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Page 1


月是否減息仍存不確定性

經濟陷入衰退。

「大家樂」為何被打殘?

時事評論員、網台節目主持人、前註冊社工,前旺角東區議員,曾任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學聯)副秘書長。

曾幾何時,快餐店用餐高峰時段一 座難求。然而,連鎖快餐集團「大家樂」 最近發出災難性盈利預警,預計截至今

年 9 月底的中期股東盈利將暴跌 65% 至 70%,由去年同期的 1.44 億港元跌至不 足 5 千萬港元。這不僅是近 10 至 15 年來 最差中期業績,甚至比疫情禁堂食時的 8 千萬港元還要慘淡。以集團 566 間中港分 店計算,每店半年平均僅賺約 8 萬港元, 月均約 1.5 萬港元,對連鎖快餐而言極 低。這已是連續第三次盈利預警,顯示困 境屬結構性而非偶然。

管理層將虧損歸咎港人北上消費常態 化,導致高峰期客流下降;「兩餸飯」模 式興起加劇價格戰;香港及中國大陸餐飲 市場消費疲弱。這些理由看似合理,但香 港快餐市場其實並未萎縮。

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今年第 3 季 的食肆總收益價值的臨時估計為 267 億 港元,與去年同期相若;非中式餐館的 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上升 3.7% 及 3.2%;快餐店的總收益以價值計上升 0.3%。同業太興集團在 2025 年上半年 收入為 17.1 億元,年增長 6.2%;純利達 4081.3 萬元,年增長 2.8 倍。相反,大家 樂收入卻倒退,證明問題出在公司本身, 而非行業性衰退。

大家樂的核心敗筆在於策略失靈與

品牌定位混亂,高不成、低不就,「快、 靚、正」優勢不斷流失。在低價戰場輸給 兩餸飯,大家樂晚餐 60 至 80 港元,敵不 過兩餸飯 30 至 35 港元極致性價比。在高 品質戰場又輸給「體驗經濟」,願付高價 的消費者寧選服務佳、環境舒適的餐廳, 或北上享更好體驗。

有網民批評大家樂食物品質斷崖式 下降,餐廳只懂緊縮成本,忽略優質食 材;招牌燒味水準下滑,菜式如翻熱, 核心產品失競爭力,顧客流失必然;自 助點餐系統複雜、反應慢,繁忙時排隊 等機比舊制付錢更久,快餐變「慢餐」; 服務去人化、冰冷,遇問題難找職員, 態度差。

大家樂高層提出自救 4 大措施:關閉 不理想門店;簡化營運與餐單;整合供應 鏈用中央廚房尋廉價原料;轉靈活模式如 開拓銀髮市場。然而,那是飲鴆止渴,治 標不治本,只減租金人力,未解決品牌吸 引力下降問題。關閉部份店舖更會降低大 家樂覆蓋率,加速顧客轉投對手;簡化餐 單犧牲多樣性,變相「鼓勵」顧客往正規 餐廳或兩餸飯;供應鏈整合恐引入更多預 製菜,進一步損品質體驗。

總結來說,大家樂的出路不在價格 戰,而在於重定義品牌價值,重拾對食物 品質的承諾,方能擺脫空心化危機。◇

英超球證任我行

現居曼城利物浦迷,七十後,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903《903格》節目主持。觀塘長大,狂煲劇,狂睇戲,狂睇 波,鍾情港日韓美女。曾經以為自己是一個不會擁有家庭生活的浪子,結果做了兩個女兒的父親。每日不斷寫字, 不斷做家務,不斷做家務,不斷寫字。

星期日,英超,利物浦作客曼 城是尾場,頭場包括賓福特對紐卡 素。過程間,有紐卡素防守球員在 禁區內踢跌賓福特進攻球員,球證 竟然判賓福特球員插水犯則,還 出示黃牌。我大安旨意,有 VAR 嘛,會改判 12 碼,黃牌被取消的 了。沒有。據說,VAR 球證認為 接觸輕微,主球證沒有犯錯。

我不是兩隊的球迷,也認為英 超球證實在太過無能或黑暗,忍不 住在社交網絡發了個帖文大控訴。 幾小時後,利物浦有個入球,被判 無效,因有另一球員站在越位位 置。好多人以為我之前的帖文是純 粹為了維護愛隊才發聲,以為我有 未卜先知的能力。

不談其它,我覺得最好笑的地 方,是英超球證的過失,頻密程 度,幾乎是球迷在任何一刻發表英 超球證不濟的言論,也可以找到不 同的場次不同的判決對號入座,永 不過時。天下間應該沒有另一份工 作,比在英超當球證更沒有壓力, 更沒有被辭退的風險。

冷靜回想,才發現是共業。我

是利物浦球迷,明明為不關事的賓 福特發聲,其它球會的球迷也必定 理所當然地認為我純粹輸不起才找 藉口,是所謂的怨婦,換轉利物浦 是受益者不是受害人,便會輕輕鬆 鬆說一句「三分已袋」了。相信其 它球隊的球迷,情況也差不多。各 家自掃門前雪,團結的可能性接近 零。換句話說,球證在一場賽事犯 錯,有一隊的球迷口誅筆伐,也必 有另一隊的球迷大表支持,群眾或 輿論的壓力,自然減走大半。 另一點,是球證在賓福特一役 中所犯的過失,嚴重一百倍。禁區 內,防守球員有接觸到進攻球員, 讓進攻球員跌低,接觸何謂輕微何 謂不輕微?就算輕微,但身體有接 觸之下跌倒,怎可能是插水?這已 經不是主觀感受,是客觀邏輯。偏 偏,球證在賽後受到的談論,偏 少。一大原因當然是賓福特對紐卡 素的注目程度,遠遠及不上曼城與 利物浦的大戰。另一原因,是賓福 特結果還是贏波收場,球證誤判的 殺傷力,立即變得微不足道。 球迷都是結果主導的動物。過

程如何,不重要,最重要比分。於 是,利物浦以 3:0 敗走,有人便認 為就算球證讓雲迪克的入球成立, 像曼城也試過在對狼隊在同一情況 下入球被判有效因此絕殺成功全 取 3 分,也影響不到利物浦輸波的 結果,便好像覺得利物浦沒有必要 加以追究。為自己的合理利益討回 公道,也往往受到指責,香港人對 類似處境不會陌生,這不是共業的 話,我不知道還可以稱為甚麼。 究竟要 20 支球會的管理層放 棄公司利益,團結一致,例如發起 罷工行動之類,逼使英超球證嚴肅 及認真地作出改善,比較容易?還 是要所有球迷拋低個人榮辱,團結 一致,例如齊齊不入場不看直播不 關心任何賽事,要求英超球證作出 有阻嚇性的賞罰機制,更有可能? 我悲觀,我認為兩者皆天馬行空。 於是,在可見未來,可以想像,我 也只可以繼續無病呻吟而毫無對

一場大火喚起後備方案策略

零壹

易悟 言卂隱士

欠後備方案損失慘重

今年 9 月 26 日,韓國國家資源管 理局發生大火,雲端系統完全焚毁, 造成超過十多萬名官員儲存的資料 無法取回,更有消息指,因總存量近 900TB 而無法進行備份,數據永久消 失云云。若果事件屬實,則是低級錯 誤。無法備份亦難令人理解,今時今 日 900TB 根本不算大容量,雖然一個 實時運作的大型系統備份方需要特別 設計,與個人備份情況不同,但仍非 常可行。官員涉及大量敏感文件及資 料,所以大部份政府規定官員將資料 儲存其閉環系統,設備亦禁止安裝外 來軟件。很多大型企業亦用同樣處理 方式。雲端設計的目的原是不受地域 限制,提供單一源頭的資訊,安全環 境及將資訊進出規範化。一旦將資料 集中化管理,就必須解決單點故障的 風險(Single Point of Failure)。單點 故障是指系統某一部份如果發生故障 或意外,可導致整個系統失效,如果 沒有後備方案,系統將停止運作,資 料永久消失。在加密貨幣世界為了避

免密匙資料洩漏或被「黑」,用家經 常將密幣放在冷錢包,若沒有留下後 備方案,一旦出現單點故障,密幣即 化為烏有。類似單點故障的事件常有 發生,備份是方案之一,備份越多, 可應對的情景越多,取回的機會當然 越高。但備份本身亦帶來新的風險。 備份過程可導致資訊洩漏,每多一個 備份就多一個資訊泄漏點,風險需要 取得平衡。

數碼資料相當脆弱

一份紙張文件,損毁的可能性不 外乎火災、水浸、盜竊搶掠、不當處 理、政權充公等。但喪失數碼資料的 形式多得超乎想像。除了上述還有各 種不能直接看見的威脅,單是硬件故 障就有多種可能。電子裝置倚靠所有 部件協調運作,任何關鍵組件失效可 導致「死機」,常見的有硬碟或記憶 體損毁、手機接觸屏幕失效、外接插 口損毁。筆者試過開關掣損壞,因沒 有零件而手機報廢。非硬件的威脅 亦多不勝數,黑客入侵、電腦病毒、 軟件故障等,作業系統走進「重啟死 循環」時有發生,每每只有將裝置回 復至出廠設定,內存資訊盡失。部份 人倚賴三大作業平台提供的帳戶雲端

2025 年 10 月下旬,全球兩大雲端服務巨頭在一周之內相繼發生大規模故障,影響遍及全 球。圖為亞馬遜雲服務(AWS)標誌。 (Ronny

備份,雖然操作方便,但空間有限, 且並非所有資料皆會備份,例如部份 上鎖私人檔案夾。三大作業平台的雲 端儲存亦非端對端加密,平台有足夠 資訊解讀你的資料,不符最高的安全 水平。當然亦有不少人有多個平台帳 戶,重要資料散落多個帳戶。另外, 部份重要資料不一定是個人檔案,例 如生產二次認證的密匙。有人試過生 產二次認證的軟件隨手機遺失,由於 手機登記帳戶依賴的二次認證碼存於 手機內,又未設後備方案,結果無法 再次登入帳戶。越來越多帳戶基於裝 置登入,若沒有後備方案,一旦裝置 未能運作或遺失,這些帳戶便無法登 入。

先整理後備份加承傳 若要設定可行兼有效率的的後備

方案,最好先整合資料。整理資料的 策略是先識別核心關鍵資料,例如敏 感個人資訊、合約、法律文件、財務 文件、機密檔案、密碼管理庫、二次 認證碼、啓動金鎖等。要找出這些核 心資料,你可假設你失去所有裝置, 仍能極短時間內復原且沒有重大損 失。按筆者經驗,這類資料總量並不 多,可輕易放進一個小型加密庫。第 二類是非核心資料,損失固然可惜, 但不至帶來重大損失,筆者將這些資 料放在一個大容量的加密庫。其餘就 是臨時資料,筆者習慣放在一可移除 的儲存。筆者習慣將資料生產後短 時間內匯集到一個指定裝置處理。 資料歸類後便可進行策略性備份。 核心關鍵資料以加密方式作多重備 份,一個存雲端,一個存於可移除儲 存,再有一個存放在遠離家居的安全 位置。筆者亦留有一緊急後備方案,

以 MicroSD 隨身㩦帶。對於非核心資 料,筆者直接備份於加密雲端及存於 加密移除裝置。只要有紀律地整理資 料,每季做一次備份非常可行,但新 增關鍵核心資料則可能需要即時更新 備份。所有備份必須進行測試,確保 可取回資料。另外,今時今日數碼資 料還需考慮承傳,個人一旦有甚麼意 外,重要資料可能盡失。某些電郵有 承傳安排,例如 Proton,一旦超越某 個時限用戶沒有任何動作,便將一定 資料發送指定可信方,對方收到資料 後,再加預先訂立的默契就可取得解 密資料。有興趣的讀者可上網查找更 多資訊。

數碼新時代,關鍵電子資訊將會 越來越多,威脅亦是多方面。一場大 火正正提醒大家,及早準備後備方 案,就可避免失去資料時帶來的困擾 與損失。◇

黑客示意圖。(Anna Varavva/The Epoch Times)

你應該知道的

二十個穴位

█ 李立心採訪報道 圖/健康 1+1

Acupuncture Points

頭痛、失眠、胃痛,這些小毛病發作 不一定需要吃藥。只要熟悉這二十個 常用穴位,都可以快速自我療癒。

醫案故事:暈車時 按摩穴位發揮奇效

台灣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國 斌醫師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講 了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有一次 開車時,我兒子坐在後座,沒多久 就開始暈車,臉色發白、頭暈、想 吐。」他靈機一動,為孩子按摩腳上 的公孫穴。「我幫孩子按壓時,能 明顯感覺到那個穴位特別硬、有筋 結感。揉了一兩分鐘後,他原本的 暈車、想吐感竟然完全消失,臉色 也立刻恢復正常,整個過程不到三 分鐘。」

「這其實是中醫經絡理論在急救

上的一個生動例子。」吳國斌解釋, 穴位與體內臟腑功能相對應,當身體 出現問題時,相關的穴位往往會出現 「反應點」——按壓時會感到特別緊 繃、酸脹或疼痛。透過適當的按摩或 針灸,可疏通氣血、調和臟腑,使症 狀迅速緩解。

公孫穴:先找到腳大拇指關節後 方的凹陷處,然後沿著腳掌內側緣向 後約一根大拇指橫寬的距離,在緊貼 著腳掌骨頭(蹠骨)的下方凹陷處就 是公孫穴。功效:改善腸胃不適、腹 脹、噁心。

公孫穴

腳的內側,第一 蹠骨底前下方赤 白肉際凹陷處。

為何穴位按摩 可以改善症狀?

在中醫理論中,人體存在一個看不 見的能量網絡——「經絡系統」。它 連結臟腑與全身,是氣血運行的通道, 「氣」是生命的能量和動力,而血是滋養 身體的物質基礎。經絡上有許多具有調 節作用的節點,稱為「穴位」。中醫認 為,針灸與穴位調理的核心在於恢復人 體陰陽的平衡,也就是身體內動與靜、 寒與熱、乾與濕的協調。

台灣桃園慈航中醫診所中醫師李 應達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指,氣血 運行失衡,就會出現症狀,例如有些 患者脈象顯示血液循環集中在頭部, 容易出現頭痛或失眠等問題。這時, 針灸的重點就是引導氣血下行,讓能 量重新分布。

他比喻,「就像一艘船,裏面坐 了一百個人,如果有九十個人都擠在 船頭,船就會失去平衡、翹起來。我 們只要把部份人引回船尾,它就會穩 定。針灸或穴位按摩的原理其實也是

這樣,通過調節氣血流向,讓身體狀 態恢復為陰陽平衡。」

紐約北方醫學中心中醫師、執業 針灸師 Grace Zhang 在接受《大紀元》 採訪時說:「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 穴位指壓能夠調節自律神經的運作。 當人們按壓特定穴位時,常會感到身 體逐漸放鬆、心情舒暢,這是因為副 交感神經被啟動後,促進了血液循環 與生理放鬆反應的結果。」

與血管等具體結構不同,經絡無 法在解剖中被直接觀察,因此一度受 到質疑。然而,現代研究發現,經絡 與穴位常伴隨獨特的聲光與電磁現 象,並與神經、血管及筋膜相關。

2021 年哈佛醫學院與中國中醫科 學院的研究顯示,將螢光染料注射於 手臂穴位時,染料會沿著經絡路徑移 動。經過對照實驗,在非穴位處則不 會出現相同軌跡,證實穴位具有特殊 的生理特性。

李應達指出,熟悉經絡與穴位不 僅有助於治療,也能在突發狀況中發 揮急救作用,「只要懂得氣的流向與穴 位位置,即使沒有醫療器具,也能運 用簡單的方法幫助身體恢復平衡。」

「像突發心絞痛或胸口悶時,可以 用拇指大力掐壓內關穴與神門穴,幫 助心氣通暢,爭取送醫時間。」他補 充,若患者意識模糊,也可按壓腋窩 的極泉穴──這是心經的起始穴位, 能幫助恢復心臟功能與氣血流通。

「另外像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 是提氣醒神的重要穴位。中暑時可自行 按壓,有助於提振精神。」李應達說。

百會穴也常用來緩解頭痛。研究 證實,按壓百會穴可以改善慢性頭 痛,其效果優於肌肉鬆弛劑。

另一個適合中暑時按壓的穴位是 肩頸間的肩井穴。李應達說,極度疲 倦或昏沉可刺激肩井穴。自我按摩的 方法是一隻手搭在對側肩膀上,將肩 膀中間的肌肉用力捏起。

從中醫理論來看,肩井與百會一上 一下、相互對應:前者能「洩氣下行」, 後者能「提氣上升」。李醫師解釋:「百 會一針,氣就上來;肩井一壓,氣就往 下走。兩者原理就像電的傳導,一通, 人就醒;一斷,氣就沉。」

他笑說,武打電影中常有角色被 人以「手刀」劈中肩膀便昏倒。「那不 是劈斷了頸部,原理就是往肩井穴一 劈,瞬間讓氣下墜、腦部供血受阻,

百會穴

兩耳尖直上,頭 頂正中央,向後 約1拇指橫寬處。

就會出現短暫昏厥的現象。」

他提醒,中醫有句俗話「孕婦忌 拍肩」,即是因為肩井穴刺激過強可 能導致氣血驟降,影響子宮收縮。因 此孕婦禁忌按壓肩井穴。

內關穴:腕橫紋向上三橫指(食 指中指無名指),手腕兩筋之間。功 效:大力按壓用作心臟病急救。日 常輕柔按壓保護心臟,改善胸腹部不 適,例如噁心、暈車、消化不良、情 緒緊張引起的腸胃不適。

神門穴:位於腕橫紋上,小指側 肌腱內側的凹陷處,正對著小指與無 名指交界處。功效:大力按壓用作心 臟病急救。日常輕柔按摩可平衡自律 神經系統,改善失眠。

極泉穴:舉臂開腋,在腋窩頂 點,腋動脈搏動處。功效:大力揉按 可緩解心臟不適,舒緩胸悶、氣短等 症狀。日常按摩可以預防心跳不規律。

百會穴: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 上,約在兩耳尖直上略凹陷處。功效: 提振精神,緩解頭痛,改善中暑。

肩井穴:位於肩膀正中,從頸部 後方的大椎(身後脖子最下面突出的 骨頭)與肩膀前端的肩峰(肩膀最外 側的骨頭突起處)連線的中點處。功 效:緩解肩頸疼痛、幫助提振精神。

除了疲勞與肩頸痛,對於現代人 常見的慢性不適——如肌肉酸痛、長 期失眠與視疲勞問題,中醫也提供了 一種調理思路。

改善肌肉酸痛

台灣維心中醫診所執業中醫師 葉啟民介紹,運動、登山或久走後 若出現腿部酸痛,可選擇湧泉穴、 承山穴與委中穴,一邊用風筒熱 敷、一邊輕揉放鬆肌肉,有助於促 進循環、緩解疲勞,隔天就能減少 腰痠腳痛的情況。

葉啟民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解 釋:「風筒可模仿艾灸效果,但應定點 吹,不可來回搖動。固定某個穴位附 近後,感覺過熱時可稍微拉遠,太冷 則靠近一點,始終以不燙傷為原則。 尤其老人家末梢循環不佳,局部的熱 風無法迅速被氣血帶走散開,很容易 被燙傷,建議可隔著衣物進行,較為 安全。」

面對運動造成的肌肉疲勞或拉 傷,許多人會選擇配合熱敷或冰敷來 舒緩不適。葉啟民提醒,若出現氣血 瘀滯或腫塊,不宜冰敷,因為寒氣會 使瘀血更難消散。古人常用藥酒涼 敷,藉由酒精的快速揮發來降溫,同 時促進氣血流通。待腫脹減輕後,可 改以泡腳或風筒溫灸的方式,進一步 活血化瘀,加速復原。

湧泉穴:將腳趾稍微彎曲,腳掌 前三分之一的凹陷處。功效:消除疲 勞、水腫、肌肉酸痛,改善失眠,提 升腎功能。

承山穴:小腿後面正中,伸直小 腿或上提足跟時,位於腓腸肌隆起的 肌腹下方尖角狀凹陷處。功效:運動 後按壓有助改善腿部酸痛,促進血液 循環。

委中穴:位於膝窩正中處。功 效:舒緩腿部疼痛、改善氣血瘀滯, 治療因久坐引起的腰背疼痛。拍打委 中穴時,建議用「虛掌」(手指併攏微 彎),以輕柔的力量拍打。(待續)◇

大椎穴與肩峰端 連線的中點處。

內關穴 神門穴

腕橫紋向上三 橫指寬處,手 腕兩筋之間。

位於腕掌橫紋 上,小指側肌腱 內側的凹陷處。

穴位按摩應用於急救
( kei907/ shutterstock)

█ 王佳宜採訪報道 圖/ Shutterstock

心腦血管疾病是全球首要的致死原因, 但可以通過日常飲食來預防,降低心梗 和中風的風險。

吃對食物

一、強健心腦血管的食物 紐約北方醫學中心行政總裁、中醫師楊景端 博士對《大紀元》讀者介紹,核桃、烏雞以及黑參 是中醫食療中常見的保護心腦血管食材。

1、核桃

核桃是心腦血管的天然保護屏障。哈佛大學 研究發現,與不食用核桃的人相比,每周食用五 次及以上核桃的人,總死亡風險降低了 14%,死 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 25%,並且平均壽命 延長約 1.3 年。

楊景端建議,有家族心腦血管病史或血脂偏 高的人士,可以把核桃納入日常飲食中,每天 10 顆左右,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入乳酪、沙律和麥 皮中,口味更佳。

他進一步解釋,血管就像高速公路,當血脂 過高、膽固醇堆積時,就如同公路上被泥沙和障 礙物堵塞,導致血液流通不暢,最終引發血栓、 心梗、中風等。核桃中的 Omega-3 脂肪酸,特別 是α亞麻酸,猶如清道夫,能有效清理這些堵 塞物,保持血液順暢流通。

2、烏雞

烏雞在傳統中醫食療中常用於女性養生,但 其實男女皆可從中受益。烏雞富含優質蛋白和氨

基酸,有助於補血、改善血液質素並降低黏稠度。 楊景端表示,從中醫角度看,烏雞屬溫性食 物,不僅提升體內正能量,還能增強心臟的泵血 功能。他比喻,血液如河流,過於黏稠或流動緩 慢,容易形成血栓。烏雞的作用就像陽光照射在 冰面,讓凝滯的血液恢復流動。如果經常感到手 腳冰冷、氣血(能量與營養)不足或體力不支, 烏雞是理想的食材。最佳食用方法是燉湯:

當歸枸杞烏雞湯

食材: 烏雞 1 隻、當歸 5 克、黃芪 8 克、枸 杞 20 顆、薑 3 片、鹽適量。

做法:

1、烏雞洗乾淨切塊汆燙備用,當歸、黃 芪、薑及枸杞洗淨撈出備用。

2、烏雞放入鍋中,加清水,大火燒開後去 沫;然後把當歸、黃芪、薑一同放入鍋中,燒開 後轉小火燉煮 1.5 小時,放入枸杞繼續煮 10 分 鐘,然後加鹽調味。

3、黑參

黑參是人參經過九次蒸煮和乾燥而成,提升 了人參的功效。黑參富含人參皂苷。研究表明, 人參皂苷可以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特別有抗動 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安溪高山鐵觀音 烏龍茶 肉桂名茶 人參烏龍茶 雲南普洱 多種茗茶及茶壺茶具用品供選擇

安溪原產地茶農直銷 批發零售 絕佳品質 價錢公道

地址:九龍長沙灣元州商埸F07號舖 (即長沙灣地鐵站C2出口向右行200米)

楊景端說,血管在年輕時富有彈性,但當血 糖或血壓異常時,血管會變得脆硬,如同生鏽的 管道,隨時可能破裂。黑參的作用就像潤滑油, 能夠恢復血管的彈性,減少破裂與損傷的風險。 每天取 5 克泡水飲用,或與烏雞一起燉湯,效果 更佳。

二、降血脂食物

台灣濟德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鄧正梁在 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心肌梗塞多由血栓引 起,而血栓通常發生在已有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 中。可以說,動脈粥樣斑塊是造成心肌梗塞的最 根本原因。

中醫認為「藥食同源」,增加蔬菜和水果的 攝入量,可以提高身體中的抗氧化劑含量,從而 保護血管內壁免受氧化損傷,減少斑塊生成。

下列兩種藥食同源植物均有降血脂、抗血栓 作用: 大黃

大黃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鄧正梁指,大黃可 以加快體內代謝廢物和毒素的排泄,對高血壓、 高血脂都有療效。研究發現,大黃中的白藜蘆醇 等化合物具有降血脂作用。

大黃的葉片不適宜食用,莖一般用於製作餡 餅。大黃的莖跟覆盆子與糖一起煮,可做甜品、 果醬或西式餡餅的餡料。

奇異果

奇異果在中藥典籍中稱為「奇異果」,適合過 量進食辛辣油膩食物導致的「實熱」體質。奇異果 富含類黃酮、酚酸等多種化合物,具有顯著的降 血脂、降血糖、降血壓及抗血小板聚集等特性。

此外,高血脂患者也要避免過多攝取含反式 脂肪的食物,例如市售的酥皮甜點,以及高膽固 醇的動物內臟等。

這時間睡覺最重要

不僅要吃對食物,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同樣重 要。規律的作息、適量的運動、減少壓力,這些 都會直接影響血管健康。

1、睡眠

很多人認為只要睡夠時間就行。其實,睡眠 的質素和時間點更為關鍵。中醫認為,夜間 11 時至凌晨 3 時是肝膽排毒與自我修復的時間,因 為肝膽是維持氣血(能量與營養)流暢的重要器

呷一口故鄉醇香泡一壺芳香好茶

買茶 買 好 茶

來自正宗安溪原產地茶農故鄉珍藏-- 鎮店之寶陳年鐵觀音 家鄉珍藏鐵觀音,茶葉品質與製作均極盡 考究,珍藏近20年,「七泡有餘香」。 如果很熱氣,上火,沒胃口,用老鐵觀音 加幾粒鹽喝,開胃又無後遺症。

不涼不削珍稀肉桂茶

肉桂茶是一種青茶,對喉嚨痛楚不適都有 莫大的幫助,是一種珍貴的茗茶

官。因此最佳睡眠時間是在夜間 11 時前入睡。 2、運動

適當的運動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心血 管疾病的風險。同時,運動還能刺激大腦分泌神 經遞質,放鬆情緒。

3、精神壓力

楊景端指,精神壓力已成為現代人普遍面臨 的健康風險。中醫認為人體的能量不平衡會引發 疾病,影響能量的最大因素來自精神壓力與情緒。 因此,情志不遂是疾病的重要原因,而情志又與 人的信仰、價值觀和世界觀密切相連。若能保持 平和與開朗的心態,就能從根本上維持身心健康。 一旦中風復健重啟活力

除了日常飲食保養,如果不幸中風,及時復 健也是維護健康的關鍵。

台灣潤生復健科診所院長王竣平告訴《大紀 元》,中風後的黃金復健期是前 3-6 個月,這段 時間神經可塑性最強,越早開始,效果越好。他 進一步說明,復健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肢體運動: 中風初期可借助輔助器練習走 路,以逐步恢復行動能力;同時搭配平衡訓練, 如站立練習或單腳站立,能有效提升身體的穩定 性與協調性。

許多中風患者會出現半身癱瘓或行動困難, 因此需要運動訓練,來恢復肌力與協調性。例如 關節活動訓練,可幫助患者伸展手腳,減少關節 僵硬;通過舉啞鈴或使用彈力帶來恢復肢體力量。

語言與吞嚥: 部份患者因為腦部損傷,可能 會有語言或吞嚥困難,通過朗讀短句、唱歌來增 強語言表達能力;練習舌頭與唇部的靈活度以改 善發音;同時進行吞嚥訓練,避免嗆咳或食物誤 吸入肺部。

手部功能與精細動作: 許多患者會出現手 部無力或精細動作障礙,影響穿衣、吃飯、寫字 等日常活動。可通過抓握小物品(如彈珠、橡 皮筋)、轉動門把、開瓶蓋,以及使用湯匙、筷 子,甚至拼圖和黏土等活動,來訓練手指靈活度。 認知與心理方面: 有些中風患者可能出現記 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緒低落等問題。此 時可進行記憶訓練,如玩記憶遊戲、背單字、閱 讀書籍;加強計算與推理能力,例如做數獨或數 學題目;同時,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多與家人 和朋友交流,預防心理健康問題。

王竣平強調,復健的關鍵在於每日持續練 習,堅持不懈。◇

茶 莊 留 芳

▲ 這套小金人展示了茶葉製作全過程,包括採青、曬青、搖青、晾青、炒青、包揉、烘乾、品茶。 電話:2720 7188(上午10 時-下午8 時)

心悸、夜尿、性慾降低 竟是低鹽危害

文/吳國斌(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 圖/醫道心傳

請看影片

在追求清淡飲食的風潮下,「少鹽」成了許 多人的健康習慣,但你可能不知道,長期攝鹽不 足,反而會悄悄傷害身體。本文從中醫與現代醫 學的觀點出發,深入解析低鹽飲食可能帶來的六 大健康危害,帶你重新認識鹽在人體中的重要角 色。

低鹽飲食六危害 危害一、脾虛: 消化不良、便秘易發生 從中醫觀點看,缺鹽會造成「脾虛」。中醫 的「脾」是消化系統的代表,胃、胰腺、小腸、 大腸都是脾的管轄範圍。如果缺鹽,會讓脾的能 量不足,引起消化不良。

從西醫觀點來看,食鹽中的氯元素是合成胃 酸(鹽酸,HCl)的關鍵原料;鈉離子則參與神 經與肌肉的訊號傳導。若長期攝取不足,可能導 致胃酸分泌減少、腸胃蠕動變慢,進而出現脹 氣、消化不良、食慾低落與便秘等症狀。

危害二、腎虛: 影響泌尿與生殖功能 中醫認為「鹹入腎」,所以鹽在五臟主要是 影響到腎。中醫的「腎」不僅僅是解剖學上的腎 臟,還包括泌尿、生殖、內分泌與骨骼系統。腎 的能量分為腎陰和腎陽,腎陰如同水一樣滋潤身 體,而腎陽則如同火一樣溫暖身體。當飲食過度 限鹽,鹹味攝取不足,首先損傷的就是腎陽,導 致「腎陽虛」,會引發下列問題: 性功能低下與生育障礙:包括性慾減退、陽 痿、早洩、不孕、經期異常等。

婦科與男科問題:女性易發展為子宮肌瘤、 卵巢囊腫;男性則可能出現前列腺肥大。

泌尿異常:如頻尿、夜尿多,甚至排尿困 難、尿量減少,顯示腎氣無力,水液代謝失調。

骨質疏鬆:中醫云「腎主骨」,腎虛無以養 骨,特別是中老年人易因此增加骨折風險。

低鹽飲食雖然初衷為健康,卻可能在不自覺 中耗傷腎陽、損及本元,特別是體質偏寒、腎虛 體質者,更應審慎評估鹽份攝取量,切勿一味盲 從限鹽潮流。

危害三、慢性發炎: 反覆感染與免疫力低下

腎陰陽兩虛者,體內易出現「虛火」,表現 為長期反覆性發炎,例如鼻過敏、鼻竇炎、中耳 炎、陰道炎、尿道炎與胃炎。此類患者常久治不

癒,實為體虛導致。這裏提到的「慢性」發炎, 是身體虛掉時產生的火(虛火),如果一直用消 炎藥來滅火,反而會滅掉腎陽(腎火),讓身體 更虛,回復力更差。

危害四、心陽虛:

心悸、頭暈、乏力

根據中醫太極圖的五臟對應,腎陽為心陽之 源,若在下的腎火不足,則往上供給心臟的火 (能量)不足,就會出現心悸、胸悶、心跳過快 等現象。

從西醫角度,鈉離子是心肌細胞產生動作電 位的重要因子,缺鈉會干擾心跳的正常節律與力 道,影響全身血液供應。綜述研究發現,減少鈉 鹽雖然能降低血壓,但並不能降低死亡風險,尤 其是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風險大增。由此可見,中 低鹽飲食六危害

西醫兩者理論有相當接近的結果。

危害五、血液循環不良: 血壓波動、代謝異常 當我們鹽吃得太少,血液中的鈉含量會變 低,水份就會從血管跑進細胞裏,導致血管內脫 水、血容量下降可達 10%。這時候,血液會變得 比較濃稠,旁邊的細胞還會因為水跑進去太多而 腫脹,有些肥胖的人,其實就是這種情況。

限鹽之後,身體感覺危險,就會進入自救狀 態,啟動交感神經、釋放壓力荷爾蒙,想辦法把 鹽和水留住。這樣一來,血管收縮、心跳變快, 整個人變得緊繃,甚至胰島素也會升高。

研究發現,低鈉飲食會導致膽固醇升高 2.5%,三酸甘油酯升高 7% 除此之外,血液濃度太高還會導致唾液變 黏、口乾舌燥;血液 循環變差,皮膚乾 燥、暗沉、長斑、長 皺紋;頭髮容易斷、 變細、甚至掉髮。 從中醫來看,這 其實是氣血不暢、津 液不足的表現。尤其 是脾腎兩虛的人,本 來循環就不好,一旦 又限鹽過度,更容易 出現水腫、血瘀、皮 膚老化等症狀。

危害六、膀胱經氣滯: 筋骨酸痛與抽筋 腎與膀胱相表裏,缺鹽造成腎虛、血液循環 變差,容易反應在膀胱經上。內臟的能量運行路 線就是經絡。膀胱經循行路線經過後腦、背部、 腰腿與足踝。缺鹽造成經絡氣血不暢,常見症狀 包括眼壓感、後頸酸痛、腰膝無力、小腿抽筋與 足踝扭傷等。許多患者在補鈣無效後,發現喝一 杯濃鹽水能迅速緩解抽筋,正好印證此觀察。

一天到底該吃多少鹽才算健康? 前文提到,長期低鹽飲食可能導致多種健康 問題,甚至引發身體的失衡與病變。那麼,一天 應該攝取多少鹽,才能達到促進健康、維持體內 平衡的目的呢? 《紐英倫醫學雜誌》在 2014 年發表了一項對 17 個國家的超過十萬人的追蹤研究。經過對這些 人平均 3.7 年追蹤,研究人員發現,鈉排泄量和 人的不良心血管事件與死亡風險,呈「J 形」曲 線,並根據鈉排泄量推測鈉攝取量,提出每日理 想的鈉攝取量是在 3 6 克(相當於 7.5 15 克鹽)。 2015 年發表在《循環研究》上的一項綜述研 究認為,每日攝取鈉 3 5 克(相當於 7.5 12.5 克鹽),能避免鈉攝取量過高導致血壓升 高,也可以避免鈉攝取量太低令身體過度分泌保 留鈉的荷爾蒙。

這個建議攝取量,其實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 所建議的上限——每日鈉攝取不超過 2 克(約 5 克鹽)。然而,根據上述大規模研究,攝鹽過 低,反而會引發身體不適與代償性激素反應,對 部份族群反而更為不利。

建議一般成年人,根據個人體質與生活型 態,每日應攝取 7 克以上鹽份。若從事大量體 力活動、經常流汗者,鹽的需求量更應提升至 10 15 克。

一項對美式足球運動員的研究發現,在訓 練期間,球員每小時出汗流失 0.64-6.7 克鈉(1.616.7 克鹽)。流汗損失的鈉根據個人體質以及運 動的強度有很大差異,因此需要補充鹽的量也因 人而異。

清淡飲食者如何補足鹽份? 對於習慣清淡飲食者而言,可以採用「鹽水 補充法」來彌補鹽份不足: 將 1 公克鹽加入 250 毫升水中(約一杯馬克 杯),調製成淡鹽水。每日飲用 2 3 杯,即可 補充約 2 3 公克的鹽份。

搭配日常煮食中的鹽使用,即可達到理想的 每日鹽攝取標準。若初期覺得鹽水口味不習慣, 可從較低濃度開始逐漸適應。

如何判斷鹽份是否攝取充足? 若出現以下幾種症狀,可能與長期低鹽有關: 經常頭暈、疲倦、四肢冰冷、肌肉抽筋 頻繁水腫、口乾舌燥、皮膚乾癢、頭髮掉落 性慾降低、生育能力下降、血壓異常波動 這些狀況若在補充鹽份後明顯改善,即可視 為身體原本存在鈉攝取不足的情況。

若仍不確定是否缺鹽,建議可至醫療院所抽 血檢查「血鈉濃度」,作為客觀依據。若檢查結 果顯示血鈉偏低,則應適度增加鹽的攝取,調整 飲食習慣,以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與整體健康。

結語

鹽非毒物,關鍵在於「適量」。無論是從中 醫臟腑氣血的理論,或是現代生理學的角度,鹽 都扮演著維持人體功能平衡的重要角色。呼籲民 眾不要盲從低鹽潮流,應依個人體質、健康狀 況,適度補充天然食鹽,才是長壽養生之道。◇ 長期缺鹽十種症狀

廚房油煙對身體危害不容小覷 中醫方法可護肺抗發炎

食用油與食材在高溫加熱時產生的油煙,不僅讓人聞之難受,多項研究顯示,油煙更 可能對健康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包括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及呼吸系統疾病等。 毒理學專家與中醫師也分別提出了減少吸入油煙、保護肺部與抗氧化的實用方法。

█ 王佳宜採訪報道

在美國,約有 82% 的人在家做飯,外出 用餐的情況越來越少。根據美國餐飲服務品牌 HelloFresh 對 5,000 名美國成年人的最新調查, 93% 的受訪者表示未來一年會維持或增加烹飪頻 率。隨著居家烹飪成為常態,廚房空氣污染帶來 的健康影響,也越來越值得關注。

油煙產生致病及致癌物

台灣長庚紀念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食品安全、 毒理學專家顏宗海(Tzung-Hai Yen)教授在接 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烹飪時產生的油煙成份 十分複雜,食用油與食物在高溫下熱分解或裂解 後,可能產生多種有害化學物質。

他舉例說:當食物中含有油脂時,會生成多 環芳香碳氫化合物;如果食物含有蛋白質,會產 生異環胺;而含澱粉的食物會產生丙烯醯胺;油 煙還會產生 PM2.5 細懸浮微粒等,這些化合物有 致癌風險。

他進一步說明,一般民眾認為吸煙或有家族 史的人才會罹患肺癌。然而,長期吸入油煙,有 害物質會使肺部細胞受到持續刺激,出現細胞壞 死、DNA 氧化損傷,進而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 一項病例對照研究表明,隨著每日烹飪次數的增 加,女性罹患肺癌的風險上升約三倍。此外,長 期使用油煙抽排器烹飪可降低約 50% 的肺癌風 險。

油煙與心血管疾病 烹飪過程中油煙釋放的空氣污染物 PM2.5 細 懸浮微粒,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的風險。

《環境研究》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了 2000 年至 2016 年間的美國聯邦醫療保險資料。 結果發現,較高的 PM2.5 濃度與心血管疾病住 院率上升有關,尤其是與心力衰竭的關聯最為明 顯。具體來說,女性和黑人因 PM2.5 相關的心血 管疾病住院率較高;而白人則因 PM2.5 相關的中 風、心房顫動與心力衰竭住院率較高。

油煙與阿兹海默症

油煙對大腦神經的危害也較為明顯。研究發 現,受試者在接觸烹飪油煙期間和之後,大腦慢 波頻段與快波頻段的比值升高,這與在阿茲海默

症早期患者的腦電圖表現相似。研究人員指出, 長期暴露於高濃度烹飪氣溶膠中的人,可能會逐 漸發展成阿茲海默症。

油煙與呼吸系統疾病

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主診醫生胡皓 淳博士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長時間吸 入烹飪油煙,危害不亞於二手煙」。他指出, 在高溫烹飪過程中,當油溫超過 200 C,會釋 放出醛類、酮類、酸類等有毒化合物,並伴隨 PM2.5 細懸浮微粒,不僅會刺激呼吸道,長期吸 入更可能對肺部造成以下的慢性損害:

1. 支氣管炎與氣喘惡化

油煙中含有的 PM2.5 微粒能深入支氣管,長 期吸入可能引發慢性支氣管炎。研究表明,油煙 能加重非吸煙女性慢性支氣管炎的病情。研究人 員在調整年齡、二手煙暴露、身高、教育程度, 以及焚香與飲茶習慣後,還發現每周做飯的次數 越多,罹患慢性支氣管炎的風險越高。

此外,即使原本沒有呼吸道疾病,也可能因 油煙出現氣喘症狀;而對於氣喘患者而言,更可 能導致症狀惡化。

2. 咽喉持續發炎

長期吸入油煙會刺激上呼吸道黏膜,導致咽 喉持續發炎,例如家庭主婦煮飯後常見有喉嚨乾 癢、持續咳嗽、聲音沙啞等狀況。此外,油煙中 的有害化學物質,會破壞咽喉黏膜的保護屏障, 令細菌更易入侵,釀成反覆感染。

3. 肺功能下降

油煙中的有毒物質會損害肺泡與支氣管壁, 造成肺功能逐漸衰退,長期吸入可能引發肺部纖 維化,出現呼吸困難、胸悶與活動耐力下降等症 狀。有些家庭主婦不吸煙,卻在中年時出現肺功 能下降,油煙即是主要原因之一。

注意不同食用油高溫點

為了減少油煙中的空氣顆粒物排放,烹飪時 應注意把握各種食用油的高溫點,才對健康有 益。《持續的城市與社會》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

對六種常用烹飪油在高溫過程中排放的空氣顆粒 物進行檢測,包括植物油、菜籽油、玉米油、橄 欖油、花生油和椰子油。

結果發現,椰子油和橄欖油在約 150 ℃開始 產生顆粒物;菜籽油和花生油分別在約 205 ℃和 215℃形成顆粒物;植物油約在 200℃顆粒物開始 上升,而玉米油顆粒排放濃度高於其它食用油。

研究人員表示,為了減少細懸浮顆粒物的排 放,使用椰子油或橄欖油烹飪時,油溫不應超過 150 ℃;使用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和植物油 烹飪時,油溫不應超過 200℃。

預防保護措施

美國肺臟學會提醒,使用煤氣爐釋放的有害 顆粒物遠高於電磁爐,建議改用電磁爐。

顏宗海表示,烹飪時應打開高效能抽油煙 機,保持廚房通風,能減少吸入油煙。他建議: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庭廚房準備幾種不同的 食用油。針對不同料理,使用不同的食用油,一 般炒菜使用橄欖油,如果油炸肉類等,使用冒煙 點較高的油,這樣才不會產生一些氧化的反應。」

此外,胡皓淳建議,烹調時戴口罩保護呼吸 道、定期清潔廚房設備。「如果已經出現長期咳 嗽、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務必儘快就醫檢查 肺功能,不要輕忽。」

傳統醫學如何護肺抗炎

中醫認為,肺是最容易受外界自然環境因素 影響的臟器。台灣翰醫堂中山中醫診所院長陳信 宏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肺喜潤惡燥,可利 用中藥調養及營養補充來護肺潤燥。

1. 潤肺草藥

陳信宏表示:「臨床上,我常使用玉竹、百 合、杏仁、甘草等藥材,還會依個人體質適當加 減使用一些性味偏涼的藥材,如貝母、麥門冬、 百合、枇杷葉等,以助養陰(津液)潤肺,維持

呼吸系統的健康。」

其中,甘草具有數千年的藥用歷史,具有抗 過敏、抗菌、抗病毒、抗炎和抗腫瘤等作用,有 助於治療各種炎症性疾病。

他建議,平時保養肺臟,可以適量飲用一款 養喉潤肺茶:

2. 養喉潤肺茶

材料:胖大海 11 克、羅漢果半顆、川貝粉 3.8 克、杏仁 3.8 克,冰糖適量。做法:胖大海、 羅漢果、杏仁洗淨放入鍋中,加入川貝粉,倒入 1 升水,大火煮開後,燜 10 分鐘即可飲用。

抗炎食材

中醫的「藥食同源」理念,與現代醫學對抗 氧化營養的理解相吻合,比如黃芩、人參、柴胡 等藥材,都具有抗炎、抗氧化功效。

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人參是補充能量的聖 品,具有提升體力、免疫力等特性。現代科學研 究也認識到,人參中所含的各種人參皂苷,具有 強大的抗氧化、抗發炎作用,能減少細胞氧化應 激,保護神經和心血管,還有抗癌、抗疲勞等功 效。

此外,番茄、生菜、蘑菇、蘋果和橙子等蔬 菜和水果,富含維他命 A C、類胡蘿蔔素等抗 氧化劑,有助於減少細胞氧化損傷,增強免疫 力。

其中,類胡蘿蔔素中的茄紅素具有極強的抗 炎、抗氧化能力。研究證實它對心血管系統具有 保護作用,能降低心肌梗塞的風險,降低血壓, 並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血液中茄紅素 濃度高,也與肺癌風險降低有關。茄紅素不僅能 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還能誘導其凋亡並阻止轉 移。

以上提到的草藥中的一些可能聽起來很陌 生,但很多都可以在保健食品店、亞洲雜貨店買 到。但因每個人體質不同,請同專業醫師諮詢具 體治療方案。◇

創刊 周年 24

創刊 周年 24

美網公開賽

歷史、傳奇與球迷嘉年華

文、圖/曾蓮

每年 8 月底,紐約總有一個不可 錯過的節日——美國網球公開賽(US Open)。這場世界頂尖網球賽事,不 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段跨越時間、 文化與人心的歷史旅程。從開幕式的 煙火到閉幕式的榮耀,每一次揮拍、 每一次跳躍,都是對速度、力量與勇 氣的讚歌。對於全球網球迷而言,美 網不只是大滿貫之一,它是一場紐約 式的盛夏嘉年華,是體育、文化、藝 術與城市精神交織的舞台。

觀眾在觀看美網公開賽球迷周期 間的選手練習賽。

具有歷史厚度的 美網公開賽

在世界體壇,能兼具歷史厚度、 文化影響與高度競技的比賽屈指可 數。網球四大公開賽包括澳網、法 網、溫布敦與美網,美網便是其中的 巔峰。四項大滿貫各有特色:澳網以 炎熱與速度著稱,法網的紅土考驗耐 力,溫布敦承載傳統與典雅,而美網 則以快節奏、夜賽魅力與紐約多元能 量獨樹一幟。

美網創辦於 1881 年,歷史超過 140 年,是美國最具代表性的體育盛 會。 1970 年,它率先引入搶七制,讓 比賽更具節奏;1975 年,美網成為第 一個給男女單打冠軍相同獎金的大滿 貫賽,掀開體壇性別平權的重要篇章。

夜場比賽,是美網的靈魂所 在——觀眾的吶喊、球員的拚搏,將 亞瑟阿什球場化為百老匯舞台,熱烈 而充滿張力。正如球評所言,美網是 「最美式」的大滿貫:喧鬧、多元、敢 於創新,它是全球網球迷一年一次的 朝聖之旅。

吉布森成為第一位在美國全國錦標賽登場 的非裔選手。

打破藩籬 75 年 致敬首位非裔球手

2025 年的美網,將目光投向歷 史,致敬網球先驅——阿瑟雅吉布森 (Althea Gibson)。 1950 年,吉布森成 為第一位在美國全國錦標賽登場的非 裔選手,她在 8 年的職業生涯中,以 5 座大滿貫的榮耀,為後來的維納斯與 小威、高芙與提亞福等球員鋪路,打 破種族藩籬,開啟了無數球員的可能。 今年的美網主題名為「打破藩 籬 75 年」,由藝術家梅莉莎科比 (Melissa Koby)以剪紙藝術創作主題 藝術。層疊的紙張中,從象徵紐約的 自由女神像、球員角逐的蒂芬尼獎盃 (吉布森於 1957 1958 年奪下美國全 國錦標賽冠軍),到以傳奇冠軍與民 權運動者命名的亞瑟阿什球場相互交 織,透過光影呈現吉布森堅毅的身影。 科比說:「我懷著自豪的心情來 創作,希望讓觀眾看到一個小黑人女 孩,能以作品向這位前輩致敬。」作 為美網藝術家,她的作品象徵著藝術 與體育的傳承,也提醒每一位走進國 家網球中心的觀眾,這不只是比賽, 而是勇氣的傳遞。

與觀賽小貼士 公車 Q90

比莉珍金國家網球中心內的亞瑟阿什球場。

球王亞瑟阿什的逆轉人生

提到美網,亞瑟阿什球場是不可 忽視的象徵。這座可容納 23,000 人的 巨型球場,不僅是世界最大網球場, 更承載著球王亞瑟阿什(Arthur Ashe) 的人生故事。阿什是第一個打進白人 網球世界的黑人、美國網球公開賽第 一個黑人冠軍、美國職業網球協會第 一屆會長,他也曾領軍美國台維斯盃 代表隊,兩度封王。作為首位贏得大 滿貫男單冠軍的非裔球員,阿什以冷 靜戰術和堅強心理證明,強調膚色不 該成為界限。退役後,1983 年他因 心臟手術輸血而感染愛滋,他投身公 益,為愛滋病患者發聲,直到 1993 年 離世,享年 49 歲。 2025 年,亞瑟阿什球場將迎來翻 新計劃,耗資 8 億美元。升級後的場 館將增加舒適座位、智慧導覽、綠能 設施,並新建選手表現中心,提供全 新更衣室、專屬餐廳與多功能訓練設 施。USTA 首席營運官佐斯納表示, 這不僅是硬體升級,更是對球迷與球 員體驗的全面革新。對球迷而言,每 一項改進都是對「阿什精神」的延續: 在逆境中奮鬥,勇敢迎向光明。

今年美網的海報設計,以美網首位 非裔選手吉布森的故事作為主題。

人頭攢動的球場內餐飲區。

網球迷的年度盛宴

除了球員與歷史,美網對於每一位 球迷而言,也是一場心靈的朝聖。來自 費城、年屆古稀之年的容姐就是典型代 表。十多年來,她們一家人每年必從開 幕看到閉幕,在紐約住上 2 周,只為沉 浸其中。容姐笑著說:「我朋友有人去英 國、法國、澳洲看網球,但我只看美國 這個,我覺得值得。」

容姐與網球的緣份始於羨慕與 好奇:童年在大陸時,她打乒乓球, 偶爾在電影裏看到網球,心中便萌 生嚮往。直到來美國讀書,雖忙於 學業,仍未放下夢想。生完孩子休 產假時,她才真正開始學習打網 球,而這一打,就與美網結下了不 解之緣。

第一次踏入比莉金國家網球中心 時,她形容那是「嘉年華的感覺」:數 十個球場同時比賽,觀眾自由走動, 餐飲與表演應有盡有。她的兒孫也會 在球賽期間來到紐約,一家人在網球 場團聚。

早期的美網不如今日舒適,全是 露天場地,下雨就停賽,觀眾得找地 方避雨。容姐見證了場館的進化,從 露天到可伸縮屋頂,從簡單座椅到豪 華觀賽體驗。對她而言,美網是一種 儀式、一場節日,更是家庭的聚會, 她笑說:「2 個星期才看得過癮,這一 年我就滿足了。」

美網球迷周 閤家歡新體驗

正式比賽前的「球迷周」是每 年美網的熱身,也是家庭共度的盛 會。今年的球迷周從 8 月 18 日至 23 日,免費開放場館。優勢競技場 (Advantage Arena)將再次登場,透過 互動遊戲與網球結合,提供沉浸式體 驗;現場還有音樂表演、美食攤位與 球迷簽名會。在親子活動區,讓小朋 友第一次摸球拍,站上模擬球場,從 下一代培養對網球的興趣。

此外,今年球迷周首次舉辦混合 雙打錦標賽,16 組重量級組合齊聚, 節奏緊湊、短盤制比賽,加上高達 100 萬美元的冠軍獎金,成為話題焦 點。 8 月 22 日的 US Open 街區派對 與 23 日的亞瑟阿什兒童日,更將網球 氛圍延伸至城市生活,讓紐約街頭成 為夏日嘉年華的一部份。

從球迷周到正式比賽,2025 年的 美網再次證明,它不僅是體育舞台, 更是一場城市盛典。無論是亞瑟雅吉 布森的歷史勇氣、亞瑟阿什的逆境逆 轉,還是容姐多年的「美網朝聖」, 每一位走進比莉金國家網球中心的 人,都在這座城市的熱浪與歡呼中, 成為美網歷史的一部份。

在紐約的夏日裏,網球不只是競 技,它是激情、創新、文化與家庭的 交響曲。無論你是首次踏入球場的新 手,還是追隨多年、見證歷史的忠實 球迷,美網都會以它獨有的節奏與力 量,提醒每一顆心:勝利不僅在於球 場上,更在於對生活與夢想的勇敢追 求。

大都會北方鐵路可作為備選交通工具。 MTA 連續第四年與美網合作,在地鐵沿 線播放比賽錄音,包含 37 位大滿貫得主的聲 音,為通勤者增添期待感。建議球迷提前規 劃時間表,使用 App 查詢即時列車資訊,避 開高峰壅塞,確保全程沉浸於網球盛宴。◇

Bayeux

「貝葉掛毯」

存放於法國諾曼第貝葉掛毯博物館中的「貝葉掛毯」,長度約

貝葉掛毯(Bayeux Tapestry)是一 件偉大的敘事藝術作品,色彩絢麗、動 感十足、紋理豐富,作品的長度更是令 人歎為觀止。這不僅是中世紀的藝術 傑作,更是重要的歷史文獻:展示了 1066 年法國諾曼人入侵英國的一場決 定性戰役——黑斯廷斯戰役(Battle of Hastings)。戰爭的結果是「征服者威 廉」(William the Conqueror)擊敗對手 哈羅德戈德溫森(Harold Godwinson) 成為英國國王。

掛毯長約 230 呎(70 米),寬約 20 吋(0.5 米),據信是戰後在英國製 作,用於法國諾曼第貝葉大教堂的中 殿。

儘管名為「貝葉掛毯」,它其實是 一塊羊毛刺繡的亞麻布,不是掛毯。這 件藝術品在法國已保存九百多年,目前 典藏在貝葉博物館,而該博物館將於今 年 9 月休館,進行為期 2 年的整修。整 修期間,貝葉博物館同意將這九幅相連 的掛毯出借英國展出,這也是「貝葉掛 毯」首次返回英國。展期從 2026 年 9 月到 2027 年 7 月,展出地點在大英博 物館,可以預期這會是一場重量級的展 覽。

鑑於這件藝術品對英法兩國來說意 義重大,加上藝術品本身是脆弱的紡織 品,所以整個借展過程需要最高級別的 外交談判,耗時數十年。 2025 年 7 月 9 日,大英博物館終於宣布借展成功的 好消息。為了回報掛毯的出借,大英博 物館也將其最重要的一些館藏品—— 來自薩頓胡(Sutton Hoo)的盎格魯撒克遜沈船珍寶及 12 世紀海象牙雕刻 的西洋棋棋子(又稱路易斯西洋棋, Lewis chessmen)——出借給諾曼第的 機構。

貝葉掛毯的故事

「貝葉掛毯」史詩般的故事始於一 場王位爭奪戰。英國國王「宣信者愛德 華」(Edward the Confessor,約 1003 1066 年)膝下無子,需要指定王位繼 承人。愛德華曾長時間流放於諾曼第, 對諾曼第有特殊感情。在流放期間,英 國由丹麥王朝統治。但當愛德華重返英 國擔任國王時,愛德華仍然對他的遠 房表親、諾曼第公爵威廉(約 1027 1087 年)有著深厚的感情,威廉是維 京人的後裔。

據稱,1064 年,愛德華指定威廉 為繼承人,並派他的盎格魯 - 撒克遜 妹夫哈羅德戈德溫森(約 1022 1066 年)前去通知威廉公爵。但當愛德華 於 1066 年 1 月 6 日去世後,哈羅德卻 自行篡位加冕為國王。威廉藉此篡位事 件,舉兵入侵英國,試圖奪回王位。

至今,歷史學家仍在爭論誰才是愛 德華真正的合法繼承人,以及愛德華是 否真的希望由威廉來繼承他的王位。因 為貝葉掛毯由諾曼人製作,所以掛毯裏 的拉丁文銘文及圖像場景皆顯示威廉為 繼承人。

哈羅德和他的軍隊在黑斯廷斯戰役 中被打敗了。他確切的死因至今仍是個 謎,但貝葉掛毯有一個著名的場景經常 用來解讀哈羅德的眼睛是被箭射中。

原文 The Bayeux Tapestry: An Example of the Diplomacy of Art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從未被創作出來——而這本身又是一個 引人入勝的謎團。

專家認為,貝葉掛毯可能是由威廉 同父異母的兄弟——貝葉主教奧多委託 製作,用於他在 1077 年新落成的大教 堂。奧多在教會中任職,所以掛毯中他 是光頭的形象。奧多參與了入侵的策 劃,並與威廉並肩作戰對抗盎格魯 - 撒 克遜人。為了方便觀眾辨識,盎格魯撒克遜人在掛毯中是留著長髮和鬍鬚的 形象,而諾曼人則是短髮。

整個掛毯包含 58 個歷史場景、626 個人物、202 匹馬和騾子、41 艘船、37 座建築及 1 顆彗星。這顆彗星是哈雷彗 星,人們目擊哈雷彗星的出現可追溯至 二千多年前,之後,每 76 年哈雷彗星 會出現一次,在掛毯中可以看到這顆彗 星。

刺繡之前,已先在亞麻布上做標記或 畫草圖。作品使用了十種不同顏色的 線,顏料來自茜草(madder)、木犀黃 (weld)和菘藍(woad)等植物。 貝葉掛毯自 11 世紀創作以來,其 原始顏色幾乎沒有褪色,以其悠久的 年代而言,這一點相當令人驚訝。然 而,在 19 世紀的修復工作中用到的顏 料卻已嚴重褪色。 2020 年館方對這件 掛毯進行了修復檢查,發現有數千個 污漬和釘孔,其中一些污漬與釘孔是 因掛毯掛在教會所產生的:懸掛時留 下的釘孔及大教堂蠟燭滴下的蠟漬。

近代的修復工作已於 2025 年 1 月 啟動,包括移除掛毯上 1983 年的有 害性絨布背襯及更細緻的除塵。貝葉 掛毯的全面修復計劃將於英國借展結 束,返回法國後開始。

按理說,這件掛毯最後應該以威廉 的加冕典禮作為結尾,但不知為何,掛 毯中並沒有這個場景;可能是遺失,或 作者簡介: 米歇爾普拉斯特里克(Michelle Plastrik)是一位藝術顧 問,居住在紐約。她撰寫的文章涉及藝術史、藝術市場、 博物館、藝術博覽會和特別展覽等一系列主題。

貝葉掛毯展示令人震撼的海上戰 艦、戰爭、全副武裝的戰士、動物、神 獸、建築及中世紀日常生活的細節。掛 毯再現諾曼人入侵史詩般壯麗的場面。 據貝葉博物館稱,這場入侵戰動用了 8,000 名士兵、5,000 匹戰馬及 1,000 艘 戰艦。

掛毯使用了四種不同的刺繡針 法:鍊式針法(chain stitch)、劈針法 (split stitch)、莖繡法(stem stitch)和 包繡法(couching stitch,也稱為「貝 葉針法」Bayeux stitch)。由於線條 非常規則,藝術史學家普遍認為,在

貝葉掛毯第 55 和 56 幕,約 1051 1100 年。在這些場景中,威廉公爵在黑 斯廷斯戰場中舉起他的頭盔讓眾人辨認,而布洛涅伯爵尤斯塔斯二世則 用手指著他。法國諾曼第的貝葉掛毯博物館。(公有領域) 貝葉掛毯第 38 幕局部,描繪戰艦和神獸。現藏於法國諾曼第的貝葉掛毯 博物館。(版權所有:貝葉掛毯博物館提供)

貝葉掛毯以其精湛的針線活及扣 人心弦的故事,成為英法兩國文化史 上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儘管掛毯回英 國展出的時間是短暫的,但貝葉掛毯 在英國展出時間恰逢 2027 年「征服者 威廉」誕辰一千周年。如今,這件掛毯 成為兩國當前牢固關係的象徵,也是 兩國藝術外交的有力證明。

貝葉掛毯於 2026 年 9 月至 2027 年 7 月在大英博物館展出。◇

彩瓷上的歲月光影 坪洲超記瓷器

牆上掛着一張泛黃的舊雜誌報道,相中是年輕時的嬌姐。

店內擺滿了各類瓷器。

攝影師簡介

劉永康(阿康)是一位攝影人,自 1994 年開始攝影之旅,專長於香港的紀實、 街頭和廢墟攝影。他的作品經常捕捉香 港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社會動態。 創辦攝影專頁「Hong PICs - 康港劉影」, 著有廢墟攝影集《The Faded Glory》。 阿康的照片多以「老香港」為主題,反 映過去日子的懷緬和回憶。

文、圖 / 劉永康

近日到坪洲參加活動,活動結束後,我

一踏入店內,兩旁架上陳列著琳瑯滿目 的彩瓷作品,每件都由店主藍嬌女士親手繪 製,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嬌姐」。她以細 膩的筆觸將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白瓷 上,工筆精緻,色彩柔和,令人讚歎不已。 牆上掛著一張泛黃的舊雜誌報道,相中是年 輕時的嬌姐,見證她多年來在彩瓷藝術上的 堅持與付出。

嬌姐與丈夫在坪洲創立「超記瓷器 廠」,「超記」是以嬌姐丈夫林漢超先生的 名字而命名,至今已有五十多年歷史。林漢 超曾在觀塘的粵東磁廠工作,每天從坪洲往 返九龍,十分疲累。於是夫婦二人決定在坪 洲自己創業,開彩瓷小店。

昔日生意興隆,店內有夥計幫忙,貨品 會由坪洲搭渡輪送到中環,再分銷至各地商 店。他們的作品深受外國遊客喜愛。

隨著歲月流轉,丈夫病逝後,嬌姐因年 紀漸長,加上行業變遷,現在只在本舖售賣 作品。他們的彩瓷以中式傳統風格為主,如 梅蘭菊竹、花鳥魚蟲、古代孩童等,也有些 西式風格的杯子,充滿古典韻味。

嬌姐還開設工作坊,讓有興趣的朋友學 習彩瓷創作。店內設有烤爐,供學員、顧 客及她自己燒製作品。她向我簡單講解「陶 瓷」與「彩瓷」的分別:陶瓷是以瓷泥製成 器皿,再加釉燒製;彩瓷則是在瓷器上繪畫 圖案,使到器皿更美艷動人。現今多用已印 有線條的印水紙印上白瓷作底稿再上色,但 嬌姐仍堅持傳統,每件作品皆由她親手一筆 一筆繪製,正因如此,每件彩瓷都是獨一無 二,彌足珍貴。

像嬌姐這些傳統彩瓷小店,每一間都是 珍貴,要多多支持!◇

店內燒製彩瓷的烤爐。 每件作品皆由嬌姐親手一筆一筆繪製。 嬌姐展示手繪彩瓷。 美麗的手繪彩瓷。

噤聲時代 更需要

相 眞

大紀元忠實讀者及You Tube粉絲贊助

《科學怪人》

影評:瘋狂的發明帶來重大難題

文/蔡宜霖 圖/ Netflix 提供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是西方 19 世紀著名的科幻小說,闡述的是將屍體改造成活人的離奇故 事,也是影視圈的熱門題材,今年的同名電影更是同時以科學家和怪物的視角闡述故事,在天馬行空 之餘,也能適時營造良善意涵。

戲說 新語

瘋狂的發明

具有先天的荒唐色彩

瘋狂科學家有時會有些瘋狂發 明,《科學怪人》就是一個這樣的典型 故事。片中弗蘭肯斯的發明方式按照 當代的科學標準來說,可說是天馬行空,(以下涉及劇 透)他打造怪物的方式是用拼湊屍體來進行,完全忽略 異體移植先天的難度或成功率;成功激活怪物的方式甚至 是運用自然界的閃電,把天氣當成心臟刺激設備。即使 是非科學背景的觀眾,也相信不難感受其中的荒唐。

不過,這樣的離奇的構思,本身就是原著小說起源 於 19 世紀初的縮影,是當時科學知識仍較薄弱的例證。 科幻發想也在這樣的前提下,合理邏輯被大幅淡化,而 是洋溢出科學知識較淡薄所帶來的古典氣息,帶來科幻 與奇幻相容般的特殊感受,使故事擁有當代科幻片所沒 有的特色。

而就電影故事架構而言,本片的安排則對觀賞性的 塑造相當有幫助。《科學怪人》跳脫了按照長時間線推 動故事的方式,而是以倒敘法先行闡述怪物與人類的交 鋒,讓觀眾能先行感受到怪物這項特色元素的威力。內 容涉及了怪物與人類的戰鬥,雖然只是血肉之軀對抗槍 彈,場面規格先天有其侷限性,但怪物身為不死之身所 具有的威力,足以展現人類面對他時的無力感,確保首 幕戲奠基在震撼性而非平淡的起源塑造。

往後的故事則回歸正規的時間軸,讓觀眾聚焦在怪 物發明者弗蘭肯斯的個人背景以及發明過程,以及怪物 誕生進入人類社會後所帶來的影響,使故事面貌趨於完 整。就弗蘭肯斯幼時個人背景而言,出生自貴族家庭、 醫學知識與志向深受父親影響、母親早逝為其童年蒙上 陰影等面向,是造就弗蘭肯斯個人背景的基礎,帶來比 普通家庭背景更突出的戲劇效果,日後之所以醉心於醫 學與科學,也有其先天合理性。

男主角瘋狂科學家形象鮮明 至於弗蘭肯斯成年後的經歷,則是瘋狂科學家形象 的展現時刻。一場他面對醫學界大佬的聽證會便是成功 的橋段,過程中涉及發明展示,能有效體現早在他創造 出怪物前,就對設法組合屍體並將其激活抱有高度熱 情,深化角色的特色形象;初步成品更是體現這類發明的 不祥之處,使發明成果與造福人類無緣,斬斷故事朝立 志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有關男主角瘋狂科學家的形象塑造,《科學怪人》涉 及的面向不只是發明層面,還包含內在價值觀。弗蘭肯 斯的發明旨在征服死亡,企圖打破自然界規律,在先天 上就有不正統甚至不敬神的影子存在;負面形象還涉及男 女關係的層面,儘管只是片中的小支線,但足以深化弗 蘭肯斯在故事初期道德有瑕疵的形象。人物形象難擺脫 負面色彩,也使故事類型並非好人激勵人心,而是有問

題的人物日後如何實現正面反思與蛻變。

往後弗蘭肯斯設法創造怪物的過程,自然是有利於 創造觀賞性的戲碼。相關內容涉及尋找合適的科研場 址、設法打造或購買所需設備、特定人士的支持或贊 助、尋找合適的屍體等,涵蓋的內容涉及多種面向,使 發明情節能充份跳脫科學家在實驗室唱獨角戲的單調, 而是具有多重因素不斷加成帶來的娛樂性。

當怪物被發明後,電影則是鮮活體現人性。由於弗 蘭肯斯創造出來的事物不夠良善,使發明成功後缺少正 常來說會有的純粹喜悅,而是夾雜了大量的恐懼與不 安,這與弗蘭肯斯此前對征服死亡的偏執相比,也格外 具有諷刺意味。而怪物剛獲得生命時,心智狀態宛如新 生兒,弗蘭肯斯則以看待野獸的心態待之,自然讓人際 互動與父母照顧子女大為不同,而是更有衝突感,關係 全面破裂的發展也更有必然性。

電影有怪物視角 成為重要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兩者關係破裂後怪物也因緣際會展 開流亡生涯,這也為《科學怪人》帶來怪物視角的獨特時 刻。流亡的路線正好是野外鄉間,能避免進入大城市會 帶來的騷動,確保故事牽涉面向不會無故擴大。整個過 程也是怪物心智逐漸成熟的過程,人性化的面貌也開始 浮現,其偷偷幫助鄉間人家的過程甚至一度相當有良性 氛圍,成為片中難得的溫情時刻,足以體現一場好戲碼 所具有的重大價值或潛力。

本片畢竟不是闡述怪物最終被人類社會廣為接納的 勵志喜劇,重大轉折的發生也成為必然,且相關戲碼不 侷限於怪物的外貌帶給他人的恐懼感,還包含命運捉弄 人的層面,使劇情轉折的結果更有情感上的惆悵感。而 對男主角維克多而言,重要轉折體現的是其心態上的正 面反思,體現的是人類有時要等願望實現後才能反思這 是否真是自己所願,使劇情變化也能兼顧人性邏輯,從 而更讓人感同身受。

最終清算雖非童話收場 但有柔美感

弗蘭肯斯與怪物之間的恩怨總清算,自然是《科學怪 人》最終的重頭大戲,整個過程盡顯當被創造物也能獨立 思考後,與造就者產生矛盾的必然性;怪物是弗蘭肯斯負 面心態下的產物,如今後者心態已改善許多,這也使兩 者的衝突格外必然。值得稱道的是,本片要闡述的並非 拚出你死我活般的絕對悲劇,而是體現從衝突中實現和 解的可能,儘管並非圓滿團圓式的童話收場,但足以確 保先天帶有負面陰影的事物最終展現較好的柔美之感。 《科學怪人》雖然是經典老故事,但離奇的科幻想法 在 200 多年後的今天同樣有其賣點,電影中涉及的科學 家從瘋狂偏執到心態改善,以及從激烈衝突到和解的可 能,都能大幅淡化本片的悲劇性質,實現從光怪離奇到 柔情的大幅扭轉,也體現本片的出色之處。◇

電影 簡介

故事時空背景為 19 世紀的歐洲,弗蘭肯斯是一位 才華洋溢的醫師兼科學家,思想激進的他不滿足 於普通醫學,而是想征服死亡,這也使他被正統 醫學界放逐。不過弗蘭肯斯最終仍透過活用人類 屍體,打造出一個面貌醜陋但有不死之身的怪物。 這項打破自然規律的發明自然不是祝福,弗蘭肯 斯往後也逐漸感到後悔,而怪物也逐漸產生自己的思想,這樁創造 者與被創造者間的緣份該如何善了,也是一大難題。

文、圖/鄺嘉仕

長洲官立中學

近日,官方消息傳來,長洲官立中學將於下 學年 2026/27 學年開始與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 學合併,並在 2028/29 年結校。學校曾經被喻為

離島區的最高學府,在 1908 年成立至今接近 120 年,但在 2017 年開始面對區內適齡學童逐漸減 少的壓力,最終仍避免不了殺校的命運。

長洲官立中學是一所官立的男女子中學,教 學語言以中文為主。 2024/25 學年,學校提供總

數 12 班,中一至中六各 2 班。學校參加教育局 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在 66 個學額當中,約 三成六來自自行分配及重讀生學額,其餘六成四 為中學統一派位,學生全部來自離島區。

長洲官立中學的校訓與香港中文大學的同為 「博文約禮」,但長官早在中大成立前已使用該 校訓,而當長官得悉中大使用該校訓後亦堅持不 更改。「博文約禮」出自《論語》:「君子博學於 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如以中大的 解釋為本,知識深廣謂之「博文」,遵守禮儀謂 之「約禮」。

學校在百周年校慶開放日時的校史展覽,攝於2008年。

掛於學校 A 座正門內的鐘,除了有「打鐘」的象徵性

外,過往老師亦會在鐘下讓學生罰站。攝於 2008 年。

長洲官立中學的歷史,官方通常會由 1908 年旅美歸僑吳頌堯先生向政府申請在長洲設立正 式現代教育的學校開始。學校同年在大新街 18 號的更練館創立,當時是一所英文書館,名為長 洲官立學校,開學時只有 20 名學生,主要提供 小學課程。

經過 20 年光景,當新校長在 1927 年到任, 隨即向政府申請地方興建永久校舍,為不斷增加 的學生提供教育。於學校現址設有四個課室的新 校舍紅磚屋(A 座)在 1928 年底終告落成。當 時學校已被普遍稱為離島區最高學府,出任校長 多在本地或海外大學畢業,亦多由香港其它官立 學校調任。學校童軍在 1935 年成立,為離島區 第一支童軍,後改為離島區第一旅,並在 1952 年於南氹設有營地;女童軍在 1955 年組成,同 樣為離島區首支女童軍旅。

在日治期間,學校曾被軍政府佔用,香港重 光後亦曾被警務處徵用。學校在 1951 年增設初 中部。大家可能沒有想像過,1950 年代的學校 十分受歡迎,更能吸引市區學生就讀,原因包括 學費及島上生活費較低,且畢業後可直升市區官 校,如金文泰中學、英皇書院、皇仁書院及庇理 羅士女子中學等。當時學位短缺,「在長洲過冷 河」確是熱門升學策略。

1950 年代末,長洲適齡學童激增,每屆畢業 生逾 300 人,島民希望子女完成初中後仍可留島 升學,高中學額需求上升。 1961 年學校正式取消 小學部、增設高中部,並正名為長洲官立中學。

紅磚屋落成近 40 年後,學校 B 座於 1968 年 60 週年校慶時啟用,同年增設英文部,並由半 日制改為全日制。隨教育需求演變,學校 C 座於 1997 年落成,亦曾借用 2006 年停辦的長洲公立 學校校舍作分校。

長洲官立學校最遲於 1950 年代初已舉行開 放日,展出教具、學生成績及教師教案等,規模 比現代學習成果展更豐富;晚間更有學生話劇表 演。其後開放日亦保留長洲特色,如水產介紹、 植物標本、地勢模型展示等。

近年,長洲官立中學每年 3 月中舉辦開放 日,開幕典禮、比賽頒獎、學生演出、攤位遊 戲、英語嘉年華、校園導賞一應俱全。 2017 年 活動更包括校友足球賽及家教會茶聚等。

2008 年百週年校慶開放日暨校史展覽除攤位 展出外,亦有繪畫比賽、音樂表演、童軍口令步 操、麒麟表演等,充份展現學校百年歷史與長洲 文化特色。

今學年年度開放日將於 2026 年 3 月 13 及 14 日舉行,有興趣了解學校,或希望欣賞被評為二 級歷史建築的主校舍者,務必留意學校最新安 排。◇

學校最早於 1928 年落成的校舍(A 座),現為二級歷史建築,攝於 2008 年。

學校 A 座校舍二樓走廊,攝於 2008 年。

學校在百周年校慶開放日暨校史展覽時,在長洲碼頭 所擺放別具長洲特色的花牌,攝於 2008 年。

2017 年。

如何促進孩子正面成長

每一位孩子都是獨特的。成長的步伐各有不 同,所面對的環境亦千差萬別,有的比較豐足, 有的則相對窘困。心理學家當然明白當中的個別 差異,因此,在為孩子提供個人化的成長建議之 前,我們不妨先認識促進孩子正面成長的大方向。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發展中兒童中心」 (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的建議,我們可 以參考「二加一」的方向,即:增加兩大範疇的 保護因素(protective factors),同時減少一方面 的危險因素(risk factors)。

「二加一減」的成長方式 增加一:孩子個人核心能力

作為家長,當然希望孩子能「長大成人」,

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將來成為一個有「自我 決定」(self-determined)能力的人,能夠理性 地決定自己的行為與方向。研究指出,有關能 力主要取決於孩子的「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

增加二:親密人際互動關係

人類是群居的生物。即使希望孩子能理性自 決,也必須先經歷多年的關懷與培育。經過長期 研究,哈佛學者建立了一套「接待與往來」(serve and return)的互動技巧,能夠增強成人與孩子之 間的情感連結與互動關係。

減少:不必要的壓力來源

所謂「你有壓力,我都有壓力」,適度的壓

力有助孩子健康成長。然而,如何調節壓力水 平、妥善應對,以及預防孩子因過度壓力而崩 潰,便需要成人的用心與引導。

如何提升孩子的核心能力

心理學文獻指出,健康愉快成長的孩子,其 個人核心能力水平至關重要。這些能力稱為「執 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有助於孩子培養 獨立學習、行為控制、自我計劃與自我監察等能 力,皆為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執行功能好比機場的航班升降系統——每分 每秒都同時監察多班航班的升降,需具備極高的協 調與判斷力,才能既避免碰撞,又維持高效運作。 執行功能 就像航班升降系統般精密

應用於兒童身上時,執行功能具體體現在工 作記憶、抑制衝動,以及根據環境要求作出相應 改變的能力上(Diamond, 2013)。 例如:一個執行能力強的孩子,在遊樂場玩 耍時,會懂得與其他孩子互相遷就、忍讓,避免

學校曾借用在 2006 年結束的長洲公立學校校舍上課, 攝於 2008 年。

因一時衝動破壞遊戲的歡樂氣氛;當他稍後前往 圖書館時,能靈活調整行為,如明白遊樂場可以 跑、跳、大笑,但圖書館則需安靜、慢行,並抑 制自己想繼續奔跑叫喊的衝動。

研究發現,執行功能強的孩子,在朋輩關 係、行為自理及學業成績等方面,往往表現更 為出色(Chung et al., 2018;Clark et al., 2014; Kwong et al., 2018)。◇ 按:此文引用《親子相處的魔法——愉快教 養 100 招》,由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 中心」林俊斌副教授及張溢明先生合著。

意大利

三百年歷史咖啡館 Café Florian

躋身世界最美

█ 張雨霏綜合報道 圖/陸霞客

全球有許多咖啡館,供應的不只是一 杯精品咖啡,其獨特的建築美學和豐富的 歷史更是讓許多咖啡愛好者沉醉不已, 意大利威尼斯的弗洛里安咖啡館(Café Florian)就是其中之一。

弗洛里安咖啡館位於威尼斯觀光客最 多的著名景點「聖馬可廣場」上,自 1720 年創立以來,已經連續營運了三百多 年,不僅被票選為世界十大最美咖 啡館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古老 的咖啡館,只有 1686 年在 巴黎成立的普羅可布咖啡 館(Café Procope)能

位於意大利威尼斯 的弗洛里安咖啡館(Café Florian),不僅被票選為世 界十大最美咖啡館之一,也 是世界第二古老的咖啡館。

與之匹敵。其華麗高雅的裝潢風格,使其 有「意大利式咖啡宮殿」的美名,也成為 不少咖啡館爭相仿傚的對象。

這間咖啡館的入口位於長廊上,老 舊的店門和斑駁的牆壁都是歲月所留下 的歷史痕跡。室內共擁有 6 個不同主題 的大廳,每個廳室的牆面上都裝飾著洛 可可風格的畫作,再搭配上酒紅色絨布 沙發、金邊畫框、老式餐桌以及室內柔 和的燈光,使得整座咖啡館更像是一間 藝術畫廊。

20 世紀初,該咖啡館還引入了「咖啡 館音樂會」的概念,為戶外露天座位區的

客人提供現場管弦樂隊表演,供客人一邊 喝咖啡一邊欣賞,而且這一傳統一直延續 到今天。

值得一提的是,在弗洛里安咖啡 館漫長的歷史中,座上賓不乏一些名 人、政治家、作家和藝術家,如馬克吐 溫(Mark Twain)、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查理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拜倫(Lord Byron)等 名人雅士都曾在此高談闊論, 讓人更想坐在這裏喝杯咖 啡,感染一下文人騷客 們的藝術氣息。◇

█ 張雨霏綜合報道

最大「超級月亮」 2025 年 照亮天宇 Moon

2025 年 11 月的滿月於 5 日晚 至 6 日凌晨如約現身天宇。此次滿 月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它發生時地 月距離僅約 35.7 萬公里,為今年 所有滿月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 因此成為本年度最大的滿月,俗稱 「超級月亮」。

11 月的滿月傳統上被稱為「海狸 月(Beaver Moon)」,有人認為「海 狸月」的得名,是因為此時正值海狸 忙於築壩和儲存食物以備過冬的時 期。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這個名字來 源於獵人們在沼澤和河流結冰前設 下海狸陷阱,以收集溫暖的毛皮以備 寒冬。此外,它還有「霜月」(Frost Moon)和「冷月」(Freezing Moon) 等別稱。

本次超級月亮於美國東部時間 5 日上午 8 時 19 分(北京時間 5 日 21 時 19 分)達到滿月相位,它的視

直徑比普通滿月大 7.9% 16%。世界各地的觀星愛好者與民眾 均有幸目睹了這一壯觀天象。

此次滿月的最佳觀測時間是在月 亮升起後不久,這時,由於地平線附 近的物體被大腦自然放大感知,加上 地面景物作為參照,會使它看起來比 高掛在天空時更大、更亮,這就是著 名的「月亮錯覺」(Moon Illusion 象。

天文學家表示,民眾賞月不需任 何工具,用肉眼就可欣賞,但若用望 遠鏡,則可看出一些月面地形特徵。

值得注意的是,2025 有 3 次超級月亮,分別出現在 日、11 月 5 日和 12 月 錯過,可期待 12 月 5 日的下一次觀 測機會。

下面請欣賞攝影師在全球多地捕 捉到的碩大飽滿的「超級月亮」◇

2025 年 11 月 5 日,一輪超 級月亮從法蘭克福德國商 業銀行大廈的後方緩緩升 起。(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2025-11-14 by Hong Kong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