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enger no 26

Page 1

第廿六期 2014 夏

危機

THE AMITY FOUN DATION


行動》由愛德基金會 (香港) 編印出版。(慈善團體號碼︰91/3193)

“愛”與 “德”,對於愛德來說,不光是單純的用口說,實際行動更為重要。 所以,要表達愛,需要行動! 承印:玲瓏出版印刷公司

Love in Action

Love never End

愛德基金會(香港)

成立於一九八五年,致力促進中國內地的教

育、扶貧、救災重建、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和農村發展工作。愛德亦積極為關 心中國發展的香港人提供交流探訪的機會,以加深國情了解和通識教育的基 礎。 1

行動

廿六期


編者的話︰

目錄 總幹事序 – 希望渴能成為歷史

3

綜觀全貌 –

5

水危機

對焦 – 中國與水資源 對策 – 活水行動

7 11

面前的水,如何留住?

13

面前的水,可以用嗎?

14

面前的水,怎麼帶回家

15

你行我行 – 行動,有你們

17

行動匯報

20

行動預告

21

跟長輩談起香港鬧水荒的年代, 每日限制供水四小時,最嚴重的時候 四天才有一次水,每天的需要能怎麼 解決,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近年來天災頻仍,印象特別深的 是廣西、湖南、雲南等地,經常這邊 廂才剛從洪災中恢復,那邊廂又來一 場旱災,當地百姓周而復始地徘徊在 受災與災後恢復的痛苦之中,他們的 處境相比制水年代的香港,更加令人 難以想像。為甚麼水,要麼來太多、 要麼不來,來了又留不住?或許百姓 也只能無語問蒼天。 且看我們身處的香港,沒有制 水、干旱,亦鮮有水災。水劫再大, 不過就是大雨淋身、屋苑清洗水缸停 水幾個小時…今天世界上仍有數以億 計的人缺乏安全的飲用水,受水相關 災患困擾的更加是難以估量,與他們 相比,我們的災難又算些甚麼? 水的問題是全球性的,在遙遠處 發生的事,影響可能已在不知不覺間 來到了我們身邊,因此,水的問題亦 是每一個人面對的問題,試問我們又 怎能居安而不思危?

歡迎登入

www.amityfoundation.org/hk 瀏覽每一期 《行動》的電子版 亦歡迎電郵至 iriswong@amityfoundation.org 免費訂閱電子版 《行動》

王玉燕 愛德基金會《行動》主編

行動

廿六期

2


總幹事序

希望渴 能成為歷史

沒有水生活十分困難,沒有女孩願意嫁到村裡來,外面的人都鄙視地叫這村 是“黑村” 。是愛德的飲水工程項目使村裡的人擺脫了歧視。

看到一個網頁,提到每天我們使用4,645公升水,短短的片段,又一次提 醒我,全球水荒並不是那麼遙遠的事。舉個例子,幾件全棉的T-恤的製造過 程,已經用掉2萬公升水,就不難明白地球人很快就會面對鬧水荒的困境。 愛德二十九年來的扶貧項目,很多是跟農村飲用水有關的。最令我深刻 體會農村用水問題迫切性的是零八年汶川地震災後重建之時,在綿竹市的臥雲 村,除了滿目瘡痍外,農民缺乏乾淨飲用水的問題最為突出。幾平方米的防水 布窩在井型的磚塊上,裡面的黃泥水就是幾戶人家飲用的水源!(圖1)令人 敬佩的是農戶那種勇於面對挑戰的精神,而他們對生命的渴求及尋找美好生活 的毅力,推動我去為他們尋找較長遠的解決方案。幸好在港得到香港建築師學 會、城市設計師學會、工程師學會的專家的義務援助,配合南京同事的在當地 協調,最後建成好幾座8級防震的水塔,為1000多戶解決了長期供水的問題。 2009年,前任香港辦公室主任張素玉博士完成了一個關於農村用水的研 究。她與南京同事走訪了六個愛德在貴州、廣西完成飲用水系統的村落,收集 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村內生態有了很大的改善,勞動力不須再浪費 於每天來回幾個小時的挑水事務上,村內經濟活躍起來,新建房子多了,女性 不再被歧視為“黑村”婦女等,這都從有了穩定供水系統開始。 3

行動

廿六期


從上述兩個經驗體會到“活水”對生命的重要,這也推動了香港辦公室在 2009年加大力度支持愛德的農村人畜飲水工程,行動的代號 – 「活水行動」, 目標願景為偏遠山區缺水村落,困苦農民提供清潔飲用水到戶,讓他們有“活 水”,以後不再渴。 前中國“黑村”的婦女受到他村歧視,不亞於聖經裡撒馬利亞的婦人因種 族受到種族的排斥。約翰福音4:11 – 14 裡說到撒馬利亞的婦人為了避開其他 以色列人的歧視,只敢在中午才到井邊打水,偶遇耶穌。經文如此說:撒馬利 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 ……耶穌回答說:「所有喝這水的人,還會再渴。但如果有人喝了我給他的水, 就絕不乾渴,直到永遠。不但如此,我給他的水將要在他裡面成為泉源,一直 湧流到永恆的生命。」 年青時香港水荒,間或要分階段供水,感恩的是還不至於要每天來回行走 顛簸的路去挑水,而如今還有能力去幫忙那些偏遠的同胞,提供可安心使用的 水源,讓他們“不再渴”。但一想到全球以至國內,還有數以億計的人沒有安 全飲用水,不禁發怔,唯有祈禱和為水項目加把勁,讓主內的兄弟有天也能喝 到活水,口渴成為歷史。 湯啟康 愛德基金會 (香港) 執行總幹事 二零一四年七月

圖1 2008年汶川地 震,災民因陋就 簡,自製“蓄水 池” 。

行動

廿六期

4


綜觀全貌

水危機

陳在逹 (中學生義工,在愛德擔當義務工作超過半年,接觸 過愛德各個範疇的扶貧工作。搜集資料寫此文章的 同時,他也開始關注全球的水危機。)

聯合國將二零零五至二零一五年定為“生命之水”國際行動十年,目標是 要喚起全球關注日益嚴峻的食水危機。 水資源是聯合國認可的人權之一,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源。我們要喝 水、喝了不潔食水會生病甚至死亡、生活中的其他細節也需要水,離開水我們 便無法生存。可惜,水資源是有限的,雖然地球表面有七成都是水,但可供人 類飲用的只有不足百分之一。水的分佈情況,就有如財富的分佈,60%集中於 全球不多於10個國家當中,而水資源在這些國家,當然亦沒有平均地分佈在各 個地區、各個人手上。 在香港,我們每逢打開水龍頭就有清澈的水,相比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百 姓,我們是非常幸運的。有統計說,非洲每年有超過兩百萬兒童因喝了污濁的 水引發疾病,繼而失去性命,即是每17秒就有一個非洲兒童因此死亡。這個數 據讓不少已發展國家震驚,因此,聯合國推出千年發展計劃,當中中一項目標 提到:

具體目標7.C 2015年,將無法持續獲得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設施的人口比例減半

2012年… • 全球比計劃提早5年,實現將無法獲取改善的飲用水源的人口減半的具體目 標,23億人獲得清潔食水。然而,仍有7.48億人無法獲取安全飲用水源。 在現今仍然缺水的7.48億人中,每十人就七人住在農村,農村和城市的水 資源分配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聯合國於2010年通過了享有水和衛生的人權決 議,強調要逐步實現所有人享有安全飲用水和衛生設施的基本人權。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於第68屆聯合國大會上表示,全球人口目前已突破70 億,並不斷增長,加上未來經濟增長、個人生活消費模式轉變,2030年,全世 界的淡水需要將較現時增加40%。他呼籲各國在制定未來發展戰略時,必需將 安全用水行動放在顯著優先地位。可見,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依然嚴峻。 5

行動

廿六期


2015之後… 水對人類、環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無庸 疑,聯合國確立2015後的世界發展計劃 之一,透過達成五個具體目標,保障所有 人享有可持續的水資源。

水 在 中 國 的 九 件 事

1. 水資源總量

29,527 億立方米

2. 人均水資源量

2,186 立方米

3. 飲用水不安全人口 1

4億

4. 水貧窮省份 2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 江蘇、山東、河南、寧夏

5. 水貧窮省份常住人口

6.1億

6. 水貧窮省份生產總值

全國的50%

7. 2012水相關災害:

洪澇

共31省、12,367 萬人受災

乾旱

共21省、1,637 萬人受災

8. 2012年污水排放總量

684億噸

9. 每年因不潔食水腹瀉死亡人口

9.56萬

資料來源: 2014年飲用水和衛生設施進展報告 (世界衛生組織) 中國水旱災害公報2012 中國統計年鑑 2013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 2007 1 2

飲水安全:一個人能及時、方便地獲得足量、潔淨、負擔得起的生活用水 水貧窮線:人均每年1,000立方米 (世界銀行)

行動

廿六期

6


對焦

中國與水資源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八個字道破水與中國人的關係 水就只有這麼多,需求卻不斷增加 中國擁有世界25%的人口,擁水量卻只有6%,人均水量僅是世界的四分之 一,缺水最嚴重的省份,人均只有二百多立方米,是一個水貧窮國家。水本來 就少,供應量更因農工業污染、植被破壞導致的水土流失而減少。需求,則因 農業生產、工業化推進、人口上升、人民生活質素提升,而不斷上升。 水在時空、地域上分佈不均 水資源在中國的南北分佈並不平均。北方擁全國64%的可耕種土地,工業 產值亦佔40%,但擁水量只有23%,加上四季降雨不均,造成部分地區季節性 缺水。可以預計,水危機伴隨而至的,將是糧食危機和日用品供應的短缺。 氣候變化對既有問題施壓 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與全世界無異。它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影響降雨、 河水流量和淡水供應,令天氣變得極端、變化莫測,不但引發不定期的洪、旱 災害,更影響農業及工業生產,連以水力發電的供電亦受牽連。

面對周而復始的水旱災害,百姓只有嘆息奈何。

與水之戰 中國不只是缺水大國,更是洪澇大 國。中國人幾千年來不斷與水的災害搏 鬥,南方防洪、北方抗旱,從未間斷,而 且傷亡慘重。據國家防汛抗旱指揮部及水 利部聯合公佈的水旱災害公報,2012年 的受災人口就有一億三千萬。

為水而戰 河流水源不受國界所限,缺水可以影響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據太平洋研究 所數據顯示,2014年,國際間就發生過不下10次、大大小小與水相關的衝突。 如中國境內的喜瑪拉雅冰川,是亞洲大陸和東南亞許多江河的源頭,若國內的 飲水工程有意或無意為鄰國帶來缺水或污染,衝突很容易一觸即發。

在中國的山區,水的問題對農村老百姓來說就是 “命” 的問題 水太少或太多,都關乎生命、都決定命運 生命的維繫 山區的老百姓,沒有水便不能耕種,這等於沒有了糧食和家庭收入經濟。 洪澇、旱災的來臨,或多或少造成他們農作物收成上的損失、家園的損失。 7

行動

廿六期


水,對山區老百姓來說幾乎意味著生命的全部。 命運的捉弄 你能想像嗎?農村許多孩子,自小肩負每日數小時打水的艱鉅任務,學習 受影響。曾經聽過有一條缺水的村莊,女性都不願意嫁給進來,結果全村只剩 下男性,下一代難以繁衍。亦曾經聽過湖南山區有一位老婆婆,長途跋涉擔水 為了灌溉她的幾畝快要枯死的田,最終累倒在田中...

孩子與老人,往往是農村社會打水的主要勞動力。

有錢有水飲,是公義嗎? 中國現時的用水分別為農工業86%、生活用水14%,值得我們思考的是, 為甚麼在4億人沒水飲的情況下,這86%的水不是優先給予口渴的人? 水的使用向農工業傾斜,是因為付得起錢的人需要農工業製品。中國貴為 世界工廠,企業財團為了賺取利潤,大量用水生產。當缺水問題越來越嚴重, 貧窮的人往往最首當其衝,成為犠牲品,消費者則不知不覺成了幫兇。這些緊 扣的環與環,皆透露了當今水資源分配的潛規則 - 有錢的人有水飲。 不是說水是人權嗎?人權意味著每一個人,不論其身份地位貧富,都可獲 得清潔及可負擔的用水。山區老百姓沒有用水的基本人權,這是公義嗎?

堂堂大國難道命懸於水?

「對於水污染、土地污染的情況,我們要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大的作為去 進行治理….政府應當鐵腔執法,鐵面問責」。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3年兩會記者會 中國政府並沒有坐以待斃。水資源短缺,便實施各省限制供水;長江上游 洪水頻發,便啓動三峽大壩建造工程;北方缺水,便啓動南水北調工程;多年 的國家規劃,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皆在顯著位置,欲透過水源保護、建設、改革 管理等措施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例如“十二五”規劃當中,就嘗試透過“全 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覆蓋2.9億不安全飲用水人口。

行動

廿六期

8


沒有水的後果,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 羅姵瑩 (愛德項目助理) 湖南活水之旅第四日,大伙兒到老司城考察飲水工程。 八月的湖南很悶熱,走在被樹木緊緊包裹的道路,大家都不停揮動手上的 扇子。突然,隊伍停了下來,當地代表預告,水源點前面的路將會很涼快。正 當懷疑之時,面前突然一陣涼氣襲來,沒有誇張,一步之差的氣溫相距至少十 度。路很窄,排在後面的我遠遠只看到一個洞,那就是目的地。代表開始細說 洞的故事... 這裡叫「光棍村」,村如其名,當年全村只有男人。原因是這裡不但位置 偏遠,水資源還極為匱乏。沒有水就不能生活,所以沒有女人願意嫁進來。 「光棍打洞三千日,苦去甜來萬代承」洞口兩旁刻著這兩個句子,洞的由 來源於一位村民的堅持。這位村民誓要改寫「光棍村」的命運!於是,他花了 三千日,從山頂一直打洞打到我們眼前的位置,讓山上的水源能流達村裡。剛 才感受到的冰涼,就是山水流經地底散發出來的涼氣。 面前的洞,很深很長。與其說是一個洞,不如說是一條不見盡頭的隧道。 地面上薄薄地覆蓋著一層水,據說這就是全村的水源。我們考察時剛好遇到一 個前來打水的老人,他蹲在洞口,用小杯子一點一點地載水,灌滿兩口大水 壺。老人很瀟洒,打完水轉身就走,並沒有理會我們好奇的目光。 黑漆漆的山洞難免讓人有點膽怯,好奇心驅使下,我還是硬著頭皮,跟著 大伙兒走了進去。陽光照不到的洞內比洞口更清涼。我啟動手機的電筒程式, 踏著大石小心翼翼走了下去。有同伴試 了口洞裡的水,我只洗了洗手。雖然水 底有沙石,但水很清澈,流過指間冰涼 透心。誰都不捨得離開,回到外面三十 多度的高溫,但行程必須繼續。我也依 依不捨,但是眼鏡上的水霧氣告訴我哪 裡才是現實。 回想起當天,最叫人佩服的是村 民的堅持。三千日,即是八年多,村民 可以乾脆搬走,但他們沒有,而是抱著 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打了這個洞,為 全村帶來了的水源。這種不輕易放棄的 精神正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門。

9

行動

廿六期

活水之旅的團友陸續進入洞 內,考察水源點的供水質量。


香港除外? 常說這裡缺水、那裡缺水,為何彷彿不管遠方的土地如何乾涸, 我們城市人打開水龍頭就會有水?水危機與我們有甚麼關係? 水龍頭裡貌似“無限”的水來自哪裡?

務署年報指,“只要珠三角地 區沒有嚴重的食水短缺,目前 本港與廣東簽署供水協議所訂明的 最終供水量,足以應付至二零三零 年及以後的本港預計用水需求”。

本地水塘

東江河流 (資料來源:香港水務署2012-13 年報)

本土浪費 現時香港沒有制水之憂,是由於有“東江供水協議”。其實,1929 年香港也經歷過大旱,後來亦鬧過多次水荒,可見從前供水並非今天的模樣。 加上,香港的水費並不反映水的價值,水費凍結近二十年,是全球最低。港人 不能感受水的「罕」與「貴」,難以「珍」之,不知不覺養成浪費的習慣。

源頭緊張

東江水非長買長有。它是珠江支流之一,佔珠江流域的6.3%,源 頭位處江西省。有研究報告指,珠江流域本身存在着不少隠憂。從源頭開始細 看,你不會認為往後潔淨穏定的食水供應是理所當然。 1. 香港的可用水量,將來或需要被割捨 除了香港,東江同時在供應廣州、深 圳、東莞、河源、惠州五市的用水需要。然而,五市於一零年的用水量已超出 省政府訂立的供水指標,且有顯著增幅,按此步伐,2020年將供不應求。 2. 珠江流域夏季一向雨水充足,今天亦同樣會面對乾旱的威脅 東江佔全珠江 流域的6.3%,珠三角地區近年經濟長足發展,碳排放迅速增加,形成區域性温 室效應。近十年的珠江多次出現旱情,使區內的供水受到威脅。 3. 污染問題嚴重 從源頭至下游,由於農村社會對水資源管理方面意識和機制 尚未完善建立,垃圾和污水基本上未經處理,便隨意排放入江河。江西及廣東 農工業亦帶來相當程度的污染,令大量東江水資源報廢,可用水量下降。 4. 東江源區的管轄權複雜,需跨省高度、緊密的合作 位處江西的東江源區, 地理上歸江西管,但流域上歸東江流域管理局管,而東管局並不擁有跨行政區 域的管理權。管理機制的如此的錯配,造成東江源頭未能得到有效的保護。 (資料來源:流動資產IV: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水資源管理,思匯政策研究所2013)

行動

廿六期

10


對策

水是沒有地域限制的資源,故水的危機從來不會是單一國家、單一地區、 單一個人的危機。因此,只有全人類通力合作,方可解決水的問題。

活水行動 「活水行動」是愛德的活水工作代號,二十多年來,一直是愛德在中 國西部農村綜合發展的工作重點之一。項目致力籌集各方資源,在各級政 府資金覆蓋不到的山區農村,為百姓改善水利衛生和健康條件,積極於水 相關災害頻發地區進行備災防災工作,協助村民防患於未燃,同時透過舉 辦各種體驗活動,提升本港市民對水危機的意識。 至今,本會夥拍國內外合作伙伴,已建成數百個人畜飲用水系統、兩 百多口抗旱水窖,受惠人口數以百萬。一點一滴全靠每一位愛心人士對本 會的支持和肯定,愛化成行動幫助山區有需要的人。

工作方式 資金籌集方式 • 愛德籌一點 • 村民出一點 (投工、投勞) • 地方政府配套一點

民眾參與模式 • 村民參與 • 地方政府參與 • 愛德參與

特色: 項目資金籌集、協商、決策及管理,皆由三方共同構 思、制定與落實,可確保所有持份者的意見均被聆聽 及尊重,同時可動員地方的自發性,地方對“我是項 目主人”的意識更強,可確保項目的可持續性,過程 中亦可培養社區的民主意識。

11

行動

廿六期


工作流程 1. 考察飲水問題,因應地方條件制定落實飲水方案 2. 檢測評估,確定各項供水細節 3. 配對資金 4. 與地方政府簽署落實協議 5. 村民與愛德共同監察 6. 施工由村民投工投勞,專業技術人員全程指導 7. 竣工及驗收報告 8. 由村民商議管理與維護方法,並將之執行

因有「活水」,所以不渴 耶穌說,「我來了,是要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顯然在聖經中, 所有人皆有權分享這世界上的豐盛的資源......愛德的「活水」工作就是要向逼切 需要水的人提供水,因此他們亦可分享「活」的承諾。這亦是為回應社會上的 不公義。沒有水就不能「活」,因此水是生命的泉源。 張素玉博士 愛德基金會資深研究顧問 張博士於2013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在貴州和廣西的愛德活水項目區,老百 姓的健康狀況因有了供水設備需大為改善,當地成年人由過去年均腹瀉13次, 下降至年均一至兩次、疾病個案大減,如腸胃炎減少87.7%、痢疾80.4%、甲型 肝炎78.1%。她同時指出,健康風險未能完全解除,由於老百姓於水質安全及 衛生方面的意識尚未建立(如直接飲用未經處理的水龍頭水)、或供水系統保養不 當 (如缺乏資金更換已損壞之喉管)。因此政府與民間組織的工作仍要繼續。

行動

廿六期

12


面前的水,如何留住? 江河交錯的西南地區,是中國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然而複雜的地貌 不善保水,降雨更極端,氣候變化更令情況加劇,西南地區如雲、貴、川、廣 西等,近年降雨偏少、河流水量創史上新低,持續的大規模乾旱經常發生。據 統計,目前中國受旱耕地的86%、因旱飲水困難人口的75%集中在西南。要幫 助這些村民留住面前的水資源,對抗大旱,修建儲水容器是可行方法之一。

一口小水窖,大旱中的急救品 小水窖容積25立方米,可於雨季時收集雨水,更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分散在 山區的小水源,進行集中蓄存。蓄滿水後,可滿足一戶五至六口人家庭、約五 個月的日常人畜用水。

“再也不用擔心沒有水了”,張朝剛一家激動地說。 距離雲南元謀縣七噶村最近的乾淨水源,步行來回需要兩個多小 時,村前的小壩塘雖然混濁不堪,就成了村民的主要水源。但近年的大 旱讓小壩塘也完全乾枯,村民沒法耕種,基本生活用水也極度缺乏。 村民張朝剛與妻子肩負著一雙父母及一雙在學兒女的生活。因為大 旱,張家甚麼也種不成,家畜也不敢多養,經濟、生活無以為繼。張朝 剛只好到縣城打工,以微薄收入去支撐家庭。 2013年5月,愛德落實於七噶村建設 45個小水窖。如今張家的水窖建好了,也 已經集滿了雨水,張太太卻仍在混濁小壩 塘裡洗衣服,“水珍貴如油啊!”他們家 要把珍貴的水留作食用。張朝剛可以不用 在外邊打工,回到家種玉米、高樑、一些 蔬菜,賺取收入。有了水,他們也可以養 牲畜了,家庭的經濟也因而得到了改善。

很少面對鏡頭的張

朝剛,笑得有點腼

13

行動

廿六期


“我很喜歡我的學校”黃悅說。小悅今年11歲,是勐角鄉 中心小學的四年級生。從她家走到學校要3個小時,為了按時上 學,她只好在校住宿。學校沒有浴室設備,她只能周末時回家洗 澡,夏天常常痕癢難耐;學校的飲用水設備欠奉,同學們四季一 般只能直接飲用山水,有些同學會因此而拉肚子;學校的廁所是 旱廁,夏天味道特別刺鼻,且蚊蟲肆虐,她每次上廁所都需要遮 掩口鼻。雖然如此,小悅還是很愛她的學校,因為學習是她們山 區孩子脫貧的希望。 勐小位於滄源佤族自治縣,不缺水 但有水難用。學校有學生近650人,大多 來自周邊較邊遠地區,教學方面尚可應 付,但大量的住宿需要引發嚴重的衛生隠 患。2014年初,愛德於勐小落實“綠色 校園”計劃。內容包括興建一所太陽能浴 廁,上層浴室利用滄源充足的太陽能供應 熱水,下層廁所利用上層浴室排水沖廁, 確保衛生;建設淨水系統,讓師生可放心 喝上一口乾淨水。

牆上寫著 “讀書改變命運”,是這 裡每個孩子上學的座右銘。

面前的水,可以用嗎?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政府對農村基礎教育大力投入,保障每個適齡兒童 的“兩免(免學費免書費)一補(補住宿費),亦撥款修繕和重建很多殘舊 的中心學校。愛德則自1995年開始,在政府資金未有覆蓋的西部貧困鄉村, 開展「中國山區建校工程」,至今已資助重建七百多間危校。在建校的同 時,愛德注意到許多農村學校,在健康和衛生設施方面存在很大的需要。

一個“綠色校園”,大山學子安心學習的良好環境 項目運用農村學校原有的條件和特色,針對學校於學生健康、衛生設施 上面對的威脅,提供相應建設。同時向學校周邊地區宣導生態校園建設,推 動農村教育、生態環保理念的綜合發展。由於各學校擁有的條件不同,需要 亦不盡相同,因此,項目保留相當的彈性,因異制宜。

行動

廿六期

14


面前的水,怎樣帶回家? 中國西北部有些地區不是沒有水源,但是處於極偏遠地帶,或附近既有 水源水質惡劣不適宜飲用,村民需要到較遠的地方去取水,來回一次往往需 要很長時間,家庭勞動力集中於應付用水需要,難以作經濟生產。面對這種 情況,施展引水工程,或建機井抽取地下可用水源,是可行方法之一。

一個人畜飲水系統,農村的生命之源 項目發掘飲水困難村附近的水源,經過水質檢定,施行引水工程,把偏 遠但可供飲用的水源,直接供應到每個老百姓的家,一次過解決整條村的人 畜飲水困難。村民省卻來回取水花費的時間和體力,可進行經濟、農業生產 活動,促進全村的發展。

“他家沒人投工投勞,也出不起錢。輪到他家出工的時候,你 們通知我,我幫他家出工”。村民楊勇看見鄰居羅阿德家的狀況,毫 不猶豫地向村長提了這個建議。 貴州毕節市赫章縣松林坡鄉的官寨村,位處半山腰上,最靠近 村的水源點,來回平均需要1-2小時。村內年輕勞動力多數外出打 工,取水的責任由老人、婦女和小孩子來承擔,用水條件十分艱苦。 村民羅阿德原本有一個兒子,靠背煤炭 謀生,因煤槽垮塌被壓死在煤槽裡。家庭頓 失經濟支柱,兒媳離家出走,丟下一對10歲 和8歲的子女,阿德和他妻子已年近七十歲, 妻子更是體弱多病。為了賺點收入,他只好 在水城替人家背背篼,經濟十分困難。

村民有力出力,用雙手換來可安心飲 用的自來水源。

15

行動

廿六期

愛德的人畜飲水工程於2013年年中落 戶官寨村,在活水夥伴的支持、各家各戶的 投工投勞下完成。工程為村民帶來了生命之 源,同時帶來了温馨互助的鄰里社區關係。


為鄰舍伸出仗義之手,你可以! 港幣

$200

捐助一所“綠色校園”建造浴廁柱樑

港幣

$500

捐助一所“綠色校園”購買淨水系統管道

港幣

$900

資助一名村民,讓他生計無憂全心投入工程

$4,500

捐助援建一個小水窖,助一個家庭對抗大旱

港幣

雲南大旱, 渴極的學生 不放過水嚨 頭流出的每 一滴水。

活水不渴

行動助人

o 我願意幫助缺水人,讓他們永不再渴。 一次過 捐款: o HK$4,500 o HK$900 o HK$500 o HK$ 按月 捐款: o HK$500 o HK$100 o HK$50 o HK$

姓名:(中文)

先生/女士

(英文) Mr/Ms

地址: 電話:(日間) 農村村民魚貫 到水源點取 水。乾淨的水 源往往遠離人 煙,翻山越嶺 是閒事,只顧 得上取水,沒 時間從事生 產,才真正影 響生計。

(夜間)

電郵: 捐款方法 o

支票 抬頭請寫 愛德基金會 (香港) 或 Amity Foundation, Hong Kong

o

銀行入數 匯豐銀行 127-5-017372 或 中信銀行國際 701-1-22399-100

o

每月銀行自動轉帳 (授權書將於稍後寄上)

o

信用咭︰

o Visa

o MasterCard

持咭人姓名︰ 信用咭號碼︰ 有效日期至︰ 雲南大旱, 小學生們提 著水桶,排 隊到河底輪 流接水。

持咭人簽署︰

請填妥表格,郵寄或傳真回愛德基金會 (香港)。捐款港幣$100 元以上可獲發正式收據以作扣減稅項之用。你的個人資料絶對保 密,只用於內部寄發愛德資訊,若不欲收取這些資訊,請於方格 上劃上剔號。

o

行動

廿六期

16


你行我行

行動,有你們 你可以通過不同的行動,成為我們的夥伴,為缺水的人送上活水!

的代言人

成為我們

與我

們合

2014年度活水大使,透過參 與各種活動、媒體專訪,向 本港大眾呼籲珍惜水資源。

一眾本地機構夥伴,除大 力協助本會“活水 ‧ 行”, 更不斷努力,在本港供水 歷史、節約用水等方面進 行公眾教育。

迷你活水行 到校講座

本地學校夥伴,與本會 合作安排到講座、校內 模擬體驗活動 (如迷你 活水行),教育下一代。

本地企業合作夥伴, 從各活水工程、到本 地教育,多方面支持 本會活水行動。

內地各省市合 作夥伴,除了 在活水工程協 調 上 不 遺 餘 力,更義務協 助安排港人往 內 地 體 驗 活 動,成就本港 公眾教育。

跟我們去看看

支持

我們

衷心感謝一直在行動夥伴們,與我們並肩作戰,為山區百姓的一口安心食水而努力。 17

行動

廿六期


教育豈止在教室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於復活節期間,舉辦了迷你“活水 ‧ 行”,透過 模擬山區居民擔水用水的情境,進行競技賽。在校長、老師和領袖生 同學的精心統籌下,同學除了用雙腳,行出體驗和得著外,更過了一 個真正的復活節,意義實在是並不“迷你”。 梁校長在學校上任不久,即提倡舉辦這個活 動。“如果能在學內辦,意義會更深一點”。本來計 劃作為聖誕節活動,後來因時間傖促,改在復活節, 梁校長指是為配合學校的信仰:付出比接受更有褔, 強調犧牲。“希望能把傳統的大食會、互贈禮物,變 成集合大家之力,把幫助送給有需要的人”。 “對我來說,現在的方式還是不夠。下一次再辦 希望可以加上赤腳的”校長微笑道,“因為我們相信 經歷對教育的意義”。 小蘭是聖公會蔡功譜中學的綠社社長,協助老師在 校內籌辦了一次迷你活水行。她從過程中學到了管理的方 法,例如分工、監督,更學會了如何加強社員間的合作。她 說:“平常很少有這些機會”。 “同事們在過程中花了很多的心思”,關老師說。 “這次活動由校內三個單位 (宗教組、學生會、公民德育 組) 合作,各自擔演不同的角色”。公民德育組負責活動 設計;學生會於午餐時間到各樓層各班級募捐;宗教科 老師於宗教堂上,利用愛德講解背景、捐款用途等。她 說“明年會再辦這個活動,同學們都覺得挺有意思”。

行動

廿六期

18


香港人因為不知水的「珍」與「貴」,不知不覺養成了浪費的習慣。長 此下去,我們有多少個地球可以揮霍?

飲水思危 由自身出發 要想有永續的水資源,就要從意識出發,認識和伸手保護我們的水源,透 過認真審視流過我們指間的每一滴“水”,從生活中節約,阻止危機蔓延。

水,是我們肉眼可見的水資 源。據水務署資料顯示,香 港每人每日平均用食水130公升、沖廁 用水90公升,較全球平均的170公升為 高。130公升的食水主要用於這幾方面:

61.1%

13% 55.2%

沐浴 水龍頭 洗衣

節約用水需從生活開始,反思自己的用水方式,找出可節約的地方,然後 付諸行動。例如將每天洗澡的時間由10分鐘縮短為5分鐘,簡單調節一個生活小 習慣,已經可以為我們所愛的地球和下一代出一分力。

水 (虛擬水、水足跡),是生產每件物品的水成本。舉例,生產一塊8 安士牛排需要消耗3,500公升水,這並未於牛排的價格或成份標籤上 呈現,因此人們在消費時,一般不知道自己消費了多少水資源。近年,坊間流 行不同的計算器,如網站「國際水足跡標準」,方便人們了解自己的水足跡。 我們的水足跡其實影響深遠。如每人每日基本 需要飲水2公升,一塊牛排的耗水,便足以滿足缺水 地區1,750人的需要。諷刺的是,這些物品往往產自 發展中國家,尤其缺水地區。當我們吃越多牛排,需 求就會推動供應,發展中國家的百姓為了生計,拼命 用他們緊拙的水資源生產牛肉,最終自己沒水喝,作 為消費者的我們責無旁貸。試試調節生活中一個消費 1,750 習慣,我們已經可以讓缺水的人多喝一口水。 地球的水量從來不變,雖不平均,但由每一個地球人分享使用,因此水的 問題是每一個、每一代地球人的問題。今天用多了,明天可用的便會減少,最 終承受的是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如果還有的話。珍惜用水 不為慳荷包中的“水”,乃是因為我們愛地球、愛我們的下一代。不想下一代 為你今天的行為埋單,趁還來得及,今天就開始讓節約用水變成生活一部份。 19

行動

廿六期


行動匯報 活水行動 「活水‧ 行」2014於3月2日圓滿舉行,共籌得港幣23 萬元, 將用勐角鄉小學用水設施建設。 5月起,愛德成為水務署「齊來慳水十公升」運動夥 伴,鼓勵香港市民積極投入節約用水。 7月5日,愛德與大潭篤生態教育中心合辦「水與我 們-講座與文化導賞」,與30位參加者一同了解香港 水資源的歷史。

山區建校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中嘴村小學和 湖南省永順縣茶林小學於年初峻 工,近200名的小學生終於有安全 穩固的教學樓,可以安心上課。

救災與重建 救災:5月的桂湘水災獲香港政府賑災基金撥款,8月 的雲南魯甸縣地震獲香港政府賑災基金、香港聖公會 大主教世界援助基金撥款、香港善心大眾捐款,愛德 均迅速分別為6,800戶桂湘家庭、及10,000戶魯甸縣受 災家庭派發緊急救援物資,助災民渡過難關。 重建:2至4月,愛德向菲律賓風災的怡朗省34戶受災 漁民家庭,派發漁船重建生計、另為11所學校緊急校 舍修復,讓孩子的學習得以繼續。

繽紛暑期交流 7月至8月,愛德舉辦了三次交流活動,貴州同 燃童心2014、女子升大訪港之旅及廣西活水 之旅。以培育新生代青年領袖為目標,我們一 方面引領香港有志青年到國內,了解貧窮從中 反思和成長,另一方面亦引領國內基層女大學 生訪港,了解特區運作的同時,讓她們建立自 信,茁壯成長。

行動

廿六期

20


成長 愛德基金會(香港)已於2014年8月28日正式成為香 港社會服務聯會成員暨 WiseGiving惠施網成員機構。 我們致力完善自身管治,提高服務效能。 歡迎到社聯網頁 (www.hkcss.org.hk) 及惠施網頁 (www.wisegiving.org.hk) 查詢。

行動預告 貴州之旅 10月24至28日,聖公會青山聖彼得堂的一眾教友即 將與愛德出發,深入貴州,了解當地貧窮問題,考 察愛德當地農村發展工作,以及拜訪當地教會。

貴州省

不一樣的聖誕 - 四川山區探訪團 日期:2014年12月20-24日 (日 - 三) 地點:四川省資陽市 內容:踏上山區的泥土、家訪孤兒、探訪村校、 送上聖誕祝福及温暖。 歡迎親子參與,體驗山區生活,促進溝通與成長。

三十歲啦! 踏入2015年,愛德基金會踏入30歲啦!我們將安排一 系列活動,與大家分享愛德的成長,包括三十週年慶 典、愛德項目考察團、慈善音樂會…節目多不勝數,請 密切留意愛德最新動態公佈。

活水,不能停! 響應聯合國發起的世界水日,愛德將於2015年3月14 日,假沙田城門河畔繼續舉辦擔水體驗活動 - 「活水 ‧ 行」2015。讓身處香港的你,亦可體會國內貧困山區 百姓每日擔水的辛酸。快帶同你的家人、朋友,報名 參與這項有意義的年度盛事。 21

行動

廿六期


愛德友心人 我願意成為「愛德友心人」,支持愛德國內扶貧工作 o 支持「活水行動」,為偏遠山區缺水百姓送上安心飲用水。 o 支持「山區建校計劃」,為山區學童築起一個安全舒適的校園。 o 支持「女子升大項目」,保障特困女大學生讀書的權利,助她們以知識脫貧。 o 支持「e萬行動」,讓被放棄的孩子重拾生存的權利,得到學習和温飽。 o 支持救災、防災、備災工作,讓受災災民得到最適切援助。 o 支持愛德於國內整體的扶貧、發展工作。 每月/一次過* 捐款 HK$

(* 請刪去不適用者)

姓名 (中文)

先生/女士

(英文) Mr/Ms

地址 電郵 電話(日間)

(晚間)

捐款方法 o 支票︰抬頭請寫 愛德基金會 (香港) 或 Amity Foundation, Hong Kong o 銀行入數︰匯豐銀行 127-5-017372 或 中信銀行國際 701-1-22399-100 o 銀行戶口自動轉帳 (自動轉帳授權書將於稍後寄上) o 信用咭︰

o Visa

o MasterCard

持咭人姓名︰(英文) 信用咭號碼︰

持咭人簽署︰

有效日期至︰

日期︰

捐款港幣$100以上,可獲發收據以供申請扣減稅項之 用。你的個人資料將只用於內部寄發愛德通訊,若你

愛德基金會(香港)網頁

不願意收到這些資訊,請在方格上加上剔號。

行動

廿六期

o 22


擁抱環保

姓名 (中文) (英文)

電郵地址

為保護環境,減少紙張浪費,歡迎您改為收取電子版《行動》。請填妥以下資訊,傳真或電郵至愛德。

網址︰http://www.amityfoundation.org

電郵︰amityhk@amityfoundation.org

地址︰香港九龍佐敦道5號至秀商業大廈13樓

傳真︰(852) 2366 2769

電話︰(852) 2723 8011

愛德基金會(香港)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