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屆中央兒少代表團_2023兒少大會特刊

Page 1


目錄

前言

2

兒少大會 2023 歷程

4

兒少大會提案清單

6

我們的提案,我們的想法

8

兒少大會現場的看見

22

兒少大會會議決議

31

成為中央兒少的二三事

34

他山之石:愛爾蘭兒少代表們告訴我們的事

45

製作團隊

48


前 言

前言

兒少發聲齊步走 聯合國於 1989 年通過《兒童權利公約》以來,翻轉了過去認為 兒少只能受到保護的福利觀點,而將維護兒童權利視為普世價值。 為積極展現遵守公約及竭力提升國內兒童人權之決心,台灣在 2014 年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並比照聯合國規定,於 2017 年主 動邀請國際委員至台灣進行審查。 依據國際委員審查後提出的結論性意見,建議修法後需於「行 政院」以及「衛生福利部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設立兒 少委員,另衛生福利部也主動於其所設立之「兒童及少年事故傷害 防制推動小組」邀請兒少代表參與其中。透過兒少代表們參與三個 大會,以具體落實《兒童權利公約》第 12 條兒少表意權,使兒少享 有直接與政府表達意見之管道。 故衛福部於 2020 年起依法成立「中央兒少代表團」,由 22 縣 市推選地方兒少代表擔任中央兒少代表(簡稱「中央少代」),讓 兒少代表可以在參與相關會議中,以兒少的觀點表達對國家兒少政 策的意見和看法。其中,部分中央少代更可直接擔任上述三個大會 的委員或代表,享有和成人委員同樣的角色,發揮更大的兒少影響 力。

通、表達自己意見和想法,故於 2021 年開始,辦理專門讓全數中央 少代參與、以兒少為主體的「兒少大會」。藉由模擬三個大會的進 行形式,讓所有中央少代都能透過提案,為自己關心的議題表達想 法和建議,同時聆聽各政府部會現行的施政狀況和措施,促進彼此 溝通,讓成人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多體察兒少的需要和期待,讓兒 少的權利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綜合第一次兒少大會的辦理經驗,以及中央少代討論後的建議, 第二次兒少大會邀請中央少代參與籌備,以及增加線上即時直播, 讓因故無法到場的中央少代也能共同參與,也促使兒少大會的決議 由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討論是否納入追蹤列管, 讓中央少代們所提出的相關建議得以延續,更加呼應《兒童權利公 約》國際審查之建議,具體落實兒少表意權。 台灣推動兒少培力才剛起步,對於兒少表意這件事的實踐仍有 許多需要努力的空間,但兒少大會的辦理仍然創造了讓兒少傳遞意 見的場域和機會,期待這樣的經驗和模式,可以成為未來我們推動 更以兒少為中心之培力模式的基礎,讓兒少表意可以有更多元的管 道和形式。

雖然這樣的制度提供了兒少表達意見的機會,但有感大部分未 能直接參與會議的中央少代,也應能有機會和各政府部會面對面溝

2

3


6/4|討論提案及後續追蹤

兒少大會 2023 歷程

深化討論提案及對提案的後續追 蹤之期待與行動。

7/15 - 7/16|暑假培力 確立各組討論提案內容。

7/16|團會議

決議拜會林萬億政務委員,表達 兒少意見。

2/11|寒假培力 社家署說明兒少大會進行模式。

2/15|成立籌備小組

8/1|第三次籌備會

討論兒少大會形式與後續追蹤 機制。

社家署及6名兒少共同成立大 會籌備小組。

8/24|拜會政委 3/10|第一次籌備會

討論提案後追蹤方法、確認 兒少對場地的需求。

4/12|確立提案

兒少提出關注的議題,最終 確定5個提案方向。

9/7|第四次籌備會

確定兒少大會議程安排及說 明特刊之編輯期程。

4/15|進行分組

兒少選擇有興趣的議題,組 成提案小組進行討論。

9/30|新增提案

繳交第6提案給社家署。

11/6|兒少大會

舉辦兒少大會。

5/3|第二次籌備會

4

身心障礙兒少權益議題意見 蒐集管道。

兒少大會增列第6提案討論兒少 大會未來形式。

5


兒 少 大 會 事 提 案 清 單

兒少大會提案清單

提案人

王乙帆、洪宗富、梁朝勛、粘甄育、温龢、劉融諭、 蔡其曄、鄭天立、鄭詠恩(依姓氏筆劃排序)

有關我國中央政策讓兒少代表參與之理由及 機制,提請討論。

王 立 妘、 何 永 詳、 徐 子 傑、 温 馨、 楊 孟 樺、 劉慧倫 (依姓氏筆劃排序)

案由 人

兒少表意行不行?共創機制有友善性!

提案人

王 怡 晴、 沈 佑 芯、 林 冠 妤、 林 姵 萱、 林 洋、 林 櫻 子、 唐 若 庭、 曹 家 菱、 曹 詠 晴、 莊 廷 緯、 陳 盈 蓁、 陳 楷 薪、 黃 詠 翔、 黃 煥 城、 黃 筱 彤、 楊 淯 然、 廖 芯 霈、 廖 康 佑、 聞 英 佐、 趙 苡 杉、 劉萬祐、蔡宜珊、鄭宇昇、鄭玟欣、鄭茗、鄭詠恩、 盧淑恩、蕭丞竣、謝秉辰(依姓氏筆劃排序)

關於校園申訴案件管道新增與修正一案,提 請討論。

針對「實驗教育學生權益」一案,提請討論。

案由 提

6

江 瑜 庭、 何 永 詳、 周 禹 嫻、 林 冠 妤、 林 品 程、 柯 亮 瀛、 徐 暳 諭、 翁 彩 華、 張 豐 溢、 莊 廷 緯、 許 嘉 珍、 陳 典 亨、 陳 楷 薪、 陳 諾、 黃 立 蕙、 廖 芯 霈、 廖 康 佑、 劉 高 喬、 蔡 宜 珊、 鄭 天 立、 鄭鼎薰、蕭丞竣、薛堂茂 (依姓氏筆劃排序)

提案人

提案人

關於未成年兒少避孕措施、性教育落實與嬰 兒安置措施一案,提請討論。

王怡晴、周禹嫻、姚宥米、徐暳諭、曾令鴻、黃愷、 薛堂茂(依姓氏筆劃排序)

依據 CRPD 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的建議 及 CRC 第 9 號一般性意見,對身心障礙兒少 採取必要的措施,提請討論。

何永詳、林櫻子、蔡其曄、劉融諭 (依姓氏筆劃排序)

7


我們的提案,我們的想法 依據 CRPD 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的建議 及 CRC 第 9 號一般性意見,對身心障礙兒少 採取必要的措施。

兒少是兒少議題的專家,為將自己所關注的兒少 議題傳達至政府中央部會,中央兒少代表團透過不同 小組來進行討論及「提案」。本次兒少大會,中央兒 少代表團共提出六案,包含身心障礙兒少權益、未成 年懷孕及性教育、校園申訴、實驗教育學生受教權、 兒少代表參與中央政策等議題,每一案都經過用心的 田野或問卷調查、國內外資料搜集及研讀、內部討論、 議題撰寫,並找尋於政府部門最有效的溝通方式,期 待藉由兒少表意帶來改變,讓社會更加看見兒少的需 求,真切落實兒少友善的社會。

希望依照《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 及《兒 童權利公約》,讓身心障礙兒少參與相關法規的修 正過程。交通及道路設計,需更符合無障礙空間, 在規劃文教娛樂及運動場所時,可邀請身障兒少參 與;建議在中央兒少代表團及委員中,增設身障兒 少保障名額,以增加身障兒少的表達機會。

Q1

8

我 們 的 提 案 , 我 們 的 想 法

引言

為什麼想加入這個提案小組?這提案跟你有什麼關係?

宥米

本身是一位身障生,自己也有參與 CRPD 第二次國家報告 我 國際審查,我希望裡面的一些內容可以得到更多的重視和 追蹤。

令鴻

開始覺得這議題很陌生也很挑戰,因為自己不是身障生, 一 不知道要如何理解這群人的需要。但他們也是我們兒少的一 份子,所以覺得可以藉這機會多多了解。另外,相對其他議 題,這組參與的兒少代表人數很少,所以我便決定加入,並 主動邀請其他人一同參與。

9


宥米

令鴻

在提案討論和準備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又如何解決的? 因為我口說比較慢,所以我在每次會議前都提早幾天做好功 課,寫好發言的稿子,希望大家可以更明白我在說什麼,但 大家還是不太了解我的情況,例如為何過斑馬線需要有斜坡, 斜坡應該設計在哪裡、紅綠燈的秒數太短、去看表演時我的 坐位太前面會被舞台擋住等等。所以我只能一次又一次,慢 慢的說明給大家聽。

令鴻

10

16 歲兒少能進行性行為,但部份賣場卻禁止售賣 保險套給 18 歲以下人士,以致兒少未能做好正確 之避孕措施。故希望有需要的兒少可以以更便利的 方式取得保險套;其次也希望提升學校的性教育, 讓學生及家長志工都能了解正確的性觀念及避孕 措施;此外,也希望政府增加協助遺棄嬰兒的措 施,讓生產後未能撫養之未成年少女及家庭能得 到合適照顧。

宥米雖然很努力解釋她生活上遇到的困難或國際審查的情況, 但我覺得很難切身處地的了解。而提案時間比較短,我們在 培力時又沒有先了解過 CRPD 是什麼,所以變成要從頭學習 很多事情。可能對自己和這個提案也蠻有期待,所以中間就 會覺得有點挫折和壓力很大。希望日後有更多資訊可以幫助 我們了解,也可以有工作人員協助宥米表達,讓討論可以更 順利。 Q3

宥米

關於未成年兒少避孕措施、性教育落實與嬰 兒安置措施一案。

我 們 的 提 案 , 我 們 的 想 法

Q2

2

這次提案過程有什麼感受或讓人印象深刻的事?

覺得令鴻真的是一個好隊友,他願意付出時間來重視這一 我 塊,想盡辦法邀請更多人加入這一組,我真的很感謝他。還 有其他願意進來這一組了解的兒少代表,以及兒盟的工作人 員有主動連繫身障盟,希望更明白我們身障兒少的需求,讓 我知道有問題時也可以安心找兒盟討論,真的非常感謝。 有一次,當宥米提到身障兒少需要的 P 型車阻、公園的車柱 會擋住她的輪椅、人行道設計,而我們都聽不懂時,她不小 心衝口說出:「為什麼你們都不知道?」那時候我覺得我們 真的太少機會去了解這群人的需要,這些都看似很微不足道 的東西,其實對他們是如此貼近和重要,也會反思我們真的 時間不夠,沒有辦法好好了解跟我們不同的人。

Q1

為什麼想加入這個提案小組?這提案跟你有什麼關係?

豐溢

桃園兒少代表的月會裡,培力團體有邀輔導人員來分享過 在 這個議題。我覺得地方的經驗應該跟中央很類似,所以就想 加入這個小組一同討論。

立蕙

以前聽過有小六的同學因為未婚懷孕而要去墮胎,作為國 我 中生的我真的非常震驚,因為墮胎很傷害女性身體。而我在 中央兒少代表團的暑培和寒培都有跟大家討論到這個經驗, 大家對這議題也蠻有共鳴。所以我在想如果能到中央來討論 這些想法,可能會聽到更多不同的意見,也許可以幫助更多 不同地方的兒少。

康佑

過往對於這個議題沒有太多涉略,想藉這次機會參與討論, 增加自己對於議題的廣度。

11


Q2

我覺得這個議題大家一直有種心照不宣的感覺,我希望它能 被關注且認真討論,提供未成年懷孕少女幫助之外也能保障 她們的小孩。

關於校園申訴案件管道新增與修正。

在提案討論和準備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又如何解決的?

豐溢

因為我被分配到要去藥妝店和網路上實驗兒少買保險套,我 覺得很尷尬,最後只有在網路上做實驗。我發現網路上有些 店家都蠻容易給兒少買到,只有少數店家會簡單問你是否滿 18 歲,但你只要選店到付款而不是信用卡的話,你是幾歲按 下去根本沒差。

立蕙

也是被分配到要去實驗買保險套,看看店員和路人的反應。 我 因為我很怕在家附近做實驗的話會被店員認出來,他們會跟 我的家人說,所以我在跟朋友小旅行時,到一個便利商店買 保險套,因為太尷尬,我全程笑個不停,但那個店員很淡定 的幫我刷條碼和收錢,都沒有問我幾歲,就好像我只是買一 件普通商品。

康佑、立蕙

目前大多數校園申訴管道,因學生為未成年而需與 家長、老師聯絡,這經常造成家長認為無申訴的必 要而遭阻擋、校園師生間權力不對等關係向提出申 訴之學生施壓,導致學生無法得到協助。學生較熟 悉的「署長信箱」,也因無法獲得即時回覆等,造 成學生使用上的不便。中央少代們希望,能夠新增 地方政府兒少代表之申訴信箱或平台,讓兒少代表 能夠蒐集兒少所需之協助,並代其追蹤相關進度, 以落實校園申訴之意義。

大家都很忙,時間太難約,要所有人一起討論很難。 Q1

Q3 立蕙

12

我 們 的 提 案 , 我 們 的 想 法

天立

3

這次提案過程有什麼感受或讓人印象深刻的事?

在暑培小組討論時,我們這組提案的總召因為大家在群組裡 不回應也不討論而生氣,我覺得讓我印象很深刻。我之後有 跟總召說如果有什麼需要,我也是可以在群組幫忙回應,我 也有把自己的意見跟她直接說。

豐溢

我覺得要去實體買保險套真的很尷尬,可能會讓人卻步,但 如果是換成去看哪些點適合裝保險套販賣機,讓兒少可以輕 易買得到,我覺得就會比較簡單,比較容易做得到。

天立

覺得我們這組真的有很多兒少,然後分工小組很多,可以 我 再思考怎麼樣把小組合作提案做得更順利。

為什麼想加入這個提案小組?這提案跟你有什麼關係?

煥城

在學校擔任班聯會會長時接觸到學生申訴,發現學校校規 我 其實都沒有修過,導致學生沒有辦法對他們認為不公平、不 明確或是一些誤會的判決提出申訴。而在中央兒少代表團有 看到這個議題,就想要在這次的大會加入這個提案小組。

宜珊

時候曾經遇過那種比較可怕的老師,可能會對學生造成負 小 面的心理影響,有嘗試去跟校方反映過,但沒有結果,還造 成我一些朋友們轉學、有心理陰影之類的問題。這件事情一 直深刻地印在腦中,就想說如果有機會,我要去提一個這樣 的提案。

孟樺

曾經因為新二代的身分被別人冷眼,所以我覺得校園申訴 我 案件很重要。

13


Q2 煥城

在提案討論和準備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又如何解決的?

我是擔任類似總召的位置,看到的問題是我們在線上討論的 時候,其實是只有少數幾個人有參與到而已,對我這樣領導 者的角色來說,會有很大的困難。但值得慶幸的是,因為我 們分散在全台各地,無法上線的夥伴,也會給予文字意見, 為提案付出心力。

孟樺

程中我覺得收集資料和文獻很困難,不過我們互相幫忙, 過 並且尋求專業人士,彼此都有努力付出,這讓我很感動。

林洋

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問題,不過也讓我從 我 中試著練習整理思緒。

鄭茗

到最大的困難是在撰寫提案單時,因為校園申訴案件本身 遇 就是一件不容易被討論的事情,我們選擇將其表達出來,需 要很多實際的案例抑或是更明確的方式展現,不然便會落入 莫名的窠臼。 Q3

宜珊

14

關於實驗教育學生權益。

整體沒有什麼困難,因有問題大家會提出,也會給予建議, 像是有夥伴提出在提案中加入數據,增加提案的說服力等等, 我們都有很密切地討論。

宜珊

煥城

44

想對這個案子有更多的認識,同時也想透過這項活動了解不 同議題,或許跟我沒有很直接的關係,但我相信一定有人因 為這項議題而受到影響。

現行教育體制對於自學生的「輔導資源」( 生涯、 心理 )、「教育資源」(活動、課程、比賽、共學 資訊)的不足,亦有許多兒少、家長不了解實驗教 育機制各項資源的申請。為落實兒少受教權,中央 兒少代表團請政府考量實驗教育學生之學習經費補 助、盤點閒置空間以供實驗教育學生使用、修改國 營事業報考規章等,以多方面地保障實驗教育學生 之受教權、考試權。

Q1

們一開始在撰寫提案單時,有提出校園申訴案件要納入學 我 生代表,但是沒有發現其實現有法規就已經有包含了,就有 夥伴在討論的時候提醒,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為什麼想加入這個提案小組?這提案跟你有什麼關係?

乙帆

自己是自學生,申請自學時遇到一些狀況,讓我有點小小 我 的不習慣。感覺所有資源通通都沒有了,全部要靠自己去找。 而在使用一些系統,像是自學生的學習歷程,都感到是一個 不是很友善的系統。有時候覺得,大家是不是忘記台灣還有 一群選擇不一樣教育方式的學生。於是,我跟夥伴把這些困 難集中起來,擬了一個提案,希望能夠在兒少大會中讓更多 人關注。

融諭

初會想要加入,因為身邊有這樣的朋友,便開始思考教育 當 體制外的自學生,缺少了什麼。像是學校有三級輔導資源提 供,但是自學生呢?如果他今天急需心理資源,也沒辦法順 利使用到學校資源的時候該怎麼辦?這是我很關注的。

這次提案過程有什麼感受或讓人印象深刻的事?

們來自全台不同的縣市,能夠有這樣的機會一起關注一個 我 議題,我覺得是很寶貴的經驗。從中也看到很多人對議題的 想法,也會就自己的經驗提出案例、數據反省,讓提案更有 說服力。

我 們 的 提 案 , 我 們 的 想 法

鄭茗

15


過去沒有接觸過這個議題,在我的家鄉金門,這個議題相 我 對冷門,當然也就沒有這個資源,似乎某程度也代表這個面 向待開發,可以去了解看看。

宗富

為身邊有朋友是實驗教育的學生,覺得可以為實驗教育學 因 生表達一些意見。

Q2 乙帆

在提案討論和準備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又如何解決的?

有關我國中央政策讓兒少代表參與之理 由及機制。

為提案的核心人物,在準備的過程中,我不太喜歡把大家 身 逼得太緊,但又希望要在一個進度上,而過程中其實我們彼 此搭配得還不錯,根據每個人擅長的事情給予工作分配。我 們把想法丟到群組上,一起開會投票做決定。我們有個雲端 資料夾叫作「長腦袋」,分享大家看到的資料,有興趣的人 可以去瀏覽長知識。

融諭

大家會有不一樣的想法,那我們要怎麼去配合大家,或是要 怎麼樣去把不同多元的意見融入在提案裡面,我覺得是相對 困難但卻是蠻重要的事情。

其曄

間有段時間,大家的想法沒有特別接近,我們花了蠻多的 中 時間溝通,是常見的辯論過程,最後也有達成互相理解。

宗富

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要如何 從中取捨。後來我們決定先聽組長的想法,再一位一位補充, 若有遇到不適合之處再多加討論,在這裡大家都是可以溝通 的。 Q3

16

55

這次提案過程有什麼感受或讓人印象深刻的事?

乙帆

發現一件事情,有時候一般學生會比自學生,更加了解自學 我 生。他們知道哪些資源分配出了問題,然後願意陪著我們自學 生代表一起去思考理解,讓問題聚焦,這讓我非常震驚。

融諭

我覺得組內夥伴很厲害的是,他們有辦法去發現問題並提出觀 點,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查到各式資料,資料搜集的能力讓 我印象很深刻。

其曄

小組的大家其實都很忙,不過彼此可以互相體諒,這也讓提案 的核心夥伴之外的每個人,都有可以去主導會議的機會,帶著 大家討論。

我 們 的 提 案 , 我 們 的 想 法

其曄

兒少的生活有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校園裡,除了現 有的教育制度帶給兒少們學習上的種種正負向影響 外,在相關政策制定的過程中,是否有納入兒少的 意見、更多地重視兒少的最佳利益和表意權,是中 央少代表們關心的重點。

Q1 永詳

為什麼想加入這個提案小組?這提案跟你有什麼關係? 們本來是想要提有關教育改革的提案,雖然我從國三下 我 申請自學,但我覺得因為考試的關係,「適性揚才」只是 標語實際上並沒有發揮成效,就算是免試入學,國中生考 完會考還是看成績,所以希望可以改變現有制度。但與其 他中央少代討論後,覺得應該把兒少參與納進來,跟教育 改革放在一起看,變成教育政策的兒少參與,感覺這樣改 變比較可以長久。

17


兒少表意行不行?共創機制有友善性!

Q2 永詳

永詳

18

2021 年開始辦理第一次的兒少大會,讓所有的兒 少代表都可以參與會議,以更具體地落實兒少表意 權。而在這個過程中,不論是兒少代表或是參與其 中的成人,都感受到現行制度下,雖然兒少已經有 發聲的機會和管道,似乎還能有更多不同的策略和 作為,營造更友善的兒少表意環境。因此在拜會林 萬億政委後,大家臨時決定提出衍生出這個提案。

在提案討論和準備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又如何解決的? 實提案的內容不難,但要怎樣做成簡報呼應提案的內容, 其 讓政府了解我們的想法,讓業務單位願意自己去規劃細部就 不是很容易。我還為此去詢問了一些芬蘭的組織,都有得到蠻 好的回覆可以作為參考。然後在討論的過程,有些夥伴因為有 自己的工作或是課業等沒法對到時間,參與上確實比較困難。 雖然很難完全凝聚大家的意見,只能以主要參與的兒少意見為 主,但大家還是願意努力參與討論或提出自己的意見。

Q3

這次提案過程有什麼感受或讓人印象深刻的事?

望這次的兒少大會,主持的次長可以做出好的決議,畢竟兒 希 少代表們真的都花了很多心力準備,也舉了很多例子,期待這 次可以有很好的溝通和討論。我很高興看到兒少大會提案的後 追有機會可以到院兒權小組列管,我對部會是很有信心的,但 還是期待衛福部可以拿出擔當,譬如《兒少法》的修法應該要 更有主導權,修法之後可以統整所有的執行面,如果沒法拿出 魄力就無法影響其他部會。

我 們 的 提 案 , 我 們 的 想 法

6 6

Q1

為什麼想加入這個提案小組?這提案跟你有什麼關係?

融諭

次兒少大會因為提案列管的過程,我們有一些不太滿意的 這 地方,所以決定去拜會林政委,也有成行。在拜會過程中, 有發現、盤點現行機制種種的不滿意和缺失,所以跟政委討 論後,才會臨時產生兒少大會不要流於形式的第六案。

其曄

實蠻多中央少代關心這個議題,像是英佐、乙帆等等,但 其 大家都在面對升學的壓力,所以我們才想說如果有能力就多 做一點。

19


20

在提案討論和準備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又如何解決的?

融諭

初因為時間有限,無法好好解釋給其他中央少代聽,加上 當 大家不理解我們討論兒少大會列管的緣由,就會很難傳達我 們的想法,不過後續的過程有開始讓大家慢慢理解到整件事 情,還有讓大家實際經歷這個討論和拜會的過程,讓大家有 更多的參與機制和機會,其他兒少代表也更互相理解和支持。

其曄

為討論的議題很繁雜,所以不知道怎樣才能最簡明扼要的 因 表達,加上討論得很臨時,我不確定是否有如實地呈現大家 的想法。雖然針對兒少大會或是表意制度,沒有預設最後要 進展到多長遠才是結束,但覺得這個提案就是一個契機,一 個公開討論的契機,可以趁此反思現況有沒有問題,就是一 個討論的開始,不會因為提案結束就結束。

Q3

這次提案過程有什麼感受或讓人印象深刻的事?

其曄

個提案有談到各縣市培力發展不均,我蠻有感觸的,畢竟以 這 我金門人的身分來說,也希望可以擁有雙北兒少的資源,以及 和各縣市交流的機會。如果政府的目的是希望各縣市都有聲 音、可以全面地表達地方的想法的話,地方的培力和訓練就很 重要。地方的資源不均,會導致兒少代表的落差很大,雖然可 以透過後續的培力改變,但必須要讓大家知道這個地方是需要 被協助的。

融諭

說兒少大會提案已經有機會可以進院兒權列管,但回想討論 雖 和拜會的過程中,收集到不少兒少代表的感受,還有大家對提 案和形式的期待,感覺大家都很重視。我就在想若能回到兒少 大會的初衷——打破各組的藩籬,這樣可能會對兒少更友善、 更加自由無顧慮地提出想法。希望大家也可以重新思考不要一 直去配合成人的提案形式,而是政府應該要配合兒少的眼光, 把這中間的落差填補起來。

我 們 的 提 案 , 我 們 的 想 法

Q2

21


兒少大會現場的看見 「第二屆中央兒少代表團兒少大會」於 2023 年 11 月 6 日在衛生福利部舉辦,由衛 福部政務次長李麗芬擔任主席,與中央少代 們及各部會討論本屆提出之六大案。在會議 開始前,中央少代們有的緊張地獨自在走廊 踱步,有的不斷與夥伴們確認發表內容,也 有幾位中央少代看起來信心十足,大家都帶 著滿滿的準備,期待與各部會的長官們一同 討論出議題共識,透過公民參與改善政策, 打造真正落實兒少權益的多元社會。

身障兒少之公共參與

兒 少 大 會 現 場 的 看 見

引言

「我們的主要訴求是希望有更多身心障礙兒少加入中央發聲。」 身障中央少代姚宥米與夥伴曾令鴻認為,目前中央兒少代表團制度 對身心障礙兒少非常不利,且身心障礙兒少於表達、行動較為劣勢, 因此在中央兒少代表團中有「身心障礙代表保障名額」極為重要。 對此,次長回應已請社家署研議檢討整體兒少代表制度,各部會也 自行評估討論,在與身心障礙兒少相關之政策擬定上,是否邀請身 心障礙兒少代表參與會議。 針對中央少代們所提出身心障礙兒少公共參與之問題,及各部 會實際執行方式,次長說,因為考量討論時間,本次會議不予討論 執行面的問題,而聚焦於如何讓各部會於執行兒少相關業務時,兒 少能有更多表達意見的機會。中央少代聞英佐強調,本提案更重要 的是,中央應該要考量到身心障礙兒少在公共參與過程中遇到實際 面的劣勢,「要真切地做到『實質參與』,而不是把人放進會議列席, 就叫作參與。」 曾令鴻也說,希望政府機關能夠考量到身心障礙兒少的心情、 行動、表達能力,進而規劃出友善身心障礙兒少公共參與的環境, 「我們並不想要成為為政府單位背書的中央兒少代表機制,懇請政 府在落實兒少參與時,顧及實質參與的重要性。」最後,次長決議 請各部會配合盤點身心障礙兒少相關業務之兒少參與方式,並請社 家署配合分齡議題,研議修正「身心障礙者融合式會議及活動參考 指引」之必要性,確保身心障礙兒少無障礙地參與會議及活動。

22

23


未成年兒少之性教育與 衍生問題

有關各部會針對提案之回應,中央少代張豐溢表示,本案聚焦 如何改善賣場限制保險套等避孕產品之購買措施;落實性教育方面, 是否能邀請兒少代表加入教育部提及之「健康促進推動小組」,以 共同討論有效的兒少性教育;關於未成年少女懷孕與扶養新生兒, 希望能夠提供友善且即時的諮詢。 對此,衛福部回應,只要是符合《醫療器材管理法》規定的醫 療器材商,都可以販售保險套且無限制販售對象,至於校園保險套 販賣機之設立,需回歸校園內部討論;性教育的推動,目前也有「健 康九九 +」網站等豐富的資源可參考;而未成年小媽媽之協助,目前 國民健康署也有提供匿名的孕期諮詢管道與社福資源,不過提案中 提及之「棄嬰保溫箱」,目前仍備受爭議,政府在考量兒童權利上 並不傾向採納。

3

校園申訴案件管道新增與修正

兒 少 大 會 現 場 的 看 見

2

「我們希望校園申訴管道能落實保密,但似乎並未改善。」中 央少代陳楷薪說,校方在處理申訴案件時,經常會通知學生家長, 也發現向地方政府等單位提出申訴時,並無法獲得即時的處理,同 時強調案件討論過程「去識別化」的重要性,因而希望成立「兒少 代表申訴信箱」,希望能夠藉由兒少代表的力量,讓兒少申訴能夠 更有效地被解決。 教育部國教署回應,目前現有的「署長信箱」是一般陳情管道, 與申訴的概念不同。高中申訴與再申訴機制,未滿 18 歲者仍應有法 定代理人同意。而為解決部分申訴案件涉及學生與其家長不同立場 問題,相關法規現正進行修訂,學校可考量學生最佳利益決定是否 通知法定代理人,提供學校權變的空間。

「性教育資源宣傳不周,學生則無益處。」中央少代黃立蕙提議, 是否加強相關課程與資源的宣傳,讓性教育能夠落實在校園中。「不 可避諱的是,兒少發生性行為是目前實際會發生的事。」中央少代 劉融諭說,與其讓未成年少女成為小媽媽,讓兒少可取得衛生器材 才是目前較實際的作法。 在本案討論中,中央少代與相關部會都認為推動性教育是重要 的核心,衛福部將釐清「保險套」是否歸類為禁止販買予兒少之成 人用品,以及有無對外澄清之必要,而教育部也需督導學校落實性 教育,並推廣「健康九九 +」、未成年懷孕諮詢專線等性教育及諮詢 管道。

24

25


實驗教育學生權益

兒 少 大 會 現 場 的 看 見

4

關於實驗教育學生權益保障管道,儘管現階段各縣市單位都有 相關銜接與諮詢方式,但實際上自學生們在尋求輔導、特教資源上, 相對學校裡的學生並不是太容易。「特教輔導機制、資源對於大眾、 實驗教育家長與學生的告知義務是否完善?」本案提案小組請相關 部會詳細說明,是否有機會提供自學生專屬的輔導、特教機制與管 道,如成立「實驗教育協作中心」,落實保障兒少平等的「選擇教育」 之權利。

針對「兒少代表申訴信箱」,次長則認為,落實「兒少表意」 是要讓不同兒少面對議題時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兒少的聲音怎麼 被聽見,一定要擴大參與,而不僅僅是透過『代言人』。」 「若每個兒少都能夠用自己的話與公部門對話,那當然不需要 這個信箱,但社會現況確實尚未做到兒少的溝通友善。」「並不是 每個兒少都有一定的知識背景,光是好好寫提案單、有篩選門檻的 代表,都有可能被政府敷衍,要怎麼期待一般兒少能夠在申訴時, 能夠被好好對待呢?」聞英佐回應。

對此,教育部回應,實驗教育在各縣市發展狀況不一,因此難 以一體要求縣市政府成立中心,不過在補助計畫、要點中,引導地 方政府政策方向,如有成立實驗教育協作中心或開放閒置空間給實 驗教育使用會優先給予補助。中央少代鄭天立進一步提議,希望能 夠以「區域」成立中心,確實地對兒少提出的期待有所幫助。 另,提案小組也期待能針對各考試機制與各國營事業簡章進行 盤點,檢查是否漏掉納入「同等學力證明」作為學歷標準。考選部 回應,若對報考時是否符合應考資格有疑慮,考選部有應考資格審 議委員會協助審核。關於實驗教育學生權益之會議決議,請教育部 發文或以其他方式提醒地方政府受理自學生提交「實驗教育計畫」 時,同時提供自學生相關輔導人員的連絡資訊,並持續與地方政府 共同努力,提供經費、空間、輔導等教育資源的補助,給予學生支持。

次長坦言,政府在兒少參與管道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因此決議 請社家署研議設置網站,提供廣泛兒少自行表達意見管道之可行性。

26

27


兒 少 大 會 現 場 的 看 見

5

兒少代表參與中央政策之理由 及機制

為落實在中央政策中聽見兒少的聲音,中央少代希望衛福部能 夠修改《兒少法》,在經過與相關部會、兒少代表、兒權知能專家 學者的討論下,有條件地要求各部會成立兒權小組。對此,衛福部 回應,中央少代曾於行政院提出類似討論,建議各部會「人權保障 推動小組」設置兒少代表擔任委員,經過討論,各部會除了委員會 形式以外,也可以用研究、調查、公聽會等各種多元方式,把兒少 意見納入政策規劃。

「把兒少納入全是大人的會議中真的合適嗎?」中央少代何永 詳強調,要釐清意見「被動蒐集」與「主動蒐集」的差別,前者為 部會蒐集需要的意見而納入兒少的聲音,然可能並非是兒少所需、 所關注的議題。「機制的健全,才是首要之務。」聞英佐也說,有 不少夥伴參與中央兒少代表機制後,發現沒辦法有所改變,反而因 此更感灰心失望,因此在邀請更多兒少進到討論會議前,應該要先 打造兒少溝通友善的環境。 「我想要跟兒少溝通的是,兒少是政府決策過程的重要諮詢對 象,但仍有部分意見經考量結果為不可行。現在不可行不代表未來 不可行。」次長強調。最後,本案決議請各部會盤點兒少參與機制, 包含參與議題、年齡層、參與形式等,並請社家署將各部會落實情 形提至行政院兒權小組檢視。

28

29


兒少表意行不行? 共創機制友善性!

兒少大會會議決議 案 由

議 案由

中央少代蔡其曄引用《小王子》中的語句:「所有大人都曾經 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期待部會的大人們能夠記得屬於 孩子的真摯熱情。曾令鴻也使用台語表達:「剛才唱歌時,有發現 部會官員感覺很不習慣。應該你們也不曾在正式會議中,看到用這 種方式來表達意見。」他說,兒少在表達意見時,是真心希望能夠 與部會進行互相尊重的有效討論,是跨越形式、語言、身分的友善 多元討論,「我們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大人們也是。」

2

會議的尾聲,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周道君表示,行政部門對於 兒少意見,很難照單全收,但至少要全聽到、全回答,且要大家聽 得懂。期待公部門要有能力寫出兒少能看得懂的文字、說兒少聽得 懂的話。也希望中央少代集思廣益,思考與提出下一次兒少大會的 輪廓,該如何更貼近兒少的想法。

為避免討論被形式綑綁,中央兒少代表團於本案討論時,在會 議中合唱歌曲「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中央少代們期許透 過歌詞,讓與會的大人們體會兒少的感受。劉融諭說:「即便是一 場都是兒少參與的會議中,兒少仍然被要求像大人一樣地參與會議, 得受提案單束縛、閱讀公文式的文字。」

兒 少 大 會 會 議 決 議

6

依據 CRPD 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的建議 及 CRC 第 9 號一般性意見,對身心障礙兒少 採取必要的措施,提請討論。 請各部會配合本部盤點身心障礙兒少相關業 務之兒少參與方式,並請本部社會及家庭署 配合分齡議題,研議修正《身心障礙者融合 式會議及活動參考指引》之必要性,確保身 心障礙兒少無障礙地參與會議及活動,並提 供各部會參考。

關於未成年兒少避孕措施、性教育落實與嬰 兒安置措施一案,提請討論。

1. 對 於兒少反映商場不許未滿 18 歲兒少購 買保險套一事,以致兒少無法從正當管道 取得避孕器材,請本部保護服務司釐清 「保險套」是否歸類為禁止販買予兒少之 成人用品,以及有無對外澄清之必要。 2. 請教育部督導學校落實性教育,並推廣本 部「健康九九 +」、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 未成年懷孕諮詢專線等。

30

31


2. 至 於個案查處過程,請教育部研議警示、提 醒或其他保護申訴或陳情學生權益之機制。

5

1. 關於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信箱版 面設計意見,請教育部納入未來網站改版 之參考。

3. 請本部社會及家庭署研議設置網站提供廣 泛兒少自行表達意見管道之可行性。

案由

案由

6

1. 關於輔導資源,請教育部發文或以其他方 式提醒地方政府受理自學生提交「實驗教 育計畫」時,同時提供自學生相關輔導人 員的連絡資訊,以利自學生取得所需之升 學或輔導等相關服務。

與討論事項第一案決議整合,請各部會盤點 與兒少或身心障礙兒少相關業務之兒少參與 機制,包含參與議題、年齡層、參與形式、 「中央機關推動兒少參與國家法制與決策過 程建議做法」實施情形、參考本次會議兒少 代表意見後之未來精進規劃等,並請本部社 會及家庭署將各部會落實情形提至行政院兒 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檢視。

兒少表意行不行?共創機制有友善性!

請兒少代表思考與提出下一次兒少大會輪廓 (例如組成、形式等),並請兒少代表培力 單位提供協助。後續由本部社會及家庭署將 兒少想法與本次兒少大會辦理情形提至行政 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說明。

4

針對「實驗教育學生權益」一案,提請討論。

有關我國中央政策讓兒少代表參與之理由及 機制,提請討論。

兒 少 大 會 會 議 決 議

案由

案由

3

關於校園申訴案件管道新增與修正一案,提 請討論。

2. 請教育部持續協助全國推動實驗教育相關 工作,讓學生、家長及社會大眾更加瞭解 實驗教育的精神與內涵。 3. 有 關國中小實驗教育經費補助與學習空 間,請教育部持續研議相關措施,與地方 政府共同努力,提供學生所需之支持。

32

33


成為中央兒少的二三事 因應《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台灣政府陸續在各縣市成立 了兒少代表團,招募未滿 18 歲的兒少一同來關注地方的事務和發表 意見。而 2020 年籌組的中央兒少代表團,則是地方兒少代表的延伸, 每個縣市推派二至三名兒少代表到中央,讓兒少能更直接對不同的 兒少權益政策或措施提供建言。 與中央少代們的相處中,我們看見他們觀察社會的視野不止於 校園,而是廣泛針對兒少生活相關議題。故此,我們看到擔任中央 少代不只是培養他們對公共事務的敏銳度,更可藉由他們最前線的 觀察和創意,找到更多可以改變當前尚未友善兒少的環境和政策。 我們邀請了 10 位來自不同縣市的中央少代,一同來聽聽他們是 如何成為中央兒少代表的小故事吧。

蔡其曄

成 為 中 央 兒 少 的 二 三 事

引言

金門縣 為了讓自己家鄉的兒少議題能跟外縣市有更多的互動,來 自金門的其曄決意成為中央少代的初心,除了將地方兒少議題 帶進中央,也希望能夠透過直接與外縣市的少代們交流分享, 並讓更多人看見、關注金門的兒少議題。 「金門相對其他縣市,比較缺乏兒少代表的制度、培力等 資源,因此我們很需要靠自己找資源。」其曄說,一開始出於 好奇,想看看其他縣市是如何投注資源在兒少代表上,才想成 為中央少代,「進來後發現,這裡有一群能夠理性討論政策、 志同道合的夥伴,大家一起為了相同目標而努力的感覺,真的 很棒!」 縱使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執行提案,然而提案過程 並不總是一帆風順,「不過正是不斷地在挫折與團體溝通間徘 徊,無形中也培養了我們口語表達、脈絡整理、議題書寫、邏 輯訓練的能力。」其曄說,儘管有時結果不符合期待,仍舊有 許多學習,對他來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也讓他願意將這 樣的經驗帶回去金門分享,「只要我們保持一顆關心社會、為 他人發聲的心,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34

35


曾令鴻

金門縣

屏東縣

曾擔任金門地方兒少代表,煥城成為中央少代後,開拓了 他對於兒少議題的想像,「過去在地方,很多時候我們不會想 那麼多,但在中央接觸到不一樣的夥伴、政府部門,讓我能用 不同的角度去面對兒少議題。」煥城說,中央少代來自不同地區, 對議題有不同看法,這讓議題顯得更加多元而充足,「我很享受 跟大家交流的過程,經常在討論與對話中豐富了我的視野。」 煥城舉例,金門是沒有少年矯正學校,若不是因為參與中央 兒少代表團,他可能不會有機會關注少年矯正學校中的兒少權益 問題。對他來說,能夠跟來自全台不同地方的少代交流,並為同 樣的兒少議題努力,是相當難能可貴及需要被好好珍惜的機會。 「在中央兒少代表團,除了要有願意學習的態度,也得確 保自己擁有足夠開放的心,與意見表達的勇氣。」煥城說,經 常會遇到失去熱情而選擇離開的少代,因此,就算處於一個意 見分歧的狀況,還是要勇於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並包容地理解 他人的想法,同時要讓自己保持對議題的關注,「一定要讓自 己沉浸在享受討論的熱忱中,相信在中央兒少代表團,我們是 可以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

36

成 為 中 央 兒 少 的 二 三 事

黃煥城

致力於保障學生權益的令鴻,將擔任地方少代時期的熱血 帶進中央兒少代表團,對他來說,這裡不單單是將學權議題提 升到中央層次的地方,更是學習參與公共事務與行政流程的重 要場域。令鴻說,剛進到中央兒少代表團時,帶著興奮的心情, 期待將學權議題帶進中央,做更多有效的倡議,而後才發現, 有許多公共事務參與的現實面,如跨部會的溝通、公部門使用 的行政語言等,也是需要去學習理解的。 他舉例,像是有不少部門給予中央少代提案的回應,經常 是制式的公文語言,不僅讓進到正式會議的少代們看得霧煞煞, 沒有參與會議的其他少代,更是難以透過猶如文言文的會議紀 錄了解狀況,久而久之的無力感讓他們感到脫節,進而選擇離 開。另一方面,礙於行政倫理,跨部會之間的合作也不如想像 中順暢,也讓提案的後續追蹤有一定困難。 種種的經驗讓令鴻了解換位思考的重要性,不單單要以代 表團內部的視角思考合作方式,更要以公部門的行政邏輯去調 整心態,「擔任中央少代要一直有一顆火熱而堅持的心,我依 然期待能夠在不斷磨合與互相理解的過程中,找到兒少與公部 門之間溝通的語言。」

37


苗栗縣 「在一次身心障礙聯盟的活動中,我發現生活上的不便是 可以被討論的,因此希望透過『兒少代表』的方式,讓身心障 礙兒少的心聲能夠傳達到中央。」身障中央少代小米說,為了 讓大眾更重視身心障礙兒少的權益,小米成為了中央少代,藉 由向中央提案等方式,勇敢地捍衛身心障礙兒少的權益。 擔任中央少代後,小米發現,儘管已經處於一個對兒少權 益相對友善的團體,但大家對於「身心障礙兒少」權益的理解 仍舊不足,「除了我自己的提案是針對身心障礙兒少做討論, 在其他提案中,我也會提出需要考量到身心障礙者的視角。」 小米的加入,似乎也讓提案變得多元化。 「不過,我還是非常希望中央兒少代表團需要有『身心障 礙兒少保證名額』,光靠我們幾位少數的中央身心障礙少代, 實在是太吃力了。」小米說,縱使能夠在其他提案裡提供身心 障礙者視角,但若是能有「身心障礙兒少保障名額」,讓更多 身心障礙兒少能夠一同深入地討論議題,才能讓身心障礙兒少 的權益受到更多人重視,「我真心期待身心障礙兒少代表的努 力,能在未來化為一個更加友善身心障礙夥伴的多元社會。」 小米如實而誠懇地說。

38

劉融諭

成 為 中 央 兒 少 的 二 三 事

姚宥米(小米)

南投縣 「我對於社會上資源分配不公平,會有一些想要改變現狀 的想法,輾轉得知中央兒少代表團,希望能夠從兒少議題開始, 用自己的努力改變現況。」在加入前,融諭只是單純地想把兒 少生活中遇到的共同問題,讓政府和更多人知道,「沒想到要 面對的,是提案等眾多配合政府機關的作業方式,感受到很強 烈的『類職場文化』。」 他舉例,中央少代花了許多時間準備提案,然而在會議中 經常得到政府部門「窒礙難行」的回覆,「我可以理解政府單 位有一些考量,不一定會全盤接受兒少的提案,但我們期待的, 是能夠獲得同等的尊重,得到充分的回應,而不是將兒少代表 們幼體化。」融諭無奈地說,多次的會議往來,讓兒少代表們 不得不學會在提案的過程中,考量那些相對複雜的現實因素, 進而去學習調整提案的邏輯架構,只希望能夠讓兒少的聲音更 確實地被重視。 「儘管要面對許多困難,我仍然認為在中央兒少代表團是 一個很棒的經驗,不過千萬不能忘記自己進來的動機、自己對 於關注兒少議題的初衷。」融諭說,記得最初的感動、堅持不 懈,相信總有一天兒少的聲音能夠真切地在社會各個角落迴盪。

39


何永詳

台中市

台南市

「有時候,要讓改變發生,我們得先讓自己變強。」一直 以來都致力於兒少表意的乙帆,為了讓兒少的聲音能夠化為具 體的改變,因而選擇加入中央兒少代表團,期待能夠藉由相對 核心的兒少組織力量,讓兒少的力量能夠參與更多社會政策。 「進入組織後,感覺這裡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有太多我 沒有辦法預知的事情。」乙帆說,從代表團選委員中激烈的競 爭、與政府單位提案的挫折到經常遇到代表因個人生涯規劃而 離開,縱使有太多無法預料的狀況,她依然選擇留下,「進來 之前,我就應該要思考到可能會面對的狀況,並把狀況納入執 行的規劃中,負責地對待我的任務。」 種種的過程,都讓乙帆明白「尊重」的重要性,對她而言, 不單單是尊重「人」,也需要尊重「議題」,「在與團隊提案 並與政府開會的過程中,讓我深刻感受到尊重夥伴的人生規劃 與想法,以及對議題需保有深究理解與虛心受教態度的重要 性。」乙帆說,有了中央少代的頭銜,更要記得人與人之間相 處的單純,「我們不能忘記中央兒少代表團的本意,那種想要 改變而去創造改變的初心。」

40

成 為 中 央 兒 少 的 二 三 事

王乙帆

「選擇成為中央少代,就是希望可以把自己想要推動的學 生權益,在中央好好發揮,讓更多的學權能夠被保障到。」在 參與之前,永詳期待中央兒少代表團是一個友善兒少,相對地 方而言更能增進兒少與政府間溝通的地方。「來到中央後,可 以看到更多部會提供的資料,讓我們對於提案有更加全面的觀 察與調整,然而中央兒少代表團仍處在一個起步階段。」 永詳坦言,縱使兒少提案有機會讓政府聽見,但有太多制 式的行政程序與倫理需要被顧及,變相地讓兒少代表要以「大 人的模式」來傳達自己的聲音給相關部會。「像是收到的提案 回應,基本上都是公文語言,我們甚至有人連『台端』的意思 都不太了解,勢必得花很多時間去『翻譯』資料。」他說,若 相關部會能夠在這樣為兒少設計的對話場域中,多加使用「兒 少的語言」,相信能夠更加促進彼此間的交流。 「若政府單位願意改善,相信中央少代可以不用具備任何 『大人的能力』,進來只需要純粹地表達兒少的意見與訴求就 好了。」永詳期待在不斷磨合的過程中,能夠落實真切的「兒 少友善」,「我非常期待改變的到來。」

41


黃立蕙

新竹市

雲林縣

曾為新竹市第一個國中兒少代表,宜珊一直以來都很關注 兒少權益,因此也爭取加入成為中央少代,並於其中擔任領導 者的角色。「到了中央,討論議題時會收到大量資訊,因此勢 必得具備短時間彙整與資料理解的能力,才有辦法與夥伴、政 府單位做有效的溝通。」宜珊說,提案討論的過程也是她培養 領導者所需具備應對能力的機會,從中不斷嘗試找到最有效的 溝通方式。

「加入中央兒少代表團的初心,只是很單純地期待和一群 有想法的夥伴討論議題,並把兒少的心聲送進政府。」立蕙認 為,中央兒少代表團是一個讓兒少「好好說話」的場域,縱使 討論的過程會出現分歧,但是夥伴們都非常願意表達自己的想 法並加以討論,而不是只有少數幾個人的一言堂,「其實我是 一個不太會說話的人,表達不盡流暢、用字又不精準,但在不 斷提案溝通的過程中,讓我成長了不少。」

「這裡的夥伴經常『身兼多職』,經驗、能力都很好,這 讓提案知識涉及議題範圍能夠更深更廣地被討論,但也經常遇 到個人認知的堅持與過於理想化的狀態。」宜珊形容,就像是 把多個領導者放在同一組討論時,彼此可能因為都有擔任領導者 的豐厚經驗,難以接受與自己意見不同的討論,一不小心就會牽 動情緒,讓討論變質,「這就是團體溝通的重要性,我們仍需要 練習理性思考與冷靜判斷,將討論的焦點回歸到議題本身。」

立蕙說,在中央兒少代表團中,夥伴們願意讓她慢慢地、 好好地表達完自己的想法,願意花時間理解彼此的想法,在這 樣不斷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漸漸地讓她學習在說話前先進行脈 絡的梳理,不僅是議題討論,在與政府提案時更能夠準確地表 達自己的想法。

宜珊說,若有意爭取成為中央少代,就要有承擔責任的準 備,「否則這個身分只會是一個稱號,成為一個虛有的存在, 是很可惜的。」她真切地說,這個身分應該是讓自己變得更優 秀而去協助別人,「要珍惜來到這裡的機會,相信我們能夠從 中發揮中央少代的價值。」

42

成 為 中 央 兒 少 的 二 三 事

蔡宜珊

「雖然這裡是一個能夠好好說話的地方,但還是建議有志 擔任中央少代者,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立蕙說,沒主 見的討論只會淪為附和的隨性對話,然中央兒少代表團的討論, 是希望能夠釐清兒少的社會現況與問題的解決,在帶有主見的 討論下,才能夠讓議題精進、更趨多元性,「這真的很重要, 有主見才能刺激有效的溝通。」她堅定地說。

43


張豐溢

愛爾蘭兒少代表們 告訴我們的事

桃園市 帶著對中央兒少代表團的憧憬與期待,豐溢在這裡遇見許 多有想法,也願意發表看法的夥伴,並從議題的討論中,獲得 不同地區代表的經驗分享。對他而言,這裡不僅是實踐社會參 與的組織,更是與代表們互相交流學習的場域,「正是因為跟 一群能夠理性溝通的夥伴討論議題,才讓我們的提案能夠更周 全地呈現,更容易被政府聽見。」 豐溢分享,縱使代表們對提案做足充分的準備,但仍會擔 心議題是否真的有被政府理解、知道兒少們具體需要的是什麼, 「我一直都還在釐清兒少代表跟政府部門、承辦單位之間的關 係。」他說,在過去與政府溝通的會議中,不免會出現需要磨 合的狀況,這讓討論有時會淪為政府官腔回應,或是兒少代表 製造屏障等雙方之間的誤會,「若代表在提案前置時,能夠多 加考量政府執行面上的困難,或是相關單位能夠給予中央少代 們充分的回應,相信彼此間的溝通能夠維持在一定的平衡。」 儘管豐溢認為中央少代與政府間的合作,仍處於一個磨合 的過程,但他還是堅信,兒少有想法就要勇敢說出來,「只要 願意說,搞不好就會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倡議,將想法化 為行動,就有改變的可能!」

44

兒少參與政策制定看來很嚴肅也很遙遠,但在歐洲,每個國家 都有「兒少議會(youth council)」制度且已普及 30 多年。2022 年, 兒盟透過北愛爾蘭皇后大學 Lauran Landy 教授的推薦,有機會促成 台灣中央兒少代表與愛爾蘭國家兒少代表進行交流,讓我們有機會 看到不同國家是如何營造兒少的公共參與環境。

他 山 之 石 : 愛 爾 蘭 兒 少 代 表 們 告 訴 我 們 的 事

他山之石

在中央層級方面,愛爾蘭政府設立積極推動兒童權利的部門「兒 童、平等、身心障礙、融合與青年部(以下簡稱 DCEDIY)」,讓一 群擁有兒少專業的成人協助兒少將其「需要」轉化成具影響力的「政 策」。為更了解國家整體的兒少狀況,DCEDIY 每 2 年會發布國家兒 童狀況報告(SONC),透過客觀的數據去了解全國兒少整體需求。 除一般的健康、行為、教育,兒少與家長、朋友關係等資訊,也有 母乳哺餵 / 孕婦產檢比例、兒少肥胖 / 自殺 / 貧窮 / 受虐情形、兒少 家庭住屋需求等。 另外,DCEDIY 與地方兒少議會組成國家青少年諮詢委員會, 由 30 位從各地兒少議會和在地的青年組織中推派的 12 至 24 歲青 少年組成,任期為 18 個月,並須參加每年 4 次的論壇及完成兩項任 務:第一個是兒少向政府提出兒少政策的問題點、希望看到那些改 變、相關期程等;第二個是成人官員在擬訂政策過程匯集需要兒少

45


意見的議題,在此論壇向兒少諮詢意見。為收集更多兒少的意見, DCEDIY 也會透過地方兒少議會與國家兒少大會蒐集兒少在生活中所 遇到的困境,再親自帶到議會中向政府陳述,每年約有 3 千多名兒 少參與其中。 在 地 方 層 級 方 面, 愛 爾 蘭 在 全 國 的 31 個 郡 都 設 有 兒 少 議 會 (Comhairle na nÓg),如同台灣的縣市,每個郡至少有 1 個兒少議會, 有些郡人口較多會多於 1 個以上的兒少議會,讓 12 至 18 歲以下兒 少參與。每個兒少議會都有專門的成人專員來負責協調所有事情, 以提供兒少所需要的協助。 每月,兒少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議題成立小組,透過月會方 式討論如何為此議題倡議,擬定對政府和社會大眾的意見;每年, 將舉行年會邀請當地的兒少來參加,通常約有 80 至 150 個兒少不等 ( 依城市人口數而定 )。兒少也會在年會中選出當地的一項議題來工 作,其後他們會受邀到相關政府部門諮詢,或各地以不同方式將意 見納入政策參考,讓大人和兒少一同「為當地創造出積極的改變」。

交流當天,愛爾蘭國家兒少代表跟我們分享了 2020 年他們的大 會經驗:因為大家當年對環保議題很有共鳴,在經過大量討論、顧 及各地方需求和收窄討論方向後,最後他們決定主題是減緩氣候變 遷的交通方式。再由此議題,逐步聚焦在大眾運輸和兒少可以負擔 的價格等問題,最後他們整理出一份提案報告——「青年交通卡」 (Leap Card) 方案,並向 DCEDIY 的現任部長 Roderic O’Gorman 跟 交通部長 Eamon Ryan 報告提案,兩位部長都非常支持兒少的提案, 也協助在他們部內推動將交通卡列入政府預算,並在 2022 年 5 月正 式上路。透過這群兒少代表的努力,愛爾蘭 19 至 23 歲在學和沒有 固定收入的年輕人能透過 Leap Card 享有搭乘大眾運輸半價的優惠。

他 山 之 石 : 愛 爾 蘭 兒 少 代 表 們 告 訴 我 們 的 事

愛爾蘭的國家兒少大會 (Dail na nÓg) 則是由每個郡的兒少議會 推派一名兒少擔任所組成,任期 2 年,每年一次全國兒少大會,他 們會在兩年任期內選定一個大會主題。兒少大會前,各郡兒少議會 會先進行一系列的諮詢,除收集不同地區兒少團體發現的問題,也 嘗試提出相對的建議事項,再帶至國家兒少大會中提出討論及投票, 讓兒少能夠「在國家層級上做出改變」。

生活中跟兒少有關的事,兒少們一定是當中的專家。而在讓兒 少參與公共政策的路上,我們也看見愛爾蘭的政府及成人如何以平 等的視角,重視且尊重兒少的意見。台灣的兒少代表制度還在起步 階段,相信我們也可以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此文改編自:苗元紅,2023。歐美看兒少表意:以愛爾蘭為例。兒盟瞭望童心 4, 頁 42-45。

若正在閱讀的你也想持續追蹤或了解,可以前往他們的官網看看喔! 愛爾蘭地方兒少議會 | https://www.comhairlenanog.ie 愛爾蘭國家兒少大會| https://www.comhairlenanog.ie/dail-na-nog/ 兒少培力組織 Foroige | https://www.foroige.ie

46

47


製作團隊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115 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 488 號 12 樓

02-26531776

http://www.sfaa.gov.tw/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白麗芳

呂佳育、沈寶莉、黃靜盈、蔡穎

總 文

單 編

特約編輯及文字採訪

翁珮恒

美 術 編 輯 設 計

Pirdou 林柏辰

嚴詩敏

銘家事務用品公司

2023 年 12 月

著 作 財 產 權 人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著作權管理資訊

著作財產權人保留對本書依法所 享 有 之 著 作 權 利。 欲 重 製、 改 作、編輯或公開口述對本書全部 或部分內容者,須先徵得著作財 產權管理機關之同意或授權。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