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F19 Program Book

Page 1

2019

Jul.26-Aug.4







ᵩ娻㽸憺䋲䐊䕂㮓ㆇ⃧僅↜㑭勈㑭

Building pianos is our way to love music

烉 㠳傲ⲣ咛ㄑ廞濕⊭㽸⩠ヴ悍嵩壀Ḛ濕⍿䄊…䮹⃕ⴲ䏠悍ᾃ ⊮ 烉 …䋁Ⲱ屃弌 摑暱㣀ⶱƱ㣀◖ḽ䏦⊈屃弌 䣬◉教憺䋲⟥宻㇅⩘䏦䋲 烉 䛒䔺᳔䐊㖾⟥憺䋲) Ʊ䈦Ჾ⫆⃧䧪▙㏭峍㘽濕㷒⠍㚒暱㔀᳋㏷‴暱儰 烉 ⊭好ⷍ斗悋 殲暱敌Ƹ'XSOH[ 6FDOHƹ⊭好₸⟘悋 殲暱儰 烉 暽㘽⊈䋲嵩㗦㘎僅Ƽ⊰䄷ㆇⵓ䎤悊ƽ㊎䋲⋊㣡⊔储擽䃼∏㑭⬯㞬㙕 烉 ⴲ',$3$621᳔䐊憺䋲夓挏㡬䈰㖾⟘᳁曃 朄㓝濕屃屈⊰☤⢿⊈孛㞬㗳⟩ ⴲ䱑㺝⨶ᵸ斚奊濣Ƽ壯⟘憺䋲⩴‪奋㽸᳔䐊㖾⠻䕂憺䋲Ʋƽ

榖斂圙㨤䂝◉⩴咛圑㑅⇔ᳫ⺁

ᵜ㯰㖾⟥䩟杦䋲 Johannes Klais 127㏭暱㛑 9,085㏭䔺估暱䩟 ᳔䐊㖾⟥憺䋲 FAZIOLI F308




台北愛樂

三大神劇計畫

III

孟德爾頌

神劇

以利亞

TPC Oratorio Series III - Mendelssohn " Elias " 指揮

舒馬赫 Jan Schumacher, Conductor

女高音

陳美玲 Mei-Lin Chen, Soprano

女低音

陳珮琪 Pei-Chi Chen, Alto

男高音

鈕結義 Jie-Yi Niu, Tenor

男中音

林政勳 Cheng-Hsun Lin, Baritone

合唱指導

古育仲、張維君 Yu-Chung John Ku & Wei-Chun Regina Chang, Chorus Masters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長榮交響樂團 Evergreen Symphony Orchestra

12 .23 2019

Mon. 19:30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5 0 0 8 0 0 1 0 0 0 1 5 0 0 2 0 0 0 德文演唱

指導

中文字幕

主辦


www.tpf.org.tw

www.ticf.tw

www.ticc.tw

指導PATRON

主辦ORGANIZER

縣市合 / 協辦 LOCAL CO-ORGANIZER

主要贊助 MAJOR SPONSOR

贊助 SPONSOR

場地夥伴 VENUE PARTNER

合作 SUPPORTING PARTNER

指定住宿 HOTEL


活動一覽表 Schedule 日期Date

台北經典音樂會系列 Classical Concert Series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巡迴音樂會系列

Touring Concert Series

7/26 Fri.

19:30

7/27 Sat.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Concert Hall,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Weiwuying) •阿爾曼納合唱團(瑞典) Allmänna Sången (Sweden) 指揮 緄多利納 Maria Goundorina, conductor •聯演 高雄室內合唱團二團 Kaohsiung Chamber Choir (II) 指揮 蘇屹 I Su, conductor

7/28 Sun.

19:30

19:30 2019 NTSO屯區國際藝術節

英業達慈善音樂會 開幕音樂會 Opening Concert 台北愛樂三大神劇計畫II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霧峰演奏廳

National Taiwan Syphomny Orchestra Concert Hall

海頓《創世記》

•阿爾曼納合唱團(瑞典) Allmänna Sången (Sweden) 指揮 緄多利納 Maria Goundorina, conductor

Haydn: Die Schöpfung, Hob. XXI:2 指揮 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conductor 女高音 林慈音 Grace Lin, soprano 次女高音 劉欣怡 Hsin-Yi Liu, mezzo-soprano 男高音 黃亞中 Ya-Chung Huang, tenor 男低音 葉展毓 Chan-Yu Yeh, bass 合唱指導 張維君 Wei-Chun Regina Chang, chorus master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7/29 Mon.

19:30 永真慈善音樂會 亞洲合唱之夜 A Night of Asian Choral Music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orus 指揮 朱振威 Leon Chu, conductor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Sugarol, conductor

2


午間音樂會系列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Noon Concert Series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11:00 開幕嘉年華 Opening Ceremony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阿爾曼納合唱團(瑞典) Allmänna Sången (Sweden) 指揮 緄多利納 Maria Goundorina, conductor

16:00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orus 指揮 朱振威 Leon Chu, conductor

16:00 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

Land Bank Exhibition Hall, National Taiwan Museum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Sugarol, conductor

12:00 國泰金融中心大樓 Cathay Financial Center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Sugarol, conductor

14:00 中影八德大樓演講廳 Central Pictures Commercial Building 【Fun聲高歌-國際兒童合唱交流音樂會】 •烏特合唱團(義大利) •新北市新店區安坑國民小學 •阿爾曼納合唱團(瑞典) •新北市淡水區屯山國民小學 •屏東縣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 •新北巿瑞芳區瑞柑國民小學 •樹林小水滴合唱團 •新北市貢寮區澳底國民小學 •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附設小貝殼工作坊

16:10 國父紀念館 National Dr. 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烏特合唱團(義大利) 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 (Italy) 指揮 多納蒂 Lorenzo Donati, conductor

3


日期Date

7/30 Tue.

7/31 Wed.

8/01 Thu.

台北經典音樂會系列 Classical Concert Series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Touring Concert Series

巡迴音樂會系列

19:30

19:30

烏特合唱團(義大利)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表演廳

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 (Italy)

Yunlin County Cultural Center Performance Hall

指揮 多納蒂 Lorenzo Donati, conductor •聯演: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Women's Chorus 指揮 傅湘雲 Hsiang-Yun Fu, conductor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Sugarol, conductor •聯演 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 Yunlin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指揮 許淑媛 Shu-Yuan Hsu, conductor

19:30

19:30

阿爾曼納合唱團(瑞典)

屏東演藝廳音樂廳

Allmänna Sången (Sweden)

Pingtung Performance Arts Center

指揮 緄多利納 Maria Goundorina, conductor •聯演: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迎曦女聲) Taipei Ladies' Singer 指揮 翁建民 Chien-Min Weng, conductor

•烏特合唱團(義大利) 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 (Italy) 指揮 多納蒂 Lorenzo Donati, conductor •聯演:屏東室內合唱團 Pingtung Chamber Choir 指揮 唐天鳴 Tien-Ming Tang, conductor

19:30

19:30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音樂廳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Concert Hall,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of Hsinchu City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Sugarol, conductor •聯演: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合唱團 Taipei Fuhsing Private School Choir 指揮 李沛絨 Pei-Jung Joyce Lee, conductor

•阿爾曼納合唱團(瑞典) Allmänna Sången (Sweden) 指揮 緄多利納 Maria Goundorina, conductor •聯演:心築愛樂合唱團 Taiwan Hsinchu Philharmonic Chorus 指揮 張筱琪 Hsiao-Chi Chang, conductor

19:30

8/02 Fri.

國立台南大學雅音樓音樂廳

National Tainan University Recital Hall •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德國)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Germany) 指揮 格林 Georg Grün, conductor •聯演: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 MP Singers Chamber Choir 指揮 李瑪寶 Mapao Lee, conductor

4


午間音樂會系列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Noon Concert Series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12:00 臺大醫院東址大樓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East Site Main Building •愛樂人室內合唱團 •澳門培正中學合唱團 •民和國中濁岸合唱團 •Tongyeong Municipal Boys and Girls Choir

12:00

09:30-17:15

臺大醫院東址大樓

東吳大學松怡聽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East Site Main Building

Soochow University Performance Arts Center

•江西贛州老俵哥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女聲合唱團 •合唱狂想 •Oroquieta Chamber Singers

•A1 少兒組分組賽 Children Choir Category Competition •A3 樂齡組分組賽 Senior Choir Category Competition •A2 青年組分組賽 Youth Choir Category Competition •B1 同聲組分組賽 Equal Voice Choir Category Competition •B2 混聲組分組賽 Mixed Choir Category Competition

15:30 英業達集團 Inventec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Sugarol, conductor

※詳細賽程請至合唱大賽官網:www.ticc.tw

12:00

09:30-17:15

振興醫院 Cheng Hsin General Hospital •河北石家莊市實驗小學水之聲合唱團 •南寧市同一首歌合唱團 •廣東佛山市石門小學合唱團

東吳大學松怡聽

※For detail schedule please visit TICC website: www.ticc.tw

Soochow University Performance Arts Center •C1 聖樂組分組賽 Musica Sacra Category Competition •C3 當代音樂組分組賽 Contemporary Music Category Competition •C2 民謠/傳統音樂組分組賽 Ethnic/ Traditional Music Category Competition ※詳細賽程請至合唱大賽官網:www.ticc.tw ※For detail schedule please visit TICC website: www.ticc.tw

19:30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大獎賽

Grand Prix Competition of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分組冠軍團隊 Category Winners of TICC

22:00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大獎賽頒獎典禮 Grand Prix Award Ceremony

5


日期Date

8/03 Sat.

8/04 Sun.

台北經典音樂會系列 Classical Concert Series

巡迴音樂會系列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Touring Concert Series

19:30

19:30

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德國)

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Germany)

Playhouse,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指揮 格林 Georg Grün, conductor •聯演:成功高中校友合唱團 Chenggong High School Alumni Chorus 指揮 林坤輝 Cliff Lin, conductor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Sugarol, conductor •聯演:愛唱歌手合唱團 Singing Singers 指揮 林慧芬 Hui-Fen Lin, conductor

14:30 閉幕音樂會 Final Concert 開場演出 •晶晶兒童合唱團 Crystal Children's Choir 指揮 鍾華琳 Hua-Lin Chung, conductor 莫札特《C小調彌撒》

Mozart: C-Minor Mass, K.427 指揮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conductor 女高音 蔣啟真 Jeannie Chiang, soprano 次女高音 鄭海芸 Hai-Yun Cheng, mezzo-soprano 男高音 李世釗 Shih-Chao Lee, tenor 男低音 廖宇盟 Yu-Meng Liao, bass 合唱指導 張維君、謝斯韻 Wei-Chun Regina Chang, SzuYun Swing Hsieh, chorus masters 節慶合唱團 Festival Choir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orus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Choir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合唱音樂營暨指揮班

大師班

合唱萬象講座

Workshop for Choral Singers and Conductors Master Class Advanced Choral Courses 藝術總監 Artistic Director

音樂營師資 Workshop Faculty

杜黑 Dirk DuHei

張成璞 Cheng-Pu Chang 朱振威 Leon Chu 莊介誠 Jieh-Cherng Chuang 克萊蒂 Anne-Marie Cretté 多納蒂 Lorenzo Donati 艾森瓦茲 Ēriks Ešenvalds 緄多利納 Maria Goundorina 鍾哲希 Levente Gyöngyösi 哈 潑 T.J. Harper

音樂總監 Music Director

古育仲 Yu-Chung John Ku

6

馬韻珊 Yunn-Shan Ma 薩 伯 Soma Szabó 戴怡音 Yi-Yin Tai 樊內雷 Jacques Vanherle 翁建民 Chien-Min Weng


午間音樂會系列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Noon Concert Series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15:30 艋舺教會 Bangkah Presbyterian Church 大師班音樂會ę莫札特《安魂曲》 Mozart: Requiem KV626 指導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director 大師班學員指揮 Master Class Conductors 合唱指導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chorus master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12:00 多福天主堂 St. Christopher's Church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Sugarol, conductor

音樂節駐節指揮Resident Conductor

聲樂指導 Voice Teacher

排練鋼琴 Rehearsal Pianist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陳美玲 Mei-Lin Chen 陳珮琪 Pei-Chi Chen 何欣蘋 Hsin-Pin Ho 謝銘謀 Ming-Mou Hsieh 林玲慧 Ling-Hui Lin 林孟君 Meng-Chun Lin

陳芷芸 Chih-Yun Chen 洪瑩庭 Ying-Ting Hong 黃語蓁 Yu-Jen Huang 李妮穎 Ni-Yin Li 劉惠珊 Lana Hui-Shan Liu 蔡佩珊 Pei-Shan Tsai 吳心怡 Hsin-Yi Wu

合唱指導 Chorus Master

張維君 Wei-Chun Regina Chang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課程合唱團 Lab Choir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青韵合唱團 Chinyun Chorus 7



目錄 Content 活動一覽表

2

Schedule

藝術總監的話

10

Message from the Artistic Director

演出場次及曲目

12

Concert Programs

藝術總監

57

Artistic Director

策劃團隊

58

Organizer

演出人員

59

Performers

國際演出團體

66

International Groups

國內演出團體

76

Local Groups

師資

94

Faculty

節慶合唱團

100

Festival Choir

指揮班

指揮大師班

合唱研究室

101

Workshop for Choral Conductors Master Class Advanced Choral Courses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102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贊助人名冊

104

Sponsor

感謝名單

105

Acknowledgment

工作人員名單

106

TICF Team

9


藝術總監的話 Message from the Artistic Director 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自1996年舉辦以來,至今已經邁入第19屆;每一年,我們都努力地求新求變,尋找新的邀演團體、新的演出 類型、新的課程內容、新的合作對象。去年我們作了一項重大突破—舉辦「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不僅回響熱烈,還讓台 灣在國際合唱樂壇中向前躍進了一大步。因此,我們決定今年續辦「第二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持續向全球展現台灣的整體合 唱實力。

今年有來自亞洲及歐洲七個國家地區的合唱團參賽,於八個分組賽中競逐佳績;大賽的評審陣容華麗堅強,包括拉脫維亞的Ēriks Ešenvalds和Jānis Liepiņš、美國的Cristian Grases、匈牙利的Levente Gyöngyösi、芬蘭的Pasi Hyökki、菲律賓的Jonathan Velasco、台灣的 翁佳芬,都是享譽國際的合唱大師。

除了合唱大賽之外,今年來台的國際合唱團隊依舊精彩可期。來自南歐義大利的烏特合唱團以細緻的演出和創新的曲目著稱,也 是第一支造訪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的義大利團隊;來自北歐瑞典的阿爾曼納合唱團以清澈空靈的歌聲和熱情洋溢的表演為雙翼, 於多元的曲目間自在翱翔;而來自西歐德國的職業天團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將以精準的超絕技巧演出多首德奧經典與當代名 作。另外,來自亞洲菲律賓的曼達維兒童合唱團將二度訪台,不但會在專場音樂會中帶來唱作俱佳的歌舞表演,還會與香港中文 大學合唱團聯合演出「亞洲合唱之夜」,絕對不容錯過。

台北愛樂今年推出「三大神劇計畫」,在一年之內完整演繹音樂史上最著名的三部神劇;其中的第二部-海頓巨作《創世記》, 將會由拉脫維亞指揮Jānis Liepiņš和台北愛樂合唱團、青年管弦樂團聯手擔綱演出,於今年的開幕音樂會中重磅登場。而國際大 師Gábor Hollerung亦將再度來台,率領節慶合唱團和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於閉幕音樂會中帶來壓軸巨作—莫札特《C小調彌 撒》。透過這些傳世經典曲目的研習展演,和多支國際頂尖團隊的不同視野,臺灣的樂迷們一定能領略更多豐富、精彩、充滿文 化特色的合唱音樂。

在教育推廣方面,我們秉持過去的優良傳統,同步舉辦「放聲高歌-國際兒童合唱交流音樂會」和節慶合唱團、指揮班、大師班 等活動,還推出全新課程「合唱研究室」,持續豐富台灣的合唱土壤,促進合唱教育的向下扎根,提供對合唱音樂有興趣、想一 窺合唱多元面貌的音樂愛好者一個開拓合唱音樂視野的機會。我們相信,分享觀摩、互相學習,絕對是提升藝術層次、厚植文化 內涵、培養下一代合唱新血輪的最佳方式。

臺灣的合唱環境近年來愈臻成熟,光是今年暑假,就見到好幾個台灣團隊於國際間大放異彩,無異是最成功的國民外交,也是文 化交流的最佳示範。我們希望,透過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這個寬廣的平台,不但能與全世界的愛樂朋友們同聚一堂、促進文化交 流,更能藉由這個難得的饗宴,提供全台的指揮與歌手們互相學習、彼此分享、鼓勵成長的機會。

我祈願,因著音樂,我們能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正面能量;文化的藩籬將會卸除,世界定能合而為一。

10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TICF) is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music event organized by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since 1996. It marks the 19th festival this year. Through these years, we have worked on enriching and elevation the festival constantly. After years of preparation, we presented an important addition to the festival, the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This year, we are proud to announce the 2nd edition of our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This year, we are welcoming choirs from 7 countries/areas, competing in 8 categories of competition. And, the 7 international juries —Ēriks Ešenvalds and Jānis Liepiņš (Latvia), Cristian Grases (USA), Levente Gyöngyösi (Hungary), Pasi Hyökki (Finland), Jonathan Velasco (The Philippines), Chia-Fen Weng (Taiwan), will be here to share their wisdom with all the participants. I am confident that it will be an experience of a lifetime.

Another major component of TICF is the concert series. We have invited several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choirs to this year’s festival. “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 is the first Italian choir that participates in TICF. Their thematic projects of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music have amazed audiences throughout Europe, and will definitely inspire Asian audience this time. Allmänna Sången is from Sweden, and is Scandinavia’s oldest academic choir. They represent a rare combination of well–established traditions and innovative musicianship.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is one of Germany's leading chamber choirs. Their distinctive homogenous and transparent a cappella choral sound and consistent high quality of performance have brought them many international-competition trophies and recognitions. The last but not least,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of the Philippines will return to TICF to blow our mind away with their angelic voices, comprehensive dance move, and outstanding stage presentation.

In addition to these international choir concerts, the opening and final concerts are both worth looking forward to as well. In the opening concert, Maestro Jānis Liepiņš will conduct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and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to perform Haydn’s “Die Schöpfung”. It is also a part of the “TPC oratorio series”. And, Maestro Gábor Hollerung will return again to conduct Mozart’s great “C-minor Mass” in the final concert.

Beside concerts and competitions, educa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ICF. The Festival Choir, Conducting Masterclass, and Basic Conducting Class have been praised by participants for the well-rounded and in-depth courses. This year, a new course: Advanced Choral Courses, will join this line-up to serve more conductors, singers, and choral lovers.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not only offers opportunities to showcase the best choirs of the world, but also provide infinite ways to promote diverse repertoir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o elevate choral workmanship for singers and conductors, and to encourage cultural exchange among people.

I believe, through choral music, we can bring more positive energy to our society, and the world can be as one.

藝術總監 Artistic Director

11


7/ 27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Sat. 19:30

Concert Hall,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Weiwuying)

阿爾曼納合唱團(瑞典) Allmänna Sången (Sweden) 指揮 緄多利納 Maria Goundorina, conductor

The Black Monkey│黑色猴子 Eva Holm Foosnæs (b. 1983)│弗斯內斯

Past Life Melodies│往日旋律 Sarah Hopkins│霍普金斯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Veni, veni Emmanuel│以馬內利懇求降臨 Zoltán Kodály│柯大宜

Trilo│返航 Swedish folksong, Arr. Bengt Ollén (b. 1950) 瑞典民謠、歐連 編曲

致 畢達哥拉斯│To Pythagoras 蘇屹│I Su

Suite de Lorca│羅卡組曲 Einojuhani Rautavaara (1928-2016)│勞塔瓦拉

高雄室內合唱團二團

Lume│光

Kaohsiung Chamber Choir (II)

Andrea Tarrodi (b. 1981)│塔羅第

指揮 蘇屹 I Su, conductor

Ljusfälten│光之領域 Karin Rehnqvist (b. 1957)│雷恩科維斯克

Pust│吹氣 Nordisk Suite│北歐組曲

Susanne Rosenberg (b. 1957)│羅森貝爾格

Traditional Nordic Songs│傳統北歐歌曲 Arr. Bo Holten (b. 1948)│霍爾頓 編曲

Rondo Lapponico│拉普人的輪旋曲 Gunnar Hahn (1908-2001)│漢恩

Tre körvisor│三首合唱曲 Wilhelm Stenhammar (1871-1927)│史坦哈瑪

•I. September│九月 •II. I seraillets have│在後花園裡 •III. Havde jeg, o havde jeg en dattersøn, o ja!│哦!如果我有個孫子 Wie ein Kind│像個孩子一樣 Per Nørgård (b. 1932)│諾爾高德

•I. Wiigen-Lied│搖籃曲 •II. Frühlings-Lied│春之歌 •III. Trauermarsch mit einem Unglücksfal│葬禮進行曲與隨之而來的小意外

※曲目簡介請參照P. 38、39頁

12


7/ 28 台北國家音樂廳 Sun. 19: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英業達慈善音樂會- 台北愛樂三大神劇計畫 II

開幕音樂會

海頓《創世記》 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 Die Schöpfung, Hob. XXI:2

Erster Teil│第一部 No. 1a ~ No. 6c

Opening Concert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Zweiter Teil│第二部 No. 7a ~ No. 11b

Dritter Teil│第三部 No. 12a ~ No. 14b

指揮 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conductor 女高音 林慈音 Grace Lin, soprano 次女高音 劉欣怡 Hsin-Yi Liu, mezzo-soprano 男高音 黃亞中 Ya-Chung Huang, tenor 男低音 葉展毓 Chan-Yu Yeh, bass 合唱指導 張維君 Wei-Chun Regina Chang, chorus master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本場音樂會感謝

贊助 13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文

從《失樂園》到《創世記》—奇蹟的形成

劉馬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博士

當他寫遍各式各樣的作品後,淬鍊出不凡的創作手法與交響的概念,再以虔敬的宗教信仰為核心,在晚年凝結成充滿智慧的鉅 作。海頓花了近三年的時間創作神劇《創世記》,終於在1799年於維也納首演成功,整部作品猶如加了人聲的交響曲,頌讚上帝 的創世奇功,展現了超然脫俗創作力。 關於劇本的原作者仍眾說紛紜,可能是由英國詩人李德萊 (Thomas Lidley, 1733–1795,又稱Thomas Linley Sr.) 根據舊約聖經《創世 記》的內容,並擷取詩人彌爾頓的《失樂園》的詩句所撰寫。原本是交由韓德爾譜曲,但最終未得採用。之後海頓輾轉取得這個 劇本,並且於第一次訪問完倫敦後將此劇本帶回維也納,交由奧地利駐柏林外交官斯威登男爵(Gottfried van Swieten, 1733-1803) 翻譯為德文,斯威登不僅學養深厚,也是一位業餘的作曲家,他除了將英文文本加以潤飾外,也在劇本的草稿中標記一些音樂的 詮釋,海頓虛心的採納斯威登的建議,因此音樂不但能表現歌詞的意義,更能栩栩如生的描繪文字的律動,讓音樂更具視覺性, 並隨著劇情的轉折,產生如虎添翼的效果。 從劇情的脈絡端看,從一開始敘述世界初創的虛無混沌,再描繪宇宙萬物的生成,最後轉化為刻劃人性的情感,是從天上的神聖 光輝進入到世間喜悅感恩。再從細節研究,第一部與第二部描繪《聖經》第一至第六日神創造萬物的過程,並以《聖經》的描述 為本,擷取《失樂園》與內容相符的詩句為輔,而第三部份則是描繪伊甸園亞當與夏娃的情感及歡喜歌頌上帝的恩典。 全劇分為三大部份,包括34首曲子,主要由三位天使-加百列 (Gabriel)、烏利爾 (Uriel)、拉斐爾 (Raphael) 與合唱團擔任敘事者: 第1至13首為第一部份,描述創造天地的第一至第四日,先後建造了天地、光、用空氣將水上下分開,形成陸與海,再生長出花 草與樹木,並創造了星星與天體。在第四天的結尾,則是三重唱與大合唱「ኜ͇ࢗᄲৠ۞ၷᚹ」(Die Himmel erzählen die Ehre Gottes),交互輝映出聲響上的明暗深淺。 第14至28首為第二部份,述說上帝在第五及第六日的事工,先創造各種動物,再用塵土按著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類,最後的頌讚 部分為連續的三個樂章,先由合唱開始,再緊接著三位天使的重唱,最後進入以雙賦格的大合唱,讚美上帝「ၷᚹ۞౹͵̍඀̏ གྷԆј」(Vollendet ist das groß Werk) 結束第二大段。 第29至34首為第三部份,相較前兩部份,這裡加重獨唱與重唱的份量,先由烏利爾為亞當 (Adam) 與夏娃 (Eva) 向上帝獻上感謝, 之後進入亞當夏娃的二重唱,三位天使歌詠出對愛情、宇宙、生命、造物主的大能的讚美,以及與亞當與夏娃互訴衷情,生動描 繪愛情的甜美。同樣是以行板序奏與快板雙賦格的大合唱結尾,歌頌出「眾口齊來歌頌主」(Singt dem Herren alle Stimmen),燦爛 的結束全曲。 就音樂的構思來看,海頓呼應了啟蒙運動的核心精神,崇尚自然的原則,講求理性的思考,因此海頓對於所有宇宙現象、自然界 氣象天候、植物的生根茁壯、動物的生命氣息、人類的情感表現等等,皆賦予了高貴的靈魂。海頓畢生積累大量歌劇與交響曲創 作經驗,用抽象的音樂語彙發揮聲音藝術的想像力,藉由他的生花妙筆所描繪的眾生萬物,一個個都鮮活無比,用音符讓這些奇 蹟「眼見為憑」。尤其在第二部份描述上帝創造動物的過程,海頓更運用豐富的配器法及特定的音型,充分發揮聲響敘事的功 力。

14


盱衡整部作品,猶如單一軸線推衍渲染,產生外推的力量。結構的變化按比例循序漸進、堆疊、發展、變形,及主音與對位間的 織度變化,表現天與地、光明與黑暗、海洋與陸地、混沌與規律的相對性。 在配器方面,第三部份的伊甸園場景用木管樂器,營造田園風格的氛圍,而前兩部份歌頌讚美的聲響,銅管樂器份量較重,表現 光輝燦爛的場景。樂團編制也以海頓的晚期交響曲樂團配置為基礎,除了兩管編制外,再添加一支長笛和倍低音管、三支長號, 顯然運用豐富的交響思維來增添神劇的精彩性。 就調性來看,是以C音為基礎,再開展為C小調、C大調、F大調、Eb大調、Bb大調等等,充分展現和聲色彩的平衡感。C大調象 徵神的榮耀光輝,結尾轉至Bb大調,整體看來,是由出世的神聖光明轉化到入世的柔性情感。 三位天使加百列、烏列爾、拉斐爾,不論在音樂上與劇情上皆為堅不可摧的鐵三角,分別由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擔任,不但 是身歷其境的旁觀者,更親身參與音樂的起承轉合。再加上由男低音與女高音分別扮演的亞當與夏娃,海頓在獨唱及重唱部份, 巧妙的運用義大利美聲技法與歌劇形式,不時出現旋律優美、結構完整的宣敘調與詠嘆調,也使得重唱與合唱的前後呼應,激盪 出聲響結構的豐富多彩。 合唱可謂全劇的樑柱,架構出整部作品的重心,承襲了《彌賽亞》的合唱特質,除了強化音樂的張力,也呼應了獨唱與重唱所宣 告的內容,每一日的竣工,皆以合唱為總結,每一部份也以大合唱收尾,精心設計出主音與對位風格的交替呈現,實為層次分明 的精彩絕倫。 在這34首各自精彩的曲子裡,海頓將上帝創造天地萬物的過程,用音符維妙維肖的生動描繪,細膩且深刻的用音樂述說太初有道 的來龍去脈。在音樂的盡頭,海頓承接了韓德爾手中的聖火,讓世人再次看見上帝的光輝,持續述說著那段不朽的創世奇蹟…


歌詞 Texts Haydn: Die Schöpfung, Hob. XXI:2 Original German libretto by Gottfried Baron van Swieten (1733-1803)

海頓《創世記》 德文原始劇本:斯威登男爵

ERSTER TEIL

第一部

1a Einleitung. Die Vorstellung des Chaos

Rezitativ mit Chor RAPHAEL

‫ୃކ‬አᄃЪભ

Im Anfange schuf Gott Himmel und Erde,

上帝開始創造天地的時候,

拉斐爾

und die Erde war ohne Form und leer,

大地混沌,還沒有成形,

und Finsternis war auf der Fläche der Tiefe.

深淵一片黑暗;

CHOR

合唱

Und der Geist Gottes

神的靈

schwebte auf der Fläche der Wasser,

運行在水面上。

und Gott sprach: Es werde Licht,

神說:「要有光。」

und es ward Licht.

就有了光。

URIEL

烏列爾

Und Gott sah das Licht, daß es gut war,

神看光是好的,

und Gott schied das Licht von der Finsternis.

1b

序奏。空虛混沌

就把光和暗分開,

Arie mit Chor URIEL

ෝભአᄃЪભ

Nun schwanden vor dem heiligen Strahle

而今面對聖光,

烏列爾

des schwarzen Dunkels gräuliche Schatten:

黑暗的恐怖逃遁無蹤,

der erste Tag entstand.

首日之功完成。

Verwirrung weicht, und Ordnung keimt empor.

混沌結束,秩序萌生,

Erstarrt entflieht der Höllengeister Schar

地獄妖魔四散奔逃,

in des Abgrunds Tiefen hinab zur ewigen Nacht.

墮落無盡黑暗的深淵。

CHOR

合唱

Verzweiflung, Wut und Schrecken

絕望、憤怒和驚恐,

begleiten ihren Sturz, Und eine neue Welt entspringt auf Gottes Wort.

隨群魔一同墜落。 新天新地,在神的話語下出現。

16


2a

Rezitativ RAPHAEL

‫ୃކ‬አ

Und Gott machte das Firmament

神又創造穹蒼,

拉斐爾

und teilte die Wasser,

分開眾水。

die unter dem Firmament waren,

將穹蒼之上的水

von den Gewässern,

與穹蒼之下的分開

die ober dem Firmament waren,

事就這樣成了。

und es ward so.

狂風猛烈呼嘯,

Da tobten brausend heftige Stürme; wie Spreu vor dem Winde, so flogen die Wolken. Die Luft durchschnitten feurige Blitze und schrecklich rollten die Donner umher. Der Flut entstieg auf sein Geheiß

天際雲霧翻騰, 閃電劃破天空, 駭人雷鳴震耳, 因神的旨意, 眾水化為甘霖,

der all erquickende Regen,

驟雨傾盆,

der all verheerende Schauer,

雪花飛舞。

der leichte, flockige Schnee.

Chor mit Sopransolo 2b GABRIEL Mit Staunen sieht das Wunderwerk

3a

加百列 天神們訝異萬分,

der Himmelsbürger frohe Schar,

瞻仰奇妙的創造工程。

und laut ertönt aus ihren Kehlen

他們齊聲高唱,歌聲響徹雲霄。

des Schöpfers Lob, das Lob des zweiten Tags.

讚美創造之主,並頌揚第二日功成。

CHOR

合唱

Und laut ertönt aus ihren Kehlen

他們齊聲高唱,歌聲響徹雲霄。

Des Schöpfers Lob,

讚美創造之主,

Das Lob des zweiten Tags.

並頌揚第二日功成。

Rezitativ RAPHAEL

‫ୃކ‬አ

Und Gott sprach: Es sammle sich das Wasser

神又說:「天空下的水

拉斐爾

unter dem Himmel zusammen an einem Platz,

要聚在一處,

und es erscheine das trockne Land;

使旱地露出。」

und es ward so.

事就這樣成了。

Und Gott nannte das trockne Land "Erde" und die Sammlung der Wasser nannte er "Meer"; Und

3b

Ъભᄃ̃੼ࢰ፾ભ

神稱旱地為「地」, 稱聚在一起的水為「海」。

Gott sah, daß es gut war.

神看這是好的。

Arie RAPHAEL

ෝભአ

Rollend in schäumenden Wellen

滾滾浪濤洶湧,

bewegt sich ungestüm das Meer. Hügel und Felsen erscheinen, der Berge Gipfel steigt empor. Die Fläche, weit gedehnt, durchläuft der breite Strom in mancher Krümme. Leise rauschend gleitet fort im stillen Tal der helle Bach.

拉斐爾 巨浪澎湃奔騰, 群山大石浮出水面, 山群矗立雲端。 河流蜿蜒如織, 流經寬闊的平原。 清澈小溪,潺潺流水, 輕柔地流過幽靜山谷。

17


歌詞 Texts

4a

4b

Rezitativ GABRIEL

‫ୃކ‬አ

Und Gott sprach:

神又說:

Es bringe die Erde Gras hervor, Kräuter,

「地要生長青草、

die Samen geben, und Obstbäume,

結種的菜蔬、

die Früchte bringen ihrer Art gemäß,

結各類果實的樹木、

die ihren Samen in sich selbst haben auf der Erde;

果實內都有核。」

und es ward so.

事就這樣成了。

Arie GABRIEL

ෝભአ

Nun beut die Flur das frische Grün

如今新綠覆滿田野, 令人賞心悅目,

den anmutsvollen Blick

百花盛放甜蜜鮮豔,

erhöh' t der Blumen sanfter Schmuck.

為這迷人景象增添光彩。

hier sproßt den Wunden Heil.

大地化育新生。 枝枒垂地,金黃累累,

hier wölbt der Hain zum kühlen Schirme sich,

樹木交拱,濃蔭遮蔽,

den steilen Berg bekrönt ein dichter Wald.

青蒼翠林,峰峰相連。

Rezitativ URIEL

‫ୃކ‬አ

Und die himmlischen Heerscharen verkündigten

天軍們宣告第三天創造功成,

烏列爾 並讚美上帝說:

Chor CHOR

Ъભ

Stimmt an die Saiten, ergreift die Leier,

琴啊!你快醒來!瑟啊!你也快醒來!

Laßt euren Lobgesang erschallen!

高聲奏出你們的歡樂之歌,

Frohlocket dem Herrn, dem mächtigen Gott!

向全能的上帝高聲歡呼,

Denn er hat Himmel und Erde

因為上帝將天與地

bekleidet in herrlicher Pracht.

6a

菜蔬飄香,

Die Zweige krümmt der gold' nen Früchte Last;

den dritten Tag, Gott preisend und sprechend:

5b

加百列

dem Auge zur Ergetzung dar,

Hier düften Kräuter Balsam aus,

5a

加百列

合唱

佈置得壯麗輝煌。

Rezitativ URIEL

‫ୃކ‬አ

Und Gott sprach:

神又說:

Es sei'n Lichter an der Feste des Himmels,

「天上要有光體,

烏列爾

um den Tag von der Nacht zu scheiden,

以分別晝夜,

und Licht auf der Erde zu geben,

使光普照大地,

und es sei' n diese für Zeichen

作標示,

und für Zeiten und für Tage und für Jahre.

訂定年、日,和季節。」

Er machte die Sterne gleichfalls.

他又造了星辰。

18


6b

Rezitativ URIEL

‫ୃކ‬አ

In vollem Glanze steiget jetzt

如今太陽升起,

烏列爾

die Sonne strahlend auf,

金碧輝煌,

ein wonnevoller Bräutigam,

像是快樂的新郎,

ein Riese stolz und froh,

自信而喜樂的巨人,

zu rennen seine Bahn.

奔行於軌道之上。

Mit leisem Gang und sanftem Schimmer schleicht der Mond die stille Nacht hindurch. Den ausgedehnten Himmelsraum

一輪明月 在寂靜的夜裡散發柔和的光輝。 在無垠的穹蒼上,

ziert ohne Zahl der hellen Sterne Gold.

群星閃耀晶瑩。

und die Söhne Gottes

神的子民們同聲歌唱,

verkündigten den vierten Tag

宣告第四日創世功成,

mit himmlischem Gesang,

讚美祂的功德。

seine Macht ausrufend also:

Chor mit Soli 6c CHOR

Ъભᄃˬࢦભ 合唱

Die Himmel erzählen die Ehre Gottes,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

Und seiner Hände Werk zeigt an das Firmament.

穹蒼顯明神的手藝。

GABRIEL, URIEL, RAPHAEL

加百列,烏列爾與拉斐爾

Dem kommenden Tage sagt es der Tag,

今日對來日訴說

die Nacht, die verschwand, der folgenden Nacht:

昨夜對今夜傳講

CHOR

合唱

Die Himmel erzählen die Ehre Gottes,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

Und seiner Hände Werk zeigt an das Firmament.

穹蒼顯明神的手藝。

GABRIEL, URIEL, RAPHAEL

加百列,烏列爾與拉斐爾

In alle Welt ergeht das Wort,

普天之下,祂的話語,

jedem Ohre klingend, keiner Zunge fremd: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CHOR

合唱

Die Himmel erzählen die Ehre Gottes,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

Und seiner Hände Werk zeigt an das Firmament.

穹蒼顯明神的手藝。

19


歌詞 Texts

7a

7b

ZWEITER TEIL

第二部

Rezitativ GABRIEL

‫ୃކ‬አ

Und Gott sprach:

神說:

Es bringe das Wasser in der Fülle hervor

「水要多多滋生

webende Geschöpfe, die Leben haben,

有生命的物,

und Vögel, die über der Erde fliegen

要有雀鳥

mögen in dem offenen Firmamente

飛在地面上、

des Himmels.

穹蒼中。」

Arie GABRIEL

ෝભአ

Auf starkem Fittige

神鷹展開雙翅,

加百列

schwinget sich der Adler stolz,

傲氣飛翔,

und teilet die Luft im schnellesten Fluge

劃過天際,急速翱翔

zur Sonne hin.

奔向太陽。

Den Morgen grüßt der Lerche frohes Lied, und Liebe girrt das zarte Taubenpaar. Aus jedem Busch und Hain erschallt der Nachtigallen süße Kehle. Noch drückte Gram nicht ihre Brust,

8a

加百列

迎接清晨的是雲雀歡樂的歌唱, 鴿子比翼雙飛情話綿綿。 草木林間, 夜鶯美妙的歌聲不斷迴響。 沒有憂愁積壓於胸,

noch war zur Klage nicht gestimmt

他們永無煩惱,

ihr reizender Gesang.

只有動人的啼唱。

Rezitativ RAPHAEL

‫ୃކ‬አ

Und Gott schuf große Walfische und ein

神就造出鯨魚

拉斐爾

jedes lebende Geschöpf, das sich beweget,

和各樣生物

und Gott segnete sie, sprechend:

神賜福這一切,說:

Seid fruchtbar alle, mehret euch!

「滋生繁多,充滿海洋;

Bewohner der Luft, vermehret euch,

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

und singt auf jedem Aste! Mehret euch, ihr Flutenbewohner, und füllet jede Tiefe!

在每棵樹上高唱 海中的魚也加倍繁衍 填滿每一個海中深處

Seid fruchtbar, wachset, mehret euch!

滋生吧!成長吧!繁衍吧!

Erfreuet euch in eurem Gott!

在神的國度裡歡欣!

Rezitativ RAPHAEL

‫ୃކ‬አ

Und die Engel rührten ihr' unsterblichen Harpfen,

天使們彈琴不止息,

und sangen die Wunder des fünften Tags.

拉斐爾 歌頌第五日創世功成。

20


8b

Terzett GABRIEL

ˬࢦભ

In holder Anmut stehn' n,

山崗迤邐,

mit jungem Grüngeschmückt,

而今鋪滿新綠,

die wogichten Hügel da.

在那連綿起伏的丘陵。

Aus ihren Adern quillt

湧出源源不絕,

der kühlende Bach hervor.

清澈的溪流。

URIEL

加百列

In frohen Kreisen schwebt,

盤旋嬉戲

sich wiegend in der Luft,

翱翔天空,

der munteren Vögel Schar.

歡樂的鳥兒們蜂擁而至。 交錯飛行間

erhöh' t im Wechselflug

多彩的羽毛折射

das goldene Sonnenlicht.

太陽的耀眼金光。

RAPHAEL

拉斐爾

Das helle Naß durchblitzt

清澈溪水潺潺,

der Fisch, und windet sich

魚兒急流旋轉

in stätem Gewühl' umher.

穿梭其間。

Vom tiefsten Meeresgrund

自最深的海底

wälzet sich Leviathan

巨獸利維坦

auf schäumender Well' empor.

在滾滾波濤間舞動翻昇。

GABRIEL, URIEL, RAPHAEL

加百列,烏列爾與拉斐爾

Wie viel sind deiner Werk', o Gott!

神啊,祢所造的何其多?

Wer fasset ihre Zahl?

無人能勝數

Wer, O Gott! Wer fasset ihre Zahl?

神啊!無人能勝數!

Chor mit Soli CHOR

Ъભᄃ፾ભ

Der Herr ist groß in seiner Macht,

主的權能何其大

und ewig bleibt sein Ruhm.

9a

沿著地脈流動

in fließendem Kristall,

Den bunten Federglanz

8c

加百列

合唱 祂的榮耀直到萬代

Rezitativ RAPHAEL

‫ୃކ‬አ

Und Gott sprach:

神說:

Es bringe die Erde hervor

「地上要有

lebende Geschöpfe nach ihrer Art; Vieh und krichendes Gewürm, und Tiere der Erde nach ihren Gattungen.

拉斐爾

各類生物; 牲畜、爬蟲 與野獸,各從其類。」

21


歌詞 Texts

9b

Rezitativ RAPHAEL

‫ୃކ‬አ

Gleich öffnet sich der Erde Schoß

大地因神的話,

und sie gebiert auf Gottes Wort Geschöpfe jeder Art, in vollem Wuchs' und ohne Zahl.

數以萬計, 全都生得健美完全。 有快樂的獅子在咆哮,

Hier schießt der gelenkige Tiger empor.

有矯健的老虎飛躍。

Das zackige Haupt erhebt der schnelle Hirsch.

敏捷的花鹿頭上頂著角,

Mit fliegender Mähne springt und wieh'rt

雄壯的駿馬鬃毛飛揚,

voll Mut und Kraft das edle Roß. in Herden abgeteilt.

10a

立刻生出各種動物,

Vor Freude brüllend steht der Löwe da.

Auf grünen Matten weidet schon das Rind,

9c

拉斐爾

全身活力四射。 成群的牛隻 找尋田野牧草,

Die Triften deckt, als wie gesät,

柔順的羊兒

Das wollenreiche sanfte Schaf.

成群地在草原上,

Wie Staub verbreitet sich,

如沙土般無法計數的昆蟲

in Schwarm und Wirbel,

成群地飛舞著,

das Heer der Insekten.

散布四處的爬蟲

In langen Zügen kriecht am Boden das Gewürm.

在地面上蜿蜒而行。

Arie RAPHAEL

ෝભአ

Nun scheint in vollem Glanze der Himmel,

此時天上榮光絢爛至極,

Nun prangt in ihrem Schmucke die Erde.

大地裝飾璀璨。

Die Luft erfüllt das leichte Gefieder,

天空遍佈飛鳥,

拉斐爾

die Wässer schwellt der Fische Gewimmel,

水裡充滿魚群,

den Boden drückt der Tiere Last.

地上滿是走獸。

Doch war noch alles nicht vollbracht.

然而尚未全部完工

Dem Ganzen fehlte das Geschöpf,

所有造物中仍缺一樣,

das Gottes Werke dankbar seh' n,

來欣賞感謝神的創造,

des Herren Güte preisen soll.

讚美主的良善。

Rezitativ URIEL

‫ୃކ‬አ

Und Gott schuf den Menschen

神就照著

nach seinem Ebenbilde.

烏列爾 自己的形像造人,

Nach dem Ebenbilde Gottes schuf er ihn.

乃是照著祂的形像

Mann und Weib erschuf er sie.

造男造女。

Den Atem des Lebens

祂將生命氣息

hauchte er in sein Angesicht,

吹入臉中,

und der Mensch wurde zur lebendigen Seele.

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

22


10b

Arie URIEL

ෝભአ

Mit Würd' und Hoheit angetan,

人類以平實無華

mit Schönheit, Stärk' und Mut begabt,

矯健天生,展露俊美堅毅,

gen Himmel aufgerichtet steht der Mensch,

氣宇軒昂的形象挺立於天地之中,

ein Mann, und König der Natur.

受神的託付,

Die breit gewölbt' erhab' ne Stirn

他寬厚高大的前額展露著智慧,

und aus dem hellen Blicke strahlt der Geist,

明亮的雙眼輝映著造物主的精神、

des Schöpfers Hauch und Ebenbild.

氣息和形象。 出自他而造的

die Gattin hold und anmutsvoll.

溫柔、美麗佳偶, 她的笑容如少女般純真,

des Frühlings reizend Bild,

映照著春天百花的絢爛,

ihm Liebe, Glück und Wonne zu.

向他傾訴著愛意、喜悅和幸福。

Rezitativ RAPHAEL

‫ୃކ‬አ

Und Gott sah jedes Ding,

神看著一切

was er gemacht hatte; und es war sehr gut. Und der himmlische Chor

拉斐爾 所造的都甚好, 天使們大聲高唱,

feierte das Ende des sechsten Tages

讚頌第六日

mit lautem Gesang.

創造功成。

Chor CHOR

Ъભ

Vollendet ist das große Werk,

榮耀的創世工程已經完成,

der Schöpfer sieht's und freuet sich.

11b

在他胸懷中依偎著為他、

für ihn, aus ihm geformt, In froher Unschuld lächelt sie,

11b

管理所有創造之物,

verkünd't der Weisheit tiefen Sinn,

An seinen Busen schmieget sich

11a

烏列爾

合唱 神看著一切感到美好,

Auch unsre Freund' erschalle laut,

讓我們歡樂地

Des Herren Lob sei unser Lied!

高聲歌頌。

Terzett GABRIEL, URIEL

ˬࢦભ

Zu dir, o Herr, blickt alles auf.

主啊,萬民舉目都仰望祢,

加百列,烏列爾

um Speise fleht dich alles an.

祢賜給他們食物

du öffnest deine Hand,

祢張手,

gesättigt werden sie.

他們就得飽足。

RAPHAEL

拉斐爾

Du wendest ab dein Angesicht,

祢掩面不顧,

da bebet alles und erstarrt.

萬物便驚惶。

Du nimmst den Odem weg, in Staub zerfallen sie.

祢取走牠們的氣息, 牠們就歸為塵土。

GABRIEL, URIEL, RAPHAEL

加百列,烏列爾與拉斐爾

Den Odem hauchst du wieder aus,

祢再次呼出氣息,

und neues Leben sproßt hervor. Verjüngt ist die Gestalt der Erd' an Reiz und Kraft.

新生命就成長, 地表更新, 充滿美麗與活力。

23


歌詞 Texts

11b

12a

Chor CHOR

Ъભ

Vollendet ist das große Werk,

創世大功已完成,

Des Herren Lob sei unser Lied!

讓我們歌唱讚美主。

Alles lobe seinen Namen,

讓萬物稱頌祂的名,

Denn er allein ist hoch erhaben!

至高之處唯祂配得!

Alleluja! Alleluja!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DRITTER TEIL

第三部

Orchestereinleitung und Rezitativ URIEL

გ‫ؽ‬ሄԔ‫ݶ‬ᄃ‫ୃކ‬አ

Aus Rosenwolken bricht,

天際一抹嫣紅

合唱

烏列爾

geweckt durch süßen Klang,

在輕巧優美的聲響中

der Morgen jung und schön.

喚醒了美麗的早晨。

Vom himmlischen Gewölbe strömt reine Harmonie zur Erde hinab. Seht das beglückte Paar, wie Hand in Hand es geht! Aus ihren Blicken strahlt

從穹蒼傳來 和諧悅耳之音,直到大地的盡頭。 看這對幸福佳偶 牽手漫步, 流露滿心感謝的神情,

des heißen Danks Gefühl. Bald singt in lautem Ton ihr Mund des Schöpfers Lob. Laßt uns' re Stimme dann sich mengen in ihr Lied!

12b

他們的雙唇 高聲讚美上主, 讓我們與他們 同聲高唱吧!

Duett mit Chor EVA und ADAM

˟ࢦભᄃЪભ

Von deiner Güt', o Herr und Gott,

主啊我神,祢的恩典

ist Erd' und Himmel voll. Die Welt, so groß, so wunderbar, ist deiner Hände Werk.

夏娃與亞當 使天地完滿 世界如此偉大奇妙, 皆因祢全能的雙手

CHOR

合唱

Gesegnet sei des Herren Macht!

主的權能應當稱頌,

Sein Lob erschall' in Ewigkeit!

讚美祂永不停息。

ADAM

亞當

Der Sterne hellster, o wie schön

明亮閃耀的星光,

verkündest du den Tag! Wie schmückst du ihn, o Sonne du, des Weltalls Seel' und Aug!

在黎明的早晨,是何等甜美! 初昇的朝陽,璀璨輝煌, 賦予萬物活力!

24


CHOR

合唱

Macht kund auf eurer weiten Bahn

在廣大浩瀚的創造過程,

des Herren Macht und seinen Ruhm!

主的權能應當讚美頌揚。

EVA

夏娃

Und du, der Nächte Zierd' und Trost,

而你,黑夜的守護

und all das strahlend Heer,

放光的群星,

verbreitet überall sein Lob,

用你們的合唱

in euerm Chorgesang.

傳揚對祂的頌讚

ADAM

亞當

Ihr Elemente, deren Kraft

各樣元素和它們的活力

stäts neue Formen zeugt, ihr Dünst' und Nebel, die der Wind versammelt und vertreibt,

不斷產生新形式, 各樣雲煙和霧氣 隨風聚散,

EVA, ADAM und CHOR

夏娃,亞當與合唱

Lobsinget alle Gott dem Herrn!

都應當讚美神我們的主。

Groß wie sein Nam' ist seine Macht.

祂的名與權能何其大。

EVA

夏娃

Sanft rauschend lobt, o Quellen, ihn!

潺潺泉水讚美祂,

Den Wipfel neigt, ihr Bäum'!

松樹搖曳讚美祂,

Ihr Pflanzen düftet, Blumen haucht

草木百花讚美祂

ihm euern Wohlgeruch!

吐露芬芳讚美祂。

ADAM

亞當

Ihr, deren Pfad die Höh'n erklimmt,

沿著路徑通往高處的你,

und ihr, die niedrig kriecht, ihr, deren Flug die Luft durchschneid't, und ihr im tiefen Naß,

在低處爬行的你, 在空氣中揮舞翅膀的你, 在深處潛游的你

EVA, ADAM und CHOR

夏娃,亞當與合唱

Ihr Tiere, preiset alle Gott!

萬物都要讚美神!

Ihn lobe, was nur Odem hat!

凡有血氣的都要稱頌祂!

EVA und ADAM

夏娃與亞當

Ihr dunk' len Hain', ihr Berg' und Tal,

密林、高山和幽谷,

ihr Zeugen uns' res Danks,

都要見證我們的讚美

ertönen sollt ihr früh und spät

從清晨到夜晚,

von uns'erm Lobgesang.

都迴盪著我們的頌歌。

CHOR

合唱

Heil dir, o Gott! O Schöpfer, Heil!

創造的神啊!讚美祢!

Aus deinem Wort entstand die Welt.

世界出自祢的話語

Dich beten Erd' und Himmel an,

天地都要敬拜祢,

wir preisen dich in Ewigkeit.

我們讚美祢直到永遠。

25


歌詞 Texts

13a

Rezitativ ADAM

‫ୃކ‬አ

Nun ist die erste Pflicht erfüllt,

現在第一項任務已經完成,

dem Schöpfer haben wir gedankt.

便是感謝造物主,

Nun folge mir, Gefährtin meines Lebens!

跟我來吧,我的人生伴侶!

Ich leite dich, und jeder Schritt

讓我帶領你,每一步

weckt neue Freud' in uns' rer Brust,

都有新的喜樂滿懷,

zeigt Wunder überall.

都有神蹟圍繞。

Erkennen sollst du dann,

13b

亞當

然後妳會了解,

welch' unaussprechlich Glück

主給了我們何等

der Herr uns zugedacht,

難以言喻的幸福。

ihn preisen immerdar,

我們永遠讚美祂,

ihm weihen Herz und Sinn.

獻上我們的心思意念。

Komm, folge mir!

來吧跟著我,

Ich leite dich.

讓我帶領你。

EVA

夏娃

O du., für den ich ward!

噢你,因為有你才有我。

Mein Schirm, mein Schild, mein All!

我的遮蓋,我的盾牌,我的一切!

Dein Will' ist mir Gesetz.

你的意念是我的法律,

So hat's der Herr bestimmt,

這是主所訂定,

und dir gehorchen bringt

順從你帶給我喜樂,

mir Freude, Glück und Ruhm.

幸福和榮耀。

Duett ADAM

˟ࢦભ

Holde Gattin! Dir zur Seite

溫柔的妻子,與你相伴

fließen sanft die Stunden hin. Jeder Augenblick ist Wonne, keine Sorge trübet sie.

亞當 時間輕巧的流逝, 每一刻都充滿著幸福, 沒有不安壟罩。

EVA

夏娃

Teurer Gatte! Dir zur Seite

親愛的丈夫,與你相伴

schwimmt in Freuden mir das Herz.

我心在歡樂中徜徉。

Dir gewidmet ist mein Leben,

我將生命奉獻與你,

deine Liebe sei mein Lohn.

你的愛便是我的回報

ADAM

亞當

Der tauende Morgen, o wie ermuntert er!

露珠降下的清晨,何等提神!

EVA

夏娃

Die Kühle des Abends, o wie erquicket sie!

夜晚的沁涼使人重新得力!

26


14a

14b

ADAM

亞當

Wie labend ist der runden Früchte Saft!

果實有清爽的甜汁!

EVA

夏娃

Wie reizend ist der Blumen süßer Duft!

花朵有迷人的芬芳!

EVA und ADAM

亞當與夏娃

Doch ohne dich, was wäre mir

但若沒有你,我將如何?

ADAM

亞當

Der Morgentau,

清晨的露珠,

EVA

夏娃

Der Abendhauch,

向晚的微風

ADAM

亞當

Der Früchte Saft,

果汁

EVA

夏娃

Der Blumen Duft.

花香

EVA und ADAM

夏娃與亞當

Mit dir erhöht sich jede Freude,

與你同在,所有喜樂都將提升,

mit dir genieß' ich doppelt sie,

與你同在,所有喜樂都將倍增,

mit dir ist Seligkeit das Leben,

與你同在,生命便是福,

dir sei es ganz geweiht!

我將一切都奉獻與你。

Rezitativ URIEL

‫ୃކ‬አ

O glücklich Paar, und glücklich immerfort,

喔幸福的一對,本該永遠幸福,

烏列爾

wenn falscher Wahn euch nicht verführt

卻因一念之差步上歧途,

noch mehr zu wünschen als ihr habt,

還想得到比已有的更多,

und mehr zu wissen als ihr sollt!

渴望知道比應知的更多!

Schlußchor mit Soli CHOR

௣ѡЪભᄃ፾ભཏ

Singt dem Herren alle Stimmen!

眾口齊來歌頌主,

Dankt ihm alle seine Werke!

為祂一切的作為感謝祂,

Laßt zu Ehren seines Namens

榮耀祂的名,

Lob in Wettgesang erschallen!

讚美的歌聲四處迴盪!

Des Herren Ruhm, er bleibt in Ewigkeit.

我主的榮耀,永遠長存。

Amen!

阿門!

合唱

27


7/ 29 台北國家音樂廳 Mon. 19:30

永真公益慈善音樂會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亞洲合唱之夜

A Night of Asian Choral Music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orus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指揮 朱振威 Leon Chu, conductor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Sugarol, conductor

摘星│Pick the Star

Silence My Soul│使我的靈魂靜默

林振強 詞 顧嘉煇 曲 伍卓賢 編曲 Lyrics by Richard Lam, Music by Joseph Koo, Arr. Ng Cheuk-yin

Francisco Feliciano│菲里契亞諾

Alleluia│阿肋路亞 Ronald Raz│拉茲

狂潮│Hotel 黃霑 詞 顧嘉煇 曲 許家臻 編曲 Lyrics by James Wong, Music by Joseph Koo, Arr. Ernest Hui

Umawit Kayo sa Panginoon│向耶和華唱新歌 Joy T. Nilo│尼洛

戀之花│Flower of Love

Lux Aeterna│永恆之光

蘇梓安│Andy So

John Pamintuan│帕敏圖安

Kruhay│歡呼歌

何家小雞何家猜 Whose Little Rooster? Whose? Guess!

Benny Castillon│卡斯提隆

韋然 詞曲 Frankie Ho 編曲 Wai Yin, Arr. Frankie Ho

Bomala Ka Ay Bowan│月亮出來吧 Arr. Bienvenido Constantino Jr.│康斯坦蒂諾二世 編曲

獅子山下留│Under the Lion Rock

Dumbele│祈雨歌

岑偉宗 詞 伍卓賢 曲、編曲 Lyrics by Chris Shum, Music & Arr. by Ng Cheuk-yin

Rodolfo Delarmente│德拉曼特

Larong Pinoy│遊戲歌 豉油撈飯│Soy Sauce Rice

Arr. Joy T. Nilo│尼洛 編曲

岑偉宗 詞 譚天樂 曲、編曲 Lyrics by Chris Shum, Music & Arr. by Alex Tam

Flashlight│希望之光 Arr. Mac Huff│賀夫 編曲

出發│Set Off

How Far I' ll Go│我能夠去到多遠的地方

唐家穎、黃旨穎 詞 黃旨穎 曲、編曲 Lyrics by Serena Tong & Cynthia Wong, Music & Arr. by Cynthia Wong

Arr. Melvin Corpin│寇爾平 編曲

This is Me│這就是我 Arr. Mac Huff│賀夫 編曲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本場音樂會感謝 28

贊助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香港粵語合唱曲選

朱振威

粵語是香港主要流通語,從電視及電台廣播均以粵語頻道為主,「廣東歌」也幾成香港流行曲別號可見一斑。然而,香港的粵語 合唱曲目,僅見童聲合唱蔚然成風(要兒童唱英語、國語及其他外語本來就有難度,母語創作乃實際應用需要);近二十年來發 展蓬勃的阿卡貝拉因著與流行音樂的深厚聯繫,也帶來了豐富的粵語流行曲改編曲目;以重新填詞為主的教會合唱也累積了一定 的粵語曲目,不少本地聖樂作曲家亦以粵語創作混聲合唱聖詩,可是僅限於教會內崇拜使用而未有廣泛流傳。說到在音樂廳以傳 統混聲合唱方式呈現的粵語曲目,不論改編還是原創,一直只屬偶一為之的嘗試,要到近幾年才漸見風氣。 中大合唱團自2014年起有計劃地推動粵語合唱曲,經歷五年的上下求索,總算對如何演繹以至推廣粵語混聲合唱有了一點心得。 眼看其他香港合唱團也不約而同朝粵語合唱進發,今天我們的夢想,已經由當初希望擁有能代表香港的粵語合唱曲,演變成希望 演唱粵語合唱曲這回事,能成為對香港合唱界來說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尋常事。 《摘星》(1984/2014) 與《狂潮》(1976/2014) 都是顧嘉煇的經典作品。林振強擅以歌詞說故事,為禁毒運動而寫的《摘星》 以人在旅途遇上來意不善旅店店主誘惑為主要情節,激勵年輕人潔身自愛努力追尋自己理想,配上進行曲風格的音樂,是香港流 行音樂史上經典勵志歌曲。《狂潮》為同名電視劇主題曲,抒情的旋律配上黃霑慨嘆人際間愛恨交纏爾虞我詐,勾勒出劇中發生 在商場情場的大小鬥爭。 前中大合唱團團員蘇梓安作曲作詞的《戀之花》(2008) 是原創粵語合唱曲目,寫於作者新婚之年,內容結合了與妻子在中大合 唱團認識的經過與及《聖經》哥林多前書13章為愛立下的經典定義。 除了顧嘉煇的電視劇主題,最家傳戶曉的粵語歌曲要數韋然的童謠作品。《何家小雞何家猜》(1976) 原是孩童遊戲的口令, 經韋然配上民歌曲風的旋律及擴寫歌詞,成了廣為傳唱的經典作品。馳騁香港劇場多年的音樂劇作曲家Frankie Ho的全新編曲 (2019)以賦格手法混合爵士大樂隊風格寫成,使這首童謠變得刺激有趣卻又老幼咸宜。 樂壇多面手伍卓賢在正統與流行音樂皆成績斐然。由他擔任聯合藝術總監的一舖清唱,一直實驗當代無伴奏合唱劇場。《維多利 雅講》(2018)由岑偉宗編劇及作詞,回顧香港文化,〈獅子山下留〉參考顧嘉煇經典名曲《獅子山下》結構及和弦進行寫成, 只是歌曲表達的卻是對香港未來的憂慮。 本是歌唱家及合唱指揮的譚天樂也是創作人,《隱形客蝸居》(2012)是為戲團演戲家族的社區巡演而作,當中的〈豉油撈飯〉 (醬油拌飯)以輕快的音樂配上岑偉宗通俗口語歌詞,歌頌平凡而美麗的新婚生活,與林子祥《分分鐘需要你》(鄭國江詞)及 林一峰《悠悠的風》(謝立文詞)相映成趣。 音樂劇作曲家黃旨穎《愛情漫曼谷》(2015)也是為演戲家族所寫,同年公演。儘管是喜劇,終曲卻是一首感人情歌〈出發〉, 由唐家穎作詞(黃旨穎為合唱版增補歌詞),深情地鼓勵我們放下對過去日子的執著,勇敢走出陰霾,追尋真愛。

29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Silence My Soul│使我的靈魂靜默 Francisco Feliciano│菲里契亞諾 「使我的靈魂靜默,聆聽這些樹的祈禱。我問它們:請告訴我關於上帝的事。然後、它們就開花了。」-泰戈爾 這首曲子是菲律賓作曲家菲里契亞諾(1941-2014)最為不朽的聖樂作品之一,廣受世界各地合唱團所喜愛。歌詞出自孟加拉 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的作品。整首樂曲伴隨著清脆的鈴聲-一種泰國敲擊樂器,使之產生悠遠而平 靜的氛圍。

Alleluia│阿肋路亞 Ronald Raz│拉茲 這首作品最初是作曲家為了天主教將臨期(為了慶祝耶穌聖誕前的準備期)的彌撒儀式所寫的曲子,收錄在他為《羅馬彌撒經 書》(Roman Missal)所編寫的第二套曲目中。在音樂上、它將挑戰歌手們以豐富的音色變化,形塑出綿長樂句的功力。

Umawit Kayo sa Panginoon│向耶和華唱新歌 Joy T. Nilo│尼洛 這首歌的歌詞選自《聖經》詩篇第98篇,指示上帝的子民們要「讚美上主!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

Lux Aeterna│永恆之光 John Pamintuan│帕敏圖安 〈永恆之光〉的歌詞出自羅馬天主教安魂彌撒中領主經(Communion)的對唱曲(Antiphon):「上主,求祢以永恆的光照耀他 們,使他們和祢的聖徒們在一起直到永遠,因為祢是仁慈的。上主,求祢賜給他們永遠的安息,並以永恆的光輝照耀他們。」

Kruhay│歡呼歌 Benny Castillon│卡斯提隆 Kruhay在菲律賓中部的班乃島(Panay)原住民Karay-a族所使用的語言裡,意思是「長命百歲」,作為歡呼或打招呼用語。而這首 基於民間故事的歌曲,描述了有十位從婆羅洲被當地統治者蘇丹馬卡圖努(Sultan Makatunaw)流放的達圖(地方領袖、酋長或君 主的稱號),來到了班乃島的安蒂克(Antique)海岸,並將帶來的saduk(寬邊帽)和kulintas(項鍊),與當地土著Ati族交易的 故事。

Bomala Ka Ay Bowan│月亮出來吧 Arr. Bienvenido Constantino Jr.│康斯坦蒂諾二世 這首歌由坎卡奈族(Kankana-ey)代代相傳,成為了菲律賓高山省內最受歡迎的科迪勒拉民歌之一。前往薩達丹(Sadsadan)的旅 人們,在步行途中唱著這首歌,希望月亮能夠出來照亮他們的路徑。

30


Dumbele│祈雨歌 Rodolfo Delarmente│德拉曼特 這首曲子是源自科地列拉的祈雨歌,通常在高原的乾旱季節裡會聽到這首歌,農民們用它來祈求能在田地裡降下大雨,以獲得 豐收。

Larong Pinoy│遊戲歌 Arr. Joy T. Nilo│尼洛

編曲

這首歌列舉了許多菲律賓人到現在都還是經常在玩的經典傳統遊戲。這些遊戲展現了他們的價值觀,例如友情和運動精神,以及 菲律賓人在勝利或失敗中,如何能夠保持微笑。

Flashlight│希望之光 Arr. Mac Huff│賀夫

編曲

〈希望之光〉是由英國創作歌手潔西.J(Jessie J., b. 1988)錄製的單曲,並且是電影《歌喉讚2》(Pitch Perfect 2, 2015)裡的經典 歌曲之一。

How Far I' ll Go│我能夠去到多遠的地方 Arr. Melvin Corpin│寇爾平

編曲

這首歌是迪士尼動畫電影《海洋奇緣》(Moana, 2016)的主題曲,歌詞內容在鼓勵人們追尋屬於自己的夢想,而不是成為別人所 期待的自己。

This is Me│這就是我 Arr. Mac Huff│賀夫

編曲

〈這就是我〉是電影《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 2017,描述著名美國馬戲團經紀人P•T•巴納姆的生平故事)裡的主 打歌曲之一。這首歌在鼓勵每個人都要無所畏懼,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獨特性。此曲甚至還被稱為「流浪者的歌曲」(Anthem of the Outcasts)。

31


7/ 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Tue. 19: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烏特合唱團(義大利) 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 (Italy) 指揮 多納蒂 Lorenzo Donati, conductor

詩篇第23│Psalm 23 劉聖賢│Shen-Hsien Liu

錫安讚歌│Lauda Sion György Orbán│歐爾班

橄欖樹│The Olive Tree 三毛 詞 李泰祥 曲 蔡順利 編曲 Lyrics by Sanmao Echo Chan, Music by Tai-Xiang Li, Arr. Saunder Choi

我身騎白馬│I' m Riding a White Horse 高竹嵐│Chu-Lan Kao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Women's Chorus 指揮 傅湘雲 Hsiang-Yun Fu, conductor 鋼琴 黃語蓁 Yu-Jen Huang, piano

The Love Care│關於愛情

Dialogue (n° 1 from Le Cantique des Cantiques)│對話(選自組曲《雅歌》n° 1) Jean-Yves Daniel-Lesur (1908-2002) │丹尼爾-雷敘爾

This Marriage│這段婚姻 Eric Whitacre (b. 1970) │韋塔克

Nigra sum sed formosa │雖黑猶美 Tomas Luis de Victoria (c. 1548-1611) │維多利亞

Quae est ista│這是誰呢? Descendi in hortum nucum │我走下核桃園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c. 1525-1594)│帕勒斯特利納

32


Northern Lights│北極光 Ola Gjeilo (b.1978) │耶洛

Sicut lilium│如同百合花 Antoine Brumel (c. 1460-1512 or 1513) │布魯梅爾

Canticum Canticorum│雅歌 Lorenzo Donati (b.1972) │多納蒂

Epithalame│新娘之歌 Jean-Yves Daniel-Lesur (1908-2002) │丹尼爾-雷敘爾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Madrigale a un dolce usignolo│夜鶯之歌 Adriano Banchieri (1567-1634)│班契埃里

Già mi trovai di Maggio│在五月、我發現了自己 Il bianco e dolce cigno│白色天鵝 Bruno Bettinelli (1913-2004) │貝蒂內利

L'ombra dei boschi d'Aser│亞瑟森林的陰影 Saltavan ninfe│寧芙仙女跳起來 Pietro Clausetti (1904-1963)│克勞采第

Sì ch' io vorrei morire│是的、我願意死 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蒙特威爾第

Cade la sera│夜晚降臨 Ildebrando Pizzetti (1880-1968) │皮才第

Nonsense n. 1│虛妄之歌 n. 1 Nonsense n. 5│虛妄之歌 n. 5 Goffredo Petrassi (1904-2003) │佩特拉西

E si fussi pisci│假如我是一條魚 Luciano Berio (1925-2003) │貝里歐

Coro dei malammogliati│不幸丈夫們的合唱 Luigi Dallapiccola (1904-1975) │達拉皮科拉

33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The Love Care 關於愛情 這場音樂會以《聖經》雅歌作為主軸,並帶來多首在歌詞上與「愛」這個主題有深刻連結的文藝復興時期及現代音樂。

Dialogue (n°1 from Le Cantique des Cantiques)│對話(選自組曲《雅歌》n°1) Jean-Yves Daniel-Lesur (1908-2002)│丹尼爾-雷敘爾 此曲選自法國作曲家丹尼爾-雷敘爾(1908-2002)的重要合唱作品《雅歌》,歌詞中新郎與新娘之間充滿激情的對話,是整首歌 曲的核心動力。

This Marriage│這段婚姻 Eric Whitacre (b. 1970) │韋塔克 美國作曲家韋塔克(b. 1970)透過了魯米(Jalāl ad-Dīn Muhammad Rūmī, 1207-1273,伊斯蘭教神祕主義詩人)的古老詩作,以極 為純潔的的方式觸及婚姻的主題。雖然歌詞不是出自於〈雅歌〉,但卻也提供了非常相似的意象。

Nigra sum sed formosa │雖黑猶美 Tomas Luis de Victoria (c. 1548-1611)│維多利亞 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作曲家維多利亞(c. 1548-1611)的這首作品,以非凡的六聲部複音音樂的結構,為歌詞添加了強烈的情 感衝動。

Quae est ista│這是誰呢? Descendi in hortum nucum│我走下核桃園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c. 1525-1594)│帕勒斯特利納 即使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帕勒斯特利納(c. 1525-1594),也為〈雅歌〉的文字所著迷,這兩首歌選自一部收錄了二十九首歌的 套曲(Canticum Canticorum)中。

Northern Lights│北極光 Ola Gjeilo (b.1978)│耶洛 雖然標題暗示了北極光的色彩,但所使用的拉丁文歌詞卻是一首獻給愛人的深情話語,出自〈雅歌〉。

Sicut lilium │如同百合花 Antoine Brumel (c. 1460-1512 or 1513)│布魯梅爾 布魯梅爾(c. 1460-1512或1513)用乾淨簡潔的線條,將他從這段著名文字中所讀到的意境,寫成了這首充滿喜樂且純淨的作品。

Canticum Canticorum│雅歌 Lorenzo Donati (b.1972)│多納蒂 這首歌是多納蒂於2014年特別為烏特合唱團創作的作品,曲中表達了《聖經》經文裡各種情感和不同的氛圍。

34


Epithalame│新娘之歌 Jean-Yves Daniel-Lesur (1908-2002)│丹尼爾-雷敘爾 在基督教的傳統中,會在〈雅歌〉裡提到的「新娘」身上,看到上帝之母的形象。丹尼爾-雷敘爾以這個角度的詮釋,將〈請來、 基督〉(Veni sponsa Christi)的拉丁文經文與〈雅歌〉裡的經文交織成一幅偉大的圖像。

Madrigale a un dolce usignolo│夜鶯之歌 Adriano Banchieri (1567-1634)│班契埃里 這首歌是合唱作品《宴會》(Il Festino)的一部分,由班契埃里(1567-1634)為了威尼斯狂歡節所寫的世俗歌曲集,也讓這曲集 在這種類型的作品裡,留下了史上最美麗的一頁。

Già mi trovai di Maggio│在五月、我發現了自己、Il bianco e dolce cigno│白色天鵝 Bruno Bettinelli (1913-2004) │貝蒂內利 在二十世紀中葉,義大利作曲家貝蒂內利(1913-2004)創作了一些新的現代牧歌,來向義大利的狂熱傳統致敬。

L'ombra dei boschi d'Aser│亞瑟森林的陰影、Saltavan ninfe│寧芙仙女跳起來 Pietro Clausetti (1904-1963)│克勞采第 克勞采第(1904-1963)在很小的時候就為法國音樂的聲音所吸引,他用這兩首令人回味且對比鮮明的作品,來仿效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的細膩風格。

Sì ch' io vorrei morire │是的、我願意死 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蒙特威爾第 這首牧歌是對位作品的絕佳範例,全曲旋律始終與歌詞意境大膽地交織在一起。

Cade la sera │夜晚降臨 Ildebrando Pizzetti (1880-1968)│皮才第 歌詞選自義大利詩人鄧南遮(Gabriele d'Annunzio, 1863-1938)的詩作,皮才第(1880-1968)以豐富的聲響向月亮致敬。

Nonsense n. 1│虛妄之歌 n. 1、Nonsense n. 5│虛妄之歌 n. 5 Goffredo Petrassi (1904-2003)│佩特拉西 佩特拉西(1904-2003)這部作品是沒有歌詞意義又有趣的二十世紀後期合唱作品,同時也被認為是現代合唱音樂的經典傑作之一。

E si fussi pisci│假如我是一條魚 Luciano Berio (1925-2003)│貝里歐 從西西里島漁民的民歌旋律中,激發了貝里歐(1925-2003)用一種簡單的方式寫出這首以墜入愛河為主題的作品。

Coro dei malammogliati│不幸丈夫們的合唱 Luigi Dallapiccola (1904-1975)│達拉皮科拉 在眾多情歌之中,達拉皮科拉(1904-1975)自己創作的歌詞以一種變調的趣味方式,來陳述婚姻這個主題。


7/30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表演廳 Tue. 19:30

Yunlin County Cultural Center Performance Hall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Sugarol, conductor

Intako Man Ragragsak│齊來歡樂 Arr. Bienvenido Constantino Jr.│康斯坦蒂諾二世 編曲

遠山含笑組曲│The Butterfly Lovers 李雋青 詞 周藍萍 曲 張舒涵 編曲 Suite Lyrics by Yuqing Li, Music by Lanping Zhou, Arr. Shu-Han Chang

Chua Ay│杵米歌 Arr. Fidel Calalang transcribed to treble voices by Jude Roldan 卡拉朗 編曲、裘德.羅登改編為同聲合唱

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

Da Kami Ay Anan│我們都是孩子

Yunlin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指揮 許淑媛 Shu-Yuan Hsu, conductor 鋼琴 張舒涵 Shu-Han Chang, piano 打擊 太日樂集 Tai-Jih Percussion Group, percussion 舞者 徐慧珣、王儷穎、潘義龍、江景琮 Hui-Hsun Hsu, Li-Ying Wang, Yi-Lung Pan, Ching-TsungChiang, dancer

Arr. Maria Teresa Visconde Roldan 費茲康德.羅登 編曲

Dumbele│祈雨歌 Rodolfo Delarmente│德拉曼特

Bal-laygi│勝利 Arwin Tan│阿爾溫.譚

Alleluia│阿肋路亞

Ollono│歐洛諾

Lester Delgado│雷斯特.迪爾加多

Arr. Nilo Alcala│阿爾卡拉 編曲

Isang Salmo│一首詩篇

Ahay Tuburan│啊!春天

Joy T. Nilo│尼洛

Arr. Joy T. Nilo│尼洛 編曲

Pater Noster│我們的天父

Larong Pinoy│遊戲歌

Alejandro Consolacion│康索拉席安

Arr. Joy T. Nilo│尼洛 編曲

Gapas│收成

Visayan Medley│維薩亞斯民謠組曲

Eudenice Palaruan│帕拉路安

Arr. Melvin Corpin│寇爾平 編曲

Libera Me│拯救我 Tinikling│竹竿舞

Alejandro Consolacion│康索拉席安

Text Adaptation by Rudy Aviles, Arr. Joy T. Nilo 阿維列斯採集,尼洛 編曲

Glong-ngo Ko│讚美你 Excelsis Betil, Arr. Eudenice Palaruan 貝蒂爾 曲 帕拉路安 編曲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曲目簡介請參照P. 43-44頁

36


7/ 31 台北國家音樂廳 Wed. 19: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阿爾曼納合唱團(瑞典) Allmänna Sången (Sweden) 指揮 緄多利納 Maria Goundorina, conductor

The Black Monkey│黑色猴子 Eva Holm Foosnæs (b. 1983)│弗斯內斯

Salve Regina│萬福聖母 Javier Busto│布斯托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Gloria│光榮頌 Ola Gjeilo│耶洛

Trilo│返航 Swedish folksong, Arr. Bengt Ollén (b. 1950) 瑞典民謠、歐連 編曲

躡跤尾│Tiptoe 陳維斌 詞曲 黃俊達 編曲 Lyrics & Music by Wei-Pin Chen, Arr. Chun-Da Huang

Suite de Lorca│羅卡組曲 Einojuhani Rautavaara (1928-2016)│勞塔瓦拉

I Enjoy Being A Girl│我喜歡做為一個女孩 Lyrics by Oscar Hammerstein II, Music by Richard Rodgers, Arr. Saunder Choi 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 詞 理查.羅傑斯 曲 蔡順利 編曲

Lume│光 Andrea Tarrodi (b. 1981)│塔羅第

Ljusfälten│光之領域

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迎曦女聲)

Karin Rehnqvist (b. 1957)│雷恩科維斯克

Taipei Ladies' Singers Pust│吹氣

指揮 翁建民 Chien-Min Weng, conductor 鋼琴 蔡郁汶 Yu-Wen Tsai, piano

Susanne Rosenberg (b. 1957)│羅森貝爾格

Rondo Lapponico│拉普人的輪旋曲 Gunnar Hahn (1908-2001)│漢恩

Nordisk Suite│北歐組曲 Traditional Nordic Songs│傳統北歐歌曲 Arr. Bo Holten (b. 1948)│霍爾頓 編曲

Tre körvisor│三首合唱曲 Wilhelm Stenhammar (1871-1927)│史坦哈瑪

•I. September│九月 •II. I seraillets have│在後花園裡 •III. Havde jeg, o havde jeg en dattersøn, o ja!│哦!如果我有個孫子 Wie ein Kind│像個孩子一樣 Per Nørgård (b. 1932)│諾爾高德

•I. Wiigen-Lied│搖籃曲 •II. Frühlings-Lied│春之歌 •III. Trauermarsch mit einem Unglücksfal│葬禮進行曲與隨之而來的小意外 37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Nordisk Suite│北歐組曲 Traditional Nordic songs, Arr. Bo Holten (b. 1948)│傳統北歐歌曲.霍爾頓編曲 《北歐組曲》是由丹麥作曲家暨指揮家波.霍爾頓(b. 1948)將四首著名的北歐歌曲旋律改編為混聲合唱的作品。這部組曲開 始於一首沒有歌詞、具有暗示意味的瑞典移民歌曲〈我們已將家園出售〉(Vi sålde våra hemman),這首歌曲描述了十九世紀 許多移民到北美的瑞典人,他們艱辛的生活與故事。接下來的歌曲是一首表現春天歡愉情景的丹麥曲調,以及一首關於一個人 對他愛人苦苦思念的芬蘭民謠。最後、組曲以挪威最著名的民謠結束,這首歌是一個幽默的故事,講述了農村男孩波爾和他的 雞遇到了狐狸時的故事。

Tre körvisor │三首合唱曲─ Wilhelm Stenhammar (1871-1927)│史坦哈瑪 •I. September│九月 •II. I seraillets have│在後花園裡 •III. Havde jeg, o havde jeg en dattersøn, o ja!│哦!如果我有個孫子 瑞典浪漫主義作曲家威廉.史坦哈瑪(1871-1927)這部組曲《三首合唱曲》創作於1890年,歌詞由丹麥小說家暨詩人雅各布森 (Jens Peter Jacobson, 1847-1885)撰寫。和其他主要的斯堪地那維亞作曲家一樣,史坦哈瑪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階段中,深受華 格納、李斯特和布拉姆斯的影響甚深。這三首歌曲的鋪陳從陰沉逐漸轉變為俏皮:〈九月〉描繪出日益增長的陰影和在菩提樹樹 葉中嘆息的晚風-典型浪漫主義的淒涼寫照;〈在後花園裡〉則以自然音階為主,如讚美詩般的和聲織度,描繪出在沉睡的後花 園裡,月光親吻著玫瑰與百合花的畫面。終曲〈哦!如果我有個孫子〉的主角,是個無憂無慮的頑皮傢伙,歌詞描述在他白日夢 裡,那個裝滿了財寶的箱子和在草地上的家。

Wie ein Kind │像個孩子一樣─ Per Nørgård (b. 1932)│諾爾高德 •I. Wiigen-Lied│搖籃曲 •II. Frühlings-Lied│春之歌 •III. Trauermarsch mit einem Unglücksfall│葬禮進行曲與隨之而來的小意外 《像個孩子一樣》是由丹麥作曲家諾爾高德(b. 1932)於1979到1980年間創作的作品,他根據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瑞士藝術家阿道 夫.沃爾利(1864-1930),這位在精神病院中度過了他生命中大部分時光的詩人之詩作,以及具有影響力的奧地利詩人萊納.瑪 利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的詩作譜寫的作品。作曲家寫下了這段話:「在這個作品裡,我的目標是要表達兩 種詩意的對抗性:一種是備受精神分裂症折磨的靈魂-阿道夫.沃爾利,另一種則是備受尊敬的著名詩人-萊納.瑪利亞.里爾 克,而他也確實知道沃爾利的作品。」 第一樂章〈搖籃曲〉(Wiigen-Lied,沃爾利典型的感性拼法,原意應為Wiegen-lied)裡面有著許多心理上的觀點,但想法卻總被 奇怪的、遙遠的呼叫聲給打斷,讓人聯想到街頭攤販,又或者是一位母親在一個狹窄庭院裡的塔樓樓梯上,對著她被堵住下樓路 徑的孩子喊叫。 第二樂章〈春之歌〉(Frühlings-Lied,里爾克作詩)是一首描述快樂孩子的歌曲,孩子在和諧的生命裡,有著開放、活潑,以及 富有感官意識的表現。 第三樂章〈葬禮進行曲與隨之而來的小意外〉(Trauermarsch mit einem Unglücksfall,沃爾利詩作)重複了第一樂章的音樂主題, 但一位男歌手在盡力按照他同伴歌手的風格唱歌後,卻遭受到一些令人尷尬的挫折。

The Black Monkey│黑色猴子 Eva Holm Foosnæs (b. 1983)│弗斯內斯 身兼鋼琴家及指揮家的挪威作曲家弗斯內斯(b. 1983),她是2019年Allmänna Sången & Anders Wall作曲獎的優勝者。這個兩年 一度的國際作曲比賽,是為了慶祝Allmänna Sången合唱團改制為混聲合唱團五十週年(原為男聲合唱團),並在Kjell and Märta Beijer基金會贊助下,於2014年首度舉辦,是一項專為當代女性合唱音樂作曲家所辦的比賽。 〈黑色猴子〉是以紐西蘭作家曼斯菲爾德(Katherine Mansfield, 1888-1923)的同名詩作譜寫的曲子。作曲家解釋,這首詩在述說 一個因為她的babbling語而被叫做Babbles的小女孩。她沒有聽父母的話上床睡覺,而是鬧脾氣地發出一連串的聲響,就好像被一隻 黑色的猴子給控制住了。因此,「黑色猴子」就象徵著少女的叛逆。

38


Trilo│返航 Swedish Folksong, Arr. Bengt Ollén (b. 1950)│瑞典民謠、歐連編曲 〈返航〉是一首瑞典西海岸的民謠,由歐連(b. 1950)編曲。歌詞述說漁民的妻子們對丈夫出海捕魚感到擔心,並期待他們 能平安歸來。當丈夫返航時,妻子們唱歌歡迎,並用歌聲引導他們穿過霧氣與黑暗,從海上回來。她們唱著:「回來啦!回來 啦!他回來啦,船已經離陸地越來越近了。」

Suite de Lorca│羅卡組曲 Einojuhani Rautavaara (1928-2016)│勞塔瓦拉 勞塔瓦拉(1928-2016)被公認為自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以來,最著名的芬蘭作曲家。在《羅卡組曲》中,勞塔瓦 拉將西班牙詩人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 1898-1936)的詩與飆升的旋律線融為一體,並為這組曲的四個樂章各自注入了獨特 的風格:〈騎士之歌〉(Canción de jinete)基於單一的狂歡節奏;〈尖叫〉(El Grito)則是以尖叫聲作為表達。〈月亮升起時〉 (La luna asoma)以神秘的「月球音樂」為特色;而〈馬拉加少女〉(Malagueña)裡的平行和弦,則是模仿吉他的彈奏。

Lume│光 Andrea Tarrodi (b. 1981)│塔羅第 在〈光〉這首曲子裡,瑞典作曲家塔羅第(b. 1981)只用了一個字「光」(Lume),由聲音創造的光,使聽眾進入音樂體驗的冥 想層次。整個合唱團透過「手顫音」(hand tremolo)和滑音(glissandi),創造出一幅聲音的畫布。再透過兩個女高音的輪唱, 如同光束一般,在合唱團的聲音中彼此纏繞。

Ljusfälten│光之領域 Karin Rehnqvist (b. 1957)│雷恩科維斯克 自從1983年首度發表作品〈Davids nimm〉以來,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雷恩科維斯克(b. 1957)已成為瑞典最受歡迎的作曲家 之一。她經常探索藝術與民間音樂之間的邊界,並從中開創出她獨特的跨領域路徑,其特點就是極為獨到的創造性與表演風格。 而她其中一種特有的創作主題,就是「kulning」這種特殊的聲音技巧,北歐的放牧女孩們可以使用這種技術來召喚牛羊群,在這 首曲子的最後段落可以聽到這種歌唱技巧。〈光之領域〉是一首關於原始情感力量的作品,根據說瑞典語的芬蘭女詩人伊迪特. 索德格朗(Edith Södergran, 1892-1923)的同名詩作所譜寫的作品。

Pust│吹氣 Susanne Rosenberg (b. 1957)│羅森貝爾格 瑞典作曲家羅森貝爾格(b. 1957)重新發掘了古老的民謠歌唱技巧,並在新的藝術背景中使用它們,使她成為這種特殊音樂領域 的先驅。在〈吹氣〉中,她將呼吸及吐氣的聲音,附以有節奏的音節,並使用了kulning(放牧者的呼叫聲),以及直接從民間音 樂中獲取的歌唱技巧。此曲的歌詞取自三首不同的詩歌和文本,其中也包括了芬蘭史詩《卡勒瓦拉》(Kalevala)。

Rondo Lapponico│拉普人的輪旋曲 Gunnar Hahn (1908-2001)│漢恩 〈拉普人的輪旋曲〉是由瑞典作曲家古納•漢恩(1908-2001)創作的作品,靈感來自斯堪地那維亞北部薩米人的歌唱傳統。薩米 人是遊牧民族,他們的馴鹿群在廣闊的地區裡漫遊,而他們的文化與大自然的親密關係,都體現在他們的傳統歌曲「jojk」裡,有 說服力地表達他們與高山、河流、森林、動物,以及他們部落之間的親密關係與感情。「jojk」有個不規則的演唱方式,就是可 以無休止地重複。在〈拉普人的輪旋曲〉裡有著各種角色的合唱,有野鵝、有勞塔斯湖、有輪鼓山Gåddesbakte、有Bleksik河、有 Allesgetje村等,而在最後的段落則是馴鹿-薩米文化中擁有最重要地位的角色。

39


7/ 31 屏東演藝廳音樂廳 Wed. 19:30

Pingtung Performance Arts Center

烏特合唱團(義大利) 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Italy) 指揮 多納蒂 Lorenzo Donati, conductor

Ave Maris Stella│海星頌 Mark Thomas│馬克•湯瑪斯 鋼琴 王欣怡|Hsin-Yi Wang, piano 女高音獨唱 楊佩燕|Pei-Yen Yang, soprano 小提琴 許晉飴|Chin-Yi Hsu, violin

世界恬靜下來的時│When the World Quiets Down 向陽 詞 石青如 曲│Lyrics by Xiang Yang, Music by Ching-Ju Shih

きみうたえよ 來唱歌吧!│(Let' s Sing!) 谷川俊太郎 詞 信長高富 曲 Lyrics by Shuntaro Tanikawa, Music by Takatomi Nobunaga

夜來香│The Tuberose 黎錦光 詞曲 劉文毅 編曲 Lyrics & Music by Chin-Kuang Li, Arr. Wen-Yi Liu

屏東室內合唱團

Pingtung Chamber Choir 指揮 唐天鳴 Tien-Ming Tang, conductor

The Love Care│關於愛情 Dialogue (n° 1 from Le Cantique des Cantiques)│對話(選自組曲《雅歌》n° 1) Jean-Yves Daniel-Lesur (1908-2002) │丹尼爾-雷敘爾

This Marriage│這段婚姻 Eric Whitacre (b. 1970) │韋塔克

Nigra sum sed formosa │雖黑猶美 Tomas Luis de Victoria (c. 1548-1611) │維多利亞

Quae est ista│這是誰呢? Descendi in hortum nucum │我走下核桃園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c. 1525-1594)│帕勒斯特利納

40


Northern Lights│北極光 Ola Gjeilo (b.1978) │耶洛

Sicut lilium│如同百合花 Antoine Brumel (c. 1460-1512 or 1513) │布魯梅爾

Canticum Canticorum│雅歌 Lorenzo Donati (b.1972) │多納蒂

Epithalame│新娘之歌 Jean-Yves Daniel-Lesur (1908-2002) │丹尼爾-雷敘爾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Madrigale a un dolce usignolo│夜鶯之歌 Adriano Banchieri (1567-1634)│班契埃里

Già mi trovai di Maggio│在五月、我發現了自己 Il bianco e dolce cigno│白色天鵝 Bruno Bettinelli (1913-2004) │貝蒂內利

L'ombra dei boschi d'Aser│亞瑟森林的陰影 Saltavan ninfe│寧芙仙女跳起來 Pietro Clausetti (1904-1963)│克勞采第

Sì ch' io vorrei morire│是的、我願意死 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蒙特威爾第

Cade la sera│夜晚降臨 Ildebrando Pizzetti (1880-1968) │皮才第

Nonsense n. 1│虛妄之歌 n. 1 Nonsense n. 5│虛妄之歌 n. 5 Goffredo Petrassi (1904-2003) │佩特拉西

E si fussi pisci│假如我是一條魚 Luciano Berio (1925-2003) │貝里歐

Coro dei malammogliati│不幸丈夫們的合唱 Luigi Dallapiccola (1904-1975) │達拉皮科拉 ※曲目簡介請參照P. 34-35頁

41


8/ 01 台北國家音樂廳 Thu. 19: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Libera Me│拯救我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Alejandro Consolacion│康索拉席安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Sugarol, conductor

Glong-ngo Ko│讚美你 Excelsis Betil, Arr. Eudenice Palaruan 貝蒂爾 曲 帕拉路安 編曲

Salve Regina│萬福天后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Miklós Kocsár│柯查

The Joiku│薩米族民謠 Intako Man Ragragsak│齊來歡樂

Jukka Linkola│林柯拉

Arr. Bienvenido Constantino Jr.│康斯坦蒂諾二世 編曲

ことばあそびうた(Word Game Song)│文字遊戲歌 Chua Ay│杵米歌

Ko Matsushita│松下耕

Arr. Fidel Calalang transcribed to treble voices by Jude Roldan 卡拉朗 編曲、裘德.羅登改編為同聲合唱

望春風│Spring Breeze 李臨秋 詞 鄧雨賢 曲 張舒涵 編曲 Lyrics by Lin-Qiu Lee, Music by Yu-Xian Deng, Arr. Shu-Han Chang

Da Kami Ay Anan│我們都是孩子 Arr. Maria Teresa Visconde Roldan 費茲康德.羅登 編曲

The Fire Dance of Luna│月之火舞 Darius Lim│林建雄 低音提琴 顏思伃 |Ssu-Yu Yen, double bass 小鼓 何秉諺|Ping-Yen Ho, drum

Dumbele│祈雨歌 Rodolfo Delarmente│德拉曼特

Bal-laygi│勝利 Arwin Tan│阿爾溫.譚

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合唱團

Taipei Fuhsing Private School Choir

Ollono│歐洛諾

指揮 李沛絨 Pei-Jung Joyce Lee, conductor 鋼琴 陳薇媜 Chen-Wei Chen, piano

Arr. Nilo Alcala│阿爾卡拉 編曲

Ahay Tuburan│啊!春天 Arr. Joy T. Nilo│尼洛 編曲

Alleluia│阿肋路亞 Larong Pinoy│遊戲歌

Lester Delgado│迪爾加多

Arr. Joy T. Nilo│尼洛 編曲

Isang Salmo│一首詩篇

Visayan Medley│維薩亞斯民謠組曲

Joy T. Nilo│尼洛

Arr. Melvin Corpin│寇爾平 編曲

Pater Noster│我們的天父 Alejandro Consolacion│康索拉席安

Tinikling│竹竿舞

Gapas│收成

Text Adaptation by Rudy Aviles, Arr. Joy T. Nilo 阿維列斯採集,尼洛 編曲

Eudenice Palaruan│帕拉路安

42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Alleluia│阿肋路亞 Lester Delgado│迪爾加多 「阿肋路亞」,希伯來文的字面意思是「讚美你們」或「讚美上主」。在天主教彌撒裡、這句話是連接在《聖經》詩篇後吟詠的 禮儀用頌歌,通常用於宣講福音之前。

Isang Salmo│一首詩篇 Joy T. Nilo│尼洛 這是一首讚美上主的歌曲,因為當祂的子民面臨困難與災難時,祂必施予人們永恆不變的慈愛。

Pater Noster│我們的天父 Alejandro Consolacion│康索拉席安 Pater(父親)和noster(我們的)是〈主禱文〉的前兩個詞,這是一篇備受尊敬的基督徒祈禱,是根據《新約聖經》裡的記載,耶 穌所教導門徒祈禱的方式(馬太福音六章9節、路加福音十一章2節)。內容是由七個祈求所組成:前三項是向上帝的祈求,另外 四項則是和人們的需求及關注有關的祈求。

Gapas│收成 Eudenice Palaruan│帕拉路安 Gapas是除草或是收割稻稈的動作,這首歌是由《聖經》馬可福音四章20節的信息中,關於撒種的寓言所創作的,經文記載:「那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Libera Me│拯救我 Alejandro Consolacion│康索拉席安 〈拯救我〉是天主教安魂彌撒裡的〈安所經〉,為往生者祈求赦免,並用於「追思亡者節」(11月2日)為一名或多位死者的靈魂 祈求安息。經文的大意是祈求上主在最後的審判中憐憫死者。

Glong-ngo Ko│讚美你 Excelsis Betil, Arr. Eudenice Palaruan│貝蒂爾

曲 帕拉路安

編曲

〈讚美你〉是一首能讓獨唱者展現獨特音樂魅力的作品。樂曲開始於民答那峨島上滇甘部落(Diangan Tribe)的吟詠,然後是宿 霧語(Cebuano)和滇甘語的二重唱,最後是他加祿語(Tagalog)的演唱,再搭配上口簧琴的彈奏。這首具有神祕氛圍的樂曲, 還使用了連續的哼唱聲,以產生有如冥想般的神聖吸引力。

Intako Man Ragragsak│齊來歡樂 Arr. Bienvenido Constantino Jr.│康斯坦蒂諾二世

編曲

這是一首伊哥洛特人(Mountain-Igorot、對菲律賓數個南島民族的統稱,居住於呂宋的山裡)的舞曲,被改編為合唱版本。採集 自卡林加(Kalingga)婦女為了準備和平協議(butong)而聚集的傳統。卡林加人從伊洛卡諾語(Ilocano)借用了一個美麗的單字 ragragsakan,意思是歡樂。卡林加村莊裡最大的兩個歡樂場合,分別是當成功獵取敵人頭顱、戰勝回來的時候,以及兩個交戰部 落簽訂和平協議的高潮時。

Chua Ay│杵米歌 Arr. Fidel Calalang transcribed to treble voices by Jude Roldan│卡拉朗

編曲、裘德.羅登改編為同聲合唱

〈杵米歌〉是根據一首受歡迎的菲律賓民歌所寫的作品,描繪了伊哥洛特人及伊富高人(Ifugao、高山族)的部落生活。他們 藉由巨大的石臼和有重量的木杵碾米,以便將米粒與外殼分開。

43


Da Kami Ay Anan│我們都是孩子 Arr. Maria Teresa Visconde Roldan│費茲康德.羅登

編曲

這是一首坎卡奈(Kankanaey、呂宋島)民歌,使用的是一種中南部科地列拉語(Cordilleran),歌詞說道:儘管他們很窮,但 每個孩子都擁有能夠繼續活下去的幸福。

Dumbele│祈雨歌 Rodolfo Delarmente│德拉曼特 這首曲子是源自科地列拉的祈雨歌,通常在高原的乾旱季節裡會聽到這首歌,農民們用它來祈求能在田地裡降下大雨,以獲得 豐收。

Bal-laygi│勝利 Arwin Tan│阿爾溫.譚 〈勝利〉一曲的靈感來自於部落之間的戰爭,這些戰爭是由在菲律賓北方擁有大片土地的大頭目,對他的敵人部落所發起的。這 首曲子首先是召喚戰爭勝利的咒語吟詠;當部落與敵人戰鬥時,勢必會犧牲一些人的性命,而緊接著由頭目領導倖存者們,為那 些死去的人們祈禱、並追思他們的靈魂。隨後、靈魂得到洗滌的戰士們,繼續和敵人戰鬥,並為部落贏得勝利。

Ollono│歐洛諾 Arr. Nilo Alcala│阿爾卡拉

編曲

這是一首菲律賓邦托克山省(Bontoc Mountain Province)的民謠,歌詞翻譯如下:「歐洛諾、我真的沒有辦法,因為我沒有錢, 是的,我真的沒有錢。歐洛諾、請你仔細想想,回到你那美好的家,是的,請你仔細想想。」

Ahay Tuburan│啊!春天 Arr. Joy T. Nilo│尼洛

編曲

〈啊!春天〉是一首菲律賓維薩亞斯民歌(Visayan),述說了告別青春的感傷,以及關於那從山上流淌下來的瀑布所留下的回 憶。「Tuburan」源自「tubod」這個詞,意思是「春天」,代表成長的季節。

Larong Pinoy│遊戲歌 Arr. Joy T. Nilo│尼洛

編曲

這首歌列舉了許多菲律賓人到現在都還是經常在玩的經典傳統遊戲。這些遊戲展現了他們的價值觀,例如友情和運動精神,以及 菲律賓人在勝利或失敗中,如何能夠保持微笑。

Visayan Medley│維薩亞斯民謠組曲 Arr. Melvin Corpin│寇爾平

編曲

這首歌包括了一系列菲律賓維薩亞斯地區的民謠,首先是〈羅莎.龐丹〉(Rosas Pandan),述說一名帶著一把巴里淘(balitao、 菲律賓傳統樂器,或指男女之間示愛的舞曲)的女孩訪問城市時的故事;第二首〈啦啦啦〉(Laylay Agulaylay)則是重現了一對 夫妻的婚姻之旅;第三首〈康丹索伊〉(Condansoy)是一首飲酒歌,而最後一首〈捕魚人〉(Si Filemon)則是在敘述一位漁夫 的生活和他的惡習。

Tinikling│竹竿舞 Text Adaptation by Rudy Aviles, Arr. Joy T. Nilo│阿維列斯採集,尼洛 編曲 竹竿舞是著名的菲律賓民間舞蹈,名稱和內容乃是參考自當地被稱為「Tikling」(黃領秧雞)的鳥類,舞者們巧妙地通過被操控 的大竹竿之間,來模仿鳥兒的優雅與敏捷。此種舞蹈起源於菲律賓中部維撒亞斯地區的雷伊泰島(Leyte),由兩個人在地面上敲 擊並滑動竹竿,然後一個或多名舞者在舞蹈中跨過竹竿兩側與之對抗。

44


8/ 01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音樂廳 Thu. 19:30

Concert Hall,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of Hsinchu City

阿爾曼納合唱團(瑞典) Allmänna Sången (Sweden) 指揮 緄多利納 Maria Goundorina, conductor

The Black Monkey│黑色猴子 Eva Holm Foosnæs (b. 1983)│弗斯內斯

木蓮│Magnolia Flower 江昀 詞 王品懿 曲│Lyrics by Yun-Chiang, Music by Pin-Yi Wang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花香│Scent of Flower 謝誌豪 詞曲 蔡昱姍 編曲 Lyrics & Music by Chih-Hao Hsieh, Arr. Yu-Shan Tsai

Trilo│返航

微光中的歌吟│Chanting in the Glimmer

Swedish folksong, Arr. Bengt Ollén (b. 1950) 瑞典民謠、歐連 編曲

蘇來 詞曲 蔡昱姍 編曲 Lyrics & Music by Lai Su, Arr. Yu-Shan Tsai

Suite de Lorca│羅卡組曲 Einojuhani Rautavaara (1928-2016)│勞塔瓦拉

Nyon Nyon

Lume│光

Jake Runestad│盧恩史塔德

Andrea Tarrodi (b. 1981)│塔羅第

Ljusfälten│光之領域

心築愛樂合唱團

Karin Rehnqvist (b. 1957)│雷恩科維斯克

Taiwan Hsinchu Philharmonic Chorus Pust│吹氣

指揮 張筱琪 Hsiao-Chi Chang, conductor

Susanne Rosenberg (b. 1957)│羅森貝爾格

Rondo Lapponico│拉普人的輪旋曲 Gunnar Hahn (1908-2001)│漢恩

Nordisk Suite│北歐組曲 Traditional Nordic Songs│傳統北歐歌曲 Arr. Bo Holten (b. 1948)│霍爾頓 編曲

Tre körvisor│三首合唱曲 Wilhelm Stenhammar (1871-1927)│史坦哈瑪

•I. September│九月 •II. I seraillets have│在後花園裡 •III. Havde jeg, o havde jeg en dattersøn, o ja!│哦!如果我有個孫子 Wie ein Kind│像個孩子一樣 Per Nørgård (b. 1932)│諾爾高德

•I. Wiigen-Lied│搖籃曲 •II. Frühlings-Lied│春之歌 •III. Trauermarsch mit einem Unglücksfal│葬禮進行曲與隨之而來的小意外 ※曲目簡介請參照P. 38-39頁

45


8/ 02 國立台南大學雅音樓音樂廳 Fri. 19:30

National Tainan University Recital Hall

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德國)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Germany) 指揮 格林 Georg Grün, conductor

鋼琴 巴爾別拉托 Mauro Barbierato, piano

•Ubi Caritas et amor 上主同在之處必有慈愛 •O salutaris Hostia 奉獻經 •De profundis clamavi│我從深處向祢祈禱

Jubilate Deo│向上主歡呼 Laura Farnell│法內爾

Praise the Lord│諸天讚美

(Dedicated to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獻給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

G.F. Handel│韓德爾

•Salva me│拯救我 (Dedicated to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Let Music Live!│讓音樂永遠常存

(獻給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

Greg Gilpin│吉爾品

•Domine, fac me servum pacis tuae 主啊!使我做祢和平之子

爸爸的筆│Father's Ink Brush 松下耕 (b. 1962) │Ko Matsushita

許丕龍 詞 蕭泰然 曲 Lyrics by Leonard Ahhee Hsu, Music by Tyzen Hsiao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I' m Gonna Sing When The Spirit Says Sing! 當聖靈吩咐我就高唱 Traditional Spiritual, Arr. Howard Helvetia│傳統靈歌 赫爾維蒂亞 編曲 鋼琴 林郁婷、王怡晴│Yu-Ting Lin, Yi-Chin Wang, piano

My Good Lord' s Done Been Here 全能的主來到這裡 Traditional Spiritual, Arr. Andre J. Thomas│傳統靈歌 安德萊•托瑪斯 編曲

Drei Chöre op. 6 mit Klavier│三首合唱曲 •Trost│安慰 •Zur Nacht│致夜晚 •Abendlied│夜曲 Max Reger (1873-1916) │雷格

Im Abendrot│在夕陽下

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 MP Singers Chamber Choir

Gustav Mahler/arr. Clytus Gottwald (b. 1925) 原曲馬勒 哥特瓦爾德改編

指揮 李瑪寶 Mapao Lee, conductor 鋼琴 王文堯、張文諺 Wen-Yao Wang, Wen-Yen Chang, piano

Friede auf Erden│平安降臨大地 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荀貝格

Consolation│安慰之聲 Warum ist das Licht gegeben (op 74, no. 1) 為何有光賜給他呢? Drei Gesänge (op. 42)│三首歌曲 •Abenständchen│小夜曲 •Vineta│維內塔 •Darthulas Grabesgesang│達圖拉的墓歌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布拉姆斯

46

※曲目簡介請參照P. 49-50頁


8/ 03 艋舺教會 Sat. 15:30

Bangkah Presbyterian Church, Taipei

大師班音樂會 Lecture Concert

莫札特《安魂曲》 W. A. Mozart: Requiem, K. 626 Introit 進堂詠 •Requiem aeternam 永恆的安息 •Kyrie 垂憐經 Sequenz 繼抒詠 •Dies Irae 震怒之日(末日經) •Tuba Mirum 神奇號角 •Rex Tremendae 赫赫君王 •Confutatis 受判之徒 •Lacrymosa 流淚之日 (哀憐頌) Offertorium 奉獻曲 •Domine Jesu 吾主耶穌 •Hostias 吾讚美你 Sanctus 聖哉經 Benedictus 降福經 Agnus Dei 羔羊經 Communion 領主曲 •Lux Aterna 永恆的光

指導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director 大師班學員指揮 Master Class Conductors 合唱指導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chorus master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47


8/ 03 台北國家音樂廳 Sat. 19: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德國) Kammerchor Saarbrücken(Germany) 指揮 格林 Georg Grün, conductor

鋼琴 巴爾別拉托 Mauro Barbierato, piano

•Ubi Caritas et amor 上主同在之處必有慈愛 •O salutaris Hostia 奉獻經 •De profundis clamavi│我從深處向祢祈禱

Cantate Domino│頌讚上主 Vytautas Miškinis│米斯基尼

奉獻│Dedication

(Dedicated to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獻給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

楊立德 詞 翁孝良 曲 劉郁如 編曲 Lyrics by Andy Yang, Music by Xiao-Liang Weng, Arr. Christine Liu

•Salva me│拯救我 (Dedicated to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獻給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

月夜愁│Moonlight Blue

•Domine, fac me servum pacis tuae 主啊!使我做祢和平之子

周添旺 詞 鄧雨賢 曲 劉新誠 編曲 Lyrics by Tien-Wong Chou, Music by Yu-Sian Deng, Arr. Eric Liu

松下耕 (b. 1962) │Ko Matsushita

Lullaby (Goodnight My Angel) 搖籃曲(晚安,我的天使)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Lyrics & Music by Billy Joel, Arr. Kirk Young 比利•喬 克爾克•楊 編曲

Drei Chöre op. 6 mit Klavier│三首合唱曲 •Trost│安慰 •Zur Nacht│致夜晚 •Abendlied│夜曲

成功高中校友合唱團

Chenggong High School Alumni Chorus 指揮 林坤輝 Cliff Lin, conductor

Max Reger (1873-1916) │雷格

Im Abendrot│在夕陽下

Consolation│安慰之聲

Gustav Mahler/arr. Clytus Gottwald (b. 1925) 原曲馬勒 哥特瓦爾德改編

Warum ist das Licht gegeben (op 74, no. 1) 為何有光賜給他呢? Drei Gesänge (op. 42)│三首歌曲 •Abenständchen│小夜曲 •Vineta│維內塔 •Darthulas Grabesgesang│達圖拉的墓歌

Friede auf Erden│平安降臨大地 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荀貝格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布拉姆斯

48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Warum ist das Licht gegeben (op 74, no. 1)│為何有光賜給他呢?─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布拉姆斯 這首曲子選自布拉姆斯為無伴奏混聲合唱所寫的《兩首經文歌》(Zwei Motetten, op 74),創作於1878年6月,並於1879年出版。 和《德文安魂曲》(Ein deutsches Requiem, op 45)一樣,布拉姆斯結合了《聖經》舊約及新約的經文,並以路德教派的聖詠曲來 補充。雖然作品的框架上是根據巴赫(J. S. Bach, 1685-1750)的聲樂作品,但中間的段落則是採用了其他的模式。在這首曲子的前 兩段,他使用了自己在1859年計畫寫作的《卡農式彌撒曲》(Missa canonica)裡的部分素材。

Drei Gesänge (op. 42)│三首歌曲─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布拉姆斯 •Abenständchen│小夜曲 •Vineta │維內塔 •Darthulas Grabesgesang│達圖拉的墓歌 這部為六聲部無伴奏合唱所寫的《三首歌曲》屬於布拉姆斯合唱音樂的早期作品。第一首〈小夜曲〉是以德國詩人布倫塔諾 (Clemens Brentano, 1778-1842)的詩作譜曲而成的,此曲的特色在於音樂和歌詞之間,在色彩、聲音與和聲進行上的交互作用。 第二首〈維內塔〉則是關於一個沉沒城市的神秘傳說,樂曲中也有著不尋常的曲折;布拉姆斯在歌詞「從極深的地方…」(Aus des Herzens tiefem Grunde ...)使用了下行的全音階,營造出一種神祕的氛圍。而第三首〈達圖拉的墓歌〉則是透過合唱團不斷地 交替出現,實現了有如對話般的戲劇效果。

Ubi Caritas et amor │上主同在之處必有慈愛 Ko Matsushita (b. 1962)│松下耕 這首曲子是以柔美的F大調譜寫而成,整個作品維持同一個調性,是一首以保守且實在的主音音樂技巧創作之美麗作品。

O salutaris Hostia │奉獻經 Ko Matsushita (b. 1962)│松下耕 作曲家說:「這首曲子是我在2006年所寫的《為混聲合唱所寫的四首經文歌》(Four motets for Mixed Choir)之其中一首。以g小 調開始,但迅速轉變為c小調。是一首保守、實在且富有戲劇性的主音音樂作品。我想通過這件作品表達深刻的祈禱。」

De profundis clamavi (dedicated to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我從深處向祢祈禱(獻給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 Ko Matsushita (b. 1962)│松下耕 這首作品是為了德國的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Kammerchor Saarbrüchen)和該團指揮格林(Georg Grün)教授所創作的,於2016 年在斯圖加特所舉行的巴赫週 合唱指揮論壇(Bachwoche / Chorleitertreffen)的音樂會上演出。 這首曲子開始的速度是h=ca. 48,有拖行般沉重感的3/2拍子。然而、在作品的最後,速度變為h=ca. 66,在歌詞「因他有慈愛」 (Apud Dominum misericordia)的帶領下,音樂獲得了生命,並由痛苦的顏色轉調到代表希望的F大調。這首曲子在演出時,會加 上一或兩個鈴鐺的演奏。

Salva me (dedicated to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拯救我(獻給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 Ko Matsushita (b. 1962)│松下耕 這首曲子由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在2017年7月29日,於西班牙巴塞隆納所舉行的世界合唱論壇(World Symposium of Choral Music)上首演。 作曲家以和聲循環系統代表痛苦,並根據黃金比例使用了阿爾法和弦(alpha-chord,以斐波那契數列推導出來的和聲理論),以 代表人類的雙面性。這是一首具有高度嚴肅內容的作品。

49


Domine, fac me servum pacis tuae │主啊!使我做祢和平之子 Ko Matsushita (b. 1962)│松下耕 和〈奉獻經〉一樣,這首作品也出自《為混聲合唱所寫的四首經文歌》曲集。這首曲子由兩組混聲合唱團以降D大調演唱,這個 調性使音樂聽來格外具有細緻且充滿情感的色彩變化。歌詞是著名的〈聖法蘭西斯和平祈禱文〉(Peace Prayer of Saint Francis of Assisi),祈禱中兩兩對比的陳述,便是由兩組合唱團輪替演唱來描繪。

Drei Chöre op. 6 mit Klavier│三首歌曲─Max Reger (1873-1916)│雷格 •Trost│安慰 •Zur Nacht │致夜晚 •Abendlied │夜曲 這部為混聲四部合唱及鋼琴所寫的《三首合唱曲》創作於1892年(雖然直到很久之後才被演出),在曲式上、雷格模仿布拉姆 斯做了一個簡單的配置。第一首〈安慰〉的歌詞選自安東.米勒(Anton Müller, 1792-1843)的詩作;第二首〈致夜晚〉曲式更 為簡短、但風格迥異,歌詞是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闡述夜晚主題的詩作,作曲家經常 刻意將旋律線條插入每個段落聲音的底部;而最後一首〈夜曲〉則是和他另外一部作品(op 39)一樣,使用了尼古拉斯.雷瑙 (Nikolaus Lenau, 1802-1850)的詩作。這兩首曲子之間有些有趣的關聯性:一是兩首曲子都使用了E大調,另外一點則是作曲家 都在曲中以力度的變化展現出耀眼的光芒。因此、我們可以假設,這就是雷格所認知的夜晚形象,儘管在這首曲子的最後,是以 鋼琴舒緩的和聲進行漸弱地結束(有可能受到舒伯特的啟發),使樂曲最終回到穩定的主調上。

Im Abendrot│在夕陽下 Gustav Mahler/arr. Clytus Gottwald (b. 1925)│馬勒/哥特瓦爾德改編 哥特瓦爾德將馬勒第五號交響曲中的第四樂章〈小柔板〉(Adagietto)改編為十六聲部無伴奏合唱曲。很顯然地、馬勒認為這首 曲子是一首詠嘆調,也就是說,他將樂團的配置是以伴奏旋律的方式進行。因此、在馬勒的「少年魔號交響曲」(Wunderhorn、 馬勒創作的第一階段)之後,這種歌曲的形式成為了第五號交響曲中的特別存在,而非只是插入了某個聲樂的段落。那麼、在重 新探索並改編為合唱曲時,必須要顧及歌詞中兩個重要的元素:無盡的愛,以及離別的痛苦。而這些條件似乎在艾興多夫(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 1788-1857)的詩裡都能得到實現,這種種的原因表示這首詩的確適合馬勒的音樂。此外、〈在夕陽下〉 這個標題,也可視為對馬勒自己過去音樂文化的告別象徵,或許是在他當時的環境裡所沒有的特徵之一。

Friede auf Erden │平安降臨大地 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荀貝格 荀貝格使用了詩人邁耶(Conrad Ferdinand Meyer, 1825-1898)的聖誕詩譜寫出這首作品,並於1911年12月9日、在施雷克爾 (Franz Schreker, 1878-1934)的指揮下,於維也納首演。在首次排練開始之前,他便因為這個作品在和聲上的沉重負擔,而提出 了需要弦樂團支援的要求。1923年6月23日,在他寫給指揮家施爾興(Hermann Scherchen, 1891-1966)的信中,提到關於他這最後 一部「調性作品」時說道:「這個作品就是一個對合唱團的幻想,我現在知道我在當時創作它的時候,我心裡所想的就是人與人 之間最純粹的和諧。」

50


8/ 03 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Sat. 19:30

Playhouse,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Libera Me│拯救我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Alejandro Consolacion│康索拉席安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Sugarol, conductor

Glong-ngo Ko│讚美你 Excelsis Betil, Arr. Eudenice Palaruan 貝蒂爾 曲 帕拉路安 編曲

林明杰:福爾摩沙彌撒 Ming-Chieh Lin: Missa Formosa Kyrie│垂憐經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Gloria│光榮頌 Credo│信經 Sanctus-Benedictus│歡呼歌-降福經 Agnus Dei│羔羊經

Intako Man Ragragsak│齊來歡樂 Arr. Bienvenido Constantino Jr.│康斯坦蒂諾二世 編曲

Chua Ay│杵米歌 Arr. Fidel Calalang transcribed to treble voices by Jude Roldan 卡拉朗 編曲、裘德.羅登改編為同聲合唱

愛唱歌手合唱團

Da Kami Ay Anan│我們都是孩子

Singing Singers

Arr. Maria Teresa Visconde Roldan 費茲康德.羅登 編曲

指揮 林慧芬 Hui-Fen Lin, conductor

Dumbele│祈雨歌 Rodolfo Delarmente│德拉曼特

Alleluia│阿肋路亞 Bal-laygi│勝利

Lester Delgado│雷斯特.迪爾加多

Arwin Tan│阿爾溫.譚

Isang Salmo│一首詩篇 Ollono│歐洛諾

Joy T. Nilo│尼洛

Arr. Nilo Alcala│阿爾卡拉 編曲

Pater Noster│我們的天父 Alejandro Consolacion│康索拉席安

Ahay Tuburan│啊!春天 Arr. Joy T. Nilo│尼洛 編曲

Gapas│收成 Eudenice Palaruan│帕拉路安

Larong Pinoy│遊戲歌 Arr. Joy T. Nilo│尼洛 編曲

Visayan Medley│維薩亞斯民謠組曲 Arr. Melvin Corpin│寇爾平 編曲

Tinikling│竹竿舞 Text Adaptation by Rudy Aviles, Arr. Joy T. Nilo 阿維列斯採集,尼洛 編曲

51

※曲目簡介請參照P. 43-44頁


8/ 04 台北國家音樂廳 Sun. 14: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閉幕音樂會

Nuku,nuku,lapsukainen│睡吧!我的寶貝 Traditional Finnish Folksing Arr. P.J.Hannikainen 傳統芬蘭民謠 哈尼肯南 編曲

Final Concert

Laudate Pueri Dominum, Op.39, No.2│眾兒童當歌頌主名 Felix Mendelssohn│孟德爾頌

點心擔 │Snack Peddler Song 蕭泰然│ Tyzen Hsiao

The Syncopated Clock│切分音時鐘 Music by Leroy Anderson, Arr. Ko Matsushita 安德森 曲 松下耕 編曲

Ev’ry Time I Feel the Spirit│每當我感受到聖靈 African-American Spiritual, Arr. Rollo Dilworth 黑人靈歌 迪爾沃斯 編曲

晶晶兒童合唱團

Crystal Children' s Choir 指揮 鍾華琳 Hua-Lin Chung, conductor 鋼琴 王雨絜 Yu-Jie Wang, piano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52


莫札特《C小調彌撒》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C-minor Mass, K.427

Kyrie 垂憐曲 Gloria 光榮頌 •Gloria in excelsis Deo 天主在天受光榮 •Laudamus te 我們讚美你 •Gratias 感謝你 •Domine 主,天主 •Qui tollis 除免世罪者 •Quoniam 因為只有你是聖的 •Jesu Christe- Cum sancto spiritu 耶穌基督,你和聖神 Credo 信經 •Credo in unum Deum 我信唯一的天主 •Et incarnatus est 祂因神聖 Sanctus 歡呼歌 Benedictus 迎主曲

指揮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conductor 女高音 蔣啟真 Jeannie Chiang , soprano 次女高音 鄭海芸 Hai-Yun Cheng , mezzo-soprano 男高音 李世釗 Shih-Chao Lee, tenor 男低音 廖宇盟 Yu-Meng Liao, bass 合唱指導 張維君、謝斯韻 Wei-Chun Regina Chang, SzuYun Swing Hsieh, chorus masters 節慶合唱團 Festival Choir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orus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Choir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53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莫札特《C小調彌撒》

車炎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C-minor Mass, K.427

為了滿足父親的期望,莫札特曾經在17-21歲時服務於位高權重的薩爾茲堡大主教柯羅雷多(Hieronymus von Colloredo, 17321812)王子麾下。這段時間基於職務需要,莫札特為教會寫下為數可觀的聖樂作品,包括15組完整的彌撒套曲,以及其他如晚禱 曲、經文歌、詩篇等,以提供教會禮儀使用。雖然其中不乏佳作,但他從來沒打算將譜寫聖樂作品視為自己的藝術使命。離開 薩爾茲堡後歷經尋覓,終於落腳維也納(1781-91)有了一展長才的舞臺。莫札特在維也納十年寫下量多質優的俗樂代表作── 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和歌劇無一不缺,唯獨聖樂僅有少得可憐的三闋,除卻這一套C小調彌撒,只剩下他在生命結束那年 (1791)譜寫的經文歌〈聖體頌〉(Ave verum corpus, K. 618)與著名的安魂彌撒曲(Requiem, K. 626)。無巧不成書,前述三闋 聖樂作品之中的兩套彌撒都未完成,卻成為名垂青史的聖樂經典傑作,這在音樂史上極其罕見,足可見莫札特混然天成的圓熟技 術與不世出的藝術天分。 1782年8月,莫札特未預先徵得父親雷歐波德(Leopold Mozart, 1719-87)同意,便與女歌手康絲坦彩•韋伯(Constanze Weber, 1762-1842)在維也納結婚。為了避免與父親正面衝突,這對新婚夫婦一直逃避返鄉面見雙親。為了取悅虔誠信仰天主的父親, 莫札特在家書裡強調二人都恆切上教堂望彌撒,還提到自己「完全出於自願」正在寫一闋彌撒曲,好為這段婚姻向天主獻上感謝 (另一原因是感謝天主醫治妻子當時的病體康復),並保證不久之後這闋彌撒將在自己與妻子返回薩爾茲堡時公開發表。1783年 1月,莫札特向父親表示先前提到的彌撒已經寫了一半;到了10月莫札特夫妻返回薩爾茲堡時,彌撒仍只有局部完成,尚缺〈信 經〉(Credo)的後半段經文,整段〈羔羊讚〉(Agnus Dei)依然不見蹤影。目前已知莫札特排除萬難在那年10月26日公開發表 了一整套彌撒曲,其中包括部分C小調彌撒,並由妻子康絲坦彩擔任女高音獨唱,但剩餘的未完成部分如何處理並不清楚,很可 能是取用先前已完成的其他彌撒片段臨時頂替。成功過關後,莫札特也沒再把C小調彌撒拿出來補寫欠缺的部分,學者推測原因 之一可能是因為曲目難度高,若要找齊優秀樂手,龐大的演出成本無法負荷;也可能是先前安撫父親成功之後,此曲便再也沒有 補寫的必要。然而,莫札特才出生兩個多月的兒子萊蒙德(Raimund)不幸在1783年8月么折,讓他在寫出〈信經〉極其優美的聖 嬰誕生唱段「降世為人」(Et incarnatus est)之後,遭逢喪子之痛導致情感上的巨大落差,讓他難以提筆續寫的可能性也極大。 莫札特生前留下的這些作品遺缺,讓後世的音樂家與學者忙得不可開交,不論忠於原典或是動手補綴,只為了讓它達到可演出的 狀態。在本曲眾多出版樂譜中,最晚近的可能是將全套彌撒補綴完成的德國指揮家寇爾(Benjamin-Gunnar Cohrs)2010年完整 版;至於莫札特未完成手稿原始內容原典版,則以1983年德國Bärenreiter出版社發行的新莫札特版(Neue Mozart-Ausgabe)最具 代表性,由莫妮卡•賀爾(Monika Holl)擔任主編,並協請奧國作曲家艾德(Helmut Eder, 1916-2005)協助補上莫札特未妥善處 理的部分聲部。 為了養家活口,維也納時期的莫札特幾乎只為賺取酬勞而譜寫樂曲,其餘如前文所述讓莫札特出於自願創作的樂曲屈指可數,C 小調彌撒便是其中之一。1782年他多次受邀造訪斯威登男爵(Gottfried van Swieten, 1733-1803)府邸,不僅與海頓(Joseph Haydn, 1732-1809)結識成為忘齡之交,並得以親炙巴赫作品手稿。莫札特僅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便能將這些最極致的巴洛克音樂藝術 全數融入C小調彌撒繁複的音樂風格中,其天分悟性之高令人驚嘆。

54


〈垂憐曲〉(Kyrie)作為這套彌撒的起始樂章,也是全曲唯一使用C小調作為主調性者。透過主調性以及樂團導奏的沈降音型暗 示,三段式結構的起始與終結樂段傳達出悲傷陰沈的感覺,旨在祈求天主垂憐。中段轉入降E大調,透過絕美的女高音領唱高難度 華彩樂段傳達基督的榮美,已知這是莫札特為妻子量身打造的唱段,可以想見她的超卓歌藝是這段音樂的重要靈感來源。 〈光榮頌〉(Gloria)起始處轉入C大調,以逼真的方式還原眾天使吹起號角歡讚天主的情境。後續其餘經文運用多種風格處理, 並且在聲部數量上刻意布局,從獨唱、二重唱到三重唱,合唱聲部也運用混聲四部、五聲部、一直到八聲部等不同組合。「讚 美你」(Laudamus te)宛如一闋女高音獨唱的F大調華彩炫技協奏曲,以五聲部合唱「感謝你」(Gratias)作為過渡樂段,進 入精彩的D小調女高音二重唱「天主」(Domine Deus),此曲連同稍後進入的三重唱「因為只有你是聖的」(Quoniam tu solus Sanctus)皆融入巴洛克義大利歌劇的華彩炫技演唱風格以及競奏風格(stile concertato),莫札特以自己的音樂語彙處理其中繁複 且精妙的對位與數字低音伴奏。八聲部合唱「除免世罪者」(Qui tollis)除了以威尼斯複合唱風格令人注目外,強烈的力度對比與 附點節奏感製造鮮明的戲劇張力,突顯罪人面對天主時的戰兢恐懼心情。最後以「耶穌基督」(Jesu Christe)作為導入部,進入 盛大的復格合唱樂章「你和聖神同享天主聖父的光榮」(Cum sancto spiritu)。 與前述〈光榮頌〉類似,所有〈信經〉(Credo)已完成譜曲的部分,宛如一套多樂章康塔塔(cantata)布局。「我信唯一的天 主」(Credo in unum Deum)以C大調歡欣雀躍的鄉村舞曲風格起始,五聲部合唱齊聲宣告獨一真神信仰。女高音獨唱曲「降世為 人」(Et incarnatus est)美得令人屏息的高難度炫技演唱旋律建立在西西里舞曲(siciliano)之上,運用大量的木管樂器合奏,以 濃厚的田園風格反映耶穌誕生的環境與祂的牧者身分。 〈歡呼歌〉(Sanctus)以C大調八聲部合唱起始,再次使用威尼斯複合唱風格演繹眾天使讚頌三位一體天主聖名的浩大聲勢。然 而,緊接下來的「歡呼之聲響徹雲霄」(Hosanna in excelsis)第5-8聲部卻付之闕如,成為這套彌撒眾多未完成的遺憾之一。最 後,與一般傳統上溫和慈祥的風貌截然不同,〈迎主曲〉(Benedictus)可以見到莫札特相當個人化的觀點,這段A小調四重唱以 較強的力度、高難度炫技演唱、繁複的對位風格增強音樂的戲劇張力。

55


歌詞 Texts Kyrie

垂憐曲

Kyrie eleison,

上主,求你垂憐。

Christe eleison,

基督,求你垂憐。

Kyrie eleison.

上主,求你垂憐。

Gloria

光榮頌

Gloria in excelsis Deo.

天主在天受光榮,

Et in terra pax hominibus bonae voluntatis.

主愛的人在世上享平安。

Laudamus te. Benedicimus te.

我們讚美你,稱頌你,

Adoramus te. Glorificamus te.

朝拜你,顯揚你,

Gratias agimus tibi,

感謝你,

propter magnam gloriam tuam.

為了你無上的光榮。

Domine, Deus, Rex caelestis,

主、天主、天上的君王、

Deus Pater omnipotens.

全能的天主聖父。

Domine, Fili unigenite, Jesu Christe.

主、上帝的獨生子,耶穌基督。

Domine, Deus, Agnus Dei, Filius Patris.

主、天主、天主的羔羊,聖父之子。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除免世罪者,求你垂憐我們;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suscipe deprecationem nostrum.

除免世罪者,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Qui sedes ad dexteram Patris, miserere nobis.

坐在聖父之右者,求你垂憐我們。

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因為只有你是聖的,

Tu solus Dominus. To solus Altissimus.

只有你是主,只有你是至高無上的。

Jesu Christe, cum Sancto Spiritu:

耶穌基督,你和聖神,

in gloria Dei Patris. Amen.

同享天主聖父的光榮。阿門。

Credo

信經

Credo in unum Deum,

我信唯一的天主,

Patrem omnipotentem, factorem caeli et terrae,

全能的聖父,天地萬物無論有形無形,

visibilium omnium et invisibilium.

都是由祂所創造的。

Et in unum Dominum, Jesum Christum,

我信唯一的主、耶穌基督,

Filium Dei unigenitum.

天主的獨生子。

Et ex Patre natum, ante omnia saecula.

祂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所生。

Deum de Deo, lumen de lumine,

祂是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

Deum verum de Deo vero.

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

Genitum, non factum, consubstantialem Patri:

祂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與聖父同性同體,

per quem omnia facta sunt.

萬物是藉著祂而造成的。

Qui propter nos homines,

祂為了我們人類,

et propter nostram salutem, descendit de caelis.

並為了我們的得救,從天降下。

Et incarnatus est de Spiritu Sancto,

祂因神聖,

ex Maria Virgine: et homo factus est.

由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而成為人。

Sanctus

歡呼歌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Dominus,

聖!聖!聖!

Deus Sabaoth.

上主,萬有的主,

Pleni sunt caeli et terra gloria tua.

你的光榮充滿天地。

Hosanna, in excelsis.

歡呼之聲,響徹雲霄。

Benedictus

迎主曲

Benedictus qui venit, in nomine Domini.

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

Hosanna, in excelsis.

歡呼之聲,響徹雲霄。

56


藝術總監

杜黑 Dirk DuHei, artistic director

杜黑先生榮獲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第八屆 金曲獎最佳製作人、中國文藝協會九十四年榮譽文藝獎 章,並曾出版傳記『樂壇黑面將軍』,更多次應邀擔任國 內外重要聲樂、合唱等比賽活動之評審。 美國伊利諾大學合唱指揮碩士班畢業並進入博士班,1981 年返國,1983年接任台北愛樂合唱團指揮至今。1988年創 立「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主辦「台北愛樂國 際合唱音樂營」、「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及「樂壇新 秀」等活動,2018年創辦「台北國際合唱大賽」,開啟國 內首度舉辦大型國際合唱賽事之濫觴,對於合唱音樂推廣 及國際交流,培養優秀音樂人才等不遺餘力。 多年來積極致力於開拓國人合唱音樂作品,製作之『映象 中國』專輯獲得第八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唱片」、 「最佳演唱人」及「最佳唱片製作人」等三項大獎;與作 曲家錢南章老師長期合作,『馬蘭姑娘』獲第九屆金曲獎 四項提名並獲「最佳作曲人」;許雅民大型劇場合唱作品 『六月雪』更獲第十一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最佳 古典唱片」提名,為台灣合唱音樂加入新血脈;2001年出 版之錢南章『佛說阿彌陀經』為佛教2500多年來的首部安 魂曲,獲得第十三屆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最 佳作曲人」兩項大獎;2012年首演之錢南章大型國樂合唱 作品『十二生肖』獲得第2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藝術音樂專 輯、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錄音三項提名肯定,更受邀於 北京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及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第 十一屆「台灣月」盛大巡演。

Dirk DuHei, who won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 Prize in 1997, is devoted music education and choral music. Although born in China, he received his Master of Music in conduct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S.A., and then returned to Taiwan to become actively involved in choral directing. Since 1983 Dirk DuHei has been the permanent Music Director and conductor of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In 1988 he launched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to promote choral and other musical activities in Taiwan. This foundation has over these years been involved in presenting hundreds of famous artists and ensembles, both local and foreign. And the foundation has successfully promoted for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uch as the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 Taipei Philharmonic Summer Festival ” , “ Taipei Philharmonic International Music Workshop”. Dirk DuHei contributes to the musical life of Taiwan by premiering new pieces and organizing educational performances and seminars. He has often been invited to be a member of the jury at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s (Fulda, Germany; Riva Del Garda, Italy; Budapest, Hungary; Sydney, Australia; Hong Kong to name a few). From England to Australia, Korea to the U.S.A, Dirk DuHei and his chamber choir have performed at various international festivals with enormous success. He is currently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Chamber Choir, Youth Choir,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Taipei Philharmonic Theater, and Taipei Philharmonic Opera Studio.

目前擔任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台北愛樂合唱 團、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愛樂 劇工廠及台北愛樂歌劇坊藝術總監。

57


音樂總監

古育仲 Yu-Chung John Ku, music director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候選人,天普大學音樂碩士。台北愛樂合唱團音樂總監暨指揮,國際 合唱聯盟亞太執委會核心成員,台灣合唱協會常務理事,並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演出足跡遍及世 界,包括美國、加拿大、中國、香港、澳門、菲律賓、新加坡、印尼、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 義大利、俄羅斯及澳大利亞,演出場地包括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北京國家大劇院…等世界頂尖表演場 館。除指揮外,也常擔任國際音樂比賽評審,包括世界合唱大賽(前合唱奧林匹克)、歌韻東方國際 合唱比賽、北蘇門答臘國際合唱大賽、峇里島國際合唱大賽…等多項賽事,及香港、新加坡、台灣之 音樂比賽。 Yu-Chung John Ku is the Music Director of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and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He represents Taiwan in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horal Music, and is one of the members of the IFCM Asia-Pacific working committee. He has conducted concert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U.S.A. (Carnegie Hall, Chicago Symphony Hall, etc.), China (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Center of Beijing, etc.), Canada, Austria, Bulgaria, Hungary, Italy, Russia, Hong-Kong, Macao, Philippines, Singapore, Australia, and so on. He is an adjudicator in the World Choir Games (the former “Choral Olympics”), Oriental Concentu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Bali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North Sumatra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Singapore Youth Festival, Hong-Kong Schools Music Festival, and several other competitions. He has led master classes and workshops in many countries. Yu-Chung John Ku is a doctoral candidate at the College-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and holds a master degree from Temple University. is placeholder text known as “lorem ipsum,” which is scrambled Latin used by designers to mimic real copy. Aliquam bibendum, turpis eu mattis iaculis, ex lorem mollis sem, ut sollicitudin risus orci quis tellus. Fusce at massa nec sapien auctor gravida in in tellus. Mauris id fermentum nulla. Donec ac fringilla turpis.

行政總監

丁達明 Ferdinand Ta-Ming Ting, executive director 1990年加入台北愛樂合唱團,隨團巡迴世界各地20餘國演出。 1992-1993年任台北愛樂合唱團執行 秘書,製作多場音樂會及台北愛樂合唱團首次赴美國巡迴演出(1993)。 1999年起任職台北愛樂文 教基金會資深經理及合唱節經理,曾負責製作許常惠歌劇《國姓爺鄭成功》(1999)、流行音樂劇 《Making Tracks 鋪軌》(2001)於國家戲劇院演出,「樂壇新秀甄選-鋼琴大賽及聲樂大賽」(2000, 2002, 2004)、「台北愛樂夏日音樂節」(1999, 2001, 2003, 2007)、「台北巴赫音樂節」(2010, 2012)、「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2000, 2002, 2004, 2005, 2006, 2008-2018)等大型活動,策劃台北 愛樂室內合唱團國際巡迴演出(1999-2018)。 2014年法國TOURS國際合唱大賽評審。 Joined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and Chamber Choir since 1990 and toured with choir in more than 20 countries. Executive Secretary of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1992-1993. Senior Manager of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since 1999. Festival Director of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since 1999. Jury member of Florilège Vocal de Tours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2014 in France.

58


駐節指揮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festival conductor

生於布達佩斯,在李斯特音樂學院修習管絃樂及 合唱指揮,師事Eric Ericson、Kurt Masur 及László Somogyi。1979年起,擔任Miskolc交響樂團助理 指揮,於Pécs大學音樂系教授合唱指揮與音樂理 論,指揮大學女聲合唱團,並擔任KPVDSZ交 響樂團指揮。1989年起,擔任Dohnányi Orchestra Budafok首席指揮,該樂團在其指導下,於1993年 正式成為職業樂團,為匈牙利最年輕的職業交響 樂團。 1980年起,出任布達佩斯學院合唱協會 (BACS)音樂總監,贏得多項重要歐洲合唱比 賽首獎,包括匈牙利巴爾托克國際合唱比賽大 獎,威爾斯國際合唱比賽中獲「世界最佳合唱 團」榮銜;1984年,獲得最佳指揮獎。 2001年起,出任Honvéd樂團音樂總監及其職業 男聲合唱團指揮;2002年成為耶路撒冷交響樂團 首席客座指揮、特拉維夫愛樂歌手音樂顧問。他 的巡演足跡遍及英、法、義、西班牙、瑞士、德 國、奧地利、荷蘭、台灣及澳洲各地;並曾受 邀參加澳洲雪梨第四屆IFCM世界合唱音樂研討 會。此外,他也積極訓練年輕指揮家,經常在匈 牙利、比利時、芬蘭、德國、台灣及以色列開設 指揮大師班課程。 1998年,他為布達佩斯的合唱比賽引進革命性的 創新概念,使其成為著名的國際比賽項目之一, 並以此為成功案例,在義大利、德國、以色列 及美國觸發了一系列以「MUSICA MUNDI」為 名的合唱賽事,其中包含了合唱奧林匹克大賽 (Choir Olympics)。豪勒隆是INTERKULTUR 國際音樂比賽基金會、「MUSICA MUNDI」國 際合唱比賽及合唱奧林匹克大賽藝術總監。1998 年成立「匈牙利合唱比賽及音樂節協會」擔任 主席;2004年起,出任匈牙利Zemplén音樂節總 監。 2002年,接受匈牙利總統頒贈共和國騎士十字勳 章;2004年,獲頒李斯特獎。

Born in Budapest, Gábor Hollerung studied choral and orchestral conducting at the Liszt Academy of Music and attended the master classes of Eric Ericson and Kurt Masur. From 1979 he was the assistant conductor of the Miskolc Symphony Orchestra. He taught choral conducting and music theory at the music faculty of the University of Pécs, where he also conducted the female choir of the university. Parallel to this he was the conductor of the semi-profess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of the KPVDSZ. He has been the principal conductor of the Dohnányi Orchestra Budafok since 1989. Thanks to their rapid development under his hands, the amateur ensemble received a professional status in 1993, becoming the youngest profess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in Hungary. He has been the Music Director of the Budapest Academic Choral Society since 1980. He enjoyed a unique series of successes, winning first prizes at all recognized European choir competitions including the Grand Prix of the Béla Bartók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in Debrecen (Hungary). Under his leadership the BACS was awarded the title "Choir of the World' at the Llangollen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Wales). He was awarded the prize for best conductor in Debrecen in 1984. Since May 2001 he has been music director of Honvéd Ensemble and conductor of its worldwide unique professional male choir. In 2002 he became Chief Guest Conductor of the Jerusalem Symphony Orchestra and Musical Advisor of the Philharmonia Singers Tel Aviv. He has toured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his ensembles. They gave many concerts in England, Spain, France, Italy, Germany, Austria, Taiwan and Australia. His choir was among the 30 best choirs of the world to be invited to the 4th IFCM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 in Sydney. In addition to his European engagements as a guest conductor he is regularly invited to Israel, to Taiwan and to the United States. He appeared at such reputed concert halls as the Concertgebouw Amsterdam, 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 London, Frankfurter Alte Oper, Wiener Konzerthaus, the Henry Crown Symphonic Hall Jerusalem, the Sydney Opera House, the Taipei National Concert Hall, etc. He is engaged in training young conductors and he has regularly given master classes on conducting since 1986 both in Hungary and abroad e.g.: Belgium, Finland, Germany, Taiwan and Israel. In 1988 he initiated the foundation of a choir competition with a revolutionary new artistic concept in Budapest, which has grown to be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event series during the past decade. A whole family of choral events was born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the Budapest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under the name "MUISCA MUNDI" in Italy, Germany, Israel,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highlight of the series is the Choir Olympics. Gábor Hollerung is one of the artistic directors of INTERKULTUR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s Foundation, the "MUSICA MUNDI"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s and of the Choir Olympics. He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of Hungarian Choir Competitions and Festivals founded in 1998. From 2004 he is the director of a very noted music festival in Hungary, the Zemplén Festival. In 2002 he was awarded the Knight-cross Order of the Republic by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Hungary and in 2004 he was given Liszt Award. 59


指揮

亞尼斯•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conductor Jānis Liepiņš earned bachelor’s degrees in choral and orchestral conducting at the Jāzeps Vītols Latvian Academy of Music. He has participated in masterclasses with Colin Metters and Lutz Köhler, in addition to ERASMUS studies at the Berlin University of the Arts.

亞尼斯•利耶賓許於拉脫維亞Jāzeps Vītols音樂 學院取得合唱與交響樂團指揮雙學士學位,並 曾參與Colin Metters與Lutz Köhler大師班習得許 多重要技巧,且透過歐洲ERASMUS計畫前往德 國柏林藝術大學進修。 2012至2018年擔任Kamēr合唱團藝術總監及總指 揮。他的優秀表現在2013年獲頒拉脫維亞音樂 大獎之「年度最佳新秀音樂家」,以及拉脫維 亞最大報– Diena頒贈年度文化獎。2013年帶領 Kamēr合唱團在義大利Arezzo歐洲合唱大獎賽中 脫穎而出。 2014年起年起擔任拉脫維亞國家歌劇院指 揮,演出柴科夫斯基《尤金•奧涅金》、華格 納《漂泊的荷蘭人》,並以音樂總監身份參 與比才《卡門》、約翰•史特勞斯二世《蝙 蝠》、葛拉祖諾夫《雷蒙達》與斯特拉溫斯基 《浪子的歷程》等製作。2019年利耶賓許將 領銜參與雷昂卡發洛《丑角》以及難得演出的 蒙特梅齊(Italo Montemezzi)歌劇《魔法》 (L' incantesimo),並加入ARTE德法公共 電視台2019年歌劇季播出。

Jānis Liepiņš served as Artistic Director and Chief Conductor of the Youth Choir Kamēr… from 2012 to 2018. His accomplishments were recognized in 2013 with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bestowed upon Latvian musicians, a Great Music Award as the year’s best new artist. He was also honored with an Annual Award in Culture from Diena, Latvia’s largest daily newspaper. As chief conductor of Kamēr…, he led the choir to victory in the European Choral Grand Prix in Arezzo in 2013 Since 2014 Liepiņš has worked as a conductor at the Latvian National Opera and Ballet where he has led repertory performances of works including Tchaikovsky ’s Eugene Onegin, Wagner’s The Flying Dutchma n, and Prokofiev’s Romeo and Juliet. Additionally, he has served as Musical Director for several LNOB productions including Bizet’s Carmen, Strauss’ Die Fledermaus, Glazunov’s Raymonda, and Stravinsky’s The Rake’s Progress. In 2019, Liepiņš led a production of Leoncavallo’s Pagliacci together with the rarelyperformed L’incantesimo of Italo Montemezzi. The production was broadcasted by ARTE as part of their 2019 opera season. Jānis Liepiņš made his debut with the Russian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in 2017 and makes regular guest appearances with all the professional orchestras of Latvia. Starting from september 2019 he is also going to work as a conductor at the Mannheim National Theater, Germany.

利耶賓許於2017年首度與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 合作,也經常受邀與拉脫維亞各專業樂團共同 演出。2019年九月他將前往德國擔任曼海姆國 家劇院指揮。

60


女高音

林慈音(7 28 開幕音樂會) /

Grace Lin, soprano 畢業於英國皇家音樂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獲特優演唱文憑,英國皇家音樂學士學位, 國立藝專音樂科,活躍於國內外歌劇、神劇、藝術歌曲等演唱領域。曾與國家交響樂團演出多部 歌劇,包含華格納《帕西法爾》、《女武神》;貝多芬《費黛里歐》、浦契尼《修女安潔麗卡》 等;台北愛樂合唱團韓德爾《彌賽亞》、孟德爾頌《以利亞》以及巴赫《聖馬太受難曲》、《聖 誕神劇》。經常演出經典曲目:佛瑞《安魂曲》,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等;並受邀於〔NSO探索頻道〕、〔夜鶯講堂〕等單位演講,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台灣神 學院、新店和中正高中,擔任台北愛樂合唱團聲樂指導,並獲選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傑出校友。

女高音

蔣啟真(8 4 閉幕音樂會) /

Jeannie Chiang, soprano 自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聲樂組第一名畢業後,即獲資優獎學金赴約翰霍普金斯琵琶蒂音樂院 深造,取得碩士學位。啟真的音色既溫暖又清亮,音域寬廣,擁有過人的花腔技巧。曾於法文聲 樂大賽菁英組中獲得冠軍,錄製專輯並入圍第十九屆金曲獎。近年演出:國光劇團《快雪時晴》 (2018香港)、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三十週年-伯恩斯坦《彌撒》、高雄市立交響樂團《波西米 亞人》、關渡藝術節《夢遊女》、台中歌劇院《浮士德》等。今年10月將於台中歌劇院演出《快 雪時晴》,2020年於台中歌劇院演出西班牙歌劇《短促的人生》,擔綱女主角Salud。現任教於國 立台北藝術大學以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並為台灣聲樂家協會及約翰霍普金斯琵琶地台灣 校友會的一員。

次女高音

劉欣怡(7 28 開幕音樂會) /

Hsin-Yi Liu, mezzo-soprano 台灣新竹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畢業,主修聲樂。由彭碧君老師啟蒙,先後師事於李寶 鈺、Lorraine Nawa Jones。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碩士在職專班,隨李葭儀教授繼續鑽 研。曾任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指揮大師班羅西尼《小莊嚴彌撒》、閉幕音樂會詹金斯《武裝之 人:和平彌撒》及莫札特《安魂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合唱團威廉斯《聖母讚主曲》、國家兩 廳院《魚•石頭•聽禪聲》洛夫&錢南章音樂會等節目之獨唱。現為台北市婦女合唱團及青韵合 唱團聲樂指導。

61


次女高音

鄭海芸(8 4 閉幕音樂會) /

Hai-Yun Cheng, mezzo-soprano 美國波士頓大學聲樂演唱博士,新英格蘭音樂院聲樂演唱碩士,東吳大學音樂系學士。師事邱玉 蘭、Kendra Colton及國際知名Bass-Bariton Simon Estes。獲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台北德文藝術歌 曲大賽專業組參獎、台北中文歌曲大賽專業組貳獎、兩廳院樂壇新秀。曾演出歌劇《費加洛婚 禮》、《女人皆如此》、《魔笛》、《法斯塔夫》、《蝙蝠》、《賽維理亞理髮師》、《卡門》 及《霍夫曼的故事》等。曾與國家交響樂團演出《艾蕾克特拉》、《修女安潔麗卡》、《蝴蝶夫 人》、《強尼.史基基》。兩廳院歌劇工作坊《糖果屋》、《灰姑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尤 金•奧涅金》。台中國家歌劇院開幕季《迷宮魔獸》、指環四部曲《女武神》。現為東吳大學及 東海大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台北愛樂歌劇坊歌手。

男高音

黃亞中(7 28 開幕音樂會) /

Ya-Chung Huang, tenor 1989年生於台北市。聲樂啟蒙於廖聰文老師,就讀東吳大學音樂學系期間師事於孫清吉教授, 於2011年畢業。2018年畢業於德國柏林藝術大學(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取得雙碩士學 位,主修歌劇以及藝術歌曲暨神劇,師事於KS Markus Brück。2017年與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簽下 合約,成為該劇院駐院男高音獨唱歌手至今,每年演出超過五十場。曾與名指揮家倫尼爾斯(D. Runnicles)、拉圖(S. Rattle)、黎濟(C. Rizzi)等合作。2019年於下巴伐利亞州立劇院客席演 出《萊茵的黃金》中火神Loge一角。2020年,黃亞中將於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新製作華格納《尼貝 龍根的指環》中,飾演Mime一角。

男高音

李世釗(8 4 閉幕音樂會) /

Shih-Chao Lee, tenor 生於台灣台中,畢業於德國國立羅斯托克高等音樂與戲劇學院歌劇碩士班、中國文化大學聲樂碩 士班;聲樂師從戲劇女高音柴寶琳教授以及 Penka Christova 。在德期間曾跟隨指揮家 Wolfgang Kluge、Mathias Husmann、Christian Hammer 學習演唱,伴奏家 Henning Lucius 學習藝術歌曲 詮釋,導演 Horst Kupich、Maria Husmann 學習表演。2019年考取德國瑪格德堡歌劇院合唱團男 高音,與台北愛樂、國家交響樂團演出《彌賽亞》。2018年於香港演出《唐喬望尼》、德國演出 《里納多》。2017年受邀於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演出孟德爾頌《頌歌》。2016年於德國演出《魔 笛》。曾與台北愛樂歌劇坊演出《法斯塔夫》。2010年起入選為兩廳院歌劇工作坊歌手至今, 演出《女高音也瘋狂》、雷斯匹基《睡美人》、《木偶奇遇記》。目前為德國巴伐利亞邦霍夫 歌劇院合唱團男高音、兩廳院歌劇工作坊歌手、台北愛樂歌劇坊歌手、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客 席團員。

62


男低音

葉展毓(7 28 開幕音樂會) /

Chan-Yu Yeh, bass 聲樂師事陳振芳、徐以琳。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生物科技系,東海大學音樂研究所。曾與指揮 呂紹嘉、林勤超、鍾安妮、陳琳、邱君強、Helmuth Rilling、Günther Herbig、Stefan Soltesz、 Gábor Hollerung、Gernot Schmalfuss等合作。並受邀與國家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臺北 市立交響樂團、兩廳院歌劇工作坊、台北愛樂合唱團、創世歌劇團、台北愛樂歌劇坊等合作演 出。曾擔任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C大調彌撒》、《莊嚴彌撒》;巴赫《聖誕神劇》;布拉姆 斯《德文安魂曲》;浦契尼《光榮彌撒》;韓德爾《彌賽亞》、《伯沙撒王》;布魯克納《感恩 讚歌》、《第三號f小調彌撒》男低音獨唱。曾演出 歌劇《萊茵黃金》、《強尼史基基》、《奧 泰羅》、《蝙蝠》、《西城故事》、《尤金•奧涅金》、《女人皆如此》、《魔笛》、《賽維爾 理髮師》、《唐喬凡尼》、《茶花女》、《風流寡婦》等。

男低音

廖宇盟(8 4 閉幕音樂會) /

Yu-Meng Liao, bass 出生於台中豐原,聲樂啟蒙於孫清吉教授。畢業於國立南投高中音樂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 樂系,先後師事顧蓓寧老師,徐以琳教授。深造於奧地利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表演藝術大學 (Mozarteum University of Salzburg) 研究所,主修藝術歌曲,神劇及歌劇,聲樂師事Elisabeth Wilke 並隨鋼琴伴奏大師Helmut Deutsch學習藝術歌曲演唱,舞台表演師事Hermann Keckeis。2015年獲 得評審一致同意以最高分之優異成績畢業。現為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活動副總召、台北愛樂歌劇 工作坊成員,拉縴人青年合唱團、北醫大杏聲合唱團、陽明大學合唱團,交大友聲合唱團及深圳 保利藝術空間聲樂指導老師。

63


合唱指導

張維君 Regina Wei-Chun Chang, chorus master 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合唱指揮,師事翁佳芬博士。指揮技巧啟蒙於連芳 貝老師。學習過程中曾接受Kurt Suttner、Anthony Leach、Henry Gibbons、Gábor Hollerung、 Joseph Flummerfelt、Anton Armstrong、María Guinand 等合唱大師個別指導。 曾擔任天主教慶典合唱團、中正高中合唱團、台北醫學大學杏聲合唱團、長庚大學曉韻合唱團指 揮、台北愛樂合唱團助理指揮、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助理指揮暨客席指揮。2011-2014年擔任台 灣青年節慶合唱團助理指揮。2014年起擔任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駐團師資。 2015年陸續擔任孟德爾頌《以利亞》,海頓《創世記》,威爾第《安魂曲》、《奧泰羅》,伯 恩斯坦《彌撒》、《齊徹斯特詩篇》,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艾爾加《創樂者》,普羅科 菲夫《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布拉姆斯《命運之歌》,洛夫與錢南章《大悲咒與我的釋文》、 《背向大海》......等演出之合唱指導。 現任台北愛樂合唱團常任指揮,台北市婦女合唱團、華岡唱友合唱團指揮。

合唱指導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chorus master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聲樂組,師事徐以琳教授,以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班,主修 管弦樂指揮,受教於徐頌仁教授。 曾獲國家交響樂團(NSO)總監呂紹嘉大師班指導,亦曾參加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TICF)指 揮大師班,獲匈牙利指揮嘉保•豪勒隆(Gábor Hollerung)指導,與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及室 內合唱團演出巴赫《第二十一號清唱劇》。2014年指揮北藝大室內樂團及女高音梁又中演出巴赫 《第五十一號清唱劇》;同年,擔任TICF指揮大師班合唱指導;帶領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在台 灣、中國、匈牙利、義大利、波蘭等國家巡迴演出。曾擔任歌劇貝多芬《費黛里歐》、伯恩斯坦 《憨第德》、浦契尼《三部曲》及馬水龍《無形的神殿》、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德國巴赫權 威海慕特•瑞霖指揮之巴赫《聖誕神劇》合唱指導。2018年,於莫斯科特福林合唱指揮大賽獲得 第二名(首獎從缺),同年,以全額獎學金獲選Dohnányi Academy指揮大師班正式學員,並與 Budafoki Dohnányi Orchestra於匈牙利布達佩斯演出。 曾任蘇州科技學院音樂學院合唱團指導。現為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副指揮,海歸人聲合唱團音樂 總監兼指揮、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台北市婦女合唱團、師韻合唱團及歡樂頌合唱團常任指揮。

64



阿爾曼納合唱團(瑞典) Allmänna Sången (Sweden)

阿爾曼納合唱團是個來自瑞典烏普薩拉城的混聲合唱團,創立於1830年,為斯堪地那維亞地區最古老的學院合唱團,音樂風格 罕見地融合了卓越的傳統與創新的音樂思維。該團尊重瑞典悠久的合唱傳統,同時也特意彰顯當代作曲家的創作,期能激發觀 眾在享受傳統的音樂禮讚之外,也能發掘聆聽新音樂的樂趣。除了在瑞典境內參與傳統形式年度例行音樂會、廣播節目演出及 許多創新的跨界製作,該團自2013年開始,特別為創作當代合唱音樂的女性作曲家舉辦雙年度的國際比賽:「阿爾曼納合唱團 與安德斯•瓦爾作曲比賽」。 多年以來,阿爾曼納合唱團已發表了多張備受好評的錄音專輯,並在2009年贏得了享譽盛名的瑞典葛萊美獎最佳古典專輯獎, 而於2016年發行的最新專輯「現代女性」中,所收錄的作品皆出自當代女性作曲家之手。阿爾曼納合唱團曾獻聲於數個大型製 作,如:2005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辦的諾貝爾獎晚宴,且經常在瑞典境內及全球各地巡演,近期赴斯洛維尼亞的馬里波爾參加 2017年加魯斯國際合唱大賽,獲得冠軍。

66


Allmänna Sången is a mixed choir from Uppsala, Sweden. Founded in 1830, the choir is Scandinavia’s oldest academic choir, and represents a rare combination of well–established traditions and innovative musicianship. By honoring the rich Swedish choral tradition as well as highlighting music by contemporary composers, the choir wishes to inspire the listeners to not only enjoy the treasured music gifts of the past, but also to discover new music. Alongside its several annually recurring, traditional appearances in Swedish concert halls and in radio, and its many novel artistic collaborations, Allmänna Sången notably arranges, since 2013, the international biannual competition Allmänna Sången & Anders Wall Composition Award, for female composers of new choral music. Through the years Allmänna Sången has released several celebrated recordings, and was, in 2009, awarded the prestigious Swedish Grammis award for best classical album. Its latest album, Femina Moderna, was released in 2016 and consists of music by female contemporary composers. The choir has appeared in several large-scale stage productions—such as at the 2005 Nobel banquet in Stockholm—and regularly tours and performs in Sweden and across the globe. Most recently the choir visited Maribor, Slovenia, where they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Gallus 2017.

指揮

緄多利納

Maria Goundorina, conductor 瑪麗亞•緄多利納出生於俄羅斯的新索科利尼基城,後移居至莫斯科近郊地區,自7歲起加入合唱團演 唱,並在15歲時開始學習指揮,就學於伊波里托夫-伊凡諾夫音樂學院及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院,師從 俄羅斯國寶指揮家鮑里斯•特福林,爾後赴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院習樂於安德斯•艾比門下,並且於維 也納大學修習音樂學課程。 居住在上述城市的體驗、過往的學習、身為歌手與指揮的音樂經驗,都影響了緄多利納對理想合唱聲響 的想像。曾經是柴科夫斯基音樂院室內合唱團、荀貝格合唱團、米凱里室內合唱團成員,也指揮過許多 瑞典合唱團,其中包括:瑞典廣播合唱團、艾瑞克森室內合唱團、瑞典皇家歌劇院合唱團,緄多利納自2010年起擔任阿爾曼納合唱團 藝術總監至今,教學活動遍及奧地利、德國、荷蘭、瑞典,指導聲樂、合唱指揮、俄國音樂。 Maria Goundorina was born in Novosokolniki in Russia and grew up near Moscow, where she started singing in choirs at the age of seven, taking up conducting when she was fifteen. She studied at the Ippolitov-Ivanov Music College and the Moscow Tchaikovsky Conservatory (with Boris Tevlin) and later at 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 in Stockholm with Anders Eby, also following courses in music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Her ideals in terms of choral sound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se cities and her studies, but also by her own experiences as a singer and conductor. She has been a member of the Chamber Choir of the Tchaikovsky Conservatory, the Arnold Schoenberg Chor and Mikaeli Chamber Choir, and has conducted numerous Swedish choirs, including the Swedish Radio Choir, Eric Ericson Chamber Choir and the choir of the Royal Swedish Opera. Since 2010 Maria Goundorina has been artistic director of Allmänna Sången. She also teaches choral direction and singing and Russian music at courses in Austria, Germany, the Netherlands and Sweden.

67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菲律賓) Mandaue Children & Youth Chorus (The Philippines)

曼達維兒童合唱團(MCYC)為來自菲律賓宿霧、擁有30名團員的合唱團。在指揮蘇嘉羅指導下,自2004年起受邀於許多國際 音樂節中演出,並在國內外多項合唱比賽中獲得首獎。 MCYC於2007年在印尼雅加達「第一屆亞洲合唱大賽」贏得兒童合唱、民謠及宗教音樂三項金牌。2009年在韓國慶南「第一屆 世界合唱錦標賽」中贏得兒童合唱組世界冠軍。2011年受邀參加「2011香港國際青少年合唱節」並獲得兩項組別金牌、民謠組 冠軍及評審團最大獎等四項大獎。 2012年應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邀請,於第12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演出。同年受邀於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在第二位菲律賓聖 徒伯多祿.卡隆索德的封聖儀式中演唱。2015年於德國哈雷「第36屆韓德爾國際兒童合唱音樂節」中榮獲首獎。MCYC連續三 屆代表菲律賓於亞洲兒童節中演出:第一屆越南河內(2016)、第二屆越南芽莊(2018)、第三屆越南峴港(2019)。2017年 他們首度於美國巡演,足跡遍及奧勒岡、加州舊金山、格羅弗海灘、洛杉磯、亞利桑那及猶他州鹽湖城等地。 他們也是菲律賓政府所頒發許多重要文化獎項得主:包括「宿霧之光」、「珍珠」、「榮耀豐收」等,這些獎項旨在鼓勵為國 家帶來榮譽,並向全世界推廣菲律賓音樂和藝術的藝術工作者。 The Mandaue Children and Youth Chorus is a 30-member choir from Cebu, Philippines. Under the tutelage of Maestro Dennis Sugarol, the choir has participated in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s and garnered top prizes and awards in a number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s since 2004. In the 1st Asian Choir Games in Jakarta, Indonesia in July 2007, the choir won three gold medals in the three categories - Children’s Choir, Folklore, and Music of the Religions. In 2009 the choir joined the Grand Prix Competition of the First World Choir Championships in Gyeongnam, South Korea and was World Champion in the Children’s Choir Category. In 2011 MCYC was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Youth and Children’s Choir Festival and came home with two gold medals for the 2 categories they competed in, a trophy as Champion in the Folklore Category and another trophy as Jury’s Prize recipient. 68


In 2012, through the invitation of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Taiwan, MCYC performed during the 12th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In the same year, the choir sang at the canonization of the 2nd Filipino Saint, Pedro Calungsod, at St. Peter’s Basilica, Vatican. In 2015 the choir bagged the Top Prize at the 36th George Fredric Handel’s Kinderchor Festival Halle, Germany. MCYC was the 3 time Philippine’s representative to the Asian Children’s Festival, including the 1st. in Hanoi Vietnam (2016), the 2nd in Nah Trang, Vietnam (2018), and the 3rd. in Danang, Vietnam (2019). In 2017 the choir made a Concert Tour in the United States, sharing their gift of music to the people of Orego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Grover Beach,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lifornia; Arizona; and Salt Lake City, Utah. The choir is a recipient of the Philippine government’s most coveted honorary awards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such as Garbo sa Sugbu, Perlas, and Ani Ng Dangal awards for bringing honor to the country and for promoting Filipino music and arts to the world.

指揮

蘇嘉羅

Dennis Gregory A. Sugarol, conductor 身兼指揮、音樂監督及作曲家的蘇嘉羅,1997年於宿霧取得音樂學士學位,2003年在菲律賓亞洲禮儀與 音樂學院完成合唱教學與指揮課程。目前指導的合唱團包括:曼達維藝術學校兒童合唱團、曼達維兒童 合唱團(MCYC)、他泊山學院合唱團、兒童樂園蒙特梭利學校合唱團、聖本篤兒童合唱團及宿霧室內 合唱團,經由他指導的所有合唱團,皆在菲律賓及國際音樂比賽中獲得獎項。 曼達維音樂學校兒童合唱團曾榮獲2004年全國青年藝術家音樂比賽冠軍,並於2007年在印尼雅加達第一 屆亞洲合唱大賽中,獲得三面金牌。MCYC曾在韓國慶南2009世界合唱錦標賽中獲得大賽總冠軍;2011 年於香港國際青少年合唱節中獲得兩面金牌、一個分組冠軍及評審團最大獎;2015年於德國哈雷第36屆韓德爾國際兒童合唱音樂節中 獲得首獎。2016年蘇嘉羅以創作歌曲〈爸爸回來了〉獲得宿霧流行音樂節首獎。 蘇嘉羅也是菲律賓政府所頒發許多重要文化獎項得主,如「宿霧之光」、「珍珠」、「榮耀豐收」等,這些獎項旨在鼓勵為國家帶來 榮譽,並向全世界推廣菲律賓音樂和藝術的藝術工作者。 Maestro Dennis Gregory A. Sugarol is a conductor, music director, and composer. He finished his Bachelors Degree of Music in Cebu City in 1997 and a special course on Techniques in Choral Pedagogy and Conducting at the Asian Institute for Liturgy and Music in the Philippines in 2003. His choral groups namely the Mandaue School for the Arts Children’s Choir, Mandaue Children’s Choir, Tabor Hill College Choir, Children's Paradise Montessori School Choir, St. Benedict Children’s Choir, and Cebu Chamber Singers, are recipients of major awards both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s. The Mandaue School for the Arts Children’s Choir was a champion at the 2004 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for Young Artists and a recipient of three Gold Medals at the 2007 1st Asian Choir Games in Jakarta, Indonesia. The Mandaue Children’s Choir won the Grand Prix Award at the 2009 World Choir Championship at Gyeongnam, South Korea, two Gold Medals, Category Winner and a Jury’s Prize Awardee at the 2011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Children and Youth Choir Festival, and a Top Prize Winner at the 2015 George Frederic Handle’s 36th Internationales Kinderchorfestival at Halle, Germany. In 2016, the composition of Maestro Dennis entitled Tatay Pauli na, won 1st Prize in Cebu Pop Music Festival. He is a recipient of the Philippine government’s most coveted honorary awards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such as Garbo sa Sugbu, Perlas, and Ani Ng Dangal awards for bringing honor to the country and for promoting Filipino music and arts to the world.

69


烏特合唱團(義大利) 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 (Italy)

烏特合唱團是由牧歌到室內合唱團等各種背景歌手所組成的無伴奏人聲合唱團。烏特的歌者來自義大利各地,擁有堅實的音樂與 聲樂資歷,多數是合唱指揮。 在指揮多納蒂帶領下,該團演出過橫跨古今的系列節目,包括:從文藝復興現代橫跨數百年的「雅歌 Trahe me post te」、1900年 代法國與義大利傑出作曲家的「多彩的20世紀」、關於夜晚的音樂與文學之旅「世界的每一夜」、現代音樂之「夢與視像」、取 材達文西時代之音樂與文字的「李奧納多之夢」。 2015年該團錄製「Pulchra ut luna, electa u」(如月般柔美,如日般明亮)專輯,選唱舊約雅歌與數首《羔羊讚》。同年該團在保 加利亞瓦納國際合唱大賽贏得首獎;2016年春天贏得歐洲合唱大獎賽。這是28年來義大利合唱團在合唱大賽中獲得的最高榮譽。 烏特合唱團曾與多位世界著名指揮及作曲家合作,如:B. Boter、J. Busto、N. Corti、B. Holten、U. Lah、C. Pedini、R. Rasmussen、L. Streich,並錄製多張現代音樂專輯。該團曾多次受邀在義大利及歐洲各地演出,包括:法國亞維農與韋松拉羅 邁納的Festival des Choeurs Lauréats、義大利:米蘭及杜林MiTo settembre musica、法諾Incontro Polifonico Internazionale Città di Fano、阿雷佐Concorso Polifonicoo Guido d'Arezzo、基亞文納Rezia Cantat 以及薩萊諾Salerno Festival。 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 is a cappella vocal ensemble consisting in a variable number of members: from the madriglistic group to the chamber choir. Ut singers come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Italy and have a well-established musical and vocal experience; most of them are choral conductors. With the conduction of Lorenzo Donati, the ensemble performs thematic projects of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music, like: Trahe me post te, the Song of Songs throughout the centuries, from Renaissance to Contemporary music; The colours of the 20th century, French and Italian music written by the greatest composers of 1900; Every night of the world, a journey around the musical and literary world of the night; Dreams and visions, a program of contemporary music; Leonardo dreams, with music and texts from Leonardo da Vinci's time.

70


In 2015 the ensemble recorded Pulchra ut luna, electa ut sol, including pieces from the Song of Songs and several Agnus Dei. In the same year 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 won the top prize at the International May Choir Competition in Varna (Bulgary) and in the spring 2016 won the European Grand Prix for Choral Singing (EGP). For the first time in 28 years an Italian choir win the most prestigious award for choral music. The group collaborated with some of the worldwide well-known conductors and composers, like B. Boterf, J. Busto, N. Corti, B. Holten, U. Lah, C. Pedini, R. Rasmussen, L. Streich and it has recorded several CDs of contemporary music. The ensemble was invited to perform all over Europe and Italy: Festival des Choeurs Lauréats (Avignon and Vaison-la-Romaine), MiTo settembre musica (Milan and Turin), Incontro Polifonico Internazionale Città di Fano (Fano, PU), Concorso Polifonicoo Guido d'Arezzo (Arezzo), Rezia Cantat (Chiavenna, SO), Salerno Festival (Salerno).

指揮

多納蒂

Lorenzo Donati, conductor 作曲兼指揮,就讀佛羅倫斯音樂院的多納蒂曾與Camillo Togni、Ennio Morricone、Paqual Dusapin等人修習 作曲。也曾追隨Diego Fasolis、Gary Graden、Rinaldo Alessandrini、Ottavio Dantone、Carl Hogset, Roberto Gabbiani、Peter Neumann學習合唱指揮。 2007年贏得波隆納舉辦的國際合唱指揮比賽。他曾與義大利青年合唱團、Vox Cordis、Hesperimenta合唱 團、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等合唱團合作,在義大利國內與國際比賽屢獲佳績:2016年歐洲合唱大 獎賽(與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自2016年起他開始帶領職業的薩拉齊尼-錫耶納大教堂合唱團。 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演出並由多家出版社出版。並與許多國際文化機構合作:錫耶納音樂學院、歐洲合唱協會Europa Cantat音樂節、 義大利法諾的Festival Incontro Polifonico Citta di Fano音樂節、桂多達雷左基金會、國家合唱指揮比賽、Festa della Voce音樂節等。 他經常受邀參與合唱音樂與作曲大師班以及擔任國際合唱比賽評審。目前任教於特倫托音樂院以及錫耶納音樂學院夏日學院,教授合 唱作曲與合唱指揮。 Composer and conductor, he studied composition with Camillo Togni, Ennio Morricone, Paqual Dusapin and he attended Music Conservatory in Firenze. He also studied choral conducting with Diego Fasolis, Gary Graden and Rinaldo Alessandrini, Ottavio Dantone, Carl Hogset, Roberto Gabbiani, Peter Neumann. He performed several concerts with Coro Giovanile Italiano, Vox Cordis, Hesperimenta Vocal Ensemble and 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 with which he won many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like the Eropean Grand Prix for Choral Singing in 2016 (with 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 From 2016 he conducts the professional Coro della Cattedrale di Siena - Guido Chigi Saracini. In 2007 he w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Choral Conductors (Bologna). His compositions are performed and published by various publishers around the world. He collaborates with several international cultural institutes like Accademia Chigiana, ECA- Europa Cantat, Feniarco, Festival Incontro Polifonico Citta di Fano, Fondazione Guido d’Arezzo, 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Choral Conductors, Festa della Voce. He teaches masterclasses on choral music and composition and he is often invited to join the jury in international contests. He teaches choral composition and choral conducting at the Music Conservatory of Trento and at the Summer Academy of Accademia Chigiana di Siena.

71


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德國)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Germany)

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於1990年由其指揮家格林創立,在很短的時間就成為德國首屈一指的室內合唱團之一,享有極佳的國 際聲譽。他們錄製的唱片獲得了廣泛讚譽,也於多個世界知名的合唱大賽斬獲獎項。該團的曲目涵蓋範圍相當的廣泛,從中 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複音音樂,到浪漫時期到當代合唱作品的詮釋,都讓他們受到國際上的矚目。他們也與與當地廣播公司 Saarländischer Rundfunk定期合作,也是Saarländischer Rundfunk音樂節經常邀請的對象,並一起出版了許多唱片。 在合唱團成立的二十五年裡,已經在國際合唱比賽中贏得了無數的獎項,例如:奧地利Spittal國際合唱比賽(1994年),德國 Marktoberdorf國際合唱大賽(1995年),義大利Arezzo國際合唱大賽(1996年)。2002年11月,他們贏得西班牙托洛沙國際合唱 大賽中的所有組別之獎項,以及總冠軍。2013年,合唱團贏得了德國Marktoberdorf國際合唱大賽冠軍。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近 期活動包括:2017年受邀參與IFCM國際合唱聯盟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第11屆世界合唱大會;2018年受邀參與適逢50週年的 西班牙托洛沙國際合唱大賽。 2019年該團將展開亞洲巡演,包括:東京國際合唱大賽開幕以及本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72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is one of Germany's leading chamber choirs and it is internationally known for its distinctive homogenous and transparent a cappella choral sound. The choir has proven its consistent high quality by winning the German Choir Competition in 1998 as well as many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s with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most recently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hamber Choir Competition in Marktoberdorf in 2013). Its numerous recordings and collaborations with historically informed baroque ensembles and classical orchestras as well as several broadcasting stations and CD producers are proof of the ensemble's demanding program diversity. The choir regularly receives invitations to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festivals. It collaborates with the Deutsche Radi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nd produces its CDs exclusively with the Saarländischer Rundfunk broadcasting station. The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could recently be heard at the 11th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 in Barcelona to which they were invited by the IFCM in 2017. In 2018, the ensemble was invi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in Tolosa on the occasion of the competition's 50th anniversary. In 2019, the choir will be on tour in Asia where it will sing, amongst others, in the opening concert of the Tokyo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and appear at the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指揮

格林

Georg Grün, conductor 指揮格林是國際知名的合唱指導,也是合唱音樂專家。他在1990年成立薩爾布呂肯室內合唱團,擔任藝 術總監至今。 2000至2003年任職德國曼海姆音樂學院合唱指揮教授,並成立該音樂學院室內合唱團,多次贏得國際獎 項。2008年起加入達勒重唱團(Daarler Vocal Consort)擔任男中音。2012年格林轉任薩爾音樂學院合唱指揮 教授,同時指揮薩爾布呂肯巴赫合唱團。2010年起擔任德國音樂理事會指揮研討會導師,2015年起擔任 Marktoberdorf國際合唱大賽評審長。因演出、擔任評審、主持大師班與客席指揮等邀約,2018至2019年足 跡遍佈法國、愛爾蘭、義大利、西班牙、日本、台灣、美國與瑞士。 At international level, Georg Grün is a sought-after choirmaster and a specialist for choir sound. In 1990, he founded the KammerChor Saarbrücken and has been its artistic director ever since. From 2000 until 2013, he held a chair as a professor for choral conducting at the Conservatory for Music in Mannheim where he founded the conservatory's chamber choir, also winning numerous international prizes. Since 2008 he has been a member of the Daarler Vocal Consort singing baritone. In 2012, Georg Grün changed to t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Saar as a professor for choral conducting. At the same time he took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Bach Choir Saarbrücken. Since 2010 he has been a mentor of the forum of conductors within the German Music Council and since 2015 chairman of the ju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Choir Competition in Marktoberdorf. Concerts, activities as a juror, leading master-classes and guest conducting engagements have taken him to France, Ireland, Italy, Spain, Japan, Taiwan, USA and to Switzerland in 2018-2019.

73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orus

經過四十多年努力不懈追求卓越,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已經成為香港其中一隊最具實力的大學合唱團。植根香港,放眼國際,在 香港舞台耕耘之外,多年來已踏遍華南地區以至多個東南亞國家。中大合唱團一直致力以高水準的演出,充滿創意的節目,向普 羅大眾推廣合唱藝術。 中大合唱團曾推出多個廣受歡迎的主題節目,內容多元化,不少外國作曲家的作品也藉著中大合唱團演出而引進香港樂壇。中大 合唱團演出除了對本地合唱團開拓曲目發揮影響力,更藉著網絡將影響伸至全球。多年來曾與中大合唱團合作的本地及海外藝人 不計其數。自1970年代起,中大合唱團持續與中國內地及東南亞各地合唱團作音樂交流,也多次應邀以客席演出者身份參與外地 演出。 從成立之始,合唱團已肩負起推動香港合唱創作的責任,近年又委託創作及改編作品豐富粵語合唱曲目,更在2019年開 始樂譜出版事業。2014 年,合唱團推出首張商業錄音專輯《春風吻上我的臉ę冉天豪合唱作品選》,榮獲該年度IFPI香港唱 片銷量大獎「最暢銷古典、戲曲唱片」殊榮;2019推出第二張專輯《唱自己的歌-香港粵語合唱作品選》。

74


For over 40 years’ pursuit of excellen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orus (CU Chorus) has become one of the best local university choirs in Hong Kong. With a global vision, CU Chorus has performed not only on the local stage, but also in various cities in souther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With its high quality performances and innovative programmes, CU Chorus is dedicated to promote the art of choral music to the general public.å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orus was founded in 1972 by a group of CUHK students. With Leon Chu as the current Music Director and Conductor, the Chorus presents a range of diversely-themed performances, making an influence to broaden the horizon of local choral music scene. The Chorus has constantly engaged in exchange activities with choirs in the mainland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Chorus was also invited to various large-scale performances in overseas music festivals. CU Chorus has been actively commissioning new works by Hong Kong composers, so as to develop a unique and local voice in Hong Kong choral music. In 2019, CU Chorus started the business of sheet music publishing. In 2014, the Chorus released its first commercial album “Spring Breeze Kisses My Face ę The Choral Music of Jan Tien-hao” on The Modern Audio label, to such popular acclaim that it is awarded as one of the Best Sales Releases (Classical and Operatic Works Recording) in the IFPI Hong Kong Top Sales Music Award 2014. CU Chorus is releasing their 2nd album, “Sing Our Own Sing - Selected Hong Kong Choral Works in Cantonese” in August 2019, showcasing the Cantonese choral composition and arrangement commissioned by the Chorus in the recent years.

指揮

朱振威

Leon Chu, conductor 朱振威出生於香港一個草根家庭,在學時期未有接受正統音樂訓練,直至初中時無意中接觸到馬勒交響 曲並為之著迷,方立志學習音樂。他的音樂訓練始於高中音樂科中央訓練計劃,同時跟隨蔡立德學習敲 擊樂。因緣際會考入香港中文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系後仍積極參與多個合唱團及樂團,亦隨林俊學習聲 樂。後隨Kåre Hanken、Theodora Pavlovitch及Gábor Hollerung等歐洲名家研習合唱指揮。2014年,朱氏 在澳門聖若瑟大學考獲合唱指揮碩士。近年隨支韻怡深造聲樂。 2006年,朱氏獲邀出任香港中文大學 合唱團音樂總監。2014年他與合唱團灌錄首張專輯《春風吻上我的臉─冉天豪合唱作品選》,翌年獲 《IFPI香港唱片銷售大獎》全年「最暢銷古典、戲曲唱片」殊榮。音樂以外,朱氏於2010年聯同朱耀偉 教授及陳英凱合著《文化研究60詞》一書。 朱氏自2017年起為香港藝術發展局音樂界別藝術顧問。 Born in a grassroot family, Leon Chu did not receive any formal music training during his teens. His first encounter with Mahler’s symphonies sparkled his interest in music to pursue his musical studies, started with the Centralised Scheme of Music Training for Senior Secondary Students, and percussion studies with Choy Lap-tak. Upon his admission to the Modern Languages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i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 participated in a number of choruses and orchestras, and studied vocal under Albert Lim. He later studied choral conducting under renowned European masters including Kåre Hanken, Theodora Pavlovitch, and Gábor Hollerung. In 2014, Mr. Chu attained the Master degree of Choral Conduc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aint Joseph, Macau. Recently he furthered his vocal studies under Myra Chih. In 2006, Leon Chu took up the position as the Music Director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orus. Apart from local performances, he brought the chorus to stages across the mainland China, Taiwan, Malaysia and Thailand. He conducted the chorus in their first commercial recording “Spring Breeze Kisses My Face — The Choral Music of Jan Tien-hao”, which soon awarded as one of the Best Sales Releases (Classical and Operatic Works Recording) in the IFPI Hong Kong Top Sales Music Award 2014. Apart from music, he is the co-author of the book “60 Keywords in Cultural Studies” with Stephen Chu Yiu-Wai and Anthony Chan. Since 2017, Leon Chu is an Arts Advisor (Music sector) of the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75


高雄室內合唱團二團 Kaohsiung Chamber Choir (II)

高雄室內合唱團長年致力於南台灣合唱音樂藝術之發展,2012年,邁入成立第十年之際,在藝術總監翁佳芬教授帶領下,成立 【高雄室內合唱團二團】,以追求精緻合唱藝術、嘗試各類型演出合作。至今參與多場演出:2013年為高雄室內合團【詩與歌】 《光合作用》專輯錄製之演唱團隊,其中《答案》一曲,入圍第2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創作獎。2014年在指揮朱如鳳老師帶領下, 首次參與國際級大賽,前往韓國釜山,奪下《第10屆釜山國際合唱大賽》古典混聲組金牌冠軍。 本團於2018年起,開始由指揮-蘇屹老師指導,除持續往二團目標努力外,蘇老師優秀的作曲編曲能力,更讓二團在近幾場演出 中,皆有新作發表:2018年底,於《Remember緬懷之夜》音樂會中,首演《戲為六絕句》,2019年首演《致 畢達哥拉斯》,2020 年將首演《希臘十二神》等作品,希望能為台灣合唱藝術作品注入新血。未來更計畫積極參加各大國際音樂節演出及比賽,並多 開拓國內外合唱團隊交流演出之機會,以歌聲與世界接軌,蓄勢待發。

指揮

蘇屹

I Su, conductor 指揮家、假聲男高音演唱者、作曲工作者。畢業於台師大音樂所,主修合唱指揮,師事翁佳芬教授。 現任教於台南市聖功女中,擔任初中合唱團指揮、天使媽媽合唱團指揮。現任高雄室內合唱團二團指揮、采 韻之丘合唱藝術發展協會藝術總監暨指揮、成大醫學院成杏合唱團指揮。 學生音樂比賽特優常勝軍指揮,指導國中女聲以自身原創六聲部女聲合唱作品《讚頌上主》(Cantate Domino) 獲特優冠軍,大專混聲、男聲、女聲獲特優及冠軍殊榮。2018年於第一屆《音為愛》詞曲創作比賽,作品 《從這裡出發》獲同聲組第三名。目前出版之合唱作品:2018年《戲為六絕句》、2019年《琴心》

76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Women' s Chorus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二○○二年十一月由劉葳莉老師創團。二○一五年四月,傅湘雲老師接任指揮迄今,本團成立已屆十七 年。團員組成來自社會各行各業愛好合唱的女性朋友,每週二於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固定團練。 團選曲目多樣化,包含西洋宗教音樂、歌劇合唱選粹、中外現代合唱作品、藝術歌曲、各國民謠、流行樂曲改編、百老匯音樂劇 與動畫選曲…等,所演唱樂曲之語言亦廣及國內外世界各地,演出成果備受各界矚目。 近年積極參與各項賽事:二○一六年社會組合唱比賽、社會組合唱比賽…皆獲得亮眼成績。二○一七年八月,於台北松菸誠品舉 辦首度公演「踏歌寄情」,獲得廣大迴響;同年十月,赴日參與「岡山 華」合唱團創團廿周年紀念音樂會,此音樂會同時為岡山 市藝術祭(OKAYAMA City Arts Festival)年度活動的一部份。二○一七年參加歌之旅國際合唱比賽獲得女聲及樂齡雙面金牌;二 ○一八年八月,參加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獲女聲組金獎、樂齡組金獎暨分組冠軍。二○一九年一月,於台北國家音樂廳舉 辦「月.夜.樂美麗」年度公演專場音樂會。同年四月榮幸獲邀至日本大阪合唱節擔任示範演出,獲得極高好評 。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超越傳統「素人女聲」形象,以「唱到八十,永遠十八」為宗旨,期盼「以歌會友」,竭誠歡迎喜愛合唱 音樂的女性朋友加入。

指揮

傅湘雲

Hsiang-Yun Fu, conductor 傅湘雲老師為國內資深合唱音樂指揮,文化大學音樂系畢業,主修鋼琴、副修作曲,師事吳季札、錢南 章教授;合唱指揮受教於杜黑、梁秀玲、陳雲紅教授。 從事合唱音樂教育工作二十餘年,對青少年與成人合唱聲音訓練與音樂詮釋,有獨到見解,並對於合唱 音樂教育與各種形式合唱團隊訓練與凝聚,具完整規劃執行能力。現任南湖高中音樂專任教師與合唱團 指揮,並擔任台北愛樂青少年合唱團指揮、愛樂婦女合唱團指揮、龤之聲男聲合唱團指揮。二○一五年 四月起,指揮帶領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逐年進步成長,從廿多人編制,現已近百人編制,從國內賽到 國際賽均囊括金獎肯定。二○一七年,指揮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參加歌之旅國際合唱節比賽,獲女聲組 金獎、樂齡組金獎暨分組冠軍;同年,參加台灣區社會組合唱比賽,獲女聲組銀獎、樂齡組金獎。二○ 一八年,指揮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參加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榮獲女聲組金獎、樂齡組金獎暨分組 冠軍。

77


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 Yunlin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成立於94年11月,團員大多是縣內各級學校之音樂教師及熱愛歌唱之各界人士,目前由許淑媛擔任團長暨指 揮。自創團至今,連續13年獲雲林縣傑出演藝團隊音樂類首獎,為雲林縣長期扶植之傑出演藝團隊,107年度榮獲雲林縣傑出演藝 團隊「第一級發展型團體」第一名。同年7月下旬受邀參加「2018維也納國際合唱比賽暨音樂節」,榮獲民謠混聲組金質獎第一 獎,隨後受邀於維也納、布拉提斯拉瓦、布拉格三大皇宮演出。108年度再度榮獲雲林縣傑出演藝團隊「第一級發展型團體」第一 名,同年6月榮獲雲林縣政府2019「雲林之光」首功獎。 本團平均每年製作二場大型音樂會,其中包括年度公演、社會關懷慈善義演以及在「2005-2018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中分別與印 尼、澳洲、菲律賓、喬治亞共和國、美國、韓國、匈牙利、中國、瑞典等國際知名合唱團聯演,2019年主辦「璀璨萊比錫-德國 amarcord歌手訪台音樂會」,大量增進了國內外團隊交流觀摩的機會及民眾欣賞表演藝術之視野。 本團勇於跨界合作,10年間推出多部跨界音樂劇作品:《戀戀雲鄉Ⅰ、Ⅱ》、《Stand by Me-流水年華》、《雲林•上海 雙城戀 曲》、全台語原創音樂劇《雲頂上的黑貓林Ⅰ、Ⅱ》、布袋戲主題音樂劇《潑辣辣的夢Ⅰ、Ⅱ》、「在你心深處」、「惠來厝158 號檔案」等,都受到當地觀眾熱烈歡迎。我們深耕在地,演出作品兼具傳統與創新,深信表演藝術的力量「越在地越國際」。

指揮

許淑媛

Shuyuan Hsu,conductor 中國文化大學畢業,師事杜黑教授及美國包克多(Robert W.Proctor)教授並接受匈牙利名指揮嘉保•豪勒隆 之指導,學習合唱訓練及指揮技術。1990赴法進修音樂學及聲樂,加入巴黎Maisons-Laffite城的德拉隆室內合 唱團(choeur de chamber M.R.Delalande),由法國里昂高等音樂院Gilbert AMY教授及 Bernard TETU教授指 導演出多場音樂會。 曾任嘉義女中合唱團指揮,台北華岡合唱團指揮。94年創立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擔任團長兼指揮,指導雲林 愛樂室內合唱團自96至108年13度榮獲「雲林縣傑出演藝團隊」音樂類首獎。107、108年度榮獲「第一級發展 型團體」第一名。107年7月榮獲「2018維也納國際合唱比賽」民謠混聲組金質獎第一名。108年6月榮獲雲林 縣政府2019「雲林之光」首功獎。

78


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迎曦女聲) Taipei Ladies' Singers

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成立於2007年,曾先後獲邀參加2008年日本《第十四回無伴奏合唱音樂節》、2009年日本《第二十回東日本 合唱祭》、《2010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詩情花藝展演活動》等活動中演出。並曾於2015年受邀 擔任美國香堤克利男聲合唱團大師班示範演唱團隊,2016-2018年,連續受邀於《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中,擔任合唱指揮班示範 演唱團隊,也曾先後邀請佐藤賢太郎、Kåre Hanken、Mark Anthony Carpio等合唱大師擔任客席指揮。 在國內外比賽上,曾榮獲2010年日本第二十六回寶塚國際室內合唱大賽浪漫樂派組金牌、民謠組銀牌、總合第二名;2011年匈牙 利VIVACE國際合唱音樂節暨比賽最佳民謠演唱獎;2015年WAC Contest 2015網路合唱比賽最佳演唱獎;2017年歌之旅國際合唱 音樂節女聲合唱組金牌冠軍;蟬聯106及107年全國社會組合唱比賽女聲組金質獎;2018年《破曉-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十週年紀 念專輯》,入圍第29屆傳藝金曲獎最佳錄音獎。

指揮

翁建民

Chien-Min Weng, conductor 天主教輔仁大學音樂研究所合唱指揮碩士,師事蘇慶俊老師。現為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藝術總監暨指 揮、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常任指揮、台北榮光聖樂合唱團指揮、長庚大學曉韻合唱團指導老師、松山高 中合唱團指導老師。 2007年與中山女高畢業校友共同成立「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致力於推廣精緻女聲合唱藝術。曾榮獲 2010年日本第二十六回寶塚國際室內合唱大賽浪漫樂派組金牌、民謠組銀牌、總合第二名;2011年匈牙 利VIVACE國際合唱音樂節暨比賽最佳民謠演唱獎;2015年WAC Contest 2015網路合唱比賽最佳演唱獎; 2017年歌之旅國際合唱音樂節女聲合唱組金牌冠軍;蟬聯106及107年全國社會組合唱比賽女聲組金質 獎;2018年《破曉-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十週年紀念專輯》,入圍第29屆傳藝金曲獎最佳錄音獎。 2011年起接任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常任指揮,曾榮獲2016年印尼第一屆北蘇門答臘國際合唱大賽混聲組 金牌冠軍、民謠組金牌,大賽總冠軍;2017年印尼第六屆峇里島國際合唱大賽混聲組金牌冠軍及聖樂組 金牌;2018年台灣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混聲組金牌冠軍及大賽總冠軍;2018年中國張家界黃龍音樂 祭合唱藝術週成人混聲組金獎。

79


屏東室內合唱團 Pingtung Chamber Choir

由鍾佳諭老師與多位合唱好友於99年9月成立,團員來自各界的愛樂人士,是個年輕有活力的合唱團,成立至今,曾獲得屏東縣 「秋唱藝術節」社會組優等第一名,連續六年獲得全國鄉土歌謠客家語教師組合唱比賽優等,108年更獲得特優第一名的殊榮,多 年來為屏東縣扶植的績優團隊。 105 /12/11應邀於屏東演藝廳開幕音樂會「南方響像」中演出,除了屏東演藝廳、藝術館外,足跡已踏遍新竹演藝廳、台中歌劇 院、台南文化中心、高雄音樂館、花蓮、台東,曾與台南市立交響樂團等知名交響樂團同台,也與福爾摩沙合唱團等團體合作 過。今年10/6將舉辦五個室內合唱團「當音樂照亮世界–齊聚屏東」音樂會,10/19於台北松怡廳演出。

指揮

唐天鳴

Tien-Ming Tang, conductor 台北市立成功高中、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畢業。主修合唱教育,師事翁佳 芬教授。曾任拉縴人男聲合唱團音樂總監、泰國國立瑪希敦大學音樂學院指揮與室內樂系 (Department of Conducting and Ensemble, College of Music,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專任合唱指揮,教授合唱指揮、合唱文 獻與教學法,並指揮男聲、女聲、室內與交響樂合唱團等。民國102年以第一名考進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音 樂系博士班,主修合唱指揮,師事蘇慶俊教授。現任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並為直締友聲室內合唱 團、高雄創價青年合唱團、亞特愛樂合唱團、台北醫學大學合唱團與宜蘭仰山合唱團指揮。

80


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合唱團 Taipei Fuhsing Private School Choir

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合唱團自1999年成立以來,表現優異,為台北市合唱比賽和全國合唱比賽的常勝軍且榮獲許多國際 比賽獎項。2008年奧地利格拉茲第五屆世界合唱大賽(World Choir Games)榮獲兒童組銀牌獎;2009年參加上海世博緣兩岸情千 人歌會,獲頒最佳風采獎;2010年參加西班牙Cantonigros國際合唱比賽榮獲童聲組第三名;2011年參加奧地利格拉茲第一屆青少 年錦標賽榮獲金牌;2013年參加義大利羅馬第五屆宗教音樂節國際合唱比賽奪得童聲組金牌第一名;2015年參加德國馬格德堡歐 洲盃金獎大賽榮獲金牌冠軍;2016年參加日本輕井澤國際合唱音樂節重唱大賽榮獲第二名及最佳人氣獎;2018年參加義大利永恆 羅馬國際合唱比賽榮獲童聲組金牌第一名及最佳表演獎;2018年參加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榮獲少兒組金牌第二名。

指揮

李沛絨

Pei-Jung Joyce Lee, conductor 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專任音樂老師暨合唱團常任指揮,多年來帶領復興中學合唱團榮獲多次 國內台北市合唱比賽、全國合唱比賽及多項國際比賽獎項:2008年奧地利格拉茲第五屆世界合唱大賽 (World Choir Games)兒童組銀牌獎;2009年參加上海世博緣兩岸情千人歌會,獲頒最佳風采獎; 2010年參加西班牙Cantonigros國際合唱比賽榮獲童聲組第三名;2011年參加奧地利格拉茲第一屆青少 年錦標賽榮獲金牌;2013年參加義大利羅馬第五屆宗教音樂節國際合唱比賽奪得童聲組金牌第一名; 2015年參加德國馬格德堡歐洲盃金獎大賽榮獲金牌冠軍;2016年參加日本輕井澤國際合唱音樂節重唱 大賽榮獲第二名及最佳人氣獎;2018年參加義大利永恆羅馬國際合唱比賽榮獲童聲組金牌第一名及最 佳表演獎;2018年參加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榮獲少兒組金牌第二名。榮獲台北市108學年度藝術藝 能學科特殊優良教師。

81


心築愛樂合唱團 Taiwan Hsinchu Philharmonic Chorus

本團成立於2009年3月,以「用心建築有愛及快樂的合唱園地」為理念,秉持「以音樂為公益築愛」的信念,希望利用歌聲築起愛 的橋樑,十年來,每年至少舉辦一場慈善音樂會,幫助過許多國內社福團體與偏鄉學童。 2013年本團榮獲第六屆海峽兩岸合唱賽銀牌、2014年赴新加坡參與SICF合唱音樂大賽,獲得混聲公開組、民謠組雙面銀牌,2015 年,獲選新竹市傑出演藝團隊, 2017年7月受邀前往泰國、曼谷進行演出,2018年,榮獲第一屆全國客家合唱比賽社會組優等第 一名,並多次受邀與國內外頂尖合唱團體協演。 帶著榮耀展望未來,我們將更努力以歌聲帶動公益,提升音樂藝術展演技巧、推廣音樂文化、培育團內音樂人才,鼓勵創作、發 表,希望讓更多人接觸合唱,進而愛上合唱,歡迎一起加入我們!

指揮

張筱琪

Hsiao-Chi Chang, conductor 自幼因歌聲甜美與合唱結下不解之緣,高中擔任竹女合唱團指揮,課餘時間指導多所國小合唱團,屢 有佳績,自此投身指揮園地樂此不疲。音樂教育研究所畢業後,指揮受教於孫德珍教授及陳雲紅老 師,多次參加指揮研習,進修理論課程,近幾年活躍於桃竹苗合唱界。 近十年, 年帶領心築愛樂合唱團在新竹市立演藝廳等場地舉辦慈善音樂會,用歌聲幫助社福機構和弱 勢族群,備受肯定。熱愛合唱的她帶團經驗豐富,曾任勝利堂詠聲少年合唱團、新竹市東區婦女合唱 團、科學工業園區合唱團、新竹市教師合唱團指揮老師,康乃薾中小學青少年合唱團、新竹福智讚頌 合唱團指導老師。 現任新竹國小輔導主任、心築愛樂合唱團藝術總監暨指揮及指導老師。

82


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 (長友美聲合唱團) MP Singers Chamber Choir, Tainan

以長中合唱團校友為骨幹,在團長鄭加泰與指揮李瑪寶長年培育下,經歷在校期間的啟蒙,由懵懂的合唱幼苗、進入枝葉成熟的 轉變、轉型為現今開放徵選的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 演出資歷﹕歷屆台南聖誕樹點燈、台南合唱音樂節、228七十音樂會、世界人權日、霹靂英雄交響、霹靂夢幻交響、慈善音樂會、 月津港煙火節、台灣宣教150年、台南藝術節、永懷蕭泰然、推廣民歌、國台交七十年馬勒復活頌、0206台南地震追思、市長就 任、許文龍受表揚榮譽市民、2018、2019府城新年音樂會。承辦Javier Busto西班牙狂想講座﹔MADZ合唱團夜鶯二重唱﹔東南亞 語系研習與音樂會、主辦【瑪得利加55週年】甄選參與國家音樂廳演出﹔2018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與「西班牙kup合唱團」聯演﹔ 陳維斌醫師【大地之歌】音樂會﹔主辦【璀璨萊比錫】-德國Amacord歌手台南場大師班講座擔任示範團隊與音樂會聯演﹔擔任 林培琦博士【合唱急診室台南場示範團隊】﹔主辦Dr.Alicia.Walker【合唱魔術室】研習工坊並擔任示範團隊。歷年演唱足跡遍踏 加州、溫哥華、西雅圖、紐澤西、澳洲、紐西蘭、大阪、千葉…等。

指揮

李瑪寶

Mapao Lee, conductor 常任基督教中會總會、市長就任、歷屆台南聖誕點燈總指揮,社區、學校、縣市音樂比賽評審與合唱 研習講師。曾指導長中合唱團參加台南及台灣音樂比賽皆獲得優等第一, 受教育部表揚,李陳前總統 召見。2002協助指導大元國小參加第二屆世界奧林匹克合唱大賽;2004指導How-Beautiful Singers至 德國參加第三屆世界奧林匹克合唱大賽,皆獲兒童組、Female Ensemble組初賽金牌、決賽銀牌獎。 策劃【咱的日子、咱的歌】228七十週年音樂會,世界人權日、永懷蕭泰然、宣教150、南中女宣創團 50等音樂會及歷屆台南合唱音樂節。協辦Javier Busto西班牙狂想講座﹔承辦MADZ【夜鶯二重唱】、 東南亞語系合唱等研習與音樂會。【瑪得利加55週年】國家音樂廳演出,擔任台灣合唱指導師資﹔策 劃陳維斌醫師【大地之歌】傾聽城市的聲音音樂會﹔指導MP Singers混聲 / 少年兒童參予2018台南市 交冬季音樂會『聲之頌』﹔主辦【璀璨萊比錫】-德國Amacord歌手台南場大師班講座與音樂會﹔美國 Dr.Alicia .Walker【合唱魔術室】研習工坊。現任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長友美聲) /少年兒童合唱團藝 術總監暨指揮、府城教師合唱團團長、大光教會聖歌隊、台南會「南中女宣合唱團」等指揮。

83


成功高中校友合唱團 Chenggong High School Alumni Chorus

成功高中校友合唱團曾於1980年代末成立,為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前身,原僅於學校年度音樂會中演出,為聯繫校友情感、延續合 唱興趣之性質。1994-1996年間,連續三屆獲得稅捐處舉辦「統一發票合唱比賽」第一名佳績;1997年月參加「第二屆全國中山杯 金嗓獎合唱比賽」榮獲第二名;1998-2001年更連續四年獲得「全國中山杯金嗓獎合唱比賽」冠軍。 2017年適逢拉縴人男聲合唱團20周年團慶,為重溫當年校園合唱之樂,並成為開啟「拉縴人男聲合唱團」歷史之開端,因此在拉 縴人二十年團慶音樂會『同學會』中,再次集結成功高中合唱團歷屆學長弟,重啟「成功高中校友合唱團」,於音樂會中壓軸演 出。2018年四月正式立案為演藝團體,並陸續於該年七月參加桃園合唱藝術節榮獲合唱組金牌第一名、及十二月參加於彰化生活 美學館舉辦的全國社會組合唱比賽,榮獲「男聲組金質獎」的佳績!期盼在未來的日子中能持續展演、讓成功高中優良合唱傳統 持續傳承,如同成功高中合唱團創團的張為民老師所期盼,繼續在合唱的道路上,同心協力,齊聲歌唱。

指揮

林坤輝

Cliff Lin, conductor 1998年淡江大學數學系純數組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同年進入博士班就讀,2001年放下博士班學業去當 兵,2005年考進輔仁大學音樂系碩士班,主修合唱指揮,師事蘇慶俊老師。 自小學開始接觸合唱至今,在超過三十位國內外指揮指導下,完成近兩百場音樂會,曾隨男高音榮耀 及花腔女高音詹怡嘉學習聲樂,合唱指揮曾接受Joseph Flummerfelt, William Dehning, Stephen Leek, Gary Graden, Anton Armstrong等大師的指導。目前擔任「淡江大學合唱團」、「成功高中校友合唱 團」、「埔頂之音合唱團」、「淡江大學女聯會合唱團」、「延平高中螢光合唱團」及「博德合唱 團」指揮,與「成功大學校友合唱團」客席指揮。

84


愛唱歌手合唱團 Singing Singers

愛唱歌手合唱團2013年9月成立於台中,成員來自各界合唱藝術愛好者與資深表演者,藝術總監暨指揮為聲樂家林慧芬老師。自成 立以來,愛唱歌手始終秉持熱愛生命的宗旨,因愛聚合,以唱為樂。 愛唱歌手承續文化教育的使命,其中更有多位資深合唱團員共同以實際行動支持「因愛而唱」的藝術理念,齊力闡揚合唱藝術固 有的友愛精神。從2015年2月起,愛唱歌手逐年規劃「因愛而唱」系列音樂會,今年已邁入「因愛而唱五」;2016年7月,愛唱歌手 更受邀至德國基欽根(Kitzingen)音樂季演出,演出內容包括全新創作《福爾摩沙彌撒》之精彩樂章,獲得德國聽眾高度肯定。因為 愛,我們一直努力不懈,2018年起陸續登上台中歌劇院、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的舞台。 藝術能夠呈現宇宙和諧美好、人性的善良純潔,同時也能夠實際傳遞具體的關懷與愛心。愛唱歌手是因愛而生的合唱團體,因為愛 唱歌而相聚一堂,因為愛家人、愛朋友而分享心中感動,因為愛社會而發願守護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期盼世界因此而和諧美好。 為台灣社會盡一份心,傳揚愛的美善,是愛唱歌手不變的初衷。

指揮

林慧芬

Hui-Fen Lin, conductor 出生於台灣台中,自1994年起從事合唱教學至今。

85


晶晶兒童合唱團 Crystal Children's Choir

源起於美國晶晶兒童合唱團,晶晶兒童合唱團台灣團於西元2000年創立於台灣新竹。經過19年的耕耘,晶晶兒童合唱團台灣團已 經發展為具有專業師資團隊以及400 多位團員的合唱教育與藝術團體。藉由活潑的合唱音樂教學,培養團員團隊精神,提昇團員 對合唱音樂的興趣,進而學習優異的合唱技巧。晶晶以提倡合唱教育、推動優質合唱藝術以及融合東西方的音樂傳統為宗旨。 晶晶秉持「認真優秀」的立團精神,不僅致力於合唱音樂教育的播種、紮根與推廣,同時更藉由舞台上及外出表演的機會,讓小 朋友將音樂融入生活群育中,成立至今,歌聲已遍及美國、加拿大各大城市;也曾應邀造訪瑞典、奧地利、中國、韓國、日本許 多城市,參與各項國際合唱節慶的盛典及演出,並曾參與美國卡內基音樂廳冬季音樂會的演出。

指揮

鍾華琳

Hua-Lin Chung, conductor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指揮組碩士,師事翁佳芬教授。 熱愛合唱,教學風趣充滿創意,致力於合唱教育以及推廣。喜愛文字創作及各類戲劇,曾任兒童音樂 劇導演、編劇及詞曲創作,得獎作品獲頒文建會出版及發行,曾任客委會桐花祭環境劇場「山桐傳 奇」音樂總監。近年投入於兒童合唱作品的創作與編曲、關心母語文化以及合唱教育的傳承。 現任晶晶兒童合唱團音樂總監、新竹科學園區合唱團指揮及台灣晶晶兒童合唱協會理事。

86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合唱團成立於1972年,曾蒙李抱忱、戴金泉、包克多(Robert W. Proctor)等教授悉心指導,1983年聘請自美學成歸國專 攻合唱指揮的杜黑教授擔任藝術總監至今,現由指揮家古育仲擔任音樂總監暨指揮,指揮家張維君擔任常任指揮。 台北愛樂合唱團自成立以來,即以提昇國內音樂普及化,開拓國內音樂視野為使命,每年定期於國家音樂廳製作多場大型音樂會 演出,並經常邀請或受邀與國內外知名樂團及指揮合作,亦常於國內各縣市鄉鎮及離島巡演,以深耕並推廣台灣合唱音樂。自 1994年起獲文化部扶植迄今;2006年榮獲台北市政府譽揚,訂定捷運東區地下街第七號廣場為「台北愛樂合唱廣場」作為永久表 彰,以肯定台北愛樂合唱團對於台灣音樂界的卓越貢獻。 近年來與台北愛樂合唱團合作過的樂團,包含:NSO國家交響樂團、TSO臺北市立交響樂團、NTSO國立臺灣交響樂團、ESO長 榮交響樂團、NCO臺灣國樂團、TCO臺北市立國樂團、HKCO香港中樂團、CRCO中國廣播民族樂團、RSSO俄羅斯國家交響樂 團、BDZ布達佩斯杜南伊交響樂團、MO澳門樂團、AYO亞洲青年管弦樂團;客席指揮包括林望傑、呂紹嘉、呂嘉、簡文彬、嚴 良堃、閻惠昌、鄭立彬、瑞霖(Helmuth Rilling)、赫比希(Günther Herbig)、豪勒隆(Gábor Hollerung)、貝爾紐斯(Frieder Bernius)、皮克特(Philip Pickett)等;曾演出之經典作品,包含巴赫《聖誕神劇》、《B小調彌撒》、《聖約翰受難曲》、《聖 馬太受難曲》、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布拉姆斯《德文安魂曲》、布瑞頓《戰爭安魂曲》、奧福《布蘭詩歌》、韓德爾《彌 賽亞》、《以色列人在埃及》、莫札特《安魂曲》、孟德爾頌《以利亞》、《第二號交響曲》、馬勒第二、三、八號交響曲、及 威爾第《安魂曲》等,並曾於台灣首演洗星海《黃河大合唱》、錢南章《馬蘭姑娘》、《佛教涅盤曲》、《娜魯灣ę第二號交 響曲》、《十二生肖》、《大悲咒與我的釋文》;許常惠《鄭成功》、馬水龍《無形的神殿》、金希文《黑鬚馬偕》、錢南章 《畫魂》、周龍《白 蛇傳》等新作。委託國人創作合唱作品獲獎紀錄方面,發表之【映象中國】、【馬蘭姑娘】、【六月雪】、【我在飛翔】、【佛 教涅槃曲─佛說阿彌陀經】、【世紀歸零】、【娜魯灣─台灣原住民合唱交響曲】、【十二生肖】......等專輯皆獲金曲獎肯定。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founded in 1972, has established an extensive repertoire and a reput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choruses in Taiwan. Members of the chorus are music lover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eir love of music, combined with the vision of the conductors, has allowed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to great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erformances it gives each year. Since it is one of the leading performing groups in Taiwan,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is awarded and sponsor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al from 1994 to date as an "Outstanding Performing Group". The chorus has been collaborated or invited to perform with famous orchestras and conductors in many different festivals and countries, such as Russian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Asian Youth Orchestra, Macao Orchestra, 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 Dohnányi Orchestra Budafok, Taiwan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Taipei City Orchestra, National Taiwan Symphony Orchestra, and Evergreen Symphony Orchestra, under the direction of Helmuth Rilling, Günther Herbig, Gilbert Kaplan, Frieder Bernius, Jahja Ling, Shao-Chia Lü, Wen-Pin Chien, among others.

88


The repertoire of the Chorus includes Bach' s "B Minor Mass", "St. John Passion", "St. Matthew Passion", "Christmas Oratorio", Mozart's Requiem, Beethoven's Symphony No.9, Mendelssohn's Symphony No.2, "Elijah", "Midsummer Nights' Dreams", Brahms' Requiem, Verdi's Requiem, Mahler's Symphony No.2, No.8, Orff 's "Carmina Burana", to name a few. From the 140-voice chorus, a smaller 40-voice choir is selected to tour and to perform more selected musical works. This group, known as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has an impressive history of overseas performances, and had become the major professional choir in Taiwan. Under the artistic director Prof. Dirk DuHei, the chorus' current music director is Yu-Chung John Ku, with the resident conductor WeiChun Regina Chang.

台北愛樂合唱團 藝術總監│杜 黑

榮譽團長│黃進福

音樂總監│古育仲

團 長│王復民

常任指揮│張維君

行政副團長│羅仲智

鋼 琴│劉惠珊

音樂副團長│吳棠芬

助理鋼琴│洪瑩庭

財務組│陳俊溢、吳福音

聲樂老師│陳美玲、陳珮琪、林慈音、林孟君、謝銘謀、李增銘

活動組│林愫嫺、廖真羚、連子毓、張巧嘉 陳耿盈、謝宜璋、易廷威、謝國進

駐團歌手│李師語、郭倩妏、穆福淳 經 理│莊馥鴻

聲部負責人│葉馨琦、黃慧禎、李文雯、李宥蓁

執行助理│洪瑩庭

鍾 驊、林中強、歐喜強、陳宗偉

第一女高音 江宛軒 吳姵瑩 吳梅華 林愫嫺 邱于玶 洪家茵 莊惠雯 郭倩妏 陳敬庭 葉馨琦 蔡得榕 蕭沛姍 羅翠筠

第二女高音 王薈榕 吳福音 李思捷 林孝軒 林芸亘 林星岑 林萌先 范秋屏 翁于婷 梁子祈 陳秀雲 陳怡如 陳奕穎 曾令儀 黃慧禎 廖真羚 蔣毓方 鄭史珮

第一女低音 王美俐 何如涵 吳華芬 呂文容 宋怡瑾 李文雯 林宜穎 柯瑞美 胡 琪 唐孝菲 徐瑞玉 高郁喬 莊廼嫻 連子毓 陳筱蕾 陳韻竹 童錦華 黃乃芬 黃瑋菁 楊美慧 楊蕙怡 董小玲 詹素吟 劉欣怡 劉德瑩 蔡鎮聲 簡吟容 藍挹丰

第二女低音 王逸琪 江宇萱 吳棠芬 宋美嬉 李欣縈 李姿俐 李宥蓁 汪雅美 邵惟萱 張巧嘉 張渝韻 許瑋芳 陶姵仁 黃弘瑜 蔡宛玲 鄧涵云 簡秀玲

第一男高音 吳士偉 吳宗軒 李培松 林中強 金文聿 柯更新 徐至寧 曹先進 陳弘哲 陳長聖 陳俊溢 陳耿盈 穆福淳 鍾 驊

第二男高音 方理查 王建民 王廉威 王聖豊 吳 翰 呂秉鴻 李信賢 林宗翰 邵獻慶 高永和 陳玠融 陳柏豪 陳輝鐘 曾俊輔 蔡正平 謝宜璋 顏世俊 蘇建林

第一男低音 吳宏達 呂子群 李宗憲 孟慶瑜 易廷威 姜廣茂 洪志恆 屠世天 張友嚴 許志剛 許家豪 陳世龍 陳竣璿 黃威銘 廖怡敏 歐喜強 蔡榮杰 蔡鴻燊 蔣忠翰 蔣廉君

第二男低音 朱正志 李欣哲 周思民 范世平 徐宏宗 莊 偉 陳宗偉 陳建隆 謝國進 羅仲智

89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為因應適合出國巡演,及追求更精緻的合唱藝術,自為數140人的台北愛樂合唱團中挑選30人,於1993年成立「台北愛樂室內合 唱團」。至此,國內第一支以演唱無伴奏現代精緻合唱音樂為主要特色的合唱團於焉誕生。自登上國際舞台26年以來,足跡已經 遍及世界各大洲三十餘國,每年皆接獲來自國外各大音樂節的邀請。曾參加過的國際音樂節包括:美國紐約下一波藝術節、明尼 蘇達世界合唱大會、奧立岡巴赫音樂節,澳洲墨爾本藝術節、雪梨世界合唱大會,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音樂節、奧地利海頓音樂 節、拉脫維亞國際音樂節、捷克斯梅塔納音樂節、波蘭管風琴暨宗教音樂節、新加坡華藝節、北京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法國 Polyfollia國際人聲音樂節等。2016年,獲西斯汀教堂合唱團之邀赴梵蒂岡,於「德蕾莎修女封聖大典」中獻唱。每年固定邀請世 界各地著名指揮來台客席演出,並計畫性委託國人創作最新合唱作品,發表之多張專輯唱片皆獲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唱片」、 「最佳作曲人」、「最佳演唱人」、或「最佳宗教音樂唱片」等大獎肯定。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was founded in 1972 and, through the efforts of its conductors, has put together an extensive repertoire and cultivated a reput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choirs in Taiwan. From the 140 members of the larger Chorus, a smaller 30-voice chamber choir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tour and to perform more selective musical works. This group, known as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TPCC)", has an impressive history of performing overseas. TPCC has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s, such as the 6th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 in Minneapolis/St. Paul, U.S.A. in 2002, Oregon Bach Festival in Eugene, U.S.A. in 2006, ACDA National Conventions in Chicago in 2011, Polyfollia Festival in Saint Lo, France in 2013, Next Wave Festival in New York, U.S.A. and Melbourne Festival in 2017, among others. In 2016, TPCC is invited to perform in the "Holy Mass and Canonization of Blessed Mother Theresa of Calcutta" in Vatican.

藝術總監│杜 黑 音樂總監│古育仲

副指揮│謝斯韻

琴│陳芷芸

團 長│陳治宇

女高音

安祐萱 李 維 李師語 梁又中 許淇鈞 陳可馨 陳安妮

女低音

王逸琪 李欣縈 陳家欣 蔡宛玲 蔡昀彤 蔡鎮聲

男高音

李泳杰 邵獻慶 陳柏豪 潘劭筑 潘叡智 談致伸 蘇楷評

男低音

王璟頤 李欣哲 莊介誠 龍識行 90

經 理│莊馥鴻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Choir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於2000年由創團指揮杜明遠自台北愛樂合唱團中挑選優秀的大專青年歌手組成,現由杜黑教授擔任藝術總 監,翁建民擔任常任指揮。成立近20年來,曾與呂紹嘉、鄭立彬、閻惠昌、嘉保•豪勒隆、羅伯特•孫德、大谷研二、馬克.卡 皮歐、科勒.漢肯、帕敏圖安、崁第沙普特拉等國內外指揮及合唱大師合作演出,樂團演出方面,曾與國家交響樂團、台灣國樂 團、長榮交響樂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國際演出及獎項方面,2003年7月獲西班牙甘多尼格洛國際音樂節暨合唱大 賽混聲組及民謠組雙料冠軍殊榮。2004年應邀參加美國愛達荷國際合唱音樂節。2016年於印尼參加第一屆北蘇門答臘國際合唱大 賽,榮獲混聲組金牌冠軍、民謠組金牌及最高榮譽獎項「大賽總冠軍」。2017年參與第六屆峇里島國際合唱大賽,榮獲混聲組金 牌冠軍、聖樂組金牌。2018年參與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榮獲混聲組金牌冠軍及大賽總冠軍,並將代表台灣參加2019年於東 京舉辦的「世界合唱冠軍賽」。除國內外演出及賽事參與外,每年亦甄選優秀的台灣青年歌手參加世界青年合唱團及亞太青年合 唱團巡迴演出,為國內青年合唱團之代表團隊。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Choir (TPYC) was founded by Mr. Dirk DuHei and Ming-Yuan Du in 2000. Represent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the world renowned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TPYC is composed of young talented singers from age 18 to 30.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TPYC has built up a reputation as a well-trained youth choir with diverse repertoires. TPYC has also been working with several guest conductors, including Gábor Hollerung (Hungary), Robert Sund (Sweden), Otani Kenji( Japan), Kåre Hanken (Norway), Mark Anthony Carpio (Philippines), John August Pamintuan (Philippines), Tommyanto Kandisaputra(Indonesia).The current conductor of TPYC is Mr. Chien-Ming Weng, and Mr. Dirk DuHei still holds the position as the Artistic Director. In 2000, TPYC was invited to participate the “Multicultural Festival” at Wollongong, Australia, and held concerts in Canberra and Sydney. In July, 2003, TPYC took its first European journey to participate in the 21st “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Musica de Cantonigros” in Spain, and won the champion in both Mixed Choir and Folklore categories. In 2016, TPYC participated in the 1st North Sumatra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and won two gold medal and grand prix. In 2017, TPYC participated in the 6th Bali International Choir festival, and won the champion of mixed choir category and gold medal of musica sacara category. In 2018, TPYC participated the 1st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and won the champion in mixed choir category and grand prix. Therefore, TPYC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World Choral Championship in Tokyo on 2019.

藝術總監│杜 黑 常任指揮│翁建民 駐團歌手│馬泰宇、黃茜瑜 夏慶儀、郭倩妏 執行經理│簡宸緯 執行助理│林鈺珊 團 長│黃芝怡

女高音

黃芝怡 劉宛宜 蘇羿璇 呂語欣 林妤珊 施信羽 黃湘淇 巫靚嫻 張雅菁 林倢伃 陳楚穎 徐珞熒 翁靖婷 劉家瑜 黃子瑜 湯采陵

女低音

蔡鎮聲 萬良毓 張雅婷 洪一鰈 江懿軒 賴姵潔 馬韻怡 黃譯平 李竹君 廖婉君 王翊竹 葉 珊 游心慈 羅悅齊

男高音

魏安生 盧元澤 陳奕豪 巫奕杉 郭旻鑫

男低音

洪崇文 陳牧風 黃嵩皓 顏偉倫 陳建文

91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首次組成於1989年,當時是為搭配台北愛樂合唱團大型音樂會所組成之任務編組樂團。2004年春季,樂團 重新改組及擴編為常設樂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是匯集國內最多優秀青年演奏家所組成的樂團,團員皆為各級學校管弦樂團 最優秀的演奏精英,在嚴格的訓練下,近年來樂團的表現已初具職業樂團水平,亦兼具青年演奏家的熱情及活力,已獲得各界極 大的迴響及讚嘆! 本團以培育青年音樂家為一貫理念,希望為青年指揮家、獨奏家及優秀的樂團團員提供更多的演出舞台,並且讓國內年輕作曲 家有發表新創作品的管道,同時亦計畫與國外同性質之優秀青年樂團合作,擴大國際交流,自2005年起辦理亞洲青年管弦樂團 (AYO)台灣代表甄選,並於2006起至今主辦其亞洲巡迴之台灣演出事宜。本團由杜黑擔任藝術總監,黃思瑋、游家輔擔任助理 指揮,並邀請陳仕杰、陳怡伶、蔣宗憲、王采綺、陳建安、石楓鈺等國內優秀演奏家擔任駐團音樂家協助訓練。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was founded in the year of 1989, serving the purpose of accompanying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during performances. In the fall of 2004, the Artistic Director of Taipei Philharmonic, Dirk Du, expanded the orchestra to become an orchestra that meets on regular basis.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had gathered the most talented young musician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artistic committee, including Artistic Director Dirk DuHei, assistant conductor Szu-Wei Huang, Chia-Fu Yu, and resident musicians Shih-Chieh Chen, Yi-Ling Chen, Tsung-Hsien Chiang, Tsai-Chi Wang, Chien-An Chen , Feng-Yu Shih, helps training the members of the orchestra. Under the strict training, the orchestra has reached the level of a professional orchestra. And, with the vitality and passion of the young musicians, they really gain respect from the audience. This orchestra's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young conductors, soloists, and performers to have a stage to perform, and for young composers'new compositions as well. They have worked with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young artists such as violinists Vilde Frang, Maria Solozobova, Yu-Chien Tseng, Keng-Yuen Tseng, pianist Ching-Yun Hu, Chun-Chieh Yen, Yi-Chih Lu, and composers Nan-Chang Chien, Huang-Long Pan, Che-Yi Lee, Shueh-Shuan Liu, Da-Wei Kao, among others. Meanwhile, the orchestra started to collaborate with youth orchestra all over the world. They host the audition for the Asia Youth Orchestra (AYO) in Taiwan since 2005, and arranged the Asian tour for AYO in Taipei from 2006 to 19.

藝術總監│杜 黑 團 長│劉葳莉 執行經理│張如怡 樂團助理│張紋綺

助理指揮│黃思瑋、游家輔 駐團音樂家│陳仕杰、蔣宗憲、陳怡伶、王采綺、陳建安、石楓鈺 年度贊助 92


07/28 開幕音樂會 小提琴一部 小提琴二部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長笛 雙簧管 單簧管 低音管 倍低音管 法國號 小號 長號 定音鼓

陳仕杰 李宗芝 鄭丞佑 黃思瑋 邱筱鈞 莫淨伃 游政霖 吳欣靜 謝孟洋 廖仲翔 蔡秉叡 薛媛云 徐懿德 張博淵 張墨翎 高竹君 周彥綺 莊紀萱 辜品瑄 蔡伯彥 翁靖雯 黃亞漢 吳佳芬 張 適 許庭瑋 陳沛錚 陳沛瑾 林資菁 邱亦揚 楊培詩 游承霖 朱芷儀 陳若文 黃筱涵 江宜庭 林佳鳳 鄧安喆 陳怡伶 李雨蒨 許芳庭 劉蘋萱 王文宏 鄒睿廉 黎芳寧 王宜韻 盧潔安 王譽博 莊廷義 王采綺 陳意林 許安志 顧久鳳 簡恩義 黃子軒 蔡馨霈 鄭柏鑫 葉棟樑 陳志承 林良宜 王則旻 陳彥儒

大鍵琴

蔡佳璇

08/03 大師班音樂會 小提琴一部 小提琴二部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單簧管 低音管 小號 長號 定音鼓

陳仕杰 黃思瑋 邱筱鈞 周 芯 張譽耀 葉曜德 張博淵 許哲惠 吳佳芬 梁皓琦 陳怡伶 王采綺 陳意林 許安志 居昕庭 查修齊 葉棟樑 王則旻 林良宜 陳志承 陳彥儒

08/04 閉幕音樂會 小提琴一部 小提琴二部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長笛 雙簧管 低音管 法國號 小號 長號 定音鼓

陳仕杰 張譽耀 邱筱鈞 簡珮羽 游政霖 莫淨伃 廖晨安 謝孟洋 莊紀萱 吳欣靜 廖仲翔 蔡明叡 黃思瑋 蔣宗憲 張博淵 張墨翎 周彥綺 高竹君 辜品瑄 陳映竹 蔡伯彥 翁靖雯 黃亞漢 吳佳芬 張 適 許庭瑋 閻霈恩 林資菁 邱亦揚 櫷⼋佥 盧苾姍 梁皓琦 呂冠玟 游承霖 林文謙 黃筱涵 江宜庭 林雨萱 張藝馨 陳怡伶 許芳庭 許舒涵 李雨蒨 蘇軒霆 王文宏 劉育誠 王譽博 莊廷義 許安志 顧久鳳 羅珮瑜 蔡馨霈 查修齊 葉棟樑 王則旻 陳志承 林良宜 陳彥儒 客席團員 93


師資 Faculty 張成璞 Cheng-Pu Chang 張成璞於美國邁阿密大學取得合唱指揮博士,師事Dr. Jo-Michael Scheibe。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合 唱指揮碩士,師事翁佳芬教授。返國後致力於合唱音樂的教學與推廣,同時也積極與台灣當代作曲家合作, 推動本土合唱音樂的創新與發表,多次帶領合唱團出國參與音樂節,並與國家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 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目前擔任青韵合唱團、高雄室內合唱團、政大校友合唱團、青青合唱團、 高雄漢聲合唱團、台南山嵐合唱團指揮,並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國立屏東大學音樂系、台南神 學院教會音樂研究所,現為台灣合唱協會理事。

張維君 Wei-Chun Regina Chang (請參閱P.64)

陳美玲 Mei-Lin Chen 女高音陳美玲是「亞洲華人聲樂大賽」第二名以及「世界華人聲樂大賽」第三名得主,並獲選德國「新聲 (Neue Stimmen) 國際聲樂比賽」亞洲區代表並入圍總決賽。畢業於輔仁大學音樂系、東海大學音樂系碩士 班,先後師事杜玲璋與徐以琳教授。於歌劇演唱領域表現精湛,經常受邀於國內外交響樂團之歌劇製作中擔 任要角。自2002至2015年樂季,於國家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以及台北歌劇劇場 製作之歌劇系列演出。陳美玲也經常受邀於國內外音樂會中擔任女高音獨唱。海外演出則受邀於澳門音樂 節、馬來西亞吉隆坡歌劇同好會、印尼雅加達神劇協會、新加坡Lyric Opera等,演唱神劇《以利亞》、《彌賽亞》以及莫札特歌 劇《女人皆如此》等曲目,並多次受邀至馬來西亞亞庇市舉行演唱會。

陳珮琪 Pei-Chi Chen 國內樂壇活躍的次女高音,畢業於東海大學音樂研究所。曾獲「世界華人聲樂比賽」第五名;國立中正文化 中心「樂壇新秀」;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之「台灣樂壇新秀」。演唱經歷豐富,常受邀與國內外知名樂團合 作,擔任神劇及各式大型作品獨唱。曾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歌劇《修女安潔莉卡》、《尼貝龍指環》等;與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歌劇《魔笛》、《糖果屋》、《強尼史基基》等;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合作神劇《彌 賽亞》;與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合作貝多芬《C大調彌撒曲》等,並曾與香港神劇協會、新加坡國家交響樂 團及澳門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現任教於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系、中壢高中音樂班。

朱振威 Leon Chu (請參閱P.75)

莊介誠 Jieh-Cherng Chuang 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修聲樂,曾師事廖聰文教授、陳珮琪老師,現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主修合唱指揮,師事翁佳芬博士。高中時期擔任興大附中合唱團第10屆合唱團團長,受徐惠君老師指導。100 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高中職B組男高音決賽第一名,隨國立興大附中合唱團於2015年獲第3屆香港世界青 年合唱大賽民謠及混聲組金牌、2017年獲第10屆歌韻東方世界合唱大賽混聲青年組金牌冠軍。目前擔任蔚藍 之聲合唱團助理指揮、汐止社區大學合唱團指揮及基隆高中合唱團指揮,並為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及微光合 唱團歌者。

94


克萊蒂 Anne-Marie Cretté 卡昂大學高等教育學院音樂系副教授、Polyfollia International音樂顧問。在完成鋼琴的學業之後,克萊蒂繼續在 盧昂大學深造。從那時起,她就密集地在許多學校和機構中負責青年音樂家及新進教師的教育和培訓。此外、 她還為許多音樂學校和音樂學院的教師講授互動式音樂教學法,特別是柯大宜教學法以及各種合唱曲目。 她也曾擔任各種編制的業餘合唱團指揮,在法國及世界各地舉辦演出。她的願景始終專注於創作主題式的節 目,包括許多眾所周知的曲目及首演的新曲目,並持續努力將業餘與職業的合唱世界串連起來。她目前擔任La Fugue et Cie指揮,這 是一群聚集了經驗豐富的業餘歌手,還有各種器樂演奏家,致力於使用古樂器演奏巴洛克音樂的團體。此外、他們還有以手風琴作為 伴奏的有趣合唱曲目。克萊蒂和樊內雷在合唱上建立了長達35年、密不可分的合作關係,尤其是兩人共同創辦並領導了Polyfollia音樂 節,以及後來成立的Polyfollia International。 After studying piano, Anne-Marie Cretté studied music at the University of Rouen. From then, she has run an intensive career of teacher in various public schools and institutions in charge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young musicians or the new teachers. She is today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usic of the Faculty of ESPE (Ecole Supérieure du Professorat et de l’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Caen. Additionally, she teaches interactive musical pedagogy to teachers of music schools and conservatories, referring notably to Kodály method and various choral repertoires. She has also a long career of conductor of amateur choirs of all sizes, including concerts in France as wells as tours abroad. Her vision has always focused on creating thematic programs with esser-known works and first performances, and on a constant will to link amateur and professional worlds. She is today, among others, the conductor of “La Fugue et Cie”, a vocal ensemble of experienced amateurs singers gathering an atypical group of executives from all horizons, dedicated to Baroque music with period instruments… and to funny choral shows with accordion. Anne-Marie is sharing from 35 years with Jacques Vanherle an unshakeable commitment to the promotion of choral singing, notably co-founding and leading the Polyfollia Festival, then Polyfollia International.

多納蒂 Lorenzo Donati (請參閱P.71)

艾森瓦茲 Ēriks Ešenvalds

艾森瓦茲是當代炙手可熱的作曲家,密集的委託與演出,讓他的音樂傳遍全球各大洲。從拉脫維亞浸會神學 院與拉脫維亞音樂院畢業後,成為拉脫維亞國立合唱團成員。2011年獲得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創意藝術二 年獎學金。艾森瓦茲的作品獲獎無數,也曾多次出國駐地創作和講學。 最近的首演作品包括:波士頓交響樂團與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演出“Lakes Awakes at Dawn” (黎明初醒之 湖)、猶他交響樂團與鹽湖城歌手演出“Whispers on the Prairie Wind” (草原風之絮語)、拉脫維亞廣播合唱團與里加交響樂 團演出《聖路加受難曲》,以及《北極光》多媒體交響曲版於美國、加拿大與德國演出。他的大編制歌劇作品“The Immured” (禁錮)2016年在拉脫維亞國家歌劇院首演,佳評如潮。他持續接受委託創作,包括:萊比錫布商大廈、芝加哥格蘭特公園音樂 節。2018年首演兩部關於火山的多媒體交響曲。他的作品由許多團體錄製專輯發行,包括:劍橋三一學院合唱團 (Hyperion)、波 特蘭州立大學室內合唱團 (Naxos)、拉脫維亞廣播合唱團與里加交響樂團 (Ondine)、ORA歌手 (Harmonia Mundi)、VOCES8合唱 團 (Decca Classics)等。 Ēriks Ešenvalds is one of the most sought-after composers working today, with a busy commission schedule and performances of his music heard on every continent. After study at the Latvia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and the Latvian Academy of Music, he was a member of the State Choir Latvija. In 2011 he was awarded the two-year position of Fellow Commoner in Creative Arts at Trinity Colle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Ēriks has won multiple awards for his work and undertakes many international residencies working on his music and lecturing. Recent premieres include Lakes Awake at Dawn for the Boston Symphony and 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 Whispers on the Prairie Wind for the Utah Symphony and Salt Lake Vocal Artists, St Luke Passion for the Latvian Radio Choir and Sinfonietta Riga, and the major multimedia symphony Nordic Light in the US, Canada, and Germany. His full-scale opera The Immured was premiered at the Latvian National Opera in 2016 to great acclaim. His writing continues with commissions from the Gewandhaus Leipzig and Grant Park Music Festival Chicago. 2018 sees the premiere of his next multimedia symphony based on volcanoes. His compositions appear on recordings from Trinity College Choir, Cambridge on Hyperion, Portland State Chamber Choir on Naxos, Latvian Radio Choir and Sinfonietta Riga on Ondine, ORA on Harmonia Mundi, and VOCES8 on Decca Classics, amongst others.

緄多利納 Maria Goundorina (請參閱P.67)

95


鍾哲希 Levente Gyöngyösi 1975年生於羅馬尼亞克盧日(現名:科洛茲堡)。就讀李斯特音樂院,師事György Orbán,1999年以優異成績畢 業。他所做的二幕歌劇“The Stork Calif”2005年5月28日於布達佩斯歌劇院首演。 近幾年他譜寫許多合唱作品並與匈牙利及國際知名合唱團合作:包含匈牙利Pro Musica 女童合唱團、南非斯泰 倫博斯大學合唱團、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合唱團等。他的合唱作品在日本、美國、南非、菲律賓等地十分風 行。他多次參與Interkultur(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活動評審:包含奧地利格拉茨(2011)、美國辛辛那提(2012)和拉脫維亞里加 (2014)。除合唱作品之外,他也創作了四部交響曲(其中三部由布達佩斯節慶樂團委託和演出)、鋼琴協奏曲、《聖路加受難曲》 和《聖誕神劇》。1999年起擔任布達佩斯Orfeo樂團的持續低音樂手,以正統古樂器演奏巴洛克和古典時期樂曲。2005年榮獲匈牙利 政府頒贈艾爾科費倫茨獎,2009年由布達佩斯音樂院頒贈巴爾托克-巴斯托利獎。 He was born in 1975 in Cluj/Kolozsvár (Romania). He studied at Ferenc Liszt Music Academy. His professor was György Orbán. He graduated on 5 May, 1999 with distinction. In the concert was performed also the first act of his opera, titled The Stork Calif. This two-act opera was performed on May 28, 2005 on the stage of the Opera House Budapest. In the recent years he composed a large number of choral works for renowned Hungarian and international choirs, like the Pro Musica Girl’s Choir (Hungary),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Choir (South Africa) and Iowa State University Choir (USA). His choir works are very popular in Japan and USA, but also in South Africa and Philippines too. Many times he worked as jury member at Interkultur events in Graz(2011), Cincinnati (2012) and Riga (2014). In addition to the choir works he composed 4 symphonies (the 3. was commissioned and performed by 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 Piano concerto, St. Luke Passion and Christmas Oratorio too. Since 1999 he works as continuo-player at Orfeo Orchestra, Budapest, which plays baroque and classical music on authentic instruments. In 2005, he was honorated with the Erkel Ferenc-Prize through the Hungarian State – and in 2009 with the Bartók-Pásztory Prize, given by the Music Academy Budapest.

哈潑 T.J. Harper 哈潑博士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羅耀拉瑪麗蒙特大學音樂系副教授及合唱活動指導。哈潑博士取得南加州 大學的音樂藝術博士學位,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哈潑博士所指導的合唱團曾在其指揮下於美國合唱指揮協會 (ACDA)及全國音樂教育協會(NAfME)的年度會議上進行演出,並經常受到國際邀請,於奧地利、捷克共 和國、西班牙及義大利等國演出。哈潑博士一直是美國和國際上首屈一指的音樂教育家及指揮,於中國、阿根 廷、瑞典、義大利、西班牙、哥斯大黎加、德國、南韓、泰國、印尼及委內瑞拉都曾留下足跡。 哈潑博士現為國際合唱聯盟(IFCM)董事會成員,並為ACDA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同時擔任ACDA國際指揮交流計劃總監。哈潑 博士對研究上的興趣發起了德國、法國和奧地利在相關領域的研究計畫。他在ACDA合唱期刊、IFCM國際合唱季刊上發表了大量文 章,他也是「高等教育的學生參與:理論觀點和不同群體的實踐方法」叢書作者之一。 Dr. T.J. Harper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usic and the Director of Choral Activities at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Dr. Harper received the Doctor of Musical Art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where he graduated with honors. Choirs under Dr. Harper’s direction have performed at annual conferences for the American Chor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ACDA),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Education (NAfME), an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s by invitation include Austria, Czech Republic, Spain and Italy. Dr. Harper has been the headlining clinician and conductor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ly with engagements in China, Argentina, Sweden, Italy, Spain, Costa Rica, Germany, South Korea, Thailand, Taiwan, Indonesia, and Venezuela. Dr. Harper is a board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Choral Music (IFCM), he is the Chair of the ACDA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Committee,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ACDA International Conductors Exchange Program. Dr. Harper’s research interests have led to funded research projects in Germany, France, and Austria. He has published numerous articles in the ACDA Choral Journal, the IFCM International Choral Bulletin and he is also a contributing author to Student Eng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Diverse Populations.

何欣蘋 Hsin-Pin Ho 女高音何欣蘋為桃園縣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聲樂碩士。畢業於國立桃園縣武陵高中音樂班與國立藝 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師事陸蘋、Prof. Lorraine Nawa Jones與徐以琳教授。2003年世界華人聲 樂大賽進入決賽。2006年與指揮李格悌合作,演出莫札特歌劇《唐喬凡尼》飾采莉娜。2008年與指揮邱君強合 作,演出布魯克納《頌歌》擔任女高音獨唱。2012年參加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主辦「法文聲樂大賽」獲菁英組 參獎。2014年1月與9月隨台北愛樂歌劇坊演出威爾第歌劇《法斯塔夫》飾南妮塔。現任教於國立桃園縣武陵高 中音樂班,並為青韵合唱團之聲樂指導及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團員。

96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請參閱P.59)

謝銘謀 Ming-Mou Hsieh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及研究所。聲樂之路啟蒙於藍麗秋老師,曾師承Lorraine Nawa Jones、Angelo Marenzi以及唐鎮老師。近年重要演出包括: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弄臣》、《聰明的女人》;國家交響樂團 《蝴蝶夫人》;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假面舞會》、《茶花女》、《瑪儂•雷思考》;台北愛樂歌劇坊《法斯 塔夫》、《喬凡尼先生》、《賽維爾的理髮師》、《魔笛》、《冒牌婚姻》;衛武營旗艦製作《茶花女》、 《憨第德》;兩廳院歌劇工作坊《灰姑娘》、童話歌劇《三隻小豬與木偶奇遇記》等。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請參閱P.64)

林玲慧 Ling-Hui Lin

師事我國旅義名女高音朱苔麗教授。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重要演出經歷:2019年兩廳 院主辦臺灣國際藝術節主辦於國家音樂廳浦契尼歌劇「托斯卡」擔任女主角「托斯卡」;衛武營藝術文化中 心主辦於衛武營歌劇院浦契尼歌劇「杜蘭朵」擔任「柳兒」。2018年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TSO主辦於臺中國 家大劇院伯恩斯坦「西城故事」擔任女主角「瑪麗亞」。2017年臺灣國家交響樂團NSO主辦於國家劇院浦契 尼歌劇「修女安潔莉卡」擔任女主角「安潔莉卡」。2013年兩廳院主辦臺灣國際藝術節於國家音樂廳威爾第 「安魂曲」擔任女高音獨唱。2012年臺灣國家交響樂團NSO跨國歌劇於國家劇院浦契尼歌劇「蝴蝶夫人」擔任女主角「蝴蝶」。

林孟君 Meng-Chun Lin

2004年獲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於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攻讀聲樂博士學位;返台之後,定期舉辦個人獨唱 會,且多次受邀參與聲樂家協會及國家交響樂團(NSO)演出;目前為聲樂家協會基本會員兼任祕書長,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兼任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實踐大學音樂學系暨碩士班、與東吳大 學音樂系,並擔任師大附中校友合唱團指導老師。

馬韻珊 Yunn-Shan Ma

美國伊士曼音樂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指揮博士,副修音樂理論,現為紐約州羅徹斯特科技大學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音樂領域專任助理教授,指揮該校管弦樂團,亦為羅徹斯特愛樂助理指揮及 台灣愛鄉合唱團音樂總監。今年六月剛獲紐約室內樂團雷史畢基指揮獎之榮譽獎,常獲選參與著名大師班, 細膩音樂處理及高效率指揮排練技巧屢受讚賞。除了管弦樂及合唱作品外,也善演出現代音樂及指揮歌劇、 芭蕾舞劇。今年四月臨危指揮紐約州立芭蕾舞團演出孟德爾頌的「仲夏夜之夢」,受舞團及觀眾極高度評 價。台灣師大指揮碩士,師事翁佳芬以及許㿆心,台灣師範大學鋼琴演奏碩士,副修小提琴及聲樂。赴美前,指揮亦曾師事陳雲 紅及梁秀玲。

戴怡音 Yi-Yin Tai

自幼學習鋼琴及大提琴。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畢業後:於1998年9月進入伊士曼音樂學院攻讀碩士(Eastman School of Music),主修合唱指揮,副修管弦樂指揮,2000年5月畢業。並於同年獲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威斯 康辛大學博士班(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為該年唯一錄取之博士班學生,主修合唱指揮,副修 管弦樂指揮和聲樂。於2004年5月取得合唱指揮音樂藝術博士學位。現任教於輔仁大學和台灣神學院;並擔任 台北當代合唱團音樂總監及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常任指揮。

97


薩 伯 Soma Szabó

目前擔任匈牙利Cantemus合唱學院藝術總監,是匈牙利也是國際合唱界的重量級人物。除了帶領在國際上 獲獎無數的合唱團:Cantemus男童合唱團、Cantemus混聲青年合唱團、以及Cantemus混聲合唱團之外,他 也經常受邀參與國際會議與大師班講學。曾在英國、法國、芬蘭、日本與美國舉辦指揮大師班與小型歌唱工 作坊,也經常受邀在歐洲各地和其他地區擔任國際合唱比賽評審。他帶領合唱團巡迴各地演出曲目廣泛,有 經典大師作品,也有由匈牙利本地和外國作曲家改編匈牙利民謠的現代合唱作品。他本身也擔任歌手,帶領 曾在國際獲獎的阿卡貝拉六重唱ęthe Banchieri Singers (班基耶里歌手)。同時在家鄉的音樂學院與尼勒吉哈札大學教授音樂 史。因在音樂界的貢獻讓他在2017年獲頒李斯特獎。 Soma Szabó , the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Cantemus Choral Institute of Nyíregyháza, Hungary is one of the leading figures in the Hungarian and international world of choral music. In addition to conducting his international prize winning choirs - the Cantemus Boys’ Choir, the Cantemus Mixed Youth Choir and the Cantemus Mixed Voice Choir - he is a thought after lecturer at international mastercourses and conferences . He’s held conducting mastercourses and small group singing workshops in England, France, Finland,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is often invited to work as a member of judging panels at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s within Europe and beyond. On tour with his choirs he performs an extended repertoire reaching from the works of old masters through Hungarian folksong arrangements to contemporary choral pieces of Hungarian and foreign composers. He actively performs as a singer as well being the leader of the also international prize winning a capella sextet, the Banchieri Singers. He also teaches music history at the Conservatoire in his hometown and also at the University of Nyíregyháza. His work was awarded by the Franz Liszt Prize in 2017.

樊內雷 Jacques Vanherle

樊內雷對合唱的熱情源於童年時期參與男童合唱團的經驗,而後在大學合唱團裡擔任經理時開啟他在國際 交流上的經驗,同時也開始了他作為一名古典文學教師的生涯(法國文學、拉丁文和希臘文)。他不斷地 致力向他所在的地區及全世界展示最好的合唱音樂。作為一名文化交流的推動者,他樂此不疲,同時他還 從事聲樂教學、音樂組織及藝術指導等工作。 他是諾曼第複音藝術中心及法國許多合唱團和音樂節的創辦人和總監,此外他也為許多國際合唱活動做出巨大貢獻,包括國 際合唱聯盟、法國合唱藝術中心等。他從2000年起創辦Polyfollia音樂節並擔任藝術總監。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合唱團展示舞 台,也提供了許多合唱界的明日之星一個接觸各方合唱人士的機會,並成為了他們邁向國際的最佳跳板。目前領導Polyfollia International-一個致力於將最好的合唱音樂及相關的文化價值推廣到世界各個角落的非政府組織,特別是在過去五年內於中 東地區所進行的工作。 Jacques Vanherle (b.1948) acquired his passion for choral music as a child singing in a boys’ choir, then in its university choir, where he got his first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s a choir manager - running at the same time a career of classics teacher (French literature, Latin and Greek). He has unceasingly dedicated his life to showcase choral singing at his best in his area and throughout his own region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ly. Indefatigable as a “cultural mover”, he has shared his time between vocal education, musical organisation and artistic direction. Founder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re for Polyphonic Art of Normandy, of various choirs and festivals in France, he has also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horal life (IFCM, Institut Français d’Art Choral, etc.). From the 2000’ he was the founder and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Polyfollia festival, a worldwide “Showcase and Marketplace for choral singing”, which used to be the reference meeting poi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springboard for the best up and coming vocal ensembles, as well as a huge amateur festival. He leads now a NGO of consulting and expertise - Polyfollia International - dedicated to promoting the best of choral singing and its associated values around the world- notably, during the 5 past years, in the Middle East.

翁建民 Chien-Min Weng (請參閱P.79)

98


排練鋼琴 Rehearsal Pianist 陳芷芸 Chih-Yun Chen 於1988出生於台灣花蓮,16歲考取奧地利國立葛拉茲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師事Ayami Ikeba。2006年獲 得義大利Val Tidone國際大賽青年組冠軍,2009年獲莫札特國際鋼琴大賽亞軍。2011在奧地利知名演奏廳 MUMUTH的演出被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錄製轉播,同年更以最高等成績取得鋼琴演奏碩士學位。歸國後於 台灣各類音樂比賽擔任鋼琴伴奏,極佳的演奏技巧與豐富音色,獲得許多音樂家及大師的讚賞,近年合作的 音樂家包含:海慕特R瑞霖、嘉保R豪勒隆、彼得R科普、水藍及閻惠昌等大師。2013年起擔任全亞洲合唱盛會 ─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指揮大師班特約鋼琴伴奏,同年起擔任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特約鋼琴伴奏,隨團於國 內外正式音樂廳巡演,專業演出獲得極高評價。

洪瑩庭 Ying-Ting Hong 畢業於彰化高中音樂班、台北市立大學音樂系,主修鋼琴,曾師事郭曉玲老師、陳梅老師;副修聲樂,曾師 事歐遠帆老師、陳美玲老師。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ę鋼琴合作組,師事李燕宜老師及 林淑真老師。目前為財團法人台北愛樂合唱團助理鋼琴、執行助理及第二女高音團員。曾擔任多場獨奏會之鋼 琴合作、臺北市立大學音樂系校慶音樂會鋼片琴演奏、國立彰化高中合唱團鋼琴合作;2016年至2018年間,於台 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擔任音樂營經理秘書;並曾獲選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會員、郭子究品學卓越獎學金。

黃語蓁 Yu-Jen Huang 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鋼琴演奏組碩士,師承諸大明教授。活躍於獨奏、室內樂、伴奏以及樂團等領域,演出 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等地,且積極參與室內樂、現代音樂與慈善公益音樂會等演出。二○ 一八年,舉辦兩場《黃語蓁X黃新易》雙鋼琴音樂會;與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參與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獲 得樂齡組與女聲組雙料金獎,並獲選於國家音樂廳演出擔任合作鋼琴家。現擔任台北愛樂青少合唱團伴奏、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伴奏、南湖高中合唱團伴奏、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子恩合唱團伴奏、聯合國際音樂藝 術公司特約合作音樂家。

李妮穎 Ni-Yin Li 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鋼琴合作組,師事李燕宜教授。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 系,主修鋼琴,師事王杰珍教授。2019年:臺北國家音樂廳-青韵合唱團《天堂之語》、臺北市藝文推廣處 音樂沙龍-青韵合唱團《天堂之語》、宜蘭縣文化局演藝廳-青韵合唱團《天堂之語》、《釧兒》原創中文 音樂劇-排練伴奏、《跟著阿嬤去旅行》TSO音樂劇場-排練伴奏;2018年:國家音樂廳-青韵合唱團《光 之韵》、瑪德利加合唱團55週年音樂會-青韵合唱團共同演出、《飛過寬街的紙飛機》2018臺南市民族管絃 樂團 × 躍演文學音樂劇-排練伴奏。

劉惠珊 Lana Hui-Shan Liu 台灣台北市人。獲獎學金畢業於美國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Mannes College The New School for Music)鋼琴演奏 碩士。曾獲台北市青少年鋼琴比賽第一名。常於台灣各地舉行音樂會。2018年8月與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赴波 蘭巡迴演出「 印象台灣」11場音樂會,10月於辜偉甫先生紀念音樂會演出鋼琴三重奏。參與多場NSO國家交 響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與台北愛樂青年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音樂會演出。2017、2018年與水流之音聖 樂團於台灣各地演出多場音樂會。於國家音樂廳演出華岡唱友合唱團、台北市婦女合唱團音樂會。目前任教 於光仁中學、光仁小學、南崁高中音樂班與靜心中小學。並擔任台北愛樂合唱團、台北市婦女合唱團鋼琴合 作。

蔡佩珊 Pei-Shan Tsai 台中市人。就讀於輔仁大學音樂系博士班,主修音樂學。四歲開始學習鋼琴,先後就讀於光復國小國樂班, 雙十國中國樂班,南投高中音樂班,文化大學西洋音樂學系,主修鋼琴。2012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 樂學研究所。2009年獲選至國際恆春民謠學術研討會發表《從民謠看台灣女性的堅韌--以青蚵仔嫂為例》一 文,2014年獲選至上海參與「首屆兩岸三地音樂藝術專業博士研究生學術論壇」,發表《Ethel Smyth的鋼琴 作品風格之探究》一文。2017年至2019年擔任台北愛樂國際合唱音樂節之團練伴奏。2018年至2019年編輯書 目ę〈台灣音樂年鑑〉。

吳心怡 Hsin-Yi Wu 主修鋼琴,現就讀台北市立大學音樂研究所,曾先後師事王麗君、塗青雯及沈珍伶等教授。2017年於TICF台 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擔任孟德爾頌《頌歌》鋼琴排練及指揮營講座伴奏。同年獲世華聲樂大賽「聲樂作品和創 作歌曲」演唱之最佳鋼琴伴奏獎;擔任法國號演奏家Radovan Vlatkovi音樂會暨大師班之鋼琴合作。2018年參 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8關渡藝術節-貝里尼《夢遊女》全本歌劇製作,擔任鋼琴排練。2019年參與北藝大 歌劇班《溫莎愉快的婦人們》歌劇選粹,擔任鋼琴合作。

99


節慶合唱團 Festival Choir

台北愛樂自1994年舉辦「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營」至今,邀請無數國際知名音樂家及指揮來台,自2005年起邀請匈牙利國寶指揮嘉 保•豪勒隆擔任駐節指揮,提供國內合唱音樂愛好者一個假期中進修的絕佳去處,舉辦多年來吸引超過三千位學員參加,演出曲 目包含韓德爾《以色列人在埃及》、莫札特《安魂曲》、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孟德爾頌《以利亞》及《頌歌》、威爾第 《安魂曲》、奧福《布蘭詩歌》、伯恩斯坦《齊徹斯特詩篇》、羅伯•雷《福音彌撒》、約翰•盧特《光榮頌》、大衛•范曉 《非洲聖哉經》及錢南章《馬蘭姑娘》等大型經典作品,從德奧傳統曲目到現代合唱作品、黑人靈歌、福音歌曲、音樂劇選粹 等,展現大型管弦合唱作品之豐富面貌。

女高音 Soprano 卜玲玲 李靈芝 梁嘉儀 黃念群 劉家瑜 羅玉鈴

王星懿 周芳芷 許佑綝 黃宣碩 潘品諺 蘇金霞

任小鳳 江欣茜 佘雅筠 林倢伃 林麗卿 金蘭芳 許紫榆 許菀珊 郭宇珮 黃思語 黃愉琇 黃筠婷 鄧鈺怡 鄭兆君 鄭雅文 片桐正慧 柏木朋子

吳丞卿 洪允芃 郭 純 楊寶玲 鄭麗容

吳安淳 洪霈珊 陳季佑 詹佳真 戴明容

吳美枝 胡慰瀅 陳怡如 詹舒婷 謝文喨

吳桂美 范馨予 陳怡君 廖書翎 謝佳芳

吳學而 范馨文 陳姿頤 廖翎妃 謝蕙如

呂月紅 孫慧芳 陳意媺 熊寶欣 鍾天詠

李汶錡 袁彥慈 曾仙媚 熊繼蘭 鍾孟芸

李芳琳 李勁兒 張美媛 張麗芳 曾 靜ġġ黃文琦 趙惠莉 劉子鳳 鍾穎琛 韓昀蓁

李思捷 梁如琦 黃玉琳 劉昭鷰 簡 慈

王姝蘋 秦 露 陳蘊明 戴慧明

吳頌恩 張秀蘭 黃芷菁 譚琛元

呂彥筠 張婉琪 黃翠惠 顧苹藍

李欣縈 張馨予 黃靜宜 龔育瑩

李彥希 李愛珊 汪汶姍 林坤賢 林怡嘉 林 靖 林夢如 梁雪香 陳怡伶 陳若璇 陳倩鈺 陳淑慧 陳筱蕾 陳聖恩 鄔潔儀 蔡晴彥 蔡鎮聲 鄧慧琦 鄭名芳 鄭貴芳 蕭芷筠 劉陳玉蘭

女低音 Alto 丁佩芳 林禧彤 陳韻竹 唕⑩⼋

王卓然 俞 華 陳麗薇 賴素月

王肇齡 高 倩 陶 陶 藍挹丰

石文君 張佑瞳 童駿敏 闕玲玲

男高音 Tenor 王欽善 王路克 王廉威 古翔仁 朱振威 吳宗軒 吳彥朋 李泱道 林詠鈞 林敬程 祁 嶸 邱文淵 施柏丞 張研理 張彬馳 曹先進 莊奕翰 莊景樂 陳嘉民 彭力軍 黃柏皓 黃 軒 黃智衡 潘劭筑 譚 磊 李帥天樂

男低音 Bass 王 睿 江君豪 何文政 李本捷 李家慶 李逢裕 谷旻軒 邢智田 林澤新 洪志恒 張偉文 張凱傑 許 翔 陳亭屹 陳柏郡 陳韋勳 彭業盛 曾彥恩 舒翔之 楊書喆 楊景富 趙仁傑 鄭濬祥 蕭振邦 蘇敬翔

100


指揮班 指揮大師班 合唱研究室 Workshop for Choral Conductors

Master Class

Advanced Choral Courses

台北國際指揮研習營自1994年以來,邀請了包含台灣在內數十名以上的國際著名指揮授課,內容包含基本指揮法、世界各國經典 曲目探討、各國合唱音樂之風格及詮釋……等,曾參加學員超過500人,而後並增設指揮大師班課程,以提升國內合唱指揮之音 樂專業技巧。歷年邀請請來台的合唱指揮家包含嘉保.豪勒隆(Gábor Hollerung)、佛瑞德•蕭伯格(Fred Sjöberg)、科勒• 漢肯(Kåre Hanken)、媞歐朵拉•帕羅薇琪(Theodora Pavlovitch)、卡里.亞拉-波列南(Kari Ala-Pöllänen)、薩博(Soma Szabó)、庫特•祖特納(Kurt Suttner)、楊鴻年及台灣著名指揮家及教授。2019年首度推出全新課程「合唱研究室」,持續豐富 台灣的合唱土壤,促進合唱教育的向下扎根,提供對合唱音樂有興趣、想一窺合唱多元面貌的音樂愛好者一個開拓合唱音樂視野 的機會。

學員 名單

指揮大師班正式學員 宋知庭 張顥嚴 陳巍中 陸麗萍 黃湘君 黃鈺茹 鄒佳宏 鄭智山

指揮大師班旁聽學員 司 岑 余泳妍 卓素芝 周欣潔 林勁亨 林慧伶 顧苑玉 馬國薇 高莉莉 張汝佩 戚芷君 莊師樂 莫彥璁 湬 健 童駿敏 黃世寧 詹淑芳 劉巧粵 劉思穎 劉慧月 劉 毅 鄧璧如 戴世豪 魏 雋 羅玉鈴

基礎指揮班正式學員 王穎兒 馮琪琦 吳珏琳 姜智浩 梁家怡 莫柜琪 陳安琪 陳俊言 陳祉穎 陳淑珍 程巧詩 劉思穎 鄭為之 黎燕芸 戴週娜 Nicolette Foo Bao Yun

基礎指揮班旁聽學員 江愛嬋 江慈愛 何文政 何家敏 吳俊弘 冼笑姬 林怡政 林慧芝 徐 波 徐曉蕾 崔孝樑 曹育瑋 梁依婷 陳懿恒 游慧菁 黃雅琴 黃曉明 萬怡君 葉家良 廖汝欣 劉麗娟 鄺穎殷 羅欣欣 Cordoba Cuevas Emer Ivar

合唱研究室 王文苑 林依凡 陳秀宜 劉惠麗

王愉諄 林金玲 陳婉容 劉穎敏

王韻淳 施妤青 陳筱蕓 蔡佩玲

石麗兒 洪晴瀠 傅湘雲 鄭時雨

何瓊玲 范敏熙 曾詩淇 盧文萱

岑懿婷 高惠秋 黃子珊 蕭柔婕

101

李珮嘉 張秀薇 黃子斌 謝淑晴

李蕙如 張幸如 黃倩蘅 韓芷瑩

谷瑋昭 張翠華 楊仁杰 譚逸由

周佳雯 林正琳 許琦敏 陳子平 劉世凱 劉承鏘 杜黃璋儀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1988年,一群熱愛音樂的企業家和音樂家,有鑒於國內音樂環境仍有開創及發展空間,亟需結合更多力量推動,因而成立以推廣 音樂、提昇國內音樂普及化為宗旨的「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成立之初主要支持1972年創立的台北愛樂合唱團,為期 使合唱藝術有更多元表演空間,陸續成立兒童合唱團、室內合唱團、青年合唱團、婦女合唱團及市民合唱團,結集各年齡層的合 唱愛好者,讓高水準的合唱樂音聲傳國內外。2003年起為建構全方位表演藝術環境,陸續成立愛樂劇工廠、青年管弦樂團、少年 樂團及台北愛樂歌劇坊等常態組織,成為具有合唱團、管弦樂團、音樂劇團、歌劇工作坊及統合製作大型國際藝術音樂節的全方 位機構。 本會對引進國外優秀團體,培養國內音樂人才不遺餘力。1996年起舉辦之「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已成為亞洲最大合唱盛事之 一;曾邀請包括英國泰利斯學者、美國香提克利、德國司徒加室內合唱團、瑞典史旺宏歌手、匈牙利Cantemus兒童合唱團、拉脫 維亞Kamēr合唱團等國際知名合唱團體來台演出,每年吸引逾萬人聽眾欣賞,開拓國內合唱新視野。每年暑期同步舉辦之「台北國 際合唱音樂營」亦為國內合唱人士最熱衷參與的活動之一,開設包含合唱音樂營、基礎指揮班、指揮大師班等課程,曾邀請參與 之國際音樂家及指揮家不計其數,每年平均吸引來自台灣及中港澳、日本、新加坡等超過千人以上合唱愛好者參與。2018年起舉 辦「台北國際合唱大賽」,為台灣大型國際合唱賽事之濫觴,邀集國內外知名指揮擔任評審,賽事選定國人原創合唱作品作為指 定曲,藉此拓展國人作品至世界各個角落,鼓勵更多國人作曲家投身合唱曲創作,展現台灣成熟的合唱實力。 本會所屬之台北愛樂合唱團及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屢獲國際知名藝術節、音樂節及場館邀演,包含美國紐約下一波藝術節、明尼 蘇達世界合唱大會、奧立岡巴赫音樂節,澳洲墨爾本藝術節、雪梨世界合唱大會、拉脫維亞國際音樂節、新加坡華藝節、北京國 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等,足跡遍及世界逾三十餘個國家城市,使台灣音樂文化於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為拓展國內音樂表演新視野,本會致力於西方大型經典曲目之推廣,首演包括奧福《布蘭詩歌》、冼星海《黃河大合唱》及巴赫 《B小調彌撒》、《聖約翰受難曲》、《聖馬太受難曲》等作品;節目製作方面,引進百老匯音樂劇《鋪軌》及中國大型經典舞台 劇《立秋》來台,並自製中文音樂劇《上海•台北-雙城戀曲》、經典十年民歌音樂劇《微風往事》、《天祭》等,以中文演唱 的現代音樂劇形式,受到觀眾熱烈迴響與肯定。鼓勵國人創作方面,本會長期與錢南章教授合作,發表《馬蘭姑娘》、《佛說阿 彌陀經》、《十二生肖》等大型合唱及管弦作品;亦邀請許雅民、馬水龍等當代作曲家與之合作,發行之【映象中國】、【馬蘭 姑娘】、【六月雪】、【佛說阿彌陀經】、【十二生肖】、【印象台灣II】等專輯屢獲得金曲獎提名及獲獎肯定。 本會長期以來獲得政府、企業及社會大眾之肯定與支持,2008年獲台北市政府藝響空間計畫支持,擴大了營運空間。我們將珍惜 各界關懷,戮力以赴,為台灣音樂的扎根、成長及邁向國際繼續貢獻心力。

董事長|李詩欽

藝術總監|杜 黑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音樂總監|古育仲

事|丁達明、丁盧明秀、李凱萍、杜黑、

邱再興、高英武、張陳乃悅、梁吳蓓琳、莊吳絹、

台北愛樂歌劇坊音樂總監|邱君強

莊秀欣、陳敏芳、黃美珠、蔣理容、錢南章 榮譽董事|孫鵬萬、劉葳莉 總顧問|程立敏

行政群

執行長|丁達明

少年及兒童合唱團|陳玲莉、江煜鈴

財務長|劉葳莉

愛樂劇工廠|孫文凱、蘇怡瑄

媒體宣傳|陳佳妤

策略長|杜明遠

台北愛樂歌劇坊|徐珞玹

票務推廣|劉宜欣

研究發展經理|王舒慧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張如怡

美術執行|魏振庭

專案經理|黃莉婷、簡宸緯

台北愛樂少年樂團|張紋綺

計|曾淑華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莊馥鴻

大陸事務專員|陳逢淼

納|林慧蓉

青年合唱團|簡宸緯、林鈺珊

執行企劃|黃莉宜、羅健航、林鈺珊

理|李

102

關|林友真、郭姵君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1988, perceiving that Taiwan's music environment still had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 group of music-loving industrialists and musicians founded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musical activities and to further raise the cultural standards of Taiwan. The foundation started with supporting the renowned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on their mission of elevating the performance quality and promoting local musicians through choral music. Later on, the foundation created groups such as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Children's Choir, Youth Choir, Youth Orchestra, Youth Ensemble, Musical Theater, and Opera Studio, each with the identical goals of performing and promoting music in Taiwan. The Foundation has been making great efforts in introducing 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performers to Taiwan, and in promoting talented Taiwanese musicians. Fo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Foundation had continuously introduced fabulous groups and musicians, such as Chanticleer, Inner Mongolian Youth Choir, King's Singers, Tallis Scholars, Youth Choir Kamer, Kamnerchor Stuttgart, World Youth Choir,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Asia Youth Orchestra, The Real Group…etc, to name a few. The Foundation also keeps bringing new visions of programing to the audience, including Taiwanese premiere of many masterpieces, such as Brahms's “Ein Deutsches Requiem", Orff's "Carmina Burana", Fanshawe’s "African Sanctus", Britten’s “War Requiem”, and Bach’s “Mass in B Minor”, “St. John’s Passion”, “St. Matthew’s Passion”. Additionally, in order to encourage Taiwanese composers, the Foundation keeps in long-term collaboration with composer Chien Nan-Chang, as well as several composers of younger generation, such as Lee Che-Yi, Jan Tien-Hao, Shih Ching-Ru, Huang Chun-Da, to name a few. Together, they have presented many choral-symphonic pieces, such as “The Maiden Malan”, “The Twelve Animal Signs of Chinese Zodiac”, “Jail as my Hotel”…etc; several productions of original musicals, such as “Hocubu”, “Zelandia”, “Love Stories of Two Cities”…etc; and more than 100 choral octavos in different setting. For cultivating talented young Taiwanese musicians, the Foundation has been collaborating with young musicians in the beginning stages of their music careers, and at has held activities such as “Young Stars Concert Series”, “Youth Musicians Series”, “Rising Stars Festival”, among others. In addition, the Foundation holds the annual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every summer since 1996, in which, famous international choral masters are invited to give masterclasses, workshops, lectures, and concerts. Through these intense classes, Taiwanese musicians and audience get to experience world-class music activities and to enhance their musical skills, knowledge, and appreciation. Furthermore, the artist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can have a glance to the abundant cultural aspects of Taiwan. The festival is the event that continually brings stimulation to the local music fields, as well as in Asia. While the level of local music quality continues to rise, the Foundation also devotes valuable time to bringing Taiwanese music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Since 1992, the Foundation has been supporting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in concert tours all over the world, performing in more than 30 countries, in several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events, such as the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 “Oregon Bach Festival”, “Festival Vancouver”…etc. Wherever they have been, they have always left the audiences with impressions of brilliancy. This in term helps Taiwan gain a greater recogn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horal world. Only with the long-term support of the public and local enterprises can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reach such high achievements. The Foundation will surely make more efforts in the future to develop local musical performances while simultaneously making its music available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103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2019年度贊助人名冊 Sponsors of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特別榮譽贊助人

愛樂贊助人

文化部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李詩欽 財團法人英業達集團公益慈善基金會 財團法人永真教育基金會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中華民國真如苑佛教會 李凱萍

石文君 何燕燕 吳華芬 周光燦 周宜靜 林坤賢 林彩荔 張麗純 莊富枝 陳茜 陳惠珠 陳寧欣 黃美玉 楊宜娉 葉清美 劉容燕 蔣小娟 欒珊瑚

榮譽贊助人 國泰金控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 元佑實業 台灣康寧顯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愛普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名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台灣新光保全文化藝術基金會 財團法人林伯奏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 國王大飯店股份有限公司 許遠東先生暨夫人紀念文教基金會 台北市婦女合唱團 大湖愛樂合唱團 台灣雅樂合唱團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女聲合唱團 社團法人桃園市照顧服務協進會 亓甯 王玉麟 杜月娥 林榮豊 胡金蓮 徐婉芬 陳惠智 游維國 程立敏 葉寶鳳 謝伯毅

愛樂之友 卜家玫 干美珍 干學金 方鶯珍 王中詩 王永文 王宗明 王珞 王敏慧 王復民 王蔓玲 王靜婷 王瓊熔 矢建華 石文菁 曲芳儀 朱月玲 朱怡潔 何啟英 何嬿 利敏玉 吳玉美 吳妍妍 吳杏如 吳淑美 吳毓玲 吳碧蘭 吳應南 呂素蓮 呂錦雪 巫秋香 李文美 李妙麗 李治芬 李建華 李秋瑰 李海晏 李淑嬌 李清秀 李滋男 李劍美 李劍華 李慧敏 辛美慧 阮美芳 卓芬玲 周芳瑜 周雪玲 周華針 周聰美 林玉卿 林宜慧 林美秀 林美惠 林桂霞 林素玉 林敏珩 林淑芬 林雪華 林欽齡 林瑟偵 林嘉彬 林謙純 邱大環 邱秀美 邱慧娟 邱壘顥 俞華 施麗英 柯美琴 柯雪卿 柯燕甯 洪家茵 洪鳳凰 胡幼峰 唐梅玲 夏語婕 孫慧芳 徐素惠 徐澤倩 馬可華 馬婉瑜 高孔廉 高永和 高治華 高珍惠 屠世天 康子溱 張文正 張秋蓮 張涵玲 張琪雪 張慧美 張鶴 曹先進 梁麗群 莊皓雲 許玉玲 許秀明 許峻榮 陳又嘉 陳玉樺 陳安心 陳佘玉珍 陳佩芬 陳怡君 陳怡萍 陳欣欣 陳雪如 陳惠芳 陳湘予 陳華美 陳麗珠 陶曼馨 單豫庸 喻安 曾仙媚 曾寶琴 程伶芳 程淑芳 程淑琦 黃玉書 黃秀美 黃彥綾 黃美雯 黃清吟 黃凱華 黃舒伶 黃壽英 黃蓉 黃瀅潔 愛樂人 楊秋滿 楊莉慧 葉明 葉棃嬋 詹維康 鄒如軒 廖惠瑛 趙琳 鄞麗如 劉宜蘭 劉宥清 劉素燕 劉稟洪 劉翠溶 潘真理 蔡玉琴 蔡怡 蔡政玉 蔡秋蘭 蔡翠敏 蔣希麟 蔣家興 鄭純如 鄭雅文 鄭錚錚 鄭蘭英 蕭淑貞 賴玉釵 賴明珠 賴香蓮 賴毓珊 戴惠芳 謝小姐 謝佩芬 謝麗娟 蹇婷婷 鍾蓮芳 簡麗惠 魏秀溫 魏媞 羅文琪 羅雪卿 羅惠珠 龐淑芬 嚴淑雲 蘇秀蘭 蘇昌美 蘇南萍 安瑟美膚整形外科診所 柏薇菈美容事業有限公司 皇榮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旗哥牛肉湯 鳶尾花集工作室

台北愛樂歌劇坊榮譽贊助人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黃少華 姜長安 林嘉⊚ 施振榮 林行憲 達盈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信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彥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別贊助人 國泰航空 正聲廣播公司 達豐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奧圖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巨蛋展覽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中技社 甘良生 林大毅 林碧翠 柯瑞美 馬維楓 高淑端 梁吳蓓琳 陳蕙芳 劉陳玉蘭 謝明珠

104


感謝名單 Acknowledgement 文化部

自由時報 凌美雪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佳音電台 廖偉凡 華生

徐惠君 老師

國立臺灣博物館

表演藝術聯盟

林慧芬 老師

台北市文化局

青年日報 黃朝琴

陳輝華 先生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廣播電台 安妮

郭心怡 老師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端端(陳端慧)

朱娟瑩 老師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復興電台 黃信麗

鍾華琳 老師

新竹市文化局

愛樂電台 王琦 林琇瑛

黃淑禎 老師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新網新聞網 麻念台

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

台北歌德學院

漢聲廣播電台 董幼雲 朱玲

采韻合唱團 徐禎娟

臺北廣播電台 采琦

高雄室內合唱團二團

財團法人英業達集團公益慈善基金會

聯合報 陳宛茜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

財團法人永真教育基金會

環宇廣播電台 何致遠

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

國泰金控

廖淑玲 老師

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迎曦女聲)

中國建設銀行臺北分行

游安芸 老師

屏東室內合唱團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

詹淑芳 老師

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合唱團

財團法人台灣新光保全文化藝術基金會

施綺年 老師

心築愛樂合唱團

中華民國真如苑佛教會

雅韻合唱團

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

菲律賓航空

四分溪合唱團 許世青 老師

成功高中校友合唱團

李詩欽 先生

洪良一 老師

愛唱歌手合唱團

師韻合唱團 李卿雲 老師

晶晶兒童合唱團

台北華國飯店 陽光康喜股份有限公司 茶山房 琴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雄福華飯店 台中福泰桔子商旅 Mono Hostel 士林青年旅館 tittot琉園股份有限公司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國父紀念館 臺大醫院 振興醫院 聖多福天主堂 全方位音楽 Pana Musica

淡江校友合唱團 佛光合唱團台北分團 熊師玲 老師

長榮交響樂團

台北藝文推廣合唱團 林慧玲 老師

王典 老師

濟南教會 黃菁菁 老師

夏超凡 牧師

台北市府合唱團

鍾欣志 老師

小水滴合唱團 張義鷹 老師

焦元溥 老師

東吳校友合唱團 蔡榮杰 先生

戴忠義 長老

白鷺鷥合唱團 溫貞伶 老師

周欣潔 老師

秀朗愛樂合唱團 余泰山 老師

高雄室內合唱團

玉山合唱團 林玲珠 老師 華岡唱友合唱團 莊偉 先生 台大校友合唱團 羅仲智 先生 周思民 先生 師友合唱團 曾惠君 老師 煦豐蒔光合唱團

ARTalks Arttime藝術網 IC之音 劉馬利 徐慧軒 MUZIK古典樂刊 王凌緯 黃家鈴 News98 張大春 蔡明真 PAR表演藝術雜誌 李秋玫 鄭欣 WoWoNEWS 吳鳳⨾ 大華網路報 蘇松濤 中央社 趙靜瑜 中央廣播電臺 江昭倫 吳祝育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 文化快遞 正聲電台 張翰揚 台灣醒報 吳婉瑜 台中古典音樂台 Emma 楊麗娟 張秀雯 民生@報 陳小凌 民眾日報 鍾翠珠

青韵合唱團 太平洋合唱團 上海采韻合唱團 台大星韻合唱團 鄭為之 老師 世新大學合唱團 亞特愛樂合唱團 陳瑤華 老師 航運合唱團 心聲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女聲合唱團 台北市婦女合唱團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 台灣雅樂合唱團 大湖愛樂合唱團 台灣真如苑合唱團 黃美鈴 老師 張木河 先生 中部合唱中心 楊宜真 老師

105


2019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藝術總監 Artistic Director

舞台監督 Stage Manager

工作人員 Staff

志工 Volunteer

杜 黑 Dirk DuHei

音樂總監 Music Director

張如怡 Louise Chang 周仁慈 Ren-Tsz Chou 劉冠伶 Kuan-Ling Liu 蘇敬涵 Cherry Ching-Han Su 翁靖媛 Jing-Yuan Weng

古育仲 Yu-Chung John Ku

接待 Receptionist

行政總監 Executive Director

經理 Manager

張芷瑄 Phoebe Chih-Hsuan Chang 鄭紫琳 Zi-Lin Cheng 全可凡 Vicky Chuan 徐孟楷 Meng-Kai Hsu 黃莉宜 Lydia Li-Yi Huang

黃莉婷 Lily Li-Ting Huang

文稿翻譯 Translator

節目執行 Festival Coordinator

林鈺珊 Yu-Shan Lin

張維君 Wei-Chun Regina Chang 鍾欣志 Joscha Chung 蔡宛玲 Wan-Ling Tsai 翁建民 Chien-Min Weng

企劃執行 Project Coordinator

節目冊總編輯 Chief Editor

陳逢淼 Walter Chen 莊馥鴻 Fu-Hung Johnson Chuang 徐珞玹 Lo-Hsuan Hsu

王舒慧 Ester Su-Huei Wang

票務推廣 Tickets Promotion

錄影 Video Recording

張紋綺 Rita Chang 江煜鈴 Nacy Yu-Ling Chiang 李 維 Wei Lee 劉宜欣 Stella Liu 羅健航 Chien-Hang Lo 蘇怡瑄 Ihsuen Su 孫文凱 Wen-Kai Sun

摩根音樂藝術工作室 Morgan Music Studio

張紋嘉 Wen-Chia Chang 張文彬 Wen-Pin Chang 陳柏豪 Bo-Hao Chen 陳盈璇 Ying-Hsuan Chen 鄭宇翔 Yeu-Shyang Cheng 鄭 歆 Shin Cheng 程新畬 Xin-Yu Cheng 何 璇 Hsuan Ho 許涵雯 Han-Wen Hsu 徐上哲 Shang-Che Hsu 黃琦淇 Chi-Chi Huang 黃芝怡 Chih-I Huang 黃歆妤 Hsin-Yu Huang 官雨璇 Yu-Hsuan Kuan 李泳杰 Jason Lee 李嘉烜 Jia-Xuan Li 李宥蓁 Winnie Yu-Chen Li 魯以諾 Enoch Luu 羅鈺翔 Otto Yu-Siang Luo 唐翊庭 Yi-Ting Tang 曾令儀 Estella Ling-Yi Tzeng 吳彥葶 Yen-Ting Wu

陳德慧 Te-hui Chen 陳思妤 Szu-Yu Chen 陳姿穎 Tzu-Ying Chen 陳由佳 Yu Chia Chen 陳宥亘 Yu-Hsuan Chen 鄭琮翰 Tsung-Han Cheng 黃淳妍 Chun-Yan Huang 黃乃一 Nai-Yi Huang 黃宜蓁 Yi-Chen Huang 徐竹萱 Chu-Hsuan Hsu 許芸瑄 Yun-Hsuan Hsu 薛婷尹 Ting-Yin Hsueh 高璽茜 Hsi-Chien Kao 李侑芸 Yu-Yun Li 廖 珩 Heng Liao 林芷恩 Zhi-En Lim 林城誼 Cheng-Yih Lin 林君實 Chun-Shih Lin 林宜臻 Yi-Chen Lin 林稚珊 Zhi-Shan Lin 劉耕銘 Gang-Ming Liu 彭瑜娟 Yu-Juan Peng 施涴甯 Wo-Ning Shih 丁虹安 Hong-An Ting 翁悅慈 Yueh-Tzu Weng 吳柏萱 Po-Hsain Wu

顧問 Adviser

劉葳莉 Willy Liu 杜明遠 Ming-Yuen Du

丁達明 Ferdinand Ta-Ming Ting 策劃顧問 Administrative Counselor

陳治宇 Charlie Chih-Yu Chen

簡宸緯 Vincent Chien 比賽執行Competition Coordinator

公關 Public Relations

郭姵君 Pei-Chun Kuo 林友真 Yeou-Chen Lin 媒體宣傳 Media Relations

陳佳妤 Chia-Yu Chen 美術執行 Graphic Layout

平面設計 Graphic Designer

童維崇 Wei-Chung Tung

燈光 Light

群動藝術有限公司 Creative Performing Art Co., Ltd. 秘書長 Secretary-General

趙敏淳 Min-Chun Chao 洪瑩庭 Ying-Ting Hong 秘書 Secretary

張馨文 Hsing-Wen Chang 陳語萱 Yu-Xuan Chen 李婉瑜 Vanessa Lee 林佩儀 Pei-Yi Lin

蔡鎮聲 Zhen-Sheng Tsai 魏振庭 Chen-Ting Wei 財務 Treasurer

陳玲莉 Lily Chen 會計 Accountant

曾淑華 Shu-Hua Tseng 出納 Cashier

林慧蓉 Huei-Rung Lin

106


台北愛樂

合唱團家族

2019 團員甄選 少年及兒童合唱團

青年合唱團

台北愛樂合唱團

室內合唱團

7-17歲

18-26歲

19歲以上

19歲以上

甄試 條件 聽音、視唱 甄試 內容 甄試 時間

具歌唱經驗及視譜能力、音樂性佳

及音域測試 依甄試分級分班

視唱、自選曲一首(可自備伴奏)、面談

9 月1 日 10:00-12:00

12:00-14:00

(Sun.)

14:00-17:00

甄試 地點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33巷28號B1

報名 費用

200元整

17:00-18:00

(02) 2773-3691 洽詢 方式

陳小姐#128

簡先生#141

莊先生#108

lily@tpf.org.tw

tpf20@tpf.org.tw

tpf1@tpf.org.tw

報名 請填寫線上表單


編導

高天恒 x

作曲

2019

朱怡潔 x

演出

愛樂劇工 愛樂劇 劇工 廠

2019 六

14:30

2019臺東藝術節

14:30

手牽手玉山藝遊-南投縣108年度藝文館營運升級計畫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中心演藝廳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兩廳院售票 票價 | 200 300 500

指導

主辦

臺東縣政府

兩廳院售票 票價 | 300 500 700 900

合辦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