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扣件業全球知名,但在國際競爭下,如何從「代工」走向「高值化」? 全球塗料龍頭 PPG 以領先的電著塗裝技術,協助扣件業者突破瓶頸、迎戰國際挑戰。
台灣有「螺絲王國」美譽,擁有完善供應鏈,從大量常規品 到特殊製品,皆能滿足全球的需求。PPG 集團是世界首屈一指 的塗料供應商以及塗料應用的先鋒者,致力將塗料專業結合各 種螺絲產品,提升其價值。2006 年在高雄設立的高科工程塗裝 中心為其在亞洲第一個紮根的據點,把電著塗裝技術帶進台灣 扣件市場,為台灣工業與汽車扣件業的產品價值提升注入新血。
此中心現在已是穩固台灣扣件供應鏈品質的關鍵角色。
1976 年,PPG 領先同業成功研發出採用陰極還氧化物的 電著塗裝技術,以取代陽極電著塗裝,並將它引進汽車工業。
2001 年,專為扣件業引進了使用該技術的產品標準規範,並不
斷改良塗料來適配各種小部件,符合各種國際法 規。如今此技術已在建築扣件、汽車和工業市場獲 得廣泛使用。
串接台灣與世界的電著塗裝商機
高科工程塗裝中心為台灣客戶服務近 20 年, 保持緊密關係。PPG 電著塗裝技術採用眾不同的 加工方式,需與客戶建立足夠信任才能打進全球 市場,於百家爭鳴的表面塗裝業佔有一席之地。電 著塗膜可賦予部件均勻的膜厚,完美包覆各種特 殊設計的扣件孔形與牙形,呈現螺絲原本的外貌。
PPG 表示:「我們最擅長塗佈客製化小螺絲與建築螺絲,因為這類 螺絲的外型變化多,最能發揮我們的優勢。其他扣件產品也不在話 下,我們可提供最好的表面保護,並最大化您的產品性能表現。」
以技術引領未來,
攜手扣件業者走出代工困境, 建立台灣螺絲王國的高值化 新形象。
歡迎業者洽詢電著塗裝服務, 共創全球競爭力。
PPG 電著塗裝技術有 大特點傲視業界:
1. 抗蝕抗酸,產品壽命倍增:鹽霧測試 (ASTM B117) 顯示, 可將抗腐蝕能力提高到超過 2,000 小時。抗酸能力達 30 個酸雨循環測試。通過北歐 NORDTEST-method NT MAT 003 C4 及 ASTM G85 Annex-5 500 cycles 測試。
2. 精準、不塞孔、不積漆:陰極環氧化物電著塗裝技術以正 負極相吸的原理,使塗料的微粒被吸附並均勻沉積在工 件表面,形成的一層連續薄膜會均勻覆蓋工件的隙縫和 角落。薄膜的厚度可以精準控制,防止塞孔、積漆。
3. 不氫脆、可達要求之扭力:旗下的 Electropolyseal® III 塗 裝會將磷酸鹽化成的薄膜作為底塗,讓容易造成氫脆的 氫離子從細孔中釋出,防止氫脆化。同時考慮到扭力修正 的問題,使工件符合汽車扣件的扭力要求。
4. 環境友善、遵循法規:VOC 排放極低、無 HAPS 汙染、無 鉻等重金屬汙染。符合 RoHS、REACH 等法規,為銷售扣 件到先進國家的業者帶來極佳優勢。
PPG 表示,近年觀察到許多國外採 購主在策略上積極尋求低成本製造,此舉 勢必壓縮扣件的利潤空間。「提高扣件產 品價值」為螺絲王國轉型的必經之路,而 PPG 的電著塗裝可成為扣件業者提高價值 的工具之一,透過前述四大特點提供更好 的使用體驗,並幫助客戶脫離低價競爭的 泥沼。「以全球視點來看,美國對電著塗裝 的需求最高,歐洲相對較低,未來五年內 我們將逐步進軍歐洲並提高其需求。此外, 我們可和台灣廠商合作,為所有海外客戶 提供全面諮詢與塗裝,也可在高雄展甚至 是客戶的所處廠址提供現場服務。」
Email: kayenne.huang@ppg.com
豐鵬建築螺絲
建築螺絲五花八門,客戶常要耗費很長時間探尋供應來源才能找到合適產品。有時就算找到了,又往往因為 產品施作時間短但緊固力不足,或是鎖固強度好但不符合最新環保法規要求⋯等問題而無法完整滿足真正的緊固 作業需求。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慎選供應商很重要。擁有近 40 年建築扣件開發客製服務經驗的豐鵬工業,專為 解決客戶緊固問題而生。在堅強具經驗的研發團隊努力下,近幾年不斷協助歐美日等 25 國客戶開發許多創意和功 能兼具的緊固方案,尤其是 MS 系列更屢屢在許多重要國際展大放異彩。
專利 MS 木螺絲 重視效率安全者必選
豐鵬主要生產尺寸 9~400mm 的白鐵 / 黑鐵客製建築 螺絲,月產能可達 2,500 噸,可依客戶個別需求彈性調 整。主力產品除了可有效減少滑牙及施工失誤,讓鎖固 更穩施工更快的 G2 乾牆螺絲外,還有依不同木材硬度結 構設計,無需預鑽孔就能施作的 MS 木螺絲系列。傳統 螺絲常遇到的邊緣裂縫、毛邊、鎖固力不佳等問題使用 這款實用效率兼具的緊固方案都能獲得解決。
豐鵬吳佳玲經理表示 : 「 MS 系列尤其適用複合建材、 硬木地板和戶外木地板。像是專為木頭對木頭設計的 MS Twister 、硬木對木頭的 MS Reamer 和硬木對硬木的 MSword 皆不須預鑽孔, 可有效減少施作步驟和邊緣開 裂風險。特殊頭部結構也有助緊貼表面避免毛邊產生, 多種牙型和尾型的設計也讓鎖固更佳安全到位。」
全新主打 - MS Sharp-Drill Point
有鑑當前客戶格外重視的「縮短施工時間」、「減 少破裂」、「提升鎖固力」與「符合環保與新工具相容性」 等面向,豐鵬為爭取更大競爭優勢,持續與客戶合作開 發新品。近期主打的 MS Sharp-Drill Point 螺絲就是為 中密度纖維板 (MDF) 與木頭、輕鋼材、鋁材等異材質接 合而生。 擁有可穿透多款材料的特殊尖銳尾部設計配合 MS 頭部設計,免預 鑽孔,可滿足複合板 材、室內裝潢應 用用戶高鎖固效率、降低滑牙和裂縫風險的目標。」
吳經理表示 : 「透過高度整合和靈活的客製開發製造 流程,加上獨立模具設計開發、產品成型、熱處理和品 管的全製程管理能力,我們能迅速協助客戶完成產品概 念的具體化。」
從原料端到最終出貨,豐鵬的自動模組化製程皆遵 循 ISO 9001 、ISO 14001 、CE 、ETA 等品質管理認證規範。 數據化追蹤系統和每年定期的內部稽核與第三方查驗, 多方確保客戶的產品品質無虞。為了打造永續企業,豐 鵬近期也開始推動 ISO14064 溫室氣體盤查,並在廠內加 裝用電監控設備,導入綠色製程和減材設計,同時舉辦 定期員工教育訓練,積極實踐綠色製造理念。
「我們的存在是為解決緊固問題」簡單一句話展現 豐鵬的服務精神。面對原物料成本、供應鏈不穩、 CBAM 和美關稅政策等眾多挑戰,吳經理強調 : 「我們將繼續 以強大應變力和產品的開發力協助客戶在應對歐美日益 嚴格的 ESG 減碳與法規的同時,也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 而出。我們希望與更多優秀客戶合作設計符合市場的解 決方案,最大化產品價值,一起推動扣件業邁向效率、 創新和永續的新時代。」
豐鵬聯絡人 : 吳佳玲經理
Email: ling@ms.fongprean.com.tw
著作權所有: 惠達雜誌 / 撰文: 副總編輯 張剛豪
在不鏽鋼扣件、線材領域擁有 30 年以上經驗的淳康國際 今年 4 月 25 日舉辦隆重的越南新廠竣工啟用儀式。此座現代 化且規劃完善的新穎工廠不僅是淳康跨足海外投資的初試啼 聲,也是其因應當前國際情勢變化及強化對東南亞及歐美主 要外銷市場客戶服務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約 5,000 平方米的新廠座落北越河南省 泰河工業區,距離首都河內、東部港口城市 海防市或是機場皆不到百里之遙,便利的陸 海空交通運輸讓淳康可更有效率地服務當 地和海外客戶。該廠專注於不鏽鋼螺絲製造, 預計配置 80 名員工和導入百台打頭、搓牙、 割溝及割尾機和 1 套清洗設備,可滿足更多 客戶對不鏽鋼螺絲的需求。
淳康公司表示 : 「新產線今年 4 月已進 入試產,若一切順利,預估月產能可達 120 噸。並逐步朝 2026 年達 200 噸,以及最終產 能達 300 噸的目標努力。」
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擁抱更大 競爭力
美中台之間微妙且敏感的政治角力一直 是影響兩岸供應鏈是否長久穩定的重要因 素。有鑑於 2 年多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訪台時中國在台海實施軍演導致區域局勢緊 張,淳康基於客戶對台供貨是否斷鏈的擔憂 以及降低地緣政治風險的考量,在多方面評 估下,選擇有充足土地、人力、政策紅利且又 與歐盟簽有自貿協議可享有優惠關稅的越南 投資設廠。
淳康聯絡人 : 劉盈鋒先生 Email: astainless@hibox.hinet.net
淳康公司表示 : 「除了可規避地緣政治風險,越南廠還享有更 低的輸歐稅率、充沛的勞動力和貼近北越新興電子產業市場等利 多,這都讓我們更具競爭力。若再加上台灣總部在營運管理和技術 上的支持,越南廠對淳康的業務拓展和市場開發勢必可起更大的互 補作用。」
過去兩年扣件業受新冠、供應鏈失衡、地緣政治和去化超買庫 存等因素衝擊營收明顯滑落。2025 年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大刀闊 斧的加稅措施,則讓產業的復甦前景更加撲朔迷離。對於這樣的局 勢發展淳康表示並不擔心。
淳康公司認為 : 「想在充滿競爭的大環境生存,精進企業的經 營管理與技術開發能力格外重要。未來越南廠希望可以加強培養 在地管理技術人才,深耕在地化,更重要的是,為客戶創造出更有韌 性的可靠供應鏈。」
著作權所有: 惠達雜誌 / 撰文: 副總編輯張剛豪
◆美國專業工具及扣件經銷商協會
06/12
08/12
網路研討會 : 經濟與勞工市場現況 線上
網路研討會 : 透過 KPI 指標、透明度和可問責性促進企業成長 線上 09/19
11/09
網路研討會 : 改善倉儲效率 線上
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2025 年度大會
◆美國西太平洋扣件協會
06/05
06/26
09/09
10/09
11/06
12/11
專家交流會
專家交流會
專家交流會
加州 Buena Park “Rock & Brews”
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會議中心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 Langley “The Barley Merchant Taproom & Kitchen”
科羅拉多州丹佛 “Punch Bowl Social”
秋季晚餐會暨小型展示會 加州 Norwalk “DoubleTree by Hilton” 酒店
專家交流會
假日派對
◆美國扣件經銷商協會
06/11-13
年度大會暨執行銷售規劃研討會
◆美國工業扣件協會
07/14
09/12
加州聖地牙哥 AleSmith Brewing Company
加州 Norwalk “DoubleTree by Hilton” 酒店
北卡夏洛特 Le Meridien Charlotte 酒店
第三部門會議暨 JDF 盃高爾夫球賽
密西根 Dearborn “TPC” 高爾夫俱樂部
輕量化策略 : 扣件如何能夠協助達成輕量化目標 線上 10/11
秋季大會
肯塔基州 Louisville “Galt House” 10/28 如何解讀和了解扣件印記 IFI 俄亥俄州 Independence 總部 11/14
網路研討會 : 磷酸鹽皮膜處理 - 此種皮膜如何被扣件業採用 線上
◆新英格蘭扣件經銷商協會
06/05
獎學金盃高爾夫球賽 康乃狄克州 Plantsville “Southington 鄉村俱樂部”
◆南非鋼鐵和工程工業聯合會
08/15
年度高爾夫及板式網球賽 Royal Johannesburg & Kensington 高爾夫球俱樂部
◆國際鐵釘工具協會 09/16-17 年度大會 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Renaissance Phoenix Downtown 酒店
關稅戰、減碳、區域衝突和國際關係的發展在 2025 年將繼續 牽動全球各產業的發展。不論是美國新政府對是否提高各國特定產 品關稅的政策和態度、歐盟 CBAM 申報計算法今年下半是否會順利 通過重大調整、仍看不到終戰盡頭的俄烏戰及以哈戰,抑或是美中 或美歐等經濟強權之競爭或同盟關係的微妙改變,將持續為全球 市場帶來更多不確定要素,進一步加深許多企業主對未來產業前景 發展的擔憂。
歐洲扣件經銷商協會理事長 Andreas Bertaggia 表示 :「全球 經濟與政治環境的不確定性持續增加,已超越我們過去所經歷 過的情況。快速的地緣政治變動和不斷演變的政策重點正 在重塑經濟環境,進一步要求社會和企業去迅速適 應不斷變化的現實。這種動盪性帶來了重大的挑 戰,尤其是在策略規劃方面,因為最近的政治發 展顯示全球舞台已變得難以預測。」
為了在如此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生存,為未來的挑戰創造 更大的競爭實力作為後盾,不只是指標型企業,許多眼光看得更遠的 中小型企業也已經開始加快腳步在區域市場布局和因應更快速的政 策變動去做更合適的調整。例如 : 近期一些台資扣件製造廠遠赴越 南設新廠、大型車廠擴大在美設廠規劃、或是日韓企業在東南亞各國 的大型產業聚落⋯等。
理事長 Andreas 認為 :「在這樣的環境中,靈活性和適應性對企 業來說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以應對持續不斷的各種擾亂。然而,同樣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 變化也可能帶來機會。雖然某些市場區塊面臨強 大逆風,但其他市場區塊則 可從新興的經濟現實和不斷演進的政策框 架中去獲益。」
積極推動歐盟經濟復甦以及如何提升區域內產業的對外競爭力 是當前許多歐洲國家政府單位的重要政策制定方向。以往因為官僚 式系統往往造成執行效率低落和業者承受過重負擔等問題,因此目 前歐盟在各項計畫和政策的推動上也開始著手進行一些改善,以因 應來自外部的種種政治或經濟上的挑戰。
理事長 Andreas 提到 :「在歐洲部分,我們觀察到 政治優先順序 的轉變,尤其是歐盟與美國關係的變化。從今年二月發表的「乾淨產 業協議」(Clean Industrial Deal)等計畫的推出,我們可以看出,現 在 歐洲更著重於振興經濟和減少官僚產生的負擔。值得注意的是,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報告程序的改善建議代表了朝正確方向邁 出的一步,將可紓緩我們行業所面臨的一些行政挑戰。然而,在對 CBAM 進行重大修改之前,EFDA 仍將繼續主張 CBAM 要排除扣件 等下游產品,因為我們認為對這些產品實施 CBAM 會對我們的行 業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就政策關注的重點而言,我們注意到 雖然永續性仍是重要的長期目標,但當前的優先考量已 轉移到經濟復甦力和強化歐洲的自我防衛能力。 對降低官僚架構複雜性的更加重視是值得歡迎 的發展,因為過度的法規負擔可能會妨礙競爭 力,這對於在全球化市場營運的歐洲公司而言 更是如此。儘管許多法規倡議的核心目標都是 有基礎根據的,但其執行結果往往會造成超出 我們業界實際能力的報告義務。在法規與競爭 力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以確保歐洲企業能 在國際舞台上茁壯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美加之間的報復性加稅措施、美中貿 易戰持續升級、甚至是美歐近期在對方 特定產品是否加稅議題上的唇槍舌戰都 讓全球的貿易局勢更加緊張。許多主要做 這些市場的業者也擔憂若這樣的緊張局 面持續失控,消費者可能會面臨產品漲 價和通膨等問題,並在市場上產生連鎖 效應。
理事長 Andreas 表示 : 「不斷升級的 貿易緊張局勢構成另一項重大挑戰,並可 能對更廣泛的經濟領域造成潛在延伸性 影響。因貿易限制而帶動的價格上漲可能 會造成通貨膨脹壓力。隨著通貨膨脹增 加,利率也可能隨之上升,進而提高融資 與投資成本,這些因素歷來都會導致經 濟成長放緩,尤其是在市場條件已經相當 脆弱的情況下。」
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應遵循公平原則 為交流基礎。但若有一方在不對等的基礎 上加入競爭 ( 例如 : 政府的大量補貼或退 稅 ),可能就會造成市場上供應鏈的失序 失衡,產生不公平競爭的狀態。
理事長 Andreas 強調 :「站在歐洲扣 件經銷商協會的角度,我們仍致力於 提倡 公平貿易政策、永續經營實務,以及促進 長期產業成長的開放市場。在這個充滿 挑戰的時代,產業與政策制定者之間的密 切合作,對於克服障礙、尋找支持歐洲經 濟未來的機會,至關重要。」
著作權所有: 惠達雜誌 / 撰文: 副總編輯張剛豪
美國對等關稅 04 月 09 號生效,對全球輸美的眾多產品造成很大衝擊。另外,依據 232 條款,來自全球的特定鋼鋁 產品 3 月 12 日起也都被加徵 25% 關稅。若加上原先出口美國就要被課的基本稅率,對製造商和美國進口業者造成的影 響可說是雪上加霜。有些進口業者為此已經選擇暫緩出貨或是直接棄單。要提醒業者的是,由於美國川普總統的加稅措 施在這段期間一日數變,造成坊間有些引用扣件輸美稅率的計算和適用法條的消息可能有誤。要特別注意,並非所有稅 率皆一體適用,像是適用台灣的 32% 對等關稅 ( 註 : 4 月 9 日川普已宣布暫緩 90 天 ) 就不適用於扣件。
目前與輸美扣件有關的適用稅率有兩種,一種是原本進口就要徵收的基本稅率 ( 例如 : 木螺絲是 12.5%、線徑小於 6mm 的自攻螺絲是 6.2%、螺帽是 0%),另一種則是依 232 條款對鋼鋁製品 ( 含下游成品 ) 加徵的 25% 關稅。也就是在 非最惠國待遇或特殊國家的基礎上,一支木螺絲進到美國基本要承受的稅率就是 12.5%+25%=37.5%。
注意對等關稅帶來的後續效應
儘管有些國家因與美簽 FTA 故在特定品項享有減半或豁免稅率,讓最終加總稅率可能會有最高 12.5% 的差距,但 在 25% 加徵關稅這部分,基本上是一視同仁沒有例外。這對台灣、中國或其他東南亞國家業者來說或許是好消息,畢竟
社論:
美關稅衝擊 台扣件業如何另闢生機?
短期內不用面對來自更高對等關稅的壓力,但市場觀望的氛圍仍可能影響客戶近期下單意願。根據 TFTA 理事長預估, 美 25% 關稅實施後,來自美國客戶的下單可能會暫時下滑 30%,要待當地庫存見底後才有望出現回補需求。另一個比 較需擔心的是,扣件與很多產業息息相關,其他受到對等關稅直接衝擊的業者 ( 像是 : 精密機械、CNC 加工設備 ) 可能 因此撙節消費降低需求。其他沒有能力到美設廠避開高關稅的扣件中小企業也可能因此轉移重心去開發非美市場,間 接造成這些非美市場的競爭更加白熱化。
有業者向惠達表示,美國對各國 ( 尤其是中國 ) 的對等關稅短時間內或許會為台灣業者帶來一些轉單紅利 ( 也的確 有聽到一些業者近期已出現急單 )。據了解,為了因應 25% 關稅,有些台灣業者已與美國客戶達成默契,雙方各退一步 分攤關稅來降低衝擊,無形中也強化轉單到台灣的力道,加上歐洲市場在德國司徒加特螺絲展後看起來前景可期,預 估今年台灣業者的產能表現應可恢復正常水準。不過長期來看,這樣的轉單效應能否持續下去還有待觀察。以川普發布 的政策可一日數變的行事風格來看,要真正評估這些稅率對扣件業帶來的實際影響可能要等到今年下半年各國對等關 稅的談判結果都大致底定後才會比較明朗。在與美方談妥協議之前,政府或許能先以關稅補貼、出口美國退稅等方式 協助扣件業者度過難關,也應當有更多的資源和單位對口 ( 像是 : 國發會或產發署 ) 來輔導業者善用時機進行數位轉型 和智慧生產,才不會讓一個已經支撐起台灣經濟發展超過一甲子的扣件業在競爭下被淘汰,變成只有幾家大廠能存活, 小廠只能黯然關廠的局面。
廠商是否有透過第三地洗產地來逃避關稅的做法是 美國海關近年來積極稽查的重點,其對於產品原產地的認 定也有一定的準則。以往曾聽聞有其他國家業者透過輸出 半成品到稅率較低的第三國進行簡易加工包裝後佯裝成 第三國生產的產品,若被發現,可能會連帶影響本國其他 同業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形象。先前美國針對東南亞一些特 定國家課徵高額的對等關稅或多或少也有警告投機業者 不要恣意洗產地的意味。呼籲業者還是要遵守相關國際 規範,切勿因一己之私因小失大或損害產業長久以來所累 積的良好形象。
美國對全球全面開徵 25% 鋼鋁稅之前,台灣扣件業 者生產標準品的利潤空間在中國等同業競爭下已經不算 太多。在目前扣件輸美稅制的算法下,台灣業者的獲利空 間又被進一步壓縮了 25%,加上中國、越南等其他東南亞 國家的線材成本本來就比台灣低大概 15-30%,讓生產成 本有高達 60% 來自線材的台灣扣件業者更加難以喘息。 線材盤元價格絕對是影響業者獲利空間和對外報價競爭 力的重中之重。今年第 2 季中鋼針對棒線產品每公噸又調 漲了新台幣 600 元 ( 據了解,國內 4 月的棒線價格平均報 價約是 24,900 元 / 噸 ),業者生產成本肯定又增加了。接 下來 6 月初中鋼將再召開第 3 季產銷會,棒線的漲跌絕對 將成業者最關注的重點。有業者私下透漏,中鋼每公噸的 盤元價格最好能降新台幣 1,000-1,500。
若是中鋼能在第 3 季的線材盤元報價調整上斟酌美關稅對國內產業的衝 擊影響多讓利一下,加上台幣兌美元的匯率能夠來到 1 比 31,以及台業者能更積極導入創新線材加工製程把生產成 本再降低 10-20%,經營壓力應可以大幅舒緩,彌補因關 稅增加所減少的利潤空間。
著作權所有: 惠達雜誌 / 撰文: 副總編輯張剛豪
台幣升貶值的高低峰差距9% 宛如失速列車撞破營利防守線
台幣在今年四月底對美金之匯率平均維持在 32.5 元左右,但 不到一星期就快速升值,甚至摜破 30 元大關,創下近三年來最高 紀錄。表 1 彙整了從 4 月底至本文截稿的當下 ( 即 5 月 6 日 ),這 段期間台幣升值的軌跡。本文也將會以此區間為對象,分析台灣 扣件產業受到的衝擊與現有因應措施。
表 1. 2025 年 4 月底至 5 月 6 日美金兌換新台幣之匯率 ( 來源:鉅亨網 )
匯率變化分析與說明:
• 4 月底,美元兌換新台幣匯率近 32.5 左右,顯 示新台幣較為強勢。
• 5 月 2 日,台幣大幅走強至約 31,創下近 3% 升值。
• 5 月 5 日升值至 30.1,再升值了近 3% 幅度。為 此期間升值的巔峰。當日盤中甚至摜破 30 元大 關,一度升值至 29.5,顯示新台幣大幅升值,美 元相對走弱。
• 5 月 6 日匯率回調至約 30.2,幅度甚微。
•總體來看,這段期間美元兌換新台幣匯率呈現劇 烈的升值趨勢,從約 32.2 升值至最低約 29.5, 最高峰與最谷底之間差距超過 9%,代表新台幣 的升值急促且過快。
• 圖 1 顯示四月與五月初之間的台幣匯率升值速 度宛如失速的火車,摜破了許多台灣製造業者的 營利防守線。坊間已有媒體預告恐讓企業的「財 報變財『爆』」。
毛利率急劇萎縮甚至轉為 負數
台灣螺絲公會理事長蔡永裕表示, 扣件業平均毛利率只有 15%,而新台幣 這波急升讓業者的毛利在短時間內歸 零,甚至轉為負數,倘若新台幣升勢繼 續,台灣螺絲扣件業將出現大規模倒 閉潮。據惠達了解,若美元兌換新台幣 匯率升到 28 元,恐怕只剩有能力使毛 利率達 30% 以上的業者才可能生存下 去,但享有如此高毛利的扣件業者在台 灣並不常見。
根據螺絲大廠春雨的觀點, 匯率若從 32.5 元升到 30.0 元, 業者就少了約 8% 的競爭力。這 個數字對平均毛利率為 15% 扣件 業者而言是超過一半的毛利損失。
扣件業平均毛利 率只有 15%,而新
更有甚者,台灣有高達 8 成的螺 絲業者是中小型企業,他們的毛利率更 低。台灣扣件業已經面臨來自中國和東 南亞低價產品的激烈競爭,匯率優勢 的喪失會進一步削弱台灣扣件產品在 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
調升售價、關注海外需求變化、 政府支援
不銹鋼與合金鋼複合螺絲製造商 世鎧的蔡松峻經理表示,如果單從 5 月 5 日的台幣匯率來算的話,新台幣走 強至少已經額外導致 10% 以上的匯兌 損失。「由於我們的產品是以美金來報 價,因此為了因應這一波匯率的衝擊, 短期內我們必須對買主調高產品的售 價。」
「世鎧有 10% 左右的訂單來自美 國,目前需要關注的是,台幣的強勁升 值是否會使美國買主的需求下降,衝擊 到來自美國的接單量。至於歐洲方面, 世鎧有超過 50% 的訂單來自歐洲。由 於截至目前為止美元走弱,歐元匯價 走強,因此我們預估產品價格的調升 對於歐洲買主來說感受的衝擊不大。 展望未來,我們仍會每年更新已經取
得的認證,此外我們正在研發新的錨栓產品,可 望在明年問市。」整體而言,台幣的走強對業界 的衝擊不小,但世鎧表示仍有足夠的基本盤來度 過這一波挑戰,並建議政府協助提供減稅或貸款 利率的優惠。
在螺絲相關的檢測機械領域方面,精湛光學科技的許宏安總經理表示,
5 月初這一波台幣走強是來得又急又快,其影響可說是全面性,令許多國內 以美金交易的出口廠商在內都措手不及,在排解損失時遇到不小的挑戰。
短期內,精湛透過調升價格以即時因應匯率環境的變化。在可見的未 來,他評論:「我們評估此匯率的劇變對精湛的總體營運不造成巨大衝擊, 我們會持續為國內外的扣件篩檢需求提供穩健的供應支援。近年我們不斷 為我們的檢測設備產品投資研發全新升級的 AI 技術,未來仍會繼續深入 半導體、電動車、自動化、機器人、醫療與食安等潛力產業。」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來自日 本、韓國等國際競爭者以及國內廠商的雙重壓力,讓台灣機械業經營非常 困難。他呼籲政府應支持出口產業,並請銀行在經濟不佳時不要收緊貸款, 同時放寬企業以土地和廠房作為抵押的貸款成數,讓企業能有足夠的周轉 資金,幫助他們度過目前的困境。
螺絲扣件大廠金全益的王義方董事長指出,匯率的波動是屬於正常現 象,但 5 月初的劇烈升值來得突然,使許多廠商來不及避險與降低衝擊。「短
期內我們必須調整售價並與客戶做好良性的溝通。若台幣走強持續超過一 個月,就必須注意可能會常態化,長期以來會削弱台灣扣件產品的報價優 勢,對台灣扣件產業造成很大衝擊。台灣扣件除了被徵收川普關稅之外, 現在再加上匯兌損失,可說是雪上加霜。此外,川普關稅導致中國加大出口 到美國以外的國家及東南亞,而台灣未能加入成為 RCEP 成員,因此還需 面對來自中國的低價產品之競爭。」期望政府協助提供利率與融資貸款優 惠及產業升級的機械融資專屬方案來帶領業者度過這次的挑戰及未來產 業提升的準備。
金全益認為最終仍要回歸到強 化產品的差異化與本身的核心競爭 力,優化產品的成本結構,精準定位 產品的屬性與目標市場,透過強化自 身的基本面才有氣力迎 接排山倒海而來的 挑戰。「整體來看, 我評估這次的台 幣升值對我們的 短期衝擊是有, 但長期發展要更 加努力持續進步, 我們仍在擴增總部 附近的廠房來因應未來 海外成長的需求。」
鎖定匯率避險
在川普 2.0 的任內建立完 善的匯率風險 管理機制至關 重要。
任內建立完善的匯率風險管理機制至關重要。台灣扣件業者或許可考慮採 用紡纖業者的因應做法,調整合約條款,加入匯率調整條款,當匯率波動 超過一定幅度時,可以重新議定價格,與客戶分擔匯率風險。
多加審視自身對 於突發性財務風險 的控管能力,才能 因應 2025 年的經 濟亂世。
較具規模的扣件業者,如春 雨等大廠,已經採取對鎖匯率的方 式來減輕匯率波動的影響。春雨表 示,一般接單時就會對鎖匯率,所以 有在操作對鎖的公司對已接單的影 響不大。然而,這種避險方式對於資 金實力較弱的中小型業者來說並不 容易執行。此外,目前台灣金融機構 的金管措施相當嚴格,為了避免炒匯, 對於想提前採用對鎖匯率或預售等 方式之廠商加諸很高的門檻限制,增 加了業者避險的難度,因此已有業者 呼籲放寬此方面之限制。
此外,據悉已有業者透過延後匯 兌美金的方式避開風險期。亦即在收 到客戶的美金付款後暫不兌換成台 幣,等台幣回調至正常匯率時再兌換, 但此前提是需有足夠的現金流來支 撐營運。
業者需強化匯率風險管理 新台幣升值增加了扣件業者的資 金周轉風險。由於外銷收入折算成新 台幣金額減少,但生產成本未減,許 多業者面臨現金流緊繃的問題。川普 希望美金貶值以及台幣升值,這在台 灣國內早有耳聞,如今川普的期望成 真。對扣件業者而言,在川普 2.0 的
2025 年 5 月新台幣匯率急升對台灣扣件產業帶來另一波挑戰,特 別是對高度依賴外銷的業者而言,匯率風險讓業者瀕臨存亡危機,面 臨毛利歸零、競爭力下滑等多重壓力。此次匯率衝擊帶給台 灣業者一記警鐘,促使業者關注匯率風險管理。川普狂 刀亂舞,花招百出,刀刀砍向他國業者的營利空間,川 普政權凌駕全球市場經濟已成常態。大型扣件業者 仍有一定的現金流基礎,可在中短期內度過升值危 機,但小型業者與代工業者短期內急需解決匯兌 損失。許多業者除了調升產品價格之外,需多加審 視自身對於突發性財務風險的控管能力,才能因應 2025 年的經濟亂世。
新台幣走強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製造業,包括扣件、水五金、電 子等等產業的業者,帶來相當大的震撼。這些業者,在今年前四個月原 先已面臨川普 2.0 的關稅壓力,五月再逢台幣升值帶來的經營壓力。已 有不具名的大型電子業財務長向媒體透露,台幣升值的態勢若不緩和下 來,保守估計毛利虧損至少 10% 起跳,事實上甚至會更多出幾倍!水五 金業者的毛利一般只有 10% 到 15%,而扣件業者大約是 15%,光是美元 兌換台幣的匯率從 32 元升值到 30 元,就吃掉業者大部分的毛利空間, 若摜破 30 元大關、29 元大關甚至往 27 元大關升值下去而不踩剎車,甚 至會引爆大規模倒閉潮。
著作權所有:惠達雜誌 / 撰文:曾柏勳
川普大刀揮向汽車零件供應鏈,
美國總統川普在 2025 年 3 月 26 日簽署了 一項公告,援引 1962 年《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款,對所有進口汽車及某些汽車零件徵收 25% 的關稅,以應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重大 威脅。該政策定於 2025 年 4 月 3 日對整車生效, 5 月 3 日對零件生效,目前已對全球汽車供應 鏈造成了重大干擾。其中受此關稅影響的主要 汽車零件包括:引擎、變速器、動力系統零件 ( 包 含各種傳動系統部件 ) 、電氣零件 ( 車輛電子設 備的關鍵部件 ) 、懸吊系統、安全零件 ( 包括安 全氣囊、安全帶等 ) 、電動車用鋰離子電池。
川普另於 4 月 2 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在 4 月 9 日生效後又暫緩 90 天。對於汽車零件 ( 包 括汽車 ) 廠商來說慶幸的是,由於第 232 條款 的關稅徵收對象可獲得豁免而不被納入對等關 稅的徵收對象,因此將不受到對等關稅的衝擊。
然而第 232 條款的 25% 關稅對全球汽車零 件供應鏈的衝擊已相當巨大,來自全球的批判 排山倒海湧向白宮。 本文將歸納首當其衝的汽 車零件協會公開發表的意見,以及汽車供應鏈 之下相關廠商的緊急因應措施,是試圖為廠商 提供可能的解方。
川普關稅面臨零件相關協會反對意見
2 月 3 日, 美國車體零件協會(ABPA) 致信向所有會員表示,川 普 關稅將導致零件和維修成本增加 ,雖然部分會員可能是從未受影響 的地區採購,但全球貿易材料和物流成本的上升仍可能影響定價。協 會警告 關稅可能導致供應鏈效率低下和延遲 ,這是因為對主要供應商 徵收更高的關稅可能會導致需求轉移,從而使整個行業的採購面臨挑 戰,使交貨時間變更長。
美國汽車保養協會總裁兼執行長 Bill Hanvey 強調關稅將對汽車售 後市場產業、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產生嚴重的影響:「關稅對美國企業 和消費者有負面影響,破壞供應鏈,增加成本,並削弱我們產業在全 球的競爭力。
美國汽車售後市場依賴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零件進口,關 稅會導致效率低下和成本上升。這些費用由國內企業和消費者承擔 , 可能延遲車輛維修,影響道路安全。」
加拿大汽車零件製造商協會( APMA )主席 Flavio Volpe 則警告, 對汽車零件課徵關稅缺乏合理性,因美國與加拿大的製程已深度整 合,單一零件可能在組裝成車前跨境運輸高達 8 次,且零件毛利率僅 維持個位數, 25% 關稅形同不切實際,若強制實施將使市場僅剩「純 美國製車輛」。若此政策導致產業全面停擺,業界可能採取法律途徑 反制。 APMA 針對 139 家供應商的問卷調查顯示, 高達97%的企業 憂心關稅壓力恐使小型供應商陷入財務困境。 由於這些廠商多數負責 關鍵零部件生產,若爆發倒閉潮,恐引發供應鏈大規模斷鏈風險。
擁有超過 700 家廠商的墨西哥國家汽車零件工業協 會 (INA) 表示, 關稅政策將推升美國汽車均價達3,000美 元(約新台幣10萬元),而完全切斷墨西哥與加拿大進 口車源將迫使美國投入500億美元增設18座新廠才能支 撐產業需求, 這也是川普延緩墨國汽車關稅決策的主因之
一。
台灣汽車零件廠商彈性拆彈
台灣的汽車零件供應鏈擁有可快速彈性調整的應變 力,在川普關稅開鍘前已有提早佈局因應。智伸科技已經 戰略性地 轉向使用「船上交貨(FOB)」的運輸方式作為 立即的應對措施 。這種方法 將進口關稅、稅款和海關清關 程序的負擔轉移給位於目的港的買方 ,就能在不直接承擔 關稅影響的情況下維持運營效率。這是一種透過買賣雙方 的合約達成的解決方案,重新分配關稅責任而無需立即進 行生產變革。
傳動系統製造商倉佑實業採取更全面性的重組策略, 調整在多個地點的生產配置。他們運用位於嘉義的現有工 廠,同時在東南亞開發新的生產能力。 透過地理分散減 少對任何單一製造中心對美出口的依賴 ,並在關稅政策演 變時創造生產的靈活性。此外他們轉向加速投資半導體事 業,將量產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關鍵零件。
透過跨產業的 佈局來分散關稅風險。
因應供應鏈的全球在地化趨勢, LED 車燈模組大廠 麗清規劃與位於泰國與墨西哥的台灣廠商 建立分工生產體 系,降低營運風險並保持市場靈活性。 麗清證實,關稅變 動所衍生成本將由客戶端完全承擔,確保毛利率穩定性。
從以上台灣廠商的做法中可知,他們透過合約重新分 配關稅責任,或透過地理分散策略,或將產品跨產業供 應,或與海外的台灣廠商建立新的分工體系,用這些方式 突破被加諸於身上的緊箍咒,在夾縫中求生存。他們的經 驗也可作為各位讀者寶貴的參考。
汽車業人士在困境中多元因應
由於汽車與其零件彼此高度相互連動,在了解零件廠 的動向之餘,汽車製造廠以及相關周邊業者的反應也不可 忽略。位於底特律,擁有超過 200 位汽車供應商客戶的律 師事務所 Foley & Lardner 點出,川普關稅無法在 30 天、 60 天或 90 天內扭轉過去 30 年的局面, 「美國目前並不 具備足夠生產能力。」 對許多主流汽車製造商而言,電動 車投資尚未帶來利潤, 供應鏈需要長期穩定,而無法承受 未來24個月內發生巨大變化。
福特汽車執行長 Jim Farley 在 2 月的投資者會議上 表示:「我們看到的是龐大的成本和混亂。」為因應川 普關稅,福特將員工專屬的折扣價格開放提供給消費者, 幫助消費者節省數千元美金,藉此因應關稅衝擊。
其他車廠又是如何減緩衝擊呢? (3 月 12 日 )BMW 選擇吸收部分墨西哥製車輛的關稅費用。 (4 月 ) 日產汽 車降低部分車款的價格。 (4 月 4 日 ) 斯泰蘭蒂斯暫時停 止在加拿大生產的部分車款。 (3 月 27 日 ) 法拉利已率 先將部分高性能車款的價格調漲 10% 。捷豹荒原路華於 4 月起暫停向美國出口車輛一個月報 ( 並於 5 月起重啟 ) 。 (4 月 7 日 ) 福斯已全面暫停向美國出口車輛。
從以上車廠的做法中可知,他們透過吸收部分關稅、 降價與漲價、部分暫停生產、停止進口低價車款、暫停 出口到美國,因應關稅的衝擊。
貿易以及供應鏈已從「全球自由化」轉為「全球 在地化」
川普 1.0 加上 2.0 的貿易戰正幾乎粉碎數十年來建立 的製造業全球化分工體系。 2025 年已進入「地緣政治優 先,經濟效率讓位」的時代,美中衝突已超越經濟範疇, 關稅大刀在重塑全球供應鏈版圖,將世界切割成不同陣 營的供應鏈:美國派、親中派、歐盟派、雙邊或多邊貿 易協定所組織的供應鏈體系。這些還只是屬於大的體系, 小的體系還包括各國通路商、供應商組成的夥伴供應鏈。 這些大的、小的供應鏈體系都在往更能因應關稅衝擊的 方向進行重組。 在這過程中的變數很大,廠商必須採取 最有利於抵禦關稅衝擊的方式,選擇加入對自己有利的 供應鏈體系。
繫好安全帶
川普的項莊舞劍,意在中國。縱使 4 月 9 日對誓言抵 抗的中國另外祭出調高的對等關稅 ( 從 34% 調高到 84%) 還不會套用到中國的汽車與其零件上,但 此類中國製產 品原先已承受第232條款開徵的25%關稅,再外加20% 特定關稅,總共要負擔高達45%,這已高於其他國家同 類產品僅需負擔的25%關稅。中國汽車與其零件廠商為 了生存,勢必往海外打入前述更區域化、在地化的供應 鏈體系。中國的低價產品與低價競爭將以「中國衝擊」 的形式席捲許多國家。
近期惠達已獲得獨家內部消息, 透過日本大型通路商得知中國的低價產品正在切入日本 供應鏈並搶下市占率,在未來十年內恐危及日本在地製 造商的生存。如何應對中國供應鏈的進軍將會是各國政 府與廠商需思考的議題。
價值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在最新專訪中警示,在關稅與地緣政治升溫的時代,預測未來的難度將遠高於以往。由 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大幅攀升,全球的供需市場在今年會出現大幅的波動。
廠商為分散風險,在海外設廠或進行投資 時,恐無法再以「降低成本」為第一考量,因為今日在某地設廠,明日恐將因關稅等劇烈的變革而押錯寶。當前最重 要的是看清楚政經大趨勢,以分散風險的角度進行事業投資,才能處在抗風險的環境下有實質意義地降低成本。
「川普風險」下的汽車零件廠解方
當前最重要的是「稀釋」並試圖化解川普的關稅大 砲。除了各國政府爭取以國家為基礎的利益之外,廠商 也需各自努力,目前可供參考的選項包括:
1. 爭取加入多邊貿易組織 從大的供應鏈體系下手,諫請政府協助廠商打入 CPTPP 、 RCEP 等等貿易體系,並促請政府與利益相符 之其他國家簽訂新的自由貿易協定 (FTA 、 BTA) 等,從 政策面支援廠商淡化關稅衝擊。
2. 積極打入通路供應鏈
大刀一揮,訂單滿天飛。亂中無序,大家都在找合 作對象,現在正是各大通路 ( 尤其是龍頭買家 ) 重建戰 友名單,也是供應商抓住新訂單與生存機會的關鍵時 刻。對出口導向的廠商來說,在關稅面前,更是要走出 海外,透過參展或其他各種方式增加自己在海外買主面 前的曝光機會,方能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
3. 減少暴露於關稅衝擊的程度
各地區的製造商可以重新評估其供應鏈,以最小化 關稅衝擊。作法可能包括:
(1) 從關稅豁免地區採購原物料或次級元件
(2) 在美國完成某些製造步驟,以符合關稅減免的資格
著作權所有:惠達雜誌
(3) 在墨西哥或加拿大的 USMCA 合規設施中建立組裝作 業,以受益於暫時豁免。截至本文撰稿的當下,川普仍 未對《美墨加協定》(USMCA) 所涵蓋的商品加徵關稅。
(4) 開發多層次製造流程,讓其中具有更高關稅的高附加 值元件在豁免地點生產。
這些方法需要仔細分析產品成本、關稅率和物流,以 確立最佳的配置。
4. 創新升級、開發售後市場的產品線
持續加強研發力,推出無法被同業取代的創新產品。 新增全新 ( 其他同業所沒有的 ) 的加值服務或商業模式, 以增加產品價值密度,從而提高利潤以吸收關稅的衝擊。
5. 優化庫存與價格支付策略
透過合約調整價格或交貨付款( DDP )條款來分擔成 本,或優化庫存來因應買方暫停訂單的突發狀況,減少關 稅帶來的邊際衝擊。
與疫情時代相比,「川普風險」換個角度看是一場沒 有病毒的疫情,當時發生的供應鏈重組,甚至是斷鏈危機, 現在重新上演一遍。不變的道理是,當全球貿易體系被打 破,新的贏家與輸家會各自站上新的起跑線,現在已是時 候檢視自己是站在哪一方的起跑線上。你準備好了沒?
1841 年,英國工程師和發 明家約瑟夫 惠特沃斯(Joseph Whitworth)向英國土木工程師學 會提交了他的論文《美制螺紋系 統》("A Uniform System of Screw Threads")。這篇論文提出了方案來 解決工業革命中困擾著英國和其他 西方國家的問題。問題一開始發生 在鐵路業,但很快就遍及所有依賴 機械化的行業。具體來說,當螺紋扣 件失效或需要更換時,製造商之間 沒有統一的標準。由於缺乏互換性, 為了替換破損零件就需要返回到原 製造商,這往往很不方便,有時甚至 是不可能的。惠特沃斯的美制螺紋 設計解決了這個問題,並迅速被採用 為國家標準,從而成為歷史紀錄上 的全球第一個工業標準。
現今市面上已有數千種扣件標 準,包括國際性標準如 ISO、地區標 準如 JIS、ANSI 和 DIN,以及個別用 戶如波音、豐田和博世的標準。標準 分為兩大類:共識標準和非共識標準。 共識標準由共識標準組織制定,意味 著它們由一群多元且有多種才能的 專家透過正式程序和規則制定,以確 保在最終版標準的內容上達成共識。 非共識標準由個人和個別組織制訂, 來最佳反映其特有的需求和利益。
與扣件相關的標準可以分為幾個類別:
1. 產品標準:這些標準提供了生產零件或一系列相關零件所需的所有必要資 訊。首先,它們提供尺寸資訊,可能還包括其他資訊,以確保零件的正確製 造和控制。
2. 材料標準:這是一個範圍稍微比較廣的標準,包括與原物料、性能(特別 是力學性能)、熱處理、鍍層和涂層以及測試相關的標準。
3. 測試標準:這是一組小型標準,專門用於詳細描述一種或多種扣件測試方 法。
4. 採購標準:這些標準通常適用於航太和國防扣件,提供與品質、性能和採 購相關的要求。
5. 系統標準:這些標準的範圍比較廣,詳細闡述了品質相關的商業管理系統, 其中有一些旨在涵蓋所有行業,另一些則專門針對扣件。
在北美有多個共識標準組織負責制定扣件標準。主要的組織包括:
• 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主要提供產品標準。與扣件相關的標準則 來自兩個不同的技術委員會:B18(扣件)和 B1(螺紋)。
• 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主要提供材料和測試標準。與扣件相關的標 準則大多來自扣件委員會 F16,雖然有一些標準源自鋼材委員會 A01。
• 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大多提供材料標準和少量產品標準。與扣件相關 的標準則主要來自其扣件委員會,而航太扣件材料標準則來自其航太材料 部門。
• 國家航太標準委員會(NASC):為航太扣件提供產品、材料、測試和採購 標準。
•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供產品、材料和系統標準。ISO 是一個全球組織, 因此有其獨特性,其扣件委員會 TC2 的代表人士代表了不同國家或地區。
• 結構連接研究委員會(RCSC):專注於結構螺栓。
• 腐蝕工程師國家協會(NACE):擁有多個扣件標準,主要針對石油和天然 氣行業。
• 美國石油協會(API)
:為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扣件提供數個材料標準。
關於共識標準和非共識標準哪個更好,總是存在爭論。兩方都可以各自有合理 的理由,而最好的答案可能是「視情況而定」。
例如,如果你是一家汽車代工廠,並 且需要維繫特定的標準,公司專有的非共識標準可能是更好的選擇。然而,大多數 共識標準的其中一個主要優點是,共識標準組織的其中一項規定要求必須持續更新 標準。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的規則,但大多數要求每五到七年對標準進行一次審查, 並更新或重新批准。
這是一種良好的做法,因為它不會讓標準落後於行業的現狀。
雖然這麼做確實是必要的,但往往也可能令人感到受挫,因為這意味著標準不斷變 化,使用者必須時刻關注最新的新增和修訂。
以下是這些扣件委員會的部份最新動向:
ASME 扣件委員會 B18 每年召開兩次會議。2024 年 9 月召 開了上一次會議,下一次會議於 2025 年 4 月在俄亥俄州克利夫 蘭的 IFI 總部舉行。以下重點列出該委員會的最近修訂事項和工 作內容:
• ASME B18.6.3:《機械螺絲、自攻螺絲和金屬攻牙螺絲 (英制系列),Machine Screws, Tapping Screws, and Metallic Drive Screws (Inch Series)》。2024 年上半年 發布了這個標準的新修訂版。雖然這是一次重大的編 輯修訂,但有關技術內容的更改,包括將經過硬化的自 攻螺絲的核心硬度限制在 HRC36 以下,也包括修訂了 氫脆性測試的指南,並修訂了自攻螺絲頭部下方的牙 的滾牙參數,以減少將牙滾壓到圓角上的風險。
• ASME B1.1:《美制英制螺紋,Unified Inch Screw Threads》。這個標準於 2024 年 5 月修訂並發布,糾正 和修訂了 2019 年修訂版的幾個問題。
• ASME B18.3:《有頭內六角螺絲、等高螺絲、止付螺絲 和內六角扳手(英制系列),Socket Cap, Shoulder, Set Screws, and Hex Keys (Inch Series)》。負責這個標準 的分委會正在進行重大修訂。目前唯一允許的材料是 選使用 ASTM A574 標準的材質,這個標準只提供一個 強度等級,相當於 180,000 psi。遺憾的是,這個強度 等級使這些特定零件在接受鋅電鍍表面處理時容易氫 脆化。雖然此標準建議避免這種做法,但並未明確禁 止,因此它常被拿來套用。公制有頭內六角零件也可能 遇到這個問題,但公制標準可提供選用性能等級低於 12.9 的扣件(其公制強度相當於 180,000 psi)。為了導 正這個問題,ASME 分委會的一個工作小組一直進行 修訂,以納入等級 5 和 8 的英制內六角產品。修訂的工 作正在進行,但可能要等到 2025 下半年或 2026 年才 能完成。
ASTM:
ASTM 扣件委員會 F16 每年召開兩次會議。2024 年 11 月召 開了上一次會議,下一次會議於 2025 年 5 月在加拿大多倫多舉 行。以下是 2024 年修訂的 ASTM 標準:
• ASTM A193/A193M: 《在高溫或高壓下使用,或用 於其他特殊用途的合金鋼與不銹鋼螺栓接合作業, Alloy Steel and Stainless-Steel Bolting for HighTemperature or High-Pressure Service and Other Special Purpose Applications》
• ASTM A320/A320M: 《在低溫下使用的合金鋼和不銹 鋼螺栓,Alloy Steel and Stainless-Steel Bolting for Low-Temperature Service》
• ASTM A394: “鍍鋅和無塗佈的鋼製塔架螺栓,Steel Transmission Tower Bolts, Zinc-Coated and Bare”, 這個標準沒有變化,但重新確認與批准了 2008 年最後 一次修訂的內容。
• ASTM A540/A540M: “特殊用途的合金 鋼製螺栓,Alloy Steel Bolting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 ASTM A962/A962M: “螺栓接合作業的共同要 求,其適用於任何(從低溫到發生蠕變現象)的 溫度範圍,Common Requirements for Bolting Intended for Use at Any Temperature from Cryogenic to the Creep Range”
• ASTM F880: “不銹鋼內六角、方頭和一字無 頭止付螺絲,Stainless Steel Socket, Square Head, and Slotted Headless Set Screws”
• ASTM F593:“不銹鋼螺栓、內六角螺栓和螺柱, Stainless Steel Bolts, Hex Cap Screws, and Studs”
• ASTM F3148: “經熱處理的鋼與合金鋼 製高強度結構螺栓組合件,最低抗拉強度 144KSI,英制尺寸,High Strength Structural Bolt Assemblies, Steel and Alloy Steel, Heat Treated, 144KSI Minimum Tensile Strength, Inch Dimensions” ,這個標準沒有變化,但重 新確認與批准了 2017 年最後一次修訂的內容。
• ASTM A194/A194M: “在高溫或高壓下使用 或兩者皆是的碳鋼、合金鋼與不銹鋼螺帽, Carbon Steel, Alloy Steel, and Stainless-Steel Nuts for High Pressure or High Temperature Service or Both ”
• ASTM A563/A563M: “碳鋼與合金鋼螺帽(英 制和公制),Carbon and Alloy Steel Nuts (Inch and Metric) ”
• ASTM F467: “一般用途的非鐵螺帽, Nonferrous Nuts for General Use”
• ASTM C1513: “適用於接合冷成型鋼框架的鋼 製自攻螺絲,Steel Tapping Screws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Connections”
• ASTM F436/F436M: “經硬化的鋼製墊片,英 制和公制尺寸,Hardened Steel Washers Inch and Metric Dimensions”
• ASTM F3393: “扣件的鋅片塗佈,Zinc Flake Coating Systems for Fasteners”
• ASTM F606/606M: “用於判定外牙和內牙扣 件、墊片、直接張力指示器與鉚釘之力學特性 的標準測試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xternally and Internally Threaded Fasteners, Washers, Direct Tension Indicators, and Rivets”
截至目前,2025 年僅修訂了以下 ASTM 的標準:
• ASTM F3125/F3125M: “經熱處理的鋼與合金鋼製 高強度結構螺栓和組合件,英制尺寸最低抗拉強度 120KSI、144KSI、150KSI,以及公制尺寸最低抗拉強度 830 百萬帕、1040 百萬帕,High Strength Structural Bolts and Assemblies, Steel and Alloy Steel, Heat Treated, Inch Dimensions 120KSI, 144KSI,and 150 KSI Minimum Tensile Strength, and Metric Dimensions 830 MPa and 1040 MPa Minimum Tensile Strength ”, 這次修訂增加了 144KSI 強度等級,適用於所有類型和 款式的結構螺栓。
未來的重點動向包括:
• 目前,F16 委員會有近 70 個正在進行的工作項目,影 響了 40 個不同的扣件標準。其中許多是相對簡單、輕 微的變更,但這麼多正在進行的工作項目,代表該委員 會目前非常繁忙,許多標準可能會在 2025 年和 2026 年進行修訂。
• 正在提議為 A490 高強度結構螺栓提供可鍍鋅的選擇。
• 扣件測試報告的最佳做法相關指南已經研擬了數年, 可能在 2025 年或 2026 年完成。
SAE:
SAE 扣件委員會於 2024 年 9 月召開會議,下一次會議將於 2025 年 9 月舉行。最近的活動重點包括:
• 合併 SAE J1701 和 J1701M:這兩個是「英制 (J1701) 與公制 (J1701M) 系列扣件之扭力 - 張力擰緊作業,
Torque-Tension Tightening for Inch Series (J1701) and Metric Series (J1701M) Fasteners」的英制版和公 制版標準,兩者已合併成一個標準,預計在 2025 年初 發布。
• SAE J995- “鋼製螺帽的力學與材料要求,Mechanical and Material Requirements for Steel Nuts”,此標準 目前有一個工作項目正在進行,以釐清螺絲加工用材 料的用途。
• SAE J58- “含法蘭部位的 12 角頭螺絲”,目前有一個 工作項目正在進行,以修訂和更新此標準。
• SAE J429: “外牙扣件的力學與材料要求,Mechanical and Material Requirements for Externally threaded Fasteners”,這份文件正由一個工作小組進行重大修 訂,曾在 2024 年初進行無記名投票,但目前暫停中,並 等待提議將等級 5 和 8 的版本添加到 ASME B18.3 內 六角產品中。
:
ISO:
ISO 扣件委員會 TC2 並不是一個地區性的共識 標準組織,而是由許多地區性扣件組織進行國際性活 動。在美國,此會舉行的扣件相關活動主要由 ASME 扣件委員會 B18 的第四分委會負責。由於全球大多數 公制扣件都透過該委員會管轄的標準來進行規範,因 此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委員會。最近的活動重點包括 以下標準的修訂:
• ISO 15330: “檢測氫脆性的預加載試驗 ──平行承載表面法,Preloading Test for the Detection of Hydrogen EmbrittlementParallel Bearing Surface Method ”
• ISO 10684: “熱浸鍍鋅塗佈,Hot Dip Galvanized Coatings”
• ISO 898-1: “ 碳鋼和合金鋼製扣件的力學 性能──第 1 部分:具有指定性能等級的 粗牙和細牙螺栓、螺絲和螺柱,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steners Made of Carbon Steel and Alloy Steel- Part 1: Bolts, Screws and Studs with Specified Property ClassesCoarse Thread and Fine Pitch Thread ”
• ISO 13809: “ 六角梅花槽止付螺絲, Hexalobular Socket Set Screws”
• ISO 6157-1: “表面不連續性──第 1 部 分:適用於一般要求的螺栓、螺絲和 螺柱,Surface Discontinuities- Part 1: Bolts, Screws, and Studs for General Requirements”
• ISO 6157-3: “表面不連續性──第 3 部分:適用於特殊要求的螺栓、螺絲和 螺柱,Surface Discontinuities- Part 3: Bolts, Screws and Studs for Special Requirements”
不同於探討範圍較廣的上述其他共識標準組織, RCSC(結構接合研究委員會)專注於結構鋼螺栓的用 戶使用指南,其具代表性的《使用高強度螺栓之接合 件規範》被全球鋼鐵施工人員和建築行業廣泛使用。
這份文件正在進行重大修訂,安排在 2025 年第一季 進行第二次投票。批准和發布可能將在 2025 下半年 進行。
如上所述,標準始終在變化。共識標準組織在其程序中納入規則,以確保其標準不會過時,並跟隨行業的最新發展和 認知而演進。事實上,大約有 20%-25% 的共識標準隨時處於審查或修訂階段。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因為它幫助行業跟上 不斷變化的環境。然而,這也創造了一個挑戰,因為有那麼多標準正在使用,並且經常變化,使用者必須準備好跟上變化。 這並不像想象中那樣簡單。因此,使用者被鼓勵找到方法跟上變化,並在其管理體制中付諸行動以與時俱進。
著作權所有:惠達雜誌 / 撰文:Laurence Claus
※如保全新LOGO融合螺帽螺牙形狀與地球弧度,象徵與世界緊密相扣。內部的環狀曲線意味企業朝循環經濟的理念邁進。
深、淺綠的雙配色分別代表紮實穩健的技術專業,以及創新永續和希望。完整呈現如保對減碳永續和綠色共生的願景承諾。
扣件也是綠色產業?
談到扣件業,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 高污染 ? 還是油煙味很重的工作環 境 ? 一個過去不曾與環保扯上邊的產業何以能成為綠色產業 ? 在扣件業 20 多 年的如保興業王文信總經理點出,關鍵就在「淨零減碳」。淨零減碳是把碳 排降至最低並以碳權或碳吸收方式來抵銷因而達到淨零。聽起來簡單,卻是 扣件業未來能否提升競爭力,與環境共生,創造循環經濟的重要產業革命。
淨零減碳
為了扭轉大眾對螺絲廠髒亂的刻板印象,打從心底認為企業不能只顧獲 利更要肩負環境社會責任的王總經理多年前開始在扣件業推廣淨零減碳,並 從自家擴廠做起,為同仁創造一個低碳排的舒適安全工作環境。他認為,氣 候變遷造成的災難已越加嚴重,如果再不行動,勢必殃及後代。「淨零減碳 非口號,要打破舊習慣才能改變」,王總說道。這樣的想法落實到扣件工廠 可以是 5S 管理、製程精實管理、碳排數據數位管理,或藉組織改善高碳排 問題。他認為, 淨零減碳的精神是永續共生,非應付法規而是展現企業對社
會環保的承諾,並在如耐力賽的過程中找出 最符合自身規模的減碳策略。
非關大小 企業價值源自對環
綠色企業的「靈魂」來自對環境的尊重, 在漂亮的減碳數據下,進一步去營造員工成 就感,客戶信任感,一起與社區共生。同時 透過減碳提升產品價值建立每個人都引以自 豪的企業,這也是總經理在做決策時的第一 考量。儘管扣件業規模不如其他大型產業, 但每顆扣件都是撐起全球產業結構的關鍵。 王總表示 : 「CBAM 是挑戰,但也是產業轉 型和被重新定義的機會。若能讓全球無數扣 件的碳排都減少,我們就能從製造者蛻變成 永續的連結者。」
把淨零視為企業文化,王總也把建置設 備能源數位管理系統、太陽能板、設備升級、 ISO 碳盤查、潤滑油回收系統導入企業管理, 另一方面還廣栽綠樹、提供蔬食員工餐,邀 請供應鏈夥伴減碳,把淨零概念落實在生活 工作。王總表示 : 「我曾參訪一家美妝工廠, 對其能在產品清楚標示碳足跡的做法感到驚 訝。扣件業一定要盡快跟上產業先進在數位 化和能源效率管理的腳步,把永續精神內化 為習慣。 當前扣件業最欠缺的就是碳資訊的 透明化,掌握 CBAM 相關規範是大家要共同 努力的。」
減碳決定未來接單力
因應 CBAM 和美國減碳稅制,未來想搶 大廠訂單, 碳排的揭露將成價格以外的新規 範。 王總認為,減碳一方面是降本,具可量 化效益,另一方面是助企業蛻變走向品牌和 創新之路。在他的帶領下,如保也開始偕客 戶設計低碳產品和開發替代材質。他鼓勵同 業藉盤點碳排認識自己,設立專責小組,導 入 ISO14064、ISO50001 等管理系統,勿單打 獨鬥,善用公協會、產業論壇和官方 / 外部 顧問平台獲取更多補助資源。王總表示 : 「我 希望能打造一個『低碳智慧工廠示範基地』, 也正開發更方便的碳排統計系統,未來更想 邀請產業夥伴成立『永續聯盟』,吸引更多 人 ( 尤其是年輕人 ) 來改變扣件業。小螺絲支 撐起世界運轉,只要你願意就能一起轉型把 扣件業翻轉成與環境共生共榮的產業,還是 一個身處其中也感到驕傲的產業。」 聯絡人
步驟 與 進程
隨
著歐盟分階段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進口碳 密集型商品的企業必須為其營運要求做好準備。在本 系列的前幾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 CBAM 的目標及受影響的行 業,而本文則聚焦於其程序層面,包括 CBAM 實際如何運作,以 及為了符合規範所需的步驟。理解這些關鍵流程,對於企業應 對這不斷演變的監管框架來說至關重要。
CBAM 的設計旨在確保進口商品在歐盟排放交易系統 (ETS) 下,承擔與歐盟國內生產者相當的碳成本。為實現此目標, 該機制遵循一套結構化流程,要求進口商評估排放量、報告數 據,最終透過購買 CBAM 憑證來負擔其碳足跡。
CBAM 正被逐步導入,其中的過渡階段允許企業熟悉報告 義務,之後才會全面實施。過渡階段自 2023 年 10 月開始,將持 續至 2025 年底,其後 CBAM 規定之財務方面的義務才會正式 生效。在此期間,進口商僅需報告排放數據,尚無需購買 CBAM 憑證。
CBAM 框架下的進口商執行步驟
識別 CBAM 涵蓋的商品
進口商需識別其商品是否屬於 CBAM 規範的範圍。目前, CBAM 規範適用於高碳排行業,如鋼鐵、鋁、水泥、化肥、電力和 氫氣。這些行業因其顯著增加全球的碳排放以及其碳洩漏的風 險而被選中。
每種產品均根據特定的分類代碼 (CN) 進行 分類,決定了其監管處理的方式。準確識別這些 代碼對於符合規範至關重要,因為它們規範了 報告和碳定價的要求。對於複合材料或經過多 個生產階段的加工商品來說,分類過程可能較 為複雜。
例如:鋼鐵產品可根據各種 CN 代碼來分 類,如熱軋鋼 (7208 51 00) 和冷軋鋼 (7210 41 00)。鋁製品則包括鋁棒 (7604 10 00) 和鋁板 (7606 12 00)。進口商需確保其商品正確分類, 以避免罰款或清關延誤。
隱含排放量
隱含排放量指的是從原材料開採到最終產 品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CBAM 要求 進口商報告這些排放量,以全面核算進口商品的 碳足跡。
隱含排放可分為不同類別:
• 直接排放:主要製程中的排放,例如:鋼 爐中燃燒化石燃料或鋁電解過程。
• 前驅物排放:與用於生產的原料相關排放, 例如:鋼鐵製造過程中的鐵礦石加工碳排。
• 間接排放(目前未被納入,但正在討論中): 生產過程中使用電力(如:非歐盟國家燃煤電廠 供電)所造成的排放。
為符合 CBAM 規定,企業需準確追踪供應 鏈中的這些排放數據,這對於缺乏完善排放報 告框架的地區供應商而言尤為複雜。
進口商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是確保排放數 據的一致性和可驗證性。許多歐盟以外的供應 商可能缺乏提供詳細碳足跡評估的基礎設施, 而要求進口商協助建立排放報告機制或尋求第 三方驗證。
收集排放數據
CBAM 的核心要求是計算進口商品中的隱 含排放量,包括直接生產過程及製造用的前驅 材料的排放量。進口商需與供應商密切合作,以 收集準確的排放數據,並遵循歐盟委員會制定的 做法。
若無法獲得實際數據,可在特定條件下使用 預設值。然而,歐盟已明確表示預設值僅能作為 最後手段使用,且進口商需證明已努力從生產者 那邊獲取真實數據。
排放數據收集的過程涉及在多個生產階段 中追踪排放量。例如,在鋼鐵製造中,必須記 錄從原材料開採、運輸、加工到最終生產的排 放數據。在鋁行業中,必須準確捕捉從鋁土礦 開採、精煉到電解過程中的排放量。
許多公司正在投資基於區塊鏈的系統,以 便在供應鏈中追踪碳排放。這類技術可提高透 明度、減少欺詐行為並確保符合 CBAM 嚴格的 報告要求。
提交 CBAM 報告
在當前過渡階段,進口商需每季提交報告, 詳細說明其進口商品相關的排放量。這些報告 為企業因應 CBAM 要求提供試驗期,同時也 為歐盟提供數據以完善實施方案。
報告內容必須包括:
•進口商品的數量和類型。
• 每種產品的總隱含排放量。
•原產國適用的任何碳定價機制資訊。
儘管此階段無需負擔財務義務,但為避免 罰款並為下一階段做好準備,遵守報告至關重 要。
為確保報告準確,企業應建立內部流程來 追踪和驗證排放數據。這可能涉及實施數位追 踪系統或聘請永續發展專家來協助符合規範。
購買和提交 CBAM 憑證
CBAM 正式實施後,進口商需購買與其商 品隱含排放量相符的 CBAM 憑證。憑證價格 將與歐盟 ETS 碳價掛鉤,以確保國內外碳成 本一致。
每個合規期結束時,進口商必須提交足夠 量的憑證來涵蓋其申報的排放量。如果進口商 已在原生產國支付碳價且該價格被認為等同 於歐盟標準,他們可能有資格減少所需的憑證 數量。
合規挑戰與商業考量
實施 CBAM 將對企業帶來多重挑戰:
• 數據收集:許多企業仰賴複雜的國際供應鏈, 使從上游生產者收集排放數據變得困難。
• 行政負擔:CBAM 要求進口商保持詳細記錄 並要求遵守不斷變化的歐盟法規。
• 成本影響:儘管 CBAM 鼓勵公平競爭,但可 能增加從高碳排生產方式的國家進口商品的 成本。
然而,CBAM 同時也為願意適應的新興企業提供機遇:
• 供應鏈優化:企業可試圖向低碳生產者採購或投資更清潔的 生產方法。
• 競爭優勢:積極減少碳足跡的公司可能因永續性成為市場主 導因素而獲得競爭優勢。
• 政策對接:理解並將 CBAM 納入公司戰略可確保長期符合歐 盟氣候政策。
展望未來:全面實施之路
CBAM 是一項動態調整的政策,其發展仍在繼續。2025 年底之前的過渡期是用於完善實施機制的重要階段。然而,企 業應提前為全面合規做足準備,因為財務方面的支付義務將 隨後開始。
CBAM 未來發展可能包括:
• 擴展實施對象至更多行業,如化工、塑料和玻璃。
• 根據企業及監管機構的反饋,調整報告方式。
• 與非歐盟國家達成相互承認碳定價機制協議。
針對 CBAM 擴展實施對象的關鍵討論當中,包括它是否 會促使其他國家採用類似的碳定價機制。如果更多地區推出自 己的 CBAM 措施,全球貿易模式可能會轉向新的碳排負擔標 準。
CBAM 是全球貿易和碳監管的一次重大變革。隨著該機 制的推進,企業必須隨時了解監管的更新,完善其合規策略, 並主動與供應鏈互動。
透過理解操作步驟並將 CBAM 的要求整合到業務流程中, 企業不僅能夠滿足監管義務,還能在低碳經濟中樹立領導地 位。那些在今日採取主動措施的公司將最有能力應對未來的 監管變化,並在日益重視碳排放的市場中受益。
隨著 CBAM 的持續演變,企業還應考慮以下幾點:
• 與利益相關者互動:企業應與供應商、客戶和行業協會保持 聯繫,以了解 CBAM 的最新發展並分享合規的最佳實務做法。
• 投資技術:投資於數位工具和技術以進行排放追踪和報告, 可以簡化合規流程並減少行政負擔。
• 監控監管法規的變化:CBAM 仍處於早期階段,隨著歐盟對 該機制的完善,監管法規的變化是可能發生的。企業應持續關 注歐盟委員會及其他相關機構的更新,以便提前了解新要求。
透過採取這些步驟,企業不僅能確保遵守 CBAM,還能為 減少全球碳排放和促進永續貿易實務的更大目標做出貢獻。
著作權所有:惠達雜誌/撰文: Luigi Villani
前言
2025 年 3 月 12 日,美國政 府宣佈對廣泛的歐盟進口產品徵 收 25% 關稅,目標產品為鋼鐵、 鋁及其衍生產品,包括扣件。此 舉旨在解決貿易失衡問題,保護 美國國內產業免受外國競爭的 影響。這項關稅影響價值約 260 億歐元的歐盟出口產品,約佔歐 盟對美商品出口總額的 5% 。 1
關稅的影響超越產業,影響 更廣泛的歐盟經濟。歐洲央行行 長 Christine Lagarde 警告說, 美國對歐洲進口產品徵收 25% 的關稅,可能會使歐元區第一年 的經濟成長減少 0.3 個百分點。 如果歐盟採取報復措施,減幅 可能加深至約 0.5 個百分點。此 外,這些措施加上較疲軟的歐元 經濟結構,可能會在短期內提高 通貨膨脹率約 0.5 個百分點。 2
歐盟扣件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產業,由無數中小企業組成,製造的產品種類 繁多,從簡單的螺絲到高科技應用的專用零件,應有盡有。 2023 年,歐盟出 口價值約 166 億美元的扣件,美國是其第二大進口國,佔 7.4% (約 12.3 億美 元)。在 2024 年,這些出口超過 15 億美元。此數據強調美國市場對歐盟扣 件產業的關鍵重要性,突顯任何影響此產業的貿易政策的潛在影響。
對扣件出口的即時經濟影響 英國衛報指出,威脅要 對從歐盟進口的產品徵收 25% 關稅可能會導致歐 盟對美國的出口大幅減少,可能會減少 15-17% ,並使歐盟經濟萎縮 0.4% 。 基於此趨勢,預測在徵收 25% 關稅後的第一季內,歐盟扣件市場對美國的出 口可能立即減少 15% ,造成約 4,600 萬歐元的損失。
扣件的主要消費者汽車業面臨關稅帶來的重大挑戰。歐洲的汽車製造商, 尤其是德國的汽車製造商,出口量大幅下降,估計降幅接近 20% 。這種不景氣 不僅影響製造商,也在供應鏈中產生回響,影響供應商和相關產業。 3
1https://luxembourg.representation.ec.europa.eu/actualites-et-evenements/actualites/eu-countermeasures-us-steel-and-aluminium-tariffs-explained-2025-03-12_en 2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europe/euro-zone-inflation-could-jump-growth-sink-trade-war-with-us-lagarde-says-2025-03-20/ 3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25/feb/27/donald-trump-tariffs-on-eu-imports-could-trigger-economic-turmoil
➊ 對德國汽車製造廠的影響
德國的汽車製造商,例如 BMW 和 戴姆勒已經傳出 因為關稅造成重大財務影響。 BMW 預計今年的利潤 將減少 10 億歐元,其原因是美國關稅和歐盟對中國 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關稅所致。此利潤較前一年減少 36% ,稅前獲利從 170 億歐元降至 110 億歐元。 4
戴姆勒卡車也傳出因關稅所造成的干擾,導致要實施 11 億歐元的成本削減方案。 5
➋ 供應鏈及相關產業
汽車出口下降對供應鏈產生級聯效應 (cascading effect) 。包括扣件在內的零件供應商面臨需求減少, 導致產量下降和潛在裁員。與汽車製造相關的產業, 例如鋼鋁生產商、物流供應商和經銷商,也會因為汽 車產量減少而受到負面影響。
➌ 更廣泛的經濟影響
嚴重依賴汽車產業的德國經濟面臨因關稅而起的更廣 泛經濟挑戰。由此造成的生產和市場氛圍干擾可能會 嚴重影響德國經濟。 6
建築和基礎建設
另一個扣件的重要使用產業建築業正在努力應付成 本增加的問題。
依賴從歐盟進口扣件的專案計畫正經歷 預算超支,導致期程延誤,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取消。這 種情況妨礙了基礎建設的發展,並影響了該行業的就業 狀況。
佔歐盟扣件業很大比重的中小企業尤其容易受到影 響。出口下降導致收入減少,迫使一些公司縮小規模或 停止營運。因此,在嚴重依賴扣件製造業的地區,失業 率顯著上升。
歐盟已宣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以回應美國關稅。 2025 年 4 月 1 日,歐盟恢復了先前暫停對美國產品徵 收的關稅,包括機車、威士忌和牛仔褲,影響價值約 80
億歐元的產品。此外,歐盟計劃針對價值約 180 億歐元 的美國出口商品實施新關稅,產品範圍從農產品到工業 設備。 7
關稅打亂了全球供應鏈,迫使企業尋找替代供應商 或遷移生產設施。這種重新調整導致營運成本增加和效 率降低,影響歐盟和美國製造商在全球舞台上的競爭力。
分析師預測,如果關稅維持不變,歐盟經濟可能面 臨 0.4% 的萎縮,而美國經濟可能萎縮 0.17%。這些預測 強調了長期貿易糾紛對經濟成長與穩定的不利影響。8
歐盟和美國都表示願意參與談判以解決貿易爭議。 然而要達成共識需要解決貿易不平衡和市場准入等根本 問題。這些談判結果將大大影響跨大西洋貿易關係的未 來和全球市場的穩定。
美國對歐盟扣件出口徵收 25% 的關稅嚴重擾亂貿 易,影響汽車、建築和製造業等產業。歐洲扣件生產商, 尤其是中小企業,在美國市場面臨收入和競爭力下降, 導致潛在的工作機會流失和經濟緊張。與此同時,美國 進口商與製造商正努力應付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與工業 產出減少的成本上升與供應短缺問題。這些經濟壓力突 顯了保護主義政策產生的後果,這些政策往往會對出口 商和進口商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
為了降低這些挑戰,政策制定者必須進行建設性的對 話,並探索促進公平貿易的合作解決方案。與其延長關稅 使全球供應鏈緊繃,不如將工作重點放在修訂貿易協定、 為關鍵產業提供豁免或支持共同製造計畫上。合作的方式 將有助於恢復跨大西洋貿易的平衡,確保長期穩定、保護 就業機會,並支持美國和歐盟的永續經濟成長。
著作權所有: 惠達雜誌 / 撰文: Behrooz Lotfian
4https://www.ft.com/content/8b733479-d7a5-4c88-97a1-60c3f3846e7c 5https://www.thetimes.com/business-money/companies/article/bmw-says-trumps-tariffs-will-cost-it-1bn-this-year-38nvcfdjb 6https://www.forbes.com/sites/neilwinton/2019/02/18/u-s-tariff-action-could-cost-german-carmakers-more-than-7-billion-report/ 7https://luxembourg.representation.ec.europa.eu/actualites-et-evenements/actualites/eu-countermeasures-us-steel-and-aluminium-tariffs-explained-2025-03-12_en 8 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25/feb/27/donald-trump-tariffs-on-eu-imports-could-trigger-economic-turmoil
在撰寫這篇文章時,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停火討論仍在 進行中。儘管達成協議的確切日期仍不明朗,但大家都希望並 期待能在今年內達成。烏克蘭的重建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包括 重建基礎設施、振興經濟及恢復國家的社會結構。持續不斷的 衝突已對各個領域造成廣泛破壞,因此必須以全面且合作的方 式來進行復原。本文將深入探討烏克蘭目前的重建商機,並從 近期的評估和即將舉行的烏克蘭復甦會議中來進一步了解。
2025 年 2 月,世界銀行發佈了一份最新的評估報告,詳 述烏克蘭的復原與重建需求。該報告強調,住宅業遭受的損害 最為嚴重,估計長期需求接近 840 億美元。緊跟其後的是運 輸業,將近 780 億美元;能源與採礦業約 680 億美元;商業和 工業超過 640 億美元;農業超過 550 億美元。這些數字突顯 出重建所需的龐大規模,以及這些產業的相對商機,包括在建 築、基礎建設及工業製造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扣件產業。
住宅和基礎建設
烏克蘭住宅區受到大範圍破壞,為建築與工程公司帶來大 量機會。重建住宅區不僅需要實體重建,還需要整合現代都市 規劃原則,以建立永續且迅速恢復生氣的社區。國際建築公
司有機會與當地實體合作,實施創新的建築技術和材 料,確保耐用性和能源效率。對於高品質的扣件、結構 組件及強化材料的需求將會相當龐大,為扣件業的製 造商及供應商帶來機會。
烏克蘭的能源基礎建設受到嚴重衝擊,必須進行 全面整修。這種情況為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專 案的投資開闢了道路,符合全球永續發展的目標。可再 生能源系統的分散性化可抵禦未來潛在的干擾。公部 門和私部門的合作夥伴關係可在這些專案的融資與執 行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已有國際公司表示有興趣為 烏克蘭的乾淨能源發展做出貢獻。風力渦輪機、太陽 能板安裝及電網重建將需要專門的扣件及組裝元件, 以確保結構的完整性及壽命。
農業
農業仍然是烏克蘭經濟的重要組 成部分。重建階段為農業現代化、加強 供應鏈和改善糧食安全提供了機會。 投資於技術驅動的農業、儲存設施及 配送網路,可大幅提升該產業的生產 力及復原能力。現代化儲藏倉庫、灌溉 系統及機械化耕作設備的發展將需要 高效能的扣件解決方案,這也強化了 扣件業在農業基礎建設中的角色。
科技與國防
衝突加速了先進科技在國防與民 用領域的應用。烏克蘭的新創公司和 科技公司正在開發創新的解決方案, 其應用已超越軍事領域。投資者有機 會支持有助於國家安全,並在全球市 場具有商業潛力的企業。國防與航太 應用需要專業、高強度的扣件,使其 成為提供精密緊固解決方案公司的重 要市場區塊。
烏克蘭重建的規模需要大量私營 部門的參與。國際金融機構,如國際金 融公司(IFC),正在積極探索吸引私人 投資的途徑。IFC 的報告《烏克蘭私營 部門綠化和韌性重建的商機》指出了 私人資金可以支持重建工作的潛在領 域,並強調了監管改革的重要性,為投 資者創造有利環境。此外,歐盟已發起 了一項呼籲,旨在動員歐盟私營部門投 資那些支持烏克蘭重建的關鍵領域。該 倡議旨在吸引基礎設施、能源和數位化 等領域的商業參與,提供財政激勵和 支持機制,以降低投資風險。
儘管烏克蘭的重建帶來了無數商 機,但為了確保永續且有效的復甦,仍 有數項挑戰必須解決:
• 安全顧慮 : 安全隱患的持續可能 會阻礙投資。建立強大的安全保證對於 安撫投資者和促進經濟活動至關重要。
• 法規環境 : 簡化官僚程序和實施透明的法規對於吸引和保留私 營部門的參與至關重要。必須加強反腐敗措施,以建立國際合作夥伴 之間的信任。
• 融資機制 : 需要創新的融資解決方案,包括混合融資模式和風險 分擔工具,以動員大型專案所需的資金。
•人力資本: 投資於勞動力發展,可確保重建工作獲得熟練勞工的 支援,進而提升專案的品質與效率。
隨著烏克蘭繼續走向復甦之路,今年稍後要在羅馬舉行的烏克蘭 重建會議將成為促進合作和確保國際投資參與的重要平台。預計此次 活動將會出現來自政府、金融機構和私人企業的具體承諾。這些承諾 將有助於推動基礎建設計畫、經濟發展計畫和特定產業的振興計畫。
2025 烏克蘭重建會議討論的面向之一是建立結構化的公部門與 私部門合作框架。這些架構不僅會定義資源的分配,也會設定監管標 準,讓專案的執行更有效率。此外,有關永續性和復原能力的討論將 成焦點,以確保烏克蘭的重建工作符合長期的環境和經濟穩定。
在全球利益相關者的積極參與下,在羅馬舉行的會議將為烏克蘭 下一階段的重建發揮重要作用。希望參與此過程的企業應密切注意會 議的結果,因為新的資金挹注機制、投資機會及法規調整將可能在討 論中浮現。
烏克蘭的重建為基礎建設、能源、農業和技術等多個領域帶來了 大量商機。然而,要成功參與這些專案需要策略性方法,並考慮到安 全問題、法規挑戰及融資機制。透過烏克蘭重建會議如此的論壇進行 國際合作,對於動員資源和協調重建工作至關重要。
對於企業和投資者而言,現在正是探索潛在合作夥伴關係、參與 政策討論,以及將其策略與烏克蘭長期發展計畫相結合的恰當時機。 烏克蘭的重建不僅是必要的,更是建立一個更有彈性、更現代化、更繁 榮的國家的機會。 資料來源
World Bank, "Updated Ukrain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Needs Assessment," February 2025. Available at: worldbank.org
Ukraine Recovery Conference Official Website. Available at: urc-international. com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 "Private Sector Opportunities for a Green and Resilient Reconstruction in Ukraine." Available at: ifc.org European Commission, "EU Launches Call for EU Business Investment in Ukraine ’s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November 2024. Available at: enlargement.ec.europa.eu
著作權所有 : 惠達雜誌 / 撰文 : Shervin Shahidi Hamadani
▲ 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院長
打造 台灣 成為 美國「再工業化」最佳策略 夥伴
國貿署高雄辦事處在 2025 年 3 月 19 日舉辦的這場講座,吸引 了上百位來自各產業與年齡層的人士參與。 這場活動聚焦川普新政 對台灣與中國的衝擊。 國貿署高雄辦事處主任盧惠珠致詞表示,台 灣在川普 1.0 時代下是受惠國,在川普 2.0 時代中與其他所有國家 共同面臨美國關稅大刀的衝擊,經濟部為協助台商的海外布局,以 美、德、菲、日為優先對象,例如透過設立產業園區,打造完整的 台商供應鏈,另外也成立美國投資貿易服務中心,並在美、加、墨 西哥、東南亞成立服務小組來服務欲在當地投資但恐受關稅衝擊的 台灣企業。
作為此講座的主講人,
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院長獲邀演講 「川普新政對台灣產業、企業經營投資之衝擊」、「地緣政治與中 國經濟弱化的影響」、「全球及台灣經濟展望」、「因應策略與投 資趨勢」。 以下將從四大面向為讀者彙整講座的重點。
川普課徵關稅將導致美國物價上升,美元匯率也開始走弱,債務攀升。年所得 10 萬美金的部分高端消費者已開始降低奢 侈消費,只採買平價生活必需品。美國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將從去年的 2.72% 降至今年的 1.91% 。基於這些現象, 美國經濟 將從今明兩年開始衰退的呼聲越來越高。
台灣扣件與手工具受關稅衝擊
中國衝擊2.0將帶來大挑戰
從川普 1.0 到 2.0 的過去 5 年內,台灣的海外投資重點已從中國移轉到美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占比從 13% 翻倍到 25% 。去年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 739 億美金,成為美國的第六大順差國。此貿易的失衡給予川普足夠的理由透 過關稅對台灣特定產業開鍘。
台灣是美國的第五大鋼鐵進口 國,川普對鋼鋁產業課徵的 25% 關 稅,相較於受到資訊科技協定 (ITA) 保護的科技業, 關稅對台灣包括鋼 鋁等傳統產業的衝擊較大。然而, 針對扣件與手工具產業,王副院長 評估關稅的衝擊影響不大,是因為 美國業者生產扣件與手工具較不符 合成本效益,仍會從台灣採購進口。
雖然台灣扣件與手工具產業受關 稅的衝擊相對較小,但恐將面對來 自中國的強烈競爭,而這已有前車 之鑑。過去在 2002 年台灣與中國加 入 WTO 時,「中國衝擊 1.0 」浮現, 中國的勞動力、低稅等優勢致使美 國紡織、成衣、玩具等產業丟失超 過 200 萬個工作機會。如今 中國內 需疲弱、房地產崩盤,只能主攻出 口,導致當地幾乎每個產業都生產 過剩,產品傾銷國外,多國鋼鐵、 水泥、電動車、太陽能產業遭受猛 爆性衝擊,形成了「中國衝擊 2.0 」。 陸商轉向大量低價傾銷出口,因此 台灣與中國供應鏈中的業者將在海 外第三地進行競爭,未來的中台競 爭會越演越烈,這也將反映在扣件 與手工具產業。 因此王副院長點出 保有不可被取代的競爭力才是在這 波供應鏈洗牌浪潮下致勝的真正關 鍵,「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在經濟方面,台灣過去 30 年的平 均通膨率只有 1% ,但由於台灣政府 漸漸無法吸收能源價格,因此現在 開始往 1.5% 到 2% 靠近,而台灣的 經濟成長率預測將從去年的 4.28% 降至今年的 2.65% 。
中國經濟至少將失落長達10年 相較於日本經濟泡沫時代的人均所得為 5 萬美元,中國現在的人均所得 卻只有 1 萬 3 千美元,且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 (12 兆美金 ) 占比已達中國 GDP(20 兆美金 ) 的 60% ,而中國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將從去年的 4.97% 降 至今年的 4.21% 。對於中國是否會像日本經濟一樣失落 30 年,諾貝爾獎得 主克魯曼表示「可能不會,但恐怕會更糟!」。王副院長則引述 一般業界 的判斷是中國不會如同日本那樣嚴重,但即使沒有失落 30 年,仍難以避 免 10 到 15 年的衰退。
台灣不能只有半導體
「傳產二度升級轉型」勢在必行
王副院長表示,美國經濟下滑、中國經濟殞落,台商最好繫緊安全帶, 因為台灣傳統產業面臨高風險,腹背受敵。他正在起筆 「第二次傳產再升 級轉型」大戰略 ,此戰略背後的概念是川普即使想吸引製造業回歸美國, 卻仍缺乏所需的零組件供應商與通路商,而台灣有全球最完整的扣件、汽 車零組件供應鏈,因此美國不能沒有台灣。他力倡必須把台灣打造成美國 再工業化的最佳夥伴,創造台灣對美國的價值,換取與川普談判的籌碼。
對此,他提倡台灣傳產必須走向科技化、跨域化。一方面,扣件等業者 必須加速數位化轉型,另一方面 必 須與異業合作,組成一個產業供應鏈並 成為其中一份子。
2
月媒體報導友鋮今年切入非車用的半導體設備如晶圓 代工大廠客戶,半導體設備客戶終端客戶為晶圓代工大廠,交貨的防鬆螺 絲規格高、單價佳,雖然目前規模較小,但成長快速。此即是扣件業與異 業合作的例子。透過此方式讓扣件業成為半導體龐大供應鏈的其中一環, 在因應半導體的高規格要求之下,台灣扣件業者的技術也能獲得提升,在 第一次升級轉型之餘 ( 數位化 ) ,實現第二次再升級轉型 ( 跨領域,結合異 業打團體戰 ) 。
因此, 台灣不能只有半導體。台灣還有全球最完整的扣件供應鏈,讓扣 件與科技業等等高端產業跨領域合作,再提升台灣扣件的產品附加價值, 並組成產業供應鏈,將其塑造成美國再工業化的最佳夥伴,才是「美國優 先」浪潮下對台灣扣件最有利的大戰略。
著作權所有:惠達雜誌 / 撰文:曾柏勳
川普新政策對台扣件業在美市場影響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概述 美國總統川普為促進美國優先,於 2025 年 2 月公 布新增的鋼鋁 232 案清單,除了原本的鋼鋁等原料外, 更新增 7316~7318 等扣件產品(八碼稅則編號)共 24 項。其後 在 4 月 3 日持續宣布對所有輸入美國的產品徵 收 10% 的「基準關稅」,並對部分國家徵收更高的「對等 關稅」。只有部分產品列入對等關稅的豁免名單,包括第 232 條款中已增加 25% 關稅的鋼鐵(含扣件產品)及鋁 產品、汽車等,或者符合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 原產地產品,以及銅、藥品、半導體、木材製品、某些關鍵礦物和能源及能源產品等。其後,美國政策在 4 月 11 日再宣布, 對超過 75 個國家暫緩施行對等關稅 90 天,這段期間暫先課徵 10% 對等關稅。預估美國有意藉由緩衝 90 天與各國 進行談判,取得對美國利益最佳化的訴求。由於各國與美國談判情境與結果各不相同,本研究以 4 月 9 日的對等關稅 分析情境基準進行論述。
我國扣件產業輸美與納管產品關稅衝擊
分析
臺灣扣件產品對全球出口重量與金額占比分析
【表一】為臺灣扣件產品在川普 1.0 與 2.0 期間對全球 出口對比分析表,全球出口值從 2018 年的 46.4 億美元下降 至 2024 年的 43.7 億美元,減少約 5.8%,出口量的部分則從 159.6 萬噸減少至 125.0 萬噸,下降約 21.7%,全球出口單價從 2.54 美元 / 公斤提高到 3.49 美元 / 公斤。對美出口表現則 拜美 中貿易戰之轉單效應,美國市場占比顯著增加(自 38.4% 成長 至 53.0%),顯示對美市場的整體集中度提升,但在出口重量下 滑的情況下,對美出口單價則反向上升 20.3%( 自 2018 年 2.91 美元 / 公斤上升至 2024 年 3.50 美元 / 公斤 ),顯示輸美的扣件 產品結構升級或市場需求高附加價值產品。在歐洲市場則呈現 分化現象,義大利、瑞典等市場小幅成長,但德國、英國等傳 統市場則微幅萎縮。
臺灣扣件納管產品關稅衝擊分析 國內扣件業者的全球佈局現況以臺灣在地生 產為主,近年因應地緣政治與客戶要求,也積極在 泰國、越南設廠,強化全球供應鏈布局。【表二】 為 2024 年臺灣輸美的各級扣件產品之金額占比 及關稅成本試算表,表中的臺灣扣件產品皆屬加 徵鋼鋁 232 額外課徵 25% 關稅的範疇。臺灣輸美 的主要產品為鋼鐵自攻螺釘 (9.64 億美元 )、鋼鐵 螺釘及螺栓 (6.62 億美元 )、鋼鐵螺絲帽 (4.96 億 美元 ),這三項貨品已佔九成。在關稅影響上,額外 被課的 25% 關稅使產業總成本增加 5.79 億美元, 對金額較高的三項主力產品的營運成本影響最 大,可能造成我國低單價標準品扣件在全球市場 削弱價格競爭力。若關稅加劇或需求下降,更可 能影響臺灣扣件產業出口。
表一 臺灣扣件產品在川普 1.0 與 2.0 期間對全球出口對比分析表 單位:億美元;萬公噸;美元
1.0 (2018 年 )
)
表二 2024 年臺灣輸美的各級扣件產品之金額占比及關稅成本試算表
全球扣件產品輸美與供應鏈重組的競爭分析
美國主要進口國與總體競爭分析
【表三】為 2024 年美國主要進口國與我國潛在競爭國分析表。2024 年,美國自全球進口總額為 70.55 億美元, 總進口重量為 175.4 萬公噸,平均進口單價為 4.02 美元 / 公斤。前 15 大進口國佔據美國進口總額的 95.13%(67.11 億 美元)和進口重量的 96.40%(169.1 萬公噸),顯示市場高度集中於主要供應國。值得一提的是,臺灣位列美國進口來 源國第一,進口額 23.15 億美元(占比 32.8%),進口量 60.1 萬公噸(占比 34.3%),顯示臺灣在美國市場具有舉足輕 重的角色。但因 2025 年起多數國家面臨美國施行的 25% 對等關稅,臺灣課稅後單價增幅 25%,從 3.85 美元 / 公斤 升至 4.82 美元 / 公斤,仍低於日本、加拿大、德國、韓國等國,顯示 臺灣扣件產品與中國大陸的低價策略和歐洲國家的 超高價策略形成差異化,短期內仍具備穩固競爭力。而在產品級別的區隔上 : 於中高端市場部分,日本與韓國的產品與 臺灣有部分重疊,但進口量較小,威脅有限;於低端扣件市場上,長期而言,因印度、越南扣件產品採取低價策略,使 其在勞動密集型或低附加價值產品上具競爭力,可能侵蝕臺灣在低端市場占比。
表三 2024 年美國主要進口國與我國潛在競爭國分析表
中國大陸扣件產品將面臨超過 35% 以上的價格劣勢。中國大 陸輸美的扣件產品多屬利潤低的標準件,吸收成本的困難度較 大,價格競爭力將受影響導致持續下滑,尤其在 OEM 扣件市場 可能失去八成以上訂單,美國買主將持續轉單至低稅率或紅色 供應鏈以外的國家。另外,在推估中國大陸釋出的訂單估算方 式上,依照 2018 年中國扣件過去受到美國 301 條款課稅 (25%) 衝擊的歷史數據,六年來輸美金額的年複合成長率衰退 3.3%, 輸美重量 \ 複合成長率衰退 3.5%。若以此標準推估,2025 年 額外納入的 232 條款課徵的 25%,估計中國扣件產品每年將 額外再釋出 3% 左右的市場板塊,若包含原本既有年率衰退 3.3%,預估每年將持續衰退約 5.0% ( 每年釋出金額大約 0.66 億美元,釋出重量大約 2.83 萬噸 )。
֎ 美國市場占比板塊變動推估 (1) 高階扣件變動推估:美國施行對等關稅吸引製造業回流美國, 美國加碼高科技投資 ( 如半導體、AI、軍工等 ),推估對德、日、 義高端扣件市場需求量將持平或小幅成長。因此,除了少數高 階扣件 ( 特規扣件、車用與航太扣件等 ) 持續留單中國大陸以外, 高階扣件預估大部分轉單台灣,少部分轉向其他在美洲地區的台 灣競爭國 ( 輸美單價高的美洲國家如加拿大等 )。
(2) 低階扣件變動推估:短期內低階扣件的轉單效應仍主要由 台灣受益,但由於台灣扣件稅後單價為 4.82 美元 / 公斤,也微 幅稀釋了轉單效應。長期來看,部分低階扣件應會就近轉向在 美洲地區墨西哥採購,藉由擴大在墨西哥產線就近供應美國,補 足美國鋼鐵扣件的需求缺口,因墨西哥工廠出口美國享免關稅 待遇(USMCA),墨西哥在未來佔比應會成長,但短期仍不致 於動搖目前以亞洲供應為主的板塊結構。
֎ 非美市場占比變動
(1) 高階扣件變動推估:原本中國大陸輸美的高階扣件預估大部 分轉單台灣,少部分轉向其他在美洲地區的台灣競爭國 ( 如輸 美單價高的非美國家如日本、德國、韓國等 )。但考量運輸成本 過高,因此轉向歐美競爭國的金額與數量估計更低。
(2) 中低階標準品扣件變動推估:中國大陸遭額外課徵達 70% 後的產品單價為 3.97 美元 / 公斤,相較於主要具備成本優勢的 潛力競爭國加稅後的單價,仍具備一定優勢 ( 印度 3.42 美元 / 公斤、越南 3.38 美元 / 公斤、泰國 4.58 美元 / 公斤 )。推估印 度與越南會是潛力的替代國,但考量印度與越南的產能、品質、 成本或船運時間對美國客戶來說可能需要時間重新適應,預估 短期內低階扣件急單需求仍是轉向台灣。但中國大陸長期會逐 年藉由轉美國市場以外的第三地加工與轉口貿易,重新申報產 地以降低關稅衝擊,而轉自中東或非洲市場輸美則因運費過高 故機率較低。
美國扣件產業現況與需求
֎ 美國扣件產業與供應鏈現況,美國為全球最大扣件進口國, 2024 年進口額約 70.55 億美元,為全球最大扣件終端消費國。
主要需求產業包括汽車、建築、航空航太、軍工與機械製造,隨 製造業回流與基礎建設法案推動,扣件需求持續穩定增長。供 應鏈主要仍依賴進口 ( 主要來自亞洲:臺灣、中國大陸、日本 ),
並重視交期、品質與合乎技術規範與環保標準的扣件產品。
֎ 美國扣件需求產業結構
(1) 汽車業:佔比最高,特別是內燃機與電動車底盤、 車體、馬達結構扣件。
(2) 建築與土木工程業:住商建築、基礎建設工程大量 使用鋼構與混凝土專用扣件。
(3) 航太業:對高強度、高耐熱金屬扣件(如鈦合金) 需求穩定成長。
(4) 軍工、能源與機械業:美國軍工複合體運作與能源 轉型政策帶動需求增加。
֎ 產業驅動因素
(1) 基礎建設投資推動需求:美國於 2021 年啟動《基 礎建設投資與就業法案》(IIJA),預計投入 1.2 兆美元, 促進建築、橋樑與鐵路等領域對重型扣件需求增加。
(2) 汽車電動化轉型:美國電動車未來發展對「輕量化、 耐腐蝕、低磁性」扣件有明確要求,促進鋁、不鏽鋼、 複合材料扣件需求。
(3) 在地製造與供應鏈重組: 製造業回流與「Buy American」政策驅動國內工廠重啟,對中高階扣件需 求擴大,尤其在高值扣件領域上,包括航太、EV、精密 機械等產業帶動複合材料與高階特殊扣件需求擴大。
(4) 環保風潮的驅動:因 ESG 導入供應鏈管理,扣件買 主對供應商具備碳排透明度與永續政策更趨嚴格。
(5) 快速交期與彈性供應能力為競爭關鍵:重視分散布 局、當地倉儲與即時配送服務。
在本次美國加徵關稅措施下,國內大型扣件業者 受衝擊應該較小,尤其國內高階扣件供應業者具國際 通路商議價能力,對新增關稅成本壓力小,較不需擔 心獲利。標準件大型企業掌握美國六成通路,能轉嫁 成本至消費者,保有市場主導性與價格調控空間。中 小型扣件業者面臨挑戰,標準件製造商透過非台系通 路銷美,難轉嫁成本,毛利受壓縮,但因中國大陸扣件 面臨高關稅,後續仍有轉單機會。對美國課稅案之因 應策略有四:首先,強化產品中高端定位,聚焦技術密 集型高附加價值產品,與日、韓競爭,避開中國大陸、 印度、越南低價競爭。其次,持續關注關稅政策變化, 美國對中國大陸課徵高關稅重構全球扣件版圖,應關 注貿易政策並與政府合作爭取最佳關稅方案。第三, 提升成本競爭力,針對印度、越南低價競爭,優化生 產效率或轉向高價值產品,降低對低端市場依賴。第 四,整合國內螺絲業成立發貨中心,讓全球各地買家 方便採購,並機動調整庫存。第五,拓展新市場區隔, 未來非美市場將成主戰場,業者應持續轉型、降低對 美依賴的契機,針對加拿大、德國等高單價低進口量 國家,開發高價值產品進行因應。
著作權所有: 惠達雜誌 / 撰文: 許育瑞博士 資料來源: ITC/本研究整理
墨西哥 是否仍是製造商進軍 美國市場 的投資選擇?
墨西哥長期以來是全球製造業的重要參與者,尤 其是專攻美國市場的公司。由於鄰近美國、擁有具成 本效益的勞動力和覆蓋範圍廣的貿易協定,墨西哥成 為製造業的首選之地。然而,在當前全球動盪變化、 政治轉型和技術進步的背景下,一個問題浮現:墨西 哥是否仍是製造商進軍美國市場的投資選擇?
數十年來,墨西哥一直是製造業的理想地點,特 別是在汽車、電子和紡織等行業。1994 年簽署的《北 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 )成為墨西哥製造業的一 個重要轉折點。該協定消除了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 之間商品貿易的關稅,使製造商能以具成本效益的方 式在墨西哥生產商品並出口至美國市場。
隨著時間推移, 墨西哥得益於熟練的勞動力、成 本優勢和物流效益,使其製造能力增強。 該國還建立 了支持製造業的強大基礎設施,包括運輸網絡、港口 和工業園區。這些因素外加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 使墨西哥成為專攻美國市場之製造商的首選地點。
2020 年,《美國 - 墨西哥 - 加拿大協定》(USMCA) 取代了 NAFTA,更新了貿易條款,進一步鞏固了墨西哥作 為製造中心的重要性。 儘管從 NAFTA 過渡到 USMCA 引發 了對潛在衝擊的質疑,但普遍認為這延續了該地區製造商 的長久利益。
2. 鄰近美國的地利與物流優勢
墨西哥吸引專攻美國市場的製造商,持續成為他們的 投資選項,其中一大主因是鄰近美國。 它擁有超過 1,900 英里的廣闊邊界,為製造商提供了相對短的供應鏈優勢。 這種近鄰的地利之便使製造商能快速向美國市場運送商 品,降低運輸成本並縮短交貨時間。
此外,墨西哥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持貨物的順暢流通。 太平洋沿岸的曼薩尼約港和拉薩羅 卡德納斯港,以及墨西 哥灣的韋拉克魯斯港,是國際貿易的重要樞紐。該國的公 路、鐵路和物流中心網絡進一步推進了貨物的高效運輸。
還有,墨西哥作為《美墨加協定》的重要成員,也意 味著在墨西哥生產的商品可以享受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的 待遇。這使得製造商相較於其他地區的競爭者更具優勢, 後者可能需要支付關稅。
勞動力成本是吸引製造商選擇墨西哥的一個重要 因素。墨西哥提供製造商大量的熟練勞動力,其成本 僅為美國或加拿大的一小部分,根據世界銀行的數 據, 墨西哥的製造成本僅為美國的六分之一,這能為 選擇在墨西哥設立生產基地的公司節省大量費用。
這一成本優勢尤其對依賴密集勞動力的產業(如汽 車製造、電子產品裝配和紡織業)非常有利。隨著中 國等國家的工資上漲,墨西哥的勞動力成本仍然相對 具有競爭力,對於希望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保持高品質 出貨的製造商來說,墨西哥成為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除了低成本勞動力外, 墨西哥特別是在工程、電 子和汽車領域還擁有日益增加的熟練工人。這使製造 商能建立高科技生產線並整合先進製造技術,同時控 制成本。
4. 貿易協定與經濟穩定性
墨西哥的貿易協定長期以來是吸引製造商的重要 基石。《美墨加協定》於 2020 年取代《北美自由貿 易協定》,保留了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間免關稅 貿易的框架,確保了北美最大市場的持續准入。該協
定對於維持順暢貿易關係、降低新貿易壁壘風險以及 為製造商保持生產成本可預測性至關重要。該協定還 導入了有助於將貿易框架現代化的條款,包括更嚴格 的勞工權益保護和環境保障,使其成為一項具有前瞻 性的協議。
當今川普執政期間,美墨貿易關係經歷了一段不 確定性和緊張的時期。川普政府採取了強硬的貿易立 場,專注於「美國優先」政策,其中包括重新談判貿 易協議(特別是 NAFTA ),以及對從墨西哥進口的商 品威脅徵收關稅。他的政權還對進口的鋼鋁課徵了關 稅,影響了兩國的製造商。同時,美國也推動對汽車 行業實施更嚴格的規定,要求墨西哥所製造的汽車增 加美國零部件的比例,以確保更多生產活動在美國境 內進行。這些關稅威脅,加上 NAFTA 重新談判的不確 定性,最初引發了對兩國未來貿易關係的一些擔憂。
然而,在川普任內談判並於 2020 年簽署的 USMCA 協 議提供了持續的美墨零關稅貿易並取代了 NAFTA ,為 企業提供了清晰的方向。雖然重新談判過程一開始充 滿緊張,但 《美墨加協定》最終提供了更穩定且有利 於製造商的框架,解決了數位經濟和電子商務等新挑 戰,同時保留了免關稅等重要優勢。
另一方面,墨西哥持續維護並擴大其全球自由貿易協定 網絡,與歐盟、日本以及多個拉丁美洲國家達成協議。這 些協議增強了墨西哥進入全球市場的能力,為製造商提供 出口到美國以外市場的機會並將客戶群多元化。例如,歐 盟與墨西哥之間以及日本與墨西哥之間的貿易協定,為製 造商開闢了進入一些全球最具利潤市場的新途徑,進一步 鞏固了墨西哥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的地位。
在經濟方面,墨西哥大體上表現出宏觀經濟穩定性,尤 其與其他新興市場相比,其通貨膨脹率和匯率相對可預測。
儘管油價波動、政治不穩定以及偶爾的安全問題等挑戰影 響著經濟,但墨西哥的基本面依然穩健。
該國繼續保持相 對較低的通貨膨脹率和穩定的匯率,有助於減少製造成本 和外匯波動的不確定性,使製造商受益。
由於墨西哥的製造能力、戰略地理位置以及有利的貿易 協定,許多產業在該國蓬勃發展。尤其是在 2025 年美國領 導層變更後,政治環境將繼續影響這些產業。以下是專攻 美國市場的製造商中幾個特別相關的產業:
• 汽車
o
墨西哥已強化其地位成為全球汽車製造中樞,通用汽 車、福特和大眾等知名公司在墨西哥設立了生產基地。
墨西哥靠近美國市場,加上擁有熟練的勞動力和成本優 勢,使其成為理想的汽車生產地。 2020 年的美墨加協 定包含鼓勵車輛使用北美零部件的條款,進一步鞏固了 墨西哥在汽車供應鏈中的角色。
o
在川普時代,由於其政權的保護主義關稅政策,部分製 造商對墨西哥的生產感到不確定。然而,美墨加協定 的重新談判提供了清晰方向,尤其是包含提高墨西哥製 汽車的美國零件使用比例的新規定。這一變革促使供應 鏈更集中於北美地區,汽車產業從中受益匪淺,特別是 因為墨西哥擁有相對較低的生產成本且方便進入關鍵市 場,成為具有競爭力的汽車生產基地。
• 電子及家電
o 墨西哥崛起成為電子及家電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包括三 星、LG 和惠而浦等全球巨頭在該國設有大型生產設施。
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以及得以進入美國市場的便利性,使 墨西哥成為消費電子及家電生產的理想地點。此外,墨
西哥日益增長的技術基礎設施支持高科技產品的 開發,如半導體、消費電子以及其他先進科技。
o 在川普執政期間,由於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加劇, 電子產業經歷了一系列變化。川普對自中國進口 之商品加徵關稅,促使許多美國製造商調整供應 鏈,墨西哥因其地理位置接近美國以及在《美墨 加協定》下的有利貿易條件,成為重要的替代選 擇。這些因素鞏固了墨西哥可為美國市場提供電 子產品和家電的角色,並利用節省生產成本以及 許多產品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的優勢。
• 航太
o 墨西哥航太業近年來快速增長,龐巴迪、空巴和
Honeywell 等公司在該國設立了製造工廠。由於 靠近美國航太市場,加上擁有熟練工人,墨西哥 成為飛機零部件及產品生產的理想目的地。隨著 飛機與零件需求增加以及美國製造成本上升,墨 西哥成為航太製造的重要替代選擇。
o 川普的任期對航太業影響深遠,其政府透過關稅 和貿易政策強調促進國內製造業。這些措施起初 使航太製造商有所顧慮,但《美墨加協議》的條 款持續支持北美供應鏈,鞏固了墨西哥在航太領 域的角色。此外,墨西哥穩定的勞動市場以及政 府積極維護產業基礎設施的態度,緩解了部分川 普時期貿易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
憑藉鄰近性、具成本效益的勞動力以及像《美墨 加協議》這樣提供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的有利貿易協 定,墨西哥對於專攻美國市場的製造商來說仍是具有 吸引力且競爭力的地點。在企業尋求供應鏈多樣化並 減少對中國依賴之際,墨西哥作為製造中心的重要性 持續提升。此外,該國在自動化及先進製造技術方面 取得進展,更加增強了其對全球製造商的吸引力。
儘管面臨安全問題、政治風險及供應鏈脆弱性等 挑戰,但對許多企業而言,墨西哥具備熟練勞動力及 較低生產成本等優勢足以超越其缺點。 墨西哥在汽 車、電子、航太及醫療設備等重要行業中持續增長, 使該國有望在未來多年保持其作為製造業強國的地 位。 專攻美國市場的製造商應慎重考慮以墨西哥作為 戰略基地。
數據說明:本文的數據源自美國人口普查的貿易統計。美國人口普查的貿易統計分析了所有運輸 方式的進口和出口,金額以美元計算,進口採用 CIF(到岸價),出口採用 FOB(離岸價)。文章中提到 的汽車包括 HS 編碼 8702(用於運輸十人以上的機動車輛)、HS 8703(用於運輸人員的汽車和其他 機動車輛)和 HS 8704(用於運輸貨物的機動車輛)。按重量計算的體積以毛重(公斤)記錄。
美國和加拿大擁有世界上其中一大最為緊密的貿易關係,尤其是在汽車行業。隨著《美墨加協議》(USMCA,前身 為北美自由貿易協議 NAFTA)的實施,跨境貿易得到加強,旨在創造和維持北美的國內生產。
加拿大大部分的汽車製造 主要集中在安大略省,而美國的汽車製造主要位於中西部的密西根州。加拿大是美製汽車的最大目標市場,過去幾年一 直佔據了美國汽車出口的 40%(參見表 1)。受歡迎的品牌如 Jeep、Dodge、Ford、Chevrolet 和 Tesla 通常是從 美國出 口到加拿大。同時,美國也嚴重依賴加拿大製造的汽車(表 2),因為有一些受歡迎品牌的車型只在加拿大生產,以維持 現有的供應鏈。2025 年初幾個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新的關稅擬定和供應鏈的持續中斷使汽車行業面臨多重貿易風險。
美國的貿易爭端在川普的第二任 總統任期成為焦點,全球為之震驚。
2025 年 2 月,川普宣布對加拿大的進 口商品徵收 25% 關稅。作為回應,加拿 大對美國商品施加了報復性 25% 關稅, 並對電力出口加徵 25% 的附加費,導 致川普威脅要提高鋼鋁關稅。2024 年, 美國從加拿大進口的汽車金額為 360 億美元。在 2024 年之前,美國一直是 加拿大的主要汽車貿易夥伴,其次是中 國和墨西哥。2024 年,美國從加拿大進 口了 85% 的乘用車(HS 8703)、14.6% 的貨運車輛(HS 8704),以及不到 1% 的十人以上載客車輛(HS 8702),這些 貿易大多透過密西根州底特律和紐約 州水牛城進入美國,然而密西根州和德 州是美國進口加國汽車的前兩大州。德 州奧斯汀是特斯拉一個大型汽車工廠 的所在地,生產多個新款特斯拉車型。
表1:美國汽車的出口對象國
出口對象國
表2:加拿大汽車出口對象國
出口對象國
有鑑於美國汽車行業對加拿大汽車和零 部件的依賴,新徵收的 25% 關稅將顯著提高 美國消費者的成本,並可能導致供應鏈中斷, 減緩北美的製造速度。關稅增加可能導致美 國和加拿大的經濟放緩與貿易戰,致使削弱 GDP,減少商業投資,並衝擊兩國的就業。美 國消費者的成本可能會飆升,而加拿大可能面 臨對其汽車製造業的外國投資下降,迫使公 司重新考慮其運營和未來的擴張計劃。
此外,由於許多汽車零部件在生產過程中 多次跨越美加邊境,汽車製造商的成本將進一 步增加,從而提高北美製造車輛的最終成本, 包括在美國製造的車輛。汽車製造商可能會 透過將生產轉移到更具生產效率的其他海外 市場來應對,這將危及北美數千個就業崗位, 尤其是在密西根州、安大略省和其他密集生 產的汽車業中樞地區。如果緊張局勢持續升 級而未能解決,長期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可能 重塑北美的汽車行業,削弱其全球競爭力,並 迫使消費者承擔貿易衝突的經濟負擔,包括 車價上漲和新車型的供應減少。
表3:美國汽車進口(按車輛類型)
8703 - 用於運輸人員的汽車及其他機動車輛(非公共運輸類型),包括旅行車和賽車 8704 - 用於運輸貨物的機動車輛 8702 - 用於運輸十人以上(含駕駛員)的機動車輛
HS編碼
表4:美國向加拿大出口的汽車零部件類型
8708 - 拖拉機、公共運輸乘客車輛、汽車、貨運車輛及特殊用途車輛的零件和配件 8544 - 絕緣電線、電纜及其他絕緣電氣導體;具有單獨絕緣纖維且含或不含導體之光纖電纜 8511 - 用於點火或啟動點火式或壓縮式內燃機的電氣點火或啟動設備、發電機之零件
除了機動車輛外,美國還向加拿大出口汽車零部件,主要包括用於拖拉機和公共運輸乘客車輛(HS 8708)、絕緣電 線和電纜(HS 8544)以及電氣點火或啟動設備(HS 8511)的零配件(表 4)。美加之間的汽車零部件貿易高度整合,製 造商依賴跨境供應鏈來獲取發動機、變速箱、剎車系統和電子零件。從 2022 年到 2024 年,墨西哥一直是美國汽車零部 件的主要貿易夥伴,其次是加拿大(表 5)。2024 年,美國向加拿大出口的汽車零部件金額為 170 億美元,強化了加拿大 作為美國汽車零部件的關鍵市場地位。然而,美加之間最近的關稅爭端威脅著這一貿易,增加了製造商的成本,延遲了 生產,並降低了北美在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力。對從加拿大進口的商品課徵的 25% 關稅可能導致報復措施,不僅影響 直接出口,還包括整個北美的供應鏈效率。如果緊張局勢升級,汽車製造商可能被迫調整採購策略,可能將生產轉移到 其他地區或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表5:美國汽車零部件出口對象國
最近美加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起因於新關稅的實施,對兩國深度整合的汽車零部件行業構成重大威脅。美國政 府決定對從加拿大進口的關鍵汽車零部件等商品徵收 25% 關稅,這將破壞跨境零部件流通的順暢性,可能導致製造 商的生產成本增加,這些成本可能會以車輛價格上漲的方式轉嫁給消費者。此外,這些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會 阻礙投資,並繃緊數十年來已經合作建立的製造流程。
行業領袖擔心此類措施可能會損害北美汽車行業在全球市場 的競爭力。
著作權所有:惠達雜誌 / 撰文: Sabrina Rodriguez
根據全球知名市調網站報告指出,歐洲工業用扣件產業在去年總營收達 229.59 億美 金,自今年起到 2030 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可望達 3.3%。即使歐洲景氣在過去幾年面臨 重大挑戰,當地對扣件的採購需求仍舊旺盛。作為歐洲扣件產業發展的風向球,司徒 加特展在 2025 年迎來第十屆盛會,展區橫跨 1、3、5、7 館,在 52,000 平方公尺的展 覽空間向全球展示來自 40 多國的一千多家展商,規模盛大。展 會現場還有創新展示專區,展出許多年度創意新品。
據主辦單位的新聞稿,絕大多數展商來自 主流的扣件生產國家,其中 德國、義大利、台 灣、中國、印度、土耳其、荷蘭、英國、西班牙和 法國的參與度高。在台灣方面,此展的 台灣銷 售總代理匯達這次就帶領 160 多家台 灣展商前往參展,陣容龐大,在會 場上成為吸睛的亮點。此外,還 有印度、印尼、越南、日本等亞 洲國家的展商租用大面積的 攤位展出,他們希望能在充 滿新挑戰的市場環境下爭取 到更多合作和競爭優勢。
歐洲採購人潮湧現2025 司徒加特螺絲展
匯達這次也出動為數眾多的參展專員,分別在 5 館與 7 館設立攤位,除了在現場為訪客媒合各國扣件供應商之外, 還與會場中的展商互動,為讀者蒐集來自歐洲供應商的最新市場情資。根據主辦單位展後統計,今年約吸引來自 84 國 11,000 位專業訪客。參展專員透露,在開展首日一大早就開始湧現訪客人潮,他們大多是來自歐洲的緊固相關經銷商、 供應商、製造商和進口商。有 61% 的訪客來自德國以外,包括義大利、英國、台灣、波蘭、中國、西班牙、法國、荷蘭和 土耳其。訪客的所屬產業主要是車用、經銷、建築、金屬製品、航太、機械精密工程、五金 DIY、電器 / 電子產品、能源發 電⋯等。前來造訪匯達兩個攤位的訪客人數都很多,其中有扣件製造兼採購商以及經銷商,他們說 2025 年全球扣件供 應鏈發生了「再重組」,已有許多進口商希望在現有供應來源之外再另闢更多來源,並宣布正在建立更無堅不摧、關係 更緊密的供應商夥伴清單,才能面對未來的關稅挑戰、減碳目標,以及潛在的經濟與供應鏈風險。這也代表歐洲採購扣 件的需求一直都在,甚至會因為現今的國際政經情勢而需進一步強化歐洲與各國之間供應鏈體系。用一句話來總結:供 應鏈的再重組時代帶動了新一輪商機浮現。因此,有些有收過惠達雜誌的廠商也特別來匯達攤位索取最新刊物,甚至 有大老遠從北歐和白俄羅斯等國來看的買主,希望能透過雜誌找到更多扣件採購來源。
主辦單位已經正式宣布下一屆展會將於 2027 年 4 月 6-8 日在司徒加特展覽場再次舉行,欲知更多參展資訊,請隨 時追蹤匯達官網 www.fastener-world.com
System 6 鋁製防盜螺絲 310Express
日本 310Express 的 TRF® 系列推出全新產 品品項 System 6 Aluminium 防盜螺絲。新產品 重量更輕,並有黑、藍、綠、紫、紅等多款顏色可供 選擇。TRF® 系列下的這款新型防盜和高安全性 產品皆符合 RoHS 標準,不使用特殊工具是很難 拆卸的。
The Phillips Screw Company
BIT-LOK™ 不需用力即可 將鑽頭固定在螺絲凹槽中。它 適用於難以施力的高空或梯子 環境,也適用於櫥櫃和封閉空 間等難以觸及的區域。它可以 減少螺絲在鎖緊時產生打滑, 進而造成材料損壞的機會,也可 以降低需要鎖緊許多螺絲時的 力道和受傷的機率。
Superclamp 管束
Superclamps 提供最高的鎖緊扭力,其使用 的 8.8 級高張力螺栓扭力可達最大建議值 25Nm。
當然,較小的夾具使用較小的螺栓,扭力會較低, 但即使如此,與相同尺寸範圍的其他產品相比, 扭力仍相當驚人。提供鍍鋅低碳鋼及 304 (A2) 和 316 (A4) 等級不銹鋼的選擇,適用於船舶及離岸 油氣應用。
GR GREEN PRO 環保 螺塞
G&W
適用於所有建築結構支 撐的 「GR GREEN PRO」 是 專為保護地球環境而設計的 高性能螺塞。它是由高強度聚 合物製成,可確保高負荷值。 它的彈性頸環可以貫穿鎖固, 4 段式的本體結構則有助於提 高對基材的適應性。它還具有 防旋翼、S 型割溝和內部導軌 可確保螺絲被正確地插入。
電池式長拉帽槍
Bralo
BT-18N 拉帽槍是安裝拉 帽的專業工具,鉚固品質高。
此款高性能的拉帽槍可自動 穿釘和擰釘,提供更高的性 能。由於可快速調整鉚固行 程或拉力,並內建 LED 顯示 器,因此可提供高品質的鉚 接效果。它還配備了 LED 燈, 能使工作區域更加清晰可見。
德國
羅騰堡 + 慕尼黑
為了讓廠商在忙碌的 3 天展覽過後能稍加放鬆心情,利用 難得的機會來一趟歐洲小旅行。匯達公司精心安排多種展後觀 光行程讓展商能盡情飽覽歐洲多樣化的城市風光。
具中世紀歐洲風情的德國小鎮羅騰堡、活力十足的慕尼黑 市中心、如詩如畫的瑞士琉森和每年吸引大量訪客造訪的蘇黎 世市區大街、以啤酒文明的捷克皮爾森老城區和充滿人文藝術 氛圍的布拉格。參與團員無不把握時間盡情地感受德國、瑞士 和捷克等國的文化之美。
瑞士
琉森 + 蘇黎世
匯達與台灣扣件廠商參訪
德國賓士與保時捷車廠
賓士辛德爾芬根工廠
2025 年 3 月 25 日,匯達與數十位廠商代表參觀位於德國辛德爾芬根的賓士全球最大工廠。該廠區面積超過 31.8 萬平方公尺,主要生產賓士旗下高階車系 ( 例如 : 邁巴赫、S-Class 和 E-Class)。
參訪團一行人觀看賓士品牌的介紹影片,並透過接待專員詳細的介紹,深入了解該廠區各區的配置 ( 包括 : 設計研 發中心、組裝區、塗裝區及交車中心⋯等 )。另外,還參觀了員工訓練中心、員工餐廳及試車場。
令參訪者印象深刻的是,工廠內甚至設有直接聯通歐洲各大城的鐵軌,能快速將新車出貨至歐洲各地,以及出口至 全球市場,展現出賓士的高效物流系統。
2025 年 3 月 26 日,多家台灣螺絲企業一行人參觀保時捷博物館暨工廠, 現場觀摩保時捷名聞遐邇的高科技生產流程和卓越實力。保時捷投入大量資 金提升生產能力,引入自動導引車技術,提高效率。新增高架倉庫,存儲容量達 35,000 立方公尺,減少卡車運輸需求,提升物流效率,展現了保時捷在汽車製造 領域的領先地位。
這次參訪行程不僅為團員激 發創新熱情,也為台灣企業提供 寶貴啟示,提升競爭力並探索國 際合作機會。
許多參訪的團員也都表示, 現場參訪時除了體驗到保時捷員 工對其公司品牌精神和公司歷史 及經營理念的徹底了解外,也充 分感受到保時捷員工身為保時捷 公司一員的自豪感和光榮感。
作為全球扣件產業規模最大也最具指標性的國 際性展會,司徒加特螺絲展不只年年吸引許多歐美 扣件大型製造商或經銷商 ( 像是 Sacma、 Eurobolt、Ambrovit) 報名參展,許多來自
台灣、中國、印度和日韓等亞洲扣件企 業也都將其視為前進歐洲市場,擴 展歐洲市佔的首選捷徑。此展的 展商和訪客的國際化程度皆
相當高,現場除了看到不少 熟悉的參展常客外,也接 觸到不少新面孔。透過在 展會的面對面交流,展商
和訪客一方面可加速彼此 間技術及產業情報交流, 另一方面也能開啟未來雙 邊合作的無限可能。
此次匯達參展專員實地訪問現場幾家展商時也獲得不少 正面反饋 :
• 日本 310Express 總經理 Tak Saima: 「今年的展況 和實際訪客數都很不錯。」
• 德國 Fürniss GmbH 銷售經理 Peter Demuth: 「這 已經是我們第 7 次參加司徒加特螺絲展了。」
現場也有多家不具名的台灣展商向匯達參展人員表示,3 天的展期遇到不少從沒接觸過的全新潛在客戶,對擴大歐洲 業務充滿期待。
司徒加特螺絲展的參展攤位有限但報名者眾,有興趣 參加下一屆的台灣業者歡迎盡速與台灣獨家銷售代 理匯達公司洽詢 ( 業務部 TEL: 06-2954000 / Email: sales @ fastener-world.com.tw)
惠達編輯部整理
Mark Shannon 榮獲 NFDA 2025 年度 優秀扣件專業人士獎
美國國家扣件經銷商協會( NFDA )頒發 2025 年度優 秀扣件專業人士獎給 Mark Shannon 。 Shannon 是第二代 企業領袖,於 1967 年由其父親創立的 Tower Fasteners 工作 47 年。自 1997 年接任領導後, Shannon 擴展了 Tower Fasteners 的業務,並於 2018 年在愛爾蘭都柏林設 立首個歐洲經銷據點。 2022 年, Tower Fasteners 被 MSC 公司收購, Shannon 在過渡期間擔任總裁。 Shannon 自 2000 年起積極參與 NFDA ,並於 2008 至 2009 年間擔任協會主席,推動會員擴增。他也參與多個 產業董事會及國際供應鏈計畫。
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緊固件分會 薛康生續任新會長並參訪奧展航空
於 3 月 21 至 22 日在杭州召開的這場會員代表大會中, 薛康生在各個與會的重要領導代表與行業人士的共同見證 下,透過選舉投票完成續任第九屆理事會會長。同期間,薛 康生會長也率緊固件分會一行人參訪了奧展航空緊固件,了 解奧展的製程品管以及生產技術,透過交流為中國緊固件的 高質化升級共譜新的發展方向。
佛山市緊固件製造行業協會周年慶暨會員 大會
3 月 27 日,協會成員共同見證這場推進佛山緊固件行 業發展的盛會。何建偉會長回顧了在過去一年複雜多變的市 場環境中,緊固件行業同仁從技術創新的突破到綠色轉型的 探索。執行會長章勇並宣佈了未來一年協會的工作計劃,將 促進緊固件產業鏈協同發展,加強與上下遊如鋼鐵、汽車、 機械製造等領域企業的合作對接。
永年區首席品質官培訓大會成功舉辦 永年區市場監管局於 2 月 15 日舉辦了 2025 年 首席品質官培訓大會,吸引了 170 餘名首席品質官參 與,旨在強化企業品質管理能力。市場監管局品質科 負責人鄭鍾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品質法》進行 深入解讀,並結合實際案例闡明企業的法律責任與義 務。區市場監管局分管領導高德舉就首席品質官的職 責與職能進行了專題授課,分享了企業品質管理領域 的先進理念與實用方法。
以盛大就職 典禮揭開新 領導層
2025 年 3 月 28 日,香港螺絲業協會隆重舉行第 十一屆理事會就職典禮暨春節聯歡晚會。這次活動標 誌著新理事會的正式啟動,第十一屆理事會主席徐炳 輝代表協會鼓勵所有會員積極探索 AI 技術與行業的 深度融合,不斷創新升級。他強調協會將繼續凝聚各 方力量,共同推動香港螺絲行業邁向新高度。
川普關稅 2.0
因應美 25% 關稅 業者稱市場進入保守觀望
扣件產品目前進口美國會依其品項關稅編碼的不同被課徵基本的 進口稅,另外還要再加上 25% 針對鋼鋁及其衍生產品的加徵關稅,對 供應商、美國進口商和美國消費者來說,將產生不小成本壓力以及分 攤轉嫁等問題。國內的外銷業者對 25% 關稅可能造成的影響紛紛提出 不同看法。
安拓朱碧峰總經理 表示,美國對台灣和中國課的關稅,相對台灣 還是有優勢,只怕各行各業因關稅而節減消費,造成需求降低,經濟 不景氣,空有優勢。中國廠商勢必轉移開發歐亞洲生意,其將成為殺 戮戰場,對台灣猶如雪上加霜。新冠後期,台灣廠商已經連續好幾年 衰退,本來想總算等到復甦機會,無奈又等到更可怕的黑天鵝。美國 製造是否能取代進口,尚須時間觀察。過去是全球自由化,現在是全 球在地化,在台灣以出口為主的中小企業,去美國設廠困難度高。關 稅這麼高,全額分攤難,應該是大部分轉嫁給客人,小部分廠商分攤, 螺絲業也多數毛三到四。
春雨內銷部李緹螢經理 表示,4/2 關稅確認後,目前在國內的線材 客戶似乎有受到影響,其外銷產品的訂單有聽聞被暫緩或是取消 , 只 有針對無庫存的部份會持續安排出貨,雖目前稅率如預測,例如盤元 維持 25%、731814.10( 小螺絲 ) 是 6.2%+25%、731814.15( 螺栓 ) 是 8.6%+25%,但進口商不想負擔這麼多關稅, 也紛紛協議要出口商分擔 一些成本,近期也有客戶前來再議價。
春雨五金外銷部黃郁甄經理 認為,美國對各國 ( 尤其是中國 ) 加增 關稅在短期間對台灣廠商來說雖有轉單效應的助益,但對於長期的經濟 前景仍不樂觀。各國採購因美國關稅不斷變動,現正專注於觀望市場發 展,採取保守的政策,故訂單量無法提升。
吉瞬施議傑副董 表示,因為鋼鋁產品屬於美國 232 條款所涵蓋範圍 之列,豁免於對等關稅影響之外,所以進入美國只會依據扣件品項的不 同先徵收基本進口稅,再加上 25% 關稅。以 coach screw 為例,就是 基本 12.5% 再加上 25%=37.5%。理論上稅是增加了沒錯,但實際上每 個國家也都面臨同樣加稅幅度,並非只影響到台灣。目前公司出貨到美 國客戶也都正常,並無被要求暫停出貨或減單的情形。要留意的是,組 裝件或是橡塑膠華司等非純鋼鋁類產品的部分可能在稅制計算部分還要 看到時美國海關如何認定才能確定。而且因為目前稅率措施一日數變, 可能 4 月底才能大致看出對產業的影響程度。
芳生蔡結祥總經理 表示,先前有些國家 ( 像是日、韓 ) 出口到美國的扣件品項稅率因 雙邊協議享有免稅或較低稅率,但若單就 25% 關稅部分來看,因大家都有被課,所以大家原 有的優勢仍在。衝擊較大的可能會是美國當地 消費者,有聽聞美國進口商將採漸進調漲,待 既有庫存消耗完後,後續採購的產品消費者才 需直接承受 25% 關稅。不過產業間需求的連 帶影響要特別注意,儘管扣件產業不適用對等 關稅影響相對小,但像是機械業和其他 CNC 車台等中高階產業則面臨很大衝擊,加上機械 需要使用很多扣件產品,或許真正影響之後才 會慢慢浮現。當然政府若能協助業者對外爭取 到較低稅率以及讓台幣匯率更具競爭力絕對能 降低衝擊。稅率措施的實際影響應該在下半年 會浮現發酵。另外是否有廠商會借道洗產地的 問題更要特別注意。
台灣螺絲貿易協會蔣國清理事長 表示,對 於部分廠商可能會應美國進口商要求分攤關稅 成本的部分,協會的立場是不鼓勵會員公司這 麼做,畢竟台灣廠商的原料、水電等製造成本 相對其他國家已經高很多。目前美國進口商若 仍有庫存受影響的程度可能不會那麼明顯,對 消費物價的反應可能也沒有那麼快,實際影響 可能還要觀察幾個月。25% 關稅實施後,預計 美國的採購量短期可能會下滑 30%,但等到庫 存用盡,需求還是會有所回升。
美國扣件經銷商協會理事長 Scott McDaniel 表示,在美國,關稅從共和國成立 初期就開始使用。有些國家使用關稅使其國 內生產更具成本競爭力。「我無法說什麼是 正確或最好的路徑,但瞭解歷史是很重要的。 我個人的看法是,自由貿易應佔上風,所有 國家都應將關稅降至最低,因這將讓那些擁
有成本最低的商品和材料有機會為消費者和 其他企業創造價值。我們無法阻止變化,就 像我們無法阻止太陽每天升起和落下一樣。
我鼓勵大家擁抱變化,同時尋找機會來幫助 您的供應商和客戶。」
受訪業者多數認為, 25% 關稅甚至是各國 的對等關稅產生的實際影響可能還是要等下半 年稅率措施的執行更加具體明確後才能看得出 來,當前仍以保守觀望為主,且戰且走。
美國對中國扣件課徵高關稅,
世豐螺絲總經理陳駿彥於 2025 世界新經濟秩 序趨勢論壇指出,美國市場占世豐出口超過六成, 但中國為最大競爭對手。隨著美中貿易戰持續升 溫,中國輸美螺絲扣件產品關稅創新高,加上歐 洲對中國產品課徵反傾銷稅,中國已被市場「直 接出局」。
陳駿彥表示,世豐產品自今年 3 月 4 日起適用 美國 232 條款,課徵 25% 關稅,雖此稅主要由進口 商承擔,但客戶要求分攤約 10% 稅率,在此論壇舉辦 的當時雙方仍在協商中。他分析,關稅對終端零售價格 影響有限,約增加 5% ,消費者感受不大,主要憂慮為美國通 膨與經濟衰退風險。
此外,世豐在越南設廠分散風險,因越南對歐洲出口享零關 稅,且生產成本較低,具約 10% 價格優勢。雖然美國對越南課重 稅,但對世豐影響有限。訂單能見度維持 2 至 3 個月,台灣及越 南廠稼動率下降,但不會停工。
螺絲成本的上升正在波及整個美國製造業供應鏈。川普對鋼
鐵和鋁進口商品實施的關稅已經擾亂了從汽車零件到家電、美式 橄欖球頭盔到割草機等各類產品的公司供應鏈。與 2018 年類似的 川普關稅不同,最新的關稅涵蓋了更廣泛的進口商品,包括螺絲、 釘子和螺栓。鋼鐵和鋁的進口關稅已經推高了用於製造這些零件 的外國和國內金屬的成本。製造業高層表示,美國沒有足夠的工 廠來生產所需的鋼絲或螺絲和其他扣件以取代進口商品。
川普政府對進口鋼鐵和鋁加徵的關稅擾亂了製造企業的供應 鏈,促使一些美國企業在國內尋找最小零部件的供應商。伊利諾 州扣件製造商 Semblex 的總裁吉恩 辛普森( Gene Simpson )表 示:「我們需要的生產能力在美國並不存在。供應商是 有限的。」使用受關稅影響的螺絲和其他金屬 零件的公司表示,他們的客戶不會容忍價 格上漲。一些建築承包商可能會推遲項 目,直到他們找到辦法來減輕進口關 稅的影響。
根據密西根州立大學供 應鏈管理教授傑森 · 米勒( Jason Miller )的說法,去年美國進口 約 1780 億美元的鋼鐵和鋁製品 現在都受到了 25% 的關稅影響。 這比 2018 年最初關稅影響的進 口商品金額大了三倍以上。
「試著蓋一間螺絲工廠吧!」天使 投資人拆解川普「美國製造」關稅 的幻象
天使投資人 Balaji S. Srinivasan 在 X 社群上 發文抨擊川普的關稅策略,認為其在經濟上是倒 退的,且與工業現實脫節。他寫道:「如果你認 為關稅能激勵在美國設廠,試著蓋一間螺絲工廠 吧!」 Srinivasan 認為,這些措施並不能鼓勵美 國製造業,反而會以債務、裁員和價格上漲來扼 殺它。
Srinivasan 在詳細的貼文中,拆解了高額關 稅背後的邏輯,用一個假設的例子來說明一個原 本盈利的美國企業如何在一夜之間翻盤。「假設 你的美國公司進口價值 100 萬美元的高品質零件, 並加入自己的組件,生產出每批售價 120 萬美元 的成品。你的毛利是每批 20 萬美元。」他寫道。 現在,對進口零件徵收 30% 的關稅。該公司被迫 在海關預先支付 30 萬美元,而且手上很可能沒有 這筆現金。「即使你賣掉所有東西,你現在每批 也會損失 10 萬美元。」 Srinivasan 說,這就是保 護主義的殘酷數學。關稅最終懲罰了那些仍在國 內運營但依賴全球供應鏈的公司,而不是將生產 轉回國內。「你帶著沉重的心情意識到你原本盈 利的生意⋯⋯突然變得無利可圖。」 Srinivasan 總結道:「這些關稅並不能真正激勵在美國設廠。 相反,它們很可能意味著任何在國外購買零件的 美國公司都將面臨債務、裁員、品質下降和價格 上漲。」
產業 動態
根據台灣螺絲公會最新統計, 2025 年第一季台灣螺絲出口量達 32.71 萬噸,較去年 同期成長 3.37 %,顯示外銷市場逐步回溫。出口單價雖略降 2.82 %,但銷量提升帶動整 體出口表現向上。在主要出口市場中,台灣螺絲銷往美國、日本、德國、西班牙及瑞典 等國的數量明顯增加,尤其美國市場表現亮眼,第一季出口量達 15.33 萬噸,年增 5.15 %, 占整體出口近半。業界分析,美中關稅戰使得中國大陸螺絲出口美國面臨高關稅壁壘, 價格競爭力下降,為台灣業者創造轉單契機。此外,歐洲市場亦因美國關稅影響而提前 大量拉貨, 3 月出口至德國、比利時及荷蘭分別月增
展現強勁成長動能。
歐盟 CBAM 措施的碳排計算方式非常有機會在今 年第 3 季後通過修正案,將把原先要求「納入所有製 程步驟的碳排數據」放寬修訂為「僅需針對原物料部 分的碳排數據即可」,若今年 9 月順利通過,預料將 大幅減輕扣件⋯等製造業者為計算製程中各階段碳排 的負擔。 根據歐盟 CBAM 委員會 2 月 26 日向歐盟議 會遞交的一份修正提案指出,有鑑於要把所有製程中 碳排都納入計算有其複雜性和困難度,加上考量歐盟 扣件經銷商協會 (EFDA) 所提及「扣件製造的碳排大 多來自原物料部分」的建議,相關產品在製程中的碳 排相對較低,以及金屬製造產業的最終加工程序也不 在歐盟排放交易體系 (EU ETS) 的涵蓋範圍,因此建 議把除了原物料以外的製程碳排進行排除。
全球貿易研究倡議組織呼籲 印度政府撤回鋼製扣件品 質規範
全球貿易研究倡議組織(GTRI) 呼籲印度政府撤回要求鋼製扣件必須 取得印度標準局(BIS)認證的強制品質管制命令(QCO)。
GTRI 警告,自 2025 年 3 月 20 日起實施的新規範將擾亂供應 鏈,對依賴進口扣件的產業造成重大營運挑戰。
雖然印度國內生產標準扣件,但對中國、日本、韓國等 國進口的專業扣件依賴甚重。繁複且緩慢的 BIS 認證程序使 外國製造商望而卻步,恐引發建築、汽車、航空、機械及國 防等行業短缺問題。 GTRI 創辦人 Ajay Srivastava 敦促政府 重新考量 QCO
,採取更務實措施,如承認國際認證或分階 段實施法規,以兼顧品質保障與產業需求,並避免中小製造 商失業風險。
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已對全球各大產業造成巨大影響,為了協助業者 瞭解美國對進口產品原產地的認定標準,以利業者的出口報關能更加順 利,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04/24 日邀請美國律師向業者說明美國目前 的原產地規則和產品通關制度。為了盡快掌握美國最新進口通關規定, 提升市場競爭條件,來自不同產業多家台灣業者上線參與聆聽。
此次會議討論的重點並不限於特定產品項目,而是對美國產品進 口的最新法規要求、流程、審查方式和特定限制做綜合說明。會中主 要針對產品進口的定義、美國海關 (CBP) 申報表格 7501 所涵蓋的細 目和審查重點、進口代理商 (IOR) 的責任和規範、申報資料的紀錄和 留存、 FTA 和原產地的判定基準、第三地轉運規範⋯等部分做概述。
會中也提到很多業者申報時要特別注意的細節。像是在進口代理商 (IOR) 的部分,因為 IOR 主要協助 進口的報關、繳稅、文件等等進關事宜,以及要負責確保產品符合當地的法規及進出口規範,所以根據美 國法規規定, IOR 在進口時必須善盡合理注意 (Reasonable Care) 報關價值、關稅分類以及 CBP 應課關稅 稅率的責任,以免受罰 ; 在第三地轉運的部分,美國海關很重視是否企業有透過第三地轉運的方式來規避 反傾銷 / 反補貼、 232 條款或 301 條款以獲取優惠稅率,若被發現也會重罰。
由於 CBP 的通關認定仍會因不同產品的特性和適用準則而異,且有些 CBP 指引也還有模糊空間。業者可透過連結 海關裁決線上搜尋系統( rulings.cbp.gov )進一步查詢過往案例作為參考。 若在清關時遇到問題,進口商也能在 180 天內提出異議或進一步上訴至國際貿易法院。此外海關清關審查時也可能要求補件,申報者須注意逾期未提供將受罰。
該會議主辦者國貿署 04/24 日也同步發布公文表示,自 05/07 日起修正「中華民國海關進口稅則 / 輸出入貨品分類 表」項下其它相關輸入規定,要求台灣貨品輸出人產品輸美申報時應檢附「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並依原有輸 出規定辦理。相關出口貨品至美國的業者務必注意。
Michigan Fastener 擴大產能,設 立線材加工廠強化國內釘子供應
位於密西根州 北分支的 Michigan Fastener 自 2014 年成立以來快速成 長,目前擁有多條 生產線及新設的線 材加工系統。此擴建使公司能生產各式托盤釘, 包括長度 1¼ 至 3½ 英寸、不同直徑的散裝及捲 裝釘。
業主 Jon Will 強調公司對品質的堅持,採 用先進清潔與雷射檢測設備,確保釘子能順暢 運作於自動化機械如 Viking 釘槍。 Michigan Fastener 使用高品質國產鋼材,並採用洗淨塗 層提升耐腐蝕與耐用性,滿足托盤製造商對可靠 高效釘子的需求。
面對貿易限制風險, Michigan Fastener 的 全國製造提供托盤業者穩定且多元的釘子供應選 擇,公司持續投資技術與產能,以具競爭力價格 和快速交貨服務全美市場。
Arrow Fastener ( GreatStar Tools 旗下品牌)宣布任命 Jean Fahy 為美國客戶經理。Fahy 擁有豐富的建材行業經驗與領導能力。
Fahy 表示:「我很高興加入 Arrow ,並為這些標誌性品牌在獨立 及專業經銷商市場的成長貢獻力量。」她的專業預計將加強 Arrow Fastener 與重要客戶的關係,支持公司擴展計劃。
Arrow Fastener 以創新扣件工具與解決方案著稱,服務美國專 業承包商及獨立經銷商。Fahy 的加入展現公司致力於提升客戶互動 及推動市場成長的決心。此戰略性人事任命契合 Arrow Fastener 擴 大市場影響力,鞏固其作為扣件解決方案領導品牌的目標。
工業扣件經銷商及製造商 Huyett 推出全面擴充的螺紋扣件系 列。此次新增產品涵蓋六萬多種項 目,分為螺栓、螺絲、螺帽、墊圈及錨栓五大類,旨在為經銷 商提供多樣且難尋的扣件選擇,提升彈性及快速響應市場需 求。主要產品包括六角螺栓、機螺絲、肩螺栓、車廂螺栓、六 角頭木螺絲、鎖緊螺帽、自攻螺絲及木螺絲。 Huyett 執行長 Tim O' Keeffe 強調公司策略為「奇數零件、小批量、準時交 貨」,填補大量進口商與尋求小批量競爭價格之經銷商之間的 市場空缺。 O' Keeffe 表示,此產品線結合豐富品項、多元選 擇與可靠交期及優質服務,強化 Huyett 的市場競爭力。
日本扣件貿易商 Sunco Industries 推出新著
《百歲上班族的幸福工作術》這本書已於 4 月 25 日在台 灣通路平台上市,以破金氏紀錄的 90 多歲高齡課長玉置泰子 的視角,訴說「年齡非阻礙」、「我活著,是因為做了喜歡的 事」,透過實踐熱愛之事維持工作熱情與生活動力,傳遞終身 職涯的價值觀與心態調適方法,展現如何將興趣與專業結合, 創造持續投入的幸福職場人生。
併購 資訊
JRG Automotive Industries 擴大其在南印度的製造布局,收購 了 Stanley Engineered Fastening India ( SEFI )旗下的兩輪車功能 性塑膠部門。此次交易包括位於 Manesar 和班加羅爾的兩個生產基 地,強化了 JRG 在重要汽車區域的影響力。該部門主要生產用於兩輪車原廠( OEM )、建築設備製造商 及一級供應商的塑膠射出成型零件。 SEFI 作為 Stanley Black & Decker 的子公司,將繼續在金奈和班加 羅爾經營其核心的工程金屬及塑膠扣件業務。
Pawan Goyal
表示,此次收購提升了公司製造能力,並拓展至基礎設施設備 製造領域。 JRG 以汽車及國防用精密塑膠零件聞名,目標今年透過策略性成長計畫實現營收倍增。交易金 額未公開。 Stanley Engineered Fastening 持續領先全球航太、汽車及工業市場的扣件與組裝技術。
Alcoa 收購兩家加州航空扣件製造商
2025 年 3 月 12 日,Alcoa 公司宣布從伍德家族信託(The Wood Family Trust)手上 收購兩家位於加州的航太扣件製造商——Republic Fastene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和 Van Petty Manufacturing。 Republic Fastener 成立於 1968 年,專注於「超 ( 越 ) 標準」航太鎖緊螺帽,並經營 Boots Aircraft 部門,提供種 類廣泛的鈑金及可用扳手安裝的扣件,客戶涵蓋全球主要飛機製造商。 Van Petty 則成立於 1943 年,主要生產高性能 精密航太扣件,服務於引擎及設備製造商。兩家公司在 2007 年合計營收達 5,100 萬美元。
此收購進一步擴大了 Alcoa Fastening Systems 的規模,其航空業務營收從 2002 年的 15 億美元增長至 2007 年的 37 億美元以上。 Alcoa 的航空產品組合涵蓋扣件、鑄件、鍛件及鋁擠型產品,服務全球航太市場。
這款來自 Hillman 集團的先進木工螺絲採用雙螺紋設計,安裝速度提升 30%,同時保 持強大的固定力。Hillman 產品與工程副總裁 Tim Ferguson 強調,這款扣件具備自鑽 尖端和優化的螺紋,無需預鑽孔,並能減少木材劈裂。螺絲還配備防滑星形驅動頭、 內建沉頭刀片以確保表面整潔,以及抗裂旋轉軸身,提升耐用度。
Power Pro 扣件適用於甲板、底層地板、框架和籬笆等木工工程,提升 施工速度與效率。Hillman 計劃於 2025 年第三季推出相關配件,包括磁 性工具架和 TrapJaw ® 彈簧袋,以及耐用的樑與托梁膠帶。
Martin Roofing and Solar 公司獲得美國能源部太陽能技術 辦公室頒發的獎金,成為美國製太陽能獎準決賽選手。該公司創新 產品「太陽能支架用隱藏式扣件」專為瀝青瓦片和複合板岩屋頂設計, 無需在屋頂外層鑽孔。
與傳統需穿透所有屋頂層的太陽能支架不同,該產品從釘條下方安 裝,不需拆除瓦片。安裝時只需撬起瓦片密封條,安裝支架後再重新密封, 將扣件隱藏於瓦片下方。此支架適用於既有屋頂改裝或屋頂翻新。
該產品採用美國製 5052 級鋁材製成,重量僅 0.6 磅。總監 Preston Nelson 強調此產品幾乎消除了漏水風險,提升安裝人員對屋頂太陽能系統的信心。
日本日東精工公司發表全新「FEEDMAT® FM513 系列超低推力單軸自動鎖螺絲機」,針對汽 車產業等對零件性能要求嚴苛的領域進行設計,能有效降低螺絲鎖付時的推力,減少螺絲及 基板受損,提升產品品質。
新機型透過數位化推力控制技術,實現鎖付過程中推力的精細調節,避免過大壓力 導致螺絲燒結或基板變形,同時提升鎖付速度,較傳統產品快 40%,大幅縮短生產週 期。尤其適用於較深部位或特殊形狀零件的螺絲鎖付,兼顧「更細緻」與「更迅速」 的需求。
日東精工強調,此產品整合了螺絲供給機、鎖付單元及控制器等全方位系 統,並結合去年推出的高精度低扭力 NX 螺絲起子,打造業界少見的完整螺 絲鎖付解決方案,為自動化生產線提供更高效且可靠的技術平台。
日本 K&K Engineering 公司的新型檢測裝置「QV-7100AI」透過 AI 判別良品 與不良品,同時強化使用者操作體驗,目標減輕現場檢測業務的負擔。
QV 系列檢測裝置以「高品質視覺系統」為核心,針對不同檢測對象提供客製 化機種,累積穩定實績。本次推出的「QV-7100AI」強調現場作業效率與使用者體 驗,透過反覆研究將 AI 判別功能與直覺化操作介面結合,具體實現快速設定與精 準檢測。此機型進一步擴充 QV 系列產品線,強化企業在自動化檢測領域的技術 佈局。
日本月盛工業開發的此產品標榜用肉眼即可辨識出緊固完成度並 確保軸力穩定。經 M20 規格測試顯示,在 280Nm 緊固扭矩下,NAS 振 動試驗 17 分鐘後,傳統六角 4.8 螺栓殘存軸力僅剩 180Nm(原扭矩的 64%),而此產品維持 260Nm(93%),軸力保持率提升 44%。該技術源 自 2021 年 6 月獲日本經濟產業省補助的研發項目,並於 2022 年取得專 利。透過專用扳手搭配冷鍛壓造技術,簡化施工流程同時保障扭矩精度, 適用 M36 以下規格,為建築零件的防鬆需求提供創新解方。
新聞提供:Irem Yaren BAYSAL, Fastener Eurasia Magazine 雜誌編輯 www.fastenereurope.com
新項目將外銷比例增加至5成
2024 年動態回顧
截至 2024 年,ARMA Bağlantı Sistemleri 透過在國內與 國際市場的成長,繼續鞏固在行業中的地位。2024 年對於該 公司來說是一個具有重大發展的年份,無論是在國內運營還 是在國際市場上皆如此。該公司透過實現 6% 的營業額增長 來維持其增長動力。出口率從前一年的 47% 增加到 50%, 這是該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發揮更大影響力的重要一步。
為了提高生產品質和安全性,該公司成功獲得了 ISO 45001 職業健康安全系統認證。 ISO 9001 、 ISO 14001 和 IATF 16949 認證的更新引起了關注,表明了其對品質管理 系統的重視。取得 ISO 27001 和 TISAX 認證的進度已達 90% 。
得益於為客戶提供的創新解決方案,該公司在汽車和白色家電行業中獲得了超過 20 個項目的樣品批准。這些項 目明確展示了該公司為行業提供的附加價值和創新。
投資與持續改善
2024 年進行的投資也加強了該公司的基礎設施。
位於土耳其 ( 泰基爾達省 ) 卡拉加奇地區的新儲存設施 (面積 5,000 m² )的安置過程已經完成。塑料生產部 門的投資為增加生產能力提供了重要機會。透過新的 塑料注射成型機,超聲波破碎機得以使生產過程變得 更快、更高效。
在夾具生產方面,研發部門新設計的自動生產機 械已投入使用,以提高生產速度和品質。此外,生產 線中整合的 100% 視覺檢查系統將品質控制提升到最 高水平。
在 Canias ERP 程序中進行的超過 60 項改善作 業,是提高公司整體效率的重要步驟。在成本、保養 和 EDI 集成等領域的改進使運營流程得以更有效管理。
2025 年的目標
該公司計畫在 2025 年將營業額增加 10% ,並將出口 率提升至 55% 。屆時,成長與永續性目標將成為重點。 在此目標下,將對新項目和創新產品解決方案進行投資。
尤其自動產線的投資將居於前線。在夾具部門,兩台 由研發部門設計的新自動成型機將進一步提高生產速度 和品質。在產線新增塑料注射機的投資將使新項目得以實 施。
永續性方面的努力將以相同的節奏繼續進行,並履 行經濟、社會和環境責任。在此背景下,該公司將取得 I-REC 國際可再生能源證書。此外,在生產和研發單位進 行的生產線平衡項目將提高效率,並進一步改善運營流 程。該公司將朝數位化邁出重要一步,並將手動流程轉移 到數位平台,並與 Canias ERP 程序開發整合解決方案。
Norm Coating 是一家在先進塗佈解決方案領域擁有超過 25 年行業專業知識的全球領導者,該公司位於薩 卡里亞省的設施推出了新的高容量電泳和粉末塗佈生產線。該公司專注於滿足汽車、家電、電子、家具、建築 和機械行業不斷演變的需求,並繼續推進其技術,以更有效服務 OEM 和 Tier 1 供應商。
Norm Coating 的新電泳生產線每年可提供 300 萬平方公尺的容量,為鑄造、薄板金屬和鋁製零件提供卓 越的耐腐蝕保護。該系統使用物聯網驅動的自動化技術,實時調整爐溫,優化能源使用和塗佈品質。具有 20 多立方公尺的水箱容量,該生產線可容納大型汽車零件(長達 3,300 mm x 1,500 mm ),非常適合高耐久性零 件,如 : 底盤、懸掛系統和結構零件。
Sundram Fasteners 公司是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重要 參與者,於 2024-25 財務年度第三季淨利潤達 12.036 億 盧比,略高於前一年的 11.613 億盧比,得益於公司成功 的成本削減。
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增加至 125.658 億盧比,較 2023 年第三季的 117.861 億盧比有所提升。在此期間,國內銷售從前 一年的 81.034 億盧比增加到 84.081 億盧比。公司的出口銷售也有所增加,達到 36.279 億盧比,較前一年的 33.915 億 盧比為高。每股收益為 5.73 盧比,高於前一年的 5.53 盧比。
該季營收額為 144.112 億盧比,較前一年同期 36.725 億盧比為高。合併淨利潤增加至 13.073 億盧比,較 2023 年第 三季的 12.944 億盧比有所提升,每股收益達 6.21 盧比,略高於前一年的 6.12 盧比。公司在 2024-25 財務年度前九個月 的營收額為 385.575 億盧比,得益於出口銷售增加 15% 。該期間的資本支出總計為 30.959 億盧比,部分用於公司擴展非 汽車領域,包括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
Bossard 集團透過創新與解決方案,提升汽車緊固效 率和耐久性,並滿足永續需求。隨著工業界轉向輕量化材 料和電動動力系統,該公司的先進緊固技術提供了有效的 解決方案,推動了現代車輛製造的發展。
隨著汽車製造商關注燃油效率和熱能管理,複合材料 在車輛設計中日益重要。然而,傳統的粘合劑通常無法 安全地將複合材料與金屬或基材結合。 Bossard 的 MM-
Welding® 技術 ( 圖取自 Bossard) 提供了安全、抗疲勞 的接合,適用於多孔和層壓結構,不會損害材料完整性。 維護和修理人員可以更高效地履行職責,因為這些扣件 提供了重複利用的功能。
塑料扣件在積極尋找鋼材的替代品的製造業中越來 越受歡迎。 Bossard 的射出成型墊片、間隔片和插銷具 有耐腐蝕性、熱穩定性和化學耐久性,適合惡劣環境。 自動成型工藝促進了廢物減量和成本節約,為永續措施 帶來正面的影響。隨著機器人組裝線的興起,扣件必須 無縫集成到自動化系統中。該公司的研發團隊與製造商 合作,開發客製的形狀和尺寸,以優化生產週期時間和 高速生產中的可靠性。
轉向電動車需要更耐用、抗振動的扣件。 Bossard 的 永久緊固解決方案確保了電動動力系統的長期穩定性, 不需使用可拆卸式接頭,並強化了「為生活而建造」的 製造理念。隨著汽車製造商尋求標準化解決方案以簡化 庫存, Bossard 繼續推動創新,確保在快速演變的行業 中保持適應性。
Belmaks 集團在該展上首次亮相,與印度汽車零部件 製造商協會(ACMA)共同展出,以探索新技術和合作伙伴 關係,擴大其全球影響力。雖然該公司的參展用意並非立 即尋求成交,但董事 Raahil Bhatia 強調了學習、建立人脈 和為公司的未來定位的重要性。
該公司專注於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並了解如何將先進 技術引入印度。Raahil Bhatia 建議,此展的印度館需要更 強的定位,才足以匹敵中國館的規模。他強調,印度快速 擴張的汽車行業應以媲美其他全球市場的規模來參展。
Belmaks 是塔塔汽車、 Volvo 、 Ashok Leyland 和 UD 卡車的一級供應商,提供卡車底盤框架、自卸車、貨車車 體、扣件和底部組件。該公司在印度的九個據點共同推動 輕量化創新,減少零件重量多達 20% ,而不損害耐久性。
Belmaks 擬訂了將成為碳中和組織的目標,在 2030 年前減少範圍 1 和 2 的排放。 Bhatia 呼籲行業內的合作,
以使環保動力系統具有成本效益,指出盈利能力和永 續性需要相互平衡。隨著印度商用車輛行業的發展, Belmaks 正在透過創新實踐、卓越營運和永續性原則來 推動領導地位。
新聞由印度扣件協會提供
新聞提供:Sergio Milatias, Revista do Parafuso(巴西扣件雜誌)主編 revistadoparafuso@revistadoparafuso.com www.revistadoparafuso.com
巴西扣件貿易持續增 巴西扣件進出口總和
在去年創下扣件進口紀錄後,2025 年第一季顯示巴西市場正在持續一波 新的高峰趨勢。比較 2024 年和 2025 年的前三個月, 2025 年第一季的增幅 達 12.7% (出口和進口額合計),超越 了先前已經非常顯著的統計紀錄。
這家巴西企業透過啟用新總部慶祝成立 25 周年
位於巴西巴拉那州科倫博鎮的 CRV Parafusos 是一 家螺絲商業公司,正在慶祝其成立 25 週年。
該公司啟用了新的總部,面積達 1 萬平方公尺,庫存 超過 5 萬種不同商品(其中 70% 為進口),主要以不銹
該公司是巴西扣件業的機械和工具供應領導廠
成立於 1995 年, SouthWind International 在其成功 軌跡中迎來了一個重要里程碑,致力於為拉丁美洲、美國 以及主要的巴西扣件業提供服務,從原料準備和伸線到最 終產品的檢查和包裝,始終堅持奉獻、創新和追求卓越。
該公司在巴西和南美市場中,以冷鍛金屬製品製造商 的可靠合作伙伴之身份在南美市場中脫穎而出。從成立之 初, SouthWind International 就以推動高品質機械、設 備、工具和輔助設備的供應為己任,其產品線能夠轉變整 個行業並滿足市場最嚴格的需求。
鋼螺絲產線為主。這個新總部完全現代化,具備為巴西全境客戶提供卓越服務的能力。
Cláudio 與 Rafael Vieira 先生 ( 彼此為兄弟 ) 表示:「經過擴建和結構改善後,我們能更好管理龐大的庫存。」
身為 CRV Parafusos 的創始人,兩兄弟出席了 2025 年 4 月 8 日至 11 日在南美洲舉行的最大建築展 Feicon 2025 。
CRV Parafuso 在交易扣件和配件方面有著成功的經驗,服務於幾個用戶領域。他們總結說:「我們的主要市 場領域包括家具、冶金、農業機械和設備、建築以及海事用具。」
ArcelorMittal公司啟用新的伸線產線
特殊高附加價值鋼產品產能可望提升 35%
在米納斯吉拉斯州州長 Romeu Zema 先生的共 同出席下, ArcelorMittal 於 2025 年 3 月 14 日在 靠近貝洛奧里藏特州首府的薩巴拉鎮鋼鐵廠舉行儀 式,啟用了一條新的伸線產線。
這次擴建投資約 2,500 萬美元,預計能使汽 車行業和工業的高附加值解決方案之產量增加 35% 。該公司的計劃是加強其對軸承、扣件、減震 器和彈簧製造商的產品組合,此計劃獲得了巴西
ArcelorMittal 總裁 Jefferson de Paula 以及拉美長 型鋼和礦業分支執行長的支持。
多元廣告方案 匯達宣傳有一套
Marketing / Sourcing / Branding
新聞提供:Fastener + Fixing Magazine www.fastenerandfixing.com
總部位於美國的 Hyperion Materials & Technologies 是一家全球性的材料科學公司,專門從事先進硬質和超 硬材料的開發,適用於各種行業與用途。該公司宣布合 議收購西班牙的 TEMSA Transformaciones y Estudios Metalúrgicos SL 公司,以及其姊妹公司 PLUSDUR SL 和 METADUR SL 。除了繼續服務現有客戶外, TEMSA 將成 為 Hyperion 公司在歐洲業務擴張的重要一部分。這項業 務利用 Hyperion 的全球影響力,提供專業的精密加工能 力,生產定制的高品質耐磨零件和工具。
Hyperion 的執行長 Ron Voigt 評論道:「 TEMSA 正 是我們在歐洲擴大並強化客製化耐磨零件產品供應的理 想合作伙伴,其工程專業知識、機械加工技術的投資以
在 WAFIOS 公司任職 51 年的 Martin Holder 已從 董事會退休,開始退休生活。新的董事會成員包括 Ing Uwe-Peter Weigmann 博士(董事會發言人),以及新 成員 Dipl Ing Jörg Eisele 和 Dipl Ing Martin Mayer 。 Ing Uwe-Peter Weigmann 博士曾在柏林工業大學攻讀成型 技術,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他與 Dr Günter Spur 教授 合作,擔任製造技術和機床領域的高級工程師,並在同一 領域獲得博士學位。他自 2008 年起加入董事會,負責工 程部門,在 2012 年被任命為發言人,並在 2017 年擔任 人力資源、銷售和財務負責人。
及處理鎢碳化物的能力,使其成為硬材料項目的首 選供應商。我們對 TEMSA 帶來的能力和人才感到振 奮,我們期待與 TEMSA 共同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為 Hyperion 和 TEMSA 的客戶帶來益處。」
TEMSA 是全球工模具製造領域的領導者,近 40 年來突破自身極限,一直致力於幫助各行業客戶滿足 複雜的工具需求。該公司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擁有 8,000 平方公尺的生產設施,團隊由 100 名工程師、熟練的 機器操作員和技術專家組成。 TEMSA 將為 Hyperion 的歐洲業務提供強大的補充。
TEMSA 集團的執行長 Xavier Collell 表示:「我 們很高興能夠將 TEMSA 在超小批量高精度工具製造 的專業知識與 Hyperion 在硬材料方面的國際化專長結 合。我們期待與 Hyperion 的合作並透過其獨特的勝任 能力,為客戶提供新的解決方案,並利用我們的綜合 技術專長推動市場創新。」
Jörg Eisele 在 2004 年加入公司,完成機械工程學位後,曾擔任設計部門負責人的助理,開啟了他的職涯,專 注於創新管理。在工作之餘,他在慕尼黑工業大學攻讀 MBA ,並於 2009 年完成學業。在 WAFIOS 公司,他後來領 導了工具中心和各種機器的技術開發部門。
自 2017 年以來,Jörg 負責整個管材和線材部門,包括技術開發、銷售和安裝部門,涉及各種機器,如彈簧線圈、 線彎曲、CNC 管彎曲、拉直、鏈條製造和 eMobility 機器。截至 2021 年,他還承擔了 WAFIOS 公司整體銷售的責任。
2023 年 2 月, Martin Mayer 加入了 WAFIOS AG ,負責工具中心和機械生產。在成功完成機械工程學位,專攻 設計和開發後,他於 2007 年加入位於紐爾廷根的 NAGEL Maschinen- und Werkzeugfabrik GmbH 公司,擔任開發 工程師。 15 年後,他以技術總監的身份離開了該公司。
喜利得集團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實現增長
2024 年,喜利得集團以本地貨幣計算,銷售額較上 一年增長了 1.5%。然而,由於負面的匯率影響,以瑞士 法郎計算,銷售額下降了 1.4%,達到 64 億瑞士法郎( 68.2 億歐元)。喜利得集團的執行長 Jahangir Doongaji 解釋說:「在負面的市場環境下,我們在當地貨幣銷售 額中看到輕微增長。此外,我們在 2024 年成功推進了戰 略優先事項,並在未來的投資上投入了大量資源。」
伍爾特集團在 2024 年結束時,根據其初步年度財 務報表,實現了 202 億歐元的銷售額,與上一年相比下 降了 0.9% ,調整匯率後下降了 0.4% 。由於銷售量下降 和成本增加,集團的初步經營利潤為 9 億歐元,低於上 一年。持續疲弱的經濟狀況,特別是在製造業,對伍爾 特集團的銷售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高利率進一步削弱了 2024 年全球建築市場,尤其 是在歐洲,喜利得集團以當地貨幣計算的銷售額下降了 0.2% 。在美洲,增長達到 2.2% ,拉丁美洲出現了兩位 數增長。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增長了 4.7% ,受北亞地區 正面的發展影響。東歐、中東、非洲地區的銷售額增長 了 5.9% ,主要得益於中東國家的強勁貢獻。
瑞士法郎對主要貨幣持續升值,產生了負面的匯率 影響,導致全年同期銷售額出現了 -2.9 個百分點的負 面影響。對於 2025 年,喜利得集團預計市場環境將保 持相似,並將實現相似的銷售增長 ( 以當地貨幣計 ) 。
集團中央管理委員會主席 Robert Friedmann 強調: 「在經濟和政治條件下,我很高興地報告,伍爾特集團 能夠維持其 200 億歐元的銷售水平。這一發展主要由貿 易相關領域推動,這些領域表現出穩定的銷售趨勢。在 2024 年,我們堅持逆周期戰略,並在他人削減投資時 進行了投資。我們的重點是保持商品的可用性,並為全 球超過 400 萬客戶維持交貨準備。」
在伍爾特集團的國內市場德國,集團實現了 80 億 歐元的銷售額,下降了 4.1% 。德國以外的公司透過收 購等方式實現了輕微的銷售增長。
在需求低迷和瑞士法郎強勁的環境下,集團在 2024 年財務年度面臨銷售額下降,下降了 7.7% ,達到 9.864 億瑞士法郎(約 10.5 億歐元),而在前一年為 10.7 億 瑞士法郎。以當地貨幣計算,下降了 5.8% 。調整收購 後,以當地貨幣計算的銷售額比前一年低了 7% 。各個 地區的銷售發展呈現出各有消長的局面。歐洲的需求在 年中後期趨於穩定,美洲出現了銷售下降,而亞洲則出 現了令人滿意的增長。第四季度的銷售額下降了 2.3% , 達到 2.366 億瑞士法郎(前一年為 2.422 億),以當地 貨幣計算下降了 1.1% ,內部銷售額下降了 5% 。
自 2023 年第二季以來的需求收縮,由於持續的客 戶庫存減少和強勢的瑞士法郎而加劇。集團利用這些經 濟逆風取得了重大的戰略進展,包括透過在九個額外的 業務單位成功推出新的 IT 平台來加強技術專長,並在 當地擴大了市場地位,以及透過內部成長和有目標的收 購,增強在成長行業中的存在感。
集團在 2024 年的淨銷售額下降了 4.1% ,達到 18.6 億瑞典克朗( 2023 年為 19.4 億瑞典克朗),內部增長 下降了 1.5% ,訂單接收量也略有下降。集團的董事長 兼執行長 Erik Lundén 表示:「在整個年度中,我們 在整個事業中成功實施了戰略。透過擴大服務和產品陣 容,我們加強了為客戶提供的附加價值。」
「其中一例是,我們在年度內實施了創紀錄的新 物流解決方案,強化了我們與客戶的關係,並為我們
在歐洲,集團在第四季實現了 6.1% 的增長,達到 1365 萬瑞士法郎(以當地貨幣計算為增長 7.2% )。 調整收購後,以當地貨幣計算的增長為 0.1% 。在比 利時和法國的收購,對象包括 Dejond Fastening N.V 和 Aero Négoce International SAS 公司,為進一 步在新市場和航太產業的增長奠定了基礎。德國的 Ferdinand Gross 集團收購案在 2024 年十月中旬宣 布,並於 2025 年一月初完成交易,也進一步增強了在 德國及東歐的市場地位。
在 2024 年第四季,集團在美洲的銷售額下降了 27.9% ,達到 511 萬瑞士法郎(以當地貨幣計算為減 少 27% ),主要由於電動車和農業領域需求減弱,整 個年度的需求持續下降至該年底。
亞洲地區的銷售額在第四季增長了 15% ,達到 490 萬瑞士法郎(以當地貨幣計算為成長 16% )。該 地區的商業發展在整個年度中逐漸改善,並在第四季 持續鞏固。在中國出現了增長的第一個跡象,其他各 地的公司的需求也同樣令人滿意。在印度,集團受益 於“印度製造”倡議;在馬來西亞,集團受就近採購 的趨勢影響,這種趨勢特別是在半導體和電子行業中 產生了正面影響。
帶來了更高的成長率。」他繼續說:「我們還收購了 VITAL 公司,這是一家領先的義大利 C 零件經銷商, 並出售了製造公司 Bufab Lann 和 Hallborn Metall 。 總之,我們處於良好的位置,以實現我們的盈利目 標。」
集團的第四季報告顯示在持續謹慎的市場中提高 了毛利率。收購 VITAL 公司,帶來了 4800 萬歐元的 淨銷售額,強化了集團在義大利市場的地位。在第四 季,市場趨勢持續謹慎,導致內部增長下降了 1.5% 。 然而,與第三季增長下降了 2.6% 相比,此次的增長 有所改善。
執行長結束時說:「我們按計劃繼續實施戰略, 短期優先事項仍然是佔據市場份額,逐步提高利潤率, 並提供強勁的現金流。」
新聞提供:John Wolz,FIN 編輯 (globalfastenernews.com)
Mike McNulty,FTI 副總裁兼編輯 (www.fastenertech.com)
關稅墊高線材價格
由於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金屬徵收 25% 的鋼材和鋁材 關稅,美國鋼材買家面臨 10-15% 的價格上漲。今年二月,美 國總統川普恢復 232 條款的鋼鋁關稅,導致這些進口金屬要繳 25% 的稅金。
根據美國鋼鐵協會的資料,進口鋼材佔美國成品鋼消耗量 23% 。 2024 年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量佔美國消耗量 8.6% 。
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鋼材進口來源, 2024 年從該國進口量 600 萬噸,佔美國鋼材進口總量的 23% 。 2024 年從加拿 大進口的線材超過 45 萬噸,佔美國線材進口總量的近一半。
2025 年到目前為止,美國熱軋鋼捲、鋼板和線材的價格經歷了最大的變動。自 1 月中旬以來,美國
Nucor 公司已將板材價格每噸 (2,000 磅 ) 上調 260 美元,熱軋鋼捲上調 110 美元,線材上調 100 美元。
根據 Seeking Alpha 報導,川普政府對進口美國的鋼鋁產 品徵收 232 關稅已引發貿易夥伴的報復措施。美國國內的金 屬製造商對此表示歡迎,因為對所有國家進口的鋼鋁產品徵收 25% 關稅正式終止了川普總統 2018 年根據其 232 條款公告給 予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的豁免。
雖然川普政府經常將關稅當作保護和促進國內製造的工 具,但分析師對此不以為然。 RBC Capital Markets 公司表 示, 2018 年的鋼鋁關稅只讓美國的鋼鋁產量分別增加了 7% 和 4% 。
RBC 分析師 Shaz Merwat 指出,雖然自 2018 年以來,美 國鋼材和鋁材的進口重量分別下降了 15% 和 13% ,但這些金 屬的進口仍分別佔美國消費量的 13% 和 47% 。然而,自 2018 年以來,美國對這兩種金屬的總消耗量也下降了約 10% ,「這 也解釋了為何進口依存度並未像原始數據顯示那樣下降」。
Merwat 表示:「美國鋼鐵產業面臨更大的挑戰, 因為中國過剩產能充斥全球鋼鐵市場,最終妨礙了 美國製造商提高國內產量的能力。」
倫敦的 Economist Intelligence 也提出了類似看 法,表示 : 「長期而言,我們不認為美國會再提高鋼 鐵關稅來提振國內生產或鼓勵美國製造業復甦。」, 並指出即使自第一輪鋼鐵關稅生效至今已過了七年, 去年鋼鐵總產量仍減少約 8% 。
EIU 指出,製造商擴大在地產能的能力令人擔 憂,理由是進口鋼鐵產品的種類與國內生產線所能 提供的鋼鐵產品之間存在供需失調。「高度資本密 集的煉鋼產能投資的獲利能力遠超過關稅稅率所能 決定,因為關稅可能因政治環境因素而曇花一現」。
惠達雜誌
Fastener World no.212/2025
FINdex 扣件股價指數在 2024 年上升 17% ,勝過相 關產業股價指數 9% 的增幅。
扣件股可能無法跟上矽谷的腳步。標普 500 指數和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原因是投資人將資金 投入人工智慧以及投資人對聯準會的降息表示歡迎。
但有兩家在 FINdex 內的企業股價在 2024 年翻了一 倍多。 Carpenter Technology 股價大漲 139% ,因為投 資人看好其用於 3D 列印的不銹鋼和耐腐蝕合金。
同時, Howmet Aerospace 的股價飆升 102% 。在 2024 第三季,由於商用航太市場的成長,包括寬體飛 機的復甦, Howmet 的扣件產品營收在 2024 年第三季 成長 13% 至 3.92 億美元。稅息折舊攤銷前獲利部分提
升 34% 至 1.02 億美元,而利潤率則增加 420 個基點至 26% 。
其他 FINdex 內的企業股價在 2024 年有成長的還有 Dorman Products (+55%) 、 Fastenal (+11%) 、 Grainger (+27.3%)。
FINdex 中多數企業股價是出現溫和式的下滑。
Nucor 呈現最大的股價跌幅,這家鋼鐵巨頭的股價 在一年內下跌了 33% 。其他股價下跌的扣件企業包括 Chicago Rivet (-6.7%)、 MSC Industrial (-26.2%)、 Park Ohio (-2.5%) 、 Simpson Mfg. (-16.2%) 、 Stanley Black & Decker (-18%) 、 Tree Island Steel (-18.7%) 、 TriMas (-2.9%)。
美國工業扣件協會高層人士異動
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獨立市的美國工業扣件協會 (IFI) 於 2025 年三月在佛羅里達州好萊塢的 Margaritaville 海灘渡 假村舉行春季會議,公佈最新領導幹部異動。 IFI 工業產品經理 Preston Boyd 表示:「恭喜組合件及特殊件部門總經 理 Sebastian Janas 獲選為 IFI 第 1 分部 - 工業產品的新任主席。這 是對他在業界領導能力和專業知識當之無愧的肯定。我們也要向 JM Tor Par 總經理 Jose M. Janeiro 表示祝賀,他將擔任第一分部的新任 副主席。請與 IFI 一起祝福 Sebastian 和 Jose 在他們的新崗位上能 在幫助推動工業扣件行業的創新和進步上取得巨大成功。」
Janas left and Janeiro right
IFI
代表北美扣件製造商向其供應商、客戶、政府和大眾發聲, 藉以提升 IFI 會員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以及產品和創新技術。
IFI
的資源包括策略性地分佈在美、加各地的工程技術總監、教育訓 練總監、航太事業部經理、汽車事業部經理和工業產品事業部經理。
IFI
在華盛頓特區也派有代表,負責監督並倡議對會員有重大影響的 議題。 IFI 每年都會舉辦數場現場和線上活動。
600,000 平方英呎的廠房損失損害了波音 737 Max 機型的生產。 2 月 17 日, SPS Technologies 位於費城郊區的扣件製造廠被大火吞噬。在約 100 名消防員與大火搏鬥的 同時,官員下令學校停課,並命令方圓一英里內的居民就地避難。
擁有 SPS Technologies 的 PCC Fasteners 公司表示,大火「嚴重損毀了廠房」, 起火源很可能是 560,000 平方英呎廠房內的變壓器。現場 60 名員工已安全撤離,目前 沒有傳出人員受傷報告。 PCC Fasteners 表示:「我們仍在評估損傷情況。「在可預見的未來,工廠將處於停工狀 態。」據官員表示,工廠的消防灑水系統因維修而停止運作。
根據 R&D World 報導,這家航太扣件製造商「透過高溫鍛造、精細金屬粉末研磨及化學電鍍來製造以超合金 為基礎的產品。這些有害物質的製程先前曾因廢棄物管理失誤而被環保機關點名。據報導, SPS Technologies 在
2023 年向環保機關繳交了 109,000 美元的罰款,原因是未能妥善處置和儲存有害廢棄物,以及未能制定明確的 疏散應變計劃。
Abington 鎮警察局長 Patrick Molloy 表示, SPS 代表告訴當地官員,大部分受關注的化學品都儲存在一棟 獨立的建築物中,但該建築物並未在爆炸或火災中被損毀。 Molloy 表示:「我們消防員的應變策略避免了可能 造成大規模傷亡的事件。」
SPS 成立於 1903 年,原名為 Standard Pressed Steel Co.。自 2016 年起,SPS 隸屬於 Berkshire Hathaway 子 公司 Precision Castparts Corp。
SPS Technologies 的扣件製造廠大火可能會拖慢波音 737 MAX 的生產速度。據 Aviation Week 報導,這場大火 造成的損害足以讓「產業鏈頂端的航太公司注意到」。
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 Kelly Ortberg 2 月 20 日表示, 由於美國噴射機製造商的目標是到 2025 年中期將 737 MAX 的產量提高到每月 38 架,因此 737 MAX 供應鏈的整 體狀況良好,但這家陷入困境的航空巨頭正在努力評估這 場大火的影響。
航空顧問公司 Riveron 表示,這次事件是「對 過去五年來已經承受一連串看似永無止境打擊的航 空供應鏈再一次嚴重打擊。」「在 Jenkintown 工 廠生產的扣件 ( 例如 : 鉚釘和 Hi-locks 產品 )...... 直是該行業的重要關鍵節點」。 Riveron 表示, SPS 工廠「佔了美國航太扣件產能很大的比例,包括許 多客製扣件部分,該廠一直是唯一供應商」。供應 鏈和經銷管道可能還有約 90 天的供應量能,但在那 之後,飛機的生產預計將受到影響。」
在慶祝入行 75 週年三個月後, Würth 集團創始元老 Reinhold Würth 正式卸任。 1 月 1 日,這位 89 歲的扣件行業泰斗將其監事會 主席一職交棒給 43 歲的孫子 Benjamin Würth 。 Benjamin Würth 已 在公司服務 25 年,累積了豐富的國內外專業經驗。 Reinhold Würth 將繼續擔任榮譽董事長一職。
服務 19 年後, Reinhold Würth 之女,現年 63 歲的 Bettina Würth 將顧問委員會主席一職交棒給 39 歲的侄子 Sebastian Würth 。 Sebastian Würth 自 2012 年起就在公司服務,擁有家族企業管理碩 士學位。 Bettina Würth 將續任監事會成員,並擔任榮譽主席。
63 歲的藝術文化執行副總 Sylvia Weber 將把大部分工作移交給 34 歲的 Maria Würth ,也就是 Bettina Würth 的女兒。 Maria Würth 擁有藝術史碩士學位,並從 2018 年起就開始為接任職位做準備。
集團表示 : 「三人的繼任計畫已經準備許久,家族和公司都非常 重視延續性,以確保所奉行的企業文化不受任何干擾地延續下去。」
1949 年, 14 歲的 Reinhold Würth 開始為其父親剛起步的螺絲 批發企業工作,成為該企業的第二名員工和首位學徒。五年後,他 在父親過世後接手了公司。 1994 年正式退休的 Reinhold Würth 以 372 億美元的淨身價躋身全球富豪榜。
Fastenal 扣件銷售下滑
Fastenal 公司 2024 年扣件銷售額下降 3% 至 23.1 億美元。在 2024
最後一季,其扣件銷售額下跌 1.4% 至 5.455 億美元。 OEM 代工扣件銷 售增加 0.4% 至 3.467 億美元,而 MRO 扣件銷售在本季下跌 4.5% 至 1.988 億美元。 2024 年 12 月的扣件銷售下滑 2.2% 至 1.601 億美元。
該公司表示:「我們扣件產品線的萎縮速度在 2024 年第四季有所緩和,但仍持續落後於非扣件產品線。最 後一季較高的扣件集裝箱成本造成了產品利潤的壓力。」
2024 年期間,綜合銷售增加 2.7% 至 75.5 億美元,營業收入減少 1.2% 至 15.1 億美元,淨收入下滑 0.4% 至 11.5 億美元。資本支出增加 33% 至 2.141 億美元,該年度員工總人數增加 1.1% 至 20,958 名。 2024 最後一季銷 售額增加 3.7% 至 18.2 億美元,營收減少 2.6% 至 3.448 億美元,淨收入減少 1.6% 至 2.621 億美元。
Brighton-Best International(BBI) 發布多項即刻生效的晉升人 事令。 George Hunt 晉升為工業部門的銷售副總,將負責監督 BBI 的扣件經銷商。 Scott Gibson 晉升為建築部門的銷售副總,將專注 於 BBI 的 「 Proferred 」和「 US Anchor 」品牌,以滿足乾牆房屋 廠商和安裝人員的需求。 Steve Andrasik 晉升為銷售執行副總。
公共關係總監 Rosa Hearn 表示 : 「這些人事晉升反映出 BBI 在我們主要部門內對成長和專業化的承諾。慶祝成立 100 週年成 功的同時, BBI 也意識到擁有專責領導層來推動我們未來努力的重 要性。」
位於美國伊利諾州並獲 ISO/IATF 16949 認證的客製冷鍛頭零件製 造商 Chicago Rivet & Machine Co. 宣佈將慶祝其在眾多產業領域提供 創新緊固解決方案屆滿 105 週年。該公司表示:「請與我們聯繫以進一 步瞭解我們的知識和專業技術可以如何讓您的緊固需求更具效率。」
這些人事晉升是在 BBI 慶祝 2025 年成 立 100 週年之際進行。BBI 成立於 1925 年, 是美國最大的扣件大盤經銷商,在 7 個國 家設有 32 個據點,為 7,000 家經銷商提供 產品。BBI 隸屬於大成國際鋼鐵,總部設在 台灣,美國的營運總部設在加州長灘市。
瑞士鐵道扣件製造商遷移美國據點
據 KSNW 報導,瑞士鐵道扣件製造商已選定堪薩斯 州中南部的 Winfield 為其美國新總部和製造廠的所在地。
Schwihag AG 已購買 30,000 平方英呎的物業,當時打算 在三月開業。
Schwihag 美洲區總經理 Marc Raymond 表示:「我 們很高興宣佈在堪薩斯州 Winfield 開設新廠。期待藉由新 廠加強與社區聯繫、生產高品質產品,並推動永續成長。」
Schwihag 表示短期內將聘請 15 名員工,隨 著公司成長,還將聘請更多員工。工作職位包括 產線工人、機械技師和主管。目前, Schwihag 在美國的營運基地位於密蘇里州的 Grandview 。
Schwihag 成立於 1971 年,專門開發及生產鐵路 軌道與轉轍器技術,包括扣件。該集團總部位於瑞 士 Tägerwilen ,在德國萊比錫、英國唐卡斯特以 及美國均設有生產基地。
Endries International Inc. 將在德州沃斯堡開設一個新經銷中心, 將倉儲量能增加一倍到 65,000 平方英呎。鄰近綜合運輸貨場的新倉庫 將提供更快速的交貨服務。此外,在倉庫內設立外貿專區 (FTZ) ,可讓 Endries 更容易處理進口關稅。鄰近美國西岸港口和拉丁美洲將有利於 Endries 的南方客戶,並成為支援墨西哥倉儲業務的高效中轉樞紐。
董事長 Michael Knight 表示:「我們在這個新經銷中心的投資,是由我們在該區域不斷成長業務所帶動。」
生產用材料、安全產品、 MRO 和金屬加工產品領先供應商 Würth Industry North America 宣佈投資 4,250 萬美元在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建立一個大型經銷中心,將創 造多達 160 個全職工作機會。該公司正在購置一座 472,000 平方英呎 ( 可擴建至 500,000 平方英呎 ) 的廠房,以滿足成長需求。
該項目支持 Würth Industry 致力於提供更快捷的服務,同時提高產品可得性, 並為其全球客戶提供更高的運營效率。哥倫布廠是 Würth Industry 為不斷成長客戶群 提供領先解決方案能力的重大擴展,將備有完整的產品種類,包括 : 工業用品、安全設備和緊固材料。
Würth Industry 北美分公司的 MRO 、安全和金屬加工部門執行長 Bastian Rottenberg 表示 : 「該廠將使 我們能透過更強大的經銷能力,為美國各地客戶提供更好服務。我要感謝哥倫布市及其合作夥伴在整個過程 中的通力合作,我們期待未來幾年在該區的發展。」
SWD Inc. 收購了商用熱處理器 Metal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的資產。 該交易保留了 Metals Technology 在伊利諾州 Carol Stream 的員工。此次 收購強化了 SWD 在金屬表面處理和扣件篩選領域的服務能力。整合工作已 經展開, SWD 計劃進行「重大」投資讓營運更有效率。
SWD 董事長 Rick Delawder 表示:「這次收購符合我們擴展為客戶金屬 加工需求提供整合解決方案能力的願景。兩家公司專業技術和資源相互整合, 將使我們能夠為所服務的重要製造業群體提供更大的價值。」
SWD 專精於黑色氧化、鈍化和磷化,以及卓越的耐腐蝕 Magni、Doerken 和 Yuken 塗層。Metals Technology 由 Jerome V. Bell, Sr. 於 1963 年創立,在伊利諾州 Carol Stream 擁有 70,000 平方英呎的廠房。新成立的企業體 Better4, LLC 將負責 Metals Technology 的運作。
SWD 成立於 1980 年,為扣件業提供表面處理、塗層和篩選服務。該公司雇有 150 名員工並在伊利諾州艾迪生 擁有 200,000 平方英呎的廠房。
Buckeye Fasteners、Ohio Nut & Bolt 和 Modern Fasteners 為美國北海岸扣件協會
Buckeye Fasteners 與位於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的 Ohio Nut & Bolt 和 Modern Fasteners 公司最近有幸接待來 自美國北海岸扣件協會 (NCFA) 的廠區參訪活動。廠商表示 : 「我們很樂意展示我們從冷成型到沖床的製程,並介紹我們 如何製造優質的扣件。這是很棒的機會,讓我們可以互相交 流、分享知識,並凸顯我們產品背後的精湛工藝。我們衷心 感謝 NCFA 的參與,感謝您的時間和熱情。」
TriMas 收購了 GMT Gummi- Metall-Technik GmbH 的航 太業務。總部位於德國的 GMT Aerospace 成立於 2006 年, 專門開發製造商用和軍事航太用拉桿和橡膠金屬防震系統。
GMT Aerospace 目前是 TriMas Aerospace 集團的一部分。客 戶包括 OEM 代工商、一階供應商和 MRO 供應商。在 2024 財 務年度 GMT Aerospace 實現了 2,200 萬歐元(約 2,310 萬美 元)的收入。
TriMas Aerospace 董事長 Vitaliy Rusakov 表示:「我們 很高興宣佈收購 GMT Aerospace 。 GMT Aerospace 帶來了廣 泛的高精密產品以及先進的設計製造能力,補足了我們現有的 產品組合,強化了我們在航太與國防領域的產品。我們也特別 興奮能透過在歐洲建立 TriMas Aerospace 的製造布局,加強 與歐洲主要航太與國防一階供應商及 OEM 代工廠的關係。」
TriMas 旗下第 2 大事業體 TriMas Aerospace 設計製造高精密扣件、套圈、盲孔螺栓、鉚 釘、用於空氣管理系統的管件和連接件,以 及其他車修零件和零組件。 TriMas Aerospace 以 Monogram Aerospace Fasteners 、 Allfast Fastening Systems 、 Mac Fasteners 、 RSA Engineered Products、Weldmac Manufacturing、 Martinic Engineering 和 TFI Aerospace 等品牌對 外行銷。
US Anchors 被股權投資公司併購
US Anchors (USA) 已被私人投資公司 Kinderhook Industries 收購,收購金額未公開。
USA 成立於 1968 年,總部設在康乃狄克州 Norwalk ,專營建築壁虎、扣件和其他組件, 旗下品牌包括 TOGGLER 、 Wej-It 和 Heckmann 。 USA 還擁有經銷部門 Gotham Building Supplies 。 USA 是美國少數幾家大部分壁虎和客製產品皆在國內製造的廠商之一。
Jordan Eisenberg 將成為執行長。在此之前,他曾擔任特殊扣件製造商 Mechanical Plastics Corp. 的執行長。 Eisenberg 擁有 Vanderbilt 大學電腦科學與數學雙學士學位。 Eisenberg 將與前共同所有人 Ted Garfield 和 David Garfield 合作,他們將維持在公司的所有權。 Ted Garfield 將成為董事會一員。 Eisenberg 表示:「自從我父親在 50 多年前創立公司以來,公司一直透過我們對客戶的奉獻來推動成功。 」
Kinderhook 成立於 2003 年,是一家市值 85 億美元的私人投資公司。此次收購 US Anchors 是該公司第 31 項輕型製造業 / 汽車業的投資。
為了長遠應對水資源短缺,中央政府依據《水利法》第八十四條之一,自 2023 年起開徵「耗水費」。凡單月用 水總量超過 9000 立方公尺(度)的用水大戶,使用地下水者每度加收 3 元,非地下水部分則先扣除 9000 度的基本 費率後,每度加收 3 元。此筆費用將納入中央主管機關水資源作業基金,專款專用於水資源管理、再生水發展及節約 用水推動,以促進水資源永續利用。
如本文第一部所述,台灣扣件產業怕的是缺水危機,而企業如何在缺水時將一滴水當成五滴使用,以期能平安 度缺水的危機 ? 世界上最有效的系統就是 ISO46001:2019
版水資源管理系統,其透過系統化的水資源有效性管理結 構和方向,依循戴明循環 ( PDCA cycle ) 定期審查與評估企業水資源效率,以鑑別和實施改進機會。企業可以透過 ISO46001:2019 管理系統來建立水績效目標、行動計劃、績效指標與基準、監控與分析、定期檢討及審查機制等管理 行動,實現有效的水資源管理,並透過減少、替代或再利用的方法來提升企業水資源利用效率及降低成本。該標準適 用於任何型態的企業,期望達到下列 3 項節約用水效果 :
(1) 透過「減少、替代或再利用」的方法實現水的有效利用,減少可以包括使用節水裝置,例如安裝耗水量監測系統 ( 水錶 ) 或洩漏檢測系統,替代可用海水、雨水或循環水代替自來水,再利用「灰水」( 洗滌的排放水 ) 及廢水回收再利用。
(2) 訂定有效的水效率目標,並建立、實施和保持用水效率的過程。
(3) 持續改善提高用水效率目標。
ISO46001:2019 版條文採用了 ISO 管理系統標準的高層結構(High Level Structure,HLS),共有 10 個章節,整理 如下表 1,其主條文內容並不複雜,主要規範是撰寫在附錄指引,附錄指引分為三個部分 : 包括附錄 A 使用本標準的指 引、附錄 B 用水效率情景實例、附錄 C 關於編製水平衡圖的指導意見,請參考表2 ISO46001:2019 版附錄指引表。
▼ 表 1 、 ISO46001:2019 版章節表
第一章 適用範圍 第六章 規劃
第二章 引用標準 第七章 支援
第三章 用語及定義 第八章 運作
第四章 組織之前後環節 第九章 績效評估
第五章 領導 第十章 改進
附錄 A 使用本標準的指引
A.1 一般
A.2 瞭解組織及其前後環節
A.3 利害相關者之鑑別與參與
A.4 領導和承諾
A.5 政策
A.6 組織之角色、責任及職權
A.7 用水效率管理之規劃
A.8 支援
A.9 文件化資訊
A.10 運作之規劃及管制
▼ 表 2 、 ISO46001:2019 版附錄指引表
附錄 B 用水效率情景實例
B.1 案例 1 最佳製造過程
B.2 案例 2 經隔離減少污染物負載
B.3 案例 3 循環用水過程
B.4 案例 4 非用水過程之循環
B.5 案例 5 使用替代用水
B.6 個案 6 使用節水配件、裝置、器具及產品
B.7 案例 7 最佳化冷卻水塔之運作
附錄 C 關於編製水平衡圖的指導意見
附錄 D 商務活動指標實例
A.11 水服務、產品、設備及用水的採購
A.12 監督、測量、分析及評估
A.13 用水效率管理系統之內部稽核
A.14 管理階層審查
A.15 不符合事項與矯正措施
ISO 國際標準組織於 2019 年首次發布 ISO 46001:2019 「水資源效率 管理系統—要求與使用指導( Water Efficienc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 with Guidance for Use ),這是全球專門針對水資源管理的 國際標準。該標準是以新加坡國家標準 SS 577:2012 (全球首個用水管理 標準)為基礎所建構,旨在幫助各類型組織提高用水效率,並透過持續改 進的管理系統,達成用水最少化、效率最大化的目標。 ISO 46001:2019 適 用範圍廣泛,涵蓋非住宅用水戶,如 工業、商業、辦公大樓、政府機關、 學校、飯店等。組織可依據此標準設定水資源管理框架 (如圖 1) ,透過 審查用水方式、檢討用水量、回收洗滌用水等策略,制定具體的行動計畫 與實施期程,以確保水資源的有效管理。
▼ 圖 1 、 ISO46001:2019 版 水資源管理系統框架
在全球 ESG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浪潮下,企業被要求加強環境 永續管理,而水資源管理已成為 ESG 報告書重要的揭露項目之一,透過 ISO 46001:2019 不僅能強化企業的環保形象,更能提高營運效率,降低水 資源使用成本,符合全球永續發展的趨勢。
中國鋼鐵公司目前針對水資源管理 的實際作為已經有諸多的努力,依「中 鋼提高再生水使用占比實踐企業社會責 任」一文資料“ 中國鋼鐵公司廠內循環 水已可逐級使用 5 至 6 次,製程用水回 收率高達 98.5% 。中鋼除了致力節約用 水,更超前佈署推動水源多元化策略, 每日再生水的使用量約達 6.05 萬噸。中
鋼啟動履行高雄市和發產業園區再生水 替代案,廠內每日再生水的使用量進一 步提升至 7.02 萬噸,占目前每日補充用 水量的比率高達 59% ,不僅強化中鋼用 水韌性,也增加台灣自來水公司調度支 援民生用水的空間,具體實踐 ESG 之企 業社會責任。” 再參考國際知名企業水 資源回收系統,其將水資源回收區分為 三大類,分別是自來水、純水、次級用 水,將此三類用水回收模式說明如下 : (1) 自來水 :
1-1. 純水逆洗廢水回收系統 : 是一 種用於回收和再利用純水設備(如 RO 逆滲透系統、 EDI 電去離子系統)產生 的逆洗廢水的回收系統,其主要目的是 減少水資源浪費,提高水的使用效率, 降低排放成本。
1-2. 空調冷凝水回收系統 : 是一種 將空調運行時產生的冷凝水收集、處理
並再利用的系統,這將有助於節約水資源,降低用水 成本,並減少廢水排放,符合綠色環保的要求。
1-3. 雨水回收系統 : 雨水回收系統是一種收集、 處理並再利用雨水的系統,旨在減少自來水消耗、降 低排水壓力,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2) 純水 :
2-1. 純水回收系統 : 純水回收系統是一種將工業 或商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純水廢水回收、處理並再利 用的系統,該系統可有效降低用水成本、減少廢水排 放,並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2-2. 分析儀排水回收 : 分析儀(如化學分析儀、 醫療檢測儀、實驗室純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 一定量的廢水。這些排水通常來自清洗、試劑沖洗或 純水系統排放,含有少量雜質,但水質仍較為純淨, 將其收集處理並再利用的系統,該系統可有效降低用 水成本、減少廢水排放,並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3) 次級用水 :
3-1. 廢氣洗滌塔廢水回收系統 : 廢氣洗滌塔 ( Scrubber )用於處理工業廢氣,透過噴淋水或藥劑 溶液吸收污染物,如酸霧、鹼性氣體、粉塵與揮發性 有機化合物( VOCs )。然而,洗滌過程會產生含有懸 浮固體、化學污染物的廢水,若直接排放會增加環保 處理成本,並可能影響環境,廢氣洗滌塔廢水回收系 統旨在回收、處理這些廢水,使其可循環再利用或達 標排放,減少水資源浪費與污染。
3-2. 酸鹼廢水回收系統 : 酸鹼廢水回收系統是一種針對 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酸性或鹼性廢水進行回收、處理並再 利用的系統,該系統的主要目的是中和廢水、去除污染物, 使水質達到可回用或達標排放的標準,減少環境污染並降低 企業的水處理成本。
2024 年 COP29 會議以及 2025 年初美國加州大火,再次 警示我們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正日益加劇,這不僅是一場地 方性的危機,更是全球極端氣候挑戰的縮影。台灣雖四面環 海,卻並非水資源豐沛之地,近年來的乾旱危機突顯了水資 源管理的重要性。從 2021 年「百年大旱」到 2024 年降雨時 間與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台灣政府與企業都必須正視水資 源短缺的挑戰,並採取更積極的節水措施。
ISO 46001:2019 水資源管理系統提供了一套系統化的水 資源管理框架,透過 「減少、替代、再利用」 的方法,企業 能夠有效提升用水效率,降低成本,同時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例如,中國鋼鐵公司已率先導入水資源回收與再利用策略, 大幅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為台灣扣件產業等製造業提供了 寶貴的參考案例。
面對極端氣候與水資源挑戰,各企業應積極採取行動, 從策略規劃、節水技術應用到管理機制,全面提升水資源管 理能力,確保企業在氣候變遷的衝擊下仍能維持穩定發展, 唯有透過高效管理與落實永續經營,我們才能在未來嚴峻的 氣候環境中站穩腳步。
著作權所有: 惠達雜誌 / 撰文: 宋文龍博士
過去半年全球汽車製造供應鏈逐 漸陷入一個相當混亂的局面,像是 2024 年 10 月歐盟對中國銷歐的電動車加徵 最高 45.3% 的高額反補貼稅,但在川普 關稅砍向歐、中兩大汽車出口來源之際, 市場也已傳出歐、中雙方正在談判,歐 盟考慮以設定中國電動車的最低價格來 取代原先徵收的關稅。另一方面,許多 車商原本計畫運往美國或已經運抵美國 港口的汽車不是暫緩出口就是暫停後續 報關程序,以因應川普的「髮夾彎」關稅 政策可能造成的龐大損失。美國製造產 生的高成本所衍生的負面效應也開始浮 現,例如歐美大型車廠傳出裁員消息, 許多仰賴全球化零組件供應鏈的車廠也 因在短期間難以找出可規避高關稅的非 中國製造零件而陷入生產窘境。這些市 場不安的氛圍不只會牽動全球汽車廠的 拓展布局計劃,短期內也可能會影響消 費者積極購車換車的意願,對未來全球 汽車產銷的狀況也會增添更多變數。本 文將分析 2024 全年全球主要汽車生產 國的產銷數據,並與其前 2 年的數據做 對比,以利讀者了解當前汽車業的市場 概況和發展前景。
下 表一 顯示過去 3 年全球各大洲主要國家的汽車生產數量。2024 年全 球汽車產量超過 9,250 萬輛,相較 2023 年僅小幅減少 1%,且仍比 2022 年 的產量多。
在歐洲部分,總產量逾 1,700 萬輛,較 2023 年下滑 5%。前 5 大生產國 為德國、西班牙、捷克、法國和斯洛伐克。德國佔比約 23.6%,生產逾 400 萬輛。前 5 大生產國中,僅有捷克的前年比出現 4% 正成長,其餘皆是負成 長。在全歐洲 18 個主要汽車生產國中,荷蘭的前年比萎縮幅度最大,衰退 94%。
在前蘇聯國家部分,白羅斯和烏克蘭過去 3 年因無公布任何汽車生產 數據故不納入比較。2024 年俄羅斯的產量超過 98 萬輛位居首位,前年比 大增 35%。烏茲別克以近 43 萬輛位居第二位,前年比小增 1%。第 3 位的 哈薩克則維持在 14-15 萬輛左右,前年比稍微下滑 2%。亞塞拜然雖年產不 及萬輛,但前年比大增 43%。
地理版圖橫跨歐亞的土耳其汽車年產量大概是前蘇聯國家所有產量加 總的規模,2023 年曾逼近 150 萬輛,但在 2024 年減少 7% 來到 136 萬多輛。
美洲則是全球第 2 大汽車生產區域,2024 年總產量達到近 1,920 萬輛, 跟 2023 年數據相比變化幾乎無異。55% 的生產皆在美國,其 2024 年產量 逾 1,000 萬輛,但年比小幅縮水 1%。墨西哥位居第 2 達到約 420 萬輛,年 比增加 5%。加拿大下滑幅度顯著,萎縮 14% 到 134 萬輛,產量不及巴西的 254 萬輛。巴西是南美地區最主要汽車生產國,前年比大增 10%,其表現在 美洲區最佳。阿根廷和哥倫比亞的前年比則分別萎縮 17% 和 32%。
全球有約 6 成的汽車生產都在亞洲 ( 含大洋洲 ) 地區。2024 年亞洲 ( 含大洋洲 ) 共生產約 5,490 萬輛, 數據與 2023 年相較變化不大。前 5 大生產國依序為 中國、日本、印度、南韓和泰國。中國產量約 3,128 萬 輛,前年比成長 4%,印度也成長 3% 超過 600 萬輛。 日本、南韓和泰國則分別較 2023 年萎縮 9%、3% 和 20%。排名第 6 的印尼,產量也較前年減少 14%。
表一. 2022-2024年各國汽車產量 單位:輛
非洲地區主要汽車生產國是南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 和埃及,惟埃及過去 3 年皆未公布產量數據,故在此不納入 分析。南非雖長久以來都是非洲最主要的汽車生產國,2024 年生產近 60 萬輛,前年比減少 5%。摩洛哥近 3 年有後來居 上的趨勢,2024 年增加 4% 達到近 56 萬輛,可能在 2025 年 會與南非出現黃金交叉。阿爾及利亞雖產量較少,但 2024 年的產量與 2022 或 2023 年的數據相比,成長幅度驚人。
橘底色為預估值 N/A = 無資料
銷量
資料來源: OICA
表二 顯示過去 3 年全球各大洲主要國家的汽車銷售 數量。有別於過去 3 年全球汽車產量「先盛後衰」的趨勢, 汽車銷量的表現則是連增 3 年。2024 年成長 2.7% 達到 逾 9,530 萬輛。
在歐洲部分,2024 年銷售量最多的前 5 大國家依序 為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德國以近 3,200 萬 輛銷售居冠,但前年比小幅減少 0.4%。前 5 大國家中,以 西班牙 8.1% 的前年比成長幅度最顯著,英國居次,前年比 成長 2.6%。出現雙位數成長的國家則有波蘭、荷蘭、匈牙 利、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只有芬蘭出現雙位數的萎縮。
2024 俄羅斯的銷量超過 180 萬輛,略高於土耳其的 128 萬輛。不過若從前年比來看,俄羅斯大增 39.2%,土耳 其可說是持平不變。另外,烏克蘭雖然飽受戰火之苦,過 去 3 年的汽車銷量仍是穩定成長,其 2024 年銷量達 8.3. 萬 輛,前年比成長 13.4%。
美洲地區 ( 美加墨 + 南美洲 ) 的銷量 2024 年超過 2,415 萬輛,但北美洲就佔了 8 成以上 ( 約 1,980 萬輛 )。美國 2024 年的銷售達到 1,634 萬輛,前年比成長 2.1%。銷量 位居第二位的 巴西 ( 約 263 萬輛 ) 的 14.1% 前年比增幅也 大勝該區域的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各國。只有智利、祕 魯和厄瓜多的前年比呈現萎縮跡象。
在亞洲、中東和大洋洲區域,其 2024 年的總銷量逾 5,140 萬輛,年比小增 1.5%。銷售最多的前 5 大國加依序 是中國、印度、日本、南韓和澳洲。中 國的銷售達 3,143 萬 輛,年比增加 4.5%。印度雖然銷量僅有中國的 17% 左右, 前年比也有 2.9% 的成長。巴基斯坦的前年比增加幅度最 高來到 52.1%( 其他也出現雙位數成長還有菲律賓、阿聯 酋和烏茲別克 ),最差的則是泰國的 -26.2%。
在非洲部分,2024 年共銷售約 100 萬輛,年比小幅萎 縮 0.3%。南非以 51.5 萬輛居冠,其次是摩洛哥和埃及 ( 這 兩國的前年比成長最佳,分別達到 9.2% 和 12.6%)。
表二
綜合上述產銷數據變化可以看出全球汽車生產的成長趨勢在 2024 年略顯停滯,在歐洲的部分尤其明顯。銷量的 表現在全球各區域則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長幅度,尤其是俄羅斯、中南美洲和歐洲部分最為明顯,顯現市場的採購動能 仍呈穩定上升趨勢。不過要注意的是,2025 年 4 月 2 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汽車加徵 25% 關稅後,全球的汽車 生產、出貨和銷售已開始出現混亂的局面,新車銷售的價格也可能被大幅推升,市場低價車款可能不復在。雖然近期 有消息傳出針對汽車零件 25% 關稅的部分可能有機會被豁免,但在目前很多不確定因素尚未被全然排除下,估計市 場仍會暫時存在保守觀望的氛圍。
著作權所有: 惠達雜誌 / 撰文: 副總編輯張剛豪
新能源汽車 (NEV)( 含電動車 EV) ,作為傳統燃油汽車重要替代方案,近年來在全球受到廣泛關注與快速發展。包括 純電動汽車 (BEV) 、插電式複合動力車 (PHEV) 與氫燃料電池汽車 (FCEV) ,隨著技術進步與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在中國 市場占比、技術創新與供應鏈都呈現顯著進展。
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成長得利於多方面因素,各國政府為應對環境污染與能源危機,制定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發 展政策,例如提供購車補貼、稅制減免與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等,積極促進新能源汽車普及。此外,消費者環保意識提升 與對節能的需求也進一步促進新能源車市場擴展。
技術創新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核心驅動力,電池技 術不斷突破,如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提升、成本降 低,以及充電速度加快,都為新能源汽車的性能提 升與市場接受度提供堅實保障。電動馬達與其控制 系統、輕量化材料與智慧駕駛技術進步,也顯著提
升新能源汽車的整體性能與使用者體驗,例如部分 高階車款廣泛應用自動駕駛技術,使其在電動車市 場逐漸佔據重要地位。
供應鏈的完善是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 撐,隨著市場需求成長,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上下游 廠商的整合發展成為趨勢,從上游的鋰、鈷等關鍵 原材料開採與供應,到中游動力電池、電動馬達等 核心零組件的製造,再到下游整車的生產與銷售, 形成一個完整而高效的產業生態系統,中國作為全 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 ( 含電動車 ) 市場,擁有完備的 供應鏈佈局,吸引大量資本與廠商投入,帶動產業 與市場快速發展。
儘管新能源汽車顯著進展,但其發展仍面臨諸多 挑戰。例如動力電池回收與環保問題、充電基礎設 施建設不完善、續航里程焦慮等,都是需要解決的 重要問題,此外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與供應鏈風險,
也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潛在影響,隨著市場需求 進一步釋放與供應鏈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將迎接 更輝煌發展階段。
2010 年代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飛速發展黃金時期, 2012 年國家發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2012-2020 年 ) 》,明確提出 2020 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 500 萬輛, 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擴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包括提 供購車補貼、減免購置稅與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同 時,中國領導廠商如比亞迪、北汽新能源、蔚來汽車等積極投 入研發,推出一系列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
隨著市場需求的成長與技術水準的提高,中國新能源汽車 產業在全球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截至 2024 年中國新能源汽 車保有量已超過 650 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此時,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已形成,從上游的動力電池材料 供應到下游的整車製造組裝銷售,各環節都有大量廠商參與, 並在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迎 來新的發展機會,政府持續擴大對新能源汽車政策支持,推動 新能源汽車智慧化、網聯化發展。同時,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進 一步擴展,新能源汽車的使用便利性顯著提升, 2024 年中國 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外銷售量再創新高達 475 萬輛,占全球市場 55.2% 。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經歷從起步到快 速發展的過程,領導廠商積極國內外布局與設廠,未來隨著技術 不斷突破與市場進一步成熟,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持續發展。
中國電動車產業當前正在經歷顯著成長,並鞏固其全球領導地位, 2024 年, 電動車在 2024 年 8 月份實現一個顯 著里程碑,銷售量突破 100 萬輛 ,標誌著汽車市場電氣化進程重大成長,佔當月所有車種銷售中的 30.6% ,突顯電動 車的持續上升趨勢。
新能源車的銷售首次超過傳統內燃機汽車,這一轉變表明中國從傳統汽車向電動化轉型取得重要里程碑,受消費 者接受度的提高與製造商積極的市場推廣策略推動, S&P 全球機動力預測,新能源車在 2024 年占乘用車市場 46% , 較 2023 年 36% 增加。 2024 年 BYD 已銷售超過 100 萬輛新能源車,強化其主導市場地位,其他汽車品牌如 Xpeng 、 Zeekr 與 GAC Aion 也開始崛起。
( ) 依各車廠新能源車 ( 含純電動車 ) 銷售量比較
根據乘聯分會發佈的零售銷售量資料,2024 全年中 國車市累計銷售量達 2,289.2 萬輛,較前一年成長 5.5%; 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量 1,074.9 萬輛,較前一年成長 47.5%,累計滲透率 45.8%。其中純電車銷售量 628.1 萬 輛,市場占比 58.5%。2024 年中國車市競爭激烈,比亞迪 銷售量領先達 425 萬輛,Tesla 下滑至 91 萬輛。吉利、長 安等自主品牌快速成長,與第一梯隊差距縮小,2025 年比 亞迪將加速智慧車輛銷售,Tesla 迎來 Model Y 換代。
表 1 、 2024 年中國新能源車輛銷售順位比較
ISTI(2025/03)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近年來顯著進展,銷售量持續 創新高,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 2023 年中國 新能源汽車產量 958.7 萬輛,銷售量 949.5 萬輛,分別 較前一年成長 35.8% 與 37.9% , 2024 年 1~5 月,新能源 汽車累計銷售量 389 萬輛,較前一年成長 32.5% 。
從動力源觀察,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以純電動車 (BEV) 為主,插電式複合動力車占比逐年提升。 2024 年 1~5 月,純電動車銷售量 240.7 萬輛,占比 62% ;插電 式複合動力車銷售量 148.6 萬輛,占比 38% 。價格方面, 新能源汽車銷售量主要集中在人民幣 ( 以下同 )15~20 萬 元的價格區間, 2024 年 1~5 月累計銷售量 102.8 萬輛, 占比 27.8% 。車型銷售量方面,2024 年 5 月,8 萬元以下、 8~15 萬元、 15~20 萬元、 20~30 萬元、 30 萬元以上銷售 量最高的車型,分別是海鷗 (3.4 萬輛 ) 、秦 PLUS(4.9 萬 輛 ) 、宋 PLUS 新能源 (3.3 萬輛 ) 、 Model Y(4.0 萬輛 ) 與 問界 M9(1.6 萬輛 ) 。
在動力電池技術方面,中國磷酸鐵鋰 (LFP) 動力電 池裝車占比接近 70% ,低階車型主要採用 LFP 電池,而 高階車型則多使用三元鋰電池。新車方面小米 SU7 與極 氪 001 等純電動車憑藉其優秀性能展現出強勁市場競爭 力;比亞迪則透過多款插複合增程式新車進一步鞏固其 在 LFP 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此外新能源汽車的自動駕 駛技術水準不斷提升, 2024 年 1~2 月 L2 及以上等級自 動駕駛新能源汽車占比 62.5% ,較前一年同期成長 7.2% , 智慧輔助駕駛系統裝車率也逐年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市 場滲透率逐年上升,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 2023 年 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 31.6% ,較 2022 年提升 5.9% ; 2024 年 1~5 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 33.9% , 5 月滲透 率進一步提高至 39.5% 。
在出口方面, 2024 年 1~4 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 66.3 萬輛,較前一年成長 27% ,其中乘用車出口 64.9 萬 輛,較前一年成長 30% ;在乘用車出口之中, BEV 出口 55.7 萬輛,較前一年成長 20% ,占比 86%;PHEV 出口 9.2 萬輛,較前一年成長 144% ,占比 14% 。 2024 年 4 月, 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 20.7 萬輛,其中乘用車出口 20.3 萬輛,較前一年成長 59% 。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平均 價格也逐年攀升。 2024 年 1~4 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 均價 2.3 萬美元,較 2019 年顯著成長,價格提升反映中 國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也展示在新 能源汽車技術與製造方面的進步。
中國純電動車產業在政策的引導下,經歷從起步到快速發展的過程,諸如比亞迪等領導廠商除積極國內布局外, 還擴展東歐、墨西哥、中南美洲設廠與市場,將觸發電動車供應鏈蓬勃發展機會。
著作權所有: 惠達雜誌 / 撰文: 蕭瑞聖
(第一部分:市場觀察) 著作權所有: 惠達雜誌 / 撰文: 王維銘
根據 IMF 於 2024 年 7 月 16 日所發布之「世界經濟展望」報告, IMF 將印度 2024 至 25 財政年度的經濟成長預測 由 6.8% 上調至 7% ,主要原因是民間消費持續增加,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帶動印度經濟成長優於預期。
ADB 則在甫公布之「亞洲發展展望」報告中表示,在製造業和建築業強勁需求推動下,預期印度工業部門將強勁成 長,而由公共建設帶動的投資仍然強勁,維持對 2024 至 2025 財政年度經濟成長預測為 7% ,並預期 2025-26 財年之經 濟成長為 7.2% 。
而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之預期 2024 年成長率為 3.2% , 2025 年為 3.3% 。 IMF 經濟顧問兼研究部指出,亞洲新興經 濟體仍然是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印度經濟成長占全球成長重要百分比。而未來 5 年全球經濟前景將趨於疲弱,「至 2029 年,中國經濟成長預計將放緩至 3.3% ,遠低於目前速度」,中國經濟成長動能減弱,已表現出冷卻跡象;隨著需 求與供給缺口縮小,印度經濟成長動能值得持續關注。
在印度致力兌現經濟發展潛力之際,印度佔 MSCI 新興市場指數超過 15% ,高於 2009 年的 6.7% ,權重在 MSCI 新 興市場指數排名第二,僅次於中國 1 。因此,印度正迅速成為不容忽視的龐大市場。而其在扣件市場需求與供給缺口之 發展亦觀察有明顯進展。
印度是一個發展中的經濟體,擁有全球最大的人口規 模,約 14 億人。2021 年,該國 GDP 總量約 3.1 兆美元, 位居全球第六。雖然人均收入相對較低,約 2,200 美元,國 內市場龐大且極具成長潛力,可以說是全球最重要的新興市 場。印度未來的發展將主要建立在幾個要素上,包括人口 紅利、數位經濟的發展、推動製造業的落地以及提高與其他 國家的連結。推動製造業的落地也是印度未來發展的重要一 環,印度政府提出了「印度製造 (Make in India)」的政策。
印度的經濟發展,包含:轉型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及創 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印度製造業的競爭力;印度商工 部 (DPIIT) 於 2024 年 1 月 30 日公告已將多項扣件產品強制 納入「品質管制令」 (QCOs) ,強化扣件產品品質標準,並 分別於 S.O. 3267(E), dated 21st July 2023 及 S.O. 2771(E),
dated 12th July 2024 之政府公告,發佈列入 ISI 標誌 驗 ( 認 ) 證架構之各項扣件產品 [ 參閱 Fastener World Magazine No.210( 國際中文版 ), 惠達雜誌社 ] ,防止劣 質扣件產品在印度市場流通防止生命損失或任何事故, 並藉以吸引投資並促進流通及使用的扣件產品升級。
自 2022 年起至 2024 年台灣螺絲螺帽由國貿局進出 口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扣件出口市場自 COVID 疫情全 球解封後即遭遇困境 [ 參閱 Fastener World Magazine No.209( 國際中文版 ), 惠達雜誌社 ] 。 印度積極發展汽 車產業,對汽車工業扣件需求量大增。此外,印度逐漸 開始城市化、工業化,預計將建設 100 個智慧城市,基 礎建設及建築的需求量大增,也需要用到工業扣件。 預 測印度大力推展汽車業等工業及建築扣件用量將大增, 對高品質及高值化扣件來說,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值得觀察印度螺絲扣件市場是否成為品質及高值化扣件 產業的新藍海。
二、印度扣件貿易
鋼鐵製扣件貿易金額統計資料顯示,2023 年印度扣件出口 10.6 億美元,使其成為世界第九大鋼鐵扣件出口國。同年, 鋼鐵扣件在印度出口產品中排名第 74 位。印度鋼鐵扣件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美國 (2.17 億美金 )、德國 (1.26 億美金 )、 荷蘭 (8,150 萬美金 )、英國 (6,280 萬美金 ) 及沙烏地阿拉伯 (4,460 萬美金 )。 2022 年至 2023 年間,印度鋼鐵扣件增長最 快的出口市場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774 萬美金 )、沙烏地阿拉伯 (690 萬美金 ) 及義大利 (671 萬美金 )。2023 年,印度也進 口了 10.6 億美元的鋼鐵扣件,成為全球第 12 大鋼鐵扣件進口國。同年,印度進口鋼鐵扣件在進口產品中排名第 94 位。印 度主要從以下國家進口鋼鐵扣件:中國 (3.06 億美金 )、日本 (1.31 億美金 )、韓國 (1.23 億美金 )、德國 (1.09 億美金 ) 及美 國 (7,840 萬美金 )。 2022 年至 2023 年間,印度鋼鐵扣件進口增長最快的市場是泰國 (2,970 萬美金 )。(圖1)
▼ 圖1 2023年印度扣件出口及進口國家地區分佈(貿易金額百分比)
出口對象 (2023)
進口來源 (2023)
資料來源:https://oec.world/en/profile/bilateral-product/iron-fasteners/reporter/ind?yearExportSelector=exportYear1&tradeValueExport=tradeScale0#historical-data
以 2023 年印度扣件統計資料顯示,出口及進口之各 項扣件產品以國際貨物 H.S. code 分類彙整如 表1 。 表2 顯示 2021 年 ~2024 年之出口及進口比較。自 COVID 疫 情全球解封後 印度扣件出口量隨國際扣件需求減少而降 低呈負成長,但扣件進口量則呈反向而上升正成長。
依據印度商工部國際貨物 H.S. code 分類彙整扣件 貿易統計資料, 2024 年與 2023 年印度鋼鐵製扣件出口 總重量及總價格比較如 表3 ; 2024 年與 2023 年印度鋼
鐵製扣件進口總重量及總價格比較如 表4 。經計算平均 單價及總平均單價,印度各類鋼鐵製扣件出口平均單價 及總平均單價變化如 表5 ;印度市場鋼鐵製扣件進口平 均單價及總平均單價變化如 表6 。
依據貿易統計資料顯示; 2024 年印度扣件進口個 別單價及平均單價均遠大於出口單價及平均單價。 2022 年、 2023 年及 2024 年 H.S. code 分類編號為 73181500
之扣件產品均為進入印度市場占最大重量百分比 ( 重量
分別為總計 95,713.19 、 1,841,891.59 及 94,502.0 公 噸 ) ,經計算 2022 年至 2024 年該類扣件印度進口
平均單價變化為 4.45 、 0.26 及 5.01 US $/KG 。而印 度進口扣件 2022 年至 2024 年之總平均單價分別為 4.4758 、 0.55 、 3.45 US $/KG 。換言之, 2024 年印度 主要需求扣件之進口數量回復至近於 2022 年之市場
需求量,而平均單價視扣件種類決定平均單價漲跌變 化。因此,以供給需求決定價格的觀點而言,除了 H.S. code 分類編號 73181190 、 73181200 、 73181400 及 73182400 等四類產品以外,在國際扣件市場需求量 降低狀況下,其餘類別之扣件產品均為印度市場主要 有需求之扣件產品。而高於 2024 年總平均單價之產
品類別,再觀察其需求數量增長變化,亦可評估未來印度 扣件市場需求之產品種類。
與越南泰國東協等各國出口扣件單價統計比較 ( 參閱 Fastener World Magazine No.204 及 No.201),印度鋼鐵製扣 件出口總平均單價低於或接近越南等國,在國際貿易而言, 較越南泰國東協等各國具有更低出口價格之競爭力。而較於 東協各國,則印度扣件市場具更強烈的高值扣件進口需求。 依據統計分析資料推估,印度境內主要以產製或轉售較低價 值之扣件為出口商品;進口之扣件商品為境內市場供給不足 或需求數量較大之高值扣件。
資料來源:https://trendeconomy.com/data/h2/India/7318
https://trendeconomy.com/data/h2/India/7318 及 https://tradestat.commerce.gov.in/
https://tradestat.commerce.gov.in/
這個工具讓用戶可以單手輕鬆剪斷直徑達4釐米的鷹架搭建用鋼製 線材。它的設計使整個從腰包中取出工具、解鎖並剪斷線材的過程都 可以單手完成,提高了在狹窄且不穩定環境中的使用效率。
製造商:KYOTO Tool Co., Ltd.
DTD500讓用戶透過電動工具更換或轉動機床工具上的切割刀片(插入件), 這些工作以前是透過手動工具完成。這款電動工具有兩個功能:可以快速轉鬆 或轉緊螺絲,並且可以使用扭矩扳手功能進行手動重新緊固。它有助於消除操 作員在工作時間和準確性上的差異,並減少工作量。
製造商:KYOCERA Industrial Tools Corporation
Model SBB是一款用於螺絲的全方向夾具,幫助 操作員抬起和運輸鋼材和其他負載。它讓用戶能垂 直、水平和斜向拉動和抬起,支援造船、橋樑建設、 土木工程、鋼結構建設等行業。它的核心設計優先考 慮安全性,不斷演進以提高安全性和易用性。
製造商:
整理:
傳統的板式家具組裝通常需要處理未標記的板材、數量多的螺絲和閱讀複雜的 安裝說明,這使得組裝過程對許多人來說非常耗時。這正是創新的“無工具”接合 件派上用場之處。它無需使用工具,而使用這種“無工具”接合件的板材可按照組 裝順序包裝,確保用戶可以在約10分鐘內完成家具組裝。它還倡導可持續性,允 許重複拆卸和組裝而不會損壞家具,從而延長家具的使用 壽命並避免資源浪費。最後,它優化了家具結構並採用平 面化包裝,為製造商提高了時間和成本的效率。
製造商: Ziel Home Furnishing Technology Co., Ltd.
包括飛機製造和維修在內的各個行業, 社會對安全的需求日益增加,這款工具可大 幅防止工具丟失和零件掉落。配備了大大提 高讀取準確性的RFID技術,該工具讓用戶 可以更有效率地搜索和識別。
製造商:KYOTO Tool Co., Ltd.
川普對等關稅危機台灣扣件產業的因應對策
2025 年 4 月 3 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 國「解放日」(Liberation Day)宣布對全球各國徵收「對等 關稅」,並簽署相關行政命令,以加強美國在國際經濟中的 地位、減少美國巨大的貿易逆差,保護美國工業,促使製造 業回流美國,美國課徵各國對等關稅的稅額如 表 1 所示。
1860 年美國南北戰爭起因之一,就是當時美國南部與 北部的課稅觀念不一致所引起的戰爭,當時,反對奴隸制擴 張而著稱的林肯當選了美國第 16 屆總統,南方奴隸主感到 大權旁落,於是開始製造分裂,蓄意發動叛亂,交戰多年, 1865 年 4 月 3 日北方聯邦軍攻克里奇蒙獲得勝利,成功解 放黑奴,這是美國解放日的來由。本次川普總統在解放日宣 告對等關稅,誓言要解放美國關稅,將戲劇張力拉到最滿。
這次對等關稅除了讓美國面臨停滯性通膨的壓力,衝 擊最大的是亞洲與歐洲製造大國,對台灣經濟與產業的長 期影響可觀,主因中國、越南、印尼、泰國,還有台灣本身都 被課徵高關稅。在 21 世紀部分台商開始轉移生產基地,尤 其在 2019 年美、中貿易戰爭之後,極大多數的台商將中國 的生產線轉移到台灣、越南、泰國、印尼、印度等地區,而這 些都是台商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各個產業幾乎無一倖免。
這次川普總統的對等關稅策略,就是「川普談判術」的 實踐版本,高起點談判、強硬施壓、精準施加槓桿、隨時保 留轉圜空間,川普主打的就是「變」,不斷修正的關稅政策 就是明證。台灣政府目前也積極與美國政府爭取談判,以期 能為台灣所有產業爭取存活的機會,中國政府是目前少數 強硬對待美國對等關稅的國家,也祭起高關稅回應,美國也 再次反擊將關稅提高到 245% 的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 在 表 1 中除孟加拉、印度、台灣沒有在區域聯盟之中,其他 國家是可以用區域聯盟的力量與籌碼跟美國展開談判。
其中較特殊的是加拿大、墨西哥兩國,原先美、墨、加 協議(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表1、美國課徵各國對等關稅的稅額
國家 關稅 備註
柬埔寨 49%
越南 46%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會員國
• 越共領導人蘇林首先倡議「對等零 關稅」,但未獲積極響應。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會員國
孟加拉 37% -
泰國 36%
中國 34%
印尼 32%
台灣 32%
印度 26%
韓國 25%
日本 24%
歐盟 20%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會員國
• 由於中國對美國採取報復行動,美 國對中國進口商品最高課徵到245% 關稅。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會員國
• 台積電在對等關稅宣告前,增加 1000億美金的對美國投資額
• 美國第一批談判名單當中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會員國
• 美國第一批談判名單當中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會員國
• 美國第一批談判名單當中
• 歐洲擁有27個成員國
the United Mexican States, and Canada ,USMCA)規範 的商品原是享有 0% 關稅,但是在今年 3/12 號起美國已 經正式對所有鋼鋁製品 ( 含下游成品 ) 課徵 25% 的關稅, 此關稅屬於美國 232 條款的範疇 ( 海關編碼 73 開頭的鋼 鐵製品是屬於此類商品 )。在全球鋼鋁市場中,加拿大、巴 西,以及墨西哥是對美國最大的出口國家,而南韓、日本
和台灣則是在亞洲對美國出口鋼鋁最多的家。 不過,台灣鋼鐵產品早已於 2018 年就被課徵 25% 關稅,鋁製品則被課 10% 關稅,此次其他 國家關稅的增加,對台灣鋼鋁產品出口反而是 利多的公平競爭的機會。
美國對外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這一改變看 似是很單純,甚至有學者認為是川普總統的個 人觀點,以筆者淺見,這項舉動是籌謀已久的 大政略,不但會牽動全球的經濟,也將會引起 一連串的漣漪效應,以下是 川普關稅政策可能 對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解析:
1. 市場不確定性提高 : 由於美國關稅政 策本身就有非常高的不確定性,也勢 必會造成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摩擦,這 會強烈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使得全 球的股市不穩、波動加劇,自 4 月 2 日 之後全球的股市劇烈震盪起伏,對於 投資者造成不可預期的損失。
2. 全球供應鏈將重組 : 許多大型企業為 了避免被美國徵收關稅,會選擇將生 產基地從原本的中國、越南、印度等 國家轉移到較低關稅的國家,這將會 使亞洲的供應鏈產生巨大的改變。
3. 關稅所引起的通膨上升而影響購買力 : 川普的新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商品價格 上漲,進口商品的成本增加,不論美 國或全球的消費者將面臨比原本更高 昂的價格,民眾消費力將會大幅下降, 對於產品需求會將低,全球經濟將會 衰退。
減少貿易逆差是川普對等關稅一個主要 的目地,所提出的「公平互惠計畫」(Fair and Reciprocal Tariff Plan)是川普政府提出的核 心經濟政策之一,目標是消除與外國的貿易逆 差,並進而造就與他國重新談判貿易協議的可 能。除了有高額關稅的國家之外,其他國家一 律自 2025 年 4 月 5 日起,美國對所有交易夥 伴的進口商品統一徵收 10% 的最低關稅,進 而逼迫高關稅國家降低自有國家關稅並增加 對美國的進口商品數量,或提出特殊作法 ( 例 如 : 台灣台積電擴大到美國設廠規模 ) 以爭取 美國降低關稅。
以 2024 年美國輸入金額統計貨號 73( 鋼 鐵製品 ) 年度總進口金額為 447 億美元,排序 第一還是中國的 119 億美元占比 26.67%、第二 是墨西哥的 48.6 億美元占比 10.87%、第三名 是加拿大 40.6 億美元占比 9.07%、台灣排名第 四名為 32.8 億美元占比 7.33%、南韓排名第五 是 25.9 億美元占比 5.79%,自從 2018 年中、
美貿易戰以來到 2025 年 3 月 12 日美國 232 條款開始為止,墨西哥與 加拿大挾著美墨加協議(USMCA)的零關稅優勢,這幾年輸美產品已 經大幅增加,反觀台灣自 2023 年兩岸關係惡化之後,輸美占比已經降 低,而首度進入前十名的越南,年度銷美金額為 12.7 億美元占比 2.85% 成長快速。目前在美國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規定之下,所有 73 貨號產 品都必須課徵 25% 的進口關稅,全球的廠商一致,但是,如果各國在 與美國談判之後,該國的對等關稅還是超過 25%,雖然,依照目前美 國官方資料說明,是依照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規定以 25% 課稅,但是, 筆者以為以美國川普總統的威嚇手段,屆時是不是會依照對等關稅議 定後稅額課徵還未可知 ? 台灣扣件業者還是必須警慎的觀察。整理 2024 年美國鋼鐵製品 ( 貨號 73) 輸入金額統計如下 表 2。
表2、2024年美國鋼鐵製品(貨號73)輸入金額統計表
為回應全球貿易政策變遷下台灣扣件產業所面臨的挑戰與轉機, 本文擬採用 SWOT 分析法,從產業內部優勢與劣勢、外部機會與威脅 四個構面,系統性剖析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扣件產業的潛在 影響,進而探討企業可採取之因應策略,包括提升附加價值、開拓新 興市場、強化綠色供應鏈等方向,協助產業降低風險並提升韌性,以 因應瞬息萬變的全球貿易格局,以台灣扣件產業針對美國新關稅背景 之下的 SWOT 分析如下 圖 1:
S(Strengths)優勢說明 :
S-1. 靈活且反應快速的中小企業體系:台灣扣件多以中小企業為主, 能迅速調整策略,應對市場變動。
S-2. 台灣扣件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角色:台灣是全球前三大扣件 出口國之一,具備成熟的供應鏈與加工技術,尤其高雄地區 為重鎮。
S-3. 台灣扣件具有高品質與客製化能力:相較中國、越南,台灣的 扣件產品品質穩定,並擅長接中小型客戶的客製訂單。
S-4. 與美國長期貿易關係穩固:台灣長期是美國扣件的重要進口 來源,有穩定客戶基礎。
S-4. 與美國長期貿易關係穩固
S1-O1策略:強化與美國既有客戶的關係,提供更多客製化選項、彈性交期,鞏固客戶信心,爭取中國轉單。
S1-T1策略:提高產線彈性、快速應對訂單轉移,縮短Lead time,運用數位排程工具以應對急單的消化。
S-1. 靈活且反應快速的中小企業體系
S-2. 台灣扣件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角色
S-3. 台灣扣件具有高品質與客製化能力
S-4. 與美國長期貿易關係穩固
O-1.中美貿易緊張持續,台灣可替代中國角色 O-2.與美國發展近岸外包合作 O-3.開拓新興市場(如印度、東協)
O-4.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導入
W
(Weaknesses)劣勢說明 :
• W-1. 對出口市場依賴度高:台灣扣件出口比率 高(超過 7 成出口至美國與歐洲),易受國際政 策波動影響。
• W-2. 生產成本上升:相較中國、東南亞,台灣人 力與能源成本較高。
• W-3. 缺乏品牌優勢:多數台灣扣件廠商仍以 OEM、ODM 為主,品牌認知度低。
• W-4. 自動化程度仍有提升空間:部分中小廠技 術升級速度緩慢,競爭力受限。
O(Opportunities)機會說明 :
• O-1. 中美貿易緊張持續,台灣可替代中國角色: 美國對中國課重稅,部分訂單可能轉向台灣,擴 大出口機會。
• O-2. 與美國發展近岸外包合作(Nearshoring): 透過與美國廠商合作,可避開關稅壁壘。
• O-3. 開拓新興市場(如印度、東協):除了美歐外, 亞洲新興市場基建需求強,具成長潛力。
• O-4. 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導入:導入自動化、 AI 排程與品質檢測,有助提升效率與競爭力。
T(Threats)威脅說明 :
• T-1. 美國課徵全面關稅風險:即便台灣非中國, 仍有可能被波及(如以「製造來源」為稅基)。
• T-2. 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風險:台海局勢若不穩, 可能導致外資轉單或供應鏈調整。
• T-3. 中國價格競爭壓力:中國扣件在價格仍具 優勢,若未被完全制裁,仍是競爭對手。
• T-4. 綠色生產與碳稅壓力:歐盟碳邊境調整機 制(CBAM)等環保政策,將迫使台廠加快碳管 理與永續轉型。
台灣
扣件產業現況
W-1.對出口市場依賴度高 W-2.生產成本上升
W-3.缺乏品牌優勢
W-4.自動化程度仍有提升空間
Threats 威脅
T-1.美國課徵全面關稅風險 T-2.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風險 T-3.中國價格競爭壓力 T-4.綠色生產與碳稅壓力
SWOT 對應策略說明 :
• S1-O1 策略 : 強化與美國既有客戶的關係,提供更多 客製化選項、彈性交期,鞏固客戶信心,爭取中國轉單。
• S1-T1 策略 : 提高產線彈性、快速應對中國訂單的轉 移,縮短交期,運用數位排程工具以應對急單的消化。
• W1-O2 策略 : 建立美國境內轉運中心,透過第三地加 工或集運方式降低被課稅機率,符合「原產地規範」。
• W1-T2 策略 : 支持政府關稅談判,將產業現況反映關 稅衝擊給美方,透過螺絲公會、工業總會、外貿協會與 美方交涉或提出豁免申請或爭取優惠稅率。
依據上述台灣扣件產業的 SWOT 分析,總結短、中、長期 建議如下 :
1. 短期 : 在 7 月 5 日之前,先穩住出口,積極搶中國的轉 出訂單,提高與美國客戶的合作深度,並支持政府做 低關稅談判,避開高關稅風險。
2. 中期 : 投入精實管理、加速數位升級、深入品質提升 與節能減碳技術,以提升台灣扣件產品的附加價值。
3. 長期:擴展多元市場、發展品牌與提升全球供應鏈韌 性,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建立美國境內轉運中心。
以目前美國對等關稅的稅率而言,扣件產品由中國輸入美 國數量將會快速下降,甚至會趨近於零,與美國協議出低關稅 的國家將會是受惠國,目前還必須關注美國對各國關稅討論 之後的最後決定。台灣扣件業者必須先掌握這一次自中國轉 單需求,短期能夠承接中國轉出的訂單,並期望台灣政府在 7 月 5 日前能夠爭取到一個相對優惠的關稅稅率。以中、長期而 言,可能面對全球整體需求的下降,業者必須積極提升台灣扣 件產品的附加價值,擴展多元市場,進而建立美國境內轉運中
心,透過第三地加工或集運方式,以符合「原產地規範」的要 求,降低被課稅的機率。川普的對等關稅對於台灣扣件產業是 危機或是轉機 ? 還是要看企業是否有正確的環境認知,找出 較適合企業的生存策略,進而能從困境之中找出一條屬於自 己的道路。
著作權所有: 惠達雜誌 / 撰文: 宋文龍博士
著作權所有:惠達雜誌 / 撰文:Jozef Dominik 博士與 Bohus Bruzek 博士
螺栓和螺帽在運作過程中的鬆動問題自其發明以來一直存在。
專業 人士認為楔形鎖固式墊片是目前用於鎖固螺栓接合件最可靠的產品之 ,有製造商在提供,也有經銷商在銷售。
它們的普及主要得益於所謂 的容克振動測試,該測試用於檢查鎖固系統的可靠性。根據 DIN 65151 標準,這種振動測試被視為是對螺栓接合作業最嚴苛的考驗。本文目的 是證明這種鎖固方法的完整特性,並為設計師提供幫助。需要強調的是, 本文具有嚴謹的技術性質,並無意干預經銷通路。
楔形鎖固式墊片的設計與特性
楔形鎖固式墊片是一對成組使用、帶有外部齒紋和內部 楔形表面的墊片(見 圖 1 )。楔形鎖固方式是透過拉力 而非摩擦力。 圖 2 展示了應用楔形鎖固式墊片 的螺栓接合件典型的組裝方式。根據製造商 的建議,在螺帽接合中,一對楔形墊片應安 裝在螺栓頭部下方以及螺帽下方。這對墊片 利用凸輪幾何結構,任何試圖使螺栓或螺帽 鬆動的狀況都將被凸輪的楔形效應阻止。
圖 1. α> ß(ß 為牙角)
容克測試
考慮到楔形鎖固式墊片是一種鎖固效果取決 於螺栓預緊力 pA → f(FM)pA → f(FM) 的一套鎖固 元件(見 圖 3 ),擁有多達 7 個界面(見 圖 2 )是 不理想的。此外,圖 2 還顯示,安裝兩對楔形鎖 固式墊片時,接合部位的夾持長度增加了 2xh 。
圖 2. 使用楔形鎖固式墊片的螺栓 接合件組裝的方式
圖 3. 各種鎖固式零件
依據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和鋼材硬 度,每個界面都會出現材料沉降現象。 材料表面越粗糙,界面數量越多,最 終沉降值和預緊力的減少就越顯著。 容克測試(見 圖 4 )也證實了這一點。 從圖中可以看出,即使只有一片墊片 (而非一對),也能降低沉降值,同 時仍然保持相同的鎖固效果。然而, 此事實需要進一步研究,因為它可能 還取決於被接合之零件的材料強度。
正如本文開頭所述, 專業人士認為楔形鎖固式墊片是最可靠的螺栓接合件鎖固系統之一。這一點也透過 圖4 獲得 證明,但是否在所有情況下都如此? 要回答此問題則需要更詳細的分析,首先引用 C.O. Bauer ( 鮑爾 ) 所說的一句話: 「每種螺栓應力都有其相應的鎖固方式!」
此螺栓定律基於 以下原則:在運作過 程中,螺栓接合部位 主要受到兩種不同力 學效應(見 圖 5 、 6 和 7 )的影響。這事 實無可爭議,必須完 全尊重,同樣適用於 選擇相關的螺栓接合 部位鎖固方式以及其 振動測試方法。
楔形鎖固式墊片在 不同應力下的不同鎖 固效果清楚記錄在 圖
8a 和相關的 圖 8b 中。
6. 軸向動態載荷 圖 7. 橫向動態應力
圖 8a 和 8b 顯示楔 形鎖固式墊片在抵抗橫 向振動方面表現最佳, 對軸向振動載荷有中等抵抗力,而根 據 2007 年 Hard Lock 技術報告第 2 卷,在 NAS 3354 測試中完全失效。
圖 8b. 各種方式
容克振動測試(見 圖9)逐漸獲得如此大的普及,讓它得以與DIN 65151 標準一同搭配。然而,它被錯當成適用於任何應力類型的一般 標準,因為它未考慮螺栓接合件不同的應力條件。( 詳見 2024 年 5 月號, 第 62 期 < 五金工具、零組件、螺絲季刊 > 雜誌中的專文「容克試驗適 用性的爭論」) 因此,需要修訂該標準,使其僅適用於橫向動態載荷。
圖 9. 容克振動測試
車廂上的鉤子( 圖 10)顯然會承受拉伸循 環應力,因此必須使用 軸向震動器來測試用來 固定它的高強度螺栓(圖 11)。容克測試在這種 情況下並不具客觀性。
圖 10. 車廂上的鉤子
圖 11. 高強度螺栓測試
客觀來說,對於特定類型的應力,必須認可楔形鎖固式墊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鎖固的效果並不是選擇它的唯一標準。以下是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
價格、物流(零件數量)、組裝難度、重複性、界面數量、密封能力、 接觸表面的損傷
因此,不妨先記住用於鎖固螺栓接合部位的其他產品方案。目前市場提供了多 種外部鎖固元件,其中,至少應提到帶有肋的法蘭螺帽( 圖 12 )(還有結合肋法蘭 頭部的類似螺栓)。這些產品的優點在於:界面更少、其物流更簡單、組裝更容易, 並且從衛生角度來看,適用於食品機械。
圖 12. 帶有肋的法蘭螺帽
本文證實了 C.O. Bauer 的觀點,即 不存在對所有類型應力都同樣有效的通用螺栓接合方式。此
外,也不存在通用方法來測試螺栓接合對振動的抗性。對於設計師來說,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說明 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法來防止螺栓接合件自發鬆動。 當然,這只適用於需要從外部鎖固的情 況。這種情況的基本前提是對結構運作的條件(如應力類型、環境的侵蝕性等)有徹底的了解。
大多數扣件都會經過電鍍或塗裝處理。進行電鍍或塗裝通常是為了 獲得防腐蝕保護,雖然有些使用者選擇表面處理是基於其他原因,例如 : 外觀、識別和摩擦力修正。通常這些表面處理是零件生產過程中最後或 其中一個製造步驟。基於此理由,製造商在這個製程步驟中必須非常謹 慎,以確保零件不會因為改變產生不合規的情形。因此,仔細控制電鍍 或塗裝的厚度非常重要。接下來扣件博士所問到的問題將針對提問解釋 控制電鍍和塗裝厚度的重要性,並探討其如何被測量和驗證。
儘管我們對零件進行電鍍或塗裝是出於各種原因,主要還是為了保護零件不被氧化,但 使用這些保護性塗層對扣件並非毫無影響。事實上,簡單來說,大多數的電鍍和塗裝都 有一定厚度,因此應用在扣件上會使其尺寸變大。
實際上,所有被電鍍或塗裝覆蓋的表面尺寸都會變大。然而, 在螺紋扣件上,節距直徑 對於決定外螺紋和內螺紋如何彼此緊密接合很關鍵。
由於螺紋的幾何形狀增加了數學方 程式的複雜性,我們發現 在 60°角的螺紋上,節距直徑會有鍍層厚度四倍的增加。
為何了解這種變化關係很重要?
了解節距直徑會增加至鍍層厚度的四倍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決定零件鬆不鬆、緊不緊或 不鬆也不緊的強大決定性因素。換句話說,如果鍍層非常厚,就像油漆一樣,節距直徑 就會顯著增加,可能會導致配合的零件無法緊密接合。相反地,如果零件的鍍層很薄, 就像閃鋅鍍層一樣,節距直徑就不會增加太多,密合度可能就會很鬆。
什麼是所謂的「填孔( Throw )」 ?
另一個重要的表面處理概念是「填孔」。填孔被用來描述電鍍或塗裝在凹陷處沉積的能 力。 填孔能力好的表面處理會均勻地沉積在孔洞或凹槽中, 填孔能力差的可能只能覆蓋 凹槽的上半部分,凹槽的深處則沒有被塗裝到。
著作權所有 : 惠達雜誌 撰文 : Laurence Claus
影響電鍍效率和一致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個因素就是電流密度原理。即將 接受電鍍的金屬零件,在流經整支零件特定區域的電流量會有所差異。更仔細 去探究的話,這表示電流會以不同的方式流經扣件。事實上, 典型扣件零件兩 端的電流密度會比中間區域的高。這導致鍍層在兩端比中間區域的沉積更快、 更有效率。
因此,結果就是扣件的兩端有較多的鍍層,就像骨頭一樣。因此,這就是所謂的「狗骨頭」效應。
對於扣件來說,這意味著螺紋幾乎總是在零件的一端,因此螺紋端的電鍍層較厚,可能會導致螺紋配合問題。
這對於具有細長長寬比的外螺紋螺栓和螺絲尤其如此。
電鍍和膜厚還有哪些影響?
電鍍和塗裝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基底扣件免受腐蝕和氧化。現今的電鍍和塗裝通 常都是多元素系統,也就是說,它們由幾種不同的元素共同組成一個系統來保 護零件。以典型的鍍鋅扣件為例,該系統由電鍍鋅層、鉻酸鹽轉化層及封孔劑 組成。這三個獨立的元素共同保護扣件。電鍍或塗裝層越厚,能保護零件的時 間就越長。
由於鍍層或塗裝的厚度通常是衡量保護程度以及螺紋密合結果的有效指標,因 此許多製造商或使用者都希望能驗證和控制它的特性。
如何測量電鍍或塗裝厚度?
有很多方法可以用來量測電鍍層和塗裝層厚度:
著作權所有:惠達雜誌 / 撰文:Guy Avellon
一般而言,所有扣件表面都會有某種保護塗層,以防止受大氣腐蝕或暴露於腐蝕性的用途與環境。即使是未塗佈的 高強度結構扣件,在被置於開放容器中等待使用時,也會有一層薄薄的油膜來保護裸露的鋼材。這類扣件的狀態通常會 標示為「原狀」。
這類塗佈也稱為磷化塗佈,是唯一會與基材發生 化學反應並與之結合的塗佈。鋅、鐵和錳的金屬離子 溶解後,會與鋼材表面形成化學鍵結。通常,薄型轉 換塗佈適用於辦公家具等,因為它是油漆的優良底層 塗佈。
用於扣件時,塗佈厚度越高,腐蝕防護效果越好。 厚重的鋅磷化塗佈(約 1,000 至 3,000 毫克 / 平方英 尺)可在鹽霧腐蝕測試中達到 96 至 400 小時的防護 效果,取決於所用的封閉劑,如油或蠟。
鋅是一種能在基材(裸露金屬部件)與大氣腐蝕之間 形成犧牲性保護層的金屬。 換句話說,鋅會先腐蝕,從而 保護鋼材部件。鋅可透過多種方式施加於扣件,包括熱浸 鍍、機械沉積、電鍍或化學轉換。
當腐蝕開始時,會產生白色腐蝕產物,這是鋅作為鋼 材基底陰極保護時的金屬還原產物。
電鍍鋅的厚度通常介於 0.00015 至 0.0003 英吋之間, 中位數約為 0.0002 英吋( 5 微米)。根據 ASTM B117 鹽 霧測試,未受保護的鋅在 24 小時內會出現某種腐蝕產物, 通常為紅銹。
包括六價鉻和三價鉻。六價鉻膜層較厚,但因對環境和公 共健康有害,已停止一般使用。為符合美國環保署(EPA) 及 RoHS 規範,三價鉻已取代六價鉻成為主流選擇。
三價鉻部件的顏色沒有六價鉻那麼光彩奪目,呈現 較為柔和的黃色,而非鮮亮的色澤。其防腐蝕效果略低, 且表面不同的仕樣可能會影響扭矩與張力之間的一致 性。如果部件表面呈現顆粒狀外觀,通常是因為在電鍍 槽中通過的電流密度(每平方英尺安培數)增加,導致 鍍層多孔,並可能因化學電解作用產生氫脆現象。
電鍍部件常見的一個問題是電流的控制不當。針對被 鍍部件的表面積,金屬電解液的「覆蓋能力」決定了金屬 在複雜幾何形狀部件上的覆蓋程度。高電流會加快沉積速 度,但也會產生所謂的「聖誕樹化」現象於扣件的螺紋上。
許多鋅塗佈會進行補充性的鉻酸鹽浸泡處理,該處理可 為透明或有色,作為封閉劑以抵抗鋅層的孔隙性並增強防腐 蝕能力。因此,白色鋅腐蝕產物通常在 36 小時後才會出現。
鉻酸鹽浸泡液中可添加色素及增厚膜層,膜層越厚,防 腐蝕能力越強,鹽霧防護時長可達 96 小時。常用的後處理
顧名思義,「聖誕樹化」指的是外牙式扣件的螺紋 峰部比螺紋根部沉積更多金屬。螺紋峰部由於其外型會 較靠近陽極,通常會比螺紋根部多鍍一些金屬。然而, 螺紋峰部過度的金屬沉積會導致螺帽的螺紋咬合問題或 產生咬死現象。
幸運的是,非氰化物電鍍電解液已減少此類問題的發生頻率。舊式電解液使用含鋅氰化物的電鍍槽,對於產品表面 的油污及其他污染物容忍度較高,但效率僅在 40% 至 60% 之間。為了加快生產,會提高電流強度,這會導致燒傷、剝落、 孔隙率增加,以及大量氫氣產生,進而引發許多部件的氫脆問題。
非氰化鹼性或酸性系統的效率約為 95%,且陰極產生的氫氣較少,但對污染物的容忍度較低,因此需要進行預先處理。
許多規範要求螺帽的塗佈厚度應與扣件相同,但這 其實沒有必要。首先,這會造成螺紋適配問題。如前述, 電鍍會在外牙式扣件的螺紋峰部造成「聖誕樹化」。螺 帽也會有類似問題,只是鍍層會堆積在第一個螺紋的外 側。
由於電鍍槽的「覆蓋能力」相對較低,內螺紋的鍍 層沉積很少。但請記得,螺帽是與公螺紋配合,當擰緊 時,公螺紋會提供足夠的保護。以熱浸鍍鋅螺帽為例, 塗佈後都會進行攻牙,螺紋基本上是裸露的。當螺紋適 配出現問題時,最好是減少螺帽上的塗佈厚度。
熱浸鍍鋅的標準見於 ASTM 標準 A123/A123M 。此 過程中,部件會被浸入熔融鋅浴中。由於熔融鋅的溫 度約在 800º 至 990ºF ( 423º 至 530ºC )之間,這會對 SAE 8 級( 150 ksi )扣件的回火溫度產生較大影響,較 5 級( 125 ksi )扣件影響更明顯。因此, 此工藝僅限用 於結構用 ASTM A325 ( F3125 )、 A307 、圓頂頭螺栓及 輸電塔螺栓,以及各種管件和鐵製法蘭、墊片和螺帽。
A325 結構扣件允許依 ASTM B695 , Class 55 標準 進行熱浸鍍鋅。其他抗拉強度超過 125 ksi 的扣件則不得 使用熱浸鍍鋅塗佈。塗佈於螺帽後會再進行攻牙處理。
塗佈厚度非常厚,約為電鍍鋅扣件的 10 至 30 倍, 平均超過 0.005 英吋( 127 微米),因其厚重的塗佈,在 戶外使用時具有極佳的防腐蝕效果。詳見 ASTM F2329/ F2329M 。
鋅片塗佈>>
其又稱機械鋅塗佈,是另一種產生厚重塗佈但不需 高溫的工藝。此工藝透過鋅金屬片的漿料,利用玻璃珠 或金屬珠撞擊部件表面形成塗佈。
此過程不會促進氫脆 的發生。塗佈厚度可控,範圍從 0.0003 英吋( 7.6 微米) 到 0.005 英吋( 127 微米)不等。成品表面呈現暗淡的霧 面或槌紋狀鋅金屬色澤。此工藝廣泛用於硬化平墊圈以 防止氫輔助裂紋,但尚未通過 ASTM A490/490M( F3125/ F3125M )結構螺栓的認證。
鋅片塗佈及其他有機與無機鋅片塗佈工藝涵蓋於 ASTM 規範 F3393 中,該規範適用於 150 ksi 及 1040 MPa 扭斷式螺栓組件的塗佈。
此類塗佈屬於「浸泡旋轉」塗佈法,把扣件產品浸 入適當的液態介質中,然後旋轉甩除多餘液體。此技術 於 1980 年代中期首次開發,早期存在厚度控制及與相 配塗佈螺帽的螺紋配合問題。現今則 採用多層不同基底 及面層塗佈,結合不同金屬及有機塗佈材料。
塗佈中含有鋅、鋁等金屬微粒,符合 ASTM 規範 F1136/F1136M 及 F2833 。多種塗佈方案包括封閉劑及 面層塗佈,以提升防腐蝕性能。部分廠商提供不同面層 塗佈以兼顧性能與外觀。依 B117 鹽霧加速測試,防腐 蝕時長達 500 小時至 1,000 小時不等。
B117 測試的防腐蝕時長僅為相對比較,實際現場表 現會因組裝方式、酸雨、紫外線等環境因素及施作者不 同而異,該時長僅供參考。
顧名思義,無電鍍鎳不使用電流來將鎳沉澱在基材 上,而是透過含鎳次亞磷酸鹽的電鍍液中金屬陽離子的 化學還原反應,形成鎳 - 磷合金塗層。此反應為自催化 反應,受時間及浴溫控制。
自催化反應意指鎳金屬會持續在自身表面沉積,直 到刻意停止為止。類似將釘子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銅會 覆蓋釘子表面直到無裸露鐵面,反應停止,不再沉積銅。
無電鍍鎳塗佈符合 ASTM 標準 B733 。這個工藝的主 要優點是金屬沉積會發生在溶液接觸基材的任何地方, 意味著不規則幾何形狀的零件也能獲得相同的厚度,包 括通孔和螺紋周圍。
非常適合用於小型調整螺絲以及符 合 3 級螺紋公差的零件。
鎳沉積層的孔隙率低於電鍍鎳,因此其耐腐蝕性更 好。表面非常光滑,摩擦力較小。低溫熱處理可以提高 表面硬度,從而增強耐磨性。無電鍍鎳已被用於防止不 銹鋼液壓接頭螺紋的咬死,其唯一缺點是化學反應中會 產生氫氣,可能導致高硬度扣件的氫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