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家禽的管理

Page 1

第三章

家禽的管理


学习目标 了解家禽的行为表现 掌握家禽的饲养环境 掌握家禽的饲养方式及管理中的技术操 作 学习重点 家禽的饲养方式及管理中的技术操作 家禽的饲养环境控制 学习建议 通过大量图片和CD盘了解家禽


第一节 家禽行为学 �

家禽行为学是研究家禽行为的科学,即 研究家禽同其周围事物连续地相互作用 的动态过程。


家禽行为的形成和变化 � �

人工选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有些行为加强:产蛋和生长速度。 例如:特色品种:斗鸡 有些行为退化:飞翔和就巢性。



一、家禽的正常行为表现 � � � � �

(一)采食行为 (二)饮水行为 (三)性行为 (四)群体行为 (五)产蛋行为


(一)采食行为 � �

1、雏鸡的采食行为 2、成年鸡的采食行为


1、雏鸡的采食行为 � �

雏鸡出壳后不久就有啄食行为。 反复试探性采食,雏鸡对饲料颜色、形 状、粒度、硬度等逐渐产生条件反射。


1、雏鸡的采食行为 � �

� �

雏鸡开始啄食和采食是没有选择性的。 当雏鸡对饲料颜色、形状、粒度、硬度 等逐渐产生条件反射后才进行选择性采 食。 群体生活,大部分学会采食。 早期建立起对饲料的条件反射,对雏鸡 饲养十分重要。


1、雏鸡的采食行为 � �

雏鸡一定要先饮水,后采食。 2-3日龄的雏鸡体重比1日龄低2-3克,4 日龄开始蛋黄的营养基本吸收完毕。 雏鸡快速恢复由吸收卵黄营养到以消化 饲料营养,对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十分重要。



影响雏鸡采食行为的因素 1、光照 � 雏鸡的趋光性可以帮助雏鸡加快学会寻 找到食物。 � 明暗交替变化的光照,可以把那些闲散 或卧睡的雏鸡惊醒,转向采食。这一点 对肉鸡非常重要。


影响雏鸡采食行为的因素 2、响声 � 响声:禽舍中碰击料槽的响声、饲养员 的行走声、说话声都能吸引雏鸡来采食。 � 响声把那些闲散或卧睡的雏鸡惊醒,转 向采食。这一点对肉鸡非常重要。


影响雏鸡采食行为的因素 3、饲料的形态和适口性 � 雏鸡喜欢颗粒饲料,颗粒的大小要适中。 � 雏鸡喜欢湿料,在饲喂前0.5-1小时,将 水拌入饲料中。 � 湿度以抓起成团,松手即散为宜。


影响雏鸡采食行为的因素 4、饲养管理因素 � 雏鸡开食要有足够数量的饲料盘。 � 撒料要均匀,往雏鸡身上撒一些饲料, 引诱其他雏鸡啄食。 � 喂料时,将溜边的鸡赶到饲槽附近。 � 第一次采食饮水后1小时,将不吃不喝的 鸡挑出。


2、成年鸡的采食行为 成年鸡的采食行为要受到群体优势等级 的限制。 1)平养鸡 � 散养鸡都有一只公鸡保护十几只母鸡在 其领域内采食。 � 母鸡之间也存在等级现象,优势母鸡不 让劣势母鸡啄食。 �


2、成年鸡的采食行为 2)笼养鸡 � 笼养母鸡由于受到鸡笼的限制,不能到 处觅食。长期食用饲槽中的饲料,使鸡 对饲料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形成固 定的反射。 � 笼养鸡的饲料粒度尽量保持始终一致, 不要轻易加大或减小,否则会影响鸡的 正常采食。


成年鸡采食行为影响因素 �

母鸡采食高峰与喂料次数以及时间有很 大关系。 早晨和傍晚采食量大些。


成年鸡采食行为影响因素 1、温度和饲料能量可以影响鸡的采食量。 � 在常温条件下(18-25℃),鸡靠物理性调节 维持体温。 � 温度高于27 ℃,鸡体散热受阻,采食量下 降,措施:提高饲料中粗蛋白质和代谢能。 � 温度低于16 ℃,鸡就要多消耗饲料能量来维 持体温平衡,采食量增加。措施:降低饲料中 粗蛋白质含量。


成年鸡采食行为影响因素 2、饲料的营养浓度影响家禽的采食量。 � 家禽为能量而采食,饲料的能量浓度 高,家禽的采食量减少,反之就要增加。


(二)饮水行为


饮水行为的影响因素

鸡的饮水行为与年龄、饲料、温度、 时间、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年龄:幼小的鸡体内水分比例比成年鸡 高,对缺水也更敏感,缺水会很快导致 脱水。 饲料:产蛋鸡比不产蛋鸡需要更多的饮 水。


饮水行为的影响因素 �

温度:对饮水行为的影响与对采食行为 的影响正好相反。饮用温度高的水比温 度低的水饮水量要大一些。 疾病:例如:鸡的新城疫。


(三)性行为 �

鸡的性行为包括求偶、爬跨、交配、射 精四个环节。 公鸡的阴茎已经退化,交配过程只市退 化的阴茎和母鸡阴道接触,精液流到母 鸡阴道中。 交配过程没有哺乳动物剧烈。


性行为的表现 �

� �

公鸡最典型的性行为表现为在跑动中逐 个检查母鸡寻找能接受交配的个体。 后备鸡性成熟时表现出性行为。 渐长的光照和丰富的营养可以提前鸡的 性成熟, 轻形鸡的性成熟早于大体型的鸡。


性行为与优胜序列 �

性别之间也存在优胜序列关系,一般是 公鸡优胜于母鸡。 不同群体等级的公鸡对于不同等级地位 的母鸡又各具有优胜地位。 处于从属地位的公鸡向群体地位比本身 高的母鸡求情,它将遭到排斥和拒绝。


性行为与人工授精 �

人工授精对动物是一种性虐待,认为剥 夺动物的性需要。


性行为与人工授精 � �

从人类利益看,人工授精有以下优点: 提高生产效率,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产出。 人工授精解决公母体重差异悬殊造成的受精率 低的问题。 择优选取公禽,降低公禽饲养数量,降低生产 成本。 解决自然交配不能解决的问题。


(四)群体行为 �

群体行为:是指同种动物群体中,个体 之间发生的各种反应作用。 鸡的群体行为包括性行为、母性行为、 依恋行为、感情体系、争斗与优势序列 以及群体间的信息交流等。


群体行为—争斗行为 �

争斗行为:是鸡为了争夺地盘和饮食, 取得在鸡群中的统治地位,或为争夺配 偶而进行的斗争行为。 最为突出品种:斗鸡。


群体行为—争斗行为 �

好斗行为的开端:雏鸡在1月龄开始彼此 间嬉戏或打闹,实际上不发生啄的动作。 真正斗鸡行为:在距趾发育之后,开始 确定胜负、排出优胜序列。


群体行为—优胜等级 �

优胜等级:也叫优胜序列,是指群体中 某一成员较其他成员在许多群体行为中 表现有更为优先的地位。 争斗过程需要战斗较量或外貌较量。


群体行为—优胜等级 �

优势公、母鸡优先获得饲料、饮水、产 蛋窝。 公鸡不能与比它等级高的母鸡求偶。


群体行为—优胜等级 � �

笼养鸡也存在优胜等级。 所以淘汰鸡要求较严,把握不好会造成 整个鸡群的产蛋率没有提高,反而下降。


(五)产蛋行为 � �

产蛋行为的生理机制 产蛋行为的影响因素


产蛋的生理机制 �

过程:卵泡发育-排卵-蛋的形成-蛋排出 体外。 鸡的产蛋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排 卵相关激素促卵泡激素(FSH)和排卵诱 导素(OIH)。产蛋相关激素为催产素和 加压素。 排卵诱导素(OIH)只在一天当中某段时 间释放,从而决定产蛋时间。


产蛋行为的影响因素 � � �

光照 温度 饲料


光照对产蛋行为的影响 � �

鸡产蛋高峰集中在10点钟前后。 鸡排卵一般在产蛋后1-2小时,日落前2 小时,过晚会停止排卵。 一枚蛋的形成需要25小时左右。


光照对产蛋行为的影响 � �

光照作为信号刺激,促使排卵。 散养鸡接受自然光照,在夏季有较长的 连产期。 在集约化饲养的蛋鸡,需要人工补充光 照,要求15-16小时,才可维持较高产蛋 水平。


温度对产蛋的影响 �

� �

鸡对温度变化很敏感,在高温的夏季, 有些鸡停止产蛋,俗称歇伏。 高温引发鸡的就巢和歇伏。 集约化养鸡在夏季注意降温,防止鸡的 热应激。


饲料对产蛋的影响 � � �

产蛋期鸡的饲料摄入量明显增加。 产蛋鸡对饲料中钙的摄入量要求高。 营养过剩母鸡影响鸡的正常产蛋。


其他因素对产蛋的影响 � �

细菌性疾病: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 病毒性疾病:减蛋综合症、新城疫。


二、家禽的异常行为表现 � � �

(一)鸡的刻板症 (二)啄癖 (三)异食癖


(一)鸡的刻板症 � �

例如:原点啄食、沙浴、公鸡的“八字脚”。 笼养母鸡没有产蛋窝,处于紧张状态迟 迟不下蛋。 策略:尽量给予自然环境。


(二)啄癖 �

啄斗是鸡的一种习性,自然状态下很少 有鸡被啄死。 笼养鸡一旦啄出血,马上发生群啄,形 成啄癖。


啄癖后果


(二)啄癖 � � �

措施一:适时断喙。 措施二:提高饲料中钠含量。 措施三:改善环境:降温、低密度饲 养,降低光照,加大通风量。


防啄癖眼罩


(三)异食癖 � �

食羽癖:鸡啄食自己或同伴的羽毛。 措施:加大饲料中含硫氨基酸的含量。


(三)异食癖 � �

食蛋癖:鸡啄食自己或同伴的蛋。 措施:加大饲料中钙的含量。


三、应激 �

应激:指家禽对外界环境刺激所产生的 非特异性反应。 应激因子:引起家禽应激的因素称为~。


三、应激 �

� �

应激因子包括过冷、过热、疾病、噪 声,不良通风、营养不良、异物入侵等。 应激结果:适应或死亡。 应激影响家禽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性 能,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第二节 家禽的饲养环境控制 为什么要进行家禽饲 养环境控制?

家禽生产的工厂化,使家禽产生应激的 因素越来越多。为使家禽在人工饲养环境 下正常生长、发育、繁殖、产蛋、育肥 等,通过饲养环境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满 足家禽的最适需要,发挥家禽遗传潜力, 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生产风险和成本。


一、禽舍类型 � � �

(一)开放式禽舍 (二)封闭式禽舍 (三)开放和封闭结合式禽舍


(一)开放式禽舍 自然环境: 空气:自然通风; 光照:自然光照+人工补充光照。 � 两种形式: 1、有窗禽舍 2、卷帘简易禽舍 �


(一)开放式禽舍 � �

优点:造价低,节省能源。 缺点: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尤其光照的 影响,不能很好的控制性成熟。 适用范围:种鸡、种鸭、种鹅的养殖。







(二)封闭式禽舍 禽舍环境: � 通风:靠风机进行; � 光照:人工光照; � 舍温:加热升温/通风降温; � 降低有毒气体:提供足够流通空气。


(二)封闭式禽舍 �

� �

优点:人为控制,受外界环境影响小, 提供鸡体最舒适的环境,尽量满足鸡的 最佳生长,充分发挥鸡的生产性能。 缺点:投资大,耗能多。 适用范围:肉蛋商品禽养殖。



(三)开放和封闭结合式禽舍 �

禽舍环境:安装透明窗户和湿垫风机降 温系统。 春秋季窗户打开,进行自然通风和自然 光照; 夏冬季采用机械通风和人工光照。


二、禽舍的温热环境控制 � � � � �

1、禽舍结构:隔热性能好 2、通风:补充新鲜空气。 3、蒸发降温:降温系统。 4、禽舍加温:升温系统。 5、调整饲养密度和足够饮水:夏季凉 水,冬季温水。


三、禽舍内空气质量控制 � �

(一)禽舍内有害气体 (二)通风方式


(一)禽舍内有害气体 �

主要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 烷、一氧化碳等。 采取措施:通风换气是最主要、最经常 用的手段。


(二)通风方式 �

机械通风:正压通风、负压通风和正负 压混合通风。 自然通风:横向通风、纵向通风。


(二)通风方式—机械通风 � � �

1、负压通风 2、正压通风 3、正、负压混合通风


1、负压通风 �

负压通风:利用排风机将舍内污浊空气 强行排出舍外,在舍内造成负压,新鲜 空气从进风口自行进入禽舍。 优点:气流舒缓,投资少,管理比较简 单。 适用:封闭式禽舍


2、正压通风 �

正压通风:将空气强制输入禽舍,出风 口出风量稍小于进风量,使禽舍内产生 微小的正压。 适用:全重叠多层养鸡。


3、正、负压混合通风 �

� � �

正、负压混合通风:在禽舍一面的输风 机将新鲜空气强行输入舍内,另一面墙 上的抽风机将污浊空气、热量强行排出 禽舍。 优点:风量大,通风强。 缺点:成本高。 适用:高密度饲养禽舍。


(二)通风方式—自然通风 � �

1、纵向通风 2、横向通风


1、纵向通风 �

纵向通风:风机全部安装在禽舍一端的 山墙,出风口在禽舍另一端墙上,空气 沿禽舍的纵轴方向流动。 优点:通风量大,耗电量少,夏季与湿 垫降温技术结合起来,降温效果好。 适用:普遍采用。


纵向通风



2、横向通风 �

横向通风:风机和排风扇均匀布置在禽 舍两侧的纵墙上,空气沿禽舍的横轴方 向流动。 缺点:空气流动不够均匀,死角多,空 气不够清新。 适用:现在很少使用。


四、光照管理 � � � �

(一)光照作用 (二)光照颜色 (三)光照强度 (四)光照管理程序


(一)光照作用


1、光照对雏鸡和肉仔鸡的作用 �

光照可以使雏鸡能熟悉环境,正常饮水 和采食。 光照可以增加肉仔鸡的采食时间,提高 增重速度, 肉仔鸡的光照通常采用间歇光照制度。


间歇光照制度 �

间歇光照制度:把光照期分成明(L)、 暗(D)相间的几段。 例如:肉鸡每天的连续光照改为2小时光 照2小时黑暗,每天循环6次,简称 6(2L:2D)。 一般密闭禽舍才能实施间歇光照制度。


2、光照对育成鸡的作用 �

对育成鸡,合理光照可以控制鸡的性成 熟时间。 光照减少,延迟性成熟,使鸡的体重在 性成熟时达标,提高产蛋潜力。 增加光照,缩短性成熟时间,使鸡适时 性成熟。


3、光照对母鸡的作用 �

增加光照并维持相当长度的光照时间 (15小时以上),促使母鸡正常排卵和 产蛋。 合理光照使母鸡获得足够的采食、饮水、 社交和休息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光照对公鸡的作用 � �

合理光照控制公鸡的体重,适时性成熟。 20周龄后,每天15小时左右的光照,有 利于精子的产生,增加精液量。


(二)光照颜色 �

环境控制禽舍:育成期可采用红色光照。 (产蛋期不能采用) 开放式禽舍采用复合白光,一般采用白 炽灯泡或荧光灯。


(三)光照强度 � �

目的:调节光照强度控制家禽活动性。 光照太强,鸡显得神经质,易惊群,活 动量大,易发生斗殴和啄癖。 光照过弱,影响采食和饮水,起不到刺 激作用,影响产蛋量。


(三)光照强度 � �

光源安装要求:照度均匀。 安装方法:一般光源间距为其高度的11.5倍,不同列灯泡采用梅花分布。


(四)光照管理程序 �

1、育雏前一周或转群后几天,可以保持 较长时间光照,然后逐渐减少。 2、育成期光照时间应保持恒定或逐渐减 少,切勿增加。 3、产蛋期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一定小时 后保持恒定,切勿减少。


第三节 家禽饲养设备 � � � � � �

一、环境控制设备 二、育雏设备 三、笼具设备 四、饮水设备 五、喂料设备 六、清粪设备


一、环境控制设备 � � � �

光照设备 通风设备 湿垫风机降风系统 热风炉供暖系统


光照设备-光照自动控制器


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


湿垫风机降风系统




热风炉供暖系统


二、育雏设备 � �

(一)层叠式电热育雏笼 (二)电热育雏伞


(一)层叠式电热育雏笼 � �

国内外普遍使用笼养育雏工艺。 电热育雏笼包括:加热育雏笼、保温育 雏笼和雏鸡运动场三部分组成,每一部 分都是独立的整体。





(二)电热育雏伞 �

� �

电热育雏伞主要包括:隔热伞面、电子 控温器、加热器、照明灯和开关。 控温范围:0-50℃。 适用:网上或地面平养雏鸡。



(二)电热育雏伞 �

电热育雏伞外型尺层有直径1.5m、2 m 、 2.5m三种规格,可分别育雏300只、400 只和500只。



三、笼具设备 � �

笼具设备是养鸡设备的主体。 笼具设备的配置形式和结构决定了饲养 密度,决定对清粪、饮水、喂料等设备 的选用要求和对环境控制设备的要求。


鸡笼的类型 � � �

1、全阶梯式 2、半阶梯式 3、层叠式


1、全阶梯式 � �

全阶梯式鸡笼为2-3层。 优点:各层笼敞开面积大,通风好,光 照均匀;清粪作业比较简单;结构简 单,易维修;机器故障或停电时便于人 工操作。 缺点:饲养密度较低,密度为10-12只 /m2。



2、半阶梯式 �

半阶梯式鸡笼为2-3层,上、下层之间重 叠部分有挡粪板,按一定角度安装,粪 便滑入粪坑。 优点:饲养密度较高,密度为15-17只 /m2。 缺点:由于挡粪板阻碍,通风效果比全 阶梯式鸡笼稍差。



3、层叠式 �

层叠式鸡笼上、下层之间完全重叠,层 与层之间有输送带将鸡粪清走。 优点:饲养密度高,三层密度为16-18只 /m2,四层密度为18-20只/m2 , 层数可 以达到8层以上。 缺点:对禽舍建筑、通风设备和清粪设 备的要求较高。




四、饮水设备 �

饮水设备分为:乳头式、杯式、水槽式、 吊塔式和真空式。 雏鸡开始阶段和散养鸡多用水槽式、吊 塔式和真空式。 平养鸡多用乳头式饮水器。



饮水设备-乳头式饮水器 优点: � 不易传播疾病; � 耗水量少; � 免除刷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缺点:制造精度要求高,否则容易漏水。



五、喂料设备 机械喂料设备包括: � 贮料塔 � 输料机 � 喂料机 � 饲槽


喂料设备-贮料塔



六、清粪设备 清粪设备主要有: � 刮板式清粪机 � 带式清粪机 � 抽屉式清粪机

地面、网上平养 层叠式笼养 小型层叠式笼养


第四节 家禽的饲养方式 � � �

一、放养 二、半舍饲 三、舍饲


一、放养 � �

一种原始的粗放饲养方式。 鸡一般选择比较开阔的缓山坡和丘陵 地,搭建简易禽舍。 鸭和鹅一般选择有水面的河流、湖泊或 稻田进行放养。 适用:土鸡、鸭和鹅。



一、放养 � �

优点:节省饲料;鸡肉和鸡蛋味道鲜美。 缺点:饲养效率低,容易污染水源,不 利于疾病控制。


二、半舍饲 �

半舍饲:在禽舍的南侧设有运动场,地 面散养。 适用:种鸭、种鹅一般采用半舍饲的饲 养方式。



二、半舍饲 � �

优点:成本较低。 缺点:饲养密度较小;家禽和粪便不能 分离,不利于疾病的预防。


三、舍饲 � � �

舍饲:整个饲养过程在舍内进行。 舍饲主要分为平养和笼养两种。 适用:鸡和鸭的主要饲养方式。


三、舍饲—平养 �

平养分为:落地散养、网上平养和混合 地面平养。


平养-落地散养 �

� � �

落地散养:直接在水泥地面上铺设厚垫 料,家禽生活在垫料上。 适用:肉仔鸡、肉鸭 落地散养优点:设备要求简单,投资少。 落地散养缺点:饲养密度小;鸡只接触 粪便不利于疾病防治。



平养-离地网上平养 �

离地网上平养:禽群离开地面,活动与 网上,网板一般高于地面约60厘米。 离地网上平养优点:家禽不直接接触粪 便,有利于疾病控制。



三、舍饲—笼养 � �

笼养:家禽活动全部在笼舍内进行。 笼养优点:饲养密度大;管理方便;鸡 只不接触粪便,减少疾病感染。



第四节家禽管理中的技术操作 � � �

一、断喙 二、剪冠 三、断趾


一、断喙 目的: � 1、防止啄癖。 � 2、有效防止鸡将饲料扒出饲槽浪费饲 料。


断喙时间 � � �

蛋鸡一般在6-10日龄进行精确断喙。 肉鸡或肉鸭的断喙可在1日龄进行。 如果雏鸡有啄斗并有出血现象出现,要 立即进行断喙。


断喙方法 一手握鸡,拇指置于鸡头部后端,轻压头部和 咽部,使鸡舌头缩回,以免灼伤舌头将喙插入 孔眼断喙。 � 鸡龄较大可用另一只手握住鸡的翅膀或双腿。 � 精密动力断喙器有直径4.0,4.37和4.75mm孔 眼。 注意:所用孔眼大小应使烧灼圈与鼻孔之间相距 2mm。 �



断喙方法 �

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然后在灼 热的刀片上烧灼2-3秒钟,以止血和破 坏生长点,防止以后喙尖长出。


断喙要点 �

1、断喙前鸡群健康无疫情 断喙前2-3 天每kg饲料加2-3mg维生素K。 2、断喙后要供给充足的饮水 。


二、剪冠 �

目的:主要是作为标志,区分不同的品 系,以免混乱。 高寒地区为防止鸡冠冻伤,或为防止啄 伤有时也剪冠。


剪冠时间 �

剪冠:用手术弯剪沿鸡冠基部由前往后 将鸡冠剪掉。 一般在1日龄雏鸡刚出壳时进行。



三、断趾 �

目的:自然交配公鸡需要将内侧左右趾 尖断去,防止交配时抓伤母鸡。


断趾方法和要点 � �

方法:用烙铁或断喙器进行断趾。 要点:自然交配公鸡断趾一定要轻,只 要把指甲断去或断去指甲的生长点即 可,断趾太严重会影响公鸡的交配,断 趾后注意止血,轻微出血属正常现象。


本章作业 � � � � � �

一、基本概念。 二、问答题 1、家禽的正常行为有那些? 2、家禽的异常行为有那些?如何防治? 3、家禽饲养设备有那些? 4、为什么要断喙?其方法和要点如何?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