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復興報(香港)282期

Page 1

歡迎奉獻

P2

「2017香港福音盛會」 啟動典禮 公佈七場佈道大會講員

P2

逾1600青年

有志宣教 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聯同香港差傳事 工聯會於2011年開始合作進行「香港青年宣教 狀況研究」,以歷時四年的時間,從青年基督 徒、青年宣教士、青年神學生及教會牧者四個向 度,了解及分析全港教會青年宣教的狀況。是次 研究的427間回應教會中,共有1,651名青年人 表示有心志宣教。日前,研究單位舉行「同創 青宣新世代」差傳領袖研討會,邀得幾位差會代 表、教會牧者分享,展示了幾個幫助年青人踏上 宣教之路的不同向導。

年青人需要正面宣教經歷 世界福音動員會(香港)總幹事劉卓 聰對有逾千六名年青人有志宣教感到欣 喜,認為年青人喜歡探索新事物、有好奇 心,因此作為差會的角色是給予嘗試的機會。他認為必須向 年青人灌輸新的宣教概念,讓他們明白宣教是關乎神、教會 的事,而不只是圍繞個人的使命、神對自己的心意。「在神 整個宣教大業、歷史之中,『我』只是扮演一塊拼圖的角 色,而不是整個拼圖圍著自己走。」年青人要先學會欣賞教 會落實及差派宣教士的意願,接受及體諒教會的限制,在宣 教路上與教會同行。 他觀察到,教會對年青人踏出宣教的憂慮包括﹕不確定 他們是一時衝動還是受聖靈感動、擔心他們能否抵受工場上 遇到的困難、教會在財政支援上的負擔等。因此,他鼓勵年 青人嘗試參與半年至九個月的短宣,能體驗跨文化宣教的環 境,同時亦不會令教會一時間有太大財政壓力。另外,若然 年青一來便參加為時長達兩年的宣教體驗,完成時已過了所 謂的「蜜月期」,有可能因為深切體會到宣教的艱苦而被嚇 退,不再考慮長宣。「由香港這個相對富裕、安全的城市, 到比較落後、危險的地方,是需要循序漸進的。」讓年青人 本身、教會、家人對宣教有正面經歷,才能令年青人的宣教 路更長久。

分階段裝備年青人 學園傳道會事工部同工陳保焜指出,生 命未夠成熟固然是年青人的挑戰,因此出發 前的裝備十分重要,包括情緒及原生家庭問 題之處理。有年青人在香港

事奉、傳福音經驗不多,需要更多的操練。 與家人關係亦是年青人準備宣教前必 須面對的問題,宜預留足夠時間與 家人溝通,避免到出發前才臨時通 知父母,顯得對其不尊重。「我們 不能單單找些成熟的人出來,因為成 長過程就是從不成熟到成熟,因此如 何建立他們才是最重要的。」 「香港人其實很小心,總是想他們有萬 全的準備才出去,但過往的經驗告訴 我們,有些裝備在工場中是沒有 用的。」他建議分階段裝備年青 宣教士,先讓他 們學習聖經知識、跨文化情緒等較基本的東西,讓他們到工 場體驗一至二年,然後才按其需要進修。

異象從「看見」開始 香港前線差會總幹事胡樂文則提出,其機構過往的調查 中,不少年青人表示對宣教有莫名的畏懼,且對自己的成熟 程度沒有信心,跟教會領導層溝通亦非常不足,同時又不能 承受家庭經濟負擔,以及憂慮到擇偶的問題。 他認為,唯有異常能帶動年青人的熱情,而異象要從「看 見」開始。現時的年青人很重視經驗,透過訪宣,他們可 以看見福音的能力,以及未得之民的福音需要。「他們要 看見,人若沒有福音就會滅亡。」他反問教會領袖、傳道同 工、神學院教授是否有這團宣教的火,以致年青人有好榜樣 可以跟從。「薪火相傳是始於『有火』的人﹗」此外,年青 人總是集體行動的,故建立他們的同儕非常要緊,宜進行組 別式的栽培。 前線差會每年暑假都會舉行青年宣教計劃,讓年青人到 穆斯林國家體驗,跳出恐懼的框框,經歷神的能力及恩典。 「我們整個概念是建立他們天國的心懷。不管他們日後是否 宣教,只要他們有天國的心,回港後在任何地方工作,那裡 都可以成為他們的『工場』。」曾有年青人參與計劃後,深 深體會到神愛穆斯林,一直致力於教會中推動差傳工作。

門訓是青年宣教基礎 香港細胞小組教會宣教網絡國際召集人王利 民牧師則認為,青年人是最「有火」、最不怕 死的一群,正如參加ISIS的多數也是年青人。 「只是我們將他們的『火』弄熄 了﹗他們有『火』時,我們不讓

他 們 去,等 到 他 們 沒有『火』了,卻讓他們去﹗」他指出,一個事奉的人不懂得 去做他的崗位是很正常的,因為神會不斷挑戰人、擴展人的境 界,故不要期待宣教士出工場時什麼都懂。他們需要的不是完 全的裝備,而是貼身的關心及門訓。「信任青年人,幫他們開 路是最重要的﹗」他主張先讓有志宣教的年青人到工場去,讓 當地的宣教士進行督導、門訓,在那裡邊做邊學。 他又指出,許多人期待大學生回應宣教使命,其實那些 對前途充滿計劃、希望的人,比沒有計劃、對未來沒有信心的 人,更難接受神的計劃。「神要用普通人,但教會卻行精英 制﹗」曾有印傭信主之後成為宣教士,反映背景、學歷根本不 是宣教的條件,最要緊的是教會願意給予機會。有時候,外語 學得最快的人,反而是本身不懂得英語的。

堂會為本的宣教事工 中華基督教會沙田堂堂主任張大華指 出,教會沒有「差傳發燒」的領袖,是不 能推動差傳的。沙田堂推動堂會為本的差 傳事工,每年定期舉辦短宣,讓弟兄姊 妹體驗宣教,從中學習成 長。原來根據全球的差傳調 查,不少宣教士在工場感到挫敗,原因都是跟差會的國際團 隊相處遇到困難。由教會出發的差傳事工,可以在堂會內凝 聚一群弟兄姊妹,定期關心及到訪某個特定工場,對年青人 來說較易投入宣教事工,教會對其關心亦較深入。 張表示,沙田堂不一定會在財政上支持宣教士,反而會 讓他們自行籌募經費,而他們籌募的對象其實也大多數是教 會內的弟兄姊妹。如此一來,教會不會有太大負擔之餘,支 持宣教士的弟兄亦份外熱心關心宣教。

(記者陳淑安報道)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國度復興報(香港)282期 by 國度復興報(香港)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