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三聖 - 大唐三大夷教 —祆教、明教、景教的學說與流佈

Page 1

1


2


目錄 前言 1 - 神秘的東方三博士 2 - 波斯古經《阿維斯陀》隱藏的秘密 3 - 古代波斯的占星術 4 - 古代波斯的宇宙演化論 5 - 瑣羅亞斯德教與阿努納奇 6 - 續瑣羅亞斯德教與阿努納奇 7 - 源自波斯的密特拉教 8 - 通曉魔法的教士 9 - 績通曉魔法的教士 10-有關秦始皇的爭論 11 -真正的雅利安人 12- 《梨俱吠陀》與《阿維斯陀》 13- 從諾斯底派衍生出來的摩尼教 14- 明教在華薪火尚存 15- 總書記為何重修正定隆興寺? 16- 人智學如何看摩尼教? 17- 宣教活動不為人知的一面 18- 聖德太子信仰之謎 19- 空海大師與景教的邂逅 20- 由淨土宗到淨土真宗 結語

3


前言 20 世紀偉大哲學家 Karl Popper 的著作《開放社會及其敵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中提出,為何柏拉圖、黑格爾與馬克 思三人是當代民主社會的敵人。因為,他們都是嘗試建構一個封閉的社 會。何謂封閉的社會?就是可以預測的社會最終形態,例如假設人類最 終會達致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或者相反,達致一個社會主義的社會。 以資本主義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前提是資本主義是一種世上最 理想的制度,以社會主義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前提是社會主義 是一種世上最理想的制度。柏拉圖最為大眾所熟識的,就是其在大約西 元前 390 年所寫成的作品《理想國》(Res Publica)。 開放社會就是要否定有一種所謂最理想的制度,首先,甚麼是最理想? 如何去證明?相信大部份人都會回答,用實驗來證明,用過去的經驗去 歸納。而這一觀點,正正就是 Popper 所批判的。 實驗、歸納是科學研究最常採用的方法。首先,還原到最基本的部分, 甚麼是科學?有些人以為是檢定事實的真偽,例如科學證明甚麼甚麼之 類,其實,這就大錯特錯了。科學永遠也不可以證明一樣事物是真,例 如重覆實驗都獲得相同結果,因此便將此結果介定為一種定律。但是, 根據 Popper 的說法,無論多少次實驗,多少事物歸納出來的結果都無 法證明一個理論是真的。 在 18 世紀歐洲人發現澳洲之前,由於他們所見過的天鵝都是白色的, 所以在當時歐洲人眼中,天鵝只有白色的品種。直到歐洲人發現了澳洲, 看到當地的黑天鵝後,人們認識天鵝的視野才打開,只需一個黑天鵝的 觀察結果就能使從無數次對白天鵝的觀察中歸納推理出的一般結論失效, 引起了人們對認知的反思-以往認為對的不等於以後總是對的。 同樣地,以往實驗、歸納的結果是無法推斷出未來不會出現截然不同的 結果。換句話說,說可以證明甚麼一定是真,這一說法就是不科學。科 學能夠做的,就只有一件事,就是證明一件東西是假,正如上述黑天鵝 的例子,只要能夠找到一隻黑天鵝,就可以推翻天鵝只有白色的品種的 說法。 至於開放社會方面,原理都是一樣,任何人都無法證明某一種特定的社 會制度是世上最理想的,但却可以推翻某種等特定的制度是最好的說法。 4


科學就是一個不斷推翻的過程,政治、經濟理論亦如是。由此可知,人 類的進步,並不是不斷去建立權威,剛好相反,科學就是一個不斷推翻 的過程。忽然令人想起老子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所謂開放社會,就是一個能夠保障人民可以不斷挑戰權威的社會,這是 民主的真諦。普通人都會相信,民主的精神便是以少數服從多數,但在 Popper眼中,事實正好相反,民主是保護少數去違抗大多數。少數人可 以挑戰大多數人的意見,為了確保這種情況,需要以自由、開放、民主、 批判的態度重建自身的文明。 事實上,極權主義與法西斯主義並非只拘泥於某個特定的政權與國家, 它所內蘊的反理性、反個人、崇尚部落主義、迷信禁忌與權威的幽靈, 仍舊徘徊在我們的世界。對於Popper來說,封閉社會的特點是習俗的僵 化和大眾的非理性接受。相比之下,開放社會是公民面臨個人選擇和道 德責任的社會(封閉社會中兩者都不存在)。 所以說,封閉社會的核心就是權威,然則,權威是怎樣來的?答案出奇 地簡單,權威就是來自相信,對穆斯林而言,《 可蘭經 》就是權威, 對共産主義者而言,《資本論》就是權威。即是說,沒有信,就沒有權 威,沒有權威,就沒有封閉社會。 似乎,"信"是一個非常顯淺的字,不需要特意去解釋,然而,閣下却是 有所不知,有很多人甚至連何謂信也可以理解錯誤。信,不是單純以認 定某事物為真,同時,認定某事物為假,亦是信的一種。 有神論相信有神,是信之一種,無神論相信無神,亦為信之一種。沒有 足夠理據之下斷定有神,是為迷信,沒有足夠理據之下斷定無神,亦為 迷信。而相信科學,亦為迷信,因為,科學根本就不是用來相信的,需 要動用到"相信"的,就已經不科學了。 信,有其不公義的一面。信有神,即是認定無神論為錯,信無神,即是 認定有神論為錯。假設張三說李四賴債,李四否認,你相信張三,即是 等於閣下在未有足夠證據之下誣陷李四真的是老賴,你相信李四,即是 等於閣下在未有足夠證據之下誣陷張三在造謠。因此,你相張三,就是 在陷害李四,你相信李四,就是在陷害張三。難怪孔夫子說:「知之為 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信耶和華是真神,即時就變相等同含血噴人,指責巴力神為假神,歧視 5


巴力神的信眾,同樣地,信巴力神為真神,即時就變相等同指責耶和華 為假神,歧視耶和華的信眾。宗教之邪惡,就在於此。 信,是一種封閉系統,令人將不同的見解拒諸門外。所有信仰上的分歧 都是無法通過文明的方法去解決。因為信是不需要證明的,每個信徒都 相信自己信仰以外的一切說法是胡說,是垃圾,更有甚者,會相信是魔 鬼的陰謀,在沒有足夠證據之下這樣去相信,實在極其粗暴及野蠻。這 與別人無原無故認定閣下是一名色魔、人渣、變態者、鼠窃狗偷等等, 本質上並無任何分別。 納粹黨奉行國家至上的極權主義和種族主義理念,具有宗教色彩的政治 觀點和極端思想:反猶太主義、優生主義、反同性戀以及限制與其意識 形態相反的宗教自由。它強調一切領域的「領袖」原則,宣稱「領袖」 是民族整體意志的代表,國家權力應由一人掌握。它的極端性體現在軍 國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型態上,並在政治上表現出法西斯獨裁專制統治, 是一個建立在高度壟斷的國家資本主義體制。 納粹黨透過迫害其認定為不純的事物來達到目的,特別是針對如猶太人、 吉普賽人、同性戀者和政客(如威瑪共和國、共產黨等等)。這種迫害 在政權的最後幾年中,達到巔峰。大約600萬猶太人、超過千萬南斯拉 夫人及各種的其他人種被有組織地殺害。 這個政黨宣稱雅利安—北歐日耳曼人是上蒼賦予了「主宰權力」的種族, 相信世界乃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叢林,各民族必須在激烈的生存競爭 中求勝,於是必須實行對外擴張,力求經由戰爭的手段以取得生存空間, 建立民族在世界上的主宰權。 希特勒原本是天主教徒,後來與梵諦岡失和,故只容許反猶、且具有民 族優越感的德國基督教存在,打壓並反對天主教,認為天主教衝擊國家 政府的絕對權力。德國基督教是指納粹德國時代的德國教會。希特勒曾 對外自稱是虔誠的基督徒並因而在得到德國各基督教新教教會和中間派 天主教徒支持。但他上台後旋即下令天主教及其他不支持他的基督教新 教會歸入納粹的統一的德國教會。至此德國基督教會一直成為希特勒的 走狗,堅持希特勒必須按馬丁·路德的對付猶太人7點,把珍貴的戰爭 資源劃出去處理猶太人,因而被指為納粹的幫凶。此教會戰後被解散。 德國基督教很明顯就是一個邪教,不過,現時存在的宗教有如恒河沙數, 又怎樣介定那些是邪教,那些不是? 6


在維基百科中邪教一項中,有如下說法: "由於「洗腦」並非如想像的一般「強力」且「不可抗拒」,且加入被 定性為「邪教」的信仰團體的人也有一定的自主意識之故,因此區分邪 教和正當宗教也比很多人想得困難,邪教與正當宗教之間的區別也比人 們想像更模糊;此外,有理由認為應該避免使用邪教這詞彙稱呼任何信 仰團體,也有理由認為邪教是一種偏見性的稱呼,而這是因為在事實上, 正當宗教的危害性不亞於被定性為邪教的信仰團體、正當宗教的信仰內 容的合理性也未必高於被定性為邪教的信仰團體之故;甚至很多正當宗 教也有一個具有魅力的創始人;而邪教和正當宗教的區別,往往就是存 在時間,或政府的定義;而受歡迎程度則是使得一個信仰團體被視為邪 教的重要原因。" 所以,邪教與正教的定義實際上就是相對的。如果納粹黨沒有滅亡的話, 相信德國基督教會被定性為基督教的一個正統教派。 其實,所謂邪,邪在那裏?問題不是在教,問題是在信。社會上任何一 個人都會有陰暗面,包括筆者在內,但不代表每個人都是危險的,只有 能夠獲得別人無條件相信的人才會是危險的,原因不說自明。所以,凡 是叫你不要問,只要信的東西,都是十分危險的。凡叫你信的,都是邪 的。 這個世界甚麼人都有,有些人真的是非常滑稽。他們會說,選擇正確的 東西來相信。如果已經知道它是正確,那還叫做信?既然不知道,真理 又只有一個的話,選中正確的機會率是萬分之一,甚至更少,可想而知 信的風險有多大。由此可見,還要聳恿別人去信的,心裏是何等惡毒。 其實,探求真理並不是一項危險的活動,因為,它所强調的,是覺悟, 不是相信。 《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的作者瓦爾樸拉·羅睺羅 (Walpola Rahula Thero)(1907年 - 1997年)在書中曾說:「佛准 許他的弟子們自由思想,這在宗教史中是向所未聞的。這種自由是必要 的,因為,根據佛的話,人類的解脫全賴個人對真理的自覺,而不是因 為他順從神的意旨,行為端正,因此靠神或其他外力的恩典,而得到解 脫以為酬傭。」 並且又引用佛陀一段說話:「是的,迦摩羅人啊!你們的懷疑、你們的 7


迷茫是正當的;因為對於一件可疑的事,是應當生起懷疑的。迦摩羅人 啊!你們要注意不可被流言、傳說、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可依據宗 教典籍,也不可單靠論理或推測,也不可單看事物的表象,也不可溺好 由揣測而得的臆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也不可作 如此想:『他是我們的導師。』迦摩羅人啊!只有在你自己確知某事是 不善、錯誤、邪惡的時候,你才可以革除他們......而當你自己確知某 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時你再信受奉行。」 作者又補充:「叫人不懷疑,叫人必須要信,是沒有道理的。僅僅說一 聲「我相信」,並不能表示你已有了知與見。一個學生做數學題目的時 候,到了某一階段,他不知道該怎麼演算下去。這時他就生起疑慮和惶 恐,只要此疑不除,他就不能進步。想進一步演算下去,他就必須解除 疑惑。解除疑惑的門徑很多,僅靠說一聲「我相信」或「我不懷疑」, 並不能解決問題。強迫自己去相信與接受某些不瞭解的事物,是政治, 不是宗教,也不是睿智。」 「同樣的,真理不需要標籤。它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基督教的、印度 教的、或是回教的。它不是任何人的專利品。宗教的標籤,只是獨立瞭 解真理的障礙。它們能在人們心中產生有害的偏見。」 最後,就以筆者的個人見解作總結。在知道答案之前,不要隨便相信, 正如先前提及過,信有兩種,一是相信某事物為真,一是相信某事物為 假,因此,就開放社會的精神而言,兩者都不可取,所以筆者不會宣揚 任何一派學說,亦不會打壓任何一派學說。最恰當的做法就是客觀地認 識每一種見解。 世界上存在的學說太多,人的時間、精力、耐性有限,所以,難免要作 取捨。在人類歷史上,在宗教思想方面,除了我國文化和先前出版過有 關日本、韓國和西方的基督宗教不同派別之外,還有作為西方和印度文 明源頭的波斯宗教、美洲的本土宗教與哲學、非洲的宗教與哲學,所以 會分開三輯來介紹,包括:《波斯三聖 - 大唐三大夷教 —祆教、明教、 景教的學說與流佈》、《新大陸的古文明 - 美洲三大文明 —馬雅、阿 茲特克、印加的驚人成就》及《我們都是井底之蛙 - 窺探産生在遠古 非洲大陸的哲學與神學》。 世界各民族間的相互尊重,是由相互理解作為起點,因此,認識上述三 大內容是每個人的責任(當然不是指定要通過上述3本書),並且,不 能隨便高舉任何一派,同時亦不能隨便打壓任何一派。或許有同意的地 8


方,或許有不同意的地方,但只要這種同意與不同意是開放的,容許修 正的,容許被推翻的,換句話說,你的贊同與反對是具有可證偽性 (Falsifiability、Refutability)的,隨時準備收回的,就是科學的 應有態度。亦是開放社會所推崇的一種態度。

9


1 - 神秘的東方三博士 "在希律王的那些日子裡,耶穌誕生在猶太的伯利恆。 當時,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他們問:「生下來做猶太人之 王的那一位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了他的星,就來了要朝拜他。」 希律王聽說了,就驚慌不安,全耶路撒冷的人也與他一起不安。希律就 召集了所有的祭司長和民間的經文士,向他們詢問基督誕生在哪裡。 他們對希律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藉著先知有這樣的記載:『猶 大之地伯利恆啊!你在猶大的首要城鄉中,絕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 一位領袖要從你那裡出來,他要牧養我的子民以色列。』」 於是,希律暗暗地召見了那幾個博士,向他們仔細詢問那顆星出現的時 間,然後打發他們前往伯利恆,說:「你們去仔細查問有關那孩子的事, 一旦查出來了就向我報告,好讓我也去拜他。」 他們聽了王的話就去了。看哪,他們在東方看見的那顆星在前面引導他 們,直到那孩子所在的地方,就在上頭停住了。他們看見那顆星,極其 歡喜快樂。 他們進了屋子,看見那孩子與他的母親瑪麗亞在一起,就俯伏拜那孩子, 然後打開他們的寶盒,把黃金、乳香和沒藥做為禮物獻給他。他們在夢 中得了神的指示不要回到希律那裡去,就從另一條路回到自己的家鄉去 了。"(馬太福音 2:1-12) 在《新約聖經》的記錄中,被稱為希律王的人物有 4 位。其中包括:1) 大希律王、2)希律二世 (希律腓力一世)、3)希律三世、4)希律四世。 希律王是古羅馬時代在耶路撒冷的猶太王,上文所提及的一位就是大希 律王。 在上述所引經文中,大希律王知道伯利恆有個君王誕生了,就讓三位博 士先行,假意跟隨朝拜。當三位博士從另一方向離開後,他下令羅馬駐 軍將伯利恆及其周圍境內兩歲以下的所有男嬰殺死,而耶穌一家在其死 後才回到拿撒勒。根據國家地理雜誌的研究報導,除了聖經之外並無其 他歷史資料紀錄這件大量殺死嬰兒的事件。然而當時的伯利恆乃一小村 莊,兩歲以下男嬰的數量可能不超過 20 人,這也許是為何這起事件缺 10


乏史料記載的原因。 根據歷史記載,希律是位獨裁暴君,為了權位,曾下令殺害自己的家人 與多位拉比。但他也是猶太歷史上最著名的建設者,他擴建了耶路撒冷 的第二聖殿(又稱希律的聖殿),修建了凱撒利亞的港口,建立馬薩達 與希律宮(Herodium)的城牆。他的生平資料主要來自於公元1世紀猶 太史學家Titus Flavius Josephus(37年—100年)的著作。 經文中的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的幾名博士在聖經中除了有關耶穌誕生的 時間之外,並沒有太詳細關於他們的描述,可以說,如果不是因為有聖 誕節,恐怕沒有多少人會記得他們。 但是,在歷史上,他們却相當重要。 通常一般人會稱這三位人物做東方三博士,可是又有其他版本,例如東 方三王(公教舊稱)、東方三賢士(思高本)、三智者、麥琪,術士等, 英文名稱有: Magi (單數: magus )、( Three ) Wise Men(三位智 者) 、( Three ) Kings(三王)及the ( Three ) Magi。據說,他們 在耶穌出生後拜訪了祂,並帶來了黃金、乳香(frankincense)和沒藥 (myrrh)等禮物。他們是傳統聖誕節慶祝活動中的常見人物,也是基 督宗教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馬太福音是四本正典福音書中唯一提到Magi的一本。馬太福音 2:1-2說 他們“從東方”來敬拜“猶太人的王”(they came "from the east" to worship the "king of the Jews".)。福音書中從未提及Magi的數 量。儘管如此,大多數西方基督教教派傳統上都認為他們的人數是三人, 因為他們聲稱他們帶來了三份禮物。 在東方基督教派,尤其是敘利亞教會中,賢士的數量通常為 12 人。他 們在後來的基督教著作中被認定為國王可能與以賽亞書 60:1-6 有關," 「興起發光,因為你的光已經來到,耶和華的榮耀發現照耀你。看哪, 黑暗遮蓋大地,幽暗遮蓋萬民,耶和華卻要顯現照耀你,他的榮耀要現 在你身上。萬國要來就你的光,君王要來就你發現的光輝。「你舉目向 四方觀看!眾人都聚集來到你這裡,你的眾子從遠方而來,你的眾女也 被懷抱而來。那時你看見就有光榮,你心又跳動又寬暢。因為大海豐盛 的貨物必轉來歸你,列國的財寶也必來歸你。成群的駱駝,並米甸和以 法的獨峰駝必遮滿你,示巴的眾人都必來到,要奉上黃金、乳香,又要 傳說耶和華的讚美。"經文指的是“國王[來到]黎明的光明”,帶著 11


“黃金和乳香”。 進一步將賢士與君王等同起來可能是由於詩篇72:11,“諸王都要叩拜 他,萬國都要侍奉他。” "希律發現自己受了博士們的愚弄,就十分惱怒。於是,他按照從博士 們那裡所詢問到的時間,派人把伯利恆城裡和周圍各個地區內兩歲以下 的男孩,全都殺了。這就應驗了藉著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從拉瑪聽 見了聲音,是哀哭和極其傷痛的聲音,是瑞秋為她的兒女哀哭,不肯接 受安慰,因為他們不在了。」"(馬太福音 2:16- 18) 此後不久,第 16 節中兩次提到了博士們,提到他們在見到耶穌後迴避 希律,以及希律從他們之前的會面中學到了什麼。他們所追隨的星星傳 統上被稱為伯利恆之星(Star of Bethlehem)。 英皇欽定本(The King James Version)將這個詞翻譯為智者(wise men);同樣的翻譯也適用於但以理領導的智者早期希伯來聖經,中文 版本有些譯作哲士。"於是王高抬但以理,賞賜他許多上等禮物,派他 管理巴比倫全省,又立他為總理,掌管巴比倫的一切哲士。"(但以理 書 2:48)。 ''他們走遍全島,直到帕福斯,遇見了一個名叫巴耶蘇的猶太人,是個 行法術的假先知。他和省長瑟吉烏斯保羅常在一起。省長是一個明智的 人,他請了巴拿巴和掃羅來,要求聽神的話語。但那行法術的以路摩— —他的名字翻譯出來就是「行法術的」——卻抵擋他們,企圖使省長轉 離這信仰。可是掃羅,也就是保羅,被聖靈充滿,注視著以路摩,說: 「哦,你這個充滿一切詭詐、一切奸惡的人哪!魔鬼的兒子,一切公義 的仇敵!你歪曲主的正道,還不停止嗎?看哪,現在主的手臨到你,你 要瞎眼,暫時看不見日光。」立刻,迷霧和黑暗籠罩了他,他四處摸索, 求人牽手領路。"(使徒行傳 13:6-11) "有一個名叫西門的人,自稱是個大人物,一向在那城裡行邪術,使撒 馬利亞的居民十分驚訝。所有的人,從卑微的到尊貴的,都聽從他。他 們說:「這個人就是那被稱為『神的大能者』的。」他們聽從他,因為 他長期以來用邪術使他們十分驚訝。可是腓利傳講有關神國的福音和耶 穌基督之名的時候,他們就相信了,無論男女都受了洗,連西門自己也 信了。他受洗以後,常常跟著腓利,看見所行出來的神蹟和大能,就十 分驚訝。"(使徒行傳 8:9-13) 12


使徒行傳 13:6-11描述的“行法術的以路摩 ”以及在使徒行傳 8:9-13中描述被早期教會視為異端的西門·瑪格斯時,同一個詞被用作 法師和邪術。一些譯本在《馬太福音》第 2 章中將這些人直接稱為占 星家(astrologers),其中包括《新英文聖經》(1961 年);菲利普 斯現代英語新約(JBPhillips,1972);二十世紀新約(1904年修訂 版);放大版聖經(1958年-新約);美國譯本(1935 年, Goodspeed);和活聖經(The Living Bible) (K. Taylor,,1962-新 約)。 雖然 Magi 通常被稱為“國王”(kings),但《馬太福音》的記載中沒 有任何內容暗示他們是任何類型的統治者。將賢士視為君王與《舊約》 預言有關,這些預言在以賽亞書 60:3"萬國要來就你的光,君王要來就 你發現的光輝。";詩篇 68:29"因你耶路撒冷的殿,列王必帶貢物獻給 你。"和詩篇 72:10 中描述了君王崇拜彌賽亞,其中寫道:“他施和海 島的王要進貢,示巴和西巴的王要獻禮物。諸王都要叩拜他,萬國都要 侍奉他。" 博士、智者、巫師、占星家、國王都是不同的意思,可是,却是由同一 個字所翻譯過來,這一點在語言學上就相當耐人尋味。 Magi 通常被稱為智者和國王。Magi 一詞是拉丁語 magus 的複數形式, 借用自希臘語 μάγος ( magos ),用於《馬太福音》的希臘原文 (複數:μάγοι , magoi)。希臘智者本身源自古波斯語 maguŝ , 源自阿維斯陀語(Avestan) magâunô ,即瑣羅亞斯德(Zoroaster) 出生的宗教種姓。該術語指的是俗稱拜火教的瑣羅亞斯德教 (Zoroastrianism)的波斯祭司種姓。作為他們宗教的一部分,這些教 士特別關注星星,並在占星學方面獲得了國際聲譽,當時占星術被高度 重視並作為一門科學。他們的宗教習俗和占星術的使用導致“Magi”一 詞的衍生詞被廣泛應用於神秘學,並產生了英語術語“magic”(魔 術)。 瑣羅亞斯德(公元前 628 年—前 551 年)是瑣羅亞斯德教創始人,“瑣 羅亞斯德”是希臘語的音譯,古阿維斯陀語作“查拉圖士特拉” (Zarathustra),意為“象老駱駝那樣的男子”或“駱駝的駕馭者”, 中古伊朗語作“查爾杜什特”。 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尚有爭論,但多數學者認為他是個歷史人物,約生 活在公元前 7—6 世紀。波斯古經《阿維斯陀》(Avesta)中最古老的 13


部分《Gatha》(波斯語Gāthās)被認為是瑣羅亞斯德寫的,根據對其 語言的分析,他的活動可能在公元前12—11世紀。 《Gatha》是《阿維斯陀》中的宗教頌歌,相傳是瑣羅亞斯德所作,是 《阿維斯陀》中最古老的部分。波斯語Gāthās一詞意為「頌歌」,與古 印度的韻文偈(Gāthā)同源。Gāthā在佛經中被譯作伽陀(巴利文與梵 語:gāthā),又譯伽他、偈佗、偈陀,簡稱偈,意譯諷誦、諷頌、造 頌、偈頌、頌、孤起頌、孤起偈、不重頌偈,原為古印度的一種韻文文 體,是一種歌謠。在佛教中,伽陀為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之一,句型長短 不一,佛教中用這種文體來串連文句,方便誦唸、教授及學習佛教教義。 Gāthā是梵語術語,意為“歌曲”或“詩句”,特指傳說中使用的任何 詩歌韻律,不是吠陀經的一部分,而是史詩梵語或俗語所特有的。「偈」 後來被粵方言延伸指話語。傾偈一詞的山處在此。 《阿維斯陀》亦稱“波斯古經”。阿維斯陀意為“智識”、“經典”、 “諭令”。傳説為先知瑣羅亞斯德的生活及教訓記錄。產生於中亞細亞 南部地區,後遍傳伊朗和中亞各地。成書於前 4 世紀阿契美尼德王朝末 期,後在希臘亞歷山大征戰波斯時遭焚燬,殘存 1 卷。3—7 世紀薩珊 王朝時重新蒐集和編纂,用東波斯語的古阿維斯陀文寫成,共 21 卷。 現存的《阿維斯陀註釋》為 9 世紀後用中古波斯文翻譯和寫作,是研究 古波斯教育及其歷史文化的資料。它是瑣羅亞斯德教(祆教)的經典, 當中最古老的部份可追溯至公元前 1323 年。 瑣羅亞斯德教在古代被稱為祆教,現時一般俗稱拜火教。教義概括為神 學上的一元論和哲學上的二元論。認為宇宙初期有善惡兩種神,善神為 阿胡拉·瑪茲達(Ahura Mazda、Ahuramazda,另稱 Oromasdes、 Ohrmazd、Hourmazd、Hormazd、Hurmuz),意思為智慧之主、光明、生 命、創造、善行、美德、秩序、真理的化身。惡神為安格拉曼鈕 (Ahriman),又譯為阿赫里曼,即安哥拉·曼紐(Angra Mainyu), 是瑣羅亞斯德教中善神阿胡拉·馬茲達的宿敵,一切罪惡和黑暗之源, 居住在深淵之中,是黑暗、死亡、破壞、謊言、惡行的化身。最後善神 擊敗惡神,成為世界唯一存在的主宰。 電影《星球大戰》(Star Wars)的故事大網是 Jedi 與 Sith 兩派武士 的鬥爭。Jedi 武士是“銀河系中最有道德的人”,在舊共和國時代, Jedi“通過成為大使和問題解決者為銀河系帶來和平”。Sith 是 Jedi 的對立面和古老的敵人。他們是殘酷和極權主義者,最高專制權力集中 在一個被授予 Sith 黑暗尊主榮譽的個人身上。這個主題就是以善神阿 14


胡拉·瑪茲達和惡神安哥拉·曼紐作為藍本,只是電影將神的角色換做 "原力"(the Force)而己。 除了流行文化之外,其他領域亦有很大影響。文學和哲學上,1885 年尼 采所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説》(Also sprach Zarathustra)被認為 是人類哲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查拉圖斯特拉”實際上就是 “瑣羅亞斯德”的另一種音譯(中國古書中則稱為“蘇魯支”)。音樂 上,德國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勞斯(Richard Georg Strauss)1896 年 譜寫了同名的樂曲,成為音樂史上的名篇。 能夠啟發文化上的重量級人物,可想而知這個宗教有一定的魅力,是一 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blical_Magi https://members.efn.org/~opal/therealmagi.html https://authentic gatha zoroastrianism.org/2018/01/18/magithe-ancient-zoroastrian-hereditary-priesthood-and-haplogroupsi-m170-i-p215-and-haplogroup-t1a2/ https://authenticgathazoroastrianism.org/2013/12/27/the-3magi-of-the-bible-and-the-zoroastrian-wizards-of-ancientaryans/ https://authenticgathazoroastrianism.org/2012/06/25/magi-thescholarly priestly-class-of-ancient-aryans-founded-by-prophetzarathushtra/ https://cosmoswisdom.com/zoroastrians-the-three-wise-men-fromthe-east/ http://www.pyracantha.com/Z/3magi.html https://www.agoravox.fr/actualites/religions/article/zoroastre -les-mages-et-les-211383

15


2 - 波斯古經《阿維斯陀》隱藏的秘密 瑣羅亞斯德教神秘主義(Zoroastrian mysticism)的核心是對火的敬 重。火被視為神聖元素,象徵著純潔、啟蒙和神聖的存在。瑣羅亞斯德 教徒相信火是一種生物,是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之間的橋樑。在傳統的 瑣羅亞斯德教寺廟(稱為 Atash Behram)中,維持著幾堆火,每堆火 都代表神聖的一個特定方面。 圍繞這些聖火的儀式充滿神秘感和象徵意義。被稱為“mobeds”的牧師 小心翼翼地照料火、獻祭並背誦祈禱文。這些儀式是與神的聯繫的一種 方式,被認為可以淨化周圍的精神環境。 在瑣羅亞斯德教神秘主義領域中,有一種很特別的儀式,稱為"亞斯納" (Yasna)。這種儀式具有特殊的意義。Yasna 源自阿維斯陀語 (Avestan),意思是“犧牲”,是祭司們進行的一項複雜的儀式,目 的是與被稱為 Yazatas 的神靈進行交流。亞斯納指的是向代表善良和 光明的神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表示讚美和崇拜而進行的複 雜儀式。 Yazata 是阿維斯陀語,意為「值得被崇拜者」,中古波斯語稱之為 Yazat,現代波斯語稱 Yazdān 或 Eyzed,是瑣羅亞斯德教中神祇的統稱, 在《阿維斯陀》(Avesta)尤其是《亞什特》(Yasht)中被反覆提及, 也是瑣羅亞斯德曆中部分月份和日期的守護神,一般認為這些神祇源於 古老的波斯信仰,主要的有三十多位。 《亞什特》是《阿維斯塔》的一部份,與《亞斯納》、亞扎塔(Yazata) 詞根同為「亞茲」(Yaz),意為「崇拜」、「祈禱」。內容主要是對 善神們的歌頌,與《亞斯納》不同的是,《亞什特》的一篇章對應具體 的一位神祇。現存 21 篇,一般認為原本至少該有 30 多篇。 《亞斯納》儀式是一首由言語、手勢和供奉組成的複雜交響曲。它包括 背誦神聖的讚美詩,即瑣羅亞斯德(Zoroaster)本人創作的《伽薩》 (Gathas)。偈頌包含深刻的哲學和神秘見解,深入探討存在的本質、 善惡之爭以及追求精神啟蒙等主題。 《伽薩》是《阿維斯陀》中的宗教頌歌,相傳是瑣羅亞斯德所作,是 《阿維斯陀》中最古老的部分。

16


作為亞斯納的一部分,人們會向Yazatas獻上一種名為"亞什特"的精緻 祭品。這種供品通常包括穀物、牛奶和其他像徵性物品。通過亞斯納的 表演,瑣羅亞斯德教徒尋求與Yazatas建立精神聯繫,祈求他們的祝福 和指導。 亞斯納分為三個主要部分:Yasna Haptanghaiti、Yasna Khsnaothra 和 Yasna Sade。每個部分在儀式期間都有特定的目的。 Yasna Haptanghaiti:儀式的這一部分包括向神靈致敬以及吟誦被稱為 Gathas 的讚美詩。 Yasna Khsnaothra:在這一部分,瑣羅亞斯德教教長在進行淨化儀式時 背誦祈禱文和禱告。 Yasna Sade:最後一個部分涉及準備和飲用一種名為 Haoma(印度教中 稱為 Soma)的神聖液體。 亞斯納的每個部分都有一個獨特的目的,結合祈禱、頌經、奉獻和攝入 神聖物質,在崇拜者和阿胡拉·馬茲達之間建立聯繫。 關於Soma植物的更多神秘細節來自《阿維斯陀》的經文《曾德·阿維斯 陀》(Zend Avesta)。Zend或Zand是瑣羅亞斯德教的專用術語,用於 解釋《阿維斯陀》文本的註釋、釋義、評論和翻譯。zand一詞是阿維斯 陀語za i nti的縮寫,意思是“解釋”或“理解”。 《阿維斯陀》傳世者有兩種版本,其一《阿維斯陀》,以阿維斯陀文形 成,為祈禱文匯集,以阿維斯陀文字書就。時至今日,瑣羅亞斯德教神 職人員祈禱時亦頌之。其二,《曾德·阿維斯陀》(即《阿維斯陀注釋 本》),內容與前者基本相同,編排有所不同,旨在供研究,而非誦讀。 此版本分為卷、章、節,附有「注釋」。《曾德·阿維斯陀》以中古波 斯文形成,並非以阿維斯陀文字母,而是以巴列維文字母書就。 8世紀伊朗發生穆斯林大屠殺後,大多數巴斯人(Parsis)遷回古吉拉 特邦(Gujarat)。即使在今天,古吉拉特邦和孟買的巴斯人也在他們 的儀式中使用Soma植物。像吠陀印度教徒一樣,他們一直遵循火崇拜和 Soma崇拜,直到今天。但他們今天在儀式上使用的Soma植物來自伊朗。 任何書中都沒有透露該植物的名稱。除了Soma植物外,他們在所有儀式 中都使用石榴樹。 17


由於波斯語和希臘語中沒有字母“S”,因此他們使用“H”。印度河 (Sindhu River)孕育了眾所周知的印度教(Hindu)一詞。Sindhu在 中國古代叫做"身毒"。以同樣的方式,他們將 Soma 改為 Haoma,其實 是同一東西,分別只在發音問題。如今印度教徒使用 Putika 植物代替 Soma,因為它在印度已經滅絕。 瑣羅亞斯德教神秘主義較少被探索的方面之一與對Fravashis的崇拜有 關。Fravashis 是祖先的精神或靈魂,人們相信它們與生者並存。他們 代表了一個血統的集體精神本質,並充當生者的保護者和指導者。 瑣羅亞斯德教徒相信Fravashis有能力為他們的後代的生活求情,提供 幫助、保護和祝福。獻給Fravashis的儀式和祈禱是為了紀念和召喚他 們的存在。這些儀式通常包括點燃蠟燭、背誦祈禱文以及供奉食物和飲 料。 人們相信,通過與Fravashis建立神聖的聯繫,個人可以汲取祖先的智 慧和指導。瑣羅亞斯德教神秘主義的這一方面強調尊重自己的血統和理 解祖先的靈魂在一個人的精神旅程中發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的重要性。 這方面與中國人的祭祖文化相當類似。 與梵文文獻一樣,《曾德·阿維斯陀》也使用 Soma (Haoma) 這個詞, 它有兩個含義。一棵樹或月亮。另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是,像印度教徒 一樣,巴斯人也相信有一種精神(月亮)幫助植物生長。 “Homa”一詞與吠陀語“Soma”相同,在《曾德·阿維斯陀》中有兩種 含義。 首先,它指的是一棵特定樹的樹枝。達斯特人(Dasturs)從波斯獲得 乾燥狀態的它們。他們提取果汁並在火前飲用。 其次,他們通過將生命和活力傾注到該特定植物中的靈來理解它(印度 教徒相信月亮會這樣做)。 英國作家阿道斯·雷歐那德·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於 1931 年創作 1932 年發表了一部反烏托邦作品《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在故事中,人們被制約成一旦有情緒,不管是疲勞、無 聊等等,就立刻服用索麻,一種除了上癮沒有其他副作用的迷幻藥,或 者說索麻上癮在美麗新世界也不算副作用,因為有益於社會。「文明社 18


會」裡也沒有宗教,除了每週一次的團體禮拜似乎是用來鞏固對於福特, 或說以福特為崇拜對象、圖騰的社會的崇拜。至此,一個還算穩定的社 會就成形了,一個沒有任何負面情緒、思想,只有純粹享樂的社會。 小說中的索麻就是Soma。現時流行的死藤水(Ayahuasca)其實與此相 當類似。飲用後其中的N,N-二甲基色胺等致幻劑物質會發揮效用,並改 變人的知覺、思維、情緒以及意識,使人產生幻覺或陷入部分領域認為 的「通靈」狀態。 此外,Khvarenah的概念在瑣羅亞斯德教神秘主義中佔有重要地位。 Khvarenah 通常被翻譯為“神聖的榮耀”或“內在的光輝”,被認為是 賜予個人的神聖祝福。 在瑣羅亞斯德教神秘主義中,Khvarenah被視為一種超自然的光環或精 神能量,象徵著與神聖的聯繫。人們相信它是由培養了深刻的精神洞察 力和正義的神聖個體所體現。 瑣羅亞斯德教神秘主義的追求者努力通過正義的行為、奉獻和靈修來獲 得Khvarenah。據說,他們遵循的儀式和戒律可以淨化他們的心靈,喚 醒內在的神聖能量,從而照亮他們的覺悟之路。 khvarenah是一種發光和輻射的力量,一種熾熱的太陽液體,神話中存 在於水、haoma中,根據瑣羅亞斯德教的人類學,存在於精液中。它是 密特拉(Mithra)、皇室、民族和宗教傳統中的神聖和英雄人物、第一 位國王Yima、Zarathushtra和執行任務的三個 Saoshyants 的屬性特徵 (Pahl., khw ē shk)ā rī h)在地球上感謝他們擁有的khwarr。它具 有照亮心靈、開啟靈魂之眼的力量,讓擁有它的人能夠洞察來世的奧秘。 khwarr一詞的意思相當於命運。每個人都有他/她的khwarr,即阿胡拉 為他們設定的命運,但所有人都有拒絕這一命運的自由。 在瑣羅亞斯德教中,有一種叫做fravaši的東西,它是可以左右khwarr 的軌跡。fravaši是瑣羅亞斯德教的宗教用語。指的是由上帝所設計, 類似於自然規律的一種精靈。它代表著上帝所設計的正確生活方式。據 《創造》(Bundahishn)所述,上帝在最初的三千年裡,創造了無數的 「虛空」和「fravaši」。虛空用來分割明暗,保護光明不為黑暗所污 染。而fravaši則是一種其他宗教都沒有的精靈,祂存在於天堂。但會 進入任何一種創造物中,促使該創造物按上帝預定的方向運動、發展和 19


演化。如日月的升降、生物的成長,都與fravaši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fravaši被認為是“數百、數千、數万”的龐大群體。他們在他們的 yašt中被描述為在開始時幫助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ā)建立秩 序世界,現在在維護世界方面也具有強大的力量,特別是在培育水和植 物以及保護子宮中的兒子方面。 fravaši是瑣羅亞斯德教中的“天堂自我”或“永恆的靈魂”。瑣羅亞 斯德教對人性有許多神學分析。最常見的是將人類分為五個部分:tan (身體,即物質或getig維度);充滿活力的精神(jan);靈魂 (urvan);“形象”(adhvenak);和上面介紹過的fravaši。tan是 死後留在地球上的東西,而 urvan是進入審判時要面對其daena (良心) 的東西。fravaši被認為是出生前就存在的人性的一個方面。 理論如此複雜,也不是容易學得來的,實在令人暈頭轉向。似乎還是服 用 Soma方便些。 參考自: https://tamilandvedas.com/2022/02/21/soma-mystery-in-iranzend-avesta-gives-wonderful-details-post-no-10678-1/ http://www.occult-mysteries.org/zend-avesta.html https://www.cais-soas.com/CAIS/Science/medicine_avesta.htm https://www.quora.com/What-is-the-flood-myth-of-Zoroastrianand-how-does-it-occur-Why-does-it-occur https://accessnewage.com/articles/mystic/avest.htm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91672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Eastern_esotericism https://blavatskytheosophy.com/esoteric-insights-intozoroastrianism/ http://www.zarathushtra.com/z/article/zmysticism.htm http://www.pyracantha.com/Z/mysticz4.html https://meaningfulmoon.com/unveiling-the-mysterious-ritualsof-zoroastrian-mysticism/ https://meaningfulmoon.com/exploring-the-mystical-rituals-ofzoroastrian-yasna/ https://meaningfulmoon.com/the-enigmatic-practice-of-yasna-adeep-dive-into-zoroastrian-mysticism/

20


https://meaningfulmoon.com/exploring-the-hidden-world-ofzoroastrian-mysticism/ https://meaningfulmoon.com/the-hidden-secrets-of-zoroastrianmystic-practices/ https://meaningfulmoon.com/the-fascinating-world-ofzoroastrian-mysticism-exploring-the-concept-of-frashokereti/ https://meaningfulmoon.com/exploring-the-concept-offrashokereti-in-zoroastrian-mysticis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hvarenah https://www.encyclopedia.com/environment/encyclopediasalmanacs-transcripts-and-maps/khvarenah https://www.iranicaonline.org/articles/fravasi-

21


3 - 古代波斯的占星術 波斯不但産生歷史上最早的宗教,同時也産生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占星術。 當然,現代人研究占星術,都會被視為一種小道,荼餘飯後聊聊生肖八 字、星座運程,亦屬無傷大雅,但在重大決策面前,搬這套東西出來, 就會令人覺得太過兒戲,甚至被指為無聊。然而,在以前,這是一件非 常嚴肅的事,並且必需要隆重其事。 現存的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 )文獻表明,古代瑣羅亞斯德 教及其祭司、東方賢士使用占星術,主要作為測量歷史和曆法時間的方 法。他們發展了世界占星學,並使用占星學作為確定雅利安歷史事件日 期的手段。僧侶們還利用占星術來預測週期性事件,例如季節和重大氣 候變化,這些變化將導致社區範圍內的變化。可以說,國家的命運就控 制在這些專業人士手上。 很多人一聽到占星術便立即聯想到宿命論,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 由於瑣羅亞斯德教哲學承認自由意志,所以一個人對她或他的每一個思 想、言語和行為負有個人和完全的責任,自然地,它是拒絕任何關於一 個人的思想、言語和行為的選擇是星體在天空中運動的結果的想法。然 而,正統的瑣羅亞斯德教方法可能是為一個人的命運或占星學的困境尋 求可能的指引,同時將其保持在特定環境的範圍內,一個人有能力根據 自由意志和她或他的精神取向在每一個思想、言語和行為中做出選擇。 這些選擇有能力改變環境。占星學可以用來指示潛在的命運而不是絕對 的命運,因此,占星術的人生能態度是非常積極的。 理解瑣羅亞斯德教對天意與自由意誌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式的一種方法是 研究 khvarenah 的概念。khvarenah 是一種特殊的才能或一組才能,每 個人與生俱來,並且一個人可以通過自由意誌發展它,然後在她或他的 能力範圍內用於善或惡。當被一個人用於行善時,他或她就會體現出他 或他生命中更高的意義。因此,這是一個人可以成長到什麼程度的原型, 如果允許他或她在恩典中成長到其能力的極限,這是一個人更高的使命, 亦即是這個人生命中的潛在意義。 一個人需要認識到她或他自己的 khvarenah。有時人們很容易找到他們 的 khvarenah,有時則經過一番搜索後。然而,一旦找到,它就可能會 丟失——如果一個人的精神和承諾不夠堅強,如果她或他很容易分心, 尤其是被卑鄙的野心所分散,那麼一個人可能會“迷失”自己。因此, 22


潛在的khvarenah是命中註定的。它甚至可以被視為一份禮物。一個人 用它做什麼是自由意志和自由選擇的問題。 按照維基百科的解釋,Khvarenah(也拼寫為 khwarenah 或 xwarra(h), 是阿維斯陀語(Avestan),指瑣羅亞斯德教概念,字面意思是“榮耀” 或“輝煌”,但被理解為投射到並幫助指定者的神聖神秘力量。因此, 中性名詞也意味著“(神聖的)皇室榮耀”(royal glory),反映了 人們對君王的神聖授權。這個詞還帶有“(好)運氣”的次要含意。擁 有它的人能夠完成他們的使命或職能。 在 3 至 7 世紀薩珊王朝時代的銘文以及 9 至 12 世紀瑣羅亞斯德教 傳統文本中,該詞出現為瑣羅亞斯德教中古波斯語 khwarrah ,用巴列 維表意文字(Pahlavi ideogram)GDE 翻譯,反映了阿拉姆語 gada “財富”。中古波斯語 khwarrah 繼續作為新波斯語 k(h)orra。這些變 體被認為是從阿維斯坦語借來的,是唯一以“xᵛ-”開頭的伊朗語言形式。 在所有其他方言中,該詞的開頭為 f-。 khwarrah 作為公羊的形象再次出現在薩珊王朝的印章上,並作為薩珊王 朝建築的裝飾品。Khwarrah 也出現在薩珊王冠中,是一隻嘴裡銜著珍珠 的鳥。將 khwarrah 描述為一隻鳥是對阿維斯陀神話中的 Yasht 的暗示, 其中 khvarenah 在離開 Yima 時呈現出鳥的形狀,這種變形類似於勝利 的 yazata Verethragna 的變形。王冠作為 khwarrah 的儲藏室也在 Narseh 的 Paikuli 銘文中得到了證實,該銘文描述了對“被 Angra Mainyu 和 Daeva“通過將王冠戴在假統治者的頭上來竊取 khwarrah 。 Angra Mainyu 是瑣羅亞斯德教“破壞性/邪惡精神”本質的阿維斯坦語, 是瑣羅亞斯德教的主要對手 Spenta Mainyu 的名稱,祂的對頭人是“神 聖/創造性的精神/心態”,或直接來自瑣羅亞斯德教的最高神阿胡拉· 馬茲達(Ahura Mazda)。 Daeva 是瑣羅亞斯德教的超自然實體,具有令人討厭的特徵。在瑣羅亞 斯德教經典中最古老的文本《伽薩》( Gathas)中,惡魔是“(將) 被拒絕的神”。 薩珊藝術中另一個無處不在的主題是野豬的象徵,它代表了 yazata Verethragna(MP)的保護:Wahram,是給予持有 khwarrah 的統治者。 出現在薩珊王朝授予浮雕中的王權戒指通常被認為代表著 khwarrah。阿 23


契美尼德有翼太陽盤符號中的鬍鬚人物所持有的戒指也是如此,傳統上 被認為代表了fravashi ( MP:fravahr)。阿契美尼德帶翼太陽盤的 整體有時也被解釋為khvarenah的代表。 khwarrah除了具有“皇家財富”的意義之外,還表示一般意義上的“財 富”,這一點可以通過薩珊王朝和後薩珊王朝時期的中古波斯語文本中 阿拉姆語表意文字GDE的使用來證明。使用這個阿拉姆語表意文字來代 表khvarenah 的習俗可能是從阿契美尼德時代繼承下來的。 由此亦可以推論出,其實這一個宗教也相當講求自力,像佛教一樣。 現存的瑣羅亞斯德教經文中沒有提及占星學。然而,占星學在中古波斯 語(公元 8 世紀至 10 世紀)非經典的瑣羅亞斯德教宗教文本中發揮 著重要作用,例如《Bundahishn》和《Jamasp Namah》。這些文本基於 早期(現已滅絕)的宗教文本。占星術在瑣羅亞斯德教中的作用是文化 性的,而不是宗教性的。然而,文化作用是根深蒂固的。 《Kitab al-Mawalid wa Ahkamiha》是阿拉伯語中現存最古老的星命學 (genethlialogy)專著(星命學是計算天體在誕生時的位置的科學)。 該文本指出,Kitab 最初是由“Zaradusht”(瑣羅亞斯德)本人以 Din Dabirih(瑣羅亞斯德教-阿維斯陀文字)編寫的 - 可能意味著瑣羅亞 斯德教徒而不是瑣羅亞斯德本人,其方式類似於瑣羅亞斯德神諭的作者 身份瑣羅亞斯德。 《 Kitab》的介紹中包含一個占星術,計算出 549 年 10 月 7 日的天 文日期,當時伊朗由瑣羅亞斯德教-薩珊王朝國王 Khusrau Anushirwan 統治——這是如何使用占星術記錄歷史日期的一個例子。這本書的正文 涉及解釋占星圖的技術細節。它還討論了太陽在各個占星位置、haylaj (占星)和 kadkhoda 中的影響,意味著村長或領主,但在這種情況下, 領主是重要人物的術語,dodecatopos(十二個占星位置),週年紀念 主題和選定恆星的影響。 雖然占星學中有瑣羅亞斯德教傳統,但瑣羅亞斯德教徒並不將瑣羅亞斯 德視作占星師。相反,他們認為瑣羅亞斯德是一位智者,他對神學、哲 學、倫理學、科學(包括天文學)、健康和秩序有著綜合的理解——換 句話說,他是積極的、有意義的、整體的、道德的、合法的生活。 儘管瑣羅亞斯德教日曆使用黃道帶,但黃道帶被用來預測春分和至日。 瑣羅亞斯德教年從春分(通常是 3 月 21 日)開始。由此產生的日曆 24


非常準確。一些作者指出,這種以春分開始一年的系統產生了一種自動 自我調整的日曆,不需要依賴指定的閏日(閏日),而是自動插入的。 黃道十二宮本身確實被用於瑣羅亞斯德教的宇宙學和世界占星學。 因為在古代,天文學和占星家之間的界限非常細,或者根本就沒有界限, 因為祭司們精通占星術,而且瑣羅亞斯德被認為是祭司團體的創始人, 我們可以看到他很可能被貼上占星家而不是天文學家的標籤。 古典希臘文本使瑣羅亞斯德成為占星學的發明者。他們還任命東方賢士、 瑣羅亞斯德教祭司為占星家。基督徒聲稱東方賢士在觀察了東方的一顆 特定恆星或行星後開始了拜訪基督之子的旅程,"在希律王的那些日子 裡,耶穌誕生在猶太的伯利恆。當時,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 "(馬太福音 2:1)。 古代波斯最早的占星學記錄之一來自《阿維斯陀》(Avesta),這是一 本神聖的瑣羅亞斯德教文本集。這些文本以阿維斯陀語寫成,可以追溯 到公元前 6 世紀,其中提到了天體及其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阿維斯 陀》提到了“偉大的一年”的概念,這是一個 12,000 年的周期,分為 四個時代,每個時代都與一個特定的星座相關。這個概念被認為影響了 後來波斯占星學中黃道十二宮的發展。 在波斯占星學領域,行星和恆星具有巨大的意義,體現了影響人類生活 和自然世界的特定能量和屬性。古代伊朗人以極大的敬意觀察天體,相 信它們的運動和排列可以揭示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洞察。 波斯占星學承認 7 顆主要行星,稱為“七位君主”。這些行星包括太陽、 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這些天體中的每一個都與特定 的神或神有關,反映了宇宙與波斯神話之間的深刻聯繫。 太陽,被稱為庫爾希德(Khurshid),被認為是行星之王,與密特拉神 聯繫在一起。月亮被稱為 Mah,與代表生育力和水的女神 Anahita 有關。 水星,或 Tir,與掌管雨水和農業的 Tishtrya 神有關。金星,被稱為 Anahid,與愛與美的女神聯繫在一起。火星,或 Bahram,與戰爭和勝利 之神聯繫在一起。木星,稱為 Ohrmazd,與至高神阿胡拉·馬茲達聯繫 在一起,而土星,或 Keyvan,與時間和命運之神聯繫在一起。 除了行星之外,古代波斯人還非常重視恆星,它們構成了波斯占星系統 的支柱。這些星星中最重要的是皇家星星,也稱為四守護星。這些星星 25


是軒轅十四 (Venant)、畢宿五 (Tascheter)、心宿二 (Satevis) 和北 落師門 (Haftorang),每顆都與特定的季節和元素相關。 軒轅十四代表火元素,與夏至有關,被認為能帶來勇氣和力量。畢宿五 與代表土元素,標誌著秋天的開始,象徵著肥沃和豐富。心宿二代表水 元素,預示著冬天的到來,被認為會帶來激情和強度。最後,北落師門 代表空氣元素,與春分相關,象徵著精神成長和啟蒙。佛教的四大是地、 水、火、風,都與此有關。 古代波斯占星家還確定了 28 個月球宮位,稱為“Nakshatras”,用於 跟踪月亮在黃道帶中的運動。每個月亮宮都與一個特定的恆星或星座相 關聯,它在天空中的位置被認為會影響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健康、人 際關係和職業。 除了行星和恆星的影響之外,波斯占星學還考慮了宇宙元素的作用:火、 土、空氣和水。人們相信這些元素滲透到存在的各個方面,從宇宙的宏 觀到人體的微觀。通過了解行星、恆星和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波斯占 星家試圖解開宇宙的秘密,並利用其智慧造福人類。 波斯十二宮,也稱為伊朗十二宮,是波斯占星學中一個獨特而迷人的方 面。與西方和吠陀黃道十二宮一樣,波斯黃道十二宮也分為十二個星座, 每個星座都與一個特定的星座相關。然而,波斯星座所基於的星座與西 方或吠陀占星學中使用的星座不同。波斯十二宮是: Farvardin 相當於白羊座 Ordibehesht 相當於金牛座 Khordad 相當於雙子座 Tir 相當於巨蟹座 Amordad 相當於獅子座 Shahrivar 相當於處女座 Mehr 相當於天秤座 Aaban 相當於天蠍座 Aazar 相當於射手座 Dey 相當於摩羯座 Bahman 相當於水瓶座 Esfand 相當於雙魚座 這些星座中的每一個都對應於波斯歷中的特定月份,波斯歷以太陽曆為 26


基礎。這與基於農曆的西方十二生肖形成鮮明對比。 波斯十二宮的另一個獨特特徵是使用所謂的“皇家星星”(Royal Stars)。這是四顆明亮的星星,每顆都與一個特定的星座相關,人們 相信它們對人類事務有重大影響。皇家星星是: 畢宿五,與Farvardin(白羊座)相關 軒轅十四,與Amordad(獅子座)相關 心宿二,與 Aaban(天蠍座)相關 北落師門,與Bahman(水瓶座)相關 由於絲綢之路的關係,波斯的占星術與我國的占星學說很早便有交流。 參考自: https://zoroastrianastrology.blogspot.com/ http://zoroastrianheritage.blogspot.com/2011/04/astrologyzoroastrianism.html https://astrology.knowledgevoyager.com/persian-astrology-themystical-wisdom-of-ancient-iran-and-the-cosmic-confluence/ https://flowofain.wordpress.com/2023/04/23/zoroastrianastrology/ https://www.astrologie-persane.com/astrologie-zoroastrienne/ https://www.iranicaonline.org/articles/cosmogony-i#articletags-overla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vaevodata https://www.hinduwebsite.com/zoroastrianism/cosmology.asp http://www.heritageinstitute.com/zoroastrianism/calendar/index .htm

27


4 - 古代波斯的宇宙演化論 在舊約聖經中有一位先知名叫約伯,他的人生經歷很特別,簡單地說, 就是一個好人有着非常坎坷的一生。 有一天,神的眾子來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旦也來在其中。耶和華問撒 旦說:「你從哪裡來?」撒旦回答說:「我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 來。」耶和華問撒旦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 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撒旦回答耶和華說:「約 伯敬畏神,豈是無故呢?你豈不是四面圈上籬笆,圍護他和他的家並他 一切所有的嗎?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賜福,他的家產也在地上增多。你且 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耶和華對撒旦說:「凡他所 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於是撒旦從耶和華面前退 去。"(約伯記 1:1 -12) 對此毫不知情的約伯開始遭受一連串的災殃打擊。示巴人和迦勒底人攻 擊他,掠走了他大量的財物。他的兒女在一場風暴中全部罹難。這些猛 烈的考驗並未能使約伯動搖,令他轉而咒詛離棄上帝。相反,他説: 「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在第一個回合證明虛謊失敗的撒但再來到耶和華面前指控説:「人以皮 代皮,情願捨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撒但聲稱只要他能夠傷害約 伯的身體,他就可以使約伯當面棄掉上帝。上帝任憑撒但傷害約伯的身 體,但不准他奪去約伯的性命。於是撒但使約伯染上一種非常可怕的疾 病。他的「肉體以蟲子和塵土為衣」,他的肉和口發出惡臭,以致妻子 親友都厭惡他。妻子看見約伯仍然緊守忠誠,遂催逼他説:「你仍然持 守你的忠誠嗎?你棄掉上帝,死了吧!」約伯斥責妻子,他並不「以口 犯罪」。 撒但接著利用約伯的三個朋友去「安慰」他。他們是以利法,比勒達和 瑣法。他們起初遠遠觀看,認不出約伯來,就放聲大哭,把塵土撒在自 己的頭上。然後他們跟他一同席地而坐,不發一言。經過七天七夜的無 言「安慰」之後,約伯終於打破沉默,跟這些所謂同情慰解他的人展開 一場冗長的辯論。 有一個年輕人,叫以利戶,約伯和那三個人說話的時候,他一直在旁邊 安靜地聽著。後來他開口說:「你們說得都不對。耶和華比我們想像的 更偉大。他絕對不會做邪惡的事。其實,他了解一切,願意幫助遇到困 28


難的人。」 這時耶和華對約伯說:「你為什麼說我不公平呢?我創造天地的時候, 你在哪裡呢?你來說吧,可是你不知道答案。」約伯就承認說:「是我 錯了。我從前都只是聽別人談論你,現在才真正認識你。什麼事都難不 倒你,我真不該那樣說話。」 後來,約伯的考驗結束了。耶和華治好約伯的病,讓他擁有的比以前更 多。約伯又過上了快樂的日子,活了很久。耶和華賜福給約伯,因為他 在困難的情況下也聽從上帝。 很多人會問,既然造物主是全善並且又是全能的,何以會容許邪惡在世 上存在?約伯的例子正好說明,人的成長需要經歷試煉,而魔鬼的存在 正好發揮鍛煉人的作用。 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中最重要基礎是光明之神與黑暗之神 的鬥爭,既然是神,又何以會黑暗?箇中原因,就與約伯的故事差不多。 《約伯記》故事中的上帝與撒坦的競賽就是光明之神與黑之神鬥爭的一 個縮影。 根據主要文本是《Bundahišn》 和《Zādspram 選集》,一開始,至高 神阿胡拉·馬茲達 (Ahura Mazdā或Ohrmazd ) 居住在高處,沐浴在純 淨的光中。黑暗與死亡的大君阿里曼(Ahriman或Angra Mainyu)居住 在黑暗深處。他們之間是虛空。阿胡拉意識到阿里曼的對抗性,為了準 備戰鬥,他首先以“明亮的白色火焰”的形式在精神( mēnōg )狀態 下塑造他的創造物。這些創造物在這種狀態下保持了 3000 年。與此同 時,阿里曼從黑暗中創造出了他的惡魔生物。然後他攻擊了光明世界。 阿胡拉最初提出和平建議,但遭到拒絕。最後,兩個靈魂簽訂了一項條 約(paymānag),在一個明確的競技場(世界)內發動有限時期的戰爭 (推測持續時間為 9,000 或 12,000 年)。宇宙戲劇的三個階段是 (物質)創造(Bundahišn),從條約開始;善與惡的混合 (gumēzišn );以及善與惡的分離(wizārišn )。然而,最後一個階 段卻超出了歷史時間。 (物質)創造期也持續了 3000 年,始於條約簽訂後,當時阿胡拉背誦 了 Ahunwar 祈禱文,向阿里曼揭示了他最終的失敗,並導致他在昏迷中 重新陷入黑暗。持續了整個創造時期。在此期間,阿胡拉通過慶祝“精 29


神yasna ” ,以物質( gētīg )形式塑造了他的創造。他將每件作品 置於7個Aməša Spənta(不死的聖者)之一的保護之下。 首先,他創造了天空(受 Šahrewar 保護),天空像蛋殼一樣包圍著世 界。第二個創造物是水(受 Hordād 保護),它充滿了“蛋”的下半部 分。第三個創造物是地球(受 Spandārmad 保護),形狀像一個扁平的 圓盤,漂浮在原始水域上。上面矗立著第四、第五和第六個創造物,分 別是單一植物或樹木(受 Amurdād 保護)、唯一地創造的公牛(受 Wahman 保護)和第一個人類 Gayōmard(受阿胡拉親自保護)。據說第 七個創造物是火(受 Ardwahišt 保護)已滲透到所有其他創造中。在物 質創造的 3,000 多年裡,這些創造物是一動不動的,太陽也靜止在天空 中央。 最終阿里曼成功地重新發動了攻擊。阿胡拉拯救了植物、公牛和第一個 人的“原型”(karb),將它們放置在星星、月亮和太陽的天球中,但 阿里曼穿透了天空,污染了水域,打了一個洞在地下,導致植物枯萎, 殺死了公牛,攻擊並最終殺死了 Gayōmard ,並用煙霧污染了火。最 初他是這樣取得勝利的,世界變得黑暗。 然後運動進入了世界,阿胡拉的創造物開始反擊。結果,據說阿里曼被 困在天空中,這使他無法到達天球。夜晚與白天交替。水有流動,因此 可以得到淨化;鹹水與甜水分開。神話中的 Frāxwkard 湖由此形成,其 他海洋和湖泊也由此發展而來。大地被其上生長的山脈的根所固定。第 一場雨將原來的陸地分成了七大洲。將乾燥的第一株植物搗碎並與水混 合,從而使植物得以發育。據說更多的植物是從公牛的四肢上長出來的, 其種子成為動物生命之源。 同樣,第一個人類 Gayōmard 的身體產生了金屬,第一對人類夫婦是從 他的種子中發育而來的。火保護了正義的世界,使生命和運動成為可能; 它與 xwarrah “財富、榮耀”的概念密切相關。所有這些發展都發生在 混合階段,即現階段,其總持續時間為 3,000 年。在那段時間結束時, 將實現邪惡與善良的“分離”,並在最後的 yasna 儀式之後修復工程 "frašegird"將開始。 瑣羅亞斯德教文獻並沒有對邪惡是如何產生以及何時產生提供清晰而一 致的解釋。一些後來的文獻提出這樣的論點,即邪惡的精神在遙遠的過 去作為善良的精神的雙胞胎而存在,而上帝作為萬物中的最高者最終將 通過懲罰邪惡來解決爭端。然而,早期的文本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原 30


始邪惡似乎從一開始就存在於它自己的領域中,與上帝的領域被巨大的 虛空隔開。上帝是真理、公義和正義,不可能是邪惡的創造者。因此, 阿里曼這個邪惡實體從一開始就存在於他自己的領域中,等待著攻擊上 帝和他的領域的機會。然而他不是上帝的對手。 也許上帝的耐心和寬容讓他活了下來,只要他不是一個徹底的威脅。在 太初,他試圖攻擊上帝並敗壞他的國度。神把他扔回無底坑里。當上帝 創造世界和眾生時,他創造了反作用力,使自己處於一種準備狀態。最 後,當上帝創造完物質世界後,他設法潛入其中,用他的存在感染元素, 使它們不穩定、無常、容易產生負面影響、容易腐爛和瓦解。 然而,中國的道家似乎已經解答了何以邪惡存在這個謎團。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經》 第十九章) "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 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胠篋》) 有善神,就會有惡神,無善神則惡神亦不存在,所以才需要清靜無為。 瑣羅亞斯德教的創世理論也許是任何古代或史前宗教中發現的最古老、 最複雜的概念。以下是瑣羅亞斯德教宇宙論的一些基本方面。 1.創造之前只有無限的時間。上帝用它創造了有限的時間。隨之而來的 是由過去和未來組成的線性時間,以及由四個週期組成的時間週期,一 個週期組共12,000年,每個週期為3000年。 2. 創造之前只有無限的空間。上帝的估算創造了由天、地和中間大氣 區域組成的有限世界。 3.創造發生在兩個層次或平面上。上帝首先創造了精神領域,然後又創 造了物質世界。 4. 這兩個領域的創造都不是瞬間發生的,而是在一段時間內連續發生 的。在靈性層面上,上帝首先創造了Amesha Spentas,然後創造了各種 類別的神靈和存在。在物質層面上,他首先從無限的時間創造了相對的 31


時間。然後是天、水、地、植物、動物、原始牛和原始人。 5. 兩個層面的創造都以類似的方式進行,無論相應靈性領域中創造的 是什麼,都會在物質世界中擁有相應的實體。兩個世界元素之間的差異 在於它們的組成和對邪惡問題的強度。 6.上帝用自己的光形成了這兩個領域。精神領域的發光體物質是由他自 己的光環或光輝創造的,而火和光在形成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7. 上帝通過良好的思想、良好的言語和良好的行為塑造了世界。他在 創造時念誦了最神聖的Ahuna Vairya咒語。他利用他的精神力量或神性 思想和積極的思想來創造Asha或神聖的秩序。 8.上帝既是其創造物的保護者又是其維持者。他創造了Asha,即神聖秩 序,將其註入到他的創造物中,促使其遠離一片混亂的邪惡領域。 瑣羅亞斯德教天文學家認為,宇宙中的各種物體都是球形或接近球形的。 他們還認為宇宙本身是球形的,地球也是一個球體。他們向初學者解釋 這一現象的方式是將宇宙視為一個雞蛋,將地球視為蛋內的蛋黃。中古 波斯語文本包含術語“天球”。 根據古代瑣羅亞斯德教徒的計算,球形地球被vayu包圍,vayu超越大氣 層。宇宙中還有不同空間站的概念:月球、太陽和恆星空間站。天空延 伸到恆星站之外三分之一。我們在這裏關心的不是測量,不是解釋性隱 喻中使用的一維雞蛋殼,而是多維天空的概念。空間站之外是無盡的光 芒,意味著至高的精神維度 。 在瑣羅亞斯德教的宇宙論中,天球是由無盡的光創造出有限的空間而產 生的。這個球體被稱為spihr-e gutezishnig(通常被翻譯為“混合 物”,但含義不確定)。 最後,最值一提的是,在“正統”瑣羅亞斯德教神話中,原始的、靜止 的狀態被描述為理想狀態,而運動、繁殖和多樣性則間接歸因於阿里曼 的入侵。換句話說,即是涅槃的寂滅狀態就是最理想的,而成、住、壞、 空的無常的運動狀態就是壞的,因為帶來痛苦,聽起來很像佛教。 參考自:

32


https://www.iranicaonline.org/articles/cosmogony-i https://referenceworks.brillonline.com/entries/encyclopaediairanica-online/cosmogony-and-cosmology-COM_7848 https://www.hinduwebsite.com/zoroastrianism/cosmogony.asp http://zoroastrianastrology.blogspot.com/p/astronomy.html https://cais-soas.com/CAIS/cosmology/dualism.htm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Zoroastrianism/Iconography https://old.saednews.com/en/post/mythological-cosmology-ofzoroastrianism https://stmuscholars.org/the-birthplace-of-21st-centuryreligions/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undahishn https://www.encyclopedia.com/religion/dictionariesthesauruses-pictures-and-press-releases/bundahisn https://old.saednews.com/en/post/the-original-creation-frombundahin https://baike.baidu.hk/item/%E7%91%A3%E7%BE%85%E4%BA%9E%E6%96% AF%E5%BE%B7%E6%95%99/1814225#4

33


5 - 瑣羅亞斯德教與阿努納奇 很多宗教都有一個符號來象徵它們的信仰,例如十字架代表耶教;卍字 代表佛教;新月加上五角星代伊斯蘭教;大衛星代表猶太教,每一個符 號都有其獨特的意義,以最簡單的形式去表達它們的最高精神。 學者普遍接納基督教創立以前就有文化使用十字標記。古埃及、印度和 西藏等古老民族都把十字型圖案視作賦予生命的象徵。在基督教發展時 期的古羅馬,十字圖形是太陽神的象徵。 作為刑具的十字架,曾流行使用於巴比倫、波斯帝國、大馬士革王國、 猶大王國、以色列王國、迦太基和古羅馬等地,常用以處死叛教者、異 教徒、奴隸和沒有公民權的人。在當時的社會,這種死刑方式是一種忌 諱,一年通常只會處死數人,對象是極度重犯。西元 337 年,羅馬皇帝 君士坦丁大帝下令禁用此刑具。 在耶教中,十字架是神的愛和祂的公義的結合。 耶穌基督是神的羔羊, 除去世人的罪孽。十字架對於一世紀的人只意味著一件事——死亡。世 界上有些地方,基督徒因為他們的信仰正在遭受迫害,甚至死亡。 他 們非常真實地知道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意味著什麼。因為耶穌在 十字架上的挽回祭,那些單單為救恩而信靠他的人就一定會有永生。 耶穌屈尊就卑、紆尊降貴、捨己為人,經歷種種苦難,犧牲自己為人類 受苦受難至死,為紀念此事,紀念衪對人類的愛,並警醒世人要因為自 己的罪而悔改,因此以衪受刑的刑具作整個教會的標誌,亦指出教會應 該以謙遜、刻苦的生活去成聖自己、聖化他人及轉化世界。 “卍”是個吉祥的符號,稱為吉祥海雲或吉祥喜旋。這個符號在佛教之 前的印度早已存在,印度教的主神毗濕奴(Viṣṇu)和黑天(Krishna), 胸前就有“卍”字相,據説是胸毛。在古印度的傳説,凡能統治世界的 轉輪聖王,皆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這個符號在公元前 3 世紀始被用於 佛典。 印度傳說以為是有德者的標幟。在梵語佛經中本非字,唯在中國皆收入 字書中。卍字之形諸書亦不統一,也作「卐」。在英文世界,「卐」字 稱為「swastika」,這源於梵語拉丁字母轉寫的「svástika」。印度教 的「卐」字形狀和常見的「卐」字符不同,它還包括四個圖點。

34


希特勒對右旋卐的了解應該是由日爾曼神話而來。直到今日,Thor符號 還是白人至上主義的象徵符號。唐代慧琳法師撰《一切經音義》,認定 “卍”字為妥,是以中國佛典中“卍”字相以右旋居多。但即使到了現 代,這個字是左旋是右旋還是很不統一的,如《辭海》上寫作“卍”, 而《辭源》則寫作“卐”。 卍字之漢譯,古來有數説,鳩摩羅什、玄奘等諸師譯為‘德’字,菩提 流支則譯為‘萬’字,表示功德圓滿之意。 新月加上五角符號起源於古希臘和蘇美爾。從那時起,它被各個帝國以 多種方式合併和改編。儘管伊斯蘭教沒有官方標誌,但星和新月似乎是 伊斯蘭教最被接受的標誌。它出現在清真寺的門、裝飾藝術以及各個伊 斯蘭國家的旗幟上。然而,星月符號的出現早於伊斯蘭教信仰。 星和新月是在各種歷史背景下使用的圖像符號,包括作為奧斯曼帝國的 突出象徵,在當代用作一些國家的國家象徵,以及伊斯蘭教的公認象徵。 它是在希臘殖民地拜占庭發展起來的。公元前 300 年,儘管在本都國 王Mithridates VI Eupator短暫將拜占庭納入他的王國後,它被更廣泛 地用作皇家徽章。 一些穆斯林學者甚至說,這個符號起源於異教,在崇拜中使用它構成了 偶像崇拜。該符號僅在十字軍東征期間用作基督教十字架的反標誌,並 最終成為公認的符號。關於符號起源的信息很難確定,但大多數消息來 源都認為,中亞和西伯利亞人民在崇拜太陽,月亮和天空神時正在使用 這些古老的天體符號。還有報導稱新月和星星被用來代表迦太基女神塔 尼特或希臘女神黛安娜。這些符號的遺產確實是基於與奧斯曼帝國的聯 繫,而不是伊斯蘭教本身的信仰。 在穆罕默德看來,新月代表一種新生力量,從新月到月圓,標誌著伊斯 蘭教摧枯拉朽、戰勝黑暗、圓滿功行、光明世界。有人認為,新月實際 上代表金星甚至日食期間的太陽。當星星放在新月旁邊時,它也有單獨 的含義。新月象徵月亮,星星代表金星。它們在一起是權力的象徵。 與燭台、猶大獅子、羊角號和Lulav不同,大衛之星(Star of David) 最初並不是猶太人特有的符號。猶太傳說將大衛之星符號與所羅門印章 聯繫在一起,這是所羅門王用來控制惡魔和靈魂的神奇圖章戒指。學者 們曾推測,該六芒星可能是古埃及宗教習俗的遺物,早在所羅門王時代 就被從事神秘學和融合主義的猶太人所採用。 35


在拉比文學中沒有任何提到大衛星的地方,至今為止沒有任何考古發掘 發現在古代猶太人居住的地方有大衛星的記錄(在大衛王後也沒有這樣 的標記)。最早的大衛星是最近在義大利南部的一個猶太墓碑上發現的, 它可能源於3世紀左右。最早的猶太文字對大衛星的記錄來自於12世紀 中。當時它是護身符上的一個圖案。 法國大革命後隨著猶太人的解放他們選擇大衛星作為自己的代表,就如 十字是基督教的代表一樣。在德國納粹主義興起期間,強迫所有猶太人 要於衣服上佩戴大衛之星,藉以識別並迫害他們。在1948年之後,「大 衛之星」已成為以色列國旗上的徽誌。今天,六角星星也成了猶太信仰 與舉世猶太人的獨特身分記號。 根據德國哲學家Franz Rosenzweig的作品—《救贖之星》記載,大衛之 星由二個互鎖的等邊三角形組成,象徵人類與上帝的關係;其中一個三 角形代表「創造、啟示和救贖」,另一三角形則代表「人、世界和上 帝」。 由此可見,每一個符號背後都有它的故事。 然而,歷史上最早的一個宗教所採用的一種象徵反而是結構上最為複雜 的,甚至不能用符號來形容,如果說是一個圖像或畫像可能會比較貼切。 被認為是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信仰最常見的象徵叫做 Faravahar。它描繪了一位留著鬍鬚的老人,一隻手向前伸,站在中央 一圈伸出的一對翅膀上方,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據說Faravahar代表了 瑣羅亞斯德的三項原則,即“善念、善言和善行”,和佛教的身、口、 意三業不謀而合,不過次序倒轉了。它提醒瑣羅亞斯德教徒他們生活的 目的是遠離邪惡,努力向善,並在地球上生活時表現良好。 瑣羅亞斯德教的標誌 Faravahar會根據時代和使用情況有不同的變形, 比如後期薩珊波斯就大幅修改了這個圖像。其最完整的版本如上文所述。 由於瑣羅亞斯德教和伊朗之間的關係,這個標誌往往也被用來代表伊朗 和波斯,而不一定具有宗教意味。 據說這個圖像還描繪了亞述戰神Ashur,代表著善與惡之間永無休止的 戰爭。然而,有人說中間人物穿著的羽毛長袍代表守護天使(或 Fravashi),他守護著一切並幫助人們為正義而戰。

36


人們普遍認為Faravahar是瑣羅亞斯德教對fravashi或個人精神的描述。 在阿維斯陀語語法中,fravashi無疑是女性,而Faravahar符號無疑是 男性。 Fravashi是阿維斯坦語,指的是瑣羅亞斯德教的個體靈魂概念,無論是 死的、活著的還是尚未出生的個體。個體的fravashi將urvan(通常被 翻譯為“靈魂”)發送到物質世界來進行善與惡的戰鬥。死後第四天早 上,urvan會回到原來的狀態,在那裡收集其在物質世界的經驗,以幫 助下一世在善與惡之間進行鬥爭。 最早提到它們的是古阿維斯陀經典《Yasna Haptanghaiti》,其中包括 對“正義者的fravashi s”( ashavan)的祈求。經典記載,fravashi 負責太陽、月亮和星星的運行(並且將這樣做直到這個世界的更新), 並培育水和植物,並保護子宮中未出生的胎兒。 在Denkard關於瑣羅亞斯德受孕的神話中,他的frawahr被從天堂派到一 個獨特的hom植物中,在地球上與他的凡人身體( tanu )結合併被賦 與榮耀(xwarrah)。在《Bundahishn》的創世神話中,講述了一個寓 言,其中fravashis可以選擇要么繼續受到光明之神阿胡拉·馬茲達 (Ahura Mazda)的保護,要么投生到凡間,受苦但也協助將黑暗之神 阿里曼(Ahriman)擊敗。在getik創建之前,fravashi展示了未來物質 世界。Ohrmazd 提出的不作為的安全提議被拒絕,fravashi同意進入物 質世界作為對抗邪惡的積極盟友。 在另一個宇宙神話"Zadspram"中,當阿里曼闖入創造的世界時, fravashi聚集在天空的邊緣將他囚禁。Denkard 、Shikand Gumanic vichar、Menog i khrat 、 Zatspram和其他幾部作品一起包含了關於 getik和menok之間區別,廣泛的神學解釋創造的(物質和非物質)方面, 以及關於fraward和urvan之間。 耶教的十字架源於古羅馬,是太陽神的象徵;佛教的卍字在婆羅門教早 有有之,是有德者的標幟;伊斯蘭教的新月加上五角起源於古希臘和蘇 美爾,本來是異教産物;猶太教的大衛之星更可能是古埃及宗教習俗的 遺物。上述四者都不是原創,都是從別人那裏借用過來,那麼,瑣羅亞 斯德教的Faravahar又如何? 根據常識,瑣羅亞斯德教是歷史上出現最早的宗教,理論上,在立教時 根本就不會有其他的宗教符號可供借用,另一方面,越是簡單的東西, 37


巧合地跟別人相似甚至相同的機會就越大,但是,瑣羅亞斯德教的 Faravahar却遠遠比耶教的十字架、佛教的卍字、伊斯蘭教的星月和猶 太教的大衛之星更為複雜,試問又如何會與別人的東西相同? 然而,事實上却正正就是這樣。若是理性地想,一定不會認為這只是一 件巧合的事件。 待續。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unnaki https://stargatetothecosmos.org/zoroasterism-was-mardukpersias-god-ahura-mazda/ https://www.crystalinks.com/zmeta.html https://www.thelivingmoon.com/42stargate/03files/Persian_Wings .html https://kingpelican.org/from-sumer-to-abraham-the-story-ofthe-angels/ https://samyadghirni.blogfolha.uol.com.br/2013/02/04/zoroastri smo-a-religiao-ancestral-do-ira/ https://arshtad.wordpress.com/english/history/the-history-ofzoroastrians-after-arab-invasion-alien-in-their-homeland/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0816840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315257?lang=b5 https://www.ponews.net/history/c8z2w2xw6y.html https://baike.baidu.hk/item/%E8%98%87%E7%BE%8E%E7%88%BE%E7%A5% 9E%E8%A9%B1/2289082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umerian_religion https://magnopvs.fandom.com/es/wiki/Enlil https://mythology.net/others/gods/enlil/ https://www.gcrr.org/zh/fun-facts/you-probably-worship-thesumerian-god-enlil?_x_tr_hist=tru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bu https://baike.baidu.hk/item/%E7%91%A3%E7%BE%85%E4%BA%9E%E6%96% AF%E5%BE%B7%E6%95%99/1814225?fromtitle=&fromid=1378957 https://kknews.cc/zh-tw/car/qb68gxb.html https://symbolsage.com/zoroastrian-symbols-lists/

38


6 - 續瑣羅亞斯德教與阿努納奇 上文說到,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的 Faravahar 是其標誌, 然而,這個設計並非原創的。雖然瑣羅亞斯德教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宗 教,但之前的時代都有文明,都有崇拜神明的傳統習俗,只是,正式成 為一個有系統的宗教信仰,是到了瑣羅亞斯德(Zoroaster)的時代才 正式開始。 先前提到 Faravahar 是描繪了一位留著鬍鬚的老人,一隻手向前伸,站 在中央一個圓圈伸出的一對翅膀上方。在此之前,一個圓圈伸出的一對 翅膀的形象早已存在,這個圖像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叫做帶翅膀的太陽 (winged sun),是古代近東(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小亞細亞和波斯) 與神性、皇室和權力相關的太陽符號。 在早期埃及宗教中,這個形像叫做 Behdety,這個符號代表 Edfu 的荷魯 斯(Horus),後來被認為是 Ra-Horakhty。它有時被描繪在 Ptah 公牛 Apis 的脖子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根據解釋),埃及所有的從屬神都被 認為是太陽神的各個方面,包括古埃及宗教中的聖甲蟲面神 Khepri,代 表初升或早晨的太陽。“Behdety”這個名字的意思是 Behdet 的居民, 祂是尼羅河流域貝德特地區的天神。 Behdety 的形象首次出現在浮彫主體上的銘文中,即帶翼的太陽嵌板。 浮彫的時代約為公元前 3000 年。後來在第五王朝法老薩胡爾的葬禮畫 像中發現了這種帶翼的太陽嵌板。Behdety 被視為法老的保護者。在他 的畫的兩側可以看到埃及眼鏡蛇 Uraeus,在古埃及被用作主權、皇室、 神靈和神聖權威的象徵,它像徵著眼鏡蛇頭女神 Wadjet。祂用兩隻翅膀 抵禦埃及烈日的酷熱。 傳說 Behdety 與 Set 和他的黑暗大軍陷入了一場永恆的戰鬥,以確保太 陽每天早晨升起。在 Edfu,祂被認為是 Hathor 的丈夫和 Hor-sematawy(“兩片土地的荷魯斯統一者”,也被稱為 Harsomptus)的父親。 經過 80 年的征戰,祂被眾神法庭授予上下埃及王權。在 Edfu 和 Kom Ombo,他也被稱為 Panebtawy(“兩地之主”),在 Behedet,他被崇 拜為 Hor-Iwn-Mutef(“他母親的荷魯斯支柱”)。 Behdety 在埃及各地的寺廟中被描繪成一個帶翼的太陽圓盤,正如古埃 及太陽神 Ra 所顯然地頒布的法令一樣。然而,祂也被描繪成一隻獅子, 一隻鷹頭的獅子,以及一隻在戰鬥中盤旋在法老頭上的鷹。 39


此外,在美索不達米亞,大約從公元前 2000 年開始,這個帶翅膀的太 陽符號也有出現。它出現在亞述統治者的浮雕中,作為皇室的象徵,被 轉錄成拉丁語“SOL SUUS” (字面意思是“他自己,太陽”,即“陛 下”)。 亞述(Assyria)是興起於美索不達米亞(即兩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內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帶)的國家,使用的語言有阿拉米語、阿卡 德語等。公元前8世紀末,亞述逐步強大,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東部、 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倫尼亞和埃及等地。國都定於尼尼微 (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亞述人在兩河流域古代歷史上頻繁活動時間 前後約有2000年。後來亞述人失去了霸主地位,不再有獨立的國家了。 亞述最早的居民是胡里人,後來閃米人遷徙而至;兩個民族逐漸融合, 成為亞述人。古亞述指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北部地區,東北 靠札格羅斯山脈,東南以小扎布河為界,西臨敘利亞草原。全亞述是以 亞述城為中心。 在古亞述時期,當亞述只是一個以Assur城為中心的城邦時,該國通常 被稱為ālu Aššur 。自公元前 14 世紀作為一個領土國家興起以來,亞 述在官方文件中被稱為māt Aššur(“Ashur之地”),標誌著其向區域 性政體的轉變。ālu Aššur和māt Aššur源自亞述民族神Ashur的名字。 Ashur可能起源於早期亞述時期,是Assur本身的神的化化身。 Ashur的象徵包括: 一個帶角的翼盤,包圍著四個圍繞中間圓圈旋轉的圓圈;波紋狀的光線 從圓盤的兩側落下; 一個圓圈或輪子,懸掛在翅膀上,包圍著一個拉弓射箭的戰士; 同一個圓; 然而,戰士左手拿著弓,右手舉起,彷彿在祝福他的崇拜者。 很容易會被人誤認作瑣羅亞斯德教的象徵 - Faravahar。 在古亞述時期,該神被認為是 Ashur 之地的正式國王;實際的統治者只 使用 Išši'ak (“總督”)的方式。從亞述作為領土國家興起之時起, Ashur 開始被視為亞述國王統治的整個土地的體現。 Ashur(也稱為 Assur、Aššur;寫為 A-šur,也稱為 Aš-šùr 、新亞述語 40


中的 ,通常縮寫為Aš )是亞述萬神殿的領袖。儘管這個帶翅膀的太陽 符號在大約從公元前 2000 年開始才在美索不達米亞出現,但古亞述王 國的首都Ashur城的歷史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因此,Ashur最初 沒有家庭,但隨著該教派受到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影響,他被視為亞述 的Enlil,Nippur的主神和南方萬神殿最重要的神之一。Ashur及時吸收 了Enlil的妻子Ninlil(作為亞述女神Mullisu)和他的兒子Ninurta和 Zababa- 這個過程大約開始於公元前 13 世紀,一直持續到 8 世紀和 7 世紀。 上文提到的Ashur另一身分Enlil,又稱Elil,是蘇美爾神話中的神祇, 祂是天地孕育之子,當時祂出生的時候,用風的暴烈力量,將自己的母 親和父親分開,從此就成為了至高神,天神An和天后Ki的背後掌權者, 被稱為巴力(Baal)(意為「主」)。Enlil不只是大地和空氣之神, 同時也是戰神及風神,Nippur城邦的保護神。洪水滅世就是Elil所造成。 擁有名為「命運石板」(Tablet of Destinies)的天命書板。Elil在 蘇美爾時期和阿卡德(Akkadian)時期受到推崇。但到了巴比倫時期, 祂的主神地位被其侄子Marduk取代。 蘇美爾神話中首先有一段故事,Ninlil 的母親 Nunbarshegunu 指示 Ninlil 去河裡洗澡。Ninlil 去了河邊,Enlil 引誘了她,並讓她懷上 了他們的兒子月神 Nanna。因此,Enlil 被流放到蘇美爾的地下世界 Kur。 Ninlil 跟隨 Enlil 來到地下世界,他在那裡他扮演“看門人”。Ninlil 要求知道 Enlil 去了哪裡,但 Enlil 仍然冒充看門人,拒絕回答。然後 他引誘 Ninlil 並讓她懷上了死神 Nergal。同樣的場景不斷重複,只不 過這次 Enlil 扮演的是“幽冥之河的人”;他再次引誘 Ninlil 並讓她 懷上了 Ninazu 神。最後,Enlil 冒充“船夫”;他再次引誘 Ninlil, 並讓“運河巡視員”Enbilulu 讓她懷孕。 Elil 的侄子 Marduk 後來取代了祂的主神地位。 原本,Marduk 似乎就是一位雷霆之神。祂是一位擁有 50 個名字的神, 每一個名字都具有神性。征服了太古混沌怪物 Tiamat 後,Marduk 成為 天地諸神的主宰。所有自然,包括人類,都歸功於他的存在。王國和臣 民的命運掌握在他的手中。 Marduk 在巴比倫的主要神廟是 Esagila 和 Etemenanki,一座頂部有 Marduk 神殿的金字形神塔。

41


Marduk後來被稱為Bel,這個名字源自閃族詞巴力(baal),意為 “主”。Bel擁有Marduk的所有屬性,他的地位和崇拜也大致相同。 神秘學網頁"Stargate to the Cosmos"的專家認為,在公元 1000 年左 右,巴比倫的阿努納奇(Anunnaki)領主Marduk(又名是古埃及太陽神 Ra、宙斯、撒旦)派他的兒子Nabu向北前往波斯(伊朗)為他報信。 Nabu的聲明呼應了他對Marduk巴比倫新年儀式的重寫。該儀式的主角是 一位祭司,他為Marduk賦予了每一位阿努納奇皇家的頭銜、權力和個性, 這些在Marduk和巴比倫贏得世界之前就受到崇拜。 Nabu在波斯被稱為瑣羅亞斯德(Zoroaster),宣揚他的父親Marduk便 是彌賽亞和至高神,祂將使波斯變得偉大。 Marduk成為了瑣羅亞斯德 教的神 — 阿胡拉(Ahura Mazda)。 換言之,瑣羅亞斯德教就是阿努納奇們所創立的。 阿努納奇是蘇美爾神話中一組有血緣關係的神,既是地上之神,又是地 下之神(冥神)。Anunnaki 這個名字源自 An,是蘇美爾天空之神。 阿努納奇族被認為是 An 和他的配偶大地女神 Ki 的後代。是世界領先的 亞述學家 Samuel Noah Kramer 將 Ki 與蘇美爾母親女神 Ninhursag 聯 繫起來,聲稱她們原本是同一個人。最年長的阿努納奇是上文提到 Enlil。 儘管學者們知道阿努納奇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神,但邊緣理論家認為 他們是來自尼比魯(Nibiru)星球的古代外星入侵者。這些美索不達米 亞的古代神靈擁有翅膀,戴著角帽,擁有控制全人類的能力。蘇美爾人 將阿努納奇尊為塑造社會命運的天人。 1922-1934 年間,英國考古學家 Woolley sir [Charles] Leonard 領一 支考古隊伍對美索不達米亞南部蘇美爾文明的核心聚落烏爾(Ur)進行 了 12 個季度的大規模發掘,揭示了遺址從 7000 年以前的一個小村莊到 逐步成為世界最繁華的文明都市、在公元元年前後被最終廢棄的一幅全 景畫。 大約公元前 4500 年至公元前 1750 年,蘇美爾人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和 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和伊朗)儘管是一個古老的 文明,但他們的統治以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進步為標誌。例如,蘇 42


美爾人發明了犁,這在幫助他們的帝國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公元前3500年時,蘇美爾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開掘溝渠,依靠複雜 的灌溉網,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是以 改進的生產技術、正在耕種的乾旱的荒原的農業公社,成功的完成了從 新石器時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過渡,從而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創建了 第一代文明。 他們還發展了楔形文字,這是人類歷史上已知最早的書寫系統之一。此 外,他們還想出了一種計時方法——現代人至今仍在使用。 但根據蘇美爾人的說法,他們並不是靠自己單獨做到,而是本來就是自 動完成的。他們的歷史性突破歸功於一群被稱為阿努納奇的神靈。在他 們的講述中,阿努納奇人大多是An的後裔,An是一位至高無上的神,可 以控制人類國王及其同胞神的命運。 我們對蘇美爾文明的了解大部分來自他們在數千塊泥板上留下的線索。 直到今天,這些泥板仍在研究中。但一位作者聲稱,其中一些文本蘊含 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啟示——阿努納奇人實際上是外星人。 1976年,一位名叫Zecharia Sitchin的學者寫了一本名為《第十二行星》 的書,其中分享了與蘇美爾至高神An的孩子有關的14塊石板的翻譯。他 的書聲稱,蘇美爾人相信阿努納奇人來自一個名為尼比魯的遙遠星球。 根據Sitchin的說法,尼比魯的軌道長達 3,600 年。在某一時刻,這顆 行星靠近地球。它的人民,阿努納奇人,在大約 50 萬年前決定與我們 的世界建立聯繫。 尼比魯亦是出現在蘇美爾神話中的神,在蘇美爾語裏是“渡船”之意, 在天文界指一顆不存在的假想行星。在2012年,有報道稱NASA發現了這 個星球,不過隨後NASA又向外界發送消息澄清之前的發現只不過是一個 錯誤的發現,是網絡惡作劇。當然,有人會說有意隱瞞,是耶非耶就不 得而知了。 無論如何,對於蘇美爾人何以能産生如此高度發達的文明,至今仍然沒 法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參考自: 4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unnaki https://stargatetothecosmos.org/zoroasterism-was-mardukpersias-god-ahura-mazda/ https://www.crystalinks.com/zmeta.html https://www.thelivingmoon.com/42stargate/03files/Persian_Wings .html https://kingpelican.org/from-sumer-to-abraham-the-story-ofthe-angels/ https://samyadghirni.blogfolha.uol.com.br/2013/02/04/zoroastri smo-a-religiao-ancestral-do-ira/ https://arshtad.wordpress.com/english/history/the-history-ofzoroastrians-after-arab-invasion-alien-in-their-homeland/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0816840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315257?lang=b5 https://www.ponews.net/history/c8z2w2xw6y.html https://baike.baidu.hk/item/%E8%98%87%E7%BE%8E%E7%88%BE%E7%A5% 9E%E8%A9%B1/2289082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umerian_relig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nged_sun https://religion.fandom.com/wiki/Ashur_(god)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8%BF%B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cient_Mesopotamian_religion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Marduk https://allthatsinteresting.com/anunnaki

44


7 - 源自波斯的密特拉教 耶教與佛教是兩個南轅北轍的宗教,一個重信心,一個却講求觀照,一 個靠他力,一個則憑自力,其他所謂神創論與緣起論之間的針鋒相對就 更不在話下了。然而,學者發現,兩教之間有一點是非常相似,甚至認 為是同一事物。 耶佛兩教都有救世主的說法,同時,兩位救世主的名字也相當接近,耶 教的救世主叫做「彌賽亞」,英譯文 Messiah,是從希伯來文 Masiah (有時寫為 mashiach)翻過來的。佛教的救世主叫做彌勒佛,在梵文裡 面叫 maitreya,巴利文裡面叫 metteya,聽起來跟彌勒的發音沒有關係。 大唐玄奘法師在翻譯中發現了這一點,因此玄奘說譯錯了,應該翻譯成 「梅呾利耶」,但在玄奘之前,後漢及三國時期的早期譯經家,見到的 佛經是由西域輾轉得到,該字是吐火羅文的 Metrak,故譯為彌勒。 Masiah 和 metteya 的讀音相似,再加上兩者在各自的信仰中都是扮演同 着同一角色,很難不被懷疑是同一身分,即是同一個神。 彌賽亞在基督宗教術語是指「受膏者」,常指「大祭司」、「以色列的 王」、「聖者」或特指「彌賽亞:救世主耶穌」,意指受上帝指派,來 拯救世人的救世主。基督教主張「拿撒勒人耶穌就是彌賽亞,因為耶穌 的出現,應驗了許多舊約聖經中的預言」,回教也認同耶穌就是彌賽亞 (masah),稱他為「麥西哈爾撒」;而猶太教信徒則予以否認,並仍 然期待他們心中的彌賽亞來臨。 彌賽亞來自於希伯來文ַ‫(מָ ִׁשיח‬moshiahch),與希臘語詞基督(christos) 同義,直譯為受膏者。受膏是一種宗教儀式,經由先知,以聖膏油塗在 候選者的頭上,確認此人是上帝所選中的人,將來可以成為君主或是祭 司。同時,許多猶太人相信,每個人都有成為彌賽亞的潛質,有些人接 近彌賽亞,但他們沒能完成自己生時的任務,故這人就沒能成為彌賽亞。 但要符合經典的彌賽亞嚴格預言和條件非常困難。 猶太亡國後,猶太人中傳説,上帝終將派遣一位“受膏者”(彌賽亞) 來複興猶太國。後來,基督宗教宣稱他們所信奉的耶穌就是彌賽亞,但 不是“復國救主”,而是“救世主”,或稱“救主”。認為耶穌基督降 生人間,是拯救相信他的人靈魂脱離罪惡,得到永生。 彌勒,梵文 Maitreya,印度婆羅門十八姓氏之一,玄奘法師譯為「梅呾 利耶」。Maitreya 的字根源自 Maitrī(慈愛),因此亦有意譯為「慈 45


氏」。彌勒出身婆羅門,是南印度大婆羅門之子,後來受師派遣前往釋 迦佛處學習,並皈依佛陀,成為佛弟子。 彌勒與其他佛弟子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他曾被釋迦佛授記為未來佛。被 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 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釋尊的繼任者,將 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成世尊,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賢劫千佛中 將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據《彌勒下生成佛經》所說,賢劫第五尊佛是彌勒佛,兜率天是欲界的 第四層天,彌勒菩薩現在正於兜率天內院為諸天演說佛法,那裡的一天 是我們地球上的400年,經四千歲(兜率天的天壽是4000年,即人間五 十六億七千萬歲),彌勒菩薩由兜率天內院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 下成正覺。 已故著名國學大師、佛學家、翻譯家季羨林和其學生錢文忠教授的一個 重要貢獻就是發現了佛家與基督教之間的聯繫,那就是「佛家的未來佛 彌勒佛和基督教的救世主彌賽亞是同一個人」。季氏進一步推論,伊斯 蘭教的末世救世主Mahdi,波斯教(Zoroastrianism)的救世主密特拉 (Mitra),與基督教的彌賽亞 (Messiah) 和佛教的彌勒 (Maitreya),語音相近,同出一源。 密特拉(Mitra)是原始印度以及伊朗宗教信仰體系中一位統領萬物的 天神。無獨有偶,這位至高無上的是神祇的生日是12月25日,與耶穌誕 生日相同。 古代雅利安人先知瑣羅亞斯德(Zoroaster)在他的詩歌 gathas Yasna 46.5 第 2 句押韻詩句中,使用名詞 mithrö.ibyö 表示“相互理解,如 感情、同情心、愛、思想/精神的相遇”。 還有另外 2 個《阿維斯陀》(Avesta)經文,即 Vendidad 4 和 Mithr Yasht 10.116-17 是理解密特拉含義的關鍵。 在 Vendidad 4 中,mithrá 的意思是“相互理解、協議、契約”。在 瑣羅亞斯德教中,不朽的神與人類之間的關係被視為“友誼、互惠和相 互承諾的紐帶”。代表我們“靈魂與諸神的契約、真誠的承諾和條約/ 協議”的崇高的 ahûrá 是 mithrá 。 46


在Mithr Yasht 10.116-17列出了不同mithrás的神聖程度:朋友之間是 20倍,同胞之間是30倍,伴侶之間是40倍,夫妻之間是50倍,同學之間 60倍、師徒之間70倍、女婿和岳父之間80倍、兄弟之間90倍、父子之間 100倍、兩國之間1000倍;一萬倍是Mazda(心力、智慧)崇拜宗教的密 特拉。這裡mithrá的意思是“親和力,如感覺、慈悲、愛”。 因此便被稱為密特拉教(Mithraism )。它有時又被譯米特拉教,也被 稱為密特拉密教、密特拉秘儀(Mithraic mysteries),是一支以波斯 主神密特拉為信仰中心的希臘羅馬密教,大約 1 世紀至 4 世紀盛行於羅 馬帝國境內。 瑣羅亞斯德教經典《阿維斯陀》的密特拉讚美詩以阿胡拉·馬茲達 (Ahúrá Mazdā) 的陳述開始,他創造了密特拉,並使他像 (yatha) 本 人一樣值得崇拜和祈禱 (10.1)。 密特拉是所有生物的仁慈保護者和守護者。Mithrá Ahúrá(具有 ahhuric 力量的密特拉)擊倒那些提供血腥祭品的邪惡之子,例如惡魔 (daævic) Viiāmburas。密特拉最常見的綽號“寬闊的牛牧場或寬闊的 生活空間”(vóurú.gaô-yaöiti)反映了他對牛群福利和和平條件的關 注。祂與太陽的聯繫在《Mithr Yasht》10.13 中得到了明確的定義: 密特拉是第一個在迅猛的不朽太陽面前越過 Hará 山脈的靈性神力。 需要強調的是,“密特拉教”這個術語是一個現代造詞,也是一個相當 新近的學術發明。在羅馬帝國,這個所謂的密特拉教被稱為“無敵密特 拉斯(Sol Invictus Mithras)的奧秘”或“波斯宗教”。一位比利時 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 Franz Cumont 正確地指出,西方對密特拉的羅馬 崇拜是羅馬化的馬茲達主義(Mazdáism)(即“拜火教信仰者”)。其 核心仍然是瑣羅亞斯德教波斯宗教,儘管這一宗教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 了廣泛的變形(見 Cumont 1931,Beck 1995)。 “密特拉”在瑣羅亞斯德教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從秋分開始的瑣 羅亞斯德教日曆的第七個月是獻給密特拉的。在古代,這個月的慶祝活 動與新年或從春分開始的“naúv-rooz”慶祝活動一樣,並以精心設計 的葡萄酒節為亮點。此外,YASHT 中的第 10 首讚美詩或《阿維斯陀》 中的“崇拜歌曲”;是獻給密特拉的。這首阿維斯陀語讚美詩是《阿維 斯陀》中繼迷人的 gathas 之後最詩意、最美麗的部分之一。並提供所 有印歐語源中關於 Mithra 的最全面的信息/記錄。

47


密特拉教崇拜描繪了一位好戰的神,他起源於一塊巨大的岩石,從事英 勇的事蹟,並導致水從他的箭射中的岩石中噴湧而出。發生了一場洪水, 一個人乘坐一艘特製的船逃了出來,密特拉在升天之前與太陽神一起慶 祝了最後的晚餐。這位太陽神,或稱“無敵太陽神”(Sol Invictus), 是瑣羅亞斯德教阿胡拉·馬茲達(Ahura-Mazda)神概念的退化。密特 拉被認為是太陽神與黑暗之神鬥爭中倖存的冠軍。為了表彰他殺死了神 話中的聖牛,密特拉被封為不朽,並被提升到至高諸神中為人類代禱的 地位。 事實上,許多瑣羅亞斯德教儀式已經通過密特拉教崇拜進入了天主教儀 式。例如,“聖體聖事”幾乎與瑣羅亞斯德教的“droen”麵包相同, 而葡萄酒在瑣羅亞斯德教的宗教儀式和慶祝活動中至關重要。天主教的 “彌撒”(mass)讓人想起古代“myazd”或“Yasna”儀式期間的宴會 桌。需要補充的是,“Yasna”儀式是瑣羅亞斯德教最重要、最神聖的 崇拜儀式,從午夜後開始,一直持續到清晨或 havan gah。havan gah 或壓花蜜的時間是獻給 Mithra 的。 此外,Mithra/仁慈與太陽的密切聯繫,以及 Mithra 在冬至時的象徵性 誕生,都讓人想起聖誕節的景象。天主教堂和古代瑣羅亞斯德教火神廟 中鐘的使用是另一個例子。密特拉與數字 12 的聯繫,以及黃道十二宮 與基督教十二使徒的聯繫可能是另一個相似點。 還有,Mithra 從堅固的山岩中出現,象徵著生命的突破,從山中的岩石 和石頭後面發出光芒和水,讓人想起基督教著作中的岩石形象,以及古 蘭經中關於生命和水從心中流動的段落。有趣的是,在阿契美尼德時代 的古代伊朗銘文中,密特拉是沿著 anahita 或未玷污的水域喚起的。波 斯諺語“純淨的水就是光”起源於《阿維斯陀》。水從岩石中湧出以及 光從山後出現是 Mithra 象徵主義中常見的形象。羅馬密特拉教崇拜總 是在洞穴中進行。早期教會普遍相信耶穌出生在山洞裡,這是密特拉教 思想被接管的直接例子。保羅說:“也都喝了同樣的屬靈之水。原來他 們所喝的是出於那隨著他們的屬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哥林多 前書 10:4)。這借自密特拉教經文;因為 Mithra 不僅是“岩石”,而 且他的神話行為之一,也出現在摩西的著作中,就是擊打岩石並從中產 生水。 "你觀看,見有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打在這像半鐵半泥的腳上,把 腳砸碎。"(但以理書 2:34)關於在密特拉教儀式中也使用了不用手從 岩石中鑿出的石頭;儘管基督宗教辯護者試圖最小化這些相似之處,並 48


聲稱舊約對密特拉崇拜的影響和/或聲稱實際上是早期基督教影響了密 特拉教儀式;通過客觀分析,相似之處太大,不容忽視。 更重要是,12 月 25 日本來是密特拉的誕生日。 還有一點是一目了然的,就是在瑣羅亞斯德教中,代表我們“靈魂與諸 神的契約、真誠的承諾和條約/協議”的崇高的 ahûrá(殊聖力量)是密 特拉。《聖經》以新約和舊約來劃分,可以明顯看出完全是密特拉教的 觀念。 密特拉教通過在黎凡特(Levant)招募的羅馬軍團的宣傳而在羅馬帝國 傳播開來,這種宗教在那裡很流行,因為他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攜帶著這 種信仰。這種新的宗教儀式比早期的神秘崇拜有了很大的進步。 起初它只是男性的宗教,信徒可以依次加入 7 個不同的組別。羅馬進入 帝國時代後,羅馬皇帝也成了士兵們必須崇拜的神靈(這在古希臘、羅 馬的信仰中不是問題),密特拉教也順應了這種改變,毫無節操地用自 身的 7 種等級制度迎合羅馬皇帝。所謂的密特拉教 7 種等級分別是:最 低等級“烏鴉”;第二等級“新郎”;第三等級“戰士”,第四等級 “獅子”,這一教階的教徒必須嚴守不能用水的規定,原因是他們認為 獅子代表乾燥和火熱,因此要求這一等級的信徒必須用蜂蜜代替清水。 第五等級是“波斯人”,這一等級的信徒必須“豪無節制”地用蜜汁來 洗澡;第六等級是“追日者”;最高等級叫做“父親”,密特拉教認為 羅馬元老院的元老是最佳人選,這一等級的信徒是真理、真神和信眾之 間的媒介,相當於後世基督教的紅衣主教階層。 入教最初只限男性,後來,信徒的妻子和女兒被允許進入毗鄰密特拉教 寺廟的偉大母親的寺廟。婦女崇拜混合了密特拉教儀式和 Phrygian 崇 拜 Attis 之母 Cybele 的儀式。 密特拉教在羅馬士兵中到處都是信徒,又能主動迎合羅馬高層(皇帝經 常被認為是密特拉神的化身),因此在羅馬帝國很長時間內都在打壓當 地基督徒。直到基督宗教在日耳曼蠻族的幫助下當上了羅馬國教後,組 織鬆散的密特拉教才被逆襲。朱利安時代(361-363)曾試圖復辟神秘 宗教,但在此後羅馬宗教政策開始嚴厲打擊基督教異端,密特拉教等神 秘宗教遭到嚴重破壞,到大約 4 世紀末 5 世紀初,密特拉教走向了衰亡。 據說,耶穌出生時前往伯利恒的東方三博士就是密特拉教的占星師,關 49


於密特拉教的教義有幾大假說,但大都與占星術有關,密特拉教認為 Mithra創造了世界,世間萬物都在祂的掌控之內,包括人的靈魂,因此 靈魂死後是不滅的,Mithra會使他們得到拯救和永生。祂將宇宙分成7 層,通向靈魂不滅也必須經曆7重門,這7重門用不同材質製作,對應天 上不同的星體,分別是:鉛門對應土星;錫門對應金星;銅門對應木星; 鐵門對應水星;合金門對應火星;銀門對應月球;金門對應太陽。因此, 教徒也必須越過層層試煉,提升自己的階層,才能升入天堂,得到拯救。 《創世記》亦記載了上帝用 7 日時間創造了世界,可見 7 這個數字相當 神聖。 因為與占星術有關,它的教義還包含著預測吉凶禍福的意義,而它受到 羅馬帝國的支持,也意味著其教義中有將 Mithra 視為羅馬帝國守護神 和勝利之神。 所以時常說,一個宗教為何成為主流,為何是正統,是一個市場學的課 題。不過,或者還必順再加上政治學,否則便沒有辦法去解釋,只能夠 訴諸迷信。 參考自: https://ordoabchao.ca/articles/mithraism-zoroastriangnosticism https://authentic gatha zoroastrianism.org/2014/10/06/onmithra-and-mithraism/ https://authentic gatha zoroastrianism.org/2010/10/26/mithraism-or-persian-mysteriesa-roman-form-of-zoroastrianism/ https://authenticgathazoroastrianism.org/2018/05/09/mithrathe-avestan-god-of-treaty-mutual-promise-agreement-and-onewho-is-liar-deceiver-to-mi%ce%b8ra/ https://authentic gatha zoroastrianism.org/2015/10/04/mithrareciprocal-friendshiplove-with-immortals/ https://bigbluebook.org/98/5/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88715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971617/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195059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2058319

50


https://www.buddhistdoor.org/mingkok/%E3%80%8C%E5%BD%8C%E8%B3% BD%E4%BA%9E%E3%80%8D%E5%92%8C%E3%80%8C%E5%BD%8C%E5%8B%92%E3%80 %8D%EF%BC%8C%E5%90%8C%E5%87%BA%E4%B8%80%E6%BA%90%EF%BC%9F/ https://www.epochweekly.com/b5/215/9151.htm

51


8 - 通曉魔法的教士 馬其頓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人口只得約 476 萬,比香港還要少,政治、 經濟、科技實力乏善可陳,在網上嘗試搜尋一下有關她的新聞時,很多 時會發現機乎找不到。然而,這個今日毫不顯眼的地方在昔日却出現一 位空前絶後的大人物。馬其頓的亞歷山大三世(前 356 年 7 月 20 日或 21 日—前 323 年 6 月 10 日或 11 日),世稱亞歷山大大帝,早在 30 歲 時就已經建立了疆域最大的帝國之一,範圍從希臘、小亞細亞、埃及、 波斯、兩河流域、阿富汗以及印度西北部。他在戰場上從未被擊敗,且 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將軍之一。 經由亞歷山大在軍事上的征服,古希臘文明得到了廣泛傳播與繁榮發展, 東西方文化、經濟進行密切的交流,開啓了希臘化時代。同時,他鼓勵 民族間通婚,倡導民族間地位平等,對人類社會文化的進展產生了重大 的影響。作為世界史中公認的軍事天才,他本人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有 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雖然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軍事天才,但這位大帝却絶非一介武夫,對於文 化上的影響和貢獻,甚至比起很多聖哲賢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首先,亞歷山大在亞歷山大里亞等城市建有領先的學術機構——博學園 和圖書館,它們作為當時地中海世界的文化聖殿,吸引了大批優秀學者 來進行學術研究; 其次,湧現出了繁盛的學術成就,他們的成就表現於幾何學、物理學、 天文學等多個領域,為後世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三,由於亞歷山大的文化建設,亞歷山大里亞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 融合過程中起到了橋樑的作用。由於希臘人、埃及人和猶太人是亞歷山 大里亞最主要的三個居住民族,希臘文化與埃及文化、希臘文化與猶太 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它們構成了當時文化特徵的一個重要方面。 亞歷山大通過遠征,使希臘同西亞、中亞、印度等地的貿易更加密切。 在遠征過程中,他在一些戰略要地和交通要道上建立了許多新城,雖然 初建時大多是軍事要塞,但後來都發展成各地的經濟中心。 此外,他不僅在希臘和西亞之間實行統一的幣制,還着手採取措施改革 以往的税收辦法。這些財政方面的改革措施,對於貿易的發展帶來積極 52


的影響。 其他政績還包括組織考察幼發拉底河,疏通河道,興修新的水利灌溉工 程。在巴比倫附近開闢一個大港,可停泊一千艘船隻,並附設有船塢。 可以說,雖然是在馬上得天下,在治國上,不愧是以德服人。建設遠遠 多於破壞。在一般宗教政策上,尤其寬容。 亞歷山大大帝興起並建立了希臘帝國,也就是稱為馬其頓帝國時,從實 際上來看,他對猶太人仍是採取一個寬大的宗教政策,他不干涉猶太人 敬拜上帝的事。羅馬帝國時期的猶太歷史學家Flavius Josephus記載亞 歷山大攻破加薩後,折返往耶路撒冷前進,在耶路撒冷聖殿向上帝獻祭, 對猶太人相當優待。 在征服埃及時,在安頓好埃及事務後,亞歷山大決定前去埃及西方沙漠 錫瓦綠洲的阿蒙(Amun)神廟求神逾,在那裏他被承認是宙斯(Zeus) -阿蒙之子,而往後他遠征東方時時常向阿蒙神獻祭。 阿蒙是一位古埃及主神,埃及文轉寫為 ἰmn,意為「隱藏者」(也拼作 「Amon」)。宙斯是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王,以及天空和雷電之神,又 是「眾神之父」。亞歷山大大帝將兩個不同宗教信仰融合而為一,可見 他在宗教觀上的靈活性和包容性。 佔領巴比倫之後,為了籠絡人心,像在埃及一樣,亞歷山大對巴比倫神 祗也表示尊崇,特令修復主神馬都克(Marduk)的廟宇。 這位傑出領袖對於不同宗教的態度就是兼容並蓄,有容乃大。然而,在 波斯,就偏偏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 根據後來的瑣羅亞斯德教傳說(Denkard 和 Arda Viraf 之書),當亞歷 山大大帝的軍隊入侵波斯波利斯並隨後摧毀了那裡的皇家圖書館時,許 多神聖文本丟失了。Diodorus Siculus 的《歷史圖書館》於公元前 60 年左右完成,似乎證實了這一瑣羅亞斯德教的傳說。根據一項考古檢查, Xerxes 王宮的廢墟上有被燒毀的痕跡。據 Denkard 的說法,有大量(半) 宗教文本“用金墨水寫在羊皮紙上”。 可以肯定的是,亞歷山大摧毀了瑣羅亞斯德教聖地、迫害教士並毀壞宗 教著作。據當時一位消息人士稱,“該死的亞歷山大”還“殺死了那些 53


披著魔法師外衣的人”。 亞歷山大的征服在很大程度上用希臘化信仰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 (Zoroastrianism),直到安息帝國時期結束(公元前247年- 公元224 年),瑣羅亞斯德教重新受到關注。 詩人Firdawsi(940 - 1019 或 1025 年)在其史詩《Shahnamah》中, 生動地描述了 公元前331 年Gaugamela戰役後,亞歷山大在向北逃亡時 遇到了波斯皇帝大流士Dara。他將重傷的Dara抱在膝蓋上,承諾“你的 話就是我的命令,我會答應你任何你想要的事情。” 垂死的國王的最 後願望是讓亞歷山大照顧他的孩子和家人,並娶他的女兒Roshanak為妻, 他們的兒子應該維護瑣羅亞斯德教並遵循瑣羅亞斯德教經文《曾德·阿 維斯陀》(Zend Avesta)生活,同時遵守傳統節日Sadeh和Noruz並保 護瑣羅亞斯德教的火廟。 儘管亞歷山大欣然兌現了前兩項承諾,但他在伊朗境內鞏固權力的需要 很快就結束了他對瑣羅亞斯德教可能抱有的任何良好意願。他登基後的 第一個行動就是摧毀火神廟,從而試圖消除所有瑣羅亞斯德教的反對派。 在現存的中古波斯文學中,為數不多的例子中,亞歷山大被妖魔化,並 被稱為“被詛咒的”。 瑣羅亞斯德教中古波斯文本中最重要的文獻之一是《Bundahishn》(創 造),它用以下術語描述了亞歷山大的征服: 他殺死了Dara國王,消滅了伊朗所有貴族、賢士(magi)和顯貴的家族。 他撲滅了許多聖火。他將瑣羅亞斯德教信徒(Mazdaean dēn)和經典 (Zand)送到羅馬,燒毀了《阿維斯陀》(Avesta),並將伊朗瓜分給 九十個省份領主。 能夠成為一個軍事奇才,必定是智勇相全,做每件事都經過計算,不是 拍拍腦袋就動手。可是,這一方面,正史似乎沒有給予我們一個有說服 力的解釋。 先前的文章 — "神秘的東方三博士"中介紹過 Magi(單數: magus)一 詞,它有很多意思,多數譯做"賢士",來自瑣羅亞斯德(Zoroaster) 出生的宗教種姓。該術語指的是俗稱拜火教的瑣羅亞斯德教 (Zoroastrianism)的波斯祭司種姓。 他們是一群來自靈媒的人,有著獨特的宗教信仰。隨著時間的推移,他 54


們會在波斯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其中許多人擔任祭司,以至於 “祭司”和“賢士”這兩個詞幾乎變得難以區分。 他們與與他們一起生活的波斯人不同。波斯人認為他們是一個宗教“教 派”,對瑣羅亞斯德教有自己獨特的解釋,堅持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 每當向眾神獻祭時,宮廷都會有一位魔法師在場,許多人都找到了為國 王解夢的工作。 波斯人民反抗米底人的那一刻是一個充滿政治陰謀和腐敗的故事。而且 很有可能這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根據波斯歷史,賢士試圖通過冒 充國王來推翻王國。 居魯士大帝的兒子Cambyses在埃及的戰鬥中失去了理智。首先,他派出 一名刺客去刺殺他的弟弟Smerdis,他是王位的下一個繼承人,不久之 後,他死於不小心摔倒在自己的劍上。 刺客得逞,Smerdis身亡,但宮廷中的賢士祭司卻趁機掩蓋了他的死亡。 他們讓一個與Smerdis長相相似、名叫Gaumâta的人登上了王位,並告訴 波斯人民,他們的冒名頂替者才是真正的Smerdis,波斯王位的繼承人。 一位魔法師教士偽裝成國王,成為整個王國的統治者。 故事以大流士一世和一隊貴族刺殺冒充Smerdis的東方賢士(Magi)並 宣稱自己為國王而結束。 可能是一群賢士祭司確實密謀推翻波斯國王,也可能他們只是一群烏合 之眾的外國人,大流士認為他可以利用他們作為敵意接管的替罪羊。 大流士和他的刺客穿過城堡,屠殺賢士太監和教士,直到他們最終找到 了自稱 Smerdis 國王的人。他們當場殺死了他,砍下了死者的頭,然後 走到街上。 他們在人民面前揮舞著被斬首的頭顱,告訴他們他們的國王是在賢士陰 謀中被取代的冒名頂替者。他們告訴人民拿起一切能找到的武器,追捕 所有的賢士,並將他們全部屠殺掉。於是人民拿起武器,跑遍整個城市, 抓住所有能找到的賢士,把他們砍成碎片。這座城市充滿了他們的鮮血。 正如希羅多德所說:“如果夜幕降臨沒有阻止他們,他們就不會留下任 何一位魔法師活著。”

55


因此,亞歷山大大帝對賢士特別忌諱,導致日後滅教的舉動是有原因的。 其實,這批被稱為賢士的教士帶來的問題,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複雜。 待續。 參考自: https://parsi-times.com/2019/03/magi-the-zoroastrianmagicians/ https://www.historicalblindness.com/blogandpodcast//zoroasterthe-first-magus https://iranicaonline.org/articles/magic-i-magical-elementsin-the-avesta-and-nerang-literature https://www.iranicaonline.org/articles/miracles-01-ancientiran https://blogs.bl.uk/asian-and-african/2023/02/alexander-theaccursed-and-zoroastrianism.html https://scroll.in/article/1043934/why-alexander-the-great-wastreated-with-hostility-in-zoroastrian-literatur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stanes https://members.efn.org/~opal/therealmagi.html https://iranicaonline.org/articles/alexander-the-great-356-23bc https://iranicaonline.org/articles/alexander-the-great-ii https://the-past.com/feature/alexander-the-great-in-persiaand-beyond/ https://www.iranchamber.com/religions/articles/magians.php https://www.ancient-origins.net/history-importantevents/slaughter-magi-ancient-persia-genocide-annual-holiday0010291

56


9 - 績通曉魔法的教士 雖然賢士(Magi)有謀朝篡位的前科,但也不足以作為滅教的充分理由, 因為即使有人有異心,也不一定對統治者構成威脅,就和其他宗教一樣, 都是可以通過統戰令其歸順,否則又為何不同時消滅其他宗教?這就是 因為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比其他宗教多了一樣東西,比其 他宗教更危險,以致成為統治者的心腹大患。 331 或 330 年冬天,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入侵波斯,在接下來的幾 個月裡,他結束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統治。歷史遺留下來的希臘資料提 到了亞歷山大宮廷中的魔法師,我們可以假設他們正在執行通常的咒語、 祈禱和獻祭。這證明至少有一些魔法師和征服者之間存在過合作。 在文本 Ardāy Wirāz Nāmag 中找到這樣的記載 : “一旦瑣羅亞斯德(Zoroaster)接受了這個宗教,它就在世界上傳播, 直到 300 年結束。然後,可惡的邪惡邪靈迷惑了居住在埃及的可詛咒 的羅馬人亞歷山大(即拜占庭人),使人們對這個宗教產生懷疑;他帶 著巨大的破壞、衝突和麻煩來到了伊朗的土地。他殺死了伊朗的統治者, 摧毀了法庭和主權,並毀掉了它們。而這個宗教傳統(dēn),整個 《阿維斯陀》(Avesta)和 Zand,因為它們是用金色墨水寫在裝飾牛皮 上的,已被放置在 Pābak(城市)的 Istaxr 的檔案要塞(diž ī nipišt) 中。居住在埃及的那個兇惡的對手,邪惡的、作惡多端的羅馬異教徒亞 歷山大,把它們帶走並燒毀。他還殺害了伊朗土地上的一些宗教權威 (dastwarān)、法官、herbed、mōbed、宗教領袖以及有能力和智慧的 人民。……由於他們(伊朗人)沒有了解宗教的統治者、酋長、領袖或 法官,而且他們對與神聖存在有關的事物持懷疑態度,因此出現了許多 類型的教派、信仰、異端、懷疑和分歧進入這個世界。” 與後來的一些資料一樣,瑣羅亞斯德(約前 628 年—約前 551 年)在 Dārā 之子 Dārā 去世前 258 年指出,“此後,在 Dārāy i Dārāyān 統治 時期,凱撒亞歷山大(前 356 年 7 月 20 日或 21 日—前 323 年 6 月 10 日或 11 日)從羅馬進軍,入侵伊朗土地。他殺死了 Dārāy 國王,並消 滅了伊朗土地上所有的統治者和祭司(mōγmardān)以及傑出人物 (paydāgān )。他撲滅了許多聖火。破壞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崇拜者的宗教傳統(dēn ),他將曾德( Zand)送往羅馬,燒 毀了《阿維斯陀》(Avesta),並將伊朗的土地分給了 90 個家族的首 領”。 57


瑣羅亞斯德的年代比亞歷山大早200多年,却能夠預言以後發生的事, 可見他不是一個普通人。 早期的基督教作家說賢士是瑣羅亞斯德教的教士,沒有一位早期教會作 家稱賢士為“國王”。他們跟隨一顆神奇的星星從東方出發的旅程出現 在馬太福音的第二章中。馬太福音是寫給猶太教信徒的。對於瑣羅亞斯 德教的東方賢士來說,承認耶穌將增加希伯來人對耶穌作為彌賽亞的信 仰。猶太人普遍相信瑣羅亞斯德教徒預言三位救世主將誕生。他們所攜 帶的三件禮物可能代表了“善念、善言、善行”的禮物——古老的祆教 座右銘。 馬太在1世紀的群眾可能會嘲笑這個讓東方賢士成為國王的故事。然而, 當國王的故事出現時,已是耶穌死後近 600 年,東方三博士不再受到 尊重,猶太人也不再受到尊重。一旦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官方宗教, 充分履行聖經經文就變得很重要,這節經文說,地上所有的君王都會在 耶穌面前下拜。但是,沒有任何早期教會歷史學家教導說,賢士是國王, 而不是旅行的瑣羅亞斯德教祭司或傳教士。三位智者成為國王的想法是 在基督教成為羅馬人的宗教之後才發展起來的。 賢士是教士和天文學家。他們不是煉金術士或魔術師(儘管“魔術”一 詞來自 Magi)。然而,“Magi”這個詞實際上意味著“慷慨”或“恩 人”——就像“慷慨”一詞一樣。賢士們是旅行傳教士——他們的信仰 要求他們尋找“救世主”,並教導我們每個人都是我們世界的潛在救世 主。“救世主”這個詞對賢士和今天的基督徒有著不同的含義。 波斯人和猶太人曾經有尊重和支持的傳統。公元前 537 年,波斯國王 居魯士大帝將猶太人從巴比倫的囚禁中解放出來。他釋放猶太人的法令 是世界上第一個人權宣言。 瑣羅亞斯德本人被認為創造了一些神蹟。據說,當一條寬闊的河流擋住 了瑣羅亞斯德和他的同伴的通道時,聽到了一個聲音,水分開了,讓他 們得以渡河。這顯然讓人想起摩西在被埃及人追趕時穿越紅海的情景。 另一些記載說,瑣羅亞斯德復活了一隻部分癱瘓的動物。他利用 xwarrah使Vištāspa的那匹獨脚的黑馬的腿重新長出來。這個奇蹟說服 Vištāspa加入瑣羅亞斯德的宗教。 最後,還有關於聖火的奇蹟:據說,Vishtāspa 接受了真正的信仰,因 為他看到聖火 Burzēn-Mihr ( Ādur Burzēn-Mihr ) 在沒有木頭或香的 58


情況下燃燒。 瑣羅亞斯德和耶穌一樣,行了很多神蹟,却和耶穌不同,他將方法傳授 給弟子。 在《阿維斯陀》中,除了通常歸因於"真言"(mantra) “公式”的力 量之外,它可以摧毀或擊退阿里曼(Ahriman)和惡魔(daēvas),根 據早期祆教醫學,它還具有治愈能力並保護人體免受疾病和死亡的影響。 特別是,它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它包含一系列真言(以及一些相關儀式 處方的暗示);這些都是針對 Druǰ Nasu 和其他惡魔的。通過調用 Haurvatāṱ和Aməṧa Spəṇtas可以被粉碎惡魔。 事實上,教士必須念出一個顯然沒有在文本中傳播的公式(可能是秘密 的並且被記住),然後他必須在地上畫一條犁溝。由於這些行為,他將 能夠隱藏自己的身體和綁定並擊倒據說存在的惡魔以及伴隨他(或她) 的謊言(Druj)。 在這個隱身儀式之後,祭司必須在類似的儀式中,在地面上追踪一系列 逐漸增加的犁溝(3個、6個,最後是9個),同時呼喚這個人的名字使 他受到保護。真言必須從父親傳給(他的)兒子,從兄弟傳給(他的) 子宮兄弟,從教士傳給(他的)弟子。 在另一個顯然是神奇的儀式被揭露之後。這應該通過在途中安排“4根 羽毛”來製定,為了通過犧牲獲得對敵人的勝利。 個別咒語甚至可以拯救一個失去頭部的人並擊退準備攻擊的手臂。阿胡 拉解釋了擁有獵鷹羽毛如何允許虔誠的信徒反咒他的對手,而根據是任 何攜帶這種鳥的骨頭或羽毛的人都不能受到傷害或被趕走。這樣的羽毛 實際上給他帶來了尊重和力量,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護身符。 阿胡拉的星與行星之間的星體之戰(也稱為parīḡan)代表了薩珊王朝 對阿維斯陀星與流星之間的鬥爭的現代化。 “女巫”(Pairikās)和 “巫師”( Yātus)在阿維斯坦文學中經常被提及,他們可能被認為是 惡魔和阿里曼魔法的專家。 在羅馬帝國時期,當Pliny長老寫到東方賢士時,他們被視為陰險巫術 傳統的創始人。除了“魔法”(magi)這個詞之外,古希臘人還有更多 的詞來表示這種活動,例如 nekuomanteia(通靈術/巫術)或 59


necromancy(通靈術/巫術),指的是與魔法師的交流。 另一個表示魔法藝術的古希臘詞是 goēteía。這個詞似乎被用來指巫師, 但它可能源自其練習者發出的聲音,一種低沉的哀號,這使得一些人相 信這個詞指的是哀悼死者的儀式哀悼者。有很多關於 Goētic 魔法的文 章,聲稱它是召喚惡魔來回答問題或執行魔術師命令的做法,將其與另 一種稱為神術的魔法藝術放在了另一端,後者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召喚不 那麼黑暗的生物。根據圍繞這個詞發展起來的傳說,goētic 藝術不是由 人類發展起來的,而是由一個神秘的種族——Dactyls 發明的,他們還 發明了煉金術並創立了奧林匹克運動會。 古代賢士精通天文學和占星學,這可能就是他們跟隨星星尋找耶穌的方 式。他們也是治療師,通過吟誦祈禱文以及混合各種植物和草藥來治愈 這兩種疾病。因此,他們的力量在古代世界與魔法聯繫在一起。 東方賢士的信條是拋開個人需求來照顧需要醫療援助的人,這使得賢士 在整個中亞受到尊重。賢士們經常隨身攜帶 Barsum 包裹,以至於 Barsum 不僅成為賢士的主要識別符號,而且也成為瑣羅亞斯德教信仰的 主要識別符號。攜帶一捆不同的樹枝,其汁液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組合來 治療各種不同的疾病,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攜帶現代醫生的藥袋或醫療 箱。因此,東方賢士是古代的醫生,治愈一切有病的人,其治癒的效果 是如此驚人,以至於被認為是神奇的。 瑣羅亞斯德教徒用古阿維斯陀語祈禱的 Ardibehesht Yasht 指的是五 種治療師: - Asho-baeshazo:由於虔誠和正義而以精神力量治癒的人; - Dato-baeshazo:利用 Dat 或法律和正義的力量治愈或解決社會罪 惡或不公正的人; - Kareto-baeshazo:用刀(手術)治癒的人; - Urvaro-baeshazo:使用植物和草藥治癒的人;和 - Manthro-baeshazo:那些通過聖言或祈禱的力量治癒的人 (manthra Beena) Ardibehesht Yasht 是治療祈禱中最有效的祈禱之一,通常在火之前或 火存在時祈禱,因為 Ardibehesht Yazata(在道德層面體現真理和正 義的神靈)是掌管火能量的神靈在物理層面上。Ardibehesht 賦予生命 和健康,這兩者都是火的自然屬性。寒冷與死亡和疾病有關,而火的溫 60


暖與生命、健康和能量有關。 根據《Bundahishn》(中世紀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宗教文獻)的記載, Haoma(麻黃)是藥用植物中最主要的一種,可以按儀式搗碎提取汁液。 然後將過濾後的果汁少量飲用。祭司們還會按儀式搗碎並混合 Haoma、 石榴枝和石榴葉,製成一種混合物,與牛奶和水一起飲用,以促進身體 健康和康復。瑣羅亞斯德教經文提到,瑣羅亞斯德教祭司隨身攜帶 Baresman、用於搗碎和提取樹枝汁液的研缽和杯子。 在用靈性力量治癒疾病的大師級治療師中,Azar Kaiwan Azar Gushasp Zardushi和他的一些入室弟子擁有驚人的精神力量,這是他們通過不斷 奉獻上帝和為人類服務而獲得的。除了其他精神力量之外,他們還可以 輕鬆地讀懂別人的想法,在水和火上行走,將普通金屬變成黃金並隨意 使之消失。 傳說,一位擁有“黑魔法”力量的魔術師在宮廷中宣稱,他可以讓第二 天早上的天空中出現兩個太陽。第二天人們果然看到了兩個太陽。16世 紀印度巴斯人(Parsis)社區的精神領袖Dastur MeherjiRana憑藉阿維 斯陀真言 (Avestan Manthras) 的力量,降下了一塊閃閃發光的銀盤, 它反射著天空中的太陽,並被魔術師通過邪惡的力量懸浮起來。 Dastur Kukadaru 是 Dastur Azar Kaiwan 和 Dastur MeherjiRana 的 忠實信徒。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魔法師。他是一位占星家(他準確地 預測了一些事件),並用祈禱的力量治癒了許多人。然而,最著名的一 幕是金條奇蹟。直覺占星家Dasturji Saheb通過整夜的古老阿維斯陀祈 禱文,將一塊普通的磚頭變成了一塊金條。這是應要求彌補孟買 Dhobi Talao 的 Anjuman Atash Behram 大樓建設所需資金的缺口。通過出售 變化後的金條籌集了 10,000 盧比,這在 19 世紀是一筆非常大的錢。 這些教士如此神通廣大,實是對政權的極大威脅,難怪亞歷山大大帝要 除之而後快了。 參考自: https://parsi-times.com/2019/03/magi-the-zoroastrianmagicians/ https://www.historicalblindness.com/blogandpodcast//zoroasterthe-first-magus

61


https://iranicaonline.org/articles/magic-i-magical-elementsin-the-avesta-and-nerang-literature https://www.iranicaonline.org/articles/miracles-01-ancientiran https://blogs.bl.uk/asian-and-african/2023/02/alexander-theaccursed-and-zoroastrianism.html https://scroll.in/article/1043934/why-alexander-the-great-wastreated-with-hostility-in-zoroastrian-literatur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stanes https://members.efn.org/~opal/therealmagi.html https://iranicaonline.org/articles/alexander-the-great-356-23bc https://iranicaonline.org/articles/alexander-the-great-ii https://the-past.com/feature/alexander-the-great-in-persiaand-beyond/ https://www.iranchamber.com/religions/articles/magians.php https://www.ancient-origins.net/history-importantevents/slaughter-magi-ancient-persia-genocide-annual-holiday0010291

62


10-有關秦始皇的爭論 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在公元前 5 世紀開始有正式的歷史 記錄。希羅多德的《歷史》(約公元前 440 年完成)描述了大伊朗社 會,具有明顯的瑣羅亞斯德教特徵,包括暴露屍體的習俗。 《歷史》是有關阿契美尼德時代(公元前 648-330 年)早期信息的主 要來源,特別是有關東方賢士(Magi)的角色的信息。根據希羅多德的 說法,賢士是米底人的第六個部落,並擁有相當大的權力,在米底皇帝 宮廷中甚具影響力。 上一章剛提及過,公元前 550 年米底亞帝國和波斯帝國統一後,居魯 士大帝和他的兒子 Cambyses 二世在東方賢士失去影響力後試圖散播異 議,從而削弱了東方賢士的權力。賢士們在公元前 522 年起義,並立 了一位競爭對手來爭奪王位。篡位者冒充居魯士的小兒子 Smerdis,不 久後就掌權了。由於 Cambyses 的專制統治和他長期不在埃及,“全體 人民、波斯人、米底人和所有其他民族”承認了篡位者,特別是他給予 了 3 年的稅收減免。 大流士一世(約前 558 年~前 486 年)和後來的阿契美尼德皇帝都在銘 文中承認他們對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的忠誠,這一點在 Behistun 銘文中多次得到證實,並且似乎延續了與其他宗教共存的模式。 阿胡拉·馬茲達就是瑣羅亞斯德教的主神。 雖然學術界對大流士和他的前輩是否受到瑣羅亞斯德教的影響沒有達成 普遍共識,或許這些信仰在瑣羅亞斯德(Zoroaster)出現以前便已存 在,但眾所周知,大流士是阿胡拉·馬自達的堅定信徒,他將阿胡拉· 視為至高無上的神。從 Behistun 銘文可以看出,大流士相信阿胡拉任 命他來統治阿契美尼德帝國。 大流士有著二元論的哲學信念,並相信他的王國中的每一次叛亂都是祆 教六大天使(Aməša Spənta)之一 Asha 的敵人 druj 所為。大流士相信, 因為他靠 Asha 正義地生活,阿胡拉支持他。在許多表明他的成就的楔 形文字銘文中,他將自己描繪成一個虔誠的信徒,甚至可能相信他擁有 統治世界的神聖權利。 在被他的帝國征服的土地上,大流士遵循了居魯士和後來的阿契美尼德 國王所表現出的阿契美尼德寬容。他支持“外來”的信仰和宗教,只要 63


信徒“順從且和平”,有時會從他的國庫中為他們的目的提供贈款。 除了出名對瑣羅亞斯德教的主神阿胡拉虔誠之外,有關大流士最重要的 歷史就是改革措施。指的是為了鞏固政權和帝國的發展,從公元前518 年始,大流士對原有的統治機構和古老的軍事組織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 施,史稱“大流士改革”。 他利用波斯帝國發生政變的機會,聯合一部分波斯權貴,殺死政變領袖 高 Gaumata,登基為王,繼而鎮壓巴比倫、埃蘭、米底等地起義,恢復 了瀕於瓦解的波斯帝國秩序。在位期間大大擴張了波斯帝國的疆域,形 成了領土空前廣闊的奴隸制大帝國。 “大流士改革”可以歸納為如下幾點:設立行省;編纂法典;修建馳道 和驛站;開通運河;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冠以至高尊號;大興土木。 可以說,大流士一世就相當於波斯的秦始皇,或者倒過來說也無妨。 《漢書·五行志》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 在秦始皇 26 年,也就是公元前 221 年,有 12 個身長 5 丈、相當於 4 層 樓高的巨人突然出現在秦長城的最西端——臨洮。他們都身著夷狄的服 裝,一副外邦人的打扮。是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威加四海。他想起 了那 12 個巨人,認為是天佑大秦的徵兆,於是下令收繳全國的兵器, 熔毀之後依照巨人的形象鑄造了 12 尊“金人”,也就是銅人。 同時,賈誼《過秦論》亦寫道:“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陽,以為金人十 二。”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林梅村教授在其著作《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北 京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中強調所謂“金人”是秦人模仿希臘戰神阿 瑞斯所鑄造的 12 尊青銅像。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院長、前秦始皇帝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先生相信, 這個故事可能蘊含著重要的歷史信息,可能在秦朝有一群來自帕米爾高 原以西的外邦人來到東方,將他們所知道的“西方經驗”傳授給了秦始 皇,秦始皇將這些經驗實踐出來。 大流士一世的年代比秦始皇早了三個世紀,所做的事和秦始皇做的相當 64


類似。學者段清波先生在《從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三)》中 詳細比較了秦帝國與波斯帝國的政治制度,認為秦始皇的治國理論、國 家政體、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認識和理念,或許受到波斯帝國的深度影響, 這一結果當與亞歷山大大帝(前340—前323在位)東征有關。 段清波先生除了討論秦帝國與波斯在政治制度上的聯繫,還逐一分析了 秦始皇陵所見兵馬俑、百戲俑、銅車馬、條形磚、封土內台階式建築、 青銅水禽等,認為它們的部分製作工藝的文化因素宛如橫空出世般出現, 而又在其後的時代難覓踪跡,因此他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原本從未 出現的以人和動物為主題來表達藝術目標的這一理念會突然出現在秦帝 國時期? 段先生指出,陶俑雕塑藝術在先秦並不發達,直到戰國才陸續出現一些 小型的雕塑品,如山東臨淄郎家莊陪葬坑中出土有成組春秋戰國之際高 10厘米左右的陶俑,戰國時期列國墓葬中也只有零星的發現。就秦國而 言,咸陽周邊的幾處墓葬中曾出土遲至戰國晚期的陶俑,最高不超過20 厘米,多為10厘米左右,兵馬俑則突然拔高為一米八多的大個,不免令 人心生疑竇。段先生還認為,咸陽塔爾坡秦墓所出陶俑的形象與塞人 (Saka,國內學者大多將其等同於西方文獻中的“斯基泰人”)近似。 段清波先生認為從戰國時期的小俑到相對魁梧的秦兵馬俑,跳躍性太大, “其間巨大的序列缺環在邏輯上令人無法接受,而這種差異用秦帝國資 源配置能力強大來解釋顯然是不夠的”。雕塑是門涉及人體解剖學、人 體運動力學、幾何數學等方面知識的綜合藝術,古代希臘等文明對此有 持續的探索,早期中國在這方面的基礎相對薄弱,而秦始皇陵陪葬坑所 出土的百戲俑在人體肌肉的塑造上已有極高水平,確乎前所未有。而且, 這一高峰轉瞬即逝,直到佛教造像傳入中國,類似的雕塑藝術才再次在 華夏大地出現。 早在1997年,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便在《中國古代“脅生”的傳說》 (載《燕京學報》新3期)一文中指出: (殷商)繁瑣的禮節和祭祀上的驚人浪費,造成進步的障礙,最後成為 神的俘虜,其後果和巴比倫王朝完全一樣。波斯帝國的崛起與周人的代 殷,情形很相似。大流士一世建國,承其父Cyrus之洪業,Cyrus於前五 三九年克巴比倫,以有道代替無道,撫有四方,用理萬民(其圓筒刻謂 “He constantly sought often order and equity for the blackheaded - people…”) ,有Father之美譽。所謂Black65


headed - people者,即秦人之“黔首”也。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天下, 刻石頌德,分立三十六郡,更民名曰黔首。頗疑遠受到波斯分省制度之 影響,而“黔首”一名則承襲西亞之舊稱。 《史記》卷六的秦始皇本紀有記載:「秦王為人,蜂准,長目,摯鳥膺, 豺聲,少恩而虎狼心」,意思是秦皇是鼻高、眼長,山地鷹雕 (mountain hawk-eagle)的胸膛,高山犬的聲線,最後一句不需要譯 了吧?上述特徵很明顯與中亞人甚至高加索人種非常相似。 秦始皇的生父是子楚,但是他原名是叫異人,是趙國的人質,這種名字 也是重要線索。異人的「異」字,在象形文字中,是一個帶着鬼的面孔 的人,相信此種形象是中土的人對於外族的第一印象。贏異人儘管作為 王室,可是其母缺乏有力之後臺,所以才要當上人質。據說是因為母親 來自外族的原故。再者,秦國位於今日之甘肅省,是延續到西域的道路, 是一個文化的十字路口,各方民族絡繹不絕,實際上,在當地的永昌縣 據說有非常多的古代羅馬士兵的後代。他們的基因亦與中亞、地中海以 及白人十分接近。 以往匈奴的活動範圍在塔里木盆地一帶,近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小 河墓地發掘出 4000 年前的木乃伊,被確定 DNA 是東西民族的混種。在 4000 年前,東西民族已經在塔里木盤地裏互動以至融合。 秦國位於甘肅省東部,兵馬俑中發現有西域人的俑,史記記載,歷代王 帝的正室是中土地方的人,妾氏郤很多高加索民族的人。近年清華大學 公開發表的稱為「繋年」的戰國竹簡這樣說:「成王伐商蓋,殺飛廉, 西遷商蓋之民于朱圉,以御奴虘之戎,是秦之先」,意思指三監之亂中 飛廉討伐成王,西遷商蓋之民在周王領土朱圉被擄,到達秦國。 近年西安的西北大學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秦皇墓中發掘的頭骨模擬了 秦始皇妃子的樣貌,經電腦 3D 影像模擬,發現是類似歐洲人的樣子。 並且,王妃與王子的頭骨都有被箭刺過的痕跡,發生宮廷政變的可能性 相當大,秦朝亡國由於暴政及秦始皇是暴君之說不無可疑之處。 綜合上述證據,說明秦始皇與大流士不單作風相似,甚至都是近似人種, 再加上在甘肅當地在當時已經與西域人交往頻繁,最重要是,大流士的 改革比秦始皇早,所以,秦始皇受波斯影響的可能性實在相當高。 大流士一世是阿胡拉的虔誠信徒,假如秦始皇真的是吸收了大流士的改 66


革經驗,則瑣羅亞斯德教在當時已經傳入的可能性就相當高,儘管沒有 有關經典及文物出現,但也有可能經本地信仰吸收進去,並且將之改頭 換面也不足為奇。 Cleary, Thomas F. (1998)在著作《The Essential Tao: An Initiation Into the Heart of Taoism Through the Authentic Tao Te Ching and the Inner Teachings of Chuang-Tzu .》(道的本質: 通過正宗的《道德經》和莊子的內在教義進入道教的核心)中,曾指出, 《絲綢之路西雅圖》(Silk Road Seattle)作者認為,中國公元前9世 紀的“無”的實踐,啟發了後來的道教信仰,歷史欠缺了線索的,可能 是受到瑣羅亞斯德教的啟發。 絲綢之路西雅圖作者還認為瑣羅亞斯德教的賢士可能曾在西周 (约前 1046年-前771年)宮廷任職,並暗示前賓夕法尼亞大學亞洲及中東研究 系教授、美國漢學家、敦煌學家和語言學家、考古及人類學博物館顧問 Victor H. Mair關於十字神器(cross potent)隨後在新石器時代(距 今7,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的西亞和中國出現,以及十字神器與 “無”字的聯繫可能是這種聯繫的證據。 究竟瑣羅亞斯德教在何時已經正式傳入我國,並隱藏在別的宗教裏,至 今仍是一件歷史懸案。 參考自: 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1808/01/nw.D110000zhdsb_20180801_1-09.htm https://zhuanlan.zhihu.com/p/609705902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0234254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1125126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7596191 https://www.sohu.com/a/600502829_35148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01BE4D205239DOC.html https://nichirendaihonin.hatenablog.com/entry/2021/01/30/16532 3 https://hajimetesangokushi.com/2016/09/06/%E7%A7%A6%E3%81%AE%E5%A7%8B%E7%9A%87 %E5%B8%9D%E3%81%AF%E3%81%A9%E3%82%93%E3%81%AA%E9%A1%94%E3%82%9 2%E3%81%97%E3%81%A6%E3%81%84%E3%81%9F%E3%81%AE%EF%BC%9F%E6%94% BF%E3%81%AF%E3%83%A6%E3%83%80%E3%83%A4/ 67


https://detail.chiebukuro.yahoo.co.jp/qa/question_detail/q1220 1922767?__ysp=56em44Gu5aeL55qH5bid44Gv55uu44GM6Z2S44GL44Gj44Gf IT8%3D https://plus.tver.jp/news/tbstopics_59795/detail/ https://blog.goo.ne.jp/anne3_2005/e/9b1c2acd1ab54a4f2ca915e9ab 0bc52b https://ameblo.jp/shimonose9m/entry-12274211380.html https://www.urarekishi.com/2019/12/hatauji.html

68


11 - 真正的雅利安人 根據 BBC 新聞在 2021 年 9 月 15 日的一篇來自 Vaibhav Purandare 的 文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一年多,一群德國人沿著印度東部邊境 秘密登陸。他們的使命是發現“雅利安人種的起源”。 那些信奉北歐白人優越種族觀念的人相信想像中的失落之城亞特蘭蒂斯 的故事,那裡顯然曾經生活著“最純正的血統”的人。據說,這座神秘 的島嶼位於大西洋上英格蘭和葡萄牙之間的某個地方,在一次被神聖的 雷電擊中之後便沉沒。 據說,所有倖存下來的雅利安人都轉移到了更安全的地方。喜馬拉雅地 區被認為是這樣的避難所之一,尤其是西藏,因為它以“世界屋脊”而 聞名。所以,1935 年,大屠殺的關鍵策劃者 Heinrich Himmler 在黨衛 軍內設立了一個名為 Ahnenerbe(祖先遺產局)的單位,以查明來自亞 特蘭蒂斯的人們在天上的雷擊和洪水之後去了哪裡,以及偉大種族的痕 跡仍然存在於何處。 1938 年,他派遣了一支由五名德國人組成的小組前往西藏進行這次“搜 尋行動”。 正當該團隊中的天才動物學家 Ernst Schafer 似乎可以花更多的時間, 以在動物學和人類學等領域進行科學研究為幌子,探索他們真正的“研 究”時,德國的探險隊因為不可避免的戰爭,於 1939 年 8 月突然中止 研究。 那時,團隊中的年輕的人類學家 Bruno Beger 已經測量了 300 多名藏人 的頭骨和特徵,拍攝了大量照片,“製作了 17 人的頭、臉、手和耳朵 的模型”,並收集了“另外 350 人的指紋和手印”。還收集了 2,000 件“民族志文物”,另一名特遣隊成員拍攝了 18,000 米長的黑白膠片 和 40,000 張照片。 Schafer 把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帶到了他在戰爭期間搬到的薩爾茨堡的 一座城堡。但 1945 年盟軍到來後,一些西藏圖片和其他資料丟失了。 但大部分藏品都倖存下來,保存在德國和美國的博物館和檔案館中。 納粹黨領袖阿道夫·希特勒認為,德國人優於所有其他種族。希特勒開 始痴迷於“種族純潔性”,並使用“雅利安人”一詞來描述他對“純正 69


的德國種族”或“Herrenvolk”的想法。納粹將“雅利安” — 'Aryan'一詞與德語“Ehre”聯繫起來,因為讀音很相似,意思是“榮 譽”(英文的honor),因此用“雅利安”來描繪他們“可敬的人民” 的形象。 不要以為納粹黨只逼害猶太人,1935 年,黨衛軍 (SS) 領導人 Heinrich Himmler 發起了一個名為 Lebensborn 的項目,意思是“生 命之泉”。該項目的目的是為年輕的“種族純正”女孩提供秘密分娩的 機會。這些“純種”的女孩可以來到這些生命之源中心與一名黨衛軍軍 官生下一個孩子。然後,孩子們會被從母親身邊帶走,交給黨衛軍,由 黨衛軍負責他們的教育和撫養。這些孩子中的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從未 認識過自己的親生父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命之源”政策走得更遠。在德國占領的國家, 黨衛軍會綁架金髮藍眼的兒童,並將他們帶到生命之源中心。在那裡, 他們被迫放棄自己的背景並接受納粹教義。有些人被告知他們的父母拋 棄了他們。然而最終,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被帶到德國集中營或死亡營, 並在那裡被殺害。其他人則被黨衛軍家庭收養。這個過程被稱為德國化。 在希特勒的時代,流行着一種神秘學,叫做“Ariosophy”,字面意思 是關於雅利安人的智慧。這種意識形態的重要元素包括雅利安人種的卓 越地位,古老的符文符號(包括卐字符"swastika")的神秘力量,以及 神秘主義。創立者之一Jörg Lanz von Liebenfels聲稱,“雅利安”民 族起源於通過電繁殖的星際神靈(interstellar deities)(或稱 “Theozoa”),而“低等”種族則是人類與猿人(或稱 “Anthropozoa”)雜交的結果。 1907 年,Jörg創立了新聖殿騎士團(Order of the New Templars), 這是一個神秘組織,其總部設在上奧地利州的Burg Werfenstein。20 世紀初德國其他相關種族的(völkisch)秘密社團包括 Germanenorden (日耳曼或條頓騎士團)、Thule Society 和 Edda Society。 所有這些極右翼秘密結社及其種族主義神秘主義孕育了許多後來成為納 粹基礎的思想,這些都於1933 年解散。1933 年,當希特勒成為總理時, 他解散了德國除納粹外的所有結社,預計所有成員都會成為納粹分子。 Ariosophy信徒派最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活躍於維也納,他們將德國 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與借用Helena P. Blavatsky神智學(Theosophy) 70


的神秘概念結合起來,預測德國統治世界時代的到來。 Helena Blavatsky(1831 年 8 月 12 日—1891 年 5 月 8 日)是俄羅斯帝 國的神智學家、作家與哲學家,創立了神智學與神智學協會。她對神秘 學和心靈主義(spiritualism)產生了興趣,多年來游歷了亞洲、歐洲 和美國。她還聲稱曾在印度和西藏跟隨印度教大師學習了幾年。1873 年,她前往紐約市,在那裡結識了 Henry Steel Olcott,並成為他的親 密伴侶,1875 年,他們和其他幾位知名人士創立了神智學會 (Theosophical Society)。 神智學“在德國和奧地利非常流行”。它的出現與德國一場更廣泛的新 浪漫主義抗議運動有關,稱為 Lebensreform(“生活改革”),這是一 種探索替代生活方式的原始嬉皮士運動,包括草藥和自然醫學、素食主 義、裸體主義並住在公社裏。 神智學亦同時影響到納粹黨的部分理論。神智學偏見的許多例子之一就 是種族理論。Blavatsky 宣稱,閃米特人,尤其是阿拉伯人,在其進化 週期的這一點上“在精神上墮落,在物質上完美”。 納粹對卍字符的使用來自神智學會,Blavatsky 使用納粹十字記號來代 表她的組織。她寫道:“很少有世界符號比卍字(swastika)更能蘊藏 著真正的神秘意義。......它是 Fohat 活動的象徵,是“輪子”不斷 旋轉的象徵,也是四個元素“神聖的四個”的象徵,具有神秘的意義, 而且不僅僅具有宇宙意義;(《秘密學說》(The Secret Doctrine), HP Blavatsky,卷。II,Theosophy Company,洛杉磯,第 587 頁。 ) 納粹的雅利安人種概念來自神智學,在 Blavatsky 之前,日耳曼人並沒 有使用“雅利安人種”的概念來進行自我認同,她發明了該術語的應用, 隨後被納粹黨使用。她斷言人類現在處於她所聲稱的第五種雅利安根源 種族的神秘觀念中,她認為該種族是從大約 10 萬年前在亞特蘭蒂斯開 始的第四種根源種族(亞特蘭蒂斯根源種族)中出現的。(同上,第 249 頁。) 國家社會主義的概念來自神智學家,Edward Bellamy 和他的表弟 Francis Bellamy 是神智學家,他們提出了“國家社會主義”的概念, 他們也將其稱為“軍事社會主義”,因為他們希望整個社會都效仿軍隊。 隨著國家社會主義一詞在美國的發展和實踐,他們在 19 世紀末將國家 71


社會主義帶到了德國。 納粹的單臂敬禮來自神智學家,Francis Bellamy製定的效忠誓言至今 仍在美國執行。當他發明這個誓言時,人們會用一種筆直的武裝軍禮來 宣讀,這個軍禮向外延伸,指向國旗。Bellamy家族隨後在儀式、教義 和象徵方面影響了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 當1902年一個德意志神智學社團成立時,Rudolf Steiner(1861年2月 27日—1925年3月30日)接下了主席的位置,後來因為意見問題離開組 織,並另行創立"人智學"(Anthroposophy)。 人智學假設存在一個客觀的、智力上可理解的靈性世界,可供人類體驗。 該學說的追隨者旨在透過一種獨立於感官體驗的思維模式進行靈性探索。 Steiner將其定義為「對靈性世界的科學探索」。人智學思想已被用於 許多領域的替代運動,包括教育(在華德福學校和坎普希爾運動(英語: Camphill Movement)、農業(生物動力農法)、醫學、銀行、組織發 展和藝術。 說回雅利安人,究竟誰是真正的雅利安人? 印度-伊朗族群的成員編寫了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經典、 《阿維斯陀》(Avesta)和《吠陀經》(the Vedas)等印度教經典, 他們自稱為雅利安人(《阿維斯陀》中的Airya/Airyan和《吠陀經》中 的Arya/Aryan)。 瑣羅亞斯德教和印度教經文是唯一已知的提及雅利安人的古代文獻。在 這兩個來源中,阿維斯塔包含了對雅利安人的大量提及,這是阿維斯陀 和瑣羅亞斯德教遺產的核心概念。 下一個同時代的參考文獻是阿契美尼德波斯人的銘文,以及古典希臘文 本,例如希羅多德和斯特拉波,其中的參考文獻專門涉及米底人和波斯 人的血統及其與中亞的聯繫。 在《阿維斯陀》和《梨俱吠陀》(Rig Veda)最早的章節形成時,雅利 安人是雅利安民族或雅利安人土地的居民,在《阿維斯陀》中被稱為 Airyana Vaeja或Airyanam Dakhyunam,在印度教經典中被稱為Arya Varta 。在《阿維斯陀》和印度教文獻中,Airyana Vaeja或 Arya Varta 是一片美麗而神秘的山地(將Airyana Vaeja 視為天堂)。 72


在《阿維斯陀》中記載,國王Feridun有三個兒子,大兒子Tuirya、二 兒子Sairima和小兒子Airya,國王在年邁之際三分帝國,大兒子Tuirya 統轄東部,演化成了圖爾人(圖蘭人),是突厥人的祖先;二兒子 Sairima統轄西部,是羅馬人的祖先;小兒子Aryan執掌中南部,演化成 了伊蘭人(伊朗人),是雅利安人的祖先。 伊朗在原始伊朗語寫為aryānām,《阿維斯陀》的阿維斯陀語寫作 airyānąm,意思是屬於雅利安人的。在梵語中,「雅利安」的詞源आर्य (ārya),就是指「光榮,可敬、高貴」的意思。 一份由美國人研究出的世界人種基因圖譜(Y染色體)表明:在現代德 國人(日耳曼人)中的雅利安基因只佔19.5%。而伊朗人(波斯人)的 更少(18%),還不如中國的維吾爾人高(21%)。而在俄羅斯人中的雅利 安人基因佔47%。雅利安人成份最高的是波蘭,超過50%。在印度使用印 歐語系的民族之中,雅利安基因佔到了39.5%。 金髮碧眼並不是雅利安人的特徵。希特勒夢想要消滅的劣種斯拉夫(俄 羅斯,烏克蘭,波蘭)民族其實是真正的雅利安人。從基因來講,斯拉 夫人才是真正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基因比重在歐洲自東而西衰減,自 北而南衰減。在挪威人中佔31%。而在意大利卻幾乎沒有。 因為斯拉夫人現在所生活在的東歐,即是古代雅利安人西支薩爾馬希安 人所在的活動區域。現在看來,薩爾馬希安是構成斯拉夫民族的主要血 源之一,可是斯拉夫民族並沒有對於雅利安人的認同感。 所以說,民族主義只對蠢人才會産生作用,不過,它的確是一個很大的 商機。 參考自: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india-58466528 https://sahistory.org.za/article/how-did-nazis-constructaryan-identity https://www.splcenter.org/fighting-hate/intelligencereport/2011/former-neo-nazi-explains-%E2%80%98esotericnazism%E2%80%99 http://www.lukemastin.com/witchcraft/related_ariosophy.html https://steampunkopera.wordpress.com/2013/04/18/ariosophy-andnazi-mysticis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us_Spoke_Zarathustra 73


https://ordoabchao.ca/volume-three/ariosophy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Helena-Blavatsky https://mortentolboll.weebly.com/the-fascism-of-theosophy.html https://sacredgeometryinternational.com/the-freemasoninvention-of-the-nazi-party/ https://heritageinstitute.com/zoroastrianism/aryans/index.htm https://heritageinstitute.com/zoroastrianism/aryans/prehistory .htm https://baike.baidu.hk/item/%E9%9B%85%E5%88%A9%E5%AE%89%E4%BA% BA/84947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238598

74


12- 《梨俱吠陀》與《阿維斯陀》 雅利安人原是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一個古老遊牧民族,遷移 至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平原。這些人被稱為雅利安-旁遮普人, 大約在公元前 14 世紀,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進入南亞次大陸西北部, 這就是印度古文獻中提及的雅利安人。 在公元 19 世紀之前,雅利安人(Aryan)個詞沒有廣泛的種族含義,除 了波斯人(從“雅利安人”中被稱為“伊朗人”)在公元 7 世紀使用它 來將自己與穆斯林阿拉伯征服者區分開來之外,甚至在那時(它可以說) 這與其說是一種種族區別,不如說是一種階級和人格的區別。在被征服 之前,波斯曾是“雅利安人的土地”,後來,人們創造了一個叫"非雅 利安人"(non-Aryans)的術語。到公元前 6 世紀末至 5 世紀初,阿 契美尼德國王大流士大帝和他的兒子 Xerxes 一世將自己描述為 ariya (“Arya”)和 ariya čiça(“雅利安血統”)。 印度和波斯的雅利安人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文化。有趣的是, 印度的 《梨俱吠陀》(Rig Veda)和波斯的《阿維斯陀》(Avesta)在語言和 神話方面有明顯的相似之處。 《梨俱吠陀》是印度古代《吠陀》文獻中的一部。公元前 10 世紀,居 住於印度的雅利安人產生了婆羅門教,其經典是《吠陀》。“吠陀” (veda)的意義是求知或知識,也有解釋為“聖經”。最初有三種或稱 “三明”,後來增加一種即所謂四吠陀。雅利安文化及其醫學的來源是 4 部《吠陀》經。 《梨俱吠陀》或譯作《贊誦明論》,是上古詩歌的總集,是印度現存最 重要、最古老的詩集,也最有文學價值,全名《梨俱吠陀本集》。全書 大約於公元前 1500~900 年間陸續寫成,是印度醫學的起源。其中提到 藥用植物,並提及麻風病、結核病、外傷等疾病。 印度傳統認為,書 中詩歌是由上古的修道士仙人傳授下來,由一個名叫廣博(音譯毗耶娑) 的修道士仙人加工整理而成。 書中的神話中歌頌最多的神是眾神之首的因陀羅。對於這些神話中的神, 印度按照以後的宗教信仰加以解釋。梨俱吠陀經中第 10 卷第 90 首中的 論述認為“因中有果”,認為世界是永恆存在的。萬物由“人”分解而 出,“人”就是一切萬物。全世界是一個整體的分解,自然因果不能分 離,由因分解出果,局部屬於整體。 75


《梨俱吠陀》中認為空間是有限的,又是無窮的,是可分的,又是不可 分的。其所講述的時間不是線性的,而是環形的、曲線的,是一種輪迴。 由於時空概念是環形的、曲線的,所以他們看待事物也是循環的。 在《梨俱吠陀》裏,關於摩耶即“幻”的美學內涵有極具創造性的“二 幻”理論。幻現,是遊戲神通,變換三界--創造世界的力量;幻歸, 是美在精神上的昇華,是美的幻現復歸於美的終極、美的本源、美的絕 對體。幻現和幻歸二者達到融合的完美統一時,就是哲學的最勝境界, 同時也是美學的絕妙效果。 書中還包含有婚禮、送葬、娛樂、愛情、巫術等方面的內容,反映了雅 利安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記錄了古印度最早的社會制度、民情風俗、 哲學思維和天文地理。因此,它可以說是古印度最早的百科全書。 《阿維斯陀》是瑣羅亞斯德教( Zoroastrianism)宗教文本的主要集 合,以阿維斯坦語言撰寫。傳説為先知瑣羅亞斯德(Zoroaster)的生 活及教訓記錄。 瑣羅亞斯德教教義集中在其經典《阿維斯陀》中,教義的核心是善惡二 元論,善神(光明之神)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和惡神(黑 暗之神)阿里曼(Ahriman)對立和鬥爭,在不停的對抗中此起彼伏, 最終善必然戰勝惡。火是善神的標誌,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徵,必須堅持 對火的崇拜。信徒必須堅持“三善原則”,即善思、善言和善行,死後 靈魂才能獲得拯救升入天堂。 《Yasna》 (來自 yazišn “崇拜、祭祀”,與梵文 yajña 同源)是主 要的禮拜儀式集,以朗誦它的儀式命名。《Yasna》的中心部分是 《Gathas》,是《阿維斯陀》中最古老、最神聖的部分,據信是瑣羅亞 斯德本人創作的。詩句在結構上被 Yasna Haptanghaiti(“七章 Yasna ”),組成了 Yasna 的第 35 至 42 章,幾乎與 Gathas 一樣古 老,由祈禱和讚美詩組成,以紀念阿胡拉·馬茲達、Yazatas、 Fravashi、火、水和地球。 Yazata 意為「值得被崇拜者」,中古波斯語稱 Yazat,現代波斯語稱 Yazdān 或 Eyzed,是瑣羅亞斯德教中神祇的統稱,在《阿維斯陀》尤其 是《Yashts》中被反覆提及,也是瑣羅亞斯德曆中部分月份和日期的守 護神,一般認為這些神祇源於古老的波斯信仰,主要的有 30 多位。

76


Fravashi是個人的靈性導師,但選擇行善或作惡的權利屬於靈魂, Fravashi不會干涉靈魂的選擇。在瑣羅亞斯德教中,人由3部分組成: 肉體、靈魂以及Fravashi。靈魂和Fravashi先於肉體存在於天堂中。在 胚胎形成之時,靈魂首先進入,當嬰兒生下時,Fravashi隨後進入肉體, 3者合而為一。 《Visperad》 (來自vîspe ratavo ,“向所有贊助人祈禱”)是 Yasna的補充集。Visparad被細分為 23 或 24 個kardo (部分),這 些部分在 Visperad 服務(這是擴展的 Yasna 服務)期間交織到 Yasna 中。《Visperad》集沒有自己的統一性,並且永遠不會與 《Yasna》分開背誦。 《Vendidad》列舉了惡靈的各種表現形式以及擾亂它們的方法。 《Vendidad》是一部教會法典,而不是一本禮拜手冊,並且存在一定程 度的道德相對主義,明顯體現在行為準則中。《Vendidad》與《Yasna》 和《Visparad》不同,它是一本道德法則之書,而不是禮拜儀式的記錄。 《Yasht s》(來自yešti,“通過讚美來崇拜”)是 21 首讚美詩的集 合,每首讚美詩都致力於特定的神性或神聖概念。 《Siroza》 (“三十天”)是對掌管每月幾天的 30 位神靈的列舉和 祈求。 《五個Nyayesh es》,縮寫為Ny。,是神父和平信徒定期誦讀的祈禱文。 它們是針對太陽和密特拉(Mithra)(每天一起背誦3次)、月亮(每 月背誦3次)、以及水和火。 《五個gāh》是對守護當天5個分區 ( gāh s)的五位神靈的祈求。 《Afrinagan》是在特定場合背誦的四首“祝福”文本:第一首是為了 紀念死者,第二首是在年底的5個epagomenal 日背誦,第三首是在六個 季節性節日上背誦,第四首是在節日期間以及夏季的開始和結束的背誦。 《阿維斯陀》中尚未存在於其他類別之一的所有材料都被放置在“片段” 類別中,顧名思義,該類別包括不完整的文本。 婆羅門教的《梨俱吠陀》和瑣羅亞斯德教的《阿維斯陀》兩部經典的語 言相似但不相同,這表明在它們寫作時,《梨俱吠陀》和《阿維斯陀》 77


的人民是相關且近鄰的——其方式類似於一國內的兩個省份 - 人們說 同一種語言的兩種方言的省份。 以下是古印度語(梵文)《梨俱吠陀》與阿維斯陀語古伊朗語《阿維斯 陀》語言的相似性的示例: abade pantha he ashae, visha anyaesham apantham(《梨俱吠陀》) aevo pantao yo ashahe, vispe anyaesham apantam (《阿維斯陀》 Yasna 72.11) 翻譯:唯一的道路是 Asha 的道路,所有其他道路都不是道路。 Asha(阿維斯陀語:Aša Vahišta),或譯阿莎·撾西史達,或僅稱 阿沙,中古波斯語稱阿沙·瓦希什特(Asha Vahisht),波斯語稱奧爾 迪貝赫什特(Ordībehesht)或阿爾迪貝赫什特(Ardībehesht),意為 「天則」與「真理」,是祆教六大天使(阿梅沙·斯彭塔)之一,代表 了阿胡拉·馬茲達的至誠和聖潔,與代表謊言的惡魔德魯傑(Drūj)相 對立,在《伽薩》(Gathas) 中阿沙·瓦希什塔與聖火關係密切,於 是在後來被奉為火神。 在瑣羅亞斯德曆中,阿沙·瓦希什塔是第二月和每月第三日的庇護神。 (維基百科) 印度教的學者 Himanshu Bhatt 博士認為,瑣羅亞斯德絕對是來自印度 的克什米爾婆羅門,因為他是 Atharvan ,他稱自己為 zaotar、 manthran 和 datta。他被稱為 erishi 和 Ratu。他還佩戴神聖的線, 穿著傳統克什米爾潘迪特的衣服,編纂包含吠陀詩句的《伽薩》,崇拜 伐樓那(Varuna)(阿胡拉·馬茲達)並崇拜其他神聖的吠陀阿修羅。 伐樓拿(Varuṇa),又譯婆羅那,古印度神明,於吠陀時期就是天空, 雨水及天海之神,他亦是掌管法規與陰間的神,是《梨俱吠陀》中記載 最突出的阿修羅神,阿底提耶眾神之首。他的名字可能起源於原始印歐 語的詞根 wer-或 wel-,表示「遮蓋」(可參考另一印度教神祇弗栗 多)。(同上) 印度教神話的阿修羅(Asura),義為大力神,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 與提婆神族對抗,有時被視為暴力之神。阿修羅是印度宗教中的一類眾 78


生。他們被描述為尋求權力的惡魔,與印度教中更仁慈的天神(也稱為 Suras)有關。在佛教語境中,這個詞有時被翻譯為“泰坦”、“半神” 或“反神”。在梵文中,前面有A的,通常是相反的意思。 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是《阿維斯陀》中最常被提到的神名, 古伊朗的至高神和光明智慧之神,被尊為「包含萬物的宇宙」,它是全 知的神,但並非全能。在善惡二元論中是代表光明的善神,與代表黑暗 的惡神阿里曼(Ahriman) 進行長期的戰鬥,最後獲得勝利。 阿修羅 - Asura 與阿胡拉 - Ahura 的發音十分相近,被認為是同一人 物,在婆羅門教是惡魔,在瑣羅亞斯德教却剛剛相反,是至高神和光明 智慧之神。 提婆(Deva),在梵語中本意是天,在印度教神話體系中轉指居住在天 界的男性神明,故亦可譯為天、天人,女性天人稱提毗(Devi)。Deva 這個詞也是印度文化中的一個專有名稱或名稱的一部分,它指的是“希 望超越、克服的人”或“尋求者、大師或其中最好的人”。 Daeva 是瑣羅亞斯德教的超自然實體,具有令人討厭的特徵。在瑣羅亞 斯德教經典中最古老的文本《伽薩》中,daeva 是“(將)被拒絕的 神”。在後來的傳統和民間傳說中,dēw s(瑣羅亞斯德教中古波斯語; 新波斯語 div s)是所有可以想像到的邪惡的化身。 婆羅門教的提婆 - Deva 與瑣羅亞斯德教的 Daeva 讀音又是機乎一樣, 但角色却是倒轉過來。 瑣羅亞斯德在山洞裡過苦行僧生活有一段時間,還具有與印度婆羅門相 似的其他特徵,更不用說與克什米爾印度教徒相似的其他習俗了。此外, 他在 Balkh 的 Vishtaspa 國王的宮廷中親自與來自印度的婆羅門神職人 員(即 Byas、Changragacha、Gautama)辯論,這一事實表明了當時印 度靈性修士的影響力,而這僅支持瑣羅亞斯德本人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從語言上看,他不僅直接摘錄了吠陀經中的一些詩句,而且與他 自己的阿維斯陀語最接近的語言是梵語和克什米爾語。在吠陀地理中, Yama 的領地都和 Yima 域的瑣羅亞斯德教地理對應於克什米爾中部的一 個地區。瑣羅亞斯德教經典中對瑣羅亞斯德出生地的地理描述與克什米 爾的迪提河 (Daitya) 和印度河 (Veh)相匹配和 Baramulla 區內的 Urni Jabbar (Jabr) 山。此外,對與 Airyanem Vaeja 相鄰的鄰近地 79


區(如 Ātaro-Pātakān、Kohistan、Kangdez 和 Panjistan)的描述與 克什米爾周邊地區的描述相符。 Himanshu Bhatt博士又認為,瑣羅亞斯德教經文中的這些地方除了與克 什米爾及其周邊地區一致外,Tonpa Shenrab的出生地也毗鄰瑣羅亞斯 德的。(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兩位聖人的宗教在二元論、模擬和習俗 (例如為聖人戴白頭巾)方面相似。)古代學者,例如亞歷山大的 Clement和Ammianus Marcellinus,將瑣羅亞斯德與婆羅門聯繫起來絕 對可以,即使在現代,英國歷史學家和古物學家Godfrey Higgins也稱 他為“婆羅門澤爾杜什特 ”(Zerdusht the Brahmin )。 Tonpa Shenrab全名Tonpa Shenrab Miwoche,中文釋作敦巴辛饒·米沃, 相傳是統一西藏建立象雄王朝的首任君王(生活在前6世紀),也有觀 點認為只是象雄王朝的一任王子(生活在前4世紀)。同時是一位宗教 改革者,他將原始苯教(多苯時期)改良爲雍仲本教(恰苯時期),革 新了原始苯教不少落後的禮俗,創建了較為統一的宗教世界觀,因此受 苯教徒尊奉為教主,通常苯教徒在他的名字前加上「祖師」(Tonpa, 音譯「敦巴」)表尊稱。 吐蕃王朝建立後,松贊干布將佛教引入藏地,苯教為求生存,引入大量 佛教教義,並將原有的宗教儀軌、裝束、神祇、法器、供品、藝術作品、 象徵符號等全方面模仿藏傳佛教並篡改佛教教義,形成了如今的宗教體 系(居苯時期),此後苯教徒爲辛饒米沃冠以「佛」、「如來」的稱號, 稱「辛饒米沃佛是釋迦牟尼佛的老師」。(維基百科) 大既兩批雅利安人是由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分別移居到印度和波 斯,由於兩教的神與魔的角色剛好對調,可以推斷,兩批人可能是死對 頭。或者相當於香港的黃絲與藍絲或臺灣的藍營與綠營。 參考自: http://heritageinstitute.com/zoroastrianism/aryans/index.htm https://www.hindupedia.com/en/Zoroastrianism_and_Hinduism https://www.webpages.uidaho.edu/ngier/306/zoro.htm https://authenticgathazoroastrianism.org/2019/09/18/avestantitans-and-vedic-gods/ https://www.sanskritimagazine.com/vedic-elements-in-theancient-iranian-religion-of-zarathushtra/

80


https://authenticgathazoroastrianism.org/2019/09/18/avestantitans-and-vedic-gods/ https://www.varnam.org/2007/01/15/avesta_and_rig_veda/ https://www.hinduwebsite.com/hinduism/h_zoroa.asp https://www.hinduwebsite.com/zoroastrianism/indoiranian.asp https://varnam.substack.com/p/refuting-ait-using-personalnames https://indianpeoplescongress.wordpress.com/rig-veda-and-zendavesta/ http://sonawanisanjay.blogspot.com/2017/08/commonpersonalities-in-rigveda-and.html https://tamilandvedas.com/2022/01/11/rig-vedic-demon-anddeity-in-zoroasters-zend-avesta-post-no-10550/ https://www.worldhistory.org/Aryan/

81


13- 從諾斯底派衍生出來的摩尼教 諾斯底派(Gnosticism)也稱作靈知派,來源於希臘語 gnostikos,指 擁有靈知(gnosis)的人。靈知指的並非一般理論上的知識,而是能改 變精神狀態的超凡秘傳知識。實際上相當於覺醒。 諾斯底派是指西元 2—3 世紀盛行於古羅馬的宗教與哲學運動。諾斯底 派的信仰建立在強烈的二元論基礎之上,主張我們現處的物質世界純屬 一種幻象,是次等神(Demiurge)的創造。他們把個人經歷所獲得的知 識或意識稱為「靈知」或「真知」。諾思底主義者相信「靈知」可使他 們脫離無知及現世,這個概念和解脫的意思很相似,是一種企圖中和物 質和精神的二元論的世界觀。 諾斯底主義這個名稱是現代學術的一個術語。它首先由英國詩人和宗教 哲學家 Henry More(1614-87 年)開始使用,他將其應用於古代資料中 稱為 gnostikoi(希臘語:“那些擁有靈知或'知識'的人”)的宗教團 體。柏拉圖首先使用希臘形容詞 gnostikos (“通向知識”或“與知識 有關”)來描述學習的認知或智力維度,而不是實踐。然而,到了公元 2 世紀,gnostikoi 這個名字就出現了。 許多所謂的諾斯底派團體都以神話為特徵,神話區分了低等的世界創造 者(造物主)和更超然的神或存在秩序。另一個經常遇到的主題是,有 一個特殊的人類階級或種族,他們是超然境界的後裔,注定要獲得救贖 並回歸其精神起源。救贖被理解為一種啟示,它重新喚醒了人類神聖身 份的知識(靈知);相比之下,傳統基督教派強調通過耶穌基督的死和 復活來實現救贖。雖然造物主的神話和重新喚醒對神聖起源的認識的主 題在柏拉圖哲學和新畢達哥拉斯哲學——事實上部分源自這些傳統—— 人們經常斷言,在諾斯替神話中存在著更加尖銳的二元論,涉及對低等 造物主、物質宇宙和宇宙的更加消極的態度。 根據諾斯替教徒的說法,這個世界,即物質宇宙,是超宇宙、至高無上 的神聖存在的原始錯誤的結果,通常被稱為 Sophia(智慧)或簡稱為 Logos。這個存在被描述為神聖等級制度的最終流派,稱為 Plêrôma 或 “圓滿”,其首領是至高無上的神,超越存在的那一位。 Sophia 的錯誤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不計後果的想要認識超驗神的慾望,導 致她的慾望以一種半神性且本質上無知的生物的形式實體化,被稱為造 物主(希臘語: dêmiourgos )或“工匠”,或 Ialdabaoth,負責物質 82


宇宙的形成。這種工匠實際上是對Pleroma領域的模仿,但造物主對此 一無所知,並傲慢地宣稱自己是唯一存在的神。此時,諾斯替教對《希 伯來聖經》的修正批判開始了,普遍拒絕這個世界,指它是錯誤和無知 的產物,並提出了一個更高的世界,人類的靈魂最終將回歸到這個世界。 然而,歸根結底,人們發現Sophia的錯誤和下等宇宙的誕生都是遵循一 定必然法則的事件。 在諾斯底主義傳統中,Sophia一詞在希臘語中解作智慧,指的是神的最 後和最底層的所流溢之物,並被認為是 anima mundi 或塵世之魂。在 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諾斯替主義神話的版本中,Sophia生了造匠, 而造匠又帶來了物質的創造。因此,對物質的正面或負面描述在很大程 度上取決於神話中對Sophia行為的描述。以Sophia為中心的猶太諾斯底 主義在公元90年之前就很活躍了。 Sophia在沒有伴侶的情況下繁殖,導致產生了Demiurge(希臘語:字面 意思是“公共建設者”),在一些諾斯替教文本中,他也被稱為 Yaldabaoth及其變體。這個生物隱藏在pleroma之外;在孤立的情況下, 它獨自思考,它創造了物質性和許多被稱為執政官的合作者。demiurge 負責創造人類;將從Sophia偷來的pleroma元素困在人體內。作為回應, 神性散發出兩個救世主,基督和聖靈,然後基督以耶穌的形式體現自己, 以便能夠教導人類如何獲得靈知,從而他們可以返回pleroma。 Pleroma的字面意思是“圓滿”,通常指神聖力量的總體。它用於基督 教神學背景,特別是諾斯替主義。該術語也出現在《歌羅西書》中,傳 統上被認為是使徒保羅的著作。這個詞在新約中使用了 17 次。 粗略地說,二元論假定存在兩個創造者。第一個是善良和純粹靈性的神 (通常稱為神性),而第二個(通常稱為造物主)是物質世界的創造者, 它以凡人的形式困住了神聖的靈魂。在某些情況下,造物主本身就是一 位神,與神性平等但相反。在其他情況下,造物主的地位較低(儘管仍 然相當重要)。造物主可能是一個特別邪惡的存在,或者它可能只是不 完美,就像它的創造是不完美的一樣。 在這兩種情況下,諾斯底教徒只崇拜神性。造物主不值得如此崇敬。一 些諾斯底教徒非常禁慾,盡可能強烈地拒絕物質詞彙。這並不是所有諾 斯底教徒的做法,儘管所有人最終都在精神上集中於獲得對神性的理解 和統一。

83


在諾斯替教中,聖經中伊甸園中的蛇因將知識(靈知)帶給亞當和夏娃, 從而將他們從惡毒的造物主的控制下解放出來而受到讚揚和感謝。諾斯 底基督教教義依賴於二元宇宙論,該宇宙論意味著善與惡之間的永恆衝 突,以及蛇作為人類的解放救世主和知識賜予者的概念,與希伯來上帝 相對立的造物主或創造神舊約聖經。諾斯底派基督徒認為舊約中的希伯 來神是邪惡的、假神和物質宇宙的創造者,而福音中的未知神、耶穌基 督的父親和精神世界的創造者是真實的、良善的神。在Archontic、 Sethian和Ophite系統中,Yaldabaoth(耶和華)被認為是舊約中惡毒 的造物主和偽神,他創造了物質宇宙並將靈魂困在其中肉體,被囚禁在 他所創造的充滿痛苦和磨難的世界裡。 然而,並非所有諾斯底運動都認為物質宇宙的創造者本質上是邪惡的或 惡毒的。例如,Valentinian派認為造物主只是一個無知和無能的創造 者,試圖盡其所能地塑造世界,但缺乏適當的力量來維持其美好。 諾斯底主義分有很多個支派,其中之一便是摩尼教(Manichaeism)。 摩尼教義與諾斯底主義西方分支(Basilides、Valentinus等)之間的 主要區別在於,摩尼教中的“宇宙論服從於救世論”。從本質上講,這 意味著摩尼從對人類本質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的基本信念開始,並建立 了一個神話來解釋人類的處境以及人類最終救贖的動力。 宇宙論的細節顯然並不重要,它們的唯一目的是詩意地說明居住在這個 “黑暗王國”中的靈魂所面臨的危險,以及他們從這個地方得到救贖的 方式。摩尼教宇宙論始於兩個對立的第一原則,就像瑣羅亞斯德教一樣: 光明之神和黑暗統治者。這黑暗,其本質是混亂的,攻擊“光之國”, 試圖推翻或者同化它。那麼,“光之天堂之王”,可以說是處於防御狀 態,並帶來了智慧,而智慧又誕生了原初的人,也稱為奧爾馬茲德 (Ohrmazd)或阿胡拉-馬茲達(Ahura-Mazda)。這個原初的人擁有五 魂(pentadic soul),由火、水、風、光、以太組成。帶著這個靈魂 的武裝,原初的人下降到黑暗領域與它的統治者戰鬥。 令人驚訝的是,原初的人被擊敗了,他的靈魂散落在黑暗領域。然而, 摩尼教認為這是光明統治者的一個計劃,目的是在黑暗中播下抵抗的種 子,使混亂領域的最終推翻成為可能。為此,第二個“活靈”誕生了, 他也被稱為 Mithra(先前已介紹過,詳情請參閱先前文章"7 - 源自波 斯的密特拉教")。這個存在和他的伙伴“光-Adamas”通過在黑暗領域 發出“召喚”來啟動救贖的歷史,召喚出分散的光粒子(來自被征服的 奧爾馬茲德的靈魂)。這些分散的粒子“回應”Mithra,其結果是天地、 84


星辰、行星的形成,最後黃道十二宮的建立和宇宙球體的有序運轉,通 過這些,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那些被散射的光粒子最終都會回歸到光 之領域。 摩尼教相信這些粒子上升到月球,當滿月時,它會將這些粒子排入太陽, 從那裡它們上升到“新萬古”(new Aeon),也被認作 Mithra,“生命 之靈”。這個過程將在世界各個時代持續下去,直到所有粒子最終到達 它們正確的家園,神首的救贖完成。 從這個簡短的闡述中應該可以清楚地看出,人類本身並不在摩尼教的救 贖戲劇中佔據主要地位,而是神性本身的一部分,即奧爾馬茲德分散的 靈魂。人類在這個計劃中的目的是幫助光粒子提升到神首。當然,這些 粒子居住在每一個生物體內,因此這些粒子的拯救就是人類的拯救,但 只是默認的,可以說;人類在摩尼教中並不像在西方或嚴格的基督教諾 斯底教派中那樣享有特權地位。 這種信仰導致摩尼教建立了嚴格的飲食和純潔法規,甚至要求教會中選 定的成員為“選民”,這樣後者就不會因傷害任何含有光粒子的東西而 受到污染。然而,這一切都與哲學相去甚遠。猶太裔德國哲學家 Hans Jonas 正確地將摩尼教描述為代表“更古老的諾斯底思想水平”。 摩尼教的創始人是摩尼(Mani)(216 年 4 月 14 日-約 274 年)。母親 Maryam 與波斯的安息(Arsacids)王室有親戚關係。摩尼誕生於巴比倫 北部的 Mardinu。父親 Patek 原本住在 Hamadan,曾參加猶太派基督徒 派 Elchasaites。摩尼從 4 歲起就被他父親帶往這個教派中生活。 摩尼自稱從小受到天使啓示,24 歲時(240 年 4 月 19 日)受到 Syzygos 一次最重要的啓示,涉及以後摩尼教的主要基本教義。他遂與 Elchasaites 決裂。摩尼離開這個教派,來到 Ctesiphon,只有兩個追 隨者,後來他父親也皈依了他的宗教。 摩尼及其少數信徒曾在波斯北部傳教,後來取海路前往印度,使杜蘭 (Turan,在今俾路支地區)國王皈依摩尼教。從印度回來後,摩尼贏 得了波斯薩珊王朝國王 Shapur 的兄弟 Khurasan 總督 Peroz 的友誼,通 過他得以晉見 Shapur。 摩尼用中古波斯文寫了《Sabuhragan》一書,概述摩尼教的教義,題獻 給 Shapur。Shapur 給了摩尼書面文件,准許他和他的信徒在帝國範圍 85


內任何地方旅行和傳教。摩尼派使徒Adda、承法教道者Pattig等向羅馬 帝國境內傳教,派Mar Ammo等向東方傳教。 摩尼教不久便發展成一個世界性宗教。Bahram一世(273-276年)繼位 後,受瑣羅亞斯德教主Kirdir的影響,改變了對摩尼教寬容的政策。摩 尼想去東方的貴霜(Kushan)地區,未被准許。他收到Bahram一世的傳 喚,要他前往Bet Laphat朝廷。摩尼已經意識到凶多吉少,但是對信徒 的關懷一如既往,在途中還訪問了故鄉Gaukhai的摩尼教社團。他於274 年1月21日抵達朝廷,晉見Bahram一世時,受到國王的指責,摩尼進行 了抗辯,被投入監獄,2月26日死於獄中。 過了四百多年,武則天延載元年(694年)波斯國人拂多誕(侍法者) 持《二宗經》至中國,標誌着摩尼教在中原地區公開建寺傳教。在中國, 摩尼教又稱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 參考自: https://www.iranicaonline.org/articles/kephala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phalaia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Kephalaia_Gnostika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Gnosticism https://www.learnreligions.com/gnosticism-95688 http://www.gnosis.org/library/manis.htm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Mandaeanism https://baike.baidu.hk/item/%E6%91%A9%E5%B0%BC%E6%95%99/113493 8 https://baike.baidu.hk/item/Gnosis/8368412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Manichaeism https://www.encyclopedia.com/environment/encyclopediasalmanacs-transcripts-and-maps/manichaeism-overview https://www.30giorni.it/articoli_id_1535_l3.htm https://iranicaonline.org/articles/cosmogony-iii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gnosticism https://iep.utm.edu/gnostic/

86


14- 明教在華薪火尚存 摩尼教在現代社會機乎已經消聲匿跡,因此沒有多少人注意,但是,如 果是要讀歷史的話,摩尼教這個課題便非常重要,乃至其地位不下於作 為世界三大宗教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佛教和伊斯 蘭教。 歷史上記載,從羅馬皇帝戴克里先(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284-305 年在位)開始,摩尼教受到迫害,最終為羅馬帝 國所滅。在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摩尼教 14 世紀以後在中國南方消失了。 儘管曾受到波斯薩珊王朝和羅馬皇帝最嚴厲的迫害,摩尼教在當時的傳 播仍然非常迅速。它最大的成功是在波斯東部的國家取得的。公元 1000 年,阿拉伯歷史學家 Al-Beruni 寫道:“大多數東突厥人、中國 和西藏的居民以及印度的一些人都信奉摩尼教”。 最近在吐魯番發現 的摩尼教文獻和繪畫證實了這一說法。 由於當時創立人摩尼教採納了《多馬福音》(the Gospel of Thomas)、 《Addas 教義》(the Teaching of Addas)、《黑馬牧人書》(The Shepherd of Hermas)這三本基督教偽經,很快就形成了多馬、Addas 和 Hermas 是摩尼體系第一批偉大使徒的傳說。據推測,Addas 傳播到了 東方,多馬(Thomas)傳播到了敘利亞,Hermas 傳播到了埃及。 天主教及東正教聖人、四世紀敘利亞神學家聖耶福列木(Ephrem the Syrian)抱怨說,在他那個時代,沒有哪個國家比美索不達米亞更受摩 尼教的感染,甚至在公元 450 年,摩尼教還在埃德薩(Edessa)保持著 自己的地位。主教 Diodorus of Tarsus、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約翰一世、 諾斯底主義者 Epiphanius of Salamis 和基督教神學家和主教 Titus of Bostra 表明,摩尼教在西亞的危險是多麼早和普遍存在。 在華傳播的一派,相信就是 Addas。Addas 是古羅馬宗教中的善良靈魂 麻內(Manes)最初的三位弟子之一,根據《Acts of Archelaus》,他 將麻內教派的教義引入了斯基提亞(Scythia),後來又前往東方執行 類似的使命,也被委託收集基督教書籍。早期教會的神學家耶路撒冷的 Cyril 稱他為 Baddas。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族長 Photius 提到了他的一 部名為“Modion”的作品(Biblioth. Cod. 85)(Mark,iv,21), 該作品被主教 Diodorus of Tarsus 駁斥。還提到了 Addas 和 Adimantus 反對摩西和先知的著作。 87


傳入到中國後,當時的名稱是明教。一提到明教,很多人都會聯想到金 庸名著《倚天屠龍記》,主角張無忌執掌的教派叫做明教。這個明教被 其他武林正派認爲是邪教,被正派之人所看不起。有傳世的武功乾坤大 挪移,有教主、左右護法等等。在後來更是與朱元璋糾纏不清,幫助朱 元璋打下江山。最後,由於朱元璋靠明教起家,因而國號中不得不帶一 個「明」字。明朝二百多年的歷史,均從明教而來。然而,這一段情節 其實是虛構的。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把國號稱為大明,是跟元朝一樣,受《易經》影響: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始終,六位 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元世祖忽必烈看中了這段話中第一句「大哉 乾元」,於是定國號為元,朱元璋則看中了第三句「大明始終」,所以 以明為國號,因此大明並非來自明教。在建國以後,立即下旨嚴禁白蓮 教,明教,彌勒教等宗教傳播,即使這些組織為反元有功勞。 在西方的鎮壓迫使大批摩尼教徒向東逃亡到中亞,此後摩尼教在中亞木 鹿、花刺子模等粟特地區迅速發展。一些摩尼教士隨粟特商人一起,沿 著絲綢之路進入了中國。摩尼教大約在魏晉時期(220年—420年)傳入, 最初從波斯經行西域再傳入中原。因爲教義中鼓勵人們向善,宣揚光明 世界,所以被叫做明教。唐朝初年時發展較好,還在各地建寺,長安也 曾建過名叫大雲光明寺。因為摩尼教重視女性,認可女子地位,在唐周 時期被武則天優待而得以廣泛傳播。 但在安史之亂之前,該教並未在中國設寺院,史書反而載有對該教之禁 令。根據《通史》所載,玄宗不久以摩尼教“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 ‘黎元’”為由,下令中國人嚴禁參與。 後來,因為摩尼教於公元763年傳入回鶻,由於受到回鶻統治者的大力 扶持,很快成為回鶻國教。安史之亂後,因回鶻助唐平亂有功,摩尼教 徒借回鶻的支持,得以在華傳教。開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鶻國破, 被迫西遷,失去護法的摩尼教風光不再,會昌三年(公元843年),唐 武宗李琰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中,各教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史稱會昌法難, 雖然主要是針對佛教,但是除道教外的其他宗教都受到了打擊。 此時的明教不得不轉入地下,進行祕密傳教。開始與道教、佛教、白蓮 教等相融合,將張角尊奉爲教祖。 兩宋時在沿海地區盛行,野史傳聞著名的梁山好漢所擒的方臘就是明教 88


之人,在公元1120年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方臘農民起義,雖然起義被鎮 壓,但是明教仍然繼續存在。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的王唸經起義就 是明教教徒領導的,規模最大時達到20餘萬人。在南宋政府為了消滅此 次起義而導致屢次損兵折將後,竟然把抗金主力岳飛調來鎮壓,最後起 義雖被鎮壓下去,但是也加速了南宋王朝的滅亡。 摩尼教的教義是「崇尚光明」,公元 6 到 7 世紀的時候由絲綢之路傳入 我國,並在我國江淮地區廣泛傳播。由於唐武宗時期發起的全國滅佛事 件,摩尼教也遭受嚴重打擊,從而轉為我國民間的秘密宗教,並在此時 改稱「明教。」 可以說,明教自來到中國後,就始終與農民起義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因 為明教教義就是:「相信黑暗就要過去,光明即將來臨。」所以逐漸成 為被那些崇尚光明的勞苦大眾利用宗教形式而發動起義的工具。 到了清代,明教又與彌勒教、白蓮社相結合,而演變成歷史上有名的白 蓮教。並爆發了「白蓮教起義」。明教一詞到清代雖已不復見於文獻, 但「明王」出世之說,猶流傳於民間。 明教在我國歷史上是一非常神秘的組織,這個組織又同時是一個宗教, 存在時間非常長 ,更重要的是這個神秘組織似乎反對歷代一切正統, 元朝反元,明朝滅明,清朝則反清復明。摩尼教因為受到官方的打壓, 不能公開活動;但在宋朝時期它已經完全漢化變成了「明教」。教義也 變為「 清淨 、光明、大力、智慧」8 個字。 在元朝建立後,明教反對元朝暴政,推翻了其統治。朱元璋出身於明教, 得知宗教的力量對朝廷來說就是最大的威脅,下令禁止明教(白蓮教) 後,白蓮教在川鄂贛魯等地多次發生暴動,以試圖推翻明朝。而明朝滅 亡後,白蓮教又以「反清復明」的口號試圖推翻清朝統治,並發生多次 運動,影響最深遠的是川楚白蓮教起義(1796 年-1804 年)以及 19 世 紀末的義和團運動。 很多時候,雖然人們聽不到明教這一個名字,其實這個宗教仍然存在, 只不過是潛入了其他宗教裏面,不是細心研究的話,便很容易會以為那 些是佛教或道教,真相是明教偽裝成別的宗教進行活動。這一點很有趣, 名字叫做明教,實質上就是暗教,正如很多獨裁國家都愛改名做甚麼甚 麼民主共和國,又為者有些人將為人民服務掛在嘴邊......

89


位於福建省晉江市華表山南麓的草庵寺,驟眼看來,不過就是一座普通 的佛教寺院,然而,它却是我國唯一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廟遺存,也 是世界現存唯一摩尼教寺廟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草庵 寺為我國研究世宗教史和農民起義活動以及中國與波斯古代海上交通極 為珍貴之實物依據。 與此同時,福建其他地區倖存的摩尼教遺跡尚不為人所知。令人驚訝的 是,從2008年開始,福建閩東地區的霞浦、屏南、福清等地不斷有世代 傳承的摩尼教抄本被發現,這些新發現的摩尼教抄本信息量巨大,大大 增加了我們對摩尼教教義的理解,也還原了福建摩尼教的傳播史。 自2008年的福建霞浦摩尼教文獻發現以來,越來越多摩尼教在中國的證 據和跡像被發現。在福建福清,仍保存著從唐代繼承下來的摩尼教的古 老世系。 明代《閩史》記載:“會昌中汰僧,明教在汰中,有呼祿法師者,來入 福唐,授侶三山,遊方泉郡,卒葬郡北山下",福唐為福建福清市在唐 代時期的縣名,三山、泉郡分別是今福建福州市、泉州市的別稱,唐朝 會昌年間(841-846年)滅教,當時僧眾因此避難到福清。會昌元年 (841)至會昌三年(843),摩尼教寺院被關閉,摩尼僧被驅逐、殉教 罹難,北方摩尼教迅速覆滅。存亡關頭,中原摩尼教團領袖呼祿法師 (慕闍大師)帶領僧眾,奔向遠離中原政治中心的東南一隅,在福清尋 得了一線生機,奇蹟般地存活下來,由此摩尼教傳入福清,並以福清為 基地向周邊地區輻射傳播。 因為歷史的層疊發展,在福清摩尼教從教會組織演變為儀式團體,但儀 式中的敬拜、讚美和懺悔所用的文本,仍舊保存着摩尼教的神學內容, 摩尼教的核心宇宙學說和救贖思想在福清保存的世系中仍然完好無損。 呼祿法師進入福清,可能得到了波斯僑民的幫助,並依賴於唐代福州地 區便利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2004年,揚州出土了一塊《唐故李府君墓 誌并序》石刻,墓主人名摩呼祿,是唐代後期沿海上絲綢之路入華的波 斯人。 自17 世紀泉州摩尼教徹底衰微以來,草庵主要供佛教僧侶使用,現在 又轉化為民間信仰的廟宇,甚至出現了求籤現象,普遍相信,草庵的摩 尼教僅剩象徵意義與歷史價值。

90


然而,是否以佛教作掩護,還是未知之數,畢竟,摩尼教經歷多次滅教 仍然死灰復燃,只是活動異常低調,成員亦不會隨便公開身分,很難知 道其確實人數。至於會不會滲透到一些新興宗教中,改頭換面後繼續運 作,就只有局內人才會知道。 參考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esus_in_Manichaeis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Buddha_in_Manichaeism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ao%27an#/languages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hinese_Manichaeism https://baike.sogou.com/v66257592.htm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11663 https://kknews.cc/history/jjpzk9y.html https://kknews.cc/history/3vql328.html https://www.xuehua.us/a/5ec2a5c6a3c225e25bc5da09?lang=zh-hk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26jl6my.html https://baike.baidu.hk/item/%E6%91%A9%E5%B0%BC%E6%95%99/113493 8 http://s155239215.onlinehome.us/turkic/53_Manichean/ManicheanH istoryEn.htm https://www.catholic.com/encyclopedia/addas?_x_tr_hist=true

91


15- 總書記為何重修正定隆興寺? 談到馬列主義,以常識而言,無人會不知道是主張無神論,以唯物主義 的態度看事物,所謂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就是要以毛澤東思想為武器, 橫掃盤踞在思想文化陣地上的大量牛鬼蛇神。顯然,對於破迷信方面最 不遺餘力,最大聲疾呼的,便是毛主席本人。 事實上,很多中共領導人卻相當迷信。毛澤東本人即篤信風水,曾派遣 一位懂風水的「開國」少將周彬去韶山為他修復被國民黨破壞了的毛家 祖墳。因為在國共第一次內戰期間,湖南省主席何鍵曾派了一個連的軍 人挖了毛澤東的祖墳,當地傳說,毛家祖墳在一塊風水寶地的龍脈上, 挖毛祖墳是斷其龍脈。 1959 年毛回韶山沖老家,看中祖墳下一條山溝滴水洞,在此建了行宮, 文革前夕毛就躲在這個滴水洞行宮暗中策劃發動文化大革命以打倒劉少 奇,給江青寫了那封著名的借鍾馗打鬼的信。據說選擇滴水洞做行宮及 在此策劃倒劉,是因為相信這裡是毛氏宗族的祖墳山,希望獲得祖宗的 保佑。 所以孔夫子也說:「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據中國媒體報導,已經被判處死緩的前鐵道部部長、黨組書記劉志軍迷 信“鬼神”。為求“平安”,他長期在家燒香拜佛,還在辦公室佈置了 “靠山石”。 另一位因為貪污受賄被判死緩的內蒙古赤峰市原市委副書記、市長徐國 元被稱為“草原巨貪”。家中設立佛堂供奉佛像,夫妻倆每天燒香拜佛。 案發後,他幻想能夠通過“放生”一條蛇來逢凶化吉,長命百歲。 換句話說, 在黨內, 可謂香火鼎盛,一時無兩。 雖然說是迷信,但有時有的東西的確是不可思異的。據說,毛主席參加 辛亥革命時,得到的第一支槍的編號就是「8341」。後來,毛求籤問卦 得來的「籤解」也是「8341」。這是什麼意思呢?直到 1976 年毛死了, 謎底終於傳出:毛壽命 83 歲,執政 41 年。 大小幹部如是,乃至偉大領袖亦如是,那麼,現任領導人又是何?

92


1982年,年僅28歲的習近平到任河北正定擔任縣委副書記。上任後第一 項政績,就是重修正定隆興寺。該寺院是河北省最有影響力的寺廟,官 方名稱為隆興寺,但是民間普遍稱呼為“大佛寺”。 隆興寺始建於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初名龍藏寺,唐朝時改為龍興 寺。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奉宋太祖趙匡胤之名,擴建龍興寺,修 建大悲閣,並鑄造起21.3米高的千手千眼銅觀音像,一組宋代建築從此 拔地而起。金、元、明均進行過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間曾兩次 重修,並在兩側建了帝王行宮。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重修後,改 名“隆興寺”。這大概是康熙皇帝也覺得正定人傑地靈,怕日後出天子, 所以將“龍”改為“隆”吧。 和上一章介紹過的福建省晉江市華表山南麓的草庵寺一樣,看似是佛寺, 並實不然。龍興寺有很多與別不同的地方,首先是它的平面圖,從上往 下看就會發現寺身是呈十字形的,而且整個設計有很多十字形的建築, 在佛教而言,十字並無特別意義,但在其他宗教却意義重大,這些宗教 包括耶教與摩尼教,因為它就是十字架。 另外,坐落於河北省正定縣隆興寺內的是摩尼殿,佛教的菩薩中,並沒 有以摩尼作為其聖號的,用上這一個名稱,就只有摩尼教的教主摩尼。 而且,只有這所隆興寺才有摩尼殿,非常獨特。說甚麼摩尼寳珠不過是 掩人耳目而已。 殿裏面有一座與別不同的觀音像,因其面北背南,與大殿坐向相背,被 稱為「倒坐觀音」。一般來說,觀音像都是面南背北的。由此可見,背 後定有玄機,因為明顯這不是佛教中的觀音菩薩。 隆興寺最神秘的地方是該寺為潛藏在中國大陸摩尼教的祖庭。紅樓夢裡 妙玉進大觀園前在“西門外牟尼院住著”。牟尼院,摩尼院,且“妙” 字是白蓮教徒取名常用的“普、覺、妙、道”四字之一,女徒恰多用後 兩字。白蓮教是通過民間通過教門造反的主要宗派,並由此衍生出眾多 支流。妙玉把摩尼教和白蓮教串在了一起,證實了兩者之間的演化關係, 也暗示了紅樓夢里賈府與地下造反教門的淵源。 古為常山郡的正定縣,小城不大,臥虎藏龍。不但有佛門禪宗之臨濟宗, 還潛藏有波斯摩尼教、大秦景教兩大地下宗教在中土的淵源。因此,在 當地的臨濟宗實在潛藏了不少摩尼教人士。該宗派的發源地臨濟寺位於 河北省正定縣老城內,為佛教禪宗臨濟宗祖庭。 93


習總書記在1982年下基層放著縣委書記正職的預留崗位不做,通過其父 習仲勳關係來正定擔任縣委副書記。習仲勳1980年起曾掌管宗教工作, 主政廣東時又傾力保護南華寺和六祖惠能真身舍利,對佛門內幕了解很 深。習總來到正定,重修臨濟寺、隆興寺,還修建了紅樓夢外景地寧榮 二府,顯然就是要深化了與龐大的潛藏宗派教門勢力的關係。 習近平多次找到河北省委,詳細匯報正定的歷史文化和發展思路,得到 了理解與支持,省直有關部門隨後向正定撥出古建修繕專用款172萬元, 在80年代是相當大的數目。習近平曾說,正定是我的第二故鄉。1985年, 習近平離開正定調到南方工作後,仍密切關注正定的發展,曾先後五次 回到正定視察。 在離開河北正定之後,習近平隨即被調任至福建廈門。1985年6月15日, 習近平32歲生日當天履新廈門市副市長。 位於福建晉江市華表山摩尼教草庵,據說是中國境內遺存的唯一的摩尼 教遺址,其內供奉的正是摩尼光佛,這尊漢白玉雕刻的摩尼像,據說是 除了吐魯番出土摩尼像之外,是唯一僅存的摩尼形象。 河北與福建兩地同時都是古時摩尼教徒藏身之地,在那裏一直進行地下 活動,在河北正定缷任後即時轉往福建,箇中原因,很難會是巧合。 隨了重修臨濟寺、隆興寺,修建紅樓夢外景地寧榮二府外,為了保住秦 嶺龍脈風水,習總還不惜清洗陝西官場、得罪趙樂際,也一定要把秦嶺 別墅全部拆掉。2014 年剛坐穩首席不久,就下令徹底清除秦嶺的別墅群, 先後下了六次指令,陝西省和西安市的人就是拖著不執行,於是便派中 紀委下去抓人,抓了一大批省市級官員,最後在 2018 年 8 月才開始動 真格的拆除。 其實,在北京、廣州、杭州等地都有很多人也違規修建了很多別墅,為 何單單只是緊盯秦嶺的別墅?因為,秦嶺地位十分特殊,秦嶺一直被尊 為華夏文明的龍脈,是中國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之地。 從風水上說,秦嶺龍脈源自昆侖山,被稱為昆侖三大龍脈中的中龍,意 義非凡。秦嶺也是道教的發源地,這裡有悟道山,老子的《道德經》在 秦嶺著成,並從這裡的函谷關流傳於世。姜子牙也曾在秦嶺腳下垂釣悟 道,等待周文王。 秦嶺作為龍脈之地,是不允許在龍脈上大興土木的,特別不允許壓住龍 94


脈,凡是損及龍脈的朝代,都會出不好的事,比如阿房宮建起了,秦朝 就滅亡了;唐朝玄宗修了華清池,招來安史之亂。 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表示,「習近平表面上說的都是共產主義那一 套,但他本人深信風水,相信氣功修煉這些事。所以,他不惜把陝西、 西安這一大幫官員全都幹掉,不惜得罪趙樂際,也一定要把這些別墅全 部拆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與秦嶺風水有關。」 修寺院,保龍脈,都是一個周詳的計劃。在古時候,就是所有的秘密宗 教最後都來到了河北這塊地,就是燕南趙北。來到這個地方,彼此融合。 它融合在一起,尤其這個景教和摩尼教。景教和摩尼教,它倆之間,互 相滲透,因為它都是講大光明的。景教也是收元的,也是萬教合一。摩 尼教也是萬教合一。景教從形式上大家沒看到它萬教合一。摩尼教是, 摩尼教進入中國之前就已經合一了。佛教,基督教,拜火教,這些教都 合在一塊了。摩尼那個時候,又是耶穌菩薩,又是耶穌,又是佛祖,又 是什麽,就是創始人這個摩尼。 特意重修河北正定的幾所寺廟是因為那個地方十分重要。 網絡評論家原鄉居士指出,洪門,天地會就是大開元宗建的。大開元宗 的小山宗書是大開元宗的門人,嘉靖的時候被皇帝調到少林寺當主持。 然後他帶著僧兵南下抗倭。去了福建,去了南方沿海。在那裏建立了洪 門和天地會。所以習近平從北方,從正定走了之後,一竿子撂到福建去 了,跑到那個地方去了,就是因為洪門在那裏。 事實上,洪門,共濟會都有共同的淵源,有共同的祖脈。 其實說白了講,習總去秦嶺,說這個地方是祖脈。其實已經說得很明白 了。秦嶺這個地,秦字,大秦這個地方,可以說是天下秘密宗教的祖脈 所在地(記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吧?)。當然,它也是其他顯教的, 佛教,道教,跟它也有密切的關系。 劉伯溫的《燒餅歌》有以下內容: “不相僧來不相道,頭戴四兩羊絨帽,真佛不在寺院內,他掌彌勒元頭 教。未來教主臨下凡,不落宰府共官員,不在皇宮為太子,不在僧門與 道院,降在寒門草堂內,燕南趙北把金散。”

95


最後一句“燕南趙北把金散”是重點。“燕南趙北”泛指黃河以北地區, 即河北、山東地帶。“把金散”是指佈道傳法,“金”指的是彌勒金線 之路(末法時期正確的修行方法以及成佛之路)。河北正定代表燕南趙 北,而重修寺廟是一項佈道傳法的活動,正正就等於把金散。 因此,燕南趙北把金散就是應驗了前面的一句"未來教主臨下凡",至於 未來教主是誰,這就無需多說了。 參考自: https://www.epochweekly.com/b5/610/19003.htm https://loongese.com/blog/%E6%AD%A3%E5%AE%9A%E4%B8%BA%E4%BB%80 %E4%B9%88%E6%88%90%E4%BA%86%E4%B9%A0%E6%B0%8F%E7%9A%84%E9%BE%9 9%E5%85%B4%E4%B9%8B%E5%9C%B0 http://bodhi.takungpao.com/topnews/2015-03/2931068.html https://telegra.ph/yxjs-05-01 http://www.rmxiongan.com/BIG5/n2/2022/0721/c38355740047543.html https://loongese.com/blog/%E6%91%A9%E5%B0%BC%E5%AF%86%E6%95%99 %E7%A5%96%E5%BA%AD%E6%AD%A3%E5%AE%9A%E9%9A%86%E5%85%B4%E5%AF%BA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8259804 http://lymfishlym.blog.163.com/blog/static/7040420061081108735 / http://www.cnzzzz.com/n/301.html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21001/c01xi/zh-hant/ https://kknews.cc/zh-tw/fo/blgnmqn.html https://kknews.cc/history/x58kmnr.html 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804/255462.html

96


16- 人智學如何看摩尼教? 在第一次聽到人智學這三個字時,正常而言,都會覺得奇怪,因為,一 般學問如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教育學等眾多學問,名稱之前都沒 有一個"人"字,因為,心理學不用說就是研究人的心理,難道研究狗的 心理、貓的心理不成?社會亦自然是研究人的社會,所以,從來都沒有 人多餘到要用人心理學、人社會學等等。對於研究智力、智慧之類的東 西,究竟有甚麼必要在前面加一個"人"字呢? 人智學是由 Rudolf Steiner(1861-1925)博士創立的一種研究超感覺 世界的、嚴謹的科學方法。在創立人智學之前,Steiner 在過去曾經是 一位神智學(Theosophy)社團的主席,後來離開了,並創立自己的一 派學說,否定以神作為主體的神智學,為了要充分强調與神智學的對立, 故此便以人智學命名,以表示他的學說不同於神智學。 人在人智學的位置,就相當於神在神智學的位置,所以,若明白甚麼是 神智學,就會比較容易了解人智學一詞所表達的意思。 神智學又稱證道學、通神學,是一種涉及宗教哲學和神秘主義的新興宗 教,混合了一些西方哲學思想如新柏拉圖主義和東方的印度教、佛教元 素。神智學認為,史上所有宗教都是由久已失傳的「神秘信條」演化出 來的。 神智學,英文為“Theosophy”,這一詞來自希臘語“theos”(神聖) 與“sophia”(智慧)的結合,意為“神聖的智慧”。神智學有廣狹兩 義。廣義泛指和哲學體系相聯繫的各種神秘主義學說。認為通過直接認 識、哲學思辨或某種物理過程就能洞悉神和世界的本性,把上帝看作是 一切存在和善的超越的源泉,以喻意解釋法來解釋宗教典籍。一般的神 秘主義限於探討靈魂和上帝的關係。狹義則制定人和自然的完整學說。 神智學與神智學協會的創辦人是 Helena Blavatsky(1831 年 8 月 12 日—1891 年 5 月 8 日),通稱「Blavatsky 夫人」(Madame Blavatsky),是俄羅斯帝國的神智學家、作家與哲學家。 神智信仰的核心是這樣一種觀念,即一群被稱為大師的靈性專家不僅存 在,而且負責早期神智文本的製作。據說大師們已經實現了超長的壽命, 並且獲得了超自然的力量,包括天眼通,以及立即將靈魂從身體投射到 任何其他位置的能力。根據 Blavatsky 的說法,到 19 世紀末,他們的 97


主要居住地是在喜馬拉雅山的西藏王國。大師都是由普通人通過修煉而 成,神智學就是學習這種修煉的知識。 人類將所有能仰望的最高事物稱為「神性」事物。而在思想上人類也必 須運用某種方式,將其最高天職與這種神性的事物結合在一起。因此, 人也大可將那對他啟示其本質及以此而來的天職的超越感官之上的智慧 稱之為「神性智慧」或神智學。對人類生命及宇宙中靈性過程的研究, 可以名之為靈性科學。 在與神智學中斷後,Rudolf Steiner改變他的學說範圍,建立人智學。 當時「人智學」基本上還只是一個另外的名稱,是他直到被神智學社團 開除之前用來代替神智學的學說。Steiner選擇了人智學這個詞(來自 anthropo-,人類,和 sophia,智慧)來強調他的哲學的人文主義取向, 相對於以神為本的神智學。 人智學是人對人性的不斷深入的意識的探索,與神智學向外尋求神的路 向正好相反。人智學思想已被用於許多領域的替代運動,包括教育(在 華德福學校和坎普希爾運動(Camphill Movement)中)、農業(生物 動力農法)、醫學、銀行、組織發展和藝術。 Steiner認為大約從1413年開始,人類的意識已經發展到了“第五個文 化紀元”(The Fifth epoch)(注:在人智學中,Steiner根據人類的 意識發展來劃分歷史發展階段,一種意識發展的階段稱為文化紀元,大 約每2900年為一個文化紀元)。在這“第五個紀元裏”,個體意識已經 覺醒,每一個人都可以獨立地發展自己的靈性生活,並有能力通過自己 的修煉而達到最高的精神境界。因此,人的精神自由和獨立,成為靈性 發展的首要條件。 由於人智學是脫胎於神智學,自然地,前者繼承後者不少東西。例如" 根本種族"(Root race)這一套說法便是源自神智學。 神智學家 Blavatsky 在其著作《秘密教義》(The Secret Doctrine) (1888) 所描述,根本種族是人類進化的階段。這些種族主要存在於現 已消失的大陸上。她的模型是由後來的神智學家發展的,最著名的是 William Scott-Elliot 的《亞特蘭蒂斯的故事》(The Story of Atlantis)(1896)和《失落的利莫里亞》(The Lost Lemuria) (1904)。Annie Besant 在《人:從何而來,如何前往,何去何從》 (Man:Wherence, Howand Wherether ,1913)中進一步發展了該模型。 98


Besant和Scott-Elliot都依賴於Charles Webster Leadbeater 提供通過“星界天眼”(astral clairvoyance)獲得的信息。 Steiner 在《亞特蘭蒂斯與利莫里亞》(Atlantis and Lemuria,1904) 中提供了進一步的闡述。Steiner 和後來的神智論作者將與這些種族相 關的時期稱為“紀元”(Steiner 認為“種族”一詞對於現代人類來說 已經不再合適)。 根據神智宇宙學(Theosophical cosmology)的說法,亞特蘭蒂斯 (Atlantis)是一塊大陸,覆蓋了現在大西洋的很大一部分。亞特蘭蒂 斯於公元前 9,564 年因洪水和淹沒而滅亡,其毀滅的解釋是地球自轉 連續擾動引起地震,導致亞特蘭蒂斯突然沉沒。據說亞特蘭蒂斯大陸 “首先分裂,然後分裂成 7 個半島和島嶼”。 當亞特蘭蒂斯的主要部分開始下沉時,亞特蘭蒂斯居民遷移到東部、西 部和南部上升的新土地。這些新的土地變成了美洲、非洲、亞洲部分地 區以及現在的歐洲國家,從烏拉爾山脈延伸出去俄羅斯,向西包括愛爾 蘭和英國的島嶼,甚至比以前更西。一些來自大西洋剩餘島嶼的移民定 居在東部的新島嶼上,這些島嶼後來合併為現在的阿比西尼亞高地地區 和北部的土地。 Blavatsky 在其著作中解釋,有 7 個根本種族正在為我們的地球聚集; 每個根種族又分為 7 個亞種。迄今為止只已經出現了 5 個根本種族;第 6 種預計將在 28 世紀出現。著名英國哲學家、古典經驗論的始祖。法蘭 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st Viscount St Alban,1561 年 1 月 22 日—1626 年 4 月 9 日)(神智學認為他是傳奇的聖日耳曼伯爵)在 他的著作《新亞特蘭蒂斯》(The New Atlantis)(1627)中描述了一 個潛在的未來文明,它生活在一塊叫做 Bensalem 的土地上。 第一個根本種族 — Polarian:他們是“以太”,即他們是由以太物質 組成的。它們像變形蟲一樣通過分裂來繁殖。當時地球還在冷卻。第一 座從波濤洶湧的原始海洋中升起的山是須彌山(Mount Meru)。 第二根本種族 — Hyperborean:生活在一個叫 Hyperborea 的地方。皮 膚呈金黃色。Hyperborea 包括現在的加拿大北部、格陵蘭島、冰島、斯 堪的納維亞半島、俄羅斯北部和堪察加半島。由於地球尚未形成軸傾斜, 因此屬於熱帶氣候。他們的大陸的深奧名稱(esoteric name)是 Plaksha。他們自 Kimpurshas。它們通過出芽繁殖。 99


第三根本種族 — 利莫里亞(Lemurian):是第一個擁有肉體的種族, 被描述為居住在“失落的大陸” 利莫里亞是三眼巨人的黑色種族。據 說,這片大陸曾經存在於現在的印度洋和太平洋所在的地方。現代神智 學家將利莫里亞視為真正的古代Gondwana超級大陸。利莫里亞的深奧名 稱是“Shalmali”,根據神智學家的說法,它具體存在於現在印度洋的 很大一部分,包括澳大利亞並延伸到南太平洋。最後的遺跡是澳大利亞 大陸、新幾內亞島和馬達加斯加島。 第四根本種族 — 亞特蘭蒂斯:出現於大約 4,50 萬年前的非洲,起源 於利莫里亞種族的第四個亞種族。利利莫里亞人(Lemurian)曾殖民非 洲的一部分,現在阿散蒂人居住於此。神智學家相信亞特蘭蒂斯根源種 族是由“Chankshusha Manu”物理繁殖的。早期亞特蘭蒂斯人在非洲發 展起來後,他們遷徙並在亞特蘭蒂斯大陸殖民。亞特蘭蒂斯的深奧名稱 是“Kusha”,亞特蘭蒂斯的根源種族具有蒙古族特徵,他們一開始有 金棕色皮膚,由於一些亞特蘭蒂斯人遷移到美洲和亞洲,他們逐漸演變 成紅色的美洲印第安人、棕色的馬來亞人和黃色的蒙古人種——以及一 些群體在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被稱為“橄欖色皮膚”的地中海人 種。 第五根本種族 — 雅利安人:人類目前處於第五或雅利安根源種族,神 智學家認為該種族是從之前的第四根源種族(亞特蘭蒂斯)產生的。因 此,第五根本種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約 10 萬年前的亞特蘭蒂斯。意 思是,後來在大約 10 萬年前轉世為第一批雅利安人的人們的“靈魂”, 在 100 萬年前在亞特蘭蒂斯人的身體中開始了他們的轉世週期。 雅利安人的根源種族是由古代智慧大師之一 Vaivasvatu Manu 繁衍出來 的。雅利安人種是白色的,因為它起源於亞特蘭蒂斯第四亞種(最初的 閃米特人)的一個特定部落,該部落皮膚白色,生活在亞特蘭蒂斯東北 部的山區。第五根本種族的起源發生在第四根本種族居住在亞特蘭蒂斯 的末期。這些移民中的一小部分從主體中分裂出來,向南來到內海之濱, 那裡是當時青翠茂盛的撒哈拉沙漠,在那裡他們建立了“太陽之城” (City of the Sun)。 第六根本種族暫未定名:據 CW Leadbeater 報導,神智學會將在“古代 智慧大師”的指導下在下加利福尼亞州建立一個殖民地。這將在 28 世 紀進行,對第六根種族進行密集選擇性優生育種。 Morya 大師將以肉身化身,成為這個新根種族的 Manu 或“祖先”。人們 100


進一步相信,到那時,世界將由核能提供動力,並且將有一個由凱撒大 帝轉世的人領導的單一世界政府。 此外,數萬年後,太平洋上將出現一塊新大陸,成為第六根種族的家園。 San Andreas斷層以西的加利福尼亞州將與北美大陸分離,成為新大陸 東海岸外的“加利福尼亞島”。 第七根本種族暫未定名: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未來的幾百萬年裡,第七 根本種族將從第六根種族的第七個亞種族中崛起,並出現在第六根種族 將居住的未來大陸上,這塊大陸將起源於太平洋。他們將居住的大陸被 神秘地稱為“Pushkara”。 人智學對於摩尼教的看法,就是與上述分野中的第六根本種族有關。 人智學認為,在摩尼教的傳說中,我們有一個檢驗的起點。這就是聖殿 傳說。所有這些精神都通過傳說神秘地表達出來。《麻內傳奇》(The Legend of Manes)是一個超感性真理的傳奇,一個強大的宇宙傳奇。 黑暗之靈想要襲擊光之國。他們來到邊境進行襲擊。然而,他們卻一事 無成。現在他們就要受到光之國的懲罰了。但在光之國,只有美好。因 此,黑暗惡魔只能通過善行受到懲罰。因此,光之國的精靈們奪走了自 己王國的一部分,並將其融入到了黑暗之國之中。從而產生酵母,可以 說,進入了黑暗王國,產生了一種漩渦。死亡進入了它,從而吞噬了自 己。現在它的內部已經埋藏著毀滅自身的種子。然後,從光之王國中誕 生了原型人,人類必須與黑暗王國混合併戰勝它。 這裡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如下:其背後是對邪惡的解釋,我經常將其解 釋為神智學的解釋。什麼是邪惡?只不過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好事而已。 舉一個Steiner經常引用的例子,讓我們假設我們必須與一位鋼琴演奏 家和一位優秀的鋼琴技師打交道,兩人在各自的領域都很完美。首先, 技術人員必須製造鋼琴,然後將其交給鋼琴演奏家。如果後者是一名優 秀的球員,他會適當地使用它,並且兩者都同樣出色。但如果技術人員 而不是鋼琴家進入音樂廳並開始敲擊,那麼他就來錯地方了。好事可能 會變成壞事。所以我們看到,邪惡只不過是放錯了地方的善。 筆者嘗試以更簡單的方法演繹,等於熱天穿羽絨, 羽絨本身原本是好 東西。 在遠古時代,在亞特蘭蒂斯和利莫里亞,所有知識都部分受到高於人類 101


的知識的影響。直到我們這個時代,人類才成熟到了一個階段,他們作 為兄弟,經歷了自利穆里亞種族中期以來的所有階段。在第五根本種族 中,來自上方的靈魂引導撤退,讓它走自己的路。在神秘主義中,靈魂 被稱為母親或Isis。父親是導師或Osiris,代表著傾注的神性。他是啟 示者。靈魂孕育或接受。靈魂就是母親。 在第五次根本種族期間,父親退出了。然後靈魂就成為寡婦。後來變得 完全獨立的靈魂被神聖果子(Divine Fructifier)Manes((羅馬)陰 間的諸神)指定為寡婦。然後Manes稱自己為兒子,正是他讓靈魂做好 了獨立的準備。來自他的一切都是對靈魂神聖靈性之光的召喚,是靈魂 對一切並非來自靈魂本身的事物的反抗。“你必須剝去一切外在啟示, 一切外在權威傳遞給你的東西。然後你必須成熟起來才能看到你自己的 靈魂。 相反,神學家奧古斯丁主張這樣一個原則:除非天主教會的權威迫使我 這樣做,否則我不會相信福音書的真理。 但浮士德說:“我們只會在自由中接受教義。” 這在《浮士德傳奇》 中得到了通俗的呈現。路德是權威原則的繼承者。相反,浮士德依靠靈 魂內在的精神之光來支撐自己。路德向魔鬼的頭扔了一個墨水瓶。浮士 德與邪惡簽訂了契約。 神聖果子Manes的果實今天就是人類的生命。形態就像一顆種子一樣, 是從月球紀元中誕生的。在那個時代,進化就是人類的生命。現在這是 它的外殼,它的形式。在生命與形式的交匯中,另一個同時被給予。早 期時代的善與新時代的善結合在一起。這同時也提供了物質顯現的可能 性,顯現存在的可能性。這就是摩尼教的教義。 Manes說他是保惠師、聖靈、寡婦的兒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意味 著他將為第六根本種族的人類將由他們自己、由他們自己的靈魂之光所 領導的時代做好準備。Manes將創造一條重疊的溪流,一條比玫瑰十字 會(Rosicrucians)的溪流更遠的溪流。Manes之流流向自基督教創立 以來就一直在準備的第六根本種族。基督教將以完美的形式出現在第六 根本種族中。 有興趣深入了解的話, 請參閱原著: https://www.amazon.sg/Mani-Rudolf-Steiner-ManichaeismAnthroposophy/dp/1621481085 102


參考自: https://anthroposophy.eu/Manicheism https://rsarchive.org/Lectures/Manich_index.html https://rsarchive.org/Lectures/GA094/English/SGP1978/19060526p 01.html https://southerncrossreview.org/116/steiner-manicheism.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ot_race https://www.theosophy.world/encyclopedia/root-races https://www.unariunwisdom.com/the-seven-root-races/ https://en.anthro.wiki/Mani_%28initiate%29 https://www.miekemosmuller.com/en/blog/manichaeism-from-theanthroposophical-point-of-view

103


17- 宣教活動不為人知的一面 景教是耶穌基督信仰裏面其中一個派別,起源於今日敘利亞,由敘利亞 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聶斯托留(Nestorius)於公元 428 至 431 年之間 創立,在波斯建立教會。所以景教的正式名稱是聶斯托留派教會 (Nestorian Church)。 景教的教義包括拒絕使用“Theotokos”(上帝 - 承載者)這一稱號, 該稱號用於耶穌的母親瑪利亞,這表明他更喜歡基督兼具神性和人性兩 種本性的鬆散聯合的概念,而不是他們完全體聯合的概念。這使他與亞 歷山大的區利羅(Cyrillus Alexandrinus,376 年—444 年 6 月 27 日) 和當時其他著名的教會人士發生衝突,他們指責他為異端。 被天主教會視為「異端」的狀況持續到 19 世紀末,聶斯托留本人的著 作《荷勒克拉斯的市集》(The Bazaar of Heracleides)被一名敘利 亞教士發現後,它的學說再次重新被神學家廣為探討。1994 年東方亞述 教會和天主教會簽署《在天主教會與東方亞述教會之間的共同基督論聲 明》,達成解除兩派彼此之間的嫌隙。 早在 1539 年宗教改革時,神學家馬丁·路德在他撰寫的《宗教會議及 教會論》(Von den Konzilli und Kirchen)中,十分明確地主張聶斯 托留派不是異端。當時新教還未成氣候,所以也是不夠牙力,況且路德 本人亦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請注意,從來,裁定何者為正統,何者為異端的整個過程中,上帝是從 來都沒有參與,完全都是由人說了算。況且,上帝亦未曾授權誰去說了 算,這些事從來都與神無關,人下結論之後,上帝亦從來未有親自出來 確認過。無可否認,"異端"一詞是一件非常有用的政治工具。 431 年,聶斯脫裡試圖在以弗所會議上為自己辯護,但卻發現自己被大 多數主教正式譴責為異端,並隨後被逐出教區。根據他自己的要求,他 退休到安提阿或其附近以前的修道院。435 年,狄奧多西二世將他流放 到上埃及,他在那裡一直生活到大約 451 年,極力捍衛自己的觀點。 他在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主要捍衛者,狄奧多勒(Theodoret of Cyrus) 最終也同意在 451 年迦克墩公會議(Council of Chalcedon)期間對 他進行詛咒。 到了 5 世紀末,聶斯脫裡派遣信眾遷往波斯,曾先後以迦勒底教會或亞 104


述教會名義宣教,大本營一度遷往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盛極一時。此 後,景教被傳到中亞等地,至6世紀末,已盛行於突厥、康居等等。 第一個有記錄的基督教傳教團是由一位名叫阿羅本(Alopen)的敘利亞 僧侶率領的。唐代貞觀九年(635年),大德(主教)阿羅本率聶斯脫 里派傳教團從波斯抵達唐朝首都長安。唐太宗命唐朝宰相房玄齡到長安 西郊迎接傳教團,並親自會見了阿羅本主教,波斯人將景教傳入大唐, 其寺院一開始叫波斯寺,後來發現出自大秦(羅馬帝國)後改稱為大秦 寺,在《唐會要》卷四十九記載如下: 大秦寺貞觀十二年七月,詔曰:「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 濟群生。波斯僧阿羅本,遠將經教,來獻上京。詳其教旨,元妙無為。 生成立要,濟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所司即於義寧坊建寺一所,度僧 廿一人。」天寶四載九月,詔曰:「波斯經教,出自大秦。傳習而來, 久行中國。爰初建寺,因以為名。將欲示人,必修其本。其兩京波斯寺, 宜改為大秦寺。天下諸府郡置者,亦准此。」。唐貞觀十二年(638 年),景教為唐朝所認可,唐朝政府資助其在長安義寧坊修建寺院(教 堂)。唐高宗年間,阿羅本被奉為鎮國大法主。 雖然當時的皇帝唐太宗歡迎並資助阿羅本主教建立教堂,但他並不信仰 景教,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他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及道教徒。太宗給 予了這次使團官方寬容,並邀請基督徒為皇家圖書館翻譯他們的經書。 這種寬容被太宗的許多繼承者所遵循,使得東方教會在中國蓬勃發展了 200多年。 漢地景教的名稱為教徒自己所取,唐建中二年(781)吐火羅人伊斯出 資於長安義寧坊大秦寺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內有“真常之道, 妙而難名,功用昭彰,強稱景教”數語,可能是取光明輝煌的含義。唐 朝時曾一度在長安興盛,並在全國都建有“十字寺”。清末著明的社會 活動家,洋務運動的鼓吹者美籍傳教士李提摩太在研究景教碑後認為 “景教碑書字之呂秀岩,即金丹教祖純陽祖師呂岩洞賓。 此外,唐人稱景教教祖為“景尊”、教徒為“景士”和“景眾”、教會 為“景門”、其教化之力則為“景風”或“景力”。 唐武宗會昌廢佛,景教同時被禁止。後來衰微,元朝再度傳入,教徒與 來自歐洲的天主教基督徒並稱為“也裡可溫”。元亡後,再次衰落。

105


由於皇帝唐太宗信仰耶穌為道教英雄和儒家聖人,並將道教、儒教、佛 教、瑣羅亞斯德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其他中東宗教的元素融入他的 個人宗教中,並通過法律強制執行,要求臣民實行寬容。阿羅本和唐太 宗互相尊重,並且阿羅本可能認為高度融合的中國基督教形式是有效的 宗教信仰,或至少因此有足夠的優點被容忍,以及其他宗教,如道教和 猶太教。由此可見,包容還是排他,都要視乎形勢。 在阿羅本的時代,大秦景教經典已經有多達 530 部。把這些景教經典文 獻從敘利亞文翻譯成漢文,實在是一項十分艱鉅的工程。 阿羅本創作並翻譯了《序聽迷詩所經》,其“最大的特色在於它對景教 教義的闡發,經卷依次介紹了上帝的救世之法,從創造論的角度論述造 物主的形象……”還創作翻譯了《一神論》等教理文本。 景淨作為阿羅本的得力助手,熟讀經典。中文基礎極為紮實,文筆流暢。 他受命翻譯了聖經、《敬禮常明皇樂經》、《宣元至本經》、《志玄安 樂經》等 30 部(卷)景教經典文獻,出版一些信道基要的書籍,系統 介紹景的基本教義,包括上帝創世、原罪論、末日論等等,初步建立了 景教的信仰理論體系。 1908 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在敦煌鳴沙山石室發現《景教三威蒙度讚》 (也稱《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讚》),以低價購入並帶到巴黎。《大秦景 教三威蒙度讚》是景教徒敬拜時頌念的《經》、《讚美經》。此寫本是 唐代僧人景淨在 760 年翻譯 635 年阿羅本傳入中國的景教經文。「三威」 指聖父阿羅訶、聖子彌施訶(彌賽亞)和聖靈淨風王三位一體。內容如 下: 無上諸天深敬歎,大地重念普安和。人元真性蒙依止,三才慈父阿羅訶。 一切善衆至誠禮,一切慧性稱讚歌;一切含真盡歸仰,蒙聖慈光救離魔。 難尋無及正真常,慈父明子淨風王;於諸帝中為師帝,於諸世尊為法皇。 常居妙明無畔界,光威盡察有界疆。自始無人嘗得見,復以色見不可相。 惟獨純凝清淨德,惟獨神威無等力,惟獨不轉儼然存,衆善根本復無極。 我今一切念慈恩,歎彼妙樂照此國。彌施訶普尊大聖子,廣度苦界救無 億。 106


常活命王慈喜羔,大普躭苦不辭勞。䫟捨群生積重罪,善護真性得無繇。 聖子端任父右座,其座復超無鼎高。大師䫟彼乞衆請,降栰使免火江漂。 大師是我等慈父,大師是我等聖主,大師是我等法王,大師能為普救度。 大師慧力助諸羸,諸目瞻仰不蹔移。復與枯燋降甘露,所有蒙潤善根滋。 大聖普尊彌施訶,我歎慈父海藏慈。大聖謙及淨風性,清凝法耳不思議。 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一卷 現在已經被譜上樂曲,作為一首聖詩,在Youtube可以找到。 當時入華的景教教士確實做了很多紥實的文字工作,在佈教上更是不遺 餘力,他們的宗教熱情也令讀到這段歷史的人為之動容。 但是,事情却又有另一面,而且這方面的意見是來自西歐的歷史學界, 反而在華人圈子裏則甚少提及。按照常理,西方人也沒有理由自己抹黑 自己的。好像日本右翼愛用的一個詞語 — 自虐史觀。 《戰車御手》(The Charioteer)一書的作者Jemahl Evans揭開了歷史 上第一件有記錄的國際工業間諜案。 公元 541 年爆發的瘟疫肆虐了人民,造成部分地區 50% 的死亡,經濟 也陷入癱瘓。與薩珊波斯和意大利哥特人的衝突幾乎持續不斷,進一步 耗盡了帝國的國庫。公元 550 年,羅馬帝國陷入危機:對西方的重新 征服陷入停滯,查士丁尼皇帝恢復羅馬古代輝煌的夢想似乎注定要失敗。 後來,兩名景教僧侶出現在君士坦丁堡,並提出了一個可以拯救帝國的 計劃。他們知道一種從中國竊取絲綢秘密的方法。 陷入這場危機的是兩位景教僧侶,他們是來自在波斯和印度西部沿海建 立的東方教會的基督徒,他們為查士丁尼提供了在希臘製造絲綢的方法。 蠶卵可以在Procopius稱為“Serinda”的地方購買,然後帶回羅馬。 Serinda的確切位置尚不清楚。 查士丁尼和他的秘書Narses明白景教僧侶提議的含義。這一下子增加了 帝國的收入,同時卻耗盡了薩珊王朝的金庫。連接古代世界的一系列廣 107


泛的貿易路線(現在被稱為絲綢之路)給羅馬帶來了瘟疫,但同時也是 一個機會。自奧古斯都時代以來,羅馬皇帝一直試圖控制用於絲綢和運 出帝國的黃金數量,突然查士丁尼有機會永遠結束貿易。 公元550年左右,一個傳教團與景教僧侶一起返回東方,他們購買了蠶 卵,並將它們藏在裝滿稻草的竹竿中,以使其處於休眠狀態。一旦蠶卵 被走私回君士坦丁堡,它們就被孵化出來,拜占庭絲綢業誕生了。即是 說,走私活動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 最終,拜占庭絲綢業的建立並沒有產生皇帝所希望的影響。當然,花在 中國絲綢上的錢幣數量減少了,查士丁尼的國庫也從中受益,但貿易並 沒有消失。 很多時,有些聽起來冠冕堂皇的故事其實並不等同於真實發生的情況。 參考自: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trade-secrets-from-nestorianmonks-donald-trump-via-glasgow-kerr/ https://www.grunge.com/583908/the-untold-truth-ofnestorianism/ https://www.historiamag.com/stealing-the-secret-of-silk-thefirst-international-industrial-spies/ https://bethkokheh.assyrianchurch.org/articles/235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muggling_of_silkworm_eggs_int o_the_Byzantine_Empire https://www.historicmysteries.com/silk/ https://www.chinasimplified.com/2015/05/04/the-mystery-ofsilk-and-the-worlds-first-intellectual-property-theft/ http://www.kaogu.cn/en/News/Academic_activities/2018/0624/6233 4.html

108


18- 聖德太子信仰之謎 聖德太子(しょうとくたいし,574 年 2 月 7 日—622 年 4 月 8 日)是 日本數一數二的明君,特別是對於推動佛教方面的貢獻,更是為後人所 津津樂道,不過有一點十分特別,因為在位者一般都稱做天皇,為何不 索性叫聖德天皇?這一點也是聖德太子獨一無二的地方。 雖然有實質上管理着國家,但在名義上,當時的執政者是推古天皇 (554 年~628 年 4 月 15 日),由於父親是 29 代的欽明天皇,因有父 系血脈成了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的天皇。在她即位之初,推古天皇立 聖德為皇太子,總攝朝政。推古天皇在位 36 年間,以聖德太子為中心, 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是謂推古朝改革。日本從他開始,大量的隋化, 為日後的唐化運動,亦即「大化改新」奠定基礎。 聖德太子之父是推古天皇的同母兄用明天皇,聖德太子之母是推古天皇 的異母妹(而且聖德太子之母與推古天皇兩人的生母是親姐妹)。在竹 田皇子去世後,聖德太子成為了與推古天皇的血親中的最親信的人。 作為推古天皇時的攝政大臣,聖德太子與蘇我馬子共同執政。聖德太子 在國際局勢緊張的情況下派遣遣隋使,引進中國的先進文化、制度,制 定“冠位十二階” 和十七條憲法,意圖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 國家體制。聖德太子篤信佛教,其執政期間大力弘揚佛教。 冠位十二階(冠位十二階/かんいじゅうにかい)確立於 603 年,是日 本飛鳥時代確立的一個冠位制度。聖德太子立定的「冠位十二階」,各 以的濃淡兩色的「紫、青、紅、黃、白、黑」六種顏色,來代表「德、 仁、禮、信、義、智」。 《十七條憲法》是在推古天皇 12 年(604 年)所制定的 17 條條文。內 容與今日的《日本憲法》不同;作為朝廷官僚貴族的道德戒條,條文體 現中國諸子百家及漢傳佛教思想。為迄今所知,日本法制史上第一部成 文法典,但並非現代法律意義上的憲法。 《十七條憲法》最集中地反映了聖德太子的政治思想。《十七條憲法》 重點放在“和為貴”、“崇君”、“公正”與“尊三寶”上。和為貴是 為了緩和豪族之間、豪族與皇族之間的矛盾;“崇君”是為了樹立天皇 的權威,要求大家服從天皇的意志;“公正”是為了讓官員服從天皇統 治秩序;“尊三寶”是為了統一信仰,統一思想。 109


並且四度派遣遣隋使,607年派小野妹子,614年派犬上御田鍬、矢田部 造,建邦交,吸收先進文物制度。振興佛教,建法隆寺、四天王寺,亦 使建築、雕塑藝術得到進步;聖德太子亦親自著述《法華經義疏》《維 摩經義疏》《勝鬘經義疏》等佛經注釋,亦即三經義疏,被尊為日本佛 教始祖。採用曆法,編纂《國記》《天皇記》等史書,功績頗多。 據《日本書紀》,推古天皇二十九年辛巳春二月己醜朔癸巳(621年3月 3日)聖德太子去世,但是,據《扶桑略記》 却是廿九年辛巳二月廿二 日(621年3月20日)。聖德太子死後其子山背大兄王和白髮部王兄弟因 遭蘇我氏算計被夷滅三族,聖德太子的血統就此絕嗣。 聖德太子被稱為「日本的君士坦丁」。君士坦丁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 羅馬皇帝,他將基督教羅馬化。日後基督教變成羅馬帝國的國教,君士 坦丁厥功甚偉。君士坦丁之於耶教,就相當於聖德太子之於佛教。 傳說在他派遣小野妹子送交給隋煬帝的國書上說:「日出處天子,致書 日沒處天子,無恙。」這樁有名的故事其實並不正確,因為根據《新唐 書》記載,這封國書應是用明天皇所遞交,與聖德太子無關。 雖然是攝政,但對於文化及政治有着重大建樹,被一致公認是一位甚為 傑出的統治者,不但如此,甚至被當為菩薩看待。 《聖德太子傳曆》記載一傳說,聖德太子尚未降生時,他的母親穴穗部 間人皇女夢見一名金色神僧對她說:「我有救世的願望,想暫時寄宿在 皇妃的腹中。」並且還自稱救世的菩薩,住在西方世界。皇妃懷孕後, 變得聰睿慧敏,尤其善於辯論和領悟法理。在皇妃分娩之時,從西方射 下一道金色光芒,照亮整個皇宮。 太子6歲時,百濟國派遣禪師訪日。某天,太子說:「我想看看百濟國 進獻的經書。」敏達天皇問:「為甚麼?」太子說:「昔日,我在中國 衡山修行,聆聽佛的教誨,今天想看一看百濟進獻的經書。」並且解釋 說那是他的前世記憶。還提到曾在中國轉世數十次,今世降生皇族,是 為要出家修道,並興隆日本國的佛法。 47歲時,太子告訴大臣,中土正在興兵大戰,有一大國將要滅掉小國, 李姓將會應命出世。大隋的國運在今年就將要終結。後來預言果然應驗, 李淵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滅了隋朝。

110


或許聖德太子不止篤信佛法,還具深厚的禪定功夫,否則不會有能有此 能耐。 表面上,這位明君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但在暗地裏,却與景教有着深 不可測的淵源。 聖德太子也被稱為厩戸(うまやど)皇子、豊聡耳(とよとみみ)和上宮 (かみつみや)王。 《日本書紀》中有這樣一個軼事:她的母親穴穗部 間人皇女(公元622年2月6日))在巡視宮廷時,在馬厩前臨產,並在 那裡生下孩子。 這讓我們想起耶穌基督的誕生。 明治時期的歷史學家久米國竹指出,它類似於基督的誕生,並稱其為盛 行於唐朝都城長安的基督教教派“聶斯脫裡”(Nestorianism)。天智 天皇、天武天皇時期被大唐儒生帶回日本,付會了太子誕生的故事。 事實上,自唐朝時期基督教教派景教傳入中國以來,就有後人借用景教 來戲劇化王子誕生的說法。 聖德太子受託參政並擔任執政官,而推古天皇則擔任非行政職務。據說, 在推古王朝時期,用“天皇”這個稱號代替了一直沿用的“大王”,代 表本身並沒有移動,而是位於所有星的中心。 “天皇”這個稱號指的 是北極星,被認為適合表達不執政的意思。 據說世界上最古老的玻璃是公元前 2300 年之前製造的。通過切割來裝 飾玻璃器皿表面的技術始於公元前 8 世紀左右。在巴比倫國王薩爾貢大 帝(Sargon of Akkad)(公元前 722-705 年)時期,透明玻璃被製造 出來,並開發了一種利用切割技術將其切割成容器的方法。這項技術被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 558-331 年)的玻璃工藝所繼承,並製作 出了精美的玻璃器皿。 波斯薩珊王朝(226-651)期間,阿契美尼德時代的刻花玻璃得到進一 步發展,生產活躍。奈良正倉院內所藏的金流琉璃杯就是這種玻璃。 正倉院是一座珍藏聖武天皇寶物的校倉造建築。 根據最近的研究,它 已經建於 756 年,即皇帝去世的那一年。上面顯示的紺瑠璃杯似乎是 在 4 世紀或 5 世紀製造的。因此,如果它是在 4 世紀製造的,則需要 花費 300 到 400 年的時間,經過數百名商人之手,才能將其從波斯沿著 上面的絲綢之路帶到大和。

111


這意味著從那時起,就有了從波斯到大和的人員流動。貨物在運輸的同 時,稀有的事物、有趣的故事也通過商人的口口相傳。基督誕生於藍色 杯子製作前約 300 年。因此,即使基督誕生的故事早在聖德太子誕生 之前就通過商人之口傳入日本,從時間上來說也是很有可能的。 京都有一片土地,叫做"太秦"(うずまさ)。 太秦是羅馬帝國的中文 名稱。 由秦始皇於公元前 221 年建立的秦國通過波斯人吸收了許多西 亞文明。在中國人的眼裡,太秦與秦國可能是同處西方的相關國家。 公元前 207 年,秦朝滅亡。 據說,這些破敗的人,有的逃到了朝鮮, 生活在秦、漢。這些人的首領是弓月君(ゆづきのきみ),這個家族在 應神天皇統治時期大量來到日本。弓月君是秦氏的祖先,也被稱為融通 王。相傳他是秦始皇的第五世孫,後被賜姓波多。 當研究這個“弓月”(ゆづき - Yutsuki)的含義時,有研究人員說 “Yuzuki”的意思是"ユダ"(猶大支派 - Judah),而太秦(うずま さ - Uzumasa)中的“Uzu”具有相同的含義。太子去世後,他的心腹 秦河勝為了紀念他,在太秦建立了廣隆寺。 據說,秦氏(はたうじ Hatauji)的“Hata”也來自希伯來語“族長”,意思是主教。 在景教中,Hata 是所有教會主教的名字。據說 Uzumasa 來自希伯來語 “ish-masha”,意思是耶穌。因此,秦氏說他可能是一名猶太人景教 信徒。 "到了第六個月,天使加百列奉神差遣,往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去,到了 一個童貞女那裡,她已經和大衛家一個名叫約瑟的人訂了婚,童貞女的 名字是馬利亞。天使進去,對她說:“恭喜!蒙大恩的女子,主與你同 在!”她卻因這話驚慌起來,反覆思想這樣祝賀是甚麼意思。天使說: “馬利亞,不要怕!因你已從神那裡蒙了恩。你將懷孕生子,要給他起 名叫耶穌。"(路加福音 1 :26-31) 在平安時代的王子傳記《聖德大志傳歷》(聖徳太子伝暦(しょうとく たいしでんりゃく))中記載,有一天,穴穗部間人皇女夢見了一位金 光閃閃的僧侶。事實上,其實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出現並進入她的口中, 說道:“我想藉用你的肚子”,公主就懷上了王子。明顯就是耶穌降世 的翻版。 上一章提及過一段歷史,從早期教會開始的基督教會逐漸退化,最終向 宣教領域的女神崇拜妥協,開始崇拜瑪利亞為聖母。君士坦丁堡主教聶 112


斯脫裡對此提出了嚴厲批評。爭議極其激烈,各種政治猜測交織在一起, 加深了混亂程度。為了解決混亂,教會召開了一次普世大公會議。結果, 聶斯脫里(Nestorius)被宣佈為異端,並被逐出教會。這告訴我們, 即使是教會也面臨著極度腐敗的危險。 431 年,他被這次主教會議宣佈為異端,並被逐出主教職位。教會對景 教的迫害非常可怕,如果他們返回家鄉,就會被立即處死,信奉景教的 人也不能返回家鄉。這也是景教繼續向東傳教部的分原因。傳教路線擴 展到波斯、印度和中國。 當時,有很多被稱為移民的人來自朝鮮半島,如果其中有一些是景教徒 也就不足為奇。它與所處身時代非常吻合。沿著絲綢之路而來的商人擁 有金融權力和政治權力。然而他們卻避開了京城,在偏僻的地方安靜地 生活著。聖德太子可能是一位景教徒,或者是景教徒的保護者。 有關的說法還有很多,例如: ~ 秦氏就是聶斯脫里主義(Nestorianism)(景教)(太秦景教)猶太 人,並且是失落的 12 支派。 ~ 秦氏是實力雄厚的移民家族,於 6 世紀,經過羅馬→秦→朝鮮到 日本(?)太秦是秦氏創建的都城。 ~ 基督教、猶太教、瑣羅亞斯德教、密特拉教、薩滿教等的信息仍 然保留在建於公元 1 世紀的神社和寺廟中。 ~ 關鍵人物是秦河勝(廣隆寺創始人)。秦河勝信奉的大避大神供 奉於大避神社(おおさけじんじゃ)。漢字"大闢"的讀音與大衛 (David)差不多。 ~ 秦河勝關聯的數字[12]: 祭典於 9 月 12 日舉行,祭祀船隻有 12 艘,負責祭祀的神社有 12 戶, 大鳥居前有 12 級石階,祭品有 12 條魚和 12 個蘿蔔。12 在基督教中是 一個神聖的數字:12 失落部落、12 門徒 日本天台宗延曆寺常行三昧堂的守護神、玄旨歸命壇的本尊為摩多羅神 ( またらじん - matarajin ) ,和波斯神密特拉(mitras)讀音相 似,證明秦氏來自中亞。密特拉的實際形態是古代雅利安宗教、瑣羅亞 113


斯德教的太陽神,羅馬、印度、密特拉的太陽神。 ~ 秦河勝是一位景教猶太人,他引入了密特拉神,將古老的基督教 雕刻到了每一座寺廟中。 ~ 廣隆寺隱藏的十字架。廣隆寺由秦河勝於 622 年建造,最初不是 一座佛教寺廟,而是一座基督教教堂。供奉的彌勒菩薩是隱喻密特拉崇 拜的象徵,它是根據信仰密特拉教的古代國家中常見的“天狼星神聖方 位角”而建造的。 ~ 秦氏來自中亞,他們將景教帶到了日本,為古都平城京(當作耶 路撒冷)的繁榮做出了貢獻。 是耶非耶?筆者亦不會無恥到憑一己的見識隨便下結論,這項任務還是 留級有此資格的大德去完成好了。 參考自: http://beaverland.web.fc2.com/oldhist/persia2.html http://beaverland.web.fc2.com/oldhist/persia4.html https://kotobank.jp/word/%E8%81%96%E5%BE%B3%E5%A4%AA%E5%AD%9018334 https://note.com/honno_hitotoki/n/n167d843157a3 https://arinopapa.arinomamachurch.com/archives/1072 http://blog.livedoor.jp/s_feildsforever0805/archives/16384617. html https://www.toyoseikico.co.jp/blog/4268/ https://core.ac.uk/reader/56659660 https://stopbrainhacking.blog.fc2.com/blog-entry-642.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5%BE%B7%E5%A4%AA%E5%A D%90 https://baike.baidu.hk/item/%E8%81%96%E5%BE%B7%E5%A4%AA%E5%AD% 90/22122 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20/24862

114


19- 空海大師與景教的邂逅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義也相當深奧,而且流派眾多,據說是因為 適應不同根器的人,因此有八萬四千法門的說法。但是,若要粗略地作 一區分,基本上也可以分為三種: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和金剛乘佛教。 若然以實踐方法來區分,則可以分為兩種:顯宗與密宗。上座部佛教和 大乘佛教都屬於前者,金剛乘佛教則屬於後者。 顯宗,顧名思義就是比較公開的,而密宗却是十分秘密的,內容一向是 禁止隨便向外人透露。正是因為這個原故,後者往往都帶着一些神秘感, 吸引不少人去研究,其中有不少人是為着求解脫、為斷煩惱,但亦有一 些人是出於好奇心而慕名而至。不過,即是被好奇心驅使也好,日後也 會因為學了一些智慧而潛移默化,逐漸走上求法之路,所以,這種所謂 吸引也不失為一種方便法門。正如不少佈道家也懂得利用脫口秀 (talk show)來進行宣教,道理也是一樣。 金剛乘或密宗的教義與大小乘佛教同樣是建立在三法印之上,為了希望 迅速成佛,所以在修習大小乘共同道,在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上以 「持咒」、「觀想」等來修習止觀,從而迅速積累福德和智慧二種資糧。 三法印即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項標準,用這三項標 準來驗證教說是否屬於佛教正法,有如世間用印信來印證,故名法印。 金剛乘或密宗又可稱為真言乘、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等。因該宗依 理事觀行,修習三密瑜伽(相應)而獲得悉地(成就),故名。三密即 是身,口、意。密法又分為東密與西密,在中土流傳的,就是東密,在 西藏流傳的,則是西密。目前,漢傳佛教的密宗只保留在日本,在中國 已經失傳。而在藏傳佛教中密宗則占主流。 東密又稱唐密,由唐朝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傳下來的。 不空三藏將密教傳給漢人惠果阿闍梨,惠果再將金、胎兩部密法傳授予 日本僧人空海(弘法大師)。惠果之後,中國之唐密因為經歷會昌法難 和五代變亂而漸至失傳。 幸好惠果生前已囑咐空海將密宗重要經典法器帶到日本,保存下來,否 則此法脈傳承很可能因此而斷絕。空海把中國的密教傳到日本,遂使密 教在日本大盛,開創了具有完整體系的真言宗。可以說,空海就是日本 真言宗的開山祖師,日本的高野山就是日本真言宗的發源地。

115


日本佛教真言宗創始人空海(日語くうかい Kūkai,774 年-835 年) , 俗名佐伯直,乳名真魚,灌頂名號遍照金剛,諡號弘法大師。曾於公元 804 年到達中國,遍訪名寺,曾到洛陽白馬寺參訪學習,又在長安青龍 寺拜中國密宗大德惠果大師為師,盡得漢傳佛教密宗真傳。傳承了金剛 界與胎藏界二部純密,被惠果阿闍梨授為八代祖。 806 年回國,創立佛教真言宗(又稱“東密”)。著有《文鏡秘府論》、 《篆隸萬象名義》等書,保存了不少中國文學和語言學資料。此外,由 空海編纂的《篆隸萬像名義》,則是日本第一部漢文辭典,對唐朝文化 在日本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另一部重要著作《文鏡秘府論》, 不僅促進了日本對唐朝文化的理解和吸收,而且是瞭解漢唐中國文學史 的重要資料。 空海將密宗區分為「純密」與「雜密」,見其所著《三學錄》。弘仁 14 年(823 年)獲賜東寺為真言密教道場,後稱東密,以別於稱作台密的 天台宗。承和二年三月二十一(835 年 4 月 22 日),空海在高野山圓寂, 享壽 61 歲。 傳說空海參考梵文,將日文字母以平假名排序成陣。此外,他亦是有名 的書法家,與嵯峨天皇、橘逸勢共稱三筆,著名作品為《風信帖》,另 著《文鏡秘府論》。 空海於延歷十六年(797)12 月著述《三教指歸》。在那之前,人們以 為空海於京城大學館學習儒學,其對道教也頗有興趣,或許對佛學並不 感興趣。該書可以說是他的信仰宣言。 自《三教指歸》中發表信仰宣言起到入唐求法為止的大約 7 年,是空海 人生經歷的空白部分。這空白了的 7 年,很有可能是他在積極地做著各 種準備的 7 年。據《禦遺告》記載,空海曾在夢中受教,大和國高市郡 久米寺東塔下藏有《大日經》。這是空海首次接觸密教。 其實,空海在唐時間雖然有兩年,但實際上跟隨師父惠學佛的時間只有 半年而已。惠果的徒弟多達千人,甚至連入大阿阇梨之門都極其不易。 在已經獲准的入門弟子中,已師從惠果研習佛法長達 10 年、20 年的人 也為數不少。儘管如此,惠果仍將金剛胎藏兩部大法毫無保留地傳給空 海,並灌頂授阿阇梨位,獲此殊榮的除義明之外唯有空海一人。永貞元 年(805)8 月上旬,空海受阿阇梨位灌頂傳法,此時距惠果見空海還未 滿 3 個月。但是,他卻毅然在云云眾多已追隨長達 10 年、20 年的門徒 116


中選擇空海作為衣砵承繼人。由此可見,空海大師並非泛泛之輩,甚至 可以說空前絶後的奇人。 空海於來華前,為求頭腦明晰、記憶增強,而勤修求聞持法有所感應。 據其所著之《三教指歸》載,若能依此法誦真言一百萬遍,則能熟記一 切教法之文義。求聞持法全稱虛空藏求聞持法。又稱聞持法。即以虛空 藏菩薩為本尊,而為求見聞覺知之事,能長久憶持不忘所修持之行法。 相傳空海在阿波太龍嶽修持「虛空藏求聞持法」時,見明星飛入口中。 英國宗教學者Elizabeth Anna Gordon(1851年 - 1925年)自明治末期 至大正末期旅居日本多年,在她研究的前4年,也就是她對佛教和基督 教的比較研究似乎取得了巨大發展的時期。這4年涵蓋了她從 1907 年 8 月第二次訪問日本到 1910 年 10 月期間,當時她在高野山的奧之院 豎立了中國景教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複製品。 這位基督教女學者1891年訪日,上了高野山,為高野山的東方宗教神秘 氣氛所傾倒,並認為空海大師的佛教真言宗與基督教有許多相通相似之 處,比如她認為佛教的彌勒佛就相當於基督教的彌賽亞(救世主),因 此主張佛耶結合,即“佛耶一元”。大秦景教碑文用中國人熟悉的佛教 教義和文字闡述基督教教義,Gordon女士認為具有某種象徵意義,遂贈 予高野山,以體現不同宗教間的溝通和包容。 佛教裏面最注重的觀念就是諸行無常,這種說法與聖經所說是互相呼應。 "我們所注重的不是看得見的,而是看不見的;因為看得見的是暫時的, 看不見的卻是永恆的。"(哥林多後書 4:18) Gordon 女士是從宗教學的角度對空海大師的教導與基督宗教教義進行比 較,巧合地,在近代,很多研究歷史的人發現,當年的空海大師確實曾 經受過當時在大唐所流行的景教的影響,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 以下內容來自景教研究家、日猶同論研究家 Ken Joseph, Jr.的著作 《聖書の国・日本》(聖經國度 — 日本)。 空海的兒時名字寫作“真魚”,讀作「まお」(mao)。 “真魚”這個 名字確實很奇怪,但據說魚有著重大的意義,因為“魚”在希臘語中是 “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救世主”的意思。 空海於公元 9 世紀乘船前往中國(唐)。此時擔任唐朝使者的藤原葛野 117


麻呂(ふじわらかどのまろ)與秦氏有著深厚的淵源。他的母親是“秦 氏”出身,空海和葛野麻呂在同一條船上。空海到唐後,學習了影響當 時中國的“真言密宗”。此法門是不同宗教的混合體,真言宗密教祖師 不空金剛居住的長安,有景教寺院、佛教寺院、瑣羅亞斯德教寺院等。 街道兩旁道觀林立,由此看來,真言宗密教的內容與原始佛教有所不同, 是以景教、瑣羅亞斯德教、婆羅門教的教義為基礎的。可以看出影響還 是蠻大的。 而且,空海本人在中國的時候,就有機會接觸到景教。可以肯定他遇見 了名為般若三藏的人,並吸收了景教的知識。通過般若三藏的介紹,他 一定認識了住在附近的景教僧人景淨。 景淨,教名亞當(Adam),是唐代著名波斯景教翻譯家,生年不詳,在 長安將530部梵文貝葉經書中的30部翻譯了成漢文,包括《敬禮常明皇 樂經》、《宣元至本經》、《志玄安樂經》等。還參與佛經的翻譯; 《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記載有大秦寺波斯僧景淨曾和北天竺迦畢試 國法師般若三藏合譯佛經《六波羅密經》。 已故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朱謙之根據《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中的敘利 亞文,認為景淨是「真正中國景教的最高領袖……他是司鐸兼省主教並 中國總監督」。 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景淨是景教銘文的起草者,據說空海在中國獲得了 《馬太福音》、《十誡》和其他基督教文獻。例如,在他所傳授的真言 密教中,劃十字的動作是在儀式開始時進行的。即使現在,當我們 看到高野山追悼會時,他們還在劃十字。這實際上是景教徒最初在重要 儀式時劃十字的傳統遺留下來的。景教徒在為新信徒施洗時,也在胸前 畫了十字架。在天空劃十字形狀的是景教的習俗,空海接受了“灌頂” 的儀式,作為成為受人尊敬的信徒的標誌。這種“灌頂”在真言宗密宗 中是從未有過的。事實上,有人指出,這融合了基督教的“洗禮儀式” 空海在獲得了灌頂後被封號為“遍照金剛”。“遍照”的意思是廣泛地 照亮,這就是中文的“聖經”中的"同樣,你們的光也應當照耀在人前, 使他們看見你們的美好工作,就榮耀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 5:16)此外,空海的老師惠果和尚傳給他的灌頂用金屬器具也是仿製波 斯的。 據說是與景教使用香爐一樣,密宗也使用香爐。此外,在用於灌頂儀式 118


的祭壇裝飾中,天蓋背面有一個粗大的十字架。卍字香爐上有一個十字, 畫著一個卍字,但是卍字是的形狀故意彎曲了十字架的尖端。據說《新 約》是在空海創立的真言宗總寺高野山所誦讀的。 真言宗密教基本上就是佛教,但與一般佛教不同的是,它可以分為小乘 佛教、大乘佛教和真言宗密教。據說坐在宇宙中心的大日如來是教主, 他的位格與聖經中的上帝非常相似。 密宗的咒語是一種宇宙語言,《聖經》中的“太初有道”與神道教的言 靈有相似的含義。灌頂和命名的儀式來自基督教的洗禮儀式,以聖父、 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名義,將水灑了三次。 空海在當他臨終時,他對弟子們說:「別悲傷……我入定(死)是為了 侍候彌勒菩薩。56.7 億年後,我將與彌勒一起重臨到地球上。」(在佛 教中,彌勒佛出現於未來 56.7 億年。)這種相信未來“彌勒”來拯救 世人時自己會復活的信念,其實是類似於基督教的當基督再來時基督徒 將復活的說法。 日本平安時代的和歌《伊呂波歌》(いろは歌)是以七五調格律寫成, 《伊呂波歌》的作者眾說紛紜。根據《釋日本紀》中記載,《伊呂波歌》 的作者為空海大師,也有人認為作者是比空海大師時代更早的柿本人麻 呂、或是因讒言而遭貶至大宰府的源高明。它是在景教(基督教)誕生 約 500 年後寫成。 這是出自《伊呂波 Nihoheto》(『いろはにほへと』)。 色は匂へど 散りぬるを 即使是芬芳絢麗的花朵,最終也會凋零。 我が世誰そ 常ならむ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不可能永遠活著。 有為の奥山 今日越えて 今天跨越這無常的徬徨與滄桑 浅き夢見じ 酔ひもせず 當你到達覺悟世界時,你將不再有短暫的夢想,也不再沉醉於短暫現象 的世界。 119


然而,奇怪的是,這首《伊呂波歌》包含了有關基督的信息。 它被稱 為折句(おりく)”。通常的《伊呂波歌》是 7-5-6-5-7-5-7-5,所以 看起來有點奇怪,但是讓我們嘗試製作 7 行,每行 7 個字符。 いろはにほへと ちりぬるをわか よたれそつねな らむうゐのおく やまけふこえて あさきゆめみし ゑひもせ す 如何? 如果從上向下讀每一行最後面的字母,那就意味著“無罪而死” (咎(とが)なくて死(し)す)。然而,在《伊呂波歌》中,還有另 一個成語。 如果橫讀《伊呂波歌》每行的第一個字母,它就會變成 “ichiyorayaae”(いちよらやあえ)。這是希伯來語“Ish elYahweh”的意思,"耶和華是舊約和新約中唯一的神",耶和華。由於 Isi 的意思是人,所以據說它代表耶穌基督。所以,當我們把這兩個短 語放在一起時,我們得到的信息是“耶穌基督是無罪而死的”。 正如基督徒不會同意德國作家 Holger Kersten 的"Jesus Lived in India"(《耶穌在印度》)的觀點,認為耶穌到過印度,佛教徒同樣也 不會同意上述 Ken Joseph, Jr.的著作《聖書の国・日本》的論點。所 以,奉勸各位還是甚麼教都不要信,因為信甚麼都會有盲點。 凡是真理都不是要來信的,都是必需通過證語才得到。正正是論據站不 住脚,惱羞成怒,因此才會出此下策,叫你"信"。 參考自: https://ameblo.jp/chikyuuboueigun/entry-10690773788.html https://www.mikkyo21f.gr.jp/kukai-life/cat35/post-144.html http://blog.livedoor.jp/csmradio/archives/32536745.html https://www.alphapolis.co.jp/novel/322172037/425047561/episode /1519040 https://chicchic8.exblog.jp/28765634/ https://seisyo87.blog.ss-blog.jp/2011-07-10-7 https://seisyo87.blog.ss-blog.jp/2011-07-10-8 http://ccp86570.jugem.jp/?eid=853 120


https://rakusen.exblog.jp/22017189/ https://koyasan-miryoku.wixsite.com/home/blank-5 https://www.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75336 https://www.turning-japanese.info/2012/06/profile-ofnaturalized-citizen-ken.html

121


20- 由淨土宗到淨土真宗 佛教的教義是一個異常龐大的體系,裏面流派眾多,如果不將相似的流 派整理並進行歸類,便會很混亂,但是,對於如何歸類,一直都未有統 一的見解。清末楊仁山居士整理日僧凝然《八宗綱要鈔》,但亦有不同 說法,有說應分為十一家的,有說是十三家,但今天普遍的說法為十宗。 十宗也好,十三宗也好,綜合而言,各大宗派予人的感覺就是講求自力, 除了一個宗派,這個宗派可以說是最多人實踐的宗派,因為它的門檻最 低。對於現代人而言,終要日營營役役,經過勞碌的一日後已經是筋疲 力盡,又如何有足夠精力去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除了遁跡空門,潛心 修道之外,唯有達到財務自由,衣食無憂,否則,捨難取易乃是人之常 情。 所以,最實際的做法,還是修習淨土宗。但是行有餘力之時,亦可以兼 修其他宗派,但以此作為一個保險,在沒法修其他法門的時候,以專注 於唸誦阿彌陀佛作為一個後備。 淨土宗的發展歷史一般認為始於東晉慧遠。慧遠於東晉太元十五年 (390)在廬山東林寺建蓮社(亦稱白蓮社),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 彌陀像前立誓,這是佛教史上最早的結社,這一結社的目的就是專修 “淨土”之法,以期死後往生“西方”。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 為使廣大信眾更好的崇信佛法,慧遠大師還依據《阿彌陀經》、《無量 壽經》、《觀無量壽經》和《往生論》,創建了口唸“阿彌陀佛”四字 真經,即可往生阿彌陀佛主宰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理論和簡便易行的 修行方法。淨土宗的唸佛法門就是由此時正式開始,到今時今日,已經 是整個東亞最盛行的一種信仰。 其實,這種模式的修行方法的起源比慧遠更早。淨土思想的歷史淵源傳 自古印度大乘佛教,如兜率內院彌勒佛淨土、東方妙喜世界阿閦佛淨土、 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淨土等。但在中國淨土宗的意思,是希望能到達阿 彌陀佛的極樂淨土為信仰核心。 然而,有學者研究,就和上一章所講的真言宗一樣,這些內容都是來自 景教的。

122


阿彌陀佛信仰和《聖經》中所宣揚的,耶穌基督信仰的本質非常相似﹐ 基本上有三個共通點。 第一個共同點是兩者都叫“生命”和“光”。在《阿彌陀經》中,阿彌 陀佛被描述為“無量壽”(永恆的生命)和“無量光”(永恆的光明)。 據說在梵文中,“無量壽”是“amitayus”。“無量光”稱為 “Amitāba”。兩者的開頭都是“阿彌陀 - amita”(無量),所以 “Amita”是具有這兩個的實體⇒Amida 是一個語音等價物,即是說,它 一定被稱為和讀作“阿彌陀佛”。然而,基督也被稱為“生命”和 “光”。"生命在他裡面,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翰福音 1:4) 第二個共同點是兩人都在經歷著人類的苦難。根據《無量壽經》記載, 阿彌陀佛是人類的替身,經過長期的精進修行。最後開悟、帶領人們走 向極樂淨土的救世主。基督也是如此。聖經上說,...耶穌基督在受洗 之後,使命就開始了,救贖的工作是藉著十字架上的流血而完成的。 第三個共同點是兩者獲得救恩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信仰。念誦“南無阿 彌陀佛”,是阿彌陀佛其他力量的加持,被視為一種接引手段。“南無” 是梵文“Naam”的語音對應詞。“Naam”的意思是“只是皈依”,“南 無阿彌陀佛”的意思是“我只相信阿彌陀佛,我皈依他。”這是一種信 仰的聲明。基督教的救恩也是“只要相信耶穌=基督”。靠認罪得救。 我們不是靠行為得救的。 上述觀點來自小島英伯牧師的《阿彌陀佛與基督的神秘關係》(『阿弥 陀仏とキリストの不思議な関係』)和川口一彥牧師《“景教”沿著絲 綢之路向東進發的基督教》(『景教』シルクロードを東に向かったキ リスト教)。 若從梵語本來的意思來分析,“南無阿彌陀佛”是梵語,它是“Naam Amidaba、Naam Amidayus”的變體。原意是“我皈依賜予無限生命、無 限恩典和無限光明的那一位。”這是一種信仰的聲明。阿彌陀佛是 “Amitayus:無量壽=永生”,“Amitaba:無量光=永恆之光”的理念。 兩者不被視為真正的人。(在聖經中,“光”是“希望”的象徵。) 有某些學者認為,作為一個宗教觀念,南無阿彌陀佛信仰始終沒有改變。 它本來是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據教會傳統說法,聖徒多馬後來去到印度 傳福音並在當地殉道。多馬是公元 1 世紀的人,年代在淨土宗誕生之前。

123


淨土宗傳入日本之後,再經過親鸞聖人(1173年—1263年)的改革,形 成了今日的淨土真宗。在經典上,除原有的淨土宗經典之外,再加上 《教行信證》、《御文章》、《三帖和讚》、《歎異鈔》。 親鸞聖人所開創的淨土真宗比淨土宗走得更前,淨土宗強調要多念佛, 視念佛是自己的功徳。浄土真宗講要聴聞名號的名義(生起本末),凡 夫是被念佛(被迴向)的存在。浄土宗的念佛人是一直追著佛跑,故心 一直是焦慮不安的。浄土真宗的念佛人是被佛抱著,被佛憶念著,不論 何時皆是「阿彌陀彿看著我、護著我、等著我」的心境。 《教行信證》的進路是"信",當你“唯信徹底”的話,“信”一定會有 “行”出來。淨土宗講唸佛的專注,淨土真宗講信心的堅定。因此,淨 土宗是不承認親鷥那一套說法的。 事實上,淨土真宗的總寺院西本願寺有一本關於景教的書籍(好像是新 約中的《馬太福音》),淨土真宗的教義和儀式都受到了景教的影響。 至於這本景教的經書的來歷,大概在空海從中國唐朝帶回來的經文和書 籍中發現的,當時在比叡山修行的親鸞上人也讀過這本書,並受到了它 的影響。 親鸞肯定讀過景教的經典,親鸞所讀的經文被稱為《世尊布施論》 (『世尊布施論』)。這本書被作為寶藏保存在西本願寺。光看這個稱 號,“世尊”二字,就會讓人想起釋迦牟尼佛。它實際上是一部7世紀 唐朝被翻譯成中文的景教經文,是亞述東方教會的基督教經文。所以, 這裡所說的“世尊”不是指釋迦牟尼佛,而是指耶穌。 其實,《世尊布施論》是來自一部名為《一神論》的景教文獻。《一神 論》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的唐朝景教寫本,為京都帝國大學講師 富岡謙藏氏所收藏,因此被著名的國際景教研究者,有「景教博士」之 稱的佐伯好郎稱作「富岡文書」。寫本首部已殘缺,可能撰於641至642 年之間。經文由三部份組成,依次為〈喻第二〉、〈一天論第一〉、 〈世尊布施論第三〉,《一神論》是全帙之總題名。所以,親鷥所持的, 就是《一神論》第三部分。 《一神論》的經文第一部分的〈一天論第一〉開篇寫道:「萬物見一神, 一切萬物,既是一神。」由至可知這是用來闡述景教的神學理論;〈喻 第二〉則運用多種比喻來解釋基督教的一神論;〈世尊布施論第三〉講 述耶穌的傳道事蹟,比如有《馬太福音》中的「山上寶訓」等內容。景 124


教經典時常借用佛教術語,這裡的「世尊」就是耶穌基督,在該寫本中 亦將耶穌的名字譯作「翳數」。 「山上寶訓」又稱「八福」: "「靈裡貧乏的人是蒙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悲傷的人是蒙福的,因為他們將受到安慰。 謙和的人是蒙福的,因為他們將繼承那地。 飢渴慕義的人是蒙福的,因為他們將得飽足。 憐憫人的人是蒙福的,因為他們將蒙憐憫。 心裡潔淨的人是蒙福的,因為他們將看見神。 使人和睦的人是蒙福的,因為他們將被稱為『神的兒女』。 為義受逼迫的人是蒙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 5:3 -10) 在淨土宗二祖善導大師(613年—681年)潛心研究的唐代長安,景教盛 行,看來大師也採納了這個景教的教義,創立了淨土宗。例如,親鸞上 人實行的肉食和婚姻(肉食帶妻),最初是來自景教僧侶的想法,被認 為是通過善道大師獲得的。 明治維新之前,親鸞上人所創立的淨土真宗是日本唯一許可僧人食肉取 妻的佛教教派,該教派許可娶妻生子的現象,客觀上促使了淨土真宗的 擴張,使其發展為日本最大的佛教宗派。 京都女子大學森田眞円教授指出,據推測,這一時期引入的景教可能對 善道產生了影響。景教是基督教的一個教派,俗稱聶思托里教 (Nestorianism),其證據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發掘。據此 《碑文》記載,貞觀九年(635 年),唐初大秦國阿羅本將景教傳入中 國,唐太宗作為賓客迎接。這座石碑是第九代德宗建中二年(782 年) 所立。 此外,由於《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敘利亞文部分提到景教僧侶已結 婚,所以受此影響的是與善道有著密切宗教關係的親鸞,他描述了佛教 的肉食和婚姻主義與景教的關係。指出“肉食與婚姻主義等的‘背景" 潛伏在景教的勢力之中。” 另一方面,親鸞出生於 1173 年,他進一步推進了法然的教義,提倡犯 罪者也應該被拯救的理論。親鸞是源賴朝和源義經的侄子。源氏繼承了 秦氏族的血統,子孫後來流傳到了很多封建領主(大名)。 哲學家梅 原猛氏說,親鸞的“人人都有惡的心”的“原罪感”,來自於他的母系 125


源氏血統。其想法與聖經的“原罪”觀念共通的,它指出所有人類生來 就有犯罪的傾向。由此可見,秦氏是景教的追隨者。 親鸞經常使用“罪惡”、“罪障”等詞,他的一首著名的自述偈唱道: “行者宿報設女犯,我成玉女身被犯。一生之間能莊嚴,臨終引導生極 樂”。他認為,人的罪業並非只是由於妄念困惑所導引,也並不限於今 生今世之所為,而是由輪迴業力宿報產生、輾轉俱來的。因此,罪對於 人類而言是一種宿命、一種必然。人人不但生而有罪,且無法依靠自身 力量消除罪業,他們只有完全依賴阿彌陀佛的悲願(恩寵)。他說: “如不依此悲願,如此不堪之罪人,何能解脫生死”! 親鸞首先要破除人們對善行(既包括世俗的,也包括宗教的)的執著, 以揭示人人罪業平等的道理。他身體力行,自稱“煩惱熾盛、煩惱具足, 非僧非俗的愚禿”,脫下僧袍、放棄戒律、娶妻生子,成為了一名“宗 教改革者”。 他認為愛欲等罪既是宿業使然,又是無法擺脫的現實。他強調:獲得拯 救的唯一途徑只有依靠阿彌陀佛的他力加持,任何妄圖依靠自身修行的 努力都是徒勞。 乍聽起來,十足十一個A貨的基督教,若然將阿彌陀佛換上耶穌基督, 教義機乎一模一樣。最重要是,在那個時代,景教早以傳入中國,再輾 轉傳播到日本實在不足為奇。之所以不索性轉信景教,可能是當地人的 先入為主,覺得佛教比較有親切感,所以,有些人就將基督教義用佛教 來包裝。 不過,始終耶穌基督是在歷史上出現過的人物,而阿彌陀佛則是一個只 能通過主觀想像去認識的人物,除非你能夠有所感應,那就作別論。 參考自: https://quasimoto2.exblog.jp/23524468/ https://ameblo.jp/gotokuhime/entry-12629040865.html https://ameblo.jp/kisa-rino/entry-10810526905.html https://ameblo.jp/shimonose9m/entry-12585322037.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0%E7%A5%9E%E8%AB%96_(%E5 %AF%AB%E6%9C%AC) https://namas45.com/info/2643988 https://kuwabara03.blogspot.com/2013/10/blog-post_14.html 126


http://www.millnm.net/cgibin/page.cgi?url=../qanda4/317eExN37LqYQ40661.htm https://detail.chiebukuro.yahoo.co.jp/qa/question_detail/q1335 835403 https://ameblo.jp/taizo-bokushi/entry-10002089701.html https://ameblo.jp/taizo-bokushi/entry-10002106593.html https://www.alphapolis.co.jp/novel/322172037/425047561/episode /1519040 http://jodoshuzensho.jp/daijiten/index.php/%E6%87%BA%E6%82%94% E6%BB%85%E7%BD%AA https://www.enpuku-ji.jp/archives/column/046/

127


結語 在西乃山上,神向摩西授與十戒,其中一項是關於拜偶像的,神說:"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麼 形象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 侍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 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記 20:3- 5) 自猶太教發展出來的基督宗教與伊斯蘭都有嚴禁拜偶像的傳統,在最初, 偶像所指的是神像、佛像,乃是聖賢、英雄的造像都是不能崇拜的。 其實,不只一神教,甚至無神論的佛教,本來也反對純粹偶像崇拜,早 期的佛教都不設造像,後來,在犍陀羅地區於孔雀王朝時傳入佛教﹐因 其地處於印度與中亞﹑西亞交通的樞紐﹐又受希臘——馬其頓亞歷山大 帝國、希臘——巴克特里亞等長期統治﹐受希臘文化影響較大﹐因此才 開始有佛像。 此外,還有多神論的神道教,同樣是實際上並沒有偶像,但卻是崇拜神 山、神石、神木等一些被認為是神所降臨過和顯聖過的自然物、或是用 鏡子、寫有神名的紙牌、御幣來作為神的象徵物,也被稱為御神體,之 後漸次與神佛習合後,有些神社才開始發展出神像。 基本上,偶像一詞的原意就是指任何造像,即是物質的,形而下的,用 來像徵一些有生命的,靈性的事物。偶像崇拜一詞來自古希臘語 eidololatria,它本身是兩個詞的複合詞:eidolon ( “圖像/偶像”) 和 latreia “崇拜”)。崇拜的意思人人都明白,但偶像一詞就比較複 雜,事實上,除了木像、石像、銅像等,還有活生生的人,竟然都會被 人封為偶像。 本來,偶像崇拜通常是指對任何一種塑像、圖像或物體的崇拜,與敬拜 一神論的神相對。偶像崇拜,是一個人對信仰着的象徵物、對象信仰的 極端。但後來,偶像崇拜也指個體對自己所仰慕的對象產生的一種欽佩 和推崇心理,以及由此而引發的一系列學習和模仿行為。 簡單來說,最初是指外在的形狀或圖像,或任何一件客觀上存在的物體, 重點於在客體(object)上,後來,偶像是用來表達,個體對於一個對 象的心理狀態,如果一件事物令我們種欽佩和推崇,令我們産生一系列 學習和模仿行為的行為,這件事物就成為我們的偶像,再引伸下去,這 128


件事物即可以是無生命的形狀或圖像,亦可以是有生命的個人,不但如 此,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崇拜一隊樂隊便是,因此,偶像一詞的定義, 重點並不在崇拜的對像,重點在崇拜者本身的態度,故此,定義的重點 就應放在作出崇拜行為的主體(subject)上。 通常,一提到偶像,多數人都會聯想到歌、影、視界當時得令,大紅大 紫的人物,甚麼青春偶像、性感偶像之類,但是,偶像崇拜的對象除了 這一類人物之外,還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 偶像是事物運動的外在動因。例如,學習雷鋒好榜樣,雷鋒就是學習的 外在動因,雷鋒就成為了偶像。被追捧的藝術家、作家、娛樂圈藝人等 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長的人。含義是仰慕的對象。偶像是被追求、被崇 拜的對象。 偶像現象普遍的存在於世界各個民族中。例如,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土著 居民一般喜歡以自然物為偶像,如石塊、河流、太陽等。東亞的土著居 民一般喜歡以人或人造物為偶像,如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英雄聖人。 中亞和歐洲的土著居民一般喜歡以思想物為偶像,如神仙、天使、魔鬼、 真主、靈魂等。雖然形式各異,但是本質都是一樣。 凡是被追求、被崇拜,乃至被模仿的,都是偶像,偶像的功能,就是令 我們放棄理性,放棄獨立思考,盲目地跟從,所以任何東西只要能夠引 發上述效應,都是偶像。 娛樂界的偶像,相對而言,影響比較輕微,極其量是決定你聽歌,看戲 的口味,但是,有的偶像是主宰着我們的三觀(指世界觀、價值觀、人 生觀),可以說,偶像崇拜是非常危險的,甚至是反人類,乃至破壞文 明的。 三觀綜合起來,就是我們的信仰。真真正正主宰人的信仰的偶像,基本 上有三種,在這裏筆者將之稱為三大偶像。 第一大偶像就是群眾。假如街上很多人都拿某特定牌子的包包,其他人 都會想買一個,不是因為有需要。很多人都喜歡穿多數人穿的服飾、剪 多數人剪的髮型,見到很多人都有紋身,於是自己也去紋身。其實,最 初帶起某一股潮流的是何許人,已經無從稽考。所是,人們所跟從的, 就是群眾。

129


群眾的意向形成市場,市場産生泡沫經濟。鬱金香狂熱(荷蘭文: Tulpenmanie)1637年發生在荷蘭,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當 時由鄂圖曼土耳其引進的鬱金香球根異常地吸引大眾搶購,導致價格瘋 狂飆高,然而在泡沫化過後,價格僅剩下高峰時的百分之一,讓荷蘭各 大都市陷入混亂。直到現在,泡沫經濟的歷史還在不斷重演,可見拜群 眾為偶像,聽群眾話、跟群眾走是不會有運行的。 從口香糖到可口可樂,股神巴菲特的成神之路就是「在別人恐懼時我貪 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意思的是要遠離群眾,拿回自己的主宰權。 很多人都是因為周圍環境都是拜佛的善男信女,於是自己也拜佛,或者, 老師、同學、上師、同事都信耶穌,順理成章地跟大隊、隨大流,自己 也快快去受洗。不管你是拜佛也好,信耶穌也好,本質是相同的,就是 你拜的不是佛;你信的不是耶穌。你是在拜群眾,你是在信群眾,你堅 信群眾、順服群眾,群眾就是你的偶像。 第二大偶像就是建制。知否耶穌是怎樣死的?是被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的 第五任羅馬長官(公元 26 年-36 年在任)彼拉多判處釘十字架而死的。 彼拉多是羅馬皇帝在猶太地的最高代表。彼拉多代表當時的建制,即是 說,耶穌就是被建制迫害致死的。 蘇格拉底是怎樣死的?雅典的法庭以不虔誠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 審判蘇格拉底。最終被 500 位公民所組成的陪審團裏,以 280 票對 220 票判蘇格拉底有罪。然後以 360 票對 140 票以不虔誠和腐蝕雅典青年思 想之罪名(原因是不相信神)判處蘇格拉底死刑。最終蘇格拉底飲下毒 堇汁而死。決定蘇格拉底有罪並判處他死刑的,就是當時的建制。 西方文化有兩大源頭,就是希伯來文化與希臘文化,希伯來文化的核心 人物就是耶穌基督,希臘文化的核心人物就是蘇格拉底。 偉大天文學家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都被宗教裁判所裁定散布異端邪 說,布魯諾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伽利略被判處終生監禁。宗教裁判 所所代表的,正正就是當時的建制。 為何要有民主選舉?為何要監察政府,因為建制是被人民所統治的,建 制是服務人民的,建制只是人民的奴僕。 竟然有人說,我讀教會學校,所以我信天主教,或我國是伊斯蘭教國家, 所以我信伊斯蘭教,甚至說,我出身佛教徒家族,所以我信佛教,即是 130


叫建制來替你去決定信甚麼,實在愚不可及。如果可以由建制來告訴我 們何者是正統,何者是異端邪說,則耶穌基督、蘇格拉底、哥白尼、布 魯諾、伽利略等,所有都是異端邪說了。 你誤會了,你信的不是天主教、不是伊斯蘭教、不是佛教,你信的,就 是建制。盲目相信建制、服從建制,則建制就是你的偶像。 第三大偶像就是"我"。在電影《一代宗師》中,趙本山對梁朝偉說: 「成敗、得失、對錯、生死,說穿了,就是 個字 — "我"。」 蘇東坡寫了一首詩:「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 金蓮」,自豪地讓書童拿去送給佛印禪師。結果,佛印看後就在後面信 上寫了一個「屁」字。蘇東坡看了之後勃然大怒,就坐船趕到佛印那裏, 一到門口,大門緊閉,門上寫着兩行字:「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假如佛印的「屁」是用來毁謗佛法的,相信蘇大人必定會海量汪涵,不 會計較,問題是這個和尚竟然膽敢冒犯蘇大人,那就真是天地難容了。 同樣地,當有人謾罵耶蘇、抵毀佛陀,褻瀆真主,實在只是雞毛蒜皮, 小事一樁。不幸地,閣下如果就是基督徒、佛教徒、穆斯林,那就大件 事了,因為這個不知好歹的傢伙所冒犯的,不是耶蘇、佛陀、真主,而 是閣下,冒犯閣下,那可得了?該當何罪?理應立即淩遲處死。所以, 在謾罵、抵毁、 褻瀆之前,就應該事先問清楚閣下是那個教的教徒, 除閣下所信的那個教之外,其他一切都是牛鬼蛇神,可以盡情侮辱,因 為不會觸動閣下神經,令閣下龍顏大怒。 因為自己是中國人,就說中華文化何等偉大,我說美國偉大、日本偉大, 我還是中國人嗎?因為自己是猶太人,就說猶太人是上帝選民,以色列 是上帝給猶太人的應許之地;因為自己是巴勒斯坦人,就說阿拉才是獨 一真主,迦南(包括現在的以色列、約旦、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為巴勒 斯坦人神聖領土。甚麼是對、甚麼是錯,就取決於自己是甚麼人。 我是基督徒,因此就要求你尊重耶穌、我是佛教徒,因此才要求你尊重 佛陀等等,一切一切,出發點就是以我為尊。天主教、東正教或新教不 能冒犯,只是因為天主教、東正教或新教是閣下的宗教;佛教、道教、 乃至一貫道不能冒犯,只是因為佛教、道教、乃至一貫道 是閣下的宗 教。冒犯了,就等於對閣下不敬,是可忍,孰不可忍?

131


當考略問題的是與非、真與假、對於錯時,裏面一旦涉及到這個"我"字, 一切都不再重要,最重要是認同閣下。不能反對某個教,只是由於這個 教是你所信的,便是事事以自我為依歸,便是崇拜自我,敬畏自我,自 我就是你的偶像。 群眾、建制、"我"就是三大偶像,若然人類不打倒這三大偶像,就無法 接近真理。出於大多數人都信某教、官方認可某派是正統、我的身分是 某某團體之類的考慮,就是崇拜這三大偶像,就是走向無知、愚昧、野 蠻。 要正視真相、追求真理,對於各種不同的說法都需要以平等的態度去看 待,既然文明社會視每個人都是平等,尊重每個人,則對每種文化、思 想、信仰亦同樣應該完全平等地看待。若是真的平等看待,理應也要懷 抱同等的誠意去認識和了解各種不同說法吧? 有見及此,除了先前出版過的各種傳統宗教與哲學的簡介之外,還有必 要了解作為西方和印度文明源頭的波斯宗教、美洲的本土宗教與哲學、 非洲的宗教與哲學,所以會分開三輯來介紹,包括:《波斯三聖 - 大 唐三大夷教 —祆教、明教、景教的學說與流佈》、《新大陸的古文明 - 美洲三大文明 —馬雅、阿茲特克、印加的驚人成就》及《我們都是 井底之蛙 - 窺探産生在遠古非洲大陸的哲學與神學》。希望透過這一 系列書籍可以令各位對不同的文明,不同的三觀有一個基本的概念。 在閱讀之前,也得先做些準備,首先就是打倒三大偶像,要打倒三大偶 像,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你現在所信的一個宗教。因為,你之所以信它, 原因正正就是來自崇拜這三大偶像。

132


133


13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