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

Page 1


《邊界》

現實壓縮成二維的影像改變日常感知 兩個作品以肉身穿越各種邊界,踏入未知領域

〈出竅〉 *

編舞及概念

李偉能 創作舞者

黃寶娜、孫楠 DJ 及現場電玩玩家

劉曉江

首演創作舞者

張利雄

首演排練助理

譚雪華 服裝設計

Toby Crispy * 本節目的首演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

駐留計劃 :Choi X Kang Project x 李偉能 x 邱加希 階段性展演 概念及演出

李偉能、邱加希、崔敏善、姜珍安


關於不加鎖舞踊館 不加鎖舞踊館

不加鎖舞踊館成立於 2002 年,藝術總監為王榮祿, 副藝術總監為李偉能。舞團致力追求破格創新、解 放舞台束縛,並嘗試體現和實踐於製作中。近年專 注重新思考以個人為本位的舞蹈。從身體獨特性去 定義舞蹈,解放體制化的舞蹈美學;尊重個體自由 和選擇,提出每個人都可以跳舞的想法。

舞團以不同形式探索和呈現舞蹈的可能性,發展出 Unlock Body Lab:策劃跨媒界、跨地域、突破規 限而具實驗性的探索。另外「# 非關舞蹈」一系列 的創作、演出及工作坊,本著以公眾參與作為主要 藝術實踐手段,發展、推廣及深化舞蹈多元的想像; 促成藝術家與公眾雙向交流,共同體驗舞蹈。

舞團曾三度獲香港舞蹈年獎,深得業界認可。代表 劇場作品包括《跳著舞去火星》、《男生·男再生》、 《游弋蒼穹》、連續舞蹈劇場《牆四十四》、《蕭 邦 vs CA 幫 》 等。 舞 團 自 2009 年 起 成 為 香 港 藝 術發展局資助團體。


關於#非關舞蹈祭 #非關舞蹈祭 – 編舞方法學

#非關舞蹈祭發展自不加鎖舞踊館近年逐步建立 的 美 學 基 礎 之 上 , 藝 術 總 監 王 榮 祿 先 提 出「 # 非 關舞蹈」的概念,藉由審視主流體制化的舞蹈訓 練 和 美 學, 並 從 而 開 展 另 一 種 ( 或 多 種 ) 觀 看, 運 用 和 連 結 身 體 的 方 式 和 思 維, 渴 望 舞 蹈 能 夠 以 不 同 的 形 式 和 樣 貌 走 進 更多人的生活之中。 而#非關舞蹈祭作為一個主要的平台把整個理念 擴 展 至 更 大 的 規 模, 嘗 試 以 更 完 整 的 策 展 脈 絡 去 統 整 近 年 研 習 和 交 流 方 向, 並 與 業 界 和 公 眾 作 展 示 和 交 流, 首 屆 的 舞 蹈 祭 透 過 五 個 獨 立 的 作 品 來 對 應 今 次 舞 蹈 祭 的 主 題「 編 舞 方 法 學 」 (choreographic methodology), 觸 及 在 本 地 生 態 中 較 少 以 系 統 性 上 理 解 和 談 論 方 法 學。 透 過 統 整 的 分 類 作 為 進 入 觀 看 作 品 的 角 度, 同 時 提 供 更 大 的框架去表述各個編舞對於創作的理解和過程的 模塑。 這個平台在二零二一年七至十一月舉行,在這五 個 月 當 中 將 會 以 一 系 列 的 活 動 如 展 演、 駐 留 合 作 計劃、工作坊、對談等讓參與者能多角度並深入 去 了 解 作 品 背 後 的 起 源、 過 程 和 動 機, 打 開 不 同 層 面 和 深 入 程 度 的 交 流, 同 時 嘗 試 延 展 多 數 舞 蹈 節 中 密 集 而 短 促 的 交 會 點, 讓 不 同 文 化 和 觀 點 能 夠 隨 時 間 開 展 , 藝 術 家與參與者有機地交流。


同 時 組 成 舞 蹈 文 字 人 小 組, 以 不 同 的 角 度 切 入 種 種 書 寫 關 於 舞 蹈 、 編 舞 和 觀 看 的 可 能, 在 稍 瞬 即 逝的演出前後產生更多可以討論的觀點,直接地 與 本 地 舞 蹈 生 態 連 結 , 同 時 實 驗 整 存 (archive) 舞 蹈的方式。 作為舞團去策劃這樣的一個平台,以舞蹈祭去談及 「# 非關舞蹈」,無非是把固有的定義拓闊至不同 的 文 化 脈 絡 背 後 的 美 學 和 突 破, 期 望 藉 此 為 本 地 的表演藝術圈帶來刺激,以反照自身。舞蹈作為其 中一種集合感知、理性和原始的表達方式在現今當 下如何連結世界各地的群眾,共同分享經驗,與時 代相連。只有打開思維的缺口,方見更多的選擇和 自由。 聯合策展人 王榮祿 、 李偉能 編輯(舞蹈書寫) 黃大徽

舞蹈書寫 陳偉洛 、 董言 、 余展豪 監製 李漢廷

國際公關及宣傳 沃特・布歇 ( Wouter Bouchez) 平面設計 田雀工房

錄像拍攝及剪輯 REDTEAM 節目統籌 鄭雅茵

宣傳統籌 鄺子量 行政統籌 易嘉雄

*

* 藝術行政人員實習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策展人的話 不舒適說明了溝通正要開始

李偉能

今屆 # 非關舞蹈祭以《邊界》作結尾,一晚兩演包 括重演作品《出竅》,以及由香港韓國兩地四位編 舞合作的階段性展演。在今屆的主題「編舞方法學」 策劃中,共五個本地節目、八個作品,分別從不同 層面探討當代劇場表演創作中,作品呈現以外,同 樣可影響作品美學構成創作方式、工具、合作模式 和權力結構,旨在推展編舞作為思辯工具的面向。 策 劃 的 過 程 並 非 要 去 刻 意 定 義 舞 蹈 或「# 非 關 舞 蹈」,亦不是要去建立另一種二元對立的美學或風 格派別,而是基於策劃團隊的覺察,發現具脈絡和 發展成熟的手法和方式往往為作品的呈現帶來獨特 性和異質性,且希望透過整個舞蹈節中的節目策劃 (包括展演、駐留計劃及工作坊等),彰顯創作過程 的重要性,嘗試談論主題以外、觀賞經驗產生前的 實驗及其價值。 今次舞蹈祭有不少的作品都是透過跨文化及跨界別 的形式,嘗試實驗各種創作的可能性。當然亦包括 在《邊界》中的階段性呈現。這一次跨地域的合作, 連結香港韓國兩地的編舞,經歷橫跨一年的交流過 程期間以電郵、Zoom、錄影等不同方式去進行溝 通 和「 合 作 」, 而 原 先 會 穿 越 邊 境 的 駐 留 計 劃 也 轉移到雲端之上,由原定的三星期實體駐留轉延為 一年多的線上對話合作(至展演結束前)。在虛擬搭 建的平台上工作和交流,缺乏了面對面的溫度和觸 感,也不再存在明確的開始和終結,時常處於未收


到回覆,翻譯中和獨處於各自的空間嘗試回應題目 之間。無疑是一場考驗耐性和韌力的持久戰,相比 起之前數個合作計劃,磨擦、分歧、溝通失效及關 係繃緊的情況逐步隨著這延綿的過程浮現。誰說合 作就只能對外呈現美好的景象?合作本來就是複雜 而不可預期,亦是當中的價值所在。 同時作為策展人又是參與其中的編舞,我切實地感 受到這些不舒適的陣痛,才是產生溝通和理解對方 的契機,亦是真實地(隔著屏幕)面對自我與他人期 望落差的時刻。正如我們願意去承認力有不逮的時 候,才能從當中的不適和焦慮去尋找雙方都可以真 誠地面對創作的方向。而差異,本來就是我們希望 能夠擁抱的價值。如何和而不同,處於平等的位置 上談論合作,也許已經是這次合作的課題。當然無 法否認站在擁有資源比較多的一方,同時亦是發起 計劃和邀約的一方,我們與合作的編舞本來就有著 不平等的權力關係,也是無從改變的現實。但在當 中嘗試就此了解雙方的每個決定和選擇,是否取決 於權力,是我們需要不斷協商和調整的自覺。

另一重演作品《出竅》則揭示了不一樣的表演性, 隨機而重複的律動嘗試建立不同的意義和解讀身 體的可能性。今次的重演除了有兩年沉澱的時間之 外,亦邀請了兩位新加入的表演者孫楠和黃寶娜。 編舞的身份不再重疊於表演者之上,也多了觀看的 空間和距離,而作品也因著新表演者的加入而變動 調整。兩位表演者在一整段結構即興作品當中摸索 自由的邊界,聆聽對方,同時聆聽現場 DJ 音樂的 變化,觀照自身表演的能量和狀態。在既定的框架 底下,發掘自我在當中敘事的流動性,測試另一種


模塑表演狀態的可能性。

看完場刊和節目後,不妨在場外抽一張我們團隊用 心設計的小卡片。卡上除了有今次參與的本地藝術 家精美的肖像外,背後的 QR Code 可連接到一個 網上資料室,當中記錄了整個 # 非關舞蹈祭一直累 積的文字,包括四位舞蹈書寫項目的朋友對於這十 個本地及海外作品的回應和創作,亦有不同媒體撰 寫的評論以及觀後感。期望在這半年時間經過,黑 燈散場之後,亦有文字為我們引路,通往記憶或為 未來鋪展思考的方向。


〈出竅〉

徘徊於日常儀式以外,讓我們一起游離漂流。

作品以電玩和在舞池中的舞動作為現代人投射意識 的 不 同 手 段, 在 過 程 中 達 至 與 日 常 相 異 的 身 體 狀 態,強勁的音樂節拍成為兩者的中介,以連結電玩 角色以及在重複節奏下身體近乎本能的舞動,超脫 肉身的羈絆。 創作團隊 編舞及概念

李偉能 創作舞者

黃寶娜、孫楠 DJ 及現場電玩玩家

劉曉江

首演創作舞者

張利雄

首演排練助理

譚雪華 服裝設計

Toby Crispy * 本節目的首演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


李偉能 編舞及概念

李偉能十七歲開始接觸舞蹈。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 專業會計系及英國倫敦當代舞蹈學院藝術碩士學位 (當代舞)。 現為不加鎖舞踊館副藝術總監,策劃一系列的當代 舞展演及交流平台以展開本地及海外於表演藝術的 對話。近年關注身體的經驗如何被閱讀,轉移及重 現,以及植根於當代社會富表演感的日常生活狀態 提出疑問和反思。在個人創作中嘗試以舞蹈介入不 同領域的創作與表演,打開觀眾對舞蹈的想像,同 時積極於各類型的跨界合作以豐富和對照個人的藝 術實踐。

近年作品包括《回聲摺疊》(2016)、《世界(曾經) 是 平 的 》(2018)、《 出 竅 》(2019) 及《 回 聲 二: 人為景觀》(2021)。 個人網站:www.josephwnlee.com


孫楠

創作舞者

畢業於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及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音樂 及創意媒體系。為街舞團隊「FlowRulerz」成員。 習 藝 多 年, 多 次 參 與 舞 蹈、 劇 場、 音 樂 的 演 出 及 創作。

如 香 港 藝 術 節「 香 港 賽 馬 會 當 代 舞 蹈 平 台 」2019 《雙篇雙人舞》――〈微末之物〉、香港藝術節「香 港 賽 馬 會 當 代 舞 蹈 平 台 」2021《Mokita》、 英 國 文化協會主辦 Spark 2021《HomeX》香港編舞舞 者 ,香港街舞發展聯盟街舞劇場 The Box 2.0《意 異》編舞、100 毛《萬千呃 like 賀台慶》演員及表 演指導、千載一念舞台劇《逝去的花火》、《那些 還 未 說 的 ...》 形 體 指 導 、 大 專 巡 迴 舞 蹈 表 演 及 週 年公演排舞師。 亦有參與方皓玟 《Believe in Live》 演唱會、E-kids 《Again 2018》 演 唱 會 、 品 牌 Ports1961 Flash mob 舞 蹈 員、 舞 台 劇《Between you & Me》音 樂 設 計 及 舞 台 劇 Rhapsody Infinity Festival 2015 《Bent 紅牆》的導演作曲等演出。


在 香 港 各 大 舞 蹈 比 賽 亦 有 佳 績, 如 Jump around vol.2 、Hong Kong Dance Exchange x Battle 冠 軍、Step by Step Freestyle 亞 軍、Pluf vol.1 Hip Hop 1 on 1 battle 亞軍、2014、2015 年 Freestyle battle Hip Hop hooray 1on1 battle 及 Endless Rollin 2015 Hip Hop crew battle 亞軍等。除了表 演 及 舞 蹈 外, 亦 有 在 各 大 小 街 舞 活 動 作 為 DJ 及 Beat Maker 身分活躍。

黃寶娜 創作舞者

黃寶娜,2019 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舞 蹈系(台灣)主修現代舞。 黃 氏 近 年 參 與 之 作 品: 新 約 舞 流《Maze 3.0》 (2019)、 新 約 舞 流《 活 著 》(2019)、 不 加 鎖 舞 踊 館《Unlock Body Lab:Dance-to-be》(2020)、 東邊舞蹈團《炫創者 5》(2020)。


駐留計劃: Choi X Kang Project x 李偉能 x 邱加希 階段性展演

四人自去年的合作開展跨地域對話,透過網絡空間 去交流、提議、討論、聆聽以及創作。過程中累積 了對於合作模式的各種想法和疑問,平等對話的可 能,語言作為溝通媒介的限制,然而無礙眾人的想 像力溢出屏幕的二維影像,向觀眾鋪展這跨文化地 域的對話成果。 概念及演出

李偉能、邱加希、崔敏善、姜珍安


邱加希 概念及演出

出生於香港,現為不加鎖舞踊館駐團編舞。

2018 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同年獲香 港舞蹈年獎新晉編舞獎。

演出經驗豐富,多次以藝術家身份與多個著名藝團 及藝術家合作。近年積極投入創作,作品被邀於瑞 典、日本、新加坡、廣州、上海等地方巡演。


Choi X Kang Project 概念及演出

Choi X Kang Project 是來自韓國首爾,由崔敏善和 姜珍安於 2015 年創立的編舞組合。該組合志在尋 求一種以直覺式創造的動感,並專注於透過多樣化 的實驗將外置裝備與身體連接起來的過程。 Choi x Kang Project 網站: http://choixkangproject.creatorlink.net


編舞的話 Choi X Kang Project 崔敏善 概念及演出

真正的合作到底是甚麼呢?

這次的研習是希望 4 位香港及南韓的藝術家能夠在 一樣都是編舞家的位置上,能夠毫不掩飾地以同一 把聲音發聲,並發揮出當中寶貴的力量。就像是正 式比賽前的熱身跑都會帶來一定的感覺,我覺得這 是一段富有意義的時間,身處在這個需要重視未知 的狀態和態度的時代,同時能夠尋找關於共同創作 的可能性。我覺得十分幸運地在 COVID-19 的狀況 底下,令我們無法實際地見面,反而能令我們更加 謹慎地與對方相處。 在普遍的合作底下,我們都會為了一個共同目標, 處於一個互相給予、互相「勒索」又互相犧牲的角 力關係下。這就是即使在同一地方的合作,可能往 往都未如人意的原因,而我們希望小心翼翼地處理 這個部份。

所以在研習中,我們四人都站在同一立場――既不 能只堅持自己的方式,也不能完全順應別人。四個 編舞會負責一週的主題,而主題會根據自己關注的 議題作發想及提議。提議過後,其他編舞會以各自 的方式去演繹。如此一來,(在研習途中的)表演形 式可謂以百花齊放的樣貌展開,也開拓了不少意想


不到的觀點,十分有趣。

若一開始我們只是尋求一個共同的目標,或許也不 會 懷 抱 著 定 要 尊 重 大 家 表 演 方 式 的 心 去 工 作。 儘 管如此,我認為這次研習足以作為長跑前的熱身準 備。而這次留給我們四人的課題,就是要尋找一個 能夠把眾多的想法整合為一的方法。 姜珍安 概念及演出

這次研習因為全世界的危機(COVID-19)而被導向成 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身處兩地的藝術家本應能夠 面對面地見面和接觸,我們在一個名為錄像的空間 內,進行各式各樣的試驗。

這次研習雖然只是一個初步的試驗,但是同行者的 研習方法對我來說是無法預測且新穎的,而從中也 發現了意想不到的其他研習面向。在影片中,我們 並沒有特意要求互相理解大家(的素材),亦不希望 各 自 的 影 片 加 入 了 別 人 的 意 見 或 會 干 涉 其 中。 但 即 使 如 此, 彼 此 的 關 係 亦 會 有 著 細 微 的 影 響 和 轉 變。而經過每週的意見和試驗來來回回的過程,也 令這逐漸變得穩定。儘管這是一個與初衷不同的開 始,但我也認為並不太過急進的工作過程也是一種 好處。 除此以外,語言在是次研習也是一大重點,因為各 自 使 用 的 語 言 不 同, 令 我 們 在 溝 通 上 確 實 有 些 難 度。然而,翻譯過程中產生的空白和誤判會令到結


果有更多變化,對此我也感到十分有趣。在這次研 習中,負責協助藝術家們翻譯的監製也令我印象十 分深刻,因為她並不只是一個翻譯,而是一個會根 據情況而提出意見和想法的人。

儘管原本的方案已經完全改變並以另一方式進行, 但 這 仍 然 是 一 個 未 知。 我 相 信 我 在 這 次 過 程 獲 得 的 東 西, 會 令 我 對 未 來 有 更 清 晰 和 明 確 的 想 像 和 影響。



創作團隊

藝術總監 王榮祿

副藝術總監 李偉能 駐團編舞 邱加希

駐團藝術家 李振宇、張嘉怡 、丘展誠 *

*

行政團隊

項目經理 李漢廷 外展主任 高君

實習節目及宣傳主任 鄺子量

#

項目主任 黃卓媛 項目主任 李妍蓓

跨媒體文創製作 易嘉雄 社區藝術統籌

溫浩彬

# 藝術行政人員實習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 以合約形式聘請

主辦

媒體伙伴

鳴謝

「#非關舞蹈祭」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節目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不加鎖舞踊館網站 www.unlock.com.hk #非關舞蹈祭網站 www.dancelesscomplex.co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unlockdancing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unlockdancingplaza Youtube www.youtube.com/UnlockDancingPlaza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