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er Diploma in Fine Art Graduate Showcase 2016 藝術高級文憑畢業創作展 2016

Page 1


藝術高級文憑 - 陶藝

藝術高級文憑 - 繪畫

藝術高級文憑 - 攝影

藝術高級文憑 - 雕塑

應用及媒體藝術高級文憑

在鳳凰木盛開的日子

我住在新界,早上不時是給鳥兒喚醒的。當眼睛還未張開,還是半醒不醒的時候, 聽到不同的鳥啼,或長嚶或短調,或高啾或低鳴,遠呼近應,喧而不鬧。這經驗實 在很不錯,我為此感到幸福。

同樣的幸福感也來於四周的綠。窗外的山,不遠的樹,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帶來 不同的深淺濃淡。是綠,而或油嫩,或青輕,或暗重,或幽玄,品格多端,隨時 而變,真個賞之不盡,興味無窮。再加上各種樹木的花期不同,其變化就更是千姿 百態了。早前挺拔盛開的木棉才落盡不久,現在,周遭的鳳凰木又已紅艷如蓋,彤 彤的一片鋪在樹頂,讓人從心底湧一陣由衷的興奮。

是的,就是這些天地賜與的豐富聲色,使我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喘息、鼓勵與富足。 大自然讓我有實實在在的「活著真 好!」的感覺。

於是,我也為自己擁有這種感受美的能力而感恩⋯⋯

不是誰擁有這種審美能力的嗎?是的,利鈍雅俗或許不同,其實我們本來就懂 得感受美,也正如我們擁有求真與好善的能力。這真、善、美,作為最基本的價 值,不同的人因其條件、性好與機緣,而有不同的親近。科學家史學家等更醉心於 「真」,宗教家倫理學鑽研於「善」,而我們,則選擇了「美」。

因為選擇了美,我們在這裏相聚,並且去「試」。因為肯去試,你們漸次進入美的 堂奧,進而懂得借不同媒介切入生活,去創造美。

這個畢業展,正檢視了美是怎樣在你們手上得到創造。而背後,也彰顯了你們首先 是怎樣感受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生命的美。

恭喜你們!因為種種成長背景和必然偶然因素,你們有這麼美好的選擇。也恭喜你 們的「試」曾經如此認真,因而本有的審美能力更得磨利了,創造美的技巧更見熟 練了,你們擁有別人搶不走的幸福感。

走在回到學院柴灣校舍的天橋上,兩旁的鳳凰木紅艷如火,像綠樹要抓緊時光燃燒 自己的生命,怪不得有鳳凰槃的傳說了!陽光閃爍,我彷彿聽到灼熱的聲音。幾 年前在法國馬賽海濱陽光刺眼熱風熨臉的感覺竟不由自主地回來了,那一個下午,

我突然明白原來印象派的「美」是如何的 「真」。是的,雷諾 瓦(Renoi r)畫作那女 體上一塊塊帶著熱量的光影原來是最美的真實。地中海的光與熱,就是那樣地推動 了美術史的發展。

更勇敢地以全副心神投入其中吧!繼續去試,去親近自然,去思考生命,去挑戰成 規,在更高的層面上體味真與善與美的價值!當然,這不是為了找工作。美感經驗 帶來的幸福,畢竟不在工作的層次上。

恭喜你們,恭喜你們即將畢業,在這鳳凰木盛開的日子。

張秉權博士

香藝術學院院長

藝術高級文憑 Higher Diploma in Fine Art
Ceramics | Painting | Photography | Sculpture
陶藝 | 繪畫 | 攝影 | 雕塑

三十七位學生,

兩年的時間,

檢視對自己的了解, 實驗創作的手法,

測試自己和藝術的可能性。

CHAN Wing Chu 陳穎珠

陶瓷和聲音有著一種微妙的關係。無論是改變陶瓷的形狀、厚 薄或是採用不同的陶泥,也會令它們發出的聲音出現變化。在 創作畢業作品前,我一度失去九成的聽力,世界變得很安。 當聽力回復後,我開始聆聽陶瓷,並發現每件陶瓷有自己獨 特的聲音。透過製作這些陶瓷作品,令我和聲音的關係更親密。 因此,希望觀眾也可以一同聆聽陶瓷獨特的聲音。

CHEN Ying

陳英

時間的碎片

人渴望留住美好的事物,會透過繪畫、攝影等方式 將“ 美 好” 留下來。但這並不 是“美 好”的本身,因為它們受到各種因素的 影,附加了其額外的價值和意義,而有時更是超越了原本 的 “美 好”而造就了另一 個“美 好”的存在,而我想透過陶瓷去探 索 “美 好”的不同面貌。

CHUNG Yuen Ting

鍾婉

 紙燈 器 I 2016

 漣漪 器 I 2016

後現代的常態 割斷臍帶,我們開始了存活;

切斷思路,我們重新為意識尋找連接。 在穿插往來中掙脫與突破, 傳遞及滋養種種不確定。

 無題 陶 I 2016

 站立 陶、水、透明玻璃缸 I 2016

FUNG Wing Yan

馮詠恩

  形態與延伸

陶瓷、自然物 I 2016

自然的轉化

作品以大自然為題材,

因大自然由不同元素組成。

作品的物料取材於大自然,

配合天然的負空間與紋理,

從而選取並加以組合。

作品由自然的形狀與紋理

轉化為不同形態,

讓我們以全新的角度觀看大自然。

究竟是人類需要大自然,

還是大自然需要人類?

 自然與形態 陶瓷、自然物 I 2016

KWOK Shuk Man

郭淑敏

作品以視覺錯視為靈感,嘗試由平面變為立體。以簡單重複的 幾何形狀和線條,及不同深淺或強烈對比的色彩來呈現。

LAU

劉亮瑩

Leong Ying

束縛

經歷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思想,

使人懂得怎樣面對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做法和形象

經歷也可使一個人把自己埋藏

只為迎合別人,漸漸便開始遺忘最真實的自己到底是怎樣 在這次的作品裡,骷髏意味著最真實的內在

當真正的自己被束縛著的時候,那個還是自己嗎? 還是只是披著人皮的傀儡?

沒有自由,時時刻刻要顧慮著別人,做著別人希望的自己

LAW Chun Ho

羅縉壕

拉 坯 後取碗的動作總會留下指頭的印,它破壞了碗 的「平衡」並 令

其變得東歪西倒, 但「不平衡」卻 吸引著我。

看著碗上的印,那個歪掉的碗令人感覺到人的存在與手造的感覺。

碗上遺下人的痕跡。

I 2016

I 2016

I 2016

MA Po Sze

 成長

陶泥、紙 I 2016

  解決 陶泥、紙 I 2016

自己的事必須獨自扛下來,由自己面對及 解決。縱然有時候也會想依靠一下別人, 但別人卻只會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不想深入了解及理會。每一個人是獨立 的個體,即使跌跌撞撞,或弄得遍體鱗傷  是「自 己」的 事。

WONG Hei Yu 王希

妖獸

 鬼燈

器 I 2016  試釉片

古今中外,世界上流傳著各種有關妖獸的傳說,牠們有善良亦有邪惡,但總是神秘。到底牠 們是否存在?真實的模樣是怎樣?答案無人知曉。自小就愛聽傳說的我,冀藉著陶瓷多變的特 性去塑造出各種妖獸,讓牠們從我的幻想世界中走到現實,以妖獸的角度看人間。

CHAU Intuon 周姍祐

 紅木

混合媒介紙本 I 2016

看山非山

每人有自己的想像。我說是星,她說像塵;他說是山 ,「它」說是木。沒有非黑即白的答案, 只有無限的可能與想像。經過思考與轉化,山不再純粹是山,在山背後,藏有無盡意義。山原 是木,創作由一根木開始,從發現到轉化的過程,探索形與線、自身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被轉 化的不只有物,還有人,人重新被生命力填滿,透過顏色與畫答謝自然。

HUI Ming Tsun

許名溱

以女生喜歡的東西為主題,以單件或一組物品的形式為一組, 再集合呈現整套作品,顏色主調為粉色系。

LEE Hon Wai Dennis

李漢威

人的眼睛在看不同的風景時,會同時出現不同的消失 點 (vanishing poin t),作品正好是把這個畫面呈現出來。

LEUNG Ka Ki

梁嘉琪

 空間分割練習(一)

25 x 35 cm I 塑膠彩布本 I 2016

 空間分割練習(二)

25 x 35 cm I 塑膠彩布本 I 2016

表裡不一的香

完整的瓦可用來遮頭,每人想擁有。

有瓦可遮頭,有地方可居住。

每年眾多新的私型、房委、獨立、丁屋,看似發展繁榮之際,

另類「鐵人」想要有片瓦遮頭而不再受風吹雨打。

奈何事與願違,鐵人需要的家卻一直落空,

等待再等待⋯⋯久而久之,

銀灰的膚色亦漸變鐵鏽色。

等不到,就只好依舊繼續露宿,

或在房裡、在鐵籠裡作「所謂的」有瓦遮頭, 通常每位鐵人鏽跡斑斑,無處可居。

LUI Tsz Hei

呂祉希

 無題一

40 x 50 cm I 油畫布本 I 2016

 無題二

17.5 x 12.5 cm I 油畫布本 I 2016

Comfort Zone 是指一個人所處身的一種環境狀態、習慣和行為, 人們會在這種狀態中感到舒適安寧。

每人擁有自己心底最安心最舒適的安全範圍。而我選擇用繪畫, 畫出我獨有的 Comfort Zone。

NG Ka Man 吳嘉敏

『你』曾存在...

 也許 ·距離

40 x 30 cm I 油畫布本 I 2016

80 x 60 cm I 油畫及塑膠彩布本 I 2016 偶然相遇的『你』,成為我人生中珍貴的回憶。

但『你』沒有永恆存在... 我們在時間的軋跡相遇, 又在軋跡中分離,漸遺忘。

我以為一切不在,但記憶還在....

我以為一切忘記,其實一直在我心中...

但這記憶的碎片....

是真實 還是幻影?

 迷失

NG Man Pan

吳文彬

 一張椅子一座燈

60 x 45 cm I 油畫布本 I 2016

悲哀、悲哀、悲哀、悲哀、悲哀,世界還剩太多悲哀,只好繼續說下去。

我喜歡悲傷,不是因為我喜歡「悲哀」的本身,而是悲傷所帶來的東西。

聽說任何事有對立 ,「歡 樂」與「 悲 哀」,有了「歡 樂」就會知道什麼 是「 悲 哀」;有 了「 悲 哀」 也會知道什麼 是「歡 樂」。往往我們 在「悲 傷」的時候卻不會忘記 了「歡 樂」,因為我們要 化「悲 哀」為「歡 樂」,只不過往往我們在「歡樂」的同時往往就會忽略了「悲 哀」,因為我們已經沉 醉在「歡樂」當中而忘記 了「悲 哀」,所 以「悲哀」就這樣很容易地被忽略了。

我覺得我們不能總是 把「悲 哀」掛在嘴邊,因為說多了,這個世界就真的會變得悲哀。 悲哀、悲哀、悲哀、悲哀、悲哀,世界還剩太多悲哀,只好繼續說下去。

NG Yu Ling 吳宇靈

石 / 一

 石 /一  油畫布本 I 2016

 石 /二 油畫布本 I 2016

在想油畫顏料的用途時想到拉坯機轉盤上沾滿陶泥印所形成的圖案; 黑色的轉盤和淺色的陶泥重 疊而成的層次感,及以「印」的方式令陶泥有厚薄不一的變化。因為油畫顏料和稀釋的陶泥很 相似,所以將它運用在我想畫的主題-石頭上。

作品中間的白色痕跡是將石頭塗上白色油畫顏料印在黑色的畫布上所形成,這是一塊石頭的真 實面貌。而上下兩塊石頭是依照著我在西貢郊外拍的石群照片所畫。在撿石頭的過程中發現在 城市中很難找到「真」的石頭,很多是假石頭-英泥及磚的碎塊。

石 / 二

印一塊六面的石頭,每一面印一行,第一行與第七行重複。

TANG Kwong San

鄧廣燊

島上的一棵棕櫚樹

一個未曾踏足的想像地,島上的一棵棕櫚樹。

繪畫草木,從城市中抽離, 呈現無形中的自己。

TANG Wing Sze

鄧詠思

 島上的一棵棕櫚樹

油彩布本 I 2016

 無題一 油彩布本 I 2016

 無題

29.7 x 42 cm I 塑膠彩布本 I 2016

 相對 – 室內 ・室外

60 x 80 cm I 塑膠彩布本 I 2016

相對

透過繪畫不同的空間, 表達並呈現物理和精神上的相對性。

WONG Ka Hei

黃嘉曦

隱藏,是因為無法面對; 被隱藏,是怎樣的感覺?

一個你專屬的密閉空間,把你放置於一個盒子裡,砌 一堵牆,連同背後不願說的真相,迷宮般悄無聲息地 藏匿在一角。在這座迷宮裡,游走徘徊在一遍灰色地 帶,時間一層層折疊,牆裡的秘密依舊被鑰匙封存。

透過重組錯綜複雜的扭曲空間,表 現「迷」一樣的世 界。

 一隅

30 x 42 cm I 塑膠彩布本 I 2016

 暗扉

30 x 42 cm I 塑膠彩布本 I 2016

YEUNG Choi Ling 楊彩玲

x 36 cm I 油畫布本 I 2016  無悔 30 x 36 cm I 油畫布本 I 2016

珍惜

活著的意義對我來說是能夠珍惜我所珍重的人和物, 又或事情。

遺憾一直是我最大的恐懼,只有珍惜才不留遺憾,珍 惜把握每個珍貴的時刻,不讓自己有後悔的機會。 因為珍貴,所以珍惜。

42 x 29.7 cm I 油畫布本 I 2016

 無題一 I 草圖

有多少曾被鏡頭記住

能成為回味的座標

YUNG Ka Man

翁嘉文

風景

將一層層的顏色重疊,利用顏料做到厚薄質感。

CHENG Carol

鄭珈洛

  無題三 藍曬影像 I 2016

LAM Ho Yin

林浩賢

潘朵拉的盒子

這就是我的秘密。它很簡單:只有用心靈,一個人才能看得很清楚。

真正的東西不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 — 狐狸 如果我忘記了小王子,那我就會變得和那些除了對數字感興趣,對其他事漠不關心的大人們 一樣了。 — 萊翁 ・維爾特

城市很多大人也忘了甚麼才是真正的快樂,他們也忘記了自己曾經也是一位小孩。

麻木的心與刷白的瞳孔,他們只餘下徒有虛名、虛榮心、逃避、滑稽以及他們眼中的自己。

智能生活 現今香社會,大部份人擁有一部智能電 話,每日在瀏覽成千上萬的短訊、社交網 站和留言等,彷彿世事與自己拉上關係, 結果大家忽略了身邊的人和事。與家人晚 飯、朋友聚會時,大家只顧按動自己的智 能電話。是否應該放下手上的智能電話,重 新感受生活?

 廣告-籃球鞋  數碼彩色沖印 I 2016

LAW Yan Lui

羅欣蕾

  無題二

銀鹽相紙 I 2016

LEUNG Lily

梁山丹

此心安處 因對玉鐲的興趣而開始的題目。

玉鐲和人,尤其與女人有不能分割的關係。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人與玉是互生的關係,人戴玉、養玉、相信玉;玉給予人安心、 寧及能保護人的感覺。兩互相依賴,似是相依為命。有點孤獨,有點寂寞。

汾流村

汾流村建於19世紀,現在只剩下兩三家人居 住。我在90年代初訪汾流時認識兩位老人家 ,與他們 相處了一段難忘的日子。

攝影系列以黑白和暗淡為冷色調,表達懷念過去史跟現時景物被時間洗禮後的淒美景像。攝 影風格受美籍女攝影師  Deborah Turbeville 的影,以女性主義表現了拒絕女性傳統美, 同時也 受到蒙太奇手法的影。作品系列選取了村裡遺留下的建築物特色, 例如牆壁上自然裂紋的顏色, 重新呈現在大部分影像裡,創造了相片獨特的風格和味道。

WONG

Ka Yan

王嘉欣

銀鹽相紙 I 2016

YUEN Nga Chi 袁雅芝

一張張黑白相紙,堆砌成黑白的牆,牆上的畫面糢糊不清,像影、像夢,那是被掩蓋的真相; 那是被忽視的現實,懂得的人心裡清晰,不清晰的人立於牆前發呆,享受牆內風光,過得心安 理得。

而我做著一個夢,渴望透過牆的裂縫看見外頭的明媚,即使痛得刺眼,也是一種希望。 窬,從穴, 俞聲,意鑿穿,通“”,即覬。有穿窬之盜一詞,有云 :「能官人,則民無心 。」人生盜念乃 存心,民存心,則官人不當。而今,民等非盜銀非盜金,亦存心,覬牆外的明媚。

作夢

每個人總有希望改變過去的時候,後悔做過的決定,但願轉變帶來更好。我不喜歡自己的童年, 所以我也想竄改歷史。

曬藍 法(cyanotyp e)是一種傳統的攝影手法。我用曬藍法的調色去改變童年的相片。本來是全 藍色的映像,在 不同化學物質調配後會出現數種色彩, 一步一步的去調色,令過去一步一步地 出現變化。

CHENG Hoi Yan

鄭凱殷

本質

負空間是另一個的存在並超出於事物的本身。

作品以負空間為首,表現出對事物的看法和感覺。

何為負空間?負空間又意味什麼?

負空間其實代表我對事物的理解及感覺,

我將所有事物演繹成幾何,

在我眼裡所有事物會轉化成幾何。

幾何又意味什麼?

 負空間

木板拼合 I 2016

 本質 I

木板拼合 I 2016

提取事物的本質,將現實和美的外觀以外的根本描繪出來。

JIANG

Chao 江超

 弱

雞蛋殼、膠水、銅 I 2016

身體 自然 我們是自然的一部份, 但我們常常忘記這個事 實。我通過創作去尋找 我的身體和材料的關係 。

《弱》是我小心翼翼用雞 蛋殼做成的一根超過一 米的鐘乳石。通過勞作, 我和自然連接來。

LAM Chung Yin

林仲賢

 自己的合照

鐵枝焊接 I 2016

LIT Wing Hung 列虹

 雜蕪  混合媒介 I 2016

自己 先做好自己的空間。

因時製衣 做自己,一點也不容易。

我一直在埋首嘗試實現自己的想法,但日子久了,也會感到迷惘。

有時候我會問自 己「我需要改變嗎 ?」、「除了透過藝術認識自己, 藝術還有其他用處嗎 ?」為了尋找自己的定位,不斷嘗試不同的創 作模式 ,「認真地無 聊」是我的理念。

然而,最後的作品將會展示我對生活的無聊小發現和對社會的回應。

希望我的無厘頭想法甚至發明,可以讓人在感到迷失的城市中,重 拾那份純粹的快樂。

LIU Ka Yiu

廖家耀

手 手部的運動比面部表情更直接 前一秒是放空的 此時此刻是幸福的 下一秒是糾結的...

I 2016

TSANG Wing Kei

 無題   鋅鐵片 I 2016  轉化02   塑膠、膨脹膠、磁磚 I 2016

轉化 理想、現實。

五十五個方體代表經歷超過五十五週的課 程, 我用方體表達自己所領悟到的事物。底 座方體的長度是我手掌的極限,超過這極限 就非我所能控制,唯有一直挑戰這底線。

膨脹膠因接觸空氣而不定向發展,但餘下在 模型內的變回了原本的化學物質。它們自 行轉化做頭顱的形和不被需 要的殘餘物,這 就是現實。現實中總有非人類能駕馭之物。

Vivian FUNG

馮穎君

表層之下

向下交易物件、除漆劑 I 2016

表層之下

戰戰競競地磨走表皮,志不在揭露事 物的真相,而是尋找觸動了神經、牽 動情的線索。

WONG Ka Yi

韻律

融合空間、光影及各種物料所構成 的韻律,使我無法抗拒它那如詩般 源源不絕的夢幻迷情。

黃嘉怡

Higher Diploma in Applied and Media Arts

應用及媒體藝術高級文憑

我從不是 為了找工作

《我從不是為了找工作》是本屆畢業展的主題, 指的是一種不求物質回報、只忠於自己的生活態 度。創作經常被認為不切實際,然而,創作不但 令我們了解自己,更有影他人的力量;故希望 藉畢業展向人展示不一樣的態度,不一樣的心。

CHAN Charlotte 陳藍

蝴蝶 I 書 創作的意念來自一個商場中搭建的蝴蝶園。有一

次在商場看見以蝴蝶園招徠人流的短期活動,因 商人以利為目的,故蝴蝶園設施 相當簡陋,對 蝴蝶而言其實充滿不便;然而, 儘管蝴蝶園束縛及

威脅著蝴蝶的生活,蝴蝶依舊在園內努力生存、 掙扎直至死亡,其飛行姿態非常美麗,就如告訴 每一個生活在困境的人,只要不放棄,終有一天 能飛出蝴蝶園的牢籠。

 放生
 花紋研究

CHAN Long Fung Lazarus

陳朗丰

Be Live I 故事/書本創作

作品的名稱 是「Be Liv e」,有 解「生存下 去」的意思,同

時讀音與「believe」相近,以借建 立「信」和「生 命」

的關係;以故事創作來傳 達「相信才可以創造,不信只

會帶來毀滅 。」這個主旨。

在故事中我加入了不同的歷史事件以增加故事的真實

性,再綜合不同神話括北歐神話、印度神話和中國 神話,以及宗教故事括聖經故事和印度教故事,以 增加趣味及引讀反 思「人是否只是在重複上古人類 的經 歷」。

CHEUNG Man Tsun Kelvin

張文晉

桃房 I

電影

為什麼社會越進步,科學越先進, 人們卻越來越不信因果?他們並 非不怕報應,而是根本就不相信 因果循環。我們對這個自然規律 採取了迴避和否定的態度,但在 殘酷的事實面前,我們確實不能 否應它的存在。

而真相與人性之間就像因果的關 係一樣,剪不斷,理還亂,亦不 能迴避。

在這影片中,我以一個極端的手 法來剖析因果業報,並帶出命是 自己造就的。種下了善因,不一 定立即產生善報;反之,所作惡 業,必於緣熟時始得惡果。

CHOW Ming Hon Greek

周明翰

源 I 攝影

我從小便愛觀察星空思考人生哲理,加上居住於離島這種寧的地方便更能令人多放空思維去 思考更多,也對世界的幻想更多。

我以「源」為題,是為了表達尋找源頭的渴求,尋找萬物本源,以及找出及表達人和世界的關

係,推測宇宙的終結;當中更曾經想過以「完」為題,因原本以終結為主軸,但最後決定以 「源」為題,因為我認為萬物的終結是另一個開始,也更符合我此刻的世界觀。

HO Lok Yan 何樂欣

殰存 I 動畫

現今的學生求學主要為了求分數。從小父母就教 育我們要讀好書、考大學,將來才可以有一份好 的工作和生活。但是求學的真正意義真的只是為 了分數?分數越高就代表有越美好的將來?在香 ,我們由出生就面對著許多的競爭,但是在 這場競爭中,我們是否迷失了初衷? 故事會以兩條故事線互相穿插而成,故事線一講 述放榜日當天發生的自殺潮,而故事線二則講述 男主角於家人及自身的各種壓力下經歷文憑試以 及自己的理想與別人的期望產生的矛盾。

HO Sum Yee Sammi

KWAN Chun Yat

關晉壹

  動畫草稿 (節錄)

([遠距離]|[戀愛]) I 裝置 / 動畫 別人說:「遠距離戀愛?沒可能長久的。」

我說:「遠距離戀愛?有可能長久的。」

沒有直接的親密,也沒有激情。這種透過科技輔助的關係,令兩人這 麼近,又那麼遠;是虛,也是實。這種充滿挑戰的關係,令人有悲也 有喜。

透過兩個立方體的相愛故事,模擬遠距離關係的經歷及帶出當中內心 的思,並鼓勵以正面的心態期待遠距離戀愛修成正果的可能。

我最親愛的大阪 I 書籍

一本能夠帶領長獨自去日本的新式旅遊書。

書本內容圍繞著關西的著名景點。跟隨長的緩慢步 伐, 讓他們細心觀賞日本不同的景色及了解當地文化。 透過遊歷不同的城市、陌生的地區及遙遠的國度讓讀 體驗異地文化與自身文化的差別。

希望讀觀賞我的作品後, 能夠在日後旅途上以經歷為 首,不只顧消費,走馬看花;更希望長能夠實際借助 這書實現一個人的旅行。

我個人認為最值得做和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去旅行,而旅 行亦不應受年齡所規限。

  走出框框

規限 I 立體模型 規限和習慣,令人失 去「理」與「情」。麻木守 規令人失去了理性思考和判斷力;當停下來留 意周邊的人時,我開始觀察到這問題的存在, 而也許他們也不察覺這問題的出現。希望透過 觀察和收集大眾常見的規限標誌,分析是否必 要刻意標示或是否有其他代替方法,令生活更 為輕鬆。

我的作品希望引大家反思,自己有否已被他 人訂下的規則或自己過往的經驗,規限了自己 的想法、行為及職責;希望沒有規限標誌後, 大家也能理性判斷和分析。

LAW Oi Lam Ellen 羅藹霖

你條蟲 I 書籍

現今社會有不少標籤存在,當有人錯誤地標籤一個人的時 候,例如當一個女生因為一次發脾氣而被標籤為「 女」, 被標籤的行為便會變本加厲;再加上現今科技發達, 人能透過一段短片一張圖片去留言中傷他人,又或如    「十三巴女」事件般,盲目相信傳媒或名人的一句話而繼 續在網絡上評擊他人;因此我希望藉這作品讓人學懂先理 解對方再作評論。

LEE Tsz Ka 李芷稼

Power of love  (愛的力量) I 裝置 / 動畫 對於二十多歲還是少女的我,戀愛大過天。

今天初發現 愛是一種推動力  軟弱的心 因為「你」在顫慄 奇妙感受 就像打針般刺激 任何理由 立通成立 「你」好迷人 天生就很有魅力 一定要 大聲秀自己 乘著船 勇敢向

珍貴 的「你」  叫人又笑又哭泣 整顆地球看不盡什麼有 太不可思議 愛的力量

造就不同人成長 超越自己 想透過我的作品令已經消失了激情的人反

思自己是否已經不再相信愛情。

NG Kai Hin 吳啟軒

同你。同理 I 短片拍攝

每當有青少年自殺個案發生,社會上的討論焦 點多放在現時的社會問題如何迫死他們;政 策改變固然重要,但當前的解決方法更是刻不 容緩。

抗爭能少自殺案件發生?能減少自殺?當 有這些想法時,其本意是希望伸出緩手關心自 殺,還是純粹為反抗政府,置身事外? 擁有同理心和表示「同在」是非常重要的。與 其要經過痛苦才懂後悔,不如主動關心,改變 現況。

YEUNG Tsz Ling Mercy 楊子凌

人性 X 獸性 I 故事/書本創作 人類相比其他動物來得複雜,因為同時擁有 著「人 性」及「獸 性」;而兩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

人性極其光輝的一面經常被人彰顯,而邪惡的獸性就一直被努力地抑壓著;我們自以為是地一方 面抑壓獸性,同時又看著新聞報道, 清高地唾罵那些人面獸心的殺人犯,何等矛盾。

而在命案發生後,有誰又有歸根究柢地去了解事件背後的真相?

這份作品將透過七個不同角度,重現殺人犯背後的殺人動機及案件分析,令讀親身經歷人性 與獸性之間的矛盾。

YU Hoi Ying Eva

余海盈

舒適圈中看自己 I 立體裝置 每個人有他們專屬的舒適圈 (ComfortCZone)  一個令人感到安全和產生惰性的環境。在舒適圈 裡,人很少會遇到挑戰,與此同時,所需的技能 也很少,這樣子的確會使人十分安逸和舒服;但 在這個環境裡,人便會難以進步,永遠逗留其中。 要走出舒適圈,要靠自己而不能依靠別人,所以 我希望藉著作品啟發一直在舒適圈內的人;只有 自己才可以改變自己,想想現時在舒適圈內的自 己是怎樣,可能圈外會有更多有趣的事。

Acknowledgement

鳴謝

香藝術學院導師

陳軒明

陳家儀

陳曉筠

陳紀澤

陳翹康

陳國培

陳偉邦

鄭儀

鄭得恩

鄭怡敏

張士宗

張雁東

張偉樂

張煒詩

程展緯

香建峰

何鎮宇

郭燕寧

黎健強

林志光

林嵐

劉建熙

梁雯

梁文豪

盧文謙

馬珠

潘輝煌

蕭汶亮

Committee List

統籌委員會名單

藝術高級文憑

主席

羅縉壕

副主席

應用及媒體藝術高級文憑 主席

陳朗丰

關晉壹

劉麗君

羅藹霖

楊子凌

鄧詠思

鄧惠儀

曾敏富

溫震乾

黃嘉敏

黃覺新

黃麗貞 丘文彬

楊儀

楊百友

香藝術學院相關部門

課程行政

傳訊及發展

院務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