線。
這場火山爆發導致了歷史上稱這為無夏之年的事件。
無夏之年(Year Without a Summer)指 1816 年,因為受 1815 年印尼坦博拉
火山爆發的影響,北半球天氣出現的嚴重異常。歐洲、北美洲及亞洲都出現 災情,夏天出現罕見低溫;歐洲及美洲農業生產受影響尤甚;亞洲氣候亦受 影響,中國雲南因而出現飢荒。另有同名小說。
證據表明,這一異常現象主要是由 1815 年 4 月荷屬東印度群島(現為印尼) 坦博拉火山大規模噴發引起的火山冬天事件。這次噴發是至少 1300 年來最大 規模的噴發(在假設的噴發導致公元 536 年火山冬天事件之後);1814 年菲
律賓馬榮火山爆發可能加劇了它對氣候的影響。
一般相信1816年的反常氣溫是由於之前一年,即1815年,4月15日荷屬東印度
(今印尼)森巴瓦島(Sumbawa)上坦博拉火山( Mount Tambora)爆發。
坦博拉火山的爆發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之一,威力為火山爆發指 數的7級,所噴出的火山灰總體積多達150立方公里,而且抵達高至44公里之 平流層。遠至英國倫敦亦可見因火山灰而出現的日落彩霞。
非主流的歷史告訴我們,無夏之年與俄法戰爭有關。
在交代非主流解釋之前,先來認識一下主流是說法的俄法戰爭是甚麼。
根據百度百科資料,拿破崙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統治整個歐洲,歐洲大陸上只 有俄國沒有被他控制,而且拿破崙明白只有把俄國踩在腳下,才能征服英國。
1812 年 5 月,拿破崙率領使用 12 種語言的 57 萬大軍遠徵俄羅斯。拿破崙相 繼獲得了斯摩棱斯克戰役、瓦盧蒂諾戰役、維捷斯克戰役的勝利,擊垮了阻 止他的俄軍部隊。1812 年 9 月 7 日,拿破崙率領法軍獲得了極為艱難且浩大 的博羅季諾戰役的戰術勝利,但雙方均損失慘重,俄軍優秀指揮官巴格拉季 昂親王、火砲指揮官庫來索夫戰死。9 月 16 日,拿破崙進入莫斯科。但在戰 略上,俄軍司令庫圖佐夫、巴克萊等人力排眾議,放棄首都,與沙皇亞歷山 大一世帶著剩餘的俄國高級將領和大部分居民撤出,逐步深入俄羅斯腹地, 採取堅壁清野戰術,拯救剩餘的俄軍。
拿破崙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將會妥協,未料到迎接他的卻是莫斯科全城的大 火。同時,俄羅斯的寒冬,成為了拿破崙的最大阻力,由於法軍物資補給不 足延滯、兵力分散,俄軍迎來重大轉機,庫圖佐夫以逸待勞並趁機不斷襲擾 法軍,在幾個星期的災難對戰中,本處以優勢的法軍不是戰死就是凍死,最
後回到法國的只有不到3萬人。
在這種情況下,亞歷山大一世當然不會讓「聯軍」因飢餓和俄羅斯的寒冷而 滅亡,更不用說聖彼得堡軍隊的許多軍官在博羅季諾戰役中英勇地參與了對 抗法國和其他歐洲軍團的戰鬥。
關於拿破崙在那場戰爭中取得勝利的反俄版本顯然是牽強附會的,據稱拿破 崙離開俄羅斯只是因為他無法在法國境外停留太久,而且他的「大軍」缺乏 補給。
畢竟,拿破崙從幾乎整個歐洲集結的五十多萬艦隊,有 15 萬到 20 萬名士兵 和軍官被俄國人俘虜,也就是說,約佔「大軍」的 3 分之 1!
更不用說在別列津納河戰役中,俄羅斯軍隊可恥地逃亡結束時,大批「異教 徒」只剩下 2 萬人了。這不是一場徹底的軍事慘敗嗎?
事實上,這場戰爭前的俄羅斯內部政治結構是模糊的。亞歷山大一世只繼承 了俄羅斯皇帝的頭銜,而不是整個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帝國由歐洲部分或聖 彼得堡、莫斯科和莫斯科韃靼組成,雖然首都在莫斯科,但卻由許多汗國或 王國組成。
聖彼得堡的俄羅斯君主必須考慮到以波雅爾杜馬為代表的莫斯科政府,儘管 莫斯科的所有機構都從屬於他,波雅爾杜馬也有自己的軍隊(如莫斯科韃靼 聯合王國的軍隊)。這種情況是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戰勝土耳其和韃靼之後 (包括「普加喬夫戰爭」)出現的。
雖然聖彼得堡取得了前小韃靼人的土地,並佔領了莫斯科韃靼,但它與大韃 靼帝國是共同擁有,由上層文明的東部分支領導。上層文明的持續衰落逐漸
使這些自由變成了對俄羅斯帝國統一的威脅。
對拿破崙來說,大韃靼的全面衰弱為其稱霸世界開闢了道路。亞歷山大一世 希望藉助法國軍隊(根據 1807 年蒂爾西特和約的秘密協議,他不得阻撓法國 軍隊)的幫助,徹底結束導致國家分裂、阻礙祖國獨立的韃靼帝國。
因此,兩位君主之間玩起了政治遊戲,打出了「莫斯科韃靼」牌,這副牌以 兩位君主相互對視的側面像的形式體現在戰後勳章上。
事實是,法國人與莫斯科人、上層人士的後裔(記住萊蒙托夫的話:「是的, 我們那個時代也有人,不像現在的部落:你們不是英雄!」)相遇,戰鬥結 束後匆忙向西撤退,而俄羅斯軍隊仍駐紮在原來的位置,沃爾特 斯科特在他 的作品《拿破崙的一生》中記錄了這一事實。
但亞歷山大一世的目標不是打敗拿破崙(這在當時面對英國來說是不必要 的),而是摧毀莫斯科和莫斯科韃靼的制度。
博羅季諾成為庫圖佐夫和亞歷山大一世為拿破崙設下的陷阱。拿破崙已被迫 進入莫斯科,做好了開火的準備。
拿破崙統治了歐洲和莫斯科韃靼人之後,想要征服上層文明的殘餘,當時上 層文明的中心在北美(加拿大北部),進而征服整個世界。亞歷山大一世巧 妙地與拿破崙合作,於1807年與他秘密達成了提爾西特條約(Treaties of Tilsit)。
亞歷山大一世將莫斯科韃靼軍團(隸屬於聖彼得堡,稱為西方第二集團軍) 的先頭部隊推進到帝國的西部邊境,迫使拿破崙提前派遣一支歐洲聯合艦隊 進入俄羅斯,而當時這支艦隊已經深入俄羅斯境內。
事實證明,亞歷山大一世借助拿破崙之手消滅了莫斯科韃靼人,建立了統一 的帝國,避免了內戰(比普加喬夫的內戰更糟糕)。並借韃靼人之手(由巴 格拉季昂第一西部軍團、哈薩克人、巴什基爾人和韃靼人組成),將拿破崙 趕出了俄羅斯。
亞歷山大建立的阿拉克切耶夫帝國軍事定居點(由拿破崙軍隊的囚犯組成) 徹底結束了韃靼帝國的存在,1816 年的西伯利亞大災變也促成了這一進程。
兩百年前,在大韃靼利亞的塔爾赫和塔拉的土地上,只有韃靼人生活。斯拉 夫人-雅利安人(俄羅斯人),和平時期友善善良,戰鬥時期勇敢無情,勝利 時期公正仁慈,逆境時期堅定不移。因為他們保留了祖先的道德純潔性和信 仰。從烏拉山脈到阿拉斯加,從新地島到西藏。
要毀滅大韃靼利亞,首先必須毀滅那裡的人民。全部!到最後一個人!但這 仍然超出了當時的人們的力量。無論是英國還是莫斯科。他們的聯盟也是一 樣。即使歐洲其他國家加入了這個糟糕的聯盟。
這件事發生在 1816 年 2 月。這一年後來被稱為「無夏之年」。在美國,它仍
被稱為「1800 人凍死」(Eighteen Hundred and Froze to Death)。官方科 學認為這是一個持續 3 年的「小冰河期」的開始。
3 月,北美氣溫持續呈現冬季氣息。4 月和 5 月出現了異常多的降雨和冰雹, 突如其來的霜凍摧毀了大部分農作物,6 月兩場特大暴風雪導致人們死亡,7 月和 8 月甚至賓夕凡尼亞州的河流也結冰了。每晚氣溫都很低,紐約和美國 東北部降雪量達 1 公尺。德國遭受嚴重風暴攻擊。包括萊茵河在內的許多河 流都氾濫了。瑞士的天氣很糟糕,每個月都會下雪。異常寒冷的天氣導致農 作物嚴重歉收。1817 年春,歐洲糧食價格上漲 10 倍,民眾開始遭遇飢荒。
黑暗降臨了世界。從字面上來說。太陽無法突破雲層,無法溫暖大地。拜倫 勳爵在 1816 年寫道:「明亮的太陽熄滅了,星星/在永恆的太空中/漫無目的 地徘徊,沒有光芒;冰冷的大地/在沒有月亮的空中盲目地懸停。」
3年寒冷的解決辦法在100年後才被「找到」。美國研究員 W. Humphreys 將 1816-1819年間的氣候變遷連結起來。松巴哇島的坦博拉火山爆發。目前,這 項假設被認為被科學界普遍接受。雖然還不清楚為何赤道以南的火山爆發會 對北半球的氣候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對南方的氣候沒有任何影響。1883 年在 印尼 (喀拉喀托火山)、1912 年在阿拉斯加 (卡特邁火山) 和 1991 年在菲律賓 (皮納圖博火山) 發生的同等威力 (約八億噸) 的火山噴發,導致溫度下降不超 過半度。不會造成正午的黑暗,不會造成盛夏的暴風雪,也不會造成河流的 大規模氾濫。
有趣的是,當歐洲和美國正遭受寒冷和飢餓的時候,在 1816-1819 年的俄羅斯 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沒有寒冷,沒有飢餓。「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上帝,在 地上平安歸於人類。」意思是,一切都如常。
同時,俄羅斯很可能是歐洲和美國氣候問題的根源。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現代 森林的年齡間接證明了這一點。它們的歷史不超過兩百年。包括所有的森林! 還有西伯利亞人、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
這一事實只能用兩百年前俄羅斯所有森林消失的事實來解釋。全部。既有古 老的(榆樹壽命為300年,菩提樹壽命為400年,松樹和落葉松壽命為500年, 雲杉壽命為600年,雪松壽命為1000年,橡樹壽命為1500年),也有年輕的, 明顯被燒毀了。
現在的孩子在他們原來的位置上長大。在俄羅斯中部平原,森林在19世紀中 葉透過成片大規模植樹而恢復。
現在我們來談談所謂的「喀斯特地形」(Karst)湖。在俄羅斯非常常見。特 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區附近。尤其是在西伯利亞。通常其水位(由於碗狀結 構)比周圍的水體高。這些湖泊不僅出現在喀斯特地形(在可溶性岩石(石膏
或石灰岩)厚度內,在飽和二氧化碳的水的影響下形成的空洞)之上,甚至出 現在從未出現過喀斯特地形的地方。
這些湖的名字有地獄湖、惡魔湖、魔鬼湖、死湖等。當然是從官方科學的角 度來看。誰也沒發現他們身上有什麼異常。
還有一件事。奇怪的是,這些湖泊的直徑與空中核爆造成的隕石坑的直徑有 很好的相關性。威力從 1 兆噸到 10 兆噸不等。但事實就是如此。
為了讓這幅圖景更加完整,我們注意到,一個驚人的巧合是,人類是在 19 世
紀才認識癌症的。科學界至今仍不知道它們來自哪裡。儘管今天沒有一位醫 生懷疑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放射性輻射。
無論如何,20 世紀中葉癌症的爆發正是由於背景輻射的增加所引起的。由於 核試驗 - 2422 起核試驗和熱核試驗。
畢竟,在 19 世紀,莫斯科和英國都沒有核武或熱核武器。因此,無論誰都無 法應用它。
如果他們有它怎麼辦?
考慮到英國殖民者和沙皇總督的人性水平,他們使用原子彈的決心是毫無疑 問的(如果有的話)。即使缺乏現代化的運載和爆炸手段。
莫斯科大撤退期間,有三萬餘人受傷,大量武器被丟棄(火砲 156 支、砲彈
二萬七千發、步槍七萬五千支、軍刀四萬把、旗幟600面、軍旗1000面)。拿 破崙的騎兵長阿爾芒 德 科蘭古侯爵後來回憶道:「這座沒有居民的城市被籠 罩在陰鬱的寂靜之中。在我們整個漫長的旅途中我們沒有遇到一個當地居 民…」。
陷阱已猛地關閉。我們抓到了一些獵物。
同一天晚上,莫斯科發生一場火災。
準將菲利普 德 塞居爾伯爵(Philippe Paul, comte de Ségur)在回憶錄中寫
道:「兩名軍官駐紮在克里姆林宮的一棟建築裡,從那裡他們可以看到城市 的北部和東部。半夜時分,他們被一道奇異的光芒驚醒,只見大火已經吞噬 了那些宮殿,起初照亮了建築優美高貴的輪廓,隨後全部倒塌 從四面八方
趕來的軍官們帶來的消息互相吻合。第一天晚上,也就是 14 日至 15 日,一 顆火球降落在特魯別茨科伊公爵的宮殿上空,並點燃了整座建築。
場非常奇怪的火災。說得客氣一點。
非凡的(!)光芒。火球。火焰摧毀了宮殿。不是土磚房,而是多層建築! 不是點燃,而是照亮。起初發亮。然後它就倒塌了!至於球,根本就沒有什 麼評論。
市中心受到的破壞最為嚴重。儘管它是完全用石頭和磚塊建造的建築。甚至 連克里姆林宮也幾乎什麼都不剩了。儘管它與周圍的建築物之間隔著寬闊的 廣場和護城河。例如阿列維佐夫溝(寬 34 米,深 13 米)。它從軍械庫大樓 一直延伸到貝克利米舍夫斯卡亞。火災之後,這個巨大的溝渠裡完全被碎石 和垃圾掩埋了。在此之後,將其夷為平地變得比清除它更容易。
順便說一句,被指控縱火焚燒莫斯科並炸毀克里姆林宮的拿破崙本人在這場 火災中幾乎倖免於難。
塞居爾伯爵說:「經過長時間的搜尋,我們的人員在一堆石頭附近發現了一 條通往莫斯科河的地下通道。通過這條狹窄的通道,拿破崙和他的軍官和警 衛成功逃離了克里姆林宮。
所有倖存者都處於震驚狀態。
德塞居爾回憶道:「我們這些先前在城裡行走的人,現在被火焰風暴驚呆了,
被灰燼弄得眼花繚亂,根本認不出這是個什麼地方,而且,街道本身也消失 在煙霧中,變成了一堆廢墟……偉大的莫斯科,只剩下幾座倖存的房屋,散落 在廢墟之中。這尊被殺害並燒焦的巨像,如同一具屍體,散發著濃重的惡臭。
一堆堆的灰燼,以及隨處可見的牆壁廢墟和椽子的碎片,都顯示這裡曾經有 過街道。在郊區,人們發現全身都是燒焦衣服的俄羅斯男女。他們像幽靈一 樣在廢墟中徘徊 只有3分之1的法國軍隊和莫斯科一樣倖存了下來。
接下來還有更多。火災發生後,疾病開始出現。
一位莫斯科居民說:「軍營裡擠滿了生病的士兵,他們得不到任何治療;醫 院裡擠滿了傷員,由於缺乏藥品甚至食物,數百人奄奄一息 街道和廣場上 到處都是死人和馬的屍體,血肉模糊 」
總計死亡人數超過八萬人(參考:廣島原子彈爆炸死亡七萬人,長崎死亡六 萬人)。9158棟建築物中,6532座被摧毀。
這讓你想起了什麼嗎?從近代歷史來看?
不足為奇。畢竟,莫斯科大火發生的時間比廣島原子彈爆炸早了150年!當時 還沒有人聽過戰略核武或輻射病。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因為它們還不存在。
或者他們已經這樣地存在了?
强大的韃靼利亞就這樣地滅亡了。
參考自:
https://inf.news/zh-
hant/history/acd5d2e92ae5e994a8c1f84a535a819a.html
https://history.eco/kak-pogibla-tartaria-tajny-vojny-1812-goda/
http://radosvet.in/16622-gibel-tartarii.html
http://ru-
an.info/%D0%BD%D0%BE%D0%B2%D0%BE%D1%81%D1%82%D0%B8/%
D0%B2%D0%B5%D0%BB%D0%B8%D0%BA%D0%B0%D1%8F-
%D1%82%D0%B0%D1%80%D1%82%D0%B0%D1%80%D0%B8%D1%8F-
%D0%B1%D1%8B%D0%BB%D0%B0-
%D1%81%D1%82%D1%91%D1%80%D1%82%D0%B0-%D1%81%D0%BB%D0%B8%D1%86%D0%B0-
%D0%B7%D0%B5%D0%BC%D0%BB%D0%B8-
%D1%8F%D0%B4%D0%B5%D1%80%D0%BD%D1%8B%D0%BC%D0%B8-
%D0%B1%D0%BE%D0%BC%D0%B1%D0%B0%D1%80%D0%B4%D0%B8%
D1%80%D0%BE%D0%B2%D0%BA%D0%B0%D0%BC%D0%B8/
4 - 建築奇蹟與自由能源
很多人都以為有重大貢獻的人一定是大名鼎鼎,一般來說,出名的人都是有 重要的影響,都是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然而,這樣情況並不是絶對 的,有很多東西都會被掌權的人掩蓋,就算不掩蓋,最少也會對之刻意淡化。
魯傑爾 約瑟普 博斯科維奇(Roger Joseph Boscovich)這個名字肯定甚少人
聽過,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魯傑爾·約瑟普·博斯科維奇(克羅埃西亞語:
Ruđer Josip Bošković,1711 年 5 月 18 日 1787 年 2 月 13 日),又名魯傑
洛 朱塞佩 博斯科維奇(義大利語:Ruggiero Giuseppe Boscovich),是一
位拉古薩共和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外交官、詩人、神學家、耶 穌會祭司。
博斯科維奇出生於杜布羅夫尼克,之後在義大利和法國生活,並出版許多作 品。他被維爾納 海森堡暱稱為克羅埃西亞的萊布尼茲。
博斯科維奇提出原子論的前身,對天文學做出了許多貢獻,包括從旋轉星球 的 3 個表面特徵觀測確定赤道、藉由 3 次觀測來計算行星軌道。1753 年,他 發現月球上沒有大氣。
關於博斯科維奇最偉大的成就,Biography.com 有一段精簡的介紹:
「他透過研究,否定了特洛伊位於特內多斯島對面的小亞細亞海岸的理論。
他的這一說法的正確性後來被海因里希·施利曼的發掘所證實。」
「博斯科維奇在許多科學領域工作過,但儘管如此,他對理解事物結構的貢 獻被認為是最重要的。」
「魯德解釋說,物質由簡單、不可穿透、彼此分離且沒有任何結構的物理點 組成。它們之間作用力的曲線至今仍被稱為博斯科維奇曲線。」
「魯德 博斯科維奇還開發了第一個夸克禁閉的『原始模型』,這被認為是基 本粒子物理學的基本問題之一。」
「1950年,原子物理科學研究所在薩格勒布成立。在 Ivan Supek 建議以魯德 博斯科維奇的名字命名後,該研究所很快就更名為「魯德·博斯科維奇研究所」 (Ruđer Bošković Institute)。」
魯德·博斯科維奇研究所具有多學科性質;它僱用了大約550名來自實驗和理
論物理學、化學和材料物理學、有機和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和 醫學、環境和海洋研究以及電腦科學和電子學 領域的學者和學生。
塞爾維亞裔美國機械工程師、實驗物理學家,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 動者,並因主要設計現代交流電供電系統而最為人知的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 1943年1月7日)也是這位 18 世紀克羅埃西 亞物理學家魯德 博斯科維奇的狂熱崇拜者,這位物理學家也被從科學史上抹 去,但他的工作啟發了特斯拉、法拉第的電磁學理論、開爾文的熱力學理論 等許多人。
事實上,特斯拉不僅僅是一位科學家,他還是一位具有擴展意識的人,但他 無法將這種意識傳達給他那個時代的人們。他是第一位來到西方的印度教大 師斯瓦米·維韋卡南達(Swami Vivekananda,1863年1月12日 1902年7月4 日)的弟子。
特斯拉的理論是為了拯救兩百年前消失的技術,無論他是從傳承的知識還是 神秘的啟示中知道這一點。有許多跡象表明第二種選擇是最正確的。
人們認為,韃靼文明已經開發了一種無線電能傳輸系統,因此任何擁有天線 的人都可以免費接收電能。街道被這種能量照亮,我們不知道他們使用什麼 樣的電力設備。
在網上可以找到數百張 19 世紀天線的照片,包括公共系統中的發射天線和建 築物中的接收天線。1900 年之前所有建築物的圓頂都是為了凝聚透過空氣、 以太或大氣傳輸的能量。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們認為這些建築比它們所說的 要古老得多,它們是由韃靼人在 1700 年之前建造的,而那時它們已經從地球 表面消失了。這個動力傳動系統正是特斯拉想要複製的。由於他於 1857 年出 生在克羅埃西亞,因此他很可能親眼見過這些天線或對它們的用途有所了解。
那時,韃靼人的圓頂只不過是凝聚電的倒置拋物線。反過來,所有這些建築 都具有現在被認為是裝飾品的東西,但實際上是電氣系統的一部分:以太或 大氣電的微型電容器,它們從大圓頂接收能量,將其積累起來,並以人造光 的形式釋放出來。這些電容器通常呈現杯子或容器的形狀,頂部有一個尖頭, 裡面有某種能產生光的化學物質。18 和 19 世紀有許多插圖展示了它們的運作 情況,但今天它們僅僅被視為藝術家的認可,而不是它們的本質:照明系統。
因此,所有重要的建築物都具有這些特徵,但也有專門為產生大氣電能而設 計的建築,這些建築被傳輸到城市電網,甚至傳輸到帶有天線的家庭來接收 它。這些建築正是全世界的寺廟。不管今天它們屬於哪種宗教,無論是基督 教、穆斯林、印度教、希伯來教或佛教,這些建築實際上都是發電廠,有圓 頂,並使用了大量黃金來傳導所產生的電力。圓頂上的天線通常具有複雜的 形狀,這些形狀與它們所代表的宗教無關,而是過去的工程師為優化其性能 而實現的設計。然後,當所有這些知識都被抹去時,這些建築就傳給了主流 宗教,在許多情況下,僧侶或祭司了解他們寺廟的品質並利用它們在信徒中 產生某些感覺。
這種能量系統不僅具有自由的品質,而且在人類以太體的層面上也更加健康, 因為這種能量不僅具有另一種更健康的頻率,而且它不會產生當前電氣框架 被認為會產生的束縛效應。正如 Robert Monroe
在其關於星體旅行(astral
travel)的書中所述,當前的電線系統會限制我們的星體,因為它不允許星體 自由移動;它就像集中營的柵欄,將我們強制隔離,如果我們走遠了,就有 被困在電網中的魚一樣的危險。
這就是控制者對電線的真正用途,除了向我們收取電費之外;電線是一個牢 籠,他們將我們鎖在裡面,使我們無法接觸到最微妙的真相。這非常清楚地 表明了我們在韃靼時期有多自由,當時他們沒有隱瞞真相,而是宣揚真相。
不幸的是,這個文明的大部分建築物都被摧毀了,儘管許多建築物仍然屹立 不倒,讓我們可以大致了解那個時代的樣子。從 18 世紀到 20 世紀中葉,這 些建築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那麼引人注目的建築。
有許多不同的名字來描述這些建築:古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巴洛克 式、新古典主義等等。但是,所有這些建築物都有一個共同點,通常人們會 這樣說:「現在不再建造這樣的建築物了。」
看到這些古老的建築,我們很少會想到設計它們時所投入的建築工夫。顯然, 當時還沒有電腦輔助設計程式。那是一塊畫板、一支鉛筆和一塊橡皮擦。我 們不會想到過去的那些建設者,他們沒有任何今天的建築和施工設備。誠然, 在某個時候,鐵路被引入了,並且一些建築物建在離水路不遠的地方。同時, 相當一部分城市在建設時並沒有配備鐵路和港口。我們是否想知道是誰在 18 世紀(17 世紀、19 世紀)製作了數以千計的窗戶,或成堆的磚塊(塊狀石頭) 來自哪裡。屋頂材料來自哪裡,或者是誰雕刻了這些樓梯柱,使它們 100% 相同?好奇 觀察者可能會花一點時間思考所有這些事情。大多數人不會。
以下是當今建築相關職位的範例清單:
學徒
助理專案經理
建築檢驗員
木匠
土木工程師
混凝土工人
施工助理
施工協調員
建築工程師
施工工頭
施工經理
施工主管
施工監造
建築工人
合約管理員
合約經理
起重機操作員
乾牆修整器
乾牆安裝工
估算器
電工
設備操作員
現場工程師
框架木匠
普通勞工
檢驗員
鋼鐵工人
細木工
勞動者
電工師
水管工師
畫家
管道安裝工
規劃師
水管工
採購協調員
項目助理
專案經理
屋頂工
安全總監
安全經理
調度器
信號工
現場經理
主管
測量員
焊接工
換句話說,沒有基礎設施和訓練有素、技術熟練的各類建築工人,就不可能 建造如此規模的建築。歐洲顯然比世界其他地區領先一到兩個世紀。但所謂 的殖民擴張卻建造瞭如此多的這類建築,很難找到任何傳統的解釋。在很短 的時間內,世界各地出現了成千上萬座類似風格的建築。在許多地方,任何 關於適當的基礎設施的想法往往都是荒謬的。根據英國歷史學家及作家艾瑞
克 霍布斯邦(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
的說法,工業革命直到 19 世紀 30 年代至 1940 年代才全面啟動。歐洲的殖 民擴張(1820-1939)被描述如下:
15 至 16 世紀,歐洲國家憑藉其控制海上航線的能力以及美洲大陸的發現,開 始探索並尋求主宰世界其他地區。19世紀,在工業革命的推動和人口迅速增
長的壓力下,歐洲開啟了新一輪殖民擴張時期,其動機是發現新的市場,為 歐洲貧困移民尋找新的定居點,以及「教化野蠻國家」的願望。
另外要考慮的一件事是,1900 年的世界人口比現在少了 78%,不會是每個人 都是建築工人。
大多數時候,我們對過去的看法是基於書籍和電影,而不是基於事實。例如, 美國的狂野西部時期是從 1865 年到 1895 年。歷史上大多數建築物都有建築 師設計,但你不會找到大約 99% 的建築物由何種方式建造的具體證據。其中 一些建築至今仍然存在。大多數人卻不這麼認為。很大一部分是在所謂的城 市火災和地震中被故意毀壞的。但所有這些建築似乎都屬於同一建築流派。
據說,第一座發電站於西元 876 年在埃及開羅建立。它是埃及規模最大、最 古老的建築,保留了其原始面貌。所有的韃靼利亞發電站,無論大小,都配 備了管風琴,透過聲波來協調和治療民眾,這就是現在所謂的「聲波學」。
我們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教堂和大教堂都具有相似的設計模式,這些模式採用 神聖的聲學幾何設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振動、音調和共振,從而治癒並幫 助下載更高的意識。在韃靼人大清洗之後,以羅曼諾夫王朝為首的宗教團體
將這些令人驚嘆的建築重建為長老會、天主教、英國國教教堂、摩門教聖殿、 猶太會堂、清真寺等。
明確地說,韃靼利亞是具有統一語言和設計的整個世界。如果韃靼人之間沒 有以某種方式相互聯繫,那麼世界各地發現的眾多金字塔又怎麼能體現出同
樣的思想和設計呢?
設計方案在哪裡?我們將一遍又一遍地看到:1)據說火災摧毀了大多數建築 物,2)建築圖和藍圖從未公佈,3)從未發現鋼鐵鍛造工廠,4)石頭、磚塊、 銅、鐵等從何而來,或 5)這些龐大的結構和令人難以置信的工程壯舉是如 何完成的。你會發現,關於上述內容的可用文獻非常少,甚至沒有。
在汽車(1885 年)和飛機(1903 年)發明之前
在火車和汽車發明之前,畜力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有馬、驢、牛拉的貨車、 馬車、四輪馬車。馬車時代只持續了300多年,從17世紀末一直到20世紀初。
我們被告知/相信馬和馬車是從採石場運送石頭和磚塊來建造來自世界各地的 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建築的主要交通工具。47 層樓高的塔樓在沒有任何工程 設計圖的情況下建成,但卻有雕像、燈光和優雅的細節。這些城鎮大多是由 剛抵達的西方普通工人建造的?
在《被遺忘的古代科技:新地球的大氣電、維曼拿斯以及更多》(Forgotten
Ancient Technologies: Atmospheric Electricity, Vimanas and More by New Earth)一書作者是一位優秀的研究者和江湖騙子的偉大挑戰者,她指出,如 果城市規劃中的建築物能夠合理地吸引、收集和分配累積的電流,那麼從大 氣中提取電能可能相對簡單。
這被稱為“Antiqui-Tech”。
Antiqui-Tech 的概念是利用建築形式和形狀來吸引大氣中存在的自然靜電荷, 以利用大氣以太能量(以下稱為 AEE),這是一種更微妙的自然力量,無論 我們是否相信它都會發揮作用。
目前科學界已將AEE歸類為「暗物質」,以傳統物理學無法解釋這種普遍存在 的物質。因此,理論上,如果正確收集,Antiqui-Tech 可以利用 AEE 並將其 引導到建築物中,以產生光、調節溫度並創造一個殺死有害細菌的能量場。
利用最簡單的解釋通常是最好的這一公理,我運用我對電能的基本知識來假
設某些建築設計如何能夠收穫那種精煉的精神能量,為其居住者創造一個健 康、氣候可控、光線充足的環境。為了理解建築如何透過 AEE 利用電力,我
們首先關注禮拜場所(大教堂、清真寺和猶太會堂),因為它們是任何城市 中最明顯的可以產生有益能源的建築。因此,收集 AEE 的基本策略是建造一 座漂亮的高塔(或兩座或更多),頂部裝有天線(以下稱為 Fiddly Bits),由 導電材料製成,用於從大氣靜電場中吸引 AEE 電荷並將其引導到結構中。
這些建築上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巨大的時鐘,可能曾經作為更複雜的 Antiqui-Tech 的調諧器。現在,AEE 被聚集在天花板上的圓頂收集器中,它 可以通過長金屬棒引導到懸掛的枝形吊燈中,從而無需使用火或氣體即可提 供熱量和光線,末端形成一根燈絲,當暴露在這種微弱的電流下時就會發光。
現在傳播和廣播已在建築物中累積的治療 AEE。最簡單的方法是透過聲音 (這些建築具有驚人的聲學特性),可以透過兩種方式實現:敲響教堂的鐘 聲以在整個附近區域投射 AEE,並演奏大管風琴來調節和引導裡面的人聽到 的效果。
屋頂角落處那些形狀像甕的結構很可能是收集和釋放電荷的化學電池。在大 教堂內部,管風琴和合唱團的音響效果與收集到的 AEE 反應,產生振動共振, 可用於治療,甚至可能用於保護!
如果大教堂配備了天線、圓頂和鐘樓,以創建健康的以太電網,那麼為什麼 不讓其他建築物也這樣做呢?
事實上,要找到以微妙的不同方式涵蓋所有這些元素的住宅(或更具體地說 是豪宅和宮殿)、學校(通常是私立學院)和公共建築(例如法院和舊郵局) 並不難。例如,看看曼哈頓比特摩爾莊園(Biltmore Estate)安裝的這架管風 琴,據說建於 1889 年至 1895 年之間。
這些華麗的豪宅和宮殿的另一個有趣之處是其無木燃燒壁爐。雖然乍看之下 它就像一個普通的壁爐,但進一步觀察就會發現,它們非常淺,房間的後部 沒有用磚砌成,而是襯有一塊大金屬板,通常裝飾有複雜的藝術品。它們還 配備了壁爐架,這些壁爐架不像現代壁爐那樣裝有木柵,但似乎可以作為調 節器和/或發射器。顯然,AEE 的「氣候控制」功能可使房間保持均勻的溫度。
為了幫助從現代仿製品中識別出真正的舊帝國(韃靼?)住宅建築,學者
WeeWarrior 尋找了 4 個主要特徵:
* 頂部的精緻部件(金屬或石頭凸起物用作天線)
* 扁平煙囪(用傳統方式加熱如此大的建築物的煙囪永遠不夠用)
* 屋頂上的天窗和塔樓(用於積累和分配 AEE)
* 巨大的入口(不確定這些是否表明巨人建造了它們,但它們一直都在那裡!)
雖然少數人可以繼續享受 AEE 福利,但下層階級的公民只能使用基本的(危
險的)電源,直到現代電網發展到可以確保社會對易於控制的石油、天然氣 和煤炭的依賴。
新計量技術推出後,大城市的大火輕易摧毀了現有 Antiqui-Tech 建築的大部 分證據。其餘的市政建築被納入世紀之交在每個主要城市舉行的精心舉辦的 世界博覽會和博覽會。活動結束後,控制者拆除了除少數精選舊帝國建築外 的所有建築。
史詩「泥石流」(Mud Flood)一詞指的是幾百年前韃靼帝國統治末期發生 的事件。據悉,世界各地數百年歷史的建築物都被泥流所覆蓋,高達數層樓, 有些甚至將建築物完全吞沒,只剩下泥土。
你會發現一些只有幾百年歷史的建築物被埋在泥土中。建築物上層的門窗經
常被發現位於地面,有時甚至完全埋在覆蓋整個區域的泥土表面之下。
據說這些事件都是被精心策劃的。
參考自:
https://www.biografija.com/ruder-boskovic/ https://www.biografija.org/nauka/rudjer-boskovic/ https://news.playtechzone.com/tartaria-its-mysterious-disappearancealong-its-advanced-civilization-technology-vanthien/ https://tartariaperdida.blogspot.com/p/la-tecnologia-de-tartaria.html https://www.unariunwisdom.com/more-on-tartaria-a-missing-legacy/ https://www.unariunwisdom.com/more-on-tartaria-a-missing-legacy-partii/
https://www.unariunwisdom.com/antiquitech-of-tartaria-a-missing-legacy/ https://www.unariunwisdom.com/tartaria-mud-flood-reset-a-missinglegacy/
5 - 真實的成吉思汗
關於成吉思汗的歷史,根據中國文化研究院資料,成吉思汗(1162 1227
年),名鐵木真,蒙古開國君主。鐵木真生活的時代政龐土裂:蒙古高原部 落林立,戰亂不止;南方金國與南宋對峙,局勢動盪。就在這樣的背景下,
他以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華,統一蒙古高原,繼而建立橫跨歐、亞的蒙古帝 國。
鐵木真出身於貴族家庭,但幼年父親即被仇人毒殺,少年時隨母親四處流浪, 過着終日躲避追殺的生活。這磨練出鐵木真堅毅果敢的性格和不屈不撓的鬥 志。
1180 年,昔日仇敵蔑兒乞人搶走了他的新婚妻子。為報奪妻之仇,18 歲
的鐵木真聯合脫里汗和劄木合,打敗了蔑兒乞人。這是鐵木真的第一次戰鬥, 他不僅奪回妻子,還贏得了聲譽,離散的部眾和勇士紛紛投回他的麾下。
1189 年,鐵木真被推舉為乞顏部可汗。此後,他先後贏得了劄木合聯合十三 部發動的「十三翼之戰」、塔塔兒部之戰、乞顏部之戰和泰赤烏部之戰,把 世仇全部除去。這不僅增強了他的威望,更為他統一蒙古草原奠定了基礎。
1203 年,鐵木真成功消滅克烈部,次年征服乃蠻部,完成了統一蒙古的大業。
1206 年,鐵木真在斡難河上游召開部族大會,正式建立蒙古國,號稱「成吉 思汗」。為了實行有效統治,他建立了一套比較嚴密、完備的統治體制,包
括更全面地推行千戶制,將全蒙古部眾分配給宗親和功臣;擴建護衞軍組織, 加強大汗的力量;建立司法制度,頒佈「大劄撤」法典;創制蒙古文字等。
這一系列措施加強了統治力量,蒙古各族的政局從此更為穩定和團結,經濟、 文化等方面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
在推行各項安內措施的同時,成吉思汗也不斷對外擴張。12 至 13 世紀,由女 真族建立的金國是統治華北一帶的強國。金人長期欺壓和迫害蒙古人,令蒙 古人十分忿恨。
1211
年,成吉思汗向金國發動戰爭,結束了蒙、金的臣服關
係,並最終在1215年攻陷金的中都(北京)。東征的同時,成吉思汗也不忘 教訓西方的敵人。1219年,成吉思汗親率20萬大軍報復花剌子模(中亞伊斯 蘭教國家)劫殺商隊之仇。他先消滅西遼,接着攻打花剌子模。凡抵抗蒙古 軍的城市,城陷後居民都會被屠殺。幾年間,蒙古軍擊滅了花剌子模,摧毀 了許多中亞城市,兵鋒所及,南達印度河流域,西至裏海西南岸一帶。1226
年,成吉思汗大舉攻伐西夏。次年,西夏滅亡,但這也成為成吉思汗人生的 最後一役。1227年7月,成吉思汗病逝於清水縣六盤山,遺體被運往漠北安葬。
成吉思汗的功業為日後元朝的建立及蒙古帝國版圖的擴張,打下了堅實基礎。
他統一蒙古各部,營造安定的蒙古社會,大大推動了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 與發展;他攻金滅夏,為元朝大一統奠定基石,推動了中國歷史發展;他西 征歐亞,開闢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管道,是文化傳播的使者;他也大興掠奪 戰爭,屠戮擄掠,犯下了種族滅絕的罪行。大多數歷史學者對其認同功過並 存的評價。
在有關之史料來源方面,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由於相關史料是用歐亞大陸十 幾種語言所寫成,故而現代歷史學家發現彙編成吉思汗生平的相關信息頗為 棘手。所有涉及成吉思汗青少年時光及崛起的記載都源於兩部蒙古語史料
《蒙古秘史》與《金冊》。《金冊》現已失傳,它為兩部漢文史書 14 世紀的《元史》和《聖武親征錄》提供創作靈感。《元史》雖然編纂質量欠
佳,但對各場戰役及相關人物提供大量細節;《聖武親征錄》在編年敘事上 更為嚴謹,但未對成吉思汗有所批評,且偶爾還存在訛誤。
《蒙古秘史》因在14、15世紀被音譯為漢字而得以留存。《蒙古秘史》的歷 史真實性一直存在爭議:20世紀的漢學家阿瑟 韋利認為它是一部沒有史學價 值的文學作品,但近世歷史學家卻對這部作品更為採信。儘管該書的編年順 序明顯存疑,且部分章節為求敘事更佳而有所刪改,但《蒙古秘史》仍備受 重視,因為這位匿名作者常常對成吉思汗提出批評:除將他描述為優柔寡斷、
有恐犬症外,《蒙古秘史》還載錄他殺害兄長、其子朮赤可能為私生子等諸 多禁忌之事。
多部波斯文史書亦留存於世,它們對成吉思汗及蒙古人或褒或貶,態度不一。
明哈吉·朱茲賈尼和阿塔·蔑里克·志費尼皆在1260年完成各自所著史書。朱茲賈
尼親眼目睹蒙古征服的殘暴行徑,他的史書《納昔兒史話》所體現出的敵意 正反映出他的親身經歷。與朱茲賈尼同時代的志費尼,曾兩次前赴蒙古,並 在蒙古後繼國伊利汗國政權中擔任要職,故而他的態度更為同情蒙古;他在
《世界征服者史》中所述對於成吉思汗西征諸事最為可靠。最重要的波斯文 史料當屬拉施德丁奉成吉思汗後裔合贊之命於14世紀初編纂的《史集》。合 贊允許拉施特查閱《金冊》等蒙古機密史料,使他得與忽必烈的使者孛羅丞 相等蒙古口述傳統方面的專家交流。由於是在撰寫官方史書,拉施特對不便 或禁忌的細節有所刪改。
還有許多其他同時代史書載有有關成吉思汗及蒙古人的額外信息,不過它們 的中立和可靠常遭質疑。其他漢文史料包括被蒙古征服的各王朝史書如王鶚 的《汝南遺事》、李志常的《長春真人西遊記》、元修《金史》、《宋史》, 及1221年出訪蒙古的宋朝使臣趙珙的記載。趙珙的《蒙韃備錄》是成吉思汗
在世期間所寫、現存唯一有關蒙古人的史料。阿拉伯文史料包括花剌子模王 子札蘭丁的同伴奈撒維為他撰寫的同時代傳記《札蘭丁傳》。此外,還有
《喬治亞編年史》等幾部較晚的基督教編年史,以及諸如柏郎嘉賓、馬可·波 羅等歐洲旅行者所著作品。
在現代,出現了一些讓我們意想不到的見解。
當代歷研究家 Angie Dragoness 指出,成吉思汗是雅利安人,沒有蒙古人種 的特徵。Dragoness 並且認為,官方歷史將成吉思汗描述為一位偉大的統治 者,他既是軍事天才,又是政治家,而且是「嗜血的恐怖分子」。矩陣的統
治者迫切需要妖魔化與韃靼利亞有關的一切,以隱藏和(或)顛倒真相。
鐵木真(官方說法為公元 1167-1227 年,但根據 Dragoness 的研究,她認為
他活的時間更長),更為人熟知的是他的稱號成吉思汗(世界統治者),他 是一位擁有濃厚雅利安人種血統的人。
根據波斯歷史學家阿布勒哈茲 巴哈杜爾(Abu al-Ghazi Bahadur,1603年8
月24日 1663年)的說法,鐵木真所屬的部落氏族被稱為 Bourchikoun = 灰 眼睛的人。他還發現,鐵木真父親也速該(1133年 1171年)的家族以他們的 孩子都有藍色或灰色的眼睛而聞名。
在中國的描述中,鐵木真本人以身材高大、鬍鬚濃密和藍眼睛而聞名。
美國歷史學家 Harold Lamb(1892 年 9 月 1 日 - 1962 年 4 月 9 日)在其所 寫的大汗傳記中,對鐵木真的外貌進行瞭如下描述:
「他一定很高,肩膀很高,皮膚是白褐色。他的眼睛在傾斜的前額下分得很 開,但沒有斜視。他的眼睛是綠色的,或是虹膜是藍灰色的,瞳孔是黑色的。
長長的紅色頭髮編成辮子垂在背後。」
鐵木真的妻子孛兒帖(1161年 ?年),名字的意思是「灰眼睛」(Börte)。
13 世紀的波斯歷史學家拉施德丁(Rashid al-Din Hamadani,1247年 1318
年7月18日)援引了 1221 年的《蒙古韃靼人完整記述》(Complete
Description of the Mongol Tatars)(該書原件已在 14 世紀的中國遺失)一 書,書中寫道,拔都及其祖父成吉思汗所屬的博爾日金氏族的所有成員都身 材高大,留著長鬍子,有著長紅色/灰色的眼睛和頭髮。
考古資料表明,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華北西部的人群不是蒙古人種,而 是高加索人種。遺傳學已經闡明了這一點:人群擁有單倍群 R1a1 – 雅利安人。
另外,蒙古帝國是蒙古民族主義者 Baavuday Tsend Gun 於 1908 年編造的神 話。
《蒙古秘史》一書據稱是成吉思汗死後不久(1227年)寫成的文學作品。它
是蒙古帝國和成吉思汗歷史的基礎,並被廣泛歷史學家(特別是腐敗的羅曼 諾夫王朝的歷史學家)奉為事實。然而,這本書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 它出版於 1908 年,沒有一絲證據表明它的歷史比這更久。Baavuday Tsend
Gun 在他的書中所引用的消息來源並沒有證實他的故事。事實上,他所使用 的來源似乎根本不存在。
據稱,《蒙古秘史》最初是作為附錄在另一本用中文寫成的神秘書籍《元朝 秘史》中重新發現的,但這本書卻找不到任何一本。他所引用的來源是一本
不存在的書,沒有人能讀懂,也沒有人看過。交叉引用來源在實際研究中很 重要,但仔細檢查後發現,Baavuday 的書僅包含虛構的來源。
一本 1908 年寫的書如何在沒有早期著作來源的情況下準確描述 13 世紀發生 的事件?1908 年《蒙古秘史》出版之前,沒有其他有關成吉思汗生平的書籍。
早期的中國手稿中幾乎沒有提到鐵木真或成吉思汗。除了 1908 年出版的那本 書之外,人們對鐵木真的生活一無所知。然而,歷史學家認為這本由 20 世紀 蒙古民族主義者撰寫的書是成吉思汗生平的終極權威著作。
這就是我們的歷史的基礎。是20 世紀一個人寫的一本書。原始中文文本已無 處可尋,因此它基本上是一個童話故事。它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支持,因此 從定義上來說它是一部虛構作品。
但為了論證的目的,我們先假設《蒙古秘史》是真的。我們仍然遇到主流編 年史的幾個問題:
- 成吉思汗甚至不是一個正式的名字,它只是「偉大的國王」的意思。
- 沒有任何一枚該時期硬幣上有成吉思汗或鐵木真的名字。
- 使用“Khan”一詞的蒙古錢幣是複數形式,指的是“Khans”。
- 沒有任何一座成吉思汗雕像距今超過200年。
- 成吉思汗或他的將軍沒有直接的書面記載。
- 成吉思汗沒有建造任何軍事防禦工事,也沒有建立任何城市。
- 沒有任何與成吉思汗貿易協定或條約。
- 沒有一位當代領袖曾經提到成吉思汗。
- 沒有成吉思汗征服時期的地圖。僅存在現代圖形近似值。
- 成吉思汗沒有真正的陵墓。只有幾個世紀後建造的紀念碑才存在。
- 中國長城上的城垛朝向錯誤的方向。它們不指向北方,而是面向南方。
- 當馬可波羅訪問忽必烈汗的宮廷時,成吉思汗被描述為住在西式宮殿裡的 白人。該建築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西方人摧毀,其風格與「西方」「韃靼」 「新古典主義」「希臘」建築風格一模一樣,本質上是用大塊的石頭建成的 巨石建築,一個馬背上的游牧民族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 還有一些書籍將莫臥兒王朝的一位偉大「可汗」和他的兒子描述為金髮碧 眼的人。《金冊》的譯者被迫加入假名。不要將莫臥兒與蒙古混淆。
而最終最大的反駁是,根據歷史學家的說法,這個所謂的蒙古帝國是地球上 最大的帝國。據稱,它造成瞭如此大規模的死亡和破壞,以致於引發生態變 化 今天它們還剩下什麼呢?蒙古是亞洲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被它的兩 個鄰居黯然失色數百倍。
那麼俄語中所有的蒙古外來借詞都在哪裡呢?俄語中每一個蒙古語單字對應 幾十個俄語單字。與法西斯二戰宣傳的說法相反,事實上沒有證據支持東歐 人有蒙古血統,只有蒙古人有部分俄羅斯血統的證據。這不僅可以透過基因
研究來證明,還可以透過許多蒙古人的視覺表型來證明,他們通常(儘管不 一定普遍)與歐洲人相似,甚至有時有藍色或綠色的眼睛和較淺的頭髮。
如果蒙古帝國確實存在,那麼它是唯一一個沒有留下任何語言、遺傳、文化 或考古痕跡的帝國。蒙古帝國的神話完全是狂熱的民族主義者 Baavuday
Tsend Gun 的幻想。
「蒙古」這個字並非源自蒙古語,而是最近才引進的。現居蒙古國的蒙古人
從來沒有這樣稱呼自己,而是用當地的民族名稱來稱呼自己,例如 Oirats、 Khalka 等。真正的蒙古帝國不過是西方人所稱的「韃靼」國家。韃靼利亞的 居民主要是異教斯拉夫人,但也有土耳其人、匈奴人、保加利亞人、波羅的 海人、芬蘭人、烏拉爾人以及數百個其他異教民族聯合起來抵抗入侵者。這 裡真正的敵意是針對斯拉夫/雅利安人的,敵人在過去的幾千年裡一直在無情 地摧毀真實的歷史。
據說,有記載的歷史只有1000年,今年是722年。整個人類歷史都發生在最近 的中世紀。我們所學到的一切都是謊言。
還有,直到19世紀末,史書中也不存在所謂的「蒙古帝國」或「金帳汗國」。 這個神話是最近由令人厭惡的腐敗的羅曼諾夫王朝的宮廷「歷史學家」(科 幻作家)發明的,目的是驗證斯卡利格年表(Scalergian Chronology)(我 們今天所學的虛假歷史時間表)。
研究韃靼利亞的學者認為,事實上,我們所知的蒙古帝國,實際上是一個名 為大韃靼(Great Tartaria)的國家,它存在了數千年,直到公元 7284 年 (1775 年) 夏天在核冬天之後幾乎被徹底消滅。此後,留下的居民遭受種族清 洗,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幾個世紀以來,為了摧毀韃靼利亞,人們發動了 無數次軍事行動。「法國入侵俄羅斯」其實是法國拿破崙和俄羅斯亞歷山大
一世的聯合軍事行動,他們都是羅馬將軍,旨在消滅韃靼帝國。事實上,中 世紀的所有戰爭都只發生在韃靼人和羅馬帝國之間 羅馬人的目標是發動 一場全面的十字軍東徵,消滅吠陀雅利安人 透過他們所反對的亞伯拉罕 宗教來控制他們土地上的寄生蟲。
所謂「入侵者」的「蒙古人」(韃靼人)不過是異教斯拉夫人、波羅的海人、 土耳其人、保加利亞人、匈奴人、芬蘭人、烏拉爾人以及許多其他民族,他 們聯合起來抵禦羅馬的基督教入侵者,以保護永恆的吠陀真理,免受那些試 圖徹底消滅雅利安人的人的侵害。
為什麼「蒙古人」(韃靼人)沒有進攻諾夫哥羅德?因為諾夫哥羅德有很多 異教徒從未受到迫害。斯摩稜斯克、普斯科夫和其他幾個公國也存在著同樣 的故事,這些公國都是異教徒。這是一場內戰,而不是入侵。而且很明顯的
是,所有最重要的城市中心都是由斯拉夫雅利安人單獨建立、建造和居住的。 所有這些事實均來自西方資料。諾夫哥羅德、斯摩稜斯克、普斯科夫和其他 幾個公國之所以沒有被入侵,是因為他們從未參與過對異教徒進行殘酷的強 制基督教化。
俄羅斯基督教分支的名稱曾被稱為“Pravo-Verya”,簡單翻譯就是「信仰權 利」,與拜占庭東正教有很大區別。這就是為什麼所謂的「征服者」完全繞
過了非常富裕的諾夫哥羅德王國,直接前往天主教的波蘭和匈牙利。透過分 析簡單真實的編年史/信件,可以清楚地看出這是一場出於宗教動機的衝突, 例如傳教士 Riccoldo da Monte di Croce(佛羅倫薩;約 1243 年- 1320 年) 所寫的一封信,他在信中指出「韃靼人/莫臥兒人」的意圖是摧毀基督教。對 於頭腦簡單的中亞遊牧民族來說,這聽起來像是一個非常奇怪的願望。
那麼,為什麼我們稱他們為蒙古人而不是韃靼人呢?首先,「蒙古」的本意 是“Mogul”,根本不是一個部落或民族的名稱。mogul 這個詞僅僅意味著擁
有權力的人或一群人,即使這個詞源有更深的起源。在俄語中,我們有一個 形容詞“Moguchii”,意思是強大的,希臘語“Mega”也是一個同源詞。例如, 印度的 Maghuls (mongols) 屬於突厥伊朗人種,與蒙古沒有任何關係。《大 英百科全書》第一版也提到了西藏的「莫臥兒人」。mogul 這個字簡單地指 擁有權力的人或一群人。 "MoNgol"中的「N」可能是古俄語中鼻元音的結果。
最後,現代蒙古人在歷史上從來沒有稱自己為「蒙古人」。人們今天所知道 的蒙古人(實際上他們一直只用他們的部落名來稱呼自己,例如
Oirat/Khalka)從來沒有任何民間傳說將他們與成吉思汗或任何帝國聯繫起來。
拔都(Batu Khan,1208年 1256年)這個名字對某些人來說聽起來不像俄羅 斯名字,是因為它是一個古老的俄羅斯異教徒的稱號/暱稱。
是耶非耶,有待深入研究。但不管怎樣,如果讀了這些資料去考公開試,保 證會拿零分,這一點則可以百分百肯定。所以必須知道,你想要的是甚麼。
參考自:
https://tartariabritannica.com/blog/who-was-genghis-khan/ https://tartariabritannica.com/blog/the-mongol-empire-was-a-myth/ https://tartariabritannica.com/blog/the-mongol-empire-never-existed/ https://www.stolenhistory.org/articles/tartary-aka-tartaria-an-empirehidden-in-history-it-was-bigger-than-russia-once.5/ https://magisteria.ru/mongols/great-tartary https://history-doc.ru/istoriya-rossii/kak-chingisxan-sozdal-velikuyutatariyu/
6 - 第一個提及韃靼利亞存在的人 尼古拉 列瓦紹夫
在神秘學上,俄國在近代曾經出現過兩位傳奇人物,一位是格里戈里·拉斯普
丁(Grigori Rasputin;1869 年 1 月 21 日 [儒略曆 10 日] 1916 年 12 月 29 日 [儒略曆 16 日]),另一位是喬治·伊凡諾維奇·葛吉夫(George Gurdjieff,
1866 年 1 月 13 日-1949 年 10 月 29 日)。前者角色比較負面,有妖僧之稱, 後者比較正面,被西方社會視為一位傑出的靈性導師。
格里戈里 拉斯普丁是俄羅斯薩拉托夫省人,被認為是俄羅斯正教會中的佯狂 者之流。他年輕時是個無賴,還做過偷馬賊,被同村人稱為「拉斯普丁」, 意為「淫逸放蕩」。後來以宗教為名穿上聖衣,儼然以「長老」、「先知」、 「神人」自居,出入大戶人家,無非是為騙取錢財。因醜聞百出,引起公憤, 最後為費利克斯·尤蘇波夫親王、迪米特里大公、普利希克維奇議員等人合謀 刺死。
二月革命後拉斯普丁的屍體被進駐皇村的士兵發現,運到彼得格勒遊街示眾, 然後被焚屍揚灰。
拉斯普丁有著高超的催眠眼。他那雙淡藍色的眼睛,炯炯有神,死死盯著人 看時泛出道道藍光;再加上他的聲音,總是令人感到恐懼,昏昏欲睡。他的 這種催眠眼對女性特別見效,據說他睡遍了俄羅斯所有的貴族少女,如果跟 處女發生關係,拉斯普京就會收藏她的一絲頭髮,1977 年列寧格勒市政府拆 除他住過的房子時,在花園裡找到成箱成箱的頭髮。最後他也死於這個弱點。
俄羅斯帝國時期的俄羅斯帝國皇帝為尼古拉二世,皇后亞歷山德拉篤信神秘 主義,喜好招待「神僧」、「聖童」、「先知」、「預言家」、「救世主」 之類的人物,並常舉行降靈儀式。令這對夫婦悲傷的是,他們的兒子阿列克 謝因患血友病,經常面臨可怕的處境,每每阿列克謝犯病時,幾乎所有的人
都束手無策。就在這時,拉斯普丁出現了。1907年,皇太子阿列克謝再次犯 病,焦急萬分的皇后說服尼古拉二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召拉斯普丁入宮, 看他能否拯救愛子。令人驚訝的是,對於病情嚴重的皇太子,就連宮廷醫生 們都無計可施。但是拉斯普丁進來後,僅給皇太子喝了一小包藥粉,然後又 進行了一番祈禱,後又坐在皇太子身邊給他講了些故事。接著,奇蹟出現了,
透過幾天靜養,皇太子居然恢復了健康!就這樣,整個帝國未來的命運似乎 都掌控在拉斯普丁手裡,原因就是他與皇太子的健康狀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 係。 另一位神秘人物喬治 伊凡諾維奇
葛吉夫曾經遊學許多古老密意知識流傳的地 域,包括印度、西藏、埃及、麥加、蘇丹、伊拉克,前半生如同一闍隱諱的 神諭,沒有人知曉他的真實來歷、修學背景。
從1912年開始,葛吉夫最先在莫斯科與聖彼得堡成立修行團體,大時代的動 亂開始現身於1917年,俄國大革命像風暴席捲每一個地方,葛吉夫率領他的 弟子,不斷遠離戰區,期間經歷數不清的國界、考驗、磨練,1920年,葛吉 夫暫時離開俄國堡。儘管在如此動盪不定的情勢下,每一次局勢稍為平穩, 葛吉夫馬上展開教學,成立修行機構。
一直到1922年,葛吉夫終於定居在法國巴黎的郊區楓丹白露,他的「人類和 諧發展機構」終於在此得到正常運作的天時、地利。命運將葛吉夫驅離俄國 來到西方,也使他逐漸揚名歐美,冥冥之中他就像從東方來的使者,將東方 的智慧注入西方的知識裡。第四道這個修行體系反而流傳於西方,不見於俄 國。
葛吉夫認為大部分的人類不具有身心整合的意識,因此像是被催眠般「夢遊」 著,但要超越這種狀態進到較高意識、全面發揮人類潛能是有可能的。葛吉 夫描述了達到精神進化的方法,並稱這套學門為「(對自己)下功夫」(The
Work)。根據他的理論和教誨,葛吉夫喚醒人類意識的方法統合了苦行僧、僧 侶和瑜伽士的前三道,是故又被稱為第四道。
葛氏主張人們從其所處狀態無法感知實相,因為他們沒有統整的意識,所以 只能活在受催眠的「夢遊」狀態。「人們在沉睡中由生到死。」因此,每個 人只從完全主觀的個人觀點感知事物。他斷言典型狀態的人們就像無意識的 自動機那樣運作著,但人卻是有可能「醒來」、成為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人類。
拉斯普丁走的是邪道,而葛吉夫走的則算是正道,這是身心靈界普遍的共識。
然而,到了現代,在俄羅斯却出現了一位有人認為是正,但亦有人認為是邪 的人物,他的名字是尼古拉 列瓦紹夫(Nikolai Levashov,1961年 -2012年)。
他是一位俄羅斯神秘學家和心理治療師,曾寫過幾本關於宇宙生命、斯拉夫 歷史、地球人類起源等主題的書。一些韃靼利亞陰謀論的支持者認為,列瓦 紹夫是第一個被提及韃靼利亞存在的人。這項陰謀論在幾年前(約 20192021 年)才開始受到追捧,如今已擁有相當可觀的達到五位數字追隨者。他 們中的一些人對沉沒事件持有不同的看法,根據具體情況,他們的理論或多 或少有所發展。
列瓦紹夫在2007 年出版的著作《從扭曲的鏡子看俄羅斯歷史》 ( Россия в кривых зеркалах ) 因反猶太主義而在俄羅斯被禁,這就是這位人物讓人爭議 的地方。
以下是該著作中的部份內容:
「在 1772 年之前所有未改變的地圖上,包括《大英百科全書》第一版中的地 圖,羅曼諾夫王朝的領土向西從裡加和斯摩棱斯克『延伸』到與小韃靼相鄰 的別爾哥羅德,小韃靼被稱為扎波羅熱半島。其南部邊界沿頓河而行,繞過
伏爾加河中下游,經薩馬拉北部,並與該緯度的烏拉爾山脈(裡菲亞山脈) 相鄰。其東部邊界為烏拉山脈,與喀拉海相鄰。北部與拉普蘭和瑞典接壤。
羅曼諾夫帝國被稱為莫斯科韃靼帝國。」
「有趣的是,在所有直至 18 世紀末的歐洲地圖上,莫斯科沙皇(在現代(重
寫)版本的歷史中,一直被認為是龐大的俄羅斯帝國的領袖)都被列為莫斯 科韃靼人的統治者(僅僅!),在某些地圖上甚至被列為莫斯科公爵。」
「在 1771 年的大英百科全書中,俄羅斯帝國(更廣為人知的名稱是大韃靼帝 國)佔領了頓河以東、緯度與薩馬拉相近的地區直至烏拉爾山脈,以及烏拉 爾山脈以東至歐亞大陸亞洲部分太平洋的整個領土:」
「韃靼,亞洲北部的一個遼闊的國家,西、北兩面與西伯利亞為界,被稱為 大韃靼。位於莫斯科和西伯利亞南部的韃靼人是阿斯特拉罕、切爾克西亞和 達吉斯坦的韃靼人,位於里海的西北部;卡爾梅克韃靼人位於西伯利亞和韃 靼海蒙古之間。」
「根據 1771 年的《大英百科全書》,韃靼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有著大小 不一的省份。這個帝國最大的省份被稱為大韃靼,覆蓋西西伯利亞、東西伯 利亞和遠東。」
「其東南部與中國韃靼斯坦接壤(請不要與中國混淆)。大韃靼半島南部有 一個所謂的獨立韃靼半島(中亞)。西藏韃靼( Tibetan)位於中國西北部, 中國韃靼斯坦的西南方。印度北部是蒙古韃靼(莫臥兒帝國,現今巴基斯 坦)。」
「烏孜別克韃靼(布卡里亞,今烏茲別克斯坦)位於北部與獨立韃靼、東北 與中國韃靼、東南部與西藏韃靼、南部與蒙古韃靼、西南部與波斯接壤的地
方。」
「歐洲也有幾種韃靼人:莫斯科韃靼人、庫班韃靼人和小韃靼人。」
「『韃靼』一詞的意思已在本文第一部分解釋。很顯然,它和現代韃靼人沒
有任何關係,就像蒙古帝國和現代蒙古沒有任何關聯一樣。蒙古韃靼(莫臥 兒帝國)位於現今巴基斯坦一帶,今蒙古則位於現今中國北部,或稱是大韃 靼與中國韃靼之間。」
「18世紀的莫臥兒帝國與現代蒙古之間,相距數千公里,隔著地球上最偉大 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那裡居住著完全不同的人,他們沒有任何共同點。 一般來說,“Ìîgul”(Mogol)這個字源自於希臘語,意為『偉大』,因此與任 何亞洲部落的自稱無關。」
「因此,看一下17至18世紀的地圖,我們至少會看到10種不同的韃靼人,這 表明他們後來是統一的斯拉夫-雅利安帝國的一部分,這個帝國在中世紀被稱 為西歐的大韃靼人。」
自 1991 年到 2005 年,列瓦紹夫因多起涉及患者的著名慈善事業而聞名於美 國。他是「文藝復興。黃金時代」(Renaissance. The Golden Age)公共組 織領導人,該組織被俄羅斯東正教會視為破壞性邪教。
列瓦紹夫於 1961 年 2 月 8 日在基斯洛沃茨克大學畢業。1984 年畢業於哈爾 科夫國立大學,取得無線電物理學理論系學士學位。
20 世紀 80 年代末,列瓦紹夫開始了他的公共活動。根據他的自傳《我靈魂 的鏡子》(The mirror of my soul),1988 年夏天他開始從事治療工作。他 與通靈師 Mzia 再婚,並協助她進行心靈感應和催眠舞台表演。列瓦紹夫與
Allan Chumak 和其他治療師一起,試圖建立一個國營的另類醫學基金會,尋 求蘇聯海軍部的支持。
同時,列瓦紹夫在外交部宣傳他的思想。駐俄羅斯《巴爾的摩太陽報》(The Baltimore Sun)的美國記者 Scott Shane 寫道,列瓦紹夫聲稱他能與海豚對 話、用心靈力量淨化城市污染的空氣、通過電話治癒疾病、透過皮膚看到內 臟等等。Shane 在外交部關於安哥拉內戰的一次簡報會上見到了列瓦紹夫, 儘管「尼古拉·列瓦紹夫他對國際關係一無所知」。Scott Shane 認為,
Chumak、列瓦紹夫等偽科學家的氾濫是蘇聯放鬆審查制度的負面作用。
「文藝復興。黃金時代」的成員傳播了列瓦紹夫的言論。他們在俄羅斯許多 城市組織支持列瓦紹夫、反對基改食品和疫苗接種的集會,並在網路和媒體 上宣傳列瓦紹夫的書籍。他們在學校和大學舉辦研討會,普及列瓦紹夫的思 想以及其他所謂偽科學理論,如先父遺傳學。在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 他們讓一名學校教師 O. Shepetovskaya 加入他們的組織;列瓦紹夫的思想隨 後在她的第 45 學校被教導。
列瓦紹夫的思想被稱為「列瓦紹夫主義」(Levashovism) 。列瓦紹夫主義 是斯拉夫新異教羅德教(Rodnovery)的教義和治療體系,出現在俄羅斯, 由列瓦紹夫本人創立,他是蘇聯解體後斯拉夫新異教最傑出的領導人之一。
該運動於 2007 年成立,更名為俄羅斯文藝復興 黃金時代公共運動(俄語: Русское Общественное Движение "Возрождение. Золотой Век";
acronym: РОД ВЗВ, ROD VZV)。但列瓦紹夫學說以數學宇宙學為基礎,融 合了科學與靈性,與「畢達哥拉斯」的世界觀相媲美,並且具有明顯的末世 論傾向。
列瓦紹夫主義受到了英格里斯主義(Ynglism)的影響,尤其認同後者關於俄 羅斯人斯拉夫 雅利安人歷史的歷史智慧敘述,並且像英格里斯主義一樣,列
瓦紹夫主義也被俄羅斯主流羅德教組織正式拒絕。運動遍佈俄羅斯許多地區, 以及烏克蘭、白俄羅斯、羅馬尼亞、摩爾多瓦和芬蘭。
簡單來說,羅德教有時也稱為斯拉夫新異教,是一個新異教主義宗教,被歸 類為新興宗教,它的實踐者回想起中東歐的斯拉夫民族歷史信仰體系,儘管 該運動包含外部影響並擁有各種潮流。「羅德教」是社群內廣泛接受的自我 描述,儘管有些羅德教組織進一步將宗教描述為吠陀宗教、東正教和舊信仰。
至於英格里斯主義,在製度上稱為古俄羅斯英格利斯派東正教舊信徒教會-英 格利斯派(Древнерусская Инглиистическая Церковь Православных
Староверов–Инглингов,Drevnerusskaya Ingliisticheskaya Tserkov' Pravoslavnykh Staroverov–Inglingov ),是斯拉夫異教的一個白人民族主義 分支,由 Aleksandr Yuryevich Khinevich 於 1992 年在俄羅斯鄂木斯克正式 成立,並於 1997 年獲得俄羅斯國家的法律承認。在1998 年,儘管這項運動
自 20 世紀 80 年代起就已以無組織的形式存在。英格里斯主義的信徒自稱是 「正統派」、「舊信徒」、"Ynglings" 或 "Ynglists"。
一些學者認為,英格里斯教會擁有複雜且明確的教義和禮拜儀式,權威的領 導階層,並注重深奧的教義。英格里斯甚派認為自己保留了俄羅斯人、全體 斯拉夫人和所有歐洲白種「雅利安人」的真正的、正統的(即符合普遍秩序, 對吧)宗教傳統。
尼古拉 列瓦紹夫是一個民族主義者,究竟是正是邪,那就見仁見智了。不要 忘記,馬丁路德同樣也是反猶的。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kolai_Levashov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vashovism
https://bs.birmiss.com/akademik-levasov-nikolaj-viktorovic-biografijaporodica-knjige-uzrok-smrti/#goog_rewarded
http://www.levashov.org/English/about-eng.html
http://www.levashov.org/English/index-eng.html https://levashov.ws/English/Articles/Interview-eng.html http://www.levashov.info/Spanish/Articles/Genocide-es.html
http://www.levashov.org/English/Articles/History-1-eng.html http://www.levashov.info/English/Articles/History-2-eng.html
7 - 列瓦紹夫主義與吠陀文化
吠陀文化是來自古印度的傳統文化,簡單來說,它就是印度文化,就等於希 伯來文化即是猶太文化一樣。
根據百度百科,吠陀(Veda),是知識、啟示的意思,主要是關於神的頌歌 和禱文的文集,是印度婆羅門教與印度教最重要的經典,也是印度歷史最悠 久的文獻資料。吠陀特別是指宗教的知識,後來轉化為婆羅門教、印度教經 典的總稱,主要包括讚美詩、祈禱文、咒語這三種文體。印度的宗教、哲學 和文學,都是在吠陀的基礎上形成的。
吠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的是用吠陀梵文寫作的一些古代西北印度文 獻的總匯,包括《吠陀本集》、《梵書》、《奧義書》等,狹義是指吠陀本 集,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闥婆吠陀》。 後者又稱為四吠陀。
四吠陀,尤其是《梨俱吠陀》雖然絕大部分是神話和對神的讚歌,但亦含有 相當豐富的人類幼年的「思維萌芽」。《梨俱吠陀》的前7卷是神話的宇宙構 成論、多神論、泛神論、神人-神畜-神物同形或同質論。從第八卷開始,逐 漸向一神論過渡:同時,吠陀哲學家開始對宇宙本原、人的本質進行哲學探 究。他們各抒己見,基中有些看法,迄今仍是帶根本的哲學問題。
在探索宇宙本原的過程中,吠陀哲學家也觀察到事物時有時無、時生時滅的 矛盾現象,看到事物是不斷移動和變化的。同時,他們也看到,事物不僅有 矛盾的一面,而且還有統一的一面。吠陀哲學家提出一個「有無統一」的模 式:「無既非有,有亦非有」。
這個模式可有兩種解釋:一、依邏輯,「有、無」是矛盾;「非有、非無」
是對矛盾的否定,從而達到二者的統一。
二、依本體論,「有、無」是現象, 「非有、非無」是本體;「有、無」非實在,在它們復歸本體時,只有唯一 同一,別無二致。這個模式具有一定的辯證因素。
此外,印度哲學的其他重要理論,如業報、輪迴、解脫、法等,在《梨俱吠
陀》中雖然尚未具體形成,但都可以從中找到它們各自的淵源。
吠陀文化是一套非常博大精深的學問。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不只有印度的吠陀文化,同時還有一種文化叫 做斯拉夫的吠陀文化。斯拉夫的吠陀文化有一個正式的名稱,叫做「斯拉夫雅利安吠陀」(Slav-Aryan Vedas)。
斯拉夫民族認為,斯拉夫-雅利安吠陀(以下簡稱「吠陀」)在廣義上代表了
斯拉夫和雅利安民族的一系列未明確記載的古代文獻,包括已明確註明日期 和作者的作品以及近代講述和記錄的民族傳說、故事、歌謠等。
“Perun's Vedas Santees”僅指狹義的吠陀經(知識之書或 Perun 的智慧之
書),由9本書組成,由斯拉夫民族的第一位祖先 Perun 神在公元前 3,8004
年(或 4,0009 年前)第三次乘坐 Waitman 飛船抵達地球時口述給他們的遠 始吠陀。
整體而言,吠陀經包含了關於大自然的深奧知識,反映了人類在地球上過去 幾十萬年的歷史,至少不少於60 萬年。它們還包含了 Perun 神對未來4,0176 年(即直到現在和 167 年後)事件的預測。
吠陀經以其最初書寫的基礎可分為3個基本類別:
– satees 是用金子或其他貴金屬製成的,不會腐蝕,上面刻有文字,並塗上
油漆。然後將這些盤子像書一樣用3個環固定,或者用橡木框架製作並用紅布 框起來;
– charatiys 是帶有文字的優質羊皮紙片或卷;
– volchvaries 是木板,上面寫有或剪有文字。
Santees 文獻是已知最古老的文獻。最初,“Perun’s Vedas Santees’’被稱為吠 陀經,但其中提到了其他吠陀經,這些吠陀經甚至在當時,即四萬多年前, 就被稱為古代吠陀經,它們要么已經丟失,要么被存放在偏僻的地方,目前 由於任何原因未公開。Santees 反映了最秘密的古代知識。甚至可以說它們是 知識的檔案。
根據斯拉夫人的說法,印度吠陀經只是斯拉夫-雅利安吠陀經的一部分,大約 5,000 年前通過獨唱曲(arias)傳到印度。
一般來說,charatiys 是 santees 的副本,或者可能是用 santees 寫成的,旨 在供祭司居住地更廣泛使用。最古老的經文是《光明經文》(Charatiys of Light)(智慧之書),寫於 2,8736 年前(確切地說,公元前 2,6731 年 8 月 20 日至 9 月 20 日)。
例如,7513 年前,以《波斯古經》(Avesta)為名的經文與斯拉夫-雅利安人 與中國人的戰爭史一起被寫在 12,000 張牛皮上。交戰雙方達成的和平被稱為 星神廟創世 (World Creation in the Star Temple - WCST)。
這是地球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事件影響巨大,白人的勝利意義重大, 成為新時代引進的參考點。從那時起,所有白種人都從世界創世開始計算。
直到 1700 年,彼得 羅曼諾夫一世(Peter the Great,1672年6月9日[儒月略
曆5月30日] 1725年2月8日[儒略曆1月28日])才取消了這個年表,他將拜占 庭曆法強加給斯拉夫民族,因為只有羅曼諾夫家族是在拜占庭帝國的幫助下 掌權的。而《波斯古經》本身也在埃及祭司的教唆下被亞歷山大大帝毀掉, 因此星神廟中的創世之事並沒有為《聖經》中他們口述的「創世」帶來光明。
《弗列索夫之書》(Vlesov’s Book)是用木板書寫的(也許是由幾位作者陸 續書寫的),反映了東南歐人民1500百年來的歷史,直到基輔俄羅斯的洗禮 儀式才被列入大眾之書。
根據白種人基本氏族的數量,斯拉夫-雅利安民族在古代有4個基本字母。現 存最古老的文獻,即 santees,是用古代「X雅利安盧恩符文」(х'Aryan Runes)或 Runic 寫下的。古代符文既不是我們現代人理解的文字,也不是像 形文字,而是傳遞海量古代知識的某種秘密圖像。它們包括數十個星座,都 寫在名為天象的共同線下。符號表示數字、字母和單獨的事物或現象 或 經常使用,或非常重要。
X雅利安盧恩符文是古代簡化字母形式創作的基礎:古梵文、Lines 和 Rezovs、 Devanagary、德國-斯堪的納維亞的盧恩符文(Runes)、塞爾維亞的
Vincha 等等。它也與其他斯拉夫-雅利安字母一起成為所有現代字母的基礎, 從古斯拉夫語開始,到西里爾語和拉丁語為止。因此,Cyril 和 Mephodiy 並 沒有發明我們的拼字 他們只是創造了一種方便的變體,這種變體是由於 基督教在斯拉夫語中傳播的需要而產生的。
斯拉夫-雅利安吠陀就是列瓦紹夫主義(Levashovism)的核心部份。
列瓦紹夫主義是由之前已經介紹過的物理學理論家、神秘學家和心理治療師 尼古拉·維克托羅維奇·列瓦紹夫(Nikolai Levashov,1961年 -2012年)創立。
列瓦紹夫自稱是「斯拉夫 雅利安人」真正的「吠陀」神聖知識的傳承者,並
呼籲他的追隨者遵循古代吠陀文化所代表的進化道路,與自然理性和諧地生 活。列瓦紹夫主義以《韋萊斯之書》(Book of Veles)和斯拉夫-雅利安吠陀 為基礎,後者於 20 世紀 90 年代由英格利斯教會( Ynglist Church)首次推 廣;列瓦紹夫將這些書籍中的教義改寫成了原創出版物,其中一些 例如 《明亮獵鷹的故事》(The Tale of the Bright Falcon) 以俄羅斯童話的 風格呈現了這些教義。列瓦紹夫將斯拉夫-雅利安吠陀稱為「第一批祖先的最 深處知識」的載體。
根據列瓦紹夫主義,整個宇宙都是量化空間中的生命物質。宇宙,也就是一 切宇宙創造物本身,都是絕對上帝 Rod(Род)的可見表現;這一可見的表 現就是 Svarog(Сварог),高聳於天國之巔的超凡之神 Svarga 、 眾神的居所 Asgard 和斯拉夫雅利安人的天堂 Iriy ,它們分 別對應於北天極及其拱極星,尤其是黃道十二宮中心的七星座 熊或戰車 (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大戰車和小戰車)。Svarog 和宇宙的創造過程用卍 字符來表示。宇宙有3個維度,Prav、Yav 和 Nav:Prav,意思是「正確」,
是眾神的居所,所有正確的自然法則都源於此;Yav 是生命「顯現」的世界;
而 Nav 是「未顯現」的世界,死者在 Yav 重生之前會去那裡。
量子化空間(quantised space)是一切創造的搖籃,它是各向異性的,也就 是說,它的結構是不均勻或不均質的,其特徵是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質 量和特性,其中物質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形狀。空間不同區 域的質量和特性不斷變化。
在物理學裏,量子化(quantization)是一種從古典場論建構出量子場論的程 序。使用這程序,時常可以直接地將古典力學裏的理論量身打造成嶄新的量 子力學理論。物理學家所談到的場量子化,指的就是電磁場的量子化。在這 裡,他們會將光子分類為一種場量子(例如,稱呼光子為光量子)。對於粒 子物理學,核子物理學,固態物理學和量子光學等等學術領域內的理論,量
子化是它們的基礎程序。
將重力場量子化是當今物理上的一個主要課題。至今尚無一套廣泛為學界接 受、在現實中具有預測力的量子重力理論。
在列瓦紹夫主義的世界觀中,各向異性在所有創造物(無論是微觀或宏觀) 中都扮演著核心角色;創造過程透過物質和各向異性空間之間的永恆相互作 用或「宇宙之舞」展開,由可量子化的參數控制。空間中任何區域的建築模 式都是量子化的,因此可以用數值來表達。這些建築模式「實際上定義並規 定了混亂運動的物質可能存在的極限以及它可能維持的穩定性」。量子化空 間的結構可以用數值參數來表達,由於電磁波在原子的微觀世界和恆星的宏 觀世界中產生的擾動,它們不斷變化或波動,而這些波動「是宇宙中發生的 每一種自然現象的原因」。列瓦紹夫留下了一個表示空間建築模式的數學公 式。
根據斯拉夫雅利安人假定的古代吠陀知識,列瓦紹夫提出理論,物質本身分 為7種類型,或7種創造的「基石」 ,他稱之為「7種主要物質」或「7種原始 物質」(семь первичныхматерий,sem'ь первичныхматерий),紅色、
紫色、藍色、天藍色、綠色、黃色和橙色。這7種基本物質是非物質的,或稱 微妙物質,也就是說,普通人類的意識狀態無法察覺它們。紅色物質 A 是最 重要的,當其他所有物質聚結形成實體時,它起著結構和能量基礎的作用。
局部的各向異性區域是由空間結構模式的波動造成的 就像石頭扔進水中 產生漣漪效應一樣 這些波動影響著空間本身與這些基本物質之間的關係。
當後者發現自己處於特定的空間區域,並且其比例與該空間區域的數值參數 相匹配時,這7個構建塊就能夠與其他具有兼容質量和能量潛力的塊相互作用 和融合,形成混合物質結構,為宇宙創造提供無盡的機會。當空間的波動塑 造其中自由流動的物質時,物質本身也會產生進一步的波動,進行連續的
「宇宙舞蹈」,直到這種舞蹈達到平衡並形成一個穩定的系統。
換句話說,當空間參數的變化量變得臨界時,就會出現一種品質,隨著物質
凝聚並產生穩定的現實表現,例如地球,在列瓦紹夫主義中也稱為 Midgard, 借用了日耳曼異教的概念。相反,當周圍空間的結構參數與其內部7種基本物
質的品質和能量位能之間的平衡被打破時,所形成的混合物質結構就會失去 穩定性、瓦解,重新變成混沌物質。
此外,根據列瓦紹夫主義的學說還包括七重身體、雙重時間週期、末世論。
簡單來說,七重身體是指根據列瓦紹夫的維特宇宙論,當7種主要物質被組織 起來時,它們就構成了現實的7個「層」。每一層均由7種基本物質的不同混 合物組成,它們之間幾乎被不可穿透的質的屏障所分隔;例如,地球有它的 物質本體論──最內層球體,以及另外6個交錯的非物質(不可見)球體。任 何實體以及人類本身都是由7個相互滲透的身體構成,包括最內層最緻密的物
質身體和其他6個更微妙的物質身體,稱為「精微體」或「靈性體」。這7種
身體從最稠密到最細微分別是肉身、以太身、星光身、心智身和3個超心智身。
它們每一個都由7種主要物質的不同組合構成,但每個主體中都有不同的主要 物質占主導地位,每一種物質都表現出獨特的品質和特徵,代表著精神進化 的一個階梯;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實體的精神或更高的意識。
雙重時間週期是指 Belobog(「白色之神」),以綠色物質 E 中的鷹為代表, 具有高度靈性意識,而 Chernobog (「黑色之神」),則以橙色物質 G 中
的怪物為代表,具有低級動物意識。在列瓦紹夫主義系統中,它們被交替命 名為「光明力量」和「黑暗力量」,以及 Yavand Nav。它們中間是卍字符, 即 Svarog 最高北極的真理法則(Prav law of the supremenorth pole);它 的顏色是紫色的,像最高超心智意識的物質 B。他們的眼睛是紅色的,這是 基本物質A的顏色。列瓦紹夫教義認為,現實是由神靈、宇宙力量所掌控的,
這些力量既可以是創造和賦予生命的「光明力量」(Светлые Силы),也可 以是破壞和吸走生命的「黑暗力量」(Темные С Silиые С Silые)。光明力
量或黑暗力量對人們的行為的影響,以及人們身上某些品質和情感的表現, 取決於在給定的空間物質配置中7種主要物質中的哪一種占主導地位。
至於末世論,列瓦紹夫指出,「啟示錄的驅動力根植於自然存在本身的深 處」。時間是一個循環,Svarog 白天和 Svarog 夜晚交替,這取決於太陽系 在銀河系中的運動;由於宇宙空間不同區域的7種基本物質濃度不均勻,因此
每個 Svarog 白天和 Svarog 夜晚的持續時間是不均勻的。「列瓦紹夫歷史哲 學」(Levashovite historiosophy)將最新的 Svarog 夜晚的開始定在公元
988 年,當時基輔羅斯的官方基督教化由弗拉迪米爾一世(Vladimir the Great,958年 1015年7月15日)策劃。另外,在列瓦紹夫派追隨者中,對於 最新的 Svarog 夜晚結束的時間並沒有達成共識:有些人認為它結束於 20 世
紀 90 年代中後期,另一些人則認為它結束於 2012 年,還有一些人認為從最 新的 Svarog 夜晚到新的 Svarog 白天的轉變是一個漸進的過渡。俄羅斯人被 號召成為第一批覺醒的人,擺脫黑暗勢力的奴役,為新的 Svarog 白天的開始 和不同於西方唯物主義和東方不加批判的宗教主義的新精神文明的建設做出 貢獻。
列瓦紹夫歷史哲學將俄羅斯解釋為古代「斯拉夫雅利安帝國」的「神聖種族 之地」,據說該帝國只是隨著普加喬夫起義(Pugachev's Rebellion,1773年 –1775年)才滅亡的:
俄羅斯(Russia)這個國家的名字來自另一個字 Rasseia,而這個字又由 Rassenia 這個名字演變而來。Rassenia 是古斯拉夫雅利安帝國的一部分,位 於裡菲安山脈(烏拉山脈)以西。烏拉山脈以東至太平洋以及盧科莫里山脈 (俄羅斯北部)至印度中部的土地稱為聖族之地。外國人對這個國家的稱呼 不同。直到18世紀末,歐洲才知道的最後一個名字之一是「大韃靼」(Great
Tartary)。
尼古拉·列瓦紹夫,《俄國隱密的歷史》(TheHidden History of Russia)
參考自:
https://vesna.atlantidaforum.com/?p=84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vashovism
https://teenfic.net/true-crime-paranormal-conspiracy-theories-storiespart-v-wattys2023-levashovism-1294422247.html
https://en.birmiss.com/slavic-aryan-vedas-in-short/
https://www.levashovhealing.com/about
https://history.eco/velikaya-tartariya-kakoj-ona-byla/#
8 - 古代斯拉夫與古印度
雖然羅馬神話與希臘神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羅馬神話並非基於希臘 神話。至少,不是完全如此。
羅馬和羅馬人在公元 2 世紀征服希臘之前就有自己的傳說和神話。現在,隨 著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和之後希臘文化的傳播,事情變得棘手了。它在地中海 地區風靡一時。
在亞歷山大大帝統治的希臘化時期之前,希臘和羅馬兩大古文明的神話仍然 有許多相似之處。這是為什麼呢?這一切都歸結為原始印歐宗教及其眾多分 支。
「原始印歐語系」指的是歐亞大陸的史前民族及其語言。我們對原始印歐語 系的大部分了解都是基於對重建語言的推論。由此我們知道,原始印歐人在 他們的宗教中崇拜一位「天父」形象,*Dyḗus ph₂tḗr (Dyēus Patēr),以及其 他神靈。
對羅馬人來說,「天父」就是神朱庇特。希臘人稱他為宙斯,印度雅利安人 稱他為 Dyauspitar,挪威人稱他為 Tyr。
羅馬神話起源於原始印歐人的早期宗教。原始印歐人是史前時期的古老歐亞 人群。除了他們是許多語言樹和傳統歐亞宗教習俗的基礎之外,我們對這些 人的了解並不多。
無論是羅馬還是希臘文化,都是源自原始印歐人。
根據維基資料,原始印歐人(英語:Proto-Indo-Europeans)是歐亞大陸的
一個假設存在的史前人群,他們說原始印歐語(根據語言重建,這是印歐語 系的祖先)。
關於他們的知識主要來自語言重建,以及來自考古學和古遺傳學的物質證據。
原始印歐人可能生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或大約公元前四千年。主流學說認
為,原始印歐與人群發源於於歐亞大陸(今烏克蘭和俄羅斯南部)的東歐大 草原的亞姆納文化。一些考古學家將原始印歐語的時間深度擴展到新石器時 代中期(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4500年)甚至新石器時代早期(公元前7500
年至5500年),並提出原始印歐語原鄉假說(Proto-Indo-European Urheimat hypotheses)。
到公元前2000年初期,原始印歐人的後裔已經遍布歐亞大陸,包括安納托利 亞(西臺人)、愛琴海(邁錫尼文明之語言祖先)、歐洲北部(繩紋器文 化)、中亞(顏那亞文化)和西伯利亞南部、新疆北部、蒙古西部(阿法納 謝沃文化)的邊緣。他們之後又擴張到巴基斯坦、印度北部。
另外,現代主流學術論點是墳塚假說(Kurgan hypothesis),最早是由美國 考古學家瑪利亞 金布塔斯 (Marija Gimbutas,1921年1月23日 - 1994年2月2
日)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假說認為印歐人起源於「墳塚文化」,指東歐大 草原上亞姆納文化(意為「坑墓文化」)及其前身這一考古文化。墳塚假說 將「墳塚文化」定義為4個連續時段的統稱,其中最早的階段(「墳塚甲」) 包含紅銅時代(公元前4000年)在第聶伯河、伏爾加河地區的薩馬拉文化與 塞羅格拉佐沃文化。這些文化由游牧民所建立,假說認為他們的活動範圍在 前3000年左右在東歐大草原擴張並進入東歐。這個假說目前已得到考古基因 學的論證。是當前主流的學術理論。
關於東歐大草原的位置,維基資料顯示,東歐大草原,另名黑海-裏海大草原 (俄語:Понтийско-Каспийская степь,羅馬化:Pontiysko-Kaspiyskaya
stepʼ;烏克蘭語:Понтійсько-каспійський степ,羅馬化:Pontiiskokaspiiskyi step),是一位於歐亞大草原西端的廣大乾草原,面積約99.4萬平 方公里,介乎黑海與裏海之間,即今日烏克蘭南部、俄羅斯伏爾加聯邦管區 和南部聯邦管區以及哈薩克的西部。歷史上曾是斯基泰人、薩馬提亞人及欽 察人多支游牧民族的發源地。目前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主要產糧區,供應世 界上絕大部份小麥產量。
即是說,無論古印度還是歐洲,文化的源頭都是來自傳說的韃靼帝國的發源 地。
考古學家發現,與普遍的看法相反,「蓮花姿勢」的最早證據並非來自亞洲, 而是來自現代塞爾維亞萊本斯基維爾文化(Lepenski Vir culture)的中石器 時代墓葬(公元前 9,500 年)。
最古老的卍字符號(swastika
)證據可以在烏克蘭梅津 (Mezine) 發現的一個
鳥形物體中找到,該物體的歷史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 10,000 年,恰好與萊本 斯基維爾的中石器時代墓葬屬於同一時期。
摩亨佐達羅著名的「舞女」也是如此。這種特定的姿勢經常出現在哈拉巴藝 術中,但也許最古老的證據來自塞爾維亞的另一個中石器時代遺址弗拉薩茨。
斯拉夫女神 Mater Sva 被描繪成一隻鳥,她的丈夫是神 Svarog,而 Svarog 的標誌是 Kolovrat 的兩個相互交織的卍字符號標誌。這古老信仰的出現早於 在烏克蘭梅津發現帶有卍字符號標誌的鳥形物體。
在梵文中,吠陀(Veda)的意思是「知識」。在斯拉夫語中,例如捷克語、 斯洛伐克語和波蘭語,這個詞具有相同的含義。斯拉夫語中表示上帝的字是 “Bog”,表示富人的字是“bogat”,梵語中也有同樣的對應關係,"Bhaga"的意
思是「主」以及「財富、繁榮」。這類同源詞的清單太長,無法在此逐一說 明。然而,當談到宗教觀念時,相似之處就顯而易見。以下是一些最有趣的 例子:
因果報應 業力之輪稱為法輪(wheel of dharma)。它看起來像船的 舵。有趣的是,在塞爾維亞語中,舵的意思是指「kormilo」。此外,梵文名 詞「dharma」源自於字根 dhṛ,意為「持有、維持、保持」。在塞爾維亞語 中,dr-žati 的意思是「持有、維持、保持」 字根相同。
聖山 – Sveta gora – Sveta-giri
阿索斯山(Mount Athos)是東正教最
神聖的地方之一,其名字在所有斯拉夫語中都是“Sveta Gora”。這些字的字面 意思是「神聖/明亮的山」,源自斯拉夫語“svetal” 明亮和“svet” 神聖。 斯拉夫領土上還分佈著數十座其他「聖山」。
有趣的是,梵語以及地名本身也存在著同樣的意義。
這並不是連接世界這兩個偏遠地區的唯一一座山的名字。喀喇崑崙山脈是另 一條橫跨巴基斯坦、中國和印度之間的主要山脈。在古印度,這座山被稱為
Krishnagiri ,即黑山(也稱為 Kanhagiri 和 Kanheri)。這與黑山或 Crna Gora(斯拉夫語中的黑山)同源。
Moksha 和 Svarga/Mokosh 和 Svarog 印度教的“Moksha”和“Svarga” 概念與斯拉夫萬神殿中的神靈名字 Mokosh 和 Svarog 相呼應。
Agni 和 Oganj / Jagnje
吠陀神阿格尼 (Agni) 的名字在梵語中意為 「火」。斯拉夫語單字“oganj”(火)源自同一字根。但在斯拉夫語中,我們 看到了另一個對應詞:「羔羊 jagnje」。羔羊(Jagnje)是與 Agni 有關 的動物。
Perun – Parjanya 和 Volos – Vala 斯拉夫雷神 Perun 在吠陀的
Parjanya 中與雷神 / 雨神的名稱和角色直接對應。
斯拉夫神祇 Volos 在過去就已經在字源上與吠陀的 Vala 聯繫起來。除了名字 相似之外,兩位神都被視為蛇。
Mara、Morana 和 Mara Mara(烏克蘭語),也被稱為 Morana、
Marzanna,是斯拉夫自然死亡(和重生)女神。她的對應者是印度教的死亡 女神 Mara。
此外,在一年中的某些時候,斯拉夫人常常將代表女神的娃娃「淹死」,並 將其放在河裡。這種做法在印度教中很常見,與許多神靈有關,其中最受歡 迎的可能是象頭神。
Triglav 和濕婆(Shiva)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三頭神,後來與濕婆有關, 在斯拉夫神話中以 Triglav(三頭)的形式出現。這位神在斯拉夫神話中非常 重要,從巴爾幹半島到波蘭,至今仍存在的眾多地名都證明了這一點。
Zbruch 造像和梵天(Brahma) 另一方面,來自波蘭的著名四頭 Zbruch 造像波蘭與梵天的四面佛描述相符。
這些相似之處不可能是巧合。它們表明印度教中可能仍然存在一些關於古代 斯拉夫信仰的寶貴資訊。
聖安德魯(St. Andrew)和因陀羅(Indra) 基督教中也存在類似情況。
隨著它到達斯拉夫地區,異教諸神變成了聖人,因此因陀羅就變成了聖安德 魯。我們談論的不僅僅是名稱的相似性。因陀羅是雷神,因此它與羅馬神話 中的朱庇特 (Jupiter) 有關。在占星術中,朱庇特掌管雙魚座。聖經告訴我們,
安德魯(和他的兄弟彼得)是漁夫。耶穌承諾讓他們成為「得人的漁人」。
甚至連安德魯十字架的形狀也有點類似雙魚座的形狀。因此,無需深入研究 天體神學,相似之處是顯而易見的。關於因陀羅如何最終皈依基督教,歷史 上沒有任何解釋。或者可以解釋為什麼這個聖人的節日在斯拉夫國家如此受 歡迎。
聖德米特里(St. Demetrius)和密多羅(Mitra) 吠陀的密多羅也以聖
人德米特里厄斯 (St. Demetrius) 的偽裝出現。對這位騎馬聖人的崇拜透過古 城錫爾米烏姆(現代塞爾維亞)傳入基督教,可能受到了薩爾馬提亞人的影 響。在巴爾幹半島,這位聖人的日子仍被稱為米特羅夫丹(Mitrovdan)-米 特拉日。
吠陀 Radha、斯拉夫 Lada 和羅馬 Leda Radha 是印度最受喜愛的女神 之一,與斯拉夫語中的 Lada 相同。名字略有不同只是因為 R 和 L 之間有共 同的變化。這不僅從模仿星座形狀的特定身體姿勢中可以清楚看出,而且從 火焰瑪麗亞節日中也可以清楚看出,這是基督教對 Radha 崇拜的回應。天鵝 座同時主宰著夜空。
問題是誰、何時將 Radha 帶到了羅馬帝國。
Kresnik 與 Krishna 我們對斯拉夫神祇 Kresnik 知之甚少,因為我們只 有中世紀關於其名字的記錄。然而,學者們已經提出他的名字在詞源上與
Krishna 接近。Krishna 即是黑天,是婆羅門教-印度教最重要的神祇之一,被 很多印度教派別認為是至高無上的神,也是最具吸引力者。
斯拉夫吠陀、毘濕奴(Vishnu)與 Vishny 神 說到吠陀經,還必須提 到3本不同的、備受爭議的書籍。
第一本名為《斯拉夫-雅利安吠陀》(Slavic-Arian Vedas)的書籍據稱已有數 千年歷史(但在俄羅斯出版僅有幾十年),這本書甚至催生了俄羅斯異教英 格利斯派教會(church of Ynglism)。
第二本書名為《斯拉夫人的吠陀》(Veda Slovena),年代更為久遠,可追
溯至 19 世紀末,據說是保加利亞和馬其頓地區古代民歌的彙編。這兩本書的 讀者群分成了兩派,一邊是熱情的支持者,另一邊是同樣熱情地將其稱為偽 造品的人們。儘管我對第一本書《斯拉夫人的吠陀》的真實性心存疑慮,但
值得一提的是,它包含了許多吠陀神靈的名字,主要是毘濕奴(Visnyi,或 Sve-visnyi,斯拉夫語中的「至高者」),而且它確實是用古老的語言寫成的, 風格類似於原始吠陀經。
一位塞爾維亞作家總結道,作者要么是一位「詩歌天才」,才能創作出
23,809 行古詩 要么這本書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第三份文件來自 19 世紀末的塞爾維亞,是在一份古老的修道院手稿中發現的。
它彙編了 345 首詩,其中至少有 15 首提到塞爾維亞人在印度(以印度斯坦 (Hindustan) 和印吉賈 (Indjija) 的名義),也提到了興都庫什 (Hindu Kush)、
滿洲 (Manchuria) 和韃靼斯坦 (Tatarstan) 等地名。
除了宗教觀念以外,梵語和斯拉夫語之間相似的地方數量也十分驚人。
在印歐語系中發現同源詞並不罕見。但是當談到梵語和斯拉夫語時,同源詞 的數量就足以寫成一本合適的書了。任何講斯拉夫語的人都可以使用線上字 典(如 Spoken Sanskrit)來親自查閱。
塞爾維亞、俄羅斯等許多斯拉夫國家都有「斯拉夫語-梵語字典」之類的書籍。
如果你找不到任何資料,可以查看以下英文連結:
Sanskrit in Croatia,作者:Sutra 雜誌
或者
Sanskrit and Russian-古老的親屬關係,俄羅斯和印度的報告
著名的印度吠陀最古老的經書《梨俱吠陀》讚美詩俄語翻譯家 TJ
Yelizarenkova 認為,在將吠陀語言翻譯成其他語言時,俄語與西歐語言相比 具有許多不可否認的優勢。這些優勢主要表現為吠陀語(梵語)與俄語的相 似性有利於更好地保存時代差異,而西歐語言之間的相似性則要小得多。同 樣引人注目的是斯拉夫和印度雅利安神話詩歌傳統的相似性。
待續。
參考自:
https://historycooperative.org/roman-mythology/ https://cogniarchae.com/2016/02/05/on-some-connections-betweenancient-slavs-and-india/
https://cogniarchae.com/2019/07/30/slavic-roots-in-rigvedic-india/ https://bharatabharati.in/2021/01/27/on-relations-between-the-old-slavicreligion-and-the-vedic-religion-of-india-rastko-kostic/ https://bharatabharati.in/2021/04/11/more-on-the-relations-between-theold-slavic-religion-and-the-vedic-religion-of-india-rastko-kostic/ https://www.tartaria.sk/mahabharata-a-my/
9 - 續古代斯拉夫與古印度
我們可以將俄語和斯洛伐克語中的幾個高級存在的名字與梵語中的名字進行 比較。例如:
俄文 梵文 斯洛伐克文
Вас Vas Vás 你
Вам Vam Vám 對你來說
Нас Nas Nás 我們
Те Te Ty 你
То To To 那
Тот Tot (tat) Ten (toten) 那個
Этот Etad (etat) Tento 這
Когда Kada Kedy 什麼時候
Тогда Tada Teda (potom) 那麼
Свой Svaja Svoj 你的
Твой Tvaja Tvoj 你的
Свояк Svaka Švagor 小舅子
Брат Bhratra Brat 兄弟
Мать Matri Matka (mať) 母親
Праматерь Pramatri Pramater 祖母
Диво Divo Div 想知道
Дева Devi Deva 處女
Речь Rič Reč 演講
День Dina Deň 天
Свет Šveta Svet 世界
Зима Hima Zima 冬天
Снег Sneha (klzko) Sneh 雪 還有印度河流域的聯繫。《梨俱吠陀》和《摩訶婆羅多》也提及了其他大河 和小河。伏爾加河 奧卡河分水嶺間有多條河流,它們的名字甚至連《時代》 雜誌都未能更改。這些名稱不需要任何進一步的證明或澄清 它們本身就 很清楚。只需簡單列出 Poočí 盆地中河流的名稱,並將它們與摩訶婆羅多的 「聖泉」名稱進行比較,更準確地說,是其中被稱為「沿著泉水行走」的那 部分。本節描述了古代雅利安人土地 Bharaty 的恆河和 Jamuny 河流域的
200 多個神聖的水源(截至公元前 3150 年):
聖泉 斯洛伐克的 Poočí 盆地中河流
Agastia Agaška
Akša Akša
Apaga Apaka
Arčika Arčikov
Asita Asata
Achalia Achalienka
Vadava Vad
Vamana Vamna
Vanša Vanša
Varacha Varach
Varadana Varaduna
Kaveri Kedara
Karevka Kidra
Kubdža Kubdža
Kumara Kumarievka
Kušika Kuška
Manuša Manušinskoj
Pariplava Plava
Plakša Plaksa
jazero Rama jazero Rama
Sita Siť
Soma Som
Sutirtcha Suterki
Tunši Tušina
Urvaši Urvanovskij
Ušanas Ušanec
Šankchini Šankini
Šona Šana
Šiva Šivskaja
Jakšini Jakšina
令人驚訝的不僅是我們所面對的摩訶婆羅多聖水源和俄羅斯中部河流名稱的
字面巧合,甚至是它們相互情緒的巧合。例如,在梵語和俄語中,以“F”開頭 的單字都極為罕見;因此,在摩訶婆羅多的河流列表中,只有一條河名為 Falguna,它流入 Sarasvati 河。但根據古代雅利安文獻的記載,Sarasvati 河
是唯一一條流經亞穆納河以北和恆河以南的主要河流,並在河口匯入亞穆納 河。唯一與之相對應的河流是位於捷克的 Kľažma 河,位於 Oky 河以北、伏 爾加河以南。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它的數百條支流中,只有一條河的名 字以「F」開頭 Faľugin!儘管已有 5,000 年歷史,但這個不尋常的名字 基本上保持不變。
我們還有另一個例子。根據《摩訶婆羅多》記載,在 Kamiaka 神聖森林的南
部,Jamunu 河 Praveni(Pra-河)與 Hodavari 湖(梵語中「vara」意為
「圓圈」)一起流入 Jamunu 河。今天的情況怎麼樣?最重要的是,在
Vladimírskych 森林的南部,Pra-河流入 Oky 河,而 Goď 湖就位於此處(我
們不要忘記,俄語的語言改革「劃掉了」其中的“h”,即古教會斯拉夫語中的 Herv Bukvice)。
2015 年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 發現,斯拉夫人約 10% 的血統來自印度河流域文明。該研究分析了來自歐洲 120 個不同群體的 2,600 人的基因數據。研究結果表明,斯拉夫人擁有印度 河流域文明血統的比例比任何其他歐洲人群都要高。
2016 年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另一項研究發現,俄羅斯人和烏克蘭 人擁有印度河流域文明血統的比例比波蘭人更高。該研究分析了來自俄羅斯、 烏克蘭和波蘭的 1700 人的基因數據。研究結果顯示,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約 有 12%的血統來自印度河流域文明,而波蘭人約有 8%的血統來自印度河流域 文明。
在《梨俱吠陀》和《摩訶婆羅多》中已經提到的梵語單字“Sabhā”,意思是: 「集會、會眾、會議、理事會…」有趣的是,這個詞在所有現代斯拉夫語中都 保留了下來,含義完全相同,直接源自原始斯拉夫語。
這個字非常重要,因為它可能是斯拉夫語中星期六(Subota)和猶太教「安 息日」(Shabbat)的字根。
在地名方面,斯拉夫國家中有許多地名在亞洲有對應,但在斯拉夫語中卻意 義不大,反之亦然。為了避免錯誤,這裏將只專注於我們熟悉的塞爾維亞地 區。
最明顯的地名之一是 Indjija 市,簡單翻譯就是「印度」。它的名字首次被提
及是在 15 世紀,對於這個名字沒有官方的解釋。當塞爾維亞修道院詩歌被發 現時,一些作者試圖將對印度的提及與這個城鎮聯繫起來。事實上,有些詩 歌也將印度稱為“Indjija”。然而,這一理論並沒有解釋該鎮名稱的真正來源。
也沒有解釋為什麼其他詩歌中提到了興都庫什山脈和滿洲。
距離 Indjija 不遠的地方是 Chenei 鎮,它與印度的 Chenai 相似。而距離此地 不遠處還有一座城市-Kikinda,同樣在15世紀被提及過,這個名字在塞爾維 亞語中並沒有任何意義,但卻讓人想起古代印度傳說的 Kishkindha 王國的名 字。
吠陀時期的另一個印度雅利安王國,Nishadha 王國,也許與尼什城(Nish) 相似。這是一座重要的城市,因為君士坦丁大帝就出生在這裡。在拉丁語中, 這座城市的名字是 Naisus,但由於這不是拉丁名字,我們可以假設斯拉夫語 單字更接近原始的羅馬前名字。
還有許多其他地名,其中大部分位於潘諾尼亞,即古代薩爾馬提亞:
Horgosh – 與哈薩克城市 Khorgas 相對,與中國接壤。
Paracin(羅馬名“Sarmates”)-與阿富汗的 Parachinar 相比較
塞爾維亞 Choka –印度 Choka
塞爾維亞 Pachir –阿富汗 Pachir
塞爾維亞 Begech – 巴基斯坦有兩個叫 Baghechi 的地方
塞爾維亞 Churug – 印度 Churugara(還有許多其他)
塞爾維亞 Sombor –印度 Sambhar(源自 Sambhar – 鹿)
塞爾維亞 Sanad – 印度 Sanad
離塞爾維亞薩納德不遠的地方叫 Bogarash,離印度 Bhagirath 不遠的地方有
Bhagirathi 河。印度還有幾個名為 Bhagirath 的城鎮。
塞爾維亞城市 Sabac ,與印度城市 Shahbaz Garhi 相似。這個字源自於波斯 語,指的是 shabhaz-皇家鷹,它在東南歐的繁殖地恰恰始於 Sabac 市所在 的塞爾維亞地區。
這只是在塞爾維亞每天都會遇到的眾多「奇怪」地名的一個小樣本,我們並 沒有想到它們可能有故事。薩爾馬提亞人(Sarmatians)和後來的阿瓦爾人
(Avars)部落確實曾經在這一地區繁衍生息,因此他們留下這樣的痕跡並不 奇怪。唯一的問題是,現代塞爾維亞歷史學家出於某種原因認為這個主題是 禁忌。
《梨俱吠陀》中多次提到 Krivi 部落。然而,人們對於他們的身份知之甚少。
甚至連他們的名字都有點神秘。
有趣的是,6 世紀最重要的斯拉夫部落之一也有同樣的名字 Krivich 或
Kryvich。他們的聯盟對俄羅斯第一個國家基輔羅斯的建立產生了強烈的影響。 如今,在拉脫維亞語中,Krievs 的意思是俄羅斯人,Krievija 的意思是俄羅斯。
斯拉夫名字的字源也未知。通常的解釋是,它來自“crooked”這個詞,實際上 在所有斯拉夫語言中發音都很相似。然而,沒有任何邏輯可以解釋為什麼一 個國家會為自己選擇這樣的名字。
學者 Cogniarchae 提出另一種理論,即這個詞的起源可能在於斯拉夫語中表 示血液的單詞,在原始斯拉夫語中是“ Kry ”,因此,其含義是「同一种血統的 人」、「有血緣關係的人」。
梨俱吠陀提到的另一個部落是 Rudra。Rudra 也是一位神,可能與獵戶座有 關。但這梵語也有「血」的意思。因此,Krivi 和 Rudra 可能是同一群人的不 同稱呼。
另一方面,印度神話中的夜叉女(Yakshis)則是以森林之靈的名字命名的。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巴爾幹地區最受歡迎的姓氏之一是 Jakshic,例如著 名藝術家 Djura Jakshic 。這個姓氏的意思是,這個王朝的第一位統治者是
Jaksha(或 Yakshi 的一個部落)
著名的劍浮沙(Kamboja)的身份則更為人所知。他們是印度伊朗血統的白 皮膚騎兵,也被稱為塞迦人(Sakas),柬埔寨(Cambodia)這個國家因他 們而得名。
根據維基百科,Kamboja 的字源來自 Kum 或 Kam 的山區高地。托勒密稱它 們為 Komedes。
「Kam」 這個山地高地的名字很有趣,因為斯拉夫語中表示石頭的單字是 「kam」、「kamak」、「kamen」。此外,尚未得到解釋的單字 Bhoj 或
Boja 聽起來幾乎與 Boii 部落的名稱完全一樣,現代波西米亞(捷克共和國) 就是以該部落的名字命名的。
Danavas 是原始水神達努(Danu)的兒子。作為「雨」或「液體」的詞,
dānu 與阿維斯陀語 dānu(「河流」)相對,並且與頓河(Don) 、多瑙河 (Danube) 、第聶伯河( Dneipe )、德涅斯特河(Dniestr) 等河流名稱 相對。
事實上,多瑙河的斯拉夫語名稱“Dunav”可能是發音最接近的。它取代了較老 的 Ister。
如果這次從印度的遷徙確實發生過,那麼它很可能發生在青銅時代,當時人 們從東方大規模遷徙到巴爾幹半島和地中海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透過 與上面的例子相同的發音河流名稱來建立聯繫。
Danavas 部落可能是海上民族的丹尼人(希臘文為 Danaoi ),後來在猶太 經文中變成但支派。根據聖經,但支派由但的後裔組成。但是雅各和拉結的 使女辟拉之子(創世紀30:4)。在聖經中,辟拉是拉結的使女,雅各的妾, 但是辟拉的兩個兒子之一,另一個兒子是拿弗他利。根據《民數記》,但支 派是以色列第二大支派,僅次於猶大支派。
此外,他們也可能與愛爾蘭民間傳說中的 Tuatha Dé Danann 有關,根據傳 說,Tuatha Dé Danann 來自埃及。最終,丹麥這個國家可能會以他們的名字 命名。
事實上,偉大的史詩《摩訶婆羅多》講述了一場偉大的戰爭。一方面,主角 是 Pandava 兄弟,其名字的意思是「蒼白」。
這場戰爭的失敗,加上極端的氣候變化,可能是青銅時代大遷徙的主要原因。
希羅多德也提到了斯基泰人攻打巴比倫的事件,後來他們回來後發現他們的 奴隸已經叛亂了。有趣的是,一些塞爾維亞中世紀詩歌將印度稱為古塞爾維 亞,並準確地描述了這場戰爭。
東歐大草原是韃靼帝國的中心地帶,換句話說,印度吠陀文明就是來自韃靼 帝國。
參考自:
https://historycooperative.org/roman-mythology/ https://cogniarchae.com/2016/02/05/on-some-connections-betweenancient-slavs-and-india/
https://cogniarchae.com/2019/07/30/slavic-roots-in-rigvedic-india/ https://bharatabharati.in/2021/01/27/on-relations-between-the-old-slavicreligion-and-the-vedic-religion-of-india-rastko-kostic/
https://bharatabharati.in/2021/04/11/more-on-the-relations-between-theold-slavic-religion-and-the-vedic-religion-of-india-rastko-kostic/ https://www.tartaria.sk/mahabharata-a-my/
遺傳密碼的起源可能是生命最大的謎團。直覺上,鑑於它是所有已知生物所 共有的,它在地球上的出現早於第一個生物,即產生所有生命王國的原始細 胞。最初,它的範圍可能要小得多,只有編碼幾個氨基酸的訊息,但隨著生 命的出現和進化,它會變得越來越複雜。
遺傳訊息是指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或鹼基的排列序列,位置在 DNA 分子上。一般認為遺傳訊息在有遺傳效應的一段 DNA 分子的一條鏈上,稱為 訊息鏈。訊息鏈是指與模板鏈互補的這條鏈,模板鏈上的鹼基序列不代表遺 傳訊息。以模板轉錄成 mRNA,mRNA 上的鹼基排列順序稱為遺傳密碼,所 以經過轉錄後,遺傳訊息就會轉化成遺傳密碼。遺傳密碼的位置在 mRNA, mRNA 上鄰近的 3 個鹼基決定一個胺基酸,這 3 個相鄰的鹼基稱為密碼子。
遺傳密碼現已查明,共有 64 個密碼子,其中有 61 個有效密碼子,代表 20 種 胺基酸。每種胺基酸的密碼子數目差異很大,有些胺基酸有幾種密碼子,如 亮胺酸一共有 6 個密碼子(UUA、 UUG、CUU、CUG、CUA、CUC),而 甲硫胺酸只有一個密碼子(AUG)。在地球上,除極少數的生物(如某些原 核生物有小部分不同)外,遺傳密碼是通用的,這說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 是由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
密碼子(codon)是指信使 RNA 分子中每相鄰的 3 個核苷酸編成一組,在蛋 白質合成時,代表某一種胺基酸的規律。信使 RNA 在細胞中能決定蛋白質分 子中的胺基酸種類和排列次序。信使 RNA 分子中的 4 種核苷酸(鹼基)的序 列能決定蛋白質分子中的 21 種胺基酸的序列。而在信使 RNA 分子上的 3 個 鹼基能決定一個胺基酸。
密碼子(codon):mRNA(或 DNA)上的三聯體核苷酸殘基序列,編碼著
一個特定的胺基酸,tRNA 的反密碼子與mRNA的密碼子互補。
起始密碼子(initiation codon):指定蛋白質合成起始位點的密碼子。最常 見的起始密碼子是甲硫胺酸或纈胺酸密碼。
終止密碼子(termination codon):任何tRNA分子都無法正常辨識的,但可 被特殊的蛋白質結合併引起新合成的勝肽鏈從翻譯機器上釋放的密碼子。存 在3個終止密碼子:UAG,UAA 和 UGA。
我們的DNA分子,在正常情況下,具有普通經典電腦的屬性,透過DNA分子 的微晶液體進行工作,是我們透過影像存取空間資訊網路。我們需要進行形 象化的思考,然後這些空間中的圖像會進入這個資訊網絡,並返回給我們對 相同想法的答案(例如在谷歌中對所要求的問題的答案)。然後,在心裡得 到答案後,你就可以驚呼:「我發現了!」「我明白了!」 同時,三元件主機板上的普通古典電腦工作時有一個原理:交替感知訊號0或 1。在電腦鍵盤上使用按鍵的範例:透過「shift」鍵,您可以交替按下相同的 鍵,例如,鍵盤數字「5」和百分比「%」是在相同的鍵 - 交替 - 或/或。同 樣的原理也適用於透過 DNA 分子思考的方式。
但在獅子/火/太陽/月亮和牛/羊/牡羊座/水的技術過程條件下,透過某些技術, DNA分子已經具有量子電腦的屬性-可以同時感知訊號0和1。這些就是來自 「程式設計」科學以及神學家約翰的啟示錄 - 啟示錄的 7 個印章的 0、1 信號 原理。當一個人開啟 DNA 分子的其他量子特性時,就會出現我們稱為神奇但 無法解釋的機會和能力,例如:
像 Vanga 和 Edgar Cayce 一樣具有透視占卜能力; 懸浮-克服重力,使主體或物體漂浮在空間中(懸浮),而不接觸固體或液
體支撐物的表面;
量子隱形傳態-人在空間中的瞬間移動;
過渡到其他維度;
心靈感應-遠距離讀取思想,像 Wolf Messing 一樣;
心靈感應是指人僅憑思想就能影響物理對象的能力;
超感官知覺、ESP、超感官知覺(來自拉丁語 extra「超過,超越」+sensus
「感覺」)-用來描述許多超自然形式的感知或人類能力的術語; 用手進行生物治療,像 Juna 等人的一樣
瑪雅人很久以前就對「太陽印章」進行了大量記載,但除了記載普遍接受的 和存在於互聯網上的各種信息之外,我會嘗試從其他方面來考慮它們。關於 瑪雅部落的「太陽印章」,並不是一切都為人所知和考慮。
透過研究瑪雅部落的20種人格類型/性格、DNA的純潔性以及DNA中包含的 化學元素,學者 ФЕЯ СОВА 得出這樣的結論:人的性格/類型是自然賦予的, 而非父母賦予的,即DNA分子的純潔性。而且這取決於哪一天和哪一夜,由 3 個封印組成的 1 個主要氨基酸會將我們封印在 DNA 中,就像白天的太陽或 晚上的月亮一樣。
讓我們從多部基督教作品中的三位一體形象開始我們的思考。所有的古代聖 像、壁畫、繪畫幾乎總是描繪3位英雄,他們是人類思維的3個形象,而不是 人。在過去,任何一個聖像都被親切地稱為「圖標」,因為它們都烙印了一 些供我們思考的形象。Obrazok obrazochek、圖標、圖像(俄語同義詞 詞典:obrazok 是「圖像」的縮寫)。
各種古老的童話畫都形象化地描繪了相同的3個核苷酸的三聯體/三元組,從 生物學角度來說,我們的DNA鏈就是由它們編織而成的。例如,命運女神摩 伊賴也編織了 DNA 鏈。
摩伊賴(Moirai、The Fates)是希臘神話中命運三女神的總稱。她們的希臘 語名字Μοίραι來源於μοίρα,大意為部分、配額,延伸為生活和命運而對人 的配給,因此她們的本意為分配者。她們通常以3位老婦人的形象出現,整天 忙碌著紡織人與神命運的絲線。在羅馬神話中,她們被稱為帕耳開 (Parcae)。在北歐神話中也能找到對應者:諾倫三女神。
「moira」在古希臘語中被翻譯為「部分」、「份額」、「命運」,我們每個 人在出生的時候就被單獨銘刻/封印,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
DNA 分子由 2 或 3 條鏈組成,這些鏈部分(葉),您可以透過它們決定自己 的命運。
3個命運女神分別為: -克洛托(Clotho,命運的紡線者)
負責將生命線從她的卷線杆纏到紡錘 上。她在羅馬神話中的對應者稱為諾娜(Nona,第九),最初是象徵懷孕第 九個月的女神。
-拉刻西斯(Lachesis,命運的決策者) 負責用她的杆子丈量絲線。她在 羅馬對應為得客瑪(Decima,第十)。
-阿特羅波斯(Atropos / Atropa /Aisa,命運的終結者) 剪斷生命線的 人。正是她用她那「令人痛恨的剪子」決定了人的死亡。她在羅馬對應為墨 爾塔(Morta,死亡)。
三位一體的女神摩伊賴形像地代表了 DNA 分子中的一個主要氨基酸,它由 3 個核苷酸組成- 埃及伊西斯石板中心顯示的化學元素:1 條鏈代表現在的核苷 酸,1 條鏈代表過去,1 條鏈代表未來。
這是主要的氨基酸(共 20 種),每個人都有3種,每種都是獨一無二的,不 同於其他人,即它由 3 種不同的化學元素組成 - 20 種類型的人各自擁有的核 苷酸。她是每個人最主要、最重要的人,我把她稱為母性三角,女神摩伊賴
從她那裡編織出 DNA 分子中的線。以主機板上的 3 個電腦元素的圖像和相 似性命名。此外,在伊西斯石板的中央,在第一個胺基酸的 3 個母體核苷酸 中添加了兩個三角形中的另外 4 種元素(火、水、空氣、土) 。 總的來說,結果是:7 個三元組/三胞胎/三重奏(7 個三元組包含 7 個元素) 是神學家約翰啟示錄中描述的7 個啟示錄封印(3 個聖三位一體封印 + 4 個 自然元素封印) 。
瑪雅部落似乎用太陽「封印」了這3種母體元素中的一種主要氨基酸,並稱之 為「太陽封印」。太陽或月亮本身透過其電磁輻射將1 個主要氨基酸封入人類
DNA 分子中,但瑪雅部落在他們的曆法中為我們帶來了「太陽封印」的形象 - 民間哈布曆法為 18980 天 = 52 天 * 365dn,而儀式曆法 Tsolkin 為 260 天 = 52 天 * 2033 個氨基酸。瑪雅部落的每個日子/人/人都有自己的特徵和名 稱 太陽/月亮印記。
在瑪雅曆法 Tsolkin(瑪雅人稱之為「儀式」)上,以圓圈的形式描繪了20張 圖片 這些圖片是生物學上人類DNA中的20種氨基酸(瑪雅人稱之為20個 「太陽印章」),每一張圖片都是在某一天和某一小時出生的一個人的「瑪 雅太陽印章」。
而在彩色圖12的中央圓圈中的右側曆法-HAAB(瑪雅人稱之為「文明」)上,
也描繪了參與DNA分子形成的另外4種顏色元素:水、火、空氣、土。即在日 曆的正中央,例如今天是當前日期,用一隻黃狗來表示。同時,這隻黃狗( 1 代表一個人的一個氨基酸/3 個神聖核苷酸的人)透過這兩個曆法之間的連接 轉換,有條件地與哈布曆法右邊的 4 種有色元素交替一致(形成化學鍵)。
瑪雅人的所有彩色圖片,共 20 張,每張都有 3 個捲曲圖像 - 一張圖片中有 3 個核苷酸。
結果,瑪雅部落在他們的日曆中使用了7個啟示錄印章(來自3種元素捲曲的1 個瑪雅氨基酸+4種自然元素)。關於啟示錄的7個印記,我們需要在單獨的 文章中單獨討論,因為它很長。但是根據瑪雅曆法,我們現在可以透過點和 線(瑪雅數字的特殊表示)來確定一個人所需生日的日期。數字的記錄基於 二十進制數字系統。
但這裡最重要的問題是瑪雅人如何知道誰 什麼類型/人物 將在未來出 生,或已經出生在現在、過去,在他們根據日曆計算出的某一天。事實證明, 在某一天/夜晚和時刻,1 確實誕生/被封印了 DNA 分子中帶有 3 個封印 (現在、過去和未來)的 20 種氨基酸之一。
這意味著這些氨基酸的性質/類型/特徵不僅為瑪雅部落所知,而且我們的化學 家和科學家也早已「刨根問底」地整理出這些氨基酸,並且保持沉默。因此, 根據瑪雅曆法進行計算,我們只能從瑪雅部落中得到出生於 2023 年 5 月 10 日的人的類型/性格,而不知道他或她的父母,也沒有來自他們的基因。
我們的當局也正在試圖了解每個人的過去、未來和現在,並正在為此盡一切 努力。輸入的生物特徵護照就是一個例子。
事實證明,人的性格不是由父母賦予的,而是來自 DNA 分子的純潔受孕和其
中 3 個封印的印章。而且這取決於什麼以及在哪一天/晚上,3 個印章中的 1 個主要氨基酸之一會將我們封印在 DNA 中,就像白天的太陽或晚上的月亮一 樣。
有了 DNA 形式的人體生物特徵識別數據,你就可以透過胺基酸的特性計算出 很多關於他的信息,甚至可以發現他自己都想不到的東西,例如什麼因素可 以對他體內的三位一體產生外部影響。而如果在明知這一點的情況下,仍然 施加這樣的外在影響,這個人/這些人將無法理解自己受到了某種壓力/影響,
也無法抵抗它。
《韋萊斯之書》(Book of Veles)是一部被主流學界視為偽造的文學作品, 據稱是一本寫在木板上的 古斯拉夫宗教和歷史文本。
Prav (Правь)、Yav (Явь) 和 Nav (Навь) 是宇宙的 3 個維度或品質,正如卡巴
拉(Kabbalah)的《光輝之書》(Zohar)第一章和斯拉夫本土信仰
(Rodnovery)的《韋萊斯之書》中所描述的那樣。較早的資料僅提到了古 斯拉夫宇宙觀中的 Nav 和 Yav 概念,類似於道教中的陰陽,而 Prav 並不是 該概念的一部分。Prav、Yav 和 Nav 字的字面意義分別是「正確」、「現實」 和「機率」。神 Triglav(「三頭神」)也將他們視為統一的象徵。Ebbo(約
775 年 - 851 年 3 月 20 日,蘭斯大主教)早已記錄道,Triglav 被視為體現 天堂、地球和冥界/人類之間的聯繫和調解;樣 Karel Jaromír Erben 一樣。
烏克蘭羅德教(Rodnovery)領袖 Halyna Lozko 在《韋萊斯之書》的神學評 論中強調了天、地、人 3 個層面的宇宙統一性。她將羅德教神學和宇宙學定 義為「基因神論」。上帝,以不同的位格形式存在,是從無所不在的力 量 Svarog 中產生的眾多神靈,在基因上(rodovid)與人類相關。在人類層 面上,上帝透過地球上的祖先和親屬血統化身而來。倫理道德最終源自於這 種宇宙觀,因為只有民族與土地的關係才能與自然和諧共處。同樣的觀點是 神的遺傳本質,英格利斯主義(Ynglism)的羅德教派把這種觀點稱為「羅德 神論」 。
對人類祖先的崇拜很普遍,如斯拉夫人和雅利安人所謂的祖先"Or" 或 "Oryi", 以及海參崴(Vladivostok)人崇拜的"Dingling"等當地祖先。人們相信神聖祖 先是親屬,也是親屬關係的產生者和持有者的精神。俄國人民黨和新納粹主 義領袖 Alexey Dobrovolsky(又名 Dobroslav)強調血統的重要性,聲稱親 屬純度的違背會導致與親屬神聖祖先關係的喪失。
據自然療法研究者 Elena Ageyeva 解釋,世界被視為3個領域的結合:Yav'、
Prav' 和 Nav'(撇號表示軟音)。
Yav'(白色)代表物質和塵世的世界,是人們物質生活的世界。
Nav'(藍色)是能量領域,祖先、神、能量實體和即將前往 Yav' 的靈魂居住
於此。人們相信靈魂是不朽的,可以再次回到 Yav' 身邊。
Prav'(此字與英文表示「正確」的「pravo」相似,意義範圍相同)是連結兩 個領域的普遍法則。以紅色為代表。Yav' 和 Nav' 中的生命同樣重要,應該用 於內在的成長和發展。
斯拉夫人自稱是“pravo-slavnye”,意思是遵循和讚美 Pravo 或 Prav' 的人 存在的普遍法則、道德原則、通往善的真正知識。這大概就是這些人被形 容為「斯拉夫」的原因。斯拉夫人道德觀念高尚,崇尚信仰和正直,這從許 多童話故事中的圖騰動物和人物如天鵝、狼、鸛、獵鷹等中也可見一斑。
這 3 個領域的顏色在斯拉夫國家的國旗上也很常見。
世界的三位一體也貫穿在眾神殿中 有 3 位主神。Svarog-終極創造者、 創造性思維(意識)、眾神之父、親屬和世代之神、生命的起源和源頭。他 的元素是空氣。Perun 用普拉夫法則引導大家的神,運動和變化之神,改 變宇宙的力量,活躍的能量。他的元素是火。 Sventovid-光明之神,幫助人 們生活在現實世界中,並賦予生命、生命力(Yav')。他的元素是土。由於 所有的河流都流經土壤,因此這個神也與水元素有關。同時,所有這些神都 被認為只是一個神,即 Svarog 的表現,因此沒有真正的區分。Svarog 與梵 文 Svarga 相似,意為天堂。這個三位一體的概念也適用於農業季節 播 種季節、收穫季節和土壤休耕季節。
在印度吠陀經中,類似的三部曲是三特質(梵語:गुण;Guṇa)和三神(梵天
-毘濕奴-濕婆)。
也存在對立的概念,例如 Belobog 和 Chernobog(白神和黑神),它們被 認為是存在的兩個方面,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樣。它們並不是本質上的善與惡, 而更像是不斷相互對立以達到平衡、並存的力量,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樣。
Makosh 是月亮女神,也是女性的女神之一,尤其是那些編織布料的人,因 為 Makosh 使用銀線編織人們的命運。主要的女神是 Lada,主要處理婦女事 務,而她的女兒 Lelya 則處理年輕婦女和女孩的事務。
斯拉夫的衣服、房屋和日常物品充滿了代表某些實體或保護護身符的神聖符 號,但有些也與神直接相關。
另外,再補充一下,道教有三清,又作道祖,即玉清、上清、太清,原本指 「三清境」: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餘天、玉清境清微天,它們位於道教 神話中的天庭層級「種民天」的上方,後來三清一詞被用以指稱三清尊神, 即玉清之主元始天尊、上清之主靈寶天尊、太清之主道德天尊。這三清尊神 乃是在道教神話中,天地被造創之初出現的神仙,故號稱三清道祖。
神道教有造化三神,是日本神道教所奉祀的神,出自《古事記 序》,包括天 之御中主神、高皇產靈神、神皇產靈神。天之御中主神(あまのみなかぬし の みこと,或天御中主尊)是日本神話裡的別天津神之首;高皇產靈尊(た かみむすび の みこと)為《日本書紀》裡的記述,《古事記》則記作高御產 巢日神(たかみむすび の かみ),祂是日本神話裡的別天神,別名作高木神 (たかき の かみ);神皇產靈尊(かむみむすひ の みこと)為《日本書紀》 裡的記述,《古事記》記作神産巢日神(かみむすひ の かみ),《出雲國風 土記》則寫成神魂命,祂是日本神話裡的別天神。
還有,和上面提及的羅德教剛好相同,三才說是儒家哲學中關於天、地、人 或天道、地道、人道的學說。「三才」又稱「三材」。三才說為戰國以來中 國傳統哲學的通說。易經繫辭下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 三才而兩之。」說卦云:「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 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三才之語詞即由此而來。
巧合地,佛教的中心也是「三寳」,成為佛弟子則叫做「皈依三寳」。
參考自:
https://www.tart-aria.info/en/cvyataya-troica-kod-dnk-i-biometriya-vkalendare-majy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netic_cod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av-Yav-Nav
https://schoolofnaturalmedicine.com/2021/05/02/slavic-culture-in-vedicand-medieval-russia/
https://www.nmthorn.com/post/the-prav-the-yav-the-nav-understandingthe-three-parts-of-slavic-world
11 -《韋萊斯之書》的政治含意
聖弗拉迪米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Vladimir the Great,受洗後取教名瓦西里;
958 年 1015 年 7 月 15 日)是基輔羅斯政治家、軍事活動家、諾夫哥羅德王 公(969 年 977 年)、基輔大公(978 年 1015 年)。他是留里克王朝早
期最重要的成員,關於他的歷史資料也非常的多,他因把拜占庭帝國的諸多 文化引入基輔羅斯大公國,讓古羅斯文化和拜占庭文化融合,並透過接受東 正教而進入歐洲的基督教政治圈。
《弗拉迪米爾的皈依》(Conversion of Vladimir the Great) 是一部在中世
紀資料中以多個不同版本記載的敘述,講述了弗拉迪米爾大帝在 980 年代從 斯拉夫異教徒皈依拜占庭基督教的過程。
在傳統史學中,這次洗禮被稱為弗拉迪米爾的洗禮,並被視為基輔羅斯基督 教化的亮點(被稱為羅斯的洗禮)。
幾乎所有記載都一致認為,弗拉迪米爾的洗禮與另外兩件事發生在同一時間: 弗拉迪米爾與拜占庭公主紫衣貴族安娜(Anna Porphyrogenita,963 年 3 月
13 日 1011 年)(共治皇帝巴西爾二世和君士坦丁八世的姐妹)結婚,以及 弗拉迪米爾圍攻並佔領了克里米亞半島的一座名為克森尼索(Chersonesus) 的拜占庭城市。他們分歧的焦點在於這 3 起事件之間的關係、發生的順序、 原因。整個皈依故事佔據了《往年紀事》(Primary Chronicle)的很大一部 分:第 84 至 121 頁,佔整個文本 286 頁中的 37 頁(12.9%)。
根據《往年紀事》記載,公元 6495 年 (987 年),來自「保加利亞人」(代表 伊斯蘭教 ) 、「日耳曼人」(代表西方基督教 )、 「猶太人」(代表猶太教; 他們可能是可薩人)和「希臘人」(代表東方基督教)來到基輔,試圖讓弗 拉迪米爾皈依他們的宗教。Ostrowski(2006)評論道:「傳教士的整個經歷
讓人想起了8世紀可薩汗國可汗布蘭面前的一場爭論。」
下面的傳說軼事描述了這一結果。在會見伏爾加保加利亞人的使者時,弗拉
迪米爾認為他們的宗教不適合他們,因為要求進行割禮,並且禁忌飲酒和豬 肉;據稱,弗拉迪米爾當時說道:「喝酒是俄羅斯人的樂趣。」他也諮詢了
猶太使節(他們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可薩人),向他們詢問了猶太教,但最終 拒絕了猶太教,並表示失去耶路撒冷就是被上帝拋棄的證據。然而,一位希 臘哲學家的長篇演講(被稱為「哲學家的演講」)對舊約和新約進行了闡釋, 以支持東方基督教,給弗拉迪米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儘管如此,他還是猶 豫了,沒有皈依。
西元 987 年,在與他的波雅爾貴族商議後,弗拉迪米爾派遣使者去研究3個 鄰近民族的宗教
信奉伊斯蘭教的伏爾加保加利亞人、信奉西方基督教的 日耳曼人和信奉東方基督教的希臘人,這3個民族的代表一直敦促弗拉迪米爾 皈依他們各自的宗教。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沒有派遣代表團前往猶太可薩人, 儘管在第一個故事中也提到了猶太可薩人。
使者報告說,穆斯林的伏爾加河流域聖索菲亞大教堂,拜占庭教堂舉行了完 整的節日儀式,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我們 不知道我們是在天堂還是在人間」,他們說。
當這些報告再次明確表示支持希臘東方基督教時,弗拉迪米爾再次猶豫了, 並沒有改宗。
在《往年紀事》中,弗拉迪米爾受洗的記載之前就有所謂的科爾松傳說。根 據這個杜撰的故事,公元 988 年,弗拉迪米爾圍攻了希臘城鎮赫爾松 ( Chersonesus ,Korsun')。他試圖切斷城市的供水,並發誓如果計劃成功, 他將皈依基督教:「如果成功,我將受洗」(教會斯拉夫語:Аще се ся
събудеть, имамь ся крьстииии)。然而,弗拉迪米爾在佔領城鎮後並沒有 皈依基督教,而這個誓言也再也沒有被提起。
佔領赫爾松後,弗拉迪米爾發出訊息威脅共治皇帝巴西爾和君士坦丁,除非 他能娶他們的妹妹紫衣貴族安娜為妻,否則他們將攻擊並佔領君士坦丁堡。3
位君主隨後進行了談判,皇帝要求弗拉迪米爾在將他們的妹妹嫁給他之前接 受洗禮,弗拉迪米爾承諾,一旦安娜到來,他將在安娜的陪同下接受神父的 洗禮。安娜強烈抗議整個安排。「這就像是我要被囚禁了,」她悲嘆道; 「我最好死在家裡」。她的共治皇帝兄弟懇求她離開:「透過你的幫助,上 帝讓羅斯的土地悔改,你將使希臘擺脫嚴重戰爭的危險。」難道你沒有看到 俄羅斯人已經給希臘人帶來了多大的傷害嗎?如果你不出發,他們可能會帶 給我們同樣的不幸。
」因此,為了拜占庭和基輔之間的和平,她同意了。公 主安娜淚流滿面地告別了祖國,來到赫爾松,鎮上的居民接待了她。
婚禮前夕,安娜剛到來,弗拉迪米爾突然失明。安娜告訴他去受洗,這樣他 就能恢復視力。於是他受了洗禮,他的盲眼立刻就痊癒了。《往年紀事》記 載洗禮發生在克森尼索,但文獻稱有些人錯誤地聲稱洗禮發生在基輔、瓦西 里耶夫或其他地方。隨後,他與拜占庭公主舉行了婚禮。
真相就是,留里克王朝諸大公中,第一個注意到「宗教」威力的是弗拉迪米 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雖然亞羅波爾克對基督教有著個人偏愛,但他沒有意 識到宗教信仰的政治力量)。弗拉迪米爾的宗教政策是,儘可能使人民的信 仰對大公政權有利。他曾試圖統合東斯拉夫人普遍信仰的多神教,下令搜集 所有多神教諸神的神像,但沒有成功。這時他意識到也許須要引入發展完善 的外來宗教,在經過謹慎考慮之後,決定選擇東正教為基輔羅斯的唯一宗教。
實際上,弗拉迪米爾接受東正教的主要因素是謀求發展與拜占庭帝國的關係。
從奧列格大公時代起,羅斯統治者就經常干涉拜占庭事務。與拜占庭帝國的
貿易是各方面落後的基輔羅斯吸取先進文化的主要途徑。由於拜占庭帝國皇 帝巴西爾二世企圖利用羅斯的軍事力量來幫助鎮壓帝國小亞細亞部分的叛亂, 弗拉迪米爾很容易與他結成同盟。
由於意識到宗教信仰對鞏固封建制度的有利性,弗拉迪米爾立刻開始強制推 行基督教。他規定基督教(這裡實際上是東正教)為羅斯的國教,命令人民 必須信仰。在他回到基輔之後,便下令所有基輔市民在第聶伯河中接受拜占 庭教士的洗禮,並把多神教的神像投入河中。很快在羅斯其它主要居民點也 都發生了人民受洗、搗毀異教神像的事件。這一歷史事件稱為「羅斯受洗」。
在基輔的洗禮儀式之後,該國其他城市也舉行了類似的儀式。《約阿希姆編 年史》(Ioachim Chronicle)記載,弗拉基米爾的叔叔 Dobrynya 「用火」
強迫諾夫哥羅德人皈依基督教,而當地市長 Putyata 則「用刀劍」勸說同胞 接受基督教信仰。同時,主教 Ioakim Korsunianin 在一處異教徒墓地上建造 了第一座木製的「有 13 個頂部」的聖智慧大教堂。
異教在該國長期存在,並在伏爾加河上游起義和其他偶爾的異教抗議期間浮 出水面。以羅斯托夫為中心的東北部地區對此新宗教尤其持敵意。諾夫哥羅 德本身直到 1071 年才面臨異教徒起義,主教 Fedor 面臨著真正的人身威脅; 王子 Gleb Sviatoslavich 用斧頭將一名巫師砍成兩半,驅散了人群。
到了近代,斯拉夫民族的本土信仰開始復興。
斯拉夫本土信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和19世紀歐洲的浪漫主義運動, 這是對理性主義和啟蒙時代的反應。隨著知識分子開始維護自己的民族遺產, 歐洲各地的民族主義情緒也日益高漲。1818 年,波蘭民族誌學家 Zorian Dołęga-Chodakowski(1784年 –1825年)在著作《論基督教之前的斯拉夫土 地》(O Sławiańszczyźnie przed chrześcijaństwem)中宣稱自己是「異教
徒」,並認為斯拉夫民族的基督教化是一個錯誤。因此,他成為波蘭以及所 有斯拉夫國家回歸斯拉夫宗教的先驅。同樣地,波蘭哲學家 Bronisław
Trentowski(1808年 -1869年)認為斯拉夫人的歷史宗教是理解神聖造物主的 真正途徑,並認為基督教未能做到這一點。在捷克,1839年,醫生兼教師
Karel Slavoj Amerling(1807年 –1884年)創立了新斯拉夫宗教信徒兄弟會
(Bratrstvo Věrníků Nového Náboenství Sláv),後來,該團體就被奧地利 統治者禁止了。波蘭的另一位先驅是 Jan Sas Zubrzycki(1860年 -1935 年), 他詳細闡述了「神知」(Bogoznawstwo)的教義。正是浪漫主義對本土前 基督教宗教的重新發現和重新評價,為後來羅德教(Rodnovery)的出現鋪 平了道路。
Zorian Dołęga-Chodakowski 在 1818 年出版了小冊子《論基督教之前的斯 拉夫土地》中闡述了他對斯拉夫歷史和文化的看法。他的理論並沒有得到學 術界的好評,但卻影響了小說家、藝術家和新異教徒。Chodakowski 認為斯 拉夫人起源於印度,並於西元 6 世紀移居到歐洲。他使用了波蘭語單字 inąd (意為「其他地方」)作為其印度祖國假說的語言證據。他認為斯拉夫語言 和文化一直存在著統一,並且以「獨立精神」為特徵。他希望將其視為未來 民族文化的基礎。他認為這可以透過有意識地收集和研究民間傳說材料來實 現。
Chodakowski 將早期斯拉夫人視為原始民主人士,這種觀點影響了歷史學家 和左翼政治家 Joachim Lelewel,後者同意古斯拉夫宗教(Lelewel 將其解釋 為一神論)將成為 19 世紀進步主義的良好典範。Chodakowski 確立了波蘭浪 漫主義的幾個主要主題,特別是對斯拉夫身份和異教的關注,反拉丁情緒, 以及對地理北方的認同。他認為波蘭文化中本土斯拉夫元素與外來拉丁元素 具有二元性,這種觀點對波蘭文學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Chodakowski 被認為是波蘭本土信仰的創始人之一。歷史學家 Peter Brock
認為,Chodakowski 是波蘭民粹民族主義的精神之父。對此,波蘭裔美國歷 史學家和政治學家 Mieczysław B. Biskupski 提出了質疑 ,他認為波蘭民族主 義起源於 1863-1864 年失敗的一月起義所造成的政治格局。因此,它屬於與
Chodakowski 的作品不同的時代,其中波蘭文化民族主義僅出現在更廣泛的 斯拉夫主義背景中。
波蘭的斯拉夫本土信仰(Rodnovery;波蘭語: Rodzimowierstwo)在 2007 年根據 Scott Simpson 的統計,有 2000 到 2500 名「積極參與的定期參與 者」。2020 年,Konrad Kośnik 和 Elżbieta Hornowska 估計,波蘭境內的羅 德教徒數量在 7,000 至 10,000 之間。
斯拉夫本土信仰是一種斯拉夫異教(Slavic paganism),是斯拉夫人在信仰 基督教之前所信奉的宗教,隨著基督教的傳入,斯拉夫多神教漸漸消失,現 今只留存在東歐民間神話之中。
前面提過的《往年紀事》是完整保存的最早的俄羅斯編年史,它吸收了大量 有關各種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傳說、故事、口傳詩歌傳統的素材。其中講述了 弗拉基米爾王子為了簡化宗教而將其多神偶像置於基輔。
斯拉夫諸神的神明數量眾多且複雜。在接受基督教之前,斯拉夫人的宗教是 對大自然的神化(萬物有靈論),加上對個人擬人化部落神的信仰以及對祖 先的崇拜。關於原始斯拉夫最高級別神的組成的信息非常有限,因為在基督 教化之後,它們被基督教所取代。
已知的斯拉夫神靈分為3個階層:
-高級神 這個階段的神負責解決世界性問題:戰爭、饑荒、天氣、農作 物產量等。
-中位神 中位神是與家庭相關的守護神:手工藝、狩獵、捕魚、婦女的煩 惱和農業。
-下位神 這個階段有各種生物。例如,森林守護神,人魚。
但是到了現代,斯拉夫本土信仰通常被稱為羅德教,有時也被稱為斯拉夫新 異教 (Slavic Neopaganism ) ,它是一種現代異教。該運動被歸類為一個新的 宗教運動,其信徒回歸到中歐和東歐斯拉夫民族的歷史信仰體系,儘管該運 動也受到外部影響並包含多種思潮。儘管有些 Rodnover 組織進一步將該宗
教描述為吠陀教、東正教和舊信仰,“Rodnovery”是該社群內廣泛接受的自我 描述。
許多羅德教徒認為,他們的宗教是古代信仰的忠實延續,這種信仰在中世紀 斯拉夫人接受基督教之後,以民間宗教或有意識的「雙重信仰」的形式存留 下來。羅德教借鑒了現存的歷史和考古資料以及民間宗教,經常將它們與印 度教等非斯拉夫資料結合(因為人們認為它們來自同一個原始印歐語系)。
羅德教神學和宇宙觀可以被描述為一神教和多神教 崇拜宇宙的最高神以 及崇拜斯拉夫文化中所認同的多個神、祖先和自然之靈。羅德教的信徒通常 會集體聚會,舉行宗教儀式。這些儀式通常包括祈求神靈、獻祭、澆酒、跳 舞和共進晚餐。
待續。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ok_of_Veles https://meettheslavs.com/book-of-veles/ https://rodogoria.com/slavic-mythology/kniga-velesa-istoriya-poyavleniyai-poyasnenie-tekstov/ https://veles.site/news/velesova-kniga
https://localhistory.org.ua/texts/statti/velesova-kniga-naipopuliarnishii-feikpro-rannosloviansku-istoriiu/
https://ukraineworld.org/en/articles/analysis/russian-neo-eurasianism
12- 續《韋萊斯之書》的政治含意
當代有組織的羅德教運動興起於蘇聯解體之際,其來源多樣,領導人魅力非 凡,並在 19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和 21 世紀初迅速蔓延。羅德教的前身是 18 世紀末和 19 世紀的斯拉夫浪漫主義,該主義讚美了斯拉夫社會的前基督教信 仰。1930 至 1940 年代,波蘭、烏克蘭等國出現了致力於建立斯拉夫本土信 仰的活躍宗教人士,而史太林領導下的蘇聯也大力推動古斯拉夫宗教的研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東歐共產主義國家建立後,居住在西方國家的斯拉夫移 民培育出了羅德教的新變種,後來,特別是在蘇聯解體後,它們被引入中歐 和東歐國家。近年來,該運動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研究。
斯拉夫神話並沒有像希臘或羅馬神話那樣被記載在任何經過驗證的第一手資 料中。事實上,歷史學家和民族誌學家很難證明在基督教化之前就存在斯拉 夫文字體系。據信,斯拉夫人的宗教傳統、習俗和信仰是透過口頭傳承下來 的,但隨著基督教的興起,許多內容經過時間的考驗而被抹去。
在基督教化之前,關於斯拉夫宗教的歷史記錄很少,這些記錄主要由非斯拉 夫人的基督教傳教士記錄下來,他們當時只捕捉到了斯拉夫異教的少量圖像。
雖然在寺廟和神社中發現了教派和雕像等考古遺跡,但是並沒有關於其背景 的確鑿證據,因此大多數存續至今的神話異教信仰都是在當代斯拉夫國家的 民歌、故事和習俗中得到體現的。
儘管沒有公認的斯拉夫神話書面記載來源能夠解釋原始斯拉夫部落分成西斯 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的原因,但關於此事還是有一些有爭議的 書面記載來源,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韋萊斯之書》(Book of Veles)。
1919 年,白俄軍隊的一名中尉 Fedor Arturovich Izenbek 在哈爾科夫(烏克 蘭)附近的庫拉金斯一所被洗劫一空的豪宅中,發現了一堆用奇怪字體書寫
的木板。軍隊戰敗後,Izenbek 移居貝爾格萊德。1923 年,他試圖將木板賣 給貝爾格萊德圖書館和博物館,但沒有成功。 1925年,他定居布魯塞爾,並 將這些木板交給了 Yuriy Mirolyubov,後者是第一個認真研究這些木板的人。
Izenbek 非常小心地對待這些木板,不允許它們被帶出家門,並拒絕了布魯 塞爾大學一位教授將它們交出來用於研究的建議。後來,由於拒絕其他人研 究這些文本,人們開始懷疑它們是偽造的。
Mirolyubov 花了15年的時間修復、拍攝、抄寫(因為照片無法辨認)並最終 翻譯了該文本。他設法抄錄了大部分木板。
1941年8月納粹德國佔領布魯塞爾,Izenbek 去世,木板亦遺失。Mirolyubov 移民到美國,並於 1953 年將這些資料交給了A. A. Kurenkov (Kur) 教授,後 者於 1957 年 3 月至 1959 年 5 月將其發表在 Zhar-Ptitsa(Жар-птица, 《火鳥》) 雜誌上。後來,Sergey Paramonov (Lesnoy) 研究了這些文本。
據稱木板寬 38 厘米,高 22 厘米,厚約 0.5 厘米。木板的邊緣和表面不平整, 靠近頂部有兩個用於連接木板的孔。文字被刻在木板上,然後再塗上一些顏 色。在木板上畫出文字對齊線(大致筆直且平行),並且字母的頂部與這些 線對齊。文字寫在行下,而不是行上。字母的大小和形狀各不相同,表示該 文字是多個人撰寫的。有些木板已經部分或全部腐爛。
根據《韋萊斯之書》記載,西元前 10 世紀(「厄爾曼納里克(Ermanaric) 紀年之前 1300 年」),前斯拉夫部落生活在「海對岸七河之地」(可能對應 於哈薩克東南部的七河流域)。書中描述了斯拉夫人穿越敘利亞並最終進入 喀爾巴阡山脈的遷徙過程,在此期間,他們曾短暫地被國王那布 那西爾 (Nabonassar,公元前 747 年 公元前 734 年在位)奴役。他們於西元前 5 世紀(「Dir 紀元前 1500 百年」)在喀爾巴阡山脈定居。幾個世紀過去了, 似乎沒有什麼動靜。對 4 世紀的情況進行了較詳細的描述:在此期間,斯拉
夫人與哥德人、匈奴人、希臘人和羅馬人進行了多次戰爭。書中多次提到厄 爾曼納里克及其親屬(將《韋萊斯之書》的這一部分置於與約納克爾兒子
(Jonakr's sons)的故事相同的歷史背景中,約納克爾兒子的故事在許多歐 洲傳說和傳奇中都有提及)。斯拉夫人最終獲得了勝利。簡述了5世紀至9世 紀時期;其中提到了可薩人和保加利亞人。
《韋萊斯之書》曾多次受到質疑,尤其是俄羅斯東正教會,而大多數研究斯 拉夫神話的學者也認定它是偽造的。《韋萊斯之書》聲稱是古斯拉夫宗教的 真實書面記錄,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 9 世紀或 10 世紀,以西里爾字母書寫, 但無法證明斯拉夫人在基督教化之前有任何書寫系統。
近代以來,一些科學家對《韋萊斯之書》的真實性表示懷疑。但是,是否已 經考慮到了所有論點以得出這樣一個無條件的否定結論?其他民族原始精神 文化發展的例子表明,類似《韋萊斯之書》的作品一定存在於我們的前基督 教祖先中。
烏克蘭境內也出土有古代銘文。梅利托波爾附近石墓的岩畫至少有 7000 年 的歷史。特里皮利文化(Триполь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陶瓷上的銘文可追溯到大 約公元前4000年。 7世紀末 6世紀初。公元前黑海北部地區曾被希臘人殖民, 希臘人到來之前有自己的文字。烏克蘭南部由哥德人定居。在4世紀。他們接 受了基督教,眾所周知,主教烏爾菲拉(Ulfilas,310年 383年)開發了哥 德式字體來翻譯禮拜書,儘管這種字體以前在這裡一直處於混亂狀態。
因此,首先,斯拉夫民族的祖先早在阿斯科爾德或弗拉基米爾引入基督教之 前就已經知道了寫作這樣的社會現象。其次,社會發展到某個階段,書寫成 為迫切的需要,它不可避免地作為一種遠距離、超越時間的溝通工具而出現。
因此,這是一個完全合乎邏輯的結論,基於無可爭辯的事實:在傳教士 St.
Cyril 發明新的斯拉夫字母之前,古俄羅斯文字的最高形式、書本形式就已經
存在。
只有作為當時社會最有智慧的階層的賢士才能夠且應該創造前西里爾字母
(Cyrillic alphabet) 當然,他們這樣做不是為了好玩,而是為了實際用 途。
《韋萊斯之書》中有一些內容與 19 世紀至 20 世紀的現實產生了共鳴。例如 「斯拉夫河應該匯入俄羅斯海」的主張。這裡值得向這本書的出版商
Mirolyubov 求助。他是俄羅斯在斯拉夫人歷史上特殊地位的支持者。在他的 流亡環境中,「歐亞主義」(Eurasianism)思想 一種與東方神秘而文明 的聯繫 正在傳播。1921 年至 1924 年間,Yuriy Mirolyubov 在歐亞主義 流亡中心之一布拉格學習和工作。他自己是當時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巴赫穆 特市的一位東正教牧師的兒子。
人們也可以在這本書中感受到早期雅利安傳統的影響,尤其是他的同胞海倫 娜·布拉瓦茨基(Helena Blavatsky,1831年8月12日 1891年5月8日)的影響。
她將斯拉夫異教與吠陀精神實踐聯繫起來。其中一些神秘的思想在形成雅利 安納粹主義最初意識形態的環境中被運用。
海倫娜 布拉瓦茨基通常被稱為布拉瓦茨基夫人,與俄羅斯和美國神秘主義者 共同創立了 1875 年神智學會。作為神智學信仰體系的主要創始人,她獲得了 國際追隨者。
神智學會(Theosophical Society),又譯為證道學協會及通神協會,在紐約 市建立的協會,以研究神智學,神秘主義與精神力量為主。學者 Hannah Newman 表示,布拉瓦茨基的神智學思想透過阿里奧智學(Ariosophy) 「為納粹意識形態做出了貢獻」。儘管如此,神秘主義作家 Gary Lachman 堅稱,布拉瓦茨基夫人不應該對阿里奧智學派所宣揚的任何反猶太主義和種
族主義思想負責,並評論說,如果她活著見證阿里奧智學的發展,她可能會 譴責其中的種族觀念。
但過去30年的歷史表明,《韋萊斯之書》的追隨者更像是某種次文化。它是 基於其自身對古代異教崇拜、陰謀論和對科學的否定的建構。
19世紀,俄羅斯帝國捲入與其西側歐洲國家的一連串戰爭。諸多知識分子、
思想家與戰略家逐漸感受到與歐洲疏離,視歐洲化是對俄羅斯民族認同的威 脅。1881年,陀斯妥也夫斯基便曾說道:「對歐洲人來說,我們是韃靼人; 對亞洲人來說,我們是歐洲人。」
19世紀末,克里米亞戰爭、
1878年柏林條 約皆視為是俄羅斯的國恥。一部分保皇派菁英遂主張向東擴張,即「東方主 義」(vostochniki )。東方主義者開始強調俄羅斯的亞洲性,認為必須保衛 俄羅斯帝國對抗拉丁-日耳曼文化的智識殖民。康斯坦丁·列昂季耶夫便自我認 同為圖蘭人,而非斯拉夫人。這些東方主義者主張伊斯蘭與佛教優於天主教 及土耳其人。然而,直到布爾什維克革命後,這些東方主義發明的主張才轉 化成歐亞主義運動,進而主張建立一個單一民族國家。
1980年代,列夫 古米廖夫(Lev Gumilev,1912年10月1日–1992年6月15日) 復甦歐亞主義。古米廖夫與彼得·薩維茨基書信往來,自稱「最後的歐亞主義 者」。
另一位代表人物為亞歷山大·杜金(Aleksandr Dugin,1962年1月7日 )。杜
金原追隨民族布爾什維克主義,將第三條道路、地緣政治及蘇維埃懷念引入
歐亞主義,重新詮釋歐亞主義為歐洲新右派的一支。在杜金的新歐亞主義中, 俄羅斯民族是「最優秀的歐亞民族」,有文明使命需佔領整個大陸,建立歐 亞帝國。主要威脅是美英大西洋主義 。為此,俄羅斯應建立極權主義國家。
1990年代,杜金曾批評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和德國納粹主義「不夠法西斯」。
儘管隨後,杜金緩和立場為保守主義、民族布爾什維克主義,但仍被公認為
法西斯主義的一支。
歐亞主義有時也被稱為大俄羅斯主義,目標是把所有俄羅斯帝國和前蘇聯領 土,以及一些東歐國家和中國的領土併入俄羅斯聯邦,並建立俄國的「戰略 緩衝區」。
歐亞主義的背景是針對俄國歷史發展過程中三大支柱 東正教、專制和 民族性 的提法,新歐亞主義提出「精神主義、人民政權和大國思想」 新的三位一體。
歐亞主義思潮宣傳「社會秩序和社會公正」,強調國家的作用,認為只有強 大國家才能使俄羅斯社會擺脫危機,並在新的國際政治格局中保持有利地位。
新歐亞主義者對俄羅斯過去幾年的改革持否定態度,認為「私有化是對國有
財產的野蠻分割,滿足了一小撮人的胃口和需要」,強調改革要避免導致社 會衰退,要維護大多數居民的利益。在當今快速發展的資訊時代,面對西方
文化,歐亞主義者十分警覺。在社會生活方面,歐亞主義對道德和社會治安 問題給予了更多關注。一方面,歐亞主義反對將俄羅斯的「斯拉夫性」特殊 化;另一方面,他們更反對照搬西方的一切。
以下內容是節錄自 2024 年 4 月 12 日新聞媒體“Ukraine World ”標題為「俄 羅斯新歐亞主義如何為莫斯科對烏克蘭的戰爭提供基礎」(How Russian Neo-Eurasianism Justifies Moscow's War against Ukraine),副標題為「俄 烏戰爭如何被描繪成一場反西方十字軍東徵?」(How Russian-Ukrainian war is portrayed as an Anti-Western crusade?)的佈導: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天的俄羅斯,那麼『反西方』這個詞再合適不過了。
至少,克里姆林宮喜歡這樣定義『俄羅斯世界』的目標:停止『西方霸權』, 回歸傳統的懷抱。但這項傳統的根源何在?它真的擺脫了西方的影響嗎?與 許多俄羅斯概念一樣,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國家支持的宣傳是俄羅斯社會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但這種宣傳的哲 學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亞歷山大 杜金思想的影響,它是正統觀念、西方恐 懼症和俄羅斯沙文主義的爆炸性混合體。杜金是俄羅斯極右翼哲學家、宣傳 家,支持新歐亞主義意識形態,是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部軍事學院的講師, 他認為當今俄羅斯文化是『戰勝西方』的結果。」
「杜金把現代歷史描述為西方唯一霸權時代的終結,並用新的全球架構的出 現來威脅『集體西方』,這明顯影射了俄羅斯提出的所謂『多極化』,以替 代『西方單極化』。」
「杜金將多極化稱為一種另類哲學,他認為莫斯科要么是“Katechon”(《聖 經》和政治概念,指阻止反基督的崛起和絕對邪惡的勝利的主體),要么是 『第三個羅馬』。他的哲學為俄羅斯殖民主義(傳統上被描繪為『反殖民主 義』,是西方殖民主義的反作用力)辯護,並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描繪 成一場針對『邪惡西方』的十字軍東徵。」
究竟《韋萊斯之書》是否俄烏戰爭的源頭呢?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ok_of_Veles
https://meettheslavs.com/book-of-veles/
https://rodogoria.com/slavic-mythology/kniga-velesa-istoriya-poyavleniyai-poyasnenie-tekstov/
https://veles.site/news/velesova-kniga
https://localhistory.org.ua/texts/statti/velesova-kniga-naipopuliarnishii-feikpro-rannosloviansku-istoriiu/
https://ukraineworld.org/en/articles/analysis/russian-neo-eurasianism
13- 韃靼、蘇聯、第三帝國和冷戰
俄羅斯地質學和民俗學的交叉領域學者亞歷山大·柯爾泰平(Александр Колтыпин) 指出,我們星球上的白色神的壽命長得難以想像。他們目睹了 許多全球性的災難,從其文明的形成到衰落,大陸和海洋的輪廓發生了翻天 覆地的變化。
根據印度和斯拉夫的傳說,在距離我們極為遙遠的時代,當各大洲看起來完 全不同的時候,地球上發生了一場大戰,戰鬥雙方是飛到地球的白色諸神 (由因陀羅或史瓦羅格(Svarog)領導)與「兇猛的多頭蛇」( 弗栗多
(Vṛtra)或申諾伯(Chernobog)領導)。在毀滅尚無人類的第一個世界的 戰爭中,白神獲得了勝利,殘存的魔蛇被拋入地下。
這場戰鬥可能對應於地球歷史上的一個事件 恐龍和其他爬行動物的滅絕, 其時間可以追溯到中生代和新生代的交界處,即 6550 萬年前。
根據《摩訶婆羅多》第一章(Adi Parva 或《初篇》)的記載,白色諸神包括 Adityas),他們與其他半神人一起到來,還有 Gandharvas、Apsaras、 Vidyadharas、Charanas 和悉達 Sianas。在斯拉夫傳說中,白神被稱為 Svarozhichs,在伊朗傳說中被稱為 Ahuras,在斯堪的納維亞傳說中被稱為 Aesir 或 Vanirs 等。
當黑暗散去,蛇人再次出現在地球表面,白神降臨大地。這兩種情況都不多, 所以地球上不再有戰爭。
根據柯爾泰平在地質學和民間傳說交叉點的重建,在古新世-始新世(6500 萬至 3400 萬年前),地球是一顆被水蒸氣殼包圍的行星,類似於天王星。
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天文學和太陽物理實驗室的 John A. O'Key
認為,地球當時有一個類似土星環的環系統。
根據印度、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傳說,在歷史的某些時期,白神佔據著東亞、
東南亞和南亞的政府主要職位,領導著出現在地球上的蛇人和變種人。這些 是中國的伏羲、隨真、堯和少昊,朝鮮的檀君、桓雄,日本的瓊瓊杵尊、天 忍穗耳尊、天菩比神、Ame-Wako、Take-Mino 和 Tori-Bune。
許多中國和日本的傳說都描述了引導的「北方之手」和統治者 白神與至 高天神(太陽神)山帝和天照大神之間的聯繫。
來自北方的白色諸神是印度和埃及傳說中不可或缺的元素(Dyaus - 因陀羅、 Khnum、Haroeris - Harver、Nekhbet、Maat、Hathor 等)。
在蘇美爾-巴比倫和阿茲特克的宇宙起源神話中,也暗示其中描述的許多事件 發生在北方,而白神(恩利爾?、伊南娜)來自那裡。
南美洲以 Vira Kocha 為首的白神教也同樣如此。
大量考古發現、遺址、早期古代宗教建築和 DNA 分析表明,在更新世-全新 世大災變後的第一個一千年間,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波蘭、奧地利、 瑞士、義大利、英國、愛爾蘭、法國和西班牙的領土上居住著原始印歐人。
在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間,從亞洲東部邊緣到北非、英國和西班牙的幾乎 所有人口都信仰白色太陽神的宗教和對母神或白色女神的崇拜。在不同的時 期(公元前 3 世紀至公元 5 世紀以前),這片領土上存在著白神後裔的龐大 國家:辛梅里亞、斯基泰、薩爾馬提亞、高盧、匈奴帝國、維京人等。在這 些國家中,女性仍然佔據著較高的地位,根據她們的意識形態,科技驅動的 文明發展道路既無法帶來幸福也無法帶來滿足。
許多古代地圖顯示了韃靼帝國,該帝國在不同時期佔領的領土從東歐,然後 從烏拉爾山脈到太平洋、中國、西藏、印度、喜馬拉雅山、里海,有時還有 黑海。地圖上常會出現幾個韃靼人:大韃靼人、中國韃靼人、西藏韃靼人、 蒙古韃靼人、莫斯科韃靼人和其他韃靼人。這個國家的歷史可追溯至12至18 世紀,也就是說,它與天主教會和東正教的分裂、十字軍東徵、宗教裁判所 的開始同時存在,直到至少彼得一世統治時期。儘管歷史教科書中缺乏有關 韃靼的信息,而且從19世紀開始它就從所有地理地圖上消失,但關於它的作 品卻很多。
具體來說,1771 年的《大英百科全書》寫道,韃靼佔領了東歐和亞洲大部分 地區。
從俄羅斯帝國成立(1721年)前留存的地圖上可以明顯看出,彼得一世時期
的俄羅斯佔地面積要小得多。它的邊界沿著烏拉山脈西脊或沿著河流而行。
伏爾加河,再往東就是大韃靼。歐洲人把居住在從烏拉山脈到太平洋的廣大 地區的人們稱為韃靼人。
法國歷史學家和神學家 Denis Pétau(1583 年 8 月 21 日 - 1652 年 12 月 11
日)寫道,在古代,東方的神秘土地被稱為斯基泰,後來那裡的居民(蒙古 人)開始稱他們為韃靼。Pétau
指出,韃靼地區從西到東延伸 5,400 英里, 從南到北延伸 3,600 英里。它的邊界是太平洋、中國長城、喜馬拉雅山、印 度斯坦、里海和北冰洋。
那些對韃靼進行過大量研究的學者們一致認為,在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裡, 有一群(廣義的)斯基泰部落繼續與當地土著民族生活在一起。他們繼續恪 守白神的思想和戒律。也就是說,事實上,它是同一個斯基泰,只是名字不 同。
沒有人真正知道這個國家在 18 至 19 世紀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她就此從歷史 上消失了。其中一個假設似乎比另一個更難以置信。隨後韃靼與拿破崙結盟 (1812年),對抗俄國帝國。隨後亞歷山大一世與拿破崙結盟,共同擊敗了 韃靼。最後一個版本看起來很有趣,但沒有任何支持。
不能排除彼得一世與韃靼人交戰的可能性。畢竟,1721年俄羅斯王國突然開 始被稱為俄羅斯帝國,彼得一世開始被稱為皇帝,這其中必定是有充分理由 的。但為什麼大英百科全書在 1771 年寫了關於韃靼的內容呢?
有一件事幾乎可以肯定:韃靼並沒有像官方認為的那樣,在伊凡雷帝時期被 葉爾馬克·齊莫菲葉維奇(Yermak Timofeyevich,1532年 1585年8月14日) 吞併到俄羅斯。相反,我們可以假設其他的情況:伊凡雷帝(最後一位魯里 科維奇王朝)時期,俄羅斯王國與韃靼王國是一個國家,而親西方(和親羅 馬)的羅曼諾夫王朝掌權後,這兩個國家解體為俄羅斯王國-俄羅斯帝國和韃 靼王國。而這一點對我們來說是隱藏的,彼得一世到來後,韃靼就從所有地 圖和歷史教科書中消失了。
根據俄羅斯神秘學家尼古拉 列瓦紹夫(Nikolai Levashov,1961年 -2012年)
的說法,韃靼帝國長期以來也被其邊緣的反對者所分裂,因此出現了許多不 同的韃靼帝國。
但無論原因如何,白神繼承人的龐大國家 韃靼人的消失,是對他們對 手 兩棲(蛇形)神控制下的新人類(以及投奔他們陣營的白神的繼承 人)
的又一次、或許是最有力的打擊,這場鬥爭始於 3400 萬年前他們 的遠古祖先發起的長期不可調和的鬥爭。而這一打擊,卻以兩棲蛇人特有的 狡猾和詭計應對,以至於關於這個國家幾乎沒有留下任何資訊。
但仍有一些東西殘留。韃靼利亞的紋章是獅鷲 斯基泰人和白神 精靈
的最古老象徵,經常在他們的墓葬中發現。據此可以推定19世紀和20世紀初
的俄國帝國,是一個親西方的國家(俄羅斯與西歐統治王朝之間的家族關係, 以及該國實際上是由外國人統治的事實,都證實了這一點),儘管東正教仍 然存在。
直到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爆發,1922年蘇聯成立後,情況才有所改變。
這段時期在眾多歷史教科書、百科全書和書籍中廣為人知。
儘管大量研究人員認為,十月革命是由共濟會(梵蒂岡下屬的一個秘密組織) 策劃和準備的,目的是破壞世界穩定、引發戰爭,但更有可能的是,這場革 命是白神遺傳的結果,因為革命前的俄羅斯不僅有大量斯基泰人部落後裔, 還有許多其他民族(包括最初由兩棲神祇創造的新人)的後裔,他們以前是 其他國家的韃靼統治神的後裔,當時俄國大多數民眾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 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導致祖先遺傳記憶的大規模覺醒和思想(共產 主義)領袖的出現。
這一觀點得到了1949年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證實,中國很大一部分地區長期 以來屬於白神的領土實體,特別是斯基泰和韃靼。
儘管蘇聯國內反對白神主義的意識形態勢力(以及為此目的而傳入俄羅斯的 共濟會等在梵蒂岡支持下成立的秘密組織)和國外以梵蒂岡 英國 美國為 首的西方國家(它們成為羅馬基督教意識形態的中心)的強烈反對,以及隨 之而來的諸多政府治理扭曲,但蘇聯仍然在五年計劃的基礎上迅速發展,並 很快從一個落後的農業發展到工業。因此,1940年的工業生產量比1913年的 生產量高出7.7倍。工業出現了新的格局,工業經濟高度發展。
大多數人滿懷熱情地實踐著與西方世界格格不入的原則,即公共利益高於個 人利益,而這卻是白神及其後代社會的基本原則。
為了阻止蘇聯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以及斯基泰和韃靼等白神後裔的帝國的 復活,西方世界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來培養一個國家和一位領導人,以便盡可 能地佔領和摧毀蘇聯,或者在失敗的情況下削弱蘇聯。德意誌第三帝國和希 特勒就是這樣的國家和領導人。
根據俄羅斯軍事領袖 V. Mayevsky(1867 年 9 月 27 日 - 1920 年 11 月 30 日) 的說法,希特勒屬於新耶穌會
梵蒂岡下屬的軍事化修道會,建立在一人 管理和嚴格集中製、無條件服從長老意志和根據密特拉教原則實行密特拉的 原則之上的紀律。希特勒使用納粹標誌作為太陽符號(耶穌會、共濟會等使 用另一個太陽符號 光芒四射的太陽),它像徵著黑太陽。為了描繪黑太 陽,他們有一個獨立的符號,與納粹標誌略有不同。
希特勒得到了教宗庇護十一世(有些消息來源說是庇護十二世)的支持,而
教宗也支持墨索里尼領導的意大利法西斯分子和弗蘭克領導的西班牙法西斯 分子,並呼籲對蘇聯發動「十字軍東征」。順便說一句,1929 年庇護十一世
與墨索里尼簽署的條約被稱為《拉特朗條約》(Lateran Treaty),因為它的 簽署地點是拉特朗大教堂,那裡可能仍然保存著巴力和希栢利的黑石。也就 是說,這裡是最適合締結這種友好合作關係的地方。
在紐倫堡審判中,前德國國家銀行行長兼經濟部長亞爾馬 沙赫特聲稱,第三
帝國的資金來自英格蘭銀行以及美國公司通用汽車(35%的股份屬於美國財 政部)和福特汽車。根據義大利人 Guido Giacomo Preparata 用20年時間研 究納粹黨和倫敦、華盛頓商界的聯繫,他的研究表明,希特勒和納粹黨的資
金來源於摩根和洛克菲勒的海外家族,透過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銀行之一的大 通銀行(JPMorgan Chase)、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英國通用電氣公司和其他 通用電氣公司。
有趣的是,這些公司的所有者既是猶太人,也是其他國籍的人,包括反猶太
主義者(福特)。他們中的許多人(蜆殼石油公司老闆 G. Deterding)也是 狂熱的反共主義者。
這或許可以證明德國納粹的支持者是一個由猶太人和非猶太人(公元 4 世紀 的羅馬人)、銀行家、實業家、牧師(梵蒂岡)以及可能還有君主組成的聯 盟,而君主的祖先可以追溯到 4 世紀。創建了基督教和梵蒂岡。
由於只有一小部分猶太人(大概是以東人,不太可能是但部落或其他部落) 對巴力 - 薩邁爾保持忠誠,因此很明顯,為什麼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 間不僅摧毀了斯拉夫人 - 白神的後裔,而且還摧毀了數量同樣多的猶太人,
而這些猶太人很可能對耶和華保持忠誠,或者一般都是無神論者。
這件事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希特勒認為德國納粹是白神雅利安人的後裔。現 實情況很可能就是如此,希特勒進攻俄羅斯的事實表明,一方面人們繼續堅 持他們的白人祖先和東正教的精神價值觀,另一方面人們走上了以巴力 - 薩
邁爾和天主教徒為首的兩棲(蛇形)神靈勾勒的道路,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強 烈的矛盾,後者看不到自己是在與自己的血親兄弟作戰,而他們的血親生兄 弟在 17 年前分裂了一個傳統的大人兄弟。
十有八九,天主教教育和西方的價值體系(以兩棲神為新的南方民族所創造
的法律規範和道德為基礎)最終將人們身上真正的基督教(新約)信仰的殘 餘和祖先的「共產主義」思想「消滅」了。
當然,西方社會的思想家(新人)在納粹的準備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將 他們的愛國主義誇大為狂熱的民族主義,並高喊他們的排他性。
而且他們的前輩已經有類似的經驗。或許,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數千年前, 他們就侵入了斯基泰人的陣營,並煽動他們與辛梅里亞人交戰,然後又與薩
爾馬提亞人交戰,並煽動他們與斯基泰人作戰。不過,許多研究這段時期的 研究者卻說了其他的話 新民族的牧師腐蝕了這些民族的領導人,向他們 灌輸他們優越性或排他性的神話,或者為他們提供新的價值體系和比別人生 活得更好、擁有更多東西的機會。
但無論如何,歷史在多年後重演。如果無法逐一打敗白神的後裔,那麼可以 讓他們互相對抗。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蘇聯衝突期間發生的情 況。而那些這樣做的人則留在軍事衝突的邊緣,並透過食物、貨物和武器的 供應而變得非常富有。他們成為了世界領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經歷了相當迅速的復興,並再次成為世界領先強國, 開發核武器,建造核電廠,征服太空。這是由於全體社會成員的無私奉獻才 得以實現的,這種奉獻從基因層面上根植於他們的心中。
現在,西方世界(由兩棲神和白神的後裔在其意識形態和天主教信仰的基礎 上創造的新民族,定居在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主要是英國的前殖民地) 與蘇聯之間的公開軍事對抗已經變得不可能。因此,其思想家改變策略,開 始透過宣傳西方價值體系來腐蝕蘇聯人民,特別是青年。冷戰開始了。
這些價值觀就好比一張漂亮的包裝紙,麵包裡裹著腐爛的肉,但許多蘇聯人 卻上當了,就像一條飢餓的魚上鉤了一樣。毫無疑問,這是由於蘇聯領導人 的衰敗而促成的,他們擁有他們想要的一切,就像在共產主義下生活一樣, 其餘的人看到這一幕,都感到憤慨。人們普遍認為,除了史達林外,所有蘇
聯領導人都被西方收買,並與他一起導致他們社會的崩潰(一些歷史學家證 明,斯基泰人時期也是如此)。
由於雙方的這種政策,蘇聯 白人繼承者的最後堡壘 分崩離析,變成 了幾個國家,而它最大的「碎片」 俄羅斯 實際上成為了西方的殖民
地(在英國註冊俄羅斯公司、轉移美國中央銀行、將黃金和外匯儲備出口到 國外、將最大企業的控股權轉讓給西方公司所有、將剩餘資產免費分配給曾 經對蘇聯社會解體和崩潰貢獻最大的一群人、掠奪自然資源等)。
蘇聯解體後,西方主子在各條戰線上繼續對俄羅斯發動強大的意識形態攻勢,
在俄羅斯國內新自由主義者的幫助下,開始尋求俄羅斯的進一步解體。車臣 和達吉斯坦最初都曾試圖脫離烏克蘭,但在失敗後,他們的策略就改變了。
他們利用烏克蘭社會現有的矛盾(南部信奉東正教,西部信奉天主教),開
始在那裡培育民族主義思想,並以最複雜的方式,無愧于那伽(nāga)人和 其他蛇類祖先的遺產。烏克蘭社會原本要與俄羅斯抗衡的主力軍被選定為天 主教徒,而天主教徒與東正教之間本來就存在矛盾。但他們卻發展出了相反 的民族主義思想──他們是白神的直系後裔,而不像俄羅斯人那樣融合了許多 其他亞洲民族的基因。大致上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第三帝國的關係相同。
漸漸地,由於學校年輕一代參與到這一進程,東正教也加入了反俄羅斯的陣 營。
此外,從蘇聯解體之初,西方(新人-南方人)的價值體係就開始被引進俄 羅斯(以及其他國家) 在教育、科學、藝術、家庭、日常生活等方面。世
界上最先進的蘇聯教育和科學體係被摧毀,許多行業被摧毀,蘇聯社會的外 來事物開始突飛猛進 企業家精神、高利貸、中介、黑手黨、土匪、性崇 拜和暴力(包括電視上的)、賣淫、同性戀崇拜以及古巴比倫、迦南、埃及 等社會的許多其他價值觀,這些價值觀被羅馬帝國所吸收,後來又被西方 (天主教)世界的其他國家所吸收。
人口、兒童、器官販賣……已經成為對國家的非常嚴重的威脅。也就是白神和 其後裔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幾乎全部喪失了。
但基因層面的某些東西顯然仍然存在。而從俄羅斯人社群網路上的發文以及
參加集會遊行的情況來看,大量俄羅斯人希望恢復蘇維埃政權和社會主義國 家。或許正因為如此,美國在烏克蘭建立了多個生物實驗室,對俄羅斯人的 親戚烏克蘭人的基因進行研究,以尋找能夠幫助他們打破俄羅斯人、白俄羅 斯人、烏克蘭斯拉夫人和其他白人後裔的抗體的細菌武器。
或許,出於同樣的目的,在烏克蘭事件發生之前,俄羅斯境內就進行了地球 工程(化學尾跡陰謀論)和新冠疫苗接種,但它們在西方世界手中也被證明 是無效的武器。
原來,支持蘇聯的人並不是無神論的,由此可知,分析政治是需要從宗教入 手。
注:化學尾跡陰謀論(英語:Chemtrail Conspiracy Theory)是長效的凝結 尾跡的虛假斷言。支持者稱這種尾氣由高空飛行的航班遺留在天空中,含有 生化武器成分,出於不可告人的故意噴灑。理論支持者認為,普通的尾跡耗 散速度相對較快,不能耗散的尾跡必定含有額外物質。同意者認為,化學釋 放的目的可能是控制太陽輻射、改造天氣、操縱心理、控制人口,或是生化 戰爭,而尾跡可能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及其他健康問題。(維基百科)
參考自:
https://history.eco/aleksandr-koltypin-ishod-belyh-bogov-ot-giperboreido-ostrova-pashi-nachalo/ https://history.eco/aleksandr-koltypin-zmeelyudi-sovremenniki-melpaleogenovoj-katastrofy-i-velikogo-potopa/ https://history.eco/aleksandr-koltypin-rasselenie-belyh-bogov-i-ihpotomkov-smena-matriarhata-patriarhatom/
https://history.eco/aleksandr-koltypin-istoriya-protivostoyaniya-belyh-izemnovodnyh-bogov-s-momenta-ih-poyavleniya-na-zemle-do-nashihdnej-tartaria-sssr-3-reyh-i-inkvizitsia/#
14- 來自印度的古老預言
古印度的天文學非常發達,從它應用的時間單位便可見一斑。佛經告訴我們, 在大乘佛教中,菩薩從發願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例如,《起信論》 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此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 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阿僧祇(asāṃkhya),或譯為無數、無央數,意為 「不可計數的」、「多到沒有數目可以計算」,是一個佛教數字詞,在古代 對應數字為 10 的 104 次方(現行則是 10 的 56 次方)。
劫這個時間單位有大中小三者,這裡所謂的「劫」為大劫,故曰「三大阿僧 祇劫」。劫又可以稱為「劫數」,根據維基資料,劫數,又稱劫波或劫簸 (梵語:कल्प,kalpa),簡稱「劫」,是印度教及佛教宇宙觀術語,原是古 印度人用以計算時間單位的通稱。意思是一段對人類來說極長或極短的時間, 長可以長到無限長,短也可以短到一剎那。首次提到這個概念的是《摩訶婆 羅多》。西方有時會將「劫」譯成「aeon」。
佛教也有劫的概念,分為三等:小劫、中劫、大劫,且劫數自有其算法: 《大智度論》自壽自十歲,百年增一至八萬四千歲為止,然後再百年減一至 十歲為止,如是一增一減,為一小劫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35 說到: 「劫有三種。一中間劫。二成壞劫。三大劫。中間劫復有三種。一減劫。二
增劫。三增減劫。減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 歲。增減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復從八萬歲減至十歲。此中一減一增十 八增減。有二十中間劫經二十中劫世間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
經二十中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已空。此合名壞劫。總八十中劫合名大劫。
一小劫 n=1∑839n=2839×(839+1)=352,020 T=84000+100×352020=35,208,400 年 X2 =70,416,800),
劫(70,416,800 年 X 20 = 14 億 833 萬 6000 年), 四中劫為一大劫(14 億 833
萬6000年 X 4=56億3334萬4000年。 三大阿僧祇劫為56億3334萬4000年
X3=169億3萬2000年。
當今世界所處的劫是賢劫,故賢劫也稱「現在劫」。
除了天文學,實際上不會發展出如此龐大的時間單位。
另外,在印度教中,根據《往世書》(特別是 Vishnu Purana 和 Bhagavata
Purana),1摩訶宇迦分為4宇迦:
1圓滿時(Krita Yuga)= 4,800天年 = 1,728,000年
1三分時(Treta Yuga)= 3,600天年 = 1,296,000年
1二分時(Dvapara Yuga)= 2,400天年 = 864,000年
1爭鬥時(Kali Yuga)= 1,200天年 = 432,000年
1摩訶宇迦 = 12000天年 = 4,320,000太陽年。
每劫有14個摩奴期,每個摩奴期分為71個摩訶宇迦,加上每個摩奴期前後過 渡是1個圓滿時的時長,每劫總時長共1000個摩訶宇迦。
1劫之後是等長的瓦解期,共同構成了梵天的一晝和一夜,也就是梵天日。梵 天月包含30個梵天日,也就是2592億年。
根據《摩訶婆羅多》,12個梵天月構成了梵天年,100梵天年被稱為大劫,1 大劫(36,000劫+36,000瓦解期)= 311.04萬億年。
梵天的50年已經過去了,現在是在祂51歲的第一天。在劫末,世界將被火焚 滅。根據《摩蹉往世書》當前劫名為 Śveta。
「爭鬥時」就是目前所在的宇迦。根據印度教描述的宇宙圖景,爭鬥時是繼 二分時之後的宇迦。其時充滿罪惡,人性徹底墮落,吠陀已不受重視,法只 餘下最後的4分之1。此時的人類壽命也只剩下100歲。爭鬥時是4個宇迦中最 短的一個,共432,000年。爭鬥時結束之時為劫末,世界將被毀滅。此後新的 宇迦循環開始,世界重生。
據說,目前的爭鬥時始於公元前 3102 年 2 月 17 日至 18 日的夜半時分,這一 天也是黑天逝世升天的日子。
在 2001 年初,3 名來自俄羅斯的女遊客 基督徒 正在印度東海岸奧迪 薩邦(Odisha)(2011 年更名為奧迪薩邦)的普里地區度假。
附近有一座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寺廟,名為 Jannata,意為宇宙之王。每個活 著的印度教徒一生中都應該參觀這座寺廟一次 今天大約有 10 億人。儘管 這座寺廟並不是一個旅遊景點 遊客通常不允許進入 但這 3 名俄羅斯 遊客還是決定去參觀一下,以擺脫海灘上的無聊。當她們(其中包括一位心 理學家和一位占星家)走近他時,一位聖人從寺廟走出來迎接她們。他出乎 意料地問他們是在哪裡出生的。第一個回答者是莫斯科人,第二個回答者是 新西伯利亞人,但第三個回答者卻猶豫了。雖然她在莫斯科生活和經商已有
40 年,但她出生在普魯士前首都加里寧格勒 不是原來的首都,而是基督 教首都,也就是新首都。經過短暫的思考後,她決定最好說「來自普魯士」,
因為當地人可能沒有人聽說過加里寧格勒。然後聖人立即向他們解釋說,有 這樣一個古老的預言:
「當『爭鬥時』(Kali Yuga)結束後,當寺廟上方的脈輪旋轉 180°,當寺廟 中的水井乾涸,當有人從俄羅斯和普魯士來關閉普魯士-俄羅斯-奧迪薩邦線
路時;然後孟加拉灣就會發生大洪水,然後全能的時代就會轉變,黃金時代 就會開始。」
聖人也向他們解釋道,寺廟上方的脈輪已經轉動,水井也已乾涸,儘管許多 遊客已經來到這些地方,但直到現在還沒有人說自己來自普魯士。她來自普 魯士,因此成為了古老預言的承載者。透過統一普魯士-俄羅斯-奧迪薩邦這 3
個地區,一條想像中的「金線」將這些地區的人民連結起來。金線及金線以 上的國家將在黃金時代實現靈性發展的巨大幸福。斯拉夫人曾經生活並繼續 生活在金線之上和之下,而斯洛維尼亞人和斯洛伐克人則只生活在「金線」 之下。
聖人進一步表示,靈性覺醒將從俄羅斯開始,但未來文化的靈性寶座不能只 靠一條腿站立。奧迪薩邦的印度人保留了這些知識,但要讓其創造力不斷提 升,還需要更多的支撐點。這就是為什麼普魯士、俄羅斯、奧迪薩邦是黃金 時代到來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
那一年,女孩們回了家,去了俄羅斯。聖人向占星家承諾,他會告知她進一 步的變化。2004 年 7 月 28 日,她又收到一條訊息:「今晚發生了時間流切 換。直到最後一刻,都不能確定它是否會立即發生。時間向量已經改變。」
過了一段時間,孟加拉灣發生了著名的洪水。這可能是美國海軍地震武器試 驗的結果,該試驗造成印尼約 20 萬人死亡。海浪也襲擊了印度海岸。無論原 因為何,預言黃金時代來臨的所有預言都已實現。
時間 就像宇宙中的一切一樣 具有周期性,也就是說,它以自己的方 式進行鐘擺運動。當鐘擺改變方向時,人們很快就會習慣它。然而,生活 儘管是不知不覺的 開始改變。越往後走,速度就越快,人也會在其中漸漸 改變。黃金時代開始之時,美德元素開始增加。過一段時間,每個人都會明 白這一點。然而,首先,自然界將會改變。時間改變其方向的方向並非向後 (正如人們所預料的),而是向上。目前,由於慣性,無知因素仍然占主導 地位,但「爭鬥時」(「斯瓦羅格夜晚」(Svarog Night))的破壞性傾向
(阻礙人們的認知能力)正在逐漸減弱。協調變化的開始將伴隨地球氣候的 變化。
在文明的基礎設施被徹底摧毀之後,只有少數人設法保持了自己的文明水平, 但他們無法控制塵世地球的局勢。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留有關這些事件的 知識和資訊。黑暗勢力已經準備好慶祝勝利,但他們的慶祝似乎有些為時過 早。光明力量的等級制度預見了這種事件發展的可能性,並將力量之源置於 地球內部。這種力量之源的目的是平衡中間地球進入太空區域時出現的負面 進化扭曲,這種扭曲的主要物質分佈是負面的。
隨著我們星系的旋轉,塵世地球週期性地進入產生負向進化扭曲的太空區域, 並在該太空區域內移動很長時間,直到離開它(具有負向進化扭曲的區域)。
穿越這些發生負向進化扭曲的空間區域所需的時間可能從幾百到幾千年不等。
他們的祖先把塵世地球經過這些空間區域的時期稱為斯瓦羅格夜晚。
最後一個也是最嚴重的斯瓦羅格夜晚籠罩了塵世地球,持續了 7 個生命週期,
即 1008 年,從 6496 年(公元 988 年)到 7504 年(公元 1995-1996 年)。
任何斯瓦羅格夜晚的「重量」都取決於這些空間區域內產生的負向進化扭曲 的大小。進化扭曲越負面,斯瓦羅格夜晚就越「黑暗」。斯瓦羅格夜晚越 「黑暗」,黑暗寄生力量就越容易佔領並征服星球上的居民。
外在空間負進化包裹越強大,任何個體就越難實現和諧發展。換句話說,一 個人更難避免表現出攻擊性和殘忍性,也更難抵抗低級的本能和情緒。
當將源頭置於塵世地球的內部時,光明等級制度認為源頭有能力在斯瓦羅格 夜晚抵消負面進化扭曲的劣勢。因此,源頭到地面的出口並不是永久的,因 為即使在斯瓦羅格夜晚內,負面進化扭曲無論是從質量還是數量上來說都不 是永久的。
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們始終處於其中的3種元素的存在。這是一個原始的吠陀概 念。
愚昧元素在斯瓦羅格夜晚達到了最大強度,而美德元素的強度則只有 25%左 右。元素的強度不會立即複製另一個時代的開始,但總是會延遲。這是因為 突然的變化是最具破壞性的。無知因素在未來幾年仍將占主導地位,但其強 度正在日益減弱。我們可以透過以下事實來認識到強度:人們(包括民眾和 政府)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所以一切都是完全相反的。美國說是在 打擊恐怖主義,但其實它自己就是主要恐怖分子。這就是為什麼謊言和欺騙 是斯瓦羅格夜晚的典型特徵。然而,隨著美德因素的成長,無論媒體如何盡 力掩蓋謊言,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識破謊言。正是元素的這種「慣性」使得我 們即使在斯瓦羅格之夜最困難的階段也能生存下來 保留下來的美德元素 部分就足夠了。
補充一點,在斯瓦羅格夜晚統治期間,會出現許多假先知,發生許多不公平 的操縱,出現許多不同的教派,還會出現許多「靈魂獵人」。因此,當今最 重要的事情之一是透過心靈與造物主之杖建立直接聯繫 而不是透過流 行的呼喚者。
我們也可以如下描述時代變遷的周期性:
如果我們擁有適當的知識,我們就不會在時代的變遷中看到任何「陰謀論」, 而是一個可預測的循環。這是宇宙的循環,因此與這種力量對抗是沒有意義 的。世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阻止黃金時代的到來。
這就是為什麼地球氣候也會發生重大變化,不再存在以前的穩定性。新空間 中的塵世地球以新的方式做出反應。太陽的反應也與以前不同。甚至科學家 也承認地球周圍的空間是不同的。但在新的空間裡,不僅物質身體的狀況發
生了變化,我們看不見的組成部分 精微身體的狀況也發生了變化。
據一位印度聖人說,當太陽系經過「宇宙彎曲」時,金線以北的地區是安全
的,但金線可能不是絕對筆直的。來自金線另一側(西側)的領土可以加入 金線並連接到同一事件領域。重要的是俄羅斯人民的「俄羅斯精神」 民 族方向的載體 而不是國籍。南部地區處於極度危險之中,但這並不意味 著它們必然會全部消失。然而,完成扭轉之後,他們的情況會比金線以北的 國家糟糕得多。
此時,重要的是我們每天有意識地吸引正面的想法和情況,從而開始加速在 我們內部產生美德元素。如果我們想要堅持不懈,就要記住,為了獲得美德 元素,我們也應該食用美德元素飲食。酒精、毒品、肉類和類似的「當今必 需」成分屬於愚昧元素。
時間向量的逆轉發生在 2004 年 7 月 28 日,但直到時間向量最終完成向上轉 向(斷開連接)之前,我們將能夠認識到與我們生活中過去幾年的某些相似 之處。2008年是2000年的預測,2016年是1996年的預測,2019年將是斯洛伐 克國政變時期的類比,此後,將發生與社會主義時期的某些類比。這並不是
重複同樣的事件,而是一次「接管」他們在政變中失去或魯莽放棄的經驗和 價值觀的機會。第一個完全脫離當前時間流向的適當情況將發生在 2025-26 年,然後是 2032-33 年,最後一種可能性是 2033 -2041 年。不脫離當前的 進程是不可能的,但對他們來說,最後一個選擇是最糟糕的 根據預言。
斷開連接的另一個參數是人類邊境警衛在特定時間已經掌權。這些人出生於 1970 年以後,預計 2020 年左右他們將在俄羅斯擔任要職。他們就是應該帶 領國家「跨越邊界」的人。
對於轉型開始的時期,對人類來說最重要的因素是知識、教育和文化。如果 沒有受過教育,一個人就只是獲得資訊而已,因此很容易在需要的時候被操
縱。擁有知識的人是無法被操縱的。然而,我們應該透過教育來恢復屬於我 們文化的東西。這位聖人也補充道,當知識放在第一位、軍隊放在第二位時, 國家就是安全的。
有德之人有意志,有意志的人是愛國者,而不是叛徒和懦夫。
危機時期結束時,美元應該不復存在;它將不再需要。向西方看根本毫無意 義,我們在那裡什麼也得不到。未來在東方,也就是金線以北。西方雖然在 某些地方還能生存下來,但是那裡已經不再有生命力,不再有未來。
這是斯拉夫人的看法,以後的事,只能拭目以待,但是他們說第一個完全脫 離當前時間流向的適當情況將發生在 2025-26 年,這一點很快便知道真偽, 如果沒有發生任何值得特別關注的事,大概其他的預言也大可以忘掉了。
參考自:
https://www.tartaria.sk/rama-a-arijci-v-indii/ https://www.tartaria.sk/prastare-proroctvo-z-indie/ https://www.tartaria.sk/treti-rim-a-sergij-radonezsky/ http://www.nikolay-levashov.ru/English/Articles/Svarog_Night-eng.html
一般認為,印度種姓制度是西元前 1500 年左右,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創立
的社會制度,原始的古印度文明的繼承者反倒變成了低階的種姓、征服者變 成了高階種姓的人。原本的種姓制度並非要劃分階級及人的高低貴賤,而是
要確保本身雅利安人的執政權和保持各種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數;但是經過幾 千年的發展,很多支持種姓制度的專家學者在宗教、哲學、人類學上亦有提 出大量種姓制度適合印度社會的理論,認為在印度種姓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 性,而且有些理論在印度非常深入人心。
最初,種姓制度的分類相對簡單,主要分為「婆羅門」(祭司)、「剎帝利」 (武士)、「吠舍」(商人)和「首陀羅」(農民)4 個主要階層。這種最 初的種姓體系並不是嚴格固定的,人們的社會地位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變動。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種姓制度逐漸演變並加強。種姓體系的固化意味著 社會地位的世代相傳,不同種姓之間的交往受到限制。種姓之間的婚姻、職 業和社會交往受到嚴格的規定,這加劇了社會的分化與不平等。
除了印度,在斯拉夫民族原始的氏族裏面也有這種制度,在他們的種姓制度 中,有一個單獨的職業戰士階層 勝利者 戰鬥能力是每個偉大種族男 人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即是相當於古印度的剎帝利。
這些種姓是怎麼回事?許多人都認為自己屬於某個種姓 畢竟,自然而然
地,每個人都想變得「盡可能高級」。但儘管我們每個人都對某個種姓有某 種傾向,但根據吠陀經的說法,在斯瓦羅格夜晚(Nights of Svarog),我們 都是 smerd。
smerd 的角色相當於印度的首陀羅,是中世紀東歐斯拉夫國家的自由農民,
後來成為封建附屬農奴。11 世紀和 12 世紀的資料(例如 12 世紀的《羅斯法
典》)提到,他們在基輔羅斯和波蘭被稱為 smardones。從詞源上講, smerd 一詞來自一個常見的印歐語詞根,意為「普通人」或「依賴的人」。
在基輔羅斯,smerd 是逐漸失去自由(部分或完全)的農民,其法律地位因
群體而異。與奴隸不同,他們擁有自己的財產,並且必須為其違法行為支付 罰款,從法律上講,smerd 從未擁有完全的權利;殺死 smerd 的罰款與殺 死 kholop(類似於奴隸)的罰款相同。死者的財產由大王(王子)繼承。
《羅斯法典》禁止在未經王公(Knyaz 或 knez)同意的情況下,在法庭審訊 期間對 smerd 施以酷刑。
其實斯拉夫雅利安種姓制度並不是一種不平等的專制統治制度。
4 個基本種姓根本不是隨機選擇的。本質上,他們代表了偉大民族(即斯拉 夫人或雅利安人)成員的進化發展。在中間世界地球上的每個人類種族都有 自己的進化之路。英格利斯主義(Ynglism)教義的精髓是每個人都應該按照 自己民族的進化要求去發展,即白種人要按照白種人的道路去發展,黃皮膚 民族要按照他們自己的進化道路去發展,黑皮膚和紅皮膚民族要按照他們自 己的道路去發展。灰人的進化也是如此 他們在《聖經》、《摩西五經》、 《塔木德》和《卡巴拉》中都有描述。採取其他國家的生活方式 無論它 們聽起來或看起來多麼「令人愉快」 都意味著停止自身的進化 而錯 誤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這就是因果報應的簡單邏輯。
所以他們的進化道路 道路是關鍵字,因為「在天堂永遠安息」並不是一 條永久的、也就是永無止境的進化之路 才是偉大種族的道路。當然,這 並不意味著不同膚色的人沒有自己的方式。斯拉夫民族的種族是銀河系的 「主人」霹隆(Perun)之路,他們所有的人都注定有一天會成為神 這 是一個進化的過程,數十億年的時間不算甚麼。這就是他們的書籍《斯拉夫-
雅利安吠陀》(Slavic-Aryan Vedas)中所描述的白色之路(SaGa)。
所有種姓 按照它們的先後順序 都代表著進化(必然)的發展階段。
根據他們的特點,我們可以找出我們「正確地」屬於哪個種姓。如果我們用 這些知識來審視自己和周遭的環境,我們就可以開始調整自己。
smerd 是一種典型的「我行我素」的人,他們不關心身邊的一切,只關心保 證自己生存的條件,並沒有什麼深遠的眼光。因此,他們只需要做自己該做 的事情,有個睡覺和放鬆的地方,他們可以有一個家庭,但不需要很大。他 們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但為種族共同利益而戰對他們來說「遙不可及」。必 須強調的是,這不一定是個傻子或是個沒有財產的窮人。
在斯拉夫民族的文化中,任何一個進化階段都不能被跳過。例如,某人擁有 很多財富並認為他們可以僱用某人去戰鬥並且「不弄髒自己的手」,這是錯 誤的。這意味著他還沒有達到勝利者的水平,因此當然不能屬於聖人種姓
無論他讀什麼智慧書籍。進化是無法被愚弄的。我們要經歷 Java 世界發展 的各個階段。這樣,我們才能促進外在身體的成長,然後進入其中,繼續在 榮耀世界中進化。但這也意味著,如果今天,在文明毀滅的前夜,有人不
「指望」為生存而戰的必要性,甚至不為此做準備,那麼他們當然還沒有獲 得這種經驗,也很難逃脫這種經驗。因此《吠陀經》中寫道:「你想要和平, 就準備戰爭。」唯一的例外是那些為了完成任務而有意識地化身於此的偉大 聖人。
有許多問題與戰爭及其後果有關。在真正的戰鬥中,殺戮是不可避免的,而 殺戮的背後是累積業債的威脅。另一方面,如果他們無法保護自己,我們的 創造就都是徒勞無功的 敵人會奪走我們的一切、毀滅我們,或者更糟的是, 奴役我們。他們將必須再次回來並以某種方式克服進化所必需的經驗獲取。
每個人都必須懂得如何戰鬥,無論其地位如何。這種要求在他們的文化中根 深蒂固,意味著我們傳統上期望能夠保衛自己免受敵人的侵害。畢竟,如果 他們不自己戰鬥
誰來保護他們?
哈薩克特色武術是傳統是 SPAS。SPAS
的核心是管理和控制個體時間和空間
流動的藝術。誰能管理好時間,誰就能贏得每一場戰鬥。戰鬥技術的「手冊」 細節是次要的 - 總體目標和主要「武器」是讓我們所有的身體都參與戰鬥, 即我們自我的內在組成部分。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戰鬥技巧中的「手法」部 分不重要。此類系統的最高技術是「非接觸式戰鬥」。對於那些從未親眼見 過的人來說,這可能聽起來像是一個童話故事。然而,有些人卻持有不同的 看法,例如,美國特種部隊成員曾在聯合演習中驗證俄羅斯特種部隊成員武 術的有效性。原則上,他們非常害怕單人作戰,甚至有些驚慌失措,害怕那 些「穿條紋 T 恤的俄羅斯人」,而「穿條紋 T 恤的俄羅斯人」可能是特種部 隊成員最明顯的外在標誌,他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戰士。
除了 Spas 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戰鬥系統,它們全部源自古老的氏族傳統 - 這 就是為什麼它們數量如此之多,而且為什麼它們如此有效。首先,它們是他 們的,建立在他們的身體和精神構成之上。作為例子,我們可以引用"Skarb" (哥薩克徒手格鬥體系);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長特種作戰顧問 Ryabko 的優 秀系統,被稱為「西斯特瑪」(Systema);此外,還有同樣著名的俄羅斯軍 事武術學校"Sistema Kadochnikova"(Система Кадочникова)的傳奇體系; 傳統的"Buza";「雷霆作戰系統」;「白熊」;Rod Belousov 的 Kazach Spaies
學校和非接觸式格鬥學校和非接觸式格鬥也廣為人知,它正式代表了 Sistema Kadochnikova 以及莫斯科地區的許多其他作戰系統。
無論某人「喜歡」還是「不喜歡」打架,它都是斯拉夫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這意味著,獲得這樣的經驗是他們進化的「必修科目」之一。無論是誰,只 要他覺得它「不合適」
儘管他們往往這麼認為 他就沒有超越「它」,
事實上,他們甚至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而且他們幾乎無法避免即將到來的 教訓。
武道形而上學是掌管一個人另類超人體能的境界。它超越了心身、心理文化 和政治現實。此外,它位於其他時空座標,使人們能夠在造物主創造他們的 體積中觀察自己。這些品質的喪失是人類自由意志的結果。它們的獲得也是 自由意志的體現,擺脫了刻板印象和各種條件方法、不必要的習慣和錯誤的 標準。這是一個時間有時會倒流的區域 從未來到現在,這是許多(如果 不是全部)矛盾現象的關鍵。
無論是媒體傳說中的忍者,還是傳說中不為人知的 SMERSH 部隊成員,破壞 者的基本習慣和技能之一就是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進行戰鬥。這不是一場比 賽,而是一場殊死搏鬥。絕非巧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對 SMERSH 特種部隊(即「間諜死亡」的縮寫)的破壞分子感到恐懼。
在該部隊的未來候選人意識到並理解自己的感覺以及在黑暗空間中的動作順 序之前,他被教導對音量做出反應。任何感知的變化都與「集中體積」的能 力有關,即能夠在精微體的感知層面接收並偵測敵人波浪的運動。這類似於 在平靜的水中,能夠感受到任何物體(甚至看似靜止的物體)傳來的波浪。
所謂「特殊目的戰鬥」SMERSH 的訓練就像是為客戶量身定制的 不可能 讓它「適合所有人」。這種方法的原則之一是不斷測試,這使得為特定的人 設計最合適、最佳的圖像系統成為可能。更準確地說,這是一種處理影像的 系統,就像指紋一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透過這個系統,有必要在自 身和周圍世界中實現最精確的微妙現實層次 能量資訊波。
儘管如今有關 SMERSH 特種部隊成員的各種謊言四處流傳,但他們對微妙現 實的實際「反射」至今尚未在世人面前炫耀。
在白熊防禦作戰系統 (OBS) 中,本著這些傳統的精神,影像的工作建立在4個 組件的方案之上。它們是形上學 – 心靈 – 能量學 – 形式。如果我們以街頭鬥 毆(一場打鬥,而不是一場有規則的比賽)為例,它看起來是這樣的:
形而上學-更高層次的感知-影像,根據準備程度的不同,轉化為不安,反
之亦然,轉化為力量(勇氣)的湧入,正常情況發生變化的預兆;
心靈-發現擔憂的根源後,尋求心靈力量來克服、糾正或避免可能的互動;
能量學-一種有意識(潛意識)的力量衝動,旨在實現一個人的意圖;
形式-一種具有明確表達的策略計劃意圖的行為,即相互合作解決問題或避 免問題。
OBS 白熊的戰鬥秘訣之一是:「我清楚地知道該做什麼;我控制原力來解決 這個任務。」
上述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影像,使其能夠對變化的空間(體積)做出反應。
真正的戰鬥形而上學考慮了另一項活動
重新經歷各個階段但方向相反: 形式 能量學 心靈 形而上學。它對應於主要公式的轉變:訊息 (形而上學)-意識(心靈)-感知(能量學)-行動(形式)。
進入和退出戰鬥衝突的原則是通用的,只有「觸發機制」不同,而這些機制 總是個別的。
如果對手突破了形上學意識 尤其是一個人自身完整性的感覺 他就可 以利用它來「動搖」我們,從而將他的形象植入我們的腦海中。這些就像特 洛伊木馬一樣,會抑制我們的系統,從而破壞其完整性,導致其徹底崩潰。
這就是為什麼不斷地與圖像打交道的實踐是必要的 但不能脫離形而上學 的基礎 也不能脫離自我。
已證明,光子(陽光的一個粒子)同時以兩種狀態存在-粒子和波。這意味 著它表現出粒子的屬性
局部化、可能性有限 但也表現出波的屬性,
即無限性、力、體積。因為我們是太陽的孩子,所以我們能夠同時處於粒子 狀態和波狀態。只有我們的意識遊戲 與矩陣相關 才人為地將我們與現 實分開,也就是說,與能量訊息無限的波世界分開。整件事情在於將意識從 物理層面快速轉化為能量資訊層面的能力。
OBS 白熊不提供「一套具體的技術」。目標是人類各層次的發展。白熊戰鬥 單位的基本基礎是(我們也將使用原始斯拉夫語術語):「波-絲」;「衝動 -Mercanie」 ,「熊步」,互補。
波是攜帶訊息場的定向力。絲是一種體積能量訊息流,可以產生波浪旋風。
我們也可以說,如果我們學會將意識「轉換」為能量資訊(量子)狀態,我 們將獲得無限的能力,包括在戰鬥衝突領域的能力。
透過掌握治療性的斯拉夫練習(我們過去稱之為 Kazacka Zdrava),可以成 功掌握武術,即透過練習健康 Stribog 的引力,同時處於「懸浮」(健康
Perun 的引力)和"Korenenia"(健康 Veles 的引力)的狀態。
衝動是傳遞能量的一種方式。我們將這個過程的持久性稱為古斯拉夫語 "Mercanie"。能夠以衝動的方式給予或獲取力量,「點燃」或「撲滅」 Vedogon(無論是您自己的還是對手的)是一種確保無敵的高級戰鬥習慣狀 態。為了養成這樣的習慣,人們使用治療練習:「內在鐘擺」(健康 Perun 的誘惑)或「衝動」複合體(健康 Stribog 的誘惑)。此外,還需要練習 「對比體操」、「掌握力量的 8 個層次」和「與力量互動的方式和方法」等
複合體。
除此之外,白熊 OBS 使用一種在呼吸時捕捉和執行戰鬥動作的方法 - 與普遍 接受的教條相反。在吸氣的同時,接受和發出打擊。它與意識從物理層面到 能量訊息層面的轉變有關。
為了不違背傳統 不只是處理理論 他們還將從精神能量分解術的
工作坊裡帶來一種特定的技術。但在此之前 因為它屬於他們的實踐領
域 需要注意的是熱門項目「非接觸式戰鬥」。
不要試圖學習「非接觸式戰鬥」。人們從經驗中知道,懶惰和懦弱的人會這 樣逃避戰鬥訓練的「艱苦階段」。你在各種影片中可以看到各種著名大師將 對手逐個或整群擊倒在地,這些都只是 Vedogon 訓練的高級變體,該訓練是 在微妙的層面上奪取對手的空間。這個技巧是首先被使用的,確實如此。但 他們向長期受大師影響的學生展示了這些方法。他們對老師的行為已經產生 了強烈的刻板反應。對於與老師毫無關係或根本沒有接受過此類系統訓練的 攻擊者,這些技術可能不那麼有效,儘管力量和決心可以透過某種方式被剝 奪。
需補充一點,根據對心理暗示能量訊息影響的反應程度,人類心理類型可分 為4種。
GASTON VON DÜRFELD 方法
這種技術有效地支持了意識的擴大、戰鬥 直覺的發展(哈薩克斯坦人稱之為“chuyka”),即「看見」、預測事件的能 力,並且通常能提高圖像處理能力。
雖然它有一個外國名字,但它最初來自斯拉夫人。在當時的革命和戰爭期間, 許多白軍士兵離開前往西部,並留在那裡生活。在德國準備進攻蘇聯的幾年
裡,這項技術並沒有逃過德國破壞分子訓練專家的注意,並被納入了 Abwehru 特工(軍事情報機構)的訓練方法中。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它顯示了它的有效性。
儘管有兩種實踐方法,但這裏僅描述其中一種方法。這當然足以作為一個例 子。 第一,要創造脆弱平衡、脆弱支持的條件。例如,我們可以站在倒下的樹、
原木上或健身房裡健身長凳的邊緣上來實現這一點。然後在頭頂上創建一個 「吊墜」 從 Rodnika 區域。
將在精神上囊括外部 Vedogon 的邊界。在邊框上創建一個白金色的垂直平面:
將捕捉至少5種不同的聲音;
- 將聲音想像成明亮、小巧、色彩鮮豔的球體;
- 把所有的球逐漸分佈在一個確定的圓圈內,然後猛地把它們「吸入」到頸 後的區域,在原來的位置形成一個灰色的斑點。閉上眼睛; - 維持這個狀態幾秒鐘。同時,保持平衡。然後猛地「呼氣」,讓球回到它 們圍成一圈的原位,並睜開眼睛。透過前額進行「呼吸」; - 重複練習多次。需要親自感受何時足夠了並擺脫圖像。
一些技術,特別是戰鬥領域的技術,肯定會為已經在他們國家接受過訓練的 俄羅斯作戰體系從業者所熟知。他們只有一個問題 - 他們為各種形式的流行 活動做好了準備 - 他們出席了俄羅斯的每一個「西斯特瑪」(Systema)活動, 所以他們不會錯過任何事情。就像社會主義下的 ŠTB 成員。加入這樣的體係 就是加入民權政治。在俄羅斯,民粹主義者的意識形態「供給」已經明顯不 足 時代完全不同了 但他們仍然有力量。正是舊的宗教結構阻礙了新 時代的到來。
形上學方法論背後的「技術」純粹是吠陀的,即是斯拉夫雅利安吠陀(Slavic Aryan Vedas),與基督教(東正教)無關。
參考自:
https://www.tartaria.sk/bojove-umenia-v-naej-kulture/
https://www.tartaria.sk/metafyzika-boja/ https://vesna.atlantidaforum.com/?p=844
結語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 20.4%,最新估計,非洲人口超
過 14 億,約佔世界 6 分之 1。而且,非洲多樣的氣候是豐富生態資源與礦產 資源的寶地,同時也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目前世界上最古
老的人類化石就是在東非發現的,而非洲東北角的埃及也是世界文明發源地 之一。
在尼羅河中游現今蘇丹一帶,西元前 16 世紀曾興起一個庫施王國,它有過發 達的農業、煉鐵業和紡織業,是遠古時代世界最富庶繁榮的國家之一。它的 首都麥羅埃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煉鐵中心,被西方考古學家稱為「古代非洲 的伯明罕」。
庫施王國(Kingdom of Kush)又譯為古實王國,是古代北非地區的一個文明, 其地域大致位於今日蘇丹共和國。
奇怪地,在我們中小學的歷史課本中,竟然沒有非洲歷史這一課。地域如此 廣,人口如此眾多,而且在三千多年前已經有文明,究竟有沒有可能會沒有 歷史?
不只沒有歷史,並且沒有文化,沒有非洲文學、非洲哲學、非洲神學等等, 人人都以為那裏的人一直未開化,是蠻荒之地,這是甚麼一回事?
一位著名的英國歷史學家曾說過,非洲祇有歐洲人的歷史。
柏林洪堡大學非洲歷史教授 Andreas Eckert 教授認為,問題出在歐洲;歐洲 人非常願意將他們的大陸視為一切事物的基準和所有其他事物的定位點。
Eckert 促道:「現在是我們顛覆這種看法的時候了。」「需要解釋的是歐洲,
而不是非洲。我們必須擺脫將歐洲視為標尺的觀念。」
Eckert 首先列舉了一系列令人厭惡的刻板印象。不僅引用了前法國總統薩爾
科齊的話:「黑格爾領導著蘊含著對非洲歷史的認識的恐怖之室。」在非洲, 這位哲學家看到了一個處於自然狀態的大陸,未經開發,超出任何國家概念, 其市場上出售人肉。弗里德里希·席勒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在他看來,歐洲 人已經是成年人了,而他們周圍的人還處於童年時期。而詩人眼中的非洲, 則抱怨道:「哦,這些人給我們描繪的童年景像是多麼的可恥和悲傷。」
歷史上,人們錯誤地認為非洲沒有歷史,因為歷史始於文字和歐洲人的到來。
這種觀點被用來為歐洲的殖民統治和非洲是原始落後大陸的觀念辯護。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文明是西非文明,儘管它在歷史教科書中並沒有受到那麼 重視。西非是眾多古代文化、王國和帝國的發源地,早在歐洲人到來之前就 已經繁榮昌盛。加納王國、馬利帝國和桑海帝國只是該地區繁榮發展的先進 社會的幾個例子。
非洲多元而豐富的歷史也延伸到埃塞俄比亞和努比亞等地區。它們是留下持 久遺產的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例如,埃塞俄比亞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 明之一,其歷史意義不容忽視。
然而,正是在非洲與歐洲殖民勢力的接觸中,非洲大陸形成了最持久的(也 可以說是最具破壞性的)形象。非洲在研究過程中被視為一個原始、未開化、 獨特的地方 一個野蠻人和食人族的大陸,波蘭裔英國小說家約瑟夫·康拉 德(Joseph Conrad,1857年12月3日 1924年8月3日)的《黑暗之心》
(Heart of Darkness)等作品向西方讀者生動地描述了非洲 一個由「史 前人類」居住的「史前地球 未知的星球」。非洲被視為西方文明的對立面: 歐洲人可以透過觀察非洲這個未知的地方來確定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優越地位。
正如哈佛大學的人類學與社會學史威夫特(Harold H. Swift)傑出貢獻教授約
翰 可馬洛夫 (John L. Comaroff,1945年1月1日 )所說,非洲和非洲人 「標誌著人類向動物性讓步的標誌」。因此,非洲被描繪成一個「他者」: 一個沒有歷史的大陸,其本土知識體系和思考方式不被考慮。在世界向歐洲 文明的「自然進程」中,非洲和非洲人比殖民國家落後了幾個世紀。
開羅的吉薩大金字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但沿著尼羅河繼續向南 行駛,你會發現一千座屬於庫施王國的金字塔,位於現在的蘇丹。庫什是一 個非洲超級大國,其影響力延伸至現在的中東地區。這個王國持續了數百年, 並在公元前8世紀征服了埃及,統治了近一個世紀。王國的遺跡也同樣令人印 象深刻。其中 300 多座金字塔至今仍完好無損,自近 3000 年前建造以來幾 乎沒有受到影響。
一些最好的例子可以在蘇丹北部的傑貝爾巴卡爾找到,它被聯合國文化機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在這裡,你可以找到金字塔、陵墓、寺廟 和墓室,其中有繪畫場景和文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描述為「創造性天 才的傑作,展示了人類 2000 多年來的藝術、社會、政治和宗教價值觀」。
庫施王國是西亞和非洲的超級大國,女王可以自行統治這個國家。被譽為古 代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阿克蘇姆王國亦是如此。阿克蘇姆王朝的國王以現在 的厄立特里亞和衣索比亞為基地,控制著紅海的貿易。他們也是非洲第一批 信奉基督教並定其為王國官方宗教的統治者。
無論在非洲或其他地區,這段歷史都鮮為人知,因為許多非洲國家的學者和 教師本身就是殖民教育的產物,因此他們無法獲得有關自己歷史的全面、按 時間順序的描述。
1884年,柏林會議標誌著非洲殖民主義的正式開始。殖民主義背後的正當原
則之一是需要對據稱落後的非洲人民進行文明教育。柏林會議15年後, Rudyard Kipling 於1899 年在《麥克盧爾雜誌》(McClure’s Magazine) 上 發表題為《白人的負擔》(White Man’s Burden) 的詩以表達了對非白人進 行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白人的負擔》的想法是為了完善(「尋求他人的利益」)表面上落後的人 民(任何非白人)。Kipling 哀嘆非洲人民將「慢慢走向光明」,並哀嘆他們 從「束縛」中解放出來。從本質上講,Kipling 認為這些非白人種族群體是如 此落後,以至於他們無法理解歐洲化的好處。Kipling 相信,非洲人必須被拉 向「光明」,才能看到他們在他看來的野蠻本性的錯誤。
《白人的負擔》中所表達的情感在這段時期並不少見。非洲人被認為在文化 上是低人一等,這一觀點得到了科學種族主義的支持。根據在美國的一次演 講,殖民主義正式開始前 35 年,非洲人所謂的劣等現像明顯地表現在「我們 周圍看到的白人、紅色和黑人種族中根深蒂固的智力和身體差異,它們的方 位太明顯、太重要,不能再被忽視 」(Nott 3)。演講者 Nott 博士是一名 醫生,他接著斷言黑人、白人和「紅色」人種彼此截然不同,不可能有關聯。
19世紀早期,英國等歐洲國家在南部非洲的傳教取得了積極進展。非洲本土 的民族主義者(基督徒)此後不無失望的看到,隨著歐洲傳教士的深入,非
洲的獨立以及更快的走向現代化並沒有實現,相反,歐洲的傳教士還不斷召 喚自己的國家向非洲派兵來鞏固傳教的成果。
《非洲通史》(History of Africa)作者 Kevin Shillington 在書中指出,雖然 歐洲對非洲大陸的殖民統治總體上僅僅維持了不到100年,卻造成了極度惡劣 的影響,「殖民統治辯護者常常宣稱,殖民統治將現代醫療帶入非洲。然而, 情況絕非如此。殖民統治帶來的第一個後果就是致命性疾病」,包括從歐洲 擴散而來的1918年大流感,以及大規模人口遷移(以發展服務於歐美工業體
系的原材料種植業、採礦業)所帶來的昏睡病、肺結核等問題。更令人瞠目 的是,殖民統治者以及後來的辯護者,還會以非洲社會發展落後、非洲人健 康意識不強來推卸殖民統治期間,非洲人民遭受的健康危機。
主要問題是,以前的世界歷史都是由白人寫的,在他們的立場來看,他們對
非洲的征服,就是將文明帶給那裏的野蠻人。一個罪犯的口供有多少可信度? 用一點常識就明白。
現代開明的學者又怎樣說呢?
曾在多間大學任教的退休教授 Rufus O. Jimerson 博士在 2019 年 4 月 8 日出 版的著作《當黑人統治希臘和羅馬:古代歐亞征服之前的西方海洋文明》
(When Blacks Ruled Greece and Rome: The West’s Maritime Civilizations Before Ancient Eurasian Conquest)中指出,該書的目的是恢復有關希臘和 羅馬文明最初的黑人創始人和開發者的真相,防止其被錯誤地歸類為印歐人 的粉飾所掩蓋。
該書以此方式探討了雅利安希臘人和羅馬人剽竊的全球非洲文明的程度。它
打破了西方文明的基礎是同質的和白人的神話。他們曾是多種族、多文化的 社會,直到公元 4 世紀或基督死後 (AD),大批白人野蠻人成為羅馬和雅典的
多數,改變了他們的身份。來自非洲的黑人移民將凱米特文明從尼羅河流域 帶出庫什和努比亞(現代的蘇丹、衣索比亞、索馬利亞和埃及),並在義大 利半島建立了雅典、其他希臘城邦和羅馬。
地中海地區文明發展的焦點是貿易、商業,以及隨之而來對非洲海上帝國和
Kemet(早期埃及)所累積的財富的獲取,而這兩個帝國都是從庫施建立的 殖民地發展而來的。後者開採的黃金用於資助造船、勘探、建設城市、僱用 僱傭兵、促進閱讀和寫作以培養發明,以及記錄和編纂商業交易和法律。文
明的成長和傳播模式始於貿易站和帝國之間的貿易,後者逐漸成為殖民地。
這些殖民地將成為獨立的城邦,並透過建立貿易市場並將其轉變為殖民地, 發展成為帝國。在雅利安人主導的基督教時代開始之前,黑非洲人及其直系 後裔統治了這種循環發展模式超過 3000 年。
該書的重點是雅利安人入侵文明之前的古代,雅利安人入侵開啟了中世紀或 黑暗時代,西方經歷了持續一千年的挫折,直到文藝復興建立在重新發現非 洲神秘體系的基礎上。研究表明,希臘和羅馬是多種族社會。在塞拉皮斯從 荷魯斯變成耶穌基督、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的時代,他們的身分被湧入 帝國的歐亞野蠻人竊取了。
該書指出,最後的這種轉變始於尼西亞會議。書中關注的是公元前 3,000 年 開始的古代,當時古代非洲帝國統治著各大洲的文明,建立市場、貿易商品、 累積財富、傳播文化並建造金字塔。
關於西方人隱瞞非洲有文明的事實,以下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位於津巴布韋共和國的大津巴布韋(Great Zimbabwe)遺址建於 11 世紀至
14 世紀之間,位於現代津巴布韋南部,佔地722 公頃。整個場地由數百年歷 史的排水系統編織而成,該系統仍然有效,將房屋和圍牆外的水引導到山谷 中。在鼎盛時期,估計有 18,000 人居住在津巴布韋王國首都。據信,只有
200 至 300 名精英階層成員實際上住在這座巨大的石頭建築內,夜間由站在 牆上的警衛看守,而大多數人住在遠處。
德國探險家 Karl Mauch(1837 年 5 月 7 日 - 1875 年 4 月 4 日)認為,文明 國家(白人)必定曾經定居在那裡。儘管多年來證明是非洲人所建的考古證 據不斷增加,但大多數歐洲定居者仍然拒絕接受這些結論。Peter S. Garlake (1934 年 1 月 11 日 - 2011 年 12 月 2 日)等考古學家因直言不諱地談論大津
巴布韋的本土起源而被監禁。持有類似觀點的非洲人被解僱。大津巴布韋遺 址的展示受到審查,當地人被禁止使用該遺址舉行儀式。
直到 1979 年,南羅德西亞(今津巴布韋)總理 Ian Smith(1919年4月8日 2007年11月20日)政府繼續在官方旅遊指南中對該城市的起源進行殖民篡改, 其中展示了非洲人向據稱建造了大津巴布韋的外國人鞠躬的畫面。
20 世紀 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羅德西亞的官方說法是這些建築是由非黑人建造 的。對官方聲明提出異議的考古學家受到了政府的審查。駐紮在大津巴布韋 的考古學家 Paul Sinclair 說:「博物館和古蹟組織時任主任告訴我,在與媒 體談論大津巴布韋國家的起源時要格外小心。我被告知博物館服務部門處境 困難,政府正在向他們施壓,要求他們隱藏正確的資訊。旅遊指南、博物館 陳列品、學校教科書、廣播節目、報紙和電影的審查是家常便飯。有一次, 博物館董事會的成員威脅我,如果我公開說黑人建立了大津巴布韋,我就會 失去工作。」
英屬南非公司(BSA)(British South Africa Company) 聘請了偉大埃及古物 學家弗林德斯 皮特里(Flinders Petrie,1853年6月3日 1942年7月28日)的 得意門生、考古學家 David Randall-MacIver 來調查該遺址。RandallMacIver 很快得出結論,石頭圍牆內的前泥屋「毫無疑問在每一個細節上都 是非洲的,並且屬於一個被外國確定為總體上中世紀的時期」。
真相要等到現代才水落石出。
歷史上的非洲文明有阿克蘇姆帝國(The Aksumite Empire)、庫施王國
(Kingdom of Kush)、邦特王國(The Kingdom of Punt)、Yam王國
(The Kingdom of Yam)、迦納帝國(The Ghana Empire)、伊博與Nri王 國(Igboland and the Nri Kingdom)、大辛巴威(Great Zimbabwe) 、貝
南帝國(The Empire of Benin)、 馬利帝國(The Mali Empire)、桑海帝國
(The Songhai Empire)、達荷美王國(The Kingdom of Dahomey)、阿 散蒂帝國(The Asante (Ashanti) Empire)。
究竟當中有多少是能夠在正統的中學歷史教材中讀到?
那麼,美洲歷史又如何?
很多人都會衝口而出:「美洲歷史就是由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始的。」
發現新大陸,又稱美洲大發現,傳統上是指 1492 年 10 月 12 日克里斯多福 哥
倫布從歐洲穿越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周邊的聖薩爾瓦多島。
自從克里斯多福·哥倫布首次提出黑非洲人先於他發現新大陸以來,許多學者 一直在研究這個論點。哥倫佈在《第二次航行日誌》中寫道,當他到達海地 (當時稱為西班牙島)時,當地人告訴他,黑皮膚的人從南部和東南部乘坐 船隻來到這裡,販賣金頭金屬長矛。以下內容記載於 Raccolta 第一卷第一部 分:
「哥倫布想知道西班牙印第安人告訴他的事情,他們來自南部和東南部,那 些黑人帶來了用一種他們稱之為鳥銀的金屬製成的矛尖,他曾將這種金屬的 樣品送給國王和王后進行化驗,結果發現這種金屬含金量為 32 份 18 份 金、6 份銀和 8 份銅。」
哥倫布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感到好奇,他確實用郵船將這些長矛的樣品送回 西班牙進行檢查,結果發現金、銅和銀合金的特性比例與當時在非洲幾內亞 鍛造的長矛相同。
在一本關於哥倫布生平的書中,他的兒子費迪南德報告說,當他的父親到達
今天該國北部洪都拉斯地區時,他親眼見到了黑人。另外有十幾位歐洲探險 家到達西半球時也在美洲發現了黑人。1513 年 9 月,Vasco Nunez de Balboa 率領他的士兵從達里恩(現稱巴拿馬)附近的誇雷誇山坡上下來,在 那裡他們看到了幾名黑人,他們被美洲原住民抓獲。「Balboa 問印第安人他 們(黑人)從哪裡來,但他們說不出來,也不知道更多,就是這種膚色的人
就住在附近,而且經常與他們交戰。他們是在印度(美洲)見到的第一批黑 人。」第一位研究新大陸的歐洲著名歷史學家 Peter Martyr 表示,Balboa 和 他的同伴所看到的是非洲人,他們是來避海難。
多明尼加修道會的神父 Fray Gregoria Garcia 曾在16世紀初在秘魯度過了9年,
他指出哥倫比亞卡塔赫納附近的一個島嶼是西班牙人在新大陸首次發現黑人 的地方。和達連一樣,這些非洲人也是美洲原住民戰俘。同樣在 16 世紀,即 哥倫佈到來之後,但在非洲人被普遍奴役之前,Cabello de Balboa 提到了有
17 名黑人,他們在厄瓜多爾遭遇海難後,成為了整個美洲原住民省份的總督。
雖然早期歐洲探險家的目擊證詞可能是哥倫布之前非洲人發現新大陸的最佳 證據,但它肯定不是唯一的證據。早期墨西哥專家 Jonathan Leonard 德寫道: 「早在19世紀,就有報告稱這個沿海地區(墨西哥灣沿岸)發現了具有黑人
特徵的巨大頭像。」第一尊這樣的頭像是由 Jose Melgar 於 1862 年在韋拉克 魯斯發現的。他寫了兩篇關於這尊頭像的文章,一篇發表在《地理和統計公 報》(Boletin de Geografia y Estadistica)上,另一篇發表在備受尊敬的墨 西哥地理和統計學會(Sociedad Mexicana de Geografia y Estadistica)上。
藝術史學家 Alexander von Wuthenau 寫道:「梅爾加的思想尚未受到現代 (或許不是那麼現代)人類學某些潮流的影響,對這一新發現的黑人在古代 美洲存在的證據反應正常。此外,他還引用了 Francisco Nunez Vega 的一份 文件(1691 年),描述了在恰帕斯州發現的一種古代日曆,其中提到7個 "negritos"代表七大行星。
歷史學家 Nicholas Leon 也有類似的看法:
「有些人認為,墨西哥最古老的居民是黑人,有些人則認為是奧托米人。幾
乎所有墨西哥人種都普遍相信黑人和巨人的存在……在不同地點發現的幾件考 古文物證明了他們的存在
最古老的傳統中對他們的記憶讓我們相信黑人是 墨西哥的第一批居民」
另一位權威,JA Villacorta 寫道:「無論你怎麼看,墨西哥文明都起源於非 洲。」最後,歷史學家 Orozco y Berra 在他的《墨西哥征服史》(History of the Conquest of Mexico)中宣稱,毫無疑問,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 墨西哥人和非洲人之間存在著重要、持續且親密的關係。
類似的權威證㯫還有很多,由於篇幅所限,難以盡錄。
以上內容究竟有多少是閣下在官方提供的歷史課程中曾經學到的? 這個情況不止在外國歷史出現,我國的二十四史亦不惶多讓。
在以前,唐太宗李世民因為玄武門兵變心裡有鬼,幾次向宰相房玄齡、諫議 大夫褚遂良提出看國史和起居注,留下了干預史書的惡名。宋太祖趙匡胤曾 經好奇,想看看史官們都寫了些啥,被史官嚴詞拒絕。
然而,到了清朝,整個《明史》居然都是在皇帝直接干預下完成。
朱元璋修《元史》只花了兩年多時間,蒙元修《宋史》(二十四史中規模最 大的一部史書)也只花了兩年多時間,惟獨滿清,修一部明歷史竟然花了幾 代帝王近百年的時間,其處心積慮之深由此也可見一斑。
1644年清軍入關後,清政府設立史館,擬修《明史》,其實只是做了個姿態。
滿清初期,與修《明史》相伴隨的是文字獄,清朝文字獄達到了登峰造極。
浙江烏程南潯鎮富戶莊廷鑨寫了《明書》,書寫於順治年間,康熙初年被告 發,康熙將為《明書》寫序的、校對的,甚至賣書的、買書的、刻字印刷的 以及當地官吏或凌遲、或杖斃、或絞死。該案主被判死刑的多達70餘人,收
監人犯竟達兩千餘人。康熙朝翰林院編修戴名世寫了一本記錄明末歷史的 《南山集》。康熙五十年(1711年),書印出10年後被人告發,康熙將戴名世凌 遲處死,戴氏家族凡男子16歲以上者立斬,女子及15歲以下男子,發給滿清 功臣家作奴僕,由《南山集》受到牽連的最小的只有3歲。
清朝武英殿本《明史》已經對《明實錄》進行了篡改,後來《四庫全書》中 的《明史》,又對英宗、代宗、憲宗、武宗、孝宗、世宗、穆宗等7位皇帝的 本紀進行了篡改,突出了「明朝多昏君」的特徵。就連明朝皇帝的畫像,清 朝也進行了修改,朱元璋變成了鞋拔子臉。
清朝篡改明史,有幾個有良心的官員把明史的原始資料《明實錄》偷偷抄錄, 後來運往日本,現在收藏於東京帝國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由於滿清對明朝 書籍毀滅,當代歷史學者為了研究明史,經常要藉閱日本、朝鮮和歐美資料, 對比才能完成研究工作。
例如,《明史》中記載,萬貴妃要謀害剛出生不久的小皇子,也就是後來的 明孝宗,非常有權力的太監張敏冒著生命危險,忠心護主,把小皇子救了下 來。從這一事件的記載,更加反映了張敏的善良,滿懷正義,和萬貴妃十惡 不赦,陰險歹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妃子竟然敢謀害皇子,這從另一角 度也體現出明朝君主的昏庸無能,仿佛早已暗示明朝滅亡的結局。這段歷史 本身是民間流傳的野史,但在福建出土的張敏的家族族譜卻驗證了這段歷史 的真實性。但人們不禁要問,萬貴妃心腸歹毒至此,身為一國君主的明憲宗 為何如此縱容她?歷史學家為了找出答案,做了許多的研究。
在福建省出土的《張氏族譜》是太監張敏家族的族譜,根據族譜記載,張敏 在1485年去世,但在《明史》中,張敏死於1475年。足足相差了10年,張敏 作為明朝十分有權力的大宦官,人物生平應該是記載得十分詳細的。族譜和 明史之間產生這麼大的出入,讓人很難不推測是有人想故意隱瞞一些事實, 試圖抹掉張敏在最後10年所做的一些事情。
此外,《明史》中記載,「魯王朱以海,被鄭成功沉海而亡。」朱以海,朱 元璋第十子朱檀的後人,崇禎皇帝自縊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此時朱 以海繼承了哥哥的魯王爵位。然而,1959年8月22日,有人在福建省金門島一 座山上炸石頭時,意外發現了一座墓地,經發掘墓地主人就是朱以海。從出 土的墓志銘《皇明監國魯王壙志》中,我們終於找到了滿清抹黑的鐵證,「 魯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距生萬曆戊午五月十五日,年 才四十有五,痛哉!」
乾隆四十年(1775),乾隆下令修改《明史》。過程中對明朝的皇帝和人事
進行了改編和醜化,更刻意貶低了對明朝皇帝的評價。比如,原《明史本紀》 中的「英宗贊」稱英宗「前後在位二十四年,無甚稗政」,經改修後的「英 宗贊」則這樣評價英宗說:「前後在位二十四年,威福下移,刑賞僭濫,失 亦多矣,或臚舉盛德,以為無甚稗政,豈為篤論哉?」再如,原本評價明世 宗為「中才之主」,而修改後的評價則變為:「且倚任權奸,果戮直臣,以 快其志,亦獨何哉!」 只要拿武英殿本《明史》和「四庫」本《明史》對比 校讀,我們就會發現,在明朝十幾位皇帝中,至少在景帝、英宗、武宗、憲 宗、孝宗、世宗、穆宗等7位皇帝的本紀中,對傳主的評語都有了顯著的修改。
這就是所謂的「歷史」。
可惜,直到現在,還未知道甚麼是獨立思考的人却仍然是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