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FOzine #16 (Part II)

Page 1

32 | TEFOZINE 16

兒童劇創作背後 導演在想甚麼

我還是小孩的時候 好期待一家人入戲院看電影 父母不懂任何藝術 電 影大概已是我小時候接觸最多的藝術

現在 時代當然不同了 隨著藝術教育的普及 家長懂得選擇戲劇 會帶 孩子入劇院 香港也有各類型發展兒童藝術的劇團 今年二月 香港話劇 團舉辦了 戲有益 兒童劇場節 除了該團的作品 還邀請了小不點創作 及香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一同發表作品 我本身在藝術教育界別工作 好 喜歡看兒童藝術節目 所以一連看了三個作品 與三位導演對談 了解導 演創作背後的看法及對兒童劇場的反思 同時也分享我身為家長看這些兒 童劇時的得著與想法

33
問 阿 米 高 羅 遠 青 文 字 整 理 阿 米 高 羅 遠 青 郭 嘉 榆 張 潔 盈 撰 文 阿 米 高 (Estella)

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對所有事物都很好奇 我想以戲劇為教育的平台 刺 激他們的好奇心 他們永遠都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甚麼事 老師扮演的 角色接下來會說甚麼 會有甚麼新問題發生 戲劇可以帶出小朋友的好 奇心 當然這是相輔相成的 他們本來就有好奇心 我們用這個方法再 帶出他們的好奇心

實踐派是指他們用實踐的方法學習 要讓他們經歷難題 體驗和選擇 不可以只說不做

至於社交 這年紀的小孩需要學習如何跟他人相處 相處過程中 小

孩會發現原來這樣做會令其他人生氣的 會影響其他人 不可以只顧自 己 也不是自己喜歡做甚麼就可以做甚麼 這個年紀特別需要學習社 交 所以我就寫下這個詞語 02

這齣劇看起來是甜的 吃下去是酸的 是非一般的草莓 兒童觀眾在參 與戲劇的過程中失去了一顆糖果 演員哥哥又不再派糖果 1 有犧牲成 份 這可能是酸的部份 03

圖中有一條很高的柱 參加者站在柱上 要跳出去凌空拍一個球 當

然有安全繩連繫 這個球可以任意調校距離 這是一個經常玩的歷奇遊 戲 讓你挑戰自己的舒適帶 Comfort Zone 而決定球的遠近 我不 斷挑戰小朋友的舒適帶 所以劇中有一幕令小朋友哭的地方是故意營造 的

34 | TEFOZINE 16 01

在宣傳上 小郯子 雖提及有關孝順的主題 但劇中有不少設計 都遠超 孝順 我認 為最有趣的一幕是 珍寶珠的抉擇 故事提到 小郯子需鹿奶製藥醫治媽媽 獵人雖然

有鹿奶 但他要小郯子以糖果來交換 當時每位兒童觀眾已進入小郯子的尋藥旅程 每人

手上也有一支珍寶珠糖果 小朋友需考慮會否捐出手上的珍寶珠來幫助小郯子 導演巧

妙地設計這一幕 在台上的樹木佈景後面放置一個袋 讓兒童觀眾一個接一個排隊走到樹 後 自己決定是否捐出糖果 捐糖的就把糖放在袋中 而不捐糖的可把糖收起 在觀眾席

上的家長 台上的演員及其他兒童參與者 均看不到做決定的兒童觀眾有否捐糖 導演設

計讓兒童的參與環節 同時小心翼翼思量家長觀眾如何觀察子女的行為及推進往後的討 論

Mike 這齣戲之前在幼稚園首演 當時並沒有 珍寶珠的抉擇 純粹運用口語表達

邀請一些小朋友嘗試勸服別人給予鹿奶 但根據上次經驗 K2或K3學生的語言 能力未足夠讓他們自由表達 基本上演員說一句 他們跟著說一句 雖然我知道 他們明白 但口語表達的挑戰很大 所以今次 劇場演出 重演 改為以行動表

達是否捐出糖果換鹿奶 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學習活動 這不再是考驗他們的 口語表達 而是考驗他們如何作出決定 相對較適合這個年齡層的小朋友 小朋友作捐糖決定時 我特意不讓家長看的 也不讓小朋友互相看到大家 以免 產生朋輩壓力 讓小朋友獨立決定 像是投暗票般 沒有人知道他們會做甚麼 純粹自己做一個負責任的決定 捐亦可 不捐也行 這樣對家長來說也是一項挑 戰 因為家長看不到決定 換句話說 他們會看到 捐 不捐 以外的東西 他 們會了解到小朋友的思考過程 或作出決定的原因 如果選擇 不捐 家長會如 何與小朋友討論 選擇 捐 的話又會如何肯定他 其實這就是迫使家長做其他 事情

那一幕的時間好像放慢了下來 每個小朋友都要下決定 都要思考 一個一個去 經歷這件事 對小孩來說是一個有趣的經驗 日常生活很少需要他們下決定 父 母往往在身邊指導該怎樣做 我欣賞這設計先不談對或錯 而是讓小孩先去做

Mike 我們在創作過程中都不斷反思 小朋友捐糖之後 我們該如何處理 我們會不會

演出後 派一顆糖果給他作補償 讓每個人離開時都有一顆糖 我考慮過後

最後決定不會 因為考慮到幫助別人不需任何付出的話 人人都會捐 但當幫助

別人時 需要面對掙扎 真的要犧牲自己一些東西 那才是真正幫助別人 有了

這個決定後 我們要思考很多東西 例如 如何保護小朋友避免有反效果 畢竟 小朋友的記憶很短暫 捐出糖果後 離開劇院時看到其他人津津有味吃著糖果

會不會為自己的決定而感到後悔 這種情況不是我們希望的 我們要小心處理

也希望家長懂得處理這件事 所以在劇中作出一個提示 雖然你捐了糖果 但同 時會有一些收穫 你要懂得去肯定自己 最後解說的內容 我很遲才決定所用的 字眼 因為要準確 不要馬虎 而且要用肯定的語氣去講 一定要讓小朋友知道

這是一種損失 同時也是一種收穫

35

劇中有不少參與的元素 兒童會入戲與小郯子一起經歷旅程 協助製藥 尋找獵人 捐糖換鹿 奶 同一時間 劇中也設計了家長參與的部分 小郯子帶兒童觀眾穿過森林 旅程 的時候

邀請了家長扮演樹木 河流 導演又怎樣看家長的參與呢

Mike 我心目中的 家庭戲劇 是家長在過程中也有得著 讓家長扮東扮西只是比較簡單 的層次 今次再演 我希望在主題和內容方面發掘家長應該要聽到的聲音 我舉一

個例子說明一下 媽媽看兒子 在視覺上是3尺高 身體有不同特徵 但心態上她看

到些甚麼呢 她所看到的可能是個甚麼都不會做的小朋友 一個有缺陷的人 永遠

都未成長 如果媽媽眼中的孩子是這樣 便會甚麼事情都為小孩做 不讓他成長

不讓他獨立 不讓他自我發揮 就如瞎子一樣 她看不到真正的小朋友是如何成

長 看不到他是一個真正的 人 接下去的內容就圍繞這個主題發展 這一部份

其實是給家長看的 劇中 你會看到一些媽媽與她的 小郯子 相處的片段 正

正是模擬現實生活中 直昇機家長 的現象 甚至那首歌與歌詞的喻意也是給家長

聽 小朋友未必聽得明白的 作為一個家長去看這齣劇 我發現當中很多東西都是說給家長聽的 劇中有些時刻 演員是直接對家長說話 為何會用這個方法呢

Mike 這始終是一齣兒童劇 我在劇中運用了不少戲劇元素 供成年人欣賞之餘 亦讓小 朋友享受其中 我選擇以直接的方式讓家長短時間內得到這個訊息 我喜歡的方式

是引導小朋友做一些事 而這些事是家長需要學習 需要觀察的一部份 即是說我

不是自己完成這齣戲劇的全部 而是要靠小朋友去完成 我跟演員說做這齣戲像上 課一樣 小朋友一邊學習 一邊做練習和活動 我們要令他們享受上這個非一般的

課堂 而家長像觀課 通過觀察小朋友在課堂上的運作而去了解小朋友

Mike 我覺得做教育很重要的是要謙虛 我們不可以假設小朋友看完這齣劇就甚麼都懂

或者覺得這齣劇很厲害 能教曉他們所有事 我們可能會失敗 我們只能給他們種

子 只能謙虛地希望將來這顆種子會發芽 只能放下自己 謙卑一點 坦白地說 我們不是萬能的

我們都應該信任家長 如果家長陪同小朋友來觀賞戲劇 我會覺得他們都視這

個經驗為可以再分享和深化

Mike 回頭去看 既然我不能十全十美 完全圓滿地解決的話 我願意將這件事交給

家長 因為他們都會覺得有責任感 也會覺得事必關己 也許小朋友的經驗未

完整 家長會替他完整

36 | TEFOZINE 16

我認為我自己的童年是快樂的 我看見小朋友都是很快樂的 所以很直

接地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關鍵詞就是 快樂 第二個就是 有彩色點 點的白紙 我們經常說小朋友很簡單 很純真 的確是 白紙的可塑

性很高 而有彩色點點是因為我相信小朋友的世界裡有很多豐富的事

物 所以一點 一點 組織成很多點 彩色代表他們世界裡的東西都 很豐富 有很多不同的元素 而這些東西對小朋友來說並非非黑即白 而是代表開心和豐富 第三個是 輕 小朋友的世界是輕飄飄的 他 們有一個狀態很像是發夢中的 很多東西都很直接 很靠直覺 沒有太 多的考慮或者壓力 隨心隨性地去做事

橙是一種很普通 每個小朋友都吃過的水果 我希望我演出裡面的元素

可以盡量配合 滿足不同需要的人 正如橙一樣普通 它適合不同年

紀 地方 學習能力和需要的人 這演出就像是橙一樣適合任何人 每 家每戶都吃過 覺得它有營養 味道好 而且經常會吃 這個演出涉

獵層面廣是因為想將戲劇這種如此有吸引力 如此特別的藝術帶給不同 的人 而且是沒有界限的

因為藝術就是沒有界限的 我畫了大橙 小

橙 我覺得這演出對大人有他們的意味和體會 小朋友有他們的刺激 每個人得到的不一樣

我覺得劇場藝術可以打破這個框架

我覺得這個演出就像是跟小朋友經歷一個旅程和玩遊戲 就像小時候看

閃電傳真機 裡的兒童障礙賽一樣 這個演出對小朋友來說有很多玩 樂的元素 這些玩樂的元素經過包裝 加上演員的演繹 變成數數目

配對顏色 雖然是一些概念性的學習 但也可以像玩遊戲一樣開心 演 出裡面有不同的主題和旅程 他們在經歷不一樣的感覺和內容 接收不 一樣的訊息 他們享受這個過程就像是玩障礙賽 越過不同的關卡是很

開心的 不過他們的腦袋裡一定要想像如何處理這件事 才可以繼續走 到終點

37 01
02
03

這次演出沒有特別的訊息要帶出 而是讓小朋友體驗很多感官和

概念 那就像你沒有教導有甚麼味道 但是將味道都放出來讓小 朋友品嘗 關於感官的設計 可以再解釋一下嗎

我在坊間找不到相同的理念 沒有理論作依據 或者我嘗試用自

己的語言表達想法 我之前接觸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 發 現以語言與他們溝通不可行 那可以怎樣讓他們感受到關心 而

又是舒服的呢 自閉症小朋友不喜歡觸感和擁抱 但智障的小朋

友卻很喜歡身體接觸 他們是有分別的 但他們的共通點是觸感 是最直接讓他們有感覺的 有一次我因為設計學校的課程而閱讀

一本關於劇場的書籍 看到 五感 兩字 覺得這就是我在想的 事 我決定除觸感以外 亦發展其他感官的刺激 讓有特殊需要 的小朋友體驗戲劇

哪五官

視覺 味覺 聽覺 嗅覺和觸覺 劇團有 感知 兩字是因為需 要透過感官應用感覺 才是 知 沒有意會到感官存在的不是

感知 都市的小朋友接受的刺激較豐富 但他們感知的能力取決 於他們有沒有主動感受身邊的東西 我希望透過劇場告知大家五 感是很有趣的 但走出劇場後刺激沒有劇場裡的來得豐富 就要 靠我們主動感受身邊的東西

現在小朋友的成長過程裡沒太多刺激讓他們發展五感 他們的學

習經驗較平面 學習甚麼是水的時候會從投影機的投射中看到

水 生活經驗則視乎家長會否帶他們外出 例如看看農田 若然

沒有 城市長大的小朋友就不會接觸到農田

沒錯 我的學生對我說 老師 甚麼是大風 樹被風吹的感覺

是怎樣 我不知道 我們不應該責怪他們不知道答案 城市小

朋友平常就在家中開空調 外出就到商場 沒有機會接觸風 所

以我更相信五感的重要性 我們應該一起營造風的感覺 只靠觸

感不足夠 我們要再把感覺發展成聯想 問他們覺得風聲近似哪

一種樂器的聲音 過程中利用不同的藝術元素去聯想 去表達是 重要的

在你的演出中有一段非常輕鬆的音樂 小朋友聽到後都站起來跳

舞 你的演出是非言語的 音樂在整個演出中都需要出現 你認

為音樂在五感感知教育劇場中發揮甚麼作用

聽覺的作用是很大的 音樂可以給我們不同的感覺 它像觸感一

樣 能帶給我們不能言喻的感覺 我覺得這是一個共通的藝術

38 | TEFOZINE 16

觀劇後阿米高跟我討論了一會 阿米高提到劇中有很多關於 分享 的元素 帶給小朋友 我跟一個2歲的小朋友一起看 他年紀較小 未能跟坐在前面年

紀較大的小朋友一起玩 更加未體會到分享的概念 對我來說 這個演出對

他而言是參與一個群體和劇場的活動 感官刺激是讓他投入參與這個活動多 於去明白分享的概念

我很喜歡擦掌那一場 雖然未必有分享的概念 但我相信人手的觸碰和擁抱

會讓你有良好的親身感受

我的小孩 5 歲 喜歡大動作 喜歡打架 剛剛摸手那一場對我而言就是讓他學

習溫柔的狀態 Estella 同行的小朋友年紀小 她認為重要的是讓小朋友參與

群體 因為2歲的小朋友是較自我的 我覺得有趣的劇場經驗是讓觀眾有不同 的詮譯

之前看過首演的加場是沒有年齡限制的 而今次重演設定年齡限制於 3 至 6

歲 你覺得設定年齡限制的分別是甚麼

那場沒有設年齡限制的演出讓我意外地發現到 大家都覺得不同年紀的小朋 友在同一場次出現是沒有問題 而且還會產生奇妙的化學作用 其中有一

幕是把球放回箱中

成年人和幼兒一起把球放回原位的時候沒有競爭 幼 兒不會因為有大哥哥的出現而怯場 幼兒被邀請到台前擦掌 然後回到座位

再傳給成年人的時候不會有年齡上的芥蒂 我問過9歲的小朋友觀眾 他表

示喜歡這個演出 亦有家長表示觀察到他們只有1歲半的幼兒也非常享受這個

演出 所以我不希望把年齡範圍設定太小 香港話劇團建議年齡限制是3至6

歲 然後我們就此訂定年齡建議 3至6歲也不是一個小的範圍 但以過往的

經驗來看 這個演出的年齡層設定可以更廣 其他演出 如果演出設計對象

是指向幼兒 而年紀較大的兒童又覺得不好看的話 那製作團隊可以再收窄

範圍 實際情況需要視乎試演的效果而定 但非言語的演出可以接納不同年 紀的觀眾 我希望以此打破年紀的限制 讓不同年紀的觀眾有自己的解讀

你覺得不同年紀的兒童在互動部份有分別嗎 上一次觀劇所見 年長的兒童

很快就撿好所有球

我也觀察到這點 幼兒活動能力較低 未走到球的位置就被其他小朋友撿

走 或者身高不夠 一直拍不到大汽球

39

那我需要再調整對不同年紀的兒童的照顧

我同意不同年紀的兒童可以互相學習 但需要視乎是甚麼活動 與他人擦掌的活

動沒有問題 但撿球這類活動就存在活動能力上的差異

這次演出裡的球太多 我本來就希望年長的兒童可以撿球快一點 這樣做不會影

響演出的節奏 也促進他們之間的交流 不過拍大球的部份的確未有考慮他們的

能力 我會建議演員幫忙照顧幼兒 或者加入小球讓幼兒參與 以此縮窄他們活

動能力的差距

我留意到演員有特意照顧有需要的小朋友 尤其照顧坐在較後的小朋友或不敢參

與的小朋友 剛才演員們都有做到這一點

演員對兒童的敏感度高 才可以照顧他們的需要

對 演員的合作也非常重要 兩位演員都非常適合這個演出 一位喜歡兒童

位親和力較強 這個組合容讓一點化學作用產生 若果兩位都喜歡兒童 可能就

沒有這個化學作用

這個演出是非語言的 我看到有家長在觀劇時就像是口述影像員 不斷向小朋友

解釋劇場裡出現的事物 你希望家長的角色是以此方式引導小朋友觀劇 或讓小

朋友自由演譯 抑或其他

那小朋友有發問嗎

比較少留意到 他們大多都自己靜靜地觀看

我覺得兒童劇場是一個共通的語言 不單適合小朋友觀看 也適合成年人觀看

只是各人接收的不一樣 我心目中家長也會欣賞這個演出 而非服務小朋友 我

不太樂見你形容的情況 我希望家長為小朋友留有想像空間

你會做些事情讓家長放手 減少口述影像嗎

你提醒了我 我會在演出前向家長交待不要解釋 讓小朋友自己閱讀和投入演 出

你可以在不同場次的演出觀察有提示和沒有提示的效果 我觀察家長在演出前半

部可能會解釋比較多

但我覺得家長也在這過程中學習怎樣參與 從他們的表情

中 我看到他們很投入和享受 在演出中 小朋友把球放到對的位置 你設計了

演員拍掌來肯定小朋友 但在演員行動之前 家長無需預示已經拍掌去認同小朋 友 這是有趣的

最初演員擔心未能達到這些效果

演出模式和演譯有信心

不過我的教育經驗讓我對家長 小朋友 這種

最終能達到預期效果讓我感到非常滿意 有些東西不需

要語言 只需簡單的眼神交流或動作 就可以了 人的溝通可以很簡單 直接

40 | TEFOZINE 16

有沒有甚麼生活經驗讓你對這年紀的兒童有這些印象

Larry 這些印象一方面是我小時候 另一方面來自我入學校做戲劇治療的經

驗 我到小學做戲劇治療時會接觸到8至12歲的小朋友 另外我到中學

接觸的初中學生 也是 13 歲左右 剛過這個年紀 會看到那個階段的

影子 這些經驗令我有這些印象

這些印象如何影響你創作這個劇

Larry 第一 我覺得我們平時低估了他們思考 想像或明白事情的能力 8 至

12 歲看似小學生 但現時資訊爆炸 他們接觸到很多資訊和成人世界

的事 教育亦比以前先進得多 其實他們並不如我們想像中單純 不 明白成人世界 他們或者是以自己的方法去理解 還有 我們成人很

容易低估他們的內心世界或情感

檸檬不完全是甜的 也會酸酸澀澀的 酸的地方就代表現實的殘酷 例如劇中兒 童觀眾要面對打仗 要擊敗敵人 同伴會受傷 他們有時候會很孤單 如果我們

將事情簡單地劃分為正面和負面 他們會經歷比較多負面 不是一下子就能過 渡的事 但接下來是甚麼呢 就要視乎你會配搭甚麼東西 譬如檸檬可以做檸檬

茶 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 配搭去調校它的酸度 我想演出其實並未完成所有事

件 家長會帶領小朋友從這個演出出發 帶出其他的味道 另一方面 檸檬本身

的顏色很美麗 是開心的顏色 同時檸檬是很有營養的 笑 03

這不是在現實中已存在的遊戲 這遊戲就像追逐一個線球 最初線段很少 但跟

著線段走下去的過程很迂迴 然後慢慢地你會發現後面有東西 要抽絲剝繭地去

解開 再看看究竟裡面是甚麼 這裡只畫了一條線 可能還有幾條線 不同的 人在不同的地方追 最初以為不是連起來的地方原來是連起來的 或者以為是連

起來的地方其實是斷開的 是一種線類的遊戲 而且會愈追愈複雜 最初是簡單

的 小朋友在打來打去 玩耍 但到後面就會有多一點複雜的東西

41 01
02

戰爭這主題 莫說是對兒童 對我們成人來說也頗遠 我們接觸戰爭的想法

主要來自新聞 並沒其他渠道 把這個主題放在劇場上 你有甚麼想法呢

Larry 如果指一場實在的戰爭 那是看似遙遠的 我們主要通過新聞見到 但如果

戰爭指戰鬥 或敵人 那就一點也不陌生 剛才熱身時我問兒童觀眾有甚麼

關於戰爭的事 他們回答 打機 那些打鬥有敵我之間的分明 無論在漫

畫 電視上 英雄打怪獸這些題材也很常見 小孩的世界並不是天堂 他們

要克服很多事情 戰爭的意識與敵對有很大關係 我們在劇中的開始與結

尾也帶出了這點 在香港社會 小朋友對此並不陌生 家長有 贏在起跑線

上 的觀念 孩子未出世便要 贏 贏 的意思不是雙贏 而是要打

敗其他人 這已是敵對的意識 家長知道小孩需要朋友 但某程度上家長知

道小朋友之間也有競爭 當資源有限 加上家長和整個社會營造的氛圍 兒

童對競爭並不會感到陌生

我的兒子也好喜歡要贏 競爭 但我們的生活沒有看電視 也沒怎樣看這些

英雄片 我也會想 這種 想贏 的想法來自甚麼呢 我會想 他們朋輩

之間也許有這種文化 我會反思是否與學校文化有關 香港學校的競爭性頗

大 學生要達到劃一的標準 達到便是贏 達不到便輸

Larry 這是一個有趣的分享 當隔絕了電視 沒有英雄片 兒童也因為朋輩或社會

文化影響 產生這些觀念 除此之外 在兒童心理上也有這種經驗 從兒童

角度出發 他們看到的成人都是巨人 兒童文學常有巨人這種角色 兒童也

會有打鬥或勇敢起來的意識 這是自然的傾向 然後社會氛圍再強化這競爭

性 形成一種社會文化 兒童自小便知道 你輸了便 大鑊 蝕底 你會 失去這失去那 所以你一定要堅強起來 等等 這種競爭文化也令家長變成 怪獸家長 所以當你說這劇的目標觀眾時 其實有一半目標觀眾是家長 我

們如何在劇場藉一個繪本式的童話與家長對話 這也很重要

這劇目的主題看似深奧 但演出時 劇團也在場刊附上一些關於此劇的反思問題

以助家長和兒童觀劇後一同討論 深化這個主題的思考 Larry 也分享到 當他們設

定此劇的建議觀眾年齡是 8 至 12 歲時 便度身訂造以偶戲 影像 VO 畫外音 等方 式 設計適合此年齡層的觀眾的情節與內容 導演如何看劇場給兒童的作用呢

Larry 我們不想兒童看此劇好像看電視一樣舒服 我們希望他們觀劇時留有問號

有些兒童劇節奏好明快 結束時很完美很快樂 觀眾開心拍手掌 但我們在 此劇特別將一些情節的節奏放慢 留一個空間讓兒童觀眾感受角色 留有一

些伏線 to be finished 將會完成 讓家長可以與兒童延續討論 我們排練

時也有邀請兒童來看 有些兒童觀眾在劇的後半部分有不明白的地方 當我

42 | TEFOZINE 16

們問他們時 他們是未完全明白的 但家長與他們再談談 家長和小孩之間

就會有一個發現的過程 這也是很好的 當然兒童劇做得太白 兒童觀眾一

看便明白便會看得舒服 但這是否最好的學習體驗呢 長遠來看 這是分享

一種怎樣的劇場理念呢 劇場應像電視一樣重視娛樂性 餵他們看喜歡的東

西 或是可以容許有些不明白但值得探索下去的東西出現呢 我覺得自小幫

兒童觀眾建立一種劇場意識是好的 因為現時好多兒童劇或 school tour 學

校巡迴演出 好多時都做得好白 不需要思考 娛樂性豐富 節奏好快

甚至連想像也不需要 但我會想提供另一種經驗給他們

與 Mike 的對談 感覺猶如與一個爸爸對話 他對孩子愛之深 責之切 他 重視孩子的獨立性 但又看到不少孩子成長時遇到的問題 選擇以戲劇對孩 子循循善誘 同時 他好主動與家長對話 了解到兒童劇只是教育孩子的開 端 其餘的還需要家長來完成

與德德對話 感覺猶如與一個魔術師對話 她的演出沒有語言 也不是一個 事性的故事 但過程中以燈光 音樂 默劇變出各種可能性 她的演出就 像是與孩子一同玩遊戲 看似簡單 但每一幕演出背後卻在創新 試驗兒童

以感官來學習的另類體驗

與 Larry 對話 感覺猶如與一個哲學家對談 他曾深入以色列 巴勒斯坦與 當地人對話 了解以巴衝突 擔任這戲導演之前已對 戰爭 主題抽絲剝

繭 有一定深度的想法 在兒童劇場上 再以兒童熟悉的場景 情節 深入

淺出帶出戰爭的主題 也像哲學家般提醒兒童及家長觀眾認真反思生活裡那

些 敵我 的二元思考

三個風格不同的導演 呈現三個各具特色的兒童節目 既豐富兒童的藝術

體驗 同時也為本地劇場觀眾建立根基 我很同意 Larry 說的 怎樣的兒童

劇 同時也在建構本地的劇場文化 兒童劇一點也不兒嬉 各位劇場工作者

與家長觀眾 共勉之

阿米高 不是演員 但現實生活一人分飾多角 文化藝術工作者 媽媽 寫作的人 喜歡 藝術與教育 因為對人的故事最有興趣 在香港出生及長大 現在於歐洲布魯塞爾生活

43

民工2.0 模擬體驗

感受中國民工的處境

44 | TEFOZINE 16

2005 年 樂施會互動教育中心成立 並推出應用戲劇工作坊 小英與 阿 Nick 貧與富互動探索之旅 以上世紀 90 年代中國民工的故事為 藍本 配上道具 裝置 燈光及舞台效果 讓參與者了解中國民工的處 境和心態 探討貧窮的狀況和成因 十年過去 中國的社會狀況急劇變 化 但是 民工的處境並沒有改善 仍然是陰霾密佈 民工仍然面對薪

酬剝削 工作壓力及戶籍問題 樂施會察覺到 小英與阿 Nick 的時代 背景已經漸行漸遠 未能充分反映當下民工的境況 於是她們與專業劇 團影話戲合作 製作 民工 2.0 模擬體驗 讓參與者體會和了解新一 代民工的處境和困難

45
撰 文 陳 釘 仔

樂施會關注貧窮 中國民工是其中一個需要關心的群體 Sandy 指出中國民工的苦況並沒有因經濟發展 社會進步而改善

他們的經濟處境 生活水平和事業發展均受到限制 同時亦遭受

不公平待遇 一直以來 樂施會除了進行扶貧計劃 亦十分重視 教育 期望社會大眾關心貧窮議題及弱勢群體

我們曾到學校舉辦關於中國民工問題的講座 老師期望學生 能夠以體驗的方式感受民工處境 從而帶來更多反思 Sandy 說 民工 2.0 模擬體驗 以學生為對象 相比傳統課堂 學生 會有更多反思 因為他們能夠親身感受到民工的境況 例如戴上口 罩 工作帽及不停地重覆 扭螺絲 的沉悶工作

由於學校的通識科會探討中國民工的議題 學生對民工的處境 已有基本認識 於是 民工 2.0 加入了一些課程未能涵蓋的議題 例如戶籍制度的問題及消費者責任 提供更多角度讓學生了解 關 注中國民工的問題 既然學校會教 我們便嘗試補足課堂欠缺的 角度 同時向學生 老師及市民大眾推廣扶貧及關心弱勢群體的理 念 Sandy 說

影話戲藝術總監 Carmen 身兼文本創作及導演 她表示籌備時

間長達六個月 起用了三位編劇共同創作 工作包括資料蒐集 工 作坊重點討論 工廠實地考察 劇本創作及試演等等 而試演期間 還有不斷的改良及修訂 我們蒐集資料的範圍龐大 因為中國民 工衍生了很多問題 戶籍制度 空巢老人 留守兒童 社會保障制 度等等 Carmen 說 由於資料繁多 Carmen 與樂施會商討工 作坊的重點後 決定以青年民工為焦點 我們的目的不是幫助老 師教書 不是向學生灌輸資訊 在兩小時的劇場體驗計劃中 不可 能探討所有相關的議題 於是我們聚焦青年人的故事 新一代民工

的故事

為了拉近民工與學生的距離 樂施會與影話戲在角色設計上花 了很多心思 首先 將工作坊的主角張池設定為 21 歲 在年齡上不

會與參與學生相差太遠 另外 編劇將張池設定在一所生產智能手 機的工廠工作 以貼近日常生活的消費品 智能手機與學生連繫 期望更容易引起學生關注 並從中了解消費背後的不公義 Sandy 說 年青人一定會用智能手機 於是我們用智能手機作引子 將

民工與消費者 學生 連結起來

46 | TEFOZINE 16
關 心 貧 窮 議 題 及 弱 勢 群 體
智能手機拉近距離

在戲劇設計上 Carmen加入了虛擬實景 劇場 immersive theatre 的元素 豐富學

生的體驗 令學生更加深切地體會民工的生

活 虛擬實景劇場將空間改變成適合的場 景 場景卻不相等於佈景 它需要配合內容

發展 包括設計觀眾參與的部份 她說

雖然工作坊不能夠在工廠進行 但是能夠在 場景設計上彌補不足

虛擬實景劇場令觀 眾感覺到身處其中 覺得自己是劇場的一部

分 跟著內容發展走 我們不能夠將工作坊

的空間變成工廠 但我們可以將房間改造成 民工的宿舍 觀眾要走進去感受民工休息的

地方 達到虛擬實景劇場的效果

Carmen

亦強調觀眾的投入和體驗非常重要 她說

這種劇場雖然是虛擬的 但是它強調觀眾

的體驗 不是呆呆地觀看 而是體驗故事

角色或情節 從而獲得一些經歷和感受

47 虛 擬 實 景 劇 場 的 元 素

為了讓學生有深刻的感受 Carmen 堅持要學生模擬工廠工 人 戴上口罩和工作帽 反覆不斷地 扭螺絲 安裝及拆除 螺絲母的工序 過程中 其他創作人員都認為不可行 認為學 生會抗拒戴上口罩和工作帽 亦不會反覆地 扭螺絲 只有 Carmen 堅持 終於在試演期間獲得良好的效果 我的目的 是讓學生厭棄這個工序 他們不應該享受 他們應該感到不開 心 厭棄程度則因人而異 同時 進行工序的時間也需要實 驗和考究 試演初期 這個工序維持 10 分鐘 我們每一場試 演都在觀察 開始的 10 分鐘學生可能覺得好玩 然後他們開始 靜下來 漸漸感到沉悶 有一場進行了 20 分鐘 我察覺到學生 感到非常厭倦 才終止工序 這正是我要讓學生感受的民工工 作狀況

另一方面 工作坊導師 Grad 從學生 扭螺絲 的不同反 應 觀察到香港教育制度的 好學生 的特質 在 扭螺絲 期間 Grad 飾演工廠管工 刻意責罵學生 讓他們感受不公 平和沒尊嚴的工作環境 他當中有所發現 我發現乖學生比 較容易控制 比較活潑的學生則會反抗 他們會聊天 刻意做 慢一些 和我理論 甚至 罷工 放下螺絲就坐到旁邊 Grad 認為有些學生服從性太強 而他則比較欣賞懂得反抗的學 生 這是否和我們的教育制度有關呢 好學校 乖學生對社 會是否一定是好事呢 學生在工作坊裡也不敢反抗 反映了甚 麼問題呢 只有很少學生會反抗 我欣賞這些學生 因為他們

有膽量 「    」 扭 螺 絲 的 堅 持 與 發 現 48 | TEFOZINE 16

觀察學生反應 調整討論內容

工作坊的情節先輕鬆後嚴肅 學生首先輕鬆 地搜尋戶籍證 坐火車到城市 然後開始沉悶刻

板的工作 以主角張池的血書結束 然後進入第 二部分的討論環節 Sandy 和 Grad 表示 會因應 當天學生的反應 年齡及投入程度 調整討論的

內容 Sandy 說 一般情況下 我們會引導學

生思考公平消費及合理利潤分配 但今天 訪問 當天 的情況有點困難 於是我們較多討論民工

的處境 訪問之前 民工 2.0 已經舉行了三

十多次工作坊 Grad 表示每一次的內容都有輕微 調節 講求導師的觀察和經驗 他說 不同學 生有不同特質 當我感覺到有些議題繼續討論也

便會跳到下一議題 哪些討論他們能 夠做到 需要靠即場揣摩 碰撞

沒有結果

黃美瑛 Sandy

民工 2.0 模擬體驗工作坊導師 樂施會互動教育中心主任

羅靜雯 Carmen

影話戲藝術總監

梁偉傑 Grad

民工 2.0 模擬體驗工作坊導師

49
陳釘仔
廿二歲 藝術行政人員 對戲劇 文學 攝影 足球 遠足有興趣 討厭古董紙筆 深信 哥前哥後七分險

為何我們還需要隱喻

為何我們在教學中需要隱喻 50 | TEFOZINE 16

讓我們想像一個沒有比喻的世界 或一種一切隱喻都被禁止

的生活 這會是怎樣的 你能想像得到嗎 可以 大概會乏味一點吧 也許這是你的即時回答 甚至可能你心中會有把聲音說 其實這也沒甚麼大不了吧 都 不過是乏味一點而已 畢竟 隱喻無非是一種修辭技巧 一種 額外修飾罷了 畢竟 成長就是要你逐漸適應 現實根本沒趣 生活其實乏味 這個事實 當你長大了 花就是花 鞋子就是鞋 子 山就是山 水就是水 萬事萬物各安其位 別無其他 而 人 也得各安其位 只做自己的 份內事 別去想多餘的東 西

就這樣 當你抬頭仰望天空 假如還能望見天空 它只是 一個平凡的天空 只是一個位於你上方的寬敞空間 日間你看到 天上的雲 只是雲 只是水蒸氣的集結 到了晚上即使還能看到 星星 也只是星星 只是在宇宙漂浮的石頭或氣體 因為通過白 雲想像到各種形象只是小孩的玩意 在星空中看到神話只是古時 人類心智未開發時的妄想迷信 也許 在我們的社會中 成長就

代表告別隱喻 遠離想像 成人 就是專注於做 正經事 和

的人

只有在消費主義的廣告和政治鬥爭的宣傳攻防戰中 隱喻和想像才再次被大肆運用 除此之外

隱喻沒有任何位置 每事每物 都只是依據它們的功能範疇被定位 都被限制在那由 實驗儀器井井有條地建構出來

清晰卻單調的唯一 真相 之 內

1

51
份內事
也許
隱喻 如今要不是被遺忘 就是被輕視 或被扣上污名 這 跟遊戲和戲劇的命運差不多 人們往往認為它對嚴謹的知識來說 是不相干的 甚至認為它是有害的 撰 文 吳 紹 熙

那麼 為甚麼我們還需要隱喻 我想先談談畫

面對梵谷的 向日葵 你看到的是甚麼 一堆顏色 一塊 畫布和一個畫框 一盆通常被叫作 向日葵 的花 還是其他

再來讀讀詩 以下是詩人非馬的 鳥籠

在這些文字中你看到甚麼 它們讓你想到甚麼 只是鳥從籠 中飛走嗎

因為隱喻涉及了 從一物看到另一物 從一事想到另一 事 這種奇怪的現象 所以如果沒有隱喻 如果我們否定隱喻 我們就不會通過畫和詩所描述的事物看到更多的東西 畫家和詩 人就無法通過向日葵和籠中鳥看到更深的生命和更廣的世界作為 畫與詩的內涵

例如向日葵和畫家繪畫它們的鮮黃色筆觸線條 所展示的生命熱情 籠與鳥的意象 以至詩中詞語排列方式所形 成的視象讓人聯想到的各種桎梏和生命解放的可能性等等 更 有趣的是 當我們在隱喻中通過 A 看到 B 時 我們仍是看到 A 的 亦即是我們同時看到 A 和 B 情況就像雙重曝光 A B 同時並存且 兩者之間產生了一種共鳴甚至和聲 而且 B 往往並非可用單一圖 象或特定字句去鎖定或窮盡的東西 否則 A 就只是 B 的 標誌 而 非 隱喻 沒有了隱喻 體驗 生命 世界 一切都會變成 平面的

52 | TEFOZINE 16
2

其實也不只關乎生命的深度 廣度和立體感 完全沒有隱喻的生活嚴

格來說根本是不能想像的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 Metaphors We Live

G. Lakoff 和 M. Johnson 指出 隱喻是我們最基本的思維方式 和認知模式 就連抽象概念的形成也得通過心中的隱喻運作來促成 而我 們的感知與行為模式又受著這些抽象概念引導和規範 所以這些模式都根

本地受我們心中的隱喻影響 同樣重要的是 衍生概念的隱喻其實都建基

於身體經驗 包括身體感官和身體空間感等 因此思維跟身體的關係比 我們想像的更緊密

換句話說 我們的感知與認知從來都是隱喻性的 根本就沒有跟隱喻 無關的感知與認知 當我們有意識地 主動地運用隱喻時 不過是通過一些

隱喻去影響 改變或暫時替代我們心中原來的深層隱喻 現代催眠治療之父

艾克瑞森 M. H. Erickson 亦指出 我們的感知和意義的構成依賴於潛意 識中的架構 framing 就像界定方位座標特定意義的參照框架 而

我們可以通過隱喻去進行再架構 reframing 去改變感知和體驗的意義

榮格 C. G. Jung 亦指出我們心中有各種意象作為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溝 通橋樑 它們有些源於潛意識中的 原型 archetypes 即具普遍性 的 能引導經驗的組識和靈活的深層意象 也有諸多由意識和潛意識聯手 創造的個體化意象 通過隱喻我們可以觸及這些意象 並覺察心靈的深層結 構和動態 通過榮格所說的 積極想像 active imagination 人們可以 延伸發展這些具隱喻意義的心象 達到更深入的自我理解並促成心靈的自我 實現與自我完成 而我們對世界 他人和自己的覺知 在這個過程中均會 經歷不同階段的轉變 簡言之 通過作為隱喻的心象在想像中的轉化 我們 的覺知也隨之轉化

其實哲學家尼采早就在 超乎道德意味的真理與謊言 On Truth and Lie in an Extra-Moral Sense 一文中點出了隱喻對於人的根本性地位 隱喻 的認知意義 隱喻於身心之間的中介角色 隱喻形成與知識構成的身體基

礎等跟前述理論類似的觀點 更揭示人的內在有一種 形成隱喻的動力 這是理解人的創造力的一個關鍵 相反 他認為概念只是褪色和固化了的隱 喻 它們讓生命及其創造力變得僵化 停滯 割裂 並讓我們產生錯覺以為 它們不是隱喻 甚至比隱喻更高級

綜上觀之 隱喻本身既不是兒戲 也不是謊言 亦非修辭技巧 而是 人生在世的基本形式 是人可以有意識地參與其中以達生命轉化的活動

53
3

可是隱喻偏偏在我們的主流教育中幾乎是缺席的 它最多是語文課會 稍稍提及的東西 其實在教與學的過程中 有意識地進行的隱喻活動能發 揮的功能包括

1 濃縮 關聯生活體驗的不同部分 並突出某些點組成的圖式作為再體驗 的切入點

2 聚焦 突顯事物某方面 部分的特質 同時隱藏另外的特質 使之被 體驗

3 揭示 透顯平常沒機會表達的 常被遮蓋的 使之被體驗

4 賦形 形象化內在體驗與活動 使之被體驗

5 整合 牽動並統一心靈各方面 感官 情感 想像 思想 意欲 意志 等 形成整全的體驗

換句話說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方式借助隱喻 尤其是通過創造隱 喻 來引導感知和思考 激發體驗和行動 促進對體驗和資訊的消化 亦因此 在教與學中使用隱喻活動同時意味著對 體驗式教育 和 全人 教育 的重視 這使同樣著重 體驗式教育 和 全人教育 的 戲劇教 育 Drama-in-Education 跟隱喻有著很深的關係

把隱喻運用到戲劇教育的體驗式學習過程 並不只是運用隱喻來表 達參加者對於活動過程或跟探索主題有關的體驗 更根本是通過 創造隱 喻 尤其是 眾人共同創造隱喻 的過程 來開展一個探索性的體 驗歷程 於此 隱喻不只是借一樣事物來呈現另一事物 而是在隱喻的延 伸發展中 牽連到更多其他事物 猶如抽出一整個網絡 即使是針對一個 學習主題 這過程也是迂迴的 但卻因此而牽連更廣 沉浸得更深 領會 得更整全 而且由於是眾人共同創造並在其中交流互動 各個體亦於隱喻

中彼此建立起特別的聯繫 因為大家在進入隱喻時都暫時拋開自己日常的 身份 所以這裡建立起來的聯繫能擺脫平時的社會隔閡 所以 這不單是 關於某個課題的學習 更是一種社會學習和社群對話 簡言之 隱喻在教

育中可以讓我們同時加強以下三種連繫

1 跟課題的多重連繫

2 跟自己的多重連繫

3 跟他人 群體的多重連繫

戲劇教育有著強烈的隱喻特質 隱喻又能加強戲劇教育的作用 若我 們能更有意識 更主動地運用隱喻 了解它對人的根本意義 戲劇教育可以 有更多可能性 這就是我早前應邀 TEFO 舉辦的 應用戲劇工作坊 隱喻的 應用 的初衷 1

| TEFOZINE 16 54
4
Ericksonian
Lecoq Mimodynamics Decroux Reverse Metaphor

隱喻所達致的 知 最根本的是一種 心領神會 它讓我們

發現 心 觸及 心 它使我們的 心 再次動起來 令我們

體會到 心的活動 以及 心與心的唱和 隱喻是一種解放 它讓我們在冰冷的社會機器中再次成為有 心跳 的人 讓我們以

一顆 跳動的心 去感應這個世界的種種律動 隱喻是一個跳板

一道門 一個把手 藉著一個事物讓我們看到另外一個事物 以及 與此相關的更多事物 延伸下去 讓我們能借助有限通往無限 以 表達出來的引出未被表達的或無法直接表達的 通過隱喻 我們得 以穿越概念思維的 籬 穿梭游走於被現代科學著重知識的心態所 割裂 對象化和固化了的不同 領域 讓心靈重獲自由 讓生活 的體驗得以整合 使生命歸於完整

談到這裡 我想起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的幾段詩 說的卻是一 個相反的狀況

在他們的句型中沒有假設句 名詞和事物緊緊相連 一切都非常精確 甚麼都不用加減 改變 置換

那裡的時間總是像在錶上的一樣 過去式和未來式用途有限

5

詞彙只有需要的量 從來沒有多一個詞

這表示 那裡沒有詩

沒有哲學 沒有宗教 那種逾矩的遊戲在那裡是不被允許的

只在想像中能看到的事物 還有只有閉上眼睛才能看得到的事物 在那裡都不存在

如果他們要找東西 只會找那很明顯就在旁邊的 如果要問問題 只會問那些早就有答案的

55

這些節錄的段落出自 詩人的噩夢 這首

詩 是否有點似曾相識 很像現今主流教育所打

造出來的世界呢 最後 讓我們回到早前非馬那

首詩

還有就是他由此而延伸創作的另外兩首詩

吳紹熙 約十年前開始逐漸由概念走向身體 由學院走向劇場與社區 在歐洲 中東和兩岸三地從事創作 演出 教學和心理治療工

作 一直致力於面具和形體劇場的探索 也在尋找形象與文字 創作與教學之間的關係

56 | TEFOZINE 16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