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志恒 作品


C₁₂H₂₂O₁₁

區志恒 作品
C₁₂H₂₂O₁₁
時間藝術工作室自 2013 年成立以來,秉持開放多元的心態,著眼於當代音樂 的推廣、跨域合作的實驗,試圖以最不受拘束的多元形式,拉近與在地人文, 以及各類型聽眾間的距離。我們一方面繼承前人留下的豐厚音樂遺產,向聽眾 分享經典曲目;另一方面,
時間藝術工作室更希冀以新創作品,留下屬於我們 「現在」的樣貌。於是,以鼓勵青年作曲家創作新作品為目標之一的「時間藝 術學院」(TimeArt Academy) 作曲工作坊計畫,在 2020 年起步了。該計畫
匯集了國內最具當代音樂專長的演奏家,為青年作曲家首演新作,至今已陪 伴、引導近 30 位國內外青年作曲家與他們新作品的誕生。
回首過往足跡,首屆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貝多芬作為號召,引領青年作 曲家觀察與呼應貝多芬在技術、聲響或創意上的前衛精神,創作出自己的全新 變奏曲。2021 年,呼應史特拉汶斯基逝世 50 週年,工作坊以【聽見心中的聲 音】為題,引導青年作曲家回顧史特拉汶斯基的作曲歷程,思考如何突破限 制、激發創意。2022
年,時間藝術學院將眼光面向國際,以【傳統與現在, 從我開始】為題,邀請七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作曲家,從自身傳統找尋當代 音樂創作靈感,譜寫新作。甫於2023年底完成的【創演點子對撞機】工作 坊,則以獨奏的形式,一對一地找尋「作曲家」與「演奏家」之間更深度對話
的可能性。
為了讓當代音樂更靠近一般民眾,今年我們以【Modern Music 瘋台灣】為
題,邀請了五位優秀的青年作曲家,為五個台灣的「非典型展演場域」量身打
造屬於該場域的作品,自今年九月起,陸續於台灣各地展演
《C₁₂H₂₂O₁₁》為蔗糖的化學式,在糖的種類中亦是純度最高。大家也知道從
甘蔗到蔗糖的製糖過程中是經過多重的物理和化學的提煉過程。甘蔗的採收 → 切段 → 壓搾 → 蔗汁收集 → 清淨 → 脫色和濃縮 → 結晶 → 分蜜 → 多次再
結晶與分蜜 → 收集與乾燥,而提煉當中的化學反應更是製糖過程中的重要
環。在創作本作品的過程也像在做 個化學的實驗,嘗試把台灣製糖業的歷史
與文化元素和當代音樂結合在一起,看看帶來有甚麼有趣的多重化學反應,以
聲音呈現糖廠與台灣糖業橫跨百年時間軸的文化景貌,追溯台灣的文化歷史與
現代化的記憶。
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數碼音樂及媒體系高級文憑 ,其後
來台深造,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現作曲師事許德彰老師,曾
師事唐旦祥老師。在學期間曾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金,台灣板橋
南區扶輪社「琴韻傳馨」獎學金。
音樂創作函蓋了獨奏、室內樂、管弦樂、以及電子音樂等,其中作品
《Exile》獲選為香港作曲家聯會《音樂新一代2022》作品徵集之入圍作
品,另外作品《Concur》亦於2023 C-Lab 台灣聲響實驗室 x 法國
IRCAM 工作坊中演出。近期在台灣亦積極參與及協助多項不同藝術計劃
的音效設計、錄音、混音等工作,包括2021年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
找我劇場《展覽會之畫》音樂繪畫劇場、2022年C-LAB聲徜音樂節《音
樂正發生|未知的聲音旅程》等多項藝術工作。
台灣省台中市人,高中就讀省立台中一中並開始學習長笛,師事陳棠亞老師;其
後北上就讀國立台灣大學,主修哲學。期間師事安德石老師並於畢業後至國防部
示範樂隊服役,師事林薏蕙老師。退伍後,吳正宇赴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院
(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 就讀,主修長笛演奏。師事長笛現代音樂
演奏家 Harrie Starreveld、巴洛克長笛大師 Marten Root、交響樂團長笛家
Marieke Schneemann 及短笛家 Ellen Vergunst。
2011年吳正宇於阿姆斯特丹音樂院獲得長笛演奏碩士文憑,並活躍於歐洲與亞
洲樂壇。除了受世界音樂家基金會 (Stichting Musicians Worldwide) 邀請定期
在荷蘭各城市巡迴演出以外,並於2012年首創" 枝獨秀 - Just a Flute!?”系
列音樂會,藉由與作曲家和各領域藝術家的合作積極探索長笛音樂的無限可能
性。
吳正宇曾受邀參與的重要國際音樂節包括2012台北國際現代音樂節、2014荷蘭
De Link音樂節、2015 WOCMAT與2017 Curto-Circuito現代音樂節。其演出
足跡遍及台灣、中國、韓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美國、智利、英國、德
國、奧地利等地,並先後受邀赴台灣交通大學、台北藝術大學、台灣藝術大學、
台中東海大學、智利南方大學音樂學院、上海師範大學、武漢音樂學院、廈門理
工大學、江蘇師範大學等校演講現代音樂專題與演出。
吳正宇現為上海巴洛克室內樂團長笛首席與上海國際聯盟合唱團附屬管弦樂團長
笛首席,上海德威英國國際學校與台灣南投高中音樂班、台中光復國小長笛教
師。2013年吳正宇籌組現代樂團『時間藝術工作室』,積極推廣古樂及現代音
樂。首張個人專輯 《十絕句 - 吳正宇長笛獨奏》於2015年發行,同年入圍第27
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詮釋獎。於2018年發行長笛與電聲專輯《Parallaxis 平行交
錯》,長笛新媒體作品《新庄24-1》於2020年正式發行。
來自台灣的大提琴家周尚樺,至今演出百場公開音樂會並參與多齣歌劇演
出,具豐富舞台與商業演出經驗。返台後,擔任線性室內樂藝術總監,演
出曲目橫跨古典與當代,並致力推廣大提琴教學。任教於清水高中、清水
國小、民生國小音樂班,常春藤國際學校、現為詠嘆調大提琴四重奏團
員。
畢業於曉明女中音樂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Trossingen德國國立特羅辛根音樂院演奏碩士。曾任職德國愛
爾福特劇院Erfurt Theater大提琴團員。
「時間藝術工作室」是由長笛演奏家吳正宇成立,除了演奏家團隊以外,
成員包含音樂企劃團隊、作曲家、以及跨界劇場顧問團隊。於2013年成 立迄今已演出超過百場不同主題的音樂會。除了音樂風格不設限以外,
「時間藝術工作室」也進一步探索音樂藝術的可能性,曾製作企劃包含當 代攝影、古詩詞、劇場、裝置、新媒體等跨域製作,獲得各界好評。
合作過的藝術家與組織包含作曲家潘皇龍、徐儀、Felipe Pinto
d'Aguiar、大提琴演奏家 Claudio Pasceri、劇場導演黃鼎云、聲音劇場
藝術家 Artyom Kim、製鑼與銅雕藝術家吳宗霖、攝影藝術家汪正翔、
C-Lab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衛武營國際音樂節、義大利 EstOvest 當 代音樂節、荷蘭 De Link 當代音樂節、巴西 Curto-Circuito de Música
Contemporânea 音樂節、德國 Broken Frames Syndicate 當代樂團、
新媒體藝術團隊 Motion Factory、阿姆斯特丹協創組織(Co-
Composers Amsterdam)等......
「時間藝術工作室」曾於2022年獲選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TAIWAN
TOP 演藝團隊,並於2023、2024年獲選為臺中市傑出演藝團隊。
製作人 吳正宇
執行製作 黃雨農
現場協力 王冠傑、武修平
行政協力 吳佩玲
影像紀錄 李褆
指導單位 文化部
合辦單位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月眉糖廠綜合經營園區股
林咨佩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