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FOzine #16 (Part I)

Page 1

小編 張潔盈

異常 異性 異樣 異己 異端 異鄉 異 化 異味 詫異 差異 怪異 離異 奇異果 大同小異

異 令你聯繫甚麼 不符合正統 正常 具特色的另類 不同與分別

隨著當代戲劇著重多元 跨界 議題化 多 重視界的發展 由素人 社群人士演出的戲劇日 趨普遍 從前被歸類為社區劇場或應用劇場的元 素與思維 漸漸在 主流 戲劇展現 社區的戲 劇項目亦多不勝數 形成新趨勢 當中著重創作 人 為甚麼說故事 怎樣說故事 從而將 劇場元素 美學 議題 概念作組合 並置 鋪 陳 碰撞

筆者去年與一群精神病康復者進行了論壇劇 場 Forum Theatre 的培訓與演出 康復者 經過感官與表達訓練 集體故事創作 議題討論 及劇作排練 最後舉行多場演出 與同路人和大 學生分享康復者在工作上面對的困難及壓迫 並 邀請觀眾即時介入戲劇內容以行動與演員進行辯 證 嘗試作出改變

筆者觀察到一位演員在故事創作階段 每當 聽到批評康復者的語句 便不期然議論起來 選 角時便安排她是一個喜歡助人的員工 在即興互 動時有機會協助康復者 及後綵排 她因為想幫 忙試演老闆(壓迫者)的演員 力陳工作效率高的 重要 但又覺得好像扮演了壓迫者的角色而感到 不安 筆者便提醒這個角色是資深員工 對公司 忠誠而對工作效益著緊是可理解的 同時展開她 代入角色之體會的討論 擴展組內探討經濟發展 為大的意識形態的形成 因此整個演出 由故事 內容與演員的關係與距離 選角的考慮 角色的 設定 探究議題的深入程度 角色辯證的關係皆 在一個 “give and take” 的過程來共同決定

今年獲得美國 Tony Award 多項提名 Deaf West Theatre 的 Spring Awakening 則結合聽 障和身障演員與一般演員同台演出 整齣音樂劇 全程手語 並與舞蹈結合 開拓音樂劇的美學領 域 手語不再只是服務聽障觀眾 或在螢幕左下 角的一個圓圈或方格 而是一同說故事的一種語 言 一種符號 一種舞蹈 一種美學 此外 劇 中八位聽障演員分別與一般演員組合起來 二人 一角營造一種內心講不出聲的狀態 正正對照劇 中探討年青一代因社會體制與階級 無法說出自 己的慾望與情緒

每齣劇作都有其說故事的原因 TEFOzine 今期走訪糊塗戲班 中英劇團 共生舞團 探討 他們與不同能力人士創作的行進過程 企圖把不 同理念與實踐表露無遺 過程中 編採成員產生 很多反思 會否自己慣常的觀看 實踐 學習方 式與標準 令我們帶著某一些判斷 究竟是異軍突起還是綻放異彩 異想天開 異中有共 希望引發讀者反思

國際視野 又一次帶讀者感受異國風情 今期走進希臘 了解其戲劇教育的發展歷程 困 難與機遇 雖然當地戲劇發展源遠流長 但應用 戲劇的實施則仍然滿途荊棘

TEFOzine 近五期皆選取幼兒戲劇或兒童劇的 內容 因為兒童如何接觸戲劇 接觸甚麼戲劇 對社會 人文素養具直接影響 其觀看世界的方 式與培養觀眾的眼光亦影響主流與未來的劇場文 化 今期 “TEFO Story” 與 專業動向 訪問了幾 位兒童劇工作者 抽絲剝繭他們的創作歷程

張潔盈 遊走戲劇教育 藝術行政 導演 戲劇構作 不同崗 位 時空 視角做著同一件事 近年以 Drama COLLABoratory 的 空間 繼續與藝術家興風作浪

1
2 | TEFOZINE 16

讀大學的時候認識到身分的概念必須是一對對出現的 例 如 我 的概念 必須由 你 的概念去說明 當我們說 我 的

時候 同時也是在說 我不是你 因此 當我們強調 我 的

時候 也同時強調 我不是你 我 與 你 從來就是兩個

極端 人們相信 我 與 你 之間存在著根本上的 差異 同 樣地 差異 也是由 相同 所定義 因此 人們就相信 我 與

我 之間是有一些 相同 的 我們都有手有腳 健聽 看得見東

西 可以唱歌 心境開朗健康 因此我們都是 我 你們都要坐

輪椅 用手語 要食藥 與我們不一樣 因此你們不是 我

是 你 我 與 你 你 與 我 我 與 我 你 與

你 從來都分得好清楚

3
訪 問 張 潔 盈 蔡 紫 東 陳 釘 仔 呂 健 邦 撰 文 蔡 紫 東

陳文剛

訪問以無障礙劇團的緣起來開場 不知是否因為魏綺珊多年當傳 媒人的經驗 她很快就進入了 訪問 的模式 她說 幾年前我與 陳文剛在大角咀一個廟會上遇到了一位聽障組織的義工 與他談過之 後發現社會上依然有很多人不了解 不接納殘障人士 那位義工還告

訴我 聾人好喜歡表演 他們不能以言語表達 所以好習慣使用身體

語言 可惜 苦無機會 苦無機會 四個字深深的刻在我們腦中

後來 我們寫計劃書 申請勞福局 勞工及福利局 的兩年資助 再

請那位義工幫助聯絡其他障別人士的團體 開了一次 武林大會

討論把不同能力的人放在一起的可行性 一年後 我們很幸運得到勞 福局的兩年資助 無障礙劇團就這樣成立了

魏綺珊在講述無障礙劇團的緣起時還指出了即使是不同障別的人 士 他們本身的生活圈子也分得好清楚 他們都很習慣留在自己的世 界 魏綺珊強調 我們常會把殘障人士都當成了一個群體 沒有想過 又 或者是沒有關心過 他們彼此間也有差異 他們互相也不會把對方當成是 我 的一份子 大概因此 無障礙劇團的首個兩年計劃就是以戲劇工作 坊讓不同障別的人士互相認識 互相進入對方的領域

說到這裡 其實我開始覺得有點納悶 那段緣起的歷史雖然富戲 劇性 但在準備訪問時已經讀過上百次 實在有點麻木 三位拍檔可 能都有相同的感覺 於是拋出了下一道問題 你們與不同障別人士 互動時有遇到甚麼困難嗎

雖然聾人與盲人可以使用觸感手語溝通 但卻不是人人都懂得 觸感手語 幸好只要使用 Whatsapp 就可以與所有人溝通 這樣溝通未 至於好困難 只是有點轉折 就好像我們與法國朋友 俄羅斯朋友溝通 要依靠翻譯一樣 除了溝通的問題 在訓練過程中 我們還要注意不同 障別人士的不同能力與需要 例如如果需要視障人士去做一個動作 我 們不能只用語言去形容 而是要抓著他的手 帶領他把動作做一次 這 樣他們才較容易掌握 一些跳躍的動作 他們也未必做得到 因為全失 明的平衡力會較差 而視力有問題的 他們的視網膜也可能比較脆弱 太大的晃動會對他們的身體做成傷害 又例如一些使用尿袋的朋友 我 們需要留意訓練的時間 讓他們休息到洗手間去清潔

4 | TEFOZINE 16
魏綺珊

陳文剛還補充 這些事情令他認知到那些所謂通用的方法 未必 真的這麼通用 對視障人士來說很簡單的訓練如 “React to Music” 聽 障人士就做不到 因此 他們要不斷思考解決這些障礙的方法 例如 讓聽障人士去摸摸喇叭 感受一下喇叭的震動 又或者使用投影 把 音頻以影像投影 陳文剛接下來說了大約三種方法讓聽障人士可以 參與 “React to Music” 的訓練 他很認真向我們講述他與不同障別人士 做工作坊時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似乎這些經驗影響了他許多 令

他對有障礙人士有了新的看法 有人說 導演就是在劇場裡解決問題

的人 陳文剛是一位導演 他不只是解決戲劇處理上的問題 同時也

解決了 我 與 你 之間的 差異 我不是說 差異 消失了

而是因 差異 而產生的問題解決了 而且他的方法還不只一種

每次訓練我們最想做的就是打開他們的既有框框 開闊他們 的思想去接納其他人及其他事 與不同障別的朋友 混障 當他們 能夠做到時 他們就能擴闊自己的生活圈子 理解到不同障別遇到的 問題或者限制 從而也會知道自己的殘疾並不是最大的問題 這樣他 們可以重拾自信 重拾生活的那團火 再加上我們會要求他們回饋社 會 他們不是單單接受我們的培訓 他們不是純粹的受惠者 他們是 要付出的 他們會到老人中心去做演出 到醫院去當義工 也會在街 上擺檔推廣無障礙劇團及無障礙設施 我們要讓他們知道這是個薪火 相傳的工作

很少團體會以 訓練 來描述 工作坊 尤其是那些針對有障 礙人士的團體 大概是因為 訓練 有點政治不正確 他們就是不

足 所以需要訓練 挺煞有介事的 我留意到陳文剛經常以 訓練 來 形容無障礙劇團的 工作坊 沒有刻意回避 也許這樣反而正視了有 障礙人士的 不足 他以導演的身分尊重有障礙人士為演員 沒有把

他們視為弱者 覺得他們可以符合導演要求 在文化理論中 我 會

把所有負面的標籤都投射到 你 身上 藉此把 你 與 我 保持一

段距離 保障 我 不被同化 所以 我 會覺得 你 比較低等

無能 有時 我 會去包容 容忍 幫助 你 但其實這只是顯

示 我比較優越 的方式而已 沒有人會去幫助一個沒問題的人吧 然

而 陳文剛 魏綺珊卻好肯定地說 我們不是在幫他們 我們沒有幫

他們 大家是平等的

5

我們從工作坊談到了 星圖 的演出 星圖 是無障礙劇團 於 2015 年 9 月的首個大型演出 坊間其他以有障礙人士為主體的戲劇 作品 好多時都會以有障礙人士自身的經歷編作戲劇 但 星圖 卻 是一齣傳統正劇 沒有加入編作戲劇的元素 單純地讓有障礙人士成 為演員 在舞台作一齣演出 其中一位拍檔問到陳文剛為何選擇 星 圖 而不使用編作劇場的手法 陳文剛有以下的回應 我們不是要 觀眾在舞台上可憐他們 不是要觀眾去看他們坐輪椅 用手杖可以做 到甚麼 我們希望觀眾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這群曾經接受訓練的演 員 縱使他們經驗尚淺 我們希望他們可以挑戰自己 即使是視障的 朋友也可以走出好好的台位 當他們熟悉台位 就會做到 這當然需 要訓練和佈景設計的配合 我們經常會想如何令不同障別的朋友能呈 現他們的能力 同時掩蓋他們的殘疾 這不是要去惡揚善 而是想讓 觀眾知道 單純的作為一個人 他們的戲劇是怎樣的

我 需要 你 的存在 有時 我 會對 你 視而不見

因為 我 雖然對 你 充滿想像 但實質卻是一無所知 我 害

怕正視 你 後發現兩者的差異並沒有想像的大 我 與 你 再

區分不到時 我 便會消失

魏綺珊說本來 星圖 只想在小劇場演出 但後來想了又想 希

望可以讓更多人認識無障礙劇團 於是決定使用大劇院 最後他們選

了元朗劇院 原因是那裡有個大後台 可以泊輪椅 化妝間與舞台位

於同一層而且通道寬闊 方便輛椅及視障人士 而且劇院內設有全香

港最多的輪椅觀眾座位 6 個 幾經商討 場地職員願意拆除首兩行

6 | TEFOZINE 16

的觀眾席變成輪椅座位 不過坐輪椅的觀眾還是要經後台 由台前的 升降台逐一送到第一行的觀眾席 而且在演出期間他們也不能離開或 去洗手間 這樣折騰 最後也只是把輪椅座位由6個增至十多個 魏綺 珊慨嘆 香港這麼發達 原來要找一個讓輪椅朋友看劇的劇場都沒 有 看來我們下次不只要為無障礙劇團申請資助 更要申請建一座無 障礙劇院

這句看似戲言的說話 我卻非常認真的思考 無障礙劇院在世界 上已經非常普遍 一般的劇院也會考慮到身體不方便的朋友 甚至是 沒有經濟能力買票入場的觀眾 例子有葡萄牙波爾圖音樂廳 在這裡

就不詳談了 當世界各地都致力不分 你 我 香港卻仍停留 在爭取興建無障礙劇院 而且目標仍然遙不可及 勞福局願意資助無 障礙劇團

證明他們是知道有障礙人士的存在 但除了這些小恩小惠

外 便無動於衷 到底我們的政府對有障礙人士有多視而不見

在 星圖 的場刊中

每位演員在名字旁邊都寫下了自己身 體的缺陷 健全人士也寫下了 健全 這樣令我聯想到 健

全 可能也是其中一種 缺陷 又或者 健全 與 缺陷

就好像 我 跟 你 的關係一樣 如世界上的人本來就沒有手

指 那我們不會稱所有人都有 缺陷 可是 當有一位有手指

的人出生 他就成為 有缺陷的人 了 不過 這位 有缺陷的

人 能力並不比我們差 至少 他有手指可以抓著好多東西 每

個人生下來本來就是獨一無二 所有 相同 與 差異 只由想

像而生 我們唯一相同的 就是我們都不同

7

訪問最後陳文剛提到糊塗戲班的 第三謊言 其實有一位無障礙 劇團的成員參演 他的名字是家樂 家樂大部分時間都需要坐輪椅 可是 在導演處理上陳文剛決定不使用任何道具 就連家樂的輪椅也

不要 第三謊言 是齣需要巨大體力的演出 在一次串排家樂體力

不支 跌倒了 那天 家樂再站不起來 陳文剛那時開始想 是不 是要逼家樂去跟我們做 還是我們其他人可以跟家樂做 結果 陳

文剛改變了那一幕的處理 他要求每位演員從地上站起來走向台側時

都要學習家樂的寸步艱難的神態 而且經過家樂時 都扶一扶他 陳 文剛坦言 當我選擇這種處理的時候 我確實是犧牲了一些美感

不過在我決定找家樂時 我已經不是在追求那種完美的美學 而是在 追求那種有缺陷的美學

拍檔追問了陳文剛那 缺陷的美學 的意思 陳文剛這樣回道

我不是要找一班最優秀的演員與我合作 我是要找一班最想做戲的

人來合作 只要全心全意全情投入就足夠 只要付出 200% 的努力去做

好這件事 這就已經有足夠的美

蔡紫東 當 9 個人都贊成一項議題時 第 10 個必定要對該議題提出質疑 讀書的時候 老師經常叫 我們不要太乖“You should be a naughty boy in the playground” 社會是操場 香港是操場 戲 劇教育業界也可以是我的操場

8 | TEFOZINE 16

共融是把一群人放在一起就能達到成效嗎 到底怎樣才能達至相互共融 呢 現時坊間有不同的團體 機構嘗試將有障礙的人士帶入社區和學校 以教 育劇場或工作坊的方式作戲劇教育 然而這是否真的能打破彼此的隔膜呢 是

次我們採訪了中英劇團的團隊 看看他們在一個和伯特利中學的交流計劃中 如何嘗試以探索雙方精神健康入題 讓學生和精神障礙者 下稱精障者 1 透 過戲劇達至相互共融

我們訪問了中英劇團 新生精神復康會安泰軒的職員和演員 以及學

生 是次訪問與各方受訪者短短的訪談中 我們已經感受到標籤效應在多方形

成 標籤不但貼在精障者身上 學生也身受其中 精障者和學生在媒體如電

影 電視 新聞的渲染塑造下 縱未相見 各自或已對對方留有刻板的印象 在陌生的情況下 來自不同背景的演員 是否能夠從戲劇排練中互相好好了 解

Linda 和國生今年已經第三次參與精障者的話劇 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對 是次創作感到最深刻的是和學生的磨合 因為在他們心中年青人具有懶散 麻 煩和頑皮等負面形象 Linda 表示 我以前一直只和康復者排練 這是我第 一次接觸學生 印象中學生不會太理解康復者 與康復者相處不來的 不過 接觸後卻發現他們會接受我們 而且對我們非常理解及包容 跟他們聊天完全

沒有感到被歧視 國生亦說 我們需要與學生磨合和溝通 中學生有他們

的特點 雖然頑皮但聰明 而且學習能力很高 中學生的特性也在這個團隊 交流中發揮了有趣的作用 Linda 說 如果我們有進步或者有值得稱讚的地

方 他們會讚賞 給我們很多鼓勵 也會跟我們說笑紓緩緊張 排練的時候很

有趣 氣氛很好 他們玩樂會令我們不那麼緊張 放鬆了很多

或許在大多數人的既定觀念上

因為部分精障者的精神健康狀態 記性

很容易就設想精障者是這次交流需要被接納的一群 或需要比中學生付出多一點心機和努力 重複多次才能熟練 這方面令有份 參與演出的中四學生家俊和錦鴻 有更多的反思 他們從精障者身上看到自己 的不足 錦鴻說 精障者 排練時比我們厲害 學生平日都只是到處遊

較差或體質較弱的關係

玩 HEA 吓 HEA 吓 他們就好認真去排練 家俊說 我覺得精障者比我們優

越 例如在耐性方面 他們可以用好長時間等待我們安靜 這是我們感到最羞

愧的地方

9
訪 問 張 潔 盈 羅 遠 青 蔡 紫 東 呂 健 邦 文 字 整 理 羅 遠 青 張 潔 盈 撰 文 呂 健 邦

起初因被塑造的負面印象而引起的互相防範 經過真實接觸後明 白雙方並非如此 雖然時間上未能容許雙方有更深入的對話及了解 但最少解開了部分迷思 聆聽雙方的夢想和需要 並不是只有負面印

象 而是包含著正面的接觸

正常 和 障礙 這二元的對立思維 以及將精神健康狀態完 全 疾病化 使精障者在社會很容易被定型為極端情緒的表達者 但 戲劇的氛圍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環境讓精障者真實地 呈現自己 這或 許就是令參加者持續投入的原因 我飾演的角色其實就是我自己

國生說道 獨白 那一分鐘是屬於我的 我不需要理會其他人 不

需要介意其他人的說話 我決定說甚麼就說甚麼 我自己在台上說的幾 段台詞 跟我之前交給導演的稿是一樣的 導演沒有大改動 這是讓我

感到開心的事 劇場提供了一個現實以外舒適的空間讓彼此對話 能 夠暫時放下現實社會的一些無形壓迫或區分 讓精障者能夠以 對白 和觀眾 演員溝通 並且能夠透過劇場互動得出最直接的回應 無論是 正面或負面 也製造了一個平台讓大家多一點了解

對 精障者融入社會的 情況有幫助 因為多了溝通同接觸

演員 Linda 續說她參與的因由 因為一提到康復者 他們就覺得康 復者又鬧人又自殺 又打人又殺人 很多負面的報導都與康復者扯上 關係 而我們可以將親身經歷呈現在舞台上 正面影響是 令這個社 會少一些歧視 讓我們融入這個社會會更加好一些 以及生活方面正 面一些 普羅市民接受到我們 讓我們投入社會又好 工作又好 生 活又好 同正常人看齊 我覺得好有意義 精障者的自我塑造 很 大程度受社會影響和定型 然而我們的社會卻習以為常把 不同的 排斥為 異類 在長期被歪曲的視角底下 精障者或許都會質疑自 己是否真的 有病 而渴求得到 正常人 的認同 然而戲劇或許是 一個契機 把不同的視角或歧見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真切的交流溝通

10 | TEFOZINE 16

令到精障者充分的表現自我 安泰軒職員表示 很多精障者透過參與 戲劇的確有助他們找到自己在現實的角色定位 開始產生使命感 想 透過話劇將自己的經歷和年青人 社區對話 Linda 說 令到所有

人從小做起 就已經接受康復者 令大家有正確認識 不要聽到康復

者就已感到驚慌

對於未來的期盼 他們都希望劇場的力量可以繼續在不同社區發

生對話 在更多學校 大學或其他公眾地方演出 能夠讓更多受眾 無

論是學生 精障者 或社會人士都可以有機會接觸 繼而進一步反思

當初能和伯特利中學促成是次交流計劃 源於校方希望學生能 夠對於社區和自身有更廣闊的視野 因為學生當中有跨境學生及南亞

裔學生 他們很多時都會面對不同的困難 中英劇團教育及外展經理

江倩瑩 Kitty 表示 學校很想他們 學生 有多點 Exposure 多

點 Life skills 生活技能 的訓練 亦都想他們在德育方面有廣闊的心

胸 多接觸不同的人 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難處 接納其他人都有辛苦 的地方 如何從他人的經歷鼓勵自己 為了讓雙方都有劇場以外的 接觸 計劃也安排了一些生活上的交流 例如一起去郊遊採摘士多啤

梨 去看其他戲劇演出等等 當然 如可以放寬更多限制 讓學生及 精障者在生活上多一點交流 例如一起參加校內其他的課外活動 一 起做一些體驗式工作 義工 或許大家會更深入了解多一點

計劃的副題是希望戲劇可以成為學生和精障者的人生目標 而並 不只是一個興趣 我們從精障者的訪問 可以看到戲劇對他們產生明 顯的意義 然而學生由於參與時間較少 不如有些精障者朋友已經參

與了三年 會有更大的承諾和責任感 加上學生參與的方式都比較像

活動 所以未能感受到戲劇對他們人生上的改變 然而在訪問中也聽 到他們在排戲時從對方身上反思到自己的不足

以戲劇作為一個共融計劃

劇團如何審視是次計劃的成效

呢 Kitty 表示 作為 pilot programme 先導計劃 算是得到一些成

效 至少他們成為朋友

透過排戲一起達到共同目標 雙方都 有

成就感 雖然溝通未必很深入 但對於學生而言 將來身邊 遇到精

障者也 不會這樣驚 Kitty 提及計劃的意義並不只是製作一套很好 看的戲 而是想讓參加者和精障者同步 將來計劃希望能有更紮實的 研究及更廣闊的角度 讓社會對精障者以及共融的探討更深入

11

然而 Kitty 指出計劃最大的困難是 社區的接納性 劇團在找 夥伴學校協作時都花了不少時間 她說找學校參與計劃時有很深的感 受 如果我是學校老師 任何人來學校作 crossover 跨界合作 的 計劃已經要非常小心 如果他們是精神病康復者 我是不是放心學生 可以應對他們 學生說話很直接 會不會不小心傷害到其他人呢 身 為老師要考慮到學生是不是有足夠的人生經驗和他們相處 會不會有 反效果呢 所以 社區對這件事的信心是非常重要 希望這次合作 是一個例子 再開類似的計劃 大家會比較容易接受 或許最簡單 最基本想想 香港是不是有空間接受未必很專業的演出 而是由真人 發聲 讓 dialogue 對話 發生的演出呢

對於處理教育劇場 並以編作劇的形式去創作 導演的思路非常

重要 而且在拿捏當中訊息和故事的比重 導演對於劇場的心態有決 定的影響 這樣把劇場和教育拉在一起才有意義 這個計劃從頭到 尾都不是做 戲 而是做 人 戲只是一個呈現 一個過程

導演鍾勵君 小貓 說道 對於演員滲入了學生和精障者 小貓有甚 麼看法呢 這兩班人都是很 stress 大壓力 的群體 精神健康 情 緒壓力並不是任何人的專利 其實學生會面對的情況 學生的家人都

會有同樣的壓力 在她的角度 精障者並不是 病人 有些狀 態我並不覺得一定是一個病 我會覺得是一個 temporary moment 暫 時性 做出一些平常看不慣的 expression 表達方式 當然當中

會牽涉到一些公眾利益 例如會否危害他人健康 我有時候會想 我 沒有精神障礙 難道我就不會危害他人健康嗎 你想想在香港這樣細 的地方 打家劫舍 殺人放火的 他們又有幾多是精障者呢

面對不同精神障礙的演員 導演在排練時又需要具備甚麼條件 呢 與情感很敏感的人做戲 需要不怕人哭 不怕很多情緒表達

我想社會大部分人是太習慣抗拒非常強烈的情緒 無論是哭 笑 還

是憤怒 大家都不習慣 你可以輸入 100 個哭的 Emoji 表情符號 從 手機發出去 但只要有人在你面前哭 就已經不知如何處理 小貓 其後表示和安泰軒的社工在排練時建立了奇妙的默契 會一起配合處

理情緒問題

12 | TEFOZINE 16

據小貓所說 精障者和學生在排練初期很快便打破對方心目中的

負面印象 學生不會避開精障者 精障者不會教訓學生 排練時 大

家都想著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有學生更會主動關心對方 令整個團隊

都扣連著 共融就是一齊 不用特別做甚麼事情 也許這是最基

本 卻最難達成的概念 當中需要滿足很多方面 才能達成共識 導

演的身體力行往往讓參加者有切身感受和思考 小貓說道 我是一

個同伴 多於我是高高在上 而參加者就只是被使用的演員 我在這

件事上 真的身體力行讓參加者知道 我和你們是平等的 在 排練過程中 慢慢感染其他人平等對待身邊的人

創作教育劇場 由於種種因由 總會希望 確定 某一些訊息 能令每一位觀眾都 一定 接收到 哪怕是硬性直白的說出來 小貓 會如何處理呢 安泰軒 想設計一件事是能夠令到所有參與的人

帶走 而帶走的訊息 當然有設計過 但我不用 facilitate 引導 觀 眾一定這樣帶走或者要帶走多少 藝術的可貴在於思考 以及每個 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是強行的灌輸 那戲劇便單單淪

為傳遞訊息的工具 如何在訊息和思考留有空間一點也不容易

訪問當中 我深深感受到將不同人士放在一起是一件不容易的 事 如何令到參與者彼此尊重及了解對方的需要 而不是降低自己去 包容對方的所謂 共融 在社會大氛圍的影響下 可能大多數的共

融計劃只能稍稍撼動那堅實的價值觀 孤勿論是次計劃能否在 共

融 上達到實踐 但能夠得到藝術團體 校方 社福機構三方共同踏

出一步 以藝術教育為橋樑讓多方花時間彼此認識 已經很不容易

然而 共融社會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立

實在需要各方面更多的嘗

試 實踐和支持 才能打破社會上某些既定的框框 在訪問中 我很 多時候聽到各方都視這計劃是在散播種子

或者今天一顆小小的種子

所能發揮的力量有限 也可能徒勞無功 但當每個人都開始行動的時

候 改變 就只是時間問題

Ritz Lui 呂健邦 2012年畢業於澳洲格里菲斯大學之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碩士 現職為自由身戲

劇教育及文化教育工作者 多參與創作不同類型應用戲劇項目及實驗劇場

13

來一杯Mocha

侍應生送上Mocha 丸仔一邊攪拌著杯中的Mocha 一邊跟我們分享如何調劑他的 共生舞Mocha

共生舞 是一杯所有人都可以喝的咖啡 看不到的 聽不到的 自閉的 智障的 身障的

14 | TEFOZINE 16
都可以同時享用 只要你想 就可以 咖啡豆 舞動所能 ..................................................... 8公克 冰塊 演 變 .................................................................. 2塊 巧克力糖漿 潛動譜................................................. 1茶匙 鮮奶泡沫 Everybody Dance 少量

1. 丸仔調製的 Mocha 主要成份是 舞動所能

DanceAbility 咖啡豆 產地是美國 由 Alito

Alessi 烘焙而成 舞動所能 性質溫和 以

多元化 Diversity 解決人以群組互相隔

離 Isolation 的問題 從學會感知自己的身

體 自理 到覺察自己 身邊的人與環境的狀 態 容許差異出現 就成全多元化的出現 不 同群組間的界線會自然地消融

2. 加入融化中的冰塊 演 變

Transformance 是Dan Baron Cohen 提出的 戲劇教育理念 丸仔抽取當中重要的概念 尊 重所有人皆享有保持沈默的權利 並放到共生舞 裡 明白到比 破冰 更好的方法是 融冰 跳舞時 丸仔不要求所有人同步 所有參加者有 權選擇在未準備好的狀態下不參與 在旁觀察至 覺得安全才加入共舞

舞動所能

有一個概念是 演繹 Interpretation 當我模仿你做動作時 會

對你原來的動作有著自己的詮釋而演譯出一些

變化 但演繹方式並無對錯之分 我們做的其

實是同一個動作 我們在創造一套 你和我

之間共通的語言 而當你再模仿我的動作時

又會基於我的演繹加上你的詮釋 這樣下去

就會衍生出千變萬化的動作 在互相學習中發 現更多的可能性

丸仔未來希望加入翻譯 Translation 的概

念 舞步並無對錯之分 學習任何類型的舞 都可以有自己的版本 不過 推動這個概念同

時需要動搖很多標準 並拿掉我們心裡量度藝

術的尺 舞蹈老師需要容許有人做不一樣的動

作 讓 不準確 的可能性出現 這對身體上

有限制的人跳舞尤其重要

3. 加入巧克力糖漿 潛動譜 ( Underscore ) Nancy Stark Smith 歸納了各種即興舞蹈的元 素 寫出所有舞動的潛在規則 舞譜裡列出了

很多舞動的步法 卻不必要順序跳完 了解這 份 潛動譜 後再跳舞 你會發現玄妙的是 順序跳也好 亂跳也好 你的舞動早已被寫進 潛動譜 裡 即使是即興舞蹈 由於跳舞前 已經預測到身邊人的舞動軌跡 大家在舞動時 會非常集中 並且覺察身邊的人的一舉一動

4. 最後加上鮮奶泡沫 Rachel Freeman 的 Everybody Dance 當中的練習作為共生舞的熱身

丸仔就這樣東湊湊 西湊湊 試不同的咖啡 跳 不同的舞 發現適合的材料就擷取精華 放到他 的mocha 裡

15
訪 問 張 潔 盈 羅 遠 青 受 訪 袁 堅 樑 丸 仔 撰 文 羅 遠 青

(LET YOUR STUDENTS TEACH YOU HOW TO TEACH )

我不需要知道你的背景 你就是眼前的你 並不是因為工作 坊前準備不足 而是丸仔認為我們並不需要事先閱讀人的精神狀況及 過往紀錄而去判斷這是一個怎樣的人 世上沒有殘疾 disable 的 人 唯一的殘缺 disable 是你有需要而不讓別人知道 你會在互 動中知道如何與他相處

共生舞 不以言語 而是以氣氛教舞 上工作坊時有人聽不 懂我說的話不要緊 只要有人聽得懂 照著做 氣氛就會改變 視 障的朋友看不到示範的動作 可以跟隨聽到的指示中起舞 聽障的朋 友聽不到丸仔的話 只要看到有人舞動就可以跟隨 不同能力的人只 要互相幫助 將群組視為一個整體 就可以做到

不同能力的朋友以自己的步速觀察 不一定會同步參與 就 讓他們控制自己的時間和節奏 選擇甚麼時候做自己能力達到的事 我們需要懂得放下 留給他們空間 有自閉症的朋友不願意一起跳

舞 他有權選擇不參與 不過 這並不代表不願意參與的朋友就跟其 他參加者脫離了關係 其他人跳舞時並不會排除不願意參與的朋友在 外 他們會走到那位自閉症的朋友身旁 圍著他跳舞 目的是在意識

上保持所有人都參與 我不會試圖改變你 但你要知道你跟我們存

16 | TEFOZINE 16

在於同一空間內 改變的決定仍然掌握在你的手裡 共生舞 不 以令別人改變為目的 不過我們都會自然而然地改變 事實上 這位自

閉症的朋友第三天就願意參與 與其他朋友一起共舞 如果要說 共生 舞 希望達到甚麼目的 丸仔會說 你只需要照顧自己 觀察別人就 已足夠

丸仔一個人做不出一杯每個人都喜歡的 Mocha 他的秘訣是一群

無間舞者 的幫忙 無間舞者 的首要任務是在分組時盡量讓 具有不同特性的人 視障 聽障 自閉症等 同組 一組內具有相

同特性的不會超過一半 舞蹈學習依靠模仿的方式 模仿對象跟自 己差異愈大 就會學習到更多 大家都在差異中互相學習 共同成

長 共生 不同能力的舞者更可以從模仿中看到其他人的需要 產 生多樣性

跳共生舞需要以氣氛帶領 氣氛需要由擁有不同特性的人共同 營造 無間舞者 就負責幫忙營造氣氛 不過 幫忙 的意思 並非是牽著他們走 無間舞者 只是在群體中踏出第一步的人 引導其他人一起舞動 與參加的舞者平等地跳舞就可以 餘下的部 份由所有人共同完成

17

世上沒有殘疾的人 唯一的殘缺是你有需要而不讓別人知道 “ ”

18 | TEFOZINE 16

當代舞蹈對專業的要求大多追求身體的極限 丸仔就認為並非要看到人體的極致才算是有質素的 藝術 社區藝術的美是每個人尋找屬於自己的美 很多不是即興的舞蹈我覺得是死的 因為它們沒

有靈魂 相反 即使你跳舞技巧不夠高超 但讓我 看到靈魂 我就覺得是好的舞蹈

每種藝術形式對 美學 本來就有不一樣的定 義和理解 而且跟觀眾溝通的方式都不相同 社區 舞蹈不應被歸類為社區活動 或被視為與專業無關 的事 當我們視輪椅為一個象徵性道具 而非坐輪 椅的人必要的工具 輪椅就是很藝術性的選取 而 且 不同能力的舞者同在一個舞團並不規限舞團的 專業 美學發展 給他們多一點時間 不同能力的 人也可以達至一般的專業水準

簡單來說 我在做社區 共融 專業藝術 我在講一種技巧 一種溝通的技巧 適應當下狀態 的技巧

羅遠青 喜歡流動 到不同地方 假生活 探索未知

19

DRAMA, DISABILITY AND EDUCATION

a critical exploration for students and practitioners

本書的作者 Andy Kempe 提 及到英美在十八世紀末及十九 世紀初才把特殊教育納入教育體 制 在此之前 殘疾的議題一直 缺席於社會及教育的視野之中 年青人對殘疾的認識非常貧乏 作為戲劇教育的專家學者 他關 心 殘疾 如何被呈現 學生如 何透過在學校課堂內外的戲劇作 品中認識和理解這個主題 戲劇 如何應用於殘疾議題的教育 以 及如何透過戲劇作為平台讓有特 殊需要的學生發聲

作者首先透過對以往戲劇 作品的反思 分析與討論 或深 或淺地介紹了在戲劇文本中 殘 疾 符號的文化觀念 作者引用 經典劇目的角色狀況如伊底帕斯

20 | TEFOZINE 16

王的失明 李爾王和哈姆雷特的 瘋癲 說明當中關於 殘疾 的 符號如何滲透到文化與戲劇傳統

之中 從而影響到現代的戲劇創

作 作者帶領我們以批判的角度 思考大眾對殘疾人士的想像是如 何被形塑的 更提及到在戲劇呈

現中使用 殘疾 符號的陷阱與 危險

書中亦包含了 Lionel

Warner 及 Simon Floodgate 的

文章 分別探討了學生對戲劇文

本中 殘疾 的回應 以及在戲

劇演繹 殘疾 的道德關注 甚

麼是殘疾 殘疾如何被演繹 誰

來演繹 這些討論就如作者所言

沒有定案 甚至是處於一個複雜

而混亂的狀態 殷切期盼我們去

進一步探索

書中內容還有涵蓋

追溯十九世紀以殘疾人士為角 色的主要通俗劇作品

分析殘疾的概念如何使用於戲 劇的隱喻

討論把殘疾戲劇化的道德觀

探討主流學校透過戲劇活動及 文本來提升學生對殘疾議題的 關注

介紹及評估一所特殊學校的戲 劇項目

雖然本書內容主要由西方

的視點和例子出發 但對於其他

地區的讀者 尤其是學校教師

藝術工作者 應用戲劇工作者

社會工作者或關心殘疾議題的學 者及社會大眾 仍然相當有啟發

性 讓我們重新正視一直被忽略

的討論 本書特別載錄了兩個從 未出版 由中學生主演的殘疾議 題劇本 附以演出與議題討論的 筆記 甚具參考價值 我們可以 用於學校演出 課堂或工作坊作 為議題分析的個案文本

讀畢此書 我自然地將作 者的觀察比對香港的情況 以及 思考關於作者叩問的本土答案

歐怡雯 應用戲劇工作者及培訓導師 喜歡跟世界各地同行交流 認識不同國度的戲劇應用的發展

21
撰 文 歐 怡 雯
22 | TEFOZINE 16 TEFOzine TEFO TEFO TEFO TEFOzine TEFO TEFO www.tefo.hk 2392 2380
25–27 12 A1–3 2511 5997 admin@tefo.hk word rtf jpeg 70 admin@tefo.hk TEFOzine 2511 5997 Q&A admin@tefo.hk TEFOzine Q&A 80

認識 Nassia 的時候是在英國修讀應用戲劇碩士課程 那時我 差不多要修業 她才剛剛來到英國 她給我的印象是相當開朗 活

潑 對生活充滿熱情 不拘小節 非常切合我想像中的希臘人性

格 回港後 我們一直保持聯絡 知道她完成英國學業後回國 加 入了希臘劇場 教育網絡 Hellenic Theatre/Drama & Education

Network 下稱 TENet-Gr 協力在希臘推動應用戲劇的工作 多 年來 除了是期刊編委會和項目工作小組的成員 還曾任 TENet-Gr 的董事會秘書及委員 所以 今次找她來談談希臘的應用戲劇 讓 身在地球另一邊的我們可以了解當地的發展概況

談到希臘的應用戲劇 不得不提 TENet-Gr 這個在當地推動應 用戲劇的重要舵手 她是國際戲劇 劇場與教育聯盟 IDEA 的 唯一希臘會員組織 TENet-Gr 由一群中學教師於 1998 年創立 這 群教師當時對創新手法有所渴求 從成員中得知應用戲劇後 便成 立組織 開始積極籌辦研討會 工作坊 國際會議 邀請海外的專

家及學成歸來的劇場人士 分享不同應用戲劇的手法及提供本土培

訓 2001 年起開始出版期刊 Education & Theatre 及翻譯應用戲劇

專書 2002 年開始至今每年舉辦戲劇夏令營

讓來自全國各地的藝

術家 教師 學生聚首海邊的營地 分享手法 演出及交流實踐心

得 TENet-Gr 創辦至今都是由義工管理及執行各個項目 成員除了

原來的教師外 也漸趨多元化 越來越多戲劇 藝術工作者 大學

講師和負笈海外留學的博士回國加入 貢獻所長

24 | TEFOZINE 16

Nassia 告訴我雖然希臘戲劇在世界上有長

久的歷史 但是當地的學校卻一直沒有戲劇課 程 也沒有正規培訓戲劇教師的課程 更遑論以 應用戲劇作教學手法 長久以來 學校中的戲劇

活動都是課外排演希臘歷史劇為主 及至七十年 代 才有 Lakis Kouretzis 和 Alkistis Kontogianni 推動兒童戲劇 開始提倡兒童可以透過戲劇工作 坊來學習而不只著重表演 五年前 在歐盟資助

下 希臘教育部在全國揀選了 1,600 所小學實施 試驗計劃 把戲劇成為其中一個每周一小時的新

課程 讓學生體驗戲劇藝術 可是 參與實驗計 劃的學校數目比例還是很少 而少部分全日制小 學 幸運地有能夠教授戲劇的教師 就會開設午

後選修課 在中學方面 部分學校教師會帶領一

些以戲劇形式來進行的選修專題研習活動 到了 高中 學生都專注考大學入學試 就更不容易體 驗戲劇活動

由於過去六年政權更替 選舉不斷 令希 臘的教育政策處於極不穩定的狀態 主理文化

教育的官員轉換如走馬燈 維持社會教育秩序 成為首要任務 發展戲劇教育被視為邊緣的討論 項目 就更不能受到重視 除了體制內沒有政策

推行戲劇課或戲劇教學外 希臘本土缺乏戲劇教

學的大學及師訓課程與教材 也造成當地教師對 戲劇教育理解的限制 窒礙應用戲劇在當地的發 展 TENet-Gr 的存在 便自然地成為了希臘應 用戲劇培訓的主要基地 爭取與學校或地區教 育部門合作舉辦在職教師培訓課程 以及申請專 門團體基金會的資助進行相關項目 如聯合國難 民署 UNHCR 希臘的援助行動 ActionAid Hellas 共同在學校主辦特定議題 例如關於身 份與多元 人權及濫用藥物等社會議題 的應用 戲劇項目及編印教學活動手冊 透過這些民間協 作 由下而上的把應用戲劇帶到學校 介紹給教 師與學生

25
撰 文 歐 怡 雯

HOPE COMES WITH SOLIDARITY

26 | TEFOZINE 16

打開 TENet-Gr 的網頁 亮眼的開首就是左邊的照片 然後以 紅色大字寫上 “ Hope comes with Solidarity” 團結帶來希望 正 正反映出希臘在經濟危機未完全解困的當下 又要面對著 利亞 難民湧入及滯留的另一大難題的態度 Nassia 身為 TENet-Gr 的資深 成員 現任項目工作小組委員 她說大約有五萬五千名非法入境 城市 他們生存環境惡劣 茫無前路 她明言雖然不能像慈善救 助人員一樣到前線協助難民 但面對國民對難民的處境不理解而 造成歧視甚或仇視的狀況 身為戲劇教育工作者可以從人權教育 角度入手 提升國民的理解及關注 TENet-Gr 於 2015 年受聯合國 難民署 UNHCR 的邀請 為當地教師 青少年工作者及學生舉 行培訓 通過運用戲劇手法與活動 提升他們對難民問題及人權 議題的關注 項目名稱為 “ it could be me – it could be you” 可能 是我 可能是你 教師先要參與一個連續三天 總計二十小 時的研討暨工作坊 然後項目的導師或受訓的促導員會探訪個別 學校 協助有意在校推動相關課題的教師提供參考教材 組織活 動和設計教案 以及鼓勵教師組成學習社群來繼續研討 由於當 地教師面對國家現況苦無手法帶領學生探討此熱門議題 項目自 去年開始 廣受各城市教師歡迎 今年更延展到更多城市舉行

這是一個由聯合國難民署支持 由 TENet-Gr 主辦及執行的關注難 民及人權項目 對象是中小學教師及學生 以及青少年工作者

提升參加者對人權及難民議題的關注 協助學校及教師開展相關議題的計劃

• 研討及培訓工作坊 20 小時 介紹議題及應用戲劇手法

• 學校網絡 組織 Athens Thessaloniki 及 Patras 市內學校教師形成共 同研習戲劇手法的社群

• 學校行動日 組織不同學校的學生一同參與主題活動

• 為教師提供支援及顧問服務

• 為學生籌劃戲劇活動 “Passages” 來探討主題

• 提供參考教材

27
TENet-Gr Giannis Behrakis, Lesvos Isl 2015

Nassia 說自己是一個幸運的應用戲劇工作

者 她能夠在經濟低迷的希臘 難得找到一份在 學校任教戲劇的兼職 以及能受薪參與幾個培訓 項目來維持生計 但是對仍然未有正規戲劇課程 及培訓的希臘 大多數人在學校都未有機會接

觸到戲劇 對戲劇的理解及其可能性仍然停留

於以表演為目的 因而窒礙了應用戲劇的發展 這樣的背景下 很難讓應用戲劇工作者以此來

謀生 TENet-Gr 也只是志願者組織 大部份的活 動都是免費提供 加上現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正 陷入困境 很多文化 社會 教育服務都被削減

資源 很難為工作者提供收入 另一方面 對於

Nassia 來說 多年來生活上的掙扎都被協助希臘 推動應用戲劇的意義補足 當我問及她對自己未

來的發展時 她說只要還有她貢獻的地方 她都 希望能一直留在這界別發揮所長

與 Nassia 訪談 聽得最多就是 免費 志 願服務 這兩個詞語 我們常說當藝術教育工作

者 工資微薄不穩 很難投入推廣 但看到國家面

臨經濟破產 希臘的工作者都願意長期以志願服務

來維繫 貢獻著行業 支持成長並推動發展 對他 們的韌力實在由衷地敬佩

希臘劇場/教育網絡 TENet-Gr

歐怡雯 應用戲劇工作者及培訓導師 喜歡跟世界各地同行交流 認識不同國度的戲劇應用的發展

28 | TEFOZINE 16
www.theatroedu.gr/en-gb/home.aspx

三個劇團 各適其適

為甚麼要從事兒童劇呢 您最期盼演出時發生甚麼事呢

與小朋友的互動是怎樣的 您有 甚麼展望或期望呢 小不點 創作藝術創作總監陳膺國先生

Kelvin 提出的四條問題 不 但是他的自我提醒 亦是每一位 兒童戲劇工作者應該常常思考的 問題

TEFO 論壇 香港兒童劇場 的實踐現況與展望 在 2016 年

4月舉行 由陳麗音博士及譚寶

芝博士擔任主持 主講嘉賓大 細路劇團藝術總監林英傑先生

Even 小不點創作藝術創作

總監陳膺國先生 Kelvin 及香 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創立人黃育

德小姐 德德 先後分享製作兒 童劇場的心得 以及營運兒童劇 團的心路歷程

論壇首先由 Even 發言 簡 述大細路劇團的工作及特色 大 細路劇團成立於 1999 年 對象是

3 至 10 歲的小朋友 每年製作兩 次公開演出 以及超過 280 場的 小學巡迴演出 演出以外 劇團 會舉辦家長讀書會 只有家長參 與 期望加強閱讀的風氣 藉此

培養劇場觀眾 Even說 我們 的目標是推廣親子共讀 因為喜 歡閱讀的人才喜歡思考 喜歡思

考的人才有機會成為劇場觀眾 懂得享受劇場美感和震撼力

劇團的演出主題與生活息息 相關 最近兩次公開演出分別關

注家長催谷學童成績的議題和家 長自身情緒問題 劇團的另一特

色是演員戴上半面具演出 露出 下半臉

方便演員說話及唱歌

面具的設計配合角色名稱及特

質 令兒童觀眾容易分辨不同角

色 Even 說 我們期望讓觀

眾像是看 老夫子 娃娃看 天下 的漫畫一樣 不需要多花 時間去研究 認識不同角色 例 如 黃色面具的叫 多士妹 她喜歡吃多士 讀得快一點會讀 成 多事妹 她是一位好奇 愛發問的小朋友

劇團成立初期 為了爭取 不同資助機構的支持 在議題角 度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 迎合資 助機構的需要 Even 說 當 我們要向平等機會委員會申請資 金 我們先要設計男同學和女同 學 才有可能探討性別歧視 針 對殘疾歧視 我們設計了用拐杖 的 笑妹妹 我們曾經獲得學

習障礙協會支持 舉辦學校巡迴 演出 所以亦設計了有學習障礙 的 阿明

29
撰 文 陳 釘 仔

另一方面 劇團的文娛廳演 出具備兩項特色 由於文娛廳沒

有座位 她們會用椅墊 小

木箱 椅子 酒吧高 建成

觀眾席 演出之後 由演出顧問

蔡姨姨 作延伸分享 Even

說 在創作之前 蔡姨姨因應 演出的主題選擇很多繪本 交給 駐團編劇去創作 演出後 蔡姨

姨會主持分享環節 亦會為觀眾 說故事

之後 由 Kelvin 分享他從事 兒童劇場的原因及成立小不點創 作的過程 Kelvin 憶述其中一次

參演兒童劇的經驗 他說 這

是一個好奇 個人的想法 當我 演出的時候 看著小朋友的眼

睛 樣貌 我很想知道那一刻他

在想甚麼 這是我第一次覺得很

想從事兒童劇創作 自此 我一

直提醒自己 這份好奇心是最重

要的 在演出場地用這份好奇心

看著小朋友 我就有動力創作下

一個演出

小不點創作由四位戲劇教 育碩士課程的畢業生組成 除了

Kelvin 還有 Melanie Genna 及 Eliza 四人同期畢業 大家均對 兒童劇有興趣 於是成立了小不

點創作 Kelvin 說 當年我們 要參加藝穗民化節 我們需要有 一個團體名稱 而當時的劇目名

為 小不點的故事 改編自繪 本 小不點找朋友 於是衍生 出 小不點創作 這個名稱 他們會製作原創兒童劇 亦會改 編繪本成兒童劇 題材方面 通 常與世界公民教育及生命教育有 關

與大細路劇團相同 小不點 創作也重視演後活動 他們曾演

出 我係好薯 內容關於本

土農業發展 演出後 演員為 小朋友舉辦食物工作坊 Kelvin

演出在一間餐廳進行

大約有五六十位觀眾 即是有

二十多位小朋友

其餘觀眾為

家長 演出後的食物工作坊 與本地團體 港 合作 讓 小朋友有機會接觸薯仔及其他 蔬菜 另一個製作 他是敵

人 以小學生為對象 探討

戰爭的議題 演出後亦有分享 環節 讓學生分享自己對劇中 情節的感覺 進一步思考戰爭 的禍害

第三位嘉賓是德德 甫開 始 她將糖果派給參加者 再播 放音樂 煙花 喚起大家的不 同感官的感覺 她說 有趣的 是 不是所有人聽完這段音樂後 都想起煙花 但是每個人腦海中 都有一個畫面 她指出 藝術 通感就是五感 視覺 聽覺 嗅 覺 味覺及觸覺 互通 例如 聽音樂時腦海浮現畫面 產生視 覺 如果有更多時間體驗 有可 能產生其他感覺

然後 德德分享她任職老 師的第一堂課 亦是第一次將五 感融入戲劇教育之中 當時 她 剛剛擔任老師 尚未入讀香港演 藝學院 然而已經對戲劇很有興 趣 她說 在我教學生涯的第 一堂課 是小學五年級的常識 課 教的是性教育 教青春期的 生理特徵 她形容備課過程十 分刺激 第一次以老師身分踏進 課室就遇上這樣棘手的課題 使 她不斷思考教學方法 最後決定 引用戲劇元素協助教學

30 | TEFOZINE 16

我一踏入課室就關燈 請

他們閉上眼 然後在黑板上貼

上三張裸體畫 分別是男士 女士及小朋友的身軀 但是 只看到身體 沒有頭部 她

說 然後 她運用戲劇元素令 學生投入課堂 讓他們化身為

檢察官 同時以鹹魚刺激學生 的嗅覺 並向學生說 今日 在山頭發現三具無頭屍體 你 們聞聞附近環境有甚麼氣味

你們如何分辨三具屍體的年齡

及性別 為甚麼 結果 學 生只用一堂課就掌握了相關知

識 她發現戲劇教育加上五感

刺激 能夠令學生投入課堂

而且教育效果顯著

後來 德德在香港演藝學院 修讀戲劇課程 畢業後她再次任 職老師 她說 我在不同的學

校教 每年轉一間 我刻意讓自

己在不同階層的學校教書 有貴 族學校 有基層學校 最後是特

殊學校

學生有智力障礙 我決

定停下來探索 從中我有很多的 發現 因為語言不能夠讓他們明

白學習內容 大部分訓練要透過

感官刺激進行 這加深了我對五

感與教育的體驗

去年 她離開教職 轉為 自由身戲劇工作者 並成立香 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 首部作 品是 左一半 右一半 劇 團致力創作兒童劇 尤其是幼 兒劇場 對象為 2 至 5 歲的小朋 友 五感是與生俱來的 即使只有 0 至 2 歲的智商 他都 能夠靠感官去認知 五感是我

們互相溝通 認識的媒介 這 是我最想發展的元素 她指 出 BB 劇場的五感元素比幼兒 劇場更多 不過故事性較弱 帶出的訊息亦較少 她希望藉 幼兒劇場宣揚正面的訊息及價 值觀

三位嘉賓發言後 隨即進 入互動討論環節 首先 有參加 者向嘉賓講者詢問如何為兒童劇 選擇主題 Even 回應 大細路 劇團的創作題材源自生活 因此 他會到公園觀察 公園裡成人及 兒童眾多 可以從中發掘 起 步點 Kelvin 表示 創作時他 會一邊閒逛 一邊觀察 一邊思

考 期望將當時社會發生的事情 與自己關心的議題結合 德德則 重視打開兒童的感官 啟發他們

日常甚少刺激到的五感 題材以 正面及大眾化為主

另外 有參加者詢問營運

兒童劇團的困難 德德指出 香 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在去年成 立 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除了營

運資金短缺 周轉困難 亦缺乏 渠道 網絡讓公眾認識 也因 為欠缺知名度而令申請資助困 難 Even指出演出場地不足 對 兒童劇發展有所限制 基於法例 及考慮到家長 兒童的安全 大 細路劇團不會在工廠大廈及商業 大廈內演出 他們現正開拓政府 資助以外的合法演出場地 例如 在學校禮堂進行售票演出 身為 兒童劇創作人 Kelvin 認為在資 金及場地以外 還有很多具挑戰 和須思考的問題 如何了解兒童 的想法呢 如何向兒童傳遞創作 人的訊息呢 如何令劇作同時吸 引兒童及成人呢 如何令成人觀 劇後有所感受 成人能夠了解兒 童對觀劇後的看法與感想嗎

31
陳釘仔 廿二歲 藝術行政人員 對戲劇 文學 攝影 足球 遠足有興趣 討厭古董紙筆 深信 哥前哥後七分險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