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TIME ISSUE 03 / 季刊2023.04

Page 1

2
3

東海大學跨校團隊以2 Care勇闖世界前八強

東海大學學生再次在國際大賽中展現光芒!全球最具份量,由美國史丹佛大學舉辦的「第十屆2023年全球長壽設 計競賽」公布入圍結果,來自台灣的東海大學工設系大四的周悅儒同學所組成的跨校設計團隊傲視群雄,成功在全球38 個國家中的241支隊伍裡脫穎而出,以排序第一入圍世界八強,今年4月將代表台灣前往美國進行決賽,可謂「台灣之 光」,也是「東海之光」。

今年史丹佛大學長壽中心正逢十週年,以「優化健康壽命:在每個年齡段都生 活得很好」為主軸,向全球大學提出挑戰,提供超過2萬元美金獎金及5萬美金以

上的企業直接合作計畫,吸引世界學子創意發想,鼓勵學生設計產品和服務,為現

代日趨嚴重的高齡化社會提前佈局。指導周悅儒的東海大學工設系羅際鋐教授表示, 這項競賽已經舉辦十年,在國際上受到肯定,是標竿型的獎項,此次競賽贊助企業

陣容強悍,美國上市公司Target及日本Honda公司等皆列席,可見對此次決賽之 重視。

東海大學的入圍也代表台灣的大學參賽多年首次入圍,東海

大學工設系學生周悅儒是透過畢業專題提出這個創意計畫,並邀 請明志科技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同學一同參加「史丹佛全

球長壽設計競賽」,並以「2 Care監測牙周健康工具的新穎設計」,

奪得35位由設計與科技業的專家、創業投資者等所組的評審認 可,贏得今年4月飛往史丹佛大學與世界各國菁英學生一決高下

的入場卷。事實上,周悅儒進入東海大學後就積極學習並參與國 際大賽,這次她繼紅點大獎、美國MUSE Design Awards 銀獎後, 再次閃耀國際。

工設系學生周悅儒作品。

台灣大學生閃耀史丹佛國際大獎
入圍8 強史丹佛大學長壽中心競賽! 東海工設系團隊嶄露國際舞台
4

博雅精神:AI跨域結合人文、工程、科技、資訊與藝術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這次入圍的還包括美

國常春藤賓州大學、卡內基美隆大學、以及北京理工

大學等名校的團隊,東海工業設計系在課程規劃上,

秉持博雅精神、AI跨域,設計上結合人文、工程、科技、

資訊與藝術,且強調跨領域教學,此次學生周悅儒卓

越的成績,更彰顯學生積極主動進取的精神,全校師 生對她的表現與有榮焉。羅際鋐教授說,工設系相當 重視實作與應用,2016年和東海周鴻仁校友一起創辦

「滾雪球創新」組織,舉辦滾雪球國際設計營,帶領

學生參與國際設計競賽,至今已多次帶領同學獲得國 內外設計競賽大獎。

羅際鋐教授指出,以周悅儒這個畢業專題計畫來

說,至少花六個月的時間討論,從問題的發想、使用

者的需求、可行性評估,乃至3D建模到可以落實,每

個環節都相當重要,他對周悅儒可以再次入圍感到高

興,目前仍積極修正這個作品,希望在四月正式比賽

拿下大獎。周悅儒表示,東海工設的訓練相當扎實,

能入圍具有標竿意義的大賽,心裡真的很喜悅,她為 這次的比賽已籌備許久,目前自己跟組員也與美國的 企業導師積極互動,討論如何完善設計,她和羅際鋐

教授都希望奪下一金,希望未來東海和台灣企業可以

羅際鋐教授。 東海大學工設系同學周悅儒入圍「史丹佛全球長壽設計競賽」,以「2 Care監測牙周健康工具的新穎設計」,奪得35位由設計與科技業的 專家、創業投資者等所組的評審認可。
5
提供資源給學生創作。

67週年「東海校友證」即將推出! 東海書房為校友開啟服務小棧

東海大學為精進公共事務及校友服務,提升東海品牌價值,原公共關係室於2023年正式更名為「公共事務暨校友 服務處」(簡稱公共事務處)。如何延續東海人的精神,將東海的品牌無限延伸與推廣,形象深植人心,創造出一波又

一波的感動,是公共事務處念茲在茲的要事。因此,2023年3月22號「東海書房-校友服務小棧」在萬眾矚目下,正 式啟航,攜手聯經出版社策展,給全球校友一個返校的休憩小站。同時,公共事務處也規劃將在2023年9月推出「東 海人校友證」。詳細內容,敬請期待!

東海人來報到! 東海人校友證即將推出

東海大學創校至今邁入67週年,廣大校友群遍布全球,直至今日,東海校友人數已累積約15萬人,是凝聚校友力 量為首要之事,東海校方將帶頭做起。今年,希冀藉由校友證的發行,串連全世界的校友,激起各地校友對於「東海」 的情感與歸屬感。

今年,預計9月將正式推出新版東海大學校友證,讓母 校對校友的服務具體化,也更加擴大完整、活絡母校與校友間 情誼、同時也便利校友與母校共享資源。未來持東海大學校友 證,即享有諸多校園資源優惠,如進出圖書館、入校停車、東 海大學推廣中心所推出之課程,除此之外,持校友證亦享有國 內外多家特約商家所祭出的優惠價。【詳細正式資訊,即將推 出!】

6

東海書房新生命! 為校友提供休憩小站

興建於1958年的古蹟建築「東海書房」將迎來新紀元,東海大學為提供校友回母校與師長及在校生交流的開放場域, 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處2023年正式將「東海書房」重新規劃為主要提供校友返校的休憩小站,賦予這棟優美建築全新 生命,未來將在此提供校友更完整的服務,例如校友接待、辦理校友證,或者與校友合作舉辦各種攸關文化、音樂、文 學與藝術等饗宴。

東海書房這棟優美的建築由知名建築師張肇康所規劃,至今佇立於東海大學已超過60年,是幾乎所有東海人記憶 中的建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斑駁的「東海書房」匾額,是由已過世的周聯華牧師親自題字,整個書房外牆是清水紅 磚堆疊成虛實交錯的漏牆,傳遞出濃厚的書香氣息,也有濃郁東海人的情感。

2023年 「東海書房-校友服務小棧」揭牌儀式已於3月22日正式啟動,目前也攜手「聯經出版社」規劃書展,直 至4月底,為60年老建築注入嶄新生命,東海公共事務處處長黃兆璽表示,東海書房將成為東海的全新學習新地標, 也是全球校友回娘家與師生交流凝聚能量的開放式場域。「東海書房-校友服務小棧」的揭牌儀式中也隆重邀請師長、 校友們共同宣示啟動這陪伴了無數學子,橫跨一甲子有著無限回憶的地方。

7

東海工程物理學門躍居中部第一

再打造中部最大華語文教學中心

英國泰晤士THE世界大學排名公布2023最新的工程學科排名,東海大學以優異表現位居台 灣第六,中部第一,被視為推動AI人工智慧教育的大黑馬。東海表示,不僅理工,看好疫情後各 國來台學習中文的趨勢,正致力推動線上、線下教學,打造中部最頂尖的華語文教學中心。

迎戰科技時代,邁向科技2030。東海專注科技人才培育成果斐然,更在泰晤士THE世界大學 工程學科排名中,無論發表頂尖期刊、綜合教師研究著作超過2200篇,甚至與中科、精密科學園

區、台中工業區超過百家企業產學合作中,獲得優異表現,在工程學科指標排名中,在台灣,僅 次於台、成、清、交、台科大五所國立大學排名位居第六。

東海工學院院長黃欽印表示,THE的評分指標分為5個領域,分別是教學、研究、引文、國 際視野、以及產業來的收入,未來三十年在工程領域將有爆發性成長的人才需求,此次上榜象徵 東海所提出的光點計畫「智慧製造班」彰顯成效。黃欽印強調,此次成績也可以歸納於東海是一 所擁有人文、社會、藝術等全方位學習環境的大學,東海更擁有世界級的師資,理學院及工學院 就有6位教授名列「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1)」,4位更同時榮登「2021年度科學影 響力排行榜」,說明東海是一所卓越的綜合大學。

東海大學培育眾多具備豐厚文理兼備的學生,

8
大幅提升產業界對東海畢業生的好感度。

不僅理工 東海再打造中部頂尖的華語文教中心 !

東海在人文社會領域一直相當出色,東海國際長廖敏旬說,東海擁有中部最悠久,在國際上

最具傳統與口碑的華語教學中心,教師曾獲得教育部優良教師華育獎、Fulbright華語師資進修獎 金等傑出表現。曾任臺師大校長的現任校長張國恩相當重視華語文教育,正全面導入數位學習系 統,甫建置完成的「混成教室」將提供線上、線下的最即時的互動教學環境。

華語文教學中心主任呂依蓉強調,東海擁有一流師資與課程外,更提供客製化課程,以及隨 班附讀和夏季班等多項優勢。她認為過去幾年因為疫情導致來台學中文的人數大幅減少,但目前

已出現回升,除了原本主要來自美、日、韓的學生招生復甦,越南、泰國等學生更呈現顯著的成長,

她指出台灣的學費CP值相當高,相信來台學習華語文的人數將逐步回到疫情前水準。

9

四大行政組織啟航 邁向未來大學新挑戰

「圖書暨資訊處」與

「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處」的成立

1994年以來,台灣高等教育快速擴張,加上近年來面臨的國際競 爭及少子化現象的雙重影響下,對傳統大學帶來鉅大的挑戰。鑑此,張 國恩校長上任後積極推動全校組織的行政革新,打造高效率之運作機制。 2023年經行政、校務、董事會議通過,將「圖書館與電子計算機中心」 及「公共關係室與校友聯絡室」分別整併為「圖書暨資訊處」及「公共 事務暨校友服務處」,讓學校在既定的校務發展主軸上,秉持既有傳統 特色與優勢,推動改革發展,邁向未來台灣私立大學的典範。

組織再啟 - 圖書暨資訊處成立

東海大學圖書館與電子計算機中心自2023年2月1日起組織整併, 並更名為「圖書暨資訊處」(簡稱圖資處),2月20日於科技大樓中庭 舉辦揭牌儀式。由首任圖書暨資訊長楊朝棟主持,校長張國恩率領多位 一級行政主管和師長貴賓們蒞臨共襄盛會。

張國恩校長上任後積極推動全校組織革新與創新,此案係2022年 10月12日行政會議提案通過,繼2022年12月20日校務會議通過後, 於2023年1月7日董事會決議通過實施。將圖書資源暨資訊科技業務 整合成新的服務團隊,提供本校師生豐沛的圖書資源,推動資訊科技運 用,以支援教學與研究,精進發展與學習教育。

10

籌劃網路大學 精進教學品質

「圖書暨資訊處」揭牌儀式於2月20日上午11時在科技大樓中庭舉行,由校長張國恩、副校長詹家昌、副校長張 嘉修、圖資長楊朝棟等多位一級行政長官貴賓進行揭牌。張校長於揭牌致詞表示,因應時代教育潮流的觀念改變,東海 大學進行多項組織改造與革新。圖書館與電算中心整合為圖書暨資訊處,以提供更好的學習資源為重要方向。未來圖資 處將籌畫網路大學,除了對外招生外,對內也提供老師同仁們網路大學的平台精進教學,提供更多元的教學資源利用。

除此之外,網路大學平台的建置也能夠使教師再造並改變學生學習的活動模式,目的在於建在立更好的多元學習管 道,將既有教學方式、教材教法等學習資源進行實體與虛擬的多元整合,期待東海成為未來網路大學最好的模範。

:首任圖資長–楊朝棟教授

東海大學首任圖資長由資工系終身特聘教授楊朝棟教授擔 任。楊圖資長從2019年起即擔任圖書館館長,2021年兼任電子

計算機中心主任(亦曾於2012年08月—2020年01月擔任電算

中心主任),擁有傑出的學術暨行政歷練,楊圖資長將帶領首批 圖資團隊前進,創造未來大學提供師生圖書資訊的重要典範。

圖資長楊朝棟表示,未來大學重要的一點即是網路大學,

圖資處的角色即是負責提供圖書資訊資源、建置校園資訊環 境、開發並維護校務行政資訊系統及支援資訊教學研究等。並 說明組織再造將提升更好的單位行政效率,整合後的圖資處組 織分設為讀者服務、書刊採編、系統發展、資安網路、數位服 務等組別,期能提供整合性的圖書資源與資訊服務。圖資長藉 此重要的劃時代場合獻上一首詩: 「東方不敗任我行,海量應

用接地氣,圖書典藏展古今,資訊服務拚第一。」感謝張校長 的勉勵與期許,將以新團隊新氣象,努力邁向欣欣向榮,讓東 海越來越好。

圖書典藏展古今 資訊服務拚第一
11
首任圖資長楊朝棟教授。

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處成立 全面行銷東海新品牌

品牌的價值是產業的核心,猶如百年老樹的年輪,層層的堆疊訴說著它生命的歷史與價值,散發出精緻而不奪目的 光芒。東海大學西元1955年成立,為全台灣第一所私立大學,在東海人的眼裡,東海是從一片黃沙彌漫的荒煙蔓草中,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堆砌出,感念陳其寬先生及貝聿銘先生過人的遠見,為東海大學設計了逾半世紀仍令人讚嘆的路思 義教堂,這一切的一切,一點一滴,都成為屬於東海人最珍貴的資產。然而,面對少子化嚴峻的衝擊下,東海將如何繼 續延續東海人的精神,將東海的品牌精神無限延伸與推廣,使品牌形象深植人心,創造出一波又一波的感動。因此,公 共事務暨校友服務處的成立,目的便是透過品牌行銷的方式,吸引全國高中優秀學子加入東海大學,打造東海品牌邁向 全國首屈一指的一流大學前進。

打造東海行銷團隊 東海品牌深植人心

2023年,根據張國恩校長的指導,學校應擁有屬於大學行銷 團隊,依據從「有上新聞」到「上有意義的新聞」之原則,做全 面性的校內外行銷。同時,應發掘教師之研究亮點、校友的傑出

成就與學生的表現成果,協助舉辦記者會或發布新聞,並建立網 路行銷為導向之學校網頁與社群媒體,成立專業的行銷團隊。除此

之外,亦需與校友會密切合作,建立學校與校友間的連結,鼓勵

師生設計文創商品,並由學校協助出版,藉此突顯東海校園特色。

因此,2023年經行政會議、校務會議、董事會議通過,將原

先本校於2000年5月校務會議提案中,以「為加強與新聞媒體關

係之建立與維護,負責新聞發佈、提供」為目的的「公共關係室」, 整合「校友服務處」,組織合併後成立「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處」

(簡稱公共事務處),期望在保有現有東海人的美德傳統上,為

東海新品牌注入全新能量,摸索出未來的道路,行銷東海,朝向 未來大學邁進。

12

重塑品牌 創造東海新榮耀

東海大學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處為本校一級單位,負責辦理提昇學校整體形象、建立與維護媒體關係、服務校友整 合資源等各項業務。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處為了讓校友、家長、學生、企業界、媒體等,能經由愉快的交流過程,得到 更多有關於東海大學的資訊,本次整併期許藉由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串起連結、創造溝通、傳遞訊息,讓內部的人脫下 面紗看見更寬闊的世界,讓外部想了解我們的人能更進一步感受東海的美。

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處首位處長黃兆璽副研究員,以教育及傳播學為研究專長,在2000-2008年時擔任聯合報記者、 召集人,更在2008-2019年時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執行長兼師大校友總會秘書長,擁有超過20 年於新聞媒體及校內行政的豐沛學術及業界歷練,未來將帶領東海公共事務處團隊繼續邁進,成為行銷及打造東海品牌 的重要基地。

黃兆璽表示,新成立的公共事務處,將以重塑東海大學品牌,並提升品 牌價值為目標,以三大主軸分別成立新聞傳播組、校友服務組以及品牌策略 組,透過有效發布議題新聞,積極推動校友服務及品牌形象建立,及提升品 牌價值,創造東海嶄新榮耀。據統計,2022年12月-2023年03月短短三 個月,本校的新聞媒體露出已超過 508 則。校友服務組的部分目前也積極推 動校友服務,強化募款業務,推動實體校友證及辦理2023年全球校友回娘 家活動。

13
公共事務處首位處長黃兆璽副研究員。

「跨域創新學院」與「實習與學生成就中心」的成立

東海大學為打造「學與做」兼具跨領域能力的未來企業菁英,成立「跨域創新 學院」,首任院長翁紹仁正式推動「產業微學程」,將串聯校內九大院系資源,與 業界共同規劃實習課程模組,讓學生走出校園可時刻與國際企業接軌。除此之外, 東海進一步強化學生實習與職涯發展,成立「實習與學生成就中心」全方位輔助學 生實習就業,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校外實習,為東海學子畢業求職打下基石。

跨域創新學院成立 與產學攜手培育未來職場菁英

為了促進各院系重視跨領域整合、培養學生統整多元知識及跨學科整合能力、 強化學生就業競爭力、創造全人教育之跨職能人才,東海大學成立「跨域創新學 院」,並於2023年3月9日舉辦「跨域創新學院」揭牌儀式,除進一步協助學生 提升本身能力,更在臺灣現今社會潮流中,培育學生發揮符合社會需求的才能,提 升自身附加價值。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指出,東海位處中部科學園區、精密園區等周邊地緣優勢, 未來將與周圍的企業合作,齊力培訓優質人才,減少學用落差。此次特別成立跨域 創新學院,目的是創造一個平台整合學校的學術資源並與外界企業接軌,讓學生能 夠時刻走出校園,也讓企業能走入東海,讓大學成為開放的學習中心,培育出擁有 因應全世界未來挑戰的學子。

14

跨出校門 走向職場 ─ 東海大學推出產業微學程

作為東海跨域創新學院的首任院長翁紹仁表示,跨域

創新學院將推出「產業微學程」,廣邀各產業企業、機構進 入校園,合開模組課程,未來供學生進行選修與實習,除了 協助企業找人才之外,也提供學生未來求職的方向。

翁紹仁說,「產業微學程」將和不同產業的企業進行 課程討論與實習規劃等主題,此學程主題必定和產業有強烈

關係。學生能透過進入企業實習的機會,提升職場軟實力、 增加職場實務經驗,未來若實習表現優異的學生將有可能在 畢業後直接留任企業,進而達成畢業即就業的目標。翁紹仁

強調,東海有很多海外菁英校友,除聘請國內產業界的師資

之外,目前也將引進海外企業校友擔任師資,致力培養高階 國際人才,這將成為此學程一大特色,預計與10個廠商合

作,共開出10個學程。

翁紹仁說,過去有不少就讀冷門科系的學生,畢業後

不好找工作,或是剛出社會一、兩年的新鮮人,在沒興趣的 產業打轉,為此東海大學與產業合作推動的「產業跨域微學 程」,由產業支持提供師資,相信能讓學生從中瞭解所學領 域,藉由培訓與實習,進一步發掘是否有興趣,協助學生對 接到正確企業,避免浪費時間摸索。

跨領域與創新學院首任院長翁紹仁教授。

15

實習與學生成就中心成立 實習就業 . 轉動未來

隨著勞動市場變化劇烈,職涯發展型態趨向多元化 與彈性化,「就業力」已成為許多國家青年政策的重要 議題。2023年2月,東海大學為了推動學生與產業接軌、 鼓勵學生前往業界進行實務實習,於教務處成立「實習 與學生成就中心」,協助學生透過職場實務的連結,完 備自我職能,未來順利接軌職場,達到東海學子畢業即 就業之目標。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指出,「實習與學生成就中心」

將以實習發展為重心,透過學涯與職涯串接,發展對職 涯規劃的重視,透過積極行動增進職涯軟實力,未來將 輔助學生職涯定向並培育核心職能,完備實習與輔導機 制,匯集各界資源與產業合作,推動實習發展,以成就 學生實習增能、銜接職場。

2023年3月16日,東海大學舉辦「實習與學生成 就中心」揭牌儀式,啟動輔助學生實習就業的任務。揭 牌儀式參與貴賓包括,校長張國恩、副校長劉正、教務 長楊定亞、實習與學生成就中心主任郭獻文及教學行政 單位師長共同揭牌,同時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 署副分署長阮啟釧,以及承楓實業董事長李基正等來賓, 共同見證實習中心的成立並表示對學生職涯發展的重視。

16
東海大學實習與學生成就中心郭獻文主任。

實習、學習、就業一條龍! 東海助力學生職涯發展

東海實習與學生成就中心主任郭獻文表示, 實習與學生成就中心以實習發展為重心,旨在提 供學生一條龍的完整輔導架構,從學習到實習再

到就業,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校外實習機會,確 認職涯意向,從中培養核心職能;透過學涯與職 涯串接,積極行動增加職涯軟實力,拓展未來可 能性。

郭獻文強調,未來實習與學生成就中心將輔

助學生職涯定向並培育職能,完備實習與輔導機 制,匯集各界資源與產業合作等重要任務,以成 就學生實習增能、銜接職場為總體目標;除此之 外,中心的成立,也是對學生們職涯發展承諾的 實現,相信實習與學生成就中心將在學生未來的 職涯發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引領學生實踐夢想、 成就自我,成為未來企業所追求的人才。

17

86歲旅遊俠客分享他的多重宇宙

86歲的不老攝影家陳維滄,現身2023台北國際書展!曾經以時報文化出版《那些極境教我的事》入圍金鼎獎,《看 見真實的北極》躍居博客來熱門暢銷書排行榜的他,這次更成為2023台北國際書展最低調,卻也最耀眼的高齡作家。然 而,如此傑出的作家,較不為人知的是,他是東海畢業的大學長!畢業超過60年,對於母校的熱情絲毫不減,自1993 年起,他就不間斷地以實際行動回饋母校。2022年出版新書《旅行中看見真善美:探索人文國度 走訪聖堂險地》,委由 東海大學圖書館出版,躍上台北國際書展的聯經出版社熱門櫃位,獲利全數回饋母校東海大學,作為優秀清寒生獎學金。

高齡86歲的不老攝影家陳維滄,曾經以時報出版「看見真實的北 極」,躍居博客來熱門暢銷書排行榜,2022年初他委託東海大學圖書館 出版的新書「旅行中看見真善美:探索人文國度

走訪聖堂險地」,還躍

上台北國際書展的聯經出版社熱門櫃位。陳維滄說,他希望大家喜歡他 的書,這次義賣所得,將全數回饋母校,作為優秀清寒生獎學金。

這位低調且傑出的作家陳維滄是東海大學經濟系第三屆傑出校友, 其終身努力追求夢想,帶著相機走訪南、北極11次,中極西藏5次、聯 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及一些觀光客罕至之地, 如實記錄親眼所見的景物,本著真、善、美理念的人文執著,以最精美 的圖片和洗鍊的文字,呈現行旅中的雪泥鴻爪。

然而,陳維滄不僅拍攝的作品令人感到驚奇,他的生命也時刻活得 精采。東海大學經濟系畢業的他,經校友田弘茂的介紹,認識「棒球教 父」洪騰勝,除了代理英文打字機的行銷,也曾在兄弟棒球隊擔任過內 野手;30歲創業「亞典」公司,專營大理石藝品,後成立「谷威」貿易 公司,與全美第一品牌BOYDS合作設計專賣泰迪熊產品,一砲而紅;他 是第一家進軍大陸的貿易公司,當年幾米的作品紅遍兩岸三地,他將其 開發成文創產品,成為文創品的拓荒者。50歲時,他見好就收,離開商 場,因為他心知肚明,物質的慾望是無窮盡的;他先後成立兩個基金會, 推廣禪學及文化、教育,也在60歲展開壯遊人生。

不老攝影家陳維滄現身2023台北書展
18

熱愛母校 慷慨扶助東海學子

2022年正值本校66周年校慶,圖書館將陳維滄校友捐贈之台灣雜誌創刊號,舉辦《珍藏最愛第一聲──華文雜誌 創刊號(1949-1987)》特展,獲得各界不少迴響。基於熱愛母校之情,陳校友特別授權東海大學圖書館出版《旅行中

看見真善美:探索人文國度 走訪聖堂險地》,並且全額贊助編輯印製。希冀藉由好書分享人生經驗,更將出版所得,捐 予母校,做為優秀清寒學生獎學金,也希望能拋磚引玉,提供本校募款之用。

陳維滄說,猶記還在讀大學時,家境清貧,但是東海大學的勞作教育,給了他在學校半工半讀的機會,藉由在勞作 教育中,學習到為人服務的精神,同時也能夠賺取每月的生活費,支持他自己在大學教育中成長茁壯,這個機會是母校 東海大學給他的,所以他很感動;同時,他也知道家境清寒學生所面臨的處境,所以願意捐款母校,支持更多經濟上有 困難的東海學弟妹。

自1993年起,陳維滄校友回饋母校的愛心,至今從未間斷,從教學大樓的捐款、綜合活動大樓籌建基金、校務整 體發展基金、清寒獎助學金等,陳維滄校友都不缺席。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陳學長所表現出默默付出、不求回 報的精神,展現出最無私的大愛,這也象徵著陳學長對於母校的愛從未減少過。

東海人不滅的熱情

實境看世界!

陳維滄說,他偏好深度旅遊,《旅行中看見真善

走訪聖堂險地》是將他30年遍及寰 宇的攝影旅遊足跡,集結成「人生壯遊」作品。他認 為壯遊是胸懷壯志的遊歷,旅遊時間更長、挑戰性更

美:探索人文國度

高、人文社會互動更深,沒有高度意志是無法成就的。

這本書委託東海大學圖書館出版的攝影遊記,涵

蓋探險、節慶、人文、夢幻、佛國、生態、公益之旅 等主題,可說是他過去30年來的生命縮影,內容相 當精彩。他更將兩度探望痲瘋村,從患者視角出發, 將他們的生活展現在世人眼前。陳維滄進一步說,希

望讓每一個打開閱讀這本書的人,能親臨實境,在台 灣也能夠感受到多元且豐富的異國風情。

19

系所人物

食品科學系/系友

黃浩然 HUANG, HAO-RAN

黃浩然為東海大學食品科學

系大學部第一名畢業校友,以五年

一貫方式就讀研究所,在東海大學

期間獲得路思義獎學金、斐陶斐榮

譽會員、書卷獎和榮譽生。在學期

間取得4張證照與證書及參加4項

比賽獲獎,在學術研究上獲得大專生科技部計畫及在食科

年會發表3篇論文海報;另在系上及社團服務方面,擔任

過Alpha leader和SOAR House 園丁(宿舍志工)及系上相

關活動事務之支援(活動主持人、冬令營隊教學及食安青年

軍等)。浩然致力於將在東海感受到的愛、精神及知識傳遞

給學弟妹,希望透過生命影響生命,在大學中認識自己。

財務金融學系/學生

吳宥萱 WU, YU-HSUAN

吳宥萱就讀於財金系與管院國際 菁英組,目前為四年級學生。在學 期間,榮獲多次榮譽生與書卷獎殊 榮。課業之餘,積極參與各項社團、 活動與比賽,擴展專業能力。於大二 期間,以探討消費者對於零售商店 行動支付之使用意圖:跨零售業態研究為題,參與大專生計畫 並獲得科技部補助。大三期間,參與TBSA行銷比賽,獲得佳 作。為了增加實務能力,開始於美商Belkin 進行數位行銷實 習。在職期間,負責社群媒體規劃與數據分析。畢業後將持 續精進商業能力,前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就讀商業分析。

生命科學系/學生 黃真榕 VIRIYA ADHIGUNA WINARSO

黃真榕為東海生命科學系第64

屆同學,印尼僑生的他大一時只能理

解有限的華語,但到高年級時已能

使用流利的中文輔導學弟妹解決課

業難題。從大一到大四囊括每年的

書卷獎及榮譽生,並獲得生科系專

題論文研討會的生醫組首獎;他也是生科系「歐保羅學業優 異獎學金」以及象徵東海學生最高榮譽「路思義獎學金」的 得主。跟隨趙偉廷老師做專題研究的他,已將癌症分子醫學 作為未來長期耕耘的目標,他在生科系「歐保羅海外學習獎 學金」資助下於2022年參加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年會(AACR), 畢業後即進入台大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開啟學習新篇章。

章錦瑜教授為本系退休教師, 治學嚴謹、教學認真、對學生關愛 有加,曾獲多項教學服務之殊榮, 亦為各界公認之景觀植物專家,自 景觀學系1982年成立第一年第二學 期到校奉獻心力長達40餘年,是學 子口中的「章媽」,目前仍受邀兼任開設重要課程並持續出 版相關專業書籍。此外,章教授為凝聚系友情感,增加與母 系師生之連結互動,協助將系友訊息資料建檔並發起辦理活 動,積極參與從不缺席。面臨少子化之挑戰,章教授更是藉由 社會服務等各類型場合,宣揚景觀專業之價值與理念,鼓勵 業界人士及其子女進入本系就讀,對於本系實在功不可沒。

景觀學系/教師
20
章錦瑜 CHANG, CHIN-YU

中國文學系/學生 涂瀞尹 TU, JING-YING

涂瀞尹是中文系五年一貫學生,現

為中文系碩士班三年級生。從大一開始寫

小說,曾獲文化部超新星文學獎、教育部

文藝創作獎,並於印刻文學、幼獅文藝等

雜誌刊載。受到幼年泰國的成長經歷所影

響,創作主要描寫在新住民與新都市的環

境中,人們的現狀與質變。2020年作品受到中華民國筆會的關注,將 短篇小說〈做臉〉翻譯為英文刊登。2022年創作計畫《氧化》榮獲國 家文藝基金會補助。小說家駱以軍評論:「是天生要寫小說的靈魂, 知道最深的黑洞,並擁有一顆純善的心,這種極珍貴的特質,會在愈 將來時光的作品,愈發出那樣的光暈。」

黃鈺綺 HUANG, YU-CHI

黄鈺綺擔任日文系『花火』雜

誌第82期編輯長,使一度以學生 個別興趣為主題的『花火』,再次 回歸台灣專題報導,帶領讀者一起 洞察社會,同時將紙本電子化,架 設『花火』雜誌專屬網頁。她選擇 企業管理學系為輔系,學習行銷與人力資源管理。2022年 7月參加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至法國的長照機構體 驗為期兩個月的高齡照顧實習,學習老人安養與照護。透 過結合日文系與企管系所學,發展跨域的多元能力,為自 己的未來奠定了多面向的優勢。

應用數學系/系友

陳筱薇 CHEN, HSIAO-WEI

臺中市立龍津高級中等學校的 教務主任陳筱薇為東海大學應用數

學系碩士班110學年度畢業系友。

她原於龍津高中擔任數學教師,為

了增進數學知識和相關應用,以在

職的身分在高中任教之餘在本系進

修,透過數學進行定期定額投資報酬率與風險之研究,並 跟著指導老師完成相關論文。2022年8月接任教務主任 一職,在教學上盡心盡力,並作為應數系與龍津高中的橋 樑,讓更多高中生可以認識到數學不同的面向,對於培育 數學人才貢獻良多。

資訊工程學系/教師

YANG, CHAO-TUNG

1990年畢業於東海大學資訊 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國立交 通大學資訊科學所碩士與博士,於 2001年8月回東海資工系任教, 目前是終身特聘教授並兼任圖書暨 資訊處圖資長。楊教授表現傑出獲 獎無數,包括111年「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中華民國 斐陶斐榮譽學會榮譽會員與東海大學第23屆傑出校友、 2021年中華民國資訊學會「李國鼎穿石獎」、110年中國 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110年國立陽明交通大 學資工系傑出系友、107年資訊月傑出資訊人才獎等榮譽。

日本語言文化學系/學生
系所人物
21
楊朝棟

統計學系/學生

王奎貿 WANG, KUEI-MAO

王奎貿為統計系碩班學生,是本 系五年一貫的學生。大一原本就讀國貿

系,升大二後轉到統計系,陸陸續續修

了統計學、迴歸分析、實驗設計和數理

統計等科目,漸漸覺得統計很有趣。目

前跟著俞一唐教授做可靠度領域相關研 究,希望在就讀期間多多培養能力,以因應未來就職上可能遇到的 問題。

社會工作學系/系友 林沛錞 LIN, PEI-CHUN

於110學年度畢業。大學期

間積極參與課外活動,曾擔任系上 花蓮、台中工作隊的組長與總召一 職,與工作隊組員一起嘗試在部 落、社區中找出不同的可能,並從 中學習組織、領導與團隊合作,也 試圖與地方建立關係並產生連結。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系/系友

陳谷汎博士為環工系84級系

友,服務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

木工程學系。2016-2018年獲科技

部「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19-2021年獲教育部「彈性薪資 獎勵」,2019年獲教育部「績優

環境教育人員優等獎」,2017及2020年獲教育部「資深 環境安全衛生業務主管獎勵」。陳教授長期致力於環境領 域之教學研究,亦整合該校跨領域師生執行大學社會責任 實踐計畫,推動區域永續發展,其團隊為全國USR團隊之 標竿,讓其所服務的暨南大學進入「綠色大學」全球排名 前5%。

政治學系/教師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州立大學林 肯分校政治學博士,專於政治心理 學與國會研究。自2009年2月進入 東海大學政治系任教以來,積極參 與國際會議如夏威夷戰略與國際研 究中心太平洋論壇、美中政治學年 會發表論文,撰寫專書《美國政府與政治:比較與批判的觀 點》,屢受TVBS、年代、三立、美國之音中文網等評論媒 體節目邀請專訪。2021年9月承辦模擬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Model APEC)中部場次,該活動由亞太青年協會發起,中 華經濟研究院世界貿易組織(WTO)及區域經濟整合(RTA) 中心和台中市政府共同主辦。

陳谷汎 CHEN, KU-FAN 系所人物
邱師儀
22
CHIU, ALBERT

系所人物

運動休閒與健康管理學位學程/系友

蔡佩蓉 TSAI, PEI-JUNG

《臺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主任

蔡佩蓉是東海大學運動休閒與健康管

理學程校友,持續推動《SDGs聯合國

永續發展目標》,秉持倡議、培力、

育成理念,育成許多臺中在地社會創

新團隊。近年從臺中社創基地出發, 推動媒合新創團隊與企業間,ESG永續投資計劃。2022年開始 擔任《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青年志工中心》顧問講師,持續深耕領 域,培育青年,以生命影響生命,以創造無限社會影響力為使命。

工設系/系友

謝易成 HSIEH,YI-CHENG

《3+2 Design Studio》設計總監

謝易成是東海大學工設系校友,榮 獲國/內外各項設計大獎,包含國際 指標性獎項的肯定『鉑金獎/金/銀 /銅獎/榮譽獎』,並以「第12屆 IDA國際設計獎得獎人」身份受邀至 總統府頒獎表揚。自行創業至今12年的工作經驗,服務業者 超過120家廠商,同時協助許多中小企業轉型成功之外,近 期也投入國際觀光工廠產業鏈升級,期盼持續打造台灣亮點, 行銷至世界。

許美智是美術系碩士在學學生,

在大學畢業該年,被推薦在「2021

藝術新聲 YOUNG VOICES」展出作

品,以現成物裝置與行為作為創作手

法,關心人與人之間親密關係中的不

適感。同年開辦 「盒子·架子–許美

智個人展覽」,並參展「《鳥獸散》鳥獸散第一次聯展」、 與「東美美術系第39屆師生美展」。2022近年展覽有「東 海二零年代創作預演」,與科元藝術的聯展「眾聲喧嘩」

Heteroglossia。

陳敏華為音樂系副教授兼系主 任,在校服務36年,曾榮獲110學 年度東海大學優良導師。主要教授鋼 琴演奏及鋼琴合作課,栽培許多鋼琴 專業合作者,活躍於中部音樂圈。近 年來在音樂系著力於職涯發展、產學 合作。曾舉辦3屆「達克羅士的教學實務與應用工作坊」、邀 請國際著名鋼琴家劉孟捷為音樂系駐校藝術家、Fulbright學者 Thomas Rosenkranz教授為本系客座教授。此外,也擔任臺中 國家歌劇院節目審議委員、高級中等學校部分領域課程雙語教 學諮詢委員。著有「威廉‧玻爾康《十二首新鋼琴練習曲》 之研究」一書。

美術學系/學生 音樂學系/教師 許美智 HSU, MEI-CHIH 陳敏華 CHEN, MIN-HWA 23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師

DONALD GOTCHER

Donald Gotcher is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for many years. It has been exciting to se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niversity from a rote-based learning model to one of active discussion and participation where students can engage about AI, Big Data, and Study Abroad Programs. Further,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cond Campus and quantum improvements in the equipment, facilities, and resources, he continues through his research to try and assist Department students in preparing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areers by improving their subject mastery,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and English abilities. During the 2018-2020 Academic year, Donald Gotcher had been the 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and he has encouraged lots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會計學系/系友

張小萍 CHANG, SARAH

張小萍現任上櫃公司生華生物科技副總經理、財務長暨行政財務處主管。具會計師、內部稽 核師、證券商高級業務員、期貨業務員執照,曾任職於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後擔任華南永昌 證券投信副總經理以及台灣工銀證券承銷部資深協理等職務,職場生涯橫跨會計師事務所、證券 投資業以及生技產業界。張小萍除了會計本科領域,亦熟稔產業IPO公開發行及上市櫃掛牌證管 法令、租稅規劃、募資以及海內外投資人關係。職業生涯曾創台灣生技新藥公司從創立到掛牌最 短時間記錄,並曾於2018年參與櫃買中心於香港舉辦10年來最大規模的海外法說會爭取外資參 與台灣資本市場。職場心法,心存善念、全力以赴 !

經濟系/系友

彭建中 PENG, JACOB

畢業於經濟系第37屆,美國羅伯摩里斯大學(RMU)會計系主任及終身職首席會計學 教授。RMU於2022年在彭教授的帶領之下獲取國際商學院促進協會AACSB的會計認證, 成為美國西賓州唯一榮獲AACSB雙認證的系所;2021年入選匹茲堡商業時報頭版報導“會 計領域20傑”之一。2023年以其近年在資訊安全揭露上的研究,獲得傅爾布萊特學者計畫, 前往日本明治學院大學講學,具有國際資訊系統稽核師以及亞馬遜雲端從業人員認證資格。 曾獲得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PricewaterhouseCoopers獎助,開發了一系列關於大 數據、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新興科技在會計實務上的應用課程。

系所人物
24

系所人物

哲學系/系友

林遠澤 LIN,YUAN-ZE

林遠澤教授於1999年獲教育部公費留學奬助,赴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國 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研究方面,上溯溝通行動理論,德國古典語言哲學傳統中的理論根 源,下探溝通行動理論與對話倫理學,具體應用於當代社會,最後再與中國哲學進行比較,以闡發儒 家哲學的現代性向度。2020年以《從赫德到米德—邁向溝通共同體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思路》一書, 榮獲「中研院人文及社會學科學術性專書獎」及「中山學術著作獎」,而這也是林遠澤2018年以《儒 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獲中研院專書獎後,第二次獲得殊榮,為史上第一位獲獎兩次的學者。

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教師

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戲劇博士,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就學倫敦期間,主修社教性互動劇 場,與格林威治青少年劇團長期共事,並進行當代英國劇作、劇場,以及莎士比亞戲劇、劇場等研 究。2015年獲頒東海大學教學傑出獎。2017年與東海大學教資中心所聯手開設之「莎士比亞磨課師 課程」,獲頒教育部磨課師標竿課程獎,選修人數甚眾。此外,任教東海期間,也在外文系指導學生 演出《絕不付帳》、《仲夏夜之夢》、《櫻桃園》、《高加索灰闌記》等經典名作,並跨域與來自美 術系、音樂系及建築系等位專業教師共授「互動音樂劇場」系列課程,從而協力推動東海大學表演藝 術與創作碩士學程之設立,成為目前中部地區唯一表演藝術高教基地,培育戲劇表演及製作人才。

陳秋政 JOS É CHIU-C. CHEN

取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學位後,自2009年8月加入東海教師陣容至今,曾擔任教師會理 事、系主任等校內服務工作。長時間耕耘於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的多元經營管理議題,也是現任台灣 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TASPAA)名譽會長、菲律賓國立發展學院公共與發展管理研究所客 座教授、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考委員。研究之餘,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國內外實務,承辦 ARNOVA國際年會,持續參與或擔任職務簡列如下:V-Dem Project之Country Expert、台灣地方治理研 究學會理事、台灣社會影響力研究院理事、台灣逆轉聯盟協會諮詢輔導顧問、台灣地方議員聯盟顧問等。

25
外國語文學系/教師 蔡奇璋 TSAI, CHI-CHANG

系所人物

應用物理系/教師

施奇廷 SHIH, CHI-TING

2001年於應用物理學系任教,曾獲頒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學術著作獎」及國家理論科 學中心「年輕理論學者獎」,並榮獲2018年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物理教育獎」。2022年 更勇奪大專校院教師媒體素養教案設計競賽第二名,除了物理教學研究之外,施老師為國內御 宅文化研究早期的開拓者、「ACG」一詞之創始人。2011年開設的『御宅學』課程以ACG文 化為主題,吸引了逾百位學生搶修。除了將應物系的Facebook粉絲專頁轉型為平易幽默的 科普網站,讓粉專追蹤人數高達一萬五千人,並推出每週更新的帶狀節目「熱血科學家的閒 話加長」Podcast和「熱血科學家的長話短說」YouTube頻道,大大提升了民眾的科學素養。

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系友

1986年畢業於畜產系,現任瑞基海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獲得「2014百大MVP 經理人-創新力」獎項。劉校友認為,成功並非一蹴可幾,增廣見聞及大量探索,做好扎實的 基本功,未來不論面對任何挑戰,一定可以迎刃而解。其研發之蝦病檢測試劑到現今的DNA檢 測平台新技術,可檢測在寵物、經濟動物、水產動物以及人類疾病各領域,基因改造食物的檢 測,亦可透過儀器在短時間內進行判讀。學長也將此檢測平台產品進行OIE認證、建造GMP認 證工廠、導入各項ISO認證。學長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企業精神,提供獎學金、實 習名額及工作機會給東海學弟妹,學長的成功創業經歷及向上積極的精神是我們前進的標竿。

建築系/系友

KUNG, SHU-CHANG

1986年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赴美取得哈佛大學建築及設計雙碩士。大學時代接受嚴謹 的建築設計訓練,並對建築實務與理論結合有獨到而深入的觀點,對於台灣建築與設計教育影響 深遠。曾榮獲2007 年第八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2020年第24屆「臺北文化獎」得主、2020 年東海大學第21屆傑出校友。創立「原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期間,其作品獲得「德國iF 傳達 設計大獎」、「日本JCD 空間設計國際賞」、「遠東建築獎」、「台灣建築獎」、「TID AWARD 台灣室內設計大獎」等大獎。2008年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11-2012年「香港 深圳—建築雙城雙年展與台北設計之都」展覽、2013年「Adaptive City城市展」等。

龔書章
劉正忠 LIU, CHENG-CHUNG
26

系所人物

企業管理學系/系友

張皓哲 CHANG, HAO-CHE

就讀企管系的張皓哲,致力於積極嘗試、探索新領域,就學期間擔任了系學會長一職,並 體驗交換學生、海外實習生、創業計畫、校園大使、企管營隊副召集人、活動主持人…等眾多角 色。大一暑假赴內蒙古,利用所學幫助旅遊產業擴大影響力;協助當屆企管營結合地方創生,增 加活動多元性;系學會會長任內,創辦首屆的名人講座,引起熱烈迴響。他將所學應用於實務, 與團隊成員一起執行剩食減量創意解方,在畢業專題獲得第一名,與友人創辦了台Chill品牌, 在高雄的百貨公司及線上通路上架銷售。並前往四川大學市場營銷專業進行交換學習,參與深圳 地鐵人力資源部實習計畫,獲得優秀實習生的殊榮。

王國明校友為台灣第一位工業工程學博士、元智大學創校校長,1977-1983年擔任國立清華大學 工業工程系主任期間,成立全台第一個工工研究所。1989-1999年擔任元智大學校長期間榮獲中國 工程師學會頒發的「傑出工程教授獎」及教育部頒發的「教育文化獎狀」。2003年榮獲「國際工業 工程學會」大獎章,為國內首位獲此殊榮工業工程學者。現任元智大學終生名譽講座教授、中國生 產力中心總顧問、清華大學榮譽教授、中國工業工程學會會士。榮獲中國工業工程學會終身成就獎、 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第16屆傑出成就獎等殊榮,於工業工程與教育方面具有卓越貢獻與成就。

資訊管理學系/教師

吳金山 WU, CHIN-SHAN

吳金山教授主要專長領域為資訊管理、網路消費者行為、設計思考與企業創新等。其專業能 力不僅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外,亦與業界有諸多連結。曾多次榮獲學校教學及研究之獎項,包括教 學優良獎、教學傑出獎、學術著作傑出獎、及特聘教授等。在行政服務方面經驗豐富,曾任中華 民國資訊管理學會理事、台灣服務科學學會秘書長、資管系主任、管理學院EMBA主任。其教學 方式則著重理論與實務並重,多次指導學生參與全國性競賽,並屢獲佳績,包括2017年企業社會 責任領航計畫獲中鼎CSR獎學金第一名、2022全國服務科學跨界共創大賽大會優勝獎、企業金獎、 以及全國性服務設計創新創意競賽獎項等。

27
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系友
王國明
WANG, KUO-MING

系所人物

表演藝術與創作碩士學位學程/學生

李玟伶 LEE, WEN-LING

目前為表藝創作所碩二生,大學則是本校日文系。在校期間曾參與過多種社團,像是the heart心劇坊、愛樂社、代面戲劇社,並在校內外參加各種藝文活動及演出,如台北藝穗節、路思 義野餐等。2019-2020年到日本交換,畢業後一邊教線上日文家教一邊參與表演,沒想到最後又回 到了劇場,來到了多元又自由的東海表藝所。進入本所後受到老師啟發與鼓勵參與校內外比賽及 活動,2022年獲得東海文學獎劇本組金質獎、入圍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單人表演競賽決賽、替年度 製作譜曲〈劇場真是太遠了〉。目前投入劇本、音樂創作及表演,是一位實實在在的斜槓青年。

法律學系/系友

李國增 LEE, KUO-TSENG

李國增學長為第32屆系友(1990年法律系畢,1996年法律研究所碩士畢),現為桃園地方法院院 長。歷任嘉義、金門、台中與台北地院,亦曾於司法院、台灣高等法院任事,實務經驗豐富。擔任司法 院民事廳廳長任內,完成勞動事件法、商業事件審理法之制定並通過立法施行。保障勞工權益,並讓億 元以上的商業糾紛速審速結,獲得好評,而在大法官宣告同婚合憲後,他也著手修正涉外民事法律適用 法,讓跨國同性伴侶得以成婚。除於實務界服務,對於學術界作育英才亦是貢獻良多,為臺灣科技大學 智財所教授級專家、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級專家,2022年於本校開設東海大學校友卓越講座—法學講堂。

共同學科暨通識教育中心/教師

陳以愛 SAE-CHEN JOSEFFIN

希望學生從課堂帶走對生命的渴望、期待和喜悅,感受到思考的樂趣、人生的意義,對別人 和自己的尊重,以及人生不是只有你所以為的那樣子而已,不妨去追尋你的理想,實踐你的人生之 夢,並且,不要忘記,除了你之外還有別人。陳以愛老師2003年至通識中心任教,榮獲2008年 度本校「特優教學獎」、2009年度「教育部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她推動成立本校通識教 育文明與經典領域、專業與通識貫通的「雙掛課程」,也發起知性社群「人文三缺一」。她熱愛歷 史研究,近年新作《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為「東南集團與五四研究系列」首部曲。

28

東海大學獲企業最愛私立大學殊榮 名次躍居中南部第一

2023企業最愛大學問卷調查結於1月6

日公布,東海大學大幅進步7個名次,為中 南部私校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名次急升的

東海大學是以長期推動博雅教育強化自主學

習,並透過體驗教育與動手做的多元學習方 式,培育文理兼備的學生,獲得企業界認同。

東海學生於升學方面也表現卓越, 2022年學

生錄取哈佛、麻省理工、哥倫比亞大學及康 乃爾大學等常春藤名校。

東海以深厚的博雅底蘊,培育學生「人文思考為底蘊」、「科技創新為方法」、「環境 永續為目的」的未來公民素養與知能,鼓勵學生多元嘗試,並培養跨域專長。

百億董事長大學教書!

東海大學EMBA 聯手企業

培育高階經理人才

朝世界一流EMBA邁進的東海大學,舉辦「EMBA 花舞再現畫展-音 樂會」,友達集團董事長彭双浪、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等百億董 座齊聚一堂。

朝世界一流EMBA邁進的東海大學,3月26日舉辦「EMBA 花舞再現畫展 -音樂會」,友達集團董事長彭双浪、佳世達集 團董事長陳其宏等百億董座齊聚一堂,未來將以講座教授身 分,培育台灣企業界所需的高階經理人才。東海大學EMBA主 任許恩得表示,相信產學的密切交流,不僅促進人才的培育, 更助力高階經理人在課堂上,尋求問題的解方。

29

東海資管+企管攜手迎戰ChatGPT新賽局

Martech創新微學程培育數位經濟菁英人才

人工智慧(AI)新時代隨著ChatGPT

的誕生展開全新的賽局,東海資訊管理系與

企業管理系兩大系所,建構出「Martech智

慧行銷學程」,以雙指導模式引領跨域學習,

幫助學生掌握數位新經濟與智慧營運等課

程。東海資管系主任林正偉表示,此課程目 前已經和統一、星享道飯店等數十個集團合 作,由企業出題,派人與導師合作共同指導

專題,將培養出更務實的管理人才。

面對來勢洶洶的人工智慧浪潮,東海資管系與企管系共同以翻轉與創新的思維導入全新的 「Martech智慧行銷學程」,全面幫助學生建構AI思維,深化知識領域。

東海大學理工學院躍居中部第一

國貿系、外文系、光點計畫、基督教會獎學金最吸睛

東海國貿系擁有卓越教授團隊和產學合作計畫,為了號召優秀學子入學,今年更推出了個人 申請入學專屬獎學金。

東海一向被視為擁有一流文、 法、商等人文社會學科的綜合大學, 根據2022英國泰晤士「世界大學影 響力排名」,在國內非醫學類私校 中,連續兩年榮獲第一。教務長楊定 亞教授表示,為了吸引一流學生,學 士班註冊入學的新生只要符合條件, 第一學年提供最高10萬元獎學金。 此外,國貿等多個系所另針對新生提 供不同之獎學金。

30

東海打造永續願景建構韌性未來

連續四年奪下大學社會責任獎首獎

《遠見雜誌》4月11日公布2023年第四屆「大學社 會責任獎」(USR),東海大學在「永續報告書」類組奪魁。

遠見創辦人高希均表示,大學在極度有限的資源下仍要肩 負社會責任實在不易;「永續報告書」類過去為「綜合績效」

類,東大能在該獎項拿到首獎,說明對永續治理擁有全方

位的遠景、策略,尤其以量化永續指標建構出新的里程碑, 可作為各大學的標竿。

打造永續願景建構韌性未來,東海大學連四年勇奪遠見雜誌大學社 會責任獎首獎。

中部唯一校 內 馬 廄 東海大學開設馬術課

全台第一座於大學內設立的馬術運動教育中心正

東海推動馬術教育課程,除了提供學生學習馬術外,也提供民眾馬術相關 體驗課程。

式開幕啟用! 東海大學以教育為目的,結合校內農牧場 資源,成立「東海馬場」推動馬術教育課程,除了提 供學生學習馬術外,也將供民眾馬術相關體驗課程, 朝打造國內一流的馬術運動教育中心邁進。校長張國 恩指出,東海馬場比鄰東海牧場與東海湖,馬場的設 立不僅活化校內資源,更將成為臺中的嶄新景點,更 是最鄰近市中心的馬術教育基地。

31

東海大學乳品 攜手溫十八餐廳 搶進餐飲冰品市場

美國知名冰品哈根達斯(Häagen-Dazs)在台業績驚人,以 生產乳品聞名的東海大學,看準國內超過50億元的冰品市場, 1月4日與台中知名連鎖溫體牛火鍋「溫十八」餐廳簽訂產學 合作,計畫聯手以東海大學手工乳品冰品的優質品質,切入台 灣冰品與餐飲市場。對東海來說,不僅將優質產品導入市場, 更期盼能以高品質的冰品創造龐大營收,來面對少子化的衝擊。

東海大學改編法國 卡 繆名劇打造全新劇本

以人文美學著稱的東海大學,2月17日由

東海大學教授黎煥雄領銜,成功改編法國「圍 城」劇本,結合台灣疫情政策時事,隱喻當下 台灣Covid-19官僚體制缺失及各項防疫政策 對人自由的侵害,並以此強勢帶領東海表藝所 學生站上國家級台中歌劇院。東海大學表藝所 主任黎煥雄表示,未來下一站更積極規劃踏上 國際舞台展現台灣學生的硬實力。

東海大學表藝所團隊逆襲登上台中國家歌劇院,以超現實主義色彩呈現疫情下自 由人受壓迫的心境。

「圍城 2022」表藝所學生逆襲搶登國家級舞台
32
東海大學與溫十八共同合作,將校內產製的手工冰品導入餐飲 市場。

賀! 東海大學校友總會 11位當選校友楷模 吳 錫銘新任第十三屆總會長

「東海大學校友總會第十三屆第一次會員代表

大會暨第十三屆校友楷模表揚大會」1月14日於

茂榜廳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區數百名校友熱情參

與,新任吳錫銘總會長為第十八屆政治系系友,最

高學歷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法學碩士,特殊經 歷為世界和平基金會台灣總會長、聯合國NGO世 界和平教育者國際協會台灣總會長。

校友吳錫銘(右三)當選新任總會長。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60週年與SDGs永續發展共同向世界發聲,用創意將設計與藝術 跨界結合,相當具有時代意義。

東海大學把建築圍籬變成台中市大 都會的露天美術館!近年來在永續發展 推動上屢獲肯定的東海大學,在藝術傳 播上也朝聯合國SDGs永續目標邁進。 面對國定古蹟路思義教堂的整修期,四 周遍布建築圍籬,東海創意暨藝術學院 發揮創意,推動「2023台灣國際SDGs圖 像設計展」,藉由來自海內外將近200件 的藝術作品重新定義「圍籬」,打造成為 全台最具特色的露天美術展。

建築圍籬搖身一變成露天美術館!
東海大學用創意與藝術推動SDGs 永續科普傳播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