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復興報(香港)208期

Page 1

第208期

2012年12月23日

香港版 (半月刊)

歡迎奉獻

P16

何志滌夫婦教 「中年先修班」

解夢與傳福音

淺談 「巴勒斯坦 替代神學」

P4

PrayGround面世 (P16)

P10-11

慕約翰台北 復興聚會 「城市甦醒」

P11

P12

香港教會男性比例一直偏低,據教新「香港 教會普查」資料,女性佔會眾的比例由1999 年的60.2%,上升至2009年的62.3%(同期香 港人口女性比例為52.9%)。有見男女比例失 衡,「全港教會男士小組聯盟」向未信主的 男性進行調查,希望找出有效令男性返教會 及信主的方法。 調查以未信主男性為受訪對象,主要是中年男性(9 成半年在35歲或以上,6成在45歲或以上),經由教會邀 請填寫問卷。「全港教會男士小組聯盟」已於12月14日假 播道會恩福堂發表調查結果。 是次為小規模調查,共收回138份有效問卷;調查機 構承認,若有更多有效問卷,分析會更可靠。

參加教會活動:最願意接受家人邀請

吸引力最低:男性佈道會

為男性,明白有些男人會長期參加教會,但仍不決志信 主,不過倘若他們信主,便會對信仰很認真。

最不受歡迎聚會模式:全男班

少於兩成受訪者認為教會的室內活動吸引,如唱詩 歌、集體遊戲、內心分享、聖經研讀、崇拜及男性講座,

很多人認為,若有女性在場,男性會較難真實表達自

吸引力最低的是男性佈道會和福音晚餐。但生活化活動較

己,所以男性聚會較適合他們。調查結果顯示,35%受訪

有吸引力,逾4成受訪者認為戶外和球類活動吸引,逾3成

者的確認為有女性在場會影響他們分享內容的深度(25%

受訪者認為興趣班及社會服務吸引。結果分析認為,舉辦

不贊同,39%中立),但是,最受歡迎的可不是男性聚

戶外活動有助吸引男性返教會。

調查發現,若由伴侶或子女邀請參加教會活動,36%

會,而是男女混合的小組形式,反而「全男班」最不受歡

但將受訪者分成「經常及不經常參加教會活動」兩個

受訪者表示願意參與;若由親人邀請,比例跌至25%;若

迎。然而,抽查亦發現愈多參與教會活動的男性,較喜歡

類別並作出比較後,發現經常參加教會活動的受訪者較喜

由同事邀請,則只有8%。

「全男班」模式。

歡唱詩、聖經研讀、崇拜、福音晚餐、男性佈道會、男性

李博士表示,這反映傳統小組與男性小組可雙軌進

講座等福音活動,遠高於不經常參加教會活動的受訪者。

行,既讓男性更願意參與教會活動,又有男性小組提供暢

戶外活動對兩類人的吸引程度相約,同樣有45%受訪者認

所欲言的空間。

為吸引。分析報告建議男性事工初時可多舉辦戶外服務活 動,慢慢轉移至信仰活動。 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李敏聰傳道認為,男性需要體驗 信仰,而不是純粹理性認識,因此在構思男性事工時,要 著重實踐性的戶外群體活動,例如遠足活動;此外,他提 到禱告的重要,教會亦有為男性小組舉行禱告訓練。 九龍城浸信會饒炳德牧師表示,教會的男性事工以靜 態活動居多,去年嘗試舉行攝影興趣班,成功吸引了很多

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李樹甘博士指,調查 結果反映姊妹對至親家人歸主的重要性,呼籲姊妹們不要 放棄邀請丈夫及父親參加教會及信主。李博生又說自己作

未信者。 (記者王麗媚報道)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