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finex Alpha #171 | 比特幣盤整延續 第四季動能蓄勢待發 債市壓力持續升溫

Page 15


比特幣盤整延續

第四季動能蓄勢待發 債市壓力持續升溫

市場訊號 盤整持續

宏觀經濟概覽

停滯性通膨、壓力與掌控之爭 :聯準會的艱難平衡

第171期

執行摘要

比特幣目前維持在 108,000 至 112,000 美元區間震盪,買盤積極守住關鍵支撐,同時填補 7 月急 漲所遺留的 價格缺口。雖然仍存在更深度回檔的可能,但更大機率是時間換取空間的盤整,特別 是 9 月在歷史上常作為 循環低點,為第四季的強勢表現奠定基礎。 短期持有者的獲利 比例已趨於 正常化,從 42% 回升至 58%,而 BTC 與 ETH 的 ETF 流入則明顯降溫。這反映機構買盤正轉趨 疲弱,市場愈加依賴新的催化劑。不過,相較於 ETH 帶有方向性與套利交易混雜 的特徵,BTC 的 現貨需求顯得更具信心。

季節性因素為當前的盤整格局增添 說服力。8 月收跌 6.5%,符合歷史 上該月份的疲弱表現,而 9 月一向 是全年最疲軟的月份,平均報酬率 為 3.3%。不過,「紅色九月」效應 近年已有所減弱,歷史經驗則顯示 第四季的季節性走勢通常相當強勁 ,其中 10 月與 11 月平均都有顯著 漲幅。

若聯準會在 9 月確認降息,實質殖利率下滑與美元走弱,可能放大比特幣的季節性漲勢,為 新一 波動能鋪路。在此之前,盤整仍是基準情境, ETF 資金流向、宏觀政策動向,以及衍生品部位將 是關鍵觀察指標。

美國經濟正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疲弱的勞動數據、債市緊張,以及圍繞聯準會的人事與政治角 力交織。9 月 5 日公布的 8 月就業報告顯示,就業僅增加 22,000 人,且前期數據大幅下修,失 業率升至 4.3%,創近四年新高。這種疲弱表現強化了市場對聯準會在 9 月 1617 日會議降息的 預期,然而黏性的通膨卻讓決策更複雜。債市走勢亦反映這種 緊張:短期殖利率因降息預期而下 滑,但 30 年期殖利率仍維持在 5% 附近,顯示投資人對財政赤字與信用度的疑慮。這種背離導 致殖利率曲線趨陡,推高長期融資成本,同時引發 資金湧入黃金 ,金價飆升至每盎司 3,600 美元 的歷史新高。政治風險進一步加劇挑戰,總統川普推動 罷免聯準會理事 Lisa Cook,並威脅對歐 盟加徵新關稅,使投資人不僅要衡量經濟基本面,也要面對聯準會獨立性與美國政策方向的不確 定性。

與此同時,全球加密市場的監管環境 正邁向更清晰的框架。在美國,證券 交易委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 委員會(CFTC)於 9 月 5 日罕見地 共同承諾,將加強合作以監管數位資 產,針對現貨 產品、永續合約、投資 組合保證金制度與 DeFi 訂立更明確 規範。

這項議程將在 9 月 29 日的聯合圓桌會議中推進,並由 2025 年《負責任金融創新法案》 進一步支 持。該法案要求設立「數位資 產聯合諮詢委員會」,並強制監管機構對其建議作出公開回應。同時, 法案亦針對 DeFi 開發者、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 DePIN)、空投與質押獎勵的法律定位提 出保護與澄清,並指示研究實體資 產代幣化。整體而言,這些舉措展現國會與監管機構正協同推 動,以鞏固美國在數位資 產市場的競爭力。

此外,機構對 Solana 的信心也在上升。上週末, SOL Strategies 宣布獲准以上市代號 STKE 於 Nasdaq 掛牌,這對該家以 Solana 為核心的公司而言是重要里程碑,其受託資 產已突破 10 億加 元,並持有近 40 萬枚 SOL。另一方面,南韓金融服務委員會於 9 月 5 日公布全面性的加密貨幣 借貸新規,包含利率上限、禁止超額抵押貸款,以及將合格代幣限制於頂級資 產,凸顯其積極推動 保護投資人與維護市場穩定的態度。

● 盤整持續

1. 市場訊號 2. 宏觀經濟概覽 3. 加密市場焦點

● 聯準會降息 vs. 市場現實

● 聯準會與債市的脫節

● 政策與政治壓力:川普舉措加劇聯準會挑戰

● SEC 與 CFTC 攜手結束加密監管「灰色地帶」

● 參議員提出加密法案,保護 DeFi、DePIN 與空投

● SOLStrategies 獲准登陸 Nasdaq

● 南韓推動全面加密貨幣借貸限制

盤整持續

比特幣持續在 108,000 至 112,000 美元區間盤整,並回補上週 Alpha 所指出的價格 缺口。這樣的走勢反映了逢低買盤仍具建設性,關鍵支撐區正被積極防守。

我們的觀點是,雖然不排除再出現數個百分點的回檔,但更可能的情境是時間換取空間 的盤整,而非深度下跌。季節性因素同樣支持此看法,歷史上 9 月常見循環低點,為第 四季反彈鋪路,而當前降息預期也提供了額外助力。

圖1.BTC/USD4小時走勢圖 (來源:Bitfinex)

上週比特幣下探至 107,370 美元時,短期持有者(STH)的獲利比例急降至 42%。然而隨 後反彈至 113,520 美元高點,使該比例回升至 58%,使市場暫時回到中性位置。獲利水準 的穩定、季節性支撐與宏觀催化因素的結合,顯示市場環境仍具建設性,但短線缺乏明確 的方向推力。

目前 BTC 正在清晰的區間內盤整,近期買家的行為變得愈發重要。STH 的未實現盈虧往 往是局部高低點的心理驅動力,獲利與虧損的快 轉換經常左右市場反應。

短期持有者(STH)供給的獲利比例,為理解當前市場動態提供了清晰的觀察角度。當價格 下探至 107,370 美元(較 123,640 美元歷史高點回落 13.61%)時,STH 獲利比例從 90% 以上驟降。這在本輪循環的各次回檔中都屬於常態,因為大量 STH 來自於 ETF 與比特幣 金庫公司,其買盤多半不考慮價格水準。這類逆轉通常會引發其他近期買家,以及期貨與 選擇權市場參與者的恐慌性拋售。接下來往往是同一群體的動能耗盡,市場因此出現反 彈。這一現象正是上週比特幣自 108,000 美元反彈至 112,000 美元的基礎。

圖2. 短期持有者獲利供給比例(來源: Glassnode)

雖然目前已有超過 58% 的 STH 供給重新回到獲利狀態,但這波回升仍相當脆弱。若能突 破並站穩於 114,000116,000 美元區間,使超過 75% 的 STH 供給恢復獲利,將更有助於 建立市場信心,吸引新的買盤並推動下一波上行。

除了鏈上指標之外,現貨 ETF 的資金流向同樣是衡量傳統金融(TradFi)機構需求的最明 確依據之一,也是觀察鏈外情緒的關鍵指標。

ETF 資金流透露了什麼訊號?

BTC 與 ETH ETF 在過去 14 天的淨流入平均數據,凸顯這些產品對近期價格走勢所扮演 的決定性角色。

2025 年 5 月至 8 月期間,ETHETF 每日平均流入量在 56,000 至 85,000 枚 ETH 之 間,成為推動資產創下新高的關鍵動能,穩定的機構需求為市場帶來強勁助力。

圖3. 現貨 EthereumETF 資金流(來源: Coinglass)

然而在過去兩週,這股動能已急 降溫:8 月最後一週的平均日流入僅剩 16,600 枚 ETH, 上週更轉為平均每日淨流出 41,400 枚 ETH,而在 9 月 5 日(週五)單日更錄得 104,100 枚 ETH 的淨流出,為 ETF 上市以來第二大單日流出量。ETH 從近期歷史高點回落 15.2%,與 BTC 幅度相近,但 ETH 價格對 ETF 與金庫公司的依賴程度相對更高,因為 BTC 除了 ETF 與金庫需求之外,還具備更多元的需求管道。此外,ETH 價格中也包含更大比例的衍生品交 易活動(詳見第 11 頁)。這意味著若市場回升但 ETH ETF 流向未能扭轉,ETH 可能將表現 不及 BTC。

BTCETF 也呈現類似軌跡。自 4 月以來每日淨流入曾超過 3,000 枚 BTC,但自 7 月起動 能逐步減弱,14 日平均流入量目前僅剩每日 540 枚 BTC。這一下滑清楚顯示出,當價格處 於相對高檔時,機構買盤承諾已明顯降溫。

圖4. 現貨比特幣 ETF 資金流(來源: Coinglass)

整體而言,BTC 與 ETHETF 的資金流均反映出傳統金融(TradFi)買盤動能的收縮,與近 幾週市場回檔的走勢一致。這波降溫凸顯了機構需求對價格與宏觀環境的敏感性,也再次 印證 ETF 資金流是決定數位資產能否重新展開上行,或僅維持區間盤整的關鍵指標。

雖然 BTC 與 ETH 都曾隨著 ETF 流入激增而上漲,但 TradFi 的需求結構在兩者之間已 有明顯分化。這可以透過累積 ETF 資金流與 CME 期貨未平倉量的雙週變化比較來觀察。

圖5.ETF 市場:比特幣 CME 未平倉量與美國 ETF 部位變化(來源: Glassnode)

對於 BTC 而言,ETF 流入遠遠超過期貨部位的變化,顯示 TradFi 投資人主要透過直接 的現貨配置來表達需求。相較之下,ETH 的情況更為複雜:其 CME 期貨未平倉量的雙週 變化已占累積 ETF 流入的一半以上。這表示 TradFi 在 ETH 的參與有相當比例是現貨 配置與套利策略的結合,同時包含方向性押注與市場中性套利。

圖6.ETF 市場:EthereumCME 未平倉量與美國 ETF 部位變化(來源: Glassnode)

因此,兩者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機構參與特徵:BTC 資金流反映出更明確的方向性信念,而 ETH 資金流則展現投機需求與結構化套利並存的特徵。

季節性分析

比特幣在 8 月收於相對疲弱的位置,與歷史上該月份表現不佳的趨勢一致。8 月的歷史 中位數報酬為 7.49%(平均 1.12%),而 2025 年 8 月則下跌 6.49%。目前市場焦點 轉向 9 月,這傳統上是比特幣全年最弱的月份,平均報酬率為 3.32%,中位數為 3.12%。

圖7.2013 年以來比特幣月度報酬率(來源: Coinglass)

不過,「紅色九月」效應近年已明顯減弱,BTC 在 2023 與 2024 年 9 月皆錄得上漲(分 別為 3.91% 與 7.29%),凸顯季節性僅是一種傾向,而非鐵律。

夏末一向意味著市場新增資金減少,導致比特幣承壓,不過這並不必然導致該月收黑,有 時甚至會在月底前回補跌幅。相較之下,山寨幣市場承壓更重,即便上月 BTC 與 ETH 同 創新高,整體山寨幣市值(OTHERS 指數,排除前十大資產的總市值)本輪仍未觸及新高 ,且較 2024 年 12 月高點低逾 34%。

真正的季節性機會落在第四 季。歷史上,10 月與 11 月是比 特幣最強勁的兩個月份,10 月 平均報酬率 21.89%(中位數 21.20%),11 月平均報酬率更 達 46.02%(中位數 10.82%)。整體來看,第四季 的平均報酬率高達 85%,中 位數也有

圖8.2013 年以來比特幣季度報酬率

歷史上,主要漲勢集中於 10 月與 11 月,而 12 月的結果則較為分歧(平均 4.75%,中位 數 3.22%)。換言之,策略上我們的基準情境為:9 月維持區間盤整並伴隨輕微下行風 險,之後若宏觀環境配合,10 月與 11 月的統計性季節尾風可望帶動更強勁走勢。

宏觀政策則可能放大或削弱這些季節效應。在疲弱的 8 月就業報告之後,期貨市場已大 幅反映 9 月降息的高機率。降息通常會壓低實質殖利率並削弱美元,而這些條件歷來皆

有利於比特幣在第四季的表現。此外,美國財政部在 7 月的季度再融資公告中,調整結構 更偏向市場友好:一方面擴大長天期買回操作,另一方面維持票息規模不變,藉此抑制長 期公債「期限溢酬」的上升(即投資人持有長期債券所要求的額外報酬)。綜合來看,若聯

準會在降息時搭配鴿派指引,而財政部的供給維持穩定,將為比特幣在第四季的季節性 走勢鋪平道路。

資金流仍是最直接的觀察指標。正如前文所述,美國現貨 ETF 在 8 月下旬與 9 月初出現

大幅淨流出。對交易者而言,有三項訊號需要密切關注:ETF 日度資金流 度(若每日淨 流入持續維持在 1.5 億至 2 億美元之間,通常意味著市場進入多頭格局)、BTC 與標普 500 的相關性(若因政策寬鬆推動 SPX 突破,可能帶動 BTC 同步走高)、以及衍生品部 位(中性資金費率與穩定的未平倉水位,有利於行情延續)。我們的基準情境為:9 月延續 盤整,並於第四季轉向上行。風險情境則是:若聯準會意外偏鷹,或經濟成長再度引發憂 慮,可能重現「紅色九月」走勢,在季節性尾風完全發揮之前,使市場再度承壓。

聯準會降息 vs. 市場現實:疲弱就

業、高企殖利率與資金湧入黃金

美國勞動市場在最新的《就業狀況報告》中顯示出新的壓力跡象。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 9 月 5 日(週五)公布的數據,就業增長停滯,失業率升至近四年來最高水平。這份報告凸顯 經濟正同時承受週期性與結構性的壓力,同時也強化了市場對聯準會將在 9 月 1617 日 會議上宣布降息的預期。

圖9. 失業率與非農就業月度變化(來源:美國勞工統計局)

8 月非農就業僅增加 22,000 人,遠低於市場共識預期的 75,000 人;同時,前期數據 遭到大幅下修。6 月數據被調整為淨減少 13,000 人,為自 2020 年 12 月以來首次下 降;7 月新增就業則下修 21,000 人。綜合來看,過去三個月的實際淨增就業數僅比先 前估計多出約 1,000 人。

失業率上升至 4.3%,為 2021 年 10 月以來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升幅發生在勞動 參與率增加的情況下,8 月有 43.6 萬人進入勞動市場,顯示許多新求職者無法找到工 作。長期失業人數也在上升,平均失業週期於 8 月延長至 24.5 週。

8

月數據顯示,整體商品生產部門普遍疲弱,製 業、建築業與採礦業均出現就業減少。

製 業已連續第四個月裁員,反映關稅與供應鏈中斷持續帶來壓力。建築與採礦同樣下滑 ,凸顯傳統上相對穩健部門的放緩深度。

政府部門 8 月減少 16,000 個職位,自 1 月以來聯邦政府就業人數累計下降 97,000,主 因預算刪減。金融服務、專業與商業服務、以及資訊產業也均錄得就業損失。

服務業則成為唯一支撐,新增 63,000 個職位,主要來自醫療保健(31,000)與社會救助 (16,000),同時休閒與餐旅業也有增長。然而,即便是醫療保健的招聘,仍低於其 12 個 月平均水準,顯示勞動市場的支柱部門已不再具備免疫力。

平均時薪在 8 月上升 0.3%,年增率達 3.7%。不過,總工時卻出現下滑,令人擔憂整體產 出與生產力的韌性。

關稅、移民與不確定性

圖10.18212025 年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平均關 稅率

華府的經濟政策已成為勞動市場脆弱性的主要來源之一。關稅將美國平均關稅率推升至 自 1934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加劇了成本壓力與企業的不確定性。貿易限制不僅未能振 興本土製 業,反而削弱了整體商品部門的招聘動能。

另一方面,移民政策也限制了勞動供給,而在嬰兒潮世代退休潮的結構性衝擊下,勞動 力本已逐漸減少。這種週期性政策衝擊與結構性逆風的結合,塑 出「慢聘、慢裁」的經 濟格局,使企業對擴張人力編制更趨謹慎。

聯準會的回應

過去三個月美國平均每月僅新增 29,000 個就業職位,與去年的步調相比大幅放緩,令 聯準會面臨採取行動的壓力。金融市場普遍預期 9 月將降息 25 個基點。此舉的重點並 非刺激新增成長,而是為了管理勞動市場失去動能所帶來的風險。就業數據也使得一次 性降息 50 個基點的可能性浮現,但能否實現可能取決於即將公布的通膨數據是否出現 顯著下行驚喜。就目前而言,由於關稅與成本轉嫁效應,通膨仍維持高檔,使聯準會在穩 定就業與控制物價之間的平衡更加艱難。

圖 11. 美國私營部門就業成長,三個月平均

圖12.9 月 17 日聯準會會議目標利率機率(來源: CMEFedWatchTool)

停滯風險升溫,但尚未陷入衰退

從歷史經驗來看,經濟衰退通常始於就業成長長期轉為負值。美國經濟正逐漸逼近這條 界線,但當前情況更像是緩慢下滑,而非急 收縮。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放緩發生在通 膨壓力依然高企的背景下:關稅、人口結構限制,以及嚴格的移民政策,使物價壓力在招 聘減弱的同時仍維持頑固。這種組合更接近停滯性通膨,而非典型的衰退 —— 經濟同 時陷入成長放緩與高通膨的夾擊,使聯準會的政策操作空間大幅受限。

黃金創歷史新高,市場尋求避險

隨著債券殖利率下滑與降息預期升溫,投資人明顯轉向傳統避險資產。美國公債因市場 押注聯準會寬鬆而需求強勁,同時金價飆升至每盎司 3,600 美元的歷史新高。這波同步 上漲突顯投資人正同時因應兩種風險:短期內的貨幣寬鬆推動債市,與長期的通膨與財 政穩定隱憂支撐金市。兩者合而觀之,凸顯市場對經濟前景與政策一致性的憂慮正在加 深。

圖13. 黃金價格(來源: BullionVault)

圖14. 黃金價格與標普 500走勢比較(來源: TradingView)

展望

展望未來,聯準會的降息、潛在的減稅措施以及投資誘因,可能在 2025 年為就業市場帶 來一定支撐。然而前景依舊充滿不確定性。人口老化與移民減少等結構性限制,將持續壓 抑勞動供給,而關稅則讓通膨維持高檔。

目前美國經濟正處於微妙的中間狀態:尚未陷入衰退,但就業創 正在放緩、失業率上升 ,加上政策不確定性正在侵蝕企業信心。即將到來的 9 月聯準會會議,將成為檢驗貨幣 政策能否穩定局勢,或是結構性挑戰終將限制其效果的關鍵考驗。

聯準會與債市的 脫節:

短期紓困,長期壓力

美國正邁入財政與貨幣政策的關鍵階段。債市訊號出現分歧:短期殖利率因投資人押注 聯準會降息而下滑,但長期殖利率仍維持在 5% 附近,反映市場對財政赤字、通膨以及 政府信用度的疑慮。這種背離凸顯決策者所面臨的挑戰 聯準會試圖放鬆金融環境 ,但龐大的財政融資需求與投資人懷疑情緒卻讓長期融資成本持續偏高。

債市訊號的分化

30 年期美債殖利率今年大部分時間都徘徊在 5% 附近,反映出投資人對財政赤字與 長期通膨的憂慮。然而在疲弱的 8 月就業報告出爐後,短天期殖利率卻急降:10 年期 殖利率跌至五個月低點,2 年期殖利率也滑落至 3.7%,因市場已大幅反映聯準會即將 降息的預期。

圖16. 美國 30 年期與 2 年期殖利率利差

這種情況使得殖利率曲線趨陡,達到多年來最明顯的程度。投資人一方面押注短期內貨 幣寬鬆,但另一方面仍要求持有長天期債券的高額補償。曲線趨陡帶來雙重影響:一方面 透過更大的利差提升銀行獲利能力,另一方面卻推高家庭與企業的長期融資成本。這種 壓力正好出現在實質所得下滑、消費動能減弱之際,更突顯金融穩定與經濟成長之間的 脆弱平衡。

政策衝突與財政主導風險

聯準會偏好的通膨指標 —— PCE 物價指數 —— 仍高於 2% 目標,凸顯物價穩定尚未 恢復。與此同時,財政當局持續批准新支出與減稅措施,讓需求維持強勁並推高財政赤 字。結構性因素進一步加壓:關稅推升投入成本,嬰兒潮世代退休與勞動力成長放緩削弱 了關鍵部門的供給,而嚴格的移民政策更使新勞動人口的流入受限。這些因素共同使通 膨更加頑固,也進一步壓縮聯準會實現平滑通膨降溫的能力。

圖17. 美國公共債務總額(來源: Macromicro)

若聯準會過度激進地降息,而持續的財政赤字迫使財政部發行更多公債,投資人可能會 要求更高的殖利率來吸收不斷擴大的美國債務規模。這將削弱美元、壓低債券估值,並進 一步推升長期融資成本。其潛在風險在於所謂的「財政主導」:當政府融資需求凌駕於央 行管理通膨的能力之上。

投資人避險:美債與黃金

市場目前在兩個戰線同時避險:因押注聯準會降息,美債需求走強;同時金價也因應對財

政不穩與結構性通膨而飆升至歷史新高。這種雙重買盤反映出投資人對貨幣與財政當局 能否迅 恢復平衡的懷疑,因此同時尋求在「紙資產」與「實體資產」中的安全避風港。

展望

聯準會與債市的脫節,預示前路艱難。短期內,貨幣寬鬆或可支撐成長,但財政擴張與結 構性因素,包括關稅、人口結構與受限的勞動供給,正讓通膨維持黏性、長期殖利率高 企。除非財政與貨幣當局協調一致,美國恐將進一步滑向停滯性通膨陷阱:在成長放緩、 通膨持續與融資成本上升的三重壓力下受困。

政策與政治壓力:

川普舉措加劇聯準會挑戰

市場已同時面臨疲弱的就業數據、頑固的通膨,以及對聯準會寬鬆訊號不買單的債市。但 除了經濟面之外,政治緊張情勢正帶來另一層不確定性,動搖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與美國 政策方向穩定性的信心。

聯準會獨立性遭受檢視 美國司法部已對聯準會理事 LisaCook 展開刑事房貸詐欺調查,起因是由聯邦住房金融局 局長 BillPulte(川普任命)提出的指控。總統川普隨即據此行動,試圖將 Cook 免職,促使 她提起訴訟並於法院挑戰此舉。

Cook 的律師團隊主張,此調查帶有政治動機,目的是為川普施壓央行、強化影響力提供掩 護。案件最終可能上訴至最高法院,且其潛在影響廣泛:若總統能隨意撤換聯準會官員,央 行的獨立性將受到嚴重侵蝕,而這項獨立性長期以來被視為控制通膨的關鍵。

此衝突正值川普要求大幅降息並公開批評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之際,使即將到來的 9 月 1617 日會議不僅是經濟事件,更是聯準會能否抵抗政治干預的考驗。

LisaD.Cook 於2022

貿易摩擦升溫

同時,歐盟執委會因 Google 違反廣告科技領域的反壟斷規則、扭曲競爭,對其開出 29.5 億歐元罰款。川普則威脅將對歐盟祭出新關稅,並將歐盟行動定調為針對美國科技巨頭的 歧視性做法,暗示可能援引《貿易法》第 301 條進行報復 —— 這將重現其首個任期內的貿 易戰策略。

此舉發生在美國司法部正準備對 Google 展開具里程碑意義的反壟斷訴訟之際。這種對照 凸顯了當前政策的矛盾:一方面政府在國內推動反壟斷措施,另一方面卻在國際舞台上扮 演美國科技產業的捍衛者。

市場意涵

這些發展凸顯了貨幣與貿易政策的政治化。對 Cook 的調查在聯準會正面臨停滯性通膨 挑戰之際,進一步加深對央行自主性的疑慮;而新的關稅威脅則可能透過更高的進口成本 ,為通膨帶來新的上行壓力。

對投資人而言,訊號十分明確:除了數據與政策基本面之外,政治議程正愈來愈多地塑 經濟前景。

地帶」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於 9 月 5 日(週五)罕見地共 同宣布,將加強協調以監管數位資產,此舉有望重塑美國加密市場格局。

在聯合聲明中,SEC 主席 PaulS.Atkins 與 CFTC 代理主席 CarolineD.Pham 表示, 推動創新出走海外的分裂式監管時代必須結束。兩人強調:「這對 SEC 與 CFTC 來說是 一個全新局面」,顯示監管機構正釋放出更開放的態度。

監管機構點出了四大優先協調領域:

● 現貨加密產品 —— 制定更明確的境內交易所規範。

● 永續合約 —— 為此類主要在美國境外交易的產品建立框架。

● 投資組合保證金制度 —— 降低跨資產的低效與摩擦。

● 事件合約與 DeFi 協議 —— 探索「創新豁免」機制,以支持負責任的試驗。

雙方將於 9 月 29 日舉行聯合圓桌會議,以推進協調框架的形成。此舉承接總統「數位 資產市場工作小組」的建議,該小組呼籲監管機構必須現代化規範,維持美國市場的競 爭力。

若能順利推進,這項合作可望扭轉近期加密創業者紛紛出走美國的趨勢,並為投資人提 供更清晰的規則,以及引領數位金融發展的機會。時機更具關鍵意義:國會正同時推進 2025 年《負責任金融創新法案》(見下章),該法案同樣要求 SEC 與 CFTC 協調,並針 對 DeFi 開發者與代幣專案提供新的保護措施。

● 《2025 年負責任金融創新法案》( Responsible Financial Innovation Act of 2025)旨在透過設立聯合諮詢委員會與舉辦聯合圓桌會議,協調 SEC 與

CFTC 的監管權責

● 該法案同時加強對 DeFi 開發者與創新者的保護,確保撰寫程式碼、驗證或運 行協議等活動,不會引發不當的法律責任

美國參議員公布新版《2025 年負責任金融創新法案》草案,目標是重塑加密貨幣的監管 模式,同時加強對開發者與創新者的保護。

該法案要求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成立「數位資產聯合

諮詢委員會」,負責提出監管協調建議。雖然建議不具法律拘束力,但兩大機構必須公開 回應 —— 這代表透明度的提升。兩機構也將於 9 月 29 日舉行聯合圓桌會議,討論監 管優先事項。

除了監管協調之外,法案還引入數項重大改變:

● DeFi 開發者保障 —— 撰寫程式碼或運行去中心化協議,不會自動觸發券商或 洗錢防制責任,讓開發者、驗證者、流動性提供者與錢包開發者免於不當追訴。

● 空投與質押獎勵 —— 程式化分配、質押產出或空投等日常活動,不會被認定為 證券發行。

● DePIN 豁免 —— 驅動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的代幣,只要沒有單一參與者 持有超過 20% 供給量,就不會被視為證券。

● 實體資產代幣化(RWA) —— 法案明確指出,非證券資產在代幣化後仍維持其 「非證券」屬性,並要求監管機構研究相關的託管、審計與跨境執法標準。

這份草案出爐的背景,是 TornadoCash 聯合創辦人 RomanStorm 遭定罪,引發業界 對 DeFi 開發者責任的高度關注。立法者表示,該法案正是為回應業界對創新遭刑事化 的恐懼。

參議員 CynthiaLummis 表示,參議院計畫在年底前通過最終版本。該法案之後須與眾 議院在 7 月通過的《Clarity Act》整合。值得注意的是,這份草案正好與 SEC 與 CFTC 近期承諾加強協調、結束監管「灰色地帶」的舉措相呼應,顯示國會與監管機構正在同步 行動,以為美國加密市場開創更清晰的前進路徑。

● 專注於 Solana 基礎建設的公司 SOLStrategies(市值約 1.67 億美元),已獲得

最終批准,將以代號 STKE 於 Nasdaq 掛牌,超越其目前在 OTC(代號 CYFRD)與加拿大證交所(代號 HODL)的交易層級

● 該公司持有近 40 萬枚 SOL,且其受託資 產規模已突破 10 億加元。

隨著機構對 Solana 生態系的興趣持續升溫,SOL Strategies 於 9 月 6 日(週六)宣布, 已獲得最終批准,將以代號 STKE 在 Nasdaq 資本市場掛牌,對這家專注於 Solana 的 基礎建設公司而言是重要的里程碑。

該公司目前市值約 1.67 億美元,過去在 OTC 市場以 CYFRD 代號交易,並在加拿大證券 交易所掛牌(代號 HODL)。根據公司聲明,在 Nasdaq 正式掛牌前,其股票將持續於加拿 大證交所交易。

SOLStrategies 前身為 CypherpunkHoldings,其業務核心圍繞在 Solana 生態中的質 押與驗證節點運營。其以驗證節點為核心的模式近期受託資產已突破 10 億加元,同時參 與質押的獨立錢包數也創下 7,068 個的歷史新高。

截至 8 月 25 日,公司在金庫中持有 399,907 枚 SOL,價值約 8,400 萬美元,約佔其驗 證節點網路所保護總資產的 11%,並由大型第三方委託補充支持。

「這不僅僅是 SOLStrategies 的成就,更是對整個 Solana 生態系的肯定,」執行長 Leah

Wald 表示。「獲得 Nasdaq 批准掛牌是公司的一個關鍵時刻,反映出我們從機構與散戶

委託者中所贏得的信任,同時也驗證了我們結合策略性 SOL 金庫與企業級驗證節點運營 模式的可行性。」

Wald 補充指出,此次掛牌進一步凸顯 Solana 「日益增長的正當性」,並為更多習慣傳統 市場的投資人打開大門。

為紀念這一時刻,SOL Strategies 表示將舉行一場線上敲鐘儀式,邀請全球 Solana 社 群成員共同參與。

南韓實施全面加密貨幣借貸限制,保障市

場與投資人

南韓金融服務委員會(FSC)於 2025 年 9 月 5 日,聯同金融監督院與數位資產交易所協 會(DAXA),公布嚴格的《虛擬資產借貸指引》,以推動全面改革,旨在抑制過度投機並加 強投資人保護。新規定將年利率上限定為 20%,禁止超過借款人抵押品價值的槓桿式借 貸,並禁止以法幣償還 —— 要求交易所必須以自有資金提供借貸,不得透過第三方中介 ,以避免規避監管。借貸資格亦被嚴格限制於市值排名前二十的加密貨幣,或至少於三家 本地韓元交易所上市的資產;任何被列為「警示」狀態的代幣,一律不得參與借貸計畫。

該框架納入一系列以投資人為中心的動態防護措施:首次借款人須完成由 DAXA 主導的 線上培訓與適格性評估;個人化借貸上限介於 3,000 萬至 7,000 萬韓元之間,依使用者

的交易紀錄校準;平台必須在強制平倉前即時發出警示,並允許客戶追加抵押品;同時必 須即時或每月公開費率、借貸規模與清算事件等數據。這套新規出爐之前,監管機構已於 8 月勒令暫停國內加密借貸服務,原因是 Upbit 與 Bithumb 等主要平台推出的高風險產 品引發疑慮。新指引代表南韓正轉向更積極的自律性監管架構:目標不僅是穩定本地數位 資產市場,也為未來可能納入法律體系奠定基礎。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Bitfinex Alpha #171 | 比特幣盤整延續 第四季動能蓄勢待發 債市壓力持續升溫 by Bitfinex Alpha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