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U EA2 second

Page 1

Port f oil o Ti ng y u w u /202 2
Ting Yu Wu TKU EA2 2022 Winter 黃文賢老師
淡水城市大地遊戲館 Site Concept Final
基地 滬尾小漁港

河岸獨立音空間

周遭建築物高度

歌唱 叫賣 有別於普通老街的嘈雜 行走在淡水老街上 海浪聲 鳥叫聲 叫賣聲 譜出一段獨一無二 屬於淡水的聲音 河岸店家分布 17 16 14 13 15 12 0 50 150 300m 11 1 遊客 居民 2 3 4 5 6 7 8 9 10 街道視野 風向 基地客群走向 基地風向 基地視野 0 15 30m 5 15 30m
店面數 攤位數

主要聲音紀錄

行走河岸老街上 自然與人文聲音不斷交錯 時而鳥鳴 時而叫賣 此起彼落 形成屬於淡水河岸的獨特音章 在接近尾聲 留下自然的聲音 寧靜且單純 動物分布 街道尺度 空曠處 街道尺度 空曠處 自然 街道親水性 潮汐 風聲 雨聲 貓叫鳥鳴 0 50 150 300m 聲音疊合 音量分貝比 風 雨落 潮汐 動物 + + + +
河岸獨立音
+ 汽機車分布 郵輪捷運分布 街頭藝人分布 歌唱聲 活動聲 叫賣聲 汽機車聲 郵輪捷運聲 人文 活動 叫賣店家 0 50 150 300m 歌唱
叫賣 活動 汽機車 公共運輸 + + 聲音特性 連續/漸變 擴散 層疊/重疊 反差
音量分貝比 聲音疊合

Concept

鋼板的硬 窗簾布的柔 創造強烈的材質反差 鋼板和窗簾布疏與密的排列 表達漸變的質感

垂直水平向交錯
藉透明度由高到低的變化 產生視覺上顏色的漸變
製造實與虛的反差

將顏色漸變與材質反差兩者結合

整體利用鋼板窗簾布柔硬的交織 內與外的彩度反差和排列的疏密漸變 創造一個具強烈反差和漸變質感的空間

中古時期 聽覺決定一個村落的範圍 城市的分布

但隨著印刷普及 視覺逐漸取代聽覺

行走在淡水河岸

被迫接受不同知覺的刺激 嗅覺 觸覺 視覺 逐漸將聽覺覆蓋

透過這個城市遊戲館

讓進入到裡面的人

用單純的知覺感受屬於淡水獨一無二的聲音特質

淡水城市大地遊戲館 — 河岸獨立音空間

Case study

Andalucia’s Museum Of Memory

AD Classics: Le Cylindre Sonore

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design

實虛變化 韻律感
Kazuyo Sejima/ Ryue Nishizawa 2005 - 2006 Essen, Germany Bernhard Leitner 1987 PARIS, FRANCE 回音空間

設計發想

由基地分析可知河岸缺少環形場域提供聆聽聲音的場所 且基地小漁港的環境相對封閉 故利用環繞的手法創造具有聲音包覆質感的空間 基地位於河岸的後段 人文的聲音弱化 自然的聲音被強化 在設計上 利用實與虛和材質彩度的對比 來呈現反差的聲音質感 利用顏色漸變來表達開放場域的聲音特質

在一個方形實空間中挖一個半圓形球體的虛空間 外層水泥厚牆與內層的彩色玻璃形成強烈反差

利用斜坡串連整個空間

50x50 100x100 200x200 視野 球體玻璃韻律感
製造仿潮汐回音
2F 1F
與配置呼應

淡水城市大地遊戲館 — 河岸獨立音空間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TKU EA2 second by tingyu wu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