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F20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節目手冊 Program Book

Page 1

2020

Jul. 19~Aug. 2




⅏杉≜㖗 屑取㖗好憵

FSR

Ⱥ 昷 㜆 㴢 ⊼ Ⱥ ⅏庱䳢嵬ἵ∐䍮 嵞 峣庱Ẓ吓K/(;86䲥⒨∟ ˥/(;86 &32⛲惤˦

⤐峣庱搸峅㜆

Ὥ⹾⊇⅌)%䱰䵙⛿㋰宁⎱㈺⍈ ⍚峯 䲥⒨庱䷁怇❲㢰峑䏪⸤

䶔῕Ị㭌庱㛴⋀

两Ị䏭Ɲ Ɲ 䵺択┭ ⛲惤㱤庱傈Ụ㛰昷⅓⏟ ⛲惤㱤庱傈Ụ㛰昷⅓⏟ /(;86 &32Ḕ⑳㈧ 曢婘 ✗✧ 㖗⋾ⷩḔ⑳⌧Ḕⱘ巖ṳ㮜 噆 /(;86 &32⣒㝾㈧ 曢婘 ✗✧ ⏗⋾ⷩ⣒㝾⌧Ḕ㭊巖 噆



Europe can be a daunting adventure... ...if you let us customize it for you. ྸ᷒ᛞᴿж‫ف‬уਥᣍᤈⲺь⮂ҁ㌺

ↆ⍨ 丩‸ҁ᯻

ᴹᱥ֖䘭᛻Ⲻ䚮᫽

ҕᴹᱥ֖ж⭕ੇᖶⲺ䚮᫽

EETS 歐洲之星 恪守旅遊企業專業與創新的價值 譲旅行成為一種藝術 生活美好的感受 行遊的滋潤 細微安排的感動 它就在你的周圍 它不但是一家為台灣人爭氣 也是歐洲第一家,為 華人深度旅遊成立的專業管理公司

vienna@eetstravel.com www.eetstravel.com


Building pianos is our way to love music Ẓ孤䂡拣䐛䔳䙫㲼㊰∐Ə⏗媅嫎柚Ɲ䙣按ḵ὇

⊮∕㑮䂝㑅⇔ᳫ⺁ Marco Polo F308

榖斂圙㨤䂝◉⩴咛圑㑅⇔ᳫ⺁ F308

⊮⇕◉⩴暱㣀ⶱ F308

www.cfpiano.com.tw

⊮㼡䳻ᶡ䋄

жࣨέσӪฤ‫ݲ‬ӡዉցȃѬ‫ࡄۄ‬ȃٔිԨЉ όဨȃ‫ݬ‬ӫȃٔ‫ה‬඼‫ۄ‬ϛѠᓁฤ ԻԑѠီ᛺೚ᓁฤட୵ȃюન жࣨശω‫ٳ‬ᐣόσȆሀ୥ፅፆഅ࠮೩ॎҁѮᓁฤ छ୽PianoDiscՌଢ଼ᅋ࠷ኇॱӣ؏‫ف‬ಛዥ᎛ϛȊ

!!ฤ৫ӌཾ޶ӋԤ३ϴѧ Ѯѕѿρ‫ݓ‬ୢቔዕၯ49ဴ2ዂ

7(/濣 濑Ṅ方曎䯂濒· ZZZ ID]LROL FRP WZ · ZZZ FISLDQR FRP WZ · PDLO FISLDQR#JPDLO FRP · ㉁㊍⅞‣/LQH⠻⊉


2

0

2

1

台北國際 合唱大賽

TAIPEI International C h o r a l C o m p e t i t i o n

Jul. 22 ~ Jul. 26

Inessa Bodyako

Mark Anthony Carpio Susanna Saw

Belarus

The Philippines

Malaysia

Tim Sharp

Aida Swenson

Eui-Joong Yoon

Chia-Fen Weng

USA

Indonesia

Korea

Taiwan

2021


2021 亞洲最具規模

國際合唱音樂營

Jul. 22~Aug. 1

The most prestigious and extensive choral festival in Asia

Fri. - Sun.

7. 23 8 . 01

節慶合唱團 Festival Choir

洛伊德-韋伯《安魂曲》

Andrew Lloyd Webber: Requiem

駐節指揮 Conductor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匈牙利)

Sat. - Sat.

7. 24 7 . 31

指揮大師班 Master Class

韓德爾《彌賽亞》

Handel: Messiah

selections

Master Teacher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匈牙利)

Sun. - Sun.

7. 25 8 . 01 基礎指揮班 師資 Clinician

Conducting Class

蕭伯格 Fred Sjöberg (瑞典) 瑞典)

Zero8 (Sweden)

Mon. - Fri.

7. 26 7. 30 合唱研究室 師資 Clinician

Batavia Madrigal Singers

Advanced Chora Choral al Courses

(Indonesia)

國) 哈潑 T. J. Harper (美國)

Salt Lake City Vocal Artists (USA)

經典 音樂會

St. Stanislav Girls Choir (Slovenia)

Premium Concerts

Tapiola Choir (Finland)

詳情請洽台北愛樂 (02)

2773-3691 #140 黃小姐、141簡先生

www.ticf.tw


以人聲呈現寰宇萬象 用合唱漫遊音樂百匯 *視覺取材自書法家梁永斐(b. 1962)作品《印象台灣》

擔䛴牅 桄唕唖 䇨⢦牅 ❬⚚㑉㳮⻸⓼➃⢦⪄

㧳䦧

㘥㜆牅 ❠匢⊙矛嵇㢺榾

垿㿕䐂

⇤䱘盂

擺⛘䶂

嚕㣮

监 ↴眠

O Salutaris Hostia 弶↿䕬䔷

Josu Elberdin

㾠㭇眱 ⻶⼈㸶嵊

Ken Steven

㨁㋃䤿⋵⼈ ❒呒歛⏳癳ⱎ岡⌂

䪩椘ⳣ ↪䤿䍟伏歈 ❬䌱⑍倁㌨嵊 䰒⒐

嚄熟⥶

刣⾼㹋⢦ 宼㗪瞠㣘㸶㧳

睜䰒睑䀢⓽㈱栳⢣䰒侒倁

䀥媎掭㧳

↪◱燆矛㔸❦⪔⇷⌆矛⌆⪔䐳㐠䟘灠

㘥皕

㖡憼

30

⇤憼

䇨█⪜炀

廣 告

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唱獎得主

Sat. 14:30 呡䌱㕙㧳⇖㋷⽞媨䇨㈱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9 .05

2020


www.tpf.org.tw

www.ticf.tw

指導 PATRON

主辦 ORGANIZER

協辦 CO-ORGANIZER

主要贊助 MAJOR SPONSOR

贊助 SPONSOR

國都汽車 場地夥伴 VENUE PARTNER

合作夥伴 SUPPORTING PARTNER

www.ticc.tw


洝動一茽襨 Schedule çś“ĺ…¸é&#x;łć¨‚ćœƒçłťĺˆ— Premium Concert Series 7.26

Sun. 19:30

ĺ?°ĺŒ— • ĺœ‹厜é&#x;łć¨‚ĺťł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ĺ?ˆĺ”ą • ĺ?°ç Łďźˆ壚 Chorus Taiwan I

• ĺš•č ˛ĺ?ˆĺ”ąĺœ˜ Tabernacle Women's Choir   ćŒ‡ć?Ž 陳麗芏 Li-Fen Chen, conductor • TICF ĺ…’獼ĺ°‘ĺš´çŻ€ć…śĺœ˜ Festival Choir for Youth and Children   ćŒ‡ć?Ž 于善ć•?ă€ ĺ‚…ćš˜é›˛ Shan-Min Yu, Hsiang-Yun Fu, conductor • ĺ?°ĺŒ—愛樂厤ĺ…§ĺ?ˆĺ”ąĺœ˜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ćŒ‡ć?Ž čŹ?ć–Żé&#x;ť SzuYun Swing Hsieh, conductor

8.01

Sat.

19:30

ĺ?ˆĺ”ą • ĺ?°ç Łďźˆ貳 Chorus Taiwan II

• ć–°ĺŒ—ĺ¸‚ç§ çŤ‹č‚˛ć‰?雙語ĺ°?ĺ­¸ĺ?ˆĺ”ąĺœ˜ Yu-Tsai Children's Choir   ćŒ‡ć?Ž ćĽŠĺ…ˆçż Hsien-Tsui Yang, conductor • ĺ?°ĺŒ—厤ĺ…§ĺ?ˆĺ”ąĺœ˜ Taipei Chamber Singers   ćŒ‡ć?Ž 陳雲紅 Yun-Hung Chen, conductor • ĺ?°ĺŒ—愛樂市民ĺ?ˆĺ”ąĺœ˜ Taipei Philharmonic Civic Chorale   ćŒ‡ć?Ž čŹ?ć–Żé&#x;ť SzuYun Swing Hsieh, conductor

8.02

Sun. 19:30

č‹ąćĽ­é ”ć…ˆĺ–„äš‹ĺ¤œ

• é–‹ĺ ´ćź”ĺ‡şďźšĺ¸Œćœ›ĺ…’獼ĺ?ˆĺ”ąĺœ˜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ćŒ‡ć?Ž ĺ?łč –犎 Muni Takivaljit, conductor

閉嚕é&#x;łć¨‚ćœƒ Final Concert

ćŒ‡ć?Ž ĺ?łć›œĺŽ‡ Yao-Yu Wu, conductor 弳éŤ˜é&#x;ł 陳瞎玲 Mei-Lin Chen, soprano 弳低é&#x;ł 陳ç?Žç?Ş Pei-Chi Chen, alto ç”ˇéŤ˜é&#x;ł ć?Žä¸–釗 Shih-Chao Lee, tenor 甡低é&#x;ł 曞文引 Wen-I Tseng, bass ĺ?ˆĺ”ąćŒ‡ĺ°Ž ĺźľçś­ĺ?› WeiChun Regina Chang, chorus master ĺ?°ĺŒ—愛樂ĺ?ˆĺ”ąĺœ˜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ĺ?°ĺŒ—愛樂é?’嚴玥埌ć¨‚ĺœ˜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č˛?多芏《珏äš?č™&#x;交é&#x;żć›˛ă€‹ L.v. Beethoven: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ĺ?ˆé–“é&#x;łć¨‚ćœƒçłťĺˆ— Noon Concert Series 7.21

Tue. 11:00

é–‹ĺš•ĺ˜‰ĺš´č?Ż Opening Ceremony

• 虛擏節慜ĺ?ˆĺ”ąĺœ˜ Virtual Festival Choir č˛?多芏《忍ć¨‚é Œă€‹Beethoven: Ode an die Freude

ĺœ‹çŤ‹č‡şç Łĺ?šç‰Šé¤¨ National Taiwan Museum

• ĺ¸Œćœ›ĺ…’獼ĺ?ˆĺ”ąĺœ˜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ćŒ‡ć?Ž ĺ?łč –犎 Muni Takivaljit, conductor

7.25

Sat.

15:00

ĺœ‹çŤ‹č‡şç Łĺ?šç‰Šé¤¨ National Taiwan Museum

• ĺ?°ĺŒ—愛樂é?’ĺš´ĺ?ˆĺ”ąĺœ˜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Choir   ćŒ‡ć?Ž çż ĺťşć°‘ Chien-Min Weng, conductor

7.31

Fri.

12:30

ĺ?°ć–°é‡‘ćŽ§ĺ¤§ć¨“ĺ…ƒĺťł Taishin Financial Holdings

• ĺ¸Œćœ›ĺ…’獼ĺ?ˆĺ”ąĺœ˜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ćŒ‡ć?Ž ĺ?łč –犎 Muni Takivaljit, conductor

8.03

Mon. 13:30

č‹ąćĽ­é ”é›†ĺœ˜ Inventec

• ĺ¸Œćœ›ĺ…’獼ĺ?ˆĺ”ąĺœ˜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ćŒ‡ć?Ž ĺ?łč –犎 Muni Takivaljit, conductor

硚上眓典é&#x;łć¨‚ćœƒçłťĺˆ— Online Premium Concert Series • 拉脍眭亞 .DPĆ?U ĺ?ˆĺ”ąĺœ˜ <RXWK &KRLU .DPĆ?U /DWYLD   ćŒ‡ć?Ž ĺˆŠč€śčł“訹 JÄ nis Liepiņť, conductor

TICF YouTube ĺŽ˜ć–šé ťé “

7.27

Mon. 19:30

7.28

Tue. 19:30

• ç‘žĺ…¸ĺ?˛ć—şĺŽ?ć­Œć‰‹ Svanholm Singers, Sweden   ćŒ‡ć?Ž 索垡ć&#x;?ć ź Sofia SĂśderberg, conductor

7.29

Wed. 19:30

• 內蒙ĺ?¤ĺ°‘ĺš´ĺ?ˆĺ”ąĺœ˜ Inner Mongolia Youth Choir, China   ćŒ‡ć?Ž 劭倍 • ć źć—Ľĺ‹’ Yalun Gerile, conductor

7.30

Thu. 19:30

• ćł•ĺœ‹垎厇厙厤ĺ…§ĺ?ˆĺ”ąĺœ˜ Mikrokosmos Chamber Choir, France   ćŒ‡ć?Ž 皎耜 LoĂŻc Pierre, conductor

7.31

Fri.

• ĺŒˆç‰™ĺˆŠ Pro Musica ĺĽłč ˛ĺ?ˆĺ”ąĺœ˜ Pro Musica Girls' Choir, Hungary   ćŒ‡ć?Ž č–Šĺ?š DĂŠnes SzabĂł, conductor

TICF YouTube Channel

19:30

2


合唱音樂營 Workshops 7.19-26

Sun.-Sun.

兒童少年節慶團 Festival Choir for Youth and Children 渴望會館 Aspire Resort

7.24-26

Fri.-Sun.

于善敏 Shan-Min Yu 傅湘雲 Hsiang-Yun Fu 熊師玲 Shih-Ling Hsiung

連芳貝 Fang-Pei Lien

基礎指揮班 Conducting Class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線上合唱萬象講座 Online Lecture Series 7.27

Mon. 16:00-17:20

ƜULNV (ãHQYDOGV 的合唱作曲技巧

艾森瓦茲 Ēriks Ešenvalds

&KRUDO &RPSRVLWLRQ 7HFKQLTXHV RI ƜULNV (ãHQYDOGV

7.28

Tue. 16:00-17:20

克里斯特姆 Rasmus Krigström

從瑞典男聲合唱傳統到理髮廳重唱 From Swedish Male Choir Tradition to Barbershop Singing

7.29

7.30

Wed. 16:00-17:20

Thu. 11:00-12:20

The Music of Alberto Grau

葛勞 Alberto Grau 紀南 María Guinand

美國合唱音樂的潮流趨勢

夏普 Tim Sharp

Alberto Grau 的音樂世界

Current Trends in American Choral Music

實體合唱萬象講座 Lecture Series 8.01

Sat.

10:40-12:00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1DWLRQDO 7DLSHL 8QLYHUVLW\ RI (GXFDWLRQ 蔡昱姍 Yu-Shan Tsai

台灣合唱群像—蔡昱姍作品集 The Choral Music of Yu-Shan Tsai

14:00-17:00

合唱教學第一線(一) 0HWKRGV DQG 6WUDWHJLHV LQ &KRUDO (GXFDWLRQ ,

合唱教學第一線(二) 0HWKRGV DQG 6WUDWHJLHV LQ &KRUDO (GXFDWLRQ ,,

8.02

Sun. 10:00-11:50

指揮大師班—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潘宇文 陳安瑜 鍾華琳 徐惠君

Yu-Wen Pan An-Yu Chen Hua-Lin Chung Huei-Chun Hsu

簡文彬 Wen-Pin Chien

Master Class: Beethoven’s Symphony No.9 指揮 Conductor 張顥嚴 Hao-Yen Chang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劉柏宏 Bo-Hong Liu 鋼琴 Pianist 陳芷芸 Chih-Yun Chen 劉惠珊 Lana Hui-Shan Liu

14:00-15:20

獨唱 Soloist 梁又中 You-Jhong Liang 陳家欣 Chia-Hsin Chen 張振文 Chen-Wen Chang 廖宇盟 Yu-Meng Liao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陳麗芬 Li-Fen Chen

台灣合唱群像—女聲合唱精選 Choral Music of Taiwan For Female Choir

藝術總監 Artistic Director

音樂營師資 Workshop Faculty

杜 黑 Dirk DuHei

張成璞 Cheng-Pu Chang 陳安瑜 An-Yu Chen 陳麗芬 Li-Fen Chen 簡文彬 Wen-Pin Chien 鍾華琳 Hua-Lin Chung 艾森瓦茲 Ēriks Ešenvalds 傅湘雲 Hsiang-Yun Fu 葛勞 Alberto Grau 紀南 María Guinand

音樂總監 Music Director

古育仲 YuChung John Ku 課程顧問 Consultant

翁佳芬 Chia-Fen Weng

鋼琴 Pianist

熊師玲 Shih-Ling Hsiung 徐惠君 Huei-Chun Hsu 克里斯特姆 Rasmus Krigström 連芳貝 Fang-Pei Lien 潘宇文 Yu-Wen Pan 夏普 Tim Sharp 戴怡音 Yi-Yin Tai 蔡昱姍 Yu-Shan Tsai 于善敏 Shan-Min Yu

3

陳芷芸 Chih-Yun Chen 方鈺婷 Yu-Ting Fang 劉惠珊 Lana Hui-Shan Liu 舞蹈設計 Choreographer

鄭勤琪 Chin-Chi Cheng


目錄 Content 活動一覽表

2

Schedule

藝術總監的話

5

Message from the Artistic Director

演出場次及曲目

6

Concert Programs

藝術總監

26

Artistic Director

策畫團隊

27

Organizer

演出人員

28

Performers

演出團體

32

Performer Groups

師資

52

Faculty

基礎指揮班 / 合唱萬象講座

59

Workshop for Choral Conductors/ Lecture Series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60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贊助人名冊

61

Sponsor

感謝名單

62

Acknowledgment

工作人員名單

63

TICF Team

4


藝術總監的話 Message from the Artistic Director

今年,是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的第 20 屆。每一年,我們都努力地求新求變,尋找新的邀演團體、新的演出類型、新的課程內容、 新的合作對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只是沒想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徹底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型態,台北國際 合唱音樂節也因為這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幅更動了原本的計畫,蛻變成了全新的型態。

今年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以「放眼世界、聚焦台灣」為主軸,推出三個系列活動。首先是節慶團系列,我們如原訂計畫舉辦「兒 童少年節慶團」,並將行之有年的節慶合唱團改為虛擬節慶合唱團,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來串連台灣與世界各地的歌聲,同歡同 慶。其次是研習營系列,我們邀請連芳貝老師來教授帶狀的基礎指揮課程,簡文彬、蔡昱姍、潘宇文、陳麗芬、徐惠君、鍾華琳、 陳安瑜等七位老師開設專題講座,還有五位國外大師的網路直播講座,相當豐富。音樂會系列方面,共計有三場實體音樂會和五 場線上音樂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二場「合唱 • 台灣」音樂會,集結台北室內合唱團…等六支優秀的台灣合唱團同台演出,以 歌聲展現台灣合唱軟實力,讓世界聽見台灣;此外還有一場實體的閉幕音樂會,邀請貝桑頌國際青年指揮大賽首獎得主吳曜宇領 銜,率領台北愛樂合唱團及台北愛樂青年管弦團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搭配希望兒童合唱團的開場演出,讚頌和平 共生、四海一家的普世價值。線上音樂會則是由樂迷們從歷年的精彩節目中票選出最難以忘懷的五場,作網路直播。

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規劃出這樣內容豐富、虛實兼備、又符合防疫要求的音樂節,除了要感謝台北愛樂同仁們的創意、堅持、 行動力,更需要感謝台灣音樂界眾多夥伴的支援和幫忙,許多國際友人的護持,企業夥伴的贊助,以及文化部的支持。只有在最 艱難的時候,才會看見最光輝的人性。因為疫情,我們得以親眼見證台灣全民團結抗疫的優秀素質,迎來難能可貴的大解封;因 為疫情,我們得以親身感受各界夥伴們的溫暖援手和樂迷的無私關愛,規劃出全新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2020 年註定是會名留史冊的一年。這一年,我們經歷了疫情蔓延的恐慌害怕,見證了全民抗疫的團結無私,締造了提前解封的防 疫成果。我們祈願,因著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的順利舉辦,全台各地的音樂人能攜手同心,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正面能量,為大眾 帶來更多的前行勇氣。

藝術總監 Artistic Director

5


7/ 26

合唱.台灣(壹)

Sun. 19:30

Chorus Taiwan I

幕聲合唱團

指揮 陳麗芬 Li-Fen Chen, conductor

Tabernacle Women’s Choir

鋼琴

王逸茹 Yi-Ju Wang, piano

Jerusalem Luminosa |耶路撒冷光之城 Lyrics by Thomas à Kempis, Music by Abbie Betinis | 托馬斯•肯皮斯 詞 艾比.貝蒂妮絲 曲

Muusika |音樂 Lyrics by Juhan Liiv, Music by Pärt Uusberg | 約翰•里夫 詞 帕特•烏斯伯格 曲

Sunshine in My Soul |有榮光在我心 Lyrics by Eliza E. Hewitt, Music by John R. Sweney, Arr. John Coates Jr. | 愛麗莎•華特 詞 約翰•斯威尼 曲 小約翰.柯提斯 編曲

西江月| The Moon Of The West River (Xi Jiang Yue) 曹雪芹 詞 林明杰 曲 |

Lyrics by Xue-Qin Cao, Music by Ming-Chieh Lin

臨江仙| Fairies by The River (Lin Jiang Xian) 曹雪芹 詞 林京美 曲 |

Lyrics by Xue-Qin Cao, Music by Ching-Mei Lin

Swa I Yan |思念 泰雅族民謠 林碩俊 編曲 |

Atayal Folksong, Arr. Shuo-Chun Lin

日出台灣| Formosa Sunrise 耶引 詞 金希文 曲 |

Lyrics by C. Feng Lu, Music by Gordon Shi-Wen Chin

6


TICF 兒童少年節慶團

指揮 傅湘雲、于善敏 Shiang-Yun Fu, Shan-Min Yu, conductors

Festival Choir for Youth and Children

鋼琴

方鈺婷 Yu-Ting Fang, piano

Mi’kmaq Honour Song |米克馬格榮耀頌 Lydia Adams | 莉迪亞·亞當斯

We Are The Voices |我們的歌聲 Lyrics & Music by Jim Papoulis | 吉姆.帕普利斯 詞曲

The Sound of Music (Choral Highlights) |真善美合唱組曲 Lyrics by Oscar Hammerstein II, Music by Richard Rogers, Arr. John Leavitt | 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 詞 理查.羅傑斯 曲 約翰.萊維特 編曲

・The Sound of Music 音樂之聲 ・My Favorite Thing 我最喜歡的事物

・The Lonely Goatherd 孤獨的牧羊人 ・Do-Re-Mi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指揮

Cantate Domino |頌讚上主 Josu Elberdin | 艾爾柏汀

O Salutaris Hostia |贖世犧牲 Ko Matsushita | 松下耕

Bogoróditse Djévo |歡欣吧!童貞聖母 Arvo Pärt | 佩爾特

一的炒米香| One is Fry Rice Pop 台灣傳統唸謠 石青如 曲 |

Taiwanese Traditional Rhyme, Music by Ching-Ju Shih

油桐花| Tung Oil Blossom 呂金守 詞曲 艾爾柏汀 編 |

Lyrics & Music by Kim-Siu Lu, Arr. Josu Elberdin

最後的住家| My Final Resting Place 馬偕 詩 朱瑋權 曲 |

Lyrics by George Leslie Mackay, Music by Ken Steven

Canticum Novum |新歌頌揚 Ivo Antognini | 安東尼尼 7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conductor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Jerusalem Luminosa |耶路撒冷光之城 Lyrics by Thomas à Kempis, Music by Abbie Betinis | 托馬斯•肯皮斯 詞 艾比.貝蒂妮絲 曲 美國作曲家阿比•貝蒂尼斯(Abbie Betinis)以十四世紀詩人對耶路撒冷的拉丁文讚美詩探尋「和平」的真義。樂曲開頭如葛雷果聖 歌般的平靜安詳唱奏,隨後緊接二聲部以強烈的切分節奏和傳接的方式,不斷進行對唱或模仿,並透過歌詞音節和樂句的相互擴 充與縮減,再一同進入每樂段的終止式。如同人們在互相衝突辯論、溝通理解後,得到最後的共同結論,而這也是作曲家對耶路 撒冷與世界和平的殷殷期盼。

Muusika |音樂 Lyrics by Juhan Liiv, Music by Pärt Uusberg | 約翰•里夫 詞 帕特•烏斯伯格 曲 〈音樂〉探討人世間的難題——「和諧」。和諧存在於廣大的世界、在自然中、在母親的吟唱裡。愛沙尼亞作曲家帕特•烏斯伯 格(Pärt Uusberg)以女聲四聲部無伴奏,低沉平穩的旋律輔以細膩的和聲式音樂織度,愛沙尼亞文如朗誦般的不規律變化拍號以及 力度對比呈現上述和諧聲音的起源與結束。樂曲中段以不斷重複的樂句唱出「和諧亦存在於淚水中」,溫柔地控訴人類在和諧之 前勢必走過痛苦流淚的歷程,正如愛沙尼亞以歌唱革命擺脫民族悲情,以音樂達到人心的和諧。

Sunshine in My Soul |有榮光在我心 Lyrics by Eliza E. Hewitt, Music by John R. Sweney, Arr. John Coates Jr. | 愛麗莎.華特 詞 約翰•斯威尼 曲 小約翰.柯提斯 編曲 作曲家以簡潔有力的節奏線條及爵士樂風格編寫這首膾炙人口的英文福音歌曲,輕快的旋律線條呈現出充滿希望的心,引人沉浸 在陽光、音樂及春天的喜悅中,讓演唱者及聆賞者都如同沐浴在和暖的陽光下,心情愉悅,感受到上帝滿滿的愛。

西江月| The Moon Of The West River (Xi Jiang Yue) 曹雪芹 詞 林明杰 曲 | Lyrics by Xue-Qin Cao, Music by Ming-Chieh Lin 在曹雪芹的《紅樓夢》中,這闕由薛寶琴所作的〈西江月〉,不僅暗示了其將來的命運,也反映了當時的大家族已到了風飄殘絮、 落紅遍地的沒落境地。臺灣作曲家林明杰嘗試以不同於西方音樂的表現方式,將東方音樂的元素以及和聲進行,想像詞中表現的 畫面與情緒,適切的襯托並揮灑出來,以祈聯繫聽者、詞作、人物與作者之間的共鳴。 (2018 年幕聲合唱團委託創作與首演,《紅樓夢 - 柳絮詞五首》獲得國藝會補助。)

臨江仙| Fairies by The River (Lin Jiang Xian) 曹雪芹 詞 林京美 曲 | Lyrics by Xue-Qin Cao, Music by Ching-Mei Lin 不同於其它幾首柳絮詞的低徊婉轉,薛寶釵的〈臨江仙〉充滿了開朗樂觀的情緒,將輕薄無根無絆的柳絮,描寫得高貴昂揚而不 落俗套,詞中也呈現她高潔自持的品格,受到大觀園中眾人的激賞。台灣作曲家林京美在樂曲前段以反覆音型呈現翩翩起舞的柳 絮,由平穩逐漸趨向紛亂,於「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兩句之處,樂曲呈現飽滿的張力,表達了寶釵志得意滿之態,以及她 心中崇高的追求。 (2018 年幕聲合唱團委託創作與首演,《紅樓夢 - 柳絮詞五首》獲得國藝會補助。)

Swa I Yan |思念 泰雅族民謠 林碩俊 編曲 | Atayal Folksong, Arr. Shuo-Chun Lin Swa I Yan,泰雅族語的意思是「思念」、「心意」。編曲者為了保留最純真、最樸實的情懷,將古謠旋律的原樣貌輪廓,僅透過三 聲部輪唱或堆疊和聲的方式,維繫優美曲調的持續貫穿性。期盼如此忠於原古謠的風格,就如對心愛的人始終專一的承諾,內心 必然要純潔、堅定,不因外界的阻撓而改變,將「最真誠的情感」得以完全傳達。

日出台灣| Formosa Sunrise 耶引 詞 金希文 曲 | Lyrics by C. Feng Lu, Music by Gordon Shi-Wen Chin 《日出台灣》是榮獲臺灣國家文藝獎的作曲家金希文,關懷台灣系列組曲中的一首,原是由管絃樂團伴奏的混聲合唱曲,後由江 佳穎改編為女聲三部合唱與鋼琴。全曲以阿里山日出為主軸,在世代交替、時間更迭下,人們在這片土地上領受滋潤恩典,音樂 也層層堆疊出台灣之美,表現出作曲家對故鄉濃郁的孺慕和真情。 8


Mi’kmaq Honour Song |米克馬克榮耀頌 Lydia Adams | 莉迪亞.亞當斯 米克馬克族(The Mi’kmaq)是加拿大原住民的一支少數民族,居住在加拿大大西洋沿岸省分,已有近萬年的口傳文獻紀錄。 〈米克馬克榮耀頌〉是對大自然造物主的頌讚曲,加拿大女性作曲家 Lydia Adams 融合現代合唱劇場與原住民古老傳統歌謠儀式, 運用米克馬克族模仿大自然聲響與人聲呼喊的傳統,配合歌曲進行中的象徵儀式與鼓聲,表達了對造物主的最高崇敬。在歌曲中 出現的歌詞,並不是任何語言或具有任何特殊意義,而是米克馬克族數千年文化更替口傳的語音。 Lydia Adams 是加拿大作曲家、合唱指揮家與音樂劇工作者,她對當代合唱音樂創作與原住民傳統文化的保存推廣,使她成為加拿大 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一位音樂創作工作者。

We Are The Voices |我們的歌聲 Lyrics & Music by Jim Papoulis | 吉姆.帕普利斯 詞曲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地方,向我們展示我們的身份」樂曲開頭的歌詞道出了這首歌曲的主題:讓我們的內心聲音傳達出去。 這首勵志且振奮人心的作品以非洲鼓特有的節奏,為樂曲增添了新的活力,是國際上青少年合唱節很受歡迎的經典作品。 美國作曲家 Jim Papoulis 擅長結合古典流行創作手法,並為兒童青少年譜寫許多具有啟發性的作品而聞名,他是當今國際樂壇少數活 躍在古典與流行音樂創作的全方位跨界作曲家。

The Sound of Music (Choral Highlights) |真善美合唱組曲 Lyrics by Oscar Hammerstein II, Music by Richard Rogers, Arr. John Leavitt | 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 詞 理查.羅傑斯 曲 約翰.萊維特 編曲

・The Sound of Music 音樂之聲 ・My Favorite Thing 我最喜歡的事物 ・The Lonely Goatherd 孤獨的牧羊人 ・Do-Re-Mi ࡖᆪ˃ᑵహ᎟ʄʱ᛭ʨϙç Ϛ෭੓ʄʢ϶‫ိڄ‬ᑵˀé ໵ʱ̣ᆪࡖᕙ౗ʄӍ‫˻ڄ‬᝞ç ЩӍ‫˻ڄ‬଒Ꮂ൤ᆪࡖိ੓é 這簡單的四句歌詞,唱出了經典音樂劇《真善美》最重要的故事核心,音樂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事。 《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最初以音樂劇的形式於百老匯上演,之後被改編成電影,位居北美影史票房第三名,同時也是 史上最賣座的歌舞片。該劇改編自真實故事,描述在薩爾茲堡附近的阿爾卑斯山上,修道院的實習修女瑪麗亞來到上校崔普家擔 任教職;善於歌唱的瑪麗亞透過音樂教化崔普家中七位子女,最後感動了上校的心,終得美滿姻緣,並證明音樂永能感化人心。 該劇的諸多歌曲,如這次組曲中的《音樂之聲》、《Do-Re-Mi》、《孤獨的牧羊人》、《我最喜歡的事物》等傳唱到世界各地並翻 譯成各國語言,成為世界性有共鳴的經典曲目。

9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Cantate Domino |頌讚上主 Josu Elberdin | 艾爾柏汀 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新生代最亮眼作曲家艾爾柏汀(Josu Elberdin, b. 1976) 畢業於帕賽阿音樂院(Conservatory of Pasaia),集鋼琴家、 管風琴家、合唱歌手、作曲家於一身,是一位全方位的音樂家。他曾贏得多項國際作曲比賽大獎,也曾被許多國際知名音樂節和 表演團體委託創作。他的作品以合唱為主,同時也有多部音樂劇、交響合唱作品,更跨界創作許多流行和搖滾音樂作品。 〈頌讚上主〉以莊嚴且亮麗的和聲開始,隨即轉變為如舞曲般的律動且充滿活力的聲響,並以巴斯克語及拉丁文的經文穿插出現, 展現出頌讚上主的真切及喜悅。

O Salutaris Hostia |贖世犧牲 Ko Matsushita | 松下耕 松下耕 1962 年出生於日本東京。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國立音樂大學作曲學科。其畢業作品獲得日本「有馬賞」的肯定。留學 匈牙利期間,曾指揮 Brilliant Harmony 女聲合唱團,參加匈牙利巴爾托克國際合唱大賽,獲得巴爾托克合唱作品演唱獎,並獲得優秀 指揮獎。在作曲上,他除了大量地將日本傳統民謠改編為富有現代聲響的合唱曲之外,本身為虔誠天主教徒的他,也以天主教拉 丁文經文譜寫了許多宗教作品。此外,他也曾指揮多個合唱團於各大國際合唱比賽中屢獲佳績,還先後主辦了「輕井澤國際合唱 音樂節」、「日本國際合唱作曲比賽」、「東京國際合唱大賽」等重要活動,並在 2017 年創立了「東京國際合唱機構」。 作曲家說:ě௠࡛Їʪ‫ݵ‬ӍϚ ϶‫׿‬ᅝ‫ڄ‬ē޴ପᑵϐ੓‫׿‬ᅝ‫࡛͗ڄ‬໩́ိĔăFour motets for Mixed ChoirĄ˃մˀɾ࡛ẹ́ M ʮቆළֻç ѓՃ௥ᕢ᜵޴ I ʮቆé‫ݵ‬ɾ࡛ۘϭè࿧Ϛ̝౗Љ᐀ᄶ‫ࡖࡖ̟ڄ׷‬ᆪѕ‫܇‬éӍึ௢ཫ௠άѕ‫ڷ܇‬ཥ଴ո‫߬ڄ‬ᗊéĜ

Bogoróditse Djévo |歡欣吧!童貞聖母 Arvo Pärt | 佩爾特 愛沙尼亞國寶級作曲大師佩爾特(Arvo Pärt, b. 1934)是當今世上碩果僅存的幾位國際大師之一,他的音樂在看似簡單的格局中,蘊 含了無數細微、豐富的變化,卻又不影響其純淨的本質,展現出極致的美感與平衡。他的早期作品屬於新古典風格,也曾以十二 音列手法寫作音樂,後來轉以歐洲早期複音音樂手法創作,在經過幾年的沉潛與探索後,於 1976 年發展出一種全新的作曲手法「鐘 鳴作曲法」(tintinnabuli,如鐘聲般只有簡單的和聲結構、很多沒有裝飾的單音,以及基本的三和弦),從此這個獨特風格便成為 了佩爾特的註冊商標。 這首〈歡欣吧!童貞聖母〉是佩爾特於 1990 年接受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合唱團委託所寫的作品,並於該年聖誕節前夕首演。此 曲所使用的歌詞是東正教的斯拉夫語祈禱書,佩爾特以簡短且充滿活力的音樂表現這首讚頌聖母馬利亞的祈禱文中的歡樂及愉悅, 而樂曲中大量出現的平行的和弦進行,以及猶如誦經般接近口語的節奏,則是基於俄羅斯東正教傳統音樂所使用的創作手法。

一的炒米香| One is Fry Rice Pop 台灣傳統唸謠 石青如 曲 | Taiwanese Traditional Rhyme, Music by Ching-Ju Shih 台灣旅美作曲家石青如(Ching-Ju Shih, b.1967)音樂風格涵蓋廣泛、深情流暢,兼具古典與現代、藝術與通俗之美。這首作品以傳統 唸謠〈一的炒米香〉為詞來寫作,樂曲過門中穿插了另一首可愛的唸謠〈ABC 狗咬豬〉片段。傳統唸謠本身就有很鮮明的旋律性 和節奏感。創作的精神在於凸顯出唸謠的口語特色之外,還希望能注入一點新的曲意,強化演唱上的技巧與樂曲的戲劇效果。此 曲由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委託創作,於 2018 年 TIFA 台灣國際藝術節首演。

10


油桐花| Tung Oil Blossom 呂金守 詞曲 艾爾柏汀 編曲 | Lyrics & Music by Kim-Siu Lu, Arr. Josu Elberdin 暮春初夏時節,台灣西部最美麗的風景,莫過於滿山遍野的油桐花。音樂家呂金守(Kim-Siu Lu, 1935-2017)的創作童謠〈油桐花〉 藉由描繪這幅如畫的風景來訴說客家人溫柔敦厚又堅忍卓絕的個性。來自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的新生代作曲家艾爾柏汀(Josu Elberdin, b. 1976),對於油桐花的美景著迷不已,特別將這首童謠改編成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以細緻幽微的和聲與單純美好的聖詠 風格來加強「滿山白花、繽紛飄落如飛雪」的印象,非常優美。此曲由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委託創作,於 2018 年 TIFA 台灣國際 藝術節首演。

最後的住家| My Final Resting Place 馬偕 詩 朱瑋權 曲 | Lyrics by George Leslie Mackay, Music by Ken Steven 印尼作曲家朱瑋權(Ken Steven, b. 1993)主修合唱指揮與作曲,其作品被多個合唱團於國際賽事中選唱,被公認為印尼新生代最活躍 作曲家之一。此作以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博士〈最後的住家〉詩作為創作主軸,充滿了他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疼惜、 關懷、眷戀。同樣身為基督徒,作曲家朱瑋權對於這首詩中所蘊藏的大愛感受深刻,便以此為歌詞譜寫了這一首曲子。歌曲前半 段以悠遠的旋律和穩重的和聲鋪陳,好似馬偕博士在現場娓娓道來一般,引人入勝;後段則以帶有原住民風格的調式和節奏來訴 說胸中的激動和對台灣滿滿的愛,並在「ʨऴؔ‫ב‬ˀ」找到心靈的歸屬感。本作品於 2018 年 TIFA 台灣國際藝術節首演。

Canticum Novum |新歌頌揚 Ivo Antognini | 安東尼尼 安東尼尼(Ivo Antognini, b. 1963)出生於瑞士,1985 年於盧塞恩取得鋼琴演奏學位後,繼續在瑞士爵士音樂學校學習。他自幼就對 作曲有著極大的興趣,從 1989 年至今,他已為電視和電影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也曾發行三張爵士專輯,並收錄了他的原創作品。 2006 年投入合唱音樂領域後,他立刻成為了著名的瑞士 Calicantus 兒童合唱團的駐團作曲家,並與該團在 2008 年於丹麥哥本哈根 舉行的第八屆世界合唱論壇中介紹了他的作品,獲得了重要的成功。他的合唱作品獲得了多項國際比賽的榮譽,並經常受邀於世 界各地擔任講師及評審。安東尼尼目前任教於瑞士路加諾的義大利音樂學院。 ė๘ိྛಙĘ‫ݵ‬ɾ࡛ᛲӉ̝‫ڄېا‬ѕ‫܇‬çʩਢࡖ֜ԝјࡖϚɾළֻ̣ɾࡴॐѤ‫ܓࡖڄ‬੓̳ᆪЇ‫ੂڄ‬ጅ݈çմ̧ᑵ௰ι̣ʿை۱໢ ‫ ܜ‬੓̳ύၲ֜ᑵ᜵ˢéЩළֻ‫ੂڄ‬ጅ๡Ϛዱ࡛Їʪ༬̳୏ʁЎçѕЇࣁ‫ڷ‬ΕíᆚϪ ̩‫ڷ‬੪ແ૥ˀ໶᝞‫ڄ‬ʁၲࣤቘŔನᅰè ሽ༱è‫׫‬Ѿè‫ڈ‬ᗰè੥ᆱè৚༻֜๖ߌࠆ֜ൡéᓛ೸ʿ‫ڄۂ݃ݵ‬Їʪçѓϐ੓࿋ͫෝ·๨ʨ‫ڄ‬઄ٌʍգူ੓ç˳մ‫ݵ‬Ϛӵࡴࡌࡖ ৩༙ʕ‫୏ڷڄ‬é ƺƺϯ‫͠​͠ز‬

11


8 / 01

合唱.台灣(貳)

Sat. 19:30

Chorus Taiwan II

新北市私立育才國小合唱團

指揮

Yu-Tsai Children’s Choir

楊先翠 Hsien-Tsui Yang, conductor 鋼琴 林書敏 Shu-Min Lin, piano

Dona Nobis Pacem |請賜我平安 Mary Lynn Lightfoot | 瑪莉•琳•萊特福特

Bi Bihotz |兩顆心 Junkal Guerrero | 容卡•格雷羅

情歌組曲| Love Song Suite 英文譯詞及合唱編曲 郭志超 |

English Lyrics and Music Arrangement by Peter Kuo

・ Too Young 愛太年輕 Lyrics by Sylvia Dee, Music by Sidney Lippman |席爾維婭•迪伊 詞 席德尼•利普曼 曲

・ 牽阮的手 Hold My Hand 徐錦凱 詞曲 | Lyrics & Music by Gin-Kai Hsu

・ 當你老了 When You Turn Old 趙照 詞曲 | Lyrics & Music by Zhao Zhao

領唱

郭志超 | Peter Kuo, Lead Singer

12


台北室內合唱團

指揮 陳雲紅 Yun-Hung Chen, conductor

Taipei Chamber Singers

鋼琴

王乃加 Nai-Chia Wang, piano

夢遊女| The Somnambulistic Girl 陳黎 詞 潘皇龍 曲 |

Lyrics by Li Chen, Music by Hwang-Long Pan

咬舌詩| Bite Tongue Poem 向陽 詞 賴德和 曲 |

Lyrics by Xiang Yang, Music by Deh-Ho Lai

台北室內合唱團委託創作,世界首演

Commissioned by Taipei Chamber Singers, World Premiere

東山 - 詩經古懷| Eastern Hills - Reminiscence of "Classic of Poetry" 佚名 詞 曾葉發 曲 |

Lyrics from Shi Jing (The Book of Poetry), Music by Yip Fat Richard Tsang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指揮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conductor

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

鋼琴

Taipei Philharmonic Civic Chorale

朱志祥 Chih-Hsiang Chu, piano

導演 謝淑靖 Shu-Ching Hsieh, director

山豬妹| Sis Piggy 賴美貞 詞 錢南章 曲 |

Lyrics by Mei-Chen Lai, Music by Nan-Chang Chien

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委託創作,世界首演

Commissioned by Taipei Philharmonic Civic Chorale, World Premiere

山豬妹 Sis Piggy |張殷齊 Yin-Chi Bello Chang 老師 Mr. Lai |賴恩予 En-Yu James Lai 司機 Driver |李岳磷 Kacaw

Ragha

13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Dona Nobis Pacem |請賜我平安 Mary Lynn Lightfoot | 瑪莉•琳•萊特福特 此曲用拉丁文,全曲只使用一句“Dona Nobis Pacem”(願主賜我平安)的歌詞來呈現,和聲部分以靈敏且溫暖的方式交織與融合, 讓合唱團的音質更加豐富。歌曲優美的旋律線條,更加散發出聖樂虔誠之意境。

Bi Bihotz |兩顆心 Junkal Guerrero | 容卡•格雷羅 作曲者藉著孕婦感受到兩顆心的跳動,啟發靈感所創作的曲子。歌唱著孕婦的母愛,描述了兩顆心如何跳動不停。在這首作品中, 節奏方面尤為突出,首先用手輕輕敲擊胸部,然後配合節奏低聲說“Taupada,taupada,taupada,jario…”。合唱團在曲子中間巧妙地 以無伴奏方式演唱。結尾時,木魚及鋼琴以特色的節奏並在寧靜中結束。

情歌組曲| Love Song Suite 英文譯詞及合唱編曲 郭志超 | English Lyrics and Music Arrangement by Peter Kuo

・ Too Young 愛太年輕 Lyrics by Sylvia Dee, Music by Sidney Lippman |席爾維婭•迪伊 詞 席德尼•利普曼 曲

・ 牽阮的手 Hold My Hand 徐錦凱 詞曲 | Lyrics & Music by Gin-Kai Hsu

・ 當你老了 When You Turn Old 趙照 詞曲 | Lyrics & Music by Zhao Zhao

《情歌組曲》是由郭志超教授編曲,綜合幾首中、英文和台語歌曲,新編或改編中英文歌詞。希望大家喜歡這些耳熟能詳的旋律, 並得到一些驚喜。譬如:「愛太年老」對照納京高(Nat King Cole)膾炙人口的〈愛太年輕〉,〈牽你的手〉則翻譯成英文歌詞; 以及郭教授根據百年前葉慈的詩《When You Grow Old》(當你老了)重新編寫的英文歌詞。愛情的確不分老與少,愛樂更要老少共 享和傳承。

14


夢遊女| The Somnambulistic Girl 陳黎 詞 潘皇龍 曲 | Lyrics by Li Chen, Music by Hwang-Long Pan 這首無伴奏混聲八部合唱曲的歌詞取自陳黎先生的詩作〈夢遊女之歌〉。全曲分成五段:首段透過「韻母」與「複韻」的逐次渲 染,牽引出夢境的場景,或形影相隨,或一形數影逐步分流擴散,遊盪在「和諧」-「緊張(不和諧)」-「鬆弛(和諧)」的循環 中,營造仿如自成單元的序幕。第二段的樂句歷經分割或片斷堆疊,形成較為不規則的張力與不平衡的動感,頗有劇情呈示的意 味。第三、四段各以朗誦起,再以稍慢的速度歌唱,塑造戲劇性的張力與對比,彰顯劇情發展在對情人之「愛」與對情敵之「恨」 的雙種終極面向。尾段短暫倒轉第二段的場景,回復到初始的夢境,卻在情境逆行中隱喻著愛恨糾纏不得平靜而徐緩落幕,情似 尾聲。 本曲係「台北室內合唱團」委託創作,曾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補助。它的演出需要攜帶式敲擊樂器引磬、蛙鳴器與雨棍, 以茲強化詩作的意念和境界。

咬舌詩| Bite Tongue Poem 向陽 詞 賴德和 曲 | Lyrics by Xiang Yang, Music by Deh-Ho Lai

台北室內合唱團委託創作,世界首演 Commissioned by Taipei Chamber Singers, World Premiere 〈咬舌詩〉是詩人向陽 1996 年的詩作,收錄於印刻文學出版的詩集《亂》。這首詩最大的特色是國語、臺語交錯併用,大量引 用俗話、諺語造成詼諧逗趣的語境。不過詼諧逗趣的表象下透露出對現實生活、世景時局的嘲諷與無奈! 這首歌是為混聲四部合唱與鋼琴而寫,歌曲的旋律走向乃依據語言的音調,句與句、段與段之間,刻意造成極端對比。與獨唱版 最大的差別,在於藉由聲部之間的音色對比,產生對話似的逗趣效果。歌曲中直接引用詩作所提到的作曲家名作以突顯妙趣:包 括莫札特《鋼琴奏鳴曲》K. 331 第一樂章,德布西鋼琴組曲《兒童世界》中的〈黑娃娃的步態舞〉,以及柴科夫斯基的《第一號鋼 琴協奏曲》,這些熱鬧繽紛、雜湊搞笑的表象,企圖突顯詩人對現世反諷與批判的意圖。

東山 - 詩經古懷| Eastern Hills - Reminiscence of "Classic of Poetry" 佚名 詞 曾葉發 曲 | Lyrics from Shi Jing (The Book of Poetry), Music by Yip Fat Richard Tsang 樂曲採用了《詩經.國風.豳風》裡〈東山〉一詩為靈感來源。此詩乃作曲者中學時期首次接觸詩經的第一首作品,並曾於當時 有感而發即興為詩中主段譜寫了旋律,故現今相隔 50 多年仍印象猶新。〈東山〉一詩內容以行兵倦戰多年的心態敘述渴望回鄉的 心情,間接隱喻反戰的情懷。於音樂處理上,除了刻意運用了塵封多年的旋律作為全曲骨幹外,亦應用了多種特別的創作技巧, 企圖為古詩帶來一點個人化及以現代人的心態作懷古之情。 於音樂技巧的應用上,包括了線性的聲部處理、刻意極不協和的色彩、非關連性的樂思混雜與及仿古神粹的織體部署等。 此作品的另一特色,是能提供不同的演出組合型態。基本的八聲部混聲清唱合唱本已自為完備,但作曲者特別容許演出團體可選 擇決定是否加入敲擊獨奏或另外可選鋼琴及低音大提琴作伴奏等組合,使作品有不同的演出效果。特別值得一提,敲擊獨奏(若 採用)在此曲有突破性的美學嘗試,除了樂曲中有既定的記譜外,一些段落可容許敲擊獨奏即場即興發揮,與合唱互動,從而產 生嶄新的音樂體驗。在傳統的音樂創作領域,「即興」與「非即興」的演出場景與手法絕少同時出現。此曲在這方面的鋪排,好 讓作品除了原稿本身的美學價值外,更可獲得額外層次的美學可能性。 另一方面,樂曲中亦採用了唐雅樂「亂聲」的手法,即於同一旋律各團員以先後不同時間(但需非規則性並以短促的時間距離) 作互相交疊以達至預期的織體效果。

15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山豬妹| Sis Piggy 賴美貞

詞 錢南章

曲 | Lyrics by Mei-Chen Lai, Music by Nan-Chang Chien

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委託創作,世界首演 Commissioned by Taipei Philharmonic Civic Chorale, World Premiere

詞曲作者的話 音樂劇場《山豬妹》為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委託創作。 2016 年夏,我們隨師韻合唱團為了參加花蓮長濱鄉的「阿美族豐年祭」,有三天兩夜的花東之旅。 遊覽車上導遊小姐一直強調:七月尼伯特颱風登陸,台東災情慘重,釋迦沒了,百年建築倒塌,老樹也連根拔起,如果有能力, 請盡量幫助他們吧!接著又說有人要搭便車,上車的是要銷售花東特產自稱是阿美族人的山豬妹,山豬妹唱作俱佳,全車笑呵呵, 大家掏錢拚經濟,山豬妹東西全賣光,好一個直銷達人啊! 花東是台灣的後花園,是綠地淨土,是國內旅遊的首選,心靈休閒的好地方。為了振興東部,我們覺得觀光單位想拚經濟,應該 聘請山豬妹來當「直銷顧問」! 文

作詞

賴美貞、錢南章

賴美貞

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現為臺北市立大學)、東吳大學 中文系畢業,小學教師退休。愛好音樂、文學、藝術、歌唱及 觀賞藝文活動。喜歡寫作,文章散見各大報。 著作: 《南風樂章》錢南章、賴美貞合著,麥田出版 (2007) 《錢南章十二生肖》作詞(2012) 《李天祿的四個女人》閩南語歌劇劇本(2017) 《山豬妹》音樂劇場作詞 (2020) 《錢南章金包里之歌》作詞 (2020)

錢南章與賴美貞 ( 李素真 / 攝 )

得獎:《李天祿的四個女人》第 29 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創作作詞人獎(2018)

作曲

錢南章

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及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1978 年自德國返國後,受聘於文化學院音樂系;1989 年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作曲上受到德國老師柯意爾邁爾(Wilhelm Killmayer)的影響:「尋找自己」、「不一定要做一個德國作曲家」。於是他開始嘗試摸 索在西方現代音樂及我們的傳統音樂當中,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其作品《小星星》獲教育部「黃自作曲創作獎」(1976);《詩經五曲》獲「中山文藝創作獎」(1978),先後以《擊鼓》、《馬 蘭姑娘》、《佛教涅槃曲》、《第一號交響曲——號聲響起》、《弦樂四重奏——小河淌水》分別獲得第 8 屆(1997)、第 9 屆(1998)第 13 屆(2002)、第 16 屆(2005)及第 27 屆(2016)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2005 年榮獲第 9 屆國家文藝獎。

16


導演的話 合唱劇場《山豬妹》為國寶級作曲家錢南章老師及其夫人賴美貞女士共同創作,寫道赴花東旅遊的路上,遇見原住民小妹上車兜 售伴手禮的逗趣小事。佐以網路影片的時事用語,讓此樂章充滿旅遊途中的賞景之樂、美食之樂、殺價之樂。此曲特為台北愛樂 市民合唱團委託創作,文中團體出遊的樂齡人士,正是市民團之年齡層,唱演起來生動無比。 《山豬妹》此作品原預計今年三月演出,遭逢疫情,被迫取消。而正當疫情趨緩,國內旅遊興旺,此描寫花東的合唱劇場,於此 時國際合唱音樂節登場,乃為世界首演,抑是天時地利人和。台灣藝文與觀光旅遊的同時復興,在此躬逢其盛。 文

17

謝淑靖


8 / 02

閉幕音樂會

Sun. 19:30

英業達慈善之夜

Final Concert

希望兒童合唱團

吳聖穎 Muni Takivaljit, conductor 鋼琴 龔珊慧 Shan-Huei Kong, piano

指揮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Luljimai |追尋 排灣族古謠 吳聖穎 編曲 | Trad. Paiwan Folksong, Arr. Muni Takivaljit

Ilruwan |互訴衷情 魯凱族古謠 吳聖穎、唐佳君 編曲 | Trad. Rukai Folksong, Arr. Muni Takivaljit & Jia-Jun Tang

Rakac A Senai |勇士歌 排灣族古謠 吳聖穎 編曲 | Trad. Paiwan Folksong, Arr. Muni Takivaljit

Papumanguaqan |尊貴的誓言 排灣族古謠 吳聖穎、唐佳君 編曲 | Trad. Paiwan Folksong, Arr. Muni Takivaljit & Jia-Jun Tang

Qisaceqalj |輕輕地唱 排灣族古謠 吳聖穎、唐佳君 編曲 | Trad. Paiwan Folksong, Arr. Muni Takivaljit & Jia-Jun Tang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18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I. Allegro ma non troppo, un poco maestoso |莊嚴而從容的快板 II. Molto vivace |活潑的甚快板 III. 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如歌的甚緩板 IV. Finale. Presto - Allegro assai |終曲:急板-甚快板 吳曜宇 Yao-Yu Wu, conductor 女高音 陳美玲 Mei-Lin Chen, soprano 女低音 陳珮琪 Pei-Chi Chen, alto 指揮

男高音 男低音

李世釗 Shih-Chao Li, tenor 曾文奕 Wen-I Tseng, bass

合唱指導 張維君 WeiChun Regina Chang, chorus master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本場音樂會感謝

贊助

19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Luljimai |追尋 排灣族古謠 吳聖穎 編曲 | Trad. Paiwan Folksong, Arr. Muni Takivaljit 〈Luljimai〉為排灣族情歌,優美的旋律緩緩向心靈投遞屬於古老的愛與幸福。擷取虛詞部分做音樂的發展,歌詞中並沒有確切的 意思,但在吟唱中,領唱者總表現著當下最真實的感覺:對山林的歌頌、對古老神話的羨慕,敬畏著祖先所留下的傳統智慧,遙 想排灣族生命的起源。無論何種形式,無非都是想用歌聲帶領大家進入歌曲的氛圍。

Ilruwan |互訴衷情 魯凱族古謠 吳聖穎、唐佳君 編曲 | Trad. Rukai Folksong, Arr. Muni Takivaljit & Jia-Jun Tang 這是一首屬於屏東魯凱族古茶柏安部落的情歌〈Ilruwan〉,運用男女對唱的方式,你一句,我一句的表達情愫,期望對方表明愛意。 在傳統演唱方式,首先是大家齊唱完整唱主要旋律,唱完後才進入歌詞內容,也就是耆老們說的:「智慧的開始」。此時是一個 人先領唱(parutavak),唱出自己的情意,唱到副歌(Siumaumal)時,則繼續由大家齊唱,這樣才是完整的一段,而要唱上幾段就 看當時的氛圍來決定。今日孩子們所唱的版本,是本團 2020 年改編古謠系列新作品之一,新意傳統演唱的方式,運用西洋合唱 的思維,濃厚的和聲猶如性情內斂的魯凱人、圓舞曲的韻律像似三心二意的情感轉呀轉呀地,不知情意往何處的讓心忐忑了一下, 最後,不小心擄獲她的芳心呢!

Rakac A Senai |勇士歌 排灣族古謠 吳聖穎 編曲 | Trad. Paiwan Folksong, Arr. Muni Takivaljit 〈Rakac A Senai〉排灣族男性的歌曲,女性是絕對不可唱,但只在婚禮的場合時,你會看見男人在內圈、女人在外圈唱著屬於女性 的歌曲,一起搭配在男性的歌曲中。這樣的演唱形式,演變成獨特的排灣合唱美學。 2020 年 2 月初,本團邀請地磨兒部落的劉庭 vuvu 及 Remaljiz kaka,指導孩子們跳勇士舞,有 vuvu 親自指導的過程,心中湧上無限 的感動與激動,在 vuvu 教導中,沒有對不對的,只有一遍又一遍的示範演唱,靜靜地,歌唱中的呼吸,成為這首勇士舞最美的生 命氣息,一切是感動。孩子們:高喊吧!「u~ kelju a mareka rakac uri zemiya niten…」 今日本團演唱地磨兒部落的〈Rakac A Senai〉,擷取第一段、第三段及第五段歌詞,將排灣族婚禮下聘的場合呈現於舞台上,除了 有傳統下聘儀式之歌曲,也將本曲重新編制,男人們的旋律以輪唱的方式分別給「大男孩」與「小男孩」演唱,「女孩們」則是 運用男人們的旋律譜出新的和聲呈現。

20


Papumanguaqan |尊貴的誓言 排灣族古謠 吳聖穎、唐佳君 編曲 | Trad. Paiwan Folksong, Arr. Muni Takivaljit & Jia-Jun Tang 〈Papumanguaqan〉乃取自「luanimai」古調。因基督教信仰進入部落之後,排灣中會長老教會有感文化與信仰的重要,將此曲的歌詞 增加有關與「信仰」的教導,讓信仰與文化藉著歌謠得以學習與遵循教理。 本團在這次的演唱方式,將原本的歌詞與增加的歌詞一起呈現在這次的創作中,除了將古謠齊唱的部分增加和聲外,曲中不停地 轉調是該曲重要呈現之一,這就如同嫁女兒的心,既開心又不捨的複雜心境。在此,本團也將保留排灣族經典演唱複音音樂的方 式放在尾段,意思是要教導孩子們,無論在哪裡,別忘了自己的身份,更別忘了族人給你的關愛。最後,給予這首改編作品加入 了耳熟能詳的「結婚進行曲」當作前奏,開門見山地方式直接進入歌曲主題。

Qisaceqalj |輕輕地唱 排灣族古謠 吳聖穎、唐佳君 編曲 | Trad. Paiwan Folksong, Arr. Muni Takivaljit & Jia-Jun Tang 本曲採用地磨兒部落及瑪家鄉的〈Qisaceqalj〉旋律,多被傳唱於結婚慶典或豐年祭時。地磨兒的旋律較為柔美,而瑪家鄉的旋律則 較有活力。本曲透過二個部落不同的旋律線,改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Qisaceqalj〉,並搭配傳統舞步,使本曲兼具聽覺與視覺的享 受,再次突顯排灣民謠新詮釋的各種可能。

21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蔡永凱(東海大學音樂系專任助理教授)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在 1817 年時,貝多芬受倫敦愛樂協會(London Philharmonic Society)邀請創作,並於 1822 至 1824 年間完成第九號交響曲,同年五 月在維也納首演,再次書寫了自己在交響曲發展史上的不朽成就。長久以來,終樂章《快樂頌》被廣為傳唱,成為人道關懷的代 表旋律,然而這部作品的意義,卻不應被侷限在這段曲調中。為了引出《快樂頌》,貝多芬突破了許多當代交響曲的成規,並展 現出嚴密的音樂邏輯思考,從許多面向上都值得深入探究。 這部作品雖如傳統形式般由四個樂章組成,但具有非傳統的樂章順序。這有可能是因為終樂章篇幅巨大,因此將原本應位於第三 樂章的詼諧曲,往前調為第二樂章,慢板成為第三樂章,亦成為整部作品的中間軸。此外,在調性的安排由前兩樂章的 d 小調至 第三樂章則為降 B 大調,終樂章由 d 小調開始至 D 大調結尾,暗示了由痛苦至喜樂的歷程。開場的第一樂章具有奏鳴曲式的架構。 樂章前端有一類似「導奏」之段落,卻在樂章關鍵處再次出現,挑戰奏鳴曲式傳統。第一主題前半為複附點動機,由導奏衍伸而 來,後半則為十六分音符加上八分音符斷奏動機,在樂章之發展部與尾聲中都被緻密使用。第二主題群中最鮮明者,則為以長笛、 單簧管與低音管奏出,似《快樂頌》的旋律。整個樂章裡,作曲家利用頻繁改變的調性鬆動了奏鳴曲式架構裡的反覆性,營造出 一種逐漸撥雲見日的進程。 第二樂章結構為 ABA' 加上尾聲,而 A 段本身即可視為由奏鳴曲式構成。A 段以數聲附點的八度下行音型開始,由此發展出第一主 題構成如「無窮動」(mouvement perpétuel)般的第一主題。稍後出現的第二主題帶有大調風味,由高音木管帶出。在 A 段結束時, 作曲家安排了一個過渡樂段,巧妙地運用加速,將節拍改變至中間段落(即 B 段)的 2/2 拍。B 段的旋律亦與《快樂頌》有類似之處, 先由雙簧管、單簧管與低音管帶出,之後則由不同樂器演奏。A' 段因省略反覆,故較 A 段為短。在樂章結束前,作曲家再次模仿 了前述的過渡段落,先轉成 2/2 拍並演奏中段主題,續在該節拍中以八度下行音型爽快地終結此樂章。 第三樂章為慢板,使用自由的變奏曲式,呈現出 A1B1A2B2A3A4,外加前奏與後奏的結構。樂曲開始即出現木管與絃樂聲響的對話。 其中大量使用的下行二度,不僅呼應了第一樂章的第二主題,亦成為此樂章 B 段的素材。因此,雖然在聲響與樂句上,此小節與 A1 其餘部份一氣呵成,但在結構上卻有「前奏」功能。相對於 B1 與 B2 的相似性,貝多芬在 A 主題的相關段落上,呈現自由的 變奏:A1 以降 B 大調為中心,由第一小提琴演奏 4/4 拍主旋律;A2 仍為降 B 大調,亦為 4/4 拍,第一小提琴所演奏的主旋律則以 十六分音符加花,較為流暢;A3 轉至降 A 大調,聲響重心改為木管,絃樂僅以撥奏點綴;到 A4,調性轉回降 B 大調,節拍則改變 為 12/8,主旋律由高音木管演奏,絃樂由第一小提琴的十六分音符旋律慢慢增加重要性,最後結束在靜謐但飽滿的聲響中。 這部作品的特色是在終樂章裡使用人聲。根據手稿研究,貝多芬早已有此想法,但直到創作第九號交響曲時,才實現這個想法, 將德國詩人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所譜寫之《快樂頌》譜寫進終樂章。事實上,當《快樂頌》詩文於 1786 年於報紙《塔 利亞》(Thalia)發表後沒多久,貝多芬的友人,法學家費雪尼希(Bartholomäus Fischenich, 1768-1831)就曾去信給席勒夫人,轉述貝 多芬對這首詩的狂熱: ̧ึ࠱ӕࣕਿ‫ڄ‬ᛲᆪçߊв‫ݵ‬ӵࡴ༶໢௲̶̣ӢሆéӍಭ݄๡ЉˌᄩҬࠀ‫زڄ‬о̳୏ç ϕ޴ະӍეᗰ̧ඞϠçඞ᙭દ̧౜‫޴ݵ‬ਮʨႩઉਢ‫ڄ‬Ֆ‫ٵ‬ЩϫϚé

至於《快樂頌》主旋律亦有其淵源。有論者認為,作曲家早在 1794 至 1795 年間所創作的藝術歌曲《相對的愛》(Gegenliebe)裡, 其主旋律就已預告了此段旋律。

22


即使如此,若將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關注點侷限於《快樂頌》,則恐怕無法看到作曲家的真正創意。換句話說,在三個純器樂 樂章後,如何合理地帶入人聲,才是作曲家的考驗所在。本樂章可大致分成三個段落。第一段落有序奏功能,可再分成兩個次段落: 前段在狂飆風格的前奏後,大提琴與低音提琴拉出類似宣敘調般的旋律。之後狂飆風格再現,低音絃樂續以宣敘調回應。不知不 覺中,第一樂章的「導奏」聲響響起,被低音絃樂的宣敘調打斷後,又依序出現第二樂章 A 段第一主題與第三樂章的 A1 主題片段。 此時低音絃樂的吶喊漸漸平息,雙簧管、單簧管與低音管引進四個小節的《快樂頌》主旋律,卻又被大提琴的吶喊截斷;但也是 這個低音聲部,慢慢萌發出完整的《快樂頌》主旋律,中提琴、低音管依序加入,音域慢慢攀升至兩部小提琴乃至樂團整體。至此, 貝多芬先以管絃樂「唱」出《快樂頌》中「Ӊᆪçআ‫ࠀ׷‬ᘰ‫ڄ‬γ԰」至「Ϛіຈ‫ڄݾ‬ЦᑳቲႵʓ」之完整段落。 經過此段中介,序奏的後半部同樣以狂飆器樂開場,獨唱男中音以類似前段低音絃樂宣敘調的吶喊旋律出聲,唱出由貝多芬自己 寫作的開場白歌詞:「੒ï‫࡭˩خ‬çʿ‫ݵ‬௠ᆟ‫ڄ‬ᑵࡖïǍ᝖Ӎ࡭·ӦಀӉèǍӦ̭ျӉᆪ‫ڄ‬ᑵࡖਢ੓ï」。這個安排,因為有前 段低音絃樂的預告而顯得合理。同時,歌詞中「ʿ‫ݵ‬௠ᆟ‫ڄ‬ᑵࡖï」也註解了在此前對三個樂章的回顧:不要沈重、不要氣憤亦 不要安逸,而接下來的「ᛲᆪ」氣氛,才是作曲家所呼籲的。 終樂章的主體由「ᛲᆪïᛲᆪï」兩字開始可以視為由變奏串連而成的龐大段落,音樂則依歌詞內容調整。例如在歌詞第二段「‫׻‬ ‫ݵ‬ዤЉ੥࠶଴શ‫ֳڄ‬ʪ‫」ږ‬時,獨唱女高音被獨立於其他三位獨唱者之外;第三段歌詞因有「ҁ҂」奶水之寓意,人聲線條安排 較多圓滑八分音符,以音畫手法模仿豐沛奶水之意象;第四段歌詞描繪兄弟們走向勝利,音樂在此採用進行曲風格,且轉至較為 明亮的降 B 大調。 歌詞的第五段內容將群眾的喜樂轉移焦點至天父,曲風亦丕變至莊嚴的行板,有如葛雷果聖歌或早期聖詠般的旋律,強化其宗教 色彩。莊嚴的氣氛結束後,歌詞與旋律再度回到第一段,調性也再次轉回 D 大調,以 6/4 拍,此次轉變為舞曲風格。 接下來的 2/2 拍段落,《快樂頌》的旋律以減值在高音絃樂出現,人聲雖然演唱第一段歌詞內容,卻已是不同的旋律,預告了終 樂章的最後一個段落:甚急板的尾聲。貝多芬結合了歌詞最後一段的「ዤ‫ؗ‬Ѷç໗ͺïǍ௠ࡴҀ࠱ᙋൂη̛ߍï」和第一段的「Ӊ ᆪçআ‫ࠀ׷‬ᘰ‫ڄ‬γ԰çǍգб˭੫‫ڄ‬ʩհ」,在多次重複中,配合艱難卻炫技的樂團演奏,以極致的「光芒」結束整部作品。

23


歌詞 Texts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O Freunde, nicht diese Töne! Sondern laßt uns angenehmere anstimmen, und freudenvollere. Freude! Freude!

啊!朋友們,不是這樣的聲音! 讓我們用更愉快、 更充滿快樂的聲音高唱! 歡樂!歡樂!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Tochter aus Elysium, Wir betreten feuertrunken, Himmlische, dein Heiligtum! Deine Zauber binden wieder Was die Mode streng geteilt; 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Wo dein sanfter Flügel weilt.

快樂,神性美麗的光芒, 來自天堂的女兒 我們進入你的聖殿,內心火熱, 屬天的大能者! 你奇妙的力量 將因習俗不同而分隔的人們再度結合, 四海之內皆成兄弟 在你溫柔的羽翼遮蓋下。

Wem der große Wurf gelungen, Eines Freundes Freund zu sein; Wer ein holdes Weib errungen, Mische seinen Jubel ein! Ja, wer auch nur eine Seele Sein nennt auf dem Erdenrund! Und wer's nie gekonnt, der stehle Weinend sich aus diesem Bund!

那些有幸擁有 真摯忠心朋友的人, 或是擁有堅貞深情的妻子者, 讓他加入我們讚頌的歌聲。 是的,就是那些能夠在這世上 找到自己心靈的人們! 至於那些不能體會這種快樂的人, 只好讓他去哭泣。

Freude trinken alle Wesen An den Brüsten der Natur; Alle Guten, alle Bösen Folgen ihrer Rosenspur. Küße gab sie uns und Reben, Einen Freund, geprüft im Tod; Wollust ward dem Wurm gegeben, Und der Cherub steht vor Gott.

普世眾生吸吮歡樂, 在大自然的懷抱中; 不論善惡 都追隨她玫瑰般的腳蹤。 她給予我們吻與美酒, 真摯的朋友,至死不渝; 蟲豸也和神前的天使, 一同共感歡愉。

Froh, wie seine Sonnen fliegen Durch des Himmels prächt'gen Plan, Laufet, Brüder, eure Bahn, Freudig, wie ein Held zum Siegen.

歡樂吧,如同祂的太陽 奔馳行過榮耀的星空。 奔跑吧,兄弟們,在你們的道路上 快樂的奔馳,像一位凱旋的英雄。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Tochter aus Elysium, Wir betreten feuertrunken, Himmlische, dein Heiligtum! Deine Zauber binden wieder Was die Mode streng geteilt; 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Wo dein sanfter Flügel weilt.

快樂,神性美麗的光芒, 來自天堂的女兒 我們進入你的聖殿,內心火熱, 屬天的大能者! 你奇妙的力量 將因習俗不同而分隔的人們再度結合, 四海之內皆成兄弟 在你溫柔的羽翼遮蓋下。

24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Diesen Kuß der ganzen Welt! Brüder, über'm Sternenzelt Muss ein lieber Vater wohnen. Ihr stürzt nieder, Millionen? Ahnest du den Schöpfer, Welt? Such' ihn über'm Sternenzelt! Über Sternen muss er wohnen.

擁抱吧,萬民! 這個吻要獻給全世界! 兄弟們,在萬星構成的天蓬之上, 必定住著一位慈愛的父。 萬民,可曾跪倒? 可曾敬拜創造世界的造物者? 越過星空尋找吧, 上帝就在那星空之上。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Tochter aus Elysium, Wir betreten feuertrunken, Himmlische, dein Heiligtum!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Diesen Kuß der ganzen Welt! Ihr stürzt nieder, Millionen? Ahnest du den Schöpfer, Welt? Such' ihn über'm Sternenzelt! Über Sternen muss er wohnen.

快樂,神性美麗的光芒, 來自天堂的女兒 我們進入你的聖殿,內心火熱, 屬天的大能者! 擁抱吧,萬民! 這個吻要獻給全世界! 萬民,可曾跪倒? 可曾敬拜創造世界的造物者? 越過星空尋找吧, 上帝就在那星空之上。

Freude, tochter aus Elysium, Deine Zauber binden wieder Was die Mode streng geteilt; 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Wo dein sanfter Flügel weilt.

快樂,來自天堂的女兒, 你奇妙的力量 將因習俗不同而分隔的人們再度結合, 四海之內皆成兄弟 在你溫柔的羽翼遮蓋下。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Diesen Kuß der ganzen Welt! Brüder, über'm Sternenzelt Muss ein lieber Vater wohnen. Seid umschlungen! Diesen Kuß der ganzen Welt!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Tochter aus Elysium,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擁抱吧,萬民! 這個吻要獻給全世界! 兄弟們,在萬星構成的天蓬之上, 必定住著一位慈愛的父。 擁抱吧! 這個吻要獻給全世界! 快樂,神性美麗的光芒, 來自天堂的女兒, 快樂,神性美麗的光芒!

25


藝術總監

杜黑 Dirk DuHei, artistic director

杜黑先生榮獲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第八屆 金曲獎最佳製作人、中國文藝協會九十四年榮譽文藝獎章, 並曾出版傳記『樂壇黑面將軍』,更多次應邀擔任國內外 重要聲樂、合唱等比賽活動之評審。 美國伊利諾大學合唱指揮碩士班畢業並進入博士班,1981 年返國,1983 年接任台北愛樂合唱團指揮至今。1988 年 創立「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主辦「台北愛樂 國際合唱音樂營」、「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及「樂壇新秀」 等活動,2018 年創辦「台北國際合唱大賽」,開啟國內首 度舉辦大型國際合唱賽事之濫觴,對於合唱音樂推廣及國 際交流,培養優秀音樂人才等不遺餘力。 多年來積極致力於開拓國人合唱音樂作品,製作之『映象 中國』專輯獲得第八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唱片」、「最 佳演唱人」及「最佳唱片製作人」等三項大獎;與作曲家 錢南章老師長期合作,『馬蘭姑娘』獲第九屆金曲獎四項 提名並獲「最佳作曲人」;許雅民大型劇場合唱作品『六 月雪』更獲第十一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最佳古典 唱片」提名,為台灣合唱音樂加入新血脈;2001 年出版之 錢南章『佛說阿彌陀經』為佛教 2500 多年來的首部安魂曲, 獲得第十三屆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最佳作曲人」 兩項大獎;2012 年首演之錢南章大型國樂合唱作品『十二 生肖』獲得第 25 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藝術音樂專輯、最佳專 輯製作人、最佳錄音三項提名肯定,更受邀於北京國家大 劇院八月合唱節及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第十一屆「台灣 月」盛大巡演。 目前擔任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台北愛樂合唱團、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愛樂劇工 廠及台北愛樂歌劇坊藝術總監。

26


音樂總監

古育仲 YuChung John Ku, music director 指揮家古育仲為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自 2002 年起便受邀於世界各地指揮音樂會,包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中國、香 港、澳門、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尼、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義大利、波蘭… 等,曲目博古通今,還跨足指揮音樂劇與流行、爵士、跨界音樂會,是活躍於多元 舞台的指揮家。除指揮外,也常於各國擔任大師班指導老師,並多次出任國際音樂 比賽評審,包括世界合唱大賽、新加坡國際合唱大賽、峇里島國際合唱大賽…等十 餘項賽事。 古育仲博士現為台北愛樂音樂總監暨指揮,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暨合唱大賽音樂總 監,世界合唱理事會(World Choral Council)理事,國際合唱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Choral Music)亞太執行委員會委員,世界合唱冠軍賽(World Choral Championship)聯 合發起人,亞洲合唱協會(Asian Choral Association)創會理事,台灣合唱協會常務理事, 並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

行政總監

丁達明 Ferdinand Ta-Ming Ting, executive director 1990 年加入台北愛樂合唱團,隨團巡迴世界各地 20 餘國演出。 1992-1993 年任 台北愛樂合唱團執行秘書,製作多場音樂會及台北愛樂合唱團首次赴美國巡迴演出 (1993)。 1999 年起任職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資深經理及合唱節經理,曾負責製 作許常惠歌劇《國姓爺鄭成功》(1999)、流行音樂劇《Making Tracks 鋪軌》(2001) 於 國 家 戲 劇 院 演 出、「 樂 壇 新 秀 甄 選 - 鋼 琴 大 賽 及 聲 樂 大 賽 」(2000, 2002, 2004)、「台北愛樂夏日音樂節」(1999, 2001, 2003, 2007)、「台北巴赫音樂 節」(2010, 2012)、「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2000, 2002, 2004, 2005, 2006, 2008-2018)等大型活動,策劃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國際巡迴演出(1999-2018)。 2014 年法國 TOURS 國際合唱大賽評審。現任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27


指揮

吳曜宇 Yao-Yu Wu, conductor

「吳曜宇在最後一輪的表現非常出色,當指揮斯特拉溫斯基

臺灣指揮家吳曜宇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開始他的指揮學習, 啟蒙於已故名師徐頌仁教授。

的芭蕾音樂《火鳥》時,他那優雅、講究的手勢鼓舞了樂 團的熱情。」

-費加洛時報

2013 年在就讀研究所時贏得了第 53 屆法國貝桑頌國際青年 指揮大賽首獎,同時囊括了樂團票選獎與觀眾票選獎,獲獎 後隨即開始於國內外展開指揮生涯,除受邀客席國內各大樂 團外,2014 年更受邀指揮聖彼得堡交響樂團於知名聖彼得堡 愛樂大廳演出,2018 年也受法國羅亞省國家交響樂團之邀於 南法展開一系列巡迴音樂會。近幾年來曾合作過樂團有聖彼 得堡交響樂團、波蘭國家廣播交響樂團、法國洛林國家交響 樂團、法國波爾多國家交響樂團、法國羅亞省國家交響樂團、 澳門交響樂團、臺灣愛樂、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 響樂團 ... 等。合作音樂家包含了 Alexie Volodin、Oliver Charlier, Tzimon Barto、Nemanja Radulovic、Jakub Jakowicz、Jean-Daniel Bugaj、 劉孟捷、曾宇謙、楊文信、吳蠻 ... 等。

《Yao-Yu Wu a fait une performance remarquable, lors de la finale des chefs de Besançon lorsqu’il a dirigé l’Oiseau de Feu de Stravinsky. Son élégance, sa subtile direction a enthousiasmé l’Orchestre 》 - Le Figaro

2019 年,於 TIFA 臺灣國際藝術節中國家交響樂團《托斯卡》 的製作裡擔任呂紹嘉的助理指揮,同時也是該製作巡演指揮, 吳曜宇與國家交響樂團的演出也被中國知名樂評唐若甫讚譽 為 2019 年最令人深刻的演出。 2019 年,受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邀請,錄製臺灣民謠交響作品。 同年與琵琶演奏家吳蠻、大提琴家楊文信共同錄製作曲家陳 士惠管弦樂作品,該專輯由美國 New World CD Company 發行。 為追求更高藝術價值,吳曜宇在 2017/18 樂季推辭多數音樂 會並選擇負笈維也納重新展開學生生涯,於該年進入國立維 也納表演藝術大學進修。 2020 年,吳曜宇接任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暨首席 指揮一職。

28


女高音

陳美玲 Mei-Lin Chen, soprano 女高音陳美玲是東海大學音樂碩士,先後師事杜玲璋與徐以琳教授。曾獲「亞洲華 人聲樂大賽」第二名以及「世界華人聲樂大賽」第三名,並獲選德國「新聲(Neue Stimmen)國際聲樂比賽」亞洲區代表並入圍總決賽。 陳美玲於歌劇演唱領域表現精湛,曾於國家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臺北市 立交響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長榮交響樂團以及台北歌劇劇場製作之歌劇系列演 出,主演莫札特《費加洛婚禮》、《唐喬望尼》、《女人皆如此》、《魔笛》以及《依 多美聶歐》;威爾第《假面舞會》;韋伯《魔彈射手》;華格納《女武神》;比才《卡 門》;布瑞頓《碧廬寃孽》;以及金希文之《福爾摩沙信簡一黑鬚馬偕》、錢南章 之《李天祿的四個女人》世界首演。也經常受邀於國內外音樂會中擔任女高音獨唱, 重要演出作品包括莫札特《安魂曲》、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孟德爾頌《以 利亞》、羅西尼《小莊嚴彌撒》、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第四號交響曲以及 第八號交響曲《千人》、貝多芬《合唱》交響曲、史特勞斯《最後四首歌》、布瑞 頓《戰爭安魂曲》、蕭泰然《1947 序曲》、錢南章第二號交響曲《娜魯灣》以及《十二 生肖》。

女低音

陳珮琪 Pei-Chi Chen, alto 女低音陳珮琪畢業於東海大學音樂研究所,師承徐以琳教授。曾獲得台灣區音樂比 賽第一名;「世界華人聲樂比賽」第五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樂壇新秀」。 陳珮琪演唱經歷豐富,尤其以演唱華格納歌劇《尼貝龍指環》中的 Erda 一角,深獲 國際樂評讚譽。近期之歌劇演唱為,2018 年衛武營製作之伯恩斯坦歌劇《憨第德》 中擔任 Old Lady 一角。她的歌劇演唱經歷包括於國家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以及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歌劇製作中擔任要角,包括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威 爾第《法斯塔夫》、莫札特《費加洛的婚禮》、華格納《尼貝龍指環》系列中《萊 茵河黃金》、《女武神》、《諸神的黃昏》,浦契尼《修女安潔莉卡》、威爾第《假 面舞會》、莫札特《魔笛》、胡伯定克《糖果屋》、浦契尼《強尼史基基》等劇目。 擅長之演唱曲目多元而寬廣,經常受邀與國內外交響樂團及音樂團體合作演出,擔 任神劇及各式大型作品之獨唱家。包括巴赫《聖誕神劇》以及《聖母頌歌》、韓德 爾神劇《彌賽亞》、孟德爾頌《以利亞》、海頓《尼爾森彌撒曲》、貝多芬第九號 交響曲《合唱》、《C 大調彌撒曲》、布拉姆斯《女低音狂想曲》、羅西尼《小莊嚴 彌撒曲》、馬勒第二號《復活》、第三號以及第八號《千人》交響曲布魯克納《頌歌》、 雅納傑克《斯拉夫彌撒》、拉赫瑪尼諾夫《晚禱》等。 現任教於中壢高中音樂班,並擔任台北愛樂合唱團之聲樂指導老師。

29


男高音

李世釗 Shih-Chao Li, tenor 生於台灣台中,畢業於德國國立羅斯托克高等音樂與戲劇學院歌劇碩士班、中國文 化大學聲樂碩士班;聲樂師從戲劇女高音柴寶琳教授以及 Penka Christova。在德期間曾 跟隨指揮家 Wolfgang Kluge、Mathias Husmann、Christian Hammer 學習歌劇演唱,與伴奏家 Henning Lucius 學習藝術歌曲詮釋,與導演 Horst Kupich、Maria Husmann 學習舞台表演。 2019/20 樂季起受聘為德國巴伐利亞邦霍夫歌劇院合唱團男高音。演出足跡遍及海 內外,並曾多次與兩廳院歌劇工作坊、台北愛樂、國家交響樂團 (NSO) 合作演出, 曲目包括:韓德爾《彌賽亞》,孟德爾頌《頌歌》、莫札特《C 小調彌撒》之男高音 獨唱;曾於香港演出莫札特《唐喬望尼》之唐奧塔維奧、於德國演出莫札特《魔笛》 之王子塔米諾、韓德爾《里納多》之哥弗多、於台灣演出威爾第《法斯塔夫》之芬 頓。另外自 2010 年入選為兩廳院歌劇工作坊歌手至今,陸續演出有:《女高音也瘋 狂》之卡羅素、雷斯匹基《睡美人》春之王子、《木偶奇遇記》之木匠與貓。目前 為德國霍夫歌劇院合唱團歌手、國家兩廳院歌劇工作坊歌手、台北愛樂歌劇坊歌手, 並曾為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客席歌手。

男低音

曾文奕 Wen-I Tseng, bass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曾師事李達人老師及李葭儀教授。獲選台北 2017 世華聲樂大賽專業演唱組首獎、聲樂新秀獎,以及最佳歌劇角色詮釋獎,2019 中華 民國聲樂家協會之台灣盃中文歌曲大賽獲青年組首獎、陳慶堅醫師德文藝術歌曲獎 學金甄選第一名。 於 2017 年參與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大觀藝術節」,斯特拉溫斯基芭蕾舞劇《婚禮》 擔任男低音獨唱。2018 年受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邀請於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無悔的 愛-波希米亞人】飾演 Colline、【無畏的愛-托斯卡】飾演 Sciarrone。參與 2018 年 關渡藝術節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製作之歌劇《夢遊女》飾演 Rodolfo。2019 年 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於台北國家音樂廳及台中中興堂演出【文學經典一 2019/20 開 季音樂會《浮士德》】飾演 Brander。並於 2019、2020 年二度受台灣藝術家交響樂 團邀請於府城新年音樂會於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中擔任男低音獨唱。2020 年受國立 臺灣交響樂團邀請於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音樂會【謳歌英雄】伯恩斯坦《詩樂集》, 擔任男低音獨唱;以及受台北愛樂歌劇坊邀請演出《費加洛的婚禮》飾演 Figaro。

30


合唱指導

張維君 WeiChun Regina Chang, chorus master 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合唱指揮,師事翁佳芬博士。指揮技巧 啟 蒙 於 連 芳 貝 老 師。 學 習 過 程 中 曾 接 受 Kurt Suttner、Anthony Leach、Henry Gibbons、 Gábor Hollerung、Joseph Flummerfelt、Anton Armstrong、María Guinand 等合唱大師個別指導。 曾擔任天主教慶典合唱團、中正高中合唱團、台北醫學大學杏聲合唱團、長庚大 學曉韻合唱團指揮、台北愛樂合唱團助理指揮、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客席指揮。 2011-2014 年擔任台灣青年節慶合唱團助理指揮。2014 年起擔任台北國際合唱音 樂節師資。 2015 年陸續擔任孟德爾頌《以利亞》,海頓《創世記》,威爾第《安魂曲》、《奧 泰羅》,伯恩斯坦《彌撒》、《齊徹斯特詩篇》,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艾 爾加《創樂者》,普羅科菲夫《亞歷山大 • 涅夫斯基》,布拉姆斯《命運之歌》, 洛夫與錢南章《大悲咒與我的釋文》、《背向大海》...... 等經典作品之合唱指導。 現任台北愛樂合唱團常任指揮,台北市婦女合唱團、華岡唱友合唱團指揮。

31


幕聲合唱團 Tabernacle Women’s Choir

幕聲合唱團創立於 2006 年,秉持「感恩讚美的心志,獻上最美的聲音」,是台灣少數具備嚴謹美聲訓練與合唱技巧的女聲合唱團, 團員皆為音樂系主修聲樂之學生與社會人士。2010 年曾獲得第六屆世界合唱大賽(The 6th World Choir Games,原奧林匹亞國際合唱 比賽)金牌;2012 年曾獲得日本寶塚第 28 屆國際室內合唱大賽(The 28th Takarazuka International Chamber Chorus)戲劇組及浪漫組金牌。 近年來幕聲合唱團多次與跨領域藝術家合作演出,並且持續委託台灣作曲家為其創作女聲合唱作品,例如 2018 年首演《紅樓夢 柳絮詞五首》、2019 年《童謠組曲》、《陪伴》系列作品,2020 年《木林之森》音樂會,將於臺北國家音樂廳(11/2)和臺中 國家歌劇院中劇院(11/29),以東西方合唱音樂探討人和大自然的衝突與和諧。

IDFHERRN 粉絲專頁 32


指揮

陳麗芬 Li-Fen Chen, conductor 陳麗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赴美國先後於新英格蘭音樂院和紐約州立大學取 得合唱指揮碩士和博士。目前擔任幕聲合唱團、臺北市立國樂團附設合唱團、音契合唱團 指揮,並且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及台灣神學院教授合唱與指揮相關課程。多次帶團出國 比賽榮獲佳績﹕指揮幕聲合唱團參加日本寶塚國際合唱比賽,榮獲「浪漫樂派組」和「戲 劇組」雙面金牌(2012)、於第六屆世界合唱大賽,榮獲「女聲合唱組」金牌(2010); 台北世紀合唱團於德國第一屆歐洲之心比賽,榮獲「世俗歌曲組」和「民謠組」銀 牌( 2 0 1 0 )、於 英 國 威 爾 斯 國 際 合 唱 比 賽 ,榮 獲「 傳 統 民 謠 組 」和「 改 編 民 謠 組 」 雙料冠軍(2004)。曾受邀至新加坡國際合唱比賽與香港音樂節擔任比賽評審。

揮| 陳麗芬

琴| 王逸茹

合唱團員| 艾倫 • 樓幸 李

捷 吳亦琳 吳念芝 吳依虹 吳季倫 吳妙嬬 林姵君 林婉齡 林佩諭 范育馨 許安琪

許雅萍 許佩君 陳潔儀 陳怡亨 陳宣卉 陳韻如 黃珮華 張庭瑄 張恩雅 張頌婷 詹孟瑀 廖英辰

33


TICF 兒童少年節慶團 Festival Choir for Youth and Children

為提升兒童合唱音樂水準,以文化紮根為宗旨,本會應社會大眾之邀,於 1989 年創辦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以古今聖樂、中國 及世界民謠、童謠之訓練與演唱,培養兒童合唱基礎,給予音樂專業訓練,讓孩子們在快樂的氣氛中,迅速進入合唱領域,感受 音樂的美感與樂趣。創團至今於國內每半年定期展演,並屢獲各界邀演,同時連年率團出訪參與國際音樂節及國際合唱賽事屢獲 佳績。 為讓更多國內兒童領略合唱之美,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自 2013 年起舉辦「台北愛樂國際兒童音樂營」,邀請國際知名指揮來台 客席,以世界各地極具特色的合唱音樂,搭配戲劇與舞蹈等肢體課程,並於國家音樂廳舉辦成果展演音樂會,為孩子創造想像力、 培養專注力,帶領孩子們在歡樂活潑的學習環境中蓄積藝術能量,同時分享學習成就、展現合唱音樂的活力。多年來共計邀請芬 蘭合唱教父 Kari Ala-Pöllänen、美國波士頓兒童合唱團藝術總監暨指揮 Anthony Trecek-King、菲律賓全能指揮大師 John August Pamintuan 及 菲律賓聖瑪麗兒童合唱團指揮 Maria Theresa Vizconde-Roldan 等知名指揮。2020 年更名為「TICF 兒童少年節慶團」,併為 TICF 台北國 際合唱音樂節營隊課程系列之一,邀請國內兒童合唱權威于善敏、傅湘雲客席指導,培養孩子們健康陽光的生活態度,使孩子們 登上國際舞台與世界接軌,同時讓孩子們擁有一個最美好的暑期回憶。

34


指揮

傅湘雲 Shiang-Yun Fu, conductor 資深合唱音樂指揮,文化大學音樂系畢業,合唱受教於杜黑、梁秀玲、陳雲紅教授,對 青少年成人合唱聲音訓練音樂詮釋,有獨到的見解。從事合唱音樂教育二十多年,帶領 多個合唱團參加國際合唱比賽,榮獲多面金牌肯定,對於合唱音樂教育與團隊培訓有完 整的規劃執行能力,對各級合唱團參加國際比賽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多次在海內外開設 合唱教學講座與擔任合場比賽評審。 自 2003 年創立南湖高中合唱團,每年均指導合唱團比賽獲得全國比賽特優或優等前三 名佳績,並多次受邀與海內外多所知名學府的合唱團隊進行交流演出。2009 起,每年 指揮台北愛樂青少年兒童團赴歐美參加合唱節與國際賽,連續多次榮獲國際賽優異獎項 肯定,2019 年 7 月榮獲波蘭哥白尼國際合唱比賽童聲組民謠組兩面金牌。2015 年起, 帶領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逐年進步成長,從廿多位團員,現已達百位編制,從國內賽 到國際賽均囊括金獎肯定。2018 年與 2019 年連續指揮龤之聲男聲合唱團參與台北國際 合唱大賽,榮獲男聲組金牌與同聲組金牌冠軍肯定。 現任台北愛樂青少年兒童合唱團與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常任指揮,龤之聲男聲合唱團與 南湖高中合唱團音樂總監暨指揮。 指揮

于善敏 Shan-Min Yu, conductor 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碩士,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表演碩士,美國費城天普 大學合唱指揮 / 聲樂碩士,美國西敏寺合唱音樂學院聲樂演唱學士。 專業合唱指揮、劇場藝術與影像音樂跨領域藝術工作者。曾長期居美國紐約參與重要外 百老匯演出,並在 Next Wave Festival 等重要藝術節演出,並獲得紐約時報的高度讚譽。 回台後投身合唱表演藝術與劇場表導演工作多年,對合唱教學與推廣不遺餘力。20012011 曾擔任台北愛樂青少年合唱指揮,灌錄『信望愛』榮獲金曲獎提名,且多次榮獲 國際合唱指揮獎項;近年帶領台南室內合唱團,曾於釜山國際合唱比賽獲獎,2018 受 邀至加拿大 Kathaumixw 國際合唱大賽擔任評審及佳賓合唱團大獲好評;亦率領樹德葛利 合唱團參與國內外賽事奪得重要獎項,2019 勇奪義大利佛羅倫斯達文西國際合唱比賽 三面金牌,其中室內合唱組金牌第一名,亦獲個人最佳爵士獨唱獎;此外,多次擔任全 國音樂比賽合唱組或各縣市所舉辦之合唱比賽評審委員。 現任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專任助理教授、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葛利合唱團指 揮、台南室內合唱團指揮及藝術總監、澎湖文化局合唱團指揮及藝術總監、PLAY 劇團團 長及藝術總監。

揮| 傅湘雲 于善敏

TICF 兒童少年節慶團|

奏| 方鈺婷

王瑋彤 王以平 史亞庫 石定薇 江國睿 池方瑄 池侑蓁 余畇嫺 吳禾媚 吳

合唱指導| 熊師玲 舞蹈設計| 鄭勤琪 助

教| 練嘉沅 呂鍾伶 許勇祥

執行經理| 陳玲莉 執行助理| 沈郁茹

李曼瑄 李彥寬 李若寧 李昱赫 汪承盈 周幸樺 周美汎 周芷誼 林鈺馨 林芸希 林佩吟 林郁淇 林可昕 林均樺 林璇彩 林晏心 林建霖 邱澄佾 洪喻浩 唐沛儀 孫陳亭羽 徐子涵 秦

薇 翁夏漱 翁岳廷 高嘉榆 張庭瑋 張宇璇 張子恩 張宸瑜

張伍妍 張湛之 張絜惠 郭定儀 郭祖兒 陳品霓 陳 陳泓銘 陳妍均 傅漪澍 傅漪曼 曾

曦 陳怜霏 陳芃卉 陳宣卉

璿 黃鈺珊 黃啟嘉 黃律嘉 黃啟安 楊淨硯

董權䑆 董齊曛 廖育陞 劉思妤 蔡昀臻 蔡芝恩 鄭秉邑 盧品璇 蕭宇彤 戴子甯 謝昀真 謝欣怡 簡佳儀 藍家甫 藍紫瑩 蘇品安 35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台北愛樂合唱團成立於 1972 年,自 1983 年起聘請杜黑教授擔任藝術總監至今。1993 年起為因應適合出國巡演,及追求更精緻 的合唱藝術,自為數 150 人的台北愛樂合唱團中挑選 30 人,成立「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至此,國內第一支以演唱無伴奏現 代精緻合唱音樂為主要特色的合唱團於焉誕生。現由指揮家古育仲擔任音樂總監暨指揮、青年指揮家謝斯韻擔任副指揮。 在指揮杜黑及古育仲嚴格訓練下已具職業演出水準,自登上國際舞台 27 年以來,足跡已經遍及世界各大洲三十餘國,足跡踏遍歐、 亞、美、澳四大洲,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布魯克林音樂院、雪梨歌劇院、墨爾本藝術中心、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北京國家大 劇院、廣州星海音樂廳等世界級藝文展演中心演出,為台灣文化藝術傳承貢獻心力。歷年曾獲邀參加美國紐約下一波藝術節、明 尼蘇達世界合唱大會、奧立岡巴赫音樂節,澳洲墨爾本藝術節、雪梨世界合唱大會,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音樂節、奧地利海頓音樂 節、拉脫維亞國際音樂節、捷克斯麥塔納音樂節、波蘭管風琴暨宗教音樂節、新加坡華藝節、北京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法國 Polyfollia 國際人聲音樂節等。2016 年,獲邀赴梵蒂岡,與西斯汀教堂合唱團於「德蕾莎修女封聖大典」中獻唱。 每年固定邀請世界各地著名指揮來台客席演出,包括艾瑞克森(Gunnar Ericsson)、豪勒隆(Gábor Hollerung)、紀南(María Guinand)、 韋拉斯科(Jonathan Velasco)、蕭伯(Fred Sjöberg)、瑞霖(Helmuth Rilling)、托瑪斯(André Thomas)、柯普(Peter Kopp)、帕羅薇 琪(Theodora Pavlovitch)、利耶賓許(Jānis Liepiņš)、索羅維約夫(Alexander Solovyev)、裘比(Ambrož Čopi)等。 近年來,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製作巴赫系列、經典合唱、合唱劇場、國人作品展演等豐富多元演出,肩負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的 文化使命。每年固定邀請世界各地著名指揮來台客席演出,並計畫性委託國人創作最新合唱作品,發表之多張專輯唱片皆獲金曲 獎「最佳古典音樂唱片」、「最佳作曲人」、「最佳演唱人」、或「最佳宗教音樂唱片」等大獎肯定。2019 年以專輯《印象臺灣 II》獲得六項提名並獲頒「最佳演唱」大獎。

36


指揮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conductor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聲樂組,師事徐以琳教授,以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 士班,主修管弦樂指揮,受教於徐頌仁教授。曾獲國家交響樂團(NSO)總監呂紹嘉大 師班指導,亦曾參加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TICF)指揮大師班,獲匈牙利指揮嘉保 • 豪勒隆(Gábor Hollerung)指導,與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及室內合唱團演出巴赫《第 二十一號清唱劇》。 2014 年指揮北藝大室內樂團及女高音梁又中演出巴赫《第五十一號清唱劇》;同年, 擔任 TICF 指揮大師班合唱指導至今;帶領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在台灣、中國、匈牙利、 義大利、波蘭等國家巡迴演出。曾擔任歌劇貝多芬《費黛里歐》、伯恩斯坦《憨第德》、 浦契尼《三部曲》及馬水龍《無形的神殿》、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德國巴赫權威海 慕特 • 瑞霖指揮之巴赫《聖誕神劇》合唱指導。2018 年,於莫斯科特福林國際合唱指 揮大賽獲得銀獎(金獎從缺),並獲邀於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院大表演廳指揮莫斯科音 樂院室內合唱團演出。同年,以全額獎學金獲選多南伊學院 (Dohnányi Academy) 指揮大師 班正式學員,並與杜南伊交響樂團 (Budafoki Dohnányi Orchestra) 於匈牙利布達佩斯演出。 2019 年,與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錄製《印象台灣 II》專輯,入圍第三十屆傳藝金曲獎 六項提名,榮獲「最佳演唱獎」。 曾任蘇州科技大學音樂學院合唱團指導。現為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副指揮,台北市婦女 合唱團、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師韻合唱團、紅樓合唱團及歡樂頌合唱團常任指揮,海 歸人聲合唱團音樂總監兼指揮。

藝術總監| 杜

女高音

李師語 莊季璇 莊馥瑋 許淇鈞 陳宣卉 劉方楹 鄭旨真

音樂總監| 古育仲

女低音

王逸琪 李欣縈 胡 琪 張渝韻 張宥慈 陳家欣

副 指 揮| 謝斯韻

男高音

宮天平 徐孟楷 高銘宏 潘叡智 穆福淳 簡宸緯

男低音

丁達明 王璟頤 李欣哲 林煜晟 徐浩鈞 莊介誠 莊馥鴻 陳治宇

長| 陳治宇

理| 莊馥鴻

37


新北市私立育才雙語小學合唱團 Yu-Tsai Children’s Choir

教育家郭垣教授及關毓蘭女士於一九六三年在新北市永和區創立育才小學,次年便成立兒童合唱團。三十年來,每年的音樂比賽 無論在市賽、全國賽成績都非常優異,深博各界好評,因而在國小合唱團中佔有一席之地。 本團曾於 1990 年及 1992 年兩度應邀參與加拿大 Kathaumixw 國際合唱音樂節,並於 1992 年榮獲兒童組第二名,深獲參賽各國指 揮及評審的讚揚。2000 年 8 月參加義大利第四十八屆 Arezzo 國際合唱大賽榮獲第三名。近幾年更是唱遍美國、加拿大、日本、中 國大陸、新加坡等地,每到之處都會受到熱烈迴響。2006 年獲邀參加第八屆亞太影展頒獎典禮的演出,深獲與會各國嘉賓好評。 2010 年獲邀參加台視除夕特別節目『紅白對抗藝能大賞』演出。2018 年參加維也納合唱節,榮登金色大廳演出。106、107 兩學 年連續獲得全國北區同聲合唱特優第一名。

38


指揮

楊先翠 Hsien-Tsui Yang, conductor 畢業於輔仁大學音樂學系,現擔任新北市私立育才雙語小學合唱團指揮。每年帶領該團 於全國音樂比賽皆奪得優異成績,深博各界好評,並在兒童合唱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 於 1990 年及 1992 年,私立育才雙語小學合唱團兩度應邀參與加拿大 Kathaumixw 國際 合唱音樂節,期間擔任副指揮及伴奏,榮獲大賽兒童組亞軍。經此歷練,攜團再次造訪 世界各國等地。2000 年 8 月參加第四十八屆義大利 Arezzo 國際合唱大賽榮獲第三名。 2006 年獲邀參加第八屆亞太影展頒獎典禮演出,深獲與會各國嘉賓好評。2018 年參加 維也納合唱節,榮登金色大廳演出。2017 至 2019 年連續獲得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北區同 聲合唱特優第一名。近年受邀至美國、加拿大、日本、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地演出,受 到當地觀眾熱烈迴響。

揮| 楊先翠

琴| 林書敏

唱| 郭志超

第一聲部

周家樂 郭采君 張穎慈 張瑛太 陳妍廷 陳奕慈 曾思齊 李和蓁 吳亭熹 林宥萱 何雅芯 陳奕蓁 王心妤 楊宇婷 徐芷婕 戴瑄萱

第二聲部

吳熙悅 洪翊瑄 賴麗婷 陳宇雋 王亮心 曾巧芸 葉詩展 李芸伶 黃妤蓁 陳家紳 陳子晴 蔡艾珈 陳品蓉 黃湘鈞 段澤安 施芊妤 李秉瑜 林琦軒 周柏雅 王慈吟

第三聲部

鄭天晴 項立程 謝樂萱 何瑋真 陳品妍 江艾樺 鄭莘潾 邢家齊 郭芊妘 林子晴 鄭于程 王楹媗 胡雨澤 賴玥云 陳亮宇 王絲霈 潘亭臻 陳品璇 陳姸宇

39


台北室內合唱團 Taipei Chamber Singers

台北室內合唱團成立於 1992 年,現任藝術總監暨指揮為陳雲紅女士。成立至今,已獲 15 座歐洲國際合唱大賽優勝,演出足跡遍 布全球,2006 年於匈牙利巴爾托克國際合唱大賽,奪得室內組首獎與大賽總冠軍,並獲邀參加 2007 年「歐洲六大合唱大賽總冠 軍決賽」(2007 Europe Grand Prix, EGP)音樂會。2006 年啟動「合唱無設限」委託創作計畫,計已催生 40 餘首全新當代合唱委託創作, 在國際間發表超過 100 首當代合唱作品,並受邀於 IFCM 國際合唱音樂論壇、ISCM-ACL 國際現代音樂節、上海當代音樂週中,擔 任委託創作發表團隊,樹立 21 世紀的東方合唱新趨勢。

40


藝術總監暨指揮

陳雲紅 Yun-Hung Chen, artistic director & conductor 台北室內合唱團藝術總監暨指揮 台灣合唱音樂中心(TCMC)執行長暨合唱藝術總監 榮獲德國國際合唱名人錄「Who is Who in Choral Music, 2007」 曾多次帶領合唱團於歐洲參加國際合唱比賽榮獲多項大獎與最佳指揮獎,並時常受邀於 國際合唱比賽擔任評審與合唱指揮工作坊講師。2010 年,與台北室內合唱團所錄製的 《當代狂潮》當代合唱作品 CD 榮獲第 21 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唱獎。2015 年,她與台 北室內合唱團所錄製的《寂靜之聲》合唱 CD 榮獲第 26 屆金曲獎傳統藝術類別的最佳 製作人與最佳指揮詮釋獎。2018 年,她與台北室內合唱團所錄製的《破繭與重生》合 唱 CD,入圍第 29 屆金曲獎傳統藝術類別的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最佳演唱詮釋獎與最 佳指揮詮釋獎。2019 年,她與台北室內合唱團所錄製的《大地之歌》合唱 CD,入圍第 30 屆金曲獎傳統藝術類別的最佳演唱詮釋獎。對於臺灣合唱音樂的貢獻,備受國內音 樂學術界肯定。

問| 陳何家

女高音

䄃佳霖 鍾慧敏 王逍遙 成協真 卓鈺薰 原 意 鄭以琳 顏詩容

藝術總監暨指揮| 陳雲紅

女低音

謝竺晉 莊皓瑋 方素貞 李 琦 林迦慧 陳珮印 蔡郁君 鄭以心

男高音

高端禾 李駿平 吳孟軒 黃雨農 曾煜仁 劉 毅 潘國慶 潘敏政

男低音

鄭有席 杜 維 李政國 阮昱祈 唐寅凱 陳渙文 黃詩祺 鄭逸伸 謝述澄

長| 方素貞

助理指揮| 潘國慶、劉 毅 鋼

琴| 王乃加 ※ 畫底線者為聲部長

行政總監| 房樹孝 行政經理| 高端禾

協演人員|

企劃經理| 鄭逸伸 執行製作| 馬泰宇 行政專員| 鍾玫均

打擊

灦熤ⓚ

低音大提琴

陳美君

企劃專員| 張嘉晏

41


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ivic Chorale

台北愛樂歷經四十年多來,一步一腳印的深耕台灣的合唱教育與音樂表演,不但藉由成立各年齡層與各型態的合唱團體,讓高水 準合唱樂音,聲傳國內外,更為廣大的「曾錯過或曾走過」合唱經驗的愛好者,成立了混聲編制的「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讓 熟齡的、仍想延續歌唱熱情的、還願站上舞臺發光發熱的民眾,提供一個歡樂歌唱及情感交融的園地,完成了愛樂合唱家族的完 整拼圖。 2014 年初創,即參與兩岸交流音樂會,獲得耀眼成績,更在 2015 年擴大招募團員後,參加「三亞國際合唱節」、「第二屆洛杉 磯華人合唱團觀摩演唱會」,及多場社區演出。並於 2018-2020 年連續三年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推出「好久不見」系列音樂會,設 計「同學會」、「人間有味」及「壯年遊」等主題,以創意的新編曲目、豐富的舞台及肢體表演,與高水準的演出,獲得觀眾一 致好評。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仍在今晚推出系列三製作之一的合唱劇場「山豬妹」,以饗觀眾。未來將以發展成為全國最具規 模的熟齡混聲合唱團為目標,歡迎擁有好歌喉的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

42


指揮

杜明遠 Ming-Yuen Du, conductor 國防大學財經系,美國費城天普大學指揮研究所所長艾倫哈勒(Alan Harler)高級指揮 班結業。曾任台北愛樂合唱團副指揮、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指揮並獲西班牙巴塞隆納 CANTONIGROS 國際合唱大賽混聲及民謠組雙料冠軍。2008-2012 指揮「雙城戀曲」音 樂劇,巡迴台北國家音樂廳、戲劇院、上海大劇院等兩岸 10 城市知名劇院,共 40 場演 出。曾指導蘇州科技大學音樂院合唱團指導,獲得中國金鐘獎金獎、大學生藝術展演一 等獎。2016 年指揮愛樂室內合唱團及市民合唱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傳唱記憶 - 四年 五班同樂會」。 長期參與文化部媒合駐點計畫,深耕離島馬祖表演藝術逾十年。20182020 年指揮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於國家音樂廳製作演出「好久不見」系列 1-3。現任實 踐大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愛樂市民、淡江聽濤、大湖愛樂、台灣雅樂、國防大學管 理學院崇廉等合唱團指導及指揮,並服務於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指揮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conductor (請參閱 P.37)

藝 術 總 監| 杜

女高音

曾慧芬 王郁玫 何 嬿 張碧華 董文玉 藍惠玲 陳奕霖 廖祝君 廖紫伶

問| 劉葳莉

方鶯珍 劉萱萱 傅世芳 趙 蓓 林麗芬 許淑慧 閆慧妮 鄭家宜 吳桂月

揮| 杜明遠、謝斯韻

鄧慧慧 孫慧文 鄭亞航 王麗芬 莊敏瑛 林佳錦 鄭及蘭 李師語

鋼 琴 伴 奏| 朱志祥 團

女低音

長| 王郁玫

黃 蓉 蔡素幸 葉綠薇 王俊文 陳姵蒨 陳翠美 陳怡靜 陳素真 郭奇音

副 團 長| 吳育光、陳鴻儒 聲部負責人| 劉萱萱、林珮麗 李文健、尤錦堡

倪忻懿 王麗玉 鄭懿䝍 陳致安 劉玉玲 林麗華 鐘儀菁 張曾淑芬 施惠秋 男高音

活 動 組| 熊少豐

李文健 趙健偉 陳鶴標 塗勝翔 李炫德 林博仁 李玉琪 邱志祥 陳立穰 楊正義 彭睿煒 蔡淂楀 李岳磷 胡嘉農 趙建國 陳輝鐘 劉羽謙 張殷齊

財 務 組| 廖祝君 事 務 組| 陳惠芳

陳惠芳 林珮麗 陳怡萍 黃玉玲 ╒春美 蘇志萱 林艷英 蘇 瑛 陳淑純

男低音

鄭光隆 郭志超 尤錦堡 胡光益 熊少豐 陳鴻儒 蕭從文 張 崑 李宗憲 徐宏宗 汪為健 翁啟忠 謝國進 賴恩予

43


希望兒童合唱團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Puzangalan 希望兒童合唱團由一群國小到高中的原民孩子組成,前身是一國小合唱團,為朝專業合唱團目標發展,2012 年更名為 Puzangalan,取排灣族語「希望」之意。 團員除了學習傳統演唱方法,同時接受西方合唱技巧訓練,讓孩子能接觸多元音樂,並把純真的歌聲傳遞給大眾,讓團員能對自 己的文化有自信,並確立該團古調新唱的品牌特色,被譽為「台灣最美的歌聲」。 Puzangalan 經常受邀參加國內外合唱節演出,包括:德國德勒斯登、韓德爾國際兒童合唱節、日本合唱聯盟 JCA 兒童合唱節、台北 國際合唱音樂節等;並在多項比賽屢獲佳績,連續三年獲得全國合唱比賽特優第一名、2010 年、2012 年獲得中國國際合唱節金 獎第一名,2016 年獲邀參與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就職大典,以排灣族古調與國歌混聲合唱受到矚目。2019 年參加德國布拉姆 斯國際合唱大賽,榮獲兒童、民謠、聖樂三座金獎。

44


指揮

吳聖穎 Muni Takivaljit, conductor 吳 聖 穎(Muni Takivaljit), 台 灣 屏 東 縣 排 灣 族 人, 畢 業 於 台 南 女 子 技 術 學 院 音 樂 系, 主 修 聲 樂, 曾 經 隨 團 赴 加 拿 大 參 加「ISM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 國 際 音 樂節」巡迴演出,在校期間均獲得原住民獎助學金。目前擔任 Puzangalan 希望兒童合 唱團指揮,現就讀於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合唱指揮組,師事翁佳芬教授。 吳 聖 穎 專 精 以 現 代 合 唱 方 式 呈 現 原 住 民 傳 統 古 調, 揉 合 古 調 之 悠 揚 與 現 代 音 樂 曲 風,在保留古調的韻味同時,運用現代合唱演唱技巧來呈現傳統古調,使台灣豐富 的原民音樂能站上世界音樂舞台,讓更多人聽見台灣優美獨特的原住民聲音。 個 人 獲 獎 紀 錄 方 面, 曾 於 2012 年 第 11 屆 中 國 國 際 合 唱 節 榮 獲 最 佳 指 揮 獎, 並 於 2013 年第 34 屆韓德爾國際兒童合唱藝術節獲得最佳指揮獎。

揮| 吳聖穎

執 行 長| 蔡義方 鋼

琴| 龔珊慧

員| 白若琳 周孟芹 吳祖緣 白宸琳 高巧恩 邱瑜庭 韓沛蓉 李書然 瑪勒芬勒芬 日普樂.芭茱利了 洪芬妮 陳 暘 陳毓屏 資麼塔斯.芭茱利了 呂李郁歡 許 青 溫鳳馨 杜以歡 達魯達魯牧.樂瓦樂娃 巴紫沂 劉頤璇 林佳馨 謝綾芸 湯允斌 李書桓 蘇 昕 呂李郁樂 陳妤璇 陳仕文 張祐嘉 王馨慧 全田以娃 陳昱璇 詹芸晞 林冠宇 劉 妃 王詠欽 高蘿拉 張鈞泠 杜禹彤 鍾子旋 馬恩琳 黃愉涵

45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合唱團成立於 1972 年,曾蒙李抱忱、戴金泉、包克多(Robert W. Proctor)等教授悉心指導,1983 年聘請自美學成歸國專 攻合唱指揮的杜黑教授擔任藝術總監至今,現由指揮家古育仲擔任音樂總監暨指揮,指揮家張維君擔任常任指揮。 台北愛樂合唱團自成立以來,即以提昇國內音樂普及化,開拓國內音樂視野為使命,每年定期於國家音樂廳製作多場大型音樂會 演出,並經常邀請或受邀與國內外知名樂團及指揮合作,亦常於國內各縣市鄉鎮及離島巡演,以深耕並推廣台灣合唱音樂。自 1994 年起獲文化部扶植迄今;2006 年榮獲台北市政府譽揚,訂定捷運東區地下街第七號廣場為「台北愛樂合唱廣場」作為永久 表彰,以肯定台北愛樂合唱團對於台灣音樂界的卓越貢獻。 近年來與台北愛樂合唱團合作過的樂團,包含:NSO 國家交響樂團、TSO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NTSO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ESO 長榮 交響樂團、NCO 臺灣國樂團、TCO 臺北市立國樂團、HKCO 香港中樂團、CRCO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RSSO 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 BDZ 布達佩斯杜南伊交響樂團、MO 澳門樂團、AYO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客席指揮包括林望傑、呂紹嘉、呂嘉、簡文彬、嚴良堃、 閻惠昌、鄭立彬、瑞霖(Helmuth Rilling)、赫比希(Günther Herbig)、豪勒隆(Gábor Hollerung)、貝爾紐斯(Frieder Bernius)、 皮克特(Philip Pickett)等;曾演出之經典作品,包含巴赫《聖誕神劇》、《B 小調彌撒》、《聖約翰受難曲》、《聖馬太受難曲》、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布拉姆斯《德文安魂曲》、布瑞頓《戰爭安魂曲》、奧福《布蘭詩歌》、韓德爾《彌賽亞》、《以色 列人在埃及》、莫札特《安魂曲》、孟德爾頌《以利亞》、《第二號交響曲》、馬勒第二、三、八號交響曲、及 威爾第《安魂曲》等, 並曾於台灣首演洗星海《黃河大合唱》、錢南章《馬蘭姑娘》、《佛教涅盤曲》、《娜魯灣—第二號交響曲》、《十二生肖》、《大 悲咒與我的釋文》;許常惠《鄭成功》、馬水龍《無形的神殿》、金希文《黑鬚馬偕》、錢南章 《畫魂》、周龍《白蛇傳》等新作。 委託國人創作合唱作品獲獎紀錄方面,發表之【映象中國】、【馬蘭姑娘】、【六月雪】、【我在飛翔】、【佛教涅槃曲─佛說 阿彌陀經】、【世紀歸零】、【娜魯灣─台灣原住民合唱交響曲】、【十二生肖】...... 等專輯皆獲金曲獎肯定。

46


藝 術 總 監| 杜

長| 王復民

音 樂 總 監| 古育仲

行政副團長| 羅仲智

常 任 指 揮| 張維君

音樂副團長| 吳棠芬

助 理 指 揮| 莊介誠

財 務 組| 陳俊溢、吳福音

琴| 劉惠珊

活 動 組| 林愫嫺、廖真羚、連子毓、張巧嘉

助 理 鋼 琴| 洪瑩庭

陳耿盈、謝宜璋、易廷威、謝國進

聲 樂 老 師| 陳美玲、陳珮琪、林慈音

聲部負責人| 葉馨琦、黃慧禎、李文雯、李宥蓁

林孟君、李增銘、謝銘謀

鍾 驊、林中強、歐喜強、陳宗偉

駐 團 歌 手| 李師語、郭倩妏、穆福淳 經

理| 莊馥鴻

執 行 助 理| 洪瑩庭

第一女高音

江宛軒 李師語 林凡鈴 林愫嫺 邱于玶 莊惠雯 黃千榕 黃子綺 葉馨琦 蔡得榕 蕭沛姍 謝君苓

第二女高音

王薈榕 吳福音 李季優 李思捷 林孝軒 林星岑 林詠心 洪瑩庭 莊喬媞 陳秀雲 陳怡如 陳奕穎 曾令儀 黃慧禎 詹梅琳 廖真羚 鄭史珮

第一女低音

王美悧 何如涵 吳華芬 呂文容 李文雯 柯瑞美 胡

琪 唐孝菲 徐瑞玉 高郁喬

連子毓 陳筱蕾 童錦華 黃乃芬 黃瑋菁 楊美慧 楊蕙怡 董小玲 詹素吟 劉德瑩 蔡鎮聲 簡吟容 藍挹丰 第二女低音

王逸琪 江宇萱 吳棠芬 宋美嬉 李欣縈 李姿俐 李宥蓁 汪雅美 邵惟萱 張巧嘉 張渝韻 許瑋芳 許熒芸 黃于嘉 黃弘瑜 蔡宛玲 簡秀玲

第一男高音

王泓健 吳士偉 吳宗軒 李培松 林中強 金文聿 柯更新 徐至寧 陳俊溢 陳耿盈 穆福淳 賴智暉 鍾

第二男高音

方理查 王建民 王復民 王廉威 呂秉鴻 林宗翰 林幸輝 高永和 陳柏豪 陳輝鐘 曾俊輔 劉哲豪 蔡正平 謝宜璋 顏世俊 顏敬賢 蘇建林

第一男低音

王亮文 吳宏達 李宗憲 孟慶瑜 易廷威 姜廣茂 洪志恆 屠世天 張友嚴 莊介誠 許志剛 陳世龍 陳仲陽 陳宏瑜 黃威銘 詹勝涵 廖怡敏 歐喜強 蔡榮杰 蔡鴻燊 蔣忠翰 蔣廉君 賴逸擎

第二男低音

王年愷 朱正志 呂子群 李欣哲 周思民 林威安 林煜晟 徐宏宗 徐浩鈞 張善斌 莊

偉 陳正民 陳宗偉 陳建隆 趙成立 劉申白 謝國進 羅仲智

47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首次組成於 1989 年,當時是為搭配台北愛樂合唱團大型音樂會所採的任務編組樂團。2004 年春季,樂團 重新改組及擴編為常設樂團,由藝術總監杜黑與指揮鄭立彬共同促成,2020 年 8 月由新銳青年指揮吳曜宇接掌音樂總監暨首席指 揮。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可說是目前匯集國內最多優秀青年演奏家的樂團,團員皆為各級學校管弦樂團最優秀的演奏精英,在 嚴格的訓練下,近年來樂團的演奏已初具職業樂團水平,亦兼具青年音樂家的熱情及活力,音樂會後都能得到各界極大的迴響及 讚嘆! 十五年來與樂團合作過的音樂家有:指揮家 Helmuth Rilling、Gábor Hollerung、Kåre Hanken、Fred Sjöberg、Robert Emery、Pierre Bleuse、 Jānis Liepiņš、卞祖善、陳樹熙、邱君強、古育仲、吳尚倫、悟朗、林勤超、莊東杰、張宇安、吳曜宇;鋼琴家胡瀞云、胡志龍、嚴 俊傑、葉孟儒、盧易之、盧佳慧、廖皎含、廖培鈞、林容光、胡榮、龔鈺祺;小提琴家 Vilde Frang、Maria Solozobova、曾耿元、曾宇謙、 鄧皓敦、黃義方、歐陽慧剛、徐晨又、盧佳君、蘇子茵;大提琴家陳瑾平、歐陽慧儒;雙簧管演奏家謝宛臻;長笛演奏家陳廷威; 吉他演奏家福田進一、莊村清志、劉士堉、大荻康司;擊樂演奏家王小尹、林威震;聲樂家 RussellWatson、Sarah Brightman、徐以琳、 林慈音、陳美玲、蔣啟真、陳珮琪、范婷玉、翁若珮、王典、鄧吉龍、姚盈任、廖聰文;國樂家王正平、吳宗憲;跨界樂團 Video Game Orchestra 等。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以培育青年音樂家為一貫之理念,期望提供更多的演出舞台予國內優秀的青年指揮家、獨奏家及各級學 校優秀的樂團團員,並讓國內年輕作曲家有發表新作的管道與機會。在國際合作方面,本團每年均辦理亞洲青年管弦樂團(Asian Youth Orchestra)在台的音樂會及團員甄選會,未來也將在適當時機出訪國外,擴大國際交流。本團目前由杜黑擔任藝術總監,游家 輔、黃思瑋擔任助理指揮,並邀請陳仕杰、蔣宗憲、陳怡伶、莊廷義、王采綺、陳建安、石楓鈺等國內優秀演奏家擔任駐團音樂 家協助訓練。

年度贊助 48


藝 術 總 監| 杜 團

長| 劉葳莉

音樂總監暨首席指揮| 吳曜宇 助 理 指 揮| 游家輔、黃思瑋 駐團音樂家| 陳仕杰、蔣宗憲、陳怡伶、莊廷義 王采綺、陳建安、石楓鈺 樂 團 經 理| 張如怡 助

理| 張紋綺

小提琴一部

陳仕杰 *李宗芝 游政霖 范翎琳 江柏萱 薛皓儒 吳欣靜 * 張譽耀

小提琴二部

莫淨伃 簡昱恕 周

蔣宗憲 張

芯 莊紀萱 廖晨安 謝允涵

琪 張墨翎 辜品瑄 賈妍琳 翁靖雯

楊婕妤 張博淵 周彥綺 邱翊帆 蔡伯彥 廖 中 提 琴

* 黃亞漢

閻霈恩 陳沛瑾 黃荷晴 許庭瑋

胡卉芸 李紫涵 陳沛錚 林資菁 卓庭安 大 提 琴

* 梁皓琦

邱郁堯 黃筱涵 林佳鳳

呂冠玟 朱芷儀 陳若文 張藝馨 低音提琴

陳怡伶 * 陳弘之 李適彣 鄒睿廉 容

欣 許芳庭 王文宏 游蕥軒

王宜韻 潘佳玲

劉育誠

雙 簧 管

莊廷義 鄭煥睿

單 簧 管

王采綺 陳意林

低 音 管

* 許安志

倍低音管

楊宇文

法 國 號

* 李欣頤

江紫瑄

羅珮瑜 李品萱 蔡馨霈

陳建安 鄭柏鑫 葉棟樑

陳志承 林良宜 王則旻

定 音 鼓

陳彥儒

蔡晉瑋 張宥程 林漢萭

* 客席團員 49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Choir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於 2000 年由創團指揮杜明遠自台北愛樂合唱團中挑選優秀的大專青年歌手組成,現由杜黑教授擔任藝 術總監,翁建民擔任常任指揮。成立近 20 年來,曾與呂紹嘉、鄭立彬、閻惠昌、嘉保.豪勒隆、羅伯特.孫德、大谷研二、 馬克.卡皮歐、科勒.漢肯、帕敏圖安、崁第沙普特拉等國內外指揮及合唱大師合作演出,樂團演出方面,曾與國家交響樂團、 台灣國樂團、長榮交響樂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國際演出及獎項方面,2003 年 7 月獲西班牙甘多尼格洛國際音樂 節暨合唱大賽混聲組及民謠組雙料冠軍殊榮。2004 年應邀參加美國愛達荷國際合唱音樂節。2016 年於印尼參加第一屆北蘇門答 臘國際合唱大賽,榮獲混聲組金牌冠軍、民謠組金牌及最高榮譽獎項「大賽總冠軍」。2017 年參與第六屆峇里島國際合唱大賽, 榮獲混聲組金牌冠軍、聖樂組金牌。2018 年參與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榮獲混聲組金牌冠軍及大賽總冠軍,並代表台灣參加 2019 年於東京舉辦的「世界合唱冠軍賽」。除國內外演出及賽事參與外,每年亦甄選優秀的台灣青年歌手參加世界青年合唱團及 亞太青年合唱團巡迴演出,為國內青年合唱團之代表團隊。

50


指揮

翁建民 Chien-Min Weng, conductor 天主教輔仁大學音樂研究所合唱指揮碩士,師事蘇慶俊老師。長期致力於青年及青少年 合唱推廣工作,曾擔任多所國高中學校合唱團之指導老師或客席指導,於各項比賽中屢 獲佳績。2007 年成立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致力於推廣精緻女聲合唱藝術。曾指揮該 團榮獲:2010 年日本第 26 回寶塚國際室內合唱大賽浪漫樂派組金牌冠軍、民謠組銀 牌、總合第二名;2011 年匈牙利 VIVACE 國際合唱音樂節最佳民謠演唱獎;2015 年德 國 WAC 網路合唱比賽最佳演唱獎;2016 年全國社會組合唱比賽女聲組銀質獎;2017 年新加坡歌之旅國際合唱音樂節女聲合唱組金牌冠軍;2017 到 2019 年三度蟬聯全國社 會組合唱比賽女聲組金質獎;2018 年出版專輯《破曉》入圍第 29 屆傳藝金曲獎最佳錄 音獎。 2011 年起擔任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常任指揮,曾指揮該團榮獲:2016 年印尼第一屆北 蘇門答臘國際合唱大賽混聲組金牌冠軍、民謠組金牌及大賽總冠軍;2017 年印尼第六 屆峇里島國際合唱大賽混聲組金牌冠軍及聖樂組金牌;2018 年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 賽混聲組金牌冠軍及大賽總冠軍;2018 年中國湖南張家界黃龍音樂祭成人混聲合唱組 金牌。現為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常任指揮、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藝術總監暨指揮、台北 榮光聖樂合唱團指揮、長庚大學曉韻合唱團指導老師、松山高中合唱團指導老師。

藝 術 總 監| 杜

女高音

陳聖雅 黃芝怡 黃昱容 黃倢恩 詹宇芊 蘇羿璇

常 任 指 揮| 翁建民 執 行 經 理| 簡宸緯

女低音

江懿軒 李昀儒 馬韻怡 張雅婷 陳昱瑾 游心慈 程鳳如 廖婉君 蔡鎮聲 賴姵潔 謝是安

執 行 助 理| 林鈺珊 團

丘安琪 余庭安 呂貞慧 巫靚嫻 施信羽 徐珞熒

長| 黃芝怡

男高音

馬靖雲 盧佳宏 謝宗樺 魏安生 羅允謙

副 團 長| 魏安生

男低音

佘家陞 陳建文 黃柏瑋 黃嵩皓 楊世豐 蘇煥強

助 理 指 揮| 陳建文 文

Zachary Black ※ 畫底線者為聲部長

書| 施信羽、黃倢恩 蘇煥強

務| 曾柏瑋

排 練 鋼 琴| 程鳳如、馬靖雲

51


合唱音樂營 Choral Workshops

課程顧問

翁佳芬 Chia-Fen Weng, consultant 國內傑出合唱指揮,長年活躍於樂壇,以深刻雋永的音樂詮釋聞名。擅長演繹各時代合唱作 品,排練規劃力求效率,為合唱團員營造難忘的演出體驗。歷年來積極委託作曲家譜寫新作並 付諸首演,致力於台灣合唱教育紮根與推廣,擘畫合唱與學術研討會議,多次受邀擔任國內外 合唱比賽與節慶之評審。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管弦樂指揮,師事張大勝教授。 1987 年開始其專業合唱指揮生涯。1989 年赴美,於德州奧斯汀大學(U. T. Austin)主修合唱指揮, 師事畢奇教授(Dr. M. Beachy),1995 年取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DMA)。1996 年返國任教於國 立中山大學音樂系及研究所,並兼任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研究所指揮組,擔任高雄室內 合唱團藝術總監,為台灣合唱協會理事長、美國合唱指揮協會(ACDA)永久會員及世界合唱聯 盟(IFCM)會員。

52


師資 Faculty

張成璞 Cheng-Pu Chang 於美國邁阿密大學取得合唱指揮博士,師事 Dr. Jo-Michael Scheibe。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研究 所合唱指揮碩士,師事翁佳芬教授。返國後致力於合唱音樂的教學與推廣,同時也積極與台灣 當代作曲家合作,推動本土合唱音樂的創新與發表,多次帶領合唱團出國參與音樂節,並與國 家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目前擔任青韵合唱團、高雄室 內合唱團、政大校友合唱團、青青合唱團、高雄漢聲合唱團、台南山嵐合唱團指揮,並任教於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國立屏東大學音樂系、台南神學院教會音樂研究所,現為台灣合唱 協會理事。

陳安瑜 An-Yu Chen 高雄女中、台南大學音樂學系、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畢業,主修合唱指揮,師事翁佳芬教授; 匈牙利李斯特音樂院 Kodàly Institue 暑期班結業。曾長期指導雄女合唱團、高醫合唱團、中華藝校 合唱團、中鋼真善美合唱團;指導雄女合唱團期間,曾受邀至上海參加教育論壇演出,且多次 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優等第一名;曾指導天生歌手合唱團參加文建會主辦社會組合唱比賽,獲 全國混聲組優勝第一名及男聲組第三名,並隨團受邀至日本、新加坡、印尼等地演出。曾擔任 Asia Kodàly Symposium 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主辦人,並帶領高雄市兒童合唱團小黃鶯班擔任示範團 隊。現任天生歌手合唱團駐團指揮、天生音籟兒童合唱團藝術總監。

陳麗芬 Li-Fen Chen (請參閱 P.33)

簡文彬 Wen-Pin Chien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 1967 年生,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鍵盤 組畢業,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指揮碩士學位。1996 年起擔任德國萊茵歌劇院〈Deutsche Oper am Rhein〉駐院指揮長達 22 年;1998-2004 年為日本太平洋音樂節(Pacific Music Festival)駐 節指揮;2001-2007 年為國家交響樂團(NSO)音樂總監,在其任內推動「定期音樂會系列」、 國人作品委託創作及錄製、「歌劇系列」等創舉,並在 2006 年樂團 20 週年時推出華語地區首 次自製之華格納《尼貝龍指環》四部曲;2014-2016 擔任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藝術顧問。 2014 年 9 月簡文彬獲頒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 Photo Credit: Mischa Blank

鍾華琳 Hua-Lin Chung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指揮組碩士,師事翁佳芬教授。熱愛合唱,致力於合唱教育,教 學風趣充滿創意。 喜歡將文字、音樂以戲劇做連結,曾任兒童音樂劇導演及編劇,作品獲出版及發行,持續創作 兒童合唱作品及改編,關心母語歌曲的文化傳承,近期於客委會桐花祭劇場「山桐傳奇」擔任 音樂總監及兒童合唱音樂劇「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創作與監製。 合唱教學年齡層遍及大學、高中、國中、兒童、樂齡、社會團及教師研習講師;演出經驗豐富, 曾任福爾摩沙合唱團女低音團員及聲部長。現為晶晶兒童合唱團音樂總監、新竹科學園區合唱 團指揮及台灣晶晶兒童合唱協會理事。

53


艾森瓦茲 Ēriks Ešenvalds 艾森瓦茲是當代炙手可熱的作曲家,密集的委託與演出,讓他的音樂傳遍全球各大洲。從拉脫 維亞浸會神學院與拉脫維亞音樂院畢業後,成為拉脫維亞國立合唱團成員。2011 年獲得英國劍 橋大學三一學院創意藝術二年的獎學金。艾森瓦茲的作品獲獎無數,也曾多次出國駐地創作和 講學。 最近的首演作品包括:波士頓交響樂團與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演出 “Lakes Awakes at Dawn”(黎 明初醒之湖)、猶他交響樂團與鹽湖城歌手演出 “Whispers on the Prairie Wind” (草原風之絮語)、 拉脫維亞廣播合唱團與里加交響樂團演出《聖路加受難曲》,以及《北極光》多媒體交響曲版 於美國、加拿大與德國演出。他的大編制歌劇作品 “The Immured” (禁錮)2016 年在拉脫維亞國 家歌劇院首演,佳評如潮。他持續接受委託創作,包括:萊比錫布商大廈、芝加哥格蘭特公園 音樂節。2018 年首演兩部關於火山的多媒體交響曲。他的作品由許多團體錄製專輯發行,包括: 劍橋三一學院合唱團 (Hyperion)、波特蘭州立大學室內合唱團 (Naxos)、拉脫維亞廣播合唱團與 里加交響樂團 (Ondine)、ORA 歌手 (Harmonia Mundi)、VOCES8 合唱團 (Decca Classics) 等。 艾森瓦茲官網:eriksesenvalds.com 更多訊息請上:ikonarts-editionpeters.com/artists/composers/eriks-esenvalds/

傅湘雲 Hsiang-Yun Fu (請參閱 P.35)

葛勞 Alberto Grau 阿爾貝多.葛勞是一位傑出的作曲家、指揮及教師,他在委內瑞拉最佳的當代音樂家中,擁有 崇高的榮譽地位。他不但是一名合唱指揮,同時他對拉丁美洲、甚至全世界的作曲界來說,更 是一名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已由 Earthsongs(美國)、N. J. Kjos(美國)、A Coeur Joie(法 國)、Oxford University Press(英國)、GGM editors(委內瑞拉)等出版社發行,而他也受到來自世 界各地合唱團的終身委託創作。他的著作《如何成為一名指揮》及《如何成為一名作曲家》, 成為了年輕指揮及音樂家們的重要參考書。 葛勞是委內瑞拉歌手合唱團暨基金會、西蒙.玻利瓦大學奧菲歐合唱團、神聖鳳凰合唱團,以 及 CAF 開發銀行音樂社會運動計畫等單位的榮譽創辦人,他也曾經擔任委內瑞拉國立青少年管 弦樂團 El Sistema 的董事會成員及世界合唱聯盟 IFCM 的副主席。他曾在加拉加斯的西蒙.玻利 瓦大學擔任合唱指揮教授,也曾擔任委內瑞拉國立青少年管弦樂團 El Sistema 的合唱交響樂製作 總監。現任委內瑞拉歌手合唱團暨基金會,以及加拿大 Pro-Coro 合唱團(2020-2022)的駐團作 曲家。他曾三度榮獲以委內瑞拉著名作曲家蒙特羅(1832-1881)為名的國家作曲獎,也曾於 1979 年獲得西班牙巴塞隆納國際合唱音樂節(原名為 International Day of Choral Singing,1964 年開 始舉辦,現名為 Barcelona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Choral Singing)的作曲獎,以及 1998 年在西班牙大加 那利群島舉辦的合唱作品與表現獎首獎。2015 年獲頒世界合唱聯盟終身成就獎。 他在 1967 年創辦了加拉加斯歌手合唱團(Schola Cantorum de Caracas),並與該團於 1974 年在義 大利 Arezzo 國際合唱大賽中贏得首獎。他也曾與該團一起參加了許多重要的國際研討會和音樂 節,並且經常受邀擔任客席指揮、評審,以及合唱音樂教授。超過三十張的唱片證明了他出色 的音樂才華,以及對於合唱曲目的豐富知識。

54


紀南 María Guinand 紀南專注於 20 世紀及 21 世紀的合唱曲目,特別是從巴羅克時期到當代的拉丁美洲合唱音樂。 曾獲得德國 Inter Nationes 基金會(現歌德學院)頒發之文化獎(1998 年)、Robert Edler 國際合唱 音樂獎(2000 年)及海慕特 • 瑞霖獎(2009 年)。她與她的合唱團一同廣於美國、歐洲及亞 洲進行巡演,並獲得許多國際比賽獎項肯定。身為客座指揮,教師和講師,紀南經常受邀於大 學任教,領導合唱節工作坊,同時擔任國際賽事評審。 目前擔任委內瑞拉 Schola Cantorum 及 Coral Fundación Empresas Polar 藝術總監。同時也是安第斯開發 銀行音樂和社會運動計劃「Música para Crecer」的藝術總監。從 1976 年到 2009 年,她與 El Sistema 密切合作,擔任合唱交響作品演出的副指揮及學術顧問。

熊師玲 Shih-Ling Hsiung 台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音樂科畢業,國立師範大學進修部國文系畢業,東海大學音樂研究所演 奏組畢業。1973 榮星兒童合唱團第 16 期生,1985 台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音樂科畢業。聲樂師 事許昭惠、翁綠萍、范宇文,李秀芬老師。1990 年起在台北愛樂擔任兒童團指導老師,迄今曾 帶領愛樂兒童合唱團參加國內外多場演出,並多次參與康軒出版社國中小音樂教材的錄音。並 多次參與國家音樂廳製作音樂節目演出與合唱指導。

徐惠君 Huei-Chun Hsu 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師大音研所音樂教育碩士。致力於高中音樂教育及合唱團教學, 為民國 100 年師鐸獎得主。2001 年開始帶領國立大里高中(現興大附中)合唱團參加「全國學 生音樂比賽」與「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至 2019 年已榮獲 33 座特優獎盃;2011、2015、 2017、2018 年帶領學生參與「歌韻東方」國際合唱比賽、「世界青少年合唱比賽」、「台北國 際合唱大賽」等,除團隊榮獲民謠或混聲青年金牌乃至評審大獎或總冠軍之外,個人亦曾獲得 最佳指揮兩次。現任國立興大附中音樂老師暨合唱團指揮,微光合唱團、台中市音樂美學合唱 團指導老師暨指揮。

55


克里斯特姆 Rasmus Krigström 克里斯特姆五歲開始在合唱團唱歌,八歲開始打鼓,十歲進入阿道夫弗雷德里克斯音樂學院就 讀。這是一所合唱學校,每個班級都是一個合唱團,每天都在進行紮實的訓練。19 歲從斯德哥 爾摩音樂學校畢業時,他已經在斯德哥爾摩幾個最好的業餘合唱團中擔任歌手了。那時的克里 斯特姆非常喜歡打鼓,還參加了波士頓柏克萊音樂學院的夏季鼓樂表演課程。後來服兵役時, 他在瑞典皇家陸軍鼓樂隊擔任鼓手。 2006 年秋季,克里斯特姆開始在理髮廳四重唱中擔任主唱。隔年,他進入了斯德哥爾摩皇家音 樂學院學習合唱指揮及教學方法。在這期間,他開始為人聲樂團編寫許多曲子,而且開始樂在 其中。由於他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讀譜技巧和靈活的聲音,他開始擔任職業的合唱團歌手及重 唱團歌手,並經常參加瑞典廣播合唱團的演出。他的理髮廳四重唱團 Ringmasters 在 2008 年贏得 了世界大學理髮廳合唱錦標賽冠軍、2009 年獲得第四名、2010 年獲得了第三名,並在歐洲和 美國展開巡迴演出、大師班和講座。2011 年春天,Ringmasters 在加勒比海遊輪上擔任無伴奏四 重唱的駐唱演出。 2012 年夏天,Ringmasters 贏得國際四重唱大賽冠軍,並在 2013 年舉辦了遊輪巡演及世界巡迴演 出。克里斯特姆開始在歐洲各地指導四重唱及合唱團,而 Ringmasters 則獲美國「和聲大學合唱訓 練營」邀請擔任客座教師。 2015 年 12 月,克里斯特姆從男聲合唱團 Zero8 的創辦人道格.哈靈頓手上接下了領導的棒子; 他卓越的音樂性和藝術性對合唱團影響甚鉅,在各個方面都展現了飛躍的進步。2015 年,他通 過認證而成為理髮廳合唱音樂評審委員,並開始擔任赫爾辛堡珍珠之聲合唱團的共同總監,同 時也完成了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的學業。

連芳貝 Fang-Pei Lien 從小接觸合唱音樂,政治大學社會系畢業後赴美攻讀音樂碩士學位,於科羅拉多大學音樂研究 所主修合唱理論與指揮。跟隨 Lynn Whitten、Lawrence Kaptein 學習合唱音樂理論與合唱指揮。2003 年起擔任台大合唱團指導老師、2014 年起擔任拉縴人歌手音樂指導,並為有點感動合唱樂譜出 版發行人。

潘宇文 Yu-Wen Pan 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聲樂組,師事劉塞雲教授。畢業後赴美進修,專研合唱及中 等音樂教學法,分別獲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音樂教育碩士與博士學位。 目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並擔任臺北市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國教輔導團 指導教授,普通高級中學音樂學科中心諮詢委員,臺灣合唱協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音樂教育 學會秘書長,臺灣國際達克羅士音樂節奏研究學會理事,藝術教育研究期刊顧問,「蔚藍之聲」 合唱團藝術總監暨指揮,以及臺北市童子軍小狼合唱團音樂總監。

56


夏普 Tim Sharp 夏普博士擔任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合唱團藝術總監至今已十二年。他是美國合唱指揮協會 (ACDA)的執行長,這是一個由美國的合唱指揮家、教育家、學者、學生及合唱音樂相關行業 代表所組成的全國性專業協會。此外,他也是世界合唱聯盟(IFCM)的副主席暨美國代表,以 及全球最大的合唱音樂資料庫 Musica International 的副主席。 夏普本人是一名活躍的合唱指揮家、研究者及作家,也曾在職業生涯中歷經高等教育機構、唱 片業及出版業的行政職務。在加入美國合唱指揮協會之前,他曾在羅德斯學院擔任藝術系主任, 更早之前則擔任貝爾蒙特大學的合唱活動總監。 夏普的研究及著作聚焦於合唱指揮及樂譜分析的教學法,在他所出版的論文及書籍中,都展現 了他對於地區性音樂史、聲學、創造力、創新和美學等各方面廣泛的研究興趣。他曾指揮大學、 社區、教會及兒童合唱團,並且持續地在美國及世界各地擔任合唱指揮及講師。 夏普的最新著作是合唱指揮參考用書《聖樂合唱曲目:指揮見解》。他在合唱指揮方面的其他 出版書籍有《合唱藝術的關聯性》、《合唱藝術的創新:持續創造力》、《合唱藝術指導:幫 助他人找到他們的聲音》,以及《合唱藝術中的合作方式:和其他人一起良好地共事及演唱》。 夏普博士是英國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的終生院士,並且擁有美國南方浸信會神學院教會音樂學 院、貝爾蒙特大學及布盧菲爾特學院的音樂及指揮學位。

戴怡音 Yi-Yin Tai 自幼學習鋼琴及大提琴。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畢業後:於 1998 年 9 月進入伊士曼音樂學院攻讀 碩士(Eastman School of Music),主修合唱指揮,副修管弦樂指揮,2000 年 5 月畢業。並於同年 獲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班(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為該年唯一錄取之 博士班學生,主修合唱指揮,副修管弦樂指揮和聲樂。於 2004 年 5 月取得合唱指揮音樂藝術博 士學位。現任教於輔仁大學和台灣神學院;並擔拉縴人男聲合唱團與安慰之聲女聲合唱團常任 指揮。

蔡昱姍 Yu-Shan Tsai 美國琵琶第音樂學院(Peabody Institute of Music)鋼琴演奏碩士。1985 年赴美 Interlochen Arts Academy 就讀,曾獲該校協奏曲大賽首獎。1986 年獲 St. Louis Conservatory of Music 獎學金專攻鋼琴演奏。 在校期間曾獲美國密蘇里州音樂教師協會鋼琴比賽大學組首獎。1988 年進入琵琶第音樂學院攻 讀鋼琴演奏學士及碩士,在校期間曾多次舉行個人獨奏會,擔任伴奏及歌劇系鋼琴助理伴奏。 在美師承 Ellen Mack、Jane Allen、Charles Asche。 人聲伴奏經驗極豐富的鋼琴家蔡昱姍,近年為台灣各時期歌謠嘗試合唱編曲,曲目包含國語、 河洛、客家及原住民作品。數年下來近百首的成果,相當程度地彌補過去台灣合唱界為數不多 的母語作品。清新多變的風格,不僅保存原作精神,更使合唱饒富趣味。如《花樹下》、《糖 ㄅㄅ》、《天烏烏》、《向前走》等膾炙人口的作品,也逐漸成為國內合唱團喜愛演出的曲目。

于善敏 Shan-Min Yu (請參閱 P.35)

57


鋼琴 Pianist

陳芷芸 Chih-Yun Chen 於 1988 出生於台灣花蓮,16 歲考取奧地利國立葛拉茲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師事 Ayami Ikeba。 2006 年獲得義大利 Val Tidone 國際大賽青年組冠軍,2009 年獲莫札特國際鋼琴大賽亞軍。2011 在奧地利知名演奏廳 MUMUTH 的演出被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錄製轉播,同年更以最高等成績取 得鋼琴演奏碩士學位。歸國後於台灣各類音樂比賽擔任鋼琴伴奏,極佳的演奏技巧與豐富音色, 獲得許多音樂家及大師的讚賞,近年合作的音樂家包含:海慕特•瑞霖、嘉保•豪勒隆、彼得• 科普、水藍及閻惠昌等大師。2013 年起擔任全亞洲合唱盛會─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指揮大師班 特約鋼琴伴奏,同年起擔任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特約鋼琴伴奏,隨團於國內外正式音樂廳巡演, 專業演出獲得極高評價。

方鈺婷 Yu-Ting Fang 職業鋼琴伴奏,多與合唱團及劇場合作。畢業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現臺北市立大學)音樂系, 主修鋼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主修多媒體應用。略懂錄音略懂影像,稍會唱 歌稍會編曲。目前擔任臺北愛樂少年及兒童合唱團、真如苑合唱團、台北佛光合唱團鋼琴伴奏; 曾合作的音樂劇或表演藝術團隊包含:大國翼星、愛樂劇工廠、躍演、紅潮劇集、安徒生和莫 札特的創意等。

劉惠珊 Lana Hui-Shan Liu 台灣台北市人。獲獎學金畢業於美國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Mannes College The New School for Music) 鋼琴演奏碩士。曾獲台北市青少年鋼琴比賽第一名。於台灣各地舉行鋼琴獨奏、雙鋼琴音樂會, 並參與多場合唱團、NSO 國家交響樂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長榮交響樂團與水流之音聖 樂團音樂會演出。2019 年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台北市婦女合唱團、華岡唱友合唱團音樂會,7、8 月與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於台中 NTSO 屯區藝術節與中國各城市巡迴演出。10 月與台北愛樂室 內合唱團演出春秋樂集音樂會:石青如清唱劇「那些年,蔣渭水在牢裡」。目前任教於光仁中學、 光仁小學、南崁高中音樂班與靜心高中。並擔任台北愛樂合唱團、台北市婦女合唱團鋼琴合作。

舞蹈設計 Choreographer 鄭勤琪 Chin-Chi Cheng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所,演出經歷多元豐富,並擔任過多位藝人演唱會舞者。設計作 品:慾望劇團《十點睡覺》、明華園總團《散戲》、魔浪超劇團《魔幻極境》等,音樂劇《恐 龍復活了》演員及夏令營舞蹈統籌。演出作品:愛樂劇工廠《很愛很愛你》,故事工廠《再見 歌廳秀》、《交響小精靈》,屏風表演班《王國密碼》、《半里長城》、《京戲啟示錄》、《女 兒紅》,《台灣舞孃》,漂浮魔術《魔幻極境》及 O 劇團多個製作等。廣告作品:MoMo 購物 台「30 秒推薦好物 」、「SHOW 出你的夢」、「雙 11 狂歡晚會」、「Fuji」按摩椅、「NISSAN 創造人車新價值」等戲劇與舞蹈作品。

58


基礎指揮班 合唱萬象講座 Conducting Class Lecture Series 1994 年,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舉辦台北國際合唱研習營,為台灣首次大型合唱及指揮研習營隊;1996 年起擴大規模,成為台北 國際合唱音樂節中不可或缺的系列活動,直至今日。26 年來,本活動陸續發展出基礎指揮班、指揮大師班、合唱研究室、合唱萬 象講座…等多個系列課程,曾獲邀授課的國內外著名合唱大師多達百位,來自兩岸三地及亞洲各國的學員每年皆超過 300 人,被 譽為亞洲最重要的合唱研習活動之一。 今年因為疫情之故,將課程重新調整成基礎指揮班、合唱萬象講座、線上大師講座三項。基礎指揮班邀請到連芳貝老師,採密集 帶狀的方式教授指揮技巧及合唱理念,以提升國內合唱指揮之音樂專業技巧。合唱萬象講座方面,則請到指揮大師簡文彬、合唱 作曲家蔡昱姍、知名指揮家陳麗芬、音樂教育學者潘宇文及徐惠君、鍾華琳、陳安瑜等三位第一線合唱教育專家,分別開設專題 講座,持續豐富台灣的合唱土壤,促進合唱教育的向下扎根。此外,今年還特別邀請了 Ēriks Ešenvalds(拉脫維亞)、Alberto Grau(委 內瑞拉)、Maria Guinand(委內瑞拉)、Rasmus Krigström(瑞典)、Tim Sharp(美國)等五位國際大師,以網路連線的方式開設線上 大師講座,提供對合唱音樂有興趣、想一窺合唱多元面貌的音樂愛好者一個開拓合唱音樂視野的機會。

學員 名單

基礎指揮班正式學員 李蕙如 林依凡 林曉君 張汝佩 莊介誠 陳安琪 黃柏瑄 羅 夫

基礎指揮班旁聽學員 任心皓 呂錦葉 巫怡人 李昆峰 李師語 林佩諭 林哲瑀 施珊珊 徐浩鈞 馬國薇 康基祐 張盈潔 張渝姍 許 華 陳又嘉 陳柏君 黃冠綾 廖汝欣 劉 毅 劉家蓉 劉琬婷 蕭凱儀 魏甄瑩

合唱萬象講座 丁佩芳 石麗兒 伍倩彤 吳依穎 李傲梅 李增銘 周筱倩 林純純 林麗正 范敏熙 徐珍娟 馬國薇 高惠秋 康基祐 張汝佩 張秀雯 莊韻儒 許峻瑋 陳又嘉 陳可馨 陳安琪 陳奕全 曾彥運 游玲枝 華偲然 廖汝欣 蒲孝慈 劉琬婷 劉聖賢 鄭朗思 盧文萱 蕭于文 謝依庭 謝宜倩 蘇金霞 蘇筠婷 Edward Sobenes

59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1988 年,一群熱愛音樂的企業家和音樂家,有鑒於國內音樂環境仍有開創及發展空間,亟需結合更多力量推動,因而成立以推廣 音樂、提昇國內音樂普及化為宗旨的「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成立之初主要支持 1972 年創立的台北愛樂合唱團,為 期使合唱藝術有更多元表演空間,陸續成立兒童合唱團、室內合唱團、青年合唱團、婦女合唱團及市民合唱團,結集各年齡層的 合唱愛好者,讓高水準的合唱樂音聲傳國內外。2003 年起為建構全方位表演藝術環境,陸續成立愛樂劇工廠、青年管弦樂團、少 年樂團及台北愛樂歌劇坊等常態組織,成為具有合唱團、管弦樂團、音樂劇團、歌劇工作坊及統合製作大型國際藝術音樂節的全 方位機構。 本會對引進國外優秀團體,培養國內音樂人才不遺餘力。1996 年起舉辦之「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已成為亞洲最大合唱盛事之一; 曾邀請包括英國泰利斯學者、美國香提克利、德國司徒加室內合唱團、瑞典史旺宏歌手、匈牙利 Cantemus 兒童合唱團、拉脫維亞 Kamēr 合唱團等國際知名合唱團體來台演出,每年吸引逾萬人聽眾欣賞,開拓國內合唱新視野。每年暑期同步舉辦之「台北國際合 唱音樂營」亦為國內合唱人士最熱衷參與的活動之一,開設包含合唱音樂營、基礎指揮班、指揮大師班等課程,曾邀請參與之國 際音樂家及指揮家不計其數,每年平均吸引來自台灣及中港澳、日本、新加坡等超過千人以上合唱愛好者參與。2018 年起舉辦「台 北國際合唱大賽」,為台灣大型國際合唱賽事之濫觴,邀集國內外知名指揮擔任評審,賽事選定國人原創合唱作品作為指定曲, 藉此拓展國人作品至世界各個角落,鼓勵更多國人作曲家投身合唱曲創作,展現台灣成熟的合唱實力。 本會所屬之台北愛樂合唱團及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屢獲國際知名藝術節、音樂節及場館邀演,包含美國紐約下一波藝術節、明尼 蘇達世界合唱大會、奧立岡巴赫音樂節,澳洲墨爾本藝術節、雪梨世界合唱大會、拉脫維亞國際音樂節、新加坡華藝節、北京國 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等,足跡遍及世界逾三十餘個國家城市,使台灣音樂文化於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為拓展國內音樂表演新視野,本會致力於西方大型經典曲目之推廣,首演包括奧福《布蘭詩歌》、冼星海《黃河大合唱》及巴赫《B 小調彌撒》、《聖約翰受難曲》、《聖馬太受難曲》等作品;節目製作方面,引進百老匯音樂劇《鋪軌》及中國大型經典舞台劇《立 秋》來台,並自製中文音樂劇《上海 • 台北-雙城戀曲》、經典十年民歌音樂劇《微風往事》、親子音樂劇《老鼠娶親之公主不 想嫁?》等,以中文演唱的現代音樂劇形式,受到觀眾熱烈迴響與肯定。鼓勵國人創作方面,本會長期與錢南章教授合作,發表《馬 蘭姑娘》、《佛說阿彌陀經》、《十二生肖》等大型合唱及管弦作品;亦邀請許雅民、馬水龍等當代作曲家與之合作,發行之【映 象中國】、【馬蘭姑娘】、【六月雪】、【佛說阿彌陀經】、【十二生肖】、【印象台灣 II】等專輯屢獲得金曲獎提名及獲獎肯定。 本會長期以來獲得政府、企業及社會大眾之肯定與支持,2008 年獲台北市政府藝響空間計畫支持,擴大了營運空間。我們將珍惜 各界關懷,戮力以赴,為台灣音樂的扎根、成長及邁向國際繼續貢獻心力。

董 事 長|李詩欽

藝 術 總 監|杜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音樂總監|古育仲

事|丁達明、丁盧明秀、李凱萍、杜黑、邱再興 高英武、張陳乃悅、梁吳蓓琳、莊吳絹

台北愛樂歌劇坊音樂總監|邱君強

莊秀欣、陳敏芳、黃美珠、蔣理容、錢南章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音樂總監|吳曜宇

榮 譽 董 事|孫鵬萬、劉葳莉 總 顧 問|程立敏

行政群 執

長|丁達明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莊馥鴻

長|劉葳莉

青年合唱團|簡宸緯、林鈺珊

媒體宣傳|陳佳妤

長|杜明遠

少年及兒童合唱團|陳玲莉、沈郁茹

票務推廣|劉宜欣

研究發展經理|王舒慧

愛樂劇工廠|孫文凱、蘇怡瑄、羅健航

平面設計|魏振庭

專 案 經 理|黃莉婷、簡宸緯

台北愛樂歌劇坊|趙敏淳

計|曾淑華

大陸事務專員|陳逢淼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張如怡

納|林慧蓉

執 行 企 劃|林鈺珊

台北愛樂少年樂團|張紋綺

理|李

60

關|林友真、郭姵君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2020 贊助人名冊 Sponsors of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藝企夥伴

愛樂贊助人

文化部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李詩欽 財團法人英業達集團公益慈善基金會 財團法人永真教育基金會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中華民國真如苑佛教會 國泰金控 李凱萍 莊南田

石文君 何燕燕 吳華芬 周光燦 周宜靜 林大毅 林坤賢 林彩荔 張麗純 莊富枝 陳怡如 陳 茜 陳惠珠 陳寧欣 黃美玉 楊宜娉 葉清美 詹佳真 劉容燕 蔣小娟 欒珊瑚

榮譽贊助人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 元佑實業 台灣康寧顯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愛普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名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台灣新光保全文化藝術基金會 財團法人林伯奏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 國王大飯店股份有限公司 許遠東先生暨夫人紀念文教基金會 台北市婦女合唱團 大湖愛樂合唱團 台灣雅樂合唱團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女聲合唱團 社團法人桃園市照顧服務協進會 財團法人中技社 亓 甯 王玉麟 李佳霖 杜月娥 林榮豊 柯瑞美 胡金蓮 徐婉芬 陳惠智 游維國 程立敏 葉寶鳳 鄭金卑 謝伯毅

特別贊助人 國泰航空 正聲廣播公司 達豐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奧圖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巨蛋展覽股份有限公司 甘良生 林碧翠 馬維楓 梁吳蓓琳 陳蕙芳 謝明珠

愛樂之友 卜家玫 干美珍 干學金 方秀美 王敏慧 王復民 王蔓玲 王靜婷 朱月玲 朱怡潔 江陳美惠 江俊德 吳杏如 吳倩雯 吳淑美 吳毓玲 李文美 李妙麗 李治芬 李建華 李劍美 李劍華 李慧敏 李燕珠 周華針 周聰美 林玉卿 林宜慧 林淑女 林淑芬 林雪華 林欽齡 邱慧娟 邱壘顥 俞 華 施麗英 胡幼峰 唐梅玲 夏語婕 孫慧芳 高孔廉 高永和 高治華 高珍惠 張婉琪 張涵玲 張曾淑芬 張琪雪 許玉玲 許秀明 許峻榮 郭志超 陳怡君 陳怡萍 陳欣欣 陳雪如 單豫庸 喻 安 曾仙媚 曾寶琴 黃秀美 黃彥綾 黃美雯 黃清吟 愛樂人 楊秋滿 楊莉慧 楊舒貞 廖惠瑛 廖翠雲 趙 琳 鄞麗如 劉翠溶 潘真理 蔡玉琴 蔡 怡 鄧慧慧 鄭純如 鄭雅文 鄭雅文 賴香蓮 賴毓珊 戴惠芳 謝小姐 魏秀溫 魏 媞 羅文琪 羅雪卿 蘇南萍 安瑟美膚整形外科診所 柏薇菈美容事業有限公司 皇榮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旗哥牛肉湯 鳶尾花集工作室

方鶯珍 王瓊熔 何啟英 吳碧蘭 李秋瑰 辛美慧 林美秀 林瑟偵 柯美琴 徐素惠 高淑端 張慧美 陳又嘉 陳惠芳 程伶芳 黃凱華 楊麗敏 劉宜蘭 蔡政玉 鄭錚錚 謝佩芬 羅惠珠

王中詩 矢建華 何 嬿 吳應南 李海晏 阮美芳 林美惠 林嘉彬 柯雪卿 徐澤倩 屠世天 張 鶴 陳玉樺 陳湘予 程淑芳 黃舒伶 葉 明 劉宥清 蔡秋蘭 鄭蘭英 謝麗娟 龐淑芬

台北愛樂歌劇坊榮譽贊助人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黃少華 姜長安 林嘉勳 施振榮 林行憲 達盈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信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彥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1

王永文 石文菁 利敏玉 呂素蓮 李淑嬌 卓芬玲 林桂霞 林謙純 柯燕甯 翁康友 康子溱 曹先進 陳安心 陳華美 程淑琦 黃壽英 葉棃嬋 劉素燕 蔡翠敏 蕭淑貞 蹇婷婷 嚴淑雲

王宗明 任和平 吳玉美 呂錦雪 李清秀 周芳瑜 林素玉 邱大環 洪家茵 馬可華 張文正 梁麗群 陳佘玉珍 陳麗珠 黃玉書 黃 蓉 詹維康 劉菊梅 蔣希麟 賴玉釵 鍾蓮芳 蘇秀蘭

王 珞 曲芳儀 吳妍妍 巫秋香 李滋男 周雪玲 林敏珩 邱秀美 洪鳳凰 馬婉瑜 張秋蓮 莊皓雲 陳佩芬 陶曼馨 黃秀如 黃瀅潔 鄒如軒 劉稟洪 蔣家興 賴明珠 簡麗惠 蘇昌美


感謝名單 Acknowledgement 文化部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國立臺灣博物館 台北市文化局 財團法人英業達集團公益慈善基金會 財團法人永真教育基金會 國泰金控 中國建設銀行臺北分行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 國都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民國真如苑佛教會 李詩欽 先生 東韻合唱團 王玲娜 女士 任明珠 女士 朱錦文 女士 江榮國 先生 吳其樺 先生 李昇鑫 先生 林乃杞 先生 胡淑芳 女士 夏銳民 先生 陳信甫 先生 彭啟明 先生 錢庸正 先生 駱錦明 先生 璩澤中 先生 謝淑惠 女士

ARTalks Arttime 藝術網 ETtoday 蘇位榮 IC 之音 劉馬利 MUZIK 古典樂刊 連士堯 黃家鈴 PAR 表演藝術雜誌 李秋玫 張震洲 大華網路報 蘇松濤 文化快遞 中央社 趙靜瑜 中國時報 李欣恬 中央廣播電臺 江昭倫 吳祝育 施賢琴 台灣醒報 祝潤霖 民生 @ 報 陳小凌 民眾日報 鍾翠珠 自由時報 凌美雪 表演藝術聯盟 青年日報 黃朝琴 幸福廣播電台 何戎 睦潔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林宜箴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新網新聞網 麻念台 郭士榛 漢聲廣播電台 董幼雲 臺北廣播電臺 采琦 聯合報 陳宛茜

游安芸 老師 詹淑芳 老師 同心合唱團 施綺年 老師 雅韻合唱團 許世青 老師 洪良一 老師 師韻合唱團 李卿雲 老師 淡江校友合唱團 台北市府合唱團 法吉歐利合唱團 林慧玲 老師 東吳校友合唱團 蔡榮杰 先生 秀朗愛樂合唱團 余泰山 老師 華岡唱友合唱團 莊 偉 先生 台大校友合唱團 羅仲智 先生 心聲合唱團 吳佩娟 老師 師友合唱團 曾惠君 老師 張成璞 老師 青韵合唱團 太平洋合唱團 上海采韻合唱團 航運合唱團 內湖社區大學合唱團 紀景華 老師 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女聲合唱團 台北市婦女合唱團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 台灣雅樂合唱團 大湖愛樂合唱團 台灣真如苑合唱團 邱君強 老師 周欣潔 老師 許瀞心 老師

陽光康喜股份有限公司 南王化工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張欽全 主任 林玲慧 主任 國家交響樂團 台灣合唱協會 琴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EETS 歐洲之星

62


2020 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藝術總監 Artistic Director

舞台監督 Stage Manager

志工 Volunteer

杜 黑 Dirk DuHei

劉冠伶 周仁慈 張紋綺 張如怡

王昭雯 王 健 李裕婷 姚寶臺 孫鍶盈 許芸慈 許惠芬 陳明均 陳美玲 陳美嬌 陳茉莉 陳珮華 楊雪桂 賈渝生

顧問 Advisor

劉葳莉 Willy Liu 杜明遠 Ming-Yuen Du

Kuan- Ling Liu Ren-Tsz Chou Rita Chang Louise Chang

文稿翻譯 Translator 音樂總監 Music Director

古育仲 YuChung John Ku

張維君 Wei-Chun Regina Chang 蔡宛玲 Wan-Ling Tsai 翁建民 Chien-Min Weng

行政總監 Executive Director

丁達明 Ferdinand Ta-Ming Ting

節目冊總編輯 Chief Editor

王舒慧 Ester Su-Huei Wang 策劃顧問 Administrative Counselor

陳治宇 Charlie Chih-Yu Chen

錄音 Sound Recording

王昭惠 Chao-Huei Wang 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

陳玲莉 莊馥鴻 黃莉婷 簡宸緯

Lily Chen Fu-Hung Johnson Chuang Lily Li-Ting Huang Vincent Chien

錄影 Video Recording

嘉明傳播有限公司 字幕 Subtitles

企劃執行 Project Coordinator

李婉瑜 Vanessa Lee 陳珮蓉 Pei-Jung Chen

陳逢淼 Walter Chen 林鈺珊 Yu-Shan Lin

秘書長 Secretary-General

趙敏淳 Min-Chun Chao 助理 Assistant

沈郁茹 Yu-Ru Shen

秘書 Secretary

洪瑩庭 Ying-Ting Hong 票務推廣 Tickets Promotion

劉宜欣 羅健航 蘇怡瑄 孫文凱

Stella Liu Chien-Hang Lo Ihsuen Su Wen-Kai Sun

工作人員 Staff

公關 Public Relations

李宥蓁 李侑芸 林芷恩 林佩儀 丁虹安

郭姵君 Pei-Chun Kuo 林友真 Yeou-Chen Lin

行政實習 Trainee

媒體宣傳 Media Relations

林詠心 Yung-Sin Lin 彭琪涵 Chi-han Peng

Winnie Yu-Chen Li Yu-Yun Li Zhi-En Lim Pei-Yi Lin Hong-An Ting

陳佳妤 Chia-Yu Chen 平面設計 Graphic Designer

魏振庭 Chen-Ting Wei 會計 Accountant

曾淑華 Shu-Hua Tseng 出納 Cashier

李 維 Wei Lee

63

Chao-Wen Wang Chien Wang Yu-Ting Li Pao-Tai Yao Si-Ying Sun Yun-Tzu Hsu Hui-Feng Hsu Ming-Jun Chen Mei-Lin Chen Mei-Jiao Chen Mo-Li Chen Pei-Hwa Chen Sheue-Kuei Yang Yu-Sheng Chia


台北愛樂

合唱團家族

2020

團員 甄選

台北愛樂 合唱團

台北愛樂 青年合唱團

每周四 19:00-22:00 固定排練

每周日 14:00-17:00 固定排練

條件|19歲以上,具合唱經驗及視譜能力,音樂性佳。 內容|視唱、音域測試、自選曲一首(可自備伴奏)、面談。 時間|2020年8月30日 14:00 報名費用|200元整 洽詢專線|(02)2773-3691 #108 莊先生 tpf1@tpf.org.tw

條件|18-30歲,具合唱經驗及視譜能力,音樂性佳。 內容|視唱、音域測試、自選曲一首(可自備伴奏)、面談。 時間|2020年8月30日14:00、9月6日13:00 報名費用|200元整 洽詢專線|(02)2773-3691 #114 林小姐 tpf20@tpf.org.tw

台北愛樂 少年及兒童 合唱團

台北愛樂 市民合唱團

每周六 分級分班上課

每周一 19:00-22:00 固定排練

條件|7-18歲,無音樂基礎可。 內容|聽音、視唱、音域測試。 時間|2020年8月22日、8月29日14:00 報名費用|200元整 洽詢專線|(02)2773-3691 #128 陳小姐 lily@tpf.org.tw

條件|喜愛歌唱、合唱。 內容|視唱、自選曲一首(可自備伴奏)、面談。 時間|2020年8月17日、8月24日16:00 報名費用|200元整 洽詢專線|(02)2773-3691 #135 劉小姐 tpf@tpf.org.tw

台北愛樂 市民女聲 合唱團

台北愛樂 婦女合唱團

每周二 15:00-17:00 固定排練

每周二 19:00-22:00 固定排練

條件|喜愛歌唱、合唱。 內容|視唱、自選曲一首(可自備伴奏)。 時間|2020年9月29日14:00 報名費用|200元整 洽詢專線|(02)2773-3691 #135 劉小姐 tpf@tpf.org.tw

條件|年滿20歲,具備五線譜視譜能力及樂理基礎、有合唱經驗。 內容|視唱、音域測試。 時間|另行通知 報名費用|200元整 洽詢專線|(02)2773-3691 #135 劉小姐 tpf@tpf.org.tw

團隊甄選詳情及報名表單 請掃

QRcode


2020

9.06 報名費 NT.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Sun.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300 元整

2020 團員甄選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龍城分館|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190巷39號4樓

▌甄選樂器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 法國號、小號、長號、擊樂

▌報名截止 即日起至2020年9月2日 (三)止 ▌排練時間 每周日 9:30-12:30 ▌甄選條件 凡年滿17歲-27歲 對音樂熱愛並具備演奏及合奏能力者

音樂總監暨指揮

吳曜宇

▌甄選內容 1. 非現代自選曲一首,若為 sonata 則只 聽第一樂章 Exposition,伴奏自備 2. 樂團片段 (請搜尋FB紛絲專頁: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3. 面談

2020

9.06 報名費 NT.

台北愛樂少年樂團

Sun.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Ensemble

300 元整

2020 團員甄選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龍城分館|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190巷39號4樓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Ensemble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String Ensemble

管弦樂團

指揮 劉柏宏

弦樂團 ▌排練時間 每周日 13 : 30-16 : 30

▌排練時間 每周日 9 : 30-12 : 30

▌甄選條件 10歲-16歲 具樂器演奏及樂團合奏經驗

▌甄選條件 9歲-14歲 具樂器演奏能力者

▌甄選樂器 弦樂、木管、銅管、擊樂 ▌甄選內容 1. 自選曲一首 (有無伴奏皆可) 2. 四升四降內的兩個八度 大小調音階及琶音 3. 樂團片段視奏

指揮 游家輔

詳情請見愛樂官網 www.tpf.org.tw

指揮 黃思瑋

▌甄選樂器 小提琴、中提琴 大提琴、低音提琴 ▌甄選內容 1. 自選曲一首 (有無伴奏皆可) 2. 三升三降內的兩個八度 大小調音階及琶音 3. 樂團片段演奏 (請自行下載練習)


廡☦䀀 䤿 ⶶ䱕

Highlights g g

Figaro

莫札特

2020

10.12

藝術總監

杜黑

音樂總監暨指揮

服裝設計

游恩揚

髮妝設計

台北愛樂歌劇坊

指導

Le Nozze di

Mozart

Mon. 19:30

義大利文演唱、同步中文字幕

國家音樂廳

兩廳院售票系統

National Concert Hall

邱君強

導演

陳昶旭

票價 500 900 1200 1500 2000 台北愛樂 02-27733691

鍾其甫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主辦

贊助


჊ э ࢰᄬ ሄ ᆐ

IV

8 14

庚子年 19:30 :30 (五)) 19 (五

桃園市立圖書館平鎮分館演藝廳


第二屆 Taipei Senior Choral Festival

演出團隊

大世紀合唱團

山水佳音合唱團

日本岡山華合唱團

台北市師韻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女聲合唱團

同心合唱團

竹友混聲合唱團

秀朗愛樂合唱團

建中子恩合唱團

兩廳院售票系統

票價 四○○ 六○○ 八○○

贊助

主辦

指導





੦ধ 偃卜֡懳 ㆲ懤

䥯䅍঩佷 ㆲ懤㸮䅍

偃卜֡懳㸮䅍

੦ধ㸮䅍

੦⺷୏䅍

ҡ‫ډ‬幼⦆伋捦

Ҷ‫؟‬ㆁ'VV

‫ڶ‬朅ⴥ୏䅍

‫ڶ‬朅ⴥ㷬

੦⺷嬴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