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er Diploma in Fine Art Graduate Exhibition 2025 藝術高級文憑畢業展2025

Page 1


香 港 藝 術 學 院 藝 術

高 級 文 憑

畢 業 展 | Hong Kong Art School Higher Diploma in Fine Art Graduate Exhibition | 2025

香港藝術學院

HONG KONG ART SCHOOL

藝術高級文憑

畢業展

Higher Diploma in Fine Art Graduate Exhibition

香港藝術學院 HONG KONG ART SCHOOL

藝術高級文憑

畢業展

Higher Diploma in Fine Art Graduate Exhibition

以「化」字為題,本屆畢業展向大衆展示畢業生在兩年間的變化,並傳遞他們的集體理念與學習體

會。「化」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字形為一正一倒的二人,涵義從人文風俗的演變到萬物創生,象 徵著變化的本質。

《化》(Safari)是一場狩獵之旅,多元的靈魂譜寫出詩意的多樣性,如同大自然的萬物,等待觀衆 們一同探索未知。這兩年的學習旅程中,我們不斷在流動,旅途中的景物不斷在變,我們的人心、 視野、思想在轉換。我們的身體隨著這些微妙的變化而傾側,最終由「亻」化為「匕」。

匕縱浪,大化之中,不喜亦不懼。

Safari

Safari is a journey to observe wild animals, embodying metamorphosis and enlightenment while inviting the audience to explore the diverse nature of our united souls. The origin of its Chinese title ( 化 ) depicts two figures — one upright and one inverted, symbolising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ustoms and the creation of all creatures in ancient China, representing change.

The graduates’ minds and perspectives shifted throughout the two-year journey. Decisive changes encouraged graduates to face conflicts and strive for growth. May we witness the collective belief in this wild, fresh ‘Safari’ and delve into the creative individuals who embrace great change.

文潔華教授

Professor Eva MAN

「化」之一字,蘊含無窮可能。它是變幻,是交融,是物質與精神的流轉,也是創作者與世界對話 的痕跡。在藝術的長河中,「化」既是過程,也是結果——顏料化為情感,線條化為思想,尋常之 物化為驚艷之象。本次畢業展覽以「化」為題,呈現同學們如何以獨特的視角、形式與媒材,探索 「化」的深邃與遼闊。

從自然的光影流轉到城市的記憶疊加,藝術家捕捉瞬間的悸動,將其轉化為筆觸、色彩與造型。

這種轉化並非簡單的再現,而是內在與外在的對話:材質的實驗打破邊界,傳統的技法被解構重 組,科技的介入催生新的美學維度。展覽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創作者將生活經驗、文化底蘊與個 人哲思,「化」為視覺語言的見證。

藝術的價值,常在於挑戰既定的框架——將平凡化為非凡,將固化的認知化為流動的想像。參展的 年輕藝術家們以陶藝、繪畫、攝影、雕塑等多元形式,展現了對材質、主題與觀念的探索。有些作

品將平常化為詩意,有些經營觸碰心靈的影像,更有將社會議題化為隱喻的深刻提問。這些嘗試, 既是個人創意的迸發,也是對當代藝術「何以可能」的回應。

藝術的魔力,在於它能將創作者的內在世界,「化」為觀者共鳴的橋樑。當您步入展場,或許會在 某件作品前駐足,感受到難以言喻的「化學反應」——那是形式與內容的化合,也是您與藝術家思 想的悄然相遇。

謹以此展覽,獻給所有在「化」的旅程中不斷追問、實驗與創造的靈魂。願這些作品不僅是學習階 段的句號,更是藝術生命的新起點。

李碧慧

Louise LEE

講師 / 課程統籌

很喜歡今年畢業展的主題「化」,「 Safari 」,意思是:多元靈魂交錯成詩,如同大自然萬物的多樣 性,同去探索未知。創作的目的,在於日常生活中尋找那詩意的角度,將平凡的瞬間詩化,讓這個 世界更加美麗,讓成長中的痛閱讀成恢復的過程。

「化」對我來說蘊含著 developing 和 transforming 的意思,亦是創作中最精髓、最迷人的部分, 是藝術家在無邊界中持續探索的過程。

作為你們的課程統籌/班主任,在你們初開始時知道同學們各式各樣的過去和經歷曾使我一度擔 憂,心想這兩年的投資是否真的會為你們帶來好處。這兩年間,我們曾一同經歷的問題,量不算 多,但都辣手。我們卻每次都能一一勝過,原因是你們都是一班滿有品格、對生命充滿好奇和熱誠 的創造者。

今天看到這 30 把匕,各式奇式,心裏實是感恩。感謝你們讓我再次見證生命的神奇,生命影響著 生命,每一位都散發著自信與獨特的個性。

從孩童到成年——

那個從未被察覺到的內在小孩,

放大鏡,傳聲筒,

你在童話森林裡,

靜悄悄地,

藏於深處,

苦惱。

噢……噢……

咻……咻……

一團線,

張牙舞爪;

我輕輕拂過,

呼~

你好,

請將內心與我傾訴。

Lustre 2025

炻器

尺寸不定

Daily Self-treatment 2024

各種藥物,棉花,

包裝錫紙及塑料袋

尺寸不定

動態與靜止之間的張力,在我 創作中從不輕看,而且常在意 念中竄動不止。

原動力似乎就是那種古古怪 怪,踢波踢出界的心態,不靠 章法把身邊的事物消化成作品 中的資訊,這是一個雙面刃。

面對世情,有時要求你跟從一 些軌道。感到見識不足,就進 入系統的學習。不久,可能又 要練習如何忘記。

時非時(夏 8 )

2024

ABS 支架、風扇、鉛筆及宣紙

尺寸不定

時非時(夏 8 )

2024

ABS 支架、風扇、鉛筆及宣紙 尺寸不定

Ture Taste

2025

炻器

12 x 5 x 4 5 cm

CHAN Shing Yung

「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創作」……

在快節奏生活中,人們往往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卻忽略了真正 的「傾聽」。

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透過有趣的溝通方式與自己、別人及生 活的社區對話。研究三代關係、家庭關係與自我靈性的連結,在 觀察及聆聽別人的生命故事,找出靈感創作作品回應對話。

我們仨 2025

陶瓷 尺寸不定

無眼睇 2025

陶瓷 尺寸不定

踏出去 2025

陶瓷 尺寸不定

從畫畫到陶瓷,發覺自己總是 不由自主地記錄生活的碎片, 抓住一瞬即逝的時光。

時光荏苒,種種碎片化成遙不 可及的回憶。素未謀面的公公 所造的矮凳仔,刻下「第十四 座」這記號,盛載著舊居的回 憶。我以陶瓷效仿公公造凳, 利用其任意捏塑的特質,將泥 板拓印新居痕跡後拼合而成。

如打獵般收集碎片再重組,轉 化為新的回憶,讓本是傢具的 矮凳仔添上另類意義。

《 3907 》 2025

鐵洗滌液及陶瓷 33 x 18 x 15 cm

CHUNG Lai Fong

細意觀察大自然,尋索當中與自己和心靈的關係。嘗試透過來自 大自然的泥土,探索生命和大自然的本質和多變。希望能與泥共 舞,共同編出屬於我們彼此的舞蹈,創造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無 聊有趣事。哪裡有泥,那裡便能尋找到自我沉澱的一片靜土,靜 聽土聲,彼此來一場真情的對話。

Hope 2025

陶泥

尺寸不定

Sound of rhythm 2025

陶泥

尺寸不定

Come out 2025

陶泥

尺寸不定

陶瓷除了杯碗碟,還有什麼? 除了實用精緻,還可以怎麼 樣? 去尋找陶泥的可能性,嘗試用 任何方法去做陶泥,在過程中 重新感受、觀察及回應。與陶 泥混熟後,便開始試一試她 的極限,一直以為不可以不可 行的,原來她是可以的,她亦 會回應,再互動。挑戰她的同 時,她亦帶領著我將自己的框 架推闊推遠。

好好觀察,好好感受,再大膽 一試,泥,永遠超乎你想像。

Antelope Canyon

2024

炻器

30 x 15 x 15 cm

Procedure 2025

炻器

尺寸不定

許妙嫦
HUI Miu Sheung, Eva

靈感主要源於對日常的觀察所 引發的腦內想像,令做陶瓷的 我彷彿需要兩個腦袋,一邊思 考一邊將腦內的影像具像化。

年 2025

炻器

尺寸不定

我從日常的細節中汲取靈感, 透過揉捏與塑形,將經驗轉化 為具象的形體,賦予空間新的 敘事。把空間的秩序轉化,繼 而創造每件作品都是 次對形 與空間的探索, 次將無形的 感知化為具象的過程,訴說我 對世界的理解與詮釋。

Insect 1 2025 炻器 55 x 40 cm

LUN Wing Yan

陶瓷自土而生,水與木交織,卻矛盾相生。土缺水而裂,木愛土 卻傷,裂紋如木紋,藏憤怒與傷心。烈焰淬鍊,土化陶瓷,裂紋 訴說著愛恨交錯之美。每一道痕,都是共生與絞殺的詩篇,靜默 述說自然與人心的糾葛。

山海 2024 陶瓷

40 x 40 x 25 cm

是次試驗的製作想法,是嘗試 在製陶時和自己達到一個和解 的過程。

過去我曾一直逃避因自身所 產生的不明朗情緒,不停地 因逃避情緒而製造更加多不同 問題去否定自己。透過在重複 的動作下一遍遍地重新梳理作 品以及自身。在過程中不斷地 試錯,去肯定自己對於問題的 決定。

無法排解的 2025

炻器 尺寸不定

WONG Tsz Wun

在夢境與現實的交界,我建構了一個屬於 自己的秘密基地。童年的秘密花園、腦海 中漂浮的幾何空間,以及遙不可及的南極 生物,這些碎片在記憶與夢境間穿梭。存 在於具體與抽象邊緣的元素交織成我的創 作世界。我以色彩線條模糊真幻界限,實 景漸趨夢幻,夢境漸趨實在。秘密基地既 是庇護所,也是探索真幻的遊樂場。究竟 是夢境更真實,還是生活才是真實的夢? 秘密基地 2025

塑膠彩布本

100 x 100 cm

夢的入口樂園 2025

塑膠彩布本

84 x 119 cm

記憶裡的溫度 2025

塑膠彩布本

100 x 100 cm

當代社會中,容貌已不僅僅是 個人形象的展現,更成為 種 無形的枷鎖。社交媒體的濾鏡 與美顏技術,以及大眾文化對 「美」的狹窄定義,將我們的 身 體容貌變成了被審視的對 象。這件作品試圖呈現容貌焦 慮如何滲透進日常生活,並探 討這種焦慮對個體的自我認知 和心理健康帶來的深刻影響。

Resonance Shard

2025

塑膠彩布本

60 x 80 cm

Eternal Theater

2024

拼貼布本

60 x 80 cm

Silent Eyes

2024

油彩布本

60 x 80 cm

曾追求像真寫實技法 | 後來想 找回畫畫本意 | 創作成為釐清 內在混沌的方式:在模糊不定 中尋找本質 | 留意身邊覺察的 而又不在意的事 | 隱微的覺知

放大 | 或低落時 | 找一可以表 達話語的媒介 | 藉此扳開自我 掙扎扭曲……

嘗試打破對筆的控制力 | 刻意 在熟悉的景物中尋找陌生感 | 透過動態視角解構靜止的輪廓 | 讓平面空間產生流動性…這 過程既是對現實具象的質疑, 也在找幻想空間 像在混亂 的線條裡,找到當下最能表達 的那條線……

08 : 57am

2025

塑膠彩布本

90 x 68 cm

NYAD 2

2025

塑膠彩布本 85 x 60 cm

Collage Portrait

(製作中)

2025

CHAN Po Yee, Bowie

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留下痕 跡,而痕跡會捕捉到懷舊和失 落。記憶並不是固定的——每 當我們回憶時,真相和想像就 會悄悄地改寫過去。這些收據 見證了被遺忘的時刻並靜靜延 續,回憶中虛構與真實交織。

這些脆弱、不斷變化的記憶如 何塑造我們?

記憶的船 2025

油彩布本

70 x 80 cm

存在以先的影像 2025

塑膠彩

40 x 60 cm

小兔子欲娓娓道出心中衍生之境。

她的腹中渺無人煙,拖着白色的長裙,赤足於翠草之地,煙塵竟 無損她的純靜。

她微啟朱唇,淺嘗太虛幻景之果,據説小企鵝會效慕所愛,模仿 彼此的顰笑即為生死相依,她以為人類與企鵝仔並無二致,幻境 之果實的黏液卻拉扯着她的上下顎,曖眛地把果肉溶解,果核的 酸澀令她錯愕地在夢幻旖旎中驚醒。

然自然界中,雙足立者惟有人類與企鵝,守承諾者,唯有其一。

油彩布本

70 x 80 cm

Kiss me hard before you go 2025

油彩布本

50 x 50 cm White Mustang 2025

油彩布本及影像 120 x 90 cm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

HO Wing Man

就藝術來說我是 個「周 身 ⼑冇張利」的 人 ,但在當代藝術中並 沒有因此 而 受到限制,不論寫實或較抽象的風格,反 而 因此創作 出更多不同風格及多樣化的作品,現在亦在尋找適合 自己 的路 程。這次展出的作品就是我最近搬屋的經過,我 般採 用自己 喜 歡或留意的東⻄作為我創作的元素, 而 不知不覺間從期待作品的 成果,變得享受其創作過程,有時甚 至 會達不到預想中的結果, 但當中發掘的比成果更值得體會。

Landscape of sunset

2024

塑膠彩布本

80 x 70 cm

Grandma

2024

塑膠彩布本

80 x 80 cm

Swirl 2025

塑膠彩布本

60 x 80 cm

我建立自己的小宇宙

我觀察自己的小宇宙

我描繪自己的小宇宙

我沉浸於自己的小宇宙

我活在自己的小宇宙 一如以往

I build my own little world

I observe my own little world

I illustrate my own little world

I immerse myself in my own little world

I live in my own little world

As always

Dreamscape IV

2025

塑膠彩布本

42 x 29 . 7 cm

Minningar

2025

混合媒介

尺寸不定

Dreamscape IV ( sketch version ) 2025

鉛筆及木顏色紙本

29 . 7 x 21 cm

LEE Hoi Yi

劉⽒關注 人 類與 自 然、宇宙的關係,以及地球 生 態與氣候變化議 題。受神秘學、泛靈論、超現實主義藝術的影響,她從 自己 的夢 境與詩句之中汲取創作靈感,經常放棄理性及預先構思,跟隨直 覺與潛意識進 行 創作。她的作品涵蓋繪畫、裝置、 行 為藝術、詩 歌,以透過神話及寓 言 性的藝術形式,反思在「 人 類世」時代, 地球生態及氣候變化給人類及萬物帶來的廣泛影響。

時空旅行者 2025

塑膠彩布本

82 x 62 cm

他者的伊甸園 2025

油彩及塑膠彩布本

83 x 62 cm

我探尋自然、物件與人類之間 的關係。通常,我透過針筆與 水彩的結合來創作故事。我的 大部分作品都涉及時間的軌 跡,以及周遭事物如何在時光 飛逝中變化。過去幾年,我的 生活發生了許多改變。透過收 集身邊變化的影像,比如香港 街巷中物品的更迭,我試圖創 作一個關於香港微妙變遷的連 續系列。穿梭於街頭巷尾,那 些被遺忘和丟棄的物品之美讓 我深受啟發,促使我去探索其 中的真實。

我希望透過作品,觀眾能將自 己與藝術連結起來,同時也能 意識到——萬物如何在瞬息間 改變。

Alley Series ( 1 .) 2025

水彩紙本

9 x 13 5 cm

Alley Series ( 2 .) 2025

水彩紙本

9 x 13 5 cm

Alley Series ( 3 .) 2025

水彩紙本

9 x 13 5 cm

昨夜的月色淒迷,松林也停了 呼吸,我想著夢中的你呀,說 不出是悲是喜。今夜的月明如 鏡,我倆在堤上同行,讓我問 夢中的你呀,這究竟是夢還 是真。

帶我走吧,你在哪裡?請帶我 走吧。現在的我想念過去, 未來的我想念現在,我被推 著走,我無法停止,請帶我 走吧。

Schrödinger’s rat 2025

混合媒介布本

80 x 100 cm

你們有發現現今不少青少年傾向於速食式戀愛,對親密關係缺乏 尊重與原則的狀況嗎?這與我自身對愛情的理解截然不同。我與 伴侶不會將愛情變成一場短暫的遊戲,我們不是聖人,但我們選 擇尊重愛情。「我們」,不單止呈現一個對比,更邀請觀眾一同 思考和探討當代未成年人對愛情的態度與價值觀。

在自由開放的時代下,愛情是否仍應有底線與責任?「我們」對 愛的理解,是與時代脫節,還是另一種選擇?

WONG Chin Yue

WONG Ming Hing

因為我們被剝奪了看自己的權利 我所見的只是我的影子

畫自畫像是一個越來越愛自己的過程

我畫着你、我、他、她

卻從未認真看得到自己

在這個看不見未來和過去的世界 什麼是最顯著的?

是我、是你。

爸在, 2024

2025

炭筆紙本

59 4 x 89 1 cm

我在, 2004

2025

炭筆紙本

59 4 x 89 1 cm

我在, 2025

2025

塑膠彩布本

59 4 x 89 1 cm

攝影 Photography

餃子

它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家的味道。

從揉面到調餡料,再包制,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期待。當餃子在 鍋中翻滾,熱氣騰騰的沸水彷彿也在訴說著生活。煮熟的餃子, 盛在盤中,就像一個個小小的寶藏,等待著被發現。

餃子的調味料

它可以是疲憊時的慰藉,可以是歡樂時的慶祝,也可以是平淡日 子里的一抹亮色,增添一份別樣的滋味。

餃子 2025 餃子蘸料

120 菲林

6 x 6 cm

一人一啖

2025

寶麗來相片、勺子 尺寸不定

我從小對 physic chemistry biology 這個領域並沒有太大的興

趣,只是因為現實的考量,才無奈地選擇了這條路。不過,在接 觸藝術之後,我發現自己對藝術有著更多的耐心,也更能專注於 創作。我願意花時間投入其中,享受創作的過程。我喜歡藝術, 是因為它帶來的自由。在其他學科裡,常常有明確的對與錯,還 有各種規則與限制。但藝術創作不同,它沒有絕對的標準,也沒 有所謂的對錯。我可以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做出我真正喜歡 的作品。更讓我著迷的是,創作的時間線是開放的——它沒有終 點。一件作品即使完成了,我也可以隨時將新的想法加進去,讓 它持續演變。這樣的過程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而我也樂於在這條 創作的旅程上,不斷前行。

6249

2025

噴墨印刷

90 x 60 cm

4x5 large format camera 2025

影像

尺寸不定

種樹意味着需要時間和心血經營,從一顆種子開始,親眼見證它 的成長,根據我投注的心機,它會給我不同的回饋。猶如人與人 之間的羈絆。我生活在幸福之中,我就要婉如種子一般,得到家 人愛的灌溉。愛是無形的,所以我想透過種樹的形式,用它的成 長來象徵,我和家人緊密的關係。

一齊買鞋行動 2025 混合媒介

雕塑 Sculpture

「在下就是 Keroro 軍曹是也」——《 Keroro 軍曹》。

作品基於從童年到成年,隨着年紀增長對於動漫的看法,以及對 玩具玩法產生的不同觀點進行創作。小時候買的模型是純粹的玩 樂,成年後則以成人的角度「玩」Keroro 軍曹的模型。

我以倒模的方式鑄造金屬模型,生產屬於自己的「軍隊」,這是 另一種對玩具玩樂的方法,進行一種屬於自己的「黑色幽默」。

是也。

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 2025

青銅、紅銅、銀、木板 尺寸不定

煙和酒從來都是好朋友。在我長大後,也不知不覺巴結了煙和 酒。雖然是不良習慣,但當我在落魄之際,也是煙和酒和我同甘 共苦,所以我用黏土表達這種沉迷的狀態。他們既是麻醉品也是 拍擋,更是我用來創作的餐單。

The man who love cigarette and beer 2025

輕陶泥 14 x 28 x 18 cm

MOK Siu Fung, Matthew

(留白)

人的存在 離不開生與死 被時間量化的生命 正在被燃燒、倒數 迎著這份來自世界的虛無 抱著身體給人的實在 我探索自身與外界的關係 安身立命

利用藝術作為媒介思考存在,我在 尋覓屬於自己的答案。

花姐 2025

竹棍、祝君早安毛巾 尺寸不定

Something Doesn’t Sit Right… 2024

木材及織物

49 x 46 x 88 cm

The Light Only Makes Me Heavy , This Is What Anxiety Feels Like series 2024

光影印刷

102 x 61 cm

作為一名大細路,我意圖透過玩具作為媒介,探索個人在遊戲中 的體驗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

色彩繽紛的玉米黏土,指頭大小,手感類似發泡膠粒,僅需微量 水分便能彼此黏合,像傳統粘土般玩耍,也能整體溶於水。基於 這些物理特性,我透過水份和控制將它們創造出一個正立方體。

然後有意識地利用水使其崩解,象徵解除個人固有的限制,並留 下本質的痕跡,作為轉化的憑證。

通過具體化這些概念,藉此思考內部和外部規範的形成及其 關係,並延伸至它們如何影響我對世界秩序的認知。

Self - portrait from 9 March 2025

2025

玉米黏土、過濾綿、 金屬平台 100 x 100 cm

歐至宜 AU Chi Yi

陳誠勇 CHAN Shing Yung

鍾嘉怡 Mina CHUNG

鍾麗芳 CHUNG Lai Fong

鄭少霞 CHENG Siu Ha, Mona

許妙嫦

HUI Miu Sheung, Eva

LAM Yeuk Hei

王芷媛 WONG Tsz Wun

LIU Ka Wing

LUN Wing Yan

AU Hei Ting

FOK Wing Yan

CHAN Ka Yi

HO Wing Man

CHAN Po Yee, Bowie

LAW Lok Lam

SIU Tsz Ching

鳴謝

劉爾諾

LAU Yi Nok

廖家寶

LIU Ka Po

譚允祈

TAM Wan Ki

黃永欣

WONG Wing Yan, Paul

莫兆豐

MOK Siu Fung, Matthew

香港藝術學院導師

陳曉筠

陳翹康

陳世樂

香建峰

何兆基

鄺鎮禧

林志光

林嵐

統籌委員會名單

林憶蘭

李海燕

李碧慧

李雪盈

盧文謙

潘輝煌

曾翠薇

尹子聰

黃嘉敏

黃麗貞

丘文彬

楊說

姚俊樺

袁錦華

陳寶儀

陳誠勇

鄭少霞

劉爾諾

蘇芷浠

黃千瑜

王芷媛

本刊所載之畢業生名單及職員職銜截止至 2025 年 6 月 1 日。 2025 年 6 月印刷。

製作單位已盡一切努力,力求本刊內容正確無誤;並對任何 有機會遺漏或錯誤之資料及其有可能引致的後果恕不負責。

版權所有,未經出版機構許可,不得翻印、節錄、或以任何 電子或機械工具影印、攝錄或轉載。

Copyright Hong Kong Art School (a division of Hong Kong Arts Centre) 2025

The graduating student list and position title of staff members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updated as at 1 June 2025. Printed in June 2025.

Every effort is made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entries in this publication, the producers of the publication take no responsibility for any inaccuracies of omissions that might occur herein any possible consequences that might arise the inaccuracies of omissions.

2922 2822 | enroledu@hkac.org.hk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inted or reproduced or utilized in any form or any electronic, mechanical or other means, now known or hereafter invented, including photocopying and recording, or in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or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the publisher.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