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TIME ISSUE 06 / 季刊2024.04

Page 1

亞洲最大微藻碳中和與循環經濟基地誕生 東海勇奪遠見社會責任三大獎

東海大學永續及AI團隊打造亞洲最大的校園微藻養殖及循環經濟示範基地「智慧碳中和園 區」,張嘉修副校長指出,微藻是全球固碳效率最高的生物,東海「智慧碳中和示範園區」中的微 藻養殖及碳捕捉容量,預期一年可以吸收近2000噸的二氧化碳。張嘉修強調,為達成「2050淨 零排放」的目標,東海致力永續發展,拿下三項2024年《遠見》USR 大學社會責任獎,代表全方 面致力永續有成,更打造具有標竿意義的「智慧碳中和園區」。

2024 第五屆《遠見》USR 大學社會責任獎於4月9日頒獎,東海大學再次獲得永續報告獎 首獎,以及產業共創組、福祉共生獎兩楷模獎,連續五年得獎,今年更摘私校之冠,可說是該項 獎項最大贏家,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東海致力配合「2050淨零轉型」,不遺餘力投入固碳技術, 並在校園內以五公頃(43,000平方公尺)打造全亞洲最大的大學校園內之碳中和園區,作為全台減碳 的標竿,未來這個園區將作為減碳研究與人才培訓的基地。

2024 第五屆《遠見》USR

大學社會責任獎,東海大學連續五年得獎,今年更摘私校之冠,可說是該項獎項最大贏家。

東海大學智慧碳中和園區。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東海自創校就肩負大學社會責任,近年來更 在全球推動永續的道路上,積極扮演將永續指標與教育融合的推動者,今年東 海在大學永續報告書獲首獎、傑出方案產業共創組由東海圖資長楊朝棟獲楷模 獎、而福祉共生組則由副校長劉正獲獎,實為對東海永續發展的肯定。

推動碳中和園區的張嘉修指出,「智慧碳中和園區」於4月16日揭 幕,是亞洲最大的校園永續發展標竿,園區不僅全面整合校內建築、化材、 環工、資工等教授團隊,建立低碳經濟循環鏈模型,配合魚菜共生及智慧物 聯網等技術,更攜手台塑新智能合作,其規模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碳 中和園區相近,將全面邁向全球校園首屈一指的淨零碳排教育與示範場域。

「AI東海 生成未來」繁星成績亮眼

東海獲《Cheers》辦學績效卓越獎

大學甄選入學放榜結果出爐,東海大學無懼全國缺額再創新 高,招生逆勢衝高接近滿招。東海因打出「AI東海 生成未來」 受矚目外,日前在《Cheers》雜誌「大學辦學績效成長」全國 校長互評調查中,在入榜率僅13%的競爭激烈中,獲得2024 全台辦學績效最佳大學「辦學績效卓越獎」的肯定。

少子化挑戰,全台大學繁星缺額高達1713名,東海大學 卻報佳音,此次報名東海人數高達803人,錄取472名學生, 全校僅美術系出現2名缺額,其餘滿招,可說在國內私立綜合 大學中獲得亮眼的成績。除此之外,根據《Cheers》雜誌連 續10年邀請全台各所大專院校校長,互評出全台辦學績效最 佳大學的「大學辦學績效成長」調查,東海大學亦在激烈競爭 中獲得肯定,獲得辦學績效卓越獎。

面對少子化與AI時代的來臨,校長張國恩強調科技發展的速 度飛快,整體思維的衝擊也影響著社會,以往的教育經驗不能複 製貼上,所以必須謙虛,以無私與全新視野推動大學前進,大學 必須以謙虛的心情看待科技的發展所引起教育思維的改變,他也 認為永續發展的推動改變大學的結構,東海大學以學生需求為導 向,生存永續為前提,提出未來大學的發展目標,要讓校內外的 資源能夠統整。

張國恩說,AI正在促進教學目標跟教學方法的改變,生成 式AI的出現,更須重新定義如何應用AI的能力,「AI東海 生 成未來」就是這樣的想法與架構下的產物。事實上,東海大 學早年就與亞馬遜 AWS 攜手合作設立「雲端創新學院」;與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合作設立中部經理人班;與臺中榮總推 動智慧醫療。近年來,更創設 AI 中心、前瞻智慧應用與研究 中心、智慧永續循環經濟研究中心、永續發展辦公室、AI光點 計畫智慧製造跨域班等等,大量投入資源幫助學生面對未來。

東海校長張國恩(左)與臺師大教務長劉美慧(右)合影。

|傑出校友|

東海大學第二十二屆傑出校友郭小華博士,1971年畢 業於東海大學物理系。

傑出校友郭小華獲選美國NAE國家院士

2024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NAE)名單出爐,東海大學傑出校友郭小華,以其多年來在麻省理工林肯實驗室擔任要職,對於彈道飛 彈防禦和太空系統的研究傑出貢獻,成功獲美國工程學院肯定,獲選為今年新晉院士,亦成為台灣之光。

來自台灣的郭小華博士自1971年東海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即到美國就讀萊斯大學,並獲得太空物理與天文博士學位,1981年隨即加 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林肯實驗室服務,在支持和推動發展集成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海軍防空系統以及情報計劃的原型感測器開發和 數據利用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曾獲二十二屆傑出校友的郭小華曾在頒獎典禮中表示,她對東海的博雅教育與師長們有深刻印象,當她面臨困難的時候,教授們義不 容辭的來幫助她解決問題,在東海獲得的教育、感情等皆讓她在美國發展時有厚實的基底。

|工學院|ZCTSA|社會責任・永續發展|

東海創建全台第一所大學樹銀行「Tree Bank」

全台第一所大學樹銀行「Tree Bank」成立。東海大學為推動綠色永續校園,邀請到訪東海大學的 民眾、親子,以捐款種樹的方式,實際在東海綠地上種樹並存入綠色存摺,不僅為自己種下一棵樹外, 也為未來的世代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東海永續發展暨校務研究處處長陳鶴文表示,Tree Bank款項一方面將用於既有的老樹養護,包含 樹木健檢、修枝、病害防治、植穴改善與支撐設施等,另一方面,也用於「微森林」建置,透過「宮脇 森林」造林法,以小面積、高密度的方式種植數十種原生植物,包括喬木、灌木及草本植物,創造多層 次的微森林樣態,提高環境的生物多樣性。

東海以勞作教育、永續發展教育為基礎,打造台灣樹銀行計畫 ( Tree Bank )。 |校務發展|社會責任・永續發展|

|校務發展|

東海蟬聯企業最愛中南部大學第一 祭出1.1億吸引一流人才

東海為吸引優秀學子入學,提供總額超過一億元以上的獎學金項目,並大幅增加實習就業項目。

東海於1111人力銀行與TUN大學網所合作「2024企業最愛大學調查」 之中,連續二年位居中南部私校第一。 東海畢業生也繳出亮眼成績單,例如 建築系2023年共計10位畢業生再次錄取哈佛、哥倫比亞大學、美國賓州大 學、英國倫敦大學等名校;而東海管理學院也超過10位學子錄取英國倫敦大 學、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等全球百大商學名校。東海大學表示,今年為吸引 培育一流人才,將提供獎助學金總額高達新台幣1億1,100萬元,而各系所也 祭出高額入學獎學金,其中包括國貿系就提供每人20萬元的獎助學金。

|學術發展|

東海攜手處鋰科技 再生環保電池科研再突破

「再生石墨材料」,經各項性能檢驗,確認再生石墨粉材在電芯的容量、循環壽命及充放電表現上 不亞於全新的石墨粉材。

重視永續發展的東海大學攜手處鋰科技,共同研發再生石墨材料,近 期研究獲重大成果。東海副校長張嘉修表示,此次研發團隊的科研成果, 不僅可使環保再生的石墨材料達到與全新石墨材料的同等放電效能,更能 有效解決現今社會的環保問題。

東海化材系教授林正裕表示,目前世界各國的廢棄鋰電池處理技術, 大多以破碎後收集混和的黑粉進行提純及銷售。這樣的末端處理技術無 法獲取鋰電池中的重要材料,也不環保,然而藉由處鋰科技獨家的再生 技術,可將電池中的石墨及其他重要材料有效地回收,並成功製備成鋰 三元電池電芯。

國資圖攜手東海打造第一位虛擬AI智慧館員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與東海大學軟體工程與技術中心團隊,以真人館員形象生成虛擬的 智慧館員,導入真人聲紋合成技術,共同推出全國首創的AI智慧館員,命名為「曉書」。 東海軟工中心主任周忠信表示,數位館員分身是由國資圖與東海軟體工程與技術中心團隊共 同設計與開發,研發過程中也獲得微軟公司的算力與技術支持,才能使得AI智慧館員能夠 實現,本次合作打破以往預測型人工智慧的限制,改採圖像生成與ChatGPT的人工智慧技 術,進而使得曉書無論在形象、對話、反應或互動上,皆達類似真實館員水準。

焦點新聞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與東海大學共同運用AI智慧科技,打造全國首創虛擬AI智慧館員。 02

東海攜手東方史丹佛易三倉大學 打造頂尖管理學程

東海大學攜手具有東方史丹佛之稱的泰國易三倉大學、泰金寶企業打造頂尖管理學程。

路思義教堂獲「維持其現代」獎助(“Keeping it Modern”Grant,簡稱KIM 計畫),成為亞洲地區第一個獲得獎助的對象。

愛因斯坦AI下鄉

國際地緣政治變化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東南亞經 濟貿易因此顯著崛起躍居爲全球焦點,泰金寶總經理鄒 孔訓出席泰國易三倉大學與東海大學座談時表示,東南 亞經濟體的成長,正吸引更高階的製造與服務業投入, 吸引並培養一流高階管理人才成為公司成長的關鍵動 能。東海大學張嘉修副校長表示,東海與具有東方史丹 佛之稱的泰國易三倉大學正計劃聯手在曼谷打造頂尖管 理學程,未來將邀請在泰國深耕有成的金仁寶集團許勝 雄董事長擔任首席講座教授。

全球科技快速發展,以及受惠於地緣政治與東南亞 政府政策的積極推動。東海校長張國恩看好東南亞經濟 成長帶來的新動能,正計畫攜手泰國最國際化的天主教 易三倉大學(Assumption University)打造頂尖的管理 學程,推動雙聯學位、網路大學,甚至開設MBA+EMBA 高階企業管理專班,積極邀請台灣、美國、泰國、新加 坡等一流教授至曼谷授課,打造一個適合台灣、亞洲華 人企業成長的頂尖教育基地。

東海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書行表示,東海大學擁有 台灣最佳的管理課程與EMBA,如今東海把觸角延伸到 泰國,希望輸出東海大學的AI與管理相關課程,提供 在曼谷的台商企業人才進修,除了在大學開課,也不排 除將師資送進工廠開設專班。除替台商企業培育高階主 管人才之外,未來也將利用東海、易三倉及羅格斯的全 英文管理學程,以曼谷為中心,為各國企業打造前進東 南亞拓展的區域人才庫。

國定古蹟路思義教堂 成亞洲區經典現代建築保存研究首例

全台最具規模的Taiwan Convening 2024國 際建築工作營2 月23 日於東海大學登場。東海大學 獲美國蓋提基金會支持,攜手來自八國之建築專家學 者,共同探討文化資產保存議題,解構雪梨歌劇院、 代代木體育館等全球經典現代建築。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美國蓋提基金會從 2014年開始,以「KIM計畫」對全球經典現代建築做 保存研究的獎助,路思義教堂是KIM計畫亞洲地區第 一個獲得獎助的對象。

東海攜手台中市政府

幫助部落孩子降低數位落差

東海大學攜手台中市政 府推動的「愛因斯坦AI 飛揚 下鄉教育計畫」,讓孩子們 在短短三天學會AI,不僅運 用AI繪畫出可愛的動物、公 主、王子,還畫出他們眼中 的超萌盧媽媽,讓台中市長 盧秀燕看到畫時笑得好開心, 親自發紅包給每一位孩子。

為了幫助偏鄉孩子降低 數位落差,東海大學在校長 張國恩的親自帶隊下,以「大 手牽小手」在台中和平區和 平國小舉辦首屆愛因斯坦AI 冬令營,短短三天,孩子們

在東海大學師生安排下體驗

大地遊戲、AI繪圖、AI化學

等課程,更有來自TCS探索

未來教育機構的哥哥姐姐們 的英語課程與遊戲。

台中市長盧秀燕1月17日親自視察和平專案之際,也抽空與參加營隊的孩子們互 動。期待盧媽媽到來的和平國小孩子們,還和東海的同學一起用電腦創作盧市長、東 海張國恩校長、數位治理局局長林谷隆,以及和平國小校長陳恩澤的漫畫版公仔圖像, 親手拿到作品的盧秀燕市長笑說:「這是我嗎?好漂亮」。對於東海大學師生願意到 和平國小進行偏鄉服務,盧市長相當肯定,並希望未來持續推動偏鄉數位教育。

東海公事處處長黃兆璽表示,這次活動共有婦女會、學務處、公共事務處、親善 大使團隊、數位創新所、化學系、工設系等跨單位超過二十位以上的同學老師共同規 劃設計,未來將逐漸擴大規模,期待暑假能順利把AI課程推到更偏鄉的部落,讓孩 子們可以和都市孩子一樣享有最好的數位學習資源。

現場不少建築專家學者參與,作為全球知名建築 師的陳其寬夫人陳芙美也參與,一同見證東海大學路 思義教堂這座美麗國定古蹟過去的美。東海大學建築 系教授郭奇正表示,東海校園早期被賦予「文化景 觀」的文資身份,也曾經歷艱辛的文資身份認定過 程,從教堂單棟的指定,擴及到原藝術中心、衛理會 館與畢律斯鐘樓,此次的國際工作營邀請受獎助個案 至東海進行經驗分享與討論,期待傳遞文化資產保存 的新視角。

東海大學在校長張國恩的親自帶隊下,以「大手牽小手」在台中和平區和平國小舉辦首屆愛因斯坦AI冬令營。 偏鄉學童運用科技AI畫超萌盧媽媽。

專題報導
03

台中副市長、數位局長聯合開設

東海中文系實用課程

東海大學中文系為拓展學生學習面向與產業認知,於112學年度開 設「大眾傳播概論與當代新聞報導寫作」課程,不僅跳脫中文系傳統框 架,更是與實務接軌,課堂講師陣容邀請到專業新聞媒體人講授課程, 也邀請於政府單位服務的新任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數位治理局局長林 谷隆、東海大學公共事務處處長黃兆璽以及新北市新聞局長張愛晶等, 啟發學生延展自身專業。

中文系學生表示,課堂中老師們分享新聞行業的多元和變革特性,透過 實際媒體工作的經驗分享,從故事構建、事件分析以及報導風格等層面拓 展新聞認知,也強調新聞專業人士需要擁有的批判性思維和溝通能力,讓 他們可以深入了解新聞行業的挑戰性,也同時習取豐富的新聞經驗與見解。 |文學院|

東海中文系邀請到擁有豐富媒體經歷的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聯手開設課程。

|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

|管理學院|

東海EMBA求學人數激增

二代接班問題成為中小企業傳承所面臨的棘手問題,東海大學EMBA「企業二代班」推出至今五 年,許恩得主任表示,目前已多達十餘對企業一、二代前後進入EMBA就讀。

東海EMBA在管理學院李書行院長的推動下,自2018年開設「企業二代班」,透過Buffet式學習 模組,推出跨域、跨界、跨能,接軌國際的創新實用課程。李書行說,企業世代接班在所難免,但台灣 多屬中小企業,家族傳承成為許多大老闆傷腦筋的問題,所以東海EMBA不僅開設CEO班,更成立企 業二代班,開設精準的管理課程,邀請台積電資深副總何麗梅、友達集團董事長彭双浪、佳士達董事長 陳其宏等頂尖一流的師資共同指導二代企業主,以提供世代傳承的良方解藥。

東海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書行(左)、東海EMBA主任許恩得(右)。

東海大學音樂系學生在臺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大放異彩,7位學生在各競賽領域獲得第一名的殊榮,全系共榮獲特優2名、優等27名, 今年三月也將代表東海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

系所人物

黃政揚

食品科學系 / 學生

食品科學系的黃政揚,進入東海前便積 極規劃充實的大學生活,不僅挹注學業, 更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大學的三年間,曾 任學生會外務部文書、食科系學會會長等 職務,並參與籌備多項系上活動。這些經 驗豐富了他的管理和組織能力,並加強了 團隊合作與領導技能。同時,他也努力平 衡學業與社團活動,曾獲《書卷獎》、《榮 譽生》及《大專優秀青年》。

不分系英語學士班/教師 白恒旭

畢業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 目前為國際學院不分系英語學士班助理教 授。白恒旭博士的研究專長為中國思想 史、儒釋道哲學、華語文教學、台灣在地 傳統文化等。在2020年至2023年期間, 積極發表了多篇與跨文化溝通課程設計和 教學實踐相關的研究論文和著作,更於 2020年榮獲全臺「台灣對外華語教學優 良教師-華育獎」。

東海全國音樂比賽勇奪七項冠軍

東海大學音樂系學生於臺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嶄露頭角,全系共榮獲 特優2名、優等27名的佳績,更在各音樂競賽項目中,奪下7個第一名 的殊榮,包含聲樂(女高音、男高音、女中低音、男中低音)、弦樂(小提 琴、中提琴、大提琴)皆奪得第一名。

東海音樂除在專業領域持續深耕,更看見現代人對心理健康重視,首度 跳脫傳統音樂教學框架,參閱國外行之有年的音樂治療課程,跨域結合打造 「學士班音樂治療組」,成為台灣首家提供主修音樂治療學士學位的大學。

林采瑜 中國文學系/學生

大二因書寫小論文,初步確立升學方向, 大三申請中文系五年一貫,同步選修研究所課 程,並以「同題詩歌的歷變考察——以〈春江花 月夜〉為核心的數位人文研究視域」獲國科會大 專生研究計畫補助。藉由書寫研究計畫的過程, 同時建構對研究所的認識,還參與系上「創意寫 作教學實習」,透過實際教學場所授課,體驗學 生到「老師」一角的身份轉換,確定升學的目 標,於112學年度就讀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班。

化學系/學生 林庭卉

現為東海大學化學系化學生物組大四學 生,曾在大一參加文學比賽獲得佳作,也投 稿過科技部SDGs之計畫,並在大二時進入 生物暨藥物實驗室,從事合成藥物相關之專 題內容。課業方面,曾獲得過校友獎學金; 在課外方面,參與系上的籃球隊,也多次 為系上贏得佳績,林同學表示,很感謝系 上的老師及充足的資源,在需要協助時能 及時得到幫助。

焦點新聞
04

系所人物

生命科學系/學生

從小喜歡觀察動物及昆蟲的珮慈,是生 科系五年一貫成績優異的學生。不僅班級成 績持續保持在前三,也積極參與校內各種講 座與活動,榮獲多元培育優秀獎。課餘之 間,參與校內社團並擔任幹部,於校園解說 員社擔任社長、野鳥社擔任副社長並曾於大 雪山賞鳥大賽獲得第一名的佳績,投入農業 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野外蝴蝶調查計畫。

兼顧學業亦不疏忽身心平衡,加入拳擊社及 八極拳社,並榮獲台中拳擊新手杯優勝。

財務金融學系/系友

於2017年畢業於東海財金系,五年一 貫考取東海財金所,現為南山人壽大揚通 訊處業務主任。求學期間積極考取財金證 照,金融常識與職業道德、人身保險證照、 產險證照、信託、內控、初業、投資型證 照、外幣證照、全民財金檢定。就業服務 期間,在壽險與產險的部份,達成高峰、 新高峰、群英會等獎項,實踐產壽合一的 專業服務精神。

工業設計系/學生 蔡萱

曾擔任五系聯合耶誕晚會副召以及十實 國際的實習生。秉持著「每件事情皆有可 能,不要侷限自我」的態度去完成每一件 作品,於2022至2023年共獲得三次的「產 學合作案」金獎;「家電創意加值競賽」優 選、「運動科技創新設計競賽」優選;並與 團隊一起獲得「MIH電動車造型設計大賽」 金獎、「育秀盃創意獎」佳作;也曾經設 計公仔,並於工設週時成功完售,持續在 創新以及產品開發上精進自我。

丁長鈺

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系友

畢業之後即投入媒體工作,近年橫跨編 導、編劇、監製、投資、製作,產出眾多膾 炙人口的影視作品,包含《影后》、《不 良執念清除師》、《詭扯》、《疫起》、 《初戀慢半拍》、《月老》、《複身犯》、 《切小金家的旅館》、《我的少女時代》、 《KANO》、《台灣念真情》、《台灣人在 大陸》、《繞著地球跑》。並製作第9屆、 10屆、11屆金曲獎頒獎典禮;第36屆金馬 獎頒獎典禮。

國際貿易與經營學系/學生

國貿系大四學生,2023年榮獲「傑出 國貿人才獎學金」10萬元。積極參與多項 競賽,如國貿局研習營專題競賽、全國國 貿電商競賽、Linker行銷與創業競賽等, 皆取得優異成績。在專業證照方面,擁有 「國貿大會考」、「全國技術士國貿」丙級、 「行銷知識檢定證照」等。此外,她還成 功申請到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以及財政 部關務署台中關實習機會。

許瑞愷

資訊工程學系/教師

以恩資訊是東海大學創校以來,第一個 取得經濟部價創計畫支持,並依規定SpinOff的新創公司,許老師即為該計畫與公司 創立的核心人物之一。近年參與多項大渡 山-東海AI中心產業智慧轉型計畫,包括 智慧醫療、智慧建築等,以具體行動協助產 業轉型,積極推動以「數位精實、敏捷製造」 為中心思想,組織跨科系、產學界的生態 體系,厚植東海大學數位與AI科技能量, 擴大東海大學對產業的影響力。

社會學系/系友

2020年受封為法國廚師之王Auguste Escoffier的門徒,自保羅博古斯廚藝學院 (L’institut Paul Bocuse)畢業後,陸續 被法國知名餐廳聘請擔任主廚。個人品牌 「Taiwan Gentleman台灣尖頭慢」,專 注於提供餐飲顧問建議、食譜創作等,推 廣台灣飲食文化。於法國克萊蒙費宏國際 短片展,受邀為嘉賓設計台灣套餐。

張伊婷

資訊管理學系 / 教師

專長領域為資訊系統專案管理、資訊系 統方案管理、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導入等,曾 榮獲教學優良獎、國科會補助大專校院研究 獎勵等獎項。開設資料探勘、資料分析等相 關課程,多次指導學生參與論文競賽,包 括2017、2021崇越論文大賞碩士組優良論 文獎,以及2021富邦人壽管理博碩士論文 獎。教學著重理論與實務並重,除核心課程 外,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的能力。

景觀學系/教師 曹正

1981年,任理學院環境科學系主任,次 年任第一屆園景系系主任。1991年,成立全 國第一所景觀研究所。學系成立之初,曹博 士參考美國主要大學課程及職場所需專業, 研擬出學碩士課程的架構,並為當時其他公 私立大學景觀相關學系課程所參照。系所成 立之初,爲解決師生四處流浪之情形,與校 長商量由學校出地,曹博士出錢蓋系館。因 此,建造第一期系館,於1988年落成,造 就今日景觀學系在產官學各界人才輩出。

郭奇正

建築學系/教師

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學、碩士、台 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現為東海 建築系專任教授。專長領域為城市史、空 間的政治經濟學、空間的文化形式研究、 社區營造、文化資產保存及再利用等。為 美國蓋提基金會(Getty Foundation)「維 護其現代」(Keeping it Modern) 2014-5年 度獎助計畫「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維護研 究計畫」總主持人,且為啟動東海校園建 築作品的文化資產身份指定的重要推手。

吳翔宇 統計學系/學生

大一入學開始就努力投入課程,並且 積極參與系上活動,大三參與系學會會長 選舉並成功當選,大四以五年一貫的身份 提早修習碩士班的課程,並以甄試第一名 進入東海大學統計系碩士班統計組,最終 順利在碩士一年級就通過論文口試。為更 增進國際視野,碩士二年級前往中國同濟 大學擔任交換學生,並在一學期的交換中 順利通過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課程。

沈恩年 經濟學系/系友

家登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兼發 言人、家登創投總經理。沈恩年加入家登 後,歷練人資長,財務長,銷售副總到目 前營運長兼發言人,帶領家登自傳產模具 廠蛻變,以「用心服務,熱情成長」為核 心理念,一舉躍升為世界級半導體服務商, 營業額至今成長至50億,家登精密目前市 值近410億,近年更帶領團隊跨足航太產 業,並奪得第27屆國家品質獎全面卓越類 績優經營獎。

徐珮慈
簡大軒
許麗欣
李品儀
05

音樂學系/系友 楊書涵

畢業於東海大學音樂學系、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柏林音樂學 院碩士班。現任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交 響樂團助理指揮,曾任NSO國家交響樂 團協同指揮,贏得「波蘭第十屆費特伯格 國際指揮大賽」首獎。2016年起與巴雀 Camerata Taiwan每年於台灣巡迴演出, 並於2022年率團赴德國巡演;同年8月 於臺中國家歌劇院指揮演出歌劇《糖果 屋》。曾受邀於國際各大著名音樂節,並 於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暨音樂節指揮演出。

黃靜瑜

應用物理學系/教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博士,於 2019 年8月進入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曾 在德國的Max Planck Institute物理研究所、 紐約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 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等世界頂尖研究機 構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專長是凝態物 理、計算模擬、量子資訊與計算、拓樸相 變等領域,學術著作豐富。 近年從事與 量子科技相關的研究,支援系上開設「量 子資訊與量子計算」以及「量子機器學 習」,培養學生具有接軌量子科技的能力。

傑出校友以行動支持母校

東海大學校友總會創會會長

林維杰

哲學系/系友

畢業於東海大學哲學系學士、東海大 學哲學研究所碩士,2000年赴德國波鴻魯 爾大學(Ruhr-Universität Bochum)攻讀 哲學並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央研究院中國 文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詮釋學、 儒學與跨文化哲學。主要著作:《朱熹與 經典詮釋》、〈信任的遺忘:當代危疑課 題的儒家觀點〉、〈朱熹論感通與感應〉、 〈朱子體用論衡定〉等,目前的研究是通 過西方詮釋學為參照系統,為中國的解經 學建構一套詮釋學系統。

鍾德豫

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系友

東海大學畜產學研究所碩士,現任瑞 基海洋生物科技執行長。針對PCR 核酸檢 測技術的應用,持續推廣於人類、動物、 水產、環境等多領域的快速PCR檢測儀器、 試劑、與自動化系統等產品;同時也發表 業界首創可攜式、自動化的 PCR 檢測器新 應用,並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進行產 品驗證合作。在新冠疫情期間,為台灣與 世界及時提供充足的檢驗量能,未來將接 軌國際對於大健康(One health)的需求, 持續發展核酸檢測產品與對應的解決方案。

東海大學校友總會創會會長 李福登

役畢謀職期間,發覺歷史悠久的大專院校都有學長提攜後輩的實例,而東海是一所新設大學,缺乏近親繁殖 的資源,因此,深感有成立校友會之必要,以期校友間互相援引,於是著手籌設校友會。

為健全校友會組織,廣蒐資料,集體研商。期間,前期校友莊濟安、郭永助、沈榮嘉、陳瑞洲、蔡啟清、劉 益充、李運進、及薛順雄等人熱心參與,殫精竭慮,以求周全。聚會多於莊濟安東海宿舍的家中,往往討論通宵 達旦,叨擾甚多,於今思之,懷念之餘更多感謝!

籌備經年,終於民國五十八年(1969)「東海大學校友會」正式成立。經大會推選,我出任第一屆會長,薛順 雄擔任總幹事,任期兩年,不得連任,以便更多有心之校友能得服務機會。

轉眼間,校友會已成立55年,十六萬多校友遍佈海內外。校友會之功能,除了增進校友間之互動互助外, 亦應協助母校校務發展,行有餘力則進一步關懷社會活動。多年來,在歷任會長領導、校友們熱心參與下,校友 會蓬勃發展,大力協助母校,我心甚慰。

近年來高等教育生態環境產生劇烈變化,尤其面臨少子化嚴重之情況,校務發展難免受到衝擊,董事會、學 校、及校友會更需同心協力共度難關。

觀張國恩校長接任以來,企圖心強烈,亟思有所作為,且已顯見績效;現為母校永續發展,發起「用行動愛 東海」募款活動。我於此呼籲眾多海內外校友:出錢出力支持張校長,順利推動校務開展,以期吾校東海日就月 將,更現風華。(作者為第一屆政治系校友)

李福登
系所人物 06

即享終生校友福利優惠!

畢業季 選我選我

東海校友證申辦

應屆畢業生申辦優惠價1,500元(原價3,000元)。

非應屆同慶享六折,優惠價1,800元。

應屆畢業生辦卡加碼抽 I phone15 plus乙支

優惠期間|113年5月1日至7月31日止

申辦資訊

基本

捐款

捐款人身份:□校友 □企業公司 □其他 電話: 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捐款人芳名:_______________ 身分證字號(或統一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據抬頭:□同捐款人 □另列:_______________(身分證字號/統一編號:____________ )

收據寄送:□不寄送 □親自領取 □扣款成功即寄送 □年底彙整寄送 收據寄送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徵信意願:□不同意□以收據抬頭徵信□同意另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未填寫將以收據抬頭徵信。

□綜合活動大樓 □校務整體發展基金 □東海大學扶助弱勢學生勵學基金 □系所發展基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 新台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金 □支票 : 支票抬頭請註明「東海大學」,並請加註「禁止背書轉讓」字樣。

□郵政劃撥:郵局帳號:「00216021」,戶名:「東海大學」。

□銀行匯款或ATM轉 帳 ( ATM匯款帳號後五碼: )

1.單次捐款:新台幣$_______________元

□ 信 用 卡

2.定期捐款:每月__________元或每年__________元(選擇定期捐款將由專人與您聯絡) ※卡別:□VISA □MasterCard □JCB ※卡片效期: / (月/年) □□□ (卡片背面末三碼)

※卡號:□□□□-□□□□-□□□□-□□□□

※持卡人簽名: (需與信用卡簽名一致)

/
1,500
資料
項目 收據
芳名錄
金額
本申請表所蒐集之個人資訊(類別:C001、C002),將作為日後開立、寄發捐贈收據、執行捐款及募款業務之用,學校會將捐贈者的資料提供給往來合作銀行及財政部國稅局,由銀行及國稅局作為入帳及確認捐款證明之用,並將保留本申請表二年,期滿後即依規定銷毀。您得以下列聯絡方式行使查閱、更正等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的當事人權 利。如您提供的資料不完整或不確實,將無法完成本認捐作業及日後開立捐贈收據申請。 捐款 方式
0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