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失序-版面

Page 1

/設計議題/

C H=780C M

C H=290C M

C H=260C M

以「海洋中,出現了本來不該存在的東西」為基礎,在空間中呈現了捕撈漁業對海洋所做成的傷害。

C H=792C M

C H=360C M C H=792C M

C H=780C M

C H=370C M

C H=285C M

C H=380C M

C H=792C M

/化學汙染/

/噪音汙染/

/垃圾汙染/

大量不可逆的汙染物在海中擴散。

陸地上的霧霾,如同海洋中的聲霾。

垃圾沒有做好妥當的處理,影響海洋生態。

垃圾被魚群們當作食物,沒有養分的

E X:優養化、水銀、油汙外洩。

E X:漁船馬達、海底拖網噪音。

E X:掩埋場、海灘景點、養殖漁業...等等。

垃圾充斥在胃裡。

C H=380C M

販售區

/設計概念/ 7 F 天 花 圖 S : 1 / 20 0 C M

海 洋 中 ,

2.

C H=360C M

1.

C H=380C M

FLO OR PLAN.

C H=360C M

C H=380C M

1.人的視角vs.魚的視角

2 .魚類的行為

將魚跟人的視角置入空間,

魚類對於海中未知事物的行為,皆建立於衝突與好奇上: 好奇- 遇見未知事物產生好奇,因此靠近

以不同的角度看待海洋生態

3.

出 現 了 許 多 本 來 不 該 存 在 的 事 物

/垃圾汙染-吃不下但很餓/

衝突- 事物的突然出現,因來不及迴避而被迫接受

化學汙染區

/設計手法/

空間動線規劃-衝突

- 漁業對海洋的傷害-

3 ) 二樓互動式體驗區 - 人類對生態保護的反思-

化學汙染

噪音汙染

垃圾汙染

/空間架構/

原始空間走向

三根圓柱,打破空間走向

圓柱決定空間劃分及人流走向

原始動線順著平面形狀,多為四方型

置入突兀的三根圓柱,使原始的方形動線變成 三角形。

圓柱內部作為展區之間的銜接地帶,決定人流走向,且 圓柱間的領域成為主視覺,周圍空間成為其他展區。

1.海洋序曲隧道

人流走動

二樓

人潮的走動,造成一樓觀者的不便。

5.

- 人類對於海洋生態的無能為力-

在 一 片 漆 黑 中,光 線 從 二 樓 樓 板 的 縫 滲 至 一 樓,使 一 樓 的 展 櫃 在 一 片 漆 黑 中 吸 引 人 群 。 當 二 樓 的 人

3.

6.

衝突

海洋省思隧道結尾

海洋省思隧道

經 過 縫 隙,造 成 一 樓 的 光 源 閃 爍,暗 喻 人 類 的 行 為 造 成 魚 類 的 困 擾 。

2.

1.

主視覺

2 ) 主視覺區

4.垃圾汙染展區-吸引

空間動線規劃圖

1) 一樓展場 好奇

海洋省思隧道開頭

4.

明暗對比

一樓

溝縫的光源照亮黑暗中的三個展櫃, 吸引人群,但受到二樓的影響。

空 間 中 的 天 地 壁,皆 以 浮 動 、 傾 斜 、 不 規 則 的 量 體 呈 現 出 不 安 定 感,暗 示 觀 者 海 洋 隱 憂 。 在 長 型 隧 道

5.垃圾汙染展區-誤食

中,紅 色 的 圓 柱 突 出,代 表 危 機 的 突 然 出 現,打 破 了 本 該 有 的 行 進 道 路 。

昏暗的空間中置入許多實體的空展櫃,並加入虛體的光線,暗示魚肚子裡面雖然裝滿 了物品,卻毫無營養價値,空虛的充滿整個展區。

不同的視角,造就一次次的反思

8 F 天 花 圖 S : 1 / 20 0 C M

展場中出現大量不同角度的觀賞方式,有時為人,有時為魚, C

3.

D

5.

4.

每次的切換皆能領悟到,人類不斷在海洋中投入解決海污染的

B

機器,卻只是治標不治本,唯有將那些本來不該存在的事物撈 出海洋,並停止投入,方能解決問題。

A

A’

不穩定的天地壁, 形成一條長隧道

D’

14.

+40

C’

魚在網中的視角

B’

2.販售區及化學汙染展區

傾斜的天花

地面的溝縫

浮動的牆面

販 售 區 - 在 突 兀 的 方 形 量 體 上 挖 縫,使 觀 者 對 量 體 產 生 好 奇,且 內 部 的 消 費 者 成 為 展 品 的 一 部 分 。

6.主視覺區-無奈與省思

化 學 汙 染 區 - 三 種 視 角 的 展 櫃 代 表 魚 類 在 海 中 看 見 各 種 角 度 的 污 染,並 使 用 壓 克 力 作 為 展 櫃 及 牆 面

1 2.

6. 2.

+26

材 質,使 觀 者 看 不 清 展 品,漸 變 的 色 澤 同 時 代 表 越 趨 近 海 平 面,汙 染 越 嚴 重 。

人在捕撈的視角

1 14

16

11. 4

+13

13

5

7.

7 9 8

販售區

全區配置圖 S:1/500CM

人類造成的二次傷害

1 .海洋序曲空間

2 .圓管投影空間-1

人 的 視 角 vs 魚 的 視 角

越 努 力 的 投 入 , 越 嚴 重 的 破 壞

3 .販售區

9.

8.

4 .化學汙染展區

5 .圓管投影空間-2

/材質與色彩計畫/

1 3.

6 .噪音汙染區1 F

4.

8 .垃圾汙染區-吸引 9 .圓管投影空間-3

圖例

1 0.垃圾汙染區-誤食 1 1.主視覺區

±0

7F 平 面 圖 S: 1/ 100CM

1 3 .海洋省思隧道 1 4.員工休息區

名稱

LED燈條 軌道燈

方形燈盒

1 2 .噪音汙染區2 F

8F平面圖 S:1/100CM

A A’ 立 面 圖 S : 1 / 5 0 C M

5.

嵌燈 筒燈

7.

6. 2. 8.

1.

3.噪音汙染展區

漸變壓克力

突兀的方形量體

由深到淺的漸變,

透過縫隙,消費者成為展品的一部分。

暗喻污染的過程。

俯視

仰視

主視覺區的三角區域,置入三角型的樓梯及鏡面不鏽鋼球。無法到達二樓的樓梯代表 人類對於海洋生態保育的無能為力。不鏽鋼鏡面球也反映出人們越是努力保育海洋, 卻無法完全改善生態的無奈。

平視

魚在失序的海中 混亂的視角

在 一 樓 展 區,可 以 同 時 聽 見 低 沉 與 清 脆 的 聲 音,且 無 法 猜 測 出 低 沉 聲 音 的 行 程 方 式,誘 發 觀 者 的 好

二樓

迴響-低沉

二樓噪音汙染空間

滴水聲在金屬管內迴 盪,傳至一樓。

空 間 以 黑 、 白 、 灰 作 為 基 底 ,並 用 紅 色 塗 料 作 為 視 覺 點 綴 ,使 主 題 更 加 明 顯 。 部分使用壓克力材質減少空間能見度, 使人的視角更貼近海汙染中的魚群。

一樓

不鏽鋼鏡面球

上了樓梯後,發現無法到

與凸透鏡原理相同,雖然

達二樓,於是又走下樓的

鏡面中的人距離非常近,

動作,代表人類往海裡投

但實際上彼此離得很遠,

入許多保育海洋的裝置,

代表人類的作為與原本的

其實只是對海洋造成二次

目標相差甚遠。

傷害。

7.海洋省思隧道

二樓為互動式體驗區,在長隧道置入一面鐵網,觀者可以拿取隧道開頭的紅線,纏繞於 鐵網,編織成鮮紅色的漁網。在編織過程中,同時能體會到捕魚者及被捕的魚群視角。 開頭圓柱

結尾反思

在編織漁網的過程中,圓柱的缺陷暗示

隧道尾端的珊瑚化石,暗指海洋

過程體驗

人類對海洋造成傷害。

枯竭,鏡面則代表海洋修復仍有

觀者透過漁網觀看展品,進而體會到魚

很長一段路要走。

群在漁網中的視角。

紅線軸

碰撞-清脆 水流造成玻璃罐發出 清脆的碰撞聲。

BB’立面圖 S :1/50CM

到不了二樓的樓梯

三種視角,模擬魚類看待海中的各種汙染。

奇 心,走 到 二 樓 方 能 看 見 金 屬 管 內 的 水 滴 聲 迴 響 。

1.以水泥為基底的磐多磨 2.紅色塗料 3.黃銅 4.黑色鐵件 5.水泥 6.漸層壓克力 7.白色大理石 8.鏡面不鏽鋼

3.

7 .隧道過渡空間

反 思 與 醒 悟

雖然看得見,卻摸不到的光線

11

10

10.

雖然摸得到,卻是空的展示櫃

12

6

1.

虛體

2F

魚被捕撈的視角

15 2 3

實體

CC ’立面圖 S :1/50CM

編織前-圓柱完整

編織中-圓柱缺陷

漁網

觀者

漁網

觀者

展品

珊瑚化石

鏡面

DD’ 立面圖 S:1/ 50C 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