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期 2016年3月27日
歡迎奉獻
P2
內地兒童事工 挑戰大
前穆斯林為 前穆斯林施洗
英國兒童 性別混淆個案 上升1000%
P3
P3
為了自利自保和自我榮耀,而是基於愛鄰舍的命令下,使用
且,行動者必須捍衛衝突「雙方」的公正。第二,行動者必
於保護弱小,判定是非和糾正錯誤。
須具有代表性,不是出於自利,而是為了受害者的福祉及維
P3
P2 近年,教會內的政治爭拗持續不斷,造成不同程 度的撕裂,今年農曆新年在旺角發生的暴力衝突事 件,更令不少信徒感到迷惘、無力,不知如何回應這 些事件,有見及此,公理匯研主辦了「暴力/勇武抗 爭的信仰反思」研討會,邀請了世華網絡資源營運總 監劉進圖、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李耀坤博士及循道衞
普珥節 3月24日
紐約市新法 單一性別洗手間
在衝突中,使用武力以伸張正義應持守四大原則:第 一,行動的目的是糾正重大而清晰的錯誤,需要清楚交代干 犯者的罪行、受害者具體的傷害及對公正秩序的破壞;而
護共善;而且行動者要負起責任,透過行動帶來新秩序, 並有意向為群體締造和平有法理的管治。第三,持守辨別原 則,必須刻意區分干犯者和無辜者,只能制服有直接實質行 惡的人員,而且解除武裝後,不能肆意傷害他們。更不能攻
理聯合教會袁天佑牧師,分別從政治分析、神學倫理
擊學校、醫院及住宅區等,因為一個糾正錯誤的行動不能禠
及教會牧養三方面,對議題進行深入探討。研討會於
奪建立一個和平社會所需存在條件的權利。第四,訴諸武力
3月17日假基督教會活石堂舉行,當日有來自不同教
應是最後手段,即其他可能行動皆失敗才可使用。當行動造
會的近400信徒參加,全場爆滿,其中大部分是中
成的破壞大至無望再出現和平有序社會的地步,行動縱或
年及青年人。
取勝,亦只能算是失敗。武力使用必須以追尋和平為大前 提。
劉進圖:「和理非」仍有出路 劉進圖首先深入剖析了本土派青年選擇採取勇武抗爭 方式的成因,然後用客觀的事實論證和平、理性、非暴力
袁天佑:互相體諒 為弱勢發聲 袁天佑指出「香港生病了」是社會過分追求經濟發展
(和理非)的抗爭方式仍有可為,鼓勵青年人從政,不要賣
所致,很多社會發生的事件原因錯縱複雜,對教會的影響,
身暴力和仇恨。
是危機亦是轉機,他分享了一些牧養教會的經驗,亦反思了
劉認為社會大眾可以不認同勇武抗爭的方式,但必須理
教會在社會中的角色。
解其成因。雨傘運動期間,學生和平理性地在街上爭取「真
教會面對政治往往都是選擇中立,但是選擇中立,是傾
普選」,當權者的無動於衷;以及相關機構對非法打人警員
向站在權貴的一方,因此他認為牧者需要跟會友分享自己的
的保護,但是對佔中學生卻是無理的檢控,這些制度的暴
立場,但是不能控制對方的思想。教會裡有不同聲音,彼此
力,令不少本土派青年認為「和理非」已證實失敗,勇武抗
討論,挑戰是健康的。不同角色、立場的人應該互相要尊
爭是「官逼民反」的結果。
重、體諒,會眾應理解牧者的難處,體諒他們對很多事件的
和理非之路雖然未能達成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然而維 持了回歸後香港的「半桶水民主」。「展望未來,和理非仍 有所為。」劉鼓勵青年人從政,因為香港每年有6萬個新增 達到18歲可登記為選民的雨傘新世代,同時每年有逾4萬老 人離世,因此可以推斷十年內年青一代會成為香港登記選 民主體。另外,科技發展對青年人參選有利,透過網
不回應,群眾亦應理解前線警員所受到的壓力,彼此意見可 以完全不同,但是同理心不能缺少。袁認為教會應該關心弱 勢社群,站在貧苦大眾那一邊,因為政府對政策或事件回應 的宣傳已經很足夠,教會應為受壓的發聲。最後,袁指出今 天大家活在「天國已經降臨,但未完全降臨」的張力中,鼓 勵信眾將信心、盼望放於神身上。
絡傳播可令新人迅速爆紅。再者,現時政壇已經出
(主辦單位在4月9日加開一場研討會,Facebook專頁:www.
現新老交替的情況,政治素人也可當選,不像過去
facebook.com/hkpeer)
講求有政黨人脈及地區經驗。人口變化、網絡發展
(特約記者李翠琼報道)
和政治發展都對年青人從政非常有利,非暴力抗爭 仍有出路。
李耀坤:以和平為本 武力使用四原則 李耀坤則從神學及倫理的角度探討了基 督信仰如何看待武力的使用,以及在武裝衝 突中應秉持公義的原則。 基督教以和平為本,顛覆了尚武文化。 武力在神原初的創造是不存在的,而歷史的 終局亦沒有位置。再者,耶穌基督自己是和平之君,以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方式來應對邪惡和暴力。因此,教
(左起)劉進圖、袁天佑牧師、李耀坤、麥沛泉(主持)
會看待和平不是一種崇高的理想,而是對基督主權的確
(特約記者李翠琼攝)
認和順服。基督教信仰有別於尚武主義,武力使用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