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主同行同工
陳陳綺梅
主的彰顯:我的承諾
我從幼稚園到六年級都在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上學。到了六年級,我基本 上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祂來拯救我們脫離罪的捆綁。 我決定接受耶穌為我生命的主和救主。我十分歡欣喜樂,很快便想與人分享好 消息。那年夏天,媽媽帶我去中國參加一個婚禮,我的一個舅舅對我開朗的舉 止很好奇。我清楚記得,我向他背誦了《約翰福音》3章16節,並告訴他要好好 反覆思想,接受基督,才能獲得永生和豐盛的生命。那時我只有12歲。
16歲那年,我最好的朋友,一個非常熱愛運動的人,突然被診斷患有白血 病,三週後便離世了。那是我第一次面對死亡。我忽然領悟到,無論我們多麼 堅強或軟弱,都無法決定自己生命的長短。上帝是至高無上的,祂掌控一切。 就在那時,我向上帝許下承諾:我不再是個不冷不熱的基督徒,我會珍惜我的 生命,勤奮地服事祂。第二年,我受了洗禮,那已經是55年前的事了。
受洗後,教會給了我許多學習和服事的機 會。我加入了詩班,幫忙教導兒童主日學,並在 青年團契中服事。在服事中,我找到了與主同工 的喜樂。第二年,我參加了教會的夏令營,被營 會主題「神的美旨」深深感動:「頑梗的我,今 到底降服;我要屬主,單要屬主;我心所願,我 口所懇求,願主美旨在我成就。真神美旨,常把 我包圍,直到我完全順服 。」我決定要順服祂的 帶領。
19歲那年,我進入師範學院。第一年,我已 經在學院的基督徒團契服事。我看見神如何使用 我去祝福別人。上帝讓我明白,事奉祂、帶領人 歸向基督應該成為我的人生目標。那一年,在另 一個夏令營裡,我感受到了聖靈的呼召:「你雖 然像一匹小小驢駒,拴在門外從來沒人注意。看 哪,今日榮耀之主耶穌,用溫柔的微聲對你說, 我要用你。我雖然能差遣千萬天使,往普天下去 傳救人真理,我因愛你,故特意選召你,請再聽 我懇切的聲音,我要用你。」我回應了,並禱告 說:如果祂呼召我全職服事祂,我願意這樣做。
我告訴另外兩位姊妹,我夢想將來能夠成為牧師 或牧師的妻子,便最能服侍主。

主的同工:我的成長
上帝確實有祂自己的計劃和時間。1985年,當我的丈夫 被任命為牧師時,我成為師母的夢想實現了。我有許多機會在 自己的教會或其他教會擔任崇拜或講座的講員,也擔任不同年 齡的主日學老師。照顧家庭,出外工作,在教會事奉,忙碌中 看見主的恩典,十分感恩。我一直從事電腦工作,直到60歲退 休。退休後,我完成了天道神學院的教牧課程,並開始在城北 華基英語事工中服事。終於,我的另一個夢想實現了:我成為 全職傳道人!
最初,身為牧師的妻子,我的職責主要是關懷和教導。成 為全職教牧後,儘管我一直是屬於內向,但我得著了與他人溝 通的恩賜,並熱衷於接觸新來賓和非信徒。雖然我經歷過幾次 身體疾病和重大手術,差一點便會被接返天家,但鼓勵我奉獻 的聖經金句持續激勵著我: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 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 如此侍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

我盼望成為一個活祭,不要等待身體衰殘,只要主願 意,我仍要事奉祂。從城北華基退休後,我開始在旺市華 基教會敬拜,從會友到義務傳道,現在是顧問牧師。從在 粵語和國語堂講道,開始福音小組、幸福小組,到建立新 的英語堂會,神一直帶領我在事奉過程中與主同行,經歷 祂的同在和大能。
主的使命:我的傳揚
看到旺市華基教會不斷發展,並一直領受來自會眾的 愛,我感到無比的喜悅。開始英文堂的時候,神賜給我們 應許: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 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9 ) 是的,神是一位不斷做新事的神,與祂同行同工,只會 不斷讚嘆驚訝。
在接受按牧的提議後,陳牧師和我熱切地尋求主的旨 意。祂賜給我這節經文: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


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 不疲乏。」(賽40:31)
感謝神,我仍能翱翔而不疲倦。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林後5:14)
另外,牧師的訓勉: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 總要專心。」(提後4:2a)
是的,我會繼續前進,作成主所交託我的工。願我 在祂面前是一個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阿門。
(作者為旺市華人基督教會顧問牧師)

按牧感言:恩典之路
感謝上帝的呼召和揀選,讓我從2000年開始預備身 心進入全職事奉的人生。回顧這25年,生命確實經歷了
許多不同的挑戰,但靠著神的恩典,關關難過關關過。以 下是這25年的人生事件簿,是神給我的生命磨練,同時 也是神給我的恩典之路。

2000-2003 (神學院晚間課程學生)
初嘗讀神學的滋味,既有趣又艱難。有趣的是,許
多神學課題並不會在教會主日學課程中學到,這擴闊了我 的眼界;艱難的是,每次下班後趕著去上課,回家時累到 一個程度,可以立即呼呼大睡。而週六、週日的時間除了
教會服侍外,就用來看書和做功課,有時還要相約其他同 學一齊預備小組報告,可說是沒有自己的「me time」。
縱然如此,心靈卻非常喜樂和滿足,因為神的話語 充滿內心,給了我很多生活的力量。
2004-2007 (神學院全時間神學生)
雖然有了讀神學的體驗,但成為全時間的神學生 後,最大的困難就是要面對必修的科目:希臘文和希伯 來文。那時讀書讀到滿臉暗瘡,內心真的很崩潰,更不 敢仔細照鏡子。但感謝神垂聽禱告,大概半年後壓力減 少,逐漸回復皮光肉滑。
那段時期雖然辛苦,但有許多同路人並肩同行。神 也為我預備了同班同學 Bryan 成為我的丈夫,一同面對往 後豐盛的人生,非常感恩!
2007-2012
(宣教機構負責國內服侍/北美 推動差傳事工)
神學院畢業後,我在一間宣教機構服侍。這事奉最 大的挑戰,是有時候帶領短宣隊到海外服侍,會遇到不 同事情或危險,如到地震帶或偏遠山區服侍等。雖然偶 爾經歷突發事情和危險,但每次總有神的保守和帶領, 最終都能順利完成服侍、平安回家。
神又讓我在北美推動差傳教育,培養弟兄姊妹對普 世的關心,感謝主! 2013-2017 (溫哥華教會國語傳道)
之後我接受了另一項挑戰,就是服侍國語群體, 以普通話證道。從前的我,只懂得簡單地跟國語人閒聊 幾句,從來沒有用普通話講道。但神給了我新的事奉崗 位,使我一方面努力學習普通話,另一方面又努力認識 別人的文化。記得偶爾說錯了,弟兄姊妹會大笑起來, 又會立即糾正我的發音。那時我需要學習厚著臉皮,不 介意別人的提點。

感謝神,經過多年的事奉,現在普通話流利了,也 更多瞭解他們的思想和文化,對現在的服侍很有幫助。
2017-2020 (多倫多城北植堂部-百里華基)
2017年,先生和我從溫哥華來到多倫多服侍。我最 大的不適應就是要在冰天雪地裡開車。神還幽默地派我 在植堂部事奉,就是要我常常開車到不同的堂會服侍, 後來更被派往北面的Barrie植堂服侍約兩年。
剛開始事奉時,每次行高速公路404和400後,雙腳 都會麻痺,全人感覺虛脫,因為走高速實在太緊張了。
我也曾差點發生交通意外,但感謝神的看顧和保守,直 到被派往另一植堂服侍,我都沒有經歷甚麼交通意外。

2020-2024 (城北植堂部-旺市華基)
初到旺市華基兩星期後便經歷了 COVID ,每天跟弟 兄姊妹網上見面,又時常要自拍錄影。那段時期真不 知如何服侍和與弟兄姊妹建立關係。但感謝神垂聽眾人 的禱告, COVID 後教會重回正軌,同時開始申請自立事 宜。這幾年看到神對教會賜下許多恩典,弟兄姊妹的生 命越加成熟,並且願意積極事奉,非常感恩!
另一方面,神又把許多慕道朋友帶到我們當中,看 到他們願意接受主,生命很有追求,心裡非常高興。願 榮耀頌讚歸給慈愛、信實的主!
2025- (旺市華基)
2025年對旺市華基來說,是非常特別的日子。因為 教會除了聘請到主任牧師、收到政府獲發慈善機構號碼, 正式成為註冊的慈善團體外,同時也按立了我和另一位 傳道為牧師。大家都很興奮,為神在教會中所行的大事 高興快樂。弟兄姊妹更笑稱:「現在要記得改口叫簡牧 師、Fiona牧師了。」

其實近期我常被弟兄姊妹問一個問題:「你成為牧師 後,事奉是否有所不同?」我每次都這樣回答:「跟以往 沒有太大分別,我仍是一名『打雜』(就是甚麼也要做的 意思)。」我並不是要貶低神給我牧師的身分,而是神的 家裡裡外外都有許多不同事情需要處理。我不認為成為牧 師後,身份特殊了,就只需要專心做聖職便可。反而我認 為教會自立後,會有更多瑣碎的雜務需要處理。
我的使命,是要成為神忠心良善的僕人。《路加福 音》16章10節很好地提醒:「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 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 作 為牧者,要作群羊的榜樣,才與蒙召的恩相稱。按立後, 我盼望自己的生命更被神使用,無論大事小事都忠心,沒 有不義。也盼望和弟兄姊妹攜手迎向未知的將來,一方面 同心尋求長遠的崇拜場地,另一方面又努力為天國的事工 打拚,同心邁向神賜予的恩典之路!阿們!
(作者為旺市華人基督教會牧師)
從依靠上帝到愛人如己:
我的事奉心路歷程
大家好,我叫林智偉,是西區華人基督教會(以下 簡稱「西區華基」)的英語牧師。我生於香港,在80年 代來到加拿大讀高中。我已婚,妻子叫 Peggy ,我們有 兩個已成年的女兒。我們自2018年7月1日起開始在西區 華基從事英語群體事工。在2025年3月,教會任命我為 「堂主任」,負責監督西區華基的所有事工。我對此心 存感恩,不僅感謝上帝賜給我這個機會,也珍視教會領 袖們對我的信任。雖然我不認為自己有資格擔此重任, 但我會學習在未來的日子裡依靠上帝,在主裡教導並成 長。
我的事工理念可以歸結為三點:第一,以基督為中 心;第二,禱告優先;第三,愛人。
無論是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還是開展事工,一切 均圍繞著耶穌這個中心。祂在《約翰福音》15章5節中 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 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 能做什麼。」我不是被召來創造或做我自己的事情;耶 穌希望我——祂的追隨者——等待祂的帶領,以便理解 祂對我的旨意,並投入其中,與主同工。例如,一位非 基督徒在觀看我們的在線英語崇拜後,來到我們教會的 英語群體,後來更在西區華基決志信主,跟隨耶穌。今 年早些時候,他在東南亞度假時受了洗。這個經歷聽起 來像是童話故事,但這確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我們將榮 耀歸於上帝的作為,因為祂與我們同在;我們也感到榮 幸,因為能夠被算作祂作工的延伸。
沒有人會反對禱告的重要性,但我想強調禱告的 一個重要原則:不要在毫無禱告之前開始任何事情。例 如,教會的領袖們在每月的 ECB 會議之前會先行聚集, 進行禱告。我們可能會有一個事工計劃,並將這個設想 傳達給我們的領袖,回答他們可能提出的問題。然後, 我們會為這個計劃禱告約一個月。在那段時間之後,我
林智偉
們將進一步討論這個設想,以判斷是否應停止或進行下 一步。我們並不完美,但我們努力將禱告放在通常人們 計劃要做的事情之前,讓禱告成為指導我們作出任何決 定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最後,基督教所有事工的目的都聚焦於耶穌。雖然 我們採用很多方法來實現這個目的,但如果我們能學習 善待他人,並將這一原則實踐於其他處事方式中,我深 信必將產生巨大的果效。你可能聽過這句話:「人們不 在乎你知道多少,除非他們知道你有多在乎。」聖經教 導我們,愛是維繫萬物的潤滑劑。儘管我們所提供的一 切可能並不「完美」或「專業」,但真誠地表達出愛, 確是吸引他人的簡單方式。耶穌真誠地愛著撒該(《路 加福音》19章),這足以引導他歸向上帝。如果我們也 遵循這一「成功秘訣」,祂將會臨在我們的事工中。
我很高興能有機會與大家分享上述我參與教會事工 的一些體驗。
(作者為西區華人基督教會堂主任)

Summary:
Rev. Andrew Lam is the English pastor at West Toronto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WTCCC). Originally from Hong Kong, he moved to Canada in the 1980s and began his ministry at WTCCC in July 2018. In March 2025, he was appointed as the “pastor in-charge,” overseeing all ministries at the church.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he acknowledges his dependence on God to grow and guide him.
His ministry philosophy is centered on three principles:
Christ-centered:
Ministry and relationships revolve around Jesus. He emphasizes waiting on God’s guidance and joining His work, sharing an example of a non-Christian who came to faith and was baptized after engaging with their ministry.
Prayer-prioritized:
Prayer is foundational to all decisions. Leaders pray before meetings and spend time discerning God’s direction before proceeding with any ministry plans.
華基教會 ACEM Churches
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 (TCCC)
Toronto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100 Acadia Ave., Markham, ON Canada
www.tccc.ca
城北華人基督教會 (RHCCC)
Richmond Hill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9670 Bayview Ave., Richmond Hill, ON Canada www.rhccc.ca
美堅華人基督教會 (MCCC)
Milliken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390 Bamburgh Circle, Scarborough, ON Canada
www.mccc.on.ca
麥城華人基督教會 (MHCCC)
Markham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77 Milliken Meadows Dr., Markham, ON Canada www.markhamchurch.com
北約華人基督教會 (NYCCC)
North York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32 Kern Road, North York, ON Canada
www.nyccc.ca
多倫多國語華人基督教會 (TMCCC)
Toronto Mandarin Chinese Community Church
2230 Birchmount Rd., Scarborough, ON Canada www.tmccc.ca
西區華人基督教會 (WTCCC)
West Toronto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3560 Erindale Station Rd., Mississauga, ON Canada www.wtccc.ca
尼亞加拉華人基督教會 (NRCCC)
Niagara Region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Worship: Kent School
4700 Epworth Cir., Niagara Falls., ON Canada
www.nrccc.ca
Love people:
Genuine love is key to pointing people to Jesus. He highlights that love, as taught in the Bible, connects everything together and can attract others to faith, even if ministry efforts are not perfect.
Rev. Lam concludes by expressing gratitude for the chance to share his journey and ministry experiences.

奧城華人基督教會 (ACCC)
Aurora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Worship: The Campus Church 14430 Bathurst Street, King, ON Canada www.auroraccc.ca
旺市華人基督教會 (VCCC)
Vaughan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Worship: Vellore Village Community Centre 1 Villa Royale Ave., Vaughan, ON Canada www.vaughanccc.ca
貴湖華人基督教會 (GCCC)
Guelph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Worship: Priory Park Baptist Church 8 Torch Ln., Guelph, ON Canada https://guelphccc.ca
Cornerstone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CCCC) 9680 Ninth Line, Markham, ON Canada www.cornerstonechurch.ca
巴拿馬貝諾諾美華人基督教會
Iglesia Evangelica China de la Comunidad de Penonome Miraflores de Penonomé provincia de Coclé Panama
阿根廷華人基督教會
Iglesia Comunidad Cristiana Valentin Gomez 3560, Cap. Fed. Buenos Aires, Argentina
阿富汗群體植堂 (AFCCC)
Afghan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
32 Kern Road, North York, ON M3B 1T1
凱西華人基督教會 (KCCC)
Keswick Chinese Community Church
215 Glenwoods Ave., Keswick, ON L4P 2W6
牧養、教學與研究:
大家好!我是 PastorBen ,現在在多倫多華人基督 教會任傳道人,很高興加入華基大家庭,亦感謝《華基 家訊》邀請我寫這篇文章,讓讀者認識我。
經過一年在多倫多華基的事奉,我才慢慢適應 「 PastorBen 」這稱呼,因我來自的香港很少人用 「 Pastor 」稱呼傳道人或宣教師;在香港時,我在大學 和不同神學院教授神學,同學會叫我 Dr.Ho 。現在多了 「 Pastor 」的身份,提醒我要花更多心力關心教會和牧 養。靠著上主的恩典,我心願將牧養、神學教育和學術 研究三者結合,繼續見證上主的國度。
我的博士論文研究德國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 與法國思想家傅柯( MichelFoucault )對權力、操控和 抵抗的看法;在神學院裡,我教授過「神學與文化」的 課程;讀神學前,我在香港突破機構的《 Breakazine! 》 當編輯,製作了多期有關香港社會的專題。我的成長背 景、學習經歷與信仰體會令我明白信仰如何與社會有密 切關係。
從香港到多倫多:服侍的展開
當我和太太決定移居多倫多時,我聯絡了我早在大 學時於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認識的導師—— 當時已是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主任牧師的陳華恩,看我 是否有服侍的機會。陳牧師與我同樣關心信仰與文化、 教會對世界的影響、信徒在社會的參與等。於是我們一 拍即合,在他提議和安排下展開了「信仰與公共生活」 教育項目。
一年前,我以實習傳道的身份策劃並教授此項目的 課程和講座。項目反應不錯,不少信徒反映對這題目的 學習和討論已期待已久。參加者的鼓勵使我們決定繼續 這項目,只是如今我已轉為正式同工,也需主責牧養一 班青壯年人(young adult),並參與教會更多事務。願 上主的恩典給予我足夠的精神和時間應付眼前的工作。
初訪多倫多華基:感受與期待
2019年,我留學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因為耶魯大 學與多倫多同處北美東岸,我便順道探望身處多倫多的 朋友,也順路與陳牧師會面。那是我第一次親身參觀多 倫多華基。當時,陳牧師是 105Gibson 中心的負責人, 他帶領我參觀中心並向我介紹中心舉辦的活動。我感覺 多倫多華基會眾人數多、活力足、性格外向,並且願意 服務身處的社區。
近幾年,大量香港人移居加拿大。這期間,多倫多 華基的青壯年BASIC團契由二、三十人急增至今天的接近 二百人。這令我更覺得這教會擁有充沛的潛能,可以走 得更遠。前任負責牧養 BASIC 團契的 PastorClara 說,在 上主的恩典下,教會招聚了一班渴望福音、希望生命變 得豐盛的青少年。今天,他們當中不少已在多倫多安頓 下來,信仰和生命是時候往下扎根、向上結果。我感恩 上主給我與他們同行的機會。

牧養與學習:彼此成長
過去一年,我和BASIC團契的弟兄姊妹有不少傾談與接 觸,深切感受到他們一方面渴望在新環境裡找到能彼此扶持、
互相傾訴的同伴,另一方面又不滿足於返教會只為了與朋友相 聚或參與各項球類活動。他們希望更深明白信仰和福音在現今 世界的意義。他們想知道信仰與政治的關係,對上主為何容讓
苦難存在世上充滿各種疑惑,並好奇聖經在歷史上是如何形成 的⋯⋯
我在香港教書時深刻領會到「教學相長」的重要;如今成 為牧者,想不到也開始體會牧者與羊群之間能彼此激發對方進 步。我嘗試以我所學和人生經驗去牧養會眾;而會眾生命中的 實存問題和各個獨特處境,又提醒我牧養不可能有一條不變的 公式,神學知識亦會隨處境的轉變而需被重新評估並更新。
面對變化:尋找方向
我們的世界變得很快,快得甚至令不少人無所適從。牧 養、神學教育和學術研究都在急劇變化中尋找出路和立足點。
我跟許多牧者和學者一樣,相信上主的恩典和信徒群體美好的 見證,會使我們在過程中覓得方向。
(作者為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傳道)




2025年4月,在吳克定牧師的帶領下,我與馮淑芬姊 妹、張頌君傳道及其12歲女兒衍真小妹妹,一行五人前 往加勒比海的牙買加,參加當地「牙買加華人基督教會」 舉辦的夏季退修營,同時探訪當地華人基督徒,並進行「 掃街」活動。說到「掃街」,這活動真的是久違了!回想 多年前,我第一次參加短宣隊時,是前往巴拿馬的貝諾諾 美華人基督教會。在教會教牧及弟兄姊妹的互相扶持下, 我們在當地市中心進行「掃街」——逐家逐戶派發福音單 張,並藉機分享聖經教導和生命得救的見證。從那時起, 每年我都會前往當地延續這項聖工。後來,我也陸續參加 了教會組織的其他國家短宣隊。

而在我過去參與的眾多短宣旅程中,這是第一次有 機會參加退修營。營會的參加者,連大帶小,大概有兩百 人。他們許多人放下自己的生意,扶老攜幼,浩浩蕩蕩地 前來。大家抱著輕鬆的心情,懷著渴慕靈糧的熱誠參加這 次營會,期待在營會後能結出聖靈的果子!退修營中安排 了講道和兒童節目,其中兩個講座——「男人事工」和「 預防電子產品成癮」——則由我負責。
記得以前在短宣聚會中,如果有分享的機會,時間 頂多是十數分鐘,而這次的兩個講座,均安排了一個小時 以上。過去,我經常在不同聚會中分享「男人事工」,但 「預防電子產品成癮」這個題目,卻是第一次講。坦白 說,我們現在活在一個電子化的世界,幾乎家中每一樣東 西、個人每一件物品都有電子的成分在內。這已經不是單 純的「成癮」問題,而是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好好利用這些 電子產品。我與當地的弟兄姊妹分享說,雖然每樣新穎的 事物都源於創意 (creativity),但創意背後有神作為創造主 (Creator) 的美意,祂賜下祝福給人類。然而,由於人的罪 性,魔鬼常利用詭計將美好的事物扭曲為試探、引誘甚至 犯罪的工具,使我們更加墮落。我們一方面要與時並進, 不能不用這些電子工具;另一方面,也需要因聖靈的更新 而變化,學習分辨並正確使用,才不至於上癮或沉迷。我 告訴他們,沒有什麼「秘訣」,只有聖經的教導——《約 翰壹書》第二章15節:「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 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這句簡單的經文, 卻語重心長地勸誡我們!16節接著說:「因為凡世界上的 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 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
電子產品如此,其他種 種事物亦然。所有東西都是被造的,唯有我們的父神是自 有永有的。17節:「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唯獨 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長存。」
阿們!
在退修營中,我要感謝當地弟兄姊妹的努力,他們安 排的一切都非常美好,顯明了神的帶領與恩典。在此也想 提一提牙買加的芒果,味道非常獨特,特別香甜。我們還 帶了一些回多倫多,讓弟兄姊妹一起品嘗。
營會結束後,我們返回京士頓市。翌日,教會的長執 們安排短宣隊參觀著名的藍山 (Blue Mountain)。當我置身 山間,遠眺京士頓市的風貌,近賞山林中的奇花異草,立 即讓我想起《創世紀》1章20至24節中神創造各樣鳥獸活
物的經文⋯⋯25節說:「於是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地 上一切昆蟲,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之後,當地弟 兄姊妹又帶我們去海灘暢泳,並品嘗當地特色的燒魚。一 整天豐富的安排,讓短宣隊員在忙碌的營會後得到了很好 的舒緩。感謝神!


前面提到的「掃街」,短宣隊在牙買加有兩次經歷, 分別由牙買加華人基督教會的蔡靜怡牧師帶領,並有幾位 執事協助。第一次是在京士頓市的鬧市區,第二次則前往 距京士頓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山區小鎮林斯特德 (Linstead) 。我們特別選擇向當地開店舖的華人派發單張並傳福音。
雖然當天非常炎熱,氣溫高達30多度,但我們因著聖靈的 感動,滿懷熱情地向「店家」講解耶穌基督信仰的要義。
感謝讚美神,有一位年輕人——小娟——決志信主!哈利 路亞!


回程時,其中一位執事還帶我們去品嘗世界知名的 Devon House雪糕,讓我們大快朵頤。
這次牙買加訪宣的九天行程安排豐富,見證了主的恩 典遍滿全地。但更讓我誠惶誠恐的是,深怕自己辜負了主 的「大使命」。在此,我更呼籲各位弟兄姊妹要為主 「作 鹽作光」,努力傳揚神國的福音,不要如《馬太福音》25 章中十個童女的比喻那樣,「睡過頭」了!
(作者為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會友)

我的牙買加短宣之旅:
在我們團隊(克定牧師、 Paul 叔叔、 Octavia 姨姨、我媽媽 PastorAckie 和我)前往牙買加短宣的旅途中,發生了許多值得回 味的事情。
當我起初在兒童營會中幫忙時,心情非常矛盾。第一次與孩 子們見面的晚上,看到媽媽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而異常活潑 熱情,她非常賣力,用超級滑稽有趣的方式與孩子們互動,這讓 我感到很尷尬。但很快我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像其他孩子一樣來 當學生的,而是來協助宣講耶穌和復活節意義的! 「我靠著那加 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 於是,我走出了舒適圈, 盡力支持媽媽。到了營會尾聲,媽媽和我與孩子們都建立了深厚 的感情,離別時我們都依依不捨。我體會到,有時我們需要離開 安全的保護圈,去探索新的機會,才能成長。那些日子,我初嘗 了當一名年輕助教的滋味。
在短宣的最後一天,我們前往 Linstead 小鎮,用五色珠分享福 音。一路上,我擔心當地人可能會因為我們在他們的土地上傳講 基督教而感到冒犯,甚至害怕有人因此憤怒並攻擊我們。於是我 禱告,想起 「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 」(詩篇56:3)
,求神拿走我 的憂慮,讓我可以少一點恐懼,多一點平安與盼望來分享福音。
令人驚喜的是,那天我們幫助了兩個人決志信主!一位是剛移居 牙買加約三個月的18歲女孩,另一位是9歲男孩 Jordan 。我是在吃 午餐時遇到他的,我試著仔細向他解釋五色珠的意義後,他決定 相信耶穌!我心中充滿了感恩與喜悅。我深刻體會到,讚美與宣 講並將憂慮交託於神的重要性,因為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 的盾牌;我心倚靠祂,就得幫助。」(詩28:7)
P.S. :我發現牙買加的國果「西非荔枝」( BlighiasapidAckee )的發音竟和我媽媽的名字「Ackie」一模一樣,這真是一 個奇妙的巧合。我不由得想起《雅各書》1章17節說 「各樣美善的 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 甚至連這樣有趣的 小事情也是如此!
(作者為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會友)
Summary:
Summary: My Mission Trip to Jamaica: Lessons in Faith and Courage
Ale Wong shared her 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s during a mission trip to Jamaica with her team, including her mom, Pastor Ackie. Initially, Ale felt embarrassed by her mom’s energetic efforts to engage children in the program but soon realized her role was to assist in teaching about Jesus and Easter. Stepping out of her comfort zone, she supported her mom, formed close bonds with the children, and learned the value of leaving her “safety bubble” to grow.
On the final day, Ale faced fears while sharing the Gospel in Linstead, worried about offending people. Through prayer and trust in God, her fears subsided, and she helped lead two individuals to Christ: an 18-year-old girl and a 9-year-old boy named Jordan. These moments taught her the importance of praising God, trusting Him, and sharing the Gospel with courage.
Ale also discovered Jamaica’s national fruit, ackee, shares the same pronunciation as her mom’s name, which she saw as a small, joyful reminder of God’s gifts.

西非荔枝
牙買加短宣轉化之旅
這次前往牙買加華人基督教會(JCCC)的
短宣,是我加入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後,首次在 北美參與的宣教事工,別具里程碑意義。過去, 我曾參與中國與德國的短宣,但這次與克定牧
師、Paul、Octavia、我12歲的女兒Ale及我自己五 人同工,參與多元服事,從復活節營講道到小鎮街 頭佈道,處處見證神奇妙的作為。

克定牧師宣講了七場(每場近兩小時)鏗鏘 有力的講道,而Paul和Octavia領導的男士事工及
差傳講座也帶來極大幫助。我與女兒則有幸籌備 並帶領「跟隨萬王之王——復活節兒童營」(4月 18-21日),實踐《箴言》22章6節 「教養孩童,使 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的教導。我
們透過聖經故事、遊戲、手工和敬拜,向3至12歲 的孩子撒播福音的種子。家長們分享了許多感人的 回饋,比如有孩子將他們自製的夜光禱告石放在床
頭,以提醒自己要常與耶穌祈禱;另有孩子離營多 日後仍哼唱主題曲《讚美父神,讚美聖子》。能再 次親眼見證神透過互動式門徒訓練動工,真是令人
欣喜!

此外,我主領的兩場「如何為中小學生預備主日學工作 坊」同樣令人振奮。家長與教師們熱切分享育兒挑戰,我們以 禱告交託,這些聚會更重燃了他們對兒童、青少年及家庭事工 重要性的認知。
街頭佈道的經歷同樣令人難忘。我們穿梭於牙買加方言與 英語交錯的市集,特別是在向華裔店主和店員傳福音時,每段 對話都需要格外耐心聆聽、恆切禱告,敏銳於聖靈的引導。而
神果然動工了!女兒與我各帶領一人歸主,這讓我們想起《馬 太福音》9章37節的催促:「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

最珍貴的禮物,莫過於能與女兒一同事奉!從敬拜帶領
(她拉小提琴,我彈吉他)到課程預備、見證分享,這次旅程 不僅深化了我倆的母女之情,更締造了同為基督精兵的同工情 誼。她在事奉中的勇氣深深激勵了我,我將把這份共同的珍貴 回憶永駐心間。
謹此感謝JCCC及所有支持我們短宣之旅的朋友!也讓我 們繼續為教會、新信徒及撒下的福音種子祈禱。誠如《以弗所 書》3:20所言: 「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 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誰知道神下一站要差 我們往哪裡去呢? (作者為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傳道)


2025年牙買加短宣記趣
今年復活節期間,由吳克定牧師領隊,多倫多華基 關懷部Ackie張頌君傳道、她12歲的女兒Aletheirora黃衍真 小妹妹、Paul王錫年弟兄和我(Octavia馮淑芬)一起參加 為期9天的牙買加短宣。這次服侍包括吳牧師在受難節/復 活節退修培靈會中擔任講員,以及兒童營會、工作坊、探 訪和訓練等事工。
初到牙買加:舊地重遊的感悟
4月17日清晨,我們一行五人出發前往機場,但因飛 機維修問題延誤,抵達牙買加華人基督教會(牙買加華 人基督教會)時已是當地下午4時多。飢腸轆轆的我們在 教會對面的日本麵店用餐後,便開始熟悉教會環境。在入 口處的一張1997年全教會生活營照片中除了Pastor Kinson
Leung , Terence 和 LanaLui ,以及已返天家的張霍秀芳 (Julie Chang)執事 和 何明佳(Kevin Ho)執事外,吳牧 師驚喜地發現自己當年的身影,於是回憶起1996年懷著 「向南走」的異象,首次帶領短宣隊來牙買加的經歷。

吳牧師還分享了1998年短宣期間令他印象深刻的奇 妙經歷:當時颶風Mitch逼近,大家為佈道會的順利舉行 迫切禱告。結果,颶風逐漸遠離,雖然連日大雨,卻有數 百人冒雨參加佈道會,並有超過250人決志信主。這段回 憶讓我們再次見證了主宰大自然、統管萬有,行神蹟奇事 神的奇妙作為,遠超我們所想所求。

吳牧師表示,1998年後因忙於教務及籌劃興建 Acadia新堂,暫停帶領牙買加短宣。其後,華基各堂會陸 續參與短宣事工,特別是北約堂在謝安國牧師帶領下,自 2008年起每年派出一至兩隊短宣隊牧養牙買加華人基督 教會,直至2022年按立蔡靜怡傳道為主任牧師。本次短 宣中,我們見到北約堂的蕭展文弟兄,他每年探訪牙買加 華人基督教會一至兩次,停留數月,視牙買加為第二家 鄉。此外,北約堂的年青傳道Vince Ng和James Bi也參與 此次營會,主領青少年活動。
營會事工:更新與成長
翌日,我們前往位於 Mandeville 山區的 Moorlands 營 地,參加為期四日三夜的退修營。今年營會的主題是「更 新、成長、新生活」,吳牧師以「受難節的三思」揭開了 七堂信息的序幕,並透過彼得的心路歷程引導營友反思與 主的關係:是否願意認主使命、接受主愛、至死跟隨主? 吳牧師的信息令營友們在靈裡得著極大造就,滿足而回。

營會期間,膳食小組的弟兄們默默服
侍,為一百多人準備每日三餐,菜式多元 化、中西合璧,飯後水果如香蕉、芒果、木 瓜等更是豐富。這些弟兄的愛心服侍成為眾 人的榜樣。

此外,Pastor Ackie 與女兒 Ale 共同籌備 並帶領了復活節兒童營「跟隨萬王之王」 。Paul和我則配合吳牧師的信息內容,分享
見證並帶領回應詩歌。Paul還主領了兩場特 別聚會,分別探討「男人事工」和「預防電 子產品成癮」。

探訪華人社區:見證挑戰與需要
營會後,牙買加華人基督教會安排我們進行兩天的社區探訪。第 一天在市區內,第二天則到山區小鎮 Linstead 。我們探訪的多是經營批 發或零售雜貨的華人商戶,深刻體會到他們面對的挑戰。
由於治安問題,市區的華人店鋪大多採取「封閉式」營業模式, 店員與顧客之間以鐵絲網分隔,交易透過小窗口進行。而山區的店鋪 則採取「開放式」營業,但裝有多部閉路電視,店主需時刻警惕。這
些店鋪商品齊全,營業時間繁忙,店主們雖歡迎我們的探訪,但多因 忙碌而無暇參加聚會。

在 Linstead ,我們受到一位姊妹的熱情款待。她特意為我們準備 了老火靚湯和廣東家鄉菜,還包括牙買加國菜亞基果燴鹹魚( Ackee & Saltfish)。這道菜的主材料Ackee因與張頌君傳道的英文名字發音相 同,成為佳話。這水果也被華人稱之為『樹上雞蛋』,因為果肉顏色 和質感與熟蛋黃相似。它又被喻為植物界的河豚,因為進食未成熟的 果肉後會中毒。Ackee & saltfish 似乎是一個固定的配搭,短宣隊有機會 品嚐這道「國菜」,是天父對我們的一種嘉許吧!
短宣的啟發與反思
短短9天的服侍,讓我們更瞭解當地華人的生活處境,也看到牙買 加華人基督教會面臨的挑戰。教會中許多父母辛勤工作,供子女到美
加升學,但子女學成後多選擇留在當地,導致教會在接班人培育上出 現缺口。此外,牙買加華人基督教會的會友語言從英語、廣東話、客 家話到普通話不一而足,對牧者和傳道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感謝神讓我們在短宣中有所看見和體會,也願將牙買加華人基督 教會的需要分享給大家,盼望你能在禱告中記念,甚至在下一次短宣 中加入我們的行列。阿們。
(作者為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會友)
來自英國的家書
回望過去的18年,我在COCM參與神在英國和歐洲的 宣教工作,愈發體會到,我的宣教旅程其實就是一段門訓
的旅程,是神親自帶領我、塑造我,也一步一步教導我如 何活出主耶穌的樣式。在這個過程中,我越來越清楚,有 三個維度的關係對我們的屬靈生命至關重要:「向上、向 內、向外」。而其中首要的,是「向上」,也就是我與神 的關係。
我們的主耶穌在世的時候,作為完全的人,祂的榜 樣是門徒最清楚的引導。路加福音第五章和第六章告訴我 們,即使在極度忙碌的時候,耶穌仍常常離開人群,退到 山上去禱告。在眾人擁戴和追隨祂的時刻,耶穌選擇的是 離開與隱退,親近天父。這給我們一個深刻的提醒:真正 屬靈的力量與智慧,是在靜默中與神連結的時刻領受的。
約翰福音十五章第5節,耶穌清楚地告訴我們: 「我 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 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
」這節經文是我在宣教旅程中常常思考和反省的一句話。
在宣教工場上有太多的需要,我的生活也常常過於忙碌。 神一次又一次提醒我:服事的果效取決於我是否緊緊連於 祂。若沒有「向上」的連結,我就像枯乾的枝子,即使再 怎麼努力,也結不出果子。
今年六月中旬,我們在 COCM 的宣教中心為在英國服 事的牧者和宣教士們舉辦了「恩泉教牧同工退修會」。感 恩我們能夠透過這個機會互相支持、彼此分享,也一起安 靜下來,到神面前重新得力。七月的第一個星期, COCM 也為宣教士同工們安排了一個靜修營。在這個營會中,我 們學習離開人群,退到山上,與神獨處。盼望大家無論身 在何處、面對何事,都常常記得這個「向上」的關係是我 們一切的源頭。願我們都常在主裡面,與祂連結,讓祂的 生命常在我們裡面,使我們多結果子。
在主內與你們同工的 總幹事呂子峰牧師

出埃及的主題有何重要?
《出埃及記》是《舊約聖經》的第二卷書,但是 出埃及的主題就時常出現於整本聖經。上帝呼召亞伯 拉罕離開本地本族本家,進去一片新的土地;以色列 人離開埃及這個為奴之家,進到迦南應許之地;被擄 的以色列群體離開巴比倫,回歸上帝應許之地;及至 到耶穌的門徒所組成的新約群體,為要進入一個新的 世界。不斷重複出現:離開一個「舊的世界」,並要 進到「新的世界」,在那裡建立一個新的群體生活。 我們該如何理解出埃及主題的意義?
《出埃及記》的關鍵人物是摩西,他帶領以色 列群體離開埃及,這卷書「記述奴隸群體在耶和華的 指示下離開法老的壓迫,這個敘述成為以色列信仰記 憶的強力中心」。
¹ 以色列人是蒙神揀選的群體,透 過祂奇蹟的介入,脫離埃及王國的轄制,表明耶和華 是淩駕於埃及的神明,並「在一連串的『災殃』中, 即耶和華以破壞的行為和改革的能力,來壓倒法老的 能力與權柄,繼而從法老的能力與權勢中拯救奴僕」
。²
發生在埃及的『災殃』 不單是針對法老王,也 「可被理解成尼布甲尼撒這位大而可畏、攻佔了耶路 撒冷的巴比倫統治者」。³ 那麼,被擄到巴比倫的以 色列群體,同樣可以期望著「新的出埃及」,這不是 出埃及的歷史報道,而是一種典範性的重述,見證耶 和華主權的再次顯現!
至於「新約社群⋯⋯把自己理解為一個出埃及 的群體…這個社群摒棄了現存的社會…他們有著一種 體現不一樣的世界的感覺,那些屬於這個群體的人都 是一群被這個世界看不起的人…乃是一群陌生人與寄 居的異鄉客…組成了一個被召出來的社群…一個共同 的『身體』、一個民族,但是當中卻採取一些與週 遭世界不一樣的規則。」 4 現今我們要脫離黑暗的權 勢,進到神愛子耶穌的國度裡。使徒保羅禱告說:「 感謝父——他使你們有資格分享眾聖徒在光明中的產 業。他救我們脫離了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 的王國裡,我們在愛子裡蒙了救贖,罪得到赦免。」
( 西1:12-14)*
(作者為城北華人基督教會牧師) *經文採自《 環球聖經譯本》
參考書目:戴歌德,《聖經,一本怎樣的書?》, 香港 : 基道,2013 註:
1.布魯格曼,《布氏舊約導論》,香港 : 天道,2012, 頁90
2.布魯格曼,《布氏舊約導論》,香港 : 天道,2012, 頁95
3.布魯格曼,《布氏舊約導論》,香港 : 天道,2012, 頁92
4.戴歌德,《聖經,一本怎樣的書?》, 香港 : 基道,2013, 頁107
来自巴西古城的家书

亲爱的牧者同工与弟兄姊妹们,主内平安: 5月21号,巴西华传教会( CURITIBA )古城主恩堂与 短宣队配搭事奉,一起探访分别在圣保罗四个地区华人, 分别是 SUZANO ,慕义, POA 和 FERRAZ 。这些地区华人集 中,古城主恩堂每月都有固定与里约华传基督教会配搭探 访这四个地方,希望在此建立福音站。5月28 号短宣来到
古城,一起配搭事奉,大家一起晚上包粽,早上打包一起 去探访和派送给华人铺店,送上祝福,建立关系,也希望 藉此传达爱心,愿他们能够感受到主对他们的爱。短宣队 配合教会一连三天外访派送糯米粽,分享见证,传福音, 希望这福音种子能在未来一天成长结出果子。
6月14-23号有来自加拿大的牧师到访古城,圣保罗和 里约三个城市,我们也为陪同她们一起前往宣教工场,更 深入地了解本地的宣教事工,让他们对巴西本地事工有更 清晰的了解,期望日后一起合作事奉更深入,一起广传福 音。
接下来,教会将会全力筹备7月的福音事工,特别是 青年福音营,虽然我每个星期六都与年轻人出去探访,寻 找年轻人福音对象,但其实也是非常困难,因为大部份的 年轻人都没有在店里帮忙,所以也难联系到。但感恩,因 为当地有一位中文老师,她也希望办一些活出来传扬中国 文化,如中文歌唱比赛,于是,我们教会年轻人也想参与 在其中,为的是藉此活动认识更多的年轻人,也可以邀请 他们参加7月25-27号举办的青年福音营,求神预备参加 的人,期望在这次活动有更多的年轻人参加,让他们可以 感受到不一样的旅程,大家能够在耶稣的脚下安静休息, 彼此相交。
代祷事項
1.请为年轻人福音对象跟进事工代祷。
2.请为 7 月 21 号到来的短宣事奉代祷。
3.请为 7 月 25-27 年轻人福音营的邀请工作代祷。

4.请为在SUZANO 租聚会地方代祷。
感谢你们的关爱与代祷!愿主的平安常你们同在! 主仆:张应造 2025年6月23日
華基聯會
1.華基聯會大會於6月22日(日)下午 3:00在華基聯會辦公室舉行。
2.Urbana 2025將於12月28日在美國印第 安納州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華基聯會 差傳部將資助全時間參加者。申請者 須華基教會會員或定時參加華基教會至 少兩年。合資格申請者資助:a)每人 的總支出的50%或最高不超過 CAD$600 ,以較低者為准;或b)每位牧者的總 支出的100%或最高不超 過CAD$1,200 ,以較低者為准;或c)以總資助額 CAD$7,000 按比例分配(每位牧者作2 人計算)。請在2025年8月18日之前 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申請表(可在 www. acem.ca 下載)到 missions@acem. 查詢 請致電聯會事工幹事Christine Yu,905479-2236 x500。
3.柬埔寨宣教士 JoyceFok :a)希望明年 擴展準備班至6位學生,請為該計劃的 市場推廣祈禱,求主預備合適的家庭參 加準備班。b)招聘–祈禱能找到願意 投入這個計劃並學習如何長期幫助學 生的優秀柬族申請者。c)為Joyce每 天駕駛摩托車上學時的安全祈禱。d) Joyce將於今年9月和10月回加拿大探 親,請為她的旅途平安代禱。
多倫多華基
1.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國語堂「輕輕鬆松 談信仰」:羅祖澄牧師在5堂的課程分 享福音信息。最後一課6月6日有超過 10人在課程中決志信主。
城北華基
1.2025年度會員大會已於5月25日完滿結 束,共有80%會員參加投票,所有議案 平均以90%以上贊成及通過。
2. KIDS DISCOVER 「Faith News」春季音樂 會於6月7日(六)舉行。
3.6月15日孩童奉獻禮於各堂崇拜中舉 行。
4.事工博覽會於5月31日及6月1日舉行。 介紹教會內不同事奉崗位。
5.「舊鞋捐贈」祝福行動:慶賀教會40週 年的另一祝福行動是「舊鞋捐贈」。收 集日期:7月19日夏日繽紛同樂日;9 月份每週崇拜前後。
6.夏日繽紛同樂日,日期:7月19日;地 點:城北華基教會停車場。
美堅華基
1.國語堂6月27-29日在 SalvationArmy Jackson Point Retreat Center舉辦的夏令
會,講員︰司徒禮牧師。約有140多人 報名參加。
2.美堅七一國慶同樂日於7月1日在教會停 車場舉行。派發包裝好的小食贈送、各 項表演節目、及攤位遊戲、並為加國祈 禱。
3.粵語堂6月及7月新主日學課程︰「培理 慕道成長班」及「尼尼微的面紗」。
4.粵語嘉年團契7月12日舉行「夏日同樂 在美堅」家庭活動,閤家歡遊戲、恩雨 之聲分享、及聚餐。
5.兒童暑期日營於7月14-18及21-25日舉 行,青少年日營於7月28至8月1日舉 行。
6.雷灣短宣隊將於8月17日至23日前往當 地,由英語堂謝禹庭傳道帶領6位弟兄 姊妹及2名嬰兒參與當地宣教活動和實 地探訪。
7.粵語堂由5月至9月在社區擺設福音攤 位,透過派花苗,送小禮物,派發福音 單章去接觸到不同的社區人士。
北約華基
1.英文堂消息6月27-29日在Taste of Asia亞 洲美食節設立攤位。
2.粵語堂7月5日夏季大旅行,地 點:Milne Dam Conservation Park。
3.謝安國牧師及師母6月中-7月中在阿根 廷短宣。
國語華基
1.6月8日(日)教會29週年堂慶。
2.6月13日(五)聯合團契栽培下一代 。
3.6月15日(日)父親節主日+嬰孩奉 獻。
西區華基
1.2025年會員大會通過三項議程:a)接 納2024年財務報告及核數師報告;b) 委任Stephen PF Chui Professional Corporation 為2025年度核數師;c)通 過陳汝棟、勞則興、劉毓馨、劉唐權、 盧啟諾及莫潤洪為2026-2027年執事。
2.2025暑期聖經日營( VBS )將於7月21 日至25日在教會舉行。
3.七月份中文主日學舉辦成人情緒管理課 程。
4.輕歌妙韻將於7月25日晚上7:30在教會 舉行。
5.日裔長者將於7月16日在本堂舉行社區 午餐及講座。
貴湖華基
1. 教會6月15日的會員大會通過了2024年 財務報告和非活躍會員條例。
2. 教會在6月15日主日為弟兄們祝福並贈 送父親節禮物。
人事
城北:a)巫秉俊於5月16日出任為期一 年英語群組實習傳道。b)教會執 事會已接受黃勝執事的請辭,自 5月6日起生效,辭退所有執事職 務。c)國語部張曉燕牧師於2025 年6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休安息 年假。d)譚繆潔玲牧師將於2025 年8月31日結束兒童部傳道12年的 職務。e)鍾嘉蓮姊妹於6月10日出 任特別需要事工統籌。f)黃嘉慧 姊妹已於6月20日加入同工團隊, 出任英語群組事工助理。g)張兆 麟弟兄於7月1日離任資訊科技部 經理職務。在過渡期間,Eric將於 7月16日至10月15日轉為兼職合約 同工。
貴湖:梅世君牧師在教會的服事合同到7 月底期滿。教會在6月29日舉行聚 餐並簽卡以感謝他在教會的事奉。
招聘
國語華基:聘請詩班司琴,要求是基督 徒,有合唱伴奏的經驗,並能用 中文交流。 PartTimeJob ,每週三個 小時(特別事工時間另計),其中 包括:每週四7:30pm-9:30pm練 詩;每週日10:15AM練習當天獻 唱的歌曲及11:00點崇拜開始後的 獻詩,2025年7月31日開始。聯係 人:楊亞蘭,電話:416-299-3399 ;郵箱:yalan.yang@tmccc.ca
新會員
城北:陳善思、黃志明、黃李麗芳、梁永 林、梁吳海珠、張美君、李子良、 李卓賢、崔詠恩、何嘉輝、溫勁 芝、周昊翹、楊棟樑、田華、曾慶 湧、舒祺、盧文愷、郭栗君、袁甜 甜、夏穎)。
西區: JenniferSimmons 、黃慧雅姐妹、 蘇晁鋒弟兄。
離世
城北:蘇蔡嬋卿姊妹於5月20日、劉葉瓊 英姊妹於5月20日、謝丕漢弟兄於6 月24日。
創會牧師:高雲漢 執委會主席:
2025 年 7 月 19

聯會辦事處重裝修後首次宣教士述職分享會
美堅國語堂夏令會


巴拿馬短宣:
吳克定牧師為探訪家庭拆除偶像

北約華基在 2025亞洲美 食節上設攤 傳福音
多倫多華基短宣隊探訪巴拿馬 華人商鋪


711、712:美堅華基七一加拿大國慶 同樂日社區外展活動



多倫多華基國語堂「輕輕鬆松談信仰」最後一課6月6日有超 過10人在課程中決志信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