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时代55

Page 1

日新 时代

大山脚日新独中校闻

阅 读 快 乐

yue NO.55 2018/02 JIT SIN TIMES

校园活动信息、升学报导、课外活动、文学、阅读。

du

kuai

Reading is a kind of habit, perhaps is not only confined to books, Life itself is a kind of reading, but want to screening experience

le

阅读是一种习惯,或许不仅局限于书本,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阅读,但要自己筛选、体会、回味。

1

阅 读 , 可 以 改 变 人 生 的 宽 度 和 长 度

快 乐 阅 读 , 用 心 学 习


专题 报道

阅读课 文\王美贞副校长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及作家钱理群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呢?教 育就是一群爱读书的校长和老师一起带领学生阅读,就这么简单。”阅读, 与其说是一种习惯,不如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仰。阅读能带来无尽的好 处,这是众所周知、无可否定的事实。就因为这样,今年开始,教务处把阅 读课纳入正式课程,从初中部的学生开始,希望在孩子的小小心灵里播下一 颗爱阅读的种子,让种子随着时间慢慢茁壮成长。 从一开始的毫无头绪,到后来成立教师阅读小组,由小组长 - 黄顺国老 师带领大家,一起找资料及互相讨论。顺国老师和我们分享阅读课的带动及 引导方式,当中也包括了意识会谈之四层次提问法。四层次提问法涵盖 :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 : : :

记忆性问题(问事实、描述客观状态) 感受性问题(问感觉、扩大察觉空间) 诠释性问题(问诠释与经验、探寻生活经验与不同选择) 实践性问题(问价值与行动、点燃愿力与行动力)

对于从来都没有带过阅读课的我们,唯有互相学习,慢慢摸索,务必找 到属于自己的带动方式!

2


专题 报道 我们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阅读课,也就是说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六人一组。成 立小组后,每一组都为自己的组别取名字,然后选出组长、秘书及计时员。我通常会准 备短篇文章供学生阅读,在文章的尾端,我会设下二至三题的联想题。学生拿到文章之 后,必须进行独立式阅读,意思是学生需要自己默读一遍,然后自行完成联想题,并记 录在簿子里。 当每位学生都完成了独立式阅读后,接着便会开始进行小组分享。大家把自己的想 法提出来,秘书需要做记录。之后,由各组委派代表起来做报告。按我的要求,每一位 起来做报告的学生必须要以“大家好,我是XXX,我想要分享的是。。。”作为报告的 开始。必须说明的是,分享的内容没有所谓的对与错,纯属个人想法。我认为,透过这 样的分享,无形中可以训练学生,接纳他人异己的想法,学习尊重,这是阅读课所带来 的优点。 除了文章分享,我也利用阅读课来进行好书分享。学校假期时,我要学生们阅读一 本自己想要读的书,什么性质都可以,漫画也行。开学后,大家轮流分享好书。有些学 生,由于没有站起来分享的经验,因此,表现胆怯,断断续续地分享好书内容。有些学 生,表现非常自然、自信,滔滔不绝的与大家分享好书。一个人分享一本好书,一节课 下来,学生们就可以认识好几本好书了。事后,学生们还可以互相交换好书呢!资源共 享,知识同分,何乐而不为? 我想,全世界的老师都一样,坚持留在教育界,都是为学生而来的。带着对阅读的 信念与热情,引领孩子走进心灵的窗口。希望学生毕业时,不单单只是带走知识与能 力,而是带走做人该有的素养。透过阅读,培养精神力量,让生命无时无刻都保持着该 有的坚韧度。想起伏契克说的:“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3


专题 报道

时事课: 一趟认识家国的旅程 文\杨再伦师 在马来亚独立的前夕,以林连玉为首的教总与各华团联合推展争取公民权 运动,同时肩负开办“公民训练班”的重担,为即将诞生的国家作准备,更重 要的是为华人身份认同的转变作心理建设。这可说是大马华人最早的“爱国教 育”。 建国61年以来,独中生究竟对家国与社会的了解有多少?根据2017《马来 西亚华文独中教育蓝图》- 德育与公民教育专案调查报告,学生的公民素养差 异甚大,或许乃基于华文独中公民教育不完善,以致学生须依赖自身能力来补 充相关知识。在这份专案调查受选的学生里,只有7%的学生曾经参与人权组织 活动,47%受选学生了解国家目前所发生的政治课题,整体受选学生内在政治 效能仅34%,而公民自我效能只有21%,显示受选学生在认识政治与公民的能力 与信念偏低。除此之外,有46%受选学生不以生活在马来西亚为傲,更有60%学 生宁愿选择在国外居住。 这些报告数据显示多数独中生与当代大马社会体制脱节。董总未能提供统 一的公民教育课程或许为导因,各独中只能依靠校方意愿与校内资源提供这类 课程,大部分的独中因师资有限而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公民教育课程。

继八九十年代的华教运动后,马来西亚近十年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公民诉求与社会运动,学生对这些又了解 多少?

4


专题 报道

了解国家体制与社会关系, 履行公民义务责任 公民教育培养作为国民行使义务与权利 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对自身公民所应具有的 权利与义务,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及相关的民 主、尊重、守法等公民素养的了解与认识。 而马来西亚作为多元社会国家,学生更须要 深入的了解多元社会里各族群的文化与禁 忌。 为了让学生在未来很好的衔接自身与社会 和国家的关系,本校于今年开办时事课程, 以高中一与高中二的商科及商美班班级为授 课对象。虽然一星期只有一堂课,而且此科 目没有纳入统考课程里,但这堂课对即将步 入社会的高年级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在这堂 课,学生将有机会认识国家体制包括国家主 权、联邦宪法、民主与选举、三权分立、联 邦与州政府的关系与权利、司法体系等。 透 过初步了解国家体制,也让学生接触社会问 题如金钱游戏、贫富悬殊、环境与人权等课 题。

在时事这堂课,学生可学习马来西亚体制包括联邦宪法, 三权分立,选举等课题

在这堂课里,我们“只谈体制,不谈政 治”。在课堂后,学生将能更好的理解自身公 民权利,关心社会时事。对社交媒体上无数 的假新闻和政治谩骂声,学生能有独立的思 考和成熟的判断。除此之外,也期望他们在 未来能履行公民义务责任,参与社会运动和 选举投票等。 让我们为塑造良好公民社会的 愿景往前推进吧! 1.参阅陈良,《学做一个好公民,记独立前 夕华校教师公民讲习班》,刊登于《学文》 第十二期(2018年) 2.参阅《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育蓝图》,德 育与公民教育专案研究调查报告(2017年)

5

透过了解马来西亚的体制,也让学生接触体制下个各种社会 议题包括金钱游戏,贫富悬殊,环境与人权等课题


校内 新闻

大山脚旧街场亮灯仪式 玉凤老师百犬喜迎戊戌年 我校美术科主任-陈玉凤老师继去年的“百吉图” 创作以后,再一次配合即将来临的戊戌狗年,以生活 中所观察到的狗儿作为主角,创作出一系列的“百犬 图”,并于日前受主办单位之邀到『2018戊戌年大山 脚旧街场挂灯接福迎新春』展出其所创作的42幅画作。 42幅画作以不同主题呈现,其中包括《趴趴go》、 《家有喜事》、《单身狗》及《狗·男·女》等极具 趣味的作品,在老师深厚的艺术底蕴下,狗儿以不同 姿态的方式呈现,让现场的民众细细品味到它们的生 活百态。 同时,陈玉凤老师也将一幅名为《福来旺来》的 画作赠送予当日前来为活动进行亮灯仪式的林冠英首 长,并于陈毓康先生的《大山脚伯公埕》壁画前合影 留念。

6


新年快乐 陈玉凤老师分享的42张作品,共108只小狗,祝大家新 年快乐、生活快乐、天天快乐,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 安康如意。 也希望接下来的每一年,都能够有越来越好的作品可以 和大家分享。创作的路上,因为有大家的欣赏和陪伴而 不寂寞。 新年到,恭祝大家佳节快乐。有你们真好。

向往自由 有时我們希望生活安定就好,有时又渴望诗和远方。 钱钟书在《围城》的后记中有句名言:「围在城裡的人 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 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究竟是在城里好呢,还是在城外好?反正城里城外都各 有其优缺点,知足常乐吧。人知足了,心就自由了。

扶持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郑板桥<新竹>,写出了几代人的传承关系。 如果没有旧的枝干支撑,新的竹子没有办法长得比旧竹 子高;而如果没有新竹地不断生长,植物也早已失去了 生命力。 祝我们都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也希望我们 终有一天能成为孩子们的巨人,让他们在我们的肩膀 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慵懒 周末的午后,最适合慵慵懒懒地坐在沙发上听听爵士 乐,和家人、朋友聊聊天,或甚么事也不做。 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放空是为了让自己的脑袋有更 多空间可以装东西,正如老子说的,a bowl is most useful when it is empty。 祝大家周末放空快乐。

7


校内 新闻

著名画家李翰翚 《染香》慈善画展 舞荷

文\王沛锜

著名画家李翰翚《染香》慈善画展经过一个月的 筹备后于今天拉开序幕。这场画展不仅仅是一场艺术 展览,更是一场充满爱心的慈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 筹募李翰翚校友抗癌医疗费用及其生活费。在李翰翚 校友所展出的58幅画作中,已成功售出19幅画作。 李翰翚校友,1991年毕业于吉隆坡艺术学院后, 在吉隆坡及中国北京发展,是唯一一名在北京发展的 马来西亚画家。翰翚校友也曾在马来西亚、中国、日 本及韩国参加无数次的联展。其作品也多次参加美术 展览。在2011年,翰翚校友赴中国海南岛举办第一次 个人画展《花语》,该展获港星任达华前往捧场,且 受到国外同仁好评。

穿花蜻蜓深深见

8


校内 新闻 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代表YB章瑛女士在致词中表 示,近来水灾的发生,许多人雪中送炭。此雪中 送炭的精神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这一份爱将为 所有人带来希望。另外,她希望李翰翚校友的作 画过程能鼓励其他患者,不论在任何时刻,我们 都要斗争到底、不放弃。同时,她也希望李翰翚 校友在未来能够继续作画,来年再举办画展。

瑶池金母基金会主席蔡瑞豪先生在致词中表示, 翰翚校友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在家乡办画展,而此 次画展也在母校日新独中空中艺廊举行,令李校 友感触更深。李翰翚校友非常期待此次画展,他 积极参与每次筹划过程,并给予举办方极大的配 合。此外,蔡瑞豪主席也表示,行善并不是一场 比赛,而慈善事业不需要轰轰烈烈,更不需以捐 款的多少来衡量自己与他人的付出。只要真诚用 心关注需要帮助的人士,并给予有效的援助,便 可帮助到他们。

穿花蜻蜓深深见

三角梅系列

梦相依

九重葛系列

蝴蝶梦

9 穿花蜻蜓深深见


星之夜颁奖典礼

文\学生记者

为了感谢本年度在联课方面获得优异表现的团体及会员,及表扬为学校作出贡献的 团体学会,本校联课处于11月11日在怀德堂举办星之夜颁奖典礼。此次活动的主题为“ 星光绚丽”寓意着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像星星所散发出来的光一样,永远的璀璨,永远的 星光绚丽。 校长陈奇杰先生在致词中表示,举办此活动是为了表扬为校争光的学生,同时证明 本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联课表现。他也指出,联课活动是打造优秀的领导者重要管道,不 只能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步出社会的奠基石。为 此,他呼吁学生们重视联课活动,在各领域发掘自己无限的潜能。 家协主席林书业先生也在献词中指出,付出的过程定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定 下目标及克服障碍,便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参与联课活动更可以让学生们获取宝贵的经 验,这将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大有帮助。此外,他提倡为校服务的精神,鼓励学生从 服务中学习。他也表示,在求学的路上参与正能量的友人,日后的人生方向将更明确。

10


校内 新闻 以下为联课团体得奖名单: 序 1

奖项 联课团体杰出主席奖

2 3

联课团体最佳副主席奖 联课团体杰出副主席奖

4 5 6 7 8 9

联课团体最佳文书奖 联课团体优秀文书奖 联课团体最佳财政奖 联课团体优秀财政奖 联课团体最佳团体奖 联课团体杰出团体奖

10 11

联课团体团体进步奖 联课团体团体服务奖

12

联课团体团联会服务奖

13

联课团体教师赏识奖

14

联课团体卓越教练奖

15

联课团体成果发表会成绩

16

联课团体个人杰出奖

得奖团体 舞蹈团 歌创社 国际青年商会(少年组) 国际青年商会(少年组) 歌创社 健言社 舞蹈团 舞蹈团 国际青年商会(少年组) 管乐团 廿四节铃鼓队 舞蹈团 管乐团 国际青年商会(少年组) 歌创社 日新学记社 电子研究会 棋艺研究会 健言社 歌创社 舞蹈团 日新学记社 日新学记社 日新学记社 辅导学会 自然生态学会 自然生态学会 跆拳道 歌创社 羽球校队 华乐团 摄影学会 合唱团 廿四节铃鼓 少林武术团 童军团

11

得奖者 胡鉫敏 李昭衡 陈暐琪 陈蔚璇 钟佳彤 黄瓅瑭 陈柔杏 刘彦欣 沈欣妮 郑慈晨 张毓祖 陈松亨 杨舒琪 黄才艺 赖婉倩 叶维蒂 洪碧君 王澍铧 方淑珍 黄顺国 王芷晶 温俊煜 周佑志 林展庆 冠军 亚军 季军 殿军 许子烜 杨远哲


校内 新闻

2017年吉隆坡中华独中交流会 文\黄煦媛

摄\ 秦抒言、叶芊彤

本校于2017年11月21日迎来了吉隆坡中华独中交流团。此次吉隆坡中华独中一共派 30位教职员为代表,走访各校进行学习与交流,而本校有幸成为第一间与其交流的学 校。 本次交流会在会议室进行。首先,本校与该团交换纪念品、介绍各方代表及教职员 等仪式。之后,本校董事会总务拿督杨云贵先生及吉隆坡中华独中候任校长张梅莲女士 在交流会上相继致词。 拿督杨云贵董事在致词中说道自己曾在80年代初走访中南马各校,那时也曾到访中 华独中“取经”,也学习到了不少。之后在逐渐学习,进步下,他说日新独中从让这个 社会不太能接受的学校,变成今日的日新,着实不易。杨董事称赞道吉隆坡中华独中是 顶尖的中学,希望这次交流会中能与该校学习与交流。 吉隆坡中华独中候任校长张梅莲女士在致词中说道此次来访日新独中除了欣赏日新 的校园与感受学习风气外,也因日新建校于1918年,比中华独中早一年庆祝百年校庆, 因此这次交流团旨在了解日新百年校庆的活动与安排。她也表示希望大家共同在华教路 上继续前进和努力。 最后,各方代表介绍了各校的百年校庆安排与节目。交流会结束后,本校招待了参 访团具娘惹特色的下午茶。最后,总务拿督杨云贵先生及本校校长带领访问团参观本校 宿舍与礼堂。

12


校内 新闻

台湾台南国立艺术大学 来访交流

文\陈凌晖、叶芊彤

摄\叶芊彤

台湾台南国立艺术大学音乐学院国乐系学生在院长赖锡中先生的带领下于今日 莅临本校并与我校华乐团进行音乐交流。此外,更是藉此机会推动两校学生在音乐 上的相互欣赏、切磋以促进两岸之间对音乐鉴赏之真、善、美。 赖锡中院长在开幕仪式上向学生们介绍台南艺术大学及音乐学院并分享其音乐 学系的发展特色。同时,我校华乐团首先以柳阮合奏演绎《莫扎特小夜曲》作为迎 宾曲目。接着,台南艺术大学国乐系的学生为本次的交流会演绎了琵琶二重奏《彝 族舞曲》与柳阮合奏《灯节》两首曲子。我校华乐团以大提琴重奏作为演绎环节的 尾声曲目。 最后,台南国立艺术大学的负责人为在座的华乐团团员分享了《台湾传统音 乐》的专题演讲。

13


校内 新闻

ASTRO《大大哒》 电影分享会 文\王沛锜 本校有幸迎来ASTRO《大大哒》电影制作团队于 2月23日下午一时前来为学生们进行一场有关梦想大 大哒的分享会。 《大大哒》电影讲述林满月是个身材巨型的女胖 子,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太空人。她找到在游乐园里 当吉祥人偶的工作,虽然偏离了梦想,但至少还能在 没人看见的世界里继续幻想、给大家欢乐,而她,也 乐在其中。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一次意外中让她 被迫参加减肥比赛,减肥成功的她备受瞩目,被冠上 了“全民女神”的封号,并得以在社交媒体分享她的 减肥过程。但,她并不快乐,因为她不能做自己、一 直活在别人的眼里。因此,《大大哒》希望通过故事 反映社交媒体是如何改变现代人的生活,并传达“快 乐做自己”的讯息,借此劝勉大家要学习爱自己和接 受自己的所有。

14


校内 新闻 “丰满美后”容璇雯(Moon)首先向学生们分享她在追梦路上所面对的阻碍。从 小就热爱演戏的她,非常向往演艺工作。在年少时,她曾积极参加多项比赛,但碍于身 型,每次试镜都落败,让她早已想放弃这梦想。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目前正值体 重最巅峰的她登上大银幕,让她对于未来的演艺之路有更多的信心!因此,她鼓励学生 们在追梦的路上,不要轻易放弃,梦想总会实现。 饰演《大大哒》电影中“林满月”的刘锦绣原本为一名幼教老师。但是,她一直怀 有个“演员梦”。当她获知《大大哒》电影正在招募演员时,便鼓起勇气前往试镜。表 现亮眼的她通过了试镜。当她获知能演出电影时,她完全无法相信。直到后来和其他演 员一起受训,她才有踏实感。因此,她希望学生们不要放弃任何机会,应勇于去尝试, 才能获得成功。 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系,主修表演系的甘可琪在《大大哒》电影中饰演林 满月的好友。她说,中学时期的她对自己的未来也很迷茫,但在一次的活动中,她意识 到自己喜欢表演。因此,她申请了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系并选择了主修表演系。在留 学期间,恰巧遇到《大大哒》电影正在招募演员,她便特地请假回到马来西亚试镜。意 想不到的是,她成功被录取了。她在分享会中告诉学生们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所以在 追求梦想的你们要时刻准备,装备自己。 最后,《大大哒》电影制作导演周青元(Chiu导)与我们分享他在执导《一路有 你》、《Ola Bola》、《开心乐龙龙》等电影及贺岁MV时,他如何透过镜头将故事想表 达的讯息传达给观众。“这是一个要你学会不看外表,无条件爱惜自己的故事。我相信 《大大哒》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它点出了大部分现代人的审美观标准。我希望此故 事能让观众明白,别去在意他人的意见,外表并不那么重要,应该要相信自己,勇于追 梦。”Chiu导说,他从小就梦想成为足球员和太空人,所以努力地透过电影去实现儿时 的梦。此外,在面对缺乏较先进的摄影器材拍摄画面时,他选择以最为原始的方式拍摄 大场景的画面。他认为只要有心,没有不能完成的事。 有梦,就去追!为追求梦想,我们要时时刻刻装备好自己,用自己最好的状态挑战 每个“人生梦”。

15


校内 新闻

“破茧迎新” 新生始业辅导营 文\学生记者 本校辅导处为了让420位初一新生在正式入 学前能熟悉新的校园环境,于12月29日举办主 题为“破茧迎新”的新生始业辅导营。其寓意 是期望新生们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勇敢地迎接 新生活、接受新挑战。此外,辅导处透过一系 列游戏及团康活动增强新生们团队精神及凝聚 班级力量。 校长陈奇杰先生在致词中首先欢迎新生加 入日新的大家庭。此外,他希望初一新生可以 珍惜中学六年的时光并快乐的度过。他表示, 快乐并不是凭空而降,而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 得到。校长也希望初一新生们督促自己努力读 书,好好学习以便将来能考获亮眼的成绩。同 时,校长提醒学生们在认真学习之余,亦要积 极参与校内的联课活动。 此外,校长、副校长及各处主任也在下午 一时半于怀德堂为初一新生家长进行一场交流 会,以让家长对校内系统更为熟悉。

16


校长 有约

警示苟且偷安是政治大患

槟首长请吃饭 是的,一个多月前,槟州首长就约好 请我们槟城五所独中的教职员在茗园吃 饭。已经四年了,首长每一年都在茗园或 者LOT33餐厅宴请教职员,庆祝教师节。 这似乎已经是年度的盛典。很巧的是,这 一次饭局刚好碰上国会解散。外面战鼓已 经雷动,战旗也开始飘扬,首长还会有时 间出席宴会吗?

中国的崛起,以及政府中学的操作出 现问题,很显着的激励了华文教育的发 展。当天早上五位校长都有提呈一份简短 的校务报告,从中我们看见一个可喜的讯 息,那就是每一所学校的学生人数都有显 著的增加。好像我的学校这十年间就增加 了1000名学生,达到2300人。要经营逐日 增加的学生事务,是非常需要强稳的财务 支持的。槟州政府当年一接手政权即成立 华文事务小组,深入看待相关的事情。最 重要的决策是,每一年都制度化拨款给华 文独中,让独中有能力进行改革、扩建, 提升教学设备。

我的猜疑很快就解开了。首长准时下 午一点出现在茗园。他的出现,让我对首 长另眼相看。我的解读是他很重视五所独 中五六百名的教职员。

虽然事隔十年,人们还是会比较十年 前后的变迁与改革。理智的老百姓不会否 定十年前的政府对华文教育的关心,老白 姓也明白当家不当权很无可奈何的状况。 就因为当家不当权太久了,老百姓才撤换 了前朝政府,警示苟且偷安是政治之大 患。

首长安排请吃饭很得教职员的欢心, 放眼全国,就只有槟州的首长会记得重视 我们。菜是家常便饭,并非什么山珍海 味,但是这样的安排很叫教职员感觉窝 心。

战鼓隆隆,旗也飘飘。我们就要评估 各方人马对华文教育的真情假意,评估政 党当家作主的能耐。虽然只有一张选票, 它却可以左右大局,影响我们的教育经济 宗教人权。我们怎么能够不小心呢?

老师们的心比其他从业员更加柔软, 容易受伤,也容易感动。看起来,老师们 是爱护首长的。这也并非吃了一顿饭,就 说首长的好话。事实是,自从首长上任以 来,这十年间,他对五所独中的关怀,不 是口惠实不至,给予空白的承诺。相反 的,在过去给予5所独中的制度化拨款中, 已经有2100万令吉。每一年每一所独中都 获得40万,或者50万,让学校可以安心规 划发展。经过十年的整顿,五所独中的外 貌已经焕然一新。

17


教师 频道

一本书

文\王美贞副校长 中国著名画家李苦禅曾说过:“鸟欲 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确实, 现今科技发展迅速、事态变化多端,唯有 多阅读,才能宽阔人的视野,陶治个人性 情,进而改善人的品格。话虽这么说,但 是,又有多少人真的把阅读当成日常作息 的一部分呢? 一本书,代表着一个人的过去。虽然 我没有经历李嘉诚年轻时的年代,但是, 透过阅读,我能够了解李嘉诚先生的过 去、了解为何李老先生能够成为人们心目 中的“超级超人”。李先生曾经表示,自 己人生有八大锦囊帮助他度过许多难关: 1.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2.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候 3.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楚的 现在努力。 4.宽容他人对你的冒犯。 5.不要无缘无故的嫉妒。 6.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藉口。 7.不要看我失去什么,只看我还拥有什么 8.用最轻松的心态对待一切困难。 阅读是与自己对话的最佳平台。看看 李嘉诚今天的成就,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模 样,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没有他的成就了 吧?人家在为失败而努力时,我们在做什 么?埋怨?指责?还是逃避? 有些人,习惯自吹自擂,到处宣传自 己为社会贡献了很多,试图让全世界都相 信他就是弥赛亚。结果,身边的伙伴一一 疏远他,不想与他合作而不自知,继续贱 踩他人的尊严来展自己的威风。

社会上不缺这样的人,而像这样的人,更 需要多阅读。透过阅读,看看自己是多么 渺小,看看自己内在是多么的贫瘠。人家 说,越是没有真材实料的人,越是喜欢炫 耀,透过炫耀来遮盖内在的不安全感。 生命的空缺,用阅读来补足吧!利用阅读 来检视自己,没必要把别人垫在自己的脚 下,让自己产生错觉,还以为高人一等 呢! 一本书,代表一个社会。阅读,也能 让我们了解他人的文化。我很喜欢阅读小 说,尤其是国外的翻译小说,更是爱不释 手。记得曾经阅读过一本讲述阿富汗国家 的小说,了解当地当时候最大的组织 - 塔 利班组织。小说内容也描述了阿富汗女 性的卑贱地位,稍有不合乎规矩的,一律 得将接受残忍的对付,比如鼻子、耳朵等 被割下。记得故事中也描述了女主角需要 剖腹生产,但是女性医院没有麻醉药,医 生握着手术刀就往女主角的腹部直接剖下 去,那种痛苦,不寒而栗。 当时,庆幸自己不是出生在阿富汗, 突然觉得我的生活万般美好。原本觉得不 公平的待遇,瞬间觉得不过是过雨云烟, 不必太重视、太在乎。透过阅读,无形中 让我们培养多一分感恩、多一分知足的心 态。 一本书, 代表一线希望。我们都知 道,有了健康的身体,路才能走得更远。 有了纯洁无暇的心灵,才能让人对世界有 一份期待。世界是美好的,繁杂的生活或 许会让人喘不过气来,停下脚步,拿起李 崇建老师的《心念》,正视自己的情绪, 让温馨又感人的大道理软化内在顽石。接 受真实的自己,才能让自己活得快乐无 比,用心中那暖暖的颜色来彩绘灰灰的世 界。

18


一本书,亦代表一份情感。我喜欢阅读,尤其是一个人带着一本好书,来到一家咖 啡馆,要了一杯冰沙摩卡,就能够消磨一整个下午。很喜欢这样的感觉,用阅读来消磨 时间的菱角,用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约会,很浪漫!走进作者的世界,到底是我在陪他, 还是他在陪我?还真的搞不清楚。反正,文本的世界就是我精神的润物,丰富了我的情 感世界,多一份笑声,也多一份眼泪。阅读,使人不冷血。 一本书,或许只有一餐饭的价钱,但是却能够买到别人一辈子的心血,值不值得你 购买,见仁见智。阅读就像吃饭一样,你绝对不会认为昨天吃的饭是浪费的。因为,没 有了昨天的饭,今天就不会有一个这么健壮的你!一本书,一个世界。把精彩的世界握 在手里,多好!

梦想的道路

文\方淑珍师

在生涯规划的道路上,学生往往都很迷茫。在10位学生当中,仅有1%的学生知道自己未 来所想选的道路。大多数的学生都在选科中举棋不定,有的担心自己选错科、有的抱着走一 步算一步的态度。但,多数都是不了解自己的兴趣是什么。 “兴趣能当饭吃吗?” “别再发白日梦了,赚钱最实际!” 我相信大家都听闻不少类似的说法。甚至有的人打着可以“赚快钱”的手段,四处招兵 买马,这让不少人动摇了,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学业,为了赚取所谓的“第一桶金”。钱真 的那么好赚吗?其实并非人人都能那么幸运在逃离繁琐的课业后,就轻轻松松赚到第一桶 金。那些赚大钱的例子都是在付出很大的努力后,靠着自己赚取的。 在此与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 A同学在中学时期透过参与无数的活动中,意识到自己想当个媒体工作者。他积极参与 所有相关活动,原以为一切会顺顺利利的当儿,他认识到一位改变其命运的朋友,C君。C君 向A同学分享其成功经历,并游说A同学加入其“赚快钱”的团队。A同学被他说服,放弃了 学业及梦想,加入了C君的团队。一年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下,A同学联系了我,向我询问升 学的事宜。在追问之下才得知那一年,他过得很辛苦,也意识到学问的重要,所以想要继续 升学,重新完成他的梦想。 社会经验教会了A同学凡事不能走捷径,需要按部就班;也是因为梦想,让A同学有了前 进的动力。兴趣不一定能当饭吃,却是鼓舞大家前进的动力。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人内在 的动力最为强大,会促使人们越过一切障碍物,把喜欢的事情做到最好。

19


教师 频道 对于在生涯道路上还在迷茫的学生们,不妨从自己最喜欢的事物下手。了解自己的兴 趣,加强自身能力,让自己在有兴趣的事物上更能得心应手,生涯路上自然通顺无比。人生 最精彩的不是完成梦想,而是坚持走在梦想的道路上。这世界上没有一条【对】的道路,也 没有一条【错】的道路,仅有距离较【短】与较【长】的道路。只要坚持下去,用心去体会 间中的过程,必有其成长。

岛屿游戏 对于还在迷茫的学生们,不妨试试以下的【岛屿游戏】,认识自己的兴趣: 第一步骤:以下是六个不同风格的小岛,假如你有机会到这些岛屿居住,你最想去 的是哪个?可以按照喜欢程度选出三个。(选择建议:凭直觉,并按顺序排列。) R:自然原始的岛屿 岛上的自然生态保持的很 好,有各种野生动物, 居民以手工见长,自己 种植花果、蔬菜、修缮 房屋、打造器物、制作 工具,喜欢户外运动。

I:深思冥想的岛屿 有多处天文馆、科技博物 馆及图书馆。居民喜好观 察学习,崇尚和追求真 知。常有机会和来自各地 的哲学家、科学家、心理 学家等交换心得。

C:现代、井然的岛屿 岛上建筑十分现代化, 是进步的都市形态,以 完善的户政管理、地政 管理、金融管理见长。 岛民个性冷静,处事有 条不紊,善于组织规 划,细心高效。

E:显赫富庶的岛屿 居民善于企业经营和贸 易,能言善道。经济高度 发展,处处是高级饭店、 俱乐部、高尔夫球场。往 来者多是企业家、经理 人、政治家、律师等。

A:美丽浪漫的岛屿 充满了美术馆、音乐 厅、街头雕塑的街边艺 人,弥漫着浓厚的艺术 文化气息。居民保留了 传统的舞蹈、音乐与绘 画。许多文艺界的朋友 都喜欢来这个地方找寻 灵感。 S:友善亲切的岛屿 居民个性温和、友善、 乐于助人,社区均自成 一个密切互动的服务网 站、人们重视互助合 作、重视教育、关怀他 人、充满人文气息。

第二步骤:选择三个岛屿,把最想居住的岛屿排在第一位,依次写下来: 1、____ 2、____ 3、____。 第三步骤:从下面的“职业索引”搜查每个字母代表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建议。

20


职业索引

共同特点

性格特点

职业建议

R:实用型 (Realistic)

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 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 手脚灵活,动作协调。 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 言辞,做事保守。缺乏社 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 做事。

感觉迟钝、 不讲究、 谦逊的、 踏实稳重、 诚实可靠。

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 I:研究型 (Investigative) 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

坚持性强, 有韧性, 喜欢钻研, 为人好奇, 独立性强。

喜欢使用工具、机器,需要基本 操作技能的工作。要求具备机械 方面才能、体力、或从事与物 件、机器、工具、运动器材、动 植物相关的职业。如:技术性职 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 机械装配工),技能性职业(木 匠、厨师、修理工)。 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 独立的定向任务,要求具备智力 或分析才能,并将其用于观察、 估测、衡量、形成理论、最终解 决问题的工作。如:科学研究人 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 员、医生、系统分析员。

A:艺术型 (Artistic)

S:社会型 (Social)

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 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 作。知识渊博,不善于领 导他人。考虑问题理性, 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 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 知的领域。 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 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 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 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 化,追求完美,不重实 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 和个性。善于表达,怀 旧,心态较为复杂。

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 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 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 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 作用。比较看重社会义务 和社会道德。 追求权力和物质财富,具 E:企业型 (Enterprise) 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 敢冒风险、有野心/抱 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 益得失、权利、地位、金 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 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 C:事务型 (Conventional) 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 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 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 导职务。喜欢关注实际和 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 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 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 我牺牲精神。

有创造性, 非传统的, 敏感, 容易情绪化, 较冲动, 不服从指挥。

为人友好、 热情、 善解人意、 乐于助人。

善辩、精力旺 盛、独断、 乐观、 自信、 好交际、 机敏、 有支配愿望。 有责任心、 依赖性强、 高效率、 稳重踏实、 细致、有耐心。

喜欢的工作要求具备艺术修养、 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直觉,并将 其用于语言、行为、声音、颜色 和形式的审美、思索和感受,具 备相应的能力。如:艺术、文学 工作。但是在平常不是指做从事 艺术工作,而是指工作中倾向于 将事情做得漂亮、有情调、锦上 添花,追求完美。 喜欢要求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 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从事提供 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 或治疗等工作。如: 教育工作 者,社会工作者。 喜欢要求具备经营、管理、劝 服、监督和领导才能,以实现机 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 作。如:项目经理、销售,营销 管理、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 官、律师。 喜欢要求注意细节、精确度、有 系统有条理,具有记录、归档、 据特定要求或程序组织数据和文 字信息的工作。如:秘书、办公 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 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 字员、投资分析员。

(摘自holland test) *以上测验仅供参考,若想更了解详情,可到辅导处向辅导老师咨询。 21


教师 频道

Like this kenot meh? (Can’t we do it like this?) Reported by Ms Wendy

On the 9th of March, Mr Manoj Nandy (author of Milon’s Quick Fix series) came to our school on a Nationwide Tour of Duty – it was his way of giving back to the society, by inspiring students with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nglish learning. He started off his workshop by stating that our English proficiencies are not as bad as we think and proving it by showing a touching Thai advertisement about a letter written by a girl to her father. After gaining the approving nods of the audience, he then went about expla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imilar words, or confusing words if you may. He enlightened us with the pronunciation of words like ‘Rendezvous’ (pronounced as run-dei-wu, meaning a meeting place) and ‘Ensemble’ (pronounced as an-som-bel, meaning musicians performing together); he then highlighted the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word ‘Enquire’ (meaning to ask) and ‘Inquire’ (meaning to inspect). And this has not only wowed the students, but also sparked an interesting thought among us teachers: is the emphasis on perfect grammar or pronunciation necessary in real life? Yahor… (Oh, that’s true) Living in Malaysia, we are definitely prone to the influences invoked by this melting pot of culture. Even amidst the streets of Malaysia, we’ll definitely hear a ‘Lah’ or ‘Really ah’ where localized Malaysian-English (a.k.a Manglish) is concern. The culture itself is so rich, some are even proud to showcase their colloquial adaptation of the language, expressing that, ‘Aiyah, as long as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n ok already lah!’ Students are sometimes , so used to the unique Hokkien-inspired suffixes; like –lah, –ma, –leh, –loh, –meh, –ah; that speaking without them is unnatural. Of course, to the dismay of us teachers, it means two things. One, if we were to speak using the Received Pronunciation (RP, a.k.a Standard pronunciation), nobody would understand us in class. Two, if we were to teach the aforementioned RP, it would mean that we have to start from scratch, erasing each and every mem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tudents are familiar with and building up a new and improved foundation. How ah… (How can it be so?) To take things from a scholastic perspective, linguistic functionalism refers to the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grammatical descriptions and processes that consider the purposes to which language is put and the contexts in which language occurs. Christopher Butler (a famous linguist) has voiced that language is, first and foremost, an instrument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Grammar is viewed as the foundation to all, the root, and different varieties of Englishes viewed as the branches. Now, where does this take us – you may ask? English is still, the fallback

22


教师 频道 international language we use on a day-to-day basis. However, we really do have to face the cold hard fact, our global community works in a way that a poor grasp in the language will make one be sneered upon, crippled in self-expression or even meddled with in the business world. This will definitely put us at a disadvantage, making us lose our competitive edge and also our self-esteem. To put it in the layman’s term, we need English or else we die ah. Angmo language wo… (It is considered a Western language though) Taking a trip back in time, English is rooted to the West Germanic language brought to Britain in the mid-5th to 7th century AD by Anglo-Saxon settlers. However, the Old English developed into Middle English in which the language is expanded by conquest from influences such as the Normans (French), the Scandinavians (Vikings) and also the Anglo-Saxons (locals of the land). Early modern English came when the Renaissance-era came along with the Shakespearean language used in poems, literature, plays and dramas. After the Great Vowel Shift, the qualities of long vowels are greatly altered. Along with many vocabularies from modern French, German, Dutch, India as well as parts of Africa, English overtook Latin and French as the main lingua franca in business conduct and diplomacy. However, this has also left English with a myriad of dialects which varies in accordance to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also cultural integration, which also meant that secondary language learners today face a lot of external input that may adversely affect the learning of Standard English. Then leh… (Then, what should we do?) Truth to be told, this is indeed a frightening thought. We, the English teachers, or any other language teachers to be fair, are facing this dilemma of whether or not the stress on learning the Standard English is worthwhile. On one hand, if we were not to execute the standard style of learning, what are we even here for? On the other hand, if we were to follow every bit of grammar rule down to the finest thread, most students would not even pass the simplest of exams. The world now is ever-changing, its dynamism has given rise to so many new unheard-of questions, like do we need to teach spelling to kids now that we are equipped with spell-checkers in every mobile device, do we need to even tell students to memorize vocabs after vocabs now that definitions are just a click away, or do we even need chalk and talk teachers now that students can carry out self-explorative learning using apps like Youtube or Wikipedia? By the end of the day, one thing is definitely true, we need teachers as facilitators to guide students in learning. Even with the advancement in technology, learning is still a very human-oriented process, where we do need the companionship or even the connection to make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much smoother. “Eh, why you so keh-leng…” (“Why are you such a show-off?”) Shocked but not surprised, thi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during English lessons, especially when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speak in front of the whole class. Students are often laughed at when they speak in English, it gets worst if the English is broken. For that particular handful bunch, they feel that English is a ‘meh’, something we could do without. For most of us, we are

23


教师 频道 just too scared or too afraid to move beyond our friends. Needing the peer validation, the recognition or even the belongingness is the main reason behind the lack of motivation in speaking. Peer pressure in short. However, one thing is definitely true, everything you have ever wanted, is one step outside your comfort zone. It is not going to be easy, being conscious of our grammar errors when we write, the constant struggle of looking for words to represent our feelings or even trying to perfect the English language, what matters is the motivation and the grit behind it. The attitude we have behind our drive to learn is what makes or breaks our knowledge. I tried but kenot… (I tried, but I can’t do it.) I can’t understand the teacher, I can’t understand the words, I’m too shy so I can’t speak… Then how am I going to improve myself? Now, the first thing you need to do is to grab a pen and slash away all the –‘t in the first sentence. Besides then conventional ‘go to the library and pick up a book’, the alternatives are literally endless in the journey towards English competence. Frequent yourself to the cinema and watch the latest blockbuster movie might be the niche for you. Or, it could also be listening to quality pop songs AND writing down the lyrics to fully comprehend the artist. Go for unconventional measures like attending a Shakespearean drama in PenangPac, or even trying out in an essay writing competition… You would never know what you could get out of it, more so, the experience coupled with these activities are unique and non-replicable. Of course, one other easier way is to ‘make full use’ of your English teachers and just start a conversation with them. Be sure to be humble in your confidence yet be courageous in your character. You’ll be surprised with the reactions you’ll receive when you start off the day by saying, “teacher, you look exceptionally pretty/handsome today!” Liao?... (What are you trying to imply?) While English is versatile in its ability to take in borrowed word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s, like ‘Buffet’ being a French word and ‘Curry’ being an Indian word, we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universality of it. Being a Malaysian, one of our strongest traits is to be multilingual, to be able to master two, three or even more languages. But this doesn’t mean that the quality of our speech could be compromised because of this, instead, it should be the main fuel behind mastering a particular language. According to Chomsky (renown linguist and cognitive scientist), grammar is universal across languages extending from the same language branch. Conveniently, most of the languages we are familiar with, for example English, Chinese and Malay, are in the Subject-Verb-Object order, which meant, understanding one language will lead to a faster picking up of the second, third or sub-sequent languages (and this is the cheat code to language mastery). Manglish is still an enjoyable, informal, down-to-earth form of communication for everyday speech among Malaysians. We are still humored when a non-Malaysians (especially the angmos) pick up some Manglish when conversing with us, but the intercultural exchange boils down to communication.

24


Speak Up, Be Heard

校内 新闻

Reported by Ms Wendy

‘The worst speech you’ll ever give, will be far better than the one you never give. – Fred Miller’ The Jit Sin Interclass Debate Competition went out with a bang on the 26th January a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ike left the closing ceremony with cheerful smiles on their faces. The event was a success as not only many new talents are discovered, it has also fostered a new and stimul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debaters and English teachers. The art of debate was creatively showcased during the finals in which students braved the crowd as they expressed their thoughts and spoke their minds. Debate is a formal, verbal presentation of opposing sides of an issue by teams or individuals before an audience or judge. It is a commonly attributed characteristic of the 21st century skills that was very much emphasized by our government and school authorities and it is often used to strengthen and exte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an issue and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and demonstrate cognitive thinking, research, and public speaking skills. The idea of the Jit Sin Interclass Debate Competition was first proposed in response to the 2017 HELP University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 6th International English Debate Competition. As more and more students are gaining interest in debate, the interclass debate competition finally came into realization with the blessing of the school and teachers from the English Department. To help inexperienced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debate, a special workshop was organized to coach and assist students in their idea generation, script writing and also speaking manner. Special thanks to all teachers and debaters who are involved in the workshop. The debate competition itself was a nail-biter, with students pacing forwards and backwards rehearsing their scripts before the competition while others furiously jotting down notes when the competition was in progress. We are proud to have witnessed in-depth discussions on various topics, quick-witted comebacks and sassy attitudes that are definitely a new side to many. It is also a great sight to behold, seeing teachers working together with students to explain, converse and organize ideas into chunks of bite-size information ready to be given to both the opponents and the audience. Once again, the interclass debate competition has indeed set a benchmark for reference as students have proven to us time and again, collectively they can do much more than the individual teacher can.

25


校内 新闻

百年校庆系列讲座之 《我创造我的人生》——陈泳任医师

文\王沛锜

马来西亚首创舒食养生——品味舒食负责人陈泳任医师,在辅导处的邀请下以日新 校友的身份莅临本校,为高一级学生进行主题为《我创造我的人生》的讲座会。 首先,陈泳任医师以一则勇于追求梦想的小故事作为讲座开场白,希望透过故事内 容让学生了解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难免遇到许多坎坷及关卡,只要以正确的心态面 对挑战,梦想一定可以实现。陈泳任医师的梦想是“有麦当劳的地方就要有品味舒食” 。在他的努力及坚持下,从2011年开始他的团队在仅仅五年的时间就开了9间分行,在 新加坡的分行也获得业界的肯定。同时,他与学生们分享在创业路上遇到挫折及困境 时,他会使用3P秘诀—Purpose、Passion、Persistent勉励自己。他强调在完成一件事情之 前,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Purpose),并保持原有的热忱(Passion)和坚持(Persistent)就能迈向成功之路。 陈泳任医师表示在众多行业中,他毅然选择推广健康饮食的事业,是因为他发现近 几年世界各地不停地发生天灾,其中的原因是世界各地畜牧业过渡发展所造成的。根据 英国查塔姆研究所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COP21)提交的报告中谈及,各国可以通过降 低肉类消费来实现减排目标。 在其报告中提及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据全球排放量的15%,这相当于全球车辆 的总排放量。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来自于砍伐森林用作牧场、饲料和肉制品的运输以 及动物胃中气体的排放,特别是牛、绵羊和山羊。陈医师表示饥荒与畜牧业是息息相关 的,因为全球80%的谷物不是给人类吃的,而是提供给动物当饲料。陈医师认为若使用一 公顷的工地仅用来作为畜牧业发展,亦只能换取极少的肉类,反之用一公顷土地来种植 植物就可以养活更多人。此外,陈医师也分析,人类有60%的疾病是“吃”出来的,而当 看到癌症患者长时间面对病痛折磨时,更促使他坚定推广健康饮食的行业的信念。 最后, 陈医师带领学生歌唱《相信有爱就有奇迹》。他希望透过歌曲的内容以鼓 舞学生们勇于随著自己梦想起飞。未来的路,或许会很艰难,但只要保持Purpose、Passion、Persistent就能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 26


校内 新闻

统考成绩放榜 日新考生大放异彩 2017年高、初中统考成绩于12月20日放榜。我 校高中考生有295人,初中考生有372人。此 外,我校考生在高中化学、簿记与会计科、马 来西亚文科和美工科大放异彩,共7位荣获全 国特出学生荣誉,而高初中整体成绩也略有进 步,共有92位考生考获3A以上。 以下为学生成绩优异的名单: 高中统考: 8A :谢南怡 黄思缘 7A :周宛璇 邹敏怡

8A 谢南怡

8A 黄思缘

7A 周宛璇

7A 邹敏怡

初中统考: 8A :江宏达 黄凯韵 黄丝琦 蔡胜男 陈建诚 张苡荭 7A :黄宇轩 陈奕安 曾奕钧 李静岢 高中统考特出考生: 化学科 : 邓怡健 簿记与会计科 :周宛璇 马来西亚文科 :郑筱彤 技术科美工科 :张嘉倩 赖荟名 技术科美工实习:温于嘉 方贝慈 最后,感谢老师的教导及学生优异的表现,让 日新再次发光发热。祝愿2017年的毕业生,前 程似锦、鹏程万里。

技术科美工科特出考生 方贝慈

化学科特出考生 邓怡健 国文科特出考生 郑筱彤

技术科美工科特出考生 技术科美工实习特出考生 技术科美工实习特出考生 温于嘉 赖荟名 张嘉倩

27


校内 新闻

中国大学留学讲座

文\王沛锜

为了让本校即将毕业的高三生了解更多升学资讯, 辅导处于今日特邀六位留学中国的校友前来为他们进行 讲座会。六位校友分别是浙江大学谢主耀、上海交通大 学张维企、张慧婉、张筱妍、厦门大学赖嘉勇及复旦大 学冯玮祺。 六位校友分别向高三学生讲解该校校区的设施、申 请留学管道及奖学金的所需条件。他们表示,学生可以 通过董总、留华同学会或个人申请到中国留学。 申请资料包括: 1.两封推荐函 3.自传 5.两张个人照 7.体检

2.读书计划 4.高中成绩单印本 6.护照印本 8.证书或奖状印本

同时,学生可申请奖学金如中国政府奖学金等,以 争取更多的升学机会。

百年校庆系列讲座之科系分享会 文\林芷汛、王沛锜 为了提供本校学生了解中国大学的的升学管道,我校辅导处于今日特邀本校校友为 高二及高三生举办了科系分享会,以掌握各科系的资讯。 叶维蒂老师(出版处副主任、南京大学校友会秘书长)首先向学生们介绍南京大 学,作为重点综合性大学所具备的优势、校园设施及各学科院系,并加以说明该校历史 悠久的文学院及中文系。周易康校友则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介绍该校概况、师资及留学生 申请奖学金的方式,并分享新闻传播学院的学习概况。 此外,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蓝思茵和李可盈向学生们介绍未 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如纪录片配音员、新闻主播及广播员等。江品柔校友则分享她在北京 大学就读考古系的心得,她表示考古系学生可以到校方指定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古的工 作。最后,由陈仁杰校友解析学生到中国求学的优势并鼓励学弟妹将中国留学作为升学 的选择。欲知更多详情,请到辅导出洽询。

叶维蒂老师 南京大学

周易康校友 北京师范大学

江品柔校友 北京大学

28

蓝思茵校友 中国传媒大学


校内 新闻

槟城和谐之旅 文\叶维蒂师

我校教务处与历史科老师合作带领 教职员们到槟城进行取名为“和谐之 旅”的户外教学。和谐之旅原意为:原 来的椰脚街也被誉为和谐街(Street of Harmony),因为这一条街有教堂、华 人庙宇、兴都庙、印度穆斯林清真寺和 马来人清真寺。 参加此次的户外教学的老师各来自 不同的族群,通过活动不仅让老师们了 解各种宗教文化的差异,也能拉近同事 之间的情谊。

29


校内 新闻

防火演习 较以往不同 出动云梯“救人” 文\王沛锜 为了让师生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及在发生 紧急状况时保持临危不乱的态度,本校于2 月27日举行防火演习,而今年较有别以往。 为了让师生了解不同的救灾方式,消防队更 出动云梯消防车,将受困在模拟“灾场”的 李晓汶老师和女学生安全救出,其中李晓汶 老师更展现勇气,从三楼高的校舍爬云梯下 来。 经常在大小火灾现场救灾的自愿消防 队,包括大山脚市区自愿消防队、武拉必自 愿消防队、鱼池区自愿消防队、巴当拉浪自 愿消防队及南美园自愿消防队走入校园向学 生传授逃生技能、各类灭火器用途及其使用 方法。另外,在此次防火演习中,师生有机 会看到消防员英勇救灾的画面,如前往烟雾 弥漫的灾区将数名“血迹斑斑”的学生搀扶 下来。 消防队员提醒说,在遇到火灾时,由于 火势向上燃烧蔓延,因此必须往下逃生,并 尽可能携带湿毛巾掩住鼻子和嘴巴,以免吸 入过多的浓烟。接着,校长及师生在消防队 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灭火器灭 火。红新月会威中专区也出动救伤车为“伤 者”进行急救措施。 相信此次演习能够提高师生抵御火灾的 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为切实营造良好的校 园安全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30


校内 新闻

日新百年校庆 纪念限量版单车推介礼 文\叶维蒂师 为了纪念日新四校建校一百周年,百年校 庆筹委会联合邱继学学长推出纪念单车限量一 百辆。 董事长高级拿督斯里郑奕南先生指出,单 车运动对身心灵是相当有益的活动,在锻炼身 体之余,更能透过旅行对生活的每个角落有深 入的了解与认识。接著,日新嘉年华会大会主 席谢克胜医生在致辞中希望各位校友能为百年 校庆系列活动提供意见,并代表筹委会表示将 洗耳恭听,也感谢校友们为母校送上祝福。 纪念版限量单车专案负责人邱继学校友首 先分享了个人数年来的骑车历程。接著,他简 单地介绍了各种单车的车种、管材、生产流 程、功能的不同与骑车的好处。希望借由单车 的特色,象征日新四校也能长青、永续、不亢 不卑地发展下去。同时,邱继学校友也提前宣 布将在三月杪联合校友会开设单车教室以带动 大山脚区的骑车运动,并表示这一百辆单车首 批将会在5月出货。 最后邱继学校友邀请来宾试骑单车并发放 订购表格予有兴趣购买本单车的人士。

31


校内 新闻

才艺比賽

文\学生记者

第二届“Jit Sin Got Talent”才艺比赛于2017年11月12日(星期日)在怀德堂正式落 下了帷幕,当晚共由17个在初赛的133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的歌唱组、乐器组、舞蹈组及 才艺组进行角逐,并由林诗情老师、徐诗尧老师、陈文司小姐及邱祺翔先生分别担任评 委。 王美贞副校长在开幕致词中表示,举办此比赛是为了提供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同 时提高学生们舞台表演的自信心及胆识。除了恭贺入围决赛的17支队伍以外,副校长也 借此机会感谢评审团拨冗出席这项比赛。另外,她也表扬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付出,体 现了本校学生的能力与担当。 表演方面,Nerds以西洋乐团的形式向观众展现了节奏强烈的摇滚乐,“微风组 合”则结合了中西音乐的精髓,用钢琴与笛子让观众大饱耳福。才艺组则以Tae Kwon Dance 的呼声最高,融合了跆拳道及现代舞的演出将全场气氛引领至高潮。“海鲜团” 则以啦啦队的形式进行演出,以多个高难度的特技征服观众。“优人神管”也带着不留 遗憾的心态,以自制的“水管敲击乐”惊艳观众。

32


全场总冠军:Belly Gems 序 1

组别 歌唱组

2

乐器组

3

舞蹈组

4

才艺组

奖项 冠军 亚军 季军 安慰奖 冠军 亚军 季军 安慰奖 冠军 亚军 季军 冠军 亚军 季军 安慰奖

校内 新闻

得奖者 林妍君 Invisible 郑佩欣 饶芷如 微风组合 Cello呵呵 Nerds 看我吹 胡鉫敏 The Last Team Flying Wave Underground-地下人 Tae Kwon Dance 海鲜团 海尔家庭,优人神管

董总中学生月刊来访 与学生一起上美术课 “没有美术,算是什么人生?虽然它不如柴、 米、油、盐、酱、醋、茶,但是没有美学基础,就看 不到美。”本校陈奇杰校长说道。校长也表示,艺术 是一股文化软实力,影响力不容小觑。 这次董总中学生月刊总编辑来到本校与学生们一 起上美术课。他们分别到初中和高中商美班进行观 课。在初中美术课,许湫竣老师进行图案设计教学, 一开始先跟学生们进行理论课程,再开始实作。在这 一节课中,虽然学生们都是在自己的座位作画,但是 过程中,许老师和学生们的互动是没有停止。老师除 了不断激发学生们绘画和上色创意,更重要的是,学 生们会不断向老师讨教。 而高中商美班,陈玉凤老师所教导两个小时的“ 文房四宝”更是让他们有莫大的惊喜!短短的两小 时内,学生便收获了半小时美术概论,一小时实作 课,20分钟作品创作分享。最叫他们震撼的是,“文 房四宝”可以激发30多幅不同创作。

33


伊美可杯狂扫八奖 日新蝉联全场总冠军 戏剧学会参加《伊美可第廿九届全国中学戏剧比赛》(前身为北马中学戏剧比 赛),呈献以金钱游戏为背景的《救世猪》,并以优异的表现一举夺下七项奖项,其中 包括最佳戏剧金像奖、最佳剧本金像奖、最佳灯光设计金像奖、最佳造型、服装设计金 像奖等,同时蝉联伊美可杯全场总冠军。 林毅昇同学凭借《救世猪》拿下最佳导演金像奖、周依杰同学则荣获最佳杰出男演 员金像奖的荣誉、一众群众演员也在赛事中获得最佳演员表现奖。 此外,戏剧学会于6月16日高中班歌比赛后假学校舞台再次演出,与全校师生一同 分享此荣誉与喜悦。戏剧学会会员们的表演深获好评,并赢得全场的喝彩。

学生感想 演员—救世猪 周依杰 S2C6 在这次的比赛中,我获得了最佳男演员, 但我认为我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7天6夜比赛 生活营时,我有好几天都睡不醒,在练习时我 也会偷懒,晚上还不要睡觉,没有保留充足的 体力。到晚上结束训练需要搬东西回去储藏室 时,我也会偷懒不要搬。但,跟大家在一起, 比赛前一晚我真的有很多感触。时间流逝,现 在也距离比赛好几个月了。比赛的场景,依然 历历在目。真心谢谢大家,如果我还有机会参 加全国戏剧比赛,我会努力让大家看到不一样 的我。

34


校内 新闻

副舞督 陈心慧 S2C6

在这次全国中学戏剧比赛中,我担任舞台监督,这是我一直想挑战的职位。在那段 日子里,我学会了如何掌管一组队伍。刚开始,我对于如何当一个领导者毫无头绪,也 没向长辈询问方法,造成很多事情都处理得很匆忙。从向学校申请的资料到处理住宿等 许多琐碎工作,便让我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如此,我并不后悔,我努力完成和克服所有 难题。住校排练的那几天,每天不同的问题、烦恼,让我烦心,只想着如何尽快将事情 一一解决。经过此次担任舞督,我从中了解自身的缺点,也汲取不少经验。 到了比赛那天,我很紧张。但我知道紧张并不能把事情完成,只有用心才能成事。 因此,我很快静下心来,进入状态把事情完成。在颁奖环节时,大会公布《救世猪》获 得了冠军,我非常的高兴。虽然我们夺冠,但我也明白我们的付出和努力都还远远不 够。我们会继续努力,来年再以更优越的成绩夺得冠军。 这场比赛真的让我见识及学习了很多,感谢为这场比赛付出的大家,如果没有你 们,这场演出不会如此成功。最后,借此机会感谢老师们给予我肯定,让我担任舞台监 督。谢谢所有老师的付出,没有你们这场表演也不会那么精彩,这让我在戏剧的生涯又 多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指导老师感想

沈时菁师

2011年,我和兆富创立了戏剧学会,小小的愿望是让戏剧的种子散播校园各隅。从 没想过有机会带着学生踏上全国赛的大舞台,并在此舞台上发光发亮。 经历了2012年《3514》、2013年《青春OK绷》、2014年《病房073》的成长三部 曲,本会选择沉淀休息一年。2016年《小黄人C班》继《3514》后再次获得冠军殊荣, 没想到今年的《救世猪》能蝉联冠军,这是喜悦但也是满满的压力。 几个月过去了,是时候开始预备明年的戏剧全国赛。但今年比赛的过程,酸甜苦辣 种种滋味依然缠绕心间。好多话语在我心中流淌,却无从述说,也许是我文字表达能力 不够好,也许是有些感觉最后只能转换成无语,却永埋心间。 第三次获得戏剧比赛冠军,是幸运、是努力、是泪水欢笑,亦是评审的青睐。感谢 教练的用心与好剧本;感谢校方、帮助我们的所有老师同学;感谢会员们的各方配合; 感谢各店家的协助;感谢兆富、志健、旭婷不计较一切的付出……一部好剧的誕生,并 不容易,并非一人的力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是舞台戏剧的魅力,亦是我 无法割舍的一片情。 明年,充满挑战的一年,且让我们化压力为动力,让戏剧艺术永续经营。

35


《敢于梦想,勇于前进》 2018年5月9日这一夜,全国人民揪着忐忑不安的心,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马来 西亚掀开了充满着新希望的一页。看着朋友圈被刷屏时,又再次忍不住热泪盈眶了,心 中充满着无比的激动及感触。 93岁,原本就该颐养天年的时候;93岁,原本就该云淡风轻的时候,但新任首相敦 马哈迪医生以身作则,以身教的方式,告诉我们、教导我们、年龄不是问题;只要有梦 想,心中坚信有爱,一切都可以被战胜。 在这次出差整理行李时,特意带了老师推荐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坐在前往北 京的高铁上,我仅用了2个小时把这本书阅读完毕。当合上这本书时,顿时觉得自己豁 然开朗,藏在心中的阴霾即时随风而逝。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表述着人们在实现梦想要经历一个艰难险阻的过程,是需要 勇气、智慧、执着和严峻的考验。主人公在寻梦过程中学到许多教导,展示了精神追求 与现实冲突的一种融合。在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寓言故事中,蕴涵着许多的人生智慧,几 乎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令人回味不已,给人以多方面的人生启示,教会我们如何领 悟人生,如何炼得人生真金。不仅可以作为青少年的人生向导,也是所有追求理想的成 年人的人生向导。 很喜欢文章中撒冷之王对牧羊少年的对话: —“天命就是你一直期望去做的事情。人一旦步入青年时期,就知道什么是自己的 天命了。在人生的这个阶段,一切都那么明朗,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人们敢于梦想,期 待完成他们的一生中喜欢做的一切事情。” —“因为在这个星球上,存在一个伟大的真理: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做什么,当你 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最终一定能够得到,因为这愿望来自宇宙的灵魂。那就是你在世 间的使命” —“宇宙的灵魂是用人们的幸福来滋养,又或者是用人们的不幸、羡慕和忌妒来滋 养。完成自己的天命是人类无可推辞的义务。万物皆为一物。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 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

36


这次为了实现教育的梦想,我从马来西亚飞至中 国,再跨越中国的几个省份、几座城市,共乘坐四趟 航班、四趟高铁(南京-常州、常州-北京、北京- 青岛、青岛-南京),在路上来回奔波共有7816KM。 如此舟车劳顿,如此筋疲力尽,所作的事情很简单, 仅仅就是希望学生们有更美好的未来,希望我的学弟 妹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也借此机会让自己静下心思 考一下,沉淀一下。虽然每天都在赶路,赶地铁,赶 火车,赶行程,还是觉得很充实 敦马哈迪用生命证明一切都有可能,只要有梦 想。我也要向他好好学习,用自己的一步一脚印,证 明自己是热爱教育事业,也爱我的学生们。感谢一直 陪着我,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同事,学生,还要感 谢每间大学老师的协助及信任,您们就像宇宙的力 量,助我实现这个教育的梦想。 或许在过程中,我 们都会遇到很多挫折、很多质疑、只要坚信前进的方 向是值得的,一切都无所畏惧了! 在生活成长中,我们会犹豫、迷茫,我们与《牧 羊少年奇妙之旅》的主人公一样,但他能倾听内心的 声音,和内心对话,接纳内心的情绪、感受,理解内 心的向往——纵使他不安放荡的情绪,也不会因此迷 失前进的方向——这便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和自己 相处。 勇敢面对梦想,去实现它。倾听自己的心,追随 心中的梦想。 我是马来西亚人,我爱我的国家――马来西亚。 我是一名老师,我爱我的教育工作,我的学生。

37

日新 时代

大山脚日新独中校闻

阅 读 快 乐

yue NO.55 2018/04 JIT SIN TIMES

校园活动信息、升学报导、课外活动、文学、阅读。

du

kuai

Reading is a kind of habit, perhaps is not only confined to books, Life itself is a kind of reading, but want to screening experience

阅 读 , 可 以 改 变 人 生 的 宽 度 和 长 度

快 乐 阅 读 , 用 心 学 习

le

阅读是一种习惯,或许不仅局限于书本,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阅读,但要自己筛选、体会、回味。

第55期《日新时代》编辑室 顾问 :陈奇杰校长 总编辑 :叶维蒂师 执行编辑:王澍铧师、 洪碧君师 学记 :许子宓、李彦璋 胡 曰、黄敏瑜 秦抒言、林芷汛 林启净、吴嘉敏 吴亦深、王镱达 陈籽翰、林靖杰 陈凌晖、宋甜筠 陈奕松、黄煦媛 李 宣、叶芊彤 卢缙宏、伍芷萱 谢新恩、陈冠槟 许宇亨、许僡倩 校对 :王澍铧师 排版 :王沛锜 印刷 :KHOR STUDIO


校友 专访

校友专访——张恒毅

张恒毅校友,2007年毕业于本校理科班,2009年前往台湾成功大学就读环境工 程,2014年前往日本东京修读永续发展博士课程。他于2017年博士课程毕业后,曾任研 究员。之后,他便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学长之所以选择到日本深造,是因 为在修读硕士课程时,他的指导老师是一名日本教师。因此,从交流中他有机会接触到 日本这一国家。在硕士毕业后,为了选择一所好的大学及用较短的时间完成课程,他毅 然选择前往日本东京大学修读永续发展博士课程。永续发展课程是一项关系环境、社会 与经济的学科。

英国游学 任清洁工 高中毕业后,恒毅学长随顾华国老师带领的游学团到了英国。在游学英国期间,他 和另一名朋友约好在英国打工。学长说,他之所以选择在毕业后选择到英国游学是因为 在毕业之际还不清楚自己所想继续修读的科系。因此,他决定趁这着空挡期到不同的地 方去汲取经验。经过这次的游学,他体验了许多,也有所成长,在思想、看法上也有所 改变。他说,年少时,我们总想着到外面闯一闯直到我们在短时间内把世界都走完了, 才会想要安安静静地过生活。 学长在英国时,曾任医院清洁工,他认为这是谦卑的开始,让他认识了社会最低阶 级。学长在英国期间也报名了CAMPING TRIP,这是一项从南半球到欧洲游玩的旅程。 在时间与金钱限制紧迫,却又想到很多地方城市去游玩的情况下,学长认为这是一项具 挑战的旅行。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学长随着大队到了十多个国家露营,从伦敦出发到 巴黎、巴萨罗纳、意大利等,此次的旅程让学长体验到用自己所赚的钱去生活是一个非 常的感觉。经过在英国生活数月后,他第一次感觉年轻的生活可以不一样。通常在18、 19岁的年纪,亚洲的孩子会想着努力读书、赚钱。但是,或许是文化上的差异,英国的 青少年却相反。 38


态度决定一切 在英国打工度假时,学长也不忘申请 大学继续深造。幸运地,他获厦门大学医 学系录取。在多方面的考量,且在一次的 偶遇中与林韦地校友谈起这件事,并询问 他的意见。林韦地校友却认为医学并不是 他真正所想的。因此,便劝说他选择一门 更适合自己的学科。经过考虑后,学长决 定放弃医学系,到台湾成功大学修读环境 工程科系。 在他修读硕士课程期间,他的硕士导 师Yasuhiro Fukushima决定组织新计划,一 项有关永续科学的计划。身为学生的他, 便从中协助老师及为课程作准备。因此, 他便逐渐地接触到这门学科。由于Yasuhiro Fukushima是东京大学毕业,因此与该 大学经常保有联系。东京大学每次暑期会 邀请到国际研究人、学生等组织国际合作 的活动。而学长在获硕士导师的推荐下, 开始深入接触永续科学。

理科班的他 热爱文学 恒毅学长说在留学时期,打工所汲取 的经验让他有机会接触多方位的事务。在 国外留学回来的他认为马来西亚的学生较 有韧性,不仅可以多语言沟通,更能够及 时调整心态与人相处。身为日新学子,他 表示中学六年的生涯确实对他有所影响。 他说,日新亦师亦友的师生情谊让他在大 学时与教授交流可以更加顺畅。

那时候正巧遇到311东北大地震,所 以学长便随着一行人到地震灾区去。在那 里,学长了解如何去重建及修复灾区。他 发现对于这门学科他倍感兴趣。之后,他 得知早稻田大学正招募能以英语媒介语授 课的老师,恰巧该负责招募的老师是他硕 士导师的学长,而所要招募的科目亦是学 长在硕士期间所研究的课题。正是因为学 长平时虚心向学的态度,因此每当有更好 发展的机会时,学长都会是老师优先考虑 的对象。

全科甲等成绩的恒毅学长之所以坚持 到独中就读,是因为他很喜欢华文。而高 中时期,在陈强华老师的熏陶下,他开始 写文章,并在校刊《向日葵》投稿。此 外,为推广阅读,他和卢荣成老师一起把 图书馆协会办起来,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阅读。课余时间,他们还学习编辑工作。 在短短的时间内,他和同学编辑了一本属 于自己班级的班刊。他们更在自身的努力 下,获得了学海杯冠军。 他说,卢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中学 时期,就读理科班的他非常热爱文学,甚 至有冲动想转文科。但,他也觉得很多事 需要有能力的人去完成,而理科更可以完 成更多事。成绩优秀的他动静皆宜,他曾 是排球州手,当时更代表槟州出赛。

39


校友 专访

他一直很庆幸自己那么幸运,一路走来 都很顺利。趁年轻更应该去体验不同国家的 生活。他说,在2008年至2009年,他曾回到 母校当生物老师。执教期间,他会从学生角 度去对待他们。中学时什么都应该去尝试, 当你想要读书的时候,你都可以去读。 说起在台湾留学的生活,年龄的差距让 他和同学有距离感,但这却不减他对工读的 热情。因此,趁着第一年暑假,他和两位马 来西亚的朋友相约到纽西兰继续打工度假的 生活。他认为,在读书时,边打工是一种对 生活的体验。一直到他攻读硕士,他开始担 任课程助理,开始接触翻译工作。渐渐地, 他看到不同的可能、接触不同的领域。通过 这些工作,他得以训练不同领域方面的技 能,包括从打扫卫生业一直到学术方面的技 能。

恒毅学长与永续科学教科书的作者,德弗里斯合照

对学弟妹的话 中学生涯及大学生活是我们最好的时 期,更应去尝试不同的事务,不要担心做错 事,因为那是你应该去体验的一部分。或许 每一次的过错,让我们不会错过往后精彩的 生活。现今,每个人到大学深造的概念已有 所不同。所以,他劝勉学弟妹们在大环境的 改变下,应跟着自己的兴趣。兴趣可透过多 尝试参与活动从中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兴 趣。

恒毅学长与家人的合照

随着时代的变迁,选择逐渐变多,使得 我们这一代人更容易迷失自己。因此,在面 对困难时,朋友之间互相关怀是很重要的。 最后,对自己应要有自信。当自己被环境限 制而被否定时,学弟妹们应坚持己见。 恒毅学长与GPPS研究组员合照

4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