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U EA3 2022 AUTUMN ARCH Chen Chun-Wei PORTFOLIO

Page 1

陳軍瑋 — 409360319 第肆組 指導老師 : 林珍瑩老師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 建築三上 未來試驗所—知識中繼站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習慣的改變,學 習的方式由文本閱讀,轉變成透過多 媒體由聽覺和視覺主動式的學習,再 演變成由腦機晶片接收知識。 知識的載體不斷地更換,使得圖書 館變成了知識的中繼站,人們去知識 中繼站更新知識,以及參觀「過去的 知識載體博物館」。在腦機晶片剛普 及的時代,知識中繼站也負擔起了幫 助人類適應透過晶片吸收知識的角色 ,在這樣子的過渡期裡圖書館顯得更 為重要。
—設計結果 —Study Models —Concept Models —Concept
—Site
CONTENTS      未來試驗所
and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行人動線 汽機車動線 流量小 流量大 接近自然 視野開闊 人群流量 行人入口 汽機車入口 量體入口 量體位置 動線關係 A′ B
未來試驗所––知識中繼站 概念拼貼
B′
學習的方式演變 觀點 1.交流助於知識傳播 2.感受彌補內心空虛 3.書本已是過去式 4.多媒體輔助人們適應晶片
知識中繼站 不同立場或看法 反覆討論和思考 刷掉無法領會的知識 接收並傳播知識 過去知識載體展示 定期更新晶片知識 $ %
PROGRAM 共享 獨立 有經驗者 無經驗者 領悟 討論 傳授 辦公 設備 倉庫 停車 廁所 書本展示 想像 接收資訊 多媒體輔導 思考 程 度 共享 獨立 多媒體輔導 程 度 共享 獨立 接收資訊 程 度 共享 獨立 思考 程 度 共享 獨立 想像 領悟 程 度 共享 獨立 程 度 共享 獨立 討論 程 度 共享 獨立 傳授 共享 獨立 多媒體輔導 接收資訊 思考 想像 領悟 討論 傳授
學習架構 100% 0% 共享 共享+獨立 獨立 空間量 接收資訊 接收資訊 領悟 討論 想像 領悟 討論 領悟 討論 思考 傳授 傳授 傳授 領悟 想像 思考 領悟 想像 思考 討論 領悟 想像 討論 領悟 思考 想像 想像 思考 思考

無經驗者

有經驗者

思考想像 討論 領悟傳授
概念模—面對新型態生活所產生的不適應
概念模—銜接新型態生活時,新與舊的人群對話
概念模—思考知識傳輸對人類產生的兩個不同面相影響
概念模—思考未來透過與現在不同的方式接收知識, 是否還需要一樣的閱讀學習空間。
概念模—樓板與空間的關係,藉由路徑串聯起來。
知識中繼站
基地配置圖 0 200 400 800 1600 cm
0 100 200 400 800 cm 東北向立面圖 GL 西南向立面圖 0 100 200 400 800 cm 東北向立面圖 GL 西南向立面圖 GL
0 100 200 400 800 cm 西北向立面圖 0 100 200 400 800 cm 西北向立面圖 GL 0 100 200 400 800 cm 東南向立面圖 GL
倉儲空間 領悟 討論 討論 傳授 閱讀與資訊空間 傳授 思考 0 100 200 400 800 cm AA ′剖面圖 GL A A′ B 討論 展覽空間 接收資訊 接收資訊 接收資訊 傳授 倉儲空間 領悟 討論 討論 傳授 閱讀與資訊空間 傳授 思考 0 100 200 400 800 cm AA ′剖面圖 GL A A′ B 討論 展覽空間 傳授
0 100 200 400 800 cm BB ′剖面圖 GL
0 100 200 400 800 cm BB ′剖面圖 GL
親子廣場
B′ 親子廣場 接收資訊 辦公室 閱覽區
B′
接收資訊 接收資訊 接收資訊 辦公室 接收資訊 閱覽區
知識中繼站 我開始思考在腦機晶片普及後,人類的學習方式改變,所需的學習空間不如以 往在吸收知識的同時也是傳遞知識的另一個開始,空間中有數個入口,並且在不 同樓層間也開始流動起來。 我創造多種不同的空間體驗,希望可以滿足不同族群對學習時的空間需求,並 且在多個動線交匯點,提供走往接收不同類型知識的空間。在每個空間設置多項 活動,因應時代發展迅速,活動改變以及多元化,是不可控的,所以我增加空間 能夠被運用的靈活性與立即性。
停車場入口
下沉式活動廣場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