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年報:香港 | 2024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香港

Page 1


Harmony with Nature

2024 ANNUAL REPORT

報 香 港

擁有生機盎然、生態豐富多樣的 森林與大海,

擁有乾淨的能源、清新的空氣、 清澈的水源,

在健康、安全、有尊嚴的環境中生活, 以及孕育下一代,

這些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 一起勇敢改變,我們可以看見 不一樣的未來。 CONTENTS 02 04 06 12 28 32 34 38

環保里程

使命與目標

機構分享

項目進展

THANK YOU

綠色和平大哉問

贊助計劃

財政報告

追蹤我們的動向! greenpeace.org/hongkong greenpeacehk greenpeace_hk

2024 年報主題 Harmony with Nature「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4 年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到了關鍵轉折點,是時候不再只 是「索取」,而是學會「聆聽」和「共存」。大自然不是沉默 的背景,而是有聲音、有故事的生命。綠色和平的使命,是 致力放大這些聲音並推動改變,讓人重新與自然和諧相處。 © Greenpeace / Bridget Ferguson

攜手半世紀:我們自1971年的環保里程

感謝您與我們攜手走過半世紀的歲月,與綠色和平一同在全球各地書寫屬於我們的環保篇章,留下守護地球的珍貴足跡。

1971

我們的首次行動

創始成員在 1971 年駕船反對美國 進行核試,並將所乘舊漁船命名為 「綠色和平號」;行動過後,成功令 美國放棄安奇卡島的核試驗場。

1987

守護南極

我們在南極設立基地,宣揚「世界 公園」理念,守護地球的淨土資 源。1991 年,終促 39 國簽署《南極 條約》,協議禁止在此開採礦產至 2048 年。

2008

禁止在海洋傾倒放射性廢物

《倫敦傾廢公約》永久禁止全球海洋

傾倒放射性及工業廢物,這是我們 自1978 年以來倡議活動的里程碑。

環保設計獲國際肯定 我們的團隊憑藉研發不含損耗 臭氧層及加劇全球暖化物質的 Greenfreeze 環保雪櫃,獲得聯合 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臭氧獎。

向消費品龍頭挑戰 歷經三週,憑藉我們策劃的爆紅惡

搞廣告,並召集11.5 萬個 網上聯署, 最終促使聯合利華支持印尼森林砍 伐禁令。

2011

時尚去毒

自2011 年發起「為時尚去毒」項目, 至今已成功促使超過 80 間國際知 名時裝品牌作出無毒承諾,淘汰供 應鏈中的有毒有害物質。

1989

1982

禁止捕鯨

經過我們多次的海上行動,揭露和 阻截捕鯨惡行後,促使國際捕鯨 委員會最終通過《禁止商業捕鯨 公約》。

流網禁令

聯合國通過了對公海大規模流網捕 魚的禁令,源於我們揭露無差別捕 撈行為引發的公眾憤怒聲浪。

1994

南極反捕鯨

我們多年來致力於反捕鯨行動,最 終促使國際捕鯨委員會批准了法國 提出的南極鯨魚保護區。

2000

守護農業與食品安全

我們自 1995 年起致力反對基因改 造,保護生物多樣性免受基因污

染;並成功 促使聯合國通過《生物 安全議定書 》。

2009

促使蘋果率先淘汰 PVC

我們的「Green My Apple」行動成 功施壓蘋果公司於生產鏈移除 有害 化學物質,並提供免費產品回收。

2020

碳中和目標 要應對氣候危機,全球必須在

2050 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

2020 年底,韓國、中國、日本相繼 宣佈碳中和目標,為我們東亞分部 的氣候 與能源項目建立新里程。

2024

無塑未來

我們在《全球塑膠公約》關鍵協商

會議中,成功制衡能源企業龐大

的說客陣營,倡議塑膠減產的草

擬案,更獲過百個國家代表聯署 支持。

© Will Rose / Greenpeace

2015

守護極地

我們號召全球 800 萬人守護北極,

蜆殼終宣佈停止在北極阿拉斯加州 的鑽油計劃;更督促所有石油公司

放棄北極鑽油,長遠成立北極保 護區。

2023

全球海洋公約

經過我們與其他團體近 20 年的倡 議,聯合國宣佈通過《全球海洋公

約》,為 2030 年保護至少30%海洋 奠定關鍵基礎。

© Larissa Beumer / Greenpeace

© Richard Barnden / Greenpeace

©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 Markus Kratz / Greenpeace © Hiroto Kiryu / Greenpeace
© James Perez / Greenpeace
© Pierre Gleizes Greenpeace
© Robert Keziere / Greenpeace
© Ulet Ifansasti / Greenpeace
© Athit Perawongmetha / Greenpeace
© Steven Vigar / Greenpeace
© Ana Hristova / Greenpeace

萬物共生 創造改變

綠色和平透過實地調查、直接的和平行動、群眾力量和政策倡議,勇敢挑戰所有破壞環境的 勢力,為地球播下永續的種子。

我們的使命

揭露真相

憑藉科學、實地調查和媒體力量,揭露環境破壞的真相, 追究政府及企業責任。

無畏行動

運用直接的和平行動,阻止有害環境的活動,例如石油鑽

探、非法砍伐和過度捕撈,守護我們的家園。

群眾力量

集合全球支持者、義工和環保人士攜手前進,透過聯署、

和平聲援和網絡行動,向決策者施壓,為地球發聲。

共創未來 與決策者合作,推動環保政策,引導企業走向永續之路。

永續方案 從可再生能源到無塑生活,推廣以科學為基礎的解決方 案,推動綠色未來。

綠色和平致力於守護地球生態平衡,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世界;我們期望與您攜手,一起為環境而戰! 綠色和平全球環境工作重點: 我們的目標 —— 讓地球生生不息

● 減緩氣候危機:減少碳排放,加速能源轉型,追究污染者承擔責任。

● 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海洋和野生動物免受破壞和剝削。

● 防治污染:防止塑膠廢物、有毒物質污染環境。

● 促進和平:挑戰環境不公,倡議全球合作。

● 確保糧食安全及穩定:推廣生態農業、糧食安全和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

● 營造可持續的經濟模式:倡議以永續和公平為核心的政策和經濟模式。

行動帶來改變!全因有您與各地社群並肩同行,讓綠色和平的環保行動 更加強大。過去一年,全球超過300 萬名會員、支持者和夥伴攜手努力, 在香港和澳門更有 3 萬人以單次或持續月捐捐款 支持綠色和平。這份力 量,讓我們在過去一年取得以下豐碩成果!

1

挪威

北極深海採礦計劃被叫停

綠色和平與多位科學家、歐洲議員 及 32 個國家聯手,促成歐洲議會通 過保護海洋決議,成功阻止挪威進

行深海採礦;期間,我們更邀請到英

國音樂人 Jacob Collier與挪威歌手

AURORA 在北極海上合唱,用音樂為 保護海洋生態發聲。

4

香港

政府遭裁減排不力 創亞洲先例 韓國憲法法院裁定政府未明確制定 2031-2049 年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未能保障未來世代權利,創下亞洲首 例。綠色和平多來年積極推動東亞氣 候訴訟與政策轉型,判決凸顯訴訟對 促成人權與環保政策的重要性。 8

6

英國

實現零燃煤發電

經綠色和平多年倡議,尤其在 2015 年

大選期間,我們與各界環保人士攜手

促成主要政黨承諾廢除燃煤發電,英

國現成為七國集團首個實現零燃煤發 電的國家,標誌着其能源轉型邁出關

鍵一步! 2

3

加納

實地調查揭露快時尚的污染 綠色和平的調查發現,加納 每年接收 2 萬噸 來自歐美和亞洲的廢棄快時尚 衣物,其中 90%含有合成纖維,導致 微塑膠和致癌物污染,危害當地環境 與健康;此調查凸顯了進行實地調查 以揭露環境危害的必要性。

「明日大嶼」形同擱置 彰顯公民力量 香港辦公室自2018 年起持續揭露「明 日大嶼」填海工程對生態的威脅,並 提出兼顧發展與保育的替代方案。經

多年倡議,政府於 2024 年 宣佈取消 動工時間表,此刻形同擱置,成功守

護珍貴海洋生態,更印證公眾參與的 力量,綠色和平將繼續推動環境優先

政策,守護香港環境。

5

全球

海洋保育邁出關鍵一步 綠色和平透過法律倡議、協助海島國 家訴訟,成功推動國際海洋法法庭將 溫室氣體排放定義為海洋污染,促使 各國承擔減排責任,實現氣候正義和 海洋保護的重要突破。

7 印尼 原住民贏得土地權

印尼巴布亞省西南部的 97,411 公頃熱 帶雨林(面積相當於一個香港),其 原住民土地權終於獲得法律承認!多 年來,他們持續抗爭,守護祖先的森 林免受伐木和開發的威脅。綠色和平 將繼續支持他們,直到權利完全得到 保障。

東京

調查校舍酷熱引發社會關注

東京辦公室調查發現當地老舊校舍酷 熱問題嚴重,影響學童健康與學習。

此調查經媒體報導後,引發國會及地 方政府高度關注,促使相關政策討 論。綠色和平呼籲政府積極推動校舍 隔熱改造,以改善學習環境並降低碳 排放。

© Pedro Armestre / Greenpeace
© Taishi Takahashi / Greenpeace
©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 Kate Davison / Greenpeace © Sumaryanto Bronto / Greenpeace
James Quansah / Greenpeace
Vincent Chan / Greenpeace

您的支持,地球的未來

親愛的綠色和平會員:

2024 年感謝您一路相伴,我們共同取得令人振奮的 成果。今年年報主題為 Harmony with Nature(與 自然和諧共生),我們深信人類福祉與自然健康息息 相關。期待在新的一年繼續與您攜手同行,肩並肩實 現以下目標!

全球環保目標與東亞行動計劃

2024 年,我們積極推動多項全球環境重點工作。

《全球塑膠公約》的倡議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仍 需繼續努力。《全球海洋公約》專注於擴展海洋保 護區,我們成功推動韓國政府批准,目前團隊積極 在其他東亞國家促進公約的批准;2025 年,我們將 重點關注中國的碳排放「峰值」(即最高水平),加快 減排的速度,這是我們推動多年的目標之一,期待 取得突破!

巴西氣候談判與雨林保護

2025 年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將在巴西舉行, 亞馬遜雨林的保護對全球減碳非常重要。綠色和平 將全力參與,為談判注入新動力,推動氣候與生物多 樣性的保育。東亞各辦公室將積極參與並加強與公 眾的溝通,提升關注。

創新研究方法的突破

綠色和平始終重視創新與調查研究。在台北辦公室, 我們利用 AI 技術開展漁業調查,在首爾辦公室,則藉 由電視節目監測膠樽的使用情況。這些創新方法不

僅擴大我們的影響力,也成功吸引媒體關注。我們將 繼續推動創新,突破環保工作的邊界。

堅持多元共融價值

在全球保守勢力抬頭的當下,包容與多元價值正面臨 挑戰,部分企業也因此調整環保目標。此刻,綠色和 平對多元共融價值的堅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 重要。

財務韌性與資源優化 過去兩年,縱然成長速度放緩,我們不斷努力善用所 有資源,並探索多元的籌款策略,包括開啟遺產捐贈 計劃與高額捐助者計劃,確保資金能夠有效支持我 們的行動。

全球保守政治勢力與環保挑戰 全球保守政治勢力的崛起已導致環保政策倒退,許 多企業也減少對環境保護的承諾。在這個關鍵時刻, 綠色和平將密切評估這些趨勢對東亞企業的影響, 並加倍努力集結公民社會的力量,共同捍衛我們珍 貴的環境。

未來一年,我們將繼續秉持着守護地球、促進環境正 義的理念,與您一起努力,為創造一個與自然和諧共 生的世界而奮鬥。

南富元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

董事會主席 ©Greenpeace

施鵬翔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

執行總監 ©Greenpeace

DAY 1 - Sep 16

流浮山 → 塘福 ~60KM

出發第一日,我們便有幸遇

見中華白海豚!不過,除了

在分流一帶因側流划得比較辛苦,每次越過高速船的航道,15 艘艇也須緊靠在一起,卻使我們更加團結!

DAY 2 - Sep 17

塘福 → 赤柱 ~34KM

我們沿途見到膠樽、發泡 膠、杯麵容器等很多海洋垃

圾,清理時必須小心翼翼,避免被風吹走要划回頭執拾;最終 順利抵岸,吃着綠色和平團隊帶來的「裸買」月餅,同度香港有 紀錄以來最熱的中秋,寄望一個圓滿結局!

DAY 3 - Sep 18

→ 鶴咀 ~12KM

經歷早一晚狂風暴雨,我 們冒着五至六級強風繼續

出發,可惜沿途風高浪急,甚至望不見前面的伙伴,只好臨時 改變行程,轉車到西貢黃石。

出發前每位「環港 200」的成員必先接受 40 公里 的划獨木舟測試,方能成為其中一員;前後共划約 200 公里。

流浮山

DAY 4 - Sep 19

黃石 → 三椏村(經東平洲) ~37KM 天公終於造美,我們 也得以一睹東平洲的

美麗風光 —— 海水十分清澈,能夠望到很多水底珊瑚與海洋 生物,那一刻讓我們倍感保護海洋的重要!

DAY 5 - Sep 20

三椏村 → 沙頭角 ~15KM 雖然手掌都因為划得 太久而長了水泡,但隊

友之間的互相扶持和鼓勵,讓彼此克服了自身的痛楚和疲累。 而且有許多一樣熱愛海洋的朋友為「環港 200」團隊加油打氣, 並慷慨解囊,我們才能咬緊牙關,完成以獨木舟環繞香港一圈、 5日4 夜合共200 公里的籌款挑戰!

成功召集 200 位捐款者!

感謝「環港 200」認同綠色和平保護海洋、減少塑膠污染 的工作,發起挑戰時選擇為綠色和平籌款,最終順利達成 「一人一公里」 —— 召集 200 名捐助者,為這 200 公里的海 上旅程打氣!

正如成員之一 Dorothy 所言:「雖然旅程結束了,但保護海 洋的道路是漫長的。誠邀更多人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守 護香港這片美麗的海域。」綠色和平持續推動《全球海洋公 約》及《全球塑膠公約》盡快落實並有效執行,實現 2030 年保護30%海洋的目標,同時向企業、政府示範重用模式代 替即棄塑膠,真正實現源頭減廢,與您一起守護海洋。

挑戰自我,又能加添保護環境的意義,您有想過自發籌 款活動嗎?除了獨木舟、跑步等運動挑戰,更多形式如出 版繪本、義賣,或把握生日、婚宴等喜慶時刻與地球分享 愛,只要有任何想法,歡迎您電郵 donor.services.hk@ greenpeace.org 或致電(852 )2854 8318 聯繫我們, 與「環港 200」一樣泛起漣漪,成就改變! 您也能發揮所長

© Greenpeace / Tree Chow
©

我們在七大生態熱點找到的珍貴物種!

為捍衛自然,守護海洋與陸地,綠色和平過去一年的行動 遍及全球。我們的船艦積極調查非法漁業、反對破壞性開 發,全力推動設立海洋保護區,同時為氣候正義而戰。此 外,我們亦透過直接的和平行動與政策倡議,持續向各國 政府施壓,力求在 2030 年前達成保護 30% 陸地與海洋的 目標,維護生物的多樣性。

為推動《全球海洋公約》簽署及擴大海洋保護區,綠色和 平三艘船艦各司其職,分別前往七大生態熱點進行科學考 察,並揭露公海環境破壞,守護海洋生態。

船艦的全球足跡 73,601海里 = 約繞地球 3.4 圈

加拉帕戈群島

馬尾藻海

/Greenpeace

極地曙光號

見證者號

薩耶.迪.馬尼亞沙洲和 塞舌爾

生態研究怎麼進行? 運用 e-DNA 和水下錄音等技術,追蹤海洋生物的基因與 聲音,及使用誘餌遠程水下攝影系統了解生物多樣性及 物種分佈。

除了以上生態研究外,三艘船艦亦在不同海域執行了以下任務:

極地曙光號

活動海域:太平洋、北極及西班牙

工作重點:在北極與音樂家合作拍攝

音樂短片,喚起公眾對深海生態的關 注,並敦促國際海底管理局暫停相關

採礦許可;在西班牙聯同當地過百漁 船,反對當地工業項目威脅沿海生態 和漁民生計。

彩虹勇士號

活動海域:南亞、東亞和印度洋

工作重點:在南亞與當地社區合作,

舉辦推動氣候正義的巡航;隨後在印

度洋進行實地調查,採集數據揭示過

度捕撈和非法漁業活動對海洋生態的 破壞,推動海洋保護區和可持續的漁

業政策。

見證者號

活動海域:亞馬遜海岸及英吉利海峽 工作重點:在亞馬遜海岸監測和記錄 油污對珊瑚和瀕危物種的威脅,並與 原住民合作向國際機構提交證據,力阻 石油勘探;在英吉利海峽監察海洋保 護區內的工業捕魚,並提交報告予英國

©JohisAlarcón /Greenpeace
©JohisAlarcón /Greenpeace

深海不是礦場 力保海洋萬物

您我每兩口呼吸中,便有一口依賴海洋供氧, 這使得綠色和平為海洋而戰的使命顯得尤為 重要。我們的船隊在過去一年持續將深海採礦 的議題帶到大眾眼前,透過倡議推動法國、西 班牙、德國、紐西蘭等 30 多個國家發聲支持暫 停大規模深海採礦,2024 年終於成功推動挪 威政府暫停發放新一年的深海採礦許可的計 劃,而葡萄牙亦宣佈凍結領海。

綠色和平積極關注漁工人權議題及可持續發展的漁業政 策,印尼辦公室與其他團體在多年推動之下,終於讓中西 太平洋漁業委員會( WCPFC)於 2024 年通過了船員勞動 標準的保護和管理措施,遏止多年來對漁工的勞動剝削。 關注海上人權

推動歐盟通過《自然恢復法》保障生態

綠色和平透過不斷的政策倡議和行動,強調恢復自 然生態系統對於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 的重要性,並呼籲歐盟各國政府採取行動。2024

年 6 月,我們成功推動歐盟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 的《自然恢復法》 該法律對歐盟成員提出前所未 有的法律約束,要求他們設法恢復受損的森林、草 原、濕地、河流與珊瑚礁等生態系,是環境立法上的 重大進展!

企業承諾澳洲零森林砍伐

澳洲為開闢牧場,大規模砍伐導致每年數千萬動物死亡, 包括樹熊和蜜袋鼯。綠色和平過去一年向澳洲大型牛肉 供應商施壓,要求停止採購來自森林砍伐地區的牛肉,並 獲得民眾支持,聯署數千封電郵寄至相關企業。當地超市 Woolworths 和麥當勞相繼承諾採購無森林砍伐牛肉,展 現群眾力量對保護環境的重大影響。

© Daniel Müller
© Lorraine Turci / Greenpeace
© Justin Cally

無 塑 啟 航 三 部 曲

2024 年是扭轉塑膠污染命運的分水嶺——《全球塑膠公 約》第五次談判會議( INC5)在韓國釜山舉行。我們的船 艦彩虹勇士號肩負着終結塑膠時代的使命,從香港啟航, 展開一場橫跨東亞的減塑之旅。在關鍵的 INC5會議上,我

們成功制衡能源企業龐大的說客陣營,倡議塑膠減產的草 擬案,更獲過百個國家代表聯署支持!終極談判勢於 2025 年重啟,我們將繼續帶同您與全球民眾的走塑呼聲,爭取 制訂有效減少塑膠生產的條約。

2 1 3

香港:重用力量,點燃希望 旅程的第一站,我們舉辦「Power of Reuse永續 循環」研討會,匯聚東亞地區企業領袖與重用系 統專家,分享減塑經驗。更重要的是我們成功號 召LUSH、Ben & Jerry’s 等超過350 個國際品牌 簽署「無塑改革先鋒」宣言,共同承諾改變營運 模式,減少即棄塑膠。同時,500 位綠色和平會 員登上久違的彩虹勇士號,見證這場減塑變革 的起航。

高雄:海洋調查,揭示真相 彩虹勇士號化身移動科研基地,海洋學者與我 們攜手採集樣本,深入調查化石燃料產能過剩 與塑膠污染的關聯,呼籲政府正視問題。我們同 時發佈「東亞河岸垃圾審計調查」的結果,反映 減塑刻不容緩!為此,我們在高雄舉辦為期兩天 的登船活動及遊行,向政府呼籲必須重新評估 化石能源產業擴張的必要性。

釜山、仁川:全球發聲,爭取未來 帶着 200 萬人的聯署呼聲,彩虹勇士號抵達 INC5 會議的主辦城市。作為獲邀參與聯合國會 議的少數國際環保組織之一,我們的 27 人團隊 在會場內外積極遊說各國領袖,力爭達成 2040 年塑膠減產 75% 的目標。我們亦與藝術家 Dan Acher 合作,將 14,000 張照片拼成「萬眾矚目」巨 大眼睛旗幟,向世界展現全球公民監督的決心。

© Greenpeace / Sungwoo Lee

用科學說話 科學實證是綠色和平應對環境挑戰的基石。2024 年東亞分部及香港辦公室發佈的兩項重要研究, 揭示了塑膠污染的跨地域性,進一步佐證了我們的目標:2040 年全球塑膠生產必須減產 75%,徹底 淘汰即棄塑膠;爭取定立全球減塑及重用系統的目標,從源頭堵截塑膠污染。

研究一

塑膠滿江河 —— 東亞河川塑膠垃圾品牌審計

香港、台北、首爾的研究團隊發起跨區域研究,統計並分析三地河川及下 游的廢棄物組成,揭露河川生態與物種遭受塑膠污染的景況。

© Greenpeace

三地河川垃圾有 9 成屬於塑膠材質, 下游累積最多垃圾

統一企業、LOTTE 樂天、維他奶

分別佔據各地品牌塑膠垃圾數量第一

研究二

膠野香港:郊野動物的微塑膠危機 香港辦公室與大學科研團隊發佈香港首個《郊野哺乳類動 物糞便微塑膠研究》,研究反映郊野動物攝取微塑膠的問 題普遍。

© Greenpeace

水牛、黃牛、東亞豪豬、野豬及彌猴 五種郊野常見動物的糞便含有微塑膠

香港四大塑膠 包裝垃圾類別,

分別為食品、物流、飲品 及即棄餐具

PP PE

100 個樣本中,85 % 樣本含有 微塑膠,

共發現 2,503 粒微塑膠

微塑膠類別主要為聚乙烯( PE)及

聚丙烯( PP),常見於即棄塑膠包裝、

外賣盒 及即棄餐具

● 「重用杯借還計劃」:2022-24年間成功與 50 間香港 咖啡店合作,並得到廣大市民及會員支持,亦在兩屆 ReThink可持續發展展覽中獲得廣泛應用;

● 跟進啟德體育園「剩」況:實地統計大球場內小食部派 發即棄餐具情況,推算啟德主場館一年即棄餐具量逾 121萬,籲撥款 1,000 萬元設立重用杯系統;

● 推進生產者責任制:關注膠樽、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 制無落實日期,促以「1 蚊按金」取代「1毫回贈」 重用代替即棄,推生產者責任制

綠色和平與超過300 位青年領袖於坦桑尼亞聚首一堂,參與第三屆氣候正義營。這些青年來自全球受氣候 變化影響的國家,此次盛會促進氣候正義的倡議,並與不同社群建立長期合作的網絡,提升青年在氣候行動 中的領導地位。

過去一年,全球各地的人們加入綠色和平,為暖化中的地球帶來希望與力量。

您們共同參與行動、支持法律訴訟、聲援受影響社群,並促成真正改變,邁向更 安全、更環保的未來。我們持續倡議積極的氣候政策、淘汰化石燃料,並加速潔 淨能源轉型。 這股改變的力量持續壯大,而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公民與法律 彰顯氣候正義

氣候行動在各地取得多重勝利!2023 年蜆殼因和平抗議 起訴綠色和平,但在公眾壓力下,英國蜆殼石油撤回對綠 色和平的訴訟,證明人民力量足以抗衡石油巨頭,推動氣 候正義。在瑞士,年長婦女氣候保護協會的訴訟獲得歐洲 人權法院里程碑式裁決,確認氣候保護是人權,為跨世代 氣候行動樹立了典範,完美展現了公民行動在促進氣候正 義上的重要性。

攜手社區

點亮永續家園

綠色和平馬來西亞辦公室、菲律賓辦公室發起倡議,協助 在地社區採取行動,共創乾淨永續的未來。其中在菲律賓, 比利蘭島和巴塔山島的居民,在綠色和平和地方政府的支 持下,安裝了太陽能板和充電站,提升了氣候韌性並減少了 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讓您的聲音在COP29上被聽到

在阿塞拜疆舉辦的 COP29 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綠色和平 等環保組織積極促請已開發國家達成《巴黎協定》1.5℃目 標。綠色和平等環保組織在 會議上展現強大的影響力,不 僅向各國施壓,也協助發展中國家在複雜的國際談判中發 聲,此趨勢預計將持續影響未來氣候會議。

© Marie Jacquemin / Greenpeace

守護氣候 捍衛綠肺

印尼西巴布亞省的原住民社區,憑藉與綠色和平長達 15 年 的合作,成功爭取到面積相當於香港的傳統領土權,有效 阻止棕櫚油種植園 和紙漿林的侵佔,突顯森林保護對全球 氣候調節的關鍵作用。

© Miriam Künzli / Greenpeace
© Ivan Joeseff Guiwanon / Greenpeace
© Jurnasyanto Sukarno © Malembo

集合民間力量 氣候危機關我事!

「氣候危機關我事?」事不關己,或因以為能獨善其身,或因深信難扭轉現狀。

為破除各種迷思與無力感,綠色和平香港辦公室完成一系列民間研究及人物訪問,致力拉近市民與氣候變化的距離, 配合深度報告指引政策方向,凝聚各界一起行動:「氣候危機關我事!」

40+

社交媒體帖文

從世界各地極端天氣事件,到朱古力 加價、聖誕樹染紅等與全球暖化息息 相關的生活日常,綠色和平透過社交 媒體廣傳氣候資訊,最高觸及人次達 48,490 。

40%

青年影響生育和移民考慮

綠色和平2024 年民調顯示,除了八成

市民擔心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近四

成 18-39 歲受訪青年更稱極端天氣影

響生育和移民等長遠規劃,反映訂立 長遠適應和減碳政策,是市民安居樂 業之本。

2,400 億氣候資金

2021 年,政府曾承諾在未來 15 至 20 年撥款 2,400 億元應對氣候變化,惟 一直未有交代細節。綠色和平持續促 請政府盡快公佈應對措施的具體方 案,以及相關款項使用詳情。

2050 碳中和目標

2024 年施政報告發表前夕,綠色和平

等23 個團體聯合提交政策建議書,就

「氣候治理框架」、「綠色運輸樞紐」 等五大範疇提出具體建議,促請政府 兌現承諾,在 2050 年前達至碳中和。

19

億經濟損失

2023 年 9 月接連發生的十號風球與 世紀暴雨,保險索償總額達 19 億元, 反映極端天氣事件帶來嚴重經濟損 失。綠色和平亦訪問了首當其衝的屋

邨清潔工與流浪狗場主人,傾聽他們 在極端天氣下緊守崗位的心聲。

55% 上市公司碳排放披露參差 就港交所分階段實施氣候披露新 規定,綠色和平發表報告,揭露

55% 企業未有完整披露最大碳排放 源(即範圍三)的所有數據,並指出 規例三大不足,或難杜絕「掩綠」 (greenhushing )行為。

10

位專家撐可再生能源

綠色和平 2024 年完成重量級《氣候

行動策略民間研究》,分四階段收集

專家及市民意見,發現兩者看法相當

脗合,包括支持發展本地可再生能 源,以及促請政府推出更多適應氣候 變化的措施。

© Greenpeace

© Greenpeace

24.8°C

最熱一年

2024 年是香港天文台自1884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一年,平均 氣溫達 24.8°C!我們藉着香港跳高運動員楊文蔚及跑手兼 KOLOR 樂隊主音 SAMMY的人物訪問,呈現酷熱天氣下的具體 影響與自救精神。

感 謝 您 守 護 大 嶼 力 保 珍 貴 生 態

2018 年,發展郊野公園獲剔出土地供應選項;2025年,當局宣佈毋須為明日大嶼 填海工程定下動工日期。這些年來,香港無疑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猶幸有您 支持,綠色和平得以謹守崗位為環境發聲。三代城市發展項目主任(右上頁)現身 說法,與您回首昨日行動點滴,如何成就今日改變,交織明日宜居希望。

Andy 2017-2021 年城市發展項目主任 淳 2021-2024 年城市發展項目主任

Q1:城市發展項目8 年以來,哪個時刻令你最難忘?

Q2:甚麼信念驅使你守護這個城市?

Q3:你對香港成為「宜居城市」有甚麼想像?

Q4:你想與綠色和平會員分享的一句話?

今宵山海:「三代人」的堅守與傳承

A1:2018 年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舉行最 後一場公眾論壇,在場外眾多團體表 達訴求之際,成功向小組主席黃遠輝 遞信並拍下關鍵新聞圖片,配合場內 播放郊野動物聲音與市民心聲的行 動,全面呈現綠色和平「自然住屋不 對立」的理念

A2:我是香港人,自覺有份讓城市進 步,尤其在環境方面——留得在這裡, 就去保護它

A3:「宜居城市」關乎將心比己,每個 市民都有自己的答案,特別是新冠疫 情期間,相信香港人對郊野公園作為 喘息空間有好大感受,而香港絕對有 條件達致宜居城市

A1:過程中縱使經歷不少挫折,但 2024 年新田科技城環評公眾諮詢期 間,仍見到很多「素人」因不合理的環 境破壞加入發聲行列,閒日都有逾百 人請假出席城規申述會議 —— 為不公 義之事抱打不平,是無人能阻的本性

A2:遇見不合理的事情,成功機會縱 或渺茫,始終無法做到視而不見

A3:現行政策往往將發展視為凌駕自 然環境的必然選項,反而「宜居城市」 應有積極主動的政策,做好保育工作

A4:「多謝各位堅持和信任,有大家 並肩同行,我們才可以繼續迎難而 上。」

Leung

A1:「明日大嶼」打從 2018 年起已被 視作勢在必行,但綠色和平多年來仍 與公民社會不同團體合作,抱着「愈 辯愈明」的心態守護環境,加上關心 議題的市民一起出力,民意所向終促 使當局2024 年宣佈動工延期

A2:「身土不二」形容人與身處的環 境密不可分,當環境融入了價值觀與 身份認同,自然不能冷眼旁觀,任由 它一步一步遭侵蝕、破壞

A3:「宜居城市」理應做到對環境、對 物種公平,把沉默的大多數納入城市 規劃。而發展不一定流於賣地建屋, 保育也可讓城市朝更好方向邁進

A4:「多謝您們結伴前行,希望大家 互相給予力量,延續這種『我都想一 齊做啲嘢』的精神。」

A4:「若機構無法繼續運作,一切只 是空談。此刻您們的支持,特別是成 為月捐者尤其重要,撐起我們繼續發 聲,帶來改變。」

©Greenpeace
©Greenpeace
©Greenpeace

緊貼本土脈膊

《焚城》熱播 提升棕地能見度

以新界棕地回收場火警為背景的電

影《焚城》上畫期間,聯同導演潘耀

明、編劇王頴瑤先後舉行映後談及網

上分享會,與 200 位參加者深入探討

綠色和平持續跟進 20 年的棕地與洋 垃圾議題。

回應最差環評 力保國際級濕地

● 分析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至少 35 處涉違反法定要求,形同「史上最 差」,恐破壞瀕危黑險琵鷺等候鳥

的重要棲息地

● 聯合10 個粵港澳環團致函城規會, 促請修正三張新田科技城發展相 關的規劃草圖

● 製作提「意」小助手,助逾 1,600 位 市民提交意見書,更有過百人親身 出席申述會議,表達保育訴求

凝聚 20萬人心聲促撤回

繼當局明言毋須為明日大嶼定下開 工日期,財政預算案亦聚焦北部都會

區發展,隻字未提填海工程。至於花

費千萬的人工島填海環評報告,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尚未公開;綠色和平

持續促請當局聆聽20萬人聯署心聲, 撤回工程以善用公帑、守護環境。

匈牙利 - 2024 年7月

匈牙利最高法院改判綠色和平勝訴, 阻止獲政府撐腰、向費爾特湖( Lake Fertő)開刀的大型旅遊業開發計劃,

並撤回下級法院批出的環評許可,守 護這片孕育逾 300 種珍貴雀鳥的棲 息地。

比利時 - 2024 年 12 月

支援當地民眾及公民團體,合力發聲 守護布魯塞爾市中心一處面積 3.5 公 頃的 Donderberg 自然公園,最終成

功促使市政府撤回發展計劃 。

以色列 - 2024 年 12 月

成功推動當地稅務部門取消向二手服 裝店徵收增值稅( VAT ),與傢俬、汽 車等二手商品睇齊。此舉將顯著降低 二手衫的售價,在主流消費主義下提 倡另類選擇 。

有您同行 擴散環保希望!

推動環保,決不能單靠綠色和平 —— 感謝每位捐款會員、專家學者、社區伙伴心繫同一地球, 發揮各自所長貢獻環境運動,成就每個改變!

「我認為我與綠色和平的

核心價值很類似。相比救

助兒童,聚焦環境保護的

機構所得支援反而不多,

因此已經捐助超過10 年。

環保教育對下一代十分重

要,平時我也會教育下一 代好好和大自然相處——

因為地球不是只有人類, 而是與每個物種共同擁 有。」

Irene

綠色和平捐款會員/

與囝囝參加「想」與您同

遊生態導賞團

「因應首階段即棄膠餐具 管制實施,我們除了向自備

杯的顧客提供優惠,也希 望重用杯能提供多一個無 即棄選擇。

當即棄餐具須額外收費, 部分客人也會思考是否有

需要購買,變相減少浪費, 某程度對小店而言更是減 省成本的方法。」

Oscar 咖啡店店主/ 主動加入「重用杯借還 計劃」

「我記得有兩件事喚醒港 人關注塑膠污染,其一是 六個裝有聚丙烯膠粒貨櫃 遭颱風吹翻的『膠災』,其 二就是綠色和平成功推動 個人護理產品淘汰微膠珠 的項目。

過往很多同類研究均以海 洋生態為對象,我們今次 聚焦陸地哺乳類動物,盼 能推動公眾關注與政策 改變。」

Christelle Not 博士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 高級講師/ 合作完成《郊野哺乳類 動物糞便微塑膠研究》

「我覺得有一個獨立的觀

點去睇環境議題十分重

要,因為不同觀點可讓大 眾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 才有解決方法誕生。

我希望綠色和平繼續關注

極地保護議題,亦深信人

類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只要我們手牽手,促成

國際合作,定能應對氣候 挑戰。」

張偉賢( Wilson)

香港極地科研及

探險專家/

三度主講網上科學講座

「生產塑膠需要消耗大量 能源,而且塑膠本身正是由

化石燃料製成,因此解決 氣候變化與塑膠污染,其 實是同一回事。

香港在減塑方面開始起 步,但仍須大家在日常生活 實踐『少用、重覆用』,並 與我及綠色和平一起支持 《全球塑膠公約 》。」

林超英 天文台前台長/

「Power of Reuse永續 循環」研討會講者

「自己與身邊關注環保的 朋友,已經養成自備餐具、 餐盒習慣,這股動力卻只流 於圈子裏。得知有機會與綠 色和平合作,覺得是一件 很重要的事去提升減塑意 識。

張瑋晉(Kevin) 升級再造產品設計師/ 攜手創作「Shock 鯨」 藝術裝置 「最初接觸綠色和平,是 大約十年前阻止 SHELL 於 北極鑽油的行動。欣賞你 們很有勇氣去抗衡破壞環 境的企業、政府,而捐款支 持就是我能夠做的事。

希望讓大家看到,你為環保 所花的工夫是有意思的,繼 而建立互信,投放更多時間 和身體力行去做。」

「我之前也有參與淨灘,卻 甚少留意、遑論記錄垃圾 來自甚麼品牌。今次審計更 具策略性之餘,分門別類 亦非常仔細,幫助我下次 消費時為減塑慎思明辨。

近年綠色和平多了舉辦更 『貼地』的活動,變相我亦 有機會參與,也能做到多 方面關顧本地與全球環境 議題。」

Nadia 綠色和平捐款會員/ 參與生態導賞團、環境教 育教師交流活動

綠色和平不時出版引人入 勝的科研報告,也經常與 伙伴合作發表深度分析, 這些工作通通需要資源, 值得我繼續支持。」

Stephanie 綠色和平捐款會員/ 參與東亞河川塑膠垃圾 品牌審計

©Greenpeace
©Greenpeace
©Greenpeace
©Greenpeace
©Greenpeace
©Greenpeace
©Greenpeace
©Greenpeace

感謝並肩守護環境的每張臉 綠色和平致力舉辦多元化環境教育及社區參與活動,全因我們深信透過面對面交流、了解, 既讓同行伙伴彼此相聚,延續守護環境熾熱的心,也為更多人帶來啟發 —— 環保再非「離地」或 遙不可及之事,而是能夠實現的日常、值得憧憬的未來。

聯手生態攝影師 Robert Ferguson 製作 「相識香港野 —— 生態探索及攝影大師班」,

吸引 4,000 人學習賞識野外生態,結合《香港野》

生態圖鑑贈書計劃,全港 300 間中、小學受惠

「森海守衛隊,出動 GOGOGO!」口號,貫穿暑假一系列

教育活動:除了重頭戲於西九文化區舉行的歷險嘉年華,

連同生態小學堂及書展攤位接觸逾 800 位隊員, 一起守護生物多樣性

環境教育推廣團隊走入學校,舉辦紀錄片放映會、環保

桌遊體驗、生態講座等實體活動,並設計一連四堂

「城市保衛隊」環境教育課程,讓至少1,130 位

學童從中學習環保知識

© Greenpeace

近 300 位教育工作者加入綠色和平環境教育資源 網絡,接收免費教材及教學資訊;首場香港生態講座 「教師專場」,邀約老師交流教學心得與難題,激發更多 靈感返校實踐

為答謝港澳地區30,000位 捐款會員支持,特別舉 辦生態導賞團、「連繫・您我」晚宴等會員專享活動,晚宴 來賓更優先試玩開發中的極端天氣虛擬實境 VR 體驗,親

身見證環保成果

© Greenpeace

網上分享會先後邀請電影《焚城》編劇王頴瑤、極地科學 家張偉賢,主講城市發展與極地保育議題,連同電子生態

圖鑑等學習資源,下載次數超過 22,000,讓您隨 時隨地長知識

有賴 24 位會員及行動者熱心參與,協助完成東亞河川 塑膠垃圾品牌審計、賀歲盃即棄餐具統計等公民科學研究;

2024 年所有本地項目倡議,獲逾 650 篇傳媒報道, 廣傳環保訊息

為期兩年的重用杯借還計劃雖暫告一段落,減塑團隊於

ReThink 展覽及亞洲素食展接力完成 5,000 次 重用餐具借還,繼續在社區推廣「重用代替即棄」概念, 示範減廢方案

環保推廣及籌款團隊實踐「直接對話」理念,舉辦及參與

逾60 個活動,接觸人次達15,000,直接宣揚綠色 和平核心使命與工作範疇,並招募更多會員

您的每個聯署表態,皆為環境運動加添聲勢,其中東亞

四地逾100,000人聯署支持《全球塑膠公約》,

凝聚全球 200萬民眾力量,成功促使過百個國家堅持以 塑膠減產為前題繼續談判

© Chilam Wong / Greenpeace

關於綠色和平的大哉問

我們的東亞分部副總幹事將與您分享,那些讓您支持綠色和平的原因和不能不知道的事情...

今年最觸動你的瞬間是......?

我會選這張由我們老朋友、生態攝影師

Christian Åslund 拍的北極冰川今昔對比 照。2024 年他跟隨綠色和平船艦見證者號重

訪北極 Svalbard,沿着前人的足跡記錄變遷。

這張照片像大自然的悄悄話,提醒我們氣候變 化就在眼前。由於北極暖化速度比全球其他地 區快兩倍以上,冰層流失加速海平面上升,擾 亂氣候並帶來極端天氣,我們終將共同承擔。

我常想,為了讓孩子們也能看到完整而美麗的 地球,我們真得要加把勁守護它。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副總幹事

© Seunghyoek

2

今年最令你振奮的行動是......? 是「無塑啟航・東亞之旅」。還記得那時彩虹勇 士號從香港開往高雄,再到釜山,一路上撞上

了幾個颱風,船長笑說我們是「逆流而上」,真 有點「偏向釜山行」的味道。這不只是趟航程,

更像綠色和平在風浪中守護環境正義的縮影。

期間,我們帶着全球 200 萬人的「走塑」心聲,

直奔《全球塑膠公約》( INC5 )會議;我們亦

在香港、台北邀請會員和義工參與塑膠垃圾品

牌審計;在 INC5會議上,我們更頂住能源巨頭

的遊說壓力,推動塑膠減產草案,還贏上了百

個國家的聯署支持;那一刻,我真覺得「無塑 未來」是我們能看得見的希望。

4

為何今年年報的主題是「Harmony with Nature」? 我曾經聽過一個原住民的諺語「每一片樹葉都 在訴說地球的故事,我們有責任傾聽。」我們 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 2024 年我們看到人類 與自然的關係到了關鍵轉折點。全球氣候危 機加劇、海洋生態面臨威脅,還有像香港大嶼 山這樣的自然寶地被開發的壓力籠罩,讓我們 意識到,不能再只是「索取」,而是要學會「聆 聽」和「共存」。

我希望這個主題能提醒大家:大自然不是沉默 的背景,而是有聲音、有故事的生命。我們的工 作就是放大這些聲音,推動改變;比如全球爭 取30%海洋保護區,或在本地學校推廣環保教 育,都是為了讓人重新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主 題不只是口號,更是我們的行動指南,希望未 來能還給地球更多喘息空間。

6

有什麼信念支持你在綠色和平工作多年? 我能在綠色和平工作多年,靠的是對環境正義 和改變世界的信念。綠色和平的獨特之處在 於它不只是一家 NGO,而是真正由人民驅動 的團體;我們不接受政府或企業的資金,這讓 我們能保持獨立,勇敢挑戰權力,直接面對環 境破壞的根源,比如化石燃料公司或過度開 發。這種「直接的和平行動」的傳統,從 1971 年一群人開船抗議核試驗開始,就一直是我 們的 DNA —— 不只是說說,而是真的去做。

有什麼跟我們的會員說?

3

為什麼常說環境保護就像深耕細作? 環境保護就像種樹,急不來!調查研究、遊說 政策、教育推廣,每個環節都需要時間。因此, 定期捐款對我們很重要,就像每天澆水,讓我 們的努力能紮實成長。您的定期捐款讓我們能 安心規劃長遠的環保行動,專注把資源用在最 需要的地方。

我的捐款會怎麼用呢?綠色和平香港辦公 室是怎麼分配資源來保護環境的? 您的捐款在綠色和平香港辦公室既支持全球 行動,也聚焦本地項目。全球方面,我們善用資 金推動氣候行動,促進可再生能源、減少化石 燃料,目標到 2030 年保護 30%海洋面積,並支 持塑膠條約減少75% 塑膠生產。在香港,我們 連結社區關注減塑、反對人工島填海、促政府 應對極端天氣,還透過生態攝影和學校贈書計 劃推廣環保教育,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會透 過年報、講座等透明公開使用情況,讓您清楚 每一分錢怎麼幫地球變更好! 5

我做這個訪問時,綠色和平美國辦公室正面臨 SLAPP 惡意的高額訴訟挑戰,石油企業試圖壓 制我們的聲音,但我們會堅持下去。無論是對 抗氣候危機,還是抵禦像 SLAPP 這樣的威脅, 謝謝您們一直陪着我們走這條環保路。路還長 呢,您的任何想法我們都特別珍惜。隨時告訴 我們,或者在年度問卷留言,一起為更綠的地球 加油吧!

電話:(852) 2854 8318

電郵:donor.services.hk@ greenpeace.org 7

©Greenpeace
Cristina San Vicente
© Kevin McElvaney / Greenpeace
© Christian Åslund / Norwegian Polar Institute / Greenpeace
Choi Break Free From Plastics Uproot Plastics Coalition

現時越來越多人在生前規劃遺產,實現遺愛人

間的心願。統計顯示,2020至 2024 年間,全 球遺產捐贈金額增長高達 52%。您願意成為 他們的一分子嗎?

人生在世匆匆數十年,我們的存在,也許在時間巨輪下並不足為道,但我們可以留下自己的心 意,永續守護地球的理想,讓所相信的價值流芳百世。

對於不接受企業和政府捐款,並完全依賴個人和獨立基金會的慨贈運作的綠色和平而言,遺 產捐贈是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過去數十年來,全球各地已有上萬名「百年樹人」,透過捐贈 遺產或將綠色和平設定為保單受益人,使保護環境的工作和決心能夠延續下去。 讓您我留下餘溫

感謝您們,為地球和後代作出一個非凡的決定

「百年樹人」遺產捐贈者張小姐:「因為敢於『行動』, 所以帶來『改變』,希望你們堅持這份守護地球的精 神,讓世界各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持續更加美好。」

「百年樹人」遺產捐贈者阮先生:「我家早期是以務 農為生的,對大自然有一定的敬畏,但卻不會因此而 破壞大自然,所以綠色和平的環保工作,以實際行動 積極推動保護地球,海洋,監察氣候變化等等的工作 項目,十分值得支持。在過去十年,亦很欣慰看見在 環保方面有實質成果。」

一位支持環保運動超過 30 年的德國捐款人,將遺產捐贈給綠色和平等環保組織,隨後更化為 實際力量,於 2004 年協助建設船艦「白鯨號二代」(BELUGA II),該船參與了北海、波羅的海 等水域的多項調查工作,更陸續促成眾多環保成果。

簡單三步曲 免費訂立遺囑

綠色和平由2025年起和社企「遺善最樂」合作,只要您現在願意捐贈2,000港元或以上;及在遺囑表明捐贈最少8,000港元的 遺產,便可得到「遺善最樂」提供的免費訂立遺囑服務,讓您在支持綠色和平的同時,也能為自己身後的財產分配做好安排。

1. 描右邊的二維碼進行登記,「遺善最樂」在您登記後會聯絡您以詳細了解及確認您的意願,並邀請您向 綠色和平進行 2,000 港元或以上的一次性在生捐贈,以獲得「遺善最樂」的免費訂立遺囑服務。

2. 請截圖傳送綠色和平的捐款確認電郵予「遺善最樂」作捐款證明,「遺善最樂」會收集您的遺囑意願, 並安排執業律師草擬遺囑。

3. 遺囑準備好後,「遺善最樂」會為您約見律師見證及簽署遺囑。

遺產捐贈 常見問題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maker 環境項目贊助計劃

訂立遺囑設有最低金額要求嗎?

訂立遺囑並沒有金額要求,不論有多少資產,您都可 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訂立遺囑,分配遺產。

綠色和平接受哪些遺產捐贈方式?

目前綠色和平歡迎您用以下方式進行捐贈

如果我已經有遺囑,可否加入遺贈的條款? 您可以訂立一份全新的遺囑,新遺囑將取代舊遺囑的法 律效力,而此前訂立的遺囑將自動作廢。 2

● 金錢捐贈:當您訂立或修改遺囑時,可以捐贈指定金額,或特定比例的資產

● 餘額捐贈:按照您的遺囑指示,將遺產分配予相關人士,以及扣除稅項及其 他支出後,捐贈餘額的全部或部分予綠色和平

● 特定捐贈:捐贈特定的資產,例如股票、債券、物業、珠寶等

4

遺囑可否處理保單捐贈?

保險金款項將直接轉移給保單受益人,因此不會被視為您遺產的一 部份。如有意把綠色和平列為保單受益人之一,請聯絡您的法律顧 問或保險專員,並將以下資料交給他們處理:

● 公司註冊名稱:綠色和平(Greenpeace East Asia)

● 公司註冊編號:20774380

如果您對綠色和平「百年樹人」遺產捐贈計劃有任何疑問, 或希望討論任何遺產捐贈方案,歡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 詳細解答您的疑問,以及提供保密且個人化的討論,讓您 可作出最理想的安排。

電話:2854 8311,週一至週五上午9:30至下午 6:00

電子郵件:changemaker.hk@greenpeace.org

您願意成為 changemaker,更有力地為我們的環境發聲嗎?綠色和平可以貢獻我們的專業, 與您一起達成環境保護的目標!

綠色和平的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maker計劃歡 迎有志於環境保護的支持者或獨立基金會,以大額贊助我 們的項目,創造協同效應,一起為您關注的環境議題出一 分力,並提供機會,讓您實地見證您所創造的改變。

© Lorenzo Moscia / Greenpeace © Tomás Munita / Greenpeace

目前綠色和平有六大重點工作範疇:氣 候、海洋、森林、塑膠、北極及可持續生活, 分別在本港及超過 55 個國家及地區進行 不同的環境項目,歡迎您掃瞄右邊的二維 碼 ( QR code),了解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maker 計劃詳情。

如果您有興趣進一步探討如何聯手在您關注的議題上作更 大貢獻,取得更多成就,歡迎您與林先生聯絡。

電話:2854 8311,週一至週五上午9:30至下午 6:00

電子郵件:changemaker.hk@greenpeace.org

東亞分部財務狀況

衷心感謝!綠色和平堅守從不接受政府、企業捐助的原則,保持 100% 獨立公正,

不偏不倚履行環保使命,並向您承諾謹慎使用每分資源。

7.2%

新會員捐助

現有會員捐助

$223,157,488

2024 年總支出 東亞分部

HKD 343,138,139

環保項目及支援:

氣候與能源

$23,850,184

5.9%

獨立基金會及大額捐助

$19,473,812 18.8%

國際綠色和平撥款

$62,307,001

0.6%

利息及其他

$1,930,298

$78,770,070(23%)

保護海洋

$16,689,866(4.9%)

守護天然森林

$18,821,636(5.5%)

可持續發展

$29,705,700(8.7%)

跨範疇項目

$16,547,757(4.8%)

環保項目傳訊及

媒體推廣

$34,723,409(10.1%)

公眾資訊及外展教育

$1,970,981(0.6% )

行動與義工統籌及

社區參與

$4,665,547(1.4%)

調查研究、

綠色政策及企業

$16,309,371(4.8%)

機構支援及管理:

總幹事辦公室、

長遠策略及機構監管

$5,236,307(1.5%)

法律顧問

$2,496,867(0.7%)

人力資源

$17,216,769(5%)

行政

$8,324,528(2.4%)

財務監督

$12,388,988(3.6%)

資訊科技支援

$6,453,548(1.9%)

會員參與及籌款:

會員通訊及參與

$12,585,498(3.7%)

會員服務及發展

$8,216,618(2.4%)

會務統籌及管理

$8,419,212(2.5%)

招募新會員

$34,964,103(10.2%)

籌款人員及統籌

$8,631,365(2.5%)

2024 年,我們 每 300 元 的環保工作與支援項目經費,

分配至以下範疇:

$108

拯救氣候危機

因應極端氣候,

救援面臨生存威脅的每個生命

$23

支援跨範疇項目

應對跨範疇環境危機, 連結全球項目團隊

$26

守護原始森林

維護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調節全球氣候

$48

環保訊息傳播

提高公眾意識, 帶動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23

保護全球海洋

讓海洋生態永續,

生生不息

$22

科學及政策研究

研發最新技術追查環境真相, 提出具體政策建議

$41

$9

社區教育、行動與義工統籌

舉辦更多公眾參與及教育活動, 並培訓義工參與環境行動

左側與您分享的東亞分部財務狀況,內容摘自

2024 年度經大信梁學濂(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查 核的財務報告。為符合國際綠色和平全球報告要 求,由會計師事務所查核的財務報告以歐元為單

閱讀。百分比採四捨五入,故其與總數、各細項之 尾數或未能相符。

項目 重點簡介 HKD

汽車業減碳/

首爾團隊

汽車業減碳/ 東京團隊

透過與其他地區辦公室合作,加強與企業溝通和國際媒體宣傳,成功揭露現代汽車在新興市場擴張可能導 致碳排放增加的風險,促使其調整永續發展報告。●團隊與現代汽車進行多次會談,利用其重視國際品牌 形象的特性,設計有效的行動策略。● 針對現代汽車混合動力車銷售的漂綠行為,團隊透過媒體及網上活 動,成功塑造輿論,製作影片獲得 33 萬次觀看和 2,700 則留言;現代汽車在印度首次公開招股期間,與當地 綠色和平辦公室合作,強調印度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及現代汽車的責任,獲得國際媒體廣泛報導,迫使現 代汽車做出回應。● 積極推動綠色交通,舉辦廣告比賽吸引118 個團隊、155 名市民參與;舉辦公開論壇,給 地方政府提出低碳都市生活政策的建議,促成地方政府加強碳中和工作。

● 發起全球聯署,向全球銷量第一及造成日本龐大碳排放的豐田汽車遞交公開信,敦促其車輛儘快實現減 碳,以及氣候變化對弱勢社群和開發中國家的影響。● 發佈願景報告,闡述永續交通的理想面貌;另發佈報 告分析七大汽車製造商在現有生產計劃下,是否能符合 2027年起美國環保署更嚴格的排放規範,結果顯示 難以達標。

汽車業減碳/ 北京團隊

項目 重點簡介 HKD 區域氣候危機 應變/東亞分部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以數據連結氣候變化與民生,提升大眾意識,並成功號召公眾支持各辦公室的氣候目 標,促成實際的行動改變。●

運用櫻花開花趨勢、熱壓力及降雪模式等數據,生動呈現環境變化的影響。● 把握時機在台颱風季節,藉由突顯作物及農業損害,成功推動關於氣候通貨膨脹的倡議。

區域氣候危機 應變/北京團隊

11,737,206

減緩全球氣候 危機

北京零排放交通項目成功推動道路交通的減碳進程:●乘用車減排:通過評估六個主要中國汽車品牌的車 輛使用階段排放,並與企業進行深入溝通,促進行業積極應對減排挑戰。研究成果已在中國第二大汽車工 業盛會 SAECCE 上發表,並引起廣泛關注。● 速遞業綠色轉型:嶄新發表中國速遞業氣候風險評估報告,分 析了氣候災害的影響及企業的應對措施,該報告引起主流媒體關注,並有望對政策產生長遠影響;同時我們 與專家合作,為行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重要解決方案。

捍衛氣候正義:● 綠色和平東南亞團隊透過訴訟、政策倡議與社區行動,推動企業與政府承擔氣候責任, 協助受氣候危機影響最嚴重的社區發聲。●菲律賓團隊協助超過12 場極端天氣災後社區救援,包含為八打 雁、黎剎省提供太陽能設施、糧食與心理支持,並透過「Who Pays」行動,要求石油與天然氣企業負責;推 動《CLIMA 氣候責任法案》,法案已完成國會委員會審議,並獲至少 5 位新國會成員支持。全國 41 個受影響 社區參與氣候訴訟,36 個社區投入和平抗爭行動。同時,團隊於伊洛伊洛市舉辦「Iloilo 氣候應變論壇」, 邀集約 40 名來自社區、地方團體與政府代表,共同推動建立「社區氣候應變中心」,強化地方面對極端天氣 與氣候危機的自主應變能力。該模式已獲宿霧、內格羅斯與撒馬省等地響應。●印尼團隊聯合The Broken Systems、Walhi 等公民團體,揭露碳市場、鎳礦、假減排方案背後財團利益,並透過「99% Resist 營隊」於 5 地訓練 112 名青年與社區領袖,擴大基層行動。印尼獨立日於新國都努山塔拉發起長達 50 公尺的「印尼不 賣!」大型標語行動,捍衛氣候正義。● 泰國團隊結合政策倡議、社區參與與媒體行動,推動氣候議題納入 公共討論,全年舉辦 64 場公開活動,吸引5,413人參與,並促使泰國最大建材企業 Siam Cement Group正 式確認淘汰北部煤礦計畫,同步推動《污染登記與排放轉移法》等環境政策改革。●東南亞團隊積極參與 全球氣候訴訟與倡議,包含菲律賓《CLIMA 法案》、歐洲、韓國、挪威等地訴訟,協助菲律賓40 多個受影響 社區參與國際行動,並透過《正義之旅》紀錄片、氣候正義博物館與國際論壇,讓受影響社區與青年在國際 舞台發聲。 8,531,072

透過媒體報導,將中國極端天氣事件與民生連結,突顯其對文化遺產、生計和安全的威脅,協助受影響社群 發聲;推出結合文化與氣候的活動,加深公眾對氣候變化的理解,促進更多氣候行動。● 5月在杭州舉辦為 期三天的「鴨先知」文化節,展出來自不同地區的 12 位氣候行動者的攝影作品。活動吸引了超過 40 家媒體, 並獲得 100 多篇媒體報導和轉載。● 8月在北京國際桌遊大會上舉辦了為期三天的線下展覽,獲得文化意見 領袖的支持和轉載。● 9月在杭州舉辦了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和劇場工作坊,活動中與受氣候影響的社區共同 探討應對策略。

區域氣候危機 應變/首爾團隊 啟動「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以應對日益嚴重的氣候災害,建立長期且以社區為基礎的解決方案,認識解決 氣候危機對預防未來災害的重要性。●以證據為基礎的倡議:透過與研究單位合作,發表熱浪分析及自行 調查野火對韓國的影響,建立科學基礎,成功將研究成果融入倡議工作,影響國家級別的野火應對討論,並 擴及學術和政策制定的領域。● 社區參與式災後重建:為解決災後缺乏長期社區支持的問題,培訓 44位熱 心參與氣候工作的志願人士,於 2024 年下半年在江陵 ( 野火災區 )及全羅南道(水災災區)進行實地工作,直 接參與災後重建,記錄受災者故事,並建立以社區為本的長期韌性機制;行動亦與心理健康組織合作,進行 持續調查,以助設計更貼身的災後心理復原方案。●即時通訊傳播:面對氣候災害時,透過社交媒體發佈即 時的網上內容,有效連結氣候災害與氣候危機的關聯,提升大眾對極端天氣的警覺性,並促成結構性的變 革討論。

可再生能源/ 台北團隊 揭示氣候變化致通貨膨脹(下稱「氣候通膨」)對當地民生經濟的衝擊,令物價、健康成本及能源成本提高。 呼籲政府積極應對氣候通膨,追蹤評估其影響,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並保護弱勢族群。要求企業設定積極 可再生能源目標,優先自用綠電,透明公開其進展,而非僅出售綠電獲利;以及推動制定「淨零投資法案」, 加速能源轉型,淘汰化石燃料,並確保轉型過程的公平公義。● 4月,完成當地 20 大排碳大戶的氣候責任報 告,評估並盤點其減碳措施。● 6月,公開點名群創、聯電、友達,揭露將其可再生能源案場的發電量躉售給 台電營利而非自用,持續依賴化石燃料電力,企業盈利建立在對社會和環境的污染上。● 8月,發佈報告,揭 露「氣候通膨」對家庭支出的影響。● 9月,以中秋節食品價格上漲為例,佐證氣候變化對民生經濟的衝擊, 呼籲政府制定「淨零投資法案」。●12 月,借鑑印度綠能經驗,建議當局修法鼓勵企業自備電廠,以加速能源 轉型。

6,877,953

4,241,188

環保項目訊息傳播、媒體推廣及公眾資訊

項目 重點簡介 HKD

行動與義工統籌及社區參與

項目

重點簡介 HKD

環保項目媒體 統籌

機構形象及環保 傳訊研究

5 地辦公室中21 個環保項目的 46 名資訊媒體部門成員,支援和執行東亞分部環保項目工作,包括:● 透過媒 體資訊傳播,增強項目影響力,例如處理和回應傳媒及公眾查詢,並與傳媒及輿論領袖建立良好關係;就研 究結果舉辦記者會,透過本地及國際傳媒報導,達至更大的環保成果。● 每天監察本地及國際主要媒體就 環境議題的報導取向,搜集和審理環境議題類別的關鍵字、文章、影像畫面等報導,適時調整對外傳播與媒 體推廣的策略,與環境領域媒體維持即時溝通,確保所有環保項目,以及公眾對綠色和平的認知,與機構宗 旨相符,並能更有效利用群眾力量施壓政商界及重要持份者。● 與各地意見領袖合作拍攝環保議題短片, 接受傳媒或節目採訪邀請,以專家身份分析各大環保議題,到訪各院校演講環保資訊、出版宣傳刊物等,動 員群眾力量透過各種方式推動改變。

透過我們的環保項目尋求合適的渠道及機會,宣傳綠色和平就不同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與更多本地合作 夥伴和個人分享經驗,壯大環境運動的聲音,要求持份者回應社會訴求,以具體措施紓緩氣候變化。

5,153,167

3,590,890

行動及外展

訓練及器材管理

發展、統籌及監督跨辦公室與各地的直接行動和外展教育工作:● 行動策劃、執行、物流統籌、成本控制、 風險評估;●建立並培養行動成員團隊(包括攀爬隊、水隊),以支援項目多樣性的調查研究工作;●支援各 地的公眾參與教育推廣活動,包括組織義工活動,在社區宣揚環保意識等。

● 定期進行非暴力直接行動訓練、攀爬行動訓練;添置與維護攀爬器材、行動工具和安全裝備;研究如何 更有效使用現有器材與舊器材,研發行動工具等。●

為行動及外展團隊提供專業訓練及定期的區域交流機 會,提升團隊應對最新環境挑戰的能力,更有效組織行動與環保教育推廣活動。

工作室暨倉庫 管理 租賃、管理與維護工作室及倉庫,支援東亞分部 5 個辦公室的行動與義工統籌及社區動員整體工作。

數位資訊推廣、 互動及動員

●致力透過創新改善項目溝通、多媒體工作和社交媒體平台的管理,在社會上營造更大影響力,達至環保成 果。● 除了響應本地推展的環保項目,基於地球環境問題無分國界,同時協助和聲援由各地綠色和平辦公 室帶領的國際及區域環保項目,發動網上聯署及動員,例如:全球的氣候與能源項目、守護北極、守護全球 海洋及守護全球森林等。●

透過市場調查、訊息成效測試及受眾研究,了解民眾對環境議題的想法,並舉辦 市場推廣培訓等,跟上最新傳訊趨勢,推廣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為環境問題提倡解決方案。 22,271,528

環境議題數據 分析 深入分析媒體報導與社交平台的環境議題相關內容及數據,解讀輿論走向,分析與改善訊息傳播成效,如利 用嶄新的社交網絡數據搜集與分析工具、改善數碼平台的傳訊策略,以利更多人接收環保相關消息。

多媒體素材製作 與管理 ●支援影片、相片與圖像製作、參與實地拍攝影片與相片、管理內部多媒體資料庫,並研發和試驗新的數碼 推廣策略。● 參與全球項目傳訊策略工作,協調把項目相關素材應用於東亞分部和分享予合作夥伴,並發 佈給國際網絡夥伴。

公眾資訊及策展

教育

1,186,565

1,081,946

2,397,036

4,665,547

調查及研究、綠色政策及企業

3,577,437

130,388

編製東亞 5 個版本的機構年報,以及其他恆常通訊刊物和資訊,透過官方網站、電郵、短訊、社交媒體及即 時通訊應用程式等渠道,向支持者匯報環保項目、最新成果及活動。設計和出版環境科普材料,主題涉及氣 候與人權、海洋保護、動物保育、極端天氣等,普及環境相關知識。 1,970,981

36,694,391

項目 重點簡介 HKD

區域研究及調查

統籌

調查及研究能力 提升

認知科學應用

統籌和監督跨辦公室與各地的研究和調查工作:識別環境生態受破壞的地方,進行實地調查、統計、測量、 海上和陸地偵查、情報搜集等,搜集證據揭露環境問題,以科學基礎提出務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開發創新的 研究與調查方法,如使用航拍機記錄環境罪證、衛星定位追蹤技術、船隻追蹤技術等;監察各地發生的大型 環境事故及突發極端天氣事件,並評估是否需要迅速動員作緊急應變。

1,064,362

定期舉行培訓,提升調查員在實地調查、抽取樣本、網絡文獻研究等各方面的技巧及知識;舉辦跨辦公室工 作坊和會議,分享成功個案、加強危機管理與安全評估等。 1,459,230

● 透過調查了解在多重危機時代環保社會行動者所面臨的障礙、挫折和轉機,並在 12 個國家持續進行憤怒 情緒監測,在亞洲不同國家針對熱浪、空氣污染和政治危機進行了回應性調查,使用認知科學協助弱勢亞洲 漁村設計適應措施。● 與東歐非政府組織環境發展中心合作,協助社區主動參與及進行太陽能使用計畫。 ●與印尼再生能源協會和領先的科學傳播頻道 Kokbisa 合作,幫助年輕族群主動參與及投入能源轉型 。 11,932,044 顧問:綠色政策 及企業

●支援項目團隊向政府或聯合國附屬機構提出政策建議;與主要政界領袖、政府官員、研究機構與非政府 組織保持溝通聯繫;分析官方發佈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出席重要研討會,尋求機會推動環境政策改變。

● 提供專業市場趨勢分析,支援各環保項目制訂與企業遊說策略;直接與金融機構及企業交流,包括出席 業界論壇,促使商界認清環境因素可能構成業務風險,介紹綠色金融的投資價值。

1,853,734 16,309,371

© Greenpeace

發表您的意見,

共建綠色未來!

感謝各位會員透過各種渠道,為我們的全年工作規 劃提供重要參考,包括進一步拓展環境教育項目, 以及舉辦 電影環保專場、生態攝影大師班等公眾 活動,回應您對綠色和平的期許。

展望來年,我們將繼續與香港超過 31,000 位會員 並肩守護環境。誠邀您填寫問卷表達對綠色和平 環保工作的評價和心聲,我們定必細心聆聽!

● 您認為有什麼環保議題需要綠色和平進一步 關注/行動?

● 您最重視綠色和平的哪些價值/使命?

● 您希望綠色和平舉辦哪些會員活動?

為答謝您撥冗發表寶貴意見,完成 問卷的會員更有機會獲得驚喜禮遇!

立即填寫會員問卷!

如在本港投寄

毋須貼上郵票 No Postage is needed if posted in Hong Kong

香港九龍新蒲崗爵祿街33 號 Port 33 22 樓2202B - 2205 室 綠色和平

Freepost No. 61 KEA

© Greenpeace

感謝您在 2024 年選擇了成為綠色和平的堅實夥 伴!因有您的支持,我們才能在逆境中堅守獨立 敢言的聲音,為地球點亮希望的曙光! 因為有您,未來正在改變!

無論在香港或全球,您的慷慨捐助與熱情參與, 都是我們堅守使命的動力,更為下一代播下希望 的種子。期待未來繼續與您同行,成為守護地球 的最佳拍檔,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播下改變未來的種子

—— 支持環保教育,守護孩子的未來

在孩子的眼中,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我們的每一步 應該是為了給孩子們擁有美麗的海洋,與大自然共生共 長,而非讓他們面對污染的海洋、被膠袋填滿的動物胃 部,或是遭受極端天氣的威脅。綠色和平深信,環境教育 是點燃孩子心中希望的火花,我們致力於在孩子心中播 下環保的種子,從小引領他們成為未來的環保守護者。

我們正在創造的改變

2024 年我們透過線上生態攝影教學、學校贈書計劃和 環保講座,提升公眾及下一代對香港生態的認識。今年, 我們透過這些行動為孩子打開自然生態的新領域:

1. 極端天氣 VR 體驗:我們正在開發極具沉浸感的虛擬實 境體驗,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氣候變化對我們生活的 影響,從而激發他們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和行動意願。

2. 綠色和平環境教育網絡:我們與本地教育機構合作, 建立環境教育資源網絡,包括「城市保衛隊」課程、 環保講座、免費教材和老師培訓。這些課程透過互動 式學習,讓孩子們認識本地生態、城市發展及減碳生 活的重要性,並為教師提供專業培訓,提升他們教授 環保知識的能力。

3. 綠色和平贈書計劃:我們推出了《小動物大祕密》精 美環保實體繪本,並計劃送至港澳地區500 間小學及 幼稚園。繪本以精美動物插圖導讀 15 種動物的超過 40 個冷知識,引領孩子了解大自然與人類的密切關 係。我們更會附加環保工作紙及趣味小遊戲於印刷版 繪本,讓孩子們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培養 環保意識,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行動。

您的支持將大大為香港的下一代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 來!誠邀您增加每月捐款額度,為香港培育更多環保小 戰士,讓我們的環保教育計劃能持續有效地運作!

我們的小小心意!

為了答謝您的熱心支持,我們特別

為您準備了以下的禮遇,作為綠色

和平感謝您協助我們順利推出環

保教育項目及其他環境保護工作

的回饋。無論金額大小,您的參與

都將為這個美麗的地球和下一代

帶來希望,願您能繼續與我們一

起走到更遠的明天!

為守護環境加添您

的心意!

© Greenpeace Green Green+

增加每月捐款 $70

或 單次捐款 $800

資助送繪本到學校

您的捐款將支持下一代的環 保

教育,讓環保意識在校園扎根。

推動全球的環保行動:包括

捍衛森林、清除塑膠污染和保 護海洋,啟發年輕一代積極 參與。

增加每月捐款 $120

或 單次捐款 $1250

送《小動物大祕密》繪本 您的支持能為學校和社區提供 更多資源發展環境教育。

鼓勵下一代積極參與氣候正義 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守護野 生動物及其棲息地。

我支持您!

我決定為下一代播下愛護地球的種子

與綠色和平一起推動環境教育工作

我願意:

每月捐款額外增加港幣250 元

● 通過科學研究、政策推動及和平行動,揭露 全球環境問題並提出相應解決方案

● 調查、記錄並揭露全球環境問題,為環境議 題提供務實的解決方案

● 向全球及本地政商界進行遊說,推廣環境 教育,提升公眾參與和關注

每月捐款額外增加港幣 元

● 您的捐款將支持綠色和平維持 100%公正與 獨立,共同面對環境挑戰

額外單次捐款港幣 元

Green Advocate

增加每月捐款 $250

或 單次捐款 $2500

送「生態保衛隊」桌上遊戲 您的支持將推動公眾關注環保 行動,鼓勵更多家庭和年輕人 參與環保工作。

協助綠色和平阻止深海採 礦、保護瀕危物種、推動潔淨 能源。

● 將幫助綠色和平擴大環保工作,深入更多環 境議題,為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捐款者資料

會員編號(如有) :

姓名:

電話:

電郵:

我同意授權以原捐款信用卡/銀行自動轉帳, 增加每月捐款金額/額外單次捐款。

我欲使用另一張捐款信用卡,增加每月捐款金 額/額外單次捐款。

捐款方法

1. 信用卡

Visa Master AE

持卡人姓名

信用卡號碼

到期日 (月)/(年)

持卡人簽名

2. 以支票或銀行轉帳進行單次捐款,連同此表格寄回

銀行帳戶名稱/支票抬頭:

綠色和平(或「Greenpeace East Asia」)

收款銀行:滙豐銀行

帳戶號碼:004-511-899973-001

* 捐款港幣$100以上可申請扣稅

* 填寫完成後,請沿虛線剪下並對摺,封妥後寄回綠色 和平辦公室,衷心感謝您的支持!您的行動,決定人類 和生態的未來。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確保您的捐款可以發揮最大成效。

得到您的同意,綠色和平便能夠與您保持聯絡,確保讓您清楚知道在 推展我們的環保工作上,我們正如何運用您的捐款,與我們攜手解決 眾多關乎地球未來的環境問題。

綠色和平非常尊重及致力保障您的個人私隱資料。根據我們的會員 私隱政策,您所提供的個人資料,只會用於處理您的捐款之必要程 序、發出捐款收據、向您報告捐款用途、個別會員通訊及環保慈善推 廣用途等。為節省行政開支,除綠色和平員工外,我們也不時委托服 務供應商協助我們與您聯絡,如張貼會員地址標籤等。

為了讓您能夠更了解您的捐款,正如何推動我們的環保項目,促進更 美好的地球環境,我們可能會使用以上個人資料,包括姓名、地址、 電話號碼、電郵地址,並透過電話、手機、短訊、郵寄或電郵等形式, 不定期與您保持聯絡。綠色和平在香港及各地的辦公室也可能會使 用以上個人資料,邀請您參與會員意見問卷調查、參與綠色和平船 艦開放日等會員活動,或因應環境問題最新情況而作特別捐助或改 變捐助方式等。假如您不同意我們以上述方式聯絡您,請隨時電郵 至donor.services.hk@greenpeace.org,更改您的選擇。您也可 以透過我們的網站 https://www.greenpeace.org/hongkong/ policies/privacy-and-cookies/ 了解更多,或聯絡我們索取會員 私隱政策。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