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在望》第27期 - 2021年6月

Page 1

豐盛在望 第二十七期����年�月號

今期專訪 林銘神父 的子女。﹂

﹁即使身處何方, 遇上任何狀況, 天主 永 不 會 離 棄

免費贈閱


豐盛在望 第二十七期 二零二一年六月號

豐盛在望

信仰生活 , 活出信仰

主席@Thomas

團體的其中一個事奉團隊(媒體福傳團隊)最近嘗試將訪問神父的片段剪輯成短片,在網上公

開播放。在輕鬆的傾談中,我們深深感受到神長們怎樣將信仰融入生命。雖然採訪期間不免遇 到困難和挫折,但過程充滿喜樂感恩。感謝主,在聖神的帶領和看顧下,一切順利完成,也讓我 們明白神長們如何真正地成為地上的鹽、世界的光。有興趣的讀者可在Facebook或YouTube上 搜尋「豐盛生命團體」 ,閱覽相關影片。

■ 豐盛在望 | 信仰生活 , 活出信仰 ■

神父的修道生活絕不簡單,作為平信徒的我們,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活出信仰的生活呢? 其實天父無時無刻都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與我們分享喜樂,分擔困憂。因為祂曾答應要與我 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然而我們又是否願意順從天父的旨意,全心信靠祂的安排,配 合祂的計劃。

「看! 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 ��:��) 要活出信仰生活,單憑個人的力量是絕對不足夠的,因為世上著實有太多誘惑。孤軍作戰時,人

性中的貪婪、自私、嫉妒等就成了魔鬼攻擊我們的渠道、迷惑我們的心智,令我們迷失方向,做出 錯誤的決定,最後踏上背棄天主的路。

經上記載耶穌三次抵擋魔鬼的試探,堅決抗拒誘惑,並且巧妙地運用天主的話去擊退魔鬼。撫心 自問,單憑一己的力量又怎能抵抗?

「去罷!撒殫!因為經上記載: 『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事奉他。』」(瑪 �:��) 正因如此,我們需要信仰團體,信仰團體牧養和提升靈性上的生活。在尋找信仰的路上,互相扶

持勉勵,彼此擔待,共同朝着渴慕天主的路,同行成長。團體生活以聖言為基礎,從而深化個人生

活及內心。透過恆常祈禱、靈修培育鞏固信望愛三德,讓我們能夠切實感受到天主的恩寵和厚愛。

2


另外,於家庭內建立共同信仰價值觀同樣重要,因為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就如維他命補充劑,給

予我們額外力量活出信仰。以我的家庭為例,太太在中六時信主並受洗,而自己更是在十三年前

,大兒子出世後一同領冼。感謝天主讓我們可以在一個以主為中心的家庭生活,藉聖神帶領轉化 及強化這股力量,幫助我勇敢地向未認識主基督的人作見證。 甚麼也不能作。」(若 ��:�)

讓我也分享一下早前家中的一件喜事—原定在去年6月聖體聖血節初領聖體的小女兒,由於

疫情令禮儀時間一改再改。今年4月我們一家期待的一刻終於來臨,見證她初次領受基督聖體, 與主結合。

回想小女兒不時為著家人的需要,主動及無條件地付出和犧牲自己的喜好。縱使只是微不足道 的小事情,但父母已經細察到她正努力地活出耶穌愛近人和犧牲自己的精神。年紀雖小,但在不 知不覺間,她已經與主基督建立了深厚的關係。

「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這是最大也是第一條 誡命。第二條與此相似: 你應當愛 近人,如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繫於這兩條誡命。」(瑪 ��:��‐��)

認真管教和培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職,還記得多年前,我和太太參加了豐盛生命團體舉辦的「夫婦

關係與育兒『升呢』課程」 ,當中讓我們二人確切明白到小孩黃金十年的重要性。愈早在年幼時開 始建立孩子愛主愛人的品格,愈能夠幫助小孩身心靈的平衡發展,讓他們在成長路上更溫良、更

容易受教。同時,夫婦之間的相處和良好的家庭關係,對小朋友的成長有著正面及深遠的影響。 如果讀者也對這個課程感興趣的話,歡迎聯絡團體中心查詢有關詳情。 努力抗疫之際,主佑大家平安、健康、喜樂,Alleluia 感謝主,讚美主。

3

■ 豐盛在望 | 信仰生活 , 活出信仰 ■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 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許多的果實,因為離了我,你們


流 離所愛

林銘神父專訪

豐盛在望 第二十七期 二零二一年六月號

文@媒體福傳團隊 今年是林銘神父晉鐸的第37個年頭,雖然他已年近七旬,但有著一 張不會老的慈祥臉,跟他剛來香港的時候相若。在一個越南華僑家 庭出生,因時代的動盪到馬來西亞和法國;30年前傳教會派遣他到 香港服務。前大半生像塊浮木在半個地球漂泊,卻不曾在他臉上找 到半點滄桑的痕跡,因為上主有如「定海神針」,陪伴林神父的一 生,與他同行。

越南·教友之鄉 林神父的父母是教友,在30年代從中國移居到越南。那個年代的彌 撒仍以拉丁文舉行,即使母親只懂潮州話,但她依然每天前往聖堂 參與彌撒。天主教由西方傳教士傳入越南400多年,信仰深深感染 越南的民眾,林神父記得剛入修院那年大約有260個修生。 林神父自小已是個活躍的教友,在聖母軍、歌詠團和輔祭會都找到 他的身影。在接觸傳教士期間,知道他們放棄家鄉的生活,跑到落 後的越南福傳;他明白這份無私奉獻的偉大,讓他經驗到主耶穌的 愛,也深深的感動了他,使他立志成為神父。

■ 訪問︵ 林銘神父 ︶| 流・離所愛 ■

1972年,林神父選擇進入西貢聖若瑟大修院讀哲學,在實習期間, 遇上南北越統一,在動盪的大時代,主教讓修生選擇去留,林神父 願意留下,繼續神學課程。然而時代這個巨輪不停輾過一根根的蘆 葦,到70年代末,平民百姓以及神職人員的日常不再,修院也不能 繼續運作。因環境的改變,當時仍是修士的林神父,在神學課程的 最後一年,也要開始投入教會服務;因長期面對壓力,身體出現不 同的病痛。縱使不曾想過離開故鄉,然而天主卻有祂的計劃,派遣 這個僕人,如阿巴郎一樣,離開家鄉,在不同的地方繼續為祂作證。

試找找暑期道理的林神父 (提示:笑容及髮型至今亦沒有改變) 4


漂泊的悲痛島 在同鄉的協助下,林神父登上一艘漁船(像香港仔避風塘所見的那種),在 海上過了四日四夜,幸好沒有遇上海盗、風暴,最終抵達馬來西亞的的難民 營。這個荒蕪的孤島叫比東島(Pulau Bidong),因為譯音Bidong,營友也 叫這地方做 「悲痛島」。 林神父憶起那些吃不飽的日子:每隔三天才獲分派食物包:三小杯米,三罐 沙甸魚,和一些長了蟲的鹹魚;營地偶爾也會分派一隻雞給每40人享用,平 日只有井水使用,沒有自來水,食水則由新加坡船運送到小島。 在長期饑餓的情況下,營友仍願意花僅餘的力氣,申請建一所簡陋的小聖堂! 沒有禮儀需要的物品,只為搭建一安心之所聚集營友一起祈禱,即使離開了 故鄉,對天主的愛、盼望和信德卻不曾消減,反而更為熱切。林神父與其他 修生在小島負責接待剛到埗的難民,面對生命的巨變,天主的安慰是何等重 要。忙著服務他人,林神父也忘記了自身的困難。 「我們住的地方很簡陋,沒有什麼物資,大家要自建營舍,到山上砍伐樹木 ,作為帳篷四邊的支柱,再在頂部蓋上大帆布,剩餘的小樹枝堆在一起作為 睡床。」神父打趣地說:「最難找到的是寫信回鄉的信箋,所以我建議若逃 到那裡,只需帶備斧頭,什麼貴重物品也不需要。」

風雨飄搖在法國 住在馬來西亞的難民營,人人都只有一個期望 ,就是等待到達第三個國 家展開新生活。約九個月後,神父順利到埗法國,然而這才是考驗的開 始。在起初的兩年,林神父完全不知道怎樣開始新生活。

「當時我是三無: 沒有家庭 、沒有國籍、沒有歸屬的教會。」 「我隻身抵達法國,部分家人還在越南、有些則由別國收留。作為難民, 在新的國度出現身份認同的危機,我認為自己既不再是越南人,也稱不 上是中國人;加上我還未是神父,沒有教區教籍。」 「此外,時局不斷轉變,當時〸分擔心家人在越南的境況;當時沒有網 絡或電話,只能靠書信往來,以得知他們的最新消息。」 林神父每天憂心如焚,唯有依靠天父,才能渡過這艱難歲月。他感恩在 越南修院的日子,為他的信仰及靈修基礎奠定了穩固的根基;在風雨飄 搖的日子,靠著天主的陪伴,在祈禱中學習聆聽天主的計劃。 信仰是困難的日子中最重要的支援及力量。

5

■ 訪問︵ 林銘神父 ︶| 流・離所愛 ■

高峰時期,島上約有一萬名難民,卻只有10名當地警察維持治安,大家推舉 營長及其他成員負責管理難民營,組織衛生隊、治安隊維持秩序。當年沒有 爆發疫症及治安等大問題,真是上主的一個神蹟。

攝於比東島的聖若瑟聖堂


豐盛在望 第二十七期 二零二一年六月號

重新開始,重新學習 「感恩當時接待的主教沒有要求我立刻決定去向,他讓我可 以慢慢熟習當地環境,學好法語。」及後林神父決定繼續跟 隨聖召之路,在波爾多教區完成神學課程及堂區實習等要 求,最後成為波爾多教區的神父。 「在一個新的地方生活,不單要學習語言,最重要是慢慢認 識當地的文化,例如在香港、越南及潮州都有華人,文化卻 大相逕庭;另外,也要入鄉隨俗,學習多聽,多觀察,也不 要太快為所見所聞下判斷。」林神父的分享,讓我們學習聖 母的忍耐,有如她在聖殿時奉獻耶穌,將西默盎的話默存心 中,反覆思量。 生活在《米芝蓮指南》起源的國度,林神父當時最愛的卻是 即食麵!適應新生活期間,這些麵食能紓解林神父偶發的鄉 愁。「當時巴黎只有一兩間商舖售賣即食麵,記得有一次從 波爾多出城,便買了一大箱回去。」這份回憶的味道,比不 上任何摘星的餐廳。

林神父晉鐸時,法國波爾多教區 主教於平安禮中對他說:「Pierre, 我代表你在越南的主教及父母擁抱、 祝福你。」

家・陪伴 ■ 訪問︵ 林銘神父 ︶| 流・離所愛 ■

「移居到一個地方,最重要是找到一個『家』,當地神父 在聖誕節、除夕等便會回家與家人慶祝,而當時我只能寫 下心意寄給遠方的家人;幸好波爾多教區的教友會邀請我 與他們的家人一起歡度佳節,對此我深深感恩。」「波爾 多教區主教知道我早年顛沛的經歷,勸勉我要在當地紮根, 重建一個『家』,讓我外出的時候可以隨時回『家』。」於 是林神父積極在教區內成「家」。

林神父法國 牧民的工作, 為年青人主持 彌撒

在波爾多教區服務的日子,每年暑假也會與學生們到法國 的南部舉行夏令營,在野外露營15天。 「在波爾多的最後一個暑假,我們將夏令營改為朝聖,與 一班年青人到意大利,從佛羅倫斯徒步往阿西西,路途遙 遠;年青人背著大背囊,營幕晚行早拆,路上埋怨聲不斷 。」在林神父的陪伴及鼓勵下,一眾人一星期後終於到達 阿西西,遠望聖方濟各聖殿,各人雀躍得很,也忘掉路上 的辛酸。這個朝聖之旅,就像以色列民從埃及到客納罕, 在曠野的四〸年;朝向天主的方向進發,過程中的困難只 是瞬間,終能見到光明。 當年林神父隻身到法國,30多年後已成為他的家,每次返 回法國,除拜訪教區主教外,也定必相約當年的學生及教 友們相聚。

6


選擇中經驗愛 「對年青人的成長來說,最重要是多聆聽,關心他們,在他們面對困難時代禱,並尊重他們的選擇,建立互信 的關係,與他們同行。」林神父與讀者分享作為神師、同行者的心得。 當年在法國的教會,因不夠神父應付教區服務,故未能像往日派遣傳教士往外地傳教。「在我到香港以前,波 爾多教區主教才告訴當日培育我的原因 。」主教覺得既然天主派來一位亞洲人,故希望在適當時候,就讓他重 返亞洲地區服務。 基於這個信念,在完成神學課程及擔任執事及神父期間,林神父被派到不同崗位學習,如擔任堂區助理司鐸、 青少年及中學生神師、兒童樂鋒會總神師、傳教及聖召委員會成員等職務,學習如何服務。林神父後來加入巴 黎外方傳教會,被派遣到香港傳教,至今已是第30個年頭。 在時局動盪的越南,甚至甫到法國,主教給予林神父選擇是否跟隨聖召的自由,有如天主給人類自由意志。飽 歷風浪的林神父,明白不要急嚷著要求天主在困境中拯救我們,耐心祈禱必能找到曙光。

寄語讀者 「不要怕,只管信。」(谷5:36) 信仰是一種與天主的關係,不受地域限制,教會有如天主在地上的一個家。林神父鼓勵讀者多默想天主聖言, 加深與祂的關係,他更寄語眾人,在離開故鄉後,更加需要天主的恩寵及助佑,聆聽祂的計劃,開展新的生活。

即使身處何方,遇上任何狀況,天主永不會離棄祂的子女。

林神父現為聖母玫瑰堂主任司鐸, 與訪問團隊攝於該聖堂內 7

■ 訪問︵ 林銘神父 ︶| 流・離所愛 ■

「主!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若6:68)


豐盛在望 第二十七期 二零二一年六月號

生命見證

矢志不渝的

承諾 文@Carmen Chiu

2020年12月5日對我來說,是生命中的一個重要日子,因為我與「豐盛生命團體」約定,成為盟約團隊的一份子。 「盟約」對我來說甚有意義,像婚姻一樣,是一生一世的承諾,不可拆散。在信仰的旅途上,不能單人匹馬、孤軍獨力 的實踐,必須與人齊心合力、並肩互勉。作為信仰小團體,盟約團隊的成員一起面對團體在運作上的種種困難、溝通上

的誤會,彼此接納,互相寬恕,建立與天主及團體成員的關係像鑽石婚姻般日益鞏固。我願意接受上主這份神聖恩寵的 標記,矢志不渝的承諾。

疫症考驗

在決定加入成為盟約團隊以前,剛巧遇上疫症在全球蔓延,影響日常生活。在疫情初期,香港,甚至外傭的故鄉,最

■ 生命見證 | 矢志不渝的承諾 ■

基本的日用品如:口罩、消毒藥物、柴米油鹽都被搶購一空。到2020年底,全球確診數目逾六千多萬宗,死亡率亦緩緩 攀升,末日之說四起,全球在一片惶恐中度過2020年。

在停擺的時候,我常自問:生活、生命中靠的是什麼? 生活是否只靠食物、口罩和消毒藥物就滿足,這就是生命的 真諦嗎?

「為此,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也不要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什麼。難道生命不是貴 於食物,身體不是貴於衣服嗎?」(瑪6:25)

聖言再次敲響我的內心,並伴隨一份平安給我。

彩虹下的盟約

一天雨後放晴,看到天上的彩虹,令我憶起天主與諾厄所訂的盟約。 「我把虹霓放在雲間,作我與大地之間立約的標記。幾時我興雲遮蓋大地,雲中要出現虹霓,那時我便想起我與你 們以及各種屬血肉的生物之間所立的盟約:這樣水就不會再成為洪水,毀滅一切血肉的生物。」(創9:13-15)

我很喜歡這段聖經,生命是上主的恩賜,衪不會貿然奪去。彩虹是一個「標記」 ,提醒我天主與人類所立的「盟約」 ⸺ 水就不會再成為洪水,毀滅一切生物。大地是上主的創造,天主要人「治理大地」 ,人只不過是衪的「管家」 。我也有 這份責任珍惜天主的創造,因此我用行動以表決心,加入盟約團隊成為其中一份子。

8


找到好醫生

十多年前,我患上憂鬱症和驚恐症,困擾多年也找不到良方,感恩從低谷中尋找到天主的愛和力量,即使丈 夫當時未有信仰,他也願意陪伴我參加團體的每周小組和教會的活動。在神父、執事和團體的弟兄姊妹鼓勵、安 慰和代禱下,讓我慢慢尋找到生命的意義和方向。

每天睡覺前,我學會將整天的憂慮放手,交託給天主,提醒自己只是參與天主計劃的一份子,一天的難處, 一天當就夠了;並學識欣賞自己,欣賞別人,在衝突紛爭中,不要著眼別人的錯誤,也要反省自己,學習悔改。 「耶穌答道: 『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來不是要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路 5:31-32 )

成為葡萄樹的枝條

早前的社會運動,再次令我的憂鬱症復發。那時,我不停質問天主: 「為何祢會離我那麼遠?為何人與人、國

我決心每天誦念玫瑰經、默想玫瑰經奧蹟,做龐貝聖母54日玫瑰敬禮,要猛力地尋找祂的回答。 感謝主的看顧,這個經歷讓我領悟到 ⸺ 接納耶穌永恆不變的愛,不要辜負祂所傾流的寶血,並要學習接

納世界的不完美。此外,也不要只顧花費時間、心力追求地上的財富和現世的生命,要時刻與天主建立親密的關 係,一生跟隨及學習主耶穌,積存良善心謙的德行。

只有與主建立這份親密的關係,才能體會到平安、喜樂、信實、盼望等等,以及最重要是祂的愛,繼而分享給 其他人,努力尋找永生道路。

《若望一書》中提及,這永遠的生命,我們已經獲得了。我們的永生從現世已經展開了,只要我們緊握著祂, 就如葡萄樹的枝條,緊緊纏著葡萄樹,就如我們緊緊纏著教會和團體,那麼: 「你們已獲有永遠的生命。」 (若一 5:13)

福傳的使命

成為教會大家庭的一份子,我願意交付自己給耶穌,走向福傳的道路,如同團體的使命: 「我來,卻是為叫他 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 (若10:10)

9

■ 生命見證 | 矢志不渝的承諾 ■

與國之間有那麼多的分裂?」


豐盛在望 第二十七期 二零二一年六月號

名人 「明」句

文@Theodora

“The guitar is a miniature orchestra in itself.” 結他本身是個迷你樂團。 “To play a wrong note is insignificant; to play without passion is inexcusable!” 彈錯音符只是小事一椿,演奏沒有投放感情是萬萬不能 原諒。 在將臨期,平安夜及聖誕節的街頭,若你在街頭碰上報佳 音的教友,他們大部份都不是什麼專業音樂人,但一個簡 單的結他,唱出節日歡樂的歌曲,便可讓人感受到喜悅。 聖奥斯定曾道「唱歌是雙倍的祈禱」 : ; 聖熱羅尼莫亦曾說: 「歌頌上主,不只以口,且當以心。」

■ 名人明句 | 貝多芬 ■

“I do not know any other sign of superiority but kindness.” 我只知道善良是世上最崇高的標記。 「善良」可說是世界語言,即使大家從四方八面而來, 一個善意的微笑或舉動,亦能彼此感受當中善意的 美。 「因為上主仁慈又正直,常領迷途者歸回正路。」 (聖 詠25:8)

(Ludwig van Beethoven) 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

「是他在我們的各種磨難中,常安慰我們,為使我們 能以自己由天主所親受的安慰,去安慰那些在各種 困難中的人。」(格林多後書1:4)

被後世尊稱為「樂聖」

Whoever tells a lie is not pure of heart, and such a person cannot cook a clean soup. 口出謊言,心靈不純潔,也不能烹調潔淨的湯。 俗語云: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若沒有善良的心志,即使貴為社會賢達,萬人偶像,也不能欺騙眾人雪亮的眼睛。 「你們不曉得:凡入於口的,先到肚腹內,然後排洩到廁所裏去嗎?但那從口裏出來的,都是由心裏發出來的,這些纔 使人污穢,因為由心裏發出來的是惡念、凶殺、姦淫、邪淫、盜竊、妄證、毀謗。」 (瑪竇福音15:17-19)

10


當漫畫遇上天主 文@純羊 用了多年的雪櫃,一直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但早前發現

冷藏層格滴水,也結了薄冰,且持續了好一段時間。我心想 既然已過了保用期,維修費加上更換零件等雜費,相比購

買一台新的,價錢應該相差不太遠,故決定購置一台新的。 一天,不知何故突然想起往日舊雪櫃門邊的膠條曾鬆脫, 問題,誰知這令雪櫃門不能鎖緊以致出現滴水、結冰甚至 要更換新的。如果當日有細心想清楚,就能找出問題的根

源;購買配件自行安裝,基本上已能解決問題,不用購買一 台新的雪櫃。

回想生命裏頭,常遇到大小不同的問題,我們很多時會忽 略或輕視一些小的,擱置一旁不處理,直至演變成大問題

時,才驚覺事態嚴重,想補救也可能為時已晚,又或者要付 出加倍的心力才能解決,這一切都源於自己看待問題的態 度。如果我們在見事情的端倪時已加以警惕、留意,找出問 題的所在,可能只花些少的力氣已可解決,不用等事情鬧 大了來傷腦筋。

想起聖經舊約中,達味原是天主所寵愛的義人,卻因一念

之差行了不義之事,鑄成大錯。思想影響行爲,一些不當的 想法在腦海萌生時,我們千萬不要置之不理, 「莫因善小而 不為,莫因惡小而為之」 ,若能深切反省禱告,向主耶穌尋 求幫助,想必一定能抗拒試探。 11

■ 當漫畫遇上天主 | 別輕視小問題 ■

當時我認為問題不大,自己動手將膠條圍緊便以為解決了


豐盛在望 第二十七期 二零二一年六月號

文@外展團隊 「外展服務」是普世豐盛新生命團體發展的主線之一,旨在將團體「豐盛生命模式」(五項平衡模式: 「經驗」 、 「溫

暖」 、 「培育」 、 「事奉」 、 「福傳」)的發展策略、經驗和知識,與外地華語信仰團體分享;透過交流會及網絡的支援, 與多個地區團體簽訂「友誼支援意向書」 ,發展「豐盛生命模式」 ,希望鼓勵教友以小組聚會,培育及發掘個人的 恩賜和特色,作基督福傳的使者。以下是河北團體成員,加入團體之後在信仰生命上的改變及成長……

外展團隊

成長三部曲

■ 外展團隊 | 成長三部曲 ■

第一部曲 -

曾經的 「星期天」 教友

「在一切之上,你要謹守你的心,因為生命是由此而生。」 (箴4:23) 我叫迎新,是一個內心很自卑的女孩,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健談,總能

與人閒話家常,但是在人多的場合,我就是一言不發的那一位。當時,我 的信仰生命簡單平淡,認為主日到聖堂參與彌撒已經足夠,甚至視之為 一項任務。隨著年齡增長,這種公式化的信仰生活讓自己有些迷惘,甚 至懷疑天主是否存在..........

「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獲得 益處。」 (羅8:28)

12


第二部曲 - 學習 「星期天」 五年前,堂區來了一位新神父,為了讓教友靈性的生命得以成長,神父鼓勵教友 成立各個小團體,我當時不知就裡加入了主日學,或許是天主的安排,我同時也 加入另一個小團體。之後的星期天,我與以往身負「重任」的態度完全不同,雖然 要付出比平時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內心感覺充實和找到方向。前年小團體正

式成立,成立之初,鄰近堂區教友團體為我們舉辦了一次基督徒領袖培育課程。 我覺得這個團體跟其他的不一樣,福傳的模式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尤其所 闡述的五項平衡發展模式:經驗、溫暖、培育、事工、福傳;當時我心想,要怎樣 學習,或信仰達到什麼成熟程度,才能走上福傳的道路?我內心充滿了疑惑和 問號。

小團體成立之後,第一個遇到的困難是,每星期的聚會都有一個主題教導環節, 以前,堂區不管舉辦什麼活動或學習,基本上都是由神父、修女講授,教友講課 的為數很少;故此,我雖然手中拿著一套教材,但內心卻感受到一份挑戰,不知 如何「解決」它……

然而,在困難中我們應緊記主耶穌的話: 「施予比領受更為有福。」 (宗20:35)

隨著時間的流逝,團體一步步發展,每星期有生活化的教導及自由生活分享環節,團員之間慢慢更有默契,也更體會到天主的

愛。我相信信仰和日常生活是互相連繫的,譬如:工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人的心情會如心電圖般起起伏伏,畢竟一個人 的力量太薄弱了。當信仰生活到了樽頸位時,團員間的互相鼓勵扶持就很重要,帶領我們一同走向天主。

以前,我不喜歡在眾人面前表露內心深處的感受,每次聚會分享,有人會感動得哭,而我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說出來也沒有 什麼用處,所以只分享開心的事情,從沒分享過一些不愉快的經歷,不過我內心明白,只要我一開口,我肯定會哭崩。

偏偏有一次,情不自禁的將不想分享的事情說了出來,而且邊說邊哭,有團員在身旁安慰我,哭著哭著,到最後我卻笑了,內心 也豁然開朗了。經過這次體驗,我感覺團體成員就是一群天使,在這樣的氛圍下,藉著每星期的聚會和祈禱,我感覺自己與天 主的關係拉近了。

我很喜歡這個團體,因為在這裡,我找回了以前心中的期望,與團體成員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這種關係,在工作上難以找 到,因為大家都可以坦誠相待,彼此交流,分享生活。

現在,團體聚會愈趨豐富多元化,因為團員大部分是青年人,活力充沛。若只局限於領受,沒有分施天主的恩寵,讓大家覺得有 點「營養過剩」 ;於是我們有時會一起去養老院探望老人,為他們收拾及整理居住的地方,將歡聲笑語帶給他們,活動中也增進 彼此的感情,讓我們每個人學到更多;更重要的,是與天主的關係更親近。

「應常歡樂,不斷祈禱,事事感謝:這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對你們所有的旨意。」 (得前5:16-18) 讚美主!感謝主!

13

■ 外展團隊 | 成長三部曲 ■

第三部曲 - 星期一至星期天的委身


豐盛在望 第二十七期 二零二一年六月號

穹蒼下的靜觀

■ 穹蒼下的靜觀 | 靜觀 ■

靜觀

清空腦袋的思緒,以心靈靜觀, 就是接納天主走進心房的第一步。

文@Elsa Chan

你祈禱時,多數身處什麼環境?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在聖堂、自己的寢室… …總之都是寧靜的地方。

那麼,不祈禱時,你的生活是怎樣的呢?是「機」不離手?還是耳朵掛著很潮 的無線藍牙耳機?

天主讓我們擁有自由意志,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我選擇是無論什麼時 間都開放自己,細察身邊的人和事,聆聽到人與人之間的交談。在升降機內,我

聽到人們從耳機溜出來的K-pop;在巴士上,我感覺到同車人的氣息,聽到提示

乘客下車的媒體廣播(儘管有些時候是誤播! );在公園或有樹叢的地方,我聽到 鳥叫蟬鳴,這也是我覺得最悅耳的聲音。

放下工作,我會跑到嘉道理動植物公園當義工。 在接受義工導賞訓練時,其

中一項活動令我很享受的,便是靜觀(mindfulness)⸺用心去感覺眼睛看不 到的事物。

14


白腹海鵰

讓我先介紹一下嘉道理動植物公園的環境:公園分上

山區和下山區,有段時間,我跟義工拍檔巡邏上山區,見到

一棵棵沉香樹被偷砍下來;路過下山區的兩棲動物屋,作教 育用途的金錢龜被賊人破門盜走了;走過猛禽之家,總會悼 念一下曾是那兒的王者─白腹海鵰,牠因年事關係離我們 而去。

到了翟克誠野生護理中心,探訪寄住在小小天幕下的

到藝舍,又憶起偶爾有猴子在屋頂搗蛋的情況。藝舍是一間 綠瓦磚屋,屋簷下掛著一串風鈴,微風輕吹,清脆的鈴聲讓

猴子

蝙蝠,一家大小把自己倒掛在蒲葵葉下,動也不動;再漫步 我感覺到天主在指揮大自然跟我心靈共舞。

我們由下山區的蝴蝶徑拾級而上,經過幾度潺潺溪流,再

沿小徑漫遊;每走一段路,敲一下頌缽,讓那低沉的韻律 徘徊於空氣中,一而再,再而三潔淨我的心靈,全心全意 以心目接近寰宇;鳥兒高歌,蛾蝶亂舞,樹影晃動,草地上

蝸牛與蚯蚓慢爬。天人合一,呼吸著同一氣息,但又是互 不相干,我們都處於休息的狀態,接受造物主的祝福。

小溪

其實靜觀也可以不使用任何輔助工具,不分時間,只

要你擺脫所有雜念,什麼都不想,以漫步或靜坐的姿態, 自由自在與存在於大自然的天主契合,祂可能讓你小休

一會,也可能讓你想出新點子,走出平日的生活框框,我 們要做的就是聽從祂的安排了。

當人在靜觀中讚嘆大自然之美時,我則會讚頌創造 大自然的天主。

「當我仰觀你手指創造的穹蒼,和你在天上佈置的星晨月

亮,世人算什麼,你竟對他懷念不忘,人子算什麼,你竟對 他眷顧周詳? 」 (聖詠8:4-5) 15

■ 穹蒼下的靜觀 | 靜觀 ■

藝舍

當我們進行靜觀活動時,導師帶著一個小頌缽,帶領


豐盛在望 第二十七期 二零二一年六月號

探秘

開卷有光

我喜歡看書,幾乎什麼書都看:靈修、漫

《七重山》

畫、雜誌、詩詞文學、行政管理領導、經濟 股票投資……因為開卷真的有益,幫助

思考,亦可與作者作超越時空的交流!

文@蘇信超 Sammy

今次要介紹的書《七重山》 ,是近代靈修 大師牟敦(Thomas Merton) 的自傳。 這本書並不如傳統靈修書般艱澀,因為 牟敦是寫小說出身的美國人, 《七重山》 是他講述自己從沒有信仰,到全心獻身 天主的經歷,內容生動,寫實貼地有趣!

■ 開卷有光 | 探秘︽七重山︾■

(本文多引用牟頓的話,並不是想偷懶, 而是他的說話既然直接感動了我,也可 能影響到你!比起我撮要的文字,感染 力更大!)

「這些野心本身是正確的,要做作家或詩人沒有什麼不對,然而它的禍害在於只為滿全自己的野 心,只將自己帶到內在的自我崇拜。」 (134頁)

「我最大的慾望是見到自己的名字作品刊登在雜誌刊物之上……勒斯為了這一切責備我…… 某一個春天晚上,我們在街上一面走一面爭論著某些事情。勒斯突然回過頭來問我: 『你到底想 做個怎樣的人?』我當然不能對他說我想做個人所共知的作家或教授。於是說: 『我不知道,我大 概要做個好教友。』…… 他不同意我的答案,說: 『你應該說你要成為聖人。』

聖人!這思想使我震驚。 『你怎能希望我成為聖人啊?』

『只要想做就是。』勒斯簡單了當地說。……

我懦怯地說: 『只要能躲避大罪,只要靈魂得救,我便心滿意足了。』 這等於說: 『我不想放棄大罪 和對罪惡的依戀。』

而勒斯卻說: 『不,你不需要做成聖人,你只要渴望做聖人就夠了。難道你不相信要是你任由他處 置的話,祂能夠塑造你成為聖人嗎?』」 (135 -137頁) 16


有趣的是,牟頓他放棄了自己先前的計劃(在雜誌上 刊登自己的作品) ,改為過隱修院生活後,奇妙地,院 長竟要他去寫作和教書(他原是名校哥倫比亞大學 的教授!) , 而非他心中傾慕的不理世事的默觀靈修 生活。

「聖女大德蘭之所以成聖,不是靠脫離、輕視她所生 長的環境,而是依附著它, 藉著它做好加爾默羅會修 女。資產階級的(成長背景)色彩和她的聖召沒有牴 牾。」 (���頁)

牟頓在《七重山》曾引述赫胥黎的一段說話: 「我們不 可以用邪惡的手段,去求得良好的目的。……我們之 所以不能使用正當的手段,在於我們本性對物質的 沉迷和獸性的衝動……我們必須實行祈禱和犧牲。」

牟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原先想參軍,然而在抉擇中反省: 「屬於天主,就是自由的,不受這世上的憂愁、困苦、悲哀以及世物所左右。若你的生命屬於天主,若你 把自己完全交付給祂,修院和軍營,會衣和軍服又有什麼分別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那犧牲,那一 己意志的犧牲,那自我的奉獻,其餘的一切都是無關宏旨的。世上只有一種快樂⸺中悅祂……拒絕 祂的賞賜,即使在最微小的事情上、在思想上、在半意願上拒絕祂,也是和祂分離的起點。」 (���頁) 我不時提醒自己:棄絕世俗和追求天主是雙生兒,兩件事一定要「打孖上」的(同時做的) 。 你很難只是 口中說: 「主啊!主啊!」 ,但是心思念慮都仍是世事。我們都「不需要成為聖人」 ,只要「渴望做聖人」就夠 了!不要營營役役期望做一個不犯大罪、只會賺錢和消費過一生的的普通教友。

小貼士 看書時一定會在內文做筆記、摺角;好書的話,夾幾張白紙邊看邊抄寫, 認真寫下附頁碼出處的金句,和該處引發自己想到的事。 (將來只要花幾 分鐘,就可以把最重要的、影響自己的地方查出來,否則,幾乎等於沒看 過!) 團體Youtube有��分鐘關於《七重山》與團體靈修模型、 靜態靈修短講 https://youtu.be/lDKj_NbFLoc 17

■ 開卷有光 | 探秘︽七重山︾■

「『刻苦修身』這幾個字一向在我心中代表著怪誕、醜 陋,違反自然的作為;是虐待狂,是否定個人的慾念 的荒謬見解,是我從來不信服的事。想到它只能令我 起疙瘩罷了; 可是赫胥黎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事的重 點,強調棄絕世俗的需要……」 (��-���頁)


豐盛在望 第二十七期 二零二一年六月號

最強大的母親 -

龐貝 聖母

(Queen of the Holy Rosary of Pompeii)

■ 最強大的母親 | 龐貝聖母 ■

文@互聯網

聖母瑪利亞是耶穌的母親,也是我們在天上的母親。在世界各地,聖母在不同的地方如花 地瑪、露德顯現給世人,而古今的藝術家,也以會以不同方式展示她在聖經中的形象。 今期《豐盛在望》為讀者介紹龐貝聖母。

意大利龐貝城

龐貝聖母

曾為繁華的羅馬古城,公元79年維蘇 威火山爆發,導致整個龐貝城一夜之 間被火山灰完全地活埋。約一千七百 年後遺址被發現,現為旅客景點及著 名朝聖地之一。

又名玫瑰聖母,源於一幅在那波里隱 修院收藏的圖像。聖母頭上圍著十二 粒星,右手抱著嬰孩耶穌,嬰孩耶穌伸 出右手將玫瑰念珠交給聖道明,聖母 的左手向下垂,手中的玫瑰念珠交給 聖加大利肋。

18


巴爾托洛·隆戈 (Bartolo Longo)

1841年出生於意大利的天主教家庭,年青時到了拿坡里大學

修讀法學學位,因為當時社會充斥著攻擊天主教的氣氛,隆戈 也被影響而迷失,遠離天主。

他開始參與降神會,尋找「真理」 ,沉醉在招魂術,然而當中的經 歷令他發覺沒有找到所尋找的真理。後來他約見一位道明會的 神父,這位神父用了整整一個月為隆戈的心靈和思想作驅魔, 並向他揭露他種種的錯處。因著天主的恩寵,隆戈終於棄絕了 他以往錯誤的道路,並獲得了赦罪及重新領聖體的機會。

龐貝聖母玫瑰大殿

畢業後他開始執業為一名律師,並來到龐貝工作。他在龐貝山谷裡散步的時候,突然充滿一股憂傷,甚至於 絕望。正當隆戈在絕望的思想中時,腳步忽然僵住了,他感覺到心在燃燒。一把友善的聲音低聲對他說: 「誰 若願意獲得救恩,必定要傳揚玫瑰經。這是聖母的許諾:誰若傳揚玫瑰經,必能獲得救恩。」

獲得救恩】 ,那麼我深信我一定會被得救,因我不會離開龐貝直至到我在這裡成功地傳揚了妳的玫瑰經。」

一股極大的安慰湧進了他混沌顫抖的靈魂中,當時正是中午十二時,教堂的鐘聲響起來了,他俯伏在地上誦 念三鐘經。當站起來時,一滴眼淚從天堂滴濕了他的面頰。他心知他痛苦的哀訴已被俯允了。

隆戈後來建立了玫瑰經善會及玫瑰經的慕道班,鼓勵龐貝的農民每天誦念玫瑰經。後來他亦籌建了一座教 堂,存放這幅畫像,信眾在這畫像前祈禱,有人求得奇蹟,於是從各地不斷有人來龐貝朝聖。

龐貝聖母五十四日敬禮

在極危急的情況下向龐貝玫瑰聖母求恩,先在首

27天誦念求恩九日敬禮三次。然後,無論是否獲得 所求的恩寵,立刻接著再用27天誦念謝恩九日敬

禮三次。這是一個54天的敬禮,而在這54天內,每 天也必須誦念二十端玫瑰經奧蹟。

19

意大利龐貝城

■ 最強大的母親 | 龐貝聖母 ■

隆戈抬起頭仰望天,向童貞榮福瑪利亞說: 「如果你曾答應聖道明的許諾是真的話: 【誰若傳揚玫瑰經,必能


書中聖訓系列

豐盛在望 第二十七期 二零二一年六月號

文@ Tammy Vanessa Tse 「斷捨離」這名詞溯源於日本,代表一種生活態度。捨棄無用之物,整理

居所,這會叫人舒服。擇善固執,追求真理和美善,做事符合天主的心 意,亦必能獲得心靈的自由。

不少人有謬誤,以為基督徒一定能進入天國。其實「領洗紙」只是成為 天主子女的「入場券」 。如何獲得永生,有賴本身的「修行」— 內心的轉 化和對天主的忠信。聖經裡有不少章節提及進入天國的「門檻」 。

耶穌以「十個童女」的比喻 (瑪25:1-13) 說明世人為迎接天國及耶穌 的再來,必須醒悟,要反省在日常生活如何實踐基督的信仰,正如古希 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言: 「沒有反省的生命,不值得活下去。」

如何「斷捨離」 ? 怎樣「皈依」天主?其實也不難從聖經或古賢先哲的 明訓獲得啟發。

■ 書中聖訓 | ﹁斷捨離﹂■

家中的衣櫥是否堆積如山,內裏埋藏著一些未穿過的新

衣物?這是「需要」還是「想要」的結果?一位美國作家梭 羅提倡「簡樸生活」的理念 — 初心為本,親近自然,擺脫 物慾的束縛。慾望無限,資源有限,珍惜資源,才不枉天主

所創造的一草一木,從而履行基督徒身為「地球管家」的 任務。

天主教教理的「七宗罪」中,貪婪是其中一項。中國莊子曾

言: 「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 《莊子外篇 · 山 木第二十》) ,意思指利用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這樣

就不會受牽制。管子及荀子亦言「君子使物,不為物使」 ;

「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這些都是教導世人不要為外物 所役,反要做物的主人,而不是奴才。

「十誡」的第一誡就是尊崇天主在萬有之上 (出20:1-17), 受物慾控制,又如何遵守此誡命呢?

20

斷絶一切惡習。相信每人或多或少有 一些陋習,或性格上的「陰暗面」 。


放棄世間的財物,才可獲益更多。 《馬爾谷福音》10章22 節 描述一位富裕青年不願按耶穌的吩咐變賣所有財產捐給

窮人,放棄跟隨祂,青年看似可以繼續過安穩舒適的生活, 其實他錯失了天上的寶庫,沒醒覺到「駱駝穿過針孔比富 人進入天國容易。」(谷10:25 )

「捨得」 ,樂善好施,必有憐憫之心。 《米該亞先知書》6章8節

「什麼是善,上主要求於你的是什麼:無非就是履行正義, 愛好慈善,虛心與你的天主來往。」天主期望我們行公義、 好憐憫。耶穌曾說過: 「為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 對我做的。」(瑪25:40) 「捨得」是智慧,有「捨」才有「得」 。

中國思想家孟子有云: 「惻隱之心,仁也。」惻隱之心指自身 能夠「感受」別人的傷痛,即是有同情心、憐憫之心,這就是

「仁愛」 。 「捨」還需摒棄憤怒,先體諒別人的「苦」 ,便會後嚐 「甜」的感覺。消弭怒氣,原諒他人,從而獲得「寬心」 。

■ 書中聖訓 | ﹁斷捨離﹂■

天主就是「真、善、美」 ,祂賞善罰惡,希望人能真心悔改。

「若惡人悔改,遠離所犯的罪過,遵守我的法度,遵行我 的法律和正義,必得生存,不至喪亡。他所行的一切邪惡 必被遺忘;他必因所行的正義而得生存。」(則18:21-28)

《箴言》2章10-15節中亦告誡世人,天主要求遠離製造是 非、言詞荒謬的人,遠離背棄正道、喜歡作惡、以邪惡為 樂、不可信賴的人。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同樣是善 的追求者,他認為人的高尚和卑劣,分別在於是否追求 善和擁有善, 《亞里士多德全集》內說明善良的人自會專

注「高風亮節」的生活。中國思想家孔子亦云: 「與善人居

,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德性美

善的人同在,就像走進了香氣滿溢的屋裡,日子一久就

不聞其芳香。這與《箴言》13章20節所解釋的相近 - 跟明 智的人同行,就有智慧;跟愚昧人作伴,必受連累。

只要不忘「皈依天主」的初心,緊隨「斷捨離」原則,則與 天主愈接近,這就是「真正」 、 「內心」的皈依。耶穌對「法

利賽人」表裡不一的譴責,我們應引以為鑑,切忌做「偽 善人」 ,否則不能領受天主的恩寵。

21

遠離一切惡事、人和物。


豐盛在望 第二十七期 二零二一年六月號

姑侄哈哈

基督徒常存喜樂,這可以是與主密談的時候, 也可以是跟孩子相處的二三事......

十級 痛

■ 姑侄哈哈哈 ■

文@瑪爾大(Martha)

八歲的侄兒與媽媽和姑媽齊齊看電視,畫面出現孕婦即將 分娩,腹痛至極的畫面。 「個大肚婆食錯咗乜嘢呀?佢肚痛喎。」侄兒問媽媽。 「阿仔,佢唔係食錯嘢,係肚裏面個BB要出世啦,佢要臨 盆啦,即係要生仔囉。」 「乜生仔會肚痛嘅咩?」 「點只肚痛,係十級痛㖭喎,好痛架。」 「姑媽,唔怪得你唔結婚喇!」侄兒轉頭向姑媽說。

��


有關《豐盛在望》

雜誌取名:《豐盛在望》是屬於「豐盛生命團體」每年出版約三期的免費福傳雜誌,由團體首 席神師陳日君樞機命名,有人生充滿希望之意。 製作目的:團體的媒體福傳團隊希望透過這本雜誌,以生活實證,針對時弊,傳揚天主愛的信 息。現時《豐盛在望》在香港多個堂區、醫院、學校、公教進行社、塔冷通、監獄及懲教處等 多個地方免費派發。此外,亦贈送國內、台灣、馬來西亞、澳洲、加拿大等地區的宗教團體作 福傳之用。 文字福傳團隊的事奉宗旨:以文字作為散播基督信仰的種子,不分界限和地域,祇為彰顯及見 證上主對世人的慈愛。我們願意以謙誠和團隊友愛的精神,向世界福傳;藉著主的祝福,讓天 主普世的國度達至圓滿。 感謝天主!《豐盛在望》在每期的籌備、製作及派送的程中,均體驗到上主無限且細緻的祝福 和眷顧;同時亦感謝大家對本雜誌的支持與愛護。 願主祝福您!

感謝支持

請隨閣下意願加

本人願意捐款 HK$________作為贊助

捐款方法

備註:________

 劃線支票(抬頭「普世豐盛新生命盛新生命團體有限公司」 或 Ut Abundantius Community Limited)

 直接存款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戶口號碼:400 857314 83 8之後, 請把入數紙和這捐款表一併傳真或電郵交回本團體,或把入數紙或 劃線支票連同這捐款表一併寄回本團體

 每月定期自動轉賬(授權書由團體稍後寄上)

開發免稅收據 (捐獻港幣一百元或以上可獲發免稅收據) 收據捐款人姓名:_________(先生/女士) 電話: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查詢

: :

: :

■ 捐款表■

「豐盛生命團體」各項營運開支 《豐盛在望》雜誌製作及各項開支  本團體「外展服務」各項開支


團體介紹 「普世豐盛新生命團體」又名「豐盛生命團體」,由首席神師陳日君樞機根據聖經若望福音10章10節, 以教會語言拉丁文賜名Ut Abundantius Community (UAC) 。 「豐盛生命團體」在2011年1月成立,於天主教香港教區註冊,奉聖保祿宗徒為主保聖人,並在香港特別 行政區政府註冊為非牟利慈善團體。 這是一個信友團體,由一群有共同團體組織理念、經驗和核心價值的盟約會員成立和帶領,以天主賜予的 遠景使命為首要任務,然後邀請任何認同此價值觀的人士加入,一起達成本地發展培育與普世外展福傳。

我們的遠景

在天主帶領下,建立一個真誠友愛的團體,成員在主愛內 同行更新,活出喜樂豐盛生命的人日益增多,事事感謝讚 美,委身事奉,乘風破浪,不分地域,建設教會團體,福 傳普世。

我們的使命

活出豐盛生命,齊向世界福傳。

我們的行動

為了達到遠景,達成使命,我們組成了盟約會員團及不同的 工作團隊,包括團體職員、義工團、每周小組及事奉組;我 們在新蒲崗設有一個千餘平方呎的會址及團體中心,設施包 括多用途活動室、祈禱室、書本影音資源處、辦公室、小食 部、wifi無線上網等。團體透過搭橋活動、會員介紹、口碑以 及多元化的服務,招收會員,號召有心人同行,發展會務。

外展服務

把確信、模式、知識提供予海外教會團體,交流合作,推動 普世豐盛生命。

每周小組是什麼?

每周小組,即是每星期聚會的信仰小團體,透過屬靈的 環境、信仰教導系列、真誠的生活分享及同行友伴的祈 禱及互勉,鼓勵信友與天主建立健康親密的關係,亦歡 迎非教友同行,認識美善的天主。

港島區

開心小組 (午間、守齋) 負責人:Julie & Rowena 地點: 中環干諾道中15-18號 大昌大廈17樓 時間: 逢星期二 中午12:45–2:00

我們的策略

新界區

·五項平衡

平衡地推展「經驗」、「溫暖」、「培育」、「事奉」、 「福傳」五個元素使命 。

天主之母愛心小組 負責人:Goretti Cheung 地 點: 荃灣葛達二聖堂 時 間: 逢星期三晚上7:30–9:30

·由外到內再往外

眼光永遠向外,以耶穌做一切的中心,隨著新人成長成熟, 走向團體的最內圈,他們再往外圈鼓勵新人加入。新參加者 經過同一過程……這樣的循環,就是由外到內再往外,促使 團體成員在質和量方面均有增長 。

·分段成長,逐步委身

推動個人逐步成長與委身,每個人可依自己的速度,日漸進 步。詳見團體網站內「會員分段成長制度」。

·強化小組

裝備、建立兩類小團體:每周小組及事奉組 。

·重增長、輕控制、多試新

祇要符合教理與團體遠景使命,會員就可多元化地作出各種 嘗試;我們認為:沒有「失敗」,祇有未成功的嘗試。

·栽培領導人

團體存在不是為讓領導人一枝獨秀,發展出一群追隨者。為 了宏大的遠景使命,團體不單止會栽培在各層次上的領導人 ,還會靠「亦師亦友」程序,栽培「能栽培出領導人」的領 導人。

豐盛生命團體 每周小組資料 (歡迎參加!)

九龍區

耶穌聖心小組 負責人:Cecilia Lau 地 點: 油塘聖雅各伯堂 時 間: 逢星期二晚上7:15–9:00

復興之火小組 負責人:Paul Ng & Carmen Chiu 地 點: 將軍澳聖安德肋堂 時 間: 逢星期三晚上7:15–8:45

喜樂天使小組 負責人:Rebecca Chan 地 點: 慈雲山聖文德中學 有蓋操場 時 間: 逢星期日早上9:00–10:15

豐盛麥穗華語小組 負責人:Crystal To & Gloria Chan 地 點: 新蒲崗豐盛生命 團體中心 時 間: 逢星期六早上9:00–10:30

聖保祿小組 負責人:Ida Leung 地 點: 慈雲山聖文德堂地下 活動室 時 間: 逢星期三晚上7:30–8:45

地址:九龍新蒲崗大有街32號泰力工業中心18樓3室

電話Tel:(852) 2815 8882 傳真Fax:(852) 3997 1601

Add:Room 3, 18/F., Laurels Industrial Centre,

電郵Email:office@uac.org.hk 網址Website:www.uac.org.hk

32 Tai Yau Street, San Po Kong, Kowloon, H.K.

uac2011

9135 2469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