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夏季善報

Page 1

夏季號

2 0 2 2

明就仁波切開示「菩薩的禪修之路」系列︱︱請留心啊,你對「真正的家」有鄉愁

幸運的徵兆 在蓮花生大士的眾多驚人的功績中, 第一個也可能是最著名的, 就是他從盛開的蓮花蕊中誕生在我們的世界。 這朵神奇的多色花從達那郭夏海島上冉冉升起, 在眾多聖者和空行的圍繞當中閃耀光芒。 這一幕吸引了鄔金國國王因扎菩提的目光。 他驚喜地認為此乃幸運徵兆, 決定帶著這個完美無瑕的孩子回到他的王國。 ──(本文摘自《蓮師在印度》)》

● 塔姆醫師的尼泊爾視角/ 非賣品 歡迎助印

● 修行在天涯/

老年證,掛耳上

達蘭沙拉夢中唐卡

請留心啊, 你對「真正的家」有鄉愁

明就仁波切開示「菩薩的禪修之路」系列

夏季號

2 0 2 2


〈新書介紹〉

菩提心起 ──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 第四個錦囊 作者: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比丘丹增.嘉措 比丘尼圖丹.卻准 譯者:呂家茵 審定:見澈法師

法緣慈――緣於假立於法之眾生的悲心 在一池微風輕拂而掀起漣漪的水面上,顯現出 月亮的倒影。那些理解其本質的利根弟子明白倒

生,或是缺乏一個獨立實體有之「我」的眾生。 這取決於悲心是否受到對無常性的理解,以及缺 乏常、一、自主的「我」或獨立實體有之「我」 等的影響。

影的無常性,所以知道那並不是真實的月亮。同

「眾生緣慈限於細分的無常」這句話是什麼意

樣地,由悲心所影響的菩薩也關注那些持續地沉

思呢?意思是指自無始劫以來,一切眾生就已經

浸在無明大河之中、在身見之苦海中受苦的眾

具有細分無常的特質,因此那不是虛構或投射在

生。這池水被邪見之風所擾動,而眾生善惡之業

他們身上的事物。眾生顯現無常,心也將他們理

的倒影,就有如天空之月映現於眾生之前。於

解為「無常」。這就是一種相應於大悲心且已能

是,具備智慧的菩薩所緣的眾生,時時刻刻都在

理解眾生剎那無常的智慧。此處,「相應」意指

瓦解,是空無自性的,因而對他們生起悲心。

這種理解眾生無常的智慧影響了大悲心的意識現

儘管身見是一種無明的形式,然而在此處,月 稱論師說到無明時,他以此點出這個引生身見的

前,這大悲心懷抱著保護一切眾生免於輪迴之苦 的強烈願望。

無明,就是法執無明。換句話說,那是以執取我

有些多聞的學者告訴我們,這種了知無常的智

們身心的五蘊,認定它們是各自的、獨立的、自

慧與大悲之心有著明確連結的關係,也就是說,

性有的。接著,我們便會執取這個「人」(補特

在菩薩的心續中,這兩種心同時顯現。身為菩薩

伽羅)――「我」――擁有俱生自性的實體。

是以悲心去理解眾生,他同時強烈希望自己能夠

法緣慈是「慈只緣於假立於法上的眾生,例如

引領眾生從所有的輪迴痛苦中解脫;菩薩也具足

五蘊之類等事物」的簡述。在「法緣慈」中,

智慧,了知眾生是無常的。其他多聞的學者則

「法」所指的即是諸蘊之聚合。不過,這種悲

抱持不同的看法,他們主張大悲心是顯現的,而

心的所緣境並非眾生的諸蘊,其所緣境是那些

理解無常的智慧則是「隱蔽境的認知」(藏lkog

無常的眾生,是缺少「常、一、自主的我」

gyur gyi blo)。即使如此,這兩種意識仍為同時

(permanent, unitary, and independent self)的眾

發生。(本文摘自《菩提心起》)

(2022年7月眾生文化出版,定價480元,請洽各大書局、因果福利社)


【編輯室報告】

「薩噶月」 那些燦爛的事

起……身體會搖搖晃晃的說:「好暈,需要這樣 嗎?」頭腦會簡潔的回答:「少廢話,這是薩噶 月!」微細身的明點會配合的說:「對對對,薩 噶月精進很燦爛,耶!」 圖引自Pinterest

在身體、微細身和理智心的拉拉扯扯中,每日 早課我也堅持到薩噶月尾聲了。在這個月中,還

薩噶月每天早晨6:00,鬧鐘就會響起,把我拖 出夢的疆界。 因為化育台中的慶喜法師在線上帶領的「薩噶 月早課」,6:30會準時開始。

展開了對我而言另一件大事,就是「以愛閱讀」 線上導讀課第一部:措尼仁波切《先幸福,再開 悟》八堂課,也在薩噶月「殊勝日」那天開始, 我在線上陪伴大家讀書的旅程也開始了,能力和

三年來,這是第三次,每天和兩百多位天各一

福報都有限的我,很榮幸也有些惶恐的,分享法

方的法友,在zoom的虛空道場,一起誦經、念

教的形式又多了一種,願這樣的空中伴讀對大家

祈願文,聽超會說故事的慶喜師說佛法故事,薩

有利益。

噶月的每一天,就是這樣揭開序幕。

也在薩噶月中,《善報》以執行主編馮淑蓉為

相傳佛陀在藏曆四月(今年是5/31-6/29)出

主的同仁們,一起努力匯編、校對了法王、仁波

生、成道、涅槃,因為佛陀的證量和加持力,所

切在夏季號中的開示,也將在今年薩噶月圓滿之

以這個月任何善行修持功德都會呈十億倍增長,

前進廠付印,這又是薩噶月一件燦爛的事!

是「累積資糧,淨除罪障」的好時機,對「直至

本期的精彩內容,包括主題故事:明就仁波切

證菩提,資糧不嫌多」的小行者,也算是本小利

的「菩薩的禪修之路」系列:「請留心啊,你對

多賺很大。

『真正的家』有鄉愁!」本期將刊出系列四篇

重點是我相信。我相信薩噶月的力量,相信佛

的前兩篇「自他平等」和「自他交換」,感謝

陀悲智的加持力,相信明就仁波切所說:「只要

“THE TRICYCLE”雜誌同意翻譯轉載,這是中

你餓了還要吃飯,渴了還要喝水,就要敬畏世俗

文第一次面世的全新內容。這是《善報》在薩噶

諦的力量。」薩噶月的加持力,是世俗諦的緣起

月對您的法供養,如果您也能開卷展讀,或線上

力量,但它是有的,只要你相信。

閱讀《電子善報》,相信薩噶月的加持力,會成

不過,雖然我有「一旦參加、就要堅持到底」 的強迫症,但又習慣晚睡,經常前一天晚上還在 參加線上聞思修,結束夜都深了,第二天又要早

為善的蝴蝶效應,正法的連鎖效應,會從上師的 心,到我們的心。 《善報》總編輯黃靖雅 合十敬啟

1


2022

夏 網址:https://issuu.com/hwayue

【主題故事】

20

明就仁波切開示「菩薩的禪修之路」系列

請留心啊,你對 「真正的家」有鄉愁 系列四之一自他平等/

回來吧, 幸福鑰匙在這裡! 四之二自他交換/

換位思考, 用他人的眼看世界

發行人/孫春華

執行主編/馮淑蓉

發行所/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網址/http://www.hwayue.org.tw

社長/妙融法師

美術編輯/施心華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16巷3號6樓

電子信箱/hwayue@gmail.com

總編輯/黃靖雅

印務發行/黃新創

電話/02-8967-1019

郵政劃撥帳號/18268431

傳真/02-8967-1069

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封面提供/亞洲德噶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九八六號中華郵政板橋雜字第189號執照登記雜誌交寄

2


【法王開示】 2021讖摩春季課程: 第八世法王傳記

【專欄】 4

瞭解佛法真實義,才是真實具法者 《岡波巴四法》第八堂課(圓滿)

10

塔姆醫師的尼泊爾視角

48

心慧時間

50

那一天,陽光燦爛 32

〈竹清嘉措心要語〉生起與止滅

總編雲書房

52

休息一下,放鬆力量大!

措尼仁波切/「當佛法變成高牆時如何穿越」33

突破撞牆期,轉念接受所有困難 併命四釘,生起次第如法的關鍵

44

老年證,掛耳上 30

守護好自己的心,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多傑喇嘛/「修持與生死」開示

妙融塗鴉牆

佛陀,運氣不好怎麼辦?

【善知識開示】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開示

42

自立不自私,自強不自滿

都是自家人,佛與我們零距離

噶千仁波切/精選問答錄

噶舉大小事

修行在天涯

56

達蘭沙拉夢中唐卡 38

【法訊】 覺泰法師/經典研讀班

62

學佛根器大不同,從自己相應的入手

化育道場

化育書院

◎「藥師寶懺」法會,時間7/16(六)下午2:00-5:00 ◎「中元法會」法會,時間8/14(六)下午2:00-5:00 ◎「藥師寶懺」法會,時間9/17(六)下午2:00-5:00 ◎「彌陀寶懺」法會,時間10/15(六)下午2:00-5:00

◎ 「以愛閱讀微細身」《先幸福,再開悟》讀書會, 時間6/14~8/2日(每周二晚上7:30-9:00)

3


2021讖摩春季課程:第八世法王傳記

瞭解佛法真實義,才是真實具法者

開示: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殊勝成就,現證法性真實義,之後攝受具備證悟

時間:2021年2月19日

的弟子,初建祖庭,往後陸續再建立噶瑪寺和楚

晚上9:00-10:00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上、中、下三大祖庭

布寺等等。

身、語、意、功德、事業五個祖庭

講到杜松虔巴,也就附帶講一下杜松虔巴廣大

另外,噶瑪巴有「五個祖庭」。《岡波乃朗

的佛行事業當中,最主要的一個事業,就是興建

誌》中提到:身祖庭——岡波乃朗,語祖庭——

了三大祖庭,奠定了實修噶瑪岡倉教法的基礎。

噶瑪寺,意祖庭——楚布寺,功德祖庭——東方

一般來說,三大祖庭就是上、中、下三大祖

邦日寺,事業祖庭——達邦普寺。由此可知,岡

庭,這裡也有一些不同的說法。先是在名稱上,

倉噶舉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岡波乃朗寺;然而現

一般說是「上中下三大祖庭」,有的時候也會稱

在這座寺院是屬格魯寺管轄,不再屬於噶舉派。

之為「身語意三輪」,總之有兩三種不同的名

之後才建了其他寺院。

稱。 其中,身語意三輪這裡指的是勝樂輪父母尊中 的父尊——勝樂金剛的身語意三輪。據說,米覺

另外,第六世夏瑪巴的親傳弟子——噶瑪洽美 所寫的〈噶瑪聖地讚〉中提到,三大父聖地依序 是:

多傑在他的一部教授本中提到,曾將自己觀想成

東方岡波雪山──勝樂輪身地、地行身輪;

勝樂輪父母尊,然後在自己的三脈當中,依序觀

楚布寺──勝樂輪意地、空行意輪;

想有楚布寺、岡波乃朗寺和噶瑪惹林寺,接著再

噶瑪寺──勝樂輪語地、地行語輪。

觀想三座寺內,各自有杜松虔巴、噶瑪巴希和桑

此即身語意三輪對應到了祖庭。總之,勝樂輪

傑年巴。 今天主要要說的,主要講解上中下三大祖庭, 還有身、語、意、功德、事業等五大祖庭。

父尊的身語意三個聖地,就對應到上中下三大祖 庭。至於母尊三個聖地的部分,有雜日雪山、拉 企雪山等等的說法。

首先是三大祖庭。依據第六世夏瑪卻吉望秋的

第十三世噶瑪巴堆督多傑的一部教言〈糾察師

《岡波乃朗誌》當中提到:「岡波巴如繁星眾多

嘉稱問答集〉中則提到:「上祖庭是楚布身祖

的弟子當中,他一再對杜松虔巴說:『我對你的

庭,中祖庭是色究竟噶瑪寺語祖庭,下祖庭是岡

期待最高,傳承就託付給你了;如果你到岡波雪

波意祖庭。」並且他也以海螺三個不同部位,來

山修行,徒眾就會遍布衛康藏三地。』同時公促

譬喻上中下三個祖庭。

阿闍黎也說了類似的預言。」在這個授記之下,

至於功德祖庭是哪座寺院,則有不同的說法,

杜松虔巴前往了康區,在岡波乃朗實修,得到了

依據上面第六世夏瑪的說法是東方邦日寺。但是

4


法王開示

第十三世噶瑪巴這部問答集當中卻提到,功德祖

岡欽寺。而在《金剛珠行記》當中,作者提到他

庭是哲.岡欽寺。岡欽寺剛才也曾提到過,這是

親眼見到在杜松虔巴誕生地旁的岡欽寺遺跡。總

哪個寺院呢?有的文獻中提到它就是達邦普寺,

之,哲.岡欽寺就是在哲霍,而且就是在杜松虔

但是達邦普寺並沒有在哲霍這個地區,既然稱為

巴誕生地然達村附近。這是沒有疑問的。

「哲‧岡欽寺」,應該就在哲霍這個地方。

但是,哲‧岡欽寺為何後來都沒人知道了?我

另外,司徒班欽和蘇曼次旺昆洽編輯的《岡倉

猜想,在第七世法王的時候,他的傳記中有提到

金鬘史》中,引用了噶瑪巴希自傳中的一段話,

哲‧岡欽寺是事業的祖庭,而且有指派寺院主持

大意是:「我曾在子年6月29日的夜半,見到在

的記載。但是,第九世法王的傳記當中,卻完全

楚布寺上空,出現瑪哈嘎拉黑袍金剛護法,他的

沒有提及哲‧岡欽寺。事實上,第九世法王噶瑪

身體鋪天蓋地,身上穿戴著心臟串起的項鍊,我

巴就是出生在哲霍,傳記當中理所當然應該提及

想:到底有幾個心臟呢?細數後,發現有150顆

哲.岡欽寺才對,但是並沒有。所以我猜想,

心臟。而黑袍金剛被十方護法圍繞,示現出忿怒

哲‧岡欽寺或許是在第七世法王的晚年,或者第

的樣子。」

八世噶瑪巴的時候被火燒燬了。

當時[第二世]法王心想:「什麼原因會出現這

至於上面第十三世法王的那部問答集中寫道,

樣的淨觀呢?」於是,當晚供養了許多多瑪,以

事業祖庭是巴惹寺,但是目前還不知道這個寺院

神通力知道:杜松虔巴誕生地的哲‧岡欽寺被毀

位於何處。

掉了。由此可知,哲‧岡欽寺的位置,就是在杜 松虔巴的誕生地。 同時在第七世噶瑪巴的傳記當中,也多次提到

總之,功德祖庭有兩種說法,一是出自第六世 夏瑪的東方邦日寺,二是第十三世噶瑪巴的哲‧ 岡欽寺。 而在蔣貢康楚羅卓泰耶的《無分別教 5


▲杜松虔巴於然達山谷中,修吉祥天女時,淨觀中見天 女,而後,天女融入岩壁,壁上有自然形成的身印。

派源流史》中提及:「楚布寺、噶瑪惹林、岡波 乃朗是身語意三大輪;功德祖庭是東方邦日寺與 哲‧岡欽寺,事業祖庭是巴惹寺及查瑪珠希寺; 從這五大祖庭所開枝散葉的寺院遍佈大地。然今 佛法衰退,祖庭大多頹敗。」等等。 這裡提到上中下三祖庭,和之前說的是一樣

▲第一世噶瑪巴出生地。

的;但是,此處記載功德祖庭有兩個,事業祖庭 也有兩個,所以,功德祖庭與事業祖庭相加起來 為四處。而八蚌寺,蔣貢仁波切提到後來也成為 了岡倉的祖庭。 另外,噶瑪堪布仁欽達傑在「見即解脫寶冠簡 介」當中提及:「上是色究竟楚布,中是噶瑪 寺,下是岡波乃朗。」然而,這個順序並不是按 照建立的時間,而是按照地理位置來定義「上中 下」的關係。 ▲第二世噶瑪巴出生地。

杜松虔巴建立的才是祖庭 總之,判定三大祖庭或五大祖庭,一般來說, 就是這些寺院,必須是由杜松虔巴所建立的,才 能被及為祖庭。但是,前述引文當中提到的功德 祖庭——東方邦日寺,卻不是杜松虔巴所建,而 是噶瑪巴希興建的,所以嚴格來說,不應該被稱 為祖庭。我猜這裡被歸為祖庭的原因,可能是原 因是哲‧岡欽寺被毀了,為了補上一個代表功德 的寺院,所以就把東方邦日寺歸類為祖庭。 6

第三世噶瑪巴出生地。


法王開示

另外,對於事業祖庭——邦普寺,也有些人說

岡倉噶舉基礎,還有廣大弘揚的兩位重要人物,

它並非杜松虔巴所建。但是在許多第十世噶瑪巴

所以我覺得對於他們二位建立的寺院、祖庭是更

之前的相關文獻當中,都提到邦普寺是由杜松虔

加重要的。尤其杜松虔巴建立的寺院,更是最重

巴所建,所以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要的祖庭,是噶瑪噶舉的基礎。然而現在他們二

前文蔣貢仁波切提到,事業祖庭有兩個:巴惹

位建立的寺院,大都已經毀壞了,但是無論如

寺及查瑪珠希寺。首先巴惹寺,應該就是前面提

何,我們都應該重視這些祖庭,知道他們的價值

到的第十三世法王問答集當中所說的「帕惹寺」,

所在,這是很重要的。

這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至於查瑪珠希寺,目前是 在稱為「秀」的這個縣上,現在已經確認了。

簡介二世至七世法王年表

總結來說,由噶瑪巴師徒眾建立的寺院很多,

接著簡略介紹一下,投影裡看到的噶瑪巴希誕

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也在錫金建立了隆德寺,這

生地:昌都市江達縣汪布頂鄉汪布頂村,這裡接

當然可以算是祖庭,但是我覺得祖庭的算法,應

著有父親、母親的名稱,還有出生年份、俗名、

該依據的是這所寺院必須是由杜松虔巴所建立

法名,這裡我就不多細說了。但有一個地方要提

的,例如上述的上中下三個祖庭或是五大祖庭,

醒一下,噶瑪巴希出生年份有不同的說法;夏瑪

都是符合這個條件。否則如果歷代噶瑪巴建立的

喀卻旺波在他的著作當中提到:噶瑪巴希誕生於

寺院都算進去的話,祖庭可就不只五座了,可能

杜松虔巴圓寂24年後的鼠年(1216),並於羊

有五十多座了。所以不把條件說清楚的話,是會

年——80歲時圓寂。但是第三世讓炯多傑的出生

造成爭議的。

年月、年歲生肖是清楚確定的,所以依照夏瑪喀

兩位重要的噶瑪巴 總結來說,今天為什麼要為各位介紹三大、五

卻旺波的說法推算,除非將半年也算作一年,一 年當作兩年來算,夏瑪喀卻旺波的說法比較正 確。

大祖庭呢?就是藉由這些祖庭,了解當時的歷

如果那樣推算的話,噶瑪巴希應該誕生於

史。最開始杜松虔巴在岡波巴的授記下來到岡波

1204年。但是國師巴就敦珠、米覺多傑、巴沃

乃朗,現證法性,攝受弟子,建立了第一座祖庭

祖拉成瓦、噶瑪參尼巴桑等等,大多數岡倉的大

岡波乃朗寺。「岡倉噶舉」的名稱就是從那時候

師都認為應該誕生於丙寅年(1206)火虎年。

開始的,「岡」就是岡波乃朗,「倉」是聚集的

無論如何,從杜松虔巴圓寂到噶瑪巴希誕生之

意思,也就是師徒大眾齊聚岡波乃朗而得名。之

前,至少有十年的空窗期。這樣的情況,是歷代

後接著建立噶瑪寺、楚布寺。

噶瑪巴之間最長的。

杜松虔巴圓寂後,噶瑪巴希恢復由杜松虔巴建

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傑的出生地,是在日喀則

立的上、中、下三個祖庭,廣大守護、弘揚其教

市吉隆縣吉隆鎮崩巴村。接著這裡有他父親、母

法。岡波乃朗是杜松虔巴建立的第一個寺院,所

親的名字,還有他出生的年份、俗名、法名,以

以在當中安立的是燃燈佛像,在噶瑪寺安立彌勒

及享齡壽命有多長。他是在土兔年6月14日午,

佛,楚布寺安立大悲詹布嚴佛像。現在我們說的

於上都圓寂。這裡提到上都,在元朝的時候有兩

「噶瑪噶舉」這個名稱,應該就是由噶瑪巴希或

個主要的大城市,一個是上都,一個是大都。

者他之後開始的。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上都是最初的元朝的舊城,

一般來說,歷代噶瑪巴都是岡倉噶舉的教主、 頂嚴,尤其杜松虔巴和噶瑪巴希,更是奠定整個

後來才遷移到大都新的地方。 當時就在上都,在15日滿月的月輪當中,有 7


許多人見到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傑。所以 有這樣的說法,元朝皇帝下令繪製一幅從 月亮中見到噶瑪巴讓炯多傑的唐卡。噶瑪 巴耶謝多傑圓寂後,許多人在一個日輪當 中又見到了噶瑪巴,所以又有畫出:月亮 中見到是噶瑪巴讓炯多傑,在太陽中見到 的噶瑪巴是耶謝多傑的兩幅唐卡,過去有 這樣的傳統。 ▲第四世噶瑪巴出生地。

第四世噶瑪巴若佩多傑的出生地,現在 的地名是昌都市邊壩縣加貢鄉阿蘭卡村, 其他就不細說了。 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的出生地,現在 稱為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工布江達鎮娘當 村,這裡後面有父親母親的名字。他是在 公元1384年出生,法名確佩桑波,明永樂 賜名:如來(大寶法王)。名號的由來之 前有提到過。享齡是32歲,1415年在布達

▲第五世噶瑪巴出生地。

拉宮圓寂。當時布達拉宮擁有者供養給噶 瑪巴,所以他就在那裡圓寂。 第六世噶瑪巴通瓦敦殿,這裡提到他的 誕生地在昌都市等等,父母的名稱這裡有 提到,出生的年份是1416年,享齡是38 歲,在1453年圓寂。 第七世噶瑪巴確札嘉措的出生地,現在 稱為昌都市,出生的日子是西元1454年, 享齡壽命是53歲,1506年圓寂。 圖片是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出生的地

▲第七世噶瑪巴出生地。

方(見圖),這部分下堂課再說,今天講 太多這些歷代噶瑪巴的出生地,可能大家 聽了會覺得無聊,這部分就不多說。接下 來還需要再講一些自傳的內容。

將自他引入佛法 由於《妙行傳》當中的第一個妙行,和 《無比自讚》的第一和第二個頌文的內容 有些關聯,所以接下來講解《無比自讚》 ▲第八世噶瑪巴出生地。

8

的第一個頌文。


法王開示

這部《無比自讚》是米覺多傑在工布的多聞山

家服飾,得到法名為:確嘉札巴巴桑波。

時,獻給他的上師噶瑪欽列巴的讚文,然而,噶

第二世國師嘉察札西南嘉巴桑波,是第一世國

瑪欽列巴當時說:「我沒有你寫的這樣的功德,

師嘉察的轉世,米覺多傑出家時在名為「根多

這個讚文我供養給你。」所以讚文又回供給米覺

拉」的佛像所依剃髮,是噶瑪嘎千大營中最主要

多傑。這在夏瑪袞秋衍拉的《無比讚註解》中提

的一尊佛像。明後天有時間的話,也為大家介紹

到這一段歷史。我想這和當年宗喀巴大師獻給至

一下「根多拉」的佛像,現在很多人提到「根多

尊仁達瓦的讚文,後來被回供給宗大師,也就是

拉」的名稱都不知道是什麼。

現在著名的《密集瑪》讚文的情形一樣。《賢者

米覺多傑11歲時,依止大成就者桑傑年巴領

喜宴》當中提到第八世法王傳記時,提到巴沃祖

受沙彌戒。之後21歲時,依止「根敦岡巴」的

拉成瓦有對於這一篇的完整註解。另外司徒班

堪布、色札間京的化身——為什麼稱他為「色札

欽編撰的《噶舉法行》當中也有收錄《無比自

間京的化身」?傳統上,歷代噶瑪巴都是依止

讚》,這之前已經講過。

「根敦岡巴」傳承領受戒法,而每一代噶瑪巴的

這次講解《無比自讚》,主要依據第五世夏瑪

時候,「根敦岡巴」都會化現為某位羅漢的形象

的著作來講說。這部讚文科判有九個部分,第一

而給予傳戒,所以這裡是化現為色札間京(羅睺

個是「如何將自他引入佛法及入門次第」。

羅尊者);這位「根敦岡巴」的堪布當時已經快

主頌是:

100歲了,已領受近圓戒已五十多年。米覺多傑

「無比本師釋迦法,善尋無誤之本已。

同時依止大智者、大成就者——巴卻竹森格為親

如法依教禁行者,實具法者我啟請!」

教師,噶瑪欽列巴秋磊南嘉為羯摩師,來自岡波 的堪布釋迦桑波為屏教師,另有喇嘛奔義札西桑

簡略講解一下。就像巴沃祖拉成瓦的註解說: 「第一個頌文,不能因為冠有佛教的名號就覺得

波等七位比丘聚集之前,領受近圓戒。因此圓滿 了佛教,成為實具法者。

足夠,而是要好好尋得瞭解佛教真實義,才算是

今天大概就講到這裡了,明天還有上課。明天

真實具法者。」米覺多傑進入佛門的時候,他不

會談到《妙行讚》的第二個頌文:斷除惡友。這

覺得佛教就是寺院和三種所依,他覺得唯有透過

裡可能會提到一些當時米覺多傑小時候,遭遇了

觀察和瞭解真實的佛教教證二法為何,才算是進

許多困難,因為他年輕的時候沒有實際的權力,

入佛門,之後才可能很好地為他人指引:什麼才

他的權力都被身旁的總管、侍者掌握了,他小時

是無誤的佛教。

候滿辛苦的,所以在講那一段歷史時,可能分享

那麼,如果我們問說:米覺多傑您自己又是如

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故事吧!

何進入佛門,進而成為圓滿佛教的實具法者呢?

因為當我看到第八世噶巴傳記的時候,我才想

從調伏一般弟子的共同角度而言,佛教的真實

到:喔!原來他那時候就這個樣子了。我好像也

義,或者說無誤的佛教,是指什麼呢?是指戒

是有發生類似這樣的事情等等,有這種感同身受

律。猶如「七別解脫戒」當中,出家後領受沙彌

的感覺。雖然可能將我自己的故事與第八世法王

戒,就算進入了佛門。如果領受比丘戒,就算圓

放在一起講,實在是不太好、是不行的,為了幫

滿了佛教,為真實具法者。依此,米覺多傑七歲

助各位更瞭解第八世法王的一些故事,所以將自

時,依止第二世國師嘉察札西南嘉巴桑波,領受

己的故事結合一起來講,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幫

圓滿五戒、八關齋戒,並且在名為「根多拉」的

助。(第四天第二堂課)

佛像前剃髮,領受了「半出家戒」,穿著象徵出

(本文為口譯聽打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

9


法王線上課程.《岡波巴四法》第八堂課(圓滿) 時間:2020年12月28日-2021年01月03日

都是自家人, 佛與我們零距離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大家吉祥如意。昨天簡略地講說 了「法入道」,也就是說,心中如果 沒有堅定「出離心」的話,持戒、行 善、聞思修等等的修持,都無法幫助 你得到解脫。 但如果是帶著菩提心去行善,即 使是布施他人一口食物,這個善就是 成佛的因。因此,「法入道」這個部 分,是可以針對三乘各自的修持,做 不同的闡述。

兩種入道方式 總而言之,這個部分有兩個: 一、是「趣入暫時的解脫道」; 二、是「趣入究竟的遍知佛果」。 但是就這部經文來說,「趣入暫 時的解脫道」這部分,已經在第一法 輪迴過患的時候講過了,所以現在的 「法入道」,主要就是在闡述「趣入 大乘道」。尤其岡波巴大師認為, 《妙法蓮華經》等大乘佛教經典裡闡 述的「究竟一乘」觀念,是很重要 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他在《解脫 莊嚴論》的序言中提到,這樣的究竟 一乘的觀念很重要。 另外還有一部論,也就是《洛喇 雅巴之四法根本頌筆記》中也說: 「道法亦依人根器,不了義而說三 乘。」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三乘說 法是不了義的,了義來說只有一乘。 洛喇雅巴對於這兩句的解釋:「此句 隱含的意思是說:『依了義來說,唯 有一乘』。此義廣說於《妙法蓮華 經》。」也就是了義來說唯有一乘, 此意在《妙法蓮華經》中說得很詳 10


法王開示

細。這裡我們就不多做解釋了。

舉個例子來說,就好比平常我們會

總之,「法入道」這部分,在岡波

關心他人,這種心情就是同情心,它

巴的其他教言中都有提到,有兩種入

屬於一種能夠理解他人[痛苦]的心情。

道的方式:

再更進一步的是同理心,也就是能夠

一、是依靠生起世俗菩提心而建立 [趣入]大乘道的基礎; 二、是依靠生起勝義菩提心斬斷實 執的根本,依此而進入道的正行。

體會他人,一種感同身受的心情。 但是這裡談到的慈悲,不僅僅是 同情心,也不僅僅是感同身受的同理 心,它比兩者都深刻得多。

喇嘛祥玉札巴:「為何法需要入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慈悲心並不

道呢?因為雖然佛法已經能夠對治煩

是一種心情或者感情,它比較像是建

惱,降伏自心,然而,如果心中沒有

立在智慧、或者說對究竟實相的一種

生起慈心、悲心、菩提心的話,就不

認知,在這樣的基礎上體現出來的行

算趣入大乘道,僅僅是趣入聲聞和緣

為模式。這個認知具體來講,就是認

覺的道中而已,無法得到無上的菩

識到:我和他人之間是沒有分別的、

提。因此,要想盡辦法於自相續當

是平等的,這就是慈悲的一個基礎的

中,生起慈心、悲心和菩提心。」

認知。

由此可知,判斷是否為大乘行者, 標準在於有沒有發起菩提心;菩提心

你我他之間難分難捨

是否生起的關鍵,在於自己有沒有大

人類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學會了很

悲心;而生起大悲心,又必需依靠慈

多的概念,其中一個概念是──這個

心才能生起。

我們可以控制的身體,這個蘊身,就

可以看到,心性的修煉是有次第

叫做我自己,旁邊或者其他那個我不

的,不可能突然生起。就好比世俗菩

能控制的身體(蘊身),是另外一個

提心,也是不可能突然就生起的。

人。這樣的概念,其實並不是與生俱

自他無別,是慈悲的基礎 接下來講講我個人對於慈心和悲心 的一些想法。 慈心是什麼呢?是希望他人得到快

來的。它是後天被教導出來、被灌輸 的一種思維方式。 換句話說,我們會說「我」、「你」、 「他」這樣的分別稱呼,是我們人類 出於某些原因衍生出來的產物。

樂,悲心就是希望他人離開痛苦。我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在的一些

想,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是,大

研究,如世界上現存的一些古老語言

乘佛教談到的慈悲,不只是文字上的

當中,並沒有清楚的「你」、「我」的

理解,它的含義是非常廣大而且深刻

用詞。所以,從究竟的角度或者實際

的。

的層面來講,「我」和「你」和「他」

我認為,「慈悲」主要關乎到的,

並非各自相異的,也就是說,「我」、

是我們看待他人的真實情況是什麼。

「你」和「他」並非我們概念認為是有

這是什麼意思呢?

距離、隔閡的,並沒有。 11


的產物。如果從大自然的角度來說, 根本沒有什麼國界、邊界的概念。 比如說一棵樹,它的生長是完全 沒有也不會在乎國界的,天上的鳥也 是,牠也沒有國界的概念,在天空中 任意的翱翔,地下爬的蟲子也是自由 自在的到處爬行。事實上,包括人類 自己,也是由於被告知了,然後才知 道自己是有國家的,不同國家有不同 的劃分。 所以,同樣的道理,我們和他人 之間原本是沒有任何分別的。這個區 分,完全是我們人類自己獨有的一種 概念,一種思維模式。

都是二執惹的禍 那麼,如果我們實際上是一體的, ▲岡波巴大師認

不僅說「你」、「我」、「他」是

為什麼我們和其他人的外在身體不一

等大乘佛教經典裡

沒有隔閡的,我們任何人之間都是一

樣,內心的想法不一樣,行為模式也

闡述的「究竟一

體的。換句話說,自己和現在周圍所

不一樣呢?

乘」觀念,是很重

有的人,甚至所有眾生,彼此之間都

要的。所以,這也

是沒有分別的。我們概念中認為有的

為,《妙法蓮華經》

是為什麼他在《解

這主要是因為強烈的二執習氣,也 就是強烈分別自他的慣性所造成的。

你我他的分別跟距離,這些都不是真

舉例來說,我們這個身體、血肉

中提到,這樣的究

實存在的。不能因為自己無法控制他

之軀,可以讓我們在這個物質世界中

竟一乘的觀念很重

人的身體,就認定我和他是兩個獨立

生活。但是,它也像是一個阻隔、一

要。

的個體,沒有關連的個體。

面牆一般,限制了我們心識的自由移

脫莊嚴論》的序言

事實上,根本沒有一個確實的證 據或者合理的邏輯,能夠證明自己和

12

動,降低了意識運作的速度和感知的 能力。

他人之間是完全獨立,互不相干的。

在我們死後,意識(心識)會離開

所以,每個人是獨立且自主的個體概

這個身體,進入中陰,這時的身體,

念,純粹是一種思想的產物,它並非

是以微細身,或意生身的狀態存在。

事實。但是因為我們太熟悉和習慣這

這時時候,我們心識的能力就不再

種思維方式了,所以覺得理所當然,

受到侷限,可以隨意到達想要去的地

甚至完全不會去質疑這是有問題的。

方。因為這時候你的心識不再被這種

舉例,比如世界上各個國家,都

微細身或意生身所影響,所以各種生

有各自的國界,而國界這樣的一個界

前限制我們心識開展能力的逆緣障礙

限、概念,其實都是人為或刻意之下

就變少了。


法王開示

所以經典中說,在中陰的時候,會

們很容易就會從內心深處想到關愛、

比我們活著的時候更容易認識出自心

珍惜自己,或者會對於我們的親人、

的實相。過去許多的祖師跟經典裡都

我們認定的好友,生起關愛之情,除此

有這麼提到。

之外,要對任何其他人生起這種關愛

總之,大乘佛教當中談到的慈悲, 說得通俗一些,就是沒有把別人當做 別人,別人就是自己的一部分,或者 說就是自己,自他之間無二無別。這 就是慈悲的意思。

之心,你會發現是很困難的。

煉心的次第,從珍惜自己開始 所以在煉心、修心的時候,是有 次第的。會先從珍惜自己開始,然後

比如我們看到的一些故事,聖者

試著關愛他人,然後再修自他平等、

可以替別人承受痛苦,或者替別人生

自他交換,直到修成自他無別。只有

病。他為什麼能夠具備這樣的能力?

這樣不斷地努力修持,我們那堅硬的

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

自我習性,才有可能得到軟化,逐漸

些聖者他們的內心深處,沒有將自他

地,我們緊抓不放的,獨立、自主的

區分開來。換句話說,在他心裡,自

概念之繩,才有可能慢慢的鬆解開

己和他人是無二無別的,所以他能夠

來。最終,我們能夠像佛菩薩一樣,

不摻雜任何私心、貪欲,全心全意地

體悟到自他之間從根本上就是完全平

利益他人、為他人付出。

等、沒有分別的。

如何看清事情真面目?

站在佛菩薩的角度來看,我們和他 們是沒有任何分別的。事實上,我們

所以,在教言中,經常可以看見

就是佛菩薩的一部分,這也就是為什

「要珍惜他人勝過自己」。這句話並

麼佛菩薩對我們的救度是絕對的毫無

不是要我們變成一個能夠捨下一切的

保留、完全平等的。

無私大英雄,而是和先前說的一樣,

經典中說,由於佛菩薩斷證功德

這樣的觀修是要改正我們錯誤的認知

的圓滿,使得他們已經超越了粗分的

──以為有自他分別的認知,從而能

蘊身、肉身,他們是以一種類似於意

夠看清事情的真正面目。

識一樣的形態存在。所以,我們和他

比如說,我們收藏了一幅畫或一張

們之間的溝通,自然就是透過心念,

照片,由於長期被捲起來收著,所以

像是信心、虔敬來完成的。我們的祈

當我們想把它攤開鋪平欣賞的時候,

請,他們當然都聽得到;不只這樣,

它會很自然地往裡面捲起來,所以這

實際上只要我們的念頭一生起,他們

個時候,你必須把它反過來,從背面

就能瞬間完全瞭解到我們的想法。

方向用力捲回去,再打開的時候,它 可能就會變成比較平整了。

平常我們都會做祈請和發願,如果 這時候你心口不一或者裝模作樣地發

同樣的道理,由於我們已經太習慣

願,或許你可以騙得了自己或別人,

的以為:我和他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

但佛菩薩們可都是明白的。這就是為

個體,因為這種觀念太強烈了,所以我

什麼我們一再強調動機要正確、要具 13


備虔誠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念誦和祈請的時候,最關鍵、

真正認識到了所有眾生和自己沒有差

重要的就是內心的想法是否清淨,是

別的時候,在那個時候,很自然的,

否具備虔誠?佛菩薩們不會根據誰燒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慈悲」,也

的香比較粗,或者哪個人供的燈比較

就自然而然地達成了。

大,來決定先聽聽誰的祈請或者要先 幫助誰。 實際上,無論是什麼樣的眾生對他 祈請,他在同一瞬間都能夠聽到、了 解到所有祈請眾生的心念,沒有誰先 誰後,或者主要、次要的分別,他剎 那間就會知道眾生的苦樂。

沒有外人,都是一家人

關於「法入道」的部分,這次就說 到這裡了。雖然還想多講一些無實、 空性的部分,但是時間的關係,就不 多說了。

[第三法]道解惑 接下來,念一下第三法「道解惑」 的經文: 「若已如是明瞭,方能由『道解惑』。

總之,從佛菩薩的角度來說,不僅

初以觀修無常之故,解貪著此生之惑;

沒有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分別,同時,

觀修因果故,解邪見之惑;觀修輪迴過

也不會把某一個眾生和另一個眾生區

患故,解貪著輪迴之惑;觀修慈悲故,

分開來。所以,事實上,都是自家

解小乘之惑;觀修如夢似幻故,解物執

人,從來沒有把我們當成外人。

之惑。總之,以上乘之修行,可解下乘

問題是,我們自己太見外、太沒有 信心,才會把佛菩薩單獨擺出來,供 在高處仰望,從那一刻開始,他被我 們供出去之後,我們就會覺得自己和 佛菩薩是有距離的。 而事實上,自始至終,佛菩薩都是 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一刻也沒有分 開過。 總而言之,大乘佛教的慈悲,是建

之迷惑。」 總之,以上三乘之修持可解下乘之 迷惑。 一般來說,「道解惑」可以三方面 來闡述: 一、是結合上士夫的修持而說; 二、是同時結合下、中、上三種士 夫的修持而說; 三、是結合密乘而說。

立在這樣一個深刻、究竟的實相上而

從這部經文來看是第二個,就是同

講說的。如果我們能夠真正的理解這

時結合三種士夫的修持而說的。有關

個道理,真正了解「慈悲」的根本道

這部分的重點,前面大致都已經講過

理,那麼我們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了,這裡就不再重複。

的心就不再是夢想了,而是你真的在 現實中能夠做到的。 舉個例子來說,你每天都在想方設

14

能達成的宏願,不是嗎?所以,當你

[第四法] 惑顯智 「惑顯智」本文:

法讓自己得到快樂,不是嗎 ?你從來

「繼而,遂有『惑顯智』者。借由觀萬

不會覺得,讓自己開心快樂,是件不

法於究竟乃無生無滅之修持力,得萬法


法王開示

中任何顯現與念想皆為自性顯現之確 信。此時,『惑即顯智』。」 談到「惑顯智」的時候,大部分 的觀點都認為「惑顯智」主要談的是 密法的修行,但其實也是有「同時講 解顯密」的兩種方式來講解。岡波巴 大師在《法會開示錄》中就曾提到, 「惑顯智」有「依循顯教來修持」和 「依循密教來修持」這兩種方式: 「『惑顯智』有兩類:顯教波羅蜜 乘的惑顯智方式,與密教金剛乘的惑 顯智方式。首先,顯教波羅蜜乘的惑 顯智,是依解惑之心視世俗如夢幻, 當此心體悟到一切能所二元本來無 異、無二,自性清淨、無相、無見、 能所寂靜、遠離戲論時,此即『惑顯 智』時。」 「其次,密教金剛乘的惑顯智, 是要徹見到:一切惑與不惑在自心中 本來無二、無異,它們不過是心的自 性、本體與展現;『惑者』本身也是 清明無念,其明空雙運難以指認、毫 無間斷、沒有中心與邊際,此明覺不 僵固並赤裸。如此俱生的心性即是法 身的本質、俱生的顯相是法身的光 芒,所以包括一切輪迴與涅槃等我們 所經驗到的外境,都與自心無異、無 二;應讓其顯現為平等性與離戲大

▲岡波巴大師說法圖,法王噶瑪巴親繪。

樂。總之,一切的迷惑都是無明,而

過「顯、增、得」三個階段的時候融

當它們展現為明覺本智時,此即『惑

入光明心,所以僅是讓光明心現前,

顯智』時。」

這些迷惑就會自然停止。

也就是說,顯教認為「能所二元 的經驗」,會在親見法性的等持位時

為什麼需要依循密法理解?

隱沒;後得位時,則要依親見法性之

當然,真正的「惑顯智」的方式,

本智的力量,視這些世俗顯相如夢如

的確必須依循密法、特別是大手印之

幻;密教則認為「一切迷惑的顯相」

道來理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

都是源自本來光明心,並會在最後經

洛喇雅巴的《四法大疏》提到: 15


「總之,不共大乘的修行方式,並 不會將一切客塵迷惑視為所斷、而會

並不是的。

任其展現為本智;特別是此現量之道

但是,在眾多的經典中提到的修行

不但不會執見一切迷亂的自性,更會

方式,大多是以三學的漸進式學習為

依加持之力剎那將其顯現為本智的加

共通的特色,或是以「三士道次第」

持,此即第四法──惑顯智。」

的漸進式學習作為佛法修行的軸心

所以,可以說,迷幻皆顯現為本

骨。因此許多人認為達波噶舉主張的

質,這就是特別依靠大手印之道來解

「頓修現前」,也就是頓修而能夠現

釋「惑顯智」的部分。

證的修行方式並不合理。其中最大的

一般來說,因乘和果乘,就是顯 密二教,在親見實相的「道」和「方 法」的確是不同的,所以岡波巴大師 回答杜松虔巴尊者時說: 「道有三種:以理性[比量]為道、 以加持為道和以現量為道。」

批判者是誰呢?就是薩迦班智達。他 在《三戒律》的教本中就提到: 「現今所謂大手印,源自漢地法門 大圓滿,從上降或由下升,漸次修或 是頓修,除了更改別名外,內容沒有 絲毫的分別。」

也就是說,對於實相親見的了悟,

這段話的意思是,他認為達波噶舉

如果依靠顯教來說,主要是依靠比

將修行人分成漸根者與頓根者的觀點

量,也就是理性、邏輯來觀察,然後

跟說法,事實上是源自於漢地,來自

深入理解實相是什麼;但密教主要是

於中國佛教。而此處所說「漢地法門

依本尊瑜伽、氣脈明點等的緣起加持

大圓滿」,漢地本來並沒有大圓滿,

來體悟實相;再到大手印的時候,主

所以我不知道為什麼這裡這樣提到。

要是依靠殊勝上師的正確指引跟教 授,得以赤裸地認出本然識的方便 法,作為其特點。 所以你可以看到,有不同的方式 的。 接著大師又說:

藏人口中的「中國和尚的見解」 總之,他這裡提到的「中國漢 地」,應該是指中國佛教中的「禪 宗」。這個禪宗被藏人稱為「中國和 尚的見解」,為什麼這樣稱呼呢?

「步入此三種道的行者分為兩種:

和尚這個詞,其實以藏語來說,就

漸根者與頓根者。頓根者指的是煩惱

像是堪布,可以說親教者、傳戒者。

等障礙淺薄、修法習氣深厚,植有宿

如今堪布已經變成一種學位,但其實

緣者,但他們極為難得,所以我自認

按經典來說,傳戒的人才叫堪布。所

自己是漸根者。」

以中國的和尚,其實可以說是堪布原

總之,你會看到,行者分成漸根者 與頓根者兩類。

16

今生不用修,是不是以前也不用修?

本的意思。就像藏傳佛教裡的喇嘛, 其實並不是每一位僧人都可以叫喇嘛

頓根者是說煩惱障礙很淺薄,修法

的,但是在國外,看到披著藏傳僧服

習氣深厚,不只是今生,過去生都有

的人都稱為喇嘛。所以這裡對和尚稱

這樣的修持。有的人會覺得,頓根是

呼為「中國和尚」,也是類似的情況。


法王開示

「中國和尚」輸了嗎? 歷史真相大白! 據說,公元第八世紀,786年那個 時候,當時是藏王赤松德贊執政時 期,藏王從敦煌迎請中國的法師摩訶 衍(摩訶衍就是大乘的意思)入藏弘 法,同時也邀請蓮花戒等印度大師入 藏弘法。但這兩方多有矛盾:印度論 師們認為,摩訶衍的觀點違背佛教, 這段爭論過程史稱「頓漸之爭」。 「頓漸之爭」的意思,就是頓修跟 漸修之爭。 現存的藏傳史料,百分之九十都 認為摩訶衍輸了辯論,因此不能在藏 地弘傳他的觀念;所以當藏族論師們 說達波噶舉依循的是中國和尚的觀點 時,其實就等於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 裡,給噶舉派扣了個大帽子、認為噶 舉的觀念是錯誤的。 然而,近代在敦煌出土了許多贊 普王政時期的文獻,其中有一份名為

▲慈悲心並不是一種

《頓悟大乘正理決》,成書於公元

感到很傷心、就在佛陀聖像前祈願,

心情或者感情,它比

794年、也就是「頓漸之爭」結束的

主動希望能與印度法師們辯論,並得

較像是建立在智慧、

那年。

到贊普藏王的允許。

或者說對究竟實相的 一種認知,在這樣的

從敦煌出土的這個文獻有兩個不同

經過長期的辯論後,大概是三年的

的版本,也就是這本書有兩個不同的

辯論之後,最後印度法師們還是不能

版本,一本現存法國圖書館,另一本

戰勝漢地來的摩訶衍,因而謀劃串連

體來講,就是認識

現存英國圖書館。

傷害摩訶衍,導致摩訶衍的一位藏族

到:我和他人之間是

弟子乞奢彌尸死諫抗議,讓印度法師

沒有分別的、是平等

總之,在此書的序文中,提到贊普 個別邀請了摩訶衍為首的三位中國法

們恐懼萬分、無法再搗亂。

師、和三十位印度法師入藏弘法,摩訶

終於在戌年正月十五日,贊普宣

衍並為贊普王妃莫盧氏剃度、使其成

詔下令,摩訶衍所說的禪宗法義完

為藏傳佛法史上第一位女性出家人。

全符合佛經,亦無差錯,從今以

同時在申年時,印度的法師們向贊

後,任何人都可自由學習。這是敦

普稟呈,指責摩訶衍的觀念不符合佛

煌出土《頓悟大乘正理決》序言裡

法。文獻記載,摩訶衍知道這件事後

提到的內容。

基礎上體現出來的行 為模式。這個認知具

的,這就是慈悲的一 個基礎的認知。

17


不但如此,此書中還詳細記載了當 時的問答過程,所以我覺得這本書是

禪宗是由達摩祖師創立。他的見解

我們一定得看的。目前已經有人把這

主要是依三轉法輪的《入楞伽經》為

本中文書翻譯成藏文,我也翻譯了其

主,他的傳承到六祖慧能之後,六祖

中序文的一部分。

慧能大師認為,二轉法輪的般若經,

別誤會了,禪宗其實有頓有漸

像是《金剛經》才是了義。 慧能大師其實是不識字的,但對於

不僅僅是這本書,贊普時代的敦煌

般若「離言思」這些內容,天生具有

目錄中還有《臥輪禪師看心法》等禪

信心,不依文字,僅依上師教言而了

宗大師的著作名錄,努欽‧佛智所寫

悟心的空性。他開創的禪宗,可以說

的《禪定目炬》更提到:

是南宗或者也叫頓宗,後來成為禪宗

「顯教可依弟子的根器利鈍,分

18

佛教自己創立出來的。

主流。

成頓漸兩門:漸門即是印度蓮花戒論

慧能的老師弘忍有另外一位優秀的

師的觀點,主要依循不圓滿的不了義

學生,名為神秀。這位神秀大師精通

經;頓門則是從迦葉尊者、一路由達

顯教三藏,他也是弘忍大師弟子中最

摩祖師傳承到摩訶衍的禪宗(就是中

知名的一位學者,然而弘忍傳法給慧

國和尚、漢地和尚的禪宗),此即依

能,以致神秀在中國北方發展,其追

循了義經的頓門。」

隨者被稱為北宗,或者叫漸宗。

這裡談到了藏文叫做「中國和尚

所以禪宗裡面也有頓門跟漸門兩

見」,或者這裡的禪宗,可以說是了

個。他們的漸門指的是什麼呢?是要先

義跟不了義都圓滿的這樣一個傳承。

透過知識、經論的學習,慢慢地息妄修

禪宗也是源自於印度的,並不是中國

心。頓悟是指不立文字、澈究心源。


法王開示

所以,不一定說「中國和尚見」就 一定是所謂的頓修的頓門而已,不一 定的。 同樣,中國佛教裡的天台宗,主要 依據的是《妙法蓮華經》,也有這種

謝你們給我這個機會。 當然最主要是感謝蘇曼寺,還有蘇 曼噶旺仁波切等等,由於是你們的安 排請求,才有這次的課程,所以要謝 謝你們。

頓宗跟漸宗的說法。他們認為大乘種

我自己沒有像過去的祖師有任何的

姓開啟者就是頓修、頓根者;漸根者

證悟,只是當自己身處在這樣一個末法

也就是說大乘的種姓未開顯的,是漸

時代,尤其是噶舉派比較式微的時候,

修的行者。

也覺得要更加努力,有一種責任在。

這裡說摩訶衍的見解,我覺得這個

過去的這一兩年當中,我有一個

「和尚見」本身就錯了,它並不是某個

感想,就是我覺得自己應該要活久一

人的見解,應該要清楚,它就是禪宗的

點,以前沒有這種感覺,現在開始這

一個傳承,並不是某個人的見解。所

麼想是有些原因的,可能是為了佛

以如果我們說這個禪宗觀念是錯的,

教、為了眾生,可以活久一點。

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本身就有問題。

學會思辨,讀歷史不要人云亦云

不是說我很有能力,而是感受到, 真的,我不做不行,也不能總是期待 別人會那麼去做。尤其未來這些噶舉

總之,我覺得很多時候,因為我們藏

的法王、法子他們都會轉世再來,但

人位處比較偏僻的地方,談到歷史時

也不能因為這樣,我就什麼都不做,

往往人云亦云,少有親自細究思辨,

把工作丟給他們,這樣是不負責任、

以致若曾有人提出錯誤的觀念,後面

不行的。

大家仍會依循他的說法而誤解史實。

所以覺得自己為了這件事,可能要

但現在我們都可以走出藏地,可以

稍微長壽一點才能做得到。當然,我

到全世界,如果還按照過去的方式是

也不能說我到底能活多久、多長,但

不行的。

希望能夠為教法、為眾生再多做一些

所以為了要更正這個錯誤,首先

事情。

我們必須要先秉持一個公正的心,以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感謝各個寺院

真正理性的分析,去做觀察與研究,

為了我一直在很好地修法,借這個機

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此才會知

會,特別要謝謝你們、很感恩你們。

道,是否誤解了歷史說法,或是聽來 的歷史本身就是個錯誤。

結語:為眾生、為佛法、為傳承, 我願長壽一點

因為你們的發心、祈願,同時我自 己也有這樣想要繼續為佛教、為眾生 多做些事情,這樣一個心願,但我覺 得最重要就是長壽一點。看到過去很 多這些祖師的傳記說,有的祖師就是

這次的辯經法會,我們有這樣的機

因為壽命不長,因此沒有辦法好好地

會講這樣一個甚深廣大的《岡波巴四

傳揚佛教。總之也希望大家一起這樣

法》,我自己也覺得很幸運,非常謝

來發願。(本系列圓滿) 19


明就仁波切開示「菩薩的禪修之路」系列

請留心啊, 你對「真正的家」 有鄉愁 20


主題故事

21


歡迎大家!這次的課程將依著《入 菩薩行論》(the Way of Bodhisattva)一 書,探討一些重要的禪修教義。 《入菩薩行論》是寂天菩薩 (Shantideva)所著,大約一千年前在 印度傳授的論著。這教義對我裨益良 多,觸動了我的心,就如同感動了 由古至今無數的印度及西藏的修行

明就仁波切開示「菩薩的禪修之路」

者一般。這本著名的古代經典,主

系列四之一:自他平等

旨在探討慈愛(lovingkindness)、悲心 (compassion)以及菩提心(bodhicitta)。

回來吧, 幸福鑰匙在這裡!

我們將在這幾週內,探討論典裡言簡 意賅的教義精華。

了解他人同時,更了解自己 首先,我想探討我們所稱的「自

首先要與你的真實本性,也就是愛與慈悲連結, 就好像遊子歸鄉,倦鳥歸巢, 回到我們的家,回到最初的美好。

他平等」(equalization of self and others)。這個修持法確實幫助我更瞭 解他人。在我們更瞭解他人的同時, 我們也將更瞭解自己,也因此,自他 相同(equalization)。 「自他平等」禪修練習的重點, 是去瞭解自他一切眾生都擁有一種 獨特的特質,也就是所謂的感受 (feeling)。 《入菩薩行論》教導,就如同你的 左手和右手一般,兩手都有感受、觸 覺。如果你想要按摩右手,也嘗試捏 捏左手,這時,若有人問你比較喜歡 哪一個,兩手都有感覺:一個痛、一 個舒服,為何兩者相同都有感覺?因 為都是身體的一部份。哪裡有感受, 那邊就有感覺,就有想要快樂及不 想受苦、惹麻煩的希求。相同地,藉

教授:明就仁波切 時間:2022年1月3日 英譯中:馮復華

22

由自己的身體感知,你可因此瞭解他 人。


主題故事

本初善,就是希望一切美好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有多少人想 要快樂?

你身體的每一次移動、每一次感 受、每一下呼吸、甚次每次眨眼,都 在尋找快樂。 佛陀說,這種希冀快樂、躲避痛

請舉手。您可以在電腦螢幕前舉

苦(looking for happiness, and don’t

手。雖然我看不到大家,但我想,大

want to suffer)的感受,就是我們所謂

家的手都舉起來了,對吧?

人性本善(basic innate goodness)的徵

那是共同的經驗,共同的感受。每 個人都有相同的希求。 大家為什麼來聽我的演講?因為要 尋找幸福! 現在,當你在看視頻聽課時,或許 會移動一下,對嗎?

兆。本俱善(Basic innate goodness), 代表我們都有可證悟的本質(enlighted nature),我們都有美好的本質。這種 本質是平和、純真、自由,並永遠 與我們同在。我們的本質,這種本 俱的善良,就是我們的真實本性(true

或許你是交叉著雙臂在聽課,或許

nature),其中具備了所有的品質:例

你再次交叉雙臂,為什麼?在尋找幸

如覺性(awareness)、愛與慈悲(love

福、舒適感。

and compassion)以及智慧,因此你

同一姿勢太久,不舒服,對嗎?

與眾生,都擁有相同的本初善(basic

這樣呢?感覺舒服一點、比較高

goodness)。

興。

問題是,我們可能還沒認出「造就 23


幸福的原因」是什麼。 幸福的真正原因,是與你 的真實本性──覺知、慈悲 和智慧相連結的(connect with your true nature)。但有時我們 不知道。所以今天我們進行 的主要練習,是先了解你自 己、你的感受,然後瞭解這 種感受是所有眾生都有的, 並瞭解到你和眾生是相同 的。我們都有美好的本質, 同樣想追求快樂、遠離痛 苦,希望所有人都快樂。

「自他平等」禪修練習 一起練習吧! 首先,盡可能地保持脊椎 放鬆挺直。您可以坐在椅子 上、坐墊、地上或任何地 方,只要保持平靜、舒適即 可。 現在,如果願意,請閉上 雙眼。 閉上眼睛,放鬆身上的肌 肉,感受一下自己的身體。 請注意任何生起的感受。 或許是重量、輕盈、或是 放鬆。或許你不能放鬆,還 會覺得緊繃及緊張,沒關係 的。 你可以掃描一下身體,從 頭到腳,然後嘗試放鬆肌 肉。 如果放鬆不了,也沒關 係,接受自己的不放鬆。給 你的不放鬆一個通行證。 當你允許自己不放鬆了, 24


主題故事

就代表你放鬆了。 其實對於覺知而言,放不放鬆其實 都無所謂。

purity),它有許多名字,因此,我們 的本性是遠離痛苦,是平和且自由 的。

現在問個問題:為什麼我要做這

我們想要快樂,我們擁有這種追

個禪修?為什麼我要遵循這個禪修指

尋幸福的想望,這種尋找幸福的念

引?

想,就是我們想要真正返家(back to

因為你在尋找幸福,或許你尋找和 平、意義或目的。這是美好的,這就

our real home)的內在驅動力(the inner sense)。

是對自己的愛(self love)、慈悲(self

現在,如果願意,可以張開眼睛。

kindness)、同情及自我關心。

如果你看到某人,或許是朋友、家

或許你會擔心「我做得對嗎?我確

人,住家外的人、寵物、鄰居、空中

實有遵守指引嗎?」或「或許我有些

的飛鳥……他們都和你相同,都在追

做錯了?我要怎麼知道我到底瞭不瞭

尋快樂,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呼吸、

解這教法呢?」或許你會擔心這些。

每一次眨眼,都和你一般,他們同樣

為什麼擔心呢?因為你不想要出問

具有善妙的本性(wonderful nature),

題、不想要遇到障礙,這就是慈悲,

在更深層次上,同樣都擁有覺知、慈

你在尋找快樂,這就是愛。你不想要

悲和智慧。

遇到問題,這就是慈悲,自愛和對自 己的慈悲正在發生,請欣賞它。

但有時候我們不知道造就幸福的 真正原因,幸福的原因在於連結起

請欣賞這種「尋找幸福、不想受

我們本俱的覺知(innate quality of

苦」的感覺,這種感覺的精髓就是愛

awareness)、愛與慈悲以及智慧。因

與慈悲,多麼美好。

此祈願,希望他們都有樂及樂因,不

那種尋找幸福、不想受苦的感覺,

僅是身邊所及的人們、不僅限於親友

就是我的本質(true nature)、本初善

圈,而是所有眾生,同城、同村、同

(basic innate goodness)的顯現,多麼

一國家的人們……。

美好。

幸福來牽手,願眾生離苦得樂

現在請延伸擴大你的愛與慈悲,祈 願他們都有樂及樂因,願他們遠離苦 及苦因,現在擴展到一切眾生,追求

佛陀說,這就像鄉愁(homesickness)

幸福的,都希望有幸福及幸福之因,

一般,如果有鳥飛離鳥巢,不論何去

希望所有眾生都遠離痛苦及痛苦的原

何從,最終還是會回到巢中。對我們

因。

來說,亦是如此,我們想要回歸於本

現在我們已經一起完成了自他平等

來面目,我們真正的家,我們想要回

的禪修練習。下次課程將探索「自他

到原初的模樣(back to who we are)。

交換」(exchange of self and others)的

那我們的家是什麼呢?就是本初善

教義。

(basicgoodness)、本俱佛性(the buddha

(系列四之一,本文引自:三乘法輪佛學雜

nature)、本初的純真(the original

誌(Tricycle),官網:https://tricycle.org/)

25


歡迎回來!上周的禪修課如何?希 望你覺得好玩。 通常,任何形式的禪修練習,一 開始時,會有很多的高低起伏,有時 你覺得:我做得真好;有時你可能覺 得:喔!我沒希望了,這些都沒關 係,時好時壞都是正常的,從這些起 伏中,我們得以成長。

明就仁波切開示「菩薩的禪修之路」 四之二:自他交換

你變成了別人,別人變成了你 本周,我們將探討第二種練習

換位思考, 用他人的眼看世界

方法,我們稱為「自他交換」 (exchanging self and others)。 上周,我們嘗試了解自己和他人。 你一直想尋求快樂及遠離痛苦,不僅 你是如此,所有人都是如此,所有眾

通過自他交換,我們可以知道, 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樣: 不想受苦,不想遇到問題;

生也是。到最後,我們都在尋找我們 想要的事物,同時也不想要障礙我們

同樣地,在每一刻、每一口呼吸之間,

的東西,我們尋求快樂,不想受苦。

尋找著幸福。

我們瞭解到,[這道理]對我們所有人 而言,都是真實的,同時,我們也瞭 解到,在更深的層面上,我們擁有與 生俱來的偉大特質──本初善(basic innate goodness)。 今天,我們將會練習得更深入,以 真正了解他人和自己。這就是我們所 說的,你和他人的交換(extension or exchange of you and others)。通過這 種方式,你想像或感覺到你變成了別 人,而別人變成了你。在《入菩薩行 論》(The Way of Bodhisatva)偈文中, 建議你一生中與三種人互換: 一、一個你認為不如你的人; (someone you think as less than you )

教授:明就仁波切

26

二、一個你認為比你好的人;

時間:2022年1月10日

(someone you think of as higher than

英譯中:馮復華

you )


主題故事

三、一個你認為和你差不多的人。 (someone you think as equal to you)

讓我們坐立難安的三種人

悲,他們都有覺知,也就是心靈覺 醒的存在(the wakeful of presence of our mind)。覺性(the nature of the awareness)的本質如此美好,如果沒

通常,我們有自我(ego)或驕傲

有覺知,你聽不到也看不到我。同時

(pride)。我們喜歡我們覺得不如自己

(他們)也有智慧,每個人都擁有獨

的人,對高於我們的人,我們可能會

特的智慧、品德和才華。我們瞭解這

產生嫉妒和嫉妒心。特別是,我們

一點,同時,我們也理解他們的觀

對於與我們類似或平等的人,會產生

點。

競爭心。通過這三種使我們坐立難

你對他人的預測(project)有時是錯

安(not at peace)的人,我們湧起了嫉

誤的。這是以偏蓋全,並不是其他

妒、慾望、仇恨、驕傲、困惑和無

人的完整樣貌。我們被困在自己對他

知。因此,有時我們可能因此感到極

人的既有看法中。我們怎樣才能釋放

為沮喪或鬱悶,有時則可能感到非常

它?如果去做這種「自他交換」練習

自卑(very low self-esteem),有時我們

(exchange of self and other),可以幫

覺得自己一無是處(we're nothing )。

助你理解他人、培養傾聽技巧、避免

有如此多的煩惱或情緒可能出 現,但是我們可以藉此理解到,在

誤解,及建立更好的溝通技巧,會為 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好處。

最基本的層面上,他們都有愛和慈 27


「自他交換」禪修練習 讓我們一起試試「自他交換」練 習。

高的人,也許是你的家人、社交圈或 機構中的某個人。 如果那個人比你高一等,你通常 會有點怕他。也許你對他嫉妒,也許

保持脊椎輕鬆地挺直。無論你在哪

你不喜歡對方。也許那個人對你不公

裡——墊子上、椅子上、床上、沙發

平或並不懂你。正因為如此,那個人

上、地上。

是壞的、不好的,我們對此有很多預

請閉上眼睛感受你的身體。你可以

測。

通過感覺:感覺身體的重量、感覺冷

現在,把那個人想像成你,現在

或暖、感覺疼痛或快樂,或麻木等等

你變成了那個人。當那個人看著你

感覺,來感受你的身體。

時,想想自己。無論你對那個人的

我們可以通過感覺來感受我們的 身體,無論是哪種感覺:愉快或不愉

預測為何,現在你都可以用來看待 你自己。

快、快樂或不快樂、緊張或放鬆,都

通過那人的所見或所處位置,或

沒有關係,重要的是單純地去觀察,

在更深的層面上,那個人其實和你一

去與我們所謂的身心合一的感覺同

樣:一樣不想受苦,不想遇到問題,

在(be with the sensations of what we

同樣地在每一刻、每一口呼吸之間,

call mind and body together)。

尋找著幸福。 現在,請將身心都放鬆。

一、比你好的某個人 首先,我們可以和我們認為「比我 們好的人」一起練習。

28

現在,想想你通常一直想和他競 爭的人(compete with )、你的對手。 通過競爭,你可能會承受很大的壓

現在想想位居你之上的某個人——

力,你的心無法平靜、獲得安寧。

也許是你的老闆,也許是比你職位更

當你一看到這位競爭者的那一刻,


主題故事

所有煩惱(kleshas)和強烈的情緒都可 能隨之生起。 現在,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對方, 把對方想像成你。 無論你通常如何看待、預測他人, 現在你都可以通過他們的所見或處

三、實力相當的對手 這三種人:比你好、和你相似、 不如你的人們,在根本層面上,都是 相同的。他們都在尋找快樂、避免痛 苦,就和你一模一樣。

境,同樣地看待、預測自己。在更深

現在發個願,希望他們:「祈願你

的層面上,那個人和你一樣,想要快

們都有樂及樂因、祈願你們都能遠離

樂,不想受苦。

苦及苦因。」

二、不如你的那個人

我們完成這個練習了。這只是一 個範例,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選擇任

現在,你可以想像一個你認為不如

何方法。基本要件就是通過他人的所

你的人,通常你與之相比時,會感到

見及處境,設身處地來看待自己(you

自豪。

look at yourself through the eyes or

現在,將自己向他擴展(extend yourself to that person)。如果你感到

positions of the other)。藉由此法,你 將更能瞭解別人,也更加瞭解自己。

驕傲,你可以對自己投射(出驕傲)

下一周,我們將探討一個更深

(project to yourself),如果你嫉妒,

刻的法門,我們稱之為菩提心

你可以對自己嫉妒。如同你的老闆

(bodhicitta)。菩提心就是培養對眾

或比你高的人一樣,你可以做同樣的

生的愛與慈悲,並希望眾生都能證

事情。更深的層次上,那個人和你

悟真實本性(connect with their true

完全一樣,一樣在找尋快樂、不願受

nature)。

苦。那人一樣有本俱善(basic innate

(系列四之二,本文引自:三乘法輪佛學雜

goodness)。

誌(Tricycle),官網:https://tricycle.org/)

29


噶千仁波切/精選問答錄

守護好自己的心, 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人終究一死,但心不會死,常常培養慈愛心,盡力行善, 對於自己或親人都是有利的。

問:曾經晚上作夢聽到聲音說要學習「那洛六

持。比方說外在的善行、柔和的語言、常保持善

法」的教規,不曉得什麼是「那洛六法」?

心,要盡可能的實踐六度波羅蜜多,從布施、持

答:這代表過去生曾經修習過「那洛六法」, 是很好的。不過今生就順其自然,因為「那洛六 法」需要有很多的條件才可以修持。

戒、忍辱,乃至於不傷害其他眾生、培養無量的 慈心。 從自己身邊做起,開始發慈心,讓自己的慈心

在噶舉派是三年三個月傳統閉關的人才能修持

成為無量的慈,乃至於菩提心,如果能擴及社會

的。它最根本的修持條件是要有「菩提心」,主

國家都能夠廣大發心的話,對自他都會有利益

要修法內容是關於脈跟氣的修法,所以必須在因

的,最重要的是薰修悲無量心。

緣都俱足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修持;條件不具足

供養三門當中最重要的不是供養身體、語言,

的時候,不用刻意去強求修這個法門,修止觀就

最主要是供養自己的「心」,如果你的心已經降

可以了。

伏了,或是已經將心供養出去的話,等於身跟語

如果自己的業力成熟,並且條件具足的話,當

都已供養,這就等於奉獻出身口意三門了,所以

然也可以修,如果沒有就不強求。如果先學過了

不要把身體和語言當成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

完整的菩提道次第,對整個道次第有了基本的認

心,此即「菩提心是真正珍貴的妙寶」的道理。

識,再去學「那洛六法」比較好。 問:如何生起源源不斷的悲心? 問:一廂情願的想要將自己的壽命供養給仁波 切,讓仁波切能夠身體健康、常轉法輪,這樣子 做可以嗎?

答:一開始要有點造作的去生起、反覆地去串 習。 先從「慈心」下手,當你產生了無量慈心之

答:想要將自己的身口意供養給仁波切的想法

後,源源不絕的悲心就會生起,而且禪修慈心跟

當然是很好,但這並不是供養給仁波切自己個

悲心的時候要有體會。我們常常說等虛空一切如

人,而是因為我已經將自己的身口意供養給三寶

母有情,你有沒有把他們當成是自己的父母來看

了。

待?對自己父母是不是真的有愛呢?

所以如果有人把自己的身口意供養給我的話,

假使沒有母親,我們不會有生命,沒有生命就

等於是消滅我執的一種方便,是增長自己利他的

不會有今天這一切,這樣子去觀想以後,就要觀

功德,所以這樣子想是可以的。

察一下自己是否對母親真正產生感恩戴德的想

平常要多薰修〈佛子行三十七頌〉,常常想著

法;還有對學校跟師長的關心,老師教授我們世

我已經將身口意都供養給三寶了,努力的從事修

間的知識學問,沒有受教育就會是一個無知的

30


仁波切開示

人;宗教教育則告訴我們生生世世業力因果的道

要把人抓得緊緊不放,要把他所講的話放在自己

理,所以學校教育和宗教教育都是必要的;甚至

的心裡面。如果你自己有清淨觀,看什麼事情都

於國家也是,造橋鋪路或者是住宅、安居、工

會看到正面的部份,如果沒有清淨觀,上師換來

作、治安的問題都由國家來提供,所以我們應該

換去也不會認為有哪個上師是真實的,最重要的

要愛戴自己的國家。

是在「心」,離不離開倒是其次的問題。

比如你想到朋友,就盡可能的去想自己需要朋

心的部分就是要看他有沒有菩提心,上師心裡

友這件事情,然後想他的優點,就會自然的對他

面多多少少都有一點菩提心的功德,都有一點對

產生關心,從這些角度去思考,就能夠生起對這

業力因果的認識,你就把這個功德留下來就可以

些對境的慈心跟悲心──先有慈心,悲心就會源

了。因為我們最重要的是要跟他學習利他心,學

源不絕的生起。

習他話語中所講的正面的意義,這才是最重要

當你了解到一切法的本性都是悲空雙運的話,

的。

這樣子的悲心可以摧毀我執。就像剛剛所講的那 洛六法也是需要以菩提心來修持,所以我們必須

問:請仁波切加持癌末的父親在人生最後階段能

要注重悲心的修持,而引導出菩提心,那麼修什

夠減輕病痛?

麼法就很容易成就了。

答:人最終都是會走的,不過身體會走,但

菩提有一個意思是淨化或者是淨除,它的意思

是心不會死。就像開車久了以後零件還是會故

是淨除愛我執。不斷地生起悲心,我執的力量就

障、要換的,但是我們的心不會壞滅,所以最

會減少,否則不斷的想著「我」,對其他眾生就

主要的是要照顧好「心」,包括他身邊的家人

不會有愛,我執非常厚重的時候,對宗教不會有

也是一樣,要守護自己的心,常常培養慈愛

任何的信念,也不會有想要追求的想法。

心,常常憶念諸佛菩薩。慈愛心的本性就是觀 世音菩薩,應該要反覆憶念觀音,然後持念佛

問:小孩子的問題,小孩子非常傲慢、難以溝

號、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然後盡力行善,

通。

行持六度波羅蜜多,盡力幫助他人。如此一

答:要為他作迴向跟發願。

來,對於即將要走的父親,也會有幫助,將來

他可能認為自己學問非常好,事實上這是一種

他如果能夠順利往生,也可以回來幫助到我

愚癡的表現。他的身體來自父母,他的學問來自

們,所以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照顧好自己的

老師,照理說他應該要懂得這些道理,可是由於

心的話,其他的事情都是會迎刃而解,因為人

愚癡的關係,不能夠懂得,所以應該要常常為他

畢竟還是要走上這一條路。

做迴向跟發願。我們平常也要觀想我執的過失和

在父母最後晚年的日子應該要盡可能地去照顧

我慢心的過失,因為它會讓我們的功德、學問還

他們,不要認為這是一個苦差事,有多少錢財,

有工作都不順利,所以我慢心的過失是需要多去

都要盡量照顧,因為這本身也成為一種布施;而

反觀的。

且你要感謝父母,他們自己受苦讓我成就福德, 這一生是有父母才有人身的。現在父母提供我可

問:如何幫助家人離開某些團體? 答:在依止上師的時候,最主要是依止他的

以布施、持戒、忍辱的機會,透過這個將來能夠 獲得人天善趣,所以更應該感恩戴德,感謝他

「法」而不是依止他的人,所以我們要學習的是

們,而不要把這個當苦差事。

他所講的話語,他的話語總是對我們有用的,不

(系列十二)

31


仁波切開示

竹清嘉措心要語

生起與止滅 念頭一生起時,它就已經止滅了,就 如同海浪消融回大海中一般地止滅。不 需要去追隨它。不需要去追隨已經消逝 的念頭。 ──西元1993年夏季,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宣說於噶瑪 確林中心的課程問答。 英譯中:施心慧

32

Arising and Ceasing As soon as a thought has arisen, it has ceased. Like an ocean wave that has dissolved into the ocean, it has ceased. There is no need to pursue it. There is no need to pursue thoughts that have passed.


仁波切開示

措尼仁波切/2021線上課程.第三堂「 當 佛 法 變 成 高 牆 時 如 何 穿 越 」 ( 上 )

突破撞牆期,轉念接受所有困難 你認為的阻礙或許不是阻礙,如何面對「高牆」?第一步,先放下美好幻想!

時間: 2021年7月03日14:30~15:50

也會有點困難;同樣地,如果你修持淨土法門,

主講者:措尼仁波切

整天在心裡呼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卻得不

翻譯:施心慧 審定:台灣芬陀利迦 聽打:徐姮巧

到回應的時候,我相信那個時候的你也會覺得很 有困難的。 無論你做的是什麼修持,做的時候一定會碰到

首先請大家生起殊勝的菩提心來聽聞。

困難。而且不只是修持,任何你所做的世間事,

今天的主題是:「當佛法變成高牆時,要如何

都可能會碰到困難。這樣的困難,會構成精神上

穿越?」在這條心靈的長途旅程中,總有可能碰

的高牆嗎?

到所謂的精神高牆,這座「高牆」,其實指的就

我並不認為!

是障礙或者困難 。

我相信任何人在進入佛門修持時,一開始一定

困難,是阻礙也不是阻礙

會抱持著一種心態:「我真的很想好好享受我的 修行。」而且你入佛門的時候,已經帶著一種很

這裡先釐清一下,當我使用障礙(obstacle)、

期待、興奮的心情,然後有種很浪漫的想法:

困難(difficulty)、阻力、阻礙(hindrance)這些

「哇!我要進入精神之道了。」修了一個禮拜

名詞的時候,實際上指的是什麼。剛剛講到「障

後,你相信在第八天就能飛起來,因為你非常的

礙」跟「阻礙」,這兩個詞其實意思差不多,可是

興奮,所以你忘記了「困難」是可能發生的。第

在這裡,我想把它們稍微再細分一下。

八天、第九天……你的興奮度開始降低,困難

先講「困難」這個字。「困難」有兩種。

度相對增加,你心想:「這個精神的高牆出現

第一種「困難」是指原本就包含在整套修持道

了……」。

當中的一部分,是過程的一部分。 但也可能會

你想回到最初進入精神道路的心理狀態,於是

變成一種阻礙,這完全取決於我們怎麼面對這些

開始編很多的故事。這樣的狀況是一種精神上的

東西。

高牆嗎?

其實也不一定專指佛法修持。事實上做任何事 情都有可能碰到困難,這一類的困難,本身並不 是真正的障礙或者阻礙。

我想可能不是的。

高牆,可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舉例來說,在座有很多金剛乘的行者,我相信

這有點像加入健身俱樂部。剛開始的你是帶著

大家做四加行,像皈依大禮拜的時候,各位都會

興奮、滿腔的熱血與期待,你買了全套的課程以

碰到一點困難;同樣地,如果你是禪宗行者,你

及所有需要的裝備,然後迫不及待的開始上課,

禪坐一小時又一小時……長時間的坐著,相信你

也就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皈依、接受菩薩戒,然後 33


希望第二天就可以變成一位菩薩。當你真的領受

更好了,代表你的肌肉正在強健當中,手臂、肩

到菩薩戒時,你覺得自己真的變成了一個菩薩。

膀痛真是棒得不得了,代表手臂上正長出像翅膀

那個時候,這個要拯救眾生的困難還沒有發

的肱二頭肌、三頭肌。

生,但是菩薩的這種想法,已經非常浪漫的在你

心上要轉念:「我願意接受所有的困難。」

的心中湧現。就好像加入了健身房,前兩天真的

每個疼痛都是珍貴的。當你開始修持的時候,

太棒了,到了第三天肌肉開始酸痛,第四天神經

你經驗到的所有疼痛,都跟身體有關係,要在心

痛,第五天關節也開始痛了,到了第六天全身都

上去接納這些疼痛,而且不只接受而已,在心裡

在酸痛,當所有部位一起疼痛的時候,你之前所

給予的詮釋是:「這些困難都是好的」。事實

有的興奮感及浪漫感覺就統統不見了。

上,這些困難確實是好的,你並沒有自我欺騙。

這時候,在你心裡出現了一堵牆,開始給自己

譬如你禪修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坐下來可能膝

編故事:「我覺得自己真是一個太不幸的人」、

蓋痛到不行,可是同時你心上也有了一些進步。

「我可能沒有做這件事情的業力吧?」「我的朋

身體其實可以承受滿多困難的,通常我們的心和

友都沒有鼓勵我」、「我太太不希望我出門」、

情緒會去抗拒,但如果我們的心和情緒容許身

「我先生不希望我去健身房,因為他覺得我在那

體去承受困難的話,將會有很多特質(Quality)

邊可能會碰到另外一個男人」……各式各樣的理

展現出來。

由太多了,但是這些理由其實都是假的。 所謂「假」的意思,就是這些原因或者理由,

關於這部分, 可以好好思維。 有三個點,我們要去想:

跟事實沒有什麼關係,這些都只是你自己創造出

我們現在碰到的困難,它是一種障礙嗎?

來的,而這些有可能變成阻礙。

又或者說,這個困難是一種阻礙嗎?

因為這些困難、疼痛而產生的念頭、情緒有可 能會變成阻礙。

又或者說,這個困難只是一個過程? 佛陀在尼連禪河畔修苦行,加上在菩提樹下禪

事實上,身體疼痛本身並不是阻礙,這些只是

修,這樣長達六年,他經歷很多的困難,如果這

身體的肌肉正在成長或者正在變壯的過程,希望

些困難是障礙或阻力的話,那麼他是無法達到究

透過這些鍛鍊,可以消除身上的脂肪,但卻導致

竟成就的。佛陀將經歷到的種種困難,視為修道

你比以前感覺更飢餓。因此你會想:

上必經的過程,持續修持,而也因為這些困難,

「我不想去健身房了,每次運動完都飢腸轆 轆」、「這家健身房很臭,裡面太擁擠了」、 「我做運動的前方就只是一面牆,根本沒有視野 可言,這根本無法享受運動……」。 即便健身房的廣告打得很漂亮,但是從來不會

他最終獲得證悟。

追隨困難,困難可能變成阻礙 接下來的第二個問題,這樣的困難,有沒有可 能是阻礙呢?

告訴你過程中會碰到什麼困難。佛教徒其實也是

當我說它可能是的時候,大家要注意我這樣的

一樣的。我們推銷的全部都是美好的結果,從來

表達,我並沒有說這個困難「就是阻礙」,我說

不會去宣傳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

它「可能是阻礙」。為什麼要這麼講呢?因為我

解決第一步,放下美好幻想 所以第一步,你應該要放下對修持或健身房的 美好幻想。肚子餓是好的,背痛也好,腿痛那就 34

們常常搞不清楚這點。 為什麼說它可能會變成阻礙,在什麼情況下會 這樣?就是你開始跟隨這個困難,它就可能會是 阻礙了。


仁波切開示

所謂跟隨這個困難的意思是:你的肌肉告訴

就像這樣,就是還是想見面,但是還是明天再

你:「今天不要再去健身房了!」你的膝蓋跟你

說!也就是說,你這條旅程還在那裡,只是中間

說:「今天不要再打坐了!」然後你的嘴巴告訴

出現了阻礙。舉例來說,你已經買了健身課程一

你:「今天不要再持誦啦!」你的心跟你說:

個月,但是只去了五天,第六天的時候阻礙出

「今天就別禪修了,要一直保持清醒、警覺和明

現。阻礙通常都會在第六天、第七天的時候發

晰的狀態實在太困難了,還是去睡覺吧!」

生。為什麼呢?因為你不斷重複做一樣的事情,

如果你跟隨這一些叫你別做事情的聲音,那麼 這個就會變成是阻礙!

是助緣或阻礙?關鍵在「理解」 所謂的阻礙就是:在你跟目標中間突然出現了 一些東西。為什麼說是阻礙呢?因為這些東西的

但是卻沒有什麼成果出現。 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當你開始跟隨阻礙的時 候,你要怎麼辦?這個時候,你可能還沒有完全 失去希望,也就是你還沒有退掉健身俱樂部的會 員課程,但是因為某種狀況,總之你卡在這裡 了。

出現,阻擋了你繼續向前。但是我會說這還不構

現在你要如何穿越這道高牆呢?我相信大家可

成障礙的程度。但是這種狀況會阻擋你,開始要

能都有這種經驗,因為疼痛也好、困難也好,總

形成阻礙(阻力),同時也意味著:其實你還是

以某種狀態捆縛著我們。也就是說,問題、困難

想要往前走的,你還是想要去運動健身,只不過

一定會發生,但是這個發生會成為修道的助緣還

今天不要去,明天也可能不要,但是有一天會想

是阻礙?關鍵在於你對它的理解或準備。

去!這時候你開始持誦尼泊爾的咒語:「所有的 一切都是明天再說!」 我們今天要碰面嗎?「明天吧!」

重點是你花了多少時間禪修? 很多人會問,修練菩提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你今天要做什麼呢?

我的咒語就是:「願意為了他人去接受面臨的困

「我今天其實也沒有什麼,但是我覺得還是明

難與痛苦」。

天見面比較好吧!」

幫助別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要說幫 35


別人了,光要幫到自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我

照著去做,那麼就會長出肌肉來。而且事實上,

們說一件事情不容易,就代表在那裡面會碰到困

想在手臂上長肌肉,不僅僅只做手臂的肌力訓

難,但是這並不表示你就沒有辦法去做這件事。

練,不同部位的肌肉都要訓練,它們是有相對應

怎麼對治這種狀況呢?你要有一個心態:我會

的鍛練方法,如果沒有用對方法,就沒有辦法在

面臨困難,但是這個困難是我道路的一部分,而

要的地方長出肌肉。即便你真的知道正確方法,

且我願意去面對它。

而且正確的去做,還是會碰到困難,譬如可能發

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我曾跟我的上師之一祖

生疼痛。當發生這問題的時候,你的教練一定會

古烏金仁波切說:「我感覺自己都沒有進步,我

跟你說:「繼續做就對了」,而且注意力應該放

失去了鼓舞我的力量,而且我的禪修總是起起伏

在你花了多少時間做訓練。

伏。」他這麼教導我:「你不要在意禪修是否有

所謂的障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不知道要做

進步或要在禪修中獲得愉悅的感受,重點是去關

什麼,也不知道怎麼做,也就是你不知用的是錯

注自己花了多少時間禪修。」

誤的方法,所以花再多的時間也無法鍛鍊到想鍛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你實際上並沒有障

鍊的肌肉。

礙,但現在面臨了一些困難,那你應該把注意力

關於「障礙」跟「阻礙」我們用例子來說明。

放在是否有花足夠的時間禪修。可是如果是另

第一個例子:你開車到岡底斯山旅遊,車子突

外一種情況──真的碰到障礙的話,就另當別論

然半路拋錨,這是一種阻礙?還是障礙?你的自

了。這個我們等一下再討論。

駕旅行車子已經壞了,所以旅程已經泡湯了。

困難與阻礙,都是一時的 關於困難跟阻礙,大家應該有一點點理解了 吧。 就好比健身教練教導你正確的肌力訓練,你也 36

第二個例子:再一次,你又開車出遊。突然前 方出現了一大團黑雲,你認為這一團雲是阻礙還 是障礙? 對我來說,我會認為黑雲是阻礙,這個時候你 的旅程還沒有完全毀掉,只是因緣的聚合,這團


仁波切開示

雲就出現了,可是因為它本質上就是無常的,所

該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要深入探討這件事情,我

以之後就會散去的。

就沒有辦法,因為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我可能

意思就是說,你現在碰到的問題不是最根本性

可以教你初步的鍛鍊方法,可是如果你問我怎樣

的問題,雖然確實是一種阻礙,但是這種困難也

去除障礙跟阻礙,我就回答不出來了,因為我自

是修道上的一部分。大家明白嗎?因為事實上,

己並沒有真的去做這件事。

在修道的旅程上,過程會遇到困難,阻礙阻力當 中有著「困難」,障礙也有著「困難」。

三種困難,如何面對轉化? 很抱歉跟大家講這個血淋淋的現實,大家可 能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狀況,因為我們以為開始禪 修、做修持,就會變得非常平靜,會生起慈悲心, 很有愛,可以迅速證悟,唱誦這心咒就會遠離障

比如為什麼不持誦阿彌陀佛的咒語?是因為我 們嘴巴有問題嗎? 兩個月都沒有坐下來禪修,請問是因為你的腿 受傷,導致你沒辦法坐下來禪修嗎?

跟隨了困難,它就變成阻礙 事實並非如此,而是我們跟隨了困難,然後它 就變成是一種阻礙。

礙困難等等,這當中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廣

你知道怎麼持誦阿彌陀佛的咒語嗎?大部分都

告。 事實上可能會有三種困難,大家明白了嗎?

是知道的,所以你其實是沒有障礙的。如果以之

第一種困難是什麼呢?是過程中的一部分。

前開車的例子來看,你的車並沒有壞掉。事實上

第二種困難跟阻礙有關,當你碰到阻礙,就感

你具備所有需要的能力,而且一切都能夠運作,

覺很困難。 第三種就是因為有了障礙,所以你就面臨了困 難。

也有足夠的理解,但是就是沒有去做。 我們的情況是什麼呢?大多數人碰到阻礙的時 候,立即認為是自己的車壞掉了,也就是把它當

以上三種困難,哪一個值得你面對、處理?這

作是一種障礙。因此你會打電話給修車廠:「拜

個問題大家不用回答,因為現在也沒有辦法回

託你來一下,我的車已經不能動了」,你開始遙

答,但可以自問自答,因為你給了自己答案,有

呼上師,說自己對修持束手無策了。

可能就會變成智慧。

當然,上師也好或修車廠也好,他們都是可以

如果是我,我會說第一種困難是過程中的一個

幫到你,但其實你只是面前出現了一團黑雲,只

部分,這樣的困難是可以去接受的一個困難;第

需要等待一點時間就可以解決,又或者你乾脆換

二種和第三種的狀況,我們應該去淨化或者說轉

開另一條路,但開的都是同一台車。

化它。我們怎麼知道到底面臨的是哪一種呢? 舉例來說吧。我怎麼都沒進步?是因為障礙? 還是因為阻礙? 大部分都是阻礙。

有時是需要稍微更改一些路徑,但旅程是不變 的。路徑與旅程是不同的,一趟旅程可以有很多 不同的路徑來完成。 但如果在旅途中發生障礙,譬如你的車拋錨壞

我想我們其實都滿聰明的,特別是大家。我之

了,這時候你是沒有辦法選擇任何道路,除非車

所以沒有辦法練出六塊肌,並不是因為障礙也不

子修好,你才可能繼續往前走吧。根據我的經

是有困難,主要就是因為有阻礙。為什麼會發生

驗,我認為我們大部分碰到的都是阻礙,並不是

這種狀況?就是因為我相信「我的困難」所說的

真的有那麼多屬於基本面的障礙,也就是說,這

話,比如它說「明天再說啦!」

是可以改變的,你可以改走另外一條路,或是改

大家如果問我怎麼做運動,只是聊一聊的話應

變外在的狀況、做一點調整。(系列三) 37


多傑仁卿喇嘛/「修持與生死」開示

併命四釘,生起次第如法的關鍵 喚醒佛的四大步驟合起來叫做「併命四釘」,是觀修生起次第絕對不可或缺的。

時間:2020年06月21日

取釘:真如、普明、本因三昧沒有確實掌握,不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但生起次第不合格,解脫亦是癡人說夢。

活動攝影:周彰 聽打:徐姮巧

一、真如三昧:安住空性

喚醒佛的四大步驟。各位聽過嗎?我可以很確

各位如果有觀修儀軌,皈依、發心、四無量心

定的跟各位說:「如果不懂併命四釘,生起次第

之後,開頭的咒語「嗡木 梭巴瓦 休打 薩兒瓦 打

是沒效的,僅觀修次第是沒用的。」

兒瑪 梭巴瓦 休朵杭」咒語,各位知道嗎?這是

喚醒佛的四大步驟合起來叫做「併命四釘」,

觀空咒。

是觀修生起次第絕對不可或缺的。假設已經開始

「嗡木 梭巴瓦 休打 薩兒瓦 打兒瑪 梭巴瓦 休

念誦心咒,而且已經加上自觀本尊的儀軌,但卻

朵杭」,這一句梵文咒語譯成中文的意思是「諸

不懂得這四大步驟,很遺憾,你所觀修的生起次

法本即為空 本即清淨」。這是什麼意思呢?就

第是不如法的。

是你必須先契入萬法本即為清淨。現在你看到的

生起次第要如法,一定要懂得四釘。

這些境相,只不過是在夢境中出現的幻相,本質

早上跟各位說了某上師觀修忿怒蓮師死後投生

上不存在,所以一切為空,了悟一切狀態都為

為鬼、某上師觀修阿彌陀佛死後投生為鬼……種

空。如果已經在大圓滿或大手印禪修上懂得契入

種生起次第出問題的例子,都是在這四釘上出錯

空性的人,在念完觀空咒之後,要有三至五秒的

或是沒有確實掌握要點,才出現的問題。因此各

停頓,安住一下。

位一定要牢牢記住「併命四釘」。

當然,共修的時候是沒辦法,但在家自修的時

首先,要先皈依、要有出離心、要修轉心四思

候,要略為停頓,這個停頓是讓自己的心,能夠

維,在皈依、發心、護輪與結界步驟之後,就進

契入大手印或大圓滿空性的境界。這樣略為安住

入觀修的正行。以吃飯來說,有前菜跟正餐,現

一下,雙眼不一定要往前看,略往下看也可以,

在來到正餐的部分、也就是併命四釘。

只是這樣看的時候,要確實的理解,即使不懂空

第一釘,三昧緣取釘: 真如、普明、本因 併命四釘首先要知道的就是三昧緣取釘。

性、沒有開悟,但是秉持這樣理解、以七支坐法 而坐,也是有所幫助。這樣的安住,即是真如三 昧。 為什麼叫真如?真如指的就是諸法的本性。諸

什麼叫做三昧緣取釘?就是:真如三昧、普明

法的本性是真如,了解諸法本性即是如此而如是

三昧、本因三昧。這三種三昧與中陰階段面對的

的安住,就叫真如三昧,這就是空性,所以安住

狀況有著絕對關聯,假設對於四釘當中的三昧緣

在空性當中。

38


善知識開示

二、普明三昧:契入悲心 安住在空性之後,接著是普明三昧。

三定,幫你安度三中陰

普明三昧怎麼修呢?自心安住在空朗昭亮的狀

就好比有兩塊木板要完全重合,用的方法是什

態中,萬法本即為空,本即清淨,但是遍滿虛空

麼呢?古代就是用釘子把它們釘起來。應用在觀

曾為我母的一切有情眾生,卻對此理一無所知,

修上,指的是把自己認定為庸俗的身、口、意與

所以執空為實、執假為真,不斷迷亂,沉浮於輪

殊勝本尊或諸佛菩薩的聖身、聖語、聖意合而為

迴,對於曾為我母的眾生生起悲心,這樣安住。

一,併命就是這個意思,把自己的命與天尊的聖

安住空性之中,契入悲心的狀態,所以是空悲不

命合而為一,就叫做併命。

二的狀態裡。

三、本因三昧:空悲不二中,乍現種子字

併命有四個步驟,就像用釘子把物件四角用四 顆釘子釘住,所以叫做併命四釘。各位要這樣去 理解。

第三就是本因三昧。本因三昧就是什麼?就看

四釘裡第一釘是三昧緣取釘,內容是真如三

所修的是什麼儀軌、什麼樣的本尊。譬如《守

昧、普明三昧與本因三昧。三種三昧與我們的死

護》這本書是觀修度母,在空悲不二的狀態裡,

亡有什麼關係呢?絕對有百分之百的關係。

剎那間出現綠色的「當」字,而白度母是白色

我們都會死、不管活多久,最終都要一死。假

「當」字,觀音是白色「釋」字,蓮師是白色

設沒有即身成佛,死了之後,一定要面臨臨終中

「吽」字,文殊菩薩是黃色「當」字或是白色

陰、法性中陰與最後的投生中陰。

「當」字,隨個人儀軌而觀修。

之前一直跟各位說,我們要有資本去面對中

不論是什麼種子字,它的本質是空悲不二的,

陰階段。資本是什麼呢?就是真如、普明、本

不是隨便蹦出來的,要這樣去理解。這就是併命

因三昧,也稱為「三定」。這「三定」是什麼

四釘中的「三昧緣取釘」。

呢? 39


一、真如三昧: 在「臨終中陰」與母光明契合的本錢 當我們病重,假設我們是善終,可以躺在病床 上死亡,一開始一定是四大融入,四大融入之 後,外息(呼吸)中斷,在醫學上就判定死亡, 但是內息依然存在。 內息尚未中斷前,會出現顯、增、得三相。 顯、增、得是什麼呢?分別是我們的三毒──瞋 怒、貪欲與愚癡。這三毒在我們體內以80條脈

條先崩壞,崩壞的時候,亡者自身會出現「白茫 茫煙霧」的境相。 2.「增相」出現:身體屬於貪欲的40條脈絡會 崩壞,亡者自心會出現整片都是「紅通通螢火」 的感覺。 3.「得相」出現:餘下的七條脈絡也會崩壞, 崩壞的時候,亡者本身會出現黑濛濛的感覺,伸 手不見五指。 經過了顯、增、得三相之後,母光明出現了。 我們以什麼去跟母光明契合?以真如三昧。

絡存在著,這80條脈絡,以形象來講,假設這

在儀軌正行觀誦之時,以觀空咒契入空性,且

是如來藏的話,80條脈絡是把如來藏、佛性緊

對曾為我母的一切有情生起悲心,不斷安住在空

緊地綑綁住,在臨終的時候,這80條脈絡會陸

悲不二的狀態,秉此自性光芒昭亮之狀,了知此

續崩壞。

即為光明而安住再予觀誦。當然,僅以一天甚或

身體是由父精母血所組合而成,父精代表的白

數次的時間無法串習,然而歷經每天、每月、每

色明點,會在我們頂輪、頭頂這邊,母血的紅

年這麼多時間的勤奮複習觀修後,總體上,對中

色明點一般是在腳 ,但觀想的時候不是觀想在

陰階段,認持母光明而契合的修持,一定有所助

腳,而是在臍間。臨終時,因為固定明點的支柱

益。這樣的串習在顯、增、得三相過了之後,第

崩壞、四大銷融,這時候白明點由上往下,紅明

四光明出現時,自己就會知道這即是所謂的母光

點由下往上,在心間會合時,外息就斷了。

明,當認持母光明會像他鄉遇故知般成就法身

死的時候,外相會出現顯相、增相、得相等三 種狀況。 1.「顯相」出現時:首先是80條脈絡裡面的33

佛。就這麼簡單、就這樣成佛了。 非密宗的人聽起來可能覺得不可思議。釋迦牟 尼佛都要經過三大無量劫才能成佛,密宗這一生

中陰的時候,我們是非常無助的,中陰眾生的處境像是被狂風捲起的羽毛,一刻都無法安住。

40


善知識開示

修持就在第一中陰「臨終中陰」 成佛,是的,

明顯現時錯過了、文武百尊顯現時忘了認持,不

密宗就是在第一中陰「臨終中陰」即可成佛,因

知道祂是什麼,於是我們可能因為害怕,轉身就

為我們成就是法身佛;釋迦牟尼佛成佛,是夜睹

跑,結果就錯過了。

明星成佛,他是徹見自己明覺而成佛的,是徹見 自己的心性光明而成佛的。

現在到第三中陰「投生中陰」怎麼辦?只好投 胎了。這時候還有一個竅訣,這是安諦長老所提

子光明跟母光明的差異在於,子光明沒有辦法

示的,他說:「這時如若可以憶念起生前觀修的

像母光明那麼樣全然的顯現,據說十地菩薩的子

本尊,或是每天念誦的往生淨土文,不動佛、寶

光明與佛的母光明,即便完全顯現,兩者之間還

生佛、阿彌陀佛都好,任何一尊你喜歡、與你有

是有差異的。

緣的天尊淨土,如果可以不斷憶念天尊,閉著眼

在還活著時,不斷的練習、串習,將有助於我

睛不斷的往前走,據說這樣就可以走到自己要去

們認識光明是怎麼一回事。被捆縛住的如來藏徹

的淨土。」這算是瑜伽士的口訣嗎?其實我並沒

底顯現之後,你就可以認知:「哇,就是它!」

有在其他的中陰引導文中看過,可是安諦長老是

這種光明,不是黑暗中出現的如光源、如燈泡

這樣教導我們的。

的這種光明,但我們只能用自性光芒般的明亮來

另外還有一個口訣,每天臨睡前,你要想本尊

形容,但自己知道是這樣的狀態,就這樣契入

在你的面前化光融入自己心間,每天持續練習。

了。假設錯過,那就是大家關切的文武百尊就要

融入之後就「無所緣取」,在「三輪體空」中睡

出現了。

著。當然,如果持著佛號睡也很好,但是如果你

二、普明三昧: 在「法性中陰」與文武百尊相應 怎麼跟文武百尊相應呢?就是普明三昧!

要在第一中陰成佛,應該是要契入空性,就是我 們所謂的光明,應該要在光明之中入睡是最好 的。 這樣的好處是什麼?以契入光明睡著之後,極

在契入空性,對眾生油然生起悲心,這種悲心

大機率可以證得第一中陰法身,第一中陰錯過

的狀態,就是日後在第二中陰,也就是「法性中

了、第二中陰也錯過了,第三中陰就是在空悲不

陰」(又稱為「任運自成中陰」)時,顯現文武

二的狀態裡,在心間觀想種子字。

百尊或任何狀態也好,這時候出現的任何天尊,

有些上師說觀想在肚臍的部位,那就各自按照

都不是誰創造出來的,那是你「自性明覺」的力

自己傳承上師教的。不管在哪邊,就是要有一個

量所自然顯現而來的。

種子字在該在的地方,不斷的專注在種子字上。

這時無論是否出現文武百尊,一定會看到該看

假設沒到淨土去,就會出現即將投胎的狀態,

到的,看到與祂印契的本錢,就是在平日裡普明

這時候會出現六道的徵兆,前提是你得想起來。

三昧的練習。

至於「想不想得起來」,就是仰仗生前不斷的祈

三、本因三昧: 在「投生中陰」把握最後投生淨土機會 契入空性、生起悲心,不斷地在空悲的狀態中 安住,生起當字、吽字、釋字都可以。 空悲不二的狀態裡生起本因三昧,這有什麼用 呢?生起種子字有什麼用處呢?也就是你在母光

請上師、本尊、空行、護法來協助我等。因為中 陰的時候,我們是非常無助的,中陰眾生的處境 像是被狂風捲起的羽毛,一刻都無法安住。所以 此刻只能依靠生前祈求的力量,祈求自己在那時 依然能夠清醒,能夠秉持正知正念來面對中陰所 有的一切,那時候六道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系列之九) 41


自立不自私,自強不自滿 作者:堪布蔣巴(尼泊爾噶瑪列些林高級佛學院) 譯者:當代漢藏佛學院翻譯小組 丁于珊

噶舉 大小事

大部分人通常提到「自立自強」的

有一天,當我們能夠自立自強了,進

時候,會想到的是:不屈從於別人的

而可以激勵其他的眾生。如此,自己

意志,但其實,這是完全不了解「自

能夠啟發自己的了悟,自己能夠安立

立」的真正涵義。

自己的人生,進而能夠幫助他人,如

面對自己,不擾他人

一般提到自立,也有一種承擔個人

事實上,自立是以個人的根本為立

觀點立場的責任,那是人類獨有的。

場,而不是群策群力地去完成事情,

自己可以自我管理學習自立的話,自

立場是反過來面對自己。無論何時,

己的影響力、前途和作用,以及其他

在不違背自己的原則下承擔責任,而

人的合作關係也會變得卓越。

完全不去阻擾及輕忽他人的意願,因 此,更重要的是,知道人們彼此相互 遷就的必要。

面對挑戰,成就願望 再者,要面對的挑戰是,為了要成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自立

就自己重要而深具意義事情,不是想

自強。因為這個緣故,我們有自由、果

辦法讓自己沒有半點倒楣事,反而想

斷的能力,能夠承諾好的事情,以及

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無論何時,

能為別人承擔的特質。然而,能夠自

不管事情如何的艱困和麻煩,能夠面

立自強、獨立行走於世間的人,甚為

對挑戰,暫時來說都是好的。如此,

罕見。但是重要的是,我們必需在這

自己能夠面對挑戰的時間越長,得到

個世間逐步地自立自強的生存下去。

的果實也會越豐收。

安身立命,幫助眾生

42

同自己一樣的安身立命。

雖然有時得到結果的時間可能會拖 得很長,但無論何時,有朝一日當我

根本上來說,這樣做是為了成為自

們想要成就自己願望的想法熱切地生

己的後盾,並完成自己的夢想。正確

起時,逐步地邁開自己人生的腳步,

的自立,能夠造就人類成高尚的人。

我相信自然而然地會如願以償的。


རང་ཚུགས་རང་སྟོ​ོབས།

རང་ཅག་རྣམས་མང་ཆེ​ེ་བས་ནམ་རྒྱུན་དུ་འདི​ི་ལྟར་ཏེ​ེ། རང་ཚུགས་རང་སྟོ​ོབས་ཟི​ིན་པ་ནི​ི་གཞན་གྱི​ི་འདོ​ོད་བློ​ོ་དང་མི​ི་བསྟུན་པར་བྱ་དགོ​ོས་པར་ དྲན་ཞི​ིང་། ཚུལ་དེ​ེ་ནི​ི་རང་ཚུགས་ཟེ​ེར་བ་དོ​ོན་ངོ​ོ་མ་ག་འདྲ་ཞི​ིག་ལ་ཟེ​ེར་བ་ཧ་མ་གོ​ོ་བ་ཉག་གཅི​ིག་སྟེ​ེ། སྤྱི​ིར་རང་ཚུགས་ནི​ི་མི​ི་སྒེ​ེར་གྱི​ི་རྩ་བའི​ི་

ལངས་ཕྱོ​ོགས་ཤི​ིག་ཡི​ིན་པ་ལས་བྱ་བྱེ​ེད་ཡོ​ོད་ཚད་མཉམ་དུ་བསྡེ​ེབས་ནས་ཧྲི​ིལ་འཛི​ིན་བྱེ​ེད་དགོ​ོས་པ་དེ​ེ་མ་ཡི​ིན། ལངས་ཕྱོ​ོགས་དེ​ེས་རང་ལྡོ​ོག་

ནས་ནམ་ཡང་རང་གི​ི་རྩ་དོ​ོན་མི​ི་འཆོ​ོར་བར་འགན་ཁུར་ཡོ​ོད་པ་ལས་ཕ་རོ​ོལ་པའི​ི་འདོ​ོད་བློ​ོ་ལ་བཀག་རྐྱེ​ེན་ནམ་སུན་འབྱི​ིན་གཏན་ནས་བཟོ​ོ་རྒྱུ་

མེ​ེད། དེ​ེ་བས་ང་ཚོ​ོ་ཚང་མས་ཕན་ཚུན་གཅི​ིག་གི​ིས་གཅི​ིག་ལ་མཐུན་པོ​ོ་གནང་དགོ​ོས་པར་ཧ་གོ​ོ་རྒྱུ་ནི​ི་གནད་ཀྱི​ི་དོ​ོན་པོ​ོའོ།ོ །སྤྱི​ིའི​ི་ཆ་ནས་བདག་

ཅག་སོ​ོ་སོ​ོ་ལ་རང་ཚུགས་རང་སྟོ​ོབས་ཞི​ིག་ནི​ི་ཡོ​ོད། རྒྱུ་རྐྱེ​ེན་དེ​ེ་ཡི​ིས་ང་ཚོ​ོ་ལ་རང་དབང་། བློ​ོ་ཐག་གཅོ​ོད་ནུས་པའི​ི་མཐུ་སྟོ​ོབས། ལེ​ེགས་པར་དམ་ བཅའ་བ་དང་བརྗེ​ེ་ལེ​ེན་བྱེ​ེད་ཐུབ་པའི​ི་ཁྱད་ཆོ​ོས་ཞི​ིག་འབྱོ​ོར། འཇི​ིག་རྟེ​ེན་འདི​ི་ལ་རང་ཚུགས་རང་སྟོ​ོབས་ཀྱི​ི་སྒོ​ོ་ནས་འཚོ​ོ་བ་སྐྱོ​ོང་མཁན་ནི​ི་ཧ་ཅང་ ཉུང་། ཡི​ིན་ནས་རང་ཅག་རྣམས་འཛམ་གླི​ིང་འདི​ིར་རི​ིམ་པ་བཞི​ིན་དུ་རང་ཚུགས་རང་སྟོ​ོབས་ཀྱི​ིས་འཚོ​ོ་དགོ​ོས་པ་གལ་ཆེ​ེ། གཞི​ི་རྩ་ནས་དེ​ེ་ལྟར་

སྦྱངས་པ་ནི​ི་ཁྱོ​ོད་རང་རང་ལ་རྒྱབ་སྐྱོ​ོར་དང་རང་གི​ི་བསམ་དོ​ོན་གོ​ོང་འཕེ​ེལ་དུ་བསྒྲུབ་པ་ཡི​ིན། ཚད་དང་ལྡན་པའི​ི་རང་ཚུགས་ཀྱི​ིས་འགྲོ​ོ་བ་མི​ིའི​ི་

རི​ིགས་ལ་སྐྱེ​ེས་བུ་ཡ་རབས་ཞི​ིག་བཟོ​ོ་བས། དུས་ནམ་ཞི​ིག་ང་ཚོ​ོ་རང་ཚུགས་རང་སྟོ​ོབས་སུ་འགྱུར་ན་གོ​ོམ་པ་གཉི​ིས་པ་དེ​ེ་སེ​ེམས་ཅན་གཞན་ལ་

བློ​ོ་སྤོ​ོབས་བསྐྱེ​ེད་བཅུག་པར་བྱེ​ེད། དེ​ེ་བཞི​ིན་རང་ཉི​ིད་ཀྱི​ི་བསམ་ཤེ​ེས་སོ​ོ་སོ​ོས་ཀུན་ནས་སློ​ོང་བ་དང་། བདག་ཉི​ིད་ཀྱི​ི་མི​ི་ཚེ​ེ་རང་རང་གི​ིས་འཚོ​ོ་བར་ གནས་པས་གང་ཟག་གཞན་རྣམས་ལའང་བདག་བཞི​ིན་འདི​ི་ལྟར་གནས་པའི​ི་རོ​ོགས་རམ་བྱེ​ེད་ཐུབ། སྤྱི​ིར་བཏང་རང་ཚུགས་ཟི​ིན་པ་ལ་མི​ི་སྒེ​ེར་ སོ​ོ་སོ​ོའི་ིལྟ་བའི​ི་ལངས་ཕྱོ​ོགས་ཀྱི​ི་འགན་ཁུར་ཅི​ིག་ཀྱང་ཡོ​ོད། དེ​ེ་ནི​ི་འགྲོ​ོ་བ་མི​ིའི​ི་ཁེ​ེར་རྐྱང་ཡི​ིན་པས་བཅད་མཚམས་ཡོ​ོད། བདག་ཉི​ིད་ཀྱི​ིས་རང་

ཚུགས་ཐོ​ོག་དཔོ​ོད་བྲི​ིང་གཏོ​ོང་ནས་ཐག་གཅོ​ོད་ནུས་ན་རང་གི​ི་ཤུགས་རྐྱེ​ེན། མདུན་ལམ། བྱེ​ེད་ལས་དང་སེ​ེམས་ཅན་གཞན་མཉམ་དུ་འབྲེ​ེལ་ལམ་ ཡང་ཁྱད་པར་དུ་འཕགས་པ་འབྱུང་། དེ​ེ་ཡང་ཁ་གཏད་གཅོ​ོག་པ་ནི​ི་སོ​ོ་སོ​ོ་རང་ཉི​ིད་ལ་གལ་ཆེ​ེ་ཞི​ིང་དོ​ོན་ཆེ​ེན་སྒྲུབ་པས་བདག་ལ་སྡུག་ཅག་རྩ་མེ​ེད་

མ་བཟོ​ོ་བར་སྔར་ལས་སྟོ​ོབས་ཤུགས་ཆེ​ེ་བར་བཅའ་བ་ཡི​ིན། དུས་ཇི​ི་སྲི​ིད་དུ་བྱ་བྱེ​ེད་གང་དང་གང་ལ་དཀའ་སྡུག་གམ་རྙོ​ོག་དྲ་གང་འདྲ་ཡི​ིན་ནའང་

མདུན་ངོ​ོས་ནས་ཁ་གཏད་གཅོ​ོག་པས་གནས་སྐབས་ཀུན་ཏུ་བཟང་། དེ​ེ་བཞི​ིན་དུས་ཇི​ི་ཅམ་མང་བ་རང་གི​ིས་རང་ལ་ཁ་གཏད་གཅོ​ོག་པ་དེ​ེ་ཙམ་

གྱི​ིས་བདག་ཉི​ིད་ལ་གྲུབ་འབྲས་དཔག་ཏུ་མེ​ེད་པ་ཐོ​ོབ། ཡི​ིན་ནའང་མཚམས་རེ​ེ་དེ​ེའི​ི་འབྲས་བུ་དུས་ཚོ​ོད་རྒྱང་རི​ིང་དུའང་འགོ​ོར་སྲི​ིད། ནམ་ཞི​ིག་རང་

ཅག་རྣམས་ཉི​ིན་རེ​ེ་བཞི​ིན་སོ​ོ་སོ​ོའི་ིདམི​ིགས་ཡུལ་བསྒྲུབ་པའི​ི་དོ​ོན་དུ་སྤྲོ​ོ་སེ​ེམས་ཆེ​ེན་པོ​ོ་སྐྱེ​ེ་དུས་རང་གི​ི་མི​ི་ཚེ​ེ་ནི​ི་སོ​ོ་སོ​ོའི་ིགོ​ོམ་པ་དལ་བུར་སྤོ​ོ་བའི​ི་ ངང་གི​ིས་འདོ​ོད་དོ​ོན་ཡོ​ོངས་སུ་འགྲུབ་པར་བསམ་མོ​ོ།། །།

43


塗鴉牆

〈佛陀,我該怎麼辦?〉系列五

佛陀,運氣不好怎麼辦?

最近看到幾位所謂的成功者、精英人 士,對於自身之所以成功,有個很有趣的 總結。 麥可‧ 路易斯(Michael Monroe Lewis),是美國當代報導文學作家,他的 眾多著作中其中兩本,被《福布斯》評為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20部商業書籍」, 他也被譽為是天才作家。在一次普林斯頓 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他受邀演講時說,自 己的成功主要是因為運~氣~好。 此外,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與萊昂‧庫珀曼(Leon Cooperman)這兩位 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者,也紛紛在CNBC 「Fast Money: Halftime Report」節目中表 示,好運氣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這樣的表述,也許可以被理解為謙遜之 詞,但是也極有可能,這是最誠實的總 結。我們會看到,確實有一些人總是能夠 生逢其時、時運亨通、順風順水;然而也 會有一些人,即便很努力很拚命,卻也只 能說是生不逢時、時運不濟。 這麼說,並非在否定個人努力精進的必 要性,但是確實,有些我們看不見的因素 動力,也在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力。有些人 會說那是運氣,從佛法的角度來說,福報 的隱性威力不容小覷。

44

做對了,福報會自己上門來找你 有一個時候,那時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 給孤獨園,一位長相非常俊美,名叫悉鞞 梨的天人,在夜晚大概三點到五點的時候 來拜見佛陀,他向佛陀頂禮後便全身發光 地退坐在一邊,向佛陀請問了一個問題: 他說:不論是人還是天人,都喜歡且追 逐著飲食等等各種欲樂,這些福樂有沒有 可能不用去追逐就自動地發生呢? 佛陀回答:有的,只要有清淨的信心以 及良善的布施,那麼,不論在今生或是來 生,不論這個人到哪裡,福報都會如影隨 形地跟著這個人的。所以啊,一定要改變 吝嗇的心,去做到沒有染污的布施。這麼 做到的話,自己心裡會感到歡喜,今生來 生都能得到好處。 這時天子很興奮地再次複述了佛陀所說 的話之後,便跟佛陀分享了自己過去的經 歷,天子說道: 我知道自己曾經做過國王,也叫做悉鞞 梨,當時我就在國城的四條主要幹道上布 施修福。 沒多久皇后就來找我說:大王,您功德 做那麼大,我都沒有機會修福了。 於是我便說:那行,東城外那邊的布施 修福機會就給你了。


然後王子來了說:父王,您和母親兩人

福積德,所以任何時候都能享受著被愛

把修福的機會都佔去了,我都沒有可做

戴、被懷念、被放在心上的福報,而且任

的。

何時候都能享受著種種的快樂。那時所積

於是我說:可以,南城外的修福機會給 你吧。 然後大臣出現了說:大王,您修福修得 那麼大,皇后與王子也跟著一起做,但是 我們沒辦法這麼豪邁呀,您也分一些給我 們吧。 於是我回答:西城外的修福機會賜給你 們。

聚的福報,就像是個把恆河等五大河流匯 會聚到一起那樣,無量無邊啊! 這麼說完之後,悉鞞梨天子便開開心心 地頂禮佛陀的雙足,然後消失無蹤了。

與其坐等隨機結果, 不如建構福報系統 福報可以說是所有幸福快樂的總稱,涵

隨後一些將士來說到:大王您大作功德

蓋著物質與非物質的種種元素。整體來

大修福報,皇后、王子、大臣也都跟著一

說,讓人快樂又順利的一切現象,都可以

起做功德,我們都做不了什麼,請讓我們

稱得上是福報。我們在任何事上,除了熱

也有機會參與一下吧。

愛、努力與作出正確決定之外,福報很有

我說:北城外的修福機會賞給你們。

可能在冥冥中,對於結果起到了決定性的

最後老百姓也來說:大王您功德做很

影響。

大,皇后、王子、大臣、將士們也都跟著

此外,福報甚至可能關乎我們的性命安

大展身手,我們老百姓雖然能力不夠但也

危與生命品質。尤其在病毒橫行的這個特

想參加,也請讓我們做一點吧。

殊時期,從只能等死到可以有醫療支持,

我說:沒問題,城內四個主幹道上的修 福機會讓給你們。 從此大家都高高興興地在自己被分配到

從全無疫苗到充足疫苗,從充足疫苗到可 以任意選擇疫苗廠牌,你在體驗哪一種層 次的經歷,這都可能與福報有關。

的地盤上大作功德,大行布施,結果呢,

然而在這篇記載中佛陀告訴天人,其實

我自己變得沒有布施可做了。之前我派出

不需要直盯盯地去追著那些稱為福報的現

去的人都紛紛回來說:大王,你本來做布

象與結果,真正要努力的方向,是去建構

施的那些地方,都被皇后、王子、大臣、

一個福報自動生成系統。有信心、不吝

將士以及百姓們給整盤端去了,反而您沒

嗇、能布施,就是這個自動循環系統的必

得做了。

要條件。這樣的系統一但建立成功,福報

於是我跟處理這事的人說:去將周邊各 國應該朝貢給我的財物,一半拿回來存在 國庫,一半就在當地布施了。 天子繼續說:我那時候可是日夜都在修

善果將會甩也甩不掉的跟著我們走。 經文中,天子透過回顧自己某一世生命 的經驗,來應證了佛陀的教導。可以看出 來,那時因為國王的熱心於布施修福,以

45


至於全國上下也都致力於此,大家紛紛搶著爭著 做修福積德的事,這也是上行下效的典範體現 了。 不過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雖然國王熱衷於布施 修福,但是他能把布施修福的機會也布施出去, 自己則是另謀出路,另尋方法地繼續自己的植福 之路,這一點還是能看出國王對於布施,確實進 行的足夠澈底,終究,他對於布施這件事、這個 行為,沒有一點兒小氣。 也許不少人一聽到布施,很直覺性的都會想到 財富物資的給予,其實,這只是布施種類中的某 一部分。對於布施這個行為來說,除了財力之 外,真理的分享、真誠的安慰、恐懼的救助等 等,都算是布施。 在這個「時間就是金錢」的高速運轉時代,我 甚至覺得財力上的布施,由於是速戰速決的狀態 所以相對容易不少。更不容易與珍貴的布施, 是腦力、智力、生命力(時間)、精神力(心 思)、與共情力(同理)等等,還有對於文字工 作者來說,我還想加個「視力」,這可都是拿命 做功德的布施。 最後我實在忍不住想發句牢騷,我怎麼覺得這 位天人有點瞎,沒事三更半夜地突然來訪又突然 消失,還炫技似地在應是黑夜的道場全身放光, 並且自言自語地說得比佛陀還多,這是演得哪齣 戲呀!我不禁聯想,這可能也是太幸福太快樂的 盲點,正向角度來說是天真爛漫,負向角度來看 實在有點白目幼稚。 其實不用到天人了,就在人間,也有不少天人 性格的人在世間趴趴走。看到這一篇篇白目的會 客紀錄,身為佛陀忠實粉絲的我認為,當時要是 有預約制度的話,也許佛陀能住世更久一些吧。

hua

46


原典這麼說:福樂自隨逐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悉鞞梨,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 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 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諸天及世人,於食悉欣樂, 頗有諸世間,福樂自隨逐?」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淨信心惠施,此世及後世, 隨其所至處,福報常影隨。 是故當捨慳,行無垢惠施, 施已心歡喜,此世他世受。」 時彼悉鞞梨天子白佛言:「奇哉!世尊!善 說斯義: 『淨信心惠施,此世及他世, 隨其所至處,福報常影隨。 是故當捨慳,行無垢惠施, 施已心歡喜,此世他世受。』」 悉鞞梨天子白佛言:「世尊!我自知過去世 時曾為國王,名悉鞞梨,於四城門普施為 福,於其城內有四交道,亦於其中布施作 福。 「時有第一夫人來語我言:『大王大作福 德,而我無力修諸福業。』我時告言:『城 東門外布施作福悉皆屬汝。』時諸王子復來 白我:『大王多作功德,夫人亦同,而我 無力作諸福業,我今願得依於大王少作功 德。』我時答言:『城南門外所作施福悉皆 屬汝。』時有大臣復來白我:『今日大王多

作功德,夫人、王子悉皆共之,而我無力作 諸福業,願依大王少有所作。』我時告言: 『城西門外所作施福悉皆屬汝。』時諸將士 復來白我:『今日大王多作功德,夫人、太 子及諸大臣悉皆共之,唯我無力能修福業, 願依大王得有所作。』我時答言:『城北門 外所作施福悉皆屬汝。』國中庶民復來白 我:『今日大王多作功德,夫人、王子、大 臣、諸將悉皆共之,唯我無力不能修福,願 依大王少有所作。』我時答言:『於其城內 四交道頭所作施福悉屬汝等。』爾時,國王 夫人、王子、大臣、將士、庶民悉皆惠施, 作諸功德,我先所作惠施功德於茲則斷。 「時我所使諸作福者,還至我所,為我作禮 而白我言:『大王當知:諸修福處,夫人、 王子、大臣、將士及諸庶民各據其處,行施 作福,大王所施於茲則斷。』我時答言: 『善男子!諸方邊國歲輸財物應入我者,分 半入庫,分其半分,卽於彼處惠施作福。』 彼聞教旨,往詣邊國,集諸財物,半送於 庫,半留於彼惠施作福。 「我先長夜如是惠施作福,長夜常得可愛、 可念、可意福報,常受快樂,無有窮極。以 斯福業及福果福報,悉皆入於大功德聚數, 譬如五大河合為一流,所謂恒河、耶蒲那、 薩羅由、伊羅跋提、摩醯,如是五河合為一 流,無有人能量其河水百千萬億斗斛之數。 彼大河水得為大水聚數,我亦如是,所作功 德果、功德報不可稱量,悉得入於大功德聚 數。」 爾時,悉鞞梨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 首佛足,即沒不現。

47


老年證,掛耳上 塔姆醫師 的尼泊爾視角

女孩穿耳洞的習俗全世界都有,在

儀式過後,沒有穿耳洞的事情也

耳朵上掛耳環、耳釘,一般看成是美

就慢慢忘掉。中、小學時,班裡的同

化的一種手段,而男孩穿耳洞的習俗

學看到我沒有穿耳洞,時不時會問:

相對就少了很多,而且好像「文明程

「還沒有做儀式嗎?」我說:「已經

度」越高就越少有這習俗。但尼泊爾

做過了。」「那為什麼沒有穿耳孔

壇城則認為,文明人也有男女皆穿耳

呢?」

洞的習俗。 五十多年前,我出生在加德滿都

親不同意或我害怕之類……反而跟他

山谷帕坦的市中心。按家族的習俗,

們辯論:「一個男孩穿耳洞有什麼

五、六歲的時候我經歷了人生裡的一

用?」有的同學說:「如果一個人沒

次特別儀式。一般這個時候,要第一

有『破相』,容易夭折,穿耳孔是讓

次剃頭,也就是剃掉出生時候的頭

你破相,避免夭折。」我說:「那是

髮,但我「記得」在這之前,就已經

過去醫療水準差的時候,現在醫療水

剪過頭髮,但恪守傳統的一般家庭,

準高了,不要迷信那些。」同學們沒

在此儀式之前,是不會給男孩剪頭髮

辦法跟我辯論,也不再多說什麼。後

的,儀式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穿耳

來我也沒有太留意這件事。

洞。

48

我沒跟他們講實話,沒說是我父

快滿20歲的時候,遇到一位50多

剃頭後雖然很「難看」,我可以接

歲的文化學者,他看著我的耳朵問:

受,對於穿耳洞卻是異常的害怕,還

「你的耳朵沒有穿洞是什麼原因?」

好父親是受過正宗西方教育的第一代

我依舊像過去跟同學辯論時反問他:

尼泊爾人,他反對給男孩穿耳洞,所

「一個男孩子穿耳洞有什麼用?」他

以儀式當時我沒有穿耳洞,心裡很感

說:「當然有用,我們民族的人,77

謝父親。

歲的時候要做敬老儀式,儀式過程裡


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佩戴特殊的耳 環,你沒有穿耳洞,將來怎麼戴那個 耳環?」

謙讓。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給男孩穿耳 洞,是為敬老儀式所做的準備,即祝

文化學者進而解說,加德滿都山谷

願他們長壽。穿耳洞是看得見的形

的人,有一種敬老儀式,分別在77

式,而其中的祝福是無形的,我當時

歲、88歲和99歲的時候舉行。為了

不懂這樣的寓意,才去跟同學辯論,

讓這些儀式更有意義,77歲時,會選

至於未來敬老儀式時要如何佩戴耳

擇生日過後再過七個月、七天、七小

環?我想,我可以用線掛在耳朵上!

時、七分、七秒的時刻,做77歲的敬 老儀式,88歲、99歲分別是八、九相 關數字,以此類推。 因為77歲到88歲中間相隔了11年, 人們覺得太長了,所以這兩個儀式之 間,又安排了一個「一生中見到的第 一千個滿月日」儀式,算上閏月、減 去月全蝕等日子,一般會在81歲之 後舉行這個儀式,算是第二次敬老儀 式。從77歲開始,每次的敬老儀式都 會在耳朵佩戴上一個特殊的耳環,以 後每做一次敬老儀式,就加上一個耳 環。這種耳環,可以說是一種「老年

左照中的老人耳環只有一個,年紀推算是77歲以上(圖片/摘

證」,只要在公共場所看到戴這種耳

自網路),右圖中老人耳環數目是三個,所以是年逾88歲的長

環的,大家都會對他們非常地禮貌和

者(攝影/張琦)。

49


那一天,陽光燦爛 心慧時間 在中醫診所候診室的書架上,一直都看到這

始在家中,母親總是忘記剛剛才發生過的事,

本書,有時候放在這裡,有時候在那裡,位置

如同鬼打牆一樣地一再重複做同一件事情,總

一直變來變去,就這麼看了它一年多,但是從

是把小洋蔥誤認為是其他人,得要他把禿頭露

來沒有真的拿起來翻過。終於有一天走了過

出來才認得出他來。

去,把它從書架上拿起來,它有一個可愛的書 名──《去看小洋蔥媽媽》。

在展現,去想像在母親的內心世界裡發生了什

一翻開來,非常驚訝地發現,它竟然不是文

麼。住進養護中心的母親,經常看到死去的父

字書,而是一本漫畫書。既然還在等候叫號,

親來探望她。過去父親因精神問題而酗酒,為

就從頭隨意地看看。剛開始的幾頁,還沒有掌

母親帶來了極大的傷痛,但是母親看到父親

握到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有點摸不著頭緒。

時,依然非常歡喜。也因為失智,母親才能將

多看了幾則之後,才意識到它的主題,然後就

早年夭折的女兒又擁在懷裡,哄著她入睡。

深深地被吸引,一直到被護士叫到名字,才大

沒有添加戲劇性的筆墨,只是平實又帶著幽

夢初醒一樣地把書放回書架上。一週後再回診

默感地看待這一切,在整本書中,充滿了作者對

時,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它找出來,從上次中斷

母親的愛。從來沒有看過以這樣的方式來描述

的地方繼續往下看。

失智老人,以全然的接受來面對這個對大多數

《去看小洋蔥媽媽》的作者岡野雄一是雜誌

人而言是悲慘、沉重與黑暗的經驗。事實上,這

社的總編輯,因為圓禿禿的頭,所以取了「小

樣的主題很少被提及,如果沒有類似的經驗,恐

洋蔥」的筆名,書中的主角即是他的母親。在

怕很難真正瞭解家屬心中的壓力與挫折。

父親過世之後,母親很快地就開始失智。當失

曾經,我也是這樣的人,從來沒有踏進過醫

智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難以繼續在家中照顧,

院,這類的事情當然也從來沒有在腦海中出現

只好把她送去養護中心。這本書就是作者將母

過。一直到有一天夜裡,接到醫院急診室打來

親失智之後的點點滴滴,以有趣幽默的角度,

的電話。

畫成四格或是更長敘事的一則漫畫。

50

不僅是記錄發生的事情,作者也以母親的外

那是我第一次踏進急診室,進入眼簾的是躺

在每一則故事的片段中,作者都是用一種恬

在那裡昏迷的父親,當場雙腿一軟差點暈過

淡的敘事方式,有點像是小津安二郎安靜而看

去。因為車禍,父親的頭部撞擊到地面而導致

似有點旁觀的記事。但是在安靜之中,卻可以

顱內出血。在手術之後,父親先是昏迷了一段

感覺到鏡頭後面的觀察者的溫暖和愛。從一開

日子,然後慢慢醒來。剛開始時誰也不認識,


漸漸地記憶一點一點恢復。最好的時候,他

然後把父親蒼白削瘦的雙腳放在草地上。

還能閱讀辨字,還有邏輯性的思考,只是有

那時言語表達已經無法很流暢的父親,在

時候會突然分不清是白天夜晚,靠著助行器

雙腳接觸到草地的那一剎那,他顫抖地舉起

還能慢慢走路。

雙臂,閉上眼睛,抬起頭迎向陽光,口中喃

但是從這個高點,他的狀況就以能直接看

喃地嘆息:「喔……喔……。」

得到的速度變化,快速地走下坡。家人經過

到現在,我都還能清晰地回憶起父親當時

所有同樣經歷的家屬都面對過的相同掙扎,

的表情。那樣的體驗,超越了所有的思維和

只好選擇把父親送到養護中心,讓他能夠24

語言文字。邏輯組織能力已經日漸崩解的父

小時都能獲得適當的照顧。

親,就像孩子一樣沐浴在陽光中,單純而全

那時還在廣告圈的我,工作的環境裡沒有 「加班」這個詞彙,工作完成的時候,就是

然地享受著赤腳踩踏在草地上,那沒有束 縛、小小的溫暖與解脫。

下班的時候,拍片收工時見到的是第二天的

許許多多因為各種原因而受苦的長者和家

陽光,這是很普通的事。但是無論工作再怎

屬,都長時間默默地經歷和嘗受著這一切,

麼累,每個週末總是會設法去探望父親。有

當中有太多難以向外人道的艱苦與辛酸。我

時確實也會想休息,但是一想到父親一個人

也相信,在這當中很多的痛苦和掙扎,是來

待在養護中心,捱了一整個禮拜,盼的也不

自於對彼此深刻的愛。在目睹父親的身體急

過就是見面的那一小段短短的時間,再怎麼

速衰敗的那幾年中,發生了很多事,但是那

樣也都非去不可。

一天的下午,在世界上一個不為人知的角

剛開始還不太知道該怎麼做,就是在床邊

落,我們父女倆曾經一起光著腳丫曬太陽,

陪著說話。後來慢慢熟悉了,就不想讓他一

這個經驗和記憶永遠都能在我心中點燃溫暖

直躺在床上,於是開始學會如何把他從床上

的光芒。

抱到輪椅上。先是在病房中對坐聊天,然後 慢慢變成推著他在不同樓層的走廊走

長時間攪捲在痛苦與迷惑的黝暗漩渦中, 剎那閃現的快樂是如此光燦奪目。

動。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突 然想到父親已經很久沒有曬太 陽,我們第一次走到戶外。 因為陽光實在太過美 好,也不管父親是否願 意,推著輪椅直接到養護 中心庭院的草坪上。脫掉 父親腳上的襪子,讓父親 長時間被包覆住的雙腳露出 來,把輪椅的腳踏板放下,

hua 51


雲書房

总编

休息一下,放鬆力量大!

這是一次「撞牆」事件的領悟。

也是「護法神的加持」 事情是這樣的:前天,我在錄 podcast「六條到彼岸的船」系列「第

你的禪修有狀況時」,曾經教了一 招:「如果你各種方法都試過,覺得 精疲力盡,那就休息一下,去做點別 的。」

四條船:精進」的時候,到第二段,

好,那就依仁波切說的,休息一

忽然精進不下去,「第四條船」卡在

下。我連一步都沒離開的,在坐墊上

半道上,錄音機出現「Write Error」

原地坐了下來,什麼事都沒做,就只

的訊號,再也錄不了!

是靜靜坐了一下。

像我這種機器弱智,自然十分驚

那實在是超短的一座無所緣。但我

慌,開開關關十多次之後,機器在發

跳電的腦子好像接上電了,飛過一個

燙,發出一種「別再逼我了」的訊

念頭:「也許,我應該去網路上找找

息,技術上明顯做不下去,又到了

解決方法,也許護法神的加持就在網

「 人 的 盡 頭 」 啊 …… 只 好 像 個 「 老

路上,要靠自己的手指去找到。」

密」習慣做的,搬一下救兵,祈請護 法神之後,就去睡了。 這次護法神有顯神威,但顯相上並 沒有發生神奇的事。 第二天早上,我自動從大手印練習 者,回到善男信女那一組,帶著「有

然後,沒幾分鐘,我真的在網路上 找到那個狀況題的排除方法,其實很 簡單,講起來有點丟臉,就是把記憶 卡重新format(格式化)就行了!

只是坐下來,什麼都不做

所求的虔敬心」,跟所有認識的護法

重新format就行了!

神再祈請一遍,然後再去開機——沒

啊,這麼簡單,需要我把護法神都

有奇蹟,一樣「Write Error」,而且 這次不要說錄音,連關機都關不了! 「啊!護法神也放母親節連假 嗎?」 我倒抽一口氣跌坐在坐墊上。接

52

著,我幽幽想起明就仁波切教到「當

請出來嗎? 但平心靜氣想一想,這真的是一 次加持,我祈請的護法神看起來什麼 都沒做(還更糟,後來連關機都關不 了),但這種明顯的「撞牆」讓我安


靜下來,想起明就仁波切「休息一

惡感」,好像哪裡不對勁。禪修不是

下」的禪修開示,我用「只是坐下

遇到什麼情境,都要「當下覺知並放

來,什麼都不做」來休息一下,然後

鬆安住」嗎,那「純娛樂」或「純聊

內在不放棄的堅持,讓我閃過到網路

天」的時候,為什麼無法輕鬆安住?

找解決方法的靈感。 奇蹟要靠自己不放棄,但安靜下來 什麼都不做,是祈請之後的結果。還 有,format這個動作,就是碟片的歸 零重來,還是一種「休息一下」。

這其實很明顯,太緊了!但我似乎 要等「顯相的上師」用故障事件來教 我面對。

絃太緊則易斷,太鬆則不成調

機器要休息,人也要休息,外在、

關於修行「太緊」這件事,佛弟子

內在都要休息……「這是常識吧,這

多數記得佛陀傳記中,有一則「修行

位同學!」很多人看到這裡恐怕會這

如調絃」的故事。

樣想,但偏偏我就是「休息會有罪惡

傳說那是佛陀35歲那年的事,在極

感」那一組,休息多了,會覺得浪費

端苦行中修了六年的悉達多,偶然聽

生命,覺得愧對「轉心四思維」裡

到尼連禪河上有人在船上彈琴,因此

「人身難得」、「死亡無常」的教法。

領會到「絃太緊則易斷,太鬆則不成

所以,學佛之後,我會對「純娛

調」的道理,了解太緊繃的苦行對真

樂」的晚會之類坐立不安,對言不及

正的了悟沒有幫助,因此決定放下苦

義的「純聊天」覺得很忍耐,對學佛

行,改行中道,終於在菩提樹下成就

的人這樣大把大把豪擲生命,覺得很

正等正覺。

驚悚。

這個故事太有名,我對鬆緊這個

意義、意義、意義,我讓生活填滿

命題也有種切身感,所以往經論找源

了意義,我覺得我在實踐〈普賢警眾

頭,想看看關於「調絃與調心」,佛

偈〉裡說的:

陀直接所說是什麼,卻一下找不到直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接的依據,倒是在《四十二章經》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中,找到一則角色與情節不同、但開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

示內容幾乎一樣的實錄: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佛陀有一位出家弟子,平時修行非 常勤奮,連深夜也在念經,但很奇怪

但填滿意義的日子,其實有種緊

的,他念經的聲調聽起來卻很悲傷、

繃感,身心的絃常有種快斷快斷的感

緊繃,他也逐漸生起退轉心,準備還

覺。

俗回家。佛陀便請他過來,瞭解他在

其實我自己也清楚「對休息的罪

俗家時喜歡彈琴,就對他說:「修行

53


安樂,道不失矣。」

說是「放下」,其實是「放棄」? 說也巧合,錄音機壞掉的時機,正 好是在錄「精進」時。 傳統教法說要修好「精進」,要有 四種力: 一、勝解力:要生起動機 二、堅固力:要下定決心 三、歡喜力:要熱情歡喜 四、暫捨力:要暫時放下 這次,我特別注意到第四力「暫捨 力」:暫時放下力量大! 因為這是我的盲點。 我為了充份把握暇滿難得的人身做 就像調絃,絃太鬆不成調,太緊則容

有意義的事,所以幾乎每天都把體力

易繃斷,只有鬆緊適中,就會各種音

像手機電力一樣「用到最後一格」,

調都很協調。心也是這樣,如果調得

睡前上床都要小跑步,免得在半路上

鬆緊適中,就可以得道了。」

睡著。

(《四十二章經》原文如下:

菩薩行論》裡,寂天菩薩在〈精進〉

緊,思悔欲退。

這一品都說,如果覺得身心俱疲,為

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

了長久的利益,你應該暫時放下、好

業?」對曰:「愛彈琴。」

好休息:

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

身心俱疲時,暫捨為久繼,

矣。」

事成應盡捨,續行餘善故。

「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

意思是說:實在無能為力時,暫

「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

時放下來;事情圓滿之後,徹底放下

矣。」

來。

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 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

54

其實,連菩提心最著名的論典《入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

不過,有些人「放下」就等於「放 棄」。

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

堪布索達吉在講解「身心俱疲時,

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

暫捨為久繼」這兩句時,就有感而發


的說,有些學生或寺院出家人,以太 累或病了為由告假或中斷閉關,就 再也不回來了,暫時放下變成永遠放 棄。

當「放鬆」成了一種緊繃的概念 其實「鬆緊」真是個古老的修行命

這條路,還長著呢!

遇到撞牆期,記得這四招 話說回來,像我「偏緊」這一組 的,面臨撞牆期,還是應該像寂天菩 薩、像明就仁波切說的:休息一下, 擁抱鬆的智慧。

題。顯相上,精進的那一組看起來偏

所以,最後,我們來看看,在我錄

緊,懶散那一組看起來偏鬆;但其實

音撞牆時,想起的明就仁波切教言,

事情也沒這麼簡單和表面化。

原貌到底是什麼。仁波切在「轉化焦

有些注重放鬆的人,放鬆成了概

慮為覺知」的開示中說,當我們禪修

念,對「放鬆的概念」很緊繃,只要

有狀況,特別是禪修困難的情緒,遇

聽到有人要他「放輕鬆」,就會像被

到障礙、有點修不動時,可以試試以

按到按紐一樣彈起來發火——執著於

下四個方法:

放鬆,和執著於用功,一樣都是執 著,都很緊啊!

一、首先:去看。(覺知自己的狀 態)

對禪修比較有經驗之後,我們會

二、嘗試不同的方法。(換不同

知道:鬆緊其實是搭配問題,沒有哪

的禪修法,比如從情緒禪修改修無所

個絕對好。施身法女祖師瑪姬拉尊

緣)

說:「緊而緊兮鬆復鬆,此即禪修之 要點。」一開始要提振心力,有點收

三、退後一步。(去看障礙背後, 是不是隱藏了希望和恐懼)

束、有點緊,接著要放鬆再放鬆,覺

四、休息一下:然後,如果你真

得自己鬆到散掉了,就要再提振一

的精疲力盡了,就去睡覺,或做點別

下,禪修就是這樣「在鬆緊之間微妙

的,像是喝杯茶,暫時不要禪修,直

調整」的動態平衡。

到你覺得有點更放鬆了,這是第四

不過,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有 個技術問題:想鬆鬆不了。

步。 這四個方法,不只禪修中很好用,

說到底,直到證菩提,我們其實都

其實生活中、工作中、人生中遇到狀

在各種層次的「想鬆鬆不了」裡,從

況,也都很好用。如果試來試去每一

粗大的煩惱,到越來越微細的善法習

招都不管用,至少我們還有大家都愛

氣,到「有佛可證,有眾生可度」的

的最後一招:

極細概念,直到有一天連指月之指、 彼岸之舟,都還要放下來,「鬆」字

休息一下,放下放鬆,讓心歸零, 記得回來就好。

55


修行在天涯

達蘭沙拉夢中唐卡 作者:許瑜芳

和、席地而坐,朝仰聖者的面容,心

場景1:「嗡瑪尼唄美吽」之城 達蘭沙拉的每一天都是從寺院打 板與早課開始的。整年白頭的山峰,

56

情有些特別,我更了解到必須把福佑 和法義融入自心,體現慈悲並活出智 慧,才是加持的真義。

俯視圍繞著這個觀世音尊者達賴喇嘛

慈悲與智慧,解脫的一對翅膀,這

仁波切的駐錫之地。從1959年到今

正是當初旅行來到喜馬拉雅山區佛法

天,達蘭沙拉是流亡藏人在異鄉的首

國度的原因,而我心中還特別想學習

都,所以又被充滿感懷地稱為「小拉

佛法的藝術,或是說藝術中的佛法:

薩」,店面和家戶皆可見到雪獅國

唐卡。佛陀法教的精華凝聚成佛陀法

旗、布達拉宮全景海報、諸佛菩薩和

相上形如彎弓的一雙半垂眼眸,我也

尊者仁波切法相;走在「布達拉路」

許正是為了親見這一雙解脫執迷、洞

上,穿著傳統服飾的人,人手捻一串

見實相的佛眼而來,越過群山,遇見

念珠,默誦從一出生就聽著母親吟念

了最平凡而熱誠的一群唐卡畫家。

的「嗡瑪尼唄美吽」。這裡的人,大

今天的我已經可以確定地說,自

都長年沒有父母至親陪伴在身邊,但

己無論長短的餘生都將是佛法和唐卡

「嗡瑪尼唄美吽」從沒有遠離。

的入門學徒,祈願身為拙緩但持續實

這裡也是我如夢的第二故鄉。從台

修實練的藝匠,而不是解脫藝術的研

灣來到達蘭沙拉居住已經第九年了,

究者或美學評論,所以請容我開始說

我在這裡學到了什麼?

一段並非出於藝術考證和學究的唐卡

昨天,方才從尊者達賴喇嘛的長

故事。請原諒其中的主觀敘述,我相

壽法會回來,心裡帶著滿滿的加持。

信唐卡藝術作為世界級的人類文化寶

這是籠罩世界的疫病發生兩年以來,

藏,一定值得長篇嚴謹的學術鑑賞專

第一次再度如往常一樣坐在千人聚集

書與專文,但這不是筆者的能力能

的大昭寺庭院,感受萬眾一心、齊向

及,以下小文多屬個人回憶絮語,是

慈悲的力量。這一次,再度看著達蘭

一段如夢如幻的見聞,同時終是對無

沙拉的人們和來訪朝聖者一律謙遜平

垠眾生究竟證悟的無限遠望。


場景2:成為學徒,夢想成真了! 2014年春夏,我從尼泊爾加德滿都 尊貴的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的寺院出 發,孑然一身而沒有任何未來想法, 最後繞行後告別滿願大佛塔的垂視目 光,但憑直覺跳上車程達三十餘小 時、開往達蘭沙拉「直達車」,希望 能探訪傳統的唐卡學坊。 對印度國土的第一印象,是無邊 綠地田原中間一條好長、好長的黃沙 車道,沒有盡頭的前開出去。進了喜 馬拉雅山區之後,則是一番完全不同 的風景,高海拔的雪松樹林密佈,空 氣觸感清新多了。最後,黏滿風沙泥 漬、窗沿還有暈車的人留下嘔吐痕跡 的巴士終於停靠在達蘭沙拉,大開眼 界地望著鋪滿白雪的山頭,心裡真開 心。 抵達的數週探索後,就發現自己已 經活在了美夢成真之中。 我 坐 在 西 藏 唐 卡 藝 術 學 校 (Institute of Tibetan Thangka Art) 的學徒小教室裡,一邊啃著鉛筆、頭 痛地想要以順暢線條描繪出佛陀的五 官,一邊要從旁邊西藏同學和他大聲

▲ 圖為明瑪老師,13歲開始學畫,曾受邀至世界多 國展覽畫作與書法,排隊等待他的訂製畫訂單總 是很長。

播放著的英文流行歌與另一邊土耳其 同學、拉達克同學和不丹同學一邊畫 畫一邊聊天的聲線中,理出一點可以 接話的頭緒。 小教室裡的我們都是入門學徒,從 寂靜尊佛陀頭面開始,跟隨嚴謹的度 量來白描練習,頭像之後是佛身、再

57


加法衣,再進階到綠度母、忿怒尊金 剛手菩薩、蓮師、四臂觀音、吉祥天 女、悲智三尊、長壽三尊等等各尊諸 佛法相,最後是複雜的千手觀音、密 法三尊、勝樂金剛直至時輪金剛等。 全部諸佛菩薩共二十餘幅鉛筆線 描,皆逐一完成而得到老師認可的 人,才從小房間畢業,可以坐到外面 的另一個大房間,和老師一起畫真正 的唐卡,用自己紮綁的木框帆布、手 打漆製的畫布、手工慢磨的天然色 料、來自日本或台灣的精工毛筆,開 始正式畫製一幅唐卡。 我的小房間學徒生涯就這樣一窩三 年,雖然後來因故沒有再進階到正式 作畫,但從此唐卡藝術與其精神融入 了我原本迷惘痛苦的生命,從自我封 閉的心態中慢慢得到解脫;唐卡中佛 陀智慧與慈悲之眼,恆常照亮我異鄉 生活中的種種苦樂,工藝成為修行與 生命本身。 ▲佛陀。明瑪慈仁畫。

場景3:明瑪老師,畫出純粹的信仰 還記得當時天天啃筆琢磨線條時 的心情。看著一張佛臉慢慢在眼前浮 現,描繪出心中理想的佛陀,心裡感 到非常純然輕躍的歡喜。每天下課, 我都踅步上山去,到尊者達賴喇嘛宮 邸外環山徑的轉經道上,和晨昏定 省、轉經祈願的人們一起推動轉經 輪,也到尊者寺院中,正在學畫哪一 尊,就到那一本尊殿內禪修小坐。 畫室裡的小房間和大房間其實都不

58


大,環繞式坐滿了學徒,但據前輩說

成立了我們的西藏唐卡藝術學校,在

與牆上的舊照片為證,早前的學生比

印度重建起純粹的唐卡傳統。

現在的滿座還要更擁擠,大家是雙層

而明瑪老師來自西藏拉薩的一個小

背對背的環繞坐滿教室,而眾星拱月

村莊,他從13歲開始學畫,夏天修復

的主角是我們的大老師:明瑪慈仁先

寺院壁畫,冬天潛心修畫唐卡。1987

生。

年老師來到印度,加入唐卡學校五年

早年眾多學徒中,大部分是西藏 青年。在西藏文化中,唐卡畫藝大致

課程,之後一直作畫至今,並接任學 校的校長。

上不是女性的領域,而實際上在久遠

老師曾受邀至世界多國展覽畫作

的西藏傳統中,唐卡作為「工巧明」

與書法,是在達蘭沙拉頗具盛名的師

學門之一的神聖藝術,是只有寺院中

長,多幅作品收藏於這裡的博物館,

的出家僧眾才能接觸學習、擔當畫師

排隊等待他的訂製畫訂單總是很長,

的,更早在古印度的那瀾陀大學擁有

然而他很樸實低調,長年客居於流亡

的多門工藝學程,也是只由學院中的

政府提供的學舍專心製畫,具有他的

僧團精英專門研修。

原則與堅忍,面對外國學生總是帶著

時至今日,剛從西藏驚險出逃、初

平和的笑容,很有耐心逐一指出畫上

來乍到達蘭沙拉這一個印北邊陲小山

可有改進的地方,但據本地喜馬拉雅

城的第一代西藏人們,應該也曾和我

學生們說,老師其實十分嚴格,看到

一樣望著雪白山頭,心情一定是更複

畫上犯太多錯的話是會直接發怒的。

雜的悲欣交集,但總之是到了一個自 由的新世界。佛像、經書和唐卡也許

場景4:唐卡的功德利益

還供奉在老家草原上的帳篷中,或在

如果使用純製的自然色料和純金

生死跋涉中佚失了,但佛法和文藝的

等資材,按照如法製程畫出的一幅唐

訓練儲藏在心識之中,在尊者達賴喇

卡,在妥善保存的情況下,是可能流

嘛的指示下,工藝師們立即組織起了

傳達數百年甚至千年的,具有跨越世

教育學習的各門工坊,如木刻、佛像

代的功德利益,在信持藏傳佛法之西

金工、唐卡、布藝等,毫不懈怠地開

藏人和修行者的生命起始、中間和終

始異地傳承西藏的純正藝術。

結之時,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尊敬的桑傑耶喜畫師(Ven. Sangye

家有初生兒或新亡者時,會請示上

Yeshe, 1924-2009)就是這個時期的

師或曆算師算定一尊本尊,依此恭繪

創始藝師之一,他是明瑪老師的老

唐卡修法,成為新生和來生的接引與

師,流亡印度之後,擔任尊者達賴喇

祝福。而日常家庭供奉的唐卡,更是

嘛的專任畫師,在尊者的指令之下,

生命中時時祈願修行的核心;在遇到

59


▲文殊菩薩。明瑪慈仁畫。

▲六臂白瑪哈嘎拉。 明瑪慈仁畫。

障礙逆境或生命中需要祈福積德的時

畫作的眾生都得到解脫,而要謹慎依

刻,請供一幅相應的唐卡也是創造轉

傳統教導精修畫藝,從不該以商業販

機、清淨內外密障難的緣起。

售營利為攀求。

這些非常實際、卻又超越世俗功

明瑪老師歷經西藏和印度兩地的工

利而貼近個人生命旅程的用途,不同

作經驗,他說,我們的這一代人是唐

於今日常見把唐卡珍品推上商業拍賣

卡藝術存亡的關鍵;在西藏境內宗教

市場、高價買賣並用以欣賞裝飾的作

與文化長年受到破壞和打壓,情況極

法,那營利取向的風潮和如法純正的

端辛苦,而流亡社區雖然享有民主自

唐卡世界觀完全背道而馳。

由,但是拔除文化環境的人們生存猶

專鑑於此,老師常常敦囑我們,一

60

如失根蓮花、同樣充滿苦楚。

個畫師首要的品質,是要擁有純淨利

近年來,從西藏來到印度的人口也

他的發心及如法的行儀,發願讓見到

漸漸少了,原本散布各地的西藏兒童


村學校開始減制或關閉,流亡者通常

要歌〉所說:「行者施者俱成佛。」

必要長年為維生與身分認同而憂惱,

對於畫師來說,傳統上他從來不具

有志投入至少六年培訓成為職業畫師

名,傳世的古老唐卡都沒有任何落款

的人數逐年縮減,現職畫師也常面臨

印記,畫師不求功成名就、不求個人

經濟壓力、為生計而勞碌,而不少人

藝術表現,甚至視西方藝術推崇的從

棄筆尋求出國和轉業。

個人意識中噴發、開創古今的特異創

活生生的傳承才是有意義的。有心

造力為糞土,從一開始就已經超越畫

的唐卡畫師自發地會視唐卡為一生志

者與畫作的二元分裂,畫者毫不渴求

業,而不僅是圖求溫飽的一份金錢收

藉由作畫而對一個二元對立的觀畫者

入,但這種淳厚的發心在現今越來越

發表、投射任何自我的訊息,也不求

稀少、越來越艱難,如果大家都不再

表述、鞏固自我,嚴格來說唐卡的定

願意投入時間和心意來傳承這一門從

義甚至不是藝術,而更是屬於佛法。

古印度發源、發展到西藏而現今聞名

畫師完全遵照經典度量及上師於

世界的文化遺產,恐怕到了下一代以

淨觀所見而指示的本尊特徵,但求無

後,出神入化、栩栩如生呈現智慧與

有任何個人我執牽扯地將本尊呈現於

慈悲的唐卡畫,只能變成斑駁於古寺

畫布之上,加上製畫過程中本自需求

牆面或博物館中隨時光而遠去的文物

的種種內在修持與禪觀,使得唐卡可

了。

謂是無我的鍛鍊――典型的「法藝」

場景5:無我的藝術

(dharma art)。 在今天的達蘭沙拉,唐卡藝術蛻去

一幅唐卡的寶貴價值,在於它的傳

許多限制和專屬寺院的神祕感,但仍

承和佛法法義的象徵加持,唐卡的生

然專注於嚴謹的修行核心,形成我身

命在於供奉與細觀它的人的生命,在

處的這個四海一家般的教室:除了西

專注的觀想與祈願中,唐卡甚至超越

藏與泛喜馬拉雅山區各族青年群聚於

了僅只是一幅視覺焦點上的繪畫,它

此、學習必須六年才能足夠通曉的營

也是個人轉化的容器,一個更高的內

生技能,也兼容各國籍、各年齡層女

在神聖空間。

性的有心學藝者,其中一個就是被老

對唐卡的製作者即畫師、和唐卡的

師慈悲接受、沒有畫藝底子的我。

持有者即修行人這二者來說,唐卡都

初面談時,老師問我為何要學藝,

是一個帶來深度轉化的起點,所以對

我說,希望能通過唐卡繪畫來修行佛

畫師和訂畫兩方的人來說,唐卡都是

法。當時還沒有體會到的是,這句話

自利利他的修行環節,一個雙向互通

反過來說亦然;必須修行佛法,才有

的因緣,正如密勒日巴尊者〈緣起心

可能精通唐卡畫藝。(系列上)

61


化育活動報導. 覺泰法師/ 經典研讀班

學佛根器大不同, 從自己相應的入手 只要知道自己要什麼,在修持路上慢慢的往前走, 不管你是大草、小草,還是大樹、小樹,受到法水滋潤,自然而然就會慢慢成長。

時間:2019年02/16~04/13(每周六)

一、化法四教:這是如來教化眾生的內容。智

地點:化育道場

者大師將佛陀的說法內容區分為藏、通、別、圓

法華七喻我們已經講了前兩個,今天從第三個

四教。

譬喻:「藥草喻」開始看。

二、化儀四教:這是佛陀依眾生的根器不同, 所用的四種教法,也就是「頓、漸、秘密、不

「火宅喻」裡的五時、八教

定」四者。秘密跟不定的意思是說,雖然佛陀是

先溫習一下前二個譬喻的重點,從「火宅喻」

在講般若,但是與會聽者根器不同,所以隨類各

中,我們可以理解佛陀在他逾四十年的弘法裡,

得解互不相知,故言其為「秘密」。至於「不

為什麼是從三乘教開始教授,最後才講到法華、

定」,則是同一法會上,因為眾生根器不同,得

涅槃。從智者大師等大德的智慧來看佛陀的這一

益不同;或聽大法而得小果,或聽大法而得大

個譬喻,可以體會到佛陀針對不同根基的徒眾,

果,這就叫「不定」。

使用不同的教法,真的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 智者大師將佛陀所說之一代聖教,分判為五時

了解五時之分,就知佛說沒有矛盾

八教。

以上是從「火宅喻」裡看出的佛陀教材跟教

五時:

法。每一部經典訴求的重點是什麼,其實是劃分

主要是把佛陀諸經典加以分類、解釋,分成五 種不同的階段。依序為華嚴時、阿含時、方等 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等五時,每個階段的經

得很清楚的,如果沒有智者大師等的祖師大德分 類,我們往往會產生一些疑惑。 記得當初我剛讀佛學院的時候,就常會有一種

典所訴求的重點是不一樣的。

感覺:為什麼佛陀有時候是講因果,有時候又講

八教:

空?佛陀這些教理到底有沒有矛盾衝突?以前不

這是什麼呢?舉個例子來講,如果這個時段是

懂的時候常常會這樣想。

講般若,聽法的眾生中可能有人對般若是不熟

如果瞭解佛陀講經有五時之分,有分為般若、

的,或者有些是大菩薩的根器,可以聽得更深入

方等、阿含等,就會知道佛陀當時是以不同的一

一點,所以五時之外,還有八教。八教是對佛陀

個角度切入講述的,然後你就會發現,原來「佛

說法之形式與內容的分別,分為「化儀四教」與

陀講的方法好像有一點點矛盾」都是我們自己想

「化法四教」兩者:

的。

62


法訊

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

唯識、中觀絕對互通,只是切入角度不同 譬如學藏傳佛教的同學知道藏傳佛教分兩大派 系:一是中觀,一是唯識。

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 得生長華菓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 草木,各有差別。

看起來唯識跟中觀好像主張的東西不一樣,如

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如大雲

果你完全瞭解佛陀的教法跟教材的分別,你會發

起,以大音聲、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羅,如彼

現,事實上唯識跟中觀所講的觀點是絕對相通、

大雲遍覆三千大千國土。」

絕對沒有互相矛盾。關鍵是,你懂不懂是以哪一 個角度切進去講,這其中牽涉到教材、教法,以 及眾生的根器。

藥草喻是佛陀聽完阿羅漢們的窮子喻之後,所 講述的。佛陀說:雖然眾生有種種不同的根器,

譬如五時八教,如果你能清楚瞭解,對日後研

吸收的法深淺不同,但是佛皆以平等的心來饒益

究經典會有很大的幫助,以前不懂的癥結自然就

一切的眾生。 就像陽光、就像雨,當它遍灑 下

會打開。這些是從「火宅喻」裡可以看到的。

來的時候,一切的眾生都可以受到陽光的照拂以 及雨水的滋潤。只不過到底吸收多少,那就要看

「窮子喻」裡,四大阿羅漢領悟了什麼? 那「窮子喻」裡看到了什麼呢?窮子喻是四大 阿羅漢看見佛陀為舍利佛授記,知道「成佛我們 也有份」之後,內心歡喜的跟佛陀報告的心得。 他們以「窮子喻」來描述當時的心情:說自己以 前就像窮子一樣,雖然有個佛陀這麼富有的長者 為父親,但是從來不覺得這些財產是自己的,後

你的根有多深、多廣。 所以說,眾生的根器有所謂的三草二木。這裡 的三草二木,是指三乘人不同的根器。

三草:吸收力不同的三乘人 所謂的小草、中草跟大草,主要是來譬喻你是 修人天福報、聲聞緣覺還是修藏教菩薩的。

來佛陀運用善巧方便,領著他們一步步往前走,

小草:是比喻你是修人天福報的。之前我們一

現在才知道原來成佛我也有份。這一份驚喜對他

直強調,學佛是有次第的,一開始學佛都是從斷

們來講,是非常大的震撼。所以四個阿羅漢就以

惡修善、知道因果開始。如果你還不懂得空性、

「窮子喻」來跟佛陀報告他們的心得。

還執著做了多少善事、功德,事實上這個時候只 是在累積人天福報。如果你沒有再進一步繼續去

藥草喻,眾生根器三草二木 接下來我們進入「藥草喻」。經文如下: 「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 也。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其所說法, 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 趣,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又於諸

修學,不懂得這些東西其實要做到三輪體空,才 可以真正累積福德因緣。這個時候,只要你有心 繼續成長,就會從小草變成中草。 中草:此時已進入聲聞緣覺的部分。這時候我 們就必須要修解脫道。 解脫道部分,最重要的是修到阿羅漢果,這個

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

修行果位注重的是自利。當然我們不能說阿羅漢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

沒有利他,其實當他們有因緣的時候,多多少少

木叢林及諸藥草,種類若干,名色各異。密雲彌

會度眾,只不過修成阿羅漢之前,他們比較多的

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樹,其澤普洽。

時間是先自修,所以不太有因緣度眾,也不太想

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

要去度眾。 63


大家有沒有發現,以前臺灣很少有南傳的法師

裡面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

來弘法,但是現在變多了,對不對?為什麼會興

覺、妙覺,如果說他的修行階位已經進入了十

起這樣的一個風潮?

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階位之中,我們就稱其

大家在菩薩道的修學上都會覺得,到底自己的

為小樹。

菩薩道進步到哪裡,好像不太容易有一個標準出

大樹:是指別教菩薩。所謂的別教,就是已經

來,所以大家就會回到原始佛教,去追求原始佛

到了地上(登地)菩薩,是屬於大菩薩。像觀世

教佛陀的教法,所以開始引進很多的南傳的教

音菩薩、普賢菩薩,都是屬於等覺菩薩,但是有

法。

的大菩薩還沒有到等覺位,但是只要入到初地以

學南傳教法的人,他們講經說法的部分很少,

上的菩薩,都已經可以化身在很多不同的國土裡

幾乎都是打坐入手。所以聲聞緣覺大部分注重的

救度眾生了。 這些地上菩薩,就是經中所稱的

是自己實修的這一塊,比較少因緣去接觸眾生。

大樹。

以藥草喻來講,它被譬喻為中草。 在這裡要跟大家講,我們絕對不可以小看阿羅

根器有多大,吸收法雨就有多大

漢。雖然我們說自己修的是菩薩道,但修行時間

這個地方大家要知道的一點就是,為什麼通教

並沒有那麼多也沒有那麼嚴謹,如果對空性不理

菩薩跟別教菩薩,佛陀要用小樹跟大樹來譬喻他

解,一不小心就淪為修人天福報。這部分大家要

們?大家想想,樹是不是有樹蔭?不管大樹小

知道。

樹,能成為一棵樹就有樹蔭,有蔭就可以庇蔭眾

所以可以修到阿羅漢,其實很了不起的。如果 你真的成就阿羅漢之後,再來行菩薩道,境界自

生。所以只要你是行菩薩行,修行到了一定的境 界,你已經可以庇蔭眾生了。

然就完全不一樣。所以你看南傳的一些大師,當

當我們還只是修人天福報,只是修聲聞緣覺,

他們成就了阿羅漢之後,再出來弘法的境界,不

或者菩薩道才剛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庇蔭眾生的

是一般北傳行菩薩道的修行者能追得上的,所以

能力,所以這個時候用小草來比喻我們。所以佛

這個部分大家也要清楚。

陀在講說這個譬喻的時候,其實是非常有意思

大草:指的是藏教的菩薩。天臺宗判教裡「化

的。所以為什麼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

法四教」中有藏、通、別、圓四種不同根器的修

者,不異語者,如果仔細去想會發現,佛陀在經

行者,藏教根器的菩薩雖然行菩薩道,但是根基

典裡所用的語言都很精準,都有特別的含義在裡

比較淺,所以佛陀給予藏教的教材,也就是用的

頭的。

是跟阿羅漢相同的教材。大家記得菩薩道有52

藥草雖然有大中小的不同,但是受到雨水滋

個階位嗎?在這麼長的修行過程中,藏教菩薩修

潤,一樣都可以長大、繁茂。這個部分我們就可

行的階位,只到十信位以前的階位而已。

以知道,佛陀雖然是在講三乘人,三乘人不同的

二木:三十心和登地兩種菩薩 接下來是二木,二木是指小樹跟大樹。 小樹:是指。藏、通、別、圓四種不同根器修 行者中的通教根性的菩薩。這個通教菩薩,已經 進入了所謂的三十心菩薩。 大家還記得三十心嗎?菩薩修行五十二個階位 64

根基存在,但是如果都能受到法雨滋潤,一樣可 以一步步的長大。

雲雨:佛應化身遍布如雲, 所說之法遍灑如雨 譬喻中「雲雨」是指什麼?就是佛陀所說的 法。雲是譬喻佛陀的應化身。大家應該知道,


法訊

佛陀的應化身非常多。 先前曾提到,在法華會

底是什麼?

上要開多寶佛塔的時候,佛陀把在他方國土弘

是什麼東西造成眾生跟佛沒有因緣?佛陀就像

法的化身佛全都請到法華會上。這些佛數量非

太陽一樣,願意把法水滋潤一切的眾生。但是你

常多所以經典裡講的「密雲遍佈」,意思就是

要是跟他沒有因緣,是受不到這些法水的滋潤。

化現在九法界當中的佛非常多,就像天空要下

所以結緣重不重要?

雨的時候佈滿了雲。雲譬喻佛陀眾多的化身, 然後從雲裡降下法水,所有一切眾生都可以領 受到法水的滋潤。不管你是大、中、小草,接 受滋潤之後就會慢慢茁壯,慢慢長成大樹,就 可以庇蔭眾生了。 藥草喻主要也在告訴我們,眾生的根器不一

大家可以看看身邊的朋友,要他們來學佛有那 麼容易嗎?不容易啊! 是什麼造成他們的障礙呢?因緣不夠、因緣不 到! 所以,我們先要來談的就是,如果我們覺得學 佛很好,是不是要多創造家人跟佛陀的因緣?

樣,但是佛陀對眾生的心是一樣的,對每一個眾

常常聽見很多人都說要度家裡的人學佛很難,

生都給予同等的滋潤。就像雨遍灑大地,遍灑一

怎麼拉都拉不動。其實,大家可以這麼做,譬如

切的眾生。佛陀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你來聽經就邀請他開口問一下,說不定哪一天他

你能夠吸收到多少,就看你的根器到哪裡,跟佛

心情很好,就跟你來了。來到佛堂,他願意跟佛

陀的相應度到哪裡,所以重點是在你自己有沒有

菩薩頂禮,合個掌、點個頭,都是種下一個因

精進用功。

緣;或是上完課回家講給家人聽,你講故事給他

多結善緣,才能拆除佛法的路障 各位想想看,藥草喻放在我們修行上,我們要 去思考哪些東西? 我先提個問題:「我們說佛陀對眾生的心都是 平等的,希望一切的眾生都可以受到法水的滋 潤。真的一切眾生都能受到法水的滋潤嗎?每一 個眾生都有受到法水的滋潤嗎?」

聽,或許他就會覺得佛教很有意思,然後願意跟 你來拜佛,至少會願意跟你去聽聽經。另外還有 一點,如果家人本來對佛教沒有信心,但看見你 因為學佛,變得更溫柔、更有智慧、更會照顧家 人,經由你而讓家人感受到佛教的好,這個才是 你拉家人學佛的力量。 所以當我們想要拉家人學佛,要幫他把這一 個遮雨板、遮陽板拿掉的時候,重點在於你自

其實沒有。

己,你有沒有辦法製造給他一個比較好的因

就像一場大雨下來,有些地方是溼的,有些則

緣,讓他跟佛有緣。 這個部分大家要去理解、

是乾的。哪些東西不會受到雨水的滋潤?如果樹

去體會。

在室內,它可能受到雨水的滋潤嗎?不可能!如

再者,以藥草喻來看,我們眾生有各種不同的

果這棵樹上方被遮住了,也是受不到雨水的滋

根器,所以在修持上不用跟別人比。別人有別人

潤。

的根器,你有你自己的根器,自己要什麼,只要

所以很多眾生受不到法水的滋潤,讓這些人淋

自己清楚。修哪一個法門對我來講是相應的、好

不到法雨的遮蔽物是什麼?有可能是宗教的不

的,不用跟別人比較,只要知道自己要什麼,在

同。想接受法水的滋潤也要有因緣存在,就像陽

修持路上慢慢的往前走就對了。不管你是大草、

光普照大地,你若躲在室內也無法接受陽光的照

小草,還是大樹、小樹,受到法水滋潤,自然而

拂,所以,必須要有那樣的因緣才行。

然就會慢慢成長,自然而然有一定的修持功夫,

現在我們要來談的是這一塊遮陽板、遮雨板到

不需要去跟別人比什麼。 (系列十三) 65


《了義寶藏》翻譯出版計畫,逐步將古德的重要典籍從藏文原典翻譯 成中文,並以有規劃管理的方式與大眾結緣,期望藉此和更多法友共 享無價的法寶。歡迎法友助印,共同將涓滴匯聚成福德大海。

了義寶藏⑨

知識寶藏 第八〈次第辨增上定學品〉(二) 第三部〈以密續為主之密咒金剛乘禪修次第〉──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 編撰: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譯者:施心慧 本書綜覽金剛乘中,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種種不同面向和修持體系。其中 包括生起次第的所斷和清淨的基礎、不同體系的觀想步驟、實際修持的要點 等;圓滿次第的部份,則解說不共的悲空無別之菩提心,即是究竟的所知、 所修和果位,以及以父續、母續為主的許多不同體系及其重點。是全面性瞭 解生圓二次第的不可多得寶典。

【了義寶藏系列】 了義寶藏②

了義寶藏① 本書介紹

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所著作的這部 《三主要道》的簡略釋文,將宗喀巴大師 依於傳承自阿底峽尊者的「道次第」而整 理的教法《三主要道》,作了言簡意賅的 闡釋。

主誦作者 | 宗喀巴大師

了義炬

關於《了義寶藏》

偉大的祖師們留給我們許多珍貴的典籍, 這些教法蘊含了祖師們實修與智慧的精 華。為了讓這些傳承的寶藏能夠流傳,持 續保有蓬勃生氣,《了義寶藏》系列致力 於將這些典籍從藏文直接翻譯成中文,希 望在文義的傳達上更加完整,保留原典的 風貌,讓法友能夠與祖師更直接地溝通。

作者: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善緣解脫道 《三主要道》簡略釋文

《三主要道》簡略釋文

大師畢生著作了210部論典,共20函之多, 強調顯密的融合,包括《菩提道次第廣論》 等大乘佛法教義,更注疏不少中觀的典籍 及《密宗道次第廣論》等密續的修行法門。

釋論作者 | 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蔣貢康楚.羅卓泰耶(1813—1900)是藏傳 佛教許多偉大學者和大成就者當中,最卓 越的大師之一,也是西藏十九世紀影響極 為深遠的不分教派「利美運動」的發起人 之一。他依止了包括根本上師第九世大司 徒貝瑪寧杰旺波在內的35位不同教派的善 知識,精通十種世間和勝義的知識。

也因為深感法寶的價值無法衡量估算, 《了義寶藏》採免費結緣的方式流通,期 望能讓更多法友共霑法露,共享無價的智 慧寶藏。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譯者:妙融法師 1.了義炬 2.善緣解脫道:《三主要道》簡略釋文

《了義寶藏》儀軌系列書目:

1.天法密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儀軌 2.行聖道之乘:四加行修誦儀軌

主誦:宗喀巴大師

羅 ‧卓泰耶

解說步入大手印解脫之道的共通與 不共前行要點之重要典籍。

秉持著不分教派、無偏私的宏觀精神,蔣 貢康楚.羅卓泰耶編撰了劃時代的巨著 《 五寶藏》,其中匯集了大量新、舊傳承 的法教,包括口傳、伏藏以及淨觀等傳承 的教法,挽救了瀕臨滅絕的噶舉、寧瑪、 薩迦、覺囊等派別的教法,使之復甦,利 益後世無數眾生。

主誦:宗喀巴大師 釋論:第一世蔣貢康楚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了義寶藏》系列書目:

釋論: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ISBN 978-986-90068-3-5

了義寶藏③

解說成佛最重要的三件事──出離 心、菩提心、空正見之精要。

了義寶藏④

明現本來性 大手印指導教本 也因為深感法寶的價值是無法衡量估算的, 《了義寶藏》採免費結緣的方式流通,期望 能讓更多法友共沾法露,共享無價的智慧之 寶。

《了義寶藏》系列書目:

1.了義炬 2.善緣解脫道:《三主要道》簡略釋文 3.明現本來性 4.四座上師相應法釋論集

本書介紹

上師,是加持的根本。有了上師的加持, 即能令行者守護禪修的體性,除遣修道的 違緣與障礙。因此,對上師生起真實的虔 敬心和堅定的信心,是極為至要的。

四座上師相應法 釋論集

偉大的祖師們留給我們許多珍貴的典籍,這 些教法蘊含了祖師們實修與智慧的精華。為 了讓這些傳承的寶藏能夠流傳,持續保有蓬 勃生氣,《了義寶藏》系列致力於將這些典 籍從藏文直接翻譯成中文,希望在文義的傳 達上更加完整,保留原典的風貌,讓法友能 夠與祖師更直接地溝通。

作者:達波札西南嘉 譯者:施心慧

四座上師相應法釋論集

關於《了義寶藏》

彙編: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 金欽列多傑

在金剛乘的體系中,有許多上師相應法的 修持法本與傳統。其中,由第八世噶瑪巴 米覺多傑所著的《四座上師相應法》,是 噶瑪噶舉最主要的修持之一。教導說,前 八世的噶瑪巴、蓮師八相、祥上師八尊的 本質為一體,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以祥 上師的教言百說中的一部上師相應法為基 礎,再予以增補,而寫成了這部《四座上 師相應法》。

1.天法密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儀軌 2.行聖道之乘:四加行修誦儀軌

ISBN 978-986-90068-6-6

彙編 第十 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大手印修持之精要實修指導手 冊。

為了幫助行者令加持入心,第十七世法王 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彙集了第五世夏瑪 仁波切、第九世噶瑪巴、恰美仁波切、噶 美堪布、第十五世噶瑪巴等五位大師的釋 論,依作者年代編排而形成了本書。其中 就《四座上師相應法》所論要義和綱要, 提綱挈領地概說觀修的次第,以及下座後 的修持。《四座上師相應法》具有極大的 加持,也是修持大手印、那洛六法的瑜伽 行者,以一抵萬的修持。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妙融法師

《了義寶藏》儀軌系列書目:

66

善緣解脫道

大師一生的志業除了講述、辯經與著作之 外,還是一位徹底的改革家,他對藏傳佛 教有極為重要的貢獻。其一是整頓了正法 的戒律,提倡原始佛教之僧眾行儀,強調 清淨的戒律。其二是在尚未有明確中觀傳 承的藏地,廣弘龍樹菩薩的中觀思想,讓 中觀獨特的見解,變得顯明易懂。

主誦:宗喀巴大師 釋論: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三主要道︾簡略釋文

大手印四加行簡要合集及正行 教學次第 同時,以含攝所有佛經內容的三士夫道次 第來說,下士夫和中士夫的道法,皆含攝 在出離心之中,上士夫的道法含攝在菩提 心之中,而正見則是三者皆必須具備的共 通法門。因此,這「三主要道」也完整含 括了三士夫道次第的精髓。

善緣解脫道

本論中歸納了佛陀在初轉法輪時講示的「 出離心」,以及二、三轉法輪講示的「菩 提心」和「正見」的精要含義。無論是學 習顯或密的教法,出離心、菩提心、正見 這三個法道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與命脈, 因此它是通屬大、小二乘的典籍。

宗喀巴大師(1357—1419)是藏傳佛教四大 教派之一格魯派的創始人,是教證俱圓的 大師,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三歲時 即由第四世噶瑪巴授予居士戒,七歲時依 敦珠仁欽受沙彌戒,並已進行進階的密續 修持。十六歲時前往中藏,跟隨不同傳承 的上師,全方位地學習顯經與密續的教法, 並且迅速成為通達所學教法的大師。

四座上師相應法 釋論集 彙編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第五世夏瑪仁波切、第九世噶瑪 巴、恰美仁波切、噶美堪布、第 十五世噶瑪巴等五位大師之《四 座上師相應法》釋論結集。


了義海

了義海

作者:第九世法王噶瑪巴 旺秋多傑 譯者:施心慧

作者:第九世法王噶瑪巴 旺秋多傑 譯者:施心慧

了義寶藏⑤

了義寶藏⑥

了義海

勝道寶鬘

作者:第九世法王噶瑪巴 旺秋

作者:岡波巴

多傑 譯者:施心慧

譯者:妙融法師 修行之道上二十八個開宗明義的 重要主題。

第九世噶瑪巴的三部大手印實修 教本中最甚深廣博者,為大手印 實修聖典。 (資格限定,需填寫專用申請表)

了義寶藏⑦

了義寶藏⑧

本書介紹

不退獅子吼

《大乘無上續論》 ,又名《究竟一乘寶性論》 。 一般認為由彌勒所造、無著傳出,是如來藏 思想及中觀他空見的重要論典,亦是顯密 之間的重要橋樑。論中說明一切眾生恆具 佛性、如來藏,其自性清淨但卻被暫時外 來垢染所遮蔽,使得眾生於輪迴中流轉。 其中並以三因、十義、九喻等眾多面向來 闡明如來藏。

不退獅子吼

不退獅子吼 以現前道闡釋《大乘無上續論》如來藏義之釋論

知識寶藏

論中闡述如來藏的內容總攝於七金剛句中。 前三金剛句是所要證得的佛法僧等三寶之體 性,之後即詳述證得之方法的四金剛句:所 要了悟的佛性、了悟之體性的菩提、與菩提 相關的支分功德、能令徒眾了悟的事業。如 此來引領眾生趨入如來藏義,進而證得二淨 之法身。

以現前道闡釋《大乘無上續 論》如來藏義之釋論

第八〈次第辨增上定學品〉 (一)

以 現 前 道 闡 釋︽ 大 乘 無 上 續 論 ︾ 如來藏義之釋論

第一部〈講示一切禪定的共通基 礎──止觀次第〉

釋論: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第二部〈分述因法相乘之禪修次第〉

譯者:施心慧

編撰: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將如來藏的內容總攝於七金剛句 中,並以三因、十義、九喻等眾 多面向來闡明如來藏。

譯者:施心慧

釋論作者 | 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原典:彌勒菩薩

釋論: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譯者:施心慧

【了義寶藏

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是藏傳 佛教的偉大學者和卓越大師,也是西藏十 九世紀影響深遠的不分教派「利美運動」 的發起人之一。他依止了包括根本上師第 九世大司徒貝瑪寧杰旺波在內的眾多不同 教派的善知識,精通十種世間和勝義的知 識。秉持著不分教派、無偏私的精神,他 編撰了劃時代的巨著《五寶藏》,匯集了大 量新、舊傳承的法教,包括口傳、伏藏以 及淨觀等傳承的教法,使得瀕臨滅絕的噶 舉、寧瑪、薩迦、覺囊等教法得以復興, 利益後世無數眾生。

本書講述止、觀以及止觀雙運的 修持,以及小乘聲聞和緣覺及大 乘波羅蜜的禪修次第。

儀軌系列】

行聖道之乘:四加行修誦儀軌

行聖道之乘:四加行修誦儀軌

原典:彌勒菩薩 釋論:第一世蔣貢康楚 羅 ‧卓泰耶 譯者:施心慧

原典:彌勒菩薩

原典作者 | 彌勒菩薩

示 現 為 住 於 第 十 地 之 一 生 補 處 菩 薩,將 繼 釋迦牟尼佛後,成為賢劫第五尊佛。被奉為 瑜 伽 行 派 之 祖 師。有 著 名 之《 慈 氏 五 論 》 : 《大乘無上續論》 《辨法法性論》 《辨中邊 《 現觀莊嚴論》 《 大乘經莊嚴論》 。 論》

四座上師相應法修持儀軌

軌儀持修法應相師上座四

由實修傳承寶鬘噶瑪岡倉了悟義傳之無垢教導 編寫而成之念誦儀軌次第

了義寶藏 儀軌系列①

了義寶藏 儀軌系列②

了義寶藏 儀軌系列③

天法密意藏甚深耳傳 極樂淨土修持儀軌

行聖乘之道: 四加行修誦儀軌

四座上師相應法 修持儀軌

天法儀軌:天法明就多傑 儀軌編纂:噶瑪恰美仁波切 法本編譯:比丘尼洛卓拉嫫

作者:第八世噶瑪巴 米覺多傑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歡迎請書.護持助印◆ 助印方式:銀行:新光銀行 東台北分行/銀行代碼:103/帳號:0028-10-1001627/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郵政劃撥:18268431/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請註明:助印《了義寶藏》) 請書辦法:官網:www.hwayue.org.tw/HY/todm/電子信箱:todm99@gmail.com

67


歡迎光臨

大願福利社

純淨的呵護

來自尼泊爾高原的羊絨混絲圍巾 (70%喀什米爾、30%絲), 質感輕柔百搭,是春秋季節或 冷氣房的必備時尚小物。 (800~1600元/條)

100% 喀什米爾羊毛

厚織羊毛蓋毯

尺寸:長約150cm.寬約200cm.重630g 定價:14,000元

尺寸:長約140cm.寬約180cm.重650g 定價:18,500元

尺寸:長約145cm.寬約210cm.重830g 定價:18,000元


供佛聖品 推薦您具備供養、 環保意義的好香與好爐

簡約風.木質臥爐 美洲黑胡桃木,良好穩定,抗蝕性強, 中等密度,堅韌硬木。 7~8吋 價格1,000~1200元

不丹香,天然無香精 不丹皇室嚴選香品,遵循千年古法, 融合數十種喜瑪拉雅山區珍貴草藥製成。 樹汁黏合,不添加人工香料及助燃物質, 氣味清新宜人,乃香中極品。

不丹花草香 300元/30支(盒)

工 師手

製作

楚布淨化香 300元/20支(盒)

創古度母香 200元/20支(盒) 奇珍樹材加上紅白檀香、藏紅花、肉寇、 冰片等珍貴材料製成,具有天然香氣,可 避邪除障,帶來吉祥福運。

更多產品,請上化育官網「大願福利社」逕自挑選或來電02-89671018#16黃師姐 pchome商店網址:https://www.pcstore.com.tw/da_yuan/ 劃撥帳號:19778815

戶名:大願股份有限公司

消費滿1000元免運費 傳真:02-8967-1069


台灣地區 ‧郵政劃撥帳號:16941166

眾生小舖

戶名: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因果福利社:http://www.pcstore.com.tw/da_yuan/ 台灣以外地區 (請來信詢問:hy.chung.shen@gmail.com)

報告法王:我做四加行

愛的六字真言 (增訂版)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作者:第15世噶瑪巴.卡恰多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傑、第17世噶瑪巴.鄔金欽列

定價:300元

多傑、第1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譯者:妙融法師、堪布羅卓丹傑、金吉祥女、施心慧 定價:350元

法王教你做菩薩

崇高之心

──噶瑪巴《佛子行37頌》釋論

──由內而外改變世界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譯者:施心慧

定價:320元

定價:390元

就在當下

深藏的幸福

──108則創造更美好未來心要語

──回憶第十六世大寶法王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作者:諾瑪李維

譯者:感恩

英譯:妙悅

定價:500元

定價:399元

因為你,我在這裡

吉祥如意每一天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傳記與教言

──大寶法王口訣日曆

作者:第一世噶瑪巴 杜松虔巴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倫多祖古

定價:280元

定價:350元

大寶法王:千年一願

慈悲喜捨每一天

──17段「乘願再來」的心願

──讓愛無限延伸的365項修練

作者:米克.布朗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施心慧

定價:280元

定價:360元

70


上師之師

為什麼不這樣想?

─ ─歷代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轉世傳奇

――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

原著:勉東倉巴仁波切、八蚌欽哲仁波切、堪千創古仁波切

堂課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口譯:比丘尼洛卓拉嫫

口譯:堪布羅卓丹傑

定價:499元

定價:380元

見即解脫

妙法抄經本1

──尊聖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

──心經,三十五佛懺悔文,

瑪巴傳記與教言

拔濟苦難陀羅尼經

作者:報恩

隸書寫經: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

定價:360元

傑 定價:300元

妙法抄經本2──普賢行願品

法王說慈悲

隸書寫經:

──大寶法王噶瑪巴西方弘法紀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金吉祥女

定價:399元

定價:380元

師心我心無分別──法王教

大手印大圓滿雙運

你喚醒虔敬心的365則心法

原典作者:噶瑪恰美仁波切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釋論作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定價:280元

譯者:噶瑪策凌確準 定價:380元

法王說不動佛

恆河大手印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大成就者帝洛巴二十九偈金剛頌」釋論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原著:帝洛巴尊者

定價:340元

釋論:第十世桑傑年巴仁波切 藏譯:噶瑪慶烈蔣措 定價:380元

書名:法王說心經

放空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從內心深處放輕鬆

定價:390元

作者:堪千 慈囊仁波切 譯者: 堪布羅卓丹傑、 噶瑪慶烈蔣措、張福成 定價:330元 71


乾乾淨淨向前走

你是幸運的

──從〈三十五佛懺〉步上成佛

──直指快樂修行的道路

之路

作者: 詠給.明就仁波切、

作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艾瑞克.史旺森

譯者:比丘尼洛卓拉嫫

譯者:林瑞冠

定價:340元

定價:360元

修心

請練習,好嗎?

──七種自利利他的「心靈煉

──明就仁波切「開心禪」引導

金術」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作者:林谷祖古仁波切

譯者:妙融法師

譯者:呂家茵

定價:350元

定價:330元

除無明闇

為什麼看不見

作者:第九世大寶法王

──「看見」的關鍵就在「心」!

噶瑪巴旺秋多傑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講述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譯者:施心慧

譯者:比丘尼洛卓拉嫫

定價:360元

定價:330元

恰美山居法1─6

動中修行

──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讓世界靜下來,或讓自己靜

作者:噶瑪恰美仁波切

下來?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作者:創巴仁波切

定價:420元~450元

譯者:靳文穎 定價:280元

直指明光心

自由的迷思

──《大手印指導教本:明現本來性》釋論

作者:創巴仁波切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譯者:靳文穎

譯者:施心慧

定價:340元

定價:420元

願惑顯智

座墊上昇起的繁星

──岡波巴大師大手印心要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作者:岡波巴大師

譯者:施心慧

釋論:林谷祖谷仁波切

定價:390元

譯者:呂家茵 定價:420元 72


藏密氣功

第一時間

──從「以氣修心」到「心氣

──讓每個「當下」,成為生命

合一」的解脫道

中的黃金時光

作者: 噶千仁波切

作者:舒雅達(Lama Surya Das)

譯者:羅鐸仁謙等

譯者:項慧齡

定價:360元

定價:380元

長老的禮物

愛與微細身

──「從初發心,到證菩提」都

作者:措尼仁波切

必修的基本功(二版)

口譯: 台 灣 芬 陀 利 迦 翻 譯 小

作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譯者:金吉祥女

組、施心慧 定價:399元

定價:380元

醒了就好

禪修的美好時光

──擁抱真愛的14段旅程

──噶千仁波切教你禪修「止觀」與「生圓」

作者: 措尼仁波切

作者:噶千仁波切

執筆者:艾瑞克.史旺森

譯者:霍博雅

譯者:林瑞冠

定價:390元

定價:420元

覺醒一瞬間

鍛鍊智慧身

──大圓滿心性禪修指引

──藏傳瑜伽運動的修持

作者: 措尼仁波切

作者:蘿絲泰勒金洲

譯者:連德禮

譯者:爾娟

定價:399元

定價:350元

先幸福,再開悟!

自心伏藏

──措尼仁波切指引「微細身」

──明就仁波切365個觀心口訣

實修法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作者:措尼仁波切

定價:290元

譯者:台灣芬陀利迦編譯小組 定價:460元

帶自己回家

行腳

──藏傳佛法前行修持指導

──明就仁波切努日返鄉紀實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海倫特寇福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譯者:妙琳法師

攝影:殷裕翔 文字:黃靖雅

定價:450元

定價:480元

73


中陰解脫門

我心即是白度母

──生死之旅一定要記得的6件

──「白度母」實修教授

作者: 噶千仁波切

作者:措尼仁波切

譯者:霍博雅

定價:360元

定價:399元

幻輪瑜伽

虔敬就是大手印〔新修版〕

──毗盧遮那大師所著《日月和

──《四座上師相應法》實修教導

合之幻輪》釋論

原作:第八世噶瑪巴 米覺多傑

作者:南開諾布法王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譯者:歌者

定價:350 元

定價:480元

動中正念

第一護法:瑪哈嘎拉

──透過禪修和日常覺知

作者: 確戒仁波切

與自己為友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作者:創巴仁波切

定價:340元

譯者:陳慧梅 定價:380元

菩提心的滋味

彌陀天法

──到彼岸那六條完美的路

原著:噶瑪恰美仁波切

作者:措尼仁波切

釋義:堪布 卡塔仁波切

口譯:朱穆金、多傑喇嘛

中文口譯:張福成

定價:350元

定價:399元

金剛亥母實修法

藏密臨終寶典

作者: 確戒仁波切

──藏傳佛教30則還陽實證暨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投生淨土指南

定價:340元

作者:東杜法王 譯者:金吉祥女 定價:399元

四加行,請享用

中陰與破瓦

──校長上菜,祝你修行胃口大開

──如果,明天不再醒來,你準

作者: 確戒仁波切

備好了嗎?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根本頌:蓮花生大士

定價:340元

作者:噶千仁波切 定價:380元

74


沒事,我有定心丸

老和尚給你兩顆糖

──三乘法教,系列之一

──94歲長老仁波切手把手教止觀

別解脫道(上)

作者:堪布卡塔仁波切

作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譯者:陳怡妃

譯者:項慧齡

定價:350元

定價:460元

真好,我能放鬆了

斷法

――三乘法教,系列之二

──眾喜之園與施身法釋論

別解脫道(下)

作者:天噶仁波切

作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譯者:金吉祥女

譯者: 項慧齡

定價:350元

定價:430元

痛快,我有智慧劍

上師相應法

──三乘法教,系列之三

原作: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悲智菩薩道(上)

講述:堪布噶瑪拉布

作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口譯:堪布羅卓丹傑

譯者:普賢法譯小組

定價:350元

定價:430元

不怕,我有菩提心

雪域達摩

──三乘法教,系列之四

──聖者帕當巴桑傑的傳記與教言

悲智菩薩道(下)

英譯者:大衛默克、喇嘛次仁旺都仁波切

作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中譯者:霍博雅

譯者:普賢法譯小組

定價:440元

定價:390元

如是,我能見真實

金剛語

──三乘法教,系列之五

──大圓滿瑜伽士的竅訣指引

不壞覺醒之密續道(上)

作者:祖古烏金仁波切

作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譯者:連德禮

譯者:項慧齡

定價:380元

定價:470元

除障第一

蓮師在尼泊爾

作者:蓮師、秋吉林巴,頂果

──追尋蓮師足跡 系列一

欽哲法王、烏金祖古仁波切等

作者:蓮花生大士等,拉瑟‧

英譯中:妙琳法師

洛扎瓦

定價:390元

譯者:妙琳法師 定價:390元 75


最富有的人

薩惹哈道歌

──「一生成就的薄地凡夫」

──《道歌寶藏‧庶民之歌》釋論

密勒日巴的道歌與生命故事

根本頌:薩惹哈尊者

作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釋論:堪千 慈囊仁波切

譯者:呂家茵

定價:380元

定價:430元

噶舉第一本尊

虹光身

──勝樂金剛《勝樂輪第一次第》觀修筆記

作者:南開諾布法王

作者:尼宗赤巴‧敦珠確旺

譯者:蓮海

譯者:張昆晟(敦珠貝瑪南嘉)

定價:350元

定價:350元

就是這樣

心心相印,就是這個!

──《了義大手印祈願文》釋論 原典:第三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讓炯多傑 釋論:國師嘉察仁波切 釋論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定價:360元

──《恆河大手印》心要指引

小吉寶貝

壯闊菩提路

──明就仁波切的小朋友開心禪

作者:吉噶‧康楚仁波切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譯者:呂旻芯

繪者/攝影者:托蕾.海登

定價:350元

釋論:噶千仁波切 譯者:張昆晟 定價:380元

譯者:哲也、林瑞冠 定價:250元

不枉女身

椎擊三要

──佛經中,這些女人是這樣開

──噶千仁波切大圓滿頓悟法

悟的

原典作者:大持明者極喜金剛

作者:了塵法師、了覺法師

造頌及注釋:巴楚仁波切

定價:480元

開示:噶千仁波切 定價:399元

看著你的心──「證悟的老

先幸福,再開悟!

狗」巴楚仁波切這樣直指心性

──措尼仁波切指引「微細身」實

原典作者:巴楚仁波切

修法

釋論作者:堪千 慈囊仁波切

作者:措尼仁波切

譯者:林生茂(噶瑪慶烈蔣措)

譯者:台灣芬陀利迦編譯小組

定價:350元

定價:460元

76


仁波切說二諦

束縛中的自由

──《知識寶藏.二諦》釋論

──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

作者: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釋論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作者:阿德仁波切

譯者:陳履安

譯者:多傑圖滇

定價:360元

定價:360元

守護

貴人

──聖度母「生起次第」與「圓

──堪布門色仁波切成就自他的

滿次第」大手印

一生

作者:第九世嘉華多康巴康祖法王

作者:堪布丹巴達吉仁波切

譯者:多傑仁卿喇嘛

譯者:洛珠桑布、呂家茵

定價:380元

定價:380元

歸零,遇見真實

我的未來我決定

──一位行腳僧,1648個「向

──「改變業力,改變未來」的

內朝聖」的日子

解脫心鑰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海倫特寇福

作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譯者:妙琳法師

譯者:陳易

定價:399元

定價:370元

佛法浩瀚如海, 般若助你到彼岸! 《大般若經》 (一套十冊) (6k精裝本) 譯者:唐‧玄奘大師 編校:眾生文化出版社 定價:15,000元

般若是佛法的中心,更是菩薩行者六度萬行的基礎。 六百卷般若16會的《大般若經》,是佛教經典中最長的經典。 眾生文化本著「眾生歡喜,諸佛歡喜」的理念,開闢佛教經典系列叢書, 出版大唐三藏大師翻譯的六百卷成佛寶典《大般若經》。 新式標點、斷句,十次嚴謹校對;字體大而清晰,利於誦讀、供養。

77


助印 噶瑪巴言教,讓更多人知道! 一滴水,流入大海,怎樣也不會乾涸; 當我們的點滴之善,流入佛法大海, 就能潤澤有情的心…… 2000年,噶舉教法集結會議上,法王噶瑪巴呼籲應有一 份教界的雜誌刊物。當時,考慮這種長遠的文教事業所需 的經費以及人力,沒有人有勇氣承擔。 然而能讓上師歡喜的佛行事業、行誼,是一刻也不能停 的。因此化育《善報》誠惶誠恐地發心承擔,在上師、三 寶的加持,與大眾的發心護持下,幸能不斷成長。我們不 敢忘記,也不會忘記,這份對上師、三寶的責任。因為, 這就是最好的修持,也匯集大眾對三寶的護持與發心。 法王

噶瑪巴的開示、教示,尊貴上師們的教言,字字

句句,都深烙在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的一滴佛法小水滴, 匯集成為法海,讓上師、三寶的加持,在有情的內心開 花、發芽。 以此祈願,噶瑪巴

護持 專線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16巷3號6樓 電話/02-8967-1019 劃撥帳號:18268431 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想繼續收到

傳 真/02-8967-1069

□我選擇看電子《善報》。

請回信告知!

□我選擇看紙本《善報》。 姓名:﹍﹍﹍﹍﹍﹍﹍﹍﹍﹍﹍﹍

各位敬愛的法友,阿彌陀佛: 感謝您們發心支持《善報》,讓法王

千諾。

噶瑪巴和各大仁波切的智慧

電話:﹍﹍﹍﹍﹍﹍﹍﹍﹍﹍﹍﹍

甘露,利益更多佛弟子。為響應法王環保呼籲,希望法友多運用網路閱 讀,減少紙張、油墨、黏膠、運輸等資源損耗,您可點上http://issuu.com/ hwayue閱讀。如果您想繼續收到暨典藏紙本《善報》,麻煩您來信告知, 我們希望讓需要的人收到,讓來自十方的護持,發揮最大利益。 如您希望繼續收到紙本《善報》,因道場人力有限,請盡量以email告 知:hwayue@gmail.com,或來信: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16巷3號6樓, 化育道場《善報》編輯部收,或傳真:02-8967-1069,並請再次提供您的

地址:﹍﹍﹍﹍﹍﹍﹍﹍﹍﹍﹍﹍﹍ ﹍﹍﹍﹍﹍﹍﹍﹍﹍﹍﹍﹍﹍﹍﹍﹍ 電子信箱:﹍﹍﹍﹍﹍﹍﹍﹍﹍﹍﹍ ﹍﹍﹍﹍﹍﹍﹍﹍﹍﹍﹍﹍﹍﹍﹍﹍ 請您影印,填好後,剪下,黏附於明

姓名、地址、電話、電子信箱。 化育道場 敬啟

信片(或裝入信封)寄回。感恩!


主題故事

「有情分享書」系列叢書,將計畫系列翻譯、整理當代 具德上師言教,包含解經釋論、詮說佛陀言教、指引實修 等內容,以莊嚴法寶形式,以法供養之敬慕心,免費結緣 流通,供養十方如母有情。

「有情分享書」 法王序

為此我深感隨喜,也祝福這些法寶,能成為行者修道上 的莊嚴。願見者生歡喜,開卷者獲利益,護持者深種解脫 福田。 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於2021年1月8日

緣起 眾生出版社從

所以能夠延續的必要行動。

1992年成立至今,

如何能讓許多重要的教導內

已經歷了29個年頭,在這有點年

容,跳出世俗模式的有限範疇,

份的歲月中,因為大家對法的意

能夠流傳廣泛並且可以長久,這

樂希求,也因為我們對正法的傳

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盼頭。

弘,有著一點捨我其誰的執著,

在經過多年的思考、準備與下

這讓我們至今,都不曾起過放棄

定決心之後,我們開始了這個

的念頭。

「分享書」的推動,為了智慧的

將珍貴的教導、深奧的法義, 披上有形且適當的衣著,這對於 佛法文字工作者而言,是毫無怨 尤的生活。

訊息遍諸方所,真實的話語流傳 廣播,文字的般若垂手能獲。 我們希望所有的生命,能因接 觸到佛法而有所不同,能因法水

雖然文字只是一時的方便無需

的洗禮而身心受用,更因為心智

執著,然而相對的文字,卻能帶

的不斷進階,而臻至究竟的解脫。

來究竟的般若。相信很多人都有 過,因為一本書,而受到啟發的

「有情分享書」計畫發起人 釋妙融 合十

經過,這也是自古以來,傳承之

◆歡迎請書.護持助印◆ 助印方式: 銀行:聯邦銀行 土城分行/銀行代碼:803/帳號:089-10-0001672 /戶名: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郵政劃撥:16941166/戶名: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請註明:助印 「有情分享書」) 請書辦法:官網:https://hwayue.org.tw/HY/csshare 電子信箱:csshare2021@gmail.com

79


〈善報書摘〉

那洛巴教你: 邊工作,邊開悟 原典梵譯藏:馬爾巴尊者 原典藏譯中:噶瑪巴滇 釋論英譯中:扎西拉姆.多多

像大手印這類的教法,被認為是「解脫道」,

一位是具有威勢的國王。

如同本書收錄的二個教訣《見地攝略》與《大手

大悉達們的成就故事表明,不管是從事顯赫或是

印要言》,就是那洛巴尊者講授的完整、純正大

卑微的工作都無妨。無論身為社會棟梁還是市井小

手印見地。每個人,包括初學者,都可用溫和而

民,這些大師以自身為例證明,以任何一種生活方

輕鬆的心境投入練習,不會遇到太多困難。

式去修持大手印都是可行的,都能臻至圓滿證悟。

事業與道業:在工作中證悟,可能嗎? 對於現代的學生來說,我感覺最好是先學習, 然後信解,最後才禪修,投入精進實修法教之

他們展示修持與工作同時進行的可能性。 大手印對於每一個人的心都有著不可思議的利 益,從古至今一直以來都是如此,然而在現今世 界中,似乎更顯示大手印法教具有殊勝法益。

中。在修持佛法初期,有些人會感受到巨大的興

在過去的年代,修行人似乎有較強毅力,比如

趣與虔誠,乃至於很難再繼續凡常的工作與生

密勒日巴,他們一旦開始習法就全心傾注於修

活,強烈感覺想要出離,全心投入到密集的修行。

行。但是,來到現今這個時代,情況已經大大不

然而,專志於修持可能就代表要忽略事業,而主

同。很實際地說, 在現代一個人很難立刻捨棄

要追求世間事業進步的話,修行就會被忽略,這

一切,然後宣布:「現在,我只想要修行。」。

兩種角力常常形成一種非常讓人沮喪的狀態。

如果上師對現代弟子說:「現在放棄一切,出離

然而,像大手印這樣的教法,就不會形成這

這個俗世,一心無二專注於修行。」這也是行不

種矛盾,因為大手印是可以在工作之中同時去

通的,這樣根本不符合現實。現代社會中,每個

修持的。想解決工作與修持互相佔據彼此時間的

人都需要對自己的生存現狀負責。鑒於實修的必

困境,方法很簡單,那就是:「邊工作,邊修

要和現代生活的種種限制,我感覺大手印就是那

持」,這樣做就可以令日常工作與佛法修持之間

最方便可行的修持了,隨時隨地都可以應用。

沒有矛盾。

大手印屬於在日常生活的時時刻刻中都可以謹

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的生平,為在工作與修持

持於心的教授。任何閒暇的當下,都可以立即去

之間保持和諧提供了很好的範例。大家應該多去

思維那洛巴法語中的義理,專志於甚深的教義,

看看大悉達們的唐卡,讀讀他們的生平故事,其

並將法教即時的帶入生活。如果大手印行者保持

中有一位是織布工,另一位是農夫,帝洛巴則被

正念與專注,在日常生活中一有機會就應用法教

描繪成磨芝麻工人。當然還有龍樹以及因扎菩提

於實際情境,一定會大有裨益。

等大成就者,他們一位是不可思議的偉大學者,

(本文摘自《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2022年5月眾生文化出版,定價390元,請洽各大書局、因果福利社)


〈善報書摘〉

蓮師在印度 ―追尋蓮師足跡系列二 作者:蓮花生大士 原文編撰團隊:拉瑟.洛扎瓦 譯者:谷平 審定:王振威

金剛乘的「特殊土壤」

法、加持,以各種方便利益眾生。有很多關於他 為乾旱和饑荒地區求雨的事蹟,同樣,在有水患

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或稱咕嚕

的地區,他通過將暴漲湍急的河水引入地下來控

仁波切〔Guru Rinpoch é 〕,或稱為瑪哈咕嚕

制局勢。通過各種見聞經歷我們可以知道,五大

﹝Mahaguru﹞)被愛戴他的藏人尊稱為咕嚕仁

元素如果不受控制的話,就會導致熊熊的野火、

波切、大寶上師等,他是那些殊勝的聖者和修

颶風、洪水和劇烈的地震。咕嚕仁波切創造了許

行繼承人中最特殊的一位。佛陀本人曾對他有

多奇蹟來阻止那些元素的狂暴現象,否則很多人

過授記,佛陀告訴弟子們不要擔心未來,因為

都會遭受巨大的痛苦。他是最具強大、最神聖、

有一位比他更優秀的人將會出現於世。不僅佛

最慈悲的,因為他選擇在現在這個末法時代出

陀給予了授記,咕嚕仁波切本人也真實地出生

現,此時,五毒的痛苦在我們這些有情中展現得

並生活在印度這片土地上。他的出現,特別生

最為強烈。

於印度及其周邊的土地上,是一個令人震驚、

末法時代是由於眾生的業力而自然出現的,但

不可思議的神跡,更加妙不可言的是,因為他

是咕嚕仁波切說,如果人們願意相信他並追隨他

的緣故,我們現在仍有機會在一生當中獲得證

的腳步,他就可以對末法時代加以阻止。但不幸

悟。沒有咕嚕仁波切,我們現在的所有珍貴的

的是,現實與他的心願相去甚遠,如今,即使是

金剛乘教法—特別是大圓滿教法—都不會出現

在佛教徒中,追隨他的人也越來越少,甚至在金

在這個世界上。他在印度及其周邊的廣大地區

剛乘中也是如此。簡而言之,有些人並不欣賞咕

生活和巡遊超過一千年,然後才來到了藏地。

嚕仁波切的事業和慈悲。

他的加持遍布在曾經走過的每一塊土地上,直

那些追隨我們珍貴的導師佛陀修行之道的人,

到今天仍然沒有衰減,這使得它們成為金剛乘

特別是修持金剛乘的行者,應該去本書提到的聖

佛教徒的「特殊土壤」。

地修行。那些都是過去的聖者們,尤其是咕嚕仁

末法時代的神奇加持地 簡單地說,咕嚕仁波切來到印度,在印度及其 周邊地區生活了一千多年。他在所經之處給予教

波切曾經出現、發願和加持的地方,他們將普通 的土地轉化成了具有強大力量的加持之地,在這 些地方,修行者可以在修行的道路上迅速獲得進 步。(本文摘自《蓮師在印度》)

(2022年6月眾生文化出版,定價430元,請洽各大書局、因果福利社)


夏季號

2 0 2 2

明就仁波切開示「菩薩的禪修之路」系列︱︱請留心啊,你對「真正的家」有鄉愁

幸運的徵兆 在蓮花生大士的眾多驚人的功績中, 第一個也可能是最著名的, 就是他從盛開的蓮花蕊中誕生在我們的世界。 這朵神奇的多色花從達那郭夏海島上冉冉升起, 在眾多聖者和空行的圍繞當中閃耀光芒。 這一幕吸引了鄔金國國王因扎菩提的目光。 他驚喜地認為此乃幸運徵兆, 決定帶著這個完美無瑕的孩子回到他的王國。 ──(本文摘自《蓮師在印度》)》

● 塔姆醫師的尼泊爾視角/ 非賣品 歡迎助印

● 修行在天涯/

老年證,掛耳上

達蘭沙拉夢中唐卡

請留心啊, 你對「真正的家」有鄉愁

明就仁波切開示「菩薩的禪修之路」系列

夏季號

2 0 2 2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