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F18 Program Book

Page 1



Time for Taiwan

Stunning from Shore to Shore Taiwan’s breathtaking natural wonders are as diverse as the exhilarating waters that surround the island. Visit the Matsu islands to hop the six islands and islets, each with their distinct identity, or take part in one of Taiwan’s thrilling water sports. No matter how you choose to spend your time, there’s never a shortage of things to do at the beach.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www.go2taiwan.net





藝術總監 | 杜黑 薩拉斯妥 Sarastro !

音樂總監暨指揮 | 邱君強

導演 | 陳仕弦

長榮交響樂團

帕帕基諾 Papageno } 葉展毓

三仙童 Drei Knaben } 游玉婷、夏慶儀、李芸騏

帕帕基娜 Papagena } 陳虹君

摩羅斯托 Monostatos } 張殷齊

夜后 Königin der Nacht } 羅心汝

第一侍女 Erste Dame } 梁又中

水火武士 Erster Geharnischter } 陳昱嘉

塔米諾 Tamino } 孔孝誠

第二侍女 Zweite Dame } 鄭海芸

水火武士 Zweiter Geharnischter } 賴恩予

帕米娜 Pamina } 蔡澐宣

第三侍女 Dritte Dame } 王郁馨

預言者 Sprecher

謝銘謀

‫ڎ‬ᢉଲ୶ಊ‫ق‬ಜȁಊቌ!500 900 1200 1500 2000 ѯіན዆!02-27733691

※德文演唱、中文對白、中文字幕同步


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三十周年慶祝音樂會

Leonard Bernstein : MASS ConĐert ^eůeĐƟons Taiwan Premiere

Yu-Chi Kung : Symphonie Fantasy

11 3

SAT.

藝術總監 / 杜黑 指揮 / 古育仲 鋼琴 / 龔鈺祺 獨唱 / 蔣啟真 穆福淳 Fortunato Moran 李泳杰 合唱指導 / 張維君 翁建民 謝斯韻 傅湘雲 劉曉書 台北愛樂合唱團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 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 台北愛樂歌劇坊 愛樂劇工廠 台北市婦女合唱團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台北愛樂少年樂團


www.tpf.org.tw

www.ticf.tw

指導 PATRON

主辦 ORGANIZER

縣市合 / 協辦 LOCAL CO-ORGANIZER

主要贊助 MAJOR SPONSOR

贊助 SPONSOR

場地夥伴 VENUE PARTNER

指定住宿 HOTEL

合作 SUPPORTING PARTNER


活動一覽表 Schedule 日期Date

台北經典音樂會系列 Classical Concert Series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巡迴音樂會系列

Touring Concert Series

7/26 Thu.

19:30

7/27 Fri.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Performance Hall,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of Nantou County •拉脫維亞Kamēr合唱團 Youth Choir “Kamēr…”, Latvia 指揮 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conductor •聯演:草鞋墩愛樂合唱團 Tsao-Tun Philharmonic Chorus 指揮

許素娟 Su-Chuan Hsu, conductor

7/28 Sat.

7/29 Sun

19:30

19:30

開幕音樂會 Opening Concert 英業達慈善之夜 拉脫維亞Kamēr合唱團 Youth Choir “Kamēr…”, Latvia 指揮 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conductor

屏東演藝廳音樂廳

Pingtung Performance Arts Center •奧地利LALÁ 人聲樂團 LALÁ Vocalensemble, Austria •聯演:屏東高中海洋男聲合唱團 Ocean's Sound Male Chorus 指揮

2

黃錦蘭 Chin-Lan Huang, conductor


午間音樂會系列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Noon Concert Series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11:00 開幕嘉年華 Opening Ceremony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拉脫維亞Kamēr合唱團 Youth Choir “Kamēr…”, Latvia 指揮

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conductor

14:00 國泰置地廣場 Cathay Landmark •拉脫維亞Kamēr合唱團 Youth Choir “Kamēr…”, Latvia 指揮 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conductor

12:00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 KGBL Chamber Choir, Slovenia 指揮 裘比 Ambrož Čopi, conductor

3


ć—Ľćœ&#x;Date

7/30 Mon.

ĺ?°ĺŒ—çś“ĺ…¸é&#x;łć¨‚ćœƒçłťĺˆ— Classical Concert Series ĺœ‹厜é&#x;łć¨‚ĺťł National Concert Hall

Touring Concert Series

19:30

19:30

ć°¸çœ&#x;ć…ˆĺ–„äš‹ĺ¤œ 拉脍眭亞.DPÄ?Uĺ?ˆĺ”ąĺœ˜ <RXWK &KRLU ´.DPÄ?UÂŤÂľ /DWYLD ćŒ‡ć?Ž ĺˆŠč€śčł“訹 JÄ nis Liepiņť, conductor

中壢č—?襓館 Zongli Arts Hall •輿ç?­ç‰™Kupĺ?ˆĺ”ąĺœ˜ Kup Taldea, Basque Country (Spain) ćŒ‡ć?Ž 塴çˆžç‰šć–Ż Gabriel BaltĂŠs, conductor

塥迴é&#x;łć¨‚ćœƒçłťĺˆ—

â€˘č Żćź”ďźšć˜&#x;犎č—?襓ĺ?ˆĺ”ąĺœ˜ Singing Chorus ćŒ‡ć?Ž ćœąĺ˝ĽçŠŽ Yen-Yin Chu, conductor

斯洛眭尟亞盧比厉ç´?é&#x;łć¨‚院ĺ?ˆĺ”ąĺœ˜ KGBL Chamber Choir, Slovenia ćŒ‡ć?Ž čŁ˜ćŻ” AmbroĹž ÄŒopi, conductor â€˘č Żćź”ďźšVASAć?ąćŽ’ç Łĺ‚łçľąć¨‚čˆžĺœ˜ VASA Paiwan Traditional Dancing & Music Troupe ćŒ‡ć?Ž čŒƒć–‡ĺ‡ą Wen-Kai Fan, conductor

7/31 Tue.

19:30

19:30

弧ĺœ°ĺˆŠLALĂ äşşč ˛ć¨‚ĺœ˜

ĺ&#x;şéš†ĺ¸‚ć–‡ĺŒ–中ĺżƒćź”č—?ĺťł

LALĂ Vocalensemble, Austria

Keelung Cultural Center Performance Hall

â€˘č Żćź”ďźšé—Šć¨‚é›† BroadBand

•斯洛眭尟亞盧比厉ç´?é&#x;łć¨‚院ĺ?ˆĺ”ąĺœ˜ KGBL Chamber Choir, Slovenia ćŒ‡ć?Ž čŁ˜ćŻ” AmbroĹž ÄŒopi, conductor â€˘č Żćź”ďźšĺ&#x;şéš†ć„›ć¨‚ĺ?ˆĺ”ąĺœ˜ Keelung Philharmonic Choir ćŒ‡ć?Ž 盧智ĺ?ż Michael Lu, conductor

8/01 Wed.

19:30

19:30

斯洛眭尟亞盧比厉ç´?é&#x;łć¨‚院ĺ?ˆĺ”ąĺœ˜

ĺ?°ä¸­ä¸­čˆˆĺ ‚

KGBL Chamber Choir, Slovenia ćŒ‡ć?Ž čŁ˜ćŻ” AmbroĹž ÄŒopi, conductor

â€˘ĺžˇĺœ‹ĺ?¸ĺž’ĺŠ 厤ĺ…§ĺ?ˆĺ”ąĺœ˜ Kammerchor Stuttgart, German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port Chung Hsing Hall

â€˘č Żćź”ďźš稝ćą&#x;譡厜ĺ?ˆĺ”ąĺœ˜ Dao Jiang Senior High School of Nursing & Home Economics Choir ćŒ‡ć?Ž 陳玍ĺŚ? Mei-Wen Chen, conductor

4

ćŒ‡ć?Ž č˛?爞ç´?ć–Ż Frieder Bernius, conductor â€˘č Żćź”ďźšĺ?°ä¸­č—?襓厜ĺ?ˆĺ”ąĺœ˜ Taichung Artist Chamber Choir ćŒ‡ć?Ž

莊璧� Pi-Hua Chuang, conductor


午間音樂會系列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Noon Concert Series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12:00 臺大醫院東址大樓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East Site Main Building •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 KGBL Chamber Choir, Slovenia 指揮 裘比 Ambrož Čopi, conductor

14:00 中影商業大樓演講廳 Central Pictures Commercial Building 【Fun聲高歌—國際兒童合唱交流音樂會】 •VASA東排灣傳統樂舞團 •西班牙Kup合唱團 •台北愛樂少年及兒童合唱團 •小太陽打擊樂團 •新北市中和區自強國小直笛隊

•奧地利LALÁ 人聲樂團

•臺北市士林區雙溪國小月琴隊 •臺北市內湖區潭美國小擊鼓隊 •臺北市南港區舊莊國小合唱團

12:00 板橋車站B1廣場 Banqiao Train Station •印尼Sunshine Voice UMY合唱團 •馬來西亞沙迪亞賽吧吧思菩提合唱團 •珠海香洲區茵卓小學童聲合唱團 •迦密柏雨中學校友會歌詠團

15:00 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Hospital •菲律賓PANSOL合唱團 •澳門粵華中學英文部合唱團 •台北市立百齡國小合唱團 •菲律賓太歷國立大學合唱團

16:00 英業達集團 Inventec •西班牙Kup合唱團 Kup Taldea, Basque Country (Spain) 指揮

巴爾特斯 Gabriel Baltés, conductor

12:00

09:30-20:55

臺大醫院東址大樓 •香港新青年合唱團

碧華國小音樂廳 Bihua Elementary School Concert Hall •A2 青年組分組賽 Youth Choir Category Competition •B3 混聲組分組賽 Mixed Choir Category Competition

•廣州市玲瓏藝術合唱團 •廣州市五音國際天空合唱團

•B1 男聲組分組賽 Male Choir Category Competition •B2 女聲組分組賽 Female Choir Category Competi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East Site Main Building

•國立興大附中Enchant合唱團

10:10-15:55 15:00

東吳大學松怡聽

振興醫院 Cheng Hsin General Hospital •黃埔區東薈花園小學合唱團

Soochow University Performance Arts Center •A1 少兒組分組賽 Children's Choir Category Competition

•北京市延慶少年兒童合唱團 •沐恩歌手

※詳細賽程請至合唱大賽官網:www.ticc.tw ※For detail schedule please visit TICC website: www.ticc.tw

5


日期Date

8/02 Thu.

台北經典音樂會系列 Classical Concert Series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Touring Concert Series

巡迴音樂會系列

19:30

19:30

德國司徒加室內合唱團 Kammerchor Stuttgart, Germany 指揮 貝爾紐斯 Frieder Bernius, conductor

National Tainan University Recital Hall

•聯演: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小學合唱團 Taipei Fuhsing Private School Choir 指揮 莊嘉琪 Chia-Chi Chuang, conductor

•西班牙Kup合唱團 Kup Taldea, Basque Country (Spain) 指揮 巴爾特斯 Gabriel Baltés, conductor •聯演: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 MP Singers Chamber Choir

國立台南大學雅音樓音樂廳

指揮

李瑪寶 Mapao Lee, conductor

19:30

8/03 Fri.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音樂廳

Concert Hall,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of Hsinchu City •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 KGBL Chamber Choir, Slovenia 指揮 裘比 Ambrož Čopi, conductor •聯演:新竹縣光明國小合唱團 Guang-Ming Elementary School Choir 指揮 馮蕙珍 Hui-Chen Feng, conductor

8/04 Sat.

19:30 西班牙Kup合唱團 Kup Taldea, Basque Country (Spain) 指揮 巴爾特斯 Gabriel Baltés, conductor •聯演: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合唱團 National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Choir 指揮 鮑顗丞 Yi-Chen Pao, conductor

8/05 Sun.

14:30 閉幕音樂會 Final Concert 威爾第《安魂曲》 G. Verdi: Messa da Requiem 指揮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conductor

女高音 耿立 Li Keng, soprano 次女高音 陳珮琪 Pei-Chi Chen, mezzo-soprano 男高音 孔孝誠 Siao-Chen Kung, tenor

節慶合唱團 Festival Choir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Choir

男低音 王禹橋 Yu-Qiao Wang, bass 合唱指導 張維君、謝斯韻、古育仲

國防部示範樂隊 R.O.C.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Symphony Orchestra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Wei-Chun Regina Chang, SzuYun Swing Hsieh,Yu-Chung John Ku, chorus masters

合唱音樂營暨指揮班 大師班

合唱萬象講座

Workshop for Choral Singers and Conductors Master Class Lecture Series 藝術總監Artistic Director

音樂營師資 Workshop Faculty

杜黑 Dirk DuHei

巴爾特斯 Gabriel Baltés 貝爾紐斯 Frieder Bernius 布斯托 Javier Busto 張成璞 Cheng-Pu Chang 裘比 Ambrož Čopi 葛瑞爾斯 Karen Grylls 紀南 María Guinand 哈潑 T.J. Harper Lalá Vocalensemble 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劉曉書 Annabel Hsiao-Shu Liu 馬韻珊 Yunn-Shan Ma

戴怡音 Yi-Yin Tai 翁建民 Chien-Min Weng

6


午間音樂會系列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Noon Concert Series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12:00

09:30-20:10

板橋車站B1廣場 Banqiao Station B1 •路橋區愛樂少年合唱團 •紅帆少兒合唱團

碧華國小音樂廳 Bihua Elementary School Concert Hall •A3 樂齡組分組賽 Senior Choir Category Competition •C1 聖樂組分組賽 Musica Sacara Category Competition

•包頭市小麗花合唱團 •樹德葛利合唱團

•C2 民謠 傳統音樂組分組賽 Ethnic/ Traditional Music Category Competition ※詳細賽程請至合唱大賽官網:www.ticc.tw ※For detail schedule please visit TICC website: www.ticc.tw

19:30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大獎賽

Grand Prix Competition of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分組冠軍團隊 Category Winners of TICC

22:00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大獎賽頒獎典禮 Grand Prix Award Ceremony

15:30 艋舺教會 Bangkah Presbyterian Church 大師班音樂會ę海頓《尼爾遜彌撒》 J. Haydn: Nelson Mass, Hob. XXII:11 指導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director 大師班學員指揮 Master Class Conductors 合唱指導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chorus master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駐節指揮 Resident Conductor

聲樂指導 Voice Teacher

排練鋼琴 Rehearsal Pianist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陳美玲 Mei-Lin Chen 陳珮琪 Pei-Chi Chen 何欣蘋 Hsin-Pin Ho 謝銘謀 Ming-Mou Hsieh 林慈音 Grace Lin 施履誠 Lu-Cheng Shih

陳芷芸 Chih-Yun Chen 李妮穎 Ni-Yin Li 劉惠珊 Lana Hui-Shan Liu 蔡佩珊 Pei-Shan Tsai 顏嘉瑄 Chia-Hsuan Yen

翻譯 Interpretor

課程合唱團 Lab Choir

黃莉錦 Li-Chin Huang 李明倫 Ming-Lun Lee 潘宇文 Yu-Wen Pan 顏毓芬 Yu-Fen Yen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青韵合唱團 Chinyun Chorus 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 Taipei Ladies' Singers

合唱指導 Chorus Master

張維君 Wei-Chun Regina Chang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古育仲 Yu-Chung John Ku

7


合唱萬象•講座系列 Lecture Series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活動期間

7.30 日期

Mon.

時間

7/ 30 Mon.

8.03

時間│每日 13:40-16:50 地點│張榮發基金會

Fri.

13:40-15:00 融合的關鍵:敞開與信任 Open and Trust! LALÁ Vocalensemble (奧地利)

7/ 31 Tue.

合唱中的多樣元素與技巧 以裘比的作品為例 Diversity of Different Musical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in the Compositions of Slovenian Composer Ambrož Čopi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8樓)

15:30-16:50 紐西蘭合唱音樂 Choral Traditions in Aotearoa: A New Zealand Paradigm 葛瑞爾斯 Karen Grylls (紐西蘭)

布斯托的合唱作品 Choral Music of Javier Busto 布斯托 Javier Busto (西班牙)

裘比 Ambrož Čopi (斯洛維尼亞)

with KGBL Chamber Choir

8/ 01 Wed.

引導團員在練唱中投入身心靈 以增進排練效率 Engaging the Mind, Body and Spirit in the Rehearsal Process to Empower and Engage our Singers

技術焦點:力度、速度、唱奏清晰度 How to Focus on Articulation, Tempo and Dynamics 巴爾特斯 Gabriel Baltés (法國 / 西班牙) with Kup Taldea

哈潑 T.J. Harper (美國)

8/ 02 Thu.

16聲部合唱作品:法許《彌撒》 及德布西《雪上的足跡》 Works for 16 Voices : Fasch “MASS” and Debussy “Des pas sur la neige” 貝爾紐斯 Frieder Bernius (德國)

過去與現代的交匯-混搭不同音樂風格 Mixture of Different Musical Styles, Create a Connection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裘比 Ambrož Čopi (斯洛維尼亞)

with KGBL Chamber Choir

with Kammerchor Stuttgart

20、21世紀拉丁美洲合唱音樂

8/ 03 Fri.

Choral Masterpieces in Latin America in the XXth and XXIst Centuries. Stylistic Considerations and Performance Practices. 紀南 María Guinand(委內瑞拉)

※課程皆以外文授課,並有同步中文翻譯 ※主辦單位保留師資及課程異動之權益

巴斯克作曲家及其合唱作品 Basque Music by Basque Composers 布斯托 Javier Busto (西班牙)

with Kup Taldea


目錄 Content 活動一覽表

2

Schedule

藝術總監的話

11

Message from the Artistic Director

演出場次及曲目

12

Concert Programs

藝術總監

49

Artistic Director

演出人員

50

Performers

國際演出團體

54

International Groups

國內演出團體

64

Local Groups

師資

83

Faculty

節慶合唱團

89

Festival Choir

指揮班

指揮大師班 合唱萬象講座

90

Workshop for Choral Conductors Master Class Lecture Series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92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贊助人名冊

94

Sponsor

感謝名單

95

Acknowledgment

工作人員名單

96

TICF Team

9


10


藝術總監的話 Message from the Artistic Director

今年是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成立30週年,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自1996年舉辦以來也邁入了第18屆;每一年,我們都努力地求新求 變,尋找新的邀演團體、新的演出類型、新的課程內容、新的合作對象。今年,除了有一些不同於以往的安排,更多了一項重大 的突破ę我們將在音樂節期間,舉辦「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能夠舉辦國際合唱大賽,是一個國家整體合唱實力的展現。在歐洲,早已經有許多歷史悠久、水準超著的國際合唱大賽,而亞洲 的幾個鄰國,也都在近幾年陸續開始舉辦國際比賽。台灣的合唱實力在亞洲名列前茅,也獲得國際的肯定,因此我們經過了三年 的策劃,終於在今年首度舉辦「台北國際合唱大賽」;此舉很快就獲得了國際樂壇的熱烈迴響,不但有51支國內外團隊報名參 賽,還與日本東京國際合唱大賽、義大利里米尼國際合唱大賽、波蘭克拉科夫國際合唱大賽…等國際盛會結成聯盟,共同打造世 界合唱冠軍賽的舞台。台灣,又多了一個向國際發聲的機會。

除了合唱大賽之外,今年來台的國際合唱團隊依舊精彩可期。開幕音樂會由拉脫維亞神團「Kamēr合唱團」擔綱,他們三年前初 登台灣舞台就技驚四座、佳評如潮,因此我們迫不及待地邀請他們再度訪台。這也創下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最快再度邀演的紀 錄。除了Kamēr,合唱界的王者「司徒加室內合唱團」也將第五度來台參與本音樂節;他們也是參加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次數最 多團隊的紀錄保持者。今年他們將帶來一系列超高難度的經典作品,相當值得期待。另外,首次訪台的西班牙Kup合唱團、斯洛 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奧地利LALÁ人聲樂團,也都各有特色、各自精彩,都不容錯過。透過這些國際頂尖團隊的不同 視野,台灣的樂迷們一定能領略更多豐富、精彩、充滿文化特色的合唱音樂。

在合唱教育推廣方面,我們依舊秉持過去的優良傳統,同步舉辦「國際兒童合唱交流」活動,和節慶合唱團、指揮班、大師班、 合唱萬象講座系列等課程,持續豐富台灣的合唱土壤,促進合唱教育的向下扎根,提供對合唱音樂有興趣、想一窺合唱多元面貌 的音樂愛好者一個開拓合唱音樂視野的機會。我們相信,分享觀摩、互相學習,絕對是提升藝術層次、厚植文化內涵、培養下一 代合唱新血輪的最佳方式。

台灣的合唱環境近年來愈臻成熟,眾多團隊屢屢於國際間大放異彩,無異是最成功的國民外交,也是文化交流的最佳示範。尤有 甚者,合唱音樂除了可以交流文化、展現藝術,更可以抒發情感、平靜心靈、撫慰人心。今年,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將迎來美 國、德國、法國、奧地利、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拉脫維亞、西班牙、委內瑞拉、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 紐西蘭、香港、澳門、中國大陸的合唱音樂家,到台灣與我們共襄盛舉。這是歷年來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次。我們希望,透 過的精采活動,不但能與愛樂的朋友們同聚一堂,分享這個難得的饗宴,更能為我們的社會帶來更多的正面能量。

TICF18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必使各位滿載而歸!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藝術總監

左圖:TICF17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開幕音樂會【創樂者-艾爾加與約翰威廉斯之夜】

11


7/ 27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Fri. 19:30

Performance Hall,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of Nantou County

拉脫維亞Kamēr合唱團 Youth Choir “Kamēr…”, Latvia 指揮 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conductor

Stāvēju, dziedāju│站在山頂高歌 Georgs Pelēcis│佩列契斯

鬱雨│The Gloomy Sky 陳孝維 詞 陳盈如 曲│Lyrics by Hsiao-Wei Chen, Music by Ying-Ju Chen

Tavas saknes tavā zemē│根植國土 Pēteris Plakidis│普拉基迪斯

四季花開 │Blossom of Four Seasons

Es tevi mīlēšu│我會愛你的

客家歌謠 蔡昱姍編曲│Tra. Hakka Folksong, arr. Yu-Shan Tsai

Artūrs Maskats│瑪斯卡茨

送蕭處士遊黔南│For Recluse Hsiao's Trip to Qian'nan 白居易 詩 陳盈如 曲│Poem by Juyi Bai, Music by Ying-Ju Chen 南胡 樊蔓娣│Man-Di Fan, erhu 琵琶 陳盈如│Ying-Ju Chen, pipa 陶笛 廖素圓│Su-Yuan Liao, earthenware flute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Tas, kas tālumā│遠方的人兒 Ēriks Ešenvalds│艾森瓦茲

黃昏的故鄉│My Hometown Under the Sunset 中野忠晴 曲、文夏 詞 林福裕編曲

Cosa devo fare│如何是好

Lyrics by Tadaharu Nakano, Music by Wen Hsia, arr. Fu-Yu Lin 薩氏管 楊宜嫣│Yi-Yen Yang, saxophone

Pēteris Vasks│瓦斯克斯

Tabula Smaragdina│翠玉錄 草鞋墩愛樂合唱團

Dobrinka Tabakova│塔巴科娃

Taso-Tun Philharmonic Chorus, Nantou County 藝術總監暨指揮 許素娟 Su-Chuan Hsu, artistic director & conductor 鋼琴 林曉淵 Hsiao-Yuan Lin, piano

That I Should Make│我該做的 Vytautas Miškinis│米許基尼斯

Blumbergs in Venice│布倫伯格在威尼斯 Gabriel Jackson│傑克森

Rainis. Blumbergs. Jāzeps 瑞尼斯、布倫伯格、約瑟夫

Sicut Cervus│如同小鹿渴慕清泉 Lorenzo Donati│多納蒂

Juris Karlsons│卡爾頌斯

Prayer│祈禱 René Clausen│克勞森

Exsultate│歡慶 Brian Galante│嘉蘭特

Song of Cherubim│智天使之歌 Krzysztof Penderecki│彭德瑞茲基

※曲目簡介請參照P. 14、15頁

12


7/ 29 台北國家音樂廳 Sun. 19: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英業達慈善之夜

開幕音樂會

拉脫維亞Kamēr合唱團 Youth Choir “Kamēr…”, Latvia 指揮 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conductor

Sicut Cervus│如同小鹿渴慕清泉

Opening Concert

Lorenzo Donati│多納蒂

Prayer│祈禱 René Clausen│克勞森

Exsultate│歡慶 Brian Galante│嘉蘭特

Song of Cherubim│智天使之歌 Krzysztof Penderecki│彭德瑞茲基

Stāvēju, dziedāju│站在山頂高歌 Georgs Pelēcis│佩列契斯

Tavas saknes tavā zemē│根植國土 Pēteris Plakidis│普拉基迪斯

Es tevi mīlēšu│我會愛你的 Artūrs Maskats│瑪斯卡茨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Tas, kas tālumā│遠方的人兒 Ēriks Ešenvalds│艾森瓦茲

Cosa devo fare│如何是好 Pēteris Vasks│瓦斯克斯

Tabula Smaragdina│翠玉錄 Dobrinka Tabakova│塔巴科娃

That I Should Make│我該做的 Vytautas Miškinis│米許基尼斯

Blumbergs in Venice│布倫伯格在威尼斯

本場音樂會感謝

Gabriel Jackson│傑克森

Rainis. Blumbergs. Jāzeps 瑞尼斯、布倫伯格、約瑟夫 贊助

Juris Karlsons│卡爾頌斯

13

※曲目簡介請參照P. 14、15頁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Sicut Cervus│如同小鹿渴慕清泉─ Lorenzo Donati 多納蒂 義大利作曲家多納蒂,同時也是指揮及小提琴家,曾於2016年帶領自己的合唱團UT Insieme Vocale-Consonante贏得歐洲合唱大獎 賽。這首《如同小鹿渴慕清泉》採用帕勒斯特利納(Palestrina)著名的經文歌為架構,拓展為十六聲部,以炫麗的和聲環繞著原 本的旋律。

Prayer│祈禱 ─

René Clausen 克勞森

《祈禱》是2009年為耶魯校友合唱團基金會及其指揮多馬(Jeffery Douma)所作。以豐富的和聲搭配柔和的線條來襯托簡單但深 刻的歌詞,取自德雷莎修女的日常祈禱文。

Exsultate│歡慶─ Brian Galante 嘉蘭特 美國作曲家布萊恩嘉蘭特採用莫札特著名的《歡慶、喜悅》(Exsultate, Jubilate K. 165)歌詞寫成這首歡慶聖詠。此曲是2013年為 太平洋路德大學西部合唱團所作。嘉蘭特以「歡慶」與「喜悅」二詞作為全曲主軸,反覆三次之後,最後全曲以榮耀樂音結束。 流暢的素歌旋律加上男女聲交錯,成就了全曲的三次歡慶宣告。

Song of Cherubim│智天使之歌─ Krzysztof Penderecki 彭德瑞茲基 彭德瑞茲基的《智天使之歌》是作曲家向俄國大提琴家兼指揮家羅斯卓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致敬的三首作品之一,也 是唯一一首讓羅斯卓波維奇欣賞而非彈奏的作品。《智天使之歌》參考了許多羅斯卓波維奇造訪塞爾維亞後開始熟悉的東正教聖 儀。曲長七分鐘,彭德瑞茲基結合素歌、無調性和調性音樂來詮釋這首具戲劇性且榮耀的讚美詩。

Stāvēju, dziedāju│站在山頂高歌 ─ Georgs Pelēcis 佩列契斯 拉脫維亞作曲家兼音樂學者佩列契斯(Georgs Pelēcis, b.1947)為該國音樂理論與對位權威。佩列契斯在音樂上的風格通常被稱為 「新和諧音樂」(new consonant music),它融合了極簡主義和文藝復興時期或巴羅克式的美學,並努力追求和諧悅耳。《站在山 頂高歌》為佩列契斯改編自拉脫維亞著名同名民謠。

Tavas saknes tavā zemē│根植國土 ─ Pēteris Plakidis 普拉基迪斯 普拉基迪斯(Pēteris Plakidis, 1947-2017)為拉脫維亞首屈一指的作曲家兼合奏鋼琴家。拉脫維亞歌舞節經常選用他的合唱作品。 這曲《根植國土》即為普拉基迪斯創作於1970年代早期,充分表達了對祖國拉脫維亞的愛國之情。

Es tevi mīlēšu│我會愛你的 ─ Artūrs Maskats 瑪斯卡茨 瑪斯卡茨(Artūrs Maskats)是拉脫維亞音樂界的重量級人物,曾擔任拉脫維亞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這首《我會愛你的》是為拉 脫維亞著名詩人瓦契提斯(Ojārs Vācietis)七十五歲誕辰所作,由Kamēr…合唱團首演,並收錄在該團《愛之牧歌》(Madrigals of Love)計畫專輯中。瓦契提斯在詩中寫道:「昨天我會愛你。今天我會愛你。如果我還在的話,明天我會愛你。」

Tas, kas tālumā│遠方的人兒 ─ Ēriks Ešenvalds 艾森瓦茲 艾森瓦茲(Ēriks Ešenvalds)已迅速成為拉脫維亞最著名的合唱作曲家,他與Kamēr…合唱團建立了長久的合作關係,包括多次委 託創作、首演與錄音。《遠方的人兒》是為該團最近向拉脫維亞視覺藝術家布倫伯格(Ilmārs Blumbergs)致敬的計畫《使僕,布 倫伯格,Kamēr…》(Servant. Blumbergs. Kamēr…)所作。艾森瓦茲表示:「只要給他空間,布倫伯格什麼都能詮釋!他美妙的經 典素描風格大器且獨特,如同馬勒交響曲迴盪出刻畫在紙上的音符。但我的這小小組曲只侷限於特定且自我滿足的節奏,勉強表 達出Imants Tilbergs詩中的抑揚頓挫,而合唱團則是Kamēr…。」

1


Cosa devo fare│如何是好─ Pēteris Vasks 瓦斯克斯 瓦斯克斯的《如何是好》也是向布倫伯格致敬所作,兩人是多年好友。作曲家表示:「我在為這首曲子尋找歌詞時,找到一本向 布倫伯格致敬的書《威尼斯之書》(Books of Venice),由迪瑪科娃所著(Helēna Demakova)。書中收集了布倫伯格2004年在威 尼斯的創作,當時舉辦了他的個展。書的最後提出一個問題也給了答案,讓我感受很深。於是我寫了這首分為兩部分的曲子,一 是對人生重大事件的疑問,以及充滿愛的解答。」

Tabula Smaragdina│翠玉錄 ─

Dobrinka Tabakova 塔巴科娃

保加利亞作曲家塔巴科娃(Dobrinka Tabakova)與Kamēr…合唱團的合作關係始於該團著名的《世界太陽之歌》(World Sun Songs)計畫。視覺藝術家布倫伯格和Kamēr…合唱團有深厚的合作關係,包括《世界太陽之歌》十七首歌曲的設計。塔巴科娃表 示:「我認識布倫伯格是在正好十年前的《世界太陽之歌》計畫。他的設計對我而言已成為Kamēr…合唱團的形象。《世界太陽之 歌》這本書仍堂堂地放在我的書櫃上。布倫伯格的藝術風格強而有力,有極高辨識度。大膽且有說服力,結合原始與現代。當合 唱團找我參與這個計畫時,我得到許多靈感來源。其中一個是《翠玉錄》- 傳說由赫密士所寫關於鍊金術的神秘文字。《翠玉錄》 裡有許多符號,我將這些寓意大量運用在這部作品裡,將平行複音風格的旋律從高聲部到低聲部翻轉,同時還會聽到旋律根音如 打擊樂般循環進行。」

That I Should Make│我該做的─ Vytautas Miškinis 米許基尼斯 十分活躍的立陶宛作曲家米許基尼斯(Vytautas Miškinis)參與了Kamēr…合唱團多項計畫,包括:2008年《世界太陽之歌》、 2014年《琥珀之歌》,以及今年的《使僕,布倫伯格,Kamēr…》。米許基尼斯針對他所寫的這首《我該做的》表示:「這首曲 子我採用著名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做為歌詞,我認為他的觀點和布倫伯格作品的哲學十分相近。泰戈爾的詩句描述音樂和繪畫, 畫筆刷出日夜的線條 – 宇宙之歌裡,『空氣是生氣盎然的』。這首詩裡有個重要的字「maya」,具多種意涵:幻象、物質世界、 大自然現象、癡迷、依賴、同情、欺騙,魔力。同時也代表上帝賜給辛勤努力的人,在人間有一處小天堂。Maya是一種理想,每 個男孩都能得到心儀的女孩。Maya也是古希臘信使之神荷米斯的母親。Maya是羅馬的春之女神、大地之母的人格化,也是五月 (May)的由來。也象徵著這場演出在五月舉行。」

Blumbergs in Venice│布倫伯格在威尼斯─ Gabriel Jackson 傑克森 英國作曲家傑克森(Gabriel Jackson)的作品備受世界許多優異合唱團青睞。他和拉脫維亞許多合唱團建立了深厚情誼,包括:拉 脫維亞廣播合唱團、拉脫維亞國家合唱團,以及Kamēr…合唱團。2015年傑克森為Kamēr…合唱團二十五週年團慶譜寫了長達30分 鐘的合唱與管弦樂團作品《春之輪舞》(Spring Rounds)。 關於本曲,作曲家表示:「這首曲子我不去描寫布倫伯格(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做),而是引用布倫伯格自己的話,同時讚頌他熱 愛的威尼斯,也是我最喜愛的城市。再加上《威尼斯之書》(Books of Venice)這本書,這是迪瑪科娃(Helēna Demakova)所整 理的布倫伯格口述散文,至於內容是否屬實並不重要。這是個關於空間、光線、迷團、人類與神,令人欣喜若狂的故事。反正到 頭來,都是藝術。」

Rainis. Blumbergs. Jāzeps│瑞尼斯、布倫伯格、約瑟夫─ Juris Karlsons 卡爾頌斯 拉脫維亞作曲家卡爾頌斯(Juris Karlsons)是約瑟夫維托爾拉脫維亞音樂學院(Jāzeps Vītols Latvian Music Academy)音樂教授, 曾在拉脫維亞廣播電視台以及里加岱勒司劇院(Dailes Theatre)擔任音響工程師多年。卡爾頌斯寫到關於他參與這次《使僕,布 倫伯格,Kamēr…》計畫:「布倫伯格不平凡的個性和作品,包括舞台和視覺設計所展現的巧思,能啟發導演和演員,以及和他一 起創造舞台魔力的每個人。 在岱勒司劇院工作時,我有幸為瑞尼斯的舞台劇《約瑟夫與他的兄弟》編寫配樂,當時的舞台設計師就是布倫伯格。該劇第二幕 最後約瑟夫如詩般的獨白,就是這首《瑞尼斯、布倫伯格、約瑟夫》的靈感來源…」

1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Hristos voskrese│耶穌復活 ─ Georgs Pelēcis 佩列契斯 拉脫維亞作曲家兼音樂學家佩列契斯(Georgs Pelēcis)是該國公認的音樂理論與對位權威。他的合唱作品多半包含俄羅斯正教音 樂,這首在復活節歡唱的《耶穌復活》也不例外。佩列契斯快節奏的安排,凸顯了迎接耶穌復活的喜悅。

Bogoroditse Djevo│聖母頌─ Arvo Pärt 佩爾特 此曲是為著名的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九段聖經吟唱典禮」所做,佩爾特這首輕快的《聖母頌》讚頌的是俄羅斯正教聖母。本曲的 特色是快速誦唸俄文經文以及俄羅斯正教合唱音樂特有的豐富主曲調曲風。

Gaismeņa ausa, saulīte lēce│耀眼的光芒,太陽在滾動 ─ 編曲Valts Pūce 普瑟 這首拉特加爾民謠描述緩慢升起的太陽,照耀著鄉間大地。作曲家表示:「我不想編得太簡單,而是去描述黎明前的大地,接著 太陽緩緩升起,直到第一道曙光乍現,越來越強烈,直到萬象更新生氣盎然!陽光引領萬物,在太陽升起之後,歌曲的第二部份 便是讚頌生命。當然歌詞本身還有另外的意涵,是充滿魔幻力的歌詞…。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去感受陽光如何朝我們而來,還有 我們如何去回應。」

Dziedot dzimu, dziedot augu│為歌而生,生而高歌─ 編曲Alfrēds Kalniņš 卡爾寧斯 卡爾寧斯是早期拉脫維亞古典作曲家的佼佼者,也是第一位以拉脫維亞語劇本譜寫歌劇的作曲家。他所編寫的民謠《為歌而生, 生而高歌》經常在拉脫維亞歌舞節的總音樂會中演唱。這首民謠唱著:「我為歌而生,生而高歌,歡唱終生」。

Bumburjānis Bumburēja│迷人的雅尼斯─ Pēteris Plakidis 普拉基迪斯 普拉基迪斯(Pēteris Plakidis)是拉脫維亞首屈一指的作曲家兼合奏鋼琴家。拉脫維亞歌舞節經常選用他的合唱作品。這首俏皮的 《迷人的雅尼斯》是他為Kamēr…合唱團2014年《琥珀之歌》計畫所寫,該計畫邀請世界各地作曲家以各自獨特的藝術觀點詮釋拉 脫維亞民謠。

Rīga Dimd│里加回聲 ─ 編曲Jānis Cimze齊姆澤 齊姆澤(Jānis Cimze)堪稱拉脫維亞合唱音樂之父,他是第一位將豐富的拉脫維亞民歌旋律以和聲編寫的作曲家。齊姆澤所改編 的《里加回聲》在1873年第一屆拉脫維亞歌舞節首演,聽者可想像數千歌者詮釋其豐富編曲時現場的震撼迴響。

16


7/ 29 屏東演藝廳音樂廳 Sun. 19:30

Pingtung Performing Arts Center

奧地利LALÁ人聲樂團 LALÁ Vocalensemble, Austria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今夜感覺我的愛 Elton John│艾爾頓強

Underneath The Stars│繁星之下 Voces8│Voces8人聲樂團

城南送別 │Farewell, Farewell 李叔同、林海音 詞 Lyrics by Shu-Tong Li, Hai-Yin Lin 周鑫泉 曲、編曲 Music & Arranged by Hsin-Chuan Chou

Il Est Bel Et Bon│他英俊又體貼 Pierre Passereau│帕塞羅

Fair Phyllis│我看見美麗的菲莉絲 John Rutter│盧特

等你到天明 Waiting for You Until Dawn

La La La, Je Ne L' Ose Dire│這個這個這個,我不該說 Pierre Certon│塞東

新疆哈薩克民謠,瞿希賢編曲 Kazakh Folksong, arr. Xi-Xien Qu

Ave Maria│聖母頌 Jaques Arcadelt│阿卡代爾特

Sanctus│歡呼歌 Randall Johnson│藍道•強森

Also Hat Gott Die Welt Geliebet│神愛世人 Florian Maierl│梅埃爾

LALÁ Jodler│LALÁ約德爾 LALÁ│LALÁ人聲樂團

屏東高中海洋男聲合唱團

Ocean' s Sound Male Chorus

Typischer Jodler│經典約德爾

指揮 黃錦蘭 Chin-Lan Huang, conductor 鋼琴 劉舜治 Shun-Chih Liu, piano

Is Scho Stü Uman│湖畔已然沉靜 Austrian Folksong│奧地利民謠

Käferle Nimm Die Latern│螢火蟲,帶上你的燈籠

Thank You For The Music│謝謝你,音樂

Austrian Folksong│奧地利民謠

Frühzeitiger Frühling│早春 ABBA Medley│ABBA組曲 I' m yours│我歸屬於你 Jason Mraz│傑森瑪耶茲

Isn' t She Lovely│她如此可愛 Stevie Wonder│史提夫汪達

Man in the mirror│鏡中人 Michael Jackson│麥可傑克森

Hold me│擁抱我 Mathias Kaineder│瑪提亞斯•凱尼德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dly│孟德爾頌

Jagdlied│獵歌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孟德爾頌

Heilig│聖哉 Franz Schubert│舒伯特

Erlaube mir, feins mädchen│允許我吧!我的好姑娘 Johannes Brahms│布拉姆斯

Wach auf mein Hort│醒來吧!我親愛的 Johannes Brahms│布拉姆斯

※今晚演出曲目將由以上選出,即席宣布 Pieces featured during this evening's concert will be selected from this repertoire


7/ 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Mon. 19: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Tagaraws(讚頌)│Praise 范文凱編曲│Arr. Wen-Kai Fan

Kalevalevai(歡樂組曲)│Suite of Joyous Songs 范文凱編曲│Arr. Wen-Kai Fan

Saceqaljan(輩愛)│Song of Appreciation 李哲藝編曲│Arr. Che-Yi Lee

Inauljaceng(新娘的嫁衣)│For Bridal 李哲藝編曲│Arr. Che-Yi Lee

'aiyanga(感恩)│Appreciation 李哲藝編曲│Arr. Che-Yi Lee

VASA東排灣傳統樂舞團 VASA Paiwan Traditional Dancing & Music Troupe 指揮 范文凱 Wen-Kai Fan, conductor 鋼琴 林則萱 Tse-Hsuan Lin, piano

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 KGBL Chamber Choir, Slovenia 指揮 裘比 Ambrož Čopi, conductor

Čas (for mixed choir, 2016)│時間(混聲合唱,2016年作品) Lojze Lebič (b. 1934) │雷畢契

Pomladni Spev│春天之歌 Anton Lajovic (1878-1960) 拉佑維茲

Še Rož'ce So Žalovale│就連玫瑰也感到悲傷 Folk Song From Koroška 科洛斯卡民謠 Vasilij Mirk (1884-1962) 密爾克

Fčelica Zleteila (after folk motives from Prekmurje for mixed choir, 2016) 小蜜蜂飛起來了(以普雷克穆列民謠為動機,混聲合唱,2016年作品) Lojze Lebič (b. 1934) 雷畢契

18

永真公益慈善音樂會


拉脫維亞Kamēr合唱團

Jnjen Čeua Jti Gna│我要帶領我的羊群去草地上 Folk Song From Rezija│雷夏民謠 Pavle Merku (1927-2014)│梅爾古

Youth Choir “Kamēr…”, Latvia 指揮 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conductor

Rezijanska│雷夏之歌 Folk Song From Rezija│雷夏民謠 Alojz Srebotnjak (1931-2010)│斯雷伯特涅亞克

Hristos voskrese│耶穌復活 Georgs Pelēcis (b. 1947)│佩列契斯

Plovi Mi, Moj Brode│揚帆吧,我的小船

Bogoroditse Djevo│聖母頌

Folk Song From Istria│伊斯特拉民謠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Arvo Pärt (b. 1935) │佩爾特

Dajte, Dajte│給我、快給我

Prayer│祈禱

Folk Song From Istria│伊斯特拉民謠 Aldo Kumar (b. 1954)│庫馬爾

Rene Clausen (b. 1953)│克勞森

That I Should Make│我該做的

Turist│旅人

Vytautas Miškinis (b. 1954)│米許基尼斯

Aldo Kumar (b. 1954)│庫馬爾

Gaismeņa ausa, saulīte lēce 耀眼的光芒,太陽在滾動

※曲目簡介請參照P. 26-29頁

Arr. Valts Pūce│普瑟編曲

Dziedot dzimu, dziedot augu 為歌而生,生而高歌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Arr. Alfrēds Kalniņš (1879-1951)│卡爾寧編曲

Bumburjānis Bumburēja 迷人的雅尼斯 Pēteris Plakidis (1947-2017)│普拉基迪斯

Rīga Dimd│里加回聲 Arr. Jānis Cimze (1814-1881)│齊姆澤編曲

※曲目簡介請參照P. 14-16頁

本場音樂會感謝

贊助 19


7/ 30 中壢藝術館音樂廳 Mon. 19:30

Zongli Arts Hall

西班牙KUP合唱團 Kup Taldea, Basque Country (Spain) 指揮 巴爾特斯 Gabriel Baltés, conductor

Advance Democracy│促進民主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布瑞頓

Hominis dies│世人的年日如草一樣 Michael Waldenby (b. 1953)│沃爾登比

守著陽光守著你│Guarding Sunlight, Guarding You 謝材俊 詞│Lyrics by Tsai-Chun Hsieh 李壽全 曲│Music by So-Chuan Lee 許世青編曲│Arr. Anja Hsu

The Conversion of Saul │掃羅的轉變 Z. Randall Stroope (b. 1953)│史楚普

Ubi Caritas│上主同在之處必有慈愛 Josu Elberdin (b. 1976) │艾爾柏汀

月夜愁│Moonlight Blue

Et j’aime uniquement │我只喜歡

周添旺 詞│Lyrics by Tien-Wang Chou

J. Eguiguren (b. 1945)│艾基古倫

鄧雨賢 曲│Music by Yu-Hsien Teng 劉新誠編曲│Arr. by Hsin-Chen Liu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春水│Spring Rain 陳永淘│Yong-Tao Chen 蔡昱姍編曲│Arr. by Yu-Shan Tsai

Jaun handiak ikus’azue│看那偉大的君王

Sing Ye Joyfully!│喜樂歌唱!

Kitolis │我的名字是基托里斯

Don Besig│唐•比斯格

L. De Aramburu (1905-1999) │阿蘭布魯

星穎藝術合唱團

Singing Chorus 指揮 朱彥穎 Yen-Yin Chu, conductor 鋼琴 郭湘怡 Hsiang-Yi Kuo, piano

A. Mitxelena (1904-2000)│米切雷納

Neskatx’ ederra │美麗的少女 Xabier Sarasola (b. 1960)│薩拉索拉

Otsaila │二月 E. Ugalde (b. 1973)│烏高德

Axuri Beltza│黑羊 Javier Busto (b. 1949)│布斯托

Gaude et lætare│應當歡喜快樂 J.P. Sweelinck (1562-1621)│史維林克

Bizia lo │冬眠 Junkal Guerrero (b. 1968)│葛雷洛

Die mit Tränensäen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篇第126篇) G. A. Homilius (1714-1785)│霍米留斯

Darthulas Grabesgesang op. 42 n°3│達特拉的哀歌 J. Brahms (1833-1897)│布拉姆斯

Hör, es klagt die Flöte wieder from Abendständchen op.42 n°1│ 聽、那長笛又在悲嘆(選自《小夜曲》op.42 n°1) J. Brahms (1833-1897)│布拉姆斯

Maiteagoak │年輕歲月 Xabier Sarasola (b. 1960)│薩拉索拉

Sagastipean│在蘋果樹下 Javier Busto (b. 1949)│布斯托

Izar ederrak│美麗的星星 Josu Elberdin (b. 1976)│艾爾柏汀

※曲目簡介請參照P. 41、42頁


7/ 31 台北國家音樂廳 Tue. 19: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奧地利LALÁ人聲樂團 LALÁ Vocalensemble, Austria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今夜感覺我的愛 Elton John│艾爾頓強

Underneath The Stars│繁星之下 Voces8│Voces8人聲樂團

自己 │Reflection 姚謙、大衛•吉波 詞│Lyrics by Chien Yao, David Zippel 馬修•懷爾德 曲│Music by Matthew Wilder 王子龍編曲│Arr. Cameron Golinsky 張維麟 饒舌歌詞│Rap Lyrics by Winnie

Il Est Bel Et Bon│他英俊又體貼 Pierre Passereau│帕塞羅

Fair Phyllis│我看見美麗的菲莉絲 John Rutter│盧特

Iris │艾里斯 John Rzeznik│約翰•瑞茲尼克 Arr. Cameron Golinsky│王子龍編曲

Swag午覺 │Swag Nap 異鄉人、9m88 詞│Lyrics by Outlander & 9m88 異鄉人、9m88、MCKY 曲│Music by Outlander, 9m88 & MCKY 王子龍編曲│Arr. Cameron Golinsky

La La La, Je Ne L' Ose Dire│這個這個這個,我不該說 Pierre Certon│塞東

Ave Maria│聖母頌 Jaques Arcadelt│阿卡代爾特

Also Hat Gott Die Welt Geliebet│神愛世人 Florian Maierl│梅埃爾

帥到分手 │So Handsome we Broke up 周湯豪、崔惟楷 詞│Lyrics by NICKTHEREAL, Luke "B.T." Tsui 周湯豪 曲│Music by NICKTHEREAL 王子龍編曲│Arr. Cameron Golinsky

LALÁ Jodler│LALÁ約德爾 LALÁ│LALÁ人聲樂團

Typischer Jodler│經典約德爾 闊樂集

BroadBand

Is Scho Stü Uman│湖畔已然沉靜 Austrian Folksong│奧地利民謠

Käferle Nimm Die Latern│螢火蟲,帶上你的燈籠 Austrian Folksong│奧地利民謠

Thank You For The Music│謝謝你,音樂

Frühzeitiger Frühling│早春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dly│孟德爾頌

ABBA Medley│ABBA組曲 Jagdlied│獵歌 I' m yours│我歸屬於你 Jason Mraz│傑森瑪耶茲

Isn' t She Lovely│她如此可愛 Stevie Wonder│史提夫汪達

Man in the mirror│鏡中人 Michael Jackson│麥可傑克森

Hold me│擁抱我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孟德爾頌

Heilig│聖哉 Franz Schubert│舒伯特

Erlaube mir, feins mädchen│允許我吧!我的好姑娘 Johannes Brahms│布拉姆斯

Wach auf mein Hort│醒來吧!我親愛的 Johannes Brahms│布拉姆斯

Mathias Kaineder│瑪提亞斯•凱尼德 ※今晚演出曲目將由以上選出,即席宣布 Pieces featured during this evening's concert will be selected from this repertoire


7/ 31 基隆文化中心演藝廳 Tue. 19:30

Keelung Cultural Center Performance Hall

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 KGBL Chamber Choir, Slovenia 指揮 裘比 Ambrož Čopi, conductor

雪花的快樂│The Joy of A Snowflake 徐志摩 詞│Lyrics by Chih-Mo Hsu 周鑫泉 曲│Music by Hsin-Chuan Chou

在人海中遇見你 天天想你│Meet You In People / I Miss You Everyday 陳雲鳳、厲曼婷;陳樂融 詞│Lyrics by Yun-Fong Chen, Man-Ting Li / Le-Jung Chen 陳揚;陳志遠 曲│Music by Yang Chen / Chih-Yuan Chen 王宏琳編曲│Arr. Hung-Lin Wang

願│Wishes 蔣勳 詞│Lyrics by Hsun Chiang 冉天豪 曲│Music by Tien-Hao Jian

熱情的沙漠│Passionate Dessert 李潔心 詞│Lyrics by Jie-Hsin Lee 加瀨邦彥、山上路夫 曲│Music by Kunihiko Kase & Michio Yamagami 王宏琳編曲│Arr. Hung-Lin Wan

基隆市愛樂合唱團

Keelung Philharmonic Choir 藝術總監暨指揮 盧智卿 Michael Lu, artistic director & conductor 鋼琴 王宏琳 Hung-Lin Wang, piano

Elisabethae Vero Impletum est Tempus om │以利沙伯的產期到了 Iacobus Handl-Gallus (1550-1591) │加魯斯

Credo(Motives from Antonio Lotti Crucifixus, 2018)│信經(以羅替《十字架上》主題動機,2018年作品) Matej Kastelic (b. 1994) │卡斯特利茲

Pomladni Spev│春天之歌 Anton Lajovic (1878-1960) │拉佑維茲


Three Compositions Upon Gregorian Chant │三首格雷果聖歌 I. Ave Maris Stella (2017) │1. 海星頌(2017年作品) II. Ubi Caritas et Amor (2018) │2. 上主同在之處必有慈愛(2018年作品) III. Cantate Domino (2015)│3. 讚頌上主 (2015年作品) Tine Bec (b. 1993)│貝茲

He Wishes For The Cloth of Heaven (2015)│他想要天國錦緞(2015年作品) Lyrics by W.B. Yeats (1865-1939)│葉慈 詞 Music by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曲

O Adonai (''O'' Antiphon, 2016)│以色列的統治者(選自將臨期大對經, 2016年作品) Matej Kastelic (b. 1994)│卡斯特利茲

O Radix Jesse (''O'' Antiphon, 2015)│耶西的子孫(選自將臨期大對經, 2015年作品)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O Sapientia (''O'' Antiphon, 2016)│智慧(選自將臨期大對經, 2016年作品) Tadeja Vulc (b. 1978)│弗茨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Čas (for mixed choir, 2016) │時間(混聲合唱,2016年作品) Lojze Lebič (b. 1934) │雷畢契

Three Orthodox Hymns (2014/15) │三首東正教讚美詩(2014、2015年作品) I. Bogorodice Devo (from Vesperes)│1. 聖母頌(選自晚禱) II. Tebe Poem (Old Bulgarian Ortodox Chant)│2. 讚頌歸於你(保加利亞古聖歌) III. Otche naš (Mt 6: 9-13)│3. 我們的天父(馬太福音6:9-13) Andrej Makor (b. 1987)│馬科爾

Angel za Bolne (2013) │治癒疾病的天使 (2013年作品) Lyrics by Tone Pavček│托內帕夫切克 詞 Music by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曲

O Lux Beata Trinitas (2013)│三一真神光輝(2013年作品) Andrej Makor (b. 1987)│馬科爾

O Magnum Mysterium (2012)│偉大的奧秘(2012年作品) Črt Sojar-Voglar (b. 1976)│索亞-沃格拉

O Salutaris Hostia (2015)│贖世犧牲(2015年作品)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Turist │旅人 Aldo Kumar (b. 1954)│庫馬爾

※曲目簡介請參照P. 26-28頁


8/ 01 台北國家音樂廳 Wed. 19: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 KGBL Chamber Choir, Slovenia 指揮 裘比 Ambrož Čopi, conductor

Kiurun tie│雲雀 Pekka Kostiainen│克斯提艾倫

Sing For Joy And Clap Your Hands!│喜樂歌唱拍拍手 Cristi Cary Miller│克里斯提•凱瑞•米勒

城南送別│Farewell, Farewell 李叔同、林海音 詞│Lyrics by Shu-Tong Li, Hai-Yin Lin 周鑫泉 曲、編曲│Music & Arranged by Hsin-Chuan Chou

春水│Spring Rain 陳永淘│Yung-Tao Chen 蔡昱姍編曲│Arr. Yu-Shan Tsai

稻江護家合唱團

Dao Jiang High School of Nursing and Home Economics Choir 指揮 陳玫妏 Mei-Wen Chen, conductor 鋼琴 宓雯涓 Wen-Chuan Mi, piano 周綺妮 Chi-Ni Chou, piano

Elisabethae Vero Impletum est Tempus om │以利沙伯的產期到了 Iacobus Handl-Gallus (1550-1591) │加魯斯

Credo(Motives from Antonio Lotti Crucifixus, 2018)│信經(以羅替《十字架上》主題動機,2018年作品) Matej Kastelic (b. 1994) │卡斯特利茲

Pomladni Spev│春天之歌 Anton Lajovic (1878-1960) │拉佑維茲


Three Compositions Upon Gregorian Chant │三首格雷果聖歌 I. Ave Maris Stella (2017) │1. 海星頌(2017年作品) II. Ubi Caritas et Amor (2018) │2. 上主同在之處必有慈愛(2018年作品) III. Cantate Domino (2015)│3. 讚頌上主 (2015年作品) Tine Bec (b. 1993)│貝茲

He Wishes For The Cloth Of Heaven (2015)│他想要天國錦緞(2015年作品) Lyrics by W.B. Yeats (1865-1939)│葉慈 詞 Music by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曲

O Adonai (''O'' Antiphon, 2016)│以色列的統治者(選自將臨期大對經, 2016年作品) Matej Kastelic (b. 1994)│卡斯特利茲

O Radix Jesse (''O'' Antiphon, 2015)│耶西的子孫(選自將臨期大對經, 2015年作品)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O Sapientia (''O'' Antiphon, 2016)│智慧(選自將臨期大對經, 2016年作品) Tadeja Vulc (b. 1978)│弗茨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Čas (for mixed choir, 2016) │時間(混聲合唱,2016年作品) Lojze Lebič (b. 1934) │雷畢契

Three Orthodox Hymns (2014/15) │三首東正教讚美詩(2014、2015年作品) I. Bogorodice Devo (from Vesperes)│1. 聖母頌(選自晚禱) II. Tebe Poem (Old Bulgarian Ortodox Chant)│2. 讚頌歸於你(保加利亞古聖歌) III. Otche naš (Mt 6: 9-13)│3. 我們的天父(馬太福音6:9-13) Andrej Makor (b. 1987)│馬科爾

Angel za Bolne (2013) │治癒疾病的天使 (2013年作品) Lyrics by Tone Pavček│托內帕夫切克 詞 Music by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曲

O Lux Beata Trinitas (2013)│三一真神光輝(2013年作品) Andrej Makor (b. 1987)│馬科爾

O Magnum Mysterium (2012)│偉大的奧秘(2012年作品) Črt Sojar-Voglar (b. 1976)│索亞-沃格拉

O Salutaris Hostia (2015)│贖世犧牲(2015年作品)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Turist │旅人 Aldo Kumar (b. 1954)│庫馬爾

※曲目簡介請參照P. 26-28頁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斯洛維尼亞聖樂 在斯洛維尼亞獨立之前,聖樂主要是為了教會禮儀目的而創作的。由於幾乎沒有為了音樂會演出而創作的聖樂,年輕一代的作曲 家們在一群合唱指揮家的提倡之下,逐漸專注於將教會用的拉丁經文譜寫成曲,而其中一位發起人就是身兼了作曲家及指揮家的 裘比(Ambrož Čopi, b. 1973)。拉丁文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許多這類作品現在已成為世界各地舞台上必備曲目。在這場音樂會 中,我們將會演唱一系列在此一背景下創作出來的聖樂作品。

Elisabethae Vero Impletum est Tempus om│以利沙伯的產期到了 ─ Iacobus Handl-Gallus (1550-1591) 加魯斯 具有斯洛維尼亞文藝復興時期音樂魅力的加魯斯(Iacobus Handl-Gallus, 1550-1591)是一位世界聞名的作曲家。他出生於斯洛維 尼亞,曾在維也納和布拉格工作,而他的創作生涯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成就。在這場音樂會中,我們將帶來他的複合唱經文歌。在 這首曲子裡,作曲家使用了威尼斯樂派的複合唱風格,巧妙地交織出這首複音音樂的作品。

Credo (motives from Antonio Lotti Crucifixus, 2018) 信經(以羅替《十字架上》主題動機,2018年作品)─ Matej Kastelic (b. 1994)

卡斯特利茲

作曲家卡斯特利茲(Matej Kastelic, b. 1994)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了年輕一代最傑出的作曲家之一。他這首作品的核心是取自義 大利作曲家羅替(Antonio Lotti, 1667-1740)的作品《十字架上》(Crucifixus)裡的主題動機。卡斯特利茲使用了《信經》的完整 經文,並讓音樂張力逐漸堆疊升高。除了拉丁文的經文之外,他還將英文經文納入其中。而在此作為對比,作曲家提出了問題- 「你相信嗎?儘管歷史上記載著所發生過的一切。」從有如冥想開始,這首極具戲劇張力的曲子在樂聲中逐漸指向了最終結論─ 「我相信!」

Pomladni Spev│春天之歌 ─ Anton Lajovic(1878-1960)

拉佑維茲

拉佑維茲(Anton Lajovic, 1878-1960)是上個世紀上半葉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抒情、帶有一些印象派的色彩。在這個作 品中,作曲家將外在世界裡對愛情表現的真實與抒情內在化,並巧妙地運用了複音音樂的風格,使音樂在強而有力的高潮中不斷 地上升。

Three Compositions Upon Gregorian Chant │三首格雷果聖歌 ─ Tine Bec (b. 1993) 貝茲

I. Ave Maris Stella (2017) 海星頌 II. Ubi Caritas et Amor (2018) 上主同在之處必有慈愛 III. Cantate Domino (2015) 讚頌上主 貝茲(Tine Bec, b. 1993)是一名才華洋溢的年青作曲家,甚至早在他完成學業之前,就已經以他的音樂性令所有聽眾為之風靡。 在這三首作品中,他以格雷果聖歌為基礎,並提升了聲響上的效果。第一首是抒情的曲子,在中間段落有個極為強烈的豐富聲 響;而另外一首則是深情的,並以所有的真誠表達出慈愛。由兩位女高音獨唱開始,並在樂曲結束前以她們的抒情表現征服了我 們。通過使用複雜的和聲和節奏,作曲家逐漸架構起全曲,並由女聲隨機地重複唱出旋律,以及男聲的同音反覆樂句,逐漸堆疊 到音樂的頂點後,再緩緩地回歸如開頭時的平靜。第三首曲子速度較快,有著強而有力的節奏,作曲家表現出源自格雷果聖歌的 主題,並讓女聲合唱與男聲合唱之間產生對話的效果。在這首曲子裡,作曲家展現出結合各種節奏的能力;而在中間的寧靜段 落,他創造出了一種以和聲色彩及模仿產生的新氛圍。

He Wishes For The Cloth of Heaven (2015)│他想要天國錦緞(2015年作品) Lyrics by W.B. Yeats (1865-1939) 葉慈 詞 Music by Ambrož Čopi (b. 1973) 裘比 曲 裘比的作品是在各地最頻繁被演出的斯洛維尼亞合唱作品之一。在求學期間,他就已經表現出屬於自己的音樂語言,而這種風格 較傾向於抒情。在這首曲子裡,他用和聲的色彩形塑出的氛圍,反映了歌曲內容裡的沈重體驗。這首歌曲的主題談論到光明、貧 瘠,以及豐富的夢想,伴隨著獨唱者與擔任和聲的合唱團,逐漸融入到樂曲的結尾部份。


O Adonai (''O'' Antiphon, 2016) 以色列的統治者(選自將臨期大對經, 2016年作品) ─ Matej Kastelic (b. 1994) 卡斯特利茲 在洛伊科(Uroš Rojko, b. 1954)的課堂上學習作曲,為作曲家卡斯特利茲開啟了新的思考方式。在這首作品中,他首度採用了一 種新的作曲方式。我們經常聽到的格雷果聖歌式合唱,一部分是低音聲部與中音聲部之間的模仿,作曲家在這裡以其他聲部為旋 律加上了各種和聲色彩,就像是他想要將旋律無限地延長,然後把它放置在永恆的空間裡,使之成為一顆真正的珍珠。

O Radix Jesse (''O'' Antiphon, 2015) 耶西的子孫(選自將臨期大對經,2015年作品) ─ Ambrož Čopi (1973) 裘比 在這首經文歌裡,裘比使用了威尼斯樂派的雙合唱技巧,他讓兩個合唱團輪流地互相應答,並在某些地方一起合唱。這首曲子和 在它前後的幾首曲子組合起來,就是天主教所謂的「將臨期七大對經」(O antiphons),將每首歌的句首第一個字母合起來,便 是「ERO CRAS」(Emmanual與我們同在、Rex君王、Oriens東方的旭日、Clavis David大衛之鑰、Radix Jesse耶西之根、Adonai上 主、Sapientia智慧),意思是「他即將到來」。這七首答唱曲(antipohon)在聖誕節的前一週被詠唱。如果你仔細聆聽,你將能 夠聽到這首曲子中間段落會有鐘聲響起的聲音(典型斯洛維尼亞的鐘聲)。

O Sapientia (''O'' Antiphon, 2016) 智慧(選自將臨期大對經,2016年作品)─ Tadeja Vulc (b. 1978)

弗茨

弗茨(Tadeja Vulc, b.1978)近年來成為斯洛維尼亞最重要的作曲家和指揮家之一。在她的作品中,她經常使用舞台動作和各種聲 響效果。這首曲子首演於2016年的全國比賽,並在隔年發表了女聲合唱的版本。

Čas (for mixed choir, 2016) │時間(混聲合唱,2016年作品) ─ Lojze Lebič (b. 1934) 雷畢契 雷畢契(Lojze Lebič, b. 1934)是斯洛維尼亞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樂源自民謠旋律,再發展成為經過精心設計,具有現代 技巧與效果的作品,他試圖透過這種方式使樂曲內容更加豐富,並從中發現聲音裡新的力量。

Three Orthodox Hymns (2014/15) │三首東正教讚美詩(2014、2015年作品) ─ Andrej Makor (b. 1987) I. Bogorodice Devo (from Vesperes) 聖母頌(選自晚禱) II. Tebe Poem (Old Bulgarian Ortodox Chant) 讚頌歸於你(保加利亞古聖歌) III. Otche naš (Mt 6: 9-13) 我們的天父(馬太福音6:9-13)

馬科爾

斯洛維尼亞處於兩個世界的邊界,某種程度上來說、東西方的文化都融入了她的血液之中。儘管大多數斯洛維尼亞人是天主教 徒,但也有部分人是屬於東正教會的。這三首作品是在裘比的提議下所創作,他希望在新創作裡也能包含東正教的傳統文化遺 產,於是作曲家便用他的音樂為此進行了創作。馬科爾(Andrej Makor, b. 1987)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獲得了許多國際作曲獎及演出 機會,他的音樂很美,但同時他也常以新的聲音組合為我們帶來驚喜。

Angel za Bolne (2013) │治癒疾病的天使 (2013年作品) Lyrics by Tone Pavček 托內帕夫切克 詞 Music by Ambrož Čopi (b. 1973) 裘比 曲 這首曲子選自組曲《天使》(Angels),但卻沒有任何神聖的內容。在這首作品中,詩人談到了醫生(有紅鼻子的),他們變成 了小丑,用他們的快樂和樂觀積極地去影響患者。然後、作曲家從古典的曲式,忽然轉變成輕鬆且帶有惡作劇的表現。此曲由一 個女聲合唱團在去年於美國的ACDA首演。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O Lux Beata Trinitas (2013)│三一真神光輝(2013年作品) ─ Andrej Makor (b. 1987) 馬科爾 馬科爾在他的導師裘比40歲生日的時候,以此曲作為禮物送給他,而這首作品後來也為他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具有表現力的旋 律,以及豐富的和聲,使此曲感動了所有人。他巧妙地運用了預留及模仿的技巧,使此曲產生了獨特的魅力。

O Magnum Mysterium (2012)│偉大的奧秘 (2012年作品) ─ Črt Sojar-Voglar (b. 1976) 索亞-沃格拉 所有以「O」開頭的歌曲都是為了表達對某些事物的熱情,而索亞-沃格拉(Črt Sojar-Voglar, b. 1976)在作品中更是強調了這 個字的重要性。他使用了長音再加上逐漸進入的其他聲部,使聲音效果得到了提升。作曲家仔細地將現代的聲響與強化了之後 的節奏與和聲,做了完美的結合,使其帶有神秘色彩,卻又充滿熱情與迷人的效果。索亞-沃格拉是盧布爾雅那音樂學院(the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Ljubljana)教授。此曲首演於斯洛維尼亞馬里博爾舉辦的Gallus國際合唱大賽。

O Salutaris Hostia (2015)│贖世犧牲(2015年作品) ─ Ambrož Čopi (b. 1973) 裘比 裘比的這首作品是以極簡主義原則所設計的,再逐漸使其素材豐富。女高音獨唱與合唱之間像是進行著親密的對話,抒情的旋律 逐漸升高到樂曲的中間段落,其中歌詞的韻律佔有主導地位。而女高音在上升至最高音的過程中,為聲響做了總結,然後再逐漸 返回其起始點,並且安靜地結束。

Turist│旅人 ─ Aldo

Kumar (b. 1954) 庫馬爾

庫馬爾(Aldo Kumar)的聲音拼貼(sound collage)是上個世紀八零年代前衛藝術(avant-garde)極盛時期最著名的歌曲之一。是 一個關於旅人在森林中迷失並尋找路徑的故事。作曲家以聲畫(sound painting)及各種新潮的作曲手法及民族音樂等素材,形塑 出一個具有效果的整體。這樣的合唱劇場形式結合了各種元素,一次又一次地使聽眾們沉浸其中。

斯洛維尼亞民謠 斯洛維尼亞以其豐富的文化遺產而自豪,而她在地理上的多樣性所帶來的影響也能在民謠的節奏及旋律中被發現。這場音樂 會將演出斯洛維尼亞四個最獨特的地區:科洛斯卡(Koroška)、普雷克穆列(Prekmurje)、雷夏(Rezija),以及伊斯特拉 (Istra)。這些曲子的主題都談論到了愛情,有的在說初次見面、而有的則是說再見;有些是抒情的旋律、有些則有不同的舞蹈 主題。一百五十年來,作曲家們一直在尋找斯洛維尼亞民間音樂的靈感,將其改編為合唱曲,並使其在音樂會的舞台上保有獨特 性。我們將帶來四首創作的歌曲,再加上幾首改編的歌曲,以類似的主題、內容或對比性,將它們編排成一套曲目。

Še Rož'ce So Žalovale │就連玫瑰也感到悲傷 Folk Song From Koroška 科洛斯卡民謠 Vasilij Mirk (1884-1962) 密爾克 這首由密爾克(Vasilij Mirk, 1884-1962)改編的作品,被認為是斯洛維尼亞合唱音樂的瑰寶。作曲家成功地捕捉到了正在道別的男 人與女人之間對話的真實情感。合唱團以和聲作為伴奏部分,不但讓音樂更有張力變化,並讓音樂保持流動性。而在所有人齊聲 唱出的和聲中,為曲子畫下句點。

28


Fčelica Zleteila (after folk motives from Prekmurje for mixed choir, 2016) 小蜜蜂飛起來了(以普雷克穆列民謠為動機,混聲合唱,2016)─ Lojze Lebič (b. 1934) 雷畢契 在這首歌曲中,雷畢契使用了一段來自於民謠的主題,並以此建構了一個具有藝術性的作品。在自由演唱的中間段落裡,作曲家 使用了一些有特色的嘆詞及喊聲,並在聲音的幫助之下,將樂曲帶往高潮。這首曲子原本是為女聲合唱所寫,後來作曲家在2016 年改寫為混聲合唱的版本,並作為2017年Maribor國際合唱大賽的指定曲目。

Jnjen Čeua Jti Gna│我要帶領我的羊群去草地上 Folk Song From Rezija 雷夏民謠 Pavle Merku (1927-2014) 梅爾古 梅爾古(Pavle Merku, 1927-2014)絕對是各種合唱作品中最知名的民謠創作者之一。他深刻的態度與理解來自於他在民族音樂學 上的成就,因為他在田野間寫下了他絕大部分的作品。他把焦點放在沿著義大利邊境生活的斯洛維尼亞人的文化遺產。雷夏人 (Rezian)的民間音樂和語言,是最早的、也是最有野性力量的民間文化遺產。作曲家在各個段落的詩節裡,逐步地升高了力度 與旋律。

Rezijanska│雷夏之歌 Folk Song From Rezija 雷夏民謠 Alojz Srebotnjak (1931-2010) 斯雷伯特涅亞克 斯雷伯特涅亞克(Alojz Srebotnjak, 1931-2010)的編曲簡單而有效。在一場精采的雷夏舞蹈中,他試圖保留所有的元素,並加上些 許他的想法。雷夏人的舞蹈音樂通常是以小提琴(cytoro)和大提琴(bunkula)所演奏的。在樂曲進入結尾段落時,作曲家讓男 高音聲部做主旋律的模仿,並加上踏腳的節奏;最後以滑音和五度和聲結束全曲。

Plovi Mi, Moj Brode│揚帆吧,我的小船 Folk Song From Istria 伊斯特拉民謠 Ambrož Čopi (b. 1973) 裘比 作曲家裘比將他的創造力全部投入到人聲音樂裡。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系列的編曲作品,經常在音樂會的舞台上演出。他在伊斯特 拉半島活躍了長達二十年,在這段期間、他寫出了許多編曲作品,而目前這裡仍是他主要的活動區域。在伊斯特拉這個地區有著 來自不同國籍的文化:包括了斯洛維尼亞人、義大利人,以及克羅埃西亞人。由於這種獨特的共存關係,使得伊斯特拉地區的音 樂成為了獨一無二的音樂。而在這裡的音樂,通常會使用伊斯特拉音階(Istrian scale),這使得旋律具有特殊的聲響效果。

Dajte, Dajte│給我、快給我 Folk Song From Istria 伊斯特拉民謠 Aldo Kumar (b. 1954) 庫馬爾 庫馬爾(Aldo Kumar)透過民謠的改編作品建立了自己的知名度。這首曲子是典型的伊斯特拉(Istrian)舞蹈,同時也是最受歡迎 的民謠之一。作曲家使用了一些簡單的手法,讓樂曲氣氛更加熱鬧。這首歌講述了關於婚姻,以及新娘所要求的禮物。

29


8/ 01 台中中興堂 Wed. 19:30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port Chung Hsing Hall, Taichung

德國司徒加室內合唱團 Kammerchor Stuttgart, Germany 指揮 貝爾紐斯 Frieder Bernius, conductor

Sednalo e Djore dos │坐在門口的喬治 Bulgarian Folk Song│保加利亞民謠 Arr. Sara Shakliyan│夏克里安編曲

De Profundis│來自深淵 John August Pamintuan│帕敏圖安

Buenos Aires hora cero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午夜零時 Ástor Piazzolla, arr. Néstor Zadoff│皮亞佐拉,扎道夫編曲

台中藝術家合唱團

Taichung Artist Chamber Choir 指揮 莊璧華 Pi-Hua Chuang, conductor

Edward Elgar (1857–1934) │艾爾加 •There is Sweet Music op.53, 1 │甜美的音樂 for eight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八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曲

Claude Debussy (1862–1918)│德布西 arr. Clytus Gottwald(b. 1925) │哥特瓦爾德編曲

•Les Cloches│鐘聲 For six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 │六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曲

•Des pas sur la neige│雪上的足跡 For sixteen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 │十六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曲

•Paysage sentimental│感傷的風景 For six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六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曲

Carl Christian Fasch (1736-1800)│法許 Gloria (from Missa for 16 voices and Continuo) │光榮頌(選自《十六聲部及數字低音的彌撒曲》) •Gloria in excelsis (for 3 voices) │天主在天受光榮(三聲部) •Et in terra pax (for 16 voices )│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十六聲部) •Domine Deus (for 12 voices ) │主、天主、天上的君王(十二聲部) •Quoniam tu solus (for 6 Solovoices) │因為只有祢是聖的(六聲部獨唱) •Cum sancto spiritu (for 16 voices ) │同享天主聖父的光榮(十六聲部) 30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1847)│孟德爾頌 •Herbstlied from: “Lieder im Freien zu singen“, op. 48,6 │秋之歌選自《原野之歌》 for 4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op. 48,6、四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

•Wasserfahrt op. 50 Nr. 4│水上旅行 for 4 part mens chorus a cappella│op. 50 Nr. 4、四聲部無伴奏男聲合唱

•Jagdlied op. 59 Nr.6│獵歌 for 4 part mixed choir a cappella │op. 59 Nr. 6、四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

•Zigeunerlied op. 120 Nr. 4│吉普賽之歌 for 4 part mens chorus a cappella│op. 120 Nr. 4、四聲部無伴奏男聲合唱

•Die Nachtigall aus: “Lieder im Freien zu singen“, op. 59,4│夜鶯選自《原野之歌》 for 4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op. 59,4、四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Anne Boyd (b. 1946)│博伊德 As I Crossed A Bridge of Dreams │當我跨越夢之橋 for 3 mixed choirs│為三個混聲合唱團所寫

Ēriks Ešenvalds (b. 1977)│埃森瓦茲 •Northern lights│北極光 for soli, bells, glasharp and mixed choir│為獨唱、鐘聲、玻璃杯琴及混聲合唱所寫

•Stars│星星 for glasharp and womens choir a cappella│為玻璃杯琴及無伴奏女聲合唱所寫

•The New Moon│新月 for bells, glasharp and mixed choirs│為鐘聲、玻璃杯琴及混聲合唱所寫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1847) │孟德爾頌 •Abendständchen op. 75 Nr. 2│小夜曲 for 4 part mens chorus a cappella│op. 75 Nr. 2、四聲部無伴奏男聲合唱

Fanny Mendelssohn - Hensel (1805–1847) │芬妮.孟德爾頌 •Schweigend sinkt die Nacht│靜靜地下沉的夜晚 for 2 mixed choirs a cappella│為兩個無伴奏混聲合唱所寫 ※曲目簡介請參照P. 34-35頁

31


8/ 02 台北國家音樂廳 Thu. 19: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德國司徒加室內合唱團 Kammerchor Stuttgart, Germany 指揮 貝爾紐斯 Frieder Bernius, conductor

虎姑婆 │Aunt Tigress 吳博明編曲│Arr. Bo-Ming Wu

問田蠳│Tell me Why? Dragonflies! 紀淑玲│Shu-Ling Ji

Lightning! │光! Greg Gilpin│吉爾品

Why We Sing │我們為何歌唱 Greg Gilpin│吉爾品

Banaha Arr. Russell Robinson│羅素•羅賓森編曲

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小學合唱團

Taipei Fuhsing Private School Choir 指揮 莊嘉琪Chia-Chi Chuang, conductor 鋼琴 吳怡文 Yi-Wen Wu, piano 打擊 鄭翔耀 Hsiang-Yao Cheng, percussion

Edward Elgar (1857–1934) │艾爾加 •There is Sweet Music op.53, 1 │甜美的音樂 for eight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八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曲

Claude Debussy (1862–1918)│德布西 arr. Clytus Gottwald(b. 1925) │哥特瓦爾德編曲

•Les Cloches│鐘聲 For six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 │六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曲

•Des pas sur la neige│雪上的足跡 For sixteen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 │十六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曲

•Paysage sentimental│感傷的風景 For six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六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曲

3


Carl Christian Fasch (1736-1800)│法許 Gloria (from Missa for 16 voices and Continuo) │光榮頌(選自《十六聲部及數字低音的彌撒曲》) •Gloria in excelsis (for 3 voices) │天主在天受光榮(三聲部) •Et in terra pax (for 16 voices )│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十六聲部) •Domine Deus (for 12 voices ) │主、天主、天上的君王(十二聲部) •Quoniam tu solus (for 6 Solovoices) │因為只有祢是聖的(六聲部獨唱) •Cum sancto spiritu (for 16 voices ) │同享天主聖父的光榮(十六聲部)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1847)│孟德爾頌 •Herbstlied from: “Lieder im Freien zu singen“, op. 48,6 │秋之歌選自《原野之歌》 for 4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op. 48,6、四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

•Wasserfahrt op. 50 Nr. 4│水上旅行 for 4 part mens chorus a cappella│op. 50 Nr. 4、四聲部無伴奏男聲合唱

•Jagdlied op. 59 Nr.6│獵歌 for 4 part mixed choir a cappella │op. 59 Nr. 6、四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

•Zigeunerlied op. 120 Nr. 4│吉普賽之歌 for 4 part mens chorus a cappella│op. 120 Nr. 4、四聲部無伴奏男聲合唱

•Die Nachtigall aus: “Lieder im Freien zu singen“, op. 59,4│夜鶯選自《原野之歌》 for 4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op. 59,4、四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Anne Boyd (b. 1946)│博伊德 As I Crossed A Bridge of Dreams │當我跨越夢之橋 for 3 mixed choirs│為三個混聲合唱團所寫

Ēriks Ešenvalds (b. 1977)│埃森瓦茲 •Northern lights│北極光 for soli, bells, glasharp and mixed choir│為獨唱、鐘聲、玻璃杯琴及混聲合唱所寫

•Stars│星星 for glasharp and womens choir a cappella│為玻璃杯琴及無伴奏女聲合唱所寫

•The New Moon│新月 for bells, glasharp and mixed choirs│為鐘聲、玻璃杯琴及混聲合唱所寫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1847) │孟德爾頌 •Abendständchen op. 75 Nr. 2│小夜曲 for 4 part mens chorus a cappella│op. 75 Nr. 2、四聲部無伴奏男聲合唱

Fanny Mendelssohn - Hensel (1805–1847) │芬妮.孟德爾頌 •Schweigend sinkt die Nacht│靜靜地下沉的夜晚 ※曲目簡介請參照P. 34-35頁

for 2 mixed choirs a cappella│為兩個無伴奏混聲合唱所寫

33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Edward Elgar (1857–1934)│艾爾加 •There is sweet music op.53, 1 for eight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甜美的音樂(八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曲) 英國作曲家艾爾加主要創作類型為器樂作品。但在他的合唱作品中,我們仍能找到像神劇《老人之夢》(The dream of Gerontius, Op.38),以及一些為無伴奏合唱所寫的精緻作品。這首開場的歌曲〈甜美的音樂〉,或許可以被視為我們今晚音樂會的主軸。這 首由英國詩人丁尼生勳爵(Alfred, Lord Tennyson, 1809-1892)所寫的詩,描述了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奧德賽(Odysseus)和他的夥 伴在通過地中海的航行中,遇到險些讓他們遭遇海難的賽蓮女妖(Siren)蠱惑人心的美妙音樂。這也可以視為一種音樂對人心所 產生之影響效果的象徵。

Claude Debussy (1862–1918)│德布西 arr. Clytus Gottwald(*1925) 哥特瓦爾德編曲

•Les Cloches for six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鐘聲(六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曲) •Des pas sur la neige for sixteen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雪上的足跡(十六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曲) •Paysage sentimental for six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感傷的風景(六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曲) 哥特瓦爾德(Clytus Gottwald, b. 1925)將德布西的鋼琴曲〈雪上的足跡〉(Des pas sur la neige)改編為十六聲部的合唱曲。這 首曲子出自1910年出版的《前奏曲集》(Préludes)第一集。因此、他必須找到一個與音樂相對應的歌詞,並且能在節奏上與音 樂做搭配。而他探索的結果,找到了兩位詩人的三首詩作:德國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和法國詩人馬拉美 (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另外兩首曲子、〈感傷的風景〉(Paysage sentimental)和〈鐘聲〉(Les Cloches),則由原 本是以鋼琴伴奏的聲樂藝術歌曲,改編為六聲部合唱曲,歌詞為法國作家布爾熱(Paul Bourget, 1852-1935)的詩作。

Carl Christian Fasch (1736-1800)│法許 •Gloria (from Missa for 16 voices and Continuo) │光榮頌(選自《十六聲部及數字低音的彌撒曲》) 作曲家法許(Carl Friedrich Christian Fasch, 1736-1800)出生於采爾布斯特(Zerbst),他的父親約翰.弗里德利希.法許(Johann Friedrich Fasch, 1688-1758)在柏林的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 1712-1786)宮廷裡擔任宮廷音樂總監。1756年、法許獲聘擔任 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1714-1788)後的第二大鍵琴師。而在腓特烈二世過世後,法許便離開了宮廷的職位,致力 於合唱指揮及作曲,並在1780年創立了著名的柏林聲樂學院(Berlin Singakademie)。 1783年、萊哈爾特(Johann Friedrich Reichardt, 1752-1814)從義大利旅行回來時,帶了一份貝內弗利(Orazio Benevoli, 16051672)的十六聲部彌撒曲樂譜副本回來,並將其交給了他的朋友法許。貝內弗利是羅馬聖彼得大教堂茱莉亞教堂(Capella Giulia of St. Peter)的音樂總監。當法許收到貝內弗利的彌撒曲樂譜後不久,同年、他參考了貝內弗利的作品,也以十六聲部合唱的形 式譜寫了一組彌撒曲,作為收到樂譜的回應。他和貝內弗利一樣,將十六的聲部區分成四個四聲部合唱團。他還將〈光榮頌〉 (Gloria)的經文分成了一系列較短小的樂章,每個樂章只包含了一段經文中的祈禱詞。令人驚訝的是,他將神父吟詠的經文部分 (Intonatio of the priest's Gloria in excelsis deo)譜寫給三位女高音歌手演唱。毫無疑問地、法許的成就在於當他身處管弦樂逐漸盛 開的時期,雖然選擇了回歸羅馬樂派帕勒斯特利納(G.P. da Palestrina, c.1525-1594)的傳統風格,但他卻為合唱的聲響開創了新的 可能性。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1847)│孟德爾頌 •Herbstlied from:“Lieder im Freien zu singen“, op. 48,6 for 4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 秋之歌選自《原野之歌》(op. 48,6、四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

•Wasserfahrt op. 50 Nr. 4 for 4 part mens chorus a cappella│水上旅行(op. 50 Nr. 4、四聲部無伴奏男聲合唱) •Jagdlied op. 59 Nr.6 for 4 part mixed choir a cappella│獵歌(op. 59 Nr. 6、四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 •Zigeunerlied op. 120 Nr. 4 for 4 part mens chorus a cappella│吉普賽之歌(op. 120 Nr. 4、四聲部無伴奏男聲合唱) •Die Nachtigall aus:“Lieder im Freien zu singen“, op. 59,4 for 4 part mixed voices a cappella 夜鶯選自《原野之歌》(op. 59,4、四聲部無伴奏混聲合唱))

•Abendständchen op. 75 Nr. 2 for 4 part mens chorus a cappella│小夜曲(op. 75 Nr. 2、四聲部無伴奏男聲合唱)

3


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1847)的合唱作品仍是他較鮮為人知的作品類型,儘管合唱作品在他所有作品中佔有 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他共創作了七十一首合唱曲,包括了三十三首混聲合唱,以及三十八首男聲合唱。最早的作品日期是 1820、而最後一首作品日期在1847年,也就是說這類型的作品可以做為他整個創作生涯的發展紀錄。 在他短暫的生涯中,他經常擔任合唱指揮的角色。當然、他在使巴赫、韓德爾、海頓等人的大型合唱作品重新登上聚集了數百名 表演者的大型音樂節慶舞台所做的努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相較之下、他自己的合唱作品則是嚮往著一種比較親密的藝術 表現形式,也是他的作品中被認為是最自然的音樂類型。正如他於1839年8月1日寫給他的朋友克林格曼(Karl Klingemann, 17981862)信中寫道:「我想要繼續寫作四聲部合唱曲,因為在我腦海裡、有太多題材能用這種類型表達,因為這是最自然的音樂, 試想一下、當四個人一起散步,在森林裡或在小船上、能夠馬上將音樂帶入他們之中……但請寄給我一兩首歌曲,可以在秋天 唱、又或者適合在夏天或春天,在水面上、在草地上或在橋上,又或是在森林或花園裡……」。

Anne Boyd (b. 1946)│博伊德 •As I Crossed A Bridge of Dreams (1975) for 3 mixed choirs│當我跨越夢之橋(為三個混聲合唱團所寫) 安妮.博伊德(Anne Boyd, b. 1946)出生於澳洲雪梨,她最初於自己的家鄉學習,並於1969年前往英國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就讀。她一直對太平洋地區的音樂文化感興趣,這一興趣就反映在現在所要演唱的這首作品中,因為她從十一世紀關 於更級女士(Lady Sarashina, b. 1008,菅原孝標女、日本平安時代的一位貴族女性,著有記述了自己10歲至50歲人生的《更級日 記》,翻譯她著作的英國學者Ivan Morris稱呼她為Lady Sarashima)的日本詩歌裡擷取了各種素材,譜寫出這首十六聲部的合唱作 品。「夢想」在她的生命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同一座橋,讓她能夠跨越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限制。在夢裡、她也能透過六尺高 的阿彌陀佛像體驗到解脫的境界。博伊德的音樂為了這段經過提供了持續的聲響,並以如慢動作一般地讓和聲在彼此之間流動。 這樣的作法、受到傳統日本雅樂(gagaku)的影響,反倒小於李蓋蒂(György Sándor Ligeti, 1923-2006)二十世紀的創新風格。

Ēriks Ešenvalds (b. 1977)│艾森瓦茲 •Northern lights for soli, bells, glasharp and mixed choir│北極光(為獨唱、鐘聲、玻璃杯琴及混聲合唱所寫) 這首源自拉脫維亞民歌的旋律與歌詞,被作曲家艾森瓦茲(Ēriks Ešenvalds, b. 1977)融合成一首美麗的合唱作品,名為〈北極 光〉。其中包含大部分的英文歌詞,描述了欣賞北極光的經歷。此曲於2012年由Musica Baltica出版。

•Stars for glasharp and womens choir a cappella│星星(為玻璃杯琴及無伴奏女聲合唱所寫) 這首令人驚豔的無伴奏合唱曲中,加上了六個調音過的水杯,歌詞出自美國女詩人蒂斯黛爾(Sara Teasdale, 1884-1933)。這首美 麗的波羅的海作品表現了現代合唱作品的和聲色彩,富有由音堆組成的華彩樂段,以及具有效果的不和諧聲響。

•The New Moon for bells, glasharp and mixed choirs│新月(為鐘聲、玻璃杯琴及混聲合唱所寫) 一個具有爆發力、有如宣告般的開場,隨後緊接著出現和有著對比性的合唱段落,以具有質感的聲響創造了歌詞中對永恆的描 繪。鈴鐺的叮噹聲響及調音過的水杯,營造出冷冽的氛圍,與無伴奏合唱的聲響有著完美的搭配。

Fanny Mendelssohn - Hensel (1805–1847)│芬妮.孟德爾頌 •Schweigend sinkt die Nacht for 2 mixed choirs a cappella│靜靜地下沉的夜晚(為兩個無伴奏混聲合唱所寫) 芬妮.孟德爾頌(Fanny Cäcilie Mendelssohn, 1805-1847)是孟德爾頌的姐姐,雖然自幼即展現出色的音樂才華,但可惜由於當時 社會對於女性的偏見,使她無法成為一名全職作曲家,就連她的父親也不支持她從事音樂創作的工作。然而、她仍留下了超過460 首,包括鋼琴三重奏、鋼琴獨奏曲及歌曲等作品。這首〈靜靜地下沉的夜晚〉是芬妮.孟德爾頌於1846年,以她的丈夫威廉.韓 賽爾(Wilhelm Hensel, 1794-1861)的詩作譜寫的合唱曲,以雙混聲合唱團的形式演唱。

3


8/ 02 國立台南大學雅音樓音樂廳 Thu. 19:30

National Tainan University Recital Hall

西班牙KUP合唱團

Advance Democracy│促進民主

Kup Taldea, Basque Country (Spain)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布瑞頓

指揮 巴爾特斯 Gabriel Baltés, conductor

Hominis dies│世人的年日如草一樣 Michael Waldenby (b. 1953)│沃爾登比

Tenderly│溫柔

The Conversion of Saul │掃羅的轉變

Arnold Zamora│阿諾德•薩莫拉 Arr. Ily Matthew Maniano│伊利•馬修•瑪尼阿諾

Z. Randall Stroope (b. 1953)│史楚普

Ubi Caritas│上主同在之處必有慈愛 Gloria│光榮頌

Josu Elberdin (b. 1976) │艾爾柏汀

John Leavitt│約翰•萊維特

Et j’aime uniquement │我只喜歡 J. Eguiguren (b. 1945)│艾基古倫

望春風與巴赫對話 Craving for the Spring Wind with Bach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台灣民謠│Taiwanese Folksong Kiyo編曲│Arr. Kiyo

Jaun handiak ikus’azue│看那偉大的君王

台灣民謠組曲│Taiwanese Folksong Suite

A. Mitxelena (1904-2000)│米切雷納

台灣民謠│Taiwanese Folksong M.P.S.編曲│Arr. M.P.S

Kitolis │我的名字是基托里斯 L. De Aramburu (1905-1999) │阿蘭布魯

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 MP Singers Chamber Choir

Neskatx’ ederra │美麗的少女 Xabier Sarasola (b. 1960)│薩拉索拉

藝術總監暨指揮 李瑪寶 Mapao Lee, artistic director & conductor 鋼琴 張文諺 Wen-Yen Chang, piano

Otsaila │二月 E. Ugalde (b. 1973)│烏高德

Axuri Beltza│黑羊 Javier Busto (b. 1949)│布斯托

Gaude et lætare│應當歡喜快樂 J.P. Sweelinck (1562-1621)│史維林克

Bizia lo │冬眠 Junkal Guerrero (b. 1968)│葛雷洛

Die mit Tränensäen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篇第126篇)

Maiteagoak │年輕歲月

G. A. Homilius (1714-1785)│霍米留斯

Xabier Sarasola (b. 1960)│薩拉索拉

Darthulas Grabesgesang op. 42 n°3│達特拉的哀歌

Sagastipean│在蘋果樹下

J. Brahms (1833-1897)│布拉姆斯

Javier Busto (b. 1949)│布斯托

Hör, es klagt die Flöte wieder from Abendständchen op.42 n°1│ 聽、那長笛又在悲嘆(選自《小夜曲》op.42 n°1)

Izar ederrak│美麗的星星 Josu Elberdin (b. 1976)│艾爾柏汀

J. Brahms (1833-1897)│布拉姆斯

※曲目簡介請參照P. 41、42頁

36


8/ 03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音樂廳 Fri. 19:30

Concert Hall,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of Hsinchu City

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 KGBL Chamber Choir, Slovenia 指揮 裘比 Ambrož Čopi, conductor

五月雪│Snow of May 葉日松 詞│Lyrics by Jih-Sung Yeh 羅紹麒 曲│Music by Sao-Chi Lo

鷂婆│The Eagle 陳永淘│Yong-Tao Chen 蔡昱姍 編曲│Arr. by Yu-Shan Tsai

郵便さん走らんかい!│奔跑吧郵差(Run, Mr. Postman!) 日本童謠│Japanese Nursery Rhyme 松下耕 編曲│Arr. Ko Mastushita

丟丟銅仔│Diu Diu Dang Ah 台灣民謠│Taiwanese Folksong 錢善華 編曲│Arr. by Shan-Hua Chien

Wah-Bah-Dah-Bah-Doo-Bee Ivo Antognini│安托尼尼

新竹縣光明國小合唱團

Guang-Ming Elementary School Choir 指揮 馮蕙珍 Hui-Chen Feng , conductor 鋼琴 劉貞君 Chen-Chun Liu, piano

Elisabethae Vero Impletum est Tempus om │以利沙伯的產期到了 Iacobus Handl-Gallus (1550-1591) │加魯斯

Credo(Motives from Antonio Lotti Crucifixus, 2018)│信經(以羅替《十字架上》主題動機,2018年作品) Matej Kastelic (b. 1994) │卡斯特利茲

Pomladni Spev│春天之歌 Anton Lajovic (1878-1960) │拉佑維茲

37


8/ 03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音樂廳 Fri. 19:30

Concert Hall,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of Hsinchu City

Three Compositions Upon Gregorian Chant │三首格雷果聖歌 I. Ave Maris Stella (2017) │1. 海星頌(2017年作品) II. Ubi Caritas et Amor (2018) │2. 上主同在之處必有慈愛(2018年作品) III. Cantate Domino (2015)│3. 讚頌上主 (2015年作品) Tine Bec (b. 1993)│貝茲

He Wishes For The Cloth Of Heaven (2015)│他想要天國錦緞(2015年作品) Lyrics by W.B. Yeats (1865-1939)│葉慈 詞 Music by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曲

O Adonai (''O'' Antiphon, 2016)│以色列的統治者(選自將臨期大對經, 2016年作品) Matej Kastelic (b. 1994)│卡斯特利茲

O Radix Jesse (''O'' Antiphon, 2015)│耶西的子孫(選自將臨期大對經, 2015年作品)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O Sapientia (''O'' Antiphon, 2016)│智慧(選自將臨期大對經, 2016年作品) Tadeja Vulc (b. 1978)│弗茨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Čas (for mixed choir, 2016) │時間(混聲合唱,2016年作品) Lojze Lebič (b. 1934) │雷畢契

Three Orthodox Hymns (2014/15) │三首東正教讚美詩(2014、2015年作品) I. Bogorodice Devo (from Vesperes)│1. 聖母頌(選自晚禱) II. Tebe Poem (Old Bulgarian Ortodox Chant)│2. 讚頌歸於你(保加利亞古聖歌) III. Otche naš (Mt 6: 9-13)│3. 我們的天父(馬太福音6:9-13) Andrej Makor (b. 1987)│馬科爾

Angel za Bolne (2013) │治癒疾病的天使 (2013年作品) Lyrics by Tone Pavček│托內帕夫切克 詞 Music by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曲

O Lux Beata Trinitas (2013)│三一真神光輝(2013年作品) Andrej Makor (b. 1987)│馬科爾

O Magnum Mysterium (2012)│偉大的奧秘(2012年作品) Črt Sojar-Voglar (b. 1976)│索亞-沃格拉

O Salutaris Hostia (2015)│贖世犧牲(2015年作品) Ambrož Čopi (b. 1973)│裘比

Turist │旅人 ※曲目簡介請參照P. 26-28頁

Aldo Kumar (b. 1954)│庫馬爾

38


8/ 04 艋舺教會 Sat. 15:30

Bangkah Presbyterian Church, Taipei

大師班音樂會 Lecture Concert

海頓《尼爾遜彌撒》 Haydn:Nelson Mass , Hob. XXII:1 Kyrie 垂憐經 •Kyrie eleison 上主,求你垂憐 Gloria 光榮頌 •Gloria in excelsis Deo 天主在天受光榮 •Qui tollis 除名世罪者 •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因為你是唯一的聖者 Credo 信經 •Credo in unum Deum 我信唯一的天主 •Et incarnatus est 道成肉身 •Et resurrexit 基督復活 Sanctus 聖哉經 Benedictus迎主曲 Agnus Dei 羔羊經 •Agnus Dei 羔羊經 •Dona nobis pacem 賜我們平安

指導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director 大師班學員指揮 Master Class Conductors 合唱指導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chorus master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39


8/ 04 台北國家音樂廳 Sat. 19: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西班牙KUP合唱團 Kup Taldea, Basque Country (Spain) 指揮 巴爾特斯 Gabriel Baltés, conductor

Advance Democracy│促進民主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布瑞頓

Hominis dies│世人的年日如草一樣 Michael Waldenby (b. 1953)│沃爾登比

永久ニ│永遠(Forever)

The Conversion of Saul │掃羅的轉變

鈴木憲夫│Norio Suzuki

Z. Randall Stroope (b. 1953)│史楚普

Alleluia│阿利路亞

Ubi Caritas│上主同在之處必有慈愛

Ralph Manuel│雷夫•曼努埃爾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I Don't Know Where The Wind Is Blowing 徐志摩 詞│Lyrics by Chih-Mo Hsu 冉天豪 曲│Music by Tien-Hao Jan

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合唱團

National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Choir 指揮 鮑顗丞 Yi-Chen Pao, conductor 鋼琴 邱子芸 Tzu-Yun Chiu, piano

Josu Elberdin (b. 1976) │艾爾柏汀

Et j’aime uniquement │我只喜歡 J. Eguiguren (b. 1945)│艾基古倫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Jaun handiak ikus’azue│看那偉大的君王 A. Mitxelena (1904-2000)│米切雷納

Kitolis │我的名字是基托里斯 L. De Aramburu (1905-1999) │阿蘭布魯

Neskatx’ ederra │美麗的少女 Xabier Sarasola (b. 1960)│薩拉索拉

Gaude et lætare│應當歡喜快樂 J.P. Sweelinck (1562-1621)│史維林克

Otsaila │二月 E. Ugalde (b. 1973)│烏高德

Die mit Tränensäen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篇第126篇) G. A. Homilius (1714-1785)│霍米留斯

Darthulas Grabesgesang op. 42 n°3│達特拉的哀歌

Axuri Beltza│黑羊 Javier Busto (b. 1949)│布斯托

Bizia lo │冬眠 Junkal Guerrero (b. 1968)│葛雷洛

J. Brahms (1833-1897)│布拉姆斯

Hör, es klagt die Flöte wieder from Abendständchen op.42 n°1│ 聽、那長笛又在悲嘆(選自《小夜曲》op.42 n°1) J. Brahms (1833-1897)│布拉姆斯

Maiteagoak │年輕歲月 Xabier Sarasola (b. 1960)│薩拉索拉

Sagastipean│在蘋果樹下 Javier Busto (b. 1949)│布斯托

Izar ederrak│美麗的星星 Josu Elberdin (b. 1976)│艾爾柏汀

※曲目簡介請參照P. 41-42頁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Gaude et lætare│應當歡喜快樂─ J.P. Sweelinck (1562-1621) 史維林克 這是一首由史維林克(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 1562-1621)以聖誕節為主題創作的經文歌,歌詞內容在預告著救主的降臨。

Die mit Tränensäen│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篇第126篇)─

G.A. Homilius (1714-1785) 霍米留斯

〈詩篇第126篇〉已被許多作曲家譜寫成曲,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許茲(Henrich Schütz, 1585-1672)和施恩(Herman Schein, 15861630)的作品。而當時另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霍米留斯(Gottfried August Homilius, 1714-1785)提供了另一個版本,在音樂上和他 傑出的前輩們同樣反映出詩篇詞句中的深刻意涵。

Darthulas Grabesgesang op. 42 n°3│達特拉的哀歌─ Johannes Brahms (1833 - 1897) 布拉姆斯 這個神話故事來自詩人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 1744-1803)作品《莪相》(Ossian)的片段。科拉(Kola)的女兒-美麗 的達特拉(Darthula)已經去世了。詩人感嘆道:「她再也無法回復她的美麗。她在她的墓穴中沉沉地睡了。」

Hör, es klagt die Flöte wieder (from Abendständchen op.42 n°1) 聽、那長笛又在悲嘆(選自《小夜曲》op.42 n°1)─ Johannes Brahms (1833 - 1897) 布拉姆斯 這首曲子和〈達特拉的哀歌〉一樣,都是布拉姆斯於德特摩德(Detmold)及漢堡擔任合唱團指揮時所寫的,以德國詩人布倫塔諾 (Clemens Brentano, 1778-1842)富有壯麗景象的詩作為歌詞。

Advance Democracy│促進民主─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布瑞頓 英國詩人藍道爾.斯溫勒(Randall Swingler, 1909-1967)為民主提供了啟蒙的思想,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於1938 年將這一具有政治主張的詩譜寫成合唱曲,而當時正是納粹入侵歐洲之前不久、動盪不安的時期。

Hominis dies│世人的年日如草一樣─ Michael Waldenby (b. 1953) 沃爾登比 瑞典作曲家沃爾登比(Michael Waldenby, b. 1953)以聖經〈詩篇第103篇〉第15及16節的嚴肅經文為歌詞,譜寫出極具效果的 音樂。

The Conversion of Saul │掃羅的轉變─ Z. Randall Stroope (b. 1953)

史楚普

美國作曲家史楚普(Z. Randall Stroope, b. 1953)以歌唱及喊聲的交替出現,講述迫害基督徒的掃羅(Saul、轉變後改名為保羅 Paul)奇蹟般轉變的故事。

Ubi Caritas│上主同在之處必有慈愛─ Josu Elberdin (b. 1976)

艾爾柏汀

這首曲子是獻給著名作曲家布斯托(Javier Busto, b. 1949)的作品,作曲家試圖以聲音表達兩人之間深厚的友誼與溫暖的祝 福。艾爾柏汀(Josu Elberdin, b. 1976)在這首作品中,表現出他典型西班牙風格的和聲色彩,此曲可為任何一套曲目帶來喜悅 的點綴效果。

Et j’aime uniquement │我只喜歡─ J. Eguiguren (b. 1945) 艾基古倫 法國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 1880-1918)是超現實主義的先驅。這首〈我只喜歡〉節選自長篇詩集 《醇酒集》(Alcools)。巴斯克作曲家艾基古倫(J. Eguiguren, b. 1945)強烈地以音樂將詩中豐富的直率及含蓄凸顯出來。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s Jaun handiak ikus’azue│看那偉大的君王─ A. Mitxelena (1904-2000) 米切雷納 這是一首由史維林克(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 1562-1621)以聖誕節為主題創作的經文歌,歌詞內容在預告著救主的降臨。

Kitolis│我的名字是基托里斯─

L. De Aramburu (1905-1999) 阿蘭布魯

這首曲子描述了一個女人和一名漁夫之間的愛情故事。

Neskatx’ ederra│美麗的少女─ Xabier Sarasola (b. 1960) 薩拉索拉 這是一首巴斯克式的情歌,表現出深沉的憂鬱色彩。當故事在聲部交替之間展開時,情人的哀嘆充分表現在調式和聲的變化中。 此曲作於2003年,並作為2008年西班牙托洛薩(Tolosa)合唱比賽的指定曲目之一。

Otsaila│二月 ─ E. Ugalde (b. 1973) 烏高德 此曲是為了紀念西班牙托洛薩合唱比賽的音樂總監艾斯皮諾薩(Luismi Espinosa)所寫的作品,他作為這項重要的國際合唱比賽 負責人,三十年來對巴斯克合唱音樂有著無可取代的付出與貢獻。〈二月〉這首曲子在描述冬季的景色。

Axuri Beltza│黑羊─ Javier Busto (b. 1949) 布斯托 這是一首受到女性歡迎的流行歌曲。歌詞幽默地比較了黑色公羊和白色公羊之間的差別,黑白雙方各有一群女性為其辯護。有些 人認為這首歌曲是「女巫之舞」,因為在巴斯克地區的民間傳說中,女巫(sorginak)是非常普遍的存在。這首美麗且快樂的舞蹈 在同樣的歌詞上表現出兩種不一樣的旋律,分別存在於女高音及女低音聲部中,並維持著穩定的節奏以充分感受舞蹈的律動。

Bizia lo│冬眠─ Junkal Guerrero (b. 1968) 葛雷洛 此曲也是為了紀念西班牙托洛薩合唱比賽的音樂總監艾斯皮諾薩所寫的作品。〈冬眠〉描述了渴望著春天到來的冬季景色。

Maiteagoak│年輕歲月─ Xabier Sarasola (b. 1960)

薩拉索拉

詩人藉著秋天的描述來回顧他的人生。音樂有三個主要的部分:首先是基於描述秋天的抒情;第二段是回憶起過去歡樂的時光; 第三段是回憶起那些永遠逝去的人們。

Sagastipean│在蘋果樹下─ Javier Busto (b. 1949)

布斯托

即使是以巴斯克語所寫的作品,這首曲子仍廣受大家喜愛。音樂分為三個部分,分別表現出不同的氛圍: A 序言:一個男人安靜地望著天空,而他的夢想化成了舞蹈。 B 第二段:他將五顆枸杞子和他心裡五個悲傷作了比較。但他很快地就覺得自己不應該感到難過, 於是逐漸高興起來,並唱了一首愉快的歌曲。 C 最後一個部分是一段甜美的旋律,把他送往一個很深很深的夢境裡 (然後開始一連串無意義的歌詞,例如jir、jir……mi……zanka mar……)

Izar ederrak│美麗的星星─ Josu Elberdin (b. 1976) 艾爾柏汀 這是一段跨越了文化和種族背景的巴斯克愛情故事。透過艾爾柏汀豐富的和聲色彩,以及令人難忘的旋律,述說這為愛所困的 星星故事。音樂裡綿密的織度及有意思的和聲選擇,使這首曲子成為了歌手們及觀眾們的最愛。


8/ 05 台北國家音樂廳 Sun. 14:30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閉幕音樂會

Giuseppe Verdi (1813-1901): Messa da Requiem

威爾第《安魂曲》

Final Concert

Introitus 進堂曲

Requiem aeternam 永遠的安息 Kyrie 垂憐經

Sequentia 繼抒詠

Dies Irae 末日經(震怒之日) Tuba Mirum 末日號角 Mors Stupebit 死亡顫慄 Liber Scriptus 審判書卷 Quid sum miser 伏俯乞求 Rex Tremendae 赫赫君王 Recordare 求禰垂念 Ingemisco 痛悔我罪 Confutatis 受判之徒 Lacrimosa 流淚之日

Offertorio 奉獻曲 Sanctus 聖哉經 Agnus Dei 羔羊經 Communio 領主曲

Lux Aterna 永恆之光 Libera me 安所經

指揮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conductor 女高音 耿立 Li Keng, soprano 次女高音 陳珮琪 Pei-Chi Chen, mezzo-soprano 男高音 孔孝誠 Siao-Chen Kung, tenor 男低音 王禹橋 Yu-Qiao Wang, bass 合唱指導 張維君、謝斯韻、古育仲 Wei-Chun Regina Chang, SzuYun Swing Hsieh,Yu-Chung John Ku, chorus masters 節慶合唱團 Festival Choir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Choir 國防部示範樂隊 R.O.C.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Symphony Orchestra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3

本單位獲國藝會107年度演藝團隊分級獎助專案贊助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文╱車炎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威爾第《安魂曲》 Giuseppe Verdi (1813-1901): Messa da Requiem

威爾第《安魂曲》創作過程歷經曲折,最後1874年5月22日得以在米蘭聖馬可教堂首演。歌詞使用傳統天主教安魂彌撒拉丁經文, 動用四位獨唱(女高音、次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混聲四部合唱、管絃樂團,全曲演出時間將近90分鐘。當中以震懾人心 的〈末日經〉(Dies irae)最為世人熟悉,但此曲演出陣容龐大、技術難度頗高,因此欣賞高演出水平的威爾第《安魂曲》機會相 當珍貴。 威爾第是十九世紀義大利歌劇巨擘,但他也對義大利民族主義懷抱著強烈熱情與理想。威爾第支持1850年代義大利統一運動 (Risorgimento)、反對外族政權統治,已是公開的事實。在1861年義大利建國之前,威爾第的姓氏拚字VERDI,恰巧與這群統 一運動支持者擁戴的共主「維多利歐•伊曼努埃利,義大利之王」(Vittorio Emanuele, Re d'Italia)名諱縮寫字母相同。於是,這 位即將統治義大利的薩丁尼亞國王,就隱身在支持者呼喊的口號「威爾第萬歲!」(Viva VERDI!)當中,威爾第也因此連帶成 為十九世紀中葉義大利愛國主義的象徵人物。 義大利民族意識強烈的威爾第,相當崇敬羅西尼,認為他是義大利的「偉大藝術家,在這整個世代留下屬於他的印記」。1868年 11月13日,羅西尼在巴黎逝世的不幸消息傳來,威爾第立即著手邀集「最著名的義大利作曲家」共計13位,共同為羅西尼創作一 闋安魂彌撒曲(1868-69),且須按照預先分配給各人的經文限時完成譜曲,由威爾第本人負責〈安所經〉(Libera me)部份。 可惜,最後眾人拼湊出來的結果,令威爾第大失所望;但即使如此,這次「集體創作」卻因此成為威爾第日後譜寫《安魂曲》的 發端,因為其中的〈安所經〉就是來自他先前為羅西尼譜寫的音樂內容。所以在1869年後,威爾第看似擱下了〈安所經〉這份樂 譜,心中卻可能正盤算著自己獨力完成一整套《安魂曲》。因為這段時間,米蘭音樂院院長馬祖卡托(Alberto Mazzucato)在出 版商里科迪(Ricordi)那裡看到威爾第〈安所經〉的樂譜後,大為激賞。於是,1871年2月威爾第便寫信給這位好友表達感謝, 並在信中表示他的讚賞「፬൴ҋ̎ຐԆјፋइሄѡ۞୬୕……ԧΪᅮࢋГᕖૺ‫׶‬൴ण˘ֱ৵Մ,ಶਕԆј《щᅿѡ》۞〈ซૅ ѡ〉,҃〈ϐ͟གྷ〉ົд全ѡඕՁ݈Гன,ι۞Гனొ૟ົߏ〈щٙགྷ〉,҃ι̏གྷᆷр˞。」 威爾第極為景仰的義大利文學家曼佐尼(Alessandro Manzoni)於1873年5月22日病逝米蘭,享壽88歲。他的驟然去世,讓威爾第 下定決心以一闋完整的《安魂曲》緬懷這位義大利「聖人」,這也成為《安魂曲》完成的重大關鍵。曼佐尼是十九世紀義大利民 族精神象徵,他的文學詩、劇本和小說皆觸及義大利民族精神,極力主張自由和民族意識。小說《約婚夫婦》(I promessi sposi, 1823)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認為是義大利十九世紀前半最偉大、最能表達義大利文學內涵的散文作品。於是,為曼佐尼過世悲 傷不已的威爾第,只得趕緊完成《安魂曲》,在翌年(1874)5月22日親自指揮首演,成為曼佐尼逝世週年之後的安魂彌撒。 從《弄臣》(Rigoletto, 1851)到《阿伊達》(Aida, 1872),架構出威爾第歌劇事業廿餘年的黃金時期;但在《阿伊達》之後,威 爾第卻放下創作歌劇的筆,有十六年之久不曾出現再創高峰的歌劇新作。其中當然有許多複雜的因素,除了經濟困擾、轉向慈善 事業、忙著修改之前的作品進行歐洲巡演之外,還有緋聞纏身──威爾第除了第二任妻子(Giuseppina Strepponi),還與劇院的 合作夥伴女高音絲托茲(Teresa Stolz)之間發展出深厚情感。絲托茲不僅是《命運之力》(La forza del destino)1869年版、《阿 伊達》首演版的女主角,《安魂曲》的女高音獨唱也是為她量身打造。 十九世紀晚期,歐洲樂壇環境和發展趨勢都出現轉變,導致新穎和聲與極端作曲手法不斷湧現,讓威爾第在1870年代接受義大利 各級音樂院課程諮詢時,他對課程內容的建議顯得異常嚴謹保守:「ጯϠࣇᑕྍቚ௫ኬॾѡ,ࡁտཌྷ̂ӀΟ΃̂र۞ү‫ݡ‬,Тॡ ᑕᔖҺણᄃன΃ႇᆐ۞ႊ΍,Һ଀జ΄ˠࠍೊਜ਼ዕ۞‫׶‬ᓏ、გ௙ሄ‫ڱ‬ᔘѣഴ˛‫׶‬௙ጱˢ‫」。౉ڡ‬這似乎暗指義大利音樂藝術應當 避免德奧風格造成的不良影響。威爾第在《安魂曲》的某些部份確實做到了他自己的建議,表現他對義大利傳統音樂風格的修為 ──像是如此龐大的演出陣容,卻突然出現無伴奏領唱與合唱(a cappella)產生極大反差(如〈安所經〉一開始處),或是使用 卡農、賦格等復古技法(如〈聖哉經〉[Sanctus]),都是例證。但威爾第的音樂原本就擁有劇力萬鈞的強烈表現力,加上他的後 期歌劇明顯融入華格納的樂劇理念,這些事實也都在《安魂曲》當中體現出來。難怪十九世紀維也納指揮畢羅(Hans von Bülow) 會稱呼威爾第《安魂曲》是「穿著宗教外袍的歌劇」(Oper in Kirchengewande)。例如令人戰兢畏懼的〈末日經〉,突顯大師 逝世對於威爾第內心造成的悲慟與衝突,並且成為統一全曲的要素。〈末日經〉當中的「末日號角吹響」(Tuba mirum)樂段, 樂團此起彼落的號角聲,加上合唱團幾近吶喊的唱出極強力度ffff,生動刻劃末世審判的景象,也顯出類似白遼士《安魂曲》的 戲劇性手法。〈末日經〉的終結是〈流淚之日〉(Lacrimosa),主旋律顯然出自法文版《唐卡羅》(Don Carlos)第四幕二重唱 (Carlos / Philip: "Qui me rendra ce mort? Ô funèbres abîmes!")。這些因素都加重了威爾第《安魂曲》的戲劇內涵和外顯特徵,讓這 個作品成為義大利音樂魅力獨具的永恆珍寶。

44


歌詞 Texts Giuseppe Verdi (1813-1901):

威爾第:《安魂曲》

Messa da Requiem

Introitus

進堂曲

1. Requiem aeternam

1. 永遠的安息

Requiem aeternam dona eis, Domine,

上主,求你賜給他們永遠的安息,

et lux perpetua luceat eis.

並以永恆的光輝照耀他們。

Te decet hymnus, Deus, in Sion,

上主,你在熙雍山上應受讚頌,

et tibi reddetur votum in Jerusalem;

我要到耶路撒冷向你償還誓願。

Exaudi orationem meam,

求你俯聽我的祈禱,

ad te omnis caro veniet.

凡有血肉的都要向你投靠。

Requiem aeternam dona eis, Domine,

上主,求你賜給他們永遠的安息,

et lux perpetua luceat eis.

並以永恆的光輝照耀他們。

Kyrie

垂憐經

Kyrie eleison,

上主,求你垂憐。

Christe eleison,

基督,求你垂憐。

Kyrie eleison.

上主,求你垂憐。

Sequentia

繼抒詠

2. Dies Irae

2. 末日經(震怒之日)

Dies irae, dies illa

那將是震怒的一天

solvet saeclum in favilla:

舉世化為灰燼,

teste David cum Sibylla.

達味和西比辣都有預言

Quantus tremor est futurus,

將是何等恐懼,

quando Judex est venturus,

當審判者降來

cuncta stricte discussurus!

嚴格清查一切時

Tuba Mirum

末日號角

Tuba mirum spargens sonum

末日號角吹響,

per sepulcra regionum,

響徹各地所有墳塚,

coget omnes ante thronum

催起眾生向審判者座前聚攏。

Mors Stupebit

死亡顫慄

Mors stupebit et natura,

死亡與大自然不勝驚恐,

cum resurget creatura,

所有受造物再度復活,

judicanti responsura.

答覆審判者的查詢。

Liber Scriptus

審判書卷

Liber scriptus proferetur,

展開巨冊案卷,

in quo totum continetur,

記錄一目了然,

unde mundus judicetur.

整個世界將依它接受審判。

Judex ergo cum sedebit,

審判者登上寶座,

quidquid latet apparebit,

任何隱密都將暴露,

nil inultum remanebit.

沒有一罪能逃脫。 45


歌詞 Texts Quid sum miser

伏俯乞求

Quid sum miser tunc dicturus?

罪人將有何陳訴?

Quem partonum rogaturus,

又能向誰要求庇護?

cum vix justus sit securus?

就連義人也僅僅站立得住!

Rex Tremendae

赫赫君王

Rex tremendae majestatis,

赫赫威嚴的君王,

qui salvandos salvas gratis,

你自願拯救世人,

Salva me, fons pietatis

慈悲的泉源,救我免於沉淪

Recordare

求禰垂念

Recordare, Jesu pie,

仁慈的耶穌,求你垂念,

quod sum causa tuae viae;

我是你苦路的因原。

ne me perdas illa die.

別讓我那一天墜入深淵!

Quaerens me, sedisti lassus,

你為尋覓我勞瘁奔波

redemisti crucem passus;

你為救贖我苦架被釘,

tantus labor non sit cassus

這般辛苦千萬不要落空。

Juste Judex ultionis,

公平報復的裁判,

donum fac remissionis,

求你寬恕我的罪愆,

ante diem rationis.

趁著清算之日未來以前。

Ingemisco

痛悔我罪

Ingemisco tamquam reus;

我痛悔流涕好似囚犯,

culpa rubet vultus meus;

自知有罪滿面羞慚,

supplicanti parce, Deus.

天主,我虔誠祈禱,求你赦免!

Qui Mariam absolvisti,

你曾饒恕犯罪婦女,

et latronem exaudisti,

並曾俯聽右盜呼求,

mihi quoque spem dedisti.

一線希望也為我燃起。

Preces meae non sunt dignae,

我的祈禱微不足道,

sed tu, bonus, fac benigne,

但求你的善心待我寬仁,

ne perenni cremer igne.

別讓我永火焚身。

Inter oves locum praesta,

請在綿羊群中讓我一席之地

et ab hoedis me sequestra,

使我與山羊隔離,

statuens in parte dextra.

在你右邊站立。

Confutatis

受判之徒

Confutatis maledictis,

惡徒既經判決,

flammis acribus addictis,

交與熊熊烈火,

voca me cum benedictis.

請召我進入聖者的行列。

Oro supplex et acclinis,

我今伏地哀求,

cor contritum quasi cinis

心靈破碎似灰燼,

gere curam mei finis.

請關切我最後命運。

46


Lacrimosa

流淚之日

Lacrimosa dies illa,

那是痛苦流淚的日子

qua resurget ex favilla,

當人從塵埃中復生時

judicandus homo reus.

負罪之人等候審判。

Huic ergo parce Deus.

天主,求你對他仁慈垂憐!

Pie Jesu, Domine,

主耶穌慈悲無比,

dona eis requiem.

請賜給他們安息。

Amen.

阿們。

3. Offertorio

奉獻曲

Domine Jesu christe, rex gloriae,

主耶穌基督,光榮的君王,

libera animas omnium fidelium defunctorum de poenis inferni

求你拯救已亡信眾的靈魂,脫離陰曹的痛苦

et de profundo lacu.

走出深邃的幽谷。

Libera eas de ore leonis,

從猛獅口中解救他們,

ne absorbeat eas tartarus,

莫讓他們陷入深淵,

ne cadant in obscurum,

別讓他們跌進黑暗:

sed signifer sanctus Michael

但請總領天使聖彌額爾,

repraesentet eas in lucem sanctam.

領他們進入神聖的光明境界,

Quam olim Abrahae promisisti

正如你昔日對亞巴郎

et semini ejus.

和他的子孫所預許。

Hostias et preces tibi, Domine,

上主,我們向你奉獻,

laudis offerimus.

讚頌,犧牲和祈禱。

Tu suscipe pro animabus illis,

為了我們今天追念的亡靈

quarum hodie memoriam facimus

求你肯予悅納;

fac eas, Domine, de morte transire ad vitam.

上主,求你超渡他們,

Quam olim Abrahae promisisti

由死亡進入生命。

et semini ejus.

正如你昔日對亞巴郎和他的子孫所預許。

Libera animas omnium fidelium defunctorum de poenis iferni.

求你拯救已亡信眾的靈魂,

Fac eas, de morte transire ad vitam.

脫離陰曹的痛苦求你超渡他們,由死亡進入生命。

4. Sanctus

聖哉經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聖、聖、聖

Dominus deus sabaoth.

上主,萬有的天主!

Pleni sunt coeli et terra gloria tua.

你的光榮充滿天地。

Hosanna in excelsis.

歡呼之聲響徹雲霄!

Benedictus qui venit in nomine Domini.

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

Hosanna in excelsis.

歡呼之聲響徹雲霄!

47


歌詞 Texts 5. Agnus Dei

5. 羔羊經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免除世罪的天主羔羊,

dona eis requiem.

請賜給他們安息。

Dona eis requiem sempiternam.

請賜給他們永遠的安息

Communio

領主曲

6. Lux Aterna

6. 永恆之光

Lux aeterna luceat eis, Domine,

上主,求你以永恆的光輝照耀他們,

cum sanctis tuis in aeternum,

使他們永遠偕同你的諸聖,

quia pius es.

因為你善良慈悲。

Requiem aeternam dona eis, Domine,

主呀,求你賜給他們永遠的安息,

et lux perpetua luceat eis.

並以永恆的光輝照耀他們,

Cum sanctis tuis in aeternum,

使他們永遠偕同你的諸聖,

quia pius es.

因為你善良慈悲。

7. Libera me

7. 安所經

Libera me, Domine, de morte aeterna,

上主,求你從永死中拯救我,

in die illa tremenda,

在那恐怖的日子,

quando coeli movendi sunt et terra.

天地將震動搖撼,

Dum venerit judicare saeculum per ignem.

你要帶火來審判世界。

Tremens factus sum ego, et timeo,

我顫慄恐懼,

dum discussio venerit atque ventura ira.

面對審判的來臨,

quando coeli movendi sunt et terra.

和即將到來的憤怒,

Dies irae, dies illa,

那是一個震怒的日子,

calamitatis et miseriae,

災患和苦難,

dies magna et amara valde.

事關重大,悲苦萬分的日子。

Dum veneris judicare saeculum per ignem.

你要帶火來審判世界。

Requiem aeternam dona eis, Domine

上主,求你賜給他們永遠的安息,

et lux perpetua luceat eis.

並以永恒的光輝照耀他們。

48


藝術總監

杜黑 Dirk DuHei, artistic director

杜黑先生榮獲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第八屆 金曲獎最佳製作人、中國文藝協會九十四年榮譽文藝獎 章,並曾出版傳記『樂壇黑面將軍』,更多次應邀擔任國 內外重要聲樂、合唱等比賽活動之評審。 美國伊利諾大學合唱指揮碩士班畢業並進入博士班,1981 年返國,1983年接任台北愛樂合唱團指揮至今。1988年創 立「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主辦「台北愛樂國 際合唱音樂營」、「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及「樂壇新 秀」等活動,對於合唱音樂推廣及國際交流,並培養優秀 音樂人才等不遺餘力。近年來積極致力於本土合唱音樂的 開發,與錢南章老師合作製作台灣原住民組曲,『映象中 國』唱片獲得第八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唱片」、「最 佳演唱人」及「最佳唱片製作人」等三項大獎,『馬蘭姑 娘』唱片獲第九屆金曲獎四項提名並獲「最佳作曲人」, 大膽製作青年作曲家許雅民的大型劇場合唱作品『六月 雪』更獲第十一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最佳古典唱 片」提名,為台灣合唱音樂加入新血脈。甚至取材自佛 教,製作『佛說阿彌陀經』,是佛教2500多年來的首創安 魂曲,這張專輯獲得第十三屆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 輯」、「最佳作曲人」兩項大獎。 目前擔任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台北愛樂合唱 團、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愛樂 劇工廠及愛樂歌劇坊藝術總監。

Dirk DuHei, who won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 Prize in 1997, is devoted music education and choral music. Although born in China, he received his Master of Music in conduct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S.A., and then returned to Taiwan to become actively involved in choral directing. Since 1983 Dirk DuHei has been the permanent Music Director and conductor of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In 1988 he launched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to promote choral and other musical activities in Taiwan. This foundation has over these years been involved in presenting hundreds of famous artists and ensembles, both local and foreign. And the foundation has successfully promoted for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uch as the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 Taipei Philharmonic Summer Festival ” , “ Taipei Philharmonic International Music Workshop”. Dirk DuHei contributes to the musical life of Taiwan by premiering new pieces and organizing educational performances and seminars. He has often been invited to be a member of the jury at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s (Fulda, Germany; Riva Del Garda, Italy; Budapest, Hungary; Sydney, Australia; Hong Kong to name a few). From England to Australia, Korea to the U.S.A, Dirk DuHei and his chamber choir have performed at various international festivals with enormous success. He is currently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Chamber Choir, Youth Choir,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Taipei Philharmonic Theater, and Taipei Philharmonic Opera Studio.

49


駐節指揮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festival conductor

生於布達佩斯,在李斯特音樂學院修習管絃樂及 合唱指揮,師事Eric Ericson、Kurt Masur 及László Somogyi。1979年起,擔任Miskolc交響樂團助理 指揮,於Pécs大學音樂系教授合唱指揮與音樂理 論,指揮大學女聲合唱團,並擔任KPVDSZ交 響樂團指揮。1989年起,擔任Dohnányi Orchestra Budafok首席指揮,該樂團在其指導下,於1993年 正式成為職業樂團,為匈牙利最年輕的職業交響 樂團。 1980年起,出任布達佩斯學院合唱協會 (BACS)音樂總監,贏得多項重要歐洲合唱比 賽首獎,包括匈牙利巴爾托克國際合唱比賽大 獎,威爾斯國際合唱比賽中獲「世界最佳合唱 團」榮銜;1984年,獲得最佳指揮獎。 2001年起,出任Honvéd樂團音樂總監及其職業 男聲合唱團指揮;2002年成為耶路撒冷交響樂團 首席客座指揮、特拉維夫愛樂歌手音樂顧問。他 的巡演足跡遍及英、法、義、西班牙、瑞士、德 國、奧地利、荷蘭、台灣及澳洲各地;並曾受 邀參加澳洲雪梨第四屆IFCM世界合唱音樂研討 會。此外,他也積極訓練年輕指揮家,經常在匈 牙利、比利時、芬蘭、德國、台灣及以色列開設 指揮大師班課程。 1998年,他為布達佩斯的合唱比賽引進革命性的 創新概念,使其成為著名的國際比賽項目之一, 並以此為成功案例,在義大利、德國、以色列 及美國觸發了一系列以「MUSICA MUNDI」為 名的合唱賽事,其中包含了合唱奧林匹克大賽 (Choir Olympics)。豪勒隆是INTERKULTUR 國際音樂比賽基金會、「MUSICA MUNDI」國 際合唱比賽及合唱奧林匹克大賽藝術總監。1998 年成立「匈牙利合唱比賽及音樂節協會」擔任 主席;2004年起,出任匈牙利Zemplén音樂節總 監。 2002年,接受匈牙利總統頒贈共和國騎士十字勳 章;2004年,獲頒李斯特獎。

Born in Budapest, Gábor Hollerung studied choral and orchestral conducting at the Liszt Academy of Music and attended the master classes of Eric Ericson and Kurt Masur. From 1979 he was the assistant conductor of the Miskolc Symphony Orchestra. He taught choral conducting and music theory at the music faculty of the University of Pécs, where he also conducted the female choir of the university. Parallel to this he was the conductor of the semi-profess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of the KPVDSZ. He has been the principal conductor of the Dohnányi Orchestra Budafok since 1989. Thanks to their rapid development under his hands, the amateur ensemble received a professional status in 1993, becoming the youngest profess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in Hungary. He has been the Music Director of the Budapest Academic Choral Society since 1980. He enjoyed a unique series of successes, winning first prizes at all recognized European choir competitions including the Grand Prix of the Béla Bartók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in Debrecen (Hungary). Under his leadership the BACS was awarded the title "Choir of the World' at the Llangollen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Wales). He was awarded the prize for best conductor in Debrecen in 1984. Since May 2001 he has been music director of Honvéd Ensemble and conductor of its worldwide unique professional male choir. In 2002 he became Chief Guest Conductor of the Jerusalem Symphony Orchestra and Musical Advisor of the Philharmonia Singers Tel Aviv. He has toured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his ensembles. They gave many concerts in England, Spain, France, Italy, Germany, Austria, Taiwan and Australia. His choir was among the 30 best choirs of the world to be invited to the 4th IFCM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 in Sydney. In addition to his European engagements as a guest conductor he is regularly invited to Israel, to Taiwan and to the United States. He appeared at such reputed concert halls as the Concertgebouw Amsterdam, 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 London, Frankfurter Alte Oper, Wiener Konzerthaus, the Henry Crown Symphonic Hall Jerusalem, the Sydney Opera House, the Taipei National Concert Hall, etc. He is engaged in training young conductors and he has regularly given master classes on conducting since 1986 both in Hungary and abroad e.g.: Belgium, Finland, Germany, Taiwan and Israel. In 1988 he initiated the foundation of a choir competition with a revolutionary new artistic concept in Budapest, which has grown to be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event series during the past decade. A whole family of choral events was born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the Budapest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under the name "MUISCA MUNDI" in Italy, Germany, Israel,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highlight of the series is the Choir Olympics. Gábor Hollerung is one of the artistic directors of INTERKULTUR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s Foundation, the "MUSICA MUNDI"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s and of the Choir Olympics. He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of Hungarian Choir Competitions and Festivals founded in 1998. From 2004 he is the director of a very noted music festival in Hungary, the Zemplén Festival. In 2002 he was awarded the Knight-cross Order of the Republic by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Hungary and in 2004 he was given Liszt Award.


女高音

耿立 Li Keng, soprano 耿立,旅義重抒情女高音,出生於台灣高雄,曾在臺灣接受過正統的音樂訓練,在臺求學時期即 開始參加許多聲樂比賽,成績亮眼!受任蓉教授的鼓勵、對歌劇的喜愛及國際舞台的吸引,師大 畢業後隨及赴義大利考取羅馬音樂院,師從抒情女高音Anna Maria Ferrante,2013年以滿分成績 獲聲樂最高演奏文憑。2012年在學其間曾代表羅馬音樂院參加全義大利年度音樂學院聲樂比賽 Italia Premio dell'arte並獲第一名殊榮,為校爭光,音樂學院院長Edda Silvestri女士更在學校網站上 發表祝賀信! 耿立曾多次在歐洲國際聲樂賽事上取得耀眼成績。2014年開啟了耿立歌劇演出的扉頁,在羅馬尼 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歌劇院得到演出機會,這次演出機會對耿立而言意義非凡,布加勒斯特歌劇院 在歐洲是重點歌劇院之一,並且演出浦契尼著名歌劇《蝴蝶夫人》女主角「秋秋桑」獲得觀眾許 多支持和好評。同年耿立也再次回到西西里島的卡塔尼亞,在歷史悠久的貝里尼歌劇院與中國指 揮許忠(維洛納歌劇院簽約指揮)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擔任女高音獨唱。也在義大利的福 爾梅洛城市,與美國指揮Stephen Laurence Kramer合作莫札特喜歌劇《費加洛婚禮》伯爵夫人一 角。2013年夏季曾參與威爾第200年誕辰紀念音樂會與指揮Marcello Bufalini所帶領的阿布魯佐交 響樂團在義巡迴演出。 2016參加義大利聲樂最具指標性的「威爾第之聲」(Voci Verdiane)比賽於威爾第家鄉布賽托舉 行,耿立以歌劇《阿伊達》中的女高音詠嘆調〈喔,我的祖國〉(Qui Radames verrà!...O Patria mia)於決賽拿下第三獎殊榮,也成為當屆唯一的獲獎華人。2017年受邀與波蘭的熱舒夫愛樂 (Rzeszòw Philharmonic Orchestra)攜手演出新年音樂會。今年她在完成《阿依達》的歌劇演出,以 及與阿布魯佐交響樂團在義巡迴音樂會和受邀在阿爾巴尼亞的音樂會演出後,再次回到她摯愛的 台灣,用她的專業和恩賜帶給人們享受,唱出祝福!

次女高音

陳珮琪 Pei-Chi Chen, mezzo-soprano 國內樂壇活躍的次女高音,畢業於東海大學音樂研究所,師承徐以琳教授。曾獲「世界華人聲樂 比賽」第五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樂壇新秀」;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之「台灣樂壇新秀」。 演唱經歷豐富,尤以演唱華格納歌劇《尼貝龍指環》中的Erda一角深獲國際樂評讚譽。曾於2015 年於國立台灣交響樂團製作之威爾第《假面舞會》歌劇音樂會中飾演烏麗卡,並於國家交響樂團 製作之歌劇中演出,包含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之Marguerite、威爾第《法斯塔夫》之Quickly 夫人、華格納《尼貝龍指環》系列中《萊茵河黃金》、《女武神》之Fricka及《諸神的黃昏》之 1st Norn和Waltraut,《修女安潔莉卡》之La zia Principessa等角色;也曾於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製作 中擔任胡伯定克《糖果屋》之巫婆、以及浦契尼《強尼史基基》之Zita。 曾受邀與新加坡國家交響樂團、香港聖樂團、澳門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樂 興之時管弦樂團、輔大音樂系管絃樂團及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合作,演出巴赫《聖誕神劇》及 《聖母頌歌》、韓德爾神劇《彌賽亞》、海頓《尼爾遜彌撒》、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及《C大調 彌撒》、羅西尼《聖母悼歌》及《小莊嚴彌撒》、孟德爾頌《以利亞》、馬勒第二號《復活》、 第三號以及第八號《千人》交響曲;布拉姆斯《女低音狂想曲》、雅納捷克《斯拉夫彌撒》、布 魯克納《頌歌》、拉赫瑪尼諾夫《晚禱》及約翰路特《感受聖靈》之女低音獨唱。 現任教於中壢高中音樂班,並擔任台北愛樂合唱團之聲樂指導老師。


男高音

孔孝誠 Siao-Chen Kung, tenor 為歌劇、音樂劇及戲劇演員。台北愛樂歌劇坊創始成員之一,主演台北愛樂歌劇坊多部歌劇製作 至今。為國內罕見之戲劇男高音,帶有男中音深沉的音色且情感豐沛,可同時橫跨男高音與部分 男中音之角色,擅長之經典歌劇劇碼之主要角色有:威爾第《茶花女》、《奧泰羅》、雷昂卡發 洛《丑角》、馬斯卡尼《鄉村騎士》、浦契尼《外套》、貝多芬《費黛里奧》,及華格納作品如 《羅恩格林》、《女武神》等。表演類型相當廣泛,近年亦跨足音樂劇及舞台劇。 2015年考取義大利浦契尼節慶歌劇院(Teatro Festival Pucciniano)及浦契尼基金會歌劇學院 (Festival Pucciniano Fondazione l'academia),受邀演出國際浦契尼音樂節系列音樂會及歌劇一個 樂季演出。曾師事:陳麗如、羅明芳、郭熙如、王淑堯。德文作品師事林玉卿教授。現師事左涵 瀛。

男低音

王禹橋 Yu-Qiao Wang, bass 本名王苗壯。2011年以第三名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師從旅美低男中音歌唱家周正 教授。 曾榮獲第十屆全國群星獎金獎;第九屆合唱金鐘獎銀獎;上海市民文化節新上海人歌手大賽獲銀 獎;第三屆全國藝術歌曲比賽(法語)獲三等獎;首屆上海音樂學院青年歌劇團演員。 曾在中國原創歌劇《一江春水》中飾演龐浩公;參加於德國漢堡舉行之Burhard Kehring藝術歌曲 大師班,並於大師班音樂會中受到好評;參加iSING!蘇州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首屆全國高 等院校美聲研討會交流演出擔任獨唱,獲選參加德國大師Hartmut Höll的藝術歌曲大師班,並參 加其藝術歌曲音樂會廣受好評;參加第十六屆上海之春國際藝術節未來藝術家系列於上海音樂廳 舉辦的專場演出。 2015年上海交響樂團出演慶祝反法西斯抗戰勝利70周年,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之男中音領唱。 2016年上海音樂學院與日本昭和大學聯合演出莫札特歌劇《女人皆如此》(Così fan tutte),飾 演Don Alfonso。2017年受著名男低音田浩江邀請參加「東方衛視」唱響中華節目錄製;2018年以 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師從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音樂 學院副院長廖昌永先生。

52


合唱指導

張維君 Wei-Chun Regina Chang, chorus master 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合唱指揮,師事翁佳芬博士。指揮技巧啟蒙於連芳 貝老師。學習過程中曾接受Kurt Suttner、Anthony Leach、Henry Gibbons、Gábor Hollerung、 Joseph Flummerfelt、Anton Armstrong、María Guinand 等合唱大師個別指導。 曾指導中正高中合唱團參加台北市學生音樂比賽及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獲得高中組混聲合唱優 等。指導長庚大學曉韻合唱團參加99及100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獲得大專組混聲合唱優 等。2015年10月應澎湖文化局邀請,指揮華岡唱友合唱團參加「2015菊島國際合唱藝術季」。 2016年指揮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傳唱記憶~四年五班同樂會」。 曾擔任台北愛樂合唱團助理指揮、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助理指揮暨客席指揮,台灣青年節慶合唱 團助理指揮。2014年起擔任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駐團師資。 現任台北市婦女合唱團、華岡唱友合唱團指揮,台北愛樂合唱團常任指揮。

合唱指導

謝斯韻 SzuYun Swing Hsieh, chorus master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聲樂組,師事徐以琳教授,以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班,主修 管弦樂指揮,受教於徐頌仁教授。曾獲國家交響樂團(NSO)總監呂紹嘉大師班指導。2014年起擔 任TICF指揮大師班合唱指導;帶領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在台灣、中國、義大利、俄羅斯等國家 巡迴演出。曾擔任NSO浦契尼《三部曲》、馬水龍《無形的神殿》、NTSO馬勒《第二號交響 曲》、德國巴赫權威海慕特 瑞霖指揮之巴赫《聖誕神劇》合唱指導。2018年四月於莫斯科特福林 合唱指揮大賽獲得二獎殊榮(首獎從缺),同年七月榮獲Dohnányi Academy指揮大師班全額獎學 金,與並與Budafoki Dohnányi管弦樂團於布達佩斯演出。現為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副指揮。

古育仲

合唱指導

Yu-Chun John Ku, chorus master 指揮家古育仲為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候選人,費城天普大學音樂碩士,主修指揮。 自2002年起便受邀於世界各地指揮音樂會,包括美國、加拿大、中國、香港、澳門、菲律賓、印 尼、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義大利、俄羅斯、波蘭…等,曲目博古通今,還跨足指揮音樂 劇與流行、爵士、跨界音樂會,是活躍於多元舞台的指揮家。 除指揮外,也常擔任專題講座講師及大師班指導老師,並多次出任國際音樂比賽評審,包括世界 合唱大賽、新加坡國際合唱大賽、峇里島國際合唱大賽、歌韵東方國際合唱比賽、北蘇門答臘國 際合唱大賽、歌之旅國際合唱比賽…等。 古育仲現為台北愛樂合唱團、室內合唱團及愛樂劇工廠音樂總監暨指揮,國際合唱聯盟 (IFCM)亞太地區執行委員會核心成員,台灣合唱協會常務理事,並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 53


拉脫維亞Kamēr合唱團 Youth Choir “Kamēr…”, Latvia

自1990年Māris Sirmai創團以來,該團已建立其獨有特質,躋身世界頂尖業餘合唱團之列。多年來征戰世界各項比賽,獲獎無數 並贏得各地觀眾喜愛。 位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曾二度贏得歐洲合唱大獎賽總冠軍的Kamēr合唱團,充分代表了拉脫維亞的合唱音樂傳統,並以其細膩 的表現手法聞名,曲目涉獵廣泛:古典與巴洛克音樂、傳統民謠,以及拉脫維亞與世界各地之現代作品。 Kamēr合唱團透過委託創作建立其特有風格:2008年《世界太陽之歌》(World Sun Songs)、2010年《愛之牧歌》(Madrigals of Love)、2012年《月亮之歌》(Moon Songs),以及2014年《琥珀之歌》(Amber Songs),因此與Sir John Tavener、Giya Kancheli、 Sven-David Sandström、Leonid Desyatnikov、John Luther Adams、Stephen Leek、Dobrinka Tabakova、松下耕、Eriks Ešenvalds、 Pēteris Vasks等世界知名作曲家合作立下佳績。 該團所演唱的原創作品以及許多經典合唱作品幾乎都已錄製成專輯CD,也在iTune販售。Kamēr合唱團藉由加強聲樂品質與業餘 歌手特有的情感釋放,成就了其特有的音質與表演風格。

樂評

KamērЪભဥ۞ႊ΍ᓁߏ全͕Ըˢ֭णன΍ჟവԫᘹ。ҭ΄ˠមឳ۞่̙ߏ‫׎‬ႇભ۞Ꮠ‫ّ׶‬ᄃԫμ۞߾ᔤ,ٛ௲ჯֲЪભဥ۞ᓏᜩᄃԧࣇԆ全̙ Т:ѣ˘჌পҾ۞৷ஐ‫౅୻׶‬,Тॡ˫ညߏ˘჌ೌᆀ,ᖳಱ˫ૻধ,ឰˠ൑‫ڱ‬Ԟᘃ。 -Gabriel Jackson ೚ॆ、ฟ६,·႕߿˧۞ႊ΍,൘тߋ͇რ‫܅۞ٸ‬ѧ。 -ٛ௲ჯֲDienaಡ ᝘˞KamērЪભဥ‫۞ܪځ‬ႇᓏ、୻೽۞‫ݕ‬ф‫׶‬ᖳಱ۞‫׶‬ᓏ,Ұ੺˯ਕᒢྋ‫ࠎז‬ңன̫кҜࢦࢋүѡछт:Arvo Pärt、Peteris Vasks ‫ ׶‬John Luther Adamsᙸຍࠎ΁ࣇ౹үາѡ。-৸ࡗॡಡ

5


Since its foundation by Māris Sirmais in 1990 Youth Choir Kamēr... has shaped its unique signature and quality and is one if the leading amateur Choirs in the world. Over this time the choir has won numerous awards and charmed audiences un different continents. Based in Riga, Latvia the two-time European Grand Prix winner is a great example of Latvian choral music tradition and is well renowned for its nuanced performances including programs of classical and baroque music, traditional folk music, as well as contemporary world and Latvian music. Kamēr… has developed its signature style with programs specially commissioned for the choir: World Sun Songs (2008), Madrigals of Love (2010), Moon Songs (2012) and Amber Songs (2014), which has brought to successful cooperation with world-renowned composers as Sir John Tavener, Giya Kancheli, Sven-David Sandström, Leonid Desyatnikov, John Luther Adams, Stephen Leek, Dobrinka Tabakova, Ko Matsushita, Eriks Ešenvalds, Pēteris Vasks among others.Almost all of the choir's original music as well as various choral classics in the choir's repertoire have been recorded in a series of CDs available also in iTunes.

Kamēr... has perfectioned its unique s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by empowering both vocal quality and emotional surrender, a characteristic of amateur singers. The youth choir Kamer… regularly give performances of astonishing virtuosity and dedication. But it’s not just the ubiquity of singing and the skill of its practitioners that’s impressive, it’s the sheer sound of Latvian choirs that is so remarkable and so different from our own: there is a particular purity and clarity but also a plangency, a richness and intensity that is totally compelling. ─Gabriel Jackson Cheerful, bright and vivid performance as a bright spring flower; ─Newspaper “Diena” Hearing Kamer ...’s bright sound, clear diction and sumptuous blend, you understood immediately what prompted substantial contemporary composers like Arvo Pärt, Peteris Vasks and John Luther Adams to create new works for it.─NewYork Times

指揮

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conductor 該團首席指揮兼音樂總監亞尼斯•利耶賓許(1988年生),自2006年便參與Kamēr合唱團擔任助理指揮, 於2012年正式擔任指揮。曾就讀里加Dome合唱學院,並於拉脫維亞Jāzeps Vītols音樂學院取得合唱與交響 樂團指揮雙學士學位。利耶賓許亦曾參與Colin Metters大師班習得許多重要技巧,並赴德國柏林交換學習 接受Lutz Köhler指導。 在這位年輕指揮的帶領下,Kamēr合唱團於2012年在匈牙利Debrecen舉辦的巴爾托克國際合唱比賽贏得兩 項分組冠軍以及總冠軍。這次優異成績讓該團受邀參與2013年於義大利Arezzo舉辦的歐洲合唱大獎賽, 再度大放異彩。由於上述佳績,加上與拉脫維亞國家交響樂團、Liepāja交響樂團以及里加交響樂團初次 合作的傑出表現,利耶賓許獲頒拉脫維亞音樂大獎之「2013年青年音樂家」殊榮。 2014年起擔任拉脫維亞國家芭蕾歌劇團指揮,在他流暢的手勢帶領之下,完成了《茶花女》、《女巫舞者 / 強尼 史基基》、《雷蒙 達》、《蝙蝠》、《卡門》等多齣歌劇。 The principal conductor and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choir, Jānis Liepiņš (1988) has worked with Kamēr... since 2006, he first worked as the assistant conductor before taking the lead role in 2012. He has studied at the Department of Conducting of the Riga Dome choir school and earned two bachelor’s degrees – in choral and symphonic conducting – at Jāzeps Vītols Latvian Academy of Music. Liepiņš also obtained valuable skills in masterclasses by Colin Metters and during his exchange studies in Berlin under Lutz Köhler. Under the baton of the young maestro, Kamēr... was named the champion of two categories and won the Grand Prix of the Bela Bartock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in 2012 in Debrecen, Hungary. This victory led to an invitation to the European Grand Prix for Choral Singing in 2013 where the choir again triumphed in Arezzo, Italy. In recognition of these achievements and his successful debuts with the Latvian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Liepāja Symphony orchestra and chamber orchestra Sinfonietta Rīga, Jānis Liepiņš was awarded the Latvian Great Music Award as the New Artist of 2013. Since 2014, he is also a conductor at the Latvian National Opera and Ballet, where his smooth gestures have unified performance of Il Trovatore, Le Villi/ Gianni Schicchi, R aimonda, Die Fledermaus, Carmen and more.

55


奧地利LALÁ人聲樂團 LALÁ Vocalensemble, Austria

有著自在的模樣,LALÁ的四位歌手從他們出現在舞台上的那刻起就帶著觀眾進入不一樣的世界。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被他們全然 無限的自信,與眾不同的聲音,以及驚人的多樣化面貌所著迷。從阿爾及利亞到中國,凡是聆聽到他們的幽默、完美的合音、深 度的內涵的人們都在心中被點燃起火花。無論是爵士、流行、古典或民謠,都被各界一致讚譽為:最高的享受。

LALÁ人聲樂團多次在國際競賽中贏得佳績,包括:奧地利林茲的「布魯克納國際合唱比賽」、德國萊比錫阿卡貝拉比賽第一名 (與AudioFeels並列)、奧地利Marianne Mendt青年爵士歌唱大賽。除此之外,團中四位歌手也在中國廣州舉辦的第一屆星海國 際合唱錦標賽中,贏得星海獎,並以優異詮釋在「流行/爵士/福音」組以及「混聲合唱」組贏得白金獎。

56


With apparent ease the four singers of the vocalensemble LALÁ carry their audience from the very moment they appear on stage. People around the globe have been fascinated by their sheer limitless elan, unique sound, and breathtaking stylistic diversity. From Algeria to China they have sparked magic in the hearts of all who have heard them with their humour, flawless ensemble and depth of emotion. Whether it's jazz, pop, classical or folk music– distinguished competition ju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have awarded them the highest accolade. The unanimous verdict: a treat for the ears!

The Vocalensemble LALÁ has won numerou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es such as the International Anton Bruckner Choir competition „ in Linz , Austria, the fifth a capella contest in Leipzig, Germany (in a tie with“audiofeels ) or the the Marianne Mendt young talent jazz grant. Furthermore the four singers won the Xing-Hai prize of music at the first Xing-Hai choir championships in Guangzhou, China. „ „ „ They obtained the platinum medal for excellent interpretation in the catagories of“pop/jazz/gospel ,“folk and“mixed choires .

LALÁ人聲樂團成員:

Lisa Maria Stadler(女高音) Julia Kaineder(女低音) Peter Chalupar(男高音) Mathias Kaineder(男低音) Lukas Wögerer(巡演經理)

57


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 KGBL Chamber Choir, Slovenia

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暨芭蕾學院的合唱活動,在2010年聘任作曲家兼指揮裘比擔任合唱團總監之後蓬勃發展。成團最初四年 累積了豐碩戰績,此後合唱團便一分為二:一團由音樂院非樂團成員學生組成,另一團則是室內合唱團(即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 團),由40位歌手致力於增進聲樂技巧,演唱難度更高的合唱作品,追求更高的演出品質。 過去三年,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由Petra Jerič、Tine Bec及Evgen Bibianko擔任助理指揮,並與Edita Garčević Koželj及Tatjana Vasle兩位聲樂教育家合作,致力從文藝復興到現代音樂,廣泛涉獵各種音樂形式,尤其是斯洛維尼亞當代作曲家的作品。過去 三年來該團演出包含Lojze Lebič、Tadeja Vulc、Damijan Močnik、Andrej Makor等優秀作曲家作品,同時也鼓勵年輕作曲家如: Tine Bec與Matej Kastelic 的委託創作,由該團在該國及世界各地演出成果卓著。過去三年該團征戰各大比賽:2015年愛沙尼亞 塔林國際合唱比賽第二與第三名、2016年俄國莫斯科國際音樂節總冠軍、斯洛維尼亞Maribor全國合唱比賽「我們的歌」贏得首 獎,2017年斯洛維尼亞Maribor國際合唱比賽第二名、西班牙Tolosa國際合唱大賽複音組第一名及民謠組第二名。此外也在斯洛維 尼亞國內與2016年瑞典斯德哥爾摩、2017年西班牙、2018年瑞士巴塞爾國際青年節巡演獲得好評,並將於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及 北京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巡迴演出。 Choral activities at Conservatory for Music and Ballet Ljubljana (Slovenia) started progressing when composer and conductor Ambrož Čopi assumed leadership of the choir in 2010. After four years of growing quality and various achivements at competitions, the decision to split the choir into two groups was made - one choir that consists of all the students of the conservatory that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schools' orchestras, and the other Chamber choir - that consists of about 40 singers who are willing to improve their vocal technique, to sing a more demanding range of choral music and to reach higher performing standards.

5


During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assistants of the conductor were Petra Jerič, Tine Bec and Evgen Bibianko. Chamber choir regulary colaborates with vocal educators Edita Garčević Koželj and Tatjana Vasle. The KGBL Chamber choir, embraces a wide range of music genres and styles,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modern music.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compositions by contemporary Slovene composer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choir had commissioned many prominent composers, such as Lojze Lebič, Tadeja Vulc, Damijan Močnik, Črt Sojar-Voglar, Peter Šavli, Andrej Makor, Tine Bec, Matej Kastelic to create new compositions, which the choir successfully promotes at concerts and competitions in Slovenia and abroad. The last three years have been very prolific for the KGBL Chamer Choir, as it achieved second and third place at the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Talinn (Estonia, 2015); won the Grand prix at th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in Moscow (Russia, 2016); it achieved first place at the 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Naša pesem'' (Our song), Maribor (Slovenia, 2016); second place at the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Gallus'' Maribor (Slovenia, 2017); first place in category Polifonia and second place in category Folklore at the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in Tolosa (Spain, 2017). The choir successfully performed various concert cycles in Slovenia and abroad: Stockholm (Sweden, 2016); Borja, Ordizia, Getxo, Doneztebe (Spain, 2017); International Youth Festval Basel (Switzerland, 2018);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Taiwan, 2018) and Beijing (China, 2018).

指揮

裘比

Ambrož Čopi, conductor 裘比(b. 1973)生於斯洛維尼亞博韋茨,1996年畢業於盧比安納音樂學院,主修作曲與鋼琴,師事Dane Škerl,並於Uroš Rojko門下完成碩士學位。 其作品獲得許多作曲獎項肯定,盡數收錄於個人作品專輯中,包含《抒情水彩畫》(Stojan Kuret 指揮 Tone Tomšič學院合唱團)、《鳥兒仍在》(Stojan Kuret指揮 ČarniCe合唱團)、《準備好你的心》(裘比 指揮 AVE 室內合唱團)、以及《夢想》(Martina Batič指揮斯洛維尼亞室內合唱團),此外包含斯洛維 尼亞及他國合唱團專輯中也收錄裘比作品。其作品目前由Astrum,DSS 以及Sulasolt出版。 裘比於2009年與APZ UP合唱團共同獲得普利莫斯卡大學金牌獎,2014年獲頒斯洛維尼亞音樂界最高榮譽的加勒斯獎章。2016年因帶 領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立下優異藝術成就獲得該院頒發Škerjanc獎,同年獲頒國家普列舍仁基金獎。自1999年起擔任科佩爾藝術中 學教師,也擔任包含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普利莫斯卡大學學院合唱團及Aegida 室內合唱團指揮,多年來共贏得15座國內合唱比賽 金牌,26項國際合唱比賽首獎及數面金牌。他曾在2009年帶領普利莫斯卡大學學院合唱團於法國的歐洲合唱冠軍賽中打入總決賽。他 個人也曾多次贏得最佳詮釋獎,優異合唱表現獎,並在多項比賽中票選為最佳指揮。 裘比經常受邀擔任合唱比賽評審,以及參與國內外舉辦的合唱音樂研討會。 Ambrož Čopi studied composition with Dane Škerl and Uroš Roko at the Academy of Music in Ljubljana. He was awarded The Young Musician Award (1995), and the Prešeren Prize of the University of Ljubljana (1997), for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during his study. He first gained knowledge of vocal music and conducting as an assistant of the conductor Stojan Kuret. He led several Slovenian choirs: Chamber Choir Nova Gorica, Mixed Choir Obala, Academic Choir of University of Primorska, KGBL Chamber Choir, etc. With them, he achieved fifteen golden plaquettes at various national competitions, and twentysix first places as well as several golden plaquettes at competitions held abroad. He performed as a finalist at the European Grand Prix in Choral Singing in Tours (France, 2009) with the Academic Choir of the University of Primorska. Furthermore, he was awarded several special prizes for his interpretations, a number of prizes for exceptional achievements with the choirs, and was also voted best conductor at numerous competitions. In 2014 he was awarded with the Gallus Medal, the highest award in the field of musical activity at national level in Slovenia. In 2016 he received Škerjanc recognition given by the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Ballet Ljubljana for outstanding artistic achievements with the Chamber Choir of the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Ballet Ljubljana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Conservatory. In the same year he received a prestigious national award Preseren Fund Prize,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His compositions are presented in four CDs containing only Čopi’s compositins, i.e. Lirični akvareli (Academic choir Tone Tomšič, Stojan Kuret), So ptičice še snivale (ČarniCe, Stojan Kuret), Praeparate corda vestra (Ave Chamber Choir, Ambrož Čopi), Sanjam (Slovenian Chamber Choir, Martina Batič). His compositions are published by Astrum and Sulasol. Ambrož Čopi is a teacher at the Art Grammar School in Koper,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Ballet Ljubljana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Academy of Music in Ljubljana. He is regularly invited to act as a member of the jury at various choral events and competitions, and is often involved in choral music seminars at home and abroad as a lecturer. 5


德國司徒加室內合唱團 Kammerchor Stuttgart, Germany

司徒加室內合唱團是歐洲同質團體中的佼佼者。成立40多年,在指揮弗利德.貝爾紐斯的帶領之下,該團已發展出獨特多元風 格,並建立了為人稱道的專屬音色。也因此該團經常受邀前往歐洲各大音樂節與著名音樂廳演出。司徒加室內合唱團的曲目橫跨 17到21世紀,指揮貝爾紐斯和該團同時也積極參與新創作發表。該團由EMI、索尼、Carus等唱片公司出版90多張專輯,其中有 約40張贏得國際唱片獎。國際合唱音樂聯盟曾邀請該團參加分別在維也納、雪梨和首爾舉行的第一、四和十屆世界合唱大會。同 時也有來自北美的邀約(1989年受邀前往美國路易維參加美國合唱指揮協會年會);此外也經常受邀前往亞洲各國、以色列等地 演出,充分證明了司徒加室內合唱團在世界合唱界的地位。 The Kammerchor Stuttgart counts as one of the leading ensembles in Europe of its kind. During the more than forty years of its existence, Frieder Bernius has developed the choir into an ensemble which a special stylistic flexibility and a well known sound. Subsequently, this choir was invited to all the major European festivals and famous European concerthalls. The Kammerchor's repertoire reaches from the 17th until the 21st century. Frieder Bernius and his ensemble have rendered outstanding services to New Music many times. Over 90 gramophone records and CDs featuring the choir have been released by EMI, Sony and Carus, around 40 of which received international record awards.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Choral Music invited the ensemble to the 1st, 4th and 10th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 in Vienna, Sydney and Seoul. Invitations to North America (1989 the choir was invited to the National ACDA convention in Louisville) and regular concert tours to Asia and Israel affirm the world-wide reputation of the Kammerchor Stuttgart.

6


指揮

貝爾紐斯

Frieder Bernius, conductor 貝爾紐斯長年致力於人聲與器樂團體指揮工作,成果卓著,其孟德爾頌第二號交響曲錄音作品即受到樂 評讚譽:「單一個人擁有如此綜合成就實屬難得。」自行創立樂團和合唱團,在他的細心雕琢下,帶 領他精心挑選的歌手和樂手,行遍歐洲各主要城市,精彩地演出許多合唱交響作品。1968年成立司徒加 室內合唱團,1991年成立古典愛樂管弦樂團與司徒加巴羅克樂團,隨後在2006年成立司徒加教堂禮拜樂 團,足以證明他是一位多元藝術家。 重新探索18世紀歌劇是貝爾紐斯致力投入的藝術範疇之一,同時也不忘積極發掘現代作曲家的作品。他 錄製了90多張CD專輯,備受好評,也贏得多項國際唱片獎。 Frieder Bernius' successful and long lasting freelance career as a conductor has included both vocal and orchestral engagements: “A combination rarely to be found in one person” as commented by a critique of the recording of the 2nd Symphony by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A close collaboration and detailed work with the individually selected singers and musicians of the ensembles he founded, facilitated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s of vocal symphonic works, that have taken him to nearly all major European cities. The founding of the Kammerchor Stuttgart in 1968, the Klassische Philharmonie and the Barockorchester Stuttgart in 1991 as well as the Hofkapelle Stuttgart in 2006 are proof of his versatility as an artist. Rediscovery of several operas of the 18th century is part of his artistic portfolio just as much as the performance of contemporary composers. His more than 90 CD recordings are well recognized and have been awarded many international record prizes.

6


西班牙KUP合唱團 Kup Taldea, Basque Country (Spain)

十五年前,一群熱情的年輕音樂家們向指揮家巴爾特斯建議下成立了KUP合唱團。對於一個合唱團的發展來說,十五年可以被認 為是一段短暫的時間。如果我們將這段時間與無數音樂團體的背景及他們所留下來的、並與根植於我們內心深處的音樂遺產比較 起來,則是更顯渺小。然而毫無疑問地,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十五年足以證明我們顯著的進步,而勝利與成功的洗禮,更讓我們 不斷地追求更加卓越的音樂表現。 可以為之佐證的包括:極為嚴謹和複雜的曲目(如布拉姆斯、孟德爾頌、浦朗克和巴赫等專場音樂會)、國內外音樂會及巡迴演 出(在西班牙、法國及盧森堡)、出版錄音(CD 為和平祈禱Priez Pour Paix-巴斯克作曲家Aita Donostia的聖樂作品)以及在國 際比賽中取得的成功紀錄:西班牙巴斯克Tolosa國際合唱比賽民謠組第三名(2008年)、斯洛維尼亞Maribor國際合唱比賽第一名 及最佳指揮(2009年);法國Tours國際合唱大賽混聲組、自由曲目組及文藝復興組第一名及大賽總冠軍(2010年)及受邀參加 歐洲六大賽總冠軍賽(2011年)。2017年KUP合唱團受邀參加於西班牙巴塞隆納所舉行的第十一屆世界合唱論壇。這個活動每三 年一次由世界合唱聯盟(IFCM)舉辦,KUP合唱團是該屆受邀來自世界各地的24個合唱團之一。世界合唱論壇後,該團還受邀 參加了於法國韋拉松羅曼(Vaison-la-Romaine)所舉辦著名的「桂冠合唱音樂節」,與其他知名國際大賽的冠軍得主一起舉辦了 三場音樂會。 2018年也將會是重要表現的一年,包含4月於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維多利亞-加斯蒂斯Euskal Prisma音樂節演出Iker Sanchez指揮之 莫札特《證聖者的莊嚴晚禱》;於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國際電影節與Orquesta Sinfónica de Euskadi交響樂團演出著名電影音樂作 曲家Fernando Velázquez之電影音樂作品,同時將受邀參加西班牙第50屆Tolosa國際合唱比賽。 Fifteen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a group of eager young musicians approached choirmaster Gabriel Baltes with the proposal to form a new vocalensemble: KUP Taldea. Fifteen years could be considered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n terms of a choir’s development, more so if we compare it with the background and many years of history accrued by so many ensembles that form part of our most deep-rooted musical heritage. However, it is undoubtedly true that fifteen years has been sufficient to corroborate a remarkable evolution, in such a short space of time, in a constant search for musical excellence.

6


Proof of this continuous evolution includes: greatly demanding and complex programs (e.g. programs dedicated to a sole composer, such as Brahms, Mendelssohn, Poulenc or Bach among others), concerts and tou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Spain, France and Luxembourg), recordings (the CD “Priez Pour Paix” – sacred music by Basque composer Aita Donostia) and a record of success a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International Choir Contest, Tolosa, Basque Country, Spain (3rd prize in Folklore category) in 2008.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 Maribor, Slovenia (1st prize and the award of Best Conductor for Gabriel Baltes) in 2009.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Choral Singing, Tours, France (Three 1st prizes: Mixed Choirs, Free Program and Renaissance Program and Winners of the Grand Prix de la Ville de Tours) in 2010, and contestant in the European Grand Prix for Choral Singing in 2011. In 2017, KUP Taldea was invited to take part in the XI edition of the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 in Barcelona. This symposium is organized every three years by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Choral Music (IFCM), and KUP Taldea was among the 24 ensembles chosen to participat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fter the symposium, the group also took part in the prestigious “Festival des Choeurs Lauréats” in Vaison-laRomaine, France, offering three concerts alongside other international prize-winning ensembles of great renown. 2018 will be a year of significant performances: In April, the choir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performance of Mozart’s “Vesperae solemnes de confessore”in Vitoria-Gasteiz as part of the “Euskal Prisma” programme under the baton of maestro Iker Sanchez. The choir will offer a very special concert together with Orquesta Sinfónica de Euskadi in 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The program will consist of music composed by renowned soundtrack writer Fernando Velázquez. Furthermore, KUP Taldea will be invited to appear at the 50th ed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hoir Contest, Tolosa, Basque Country, Spain.

指揮

巴爾特斯

Gabriel Baltés, conductor 自1980年起,巴爾特斯就在法國洛林大學裡,負責從小學到高中各個級別音樂教師的培訓及進修課程的 教師培訓學院講師。巴爾特斯所負責的項目是培訓將要教授三至十歲的兒童音樂、但卻沒有任何音樂專 業的未來教師。 他也是法國梅茨的歐洲合唱學院教學陣容之一。這個由著名的盧森堡作曲家暨指揮家皮耶.曹(Pierre Cao, b. 1937)所創立的組織,為音樂教師、合唱團及合唱指揮們提供了大量的培訓課程。 從1981到1994年及2001年,巴爾特斯曾受邀擔任西班牙帕爾馬的巴利阿里群島大學所舉辦的合唱指揮課 程講師。另外、從1983到1994年之間,他也是法國梅茨大學音樂教育及合唱指揮講師。自1981年起,巴 爾特斯參加了由法國合唱協會(À Coeur Joie)所開辦的合唱指揮課程,並擔任了皮耶.曹許多課程及合唱節目的助理。他也曾在西班 牙巴斯克民間音樂學院(Musikene, Basque Country College of Music,由巴斯克政府於2001年設立)擔任合唱指揮講師。 合唱指揮工作上,自1974年以來,他曾指揮了馬爾維奇(C. Malvezzi, 1547-1599)、馬倫濟歐(L. Marenzio, 1553-1599)、卡瓦里埃利 (Emilio de’Cavalieri, c.1550-1602)、普雷托流斯(M. Praetorius, 1571-1621)、珀瑟爾(H. Purcell, 1659-1695)、坎普拉(A. Campra, 1660-1744)、巴赫(J.S. Bach, 1685-1750)、畢伯(H.I.F. Biber, 1644-1704)、瓦伊瓦諾夫斯基(P.J. Vejvanovský, c.1633/1639-1693)及許 多歷史上重要作曲家的作品。 Since 1980, Gabriel Baltes has been a lecturer at the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Lorraine (France), a centre for training and retraining those who teach music at any level, from Primary to Upper-secondary. He is in charge of teaching music to future teachers with no musical specialization, responsible for children aged three to ten. He is also part of the teaching staff at the Institut Européen de Chant Choral (European Institute for Choral Singing) in Metz (France). This organization, founded by Pierre Cao, offers a great number of training courses (“stages”) for music teachers, choirs and choral conductors. From 1981 to 1994, and also in 2001, Gabriel Baltes was invited to lead choral conducting courses organised in Palma de Mallorca (Spain) by the University of the Balearic Islands. From 1983 to 1994 he was a lecturer in Music Education and Choral Conduct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Metz (France). Since 1981 he has participated in several choral conducting courses organised by the choral music movement “À Coeur Joie”, working as Pierre Cao's assistant on a great number of projects and choral programmes. He has also worked as a lecturer in Choral Conducting at “Musikene”, the Basque Country College of Music (Spain), since its opening. As part of his work as a choral conductor, since 1974, he has led performances of works by Malvezzi, Marenzio, Cavalieri, Praetorius, Tender, Henry Purcell, Campra, J.S. Bach, H. Biber, P. Vejvanovsky, and many of history's foremost composers.

6


草鞋墩愛樂合唱團 Tsao-Tun Philharmonic Chorus

本團成立於民國89年6月,由許素娟老師和林碧雲校長共同發起,以「帶動南投音樂風氣、營造南投人文氣息」為理念。由本縣具 有音樂專長的老師、以及社區音樂愛好者所組成的室內女聲合唱團。為追求合唱藝術最高的境界,並於95 年10 月加入混聲陣容, 在音色的表現與各種合唱技巧的訓練極為嚴格。近年來,常藉由演唱各種不同曲風以及高難度的樂曲,以挑戰自我,精益求精, 期能在不斷成長進步中,成為南投縣最優質的合唱團,進而帶動南投縣合唱風氣和水準。並曾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委內瑞拉女 聲合唱團、斯洛維尼亞合唱團、芝加哥黎音合唱團、台北愛樂合唱團、英國阿波羅五重唱、台北愛樂辦海峽兩岸音樂會、臺北藝 穗節-飛陽樂團聯演琵琶行外傳及南投縣內合唱團等享譽國際的團體聯合演出。

藝術總監暨指揮

許素娟

Su-Chuan Hsu, artistic director & conductor 學歷: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藝術學院主修合唱教育及聲樂(1985)。 現任:草鞋墩愛樂合唱團團長兼指揮暨聲樂指導(自2000-至今)。 曉明女中愛心媽媽合唱團指揮兼聲樂指導(自2003-至今)。 草屯基督長老教會聖歌隊指揮兼聲樂指導(自2014-至今)。 經歷:台北福星國小音樂班、大里市兒童少年合唱團、光復國小音樂班、草屯國中音樂班、曉明女中音樂班 暨合唱班、南投高中音樂班、南投縣教師合唱團、省立交響樂團附設合唱團指揮、逢甲大學合唱團、台灣神 學院音樂系、東海大學音樂系、大業大學通識課程、台灣區音樂比賽暨鄉土歌謠比賽的評審委員。

6


屏東高中海洋男聲合唱團 Ocean's Sound Male Chorus

「屏中海洋男聲合唱團」在回鄉推廣樂聲的黃錦蘭老師於2000年9月創團,經林明和、李良末、陳長瑞校長,現由獲教育部領導卓 越獎的陳國祥校長領軍,以及榮譽理事長陳義興老師全力支持。期許合唱能如海洋般自然而渾厚響亮,帶著闊達的胸懷去擁抱合 唱並將唱歌視為一種分享。 全國賽南區高中男聲特優五連霸之外,更有分享與感恩的宗旨-社區服務海洋走透透-在許多教會奉獻分享,社區及雨豆樹下慈 善音樂會等。曾受邀墾丁風鈴季、伯大尼之家「關懷寶貝」義演、「春之頌」兩岸交流音樂會、台大溪頭林管處「真愛森林音樂 會」,官邸新春音樂會及高雄醫學大學《南風撩人》於大東藝術中心音樂會。曾榮獲全國高中社團評鑑佳作獎!

指揮

黃錦蘭

Chin-Lan Huang, conductor 自幼贏得多次全國個賽冠軍,在大學期間活躍參加校外樂團。1993至1995年考取亞洲青年管弦樂團( Asian Youth Orchestra )公費赴歐美各國、亞洲多國巡迴演出及聯合國五十週年慶。1996年獲選台師大協奏曲及 個人獨奏會,受邀參加札幌「PMF泛太平洋音樂祭」,與維也納愛樂及柏林愛樂首席們合作演出莫札特 歌劇。 黃錦蘭畢業於台南女中音樂班、保送國立台灣師大音樂系,研究所碩士攻讀管弦樂及歌劇指揮技巧, 2000年起專任於國立屏東高中。落實音樂教育,籌組校友團The Pure純粹人聲樂團,獲2016TCMC世界盃 (捷克並列金牌二)。現任高雄市青少年交響樂團指揮,結合同好推動精緻藝術,現擔任台灣新古典愛樂協 會理事長,持續深耕心靈關懷社會,音樂對生命教育的啟發,獲頒教育部國教署師鐸獎初選績優。

65


VASA東排灣傳統樂舞團 VASA Paiwan Traditional Dancing & Music Troupe

我們是來自台東縣太麻里鄉的賓茂國中,一群為了傳承自己的文化而努力的孩子,希望藉由多元的學習、音樂及歌舞展現出屬於 自我的驕傲及優越感,社團正式成立於2011年,目前由范文凱老師、廖艷秋老師共同推廣東排灣樂舞,發展屬於賓茂國中的本位 特色。社團名稱取自排灣族語VASA(芋頭),是排灣族人賴以維生的糧食作物,在貧瘠的土地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經過一整年的 孕育產出結果來餵養族人;芋頭象徵著我們的社團精神,運用我們的歌舞特色,透過不斷的學習、練習,效法芋頭生長的精神, 用心唱出專屬我們的東排灣歌謠,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我們的團隊在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與禎祥食品的支持鼓勵下,得以參與 更多表演並深耕文化內涵,為東排灣樂舞增添許多不同層次的美感,我們期望有更多人聽見我們的歌,認識我們的族群文化,看 見我們的獨一無二。

指揮

范文凱

Wen-Kai Fan, conductor 我是范文凱,族語名字是libun,我是來自台東太麻里鄉多良部落的排灣族。vuvu (祖母)跟我說山是我們的 學校、部落是我們的教室、長輩們就是我們的老師,所以我很希望可以影響更多的部落青年學生來延續部落 的美麗故事,所以我們走到自己部落或學生們的部落,向長輩學習部落的傳統樂舞以及珍貴的東排灣語言。 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常碰到挫折與考驗,但這份對部落文化莫忘初衷的心,與身邊共同努力的學生青年互相 扶持的過程,回顧起來辛酸甜美,孩子們從不喜歡開口唱歌到可以站在舞台上享受唱歌,甚至到可以有機會 出專輯,並把歌謠留存下來,讓這一路艱辛走得有價值且珍貴!持續六年的傳習教學期間,可以和學生青年 們一起牽著手,踩在自己部落的土地上唱著我們的傳統古謠,跳著我們的傳統舞步。延續文化的路很長,但 我知道我已經走在這條路上,我會一直走下去繼續拉著族人的手,真切悠遠的唱,淋漓盡致的跳,讓我們每 一個族人都認同與自然自在的陶醉在圈圈舞裡。

66


星穎藝術合唱團 Singing Chorus

本團成立宗旨為推廣合唱音樂教育及相關之舞台表演與藝術創作。在團長郭湘怡老師、執行長陳銘達先生、指揮朱彥穎老師帶領 下展現亮麗成果。獲獎紀錄方面,105年獲選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傑出演藝團隊「潛力團隊」;105年起連續三年獲選桃園市政府客 家事務局「扶植藝文團體甄選」;比賽紀錄方面,104年榮獲桃園市社會組合唱比賽「第二名」、105年榮獲桃園市全國合唱比賽 「桃樂獎」、106年榮獲桃園市鐸聲獎合唱比賽「特優獎」,同年亦獲文化部主辦全國合唱比賽樂齡組及女聲組優等獎;107年榮 獲客委會主辦2018全國客家合唱比賽社會組佳作獎。國際交流演出方面,105年9月應邀至中國福州參加第九屆海峽兩岸合唱節; 106年7月應邀至德國參與『Alps 夏日音樂季“Musik im Park”』∼星穎藝術台德文化交流音樂會。 ◎107年度演出訊息 •07月30日 TICF18 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桃園巡演) •09月15日 2018「和諧知音」友好音樂會 •09月21日 「晉江水·海峽情」兩岸同慶中秋佳節合唱音樂會 •11月04日 「月光華華 花靚靚」展演音樂會

指揮

朱彥穎

Yen-Yin Chu, conductor 1998年榜首進入東海音樂研究所,2001年獲碩士文憑,同年赴德深造。曾獲選世界青年合唱團團員並擔 任女高音獨唱、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之「2000台灣樂壇新秀」。德國深造期間獲選Bach-Akademie團員 及德列斯頓室內合唱團團員,並擔任音樂會女高音獨唱。2005年畢業於德列斯頓音樂學院獲藝術家文 憑,2006年入圍維也納Hans Gabor Belvedere聲樂大賽決賽。回國後於2008年甄選進入兩廳院第二屆歌 劇工作坊,2009年演出拉威爾歌劇《頑童驚夢》擔任角色「火」,同年受邀擔任作曲家兼指揮家Ennio Morricone於台北小巨蛋音樂會中合唱團女高音獨唱。2010年受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之邀,演出歌劇《魔 笛》中Papagena一角,同年獲得台北聲樂大賽第二名。2012年演出歌劇《魔笛》中夜后一角,2013年再度 參與兩廳院歌劇工作坊製作,演出歌劇《睡美人》中「夜鷹」與「藍仙子」角色。 曾任金穗合唱團、福爾摩沙合唱團聲樂指導、福爾摩沙青年合唱團、彰師大合唱團聲樂指導。現任教於 清華大學音樂系與台灣神學院音樂研究所、成大校友合唱團及拉縴人青年合唱團聲樂指導老師、星穎藝 術合唱團指揮。

67


闊樂集 BroadBand

闊樂集 BroadBand,由入圍第28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的問樂團重新組合而成,為了更追求突破與創新,除了挑戰阿卡貝 拉所有可能的精神,更將拓展過往阿卡貝拉 (A Cappella) 僅純人聲的表演方式,透過更廣泛手法的編曲、與各種類型的歌手、甚至 各項器樂來做結合,將純人聲演唱形式提昇成為一種音樂主流,並以「成為華語界阿卡貝拉的指標團隊」為最高目標!闊樂集的 曲風融合了爵士、流行、搖滾與放克,加上優異編曲的能力與舞台肢體動感展現,不僅突破了過往阿卡貝拉的表演形式,更直接 將西洋流行音樂特有的熱力原汁原味地帶到這個團隊之中,使闊樂集擁有別於其他團隊的高能量與爆發力。為了實現中文歌曲國 際化、外文歌曲東方化的理念,在編曲與創作方面,團員致力在流行歌中加入了金屬感、西洋爵士歌曲中摻入了東方的聲響,有 別於傳統人聲演唱,成就出另一種全然清新、動感的風格,開創嶄新的純人聲美學。

6


基隆市愛樂合唱團 Keelung Philharmonic Choir

成立於民國六十四年,前身為基隆商工校友合唱團,團員來自社會各階層熱愛合唱藝術的朋友們,是個充滿活力朝氣的業餘合唱 團體。一群愛唱歌的素人,卻有著超越兄弟姐妹的穩固情誼。 在知名主持人楊月娥小姐及指揮盧智卿老師夫妻倆的共同帶領下,團務蒸蒸日上,演出已臻職業水準,近年來以多元創新的表演 型態推出多齣膾炙人口的合唱音樂劇,受到台灣合唱音樂中心TCMC的高度肯定。本團已十三度榮獲文化部甄選之傑出演藝團 隊,此成績對團員們是莫大的鼓舞,也顯示出基隆地方基層沛然莫能禦的文化能量。 2015年本團與企業合作「國道快閃•88傳愛」,在國道三號的關西、西湖、清水、南投四個服務區進行民歌快閃,串聯八首膾炙 人口的民歌,也串聯了國道上回家遊子和父親的心,短片至今已創下340萬人次的網路點閱率,也幫助十多個弱勢團體獲得企業的 善款捐贈;我們還參與李崗導演監製的電影「阿罩霧風雲─落子」,在劇中演唱國歌;更受邀至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用合 唱和南部的鄉親交流。 台灣一流的合唱團來基隆演出皆邀本團共同聯演,如2016年四月與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的「琥珀之歌」音樂會;2017年五月與台 北室內合唱團的「匯流」音樂會等。本團期望與所有愛樂者共同努力,讓合唱音樂在台灣更加蓬勃發展。

藝術總監暨指揮

盧智卿

Michael Lu, artistic director & conductor 十歲時參加台北市敦化國小合唱團就開始與合唱結下不解之緣,合唱年資已40年。現任基隆市愛樂合 唱團指揮、雙下巴重唱團團長、師大附中韶曦校友合唱團指揮、以及中興大學北區校友合唱團指揮。 2000年擔任雙下巴重唱團團長至今,是台灣教父級的重唱團體;1996年開始指導基隆愛樂合唱團至 今,榮獲1999年台灣區合唱比賽基隆市優等第一名、2004年第四屆台灣重唱大賽優勝、2007年第十二 屆全國中山盃金嗓獎合唱比賽優勝,2011第四屆海峽兩岸合唱比賽銅牌獎、2013世界盃創新合唱比賽 銀牌獎,並從2005年至今已十三度獲選為基隆市傑出演藝團隊。 憑藉豐富的合唱經驗,盧智卿老師近年來致力推動跨領域多元創新的合唱表演,帶領基隆愛樂與國樂 團、爵士樂團合作演出、結合古蹟的露天懷舊音樂會、海洋大學星光音樂會、策畫國道服務區合唱快 閃、更為醫院及弱勢團體舉辦愛與關懷慈善音樂會,回饋社會。不僅成功帶動地方參與藝文活動的熱 潮,更讓合唱如此良善的活動,大大推廣到社會各界。 6


稻江護家合唱團 Dao Jiang Senior High School of Nursing and Home Economics Choir

源自稻護的好聲音- 稻江護家合唱團是學校最具特色的社團,在陳玫妏老師的指導下每年參加台北市學生音樂比賽暨全國賽,以及台北市及全國師生 鄉土歌謠比賽特優的殊榮。每四年定期與日本玉川大學辦理交流音樂會,去年受邀與愛樂青年合唱團於中山堂與國家音樂廳演 出;教育廣播電台亦邀請合唱團參加「談美說藝」廣播節目進行專訪;並榮獲台北愛樂推薦,拉脫維亞金牌指揮亞尼斯.利耶 賓許( Jānis Liepiņš)蒞校指導;與新加坡華僑中學合唱團等等國內外優秀團體舉辦聯合音樂會;近幾年連續受邀擔任台北市義民祭 「客家嘉年華」活動領唱;106學年度獲億光基金會董事長,聲樂家簡文秀教授邀請,於大安森林公園「戀戀螢火蟲」音樂會演 出,獲選鄉土歌謠特優團隊代表,「天籟之音-媽媽教我的歌」於台北及屏東演出,是唯一受邀的高中職合唱團體。稻護合唱團 積極追求卓越,堪稱天籟美聲團體。

指揮

陳玫妏

Mei-Wen Chen, conductor 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畢業,主修演唱,美國Westminster Choir College of Rider University合唱指揮研 究。以主修第一名成績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系,參加多次比賽如基督教耕耘會獨唱比賽、教師盃獨唱 比賽皆為第一名之佳績;鐸聲獎獨唱比賽獲台北市特優第一名並獲選最佳人氣獎。現任臺北市稻江護 理家事職業學校音樂專任教師暨合唱團指導老師。101年獲選台北市杏壇芬芳錄優良教師。

7


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 Taichung Artist Chamber Choir

「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成立於2009年,由藝術總監暨指揮-莊璧華博士學成歸國後,創立之混聲合唱團。秉持不斷精進的精 神,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於2014年7月,參加拉脫維亞首都里加舉行之「第八屆世界合唱大賽」,勇奪「現代音樂組」金牌獎。 本著對音樂的堅持,於2017年榮獲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扶植之傑出演藝團隊,並獲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 交響樂團,以及臺中國家歌劇院等機構單位演出邀約參與重要活動。2018年以堅強的實力於第九屆永恆音樂羅馬國際合唱節暨比 賽獲得「混聲組」及「宗教混聲組」雙料金牌冠軍之殊榮。近年來除舉辦大型合唱管弦作品之演出外,並辦理多場合唱講座,透 過與專業講者的對談,加強合唱音樂的深度認識,並落實合唱教育深耕的理念。另外,本團亦積極嚐試與跨領域聲音實驗藝術家 合作,拓展合唱表演的各種可能性,加強團員對音樂素養的深度與廣度,期盼朝著合唱藝術的至高境界不斷邁進。

指揮

莊璧華

Pi-Hua Chuang, conductor 莊璧華,畢業於臺中巿私立曉明女中音樂班,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0年至 2002年自波士頓音樂院取得合唱指揮碩士,同年即獲馬里蘭大學博士班錄取,以三年期間獲全額助教 獎學金之資格完成博士學位。現為台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台中藝術家合唱團藝術總監, 以及萱韻合唱團、臺中市醫師公會韶音合唱團、串聲合唱團及靜宸合唱團指揮,並指導臺中一中、臺 中女中,及中山醫學大學合唱團,多次獲得臺灣省合唱比賽中區初賽與決賽特優及優等第一名。2014 年7月率領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前往拉脫維亞參與第八屆世界合唱大賽,獲「20世紀現代音樂組-金 牌獎」。2018年再次率軍於第九屆永恆音樂羅馬國際合唱節暨比賽榮獲「混聲組」及「宗教混聲組」 雙料金牌冠軍之殊榮。受各縣市輔導團之邀請,擔任教師研習講座之講師,及全國合唱比賽各縣市初 賽及決賽之評審。

7


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小學合唱團 Taipei Fuhsing Private School Choir

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小學合唱團是由四到六年級各個班級中熱愛歌唱的學生組合成軍,宗旨是為推廣合唱教育,期許人人開 口成曲,讓歌聲飄揚於校園內中,因此合唱在本校深根成長而成為傳統!成軍以來,在各項比賽中屢創佳績,曾於2011年參與336 愛奇兒公益活動演出,同年獲邀至總統府獻唱,2013年受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之邀至國家音樂廳參與演出、2015年獲邀至臺北市 政府獻唱,2015年參與世界盃合唱比賽榮獲金牌特優冠軍,105學年度參加臺北市音樂比賽榮獲國小同聲甲組特優第一名及該 年度全國音樂比賽特優。今年參加106學年度臺北市音樂比賽榮獲國小同聲甲組優等第一名並於全國音樂比賽獲得國小同聲組 特優的殊榮!

指揮

莊嘉琪

Chia-Chi Chuang, conductor 任教於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自105學年度起,擔任臺北市私立復興高級實驗中學之小學合 唱A團指導教師,並於同年參加105學年度臺北市學生音樂比賽,榮獲國小團體甲組同聲合唱特優第一 名,105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榮獲同聲合唱國小團體組特優,106學年度臺北市學生音樂比賽, 榮獲國小團體甲組同聲合唱優等第一名,及106學年度全國音樂比賽特優同聲合唱特優的殊榮。

72


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長友美聲合唱團) MP Singers Chamber Choir

以長中合唱團校友為骨幹,在團長鄭加泰與指揮李瑪寶長年培育下,經歷在校期間的啟蒙,由懵懂的合唱幼苗、進入枝葉成熟 的轉變、再轉型為現今開放徵選的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因音樂,讓團員們超越時空地域緊緊相繫,如同跨越不同小節線的音 符,譜成悅耳動聽的章;因信仰,讓彼此在這條路上無我無私地奉獻,如同被熱情點燃的生命蠟燭,為社會發光發亮。受邀歷屆 台南聖誕樹點燈、台南合唱音樂節、228七十音樂會、世界人權日、大阪世台會、日本千葉、霹靂英雄交響、霹靂夢幻交響、慈善 音樂會、月津港煙火節、台灣宣教150年、台南藝術節、永懷蕭泰然、推廣民歌、國台交七十年馬勒復活頌、0206台南地震追思、 市長就任、許文龍受表揚榮譽市民、貝多芬No.9新年音樂會。協辦Javier Busto西班牙狂想講座、歲末祝福在府城、MADZ合唱團 夜鶯二重唱、東南亞語系研習與音樂會。

藝術總監暨指揮

李瑪寶

Mapao Lee, artistic director & conductor 擔任基督長老教會中會、總會、市長就任、全國婚姻節頒獎表揚大會及等全國性慶典合唱總指揮、歷 屆台南市聖誕樹點燈主燈儀式合唱總指揮,應邀擔任社區、教會、學校、台灣縣市音樂比賽的評審與 合唱研習講師。1980起,指導長中合唱團參加台南市及台灣區音樂比賽皆獲得優等獎第一名,接受 教育部表揚,李、陳前總統召見,2002協助指導參加第二屆世界奧林匹克合唱大賽,榮獲兒童組初賽 金牌、決賽銀牌獎;2004指導How Beautiful Singers至德國參加第三屆世界奧林匹克合唱大賽,榮獲 Female Ensemble初賽金牌、決賽銀牌獎。受邀策劃歷屆228週年,世界人權日、永懷蕭泰然紀念、與 美國向台灣致敬宣教150、南中女宣創團40、50週年音樂會及歷屆台南合唱音樂節。擔任台南藝術節及 0206台南地震追思音樂會合唱指導,2017協辦瑪德利加合唱團音樂會、2018承辦瑪德利加夜鶯二重唱 研習與音樂會及東南亞語系合唱研習。現任長友美聲合唱團藝術總監、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藝術總 監暨指揮、MP Singers少年兒童合唱團指揮、府城教師合唱團團長、大光教會聖歌隊指揮、台南中會 南中女宣合唱團指揮。

73


新竹縣光明國小合唱團 Guang-Ming Elementary School Choir

光明國小合唱團在現任校長蔡孟翰校長與何東錦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團務發展蒸蒸日上;近年來由馮蕙珍老師與黃馨萱老師共同 指導下屢創佳績,連續6年代表新竹縣參加全國師生鄉土歌謠合唱比賽,並連續三年榮獲新竹縣客語合唱比賽特優第一名以及同聲 比賽特優的佳績,更在2016年2017年全國師生鄉土歌謠國小福佬語系合唱比賽中,在全台灣32隊優秀隊伍中勇奪特優第一名的殊 榮!光明國小合唱團團員由愛唱歌的學生所組成,團員們各個臥虎藏龍,不但擁有天籟般嗓音,也是校內學藝競賽、模範生選拔 的常勝軍,團內運動高手更是如數家珍;每天早晨從肢體伸展運動開始,強調氣息運用與腹式呼吸和頭腔共鳴的學習,練習曲目 涵蓋各國語言並融合表演藝術,致力讓合唱表演更趨多元豐富,將美感教育的理念融入生活中,培養出自信又具有文化氣質的未 來主人翁! 新竹縣光明國小合唱團歷年得獎資訊: 2017年榮獲新竹縣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同聲合唱特優。 2018年榮獲客家合唱比賽學生混聲組全國第二名。 2018年暑假代表台灣參加東京國際合唱大賽。

指揮

馮惠珍

Hui-Chen Feng, conductor 國立新竹女中退休音樂教師,資深合唱音樂指揮與資深鋼琴伴奏,經常參與各項演出。每年指導學生 合唱團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及全國師生鄉土合唱比賽均榮獲特優、優等第一的卓越成績。2015、 2016指導光明國小合唱團參加全國鄉土合唱比賽決賽榮獲國小福佬語組特優第一。2017年7月年擔任台 中靜辰合唱團客席指揮,應德國文化部邀請,率團至德勒斯登演出,大獲好評。2017指揮竹友男聲合 唱團參加社會組合唱比賽榮獲男聲組銀質獎。 現為扶輪3500地區明星合唱團、竹友混聲合唱團、新竹西北合唱團、新竹世博合唱團指導與指揮。新 竹縣光明國小合唱團外聘指導老師與指揮。

7


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合唱團 National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Choir

實驗中學合唱團成立於2001年,由張玉燕老師一手創立,目前由鮑顗丞老師指導。每天午休在音樂教室練合唱是許多實驗人高中 生活最難忘的回憶。實驗中學合唱團是校隊性質的社團,和校內其他的社團並不衝突,所以團員們也都有各自的社團生活,而實 驗中學的課業壓力也十分沉重,但團員們都因著對歌唱的熱愛,選擇加入合唱這個大家庭。實中合唱團近年積極參與各種表演和 比賽活動,在每年全國音樂比賽皆榮獲優異的成績,更在106學年度的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混聲合唱榮獲北區第一,並在兩年一度的 大成發中演出音樂劇,演唱多類型風格的樂曲,展現高中生的創意及活力。在鮑顗丞老師的帶領下,實中合唱團將秉持「活力、 朝氣、熱情、開心唱歌」的精神繼續歡唱。

指揮

鮑顗丞

Yi-Chen Pao, conductor 鮑顗丞,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修長號,師事張禮宗老師。後追隨名指揮家許瀞心教授學習 管弦樂指揮,並曾參加國際音樂營追隨多位指揮大師鑽研指揮技巧,2008年取得指揮碩士學位。2010 年四月接受Günther Herbig指揮大師指導班,並獲選指揮國家交響樂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 2011年 三月,指揮國立清水高中管樂團參加全國音樂比賽榮獲特優。2015年八月,指揮科園實中管樂團參加 桃園國際管樂節比賽榮獲金牌獎。2017年帶領科園實中合唱團榮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北區混聲合唱特 優。曾擔任國家交響樂團代理助理指揮、並曾任教桃園市立興南國中管樂團、國立清水高中音樂班管 樂團、國立中大壢中音樂班管樂團,現為國立科園實中音樂教師,及合唱團、管樂團指導老師。

7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合唱團成立於1972年,曾蒙李抱忱、戴金泉、包克多(RobertW.Proctor)等教授悉心指導,1983年聘請自美學成歸國專 攻合唱指揮的杜黑教授擔任藝術總監至今,現由指揮家古育仲擔任音樂總監暨指揮,指揮家張維君擔任常任指揮。 台北愛樂合唱團自成立以來,即以提昇國內音樂普及化,開拓國內音樂視野為使命,每年定期於國家音樂廳製作多場大型音樂會 演出,並經常邀請或受邀與國內外知名樂團及指揮合作,亦常於國內各縣市鄉鎮及離島巡演,以深耕並推廣台灣合唱音樂。自 1994年起獲文化部扶植迄今;2006年榮獲台北市政府譽揚,訂定捷運東區地下街第七號廣場為「台北愛樂合唱廣場」作為永久表 彰,以肯定台北愛樂合唱團對於台灣音樂界的卓越貢獻。 近年來與台北愛樂合唱團合作過的樂團,包含: NSO國家交響樂團、TSO臺北市立交響樂團、NTSO國立臺灣交響樂團、ESO 長榮交響樂團、NCO臺灣國樂團、TCO臺北市立國樂團、HKCO香港中樂團、CRCO中國廣播民族樂團、RSSO俄羅斯國家交 響樂團、BDZ布達佩斯杜南伊交響樂團、MO澳門樂團、AYO亞洲青年管弦樂團;客席指揮包括林望傑、呂紹嘉、呂嘉、簡文 彬、嚴良堃、閻惠昌、瑞霖(HelmuthRilling)、赫比希(Günther Herbig)、豪勒隆(Gabor Hollerung)、貝爾紐斯(Frieder Bernius)、皮克特(Philip Pickett)等;曾演出之經典作品,包含巴赫《聖誕神劇》、《B小調彌撒》、《聖約翰受難曲》、《聖 馬太受難曲》、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布拉姆斯《德文安魂曲》、布列頓《戰爭安魂曲》、卡爾奧福《布蘭詩歌》、韓德爾 《彌賽亞》、《以色列人在埃及》、莫札特《安魂曲》、孟德爾頌《以利亞》、《第二號交響曲》、馬勒第二、三、八號交響 曲、及威爾第《安魂曲》等,並曾於台灣首演洗星海《黃河大合唱》、錢南章《馬蘭姑娘》、《佛教涅盤曲》、《娜魯灣ę第 二號交響曲》、《十二生肖》、許常惠《鄭成功》、馬水龍《無形的神殿》、金希文《黑鬚馬偕》、錢南章《畫魂》、周龍《白 蛇傳》等新作。 委託國人創作合唱作品獲獎紀錄方面,發表之【映象中國】、【馬蘭姑娘】、【六月雪】、【我在飛翔】、【佛教涅槃曲─佛說 阿彌陀經】、【世紀歸零】、【娜魯灣─台灣原住民合唱交響曲】、【十二生肖】......等專輯皆獲金曲獎肯定。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founded in 1972, has established an extensive repertoire and a reput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choruses in Taiwan. Members of the chorus are music lover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eir love of music, combined with the vision of the conductors, has allowed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to great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erformances it gives each year. Since it is one of the leading performing groups in Taiwan,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is awarded and sponsor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al from 1994 to date as an "Outstanding Performing Group". The chorus has been collaborated or invited to perform with famous orchestras and conductors in many different festivals and countries, such as Russian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Asian Youth Orchestra, Macao Orchestra, 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 Dohnányi Orchestra Budafok, Taiwan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Taipei City Orchestra, National Taiwan Symphony Orchestra, and Evergreen Symphony Orchestra, under the direction of Helmuth Rilling, Günther Herbig, Gilbert Kaplan, Frieder Bernius, Jahja Ling, Shao-Chia Lü, Wen-Pin Chien, among others.

7


The repertoire of the Chorus includes Bach' s "B Minor Mass", "St. John Passion", "St. Matthew Passion", "Christmas Oratorio", Mozart's Requiem, Beethoven's Symphony No.9, Mendelssohn's Symphony No.2, "Elijah", "Midsummer Nights' Dreams", Brahms' Requiem, Verdi's Requiem, Mahler's Symphony No.2, No.8, Orff 's "Carmina Burana", to name a few. From the 140-voice chorus, a smaller 40-voice choir is selected to tour and to perform more selected musical works. This group, known as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has an impressive history of overseas performances, and had become the major professional choir in Taiwan. Under the artistic director Prof. Dirk DuHei, the chorus' current music director is Yu-Chung John Ku, with the resident conductor WeiChun Regina Chang.

台北愛樂合唱團 藝術總監│杜 黑

團 長│徐宏宗

音樂總監│古育仲

副團長│王建民 黃慧禎

常任指揮│張維君

活動組│李宥蓁

鋼 琴│劉惠珊

財務組│吳福音

聲樂老師│陳美玲、陳珮琪、林慈音

聲部指導│吳棠芬

施履誠、謝銘謀 駐團歌手│李師語、郭倩妏、穆福淳、宮天平、謝銘謀

聲部負責人│葉馨琦 洪瑩庭 李文雯 吳棠芬 林中強 鍾 驊 歐喜強 陳宗偉 聲部服務組│林愫嫻 徐瑞玉 何如涵 邵惟萱 李培松 謝宜璋 黃威銘 謝國進

經 理│莊馥鴻、劉宜欣

第一女高音 吳梅華 李師語 林愫嫻 邱于玶 洪家茵 莊惠雯 郭倩妏 黃千榕 黃孟葳 葉馨琦 蔡得榕 蕭沛姍 謝君苓 羅翠筠

第二女高音 王薈榕 吳華芬 吳福音 李思捷 汪妘姍 林芸亘 林萌先 柏木朋子 范秋屏 徐瑞玉 翁于婷 陳秀雲 陳怡如 曾令儀 黃慧禎 詹梅琳 廖真羚 蔣毓方

第一女低音 王美俐 何如涵 李文玲 李文雯 林雅君 邱淑姝 柯瑞美 胡 琪 唐孝菲 高郁喬 莊廼嫻 連子毓 陳韻竹 童錦華 黃乃芬 黃瑋菁 楊美慧 楊蕙怡 董小玲 詹素吟 劉德瑩 蔡鎮聲 簡吟容 藍挹丰

第二女低音 吳乃恩 吳棠芬 宋美嬉 李欣縈 李姿俐 李宥蓁 汪雅美 周心平 邵惟萱 胡顯琦 張巧嘉 張渝韻 許瑋芳 許熒芸 陳式晶 陶姵仁 蔡宛玲 鄧涵云 簡秀玲

第一男高音 吳宗軒 李泳杰 李培松 林中強 金文聿 柯更新 曹先進 陳弘哲 陳長聖 陳俊溢 陳耿盈 彭康宇 穆福淳 賴智暉 鍾 驊

第二男高音 方理查 王建民 王復民 王廉威 王聖豊 吳 翰 李柏毅 林宗翰 邵獻慶 徐志豪 高永和 康吉良 張峻維 陳柏豪 陳胤豪 陳輝鐘 曾俊輔 蔡正平 鄭蘭英 謝宜璋 謝易衡 顏世俊 蘇建林

第一男低音 王亮文 吳宏達 呂子群 李欣哲 易廷威 姜廣茂 耿筠凱 屠世天 張友嚴 許志剛 許家豪 陳世龍 陳仲陽 黃威銘 廖怡敏 歐喜強 蔡榮杰 蔣忠翰 蔣廉君

第二男低音 朱正志 周思民 周義山 范世平 徐宏宗 莊 偉 莊博涵 陳宗偉 陳建隆 謝國進 羅仲智

77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為因應適合出國巡演,及追求更精緻的合唱藝術,自為數140人的台北愛樂合唱團中挑選30人,於1993年成立「台北愛樂室內合 唱團」。至此,國內第一支以演唱無伴奏現代精緻合唱音樂為主要特色的合唱團於焉誕生。自登上國際舞台25年以來,足跡已經 遍及世界各大洲三十餘國,每年皆接獲來自國外各大音樂節的邀請。曾參加過的國際音樂節包括:美國紐約下一波藝術節、明尼 蘇達世界合唱大會、奧立岡巴赫音樂節,澳洲墨爾本藝術節、雪梨世界合唱大會,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音樂節、奧地利海頓音樂 節、拉脫維亞國際音樂節、捷克斯梅塔納音樂節、波蘭管風琴暨宗教音樂節、新加坡華藝節、北京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法國 Polyfollia國際人聲音樂節等。2016年,獲西斯汀教堂合唱團之邀赴梵蒂岡,於「德蕾莎修女封聖大典」中獻唱。每年固定邀請世 界各地著名指揮來台客席演出,並計畫性委託國人創作最新合唱作品,發表之多張專輯唱片皆獲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唱片」、 「最佳作曲人」、「最佳演唱人」、或「最佳宗教音樂唱片」等大獎肯定。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was founded in 1972 and, through the efforts of its conductors, has put together an extensive repertoire and cultivated a reput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choirs in Taiwan. From the 140 members of the larger Chorus, a smaller 30-voice chamber choir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tour and to perform more selective musical works. This group, known as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TPCC)", has an impressive history of performing overseas. TPCC has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s, such as the 6th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 in Minneapolis/St. Paul, U.S.A. in 2002, Oregon Bach Festival in Eugene, U.S.A. in 2006, ACDA National Conventions in Chicago in 2011, Polyfollia Festival in Saint Lo, France in 2013, Next Wave Festival in New York, U.S.A. and Melbourne Festival in 2017, among others. In 2016, TPCC is invited to perform in the "Holy Mass and Canonization of Blessed Mother Theresa of Calcutta" in Vatican.

藝術總監│杜 黑 音樂總監│古育仲

副指揮│謝斯韻

團 長│陳治宇

經 理│莊馥鴻、劉宜欣

女高音

安祐萱 李師語 林怡吾 林映旻 許淇鈞 陳安妮 黃之嬿

女低音

王逸琪 李欣縈 陳家欣 劉欣怡 蔡宛玲

男高音

吳宗軒 李泳杰 邵獻慶 潘叡智 談致伸 賴以恒

男低音

王璟頤 呂明哲 李欣哲 林育生 游正謙 78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Choir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為國內合唱界的翹楚ę台北愛樂合唱團新一代的合唱生力軍,於2000年由台北愛樂合唱團中挑選優秀的 大專青年歌手組成,現由杜黑教授擔任本團之藝術總監,翁建民老師擔任常任指揮。在長期精心安排曲目、施以嚴格訓練下,已 獲得國內外各方肯定。曾與多位指揮暨作曲家合作,包含匈牙利籍指揮嘉保•豪勒隆、瑞典籍指揮羅伯特•孫德、日本籍指揮大 谷研二、菲律賓籍指揮馬克.卡皮歐、挪威籍指揮科勒.漢肯、菲律賓籍作曲家帕敏圖安、印尼籍指揮崁第沙普特拉等國際合唱 大師。2003年7月獲西班牙甘多尼格洛國際音樂節暨合唱大賽混聲組及民謠組雙料冠軍殊榮。2004年應邀參加美國愛達荷國際合 唱音樂節。2016年於印尼參加第一屆北蘇門答臘國際合唱大賽,榮獲混聲組金牌冠軍、民謠組金牌及最高榮譽獎項「大賽總冠 軍」。2017年參與第六屆峇里島國際合唱大賽,榮獲混聲組金牌冠軍、聖樂組金牌。「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已成為台灣代表性 的青年音樂團體,每年亦甄選優秀的台灣青年歌手參加世界青年合唱團及亞太青年合唱團巡迴演出,並參與國內外音樂會演出。 這支來自台灣的青年隊伍深獲許多國際指揮及評審的青睞,相信會是未來代表台灣在國際藝術平台上發光發熱的優質團隊。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Choir (TPYC) was founded by Mr. Dirk DuHei in 2000. Represent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the world renowned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TPYC is composed of young talented singers from age 18 to 30.Since its establishment, TPYC has built up a reputation as a well-trained youth choir with diverse repertoires.TPYC has also been working with several guest conductors, including Gabor Hollerung (Hungary), Robert Sund (Sweden), Otani Kenji( Japan), Kare Hanken (Norway), Mark Anthony Carpio (Philippines), John August Pamintuan (Philippines), Tommyanto Kandisaputra(Indonesia).The current conductor of TPYC is Mr. ChienMing Weng, and Mr. Dirk DuHei still holds the position as the Artistic Director to oversee TPYC's activities. In 2000, TPYC was invited to participate the “Multicultural Festival” at Wollongong, Australia, and held concerts in Canberra and Sydney. In July, 2003, TPYC took its first European journey to participate in the 21st “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Musica de Cantonigros” in Spain, and won the champion in both Mixed Choir and Folklore categories. In 2016, TPYC participated in the 1st North Sumatra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and won two gold medal and grand prix. In 2017, TPYC participated in the 6th Bali International Choir festival, and won the champion of mixed choir category and gold medal of musica sacara category.

藝術總監│杜 黑 常任指揮│翁建民

女高音

唐紫綸 林育如 黃芝怡 劉宛宜 蘇羿璇 李文妤 林軍妤 黃孟葳 王馨瑜 安祐萱 陳月寬 陳聖雅 闕妤臻 張雅菁 林倢伃 簡 慈 時 媺

女低音

蔡鎮聲 連子毓 李昀儒 程鳳如 李昀蓉 周心平 周明明 黃鈺茹 萬良毓 張雅婷 謝是安 陳婉婷 羅悅齊 廖婉君 王翊竹 蕭麗芬 馬韻怡 葉 珊

男高音

李泊崴 魏安生 賴濬維 陳鴻宇 王有嘉 郭晉宇 張峻維 楊易睿 謝是奎 曾柏翔 張恩碩 蕭竣文

男低音

陳 愷 蔡宗翰 黃嵩皓 徐浩鈞 周冠宇 王秉超 劉敬遠

聲樂老師│陳美玲 陳珮琪 林慈音 施履誠 謝銘謀 執行經理│簡宸緯 團 長│陳月寬 副 團 長│周冠宇 助理指揮│安祐萱 徐浩鈞 聲部負責人│王馨瑜 周明明 楊易睿 陳 愷 文 書│陳婉婷

79


國防部示範樂隊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Symphony Orchestra (MNDSO)

國防部示範樂隊成立於民國43年5月1日,由前「國防部軍樂隊」及「裝甲兵司令部軍樂教導隊」合併編成,隊址設立於臺北三軍 球場(即外交部現址),歷經三軍樂府(仁愛路四段)、大直營區(中央廣播電臺現址)、公館營區(基隆路四段)、中和營區等數次搬遷, 目前現址為大直北安營區。 民國46年,美軍顧問團(Military Assistance Advisory Group,縮寫為MAAG)的軍樂顧問艾理生(Harold L. Arison,1919-1998)少尉建議 成立「國軍示範演奏班」,將國軍最優秀的軍樂人才集中訓練,並全數調任於國防部示範樂隊,使其成為名符其實的國家樂隊。 民國63年,為使樂團發展更加多元化,本隊增設弦樂,將國防部示範樂隊擴增成管弦樂團,廣招國內好手,延續至今。 國防部示範樂隊平時負責執行中樞、各部會之典禮演奏、外賓訪華、國宴及各項國家重大慶典等勤務;公勤之餘,聘請專業師資 指導,組成管、弦、打擊、重奏等各種形式之樂團,展現多方位演出風格,提升自我音樂本職。 配合國防部推動募兵制度,除持續甄選各大專院校畢業入伍之優秀音樂人才到隊服務,更於民國98年起全面招募社會有志推動軍 中音樂之優秀男女,加入志願役隊員行列,現員志願役比例已逾91%。本隊將持續培育各項音樂專業人才,並推廣更多音樂相關 活動,讓國防部示範樂隊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職業樂團。 Established on May 1st, 1954, 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Symphony Orchestra (MNDSO) was the combination of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Military Band and the Cavalry Headquarter Military Band and was firstly located at Taiwan Military Stadium. After several relocation from Dazhi (Central Radio Station's) Gongguan, to Zhonghe campsites, it is currently located at Dazhi Bei' an campsite. In 1957, military music advisor Second Lieutenant Harold L. Arison (1919-1998) of Military Assistance Advisory Group (MAAG) suggested R.O.C establish Military Demonstration Class, where most talented personnels were carefully selected, intensively trained, and later transferred to MNDSO, further making it worthy of it's reputation as a real national band. Since 1974, MNDSO has been fully dedicated itself to a more diverse course by adding string instruments to make MNDSO an orchestra, and recruiting talents till today. While on duty, the MNDSO mostly perform at formal occasions, including official ceremonies, formal visit by foreign officials, national holidays and state banquets. While off duty, MNDSO invites professional advisors and forms a variety of bands -- wind ensemble, brass quintet, string quartet, and percussion ensemble --, fully demonstrating performing style, and scaling new heights in the field of music. Since 2009, alo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voluntary service, the MNDSO has been actively giving audition to and recruiting talents from college graduates serving mandatory military services as well as from outside of the military. The current military volunteer ratio is above 91 percent. MNDSO will continue it's effort in fostering professional music talents, promoting more music-related activities, and making MNDSO one of the best professional orchestra in Taiwan.

80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首次組成於1989年,當時是為搭配台北愛樂合唱團大型音樂會所組成之任務編組樂團。2004年春季,樂團 重新改組及擴編為常設樂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是匯集國內最多優秀青年演奏家所組成的樂團,團員皆為各級學校管弦樂團 最優秀的演奏精英,在嚴格的訓練下,近年來樂團的表現已初具職業樂團水平,亦兼具青年演奏家的熱情及活力,已獲得各界極 大的迴響及讚嘆! 本團以培育青年音樂家為一貫理念,希望為青年指揮家、獨奏家及優秀的樂團團員提供更多的演出舞台,並且讓國內年輕作曲 家有發表新創作品的管道,同時亦計畫與國外同性質之優秀青年樂團合作,擴大國際交流,自2005年起辦理亞洲青年管弦樂團 (AYO)台灣代表甄選,並於2006起至今主辦其亞洲巡迴之台灣演出事宜。本團由杜黑擔任藝術總監,邱君強擔任首席客座指 揮,游家輔、黃思瑋擔任助理指揮,並邀請陳仕杰、陳怡伶、蔣宗憲、王鈺淩、王采綺、陳建安、石楓鈺等國內優秀演奏家擔任 駐團音樂家協助訓練。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was founded in the year of 1989, serving the purpose of accompanying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during performances. In the fall of 2004, the Artistic Director of Taipei Philharmonic, Dirk Du, expanded the orchestra to become an orchestra that meets on regular basis.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had gathered the most talented young musician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artistic committee, including Artistic Director Dirk DuHei, principal guest conductor Chun-Chiang Chiu, assistant conductor Chia-Fu Yu, Szu-Wei Huang, and resident musicians Shih-Chieh Chen, Yi-Ling Chen, Tsung-Hsien Chiang, Yu-Ling Wang, Tsai-Chi Wang, Chien-An Chen , Feng-Yu Shih, helps training the members of the orchestra. Under the strict training, the orchestra has reached the level of a professional orchestra. And, with the vitality and passion of the young musicians, they really gain respect from the audience. This orchestra's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young conductors, soloists, and performers to have a stage to perform, and for young composers'new compositions as well. They have worked with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young artists such as violinists Vilde Frang, Maria Solozobova, Yu-Chien Tseng, Keng-Yuen Tseng, pianist Ching-Yun Hu, Chun-Chieh Yen, Yi-Chih Lu, and composers Nan-Chang Chien, Huang-Long Pan, Che-Yi Lee, Shueh-Shuan Liu, Da-Wei Kao, among others. Meanwhile, the orchestra started to collaborate with youth orchestra all over the world. They host the audition for the Asia Youth Orchestra (AYO) in Taiwan since 2005, and arranged the Asian tour for AYO in Taipei from 2006 to 18.

藝術總監│杜 黑

首席客席指揮│邱君強

團 長│劉葳莉 執行經理│張如怡

助理指揮│黃思瑋、游家輔 駐團音樂家│陳仕杰、蔣宗憲、王鈺淩、

樂團助理│張紋綺

陳怡伶、王采綺、陳建安、石楓鈺 81

年度贊助


8/5 閉幕樂團名單

示範樂隊

小提琴一部

陳仕杰 李宗芝 陳奕勇 游政霖 范翎琳 廖晨安 蔡秉臻 廖仲翔 張凱傑 許宥閎 張念欣 周 芯 簡珮羽 江柏萱 謝允涵

小提琴二部

蔣宗憲 張博淵 陳品渝 莊茗茗 張墨翎 蔡伯彥 邱翊帆 謝竣仁 陳絃堉 鍾文奇 周彥綺 蔣佳穎 翁靖雯

中提琴

胡卉芸 閻霈恩 陳沛錚 許庭瑋 盧苾姍 郭又慈 方文伶 陳沛瑾 林資菁 魏彣羽

大提琴

朱品豪 趙耕雨 何 桓 張家瑢 陳雅婷 林家榮 何心惟 藍悅綺 蔡佩珊 江宜庭

低音提琴

陳怡伶 許舒涵 游蕥軒 鄒睿廉 陳詩佳 許芳庭 蘇軒霆

短笛 長笛

周家暐 柯曉杉 陳俐君

雙簧管 單簧管

游明樺 劉德生 王采綺 胡郁涵

低音管 法國號

張曼瑄 陳建霖 張皓瑜 江紫瑄 黃翊婷 廖培佑 李嘉舜 周士翔

小號

陳建安 江 岳 黃昭翔 彭國翔 胡曜麟 宋 安 張凱鈞 呂偉辰

長號 低音號

歐宣佐 陳奎斈 李瑞珉 鄭竣豪

定音鼓 擊樂

曾卲恩 黃字民

8/4 大師班樂團名單 小提琴一部

陳仕杰 曾敏青 廖晨安

小提琴二部 中提琴

周 芯 范翎琳 胡卉芸 游家輔

大提琴 低音提琴

呂冠玟 陳怡伶

長笛 雙簧管

劉育誠 鄭煥睿 王詠惠

單簧管 低音管

王采綺 江紫瑄

小號 定音鼓

陳建安 葉棟樑 陳彥儒

8


師資 Faculty

巴爾特斯 Gabriel Baltés (請參閱P.63)

貝爾紐斯 Frieder Bernius (請參閱P.61)

布斯托 Javier Busto R51949年出生於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翁達里維亞。 R5畢業於瓦拉度立德大學醫學系, R5他的音樂基礎為自學而來。他在指揮大師Erwin List的鼓勵下開始了他的音樂活動。 R5於翁達里維亞擔任Ederki合唱團指揮。(1971-1976) R5翁達里維亞Eskifaia合唱團創辦人暨指揮。(1978-1994) R5 (. 5 (. '/-5 ),/ 女聲合唱團創辦人暨指揮。(1995-2007) R5 +/ 5 / 5 ),/ 合唱團創辦人暨指揮。(2014) R5他的合唱作品於巴斯克自治區、法國、德國、日本、美國、英國及瑞典等國出版。 R5他經常邀請擔任各大國際合唱節及比賽的指揮和評委會成員,包含阿根廷,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克羅埃西亞, 斯洛維尼亞,法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日本,韓國,拉脫維亞,墨西哥,挪威,波蘭,新加坡,西班牙,瑞典,台灣, 土耳其,美國和委內瑞拉等。 R5 ),(5#(5 )( ,,# # 5B -+/ 5 )/(.,3575 * #(C5#(51949. R5 , / . 5#(5 # #( 5 ( 5 /,! ,35 ,)'5." 5 (#0 ,-#.35) 5 && )&# 8 R5 /.) # .# 5'/-# &5 / .#)(85 5-. ,. 5"#-5'/-# &5 .#0#.35 ( )/, ! 5 35." 5 -.,)5 ,1#(5 #-.8 R5 )( / .),5) 5 ,%#5 ")#,5#(5 && )&# 5B1971-1976). R5 )/( ,5 ( 5 )( / .),5) 5 -%# # 5 ")#,5#(5 )( ,,# # 5B1978-1994). R5 )/( ,5 ( 5 )( / .),5) 5 (. 5 (. '/-5 ),/ 5B1995-2007). R5 )/( ,5 ( 5 )( / .),5) 5 +/ 5 / 5 ),/ 5B2014). R5 #-5 "), &51),%-5 , 5*/ &#-" 5#(5." 5 -+/ 5 )/(.,365 , ( 65 ,' (365 * (65." 5 65." 5 (#. 5 #(! )'5 ( 5 1 (8 R5 5#-5, !/& ,&35#(0#. 5 -5 )( / .),5 ( 5$/,35' ' ,5.)5 #Ŀ , (.5 "), &5 -.#0 &-5 ( 5 )'* .#.#)(-5#(5 ,! (.#( 65 &!#/'65 ( 65 )-. 5 Rica, Croatia, Slovenia, France, Germany, Hungary, Italy, Japan, Korea, Latvia, Mexico, Norway, Poland, Singapore, Spain, Sweden, Taiwan, Turkey, the USA and Venezuela.

張成璞 Cheng-Pu Chang 美國邁阿密大學合唱指揮博士,師事Dr. Jo-Michael Scheibe和Dr. Donald Oglesby。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合 唱指揮碩士,師事翁佳芬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系、心理系雙學位畢業。目前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 樂學系、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台南神學院教會音樂研究所,並擔任青韵合唱團、高雄室內合唱團、政大 校友合唱團、青青合唱團、高雄漢聲合唱團指揮,現為台灣合唱協會理事。

張維君 Wei-Chun Regina Chang (請參閱P.53)

8


陳美玲 Mei-Lin Chen 女高音陳美玲是「亞洲華人聲樂大賽」第二名以及「世界華人聲樂大賽」第三名得主,並獲選德國「新聲 (Neue Stimmen) 國際聲樂比賽」亞洲區代表並入圍總決賽。畢業於輔仁大學音樂系、東海大學音樂系碩士班,先後 師事杜玲璋與徐以琳教授。於歌劇演唱領域表現精湛,經常受邀於國內外交響樂團之歌劇製作中擔任要角。自 2002至2015年樂季,於國家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以及台北歌劇劇場製作之歌劇系 列演出。 陳美玲也經常受邀於國內外音樂會中擔任女高音獨唱。海外演出則受邀於澳門音樂節、馬來西亞吉隆坡歌劇同好會、印尼雅加達神劇 協會、新加坡Lyric Opera等,演唱神劇《以利亞》、《彌賽亞》以及莫札特歌劇《女人皆如此》等曲目,並多次受邀至馬來西亞亞庇 市舉行演唱會。

陳珮琪 Pei-Chi Chen (請參閱P.51)

裘比 Ambrož Čopi (請參閱P.59)

葛瑞爾斯 Karen Grylls

獲得紐西蘭ONZM(New Zealand Order of Merit Officer)國家榮譽勳章肯定的葛瑞爾斯為奧克蘭大學合唱指 揮副教授。於1989年至2011年期間指揮紐西蘭青年合唱團,並於1998年創辦了紐西蘭之聲合唱團,目前擔任 這兩個享譽國際的國家合唱團的藝術總監。2011年至2013年,葛瑞爾斯同時擔任多倫多Exultate 室內合唱團藝 術總監。 她曾榮獲奧克蘭大學傑出音樂教學獎(1996年)及紐西蘭國家榮譽勳章(ONZM)肯定,以表彰她對合唱音 樂的貢獻(1999年)。她亦因對於紐西蘭音樂的傑出貢獻榮獲兩項國家獎彰肯定。 葛瑞爾斯經常受邀擔任全球合唱比賽評審,最近為擔任西班牙第48屆Tolosa國際合唱比賽,以及德國巴伐利亞的Marktoberdorf國際 室內合唱大賽評審,同時,葛瑞爾斯亦定期受邀於威爾斯、英格蘭、北美、加拿大、新加坡及澳洲舉辦大師班、工作坊並擔任合 唱課程講師。 Karen Grylls ONZM is Associate Professor in Choral Conduct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She conducted the New Zealand Youth Choir from 1989 to 2011, founded Voices NZ in 1998 and is currently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se two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national choirs. From 2011 to 2013, Karen was also Artistic Director of Toronto's Exultate Chamber Choir. She received an Auckland 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Teaching Award in Music (1996), and an Officer of the New Zealand Order of Merit (ONZM) for her services to choral music (1999). She is also the recipient of two national citations for services to New Zealand music. Karen is much in demand as an adjudicator for competitions worldwide, most recently the 48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olosa, and the Marktoberdorf International Chamber Choir Competition, Bavaria. She is sought internationally as a choral clinician and regularly conducts masterclasses and workshops in Wales, England, North America, Canada, Singapore and Australia.

紀南 María Guinand

紀南專注於20世紀及21世紀的合唱曲目,特別是從巴羅克時期到當代的拉丁美洲合唱音樂。曾獲得德國Inter Nationes基金會(現歌德學院)頒發之文化獎(1998年)、Robert Edler 國際合唱音樂獎(2000年)及海慕 特•瑞霖獎(2009年)。她與她的合唱團一同廣於美國、歐洲及亞洲進行巡演,並獲得許多國際比賽獎項肯 定。身為客座指揮,教師和講師,紀南經常受邀於大學任教,領導合唱節工作坊,同時擔任國際賽事評審。 目前擔任委內瑞拉Schola Cantorum及Coral Fundación Empresas Polar藝術總監。同時也是安第斯開發銀行音樂 和社會運動計劃「Música para Crecer」的藝術總監。從1976年到2009年,她與El Sistema密切合作,擔任合唱 交響作品演出的副指揮及學術顧問。 María Guinand has specialized in choral repertoire of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ies, with emphasis in Latin American Choral Music from the Baroque period to our days. Awarded the 'Kulturpreis' (1998) by the Inter Nationes Foundation (1998), the 'Robert Edler Preis für Chormusik' (2000) and the Helmuth Rilling Prize (2009). She travelled with her ensembles extensively through America, Europe and Asia, and received man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prizes. A guest conductor, teacher and lecturer, and frequently invited to teach in Universities, to lead workshops in Festivals and be part of international juries. At present she is the Arstistic Director of the Schola Cantorum de Venezuela and its Foundation of the Coral Fundación Empresas Polar. Also the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Music and Social Action program 'Música para Crecer' of the Andean Bank of Development. From 1976 to 2009 she was a close collaborator with 'El Sistema' as the Associate Conductor of Choral Symphonic Performances and Academic Advisor.


哈潑 T.J. Harper 哈潑博士為普洛威頓斯學院音樂系主任、音樂系副教授及合唱活動指導。曾獲2015年Joseph R. Accinno傑出教育 年度教學獎。哈潑博士取得南加州大學的音樂藝術博士學位,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哈潑博士所指導的合唱團曾在其指揮下於美國合唱指揮協會(ACDA)及全國音樂教育協會(NAfME)的 年度會議上進行演出,並與普洛威頓斯學院合唱團一同接受國際邀請,於奧地利,捷克共和國,西班牙及義 大利等國演出。哈潑博士一直是美國和國際上首屈一指的音樂教育家及指揮,於中國,阿根廷,瑞典,義大 利,西班牙,哥斯大黎加,德國,南韓,泰國,印尼及委內瑞拉都曾留下足跡。 哈潑博士現為國際合唱聯盟(IFCM)董事會成員,並為ACDA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同時擔任ACDA國際指揮交流計劃總監。哈潑 博士對研究上的興趣導致在德國,法國和奧地利發起相關的研究計畫。他在ACDA合唱期刊,IFCM國際合唱季刊上發表了大量文 章,他也是「高等教育的學生參與:理論觀點和不同群體的實踐方法」叢書作者之一。 Dr. T.J. Harper is the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Music,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usic and the Director of Choral Activities at Providence College. He received the 2015 Joseph R. Accinno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the Year Teaching Award. Dr. Harper received the Doctor of Musical Art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where he graduated with honors. Choirs under Dr. Harper's direction have performed at annual conferences for the American Chor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ACDA),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Education (NAfME), an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s by invitation with the Providence College Choirs include Austria, Czech Republic, Spain and Italy. Dr. Harper has been the headlining clinician and conductor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ly with engagements in China, Argentina, Sweden, Italy, Spain, Costa Rica, Germany, South Korea, Thailand, Indonesia, and Venezuela. Dr. Harper is a board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Choral Music (IFCM), he is the Chair of the ACDA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Committee,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ACDA International Conductors Exchange Program. Dr. Harper's research interests have led to funded research projects in Germany, France, and Austria. He has published numerous articles in the ACDA Choral Journal, the IFCM International Choral Bulletin and he is also a contributing author to Student Eng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Diverse Populations.

何欣蘋 Hsin-Pin Ho 女高音何欣蘋為桃園縣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聲樂碩士。畢業於國立桃園縣武陵高中音樂班與國立藝 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師事陸蘋、Prof. Lorraine Nawa Jones與徐以琳教授。 2003年世界華人聲樂大賽進入決賽。2006年與指揮李格悌合作,演出莫札特歌劇《唐喬凡尼》飾采莉娜。2008年 與指揮邱君強合作,演出布魯克納《頌歌》擔任女高音獨唱。2012年參加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主辦「法文聲樂 大賽」獲菁英組參獎。2014年1月與9月隨台北愛樂歌劇坊演出威爾第歌劇《法斯塔夫》飾南妮塔。 現任教於國立桃園縣武陵高中音樂班,並為青韵合唱團與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之聲樂指導及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團員。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請參閱P.50)

謝銘謀 Ming-Mou Hsieh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及研究所。聲樂之路啟蒙於藍麗秋老師,曾師承Lorraine Nawa Jones、Angelo Marenzi以及唐鎮老師。近年重要演出包括: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弄臣》、《聰明的女人》;國家交響樂團《蝴 蝶夫人》;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假面舞會》、《茶花女》;台北愛樂歌劇坊《費加洛婚禮》、《蝙蝠》、《法 斯塔夫》、《喬凡尼先生》、《賽維爾的理髮師》、《魔笛》;衛武營旗艦製作《茶花女》;2017年國家台灣 交響樂團《瑪儂•雷思考》;兩廳院歌劇工作坊《灰姑娘》等。

謝斯韻SzuYun Swing Hsieh (請參閱P.53)


黃莉錦 Li-Chin Huang 台灣目前唯一一位聲樂家由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Paris (CNSM de Paris) DFS 第一獎畢業;也是台灣第一位聲樂家,考進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CNSM de Paris)就 讀歐洲最高演奏家文憑─Perfectionnement,於2008年畢業。黃莉錦曾經榮獲奇美藝術獎、國家音樂廳院壇新秀, 2007年榮獲法國馬賽第十屆聲樂國際大賽之評審獎;2008年榮獲西班牙第四屆“Jaume Aragall”國際聲樂比賽第 二名。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2017年1月,在台灣台中場José Carreras的亞洲巡迴告別演唱會裡,與José Carreras同台 演出!2018 年 6 月,與指揮水藍、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導演陳思照及劇院演出La Bohème波西米亞人,飾演 Musetta 一角。2018年九 月在台中歌劇院,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及導演陳思照共同演出West Side Story,飾演Maria一角。目前任教於東吳大學。

Lalá Vocalensemble (請參閱P.56)

李明倫 Ming-Lun Lee

美國水牛城大學(University at Buffalo)歷史音樂學及音樂理論博士,台大音樂學及電機雙碩士。現為羅徹斯 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聲音及音樂工程學程專任助理教授。大學時因參加青韵合唱團,啟發對音 樂濃厚興趣,轉而攻讀音樂學,並學習合唱指揮及聲樂。先後並加入台北愛樂合唱團、台北室內合唱團、水 牛城大學室內合唱團等。合唱指揮師事翁佳芬,聲樂師事洪綺玲、林中光。曾參加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指揮 營及美國伊士曼音樂院進階合唱指揮班,接受杜黑、Gábor Hollerung、Kurt Suttner、Robert Page、William Weinert及Edward Maclary等大師指導。目前擔任羅徹斯特羅聲合唱團(Chinese Choral Society of Rochester)常任指揮及台灣愛鄉 合唱團(Taiwanese Choral Society of Rochester)聲樂指導。

利耶賓許 Jānis Liepiņš (請參閱P.55)

劉曉書 Annabel Hsiao-Shu Liu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音樂所指揮碩士,師事孫愛光教授。大學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修聲樂, 師事湯慧茹教授。現任新港國中男聲合唱團、永吉國中男聲合唱團、新店高中音樂班、國立中正大學織音合 唱團、國防管理學院崇廉合唱團及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指揮;同時為為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歌手。

林慈音 Grace Lin

英國皇家音樂院 (Royal Academy of Music) 特優演唱文憑,英國皇家音樂院音樂學士學位,國立藝專音樂 科畢業。 自2000年返台以來,於表演舞台上表現傑出,並活躍於國內外歌劇、神劇、藝術歌曲等演唱領域,近期演出 包括2018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女人皆如此》,創世歌劇團《卡門》、2017年台中歌劇院《女武神》,NSO歌 劇《浦契尼:三聯劇》,五月NSO講座音樂會《小說與音樂~格雷畫像與歌劇魅影》、《浦契尼歌劇之女英雄 記事簿》等等,林慈音與重要藝文單位合作頻繁,包括NSO、TSO、NTSO、高市交、長榮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等等。2016年 獲選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傑出校友。

馬韻珊 Yunn-Shan Ma

美國伊士曼音樂院指揮博士,師事William Weinert及Neil Varon,副修音樂理論。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鋼琴演 奏學士、指揮碩士,曾師事翁佳芬、陳雲紅、梁秀玲及許瀞心。2011以全額獎學金赴美,涉略曲目廣泛,除 交響管弦與合唱經典作品,亦常與作曲家合作,演出當代新作。在台灣曾任世新大學、國防醫學院、大愛之 聲、直締友聲、北市中正國中合唱指揮;在美國曾任Syracuse Vocal Ensemble音樂總監。曾客席羅徹斯特愛樂 交響樂團 (RPO) 、Genesee Symphony Orchestra、青韵合唱團、台北市民交響樂團及蒙羅郡全郡高中節慶樂 團,且常受邀於講座及大師班。現任教紐約州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及Nazareth College,並為羅徹斯特台灣愛鄉合唱 團音樂總監及RPO助理指揮,她將新任羅徹斯特科技大學 (RIT) 表演藝術專任助理教授暨管弦樂指揮。


潘宇文 Yu-Wen Pan 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聲樂組,師事劉塞雲教授。畢業後赴美進修,專研合唱及中等音樂教學法, 分別獲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音樂教育碩士與博士學位。 目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並擔任臺北市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國教輔導團指導教授,普通 高級中學音樂學科中心諮詢委員,臺灣合唱協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秘書長,臺灣國際達克羅士 音樂節奏研究學會理事,藝術教育研究期刊顧問,「蔚藍之聲」合唱團藝術總監暨指揮,以及臺北市童子軍小 狼合唱團音樂總監。

施履誠 Lu-Cheng Shih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音樂博士、新英格蘭音樂院音樂碩士及演唱文憑、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士。曾獲台灣省音 樂比賽成人組全國第一名、美國NATS聲樂大賽得獎人。曾任國小低音大提琴、小提琴及弦樂團老師、教會 詩班及各級學校合唱團指揮、美國EFCTC教會音樂總監及鼓手、美國明尼蘇達歌劇院團員、安師傅精緻烘焙 坊烘焙師、匠宇室內裝修公司工務暨木工。 回國後隨即投入教育並積極參與各類型音樂演出。曾任教於台南神學院、台東大學、樹德科大、育英醫專、 嘉南醫藥科大等學校。現任歐嬤德式烘焙坊麵包師。

戴怡音 Yi-Yin Tai

自幼學習鋼琴及大提琴。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畢業後,於1998年9月進入伊士曼音樂學院攻讀碩士(Eastman School of Music),主修合唱指揮,副修管弦樂指揮,2000年5月畢業。並於同年獲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威斯 康辛大學博士班(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為該年唯一錄取之博士班學生,主修合唱指揮,副修 管弦樂指揮和聲樂。於2004年5月取得合唱指揮音樂藝術博士學位。現任教於輔仁大學和台灣神學院;並擔任 台北當代合唱團、成功大學台北校友團指揮、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及安慰之聲女聲合唱團常任指揮。

翁建民 Chien-Min Weng

天主教輔仁大學音樂研究所合唱指揮碩士,師事蘇慶俊老師。曾指揮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於日本2010「第26 回寶塚國際室內合唱大賽」,榮獲浪漫樂派組金牌、民謠組銀牌、總合二位。曾指揮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於 印尼2016「第一屆北蘇門答臘國際合唱大賽」,榮獲民謠組金牌、混聲組金牌冠軍及大會總冠軍;印尼2017 「第六屆峇里島國際合唱大賽」,榮獲聖樂組金牌、混聲組金牌冠軍。現為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藝術總監暨 指揮、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常任指揮、台北榮光聖樂合唱團指揮,長庚大學合唱團、政大企管系錢塘合唱 團、松山高中合唱團指導老師。

顏毓芬 Yu-Fen Yen

“她具有絕佳的指揮動作,放鬆且不緊繃,使歌手容易演唱”Dr. Joseph Flummerfelt 台灣台北市人,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音樂藝術博士,主修合唱指揮與文獻。以全額獎學金攻讀博士班, 是該系多年來唯一面試當場錄取的博士生。合唱指揮師事Dr. Fred Stoltzfus與Dr. Chester Alwes,聲樂師事 Cynthia Haymon與Ricardo Herrera。在台畢業於東海音研所及高師大音樂系,合唱指揮曾師事梁秀玲、潘宇 文,聲樂曾師事湯慧茹、黃久娟。 現居美國波士頓,任職HUMC與MIT CCCS音樂總監。2017年受邀於美國合唱指揮協會(ACDA)麻州分會舉辦講座。在台期間 曾與NSO與TSO合作協助歌劇合唱團,並擔任八所大學與國高中音樂班合唱團指揮。


排練鋼琴 Rehearsal Pianist

陳芷芸 Chih-Yun Chen 於1988出生於台灣花蓮,16歲考取奧地利國立葛拉茲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師事Ayami Ikeba。2006年獲 得義大利Val Tidone國際大賽青年組冠軍,2009年獲莫札特國際鋼琴大賽亞軍。2011在奧地利知名演奏廳 MUMUTH的演出被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錄製轉播,同年更以最高等成績取得鋼琴演奏碩士學位。 歸國後於台灣各類音樂比賽擔任鋼琴伴奏,極佳的演奏技巧與豐富音色,獲得許多音樂家及大師的讚賞,近 年合作的音樂家包含:海慕特.瑞霖、嘉保.豪勒隆、彼得.科普、水藍及閻惠昌等大師。2013年起擔任全 亞洲合唱盛會─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指揮大師班特約鋼琴伴奏,同年起擔任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特約鋼琴伴 奏,隨團於國內外正式音樂廳巡演,專業演出獲得及高評價。

李妮穎 Ni-Yin Li 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鋼琴合作組,師事李燕宜教授。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 系,主修鋼琴,師事王杰珍教授。在鋼琴合作領域中,積極參與室內樂演出,並擔任多場器樂獨奏會之伴 奏;另外也跨界參與劇場活動,擔任流行音樂劇之鍵盤手。2018年擔任青韵合唱團台南高雄巡演及《光之 韵》音樂會之鋼琴伴奏;2017年參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之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AM安徒生和莫札特的創意 ─音樂劇大師班;擔任青韵合唱團《彼岸-合唱音樂之美》之鋼琴伴奏;舉辦李妮穎鋼琴合作音樂會。

劉惠珊 Lana Hui-Shan Liu 美國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碩士。曾獲台北市青少年組鋼琴比賽第1名。在美期間擔任Mannes管弦樂 團鋼琴首席,於林肯中心、卡內基廳等地演出。2011年起連續擔任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排練鋼琴,2012年並 於指揮大師班音樂會中演出羅西尼《小彌撒曲》,2014年演出閉幕音樂會《布蘭詩歌》。 於台灣各地經常舉辦鋼琴與雙鋼琴音樂會,並受邀舉辦講座與擔任鋼琴比賽評審。多次參與演出NSO國家交 響樂團音樂會、台北愛樂合唱團與長榮交響樂團音樂會。目前任教於光仁中學、光仁小學、南崁高中等音樂 班,並擔任台北愛樂合唱團,水流之音聖樂團排練鋼琴。

蔡佩珊 Pei-Shan Tsai 台中市人。就讀於輔仁大學音樂系博士班,主修音樂學。四歲開始學習鋼琴,先後就讀於光復國小國樂班, 雙十國中國樂班,南投高中音樂班,文化大學西洋音樂學系,主修鋼琴。2012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 樂學研究所。2009年獲選至國際恆春民謠學術研討會發表《從民謠看台灣女性的堅韌--以青蚵仔嫂為例》一 文,2014年獲選至上海參與「首屆兩岸三地音樂藝術專業博士研究生學術論壇」,發表《Ethel Smyth的鋼琴 作品風格之探究》一文。目前研究方向為台灣電影配樂發展及關注女性音樂家議題。

顏嘉瑄 Chia-Hsuan Yen 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研究所,師承諸大明教授、張欽全教授。並隨Richard Danley 學習音樂劇伴奏。近年來多以合作鋼琴家身份參與演出。2012-16年擔任臺北愛樂國際合唱音樂節排練鋼琴 與指揮營伴奏。2014年參與台灣卡西歐(Casio)數位鋼琴教材編寫並進行出版,同年擔任法務部矯正署宜 蘭監獄管樂班鍵盤指導老師。2015年百老匯音樂劇「一步登天」(How to Succeed in Business Without Really Trying)中文版第二鍵盤手;12月獲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協奏曲大賽鋼琴組第一名。2016-17年原創 音樂劇「木蘭少女」新加坡版排練鋼琴。2017年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中文版擔 任合唱指揮暨排練鋼琴,於中國各地巡迴演出超過一百場。2018年入選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音樂人才庫。

88


節慶合唱團 Festival Choir

台北愛樂自1994年舉辦「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營」至今,邀請無數國際知名音樂家及指揮來台,自2005年起邀請匈牙利國寶指揮嘉 保•豪勒隆擔任駐節指揮,提供國內合唱音樂愛好者一個假期中進修的絕佳去處,舉辦多年來吸引超過三千位學員參加,演出曲 目包含韓德爾《以色列人在埃及》、莫札特《安魂曲》、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孟德爾頌《以利亞》及《頌歌》、奧福《布 蘭詩歌》、伯恩斯坦《齊徹斯特詩篇》、羅伯•雷《福音彌撒》、約翰•盧特《光榮頌》、大衛•范曉《非洲聖哉經》及錢南章 《馬蘭姑娘》等大型經典作品,從德奧傳統曲目到現代合唱作品、黑人靈歌、福音歌曲、音樂劇選粹等,展現大型管弦合唱作品 之豐富面貌。

女高音 Soprano 丁彥芝 刁立欣 王文苑 王宜寧 王亭祺 王蔓玲 劉思穎 朱家萱 朱愷雯 江秀慧 何斐凡 吳玉舫 李芳琳 李柏穎 李靈芝 邢如安 周靜儀 林佩禎 林怡政 林金玲 林雪華 金昀廷 金曉梅 金蘭芳 陸怡宇 施立華 施麗英 洪季葳 洪霈珊 胡慰瀅 孫慧芳 張汝佩 張秀薇 張芸榛 張翠華 張麗芳 曹世忻 梁家怡 莊幼婕 陳季佑 陳怡伶 陳秋萍 曾仙媚 曾若瑜 曾語晏 黃丹皓 黃念群 黃筠婷 楊青妹 楊題瑜 詹舒婷 熊繼蘭 劉家瑜 樓秉青 鄭兆君 鄭雅文 鄭麗容 霍沅琪 謝宇帆 謝佩容 謝采軒 黃翠惠 片桐正慧

女低音 Alto 丁佩芳 王心蔚 王宣文 石素鸞 何思敏 吳桂美 吳淑美 李姿容 李榮綵 林坤賢 林怡嘉 林郁珩 林瑞東 林誼汶 邱詔麟 施懿庭 高子晴 張芬菁 張金明 張美媛 曹世媛 許恩綺 郭亦苹 陳珮琦 陳美如 陳苑儀 陳倩鈺 陳筱蕾 陳聖恩 陳遇仁 陳靖雲 曾嘉盈 黃芷菁 黃鈴瑤 楊椀婷 楊菁淳 萬良蔚 廖 璐 劉子鳳 劉巧粵 劉素燕 劉惠麗 鄭惠芬 鄭貴芳 蕭品彣 謝昱翊 羅秀枝 羅美鈴 龔育瑩 劉陳玉蘭

男高音 Tenor 王牧華 王宣文 古翔仁 何星燁 杜緯麟 林致遠 林博聖 邱文淵 施柏丞 徐毓廷 馬靖雲 莊景樂 陳志堯 陳昱璋 彭力軍 景煜都 黃雨農 黃智衡 葉宇翔 葉宗昀 劉飛兵 潘劭筑 潘宗霈 謝 亮 謝翔宇 謝逸橙 蘇培凱 顧文傑 木村裕樹

男低音 Bass 水野宏 王 睿 何昌峻 余和昌 吳天宇 李本捷 季大友 林嘉樂 邱柏文 胡晉瑜 袁子淇 張凱傑 陳永潤 喻 林 楊景富 葉柏儀 潘忠杰 蕭仲瑋 賴星誠 簡成宇 鐘煜閔 李帥天樂 長谷川潔 海口俊夫 高橋利明

89


指揮班 指揮大師班 合唱萬象講座 Workshop for Choral Conductors

Master Class Lecture Series

台北國際指揮研習營自1994年以來,邀請了包含台灣在內數十名以上的國際著名指揮授課,內容包含基本指揮法、世界各國經典 曲目探討、各國合唱音樂之風格及詮釋……等,曾參加學員超過500人,而後並增設指揮大師班課程,以提升國內合唱指揮之音 樂專業技巧。歷年邀請請來台的合唱指揮家包含嘉保.豪勒隆(Gábor Hollerung)、佛瑞德•蕭伯格(Fred Sjöberg)、科勒• 漢肯(Kåre Hanken)、媞歐朵拉•帕羅薇琪(Theodora Pavlovitch)、卡里.亞拉-波列南(Kari Ala-Pöllänen)、薩博(Soma Szabó)、庫特•祖特納(Kurt Suttner)、楊鴻年及台灣著名指揮家及教授。2013年起特別增設合唱萬象講座,提供對合唱音樂有 興趣的音樂愛好者;與亟欲增加曲目的指揮工作者或中、小學音樂教師一個拓展國際視野的極佳機會,相信必能對提升國內合唱 教育有所裨益。

學員 名單

指揮大師班正式學員 付一帆 朱振威 林凱茵 區穎兒 陳奕全 黃培義 詹秉翔 薛紫芸

指揮大師班旁聽學員 司 岑 何可人 林育珠 林依凡 章韶純 詹淑芳 謝宜家 羅玉鈴 羅悅玲 高莉莉

基礎指揮班(哈潑)正式學員 尹 笑 王梓匡 余泳妍 吳珏琳 吳國熹 冼笑姬 莊師樂 莫彥璁 黃子斌 黃鈺程 鄧璧如 韓芷瑩

基礎指揮班(哈潑)旁聽學員 何家敏 谷瑋昭 林昱達 崔孝樑 梁希臨 梁依霖 陳肖婉 陳亭儒 黃冠綾 黃曉明 楊漢軍 廖汝欣 熊烙瑤 劉承鏘 鄭時雨 謝淑晴

基礎指揮班(紀南)正式學員 任心皓 孟 勝 張珮沄 麥家維 黃世寧 黃柏瑄 蔡子楠 鄭為之 姜智浩 張偉文 黎燕芸

基礎指揮班(紀南)旁聽學員 周佳雯 江憶茹 張 超 林昱欣 曾玉裕 張慧珊 萬怡君 張蔚慈 王尚芳 田家瑜 羅佳恩 陳安琪

合唱萬象講座 朱容澄 何子茵 李昕儒 林世悠 宣榳菲 唐慧如 徐珍娟 徐碧葵 高惠秋 張文瓊 張玉菁 梁開珍 許惠雯 郭芳秀 郭瓊文 陳以琳 陳佩玉 陳孟伶 陳靖旻 黃伊清 黃毓媜 劉阿福 張育瑄 施珊珊 康基祐 林慧伶

90


紀念,一位溫暖音樂教育家-

科勒.漢肯(1943-2018) In Remembrance of Kåre Hanken (1943-2018)

2007年,漢肯以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營指揮班指導教授 身分首度來台,自此開啟與台灣長達十餘年的音樂情 誼,曾七度受邀擔任指揮班指導教授,並於2010年擔 任開幕音樂會指揮,演出海頓《尼爾遜彌撒》。他認 真不藏私的教學態度、如沐春風的待人風格,帶給台 灣、香港乃至於亞洲合唱音樂界深遠影響。 8月4日下 午三點半,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及青年管弦樂團將在 指揮大師班學員的指揮下,於艋舺教會演出海頓《尼 爾遜彌撒》。僅以這場音樂會獻給 科勒.漢肯教授, 向他致上最深的愛與感謝。

Professor Kåre Hanken was first invited to Taiwan in 2007 as an instructor of the Conducting Class in the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TICF). It was the beginning of a long collaboration and friendship for more than a decade. He has taught in the TICF for 7 times, and conducted Haydn's Nelson Mass as the TICF opening concert in 2010. He was a sharing, caring, and outstanding mentor for many choral musicians in Taiwan, Hong-Kong, and the whole Asia. TICF is going to dedicate the concert of Haydn's Nelson Mass, held in Bangkah Presbyterian Church at 15:30 on August 4th, 2018, to our beloved Professor Kåre Hanken.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1988年,由杜黑先生與一群熱愛音樂的企業家和音樂家,為提昇國內音樂普及化共同創立。前期致力於合唱藝術發展,除原有之 台北愛樂合唱團外,陸續成立台北愛樂室內、兒童、青少年、青年、婦女及市民合唱團。2004年起創立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台北愛樂少年樂團、愛樂劇工廠及台北愛樂歌劇坊,為兼具合唱團、管弦樂團、音樂劇團、歌劇團及統合製作大型國際音樂節的 全方位藝術機構。 本會引進國外優秀團體及培養國內音樂人才不遺餘力,曾引進英國國王歌手、瑞典The Real Group、德國司徒加室內合唱團、匈 牙利Cantemus兒童合唱團等國際知名團隊,開拓國內表演藝術視野。1996年起舉辦之「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為亞洲最具國際水 準及規模之音樂節,同期舉辦之「國際合唱音樂營」亦為合唱界之年度盛事,每年皆有逾千人合唱愛樂者及萬人以上聽眾參與受 惠。2018年舉辦「台北國際合唱大賽」為台灣首度舉辦之大型國際合唱賽事,同時藉由賽事推廣國人原創合唱作品,展現台灣成 熟的合唱實力。 本會所屬之台北愛樂合唱團及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屢獲國際知名藝術節、音樂節及場館邀演,包含美國紐約下一波藝術節、明尼 蘇達世界合唱大會、奧立岡巴赫音樂節,澳洲墨爾本藝術節、雪梨世界合唱大會、拉脫維亞國際音樂節、新加坡華藝節、北京國 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等,足跡遍及世界逾三十餘個國家城市,使台灣音樂文化於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為拓展國內音樂表演新視野,本會致力於西方大型經典曲目之推廣,首演包括奧福《布蘭詩歌》、冼星海《黃河大合唱》及巴赫 《B小調彌撒》、《聖約翰受難曲》、《聖馬太受難曲》等作品;節目製作方面,引進百老匯音樂劇《鋪軌》及中國大型經典舞台 劇《立秋》來台,並自製中文音樂劇《上海•台北-雙城戀曲》、經典十年民歌音樂劇《微風往事》、《天祭》等,以中文演唱 的現代音樂劇形式,受到觀眾熱烈迴響與肯定。 鼓勵國人創作方面,本會長期與錢南章教授合作,發表《馬蘭姑娘》、《佛說阿彌陀經》、《十二生肖》等大型合唱及管弦作 品;亦邀請許雅民、馬水龍等當代作曲家與之合作,發行之【映象中國】、【馬蘭姑娘】、【六月雪】、【佛說阿彌陀經】、 【十二生肖】等專輯屢獲得金曲獎提名及獲獎肯定。 本會長期以來獲得政府、企業及社會大眾之肯定與支持,2008年獲台北市政府藝響空間計畫支持,擴大了營運空間。我們將珍惜 各界關懷,戮力以赴,為台灣音樂的扎根、成長及邁向國際繼續貢獻心力。

董 事 長│李凱萍

藝術總監|杜 黑

董 事│丁盧明秀、李詩欽、杜 黑、林文月、邱再興、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音樂總監|古育仲

高英武、張陳乃悅、莊秀欣、莊南田、梁吳蓓琳

台北愛樂歌劇坊音樂總監|邱君強

陳敏芳、劉葳莉、蔣理容、錢南章 榮譽董事|孫鵬萬 行政群 長│ 劉葳莉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莊馥鴻、劉宜欣

執行企劃| 黃莉婷、簡宸緯、陳武官

青年合唱團│ 簡宸緯

少年及兒童合唱團| 陳玲莉、王浩羽

媒體宣傳| 劉耘孜

節 目 經 理│ 丁達明

愛樂劇工廠| 孫文凱、蘇怡瑄

平面設計| 魏振庭

研究發展經理│ 王舒慧

台北愛樂歌劇坊│ 向可萱

計| 曾淑華

大陸事務專員│ 陳逢淼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張如怡

納| 林慧蓉

副 執 行 長│ 杜明遠 總

問│ 程立敏

台北愛樂少年樂團| 張紋綺

9

關| 周毓敦、林友真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1988, perceiving that Taiwan's music environment still had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 group of music-loving industrialists and musicians founded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musical activities and to further raise the cultural standards of Taiwan. The foundation started with supporting the renowned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on their mission of elevating the performance quality and promoting local musicians through choral music. Later on, the foundation created groups such as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Children's Choir, Youth Choir, Youth Orchestra, Youth Ensemble, Musical Theater, and Opera Studio, each with the identical goals of performing and promoting music in Taiwan. The Foundation has been making great efforts in introducing 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performers to Taiwan, and in promoting talented Taiwanese musicians. Fo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Foundation had continuously introduced fabulous groups and musicians, such as Chanticleer, Inner Mongolian Youth Choir, King's Singers, Tallis Scholars, Youth Choir Kamer, Kamnerchor Stuttgart, World Youth Choir,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Asia Youth Orchestra, The Real Group…etc, to name a few. The Foundation also keeps bringing new visions of programing to the audience, including Taiwanese premiere of many masterpieces, such as Brahms's “Ein Deutsches Requiem", Orff's "Carmina Burana", Fanshawe’s "African Sanctus", Britten’s “War Requiem”, and Bach’s “Mass in B Minor”, “St. John’s Passion”, “St. Matthew’s Passion”. Additionally, in order to encourage Taiwanese composers, the Foundation keeps in long-term collaboration with composer Chien Nan-Chang, as well as several composers of younger generation, such as Lee Che-Yi, Jan Tien-Hao, Shih Ching-Ru, Huang Chun-Da, to name a few. Together, they have presented many choral-symphonic pieces, such as “The Maiden Malan”, “The Twelve Animal Signs of Chinese Zodiac”, “Jail as my Hotel”…etc; several productions of original musicals, such as “Hocubu”, “Zelandia”, “Love Stories of Two Cities”…etc; and more than 100 choral octavos in different setting. For cultivating talented young Taiwanese musicians, the Foundation has been collaborating with young musicians in the beginning stages of their music careers, and at has held activities such as “Young Stars Concert Series”, “Youth Musicians Series”, “Rising Stars Festival”, among others. In addition, the Foundation holds the annual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every summer since 1996, in which, famous international choral masters are invited to give masterclasses, workshops, lectures, and concerts. Through these intense classes, Taiwanese musicians and audience get to experience world-class music activities and to enhance their musical skills, knowledge, and appreciation. Furthermore, the artist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can have a glance to the abundant cultural aspects of Taiwan. The festival is the event that continually brings stimulation to the local music fields, as well as in Asia. While the level of local music quality continues to rise, the Foundation also devotes valuable time to bringing Taiwanese music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Since 1992, the Foundation has been supporting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in concert tours all over the world, performing in more than 30 countries, in several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events, such as the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 “Oregon Bach Festival”, “Festival Vancouver”…etc. Wherever they have been, they have always left the audiences with impressions of brilliancy. This in term helps Taiwan gain a greater recogn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horal world. Only with the long-term support of the public and local enterprises can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reach such high achievements. The Foundation will surely make more efforts in the future to develop local musical performances while simultaneously making its music available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9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2018年度贊助人名冊 Sponsors of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特別榮譽贊助人

愛樂贊助人

文化部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李詩欽 財團法人英業達集團公益慈善基金會 財團法人永真教育基金會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中華民國真如苑佛教會 李凱萍

石文君 何燕燕 周光燦 周宜靜 林坤賢 張麗純 莊富枝 陳茜 陳惠珠 黃美玉 楊宜娉 葉清美 劉容燕

愛樂之友 卜家玫 干學金 方鶯珍 王中詩 王永文 王宗明 王珞 王敏慧 王蔓玲 王靜婷 王瓊熔 矢建華 石文菁 曲芳儀 朱怡潔 何啟英 何嬿 利敏玉 吳玉美 吳妍妍 吳杏如 吳淑美 吳毓玲 吳碧蘭 吳應南 呂錦雪 巫秋香 李文美 李妙麗 李治芬 李建華 李秋瑰 李海晏 李淑嬌 李清秀 李滋男 李劍華 李慧敏 辛美慧 阮美芳 卓芬玲 周芳瑜 周雪玲 周華針 周聰美 林玉卿 林宜慧 林美秀 林美惠 林桂霞 林敏珩 林淑芬 林雪華 林欽齡 林瑟偵 林嘉彬 林謙純 邱大環 邱秀美 邱壘顥 俞華 施麗英 柯美琴

榮譽贊助人 國泰金控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 元佑實業 台灣康寧顯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愛普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名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中技社 財團法人台灣新光保全文化藝術基金會 財團法人林伯奏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 國王大飯店股份有限公司 許遠東先生暨夫人紀念文教基金會 王德傳茶莊 安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婦女合唱團 大湖愛樂合唱團 台灣雅樂合唱團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女聲合唱團 亓甯 王玉麟 杜月娥 林榮豊 徐婉芬 陳惠智 程立敏 葉寶鳳 謝伯毅

柯雪卿 柯燕甯 洪家茵 洪鳳凰 胡幼峰 唐梅玲 夏語婕 孫慧芳 徐素惠 徐澤倩 馬可華 馬婉瑜 高孔廉 高治華 高珍惠 屠世天 康子溱 張文正 張秋蓮 張涵玲 張琪雪 張慧美 張鶴 曹先進 梁麗群 莊皓雲 許玉玲 許秀明 許峻榮 陳又嘉 陳玉樺 陳安心 陳佘玉珍 陳佩芬 陳怡君 陳怡萍 陳欣欣 陳雪如 陳惠芳 陳華美 陳寧欣 陳麗珠 陶曼馨 單豫庸 曾仙媚 曾寶琴 程伶芳 程淑芳 程淑琦 黃玉書 黃彥綾 黃美雯 黃清吟 黃凱華 黃舒伶 黃壽英 黃蓉 黃瀅潔 楊秋滿 楊莉慧 葉棃嬋 詹維康 鄒如軒 廖惠瑛 趙琳 鄞麗如 劉宜蘭 劉宥清 劉素燕 劉稟洪 劉翠溶 潘真理 蔡玉琴 蔡怡 蔡政玉 蔡秋蘭 蔡翠敏 蔣希麟 蔣家興 鄭純如 鄭雅文 鄭錚錚 鄭蘭英 蕭淑貞 賴玉釵 賴明珠 賴香蓮 賴毓珊 戴惠芳 謝小姐 謝佩芬 謝麗娟 蹇婷婷 鍾蓮芳 簡麗惠 魏秀溫 魏媞 羅雪卿 羅惠珠 龐淑芬 嚴淑雲 蘇秀蘭 蘇昌美 蘇南萍 皇榮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柏薇菈美容事業有限公司 旗哥牛肉湯

台北愛樂歌劇坊榮譽贊助人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黃少華 方頌仁 姜長安 林嘉勳 施振榮 林行憲 信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彥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別贊助人 國泰航空 正聲廣播公司 達豐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奧圖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巨蛋展覽股份有限公司 林碧翠 柯瑞美 馬維楓 高淑端 梁吳蓓琳 陳蕙芳 劉陳玉蘭 謝明珠

94


感謝名單 Acknowledgement 文化部

表演藝術聯盟

屏東教師合唱團 蔡佩玲 老師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交通部觀光局

青年日報 黃朝琴

鍾秀春 老師

高雄廣播電台 安妮

張木河 先生

國立臺灣博物館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林宜箴

謝銘謀 老師

都會時報 周蘭君

曾君毅 老師

復興電台 黃信麗

房樹孝 老師

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

愛樂電台 吳逸芬 林琇瑛 黃祺淳

方素貞 老師

基隆市文化局

新網新聞網 麻念台

歐喜強 老師

新竹市文化局 台北歌德學院

誠品股份有限公司

中部合唱中心 楊宜真 老師

漢聲廣播電台 田芸 董幼雲 張巍瀧

莊敏仁 老師

臺北廣播電台 金玉琦(采琦)

廖淑玲 老師

聯合晚報 何定照

徐惠君 老師

財團法人英業達集團公益慈善基金會 財團法人永真教育基金會

林慧芬 老師

國泰金控

陳輝華 先生

兆豐銀行文教基金會

游安芸 老師

吳翊紅 老師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

詹淑芳 老師

黃淑禎 老師

中國建設銀行臺北分行

雅韻合唱團

郭心怡 老師

財團法人許遠東先生暨夫人紀念文教基金會

四分溪合唱團 許世青 老師

鍾華琳 老師

中華民國真如苑佛教會

洪良一 老師

MP Singers混聲合唱團

李凱萍 女士

安和教會 沈俊清 老師

國立科園實中合唱團

師韻合唱團 李卿雲 老師

臺北市私立復興小學合唱團

淡江校友合唱團

稻江護家合唱團

佛光合唱團台北分團 熊師玲老師

草鞋墩愛樂合唱團

台北藝文推廣合唱團 林慧玲老師

台中藝術家合唱團

台北市府合唱團

光明國小合唱團

台灣銀行合唱團

星穎藝術合唱團

濟南教會 黃菁菁 老師

基隆市愛樂合唱團

三重埔教會

屏東高中海洋男聲合唱團

小水滴合唱團 張義鷹老師

VASA東排灣樂舞團

東吳校友合唱團 蔡榮杰 先生

闊樂集

台北華國飯店 國泰商旅 和逸飯店 高雄中山館 台南西門館 陽光康喜股份有限公司 tittot 琉園股份有限公司 嘉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大醫院 振興醫院 輔大醫院 台灣鐵路管理局-板橋車站 台灣高鐵-板橋站

白鷺鷥合唱團 溫貞伶 老師 秀朗愛樂合唱團 余泰山 老師 玉山合唱團 林玲珠 老師 華岡唱友合唱團 莊偉 先生

Arttime藝術網 IC之音 劉馬利 徐慧軒 MUZIK古典樂刊 陳安駿 黃家鈴 PAR表演藝術雜誌 李秋玫 鄭逸伸 張震洲 鄭欣 Travel in Taiwan楊善文 WoWoNEWS 吳鳳媖 YOURART藝游網 人間福報 郭士榛 人間衛視 張育誠 中天電視 王培雅 中央日報網路報 蘇松濤 中央社 鄭景雯 中央廣播電臺 江昭倫 吳祝育 施賢琴 中國時報 趙靜瑜 中國廣播公司 夏韻芬 陳代宜 文化快遞 台中古典音樂台 民生@報 陳小凌 自由時報 凌美雪

台大校友合唱團 羅仲智 先生 師友合唱團 曾惠君老師 青韵合唱團 蔚藍之聲合唱團 太平洋合唱團 上海采韻合唱團 台大星韻合唱團 鄭為之 老師 世新大學合唱團 信友堂 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 台北愛樂市民女聲合唱團 台北市婦女合唱團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 台灣雅樂合唱團 大湖愛樂合唱團 台灣真如合唱團 知音合唱團 蕭彩時 老師 賽茵斯合唱團 黃美鈴 老師 屏東高中 何曉慈 老師

95

國立南投高級中學 國防部示範樂隊 長榮交響樂團 戴忠義 長老 李宥蓁 小姐 周欣潔 老師 高雄室內合唱團


2018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藝術總監 Artistic Director

秘書長 Secretary-General

工作人員 Staff

志工 Volunteer

杜 黑 Dirk DuHei

趙敏淳 Min-Chun Chao 洪瑩庭 Ying-Ting Hong

張任攸 Jen-Yu Chang 趙之邦 Chih-Pang Chao 陳麒皓 Chi-Hao Chen 陳盈璇 Ying-Hsuan Chen 陳語萱 Yu-Xuan Chen 程新畲 Xin-Yu Cheng 鄭紫琳 Zi-Lin Cheng 江宛恬 Wan-Tien Chiang 祝薇茜 Wei-Qian Chu 黃歆妤 Hsin-Yu Huang 官雨璇 Yu-Hsuan Kuan 郭孟昕 Mindy Meng-Hsin Kuo 李泳杰 Jason Lee 李婉瑜 Vanessa Lee 林佩儀 Pei-Yi Lin 羅鈺翔 Otto Yu-Siang Luo 沈新如 Hsin-Ju Shen 王培鈞 Ted Pei-Jun Wang 翁靖媛 Jing-Yuan Weng

張語軒 Cindy Yu-Shan Chang 張紋嘉 Wen-Chia Chang 陳柏豪 Bo-Hao, Chen 陳麒羽 Chi-Yu Chen 陳虹吟 Jo Hung-Yin Chen 陳羿君 Yi-Chun Chen 鄭名芳 Ming-Fang Cheng 丁郁蘋 Angel Yu-ping Ding 蕭郁瀞 Yu-Jing Hsiao 謝長霖 Chang-Lin Hsieh 謝以樂 Yi-Le Hsieh 徐靖雯 May Ching-Wen Hsu 許涵雯 Han-Wen Hsu 許榆綸 Yu-Lun Hsu 徐 芸 Yun Hsu 黃俞甄 Yu-Chen Huang 黃俞瑛 Annie Yu-Ying Huang 龔俐庭 Li-Ting Kung 李 維 Wei Lee 李伊婷 Yi-Ting Lee 李紫涵 Zi-Han Li 林瑞紋 Jui-Wen Lin 邵翊庭 I-Ting Shao 徐如泉 Claire Ru-Cyuan Syu 蔡雨諼 Yu-Hsuan Tsai 杜雅涵 Ya-Han Tu 魏薇珊 Wei-Shan Wei 吳宇璇 Yu-Xuan Wu 楊甯如 Ning-Ru Yang 葉湘琳 Hsiang-Lin Yeh 顏詩容 Shih-Jung Yen 顏采騰 Tsai-Teng Yen

顧問 Adviser

劉葳莉 Willy Liu 杜明遠 Ming-Yuen Du

秘書 Secretary

行政總監 Executive Director

陳亭蓁 Ting-Chen Chen 廖品薇 Pin-Wei Liao 林鈺珊 Yu-Shan Lin 丁翌珊 Yi-Shan Ting

丁達明 Ferdinand Ta-Ming Ting

舞台監督 Stage Manager

策劃顧問 Administrative Counselor

節目執行 Festival Coordinator

張如怡 Louise Chang 周仁慈 Ren-Tsz Chou 李艷玲 Ailee Yen-Ling Li 劉冠伶 Kuan- Ling Liu 蘇敬涵 Cherry Ching-Han Su

簡宸緯 Vincent Chien

接待 Receptionist

比賽執行Competition Coordinator

張芷瑄 Phoebe Chih-Hsuan Chang 張簡姿妗 Jasmine Tzu-Chin Chang Chien 簡珮玲 Shannon Pei-Lin Chien 全可凡 Vicky Chuan 徐孟楷 Meng-Kai Hsu 黃莉宜 Lydia Li-Yi Huang 柯宛廷 Mina Wan-Ting Ko

音樂總監 Music Director

古育仲 Yu-Chung John Ku

陳治宇 Charlie Chih-Yu Chen 經理 Manager

黃莉婷 Lily Li-Ting Huang

陳武官 Owen Wu-Kuan Chen 企劃執行 Project Coordinator

陳逢淼 Walter Chen 莊馥鴻 Fu-Hung Johnson Chuang 票務推廣 Tickets Promotion

張紋綺 Rita Chang 向可萱 Ke-Hsuan Hsiang 林慧蓉 Huei-Rung Lin 劉宜欣 Stella Liu 蘇怡瑄 Ihsuen Su 孫文凱 Wen-Kai Sun

文稿翻譯 Translator

蔡宛玲 Wan-Ling Tsai 翁建民 Chien-Min Weng 易 純 Chun Yi 節目冊總編輯 Chief Editor

公關 Public Relations

王舒慧 Ester Su-Huei Wang

周毓敦 David Chou 林友真 Yeou-Chen Lin

編輯 Editor

媒體宣傳 Media Relations

平面設計 Graphic Designer

劉耘孜 Yun-Tzu Liu

童維崇 Wei-Chung Tung

美術執行 Graphic Layout

錄影 Video Recording

魏振庭 Chen-Ting Wei 財務 Treasurer

摩根音樂藝術工作室 Morgan Music Studio

陳玲莉 Lilly Chen

燈光音響 Light & Sound

會計 Accountant

曾淑華 Shu-Hua Tseng

群動藝術有限公司 Creative Performing Art Co., Ltd.

出納 Cashier

攝影 Photographer

王浩羽 Hao-Yu Wang

周定國 Ting-Kuo Chou 吳宏達 Hung-Ta Wu

姚孟憲 Meng-Hsien Yao

台灣合唱協會工作人員TCA Staff

鄭宇翔 Yeu-Shyang Cheng 徐上哲 Shang-Che Hsu 魯以諾 Enoch Luu 蘇俊誠 Chun-Cheng Su 文上砡 Shang-Yu Wen 吳彥葶 Yen-Ting Wu

前台志工 Volunteer

張宇辰 Yu-Chen Chang 陳茉莉 Mo-Li Chen 陳明均 Ming-Chun Chen 鄭巧欣 Chiao-Hsin Cheng 賈渝生 Yu-Sheng Chia 金玉光 Yuh-Guang Jin 柯雅云 Ya-Yun Ko 廖宏恩 Hong-En Liao 林麗雯 Li-Wen Lin 劉賢德 Hsien-Te Liu 蘇文萱 Wen-Hsuan Su 蔡誌豪 Chih-Hao Tsai 王昭雯 Chao-Wen Wang 吳淑滿 Shu-Man Wu


NOTE


NOTE


台北愛樂

合唱團家族

2018 團員甄選 甄試 條件

甄試 內容 甄試 時間

台北愛樂合唱團

室內合唱團

青年合唱團

少年及兒童合唱團

19歲以上

19歲以上

18-26歲

7-17歲

具歌唱經驗及視譜能力、音樂性佳

聽音、視唱

視唱、自選曲一首(可自備伴奏)、面談

依甄試分級分班

及音域測試

9 月9 日 14:30-17:00

18:00-19:00

(Sun.)

12:30-14:00

10:00-12:00

甄試 地點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33巷28號B1

報名 費用

200元整 (02) 2773-3691

洽詢 方式

劉小姐#133 tpc@tpf.org.tw

簡先生#138 tpf20@tpf.org.tw

陳小姐#128 lily@tpf.org.tw

報名請填 寫線上表單


2019

2019

國際 合唱大賽 Taipei T aiipei IInternational nternational p Choral Competition

Jul. 30~Aug. 2

Jul. 26~Aug. 4

Cristian Grases

Levente Gyöngyösi

Latvia

Venezuela

Hungary

Pasi Hyökki

Yu-Chung John Ku Ko Matsushita

Jonathan Velasco

Finland

Taiwan

The Philippines

Ēriks Ešenvalds

Japan



фЀɟ̤쨰фЀ̤Φŀʀɢͅь ጐ ࠼ ̶ ϒΫɟ̤쨰ϒΫଲϒΫ̤Ԗဍɢ ጐ ̶쨞ŲɴͪᏤʮ쨟 Ƭॽɟ̤쨰Ƭॽ̤॰⟢Ҟę‫ ̶ ىץ‬ᒚȕ% ๦ු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