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0期 2017年8月27日
歡迎奉獻
香港版(半月刊)
醫治心靈的召命
種
專訪 臨床心理學家 鄭健榮博士
思維
種
人生態度
P8
P4-5
亞洲基督教議會 地區諮詢會議 探索普世合一運動
台灣2017教會青年 國是論壇 運用人工智慧傳福音 P2
P2
被北韓監禁近三年 韓裔加拿大牧師 保釋回國
國度觀點
為千禧羊群擴大「草場」領域
以色列兩大邪惡活動 埃波月9日前後舉行 P3
P3
審 時 度 勢 關 心 中 國 事 工 香港教會向來積極參與中國內地事工,然而
隨時勢轉變。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北角衛理堂
內地環境不斷改變,宗教活動的進行向來都
社關小組日前舉行「回歸二十年·內地信仰
需要審時度勢。今年香港回歸二十年,回顧
分享的蛻變」座談會,探索中國內地教會的
過去,香港教會參與中國事工的方式亦不停
狀況,以及香港在中國事工上的角色。
強調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房角石協會主席湯頌年牧師表
中國事工的不同階段
教會團體進入內地,服務社區,背後是帶有 信仰關懷的,希望能見證基督信仰的精神。
房角石協會在中國內地服侍多年,作
示,香港回歸二十年,中國內地
為主席的湯牧師觀察到,香港回歸二十年
的宗教政策經歷不少變化,香港
以來,香港教會在中國事工參與上的角色
教會在內地服侍的模式亦有所轉
已經歷了幾個階段的變化。第一階段是作
以智慧關心中國 「當你進行一項服務時,
為響導的角色,香港教會首先進入內地,
政府亦會關注你進行到什麼
策,鼓勵非政府組織為建設和階社會作出
接觸中國教會,並且讓世界知道中國內地的
程度。」邢教授指出,從政
貢獻。然而,近年內地政府政策改變,強調依
基督教發展情況。第二階段,香港教會作為
府角度而言,宗教團體參與
法管治宗教事務,由政府引導、服務、管理宗
橋樑,讓中國教會與外界交流。第三階段,
內地服務,只可停留於關懷、
教活動,以達到「發揮宗教積極作用,抑制宗
中國教會已經開始發展成熟,香港教會作為
服務、捐獻,不宜涉及政策層面。「我們進
教的消極作用」。在強調「依法治國」的原則
平台,提供經驗及訓練,加強中國教會在神
入中國,需守中國法律,遵行政策、政治的
下,近年內地政府有不少與宗教活動有關的條
學、社會服務上的知識與能力。
底線,有智慧地探索底線。」他說,「中國
變。過去,中國政府採取維穩的政
例立法,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 《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境外非政府 組織管理辦法》、《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 動管理辦法》。「中國事工就是處於這種環 境下,在鬆緊調整之間自處。」湯又指出, 內地不同地區對政策的闡釋或有不同,某些 地方可行的事工,並不代表在另一地方都可 行。「如果我們不審時度勢,就會出現很多 問題。一本通書不可睇到老!」
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院長邢福增教授接 著分享,中國法律有宗教信仰自由,但「實 踐」信仰時涉及結社自由、出版自由、言論 自由。宗教是個人的東西,在公共空間表達
現正處於複雜的狀態,有很多好的地方,也 有很多問題存在。正因為如此,我們要繼續 關心中國,而這關心需要有很多承擔,甚至 是後果或代價。」
時,會受到一定規管。「中國內地對宗教的
最後,邢教授回應會眾提問時表示,從
理解是複雜的。」過去,香港教會能在中國
內地來港修讀神學的神學生,思維會比較
進行事工,其實也是在配合內地的大氣候變
闊,回到內地服侍時,也許會面對不少衝
化。改革開放之後,內地政府開始肯定宗教
擊。部份神學生可能選擇到海外服侍以國內
在慈善公益、社會經濟方面的貢獻,而香港
華人移民為主的教會。■(記者陳淑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