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SUMMER AUCTION- CHINESE & HIMALAYAN BUDDHIST ART

Page 1

藝珍藝術 TREASURE ART & HIMALAYAN BUDDHIST ART CHINESE 中國地區及喜馬拉雅山區域佛教藝術

Tel:+886-2-2703-6558 Fax:+886-2-2703-6198

10489 台北市建國北路一段 96 號 8 樓之 2 8F.-2, No.96, Sec. 1, Jianguo N. Rd., Zh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489, Taiwan (R.O.C.)

17 August 2019

藝珍藝術有限公司 TA.TREASURE ART

CHINESE & HIMALAYAN BUDDHIST ART 中國地區及喜馬拉雅山區域佛教藝術 2019 年 8 月 17 日 | 17 August 2019



1001 17 世紀 銅鎏金綠度母像 GILT-BRONZE STATUARY

綠度母是藏傳佛教所奉二十一度母之一,在藏傳佛教中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在 二十一度母中,綠度母是其主尊,綠度母心咒也是二十一度母的根本咒。祂能為眾生排 濟苦難,成就智慧,更可護持婦女幼兒。持綠度母本尊心咒,可了脫諸障礙煩惱,吉祥 如意悉滿願。 此像頭戴五葉花冠,頭頂束高髮髻,餘髮垂於兩肩,面相圓潤,慈眉善目,耳下戴繁複

OF GREEN TARA

耳飾。上身飾聯珠式項圈和長鏈,豐胸細腰,左手當胸結安慰印,右手置右膝結與願

17th Century

印,左肩上一盛開蓮花,下身著長裙貼身,手足戴有釧鐲,右腿下探,左腿盤起,閒適

H:6.8 cm (2 5/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優雅。仰俯式束腰蓮座寬大肥厚,上下兩圈連珠粒粒分明,圓潤精細。全像銅質細膩, 鎏金鋥亮,姿態優美,顯現綠度母的自在慈祥,是小佛中的精品之作。

[參閱]紐約佳士得,2017/3/15,Lot223,17/18世紀 鎏金銅女菩薩像,H:9.8cm, 成交價USD 6,875。

[參閱]



1002

釋迦牟尼佛像的螺髪紺藍,肉髻高隆,寶珠頂嚴。身著袒右肩袈裟,面部施以泥金。左 手於腹前結禪定印托缽,右手觸地,結跏趺端坐於蓮座之上。蓮瓣飽滿圓潤,光潔素

清代

樸。通體除了鎏金外,後又加以漆金,細節處理一絲不苟,細膩小巧。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像 ( 二件 ) 另尊釋迦牟尼佛像亦是件精巧作品。釋迦牟尼佛像同樣先鎏金再漆金,面部泥金,相

GILT-BRONZE STATUARY

當別緻。兩件小佛僅3公分,然做工精緻入微,可供隨身攜帶,展現了當時藏人的生

OF SHAKYAMUNI Qing Dynasty H:3 cm ( 1 1/8 in)  H:3 cm ( 1 1/8 in)

活信仰。

[參閱]古天一,2013/12/5,Lot1186,清早期 銀嘎烏鎏金銅佛,H:5cm,

RMB 34,500。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參閱]



1003 清代

本尊無量壽佛造像,頭戴寶冠,髮髻高聳,頂飾寶珠,大耳垂

銅無量壽佛像

環,耳際飾飛揚寶繒,嘴角笑意盎然,面相慈祥。臂釧、手釧、

COPPER STATUARY OF AMITABHA BUDDHA

寶珠、瓔珞、繪帶,裝飾多樣繁複。結跏端坐,雙手於腹前施禪

Qing Dynasty H:4.7 cm (1 7/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定印,手托寶瓶。蓮花台坐層次分明,蓮瓣寬厚飽滿,圓潤細 緻。整體造型端莊大方,銅質細膩,精工細作。


17 世紀 銅達賴 5 世造像 不丹風格 COPPER STATUARY OF DALAI 5TH 17th Century H:4.7 cm (1 7/8 in)


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1617-1682),是藏傳佛教格魯 派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位宗教領袖。他在位期間,結束了西 藏分裂的局面,確立了格魯派在藏傳佛教中的優勢統治地位,建 立甘丹頗章政權,成為在1642年至1682年期間西藏政教合一的 最高領袖。在他掌握政權的四十年期間,五世達賴喇嘛開始同滿 清建立外交聯繫,並會見了來到西藏的早期歐洲探險家。他也是 西藏歷史上的一位著名學者,一生著作頗豐,被西藏人稱為「偉 大的五世」。本尊造像頭戴通人冠,冠上帶有裝飾。儀態莊嚴寧 靜,雙眼微闔,雙頤圓潤豐滿,嘴角帶笑,寫實傳神,表露出其 作為宗教領袖的堅毅性格。雙手結禪定印於腹前,手托寶瓶。內 穿交領式僧衣,外披袈裟,是西藏僧人的典型裝束。層次分明的 衣褶線條流暢,衣紋質地厚重繁複,自然生動。下承圓形仰蓮式 底座,一圈連珠紋下是寬大扁平的蓮瓣,上有線紋裝飾,錯落有 致,排列規整。



1004 18 世紀 銅米勒日巴造像 COPPER STATUARY OF MILAREPA 18th Century H:5.6 cm (2 1/4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米勒日巴是藏傳佛教著名的高僧和大成就者,是噶舉派第二代 祖師。此尊寬額豐頤,雙目渾圓,嘴唇肥厚。身穿僧衣,肩胸 裸露,左手持寶碗,右手置於耳側,安坐於蓮花寶座上。右腿 曲,左腿橫盤,舒坐於鋪著羚羊皮的蓮臺上。


1005 17 世紀 六臂大黑天鐵擦擦 IRON SIX-ARMED

大黑天,又意譯為大黑、大時、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譯為摩訶 迦羅、莫訶哥羅、瑪哈嘎拉等名稱。該神本是婆羅門教濕婆的變身,後為佛 教吸收而成為佛教護法,特別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護法神。藏傳佛 教認為大黑天是毗盧遮那佛,或稱為大日如來降魔時呈現出的忿怒相。 此尊一面六臂,紅圓三目怒睜,身色黑藍,遍體發出烈火光焰,猙獰無比。

MAHāKāLA TSATSA

身披一張白象皮,象頭朝下,四腿搭在兩肩和雙腿後。主臂兩手拿骷髏碗和

17th Century

月刀,其餘四臂分持不同法器。尊身上除了象皮,脖子上青蛇、項鍊,腳脖

H:10.6 cm (4 1/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和手腕上還纏著白蛇,象徵著把龍王和藥叉都降服,腰間圍著虎皮裙,環繞 著顆顆骷髏,雙腿右屈左展。


1006

熊面佛母,藏語稱森多瑪,是文殊菩薩的化身,藏傳佛教無上密乘的空行母,有二臂和 四臂兩種,可遮只一切邪魔,巨大威神力。因其形象為熊頭人身,故名熊面佛母,又稱

17 世紀

熊頭金剛。本尊佛母熊頭人身,一面兩臂。面部刻畫細膩,雙眼圓睜碩大,雌牙裂嘴,

鐵熊面佛母像

生動逼真。空行的形象非常獨特,一般是單腿站立,腰圍虎皮短裙,本尊造像單腿上

IRON STATUARY OF

屈,呈舞立姿式,造型生動,充滿動感,姿態優美協調。

PRAJNAPARAMITA

在寧瑪派寺院裡,多是獅面、虎面、熊面空行母供奉一起,稱為「主眷三頭空行」。如

17th Century

收錄於佛教藝術學者黃春和,《藏傳佛教造像題材分類及其藝術特徵》中圖18三尊空行 母,獅面空行母、虎面空行母和熊面空行母像便是頗具代表性的空行母像。

H:12.2 cm (4 3/4 in)

[參閱]1. 北京匡時,2007/12/3,Lot1690,《明銅鎏金獅面/牛面/熊面空行母

TWD: 5,000

像》,H:26.5-27.5cm,成交價RMB 470,000。

RMB: 1,000

U S D : 160

2. 天津文物,2001/6/27,Lot0133,《清銅鎏金熊面空行母像》,H:28cm, 成交價RMB 33,000。

[參閱1]

3. 收錄於黃春和,《藏傳佛教造像題材分類及其藝術特徵》,圖18。

[參閱2]

[參閱3]



1007 17 世紀

黃財神是藏傳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養的五姓財神之一,為諸財神之首,因身相金黃,故 稱黃財神。黃財神是從北方多聞天王分化出來的,因多聞天王身兼司財的職能,藏密特 將他的這一職能單獨塑造一種形象,並重新命名。

銅財神像 COPPER STATUARY OF

此尊造像髮髻高聳,頭戴寶冠,方臉豐腴,雙目圓眼,嘴唇厚肥,軀體碩壯,大腹圓 滾,身著天衣,以項鍊、臂釧為飾。左手捉吐寶鼬,右手持如意寶,呈遊戲坐姿於蓮座

JAMBHALA

之上,左腳彎曲,右腳踩海螺寶。蓮瓣寬大肥厚,辦尖翹起,層次分明。整體造型生動

17th Century

逼真,銅質古沉瑩潤,做工精細,保存完好。

H:12 cm (4 3/4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1008

本尊天女銅片為丹薩替寺風格作品,天女一面四臂,頭戴花冠,髮髻高聳,面有三目, 眉似彎月,臉龐豐腴,臉型方正略短,嘴角帶笑,雙耳戴有大圓形耳飾。以舞蹈站姿立

15 世紀

於蓮座之上,四臂分持不同法器,胸前掛有瓔珞,全身裝飾繁複,四肢修長勻稱,寬肩

丹薩替寺天女銅片

細腰,姿態優美協調。外框上沿以粒粒分明連珠紋裝飾,周圍環繞卷花紋等繁複紋飾,

COPPER FEMALE DEVA OF

下嵌綠松石,裝飾效果極為華美。

DENSATIL MONASTERY

本件作品整體造型生動,立體感強,鎏金仍有熠熠生輝之感,華麗精美,殊為難得。此

STYLE

類作品在市場上偶可一見,2012年香港邦翰斯、2015年香港保利類此作品都已破千萬台 幣成交,可見丹薩替寺作品精美稀珍之處。

15th Century H:19.5 cm (7 5/8 in)

[參閱]1. 喜瑪拉雅藝術資源HIMALAYAN ART RESOURCES,NO.20816。

TWD: 5,000 RMB: 1,000

2. 保利香港,2015/4/6,Lot3504,十五世紀 丹薩替寺銅鎏金吉祥天母 像,H:57cm,成交價HKD 2,478 ,000。

U S D : 160

3. 倫敦邦翰斯,2018/11/8,Lot0035,十五世紀 西藏丹薩替風格 銅鎏 金供養天女飾板,寬37cm,成交價GBP 175,000。

4. 香港邦翰斯,2012/5/27,Lot281,明十四/十五世紀 西藏丹薩替鎏金 銅供養天女雕刻飾板,寬37.5cm,成交價HKD 2,162,580。

[參閱1]

[參閱2]

[參閱3]

[參閱4]





1009

本尊觀音坐像板為錘揲工藝製成的高浮雕作品,錘揲是指用金屬擊打金、銀等貴金屬的 背面,從而在正面產生浮雕裝飾的工藝,自兩千多年前就被廣泛用於製作金屬工藝品。

17 世紀

菩薩側臉俯視,雙眼微睜,彎眉挺鼻,嘴帶笑意,下顎略尖,面容慈祥寧靜。雙手結法

銅板菩薩像

印於胸前,手指靈動優美,兩肩上是盛開蓮花,身著華麗佛衣,衣著層層疊疊,流暢自

COPPER STATUARY OF

然,姿態優雅的坐於蓮座之上。

BUDDHA

錘揲工藝在14世紀時由尼泊爾工匠傳入西藏,在西藏重要寺廟所製造像的背光中獲得了

17th Century

廣泛應用。本件作品做工繁複細緻,背光處理精緻,整體造像深具立體感,是類此作品 頗有難度之處。

34×30 cm (13 3/8×11 3/4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參閱1]

[參閱]1. 德國納高,2019/6/6,Lot26,17世紀銅鎏金錘揲喇嘛坐像板, 34×30cm,成交價EUR 5,500。

2. 紐約邦翰斯,2013/3/18,Lot161,A gilt copper alloy repousse panel with Kinnara,19×24 in.,成交價USD 11,250。

[參閱2]



1010 清代 銅鎏金白財神像 GILT-BRONZE STATUARY

白財神,藏名臧哈嘎玻,又名白寶藏王,被認為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化身。座騎為神 龍,西藏人認為是財富之主宰。白財神騎在龍身上,象徵佔有財富。因此白財神專主修 行人資財具足,功德甚大。修習此尊法,可祛除貧病窮困之苦,消除業障,增上順緣, 受用無慮。 財神頭戴五葉冠,頭髮似火焰沖天。面目生動猙獰,三眼圓瞪,濃眉豎立,嘴巴大張,

OF WHITE JAMBHALA

刻畫逼真。上身赤裸,雙手高舉法器,下身著裙,裙襬處塹刻紋飾,耳璫、臂釧、項

Qing Dynasty

圈、珠鏈配飾滿身,相當華麗。坐騎為一行走巨龍,前右爪抓握寶珠,龍首向前怒視,

H:11 cm (4 3/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張口露齒,全身佈滿鱗片,尾部高揚,兇猛威武。下配蓮花座,蓮瓣寬厚飽滿,連珠細 膩精巧,甚是精美。本尊造像通體鎏金,金水閃亮,作工精細。

[參閱]紐約蘇富比,2015/9/16,Lot0476,清十八世紀 銅鎏金白財神騎龍像, H:15cm,成交價 USD 20,000。

[參閱]



1011 17 世紀

金剛杵,又叫做寶杵、降魔杵等。原為古代印度帝釋天之武器,象徵閃電,由於質地堅 固,能擊破各種物質,故稱金剛杵。金剛杵,梵名Vajra瓦支拉,藏語稱“多吉”,曾音 譯為伐折羅、縛日囉、伐折囉、跋折囉、伐闍囉。在密教中,金剛杵象徵摧滅煩惱之菩

嵌銀紅銅八股杵

提心,象徵如來金剛之智慧大用,能破除愚癡妄想的內魔與外道諸魔障,為密教諸尊之

SILVER INLAID COPPER

持物或瑜伽士修道之法器。

VAJRA PESTLE

金剛杵不同股數之分,意喻修行的層次和內涵。本件作品為修行層高、佛法內涵豐富的

17th Century

八股金剛杵,魔羯魚大嘴張開吐出八隻脅股,如眾星捧月般環拱在中脈周圍。把柄中間

L:17 cm (6 3/4 in)

TWD: 5,000

圓珠表大日如來;腰部為蓮花座,束以二繩,表以“定、慧”二法。蓮瓣層次感豐富, 相當細製。此杵為上等紅銅精製而成,嵌以銀製連珠,寶光隱隱,工藝精湛絕倫,線條 優美又具力道,細膩又富藝術性,保存完好,十分可貴。

RMB: 1,000 U S D : 160

[參閱]保利廈門,2019/8/4,Lot0763,17世紀 銅鎏金金剛杵,H:25cm,估價 RMB 250,000-350,000。

[參閱]





1012 13 世紀

金剛杵,梵名 VAJRA,梵語的本意是指「雷電」或「金剛鑽」,引申為「無法抵擋的 力量」或「持久不變」。藏語稱「多吉」,又叫做寶杵、降魔杵等。原為古代印度之武 器,由於質地堅固,能擊破各種物質,故稱金剛杵。在佛教密宗中,金剛杵象徵著所向

鐵製人面撇口金剛杵

無敵、無堅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形形色色障礙修道的惡

IRON VAJRA PESTLE

魔,為密教諸尊之持物或瑜伽士修道之法器。

13th Century

本件五股金剛杵,以鐵為材質鑄成,中股強勁有力,棱角分明,線條犀利。摩竭吐出的

L:21.7 cm (8 1/2 in)

側股自然向上延伸,由粗變細,弧度優美,呈波動狀。魔羯下緊接蓮台,蓮瓣圓潤平 實,以簡潔陰線刻畫蓮瓣紋,蓮瓣的裝飾方式帶有尼泊爾風格。杵正中間為一圓鼓形,

TWD: 5,000

往外是兩圈各四個護法面,護法雙目圓瞪,古樸生動。本件作品線條渾厚平滑,表面光

RMB: 1,000

潤,鐵質油亮,包漿醇厚。最特別的是本件金剛杵非開口也非閉口,而是兩端側股於最

U S D : 160

終與中股交匯,是難得一見的佛教藝術作品。

[參閱]1. 中國嘉德,2018/11/21,Lot2885,西藏12-13世紀 鐵鏤金五股金剛 杵,H:22.5cm,成交價RMB 1,610,000。

2. 中國嘉德,2014/11/20,Lot3616,西藏12-13世紀 鐵金剛杵, L:18.4cm,成交價RMB 287,500。

[參閱1]

[參閱2]





1013 清代 銀製佛塔、銀金剛鈴杵一套 SILVER STUPA, A SET OF

清朝皇室信仰藏傳佛教,為了維繫蒙藏上層僧侶與中央的關係,故而法器和供奉 用器被大量製作。本器以銀質鑄造而成,塔基為四層方形,束腰中鑲嵌紅色寶 石。塔身正面設龕門,門沿上鏨刻紋飾。塔刹十三層,頂部為日、月。本件佛塔 典雅細緻,加之寶石鑲嵌其間,十分精美。 金剛鈴、杵,為修行藏密宗金剛法者不可或缺的手持法器,也是每個行者必備的

SILVER RITUAL BELL

法器。金剛鈴、杵經久用後,就是護法,可鎮壇,代表金剛神。通常左手搖鈴,

Qing Dynasty

右手把杵,象徵悲智合一。金剛杵兩端五股與鈴首相同,杵柄蓮座下文殊菩薩代

塔 H:10.8 cm ( 4 1/4 in) 杵 L:10.9 cm ( 4 1/4 in) 鈴 H:15.6 cm (6 1/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表智慧然。覆缽狀鈴身,外壁飾蓮瓣、梵文、金剛杵等,鈴聲清亮,可使諸尊警 覺、喜悅。本套法器以銀為材質,質地細膩殊勝,更為珍貴。



1014 明代

四臂觀音,又稱『六字觀音』,是藏傳佛教大悲觀音的主尊,是西藏的守護神,其六字 真言『嗡嘛呢叭咪吽』是藏區老幼皆吟誦的大明咒。四臂寓意慈、悲、喜、舍四無量, 是密乘行者修心的法門。四臂觀音與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合稱佛教密宗事部三怙主。

牙雕四臂觀音嘎嗚

本件嘎嗚造型小巧,僅約5公分之高,雕工卻相當精緻細膩,繁複紋飾環繞嘎烏周圍,以

IVORY CARVED FOUR-

牙雕材質琢刻,溫潤雅緻,細膩入微。

ARMED AVALOKITESVARA Ming Dynasty H:4.7 cm (1 7/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1015

十世噶瑪巴卻英多吉(Choying Dorje, 1604-1674),堪稱為西藏最偉大的藝術家,獨樹 一幟的藝術風格,成就西藏藝術史中一神迷獨特的篇章。卻英多吉的雕像作品最重要的

17 世紀

一大特色就是帶有多種不同文化元素,尤其是濃郁的喀什米爾風情。

卻英多吉像 STATUARY OF CHOYING

本尊造像面容祥和寧靜、神情專注,頭飾精美細膩,長髮盤曲於後,十分典雅。雙脛交 叉,姿態優雅閒逸,身段婀娜多姿的端坐於蓮花座上。蓮瓣寬扁,瓣尖微卷,古樸素

DORJE

雅。本尊造像在隨身佛中造型特殊,帶有卻英多吉風格中喀什米爾特色,且銅質溫潤細

17th Century

膩,刻畫線條流暢,實乃一精品之作。

H:4 cm (1 5/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參閱]

[參閱]古天一,2016/12/7,Lot2074,銅合金妙音天女,成交價RMB 437,000。


1016

「長壽佛」在漢譯佛經中無其形象之記載描述,藏傳佛教中其畫像為一面二臂,肌膚紅 色,盤髮成髻戴五佛寶冠,上穿天衣,下著綢裙,身佩珍寶瓔珞,具足一切報身佛的種

清代

種莊嚴,雙手結禪定印於膝上,托長壽寶瓶,結跏趺坐於蓮花月輪上。

銀鎏金長壽佛像 GILT-SILVER STATUARY OF

此尊長壽佛坐像,材質特殊,以銀鑄成外再鎏金。頭戴五葉寶冠,佛冠兩側寶繒向上捲 曲揚起,面龐豐腴,彎眉細目,面容慈祥,耳飾垂肩。身著菩薩裝,披坎肩飄帶,胸前

AMITAYUS BUDDHA

掛有瓔珞,造型繁複,雙手於腹前結禪定印,托捧長壽寶瓶,體態勻稱,細腰,手臂滿

Qing Dynasty

飾臂釧,手鐲細刻粒粒連珠。下身著裙,衣緣鏨刻細膩花紋,全跏趺座於蓮座之上,蓮

H:13 cm (5 1/8 in)

瓣飽滿寬大,瓣尖微翹,工整精細。本尊造像與今年紐約蘇富比一尊《18世銅鎏金長壽 佛像》十分相似,然本尊是以珍貴的銀為材質再鎏金,更顯稀罕。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參閱]紐約蘇富比,2019/3/21,Lot948,18世銅鎏金長 壽佛像,H:17.8cm,成交價USD5,250。

[參閱]



1017 清代

白財神又名白寶藏王,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化現。西藏密中的五路財神護法之一,藏語 稱「贊布祿嘎爾布」、「藏拉噶波」,意為白財神。因為他以龍為坐騎,所以又稱「騎 龍布祿金剛」。其功德為祛病、除去一切貧苦,使眾生富裕。

銀製白財神像 SILVER STATUARY OF

本尊財神頭戴五葉寶冠,冠面陰刻細紋,赤髮如火焰般上衝,一面三目,目光炯炯,濃 眉揚起,鼻翼怒張,耳垂大耳璫,面相威嚴。披帛繞肩飄揚於身後,線條流動自然。頸

WHITE JAMBHALA

飾項圈,胸前繫瓔珞珠串,手、腳腕與臂膀皆飾釧鐲,裝飾華美細膩。腹部圓鼓,赤

Qing Dynasty

足,以遊戲坐姿坐於龍背上,龍回首,張嘴露齒,表情生動,首與尾彩繪,麟紋刻畫細

H:11.3 cm (4 1/2 in)

膩。本尊造像題材少見,且為少有的銀質鑄造佛像,銀質潤澤,紋飾細緻,活靈活現, 甚具收藏價值。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參閱]北京保利,2015/12/8,Lot7959,18世紀白財神像,H:8.5cm,成交價 RMB 195,500。

[參閱]



1018

「雪堆白」自明代起便代表著西藏地區手工藝最高水準,匯集了 各地名匠以為布達拉宮及其周邊寺廟製作佛像。「雪」指布達拉

17 世紀

宮腳下的地區,「堆白」指那裡的工匠能夠造出人們所能想像出

雪堆白銅四臂觀音像

的任何東西。雪堆白的金銅造像鑄造材料使用摻有大量紫銅的青

COPPER STATUARY

銅合金,承襲了東印度帕拉遺風,佛像製作繁複細緻。雪堆白造

OF FOUR-ARMED

像以做工精細、獨具巧思而聞名。

AVALOKITESVARA

四臂觀音又稱「六字觀音」,代表六字真言的法力,代表大悲、 大智、大力,四臂寓意是慈、悲、喜、舍四無量。與文殊菩薩,

17th Century

金剛手菩薩合稱「三部怙主」,也是雪域西藏的守護神。

H:13 cm (5 1/8 in) 本尊四臂觀音造像頭戴五葉寶冠,髮髻高束,頭冠下緣可見捲曲

TWD: 120,000

的頭髮,寫實自然。五官刻畫立體,雙目垂視,眉間一白毫,鼻

RMB: 27,000

樑高挺,嘴角微微上揚。耳旁繒帶呈U字形翻折,向外側揚起,

U S D : 4,000

雙耳垂飾圓環狀大耳鐺。雙手於胸前合十,另外兩臂,右上手持 念珠,左上手持蓮花。上身袒露,帔帛繞臂垂落後於身側翻折, 貼兩臂揚起,下身著長裙,結全跏趺坐於蓮花座上。束腰蓮花座 造型規整,上緣飾一圈粗大連珠裝飾,蓮瓣肥厚寬大,上下整齊 對稱,高臺束腰蓮座具有帕拉風格的古韻。本件作品銅質細膩, 造型規整,是17世紀雪堆白造像中之佳品。

[參閱 1]

[參閱 2]

[參閱]1. 古天一,2018/12/8,Lot 4023,17 世紀銅四臂觀音像,H:15.3cm, 成交價 RMB 92,000。

2. 廣州華藝,2014 秋季拍賣會,Lot2050,17 世紀銅文殊菩薩像, H:18.2cm,成交價 RMB 161,000。



1019

白度母,因白色身而得名,也稱為七眼佛母,由於面部有三隻眼睛,手心和腳心 各有兩隻,共七眼而得名。據說白度母是從觀音菩薩的右眼所生,象徵純潔無瑕

17 世紀

和佛教智慧的本質,同時也是長壽之神,與無量壽佛和尊聖佛母和稱長壽三尊。

銀鎏金白度母像 GILT-SILVER STATUARY OF

此尊度母像髮髻高聳,頭戴五葉花冠,冠上鑲嵌綠松石,相當華麗。佛像面部 刻畫寫實,臉龐豐腴,眉眼慈祥寧靜,神韻掌握極佳。上身袒露,掛有項圈、瓔

WHITE TARA

珞,下身著綢裙,裙上塹刻精緻紋飾,衣褶自然,柔滑如綢緞之感。左手施三寶

17th Century

嚴印,並持一支蓮莖,右手施與願印,全跏趺坐於蓮座之上。蓮座別緻,上沿一 圈連珠紋,粒粒分明,中間浮雕藏文,細節處理一絲不苟,反映出極高的藝術水

H:7.8 cm (3 1/8 in)

準。本件作品以銀為材質鑄造,部分以鎏金手法表現,深具藝術性,全身鑲嵌滿

TWD: 5,000

滿寶石,華麗優美,且無論正、反面都琢刻的十分細膩,實為一難得精品。

RMB: 1,000

[參閱]中國嘉德,2013/5/13,Lot 807,西藏 17 世紀合金銅嵌銀度母

U S D : 160

( 蓮座鎏金 ) ,H:8.8cm,成交價 RMB 713,000。

[參閱]





1020

本件金剛杵,中心為股軸,股軸四棱分明,中間為凸起的圓球形,尾端呈三角錐 狀,上琢刻爪哇風格中常可見的力士,雕琢的圓潤古樸。四根外股由底下的蓮

9 世紀

座向上延伸,圍繞中軸,與蓮座交接處裝飾花瓣,造型華麗,蓮瓣修長優美,

金剛杵

下緣飾連珠紋。整器凹凸有致,細節處理精緻。Jan Fontein在《印尼的雕塑》

VAJRA

(Sculpture of in donesia)一書中認為,在印尼「非常少的金剛杵現存於世」 , 本件作品地域特徵鮮明,是難得一見的東南亞風格法器作品。

9th Century L:20.7 cm (8 1/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參閱]

[參閱] 北京保利,2018/12/9,Lot5976,10 世紀爪哇金 剛杵,L:23cm,成交價 RMB 115,000。



1021

金剛鈴與金剛杵皆是佛教中常可見的法器。在西藏佛教的傳統,金剛鈴代表「空 性」,主要為督勵眾生精進,警醒眾生迷夢,勸請佛菩薩,令彼等歡喜之用。金

清代

剛杵原是古代印度的兵器,後來演變成密宗的法器。由於其質地堅固,能擊破各

銅金剛鈴杵一套 A SET OF COPPER RITUAL

種物質,故稱為金剛杵。 金剛鈴的手柄上部為五股杵頭,與同套金剛杵相近。金剛鈴手柄中央為菩薩頭

BELL (GHANTA)

像,五官秀美,面容沉靜慈祥,她的身份是般若波羅蜜多女神,象徵著智慧與空

Qing Dynasty

性。鈴身整體呈覆鐘形,表面浮雕繁複華麗的圖案,鈴口外撇。鈴身上部刻有蓮 花瓣,蓮瓣中刻藏文。鈴身的肩部為一周連續橫置的金剛杵,其上下皆有連珠

杵 12.1 cm (4 3/4 in)

紋。再往下看是口吐連珠的獸首,吐出的珠寶若垂幔。獸首之間以金剛杵相隔。

鈴 18 cm (7 1/8 in)

在往下方是兩行連珠紋,中間豎置一周金剛杵。

TWD: 5,000

本套另一法器金剛杵,兩側各有五股,象徵密宗中五方佛和圓滿的五智。中股貫

RMB: 1,000

穿整杵,兩端突出;其餘四隻外股,環拱在中股周圍。形如彎鉤,弧線優美,造

U S D : 160

型生動,刻畫細膩。下方承托蓮花座,蓮瓣秀美飽滿,層次豐富。本套法器,工 藝精湛,銅質精良,包漿瑩潤,且為成套,甚為難得。

[參閱]北京東正,2017/3/4,Lot1333,17 世紀明宣德五股金剛鈴杵, 成交價 RMB 747,500。

[參閱]



雪域盛開的璀璨金光 丹薩替寺藝術風格 丹薩替寺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桑日縣江鄉日崗村北的山腰處,由噶 舉派僧人多吉傑布始建於1159年。建寺之後,多吉傑布在該寺收徒傳法 十多年,因其地名叫「帕竹」,該派發展為帕竹噶舉派,丹薩替寺遂成 為第一座帕竹噶舉派的寺院,也是帕竹噶舉派的主寺,多吉傑布本人也 被稱為帕木竹巴。 元朝時分封烏思藏各地方勢力為萬戶,帕木竹巴便名列其中,為十三萬 戶之一,萬戶長一職依例由丹薩替寺的寺主推薦。1320年代,札巴迥 乃的侄曾孫絳曲堅贊出任帕竹萬戶長,集家族及政教權力於一體,使用 武力兼併了前藏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帕竹第司政權,也達到了最盛時 期。此後一二百年間丹薩替寺基本就是整個西藏地區的政治、宗教和文 化中心。 丹薩替寺的宗教地位很高,1962年,丹薩替寺被列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 護單位,文化大革命中,丹薩替寺遭到毀滅性破壞。1992年至1993年, 西藏自治區文物局投資重建了丹薩替寺。丹薩替寺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西 藏的一大珍寶,以及特殊的大佛塔名聞世界。在丹薩替的正殿中有八座 高聳入雲的佛塔,被稱為紮西戈芒(The Tashi Gomang Stupas),或 “吉祥之門”,是帕木竹巴的學生之一止貢巴(Jigten Gonpo, 11431217)在經歷了一次奇妙的視覺體驗,啟發了這些建築的圖像和設計, 直貢巴邀請尼泊爾藝術家一同創建了紮西戈芒塔,這座精緻的建築在 1208年左右完工。紮西戈芒佛塔展示了製作、鑄造、鎏金、鑲嵌以及組 裝這些結構所需的極高藝術水準。由多層的銅鎏金雕塑組合而成,出自 於技藝精湛的紐瓦爾藝術家之手,用料豪奢,不惜工本,裝飾華麗,氣 宇軒昂,塔身周圍供奉著造像,鑲嵌著各種寶石,金碧輝煌。無疑標誌 著西藏藝術史上的巔峰,成為喜馬拉雅藝術史上甚為知名的「丹薩替造 像」。1966年丹薩替寺遭到毀壞,這些舍利塔無一倖免,但難得的是留 下了少量的塔身構件,主要是佛像和一些帶有佛教雕刻的殘件,更是彌 足珍貴。

帕木竹巴多吉傑布唐卡 / 西藏 15 世紀上半葉 / 27.9×23.5cm 現藏美國魯賓藝術博物館


1022 15 世紀 丹薩替寺銅鎏金供養天女 佛柱 GILT-BRONZE BUDDHA PILLAR OF DENSATIL MONASTERY STYLE 15th Century H:28.3 cm (11 1/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本件作品為一銅鎏金立柱,這種立柱在靈塔上用以支撐上下兩層隔板、分隔空間結構,現在雖然脫離於靈塔單 獨存在,仍然不失為一件完美的精品佳作。立柱以紅銅鎏金鑄就,整體分為三個部分,中間為雙面的供養天 人,上方為其托舉的蓮座、須彌座,下方為足下所踩的蓮台、寶瓶和台座。托舉的蓮座上蓮瓣修長,瓣尖翹 起,上連須彌座,須彌座為方型兩層,上下對稱,象徵著須彌山。中間雙面的供養天人身體修長,亭亭玉立, 皆為一面四臂形象,其中兩臂托舉上方的台座。正、反面天人雙手各持法器,形象略有差異,除了持物不同 外,姿態也不同。此外,前後兩位天人在寶冠、耳璫、瓔珞以及其它裝束上都有著細微的差異。足下承單層仰 蓮台座,蓮瓣上陰刻紋飾,下接寶瓶,瓶身碩大,三條飄帶從瓶口垂於瓶腹,極富裝飾性。最下方仍是一個須 彌台座,中間束腰部分連珠裝飾顆顆分明。

[參閱 1]

[參閱 2]

[參閱 3]

[參閱]1. 西藏 14 世紀(丹薩替寺)銅鎏金天女像,喜馬拉雅藝術資源 no.2417。

2. 中國嘉德,2018/11/21,Lot 2887,西藏 14 世紀(丹薩替寺)銅鎏金天女像, H:34cm,成交價 RMB 575,000。

3. 西藏 14 世紀(丹薩替寺)銅鎏金天女像,喜馬拉雅藝術資源 no.6761。



1023 15 世紀 丹薩替寺銅鎏金供養天女 佛柱

最早關注丹薩替寺造像的是義大利學者圖齊,他在1948年曾訪問過丹薩替寺,並 親眼看到帕木竹巴家族為丹薩替寺座主們建造的諸多舍利塔,塔身周圍有造像, 在其著作首次提出這是一種特殊風格,隨圖齊入藏的法蘭西斯梅爾拍有圖齊稱讚 的舍利塔多幅圖片。 丹薩替寺的作品由於其超精的工藝及突出的藝術表現力,長久以來在國際收藏界

GILT-BRONZE BUDDHA

廣受喜愛,近年在國內也逐漸引起業界重視,但丹薩替寺傳世的作品非常少,目

PILLAR OF DENSATIL

前丹薩替造像散見於西方的各大小公私博物館、私人收藏、藝術市場和拍賣會

MONASTERY STYLE

上,據初步統計,總數約100餘尊。

15th Century H:23.3 cm (9 1/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著名歷史學家朱塞佩 - 圖齊科考隊所拍攝的照片。



此像為四臂雙面雙身天女形象,四臂為兩手向上托舉,另兩手置身體前方持不同的法器;雙面為前後 向背,面相嫵媚端莊;雙身呈舞蹈姿勢站立,皆以瓔珞珠寶嚴飾,充滿著青春活力,具有濃郁的世俗 審美趣味。造型優雅,題材新穎,做工精細,風格壯美,且有松石嵌飾,其下乘托起蓮台的寶瓶,樣 式精美。 1948年義大利著名藏學家圖齊考察丹薩替寺,他對丹薩替寺那些精緻的舍利塔上的佛像讚歎不已,隨 同圖齊入藏的法國攝影師梅爾拍下了圖齊稱讚的多幅舍利塔圖片。丹薩替寺在20世紀60年代被毀,而 梅爾拍攝的靈塔照片倖存下來,成為研究丹薩替寺歷史及其造像藝術的珍貴資料。

著名歷史學家朱塞佩 - 圖齊科考隊所拍攝的照片。

[參閱 1]

[參閱 2]

[參閱 3]

[參閱]1. 西藏 14 世紀丹薩替寺風格銅鎏金佛柱,喜瑪拉雅藝術資源網站,no.11316。

2. 紐約邦翰斯,2017/3/13,Lot3036,西藏 十四 / 十五世紀 鎏金銅雙面塔柱, 29.8cm,成交價 USD12,500。

3. 紐約佳士得,2017/9/13,Lot626,西藏 十四 / 十五世紀 鎏金銅丹薩替寺供養天 女飾板,32.3cm,成交價 USD396,500。



1024

著名佛教藝術學者黃春和先生曾在文章中指出:丹薩替寺造像風 格壯美,工藝精湛,代表了西藏佛像藝術的最高成就,丹薩替造

15 世紀

像的研究對於重新認識元代藏傳佛像藝術的重要地位和影響,研

丹薩替寺銅鎏金佛柱

究藏傳佛像藝術風格的演變,特別是外來藝術向西藏本土風格的

GILT-BRONZE BUDDHA

轉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丹薩替造像亦提供了西藏14世紀藏傳

PILLAR OF DENSATIL

佛教藝術的尺規,彌補了藏傳佛教造像藝術史上的空白。丹薩替 造像屬於一種特殊的供奉形式,即不同於一般佛像,供於佛龕內

MONASTERY STYLE

或神壇上,而是供於佛塔的塔身周圍。

15th Century

本件華麗的塔柱即是佛塔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裝飾性和功能

H:34 cm (13 3/8 in)

性。從遺留下的丹薩替寺歷史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每一層的轉

TWD: 5,000

角處都有這些鎏金鑲嵌寶石的裝飾柱,遍佈佛塔周身與主柱。本

RMB: 1,000

件銅鎏金立柱底部採用方形台座,台座上托裝飾有流蘇的寶瓶,

U S D : 160

上再鑲嵌不同顏色的寶石,一如丹薩替寺華麗繁複風格。中間以 五卷蔓花草圓圈構成,每一圓圈中是不同紋飾,裝飾手法是丹薩 替寺作品中常見的創作,類此構圖表現在佛像的蓮花座上、周圍 都可見相似圖案。喜瑪拉雅藝術資源網站收錄的No.10905則與 本件作品十分相似。佛柱整體做工精緻,裝飾繁複,金水保存完 好,品相完美,脫離佛塔後獨立而出更是一件罕見珍貴的丹薩替 寺藝術品。

[參閱]1. 西藏 14 世紀丹薩替寺風格銅鎏金佛柱,喜馬拉 雅藝術資源 no.10905。

2. 西藏 14 世紀丹薩替寺風格銅鎏金佛柱,喜瑪拉 雅藝術資源網站,no.22152。

3. 西藏 14 世紀丹薩替寺風格阿閦佛,蘇黎世雷特 博爾格博物館藏。

主台柱欄杆以及其他裝飾。 資料來源 : 美國紐約亞洲協會博物館官網。

[參閱 1]

[參閱 2]

[參閱 3]





1025 15 世紀

十三至十五世紀,帕竹噶舉信眾萬心歸一,廣邀名匠,不惜工本,以虔誠的信仰和 卓越的審美,監製了一批精美絕倫,聞名於世的丹薩替風格造像。它們以絕無瑕疵 的完美比例、充盈的肌肉感、飽滿的氣韻達到了西藏後弘期以來的藝術巔峰。

丹薩替寺銅鎏金三寶佛佛柱 GILT-BRONZE BUDDHA PILLAR OF DENSATIL MONASTERY STYLE

80年代起,「文革」毀滅中倖存下來的各種丹薩替寺內的舍利塔、佛像雕塑、建 築裝飾構件、浮雕漸漸面世,作為喜馬拉雅藝術史上的珍貴文物,在西方古董市場 上流通。 本佛柱以紅銅鎏金鑄就,整體分為三個部分,上方為蓮座、須彌座,下方為蓮台、

15th Century

寶瓶和台座,最特別的是中間的三寶佛像,非常少見。佛柱頂端為束腰蓮花台座,

H:37 cm (14 5/8 in)

上層蓮瓣修長、線條優美,下層蓮瓣寬大、瓣間微翹。中段是三圈蔓草卷紋,內為 三尊姿態各異的坐姿佛像,佛像五官刻畫細膩,肌肉線條飽滿,蓮瓣寬圓。佛柱銅

TWD: 5,000

體厚實,為西藏丹薩替寺的造像風格,精工細作,設計巧妙。

RMB: 1,000 U S D : 160

丹薩替寺在20世紀60年代被毀,而攝影家P. Mele所拍攝的靈塔照片倖存下來,成 為研究丹薩替寺歷史及其造像藝術的珍貴資料。在攝影家P. Mele照片上,可以看 到靈塔的每一層的折角處,有一根根佛柱,遍布靈塔周身,佛柱多以供養菩薩為柱 身,然透過照片我們還可以看見以三寶佛為柱身的裝飾柱台。丹薩替寺風格作品本 就珍稀,在喜馬拉雅藝術資源網站上可見三件與本件作品雷同,以花草卷紋為圓圈 設計的作品,然如同本件以三寶佛為主題者幾乎不見,可見本件作品稀罕程度。

攝影家 P. Mele 所拍攝的靈塔照片,成為研究丹薩替寺歷史及其造像藝術的珍貴資料。




[參閱 1]

[參閱 2]

[參閱 3]

[參閱]1. 西藏 14 世紀丹薩替寺風格銅鎏金佛柱,喜馬拉雅藝術資源 no.10905。

2. 西藏 14 世紀丹薩替寺風格銅鎏金佛柱,喜馬拉雅藝術資源 no.22152。

3. 西藏 14 世紀丹薩替寺風格銅鎏金佛柱,喜馬拉雅藝術資源 no.32094。


1026 13 世紀 尼泊爾釋迦牟尼佛像 STATUARY OF

本尊釋迦牟尼佛像面相端正,臉型圓潤,額頭較寬,下頜稍顯短圓,兩眼俯視, 大耳垂肩,表情肅穆沉靜。身軀圓潤厚實,少棱角,著袒肩袈裟,袈裟採用了薩 爾納特式的表現手法,衣薄貼身。左手於腹前結禪定印托缽,右手施觸地印。佛 像身體挺直,肌肉勻稱協調,承襲了尼泊爾造像線條優美的特點。 釋迦牟尼佛身後有環形背光,背光外層陰刻紋飾,台座為規整簡潔的長方形,上

SHAKYAMUNI IN NEPAL

下出沿,設計簡約。本件作品以精銅鑄成,整體風格古樸典雅,特色獨具。

13th Century

[參閱]古天一,2018/12/8,Lot 4003, 11 世紀銅阿閦佛像,H:19.5cm,

H:9.7 cm (3 7/8 in)

成交價 RMB1,092,500。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參閱]



1027 明代

金剛亥母屬於勝樂系列教法的尊神,在雙身的本尊像中,金剛亥母作為勝樂金剛 之明妃出現,後隨著女性尊神在密教中地位的提高,也作為本尊之一單獨被供奉 和修習。其具有空行母的特點;在金剛乘佛教中,是勝樂金剛的明妃。在西藏,

銅崁銀牙金剛亥母像

金剛亥母密法最受噶舉派尊崇,金剛亥母是該派僧人修習的主要本尊之一,亦是

SILVER INLAID

瑪爾巴、米拉日巴的秘密本尊。

COPPER STATUARY OF

本件金剛亥母以銅為材質鑄造,頭戴骷髏冠,寶冠上鑲有各色寶石,髮髻高挽,

VAJRAVARAHI

鑲有紅銅的圓眼大睜,直視前方,粗眉生動卷起,面部較短,張口露銀牙,面容

Ming Dynasty H:13.3 cm (5 1/4 in)

猙獰,飾大圓環花形耳鐺,花形耳鐺中間亦鑲有寶石。右手上舉金剛杵,左手於 胸前托嘎巴拉碗。金剛亥母全身佈滿裝飾,項鍊、裙部等部位多處使用松石作為 鑲嵌裝飾,顯得精緻華美。左腿單腿立,舞蹈姿,富有動態之感。金剛亥母腳

TWD: 5,000

下為單層覆蓮蓮瓣,蓮瓣規整寬大,上邊緣一圈以連珠紋裝飾。本件造像十分特

RMB: 1,000

別,雙眼鑲有紅銅、牙上有銀,造型生動,工藝精湛,相當難得。

U S D : 160



1028 清代 銅大成就者像 COPPER STATUARY OF

大成就者,或稱摩訶悉達(梵文:mahasiddha)是印度的大修行 人。在藏傳佛教中,密法的傳承是由根本傳承上師口耳相傳給弟 子,因此皈依上師及上師供奉在密教中極為重要。由此,便湧現 出大量以上師、成就者為主題的佛教造像。 本件清代大成就者造像,刻畫相當寫實,昂首挺胸,神態威嚴。

MAHASIDDHAS

其裝束為典型的瑜伽行者形象,上梳的球狀髮髻渾圓寬大,雙眼

Qing Dynasty

直視前方,粗眉生動靠攏,嘴上細膩琢刻鬍鬚,形象不怒而威。

H:15 cm (5 7/8 in)

TWD: 22,500 RMB: 5,000 U S D : 750

袒胸露腹,聯珠瓔珞交叉於胸前,腹部微禿,坐姿自在。整尊造 像雕刻技藝細膩,造型逼真傳神,表現出一種慈祥中帶有大智 慧、果敢而威猛的大成就者氣質,為此類造像的精品之作。

[參閱]中貿聖佳,2018/11/24,Lot 2613, 15 世紀 大成 就者赫魯嘎,H:9.8cm,成交價 RMB 322,000。

[參閱]



1029

金剛鈴、杵,為修行藏密宗金剛法者不可或缺的手持法器,也 是每個行者必備的法器。在西藏佛教的傳統,金剛鈴代表「空

17 世紀

性」,主要為督勵眾生精進,警醒眾生迷夢,勸請佛菩薩,令彼

金剛鈴杵一套

等歡喜之用。金剛杵原是古代印度的兵器,後來演變成密宗的

A SET OF COPPER RITUAL

法器。由於其質地堅固,能擊破各種物質,故稱為金剛杵。金剛

BELL (GHANTA)

鈴、杵經久用後,就是護法,可鎮壇,代表金剛神。通常左手搖 鈴,右手把杵,象徵悲智合一。

17th Century 鈴 H:17.8 cm ( 7 in) 杵 L:13.6 cm (5 3/8 in)

鈴首與金剛杵兩端相同,為九股,杵柄蓮座下文殊菩薩代表智慧 然。覆缽狀鈴身,外壁紋飾梵文、金剛杵等,與一般常見的外幣

TWD: 5,000

紋釋略有不同,相當特別。鈴聲清亮,可使諸尊警覺、喜悅。本

RMB: 1,000

套另一法器金剛杵,通體鎏金,兩側各有九股,中股貫穿整杵,

U S D : 160

兩端突出;其餘八隻外股,環拱在中股周圍。形如彎鉤,弧線優 美,造型生動,刻畫細膩。下方承托蓮花座,蓮瓣秀美飽滿,層 次豐富。本套法器,工藝精湛,銅質精良,包漿瑩潤,且為成 套,甚為難得。

[參閱]

[參閱]中國嘉德,2016/11/12,Lot 3037 清乾隆銅鎏金金剛鈴杵, H 19.5、L 12cm,成交價 RMB 552,000。



1030

本件造像質地瑩潤光亮,未鎏金,造像鑄就後經拋光處理,看上去光潤圓

7-8 世紀

滑。此像頭戴三葉花冠,花瓣呈三角形,高高豎立,三面花瓣上皆安有化 佛;頭頂束高髮髻,髮髻中間為一端坐的化佛。額前露有一排整齊編髮,

克什米爾鑲銀眼金剛總持像

餘髮編成髮辮披於雙肩,雙耳掛有花形耳璫。面形長圓,雙頰圓鼓,雙目

SILVER INLAID KASHMIR

嵌銀,嘴唇豐厚,下頜短小後縮,為典型的克什米爾造像面貌。上身袒

STATUARY OF VAJRADHARA

露,下身著長裙,僧裙緊貼身體,裙上塹刻花紋,華美細膩。手持金剛杵 於胸前,手臂和手腕佩有釧鐲,釧鐲樣式簡約。結跏趺坐於蓮花寶座上,

7th-8th Century

蓮座造型別致,上層為蓮花座,蓮花寬扁碩大,頭部呈尖狀,形制古樸,

H:21.5 cm (8 1/2 in)

下接方台。此像整體做工粗獷簡率,風格古樸拙重,氣韻生動自然,品質

TWD: 1,050,000

高雅上乘,堪稱藏傳佛像藝術體系中難得一見的高古造像。

RMB: 233,000

本像帶有克什米爾鮮明特點,如面部呈長圓形,臉頰既圓且鼓,下頜內

U S D : 35,000

縮,看似沒有下巴;再如瘦長的眼睛、雙目睜視無神,形同魚肚,尤其突 出的是,一些細節的處理粗獷簡率,盡顯樸拙自然之美感等等。然細比較

[來源]1. 巴基斯坦藏家舊藏。

後,本像身軀結構基本勻稱,姿態也比較舒展輕盈,與克什米爾造像肥胖

笨拙的造型略有不同,帶有斯瓦特造像風格。因此,此像應為克什米爾佛

2.Sothebys,NY,2012,March,Lot320。

像受斯瓦特造像影響的一個重要實例,反映了克什米爾和斯瓦特歷史上密 切的佛教藝術淵源。



[參閱 1]

[參閱 2]

[參閱 3]

[參閱]1. 廣州華藝,2017/11/25,Lot1027,11 世紀銅金剛薩埵,H:22cm, 成交價 RMB 4,500,000。

2.11 世紀克什米爾銅金剛薩埵像,美國洛克菲勒家族收藏。

3. 香港邦翰斯,2016/11/29,Lot0104,喀什米爾,七 / 八世紀 銅錯 銀佛像,H:15cm,成交價 HKD 1,250,000。

4. 香港蘇富比,2015/10/7,Lot3101,七世紀 喀什米爾銅錯銀釋迦 牟尼佛坐像,H:23cm,成交價 HKD 5,840,000。

[參閱 4]



1031 2-3 世紀

犍陀羅佛塔周圍常裝飾有描繪釋迦牟尼故事的雕塑,這是早期佛 教藝術的重要題材。本生講述了釋迦牟尼前生修菩薩行的故事, 因緣描述了佛教種種因果報應的故事,佛傳則是敘述了釋迦牟尼

犍陀羅片岩浮雕燃燈佛授

的生平事蹟。犍陀羅地區以佛傳圖像為主,本生、因緣故事圖像

記圖

不甚發達。

GANDHARA STONE

燃燈佛為佛教三世佛中的過去佛,燃燈佛曾在過去世為釋迦牟尼

EMBOSS WITH DESIGN OF

授記,預言他未來將成佛,本浮雕即是描繪燃燈佛授記的故事場

DIPAMKARA

景。燃燈佛出巡時,所到之處,人潮洶湧,善男信女摩肩擦踵。 圖中身形最大且帶有頭光者即為燃燈佛。信徒誠心奉獻所有來供

2nd-3rd Century

養燃燈佛,並發願未來成道,此時燃燈佛即為其授記。佛陀身後

H:50 cm (19 5/8 in)

跟隨著侍從及弟子。浮雕的左上方,信徒升起于空中,雙手恭敬

W 40 cm (15 3/4 in)

合十禮佛,作為此故事的終結。

TWD: 300,000 RMB: 67,000 U S D : 10,000

[來源]巴基斯坦藏家舊藏。



[參閱 1]

[參閱 2]

[參閱 4]

[參閱 3]

[參閱 5]

〔參閱〕1. 2 世紀 巴基斯坦 犍陀羅藝術片岩高浮雕燃燈佛授記圖,22.2×21.3 cm,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2. 2-3 世紀 犍陀羅片岩浮雕燃燈佛授記圖,大英博物館藏。

3. 紐約邦翰斯,2018/3/19,Lot3064,犍陀羅 2/3 世紀 片岩燃燈佛授記圖, 30.8×33 cm,成交價 USD 10,625。

4. 犍陀羅 浮雕燃燈佛授記圖,2-3 世紀,片岩,Shotorak 遺址出土,阿富 汗喀布爾博物館藏。

5. The Buddha's descent from the Trayastrimsha heaven, Gandhara, Secondthird centuries AD, 15.8×27.7×5.7cm (From:《Buddhist Art of Gandhara: In the Ashmolean Museum》, P.47)



1032

犍陀羅之後,笈多王朝控制了斯瓦特地區,佛教造像核心地點從犍陀羅轉移到斯瓦特, 佛教在斯瓦特地區繁榮發展,斯瓦特河谷的金銅佛造像延續犍陀羅藝術風格。然自6世紀

7-9 世紀

起,開始向獨立的藝術形式發展,造像既吸收了犍陀羅、笈多藝術風格,又與中亞藝術結

斯瓦特鑲銀眼蓮花手菩薩像

合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斯瓦特風格。這一時期的斯瓦特造像已經不同於犍陀羅藝術偏向

SILVER INLAID SWAT

單純的敘述和寫實手法,開始追求裝飾效果,造像變得更莊嚴,更具宗教神秘性。其造像

STATUARY OF BUDDHA

在工藝技術上出現了新的發展,例如錯金銀鑲嵌眉間白毫和雙眼等,這種地域風格一直持 續繁榮至10世紀,與後來的克什米爾風格接近,並且對中國西藏西部地區造像具有深遠影

WITH LOTUS

響。

7th-9th Century

斯瓦特造像大多採用銅鑄,一般是整體鑄造,無分鑄焊接現象。鑄完後進行拋光處理,看

H:13.6 cm (5 3/8 in)

上去圓潤鋥亮,不鎏金。佛像的臉較長,鼻子較高,其五官、四肢、衣紋等都自然寫實、

TWD: 480,000

符合運動規律的特徵。度量經在此時期出現,兩眼中間的白毫是三十二相中的重要一相,

RMB: 107,000

因此常見眼睛與白毫嵌銀。

U S D : 16,000

本尊菩薩頭戴三角形冠,冠中間安座一化佛,頭結大髻,餘髮落於肩上。面容圓潤,額頭

[來源]巴基斯坦藏家舊藏。

廣闊,髮際線呈弓形。眉骨微隆,陰刻眉線,雙眉弧線優美。眉心白毫嵌銀,鮮明典雅。 雙眼隆起,上下眼瞼微微遮蓋眼球,眼白嵌銀。鼻樑高挺隆起,鼻翼寬闊。嘴巴小巧,下 唇豐厚,下頜圓隆,面像具有明顯的印度人特徵。頸部佩戴連珠項鍊,雙臂上掛有臂釧。 其上軀寬厚而飽滿,雙臂線條圓潤;下身著衣褲,上可見波浪型的衣折,一條條自然流暢 的衣紋,為承襲自犍陀羅的藝術元素。一手施與願印,另手結說法印執蓮莖,蓮花盛開於 肩上,花瓣厚實飽滿。菩薩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蓮瓣寬厚古樸,且呈現出自然而寫實的 律動感。本尊造像古意盎然,莊嚴而神聖,可謂是斯瓦特造像之標準風格,在可遇不可求 的市場上更是難能可貴。

Scanned with CamScanner

[証書]



[參閱 1]

[參閱 2]

[參閱]1. 紐約邦翰斯,2017/03/13,Lot3015,7-8 世紀 斯瓦 特谷地 觀音銅像,H:13.3cm,成交價 USD 100,000。

2. 香港邦翰斯,2016/11/29,lot105,A SILVER INLAID COPPER ALLOY FIGURE OF AVALOKITESHVARA, SWAT VALLEY, 6TH/7TH CENTURY,15.2 cm (6 in.) high,成交價:HK3,180,000。



1033 2-3 世紀

犍陀羅藝術最大的貢獻就是創造了希臘化風格的佛像,他誕生於今巴基斯坦北 部,阿富汗東部與古印度西北部三方交匯的中亞地區,是歐洲以及中亞地區當時 通往印度的必經要地。在西元一世紀,犍陀羅地區就出現了最早的佛像雕塑,佛

釋迦牟尼佛法像一組

像造型多樣,髮髻向上束起,面部輪廓突出,時而身穿希臘羅馬式托加長袍,時

A GROUP OF STATUARY OF

而裸露上身,著重刻畫人物寫實,具有濃郁的希臘雕塑造像風格,隨後考古學家

SHAKYAMUNI

就地取材用當地名稱將這種風格命名為犍陀羅風格。

2nd-3rd Century

此組造像高24公分,為四尊站立的釋迦牟尼佛,佛陀波浪髮髻自然的向上束起,

H:24 cm (9 1/2 in)

TWD: 255,000 RMB: 57,000 U S D : 8,500 [來源]巴基斯坦藏家舊藏。

頭後為圓形背光,五官立體分明,神態祥和。四尊造像姿態略異,身著通肩長 袍,衣紋簡潔流暢,有明顯下垂感,體態優雅,身材健碩,為典型犍陀羅風格。



[參閱 1]

[參閱 2]

〔參閱〕1.紐約蘇富比,2018/3/22,Lot1026,A MAGNIFICENT AND MONUMENTAL GREY SCHIST FIGURE OF STANDING BUDDHA Ancient region of Gandhara, Kushan period, 2nd/3rd Century,H:157.5cm,成交價USD 1,095,000。

2.西泠印社,2017/7/16,Lot 3785,4世紀 犍陀羅石雕, 30×30.5 cm,成交價RMB 230,000。



1034 明代

本尊釋迦牟尼佛坐像螺髮高髻,雙耳垂肩,額際寬廣,彎眉細 目,雙目低頷,面容圓潤和悅,神態安詳溫和。身披袈裟,衣緣 處塹刻精細紋飾,衣褶脈脈,衣紋優雅流暢,雙手結說法印,全

銅鎏金釋迦牟尼說法像

跏趺坐於蓮花座上。體態勻稱,法相威儀。束腰俯仰式蓮台,蓮

GILT-BRONZE STATUARY

瓣寬大飽滿,連珠細膩規整,整體造型寫實,通體鎏金水亮,細

OF SHAKYAMUNI

節處講究,顯見明代造像高水準的工藝技術。

Ming Dynasty H:15 cm (5 7/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1035 16 世紀  尼泊爾

菩薩頭戴五葉寶冠,後方是火焰狀頭光,雙眼優美細長,眉間白 毫點綴,面容祥和寧靜,耳上掛有圓形大耳鐺。雙手結轉輪法 印,上身袒露,肩有飄帶,身掛瓔珞、項圈,裝飾繁複華麗。下

銅鎏金菩薩像

身著裙,衣紋皺褶自然,簡單流暢。菩薩結全跏趺坐於蓮座上,

GILT-BRONZE STATUARY

蓮瓣修長飽滿,層次立體分明,細節處理細膩。整體鑄造精細華

OF BUDDHA

美,金水飽滿,身體比例和諧,生動自然的姿態體現了尼泊爾佛 像精湛的水準。

16th Century H:16.3 cm (6 3/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1036

克什米爾位於南亞西北部,東面與中國交界,西面是巴基斯坦,南面是印度,北面與阿富 汗接壤。西元 1-3 世紀,由大月氏人建立的貴霜帝國在西域強壯,並將克什米爾地區收

7 世紀

入版圖。在篤信佛教的貴霜帝國影響下,克什米爾成為了西域地區的佛教中心之一。之後

克什米爾銅蓮花手觀音像

的笈多王朝雖未征服克什米爾地區,但是笈多的佛教藝術對於克什米爾地區也產生了深遠

COPPER KASHMIR

的影響。到了 7 世紀,克什米爾地區建立了迦爾科塔王朝(Karkota),並孕育出了獨具

STATUARY OF

風格的佛教藝術。從 7-13 世紀,克什米爾地區一直都是富饒的文化和藝術中心,也稱得

AVALOKITESVARA WITH

上是引領著當時整個世界佛造像工藝的最高水準。 此像頭戴花冠,頭冠高高豎立,頂束高髮髻,額前露出一排整齊的編髮,兩側梳小髻餘髮

LOTUS 7th Century H:20 cm (7 /8 in) 7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編成髮辮披於雙肩;大耳垂肩,戴花形耳璫。面形長圓,雙頰圓鼓,唇角上揚,神情寧靜 祥和。佛像身軀壯碩,四肢肌肉圓潤飽滿,身體線條突出,全身充滿力道。上身袒露,一 串細膩的連珠鏈垂掛於胸前;下身著長裙,腰間束寶帶;僧裙緊貼身體,衣紋呈水波狀分佈, 衣紋線條起伏較平滑,帶有笈多王朝風格;手臂和手腕佩有釧鐲。右腿橫盤,左腿下垂, 姿態閒適優雅。左手執蓮莖,右手施予願印。整體造型古樸沉穩,神祕而又悠遠。





1037

據學者研究指出,斯瓦特河流域在今巴基斯坦的北部,為古印 度的一部分,舊稱優填國(Udayana Kingdom),即〔佛國記〕

9 世紀

與〔魏書〕所言之烏萇,〔大唐西域記〕所說的烏仗那。有人說,

斯瓦特蓮花手菩薩像

天堂掉落了一角,落到地上便是斯瓦特;也有人說,斯瓦特就

SWAT STATUARY OF

是《山海經》中提到的“沃之野”和“都廣之野”,是“鸞鳥

BUDDHA WITH LOTUS

自歌,鳳鳥自舞,百獸相與群居”的人間仙境。這一塊得天獨 厚的美麗土地,自古便是佛教聖地。在梵文中,斯瓦特被稱作

9th Century

Udyana(Uddiyana),意為花園,漢譯烏萇、烏仗那、鄔堅等等。

H:39 cm (15 3/8 in)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提到,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應釋提桓

TWD: 9,000,000 RMB: 2,000,000 U S D : 300,000

因之請,至三十三天為母摩耶夫人說法。優填王因久不見如來, 思親釋迦佛,遂令巧匠以牛頭栴檀,刻造高達五尺的佛像。此 說流傳甚廣,通常被視為佛像製作的開端。 如今經過許多學者的考證,他們指出,優填王造像之事恐為後 代附會之說,可是,斯瓦特河流域佛教發源甚早,卻是一不容 否認的事實。七世紀初,玄奘西行取經,曾經路過此地,在〔大 唐西域記〕裡他記載著,烏仗國崇重佛法,敬信大乘。可見, 當時斯瓦特的佛教仍然十分興盛。 資料來源 :《故宮文物月刊》,第五卷第九期,頁 :128-134。

斯瓦特地理位置



相傳佛陀在世時,斯瓦特谷考夏姆比地區的君王烏仗那贊助完成了首個佛陀圖像,斯瓦特也由此而聞名。後由於匈人大舉入侵犍陀羅國一 帶,使當地佛教在六世紀走向了衰亡。而地處今日巴基斯坦北部,富饒的印度河上流流域的斯瓦特河谷,卻以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佛教 發展提供了庇護,繼犍陀羅後成為新的佛教聖地。隨著佛教的發展傳播,斯瓦特獨特的藝術審美逐漸被克什米爾造像吸收,隨後又進一步 影響了早期藏西佛教造像的藝術風格。 早期斯瓦特為犍陀羅文化區的一部分,所以它的美術風格和犍陀羅一致,保存了濃厚的希臘羅馬色彩。貴霜王朝以後,犍陀羅美術式微, 斯瓦特逐漸地孕育發展獨立的自我風貌。這種地方風格一直延續到十、十一世紀。本尊蓮花手菩薩頭戴尖葉寶冠造型,紋飾別緻精美,以 卷草紋點綴其間,兩側梳有小髻,餘髮分股垂於雙肩。面部略短,鼻樑高挺,雙目為嵌銀眼,刻畫優美對稱,氣韻高貴。菩薩一手持蓮 莖,蓮花綻放於左肩,花瓣厚實飽滿,另一手施與願印,掌心嵌銀。上身裸露,肌肉厚實勻稱,腹肌略凸起,下身著僧裙,衣褶鮮明,衣 紋自然流暢。雙腿結全跏趺坐於仰覆蓮花座上,尖尖的蓮瓣是斯瓦特造像典型的藝術表現形式。本尊造像高達39公分,且整體品相完好, 包漿油潤光澤,造型大器,局部又細緻入微,更為稀罕。

[參閱 1]

[參閱 2]

[參閱 3]

[參閱]1.烏爾裡希·馮·施羅德 《印度與西藏的銅造像》1981年版, 第96-97頁,圖12E,泛亞收藏,9世紀 釋迦牟尼。

2.廣州華藝,2017春季拍賣會,lot1032,7/8世紀 銅蓮花手觀 音,高15cm,成交價:RMB 10,350,000。

3.香港邦翰斯,2016/11/29,lot105,A SILVER INLAID COPPER ALLOY FIGURE OF AVALOKITESHVARA, SWAT VALLEY, 6TH/7TH CENTURY,15.2 cm (6 in.) high,成交 價:HK3,180,000。



1038

濕婆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與梵天、毘濕奴並稱三主神。是毀滅也是 創造之神,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八種化身。被吸收入

18 世紀

佛教後,成為居住在色究竟天的聖者,在大乘佛教中,更被視為是位

南印度濕婆立像

居法雲地聖者。本尊濕婆立像以銅鑄造,結筒狀高髻,餘髮披肩,雙目

STANDING STATUARY OF

下斂,鼻樑高挺,五官深邃,嘴角含笑,神情寧靜。身段優美,上身裸

SHIVA OF SOUTH INDIA

露,身佩瓔珞珠釧,腰帶華麗,下身著貼體衣裙,赤足立於蓮座之上, 蓮座樣式獨特古樸。

18th Century 印度鑄造銅像採用去蠟法,蠟模在鑄造過程中毀棄,所以每一件銅像都

H:30.3 cm (11 7/8 in)

是獨一無二的作品。從南方印度裘拉王朝時代所鑄的《帕爾婆蒂立像》

TWD: 5,000

來看,包括三曲立姿、巨大微垂的胸部、緊貼雙腿的衣褲等等特點,都

RMB: 1,000

與本件作品相似,可為參考。

U S D : 160 [參閱]1. 《印度裘拉王朝時代帕爾婆蒂立像》,H:92cm,現藏 美國佛利爾藝術館。圖片來源:高木森,《印度藝術史概 論》,頁235,圖130。

2. 紐約佳士得,2015/3/17,Lot0034,《15世紀銅濕婆 利像》,H:85.6cm,成交價USD 665,000。

[參閱 1]

[參閱 2]



1039 清康熙 木雕獅面佛母像 WOOD CARVED STATUARY

獅面佛母原是西藏苯教崇奉神祇,相傳後來被蓮花生大師降伏成為佛 教重要的本尊,屬藏密空行母之一。是藏傳佛教噶舉派、格魯派、薩 迦派和寧瑪派四大派別都尊崇的本尊,她原始法身為般若佛母,報身 為金剛亥母,而化身即是獅面佛母。 本尊獅面佛母造像為行走姿勢,雙足前後站立,姿態動感十足。全身

OF PRAJNAPARAMITA

髹黑漆,頭頂上紅髮沖冠,雙目怒睜前視,炯炯有神。闊鼻圓潤,咧

WITH LION FACE

嘴露牙,眉毛與唇部上染紅,表情逼真生動。整體造型威風凜凜,頗

Kangxi Period, Qing Dynasty H:39 cm (15 3/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有氣勢。佛母身上裝飾豐富,手腳刻劃細膩寫實,表現清康熙木雕精 品的精湛工藝。高度近40公分,保存完整,乃不可多得精品。



1040

本尊釋迦牟尼佛像為一尊充滿歷史韻味的木雕作品,螺髮高髻,頭 頂寶珠,面龐圓潤飽满,額際寬廣,雙眼微闔,下頜低收,嘴帶笑

明代

意,時代風格鮮明。迦裟繞體搭於右肩,下著高束腰僧裙,為中原

木雕釋迦牟尼佛像

造像典型裝束型式。僧衣衣紋流暢,褶皺突起,將衣服垂手之感表

WOOD CARVED STATUARY

現得逼真寫實。

OF SHAKYAMUNI

整體造像體量不小,細節處理亦是精細,手指的靈動感,衣物在身

Ming Dynasty

上所產生的立體感、皺折感,乃至柔軟厚重的質感,都掌握得恰到 好處。木雕作品雖經歲月洗禮帶有斑駁之感,然作品的典雅韻味、

H:27.5 cm (10 7/8 in)

古樸內斂即是木雕作品的獨特之處。

TWD: 5,000 [參閱]1.西泠印社,2015/7/4,Lot1300,明 木胎釋迦牟

RMB: 1,000

尼佛像,H:28 cm,成交價RMB 126,500。

U S D : 160

2.西泠印社,2015/7/4,Lot1304,明或明以前 釋 迦牟尼佛像,H:39 cm,成交價RMB 92,000。

[參閱 1]

[參閱 2]



1041

此尊喇嘛頭戴尖頂高帽,面目滿月,微含笑意。兩顴頗高,帶有蒙古民 族容貌特徵。手指或彎或屈,柔婉自如,無不透露真實人物生活氣息。

清代

體量厚重敦實,結全跏趺坐於墊上,衣緣及卡墊上鏨刻精美的紋飾。據

銅鎏金喇嘛像

尖頂高帽,可名之為宗喀巴像,但年代較晚,故當為蒙古喇嘛寫真像。

GILT-BRONZE STATUARY

本件造像無論尺寸、風格等等皆與2003年中國嘉德「儷松居長物——王

OF LAMA

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國藝術品」的《清代銅鎏金喇嘛像》十分相似,可

Qing Dynasty

為本尊造像參考。

H:17.7 cm (7 in)

[參閱]1.中國嘉德,2003/11/26,Lot1189,清 鎏金銅喇嘛像, H:17.8 cm,成交價RMB 44,000。

TWD: 300,000

RMB: 67,000

達賴喇嘛像,H:15.3 cm,成交價RMB 207,000。

U S D : 10,000

[參閱 1]

2.西泠印社,2012/12/28,Lot0408,清早期 銅鎏金七世

[參閱 2]



1042

章嘉上師頭戴法帽,眉清目秀,略帶笑意。左手於腹前托缽,右 手當胸結說法印。神態自若,超凡脫俗。內穿交領式僧衣,外著

清代

僧袍,雙腿裹於僧袍內,結跏趺端坐於方形三層卡墊之上。法

銅鎏金章嘉上師像

帽、衣料質地均為厚重感,衣褶刻劃流暢,十分寫實,通體鎏金

GILT-BRONZE STATUARY

水亮,金光閃閃。

OF ICANGSKYA GURU

[參閱]1. 倫敦蘇富比,2019/5/15,Lot112,清18世紀 鎏金銅羅漢坐像,H:9.8cm,預估價英鎊4,000-

Qing Dynasty

6,000。

H:7 cm (2 /4 in) 3

2.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賣會,Lot5590,18世紀 上師像,H:4.2cm,成交價RMB 483,000。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參閱 1]

[參閱 2]



1043

本尊上師像為清17世紀風格造像,頭戴法帽,身著多層僧衣。臉部方 圓,細眉厚唇,微帶笑意,表情祥和寧靜。身體厚實,右手持金剛杵於

17 世紀

胸前,左手至於腹前,結跏趺坐於方形卡墊上。

銅鎏金上師像 GILT-BRONZE STATUARY

本件作品造型生動,手指線條靈活優美,體態飽滿,金色完美。衣緣及 僧衣上鏨刻花卉、雲紋等細膩紋飾,工藝相當精細。藏傳佛教對上師相

OF GURU

當重視與崇拜。“沒有上師就沒有法”幾乎是所有藏傳佛教僧人的共

17th Century

識,因此上師是佛教藝術中重要的雕塑主題之一,其寫實與細膩的表現

H:18.8 cm (7 3/8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參閱]

手法皆是依據上師的真實樣貌所雕。

[參閱]倫敦佳士得,2019/5/14,Lot115,17/18世紀 鎏金銅巴 沽拉尊者坐像,H:15.8cm,成交價GBP 10,625。



1044

綠度母是藏傳佛教藝術中最受尊崇的女性神祇之一,在信眾中廣受推 崇,被認為是觀音菩薩的眼淚化現,和觀音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信

16 世紀

仰在多個地區廣為流行。本尊綠度母造像通體鎏金,造型端莊大氣。髮

銅鎏金綠度母像

髻高束,頭戴花冠,面龐方正圓潤,雙眉細長相連,鼻脊挺直,雙目細

GILT-BRONZE STATUARY

長垂視,嘴角上揚,面含微笑。上身袒露,胸前掛有長長瓔珞,下身著

OF GREEN TARA

貼體長裙,腰部一串連珠紋及簡單紋飾表現出裙邊裝飾,裙上無紋,輕 薄合體,垂至腳踝,樣式簡潔,自然流暢,富有尼泊爾風格特色。左手

16th Century

當胸結法印,肩上的烏巴拉花燦爛綻放,右手置右膝施予願印,庇佑著

H:39 cm (15 3/8 in)

芸芸眾生。遊戲坐於蓮座之上,是綠度母造像的標誌特徵。蓮座為單 層,蓮瓣寬大扁平,尖端微卷,舒展的氣質中又帶有力度。

TWD: 5,000 RMB: 1,000

此尊造像品相完好,形體優美,裝飾細節精湛,顯示出濃郁的尼泊爾風

U S D : 160

格影響,十分具有美感及藝術感染力。

[參閱]古天一,2018/12/8,Lot4072,《16世紀 銅鎏金綠度母 像》,H:39 cm,成交價RMB 517,500。

[參閱]



1045

本尊為帶有蒙古風格的釋迦牟尼佛像,其雕像柔和優雅,融合了印度帕拉王朝與西藏的

17-18 世紀

雕塑特點,人物的身材較為凸顯,肉體感覺也十分明顯。釋迦牟尼坐在立體感十足的仰 覆式高蓮座上,左手持缽、左手施觸地印。面容祥和,帶有年輕少年樣貌,眉間凸起白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像

毫帶有札納巴札爾創作風格。身著左袒式袈裟,衣緣塹刻衣紋,並於右肩衣結處下垂一

GILT-BRONZE STATUARY

叢如魚尾般的衣褶。身軀壯碩,肌肉線條圓潤飽滿,充滿力道。

OF SHAKYAMUNI

蒙古可汗之子札納巴札爾(Zanabazar)於西元1650年左右改宗格魯派後,便被視為轉

17-18th Century

世活佛,年輕的札納巴札爾建立寺廟,有上百位追隨者,最後更受到各部落可汗們的支

H:23.5 cm (9 1/4 in)

持,成為政教合一的領袖,康熙三十年康熙皇帝更冊封其為呼圖克圖大喇嘛,總管一切 外蒙古喀爾喀部落的宗教事務,蒙古正式成為清朝的附屬保護國。札納巴札爾不僅是位

TWD: 5,000

高僧,更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現今蒙古博物館裡許多佛像藝術,都是出自他的創作,

RMB: 1,000

或是受到他的影響,所謂的札納巴札爾學院,指的就是跟隨他的創作方式所衍生出來的

U S D : 160

佛像藝術創作,也正是本件拍品的成像時空背景。札納巴札爾風格的釋迦牟尼,是博物 館中相當重要的典藏品,藝術市場上流通的傑作十分有限,往往價格也不斐。

[參閱]1.紐約佳士得,2017/3/14,Lot229,蒙古 17/18世紀 札納巴札爾派 鎏金銅阿彌陀佛像,H:21.5cm,成交價USD 223,500。

2.北京東正,2017/6/8,Lot1475, 17/18世紀 札納巴札爾風格鎏金 銅釋迦牟尼佛像,H:22cm,成交價RMB 920,000。

[參閱 1]

[參閱 2]



1046

此幅唐卡主尊為六臂觀音,觀音結全跏跌坐於蓮花寶座之上。冠 飾華美,面龐方圓,五官較集中。軀體勁健有力,比例協調優美,

17 世紀

上身裸露,佩有釧鐲等華麗飾物,六臂分持不同法器,下身著長裙,

紐瓦爾畫六臂觀音唐卡

裙子以彩色條帶裝飾,顏色鮮豔,具有鮮明的視覺效果。蓮花寶

THANGKA OF SIX-ARMED

座色彩亮麗,蓮瓣寬大扁平舒展,顏色錯落有致,身後為拱門形

AVALOKITESVARA BY

背光。畫面下方繪有供養人。

NEHWAL

整幅唐卡佈局多有留白,構圖不追求「畫滿」,而是疏密分配得 恰到好處。色彩搭配的層次井然,統一和諧中又具有跳躍感,畫

17th Century

面表現得相當豐富。人物造型展現尼泊爾審美元素,在唐卡的佈

75×56 cm (29 1/2×22 in)

局設色、繪畫線條及裝飾元素,皆體現了古樸的韻味,及尼泊爾 繪畫風格之影響。

TWD: 5,000 RMB: 1,000

[參閱]古天一,2018/6/17,Lot3010,18世紀 四臂觀音

U S D : 160

唐卡,44×63.5cm,成交價RMB 230,000。

[參閱]



1047

此幅唐卡主尊為千手觀音,一面八臂。主尊臉龐法相莊嚴,頭戴花冠, 唇部鮮紅。上身飾滿華麗瓔珞珠串,下身著裙,精細的線條刻劃出綺麗

17 世紀

的裝飾風格。手持不同法器,赤足站於蓮座之上。身旁眾多菩薩圍繞,

紐瓦爾畫千手觀音唐卡

後為層層迭嶂的山巒,天上捲曲的雲朵是來自漢地繪畫的母題,整體畫

THANGKA OF

面人物眾多,但排列有序而不淩亂擁擠,人物形像各異,衣紋、雲彩等,

THOUSAND-HANDED

每一細節處理的一絲不苟。風格優雅大方,整體富麗堂皇。

AVALOKITESVARA BY

此幅唐卡調色極為豔麗,背景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畫中人物採用紅色

NEHWAL

為基底,再以橙色等暖色調裝飾,對比度高,令主尊形象更為突出,品 相極佳。整體帶有漢地繪畫元素,然豐滿具有動感的身形,富有張力的

17th Century

表現手法,是尼泊爾繪畫的一大重點特色。

66×47 cm (26×18 /2 in) 1

[參閱]1.倫敦邦翰斯,2017/11/9,Lot0221,18世紀 彩繪觀音

TWD: 5,000

菩薩唐卡,64×43cm,成交價USD 30,094。

RMB: 1,000

U S D : 160

[參閱 1]

2.古天一,2017/6/7,Lot3029,18世紀 蓮花手觀音菩薩 唐卡,90×60cm,成交價RMB 276,000。

[參閱 2]



1048

法螺,為藏傳佛教「吉祥八寶」之一,是古印度諸宗教共同的法 器,用於宗教儀式的歷史非常悠久。佛經上講佛陀講經說法時聲

清代

音嘹亮,猶如大海螺的聲音響徹四方,佛陀入滅後,後世遂以海

法螺

螺之音代表佛陀的法音召喚,故稱之為法螺。

TRITON

佛教中往往以右旋為吉祥,佛之毛髮、佛之眉間白毫、佛之萬

Qing Dynasty

字、繞佛塔廟、持用轉經筒、皆為右旋,右旋螺與此類似。有

H:24.2 cm (9 1/2 in)

稱,左旋代表了眾生的業力,而右旋代表著佛法的力量。因此, 佛教崇尚右旋,在法螺中,以右旋白海螺(即西藏所認為的左旋

TWD: 5,000

螺)最受尊崇。傳說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帝釋天等曾

RMB: 1,000

將一支右旋白法螺獻給佛祖,從此右旋白海螺即作為吉祥圓滿的

U S D : 160

象徵在佛教中廣為應用。本件作品為較少見的右旋法螺,外部包 覆處滿佈紋飾,並鑲嵌各色寶石,工藝精美,頗為少見。

[參閱]古天一,2018/12/8,Lot 4015,清代右旋法螺, L:16cm,成交價RMB 178,250。

[參閱]



1049 明永樂時期

白度母(White Tara),藏音譯卓瑪嘎爾姆,又稱為增壽救度佛母, 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觀世音有 32 種化身,僅其中的度母化身 就可以變化為 21 位救度母,白度母即為聖救度佛母的二十一尊

銅白度母像

化身之一。在藏傳密教中,綠度母與白度母是二十一尊度母之中

COPPER STATUARY OF

流傳最廣的。而藏密又常以長壽佛、白度母及尊勝佛母等三尊合

WHITE TARA

稱為:“長壽三尊”。

Yongle Period, Ming Dynasty

此尊白度母像頭戴花冠,面龐圓潤,眼瞼微垂,耳飾大耳鐺,相

H:13.4 cm (5 1/4 in)

容靜謐。身著天衣綢裙,佩戴項鍊釧環,華麗細緻,細腰軟腹, 體態婀娜。右手置膝施與願印,左手當胸結三寶印撚蓮莖。全跏

TWD: 135,000

趺坐於蓮座之上,飽滿舒展,排列規整。本尊造像以銅鑄就,表

RMB: 30,000

層氧化後泛出黑綠亮澤,愈顯古樸典雅。

U S D : 4,500



1050 清代

財神頭戴寶冠,寶冠上陰刻紋飾,短帛帶揚起於耳側,束髮高髻, 蹙眉揚須,寬額豐頤,雙目圓睜,英氣勃發。上身坦露,胸前掛 有項圈、瓔珞,右手持如意寶至於膝上,左手握吐寶鼠,寶鼠豐

銀財神像

碩飽滿。披帛飄揚於身後,繞過雙臂垂落於身側,雙手、雙腳飾

SILVER STATUARY OF

珠串,下身著衣裙,衣緣處塹刻細膩紋飾,衣褶自然流暢。財神

JAMBHALA

以遊戲坐姿坐於蓮花座之上,蓮座上緣一道連珠紋精密規整,蓮 花瓣細長優美。造像以銀為材質鑄成,保存完好,包漿油亮。

Qing Dynasty H:10.1 cm (4 in)

TWD: 250,000 RMB: 56,000 U S D : 8,300



1051

雪堆白造像工廠位於雪城西門外,此處最初為楚普噶舉派紅帽系 的四層樓寺院,後改建成二層廠房。主管官員有六品僧官二人,

17 世紀

還有根據技藝水準享有官員待遇的正副師傅等,共有工匠數百人。

雪堆白銀四臂觀音像

雪堆白的工匠來源廣泛,在《布達拉宮志》中可以看到,有來自

SILVER STATUARY OF FOUR-ARMED

尼泊爾的、西藏本地的、蒙古族的,甚至修建紅宮的時候,還有

AVALOKITESVARA

“康熙皇帝特派漢族工匠老魏等共一百一十四名”(資料來源 : 嘉措頓珠:《布達拉宮志》[J],《西藏研究》1991 年第 4 期,

17th Century

第 116 頁),其中尼泊爾工匠在造像活動中較為活躍。將雪堆白

H:13.5 cm (5 3/8 in)

與居於北京紫禁城內的清宮造辦處相比,一個為地方政府服務, 一個為皇家服務,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是集中了最為優秀的工匠為

TWD: 5,000

統治階級服務,代表了當時佛造像的最高藝術水準。雪堆白金銅

RMB: 1,000

造像製作繁複奢華,有的用料十分昂貴。至今珍藏在藏傳佛教各

U S D : 160

寺廟中的精美佛像,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出自雪堆白。 本尊四臂觀音像,面龐圓潤,頭戴五葉冠,髮髻高聳,眉毛和雙 目上挑且有弧線,鼻翼較窄,嘴巴小巧,微笑狀,面部刻畫富有 神韻,雙耳下飾圓形大耳鐺。主臂於胸前合掌,其餘二臂執法器 於雙肩側。上身袒露,飾項鍊、臂釧、手鐲,下身著裙,裙襬陰 刻花卉紋飾,飄帶環繞於肩上。結全跏趺於蓮座之上,蓮座較高, 蓮瓣為雙層,深束腰,是雪推白造像中的標準造型。整尊觀音優 雅中帶有力道,顯示了工匠對於人體結構造像的工藝嫺熟,且材 [參閱 1]

[參閱 2]

質特殊,以銀為材質鑄造,在雪堆白造像中應屬上品,具有極高 的收藏價值。

[參閱]1.西泠印社,2017/7/16,Lot3698,17世紀 雪堆白 蓮花手觀音坐像,H:18cm,成交價RMB 322,000。

2.廣州華藝,2018/11/16,Lot1030,17世紀 銅大 威德金剛雙身像(雪堆白),H:27.5cm,成交價 RMB 2,530,000。



1052 馬拉王朝  尼泊爾

本尊造像螺旋髮髻高隆,寶珠頂嚴,面容圓潤,五官俊美,眉眼 彎細且修長,嘴角上翹含露笑意。眉間嵌水滴形綠松石白毫,耳 大且圓,耳垂拉長,頸施三道弦紋,胸膛飽滿,腰部收束,左手

銅鎏金阿閦佛坐像

內彎托於腹前,右手垂下施觸地印,指節紋理刻劃細膩。身披右

GILT-BRONZE SITTING

袒式僧袍,邊緣鏨精美連珠紋與花葉紋,佛衣貼體無痕,只在交

STATUARY OF AKSOBHYA

疊的雙腳間呈現放射狀衣折。結跏趺坐於雙層仰覆蓮座,仰蓮花

BUDDHA

瓣略短,覆蓮花瓣稍細長,座底部略大於上部,平穩勻衡。蓮座 上下層各鑲嵌一周整齊的連珠紋。座上飾一小型金剛杵,表現出

Malla Dynasty

金剛乘五方佛的東方阿閦佛造像特徵。尊像全身鎏金燦然,五官

H:27 cm (10 5/8 in)

俊美,體態飽滿優雅,充滿力量,可謂馬拉風格之鮮明代表。 李查維王朝(約西元四至十三世紀)開創尼泊爾佛像藝術的第一

TWD: 1,200,000 RMB: 267,000 U S D : 40,000 〔來源〕荷蘭 Hubert C. Hochstenbech舊藏

個黃金時代,佛造像風格以剛勁為美,造像軀幹筋瘦,肌肉緊 實,軀體線條硬直。同類型可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十世紀 〈阿閦佛〉,雖整體造形端莊,工藝精細,但較為呆板,缺乏生 氣。從十三世紀開始,尼泊爾進入馬拉王朝時代,馬拉王朝造像 與前期風格大為不同,追求肌肉的表現和裝飾的華美,在前期基 礎上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使之更加生動且富生活趣味,此時期 的造像風格即以王朝名稱為「馬拉風格」。本尊像軀體圓實,坐 姿呈和諧等邊三角形,採用薩爾納特式的表現手法,衣薄貼身, 僅在衣緣處鏨刻精美繁縟花紋裝飾,予人端莊穩重之感,具有馬 拉時代風範。

Altar in Lang Monastery (Lang dGon-pa). Dolpo, north-western Nepal. Largest image approximately Photo: N. Douglas



[參閱1]

[參閱2]

[參閱]1. 十世紀〈阿閦佛〉,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圖像與風格:故宮藏傳 佛教造像(上)》,紫禁城出版社,2002 年,頁 62-63,圖版 9。

2. 中國嘉德,2016/5/15,Lot3003,尼泊爾十三 / 十四世紀銅鎏金阿閦佛,成 交價 RMB 1,150,000。



1053

酥油燈是喜馬拉雅山脈一帶藏傳佛教寺廟中使用的一種燈,為藏傳 佛教寺廟的一個顯著特徵。在藏傳佛教的寺院中和信徒家中的佛龕

清代

前,一年四季都供奉著用酥油作燃油的長明燈,稱之為酥油燈。點

銀油燈 25 件、銅油燈 30 件

供燈是供奉佛、法、僧三寶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佛像或佛塔前點供

SILVER OIL LAMP (25 PIECES),

燈,表示佛光普照。佛經上說,點酥油燈能使慧光永不受阻,讓人

COPPER OIL LAMP (30 PIECES)

懂得明善與非善之法,排除視障與愚昧,獲得智慧之心。

Qing Dynasty

本組拍品共計55件油燈,銀製25件、銅製30件,大小不略有同,燈 柄似鈴鐺般覆缽狀,深束腰托上方圓盤狀燈盞,燈盞敞口外撇,其

尺寸不一

內光素可鑒,保存完好。傳統的酥油燈用無水酥油燃燒,有助於集

TWD: 5,000

中精神、幫助冥想,也透過提供燈油來獲得福德。

RMB: 1,000

[參閱]中國嘉德,2019/6/3,Lot6069,清代 金質酥油燈

U S D : 160

(一組三隻),H:9.1cm,成交價RMB 529,000。

[參閱]



1054

大威德金剛是文殊菩薩的怒相化身,是藏傳佛教無上瑜伽續部的重要本尊 之一,備受藏傳佛教各派和信徒的信奉。格魯派尊大威德金剛為該派三大

明代

本尊之一加以供奉,其地位非同一般。本尊大威德金剛主面為牛頭,牛首

銅鎏金大威德金剛像

象徵閻王,卷眉向上,呈憤怒像。頭戴骷髏冠,長角突出,鼻孔賁張,張

GILT-BRONZE STATUARY

口露齒,表情生動威猛、極具張力。最高佛首則是文殊菩薩本像,寓意大

OF YAMANTAKA

威德金剛為文殊菩薩的化身,面容微微帶笑、祥和寧靜,象徵慈善和平。 金剛主臂分別持嘎巴拉碗和金剛鉞刀,展左姿立於蓮座上。餘臂分置左

Ming Dynasty

右,呈扇形分佈,手持不同法器。足下各踏神靈和各種飛禽走獸。蓮座為

H:24 cm (9 1/2 in)

仰覆蓮座,蓮瓣圓潤立體,底沿外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下排塹刻蔓草

TWD: 850,000

紋,相當精緻。背後為火焰形背光,保存完整。

RMB: 189,000

本尊明代大威德金剛以西藏和尼泊爾造像的圖像與風格為基礎,加入漢地

U S D : 28,300

元素,鎏金醇厚飽滿,工藝精湛細膩,裝飾繁縟,造型繁複,每個細節交 代得清楚不馬虎,比例拿捏得宜,整體舒展自然,將大威德金剛威猛恐怖 的氣勢掌握得恰到好處,氣韻生動,充分體現出漢藏融合的精髓。

[參閱]北京保利,2018/12/9,Lot6353,清17世紀大威德金剛 像,H:22cm,成交價RMB3,450 ,000。

[參閱]



1055

大黑天梵語名瑪哈嘎拉,藏語稱為貢普,原來是古代印度的戰神,進入 佛教後,很受密教的崇奉,是觀音菩薩化現的大護法,在護法中地位很

清代

高,同時也是密宗修法所依止的重要本尊。

銅鎏金六臂大黑天像 GILT-BRONZE STATUARY

本尊造像展左站立,頭向左側略傾斜,一面六臂,頭戴骷髏冠,頂豎忿 怒紅髪,三目圓睜,粗眉上揚,張嘴露齒,耳戴大圓耳飾,面相凶忿。

OF SIX-ARMED MAHAKALA

胸前飾瓔珞,下身圍獸皮,手臂掛有臂釧,腰間圍有骷髏串,六臂分

Qing Dynasty

持不同法器,肢體粗壯有力。整體處理的細緻到位,通體鎏金,水亮厚

H:15.5 cm (6 1/8 in)

TWD: 400,000 RMB: 89,000 U S D : 13,300

[參閱]

實,面部生動攝人,為清代造像的典型作品。

[參閱]巴黎蘇富比,2019/6/11,Lot 33,17/18世紀大黑天銅 像,H:17.5cm,成交價EUR13,750。



1056

大紅司令主,又名戰神、皮愷甲、大紅大黑天,藏語稱為“滾波斯 仁”,是喇嘛教裡特有的五守舍神之一,直譯為“敵神”。其主要職能

明代

是佑護崇拜者不為外敵所傷,是居於人右肩之上的神靈。

銅鎏金大紅司密像 GILT-BRONZE STATUARY

本尊大紅司令像刻畫相當生動傳神,紅色火焰狀赤髮上衝,頭戴骷髏 冠,冠上鑲嵌彩色寶石,華麗搶眼。面生三目,忿怒相,怒目圓睜,雙

OF GURU

眉緊蹙,寬鼻闊口,露出尖牙,頷下虯髯,神態猙獰。束冠繒帶在耳際

Ming Dynasty

飄動,披帛從身後繞於兩臂,自然下垂於軀體兩側,右手高舉長劍,裝 飾性極強。身穿鎧甲,呈武將裝束,足蹬戰靴。左展立于單層蓮花座

H:19.7 cm (7 3/4 in)

上,左腳下踩踏一戰俘,戰俘不負重荷,意欲掙扎逃脫;右腳下踩著一

TWD: 500,000

匹小馬,威風凜凜。

RMB: 111,000

[參閱]紐約佳士得,2019/6/11,Lot203,清鎏金銅大紅司命主

U S D : 16,700

像,H:16.5cm,成交價USD 30,000。

[參閱]



1057 清代

本幅唐卡題材為三寶佛,三尊佛像姿態相同,佛像雙手結禪定 印,全跏趺坐,髮髻圓隆高凸,頂飾摩尼寶珠,面相方圓端莊, 雙眼平視前方,目光祥和,神態寧靜,身著層層堆疊之僧衣,衣

三寶佛織錦唐卡

褶刻畫自然流暢。佛像身後編織頭光與背光。整幅唐卡全無空

BROCADE THANGKA OF

白,最下方是排列整齊的大象,其餘空白之處以花草填滿。

BUDDHA

織錦唐卡又稱“堆繡”,是以緞紋為底,用數色之絲為緯,間錯

Qing Dynasty

提花而織造,粘貼在織物上。本幅唐卡以黃褐色為基底,略作變

74.5×39.5 cm (29 3/8×15 1/2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化,秀雅清新,獨具特色。



1058

此織錦緞唐卡,以藍色為底襯,上以紅、香黃、豆綠、深豆綠、粉、桔 紅、天藍、寶藍、白、黑等色絨線交織製成。尤其是根據織花紋的需

清代

要,採用了多種的織錦工藝於一身。主尊為長壽佛,正中端坐,面容莊

長壽佛織錦唐卡

嚴寧靜,雙手捧寶瓶,頭戴寶冠,黑色餘髮散落肩上,線條自然流暢,

BROCADE THANGKA OF

帛帶環繞於身,婉轉如流水,頭光與背光編製細膩,絲絲入扣,顏色搭

AMITAYUS BUDDHA

配自然和諧,色彩豐富多變。下方左右角各織一菩薩,姿態優美地座於 蓮花台座上。整體織工精密,潤色自然,衣裙繁複多褶,筆觸細膩,人

Qing Dynasty

物神態逼真,具有活力和真實感。

56×43 cm (22×16 7/8 in)

在唐卡的空白處,以各色雲團圍、花卉繞各尊周圍,和印度及西藏古典

TWD: 5,000

主義傳統的單一色調,或僅點綴細碎雜花的表現手法明顯不同。在總體

RMB: 1,000

顏色運用上則呈現較為淡雅的風格,與西藏唐卡色彩對照強烈鮮明之

U S D : 160

感相異,是受到漢地畫風的影響。本件唐卡應使用提花織機,以緞紋為 地,用各色絲線為緯,以線帶針,利用經、緯線來回穿梭織成的作品, 其工藝繁複,製作耗時,質感精美華麗,色彩層次分明,實為佳品。

[參閱]北京匡時,2008/5/21,Lot 0040,明正德紅緞地五彩寶生 佛織錦緞唐卡,67.5×48.5cm,成交價RMB 2,464,000。

[參閱]



1059

財寶天王是眾財神的首領,為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又稱毗沙門天,北方

財寶天王唐卡

的保護神,又兼司財之職,梵文稱kuberd,意為施天,是掌管財寶富 貴、護持佛法的善神,為帝釋天之外臣,以能護持世間故,又稱護世

THANGKA OF

者。財寶天王乃五方佛之南方寶生佛所化現,故又名「南通謝」,周邊

VAISRAMANA

圍繞八路財神為部屬,協助財寶天王普度眾生,以滿眾生之願。依經典

66.5×39.5 cm (26 1/8×39.5 in)

所記,在釋迦牟尼佛住世之時,天王在佛前立下誓願,願護持佛法, 並給予眾生財富之資量,令其成就世間法。故以其外相雖顯財寶天王之

TWD: 36,000

貌,但實質上仍是佛陀之所化現。

RMB: 8,000 本件唐卡主尊為財寶天王,天王一面二臂,頭戴五佛寶冠,身穿鎧甲,

U S D : 1,200

佩諸種珍寶瓔珞,右持寶幢,左手捧著口吐各種珍寶的寶鼠,以遊戲坐 姿態,坐于伏地白獅上,白獅回首張口,形象生動。天王身後放射如 十萬旭日之光芒,代表財寶無盡之天庫為其所有。本件作品色彩鮮明活 潑,人物刻畫細膩,栩栩如生充滿動感,畫面整體明亮光鮮,藍天白 雲,綠地如風吹拂,每尊佛像姿態各異,寫實的表現手法使人物躍然於 上,精彩萬千。

[參閱]北京保利,2016/6/8,Lot9504,清織錦財寶天王唐卡, 105×78cm,成交價RMB 34,500。

[參閱]



1060

准提佛母梵文為Cundhi,譯為清淨或明覺,含有七億佛母,三世諸佛之 母的意思,故又稱“七俱胝佛母”,是佛教中顯教、密宗所共尊的大菩

明代

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又稱准提菩薩、准提觀音、天人丈夫觀音

準提佛母銅像

等,密號為最勝金剛,為六觀音之一。

COPPER STATUARY

准提佛母的造像是菩薩因應眾生求法的不同緣起,而示現不同的形象。

OF MAHA CUNDI

此尊一面十四臂,主臂於胸前合掌,其餘各臂分持不同法器,表示消

BODHISATTVA

災、去惑、增福、延命、超脫輪回、往生淨土等願。本尊造像以精銅鑄 造,佛母面相圓潤,眉眼修長,眼瞼低垂,鼻高小嘴,唇為上揚帶笑,

Ming Dynasty

慈悲祥和中帶有莊嚴。頭戴寶冠,寶冠上浮雕紋飾,肩搭天衣披帛,袒

H:20 cm (7 7/8 in)

露胸部,下著長裙,裙襬自然鋪散於蓮座上,雙腳結跏趺端坐,蓮瓣寬

TWD: 200,000

扁,層次鮮明。整尊造像結構勻稱,造型端莊大方。衣襬的流暢自然,

RMB: 44,000

採用了漢地造像的寫實性表現手法,品項極佳。

U S D : 6,700

[參閱]中國嘉德,2014/5/18,Lot3643,漢藏18世紀 銅鎏金准 提佛母,H:17.6cm,成交價RMB161,000。

[參閱]



1061

本尊釋迦牟尼佛像高螺髻,頭頂寶珠,眉間有白毫,鼻樑高挺,著袒右 肩袈裟,左手施禪定印,手托缽盂,右手施觸地印。結跏趺坐於仰覆蓮

清代

座上,上下兩層連珠粒粒分明、規整,蓮瓣飽滿圓潤,工藝細膩。

銅鎏銀釋迦牟尼佛像 SILVER-BRONZE STATUARY

本件佛像僅高3.3公分,然細觀之下,非常精緻,袈裟衣紋皺褶層層疊 起,隨著身體線條婉轉流暢,肌肉飽滿勻稱,栩栩如生,蓮座刻畫除了

OF SHAKYAMUNI

強調出蓮辦的層次分明外,辦尖微翹起、紋飾細部描繪、每片中間的細

Qing Dynasty

膩表現,及下層連珠紋上在微繞一圈小連珠等等細節處,都處理的一絲 不苟,可見本件作品的用心之處。本尊造像是少見的銅鎏銀所鑄,銀的

H:3.3 cm (1 1/4 in)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參閱]

珍貴之處不亞於金,相當別緻稀罕,經歲月洗禮可見佛像原本銅色,更 加耐人尋味。

[參閱]紐約邦翰斯,2017/3/13,Lot3025,15世紀西藏銅鎏銀 密勒日巴像,H:10.2 cm,成交價USD18,750。



1062 清代

大威德金剛相當於梵語中的Yamantaka,意思是「死亡的征服者」,西 藏密宗認為祂是文殊菩薩的化身,而文殊菩薩是宗喀巴的本尊和寧瑪八 飲血中佛身部的本尊,因此在格魯派和寧瑪派中,皆受到極大的尊崇。

銅鎏金大威德金剛像

大威德金剛因為能降伏惡魔,稱呼「大威」、同時又有護善之功,謂之

GOLD PLATED

「大德」,對於在婆娑世界末法時期修行的佛教弟子來說,有祂在一旁

COPPER STATUARY OF YAMANTAKA

護持,有著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 本尊以水牛正面忿怒像示人,源自於威鎮閻魔水牛的傳說,也代表了幻 身與明光的教法,這是密教傳承教法的精髓;而其頭頂與左右兩側和後

Qing Dynasty

頸部所環繞之諸多面像,則與佛陀九類教法的意涵有關。此外,大威德

H:20 cm (7 7/8 in)

金剛正中央的雙臂分持鉞刀與嘎巴拉碗,同時奮力懷抱住明妃,身體兩

TWD: 5,000 RMB: 1,000 U S D : 160

側傘狀開張之手臂,則持有不同的法器,足踏男女明王及飛禽走獸,以 左展立的戰鬥姿雙運於覆蓮座上。本尊造像可說是藏傳佛教中最為複雜 的造像之一,每一細節處理細膩入微,除了彰顯其威力之外,更藉以呈 現清代佛教金銅造像的精湛工藝。




[參閱 1]

[參閱 2]

[參閱]1.香港蘇富比,2018/4/3,Lot3679,清代18世紀銅鎏金大威德金剛像, H:20cm,成交價HKD 1,187,000。

2.香港保利,2018/10/2,Lot3305,清代銅鎏金大威德金剛像,H:20.1cm, 成交價HKD590,000。


1063

《勝樂金剛》又稱上樂金剛或善樂金剛,梵名為Chakrasamvara,《勝樂

18 世紀  尼泊爾

金剛》和《時輪金剛》、《密集金剛》、《喜金剛》及《大威德金剛》 被稱為密宗「五大金剛」,這五個法門是無上瑜伽修行精髓之所在,更

銅鎏金勝樂金剛像

是密宗四大教派共修的本尊。其中《勝樂金剛》為藏傳佛教無上瑜珈部

GOLD PLATED COPPER

之母續本尊,為「大樂之輪」,被視為母續中的最高成就,也是母續中

STATUARY OF

最完滿的教法。至乾隆皇帝在位時期,更是篤信勝樂金剛,為其建立數 百千計的壇城,因為這個緣故,勝樂金剛的本尊信仰在中土非常流行。

CHAKRASAMVARA IN NEPAL 18th Century H:37.5 cm (14 /4 in) 3

TWD: 5,000

勝樂金剛共有七十二種身相,此尊為四面十二臂造型,四面表息災、增 益、敬愛、降伏四德,每一面三眼,表三世智,象徵看破三界,每一面 呈現「寂忿相」。本尊雙臂懷抱明妃(金剛亥母),明妃裸身,意味著 清淨無染,明妃的左腿與主尊右腿並齊站立,右腿則伸出主尊背後。主

RMB: 1,000

尊雙手分持金剛杵、鈴,表悲喜雙運,其餘各手分持獸皮、嘎巴拉碗、

U S D : 160

斧、鉞刀、三股戟、金剛索、人首等法器,左腿微曲,踩在大自在天妃 心身上,右腳直伸,腳踏大自在天神,表示降伏憤怒、貪欲以及各種眾 生的我執而得到成就,姿態與2015年紐約蘇富比〈15世紀勝樂金剛唐 卡〉相仿。



舟形火焰背光極為特殊,內緣飾有一圈骷髏和金剛杵,甚為罕見,雕工細膩繁複,乃尼泊爾工藝師匠心獨運之作。台座蓮瓣秀長挺拔,束 腰較深,具有西藏來烏群巴大師造像風格,底邊一圈雋刻蘭察體梵文字母。此像肢體結構線條非常精確,鑄造工藝精湛,出自尼泊爾紐瓦 爾族所鑄,堪稱18世紀尼泊爾金銅造像藝術成就的完美寫照。 本件勝樂金剛的造型完整,大型的舟形火焰背光極為特殊,內緣飾有一圈骷髏和金剛杵,甚為罕見,雕工細膩繁複,乃尼泊爾工藝師匠心 獨運之作。更特殊的是高蓮瓣近方形台座,居中有高凸棱,上下兩側有仰覆蓮為飾,十分精細。本尊造像整體厚實寬廣,姿態、佈局、以 及神情掌握得恰到好處,且與同類造型相比量體頗為巨大,更擁有罕見的完整背光,在問世的勝樂金剛之中,實為百不一遇的珍品。

[參閱]

[參閱]紐約蘇富比,2018/3/22,Lot1050, 18世紀銅鎏金大威德金剛像, H:36.5cm,成交價USD 591,000。



Lot 1061  清代  銅鎏銀釋迦牟尼佛像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