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激進前的六○年代成長史:鄭鴻生訪談

Page 1

戰 後 左 翼 口 述 計 畫 系 列( 四 ): 以 陳 映 真 為 線 索

陳光興、林麗雲 主訪︱郭佳、陳瑩恩 整理

走向激進前的六○年代成長史 鄭鴻生訪談

*

時間 ────────────────

地點 ──────────────────

2015 年 2 月 25 日

交通大學亞太

文化研究室

一、出身 我是台南人,但在台北出生。那時父親在台灣銀行總行工作,我 1951 年 初春生於愛國西路的台銀宿舍。我們家在 1952 年底搬回台南,主要是因為母 親想回台南開辦縫紉補習班,父親就申請調回台灣銀行的台南分行。回到台 1

南,住到府前路的台銀宿舍,母親完成開補習班的心願; 不到一年又借錢在 檨仔林老巷弄裡媽祖廟旁買了一棟平房,作為洋裁教室兼住家。台銀宿舍在 孔子廟東側,而檨仔林則在西側,「檨仔」就是芒果的閩南語,前清時期這個 地方應該有個芒果林,後來幾經變遷就沒有了。 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洋裁學生逐年增加,也為職業婦女增設了夜間 班。為了容納更多學生,1960 年春天家裡將原來的平房改建成三樓洋房,將 一樓全部作為教室。從此,檨仔林巷弄鄰居的老舊平房接二連三陸續改建樓 房,直到我 1975 年出國時都沒斷過。這是我有記憶後的成長所在,我哥哥現 *

本文是科技部研究計畫: 【台灣左翼思想口述計畫(1970 年代至 1980 年代)】 (NSC 103-2410 -H-009-033-MY3)成果的一部分。主訪人:陳光興、林麗雲;訪談參與人:陳光興、林麗 雲、蘇淑芬、劉雅芳、陳瑩恩、陳筱茵、林家瑄;影像記錄:劉雅芳;攝影:劉雅芳。

1

26

鄭鴻生(2010) 《母親的六十年洋裁歲月》,台北:印刻。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