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盤整,而非崩跌

市場訊號

比特幣下跌,下行動能趨緩 宏觀經濟概覽


美國勞動市場顯現結構性疲弱 跡象


![]()
市場盤整,而非崩跌

市場訊號

比特幣下跌,下行動能趨緩 宏觀經濟概覽


美國勞動市場顯現結構性疲弱 跡象


上週比特幣自十月創下的歷史高點回落最多達 21.46%,短暫跌破關鍵心理關卡 10 萬美 元,最低觸及 99,045 美元。這樣的回調更可能代表新一輪盤整區間的形成,而非連鎖式 拋售的開端。從歷史市場與鏈上數據來看,目前的價格走勢與以往週期中的中期修正相 似:市場結構參與者正在重新平衡部位、資金於生態系內部輪動,為後續的上升趨勢奠定 基礎。而比特幣未能守穩短期持有者成本基準 112,500 美元後出現一波可控的回落,使 價格再次跌破該關鍵水位,也確認了對更深層結構支撐位的預期性回測。

在目前價位區間,比特幣整體持倉中約 72% 仍處獲利狀態,位於週期中段放緩階段常見 的 70%90% 平衡區間下緣。這顯示雖然拋壓仍在,但市場中大部分的投機性泡沫已被 清洗出場。目前活躍投資者的實現價格位於 88,500 美元,為下一個主要下行參考支撐區 ,與過往週期中市場投降性拋售轉為重新累積的區域相符。雖然短線上仍可能出現向短期 持有者成本基準反彈的技術性修復,但真正的趨勢性回升仍有賴機構與散戶資金重新流 入。在此之前,市場預期將維持於盤整區間內,波動度逐步收斂,結構性部位重新調整,為 下一輪主要週期走勢預作準備。


美國經濟正釋出矛盾訊號:企業融資正在回升,但就業動能卻明顯放緩。由於官方數據尚 未公布,最新的民間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市場惡化 度高於預期。根據十月的 ADP 全美 就業報告(ADPNationalEmploymentReport),本月僅新增 42,000 個就業機會,幾
乎全數來自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則已連續第三個月縮減人力。同時,十一月消費者信心 指數下滑 6%,顯示家庭部門已開始感受到就業放緩與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
加密產業正邁入被主流市場採用的新階段,主要動能來自於穩定幣的爆發性成長,以及 全球監管參與度的持續提升。2025 年 10 月,基於 Ethereum 的穩定幣月度交易量創下 歷史新高,達 2.82 兆美元,較 9 月成長 45%。在市場回調期間,投資人轉向美元掛鉤
代幣作為避險資產,在 Ethereum 不斷擴張的 Layer-2 生態系同時也提供了更快 且低 成本的交易環境。這項里程碑進一步鞏固了 Ethereum 作為數位金融核心基礎層的地位 ,支撐著跨境匯款、去中心化以及機構級結算等多元應用場景。
監管機構也正加
將區塊鏈技術納入傳統金融體系。在日本,金融廳(FSA)已批准由三 大銀行 瑞穗(Mizuho)、三菱日聯(MUFG)與三井住友(SMBC) 共同參與的穩 定幣試點計畫,預計於 2025 年 11 月啟動,旨在依據新修訂的金融法規測試受監管的數 位支付系統。同時在澳洲,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主席 JoeLongo 呼籲國家應積極 擁抱資產代幣化以推動市場現代化,並宣布將重新啟動 ASIC 創新中心(Innovation
Hub),同時更新穩定幣與代幣化證券的發照與監管框架,以因應數位金融時代的快 演 進。
1. 市場訊號
● 比特幣下跌,下行動能趨緩

2. 宏觀經濟概覽
● 美國勞動市場顯現結構性疲弱跡象
3. 加密市場新聞
● Ethereum 穩定幣於 2025 年 10 月月度交易量 飆升至歷史新高 2.82 兆美元
● 日本金融監管機構支持三大銀行領導的穩定幣 試點計畫
● 澳洲金融監管單位推動資產代幣化,以追上全球 市場創新步伐


上週,比特幣持續走低,甚至一度跌破象徵性關卡 10 萬美元,跌幅超越 10 月 10 日清 算事件時的低點。

圖1.BTC/USD 日線圖:本輪回調幅度與其他週期中段修正相符。(資料來源 :Bitfinex)
然而,在我們看來,這波下跌並非恐慌性 拋售的延續,而更可能代表新盤整區間的形 成。根據歷史鏈上與價格數據、以及當前交易者部位的分布,市場目前並未出現進一 步劇烈拋售的跡象;相反地,這種走勢更接近典型的週期中段修正( mid-cycle correction)。此階段的特徵通常為:價格長時間於區間震盪、資金於不同資 產間輪動 ,而非持續性下跌。我們觀察到市場參與者正在穩定自身部位配置,為下一輪主要上 升週期做準備。
自 10 月 10 日市場重置以來,比特幣一直難以重新站穩短期持有者成本基準 112,500 美 元之上。


圖2. 比特幣短期持有者實現價格與市場平均價格。(資料來源: Glassnode)
如我們先前指出的,價格未能維持在關鍵的 107,000 至 108,000
同時受到技術面結構與鏈上數據的支撐)打開了跌破 10 萬美元的可能性。
從歷史經驗來看,這類拋售往往會提高價格進一步下探至更深層結構支撐區的機率。
目前值得關注的一個鏈上指標是活躍投資者實現價格(ActiveInvestorsʼRealised Price),目前約為 88,500 美元。此指標追蹤的是活躍流通幣的整體成本基準,排除了長 期休眠的持幣,並在過去多次延長修正階段中充當關鍵的參考支撐區。
進一步觀察,本輪修正的結構與 2024 年 6 月與 2025 年 2 月的回調階段極為相似:這 兩個時期同樣是比特幣在恢復與深度收縮之間的關鍵轉折點。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回調的 幅度幾乎與以往週期中段修正的平均程度一致。自 2023 年牛市啟動以來,每一輪修正 的跌幅平均約為 22%,之後均迎來反轉。而在當前市場中,自 10 月創下歷史高點以來, 比特幣的跌幅也約為 22%。


圖3. 處於獲利狀態的比特幣持倉比例(資料來源: CryptoQuant)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 10 萬美元水準,比特幣整體持倉中仍有約 72% 處於獲利狀態, 使市場位於歷史上與週期中段放緩階段相關的 70%90% 平衡區間下緣。此類階段往 往會出現短暫的技術性反彈,測試短期持有者成本基準,但要出現具持續性的復甦,仍 需更長時間的盤整與機構及散戶資金重新流入。
相對地,若市場進一步疲弱,導致更大比例的持倉轉為未實現虧損,則可能顯著提高市 場由可控修正轉為更深層熊市階段的風險。從歷史經驗來看,這類轉折往往伴隨投降性 拋售事件,隨後進入長期再累積階段。當拋壓徹底消化後,這樣的過程通常會為下一輪 主要上升趨勢奠定基礎。

美國勞動市場顯現結構性疲弱跡象

最新的民間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市場正以快於預期的 度喪失動能,多項指標指向這並 非短期放緩,而是更深層次的結構性疲弱。
根據 10 月 30 日(週三)發布的 ADP 全美就業報告(ADPNationalEmployment Report),10 月民間部門的新增就業人數明顯放緩,僅增加 42,000 個職位。其中,大型 企業貢獻了 73,000 個新職缺,但中小型企業合計減少 31,000 名員工,這已是中小企業 連續第三個月錄得就業萎縮。
這一趨勢反映出經濟學家所稱的「囤工現象(labourhoarding)」已告一段落,這是疫情 後企業即使面臨需求疲弱,仍選擇保留員工的情況。如今,隨著企業將大量資本投入生產 力提升技術與人工智慧自動化,許多公司正在進行組織重整以提升效率,導致裁員增加、 招聘動能轉弱。
過去三個月的 ADP 數據顯示,平均每月新增就業僅約 3,000 個,突顯出勞動市場的急劇 降溫。其他民間來源亦印證這一點:根據知名招聘平台 Indeed 的數據,職缺刊登數在 7 月短暫回升後持續下降(見下圖 4)。

圖4. 美國民間部門職缺刊登趨勢(資料來源: Indeed)

此外,根據美國人力資源機構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的最新報告,美國企業在 2025 年 10 月共宣布裁員 153,074 人,較 2024 年 10 月宣布的 55,597 人大增 175%; 同時也較前一個月(9 月)公布的 54,064 人裁員數暴增 183%。

圖5. 美國企業宣布裁員人數(資料來源: Challenger,Gray&Christmas)
進一步加劇壓力的是,貿易緊張與進口成本上升仍在各產業間持續擴散,距離全面關稅 措施宣布已逾七個月,影響仍未消退,拖累了企業的招聘與投資活動。這些壓力已逐漸轉 為結構性問題,顯示當前的放緩並非單純的週期性降溫,而是勞動需求出現更深層的轉 變。
呼應整體需求放緩的跡象,密西根大學最新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11 月信心指數下滑約 6%。其中,「當前個人財務狀況」指數下降 17%,而「未來一年商業環境展望」則下滑 11%。隨著聯邦政府延長停擺,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不安感日益上升。信心下滑的現象橫 跨各年齡層、收入階層與政治立場,顯示家庭部門正開始感受到就業放緩與政策不確定 性帶來的壓力。
過去兩個月,聯準會(Fed)已兩度降息,試圖為經濟降溫過程提供緩衝。然而,貨幣政策 單靠利率工具恐難解決人工智慧導致的職位取代、貿易限制、與嚴格移民政策等結構性 問題,這些因素正共同 成勞動市場的長期效率下降。儘管大型企業仍維持謹慎招聘,中 小企業已明顯縮減人力規模,顯示美國就業成長的基礎正逐漸削弱。


圖6. 美國失業率(資料來源:美國勞工部)
目前通膨率仍頑固地停留在約 3% 水準,而失業率也持續緩步上升(依最新就業數據)。
未來數月,美國經濟可能將進入成長放緩與物價壓力並存的脆弱平衡期,這將考驗決策者 與投資人的耐心與信心,為 2025 年的收官階段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穩定幣於
年 10 月月度交易量
飆升至歷史新高 2.82 兆 美元
2025 年 10 月,以 Ethereum 作為傳輸層的穩定幣鏈上交易量創下歷史新高,達約 2.82 兆美元,較 9 月創下的前一紀錄(約 1.94 兆美元)再成長約 45%。這波激增凸顯出
Ethereum 作為全球穩定幣經濟核心基礎層的地位再次獲得確認,其網路承載了穩定幣 轉帳、結算、流動性調度與 DeFi 融資工具的主要交易活動。
從細項來看,交易量最高的穩定幣為 USDCoin(USDC),約佔 1.62 兆美元;其次為
Tether(USDt),約 8,955 億美元;而 Dai(DAI)約為 1,360 億美元,較上月略有下降。
穩定幣交易活動的快 擴張源於多重因素的交互推動。首先,10 月的市場環境中,主流 加密資產如 Ethereum 與 Bitcoin 均進入技術性回調階段,促使資金轉向美元掛鉤代幣 以尋求避險流動性與模組化收益機會。其次,EthereumLayer-2 與 Rollup 生態系的擴 張與成熟,使得高頻穩定幣轉帳、跨境匯款、DeFi 穩定池操作與機構級結算等應用得以 以更高效率運行。
這項創紀錄的交易量,其意義遠超於名目數字。單一網路(Ethereum)在一個月內處理近 3 兆美元的穩定幣流量,已可與部分傳統全球支付網路的交易規模相媲美。這進一步證 明穩定幣早已超越早期作為加密交易媒介的用途,現正逐步成為數位現金等價物、流動 性橋樑與結算基礎層,廣泛應用於零售與機構場景。對 Ethereum 而言,這再度鞏固了 其作為數位資產金融基礎層的地位,結合智慧合約基礎設施、代幣結算、跨鏈組合性與 DeFi 整合功能,構築出新一代的去中心化金融基礎架構。


日本金融監管機構支持三大銀行領導的穩
日本金融廳(FSA)於上週五正式宣布,批准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穩定幣試點計畫,由日 本三大銀行 瑞穗銀行(MizuhoBank)、三菱日聯銀行(MUFG)與三井住友銀行 (SMBC)共同參與,作為日本持續推進數位支付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之一。
根據金融廳聲明,該計畫將允許三家大型銀行共同發行用於支付結算的穩定幣,此舉標 誌著區塊鏈資產正式邁入日本受監管的金融體系。該聯盟同時納入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oration)、ProgmatInc. 以及三菱日聯信託銀行(MitsubishiUFJTrustand BankingCorporation),結合金融與科技領域的專業力量。
試點將評估多家銀行集團如何在日本修訂後的金融法規下,以「電子支付手段」之名義協 同發行穩定幣。金融廳強調,此計畫的重點在於確保整個試行過程的合規性、法律健全性 與營運透明度。
根據官方說明,該試點將於 2025 年 11 月啟動,並進行長期測試,主管機關與參與企業 將持續評估其技術與制度可行性。最終結果與相關法律、技術、合規層面的研究成果,將 於金融廳官方網站上公開發布。
此項計畫凸顯了日本在全球安全且受監管的數位支付基礎設施競賽中保持領先的決心, 展現其在推動穩定幣採用時,兼顧創新推進與嚴謹監管的策略取向。

澳洲金融監管單位推動
資產代幣化,以追上全

澳洲最高金融監管機構——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主席 Joe Longo 於 11 月 5 日 (週三)發表談話時表示,澳洲必須「把握機會,否則將被全球市場拋在後頭」,呼籲國家 積極擁抱資產代幣化,將其視為推動澳洲金融市場現代化的下一個關鍵階段。
Longo 指出,資產代幣化可透過將資產切分為更小、可交易單位,實現更快 且高效率 的結算流程,進而「從根本上改變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但他也警告,若澳洲持續落後, 可能成為「錯失機遇之地」,尤其當其他國家已大步領先時。例如:瑞士數位證券交易所 自 2021 年以來的代幣化債券發行量已超過 31 億美元;J.P.Morgan 計劃在兩年內全 面代幣化旗下貨幣市場基金;Nasdaq 則預計在明年底前推出 24 小時代幣化證券交 易。
Longo 回顧道:「澳洲曾是市場創新的早期領導者,尤其在電子交易時代曾走在世界前 端。但如今,其他國家正迅 超越我們。」
為應對這一挑戰,Longo 宣布將重新檢視並啟動 ASIC 創新中心(InnovationHub),以 更主動的姿態支持金融市場創新,並對金融科技與區塊鏈開發者保持「開放式監理窗口」 ,協助他們在現行法規中推動創新。此舉也將與政府合作,加強「擴充型監理沙盒 (EnhancedRegulatorySandbox)」制度,以提升澳洲在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競爭力。
這項宣布延續了 ASIC 近期的監管明確化步伐:該機構已明定穩定幣、包裝代幣 (wrappedtokens)與代幣化證券均屬於現行法律下的「金融商品」。同時,相關企業將 獲得至 2026 年 6 月的過渡期以符合新的發照要求,此舉顯示澳洲有意加快追上國際 數位資產監管與市場現代化的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