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艷》院刊 第伍期 招生特別版

Page 1

招 生 特 別 版 CONTENTS 紫 荊 專 欄 0 4 關 於 1 0 8 的 那 些 事 書 院 活 動 紀 録 0 9 迎 新 1 2 期 初 大 會 1 4 教 流 1 6 院 友 回 娘 家 發 掘 在 地 : 二 二 八 系 列 專 題 2 0 嘉 義 北 迴 二 二 八 社 會 關 懷 2 2 校 犬 o r 校 浪 ? 淺 談 校 園 犬 隻 管 理 人 物 專 訪 2 6 書 院 社 長 忙 什 麼 ? 2 8 大 學 中 的 跨 領 域 : 洪 靖 老 師 專 訪 紫 荊 專 欄 3 1 《 焦 慮 世 代 》 選 讀 書 院 活 動 紀 録 3 4 紫 荊 之 夜 興 趣 小 組 3 6 人 權 議 題 小 組 4 0 划 舟 行 故 4 4 大 家 聚 2
目録
給 各 位 新 ⽣ : 第 伍 期 荊 艷 院 刊 製 作 團 隊 B y H i ! 歡 迎 各 位 加 入 紫 荊 書 院 這 個 大 家 庭 。 紫 荊 書 院 成 立 至 今 已 來 到 第 十 六 個 年 頭 , 各 位 也 是 我 們 書 院 的 「 第 十 六 屆 」 院 生 。 在 這 裡 , 能 遇 見 來 自 不 同 領 域 優 秀 的 院 生 , 也 能 參 與 多 樣 且 豐 富 的 活 動 , 更 能 透 過 書 院 這 個 組 織 的 資 源 , 利 用 「 興 趣 小 組 」 組 成 團 隊 發 起 活 動 , 尋 找 志 同 道 合 的 夥 伴 ; 也 能 申 請 「 圓 夢 計 畫 」 , 去 完 成 大 大 小 小 的 夢 想 與 理 想 。 《 荊 艷 》 院 刊 於 1 0 7 年 創 刊 , 至 今 已 發 行 至 第 伍 期 , 刊 物 則 是 由 院 生 自 行 撰 寫 、 美 編 、 製 作 而 成 。 而 本 期 《 荊 艷 》 院 刊 , 則 是 以 書 院 最 重 要 的 資 源 「 人 」 為 主 軸 , 強 調 「 以 人 為 本 」 , 發 展 出 「 人 文 社 會 」 之 刊 物 主 旨 。 在 招 生 特 別 版 中 , 除 了 記 録 下 書 院 過 往 的 活 動 外 , 更 是 收 録 了 「 發 掘 在 地 」 、 「 社 會 關 懷 」 、 「 紫 荊 專 欄 」 等 部 分 主 題 文 章 , 期 待 透 過 這 些 文 章 , 帶 領 各 位 瞭 解 中 正 大 學 所 在 土 地 「 嘉 義 」 的 故 事 , 也 啓 發 我 們 深 入 探 討 周 遭 議 題 。 誠 摯 歡 迎 各 位 新 生 的 加 入 , 也 希 望 透 過 《 荊 艷 》 院 刊 , 能 引 發 思 考 、 引 起 共 鳴 。 3

民國108年,教育部正式推行新制課綱。

與過去的99課綱相比,新課綱更強調多元選修課程以及 跨領域的應用能力。

如果說教育是改變社會的起點,那麼108課綱便是這場 變革的吹號者,它試圖為這宛若水泥建築的生硬教育帶來 一點生機。不過,這些大幅度的更動卻也導致師生、家長 感到無所適從。以下分成二大重點方向,與大家一同揭開 新課綱的神秘面紗。

/ 不分一
/
許怡婷 4 紫荊書院
邱子宧
傳播二

「核心素養」是108課綱的理念,

為了達到理想學習狀態,新課綱推行

了許多以此為基底的教育政策。舉例 而言,108課綱在學科的各單元中融

入更多時事內容,希望藉由現實與知 識融合,將學識實際應用於生活。課

綱也鼓勵把上課模式加入更多小組分

工及問題反思,期待能擺脫過去填鴨 教育的束縛,讓學子不再是安靜聽

講,而是有更多的 表達機會以及批判

性思維。課程變動 面,108課綱大幅下

修高中必修課占比,

給予學生更多空間 去探索有興趣的領

域,並規定每所高 中都需要擁有自己

重新建 構台灣 教育。

的校訂必修課程,將所學與在地或學

校展望進行連結,培養出更多具有獨 特性的學生。此外,新課綱將數學分

成A、B兩類,數A讓日後需要較多

數學應用的學生能有更深入的學習,

數B使得較不需數理應用的同學專 注於穩固基礎。

註解1:數乙將於114年分科測驗回歸考科。

在大考方面,新課綱將原先的「學 測」改制為「新型學測」,範圍不再 是過去以年級為分界,而是以部定必 修為限,「指考」則改制為「分科 測驗」,將原先的10大考科縮減至 7科 (不考國、英、數乙)* 註1。在申 請入學面,雖然課綱首屆採備審、學 習歷程雙軌制,但備審制度將逐漸在 108課綱的推行下走入歷史,轉而被

「多元表現」、「自 主學習成果」,統 稱「學習歷程」 取

代。兩者最大的差 別在於課程成果及 多元表現為學期 制,需要每學期固 定上傳,教育部表

示,希望透過此方式幫助學生定期整 理在學期間的表現,也藉此思考未來 志願走向。此外,自主學習成果則為 三年皆可上傳,期待學生能利用此政 策試探自己的學習興趣,並在自學過 程中培養時間規劃、解決問題等能 力。

「課程學習成果」、
5 荊艷院刊
以素養為基底,從日常開始蓄力。 升學的原動力,

當詢問到課程變動,偲宇老師表

示,由於108課綱將必修課學分

數、課本內容進行刪減,導致教學 情況迫於時間壓力不甚理想。不

過,老師對校定必修則持正面態

度,認為校訂必修有助於學生熟悉

學校及在地的特色文化,起到因地

制宜的作用,對學生發展學習十分

有利。

讓學生跳脫舊有的學習方式, 不再僅是被動學習,而是主動 探索。但,當這些攜著完美願 景的學習任務來到執行面,帶 給老師與學生的真是更多元的 學習方式嗎?或其實是更多餘 的學習壓力呢?

在學習歷程方面,偲宇老師大力讚賞新 增的自主學習成果,讓學生能夠有機會 自由探索,學習訂立計畫並妥善規劃時 程,此政策對軟實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可惜的是,學生實際行動狀況並不佳, 老師推測可能與台灣過往的填鴨學習模 式有關,學生習慣於聽從指示而非主動 發揮。另外,老師還提及了關於學習歷 程檔案上傳限制容量的問題,這也許將 壓縮了學生的發揮空間,略感可惜。

成 實行阻礙。 民族性 主動學習。
6 紫荊書院
總體而言,108課綱使學習 有了更多彈性。

最後,偲宇老師表示,108課綱的立意良善,但成效不彰可能與民族性有關。 由於新課綱的設計是效仿西方的開放學習思維,對於長期受限於框架的台灣學

生及老師而言需要較長的適應期,期許日後關於新課綱的修正及革新可以將此 納為考量點,循序漸進,推行更適合台灣學子的學習制度。

身為第一屆新課綱的同學,就讀

於中正大學不分系一年級的松穎

提及,相較於過去背多分的課程

內容,108課綱帶給我們更多思

考的機會,也在素養的加持下學

會融會貫通。舉例而言,學測的

國文寫作出題模式多為要求考生 表達對事情的見解,由此可看出

新課綱更加重視學生的批判思維

及思考靈活性。不過,他也指出

新課綱對習慣被動吸收的同學較

不利,且因學習歷程而導致的 「軍備競賽」更加重了城鄉差

距,削弱偏鄉孩童的自信及競爭 力。最後,松穎認為108課綱

所強調的自主學習,給正在探索

志向的我們很大的鼓勵,因為比 起結果,新課綱更注重學生的學 習過程、更在乎我們怎麼去達成 這件事。同為第一屆課綱下的學 生,就讀於中正大學不分系一年 級的侑燐則表示,由於新課綱的 推行,使得老師在課堂上願意提 供更多機會給學生發言,這使得 她的表達能力得到進步。但她也 說到,較可惜的是,老師們似乎 仍不是很了解課綱如何實行應 用,因而無法擔任引導者的角 色。舉例來說,老師們雖然讓學

生表達空間,卻也只是要求小組 討論從課本找出解答,而不是真 正學生自己的看法。

由上述可以得知,新課綱目前仍有不完善之處。

不過,在改革的途中,這些問題無可避免卻也不可或缺。因為唯有發現裂縫, 我們才能去修補,為台灣教育奠定愈加穩定的基礎、更堅固的主心骨。

偏郷學子卻倍感無力。 一
7
〇八課綱是成長的新驅力,

荊艷調查局之

以你對108課綱的了解,

你是否支持教育部於108課綱中所推行的教育新制?

支持:58% 不支持:42%

作為108課綱第一屆學生,目前為紫

荊書院第15屆的大一生,為本次投票 中最大宗參與者,佔總投票數70%。

而在15屆院生中,有近六成的支持, 四成的不支持。

108 新課綱

8

撰文 / 資工一 謝維佳

設計 / 傳播二 許怡婷

是總副召以《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一書為為主題的初衷,迎新是院 生們在踏入書院後的第一個活動,藉此讓他們更了解書院,也讓他們 開始建築夢想。

「希望在踏入大學後 , 院生們都能更勇敢地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
,再到如菡學姊 9 荊艷院刊
Maktub

而晏竹則建議找不到大夢想就先從「小 目標」開始完成,把當下的每一件事做 好,其實就是非常了不起的累積,人生 不是百米衝刺,而是一場超級馬拉松, 我們終有一天會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 事,而在此之前就認真把每一天過得更 好,為將來的實踐之路累積資本。

不過在大學求學階段,找不到夢 想是常有的事,總召盧昱蓁和副 召林晏竹對此不約而同地認為: 「不用焦慮!」昱蓁建議可以 「多找人談談」,不同人往往會 提出不同視角的觀點,而這些交 流往往能突破自己的盲點,不論 是師長或是同儕,在陷入困境時 都不妨勇於開口!

談起迎新,受訪的參與者法律一楊子昕與成教一莊詠綺,齊齊表示迎新 帶給他們 最大的收穫是「人」,記住了很多人的名字,也認識了好多

朋友和學長姐,運用Kahoot玩的金頭腦環節更凝聚起了整個家的向心

力,開學後許多的深度交流與資源,都奠基於這場活動的人脈基礎。

紫荊書院

10

而談到參加迎新後的感想,因有事而提早離開的子昕笑著說到:

「很後悔早退!」顯見活動的精采在結束之後仍是好評不斷; 而詠綺則詩意地說:「迎新像黑夜裏面的星星給我指引」。

初上大學時的不安與茫然,都在一個個的活動

中被輕輕撫平,從中收穫的眼界與友誼都讓她

知道,未來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會有一群並肩 前行的夥伴,永不孤單。

牧羊少年最終橫跨沙漠,克服無數挑

戰與困難,成功找到屬於自己的寶 藏,那你呢……?時隔一年,是成為

了被現實磨平稜角的水晶店老闆?還 是熱愛著工作和生活的糖葫蘆小販?

又或是再次成為了一個踏上了征途的 牧羊少年呢?

夢想的征途從未平坦順遂,然而當我們勇敢地跨過那些不順遂,多年以 後,不論夢想是否更迭,不論世俗是否依然苛刻,我們會幸運並驕傲地發 現:提起平庸二字,終與少年相斥。

11

期 初 大 會

期初大會是繼迎新後的 書院重要活動,過往主要以演 講方式進行,而今年則是以博 覽會方式舉辦,邀請了書院的 學長姊們當關主,進行轉系、 雙主修輔系、圓夢計畫、校內 組織參與、校外組織參與、學 業競賽、實習行不行、出國交 換、建立個人品牌力,共九種 主題的分享,並讓參與者進行 跑關,以小型分享會的形式進 行交流。在這之前以師長分享 作為新生認識書院老師的契 機,之後則以夢想小書個人化 地讓活動內容銜接參與者本 身。

作為總召的亞倢, 之所以選擇此方式辦理, 是想用創新、增加互動 性的方式,為躊躇的院 生、過往的自己,指點 迷津;想藉由讓關主在 博覽會的分享,為參加 的院生帶來新的經驗; 想讓第一次辦理大活動 的自己有所突破。

12
參加者將自己的夢想撰寫於 「夢想小書」

經驗分享博覽會

受邀約而擔任博覽會關主 的芷亭,進行了轉系主題的分 享,原先期待能練習講話架構 與流暢度,而她也做到了。 因 為是選擇以分享的方式進行, 在交流的過程中,她也會聽到 參與者分享自己的事,覺得挺 有趣的,院生們都很樂於分享, 且她覺得這屆大一特別有活力, 相信他們能在中正各處綻放異 彩。

作為參加者的政治一 鈺盛 則認為:期初大會是個含金量極 高的活動。

經過這次活動他發現,學 長姐不像想像中的有距離感,反 倒都很樂意回答自己的疑惑,且 分享和建議都相當成熟且具有建 設性。他們的思緒相當清晰。能 夠分析自己在參與的眾多活動中 去蕪存菁,做事還都有自己的一 套方法。就像是會用行事曆做各 種規劃和經營個人品牌力。

鈺盛還說,他更清楚自己 大學四年該怎麼規劃了;覺得抱 持積極的心態,用功的中正學生 不比頂大差;會想試著嘗試自己 不是那麼喜歡的事情,能發掘出 自己更多可能性。還學會利用 google日曆妥善管理時間。總體 而言獲益良多。

書院最大的價值是人,而 期初大會聚集各領域表現優異 之書院學長姐來分享自己過去 的經驗,不論是雙主修輔系、 出國交換、校內外活動經驗等 等。

透過聆聽學長姐的輝煌過 去,從中吸取寶貴經驗,這有 助於我們在往後的大學規劃更 有方向,同時也能作為檢視自 我現狀的依據。

“Practice In The Sky”(實踐不可能的夢),旨 在期許新生在大學這段人生旅途,能夠勇敢做夢、放手實踐,讓夢想在不 受侷限的天空綻放、使之成真。而整場活動也成功地讓籌備人員和參與者 各自收穫了不同的經驗,讓他們向自己的夢想更靠近了一些。

活動核心理念:

( ) 與參加者
13

在書院,教流就好似一個契機, 一個讓院生們看見彼此閃光點 的契機。

紫荊書院匯集了來自各領域的 人,教流則是將大家串聯起來

的活動,讓我們有機會可以了

解彼此熱愛與擅長的事,找到

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教流的活動進行模式為每 組三人,各組會利用兩 週的時間安排每周一至兩

次的小組教學,並在閉幕

式當天進行各組的成果分

享。在活動期間,院生們

就像尋寶者,從彼此的身

上找出珍貴的寶藏—可能

是才華、是知識,或是那 份由衷的自信。

「在學習中尋找知己」 是總召怡婷學姐對教流 的期許。怡婷學姐表 示,教流是書院的常設 活動,目的是讓院生們 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跨領 域的對話,此外,她也 期待可以讓交朋友這件 事建立在學習的基礎 上。

14

不過學姐也坦言,由於院生彼此間不 夠熟悉,所以很難突破陌生的高牆,

造成在實際交流上的困難,這件事讓 她改變了原先對教流的概念—原來學

習的前提應該是大家願意「打開心 房」。對於這項阻礙,學姐提到,或

許之後可以透過與家爸媽合作的方

式,克服院生與院生之間的陌生感,

讓交流的過程更加順利。

除此之外,學姐還提及成果發表會的 當天,大家的眼神都在發光,彷彿心

裡都燃起了小火苗,這讓她感到很欣 慰也很開心。或許就如同妤漩學姐所

說,教流的價值並不單單是教學,還 包含了人與人的互動,因為有了分享

這件事,讓我們開始認識自己與他 人,然後一起冒險成長。

「書院的人都是寶藏,只是我們缺少 發現」這是副召妤漩學姐在舉辦完教

流後的感想。妤漩學姐提到,教流的 初衷是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這項活動, 看見自我的價值與定位,並在交流的 過程中互相學習,而這些期許都在活 動結束後的回饋表單裡得到了證明,

大家的學習反饋都很不錯,整體而 言都有達預期的模樣。

「教流讓我認識了好多有料的 人!」這是資工一靖芳對教流的回 饋,她認為在教流這項活動裡,她 看見了大家身上的閃光點,並從中 收穫了許多知識與成就感。靖芳還 提及,原先以為教流會是集體進 行,小組活動的形式讓她感到驚 喜,並且此種形式似乎讓教學更有 成效。

而同為參與者的歷史一哲維則表 示,他在教流的過程中,深刻的認 知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也 都值得他人學習。

「 世界上有很多閃閃發光的東西, 而其中一個便是耀眼且渴求新知的 你。」

因此,發光發熱並不是某群人的特 權,請勇敢地踏出那一步吧,人人 身上都有屬於自己的閃光點。

大家將想感謝的話寫在分享日尾聲,
15

院友回娘家

挖掘書院的寶 藏 ——「人」

16
紫荊書院

撰文/謝維佳

設計/林新恩

紫荊書院成立至今已 15 年,不論 是仍在求學階段拚搏的院生,或是已於 職場上累積許多實戰經驗的院友們,都 是書院最珍貴的寶藏。因此透過辦 理「院友回娘家」(以下用院娘簡 稱該活動),召集院友及院生們,

用短短一個下午和上午的時光進 行分享和交流,聯繫起各屆的感 情,也能讓院生未來需要尋找學 長姐時,能快速找到擁有相關經 驗的院友,讓書院的人脈與經歷 繼續傳承下去。

17

是侑燐和冠婷兩位參與者的心得。

今年本校開設第一屆

不分系學士學程,面對充滿創造性的空白,

學長姊正是書院最大的寶藏,當願意學習時,

整個宇宙都會齊齊為你送上祝福。

而婕琳也很開心地提到,看到大家都願意

在活動結束後繼續留下來和學長姐繼續 討論真的很感動,這代表這個活動真的有 帶給大家超出活動當下的收穫。

當問到婕琳會不會害怕當天沒有院友 回來時,她毫不猶豫地回答道:「不會

呀,院友們都有一顆很願意分享的心,

我以後也會想要再回來」

「希望能讓學弟妹,尤其是不分系 的學弟妹們,都能夠有個機會去跟 不同領域的學長姐對話,希望都能 讓大家帶走一點點的收穫。」

本屆院娘總召葉婕琳提到,這是她 對這個活動和對自己的期許。

紫荊書院

「不虛此行」「主動」、
18

而這些超出意料的收穫,

都需要從「主動」開始。

因為願意分享,所以才會在畢業很

久以後,繼續回來書院,把業界資訊

和他們的人生經驗帶回給學弟妹,

也因為這樣代代相傳的無私和學弟妹們 虛心求教的主動,讓紫荊書院一屆又一屆, 越來越好。

因為唯有鼓起勇氣主動去報名,主動去詢 問、去認識學長姊,才能獲得自己所想要的 知識與資訊;才能累積建構出自己的人脈

與未來;才能在這些過程中發掘出意料之 外的收穫,

學長姐能帶來的不只是屬於他們的人生經 驗,更是有著歲月的歷練與廣大的眼界,而 這些巨人的肩膀,都唯有主動才能爬上, 也才能讓這一個周末,不虛此行。主動一 點都不難,卻可能如蝴蝶效應一般,為今 後的人生埋下巨大的伏筆,

「細心找到生活中的不便,從而發現商機!」
19 荊艷院刊
那。。。 今天的 你。。。 有更 主動 一點了嗎?

二二八事件發生於上一世紀的台灣。因有本省人 外省人的差異與分化,也有官民立場的不同,如 今人們對它的態度與感情大異,對於它的敘述與 評價也大不相同。

因此當我們重新審視這曾帶給台灣巨大傷痛的事 件時,需要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真相。雖然不確 定找到的資料到底有幾分真實性,或者是還有哪 些被隱藏起來的事實,但我們仍能就已知的事實 進行反思。

二二八事件中的嘉義

臺灣光復不久,經濟蕭條, 社會動盪不安。民國36年2月

27日黃昏,公賣局人員在臺北天 馬茶房前(現在的台北圓環附近) 緝查私煙過當,不僅傷及女煙販 林江邁,也導致民眾陳文溪因槍 傷死於次日。2月28日,群眾在 公賣局、行政長官公署等地發生 激烈抗爭,並佔領廣播電台(今 日台北市二二八公園內),向全 省廣播,痛批政府的腐敗不是, 政府強以應對。而在警備總部宣 布戒嚴後,更派遣武裝軍警巡邏 市區,軍民衝突漸起,悲劇事件

蔓延全臺。

嘉義市的情況則最為慘烈: 民眾與軍隊周旋最久、各地前來 支援的隊伍最多、後來被公開槍 決示眾的人數和次數也最多。在 那短短數天內,許多人失去性 命,許多家庭墜入不幸深淵,當 日慘狀在大部分人心中留下深刻 的印象。

嘉義市在三月二日開始有民

眾響應臺北發生的二二八事件。

市長目睹憤怒的群眾包圍官邸,

文/成教一 莊詠綺 設計/財法一 張雁晴
20

便逃到憲兵隊依賴軍方保護,後 來更與軍隊一起撤到水上機場 內,放任嘉義市成無政府狀態。 由市參議員、三民主義青年團幹 部等為主,臨時組成「嘉義市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負責 起市內治安工作,並致力於協調 民眾、透過官兵協商來達到政治 改革的目的。

因為事起突然,民眾自發的 行動難取得一致性。當軍隊與官 員據守飛機場時,自發的市民及 外來支援的隊伍,便在機場外建 立一些防線,防止軍隊出來攻擊 市民。民眾方面其實武器甚少, 當軍隊由機場內發動攻擊時,造 成民眾方面死傷慘重。

為了市內治安的維護,嘉義 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還請求 阿里山鄒族原住民的支援。鄒族

部隊的加入,壯大了民眾方面的 聲勢,卻導致鄒族中高一生鄉長 及湯守仁等人,都在白色恐怖時 期被安上叛亂罪名處死。

祖國夢碎、猛醒重生, 劉 厝庄被血洗;2 南靖糖廠職員被

刺刀刺死、剖腹裝石頭、屍體還 得用十包米去換回來;和平使者 陳澄波被扣押、刑求、槍決;迎 接軍隊入市的士紳被搶去身上值 錢物品……以上種種,讓嘉義人

感受到的,是國民政府的殘酷。

國民政府來台後,表面上是「 光復」,事實上卻是台灣人受欺 壓凌辱。表達抗議、要求改革卻 被視為叛亂,這樣並不合理。而 活在現代民主社會的我們便可藉 由探討當時的不合理,避免未來 重蹈覆轍。

¹劉厝庄:今日之劉厝里,民眾去圍堵水上機場的重要路標,被誤會是反抗者集結地點, 而遭到慘烈屠殺。

²南靖糖廠:現為觀光景點,在二二八事件中,其本省職員明護送外省員工送到市區, 卻無辜遭軍隊攔截殺害。

修復歷史記憶 重新賦予意義

二二八事件是段被埋藏了四十幾年的歷史,而到了能自由闡述的 現代,才終能挖掘出來,讓當時的受難者得到平反。

願那些受難者與其遺族皆能與這歷史和解,也願我們皆能透過反 思腳下這片土地的故事,創造在地歷史之於自己的意義。

筆者希望在書院,能針對類似議題有不同想法的碰撞和討論, 為歷史創造出新的火花。

位於嘉義市西區的劉厝庄,現已被改  建為二二八國家紀念公園。以紀念   曾經發生於嘉義的劉厝庄慘案。

資料來源/參考書目:嘉義北迴二二八 21

校犬or校浪?

—淺談校園犬隻管理

文字/ 不分一 鍾沛岑 設計/ 社福一 籃晨芸

一踏入中正宿舍區,映入眼簾的是三隻各自選好喜歡 的角落,趴著休息的狗狗們。他們個個親人又溫馴,可 以說是宿舍區的小寶貝。但是這些狗都是哪裡來的呢? 他們是學校養的嗎?而又是誰負責照顧這些狗狗們呢?

校園裡出現的犬隻,他們全部都是屬於校園流浪犬, 校園流浪犬為於本校校園內出沒,且未向直轄市、縣 (市)主管機關進行寵物登記之犬隻,校浪管理則是 環安

中心 的業務範圍,根據國立中正大學校園流浪犬隻處理 原則,一旦遇到流浪犬,可先向環安中心通報,並交由 環安中心彙整處理,環安中心也會視情況通知校內志工 或寶生社協助處理校浪相關事宜,校園內除經學校許可 之人員或社團外,一般人是 禁止餵食 這些流浪犬的,簡 單來說,這些流浪犬終究並不歸任何人或任何單位所有。

由於校浪管理主要是由環安中心負責,因此我們訪問 了環安中心的許昺慕主任,請他稍微向我們介紹一下何

謂校浪,簡單說明中正大學的校浪機制以及分享自身對 於校浪的看法。

22

Q1 學校為什麼沒有校犬呢?

許主任:中正大學是一個公家單位,若是國家沒有特別指示 某個單位的某個人要養狗,那基本上學校沒有人有責任或義務 去養狗,今天若有校犬,當牠咬了人時,學校或者是校犬的管 理人就必須負責,基本上沒有人會願意去承擔這麼大的責任, 環安中心也不是幫學校養狗,幾乎所有學校在面臨校犬這個問 題時,基本上都是非常保留的。

「我們應該先想想,這些狗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

造成眾多流浪犬問題的又是誰 ?」

Q2 不幸去世的校浪通常都是怎麼處理的?

許主任:根據廢棄物清理法,一般的流浪狗屍體都是以一般 垃圾處理,雖然很殘忍,但現實就是如此。

Q3 寶生社與環安中心的連結?

許主任:雖然寶生社每屆的風格都不太相同,但不變的是他 們 愛動物的初衷,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非常的一致。針對校浪的 部分,環安中心主要是管理的角色,而寶生社則是協助管理學 校的流浪犬,他們強調「安全」和「人道」,在社團成立的這 幾年裡,一直展現出對動物無私的愛。

透過主任的介紹,我們能稍微了解學校的校 浪機制是如何運作的,平常上課時,我們也都能見

到這些狗狗們的蹤影,但校園內除了有喜歡狗的同 學,也有害怕狗的同學們,以下採訪對象分別為 不分系一年級的蕭若欣同學和馬幸庭同學,對於狗 狗,他們分別有不同感受,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 對於校浪議題的想法:

23 荊艷院刊

Q1 請問這些校園的狗狗們有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嗎?

若欣:當我壓力大的時候,看到他們就會覺得很療癒,最近慢慢有些 狗狗因為年紀大而離開了我們,雖然很傷心,但也讓我了解到生命只 是一個過程,最重要的是他們留下來的美好回憶,我們能做的就是好 好珍惜當下。

幸庭:因為我都是以步行的方式進入校園上課,所以作為一位害怕狗 狗的人,在校園中看到或是狗狗主動靠近時,會感到非常害怕甚至恐 慌,下意識地往陌生人的方向靠,身邊有朋友的話也會不自覺地抓起 朋友的手。

Q2 請問你覺得學校應不應該存在這些犬隻?

若欣: 我覺得能讓原本居無定所的動物們,找到一個能稍微保障他 們生活安全的地方還滿不錯的,平常看到這些狗狗心情都會很好。

幸庭: 因為我真的很怕狗所以當然不希望在校園中看到任何狗的存 在,不過當學校沒有狗狗的話,好像又會少了一點什麼,我發現其 實愛狗人士大於怕狗人士,如此一來,少了狗狗的校園,或許將會 使大學生活變得枯燥乏味,所以我沒有辦法明確認為這些犬隻到底 是該存在還是不該存在。

Q3

請問你覺得學校應不應該把這些校浪變為校犬?

若欣:如果站在這些流浪動物的立場來看,會有人負責照顧他們,生

病了也都有人帶他們去看醫生,這當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我也 能體諒學校有自己的難處,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犬隻已經在最大 限度下得到最好的照顧了。

幸庭:我覺得有需要把校浪變成校犬。因為我覺得有負責 的管理人幫助他們在飲食以及休息上的需求是必要的, 如此一來他們才會更懂得如何去融入校園,知道小心避 開車輛、過馬路應該注意等等......。透過學習的方式 教導他們保護自己和他人,以現今校浪的飼養模式,

會使他們容易看見人就興奮,甚至經常會有被車子 撞傷的意外。

24

由以上內容可知,如果要將校浪變成校犬有 一定的難度在,但我們可以去思考的是, 當這些

校浪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如何運用自身的力 量去幫助他們。喜歡狗的同學可以主動了解台灣 的浪浪生態,而怕狗的同學也不用勉強自己去喜

歡他們,即使只是一個笑容,或許都能讓他們知 道這個世界沒這麼糟。也許有人會拋棄他們,但 在中正大學裡,還有一群因為他們的存在而感到

溫馨的同學們,希望大家都能體諒這些流浪的狗 狗,並且以友善包容的態度去面對這些動物。

25 荊艷院刊

人物專訪

紫荊書院為通識中心所經營之下的學生自治組織,而在書院當中,則是由「學社」幹部組織來維持書院的運作。 而學社的組成,則是透過每年的投票選出正副社長後,由正副社長依照自己經營書院的理念來去組織、領導學社 成員。因此,社長便是了紫荊書院重要的靈魂人物。而在同樣的職責下,不同屆的社長們也產生了不同的領導方式, 就讓我們看看12至15屆社長們各自的風格吧!

比起領導者更想當引導者 ——

姊,在擔任書院社長時,她的領導風格趨向溫和及包容,目標是讓

每個學社成員都能在這段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收穫,並且覺得這段過 程很有趣。她也提到,比起leader(領導者),她當時更想當的是 facilitator(引導者):讓學社幹部可以自己想活動的內容,並且讓 他們選擇要做什麼。擔任社長時的他,主要扮演的角色就只是掌握大 方向,提出一些建議,但不會過於強硬,每位成員都有發揮的可能性。

適性發展・自由成長 —— 屆社長靖文:

13屆社長靖文則是在形式上跟內容上,基本上都不會干預太多, 所以學社只要沒有偏離當初設定的核心概念,基本上要怎麼去實 踐,就是憑學社成員們自由發揮,只需要定期回報專案的進度即 可。同時他也相信每位成員每位一定都有能力,可以去找出他們 所面臨的問題的解決方法,多半傾向讓學社成員獨立解決。

屆社長念念:
撰文
成教一 莊詠綺 設計 / 傳播二 許怡婷
/
今年大四,準備畢業的12屆社長念詩于,是院生們熟知的念念學
書院社長忙什麼秘辛大公開
紫荊書院 26

#負責 #信任 #笑容 ——

屆社長 婕 琳:

14屆社長婕琳覺得擔任社長,首先需要富有強烈 的責任感,要主動去關心各部門的事務,與學社成 員之間彼此建立信任感,還有領外一點就是要學會 包容,體諒每個人在辦活動時都會犯錯,也要站在 彼此的角度思考,以及多去引導。

盼 建立良好團隊氛圍 —— 屆新任社長鈺盛:

最後,15屆社長鈺盛則希望在上任後,能建立團隊良好氛圍,積極主動地建立 學社幹部的正向心態,透過大方向的政見擬定使幹部們

能夠保有討論空間,並透過彼此溝通、討論來達成

團體共識。

此外,也希望能夠鼓勵學社幹部體會「在能力圈

內行動,在舒適圈外學習」的感受,不只是停留在

辦理活動的結果,而能夠在辦理活動的同時反省 自己的成長歷程與能力的提升。

最後一點則是圓融處事,總是笑臉迎人的去討論、 交流,能讓所有事情順利許多。
27 荊艷院刊

電梯抵達四樓,直走後左轉,首先映入眼 簾的是共教403分別貼在窗戶左右的春聯,

上頭寫著「不分系」、「不禿頭」。是的, 這裡就是不分系專任教師,同時也是書院 三家家導師——洪靖老師的辦公室。

洪靖老師和15屆的院生一樣,都是今年才 加入紫荊書院這個大家庭,老師為荷蘭特 文特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科技

與社會(STS)、技術哲學、社會設計,對 歷史有研究,在跨領域方面也頗有心得。

而老師在今年的上下學期都各開了一門課,

分別是社會設計導論和技ㄒ術哲學導論, 在書院中帶領議題小組共同探討各式各樣

的問題,許多院生皆有選修老師開的課程

和參與議題小組,許多院生都表示自己在 老師的課上永遠收穫滿滿。

28

大學中的跨領域 洪靖老師 不分系專任助理

這是洪靖老師在訪談當中不斷強調的一句話, 他說自己當初會選擇跨領域,不是為了跨領域 而跨,而是因為他修到了非常好的通識課,開 啟了自己的新視野,這也是老師給想要跨領域 的院生的建議,他認為若是直接去修該科系的 必修課,可能會有點痛苦或是沒辦法很快就上 手,但若是有了通識課學到的基礎再去修課, 或許就不會太辛苦。

教 授
撰文 / 不分一 鍾沛岑 設計 / 傳播二 許怡婷
人物專訪 29 荊艷院刊
「通識課真的很重要!」

以前沒有人覺得跨領域是一件有價 值 的

事,老師也是從他決定跨領域後,才發

現跨領域對自己有非常大的好處和幫

助。但這過程並沒有想像中順利,當年

老師決定從原子科學轉而主攻歷史時,

受到父母的反對,在面對家人與夢想的

兩難之下,老師決定整理相關資料,讓

父母親了解並理解自己的夢想。此外,

在真正跨入人文領域之後,原為理工出

身的老師感受到理工和人文之間的思考

方式非常不同,於是他必須想辦法讓自

己用 比較開放的方式寫文章或者是 和該領域的人對話。

洪靖老師於紫荊之夜與同學們的合影

當問到老師有沒有覺得大學四年裡最該

培養哪些能力,老師思考了許久之後說

出了「思考能力」這個答案,他認為有

沒有辦法獨立思考以及在想事情時是否

能 夠 看見事情的全貌,是一件很重要的

事。從國小一直到高中,我們都是在沿

著一條窄路走,而大學可說是第一次把

窄路拓寬成一條大馬路的起點,有很多

東西會擺在面前讓你自己選擇,在這麼

多的選項裡面,要如何做出好的選擇

需要有一定的眼光,但這種洞察力

不是專業科系能夠帶給我們的,它

需要一種比較抽象的思考能力,而

這種思考能力是很重要的。

加入書院的這段時間,老師發現專業科 系的院生更容易能去發現只修習自身科 系的禁錮,因此更能看見並實踐跨領域 的價值。對此,老師建議不分系能夠開 一些關於哲學思辨的課程,避免跨領域

成為一種自助餐的概念,跨領域應該更 像是食材之間的結合,把不同的知識當 成不同的食材,運用這些不一樣的食材 料理出什麼樣的佳餚才是最重要,若能 將此種訓練思維的課程當作不分系中的 必修,或許會讓學生看得更遠。

現在人人都知跨領域的重要性,但老師 仍一再提醒我們不要為了跨領域而跨, 重點還是得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方向,那

樣才算是有意義的跨域學習,洪靖老師 也鼓勵想跨領域的院生們勇敢一點,不

需要有所害怕,「如果真的會怕辛苦, 一樣從通識課下手就對了!」

30
紫荊書院

撰文/資工一 謝維佳 設計/生醫二 劉芷亭

引言:當代的焦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9年,全球有3.01億 人患有焦慮症,2020年,由於 COVID-19 大流行,患

有焦慮症的人數更顯著增加 28% ,焦慮症成為現代不 可忽視的健康議題。

但焦慮也早已不是臨床患者的專利,它早已經蔓延 成現代情緒氛圍的常態。「要是…怎麼辦…」的假設遍 布在我們的生活中:「要是沒考好該怎麼辦?要是以後 找不到工作怎麼辦?要是…怎麼辦…」因此,筆者將以 瑞典社會學家羅蘭.保爾森的《焦慮世代》一書,對「焦 慮現象」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考察「焦慮文化」的形成, 也嘗試找出面對焦慮的解方。

31 荊艷院刊

焦慮文化如何形成?

然而,明明現代絕大多數的人都生活得比中世紀的國王

好,為什麼人們依然焦慮。因此,作者保爾森將透過歷史視 角探討焦慮文化形成的原因。

時間與焦慮:

專注在當下的狩獵採集者

鐘錶與時間是工業時代以後快速普及的產物,因此人類學家詹姆斯.

蘇茲曼針對現行還尚未普及時間觀念的族群--桑人進行研究,桑族是目 前少數純粹以狩獵與採集維生的族群,過去與未來對他們來說完全不重 要,他們只專注於「當下」。因為對長期在遷徙的族群而言,他們既不能 積累食物,更不能積蓄金錢,而是立即消耗所有採集或獵取來的資源。而 這種生活模式更從三大面向影響他們對「時間」的認知。

預先替未來做準備是不必要的、不可能的

食物和資源若不馬上消耗,便會腐敗,延遲滿足在這裡沒 有絲毫意義,節儉也不會是美德。

在農業社會中,人們往往種植較為單一的作物,從而需要 擔心天災、蟲害,但對狩獵採集者而言,多樣的食物來源讓他 們足夠溫飽無虞。

縱然有時候他們依然會分工取得更多的收穫,但整體而 言,每個人都有獨自生活的能力;相對而言,農業與現代社會 則極為講求分工,在科技的高度發展下,每個人越發專精於極 小的專業領域,卻對世界的瞭解越來越少。

紫荊書院

不需要擔心食物來源 狩獵和採集無須分工
32

除魅:因果論與生物機器人

因果關係帶領我們解決自然科學上的若干難題,也讓我們得以計 算風險,趨利避害,然而,擔憂與焦慮卻也隨之發生。「除魅」是 20世紀著名社會學家馬可斯.韋伯提出的概念,它認為科學及理性 的時代已經來臨,原則上人類可以透過理性計算和因果關係去支配一 切事物,再也沒有什麼神祕莫測的力量會引發作用。

然而,韋伯的一生卻也極度受除魅理論所苦,他將計算帶入生活 中,他認為白天任何形式的干擾都會影響晚上的睡眠:森林的散步約 會會影響四分之三的睡眠、妹妹婚禮上的敬酒會影響三天睡眠,這些 計算使韋伯焦慮得近乎崩潰。因果關係的計算帶來了高度發展的科 技,但對生活過度偏執的計算,卻也終將崩潰,因為「人」終將不只 是生物機器人。

面對焦慮:與焦慮共處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焦慮文化

的兩大原因,那身處在焦慮是代中

的我們該何去何從?作者保爾森認

為認為,比起與焦慮為敵的「減少

焦慮」,我們真正應該學會的應該

是「與焦慮共處」。

實行的第一步,便是「接納」。

接納的首要目的既非減輕焦慮,也

不是要醫治我們,接納是為了讓我

們看見世界的本質:基本上是不確 定的。

中國佛教思想中有個非常重要 的核心概念:「變」,世界上沒有 恆常不變的事物,一切的苦痛與煩 惱其實都來源於我們執著於將剎那 變成永恆:姣好的身材、甜蜜的愛 情與完美的成績,但一切都在改 變,唯有開闊地接納「不確定性」, 我們才不會為錯過的公車懊惱一整 天,也不會為可能考差的期末而失 眠整週。願焦慮都能成為我們前進 的動力,而非徬徨的桎梏。

33 荊艷院刊

文/ 成教一 莊詠綺 設計/資管一林新恩

資管林新恩

▲野餐「之夜」,就算不是晚上舉辦也要稱之為之夜,就是我們的堅持。

「紫荊之夜」以「聚」為核心宗旨,希望 藉由主辦紫荊之夜讓有各種興趣、想法卻 不知道怎麼找到更多夥伴的院生,有更多 可以發展的場域空間。活動長度與形式不 限,能讓院生隨著心之所向自由發揮。

「興趣小組」則是由一群有相同興趣的院 生們組成的團隊,可利用書院提供的資源

(經費)去達成小組想要的目標。

截至2023/5/9,111 學年度的紫荊書院辦

紫荊 荊 書院 書 辦 小組: 組 荊日 荊 n、野餐、 信智老師 關係係、前社 資之夜和紫

理了以下紫荊之夜活動與興趣小組:荊日 影展、站立喜劇、canva、notion、野餐、 志和老師分享、洪靖老師分享、信智老師 分享、設計思考、選前、國際關係、前社 長經驗談、租屋經驗分享、投資之夜和紫 荊羽球團。

34

愛好電影的令儀,覺得電影有種奇幻的魔 力,能將最不真實的情節,以最真實的畫 面呈現,片中的故事展出不同於觀者本身 的生命經驗,能產生共鳴,能打動人心。

她把這樣的體驗帶進書院,辦理荊日影 展,利用電影當媒介,很好地聚集了院生 們。

對喜劇有興趣的楷鈞,為了建立一個舞台 與尋找同好,辦了站立喜劇之夜,即使本

身不是專家,他還是跨過了自我懷疑,讓 喜歡喜劇的人在書院有了一個好玩的歡樂

舞台。此後也踏出了書院,和育賢等人創 立了鳳刺喜劇,進一步地將自己的興趣作 延伸與開拓。

喜歡羽球的允中,則創辦了紫荊羽球團, 讓院生們在裡頭盡情揮灑汗水、絞盡腦汁

與用盡全身的力氣去控球,背著隨時失分 的風險,享受即時的贏球成就感。在球場 外,紫羽的團員們也會透過出遊聯繫感 情,透過羽球建立了美好的情誼。

透過荊日影展、站立喜劇之夜和紫荊羽球團,可以看見紫荊之夜與興趣小組凝聚院生們

的力量,讓院生們透過不同媒介而彼此交流和成長。

35

人權成長小組是由紫荊書院與台灣醫學生聯合 會(下文簡稱醫聯會)合辦的跨校活動,此小組以 人權為主軸,分為「死刑存廢」與「精神疾病」二 大主題,並展開為期半學年的討論。除了進行一對 一、多對多的想法碰撞外,人權成長小組也舉辦了 相關的講座,使得參與者能夠在表達想法的同時,

邱和順 36

王景玉 小燈泡事件作案者 思覺失調症患者

更能透過專業視角看見實務 面的問題及阻礙,讓院生更 加了解人權的重要與意義。

總召晏竹學姐興奮地說,她 認為無論是幸運地得到合作機會,

抑或是於活動過程中所拾獲的寶貴 看法,皆像極了天賜的禮物。此外, 學姊也提及,除了自己對人權議題感 興趣外,也期許能讓「書院」走出舊 有的環境更是她舉辦活動的原因之一。

於是,在這次與醫聯會合作的過程,學 姐跳脫了書院的框架,看見另一種舉辦 活動的思維及方式,透過結合其他團體的 行事作風,讓她的公關能力提升了不少。

這是社福二孟儒學姐 在參與這次人權議題小 組,關於精神疾病相關的 討論所得到的反思。她 認為,疾病是由人們所 構築出來的,再交由社 會去建構疾病的標準, 但所謂的「標準」卻 成為了人們標籤化他 人的利器。

遺憾的是,原先預計於下學期舉辦的人權 參訪及成果發表,由於與醫聯會的時間安排 困難取消了,對於活動的突然結束學姐感到 十分可惜。不過,即使討論小組的結尾倉促了

些,但在小組裡頭,參與者們仍然實際地從中 收穫新觀點與思考模式。

「 」
這次的活動就是一場 意料之外的驚喜
「為什麼我們可以說思覺 失調症的人所看到的是假 的?那是他們真實所見 的世界啊」
37 荊艷院刊

讓這一切變得更好。

最後,晏竹學姐想特別感 謝人權小組夥伴SCORP人權 和平部部長的火龍:「謝謝你 讓我有機會在書院舉辦這個活 動,完成踏出書院的願望。你 是一位很溫暖的Partner,祝 福你未來一切順利!」

台灣最高齡死刑犯 王信福

「人權」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不該是 世人不能夠輕易觸碰的敏感地帶,更不是專屬掌 權者所能討論的範疇。即便是在日益文明的今日, 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身處人權的陰暗處,他們在 險惡的環境裡渴求一絲光明、渴望有能力捍衛自 己。而我們也都應試著站出來,為不平等與不公 義發聲,因為我們都生而為人,也皆聲而為人。

38
紫荊書院

人權留言板

關於「人權」議題,我的看法是...

留下你的想法吧! 39 荊艷院刊

划舟 行故

文/不分一 張瀚責 設計/生醫二 劉芷亭 40 紫荊書院

2022年10月14日,中正大學紫 荊書院的院生們本於對本土傳統文化的 興趣與關注,在嘉義縣船仔頭藝術村舉 辦了「划舟行故」的活動。在這個特別的 活動當中,參與者能親身體驗平時僅存 在民俗故事中,而難有機會接觸到的水 上划龍舟。除此之外,參與者更可以在 船仔頭藝術村透過單車繞村的形式,感 受重生的傳統村落所充滿的人文氣息與 生命力。在活動的尾聲,參與者也能參 觀在地的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對嘉義 地區的歷史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 解。

在「划舟行故」整日的行程當中,作 為上午主要活動地點的船仔頭藝術村這 個地方,其實在百年前是一個作為船運 商貨集散地的村落,但在現代卻因產業 的沒落而使人口大量外流。所幸在各路 鄉親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之下,船仔頭藝 術村文教基金會在民國八十四年的光復 節成立,船仔頭這個地方也以不同過往

41 荊艷院刊

的藝術村定位重新出發,提供牛

車、扁舟、單車、協力車等不同於

現代社會的慢步調體驗活動,在親 近當地自然生態的同時,也能想像

過往農村的樸實生活。

而在「划舟行故」的下午主要活

動地點則是位於嘉義縣太保市的國

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故宮南院

的建設是奠基於平衡南北、地區文 化平權的理念出發。不同於北部院

區的是,故宮南院在館內藝術品的 展出,加入了更多的亞洲文化視

角,讓參觀民眾不再感覺藝術是飄

渺而遙遠的事物。除此之外,故宮

南院也常常辦理各式各樣、針對針

對不同年齡層的推廣活動,也

是 希望能夠讓一般民 眾從不同的角度

切入,認識文化、

歷史與藝術

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加深故宮南院 與在地之間的關係。

「划舟行故」的活動參與者不分 一的松穎同學認為,大家的一生當

中能有多少體驗划龍舟經驗呢?沒 有參加到的話會十分可惜。他也提 到了當天其實是自己的生日,在划

龍舟的過程中,許多當時還不熟的 人一起在船上唱生日快樂歌,令人

相當印象深刻。蔡松穎說:「這是 很放鬆的一天,沒有學習的壓力。

划龍舟與一開始我原先所想像的蠻 相似的,但不一樣的是大家一起划 的過程其實更加有趣。」

紫荊書院

42

本次活動的總召葉婕琳在採訪

中說道:「生涯知能這堂課,能夠

提出自己的夢想,自己是因為被電

視綜藝節目當中的划龍舟活動所吸

引,便想透過這個機會來舉辦相關

的活動。」她也提到了,在船仔頭

藝術村當中,有請人介紹到這塊地

方,讓參與者有機會更進一步認識

與接觸在地文化與地方創生,當時

故宮南院亦恰巧正在舉辦嘉義文史

展,剛好與活動的在地主題做結

合。而針對活動的籌備過程,葉婕

琳表示,在活動籌備的過程中,所

遇到較為困難的部分其實是來自疫

情的影響,在一次停辦的經驗後,

籌備團隊原先也很猶豫是否應該再

次舉辦,但所幸最終還是順利地完 成了活動。在籌備當中最難忘的事 情,其實是在場勘過程中所體會 到,船仔頭藝術村當地居民與導覽 人員的熱情與純樸,導覽人員甚至 讓我們免費體驗獨木舟的活動並為 我們做了各種導覽介紹。最後,她

也提到了完成這次活動的契機-生 涯知能這堂課程:「我覺得蠻推薦 生涯知能這堂課,也覺得相當適合 大一學生來修,原因是這門課可以 視自己的忙碌程度與想學習的東

西,去選擇所擔任的職位,每組五 個人的形式,在溝通上也會更加方

便,且在大一尚無辦理活動經驗的 階段,這也是一個機會能夠認識更

多人並且增進自己的能力。」

43

溫 馨 聚 會

大家聚

維 繫 院 生 感 情 的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紫荊書院每屆都招收許多來自不同科系的院生,但並不是每個院生彼此都互 相認識和熟悉,大家聚便是一個提供大家認識其他科系院生、相互交流的好機會。 今年大家聚接續以往的「相聚」主軸,並搭配上活動當天冬至搓湯「圓」環節, 最終選定以「緣」為主題,「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巧妙的緣分交織, 讓我們在紫荊書院相遇。」這便是大家聚的核心概念。

計/社福一 籃晨芸 撰文/不分一 鍾沛岑

「大家可以藉這個活動分享關於自己的 生活,讓別人更了解你,我覺得這個滿重要 的。」 本屆大家聚總召張簡仲益學長提到, 這是他對這個活動最大的期許,不僅僅是維 繫感情,更希望大家可以藉由深入的聊天, 把自己的故事展現在其他院生面前,最終的 回饋也有符合他的預期,看到大家都很熱衷 地討論,當下的他也覺得非常開心。雖然這 是個輕鬆的活動,但籌備的過程卻不輕鬆, 當問到仲益學長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 難是什麼?他坦言有些大家聚的工人們可能 是因為沒有辦過活動的關係,因此在準備的 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不過最終在大家的努 力之下,活動仍然圓滿成功。

44

打破屆數距離,盡情交流對話

「希望可以打破屆數的距離,進行一場 大家都能自由發表意見的對話。」 副召凃郁 品學姐表示,在往年的交流時間時大家還是 會偏向找熟人聊天,這樣便失去了這場活動 真正的意義,因此今年的大家聚活動模式有 稍微更改,改成以「議題咖啡館」的形式, 每桌都有負責主持的桌長,會讓每個院生都 有說話的機會,這方法可以讓外向的人能夠 盡情發表自己的言論,比較內向的同學也能 擁有話語權,彼此輪流當聆聽者和發言人。

45

另外,因為活動當天其實鄰近期末考周,大家壓力都很大,郁品 學姐希望院生可以把大家聚當成一個休息、喘口氣的地方,得到一個 放鬆、愉快的晚上,充滿電之後再繼續努力衝刺。而這次大家聚的搓 湯圓環節,看似簡單其實籌備團隊在幕後費了不少心力,不但要思考 該買什麼食材,甚至還要擔心在學校用電的問題,所有的大小事都必 須考量,但學姐仍微笑著說:「只要參與的院生有玩得很開心,我就 會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我認識了好多朋友,我覺得書院的大家能夠聚在一起就是一種緣 份。」 參加者不分一松穎同學開心的說,他認為大家聚是一個可以讓 他好好回顧大一上種種回憶的好機會,他也很感謝籌辦這場活動的總 副召和工人們,因為有他們的努力才能夠使活動順利進行。

考試壓力山大,喘口氣再出發 紫荊書院

46

接觸了許多新事物,學到了很多辦活動需注意的細節,而他也 提到在活動籌備過程當中有時會分心,造成總副召的困擾,但 他非常感謝當下總副召都有指出問題,他才能夠立即改善。

本次大家聚在總副召、活動工人以及所有認真參與的院生 努力之下,圓滿落幕,每一個成功辦理的活動,背後必定有一 群默默努力付出的人,期許每一年的大家聚都能夠辦得越來越 好,讓院生體驗到書院像「家」的溫馨面貌。

47 荊艷院刊
紫荊書院粉絲專頁 圖片取用來源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