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9 年8月25日
第368期
歡迎奉獻
與憂鬱 的朋友
開巴士的 牧師
美猶太學者反駁拉比
為台灣大選及香港局勢禱告 盼教會成為和平使者
2019超自然與使徒性特會
同行
載孩子到天父的家
勇敢站立爭戰 挪去生命中耶洗別的靈
土耳其伊斯坦堡 近百年來
P4-5
P8
首家新教堂奠基
啟動40天禁食禱告
P2
對新約和福音派 信徒的誤解
P3
國度觀點 受助的幫助者
第 91 屆港九培靈研經會於 8 月 1-10 日 舉辦,本屆聚會以「我靈甦醒,迎主再 來」為主題,在早堂的研經會中,來自 加拿大維真神學院的莊達睿牧師(Rev. Darrell Johnson)帶領會眾解讀路加福 音中耶穌講述的比喻,揭示天國福音的 奧秘,以及天父對世人匪夷所思的愛。
耶穌帶來震撼 福音書的4位作者總共記錄了耶 穌的47個比喻。為什麼耶穌要用比喻 說話呢?莊達睿提出有三個詞能幫助 我們理解:世俗(secular)、驚奇 (surprise)和震撼(scandal)。 耶穌的每一個比喻,差不多都是從世 俗的觀點出發,去講神國的事情和觀 點。耶穌每一個比喻都讓我們驚奇, 故事竟然有這樣的轉折,然後我們會 感受到震撼,這是刻意的。 而關鍵是,我們怎樣處理這個震 撼?其實耶穌本身的存在就是讓人震 撼的,令人質疑自己對世界的一切理 解,包括作為一個人、行公義、愛、 即將來臨的神國,以及神是位怎樣的 神。我們要麼擁抱耶穌和得到醫治, 要麼就跌倒和繼續破碎。只有我們迎 接和擁抱震撼,我們才能真正看到、 真正聽到、回轉和得到醫治,這些是 要透過擁抱耶穌才能達到的。放下我 們的觀點,接受耶穌的觀點,讓祂帶 我們進入驚奇、誇張揮霍的新世界 裡。看見、聽見、回轉、得醫治。
屬靈的水腫 在7日早上的研經會中,莊達睿 帶領會眾查考路加福音14章,關於 耶穌在安息日醫治水臌病人。水腫 (dropsy,edema),是指身體有不 正常的液體積聚,導致某些部位浮 腫,但奇怪的是,這個狀況會帶來極 度的口渴。水腫的人在當時是不潔淨 的,他竟然在安息日出現在法利賽人 的首領家裡,這很有問題。法利賽人
把那個水腫的人帶到屋子裡,等於問 耶穌:「在安息日,一個潔淨的法利 賽人的家裡,耶穌會怎樣對待這個不 潔淨的人?」 這是一個陷阱。在安息日,有 個不潔淨的人站在耶穌面前,他們用 款待客人的文化來掩飾設立的陷阱, 看看他會否失足。耶穌醫治了這個水 腫的人,然後講了一個關於款待客人 的比喻。這兩個答案是並行的:耶穌 醫治的行動和耶穌教導的比喻錯綜相 關。 耶穌看出屬靈上的水腫在威脅著 法利賽人的健康。在第1世紀,水腫 是一種修辭說法,形容愛錢、貪心、 渴望認可和地位,而這些都是法利賽 人的動力。在晚宴裡,這個法利賽人 的水腫扭曲了原本款待客人的文化, 因為他需要保護和增加自己的地位, 所以只邀請那些能給回報的人來晚 宴。在耶穌的晚宴裡,沒有所謂的上 等座位,全都是最好的,耶穌如果邀 請你吃飯,他會坐在每張桌子上。耶 穌來到晚宴裡,從各樣的水腫中釋放 我們。 在晚宴,耶穌醫治了一個有病 患的人,同時也向那些屬靈病患的人 伸手,耶穌願意醫治他們。祂拆毀了 變質的款客之道,從而帶入神國的款 客之道,新的社會結構。在這裡我們 被接納,因為祂邀請我們,這是我們 唯一需要的。與耶穌一起,邀請被世 界排斥和忽略的人進入筵席,就有福 了;邀請那些沒有能力回饋你的人, 就有福了。我們就從水腫中得到釋放 和自由。
匪夷所思的愛 在9日的研經會中,莊達睿帶領會 眾進入被喻為史上最偉大的故事—路 加福音15章中浪子的比喻。故事中叛逆 的小兒子悔改,決定回家後,父親對小 兒子所做的每一項舉動,在當時文化來 說都是非常驚奇的。透過這些行動,父 親親自承擔兒子的羞辱。在比喻的上半 部分,耶穌讓文士和法利賽人明白,那 位熱誠保護的神,是擁抱回轉的罪人, 並且舉辦盛宴的神。祂放下自己的聖名 來歡迎我們迷失的兒女回家。 比喻的下半部分就進入父親和長 子的互動。大兒子代表我們大部分的基 督徒,我們沒有遠走高飛和生活放蕩, 我們嘗試忠心和順服,努力實踐職責。 雖然大兒子沒有遠走高飛,但他同樣讓 父親心碎。耶穌指出了兩種罪人:破壞 律法的和遵守律法的,兩種都需要恩 典。 大兒子回家聽見發生的事,就生 氣了並且拒絕進去。在村莊所有人面 前,大兒子公開地羞辱自己的父親,他 可能比小兒子更傷透了父親的心。父親 怎樣回應呢?就如同他怎樣對待小兒 子,是出乎意料之外地,匪夷所思地: 「父親出來勸他」(28節)。一天內爸 爸兩次出去公開地羞辱自己,來承擔大 兒子的羞辱。在比喻的上半部分,神承 擔犯律法罪人的羞辱;在比喻的下半部 分,神承擔遵守律法罪人的羞辱。 大兒子怎樣回應父親匪夷所思的 愛呢?他進一步羞辱自己的父親:「你 看,」(沒有尊稱),「這麼多年來,我 服侍你,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令,你
卻從來沒有給過我一隻山羊羔,好讓我 和朋友一同慶祝。」我的朋友?那麼家 裡這些人是誰?整個村莊的人都在這 裡!大兒子無意中顯露出,他不屬於這 個家庭和這個圈子,認為他和爸爸的關 係建立在遵守規矩之上,這是主僕的關 係。大兒子留在家,但從來不明白父親 的心。 大兒子所做的一切都在傷害父 親。父親再次匪夷所思地回應這進深一 步的攻擊,在眾人面前羞辱自己:「孩 子,」(充滿愛的稱呼),「你時常和我 在一起,我的一切都是你的。」爸爸再 次確認他的身份和權力,因為父神充滿 恩典,祂不會從我們身上抽取恩典然後 將恩典給別人。接著父親敞開他的心: 「但你這個弟弟卻是死而復生,失而復 得的,所以我們應該歡樂慶祝。」天父 請求他的兒女進入祂自己的恩典的喜樂 當中。莊達睿指出,如果父親對小兒子 的信息是「回家吧」,那麼對大兒子的 信息是「進來吧」,進入父親的心。 文士和法利賽人認為,他們跟神 的關係是建立在他們的表現和品格,所 以對罪人和稅吏做出同樣的要求。如果 我們覺得我們能進入神的國,是因為我 們努力賺取的,我們也會期待其他人努 力賺取。今日教會裡充滿了大兒子的病 態:很多自稱基督徒的,認為確據是來 自他們的忠誠、過去回轉信主的經歷、 宗教上的參與和很少出現的不順服。莊 達睿最後強調:「我們能成為神家庭的 一份子只因為天父來到我們這裡,透過 祂唯一的兒子,承擔我們全部的羞恥, 在這匪夷所思的愛裡接受我們,沒有其 他原因。」■ (記者莫嵐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