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How生活-老後幸福指南(單頁)

Page 1

好 好 生 活 老後幸福指南 How
好H生活 OW 老後幸福指南 作者/郭慈安、王柔捷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26年我國老人的人口占總人口 比率將達20.8%,接近超高齡 (super-aged) 國家,至2036

(ultra-aged) 國家。為了回應高齡者

書,揭櫫自主、自立、共融、永續四大發展願景,並以「提 升長者支持」與「強化社會能力」為指導原則。在長者的支 持方面,強調協助其維持生活的自主性及自立性;在社會運 作方面,則應提升不同的世代共融,並強化社會永續發展。 為使高齡者自主、自立,獲得生活所需資訊,本署特委託中 山醫學大學製作《好How生活 老後幸福指南》,歷經多 次專家會議,凝聚共識,並於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臺

年更達28%,進入極高齡
之多元需求,行政院已於110年9月核定修正高齡社會白皮
東縣、宜蘭縣等地辦理8場次試讀會,從使用者觀點出發, 蒐整高齡者認為重要之議題、迫切想要學習的內容,另亦藉 由導讀與團體互動,了解高齡者閱讀需求及習慣,以易於閱 讀的大字體編排,選用高對比色排版;此外,將本書內容圖 卡化,提供共讀及討論使用,相較於「獨樂樂」,讓高齡者 在「眾樂樂」的氛圍中,更加深印象。 序 2

運用本書的方式很自由,可先找出自己有興趣的議題,認識 基本概念;如果想看看別人的經驗分享,則可以從故事去探 討;至於想動腦、動手做,也有練習專區;如果對此議題有 更多的好奇,透過資源QR Code一鍵掃描,並搭配小叮嚀, 將可以獲得更豐富、全面的資訊! 老化是人生的自然階段,但老後生活需要的資訊,卻少有專 書系統歸納,藉由發行本書,統整「健康生活與居住」、「社 會參與與學習」、「休閒育樂與科技」、「長期照顧與醫療」、 「財務保障與法律」等生活面向所需資訊,讓國人得以逐步 安排老後生活。為了讓本書發揮更大效益,亦於本署官網提 供電子書、懶人包及圖卡等檔案,讓高齡者及其家庭、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人員、社區組織及關心高齡者議題的朋友免費 下載。期待透過這本指南,引領國人在邁入65歲新階段, 享有優雅、自主、自立、自信、自由的幸福生活。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

3

這本手冊,是一份禮物,獻給每位邁入65歲的您,希望 「它」能陪伴您邁向優雅、活躍、正向、自主、有尊嚴的

委託,承接了「高齡者生活資源手冊研發及製作計畫」。 經過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們蒐集並參考各國的老年手冊, 邀請了國內頂尖的專家學者、業界的優秀代表,以及經驗 豐富的資深公民當手冊編輯的顧問,一起編撰這本以超前 部署為目的,引導長者如何在地老化、自我準備的手冊。 希望翻起這本手冊的您,能夠跟著代表活力、智慧的貓頭 鷹家族,輕鬆閱讀每個主題的內容、故事、練習與延伸資 料。您可以坐下來,泡杯茶,仔細地看一看、想一想、做

黃金人生! 中山醫學大學的團隊很榮幸獲得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一做手冊的建議,為自己規劃未來想過的生活,準備未來 想要的幸福人生。 《好HOW生活 老後幸福指南》,祝福您,平安、順心。 計畫主持人 4

65歲開啟人生的第三階段,是一段可以享受與回 顧美好時光的歷程。要過好這個第三階段,全世 界的趨勢都朝向積極準備兩件事:如何持續「活 躍老化」?如何預備「優雅人生」?

65歲開始的日子有許多重要議題要準備與面對, 而這本《好HOW生活》手冊就是告訴您如何開啟 老後幸福的百寶箱,也是每位進入老化社會的一 份子,可以為自己準備規劃的生活指引。現在就 跟著不老、智慧又幸福的貓頭鷹大師,一起搜尋 幸福生活指南,也歡迎您用以下的閱讀方式繼續 成長與迎向未來。

使用說明
想認識基本介紹:看內容 想聽別人的經驗:看故事 想知道要怎麼做:看練習 想知道更多資料:看資源 5

/ 2

情緒很重要~心理與精神健康

社區好便利~宜居社區

目錄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序
給讀者的話/ 4 使用說明/ 5 第一關 健康生活與居住 第一站 身體動一動~活動安排與運動 第二站 吃的健康~飲食與保健 第三站
第四站 我的堡壘~住宅與居家安全 第五站
第二關 社會參與與學習 第一站 學無止盡~終身學習 第二站 事業第二春~高齡者繼續工作 第三站 沒有代溝的感情~世代共融 第四站 利他也利己~志願服務 第五站 當我們同在一起~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第三關 休閒育樂與科技 第一站 停看聽~行人用路安全 第二站 任我行~交通運輸 第三站 手指動一動~數位與生活 / 8 / / 10 / / 18 / / 26 / / 36 / / 46 / / 54 / / 56 / / 62 / / 70 / / 76 / / 84 / / 90 / / 92 / / 100 / / 108 /
/ 114 / / 122 / / 128 / / 134 / / 136 / / 142 / / 152 / / 158 / / 168 / / 176 / / 178 / / 184 / / 190 / / 200 / 第四站 來去遊覽~遊憩育樂 第五站 電腦來幫你~數位健康照顧 第六站 活動更方便~輔具與生活 第四關 長期照顧與醫療 第一站 預防勝於治療~健康檢查 第二站 找對地方~醫療使用 第三站 人生自主~醫療決定靠自己 第四站 不可不知的四包錢~長照準備與規劃 第五站 聰明使用~家庭照顧 第五關 財務保障與法律 第一站 權益保障~保護與疏忽 第二站 我信任那個人~監護輔助宣告 第三站 談錢不傷感情~財產與保險 第四站 生命最後一哩路~生命畢典 附件 地方政府資源/ 208 參考文獻/ 215
健康生活 居住 與 1 關注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狀況以及情緒狀態,是邁 向健康生活的第一步,學習這些日常小撇步能讓我們 的生活變得更健康。居住的地方不再只是遮風避雨的 建築,它必須要能隨時因應老化所產生的生活狀況。 而我們的家若位在一個交通往來方便、生活機能充裕 的社區,讓每天的生活能夠安排自如,就能維持最好 的健康狀態與持續參加活動的機會。

身體活動是指自己或與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 運動、活動。這些活動存在於我們每天工作、學習 或不同強度的運動,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更有活 力。

10
我們常常聽到健康促進的宣導,建議長者「要活就要動」!但不是 所有長者都喜歡運動,如果每天「宅在家裡」不活動,會如何呢? 國民健康署強調,每天加強活動與運動,可以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 險。相反地,如果久坐6小時以上,可能造成血液循環不佳、肌肉 流失、心理及思考遲鈍等。活動其實不像大家想像的困難,在健康 促進的領域中,身體活動包含走路、爬樓梯、騎腳踏車、做家事、 工作、務農及從事運動等。 所以,如果我們能將原本靜態的生活方式,逐漸改成加強身體的活 動,如:從坐著看電視到出門散步、打太極拳,甚至更進一步地從 健走到爬山,就可以增加身體活動的強度,不知不覺就能累積平常 需要的活動量(圖一)。 健康生活與居住. 身體動一動~活動安排與運動 身體動一動~活動安排與運動 11
每週運動150分鐘以上 每週運動300分鐘以上 中等費力身體活動 每週運動200分鐘以上 圖一、中等費力身體活動的健康影響 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活動, 還能順暢對話,但無法唱歌。 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心臟病、中風等)。 減少卡路里的攝取搭配身體活動,能夠減重。 12 降低髖骨骨折的風險、減輕疼痛、促進關節功能 和生活品質、中長期(例如一年)進行能使體重 穩定。

壺過頭頂、胸推等。

圖二、運動的四種類型 有氧運動 肌力強化 運動 柔軟度 運動 平衡性 運動 可改善心臟、 肺和循環系統, 如:慢跑、快走、騎腳踏車、 跳舞、游泳等。 保持肌肉強壯 可以預防跌倒, 如:深蹲、運用彈力帶、舉水
能夠更靈活地更衣、 綁鞋帶等, 如:伸展全身、拉筋等。 有助於防止跌倒, 如:扶著椅子單腳站立、 太極拳等。 每天動一動 健康生活與居住. 身體動一動~活動安排與運動 每週適量的身體活動, 能減少許多疾病,讓身體變的更加健康! 運動是活動的一種,也比一般的身體活動強度更大,而運動有四種 不同類型(圖二),可以分別強化身體各個不同的部位。因此我們可 以嘗試將四種類型的運動交換著做,除了能讓身體更加健康外,也 能讓運動變得有趣,不會感到單調 (註1 ~4) ! 13
如果一天不能找出連續運動30分鐘的時段,也可以分成3次10 分鐘,並且多嘗試四種不同類型的運動。或者,將運動與生活結 合,例如:遛狗順便慢走、走樓梯代替電梯、摺衣服同時伸展身 體,這些都是增強體能的日常活動 (註6)。最後,把每次的運動和 活動記錄下來,養成「動」的好習慣,有效維持下去,才能保持 健康的體態。 一週運動量建議加起來至少150分鐘以上的中等費力運動,每週 至少要做五天。10到15分鐘開始,循序漸進。 ①吃飯前後一小時內不運動,運動前要有暖身運動,運動後要有 緩和運動。 ②選擇有彈性止滑的鞋子,以及平整陰涼的場地。 ③運動中有頭暈、胸痛、心悸等狀況,要立即停止運動。 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應請專業醫師診察。 長者運動建議 14 一個小撇步 長者運動前準備(註5)

琇花自65歲退休後,過了兩年放鬆自在的生活,但最近 突然感覺體力大不如前,身體的倦怠感很嚴重,睡眠品質也 不好,好像越睡越累。兒子知道媽媽的狀況後,鼓勵媽媽應 該要增加運動,讓身體代謝好一點才會睡得好,琇花聽了兒 子的建議,在晚餐後都會到家旁邊的公園走30分鐘,飯後走 路的確也讓琇花變得健康,也睡得更好。但在維持半年的走 路習慣後,好像也沒有更進步。

就在此時,琇花的先生看到國民健康署推出「銀髮健身 俱樂部」,說是針對高齡者設計的健身房。在好奇心的驅使 下,琇花來到俱樂部,發現裡面有各種不同的運動器材,也 有專門為長者提供「運動建議」的指導員,讓長者能安全、 安心的使用。琇花在諮詢完指導員後才知道,原來運動有不 同的類型,而走路只是有氧運動,並無法強化肌肉,除了肌 力訓練,還要搭配伸展以及平衡訓練,才能讓身體更進步。 在接受指導員規劃運動菜單後,琇花發現全身的肌肉越

來越有力氣,身體也變得更加緊實,腰痠背痛的問題也逐漸 地減少,精神跟心情也更好了。琇花的先生親眼看到她的變 化,也跟著琇花一起參加了「銀髮健身俱樂部」。夫妻倆一 同運動讓親朋好友們個個稱羨,兩人也相約要跟年輕人一樣 去挑戰「百岳」哩! 健康生活與居住. 身體動一動~活動安排與運動 15 故 事 銀髮族的健身俱樂部
您也可以試試看 我的運動與活動安排規劃表 勾 選 頻 率 5~7天/週 3~4天/週 1~2天/週 勾 選 地 點 勾 選 地 點 家中空間、院子 健身房 銀髮健身俱樂部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活動中心 國民運動中心 公園 其他 二、每週預計要做哪些活動?(請圈選) 開車 泡茶 看電視 身體不運動 散步 提輕物走路 做家事 輕度身體活動 健走 太極拳 騎室內腳踏車 中度身體活動 跑步 爬山 上樓梯 有氧舞蹈 打球 費力身體活動 16 一、每週預計的活動頻率與地點
三、每週身體活動紀錄表 日期 打算安排的活動與運動 活動強度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1.高齡者健康操 2.長者活力體能訓練手冊 ◆ 別讓自己坐太久,安排四大類型的活動,及每日維持30分鐘 的運動,可以讓身體更健康。 ◆ 搭配閱讀「第一關第五站:社區好便利~宜居社區」,找尋 有利於安排身體活動與運動的場所。 健康生活與居住. 身體動一動~活動安排與運動 17 資 源 叮 嚀

均衡飲食是指每日需要均衡攝取足夠的六大類食 物,才能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素,而六大類包含全 榖雜糧類、蔬菜類、豆魚蛋肉類、油脂與堅果種子 類、乳品類以及水果類(註7)。

18
我們都會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除了適當的活動安排,也需要注意 飲食與營養的攝取。此外,要特別注意有時會容易因為牙口問題, 無法均衡攝取各種食物,最後導致營養失調,甚至造成一些疾病的 產生。因此,如何可以「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是健 康飲食的重要標準。 在「吃得對」方面,我們需要從不同食物攝取不同的營養素,在選 擇上以當季、在地、天然原型的食材為主,盡量不選擇加工、紅肉 的食物,以達到均衡飲食的目標。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每 日飲食指南手冊,每日需攝取六大類食物,包含水果類、蔬菜類、 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圖三)。 健康生活與居住. 吃的健康~飲食與保健 吃的健康~飲食與保健 19 圖三、我的餐盤 聰明吃・營養跟著來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 除了葷食,現今也有許多人因為宗教、個人習慣的因素,選擇吃素,例如 純素或蛋素、奶素、奶蛋素等。而葷食中的魚肉蛋白,可改為從「豆(蛋) 類」攝取,以彌補蛋白質的攝取(註8)。 那要如何才算「吃得夠」呢?飲食需要適量,不能過多但也不要太少,我 們可以用手、碗、盤子、湯匙的大小來抓份量,例如:一碗八分滿的全榖 雜糧、一杯乳品、一湯匙的堅果種子等。如果是素食者還需要額外攝取兩 掌心以上的豆類食品,不過要注意讓食物的種類多樣化,才能攝取到各種 營養素(圖四)。 圖四、素食者的飲食建議

著各種辛香料,所以大家的口味越吃越重,也偏好用煎、炸的方式 料理,反倒破壞了食物原有的營養素。因此,烹調的方式建議多用 蒸、煮、燉、滷、烤、涼拌、茄汁;不過隨著年紀增長,可能會因 為味覺感知衰退,不由自主地加入更多調味醬料、鹽巴,導致食用 過多的鹽。所以,建議可多使用蔥、蒜、八角、肉桂、薑、九層塔、 檸檬汁等來調味,既天然又能滿足味蕾的享受。 而有關「吃得下」方面,在煮菜時要思考牙口問題,針對不同的咀 嚼狀況,我們可以將食物做成不同的質地,方便好下口(請參考表

健康生活與居住. 吃的健康~飲食與保健 21 在「吃得巧」方面,現在已研發出許多烹煮的方法,市面上也充斥
一、表二,註9)。 表一、飲食食物質地分類 液態 微濃稠流動食 低濃稠流動食 中濃稠流動食 均質化糊狀食 固態 不需咬細 泥食 舌頭壓碎 軟食 牙齦碎軟 質食 容易咬軟 質食 選擇 挑選當季、天然的食材,天天補充六大類食物。 數量 使用拳頭或是盤子,簡單測量食物的份量。 烹飪 少用煎或炸來料理,使用天然調味料幫助入口。 質地 選擇適合自己牙口的飲食,讓食物好下口。 表二、均衡飲食建議表

服用健康食品的迷思與注意事項(註10 ~13) 除了一般飲食,很多人也會額外購買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以 補充更多的營養素、維持健康。但上述兩者有很大的差別,只有 經衛生福利部健康食品查驗登記並取得許可證者,方為「健康食 品」。坊間泛稱的「保健食品」因未取得健康食品許可證,則歸 屬為一般食品。而對於營養素的攝取,建議以維生素B6、維生素 B12、維生素C、維生素D、葉酸、鈣質、鐵質等營養素為原則。

☆健康食品的本質仍屬食品,並沒有等同藥品的效果,亦無治療 疾病的作用,若身體有任何不良狀況,仍應循正常醫療管道診 治。

☆要核實廣告,並切勿自行食用來路不明、誇大功效或宣稱療效 之產品。

☆健康食品若有相關食用疑問,建議先徵詢醫師專業意見後再食

22
用。 ☆可以透過「小綠人」標章辨識食品是否為健康食品。

問: 「媽,這個不好吃嗎?妳怎麼都沒吃?」媽媽沒有回應, 阿雪只好無奈地把飯拿去廚房收起來。當阿雪注意到最近媽媽 都吃不下飯,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正想找一天帶媽媽去看醫生 時,發現媽媽突然昏倒在沙發上!   阿雪趕快叫救護車帶媽媽到醫院,發現原來媽媽是長期的營 養不良,再加上血糖值過低,小於70mg/dL,才導致昏倒。阿雪 覺得有點錯愕,即使媽媽沒怎麼吃她準備的食物,她也有讓媽媽 喝豆漿、牛奶等食物,避免媽媽餓著了,怎麼還是會出現這樣的 情況呢?細問之下才發現,原來飲食不是少油、少肉、有吃飽就 好,不能只吃單一食物,必須均衡飲食,要不然容易營養不良, 最後導致昏倒、貧血等問題。而且媽媽除了營養不良外,也對於 傳統假牙感到不舒服,因此進食比較困難,就不太想吃了,難怪 媽媽會不願意吃阿雪準備的餐點,只喝流質食物。

衡外,也需要透過不同的調理方式,來讓媽媽好入口。在醫院和 長照的營養師教導下,阿雪開始準備半流質食物(如海鮮粥、鱈 魚粥),在調理上也會將肉、蔬菜切碎放入,而且還發現可以用 檸檬汁、蔥等天然調味料來調味。

23 健康生活與居住. 吃的健康~飲食與保健   剛回到家,阿雪看到中午幫媽媽買的飯沒有動幾口,她開口
經過了這次驚險的就醫經驗,阿雪瞭解到食物除了要營養均
對於快要進入65歲的阿雪來說,她也瞭解到長者飲食的重 要性,等媽媽的牙齒調整好後,阿雪打算邀媽媽一起去社區共 餐,或是幫媽媽申請送餐服務。阿雪笑稱,原來社區裡還有一群 更會變化食物的單位,默默地幫長者顧全他們的均衡飲食呢! 故 事 吃的學問原來這麼多
您也可以試試看 自己的餐盤自己設計吧! 二、要如何烹煮呢? (請圈選) 24 一、今天想要吃什麼、料理什麼食材呢? (請填入您想要吃的食物) 三、加上什麼辛香料? (請圈選) 蒸 煮 燉 滷 烤 涼拌 茄汁 煎 炸 其他 蔥 蒜 芹菜 油蔥 八角 肉桂 薑 九層塔 檸檬汁 沙茶醬 甜辣醬 醬油 蠔油 鹽巴 糖 全榖雜糧類 乳品類 蔬菜類 油脂與堅果 種子類 水果類 豆魚蛋肉類
若想更進一步了解老人營養餐食及評估暨結果,可自行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 1.吃進健康,營養新食代 2.長者營養風險篩檢評估 3.營養棒棒堂 4.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圖像及口訣 ◆ 掌握「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三 大要點,讓我們可以吃得健康也能吃 得開心。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三關第三站:手指 動一動~數位與生活」,可透過線上 購物選擇更多樣化的食材。 健康生活與居住. 吃的健康~飲食與保健 25 資 源 叮 嚀
26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情緒處在安然的狀態。在這種狀態 中,每個人能夠瞭解自己的能與不能,能夠面對一些生 活壓力,能夠穩定地做自己需要做的事(如:工作), 也可以對社會作出貢獻(註14)。
健康生活與居住. 情緒很重要~心理與精神健康 您是不是發現到身邊同年齡的朋友有些很快樂、有些好像有點憂鬱 呢?通常我們會注意到身體上的變化,卻忽略了心情上的轉變。隨 著年紀增加,突然發現過去人生扮演的角色一個個在改變(如:退 休、升格為祖父母、喪親等),生命經歷也可能沒落或重建,身體 上的變化也會讓心理狀況隨之改變,因而產生不同的情緒與心情。 一方面長者可能感覺失落、孤寂,心理產生空虛,或因為無法扮演 過去的角色而感到自卑、產生沒被尊重的感覺(註15)。另一方面可 能因為扮演另一個里程碑的角色而有幸福感、成就感,喜歡敘述過 去情境與人分享喜悅。長者的心理可能有正向或負向的改變,兩者 都值得我們重視。 情緒很重要~心理與精神健康 27 懷舊感是面對老年期的情 況,對年輕時代或過去事 物產生懷念留戀的一種情 緒。適當的懷舊能夠作為 與衰老抗衡的手段,讓長 者看到自己生存的韌力與 勇敢。尤其在群體回憶過 程更顯其力量,協助長者 連結社交情感。 懷舊感 正向情緒 步入老年階段後,可能會遇到 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包括 :健 康、樣貌、收入、工作、人際 關係等。因此容易有失落感, 進而產生悲傷、憤怒、沮喪及 痛苦等情緒。尤其是處在無角 色以及子女都離家的狀態(註 16),若適應不良,會引發悲 觀、孤寂、失去目標,嚴重可 能會憂鬱。 失落感 負向情緒
28 許多人的成就來自於一生 的工作,及建立的家庭。 看到後輩因為自己的努力 傳承技藝、智慧或經驗, 而能夠獨當一面,或是青 出於藍,不僅能在情感上 感到驕傲或欣慰,對於人 生經驗也得到統整。 幸福感是人對生活方式、生 活品質、生活滿意度,有相 當程度掌握與獲得的感受。 一般人在生活中有正負向的 情緒感受,面對生活挑戰有 其適應能力,對於環境與他 人關係也有所掌握。也就是 人與其環境在情緒、心理、 社會關係中得到統合而產生 幸福感。 成就感 正向情緒 幸福感 正向情緒 工作退休後,社交圈縮小、子女 長大離家、朋友或配偶過世,都 會有孤獨和寂寞的感受。會感覺 每一天都很無聊、空虛,不再被 關注,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心理或 生理的疾病,例如失眠、厭食、 沮喪、身體不適。不過,人格特 質越正向,家人朋友的支持越高 (註17),就不容易有孤寂感(註 18)。 孤寂感 負向情緒 自卑感是自尊心得不到滿 足,或自我評價過低而產 生的情感。長者對於身心 衰退、知識過時、過往的 優勢不再而感到自卑。自 卑會使自我孤立、退縮、 減少交往,甚至嚴重時, 還會有否定自己的想法出 現。 自卑感 負向情緒

認知

情緒

感覺

情緒表達合不合宜?心情會不會過高?還是過低?或是 過於焦慮?

五官的知覺,視、聽、味、嗅、觸覺正不正常?會不會 有感覺異常(如幻覺)?

思考流程是否順暢?會不會思緒跳躍、胡言亂語?思考 內容是否恰當? 有沒有偏離現實、違反常理? 行為 有沒有合乎常態?會不會有激動脫序的怪異舉止?

思考

生理

睡眠、食慾、性功能是否正常?

29 健康生活與居住. 情緒很重要~心理與精神健康 如何判斷長者精神的健康狀態(註19)? 精神健康分為很多方面,若在以下幾個方面發現異常,可以提早就 醫或是就近到衛生局尋求協助(表三)。 表三、判斷精神健康的面向 長者的心理健康如何維持?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可能會遇到親朋好友或伴侶過世、子女離家 後,減少社交,甚至煩惱退休積蓄(註20)不夠等問題。如果因為身 體功能變差、生病、家庭與環境或是人生階段角色的改變,可能會 產生體力上或關係上的退縮,導致自信心與自尊心不足而不想與人 接觸、外出或參與活動。如果沒有及時注意並處理這些問題,很有 可能會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註21)。目前台灣社區長者憂鬱症的 盛行率約為21%,進而推估台灣將至少有100萬憂鬱長者。罹患憂 鬱症除了會有心理上的不適,也可能導致生理上的疾病,久了以後 罹患失智症的比率也會增高。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除了維持身體 和體力之外,要活得久也要讓自己的心情與精神同時活得好。
注意力集不集中?記憶力好不好?判斷力恰不恰當?周 遭的人物、時間、地點、自己的姓名年齡清不清楚?
需求

每天自我身體掃描,察覺今天的心情與情緒如何?如果因為 忙碌、睡眠不好、心事繁重,就盡量少做會讓自己情緒太過 干擾的事務,等待身心狀況較好時再執行。當然,除了覺察 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刻意用心感受一下每天所經歷的美好。 自我安排每天可以接觸到平常生活以外的空間(如:公園) 或親朋好友(如:與其他人一起參與活動),從與他人互動 建立正向關係。久了之後,也能建造一個彼此互相支持、互 助的社會支持網絡。

30 方法一 覺察,從覺知、覺他,覺你我開始(註22)
方法二 每天安排至少1 ~ 3項活動、運動或與人接觸(註23、24) 每天安排的活動可以包含運動、生活上必需做的活動(如: 買菜、洗衣曬衣、購物、外出坐公車、到便利商店繳費、打 掃、倒垃圾、修剪植物等)。有時候一個人做這些日常生活 需做的事,難免會感到厭煩或提不起勁,因此找人到戶外散 步、聊天、透過電話或手機互相問好、陪伴與傾聽心聲等, 有了人與人的連結和人與環境的接觸,可以避免因心理情緒 產生封閉孤立的危機。 坊間有很多專業組織和書籍,從精神醫學、心理諮商、家庭關係、情緒修 復等,提供下列可以參考的方法:

悶不樂等等,都會導致人感到悲傷、對事物失去興趣,但是如果持 續的時間過久,就要小心可能是憂鬱症(註25)。老年憂鬱症與失智 症初期的症狀類似,同樣會出現不快樂、失眠、記憶障礙、注意力 無法集中、焦躁不安等現象,也因為症狀相似,容易搞混導致誤診

31 健康生活與居住. 情緒很重要~心理與精神健康 憂鬱是正常的情緒,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過,像是失落、不如意、悶
(註26),不過老年憂鬱症經過治療之後,是可以恢復的(圖五)。 常常用身體症狀,來取代情緒的不舒服。如: 這裡痛、那裡疼,但看醫師都沒有問題。 情緒變化大,焦慮不安、悲觀想法。如:覺得 自己老了沒有用。 出現意志力低落、判斷力遲鈍、記憶力衰退、 不想參加活動、食慾不振等症狀。 圖五、老年憂鬱如何辨識

世華今年85歲,很喜歡與人社交,常常會到公園或朋友 家泡茶聊天。不過自從他的太太突然過世後,世華就整天待 在家,情緒低落,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常常會說自己吃 不下,半夜也常常醒來,睡不好,覺得身體很虛弱,不想活 動。世華的兒子以為世華只是對於喪偶感到難過,過一段時 間就會好了。不過後來發現世華最近常呆坐在家,叫他也不 會回應,因此開始擔心他是不是得了失智症。   有一次兒子發現世華在房間裡默默哭泣,他說答應過太 太的一些事都還沒完成。這時兒子才發現事情不對勁,趕緊 安撫,然後等世華狀況比較好時,陪他一起去就醫,最後診 斷出來是老年憂鬱症。在世華確診是老年憂鬱症後,兒子就 撥出時間來陪伴世華,開始注意有沒有規律的服用藥物,並

32
且鼓勵、陪伴世華一起出門走走。   很快地,世華開始會出去串門子,與老朋友在公園聊天 和下棋,也會參加社區活動中心舉辦的活動。世華的生活重 心漸漸地轉移,不再把自己封閉在家,而是開始會主動出去 與人社交,重拾以前開朗的樣子。回想起來,還好當時兒子 沒把世華的悲傷與憂鬱拖著,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免於更嚴 重的精神疾病,造成不可挽回的憾事。 故 事 心理健康不漏接
您也可以試試看 情緒自我檢視表 .您平時會關注自己的情緒嗎?下列有個簡單的情緒量表, 讓您能夠了解目前的情緒狀況。 健康生活與居住. 情緒很重要~心理與精神健康 33 題目 完全 沒有 輕微 中等 程度 厲害 非常 厲害 1. 睡眠困難,例如 難以入眠,易醒 或早醒 0 1 2 3 4 2.感覺緊張不安 0 1 2 3 4 3.覺得容易苦惱或 動怒 0 1 2 3 4 4.感覺憂鬱,心情 低落 0 1 2 3 4 5.覺得比不上別人 0 1 2 3 4 總分 ★有自殺的想法 0 1 2 3 4 ★有自殺想法評分為2分以上(中等程度)者,建議尋求精神醫 療專業諮詢。
您也可以試試看 34 前五題的總分: 分 數 說 明 0 ~ 5分 身心適應狀況良好。 6 ~ 9分 輕度情緒困擾,建議找家人或朋友談談,抒發情 緒。 10 ~ 14分 中度情緒困擾,建議尋求心理諮商或接受專業諮 商。 15分 重度以上情緒困擾,需要高度關懷,建議尋求專 業輔導或精神科治療。 (※資料來源:國立臺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暨精神部主治醫師.李明濱醫師)
健康生活與居住. 情緒很重要~心理與精神健康 35 若想更認識老人憂鬱及評估,可自行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 1.全國諮詢及救援服務專線    3.台灣人憂鬱症量表 2.生日不快樂-董氏基金會最新老年憂鬱防治短片 ◆ 「感覺」也是健康重要的一部分,瞭解 情緒的多元性,學習如何判斷、維持正 向情緒,才能擁有心理健康。 ◆ 可以搭配參考「第二關第五站:當我們 同在一起~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保持 良好的社交活動。 資 源 叮 嚀
36 住宅不單單只是提供長者一個居住的空間,它要能兼顧 長者的日常安全及生活福祉。隨著長者年齡增加,長者 必須能夠負擔居住成本,也需要適時改造環境,以便適 應因身體變化產生的行動需求。

可以享受悠閒自在的居家生活。但隨著我們健康發生變化時,住宅 也必須配合身體狀況做調整。尤其現在很多家庭同住的家人變少, 可能只有夫妻自己住,沒有跟子女同住或是子女偶爾才回家,住宅 是否安全或是需要求助時是否有人幫忙,也成為需要考慮的因素。

37 健康生活與居住. 我的堡壘~住宅與居家安全 我的堡壘~住宅與居家安全 住宅是生存的保障,也是託付生命的地方,住宅能不能提供安全、 是否能滿足生活的需求及舒適度,便非常重要。隨著我們年紀越來 越大,身體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平常生活的活動或行動力,若是家中 長期堆積物品,就可能造成居家動線的不便。這些現象往往都不是 一天造成,而是慢慢累積,很容易讓人在沒留意時就發生不樂見的 意外。 另一方面,住宅也可能是我們經過一生努力所購買的資產,讓我們
為維持舒適又安全的居家環境,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 (一)居住環境 住宅的排水、無障礙設施與設備和一些輔助器具,就像身體的老化 一樣,有時需要維修,有時也可以借助新的「智慧型」住宅科技, 保障生活上的需求,在需要時能夠立即通報救援,讓我們可以更加 地安心。更重要的是,其中有許多也都是內政部可以補助的修繕項 目(表四)。 住宅修繕

戶,詳情依各縣市規定。

防滑措施等。

.3年內給付額度4萬元, 以下為部分負擔比例:一 般戶30%、中低收入戶 10%、低收入戶0%。

38 無障礙設施是指建築物的構件、設備和空間,能夠幫助行動不便的人可以 自己到達、進出和使用,例如:樓梯加裝扶手或裝置階梯升降椅、通道, 保持暢通並注意光線與地板的防跌安全、廁所安裝扶手與求助鈴。 無障礙設施 (※資料來源:修改自內政部與各縣市政府(2021年9月28日)。「安心養老,為 長輩打造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https://www.gov.tw/News_Content. aspx?n=26&s=566472&sms=9065) 表四、內政部住宅修繕補助 65歲以上老人或55歲以 上原住民、低收或中低收 入戶老人、失能老人有房 屋修繕需求者 失能老人 補助項目 .防水、給水及排水設施。 .室內樓梯及走道改善工 程。 .居家無障礙設施設備與 安全輔助設施。 .居家輔具購置或租賃:如 拐杖、輪椅、移位腰帶、 居家用照顧床等。 .居家無障礙設施改善:扶 手、固定式斜坡道、門、
補助金額 .3年內最高補助10萬元/
去哪辦 .戶籍地區公所 .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需要求助,運用以下工具即可加強住家的防護。

網購通路等場所購買。購買前要注意是否張貼內政部核准之登錄機 構個別認可合格標示。如果符合補助身分(如:低收入戶、身心障 礙者、獨居長者、高危險群地區住宅等),可以到戶籍地消防局申 請(以一次為限)。

緊急連線為避免我們獨自一人在家發生緊急狀況,而沒有求救的管 道,地方政府針對獨居及失能的長輩推出緊急救援連線服務,在家

39 健康生活與居住. 我的堡壘~住宅與居家安全 (二)安全防災 大家最害怕的是無預警的火災、被竊賊侵入,以及緊急發生意外時
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可以至消防安全器材販賣店、大賣場、量販店或
火災警報器
中裝設連線設備,並有求救功能的無線遙控器可以隨身攜帶,並與 通訊中心24小時監控連線,協助救護的聯繫、通知派出所或家人前 往家中協助(可至各地方政府洽詢)。 緊急連線 LINE台灣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合作,推出「國家 災害防救科技中心LINE官方帳號」,當中橫跨各個部 會資訊,共分為四大類別:氣象(颱風、地震速報、 降雨、雷雨等)、水文(淹水、土石流、河川高水位 等)、交通(道路封閉、高鐵及台鐵事故等)、民生(停 班停課、停水、疏散避難等資訊),可依照自己所在 預報與即時整合通訊軟體

理行為、各式各樣的非藥物與替代性的療法、照顧者的照顧行為、個人的 養生調理行為等等。並以五大要點為設計的原則(圖六,註27):

40 地區選擇示警的項目。當遇到要緊急避難時,可以先在官方帳號中設立全 民防災卡,預先知道當火災地震發生時,要去哪個緊急避難地點避難。 (三)自立、無障礙與療癒性環境 居住的環境除了要能遮風避雨,也要考量如何讓居家生活可以更輕鬆、心 情更愉快。療癒性環境這個觀念來自於WHO對心理健康定義的延伸,目 標為希望透過環境設計,使人在住家就可以達到個人的療癒感、幸福感。 環境設計包含軟硬體設施,例如:裝潢擺設、傢俱、光線通風、醫療及護
增進自立能力,促進健康 減緩壓力源,提供正面舒壓 促成社會互動,維持社會支持 自然環境刺激,提供復原性 提供選擇權,保障歸屬感與自尊 圖六、五大設計的原則

90歲高齡的陳奶奶在家行走需有柺杖支撐,加上屋齡25 年的房屋老舊、燈光昏暗,且陳年擺放的許多雜物堆滿整個 家中,導致陳奶奶之前有次因為看不清楚差點跌倒。

有一天,65歲的女兒剛好在網路看到居家改造的文章, 也從內政部的網站知道居家改造的補助資源,瞭解了現在社 會上針對高齡者需求所設計的居住環境,因而約了室內設計 師改造原本的住家。

為了讓家中的環境更安全、更舒適、更療癒,陳奶奶的 女兒決定將家中的設施做一些更動,例如:在客廳、浴室、 廁所增加扶手,協助陳奶奶在行走以及洗澡時有扶手支撐; 在家中環境增加感應式光源,不僅不會浪費電,更能讓長者 看清楚腳下的路;為了顧及廚房動線與安全和減少突起物,

41 健康生活與居住. 我的堡壘~住宅與居家安全
採用吊櫃式設計的櫥櫃,手一拉就可以拿取裡面的東西,一 推就可以讓櫃子回到原位。臥室空間則增設升降床,方便陳 奶奶上下床;透過這些環境上的改造,幫助陳奶奶在未來的 生活中能靠一己之力,完成生活所需的事情,也能在自己的 住家住的更安心。 故 事 住宅也要老的很安全
您也可以試試看 居家環境安全檢視表 42 安全居家環境需要隨時更新、保持敏感度、以備老化過程變化所 需。您是否開始改造或準備讓您的愛居與您共老呢?無論是否罹 患失智症,皆可參考以下建議。 ①設置小夜燈,避免夜間跌倒。 ② 安裝窗簾,圖案及顏色簡單;晚上可使用窗簾減少過量的光線 刺激,影響睡眠。 ③放置個人物品,以獲得家的感受。 ④放置個人及親友照片,提供記憶刺激。 ⑤開關有夜間顯示器,便於識別位置。 ⑥開關及插座顏色與牆壁不同,且高度方便操作。 ⑦地板、牆壁及門的顏色均用對比,避免使用圖騰。
健康生活與居住. 我的堡壘~住宅與居家安全 43 ① 使用有扶手的沙發或椅子;注意椅子高度、硬度適合老年人, 且桌子、椅子角要以防護條包起來。 ②桌椅顏色要明顯與周遭牆壁、地板顏色成對比。 ③室內光線充足,避免陰影及避免太強的光線。 ④電視未使用時應關閉電源,避免不必要的噪音刺激。 ⑤使用開放式櫥櫃,易見內部擺設。 ⑥ 大面積開窗,可讓陽光進入(窗戶光線避免太亮,可加薄紗 窗簾)。 ⑦放置個人及親友照片,提供記憶刺激。 ⑧使用時鐘及日曆,提醒個案日期及時間。
您也可以試試看 居家環境安全檢視表 44 ① 可在浴缸及馬桶旁側加裝扶手,扶手顏色應較明顯,最好與牆 壁成對比。 ② 馬桶有顏色坐墊或馬桶顏色與牆壁、地板顏色呈對比,容易識 別。 ③門把顏色對比明顯、易見,方便個案辨識。 ④保持浴室地板乾燥或貼上止滑條以免滑倒。 ⑤建議選擇上下開關或定溫水龍頭以免燙傷。
1.內政部與各縣市政府(2021年9月28日) 「安心養老,為長輩打造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 健康生活與居住. 我的堡壘~住宅與居家安全 45 資 源 ◆ 因應長者的生理及心理變化,居住環境也要有所調整。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三關第六站:活動更方便~輔具與生活」, 協助居家生活更安全與便利。 叮 嚀 ①危險器具(如水果刀、剪刀等)可使用有安全鎖的櫥櫃。 ②櫥櫃使用透明玻璃門,易見內部擺設。 ③選擇操作簡易且具安全的瓦斯爐。 ④選擇個案慣用的水壺、爐具。 (※資料來源:打造失智症患者安全居家 環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宜居社區是一個安全可靠的社區,而且公平地為所有年 齡、能力水準、收入、文化和其他背景的居民提供服務。 在社區中透過便捷的交通方式,並於預期的時間完成日 常所需的事項。

46
47 健康生活與居住. 社區好便利~宜居社區 通常因年紀逐漸增加,可能容易與生活的環境疏遠,也由於生活較 侷限於家中,而忽略了周圍社區可能有過去未使用到的服務、設施 與設備,這些都是我們整個生活「宜居」的體系。舉例來說,好的 交通運輸可以代替無法行走太遠的限制,讓我們還是可以出門去想 要到達的地方(如:學習、休閒、拜訪親朋好友等,圖七)。 社區好便利~宜居社區 學 習 參 與 運 動 活 動 休 閒 就 醫 購 物 辦 事志願工作 居 住 圖七、宜居社區可以讓我們做的事

生活必需品,以及健康的食物,還能滿足每日的購物和休閒娛樂,同時也 獲得需要的生活服務,如︰公園、市場、理髮店、郵局或銀行辦理相關事 務等,從環境中建立高齡友善的宜居體系。

48 所以讓我們一起來思考:自己居住的社區是不是可以提供我們基本的食、 衣、住、行、育、樂,還有購買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和「小確幸」呢?換句 話說,就是出了家門,您對自家社區的交通、環境、社會參與機會,以及 公共安全等,瞭解了多少呢? (一)交通 以安全及可取得的基礎設施,提供普遍的交通選擇,例如︰騎乘自行車、 開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是透過步行,以散步的方式作為交通方式。 (二)環境 指的是擁有舒服的戶外空間、公共設施或建設,讓我們可以就近取得日常
(三)社會參與 能在我們所住的社區進行社會參與事務,例如:有工作機會――在退休之 後能找到一份兼職的工作,除了增加收入外也能得到成就感;志願服務機 會――例如擔任社區志工,協助社區舉辦大小事,或是到醫院當志工,充 實自己的生活,享受助人的快樂;參加社區活動――豐富自己的交友圈, 並擁有快樂的社交生活。 (四)運動與活動 社區附近有沒有「國民運動中心」或是專為銀髮族設立的「銀髮健身俱樂 部」,或者有公園的設施可讓銀髮族自我訓練身體機能呢?在節能減碳之 下,或許也有簡便的U-Bike、行人專用道,讓您隨時可以休閒一下,健走 或運動。

若是需要長期照顧,您是否可就近在社區得到服務呢?不要忘了, 當有家人需要住院或是入住長期照護機構時,是否方便探訪也是重 要的關鍵。

社區友善

每個家庭都需要一個友善社區,讓民眾能共同生活在一個安全的場 域。無論是兒童/青少年放學走路的安全、親子嬉戲互動小公園、 長者臨托防止迷路的安全看視或是生活功能數位化,這些都是促成

49 健康生活與居住. 社區好便利~宜居社區 (五)購物 您住家周邊的商店有多少種類呢?是否曾經注意到,若要去便利商 店、超級市場、五金行、藥妝店、量販店,您要走多遠?可以如何 方便到達或購物呢?社區附近的飲食選擇,是否也有外送或是便捷 取餐的方式(如:先預購後取餐)。 (六)醫療與長照 當身體有些病痛需要醫療照護時,您是否知道去哪裡接受服務呢?
(七)
世代共融、安心宜居的好地方。 (八)緊急應變 如果不幸遇到失火、地震、自然災害造成的安全威脅,是否能確保 自身安全和避難?基本的應變,如:逃生方式和路線、緊急救助、 對外聯繫對象、避難用品準備等。如何避免和處理緊急災害,維護 自身安全,是我們需要去學習和預防的。

70歲患有失智症的阿鳳和先生阿凱住在一個很特別的 社區,這個地方對於高齡者和失智症家庭非常友善,儘管 阿鳳總是忘了拿錢到村裡唯一的便利商店買東西,店員也 總是很熱情的招呼和詢問阿鳳想要購買什麼。而阿鳳的回 答總是一樣:買個茶葉蛋給放學回家的孫子吃。然而,孫 子早已離家到其他城市唸大學了。 阿鳳的鄰居都認識她,若阿鳳自己出門到公園散步, 鄰居會偷偷跟阿凱報密,阿凱也可以在公園裡找到阿鳳, 因為社區裝有針對失智症個案的磁片定位。每到黃昏時, 阿鳳會自己意識到需要回家煮飯,然後固定到雜貨店買瓶 醬油。雜貨店老闆也習慣了阿鳳的行為,他讓阿凱賒帳, 免得阿鳳忘了付錢被誤認成小偷。

50
雖然照顧阿鳳難免有些負擔,但是阿凱還是可以繼續 到據點當志工,讓自己稍微喘息一下,因為隔壁的長照組 織可以派居服員陪伴阿鳳。這個生活功能良好的社區,讓 阿凱無論在運動、購物、醫療需求上,都很方便。阿凱微 笑著說:還好他和太太退休時就搬到這個宜居社區,對於 同時要照顧自己也要照顧失智症老伴的人來說,現在老了 才真正體會到它的重要與方便性。 故 事 社區鄰里都有新家人

個人社區生活圈的示意圖。

■日常生活:  便利商店:_____________  市場/超市:_____________  郵局:_____________  銀行:_____________

■公共空間:

健康生活與居住. 社區好便利~宜居社區 51 您也可以試試看 製作自己所屬的生活所需檢視表 尋找宜居社區的單位與協助維持生活功能的服務 【建議可搭配使用Google地圖】 *請找找日常生活中常去、需要去的地點,並在行動裝置上製作您
(1)在我可以到達的範圍中,生活在我周邊的環境有哪些? 自我檢視一下,例如:
公園:_____________ ■交通運輸:  公車、捷運站/站牌:_____________ Ubike站:_____________ 火車站:_____________ ■休閒娛樂:  購物中心:_____________  其他(如:電影院、夜市等):_____________

■醫療服務:

診所:_____________

醫院:_____________

藥局:_____________

■長照機構:

樂齡中心:_____________

社區關懷據點:_____________

(2)試著將上述分類排列:緊急性、日常生活、重要但非每日要去 休閒娛樂這幾個類別。

■緊急性: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常生活:__________________

■重要但非每日要去:_______________

■休閒娛樂:_______________

您也可以試試看 52

者的生活功能。

自己合適的交通運輸工具。

1.什麼是宜居社區? 健康生活與居住. 社區好便利~宜居社區 53 資 源 叮 嚀 2.高齡友善城市 ◆ 了解及善用居家附近的環境設施與公共服務,有助於加強長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三關第二站:任我行~交通運輸」,搜尋
若想更瞭解何謂宜居社區、高齡友善城市的條件,可自行掃描 以下 QR Code 連結。」
社會參與 學習 與 2 進入高齡階段,並不意味著也得要從社會退出, 甚至是放棄過往喜歡的娛樂生活。相反地,若能 持續或拓展社交娛樂、發展個人工作或志願服務 的量能,讓家庭與生活更緊密,除了可以使高齡 者有更多的情感連結,也可以延緩高齡者生理、 心理、社會的退化。

終身學習是一個動態過程,取決於個人對自己的技能、 興趣、動機。學習是漸進式的改變,有時需要勇氣, 有時需要打破框架迎接轉型(註28)。不管是單一或是 結伴式的學習,都可讓人增加生活情趣、拓展人脈與 視野。

56
社會參與與學習. 學無止盡~終身學習 學無止盡~終身學習 57 知識拓展 生產力展現 家庭關係 支持網絡 生活品質 瞬息萬變的社會讓生活日新月異,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許多日常的習 慣,以及我們取得資訊的方法與來源。而進入退休階段後,若聽到 「學習」這兩個字,會有什麼想法呢? 退而不休、繼續學習這兩句 話,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享受,因為現在的生活較無壓力,也有較 多的時間可以思考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對自己的未來更有幫助。因 此,把終身學習當成一種生活習慣,並透過許多不同的社會學習方 式,就能輕鬆選擇讓自己跟上時代的腳步(圖八)! 圖八、高齡者社會參與及學習機會的五大優點

學習是一種民眾都可以享有的機會,可讓人充分發揮潛力,參與、營造有 品質的生活(註29)。政府於1998 年提出《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認為 終身學習為所有學習者提供一個機會,以強調全人發展、重視個人自由的 方式,使教育成為一種生活,擴展人生的意義與目標(註30)。因此,現在 有許多正規或社區的學習方式,都接納不同年齡、文化、教育背景的學員,

58
而且學習也可以很平價(表五)。 樂齡 學習中心 針對55歲以上成年人開設的系統性教育課程,包含核心 課程、自主規劃課程及貢獻服務,領域:個人成長、文 化傳承、代間學習等。 樂齡大學 結合國內大學校院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環境,辦理短期學 期制的樂齡學習計畫,亦能一圓高齡者上大學的夢想( 開放55歲以上成年人) 。 社區大學/多 元學習中心 運用當地的資源,結合當地自然文化,開設多元化學習 課程,除了拉近社區及學校的距離,也帶動社區民眾終 身學習。 長青學苑 參與對象多數為65歲以上的長者,以培養興趣的學習內 容為主要的課程,例如:各項運動、書法、園藝、歌唱等; 並設有電腦班學習電腦操作、使用網路、取得生活資訊, 以適應資訊化的時代。 社區照顧 關懷據點 以社會參與為主體的服務場域,提供長者一個可輕鬆互 動的機會,包含健康促進、疾病衛教、手藝美勞類型的 課程,有時結合祖孫共學,增進社會中的世代共融。 學習有很多種選擇,並非單單如上述所列,更多的是自主學習,如上網找 資料,到書店學習新知識,看影片或收音機學習語言等。近年來,也有銀 髮族特別拜師學習新的技藝並進而去創業。正如學習不一定在學校,人人 都是老師,處處都是教室。是否現在就來行動,找個學習的機會呢? 表五、終身學習的場域

和先生到處遊玩,實現自己年輕時想玩卻得忙於工作而無法 實現的心願。在旅行的過程中,除了探訪美麗的風景,月英 也體驗了很多國內外的生活。

了,她在閒暇之餘,意外發現台灣幾乎每一所大學都有專門 為高齡者設計的「樂齡大學」。月英看了招生宣傳和課程介 紹後,覺得學費便宜、課程很有意思,便決定報名參加。 月英的樂齡大學第一堂課,選擇了深度攝影的課程,她 不但把過去旅遊的照片重新整理,更開始學後製相片,然後 把成果布置在家中牆面。月英發現每一所大學會依照學校的 特色與社會流行,開立不同的課程。所以在結束第一所大學 的學習後,她馬上到了有醫學背景的第二所大學繼續上課。 這次的學習讓她認識了好多有關高齡營養、保健、經絡,以 及如何與疾病共存的知識。有一次同學提起另一所大學的金 融管理很有趣,她也去學了財務、法律保障的課程,甚至因

59 社會參與與學習. 學無止盡~終身學習 今年65歲的月英,自五年前工作從職場退休後,便開始
這兩年因為新冠肺炎流行的關係,月英到國外旅行變少
此幫助了一位朋友免於被騙。 在參與課程的同時,月英也圓了自己想要學習的願望, 也交到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更因為有了共通的體驗和新穎 的話題,而拉近了與孫女的距離,她的生活因為「學習」而 變得更精采、更開心、更有意義。 故 事 學習隨時行

衝浪、浮潛、重訓、有氧 運動、瑜珈、飛輪、武術

您也可以試試看 終身學習練習單 60 一、請從下方的選項,選擇您想要學習或參與的項目: 語言: 英文、日文、西班牙文、 韓文、葡萄牙文、泰文、 印尼文等。 運動: 登山、健行、露營、游泳、
等。 手作: 編織、刺繡、縫紉、 製作羊毛氈、各國料理、 製作乾貨、烘焙、酒水調 飲等。 藝術: 水彩畫、粉彩畫、油畫、 雕刻、唱歌、打擊樂器、 聲樂、吹奏樂器、鋼琴等。 科學: 種植花草、種植作物、養 殖動物、考古、生化科學 實驗、觀星、地質環境、 生態、天文、智慧農耕等。 科技 & 理財: 電腦、程式、手機運用、 AI、金融理財、APP、家 電維修等。
二、學習的好處有哪些? 未來是否可以規劃更多面向的學 習呢? 1.教育部樂齡學習網 ◆ 學習的管道相當多元,可以依照個人的 喜好選擇,在一步步嘗試中增廣見聞、 拓展人脈,累積成就感。 ◆ 可以搭配閱讀「第二關第五站:當我們 同在一起~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保持 良好的社交活動。 社會參與與學習. 學無止盡~終身學習 61 資 源 叮 嚀 學習後對自己的受益是? 學習後對親朋好友的 影響是? 家人對您的學習可能 有什麼期待? 學習後可以跟年輕世代 做些什麼? 若想更了解終身學習的資訊,可自行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
高齡者繼續工作的意思,是指年滿或是超過65歲者持 續投入勞動力市場,從事全職或兼職的有薪工作,讓自 己能夠在多元場域中發揮興趣、智慧、體力,繼續貢獻 生產力。 62
社會參與與學習. 事業第二春~高齡者繼續工作 事業第二春~高齡者繼續工作 63 如果有人說,65歲以後除了吃喝享樂悠閒地過退休生活,可以選擇 不同的人生跑道,開啟職場的第二春,您同意嗎?根據調查顯示, 在職場上高齡就業者和年輕人相比,具有流動率低且不易跳槽的優 勢。此外,因為高齡者有豐富的社會歷練,更善於與顧客互動、處 事也更為圓融。 由於體力和健康或許有些限制,所以您可能會擔心高齡者的工作適 應問題。目前的制度透過職務再設計,協助單位會重新評估與建立 適合高齡者的工作環境,打破就業天花板,使高齡者能更快地適應 新型態的工作環境、領域,達到人力再利用的優點。許多人也開始 嘗試,並發現高齡者再工作可以得到許多好處(圖九)。 更多的退休 儲蓄 有收入 來源 長壽 更敏銳的心 智能力 更大的整體 享受 終身學習 有機會去嘗 試新東西 健康保險 高齡就業 的好處 圖九、高齡者繼續工作的優點
64 (一)中高齡就業的保障 過去政府並未提供65 歲以上中高齡者就業保障、權益,但是台灣在 2020年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保障中高齡者有以下六 項的就業權益(表六)。 禁止年齡歧視 雇主不得以年齡為由而對工作者在招募、考績、 升遷、教育、訓練、薪資給付、退休、資遣、離 職及解僱等有差別對待。 穩定就業措施 雇主依高齡者的需求提供或指派參加在職訓練; 在高齡者有工作障礙或需要家屬長期照顧時,提 供職務再設計及就業輔具。 促進失業者就業 就業服務單位依高齡者的能力提供職涯輔導、就 業機會、能力培植等資訊,及津貼、獎助,增加 就業機會。 支持退休後再就業 為強制退休前一年的中高齡者,提供退休準備、 調適及再就業之相關協助。 推動銀髮人才服務 為中央補助地方主管機關成立銀髮人才的服務據 點,促進就業,以達到延緩退休、友善職場,以 及世代合作的目的。 開發就業機會 定期蒐集、整理分析高齡者職業分布、薪資上的 變動、人力需求,為未來進行工作機會的開發計 畫。 表六、中高齡者的就業權益

媒合找到工作,也提供專業的講座與職涯規劃,提升求職者在各項 技能的能力。

社會參與與學習. 事業第二春~高齡者繼續工作 65 (二)中高齡就業的管道 銀髮資源網 提供個別化的服務,以一案到底及三大專業體系――就業媒合、職 涯諮詢、職業訓練等服務,協助排除就業中的阻礙,提升職場上的 就業能力,並使高齡者能儘速就業。 各縣市就業服務站 有專為高齡者建立的就業服務,並以一案到底的體系為求職者盡快
台灣就業通 該網站設有中高齡專區,透過職缺查詢,可先自行搜尋全國所釋出 的工作,並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或是撥打免付費電話(0800-777888)提供諮詢服務。 中高齡就業服務中心 除了辦理中高齡就業服務外,亦推動中高齡職務再設計、協助中高 齡者改善就業環境及排除工作障礙,以提升工作效能及穩定就業。

65歲老張為照顧年邁母親,辭去在美國長達15年的廚師 工作回到台灣。重新謀職的他,一開始的求職路並不順遂。 老張在一年多前到就業服務站尋求協助,也成功找到醫院接 駁車司機的全職工作,每日的工作內容就是往返上下車的地 點,接送行動不方便的老弱婦孺。為了維持體力,老張每天 騎一小時腳踏車上班,回家還會慢跑3公里,就是要證明自 己的體力不輸人。 老張表示,中高齡尋職時調整態度很重要。他原本滿懷 抱怨找不到工作、灰心喪志,但在就業服務員熱心協助下, 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讓自身的生活出現了轉機,不但有 收入也能夠照料母親。而在工作上,他說:「工作的過程備 受尊重,也從中獲得成就感,乘客時常表達接送的感謝,也 覺得沒有司機的接送會讓他們到醫院的路途增添許多行動上 的不便,這就讓我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因為這份工作不

66
只是擔任一個司機,也是一個幫助人的工作。」 老張現在對於生活抱持著感恩的心情,過得很充實且喜 歡這份工作,也與雇主、乘客相處得十分融洽。 (※改寫自:中高齡就業難 微電影鼓勵勇者高飛) 故 事 工作永遠不嫌老
您也可以試試看 高齡就業練習單 (一)想一想 社會參與與學習. 事業第二春~高齡者繼續工作 67 1.退休之後,您會想要做什麼?有沒有曾經想做過但未做過的事 情呢? 2.退休後會想繼續工作嗎,此時的工作對您的意義是什麼呢? (二)求職三步驟 1.先來了解工作有哪幾種,並選擇看看自己想要做什麼? 客服/門市 清潔/家事/保姆 保全/軍警消 物流/運輸/資材 旅遊/餐飲/休閒 其他
您也可以試試看 68 68 2.瞭解自己 自我優劣勢分析 (1)年輕時在工作上有什麼優點?現在若工作,帶來的好處有哪 些? (2)現在若有機會工作,自己可能會缺乏什麼樣的技能?需要準 備什麼? (3)有哪些資源可以幫助我找到工作? 3. 求職準備與付諸實行 台灣就業通-中高齡者專區 (1)找尋工作 ▓線上就業服務: 中高齡者專區的「求職及求才」,可尋找目前全國的工作職缺。 (2)職涯探索 ▓台灣就業通職涯評測
1.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2.台灣就業通 ――銀髮資源網 ◆ 高齡者再工作有許多好處,除了自我成長與成就外,透過 更有創意的形式,可以繼續與社會接軌,展現更多的生產 力,也能豐富自己的生活。 ◆ 可以搭配閱讀「第五關第三站:談錢不傷感情~財產與保 險」,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 資 源 叮 嚀 社會參與與學習. 事業第二春~高齡者繼續工作 69 若想更了解更多有關高齡就業的資訊,可自行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

世代間會因為生命歷程的差異,產生對於生活、社會參 與和價值觀的不同,但世代間也可以透過互動或互助, 改變與對方不同的印象。年長者與年輕人可以共融建立 更友善的家庭關係與社會貢獻。

70
社會參與與學習. 沒有代溝的感情~世代共融 沒有代溝的感情~世代共融 71 過去的家庭普遍為三代同堂,但台灣的三代家庭因少子化的社會結 構,正在逐漸減少(從2013年的38.4%降到2017年33.6%),您 的身邊或許也沒有孫子女一起生活,僅與配偶同住。不同世代在較 無自然共同生活的狀態下,會比較陌生和疏遠,年輕世代對於長者 的印象可能也會因此產生刻板印象,或是陌生難以溝通的窘境。因 此,「世代共融」的概念變得比較模糊。但是,隨著高齡者願意走 出家庭參與社會活動,各大學校支持鼓勵祖孫互動,您是否也注意 到社會中有許多世代間互助的機會呢? 教育部於2010 年 8 月 29 日(星期日)發起了我國的第一屆「祖 父母節」, 爾後固定每年 8 月的第 4 個星期日慶祝該節日,辦理 祖孫同台表演和競賽、祖父母徵文或圖畫比賽、祖孫夏令營等等。 這個節日是美國在1973年開始,後來許多國家,如:新加坡、葡 萄牙等多國跟進,新加坡也是最早稱呼長者為「樂齡族」的國家。 台灣近年來也開始重視祖孫共融的活動與建設,例如:世代宅、世 代共住、換工照顧。有些國宅強調世代共融,週末由年輕住戶規劃 設計,帶著年長住戶體驗不同的健康促進與社會參與活動。有些則 是以陪伴長者的方式換工,讓年輕人以低價住宿。另外,幼兒園也 出現老少共融的景象,讓長者和幼兒一起成長、學習、陪伴。

阿麗阿嬤的兒女都不在身邊,獨居幾年後面對著自 己住的四層樓透天房子,一方面要打掃整理不容易,偶 爾因為房子老舊還要找人修理,二方面自己的生活空間 真的不需要這麼大。因此阿麗阿嬤仔細規劃把自己的房 子出租給別人,自己搬到一棟新的「世代共生」宅,開 始了她不同的世代共居生活。 阿麗阿嬤住的地方不大,但有足夠的空間讓她吃住 睡覺,衛浴符合無障礙並且有安全警鈴,陽台上可以讓 阿麗阿嬤種一些植栽花草。大部分的時間阿麗阿嬤會到 這棟大樓的公共空間,與其他的長者一起學習烹飪、攝 影、運動,而最讓阿麗阿嬤期待的,是每天在共生宅學 習準備餐點,晚上跟同住的年輕人共享的晚餐。 在這世代共居的生活模式中,長者平日協助烹飪、 種植、烘培,成果可以跟其他白天忙著上班上學的共居 年輕人共享。到了周末,年輕人會設計新奇的景點或活 動,帶著長者一起體驗。

72
故 事 祖孫樂・世代情

就像元宵節一起去看花燈的地方,剛好就位在一個 具有濃厚歷史年代的公園,長者們到了這裡,彷彿小時 候玩樂的記憶又回來了,瞬間回到那活潑調皮的樣子, 敘說他們在這裡發生的歷險記。年輕人拿起手機幫阿麗 阿嬤拍照,教她如何擺網紅的拍照姿勢。阿麗阿嬤說, 她要把這些照片傳給人在國外的孫子,告訴他們這是國 內的孫子幫她拍的。

雖然大家都沒有血緣關係,但平常互助和支持,兩 代間創造了好多好多回憶。阿麗阿嬤說,還好也有平常 的肌力運動訓練,才可以和年輕人一起「上山下海」, 去了好多自己未曾去過的地方。阿麗阿嬤說:還好當初 把自己老舊的房子做個整理,現在用「新的」世代共融 方式與好多「孫兒們」一起生活,真幸福!

社會參與與學習. 沒有代溝的感情~世代共融 73

超級比一比

代的年輕人為例,想想看下列這些當時流行或最受歡迎的用 具或話題,有什麼不同?

①有電話、電視、電腦嗎?和現在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②去哪裡買菜? 怎麼買? ③熱門的食物、零食、餐廳? ④最新興的職業或工作? ⑤郵寄的內容? 包裹通常有什麼? ⑥校園裡的規範有哪些不同? ⑦對於健康的想法?就醫的不同? ⑧500元可以買什麼? ⑨紙做的遊戲(如:紙牌、桌遊)和電動玩具有哪些不同? ⑩喜歡的休閒活動、旅遊方式有哪些不同?

您也可以試試看 74 74
試問: .如果向年輕人介紹一樣您很拿手的本事,那會是什麼? .如果您想跟年輕人學一樣他們的拿手本領,您會想要學什麼?
請參考報章雜誌或從電腦搜尋一下,以1980年代和2010年

了解、尊重不同世代的想法與觀念,可以讓世代間更有話題, 家庭關係更緊密、社會更融合。

可以搭配閱讀「第三關第三站:手指動一動~數位與生活」,

瞭解科技產品的使用,增加與孫子女的共通話題。 資 源 叮 嚀 1.祖父母節 2.代間活動 (國高中生) 社會參與與學習. 沒有代溝的感情~世代共融 75 為促進世代間更為親近,相關祖孫活動,可自行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了解。

志願服務以活躍老化的精神,鼓勵長者貢獻其智慧、經

驗、生產力。長者參與公共服務,發掘其才能並運用, 促進社會參與建立社會連接關係、同時也增進其身心健 康及福祉(註31)。 76
社會參與與學習. 利他也利己~志願服務 利他也利己~志願服務 77 65歲以後的生活,是應該享受著別人的服務,還是去服務別人呢? 當我們行有餘力之時,可以在各個角落和不同的領域,貢獻一生當 中累積的智慧、技術、知識、時間、經驗或體力,讓社會變得更加 溫暖,也讓自己擁有新的生活目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註32),參與志願服務的高齡者會更 加肯定與認同自己、更主動和身邊的人聯繫與交流,以及更加關注 自己的健康。而聯合國也提到(註33),志願服務能促進高齡者與社 區的來往、學習新的知識、與社會之間的連結也更緊密。實際上, 台灣長者加入志願服務的行列,每年也都在增加中(表七)。 台灣的志願服務有許多領域,包含醫院之社會服務、學校之社會服 務、環保及社區服務、社會福利服務、文化休閒體育服務、急難救 助及交通服務、宗教服務、政治團體之服務、職業團體之服務(圖 十,註34)。而參與志願服務只要滿三年,且服務時數達三百小時 以上,即可申請志願服務榮譽卡,並可在收費的公立風景區、未編 定座次之康樂場所及文教設施(如博物館)時免費入場(註35)。
78 醫院 文化休閒 體育 學校 急難救助 環保 宗教服務 社區服務 交通服務 社會福利 服務 職業團體 圖十、志願服務的類型 男性 女性 105年 106年 107年 108年 109年 0 200,000 400,000 65歲以上志工人數 表七、2016 2020 年全國 65 歲以上志願服務人數統計表 (※資料來源 : 衛生福利部志願服務資訊網 ,註36)

協助,斷斷續續反而影響其他志工的士氣,而產生心理上的掙扎。

法規保護參與志願工作的民眾,參與的方式有固定式或是單次性, 長期服務下來還有許多福利和誘因。擔任志願工作也是一種學習的 機會,因而得到了更多的知識、讓許多長者了解自我的潛在能力、 有了更多社交機會與支持網絡。未來如果有興趣,當地的地方政府 也可以協助媒合(圖十一,註37)。

社會參與與學習. 利他也利己~志願服務 79 為什麼需要參加志願服務工作? 有些長者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年齡或是身體不能負荷,也怕不能長期
不過這對已經參與志願服務的長者來說,似乎都覺得這些顧慮可能 多餘,因為目前的志願服務機制很完善也很安全,政府有志願服務
不用顧慮 只要考慮 .沒時間 .沒體力 .沒技能 .沒貢獻 .沒機會 .能呼朋引伴 .能有心助人 .能學習成長 .能建立友誼 .能利他利己 圖十一、志願服務的考慮

早上九點一到,69歲的瑞明就會到住家附近的社區照顧 關懷據點報到。退休後的瑞明因為興趣拿到了烹飪證照,每 天發揮自己的創意,得意地將廚房裡的食材變成一道道的料 理,中午時將熱騰騰的便當盒放到保溫袋,騎著機車開啟了 送餐之旅。 瑞明一如往常地騎到熟悉的巷子內,突然聽到一聲「少 年ㄟ」,往旁一看發現原來林大哥已經站在門口,林大哥雖 然已年過85歲,但聲音還是中氣十足,真是不簡單!瑞明把 機車停好後,將袋子裡熱騰騰的便當交付給林大哥,林大哥 開心地和瑞明聊聊近況,還說:「謝謝你每天送便當過來, 還會跟我聊天,有你真好。」這段話讓瑞明心裡滿是感動, 覺得自己在做的事情很有意義,也因為林大哥的鼓勵更有動 力想要為他送餐!

瑞明當初會當志工,是因為退休在家沒事做,而且也因

為有一些交通費的補貼,所以就加入了志工的行列。不過慢 慢跟長者接觸以後,也開始喜歡跟他們在一起,彼此慢慢有 感情了。看他們獨自一人在家,要外出吃飯也不方便,每天 能說話的對象可能也只有少少幾人,真的很不捨。瑞民說, 只要還能動還能做的話,就會繼續服務這些長者,讓他們也 能感受到這份溫暖,自己也得到許多的成就和滿足! 80 故 事 服務他人的感覺很幸福
您也可以試試看 志願服務學習單 一、退休生活想一想 社會參與與學習. 利他也利己~志願服務 81 1.您會希望如何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呢? 2.您是否想過如何讓生活更多采多姿呢? 3.對您而言,行善助人的意義是什麼?您會想要行善助人嗎?
您也可以試試看 82 志願服務學習單 二、 志工百百種,該如何入門呢? 行政協助 發票對獎 櫃台接待 電話接聽 資料整理 物資整理 其他協助 協助團體活動 引導民眾 量體溫、量血壓 環境整理 關心他人 *有些志願服務(醫院、社會福利)會有特殊訓練課程, 幫助您更好適應! 3.我可以在哪裡服務? (請參考上述的類別,寫下您想在那裡服務。) 4.我的時間可以怎麼安排? ◎短期志工 ◎一日志工 ◎長期志工 ◎其他 1.了解志願服務有哪些類型,自己對哪種類型志工感興趣。 2.了解服務的內容是什麼。
◆ 透過參與志願服務,除了貢獻一己之力, 保持每天有活動安排的健康生活,也能 從中獲得服務的幸福感。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三關第四站:來去遊 覽~遊憩育樂」,帶著志工榮譽卡到台 灣的旅遊景點享受福利吧 。 叮 嚀 社會參與與學習. 利他也利己~志願服務 83 1.高齡志工,有您真好! 3.持志工榮譽卡 (認識多種領域志工的影片) 優惠場所資訊 2.志願服務――福利e寶箱(可互動式平台) 資 源 可以自行掃描以下QR Code 連結了解志服務的種類、 工作和福利。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是台灣最密集且最具歷史的長者社區 活動地點,提供健康促進課程、共餐、關懷訪視與電話 問安。據點推廣活躍老化與社區照顧的概念,讓長者可 就近參與活動,或以志願服務的方式服務人群,近年來

陸續發展出適合不同需求的長者參與,且建立不同的世 代互助模式。 84
社會參與與學習. 當我們同在一起~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當我們同在一起~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85 走在社區的巷弄間,您是否注意到除了店家外,也多了「社區照顧 關懷據點」的招牌呢? 當您看到這個招牌時,是否會好奇地想走進 去,看看自己可以在這據點裡做什麼? 早在十幾年前,台灣的老年人口正開始要增加時,政府鼓勵民間團 體於社區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讓民眾可以到據點參加自己 喜歡的活動與課程,一起共餐,讓長者認識比較多朋友,增加人際 互動,據點也有志工為衰弱或行動不方便的長者,提供電話問安及 到宅關懷訪視,透過社區關懷,讓長者不再孤單 。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活動非常多元,健康促進活動從運動、手 工藝、學習新事務、疾病知識、保健方法、音樂與植物輔療、社區 服務都有。另外,許多人來據點不是為了被服務,而是以志工的方 式每天製作兼顧色香味和愛心的營養餐食,供給參與據點活動的長 者。而過年過節、暑假寒假,更有許多的年輕人來與這些「資深公 民」學習,大家一起聊人生故事,一起作畫或煮菜,互相分享朋友 與家庭的近況。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儼然成為一個「無年齡」、可以 讓民眾在社區聚集的「家」。 長者們在據點「在地老化」,從行動方便到較不方便,從當志工服 務長者到參加據點活動,以及到宅關懷現況,長者在自己熟悉的社 區老化,社區也隨著長者的需求因應變化。幾年下來,許多據點舉 辦預防延緩失能的活動,成為長照2.0的巷弄長照站,積極預防和 延緩長者失能與失智,發揮初級預防照顧與服務的功能。

參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長者說,多年來大家透過每天互相問安、聊 天、情感交流,無形中組成了一個大家庭。會一起討論以「食」為交 流的熱門話題,以「運動」為互相督促健康的手段,以「表演」為活 躍老化的展現,然後以「服務」為大家互相幫忙的目標。除了長者在 據點得到服務之外,這幾年來更有大量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加入志願 工作的行列。運用過往的技能、智慧、熱情、體能,在社區照顧關懷 據點發展了遠距服務,或透過關懷訪視和電話問安,讓許多因衰弱而 無法出門的長者,也同時能夠聽到、看到自己過去的老朋友在據點的 狀況。 許多社區的關懷據點是由民間團體參與設置,期望透過在地化之社區 照顧,使高齡者留在熟悉的環境中,享有與鄰近朋友一起參與休閒、 關懷性活動,並互相支持和關心生活的狀況。另外,每個縣市政府也 會為特殊族群或需求,輔導據點開辦多元的課程與活動,因此有許多 不同的據點名稱也可找找看,如:活力站、長青學堂、伯公站、綠據點、 快樂學堂、失智據點、延緩失能據點等。

86

煮鹼麵,煮出味」(台語) 據點的長者傳來這段古早味

不願接受兒女們的安排搬進子女們的家。後來經由志工齊心 努力下,把他帶到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阿勇一開始很排斥, 覺得據點的活動不是他喜歡的,而且婆婆媽媽們似乎都已經 有了自己的小團體,他一個大男人顯得格格不入。但是據點 的志工很用心,細心了解阿勇的興趣和專長,於是有一天邀 請阿勇為大家做一道他拿手的好菜:台南道地的「魯麵」跟 據點長者分享。

據點裡的婆婆媽媽齊呼這是她們一生當中吃過最好吃的 魯麵,阿勇從中得到鼓勵與支持,據點也特別為他設計了一 些活動,能讓阿勇過去當木工的才能得以發揮,大家一起跟 著阿勇學習做簡單的筆筒、手機架。

不知不覺,阿勇在據點變成了服務他人,也同時得到據

社會參與與學習. 當我們同在一起~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豬油炒,炒香香,雜菜料,料豐盛,清醬油,古早味,
的詩詞。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喪偶不久的阿勇,每天在家發呆難過,不想與人互動也
點照顧的對象。他以拿手好菜與木工技能,讓長者得到更多 的學習,過程中也增加了很多的話題。最重要的是,阿勇融 入了社區,也無形中替他自己贏得在地老化的社會支持和自 我貢獻的成就感!阿勇說:看到大家喜歡吃他做的魯麵,每 位長者現在也因為他的木工專長而有了專屬的置物櫃,他好 高興。現在過得真好! (※故事編輯參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微電影「老爸的味道」) 87 故 事 據點新生活
您也可以試試看 活動參與紀錄單 88 請搜尋 https://ccare.sfaa.gov.tw/home/index 查看家裡附近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在哪裡? 社區關懷據點的活動有健康促進、共餐, 偶爾也有健康相關的衛教或篩檢活動。 可以看看您搜尋到的據點有什麼活動? 可以攜伴或帶家中其他長輩一起參加。 運動 手工藝 歌唱 疾病 知識 手機 使用 生命 輕旅行 關懷
1.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入口網 ◆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成為自己居家附近的「好厝邊」,可以參 與據點健康促進活動,也可以共餐互相關懷,除此之外更可 以貢獻自己的所學或興趣,服務長者讓大家身心更健康。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一關第五站:社區好便利~宜居社區」, 尋找自己社區內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在哪裡 。 資 源 叮 嚀 社會參與與學習. 當我們同在一起~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89 每週可以參加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活動: 活動/組織 地點 頻率 參加心得/ 感想
休閒育樂 科技 與 3 多數人嚮往的老年生活,可能是享受安逸閒適的 家庭生活,或是趁著身體還行的狀態,遊覽國內 外的名勝景點、踏青、體驗、學習。隨著年齡和 健康狀態的改變,透過通訊軟體讓我們可以繼續 享有休閒娛樂,以及人際互動的機會。而科技的 使用,除了能更有效率地提醒、協助生活活動安 排、自我健康管理,透過智能的追蹤也能協助解 決問題,讓生活更有趣、也更有品質。

行人用路安全是指使用道路時,如何善用交通工具並提 高警覺注意環境變化所造成的危險性。每個人可依照自 身的生理條件去調整,讓自己在道路行走、騎車、開車 時更加安全(註38)

92
您知道嗎?根據交通部統計(註39),台灣於110年交通事故的死亡 人數將近3,000人,其中65歲以上的高齡者約占全體39%,這樣 的數據顯示長者更應該要注意用路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通 常在交通事故當中,以騎機車與走路的事故比例最多,而騎腳踏車、 駕駛小客車與電動代步器的比例也不小,因此讓我們來看看外出用 路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行人 .當我們走在馬路上時,應該要遵守行人的交通規則,例如:「不 可以」闖紅燈,「不可以」任意穿越馬路和車陣,「要」注意來車, 「要」走在斑馬線上,若在天色昏暗的清晨和晚上出門,最好穿 著亮色的衣服或配戴會反光的物品,以提醒有行人穿越。 .儘管遵守交通規則可能會使我們多等幾分鐘,但也不要貪圖一時 方便,而將自己置於危險的處境。 .我們可以參考右方連結「交通安全入口網――銀髮族 路上趴趴走安全祕訣」的內容,了解更詳細的行人規 則和注意事項。 休閒育樂與科技. 停看聽~行人用路安全 停看聽~行人用路安全 93

可不知的安全事項」的內容,了解更多騎自行車時的注意

94 *騎自行車 .我們有時也會將自行車當成代步工具,除了可以節省時間,更可以當成 運動。在騎車時,需要配戴自行車專用安全帽、注意自己的衣物是否會 過長、鞋帶有無綁好等,避免捲入輪軸中;在過馬路、變換車道時,除 了注意身邊的行人,也要注意左右後方的來車,必要時可以搭配手勢, 向後方的駕駛示意。 .一般自行車設計並無像汽機車的照明設備,所以我們可以穿著鮮豔、可 反光的衣服,也可以在腳踏車上安裝前後燈或反光條,提醒其他的用路 人。如果自行車也安裝鈴聲來警示身旁的行人或用路人,就更安全了。 .我們可以參考右方連結「交通安全入口網――騎自行車不
事項。 *電動代步器 .電動代步器是許多長者外出行動的選擇,除了操作方便,更可以防曬、 不用擔心雨天。使用時必須遵守行人規則,有人行道時要使用人行道, 沒有人行道時,要靠邊行進,穿越路口時也要走斑馬線,並透過打方向 燈示意來車,再繞過其他用路工具或障礙物。 .在購買時,要注意買配有照後鏡、方向燈、照明設備、反射板、後方警 示燈,以及後方方向燈,固定的檢修,才能確保安全。 .我們可以參考右方連結「交通安全入口網――電動代步器 使用安全指引」的內容,了解更多使用電動代步器的注意 事項(註40)。 .請注意:電動代步器常被稱為電動代步車,其實它不是「車」,還是要 遵守行人的用路規範呦!
休閒育樂與科技. 停看聽~行人用路安全 95 *騎機車 .在狹密的台灣,騎機車是最省時間、也最方便穿越大街小巷的交 通工具了。騎俗稱「人包鐵」的機車時,「一定」要戴好安全帽, 與其他車輛和用路人保持安全距離,並「一定」要依照指示標示 兩段式左轉和行駛於專用車道上,在轉彎前,提前打方向燈和確 定有無來車再轉彎。 .近年因大型車視野死角和內輪差所造成的事故頻傳,我們也千萬 要注意避免騎在大車旁邊,並隨時注意路況。 .我們可以參考右方連結「交通安全入口網――高齡者 騎車安全技巧大公開」的內容,了解更多騎車時的安 全小撇步。 ■高齡駕駛人換照對象(註41) 自107年7月1日後,滿75歲的長者需要依規定換駕照。 而107 年7月1日前就滿75歲的長者,可以不必換駕照, 但若有違規記點或吊扣駕照,就要換駕照 。 ■換照條件 可換有效期限 三年駕照 .在監理所做 認知功能測驗 .在醫院做 失智症檢測 到醫院做體檢 1體檢合格。 2通過認知功 能測驗或附 上未罹患中 度以上失智 症證明。

65歲的阿滿自退休後,便常常回家陪伴85歲的媽媽,不 管是出門吃飯還是運動,都會帶著媽媽一起。有一次阿滿帶 著媽媽去餐廳吃晚餐,因為訂位的時間快到了,阿滿為了貪 快就帶著媽媽直接穿越馬路,沒想到突然有一台機車從旁邊 衝了出來,害阿滿和媽媽因此摔倒,讓兩個人都不小心受了 輕傷。

雖然兩人都是輕傷,卻也造成媽媽好幾天無法走路,甚 至之後害怕走路出門,擔心過馬路會被車撞,這讓阿滿非常 愧疚。後來阿滿在一次的機會下,參加了路老師講座,發現 原來在過馬路時,不可以任意穿越車陣中,因為會有視線死 角,我們可能會看不到來車,應該要走斑馬線,並依照紅綠 燈指示過馬路。 阿滿在上完課之後,才瞭解到不是只有開車或騎車才要 瞭解安全的用路知識,平時走在馬路上也會遇到這些危險,

96
必須充分瞭解這些知識才能保護好自己。尤其是未來年紀更 大的時候,很容易因為一點小擦撞,導致很嚴重的傷。現在 阿滿帶領媽媽一起學習這些知識,媽媽也漸漸敢邁出家門, 不再害怕過馬路。有正確的知識,才能做個安全的用路人, 開心出門,平安回家! 故 事 交通安全一把罩

行人過馬路時應該要依照「紅綠燈」的指示,走斑 馬線。

使用電動代步器的時候可以像汽機車一樣,走在一 般的汽機車道上。

左轉但不敢直接左轉的路口時,兩段式左轉比較安

您也可以試試看 安全用路小小測驗單 .馬路如虎口,如果我們能夠對於交通安全有更多瞭解與警惕, 就能降低許多危險,平平安安的回到家。 .所以,現在讓我們來檢查看看對於前面說明的交通安全還記得 多少,請將對的答案打勾「√」。 □ 1.
□ 2.
3. 騎機車時應該要依照交通號誌轉彎,遇到可以直接
全。 □ 4. 看到閃黃燈或閃紅燈的路口時,應該加速通過。 □ 5. 要轉彎時,再打方向燈提示後方車輛要轉彎就可以 了。 □ 6. 騎乘機車時應該要戴好並扣緊安全帽保護頭部。 □ 7. 行人在穿越馬路時要「左看、右看、再左看」注意 來車。 □ 8. 使用電動代步器時,應該要遵守行人的交通規則。 □ 9. 在小巷子看到沒車時可以快速穿過紅燈的路口。 □ 10. 行人過多個車道路口時,秒數要夠才可安全通過。 休閒育樂與科技. 停看聽~行人用路安全 97
安全用路小小測驗單 .正確答案:1、3、6、7、8、10 98 1.高齡駕駛人駕駛執照管理制度說明 (中華民國交通部公路總局) 2.交通安全入口網―― 銀髮族交通安全指引 ◆ 瞭解安全用路原則,讓我們開開心心的出門, 平平安安的回家。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三關第二站:任我行~ 交通運輸」,將學到的交通安全指引應用 到交通運輸工具上 。 資 源 叮 嚀 若想更清楚的了解高齡者換駕照及交通安全指引, 可以自行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
休閒育樂與科技. 停看聽~行人用路安全 99 筆記欄

WHO提到,交通運輸指的是無障礙和負擔得起的公共 交通,包含「運輸服務」與「運輸資訊」,讓民眾能夠 在自己的居住處或是城市四處走動,也可以維持生活中 的社會參與和學習,滿足健康、休閒或自我實踐的機 會。

100
交通運輸工具在生活當中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舉凡就業、旅遊、 學習、就醫或行動不便,都需要仰賴它們才能移動到他處。因此, 您是否好奇交通運輸有什麼福利或是方便的大眾運輸? 有效運用公 共交通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出門也不再是一大困難! 搭乘交通運輸的時候,別忘了還有這些福利可以使用(註42) ☆長者搭乘大眾運輸有半價優待。 ☆出示身分證件買票就有優待。 ☆地方政府額外提供給長者的福利。 ☆每個縣市政府福利不同,像是公車免費搭乘或提供車資補貼,讓 行動不便的長者能夠透過這些交通運輸外出。 ☆協助身心障礙者就醫、就學、就業或社會參與等外出之交通接送。 ☆可以透過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的網頁,瞭解各縣市的預約電 話相關資訊。 ☆符合長照使用資格者,可使用居家至社區式服務類長照機構及醫 療院所就醫、定期式復健或透析治療之交通接送。 ☆透過長照專線1966提出申請。 休閒育樂與科技. 任我行~交通運輸 101 敬老卡 復康巴士(註43) 任我行~交通運輸 長照交通車(註44)
102 電腦版頁面(圖十二) 選擇搭乘大眾運輸時,也可以透過Google地圖來規劃自己交通動線,以 從「台中火車站」到「國家歌劇院」為例: 1.輸入「起」、「迄」的名稱或地址(如綠色框)。 2.選擇「想要前往的方式」,有汽車、大眾運輸工具、行人、腳踏車、飛 機五個選項(如紅色框)。 3.點選「想要的路線」,可以了解更詳細的路線規劃(如橘色框)。 圖十二、電腦版Google Map版面模式 (※圖片來源:網頁版Google Map)
休閒育樂與科技. 任我行~交通運輸 103 手機版頁面(圖十三) 1.輸入「起」、「迄」的名稱或地址(如綠色框)。 2.選擇「想要前往的方式」,有汽車、大眾運輸工具、行人、腳踏車、 飛機五個選項,圖以選擇「汽車」為例(如紅色框)。 3.點選「路線顯示」、「預覽」,可以了解更詳細的路線規劃,點 開後如右下圖(如橘色框)。 圖十三、手機版Google Map版面模式 (※圖片來源:手機板Google Map)

今天是忙碌的一天,65歲的阿雪一早起來,便趕緊把家 裡打理好,然後推著85歲的媽媽到外面等待已經提前預約好 的長照交通車,準備去醫院回診。在長照交通車的接送下, 除了會沿路聊天、唱歌、看風景,駕駛也會主動詢問下次回 診的時間,並協助預約下次的交通服務,讓阿雪不會忘記回 診,是阿雪的貼心小幫手。

到了下午,阿雪和媽媽要一起去拜訪媽媽多年未見的老 朋友,她們計畫要搭火車。因為阿雪今年也享有年長者的折 扣,所以她興奮地用手機查了火車路線和最快到達的火車時 間,也撥打電話到車站的客服中心,事先預約了媽媽的輪椅 座位車票。結果,當他們到了車站時,站務人員已經在月台 等候,讓阿雪能夠順利地帶著媽媽出站。

104
回程下了火車之後,阿雪和媽媽決定搭公車回家。準備 上公車時,司機將公車的斜坡板放下來,讓阿雪能夠輕鬆地 把媽媽推上車,而且這輛公車設計的底盤比較低,對高齡者 和身心障礙者很友善。媽媽一路受到友善的乘車對待,阿雪 驚嘆說幸好有這些服務,才能讓她們一起圓夢,能在旅途中 不必擔心,安全順利地搭乘大眾運輸,平安到達目的地! 故 事 哪裡去我都行
您也可以試試看 休閒育樂與科技. 任我行~交通運輸 105 出門在外任我行 .您是否會對外出感到不安,擔心交通運輸很複雜、不便利,因 此不願搭乘,讓我們來慢慢思考如何運用交通運輸: 1.我的活動能力、行走的狀況如何?例如:行走正常、行 走比較緩慢、需要坐輪椅? 2.我想去哪裡?我怎麼過去?(走路、公車、火車。) ■練習從家裡出門去一個30分鐘可以到達的景點?或者練 習從居住地的火車站出發遠行到一個想要旅遊的地方。 寫下路線規劃與時間,並計算怎麼做最適合自己的步調。 3.我需要什麼樣的交通服務才能到達目的地? 4.依據上面的資訊,搭配Google map,規劃出的自己交通 行程表。
106 1.Google map(App Store) 2.Google map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 ◆ 瞭解有哪些交通運輸以及福利,學習規 劃自己的交通路線。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一關第五站:社區好 便利~宜居社區」,思考怎麼運用交通 工具快速且便利 的到達目的地 。 資 源 叮 嚀 若需要手機導航軟體,可以自行掃描以下QR Code
休閒育樂與科技. 任我行~交通運輸 107 筆記欄

數位生活,指的是生活中使用數位科技的工具、系統和 設備,有效蒐集資訊或是傳輸數據,簡單利用手機或電 腦之類,讓生活更便利、實用、滿足。

108
很難想像不久前,人們的生活都以人工和實體為主,而現在的現代 生活中,可以運用科技與網路 (如線上工具),快速且便利地解決 生活中的疑難雜症,更節省我們許多等待的時間。 像是您和我可能共同經歷過的COVID-19疫情,當需要被居家隔離 或是無法外出覓食時,透過網路外送平台,讓因不便出門買菜、煮 菜的人,可以不用出門就能選擇想要吃的早餐、午餐、晚餐、點心、 飲料、新鮮蔬果等。當我們擔心是否吃得衛生、安心時,也可以運 用數位科技查看或瀏覽自己所選的商店或餐廳,是否有認證機制和 客服信賴,而能吃的開心與放心。 除了購買鮮食,網購或電視購物也可以買農產品、冷凍產品、書籍 圖冊、衣物鞋襪、居家日常用品、美妝保養、科技產品等等,這是 多年來就已經有的服務,我們更可以直接在網路上各個賣場做比 價、觀看產品使用狀況、賣家誠信和售後服務態度等。現在網路商 機和線上交易量很龐大,各國政府對需要加密交易的規定也很成熟 和完整,但對許多新式的詐騙手法,仍不得不小心和防範。 休閒育樂與科技. 手指動一動~數位與生活 手指動一動~數位與生活 109

等很重要的工具,更提供我們許多休閒娛樂,包含查詢和傳送資訊、觀看 新聞、影片、電影、玩遊戲等,讓我們得以在家中「不出門,就能知天下

是否也願意成為一位網路數位達人了呢?(註45)

110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話說明科技的發明,來自於我們的需求和 想要更便捷的生活,快速的網路搭配智慧化的居家設備,可以幫助家人即 時監測家中的狀況,提升居家安全,更能在外注意我們的起居狀況,若有 意外發生,家人可以即時知道或通報其他家人,甚至是緊急救護等;此外 聲控、紅外線感應、遠端搖控智能、定時功能、警報系統等,都可以協助 我們控制或感測周遭設備,提示我們環境中是否有危險。針對室內環境也 可以自動調整屋內溫度、濕度、空氣品質,透過控制主機以調整溫控設備, 讓室內的空氣品質及溫度維持在舒適的狀態。 手機、電腦、平板、電視等科技產品,除了生活中用來聯繫、學習、工作
事」。而近年來,65歲以上的人口幾乎已達一半會使用網路。因此,您

就連吃晚餐也要爸媽三催四請才肯出房門吃飯。這讓月英很 好奇忍不住問小敏:「你的手機不離手是在做什麼呢?」 小敏告訴月英,她和幾位同學都在玩一種電競遊戲,是 需要打團體戰還需要一起想策略!月英想到日前才在樂齡學 習中心學到一些手機的軟體,但只學沒有練習,忘得好快, 因此決定請小敏跟她一起複習。

月英決定從外送食物APP開始,小敏睜大眼睛問月英: 「真的嗎?爸媽都不讓我吃外食、喝飲料。」月英說:「不 如今晚來個祖孫趴,兩人好好享受一下美食吧!」於是小敏 認真地看月英點餐,卡住時就伸出援手教月英。送出訂單之 後,還高興的互相擊掌!然後兩人吃著美食享受小確幸!

小敏告訴月英,其實很多數位軟體都很方便,可以利用 「行事曆」來記每個月的門診時間,也可以透過手機或電腦 看門診的看診進度,以免到了醫院要等很久。

休閒育樂與科技. 手指動一動~數位與生活 111 暑假到了,月英發現孫子小敏每天都躲在家裡看手機,
小敏還告訴熱愛藝術旅遊的月英,現在有好多世界有名 的博物館和美術館都開放數位典藏供民眾觀賞。月英因此下 載了好多公眾授權的世界名畫,輸出後重新布置了自己的房 間,讓自己可以隨時陶冶在藝術下,好幸福。 故 事 手指動一動,生活就轟動
您也可以試試看 數位生活「十項全能」學習單 十項全能的挑戰。試著運用手機查看是否可以找到任何一項 APP或是網頁功能,能讓自己透過數位科技的管理,在以下這 些主題得到更便利、更能幫助自己生活管理的方法。 1.生活記事與作息規劃 2.健康測量與追蹤 3.紓壓與正向情緒 4.購物送餐即時通 5.長照資源網 6.大眾交通工具便利通 7.醫療掛號與看診進度查看 8.藝術博物館欣賞 9.圖書館數位典藏 10.緊急事故通報 *當您找到以上這十個議題可用的數位管理工具之後, 請給自己一個鼓勵, 因為您已經開始朝向「銀髮數位達人」邁進了。 恭喜恭喜! 112
休閒育樂與科技. 手指動一動~數位與生活 113 1.衛生福利部長照專區 ◆ 透過即時通訊軟體,讓我們不出門就可以完成購買日常所需。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三關第五站:電腦來幫你~數位健康照顧」, 透過數位的應用程式以更好照顧自己的健康。 資 源 叮 嚀 若需要了解更多資訊,可以自行掃描以下QR Code 連結。

旅遊是一種休閒娛樂,指離開住處前往或短暫停留在某

處,在當地進行觀賞風景、娛樂、遊覽名勝古蹟、欣賞 藝術品、健行等活動(註46、47)。 114
提到遊憩育樂你會想到什麼呢? 或許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室外、動態的活動,但當中也包含了靜態 活動。在動態活動上,我們可能擔心自己的體力不夠或因身體的限 制而不願外出旅遊,不過現在有許多旅遊景點會設計友善高齡者的 空間,讓我們也能好好享受。而在靜態活動上,也有一些文物展覽 機構舉辦的活動,讓我們能夠感受藝術或是體驗不同文化,為生活 增添豐富的色彩。 有關靜態活動推廣,文化部積極推動文化平權,期待讓國家各族群 都能相互認識,進而接納且欣賞不同文化所具有的差異,並避免各 種形式的歧視與偏見(註48)。此外,亦提供多元藝術欣賞的方式, 減少因為年齡或障礙參與文化活動之限制,鼓勵更多的人能參與文 化活動,促進多元文化發展(註49),像是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會辦 理相關的活動,透過失智者參觀歷史文物,而回憶過往的生活經驗 (註50);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也辦過觸覺展,讓視障者能夠透過觸 碰感受藝術(圖十四,註51)。 除了靜態文物、影視、戲劇、舞蹈等等的欣賞,也有越來越多的人 喜歡到戶外從事登山、健行、騎腳踏車、露營、溯溪、游泳等親近 大自然的活動。此外,因台灣擁有豐富的地形樣貌、生態環境、人 文景觀,也設立了多個自然生態保護區,包含9個國家公園、21個 自然保留區、20個野生動物保護區、13個國家風景區等等,除了維 護地理風景、生態系統,也使民眾可以安全地體驗、認識台灣的自 然環境(圖十五)。 休閒育樂與科技. 來去遊覽~遊憩育樂 來去遊覽~遊憩育樂 115
116 *政府相當鼓勵高齡者外出休閒旅遊, 高齡者只要進入康樂場所或參觀文教設施, 就能夠半價優待(註52)。 旅遊安全須知(註53、54) 若要出國旅行, 在出國旅遊前4~6週應接受旅遊醫學諮詢。 裝備要事先準備妥當,並瞭解自己健康狀況, 隨身攜帶必備藥物。 隨時注意電視廣播報章雜誌,掌握天氣, 並攜帶雨具及保暖用物。 水分攝取要足夠,飲食要多多攝取蔬菜水果, 以及少油少鹽。 享受旅遊,平安回家!
休閒育樂與科技. 來去遊覽~遊憩育樂 117 機場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台灣室內觀光景點(註55~66) 圖十四、台灣室內景點 三峽老街 中正紀念堂 蘭陽博物館 航空教育展示館 南投溪頭竹屋 奇美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部院 海洋生物博物館 國立臺灣美術館 鹿港龍山寺 花蓮海洋公園
台灣室外觀光景點(註67~79) 野柳地質公園 曾文溪口 桃園大溪橋 機場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墾丁國家公園 圖十五、台灣室外景點118 東北角奇岩 峨眉湖 高美濕地 和平島公園 日月潭 陽明山 太魯閣國家公園 三仙台遊憩區 阿里山遊樂區 蓮池潭風景區

且可以交朋友的夢想。他考上導遊證照,開始從自己的生活 周遭研究私房景點,重新行腳看到社區裡許多新的面貌。例 如社區裡有一大片牆,畫上了嶄新的3D圖畫,角落也開了許 多年輕人的文創店面。

他邀約朋友早上七點出門搭客運到溪頭森林遊樂區,因為65 歲享有特惠票10元的優待。勝雄發現原來好多長者,幾乎每 天都到這個充滿芬多精、空氣舒爽的山林,享受大自然的薰 陶。在那裏大家一同健走、爬山,有時共同泡茶、聊天,分 享自己所帶來的零食。無形中因旅遊而結交了許多新朋友。 因為長者享有半價優惠,勝雄邀約大家一起去短程的國 家公園旅遊,一個月一次,他也善用他導遊的興趣,為大家 解說。國家公園裡也有銀髮志工當導覽,介紹生態植物與文 史。勝雄利用這樣的機會增添不少知識,也連帶學習了不同

休閒育樂與科技. 來去遊覽~遊憩育樂 119 勝雄退休後,決定去學習導遊課程,圓一個他想要旅遊
勝雄使用他敬老卡的旅遊額度,開始去一些觀光景點。
的導覽風格,幫助自己擔任導遊時能更加勝任。 隨著走過的景點越來越多,勝雄也結交了越來越多的朋 友。勝雄笑稱,他們要組個「千歲旅遊團」,開始全國環島 之旅,有沒有人想報名呢? 故 事 活到老,玩到老
您也可以試試看 120 旅遊規劃單 現在有許多樂齡與無障礙的旅遊服務,讓您也能體驗旅遊的美 好!您可以通過以下的旅遊規劃單,為自己設計一個專屬的旅 遊行程。 1.您想去哪些旅遊景點? 2.您想與誰去,想與親人還是好友一起去旅遊? 3.思考想先去哪些景點,討論是要自助旅遊還是跟旅行團。 4.規劃一個您自己的旅行,可以設計成一日遊或是兩日遊 的旅行。
※勾選自己旅遊平時要隨身攜帶的物品。 □日常藥品(感冒藥、暈車藥等) □貼身衣物 □慢性病藥品(降血壓藥等) □長衣、長褲 □證件 □外套 □信用卡 □襪子 □現金 □雨傘 □衛生用品(牙膏、牙刷等)    □水壺 □助聽器 □假牙 □眼鏡 休閒育樂與科技. 來去遊覽~遊憩育樂 121 ◆ 瞭解戶外與室內旅遊現況,以及旅遊安全須知,讓我們可以 快快樂樂的出遊。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三關第二站:任我行~交通運輸」,運用 導航軟體規劃旅遊路線和工具 。 資 源 叮 嚀 1.交通部觀光局-       2.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樂齡與無障礙旅遊地點      文化平權專案活動 若需要了解更多旅遊資訊,可以自行掃描以下QR Code 連結。
數位醫療(eHealth)是指透過資訊和科技改善健康、醫 療、疾病管理與公共衛生(註80)。應用電子科技技術, 減少重複性機械式的工作,提升醫療系統使用的效率和 效益,將人力精準用於照顧上,以維護和促進民眾的身 心健康。 122
您是否想過,如果您待在一個交通十分不便的地方,卻有就診的需 求,該怎麼辦呢?在高齡社會的影響下,每個人的許多健康歷程, 從預防到篩檢、診斷到治療、復健到照護,都可以透過更有效的系 統來支持和管理。同時,隨著照顧與醫療人力需求的日漸攀升,國 內卻因少子化可能產生專業人手不足的壓力,除了找尋更多人投入 相關產業,透過科技產品縮短人們和健康照護的距離,也是目前國 內外都在努力的方向。 在個人化健康管理系統部分,智慧監控的方式能即時掌握資訊,提 供立即性的救護和支援,也可以透過網路打造個人健康紀錄管理系 統,協助我們養成個人健康行為,如:國民健康署的「健康妙管家」 應用程式,就能記錄日常生活的各種數值,像是快走及跑步的運動 紀錄、生理數值,包含血壓、體重、體溫等。 另外,對於偏鄉或遠距無法及時得到醫療照護的民眾來說,除了要 漸漸習慣透過科技產品記錄健康狀況,學習靈活應用各種平台,許 多研發也朝向確保產品貼近客人真正的需求,以科技幫助家人放心 和被照顧的人安心。例如我國於2018年發布施行「通訊診察治療 辦法」,針對山地離島偏遠地區、急性住院病人出院後追蹤治療、 長照服務使用者、家庭醫師診療、執行遠距照護或居家照護之追蹤 治療,積極發展以通訊診治的醫療模式。在2021年因應新冠肺炎疫 情關係,亦將遠距醫療納入健保,民眾能不因距離、交通、行動上 的不便,就能進行照護指引還有諮詢,減少到醫院的次數,並透過 視訊在家看診。 休閒育樂與科技. 電腦來幫你~數位健康照顧 電腦來幫你~數位健康照顧 123

阿生住在台東偏遠地區,因為診所及醫院大多集中在台 東市區,偏鄉地區的診所及醫院真的非常少,年紀大又行動 不便的他,如果要到最近的診所就醫,需要開車1個小時才 能到,也因此除非真的很不舒服,或者到了一定要回診的時 間,阿生才會到醫療院所看醫生,但最近他的就醫過程已經 不用那麼「艱辛」了。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為了避免染疫風險,阿生也 想盡量減少進出醫院,他透過「健保快易通App」申請虛擬 健保卡,和有合作視訊醫療的院所完成電話掛號,接著按照 指示下載視訊的App完成了線上看診,之後再到藥局領藥。

124
在視訊看診的過程中,遠在其他城市的阿海也一起在線 上「陪同」爸爸看診,父子倆雖然因為疫情和交通因素無法 常聚,但透過數位科技,阿海可以更精準地了解爸爸阿生的 身體健康狀況。 故 事 手機幫您顧健康
您也可以試試看 自己的健康自己顧 休閒育樂與科技. 電腦來幫你~數位健康照顧 125 1.您使用過手機應用程式來記錄自己的運動及身體數據嗎? 2.可使用健康妙管家APP記錄健康管理數據 1. 從應用程式商店下載,並開 啟應用程式,點選申請加入 會員。 2. 註冊加入會員,輸入電子信箱 並建立密碼,接著填寫個人基 本 資料系統會發送驗證信, 再到信箱確認信件,並在信件 中點選啟動連結。(※ 圖片來源:健康妙管家)
您也可以試試看 126 3.點選下方欄位紀錄再點選上方欄 位自我管理,在這裡可以記錄個 人的血壓、BMI 及體溫等資訊。 4. 點選下方欄位「紀錄」,再點選 上方欄位「健康量表」,在這裡 可以自我檢視不同面向的健康狀 況。
休閒育樂與科技. 電腦來幫你~數位健康照顧 127 1.健康妙管家 (Google Play應用程式) 2.健康妙管家(APP Store) 資 源 ◆ 瞭解目前與科技結合的醫療方式,及如何使用應用程式記錄 自己的健康狀況。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一關第一站:身體動一動~活動安排與運 動」,並將活動、運動的方式和時間記錄在軟體上。 叮 嚀 若想要透過軟體紀錄自己的生理數據,可以自行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

輔具是生活功能的延伸,用於預防、補償、監測、減輕 或緩和機能損傷、活動限制和參與侷限的任何產品,包 括裝置、設備、儀器、技術和軟體(註81)。

128
輔具是我們生活的好夥伴,可以幫助我們更簡單地達成日常生活要 做的事。有些甚至在我們還是青少年的時候,就開始使用了,如: 矯正視力的眼鏡。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身體的老化和退化可能造成生活中的不方便 (如:老花眼、行動緩慢等),使用輔具可以讓我們生活得更安全、 更安心,也能增加和擴展我們的生活圈,更可以減少家人照顧的負 擔。目前的輔具涵蓋食、衣、住、行、育、樂樣樣都有,有的還加 上科技應用,可以隨時偵測,不得不說,必須要趕得上時代變化才 不會在「輔具知識」落伍了。根據衛福部社家署輔具資源入口網所 提供的輔具分類如下: 個人醫療輔具 用來改善、監測或維持我們個人醫療狀況的輔具,例如:分隔的藥 盒、預防壓瘡坐墊。 技能訓練輔具 改善我們個人身、心及社會能力的裝置,例如:增強認知技能的輔 具――動物邏輯配對板,社交技能訓練輔具。 矯具與義具 這類的裝置用於身體部分的輔助,矯具用來矯正神經、肌肉骨骼系 統的構造及功能,如:脊椎矯具;義具則用來替代身體缺失的部分, 如:義肢。 個人照顧與保護輔具 包括穿脫衣服褲子、保護身體、個人衛生、測量個人身體狀況等的 輔具,例如:便盆椅、馬桶座椅、修指甲輔具、體溫計等。 休閒育樂與科技. 活動更方便~輔具與生活 活動更方便~輔具與生活 129

個人行動及居家生活輔具 為個人所使用並能做到行動和居家活動的輔具,如:拐杖、輪椅、多功能 餐具。

住家及家具改裝組件

包括休息或是工作用的家具,讓我們能適應居住、職業、教育的家具與輔 具,如:手動升降桌、電動床、電動起身椅等。

溝通與資訊輔具

用於幫助我們與別人溝通,或提高獲得資訊效率之各式產品,如:助聽器、 發聲輔具、可調整閱讀架。 休閒輔具

包含各式休閒娛樂產品及科技,如:象棋、跳棋、樂器等。 為了讓輔具發揮最大的功能,我們可以從不同的系統去申請輔具,並獲得 相關補助,讓有需要的人都能無後顧之憂的使用。我們可以在「衛生福利 系統」,透過專業人員的評估、政府的補助,讓需要輔具的身心障礙者、 有長期被照顧需求的人取得輔具服務,以提升生活品質,或維持自立生 活。身心障礙者常會因為環境和身心狀況限制,而無法擁有理想的工作環

130
境、選擇自己想要的職業場所、學習環境等,透過「教育系統」、「就業 服務系統」,並運用輔具或無障礙環境改善、職務再設計,能有效提昇他 們的工作效能,讓他們可以融入工作職場。 另外,不同的輔具也能幫助身障學生克服環境與身體功能限制,融入校園 學習活動,讓他們能上課學習,保障他們的學習權利,提高自我實現、社 會參與的機會。還有,國軍弟兄們若因保衛國家而不幸造成留下職業傷害 時,因身體機能的退化影響退役生活,也能透過「榮民服務系統」的協助, 運用輔具幫助他們維持生活的功能和品質。

現年78歲的鍾爺爺,因為不小心從樓梯跌倒,造成右腳 受傷而且心情低落。女兒婉如心疼父親平常喜歡到處走走, 到圖書館或到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和同伴學習/共餐,現在無 法快速復原,自己每天在房間裡嘆氣,覺得很不捨,因此她 查看了社會與家庭署的「輔具資源入口網」,希望能找到適 當的輔具協助父親再次回歸日常的生活。

有一天,婉如邀請父親一起上網,她鼓勵父親自己瀏覽 網站頁面,選擇最適合他行走用的器材,還有閱讀可用的工 具,網站上也有許多維護生活安全的重要資訊。由於父親向 來好學,開始一樣一樣研究網站上的所有輔具,也細讀這些 輔具,對於年長者生活安全和功能維護的重要性。 鍾爺爺燃起了復原的決心,要求婉如跟他去了趟「輔具 資源中心」。鍾爺爺像是一位好奇寶寶,拿起輔具穿戴、試 用。輔具資源中心的專業人員給予正確使用的方法,提醒鍾

休閒育樂與科技. 活動更方便~輔具與生活 131
爺爺如何正確走路,順便說明家中有哪些危險的地方,可以 透過安裝輔具來維護安全。這一趟「輔具資源中心」之旅, 讓鍾爺爺見識到自己可以透過輔具的應用,再次變回一位有 活力、又積極參與據點活動的人。鍾爺爺說,他等不及想要 趕快回到據點,告訴所有的朋友如何再度重拾生活的品質與 尊嚴。 故 事 輔具百百種,生活樣樣有
您也可以試試看 132 活動更方便 適當的使用輔具,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輕鬆、更便利, 請在下表填入您認為自己所需要的輔具。 類別 輔具 食 居家生活輔具:飲食用輔具 醫 個人照顧與保護輔具:量測身 體與生理狀態輔具 住 居家生活輔具:餐具清洗用輔 具、房屋清掃輔具等。 行 個人行動輔具:步行輔具配 件、人力驅動輪椅等。 育 技能訓練輔具:認知技能訓練 輔具、基本技能訓練輔具等。 樂 休閒輔具:遊戲、運動與競賽 用輔具等。
休閒育樂與科技. 活動更方便~輔具與生活 133 1.輔具資源入口網 ◆ 適當的使用輔具,除了可以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安全,也 可以是穿搭的一種搭配呦!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一關第四站:我的堡壘~住宅與居家安 全 」,檢視自己的住家何處需要安裝輔具 。 資 源 叮 嚀 若想要了解更多輔具的種類 ,可以自行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
長期照顧 醫療 與 4 健康會隨著年齡增長產生不同程度的身體、心理、 認知、社會與環境關係的變化,長者的健康與生活 品質可能也會受其醫療與長期照顧資源所影響。在 健康維護上,政府每年提供健康檢查、特殊疾病篩 檢的福利,也有很多方便、省錢的就醫方式。
136 健康檢查是一項預防性的健康維持行為,它綜合了醫師 問診、儀器測量、採檢等評估方式,讓民眾能透過科學 數據與專業見解,了解自身健康狀況,進而達到疾病預 防的目的。
隨著年紀的增加,會不會好奇自己的身體跟同年齡相比,健康狀況 如何?或者,當身旁的朋友身體微恙、自己偶爾也有一些病痛跟小 毛病,您會不會想要了解或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呢?原來,65歲 以上的民眾每年都可以進行一次健康檢查,目的就是生活中常常聽 說的「預防勝於治療」,從專業人員的解說了解自己的健康情況、 如何因應以及照顧好自己。透過健康檢查的結果,可以改善生活習 慣,包括飲食、運動、作息等等,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生。所以每年 定期的檢查非常重要,而且也要看仔細,健康檢查有哪些項目! 我們可以做哪些健康檢查呢? 在「老人福利法」第 21條有明確的規定,各縣市政府每年針對65 歲以上民眾都要辦理健康檢查,而且在「老人健康檢查保健服務及 追蹤準則」中,訂有明確的檢查項目。各縣市每年也會有不一樣的 加碼服務,建議您可以善加利用。 長期照顧與醫療. 預防勝於治療~健康檢查 預防勝於治療~健康檢查 137

1.個人基本狀況調查:包含疾病史、家族史、健康行為及憂鬱檢測。

2.身體檢查:包含身高、體重、視力、聽力、頸部、心臟、四肢等。

3.實驗室生理檢測:尿液、血糖、膽固醇、B型肝炎抗體等等。

4.健康諮詢:包含運動、飲食、口腔保健等等。 另外,為了加強一些可能造成重大疾病或死亡的疾病預防,健康檢 查還包括癌症的篩檢,您是否已經開始定期檢查了呢?(表八)

老人健康檢查項目:
138 乳房攝影 檢查 子宮頸抹片 檢查 糞便潛血 檢查 口腔黏膜 檢查 性別 限女性 男女皆可 年齡 45 ~ 69歲** 40 ~ 44歲*   30歲以上 50 ~ 75歲 30歲以上 多久辦理 一次呢 每2年一次 每3年一次 每2年一次 每2年一次 條件 項目 表八、常見健康檢查相關規定 *有家族乳癌史者 **一般民眾無家族乳癌史

「老爸你看,今年的健康檢查傳單,我幫你預約檢查好 不好?」今年剛滿65歲的阿天伯在兒子不斷提醒之下不耐煩 的拒絕,他覺得自己身體還健康,不需要浪費錢去做檢查。 然而,過幾天後阿天伯在看完電視後想要起身上廁所, 卻在站起來的瞬間覺得頭暈目眩,並狠狠地跌回沙發上。這 時,坐在一旁一起看電視的兒子嚇了一大跳,雖然當下並無 大礙,但是兒子決定聯合媽媽,押著爸爸到醫院做身體健康 檢查。 當健康檢查結果發現,阿天伯罹患高血壓,需要吃藥控 制、每天量血壓注意;而影響心血管健康狀態的血糖、膽固 醇、血脂等也需要特別注意了。這時,阿天伯才意識到,不 是身體沒什麼感覺就代表還是很健康,幸好政府針對中高齡 者都提供了免費的健康檢查,每年還是需要檢查才能提早發

長期照顧與醫療. 預防勝於治療~健康檢查 139
現,提早治療,以維持更好的生活品質。 阿天伯在身體檢查時,還意外發現原來自己的健康可以 自己掌握。他在醫院的宣導攤位看到可以下載「健康存摺」, 隨時隨地查詢自己的健康資料,未來他就可以做好自我的健 康管理,迅速掌握自己的健康大小事了! 故 事 健康檢查救自己

過一個神奇的系統查到資料嗎?「健康存摺」可以讓民眾 查看自己的醫療使用紀錄,也可以幫自己的健康把關。打 開您的手機,下載健保快易通,打開「健康存摺」,就可 以看到自己的資料,如下: ☆就醫紀錄、用藥資料與各種檢驗資料、過敏資料 ☆住院與手術資料、出院病歷摘要 ☆器官捐贈、安寧緩和醫療意願 ☆預防保健、健康檢查結果 點入「健康存摺–貼心提醒」,可以知道何時要接種、 回診、洗牙、慢性處方簽的取藥等。 現在,就讓我們來掃下面的連結,下載

您也可以試試看 您知道嗎? 140 您知道平常的就醫、健康檢查、疫苗接種紀錄,都可以透
健保快易通打開健康存摺, 管理自己的健康吧! 健康存摺
1.成人可以做哪些 健康檢查 3.健康九九 2.健保快易通 ◆ 健康檢查是一項讓民眾以「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維護自己 健康的最好方式。您也可以從自己的「健康存摺」得到許多健 康檢查、就醫與回診、接種提醒的資料,未來可以做好自我健 康管理!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三關第三站:手指動一動~數位與生活」, 下載健康管理軟體 。 資 源 叮 嚀 長期照顧與醫療. 預防勝於治療~健康檢查 141 若想要了解更多長者能做的健康檢查,可以自行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

針對身體或心理的不適決定尋求專業的協助,從查看醫 事單位、掛號、看診、檢查、拿藥(處方簽)、治療或 追蹤。依照不同緊急程度,可以選擇不同醫療分級的單

142
位求助。
一個人一生可能要進出許多醫療院所。過去醫院醫治的是有急性需 求的病人,但是隨著文明病越來越多,可能進出醫院的頻率會因為 慢性疾病而增加。例如,屬於急性的盲腸炎可能開刀後住院幾天就 可出院,但是中風的話可能要住院好幾星期才能出院,甚至轉到慢 性病房繼續做復健。如果到了生命末期,也可能因為癌症或是身體 極度衰弱,需要住進安寧或緩和醫療的病房。 感冒、頭痛、腳受傷、意外事故,人的一生中一定會有看醫生或去 醫療機構的經驗。但就醫的地點與類型有很多種,有門診、急診, 又有診所、醫院,到底什麼時候要看哪一科?又應該怎麼看呢?讓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醫院?診所?(分級醫療制度) 明明醫院跟診所都有醫師、護理師,也都可以拿到藥,但是生病了 到底要去醫院還是要去診所呢?雖然都是看病,但其實每個醫院都 有分級,是不一樣的。 為了讓醫療資源有效地利用,我國將醫療層級分成4個類型,分別 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以及「診所」。雖 然都具備看病的功能,但其實在整個醫療體系中的定位,以及任務 是不一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圖十六) 長期照顧與醫療. 找對地方~醫療使用 找對地方~醫療使用 143
144 診所是指一般住家附近只提供門診服務的醫療單位, 包含施打疫苗、基本健康檢查、症狀較輕微的疾病或 手術等。 跟基層診所不一樣,地區醫院有「分門別類」的專科 門診,像是新陳代謝科、消化內外科、胸腔內外科等 更細分的門診,需要時可以做更進一步的檢查,同時 也有住院服務喔。 跟地區醫院一樣也有分門別類的專科,但整體醫療服 務是以提供重症病患治療以及住院服務為主。區域醫 院主要接受由診所及地區醫院轉來的病患,提供更完 善的醫療服務。 與區域醫院一樣提供重症及住院醫療服務,但除了提 供醫療服務之外,醫學中心也要從事臨床的研究、教 學,以及開發新醫療技術等等。 所以,什麼時候需要去診所看診?什麼時候可以去醫院?要怎麼選擇呢? 圖十六、分級醫療介紹

過往病史有更深入地了解,也能更熟悉您的體質與生活習慣,提供 最適合的照顧與治療計畫。 若一生病就去專科門診掛號,要是自己判斷失準掛錯科,其實會更 浪費時間以及門診費用。「可是這樣不就都不用去大醫院看診了 嗎?」其實診所與醫院間也有「轉診制度」,若病症需要經由更精

長期照顧與醫療. 找對地方~醫療使用 145 (二)合適的就醫方法―― 家庭醫師與轉診制度 您是否有一位熟悉您的家庭病史、生活型態,甚至是家庭支持狀況 的醫師呢? 通常家庭醫學科的醫師可以扮演這樣的角色,而合適的 就醫方法就從家庭醫師開始。 我們常聽人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其實要維持身體健康, 不單單是針對一個部位或一個症狀去治療,而是要全面檢視整體的 身體健康狀況,才能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對症下藥」固然重要, 但俗話說「醫人醫病要醫心」,若能在社區中找到一位信賴的醫師, 身體出了小狀況小毛病都讓同一位醫師看診,不僅能讓醫師對您的
密的儀器檢查,或有住院治療等相關需求,醫師會依據專業能力判 斷症狀,綜合患者的就醫經歷以及方便性,開立轉診單至更高層級 的醫院接受檢查。最重要的是,若是經由醫師轉診,部分負擔也會 更加優惠(轉診基本負擔費用詳如表九)。而轉診也是「雙向」的 喔!等完成檢查或治療後,也會從醫院轉回原診所,讓您回到熟悉 的社區中就醫。 所以,因為醫院的規模大小不同,收費也會有很大的差別,看到這 裡聰明的人應該就知道,如果是一般的小毛病,就不需要去大醫院, 在家裡附近的診所看診,反而更省時省錢(表九)。

如果病況真的很緊急,還是必須去急診室報到,但急診室也並非「隨到隨 看」,在正式看診之前,急診室的護理師會進行檢傷分類,一共分為五個 級別,依據患者的嚴重程度來安排看診順序,數字越小代表越嚴重,所以 看急診也是需要排隊的,一起來看看檢傷分類的標準吧(圖十七)。

146 (三)急診就醫小知識
(四)住院小叮嚀: 住院前,除了攜帶身分證件、健保卡、住院通知單、個人衛生用具等日常 用品,也記得提前向醫院詢問住院須知的規範。 未經轉診(元) 經轉診(元) 急診(元) 醫學中心 420、460 170 450 〜 550 區域醫院 240 100 300 地區醫院 80 50 150 基層診所 50 50 150 表九、健保門診部分費用一覽表 (※註: 以111年為例,每年以健保署公告為準。)

處置,病人可能伴隨明顯不 適的症狀影響日常活動。

病況可能是慢性疾病的急性

~ 2小時做處置, 以求恢復避免惡化。

長期照顧與醫療. 找對地方~醫療使用 147 圖十七、檢傷分類標準 急診檢傷分類 1 2 3 4 5 分級 症狀/疾病舉例 大約處理 等候時間 復甦 急救 情況危急,生命或肢體須立 即處置。 需立即急救 危急 潛在性危急生命、肢體及器 官功能狀況,需快速控制與 處置。 10分鐘 緊急 病況可能持續惡化需要急診
30分鐘 次緊急
發作或某些疾病之合併症相 關,需在1
60分鐘 非緊急 病況為非緊急狀況,需做一 些鑑別性的診斷或轉介門診 以避免後續之惡化。 120分鐘

(五)醫院中的專業人員 醫院裡有很多穿著白袍的人,因為醫療是由各個專業組成的一個大團隊,

開立診斷及治療計畫。

護理師:身體照顧,擬定護理問題及照顧計畫。

復健師:包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皆為復健師,當我 們因住院而身體虛弱時,能協助我們恢復身體功能。

:給予營養評估,擬定飲食計畫。

心理衡鑑、治療。

福利諮詢、家庭溝通及資源連結。

用藥衛教與指引。

社區前,先進行身體功能的評估,若有需要則可同步連結長照服務,讓家 屬及高齡者在出院後也能馬上銜接服務唷!

148
以「全人的角度」照顧好民眾的健康,我們簡單瞭解一下吧! 醫師:
營養師
心理師:
社工師:
藥師:
(六)出院準備服務計畫 因應高齡社會的到來,現在醫院幾乎都設有出院準備組,讓高齡者在返回

急診就醫。鈺梅到了急診室,檢傷分類為第三級,經醫師診 斷疑似為急性腸潰瘍,需要入院開刀治療。兒子在護理師的 指示下開始辦住院手續,因為平常兒子沒和鈺梅住在一起, 因此對她的疾病和健康狀態一問三不知。幸好鈺梅想到之前 參加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曾經幫她申請了健康存摺,一些過 敏和過去的醫療史都可以查看,後來也成功簽署了同意書進 行手術。 手術歷經了三小時之後順利完成,開刀疼痛讓身體健康 的鈺梅非常虛弱。雖然兒子女兒都有心裡準備要開始陪伴母 親,但他們都要上班,可能無法兼顧照顧與工作。後來社工 師透過家庭會談評估家庭狀況,並協助鈺梅的家屬聘請專業 看護,營養師也同步開立飲食計畫,復建師也教鈺梅復健, 讓身體恢復得更快。

長期照顧與醫療. 找對地方~醫療使用 149 85歲的鈺梅因腹痛難耐,兒子趕緊撥打119協助緊急送
隨著時間過去,鈺梅一天比一天更有精神,最後出院準 備護理師也熱情地介紹長照資源的服務,讓家屬及鈺梅對於 出院返回社區的生活更有信心。返回社區之後,鈺梅固定至 醫院回診,一個月後病況逐漸穩定。醫師則將鈺梅轉診到家 裡附近的診所,不僅拿藥方便連病歷一同申請過去,讓她走 路3分鐘就能到鄰近的診所拿處方簽。這麼一來,兒子媳婦 很放心,因為在社區中多了一位醫師可以諮詢,並照顧鈺梅 的健康。 故 事 住院一二三,出院ABC
您也可以試試看 150 (一) 哪些東西是住院必帶的呢?請在下面打勾: 醫療使用學習單 (二) 專業人員連連看 醫師 護理師 社工師 心理師 復健師 手術治療 社會福利 護理計畫 復健運動 心理治療 □健保卡 □住院通知單 □零食 □換洗衣物 □身分證 □盥洗用具 □常用輔具
1.厝邊好醫師-醫師到我家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一關第五站:社區好便利~宜居社區」, 瞭解住家附近的醫療單位,並依據自己的狀況,到不同的醫 療單位就醫。 ◆ 請搭配閱讀「第三關第五站:電腦來幫你~數位健康照顧」, 應用數位工具讓就醫更便利 。 資 源 叮 嚀 長期照顧與醫療. 找對地方~醫療使用 151 若想要了解更多醫療需求的介紹,可以自行掃描以下QR Code 連結。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過程,雖然這不是一般人習 慣談論的話題,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每個人都有權利決 定自己最後一段醫療或照護的選擇。

152
生命末期要如何面對呢?該如何做善終的選擇?家人能夠幫忙決定 嗎?會不會造成家人的困擾呢?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些問題呢? 別擔心!台灣已經有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以及「病人自主權利 法」,幫助民眾好好認識自己,並為如何選擇和準備生命最後的醫 療或照顧做決策,讓一般人免於最後不知所措,或是擔心為家人帶 來負擔。 要不要急救? 認識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急救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難題也很難想像。大家都不希望面對到急 救的狀況,也許更不想替自己所關心的人做急救決策。因此,我國 在民國89年就有一個法令,全名叫「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讓民 眾可以透過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來替 自己決定末期的治療方式,其中包含較困難的急救抉擇。若簽署了 此意願書,當有一天有醫學證據且被醫師判定為「不可治癒」,或 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時,意願書的效力就可以被啟 動! 安寧緩和醫療就代表放棄不救了嗎? 當病人無法從醫師的各種治療方法(如:手術、化療、電療、切除 惡性腫瘤或殺死癌細胞等)或積極作為受益時,安寧緩和醫療可以 提供一個全人的照顧,控制疼痛或緩解其他症狀,讓病人及家屬保 有最佳的生活品質。因此,病人得到的不是被放棄或不被照顧,相 反地是舒適的感受,是一項兼顧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的照顧。 長期照顧與醫療. 人生自主~醫療決定靠自己 人生自主~醫療決定靠自己 153

瀕死過程,並沒有辦法讓末期病人的病況好轉或痊癒。而心肺復甦術就是 俗稱的CPR。在意願書中,它是指對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之病人,不 施予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 頻、人工呼吸等標準急救程序,或其他緊急救治行為。 同時,若您認同三個抉擇的項目,並授權標記在您的健保卡上,就可在最 後勾選一個「同意」,資料就會上傳到健保卡上,無論在哪一間醫院,都 會知道您簽署過同意書,而且也可以透過健康存摺做查詢!現在,安寧緩 和醫療還有一條專線,0800-220-927,供民眾查詢或解惑。

154 需要如何做呢? 簽了意願書後可以更改嗎?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是一項給予末期病人簽署的 同意書,其中包括三個「接受」和一個「同意」。三個「接受」是:1.接 受安寧緩和醫療;2.不施行維生醫療;3.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維生醫療的 功能只有維持生命徵象,並沒有治癒效果。也就是說,維生醫療只能延長
病人自主權利法有什麼不一樣呢(表十)? 當您簽了安寧緩和同意書後,可能還有一個狀況產生。雖然簽署了同意 書,但在醫療決定的現場,若家屬有意見相牴觸時,安寧緩和同意書並沒 有辦法拒絕家屬的意見,還需要進一步與家屬討論治療方向。所以,為了 讓病人本人的保障更完整,「病人自主權利法」(以下稱病主法)推出「預 立醫療決定書(Advance Decision, AD)」。這個決定書與安寧緩和同意 書最大的差別,在於它是讓病人可以「知道自己的病情」,並一同參與規 劃治療計畫,且適用於癌症以外不可治癒的疾病或衰老狀況。 預立醫療決定書的範圍與保障效力都比較高,所以簽署時須進行預立醫療 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病人和家屬預先在疾病發生之 前,先到負責諮商的醫事單位與醫療人員(醫師、護理師、社工師)進行

Advance decision)

長期照顧與醫療. 人生自主~醫療決定靠自己 155 約一個小時的討論。諮商後才能簽署。什麼是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ACP),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在這個諮商的過程,參與人包含病人(意願人)本人、家屬及醫療人 員(醫師、護理師、社工師),討論的主要內容是,「若我處於病 主法所列之五種臨床條件,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該如 何進行醫療處置,而醫療處置的內容除了維持生病治療之外,還有 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討論。」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 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 (俗稱:意願書、DNR) 預立醫療決定書 (簡稱決定書、AD、
法源不同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2000年上路 病人自主權利法 2019年上路 適用疾病 不同 只限「末期病人」 1.末期病人 2.不可逆轉之昏迷 3.永久植物人 4.極重度失智 5.其他經中央政府(衛福部)公 告之疾病 拒絕的醫 療範圍 不同 1.「心肺復甦術(CPR)」 2.延長瀕死過程的「維生醫 療」 3.接受/拒絕「緩和醫療」 1.維持生命治療 2.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 (點滴、鼻胃管、胃造口) (緩和醫療在此法為必要提供) 不同 1.意願人簽署「意願書」便 生效 2.病人失去意識時,可以由 最近親屬簽具「同意書」 1.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2.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且註 記至健保卡 3.可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 表十、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法的差異

「我先生當初要離開的時候,真的很辛苦。」來醫院社 會工作課室諮詢「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的王太太語 重心長地說道。五年前,剛過70大壽的王先生,在一次的 急性腦中風後陷入昏迷,事情發生的突然,也讓太太、女兒 陷入了是否急救的抉擇。

「到底要不要救先生呢?」王太太說:「因為當初也沒 有機會跟先生去討論這些事情,也沒想過事情會來得這麼突 然,甚至不知道該怎麼去處理面對,在急救過後,王先生還 是離開人世。

的決定是否正確?」王太太回想起自己做決定的過程,但經 過這件事之後,她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不用再面對這樣的過 程。因此,王太太希望可以安排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提前把 末期的照顧想法做個討論,為自己做選擇。

156
「之前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其實很矛盾,一直在想這樣
故 事 自己的生命自己護
您也可以試試看 人生自主 小練習1:五個小問題 小練習2:一起來填看看預立醫療決定書吧! 長期照顧與醫療. 人生自主~醫療決定靠自己 157 1.安寧照顧基金會 ◆ 透過「病人自主權利法」與「安寧緩和 醫療條例」,每個人可以提前在末期生 命前,做好醫療與照護的選擇。 ◆ 可以搭配閱讀「第五關第二站:我信任 那個人~監護輔助宣告」,提早決定自 己的醫療意願。 資 源 叮 嚀 若想要了解更多安寧療護和預立醫療的介紹、意願書,可以自 行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 2.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 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

長期照顧是當一個人的生活活動(如:吃飯、外出、清 潔、看病、備餐等)必須長期由他人來協助完成。透過 專業的評估使用長照服務和家人喘息服務,讓需要被照 顧的人盡可能地維持健康,生活得到支持和品質。

158
什麼時候會需要長期照顧? 您會不會擔心有一天自己的健康不如從 前,生活上可能需要有人協助準備食物、購物、陪同散步,甚至個 人的清潔和家務的整理呢? 一開始,您可能需要家人幫忙一些生活瑣事,例如:協助買菜、拿 藥,掛號與陪同就醫等等。但是隨著生活與健康維持的需求越來越 多,您需要協助的程度與頻率可能增加,如:協助注意回診時間、 提供交通、幫忙提醒吃藥、關注飲食的均衡以及外出安全等等。 雖然每個人的需求歷程不同,但有一天可能開始固定需要有人張羅 及負責食、衣、住、行、醫療與長照支出等等的安排。根據資料推 估,每位國人平均需要7.3年的長期照顧。當進入這個歷程時需要 安排固定的服務,也要注意疾病的變化產生的影響(註82)。因此, 長期照顧需要提早認識與準備,需要時就可以無縫接軌地啟動。 長期照顧的資源有哪些? 如何才可以使用呢? 長期照顧會因為它的歷程有不同需要而所不同。一般來講,長期照 顧的變化可能從健康、亞健康、衰弱、失能、失智、重病到臨終。 當您相對健康且生活完全可以自理時,可以自由地規劃自己要到哪 裡?要過什麼樣的生活?要住哪裡? 而且可以選擇需要哪些服務來 協助自己完成生活上的目標與健康。 長期照顧與醫療. 不可不知的四包錢~長照準備與規劃 不可不知的四包錢~ 長照準備與規劃 159

從106年開始,我國頒布了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每十年為一個大目標, 目前已經進入長照2.0的時代,共發展了十七大項的服務,包含:照顧服 務、喘息服務、居家護理、復健服務、輔具補助、交通接送、餐飲服務、 長照機構、社區整體照顧、小規模多機能、失智照顧、家庭照顧者支持服 務據點、社區預防照顧、原民社區整合、預防/延緩失能、出院準備、居

160
家醫療。在這些服務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失智照護以及家庭照顧者支 持服務據點,以個案與家屬需求為視角,特別獨立讓失智症家庭和照顧負 荷壓力的家庭得以接受個別化的評估與服務,解決特殊的照顧需求和生活 滿足(圖十八)。 圖十八、長期照顧服務項目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
長期照顧與醫療. 不可不知的四包錢~長照準備與規劃 161

原來,使用長 照資源還有一定的流程和管道。首先,民眾可以打1966( 圖十九)長照 服務專線,當下就會被連結到當地的長照管理中心,由一位照顧管理專 員(簡稱照專)接聽並初步瞭解長照需求,就會與個案或家屬預約到府訪 視評估的機會。再來,照顧管理專員會將評估的結果告訴個案或他的家

162 圖二十、長期照顧服務項目(※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 這麼多項的服務,要從哪裡認識起?會不會搞不清楚呢?
屬,失能等級是哪一級:最低是1級,最高是8級。最後,不同的失能等 級可以使用不同程度的服務,由照專分派一位長照個案管理師(通常稱 為A 個管)與個案討論如何使用所需的服務(圖二十)。 圖十九、長照服務專線(※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

定出照顧計畫,再由A單位個案管理員協助連結服務,提供適合的 照顧服務,而這些服務也會因為每位個案不同的經濟狀況,而有不同

長期照顧與醫療. 不可不知的四包錢~長照準備與規劃 163 圖二十一、四大長照給付(※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 同時,照專或是A單位個管會解釋長照四大給付項目:「照顧及專業 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與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以 及「喘息服務」(註83)。個管師會依照個案失能的狀況與需求,擬
的部分負擔金額(圖二十一)。 有居家服務、社區照顧、 專業服務等 協助往返醫療院所就醫、復健或透析治療 輔具購買或租賃 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 提供短期照顧服務讓家庭 照顧者得以休息 依失能等級每月給付 依縣市幅員及偏遠地區每月給付 每3年給付 依失能等級每年給付 一般戶部分負擔=給付額度x16% 中低收入戶部分負擔=給付額度x5% 依距離遠近計算給付 一般戶部分負擔=給付額度x21%〜30% 中低收入戶部分負擔=給付額度x7%〜10% *低收入戶額度內全額補助 一般戶部分負擔=給付額度x30% 中低收入戶部分負擔=給付額度x10% 一般戶部分負擔=給付額度x16% 中低收入戶部分負擔=給付額度x5% 10,020〜36,180元 1,680〜2,400元 40,000元 32,340〜48,510元 輔具及居家無障礙 環境改善服務 喘息服務 照顧及專業服務 交通接送服務 四大長照給付

黃小姐的媽媽在10年前發生嚴重車禍,除了頭部重創, 也造成了下半身癱瘓、不良於行;然而,這一兩年來黃小姐 發現媽媽的脾氣突然變得暴躁、也有記憶力衰退的狀況。近 期,經醫生診斷,黃小姐的媽媽罹患了失智症。 現在,黃小姐除了要照顧媽媽的日常生活,更要面對媽 媽獨自出門失蹤的風險、情緒的變化等等,而原本已經習慣 的生活模式,也因為失智症的狀況必須得要調整。為此,多 年來的照顧壓力再加上病情的變化,讓她難以再負荷,她向 兩位哥哥求救,但兩位哥哥也無能為力,甚至起了多次的衝 突。 為不讓情況越來越糟糕,黃小姐與兩位哥哥決定使用家 庭協議工具,來重新盤點家中的照顧資源以及照顧的工作。 經過三個人坐下來好好說明目前黃小姐照顧媽媽的窘境、個

164
人的生活期待,也整理出媽媽、三個子女、長期照顧服務可 以提供的時間、經濟、照顧支援後,他們最後決定還是主要 由黃小姐照顧媽媽,但為了自己的人生規劃,黃小姐搭配使 用長期照顧資源,讓她有其他的時間可以外出兼職,兩位哥 哥除了經濟上的援助,也了解妹妹長期以來的照顧壓力,並 主動表示會在每週固定星期接媽媽去到他們家住一天,期望 可以讓妹妹恢復自己的社交生活。 故 事 善用資源當個聰明長照人
您也可以試試看 長期照顧與醫療. 不可不知的四包錢~長照準備與規劃 165 1長照四大給付項目 試算長照四大給付 以上述故事為例子,黃媽媽為失能等級五級的一般戶, 未聘請外籍看護,可申請下列服務 (以照顧及專業服務為例): 第 五 級 項目 類別 政府給付額度 上限 長照服務 給付 照顧及專業服務 24,100元/月 輔具及居家無障礙 環境改善服務 40,000元/3年 交通接送服務 1,840元/月 喘息服務 32,340元/年 照顧問題 備餐問題、洗澡問題、 居住環境障礙、照顧負荷 請利用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長照四包錢試算自負額
166 項目 單價 數量 協助沐浴及洗頭 325元 12次 協同外出(30分鐘) 195元 24次 餐食照顧-備餐 310元 5次 肢體關節運動 195元 5次 陪伴服務(30分鐘) 175元 40次 協助餵食或灌食 130元 5次 足部護理 500元 1次 陪同就醫(1.5小時) 685元 4次 2您覺得黃媽媽在居家環境的改善以外,還 可以購買或是租借那些輔具呢?請利用衛 福部社家署輔具資源入口網來查詢。
長期照顧與醫療. 不可不知的四包錢~長照準備與規劃 167 1.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 家庭照顧協議之線上工具 2.1966長照專線 (週一至週五:08:30~12:00         13:30~17:30) 3.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週一至週五:08:30~12:00         13:30~17:30) 4.哪些醫院有長照出院準備服務? ◆ 瞭解長期照顧相關服務以及如何計算服務需負擔的金額,可以幫 助我們安排合適的長照資源。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三關第六站:活動更方便~輔具與生活」及「第 四關第五站:聰明使用~家庭照顧」,瞭解更多長照可以運用的 資源。 資 源 叮 嚀 若想要了解更多長期照顧服務的介紹,可以自行掃描以下 QR Code 和電話連結相關資源。
168 家庭成員無償照顧因年老、生病、身心障礙或意外等而 失去自理能力的家人、親友,使他們免於落入生活、生 命的危險。照顧涵蓋多元,從不同的項目、密集程度、 人數、期程、疾病別等,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也會隨著 被照顧者不同的階段而改變。
家庭照顧者的挑戰 您的身邊有沒有親朋好友正在照顧他的家人呢? 隨著人口老化,每個人的一生可能都會成為照顧者。但是當許多家 庭面臨照顧家人時,因為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所以往往在照顧的歷 程都是靠著自我摸索,照顧久了可能也會疲憊(註84)。因為國人平 均照顧9.9年,這是一段不短的歷程,從新手照顧者開始,針對被 照顧者的需求或是疾病認識開始,然後學習照顧的技巧,有時是肢 體或是身體上的協助,有時又是心理或是認知上的刺激。照顧一段 日子後,成為較資深的照顧者,又可能面臨心理或情緒上的調適, 經濟上的挑戰,家人之間針對照顧意見的分歧等。 當有一天照顧者可以卸下這個角色時,畢業照顧者要面臨的挑戰可 能包括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重心,或許還要搬遷或是選擇是否繼續 工作,去哪裡工作等。因此,照顧者容易產生六大項的負荷:身體 負荷、心理負荷、家庭關係負荷、社交負荷、工作負荷、經濟負荷 等。每一項似乎都是很難解的挑戰,因此面對照顧者必須給予多一 點的同理心。 長期照顧&醫療. 聰明使用~家庭照顧 聰明使用~家庭照顧 169

得到,卻不是那麼簡單。有人用照顧家人是一種「愛的勞務」來形容,因 為愛所以認為付出是當然的;但是也因為愛,所以無法放下或抽離。所以, 若是您已經是一位照顧者,或是未來您或身邊的人成為一位照顧者,可以

170 家庭照顧者可以變聰明 「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身邊的人。」照顧者時常聽到這句話,但是要做
互相提醒成為一位聰明照顧者(圖二十二)。 善用資源 自我覺察 保持彈性 尋求協助 照顧分工 五大 訣竅 為減輕照顧者龐大的負擔 、照顧壓力我國為家庭照顧者設計了八大項的 服務項目( 表十一): 表十一 、家庭照顧者八大服務項目 個案管理 喘息服務 照顧技巧課程 居家照顧技巧指導 支持團體 紓壓活動 心理協談 志工關懷 圖二十二、聰明照顧者五大訣竅

工包括自我時間管理、運用專業提供更有效率和效果的照顧 品質、家庭討論或協議、適時運用喘息服務。

長期照顧與醫療. 聰明使用 ~ 家庭照顧 171 聰明照顧者的五大訣竅 第一、覺察自我是否處在一個身心壓力影響每天作息、情緒、健康 狀況。 第二、善用長期照顧針對照顧者所提供的各種不同服務。每個縣市 都有提供照顧喘息服務、紓壓活動、教育性課程、到宅照顧 技術指導、心理協談、支持團體、志工陪伴等。照顧者可以 撥打1966或是0800-50-7272專線詢問這些資源如何使用。 第三、學習照顧分工的方法,切勿所有事情全部往身上攬。照顧分
第四、因為照顧的變化多元,照顧者需要保持生活彈性。針對照顧 者的生活雖然盡量結構化,但當有時出現變化或是不如預期 時,也以平常心或是想想替代方法,才不會越來越鑽牛角尖。 第五、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尋求協助。不要忘了,「尋求協助」也是 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尤其當這個社會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照 顧者時,一起想辦法,分享好辦法,也是「尋求協助」最重 要的神隊友!

我是阿如,我跟丈夫感情很好,自從丈夫罹患了失智症 後也由我來照顧。一開始雖然他行動不太方便,我還會載他 去散步,運氣好時可以請路人幫忙攙扶上下車。漸漸地,丈 夫的肌肉無力,只能臥床,我發現自己無力搬動他80多公 斤的身軀,有一次不小心還一起摔倒,連我的腰背肩膀都受 傷。在獨自照顧丈夫五年多的時間,因為照顧壓力和經濟困 境,讓我身心俱疲,有時在推丈夫外出時,甚至一度想要兩 個人直接到馬路中央讓車子撞死算了。

某天在倒垃圾時,瞥見長照的宣傳單,感覺好像出現了 希望。我拿著它去家庭照顧協會,那時好像找到了出口,我 抱著社工整整哭了一小時。我曾想過送丈夫到安養機構,但 因為距離遙遠,我捨不得把丈夫丟那麼遠。在我心疼又不知 道該怎麼辦時,社工告訴我有很多種選擇,可以上照顧課 程、紓壓課程、申請暫時性機構喘息服務,我才豁然開朗,

172
原來我還有別的路可走,沒這麼嚴重。 第一次放下照顧責任去上課,心裡感到忐忑不安,雖然 上課時有專業的居家照顧員陪伴照顧丈夫,我還是不放心。 我會想說,沒有我應該不行吧?結果,回去看到他們相處融 洽,我那時才真正的放下心了。一週上課6天,每天兩小時, 政府會派人照顧丈夫,短暫的喘息讓我學會了如何照顧不受 傷,以及規劃自己的生涯。我交到了新朋友、彼此支持,交 換經驗,我的照顧變得不再孤單(註85)。 故 事 照顧不孤單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您也可以試試看 自我檢測-照顧壓力 長期照顧與醫療. 聰明使用 ~ 家庭照顧 173 您在照顧過程中是否會感到疲累?或是發現周遭為照顧者的親朋 好友,看起來疲累不堪,壓力很大呢?下面這份量表是評估照顧 者的照顧負荷量表,可以用來辨別照顧者目前的照顧負荷狀況! 我們想要了解您現在照顧(丈夫/女士)的感覺,請問您會不會 因為照顧他,而…… 身體 負荷 使您身體疲倦,精疲力竭。 0
使您的身體健康變壞。 0
情緒 負荷 看到他的健康情形變差及衰老,使您感到難 過。 0
您覺得您做得不夠多,對不起他。 0
關係 負荷 為了照顧他,家人之間的關係惡化。 0
無法兼顧他及其他家人之照顧。 0
其他家人嫌您照顧的不夠好。 0
因為他的行為讓您覺得不好意思。 0
時間 負荷 您外出旅行受到影響。 0 1 2 3 您必須時時刻刻注意他。 0 1 2 3 使您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0 1 2 3 您與親友之間交往受到影響。 0 1 2 3 日常生活作息受影響,整個家庭需重新適應。 0 1 2 3 因為照顧他,您覺得很難去安排或計畫您的 未來。 0 1 2 3 您平日的生活安排必須全部依照他的需求來 決定。 0 1 2 3
您也可以試試看 174 經濟 負荷 照顧他的花費很大,使您付不起。 0 1 2 3 因經濟受影響,得省吃儉用,節省開銷。 0 1 2 3 正向 感受 使您覺得自己很重要。 0 1 2 3 使您受到別人的讚賞及尊敬。 0 1 2 3 使您覺得盡了義務,感到心安。 0 1 2 3 未歸類 項目 您覺得沒有能力再長久照顧他。 0 1 2 3 使您感覺生氣。 0 1 2 3 測試完照顧負荷,我們可以利用這份地圖,來找尋鄰 近您附近的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資源。透過這些支持 服務,能減少您的照顧壓力喲! 總分是21分以下 您調適得很好,請繼續保持下去,您可以選擇參加家庭照顧者 的各項支持活動,藉著暫時離開照顧環境,可以讓自己在照顧 的路上更好走喔! 總分是22~43分之間 小心喔!您已經開始出現一些壓力的徵兆,建議您利用政府或 民間的服務來減輕照顧壓力,以免不知不覺被壓力壓垮喔! 總分是44分以上 糟糕!您目前承受著相當沉重的負擔,強烈建議您立即尋求協 助,以確保您及被照顧者都能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統計分數如下
長期照顧與醫療. 聰明使用 ~ 家庭照顧 175 1.長照服務資源地理地圖 ◆ 家庭照顧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對於照顧者是整個生活的影 響,不可輕忽。 ◆ 可以搭配閱讀 「第四關第四站:不可不知的四包錢~長照準 備與規劃 」瞭解更多家庭照顧者可以使用的資源 。 資 源 叮 嚀 若想要了解更多長期照顧服務的介紹,可以自行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
財務保障 法律 與 5 在辛苦一輩子後所擁有的資產和權益,需要做一些 準備,才能確保自己能夠用得到、護得到,不會被 人侵占或是拐騙。在財務與法律方面,無論是要保 護自己或是防範他人,或是在人身安全與最後的告 別,都需要透過更多的認識,才能老的安心、老的 自在!

因刻意或疏忽的行為導致長者受到傷害,或遭受痛苦的 情況,包括身體、性、心理、情感、財務和物質虐待、 遺棄、忽視,以及嚴重缺乏尊嚴和尊重。

178
您會擔心身邊的親朋好友因為生病或身體衰弱,被人貪圖資產而被 不當對待嗎? 雖然社會越來越進步,但是老人受到傷害的案件也頻 繁發生,成為每個國家特別重視的議題。當我們的人身安全遭受威 脅,請求正式的管道協助之後,可以透過社工或其他專業人員的介 入,讓我們得到安全的保護。在安全的環境下減輕傷害,並在必要 時提供安置措施、照顧資源、聲請保護令等等,以確保生活品質和 生命安全。 根據世衛組織於2017年指出,老人虐待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議題, 在28個國家、52項研究,估計有15.7%的60歲以上的老人遭受 了某種形式的虐待、老人在社區中遭到忽視的比率為4.2%。基本 上,老人保護的評估標準可以從個人生理、心理,到社會層面,但 同時也要看個人與環境的互動,例如:在食物、水、衣物、衛生、 藥物、生活環境和安全措施等,亦包含有無生活安排、被拒絕與參 與的機會。認識老人保護的種類不僅能夠保護自己,也同時可以關 注身邊周遭的親朋好友是否正面臨這個困境(表十二)。 財務保障與法律. 權益保障~保護與疏忽 權益保障~保護與疏忽 179

亦包含了足以引起被害人精神痛苦的不當行為,包含跟

的侵害,包括無法自主使用個人財產、過度控制家庭財 務、強迫擔任保證人、借貸等惡性傷害自尊的動作。

指強迫被害者進行性行為、性活動、逼迫觀看性活動、 色情影片或圖片等。

指相對人沒滿足應該負起的責任和義務,包含未提供足 夠食物、衣物、居住空間、日常物品、醫療照顧等,致 使老人有生命、身體、健康、自由的風險。

指相對人沒有負起照顧的責任義務,直接拋棄被害人、 不處理其所有的生活所需,致老人生命、身體、健康陷

為了保護人民免於被暴力對待,並即時阻止傷害發生,一般民眾可打113 求助,或由醫療、教育、社會局、警政、被害人或親友協助通報到家庭暴 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中心會依照個人的安全危機做不同的協助。除了一 般社工的處遇流程,針對危機也提供緊急救援、緊急安置以及調查訪視的 服務;在醫療院所,則可以驗傷、開立診斷證明書,以成為日後侵害個人 權利的證明。另外,我們都不希望自己、家人發生暴力的事件,當自己或 是看到其他人面臨人身上的安全、威脅時,請不要猶豫,立刻撥打110或 113,並儘可能提供完整資訊,讓警政、衛政、司法等系統可以立即保護 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180 肢體虐待/暴力 指任何非意外性、持續性之身體的傷害,導致被害者死 亡、外型損毀、任何身體器官功能損害者。 精神虐待/暴力 指用言詞、語調脅迫或恐嚇被害人,企圖控制被害人,
蹤、騷擾等。 經濟虐待/暴力 指被害者受到經濟上的騷擾、控制、脅迫或是其他違法
性虐待/暴力
疏忽
遺棄
於危難。 表十二、家庭暴力的類型與說明

「不要再亂動了,你都已經吃完飯了還想要幹什麼,有幫你 包尿布要上廁所直接上下去就可以了!你知不知道為了照顧你, 我的人生都變成黑白的,我什麼事情都沒辦法做了」阿民對著躺 在床上的父親阿國大吼,而後用力的甩門出去。

眼見所及是黑漆漆的房間、骯髒的空間、空氣中混雜著排泄 物和食物酸臭的味道,角落似乎還有一些不明的飛行生物,整個 環境一整個令人作噁,而躺在床上的阿國,身著單薄的衛生衣、 蓋一件泛黃的薄棉被、被拘束在床邊兩側的手仍掙扎著、眼眶含 著淚看著一次又一次被關上的房門……   某天,一道溫和的光透了進來,床上的人轉頭望向那溫暖的 源頭,第一個進來的是神情緊張的里長,接著是警察,而後是頭 低低的阿民。過了不久,阿國被送到了醫院,在做了一連串的檢 查後,社工來到阿國身邊與里長了解相關的狀況,這時阿國艱難 地開口:「不要……怪他,我……不怪他」。此時,一直站在後 面沒說任何一句話的阿民忍不住掩面啜泣:「爸,對不起,對不 起……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到底誰可以幫幫我……」。

財務保障與法律. 權益保障~保護與疏忽 181
社工無奈地嘆了口氣,對於這樣的家庭心裡也有了底,在安 撫了阿民的情緒,了解了家庭的照顧狀況後,提供了長期照顧的 相關資訊,建議阿民找尋支持照顧者的相關服務。最後,也語重 心長地提醒阿民不要將所有的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扛,懂得從社會 中找尋相關資源,分擔照顧的工作,才不會讓原本相愛的家人, 變成怒目相向的兩人。 故 事 情和法的拉鋸

些方面,需要有他人協助但卻刻意被忽略嗎?

.有沒有人使您無法取得食物、衣服、藥物、眼鏡、 助聽器等醫療照護,或者阻止您與他人接觸?

□是 □否 .您是否因為有人以一種讓您感到羞恥或受到威脅的 方式與您交談而感到沮喪?

□是 □否 .是否有人強迫您簽署某份文件,或違反您的意願使 用金錢?

□是 □否 .有沒有人讓您感到害怕,並以您不想要的方式觸碰

您也可以試試看 182 任何暴力的形式都是不被允許的。以下是一個簡單的評估工 具,若發現身邊有親朋好友疑似被不當對待,請立即尋求專 業協助: 權益保護學習單 項目 評答 .請問您洗澡、穿衣、購物、處理銀行業務、用餐這
□是 □否
或傷害您? □是 □否 .(醫療人員回答)老人虐待可能具有以下徵兆,例 如:眼神無法對焦、性格孤僻、營養不良、衛生問 題、割傷、瘀傷、衣服不合適或藥物依從性問題。 您在今天或過去 12 個月內是否注意到這些? □是 □否 □不確定 (※資料來源:Yaffe MJ, Tazkarji B. Understanding elder abuse in family practice.Can Fam Physician. 2012;58(12):1336-1340.)
財務保障與法律. 權益保障~保護與疏忽 183 ◆ 了解法律的人身權益,可以保護我們自 己和親愛的家人。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一關第三站:情緒很 重要~心理與精神健康」,瞭解自己的 心理狀態,並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資 源 叮 嚀 1.各直轄市、縣(市) 政府家庭暴力及 性侵害防治中心 2.113線上諮詢 3.社會安全網 關懷e起來 若想要了解各地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的介紹,可以自行 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
當成年人因為精神或心智的障礙而影響獨立判斷或表達 的能力,便會由法官參考醫事專業的鑑定,為其選任監 護人、輔助人來代替並且協助當事人處理法律事務,這 就是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 184
您是不是聽過「監護宣告」、「輔助宣告」這兩個名詞,但覺得好 像跟自己沒有關係呢? 甚至有的人會以為這些只跟身心障礙者有關 係,所以健康的人不需要認識這名詞裡的內涵。 其實,一個人可能會因為先天或是後天產生的生理與心理變化,生 活上變得無法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無法傳達別人聽得懂的內容, 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表達代表什麼意義,那這個人就可能符合受 「監護宣告」的條件。若一個人有理解意思、傳達意思的能力,但 能力不夠好,或是不完全清楚自己表達的意思代表著什麼意義,在 某些特殊的情況下需要有人「協助」他做決定,則此人可能符合受 「輔助宣告」的條件。 隨著年齡的增加,可能在語言溝通、行為能力、思考、表達等等會 退化。如果因為意外、傷害或疾病而漸漸衰弱,走向不可逆的方向 時,我們可以透過聲請「監護宣告」、「輔助宣告」來保障家人不 會因為判斷、表達能力下降,而做出有害於自己的行為,例如:可 能因為認知障礙而被有心人士欺騙;也有可能因為判斷力下降而亂 投資或提領資產。這些都可能透過聲請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的步驟 而得到保障(圖二十三)。 財務保障與法律. 我信任那個人~監護輔助宣告 我信任那個人~監護輔助宣告 185

民眾也可以超前部署,透過「意定監護」的方式,在心智能力健全時, 先自行選擇監護人,並訂定契約由公證人公證,到時候也不用讓法院幫

186
您決定監護人。因為等到您需要受監護宣告時,受任人被允許成為擔任 監護人,就可替代法院依職權選定監護人(圖二十四)。 當事人未喪失行為能力時 當事人開始無法自主或喪失行為能力 由意定監護人對當事人採取監護措施 若達到法律所規定宣告監護者,由法院裁定監護宣告。 若法院認為未達宣告監護程度時,得為輔助宣告。 攜帶法院之裁定書到戶政事務所辦理監護、輔助宣告登記。 完成監護、輔助宣告登記後,法院將會選出監護、輔助人, 指定開具財產清冊人,於兩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陳報法院。 準備診斷證明書、戶籍謄本、民事聲請狀, 向受監護宣告人居住地之法院提出聲請,並付裁判費用。 依受理聲請之法院指示前往指定鑑定機構接受鑑定 是否達到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之程度,鑑定費用自付。 準備 文件 鑑定 程度 法院 裁定 登記 擇定監護 或輔助人 圖二十三、監護/輔助宣告聲請流程 以契約選定意定監護人 經公證人公證 意定監護人向法院提出申請 圖二十四、意定監護聲請

「怎麼又來了?怎麼又是妳!妳一天到底要來拿幾次東 西!」雜貨店老闆娘看著眼前不知所措、手上拿著一堆養樂 多、糖果餅乾的老奶奶,一邊抱怨一邊轉身打了今天以來的 第三次同一支電話。「阿雲啊!妳媽媽又來了啦,快來把妳 媽媽帶回家啦!」老闆娘無奈地掛電話。

這幾年,阿雲發現媽媽的精神狀況因為失智症而越來越 糟,偏離常態的行為越來越多,不知道什麼時候要發生什麼 事,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阿雲甚至開始擔心響起的電話 聲,讓她的照顧壓力越來越大。然而,除了媽媽因為失智症 惹出來的麻煩,自己那失業中的哥哥最近也開始為了媽媽手 上那為數不多的存款和唯一可以遮風避雨的房子,頻頻打電 話回家。在這內外夾攻之際,阿雲與鄰居好友訴苦時,得知 在地立委的選民服務處有提供法律的諮詢,就懷著「不然去

財務保障與法律. 我信任那個人~監護輔助宣告 187
問問看」的心情前往。 在經過專業的法律諮詢,以及自己上網查法條、了解相 關名詞定義與條件後,阿雲決定到法院聲請「監護/輔助宣 告」,保護媽媽所剩無幾但仍可以照顧自己的財產,也避免 媽媽不小心簽下損害自己權益的文件,或者做出無可挽回的 決定。 故 事 正確及錯誤的決定做不了
您也可以試試看 188 透過主題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於監護宣告和輔助宣告都有 簡單的認識,以下請大家協助找出關鍵字,幫助自己更了 解相關的內容吧。 監護輔助宣告關鍵字找一找 導 致 鑑 認 視 老 師 法 師 輔 識 定 獄 監 院 官 告 素 助 療 護 裁 長 警 精 訴 診 宣 定 判 察 輩 財 神 告 斷 告 籍 戶 意 產 明 科 陽 證 籍 願 定 清 天 光 醫 謄 明 期 監 冊 水 生 本 師 目 書 護
財務保障與法律. 我信任那個人~監護輔助宣告 189 ◆ 若先安排好監護人或輔助人,可以在我們無法自我決策時, 幫助我們得到較為理想的生活品質。 ◆ 可以搭配閱讀「第一關第三站:情緒很重要~心理與精神健 康」,瞭解自己的心理狀態,並尋求專業人員協助。擔心財 產安全時也可以參考「第五關第三站:談錢不傷感情~財產 與保險」。 資 源 請在左頁的表格中,找出以下的關鍵字: 1.宣告的分類有?(監護宣告、輔助宣告) 2.我們在意思能力健全時,自行選擇監護人時稱為? (意定監護) 3.在聲請監護、輔助宣告過程中需要準備的文件? (診斷證明書、戶籍謄本、財產清冊) 4.我們需要透過何種手續了解心智、心神耗弱的程度? (鑑定) 5.由誰鑑定心智、心神耗弱的程度?(精神科醫師) 1.司法院:什麼是監護宣告 2.什麼意定監護? 叮 嚀 若想要更清楚了解監護宣告與意定監護,可以自行掃描以下 QR Code 連結。

高齡者的財務規劃範圍,包含社會福利與津貼、個人資 產的買賣、保險、贈與、繼承等,同時也可考慮其身後 的資產分配。

190
醫療科技的進步,延長我們壽命的同時,對於金融、財務的需求和 處理也將有所不同。有些長者很早以前就已經有理財的習慣,包含 投資、儲蓄、保險等,自己管理自己的財務,甚至定期與自己的理 財顧問討論財務上的安排;也有些較為傳統的長者,會將自己的養 老金、退休金、財產等,贈與或交給子女管理,透過「養兒防老」 的方式和自己的小孩、孫子女同住享受天倫之樂,但也有子女因個 人不當的使用金錢,而耗盡父母的積蓄。 穩定的經濟條件,是維持生活品質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知道自己 手上有多少資產,要怎麼花用,甚至是為了緊急事件或可能的風險 而保留的「救命錢」都是有需要的。 那高齡者要怎麼理財呢?在做財務規劃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自己 退休後的財產狀況、經濟來源,包括銀行存款、動產、不動產、基 金、股票、債券、保險、各項社會福利保險與津貼、信託等;同時 估算必要的花費,包含伙食費、日常用品、水電瓦斯電話費、休閒 育樂、交通費、醫藥費等;又或者是自己將確定支出的買賣、贈與 及相關的稅捐的費用。在做完上述的盤點之後,就可以了解自己是 否需要開源或節流,進而為自己設計一個屬於退休後的財務安排計 畫。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了解最新的 資訊,以保護我們辛辛苦苦所累積的財富。 財務保障與法律. 談錢不傷感情~財產與保險 談錢不傷感情~財產與保險 191

個人薪資、任職機關、政府儲存和累積退休金。常見的退休金或津貼來 源有:勞工保險、國民年金、公教人員退休金、老年農民津貼。因為每 個人的工作類別不一樣,投保的福利也會有所不同 (表十三) 。

若未滿15年則僅可選擇一次請領。

192 (一)社會福利保險與津貼 為了保障國民退休後的生活、品質,大部分的人從開始工作時,就會從
表十三 、 退休金與津貼 整理 勞工保險退休金 分為新制和舊制,年滿規定即可申請退休金。 勞工保險 老年給付 若您投保年資滿15年可選擇月領年金或一次請領;
國民年金 老年年金 規定年滿65 歲,曾參加國民年金保險且依規定繳 納保險費就可以請領。 公務員退休金 分為一次退休金、月退休金、兼領1/2的一次退休 金與1/2的月退休金,並得依退休年度適用的平均 俸額、薪額。 老年農民 福利津貼 參加農保或漁會甲類會員年資合計15年以上,得 請領津貼。 中低收入 老人生活津貼 依中央主管機關或直轄市主管機關公布,以最低生 活費低於標準的1.5倍或1.5倍以上未達2.5倍, 且未超過臺灣地區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的1.5倍 者,可以書面的方式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市、 區)公所申請。

心日後的生活品質時,我們可以運用「信託」的財產管理機制,委託 將財產轉移到受託的人(信託業)後,依照我們的意願管理財產,幫 助維持、照顧我們的生活,也因此,會使得後面的繼承人和受益人無 法立刻取得財產權(圖二十五)。

財務保障與法律. 談錢不傷感情~財產與保險 193 買賣 1.針對不動產,需注意增值稅(依公告現值)、房地合一稅 2.注意公設保留地的使用。 贈與 1.項目包含動產和不動產,例如:現金、房屋、土地等有價物。 2. 自111年起,贈與在244萬元內免稅,其他則依累進稅率規 定。 當我們無法完全自理生活,或者因為疾病的演進而漸漸失能,進而擔
簽訂 信託契約 委託人(本人) 受益人(本人或 想照顧的對象) 受託人(信託業) 規劃財產 保障安全 依據信託契約約定交 付信託財產 表十四、買賣、贈與手續提醒 圖二十五、財產信託 (二)個人資產規劃與信託 我們也常運用個人資產做買賣、贈與、投資等,來累積財富(表十四)。
194 .在30天內任一戶政事務所辦理死亡、除戶登記。 .申請全體繼承人之戶籍謄本、印鑑證明。 .需攜帶身分證、印章。 .在被繼承人死亡時戶籍地的國稅局,透過一站式服務申請被繼 承人財產清單,包含財產、欠稅等。 .申報遺產稅(可網路申報)、請領遺產稅繳(免)納證明。 .需攜帶身分證、印章、除戶戶籍謄本、戶籍謄本。 .在不動產的所在地,查註無欠繳地價稅、房屋稅等。 .在不動產所在地辦理不動產登記,並自繼承起六個月內完成。 .應備土地登記申請書、登記清冊繼承系統表、土地建物所有權 狀正本、被繼承人的除戶資料及所有繼承人之戶籍資料、遺產 稅繳納證明。 稅捐稽徵處 地政事務所 戶政事務所 國稅局 圖二十六、遺產繼承手續 除了有關上述財產的運用和規劃,我們也可能會處理遺產繼承的手續。 「遺產」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所遺留之財產,包含動產、不動產及其他一 切有財產價值之權利,以下為相關流程、準備文件的說明(圖二十六):

日新月異,我們在享受科技進步、網路交易、手機帶來的方便時,

任,再慫恿被害人操作自己不熟悉的投資領域,等被害人加碼投資 後,再以各種方式拖延出金,最後網站或APP無預警關閉,導致被 害人血本無歸。除此之外,因線上購物的盛行和方便,但賣方未善 盡後台管理之責,導致個資和交易資料外洩,而詐騙集團便偽裝客 服和銀行人員要求民眾到ATM「解除分期付款」,從而在操作的過 程中將存款一次一次的轉出。除了上述兩種的詐騙手法,也有「假 親友借錢詐騙」、「假綁架詐騙」、「假冒警政、司法公務機關詐 騙」、「假交友詐欺」等等,因此,如果有遇到有可疑狀況,可以 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求證,以免造成財務上的損失。

財務保障與法律. 談錢不傷感情~財產與保險 195 (三)詐騙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詐騙事件充斥在社會新聞版面,手法、手段也
也需要提升對於詐騙的警覺性。 常見的詐騙手法包含了「假投資」,歹徒常會以交友的手段騙取信

「媽,快來救我啊!!!」阿美一接起電話,就聽到一 聲聲的慘叫,也頓時讓她手足無措,畢竟電話裡面的聲音太 像她的兒子了。

接著,電話中自稱「小陳」的男子說明阿美的兒子小曾 替人作保並簽立本票,結果朋友跑路找了三個月都找不到, 現在只好抓小曾來解決這件事。過程中,小曾在電話中自述 被打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且已經三天沒吃飯了,心急的 阿美連忙向對方表示自己有錢,希望對方不要再傷害自己的 孩子。接著「小陳」要求阿美不准掛掉電話,並且立即到銀 行領錢,裝進行李袋中,送到指定的地點。   就在阿美急忙領錢時,銀行行員發現阿美神色有異,手 機持續通話中,且提領大量的現金,當下就機警地報警,並 拖延處理的時間直到警察的到來。然而,阿美擔心自己兒子 的生命安全,仍固執不相信警方的判斷,直到警察直接撥通 了阿美兒子手機,確定了小曾安安全全在公司上班,而且根

196
本沒有替人作保這樣的事情,阿美才相信這是一通詐騙電 話,而「小陳」也在警察來的時候,偷偷掛掉電話。   經過這次的事件,阿美對於詐騙好好地做了一次功課, 了解現在常見的詐騙手法,更因此幫助其他家人和鄰居,免 於被詐騙集團騙取財物。 故 事 警覺防詐騙
您也可以試試看 我的財務規劃 財務保障與法律. 談錢不傷感情~財產與保險 197 第一步:盤點我的資產有哪些? 1.動產、不動產:                         (包含汽機車、房屋、土地、有價物等) 2.投資:                             (包含股票、基金、有價證券等) 3.福利:                             (包含退休金、津貼等) 4.存款:                             (指帳戶內的定存、外幣等,及是否還有貸款或有其他負債) 5.保險:                             (指保險單,及是否還需要繳款等)
您也可以試試看 198 風險因素 1.如果我需要聘請外籍看護, 我可能會需要       。 2.如果我         , 我可能會需要       。 3.如果我         , 我可能會需要       。 第二步:預期的生活方式 1.生活花費的規劃:                        (食、衣、住、行、育、樂、其他) 2.財產使用的規劃:                        (保險、基金、存款、動產、不動產等) 3.醫療使用的預備:                        (長期照顧服務、輔具、就醫、醫療耗材等)
財務保障與法律. 談錢不傷感情~財產與保險 199 1.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 2.勞工退休時有幾筆保障? 帶您看懂勞保、國保老年給付和勞工退休金! ◆ 經濟狀況與我們的生活品質息息相 關,該如何安排是一門重要的課。 ◆ 可以搭配閱讀「第四關第四站:不 可不知的四包錢~長照準備與規 劃」,了解長期照顧服務以規劃更 舒適的老年生活。 資 源 叮 嚀 若想要申請或諮詢信託事務,可以自行掃描以下QR Code 聯繫。
人生的道路到了終點,最後一哩路意味著互相的告別與 祝福。一生累積許多有形與無形之物,隨著生命接近尾 聲,可以透過事前的準備與計畫,給自己一份最好的畢 業禮物。 200
您對於生命的看法是可以開放討論或是拒絕避談的呢?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化與人民的生活距離與步調,越來越多人對於 人生最後的畢業典禮有著不同的觀點。不知以下的觀點,您認同哪 些呢? ◎傳統上被看成是觸霉頭或是不該討論的生命最後的儀式,如:告 別式、殯葬的選擇等,開始出現在生活中的對話,家庭的聚會或 是朋友間的閒聊。 ◎當人生走到最後的階段,我們總是讓留下來的人為我們決定後事 辦理的方式。然而,大部分的人幾乎無法預期生命最後一哩路(以 下稱為畢業典禮)的到來,而得要讓我們的家人或法定代理人放 下工作,去處理突如其來的後事。 ◎當社會進步到可以先做好準備,規劃事情來臨時該如何處理時, 事前的溝通與準備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複雜繁瑣的行政手 續、金融決策、經濟開銷以及家人的迷惑。 事先準備生命畢業典禮的好處 如果您的畢業典禮可以事先準備,免得到時措手不及,或是造成家 人面臨重要決策而束手無策,您願意先考慮看看嗎? 當親人離世 時,都可能處在一個多重情緒且情緒不穩的狀態。每個人想要舉辦 的喪禮類型與信念不一樣,會因宗教、經濟、家人關係種種而有不 同,親友間也可能因為很意見不同而產生摩擦。 財務保障與法律. 生命最後一哩路~生命畢典 生命最後一哩路~生命畢典 201

其實,最常討論到的事前準備是生前契約。生前契約是可以先購買、分期 付款或是規劃,讓自己可以選擇未來善終後的處理。生前契約涵蓋很多內 容,包括儀式的進行方式、布置、消息傳達(訃聞)、畢典活動與安葬規劃。 隨著現代環保的概念,安葬方式也不同於過往,有樹葬、花葬、海葬,當 然還有傳統的火喪與土葬。當人離開這個世界,自己在世的身外物,如財 產、遺物,也可能透過信託或遺囑的方式處理。 這些事情不一定需要事前處理,只是事前若能夠處理並與家人得到共識, 到時的費用和事務也相對變的比較單純不複雜。因為留下來的親人必然會 需要面對許多的失落,也需要時間調適。如果長者因久病接受長照,那長 期照顧的家人或專業人員也許需要經由「悲傷輔導」來度過心情上難以調 適的關卡。

202

世後發生效力。如果您本人在生前已經無行為能力,那就必須依法 經法定代理人之允許才能執行。

遺囑有許多類型,分別為自書遺囑、公證遺囑、密封遺囑、代筆遺 囑、口授遺囑。除了自書遺囑之外,還需要至少兩位見證人。見證 人的條件也有法律的規範(如:不得為未成年人、禁治產人、繼承 人及其配偶或其直系血親、受遺贈人及其配偶或其直系血親、為公 證人或代行公證職務人之同居人、助理人或受僱人,註86) 。 所以,政府這幾年為了加強國人對於自已生活與生命的自主權,同 時也預防國人因不熟法律或規範,而喪失原本想要留給子孫或是捐

財務保障與法律. 生命最後一哩路~生命畢典 203 生命畢業典禮完的叮嚀與吩咐~遺囑 生命畢業典禮結束後,家人可能才發現後續有許多的法務事務,需 要處理和面對。遺囑和遺產是往生者留給親友們的一個任務。如果 您生前有立遺囑,在不違反關於特留分規定之範圍內,以書面清楚 分配遺產,包含具體要給誰,及分配多少內容等,就能在遺囑人過
助、遺愛弘願,特別在全國殯葬資訊入口網以及中華民國內政部地 政司網頁,提供許多相關的知識。因此,生命的最後一哩路,還是 可以超前部署的!

順命阿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小老闆,個性溫和不與人 爭,但做起事來非常謹慎與細心。順命阿伯有自己的信仰, 而且他希望有一天他走的時候,能夠照著他的信仰儀式帶他 到期待的地方。順命阿伯有四個兒女,幾位事業有成,幾位 小康,但是這些兒女都知道順命阿伯有些財產,順命阿伯的 事業有一天也需要有兒女繼承。

在一次身體出了小狀況住院時,順命阿伯把所有子女叫 來,他跟子女們吩咐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未來事項。他列了 一個清單,裡面有生命畢業典禮想要邀請的人、想要請來致 詞的人、想要的音樂、想要的祝福,以及如何介紹他這一個 人。當順命阿伯想要開始一一細說時,女兒非常錯愕地在他 床邊大聲說,為什麼現在要談這種事?不用談。順命阿伯想 要解釋卻無法抵擋女兒拒絕的情緒,只好停止。

204
幾年後順命阿伯走了,兒女們開始為他準備畢業典禮。 失去父親的悲痛讓每個人的心情都不好,加上殯葬的儀式、 規格、內容,大大小小要準備的細節非常多,兄弟姊妹也因 意見不同弄得不開心,身心疲累。這時候大哥想到幾年前父 親曾經自己規劃過的清單,後來也從順命伯的書桌上找了出 來。雖然沒有機會與父親談,但還好父親自有準備,才能讓 家人免於煩惱憂傷,避免了更多因為告別而產生的不悅或意 見分歧。 故 事 生命句點的前與後
您也可以試試看 生命嘉年華學習單 財務保障與法律. 生命最後一哩路~生命畢典 205 讓我們來自己設計一個專屬於自己畢業典禮的「生命嘉年華」 吧! 生命嘉年華誰做主? 生命嘉年華如何做? 生命嘉年華做什麼? 生命嘉年華的最終點 .您最想被記得的是什麼? .您最想要大家為您的畢業典禮做些什麼?

事先做好生命畢業典禮與遺囑的規劃,不僅可以節省費用,也 可以減少家人在溝通過程中的衝突,避免傷感情也傷情誼。

可搭配閱讀「第五關第二站:我信任那個人~監護輔助宣告」、 「第五關第三站:談錢不傷感情~財產與保險」,瞭解有關法 律決策的介紹,和提前思考個人的財務規劃。

206 若想了解更多殯葬資訊,可以自行掃描以下QR Code 。 1.全國殯葬資訊入口網 ◆
資 源 叮 嚀
財務保障與法律. 生命最後一哩路~生命畢典 207 筆記欄
208 台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台中市 台南市 高雄市 基隆市 新竹縣 新竹市 苗栗縣 彰化縣 雲林縣 嘉義縣 嘉義市 屏東縣 台東縣 花蓮縣 宜蘭縣 附件 地方政府資源 健康促進
. 地方政府資源 209 台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台中市 高雄市 台南市 嘉義市 新竹市 苗栗縣 台東縣 花蓮縣 宜蘭縣 醫療權益
210 台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台中市 台南市 高雄市 基隆市 新竹縣 苗栗市 彰化縣 嘉義縣 嘉義市 屏東縣 台東縣 花蓮縣 社會參與
. 地方政府資源 211 台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台中市 台南市 基隆市 新竹市新竹縣 彰化縣 雲林縣 嘉義縣嘉義市 花蓮縣 休閒交通
212 台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台中市 台南市 高雄市 基隆市 新竹縣 新竹市 苗栗縣 彰化縣 雲林縣 嘉義縣 嘉義市 屏東縣 台東縣 花蓮縣 宜蘭縣 長期照顧
附件.地方政府資源 213 台北市 新北市 台中市 台南市 高雄市 新竹縣 新竹市 彰化縣 嘉義縣 嘉義市 屏東縣 台東縣 居家安全
214 台北市 高雄市 基隆市 新竹縣 苗栗市 彰化縣 嘉義縣 嘉義市 屏東縣 台東縣花蓮縣 宜蘭縣 法律財務

註1 銜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2016,11月14日)。臺北市衛生局:高齡者肌力運 動HD ﹝影片﹞。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rofkSsMCQ

註2 銜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16,11月4日)。臺北市衛生局:高齡者平衡運動 HD ﹝影片﹞。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85MT52jwDs 註3 居好健康企業(2018,7月23日)。臺北市衛生局:高齡者伸展運動健康操﹝影 片﹞。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5dOgCz8ms8 註4居好健康企業(2018,7月23日)。臺北市衛生局:高齡者有氧運動健康操﹝影 片﹞。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pIeSsndwbA 註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慢性疾病防治組 (2016,6月28日)。持續運動,遠 離病痛:老年健康不是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https://www.hpa.gov.tw/ Pages/Detail.aspx?nodeid=1130&pid=2173

註6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020,April 03). Staying Motivated to Exercise: Tips for Older Adults.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https://www.nia.nih.gov/ health/staying-motivated-exercise-tips-older-adults#breaks

註7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 (2021,10月21日)。正確飲食習慣。衛 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 aspx?nodeid=543&pid=8365

註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8)。素食飲食指南手冊。作者。https://www.hpa. 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211

註9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 )。 吃進健康,營養新食代 。作者。 https://health99.hpa.gov.tw/storage/pdf/materials/22120.pdf

. 地方政府資源.參考文獻 215 參考文獻
註10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2014,10月15日)。「健康食品」有2款, 食品藥物管理署來說分明。衛生福利部。https://www.mohw.gov.tw/cp-320621515-1.html 註11 徐文媛(2020,1月15日)。腸胃不適也可能是維他命B12缺乏。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https://www.liver.org.tw/journalView. php?cat=64&sid=855&page=1

註1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5)。健康老化:銀髮族保健手冊。作者。https:// health99.hpa.gov.tw/storage/pdf/materials/flipbook/21808/index.html#p=66 註13 龔善美 (2014)。中老年人可以補充保健食品嗎。長春月刊。https://reurl.cc/ AKM6vQ

註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June 17). Mental health: strengthening our respons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 detail/mental-health-strengthening-our-response

註15 李新民 (2015)。空巢老人與非空巢老人的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比較研究。 人文社會電子學報,11(1),23-47。

註16 高凡宜、許言 (2015)。以使用者經驗探討高齡者社交App需求。中華民國設 計學會研究論文,548-553。http://dx.doi.org/10.6668/CID-IDSFC.201505.0086

註17 黃金花 (2018)。社區老人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影響孤寂感相關因素之探討以高雄市美濃區為例 ﹝碩士論文,義守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

註18 陳映潔 (2014)。中高齡者人格特質、孤寂感與休閒活動參與之關係研究﹝碩 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台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ndltd.ncl.edu.

216
=U0074-2306201812104600
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102NCHU5378023%22.&search mode=basic 註19 劉嘉逸 (2017,7月4日)。我精神健康嗎。大家健康雜誌。https://healthforall. com.tw/?action=article_in&id=1435 註20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無日期)。什麼是老年憂鬱-主要成因。擷取於11月 15日,2021,http://www.happyaging.tw/depression.php?id=33 註21 鄭偉伸、黃宗正、李明濱、廖士程 (2016)。老人憂鬱症與自殺防治。台灣老 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11(1),16-30。 註22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 (2015,1月9日)。精神健康是什麼。財團法人精 神健康基金會。http://www.brainlohas.org/tag/mental-health-way/

註23 黃富順 (2002)。老人心理問題與輔導策略。成人教育卷期,67,37-44。 註24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無日期)。什麼是老年憂鬱-治療方式。擷取於11月 15日,2021,http://www.happyaging.tw/depression.php?id=36

註25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無日期)。關於憂鬱症。社團法人台灣憂 鬱症防治協會。擷取於11月15日,2021,https://www.depression.org.tw/ knowledge/info.asp?/68.html

註26 范樂群(無日期)。安心就診,身體健康不焦慮。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擷取於11月15日2021,http://www.etmh.org CustomPage/HtmlEditorPage. aspx?MId=2060&ML =3

註27 陳柏宗、蘇玲玉、王雅婷、林義濱(2020)。療癒性環境應用於高齡者居家 室內空間之研究。建築學報,112_S,21-36。https://doi.org/10.3966/1016321 22020060112008

註28 London, M. (Ed.). (2011). The Oxford handbook of lifelong lear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dx.doi.org/10.1093/oxfordhb/9780195390483.001.0001

註29 Elfert, M. (2015). UNESCO, the Faure report, the Delors report, and the political utopia of lifelong learning.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50(1), 88–100. https://doi.org/10.1111/ejed.12104

註30 行政院教育部

註3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7).

註33 The United Nations

The United Nations

註34

age-friendly cities a guide. Author.

(2020,May

Volunteerism and the Global

https://www.unv.org/volunteerism-and-

參考文獻 217
(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作者。 註31 臺中市志工媒合平台 (無日期)。高齡志工。臺中市志工媒合平台。擷取 於10月21日,2021,https://volunteermatch.taichung.gov.tw/latestevent/ index?Parser=9,9,39
Global
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43755
Volunteers.
2020).
Goals.
Volunteers.
global-goals
衛生福利部 (2017)。105年志願服務調查研究報告。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註35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20,1月15日)。志願服務法。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131

註36 衛生福利部志願服務資訊網 (無日期)。105-109年全國志願服務統計表。擷 取於09月30日,2021,https://vol.mohw.gov.tw/vol2/statistical/index.gsp 註37 劉家勇 (2016)。社區銀髮志工從事志願服務活動之動機與機會研究:以長庚 養生文化村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6,41+43-86。 註38 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 (2016,7月29日)。行人路口穿越時, 切記專注與防衛。交通安全入口網。https://168.motc.gov.tw/theme/news/ post/1906121101615

註39 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 (無日期)。統計快覽。道安資訊查詢網。 擷取於10月21日,2021,https://roadsafety.tw/Dashboard/Custom?type=%E7 %B5%B1%E8%A8%88%E5%BF %AB%E8%A6%BD。

註40 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 (2020,11月25日)。高齡者專區-電動代 步器使用安全指引。交通安全入口網。https://168.motc.gov.tw/theme/elderly/ post/2011251734509

註41

局。擷取於11月04日,2021,https://www.thb.gov.tw/page?node=6b8d246a-

218
交通部公路總局 (2017)。高齡駕駛人駕駛執照管理制度說明。交通部公路總
aeb4-4a05-9b9f-4783c946870b 註42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20,5月27日)。老人福利法。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37 註43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2022,3月31日)。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身 心障礙者復康巴士服務彙整表。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身心障礙服務入口 網。https://dpws.sfaa.gov.tw/statistics-detail-11.html 註44 衛生福利部 (2022年2月1日)。長照交通服務。衛生福利部https://www. mohw.gov.tw/cp-16-65958-1.htm/ 註45 國家發展委員會 (2013,3月26日)。數位機會調查。政府資料開放平台。 https://data.gov.tw/dataset/5960

註46 交通部觀光局 (2019,5月9日)。交通部觀光局輔導旅行業建立特色產 品品牌獎勵補助要點。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網。https://admin.taiwan.net. tw/TourismRegulationDetailC003200.aspx?Cond=98deeb14-eb75-4c41-b2b06720f4c5ac6e

註47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2013). Recommendations on Accessible Tourism. UNWTO. https://doi.org/10.18111/9789284415984

註48 文化部 (無日期)。文化平權。文化部。擷取於10月21日,2021,https:// www.moc.gov.tw/content_413.html

註49 趙俊祥 (2019,9月19日)。藝術共融,落實文化平權。文化部。https:// 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186654

註50 文化部 (2014,10月4日)。阿茲海默症病患參訪臺史博 喚起早期記憶。文 化部。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6665.html

註51 文化部 (2021,9月24日)。處處展現藝術共融 刻刻落實文化平權 國立新 竹生活美學館館刊《巢兼代》文化平權特輯發表會。文化部。https://www. 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36934.html

註52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20,5月27日)。老人福利法二十五條。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37

註53 張皓翔 (2015,12月03日)。老年旅遊健康評估與建議。國立台灣大 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北護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科。https://www.bh.ntuh.gov.

參考文獻 219
tw/?aid=509&pid=0&page_name=detail&iid=192 註54 ALTC編輯小組 (2019,10月9日)。銀髮樂遊遊,外出走走,永不嫌晚。 ALTC長照網。https://www.airltc.com/news/11 註55 交通部觀光局 (無日期)。好行路線。擷取於11月4日,2021,https:// www.taiwantrip.com.tw/# 註56 蔡世興 (2009,11月28日)。三峽老街尋古23067。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 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3067

註57 觀光局資訊室 (2020,7月6日)。VR影片攝製案照片《印象》台北中正 紀念堂22453。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 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2453

註58 李文達 (2009,11月29日)。國美館23436。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 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3436

註59 李佳樺 (2009,11月28日)。龍山寺景觀之美23008。交通部觀光局觀光 多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3008

註60 上允傳播 (2001,6月11日)。南投溪頭竹屋32623。交通部觀光局觀光 多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32623 註61 觀光局資訊室 (2020,7月6日)。VR影片攝製案照片《印象》嘉義故宮南 院22463。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 zh-tw/portal/media/details/22463 註62 觀光局資訊室 (2020,7月7日)。VR影片攝製案照片《文青》台南奇美 博物館22476。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 tw/portal/media/details/22476

註63 蔡奇宏 (2009,11月28日)。海生館之遊23051。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 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3051 註64 觀光局資訊室

博物館22459。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 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2459

220
(2020,7月6日)。VR影片攝製案照片《印象》宜蘭蘭陽
註65 誼倫視覺傳播 (2005,2月1日)。花蓮海洋公園25171。交通部觀光 局觀光多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 details/25171 註66 高雄市觀光局 (無日期)。高雄旅遊網-景點快搜。高雄旅遊網。擷取於11 月4日,2021,https://khh.travel/zh-tw/attractions/detail/11

註67 洪重福 (2009,8月3日)。女王之美22995。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 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2995 註68 觀光局資訊室 (2020,7月6日)。VR影片攝製案照片《彩遊》豔紫陽明山 繡球花22472。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 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2472

註69 蔡俊生 (2009,8月2日)。萬人堆雲彩24305。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 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4305 註70 吳昌諭 (2009,8月1日)。河畔清幽23060。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 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3060 註71 觀光局資訊室 (2021,4月12日)。VR影片攝製案照片《愛相隨》新竹 峨眉湖環湖自行車道22580。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放資料。https:// 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2580

註72 張欽森 (2008,8月29日)。金色大地22999。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 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2999

註73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2021,11月8日)。日月潭-晨渡37964。交通 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 details/37964

註74 洪家隆 (2008,3月23日)。阿里山櫻花鐵道23007。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 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3007

註75 葉守助 (2009,1月28日)。黑面琵鷺棲息地23078。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

參考文獻 221
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3078 註76 林美宜 (2009,11月29日)。夏之戀24277。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 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4277 註77 葉英晉 (2001,7月1日)。東北角奇岩30803。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 開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30803

註78 施美鈴 (2008,3月1日)。天然奇觀22992。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 放資料。https://media.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22992 註79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2021,11月9日)。台東縣成功鎮跨海八拱 橋至三仙台島37990。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多媒體開放資料。https://media. taiwan.net.tw/zh-tw/portal/media/details/37990

註8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n.d.) Global Observatory for eHealth.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21, from https://www.who.int/observatories/globalobservatory-for-ehealth 註81 李淑貞、余雨軒 (2011)。CNS 15390輔助科技分類技術手冊。內政部多功 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https://newrepat.sfaa.gov.tw/home/download-file/2 c90e4c7638695fc01638aed2beb004d.pdf

註82 衛生福利部 (2016)。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106-115年) 核定本。 衛生福利部。https://1966.gov.tw/LTC/cp-4001-42414-201.html

註83 衛生福利部 (2019,7月31日)。我想申請長照。衛福部長照專區 https://1966.gov.tw/LTC/cp-4495-48857-201.html

註84 陳景寧 (2019)。我國家庭照顧者支持網絡系統。長期照護雜誌,23(1), 11-21。

註85 林貞岑 (2019,8月24日)。73歲走過照顧低潮跨上哈雷機車追夢。康健 雜誌。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0052

222
註86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21,1月20日)。民法一千一百八十九條至 一千一百九十七條。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 LawAll.aspx?pcode=B0000001
參考文獻 223 筆記欄

好 How 生活一老後幸福指南 出版單位: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地址:115204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12樓 電話:(02)2653-1776

企劃單位:中山醫學大學 作者:郭慈安、王柔捷

顧問:林如萍、洪禮錝、徐業良、徐慧娟、張淑卿、陳柏宗、陳菀蕙、 陳雅美、黃志亮、楊培珊(依筆畫排序)

感謝黃昱偉、陳俐穎、林怡秀、賴安祺、謝惠娟、吳彥輝協助手冊的編製及校對; 以及王婉如、鍾淑貞、黃鈴君、蕭心怡、洪從善、顧康橋提供撰寫手冊的專業知識和建議。

總編輯:郭慈安 文字編輯:何佳芬 美術設計:黃淑華、楊美鈴 插圖:劉睿杰、達志影像 印刷:易豐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中華民國111年9月 版次:第一版 定價:免費提供下載,不提供販售 著作財產權人: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保留所有權利 ISBN:978-626-7137079 GPN:1011101114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好How生活 : 老後幸福指南 / 郭慈安, 王柔捷作. -- 第一版. -臺北市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民111.09 面; 公分 ISBN 978-626-7137-07-9(平裝) 544.8 111006413
生活 好How生活, 保持身心健康, 學習成長、維繫情誼、利他利己, 讓老後生活成為人生另一個美麗風景。 老後幸福指南 /出版 /編著 GPN:1011101114 非賣品 ‧ 免費下載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