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 第二卷第二期

Page 1


Contents 目次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 Quarterly Journal of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政策論述 2 技專校院行銷策略與認可制評鑑之整合 9 科技大學評鑑之推動與展望

張惠雯、李怡穎

劉維琪

專題探討 16 科技大學評鑑制度改革芻議

張一蕃

23 高等技職教育自我評鑑之檢討與改進

吳清山、王令宜

33 美國認可制對臺灣高等技職教育評鑑之啟示 42 後設評鑑的要務

高秋香、洪欽銘、許全守

曾淑惠

52 我國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標之檢討與建議

張國保、徐昌慧

實務分享 63 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評鑑經驗分享 70 實用技能學程訪視之實施現況

孟繼洛

鄭慶民、賴建源、徐昊杲

77 建構以學生本位的教學品保制度— 以朝陽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

凃鈺城、楊文廣、李素箱

92 學校本位之教師評鑑評分項目建構與實施

技職新知 102 ISO9001教育品質認證

106 總編輯的話

莊謙本

編輯小組

謝馥蔓


中華民國101年4月出版 April 2012

第二卷

第二期

出版機關:教育部 地

址:10051 臺北市中山南路5號

話:02-7736-6666

發 行 人:蔣偉寧 指導單位: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編輯顧問:(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國明、王鼎銘、杜炯峰、李福登、林三貴 林騰蛟、周談輝、孟繼洛、張天津、張文雄 張國恩、陳希舜、陳舜田、陳聰勝、馮丹白 黃文雄、楊朝祥、鍾瑞國、戴嘉南 編輯委員:(依姓氏筆畫排列) 田振榮、吳明振、李大偉、李炯三、李隆盛 林尚平、俞克維、柯華葳、洪久賢、胡茹萍 張嘉育、許立人、陳月枝、陳繁興、黃琮琪 蕭錫錡、賴振昌、謝文英、饒達欽 總 編 輯:莊謙本 副總編輯:宋修德 文編指導:黃啟祐、李懿芳 美編指導:陳仙舟 執行編輯:彭令儀、李佩樺 文字編輯:林逸棟 美術編輯:徐善品 編印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技術職業教育研究中心 中心地址:10610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 號 聯絡電話:02-7734-3622 傳真號碼:02-2356-9762 本刊網址:http://tve.ie.ntnu.edu.tw/tvej/ 創刊年月:中華民國80年2月 復刊年月:中華民國100年1月 發刊頻率:一年四期 (每年1、4、7、10月) 排版印刷:中華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中華民國101年4月 其他類型版本說明:本期內容同步登載於「技術及職業 教育季刊全球資訊網」(http://tve.ie.ntnu.edu.tw/tvej/) GPN:2010000016 ISSN:1019-3057 定價:新臺幣190元 展售處: 1. 五南文化廣場 地址:臺中市中山路6號 電話:(04)2226-0330 轉 820、821 2.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電話:(02)2518-0207 轉17 3. 國家教育研究院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地址:臺北市和平東路1段181號 電話:(02)3322-5558 轉173 4. 教育部員工消費合作社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5號 電話:(02)7736-6054 5. 三民書局 地址:臺北市重慶南路1段61號 電話:(02)2361-7511 轉114 著作財產權人:教育部 本刊著作係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2.5臺 灣」授權條款釋出。此授權條款的詳細內容請參見: http://creativecommoms.org/liccnses/by-nc-nd/2.5/tw。 「姓名標示」部分請引註該文作者姓名。 本刊內文圖、表、照片之著作權請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技術職業 教育研究中心。


政策論述

技專校院行銷策略 與認可制評鑑之整合 張惠雯

李怡穎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科長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財團法人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基金會 助理研究員

壹、前言

時,能夠建立結合評鑑作業的行銷策略,

99 學 年 度 技 專 校 院 評 鑑 結 果 已 於

使技專校院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藉由行

2011 年 7 月初公告,計有 13 所科技大學

銷以有效傳遞優勢,有助於技專校院突破

與 11 所技術學院受評、2 所技術學院與 3

僵局、提升學校競爭力。

所專科學校接受追蹤評鑑。教育部多年來 藉由技專校院評鑑制度,以督促技專校院

2

校院在面對未來評鑑作業調整為認可制

貳、學校行銷即傳遞辦學品質

自我改進與提升教學品質,同時讓社會大

行銷(marketing)原係運用於商業

眾瞭解各校辦學情形;對學校而言,評鑑

組織機構之產品或業務推展。行銷領域重

報告所提供之訊息,得以作為受評學校自

量級學者 Philip Kotler 對行銷所下的定

我檢討改進、追求永續經營之依據。

義是:「是一門選擇目標市場,並且透過

由於技專校院評鑑作業流程,有一套

創造、溝通、傳送優越的顧客價值,以獲

極為嚴謹的程序,包括評鑑指標之訂定、

取、維繫、增加顧客的藝術與科學」。

評鑑委員之遴選與實地訪評,故如能獲得

簡言之,「行銷的工作就是把人們經常

好成績,對於學校品牌之強化與傳遞學校

變動的需求轉換成獲利的機會」(張振

優勢,有一定的助益。換句話說,評鑑結

明,2004)。 美 國 行 銷 學 會(American

果不只提供給受評學校與外界一份辦學績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將行銷定

效之檢核報告,同時也發揮了行銷學校的

義為:「行銷是一項活動,是機構創造、

效果。爰此,技專校院如何運用評鑑規劃

溝通、提供和交換產品的流程的組合,可

所需的行銷策略,成為本文的研究動機之

為顧客(customers)、客戶(clients)、

一。在實務上,本文也期望藉此,讓技專

合作夥伴和整個社會創造極大的價值」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技專校院行銷策略與認可制評鑑之整合

規劃

進行 情勢分析

訂定 行銷目標

執行

發展 行銷策略

研擬 行銷組合方案

行銷組織 與執行

政策論述

控制

回饋與控制

圖 1 策略行銷的過程 資料來源:黃俊英(2003,p 143)

(Gundlach & Wilkie, 2009)。國內學

行銷觀念應用在學校上,以求能成功地

者黃俊英(2003)指出,落實行銷觀念的

行銷學校,達成提升學校效能與形象,

有效作法,就是將行銷過程分規劃、執行

吸引學生就學,並獲取家長的了解與認

和控制三個階段,各進程如圖 1 所示。

同,即是學校行銷」。國外學者 Oplatka

行銷的概念用於學校教育中,早在

& Hemsley-Brown(2002)則將學校行銷

1943 年 美 國 哈 佛 大 學 為 其 教 育 商 品 做

定義為:「不僅僅是單純的銷售產品和服

廣 告 即 是 首 創 之 舉( 郭 喜 謀,2005)。

務,或說服客戶購買特定的教育計劃,它

1970 年代初爆發能源危機,美國國會無

是目前競爭的環境中不可少的一種全方位

法繼續支持較昂貴的研究和發展之高等

管理,它的目的是有效傳達學校形象給家

教育,到了 70 年中期,很多大學面臨人

長和利益相關者,透過滿足家長的需求提

員、設備、財務、註冊人數不足等問題,

升學校效能」。惟以上學校行銷觀念,

美國大學以行銷概念維持校務營運越來

反應學校行銷仍圍繞在最被廣為採用的

越普遍(陳信智,2005);進入 21 世紀

產 品(product)、 價 格(price)、 促

後,歐洲高等教育機構為了吸引碩士和

銷(promotion), 以 及 通 路(place)

博士生,也開始使用電子行銷工具,如

此 4P 框 架 內, 較 少 觸 及 學 者 Bob Lau-

e-mail、網站、顯示廣告等方式來行銷學

terborn 所 關 切 消 費 者「4C」 觀 點,亦

校(Blumenstyk, 2006;Fiske, 2008;

即 消 費 者 需 求(consumer wants)、 消

Daj & Chirca, 2009);在目前國內學校

費者便利(convenience)、消費者成本

招生日益困難的情勢下,如何做好學校行

(cost)、消費者溝通(communication)。

銷,實為重要議題。

以消費者觀點來看,教育產業必須讓消費

關 於 學 校 行 銷(education marke-

者滿意、以消費者利益為核心、節省消費

ting) 的 意 涵, 國 內 研 究 者 王 奕 婷

者成本,忠實地「傳遞價值給顧客」,對

(2004)、 張 明 輝(2008) 認 為:「 將

學校來說,這個價值就是「辦學的品質」。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3


政策論述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參、技專校院評鑑作業邁向認 可制 教育部為能確保技專校院辦學品質,

回歸評鑑協助受評單位自我改進、自我提 升的目的本質,也符合國際趨勢(陳曼 玲,2011)。

自 1975 年起即辦理技專校院評鑑;1993

何為「認可制」?國內評鑑專業機

年再加入技術學院評鑑;2005 年首度進

構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行科技大學之評鑑;爾後,定期性的技專

(2009)對「認可制」評鑑說明摘錄如下:

校院評鑑遂扮演學校品質把關極為重要的

「認可制」是一種過程,透過這個過

角色。

程,一個認可機構若是認為一所大學院校

技專校院評鑑實施多年,雖備受學校

或是專業學程的素質,能夠達到某些預先

與各界重視,對提高技職教育水準甚具貢

訂定的標準時,即予以公開的承認。對聯

獻。但統一性的標準化作業流程,以及鉅

邦政府而言,「認可制」可證實受認可機

細靡遺的評鑑項目、評鑑指標與評鑑參考

構或學程符合基本學術水準,且有助於協

要項,間接使得技專校院同質性極高,失

助政府做出對機構或學程之經費補助等決

去自我特色,市場區隔不易。再者,技職

定;對學生而言,認可制度可有助於了解

體系與高教體系之大學校院,在硬體設

該機構或學程之辦學績效及就讀所需具備

備、規章辦法、師資品質、校園文化等面

之條件。

向,也越來越雷同,無怪乎吳靖國、林騰 蛟(2010)提醒技專校院的經營者,必須

為期明確,茲再就等第制與認可制評 鑑之差異比較如下(陳振遠,2011):

更深入思考、自我調整與創化內部的結構

等第制較強調績效責任導向;認可制

與品質,方能打造特色品牌、形塑自我特

評鑑的精神就是採持續不斷改進的 PDCA

色,走出屬於自己學校的道路。

循環品質保證模式,重視辦學輸入面與產

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李彥儀接受《評 鑑》雙月刊專訪時指出,實施三十餘年的

4

與定位,賦予學校辦學更大的彈性,同時

出面的連結,進而促使各校能夠呈現辦學 特色。

技專校院評鑑等第制將於 2013 年終結,

等第制評鑑結果與後續的行政獎懲連

自 2014 年起,技專校院將比照一般大學

結較緊密;認可制評鑑強調自我改善的精

校院改採認可制(accreditation)。李

神,教育部允許各校以自我評鑑結果認定

彥儀認為,技專校院評鑑由等第制改為認

通過得申請免評,不強調與他校的比較,

可制,可引導學校建立自我改善機制,找

以確保學校有自我改善與自我精進。

出自己的定位與目標;再者,臺灣高等教

等第制評鑑指標設計時必須考量其可

育已經走向市場機制,認可制評鑑授權學

比較性與明確性,也因而限制了各校發展

校因應產業發展需求、自主調整系所目標

特色的空間;認可制評鑑則賦予各校訂定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技專校院行銷策略與認可制評鑑之整合

政策論述

技專校院自我定位核心要素 SWOT分析

產 品

廣告 人員推廣

消費者需求

自我評鑑

消費者便利 通 路

公共關係

外顯成本 消費者成本 隱藏成本

直效行銷 任 務 競爭者

訊 息

合作者

價 格

外在環境

促 銷

消費者溝通

媒 體 經 費

圖 2 技專校院自我定位核心要素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品質目標的彈性,尊重學校自訂目標的方

產品作用在於傳遞價值給顧客。技專校院

式,打破一體適用的評鑑標準。

的顧客主要為學生及家長,要讓學生及家

肆、學校行銷與評鑑認可精神 之策略性整合

長對學校有印象,就要呈現學校的特色; 學校需先分析本身的優點(strengths)、 弱點(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

學校行銷係在傳遞「學校辦學品質」

威脅(threat),審慎評估財務狀況,且

之價值給顧客;評鑑認可制的精神則在於

須由教務、總務、學務、研發單位及其他

找出學校特色與自我定位。在大專校院已

相關的單位,共同評估判斷擬訂之學校的

經面臨少子化所帶來的經營壓力下,強化

特色是否合適。舉例言之,如學校經評估

學校行銷、建立特色品牌,讓學校永續生

後將學校特色定位在「研發與專利」,則

存,實有迫切性。以下試著參照一般企業

日後在登入該校網站時,可規劃首頁的畫

行銷的作法,並綜合認可制教育評鑑理

面不斷呈現國際發明展金牌數第一、專利

念,以圖 2 呈現從行銷組合的核心要素

核准第一等字句,這種將辦學成果的價值

(一般稱之為 4P—產品、價格、促銷、通

傳遞到潛在客戶的潛在意識,讓顧客只要

路;與 4C—消費者需求、便利、成本、溝

想到發明或專利,就直接聯想到該校,如

通),分析技專校院自我定位之核心要素。

此一來也就建立起具吸引學生前來就讀的

一、產品與消費者需求

特色產品。

技專校院進行學校行銷所推出的產

就傳遞價值給顧客而論,擁有具吸引

品,主要是其辦學成果。如同本文所述,

力的產品還不夠,使顧客滿意才是目標。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5


政策論述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此處所指的顧客不只包括學生及家長,未

不見得是由學校所提供之行銷通路所產

來畢業後聘僱學校畢業生的雇主之滿意度

生,也有可能是由「產品」本身產生。如

亦應一併考慮。此時,即應使評鑑認可制

學校研究所報考採取「網路報名」方式,

度中的「自我評鑑」與「自我管制」機制

對校內行政效率與作業正確性確實有幫

發揮作用,使各校透過自訂的標準,對教

助,但是對於有些年齡較長之在職人士可

育品質進行管理,使學生滿意在校的學習

能不適應電腦操作型態,故學校如能以

歷程,使雇主滿意學生的就業表現。

「現場報名」與「網路報名」雙軌進行,

二、通路與消費者便利

將提高學生報名的便利性。

通路的設計,首要考量是要採用直 接、間接或兩者兼具的型態面對顧客,次

學校的定價策略係指顧客願意對學校

要考量則應考量通路的廣度,以及有無需

具體的辦學成果付出的價格,通常意指一

要進行市場區隔。以下參考國內外文獻及

般所稱之學雜費。在臺灣地區,教育部配

Kotler 對行銷工具之分類,將學校可運

合大學鬆綁,已多次修訂大學法及大學法

用之行銷通路分類如下:

施行細則,賦予大學在經費籌措、行政管

(一)廣告型態(advertising)

理、課程與教學、系(所)增設與調整

以學生成果展示最多、電視或電臺廣

上,有較大的自主權。然高等教育之學雜

告次之,其次為招生簡章、海報及宣傳品

費調整,備受各界矚目,不單僅涉及學校

(傳單)、看板及標誌、報章雜誌(含夾

及受教者(學生)雙方,也因高等教育具

報),最後為大眾運輸工具廣告;

公共性與外部性,使得高等教育學雜費調

(二)人員推廣型態(public relation)

整價格彈性低。從學雜費定價因素來看,

以舉辦招生活動、向家長說明及舉辦

除經營成本外,學校經營者仍需考慮以下

座談為最多,向教師說明次之,最後為舉

因素:

辦大學博覽會、專題演講、教職員(校友)

(一)競爭者

宣傳;

要熟悉現有競爭者,也要掌握潛在的

(三)公共關係型態(personal selling)

競爭者,評估與本身的差異,以免錯失顧

以舉辦校慶、運動會等活動最多,輔

客。例如:將「資訊管理系」置於「商學

導室活動、記者會及教師研習活動次之;

院」、「工學院」與「管理學院」,係採

(四)直效行銷型態(direct marketing)

不同收費基準,目前技專校院系科同質性

以利用網際網路傳播為最多,利用電

高,市場信息充分,如學校為了營收採高

話傳播次之,最後是利用電子郵件傳播。

收費基準而忽略其他競爭者的收費策略,

就學校立場而言,直接面對顧客應該是最

即使贏得現有顧客也可能失去潛在顧客。

佳方案;但就消費者角度而言,「便利」

6

三、價格與消費者成本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技專校院行銷策略與認可制評鑑之整合

(二)合作者 涉及到的是上下游的顧客與單位,以

用上的創新。故規劃與消費者溝通策略, 一般要考慮與溝通有關的 4M 因素,分述

技專校院而言,近年來所提倡的各種策略

如下:

聯盟、產學攜手合作、最後一哩等,均是

(一)任務(mission)

著重於學校與鄰近單位之合作,以吸引顧

政策論述

溝通的任務在於讓顧客瞭解產品,並

客入學就讀。

盡可能的讓顧客經由嘗試等方式產生購買

(三)外在環境

的興趣。所以,當學校行銷的產品是辦學

外在環境的影響,會導致機會的變

成果,可以藉由邀請招生對象前來學校實

動,越能即早洞悉因應者,越能保持優

地參訪,充分的展現學校的硬體設備,也

勢。例如目前學校招生名額未能招足之現

可安排參訪人員有實際動手做的機會,多

象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多學校辦理推廣教

重的互動有助於增加就讀的意願。

育,拉扯原區域內學校生源。外在環境變

(二)訊息(message)

動拉高學校營運上的威脅與潛在風險,故

溝通時要傳遞哪些重點讓顧客有知

學校對於現有的校務規劃、師資、設備、

道,此點可參考技專校院評鑑規範的指標

與系所科班發展都需因應,連帶影響學校

項目與內容加以檢視運用。如能善用既定

經營成本繼而反映至學雜費上。

所需參與的評鑑作業,除可達到學校行銷

值得一提的是,學雜費標準除了考慮

的效益,亦可於評鑑中進行展示說明,除

學校經營成本外,顧客所耗費之隱含成本

了具有訊息一致的優點,也能事半功倍。

(如學生收入損失)常被忽略;雖然學校

(三)媒體(media)

常宣稱以「學生」、「顧客」為發展導

媒體的運用亦係一種公共關係,即訊

向,但是從消費者觀點思考與決策卻未成

息要透過網站、報章雜誌、電子郵件、展

常態。

覽等何種方式進行傳遞。

四、促銷與消費者溝通

(四)經費(money)

促銷是與顧客溝通,讓顧客知道產品

指的是這項工作所需支付的費用。考

及瞭解產品,進而購買產品。促銷必須與

量學校本身的經費來源,宜參酌評鑑項目

消費者溝通,當訊息正確的傳遞時,疑慮

的指標內容,在所必要的投資予以增強並

就會減少,顧客就會轉而支持。例如,技

與規劃學校行銷之策略相互結合,讓經費

職體系具有強調「做中學」的特色,此一

支付能有效強化辦學成果。

特色很難被外界所理解,而強調「做中

經由上述的探討可知,當學校能夠從

學」不代表不重視培養學生定性分析與邏

4C、4P 的行銷核心要素,並以認可制評

輯推理的能力;它跟普通大學一樣地強調

鑑之彰顯學校特色來思考自我定位,學校

系統性的知識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

特色與發展主軸將會浮現。當學校把辦學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7


政策論述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品質視為行銷的產品時,自會逐步把評鑑

並不會因為學校位置的關係而擔憂招生狀

作業的項目納入產品通路、促銷與定價等

況。由此可見,掌握正確的行銷策略,投

行銷組合,從而建立起完備的行銷策略。

入資源改善學校體質,將使得學校無論軟

伍、結語

體、硬體都有顯著成長;如能加上評鑑報 告給予正面的肯定,自然將獲得報章媒體

自 1975 年起實施第一次專科學校評

給予正面評價。期許經由本文的探討,在

鑑後,技專校院評鑑制度發展已逾三十

技專校院評鑑改採認可制之前,學校能充

年,技專校院歷經數次評鑑,使得技職校

分的討論與規劃評鑑所需要的作業,發展

院的教育品質以及社會評價均較以往提

出自己的特色,並藉由評鑑肯定自己,建

升。然查閱改名改制學校的招生狀況可以

立起學校行銷所需的策略,讓校內師生達

發現,凡評鑑成績優異及有宣傳的學校,

成共識,持續為學校永續經營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王奕婷(2004)。我國高等教育行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靖國、林騰蛟(2010)。臺灣高等技職教育發展的理論性反思。教育資料集刊,47,1-24。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9)。全球高等教育品質保證資訊網 - 美國評鑑制度源起。2012 年 2 月 20 日,取自 http://qa.heeact.edu.tw/zh-tw.United%20States.ashx。 張明輝(2008)。學校經營的新議題,教育研究月刊,165,40-52。 行銷是什麼(張振明譯)(2004)。臺北市:商周出版。(原著出版年:2003 年) 郭喜謀(2005)。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信智(2005)。行銷理論應用於學校經營之探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陳振遠(2011)。103 年技專校院評鑑變革始末及其得失。 高教技職簡訊,56。2011 年 8 月 10 日,取 自 http://120.96.85.10/news056/2011080903.asp?c=0200。 陳曼玲(2011)。103 年起技專校院評鑑改採認可制-專訪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評鑑雙月刊,30。 2011 年 3 月,取自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1/03/01/4126.aspx。 黃俊英(2003)。行銷學的世界(第二版)。 臺北市:天下遠見。 Blumenstyk, G. (2006). Marketing, the For-Profit Way.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53(15), A20-25. Daj, A. & Chirca, A. (2009). E-Marketing Tools And The New Dimension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In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 Problems of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12, 36-45. Fiske, E. B. (2008). How College Admissions Came to Be Hawked in the Marketplac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55(5), A112. Gundlach, G. T. & Wilkie, W. L. (2009).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s New Definition of Marketing: Perspective and Commentary on the 2007 Revision.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8(2), 259-264. Oplatka, I. & Hemsley-Brown, J. et al. (2002). The Voice of Teachers in Marketing their School: personal perspectives in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22(2), 177-196.

8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政策論述

科技大學評鑑 之推動與展望 劉維琪 社團法人臺灣評鑑協會 理事長

壹、前言

評會)執行科技大學評鑑計畫,時至今日 已逾七載。

我國技職教育早期以專科學校為主,

五年一輪的科技大學評鑑計畫現已走

主要目的在為國家培養實用技術上之專業

入第二輪的下半場,我國教育部正對下一

人才。在 1980 年代我國積極發展重大建

輪的五年計畫進行研擬與修正。常言道:

設之際,技職教育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對

溫故而知新,因此在研擬科技大學評鑑未

我國締造之經濟奇蹟實功不可沒。我國亦

來走向之際,瞭解過往推動歷程實有其必

自 1975 年起分類分年辦理專科學校評鑑,

要性。本文先就我國推動科技大學評鑑計

以確保專科辦學品質。專科學校評鑑自工

畫相關背景及所擬達成之目標做一簡要性

業類學校之電機、電子、機械、化工、土

的回顧,進而對本計畫之推動現況做一概

木等五科開始,逐年推廣至涵蓋商業、管

要性之整理與介紹,最後則就未來的展望

理、藝術、農業、海事、家政、體育、新

提出建議。

聞、外語及護理等各類科組學校。 科技大學之評鑑計畫乃是伴隨著技職

貳、科技大學評鑑背景與目標

教育改革所應運而生。我國在 1990 年代

在提及科技大學評鑑之前,首先必需

推動專科與技術學院改名改制後,帶動技

先回顧我國科技大學體制形成之背景。我

專校院積極辦學,並成功打造有別於傳統

國 1995 年時頒布《績優專校改制技術學

高教之第二條教育國道(林騰蛟、李彥

院附設專科部申請辦法》,1997 年正式

儀,2011)。為確保技職校院改名改制後

核准通過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屏東科

之良好營運,教育部技職司遂在 2005 年

技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雲林科

委託社團法人臺灣評鑑協會(以下簡稱臺

技大學及朝陽科技大學等五校改制為科技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9


政策論述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大學,做為我國技職教育體系最高層級教

科技大學評鑑採院系所和校務評鑑同時實

育機構,其主要學制以四年制技術學院為

施,其中,停招滿一年以上或設立未滿一

主,並可申請設置研究所,培育碩士級和

年之系所採用訪視,設立未滿兩年之系所

博士級的專業人才。

可自由選擇訪視或評鑑,其餘系所和學位

時至今日,我國所屬之 163 所大專校 院中,共有 91 所隸屬於技職體系,其中

根據評鑑計畫所陳述,科技大學評

泰半已奉教育部核准改名改制為科技大

鑑 之 具 體 目 標 可 列 為 五 大 項:1. 提 升

學。在學生數量上,當前我國大專校院學

技職教育品質,強化競爭力;2. 協助科

生中約有半數就讀於技職體系,相較於十

技大學各校自我定位,確立發展方向;

年前之數值略呈下滑趨勢,然在培育高等

3. 鼓勵科技大學各校及其系所發展特色;

技術人才上,隨著科技大學體系的成熟,

4. 協助科技大學各校建立整體校務及其

技職體系之博碩士生數則有著顯著的增

各院、系、所之自我改進機制;5. 評鑑

長。誠然,我國之技職教育已從過往以專

結果將作為科技大學各校總量管制與獎勵

科教育為主軸的階段,轉化為以培養高等

補助核定之參考。

技術人才為主的科技大學階段。碩博士學

顯然,科技大學評鑑的推動,不但有

生數量呈倍數增加,代表我國技職教育在

助於主管機關瞭解各校院辦學品質,做為

高等教育此一領域日益成熟,成功打造有

調整學雜費、核定招生名額、核配私校獎

別於傳統一般大學教育之第二條教育管

補助款等補助經費的參考依據,更有助於

道,對於養成工商業界所需之高等實用技

各校院瞭解自身優缺點,進而追求自我改

術人才實功不可沒。

進。現階段科技大學評鑑選擇採用等第

早年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全數由政府主

制,希冀能透過各校彼此競爭與比較,瞭

管機關自行承辦,自 2004 年起委託臺評

解各自的強項和弱點,進而確立特色發展

會進行全國性之大學校務評鑑後,隔年即

方向以強化自身之競爭力。

修訂《大學法》,使大學評鑑取得法源依 據。目前我國包含科技大學評鑑在內的高 等教育評鑑,主要由教育部認可之外部評 鑑機構辦理。

10

學程則一律採用評鑑。

參、科技大學評鑑推動現況 科技大學評鑑已於 2008 年度完成第 一輪評鑑,共計執行 32 所科技大學之評

為了確保技職教育教學與研究品質,

鑑。自 2009 年起執行第二輪為期五年之

教育部技職司自 2005 年起開始推動科技

科技大學評鑑,主要包括受評單位自我評

大學評鑑計畫,以校為受評單位,同時針

量與實地訪視兩部分。為確保評鑑品質,

對校內個別院系所表現和整體校務發展進

評鑑前舉辦學校說明會,一方面向受評學

行評鑑。為降低各校院準備評鑑的不便,

校說明評鑑方式、評鑑指標以及實地訪視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科技大學評鑑之推動與展望

政策論述

流程,並藉此機會協助學校釋疑,以避免

委員亦會共同進行審議,以確保評鑑意見

實際評鑑活動因理解上之分歧而產生爭

具體精確,用詞適宜且評鑑標準一致。

議;另一方面舉辦評鑑委員行前說明會,

為確保評鑑委員確實瞭解技職教育之

就專業評鑑知識、評鑑倫理、評鑑標準及

辦學精神與理念,每次實地訪視委員中必

其他需注意事項和委員進行溝通,以建立

需有半數來自技職體系。此外由於技職教

共識,更同時確保實地訪視當日流程以及

育在於為業界培育未來可用之技術人才,

評鑑整體過程順暢無礙。

委員中亦有四分之一(通常為四位中的一

基於利益迴避原則,評鑑委員之遴選

位)為來自業界的代表,就學校在推行產

除應依遵循以下迴避原則:

學合作、業界實習與專題實作等方面提供

1. 於受評年度前兩年內不得於受評學校

業界的寶貴意見。

擔任專兼任教職人員;

此外,科技大學評鑑在前置作業中,

2. 於受評年度前兩年內不得與受評學校

尚有一項為問卷調查,該項調查在同一時

存有建教合作或其他服務關係者;

間點對該年所有受評學校同時實施,但調

3. 於受評年度前一年內不得擔任受評學

查結果並非作為校際比較,而是提供評鑑

校自我評鑑委員; 4. 最高學歷不得為由受評學校所授與;

委員在實地訪評前,更瞭解該校辦學之優 缺點。

5. 不曾接受受評學校所頒贈之榮譽學位;

除卻周末假日授課的進修部或在職專

6. 配偶或二親等為受評學校之教職員或

班外,實地訪評一般在週間學校實際授課

在學生; 7. 擔任受評學校有給或無給職; 8. 與受評學校有任何形式之商業利益往 來者。

時進行,為期兩天:第一天為系所評鑑, 第二天是學院和校務評鑑。 系所評鑑強調教學品質的重要性,同 時亦著重各系所課程規劃與定位。除此之

受評學校亦可就個別情況主動提出應

外,教師員額、專長與師資結構、教學設

迴避之名單和理由。委員受遴選後則應簽

備與空間、以及產學合作之推動與成果,

署保密協定,並在實地訪評當日拒絕任何

皆是系所評鑑的重點。學院評鑑方面則著

形式之招待、餽贈、邀宴或代購紀念品等

重院層級各項事務的整合,包含課程、教

情形,以維護評鑑之公平、公正與公開

學、設備、產學合作與研究計畫等。校務

性。同時,在尊重受評學校辦學理念前提

方面則分綜合校務、教務行政、學務行政

下,評鑑委員僅提供專業建議,而不對學

以及行政支援等四大項進行評鑑,主要關

校辦學方向進行干預。為避免單一評鑑委

注的是整體校務特色及產學合作發展(綜

員意見過分主觀或強勢而影響評鑑準確

合校務)、課程與教學相關規劃與成效

度,在完成實地訪視報告後,各學門所屬

(教務行政)、學生事務與生活輔導之推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11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政策論述

表 1 科技大學評鑑指標一覽 評鑑

指標

動(學務行政)和人事、總務與會計事務 容

綜合校務類

執行成效(行政支援)。表 1 為此三項主 要評鑑活動之評鑑指標內容。

 校務發展規劃與成效  研究及產學合作策略與成效

肆、科技大學評鑑之展望

 社會服務成果  國際觀培養及國際化成果  其他 教務行政類  教務行政執行成效  課程與教學  學生學習成效 行

 通識教育  圖書及資訊業務

 其他 學務行政類

 學校行政執行成效  導師工作制度及落實  社團活動辦理成效  生活輔導及衛生保健執行情形及成效  諮商輔導辦理成效 行政支援類  行政支援組織運作情形  人事業務執行成效  會計行政執行成效  總務行政執行成效  其他

學 院

時常被視為次等教育體系而較不受重視。 然而,現今則普遍將技職教育視為高等教 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也被視為解 決當今各國貧窮和發展不均問題的良藥 (UNESCO, 2005)。因此,確保技職教育 的品質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我國科技大學評鑑計畫運作至今已逾 七載,在此領域堪稱引領世界潮流。當前 國際社會亦欲將技職教育評鑑通盤納入國 際高等教育評鑑體系,2012 年國際高等 教育品質保證機構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在墨爾 本召開的年度論壇,便將此列為本年論壇

 學院組織與院務發展

主題(Inqaahe, 2012)。因此,臺灣過

 課程規劃與整合

往執行科技大學評鑑之實績,將能提供國

 教學整合機制

 設備整合機制

 產學合作與研究計畫之整合  系(所)務發展  課程規劃

際社會借鏡。 過去的經驗固然值得他人做為參考, 但展望我們自身的未來,特別是針對下一 個五年科技大學評鑑計畫,確實仍有許多

 師資結構與素養

 學生學習與輔導

值得思量甚或改善的空間。

 設備與圖書資源

一、等第制與認可制

 教學品保  學生成就與發展  產學合作與技術發展

資料來源:科技大學、技術學院評鑑資訊網 (2009)

12

相較於一般大學教育,過往技職教育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當前有諸多討論聲浪,表示宜思考將 科技大學評鑑由現行之等第制改為認可 制。等第制的原則在於受評學校互相競 比,在同一套標準下接受評斷各自之表


科技大學評鑑之推動與展望

政策論述

現,進而決定等第高下。許多科技大學校

「輸出面」卻相對不顯著。建議未來評鑑

長皆曾表示,各校先天條件和享有之資源

指標應以學生學習成效之確保為主,在教

並不相同,因此採取完全相同之指標進行

師方面則以產學合作之成效為重點。長遠

評鑑事實上或有不公,也或將使各校趨於

的考量則應回歸基本層面,也就是外部評

一同而毫無特色(曾美惠,2006)。

鑑之最終目的應在於協助學校建立自我評

認可制的根本精神在於,一方面應評 估學校是否自我改進,另一方面則應鼓勵

鑑能力,同時確保受評學校能夠依照其自 我評鑑之結果持續改進,並發展特色。

學校發展自我特色。相對於互相競比的等

更明確地說,未來各校之自我評鑑可

第制,認可制採訂立非單一面向之最低標

採取「維基式評鑑」(劉維琪,2007)。

準,鼓勵各校走向多元發展和開創特色,

所謂「維基式評鑑」,就是將維基百科集

同時強調受評學校是跟自己競爭而非與他

體製作的概念運用於評鑑上,也就是強調

校競爭。我國少子化問題將導致過往「學

多方參與的一種評鑑模式,鼓勵全體師

校挑選學生」的盛況不再,取而代之的則

生、校友甚至是業界雇主在開放的互動式

是「學生挑選學校」的嚴峻考驗。在這樣

平臺上,就系所辦學目標、課程規劃、教

的情況下,除了確保高等教育教學品質,

師教學與畢業生滿意度等提出各自的觀點

並逐步確立退場機制外,實有必要透過認

和意見,然後形成共識。這樣的評鑑方式

可制的實施,更積極有效地協助學校建立

使得未來各校自我評鑑之資料完全公平公

特色,同時引導學生選取符合自己需要的

正公開,也會大幅降低外部評鑑委員被批

學校。

評為未通盤了解全貌或見木不見林。對所

因此,科技大學評鑑所用之評鑑指標

有自我評鑑的產生、歷程與結果,外部評

尚可更具有彈性,過於細分的評鑑指標往

鑑委員都能夠在這樣的開放平臺上一一檢

往使得學校傾全校之力追求各指標的極優

視。此外,就學校的立場而言,這樣的開

化,但如此卻導致各校無法自由地追求辦

放平臺,也將更有助於學校凝聚教師、學

學特色而流於一同。眾多人士深信唯有將

生以及業界雇主間的共識,更能夠隨時依

指標彈性化,同時改採認可制,方可使技

據各方意見加以調整學校之辦學方向及教

職校院集中該校資源,針對特色項目發展

學內容,對學校、學生以及業界形成三贏。

相對優勢。 二、評鑑目的與評鑑指標

採取維基式評鑑之後,在開放互動式 平臺上所進行之自我評鑑,將會是一個持

我國現行的評鑑制度以及評鑑指標雖

續性進行的活動,而非像現行之評鑑僅採

然是以教學為主,但卻過分重視教學的

五年舉行一輪。現行制度下,或有學校僅

「投入資源」和「過程」,也就是說過分

在受評年度前針對評鑑指標加以改善,評

著眼在「輸入面」的評鑑,「成果面」或

鑑一過就鬆懈。反之,採取維基式評鑑,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13


政策論述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將確保學校持續進行自我改善、追求自我

主,而不去強調學術研究。換言之,未來

卓越,也更能使包含評鑑委員在內的社會

在評鑑報告上針對 SCI 研究論文等相關評

大眾,易於對過往難以衡量的指標進行評

斷與建議也應力求避免。

斷。以畢業生表現來說,過往或許因為學

評鑑報告的最終目的是要協助受評學

校蒐集相關資料不易,使得評鑑委員在評

校發展自我特色,外部評鑑是否能客觀地

斷學生畢業後之表現上面臨困難,但採取

達成此任務,有賴評鑑報告初稿完成後,

維基式評鑑將利於雇主提供意見,也讓評

落實三級三審制度,由訪視委員、學門全

鑑委員更易於瞭解受評學校學生在畢業後

體委員以及跨學門的審議小組分級進行三

之表現。

次審查,以確保評鑑報告觀點及用詞的客

更重要的是,未來評鑑委員將只會就 學校整體自我評鑑的過程與效能等進行評 量,也就是僅從旁確保學校確實有建立起 一套良好的自我評鑑制度,而非就各校教

14

觀公正性。

伍、結語 聯合國所屬之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暨

學的實質內容進行評量。

訓 練 中 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三、評鑑委員與評鑑報告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科技大學評鑑委員除應認同技職教育

and Training), 將 技 職 教 育 定 義 為

之辦學理念,並具有與該受評系所相關之

「 針 對 職 場 所 積 累 之 知 識 與 技 術(the

專業領域專長外,更應具備評鑑本身之專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業。因此,未來評鑑機構應舉辦更多個案

for the world of work)」。我國現行

研討會,透過個案討論,以協助評鑑委員

之科技大學評鑑的整體設計,則充分反應

熟稔評鑑標準。早年評鑑標準不一或從一

了這樣的技職教育核心精神,針對教學品

般大學角度評鑑技職校院的情況時有耳

質、課程規劃、學生成就以及產學合作等

聞,但進年來在廣納技職體系教授及業界

方面進行評鑑,除了就一般知識傳授進行

代表擔任評鑑委員後,上述情況已大幅改

觀察外,更關注學生「做中學」與「學中

善。舉辦評鑑相關之個案討論與研習活

做」的落實,並確保科技大學所培育之高

動,不但有助於評鑑委員對評鑑意見形塑

等技術人才,能夠在畢業後無縫接軌進入

共識,更有利於評鑑標準的建立。

職場。

此外,評鑑報告之撰寫則應力求謹

現行之科技大學評鑑在評鑑流程上力

慎,只對系統性問題提出建議,避免對偶

求嚴謹無誤,做到評鑑之公平、公正與公

發事件加以批評,也避免因少數人之看法

開。在委員遴選上,考量到技職體系培育

或意見而進行論斷。同時,評鑑報告也應

技術人才的教學目標,納入技職體系教授

反應技職特色,以產學合作與培育人才為

以及業界代表,以彰顯技職教育的特色。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科技大學評鑑之推動與展望

政策論述

然而,科技大學評鑑需與時俱進,在

鑑計畫的承辦單位,歷年來除依據專家學

過去的七年間,針對認可制的實施、評鑑

者和受評學校之意見進行細部修正,有責

指標的簡化、和評鑑報告之撰寫,皆出現

任將各界意見反應至主管機關,希望第三

許多改革的聲浪。臺評會做為科技大學評

輪的科技大學評鑑更能符合時代的需要。

【參考文獻】 林騰蛟、李彥儀(2011)。技職教育政策與發展。技術與職業教育季刊,1(1),6-16。 科技大學、技術學院評鑑資訊網(2009)。98 學年度科技大學評鑑實施計畫。2012 年 2 月 20 日,取 自:http://utce.twaea.org.tw/Upload/98 科大評鑑實施計畫 _980723_.pdf 曾美惠(2006)。科大評鑑校長有話說。評鑑雙月刊,1(2)。 劉維琪(2007)。維基式評鑑。評鑑雙月刊,1(9)。 Inqaahe (2012). Inqaahe 2012 Forum. Retrieved Feb 19, 2012, from: http://www.inqaahe.org/main/events -and-proceedings/inqaahe-2012-forum. UNESCO (2005).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me-Back? Education Today, 13.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15


專題探討

科技大學評鑑制度 改革芻議 張一蕃 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講座教授

壹、前言

16

幾輪評鑑下來,不僅帶動專科學校普遍進 步,也為技職教育創造一片榮景。

我國高等教育制度化評鑑,始自民

教育部自民國 84 年開始受理專科學

國 64 年首次辦理之專科學校評鑑。50 年

校改制技術學院,專科學校欲改制為技術

代初期開放私立學校設立,一時間專科學

學院,除了校地、校舍、師資均須符合標

校大量增加,水準參差不齊,品質難以控

準以外,評鑑績優是最重要條件。多數專

制。雖於 50 年代後期強力整頓,甚至有

科學校為達到升格目標,爭取較佳的評鑑

學校被勒令停止招生,但效果仍不盡理

成績乃成為首要任務;在此過程中,學校

想;教育部遂參考國外,引進評鑑制度,

自然也有所改善與進步。由於技術學院

對專科學校全面進行評鑑。固然評鑑的初

校數逐漸增加,教育部從民國 84 年起擴

衷在於藉助專家學者經驗,檢視各校辦學

充評鑑對象,技術學院亦需接受評鑑;民

情況,發掘問題並提出建議,協助學校改

國 94 年更首次辦理科技大學評鑑,科技

善;但學校因被發現缺失而致評鑑成績不

大學大部分都是從專科學校改名而來,對

佳,對校譽的影響以及可能受到的懲罰

評鑑早已身經百戰。學校過去為突破升格

(例如影響獎補助款或招生名額),卻非

或改名的關卡,評鑑是必須接受的挑戰;

學校所樂見。因此,學校面對教育部的評

成為科技大學以後,除指標略有調整並增

鑑,畏懼與排斥的心態多於感激與歡迎。

加對學院的評鑑外,其他評鑑內容和方式

早期專科評鑑時,經常可見學校如臨大敵

並沒有太大改變,但受評者的心態卻完全

般迎接評鑑委員,也常在評鑑最後的綜合

不同。再加上高等教育評鑑中心開始對一

座談時,出現委員與校方人員針鋒相對的

般(非技職體系)大學,進行另一型態的

場景,充斥對立的氣氛。儘管如此,連續

評鑑方式,亦即「認可制」評鑑,學校所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科技大學評鑑制度改革芻議

專題探討

承受的壓力似乎較低,科技大學對評鑑制

立制度化的改善機制;同時也規定評鑑的

度改革的期盼就愈發殷切,也引發諸多討

內涵必須包括大學各項主要的機能。至於

論。筆者於民國 70 年代初於教育部服務

評鑑要怎樣做,基於自治原則,就責成各

時,曾主辦過專科評鑑;其後主持技專校

大學自行訂定相關規定,建立完整機制。

院校務,數度接受評鑑;近十餘年來也持

其次,教育部是高等教育主管機關,

續參與技專校院和一般大學的評鑑工作,

對促進各大學之發展責無旁貸。此處「各

擔任評鑑委員、召集委員和計畫共同主持

大學」應是一集合名詞。教育部理應尊重

人。因此以不同角色的體驗,從各個角度

個別大學經營發展的自主性;尤其第一項

提出對改革科技大學評鑑制度的看法。

已規定大學自我評鑑的責任,實無須再重

貳、學校自我評鑑與教育部評鑑

複辦理相同性質的評鑑,以主管機關的地 位去指導個別大學如何改善。然而另一方

民國 94 年 12 月政府公布修正之《大

面,社會各方利害關係人都希望得到正確

學法》,其第五條針對評鑑規範:「大學

資訊,以瞭解各大學的教育品質;政府分

應定期對教學、研究、服務、輔導、校務

配教育資源,尤其在提供績優學校獎勵

行政及學生參與等事項進行自我評鑑;其

時,更須先公正地評估各大學的績效。因

評鑑規定,由各大學定之。」、「教育部

此,第二項所規定教育部辦理的評鑑,功

為促進各大學之發展,應組成評鑑委員會

能主要應以監督者的立場檢視各大學辦學

或委託學術團體或專業評鑑機構,定期辦

成果;評鑑結果的公布與應用,目的為讓

理大學評鑑,並公告其結果,作為政府教

社會大眾得到更多資訊,也讓教育部對大

育經費補助及學校調整發展規模之參考;

學的經費補助和其他管理作業,更加公

其評鑑辦法,由教育部定之。」條文中並

平、公正與公開。

未為評鑑做任何理論性或操作型的定義,

目前正在進行的 98-102 學年度科技

因此我們更應該深入探討其立法旨意,取

大學評鑑,其規劃係沿襲技專校院評鑑的

得對評鑑意義的共識。

傳統,以確保品質、促進學校發展、協助

首先,大學是以培育人才、研究學

學校了解現況、診斷問題、改進缺失為目

術、服務社會、提升文化、促進國家發展

的;評鑑項目與指標相當周延而細緻;評

為宗旨,依法享有自治權利的有機組織。

鑑方法亦仍以委員集體現場訪評為重心。

大學進行的各項活動,包括教學、研究、

依前文分析,其中大部分的功能都應屬大

輔導、服務、行政等,都應該重視品質和

學自我評鑑所有。也正因此,尚鮮有科技

效率,追求永續發展;在過程中不斷自我

大學已務實規劃建立自主性自我改善機

改善,乃是大學的責任。《大學法》於是

制,辦理自我評鑑。對大部分學校而言,

明確規定大學應定期辦理自我評鑑,以建

所謂自評,都只是為準備接受教育部評鑑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17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的前置作業而已;甚至有些直接將自評定

鑑中心對一般大學進行的系所及校務評

位為教育部實地訪評的預演,時間、程

鑑,一開始即標榜「認可制」,其結果是

序、指標等完全配合。固然確有少數學校

絕大多數受評單位都獲得「通過」。科技

正在認真思考建立完善的自我評鑑制度,

大學乃向教育部反應,希望比照其評鑑方

但其主要動機卻往往是希望能藉此免接受

式;教育部也從善如流,研議自下一週期

教育部評鑑;如此一來,其設計就難免會

的科技大學評鑑,以「認可制」取代「等

遷就教育部行政主管機關的立場,而喪失

第制」的可行性,甚至考慮將評鑑結果與

大學追求自我改善的主體性。

獎補助脫鉤。

我們不妨接受學者對「評鑑」宏觀而

事實上,要將評鑑結果與獎補助完全

平實的定義:「評鑑是一種提供有用資訊

脫鉤是不可行的。因為《大學法》明白規

以供決策的過程」;它必須有實用的功

定教育部辦理大學評鑑,就要把結果作為

能。有學者主張教育評鑑有四種不同功

分配經費補助的參考。至於「認可制」與

能:1. 形成性的功能;2. 總結性的功能;

「等第制」的優劣得失,各方討論很多,

3. 心理的或是社會政治的功能;4. 權威

但似仍缺乏聚焦,未能掌握問題核心。認

團體行政運用的功能(王全興,2009)。

可與等第代表不同的評鑑制度,筆者從本

大學自我評鑑要發揮的是第一項與第二項

質和技術兩個層次分別對兩制度作探討,

功能,主管機關評鑑則重視第三項與第四

並將兩制度比較彙整如表 1 所示。

項功能。功能取向不同,辦理的方法自然

一、由「本質層次」探討

有所差異,更不能相互取代。《大學法》

認可與等第最大的差異在於是否就受

既然一方面明訂教育部有辦理大學評鑑的

評對象相互比較。認可制的性質相當於企

權責,同時規範了評鑑結果的運用,另一

業管理的品保系統,針對學校自己設定的

方面也確定自我評鑑是各大學的責任,教

目標,從環境、投入、過程、產出各面向

育部研訂辦法與建立制度時,應掌握學校

檢視並評估其合宜性及達成程度。除接受

自評與教育部評鑑這兩項評鑑的分際,讓

評鑑必須具備最起碼的客觀資格條件外,

二者能各自發揮功能,達成目的。

認可制評鑑對各評核項目或指標並沒有預

參、等第制與認可制

18

設一致標準,也不作校際間的評比。兩所 學校同屬「通過」,表示品質都能達成各

教育部對技專校院評鑑的結果,一向

自設定的目標;但因目標不同,實質上卻

以等第呈現。在審核改名改制和其他競爭

可能有很大差異。等第制評鑑則是將各個

性獎勵時,設定績優的條件,通常是全校

學校的表現參照同一客觀標準加以評比,

科系所及行政評鑑必須達到一等的高標準

並區分等級;屬同一等級的學校,大致有

要求,因而對學校造成很大壓力。高教評

相近的水準。如果就功能而論,個別大學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科技大學評鑑制度改革芻議

專題探討

表 1 等第制與認可制比較表 項目\制度

等第制

認可制

本質

受評對象

 校際間互相比較。

 學校自我評比。

層面

評鑑標準

 同一客觀標準。

 無預設一致標準。

評鑑方式

 科技大學評鑑委員參考各項指標,直接針對各評  一般大學評鑑先就各指標考評,然後才循序得到 鑑項目總體評分。

各項目及總體的評鑑結果。

 科技大學評鑑結果分為:80 分以上(一等)、70 技術

分以上(二等)、60 分以上(三等)、60 分以下(四

評鑑結果

等)。

層面

 一般大學評鑑的總體評鑑結果分為:通過、有條 件通過、不通過。  對於個別項目表現特別優秀的,則選拔為標竿學 校,給予特殊肯定。

評鑑委員 評鑑性質

 委員主觀認知的影響較強。

 委員評核時客觀性較高。

 一般大學評鑑以等第制進行微觀評量。

 一般大學評鑑以認可呈現宏觀評鑑結果。

 科技大學評鑑以等第呈現宏觀評鑑結果。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的自我評鑑本質上應為品保性質的認可

特殊科目則僅以及格與否判定;即使是等

制;而教育部對所有大學辦理的評鑑,因

第或分數,也有及格門檻。修習期滿,及

為要作為鑑別優劣的參考,並提供社會大

格科目達到一定標準,學生就可以畢業,

眾關心的資訊,則應較傾向於具相互評比

獲得學位。學位只是一項認證,並沒有等

性質的等第制。

第之分;但是在畢業典禮上,仍可以根據

對於系所學程的認可,通常是由專業

總體或特定領域的成績表現,頒獎表揚優

學術團體或大學間的共同組織所辦理,目

秀的畢業生。再看看高教評鑑中心對一般

的是透過外部評鑑,從專業學術的角度對

大學評鑑的做法:評鑑委員針對各項效標

課程品質加以保證,肯定其學位價值;在

判定通過、有條件通過或不通過,事實上

大學間相互承認學分或專業領域內認定學

就是分為三等,每等又有較佳或較弱之

歷時,非常重要。教育主管機關站在監督

分;然後依據效標通過與否的比例,決定

的立場,可以對學校的行政運作加以考

每一評鑑項目為通過、有條件通過或不通

評,卻不宜過度介入影響專業學術範圍內

過;最後再匯整各項目的結果,評定總體

的活動。因此在討論「認可制」或「等第

的評鑑結果:通過、有條件通過或不通過。

制」何者為宜時,對校務行政的評鑑和專

對於個別項目表現特別優秀的,則選拔為

業系所學程評鑑,也應有不同的思維。

標竿學校,給予特殊肯定。至於科技大學

二、由「技術層次」探討

評鑑的做法,則是由委員參考評鑑指標,

我們不妨先看看大家所熟悉大學評量

對每一個評鑑項目評分,然後依據既定的

學生學習表現及成果的方法:多數的科目

權重將各項目分數加總,得到評鑑成績,

採用有相互比較意義的等第或分數,少數

再就 80 分以上、70 分以上、60 分以上、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19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60 分以下,分別對應為一等、二等、三

學評鑑中「通過」的比例,而教育部處處

等與四等。若進一步仔細比較,不難發現

強調「一等」的必要性,這才是導致科技

教育部科技大學評鑑與高教評鑑中心一般

大學心有不平的主要原因。

大學評鑑的主要差異,並不在於評鑑結果 表現的方式,而在於結果形成的過程。二

20

肆、評鑑結果之公告與運用

者都規劃了評鑑的項目及指標。科技大學

公告評鑑結果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彰

評鑑委員參考各項指標,直接針對各評鑑

顯教育部分配獎補助款的公正性,避免黑

項目總體評分,加權合計後轉化為評鑑結

箱作業的疑慮;另一方面也可為社會大眾

果的四級等第;過程中委員主觀認知的影

提供資訊,做為學生選擇校系或雇主聘僱

響較強,校際相互比較的成份也較重。一

人才之參考。針對第二項目的,在決定採

般大學評鑑則首先就各指標考評,然後才

用認可制評鑑前,必須慎重評估其在我國

循序得到各項目及總體的評鑑結果,每一

整體教育環境中是否有效合宜,並規劃完

項指標都同樣重要;而評鑑中心也訂定了

整配套措施。以美國為例,學生入學是向

各指標的效標規準,委員評核時客觀性較

個別學校申請,因此已先對申請對象的教

高,少作校際比較。

育目標、課程及學習環境等有所了解;公

就以上技術層次的分析比較,一般大

正專業組織的認可乃為學校所主張的教育

學對學生學習成效,是以分數制和等第制

品質提供保證,讓學生可以放心自己的選

並採,進行微觀評量,以認可呈現宏觀評

擇。然而我國情況並不相同,考生是在統

量的結果;科技大學評鑑是以分數制進行

測之後,依據自身的各種考量因素,對各

微觀評量,以等第呈現宏觀評鑑結果;一

學校作評比排序,填選志願;假如公告的

般大學評鑑則是以等第制進行微觀評量,

評鑑結果各校都是「通過」,對考生如何

而以認可呈現宏觀評鑑結果。很難論斷孰

比較選擇,將無任何幫助。一般大眾未必

優孰劣。況且嚴格而論,科技大學和一般

了解「認可制」評鑑中「通過」所代表的

大學評鑑宏觀結果的呈現,其實都是等

意義,是學校對達成自己設定之教育品質

第,只不過級數與名稱(通過、有條件通

目標的一種保證;若不能先對各學校的教

過、不通過三級或一等、二等、三等、四

育目標、課程特色、環境資源充分了解,

等四級)不同而已。若把有條件通過(畢

而誤將通過評鑑當成教育部為學校的概括

竟也是通過)或二等均視為及格門檻,則

背書,恐怕有違《大學法》規定教育部必

兩個系統實無不同,及格以上都有兩個等

須公布評鑑結果的初衷了。

第,稱呼各異而已;而在科技大學評鑑中,

公布校務評鑑結果之目的,在於讓社

四等原就是絕無僅有的。科技大學系所評

會大眾了解學校的整體狀況,也有助於學

鑑結果「一等」的整體比例遠低於一般大

校建立聲譽。為達此目的,某種程度的等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科技大學評鑑制度改革芻議

專題探討

級區分或有必要。由於精確評比困難,總

需浪費資源重複辦理,也避免以行政監督

體評鑑結果等級不宜過多;四級或三級大

者的立場,干預大學學術自主發展。

致適當。問題在於結果的分佈若偏離了合

其次,專業類評鑑與行政類評鑑應該

理的常態,過分集中於極端,其參考價值

分開辦理。可委託或授權評鑑專業機構及

就不高。

學術團體,常態性辦理《大學評鑑辦法》

進行方式是評鑑改革的另一個可能重

所規定的院系所學程評鑑及學門評鑑,並

點。早期專科學校評鑑特別注重投入面,

輔導建立認證制度。教育部應審慎評選委

因此以委員的實地訪評為主,以期了解實

託或授權對象,並規範出基本指標架構;

況。嗣後沿襲此一形態,對技術學院和科

評鑑細節則應尊重各學術專業的個別特

技大學的評鑑,仍以實地訪評為主體。學

性,由負責執行機構規劃設計,允許不同

校和評鑑主辦單位雖提供了大量資料,卻

領域間的差異。要求各科技大學所有公開

往往只是評鑑委員到學校進行評鑑前的選

招生並授予學位的系所及學程,包括四

擇性預習材料而已。評鑑的主要過程與結

技、二技與碩、博士班,都必須定期(不

果的形成集中在兩天內完成(實際上每組

超過《大學評鑑辦法》所規定的期限)接

評鑑委員的工作時間僅八小時)。又因對

受評鑑,取得並維持有效的認可。學校在

各校評鑑安排在一定時段辦理,統一公布

招生時,須將教育目標、課程及認可的狀

結果,於是競爭意味相當濃厚,猶如一場

況一併列為公開資訊,供學生選擇校系時

競賽。競賽強調公平,裁判必須客觀公正;

之參考。

因此教育部及評鑑主辦單位非常重視評鑑

教育部主辦的校務評鑑本質上不宜為

方式的公平與公正:對委員的組成及程序

「認可」,因凡不被主管機關所認可的學

的安排限制嚴格,深恐略有疏忽將招致受

校根本不該存在。同時應該擺脫以往行政

評學校抗議。科技大學的規模差異甚大,

類評鑑注重對學校各個單位進行組織評鑑

也各有特色,為追求評鑑方式公平而作的

的模式,而針對科技大學的任務,包括教

嚴格規範,往往限制了評鑑委員無法發揮

學、研究、產學合作、社會服務等,作成

其專業、詳細觀察和深入診斷,進而影響

果導向的績效評鑑。換言之,應就現行行

現階段評鑑的功效。

政類評鑑,充實綜合校務評鑑的內涵並調

伍、建議

整架構,其他三組則可不必保留。評鑑項 目及指標應避免繁瑣;針對質性與量性指

綜合以上析論,歸納幾點具體建議:

標應採取不同的評量方式;設定效標規

首先應將教育部辦理之科技大學評鑑

準,必須客觀明確。在綜合各項目成績為

明確定位,其功能及目的應與學校自我評

總體評鑑結果時,應允許各校自定權重,

鑑區隔。該由大學負責的工作,政府就無

才不致限制科技大學的自主定位。各項目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21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指標,除少數共同必要指標外,允許學校 自由擇定若干主要指標及次要指標,賦予

陸、結語

不同權重,則將更有助於學校發展特色。

教育部辦理技專校院評鑑已有近四十

校務評鑑既為成果取向,型態可以考

年歷史,對促進技職教育發展,成效值得

慮仿效教學卓越計畫評審方式,改以書面

肯定。長久以來,評鑑制度大體維持既定

審查為主。學校就各評鑑項目提出具體成

型態。在專科層級或技術學院、科技大學

果資料,包括系所學程的認可結果,以及

初創階段,藉助大學教授及產、官、研各

自我評鑑的完整記錄與報告,由評鑑委員

界專家經驗,檢視各校辦學過程與績效,

會會審。實地訪評則作為補強,目的在對

提供改善建議,確能有助於學校進步成

資料進行查證,只是完整評鑑過程的一個

長。如今大部分科技大學都已略具規模,

環節;其必要性及訪評內容與實施方式,

甚至有的已經名列「頂尖大學」,學校教

由評鑑委員會斟酌個案決定。實地訪評報

授及主管亦不乏具豐富高等教育或產業經

告連同學校提供的資料,一併提交評鑑委

營經驗的資深人員。若各校均能依《大學

員會審議,才作出最終評鑑結果與報告。

法》規定,落實自我評鑑,建立改善機制,

如此,所有學校的評鑑,都由同一委員會

則教育部沿襲傳統評鑑型態,邀集對學校

完成,公平性得免受質疑。為讓評鑑的知

未必有深入了解的校外人士,進行蜻蜓點

識與經驗得以累積與傳承,應長期委託交

水似的訪評,恐怕難以產生超越自我評鑑

由同一專業評鑑機構設置「科技大學評鑑

的診斷和處方效果,對學校亦不會有進一

委員會」辦理,而非由教育部臨時任務編

步的助益。若將評鑑與獎補助完全脫鉤,

組委員會或以年度計畫方式逐年招標委外

而結果公告時,絕大部分的學校和學院、

辦理。

系所、學程均同屬「通過」,則評鑑所提

校務評鑑宜以等第方式公布各受評學

供的資訊,價值又將安在?

校的總成績,成績等第之分佈應呈合理之

欲將我國技職教育推上另一個高峰,

常態。完整之評鑑報告書,主要建議對象

科技大學評鑑制度的改革,誠屬必要。以

是受評學校,故無對大眾公告之必要。除

上謹提出個人意見,未必成熟,也不一定

評鑑總成績外,各項目或指標之微觀評鑑

是最佳答案。意在引起更普遍的關注與深

成績,教育部亦可用於推動政策時的參

入討論,以眾人周密思慮及無限創意,提

考。系所學程評鑑之結果,應在招生時併

供教育部規劃時參考。希望見到科技大學

同課程資料公告,始能發揮幫助學生選擇

評鑑制度能以嶄新面貌呈現,繼續為高等

校系之作用。

技職教育之發展,提供積極有效的助力。

【參考文獻】 王全興(2009)。CIPP 評鑑模式的概念與發展。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5,1-27。

22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專題探討

高等技職教育自我評鑑 之檢討與改進 吳清山

王令宜

國家教育研究院 院長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教授

國家教育研究院 祕書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 博士

壹、前言

等法規辦理。 依《專科學校法》第 6 條規定:「教

技職教育具有培育技術人才的功能,

育部為促進各專科學校之發展,應辦理專

在國家發展及社會建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

科學校評鑑;其評鑑類別、內容、標準、

角色。為了發揮技職教育培育人才功能,

方式、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教

必須讓技職校院經營有品質與績效。因

育部定之。」(專科學校法,2010 修正)

此,透過評鑑方式,了解各校辦學狀況,

據此確立專科學校評鑑之法源。復根據

監控各校辦學品質和協助各校改善缺失,

《大學法》第 5 條規定:「大學應定期對

實為重要的課題之一。

教學、研究、服務、輔導、校務行政及學

我國高等技職教育學制主要分為:專

生參與等事項,進行自我評鑑;其評鑑規

科學校與科技大學技術學院二個層級。教

定,由各大學定之。教育部為促進各大學

育部推動高等技職教育評鑑,可追溯到民

之發展,應組成評鑑委員會或委託學術團

國 64 年的專科學校評鑑,至今已有數十

體或專業評鑑機構,定期辦理大學評鑑,

多年歷史;後來陸續辦理技術學院和科技

並公告其結果,作為政府教育經費補助及

大學評鑑,對於提升技職教育品質和強化

學校調整發展規模之參考;其評鑑辦法,

技職教育體質,也具有一定的功效。基本

由教育部定之。」(大學法,2011 修正)

上,專科學校評鑑係依據《專科學校法》

此項規定成為技術學院和科技大學辦理評

和《專科學校評鑑實施辦法》而來,而技

鑑的法源依據。

術學院和科技大學評鑑則依《大學法》、

再根據《大學法》第 5 條第 1 項規定:

《大學評鑑辦法》、《技術學院專案評鑑

「大學應定期對教學、研究、服務、輔

申請原則》、《技術學院評鑑收費標準》

導、校務行政及學生參與等事項,進行自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23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我評鑑;其評鑑規定,由各大學定之。」

國 90 年度起,調整以「學校整體」為單

(大學法,2011 修正)因此,大學定期

位辦理評鑑,一次完整辦理校務行政與各

辦理自我評鑑,已是校務經營重要一環。

專業科系之等第評鑑。民國 97 年度起實

由於國內技專校院尚未建立完善的品質保

施新的四年一輪專科學校評鑑。而護理科

證系統,加上自我評鑑的理念和做法,尚

則自民國 95 年度起,由「臺灣護理教育

未深植到學校領導人員和相關行政人員觀

評鑑委員會」辦理,實地訪視評鑑每校以

念中,所以自我評鑑的實施,仍有一些亟

五天為期(徐昌慧,2008)。

待改進之處。張國保、陳俊臣(2011)建

為建立專科學校評鑑法制化,教育部

議,技術學院應積極辦理自我評鑑;而劉

於民國 93 年 10 月 8 日發布《專科學校評

維琪(2011)亦提到,學校自我改善能力,

鑑實施辦法》,規定專科學校評鑑的實施

才是大學評鑑的重點。因此,本文特別針

為綜合評鑑、專案評鑑和追蹤評鑑三大

對高等技職教育自我評鑑進行檢討,並提

類,其中綜合評鑑分為行政類和專業類,

出改進作法,以供參考。

前者包括教務、學生事務、總務、圖書、

貳、高等技職教育評鑑發展之 沿革

業科、組之教育理念與目標、師資、課 程、教學、圖儀設備、行政管理及辦學成

高等技職教育評鑑,最早從民國六十

效等。到了民國 98 年 9 月 28 日修正《專

年代專科學校評鑑開始,後來到了八十年

科學校評鑑實施辦法》,在該法第 3 條第

代技術學院增加,也陸續辦理評鑑工作;

2 項規定,專科學校每四年至七年必須辦

到了九十年代科技大學不斷增加,開始辦

理綜合評鑑一次。

理科技大學評鑑。茲將高等技職教育評鑑

二、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評鑑發展過程分析

發展沿革說明如下。 一、專科學校評鑑發展過程分析

民國 80 年之後技術學院陸續增加, 自民國 82 年起進行「技術學院評鑑」,

教育部為確保技專校院品質、促進學

以 4 年為一週期(教育部,2011),對改

校之發展,協助學校了解辦學現況、診斷

善技職教育品質頗有幫助。到了民國 90

其問題並改進自我缺失,於民國 64 年辦

年,改以「校」為分類單位,辦理各科系

理專科學校評鑑,可說開啟高等技職教育

評鑑。91 年技術學院評鑑之結果於 93 年

評鑑之起源。該評鑑係採「分類分年」辦

公布時,並首度對外公開各科系等第,成

理,並自工業類學校之電機、電子、機械、

為國內官方首份列有各校系詳細等第,

化工、土木等五個科開始,逐年推廣至商

且對外公開的大學評鑑報告(陳曼玲,

業、管理、藝術、農業、海事、家政、體

2006)。

育、新聞、外語、護理等各類科學校。民

24

資訊、人事及會計等事務;後者包括各專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技術學院的評鑑項目分為行政類及專


高等技職教育自我評鑑之檢討與改進

專題探討

業類兩大類,其中行政類包括(1)綜合

展狀況彈性選擇的專業類(學院)。所以,

校務;(2)教務行政;(3)學務行政;

科技大學的評鑑,仍分為行政類及專業類

(4)行政支援四大項;而專業類包括(1)

(包括學院及系所)兩大類,日間部、進

系務發展;(2)課程規劃;(3)師資結

修部則分別評鑑,但合併評計等第。行政

構與素養;(4)設備與圖書資源;(5)

類包括(1)綜合校務;(2)教務行政;

教學品質;(6)學生成就與發展;(7)

(3)學務行政;(4)行政支援等;專業

產學合作與技術發展等七大項(技專校院

學院評鑑項目包括:(1)學院組織與院

評鑑資訊網,2012a)。

務發展;(2)課程規劃與整合;(3)教

科技大學評鑑方面,86 學年度第一

學整合機制;(4)設備整合機制;(5)

所科技大學成立,教育部為了解科技大學

產學合作與研究計畫之整合;至於專業類

辦學情形,乃於民國 90 年先進行科技大

系所評鑑項目則包括:(1)系(所)務

學訪視,民國 94 年首度進行科技大學之

發展(學位學程發展目標);(2)課程

評鑑,主要目的在透過評鑑機制,提高科

規劃;(3)師資結構與素養;(4)學生

技大學教育品質,保障學生受教權益,督

學習與輔導;(5)設備與圖書資源;(6)

促學校重視環境變遷、人口出生率遞減及

教學品保;(7)學生成就與發展;(8)

產業界人才需求改變,積極因應改革,以

產學合作與技術發展(技專校院評鑑資訊

提高科技大學之競爭優勢。此評鑑結果分

網,2012b)。而評鑑結果亦作為核定各

行政類、專業類學院及專業類系所三大項

校調整學雜費、增減招生名額與審核獎補

公布,評鑑結果採等第制,分三等「一等

助經費之參據。

(優)、二等(良)、三等(待改進)」,

後來為建立高等技職教育評鑑之體

以每 4 年為周期進行一次評鑑。民國 96

系,自 98 學年度起將評鑑週期調整為 5

年針對改名滿 2 年之科技大學進行評鑑,

年輪流評鑑一次,亦即科技大學為 98 至

並延續過去 2 年之規劃,除進行學校行政

102 學年度,技術學院為 99 至 103 學年

類評鑑及系所的專業類評鑑外,並進行學

度,專科學校則為 101、102 學年度接受

院評鑑;評鑑結果作為調整科技大學系

評鑑。數十年來實施高等技職教育評鑑,

所、招生總量及核發獎補助款的依據(科

對高等技職教育品質的提升和體質的改

技大學、技術學院評鑑資訊網,2012)。

善,的確有其實質的效益。

至於科技大學評鑑指標,仍以技術 學 院 版 本 為 架 構 進 行 修 訂, 基 本 上 仍

參、學校自我評鑑的意涵和功能

採 CIPP(Context, Input, Process,

評鑑是一種價值判斷,為了解學校經

Product)模式,除了原有的行政類及專

營成效,評鑑乃成為重要的策略之一。正

業類(系所)之外,再增加可因應學校發

如 Sanders & Davidson(2003) 所 言: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25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判斷涉及到好學校特徵的認定,並在一

在的評鑑規準和本身需求,自行規劃和執

些好學校效標的基礎下,判斷學校的實際

行評鑑活動,根據所訂規準由專業評鑑委

表現,以了解學校表現好壞。所以評鑑涉

員評估學校表現,並提出評鑑報告,作為

及到兩項基本的活動:一是收集資料,讓

了解學校績效及未來改進之依據。

結論及(或)判斷被告知和支持;二是運

「自我評鑑」依其性質而言,可分為

用效標來評估或判斷學校表現的程度。」

「自發性自我評鑑」和「因應性自我評鑑」

因此,對學校評鑑,通常採取兩種方式:

兩種,前者側重由機構內部主動自發之自

一是外部評鑑,一是內部評鑑,前者是主

我研究與自我改進,亦即透過內在動力的

管教育行政機關或委託評鑑專業機構進行

驅使,自主地實施評鑑工作;而後者則係

評鑑;後者則是學校本身自行辦理評鑑,

配合外部評鑑要求,由內部成員或外部專

屬自我評鑑(self-evaluation)的性質。

家執行評鑑工作(王保進,1997;潘慧玲,

有關自我評鑑的意義,澳洲維多利亞 州 政 府 教 育 與 學 前 發 展 部(Department

基本上,自我評鑑的過程通常包括:

of Educa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成立規劃小組、進行評鑑準備、成立指導

Development,2012)曾將學校自我評鑑

小組、成立自評小組、辦理自我評鑑研

界定如下:

習、擬訂具體自我評鑑計畫、公布自我評

學校自我評鑑係指學校從事於一種系

鑑計畫、蒐集與分析相關資料、撰寫自評

統性、綜合性和詳細的方式反映出在學生

報告、公布自評報告、自我檢討與改進等

學習、學生參與和福祉、學生學習路徑和

(林天祐,2006)。

轉銜之學校表現的過程,這種分析和反映

綜合上述,自我評鑑的功能大致可分

的過程,確定學校未來方向,協助學校改

為下列三項:

進計畫。

一、自我改善

而高等教育認可評議委員會

學校透過自我評鑑,可瞭解其經營及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

品質優缺點等辦學狀況,以擬定相關措

reditation,2001) 則 將 自 我 評 鑑 界 定

施,改進教育缺失並提高教學、研究、輔

為,組織依據外在評鑑規準或就其本身需

導之效率與品質。

求,在環境內部自行規劃、設計並執行的

二、發展特色

評鑑活動;其最大特徵是由組織本身透過

自我評鑑係依據學校本身需求而辦

自我檢視、自我分析及自我評估,了解組

理,透過自我評鑑,學校可以進行背景分

織各項條件具備與表現的情形,以作為評

析,並因應社會發展和教育潮流,確立自

定組織績效或是自我改進的依據。

我定位及未來發展方向,有助於發展學校

因此,學校自我評鑑就是學校依據外

26

2005)。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特色,提升學校品牌及競爭力。


高等技職教育自我評鑑之檢討與改進

三、持續精進

專題探討

綜合評鑑行政類成績為一等;(2)最近

教育品質改進是永無止境的,透過自

一次本部主辦或委辦之綜合評鑑成績,全

我評鑑,可以定期發現缺失,隨時改進,

校受評院系所評鑑成績二等以上院系所占

日益精進。正如《禮記 ‧ 大學》:「湯之,

全校受評院系所百分之九十以上,且科技

《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學一等院系所占全校受評院系所百分之

即具有持續精進的意味,亦為自我評鑑的

七十五以上,技術學院一等系所占全校受

最高境界。

評系所百分之七十以上。」這些規定均有

肆、當前高等技職教育實施自 我評鑑之檢討

助於學校推動和落實自我評鑑。 然而經過十多年來的校務評鑑,自我 評鑑並未有效落實,顯然仍有一些待解決

大學校院辦理自我評鑑,不僅有助於

的問題。根據個人參與高等技職教育評鑑

改進校務發展缺失,亦有免受外部評鑑之

經驗及相關資料,大約主要可分為下列幾

附加價值,依《大學評鑑辦法》第 5 條規

個方面:人員認知面、制度設計面、實際

定:已建立完善自我評鑑制度,其自我評

操作面、環境文化面或支援措施面等,導

鑑結果經教育部認定通過者,就可免接受

致自我評鑑未能有效發揮學校自我改進和

評鑑。亦即符合表 1 之規定,即可免接受

持續精進功能,實值得加以檢討。茲就當

外部評鑑。

前高等技職教育自我評鑑之實施,提出下

教育部針對技術校院評鑑之需求,亦 於民國 99 年 7 月 19 日發布《教育部認定

列問題,以供參考。 一、學校人員對自我評鑑了解不深入

技術校院自我評鑑結果審查作業原則》,

自我評鑑是一種學校依實際需求所研

其中第 6 點規定:「技術校院申請以自我

訂的評鑑計畫,邀請校外專家進行校務診

評鑑結果認定免評,其資格應符合下列

斷,以了解校務經營成效及缺失,作為改

條件:(1)最近一次本部主辦或委辦之

善之依據。部分學校高層人員若對自我評

表 1 大學經認定免受外部評鑑之條件 學校實施自我評鑑需符合之規定 1. 已訂定自我評鑑相關辦法,落實執行,及依據評鑑結果建立持續改善機制並有具體成效。 2. 定期針對自我評鑑工作之規劃、實施及考核進行檢討改善。 3. 自我評鑑所定之評鑑項目確實反映校務經營之成效或院系所及學位學程、學門之教育品質。 4. 已設置自我評鑑指導委員會,統籌規劃全校自我評鑑相關事宜,且校外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一定比率以上。 5. 自我評鑑之實施包括內部評鑑及外部評鑑二個階段。 6. 校務外部評鑑委員應由對高等教育行政具研究或實務經驗之資深教授,及對大學事務熟稔之業界代表組成;院系所及 學位學程、學門外部評鑑應由具高等教育教學經驗之教師,及專業領域之業界代表組成。 7. 最近一次完成自我評鑑年度至申請年度在三年以內。

資料來源:大學評鑑辦法(2009修正)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27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鑑缺乏正確地了解,就很難獲得他們的支

和經費的支援。基本上,學校實施自我評

持;而且一般學校人員常常認為自我評鑑

鑑應是屬於全校性的工作,各單位都要全

就是自己辦理評鑑,所以只要由校內人員

力配合;然而部分學校辦理自我評鑑常常

擔任評鑑委員即可,甚至部分學校系所自

落在某個人或某個單位的身上,導致人力

我評鑑就是由系所教師擔任。此外,部分

相當吃緊,承辦人員心理和工作負擔相當

學校人員認為自我評鑑只是因應外部評鑑

大,多少會影響自我評鑑的成效。此外,

所進行的評鑑,這種配合性的被動式評

辦理自我評鑑也需要經費的挹注,無論是

鑑,並不符合自我評鑑的「自發性」精

資料準備或委員費用,仍要經費的支持,

神。由於學校人員對自我評鑑概念理解不

可是部分學校投入經費相當有限,推動自

夠清晰,就難以有效準備評鑑計畫、評鑑

我評鑑多多少少會受到限制。

資料及評鑑執行,自我評鑑之效果亦受到

四、學校自我評鑑實施嚴謹程度不夠

影響。 二、學校自我評鑑機制建立不夠完善

的工作,然而部分學校仍處於應付的態

完善的學校自我評鑑機制,是確保學

度,所以常常花很短時間準備相關資料,

校實施自我評鑑效益的關鍵因素,應該包

不夠精緻和細緻。而且一些學校相關人員

括計畫、運作與實施、評估等方面,而實

也無法精確解讀理解各向度或各項目的內

施計畫可說是自我評鑑機制最重要的一部

容,常依個人自我詮釋填報資料,致使資

分。一般較為完整的實施計畫,應包含計

料完整性和精確性也受到質疑。此外,有

畫目標、組織架構及任務(包括自我評鑑

些學校執行自我評鑑並未能照表進行,自

指導委員會、自我評鑑工作小組、實地訪

我評鑑任意調整,或者將兩天調整為一

評小組等)、評鑑項目、實施方式(內部

天,甚至有些學校半天就結束了,這種縮

自我評鑑作業和外部實地訪評作業)、經

短辦理過程的情況,很難發揮自我評鑑的

費及支援等方面,各校研訂自我評鑑辦法

功能,因而對學校自我改進的幫助相當有

或機制,由於考慮不盡周延,常常忽略一

限;另外,部分學校在自我評鑑過程所安

些內容。例如:自我評鑑的自我改進精

排的簡報、資料檢閱、參觀校園、晤談等

神、缺乏指導委員會的設置、缺乏自我評

方面,便宜行事或草率應付,亦會影響自

鑑效果評估等。此外,部分學校在自我評

我評鑑結果的客觀性。

鑑計畫中亦提到為配合教育部辦理評鑑等

五、學校自我評鑑委員專業素質不一

字眼,似乎失去自我評鑑精神。 三、學校投入自我評鑑資源相當不足

28

學校自我評鑑是一項專業性和嚴謹性

評鑑委員的素質關係到學校自我評鑑 的成敗,一位具有高素質專業的評鑑委

學校辦理自我評鑑不是只有訂定評鑑

員,可以有效診斷學校運作的成效與缺

辦法就可有效執行,它仍需要相關的人力

失,反之則否。部分學校所聘請的自我評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高等技職教育自我評鑑之檢討與改進

專題探討

鑑委員素質不一,加上用心程度不同,只

定:「技術校院自我評鑑結果獲得本部認

是走馬看花或蜻蜓點水式的評鑑,難免會

定而免受評鑑者,應於有效期間內,依自

影響自我評鑑效果,無法看到自我改進的

訂自我評鑑機制辦理自我評鑑,並至少五

效益。基本上,自我評鑑委員除了對評鑑

年應辦理一次自我評鑑,評鑑報告應上網

的項目具有專業素養外,也要具有評鑑專

公告。」所以學校做好自我評鑑,可產生

業知能,才能根據資料進行專業判斷,所

多方面的效益。茲針對我國高等技職教育

提出的評鑑報告也才對學校有所幫助。目

自我評鑑的檢討,提出下列改進作為,以

前國內高等技職教育辦理自我評鑑所聘請

供參考。

委員的素質,其專業性和評鑑素養有所不

一、辦理自我評鑑講習,增進人員自我評 鑑知能

足的現象,仍有待改進。 六、學校未能針對自我評鑑進行改善

學校高層人員對自我評鑑的認識和支

學校為因應教育部所實施的外部評

持,常常是決定自我評鑑能否有效推動的

鑑,都會事先辦理自我評鑑,以作為更進

關鍵所在。只要學校高層人員具有推動自

一步改善的依據;然而就各校實際的自我

我評鑑的意志力,學校其他成員就會跟著

評鑑而言,常常會看到一種情況,就是自

重視,學校人員也就會設法去了解自我評

我評鑑委員所提出的書面建議,學校並未

鑑的意義、重要性、實施方式,進而產生

針對這些建議提出具體改善策略,反而將

效益,此將有助於自我評鑑的落實。基本

其束諸高閣,根本無法達到自我評鑑的目

上,要增進學校人員對自我評鑑的理解,

標,的確相當可惜。即使學校無法就委員

並增進人員自我評鑑的專業知能,一方面

所提出意見立即改進,至少也應加以回

要鼓勵或指派相關人員參加各種校外的研

應,並做成書面紀錄,以示對自我評鑑的

習或學術研討活動外;另一方面,學校可

重視。學校無法針對自我評鑑結果提出具

以自行辦理自我評鑑研習活動,並要求學

體改善措施,就失去自我評鑑的真正意義

校所有相關人員都要參加,倘若校長和各

和價值。

單位主管都能自動參加,更能激勵學校同

伍、改進高等技職教育自我評 鑑的實際作為

仁對自我評鑑的重視,相信對落實學校自 我評鑑必有所助益。

學校有效落實自我評鑑,一方面可提

二、建立適切自我評鑑機制,提供實施評 鑑依據

升學校教育品質;另一方面亦可提高學校

自我評鑑涉及到評鑑目標、評鑑項目

聲望和發展學校特色,而且還可以免受教

或效標、評鑑時間、評鑑方式、評鑑過程、

育部外部評鑑。依《教育部認定技術校院

評鑑委員延聘、評鑑結果處理、評鑑行政

自我評鑑結果審查作業原則》第 14 點規

支援、評鑑工作分配等各方面,可說是一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29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項相當複雜的工作。為利於自我評鑑的實

具備專業素養的委員,才能看出學校問題

施,建立自我評鑑機制是相當必要的,它

及改進所在。因此,學校聘請評鑑委員必

是評鑑的基礎,亦是實施評鑑的依據。基

須相當慎重,除了對技職教育有深入了解

本上,自我評鑑機制必須法制化,才能可

外,而且也要有評鑑的專業知能和實務經

長可久,所以必須先通過學校自我評鑑辦

驗,最好從評鑑委員資料庫挑選,並考量

法,然後依據自我評鑑辦法訂定實施計

專業、用心、經驗和人品等方面,才能提

畫,通常自我評鑑最好是每年辦理,否則

升自我評鑑效能。

至少也要每二年定期辦理自我評鑑,才符

五、結合 P-D-C-A 品管模式,發揮自我 改進能力

合自我評鑑的精義和旨趣。

30

自我評鑑是一種自我改善的循環歷

三、編列年度相關經費,以利自我評鑑有 效執行

程,促進學校永續發展。為了有效落實自

學校辦理自我評鑑,不是訂了辦法或

我評鑑效果,學校辦理自我評鑑可以結合

有了實施計畫,就能有效落實,那是不切

P-D-C-A 品管模式之作法。所謂 P-D-C-A

實際的想法,基本的人力和經費的支援是

品管模式,就是 Plan-Do-Check-Act 的簡

必要的。為了讓學校自我評鑑成為一種定

稱,亦即針對品質工作依規劃、執行、查

期性的工作,宜編列年度相關經費支應,

核與行動等步驟進行管理,以確保目標之

才不至於每次辦理都要挪用學校其他相關

達成,並進而促使品質持續改善,它是由

經費,影響到學校整體行政的運作。因

W. Edwards Deming 所提出,後來 Deming

此,學校可以先調查各單位自我評鑑經費

認為查核偏重於檢核而不是分析,乃將

需求及用途,然後進行全校性的通盤財務

Check 修正為 Study,遂成為 P-D-S-A 模

考量,作為進行年度編列自我評鑑經費的

式。基本上,自我評鑑結合 P-D-C-A 品管

參據。一旦有了年度的自我評鑑經費,學

模式,如圖 1 所示,第一步驟是訂定自我

校辦理自我評鑑才會較為順利,俗語說:

評鑑的計畫、目標、組織與分工;第二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自我評鑑實施

驟就是實施我評鑑計畫;第三步驟就是檢

而言,倒有幾分的道理。

核與分析自我評鑑的實施效果;第四步驟

四、延聘專業評鑑委員,提升自我評鑑之 效能

就是根據檢核與評估結果所提出的改善策

評鑑委員是從事一項專業判斷的工

自我改善持續精進,確保校務經營品質。

作,無論是閱讀自評資料、參觀校園、師 生晤談、分析問題、撰寫報告等需要整

六、採行自我評鑑五化歷程,展現自我評 鑑效能

理、分析、統整和評估能力,俗語說:「外

自我評鑑是一項活動,亦是一項歷

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必須要有

程,也是一項結果。為了發揮自我評鑑效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略,進行自我改善行動。這種作法,有助


高等技職教育自我評鑑之檢討與改進

專題探討

A自我改善 P訂定計畫

D實施計畫

C檢核實施效果

圖 1 自我評鑑結合 P-D-C-A 品管模式

果,建議各校可採五化歷程,亦即制度化

制,有效掌控各單位對建議事項的實際改

—強化—深化—內化—學校文化歷程。具

進情形,自然容易收到自我評鑑效果,即

體而言,制度化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自我評

使沒有外部評鑑,學校依然可以達成持續

鑑機制,讓自我評鑑成為定期性和常態性

精進的目的。

的工作;其次強化就是自我評鑑辦法和機 制建立完後,就要確實執行,切莫流於形

陸、結語

式;復次深化則是進一步改善與再強化,

學校自我評鑑應視為一種自發性的行

讓自我評鑑機制運作順暢,展現效能;而

為,它是學校為提升辦學品質而自行規劃

內化則是透過自我評鑑的實施累積成果與

的評鑑,不能視為一種因應外部評鑑需要

經驗,使自我評鑑的觀念、知識、作為和

而辦理的行為,當然也不能流於形式化,

價值逐漸融入每一個人心中,最後即形塑

或者只停留在學校內部人員的自我檢視,

自我評鑑的學校文化,自我評鑑機制運作

它必須建立一套制度化的運作系統,才能

才能可長可久。

發揮其功能。 歐美先進國家推動認可制度或品質保

七、確實依照自我評鑑結果,落實相關改 善作為

證制度,已經有多年的歷史,無論是各大

學校推動自我評鑑是為了幫助自我改

學校院所採取的自我評鑑或實施內部品質

善,因此評鑑委員所提出的自我評鑑訪評

保證系統,都是相當嚴謹和專業,對學校

報告,必須善加利用,才能彰顯自我評鑑

的品質監控、強化和精進,都具有積極效

的功效。學校針對評鑑委員所提出的改進

果,這也是歐美先進國家積極鼓勵各大學

意見,不是逐項回應,更重要的是根據自

推動自我評鑑原因所在。

我評鑑訪評報告的建議事項,要求各單位

為了落實國內各高等技職教育的自我

提出具體改進作為,並落實追蹤考核機

評鑑,除了參酌歐美先進國家經驗外,各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31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校應該根據學校需求及教育發展趨勢,訂

而形塑優質的自我評鑑學校文化,才能體

定品質政策,積極規劃自我評鑑機制,並

現自我評鑑發揮自我改善和持續精進的積

建立學校人員正確的自我評鑑價值觀,進

極效果。

【參考文獻】 大學法(2011 修正)。2012 年 4 月 9 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 aspx?id= FL008606&KeyWordHL=%e5%a4%a7%e5%ad%b8%e6%b3%95&StyleType=1 大 學 評 鑑 辦 法(2009 修 正 )。2012 年 4 月 9 日, 取 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 Details.aspx?id=FL041732&KeyWordHL=%e5%a4%a7%e5%ad%b8%e8%a9%95%e9%91%91%e8%be%a6%e6% b3%95&StyleType=1 王保進(1997)。大學教育評鑑模式之內涵分析。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頁 161-217)。 臺北市:五南。 技專校院評鑑資訊網(2012a)。101 學年度技術學院評鑑實施計畫。臺北市:社團法人臺灣評鑑協會。 2012 年 4 月 9 日,取自:http://tve-eval.twaea.org.tw/NewsFile/(公告版)101 技術學院評 鑑實施計畫 1010326.pdf 技專校院評鑑資訊網(2012b)。101 學年度科技大學評鑑實施計畫。臺北市:社團法人臺灣評鑑協會。 2012 年 4 月 9 日,取自:http://tve-eval.twaea.org.tw/NewsFile/(公告版)101 科技大學評 鑑實施計畫 1010326.pdf 林天祐(2006)。自我評鑑 自我研究。評鑑雙月刊,2,10-11。 科技大學、技術學院評鑑資訊網(2012)。計畫簡介。臺北市:社團法人臺灣評鑑協會。2012 年 4 月 9 日,取自:http://utce.twaea.org.tw/index_project_intro1.htm 徐昌慧(2008)。專科學校評鑑 97 年度起辦理四年。評鑑雙月刊,15,43-47。 專 科 學 校 法(2010 修 正 )。2012 年 4 月 9 日, 取 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 Details.aspx?id=FL008696&KeyWordHL=%e5%b0%88%e7%a7%91%e5%ad%b8%e6%a0%a1%e6%b3%95&Sty leType=1 張國保、陳俊臣(2011)。我國技術學院綜合評鑑後設評鑑之實施與建議。 評鑑雙月刊,29,3437。 教育部(2011)。技職教育專刊。臺北市:作者。 陳曼玲(2006)。翻開大學評鑑發展史。評鑑雙月刊,1,22-23。 劉維琪(2011)。自我評鑑是大學自治能力的展現。評鑑雙月刊,33,4-5。 潘慧玲(2005)。美國大學認可制中的自我評鑑。教育研究月刊,135,136-146。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2001). Glossary of key terms in quality assurance and accredit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ea.org/international/inter_glossary01.htm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2012).School Self-evaluation Guidelines 2012. Melbourne: the School Improvement Division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Sanders, J. R. & Davidson, E. J.(2003). A model of school evaluation. In T. Kellaghan, D. L. Stufflebean & L. A. Wingate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art two: practice. London: Kluwer Academic.

32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專題探討

美國認可制對臺灣 高等技職教育評鑑之啟示 高秋香

洪欽銘

許全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博士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技學院 院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教授

壹、前言

遠,2011)。 基此,實施三十餘年的等第制技專

高等教育已經邁入全球化競爭的時

校 院 評 鑑, 將 在 2014 年 起 改 採 認 可 制

代,為了確保高等教育的品質,全球無不

(accreditation),以期展現各校辦學

積極建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促使品

特色,並且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評鑑潮

質保證在教育組織運作中扮演關鍵性的角

流。教育部李司長彥儀指出,認可制評鑑

色。因此,建立良善的高等教育評鑑機

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學校應建立自我改善機

制有助於高等教育品質的確保(楊瑩,

制,找出自己的定位與目標,尤其應結合

2005;楊國賜,2006;潘慧玲,2005;戴

產業發展需求,落實務實致用之課程與教

曉霞,2000)。

學,這對當前的技專校院來說是「很大的

為提升高等教育的品質及落實績效責

挑戰」(陳曼玲,2011)。

任要求,最主要的做法即是建立高等教育

綜上所述,本研究旨在透過文獻回

評鑑的機制。一方面使政府能根據評鑑標

顧,探究高等教育評鑑內涵,並藉由瞭解

準來檢核學校辦學績效,進而提供後續輔

美國認可制度的推動與挑戰,進而提出對

導措施,另一方面亦可促進學校定期自我

我國高等技職教育評鑑採行認可制之建

檢視、自我改善,提升其競爭力,進而建

議,期望將來推動能更順暢而穩健。

立永續經營機制。有鑑於此,教育部於 2009 年底提出「技職教育再造方案」,

貳、文獻回顧

其中策略六即提述「建立符合技專特色評

本章節針對我國高等教育現行評鑑制

鑑機制」,企圖透過評鑑制度,引導學校

度的相關文獻與理論,進行歸納、分析與

落實技職教育使命、形塑辦學特色,朝逐

討論,以奠定理論基礎。首先,介紹大學

步建立自我改善機制的方向規劃(陳振

評鑑內涵,再者探討評鑑模式與評鑑機構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33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現況,做為瞭解與評估評鑑制度之依據。

作一段時間後,再逐漸強調績效責任,較

一、高等教育評鑑內涵

不會引起大學的反彈。

國內學者王保進(1997)曾指出,完 整的大學教育評鑑模式應具備完整評鑑目

蘇 錦 麗(1997) 認 為 大 學 評 鑑 的

的、明確的評鑑內容、妥適的評鑑方式、

類 別 依 其 性 質 可 分 為「 機 構 評 鑑 」

具體的評鑑標準,以及合理的評鑑結果處

(institutional evaluation)與「專業

理與應用等五個要素。茲說明高等教育評

領域評鑑」 (program evaluation)兩種。

鑑意涵,高等教育評鑑的目的與類別。

「機構評鑑」是以整體學校為受評對象,

(一)評鑑意涵

評鑑重點在於學校的教育目標、師資與其

Kells(1984) 指 出:「 高 等 教 育

他資源投入、教學歷程,以及教育成果,

評 鑑 為 一 自 願 性 的 過 程(voluntary

重視整體成效,即所稱校務評鑑。「專業

process),透過非官方的機構(nongo-

領域評鑑」則以某一專業領域、學院、系

vernmental agencies) 採 用 同 儕 評 鑑

所、學門或學程為評鑑對象,強調某一專

(peer evaluation),以檢視被評鑑之

業領域的教學品質,即所稱系所評鑑或學

學校是否達成自我訂定之目標,並符合評

門評鑑。

鑑標準(standards)」。

Green(1994)認為機構評鑑是基於

蘇錦麗(1997)認為:「高等教育評

績效責任導向之目的,而專業領域評鑑則

鑑或大學評鑑乃由一評鑑團體依據系統

強調品質改進之導向。通常專業領域評鑑

化、科學化之方式(如以客觀公正的評鑑

較易實施,採取同儕評鑑,專家能對評鑑

標準、詳細適合的評鑑方式等),蒐集並

標準之相關性、彈性及國際性有所瞭解,

分析相關資料,以評估高等教育機構及其

可以針對特定領域的不同課程或學程進行

專業領域之目標達成程度、輸入條件、運

比較。

作情形與教育成果之過程」。

二、評鑑模式與評鑑機構

(二)評鑑目的與類別 本文茲就高等教育評鑑目的與類別敘 述如次: 1. 評鑑目的

34

2. 評鑑類別

本節就高等教育評鑑模式與評鑑機構 的種類,作如下之敘述。 (一)評鑑模式 王 保 進(1997) 指 出, 大 學 評 鑑 模

評鑑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在證明什麼,

式目前發展最成熟的是美國的「認可制

而是在於改進(Stufflebeam,1982)。王

度」,而近年來英國和歐陸國家所使用的

保進(2005)亦認為評鑑初期以品質改善

「品質保證制度」亦受到重視。綜觀這兩

為主,一方面協助大學進行品質改善,另

個評鑑機制,皆包括大學「內部自我評

一方面建立大學自我評鑑機制。在評鑑運

鑑」與「外部訪視評鑑」。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美國認可制對臺灣高等技職教育評鑑制度之啟示

1. 內部自我評鑑 無論是認可制或品質保證制度,當評

專題探討

鑑團體,不受政府管理與干涉,如「日本 大學認可協會」(Japanese University

鑑目的著重於品質保證或績效責任的確保

Accreditation Association, JUAA)。

時,自我評鑑定義為「一種機構內部人員

2. 官方評鑑團體

根據外部的標準,對機構的目標、現況、

政府負責的官方評鑑團體一般又分為

過程及結果,做描述性或分析性活動,並

官方與半官方,半官方通常是指該評鑑團

將結果撰寫成報告,以供進一步外部評鑑

體由政府設立,在實際運作上卻有獨立

之依據。」(Kells, 1995)。

自主權利,如美國聯邦教育部(USDE)

2. 外部訪視評鑑

所成立「全國機構品質與誠正諮議委員

Kells(1995)認為,外部訪視評鑑

會」(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係基於外在認證、認可之要求下,由大學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Integrity,

以外的團體學校或系所進行評鑑。且認為

NACIQI)。

除可對內部自我評鑑的效度加以驗證,更

3. 非官方的民間團體

可讓內部成員感受來自外部同儕的專業壓

非官方的民間團體指非政府組織的

力,而做出必要的調整。

評 鑑 組 織, 具 有 獨 立 自 主 運 作 與 自 行

3. 追蹤評鑑

規劃評鑑權力。如「高等教育認可審議

為使受評機構對於本身的問題或困境

會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更進一步的瞭解,在內部評鑑或外部訪視

Accreditation, CHEA)是非營利組織,

評鑑後,執行評鑑的單位,如學校或系所

由大學校長組成。

本身,或外部評鑑單位,便會要求進行追 蹤評鑑,目的在瞭解受評機構的改進計畫 與執行情形,以促進整體教育品質的提昇

參、美國推動的認可制現況 本節針對美國推動的認可制現況及其

(盧思妤,2009)。

高教評鑑制度的內涵,做相關文獻回顧,

(二)評鑑機構

並進行歸納整理、分析與探討,以奠定本

Frazer(1992)認為評鑑機構是指負 責規劃評鑑工作的單位或機構,其依角色 或任務可以分為各大學自行組成團體、政

文之論述基礎。 一、美國推動的認可制現況 以下就美國的認可制的發展背景與推

府負責的官方評鑑團體,以及非官方的民

動單位簡述如次:

間團體三種。評鑑團體應以發揮其既定的

(一)「認可制」的發展背景

任務與評鑑目的為主。 1. 大學自行組成團體 係指由各大學教育機構自組而成的評

美國高等教育機構不論在型態、學程 規劃或品質上,皆呈現相當多元之風貌。 聯邦政府原則上不干涉各州之教育發展,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35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在此原則之下,各州發展出來的教育品質

此之後,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形成公立與

可謂參差不齊。由於缺乏統一的教育品質

私立的認證體系,包括民間私人機構的

與標準,19 世紀末期美國開始重視此問

CHEA 與政府機構的 USDE 兩個發展方向。

題,希望發展出一套制度藉以提升各州的

美國的高等教育評鑑體系分成認可組 織、評鑑機構(Accreditor)及高等教育

教育品質(顏若映,1997)。 再者,美國為求能獲得穩定的經費來

機構(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源,在高等教育機構的經營方面,必須為

三個層次來推動,先由認可組織來認可評

各種市場提供服務和適當產品,以實際績

鑑機構,評鑑機構獲得認可後,才能獲得

效來吸引聯邦政府、州政府、各型基金會

認可高等教育機構的資格。

與企業等私人投資的挹注。為達成上述目

公立、私立認可組織促使美國高等教

的,美國高等教育便發展出「認可制」

育評鑑機構因應其需求,自行選擇申請接

作為提升其辦學績效之策略(池俊吉,

受哪一認可組織認證;有些評鑑機構選擇

2012)。

只 被 CHEA 認 可, 有 些 選 擇 只 被 USDE 認

(二)推動單位

可,但也有評鑑機構同時選擇申請 CHEA

自 19 世紀末期認可制成為美國高等 教育品質保證的主流制度以來,認可組織

與 USDE 之認可,但二者性質與目的則有 差異,如表 1 所示。

(Recognition Agency)主要就以非政府

綜上,美國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

之私人機構來執行與發展,從 1949 年的

係由 CHEA 與 USDE 兩個認可組織做高等教

「國家認可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育評鑑機構的把關任務,經過這兩個認可

of Accreditation, NCA) 到 1997 年 接

組織認可過的評鑑機構,才具有認可高等

手 的 CHEA 已 推 動 了 近 50 年, 政 府 機 構

教育機構的資格。因此,高等教育評鑑機

1992 年才在聯邦教育部(USDE)下成立

構皆來自非政府的組織,經政府或非政府

「全國機構品質與誠正諮議委員會」,至

組織的考核與授權,賦予對大學校院的認

表 1 美國認可組織 認可組織

CHEA

為一全國性、私人的非營利機構,其董事會成員係由 20 位大學

目的在於品質保證與品質改善,著

校長、機構代表及社會人士所組成。經費來自評鑑機構的會費及

眼於通過認證可提高評鑑機構的學

受評機構支付的評鑑費用。其設立宗旨在透過對高等教育評鑑機

術合法性,協助確立高等教育機構

構資格之確認,以提升高等教育學術品質,為學生及其家庭、高

和學程在高等教育社群的地位。

等教育機構、政府、企業雇主提供服務。 USDE

USDE 經費來自政府部門預算,經費使用受到國會監督。

資料來源:整理自池俊吉(2012)

36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著重在獲取聯邦政府對學生財政支 援的資格。


美國認可制對臺灣高等技職教育評鑑制度之啟示

專題探討

可權力,政府並不介入認可大學校院的行

對學生的資助只提供給獲得評鑑機構認可

列(池俊吉,2012)。美國政府機構對於

的大學機構或學程之修讀學生。

私人機構的認證並無干預的權力與指導作

3. 助益學分採計

為,故使得美國的高等教育發展更為多元

認可證明對大學校院學生在課程與學

化與自由化。

程學分採計上相當重要。對學生想要就讀

二、美國高教評鑑制度的內涵

的機構而言,其學分是否是在獲得認可之

美國高教評鑑制度的內涵,係以高教 品質保證與品質提升為目標,藉由認可活

機構所取得,有其重要性。 4. 增進雇主的信心

動的實施,提供高等教育利害關係人公正

一所大學或學程的認可地位,對雇主

與客觀的資訊,包括確認受評機構或學程

在評估應徵者,和決定是否提供進修員工

的品質現況、協助政府決定經費補助對

學費補助上十分重要。

象、提供高教經費捐助者選擇投資對象及

(二)高教評鑑制度的特色

學生入學選擇的依據。此外,為確保評鑑

王瑞壎(2009)認為美國評鑑制度可

機構的品質,認可組織亦會週期性的檢驗

歸納成六大特色,包括:非政府主導;重

評鑑機構符合認可標準的情形,如有確

視各專業領域、高等教育機構發展之獨特

切的證據顯示,評鑑機構無法滿足認可

性與特殊性;強調高等教育機構品質改進;

標準,即可撤銷其認可資格(池俊吉,

評鑑標準因地、因時、因機構制宜;認可

2012)。

制具有一定時程及重視同儕評鑑、同儕訪

(一)認可的目的

視;兼重內部與外部評鑑。美國認可制度

CHEA 執 行 長 Judith S. Eaton(20

之所以成功,有兩大主要特質,即自願性

04)認為,美國高等教育認可目的包括以

參與評鑑,與評鑑機構蓬勃發展;池俊吉

下四項:

(2012)研究指出美國高教評鑑制度的特

1. 確保品質

色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認可證明是大學教授和校院系所對學

1. 由非政府機構主導大學校院認可

生和社會大眾品質保證的主要方式。取得

民間機構在美國高教評鑑扮演著舉足

認可地位對學生和社會大眾傳達的訊息

輕重的角色,政府機構僅扮演認證評鑑機

是:一所機構或其開授的學程至少在師

構的角色,並不介入評鑑大學校院的認可。

資、課程、學生服務和圖書資源方面已達

2. 重視學科專業與高教機構發展之獨特性

到門檻水準。 2. 取得聯邦補助款資格 認可證明在取得諸如學生資助和其他 聯邦補助方案的補助款上是必要的。聯邦

美國因區域性的差異,無法以統一標 準訂定認可指標,所以評鑑機構需要有其 獨特性與特殊性以因應個別差異,也造就 評鑑機構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37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3. 強調高等教育機構品質改進 美國認可制的認可程序,包含自我學

機構的認可與否決定了聯邦對學生資

習(self study)與外部評鑑,希冀藉由

助的資格。因此,使得評鑑委員在頒

高等教育機構的自我提升而確保機構的永

給機構認可上承受很大的壓力。

續發展。 4. 自願性參與評鑑

為因應前述問題,未來美國有可能以 政府主導品質認證的方式,民間的認可組

美國大學校院並無參與評鑑的義務,

織轉型為查核與諮詢角色。此外,為確保

若要參與,各校可以依各自的情況,規劃

聯邦政府補助學生獎學金、貸款,以及研

參與時程與提出申請。

究和課程經費補助的有效性與公平性,聯

5. 認可有一定期限

邦政府已經在發展判斷學術品質的方法,

評鑑機構均採週期式的訪視程序,建

希望用以取代認可標準。相對地,池俊吉

構一個品質保證迴圈。

(2012)指出美國高等教育評鑑未來的變

6. 同儕訪視為關鍵程序

革如下:

不論是機構評鑑、專案評鑑或是專業

1. 由政府與民間認證走向政府主導認證

評鑑,皆須運用評鑑委員來進行品質查

(1)發展資料蒐集的工具,以展現機構

核,並透過「共識決」的方式,提出認可

特質和成效:美國教育部於 2008 年

結果。

發展資料蒐集工具,獲取機構提供

(三)挑戰與未來變革

的重要資料,如畢業狀況、轉學、

美國聯邦教育部長唐肯(Arne Dun-

工作狀況、升學等。

can) 委 託 NACIQI 對 現 行 高 等 教 育 法

(2)發展學術品質的官方標準工具:美

(Higher Education Act)進行檢討,並

國政府於 2009–2010 年使用資料蒐

要求 2011 年底前提出修改建議,供 2013

集工具,發展評定機構品質的指標。

年該法修訂的參考。研究歸納認可制度長

(3)發展資歷認證構想:研議依據不同

久來為人批評的有以下四點:

學位層級訂定特定的學生成就能

1. 評鑑透明度不高:認可過程、內涵及

力,以制定全國性的基準。

評判標準等認可的資訊不夠公開。 2. 評鑑標準一致化:造成無法呈現校院 特色與優劣。 3. 認可結果過於粗略:認可結果採行通 過或不通過二種,辨別度不高;通過 亦非代表優良,僅代表辦學品質通過 設定的門檻水準。

38

4. 評鑑委員的公正性受挑戰:由於受評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2. 認可組織的轉變 (1)將轉為提供大學校院查核與諮詢服 務,為政府品質控管的推動者,協 助受評機構蒐集政府所需的資料。 (2)提供如何分析和運用資料,以展現 大學校院努力的成果。


美國認可制對臺灣高等技職教育評鑑制度之啟示

肆、對臺灣高等教育推動認可 制之啟示

專題探討

先進國家之評鑑潮流。 基於我國教育部推動「建立符合技專 特色評鑑機制」和技專校院評鑑制度將於

目前國內高等教育的評鑑分為校務評

2014 年採行認可制之前提,並經由以上

鑑、系所評鑑、科技大學評鑑與技術學院

對美國高等教育評鑑認可制之現況探討分

評鑑等四種,根據評鑑結果的呈現方式又

析,本文獲得如下之啟示:

可區分為「等第制」評鑑與「認可制」評

一、宜釐清認可與評鑑的區別

鑑。其中,校務評鑑、科技大學評鑑與技

美國高教評鑑制度的內涵,係以高教

術學院評鑑屬於「等第制」評鑑,也就是

品質保證與品質提升為目標,藉由認可活

評鑑結果以等第方式來呈現;評鑑中心所

動的實施,提供高等教育利害關係人公正

辦理的系所評鑑則屬於「認可制」評鑑,

與客觀的資訊,包括確認受評機構或學程

這也是各國高教評鑑所採取的主流方式。

的品質現況、協助政府決定經費補助對

我國技職體系的評鑑可溯源自 1975

象、提供高教經費捐助者選擇投資對象及

年的專科學校評鑑,其目的旨在於協助技

學生入學選擇的依據。

專校院瞭解其辦學品質與改善方針,同時

認可制基本上訂有最低標準,對欲認

檢視其辦學成效,做為企業選才、學生家

可機構做審查,達到標準者給予確認,強

長選校,以及教育部執行輔導、獎勵及核

調的是對利害關係人的品質保證。評鑑雖

准學校各項申請之參考。因此,現階段技

然也包括形成性評鑑與總結性評鑑,並強

職體系的評鑑制度較偏重行政督導與稽核

調其用於改進,但卻隱含較多的績效責

的功能,且各校自我評鑑機制仍在發展階

任。顯然兩者指標應有其差異性,誠如蕭

段、評鑑標準一致化,無法彰顯各校辦學

錫錡(2006) 以測驗術語,比喻認可較

特色。

接近標準參照測驗;評鑑則較接近常模參

鑑此,教育部於 2009 年提出「技職

照測驗,我國在評鑑與認可常有混淆之

教育再造方案」,包括三大目標十大策

處,宜釐清其中的差異之處。

略,其中策略六「建立符合技專特色評鑑

二、重視學科專業與高教機構發展獨特性

機制」,希望透過評鑑制度,引導學校落

美國因區域性的差異,無法以統一標

實技職教育使命、凸顯辦學特色,並逐步

準訂定認可指標,所以評鑑機構需要有其

建立自我改善機制。為此教育部在 2010

特殊性以因應個別差異,也造就評鑑機構

年委託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多元發展的可能性。臺灣高等技職教育評

辦理「技專校院評鑑改進計畫」,針對現

鑑制度,仍偏重行政督導與稽核的功能,

行等第制的技專校院評鑑進行全面性的檢

且在評鑑過程中也衍生出一些值得探討的

討,以期展現各校辦學特色,並符合世界

議題,諸如各校自我評鑑機制仍在萌芽階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39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段、評鑑標準一致化,易造成各校辦學特

此,本研究認為國內在規劃認可制之際,

色無法彰顯。

可朝下列方向努力:

三、參考國際經驗,調整合宜且符合臺灣 的機制

1. 政府在推動計畫前,由政府統合國外

經由美國推動的經驗,應避免其認可

架構,規劃周延的運作措施與規範,

制之垢病,諸如評鑑透明度不高,資訊不

再據以推動實施,如組成推動單位、

夠公開;評鑑標準過於一致化,無法呈現

成立授權認可組織與監督輔導之權責

校院特色與優劣;認可結果過於粗略;評

分明的公平、公開又透明之評鑑認證

鑑委員的公正性受挑戰等問題。美國認可

機制。

制未來將轉變為:由政府與民間認證轉為

2. 針對受評之技專校院方面,也必須提

政府主導認證,以及認可組織的任務改

供相關專業知能教育,提昇學校對認

變,例如轉為提供大學校院查核與諮詢服

可制的認知與瞭解,使新制度推動時

務,為政府品質控管的推動者,協助受評

能夠順利推展。

機構蒐集政府所需的資料,及提供如何分

3. 加強新制度之溝通與宣導,落實經由

析和運用資料,展現大學校院努力的建議。

宣導促使相關利害人,如學生家長與

伍、結論與建議

社會大眾之瞭解、認同與支持。 4. 在推動過程應定期公開檢討與調整內

我國過去技專校院評鑑採用等第制,

容,將認可制之若干質疑降至最低,

較強調績效責任導向,評鑑結果與後續的

形塑符應國內氛圍之認可制評鑑機制。

行政獎懲連結較緊密,因此,在設計評鑑

5. 引導認可組織提供受評學校查核與諮

指標時必須考量其可比較性與明確性,也

詢服務,協助受評學校蒐集政府所需

因而限制了各校發展特色的空間。認可制

的資料,成為政府品質控管的推動者。

評鑑則賦予各校自行訂定品質目標的彈

綜上,國內政府在規劃與推動新制度

性,不同的教育目標與資源就會有不同的

時,除參考國際成功經驗,調整合宜且符

成果呈現,故不強調與他校的比較,只看

合國情的機制外,也應定期檢討與調整內

自己是否能發揮資源的效能,達成辦學的

容,以達評鑑預期目標和功能。

宗旨與目標。 認可制評鑑為歐美先進國家主要實施 方式,尤其美國發展實施多年,教育部將 自 2014 年起技專校院評鑑,全面改為認 可制。認可制評鑑最大的精神是以自我改 善為前提,並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基

40

成功經驗,融入國情建構健全的組織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美國認可制對臺灣高等技職教育評鑑制度之啟示

專題探討

【參考文獻】 王保進(1997)。大學評鑑模式之內涵分析。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161-218。臺北: 五南出版社。 王保進(2005)。績效責任評鑑外的選擇-整體校務評鑑。高教簡訊,166,18-20。 王瑞壎(2009)。美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臺北市:臺灣評鑑協會。 池俊吉(2012)。高等教育品保制度與組織系列 美國高等教育認可組織之認可制度:發展與挑戰。 2012 年 1 月 6 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2/01/01/5290.aspx 陳振遠(2011)。103 年技專校院評鑑變革始末及其得失。高教技職簡訊,56。2012 年 1 月 8 日,取 自:http://www.news.high.edu.tw/news056/2011080903.asp?c=0200 陳曼玲(2011)。103 年起 技專校院評鑑改採認可制-專訪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 評鑑雙月刊, 30。2012 年 1 月 8 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1/03/01/4126.aspx 楊國賜(2006)。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規劃與改革動向。教育資料集刊,31,157-179。 楊瑩(2005)。臺灣地區大學評鑑之實施。「兩岸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淡江大 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潘慧玲(2005)。大學自我評鑑之蘊義與實施經驗:臺灣師大案例分析。「大學評鑑、進退場機制與 提升國際競爭力」學術研討會。臺北: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盧思妤(2009)。大學校院系所評鑑之後設評鑑。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嘉義。 蕭錫錡(2006)。美國工業技術學門認可制度對我國技職校院評鑑的啟示。評鑑雙月刊,3。2012 年 1 月 12 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6/10/18/66.aspx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顏若映(1997)。大學評鑑模式(一)認可制度。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Eaton, J. S. (2004). Accredit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United States. In 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Ed.), Quality and recogn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pp.63-74). Paris, France: OECD. Frazer, M. (1992).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A. Craft (Eds.),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pp.9-25).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Green, D. (1994). Trends and issues. In A. Craft (Ed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assur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pp.168-177).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Kells, H. R. (1984). Self-study processes. N.J.: Mac/Millian. Kells, H. R.(1995). Self-study processes: A guide to self-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4th ed.). New York: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Stufflebeam, D. L. (1982). A next step: Discussion to consider unifying the ERS and Joint Committee Standards., In P. H. Rossi (Eds.), Standards for Evaluation Practice, 30-31.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41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後 設 評 鑑 的 要 務 曾淑惠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 兼 所長

壹、前言

42

般科學的承諾。Stufflebeam(2001)則 指出,後設評鑑是對社會大眾、專業人員

後設評鑑的倡議源自於 1940 年代,

及機構提供服務,以確保評鑑提供有品質

有鑑於不正確或具偏見的評鑑報告,會

的發現與結論,促進評鑑歷程的持續改

嚴重地誤導評鑑委託人獲取沒有價值或

進,並使機構可以管理有效率、有效能的

次等的教育產出(Scriven, 1974);或

評鑑系統,不僅提供評鑑使用者可靠的資

當評鑑存在缺陷時,其結果用於改進公

訊,也可以揭露評鑑人員的弱點,換言

共方案或政策決定的依據時,可能有很

之,後設評鑑是評鑑人員的專業義務,也

大的危險(Henry, 2003);有缺陷的評

是增進評鑑工作效能與品質的一項強而有

鑑或評鑑未能符合專業標準時,也很容易

力的工具。

導致評鑑的誤用(Alkin & Coyle, 1988;

有鑑於後設評鑑的重要性,國內評鑑

Hofstetter & Alkin, 2003),以及後設

學者亦多有撰文進行後設評鑑的倡議,在

評鑑可以對評鑑的歷程與成果提出有辯護

實務方面除有許多碩博士論文及國科會委

力的答案,以促進評鑑的使用(Cooksy &

託的研究案,針對各類評鑑(如校務、教

Caracelli, 2005)等理由,因此,後設

師、課程、教材或教科書等)進行後設評

評鑑不間斷地被提倡。Scriven(2005)

鑑之外,亦有許多政策導向的學術研究投

主張後設評鑑的重要性有二:其一顯示了

入後設評鑑。以技職校院為例,教育部於

評鑑是反省的主體,評鑑人員並非高高在

2010 年委託「社團法人臺灣高等教育學

上不可被評鑑,其二是後設評鑑可以反應

會」進行「技專校院評鑑後設評鑑計畫」

出評論者對所做出的獨立性結論,具有一

(張國保,2011)、 2 0 1 1 年 「高職校務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後設評鑑的要務

專題探討

後設評鑑之規畫與研究」(張嘉育、曾淑

再擴展原有的概念,將後設評鑑界定為對

惠,2011)等,可見後設評鑑議題近年來

總結性評鑑的技術與品質加以評鑑,以有

在國內受到相當的重視。

效的角度建構評鑑的內部及外部架構,焦

貳、學者對後設評鑑意義的主張

點則集中於經驗性的總結性評鑑。Straw & Cook(1990)承續這樣的觀點,認為後

後設評鑑的概念,最早源自於 1940

設評鑑係泛指對一項或一組評鑑的技術品

年 Orata 提出「評鑑的評鑑(evaluation

質及其結果進行評鑑的各項活動。此一時

of evaluation)」,1969 年 Scriven 於

期,由 Cook 所主導的後設評鑑,就方法

一份針對評鑑教育產出所擬定的評鑑計畫

論而言,從後設分析、評鑑研究到對評鑑

中, 首 用 了「metaevaluation」 一 詞 代

的價值判斷均可屬之;然而,就評鑑的性

表這個概念(Cook & Gruder, 1978)。

質而言,主要聚焦於總結性後設評鑑的

然而在當時,學者對後設評鑑的意義有

形式。同樣聚焦於總結性後設評鑑觀點

不同的解讀,例如 Stufflebeam(1974)

的尚有 Patton 的主張,不同的是 Patton

將 後 設 評 鑑 界 定 為「 對 評 鑑 加 以 評 鑑

(2001)認為後設評鑑是對一項已有結論

(evaluating evaluation)」, 認 為 後

的評鑑研究進行重新分析,對先前研究的

設評鑑的角色應兼顧形成性與總結性兩方

方法論、主體的選擇、採用的標準、分析

面,並進一步定義後設評鑑是「針對評鑑

方法與結果等不同面向納入考量,將後設

技術的效用性、實務性、倫理性及適切

評鑑視為檢驗評鑑品質的方法。

性,進行描述、獲取,以及使用描述性

相 對 於 Patton 與 Cook 等 人 論 點,

與判斷性資訊的過程,以便於指引評鑑

Nilsson & Hogben(1983) 認 為 後 設 評

的實施,並公開報告評鑑的優缺點。」

鑑可以視為是一個歷程(對評鑑加以評

(Stufflebeam, 1981);Cook(1974)

鑑),也可以視為是一個產品(評鑑一個

採取較狹義的觀點,提出相對於「原級評

特定的評鑑),並進一步詮釋當後設評

鑑(primary evaluation)」的「次級評

鑑解釋為「對評鑑加以評鑑」時,有四

鑑(secondary evaluation)」一詞,並

種涵義:一是我們對其調查進行調查;

指出次級評鑑即為後設評鑑,其意義之

二是我們對其調查進行判斷;三是我們

一,為試圖經由對研究資料及其解釋和啟

調查其判斷;四是我們對其判斷加以判

示的檢核,重新評估特定評鑑研究與潛在

斷。Worthen & Sanders(1987)則支持

政策的相關性;其二為試圖利用基礎研究

Stufflebeam 的 意 見, 認 為 形 成 性 後 設

或對現有資料加以評鑑,以評估當前措施

評鑑可以在造成無法復原的錯誤之前改

或變通方案的主要假定,及其對未來政策

善評鑑的研究,總結性後設評鑑則可增

的支持程度。其後 Cook & Gruder(1978)

加評鑑最後成果的可靠性。Stufflebeam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43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2001)另補充說明,形成性的後設評鑑

的品質、影響及運用;2. 探討評鑑過程

應用於實施或建構評鑑時,目的在幫助評

的性質;3. 糾正對評鑑可能發生的誤用;

鑑人員規畫、建構、改進、解釋並報告其

4. 提供並確保評鑑的績效責任;5. 說明

評鑑研究;總結性後設評鑑則建構於評鑑

及控制評鑑實施時的偏差;6. 評估評鑑

之後,用來幫助觀眾看到評鑑的強項與弱

新取向的實用性。Straw & Cook(1990)

項,並判斷其優點與價值。至此,後設評

認為後設評鑑的目的,在於確認評鑑過程

鑑的焦點從總結性逐漸轉移為具有形成性

中任何可能型態的偏差,並採用不同的方

與總結性特徵的性質。晚近 Stufflebeam

法或是統計方式評估評鑑的重要性,可以

& Shinkfield(2007)將後設評鑑定義為

說後設評鑑旨在獲得一致性的觀點,以增

「後設評鑑是一個界定、獲取,並應用描

進原級評鑑結果的可靠度與有效性,並增

述性與判斷性資訊的歷程。這些資訊是包

進對關鍵議題與政治啟示的知覺。Cooksy

括評鑑的有效性、適切性、可行性、精確

& Caracelli(2005)則指出,後設評鑑

性,及其系統化的本質,還有完整的執

的目的有二,其一為綜合一個以上量化與

行、尊重相關人士,以及社會責任,以指

質化研究的資訊,其中質化的綜整稱為

引評鑑並報告其優缺點」。這樣的定義不

「研究回顧」(research review),量

僅結合了北美教育評鑑標準聯合委員會

化的綜整稱為「後設分析」。藉由綜整研

(The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究,可以指出這些研究中資訊不足或不可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JCSEE)

辯護之處,進而評估評鑑的整體影響,但

的方案評鑑標準,也反應了美國評鑑協會

缺點是只能以這些已存在研究的發現為基

所界定的評鑑人員指引原則,如果我們以

礎進行判斷;另一個目的則是界定評鑑實

「評鑑是方案運作系統的一部分」這樣的

務的優缺點,以發展評鑑的能力。

觀點來看後設評鑑,在方案運作開始時,

再者,針對後設評鑑的特徵,Brinke-

就可以將後設評鑑一併加以思考或進行規

rhoff, Brethower, Hluchyj & Nowa

劃,因此後設評鑑可以是形成性或總結

kowski(1983) 根 據 後 設 評 鑑 的 定 義,

性,端視其建構的時機與目的而定。

認為後設評鑑的內涵,應有四項特點:

參、後設評鑑的目的與特徵

44

1. 任何評鑑工作都可以受到評鑑;2. 後 設評鑑進行的步驟或方法與一般評鑑中的

在後設評鑑的目的上,歷年來有多

步驟或方法並無不同;3. 後設評鑑進行

位學者以不同的觀點提出論述,例如:

的過程中,通常會以 JCSEE 所發展的「教

Smith(1981)認為實施後設評鑑,旨在

育方案、計畫與教材評鑑標準」作為評估

瞭解及改進評鑑工作本身的理論與實務,

的基礎;4. 後設評鑑使用時機必須在評

其目的主要包含六項:1. 評估評鑑工作

鑑方案實施前、實施中及實施後分別進行。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後設評鑑的要務

專題探討

此外,他們亦提出了進行後設評鑑

評鑑活動的技術品質與結論的各項活動,

時, 應 注 意 的 六 項 基 本 事 項, 包 括:

提供主要的評鑑者評鑑技術的回饋,並透

1. 後設評鑑的內涵應設計成三個部分:

視其工作限制;而藉由後設評鑑歷程與成

即評鑑進行前、評鑑進行中與評鑑完成

果的使用,也間接地建立了評鑑者與受評

後;2. 後設評鑑的方法可採正式與非正

者所屬組織及其個人的評鑑能力。

式的方法來進行。一般來說,如果需要 較高的外在效度,則必須以較複雜的評

肆、後設評鑑的實施原則

鑑設計來進行,並呈現正式的報告(書

由於許多學者(如 Brinkerhoff et

面報告);3. 後設評鑑較常雇用外部評

al., 1983; Cars, 2009; Stufflebeam,

鑑人員進行,據以獲得對評鑑方案另外一

2009 等)均認同後設評鑑是評鑑的一種

種角度的看法;4. 後設評鑑的另一個目

特殊型式,因此 Stufflebeam(2009)主

的,在使評鑑者及所有參與者能夠從評鑑

張:1. 評鑑是價值的評估;因此後設評

中學習到經驗;5. 後設評鑑方案設計所

鑑指的是評估評鑑實施時的價值與優缺

提供的建議,亦可能提供給其他評鑑工作

點。2. 評鑑是為決策和績效責任提供服

參考;6. 後設評鑑的設計要和評鑑用的

務;因此後設評鑑必須在評鑑實施中提供

檢 核 表 內 涵 相 吻 合。Woodside & Sakai

資訊,以支持評鑑者用以繼續實施評鑑的

(2001)則認為後設評鑑有三項特徵,其

決策,也必須在評鑑實施後提供資訊,以

一為針對方案的績效,綜整評鑑研究的發

協助評鑑者瞭解評鑑工作實施的績效;換

現與推論,報導方案目標達成的效能,並

言之,後設評鑑應該包含形成性與總結性

提供方案管理良善或管理不善的資訊;其

兩類的評鑑。3. 評鑑需要評估方案的目

二為通知有關評鑑方法的有效性與實用

標、設計、實施及其結果;因此後設評鑑

性,提供指引有用評鑑方法的原則;其三

應評估評鑑目標的重要性、評鑑設計的適

為提供對方案影響的強力證據,支持相關

當性、評鑑實施的適切性,以及評鑑結果

的決策歷程,幫助有興趣的團體與方案管

的品質與重要性。4. 評鑑應該服務所有

理者,提升評鑑結果的信任。

受到方案影響或參與方案運作的人員;因

綜而言之,後設評鑑可以視為是一個

此,後設評鑑應當為評鑑者及其對評鑑工

歷程與成果,是一種對評鑑工作加以評鑑

作感興趣的人提供服務。5. 評鑑必須由

的藝術與科學,關切的是評鑑歷程與成果

內部人員及外部人員實施;通常由內部人

的任何層次,由於這些後設評鑑的實施,

員實施形成性評鑑,以獲取決策時的資

提供了評鑑工作的品質保證及評鑑的可靠

訊;由外部人員實施總結性評鑑,以瞭解

性,並且可以用來改進後續繼起的評鑑。

其績效責任;因此後設評鑑亦應儘可能以

後設評鑑傳統上用以描述有關如何評鑑某

內外部評鑑並重的方式來建構。6. 評鑑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45


專題探討

46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包括描述問題、獲取所需的資訊、以及利

以判斷評鑑方案的品質與價值。據此以

用資訊做決策和判斷績效等程序;因此,

觀,後設評鑑標準實為進行後設評鑑所不

後設評鑑者首先必須描述特定評鑑的後設

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林劭仁,2001)。

評鑑問題;其次,必須蒐集、組織、分析

然而,究竟應採用何者為後設評鑑標

評鑑相關的資訊;最後,必須將所獲得的

準? Stufflebeam(1981)指出,後設評

資訊應用到合適的決策和績效責任上。

鑑如果解釋成「對評鑑加以評鑑」,則主

7. 評鑑技術必須是適切的、有用的,和

要的考量是要定義出一個「好的評鑑」,

符合成本效益;因此,後設評鑑亦必須符

但什麼時後設評鑑會是一個好的評鑑?這

合這些標準。針對文獻中執行後設評鑑的

就要視用來判斷評鑑的標準而定。因為有

人員、標準、途徑與方法、以及步驟等部

可能從某個觀點來說是好的,從另一個觀

分,彙整分述如下:

點來說是不好的。也因為這個緣故,加上

一、後設評鑑人員

評鑑實務的蓬勃發展,在文獻中屢有對評

對於符合執行後設評鑑資格者的提

鑑標準的提議,一些非由評鑑學會等專業

議,Stufflebeam & Shinkfield(2007)

團體提出的評鑑規準非常之多,為避免評

認為實施後設評鑑者的基本資格條件包括

鑑工作在有時間限制的情況下,太多的評

六項:1. 具有評鑑專業標準的工作知識,

鑑標準會讓使用者望而生畏,因此許多評

並有能力選擇並應用標準以符應特定評鑑

鑑專業團體為回應對評鑑品質的要求,

的需求;2. 可以結合方法論的專家,並

紛紛發展一些標準或原則以為因應,例

能綜合方案主體或其他評鑑;3. 具有充

如 Stufflebeam & Shinkfield(2007)

分的經驗與能力以符應後設評鑑委託人的

指出,常用的後設評鑑標準,包括:1.

需求;4. 誠實、正直並尊敬個人與社會;

1999 年 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5. 具有協商正式後設評鑑合約的技能;

Association)的教育與心理測驗標準,

6. 能與其他後設評鑑團體有效地溝通與

特別適用於評估教育測驗方案;2. 1991

合作。因此,若非由具有上述背景者執行

年 的 SEDCAR(standards for education

後設評鑑,亦應在執行歷程中適時納入具

data collection and reporting) 統 計

有上述背景者,以避免後設評鑑歷程與結

標準,特別適用於大規模教育統計的調

果的偏誤。

查;3. 2003 年美國政府績效責任辦公室

二、後設評鑑標準

的管理稽核標準;4.2003 年 AEA(American

後設評鑑的標準,就是一套能夠讓評

Evaluation Society)的評鑑人員指引原

鑑研究者普遍認同的評鑑指導原則,其對

則;5. JCSEE 的方案、人員與學生評鑑

象是評鑑工作的所有過程,而最主要的功

標準。除此之外,美國西密西根州立大學

用在於指引及改進評鑑規劃、設計,並用

更在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後設評鑑的要務

專題探討

表 1 JCSEE 的方案與人員評鑑標準彙整表 效用性標準 效用性標準 效用性標準 效用性標準 效用性標準 效用性標準

效用性標準 可行性標準 可行性標準 可行性標準 可行性標準 可行性標準 可行性標準

可行性標準 適切性標準 適切性標準 適切性標準 適切性標準 適切性標準 適切性標準

精確性標準 適切性標準 精確性標準 精確性標準 精確性標準 精確性標準 精確性標準 績效責任標準 績效責任標準 精確性標準 績效責任標準 績效責任標準 績效責任標準 績效責任標準 績效責任標準

U1U1 評鑑人員的可靠度 U1 U1 評鑑人員的可靠度 U1 評鑑人員的可靠度 評鑑人員的可靠度 U1 評鑑人員的可靠度 評鑑人員的可靠度 U1 評鑑人員的可靠度 F1F1 計畫的管理 F1 F1 計畫的管理 F1 計畫的管理 計畫的管理 F1 計畫的管理 計畫的管理 P1 F1P1 回應的和含入的導向 計畫的管理 P1 P1 回應的和含入的導向 P1 回應的和含入的導向 回應的和含入的導向 P1 回應的和含入的導向 回應的和含入的導向 P1 A1回應的和含入的導向 A1 公正的結論與決策 A1 A1 公正的結論與決策 A1 公正的結論與決策 公正的結論與決策 A1 公正的結論與決策 公正的結論與決策 E1 A1 E1 評鑑的文件化 E1 公正的結論與決策 E1 評鑑的文件化 E1 評鑑的文件化 評鑑的文件化 E1 評鑑的文件化 評鑑的文件化E1 評鑑的文件化 U2U2 對利益關係人的關注 U2 U2 對利益關係人的關注 U2 對利益關係人的關注 對利益關係人的關注 U2 對利益關係人的關注 對利益關係人的關注 U2 對利益關係人的關注 F2F2 務實的程序 F2 F2 務實的程序 F2 務實的程序 務實的程序 F2 務實的程序 務實的程序 P2 F2P2 正式的同意 務實的程序 P2 P2 正式的同意 P2 正式的同意 正式的同意 P2 正式的同意 正式的同意 P2 A2正式的同意 A2 有效的資訊 A2 A2 有效的資訊 A2 有效的資訊 有效的資訊 A2 有效的資訊 有效的資訊 E2 A2 E2 內部後設評鑑 E2 有效的資訊 E2 內部後設評鑑 E2 內部後設評鑑 內部後設評鑑 E2 內部後設評鑑 內部後設評鑑E2 內部後設評鑑

方方 方 方方方

案案 案 案案案

評評 評 評評評

鑑鑑 鑑 鑑鑑鑑

標標 標 標標標

U3U3 經過協商的目的 U3 U3 經過協商的目的 U3 經過協商的目的 經過協商的目的 U3 經過協商的目的 經過協商的目的 U3 經過協商的目的 F3F3 脈絡性的生存力 F3 F3 脈絡性的生存力 F3 脈絡性的生存力 脈絡性的生存力 F3 脈絡性的生存力 脈絡性的生存力 F3P3 脈絡性的生存力 P3 人權與尊重 P3 P3 人權與尊重 P3 人權與尊重 人權與尊重 P3 人權與尊重 人權與尊重 P3 A3人權與尊重 A3 合理的資訊 A3 A3 合理的資訊 A3 合理的資訊 合理的資訊 A3 合理的資訊 合理的資訊 E3 A3 E3 外部後設評鑑 E3 合理的資訊 E3 外部後設評鑑 E3 外部後設評鑑 外部後設評鑑 E3 外部後設評鑑 外部後設評鑑E3 外部後設評鑑 U4U4 明確的價值觀 U4 U4 明確的價值觀 U4 明確的價值觀 明確的價值觀 U4 明確的價值觀 明確的價值觀U4 明確的價值觀 F4F4 資源使用 F4 F4 資源使用 F4 資源使用 資源使用 F4 資源使用 資源使用

P4 F4P4 清楚性及公平性 資源使用 P4 P4 清楚性及公平性 P4 清楚性及公平性 清楚性及公平性 P4 清楚性及公平性 清楚性及公平性 P4 A4清楚性及公平性 A4 明確的方案與脈絡 A4 A4 明確的方案與脈絡 A4 明確的方案與脈絡 明確的方案與脈絡 A4 明確的方案與脈絡 明確的方案與脈絡 A4 明確的方案與脈絡

U5U5 相關的資訊 U5 U5 相關的資訊 U5 相關的資訊 相關的資訊 U5 相關的資訊 相關的資訊 U5 相關的資訊

P5P5 透明度與揭露 P5 P5 透明度與揭露 P5 透明度與揭露 透明度與揭露 P5 透明度與揭露 透明度與揭露P5 透明度與揭露 描述 描述 描述 描述 描述 描述

U6U6 有意義的歷程與產出 U6 U6 有意義的歷程與產出 U6 有意義的歷程與產出 有意義的歷程與產出 U6 有意義的歷程與產出 有意義的歷程與產出 U6 有意義的歷程與產出

P6P6 利益的衝突 P6 P6 利益的衝突 P6 利益的衝突 利益的衝突 P6 利益的衝突 利益的衝突 P6 A5利益的衝突 A5 資訊管理 A5 A5 資訊管理 A5 資訊管理 資訊管理 A5 資訊管理 資訊管理

描述 A5 資訊管理

U7U7 及時且適切的溝通與報告 U7 U7 及時且適切的溝通與報告 U7 及時且適切的溝通與報告 及時且適切的溝通與報告 U7 及時且適切的溝通與報告 及時且適切的溝通與報告 U7 及時且適切的溝通與報告 P7P7 財務上的責任 P7 P7 財務上的責任 P7 財務上的責任 財務上的責任 P7 財務上的責任 財務上的責任P7 A6財務上的責任 A6 健全的設計與分析 A6 A6 健全的設計與分析 A6 健全的設計與分析 健全的設計與分析 A6 健全的設計與分析 健全的設計與分析 A6 健全的設計與分析

準準 準 準 準 準 準 U8 對結果與影響力的關切 U8 U8 對結果與影響力的關切 U8 U8 對結果與影響力的關切 U8 對結果與影響力的關切 對結果與影響力的關切 U8 對結果與影響力的關切 對結果與影響力的關切

A7A7 明確的評鑑推論 A7 A7 明確的評鑑推論 A7 明確的評鑑推論 明確的評鑑推論 A7 明確的評鑑推論 明確的評鑑推論 A7 明確的評鑑推論 A8A8 溝通與報告 A8 A8 溝通與報告 A8 溝通與報告 溝通與報告 A8 溝通與報告 溝通與報告 A8 溝通與報告

U1U1 以助益為導向 U1 U1 以助益為導向 U1 以助益為導向 以助益為導向 U1 以助益為導向 以助益為導向U1 以助益為導向 F1F1 可實施的程度 F1 F1 可實施的程度 F1 可實施的程度 可實施的程度 F1 可實施的程度 可實施的程度P1 F1P1 符合工作要求為導向 可實施的程度 P1 P1 符合工作要求為導向 P1 符合工作要求為導向 符合工作要求為導向 P1 符合工作要求為導向 符合工作要求為導向 P1 A1符合工作要求為導向 A1 有根據的判斷 A1 A1 有根據的判斷 A1 有根據的判斷 有根據的判斷 A1 有根據的判斷 有根據的判斷A1 有根據的判斷 U2U2 定義有意圖的使用 U2 U2 定義有意圖的使用 U2 定義有意圖的使用 定義有意圖的使用 定義有意圖的使用 U2 定義有意圖的使用 F2F2 行政方面的可行性 F2 F2 行政方面的可行性 F2 行政方面的可行性 行政方面的可行性 行政方面的可行性 P2 F2P2 適當的政策與過程 行政方面的可行性 P2 P2 適當的政策與過程 P2 適當的政策與過程 適當的政策與過程 適當的政策與過程 P2 A2適當的政策與過程 A2 對受評者有明確清 A2 A2 對受評者有明確清 A2 對受評者有明確清 對受評者有明確清 對受評者有明確清 A2 對受評者有明確清 U2 定義有意圖的使用 F2 行政方面的可行性 P2 適當的政策與過程 A2 對受評者有明確清 U3 評鑑人員的資格 F3 時間與資源 P3 P3 評鑑資訊的取得 楚的定義 U3U3 評鑑人員的資格 U3 U3 評鑑人員的資格 U3 評鑑人員的資格 評鑑人員的資格 評鑑人員的資格 U3 評鑑人員的資格 F3F3 時間與資源 F3 F3 時間與資源 F3 時間與資源 時間與資源 時間與資源 F3P3 評鑑資訊的取得 時間與資源 P3 P3 評鑑資訊的取得 P3 評鑑資訊的取得 評鑑資訊的取得 評鑑資訊的取得 P3 評鑑資訊的取得 楚的定義 楚的定義 楚的定義 楚的定義 楚的定義

楚的定義

人人 人 人 人 人 人 U4 清楚明確的規準 U4 U4 清楚明確的規準 U4 U4 清楚明確的規準 U4 清楚明確的規準 清楚明確的規準 清楚明確的規準 U4 清楚明確的規準

P4P4 與受評者的互動 P4 P4 與受評者的互動 P4 與受評者的互動 與受評者的互動 與受評者的互動 P4 A3與受評者的互動 A3 背景脈絡分析 A3 A3 背景脈絡分析 A3 背景脈絡分析 背景脈絡分析 背景脈絡分析 P4 與受評者的互動 A3 背景脈絡分析A3 背景脈絡分析

員員 員 員 員 員 U5 實用的報告 員 U5 實用的報告 U5 U5 實用的報告 U5 U5 實用的報告 U5 實用的報告 實用的報告 實用的報告

P5 綜合性的評鑑P5 A4 完整的評鑑文件 P5P5 綜合性的評鑑 P5 P5 綜合性的評鑑 P5 綜合性的評鑑 綜合性的評鑑 綜合性的評鑑 A4綜合性的評鑑 A4 完整的評鑑文件 A4 A4 完整的評鑑文件 A4 完整的評鑑文件 完整的評鑑文件 完整的評鑑文件 A4 完整的評鑑文件

評 評評 評 評 評 評 U6 追蹤與專業發展 U6 追蹤與專業發展 U6 U6 追蹤與專業發展 U6 U6 追蹤與專業發展 U6 追蹤與專業發展 追蹤與專業發展 追蹤與專業發展

P6 利益的衝突 P6 A5 資料與規準相符 P6P6 利益的衝突 P6 P6 利益的衝突 P6 利益的衝突 利益的衝突 利益的衝突 A5利益的衝突 A5 資料與規準相符 A5 A5 資料與規準相符 A5 資料與規準相符 資料與規準相符 資料與規準相符 A5 資料與規準相符

鑑鑑 鑑 鑑鑑鑑

P7 合法性 P7P7 合法性 P7 P7 合法性 P7 合法性 合法性 合法性

標標 標 標標標

A7A7 系統性的資料管控 A7 A7 系統性的資料管控 A7 系統性的資料管控 系統性的資料管控 系統性的資料管控 A7 系統性的資料管控 A7 系統性的資料管控

準準 準 準準準

A8 偏誤的避免與管理 A8A8 偏誤的避免與管理 A8 A8 偏誤的避免與管理 A8 偏誤的避免與管理 偏誤的避免與管理 偏誤的避免與管理 A8 偏誤的避免與管理

A6 確實可信的資料 P7 A6合法性 A6 確實可信的資料 A6 A6 確實可信的資料 A6 確實可信的資料 確實可信的資料 確實可信的資料 A6 確實可信的資料

A9 系統性的資料分析 A9A9 系統性的資料分析 A9 A9 系統性的資料分析 A9 系統性的資料分析 系統性的資料分析 系統性的資料分析 A9 系統性的資料分析 A10 經過證明的結論 A10 A10 A10 A10 經過證明的結論 A10 經過證明的結論 經過證明的結論 經過證明的結論 經過證明的結論 A10 經過證明的結論 A11 後設評鑑 A11 後設評鑑 A11 A11 A11 A11 後設評鑑 A11 後設評鑑 後設評鑑 後設評鑑 後設評鑑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Yarbrough, Shulha, Hopsac & Canuthers(2011); JCSEE(2008)

Foundation)的資助下,發展並維護一個

1 所示,最簡單的一種是重做一次評鑑,

網頁,內含數十個用來評估評鑑品質的檢

然後比較兩次評鑑所得出來的結果,這種

核表,也是當前用以評斷評鑑品質的重要

途徑稱為「直接確認取向」;第二種是以

參 考 規 準(Stufflebeam, 2001)。 針 對

不同的方法論對同一受評主體再做一次評

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 JCSEE 之方案與人員

鑑,以比較兩者的成本效益;第三種是以

評鑑標準,內容彙整如表 1 所示。

方案評鑑標準指引評鑑的實務工作或以

然而,JCSEE 也提醒這些評鑑標準在

「關鍵檢核表」來判斷評鑑的價值,是一

使用時,使用者必須基於專業的判斷,考

種最普遍的形式;第四種特別的形式是以

量每項標準在特定脈絡下的相關性,然

原評鑑人員檢視自己在前一次的評鑑工

後決定要採用的標準,同時這些決定也

作,如果評鑑人員在兩次評鑑所採用的方

要加以註記,以供日後參考(Yarbrough,

法不同,則可謂是對原來的評鑑進行三角

Shulha, Hopson & Caruthers, 2011)。

檢證。以上不同的後設評鑑途徑,都需要

三、後設評鑑的途徑與方法

包含對錯誤的界定與校正。至於後設評鑑

對於後設評鑑執行的途徑,Scriven

的方法,Cars(2009)認為,由於後設評

(2005)認為約可分為四種,如下頁圖

鑑是評鑑的一種特殊型態,因此與其他社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47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途徑一

途徑二

重做一次評鑑,比 較兩次評鑑所得出 來的結果

以不同的方法論對 同一受評主體 再做一次評鑑

後設評鑑 途徑 途徑三 以方案評鑑標準 判斷評鑑的價值

48

途徑四 原評鑑人員檢視 自己在前一次的 評鑑工作

圖 1 後設評鑑的途徑

會方案評鑑採取類似的評鑑方法,包含蒐

Stufflebeam(2000; 2001)則提出後設

集與評估評鑑的合約、計畫、工具、資

評鑑的 11 項處理步驟,如圖 2 所示,包括:

料、報告、評鑑人員的品質,可以採用訪

1. 決定並安排與後設評鑑關係人的互動;

談、調查等方法,也可能需要蒐集在評鑑

2. 成立一個符合資格的後設評鑑團隊;

的歷程中所涉入關係人的觀點。Hedler &

3. 定義後設評鑑的問題;4. 獲取判斷評

Gibram(2009)則主張可採個案研究、內

鑑系統或特定評鑑的標準原則或參考標

容分析、類別綜整、方案概念模式,以及

準;5. 協商控管後設評鑑的合約或協商

依據各類後設評鑑參考標準進行檢核等方

的備忘錄;6. 蒐集並檢視相關的資訊;

法進行後設評鑑。

7. 以現場訪談、觀察、調查等方式蒐集

四、後設評鑑的實施步驟

所需的新資訊;8. 分析質化與量化的資

在後設評鑑的實施步驟方面,蘇錦

訊,並依所選的評鑑標準判斷評鑑的特

麗(1995)將後設評鑑研究分成十個步

質;9. 依據適切的標準原則或參考標準,

驟,依次為:1. 說明評鑑對象;2. 界定

判斷評鑑所蒐集的證據,準備並提出所需

評鑑方案的目的與問題;3. 選擇評鑑模

的報告;10. 經由報告、通訊、發表等途

式;4. 指出資料蒐集來源;5. 選擇資料

徑,傳播後設評鑑的發現;11. 在需要且

蒐集方法與發展工具;6. 說明資料分析

合理的情況下,幫助評鑑委託人及其他的

方法;7. 設定評鑑標準;8. 訂定評鑑程

關係人解釋並應用評鑑的發現。這樣的實

序與時間表;9. 決定評鑑人員與經費;

施程序,除了關切後設評鑑報告產出的流

10. 規劃評鑑報告之撰寫。然而這樣的步

程,同時也重視後設評鑑結果的傳播與使

驟僅說明後設評鑑規劃時的處理程序,

用,無疑地更切合後設評鑑的精義,為後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後設評鑑的要務

1.決定並安排與後設 評鑑關係人的互動

8.分析質化與量化的 資訊,判斷評鑑的 特質

9.判斷證據, 提出報告

2.成立後設評鑑團隊

7.以現場訪談、觀察、 調查等方式,蒐集 新資訊

10.傳播後設評鑑 的發現

3.定義後設評鑑的問題

6.蒐集並檢視相關 的資訊

4.獲取判斷的標準原則 或參考標準

5.協商控管後設評鑑 合約或協商備忘錄

專題探討

11.解釋並應用 評鑑的發現

圖 2 Stufflebeam 的後設評鑑 11 項步驟

設評鑑的實施提供了處理程序的指引。 總而言之,後設評鑑需有一套品質標

伍、結語

準以及分析的程序,後設評鑑人員要對正

後設評鑑提供檢視評鑑規畫、實施、

確的行動與程序具有一致的政策與謹慎的

結果產出以及後續影響等方面有效性證據

態度和行為,要與其他諮詢人員或研究者

的機會,可以讓參與在評鑑中的人員增進

共同合作,以判斷用於分析先前評鑑的參

其評鑑能力,因而突顯其重要性。由於後

考標準之實用性,獲得價值判斷的成果,

設評鑑是評鑑的一種特殊型態,可以採用

呈現有價值的優點與必須被校正的缺點。

一般評鑑的模式、程序或資料蒐集方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當接受評鑑的方案涉

卻也在文獻中呈現多元的樣貌,例如可以

及社會大眾的利害關係時,後設評鑑也在

採用評鑑綜整的方式,對評鑑報告進行專

分析這些方案的評鑑結果,以驗證方案的

業評論;或是以相同或不同方法再重新執

整體影響;因此對評鑑結果保有倫理、精

行一次評鑑,並比較兩次評鑑的差異;可

確及忠實等特質是很重要的,同時如果後

以是對評鑑中所獲得的資料的重新分析;

設評鑑的結果對先前的評鑑有所質疑時一

也可以是另外蒐集資料對原級評鑑進行研

定要謹慎,需符合倫理規範並謹慎定位,

究與價值判斷。後設評鑑的執行者,可以

以避免偏見及結果的不當使用(Hedler &

是由原級評鑑的內部人員進行的形成性後

Gibram, 2009)。

設評鑑,或由外部人員進行的總結性後設 評鑑。然而,無論執行後設評鑑者為何,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49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均須對後設評鑑具有正確、合倫理的認

慎定位,才能對評鑑的委託人、執行評鑑

知、態度與行為,研訂合理可行的後設評

的人員、以及受評者,提供有用且具有影

鑑規準,堅守「以證據為本位」的價值判

響力的決策資訊。

斷原則,並能對後設評鑑結果及其使用審

【參考文獻】 林劭仁(2001)。我國高級中學後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張國保(2011)。我國技術學院綜合評鑑後設評鑑之實施與建議。評鑑雙月刊,29,34-47。 張嘉育、曾淑惠(2011)。高職校務後設評鑑之規畫與研究。南投縣: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蘇錦麗(1995)。大學學門評鑑試辦計劃成效評估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Alkin, M. C.,& Coyle, K. (1988). Thoughts on evaluation, misutilization and non-utilization.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4, 331-340. Brinkerhoff, R. O., Brethower, D. M., Hluchyj, T., & Nowakowski, J. R. (1983). Program evaluation: A practitioner’s guide for trainers and educators. Boston: Kluwer-Nizhoff. Cars, M. (2009). Project evaluation i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 metaevaluative case study in Tanzania. In M. Otez& C. Rubio(ed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1 century issues and challenges.(pp.89-145).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Cook, T. D. (1974).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secondary evaluation. In M. W. Apple, M. J. Subkoviak, & H. S. Lufler, Jr. (ed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alysis and responsibility (pp.155-235). Berkeley, CA: McCutchen. Cook, T. D., & Gruder, C. (1978). Metaevaluation research. Evaluation Quality, 2(1), 5-51. Cooksy, L. J.,& Caracelli, V. J. (2005). Quality, context, and use: Issues in achieving the goal of metaevalu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6(1), 31-42. Hedler, H. C.,& Gibram, N. (2009). The contribution of metaevaluation to program evaluation: Proposition of a model. Journal of MultiDisplinary Evaluation, 6(12), 210-223. Henry, G. T. (2003). Influential evalu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4, 515-524. Hofstetter, C.,& Alkin, M. C. (2003). Evaluation use revisited. In T. Kellaghan,& D. L. Stufflebeam(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p. 197-222).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 Kluwer. Nilsson, N., & Hogben, D. (1983). Metaevaluation. In E. R. House (eds.), Philosophy of evaluation(p.13).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tton, M. Q.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Scriven, M. (1974). Evaluation perspectives and procedure. In W. J. Popham, (Ed.).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Current applications (pp.3-33). Berkeley, CA: McCutchen. Scriven, M. (2005). Metaevaluation. In S. Mathison(eds) Encyclopedia of evaluation(pp.249-251). Thousand Oaks, CA: Sage. Smith, N. L. (1981). Evaluation thesaurus. CA: Edge Press. Straw, R. B., & Cook T. D. (1990). Meta-evaluation. In H. J. Walberg, & G. D. Haertel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pp.58-60). NY: Pergmon Press.

50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後設評鑑的要務

專題探討

Stufflebeam, D. L. (1974). Metavaluation. (Occasional paper No.3). Kalamazoo, MI: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Evaluation Center. Stufflebeam, D. L. (1981). Metaevaluation: Concepts, standards, and use. In R. A. Berk (ed.), Educational evaluation methodology: The state of the art (p.151). Baltimore, MD: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tufflebeam, D. L. (2000). The methodology of metaevaluation. In D. L. Stufflebeam, G. F. Madaus, & T. Kellaghan.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2nd ed.) (pp.458-471).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tufflebeam, D. L. (2001). The metaevaluation impera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2(2), 183-209. Stufflebeam, D. L. (2009). Metavaluation. Journal of MultiDisplinary Evaluation, 7(15), 99-158. Stufflebeam, D. L.,& Shinkfield, A. J. (2007). Evaluation theory, models, & application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The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008). The personnel evaluation standards: How to assess systems for evaluating. Oaks, CA: Corwin. Woodside, A. G.,& Sakai, M. Y. (2001). Meta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audits of government tourismmarketing program.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9, 36-99. Worthen, B. R., & Sanders, J. R. (1987).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Yarbrough, D. B., Shulha, L. M., Hopson, R. K., & Caruthers, F. A. (2011). 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A guide for evaluators and evaluation user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51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我國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標 之檢討與建議 張國保

徐昌慧

銘傳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暨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兼 所長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 助理教授 兼 組長

壹、前言 技職教育是臺灣的教育特色,為國家 社會及產業培育許多菁英人才,對經濟發

52

院評鑑改為五年受評一次,等第制改為認 可制,從效標參照改成自我參照,以利各 校發展特色,回歸以評鑑作為自我改進的 目標(教育部技職司,2011b)。

展功不可沒。臺灣技職教育之優質與成

我國技術學院數量曾於民國 91 年達

功,與德國、日本及澳洲媲美為全球四大

到 56 校之多(教育部統計處,2012)。

頂尖國家,其重要關鍵因素除了政府對技

100 學年度技術學院雖僅剩下 28 校(教

職教育的重視,技職學校、教師與產業的

育部,2012),鑑於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

努力與無私奉獻外,技職教育評鑑扮演品

鑑結果,將作為核定調整大學發展規模、

質提升與把關的角色。民國 64 年開始辦

學雜費及經費獎勵、補助之依據,同時作

理「專科學校評鑑」(教育部技職司,

為技術學院申請改名科技大學審查的必要

2011a),同年設立第一所技術學院「國

條件,故備受各校關切與重視。且教育部

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民國 86 年改名

在 民國 99 年首次委託「社團法人臺灣高

為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民國 79 年三專

等教育學會」進行「技專校院評鑑後設評

學校改制為學院或技術學院,民國 82 年

鑑計畫」,提出不少建議(張國保、陳俊

首度進行「技術學院評鑑」(教育部技職

臣,2011)。教育部積極廣納 民 意 後,

司,2011a)。教育部為提升技專校院辦

「下一週期科技大學(技術學院)評鑑」

學品質,每校四年一次接受綜合校務與各

將改成認可制評鑑,相關評鑑項目與指標

科系(所)之評等,但為配合國際高等教

均配合修正,對我國技專校院評鑑制度的

育趨勢與產業發展需求,下一週期技專校

改革,勢將影響深遠。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我國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標之檢討與建議

專題探討

本文限於篇幅,僅探討我國技術學院

由上可知,相關評鑑規範已甚完備,

綜合校務評鑑指標之檢討與因應建議,首

執行評鑑是技術學院責無旁貸的職責。而

先說明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標現況;

技術學院依據《大學法》應自訂評鑑規

其次,分析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標之

定,進行自我評鑑;同時須接受教育部組

檢討情形;再次,提出技術學院綜合校務

成評鑑委員會或委託學術團體或專業評鑑

評鑑指標之修正重點;最後,提出對相關

機構,每 4 至 7 年定期辦理一次校務評鑑

單位的建議。

暨院、系、所及學位學程評鑑。技術學院

貳、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 標現況

自我評鑑制度健全及績效良好,則可向教 育部申請免接受評鑑。 二、評鑑指標層面

為了解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標現

91 學年度教育部委託國立雲林科技

況,茲分法令規定及指標層面說明如下:

大學辦理技術學院評鑑,99 學年度起委

一、法令規定

請臺灣評鑑協會規劃辦理。評鑑結果由教

《大學法》第 5 條:「大學應定期對

育部正式公告各受評學校行政類、專業系

教學、研究、服務、輔導、校務行政及學

所兩大類之評鑑結果,其指標分述如下。

生參與等事項,進行自我評鑑;其評鑑規

(一)行政類

定,由各大學訂定之。教育部為促進各大

包含綜合校務、教務行政、學務行政

學之發展,應組成評鑑委員會或委託學術

及行政支援四組。各組又有其分別評核之

團體或專業評鑑機構,定期辦理大學評

項目與配分。茲列舉 100 學年度技術學院

鑑,並公告其結果,作為政府教育經費補

綜合校務評鑑行政類評鑑項目與權重之評

助及學校調整發展規模之參考;其評鑑辦

鑑項目及配分,如下頁表 1 所示。

法,由教育部訂定之」。《大學評鑑辦

(二)專業類

法》第 3 條規定大學評鑑有四類:校務評

含系所及學位學程二大類。學位學程

鑑;院、系、所及學位學程評鑑;學門評

單獨計算成績,不給予等第,其成績由學

鑑及專案評鑑。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含

校自行選擇歸屬至最接近之單一系所合併

括校務評鑑與系、所及學位學程評鑑兩大

計算,其成績佔該系所成績之 20%。系所

類。《大學評鑑辦法》第 5 條第 1 項:「各

之評鑑項目含八大類:1. 系(所)務發

大學應接受本部或本部委託之學術團體或

展(10%); 2. 課程規劃(10%);3. 師

專業評鑑機構定期辦理之大學評鑑。但符

資結構與素養(10%);4. 學生學習與輔

合規定條件者,得向本部申請免接受評

導(15%);5. 設備與圖書資源(10%);

鑑」。因此,教育部也訂頒《教育部認定

6. 教學品保(15%);7. 學生成就與發展

技術校院自我評鑑結果審查作業原則》。

(15%);8. 產學合作與技術發展(15%)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53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表 1 100 學年度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行政類評鑑項目與配分權重

行政類

評鑑項目

總體配分

1. 校務發展規劃與成效(40%) 綜合校務

2. 研究及產學合作策略及成效(30%) 3. 社會服務成果(20%)

30%

4. 國際觀培養與國際化成果(10%) 1. 教務行政執行成(20%) 2. 課程與教學(20%) 教務行政 3. 學生學習成效(20%)

25%

4. 通識教育(20%) 5. 圖書及資訊業務(20%) 1. 學務行政執行成效(20%) 2. 導師工作制度及落實(20%) 學務行政 3. 社團活動辦理成效(20%)

25%

4. 生活輔導及衛生保健執行情形及成效(20%) 5. 諮商輔導辦理成效(20%) 1. 行政支援組織運作情形(25%) 行政支援

2. 人事業務執行成效(25%) 3. 會計行政執行成效(25%)

20%

4. 總務行政執行成效(25%) 資料來源:臺灣評鑑協會(2011b)

評鑑結果 (臺灣評鑑協會,2011b)。系所之項目 通

評鑑項目通過達 4 項以上,且無任何 1 項未通過。

評鑑項目僅有 1 項以下未通過。

評鑑項目未通過達 2 項以上。

與配分於學位學程均相同,不同者僅為第 有

目的達成成效之評估、評鑑的影響、對技

一項之系(所)務發展,學位學程稱為發

術學院綜合評鑑相關規定的看法,以及對

展目標。

未來的技術學院綜合評鑑發展方向的看法

參、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 標之檢討

等八大部分,進行量化分析與 3 次質性之 專家焦點座談,歸納研究結論與建議。整 體而言,十類受評樣本對技術學院綜合評

教 育 部 於 民 國 99 年 辦 理「95-98 年

鑑之「評鑑制度的規劃與設計」,都傾向

度技術學院綜合評鑑後設評鑑」計畫,經

持正面看法(王如哲、楊國賜、楊瑩、張

問卷調查十類樣本(評鑑委員、校長、教

國保、鍾聿琳等,2010)。惟有些許尚待

務長、學務長、總務長、人事主任、會計

改善之處,本文針對評鑑制度與指標有關

主任、系所主管、教師及學生)對於技術

的檢討重點摘述如後。

學院綜合評鑑之評鑑制度的規劃與設計、

54

認定標準 評鑑項目、過程、評鑑結果的處理、評鑑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我國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標之檢討與建議

一、評鑑制度 在「95-98 年度技術學院綜合評鑑後 設評鑑」調查中,問卷除以 5 等量尺調查 外,每一題均輔以蒐集開放性意見,加上 專家焦點座談,使評鑑制度的意見更能聚 焦且具實質檢討價值,歸納要點說明如下

(王如哲等,2010): (一)評鑑制度的規劃與設計 評鑑應簡化,且依學校特質給予不同

專題探討

技職體制能夠培養的學生能力。 (七)評鑑制度之相關建議 1. 少數委員不能公正客觀,量化指標與 辦學成效、權重應加強; 2. 私立學校經營較為艱困,不應以設備 投資為評估標準; 3. 評鑑委員應力求客觀,並參酌量化指 標針對不同系所屬性,據以專業判斷。 二、評鑑指標

評比標準。日間部與進修部、大學部與研

評鑑指標乃受評學校準備評鑑計畫、

究所應分開評鑑。另外,一般大學和技術

書面報告、簡報與佐證資料的依據,也是

學院教學目標不同,宜採不同評鑑方式。

評鑑委員書面審查及實地訪評的重點。以

(二)評鑑委員的遴選與專業

下摘述行政類與專業類指標之相關意見

應加強評鑑委員對各學校發展之認

(王如哲等,2010):

知,合適的評鑑委員之專業條件為:有技

(一)行政類

職教育理念或背景,或科技大學具行政經

1. 對行政類評鑑項目的看法,受評樣本

驗與專業教學之資深教授為宜,委員團隊

對國際化成果、通識教育、社團活動

宜由技職背景、高教背景和業界代表組

辦理成效與生活輔導及衛生保健,執

成。另建議規劃委員資格審查機制。

行情形及成效等四項之評價最低。

(三)評鑑進行過程

2. 評鑑指標宜由各校自訂,方能展現個

可以檢討調整評鑑天數及訪視重點,

別學校的不同特色。如產學合作和國

評鑑委員應尊重各校所訂的規章標準,宜

際化非全體學校及所有領域類科都合

增加參觀校方發展特色設施的時間。

適,宜由各校採加分方式審理。

(四)評鑑結果之處理 宜多鼓勵以「認可制」取代「等第制」。 (五)評鑑結果之應用 評鑑結果可作為改善之參考,但不可 成為裁決科系存亡的唯一條件。 (六)預期達成目的

3. 各評鑑效標方面,受評學校系所主管 和教師對「能制定學生就業輔導措施 及畢業校友之追蹤機制」之評價最低。 但在評鑑流程之評鑑時間安排、實地 評鑑過程之安排等獲正面認同。 4. 評鑑項目之建議:通識教育應獨立評

評鑑作為技術學院改名科大之指標並

鑑;行政類各項權重可配合學校特色

非重點,應在於改進教育品質;評鑑不佳

自行調整;服務學習及學生住宿輔導

不應只是處罰,更應提供輔導,且應重視

應列入評鑑項目。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55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5. 未來技術學院評鑑,若強化鼓勵學校

(一)行政類評鑑項目

發展重點特色之相關指標,應重視各

原來 4 項評鑑項目(綜合校務、教務

校辦學之差異性,輔導成立時間較短

行政、學務行政及行政支援等 4 項),修

之系所展現特色。

正為學校定位與特色、校務治理與發展、

6. 技術學院評鑑應多強化學生品德教育,

教學與學習、行政支援與服務、績效與社

強調學生學習成效與成果應用,對提

會責任、自我改善等 6 項(臺灣評鑑協會,

升教師教學綜合能力也要加以評估。

2011a)。

(二)專業類

(二)評鑑結果

1. 受評樣本對專業類(系所)評鑑各評

將由等第制改成認可制評鑑。過去多

鑑項目的看法方面,以「研究與技術

年採行的「一等至四等」之四個「等第

發展」之評價最低。

制」,將調整為「通過」、「有條件通過」

行政類 評鑑項目 或「未通過」3 總體配分 類,而整體評鑑結果標準 2. 專業類系所評鑑效標,教學應先於研究。 1. 校務發展規劃與成效(40%) 亦設有基本規範。由表 2 可知,「評鑑項 3. 專業類系所評鑑應加強師資結構及教 2. 研究及產學合作策略及成效(30%)

綜合校務 學品質;學生成就之定義需清楚,且

3. 社會服務成果(20%)

30% 目通過達 4 項以上, 且無任何 1 項未通過」

者,即可被獲評為「通過」之結果。 應降低比重;研究與技術發展,可依 4. 國際觀培養與國際化成果(10%) 1. 教務行政執行成(20%) (三)學位學程 系所和實務界產學合作及策略聯盟互 2. 課程與教學(20%)

目前學位學程單獨計算成績,不給予

動情形,由系所調整比例。

教務行政 3. 學生學習成效(20%) 4. 通識教育(20%)

肆、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

等第,其成績由學校自行選擇歸屬至最接

5. 圖書及資訊業務(20%) 近之單一系所合併計算,其成績佔該系所

標之修正 一、評鑑制度

25%

1. 學務行政執行成效(20%)

成績之 20%。下一週期技術學院評鑑之學

2. 導師工作制度及落實(20%)

位學程獨立受評,並給予評鑑結果,學位 25%

學務行政 3. 社團活動辦理成效(20%)

下一週期技術學院評鑑制度,包含評 學程指標將以專業類系所指標為基礎微調 4. 生活輔導及衛生保健執行情形及成效 (20%) 5. 諮商輔導辦理成效(20%) 鑑項目、評鑑結果、受評單位 (學位學程、 (臺灣評鑑協會,2011a)。 1. 行政支援組織運作情形(25%)

研究所碩士、博士班)、評鑑或訪視基準 行政支援

(四)研究所

2. 人事業務執行成效(25%)

及評鑑天數等都有重大變革。 3. 會計行政執行成效(25%)

20%

目前將研究所併入學系(所)共同評

4. 總務行政執行成效(25%)鑑。下一週期各研究所(不分碩士班及博

表 2 下一週期技術學院評鑑結果認定標準表

評鑑結果 通 有 未

件 通

認定標準 過

評鑑項目通過達 4 項以上,且無任何 1 項未通過。

評鑑項目僅有 1 項以下未通過。

評鑑項目未通過達 2 項以上。

資料來源:臺灣評鑑協會(2011a)

56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我國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標之檢討與建議

專題探討

士班)獨立受評,並分別給予 1 個評鑑結

學校以務實致用之技職教育目標,依

果。學系設有學士、碩士及博士班,將有

據設立宗旨、內外部條件及社會發展趨

3 個評鑑結果。

勢,清楚說明學校願景及特色,以界定學

(五)評鑑或訪視基準

校之辦學定位,共有 5 項參考效標。一方

目前系所設立滿 2 年即須接受評鑑,

面作為校務推動的最高指導原則,同時作

未滿 2 年為訪視;下一週期新設系所成立

為行政與學術單位規劃校務發展、訂定學

滿 3 年始接受評鑑,未滿 3 年採訪視。

生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的共通依據。

(六)評鑑天數

2. 校務治理與發展

目前評鑑天數為 2 天,第 1 天專業類、

學校有校務決策組織之設置與運作機

第 2 天行政類;下一週期評鑑天數調整為

制,依據校務發展計畫建立系統化的行政

3 天。第 1、2 天為專業類系所評鑑;第 2、

管理體系,建立有效率的決策流程。共分

3 天為行政類、學位學程及多系 1 所評鑑

「學校有校務決策組織之設置與運作機

(臺灣評鑑協會,2011a)。

制,建立系統化的行政管理體系與人力配

綜上可知,下一週期技術學院評鑑,

置」與「學校能依據校務發展計畫與重點

在制度上有許多改變,任何評鑑制度的變

特色落實治理與發展作為」等 2 大項主要

革,都將衝擊到評鑑執行單位、受評學

效標及 13 項次效標。其中「學校推動學

校、系所,以及評鑑委員、學校行政與學

校國際化之整體規劃策略與運作情形」及

術主管、教師、學生、校友(畢業學生代

「學校各類基金之投資、推動募款及其執

表晤談),甚至產業與學校在準備備審或

行成效」等 2 項次效標,可由學校視其校

佐證資料間的互動關係等。對於教育部的

務發展規劃審酌是否適用。

勇於變革,值得肯定,但也須呼籲相關單

3. 教學與學習

位與人員及早妥適因應。 二、評鑑項目及指標

學校能妥善提供學術單位充足與符合 專業實務之教學人力,並建立明確之課程

下一週期技術學院評鑑因應「認可

規劃機制,提供教師教學與專業表現之輔

制」的實施,評鑑項目及指標均調整修正。

導、獎勵與評核機制,以促進教學活動與

(一)行政類評鑑指標

教師專業發展。共分「學校教學規劃與運

原有綜合校務、教務行政、學務行政

用機制」及「學校學生學習規劃與運用機

及行政支援等 4 項行政類評鑑項目指標,

制」等 2 大項主要效標及 18 項次效標。

已不敷需求,下一週期修正為 6 項評鑑項

其中「學校培養學生國際觀之情形」次效標

目及 60 多項參考效標,內容簡述如下(臺

可由學校視其校務發展規劃審酌是否適用。

灣評鑑協會,2011a):

4. 行政支援與服務

1. 學校定位與特色

學校具內控與外稽機制,行政支援制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57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度完善,並能提升行政效能與支援服務品

務發展等 8 大項。下一週期專業類系所評

質。包含「學校內控與外稽機制之執行與

鑑指標整合成 6 大項目,共 40 多項參考

檢討作法」、「學校人事管理制度」、「學

效標,內容簡述如下(臺灣評鑑協會,

校會計制度及財務審查程序」、「學校總

2011a):

務行政支援」及「學校各單位 e 化與各項

1. 目標、特色與系所務發展

支援服務適切性」等 5 大項效標,其中「學

系所依據務實致用之技職教育目標,

校各單位 e 化與各項支援服務適切性」又

以及配合產業發展與專業發展趨勢,擘劃

有 5 項次效標。

系所發展目標、計畫、學生培育目標及學

5. 績效與社會責任

生核心能力,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機制,展

定期檢視學生與教師績效責任達成之

現系所發展特色與提升學生就業及就學競

情形,並檢視外在環境的變遷與校務發展

爭力。共含 5 大主要效標及 5 項次要參考

目標與特色。共分「學校能依據校務發展

效標。

目標、學生基本素養、核心能力規劃及培

2. 課程規劃、師資結構與教師教學

育資源評核學生學習成效」、「學校能依

課程規劃能配合系所發展目標,建立

據校務發展目標與校務發展計畫評核校務

欲培養之學生核心能力,並符應專業特

整體表現」及「學校善盡社會公民責任之

性、產業發展及學生特質需求。包含「課

情形」等 3 大項主要效標及 8 項次效標。

程規劃符應系所發展目標、社會及產業發

其中「學校辦理推廣服務成果」次效標,

展需求,並考量學生特質之作法」、「課

可由學校視其校務發展規劃審酌是否適用。

程規劃能夠符合專業發展及人文關懷的特

6. 自我改善

性,以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實務能力及人

學校辦學須能衡量國內外趨勢,妥善

文素養」、「系所聘任專兼任師資結構與

運用與開發資源,設定自我成長與提升機

專長,和專業課程規劃與系所發展目標及

制,以達成設立宗旨與營造自我特色。包

特色之相關性」、「專兼任教師授課能因

含「學校能規劃並建立完善的自我評鑑機

應產業特性、社會發展趨勢及學生特質,

制和辦法」、「學校持續改善之品質保證

運用適切之教學方法與學習評量,提升學

機制」及「蒐集利害關係人意見進行自我

習成效」及「教師參與教學專業成長活動

改善之作法」等 3 大項主要效標,其中「學

及運用評量結果,以增進教學品質」等 5

校持續改善之品質保證機制」及「學校蒐

大項主要效標及 13 項次要效標。

集利害關係人意見進行自我改善之作法」

3. 學生學習與輔導

又各有 2 項次效標。 (二)專業類系所評鑑指標 現行專業類系所評鑑指標含系(所)

58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系所能依據學生特質、基本素養與核 心能力培育目標,具體規劃與整合相關資 源,制訂有效協助學生學習之策略,鼓勵


我國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標之檢討與建議

專題探討

學生積極運用學校及系所提供的資源。共

業系友職涯發展與進入相關職場情形」等 4

分「系所能依據學生能力需求制訂學習檢

大項主要參考效標。

核方式並落實執行」及「系所鼓勵及執行

6. 自我改善

學生之學習、生活、生涯及就業輔導機制

系所能建立自我評鑑作法,蒐集利害

之作法」等 2 大項主要效標及 9 項次效標。

關係人之意見,檢視辦學績效,並推動持

其中「系所輔導學生取得專業證照、辦理

續改善之品質提升作為,達成系所務發展

業界實習等提升學生實務能力之情形」及

目標,以確保系所務永續發展。共有「系

「系所執行學生於寒暑假、學期或學年赴

所自我評鑑作法」、「系所持續改善之品

業界實習之校外實習課程開設情形」等 2

質提升作法」及「系所能蒐集利害關係人

項次效標,可由學校視其校務發展規劃審

意見從事自我改善之作法」等 3 大項主要

酌是否適用。

效標及 5 項次要效標。其中「系所透過問

4. 產學合作與專業發展

卷、電訪或座談等各種方式,蒐集教師、

系所能因應發展目標及特色、社會發

在校生、畢業校友、企業雇主等意見,作

展與產業需求,建立有效的產學合作與專

為系所務發展參考之情形」次效標,可由

業發展作法,進行系統性或整合性的產學

學校視其系務發展規劃審酌是否適用,或

合作、技術開發與專業服務表現,以推廣

可採其他方式為之。

產業所需基礎與實用科技的研究發展。共 有「系所因應發展目標及特色、社會發展

三、綜合評析

與產業需求,規劃及推動產學合作與專業

從上述評鑑制度和評鑑項目及指標之

發展的作法」、「教師尋求與運用資源,

修正調整可知,下一週期之技術學院評鑑

展現產學合作、技術開發、專業服務表現

之變革頗大,主要可歸納為三點:

與研究成果」及「教師將產學合作或研究

(一)以自我定位與自我改善之認可制引 導發展特色

成果融入教學、提供學生實習及人才培育 之作法」等 3 大項主要參考效標。 5. 學生成就與發展

由等第制轉變為認可制無疑是下一週 期技術學院評鑑之最大特色,除由學校自

在校生與畢業生學習成就與發展能符

我界定辦學定位之外,並強調自我改善

合系所發展目標與特色,且系所能建立追

之機制與運作成效,以彰顯「持續精進

蹤聯繫管道與機制,追蹤畢業系友之職涯

(continuous improvement)」之精神,

發展情形。共有「學生學習成效與發展符

引導學校不斷突破自我、向上提升。

合系所發展目標與特色」、「系所應屆畢

(二)從「CIPP 模式」轉為「outcomebased 模式」

業生之進路發展情形」、「系所建立畢業 系友追蹤聯繫管道與機制之情形」及「畢

我國評鑑模式向採 CIPP 模式,強調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59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背景(context)、輸入(input)、過程

應組成評鑑委員會或委託學術團體或專業

(process)及成果(product);因應技

評鑑機構,定期辦理大學評鑑,並公告其

專校院私校佔大多數的前提下,基於確保

結果,作為政府教育經費補助及學校調整

辦學品質之門檻,在輸入與過程這二部分

發展規模之參考。

著墨甚深。未來雖不至於完全揚棄此種概 念,但卻逐漸以學生學習成效為評量之核

(二)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制度及指 標,均定期檢討修正

心要素,亦即是 outcome-based 的模式,

教育部定期在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

也因此制訂出「績效與社會責任」、「學

結果公布之後,邀請評鑑委員、受評學校

生學習與輔導」及「學生成就與發展」等

代表座談,藉以檢討評鑑制度及指標,並

評鑑項目。

在民國 99 年實施後設評鑑之後,已確定

(三)尊重各校辦學目標與條件之個別差異

未來將等第制修正為認可制,相關制度及

行政類有 4 大項參考效標,以及專業 類 3 大項參考效標,可由學校視其校務、 系務發展規劃審酌是否適用或改採其他方

(三)下一週期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項 目及指標,較能彰顯學校特色

式為之,允由各校展現不同發展定位與特

教育部已委請臺灣評鑑協會,完成規

色;此點回應了許多學校多年來的訴求,

劃下一週期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項目及

為我國技術學院辦理評鑑以來之一大突破。

指標,未來評鑑天數、評鑑或訪視認定基

伍、結論與建議

準、研究所及學位學程分別核給評鑑結 果,以及行政類、專業類評鑑項目與參考

依據前述分析,本文歸納相關結論與

效標刻進行徵詢階段;其中,行政類有 4

建議,以進一步了解未來我國技術學院綜

項參考效標、專業類有 3 項得由學校審酌

合校務評鑑變革之重要內涵。

規劃,當能凸顯各校不同之特色。

一、結論

二、建議

技術學院評鑑自民國 82 年實施以來,

綜上可知,我國下一週期技術學院綜

制度與指標不斷檢討精進,促使我國技職

合校務評鑑項目及指標將有重大變革及突

教育不斷提升品質與永續發展,本文歸納

破,良法美制能否達成預期目標,教育

結論如下:

部、評鑑執行單位及技術學院本身都須積

(一)評鑑法規完備,教育部及技術學院 都負有應盡職責

極準備。

依據《大學法》、《私立學校法》及 《大學評鑑辦法》之規範,技術學院應自 訂評鑑規定,積極進行自我評鑑;教育部

60

指標均需大幅檢修。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一)對教育部的建議 1. 審慎評估新制實施時間,周延相關配 套規範 下一週期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項目


我國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標之檢討與建議

專題探討

及指標的變革,將是我國技職教育評鑑制

(二)對評鑑執行單位的建議

度的一大突破,新制度的實施難免會有適

1. 依據政策規劃評鑑制度,並寬裕學校

應問題,教育部基於法定職責,宜審慎評 估並訂修相關配套措施,待時機成熟宣布

準備時間 臺灣評鑑協會業已就認可制之技術學

實施,減少不必要的紛爭。

院綜合校務評鑑項目及指標進行公開徵

2. 輔導及追蹤新制度執行成效,檢修評

詢,依據《大學評鑑辦法》第 6 條第 1 項

鑑制度與法規

第 2 款規定,各類評鑑應於評鑑辦理一年

評鑑制度是永續性的業務,基於各校

前通知受評鑑大學。因此,評鑑執行單位

不同年度的實施時間考量,教育部在初期

宜預留學校因應變革的準備與調適時間。

的輔導及後續的新制度追蹤,必須同步規

2. 建立評鑑委員資料庫,並辦理委員研習

劃,且應視執行需要,適時檢修評鑑制

評鑑委員是影響評鑑結果的關鍵。評

度、指標與法規。

鑑委員除須對技職教育認同與支持外,首

3. 建立後設評鑑制度,即時掌握評鑑過

須深入了解新制度的變革內涵,尤應對學

程應興應革事項 依據《大學評鑑辦法》第 7 條規定, 教育部得對受託辦理大學評鑑之學術團體 或專業評鑑機構之規劃、設計、實施及結

校自行選擇辦理之特色項目加以認知理解, 並尊重學校依法訂定之規章與相關特色。 3. 周延評鑑實施計畫,分梯辦理學校說 明會

果報告等進行後設評鑑;其評鑑結果,得

《大學評鑑辦法》第 6 條第 1 項第 4

作為教育部遴選委託辦理大學評鑑之依

款規定:「評鑑實施計畫內容應包括評鑑

據。後設評鑑建議亦可作為評鑑制度之設

項目、基準(指標)、程序、結果、申復、

計、實施等進行檢討改善。

申訴與評鑑委員資格、講習、倫理、迴避

4. 確實監督技術學院,積極改進評鑑缺

及其他相關事項」;這些規定須透過說明

失事項 《大學評鑑辦法》第 8 條規定,受評 鑑大學對評鑑結果所列缺失事項,應依規

會宣導落實。 (三)對技術學院的建議 1. 訂修自我評鑑規定,定期辦理自我評鑑

定期限積極改進,並納入校務規劃;對未

大學應依據《大學法》第 5 條規定:

能改進事項,應提出說明。改進結果列為

「對教學、研究、服務、輔導、校務行政

下次評鑑之項目。教育部得以評鑑結果作

及學生參與等事項,定期進行自我評鑑,

為核定調整大學發展規模、學雜費及經費

其評鑑規定,由各大學定之」;換言之,

獎勵、補助之參據。因此,教育部應確實

自我評鑑是學校依法自主與自律事項。

監督技術學院改善評鑑缺失。

2. 因應新評鑑制度指標,形塑學校發展 特色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61


專題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評鑑結果由等第制變更為認可制乃各

3. 自我提升品質,建立自我改善機制

校的期望,且在行政類之國際化、募款、

下一週期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項目

推廣服務成果,以及專業類之專業證照與

及指標,行政類及專業類均增加自我改善

業界實習、蒐集利害關係人意見等方面,

項目及參考效標,其精神在建立持續改善

可由學校視其校務、系務發展規劃審酌是

之品質提升機制,以達成校務發展目標,

否適用或可採其他方式為之,有利學校特

確保校務永續發展,端賴技術學院加以自

色的形塑,學校須及早因應規劃。

我落實。

【參考文獻】 王如哲、楊國賜、楊瑩、張國保、鍾聿琳等(2010)。技專校院評鑑後設評鑑計畫結案報告。99 年教 育部委託臺灣高等教育學會研究計畫。未出版。 教育部(2012)。100 學年度公私立技專校院總覽。2012 年 1 月 24 日,取自: http://tve.cyu. edu.tw/ 教育部技職司(2011a)。建國百年技職教育專刊。2012 年 1 月 24 日,取自: http://www.edu.tw/ files/publication/B0060/ 建國百年技職教育專刊(印).pdf 教育部技職司(2011b)。中華民國技職教育簡介。2012 年 1 月 24 日,取自: http://www.edu.tw/ files/publication/B0057/ 中華民國技職教育簡介(中文版).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2)。大專校院校數統計。2012 年 1 月 26 日,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 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張國保、陳俊臣(2011)。我國技術學院綜合評鑑後設評鑑之實施與建議。評鑑雙月刊,29。2012 年 1 月 24 日,取自: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1/01/01/3925.aspx 臺灣評鑑協會(2011a)。下一週期科技大學(技術學院)評鑑規劃變更事項。2012 年 1 月 24 日,取 自:http://tve-eval.twaea.org.tw/News_Detall.aspx?ID=177 臺灣評鑑協會(2011b)。100 學年度技術學院評鑑學校說明會簡報。2012 年 1 月 25 日,取自: http://tve-eval.twaea.org.tw/News_Detall.aspx?ID=179

62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實務分享

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 評鑑經驗分享 孟繼洛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榮譽教授

壹、前言

所學校都希望有好的成績表現。當然學校 本身沒有做好,不可能有好的成績;但是,

教育部自民國 64 年開始進行工專評

如何將學校努力的成效,能在評鑑時作最

鑑,隨後專科改制技術學院及改名科技大

有效的呈現,則需靠經驗的累積,所以筆

學,評鑑工作也隨之增加。筆者從事技職

者將這些年來體驗到的科技大學及技術學

教育五十餘年的時光中,非常幸運有緣接

院評鑑經驗,提供給大家作分享。

受了三次專科學校評鑑,兩次技術學院評 鑑,更感謝有機會能參與高職評鑑、專科

貳、評鑑的前置作業

評鑑、技術學院評鑑及科技大學評鑑,看

理論上來說評鑑不需要準備,隨時來

到各個接受評鑑的學校,一次比一次進

看都有一定的成果;但是,沒有一所學校

步,這也是評鑑所帶來的成效。

不需作事前的準備。除了學校平時依照中

評鑑訂定的各項指標,係根據各校 /

長程計畫推動校務外,為了能使評鑑委員

系的自我定位,而定出應該達成的程度。

更清楚瞭解學校的優點,莫不擬訂前置作

在共同基礎的項目要能達到基本要求,要

業計畫,進行準備工作,如下頁圖 1 所示。

有好的成績,除了需要有較好的表現,更

一、學校及系所之定位

重要是創造自己學校的特色,注重長期的

評鑑是第三者對學校校務發展理念執

品質改進、強調不停創新,而達成別校所

行的檢視,因為需要有一個評量的依據,

沒有的優點。

所以才設計一些指標;但是每項指標所要

評鑑當然會產生評定的結果,尤其是

求的成效,學校在準備資料時,都可以依

等第制更有一、二、三、四等的區別,每

照學校本身所擬定的目標去闡述。科技大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63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實務分享

使評鑑委員瞭解學校辦學成果

學校系所 定位

64

評鑑準備 時程規劃

自評之進行

圖 1 評鑑的前置作業內涵與目的

學的目標是培養應用人才,具有實務能力

趕出的資料,自然不夠完美。所以學校最

及就業能力,學校更要順應社會發展,培

好提前擬訂工作計畫,依計畫執行及追蹤

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學校與

管考,方能在充裕時間內達成評鑑的準備

系所定位上的確定,避免方向錯誤,導致

工作。大多數學校都會有一個簡單或周詳

後續的作業難以推動,所以不論學校或系

的工作時程,但是真正能完全落實及追蹤

所,首先需思考適合自身的定位。

管考的學校則不多。

二、評鑑準備之時程規劃

三、自評之進行

認真的學校多在將要評鑑學年前一年

在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四年的評鑑週

多的時間即開始準備,擬訂了完整的評鑑

期內,至少要有一次邀請校外學者專家辦

準備時程,並依序進行。但也有些學校雖

理自評。多數學校把自評排在評鑑前一年

倡導事前準備,實際上到評鑑當學期開學

進行,以便缺點可以及時改善。但也有部

後才開始動作;繳交評鑑資料表的時間公

分學校在接近評鑑前的一學期末才進行自

佈後,才動手整理,評鑑資料到繳交時限

評,甚至也有學校於當學期開學後才進

的最後一刻才送到評鑑主辦單位,匆忙中

行,如此自評就會徒具形式,需要時間才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評鑑經驗分享

能改善的工作亦將無法補強。

實務分享

所多有自己的特色,不要忽略列為優點的

校外評鑑委員不易尋找及經費考量,

機會。各種資料學校一定要定出一個統一

都是學校辦理自評時遭遇的困擾。學校考

的基準日,才不致造成資料在評鑑資料表

量到有經驗的評鑑委員多以未來如果擔任

各處出現時數據不一致的現象。因為十月

評鑑委員時需要迴避而不願聘任,而外縣

份學校需提報資料至全國技專校院校務基

市的評鑑委員因需要較高額的差旅費,而

本資料庫,而委員又以基本資料庫數據為

不予聘請。所以自行遴聘評鑑委員可邀請

準,因此以提報資料庫的日期作為基準日

不同類別評鑑且有經驗的委員,例如科技

最為恰當。

大學邀請曾經擔任技術學院或一般大學的

二、呈現的方式

評鑑委員,但也要委員能注意一般大學與

除了文字的內容外,應儘量使用統計

科技大學的差異,以避免不適當的建議。

圖表;一方面可減少文字的說明,同時又

自評亦可邀請校內委員與校外委員同

能使閱讀者一目瞭然。因為評鑑需要列出

時進行,或者自行先由校內委員作第一次

前三年的成果,所以使用三年比較圖表效

自評,待改善後再邀請校外委員來校指

果最佳,但宜避免內容太長,每個圖表以

導。自評宜比照真正評鑑的過程,並讓評

在一頁內呈現為佳,每個表不宜橫跨五、

鑑委員知道需要改善之處,以便能提出建

六頁以上。如果此內容確為需要,則可以

議,以及評鑑後學校對委員建議之處理情

列一統計表,詳細內容則放在來校實地訪

形,也需要做成完整的書面資料,繼續追

視時的資料夾中備查。此外,可用照片加

蹤改善。

強說明,但一定要與文字結合,一件事一

參、評鑑資料表的撰寫 評鑑資料表是評鑑委員到校實地訪評

張照片即可,也不宜一頁資料內有很多張 照片,又不易找到配合的敘述文字。 三、標準的格式

前閱讀的資料,為評鑑委員對學校或系所

字體及字級都會有統一的規定,除了

的第一印象,一般約在十月下旬或十一月

務必遵守外,每頁的行數、每行的字數也

初提出,但宜在第一學期開學前完成初稿

要注意。有的學校為了增加容量把每頁填

為佳,然後逐日加以修正補充。

得很滿,失去整體的整潔及美觀。圖表中

一、撰寫的原則

的文字則不一定要依規定,可視圖表大小

依照評鑑指標及分項指標,依序分別

及空間而定。圖一定要在同一頁內,表也

陳述為基本要求。學校一些具特色的成效

是在同一頁內為最佳。評鑑資料表規定以

如未包含在分項指標內,而在大分類範圍

150 頁為準,多數學校感到不夠填寫,實

中,則可依性質相近的加入填寫,或者單

際上如果規劃妥當,150 頁已足夠呈現辦

獨另成一項加以說明。通常每一學校 / 系

學成效。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65


實務分享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四、常見的缺失

所,卻未將教學卓越計畫所做的成果列

(一)陳述內容

入。系所一定要放大視野及思維,不論是

評鑑資料表要充分呈現受評單位的做 法與成果,最常見的缺失是填寫時沒有提 供每一指標所需的具體內容,其次則為不 分段落長篇敘述。受評單位都希望評鑑委 員能列出多項的優點,但是有的評鑑資料

與的,都是該系所的成果。

肆、實地訪評作業 一、實地訪評功能

表很難找到可以很快寫出的優點,要詳讀

評鑑委員到校實地察看,是要實地驗

多遍,充分消化與推敲後,方能提出幾句

證評鑑資料表書面資料,同時由於實際的

尚不敢肯定的優點,這樣多少會影響到評

觀察可以看到書面資料不易顯現的部分;

語。其次,凡是可以量化的資料,一定要

除了資料的正確性外,如實驗室、專業教

以數字呈現,而且注意基準日以及在資料

室、環境等都需實地察看,方能作出正確

表其他地方出現時數字須具一致性。

的建議。所以就受評學校而言,是一個非

(二)頁數分配

常好的實地表現機會,受評單位宜把握將

頁數的分配雖然不需要與配分比例相

66

那一個單位辦理的成果,凡是系所師生參

學校真正的優點特色讓評鑑委員充分瞭解

同,但也可作為參考。一般所見多為開始

之原則。

的第一類寫得最多,固然可能所佔的百分

二、以委員為本位準備資料

比較高,但還是以不超過分配比例太多為

評鑑委員實地訪視係以評鑑指標作為

原則,以免最後兩類沒有足夠的頁數可寫。

重要的依據,另外則是各校 / 系自身的特

(三)辦學成果

色,所以要以評鑑委員的立場來做準備,

以評鑑資料表的內容而言,部分系所

而不是依校內組織或校 / 系人員的分工而

主管認為只有由系所直接做出的成果才要

準備。曾經有學校學務處將資料夾以生輔

寫出,將系主任治理的政績詳細列出,學

組工作分類,系所提供的資料夾則是分成

校行政單位主導的辦學成效,則不願列

會議紀錄、老師著作等等,也有某校僅依

出。其實學校是一體的,任何一個單位辦

系所類別呈現資料夾,以致委員不易自行

學的貢獻,只要是關係到系中的師生,都

查閱資料,最後只好請校內人員協助搜尋

是屬於系的成果。例如教務處辦理教師的

資料。所以說資料準備及陳列佈置的最高

研習,系中老師參加那一場次有多少人,

原則,是讓委員在指標分區的資料夾前,

就是提昇教師素質的成效之一;系中列出

很容易就可以依標識找到所需要的查證資

有多少位 TA,這些 TA 經過訓練、考核,

料,並且就在原地可以有足夠空間平放閱

雖然不是系中做的,卻是系中 TA 的特色。

讀。雖然是簡單一句話,但是只有少數受

筆者看到獲得教學卓越計畫補助的學校系

評單位能完美做到。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評鑑經驗分享

三、資料夾內容 評鑑資料表因篇幅所限,對於指標所

實務分享

伍、評鑑簡報的設計

列項目僅能做要點式的敘述,而資料夾則

簡報是委員到校後最重要的成果表現

必須提供充分的佐證資料。多數的問題不

工具,受評單位有 50 分鐘口頭報告的時

外乎是資料夾中放置很多不是評鑑需要的

間,可以用來補充、加強評鑑資料表的不

內容,或是評鑑需要的資料未予放入,所

足,也是用口述方式說明學校 / 系所成效

以一定要用心考量放入適當的資料。大量

最好的機會。具有一定水準且達到有效陳

的佐證資料,如教師的著作等可以另外單

述成果的簡報設計要訣如下:

獨陳列,並用說明卡標示。一般而言,評

一、簡報的製作

鑑大多不會超越評鑑指標的範圍,而讓學

簡報顧名思義是作一簡單扼要的報

校再提供資料。如果資料準備完善,是不

告,所以每一頁的文字僅為要陳述內容的

需學校人員代為找尋或補充。評鑑委員常

綱要、標題,或者重要的數據,進一步的

見的困擾,除了委員自己找不到資料要請

說明則需賴報告者口述。所以簡報內容要

學校人員代找之外,另外則是需由受評單

把握要點,將呈現的內容簡要具體的條列

位現場補充資料。如果針對指標所列項目

或者多使用圖表呈現;在播放效果上則不

完善準備,自然不會有讓委員等待與工作

必太過花俏,當然可以加入錄影或者動

同仁馬不停蹄奔跑之情況發生。

畫,但是要能以完全銜接,不延誤時間為

四、訪評委員名單

原則;在設計上,全頁呈現不宜使用過多

受評學校通常頗關心訪評委員名單,

的色彩。

實際上學校辦學做得好,任何委員評鑑結

二、宜避免的排版設計

果都是很理想;但若辦學做不好,即使受

(一)簡報量太多

評單位與評鑑委員交情匪淺,評鑑委員也

以每頁都能就重要部分說明為原則,

是站在公正的立場。目前臺灣評鑑協會

頁數太多則在規定時間內無法講完,進而

(以下簡稱臺評會)是在前一天才會把訪

影響簡報的成效。現場補救的方法,只要

評委員名單傳給學校。對於受評單位希望

將不是很需要闡述的部分予以帶過。

迴避的委員名單,在最初調查時,因並不

(二)全頁都是冗長的文字

知那些人會是委員,提供應迴避委員的受

簡報絕對不是將書面文字直接影印過

評單位甚少。當學校收到名單後,如認為

來講述,而是條列綱要標題即可,詳細內

某委員可能會對學校有不好影響,將影響

容則視時間以口頭作進一步的敘述。

評鑑成績,則可立即隨附佐證資料向臺評

(三)全頁多張照片

會反應,臺評會也會合理處理,所以受評 單位不必過於牽掛委員名單。

多張照片雖然可達到將成果全部呈現 的目的,但是不易引起委員的注意,尤其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67


實務分享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一個活動出現多張照片更不需要。

時間去分類尋覓,也就失去了簡報的功

(四)圖太複雜

能,等到委員提出問題所在,再作事後的

投影的圖片看不清楚或者字太小,都 不能達到說明的目的。 (五)全頁呈現網頁版面

陸、前次評鑑建議的回應

網頁內容字小,評鑑委員無法看清

評鑑時在評鑑資料表或者簡報中,都

楚,投影片如有此類內容,報告者只要表

會有前次評鑑或者訪視建議事項處理的情

示網頁上已有該類資料,即可跳過。報告

形,通常都是委員首先審視的重點,如何

者不宜用此類資料解釋其中的詳細內容。

使委員迅速瞭解受評單位已達成建議事

三、宜避免呈現的內容

項,是最要把握的重點。

(一)同一事項有三種不同的數據

一、回應不宜太長

雖然同一學年同一事項,但是卻在以

很多受評單位為了想把建議事項中已

下資料中呈現不同的數據:

經做了什麼、如何去做說明得非常清楚,

1. 委員手中持有臺評會提供的全國技專

而使用冗長的文字說明,甚至於將制訂的

校院校務基本資料庫資料

辦法都列出來,這些都是不必要的,僅就

2. 學校呈報教育部的評鑑資料表資料

建議正面條列回應即可,詳細內容則置於

3. 評鑑當天的簡報

資料夾供委員實地訪評時參閱,如此可減

究其原因,部分學校在呈報資料時未 能認真查核,承辦人收集了各單位資料後

少很多篇幅。 二、避免答非所問

即予以報出,主管未再一一查核,校長也

回應文字頗多,甚至將不同單位的回

未仔細過目,由祕書蓋章即予以報出,評

應分單位分條列出,但是卻未針對問題直

鑑資料表也未查對,直到製作簡報時,方

接回答。一般人可能覺得不可置信,認為

才察覺數字不對或者成效較差,才另呈現

回應者都是考過多少學生及改過多少考卷

最佳成效之數據,但是委員評定的依據則

的老師,不可能答案文不對題,但事實上

以基本資料庫為準,簡報資料只是參考而

此情況頗為常見。建議受評學校宜將建議

已。所以學校在準備工作上,宜提前準

仔細分析,如果由數個單位回應,彙整主

備,以便有充裕時間進行查對的工作。

管需要仔細整合,針對建議事項依序逐項

(二)未依指標分類編輯

簡要正面回應。

簡報內容純依報告者自我排序,未考

68

檢討,已經於事無補。

三、宜及時處理

量評鑑指標各項分類,致使簡報的內容不

很多學校,尤其系所,針對前次的評

易與指標呼應。同時委員係採分工,縱然

鑑建議,一直到這次評鑑方才處理,因而

簡報中顯示了一些優點,但是委員卻要花

影響了建議的成效。所以在評鑑結果公告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評鑑經驗分享

實務分享

後,或者在建議初稿到校後,宜即刻予處

高低或校務發展都會有正面的幫助。

理,將評鑑委員建議的缺失,迅速予以改

一、以宏觀的視野建立學校 / 系所的格局

善,而不是面臨評鑑了,才將上次的評鑑

不少學校的思維侷限在學校圍牆及系

建議找出來回應。

柒、結論

館的範圍內,宜能充分瞭解外界的發展, 配合時代需求,作較廣及較長遠的思考。 二、以學生為本位

由於評鑑與學校發展具有密切的關

學校為學生而設,無論教務、學務、

係,充分受到學校的重視,如何爭取到良

總務等,都要以學生為出發點來設計規劃。

好的評鑑成績,也成為學校努力目標之

三、重視教學品質

一。誠然評鑑也面臨一些爭議,但評鑑促

將品管、品保的觀念融入行政及教

進了學校的進步,則是不爭的事實。在公

學,確保畢業生具備一定的品質,能受到

正面上,固然不易做到百分之百的公正;

業者的歡迎。

但整體而言,就筆者經歷的評鑑經驗,感

四、把握技職教育的精神

到委員們多能秉持公正,很少因私情而影

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具備

響評鑑成績。學校雖然有公私立、大小及

實務應用能力,使學生畢業即能快速進入

屬性的不同,也都能有適當的衡量。如何

職場發揮所學。

能發揮學校自我的特性,在未來評鑑制度

五、及早準備,並依規劃追蹤查核

將等第制改為認可制後,指標簡化,可讓

除了平時的校務、系務推展之外,由

學校特色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不論何種學

於評鑑有很多要查核的事項,佐證資料平

校、何種制度、校務或者系所評鑑,如果

時即需建立,並訂定時程目標及查核點,

學校辦學能秉持下列的精神,對評鑑成績

自然可輕鬆達到評鑑工作之準備。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69


實務分享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實用技能學程訪視 之實施現況 鄭慶民

賴建源

徐昊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機電科技學系 教授 兼 主任

東吳高級工業家事職業學校 校長

嶺東科技大學 副校長

壹、緣起 高中職實用技能學程的教育宗旨,是

班」。配合學年學分制的實施,課程規劃

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多元性向與適性

以學生為主體,落實多元化教學,提供學

發展,並配合學生的特質,結合學校師

生適才適性的學習。92 學年度教育部指

資、設備與社區資源,建置實務技能學習

定四所學校試辦三年段實用技能學程,94

核心,發展學校特色的教育環境。其課程

學年度教育部頒佈職業學校實用技能學程

設計是因應九年一貫課程及後期中等教育

課程暫行綱要,高中職「實用技能學程」

新課程實施,延續國中技藝教育學程,為

以年段式及就業導向為課程設計目標,培

具有技藝傾向、就業意願、以及想學習一

養學生專業技能。民國 99 年教育部新頒

技之長的學生,所設計的學習環境。

「實用技能學程課程綱要」,自 100 學年

實用技能學程緣於技藝教育方案之實

70

條條文,將延教班正式更名為「實用技能

度開始實施。

施,民國 72 年教育部規劃「延長以職業

教育部為瞭解各高中職學校實用技能

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計畫,在高職開辦

學程辦理情況,以適時提供協助輔導,進

年段式「延教班」課程,民國 78 年將「延

而落實並健全技藝教育的發展,自 87 學

教班」正式納入學制。民國 82 年規劃「發

年度開始辦理「臺灣區技藝教育訪視」工

展與改進國中技藝教育方案-邁向十年國

作,將實用技能班納入諮詢輔導範疇,89

教目標」,以銜接國中技藝教育班,故於

至 94 學年度由國立西螺農工職業學校承

民國 84 年修正《職業學校法》第 4、19

辦(93 學年度由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實用技能學程訪視之實施現況

實務分享

承辦),95 至 97 學年度由國立員林崇實

級中等學校實用技能學程輔導訪視表」,

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承辦,98 學年度迄今

填寫各訪視項目辦理情形。

由私立東吳高級工業家事職業學校承辦此

(二)實地輔導訪視

項輔導訪視業務。

貳、輔導訪視之實施

由承辦單位安排學校受訪日期,各校 受訪時間為半天,並依該學程上課時段排 定於日間或夜間進行。由 4 至 5 位輔導訪

一、組織與分工

視委員至各校進行實地輔導訪視,依據訪

(一)工作小組

視表冊之各項目評定分數。

由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以下簡稱中辦

(三)輔導訪視程序

室)成立「全國高級中等學校辦理實用技

委員實地輔導訪視之程序包括:相互

能學程輔導訪視工作小組」,成員包括中

介紹、實用技能學程辦理情形簡介、參閱

辦室、直轄市政府教育局暨相關單位人

資料及檢視教學設施、訪談相關人員、委

員,負責輔導訪視之推動與督導。

員討論並撰寫輔導訪視報告初稿、綜合座

(二)輔導訪視小組

談及確認輔導訪視報告。

由教育部聘請學者專家、學校行政主 管及教育主管機關有關人員組成,並依區 域分組,每組由 1 位委員擔任召集人,負

參、輔導訪視內容 現行輔導訪視項目包括:行政運作、

責實地輔導訪視作業。

課程與教學、教學環境與設施、學生輔

(三)業務承辦組

導、實施成效、改進情形及辦理特色等七

由承辦學校校長、主任及相關人員組 成,負責輔導訪視工作的規劃與執行。

二、輔導訪視實施方式 (一)學校填寫輔導訪視表 受訪學校依教育部所公布之「全國高

訪視委員檢視商經科電腦教室

大項,各項目包含數個分項,分別說明如下:

一、行政運作 行政運作包括:科班規劃、組織與運 作、宣導工作、招生工作及經費運用等五 個分項。

訪視委員檢視金石飾品加工科學生實習作品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71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實務分享

通,瞭解學校對實用技能學程的政策宣導

二、課程與教學

及辦理情形;一方面提供諮詢輔導服務,

課程與教學包括:課程發展、教學實 施及師資安排等三個分項。

另方面蒐集學校在執行端面臨的困難與意

三、教學環境與設施

見,作為教育主管機關擬定政策,調整研

教學環境與設施包括:專用教室(工

修相關規範,以及作為檢視辦理學校實施 成效的參考依據。

場)配置與設備、安全衛生與管理等二個

過去本項輔導訪視工作之功能定位在

分項。

「諮詢與輔導」,兼負「宣導及溝通技藝

四、學生輔導

教育方案相關政策」之任務,自 97 學年

學生輔導包括:學習輔導、生活輔導 及進路輔導等三個分項。

度開始將此項訪視工作定位為「輔導訪

五、實施成效

視」,以期各辦理學校落實實用技能學程 的教育政策與目標。以下分別就民國 98

實施成效包括:證照取得及就業情形等 二個分項。

至 100 年輔導結果,進行量與質方面分析。

六、改進情形

一、成績等第分析

改進情形由學校就前年度輔導訪視委

表 1 為近三年來各校輔導訪視成績統

員建議事項說明改進情形。

計,從統計資料發現,獲一等之學校由

七、辦理特色

98 年度的 32% 提升至 100 年度的 47%;獲

辦理特色包括:與業界連結情形及其

二等之學校,98 年度為 47%,100 年度為

他特色兩分項。

45%;獲三等之學校 98 年度為 19% ,100 年度為 8%。此外,98 年度有 1% 之學校被

肆、近三年輔導訪視結果分析

評定為四等,100 年度則無任何學校被評

實用技能學程輔導訪視工作的主要目

為四等。民國 100 年度之訪視結果,已有

的,期透過委員實地訪視,與學校雙向溝

92% 之學校獲得二等以上之成績,顯見透

表 1 民國 98 至 100 年度實用技能學程輔導訪視成績統計

98 年度

等第\年度

99 年度

100 年度

校數

平均分數

%

校數

平均分數

%

校數

平均分數

%

一等

47 校

91.15

32

60 校

91.27

41

69 校

91.57

47

二等

69 校

83.88

47

68 校

84.47

47

66 校

84.79

45

三等

28 校

74.75

19

15 校

74.47

10

12 校

75.25

8

四等

2校

64.5

1

2校

67

1

0校

0

0

小計

146 校

82.21

100

145 校

86.01

100

147 校

87.19

100

資料來源: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9,2010,2011)

項目 72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分項

平均得分(滿分為 5 分) 98 年度

99 年度

100 年度

科班規劃

4.2

4.2

4.4

組織工作

4.1

4.2

4.3


實用技能學程訪視之實施現況

實務分享

過輔導訪視,對各校辦理實用技能學程,

步。且從第七大項之加分觀察,民國 100

確有實質之幫助。再由民國 98 至 100 年

年度之平均分數甚至略低於民國 98 及 99

度訪視之成績分析,各等第學校之平均成

年度,更可印證學校之進步情形,並非由

績亦有提升,全部受訪學校之平均成績,

加分項目來提升。

亦 由 民 國 98 年 度 之 82.21, 提 升 至 100

二、訪視意見綜合分析

年度之 87.19,顯見各校持續進步之情形。

以下依訪視前六大項目,彙整民國

再就輔導訪視之七大項目加以分析,

98 至 100 年度輔導訪視委員訪視之意見, 加以說明。

表 2 為 98 至 100 年度實用技能學程輔導 98 年度

99 年度

訪視各項目之成績統計,從各分項之平均 等第\年度

100 年度

校數

平均分數

%

校數

平均分數

%

校數

平均分數

%

47 校

91.15

32

60 校

91.27

41

69 校

91.57

47

分數觀察,各分項成績從 98 年度至 100 一等

(一)行政運作

1. 各校皆能依現有職業類科、師資、設

年度幾乎都提高,顯見前述分析各校等第 69 校 83.88 47 68 校 二等

備,開辦實用技能學程班,提供學生 84.47 47 66 校 84.79 45

28 校 74.75 19 15 校 三等 之提升係全面性,而非僅為部分項目之進

74.47 10 12 校 多元性的選擇進路。

75.25

8

四等

2校

64.5

1

2校

67

1

0校

0

0

小計

146 校

82.21

100

145 校

86.01

100

147 校

87.19

100

表 2 民國 98 至 100 年度實用技能學程輔導訪視各分項成績統計 項目

一、行政運作

二、課程與教學

分項

98 年度

99 年度

100 年度

科班規劃

4.2

4.2

4.4

組織工作

4.1

4.2

4.3

宣導工作

4.0

4.2

4.3

招生工作

4.2

4.2

4.2

經費運用

4.2

4.2

4.3

課程發展

4.1

4.2

4.3

教學實施

4.0

4.1

4.2

師資安排

4.0

4.1

4.2

4.2

4.3

4.3

安全衛生與管理

4.1

4.1

4.2

學習輔導

4.1

4.2

4.2

生活輔導

4.2

4.2

4.3

進路輔導

4.0

4.1

4.1

證照取得

4.1

4.2

4.0

就業情形

3.5

3.7

3.9

改進情形

3.9

4.0

3.9

與業界連結情形

0.9

1.0

1.0

其他特色

1.5

1.5

1.3

專用教室(工場)

三、教學環境與設施

四、學生輔導

五、實施成效 六、改進情形 七、學校特色(加分)

平均得分(滿分為 5 分)

配置與設備

資料來源: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9,2010,2011)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73


實務分享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2. 大部分學校能於校務計畫中納入實用

宣導實用技能學程各項教育政策、法

技能學程的中長程發展計畫,作為學

令、注意事項及學分抵免辦法,以及

校發展特色的依據。

部校訂課程、重補修,補救教學等相

3. 大部分學校均能配合現有類科、設備、 師資,協助社區國中辦理技藝教育學

10. 部分學校實用技能學程在增調科班

程班,提供技能取向學生另一升學進路。

前,未考慮學區就學人數的變動,亦

4. 大部分學校均訂有職場經驗學分採計

未調查分析附近國中技藝學程學生選

辦法以及技術士證照採計學分辦法,

修職群、人數及校內師資、設備與社

依規定成立學分採計委員會,每學期

區產業需求。學校應取得上述資料分

定期召開學分委員會議,審核學分採

析,做為申辦新學程或增班規劃之參

計作業。

考依據。

5. 大部分學校能於學校首頁規劃設置實

(二)課程與教學

用技能學程專屬網頁,宣導免學費政

1. 大部分學校課程設計能依年段式就業

策、年段式教學目標、就業導向的課

導向目標規劃,並結合技能檢定,藉

程設計及 Q&A 等,提供多樣性資訊,

以提高證照取得率及就業率,達成實

宣導實用技能學程的實質辦理內涵。

用技能學程技能教育之目標。

6. 大部分學校重視實用技能學程招生工

2. 大部分學校實用技能學程依課綱規劃

作,各校的宣導資料完備,有計畫性

課程送審核准,並據以執行,符合部

至社區國中宣導實用技能學程的教育

頒課程課綱的精神。

目標與發展特色,安排國中生到校參

3. 各校課程安排均符合規定,實作科目

訪、試探及辦理教學成果展,且能強

每週均超過 5 節,校訂課程 85% 為專

調免學費、技能學習,就業導向之政

業課程,且 60% 以上為實作課程。

策目標。

4. 大部分學校均能重視學生的起點行為

7. 依新生入學資料顯示,實用技能學程

因材施教,教材均經由教學研究會議

之學生有甚高之比例來自國中技藝教

選購,國、英、數使採用部編統一教

育學程,足見實用技能學程與國中技

材。學校且能考量學生個別差異,著

藝教育學程間,銜接情況良好。

重應用實作,適時提供自編補充教材,

8. 大部分學校資本門補助款均能優先擴 充教學設備。

74

關規範。

啟發實用技能學程學生多元能力及適 性發展。

9. 大部分學校編印學程學生手冊或課程

5. 部分學校積極辦理「高級中等學校遴

手冊,並利用週會、新生親職座談會、

聘業界專家協同教學」,以提升專業

教學研究會、校務會議等各項會議,

教師知能,並能與產業界技術接軌,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實用技能學程訪視之實施現況

強化學生技能學習。 6. 少數學校實用技能學程不合格教師及

實務分享

間上課仍宜舉辦消防演練,強化觀念, 以維護校園及學生安全。

代理教師比率偏高,不利學生學習,

(四)學生輔導

且部分不合格教師亦未取得乙級技術

1. 大部分學校均訂定學生重補修及補救

士證照。 (三)教學環境與設施

教學相關辦法,採多元評量方式,且 能確實依相關辦法實施。

1. 大部分學校教室數量及面積符合需求,

2. 大部分學校皆能重視學生技能學習,

學生學習及活動空間充足,學校教室

教學前確實了解學生的起點行為,建

及專業實習工場均按標準設置,空間

立學生學習信心。並能自編教材,引

寬敞,通風照明良好,環境衛生維護

起學生學習動機。

佳,符合課程需求。

3. 部分學校學生進路輔導工作落實,生

2. 大部分學校專用教室設備充足,師生

涯規劃課程由專業輔導教師任課,並

並能妥善運用,設備保養良好且使用

安排升學及求職博覽會、職涯輔導講

率高。

座、產業與職涯校園巡迴講座、校外

3. 大部分學校專業實習工場之專業機具

參觀、職場實習等活動。

設有使用標示,危險機具及設備亦設

4. 大部分學校能以學校本位精神,全面

有警告標誌,實習場所懸掛操作安全

實施彈性多元課程,滿足國中技藝學

宣導標語,以達環境教育功能。

程之銜接。在課程、教材及教學方法

4. 大部分學校專業教室,已申辦為乙、 丙級技能檢定測驗場地,部分學校並

均能符合學生學習之需求,使學生樂 於學習。

經核定為即測即評即發證試務中心,

5. 部分學校能整合家長會、校友會、社

有助於學生技能證照之取得,進而提

區產業等資源,主動媒合學生至職場

升專業技能。

實習、工讀、就業、參訪等機會。

5. 大 部 分 學 校 均 能 重 視「 工 業 安 全 教

6. 部分學校充分與產業界締結合作關係,

育」,於學期初實施實習場所職場安

配合人力需求,訂有假日或寒暑假校

全宣導,以及安全衛生研習、工安測

外實習合作計畫,有利學生畢業後的

驗等,並定期排定安全防護及防震、

進路規劃。

防災演練。

7. 少部分學校畢業生就業意願偏低,宜

6. 少部分學校實習場所之消防器材(滅

加強與業界連結及相關就業輔導措施,

火器)設置不足,或有效日期標示不

如辦理職場實習及職場參觀活動,提

清,或未定點擺置,宜加強消防及工

升學生對產業的認識並提高就業意願,

安設備定位,並定期檢查與宣導。夜

以符合實用技能學程就業導向目標。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75


實務分享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五)實施成效 1. 部分學校辦理求職面試技巧說明會, 並透過產學合作機制,邀請產業界到 校辦理校園徵才活動,增加學生就業 機會,協助學生順利就業,符應就業 導向政策,成效良好。

(六)改進情形 大部分學校能針對往年委員建議事項 召開檢討會議,並提出具體改進方案。

伍、結語 就讀實用技能學程的學生,大多為學

2. 大部分學校均能積極申辦各職種合格

習成就較低且就業傾向較強,因此在教育

檢定場,擬訂「輔導、獎勵學生取得

政策上更應予以重視。政府為照顧這類學

技術士證照」相關辦法,引導學生學

生,落實實用技能學程教育政策,實施年

習目標。學生之丙級技術士通過率逐

段式教學,強調就業導向務實的課程規

年提高,部分學校推動學生考取雙證

劃,選擇適合其學習發展的教材,提供至

照、多元證照,績效卓著。

職場體驗與工讀實習的機會,期使這些經

3. 大部分學校能利用畢業生就業調查系

濟文化弱勢且具技藝學習及就業傾向的學

統,由導師或行政人員負責畢業學生

生,在教育政策導引及學校悉心教育下,

生涯發展追蹤,掌握學生就業升學情

能順利地成長,真正習得一技之長,將來

形,就業率約達 50%。

進入職場就業後,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4. 大部分的學校都能主動尋求產學合作

每年度之輔導訪視工作,除可協助學校自

機構,提供學生就業資訊、職場實習

我檢視各方面辦理之成效外,亦可透過與

及職場工讀,並辦理職場參觀及鼓勵

訪視委員之雙向溝通,持續精進成長,真

參加雙軌旗艦計畫,有助於學生畢業

正落實實用技能學程之目標。

學分採計及畢業後的進路發展。

【參考文獻】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9)。98 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實用技能學程輔導訪視報告書。臺中市: 作者。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10)。99 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實用技能學程輔導訪視報告書。臺中市: 作者。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11)。100 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實用技能學程輔導訪視報告書。臺中市: 作者。

76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實務分享

建構以學生本位的教學品保制度 以朝陽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 凃鈺城

楊文廣

李素箱

朝陽科技大學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助理教授 兼 主任

朝陽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副教授 兼 副校長

朝陽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教授 兼 學務長

壹、前言

評鑑制度邁入第二週期,評鑑重點從原本 的「教師本位」轉變為「學生本位」,著

大一新生甫進入大學的新環境時,對

重學生學習效果是否符合專業學科核心能

未來感到茫然、不知何去何從,新生最常

力要求,引導學生找到欠缺的專業職能與

提出的問題就是不知道畢業之後要做甚

共通職能,進而學習相關課程,以為進入

麼,也不知道現在自己的所學,在未來畢

職場做充分準備。各大專校院如何證明學

業後能從事甚麼工作。對許多學生而言,

生是否有學習到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與職

往往以成績選擇就讀大學系所,沒有審慎

能,儼然成為學校面對評鑑時之重要課

思考自己的興趣與未來方向,即便有考慮

題。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以

個人興趣,卻不瞭解系所提供哪些課程訓

下簡稱行銷系)自 96 學年度配合學校教

練,亦不瞭解哪些課程能結合自身興趣,

學品保制度,規劃完成系本位課程,將其

因此對未來感到無所適從。到大二、大三

工作能力分析轉換為職場知能分析,具體

階段,學生對於自己具備的能力及職場所

訂定學生所應具備之核心能力、專業職

需之能力需求,往往沒有明確之認知,甚

能及共通職能課程,並自 99 學年度配合

至到了大四,即將邁入人生下一個階段,

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臺 UCAN(You

仍不清楚己身所具備何種能力,也不清楚

can 之意),修正系本位課程,建置學生

自己的就業方向,面臨不知所學為何,不

學習成果平臺。將學生修習的課程及參與

知所學何用之窘境。

的活動,所累積的知識與經驗,透過學習

為協助對未來感到茫然的學生克服問

成果平臺,轉化成學生個人專屬之學習地

題,自民國 101 年開始,各大專校院系所

圖,以及完整的學習歷程檔案,提供畢業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77


實務分享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生不論選擇進入研究所或進入職場,都能

程序設計員工訓練模式,若能將這樣的訓

成功地展現自身實力,解決學生不知所學

練模式從工作場域提前用在學生教育上,

為何,所學何用的困擾。以下分享行銷系

除可幫助學生提早進入狀況,企業也能更

經驗,透過結合 UCAN 平臺,訂定行銷系

快更準確地獲得所需人才。管理程序概念

學生就業途徑、職能及核心能力,規劃課

的訓練模式,如圖 1 所示,重視事前規劃、

程與活動學習地圖,並將學生的學習成果

切實執行與評估檢討,第一步驟為「評估

反饋於學生學習成果平臺。

訓練需求」,從學生就業的角度分析,瞭 解何種工作需要何種能力、何種能力由何

貳、建構課程與活動學習地圖

種課程訓練培養等;第二步驟為「擬定訓

一、管理程序概念的訓練模式

練計劃」,針對第一步驟之分析結果,設

在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力資

計適當的學習地圖,如規劃課程模組、將

源成為企業重視的重要資產,企業界需要

不同就業途徑所對應的專業職能、共通職

靠人才來鞏固自身的競爭力,而大學則是

能與核心能力加以分類整合,並規劃各項

培養人才的最後一哩,許多企業利用管理

能力所搭配之課程,最後透過學習活動來

執行 訓練方案

評估 訓練成果

擬定 訓練計劃

評估 訓練需求

78

圖 1 管理程序概念的訓練模式 資料來源:Mondy & Noe(1996)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回饋


建構以學生本位的教學品保制度—以朝陽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

實務分享

強化課程內容;第三步驟為「執行訓練方

運籌管理等七項就業途徑,歸納成「行銷

案」,著重在執行層面;第四步驟為「評

管理模組」及「流通與連鎖管理模組」兩

估訓練成果」,評估訓練的執行是否達到

大課程模組,作為行銷系之系本位課程,

目標(黃曼琴,2010)。

可參見表 1 與 81 頁表 2,39 項專業職能 與 7 項共通職能列為課程規劃的教育目

二、善用 UCAN 確認系本位課程就業途 徑所需之職能

標,並將職能呼應行銷系訂定之六大核心

系本位課程主要目的即是規範系所課

能力:

程應明確掌握培養何種人才,並規範課程

■ 核心能力 1:具行銷專業實戰能力。

之核心能力、職場所需專業及共通職能。

■ 核心能力 2:具流通連鎖專業實戰能力。

行銷系選擇 UCAN 66 項就業途徑中的一般

■ 核心能力 3:具職場所需之資訊能力。

管理、市場分析研究、行銷管理、專業銷

■ 核心能力 4:具有良好企業倫理、工作態

售、零售與通路管理、物流規劃及管理、

度與團隊合作能力。

表 1 專業職能與課程對應表 模組

就業途徑

專業職能 依需求與研究目的設計量化或質化的行銷研究

市場分析 研究

活動。

核心能力 1、3

課程名稱 行銷研究、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 (二)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成果發表

進行各類行銷研究作業。

1

行銷研究

進行行銷相關研究的品質與資訊安全管理。

1

行銷研究

進行行銷研究結果分析及建議。

1

統計學、行銷研究

1

商展管理

進行行銷管理例行作業及溝通,以確保與相關 單位溝通及作業順暢。

行銷管理、產品與品牌管理、服務業行銷與管理、整合行銷 運用及評估市場相關資訊,擬定整體行銷策略。

1

傳播、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策略行銷、業態趨勢分析、創 業規劃與管理、國際行銷管理、社會行銷 經濟學、行銷管理、商用微積分、服務業行銷與管理、價格

行 銷 管 理 模 組

擬定及調整價格,以求利潤與顧客價值最大化。

1、2

決策分析、策略行銷、財務管理、創業規劃與管理、國際行 銷管理

行銷管理

擬定產品或服務策略,以回應市場需求。

1、2

行銷管理、服務業行銷與管理、策略行銷、財務管理、業態 趨勢分析、創業規劃與管理、國際行銷管理 行銷管理、流通業管理、服務業行銷與管理、通路策略與管

擬定通路策略,以降低成本、發揮最大效益。

1、2

理、策略行銷、創業規劃與管理、供應鏈管理、國際行銷管 理、全球運籌管理

擬訂產品服務及形象的宣傳策略,以達到理想 效果。 規劃行銷傳播策略及活動。 管理及評估相關資料,協助行銷傳播策略訂定 及管理。 收集分析市場資訊,幫助銷售決策。 掌握顧客需求,增加顧客購買意願以提升銷售 專業銷售

效率及效益。 進行售後服務及客戶關係管理。

1、2

分析經營環境並擬定經營策略、模式。

行銷管理、產品與品牌管理、整合行銷傳播、國際行銷管理

1

整合行銷傳播

1、2、3 1、2 1、2

零售管理、行銷研究、價格決策分析 消費者行為、顧客關係管理、創業規劃與管理、業務開拓與 管理 零售管理、賣場與門市管理、顧客關係管理、電子商務與網 路行銷、業務開拓與管理 經濟學、管理學、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策略行銷、商圈研

1、2

究與展店策略、業態趨勢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創業規劃與 管理、社會行銷

&

流 通 與

際行銷管理、社會行銷

1

行 資料來源:凃鈺城、李素箱(2012) 銷 管 理 模 組

產品與品牌管理、整合行銷傳播、策略行銷、商展管理、國

一般管理

訂定生產流程與作業計畫。

2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作業管理、供應鏈管理、統計分析與應用

規劃並執行人力資源管理。

4

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學、業務開拓與管理

掌握企業營運與交易相關法規。

1、2

民法概論、商事法概論

April 2012

79


規劃行銷傳播策略及活動。 規劃行銷傳播策略及活動。 管理及評估相關資料,協助行銷傳播策略訂定 管理及評估相關資料,協助行銷傳播策略訂定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及管理。 及管理。

實務分享

收集分析市場資訊,幫助銷售決策。 收集分析市場資訊,幫助銷售決策。 掌握顧客需求,增加顧客購買意願以提升銷售 掌握顧客需求,增加顧客購買意願以提升銷售 專業銷售 專業銷售 效率及效益。 效率及效益。

表 1 專業職能與課程對應表(續) 模組 行行 銷銷 管管 理理 模模 組組

& &

&

流流 通通 與與 連連 鎖鎖 企企 業業 管管 理理 模模 組組 行 銷 管 理 模 組 流流 通通 與與 連連 鎖鎖 管管 理理 模模 組組

就業途徑

進行售後服務及客戶關係管理。 進行售後服務及客戶關係管理。

專業職能

依需求與研究目的設計量化或質化的行銷研究 市場分析 研究

一般管理 一般管理

分析經營環境並擬定經營策略、模式。 分析經營環境並擬定經營策略、模式。 活動。 進行各類行銷研究作業。 訂定生產流程與作業計畫。 訂定生產流程與作業計畫。 進行行銷相關研究的品質與資訊安全管理。 規劃並執行人力資源管理。 規劃並執行人力資源管理。 進行行銷研究結果分析及建議。 掌握企業營運與交易相關法規。 掌握企業營運與交易相關法規。 進行行銷管理例行作業及溝通,以確保與相關 進行財務分析與管理。 進行財務分析與管理。 單位溝通及作業順暢。 運用及評估市場相關資訊 ,擬定整體行銷策略。 擬定行銷計畫及業務流程。 擬定行銷計畫及業務流程。

行銷管理、產品與品牌管理、整合行銷傳播、國際行銷管理 行銷管理、產品與品牌管理、整合行銷傳播、國際行銷管理

1 1

整合行銷傳播 整合行銷傳播

1、2、3 1、2、3 零售管理、行銷研究、價格決策分析 零售管理、行銷研究、價格決策分析 1、2 1、2 1、2 1、2

消費者行為、顧客關係管理、創業規劃與管理、業務開拓與 消費者行為、顧客關係管理、創業規劃與管理、業務開拓與 管理 管理 零售管理、賣場與門市管理、顧客關係管理、電子商務與網 零售管理、賣場與門市管理、顧客關係管理、電子商務與網

路行銷、業務開拓與管理課程名稱 核心能力路行銷、業務開拓與管理

經濟學、管理學、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策略行銷、商圈研 經濟學、管理學、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策略行銷、商圈研 行銷研究、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 1、3 1、2 1、2 究與展店策略、業態趨勢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創業規劃與 究與展店策略、業態趨勢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創業規劃與 (二)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成果發表 管理、社會行銷 管理、社會行銷 行銷研究

1 2 2 1

作業管理、供應鏈管理、統計分析與應用 作業管理、供應鏈管理、統計分析與應用 行銷研究

4 4 1

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學、業務開拓與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學、業務開拓與管理 統計學、行銷研究

1、2 1、2 民法概論、商事法概論 民法概論、商事法概論 1 商展管理 1、2 1、2 財務管理、創業規劃與管理 財務管理、創業規劃與管理 行銷管理、產品與品牌管理、服務業行銷與管理、整合行銷 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業務開拓與管 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業務開拓與管 傳播、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策略行銷、業態趨勢分析、創 理理 業規劃與管理、國際行銷管理、社會行銷

1 1 1

經濟學、行銷管理、商用微積分、服務業行銷與管理、價格 流通業管理、零售管理、通路策略與管理、商圈研究與展店 流通業管理、零售管理、通路策略與管理、商圈研究與展店 決策分析、策略行銷、財務管理、創業規劃與管理、國際行 策略、連鎖企業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策略、連鎖企業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銷管理 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連鎖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商展管 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連鎖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商展管 協助經銷商及零售通路進行銷售活動。 1、2 協助經銷商及零售通路進行銷售活動。 1、2 行銷管理、服務業行銷與管理、策略行銷、財務管理、業態 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擬定產品或服務策略,以回應市場需求。 1、2 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行銷管理 零售與通 零售與通 趨勢分析、創業規劃與管理、國際行銷管理 針對經銷通路提供銷售訓練。 1、2 業務開拓與管理、連鎖企業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針對經銷通路提供銷售訓練。 1、2 業務開拓與管理、連鎖企業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路管理 路管理 行銷管理、流通業管理、服務業行銷與管理、通路策略與管 規劃及執行商品通路策略。 1、2 規劃及執行商品通路策略。 1、2 通路策略與管理、連鎖企業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通路策略與管理、連鎖企業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擬定通路策略,以降低成本、發揮最大效益。 1、2 理、策略行銷、創業規劃與管理、供應鏈管理、國際行銷管 評估銷售相關資訊以協助銷售決策及管理。 1、2、3 評估銷售相關資訊以協助銷售決策及管理。 1、2、3 零售管理、賣場與門市管理、業務開拓與管理 零售管理、賣場與門市管理、業務開拓與管理 理、全球運籌管理 擬定並執行商品進出貨管理流程。 1、2 擬定並執行商品進出貨管理流程。 1、2 物流管理、賣場與門市管理 物流管理、賣場與門市管理 擬訂產品服務及形象的宣傳策略,以達到理想 產品與品牌管理、整合行銷傳播、策略行銷、商展管理、國 1、2 建立完善物料規劃管理及訂單制訂方案。 2 2 物流管理、採購與存貨管理 建立完善物料規劃管理及訂單制訂方案。 物流管理、採購與存貨管理 效果。 際行銷管理、社會行銷 依據商品經銷策略,執行通路管理。 依據商品經銷策略,執行通路管理。 1、2 擬定及調整價格,以求利潤與顧客價值最大化。 1、2

執行物流運輸規劃管理,建立高效率的物流運 執行物流運輸規劃管理,建立高效率的物流運 規劃行銷傳播策略及活動。 輸網絡。 輸網絡。 管理及評估相關資料,協助行銷傳播策略訂定 執行倉儲規劃與管理,掌握倉儲概況,減少成 執行倉儲規劃與管理,掌握倉儲概況,減少成 及管理。 物流規劃 物流規劃

本浪費。 本浪費。 收集分析市場資訊,幫助銷售決策。 執行庫存管理,協助管控成本與營運效率。 執行庫存管理,協助管控成本與營運效率。 掌握顧客需求,增加顧客購買意願以提升銷售

及管理 及管理 執行資訊管理。 專業銷售 執行資訊管理。 效率及效益。

行 銷 管 理 模 組

&

依據商品經銷策略,執行通路管理。

核心能力 5:具有邏輯思考、終身學習與 協助經銷商及零售通路進行銷售活動。

創新能力。 針對經銷通路提供銷售訓練。

規劃及執行商品通路策略。 核心能力 6:具職場所需之語文能力。

流 評估銷售相關資訊以協助銷售決策及管理。 通 系本位課程規劃與設計 ,使學生可參 擬定並執行商品進出貨管理流程。 與 連 建立完善物料規劃管理及訂單制訂方案。 考七項就業途徑的工作職能 , 訂定學習目標。 鎖 執行物流運輸規劃管理,建立高效率的物流運 管 輸網絡。 理 另外,行銷系將六大核心能力、專業 模 執行倉儲規劃與管理,掌握倉儲概況,減少成 組 職能與選定的七項就業途徑分別統計對應 本浪費。 及管理

整合行銷傳播

經濟學、管理學、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策略行銷、商圈研 2 2 流通業管理、物流管理、全球運籌管理 流通業管理、物流管理、全球運籌管理 1、2 究與展店策略、業態趨勢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創業規劃與

依據銷售或生產計畫,規劃商品或物料的庫存

物流規劃

1

2 2 物流管理、採購與存貨管理、全球運籌管理 物流管理、採購與存貨管理、全球運籌管理 1、2、3 零售管理、行銷研究、價格決策分析 2 2 作業管理 作業管理 消費者行為、顧客關係管理、創業規劃與管理、業務開拓與 1、2 3 3 資料收集與軟體應用、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 資料收集與軟體應用、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 管理

策略性分析公司物流發展及顧科需求,提供有 策略性分析公司物流發展及顧科需求,提供有

需求。 訂定生產流程與作業計畫。

路管理

行銷管理、產品與品牌管理、整合行銷傳播、國際行銷管理 物流管理、全球運籌管理 物流管理、全球運籌管理

2 2 作業管理 作業管理 零售管理、賣場與門市管理、顧客關係管理、電子商務與網 1、2 路行銷、業務開拓與管理 2 2 採購與存貨管理 採購與存貨管理

分析經營環境並擬定經營策略、模式。 系統的規劃和管理。 系統的規劃和管理。

零售與通

1 2 2

規劃有效率的生產管理。 規劃有效率的生產管理。 進行售後服務及客戶關係管理。 發展符合需求的採購方案。 發展符合需求的採購方案。

流 掌握營運與交易之相關法令與規定,並落實於 規劃並執行人力資源管理。 通 運籌管理 一般管理 與 公司制度。 掌握企業營運與交易相關法規。 連 供應商管理、庫存管理及進貨成本利潤分析。 鎖 進行財務分析與管理。 企 運籌作業流程的交期及庫存成本的監控管理。 業 管 資料來源:凃鈺城、李素箱(2012) 理 擬定行銷計畫及業務流程。 模 組

80

1 1

2 2

管理、社會行銷 採購與存貨管理、供應鏈管理 作業管理、供應鏈管理、統計分析與應用

4 1、2 1、2 2 1、2 2

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學、業務開拓與管理 商事法概論 民法概論、商事法概論 採購與存貨管理、供應鏈管理 財務管理、創業規劃與管理 物流管理、全球運籌管理 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業務開拓與管

1

1、2

流通業管理、零售管理、通路策略與管理、商圈研究與展店 策略、連鎖企業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之課程數量,如圖 2 與 82 頁圖 3 所示, 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連鎖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商展管

1、2

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藉以瞭解系上規劃之課程數,以培養每一 業務開拓與管理、連鎖企業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1、2

1、2核心能力。學生可依欲任職的工作選擇就 通路策略與管理、連鎖企業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1、2、3

零售管理、賣場與門市管理、業務開拓與管理

1、2業途徑,對照「課程對應表」得知需修習 物流管理、賣場與門市管理 2 2 2

物流管理、採購與存貨管理 哪些課程及課程數,有助學生及早進行職 物流管理、全球運籌管理

涯規劃與學習準備(凃鈺城、李素箱, 物流管理、採購與存貨管理、全球運籌管理 2012)。

執行庫存管理,協助管控成本與營運效率。

2

作業管理

執行資訊管理。

3

資料收集與軟體應用、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

2

作業管理

2

採購與存貨管理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規劃有效率的生產管理。 April 2012 發展符合需求的採購方案。


能力4

建構以學生本位的教學品保制度—以朝陽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

實務分享

表 2 共通職能與課程對應表 共通職能

核心能力

經濟學、行銷管理、管理學、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消費者行為、產品與品牌管理、統計學、服務業行銷與 管理、整合行銷傳播、零售管理、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通路策略與管理、賣場 溝通表達

與門市管理、行銷研究、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價格決策分析、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業態趨勢分析、人力

4、5、6

資源管理、商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業務開拓與管理、連鎖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行銷與流 通專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二)、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一)、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二)、國際行銷管理、 全球運籌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成果發表、企業實習

持續學習

民法概論、統計分析與應用、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商用微積分、行銷與流通實務應用、商事法概論、行銷

4、5、6

與流通實務實習(一)、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二)、人力資源管理 經濟學、行銷管理、管理學、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消費者行為、產品與品牌管理、統計學、服務業行銷與 管理、整合行銷傳播、零售管理、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通路策略與管理、賣場

人際互動

與門市管理、行銷研究、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價格決策分析、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業態趨勢分析、人力

4、5、6

資源管理、商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業務開拓與管理、連鎖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行銷與流 通專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二)、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一)、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二)、國際行銷管理、 全球運籌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成果發表、企業實習 經濟學、行銷管理、管理學、消費者行為、流通業管理、產品與品牌管理、作業管理、統計學、服務業行銷 與管理、整合行銷傳播、零售管理、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行銷研究、電子商務

團隊合作

與網路行銷、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業態趨勢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商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

4、5、6

行銷與流通專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二)、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一)、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二)、行銷 與流通實務專題成果發表、企業實習、業務開拓與管理 經濟學、行銷管理、管理學、資料收集與軟體應用、會計學、商用微積分、消費者行為、流通業管理、產品 與品牌管理、作業管理、統計學、民法概論、服務業行銷與管理、整合行銷傳播、零售管理、行銷與流通實 問題解決

務應用、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商事法概論、行銷研究、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

4、5、6

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業態趨勢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商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統計分析與應 用、行銷與流通專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二)、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一)、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二)、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成果發表、企業實習、業務開拓與管理

資訊科技應用

3、4、5、6

工作責任及紀律

4、5、6

資料收集與軟體應用、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顧客關係管理、統計分析與應用 企業實習、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一)、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二)

資料來源:凃鈺城、李素箱(2012) 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指標

課內活動

競賽

證照

實習

參訪

服務學習

畢業專題

產學參與

雙學位/輔系/學程

班級活動

升學

核心能力6 工讀經驗

社團活動

42門

課外活動

獎學金

核心能力1

國際交流

38門

核心能力1:具行銷專

大專生專題研究計

志工

核心能力2:具流通連

核心能力2 核心能力5

34門

42門

核心能力3 核心能力4

核心能力6

核心能力1

42門

38門

核心能力5

34門

42門

核心能力3

核心能力1:具行銷專業實戰能力。 核心能力4

38門

34門

13門

13門

核心能力5:具有邏輯

核心能力2:具流通連鎖專業實戰能力。

核心能力6:具職場所

核心能力3:具職場所需之資訊能力。 核心能力4:具有良好企業倫理、工作態度與團隊合作能力。

43門 核心能力2:具流通連鎖專業實戰能力。 核心能力5:具有邏輯思考、終身學習與創新能力。

核心能力2

核心能力3

核心能力4:具有良好

13門

43門 核心能力1:具行銷專業實戰能力。 核心能力2

核心能力1

核心能力3:具職場所

核心能力3:具職場所需之資訊能力。 ◥

核心能力6:具職場所需之語文能力。

圖 2 核心能力對應課程數量 核心能力4:具有良好企業倫理、工作態度與團隊合作能力。 核心能力5:具有邏輯思考、終身學習與創新能力。 核心能力6:具職場所需之語文能力。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81


7

實務分享

運用及評估市場相關資訊,擬定整體行銷策略。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擬定及調整價格,以求利潤與顧客價值最大化。 進行行銷管理例行作業及溝通,以確保與相關單位溝通及作業順暢。 擬定產品或服務策略,以回應市場需求。 運用及評估市場相關資訊,擬定整體行銷策略。 進行行銷管理例行作業及溝通,以確保與相關單位溝通及作業順暢。 擬定通路策略,以降低成本、發揮最大效益。 擬定及調整價格,以求利潤與顧客價值最大化。 運用及評估市場相關資訊,擬定整體行銷策略。 擬訂產品服務及形象的宣傳策略,以達到理想效果。 擬定產品或服務策略,以回應市場需求。 擬定及調整價格,以求利潤與顧客價值最大化。 擬定通路策略,以降低成本、發揮最大效益。 規劃行銷傳播策略及活動。 一般管理 擬定產品或服務策略,以回應市場需求。 擬訂產品服務及形象的宣傳策略,以達到理想效果。 一般管理 擬定通路策略,以降低成本、發揮最大效益。 管理及評估相關資料,協助行銷傳播策略訂定及管理。 3 分析經營環境並擬定經營策略、模式。 規劃行銷傳播策略及活動。 2 3 9 擬訂產品服務及形象的宣傳策略,以達到理想效果。 分析經營環境並擬定經營策略、模式。 2 9 管理及評估相關資料,協助行銷傳播策略訂定及管理。 訂定生產流程與作業計畫。 2 規劃行銷傳播策略及活動。 訂定生產流程與作業計畫。 2 管理及評估相關資料,協助行銷傳播策略訂定及管理。 規劃並執行人力資源管理。 規劃並執行人力資源管理。 3 33 3 掌握企業營運與交易相關法規。 掌握企業營運與交易相關法規。 進行財務分析與管理。 進行財務分析與管理。

零售與通路管理 零售與通路管理

市場分析研究

零售與通路管理 2 6 6 3 2 3

2 4

1

3

3

3

33

1

依需求與研究目的設計量化或質化的行銷研究活動。 進行各類行銷研究作業。 進行行銷相關研究的品質與資訊安全管理。 進行行銷研究結果分析及建議。

2

3 3

6

5 5

5

依據商品經銷策略,執行通路管理。 協助經銷商及零售通路進行銷售活動。 依據商品經銷策略,執行通路管理。 依據商品經銷策略,執行通路管理。 針對經銷通路提供銷售訓練。 協助經銷商及零售通路進行銷售活動。 協助經銷商及零售通路進行銷售活動。 規劃及執行商品通路策略。 針對經銷通路提供銷售訓練。 評估銷售相關資訊以協助銷售決策及管理。 針對經銷通路提供銷售訓練。 規劃及執行商品通路策略。 擬定並執行商品進出貨管理流程。 規劃及執行商品通路策略。 評估銷售相關資訊以協助銷售決策及管理。

擬定並執行商品進出貨管理流程。 評估銷售相關資訊以協助銷售決策及管理。

市場分析研究 擬定並執行商品進出貨管理流程。 專業銷售 2專業銷售 專業銷售

33 市場分析研究 3 55

2

1 5

1

4

4

4 44

1 依需求與研究目的設計量化或質化的行銷研究活動。 收集分析市場資訊,幫助銷售決策。 1 收集分析市場資訊,幫助銷售決策。 進行各類行銷研究作業。 收集分析市場資訊,幫助銷售決策。 掌握顧客需求,增加顧客購買意願以提升銷售效率及效益。 掌握顧客需求,增加顧客購買意願以提升銷售效率及效益。 進行行銷相關研究的品質與資訊安全管理。 掌握顧客需求,增加顧客購買意願以提升銷售效率及效益。 進行售後服務及客戶關係管理。 進行售後服務及客戶關係管理。 進行售後服務及客戶關係管理。 進行行銷研究結果分析及建議。 依需求與研究目的設計量化或質化的行銷研究活動。

運籌管理 進行各類行銷研究作業。

進行行銷相關研究的品質與資訊安全管理。 2

進行行銷研究結果分析及建議。 2

2

1

依據銷售或生產計畫,規劃商品或物料的庫存需求。 掌握營運與交易之相關法令與規定,並落實於公司制度。 進行供應商管理、庫存管理及進貨成本利潤分析 運籌作業流程的交期及庫存成本的監控管理。 ◥

82

圖 3 就業途徑與專業職能對應課程數量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建構以學生本位的教學品保制度—以朝陽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

實務分享

物流規劃及管理 2

3

2

1 1 2

3

1

建立完善物料規劃管理及訂單制訂方案 執行物流運輸規劃管理,建立高效率的物流運輸網絡。 執行倉儲規劃與管理,掌握倉儲概況,減少成本浪費。 執行庫存管理,協助管控成本與營運效率。 執行資訊管理 規劃有效率的生產管理。 發展符合需求的採購方案 策略性分析公司物流發展及顧科需求,提供有系統的規劃和管理。

行銷管理 行銷管理 4 11 4 11

6 6 9 9

10 10 9 9

7 7

進行行銷管理例行作業及溝通,以確保與相關單位溝通及作業順暢。 進行行銷管理例行作業及溝通,以確保與相關單位溝通及作業順暢。 運用及評估市場相關資訊,擬定整體行銷策略。 運用及評估市場相關資訊,擬定整體行銷策略。 擬定及調整價格,以求利潤與顧客價值最大化。 擬定及調整價格,以求利潤與顧客價值最大化。 擬定產品或服務策略,以回應市場需求。 擬定產品或服務策略,以回應市場需求。 擬定通路策略,以降低成本、發揮最大效益。 擬定通路策略,以降低成本、發揮最大效益。 擬訂產品服務及形象的宣傳策略,以達到理想效果。 擬訂產品服務及形象的宣傳策略,以達到理想效果。 規劃行銷傳播策略及活動。 規劃行銷傳播策略及活動。 管理及評估相關資料,協助行銷傳播策略訂定及管理。 管理及評估相關資料,協助行銷傳播策略訂定及管理。 ◥

圖 3 就業途徑與專業職能對應課程數量(續)

三、課程學習地圖的建立

習地圖,「行銷管理」模組包含市場分析

零售與通路管理 朝陽科技大學自 100 學年度第零售與通路管理 1 學期 研究、行銷管理與專業銷售等三項就業途 3 3

將新版教學大綱中,各課程教育目標與核 3 3

2 2

6 6

徑;「流通與連鎖管理」模組包含物流規

心能力關聯度,交由各系自行維護。行

劃及管理、運籌管理、零售與通路管理等 5

銷系透過課程規劃與六大核心能力,結

三項就業途徑,一般管理之就業途徑則涵

3 3

5

合 UCAN 工作職能,可讓學生清楚系所課 蓋在「行銷管理」及「流通與連鎖管理」 依據商品經銷策略,執行通路管理。 依據商品經銷策略,執行通路管理。 協助經銷商及零售通路進行銷售活動。

協助經銷商及零售通路進行銷售活動。 程學習地圖,瞭解畢業之後能從事之工作 模組,均加以區分必、選修課程,學生可 針對經銷通路提供銷售訓練。 針對經銷通路提供銷售訓練。

規劃及執行商品通路策略。 規劃及執行商品通路策略。 性質。行銷系依七項就業途徑建立課程學 依其欲就業方向選擇就業途徑,進而選擇 評估銷售相關資訊以協助銷售決策及管理。 評估銷售相關資訊以協助銷售決策及管理。 擬定並執行商品進出貨管理流程。 擬定並執行商品進出貨管理流程。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83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實務分享

修習之課程。依行銷企劃人員為例,該職

與社團活動、田野調查、國科會研究、專

稱所屬就業途徑為行銷管理,如圖 4 所

題研究與企業實習經驗等,都是有助於求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第二期 職的重要經驗(教育部 UCAN 計畫辦公室, 示,學生於大一下學期應選修「產品與品 Quarterly Journal of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Vol. 2(2)

牌管理」及三門必修課程,建立專屬的課

2012)。行銷系於學生在校就讀期間,羅

程學習地圖,再加上活動學習地圖,可建 三、課程學習地圖的建立

列出 16 項課內與課外的實務活動與特殊

學習項目,可參見表 3。學生可個別獨力 構出完整的學習歷程檔案,一步步完成就 朝陽科技大學自 100 學年度第 1 學期將新版教學大綱中 ,各課程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關聯度, 由各系自行維護。行銷系透過課程規劃與六大核心能力,結合 UCAN 工作職能,可讓學生清楚系 完成學習活動指標外,並將學習成果輸入 業藍圖(凃鈺城、李素箱,2012)。 所課程學習地圖,瞭解畢業之後能從事之工作性質。行銷系依七項就業途徑建立課程學習地圖, 學生學習成果平臺。該平臺有完整的成果 四、活動學習地圖的建立 「行銷管理」模組包含市場分析研究、行銷管理與專業銷售等三項就業途徑; 「流通與連鎖管理」 證明與檔案,內容相較於傳統學習歷程檔 除研習相關課程之外,企業更關切求 模組包含物流規劃及管理、運籌管理、零售與通路管理等三項就業途徑,一般管理之就業途徑則 涵蓋在「行銷管理」及「流通與連鎖管理」模組,均加以區分必、選修課程,學生可依其欲就業 案更為完整詳盡,如 86 頁圖 5 所示。 職者在校期間的學習歷程,因此對缺乏實 方向選擇就業途徑,進而選擇修習之課程。依行銷企劃人員為例,該職稱所屬就業途徑為行銷管 際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說,所參與過的班級 理,如圖 4 所示,學生於大一下學期應選修「產品與品牌管理」及三門必修課程,建立專屬的課 程學習地圖,再加上活動學習地圖,可建構出完整的學習歷程檔案,一步步完成就業藍圖(凃鈺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第二期 城、李素箱,2012) 。 Quarterly Journal of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Vol. 2(2) 模組

就業 途徑

1上

1下

市場

2上

2下

3上

3下

行銷研究

供應鏈管理

財務管理

行銷與流通實務 專題(一)

商事法概論

分析

統計學

行銷管理 經濟學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 題成果發表

業務開拓與管理

全球運籌管理

策略行銷 業態趨勢分析

經濟學

行銷與流通企劃 實務

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

管理學

供應鏈管理 全球運籌管理

服務業行銷與管理 行銷與流通管理 行銷管理模組

物流

流通業管理

規劃 行銷 及

商用微積分

管理 管理

流通業管理

財務管理 物流管理 商展管理 國際行銷管理

採購與存貨管理 產品與品牌管理

流通與連鎖管理模組

通路策略與管理

全球運籌管理

運籌

創業規劃與管理 供應鏈管理 策略行銷

物流管理

管理

採購與存貨管理 經濟學

業態趨勢分析

經濟學 流通業管理

零售

供應鏈管理 價格決策分析

物流管理 整合行銷傳播

行銷研究 財務管理 消費者行為

商展管理

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 創業規劃與管理 業務開拓與管理

通路 專業 管理 銷售

零售管理

零售管理

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通路策略與管理 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

連鎖企業管理

價格決策分析

業務開拓與管理

賣場門市管理

行銷管理模組 & 流通與連鎖企業 管理模組

顧客關係管理 賣場門市管理

備註:課程色塊顏色較深為必修;淺色為選修。

社會行銷

資訊系統

作業管理

資料收集

社會行銷

創業規劃與管理

統計分析與應用 統計學

4下

行銷與流通實務 專題(二)

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

研究

4上

一般

人力資源管理 民法概論

行銷與流通企劃 圖 4管理就業途徑課程學習地圖 實務 圖 4 就業途徑課程學習地圖 資料來源:凃鈺城、李素箱(2012) 作業管理

資料來源:凃鈺城、李素箱(2012) 第 7 頁,共 15 頁

84

四、活動學習地圖的建立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除研習相關課程之外,企業更關切求職者在校期間的學習歷程,因此對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


產品與品牌管理

價格決策分析 涵蓋在「行銷管理」及「流通與連鎖管理」模組,均加以區分必、選修課程,學生可依其欲就業 通路策略與管理 整合行銷傳播

建 構 以 學 生 本 位 的 教 學 品 保 行銷研究 制 度 — 以 朝創業規劃與管理 陽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 方向選擇就業途徑,進而選擇修習之課程。依行銷企劃人員為例,該職稱所屬就業途徑為行銷管 實務分享 策略行銷 消費者行為 理,如圖 4 所示,學生於大一下學期應選修「產品與品牌管理」及三門必修課程,建立專屬的課 業態趨勢分析 創業規劃與管理 經濟學

經濟學

業務開拓與管理 程學習地圖,再加上活動學習地圖,可建構出完整的學習歷程檔案,一步步完成就業藍圖(凃鈺 專業 價格決策分析 銷售 城、李素箱,2012) 。

共通職能

溝通表達

行銷管理模組 & 行銷管理模組 & 行銷 組通與 流 通鎖 與企 連鎖 流通與連鎖 企管 業理模流 業企業管理模組 &連 管理模組 管理模組

模組

就業 途徑

行銷研究 價格決策分析

消費者行為

1上

1下

專業

2上

賣場門市管理

2下

3上

顧客關係管理

創業規劃與管理 3下 供應鏈管理 業務開拓與管理

4上

人力資源管理 行銷研究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第二期 零售管理 民法概論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行銷與流通實務 Quarterly Journal of Technological Vol. 2(2) 財務管理 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

銷售 一般 市場 管理

商事法概論

核心能力

分析 研究

作業管理

行銷與流通企劃 實務 賣場門市管理

價格決策分析 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

顧客關係管理

4下 社會行銷

專題(一)

統計分析與應用 供應鏈管理

行銷與流通實務 專題(二)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

第 7 頁,共 15 頁人力資源管理 創業規劃與管理 題成果發表 經濟學、行銷管理、管理學、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消費者行為、產品與品牌管理、統計學、服務業行銷與 社會行銷 統計學

一般 管理

零售管理《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第二期 整合行銷傳播 Quarterly Journal of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Vol. 2(2) 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

民法概論 統計學

策略行銷 財務管理

實務

業態趨勢分析

管理、整合行銷傳播、零售管理、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通路策略與管理、賣場 業務開拓與管理 行銷與流通企劃 商事法概論 行銷管理 經濟學

4、5、6

管理學

全球運籌管理

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 與門市管理、行銷研究、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價格決策分析、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業態趨勢分析、人力 經濟學 作業管理 統計分析與應用

行銷與流通企劃

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 資源管理、商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業務開拓與管理、連鎖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行銷與流 創業規劃與管理 第實務 7 頁,共 15 頁 策略行銷

供應鏈管理 通專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二)、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一)、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二)、國際行銷管理、 全球運籌管理 業務開拓與管理 服務業行銷與管理

行銷與流通管理 社會行銷 經濟學 流通業管理 規劃 作業管理 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 民法概論、統計分析與應用、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商用微積分、行銷與流通實務應用、商事法概論、行銷 財務管理 及 物流管理 管理學 4、5、6 行銷 商用微積分 與流通實務實習(一)、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二)、人力資源管理 流通業管理 管理 全球運籌管理 管理 商展管理 採購與存貨管理 行銷與流通管理 國際行銷管理 經濟學、行銷管理、管理學、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消費者行為、產品與品牌管理、統計學、服務業行銷與 物流 資料收集 資訊系統 產品與品牌管理 全球運籌管理 規劃 作業管理 通路策略與管理 管理、整合行銷傳播、零售管理、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通路策略與管理、賣場 運籌 供應鏈管理 及 物流管理 創業規劃與管理 物流管理 管理 與門市管理、行銷研究、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價格決策分析、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業態趨勢分析、人力 流通業管理 管理 策略行銷 採購與存貨管理 4、5、6 採購與存貨管理 業態趨勢分析 資源管理、商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業務開拓與管理、連鎖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行銷與流 供應鏈管理 資料收集 經濟學 經濟學 物流管理 全球運籌管理 價格決策分析 通專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二)、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一)、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二)、國際行銷管理、 流通業管理 運籌 供應鏈管理 整合行銷傳播 財務管理 全球運籌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成果發表、企業實習 物流管理 管理 行銷研究 零售 商展管理 採購與存貨管理 消費者行為 經濟學、行銷管理、管理學、消費者行為、流通業管理、產品與品牌管理、作業管理、統計學、服務業行銷 與 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 供應鏈管理 創業規劃與管理 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通路 物流管理 業務開拓與管理 與管理、整合行銷傳播、零售管理、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行銷研究、電子商務 專業 通路策略與管理 管理 流通業管理 零售管理 連鎖企業管理 銷售 與網路行銷、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業態趨勢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商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 4、5、6 財務管理 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 業務開拓與管理 零售 商展管理 價格決策分析 行銷與流通專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二)、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一)、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二)、行銷 零售管理 與 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 賣場門市管理 賣場門市管理 國際連鎖企業管理 通路 顧客關係管理 與流通實務專題成果發表、企業實習、業務開拓與管理 通路策略與管理 備註:課程色塊顏色較深為必修;淺色為選修。 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物流

團隊合作

行銷管理模組 & 流通與連鎖企業 管理模組

問題解決

流通與連鎖管理模組 流通與連鎖管理模組

人際互動

行銷管理模組

持續學習

經濟學

業態趨勢分析 全球運籌管理、國際連鎖企業管理、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成果發表、企業實習 資訊系統

一般 管理

經濟學、行銷管理、管理學、資料收集與軟體應用、會計學、商用微積分、消費者行為、流通業管理、產品 連鎖企業管理 民法概論 業務開拓與管理

行銷與流通企劃 圖 4 就業途徑課程學習地圖 與品牌管理、作業管理、統計學、民法概論、服務業行銷與管理、整合行銷傳播、零售管理、行銷與流通實 實務 零售管理

賣場門市管理 資料來源:凃鈺城、李素箱(2012) 作業管理 務應用、行銷與流通企劃實務、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商事法概論、行銷研究、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 4、5、6 備註:課程色塊顏色較深為必修;淺色為選修。 第 7 頁,共 15 頁 商圈研究與展店策略、業態趨勢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商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統計分析與應 四、活動學習地圖的建立

圖 4 就業途徑課程學習地圖(續) 用、行銷與流通專用英文、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二)、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一)、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二)、 圖 4 就業途徑課程學習地圖 資料來源:凃鈺城、李素箱(2012) 除研習相關課程之外,企業更關切求職者在校期間的學習歷程,因此對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成果發表、企業實習、業務開拓與管理 資料來源:凃鈺城、李素箱(2012) 學生來說,所參與過的班級與社團活動、田野調查、國科會研究、專題研究與企業實習經驗等, 資訊科技應用 四、活動學習地圖的建立 3、4、5、6 資料收集與軟體應用、行銷與流通管理資訊系統、顧客關係管理、統計分析與應用 都是有助於求職的重要經驗(教育部 UCAN 計畫辦公室,2012)。行銷系於學生在校就讀期間, 16 項課內與課外的實務活動與特殊學習項目,可參見表 3。學生可個別獨力完成學習活動 企業實習、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一)、行銷與流通實務實習(二) 工作責任及紀律羅列出 4、5、6 除研習相關課程之外,企業更關切求職者在校期間的學習歷程,因此對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 指標外,並將學習成果輸入學生學習成果平臺。該平臺有完整的成果證明與檔案,內容相較於傳 學生來說,所參與過的班級與社團活動、田野調查、國科會研究、專題研究與企業實習經驗等, 表 3 學習活動指標 統學習歷程檔案更為完整詳盡,如圖 5UCAN 所示。 都是有助於求職的重要經驗(教育部 計畫辦公室,2012)。行銷系於學生在校就讀期間,

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指標

羅列出 16 3。學生可個別獨力完成學習活動 表項課內與課外的實務活動與特殊學習項目,可參見表 3 學習活動指標 競賽 證照 實習 參訪 指標外,並將學習成果輸入學生學習成果平臺。該平臺有完整的成果證明與檔案,內容相較於傳 課內活動 服務學習 5 所示。 畢業專題 統學習歷程檔案更為完整詳盡,如圖 工讀經驗 課外活動 表 3 學習活動指標獎學金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產學參與

雙學位/輔系/學程

社團活動

班級活動

升學

國際交流

志工

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

第 8 頁,共 15 頁

第 8 頁,共 15 頁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85


實務分享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86

圖 5 朝陽科技大學學生學習成果平臺範例

傳統式教育讓學生不易獨立思考,也

業實習。在教師輔導企業過程中,讓學生

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養學生實務能

實際參與運作,提供臨場磨練的機會,建

力,行銷系規劃實務專題演講、企業參訪

立學生未來在相關產業的就業先機,達到

與競賽等三方面實務教學,構成「教學

「產學—實習—就業」三合一的務實致用

三部曲」。每學期皆安排學界與業界人

(陳玄愷,2011)。圖 6 之課程活動學習

士蒞校演講授課,亦鼓勵教師進行實地

地圖為行銷系結合課程所搭配的學習活

教學或企業參訪,並搭配系上、管理學

動,學生在修習相關課程後,除學習專業

院與區域聯盟學校共同舉辦管理個案競

知識技能外,更可累積實際活動經驗,增

賽。培養學生跳脫理論框架,將理論與實

加多元學習的機會,提升相關就業途徑就

務互相結合,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核心並

業力。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育學生達到

行銷系致力將個案講座、企業參訪、

本校「畢業即就業、上班即上手」的目

競賽活動、證照考試、服務學習、企業參

標,行銷系更將課程結合產學計畫、競賽

訪與實習等實務活動編排至適當的課程,

活動、服務學習及證照考試,使教學豐富

結合理論與實務,除增廣課程豐富度與學

化、多元化,培養學生的軟硬實力,以增

生所習之視野,更能提升課程價值,培養

加職場競爭力(凃鈺城等,2011)。

學生實作能力與競爭力。此外,各項課程

行銷系以業界需求人才進行課程規

以及結合之活動,可對應在不同模組及就

劃,重視就業前的職業教育與訓練。教師

業途徑上,讓學生更瞭解所做所學與未來

結合產學合作案,搭配業主人力需求,設

就業領域間之關聯性,建構出自己的活動

計符合職能的課程並擇取優秀之學生至企

學習地圖。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建構以學生本位的教學品保制度—以朝陽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

就業途徑 就業途徑 就業途徑 就業途徑

、 、

行行 銷銷 企企 劃劃 證證 照照

證 證 證證 照 照 照照

● ● ●●

流通業管理 流通業管理 流通業管理 流通業管理 一下一下一下 一下 消費者行為 消費者行為 消費者行為 消費者行為

● ● ●●

● ● ●● ● ● ●●

二上二上二上 二上 行銷研究 行銷研究 行銷研究 行銷研究

● ● ●●

● ● ●●

賣場門市管理 賣場門市管理 賣場門市管理 賣場門市管理 二下二下二下 二下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

● ● ●●

業務開拓與管理 業務開拓與管理 業務開拓與管理 業務開拓與管理

● ● ●●

創業規劃與管理 創業規劃與管理 創業規劃與管理 創業規劃與管理 三上三上三上 三上 顧客關係管理 顧客關係管理 顧客關係管理 顧客關係管理 整合行銷傳播 整合行銷傳播 整合行銷傳播 整合行銷傳播

行銷管理 行銷管理 行銷管理 行銷管理 一上一上一上 一上 資料收集與軟體應用 資料收集與軟體應用 資料收集與軟體應用 資料收集與軟體應用

行 銷 企 劃 證 照

」 」

行 銷 企 劃 證 照

年年 級級 課課 程程

專業銷售 專業銷售 專業銷售 專業銷售

「 「

年 級 課 程

年 級 課 程

搭 配 活 動

行銷管理 行銷管理 行銷管理 行銷管理

服 參 行校 服 行校 服 畢 校服 畢 校 服畢 校 T畢 校管 T校 T管 TT 管T行 管 T行 校 T 行校 服 參 校服 L服 參L行 參 L行 服 L 行服 門 門 C服 門C 校 門 C校C 校 校 行校 行服 務 業 外務 外 務業 BI 理B銷 理 B銷 外 B 銷外 訪 外務 C務 訪C銷 訪 C銷 務 C 銷務 市 R務 市R 外 市 R外R 外 外 務 銷外 銷外 務 業 外I業 外理 I外 I理 務 訪 市 銷外 銷務 學 專 競學 競 學專 M 專競 個 競M SM 個S個 個 S個 競 S 個競 活 競學 C學 活C個 活 C個 學 C 個學 服 M 學服 競 服M 學 個競 個競 學 專 競 M 個 學 活 服 M 競M 競 競 個競 個學 習 題 賽習 賽 習題 S題 賽案 AS 案A案 案 A案 賽 A 案賽 動 賽習 習 I 案習 務 軟 習務 賽 務軟 習 案賽 案賽 習 題 賽 S賽 S案 習 動I習 動案 I動 I案 務 軟 賽軟 賽 賽 案賽 案習 與 與 行 與 競 與行 商 行競 競 商模 商 模模 體 丙 行 商 體丙 體 體 模模 競 模 模 模 模丙 模 丙 研 研 銷 研 賽 研銷 務 銷賽 賽 務擬 務 擬擬 M M M 擬擬 應 應 應應 擬擬 銷 賽 務 擬 擬 M擬 討 討 專 討 專 企 企 與與 a a與 a與a 與乙 用 乙 用乙 用 用 與與 專討 專企 與 企與 與 乙 會 會 業 會 業 劃 劃 競競 r 師 級 r競 r競r 競級 競競 業會 業劃 師級 師 師 競 劃競 競 級 能 能 能能 能 能 能 賽賽 k k賽 k賽k 賽 賽 賽賽 賽 能賽 力 力 力力 力 力 力力 e e e e 認 認 認初 認 初 初初 t t t t 證 證 證級 證 級 級級 i i i i 初 初 初檢 初 檢 檢檢 n n n n 階 階 階定 階 定 定定 g g g g 、

搭 配 活 動

市場分析研究 市場分析研究 市場分析研究 市場分析研究 行 行 校 外 銷 銷 競 個 個 賽 案 案 模 模 搭搭 擬 擬 配配 與 與 活活 競 競 動動 賽 賽

實務分享

● ● ●●

● ● ●●

● ● ●● ● ● ●●

● ● ●●

● ● ●●

行銷與流通專用英文 行銷與流通專用英文 行銷與流通專用英文 行銷與流通專用英文 三下三下三下 三下 策略行銷 策略行銷 策略行銷 策略行銷

● ● ●● ● ● ●●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一)

● ● ●●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二)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二)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二) 行銷與流通實務專題(二) 四上四上四上 四上 行銷與流通管理實習(一) 行銷與流通管理實習(一) 行銷與流通管理實習(一) 行銷與流通管理實習(一)

● ● ●●

選修課 選修課 選修課 選修課 ● ● ● ● 行銷與流通管理實習(二) 行銷與流通管理實習(二) 行銷與流通管理實習(二) 行銷與流通管理實習(二) 四下四下四下 四下 選修課 選修課 選修課 選修課

● ● ●● ● ● ●●

◥圖

6 課程活動學習地圖—以「行銷管理模組」為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87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實務分享

參、建構學生個人專屬之學習

與工作職能的修業成果。個別學生各科成

地圖與學習歷程檔案

績與 PR 值,可反饋至就業途徑課程學習 地圖,其中填滿色塊表示已修習該課程,

一、檢視學習成果,認識自己所學,認識 自己所能

並以深淺色塊區分必、選修課程,協助學

課程學習地圖是一項提供學生認識系

生進行個人成績體檢,瞭解自己修課與學

所課程規劃的地圖,可惜的是這張地圖對

習情形,於未來做學習方向的修改與導

許多學生而言,常像掛在遠處的世界地圖

正,並提供導師輔導學生生涯規劃重要參

般,並沒有時常檢視與修正。行銷系建置

考資料。透過教學品保、職業興趣探索、

教學品保系統,將修課成果反饋於學習地

職能診斷三者之結合,將能幫助學生認識

圖中,如圖 7 所示,學生可看出自身的學

自己所愛、認識自己所學、認識自己所能

習成績,轉化為各項就業途徑、核心能力

(凃鈺城、李素箱,2012)。

就 業 途 徑

年級 1上

1下

2上

2下

3上

3下

4上

4下 全球運籌管理

行銷管理 100/PR 99

行銷與流通 企劃實務

供應鏈管理

服務業行銷 與管理 87/PR 94 社會行銷 流通業管理 76/PR 64 財務管理 商用微積分 80/PR 82

行 銷 管 理

商展管理 國際行銷管理 產品與 品牌管理 93/PR 87

通路策略 與管理 策略行銷 業態趨勢分析

經濟學 92/PR 85

經濟學 92/PR 85

整合行銷傳播 未修習 課程色塊顏色較深為必修;淺色為選修。 ◥

88

創業規劃 與管理

價格決策分析

圖 7 修課成績與就業途徑活動學習地圖—以「行銷管理模組」為例 資料來源:凃鈺城、李素箱(2012)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電子商務與網路 行銷

建構以學生本位的教學品保制度—以朝陽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 價格決策分析

賣場門市管理

實務分享

顧客關係管理

課程色塊顏色較深為必修;淺色為選修。

圖 6 修課成績與就業途徑活動學習地圖

以「行銷管理模組」為例

方向做參考,更能夠完整呈現學習狀態, 二、留下記錄,製作履歷找工作,易如反掌 資料來源:凃鈺城、李素箱(2012)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完整紀錄每位學生 展現個人競爭優勢,讓履歷更加生動豐 二、留下記錄,製作履歷找工作,易如反掌 的各項學習成果,讓學習成果一目了然, 富。另外,行銷系在學生學習成果平臺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完整紀錄每位學生的各項學習成果,讓學習成果一目了然,如圖 7 所示, 如圖 8 所示,學生可瞭解自己各項成就與 中,建置學生個人專屬之「瑪可庭」(取 學生可瞭解自己各項成就與能力,進而規劃生涯藍圖,並能在畢業後立即呈現最完整的個人履歷。 能力,進而規劃生涯藍圖,並能在畢業後 自英文 marketing 諧音)公仔圖案,如圖 透過各項活動紀錄,每位學生都能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不但可供學生日後的學習方 向做參考,更能夠完整呈現學習狀態,展現個人競爭優勢,讓履歷更加生動豐富。另外,行銷系 立即呈現最完整的個人履歷。透過各項活 9 所示,瑪可庭公仔為行銷系之吉祥物, 在學生學習成果平臺中,建置學生個人專屬之「瑪可庭」(取自英文 marketing 諧音)公仔圖案, 動紀錄,每位學生都能打造出屬於自己的 瑪可庭大腦中的各式圖案,代表學生參加 如圖 8 所示,瑪可庭公仔為行銷系之吉祥物,瑪可庭大腦中的各式圖案,代表學生參加之各項學 學習歷程檔案,不但可供學生日後的學習 之各項學習活動,象徵著學生學習到的核 習活動,象徵著學生學習到的核心能力、專業職能與共通職能,以鼓勵學生參與不同學習活動, 強化專業就業競爭力。 就業途徑 行銷管理

學習活動 系象徵物創意活動競賽

2011 全國連鎖加盟產業創意創業競賽

TIMS 初階行銷企劃

超商集點促銷活動代言人對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影響

行銷研究

第六屆飛鳶盃全國個案競賽

專業銷售

肯德基員工

系象徵物創意活動競賽

一般管理

第六屆飛鷹創新創業競賽

溝通技巧

康德納米網站建置產學案

中科&全臺物流參訪

SOLE DL 物流管理師

物流管理

運籌管理

市調行銷實務講座

以 7-ELEVEN 為例

第六屆全國盃流通業模擬經 營大賽 SOLE DL 物流管理師

SOLE DL 物流管理師

零售管理

系象徵物創意活動競賽

便利商店業態演進及觀察

清潔也可以香氛?整合行銷大出招

共通職能

TQC Excel 2007 進階級

基層文化服務隊

海豚服務社

■競賽 ◥圖

■課程

8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示意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專題

■社團活動

■實習

■企業參訪

■個案講座

■服務學習

勞作教育小組長 澄清醫院 ■產學合作

圖 7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示意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 12 頁,共 14 頁

圖 9 瑪可庭公仔圖樣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89


實務分享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心能力、專業職能與共通職能,以鼓勵學生 參與不同學習活動,強化專業就業競爭力。

肆、結語 行銷系以本位課程建置學習地圖,著

三、傳統學校的學生生涯與學習歷程檔案 與行銷系的差異

重學生學習效果是否符合專業學科核心能

學生在學期間,透過課程規劃及各項

力要求,提供學生修業方向參考,協助學

活動,累積多方面軟硬能力。行銷系透過

生培養核心能力、專業職能及共通職能,

學生學習成效的蒐集機制,系統化整理學

並清楚修業課程所代表之就業途徑。透過

生所修習之課程、參與之社團、各項工讀

系所搜集與彙整 16 項學習成果,系統性

經驗,以及所參與之競賽、證照、講座、

建置教學與學習成果,協助學生建立個人

企業參訪、服務學習等各項活動,提供最

的學習成果平臺,有系統地在學習成果平

完整的學習歷程檔案,幫助學生更快瞭解

臺留存與紀錄全系學生之學習歷程檔案。

本身所具備的競爭力,有效協助學生生涯

行銷系的學習成果平臺特色在於可分析學

規劃,完成個人專屬的 e 化履歷。此外,

生個人就業力與各項學習狀況,學生每學

行銷系將學生的各項軟硬能力、相關學習

期可檢視自己的修業成果,進行個人修課

紀錄與就業途徑互相對應,以瞭解未來就

成績體檢。系本位課程與學習地圖最終之

業方向,並且和校、院、系同儕的相對應

成效在於協助學生規劃生涯藍圖,幫助學

參照數加以佐證,藉此證明學生的能力程

生認識自己所愛、認識自己所學、認識自

度。相較於傳統學習歷程檔案,表 4 呈現

己所能,給予學生良好的學習指引與方

行銷系建置之學習歷程檔案特點,能協助

向。學生於畢業時,將四年學習成果的學

學生得知自身的優勢能力及不足之處,並

習歷程檔案資料完整匯出,讓學生帶著完

幫助學生進行完整的檢視與調整,對未來

善的個人履歷,以便繼續升學或順利進入

的工作方向與目標能更加明確。

職場就業。

表 4 行銷系與傳統學生學習歷程檔案比較表 本系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傳統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1. 系上擁有學生各項紀錄,由系上輸入建檔,並分

1. 只呈現學校系統現有的概略資料,並沒有呈現學

類為 16 項活動,分類清楚、記錄詳實。

生的完整紀錄。

2. 由系上直接輸入學生各項紀錄。

2. 有些資料必須學生自行輸入。

3. 整理本系的各項專業職能、共通職能、核心能力

3. 無對應課程、就業途徑等相關系統,學生無從得

與課程之對應表,並對應出相關就業途徑,有學

知未來學習與就業方向。

生專屬之課程學習地圖。 4. 規劃學習地圖,讓學生明白各項課程、活動成果 與就業途徑之關聯性。 5. 協助學生分析未來就業競爭力。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90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4. 雖有呈現出學生的各項能力經驗值,但學生仍無 法從這些數值中看出自身優勢。


建構以學生本位的教學品保制度—以朝陽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

實務分享

【參考文獻】 凃鈺城、李素箱(2012)。學校應用報導-教學品保與 UCAN 結合發展歷程之一:課程學習地圖的建 立與應用(以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UCAN 電子報,1,2012 年 3 月 1 日,取自: http://www.trd.npic.edu.tw/files/16-1026-21819.php 凃鈺城、黃勇富、黃明弘、李冠穎、陳文國、陳信帆、張毓凌(2011)。實務講座、企業參訪與競賽 之教學三部曲教學績效評估。2011「合作與精進教師社群與教學專業成長」論壇論文集。臺中市。 教育部 UCAN 計畫辦公室(2012)。2012 人物觀點-從職能出發 規劃人才學習地圖。UCAN 電子報, 1。2012 年 3 月 1 日,取自:http://yes-ucan.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html 陳玄愷(2011)。贏向「產學-實習-就業」三合一技職院校的服務策略。品質月刊,47(4),1520。 黃曼琴(2010)。建立各種人才學習地圖架構。能力雜誌,654,40-47。 Mondy, R.W., & Noe, R.M. (1996).

附註

Peason: Prentice-Hall, P.208.

特別感謝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學生黃巧頻協助本文部分圖表之繪製。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91


實務分享

學校本位之教師評鑑評分項目 建構與實施 謝馥蔓 文藻外語學院 國際事業暨文化交流研究所副教授 兼 人事室主任

壹、前言

92

「行為構面績效」兩類,前者表示產出成 果,通常連結於組織目標管理;後者則評

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 100 學年

估如何產出,因此連結於人員職能模式。

度的大專校院總數共 163 所(教育部統

本文即從組織再造的人力資源角度,以文

計處,2012),100 學年度正式入學新生

藻外語學院為例(以下簡稱為文藻),論

約 271,865 人至 285,293 人,預估 106 學

述其如何從提升組織績效導向觀點,建構

年度的入學新生人數介於 227,600 人至

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的規劃流程及具體實

238,841 人之間,也就是在未來 5 年內的

施成果。

入學新生人數,將減少約 5 萬名左右。因

文藻校史簡述如下:專科部成立於

此,如何在教育市場中維持差異化的優

1966 年,於 1999 年由專科改制為學院。

勢,吸引新生入學,儼然成為各大學校

而在此組織轉變時期,校方大量晉用教師

院、甚至是資源相對缺乏的私立技專校院

人力,至 100 學年度基本人力盤點結果顯

當務之急。各校為因應市場變化,訂定

示,專任教師人數共 280 人,其中年齡以

中、長程目標與經營策略,其中尤以創新

41-50 歲者居多,計 131 位,另有專案教

課程設計和持續提升教師的學術專業素養

師 25 位。有一半以上的教師服務年資在

二個構面最為重要;因為課程實為學校教

10 年以下,高階師資(教授與副教授)

育成敗之關鍵,而教師又是課程與教學的

共 80 位,未來 5 年(民國 102 至 107 年)

核心,因此提升教師效能,將有助於增加

屆齡退休教師人數約 20 人,目前學生人

學校組織績效。一般而言,績效評估構面

數約九千人(含延修生)。從上述數據可

如圖 1 所示,可分成「結果構面績效」與

知文藻雖已成立近半世紀,且仍能在教師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學校本位之教師評鑑評分項目建構與實施

實務分享

使命、願景 核心價值、策略主題

績 效 評 核 制 度 設 計

結果構面績效 (WHAT)

行為構面績效 (HOW)

策略地圖 平衡計分卡

職能模型

目標管理

績效評核(強制分配)、績效發展 績效面談(員工發展、績效輔導) 處理不能勝任工作員工

策 略 形 成 策 略 展 開

策 略 執 行

圖 1 績效管理師課程架構 資料來源: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2012)

與學生人數方面持續成長,可知其應具備

立 6 項分項目標,分別為:1. 提升教師

教育市場的部分優勢利基;但近 15 年來,

之教學與研究質量;2. 增強教會特色之

除了由於人員與系所的急速擴充,既有的

服務與輔導功能;3. 落實學生之人文素

組織結構與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外,

養與實用教育;4. 強化大學行政體系、

少子化的危機亦迫使學校不得不調整對教

組織效能及校園規劃;5. 強化國際交流

師人力素質的要求,以達成標竿學校的目

與雙外語教學體制;6. 推動社會服務與

標,其中最具體的因應策略,就是藉由修

發展終身教育。所規劃具技職特色的校務

正和實施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的架構,作

發展方向則包括:1. 精進外語訓練與職

為引導教師工作任務改變的方向;因此,

場實務結合的技職教育特色;2. 堅持全

本文即探討文藻如何透過修正教師評鑑項

人發展與職場倫理結合的技職教育內涵;

目評分表,促成學校組織的中、長程目標

3. 拓展推廣教育與終生學習結合的技職

落實組織績效的實證歷程。

教育利基;4. 發揮學術研究與產業需求

貳、師資規劃流程

結合的技職教育效能;5. 強化國際教研 交流與實質合作的技職教育願景。故全

文藻為了因應教育產業的變化,多年

校 12 個系所和 3 個中心均基於上述分項

來持續運用各種競爭策略,設立以國際化

目標與校務發展特色,設立系所中心目

為主要特色的中、長程目標,並據之建

標,並招募、甄選符合目標的適當師資。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93


實務分享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惟從人力資源發展觀點和 ISO 流程,招募

應建立教師評鑑制度,對於教師之教學、

任用人才後,更需經由職能落差分析,持

研究、輔導及服務成效進行評鑑,作為教

續加以訓練,以確認人力素質足以達成組

師升等、續聘、長期聘任、停聘、不續聘

織短、中、長期目標,並創造組織績效,

及獎勵之重要參考。前項評鑑方法、程序

至於績效達成程度則需藉由以目標管理角

及具體措施等規定,經校務會議審議通過

度,即中、長程目標與校務發展方向所設

後實施。」文藻於 96 學年度正式實施第

計的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作為評量工具。

一版的教師評鑑標準,並將評鑑版本依一

圖 2 清楚闡釋學校的師資規劃流程。

般教師、兼任行政教師和導師身分三類,

參、修正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 的行政程序

分別在教學、研究與輔導服務有不同的比 例計分,至於未通過者,則根據專任教師 評鑑作業要點,給予相對應的輔導措施。

為確實了解教師發展績效是否符合學

自 99 學年度起,由於校方重新擬定校務

校的願景和使命,以及中、長程的目標,

發展目標,並為配合更名為大學的目標,

且基於《大學法》第 21 條規範:「大學

因此著手逐步修正各項教師評鑑項目,其

願景‧使命‧核心價值

中長程發展目標‧計畫 內、外部環境評析 系所培育目標

課程設計

人才招募

人才甄選‧任用

專 長 實務經驗 系教評會

校教評會

教師發展中心 人才發展

人事室 研究發展處

人才評鑑 ◥

94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圖 2 師資規劃流程圖


學校本位之教師評鑑評分項目建構與實施

實務分享

擊影響層面及其範圍,亦應有完整之評

修正程序如圖 3。 圖 3 說明文藻從 99 學年度開始著手

估。由於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的調整,將

修正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第二版的程序,

會引導全體教師的工作任務取向,為了降

並由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及系所中心職

低組織變革對於全體教師的衝擊,並企圖

務代表(包含講師、助理教授以上師資),

經由修正過程,逐漸形成共識,因此校長

成立教師評鑑作業要點修法小組(以下簡

在兼顧校教師評審委員會的代表性以及各

稱修法小組),另根據《中央行政機關法

職級教師人數之下,委任 10 位教師成立

制作業應注意事項》之第一章「法規之草

修法小組,並依法規作業要點的精神,正

擬」中的準備作業與草擬作業要點載明,

式啟動修訂第二版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

在草擬時如涉及相關機關權責者,應會商

在 100 學年度 8 至 9 月間,先由修法

有關機關;必要時,並應諮詢專家學者之

小組根據第一版的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和

意見或召開研討會、公聽會,對於法案衝

學校中、長程目標,擬定初稿;接著人事

99學年度 各項前置作業 全校教師意見

人事室彙整意見 教師評鑑審查小組 討論

圖 例

公聽會與 試評

新意見

提交 校教評會

未通過

提交 校務會議

未通過

決定 行 動 開始/結束 成 果 修正

定 稿

圖 3 100 學年度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修正流程圖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95


實務分享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室將初稿登錄於人事室網頁,並於 10 月

親自主持的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試評與公

初發送電子郵件給全體教師,邀請提供相

聽會,參加的教師人數約 40 名。

關意見,再由人事室彙整,此時意見均屬

接著人事室再度整理公聽會意見,提

於個人身分發言。人事室主任並將此次教

送修法小組會議,在經歷 2 次討論後,將

師評鑑項目評分表彙整結果,提請核心主

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定稿,並由人事室提

管會報,協助學校核心主管了解修正進度

交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逐條審議通過後

與初步成果,並提出看法,之後人事室再

(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前已先行通過專任

將教師意見與核心主管看法整理建檔並送

教師評鑑作業要點),再將專任教師評鑑

修法小組審議。此時,由於審議小組成員

作業要點和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提送校務

對於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之「共同職責」

會議審議。而歷次修法小組的修正結果,

與「選用項目」兩大區塊的配分無法達成

人事室均依序公布於人事室的網頁,供全

共識,故決議再度邀請全校教師針對配分

校教職員工隨時下載自評,或透過前述個

比例與項目內容提出看法。在 11 月間的

人、非正式團體、正式單位及公聽會的途

第二次開放全校教師意見結果,除了個人

徑,表達對於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的意

意見外,已出現以系所中心為單位的非正

見,因此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的內容逐漸

式團體意見,人事室將資料彙整後,旋即

建立適用性與合法性。表 1 詳載自民國

召開第 5 次修法小組會議,但由於教師的

100 年 8 月起之行政修法程序。

個人立場不同,人事室所蒐集的資料內容 出現過於分散的情形,因此,第 5 次的修 法小組會議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將項目聚 焦,並根據各項目與校務發展的連結性, 決定各項目的比重配分。

容架構 經由前文闡述的行政修法歷程所產生 的具體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架構,包括共

而為使全體教師達成共識,校長在

同職責與選用項目兩構面,以下分別說明

12 月 13 日召集各系所中心主管,說明修

各構面定義、次構面名稱、次構面內容與

正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的理由、目的,並

配分方式。

責成各系所中心召開系所中心會議,針對

一、共同職責(比重 45%)

第 5 次修法小組審議結果,正式提出以系

(一)構面定義

所中心為單位的意見。經由個人意見、非

共同職責意指全體教師均需完成的工

正式團體意見與系所中心的正式單位意見

作項目。

的蒐集歷程,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的內容

(二)次構面名稱

趨於完整。在彙整系所中心的意見後,人 事室於民國 100 年 12 月 23 日召開由校長

96

肆、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的內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分成教學與研究共同職責 25% 和服務 與輔導共同職責 20%。


學校本位之教師評鑑評分項目建構與實施

實務分享

表 1 修正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的行政程序

項 目

執行日期 (民國)

1. 100 學年度第 1 次教師評鑑作業要點修法小組會議

100.08.18

2. 100 學年度第 2 次教師評鑑作業要點修法小組會議

100.09.19

3. 100 學年度第 3 次教師評鑑作業要點修法小組會議

100.09.26

4. 第一次教師意見收集

100.10.01~100.10.06

5. 彙整教師意見資料

100.10.15

6. 提請主管會報

100.10.17

7. 100 學年度第 4 次教師評鑑作業要點修法小組會議

100.10.31

8. 第二次教師意見收集

100.11.14

9. 彙整教師意見資料

100.11.21

10. 100 學年度第 5 次教師評鑑作業要點修法小組會議

100.11.29

11. 主管說明會

100.12.13

12. 教師試評暨公聽會

100.12.23

13. 100 學年度第 6 次教師評鑑作業要點修法小組會議

101.01.02

14. 100 學年度第 7 次教師評鑑作業要點修法小組會議

101.01.16

15.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議

101.02.14

16. 100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校務會議

101.03.17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三)次構面內容與配分方式

要條件,因此未遵守者,有扣分機制,而

由於文藻自我定位為教學型組織,

是否達成與完成程度則由相關單位,如教

因此在共同職責部分的教學項目共有 8

務處、學務處或人事室,以及系所中心根

項 23 分,包括:1. 課程大綱上網 2 分;

據具體文件資料加以認定之。

2. 教學意見調查結果符合基本要求的 3.5

二、選用項目(比重 50%)

分,即可得 3 分;3. 準時繳交學生學期

(一)構面定義

成績 3 分等。而在研究部分只列 1 項,即

選用項目屬於充分條件,並已經隱含

發表學術論文乙篇或執行產官學合作研究

教師分流的精神,教師可依照個人的生涯

案或專案研究乙案可得 6 分。至於服務與

發展方向,自行選擇加分項目,詳如下頁

輔導的項目則有 6 項 20 分,內容包括:

圖 4 所示。

1. 推動系所中心業務 4 分;2. 提供每週

(二)次構面名稱

4 小 時 office hours 輔 導 學 生 之 時 段 2

分別在教學、研究、服務與輔導三部

分;3. 參與校系所中心重大聚會、會議、

分,至於各項目的加分權重,則是根據符

慶點與活動 4 分等。由於共同職責屬於必

合校務中、長程目標與分項目標的程度給分。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97


實務分享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學校定位 共同職責 45% 教學與研究25%

分流 加分項目 最高配分50% 教學30%

主管評分 5%

研究30% 服務與輔導20% ◥

圖 4 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內容架構與意涵

(三)次構面內容與配分方式

升教學與研究量能,且定位在創新教學的

各次構面最高可選擇 30%,但總分不

研究取向,校方將期刊論文分為 A~G 的 7

得超過 50%,同時每一部分均有「其他」

個層級,並分別給予 3~20 分,由研究發

一項 3 分,每人限填一案,以增加教師評

展處根據《獎勵教師論文著作、創研作品

鑑項目評分表的周延性。而當教師分流

實施要點》認定之,除了發表期刊論文

後,學校更容易結合中、長程發展目標,針

外,擔任研究案或合作案的主持人、共同

對不同流別教師,規劃並執行各項教師人

主持人或協同主持人的身分差異,也有不

力發展計畫。以下摘錄部分項目內容說明。

同比例的加分,選用項目內容如:(1)

1. 教學選用項目(30%)

執行產官學合作研究案 6 分;(2)擔任

教學選用項目共計 31 項 212 分,項

國科會計畫主持人 12 分,共同主持人與

目包括:(1)取得當年度系所中心認可

協同主持人折半計分;(3)前往相關產

之專業證照 6 分;(2)開設並教授專業

業研習 10 分等。

服務學習課程、就業學程課程、學分實習

3. 服務與輔導選用項目(30%)

課程 10 分;(3)當年度獲得教育部「數

此項目又依身分別分成 4 類:(1)

位教材認證」每門 20 分;(4)指導學生

擔任校內一、二級行政主管職務;(2)

取得專業證照 8 分;(5)授課內容能融

擔任導師職務;(3)擔任教育中心教師;

入全人教育精神 4 分等。以上舉例明確顯

(4)一般教師。前三項身分者最高上限

示校方從技職教育的角度,實踐中、長程

為 20 分,必須再從第 4 項選用 10 分,方

目標的「落實學生之人文素養與實用教

能取得 30 分。而未具備前 3 項身分的一

育」,以及「推動社會服務與發展終身教

般教師,則可選用 30 分,同樣的每種身

育」分項目標,並有助於促成國際化的目標。

分均有「其他」一項 3 分。以下簡要說明

2. 研究選用項目(30%)

項目之內容:

研 究 選 用 項 目 共 23 項, 最 高 可 得 298 分。為符合中長程分項目標一,即提

98

服務與輔導30%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1)擔任校內一、二級行政主管職務 共計 6 項 34 分,全由上一級主管認


學校本位之教師評鑑評分項目建構與實施

定,項目包括:積極推動校重大政策 8 分;

有關學校的服務與輔導功能。

規劃單位業務之發展與資源整合 8 分等。

(4)一般教師

實務分享

此項目特別呼應中、長程目標的「強化大

共有 44 項 252 分,內容包括:擔任

學行政體系、組織效能及校園規劃」的分

校級或外系委員會(會議)委員(代表)

項目標。

6 分;擔任系所中心入學書審、筆試、面

(2)擔任導師職務

試工作 3 分;擔任系所中心學生生涯發展

共有 17 項 58 分,內容為:輔導晤談

輔導老師 4 分;擔任國際事務助理(無津

導生並詳實紀錄 4 分;導生評量 3 分;輔

貼)6 分;帶領學生海外實習、研習、遊

導大學部一年級、二技三年級班級勞作服

學 4 分;協助學校辦理募款活動 10 分等。

務 5 分等。在導師職務部分,各加分項目

所有教師於此項目下至少需獲取 10 分,

突顯學校重視學生輔導的優良傳統與分項

如此反映出文藻對於強化國際交流活動的

目標。

重視。

(3)擔任教育中心教師

三、系所中心主管評分(比重 5%)

此部分教師屬於文藻特有的全人化教

為了激發教師支援系所中心各項研

育中心,因此另外臚列項目共計 7 項 32

習、教學或服務活動,特增列現任主管

分,項目內容如:擔任年度中心所屬學生

5% 的評分項目,作為引動教師採取行動

組織或社團之指導老師 5 分;協助校內相

的誘因。

關活動,如新生訓練、新進人員研習等 4

綜合上述項目內容分析,文藻教師評

分。此部分的項目有助於強化分項目標中

鑑項目評分表架構如圖 5 所示,結合學校

理 念

使 命

願 景

中、長程目標

社 會

六個分項目標

需 求

教 師

教 學

研 究

服務與輔導

圖 5 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的設計架構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99


實務分享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組織目標,分成共同職責與選用項目兩構

審。依據學校的專任教師評鑑作業要點,

面,各包含教學、研究、服務與輔導 3 部

教師評鑑之成績得做為教師服務成績考

分內容。評分項次總計 128 項,其中 14

核、教師升等與遴選優良教師等之基本門

項為共同職責,總分 45 分,114 項為選

檻,若分數未達 70 分者,將由教務處和

用項目,總分為 1,026 分,主管評分 1 項

相關單位進行輔導,輔導結果分成輔導後

5 分,各項目配分均由修法小組依據學校

第 1 年未通過者、連續 2 年未通過者和連

目標逐項給分,最高可得 100 分,並以

續 3 年未通過者三種,最終校教評會得採

70 分作為及格標準。

停聘、改聘為兼任、不續聘等方式處理;

伍、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的實 施流程與管控機制

至於分數在 70 分以上者為及格,其中在 教學、研究方面成績優異者,將提送校內 彈性薪資審查小組審議是否增加其薪資報

文藻所修訂的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的

酬,及決定差異化薪資的級距,做為學校

年度實施流程如圖 6 所示,每年 11 月底

留任優秀人才的媒介,並得協助申請國科

先由教師檢附各項佐證資料進行自我評

會等機構各項獎勵優秀人才的方案。

鑑,並於次年 1 月底前由各系所中心教評

此外,文藻在邁向國際化目標的過程

會和主任對於檢附資料和分數進行初審,

中,致力建構 E 化校園,目前已實施教師

同時,主任也可在此時加上 5%的評分項

歷程檔案,其實施目的除了做為連結國立

目分數。之後由院教師評審委員會議進行

雲林科技大學資料庫的平臺外,未來將與

複審,最後才送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完成決

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加以連結,教師所需

次年3月底 院教評會複審

次年1月底 系所中心教評會 初審

每年11月底 月底 教師自我評鑑

100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圖 6 教師評鑑流程圖

次年4月底 次年 校教評會決審

未通過

通過

輔導 機制

晉級 敘薪

彈性薪資 優秀人才方案


學校本位之教師評鑑評分項目建構與實施

實務分享

檢附的評鑑資料可以直接超連結至教師歷

另外,由於學校校務會議組成成員多

程檔案之相關內容,並且歷年教師評鑑結

元,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未必能一次就通

果,也可以納入教師歷程檔案之中,如此

過校務會議,但在修正過程中,文藻全體

一來,將有利於學校建構人力素質盤點的

教師均已清楚接收到組織改革的方向與目

資料庫和落實知識管理的績效。而當教師

標,潛在效益立現,例如系所中心教師紛

評鑑項目評分表的內容有所改變時,專任

紛向學校招生組表達參與招生的動機,並

教師聘約內容也將會一併修正,使教師了

且主動表示願意擔任導師,同時詢問研究

解相關權利、義務和學校對於教師的基本

補助與升等的教師人數也急速增加。事實

要求。

上,經由引發全體教師參與修正教師評鑑

陸、總結 雖然文藻成立近半世紀,並有良好的

項目表的行動方案,最終於民國 101 年 3 月 17 日的校務會議中,獲得近 9 成的校 務委員支持通過新版評分表。

社會形象與聲望,但誠如本文開宗明義指

當學校的經營目標隨著內、外部環境

出,在面臨教育產業環境的急遽變遷,和

變遷而調整時,能夠達成學校目標的教

少子化的危機中,所有學校都不得不採取

師,才代表著工作績效與貢獻,也意味著

積極的因應策略;其中經由教師評鑑機制

擁有足夠的教師職能。因此,設計結合組

的調整,引導教師修正工作任務目標與方

織目標的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將有助於

向,將 80% 的資源投入 20% 的關鍵利基,

教師更能了解且表現符合組織需求的行

一方面既可維持原有優勢競爭條件,另一

為。誠然任何的制度變革,均可能因為組

方面又能達成組織為因應環境變遷所設立

織慣性,而造成組織成員的抗拒,因此,

的中、長程目標。但本次所修正的教師評

權責單位必須非常留意立法的行政程序,

鑑項目評分表的缺點在於缺乏質性評量項

並對教師評鑑項目評分表實施後設評鑑,

目,可能無法深入了解教學品質,並導致

以維持評分表項目的有效性;此外,也必

造成教師的功利取向,例如「教學歷程能

需經由持續的正式與非正式溝通過程,方

循序漸進的符合學生需求」就是可作為教

能逐漸地凝聚共識,在此過程中,啟動變

學型學校的精緻化教學項目指標之一,但

革者,最需擁抱熱情與堅持。

如何客觀地評量?是值得深思的後續議題。

【參考文獻】 教 育 部 統 計 處(2012)。 大 專 校 院 學 校 數 及 學 生 數。2012 年 2 月 1 日, 取 自:http://www.edu.tw/ 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2012)。 績效管理師課程架構。2012 年 2 月 1 日,取自:http://www.chrma. net/identity_more.php?id=A008。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101


技職新知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ISO 9001 教 育 品 質 認 證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 編輯小組

102

國 際 標 準 化 組 織(International

宗旨是通過制訂和評審國際標準,讓加入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組織的國際企業及機構得以提高產品及服

ISO)是一個全球性非官方性質的組織。

務的品質,從而達到世界標準認可。其

1946 年 10 月 24 日,25 國代表在倫敦召

中,ISO 9001 在質量體系規定質量管理

開會議,決定成立國際標準化機構;1947

體系的要求,ISO 9001:1994 為「品質

年 2 月 23 日,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於瑞

保證模式-設計、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

士日內瓦成立。國際標準化組織主要為推

量保證模式」;ISO 9001:2000 改版為

廣國際化的標準和相關的活動,以協助

「品質管理系統要求」,用於組織證實其

全球化的產品貿易和服務的流通(ISO,

具備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符合法規要求的

2011),是國際標準化領域中一個十分重

能力。因此,ISO 9001 質量體系的模式

要的組織。經數十年持續發展,其標準目

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所應有的優質服務內

前已為世界多數國家所認同。

涵,令教育機構在制訂及認證 ISO 9001

ISO 9000 一詞始自歐洲電器技術之

標準過程中,滿足現代教育質量趨勢的需

領域;國際標準化組織於 1987 年公布有

要(盧怡靜、許琇雯、郭曉如、姜欣妤、

關 ISO9000 品質管理制度的國際標準,其

謝艾倫,2006)。

適合全世界各行各業用以提高它們的產

當 前 美、 日、 德、 英、 法 等 八 十 餘

品、工程或服務的品質,從而達到世界認

國皆已將「ISO 9000 系列」管理體系定

可的水平。其發源於工業界的管理系統模

為其國家標準,我國亦不例外。此一體

式,旨在建立一套運作程序,朝預定目標

系幾經發展演變,目前舉凡服務業、金

運行,以確保機構能生產優質的產品和提

融保險業、學校、政府機構等皆已建立

供理想的服務素質。由於國際標準化組織

此一體系,為提昇效率、改善體質,取

是由世界許多國家的標準機構所組成,其

得 ISO9000 國際標準驗證,已成為當前之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ISO9001 教育品質認證

技職新知

潮流與趨勢。近幾年國內高等教育的數量

法人團體(例如教育部)。另外一種顧客

急速擴充,如何確保教育的品質及教育的

屬於「最終使用者」,亦即因學習者的學

水準,已成為各大學院校辦學所面臨的重

習成就而獲益之個人或組織,例如家長與

要課題。「教育品質」關係著人力素質的

畢業生雇主,即可算是「最終使用者」。

良窳,進而影響國家整體競爭力。其中,

從「品質」的觀點來看學校,學校的「產

大學教育不但肩負培育社會高級人才的責

品」是「德、智、體、群、育、樂的學習

任,更具帶動各級教育的標竿角色。為求

服務」,而不是「學生」。至於學校如何

有效改善,近年來不少大學相繼導入 ISO

辦好教育,在早期直接用上對下的「督學

9000 品質保證系統。目前國內通過 ISO

機制」,現在則採用「教育評鑑機制」,

認證的科技大學有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

此為「品質」工作定義裡的第二者評鑑

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

(由顧客或利害關係人來評鑑)。不論是

明志科技大學等校;高職部分申請 ISO 認

由評鑑中心來評鑑,或由主辦的某一所大

證的學校較少,如亞洲餐旅職業學校、協

學來評鑑,它都是受託辦事,而委託者

和工商等。

則是決定要不要給學校實質利益的利害

根據 ISO 的定義,學校(教育機構)

關係人,也就是「外部顧客」。要實現

的「內部顧客」指的是學生與老師,「外

ISO 9001 品質管理系統並獲得驗證通過,

部顧客」則泛指資金贊助學習者之個人或

必 須 如 圖 1 達 到 TQM-PDCA(TQM:Total

PLAN 計畫

ACT 行動

DO 執行

PDCA 運作模式 CHECK 評估

PLAN 計畫

DO 執行

CHECK 評估 ACT 行動

依據顧客需求設定目標

執行

分析結果

確保永續進步

圖 1 PDCA 運作模式 資料來源:yhx66227(2011)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103


技職新知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Quality Management;PDCA:P-Plan,

序,並說明程序各步驟所需負責的單位或

D-Do, C-Check, A-Action)良性循環的

個人,以及完成之後的流向等。第三階文

水準,並且一直維持該系統「茍日新,日

件是「作業規範」,包含作業指導書或工

日新,又日新」。因此,組織的最高管理

作說明書,以及相關的生產技術之說明,

者,亦須有毅力和決心長期去維護此品管

其目的在教導基層人員或執行人員如何去

系統。

做,以及應注意的事項。第四階文件是各

ISO 的主要概念為強調團隊精神,由

項相關的「表單、記錄及資料」等原始憑

上而下,於現有的資源架構下重新整合,

證。執行人員或作業人員要把操作狀況或

建立一套符合 ISO 9000 要求之管理體系,

執行情形填寫到有關的表單上面,作為品

以不斷持續管理改善,累積經驗、專業、

質的重要記錄,以及往後品質追蹤、品質

資源,永遠提供客戶最佳的服務品質。

改善的重要根據。

ISO 的基本精神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說、

依據顧問公司的輔導模式,輔導學

寫、做一致」,意即「說你所做」、「寫

校 獲 得 ISO 認 證 之 階 段 如 下( 取 自 ISO

你所說」、「做你所寫」。「說你所做」:

9000 之簡介):

需要做什麼事、如何做及如何確保品質;

一、導入準備階段:

「寫你所說」:將你所做的事詳細紀錄,

1. 品質系統診斷:輔導案之展開,並由

證明已做了所寫下的事;「做你所寫」: 程序書寫完成後必須確實執行,並隨時修

2. 教育訓練:教育訓練(ISO 簡介暨導入

正。在 ISO 9000 的品保體系中,最重要

要領、條文具體說明及品質手冊、程

的是品質文件的制訂與管制。在品質文件

序、指導書之制定應用)。

方面可分成四個層級,第一階文件是「品 質手冊」,它不但含有品質目標、品質政

3. 成立 ISO 9000 推行委員會:依組織狀 況,成立 ISO 9000 推行委員會。

策與管理責任,更包含了各種管制系統。

二、系統建立階段:

它是決策階層對全校教職員工宣示學校的

1. 品質系統整合:品質系統整合規劃,

品質理念與意圖,以及品質管理所應進行 的方向。所以建立品保手冊以及品質管理 的推動,高階管理者具有很大的責任。第

並展開系統文件編訂計畫。 2. 程序編訂:程序書研討、建立;月份 檢討會。

二階文件是「品質程序書」,說明各種作

3. 手冊建立:手冊要項彙整編訂。

業程序書的制訂與執行。依據品質手冊中

4. 指導書、表單彙整:指導書、技術文件、

各種管制系統,建立適確的流程以及程

104

輔導顧問師進行系統診斷作業。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表單擬編、檢討、建立。


ISO9001 教育品質認證

三、落實推動階段:

2. 預先稽核:先讓驗證單位初訪,了解

1. 全面實施:全面實施、檢討、改進;

品質系統之狀況。 3. 檢討改進:初訪時,驗證單位會提出

月份檢討會議。 2. 內部稽核/檢討改善:稽核實施過程 有內部自行稽核、顧問師稽核。 四、 驗證階段:

不符合事項及建議事項,此時必須針 對缺失進行改善。 4. 正式評鑑/獲得證書:獲得證書之後,

1. 協助申請驗證:了解各驗證單位之驗 證方式及收費。

技職新知

一般而言每半年須再複評一次,三年 之後重新驗證。

【參考文獻】 盧怡靜、許琇雯、郭曉如、姜欣妤、謝艾倫(2006)。以 ISO 品質管理系統為基礎導入六標準差成功 關鍵因素研究-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例。2012 年 3 月 12 日,取自:http://glmrc.ie.ncut.edu. tw/GLab/%E6%88%91%E7%9A%84%E7%B6%B2%E7%AB%99/02-4-3.htm ISO 9000 之 簡 介。2012 年 3 月 12 日, 取 自:http://www.ntnu.edu.tw/ga/ga1/iso/news/iso_in tro.htm . Retrieved March 12, 2012, from: http://www.iso.org/iso/home.html yhx66227. (2011) .

. Retrieved March 12, 2012, from: http://www.docstoc.com/docs/73845927/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105


總編輯的話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第二卷 第二期

話 莊謙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技術職業教育研究中心 主任

目前我國技職教育已形成一個完整的

的看法。國家教育研究院吳清山院長與臺

體系,各界對技職學校辦學品質寄予厚

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王令宜博士〈高等

望。本期《技術及職業教育》以「技職教

技職教育自我評鑑之檢討與改進〉一文,

育評鑑」為題,由多位專家學者以多元面

針對高等技職教育自我評鑑進行檢討,並

向切入論述技職教育評鑑現況,並探究未

提出改進作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

來評鑑制度可能的轉變。

育學系博士班高秋香研究生以美國認可制

在「政策論述」單元,面對技專校院

為借鏡,闡述〈美國認可制對臺灣高等技

評鑑將轉變為「認可制」,教育部技術及

職教育評鑑之啟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職業教育司張惠雯科長與財團法人技專校

技職及教育研究所曾淑惠教授以〈後設評

院入學測驗中心基金會李怡穎助理研究員

鑑的要務〉,介紹後設評鑑提供檢視評鑑

以〈技專校院行銷策略與認可制評鑑之整

規劃、實施、結果產出以及後續影響等方

合〉一文,鼓勵學校發展自身特色,並藉

面有效性證據的機會,可以讓參與在評鑑

由認可制行銷辦學優勢,提升學校競爭

中的人員增進其評鑑能力。銘傳大學師資

力。社團法人臺灣評鑑協會劉維琪理事長

培育中心暨教育研究所張國保所長與國立

的〈科技大學評鑑之推動與展望〉,闡述

高雄餐旅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徐昌慧助理教

科技大學評鑑之實施,並對下一週期之科

授提出〈我國技術學院綜合校務評鑑指標

技大學評鑑提出改善建言。

之檢討與建議〉,探討技術學院綜合校務

在「專題探討」單元,中國科技大學

106

評鑑指標之檢討與因應建議。

通識教育中心張一蕃講座教授〈科技大學

在「實務分享」單元,國立臺北科技

評鑑制度改革芻議〉,以親身參與評鑑工

大學孟繼洛榮譽教授以長期投身評鑑的經

作之角度,提出對改革科技大學評鑑制度

驗,撰寫〈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評鑑經驗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的話

分享〉一文,指引學校如何將努力的成

織績效導向觀點,建構教師評鑑項目評分

效,能在評鑑時作最有效的呈現。國立臺

表規劃流程及具體實施成果。

灣師範大學機電科技學系鄭慶民主任等三

「技職新知」單元中,以〈ISO9001

位作者共同介紹〈實用技能學程訪視之實

教育品質認證〉介紹教育品質國際標準之

施現況〉,每年度之輔導訪視工作,除可

認證,對於學校提升教育品質與辦學品質

協助學校自我檢視在各方面辦理之成效

認證,提供永續進步之認證機制。

外,亦可透過與訪視委員之雙向溝通,更

本期豐富內涵與多元成果,要感謝教

加精進,真正落實實用技能學程之目標。

育部技職司的指導,以及諸位技職教育先

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凃鈺城主

進專家的論述與提供之圖表照片,使季刊

任等三位作者以〈建構以學生本位的教學

內容增添深度與廣度。在教育部技職司的

品保制度—以朝陽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支持及各界鼓勵之下,本刊做為技職教育

為例〉一文,透過系所結合 UCAN 平臺的

政策論述之交流平臺,致力推動讀者瞭解

實例,訂定學生就業途徑、職能及核心能

技職教育相關政策。第二卷第三期主題為

力,規劃課程與活動學習地圖,並將學生

「海峽兩岸技職教育交流」,面對臺灣技

的學習成果反饋於學生學習成果平臺。文

職教育對外之發展,從校際交流、招生至

藻外語學院人事室謝馥蔓主任的〈學校本

學生海外實習等兩岸互動,歡迎專家學者

位之教師評鑑評分項目建構與實施〉,以

惠賜寶貴意見或實務經驗,進而對於技職

精闢的解說搭配豐富圖表,論述從提升組

教育之發展與推動有所助益。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April 2012

107


徵稿啟事 壹、主旨 「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技術職業教育研究中心承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委託發行,旨在提供技術及職 業教育政策內涵及相關學理與理論論述之平臺,藉以提升國內技術及職業教育水準。本季刊以論文徵稿方式,邀請國內外技術及職 業教育領域之專家與學者,就公告之主題進行撰稿與投稿,使季刊發揮技職教育交流平臺之功能。 貳、出刊日期與徵稿時間 一、出刊期間為每年一、四、七、十月。 二、本刊全年徵稿,稿件隨到隨審。 參、各期徵稿主題 民國 101 年

出刊時間

各期主題

第一期

春季(

1 月)

技職教育師資培育

第二期

夏季(

4 月)

技職教育評鑑

第三期

秋季(

7 月)

海峽兩岸技職教育交流

第四期

冬季( 10 月)

技職教育國際比較

肆、徵稿須知 1.徵稿範圍:歡迎符合上述當期主題(但不拘限),且具有原創性之論文投稿。對於翻譯文稿、報導性文章、整篇學位論文、進修研 究報告者,恕不予刊登。 2.稿件字數:投稿文章中英文皆可。圖表須附上原始檔案,且參考文獻須齊全,全文以八千字為限。 3.稿件格式 (1)本刊稿件規格為 A4 尺寸,請投稿人依 A4 規格進行電腦打字; (2)請使用 Microsoft Word 2003 以上格式存檔,內文中請勿使用任何編輯指令; (3)文稿寫作規範採 APA 第五版,請參閱季刊網站。 4.審查方式︰由本刊編輯委員會遴聘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進行審查工作。 5.文責版權 (1) 文章請勿一稿兩投,若有疑義,概由投稿人自負全責。 (2) 凡經錄取之文章作者不得要求撤稿,特殊狀況須經本刊編輯委員會依決議處理之。 (3) 投稿人須授權本刊以紙本、光碟或上網型式刊載、出版或發行所錄取之文章。 6.文稿遞送 (1)一律採線上投稿。 (2)線上投稿完成後,敬請將全文與投稿文章相關內容之相片原始電子檔寄至本季刊專用信箱 tvecntnu@gmail.com。 (3)寄送投稿文章時,請一併寄送「投稿者資料表」 、 「著作授權同意書」等圖檔或掃描電子檔資料,並請來稿作者注意表單內容填寫 的完整性,以利稿件處理作業。 7.結果通知 (1)審查結果將以電子郵件通知,編輯團隊於收稿後儘速回覆審查結果。 (2)投稿人接獲通知後,請將論文審查意見回覆書連同修正稿件全文,以電子檔經由投審稿系統遞交,並請透過電話聯繫 02-7734-3623 或 02-7734-3619,以確認稿件是否正確遞交。 (3)獲得錄取文稿的刊登期別由本刊編輯委員會決定之。 8.其他事項 (1)來稿經錄取後,將致贈作者當期期刊一本,不另奉稿酬。 (2)錄取之稿件為因應編輯需求,本刊保有文字刪修權,業經排版後,將送請作者進行內容之校對,並自負校對之責。 (3)相關訊息及表格,請至本季刊網站查詢或下載。 伍、其他相關訊息 季刊網址:http://tve.ie.ntnu.edu.tw/tvej/

聯絡人:彭令儀小姐、李佩樺小姐 電話:02-7734-3623 或 02-7734-3619 傳真:02-2356-9762 (傳真後煩請電話聯繫確認)


技職訊息通報 本頁空間將開放予各單位發布與技職教育相關之活動資訊,有需 要刊登相關資訊者,請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技術職業教育研究中心 技職 季刊編輯小組,或透過網站聯繫 (http://tve.ie.ntnu.edu.tw/tvej/),謝謝您! ★電話:02-7734-3623

★ Email:tvecntnu@gmail.com

※ 本訊息係辦理單位提供之活動海報。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