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季善報(下)

Page 1

許自己一個極樂淨土

噶千仁波切開示/臨終導引

● 法王開示 /自他交換,讓每次呼吸都有意義!

● 編輯室報告 /三生石上,不見不散

● 紙本《善報》搬家前圓滿典藏本

2 0 2 3 2 0 2 3 春季號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

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這是個古老的美麗故事,兩個老朋友,其中一 位「向此生說再見」的時候到了,約定13年後

杭州天竺寺外再見。13年後,相約再見的時候 到了,但見一個騎牛的牧童,敲著牛角,唱了上

面這首歌。這一開始是兩個男人的隔世之約,後 來被引申為愛情,「換了身形、換了容顏,都會 認出你」的隔世之約。

《善報》這一期的「編輯室報告」,一開始為

什麼要引這首詩?

因為我們要說:「再見,我們要搬家了,但我

們沒有離開 三生石上,我們不見不散!」我 們仍然一本初衷,一樣要分享佛法的慈悲與智 慧,但要「換個身形、換個容顏」來相見。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 紙本的《善報》到這一

期,要跟大家說再見了,4月15日起,我們將 以影音的形式,在youtube和podcast上,請大家 「聽」《善報》,同時聽包括「眾生文化」的好 書介紹等佛法的影音分享作品,以「聽書」來靜 心、滋養慈悲與智慧。

17年前因為法王 噶瑪巴「想要辦一本噶舉傳承 的雜誌」的心願,創辦化育道場的長輩們:陳履安

居士、孫春華居士,承擔起這個責任,在中文閱讀 世界創辦了一本佛法分享雜誌,帶著「弘傳噶舉傳 承、促進漢藏交流」的使命,從噶舉走向四大教 派、從藏傳進入佛法世界――這就是《善報》!

2005年,先從單張報紙形式開始,2006年春 季號,開始以雜誌形式出版,每季一本的《善 報》,17年來,陪著很多法友進入藏傳佛法的 世界,安靜閱讀法王和仁波切們開示,以文字形 式,讓佛法的慈悲智慧滋潤此心成福田。連我從 2008年秋季號接手編務,也已經15年了。

然而,17年間,影音傳播媒體高速成長,閱 讀的簡短化甚至影音化,成為大趨勢,紙本印刷 再加上郵寄的實體雜誌,成本高到令人開始思 考:該是「換種形式」分享的時候了!〈普賢行 願品〉說「悉以諸音而說法」,意思是「以你喜 歡的方式說給你聽」,如果大眾喜歡影音形式, 《善報》也會隨順轉化成這種形式,繼續分享佛 法的美好――這就是4月15日起即將開始分享的 影音平台的緣起。

這不是結束,是另一個開始,《善報》的老朋 友們、要「一直相伴到解脫」的老靈魂們,分享 佛法的「三生石上」,我們換個平台、換個形 式,初心如昔,不見不散!

1
~唐《僧圓澤傳》
《善報》總編輯黃靖雅 合十敬啟
三生石上, 不見不散!
【編輯室報告】
圖引自Pinterest

網址:https://issuu.com/hwayue

【主題故事】 14

噶千仁波切開示/臨終導引

中陰旅程開始, 請記得這麼做!

生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如果沒有明天,你如何面對? 噶千仁波切談生死,

指導在世者應該如何把握人身進行修持, 護送自己和他人此生最後一程。

發行人/孫春華 社長/妙融法師

總編輯/黃靖雅

封面提供/台灣噶千佛學會

執行主編/馮淑蓉 美術編輯/施心華 印務發行/黃新創

發行所/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16巷3號6樓 電話/02-8967-1019

傳真/02-8967-1069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九八六號中華郵政板橋雜字第189號執照登記雜誌交寄

網址/http://www.hwayue.org.tw 電子信箱/hwayue@gmail.com 郵政劃撥帳號/18268431 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2
春 2023

【法王開示】

2022讖摩春季課程:第八世法王傳記 4 自他交換,讓每次呼吸都有意義!

【善知識開示】

噶舉大小事 42 如何做個無懼離別的勇士

妙融塗鴉牆 44

三個故事三句忠言

塔姆醫師的尼泊爾視角 46

沒讀佛經,你可能看不懂報紙

心慧時間 48 深夜,一名陌生女子的電話

總編雲書房 50 施身法:在鬧鬼的地方,尋找內在的佛! 修行在天涯 56 我在泰國寺廟,真正的修持才開始

覺泰法師/經典研讀班 62 十個視角看世界,美麗新視野

化育道場

◎梁皇寶懺,時間4/15下午14:00-16:00

◎五蘊快閃上座日,講師:妙融法師、覺揚法師,時間4/23(日) 2:00~4:30pm

◎梁皇寶懺,時間5/13下午14:00-16:00、時間6/17下午14:00-16:00、

時間7/15下午14:00-16:00

化育書院

◎空性禪修五次第:唯識10堂課, 時間4/11-6/13(每週二7:00pm) ◎以愛閱讀「微細身」8堂導讀課(影片課程) 時間4/24-6/12(每周一7:30pm)

【專欄】 【法訊】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開示 34 〈竹清嘉措心要語〉你將達成什麼? 措尼仁波切/倏持問答 35 禪修的本質,保持不散亂 多傑喇嘛/「修持與生死」開示 39
不能不知道的「念珠那些事」
3

多傑仁卿喇嘛/「修持與生死」開示

不能不知道的「念珠那些事」

為什麼持咒念珠盡量不要給別人看到?為什麼不要輕易拿人骨念珠來計數?這堂課一一說明白。

時間:2020年06月21日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活動攝影:周彰

謄打者:徐姮巧

接下講關於念珠的一些事情。平日拿來念誦的 念珠,不要給自己以外的人觸碰,不管是老婆、

老公、還是什麼親密的人;如果可以的話,持咒

念珠也盡量不要給別人看到。念了多少咒,觀修 什麼本尊,都不能講的,密宗就是要祕密的修 持,這個部分就有點秘而不宣的意味在裡面了。

為什麼要秘密的修持?

假設我今天煮一鍋水,打開鍋蓋跟蓋著鍋蓋,

哪一個比較快沸騰?當然是蓋著的嘛!所以本 尊、護法是誰不用宣講,每天所做的功課是什麼 也不用講,持了多少咒語,通通都不用講,那都 沒有意義,沒什麼好炫耀的。

為什麼做惡要發露懺悔呢?因為發露懺悔就會 削減它的力量!同樣地,善行也如此。「我圓滿 十萬遍大禮拜」、「我蓮師咒持了一百遍了、 一百萬遍」……雖然講出來功德不會消失,但就 是會減弱,所以別在人前炫耀,沒有意義的。

念誦要有力量,這些戒律必持守

念誦的時候,一般是這樣:自己的咒語聲音就 在衣領子之間迴盪,聲音勿過大或過小,除非是 儀軌裡明確要求默念,否則不要默念。

對念咒的我們來說,一定希望自己念誦的咒語 是有力量,對不對?如果你希望念的咒語有力 量,就必須持守一些戒律。

最大的戒律就是不要說謊,也就是語的四種惡 業都不能做:妄語、離間〈兩舌〉、惡口、綺 語,這些都不好,這些都會消解你的咒力。

再來是飲食的禁忌,蒜頭不能吃。為什麼不能 吃?這個我不知道,因為是祖師大德說的。如果 你還沒有吃素,牛舌、豬舌等舌頭都不可以吃, 吃舌頭是最忌諱的事情,這會敗壞自己的咒力, 是絕對不可以吃的東西。 《密續寶龍音》所載:假設今天吃了某種動物 舌頭,今天算起前21天內所念的咒語,全部都 無效;如果是蒜頭、花椒等,當天算起的前三天 念的咒語都無效;如果享用沒有加持過的酒、 肉,則是敗壞五天的咒力。

基本上,如果想要念誦的咒語有力量,不要吃 刺激性的東西,吃刺激性的東西對咒力是很傷 的。另外,也不能夠對火吹氣,為什麼呢?因為 火有燃燒的作用。

大家可以看到,法王、仁波切們加持的時候, 是不是這樣的吹氣?因為他們有持咒的語言力 量,才需要這樣吹氣加持。大家或多或少也會有 一些咒語的力量存在,所以特別要注意,如果你 有持咒,火是會燒掉你的咒力的。

持咒沒結束,不要開口說話

另外,持咒的念珠不是108顆嗎?持咒若沒有 結束,沒有到達108遍,不要開口講話,一開口 講話也會讓咒力不清淨,或者是持咒的時候打哈 欠、放屁,那一句咒語就沒效,就是那一顆就不 算了,而且要倒退計算,不同情形有不同倒退顆

39
善知識開示

蓮花生大士說,念 珠的材質,最好的是 珠寶材質,能夠跟你 本尊身色相同,是最 好的。觀修觀音水晶 念珠最好;觀修度母 以翠玉的念珠最好; 觀修咕魯咕列佛母, 珊瑚念珠最好;如果 是觀修忿怒尊,用金 剛菩提子念珠。

數。譬如開口說話退四顆;咳嗽退五顆;哈欠退 三顆;打噴嚏退十顆;吐痰和吐口水退一顆;放 屁退五顆等等。

短咒影響較少,長咒就很吃虧了。百字明咒還 不是很長,如果是忿怒文殊的咒語,有200多個 字,一旦出現上述情況,那句就作廢了,根本念 不完。

持咒,有些講究要知道

持咒的時候,有一點小講究,但也可以不要那 麼講究。

持咒基本是左手持念珠比較多,各手指頭分別 代表:息(食指)增(中指)懷(無名指)猛

(小指)。如果觀修寂靜尊,持咒時就把念珠放 在食指上面計數;若是觀修文殊菩薩、財神,就 放在中指念計數;如果是觀修咕魯咕列佛母、無 量壽佛、金剛亥母等紅色身相的本尊,就用無名 指念;如果是觀修忿怒尊,就用小指念,基本上 重點是這樣子。

念誦的時候,手持念珠放的位置亦有差別:如 果是放置在於心間念持咒,有著能夠明心見性的 緣起;如果你想要心氣合一,那就放在肚臍持 咒。

蓮花生大士說,念珠的材質,最好的是珠寶材

質,能夠跟你本尊身色相同,是最好的。假使觀 修觀音,當屬水晶念珠最好;若是觀修度母,以 翠玉的念珠最好;觀修咕魯咕列佛母,珊瑚念珠 最好;如果是觀修忿怒尊,用金剛菩提子念珠。

另外,跟大家建議,不要輕易拿人骨念珠來計 數,如果你不是觀修忿怒尊,或即使觀修忿怒 尊,也不建議拿人骨念珠計數。不要想著這是哪 位高僧大德的骨頭做的人骨念珠,高僧大德的東 西,不會淪落到我們手上的。那些都是來歷不 明、不知是什麼人死了之後的骨頭做的,也沒有 什麼不好,只是不符合念咒的要求,所以不要隨 便拿人骨念珠。

最好的四業通用念珠是什麼呢?安江長老說的 不是一般講的鳳眼念珠,三角菩提才是真正的四 業共同可以用的念珠,藏人叫做「POTISIADA」。 所以其實念珠不用很多條!有些法友有收集念珠 的癖好,也有人會認為我觀修息業天尊,就拿白 色的念珠,增業就拿黃色念珠,也就是琥珀或蜜 臘念珠……有人會這麼講究,雖無不可,但是四 業共通就一條念珠就可以了。

也可以分外出跟內用型,外出就是比較小條、 可以隨身盤繞在手腕上的,內用型的就是絕對不 可以給別人看到,可以藏在自己的枕頭下。基本 上,念珠隨身攜帶比較好。

40

古代成就者的念珠,始終保有自己身體的體 溫,他們認為這樣溫暖,具備迅速生起暖相的緣 起。一般人不會這樣做,都是放在家裡藏起來, 要觀修持咒才拿出來。其實就看個人,真正的古 代的修行者是這樣子,念珠不會拿給別人看,也 不讓別人碰,特別是你不確定這個人跟你有沒有 三昧耶戒上衝突的時候。

帕當巴尊者:「念誦有五要點」

念誦時,如果沒有把握帕當巴尊者說的五要 點,持誦將會變成沒有意義:

一、 還未下座之前,也就是尚在觀想本尊的狀 態,還未收攝前,突然去做別的什麼事情,這是 佛身散失。

二、 拿念珠持咒時未到達頭珠就開口講話,這 是咒力散失。

三、 念誦時沒有進行光芒的收放,這個叫三昧 的散失。

四、 閉關期間,你還沒有出關前就跟新臉孔的 人碰面。

新臉孔的定義是:閉關的時候,你會先把護關

的人想在你的護輪裡,這些護關的人就不叫新面 孔;但如果出關之前遇到護關之外的人,那就是

念誦的時候,手 持念珠放的位置是有 差別的:如果是放置

在於心間念持咒,有 著能夠明心見性的緣

起;如果你想要心氣

合一,那就放在肚臍 持咒。

新面孔,這也會散失天尊的徵兆功力。

五、 所依的多瑪、聖物,被他人看見,此即物 力散失。

持咒三量

持咒有三量:一是徵兆之量、二是時數之量、 三是咒數之量。

徵兆之量:比方說今天我觀修蓮師、觀修度 母,一直到親謁蓮師尊容之前,絕不放棄,持續 閉關而不出關了,一直奮力持誦,這稱為徵兆。

時數之量 :自己訂下的時間是三天、一個禮

拜、三個禮拜、一個月、三個月……在這個時間 之內,每天持誦蓮師或其他天尊的心咒,不管次 數地持誦、一直持誦,直至期滿出關,

咒數之量:規定自己要持誦多少數量。其中分 為上、中、下三種,下品指的就是十萬遍;中品 是四十萬遍;上品指的就是每個咒字十萬遍,比 方蓮師心咒有12個字,個別咒字要十萬遍,也 就是總共要念120萬遍的持誦。 現在是末法時期,據說咒力只剩下4分之1的 力量,如果要閉關,欲達到祖師的咒力,須再 乘以4倍,用這種方式去計算,要這樣去進行。 (系列十二)

41
善知識開示

輪迴是極限遊戲

輪迴是一個超級遊戲,就像遊戲 般,過了一關又一關,有時候過關很

輕鬆,有時候比較困難,有恐怖、有 歡快,各種不同的遊戲。

在這場遊戲中,我們扮演著不同

的角色,有時候扮演人、天人、阿修 羅、畜生、餓鬼或地獄眾生。在這場 遊戲中,每一個生命都需要去扮演其 中一個角色,無一例外。每一個眾生 都有這樣的過渡期,所以我們在現實 生活當中一定要明白,每一個人,甚 至每一個眾生都會面對離別。

隨時都可能成為臨終者?

很多人都會覺得,為什麼要面對

這樣的痛苦?為什麼這麼多人當中,

偏偏只是自己要面對?同時也非常不

捨當下擁有的東西。其實,在這個世

界上,沒有任何的不公平,所有的眾

生,同樣都要按照自己的善惡業,面 對不同程度的快樂或痛苦。與其逃 避,我們不如勇敢面對。

作者:慈仁覺明堪布

(慈祜廣定大司徒仁波切法座:智慧林)

講到「臨終」,很多人馬上會想到 躺在病床上,或者躺在牛圈裡奄奄一 息的眾生。這些眾生,我們就比較容 易知道是快要面對死亡的,他們快要 面臨這場遊戲的終結。

但是,世間萬物都是無常的本性, 生死只是在一呼一吸之間,誰都無法 預料我們的生死。當下健康快樂的我 們,也有可能就是臨終者,有時候因 為自己的因緣,不一定能夠圓滿地扮 演這個角色,還沒有扮演到自己計劃 的一半,我們已經退出了這場遊戲的 舞台,所以,誰都有可能是臨終者。

「最後一天」的覺悟

過去在藏區或者喜馬拉雅山區的 人,他們因為佛法的薰陶,每次都把 最後一天掛在嘴邊,比如「不要太多 計劃,誰知明天是否可以起床。」有 了這些概念、想法,對於死亡,相對 地減少了很多的畏懼。因此對臨終的 真確認知,也是極為重要的。

每一個人都想成為一名勇者,誰都 不願意做一個懦弱的人。所以我們一

42 噶舉 大小事
如何做個無懼離別的勇士

定要學習做一個勇者,在任何時候都

不懼怕,就算我們在這場遊戲快要結 束了,也要做一個勇者。

清理貪嗔癡,清理絆腳石

假如今天我們突然要出去旅行,如 果已經事先準備好了所需的證件、旅

費、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家務,我們

就可以安然、放心地去旅行。如果當

中任何一件事沒有安排好或準備好,

即使我們去旅行,也不能安然、放 心、快樂的去享受旅程。

所以,時時刻刻都要準備好下一世 的旅行,準備好我們的福德資糧。有

了福德資糧──善業,我們就可以安 然地去旅行了。

有生之年一定要善用時間,多做有

利益的事情,不是說要去賺點錢,而 是多做一些心理升級,這個是最有價 值的利益,把自己內心的貪、嗔、痴 病毒清理,這個比什麼都強。

凡夫都能夠看出即將臨終的人, 一定要正確面對死亡,做好一切的準 備,我們才能夠沒有任何恐懼地離 開。

老者的智慧,安然離去

之前有一位老者,他知道自己沒 有剩下多少的餘年,他面對了死亡、

接受了死亡,便把自己所有值錢的東

▲慈仁覺明堪布

西,全部上供三寶,也布施給其他的 人,這樣便少了很多的牽掛,最終可 以安然地離去了。

如果我們沒有正確地面對死亡,也 很難看淡外在的東西,當我們正確地 面對它,就很容易放下外在的東西。

我們眾生都很愚昧,沒有辦法帶走一 針一線,卻連對一針一線都沒辦法放 下,執著沒有任何利益的事物。

有了過去自己努力積累的善業,帶 著不戀此生的勇猛心,還有對三寶的 信心,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 到不懼離別的勇士。

43

•依靠自己的福德

竹清嘉措仁波切,我的上師。曾經他在美 國連續住了幾年,從那時起,他似乎決定了 不再四處弘法教學。

突然的改變,讓學生們無所適從頓失依 怙,於是我決定去美國找他,也決心跟著一 起待下去。

連續幾個月,每天像是上下班一樣地,九 點到上師的住處,作務、打掃、幫著煮中 餐,下午有時跟著上師出門到處轉轉,有時 在公園漫步,有時在大商場中來回漫遊,也 有時一起唱唱道歌,還有更多時候,什麼都 沒發生,甚至一句話也沒有。

但是我挺喜歡這樣的日子,只要能在上師 身邊怎麼都好。我甚至開始想像,就這麼跟 著上師浪跡天涯,成為一個隨侍在側的尼 師,就像每一位大師身旁的侍者喇嘛那樣, 就這麼無憂無慮地跟著。

一天在午餐時,仁波切坐我對面,突然告 訴我:你該離開了。我立刻說「不要」。然 後他沈默了一會兒說:不要依人要依法,不 要靠上師,要靠自己的福德。

當時我很不明白,在把上師奉為至要的藏 傳佛教,在大力宣傳著什麼都可以沒有,就 是不能沒有上師的藏傳社群中,他這話,前 半句我知道那是佛陀所說,誰也無法有意

見,但是後兩句,卻讓我感到很震驚。

之後仁波切的話越來越少,吃得越來越 少,越來越不出自己的房門,也越來越不跟 任何人互動。終究我是離開了。

當時不能理解,甚至想過那句話有可能是 打發我走的說法,但是十多年後的今天,回 顧了生命中的種種發生,我似乎有點明白了 這句話的意思。

「依靠法並為自己負責」這來自上師的忠 告,曾經一棒子傷了我的心,也一棒子將我 打醒。

在漫漫菩提修行道途上,我們終將認識 到,學佛修行的最終,是從真正願意為自己 負責開始,繼而擴展到承擔起整體生命的福 祉,然後我們為此盡了一切自認為的努力, 也在這過程中挫折又再站起。

也許看起來,我們做到了很多事,達成了 很多心願,利益到了不少他者。然而最終的 最終,我們也將會發現,其實完成的,是自 己的人生,圓滿的,是自己的生命,成就 的,是自己解脫

•就說自己的做到

一直以來我對教學講課沒有很大的興趣, 可能因為當一個老師,從來就不是我想過的 志趣,事實上,小時候我幻想過的長大以後 的工作,應該是007。

44
三個故事三句忠言 塗鴉牆

然而命運卻把我推向了不曾想過、不甚喜 歡的「老師」這個角色與身分。

其實在被稱為老師之前,我的第一個進入 社會的工作是翻譯。能夠處在第二線,做一 個不用負起教學全責的翻譯,是讓我感覺比

較舒服的事情。

然而好景不常,由於明就仁波切即將要去 閉關,而我是當時為他翻譯最久,也被認為 是比較熟悉他的教學內容的人,再加上不想

成為打擾人家閉關心情的那個逆緣,於是迫 不得已的,答應了仁波切在他閉關期間,規

劃影帶課程,繼續推廣他的禪修教學。

在仁波切將要入關之際,我把握了機會問 仁波切,對於即將要去帶領禪修、教學佛法

的我們有什麼建議,仁波切只簡單的說:說 你做到的。

後來的十多年,我看起來成為了一個弘法

教學的人,也從那時的逼不得已勉為其難, 成為了他人眼中(未必真實)的身經百戰信 手捻來。

然而我發現也看到,在每句話出口之前, 縱然間隔短暫,卻仍然是經過了心裡的分析 判斷。

曾看過一本書叫做「決斷一瞬間」,講的 就是人腦依據經驗、知識、認知等基礎,隨 時都在每一個瞬間,作出決定、做出篩選、 做出指令。

「說你做到的」這一句話,成為了我在與 人說話溝通時,努力讓自己保持心智,能夠 以如實地表述作為發出言語之前的衡量標 準。

•不把方便當藉口

曾經在佛學院的畢業典禮上,我聽到一位 尼眾長老,對即將走向弘法事業的學生們講 話。她說:「你們要小心,方便出下流。」

當時我不是很理解,也覺得這位長老說得 太嚴重,可能因為當時不喜歡這樣的說法, 反而深深地記住了。

在後來的人生中,我卻時不時地因為看見 或經歷了某些現象,而想起這位長老曾經的 忠告。

確實,拿出一個並不如法卻有其方便的暫 時方法,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個所謂的 「方便」,到底是真為了他人或事情好,才 有意識地暫時施行的方便善巧,還是為了自 己內心那不為人知的企圖與貪圖,而將方便 善巧作為失控行為的藉口,到底屬於哪一 種,其實誰也無法真正知道。

這唯有憑藉著自己的道德良心與修行素 養,在自己心中去畫出分界線。「方便出下 流」這句我不太喜歡的表述,卻也在我心中 刻畫出了一道深深的底線。

45

沒讀佛經, 你可能看不懂報紙

塔姆醫師 的尼泊爾視角

近來在網路上有關尼泊爾的中文報

導越來越多,一些報導讀起來覺得很

好笑,一些則令人哭笑不得,總的感 覺是報導者還沒有入門。

不懂尼泊爾語的中文記者,應該是

靠著當地英文報紙的報導理解來寫的 吧,他們有時候可能也會到現場,但

因為語言問題,理解上出現很大的偏

差。

有一天,我跟一個中文記者聊起

這事。我跟他講,即使你懂得尼泊爾 語,能看懂很多尼泊爾語報紙,你也 不一定能夠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因 為讀懂尼泊爾報紙,並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情。

首先,因為尼泊爾新聞自由,誰都 可以辦報紙。換句話說,每家報紙背 後的投資者都是不一樣的,而且這些 投資者大部分是某個政黨。

尼泊爾政黨很多,報紙也很多,同 一件事情,各家報紙的報導經常是互 相矛盾的。譬如明明採訪的是同一位 政黨領導人,刊在自己黨辦的報紙內 容,可能完全不同於其他報紙刊登的 內容,再加上尼泊爾的政治幾十年來 都是變動的,一個政黨的領導人跟另 個政黨領導人的關係,是變好了還是 變壞?是需要非常近距離的觀察才能 知曉的事情。

記者朋友聽了之後,差點沒暈過 去。他問:「你們自己能看懂那些報 紙上的內容嗎?」我說:「沒有問 題呀,因為我們從小是讀佛經長大 的!」

46

尼泊爾報紙跟佛經有什麼關係?

雖然是兩碼子事,但其實兩者之間

有著許多相同之處。

比如佛經的數量也相當大,尼泊爾 的佛經使用的語言也有多種:梵文、

巴利文、尼瓦爾文,現在也開始有尼 泊爾文寫的佛經。在尼泊爾流傳的佛 教教派有三種:南傳佛教、大乘佛教

和金剛乘佛教。這三種教派的教義、

修行方式等,也有很多區別,同一個 教派裡相互矛盾的內容也很多。特別 是到了金剛乘佛教的典籍,讀的人往 往搞不清到底哪位佛菩薩或護法是最 主要的,他們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等 等。

佛經每本都是神聖和正確的,任何 一本都是不容質疑的,但又是相互矛 盾的。這種情況我們從小都經歷過,

所以知道應該如何去理解看似矛盾說 法的背後的真理。

我的朋友對這種複雜事物的理解方 式很感興趣。我告訴他,沒有一個公 式可以去揭開這種複雜性,最主要的 是,不能停留在佛經的字面意思上, 經常是要穿過那些言辭去主觀地理解 背後的意思。

每個人有關人生、社會和世界的 知識和生活閱歷不同,他們對同一件 事情的理解是不同的。那些複雜的佛 經要求我們學習各種知識、豐富自己 的閱歷,這時候去理解佛經才會有高 度。如果直接從字面上去理解或通過

什麼公式可以直接理解的話,佛教徒 就不會創造出那麼多的典籍,而會選 擇跟中東的一些宗教一樣,只保留一 本宗教典籍。

47
▲尼泊爾壇城中世紀用當地文字寫成的佛經,其中會有一些彩色插圖。

深夜,一名陌生女子的電話

夜已深,仍在靠落地窗的沙發上讀書。

除了孤燈一盞,以及因為書本內容而產 生的心理活動,這個原本就非常安靜的地 方,現在更是萬籟俱寂。

就在全心專注於閱讀時,有個東西飄進 了注意力的範疇內,那是一名女子說話的 聲音。在這樣寂靜的深夜,那個聲音如同 黑色水池中突然出現一隻白鵝般明顯,想 要不留意到都很困難。很快地,注意力從 書本完全轉移到了這個聲音上。

聲音來自落地窗下方,這棟樓大門外的 庭院。女子的聲音聽起來,應該是二十多 歲,她正在講電話。

「我現在過去你那裡,好不好?」女子 說。

電話那頭:「……」

「不會啦,現在過去,很快的。」

「沒關係啦,我待一下下就好。」

這樣的對話重複幾次後,女子換個方 式。

「我買宵夜過去給你,好不好?」

「不會啦,買一下就過去,很快就到 了。」

「我可以去買xxx,你不是很喜歡嗎? 馬上就可以到了。」

類似的對話進行了幾個回合後,女子話

鋒一轉。

「你是不是在生我的氣?」

「你不要生氣嘛!」

「我又沒有怎麼樣,你不要生氣嘛!」

生氣的主題繞了幾次無效後,女子顯然 有點著急。

「人家就只是想要看看你啊,不會待很 久的。」

「那我過去,只要看你一眼就好,看一 眼我就走,好不好?」

「唉呦,你就讓人家看一下嘛,人家就 很想你啊!看一眼就好了嘛!」

女子的話語,就在以上幾個主題不斷跳 換。然後,說話聲漸漸遠離,不知去到哪 裡。

女子會在這個時間,跑到大樓外講電 話,應該是認為這樣比較隱密,不會被任 何人聽到。因此,在這段過程中,我就一 直釘在沙發上,不敢關燈,連大氣都不敢 喘一下。雖然不是刻意去偷聽別人講電 話,但是也不想讓這位年輕女子發現,自 己的私密對話被人清清楚楚地聽見,這 樣,她應該會很想撞牆。

事實上,無意間變成偷聽者的我,其實 非常難受。聽著這一大串,如同帶著強烈 執念,硬是要去衝撞玻璃窗的無頭蒼蠅般 的對話,中間有一度,真的很想推開窗

心慧時間
48

戶,對樓下的女子大喊:「妳可不可以不

要再這樣糟蹋妳自己了!」

不知道她和電話那頭的男友(或女 友),在這之前有過什麼樣的不愉快,但

是顯然她很想趕快修復這個不同調的狀 態。也許,就是因為太想要趕快回復到同 調的和諧關係,而導致眼前只看得到這個

單一的狹隘目標,使得她看不到其他更重

要的事情。

同樣地,我們也經常是如此。因為太過 於想要得到什麼,強烈的欲求窄化了我們

的視野,讓所有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自己欲 求的對境上,而忽略了許多會產生極大影 響的事情。

以這個事件、這段對話為例,首先,當 事人並沒有去處理那個讓對方不高興的 事情。她沒有去思考(或者是不願意面 對),在那個事件中,自己是否真的有不 適當的言行。如果真的是她的問題,那 麼,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過錯,並且誠心地 道歉,會是對雙方都比較健康的方式。如 果不是自己的問題,也許是有一些更複雜 的因素,那麼就要善巧地透過溝通去釐清

癥結點。

更重要的,是當事人只想要趕快達到目 的,好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而沒有考慮 到對方的感受。無論之前的事件中誰對誰 錯,在對方現在顯然仍舊感到不舒服時, 不去同理對方的感受,只是一味地要對方

接受自己,利用對方心中對自己的關愛, 以低姿態強迫性地要對方壓抑自身的感受 來迎合自己,其實是很粗暴而且自私的。

再來,用「討好」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也就是在形塑雙方關係的不對等。在一段 「討好者」和「被討好者」模式的關係 中,討好者所做的,就是不斷地壓低自己 的自尊,用一種沒有尊嚴的方式去取悅對 方,以此來換取一點卑微的良好感覺。 而以「被討好者」來說,或許就會利用 這樣的關係去操縱對方,以獲得掌控感; 或者,是因為「討好者」的習性,使自己 被迫成為「被討好者」,因為面對討好者 的取悅行為背後的不斷索求,而感到痛苦 不堪。這種不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不對等 關係,不可能是健康的關係。 事件中,這個不同調的狀態也許很快就 會解除。但是,如果不去處理發生這個情 況的成因,而只是用時間或其他以結果為 導向的方式試圖帶過,這樣或許可以解決 暫時的緊張狀態,可是那個未被解決的成 因,就會和其他這裡一點、那裡一點的 「未解決」匯集在一起,成為平靜的地表 下暗暗湧動的負面能量,成為自己心中及 雙方關係裡,無聲無息之中孳生的惡性腫 瘤。

這個小插曲,雖然只在深夜的黑暗中突 然發生,也很快就消失在黑暗中,但是這 名陌生的年輕女子卻一直在我心中。也

許,我們曾經在進出大樓時、在電梯中相 遇過,但是我永遠不會知道眼前的女子, 是否就是她。

或許,「她」就是你、就是我。

49

施身法:在鬧鬼的地方, 尋找內在的佛!

就像勞倫茲( Konrad Lorenz)之於他的鴨 子,有一個法,對我有「銘印作用」,它是 「施身法」。

1973年諾貝爾獎生理醫學類得主勞倫茲, 在他寫的《所羅門王的指環》裡,講到「銘 印作用」,就是雁鴨出蛋殼時第一眼看到 誰,就會把他當爸媽,第一眼的信念,一生 都不會忘。

勞倫茲運用這種動物行為學的直覺原理作 實驗,讓七隻小雁鴨在出蛋殼的剎那,第一 眼看到的就是他,果然日後小鴨們全部把他 當爸,當他在湖裡游泳,總是有半打鴨子,

死心塌地的緊跟在後!

這樣的銘印作用,也發生在我身上。

作為竹清仁波切的弟子,我和一些同學身

上有一種「銘印作用」,就是很想和上師一 樣學好「施身法」,那畢竟是仁波切的成就

法。早年仁波切在楚布寺後山住山修行,人 稱「墳場喇嘛」的年代,修的就是施身法, 那也是仁波切傳給我們的第一個本尊法,對 它的一見鍾情,打一開始就註定了。

藏傳佛法的小鴨,

出蛋殼遇到的第一個本尊法

那這次「總編雲書房」為什麼想說施身法 的故事?

因為,年頭年尾,藏傳習慣修法淨除障 礙、預約順緣,施身法是最受歡迎前幾名。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歲末氛圍越來越濃,讓 人自然會想到「施身法」。

歲末年終,藏傳世界,包括學習藏傳佛法 的華人世界,也都紛紛準備年終修法,這些 修法中,第一名是各自修傳承的護法神,比 如噶舉寺院多修「第一護法」瑪哈嘎拉;但

諾貝爾獎得主勞倫茲,運用「銘印作用」,讓七隻雁鴨把他當爸,死心塌地跟著。(摘自網路)

50
总编雲書房

歲末修法的熱門選項,也有跨教派的「共同 科」,比如修「度母法」或「施身法」。

何況,那也是我這隻「藏傳佛法的小 鴨」,出蛋殼打開心眼第一眼看到的那個 人,傳我們的第一個本尊法。

所以,今天「總編雲書房」就來說說「施身 法」,以及眾生文化所出版與「施身法」相關 的書:天噶仁波切的《斷法》。

施身法大手印,超直接的立斷精神

那什麼是「施身法」?

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法的名字,或者

聽是聽過、但不甚了了,我們先看「施身 法」女祖師瑪姬拉尊( Machik Labdron)幾段 教言,掌握這個法的主要精神:

「坦露你隱藏的錯處, 面對那些你所厭惡的, 幫助那些你認為無法幫忙的人,

放下任何你所執著不放的, 直接趨入令你恐懼之地!」

這個開示另一個版本是:

「揭露你隱藏的錯處, 克服猶豫不決,

扛起那些不敢做的事物,

切斷你的腳鐐手銬, 放下執著愛取,

瞭解眾生如虛空般的廣大。

在鬧鬼的地方(煩惱之處), 尋找你內在的佛!」

真正的施身法,是心臟很大顆的人修的, 因為它如上所述,講的是「立斷」精神,超 直接的。

竹清仁波切也曾引瑪姬拉尊的教言說:

▲「斷法」傳自帕當巴桑傑,至女祖師瑪姬拉尊發揚光 大,成為四大教派都修的大法。

「斷境」的正法,有別於其他教法, 其他教法,都是為未來作準備, 這個教法,卻是在當下立斷; 其他教法,都是讓你逐漸放下念頭, 這個教法,卻是當下融合!

仁波切引的另一個教言說: 當你遠離了「執取顯相」或

「執取空性」的傲慢, 心中的鬼魔就會解脫, 心在無生的廣大境中是解脫的!

布施身體,用想像的有用嗎?

「施身法」的傳統名字是「斷法」,藏音 叫「倔」(chöd),就是「砍斷」的意思,講的 就是立斷精神,砍斷什麼?古今中外第一厲 鬼:我執。

是什麼讓我們在輪迴大牢受著「無期徒 刑」?是我執!那認為「我」和「我的」真 實存在的無明,為了悍衛虛幻的我執而生煩

51

惱,因煩惱而造惡,因造惡而流轉輪迴。

為了讓歹戲不再拖棚,需要逆轉勝的修法, 其中一種方法,是「披密續外衣,內含空性般 若智」的施身法。這個法的重點,不在繁複的 觀想、好聽的唱誦或搖鈴打鼓吹剛鈴,而在 「打開虛空之門」,斷除我執,以禪定和觀 想布施身體,逆轉對此生我執最大聚集處「色 身」的執著,觀修布施波羅蜜多。

關於布施身體,佛陀明言「非登地菩薩不 可行身布施」,因為凡夫沒有空性證量,會 在切割色身時起嗔心,佛陀捨身餵虎已是菩 薩位時的行持。

施身法算是善巧版的「身布施」,就是用 觀想的布施身體,但不要以為「這不是像兒 戲?用想的哪有用」,憶持菩薩誓願,安住

慈悲和空性的見地,以禪定力和觀想力,的 確可以逆轉過度愛重色身的執著,進一步減 輕我執,幫助此心生起「立斷我執」的力 道。

其實,連現代科學都肯定「想像的力 量」,奧運的運動員,在受傷期間,持續運

用觀想練習,身體的肌肉狀態,就像真的做 過運動訓練;甚至連運動員肌腱神經斷裂, 以觀想力輔助治療,復原時間都大幅提前。

如果你在心裡練習過一千次布施身體,當 你登地,真的有能力做到時,施身只是習慣 成自然。

直接面對恐懼,當下立斷我執

前面先說心要,是避免大家迷惑於施身法 外在的形式。

因為它的形式帶著藏傳密續修持的特殊色 彩,搖鈴打鼓還好,比較特別的是人腿脛骨

的剛鈴(這可以西藏天葬的傳統來理解這件 事,藏人認為:大去之身都可以拿來供養禿 鷹了,有幸拿來做法器不是更好?),以及 觀想「切割蘊身」作供養。

此外,傳統上說,如果是專修施身法的修 行人,要到一百個墳場修持,這是源自從瑪 姬拉尊以來「直接面對恐懼,當下立斷我 執」的威猛傳統——這些,都讓這個法帶著 嚇人的神秘色彩。今天我們在空調房裡、舒 適的座墊上,沒什麼好怕的唱著好聽的曲 調,想像以此斷除我執,可能比較難以體會 這個法粗獷的本貌吧。

其實,如果穿越密續修法的外衣,會發覺 「施身法」骨子裡其實是空性禪修。 不管哪一位上師講的釋論,都會說它是 「二轉法輪」的般若教法,因為歷史上確有 其人的女祖師瑪姬拉尊,就是在念誦二轉法 輪的《大般若經》,傳說念到「色非紅非 白、非方非圓,色無自性」時開悟。開悟的 女聖者來修施身法,自然證量非凡,因此今 天流傳的施身法唐卡,主尊都是瑪姬拉尊。

不過,施身法不是瑪姬拉尊創立的,但她 發揚光大,並讓這個法從藏地回傳入印度, 這可是罕見成就,藏傳從來都視印度為佛法 的母國,也一向認為「論證量,還是印度祖 師高」;又稱「斷境大手印」的施身法,讓 瑪姬拉尊修到傳回佛法母國,對藏人是件光 榮的事。

本名「斷法」的施身法,傳自瑪姬拉尊的 老師,有「雪域達摩」之稱的印度成就者帕 當巴桑傑,也是著名的八大實修傳承的息解 派祖師。但自瑪姬拉尊之後,由於這個法和 女眾的緣份特別深,也容易有成就,所以施

52

身法母續(女性傳承)因此特別昌盛,女眾

寺院也多主修施身法。法王在印度主法修持 施身法,主要修持的,也以出家女眾為主。

今天施身法已是四大教派都在修的法,噶

舉三年關房中,每位行者每日必修以累積資

糧,竹清仁波切寺院也是隔日修施身法(另 一日修度母),不是逢年過節才修。

從第三世噶瑪巴以來,

噶舉一直在修施身法

施身法是藏傳修法中知名度相當高的一 個,原因之一,竟然是因為它「太好聽」, 連宗薩仁波切都說:「大家都愛施身法,因

為它太好聽了」,還有別的上師則從反面提 醒「別因為曲調而修施身法」,說的還是它 太好聽了,容易讓初學者迷失重點。

施身法的唱頌,有一種深入人心的力量, 很容易讓人一聽有感,尼泊爾有位知名的尼 師歌唱家確映卓瑪,就是因為19歲時,在

那吉寺修施身法,被西方音樂人聽到,錄製 唱片發行,竟然傳到世界,專輯名就叫「斷 法」(Chö)。

我曾聽一位康巴人說:「我們康巴人沒有 不喜歡施身法的!」可能是這個法直接了當 的氣味,很對康巴人馬上民族的痛快個性。

出身東藏康區的法王噶瑪巴就曾說:「我 從小就特別喜歡施身法」,曾在印度帶領過 七日的施身法閉關,也曾連續數年在聖地菩 提迦耶主法修持施身法,因為噶瑪巴可是施 身法直接的傳承持有者,第三世噶瑪巴讓炯 多傑所著《寶鬘》(藏音:Ringchen Chenwa, 英譯:Chö : A String of Jewels),是施身法第一

部釋論,也是至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各大 教派的施身法儀軌,都會引用其中段落,至 今仍修持不輟。

和法王同樣是康巴人的竹清仁波切,也愛 施身法,而且一開始就因緣甚深。當仁波切 去拜訪他的第一位上師,終身住山修行的喇

53
▲法王 噶瑪巴是當代施身法主要傳承持有者之一,曾在印度帶領七天施身法閉關。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是施身法成就者,早年在楚布 寺後山天葬台修施身法,人稱「墳場喇嘛」。

嘛索巴沓青,喇嘛正在山洞裡講說施身法, 正說到祖師瑪姬拉尊祈請文「三眼凝視虛空 中」這一句,看到仁波切,覺得緣起很好, 在經過多日口耳相傳的經驗教授之後,就交 代他一如傳統「到恐怖之地」,也就是墳 場,修施身法。

竹清仁波切輾轉在藏地各地墳場修持施身 法,終於來到三大屍陀林之一的楚布寺後山 天葬場,住山洞,以裹屍布為帳,以綁屍帶 束腰,在天葬台的大石板上做糝粑待客。對 那「天葬台上的糝粑」,當年依止仁波切的 第一批藏地尼眾,回憶說:「因為藏傳習 俗,上師給的東西要馬上吃光,緣起才好, 但那個不知沾了什麼東西的糝粑,一吃下

肚,有人就去吐了!」

仁波切當然不是要故意整人,而是那時仁 波切已修到染淨無別,安住在平等性中,糝 粑在哪裡做的對他是平等一味的。

這可是源自祖師瑪姬拉尊的傳統,她開悟 後,和麻瘋病人及乞丐同住,在平等一味

中乞食、修瘋行,在空性中,身體只是一場 夢,確信這一點,施身法才迸發如此大的利 他能量,後世要累積資糧、要淨除罪障、要 超渡,它一直是最佳選擇之一。

施身法,密不密?

也許有人會問:施身法,可以這樣公開談 嗎? 它不是密法嗎?

關於「施身法」密不密,真是人人一把號、 各吹各的調。以有噶舉「密續灌頂之王」之 稱的天噶仁波切所著的「施身法」釋論:《斷 法:眾喜之園與施身法儀軌釋論》,英文版 " Chö : The Garden of All Joy & Generosity of the Body " 在西方都公開出版二十多年了,顯然連密咒 之王都沒把它當密法看。

當世施身法主要傳承持有者之一:法王 噶瑪巴,之前在聖地菩提迦耶,也連續幾年 舉行施身法會,不管要在一旁隨喜,或是會 藏文的人要一起念誦,都是允許的。

在藏族社會中,常見遊方朝聖的行者,在

街頭修施身法,不管出家或在家行者,經過 的人通常都會作供養。這可不是華人認為的 「把佛法當生意」或「當街販賣大法」,而 是藏族社會隨喜修持、贊助修行人的傳統, 我幾乎可以想像竹清仁波切早年奉師命、遊 方各大屍陀林時,應該也曾在不知名的街

54

頭,修過施身法,接受過當地人護持的善 意。這些護持者,如果知道他們善心護持的 街頭行者,其實是施身法成就者,應該覺得

自己十分幸運吧。

不過,說施身法不秘密,好像也要看狀 況。

有一次一群弟子面見竹清仁波切,請問施 身法修持問題,可能因同行有初學者,仁波

切竟然說:「哦,你說的是左手拿鈴、右手

拿鼓那個法嗎?」一副不知道施身法是什麼 的樣子。大家面面相覷,知道識相就別再問

領了師命去修法,菜鳥也添三分膽

因為施身法是竹清仁波切的成就法,我早

年對這個法,很有點堅持,連去菩提迦耶當

祈願法會義工,都在泡麵、罐頭等里里扣扣 的行李中,塞進施身法的鈴、鼓和剛鈴。法

會前後,會想辦法找一兩晚到正覺大塔旁修 法。

大塔旁一直都有人在修施身法,有出家、 有在家,但幾乎都是藏人;像我這種華人菜 鳥,也找個人少的角落叮叮咚咚修起來,真 是「勇氣可嘉」,想起來有點不好意思。

在施身法上,我算得上傻氣過人。我不只 在正覺大塔修,也在尼泊爾三大佛塔,和古 老的火葬場巴須巴帝修過。

因為祈願法會結束,我習慣從印度轉往尼 泊爾,探望仁波切,當成旅程的圓滿終點。

在尼泊爾時,每天早上見到仁波切,接著 整天時間都覺得是多出來的,做什麼都好。

幼稚有個好處,就是「覺得是好事,所以也 不怕」,我有時竟然是跑到聖地去修法,包

括寶大滿願大佛塔、司瓦揚布自生佛塔、 「佛陀捨身餵虎地」南無布達佛塔,和著名 的火葬場巴須巴帝,在報告過仁波切之後, 領了師命,菜鳥也添三分膽,就去這些聖地 修施身法,修完覺得好滿足,但有沒有利益 到誰就不知道了。

但有時也有尷尬狀況發生,就是遇到熟 人,修到一半也不能停下來,只好硬著頭皮 繼續搖鈴打鼓唱下去,在南無布達佛塔那次 就是這樣,尷尬得很難忘。

難忘的還有在巴須巴帝,那早年仁波切帶 我們去觀修「死亡無常」的火葬場,一具具 屍首,就在河對岸燃起一堆堆火焰,空氣中 伴隨著塗屍膏油燃燒的氣味,論恐怖,這真 領略到一點味道,但很奇妙的是,悲心也跟 著恐懼一起相伴不離。

如果您也想聞思修「施身法」……

話說回來,如果您對施身法有興趣,想開 始聞思,乃至實修,您可以請眾生文化出版 的天噶仁波切著作《斷法》,裡面除了仁 波切的施身法釋論,也附了第一世蔣貢康楚 仁波切羅卓泰耶所編著的「施身法日修簡 軌」。

這本在西方已經出了二十多年的書,任何 人聞思乃至念誦是沒問題的;但如果您要實 修,最好先取得口傳或灌頂,能直接在具德 上師那裡得到教授,是最好的,傳統上密續 修法建議「灌頂、口傳、教授」都具足是最 圓滿的,至少也要得到上師「開許」(就是 口頭或書面答應)修持,有加持有信心嘛, 相信更能幫助初學者如我們,在修持中生起 覺受,乃至自利利他的力量。

55
下去了。

與佛法過日子,

真正的修持才開始

左腳「佛~」、右腳「陀~」, 行禪開始

當由僧、俗二眾組成的行禪隊伍在 林邊就位,正是晨霧氤氳之時,陽光 投進山谷也帶來了風──在耳邊,在 袖裡,在呼吸之間,乍暖還寒地,令 身體的覺知一點一點醒轉過來。深吸 一口清冽的空氣,邁出左腳,「佛〜 〜」;呼出胸中的渾濁氣息,邁出右 腳,「陀〜〜」,行禪開始了。

心中隨著腳步的邁進而用巴利文音 韻默念著「佛陀」,同時保持覺知, 感受著身體的移動與變化;心,卻單 純得有如遠古的初民──並沒有一個 所要前往的去處,帶著愉悅念住的眼 前每一步,就是目的地;並沒有一個 要捨棄的地方,帶著洞徹邁進的腳下 每一步,都在抖落塵勞。

很久沒有這樣真切地站立在大地之 上了!

▲寺院的人工建築物不多,大範圍地保留了森林的原貌,可以體 驗泰國僧人傳統的林居生活。

父親說我是在剛滿一歲的時候,開 始走路的。如此匆匆走了34年,軀殼 沒入塵世,魂魄遠離土地,還自以為 志向高遠,其實不過是用重重妄念將 自己騙住,好為了些鏡花水月,甘心 情願,拋擲華年。如今在鄉野林間,

修行在 涯 56

赤足而立,徐緩而行,像一粒塵沙返回大地,才知曉曾經

是多麼的漂泊!

行禪練習的是覺知力,覺知當下真實的境況:並不全然 完美,亦非過分糟糕的這個當下。發現,並接納你的發 現,繼而了知所謂「當下」,也是一個相續變化的過程, 如同交疊行進的腳步,因此不為「當下」所困,而能即入 即出,不粘不滯。當你可以像佛陀一樣,不帶憂懼,帶著 喜樂與輕安、正念與覺知,一心走路,大地也會為你開出 蓮花來。

大約一個小時的行禪,自木橋頭開始,至山谷口折返, 自昏沉散亂開始,回歸清明鮮活。

出入息禪修,終於體會到放鬆

隨即,便是接下來的一個小時的坐禪,就在木橋的另一 頭,小瀑布邊的禪棚裡。

導師用簡單的英文給予引導。在此地,人們主要修習出

入息禪修,方法很簡單:吸氣時心中默念「佛」,呼氣時 心中默念「陀」,與此同時,在鼻端尋找一處觸受最明顯 的點,專注於此,體會氣息出入於鼻腔的暖熱變化。如此

▲從上山到下山,有大約一個小時的行禪 時間,此為一個法座。

57

而已。

乍聽起來,禪修的方法一點也不

複雜、神秘,只要能呼吸,就能禪修 嘛!

可是剛開始坐禪的時候,身心卻各

種刁難,酸麻脹痛、雜念紛呈。曾經

幻想在山中林間、花叢瀑下禪坐,如

今怎麼只覺得蚊蠅惱人,瀑流喧嘩?

但只要禪修結束,再回看周遭,又清 雅閑寂、花紅柳綠了起來。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另一位西藏的禪

修老師說過的一個比喻:在西藏,人

們喜歡把牛糞當作燃料,為了將牛糞 曬乾,會把餅狀的牛糞貼在土牆上。

而禪修就好像是要把牆上的糞跡洗乾

淨。本來乾了的牛糞,不會有味道,

當你要去清洗它,則先要弄濕、洗

刷,這個時候反而會臭氣熏天。但只

要你繼續清洗,直到完全淨化,臭氣 總會徹底的消失。

這一次,我終於真實地體會到了老 師的話,禪修就如同於此:當心稍微 安靜,會覺知到平日裡無法察覺的紛 雜念頭,彷彿看見深海之下洶湧的巨 浪,你甚至會覺得自己比不禪修的時 候還要更為散亂。其實,這是一種進 步,是從「看不見散亂」,到「看得 見散亂」的進步,是從不清淨到清淨 的轉化。只要能堅持下去,散亂總會 消失。

如此勉勵著自己,堅持了一個多星 期,身體才慢慢的趨於安適,心才漸 漸趨於安忍。又過了一個多星期,終 於開始體會到「放鬆」二字。那種放 鬆在身體的內部發生,彷彿一層一層 的軀殼被軟化,像是蓮花的千瓣,一 層一層柔軟、張開、伸展,任和風穿 梭其間。多年持續性的背痛在不知不 覺間完全消失,真的很久沒有過這種 「痛不在」的感覺了,竟空落落地不

58

適應起來。

我太過強大時,便只能孤獨存在

是啊,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賴痛 苦而不自知的,各種細微或深重的痛

苦,讓我們一再地肯定:「我存在」。

可當「我」強烈地存在著時,我們卻 從大千中缺席了,我們無法與山林同 在,無法於星月同在,無法與風露同 在,無法與時間與天地與身心同在。

當「我」太過強大時,我便只能孤獨 地存在,而這「存在」本身,也不過 是一種虛妄的「存在感」罷了。

又過了兩周,身心才適應了存在 感的式微,自我的消解帶來了自由與 調柔;思考的休頓,使得感受開始甦 醒。一直以來,出於自我保護而產生 的隔離機制也開始鬆懈,深層次的意

識與內外發生的一切境況,才真正的 得以交互與融通。

此時才開始明瞭:「隨緣」並不是

「隨便」,是因「無我」而得以與一 切萬有開始互動──無有偏執,應機 而動。想來只是明白一個「隨緣」而 已,更遑論真能做到,卻要經過如此 一番的堅持與努力。

修行,從來非是吃茶賞花、燃香撫 琴此等風雅之事吶!

修行是從最真切、單純的生命體驗 出發,從當下的一呼一吸、一步一履 出發,去熟習,去試煉,最後和光同 塵。

內觀禪修雖直簡,卻也枯燥,沒有 靈異體驗,也不可談玄論妙,可正是 這極簡之處,便有收攝身心之用,加 上日子有功,歲月無欺,相信寂定與 篤實會在內觀之中油然而生,而我執 與妄想將在靜慮之中坐忘。

工作禪,檢驗禪修最好時刻

在Wat Tam Wua,行禪與坐禪結

合,大約兩個多小時,此為一組的共

下午坐禪結束後,有一個小時的「工作禪」,主要是從事灑掃庭院,整理自己的寮房,清洗衣物等。偶爾地,廚房 裡的柴火用完了,僧眾會帶領大家上山砍柴、運木,仿佛回到了千年之前的光景,依山而居,自給自足。

修練習,上午、下午各一組。中間有

充足的午餐與午休時間。下午的坐禪 結束後,有一個小時的「工作禪」。

主要是從事灑掃庭院,整理自己的寮

房,清洗衣物等。偶爾地,廚房裡的 柴火用完了,僧眾會帶領大家上山砍

柴、運木,仿佛回到了千年之前的光

景,依山而居,自給自足。

修持工作禪的用意,是為了幫助大 家在日常的行住坐臥、舉手投足之中

練習保持專注與覺知。倘若禪修不能

運用在禪堂之外的日常生活裡,禪修

便只是一個形式,其功用有限,難以

為繼。所以工作禪,就成為了檢驗禪

修效果的最好時刻了。簡單、重複、 辛勞的工作,也因此變得意義非凡。

感謝這些穿越我生命的旅人

工作禪之後,便是自由活動時間。

因為在Wat Tam Wua,並不要求止

語,人們通常會在這個時刻,泡上一 杯茶或咖啡,在湖邊草地上,或者溪 旁的涼棚裡坐下,彼此交流一下心 要體會,或者旅行經歷。一個月的時 間裡,我結識了來自英國、法國、巴 西、墨西哥、羅馬尼亞、俄羅斯、韓 國、日本、波多黎各乃至一些我從沒 聽過名字的國家的人們,他們有的已 經久居此地,有的是慕名而來,有的 只是好奇路過,在或長或短的時間 裡,我們結下了或深或淺的緣。感 謝這些穿越過我生命的旅人,他們的 出現總是在提醒我:人生還有著諸多 的可能性,每一個他人,都正在活出 你也具備的部分潛能,每一種生命模 式,都在展示著,其他可能的你。

因為寺廟秉持過午不食的傳統,所 以在自由活動過後,便是一日裡的最

60

後一次共修。

晚間的共修在室內進行,先是大 約一個小時的巴利文念誦。巴利語, 是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一帶的大眾語。

是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方的佛

教聖典及其注疏等所用的語言。雖然

我對巴利文完全不懂,但是寺廟為外

國人準備了羅馬拼音標準本,還附帶

英文翻譯,所以可以一點一點地學起

來,也算是一項額外的收穫。

念誦過後,禪堂的所有燈都將熄 滅,眾人在一片漆黑中靜坐一小時。

在深沉的夜幕下,細碎的聲響,也變 得特別顯著,細微的念頭,顯得尤為 粗重,然而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容許

與接納,如同月光溫柔地擁抱山谷, 沒有什麼需要特地關照,也沒有什麼 須要專門去排拒。

而這份接納,又何嘗不是因為在禪 修之中經歷過種種失望、沮喪、懷疑 與放棄,又漸漸適應、明瞭、諳熟與

篤定,所以對困境與困境之後的豁朗 都有所意料。一個小時的禪坐之中, 會有從不適到安適的過程;一個月的 閉關之中,也會有從躁動到靜定的過 程;一段人生之中,同樣,也會有從 困頓到清明的過程。學習安坐,其實

是最不冒險的試煉,若在一個小時之

中能嘗到安忍與堅持帶來的收穫,經 過反復體驗,記取每一次小小的成功

與超越,也許就能夠在那些前程未卜 的處境之中,也敢於相信:所歷一切 都只是個過程,經得起一次次委地成

塵,才配擁有飛揚的自由。

在泰北山區的星空下,無名山谷的 禪堂裡,漆黑的深處中仿佛有火光閃 爍,那是小小的勇氣之光。「保持你 內心的光,因為不知道誰會因此走出 黑暗」──一位聖者曾經這樣說。

(系列下〔圓滿〕)

61

化育活動報導.覺泰法師/ 經典研讀班

十個視角看世界,美麗新視野

「十如是」是諸法實相存在的十要件,時時練習,遇事便能隨遇而安、隨順而行。

時間:2019年02/16~04/13(每周六)

地點:化育道場

再過來是讚頌三世諸佛權機時說,無論建寺、 起塔、造像、燒香、香花供養、歌頌佛陀或是合 掌低頭等,這些我們平常做的行持,就是所謂的 小善成佛部分。當這些善法一點點累積起來,都 是成佛資糧。

三因佛性,開顯佛性

佛陀所講的小善成佛這部分,就是天臺宗所謂的 「三因佛性」:正因佛性、緣因佛性、了因佛性。

成佛要透過三種因緣成就,開顯出我們的佛 性。

所謂的「三因」,指的是眾生本來就具有的 「正因佛性」,但可不可以成佛,還要經過努 力,這個努力的部分,就是所謂的「緣因佛性」 與「了因佛性」。

正因佛性:每一個眾生都有成佛的本性。

緣因佛性:緣因佛性的「緣」,就是助緣。你 要把佛性的正因顯現出來,需要有一些助緣,這 個助緣是什麼呢?就是你所做的善事,譬如建寺 起塔、香花供養等點滴的修行,都是屬於「緣因 佛性」。

了因佛性: 了因佛性的「了」,就是清楚明

瞭。聽到佛陀教法,依循教法修行,就會助顯佛 性明白顯現,即「了因佛性」。有了成佛的種子 「正因」,有了教法修行的力量「了因」,再加

上所做的善根福德「緣因」,然後就能夠將「佛

性」呈現出來,如此才有所謂的成佛這件事情。

「三因若顯即成三德妙果」,意思是正因佛性 人人都有,但是「了因佛性」跟「緣因佛性」是 看個人的努力跟修持。如果有緣因佛性、了因佛 性的幫助,「正因佛性」就能夠成就、能夠成 佛。

輾轉得聞,也可以成佛

《法華經》闡釋的一乘妙理,無論是直接或者 是輾轉得聞,都一定可以成佛。條件及原因就 是:你聽了並瞭解在修持上要如何來做,也真正 實修了。

輾轉聽聞的意思是什麼呢?雖然沒有因緣真的 聽講《法華經》,但是如果有因緣聽到他人轉達 其精神,也信受奉行,那自然也有這樣的因緣。

這個部分就是《法華經》〈方便品〉呈現的重點。

〈方便品〉為什麼對一乘教法那麼重要呢?因 為〈方便品〉非常集中地去闡明法華作為一乘教 法的殊勝性,也讓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方便 教在《法華經》做了統整。

以前聲聞、緣覺跟菩薩的修行方式不太一樣, 所以聲聞人會覺得成佛沒有他的份。但在《法華 經》會上,佛陀說這些修持都可以當做資糧,所 以聲聞人覺得自己沒有白費功夫,只要在基礎上 面繼續往前走就夠了,所以三乘到這裡歸成一 乘。也就是說,雖然大家走的路不同,不管從哪 裡來,但最後都是走上同一條路。

〈方便品〉之後的三車喻、窮子喻、化城喻等 種種譬喻,主旨也是來補充〈方便品〉的一乘教

62

宋代佛陀造像 傾向世俗化,平易 近人,塑像既不失 莊重,又富人世情 感。此幅為宋代緙 絲佛像藝術作品。

(圖片來源:故宮 Open Data專區)

法。譬如八歲龍女成佛,龍女既是個小孩又是女 人,成佛的條件很差,但卻又快速成佛,這個部

分就給大家非常大的信心,也是《法華經》非常 珍貴的地方。

打破成佛界限,一切眾生平等

《法華經》裡的授記成佛,要打破很多的界 限,呈現一切眾生是平等的。譬如聲聞成佛,打

破聲聞人跟菩薩之間的差別;〈提婆達多授記

品〉說的是惡人成佛,提婆達多是專門陷害佛陀 的壞人,但他也可以成佛,這打破「只有好人可 以成佛」的概念;除此之外,耶輸陀羅跟摩訶波 闍波提也得到佛陀的授記,這裡打破的是女人不 可以成佛隔閡,再加上龍女八歲成佛,打破只有

大人可以成佛、小孩不能成佛的概念,以及畜生 道跟人道的區隔。

聲聞成佛,佛陀分三段講法

聲聞成佛,佛陀是分成三段來講的,也就是所 謂的上等根器、中等根器跟下等根器。授記的時 候,也分成三種不同聲聞弟子授記。

這裡分成兩段來說:第一、佛對聲聞的三回說 法;二、三根弟子俱盟授記。

授記的部分,大家必須要明白,佛陀講成佛之 道,其實是要凸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眾 生都是平等的」。

《法華經》裡成佛部分,打破了很多的界限, 把很多相對性的概念都破除了。此處所謂的平 等,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個部分來講: (一)、因地上佛性的平等;(二)、果地上 成佛的平等。

佛陀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就是說一切的眾生

63
法訊

無論過去形因如何,佛性是永遠不會失去的,這 才叫做平等。換句話講,一切的眾生不管現在流 落到哪一道,成為哪一道的眾生,也不管這個眾 生現在的因地上有什麼樣的條件,都不管,佛性 都不會失去。

這件事不要聽聽就過去了,大家要去想,面對 不學佛、甚至十惡不赦的壞人來說,你會不會覺 得他可能成佛?會不會視他為佛?

通常是不可能的,對不對?

再往下想:如果面對的是一條狗、一隻蚊子、 蟑螂畜生昆蟲,會不會認為牠是佛、牠可以成 佛?通常不會,是吧?但是以佛陀的教法,這些 眾生都可以成佛。

不論在什麼狀態下,眾生佛性永在!

不管牠在因地上是怎樣的狀態,佛性都不失, 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是一般人很難有這樣的想 法。這也就是為什麼龍女要示現成佛,表達的意 思就是畜生也可能成佛,蚊子、蒼蠅、螞蟻都可 能成佛。這也就是為什麼不要輕易殺害這些眾 生,因為眾生未來是佛啊!如果你真的視眾生都 是佛,那你對眾生的態度是會完全不一樣的。

很多人雖然學佛很久,也覺得打死一隻蒼蠅、 螞蟻有什麼關係,那是因為沒有建立眾生都有佛 性的這個概念,忽略眾生都有佛性這一點。

在《法華經》裡,佛陀告訴我們,不管眾生現 在是什麼狀態,佛性是永遠不失去的,這一個點 很重要。

再過來就是,不管經過多少時空,最後這些眾 生一定都能夠成佛的。因為成佛之後,法身、般 若平等無二,這一個超越對待平等的實相,就是 《法華經》一佛乘的思想,這個是從因地上來 講;果地上也是這樣。成佛之後,所有的佛都是 一樣的,因為他們最後到達了同一個境界,那個 境界統統是平等、統統是一樣的。我們常常講 「佛佛道同」,就是這個樣子。

那佛陀成佛後,境界如何?是怎麼樣的平等?

▲佛陀在宿世因緣周裡,事實上就在告訴弟子,你們很早 很早以前就種下了學佛的因緣。

這個我們比較難體會,對我們眾生來講,比較重 要的還是因地上的佛性平等。

這次透過《法華經》,我們建立起這樣一個觀 念,下次要打蚊子、螞蟻的時候,就要想起: 「對啊,牠也是一個眾生,也有佛性、將來也要 成佛,如果打死牠,是不是等於殺掉如佛般的眾 生。」如果你這麼想,那就下不了手了。這就是 《法華經》修行上一個重要的點,如此,在日常 生活中對每個境、每個眾生的心態,就會比較容 易柔軟,也比較不容易做壞事。

修行的方向對了,努力不會白費

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 者,佛陀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是很慎重的。《法 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授學無學人授記 品〉中,佛為上、中,下三種不同根性的聲聞人

64

授記。

佛陀不是隨便就給弟子一個承諾:「你可以成 佛」,必須要看弟子的「修道因緣」來決定到底 可以得到一個什麼樣的授記。譬如授記舍利弗成 佛,是很久以後的事,佛陀講的這些事情我們看 不到,但是佛陀可以看到,他在授記時所講的時 間數字以及國土狀態,對我們來講,雖然是不可 思議的,但是佛陀講出來的東西是不會錯的,這 些在未來都真的是可以成就的,各位要有這樣的 一個觀念。

為什麼舍利弗這些大阿羅漢先得到授記?最主 要的原因就是:這些阿羅漢們已經走到了三百由 旬的化城。

〈化城喻品〉裡,我們看到阿羅漢們已經走到

了三百由旬的化城裡休息,佛陀告訴他們:「化 城是化現的,真正成佛的目標只剩二百由旬要 走,所以你們成佛是指日可待,加油啊!」

所以我們不要看輕南傳的阿羅漢,真的修成阿 羅漢的時候,表示他們已經走到三百由旬的化 城。

有些自認為是行菩薩道的大乘行者,常常說人 家是小乘。但是雖然你是大乘,開的是一輛大 車,但是大車可能才剛剛從汽車廠出廠,才開始

發動而已,連走都還沒開始走,但人家那輛小 車,已經跑到三百里外的化城,在那裡休息了。

所以我們常常講:修行的路上,有的人是慢慢 走、快快到。就像龜兔賽跑,兔子以為自己跑得 快,但事實上是烏龜先到。

佛陀講,如果我們有因緣聽聞《法華經》,也 信受《法華經》,那麼我們也得到佛陀的授記, 但佛陀並有沒有確切告訴我們,多少劫以後,可 以在哪成佛,但這番話表示我們確實是走在佛道 上了。

法華三周,開權顯實

佛陀講《法華經》,有所謂的三周說法,主要 的就是要把《法華經》裡的中道實相思想突顯出

來,然後要會三歸一,成為一乘妙法。天臺宗認 為三周說法是《法華經》的跡門,主要的目的是 要開權顯實。

三周說法主要是針對上、中、下三種根基的 聲聞眾生,佛陀要讓他們知道一佛乘的實相教 理,瞭解他們也可以成佛。第一周講的是「法說 周」,主要經文是〈方便品〉;第二周講的是 「譬喻周」,主要經文是〈譬喻品〉;第三周講 「宿世因緣周」,主要經文是〈化城喻品〉。

法說周,只有舍利弗聽懂

佛陀一開始講的是「法說周」,這個部分只有 舍利弗聽懂了,舍利佛畢竟是僧團弟子中智慧第 一。講義只摘錄了卷一〈方便品〉中的一段經 文: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 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 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 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 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 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 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這句話的意思是,十方世界所有佛出世的時 候,只為一件事情,就是教眾生怎麼成佛。

佛給眾生看自己已經成佛,所以要來教大家怎 麼悟入佛的知見,讓大家跟佛一樣成佛。這就是 佛陀出現在任何一個世界的理由。換句話講,佛 陀示現於世上只有這麼一個目的:就是教大家成 佛。這件事情誰聽懂了?只有舍利弗聽懂了,其 他人沒有聽懂,所以佛陀就為舍利弗授記。

簡單的說,「法說周」的重點就只有一句話 「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主要目的是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換句話說,佛陀就是要來教我們成佛的。這就 是法說周裡的重要的內容。除了這一個目標之 外,還要瞭解一件事情: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 相。佛陀要教給大家的是諸法的實相,只有佛跟

65
法訊

佛才能夠知道,眾生不容易知道。所以佛陀必須 要將一乘法拆成三乘來教,必須要用一些權巧方 便的方法,先把大家的基礎打好,我們才可能真 正悟入佛知見。

因為需要有一些前奏跟基本功,所以佛陀一開 始並不是講成佛之道,這是大家需要理解的。

諸法實相「十如是」

佛陀在講〈方便品〉的時候,提到諸法實相的 存在,可以透過十種面向來理解:相、性、體、 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如 是」。在經典裡面,佛陀只是很簡單的提過,其 實「十如是」很深,並不太容易理解,所以佛陀 說十如是「為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天臺宗的智者大師以及他的師父慧思大師,甚 至把「十如是」用「如是十」、「是如十」,三 種不同的解讀方式來解釋,試圖教大家去理解諸

法實相。因為我們現在不是在講天臺宗的理論, 所以不詳述,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詢相關的資 料。

關於「諸法實相」這個部分,再補充說明。

一般眾生不容易看得到諸法實相,要瞭解諸法 實相很難,於是佛陀試圖教大家理解諸法實相, 至少要去考慮十個因素:相、性、體、力、作、 因、緣、果、報、本末究盡等。

「十如是」中的「如」,為「不異」沒有差別 的意思;「是」,為「無非」肯定正確的意思; 「如是」即現實原本的情況狀態。

如是「相」:外顯的形相。

如是「性」:內具的性質、性格。

如是「體」:具有的本體。

如是「力」:產生的力量效能。

如是「作」:發揮出來的作用。

如是「因」:產生的主因。

如是「緣」:助緣。

如是「果」:因緣和合催生的果。

如是「報」:果之後的報。

如是「本末究竟等」:從「如是相」到「如是 報」都是平等,所有一切法都是平等的。

十個切換視角的練習

要了解十如是,不太容易。拿手上的杯子做例 子。

首見我們要去瞭解手上杯子的實相,必須從十 個角度「如是」的現實無誤的觀察到手上杯子原 本的情況狀態,「如是相」是正確無誤的觀察到 手上杯子的樣子;「如是性」是正確無誤的觀察 到手上杯子的性質;「體」是它的形狀;「力」 是它產生的效用,「作」可以拿來做什麼用,接 著去探討它的成為杯子的、因、緣、果、報、以 及從初到後本末究盡所顯現的因緣法則的平等

性。

如果我們平常沒有做這樣的一個訓練,其實真 的是不容易看得到的。如果你懂得「十如是」的 運轉,有這樣的訓練,每一件事情都可以透過十 個角度去思考,就比較可以看到它的實相。

我們常常說學佛很多年,好像學過很多東西, 但有時候又不是真正的懂。譬如我們說所有的 東西都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或者是六大元素 (地、水、火、風、空、性)組合而成,這觀念 大家都懂,但是你看到每一個法的時候,又說不 出來它的地水火風在哪裡。

所以我們平常應該常這樣練習。

以自身來講,常常問自己:「我的地在哪裡? 我的水在哪裡?我的火在哪裡?我的風又在哪 裡?」確實都理解了嘛?

如果有了這樣的一個概念,明白自身的地水火 風在哪裡,那你也可以隨便拿一個東西,比如這 個杯子一定也是地水火風組合成的,那它的地在 哪裡?水在哪裡?火在哪裡?風在哪裡?你看得 到嗎?

平常講東西是地水火風組合而成,大家都贊 成,但是,真的要你把它拆解,你又拆解不到。 佛法的道理,有時候你以為你懂了,但你又講不

66

出來,這就是因為我們的智慧還沒有到那裡,所 以看不到諸法實相。就如同這個杯子,它應該就 有上述的諸法實相,它的諸法實相裡面應該包含 地、水、火、風,但它的地、水、火,風在哪

裡?實際上你看不到。

「十如是」就是法說周裡佛陀講的重點,諸法 實相太深太難,眾生根基未到,佛只能隨順眾生 將一佛乘開展成三乘來教,這一層用心只有舍利 弗理解。

譬喻周,四大弟子也懂了

卷二〈譬喻品三〉: 「舍利弗!若有眾生,內

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 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

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 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 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若

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

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 所畏,湣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

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 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

法說周因為只有舍利弗一個人理解,所以佛陀 後來又講了三車火宅喻,四大弟子:摩訶迦葉、 摩訶迦旃延、摩訶目犍連跟須菩提終於聽懂,他

們非常高興,於是用窮子喻告訴佛陀他們的心 得。

這個三車火宅喻讓中根器的弟子聽懂了,原來 這三車全部都是權法,最後佛陀給的是大白牛 車,這個大白牛車就是佛陀真正要教的成佛之 道,也就是一乘教法。

宿世因緣周,為小根機者說

卷三〈化城喻品〉: 「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說是 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 於諸漏心得解脫,皆得深妙禪定,三明、六通, 具八解脫。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千萬億恒 河沙那由他等眾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 漏心得解脫。從是已後,諸聲聞眾無量無邊不可 稱數。」

譬喻周講完了之後, 與會的很多的弟子還是 沒聽懂,所以佛陀又繼續講了宿世因緣周,主要 是講給下根器的聲聞人聽。

宿世因緣周出自〈化城喻品〉,事實上這一品 的故事,是在講大通智勝佛的時代。大通智勝佛 成佛之後,因為成佛的光芒蓋過了所有梵天王宮 殿的光芒,十方世界的梵天王心裡想:「是不是 有佛成佛了?所以有這麼殊勝的光明。」十方世 界的梵天王統統逐光來到大通智勝佛這裡,很開 心地要去請佛說法。就像釋迦摩尼佛當時成佛的

法訊

時候,本來不說法要入涅槃,因為梵天王請佛說 法,所以佛陀才留下來說法。

在佛經裡,梵天王請法有更深一層的意思。在 印度的宗教裡,梵天是古印度的祈禱神,如果梵 天王還要請佛說法,那我們這些凡人是不是更信 任佛陀。

這一段經文在〈化城喻品〉當中是很長的一 段。我很喜歡讀這一段經文,為什麼呢?讀這一 段經文可以知道,十方的梵天王來到佛陀的面 前,都會讚歎佛陀,會講一些偈語,我們平常迴 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 佛道」,就是〈化城喻品〉裡梵天王們講出來的 偈言。

各位來到這裡或在家拜佛的時候,祈禱、禮拜

時,會不會說些什麼?

事實上,拜佛的時候是需要禮讚的。如果會 拜,每一拜累積的功德,是不一樣的。譬如禮佛

三拜,你讚頌的是十方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 那麼禮拜的功德,自然跟禮拜眼前一尊佛的功德 不一樣。所以我很喜歡讀誦〈化城喻品〉,這些

梵天王們的偈語說的很好,我們可以學起,把這 些偈語拿來讚佛、迴向,心量就會不斷地擴大。

說回大通智勝佛。十方的梵天王請法,大通智 勝佛就為天人大眾說法,這個時候有六百萬億那 由他的眾生,在這一剎那間都得到了解脫。第 二、第三,第四時說法的時候,無量無邊不可數 的眾生也得解脫。所以佛陀是在宿世因緣周裡, 事實上就在告訴弟子,你們很早很早以前就種下 了學佛的因緣,在大通智勝佛的時候就已經結下 聽聞《法華經》的因緣了。佛這麼一講法,無數 無邊的阿羅漢成就。

宿世因緣周的經文很多,後面還有釋迦牟尼佛 解說:大通智勝佛末成佛前有十六個兒子,十六 子聽說父親已證得正等正覺,也前來請法,通智 勝佛聲說了《法華經》以後,就又入定,這十六

個王子就開始弘揚《法華經》。

十六個王子當中的一個王子,就是釋迦牟尼佛

的前世。所以釋迦摩尼佛說,他從大通智勝佛的 時候,就開始弘揚《法華經》了,很多他的弟子 是從那個時候就應該聽過《法華經》了。

像我這般下根器的人,這個時候還有因緣聽到 《法華經》,也許是因為很久以前就已經結下聽 聞《法華經》的因緣了,只是我根器差,在這麼 長的修行時間中進展不多,現在還是這個樣子而 已。但是,我比起那些現在還沒有因緣進佛門的 眾生,又好了一點點。

事實上,佛陀為了告訴我們,我們宿世已經跟 《法華經》結了因緣,才有所謂的宿世因緣周的 這個部分。

三周說法從〈方便品〉一直進入到〈譬喻 品〉、〈化城喻品〉,分別為上等、中等、下等 根器眾生說法。〈方便品〉之後,佛為舍利弗授 記。〈譬喻品〉講完了之後,佛陀就給五大弟子 授記,然後繼續為下根器的眾生說法,宿世因緣 周部分,就是給下根器的眾生授記。

種的福德多少,就得多少福德

如果我們仔細地去看佛陀授記的內容,你會發 現,每一個阿羅漢授記,佛陀都告訴他:你要經 過多少劫,要禮敬供養多少佛之後才可能成佛。 換句話講,我們每一個人要成佛之前,都要累積 我們的福德因緣,你種的福德因緣多深,這個福 德因緣後來都回到自己身上。

所以,在佛門裡,如果你很深地去理解布施這 件事,你才會很願意很真誠的做布施,如果是 「不做不好意思」的心態做布施,這樣子比較不 容易走得長遠。

菩薩道的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 進、禪定、般若),其中最容易做的是布施度, 菩薩的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也 是布施開始。如果你懂得布施,你會知道,你所 布施的點點滴滴,最後都是回到自己身上來。沒 有一些東西不是種在自己的心上,這些福德資糧 誰都拿不走的,大家要深思。(系列十六)

68

護持 專線

助印 噶瑪巴言教,讓更多人知道!

一滴水,流入大海,怎樣也不會乾涸;

當我們的點滴之善,流入佛法大海,

就能潤澤有情的心……

2000年,噶舉教法集結會議上,法王噶瑪巴呼籲應有一 份教界的雜誌刊物。當時,考慮這種長遠的文教事業所需 的經費以及人力,沒有人有勇氣承擔。

然而能讓上師歡喜的佛行事業、行誼,是一刻也不能停 的。因此化育《善報》誠惶誠恐地發心承擔,在上師、三 寶的加持,與大眾的發心護持下,幸能不斷成長。我們不 敢忘記,也不會忘記,這份對上師、三寶的責任。因為, 這就是最好的修持,也匯集大眾對三寶的護持與發心。

法王 噶瑪巴的開示、教示,尊貴上師們的教言,字字 句句,都深烙在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的一滴佛法小水滴, 匯集成為法海,讓上師、三寶的加持,在有情的內心開 花、發芽。

以此祈願,噶瑪巴 千諾。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16巷3號6樓  電話/02-8967-1019 傳 真/02-8967-1069 劃撥帳號:18268431 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想繼續收到 請回信告知!

各位敬愛的法友,阿彌陀佛:

感謝您們發心支持《善報》,讓法王 噶瑪巴和各大仁波切的智慧 甘露,利益更多佛弟子。為響應法王環保呼籲,希望法友多運用網路閱 讀,減少紙張、油墨、黏膠、運輸等資源損耗,您可點上http://issuu.com/ hwayue閱讀。如果您想繼續收到暨典藏紙本《善報》,麻煩您來信告知, 我們希望讓需要的人收到,讓來自十方的護持,發揮最大利益。

如您希望繼續收到紙本《善報》,因道場人力有限,請盡量以email告 知:hwayue@gmail.com,或來信: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16巷3號6樓, 化育道場《善報》編輯部收,或傳真:02-8967-1069,並請再次提供您的 姓名、地址、電話、電子信箱。

□我選擇看電子《善報》。

□我選擇看紙本《善報》。

姓名:﹍﹍﹍﹍﹍﹍﹍﹍﹍﹍﹍﹍ 電話:﹍﹍﹍﹍﹍﹍﹍﹍﹍﹍﹍﹍ 地址:﹍﹍﹍﹍﹍﹍﹍﹍﹍﹍﹍﹍﹍

電子信箱:﹍﹍﹍﹍﹍﹍﹍﹍﹍﹍

請您影印,填好後,剪下,黏附於明 信片(或裝入信封)寄回。感恩!

化育道場 敬啟

《了義寶藏》翻譯出版計畫,逐步將古德的重要典籍從藏文原典翻譯

成中文,並以有規劃管理的方式與大眾結緣,期望藉此和更多法友共 享無價的法寶。歡迎法友助印,共同將涓滴匯聚成福德大海。

了義寶藏⑨

知識寶藏

第八〈次第辨增上定學品〉(二)

第三部〈以密續為主之密咒金剛乘禪修次第〉──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

編撰: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譯者:施心慧

本書綜覽金剛乘中,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種種不同面向和修持體系。其中 包括生起次第的所斷和清淨的基礎、不同體系的觀想步驟、實際修持的要點 等;圓滿次第的部份,則解說不共的悲空無別之菩提心,即是究竟的所知、 所修和果位,以及以父續、母續為主的許多不同體系及其重點。是全面性瞭 解生圓二次第的不可多得寶典。

了義寶藏① 了義炬

大手印四加行簡要合集及正行 教學次第

作者: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譯者:妙融法師

解說步入大手印解脫之道的共通與 不共前行要點之重要典籍。

了義寶藏② 善緣解脫道

的上師,全方位地學習顯經與密續的教法, 並且迅速成為通達所學教法的大師。 大師一生的志業除了講述、辯經與著作之

《三主要道》簡略釋文 主誦:宗喀巴大師

釋論: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解說成佛最重要的三件事──出離 心、菩提心、空正見之精要。

十五世噶瑪巴等五位大師之《四 座上師相應法》釋論結集。

70
【了義寶藏系列】
主誦:宗喀巴大師 釋論: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善緣解脫道 ︽三主要道︾簡略釋文 主誦:宗喀巴大師釋論:第一世蔣貢康楚 羅卓泰耶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善緣解脫道 《三主要道》簡略釋文 貳 貳 本書介紹 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所著作的這部 《三主要道》的簡略釋文,將宗喀巴大師 依於傳承自阿底峽尊者的「道次第」而整 理的教法《三主要道》,作了言簡意賅的 闡釋。 本論中歸納了佛陀在初轉法輪時講示的「 出離心」,以及二、三轉法輪講示的「菩 提心」和「正見」的精要含義。無論是學 習顯或密的教法,出離心、菩提心、正見 這三個法道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與命脈, 因此它是通屬大、小二乘的典籍。 同時,以含攝所有佛經內容的三士夫道次 第來說,下士夫和中士夫的道法,皆含攝 在出離心之中,上士夫的道法含攝在菩提 心之中,而正見則是三者皆必須具備的共 通法門。因此,這「三主要道」也完整含 括了三士夫道次第的精髓。 關於《了義寶藏》 偉大的祖師們留給我們許多珍貴的典籍, 這些教法蘊含了祖師們實修與智慧的精 華。為了讓這些傳承的寶藏能夠流傳,持 續保有蓬勃生氣,《了義寶藏》系列致力 於將這些典籍從藏文直接翻譯成中文,希 望在文義的傳達上更加完整,保留原典的 風貌,讓法友能夠與祖師更直接地溝通。 也因為深感法寶的價值無法衡量估算, 《了義寶藏》採免費結緣的方式流通,期 望能讓更多法友共霑法露,共享無價的智 慧寶藏。 《了義寶藏》系列書目: 1.了義炬 2.善緣解脫道:《三主要道》簡略釋文 《了義寶藏》儀軌系列書目: 1.天法密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儀軌 2.行聖道之乘:四加行修誦儀軌 主誦作者 | 宗喀巴大師 宗喀巴大師(1357—1419)是藏傳佛教四大 教派之一格魯派的創始人,是教證俱圓的 大師,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三歲時 即由第四世噶瑪巴授予居士戒,七歲時依 敦珠仁欽受沙彌戒,並已進行進階的密續 修持。十六歲時前往中藏,跟隨不同傳承
外,還是一位徹底的改革家,他對藏傳佛 教有極為重要的貢獻。其一是整頓了正法 的戒律,提倡原始佛教之僧眾行儀,強調 清淨的戒律。其二是在尚未有明確中觀傳 承的藏地,廣弘龍樹菩薩的中觀思想,讓 中觀獨特的見解,變得顯明易懂。 大師畢生著作了210部論典,共20函之多, 強調顯密的融合,包括《菩提道次第廣論》 等大乘佛法教義,更注疏不少中觀的典籍 及《密宗道次第廣論》等密續的修行法門。 釋論作者 | 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蔣貢康楚.羅卓泰耶(1813—1900)是藏傳 佛教許多偉大學者和大成就者當中,最卓 越的大師之一,也是西藏十九世紀影響極 為深遠的不分教派「利美運動」的發起人 之一。他依止了包括根本上師第九世大司 徒貝瑪寧杰旺波在內的35位不同教派的善 知識,精通十種世間和勝義的知識。 秉持著不分教派、無偏私的宏觀精神,蔣 貢康楚.羅卓泰耶編撰了劃時代的巨著 《五寶藏》,其中匯集了大量新、舊傳承 的法教,包括口傳、伏藏以及淨觀等傳承 的教法,挽救了瀕臨滅絕的噶舉、寧瑪、 薩迦、覺囊等派別的教法,使之復甦,利 益後世無數眾生。
彙編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四座上師相應法 釋論集 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肆 978-986-90068-6-6 本書介紹 上師,是加持的根本。有了上師的加持, 即能令行者守護禪修的體性,除遣修道的 違緣與障礙。因此,對上師生起真實的虔 敬心和堅定的信心,是極為至要的。 在金剛乘的體系中,有許多上師相應法的 修持法本與傳統。其中,由第八世噶瑪巴 米覺多傑所著的《四座上師相應法》,是 噶瑪噶舉最主要的修持之一。教導說,前 八世的噶瑪巴、蓮師八相、祥上師八尊的 本質為一體,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以祥 上師的教言百說中的一部上師相應法為基 礎,再予以增補,而寫成了這部《四座上 師相應法》。 為了幫助行者令加持入心,第十七世法王 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彙集了第五世夏瑪 仁波切、第九世噶瑪巴、恰美仁波切、噶 美堪布、第十五世噶瑪巴等五位大師的釋 論,依作者年代編排而形成了本書。其中 就《四座上師相應法》所論要義和綱要, 提綱挈領地概說觀修的次第,以及下座後 的修持。《四座上師相應法》具有極大的 加持,也是修持大手印、那洛六法的瑜伽 行者,以一抵萬的修持。 關於《了義寶藏》 偉大的祖師們留給我們許多珍貴的典籍,這 些教法蘊含了祖師們實修與智慧的精華。為 了讓這些傳承的寶藏能夠流傳,持續保有蓬 勃生氣,《了義寶藏》系列致力於將這些典 籍從藏文直接翻譯成中文,希望在文義的傳 達上更加完整,保留原典的風貌,讓法友能 夠與祖師更直接地溝通。 也因為深感法寶的價值是無法衡量估算的, 《了義寶藏》採免費結緣的方式流通,期望 能讓更多法友共沾法露,共享無價的智慧之 寶。 《了義寶藏》系列書目: 1.了義炬 2.善緣解脫道:《三主要道》簡略釋文 3.明現本來性 4.四座上師相應法釋論集 《了義寶藏》儀軌系列書目: 1.天法密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儀軌 2.行聖道之乘:四加行修誦儀軌 肆 四座上師相應 法 釋 論集 了義寶藏③ 明現本來性 大手印指導教本 作者:達波札西南嘉 譯者:施心慧 大手印修持之精要實修指導手 冊。
了義寶藏④ 四座上師相應法釋論集 彙編: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 金欽列多傑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妙融法師 第五世夏瑪仁波切、第九世噶瑪 巴、恰美仁波切、噶美堪布、第

了義寶藏⑤ 了義海

作者:第九世法王噶瑪巴 旺秋

多傑

譯者:施心慧

第九世噶瑪巴的三部大手印實修 教本中最甚深廣博者,為大手印 實修聖典。

(資格限定,需填寫專用申請表)

了義寶藏⑦ 不退獅子吼

以現前道闡釋《大乘無上續 論》如來藏義之釋論

原典:彌勒菩薩

釋論: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譯者:施心慧 將如來藏的內容總攝於七金剛句 中,並以三因、十義、九喻等眾 多面向來闡明如來藏。

了義寶藏⑥ 勝道寶鬘

作者:岡波巴 譯者:妙融法師 修行之道上二十八個開宗明義的 重要主題。

了義寶藏⑧ 知識寶藏

第八〈次第辨增上定學品〉(一) 第一部〈講示一切禪定的共通基 礎──止觀次第〉

第二部〈分述因法相乘之禪修次第〉 編撰: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譯者:施心慧 本書講述止、觀以及止觀雙運的 修持,以及小乘聲聞和緣覺及大 乘波羅蜜的禪修次第。

了義寶藏 儀軌系列①

天法密意藏甚深耳傳

極樂淨土修持儀軌

天法儀軌:天法明就多傑

儀軌編纂:噶瑪恰美仁波切

法本編譯:比丘尼洛卓拉嫫

◆歡迎請書.護持助印◆

助印方式:銀行:新光銀行 東台北分行/銀行代碼:103/帳號:0028-10-1001627/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郵政劃撥:18268431/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請註明:助印《了義寶藏》) 請書辦法:官網:www.hwayue.org.tw/HY/todm/電子信箱:todm99@gmail.com

71
了義海 了義海 伍 作者:第九世法王噶瑪巴譯者:施心慧 作者:第九世法王噶瑪巴 旺秋多傑 譯者:施心慧
不退獅子吼 羅卓泰耶 不退獅子吼 以現前道闡釋《 大乘無上續論》如來藏義之釋論 柒 柒 本書介紹 《大乘無上續論》,又名《究竟一乘寶性論》 一般認為由彌勒所造、無著傳出,是如來藏 思想及中觀他空見的重要論典,亦是顯密 之間的重要橋樑。論中說明一切眾生恆具 佛性、如來藏,其自性清淨但卻被暫時外 來垢染所遮蔽,使得眾生於輪迴中流轉。 其中並以三因、十義、九喻等眾多面向來 闡明如來藏。 論中闡述如來藏的內容總攝於七金剛句中。 前三金剛句是所要證得的佛法僧等三寶之體 性,之後即詳述證得之方法的四金剛句:所 要了悟的佛性、了悟之體性的菩提、與菩提 相關的支分功德、能令徒眾了悟的事業。如 此來引領眾生趨入如來藏義,進而證得二淨 之法身。 原典作者 彌勒菩薩 示現為住於第十地之一生補處菩薩,將繼 釋迦牟尼佛後,成為賢劫第五尊佛。被奉為 瑜伽行派之祖師。有著名之《慈氏五論》: 《大乘無上續論》《辨法法性論》《辨中邊 》《 》《大乘經莊嚴論》。 釋論作者 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是藏傳 佛教的偉大學者和卓越大師,也是西藏十 九世紀影響深遠的不分教派「利美運動」 的發起人之一。他依止了包括根本上師第 九世大司徒貝瑪寧杰旺波在內的眾多不同 教派的善知識,精通十種世間和勝義的知 識。秉持著不分教派、無偏私的精神,他 編撰了劃時代的巨著《五寶藏》 匯集了大 量新、舊傳承的法教,包括口傳、伏藏以 及淨觀等傳承的教法,使得瀕臨滅絕的噶 舉、寧瑪、薩迦、覺囊等教法得以復興, 利益後世無數眾生。 以現前道闡釋 大乘無上續論 如來藏義之釋論 原典:彌勒菩薩 釋論: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譯者:施心慧
貳 行聖道之乘:四加行修誦儀軌 由實修傳承寶鬘噶瑪岡倉了悟義傳之無垢教導 編寫而成之念誦儀軌次第 行聖道之乘:四加行修誦儀 軌 貳 了義寶藏 儀軌系列② 行聖乘之道: 四加行修誦儀軌 參 參 四座上師相應法修持儀軌 四座上師相應法修持儀軌 了義寶藏 儀軌系列③ 四座上師相應法 修持儀軌 作者:第八世噶瑪巴 米覺多傑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了義寶藏 儀軌系列】

純淨的呵護 大願福利社

來自尼泊爾高原的羊絨混絲圍巾 (70%喀什米爾、30%絲), 質感輕柔百搭,是春秋季節或 冷氣房的必備時尚小物。

(800~1600元/條)

厚織羊毛蓋毯

歡迎光臨
尺寸:長約150cm.寬約200cm.重630g 定價:14,000元 尺寸:長約140cm.寬約180cm.重650g 定價:18,500元 尺寸:長約145cm.寬約210cm.重830g 定價:18,000元
100%
喀什米爾羊毛

供佛聖品

推薦您具備供養、 環保意義的好香與好爐

簡約風.木質臥爐

美洲黑胡桃木,良好穩定,抗蝕性強, 中等密度,堅韌硬木。

7~8吋 價格1,000~1200元

不丹香,天然無香精

不丹皇室嚴選香品,遵循千年古法, 融合數十種喜瑪拉雅山區珍貴草藥製成。 樹汁黏合,不添加人工香料及助燃物質, 氣味清新宜人,乃香中極品。

楚布淨化香

300元/20支(盒)

不丹花草香 300元/30支(盒)

創古度母香

200元/20支(盒)

奇珍樹材加上紅白檀香、藏紅花、肉寇、 冰片等珍貴材料製成,具有天然香氣,可 避邪除障,帶來吉祥福運。

更多產品,請上化育官網「大願福利社」逕自挑選或來電02-89671018#16黃師姐 pchome商店網址:https://www.pcstore.com.tw/da_yuan/

劃撥帳號:19778815 戶名:大願股份有限公司

消費滿1000元免運費 傳真:02-8967-1069

尼師手工製作

眾生小舖

報告法王:我做四加行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定價:300元

法王教你做菩薩

──噶瑪巴《佛子行37頌》釋論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定價:320元

就在當下

108則創造更美好未來心要語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感恩 定價:500元

因為你,我在這裡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傳記與教言 作者:第一世噶瑪巴 杜松虔巴 譯者:倫多祖古

定價:350元

大寶法王:千年一願

──17段「乘願再來」的心願 作者:米克.布朗

譯者:施心慧

定價:360元

台灣地區

‧郵政劃撥帳號:16941166

戶名: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因果福利社:http://www.pcstore.com.tw/da_yuan/ 台灣以外地區

(請來信詢問:hy.chung.shen@gmail.com)

愛的六字真言 (增訂版)

作者:第15世噶瑪巴.卡恰多 傑、第17世噶瑪巴.鄔金欽列 多傑、第1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譯者:妙融法師、堪布羅卓丹傑、金吉祥女、施心慧 定價:350元

崇高之心

──由內而外改變世界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施心慧 定價:390元

深藏的幸福

──回憶第十六世大寶法王 作者:諾瑪李維 英譯:妙悅 定價:399元

吉祥如意每一天

──大寶法王口訣日曆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定價:280元

慈悲喜捨每一天

──讓愛無限延伸的365項修練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定價:280元

74

上師之師

歷代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轉世傳奇

原著:勉東倉巴仁波切、八蚌欽哲仁波切、堪千創古仁波切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口譯:比丘尼洛卓拉嫫

定價:499元

見即解脫

──尊聖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

瑪巴傳記與教言

作者:報恩

定價:360元

師心我心無分別 ──法王教

你喚醒虔敬心的365則心法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定價:280元

法王說不動佛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定價:340元

書名:法王說心經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定價:390元

為什麼不這樣想?

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

堂課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口譯:堪布羅卓丹傑

定價:380元

妙法抄經本

①普賢行願品

②心經、三十五佛懺悔文、拔

濟苦難陀羅尼經

隸書寫經: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定價:300-399元

法王說慈悲

──大寶法王噶瑪巴西方弘法紀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金吉祥女

定價:380元

大手印大圓滿雙運

原典作者:噶瑪恰美仁波切

釋論作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譯者:噶瑪策凌確準

定價:380元

恆河大手印

──「大成就者帝洛巴二十九偈金剛頌」釋論

原著:帝洛巴尊者

釋論:第十世桑傑年巴仁波切

藏譯:噶瑪慶烈蔣措

定價:380元

除無明闇

作者:第九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旺秋多傑

講述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譯者:比丘尼洛卓拉嫫

定價:330元

恰美山居法1─6

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作者:噶瑪恰美仁波切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定價:420元~450元

75

直指明光心

《大手印指導教本:明現本來性》釋論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譯者:施心慧

定價:420元

願惑顯智

──岡波巴大師大手印心要 作者:岡波巴大師 釋論:林谷祖谷仁波切

譯者:呂家茵

定價:420元

請練習,好嗎?

──明就仁波切「開心禪」引導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譯者:妙融法師

定價:350元

動中修行

──讓世界靜下來,或讓自己靜

下來?

作者:創巴仁波切 譯者:靳文穎

定價:280元

自由的迷思

作者:創巴仁波切

譯者:靳文穎

定價:340元

座墊上昇起的繁星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譯者:施心慧

定價:390元

藏密氣功

──從「以氣修心」到「心氣 合一」的解脫道 作者: 噶千仁波切 譯者:羅鐸仁謙等 定價:360元

長老的禮物

──「從初發心,到證菩提」都 必修的基本功(二版) 作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譯者:金吉祥女 定價:380元

醒了就好

──擁抱真愛的14段旅程 作者: 措尼仁波切 執筆者:艾瑞克.史旺森 譯者:林瑞冠 定價:420元

覺醒一瞬間

──大圓滿心性禪修指引 作者: 措尼仁波切 譯者:連德禮 定價:399元

先幸福,再開悟!

──措尼仁波切指引「微細身」 實修法 作者:措尼仁波切 譯者:台灣芬陀利迦編譯小組 定價:460元

帶自己回家

──藏傳佛法前行修持指導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海倫特寇福 譯者:妙琳法師 定價:450元

76

第一時間

──讓每個「當下」,成為生命

中的黃金時光

作者:舒雅達(Lama Surya Das)

譯者:項慧齡

定價:380元

愛與微細身

作者:措尼仁波切

口譯:台灣芬陀利迦翻譯小 組、施心慧

定價:399元

禪修的美好時光

──噶千仁波切教你禪修「止觀」與「生圓」

作者:噶千仁波切

譯者:霍博雅

定價:390元

鍛鍊智慧身

──藏傳瑜伽運動的修持

作者:蘿絲泰勒金洲

譯者:爾娟

定價:350元

自心伏藏

──明就仁波切365個觀心口訣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定價:290元

行腳

──明就仁波切努日返鄉紀實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攝影:殷裕翔 文字:黃靖雅

定價:480元

中陰解脫門

──生死之旅一定要記得的6件 事

作者:措尼仁波切 定價:360元

幻輪瑜伽

──毗盧遮那大師所著《日月和 合之幻輪》釋論

作者:南開諾布法王

譯者:歌者

定價:480元

動中正念

──透過禪修和日常覺知

與自己為友

作者:創巴仁波切 譯者:陳慧梅

定價:380元

菩提心的滋味

──到彼岸那六條完美的路 作者:措尼仁波切

口譯:朱穆金、多傑喇嘛 定價:350元

金剛亥母實修法

作者: 確戒仁波切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定價:340元

四加行,請享用

──校長上菜,祝你修行胃口大開

作者: 確戒仁波切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定價:340元

77

我心即是白度母

──「白度母」實修教授

作者: 噶千仁波切 譯者:霍博雅 定價:399元

虔敬就是大手印〔新修版〕

──《四座上師相應法》實修教導 原作:第八世噶瑪巴 米覺多傑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定價:350 元

第一護法:瑪哈嘎拉

作者: 確戒仁波切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定價:340元

彌陀天法

原著:噶瑪恰美仁波切

釋義:堪布 卡塔仁波切 中文口譯:張福成 定價:399元

藏密臨終寶典

──藏傳佛教30則還陽實證暨 投生淨土指南

作者:東杜法王

譯者:金吉祥女 定價:399元

中陰與破瓦

──如果,明天不再醒來,你準 備好了嗎?

根本頌:蓮花生大士

作者:噶千仁波切 定價:380元

老和尚給你兩顆糖

──94歲長老仁波切手把手教止觀 作者:堪布卡塔仁波切 譯者:陳怡妃 定價:350元 斷法

──眾喜之園與施身法釋論 作者:天噶仁波切 譯者:金吉祥女 定價:350元

上師相應法

原作: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講述:堪布噶瑪拉布 口譯:堪布羅卓丹傑 定價:350元

雪域達摩

聖者帕當巴桑傑的傳記與教言 英譯者:大衛默克、喇嘛次仁旺都仁波切 中譯者:霍博雅 定價:440元

金剛語

──大圓滿瑜伽士的竅訣指引 作者:祖古烏金仁波切 譯者:連德禮 定價:380元

最富有的人

──「一生成就的薄地凡夫」

密勒日巴的道歌與生命故事 作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譯者:呂家茵 定價:430元

78

就是這樣

──《了義大手印祈願文》釋論

原典:第三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讓炯多傑

釋論:國師嘉察仁波切

釋論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定價:360元

不枉女身

──佛經中,這些女人是這樣開 悟的

作者:了塵法師、了覺法師

定價:480元

看著你的心 「證悟的老

狗」巴楚仁波切這樣直指心性

原典作者:巴楚仁波切

釋論作者:堪千 慈囊仁波切

譯者:林生茂(噶瑪慶烈蔣措)

定價:350元

薩惹哈道歌

──《道歌寶藏‧庶民之歌》釋論

根本頌:薩惹哈尊者

釋論:堪千 慈囊仁波切

定價:380元

心心相印,就是這個!

──《恆河大手印》心要指引

釋論:噶千仁波切

譯者:張昆晟

定價:380元

壯闊菩提路

作者:吉噶‧康楚仁波切

譯者:呂旻芯

定價:350元

椎擊三要

──噶千仁波切大圓滿頓悟法

原典作者:大持明者極喜金剛

造頌及注釋:巴楚仁波切

開示:噶千仁波切

定價:399元

仁波切說二諦

──《知識寶藏.二諦》釋論

作者: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釋論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譯者:陳履安

定價:360元

守護

──聖度母「生起次第」與「圓 滿次第」大手印

作者:第九世嘉華多康巴康祖法王

譯者:多傑仁卿喇嘛

定價:380元

歸零,遇見真實

──一位行腳僧,1648個「向 內朝聖」的日子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海倫特寇福

譯者:妙琳法師

定價:399元

束縛中的自由

──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 導

作者:阿德仁波切

譯者:多傑圖滇

定價:360元

貴人

──堪布門色仁波切成就自他的 一生

作者:堪布丹巴達吉仁波切

譯者:洛珠桑布、呂家茵

定價:380元

79

我的未來我決定

──「改變業力,改變未來」的 解脫心鑰

作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譯者:陳易

定價:370元

除障第一

作者:蓮師、秋吉林巴,頂果

欽哲法王、烏金祖古仁波切等 英譯中:妙琳法師 定價:390元

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

──三乘法教1-7全系列

單本定價:430-470元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原典作者:那洛巴尊者

釋論作者:堪千創古仁波切 原典梵譯藏:馬爾巴尊者 原典藏譯中:噶瑪巴滇 定價:390元

追尋蓮師足跡

──訪聖地必備指南系列1-2 作者:蓮花生大士 定價:390-430元

佛法浩瀚如海, 般若助你到彼岸!

《大般若經》

(一套十冊) (6k精裝本)

譯者:唐‧玄奘大師 編校:眾生文化出版社 定價:15,000元

般若是佛法的中心,更是菩薩行者六度萬行的基礎。

六百卷般若16會的《大般若經》,是佛教經典中最長的經典。

眾生文化本著「眾生歡喜,諸佛歡喜」的理念,開闢佛教經典系列叢書, 出版大唐三藏大師翻譯的六百卷成佛寶典《大般若經》。

新式標點、斷句,十次嚴謹校對;字體大而清晰,利於誦讀、供養。

80

「有情分享書」系列叢書,將計畫系列翻譯、整理當代

具德上師言教,包含解經釋論、詮說佛陀言教、指引實修 等內容,以莊嚴法寶形式,以法供養之敬慕心,免費結緣 流通,供養十方如母有情。

為此我深感隨喜,也祝福這些法寶,能成為行者修道上 的莊嚴。願見者生歡喜,開卷者獲利益,護持者深種解脫 福田。

法王序

緣起

眾生出版社從1992年成立至今, 已經歷了29個年頭,在這有點年份 的歲月中,因為大家對法的意樂希求,也因為我

們對正法的傳弘,有著一點捨我其誰的執著,這 讓我們至今,都不曾起過放棄的念頭。

將珍貴的教導、深奧的法義,披上有形且適當

的衣著,這對於佛法文字工作者而言,是毫無怨 尤的生活。

雖然文字只是一時的方便無需執著,然而相對 的文字,卻能帶來究竟的般若。相信很多人都有 過,因為一本書,而受到啟發的經過,這也是自 古以來,傳承之所以能夠延續的必要行動。

◆歡迎請書.護持助印◆

如何能讓許多重要的教導內容,跳出世俗模式 的有限範疇,能夠流傳廣泛並且可以長久,這是 我們一直以來的盼頭。

在經過多年的思考、準備與下定決心之後,我 們開始了這個「分享書」的推動,為了智慧的訊 息遍諸方所,真實的話語流傳廣播,文字的般若 垂手能獲。

我們希望所有的生命,能因接觸到佛法而有所不 同,能因法水的洗禮而身心受用,更因為心智的不 斷進階,而臻至究竟的解脫。

「有情分享書」計畫發起人  釋妙融 合十

助印方式:銀行:聯邦銀行 土城分行/銀行代碼:803/帳號:089-10-0001672/戶名: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郵政劃撥:16941166/戶名: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請註明:助印「有情分享書」) 請書辦法:官網:https://hwayue.org.tw/HY/csshare  電子信箱:csshare2021@gmail.com

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於2021年1月8日
「有情分享書」

──本圖摘自眾生文化出版《福德與神通) 國內 郵資已付 雜誌

非賣品 歡迎助印 板橋郵局許可證
春季號 噶千仁波切開示/臨終導引︱︱
板橋字第1749號
許自己一個極樂淨土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