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2 9 期 2 0 1 8 年1月14日
歡迎奉獻
香港版(半月刊)
開放 讓 年青人
走進
空間
轉 化 世 界 的
教會
P4-5
P8 中信月刊發起人 王永信牧師 安息主懷 享年93歲 P2
漢協三十周年 感恩慶典 及2017全年 讀經計劃講座 P2
「祝福
國度觀點 當電玩成為福音事工
大使館遷移耶路撒冷 埃及聚集總結: 風波未了 「以賽亞書十九章大 馬來西亞跟隨土耳其 道正式開通了」 危地馬拉跟隨美國 P3
」 7 亞 洲 2 01
P3
藝術作品 0 0 3 逾 出 展 「祝福亞洲2017」華人視覺藝術家邀請展於聖誕節期 間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共76位來自中港台及海外 的華人藝術家參與,展出多達三百多件作品,當中包括 不同風格的畫作、雕刻及藝術裝置等等。同場又舉行多
場不同基督教藝術講座及音樂會,其中資深藝術教育工 作者吳加里於12月26日早上就「西方美術欣賞和基督 教」及「如何在教會推動視覺藝術創作」兩個題目分 享,提到基督徒藝術家遇 到 的 困 難 及 應 有 的態 度 。
值觀不再絕對,印象派就是當中的代 表。他引導在場的人思考,今日的藝 術是否應流露正確而絕對的價值觀, 還是追隨社會的模糊是非價值。 現時是全職基督徒藝術家的吳加 里,曾任教中學藝術科多年,以藝術 指出,基督徒從事藝術創作,若果太
《主的羊》——張美玉 省之中去學習。」他說,「事奉的路上
重視名利就會失去尊嚴。第二,藝術
總有失敗、挫折,甚至會有人反對、妒
家一般都較自我,但必須要謹記基督
忌,令人很想放棄,但必須記住你事奉
作為事奉亦曾遇到不少張力。他首先
是次展覽展 出共300多件 藝術品,當中包 括畫作、書法、 雕刻、攝影、裝置 藝術等等。
信仰的價值觀,就是謙讓。第三,藝 術家作為事奉人員,不可以持著創作 的年資夠長就認為自己很有經驗,在 神面前看重的是學習的心志,特別在
本地基督徒藝術家陳芝瑛創作的《讓孩 子到愛裡來》系列之〈愛裡沒有懼怕〉
不斷改變的新世代中。第四,藝術創作 者要跳出思想框框,不要被過去的成功
吳加里解釋宗教與藝術的關係
限制,更不要凡事先有定論,應保持開
時說:「如果你放心思在作品中,你
放的態度。「基督徒藝術家不是從事藝
的汗與血就會留在其上,要是有信仰
術工作的受洗基督徒,而是蒙神呼召的
的話,你的信仰就會流露其中。」欣
身份。事奉並不是單憑自己的興趣,而
賞藝術作品,就是尋找作者放在其上
是出於神的心意。」第五,應有策略地
的個人信息。他介紹宗教改革對西方
發展基督教藝術,而是不胡亂去做。他
藝術的影響,就是強調聖經是最終的
強調,基督教藝術的目標是榮神益人,
權威,並且重視自由,而這自由是根
必須合乎神的心意。
據聖經真理的。然而,現代藝術自畢 卡索等畫家興起,人性已經扭曲,價
本地藝術家曾皿堅以霓虹燈表達耶穌出生 的情景,更將畫作放在社區之中,「貼 地」展現聖誕節的意義。
的是神,而不是要去取悅別人。」 最後他又指出,視覺藝術和美術 設計師可以在不同範疇上服侍教會﹕第 一,印刷品、網頁設計、文字出版和 宣傳;第二、參與花藝設計、佈置; 第三,節期禮儀;第四,在教堂放置 雕刻、畫、書法、攝影、工藝品等等。 「不少人覺得沒有門路去服侍,但站在 教會立場,其實事奉人手經常不足夠, 若你願意將自己的才華毫無保留的拿出 來,大部份教會都會表示歡迎的。」■ (記者陳淑安報道)
「做藝術家不只是懂做作品,而是 要懂得做人。而做人必須要從錯誤、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