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F13 Program Book

Page 1

7.22-8.4



www.tpf.org.tw

www.ticf.tw

指導PATRON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主辦ORGANIZER

縣市合辦LOCAL CO-ORGANIZER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OF NANTOU COUNTY 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 YUNLIN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縣市協辦LOCAL SUPPORTER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BUREAU OF CULTURAL AFFAIRS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CULTURAL AFFAIRS DEPARTMENT OF YUNLIN COUNTY GOVERNMENT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CULTURAL AFFAIRS DEPARTMENT OF PINGTUNG COUNTY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TAINAN CITY GOVERNMENT 新竹市政府文化局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HSINCHU CITY

協辦SUPPORTER

主要贊助MAJOR SPONSOR

贊助SPONSOR

合作SUPPORTING PARTNER

指定住宿HOTEL


活動一覽表

Schedule 日期Date

台北經典音樂會系列 Classical Concert Series

午間音樂會系列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Noon Concert Series

7/22 Mon.

7/23 Tue.

7/24 Wed.

14:00 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開幕嘉年華 Opening Ceremony •匈牙利 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指揮: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conductor •苗栗建國國小合唱團 Miaoli Jianguo Elementary School Choir 指揮:饒家卉 Chia-Hui Jao, conductor

7/25 Thu.

12:30 國泰金融中心大樓

Cathay Financial Holdings •匈牙利 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指揮: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conductor

7/26 Fri.

2


巡迴音樂會系列

交流音樂會系列

Touring Concert Series

Friendship Concert Series

19:30 苗北藝文中心演藝廳

Performance Hall of Northern Miaoli Art Center •匈牙利 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指揮: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conductor •聯演:苗栗建國國小合唱團 Miaoli Jianguo Elementary School Choir 指揮:饒家卉 Chia-Hui Jao, conductor

19:30 屏東縣藝術館

Gallery and Music Hall of Pingtung County •匈牙利 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指揮: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conductor •聯演:屏東希望兒童合唱團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指揮:吳聖穎 Muni Takivaljit, conductor

19:30 雲林縣文化處音樂廳

Performance Hall of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Yunlin County •匈牙利 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指揮: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conductor •合辦 演出: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 Yunlin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指揮:許淑媛 Shuyuan Hsu, conductor

3


日期Date

7/28 Sun.

台北經典音樂會系列 Classical Concert Series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Noon Concert Series

19:30

14:00

匈牙利國寶-匈牙利 Cantemus-兒童合唱團

台北捷運東區地下街七號廣場 (台北愛樂合唱廣場) Taipei East Metro Mall Plaza7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al Plaza) •阿朵蕾烏克麗麗琴歌手 Adore Ukulele Singers and Players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Women's Choir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匈牙利 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指揮: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conductor

午間音樂會系列

•聯演:屏東希望兒童合唱團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指揮:吳聖穎 Muni Takivaljit, conductor

7/29 Mon.

19:30 魔幻人聲-比利時菊苣海灣樂團

Witloof Bay, Belgium

7/30 Tue.

19:30

12:00

永真慈善之夜 •紐約複音之聲 New York Polyphony, US

臺大醫院東址大樓

•匈牙利 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指揮: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conductor •聯演:苗栗建國國小合唱團 Miaoli Jianguo Elementary School Choir 指揮:饒家卉 Chia-Hui Jao, conducto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East Site Main Building •亞美尼亞霍夫室內合唱團 Hover Chamber Choir, Armenia 指揮:桑娜•霍夫漢尼斯揚 Sona Hovhannisyan, conductor 14:00 中影商業大樓演講廳

Central Pictures Commercial Building 「FUN聲高歌-國際兒童合唱交流活動」 •匈牙利 Cantemus兒童合唱團 •樹林市小水滴少年合唱團 •台北市立三興國小合唱團 •台北市原住民兒童合唱團 •台北市立敦化國小合唱團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合唱團 •苗栗縣泰安鄉汶水國小合唱團 •廣州天河少兒合唱團 •廣州天河男童合唱團

7/31 Wed.

19:30

16:00

古典樂界披頭四-紐約複音之聲

英業達集團桃園大溪廠

New York Polyphony, US

Inventec •匈牙利 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指揮: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conductor

8/01 Thu.

19:30 民族爵士女聲-芬蘭KYN女聲合唱團

KYN, Finland 指揮:凱亞•維塔薩洛 Kaija Viitasalo, conductor

4


巡迴音樂會系列

交流音樂會系列

Touring Concert Series

Friendship Concert Series

19:30 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Kaohsiung City Dadong Arts Center •比利時菊苣海灣樂團 Witloof Bay, Belgium

14:00 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

Multi-Purpose Auditorium, New Taipei City Hall •苗栗建國國小合唱團 •重慶愛樂童聲合唱團 •山東省明天少兒合唱團 •河北張家口橋東少年宮垣夢合唱團 •廣東肇慶市端州海韻童聲合唱團 •廣東少年廣播合唱團

19:30

14:00

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

Performance Hall of Tainan Municipal Cultural Center •芬蘭KYN女聲合唱團 KYN, Finland 指揮:凱亞•維塔薩洛 Kaija Viitasalo, conductor •聯演:府城教師合唱團 Tainan Teacher's Choir 指揮:楊宜真 I-Chen Yang, conductor

Multi-Purpose Auditorium, New Taipei City Hall •天河男童合唱團 •西安星海合唱團 •蘭州鐵路局七彩人生合唱團 •天河區少兒合唱團 •大湖愛樂合唱團 •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

19:30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

Performance Hall of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Hsinchu City •紐約複音之聲 New York Polyphony, US •晶晶兒童合唱團 Crystal Children's Choir 指揮:黎燕芸 Yen-Yun Lee, conductor

5


日期Date

台北經典音樂會系列 Classical Concert Series

午間音樂會系列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Noon Concert Series

8/02 Fri.

12:00 振興醫院

Cheng Hsin General Hospital •芬蘭KYN女聲合唱團 KYN, Finland 指揮:凱亞•維塔薩洛 Kaija Viitasalo, conductor

8/03 Sat.

19:30

15:30

來自高加索的風-亞美尼亞霍夫室內合唱團

大師班音樂會-巴赫第21號清唱劇《我心甚是憂傷》 台北和平長老教會

Hover Chamber Choir, Armenia 指揮:桑娜•霍夫漢尼斯揚 Sona Hovhannisyan, conductor

8/04 Sun.

Taipei HoPing Presbyterian Church 巴赫:第21號清唱劇《我心甚是憂傷》 J.S. Bach: Ich hatte viel Bekümmernis, BWV 21 指導: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director 指揮:大師班學員指揮 Master Class Conductors, conductors 合唱指導:吳尚倫 Shanglun Wu, chorus master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14:30 閉幕音樂會

Final Concert •亞美尼亞霍夫室內合唱團 Hover Chamber Choir, Armenia 指揮:桑娜•霍夫漢尼斯揚 Sona Hovhannisyan, conductor •芬蘭KYN女聲合唱團 KYN,Finland 指揮:凱亞•維塔薩洛 Kaija Viitasalo, conductor 普契尼《光榮彌撒》 G. Puccini: Messa di Gloria 指揮: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conductor 男高音:張耀文 Yao-Wen Chang, tenor 男中音:葉展毓 Chan-Yu Yeh, baritone 合唱指導:古育仲 Yu-Chung Ku, chorus master 節慶合唱團 Festival Choir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合唱音樂營暨基礎指揮班 大師班

合唱萬象講座

Workshop for Choral Singers and Conductors Master Class Lecture Series 藝術總監Artistic Derestor

音樂營師資 Workshop Faculty

杜黑 Dirk DuHei

亞拉-波列南 Kari Ala-Pöllänen 焦元溥 Yuan-Pu Chiao 科勒•漢肯 Kåre Hanken 桑娜•霍夫漢尼斯揚 Sona Hovhannisyan 許嘉芬 Chia-Fen Hsu 李雨衡 Yu-Heng Lee 劉容舟 Rung-Jou Liou 麥考伊 Jerry McCoy 梅爾維 André van der Merwe 潘宇文 Yu-Wen Pan

6

施行一 Barcly Shih 史文森 Aida Swenson 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戴怡音 Yi-Yin Joy Tai 凱亞•維塔薩洛 Kaija Viitasalo 翁佳芬 Chia-Fen Weng 吳尚倫 Shanglun Wu 嚴良堃 Liangkun Yan


巡迴音樂會系列

交流音樂會系列

Touring Concert Series

Friendship Concert Series

19:30

14:00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

Performance Hall of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Nantou County •亞美尼亞霍夫室內合唱團 Hover Chamber Choir, Armenia 指揮:桑娜•霍夫漢尼斯揚 Sona Hovhannisyan, conductor •聯演:草鞋墩愛樂合唱團 Tsao-Tun Philharmonic Chorus 指揮:許素娟 Su-Chuan Hsu, conductor

Multi-Purpose Auditorium, New Taipei City Hall •緣夢合唱團 •溢洋合唱團 •甘肅省隴韻合唱團 •陝西三線八音合唱團 •四分溪合唱團 •蘇州市吳儂女子合唱團

節慶合唱團指揮 Festival Choir Conductor

聲樂指導 Voice Teacher

排練鋼琴 Rehearsal Pianist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車炎江 Yen-Chiang Che, baritone 陳美玲 Mei-Lin Chen, soprano 陳珮琪 Pei-Chi Chen, mezzo-soprano 林慈音 Grace Lin, soprano

柯乃方 Nai-Fang Ko 林承毅 Chen-Yi Lin 劉惠珊 Lana Hui-Shan Liu 顏嘉瑄 Chia-Hsuan Yen

合唱指導 Chorus Master

古育仲 Yu-Chung Ku

7


目錄 Content

活動一覽表

02

Schedule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賀詞

10

Message from the Commissioner of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Taipei City Government

藝術總監的話

11

Message from the Artistic Director

演出場次及曲目

12

Concert Programs

藝術總監

57

Artistic Director

演出人員

58

Performers

國際演出團體

60

International Groups

國內演出團體

70

Local Groups

師資

81

Faculty

基礎指揮班 大師班 合唱萬象講座

87

Workshop for Choral Conductors Master Class

交流音樂會系列

88

Friendship Concert Series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108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贊助人名冊

110

Sponsor

感謝名單

111

Acknowledgment

工作人員名單 TICF Team

8

111


9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賀詞 Message from the Commissioner of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Taipei City Government

由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舉辦至今邁入第十三屆,儼然已經成為每年夏季,在台北最重要的 合唱慶典。

「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除了學術性的合唱音樂營、指揮研習營、大師班、專題講座…等教育課程外,更有來自歐、亞、美洲,五 支合唱團隊參與,巡演北、中、南共二十場。另外,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還利用台灣博物館、捷運廣場、臺大醫院、振興醫院、和平 教會等公共空間舉辦「午間音樂會」,將合唱帶入生活,深耕巷弄文化,讓台北市民更貼近合唱之美。

表演藝術中,合唱一直為社會大眾最容易接受的一種類型,因為人聲渾然天成,給予人們的感動是深刻且直接。「台北國際合唱音 樂節」每一年都有令人期待的作品,依循往年傳統,邀集了國外五支優秀人聲團隊:包括從柯大宜音樂學校學生所組成的匈牙利

Cantemus兒童合唱團、打進歐洲流行歌唱大賽的比利時菊苣海灣樂團、曾攻佔美國告示牌古典專輯排行榜的紐約複音之聲、將傳統 民謠融入爵士音樂元素的芬蘭KYN女聲合唱團、以及來自高加索山的風ę亞美尼亞霍夫合唱團;閉幕音樂會則帶來一場《光榮彌 撒》,以兩百五十人陣仗,重現浦契尼的恢弘巨作,讓整個音樂節,有了完美的壓軸。

一個偉大的城市都得有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文化就是生活,而台北市的成長,我相信是來自於生活的厚度。從去年二月上任以來, 我在做最有意義的事情,也恰好是我最喜歡的事情;期盼台北邁向創意城市,樹立文化高度,讓世界看到台北。謝謝台北愛樂文教基 金會的全體同仁,跟我有一樣的理念!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

10


藝術總監的話 Message from the Artistic Director

合唱音樂在表演藝術中,是民眾最容易參與及接受的一種。人聲擁有語言文字表達的特性,比任何樂器更美、更渾然天成 的音色,成為最直接表現動人音樂的方式。透過人聲的表現,給予聽眾的感動是非常直接、深刻且熱情的。對於普羅大 眾,推廣學習、參與或欣賞合唱表演,也是最容易接觸音樂及藝術文化的活動。在歐、美地區,各式合唱節慶及比賽是國 際間最常見的文化競技及交流大會,合唱團於節慶中演唱代表各國文化之歌曲,感染力直指人心,其普及率及接受度更勝 於職業交響樂團。一國的合唱水準幾乎可以與其公民文化水準畫上等號。 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自1988年成立之初,即以推廣合唱為主要宗旨,一直積極在國內舉辦各種型式的合唱音樂相關活動。

1996年自文建會手中接辦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多年來在各界支持及團隊辛勤的品牌經營下,已成為國內合唱風氣及水 準提升的重要推手。國際頂尖團隊的來台競演、合唱及指揮營隊的人才培育,國內外團隊聯合縣市巡演、國際大師熱情教 學、創新曲目/演出型態的帶動,直接或間接地成就台灣傑出團隊在國際重要音樂節及競賽發光發熱,並帶動社會合唱團體 競相成立的盛景。歷年來,音樂節逐漸擴展規模、廣度與深度,曾造訪台灣的國際知名團隊累計達66支,更有20餘位國際 音樂組織負責人及策展人、100多位知名指揮家、2500名專業歌手參與活動,還吸引200餘人次外籍人士來台觀摩,締造 全國總參與人次逾20餘萬之成果。迄今,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合唱音樂節,也堪稱台灣與國際合唱 交流的最重要平台。

TICF13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邀請了來自歐、美、亞、非洲的多位指揮大師及五支團隊,將帶來令人嘆為觀止的演出, 以及各式各樣精彩的講座與教學。除了臺灣及東南亞地區,今年更首次有來自北歐地區及澳大利亞的合唱樂迷團體參與, 以及多支大陸團體來台交流,進行文化之旅。我們誠摯地歡迎新朋友的加入,期待您的熱情參與,也希望各界繼續給予我 們支持鼓勵與建議批評。

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立足臺灣、放眼世界、一步一印、持續深耕。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藝術總監

11


匈牙利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指揮 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7/22 Performance Hall of Northern Miaoli Art Center

苗北藝文中心演藝廳

Mon. 19:30

A Hakka Suite: An Eagle / 客家組曲: Wo Wo Nei / The Water of the Spring 鷂婆 / 喔喔孺 / 春水 Yong-Tao Chen Arr. Yu-Shan Tsai Trad. Hakka Folklore Music by Sung-Jung Hsu

陳永淘 蔡昱珊編曲 客家童謠 徐松榮曲

The Kylin 麒麟仔 Chang-Fa Yu

游昌發

Clapping Hands / 拍手歌 / Be Grateful to My Mother Niyu感謝母親 Lyrics by Tuonan Wang Music by Chin-Kuan Wu Arr. Peter Ma Rukai folk song Arr. Wen-Pin Hope Lee

王拓南詞 伍欽光曲 馬彼得編曲 魯凱族古謠 李和莆編曲

苗栗建國國小合唱團

Miaoli Jianguo Elementary School Choir 指揮 饒家卉 Chia-Hui Jao, conductor 鋼琴 江怡臻 I-Chen Chiang, pianist

A Ceremony of Carols 聖誕頌歌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1. Procession ("Hodie Christus natus est", Gregorian chant) 2. Wolcum Yole! 3. There is no Rose 4a. That yonge child 4b. Balulalow 5. As dew in Aprille 6. This little Babe 10. Deo Gracias 11. Recession ("Hodie Christus natus est", Gregorian chant)

布瑞頓 進場曲(葛利果聖歌《基督今日降生》) 歡迎你! 這裡沒有玫瑰 那年少的孩子 搖籃曲 四月露水 小小嬰孩 感謝主 退場曲(葛利果聖歌《基督今日降生》)

Agnus Dei 羔羊讚 Antonio Lotti, 1667-1740

洛堤

Agnus Dei 羔羊讚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Adoramus te Christe 基督,我們崇拜你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In Monte Oliveti 在橄欖山上 Giovanni Battista Martini, 1706-1784

馬替尼

Pueri Hebraeorum 希伯來的小孩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Ave Maria 聖母頌 Giulio Caccini, 1551-1618 12

卡契尼


Repleti Sunt Omnes 所有人被聖靈充滿 Jacobus Gallus, 1550-1591

加路斯

Hebe deine Augen auf 舉目向山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孟德爾頌

150. Genfi Zsoltár 詩篇150篇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Beatus vir 有福的人 Levente Gyöngyösi, 1975-

喬澤西

Pueri Hebraeorum 希伯來的小孩 Randall Thompson, 1899-1984

湯普森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Egyetem, Begyetem 蹦蹦跳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Hegyi Éjszakák 荒山之夜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Táncnóta 舞蹈歌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Fülemüle 夜鶯 György Orbán, 1947-

奧班

Mundi Renovatio 世界更新 György Orbán, 1947-

奧班

Szell Zúg 晚風 Lajos Bárdos, 1899-1986

巴爾多許

Cat and Dog 貓與狗 Miklós Kocsár, 1933-

柯查

Jó Szánút, Jó Fejsze 愉快的雪橇 Miklós Kocsár, 1933-

柯查

Capriccio Senza Parole 無言的隨想曲 Gyula Bánkövi, 1966-

班科維

Estéli Nótázás 夜曲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曲目簡介請參照國家音樂廳主場次


匈牙利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指揮 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7/23 Gallery and Music Hall of Pingtung County

屏東縣藝術館

Tue. 19:30

Uniyu 思慕 Trad. Paiwan

排灣族古調

Qaiqai 當我想起妳 Trad. Paiwan

排灣族古調

Naluwan 古調-羨慕 Trad. Paiwan Arr. Abibi

排灣族歌謠 阿比比編曲

Naluwan 排灣歡樂舞 Trad. Paiwan Arr. Abibi

排灣族歌謠 阿比比編曲

屏東希望兒童合唱團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指揮 吳聖穎 Muni Takivaljit, conductor

A Ceremony of Carols 聖誕頌歌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1. Procession ("Hodie Christus natus est", Gregorian chant) 2. Wolcum Yole! 3. There is no Rose 4a. That yonge child 4b. Balulalow 5. As dew in Aprille 6. This little Babe 10. Deo Gracias 11. Recession ("Hodie Christus natus est", Gregorian chant)

布瑞頓 進場曲(葛利果聖歌《基督今日降生》) 歡迎你! 這裡沒有玫瑰 那年少的孩子 搖籃曲 四月露水 小小嬰孩 感謝主 退場曲(葛利果聖歌《基督今日降生》)

Agnus Dei 羔羊讚 Antonio Lotti, 1667-1740

洛堤

Agnus Dei 羔羊讚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Adoramus te Christe 基督,我們崇拜你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In Monte Oliveti 在橄欖山上 Giovanni Battista Martini, 1706-1784

本場音樂會感謝

馬替尼

Pueri Hebraeorum 希伯來的小孩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Ave Maria 聖母頌 Giulio Caccini, 1551-1618

贊助 14

卡契尼


Repleti Sunt Omnes 所有人被聖靈充滿 Jacobus Gallus, 1550-1591

加路斯

Hebe deine Augen auf 舉目向山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孟德爾頌

150. Genfi Zsoltár 詩篇150篇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Beatus vir 有福的人 Levente Gyöngyösi, 1975-

喬澤西

Pueri Hebraeorum 希伯來的小孩 Randall Thompson, 1899-1984

湯普森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Egyetem, Begyetem 蹦蹦跳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Hegyi Éjszakák 荒山之夜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Táncnóta 舞蹈歌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Fülemüle 夜鶯 György Orbán, 1947-

奧班

Mundi Renovatio 世界更新 György Orbán, 1947-

奧班

Szell Zúg 晚風 Lajos Bárdos, 1899-1986

巴爾多許

Cat and Dog 貓與狗 Miklós Kocsár, 1933-

柯查

Jó Szánút, Jó Fejsze 愉快的雪橇 Miklós Kocsár, 1933-

柯查

Capriccio Senza Parole 無言的隨想曲 Gyula Bánkövi, 1966-

班科維

Estéli Nótázás 夜曲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曲目簡介請參照國家音樂廳主場次

15


匈牙利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指揮 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7/26 Performance Hall of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Yunlin County

雲林縣文化處音樂廳

Fri. 19:30

Keep Your Lamps Trimmed And Burning 讓燈火繼續燃燒 Trad. Spiritual Arr. Philip Kern

傳統黑人靈歌 菲利浦.柯恩編曲

Any Dream Will Do 夢想成真 Music by Andrew Lloyd Webber Lyrics by Tim Rice

安德魯.洛伊.韋伯曲 提姆.萊斯詞

42nd Street 42街 Music by Harry Warren Lyrics by Al Dubin Arr. Carl Strommen

哈利.華倫曲 艾爾.杜賓詞 卡爾.史杜文編曲

The Chinese Zodiac 十二生肖 Taiwan Nursery Rhyme Music by Victor Shen

台灣念謠 沈新欽曲

Marching Forward 向前行 Lim Giong Arr. Shu-Han Chang

林強 張舒涵編曲

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

Yunlin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指揮 許淑媛 Shu-Yuan Hsu, conductor

A Ceremony of Carols 聖誕頌歌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1. Procession ("Hodie Christus natus est", Gregorian chant) 2. Wolcum Yole! 3. There is no Rose 4a. That yonge child 4b. Balulalow 5. As dew in Aprille 6. This little Babe 10. Deo Gracias 11. Recession ("Hodie Christus natus est", Gregorian chant)

布瑞頓 進場曲(葛利果聖歌《基督今日降生》) 歡迎你! 這裡沒有玫瑰 那年少的孩子 搖籃曲 四月露水 小小嬰孩 感謝主 退場曲(葛利果聖歌《基督今日降生》)

Agnus Dei 羔羊讚 Antonio Lotti, 1667-1740

洛堤

Agnus Dei 羔羊讚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Adoramus te Christe 基督,我們崇拜你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In Monte Oliveti 在橄欖山上 Giovanni Battista Martini, 1706-1784

馬替尼

Pueri Hebraeorum 希伯來的小孩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Ave Maria 聖母頌 Giulio Caccini, 1551-1618 16

卡契尼


Repleti Sunt Omnes 所有人被聖靈充滿 Jacobus Gallus, 1550-1591

加路斯

Hebe deine Augen auf 舉目向山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孟德爾頌

150. Genfi Zsoltár 詩篇150篇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Beatus vir 有福的人 Levente Gyöngyösi, 1975-

喬澤西

Pueri Hebraeorum 希伯來的小孩 Randall Thompson, 1899-1984

湯普森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Egyetem, Begyetem 蹦蹦跳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Hegyi Éjszakák 荒山之夜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Táncnóta 舞蹈歌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Fülemüle 夜鶯 György Orbán, 1947-

奧班

Mundi Renovatio 世界更新 György Orbán, 1947-

奧班

Szell Zúg 晚風 Lajos Bárdos, 1899-1986

巴爾多許

Cat and Dog 貓與狗 Miklós Kocsár, 1933-

柯查

Jó Szánút, Jó Fejsze 愉快的雪橇 Miklós Kocsár, 1933-

柯查

Capriccio Senza Parole 無言的隨想曲 Gyula Bánkövi, 1966-

班科維

Estéli Nótázás 夜曲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曲目簡介請參照國家音樂廳主場次

17


匈牙利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指揮 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7/28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台北國家音樂廳

Sun. 19:30

Uniyu 思慕 Trad. Paiwan

排灣族古調

Qaiqai 當我想起妳 Trad. Paiwan

排灣族古調

Naluwan 古調-羨慕 Trad. Paiwan Arr. Abibi

排灣族歌謠 阿比比編曲

Naluwan 排灣歡樂舞 Trad. Paiwan Arr. Abibi

排灣族歌謠 阿比比編曲

屏東希望兒童合唱團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指揮 吳聖穎 Muni Takivaljit, conductor

A Ceremony of Carols 聖誕頌歌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1. Procession ("Hodie Christus natus est", Gregorian chant) 2. Wolcum Yole! 3. There is no Rose 4a. That yonge child 4b. Balulalow 5. As dew in Aprille 6. This little Babe 10. Deo Gracias 11. Recession ("Hodie Christus natus est", Gregorian chant)

布瑞頓 進場曲(葛利果聖歌《基督今日降生》) 歡迎你! 這裡沒有玫瑰 那年少的孩子 搖籃曲 四月露水 小小嬰孩 感謝主 退場曲(葛利果聖歌《基督今日降生》)

Agnus Dei 羔羊讚 Antonio Lotti, 1667-1740

洛堤

Agnus Dei 羔羊讚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Adoramus te Christe 基督,我們崇拜你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In Monte Oliveti 在橄欖山上 Giovanni Battista Martini, 1706-1784

馬替尼

Pueri Hebraeorum 希伯來的小孩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Ave Maria 聖母頌 Giulio Caccini, 1551-1618 18

卡契尼


Repleti Sunt Omnes 所有人被聖靈充滿 Jacobus Gallus, 1550-1591

加路斯

Hebe deine Augen auf 舉目向山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孟德爾頌

150. Genfi Zsoltár 詩篇150篇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Beatus vir 有福的人 Levente Gyöngyösi, 1975-

喬澤西

Pueri Hebraeorum 希伯來的小孩 Randall Thompson, 1899-1984

湯普森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Egyetem, Begyetem 蹦蹦跳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Hegyi Éjszakák 荒山之夜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Táncnóta 舞蹈歌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Fülemüle 夜鶯 György Orbán, 1947-

奧班

Mundi Renovatio 世界更新 György Orbán, 1947-

奧班

Szell Zúg 晚風 Lajos Bárdos, 1899-1986

巴爾多許

Cat and Dog 貓與狗 Miklós Kocsár, 1933-

柯查

Jó Szánút, Jó Fejsze 愉快的雪橇 Miklós Kocsár, 1933-

柯查

Capriccio Senza Parole 無言的隨想曲 Gyula Bánkövi, 1966-

班科維

Estéli Nótázás 夜曲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19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布瑞頓

聖誕頌歌

A Ceremony of Carols 1. Procession ("Hodie Christus natus est", Gregorian chant) 進場曲(葛利果聖歌《基督今日降生》) 2. Wolcum Yole! 歡迎你! 3. There is no Rose 這裡沒有玫瑰 4a. That yonge child 那年少的孩子 4b. Balulalow 搖籃曲 5. As dew in Aprille 四月露水 6. This little Babe 小小嬰孩 10. Deo Gracias 感謝主 11. Recession ("Hodie Christus natus est", Gregorian chant) 退場曲(葛利果聖歌《基督今日降生》) 《聖誕頌歌》(Op. 28)是由英國作曲家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為女聲三部合唱、獨唱及豎琴所寫的組曲。這 部為聖誕節所寫的作品,歌詞大多選自《英文短詩選》(The English Galaxy of Shorter Poems)這本蒐集了14、15世紀的英文短 詩詩集。這部作品於1942年,布瑞頓從美國搭船返回英國的航行途中完成。原本構想是作為一系列互不相關的歌曲,但後來再將 葛利果聖歌《基督今日降生》(Hodie Christus natus est)的曲調放在開頭與結尾做為進場曲與退場曲,而形成一部完整的組曲。 本場演出將以鋼琴做為伴奏,並省略第7、8、9樂章,做為一個較短的演出版本。

Antonio Lotti, 1667-1740 洛堤

羔羊讚

Agnus Dei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求你垂憐我們。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求你垂憐我們。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求你賜給我們平安。」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羔羊讚

Agnus Dei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求你垂憐我們。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求你垂憐我們。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求你賜給我們平安。」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基督,我們崇拜你

Adoramus te Christe 「我們崇拜你,哦!基督,我們祝福你,你背上的神聖十架已救贖了世界。他為了我們遭受死亡,哦、主啊!哦、主啊!求你垂 憐我們。」

Giovanni Battista Martini, 1706-1784 馬替尼

在橄欖山上

In Monte Oliveti 「在橄欖山上,他向他的父祈禱:『父啊,若是可以的話,讓這杯離開我。雖然我的靈魂是願意的,但肉體卻軟弱了。願你的旨 意成全。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讓你的旨意得到成全。』」

希伯來的小孩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6-1594 帕勒斯特利納

Pueri Hebraeorum 「希伯來的小孩把衣服鋪在路上,並且大聲呼叫:和撒那歸於大衛的後裔:他是有福的奉主名而來的人。」 (棕櫚星期日用經文歌)

聖母頌

Ave Maria 這首曲子只使用了《聖母頌》經文的第一句「萬福馬利亞」(Ave Maria)貫串了全曲。

20

Giulio Caccini, 1551-1618 卡契尼


Jacobus Gallus, 1550-1591 加路斯

所有人被聖靈充滿

Repleti Sunt Omnes 當到了五旬節那天時,他們都聚集在一個地方。突然間,有個聲音從天上傳來,並伴隨著一陣大風吹過,就充滿在他 們坐著的屋子裡。這時,有如火焰的舌頭向他們顯現,並落在他們身上。然後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了,並開始說起各 國方言,何等偉大的神蹟啊。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孟德爾頌

舉目向山

Hebe deine Augen auf 〈舉目向山〉是選自孟德爾頌神劇《以利亞》的一首無伴奏女聲三部合唱曲。歌詞選自聖經詩篇121篇1至4節。這詩篇 的標題為「以色列的守護者」,是首富有仰望的歌曲,被傳唱於朝聖的旅途中。在神劇《以利亞》中,這首曲子是由 守護著行走在曠野中的以利亞的三位天使所唱。以利亞被護送到何烈山去覲見上帝。

詩篇150篇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150. Genfi Zsoltár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在神的聖所讚美他!在他顯能力的穹蒼讚美他!要因他大能的作為讚美他,按著他極美的大德 讚美他!要用角聲讚美他,鼓瑟彈琴讚美他!擊鼓跳舞讚美他!用絲弦的樂器和簫的聲音讚美他!用大響的鈸讚美 他!用高聲的鈸讚美他!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Levente Gyöngyösi, 1975- 喬澤西

有福的人

Beatus vir 「這人是有福的,他必不中惡人的計謀,也不站在罪人的道路,也不坐在褻慢者的座位,但他的喜悅來自於耶和華的 律法,他日夜默想祂的律法。他要像一棵樹般栽種在溪水旁,按照季節生出它的果實,它的枝葉必不枯萎;不論他做 什麼都將茂盛。惡人就不是如此,會像糠秕一樣被風吹走。所以惡人在審判者面前將站不住腳,罪人在眾義人中也待 不住。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但惡人的路必將滅亡。」

Randall Thompson, 1899-1984 湯普森

希伯來的小孩

Pueri Hebraeorum 「希伯來的小孩把衣服鋪在路上,並且大聲呼叫:和撒那歸於大衛的後裔:他是有福的奉主名而來的人。」 (棕櫚星期日用經文歌)

蹦蹦跳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Egyetem, Begyetem 「蹦蹦跳跳,快樂的舞蹈!告訴我你的年輕人想要什麼。他想要的是一條麵包,還有針和縫線。九個精緻的小包子: 烤箱是用來烘烤它們的,麵粉是用來製作它們的。我的真愛正帶著它們,我要為了它們親吻你兩次,我會為了它們而 對你好。快樂地跳舞吧!」

荒山之夜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Hegyi Éjszakák 這是一首美麗且神祕的女聲合唱曲,沒有歌詞,描繪出山中夜晚的景色。

舞蹈歌

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柯大宜

Táncnóta 「他們竟敢說:匈牙利人不會跳舞!好吧,在穿著花俏的鞋子及量身訂製的褲子時的確不行。但當他們穿上有刺的靴 子和帽子,並戴上匈牙利的珍珠頭飾時,他們就會跳舞了。」

21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György Orbán, 1947- 奧班

夜鶯

Fülemüle 一首炫技的曲子,喚起了初春早晨的氣氛,當北風還在與年輕女孩的頭髮玩著惡作劇的遊戲時,夜鶯卻用他生動的歌聲宣布春天 已經來臨了。

György Orbán, 1947- 奧班

世界更新

Mundi Renovatio 一首炫技的曲子,以拉丁文歌詞述說世界的重生與更新。

Lajos Bárdos, 1899-1986 巴爾多許

晚風

Szell Zúg 這是一首民謠改編作品,是首充滿寧靜氣息的營火歌,述說著火的溫暖,並善意地提醒著需要仔細看著,好讓火能夠繼續燒著。

Miklós Kocsár, 1933- 柯查

貓與狗

Cat and Dog 這是由兩首曲子組成的作品,一是關於貓的個性,另一首是關於貓和狗之間無止境的爭鬥。

Miklós Kocsár, 1933- 柯查

愉快的雪橇

Jó Szánút, Jó Fejsze 《愉快的雪橇》這首歌是由兩名走在雪地裡的年輕樵夫所唱的。被深厚樹林所覆蓋的特蘭希瓦尼雅山(Transylvanian mountains) 一如往常地安靜。

Gyula Bánkövi, 1966- 班科維

無言的隨想曲

Capriccio Senza Parole 一首炫技的、爵士風格、沒有歌詞的曲子。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夜曲

Estéli Nótázás 這是一首匈牙利桑格人(Csángó)民謠所改編的曲子,全曲共分為三個部分。這首曲子充滿了象徵性的語言--關於村莊裡的男 孩和女孩在成長時的歡樂與悲傷,當他們長大成人後,都希望能有幸福快樂的婚姻。融合了傷心、戲謔、快樂的曲調,反映出在 結親時的起伏不安。這首曲子也描繪了鄉村情景的氣氛,開心地結束在大家聚在穀倉唱歌跳舞的場景。

春之頌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Tavaszi dal 嚴酷的冬天之後是春天的溫暖及喜悅,心中充滿歡喜與永恆的青春。

假如我能變成仙女…

Tündér, Ha Lennék… 一首美麗的歌曲,述說著在母親節時,一名心懷感恩的孩子獻給媽媽的願望。

22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遠方的呼喚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Hív a Messzeség 嶄新的黎明照亮了山丘及遠方的天空,喚醒了我們,並召喚著我們出去享受大自然的美麗。

跳躍的舞蹈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Ugrótánc 這是一首歡樂的歌曲,擁有緊湊的匈牙利舞蹈節奏,並模仿著充滿活力與享受的舞蹈心情。

搖籃曲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布拉姆斯

" Bölcsodal (Wiegenlied)

「搖籃曲和晚安,伴隨著枕旁的玫瑰花,還有散佈著的百合花,在寶寶的小床上。讓你躺下和安睡,願你的沉睡得到 祝福。搖籃曲和晚安,你母親的喜悅,光明天使就在身邊,守著我親愛的寶貝。他們會在你休息時保護你,你會在我 胸前醒來。」

春天的問候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舒曼

Tavaszi Üdvözlet (Frühlingsgrüsse) 一首關於春天的歌,描述著美麗的、清新的、充滿香氣的綠葉和鮮花,使人心靈感到溫暖。

五月的飲酒歌

Franz Schubert, 1797-1828 舒伯特

Májusi Bordal (Trinklied Mai) 一首開朗的曲子,描述於明亮的、春意盎然的五月天,在冰涼的酒窖裡分享美酒的快意,以及沿路上到處充滿的大自 然美景。此曲將以匈牙利文演唱。

芬蘭之歌

Fredrik Pacius, 1809-1891 帕契烏斯曼

A Finn Dal 一首美麗的歌曲,喚醒了芬蘭最偉大、最古老的智者-維納莫寧(Vejnemöjnen),他擁有強而有力的神奇聲音,同 時也是芬蘭民間傳說與芬蘭民族史詩著作〈卡勒瓦拉〉(Kalevala)裡的中心人物。這首歌描繪出樹林裡沙沙作響的樅 樹,以及清新、奔騰的溪流聲。

家園

Swedish folksong 瑞典民謠

Vermeland 一首描述家鄉美景及思鄉情緒的瑞典民謠。

歌唱吧

Lajos Bárdos, 1899-1986 巴爾多許

Cantemus 這首歌以拉丁文歌詞譜寫,鼓勵大家唱歌,因為唱歌是好的,唱歌是開心的;在歌唱裡,你的心是跳躍的。所以:大 家都來唱歌吧!

23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輕騎兵舞

Lajos Bárdos, 1899-1986 巴爾多許

Huszártánc 這個編曲的版本作於1952年。從樂譜上記載著「如十九世紀匈牙利舞曲節奏」(tempo di Verbunkos)這項指示來看,這首歌在 音樂上的個性應該是明白地指向十九世紀的士兵生活,以及獨立戰爭。這是一首具有軍樂色彩的舞曲,音樂中充滿著作響的馬 刺,以及鼓和小號等器樂的聲音。

新娘

Lajos Bárdos, 1899-1986 巴爾多許

Menyecske 這首曲子是由兩首鋼琴伴奏的民謠改編而成的,關於已婚少婦與秘密的戀情。有著淡淡的感傷,但也只是惡作劇般地輕輕帶過。

W.A. Mozart, 1756-1791 莫札特

小步舞曲

Menüett 一首選自《小夜曲》的著名三拍子舞曲曲調。(沒有歌詞)

美國(選自《西城故事》)

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 伯恩斯坦

America (from "West Side Story") 選自美國指揮家暨作曲家伯恩斯坦膾炙人口的作品《西城故事》當中的著名段落。

我有了旋律

George Gerschwin, 1898-1937 蓋西文

I Got Rhythm 「我有了旋律,我有了音樂,我有了我的愛人,夫復何求?我有了雛菊,在青青草地上,我有了我的愛人,夫復何求?舊愛帶來 煩惱,我不想理他,你也不會看到他,出現在我家門前。我有了星光,我有了美夢,我有了我的愛人,夫復何求?夫復何求?」

24


比利時菊苣海灣樂團 Witloof Bay, Belgium

7/28 Kaohsiung City Dadong Arts Center

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Sun. 19:30

Cage of promises 承諾牢籠 Peder Karlsson

彼得•卡爾森詞曲

Va Vers le Soleil 迎向太陽 Claude Lemesle / Michel Fugain Arr. Benoît Giaux & Etienne Debaisieux

克勞德•雷米斯爾 / 米歇爾•馥岡詞曲 貝諾瓦•濟歐、艾提安•德貝朱編曲

Rouge Vert Bleu 紅綠藍 Etienne Debaisieux Arr. Etienne Debaisieux & Benoît Giaux

艾提安•德貝朱詞曲 艾提安•德貝朱、貝諾瓦•濟歐編曲

Elle S’en Va 遠行 Nicolas Dorian

尼可拉斯•多力安詞曲

Count Basie 貝西伯爵 Lyrics by Henri Salvador Music by Neal Hefti Arr. Anders Jalkéus

亨利•薩爾瓦多詞 尼爾•海弗提曲 安德斯•雅克斯編曲

Won’t You 你何不 Lyrics by Ines Villa Music by Adrien Larocq & Benoît Giaux Arr. Benoît Giaux

英涅絲•維拉詞 雅卓安•拉霍克、貝諾瓦•濟歐曲 貝諾瓦•濟歐編曲

Monsieur Bip Bip 嗶嗶先生 Brice Homs / Michel Fugain Arr. Florence Huby

布萊斯•賀姆司 / 米歇爾•馥岡詞曲 芙羅倫斯•塢比編曲

Danser 舞動 English Lyrics by Patricia Maessen French Lyrics by Claude Maurane Music by Evert Verhees Arr. Benoît Giaux

派翠西亞•梅森詞(英文) 克勞德梅•森詞(法文) 艾維特•斐西斯曲 貝諾瓦•濟歐編曲

They Don’t Care About Us 他們不在乎我們 Michael Jackson Arr. Florence Huby

麥可•傑克森詞曲 芙羅倫斯•塢比編曲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25


The Eye of the Tiger 虎之眼 Frank Sullivan & Jim Peterik Arr. Benoît Giaux

法蘭克•蘇利文、吉姆•彼得立克詞曲 貝諾瓦•濟歐編曲

Chicons au Gratin 焗烤菊苣 Belgian adaptation of “Chili con carne” from The Real Group Anders Edenroth Belgian Lyrics by Witloof Bay

改編自「真實之聲」之《墨西哥辣肉醬》 安德斯•艾登羅斯詞曲 菊苣海灣樂團詞(比利時文)

Karin Redinger 卡琳雷汀潔 Alain Souchon / Laurent Voulzy Arr. Benoît Giaux

亞蘭•蘇松 / 羅倫•佛西詞曲 貝諾瓦•濟歐編曲

Le Vieux Chêne de la Place Montuis 蒙圖伊廣場的老橡樹 Lyrics by Charlotte Dekaise Music by Benoît Giaux

夏洛特•德凱斯詞 貝諾瓦•濟歐曲

Parce Qu’on Vient de Loin 因為我們來自遠方 Corneille Nyungura Arr. Florence Huby

科奈爾•鈕恩古拉詞曲 芙羅倫斯•塢比編曲

P’tit Blues Peinard 慵懶的小藍調 Jean-Jacques Goldman Arr. Florence Huby

強•雅克•高德曼詞曲 芙羅倫斯•塢比編曲

With Love Baby 心中有愛,寶貝

Benoît Giaux & Senjka Danhieux

貝諾瓦•濟歐、桑卡•丹依爾詞曲

Dans la Prison de Londres 倫敦監獄 Traditionnal from Quebec (Canada) Arr. Benoît Giaux

加拿大魁北克民謠 貝諾瓦•濟歐編曲

※曲目簡介請參照國家音樂廳主場次

26


比利時菊苣海灣樂團 Witloof Bay, Belgium

7/29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台北國家音樂廳

Mon. 19:30

Cage of promises 承諾牢籠 Peder Karlsson

彼得•卡爾森詞曲

Va Vers le Soleil 迎向太陽 Claude Lemesle / Michel Fugain Arr. Benoît Giaux & Etienne Debaisieux

克勞德•雷米斯爾 / 米歇爾•馥岡詞曲 貝諾瓦•濟歐、艾提安•德貝朱編曲

Rouge Vert Bleu 紅綠藍 Etienne Debaisieux Arr. Etienne Debaisieux & Benoît Giaux

艾提安•德貝朱詞曲 艾提安•德貝朱、貝諾瓦•濟歐編曲

Elle S’en Va 遠行 Nicolas Dorian

尼可拉斯•多力安詞曲

Count Basie 貝西伯爵 Lyrics by Henri Salvador Music by Neal Hefti Arr. Anders Jalkéus

亨利•薩爾瓦多詞 尼爾•海弗提曲 安德斯•雅克斯編曲

Won’t You 你何不 Lyrics by Ines Villa Music by Adrien Larocq & Benoît Giaux Arr. Benoît Giaux

英涅絲•維拉詞 雅卓安•拉霍克、貝諾瓦•濟歐曲 貝諾瓦•濟歐編曲

Monsieur Bip Bip 嗶嗶先生 Brice Homs / Michel Fugain Arr. Florence Huby

布萊斯•賀姆司 / 米歇爾•馥岡詞曲 芙羅倫斯•塢比編曲

Danser 舞動 English Lyrics by Patricia Maessen French Lyrics by Claude Maurane Music by Evert Verhees Arr. Benoît Giaux

派翠西亞•梅森詞(英文) 克勞德梅•森詞(法文) 艾維特•斐西斯曲 貝諾瓦•濟歐編曲

They Don’t Care About Us 他們不在乎我們 Michael Jackson Arr. Florence Huby

麥可•傑克森詞曲 芙羅倫斯•塢比編曲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27


The Eye of the Tiger 虎之眼 Frank Sullivan & Jim Peterik Arr. Benoît Giaux

法蘭克•蘇利文、吉姆•彼得立克詞曲 貝諾瓦•濟歐編曲

Chicons au Gratin 焗烤菊苣 Belgian adaptation of “Chili con carne” from The Real Group Anders Edenroth Belgian Lyrics by Witloof Bay

改編自「真實之聲」之《墨西哥辣肉醬》 安德斯•艾登羅斯詞曲 菊苣海灣樂團詞(比利時文)

Karin Redinger 卡琳雷汀潔 Alain Souchon / Laurent Voulzy Arr. Benoît Giaux

亞蘭•蘇松 / 羅倫•佛西詞曲 貝諾瓦•濟歐編曲

Le Vieux Chêne de la Place Montuis 蒙圖伊廣場的老橡樹 Lyrics by Charlotte Dekaise Music by Benoît Giaux

夏洛特•德凱斯詞 貝諾瓦•濟歐曲

Parce Qu’on Vient de Loin 因為我們來自遠方 Corneille Nyungura Arr. Florence Huby

科奈爾•鈕恩古拉詞曲 芙羅倫斯•塢比編曲

P’tit Blues Peinard 慵懶的小藍調 Jean-Jacques Goldman Arr. Florence Huby

強•雅克•高德曼詞曲 芙羅倫斯•塢比編曲

With Love Baby 心中有愛,寶貝

Benoît Giaux & Senjka Danhieux

貝諾瓦•濟歐、桑卡•丹依爾詞曲

Dans la Prison de Londres 倫敦監獄 Traditionnal from Quebec (Canada) Arr. Benoît Giaux

28

加拿大魁北克民謠 貝諾瓦•濟歐編曲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承諾牢籠

Peder Karlsson 彼得•卡爾森詞曲

Cage of promises 探索背信感情的內在世界。

迎向太陽 Va Vers le Soleil

Claude Lemesle / Michel Fugain 克勞德•雷米斯爾 / 米歇爾•馥岡詞曲 Arr. Benoît Giaux & Etienne Debaisieux 貝諾瓦•濟歐、艾提安•德貝朱編曲

讓我們一同遠離酷寒的北方,奔向陽光活力的南方。我們都是太陽之子。

紅綠藍

Rouge Vert Bleu

Etienne Debaisieux 艾提安•德貝朱詞曲 Arr. Etienne Debaisieux & Benoît Giaux 艾提安•德貝朱、貝諾瓦•濟歐編曲

所有字句,事物,情感和聲音,都由我們的男低音艾提安以顏色來表達。

遠行

Nicolas Dorian 尼可拉斯•多力安詞曲

Elle S'en Va 描述一名年輕女孩決定遠離世界和人群,探索生命真諦的旅程和挑戰。

貝西伯爵

Count Basie

Lyrics by Henri Salvador Music by Neal Hefti 亨利•薩爾瓦多詞 尼爾•海弗提曲 Arr. Anders Jalkéus 安德斯•雅克斯編曲

將貝西伯爵樂團的經典《小親親》翻譯為法文-早上醒來,我總會倒一大杯咖啡,然後放貝西伯爵的唱片。

你何不

Won't You

Lyrics by Ines Villa 英涅絲•維拉詞 Music by Adrien Larocq & Benoît Giaux 雅卓安•拉霍克、貝諾瓦•濟歐曲 Arr. Benoît Giaux 貝諾瓦•濟歐編曲

喚醒我們沈睡已久的熱情,充實地度過每一天。

嗶嗶先生

Monsieur Bip Bip

Brice Homs / Michel Fugain 布萊斯•賀姆司 / 米歇爾•馥岡詞曲 Arr. Florence Huby 芙羅倫斯•塢比編曲

無名先生每日周旋在妻子、狗、家和車子之間,喔!多麼美好的人生。

舞動

Danser

English Lyrics by Patricia Maessen 派翠西亞•梅森詞(英文) French Lyrics by Claude Maurane 克勞德梅•森詞(法文) Music by Evert Verhees 艾維特•斐西斯曲 Arr. Benoît Giaux 貝諾瓦•濟歐編曲

週五夜晚,美麗的年輕女郎期盼男友帶她去跳舞,生活要美好就要跳舞。

他們不在乎我們

Monsieur Bip Bip

Michael Jackson 麥可•傑克森詞曲 Arr. Florence Huby 芙羅倫斯•塢比編曲

麥可傑克森名曲,以堅定立場對抗壓迫、種族歧視與隔離。

29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虎之眼

The Eye of the Tiger

Frank Sullivan & Jim Peterik 法蘭克•蘇利文、吉姆•彼得立克詞曲 Arr. Benoît Giaux 貝諾瓦•濟歐編曲

電影《洛基三》主題曲。該片由席維斯史特龍飾演拳擊傳奇人物洛基巴布亞。

焗烤菊苣

Belgian adaptation of“Chili con carne”from The Real Group 改編自「真實之聲」之《墨西哥辣肉醬》 Anders Edenroth 安德斯•艾登羅斯詞曲 Belgian Lyrics by Witloof Bay 菊苣海灣樂團詞(比利時文)

Chicons au Gratin

一道美味的比利時經典料理。將菊苣捲入火腿,放入白醬再灑上起司絲。

Alain Souchon / Laurent Voulzy 亞蘭•蘇松 / 羅倫•佛西詞曲 Arr. Benoît Giaux 貝諾瓦•濟歐編曲

卡琳雷汀潔

Karin Redinger

一段船上的危險情緣。在遊輪上度假的年輕人,被美麗的卡琳雷汀潔所誘惑,而她,其實正在度蜜月...

蒙圖伊廣場的老橡樹

Le Vieux Chêne de la Place Montuis

Lyrics by Charlotte Dekaise 夏洛特•德凱斯詞 Music by Benoît Giaux 貝諾瓦•濟歐曲

在法國的一個小村莊,有棵在廣場上多年的老橡樹被砍掉了,自此,一切都改變了...

Corneille Nyungura 科奈爾•鈕恩古拉詞曲 Arr. Florence Huby 芙羅倫斯•塢比編曲

因為我們來自遠方

Parce Qu'on Vient de Loin 當你逃難到陌生國度,你學會將每一天當作此生最後一天去活。

Jean-Jacques Goldman 強•雅克•高德曼詞曲 Arr. Florence Huby 芙羅倫斯•塢比編曲

慵懶的小藍調

P'tit Blues Peinard 解除宿醉的最佳藥方,就是一首慵懶的小藍調配上我的吉他。

心中有愛,寶貝

Benoît Giaux & Senjka Danhieux 貝諾瓦•濟歐、桑卡•丹依爾詞曲

With Love Baby 無論你做什麼,一定要心中有愛。

倫敦監獄

Dans la Prison de Londres 此首民謠描述關在倫敦塔中的罪犯,被獄官的女兒釋放。

30

Traditionnal from Quebec (Canada) 加拿大魁北克民謠 Arr. Benoît Giaux 貝諾瓦•濟歐編曲


永真慈善之夜

7/30

A Hakka Suite: An Eagle / 客家組曲: Wo Wo Nei / 鷂婆 / The Water of the Spring 喔喔孺 / 春水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台北國家音樂廳

Tue. 19:30

Yong-Tao Chen Arr. Yu-Shan Tsai Trad. Hakka Folklore Music by Sung-Jung Hsu

陳永淘 蔡昱珊編曲 客家童謠 徐松榮曲

The Kylin 麒麟仔 Chang-Fa Yu

游昌發

Clapping Hands / 拍手歌/ Be Grateful to My Mother Niyu感謝母親 Lyrics by Tuonan Wang Music by Chin-Kuan Wu Arr. Peter Ma Rukai folk song Arr. Wen-Pin Hope Lee

王拓南詞 伍欽光曲 馬彼得編曲 魯凱族古謠 李和莆編曲

苗栗建國國小合唱團

Miaoli Jianguo Elementary School Choir 指揮 饒家卉 Chia-Hui Jao, conductor 鋼琴 江怡臻 I–Chen Chiang, pianist

紐約複音之聲 New York Polyphony, US

Vos qui Admiramini 你們是令人羨慕的女孩 Gratissima Virginis 賞心悅目的童貞女 Gaude Gloriosa 歡欣吧!榮耀的童貞女 Philippe De Vitry, 1291-1361

菲力普.維特利

Sederunt Principes 雖有首領坐著妄論我 Pérotin, 1200

裴洛定

Sicut Cervus 如鹿切慕溪水 Giovanni Pierluigi Palestrina, 1525-1594

帕勒斯特利納

The Dying Californian 快要死去的加利福尼亞人 Traditional

Arr. Gregory Brown, 1974

傳統歌謠,格雷戈里.布朗編曲

Muscogee Creek Hymn 馬斯科吉郡克里克部落 (美洲原住民)的讚美詩 本場音樂會感謝

Traditional

Arr. T. Long

傳統歌謠,隆恩編曲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贊助 31


匈牙利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 s Choir, Hungary 指揮 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Tavaszi Dal 春之頌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Tündér, Ha Lennék… 假如我能變成仙女…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Hív a Messzeség 遠方的呼喚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Ugrótánc 跳躍的舞蹈 József Karai, 1927-

卡拉伊

Bölcsodal (Wiegenlied) 搖籃曲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布拉姆斯

Tavaszi Üdvözlet" (Frühlingsgrüsse) 春天的問候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舒曼

Májusi Bordal (Trinklied Mai) 五月的飲酒歌 Franz Schubert, 1797-1828

舒伯特

A Finn Dal 芬蘭之歌 Fredrik Pacius, 1809-1891

帕契烏斯

Vermeland 家園 Swedish folksong

瑞典民謠

Cantemus 歌唱吧 Lajos Bárdos, 1899-1986

巴爾多許

Huszártánc 輕騎兵舞 Lajos Bárdos, 1899-1986

巴爾多許

Menyecske 新娘 Lajos Bárdos, 1899-1986

巴爾多許

Menüett 小步舞曲 W.A. Mozart, 1756-1791

莫札特

America (from “West Side Story”) 美國(選自《西城故事》) 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

伯恩斯坦

I Got Rhythm 我有了旋律 George Gerschwin, 1898-1937

蓋西文

※曲目簡介請參照國家音樂廳主場次

32


紐約複音之聲 New York Polyphony, US

7/31

"Times Go By Turns" 時光更迭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台北國家音樂廳

Wed. 19:30

Kyrie Cunctipotens Genitor Deus 垂憐曲:全能的天父上帝 Andrew Smith, 1970

安德魯.史密斯

Flos Regalis 王室之花 Andrew Smith, 1970

安德魯.史密斯

Flos Regalis, 王室之花 from the Worcester Fragments 選自《伍斯特殘篇》 Anonymous, 1300

佚名

Credo in unum Deum 信經 from Missa 'sine nomine' 選自《無名彌撒曲》 John Plummer, 1410-1484

約翰.普洛馬

Stella Caeli 天上之星 Walter Lambe, 1451-1504

沃爾特.蘭姆

Credo in unum Deum 信經 from Mass for Four Voices 選自《四聲部彌撒曲》 William Byrd, 1540-1623

威廉.柏德

Credo in unum Deum 信經 from Mass for Four Voices 選自《四聲部彌撒曲》 Thomas Tallis, 1505-1585

湯瑪士.泰利斯

Ite Missa Est 散會曲 Gabriel Jackson, 1962

加布里埃爾.傑克森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Taaveti Laalud (Psalm 22) 詩篇二十二篇 Cyrillus Kreek, 1889-1962

西里魯斯.克里克

O Gladsome Light (Svete Tikhi) 喜樂之光 Ivan Moody, 1964

伊凡.慕迪

O Dolce Note 哦!甜美的夜晚 Phillippe Verdelot, 1480-1530

菲利浦.維迪洛

La Nuit Froide et Somber 寒冷陰暗的夜晚 Orlande de Lassus, 1532-1594

奧蘭德.拉素士

A Colloquy with God 與神對話 Richard Rodney Bennett, 1936-2012

理查.羅德尼.班尼特

33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被修剪過的樹過一陣子或能再次增長, 最光禿禿的植物會再新生果實和花朵, 最難過的等候或能找到痛苦的釋放, 最乾旱的土壤可以吸取到最滋潤的雨水, 時光會更迭而機會能因某種原因改變, 從錯誤到公平、從好事到最糟的狀況。 《時光更迭》這首詩是由十六世紀羅馬天主教殉道者羅伯特.邵斯威爾(Robert Southwell, 1561-1595)所著,第一段詩優雅地概 括了今晚曲目的主題。這裡所要演出的三部彌撒曲皆敏銳地體現了作曲家們在面對當時環境的影響。在最基本的層面上來說,每 一部作品都是羅馬天主教為了適應當時在宗教上及政治上的挑戰與影響所作的改變。然而,在面對變動的且多次任意修改的規則 與限制時,普洛馬(John Plummer, 1410-1484)、泰利斯(Thomas Tallis, 1505-1585)及柏德(William Byrd, 1540-1623)皆 以超越基本要求的高超技巧,作出了淒美動人而深刻的個人音樂表現。 命運之海不再流動, 她將自己的愛沉入最深的潮水中, 她的浪潮定時地來來去去, 她的裁縫機編出了精細與粗糙的網絡, 抵達了終點卻沒有偌大的喜悅, 經過些許修正或許就不會發生如此的困難。 儘管經過了數十年的戰爭及政治上的不穩定,羅馬天主教興盛於十五世紀的英國。普洛馬所寫的《無名彌撒曲》( Missa sine nomine)對於當時在宗教上相對穩定的背景提出了挑戰。這部作品開放且有點古怪的風格,讓人想起和他同一個時期的作曲家鄧 斯特布爾(John Dunstable, 1390-1453),是一個出自自由藝術氣息下的作品。普洛馬從未活在受到宗教限制的年代,也不曾體 驗到下個世紀宗教音樂家們所面對的危險,他過世於大約都鐸家族(the House of Tudor)正要興起的時候,而這個王朝將不可逆 轉地改變了英國的宗教傳統。然而,湯瑪士.泰利斯活躍的十六世紀中葉,宗教氣氛已急遽變化,他親眼目睹了英國從羅馬天主 教脫離,也包括了那些被破壞了的宗教機構,以及受到珍惜的音樂傳統。雖然並不清楚泰利斯是哪位國王在位的時候寫下了他的 四聲部彌撒曲(Mass for Four Voices),但無論如何,這部作品都顯現了他純熟的務實主義。作品中簡單的抒情性與節制地使用 複音手法──像是因為禮儀上的需要所促使的──導致了一部雖然低調但實際上卻是部終極的傑作。而在柏德活躍的時期,宗教 與政治之間的關係更有致命性,也唯有他獲得了女王伊莉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 1533-1603)的特准才得以為天主教禮儀 作曲。他的《四聲部彌撒曲》(Mass for Four Voices)是為了秘密的崇拜儀式所作的,而在表現上卻是充滿熱情、多情,甚至超 越時代的一部作品。 沒有永遠的春天也不會總是落葉, 沒有永遠的白晝也不會總是黑夜, 最悲傷的鳥兒也能找到一個適合歌唱的季節, 最兇猛的風暴或能很快地減緩直到平靜, 事情的變化發展存於神的一念之間, 人們或許希望得到提升卻也害怕跌落。 湯瑪士.泰利斯和他的學生威廉.柏德都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英國文藝復興巔峰時期最重要的作曲家。那麼,這兩位音樂天才又 各有什麼不同呢?柏德的天份展現在他具有能夠將心與靈魂灌輸到對位法上的能力。在他的《三聲部彌撒曲》、《四聲部彌撒 曲》、《五聲部彌撒曲》中,展現出他學識上的豐富:以簡單的結構與傳統的形式,並且在這些作品中都堅持以過去一百五十年 來的複音音樂作曲法的程序和做法來創作。但柏德的做法總是神乎其技,儘管這些作品的預期效用是一部能在少數天主教徒的秘 密集會中被唱的作品,但《四聲部彌撒曲》顯然不只是一個學術上的創作。他富有表情的作品內容在在顯示出他個人對於宗教歌 詞的深刻情緒。做為在許多和他同樣持有不同意見的虔誠天主教徒被處以殘忍手段的時代,這顯然並不是一部讓聽者做為祈禱用 的作品。 在〈信經〉裡,柏德留下了他最深刻的個人印記──當唱到歌詞「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Et in unum Sanctam Catholicam et Apostolicam Ecclesiam )時,他停止使用模仿的技巧,而使用和聲不斷地重複「天主教徒」 (Catholicam)一詞這樣的技巧將樂曲推向了頂點,也喚起了大家的注意。這顯然是一個將音樂與神學合而為一,卻有點意圖挑 釁的表白。

34


當談論到湯瑪士.泰利斯的所有作品,事實上,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他曾服務了四位不同的君主,這的確很難不 令人驚嘆於他是如何巧妙地適應在風格上、禮儀上及語言上的變化。他的天才不僅在於他敏銳的實用性,也同時展現 在他對於歌詞的處理。雖然目前還不清楚他創作的原因及構思是什麼,但泰利斯的《四聲部彌撒曲》的確是一部功能 與美感完美結合的作品。泰利斯僅在某些不願過度凸顯的爆發時採用了複音的手法,整體來說是依靠一個穩定的音節 結構進行。就效果上來說是有用的,但絕對不會感到迂腐陳舊。歌詞的處裡在和諧與不和諧中產生了精美的層次感。 在禮儀傳統上來說,它是一個奇怪的混合體:天主教的意義與英國國教的實行。不知道泰利斯是否一生都是個虔誠的 羅馬天主教徒。然而,在他的〈歡呼歌〉(Sanctus)中,他展現了當他還是一位年輕音樂家時,對於他所知道的禮儀 的熱愛。做為可能是為了古老的薩拉姆禮儀(Sarum rite,現已廢止)所精心創作的彌撒曲,泰利斯創造了一個非常顯 著且盛大的表達方式。當〈歡呼歌〉連結到〈迎主曲〉(Benedictus)的時候,整首曲子的長度幾乎是相對簡潔的〈光 榮頌〉(Gloria)及〈信經〉(Credo)的兩倍時間之長。 約翰.普洛馬之於泰利斯與柏德是相對陌生的先驅者。和許多同時代的人一樣,普洛馬大部分的音樂作品都在英國宗 教改革期間被銷毀了。倖存下來的音樂作品,幾乎都只存在於歐洲大陸。十四、十五世紀複音音樂中的定旋律定節奏 技巧,在他的《無名彌撒曲》中經常出現,但普洛馬抒情的旋律與其說是中世紀音樂風格,反倒更接近文藝復興。雖 然這部作品只分為三個聲部,但普洛馬的作曲技巧卻產生出令人驚訝的響度,勾畫出足以挑戰現代聽覺效果的「和 聲」。每一個樂章雖然都建構在像是既有的經文歌或香頌,但它所表現出的活力和節奏變化性又各有不同。 有趣的是,注意到普洛馬刪去了〈光榮頌〉及〈信經〉中一大部分的歌詞。同樣地,泰利斯也在他的《四聲部彌撒 中》省略了〈信經〉裡的部分歌詞,但省略的原因不明。然而普洛馬之所以省略〈光榮頌〉及〈信經〉歌詞,是因為 主題已呈現在《哦!全能的天父上帝》這段歌詞裡,被省略的部分可能是為了消除冗長多餘的歌詞。用於這次演出的 版本編輯者尼克.山頓教授(Nick Sandon)的看法是─在演唱一部彌撒曲時,歌詞裡每一個字句都會由監禮人或主禮 完整唸過,所以像現在演唱一個不完整歌詞的版本可能不會被認為文法或意義上的錯誤。 一次的機會或許能贏回錯失良機所失去的, 一張捕獲小魚的網並不算是滿載而歸, 在某些事情裡是全部,但在所有事情來看卻是不足, 他們所需要的只是很少的,但都不是它們所希望的, 這可以掌握的喜悅不會臨到任何人身上, 少數人會得到一些,但大多數人從未獲得全部。 泰利斯的《四聲部彌撒曲》並不包含〈垂憐曲〉,或許是因為皇家教堂不固定的禮儀習慣所致,而更有可能的情況 是,遺留下來的傳統是在禮拜的時候插入了適合的垂憐曲素歌。無論如何,我們將提供一個現代版本的〈垂憐曲〉: 由安德魯.史密斯(Andrew Smith, b. 1970)所作的《全能的天父上帝》(Cunctipotens genitor Deus)。為了進一步 地印證時光更迭的確實性,在曲目的最後也將以加布里埃爾.傑克森(Gabriel Jackson, b. 1962)於2012年為了紐約複 音合唱團所創作趣味且複雜的〈散會曲〉(Ite missa est)做為總結。 理查.羅德尼.班尼特爵士(Sir Richard Rodney Bennett, 1936-2012)在2012年2月於紐約聽完紐約複音之聲的演出 後,以湯瑪士.包溫爵士(Sir Thomas Browne)的詩譜寫了一首華麗的作品送給我們─《與神對話》。這首曲子裡 柔和的抒情性與緊湊的和聲,提供了這場音樂會一個親切的溫暖尾聲。令人遺憾的是,理查爵士已在我們希望能夠進 一步合作,以結出更美的果實前過世。在此呈現這首《與神對話》做為對他獻上最真誠的致敬。

35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Philippe De Vitry, 1291-1361

你們是令人羨慕的女孩

菲力普.維特利

Vos qui Admiramini 賞心悅目的童貞女

Gratissima Virginis 歡欣吧!榮耀的童貞女

Gaude Gloriosa 這首簡短的定節奏經文歌透過四個聲部同時結合了三種歌詞。《哦!歡欣吧!榮耀的童貞女》(Gaude gloriosa)這首曲子串聯了 擔任持續音的兩個低聲部,以及使用卡農和愉快的打嗝式節奏之複音音樂技巧所交織出來的兩個高音聲部。中間的男高音在述說 某人所選擇的新娘的美德,並且去照顧她;而最高的聲部則是更加明顯地挑剔的愛人,並警告說要慎選妻子。

Pérotin, 1200

雖有首領坐著妄論我

裴洛定

Sederunt Principes 「雖有首領坐著妄論我,他們無理地逼迫我。求你幫助我,我的主上帝:由於你的仁慈,求你保守我。

Giovanni Pierluigi Palestrina, 1525-1594

如鹿切慕溪水

帕勒斯特利納

Sicut Cervus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快要死去的加利福尼亞人

Traditional

Arr. Gregory Brown, 1974

傳統歌謠,格雷戈里.布朗編曲

The Dying Californian 「我快要死去了,我的兄弟,很快地,你將會思念躺在你床上的我;很快地,我將會躺臥在海水表面之下。靠過來一點吧,我的 兄弟,我的四肢越來越冷。而你的存在似乎近在咫尺,當你用你的臂膀環繞我的時候。 請聽我說,我的兄弟,我有些事要告訴你,我面前的薄紗使我的視線變得昏暗,因此我將要離開了。我將要走了,真的要走了, 但我對上帝的希望是堅定的。我很樂意,我的兄弟,因我知道祂並沒有做錯什麼事。 告訴我的父親,當你問候他時,我在死亡中為他祈禱,祈禱有一天能夠見到他,在一個從罪裡得到解放的世界。兄弟請聽,仔細 聽好每句耳語,我現在所說的是關於我的妻子,喔,告訴她,當我遭逢燃眉之急時我有多麼地想念她。 哦,我的孩子,願上天祝福他們,他們是我生命的全部。希望我能再次撫摸他們,在我沉入海底之前。告訴我的妹妹,我從來沒 有找到那存放珍貴塵土之處,但我發現了一個名叫天堂的地方,在那裡黃金永遠不會生鏽。 聽!我聽見我的救主在召喚我,是的,我對他的聲音如此熟悉。當我離去,請別為我哭泣,我的兄弟,這是我最後的告別。

馬斯科吉郡克里克部落(美洲原住民)的讚美詩

Muscogee Creek Hymn 「天父住在耶穌裡,在那兒我們得以彼此相見。」

36

Traditional

Arr. T. Long

傳統歌謠,隆恩編曲


芬蘭KYN女聲合唱團 KYN, Finland 指揮 凱亞•維塔薩洛 Kaija Viitasalo, conductor

7/31 Performance Hall of Tainan Municipal Cultural Center

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Wed. 19:30

Wana Baraka Trad. Kenyan Arr. Shawn Kirchner

Goodbye Again, Cambridge Poem by Zhimo Xu Music by Da-Tau Lee Arr. Shin-Chuan Chou

Sweet Yu-Ling Lini

歌頌上主 肯亞民謠 尚恩•柯希納編曲

再別康橋 徐志摩詩 李達濤曲 周鑫泉編曲

甜蜜 林育伶

府城教師合唱團

Tainan Teacher's Choir 指揮 楊宜真 I-Chen Yang, conductor

Aurinkolaulu 太陽之歌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Outo Kantele – Sarja 奇怪的芬蘭琴組曲 Jukka Linkola, 1955-

林寇拉

Outo Kantele 奇怪的芬蘭琴 Ei Pahat Hyvästä Tiiä 壞的不知道什麼是好 Laulan Lasta Nukkumahan 我以歌聲伴寶貝入眠 Tule 來吧! Käki 布穀鳥 Armottoman Osa 不被愛的困境 Tanssilaulu 舞曲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Joikhu 薩米人民歌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Onpa Tietty Tietyssäni 我所想的只有你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En mä tullut niin kuin ennen 我無法回到過去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Lost in Mind 瘋狂 Soila Sariola, 1977-

莎里歐拉

37


Laulujen Teitä 在歌聲的旅途上 Soila Sariola, 1977-

莎里歐拉

Kaipaava 渴望 Trad. Finnish folk song Arr. Essi Wuorela, 1971- & Jussi Chydenius, 1972-

傳統芬蘭民謠 渥雷拉、契丹尼烏斯改編

Requiem 安魂曲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 Säde Bartling, 1965-

安娜-瑪莉.凱海雷 賽德•巴特林

Where Shall I Find a White Rose 我該在何處尋找白玫瑰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 Säde Bartling, 1965-

安娜-瑪莉.凱海雷 賽德•巴特林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藉著月光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曲目簡介請參照國家音樂廳主場次

38


芬蘭KYN女聲合唱團 KYN, Finland 指揮 凱亞•維塔薩洛 Kaija Viitasalo, conductor

8/01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台北國家音樂廳

Thu. 19:30

Aurinkolaulu 太陽之歌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Outo Kantele – Sarja 奇怪的芬蘭琴組曲 Jukka Linkola, 1955-

林寇拉

Outo Kantele 奇怪的芬蘭琴 Ei Pahat Hyvästä Tiiä 壞的不知道什麼是好 Laulan Lasta Nukkumahan 我以歌聲伴寶貝入眠 Tule 來吧! Käki 布穀鳥 Armottoman Osa 不被愛的困境 Tanssilaulu 舞曲

Joikhu 薩米人民歌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Onpa Tietty Tietyssäni 我所想的只有你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En mä tullut niin kuin ennen 我無法回到過去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Lost in Mind 瘋狂 Soila Sariola, 1977-

莎里歐拉

Laulujen Teitä 在歌聲的旅途上 Soila Sariola, 1977-

莎里歐拉

Kaipaava 渴望

Trad. Finnish folk song Arr. Essi Wuorela, 1971- & Jussi Chydenius, 1972-

傳統芬蘭民謠 渥雷拉、契丹尼烏斯改編

Requiem 安魂曲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 Säde Bartling, 1965-

安娜-瑪莉.凱海雷 賽德•巴特林

Where Shall I Find a White Rose 我該在何處尋找白玫瑰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 Säde Bartling, 1965-

安娜-瑪莉.凱海雷 賽德•巴特林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藉著月光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39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太陽之歌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Aurinkolaulu 這首曲子是由安娜-瑪莉.凱海雷所創作,最初是獻給芬蘭最著名的人聲樂團Rajaton,於2010年的音樂節中首度演出。歌詞是芬 蘭著名的作家米卡.沃爾塔利(Mika Waltari, 1908-1979)所作的《太陽之歌》,這首詩給了作曲者很大的影響和啟發。根據凱 海雷的說法,這首歌的音樂飛快地穿過了她的心靈:就像是詩本身自己會譜曲一樣,而她只不過是把它寫下來罷了。這首詩是寫 給一個為著過去自己所作的一切,而承擔著痛苦重擔的人。儘管如此,這首歌的精神與傳遞出來的訊息卻是得到解放的。

奇怪的芬蘭琴組曲

Jukka Linkola, 1955- 林寇拉

Outo Kantele – Sarja Outo Kantele 奇怪的芬蘭琴 Ei Pahat Hyvästä Tiiä 壞的不知道什麼是好 Laulan Lasta Nukkumahan 我以歌聲伴寶貝入眠 Tule 來吧! Käki 布穀鳥 Armottoman Osa 不被愛的困境 Tanssilaulu 舞曲 《奇怪的芬蘭琴組曲》是由林寇拉於2010年為KYN所創作的作品。歌詞選自古老的傳統芬蘭民間詩歌集《Kanteletar》。在這部 組曲中,林寇拉結合了大膽的歌舞表演精神、爵士般的搖擺風格,甚至還包括了卡累利阿(Karelian)神話史詩世界的戲劇表現。 這部組曲是展現KYN「民族爵士」風格的最佳例證──民族音樂與傳統加上受到爵士音樂所啟發的節奏與和聲。這部組曲原本是 為合唱團、爵士樂團和手風琴所作的,但也可以由鋼琴和手風琴擔任伴奏。這首合奏曲的特點是器樂並不作為合唱團的伴奏,相 反地,合唱卻是這合奏裡的一名成員,有時自己獨奏,有時也擔任其他樂器的伴奏。

薩米人民歌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Joikhu Yoik(芬蘭文是Joiku)是一種源於芬蘭北部地區薩米人(Sami)所使用的一種拉普蘭語(Lappish)傳統散文風格的唱腔。在原始 的Yoik中,歌手會根據心情加上喉音及旋律,唱出不同的聲調和音色。通常Yoik包含了少數幾個關鍵字及例如nun-nu或lal-la等不 斷重複的音節。安娜-瑪莉.凱海雷所創作的Joikhu,是富有現代感而非如傳統般的表達,她以俏皮活潑的歌詞取代了隨機出現 的音節的方式向傳統致敬。

我所想的只有你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Onpa Tietty Tietyssäni 《我所想的只有你》是一首清新的爵士-華爾滋,歌詞選自一本古老的傳統芬蘭民間詩歌集《Kanteletar》。儘管這首詩古老到能 聽出從前的詞彙及押韻的詩句,但凱海雷充滿爵士風味的編曲,卻開啟了這些浪漫的文字,所以它能滿足現代的聽眾。

我無法回到過去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En mä tullut niin kuin ennen 這首曲子選自安娜-瑪莉.凱海雷富有情感的四首歌組曲,這部組曲是啟發於芬蘭的民謠音樂,但卻加入了現代音樂的曲調。這 部組曲包含了人生中所有最深的感動及相應的情緒:癡情、喪子之痛、思鄉等。在這首《我無法回到過去》的旋律與和聲,充分 表達了痛苦、悲傷,而最終卻得接受愛人的心已另有所屬的空虛感。

40


瘋狂

Soila Sariola, 1977- 莎里歐拉

Lost in Mind 2009年,KYN向著名人聲樂團「Rajaton」的成員莎里歐拉委託創作了第一首曲子。在當時莎里歐拉已對KYN及這個 合唱團多變的風格及聲音特質相當熟悉。因此,她想要來點挑戰,於是寫下了這首《瘋狂》。這首歌曲描述著潛入了 一個絕望女子腦中的歷程,而最終瀕臨崩潰邊緣時,卻出現了勝利的聲響。

Soila Sariola, 1977- 莎里歐拉

在歌聲的旅途上

Laulujen Teitä 〈在歌聲的旅途上〉是一首細膩而簡單,卻充滿感情與感動的歌曲,由「Rajaton」的成員索利亞.莎里歐拉(Soila Sariola)所創作。它描繪了作曲者對於歌曲的內心體驗,尋找著那段失蹤了的音樂,但必然會再次找到。這首曲子是在 莎里歐拉聽過了KYN首演了《瘋狂》(Lost in Mind)這首她為KYN寫的第一首歌曲之後,於2010年再為該團創作的 歌曲。在這首歌曲的創作過程中充滿著作曲家對於這個合唱團在演出中所共同發出的聲音的印象。

Trad. Finnish folk song 傳統芬蘭民謠

渴望

Kaipaava 《渴望》是一首傳統的芬蘭民謠,由渥雷拉(Essi Wuorela, 1971-)及契丹尼烏斯(Jussi Chydenius, 1972-)為了他們 的人聲樂團「Rajaton」所改編。簡單地說,這富有表現力的音樂在描述一段失去你所珍愛的人的故事及情緒:我感到 這世界被黑暗壟罩,就像太陽及月亮不再閃耀。當所愛的人不在身邊時所帶來的寂靜與無盡的渴望,雖然我試著強忍 著痛苦,卻仍無法壓抑情緒,直到化做吶喊。

安魂曲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 Säde Bartling, 1965- 安娜-瑪莉.凱海雷 賽德•巴特林

Requiem 安娜-瑪莉.凱海雷所創作的這首《安魂曲》原本是作為她的獨唱曲目,但2010年在KYN的請求下,由芭特靈(Säde Bartling)改編為女聲合唱及手風琴伴奏的版本。凱海雷曾創作過許多以死亡為主題的曲子,她深深地著迷於史蒂文 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 1850-1894,蘇格蘭詩人)所寫的詩句「我生而快樂死亦歡」(glad did I live and gladly die)。有一天,我們必將離開,但讓它就像一位水手在海上經歷了一切之後,即將靠岸回家般的喜悅。

我該在何處尋找白玫瑰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 Säde Bartling, 1965- 安娜-瑪莉.凱海雷 賽德•巴特林

Where Shall I Find a White Rose 這首曲子原本是為女高音獨唱及弦樂團伴奏所寫的,但在這版本中仍可聽到芭特靈(Säde Bartling)巧妙地改編為女 聲合唱團及手風琴的技巧。這首美麗的詩《我該在何處尋找白玫瑰》是由英國女詩人克莉斯緹娜.羅塞蒂(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 1830-1894)所作,在安娜-瑪莉.凱海雷強而有力的音樂表現下,為生命帶來了栩栩如生的畫面。 隨著歌詞中所描述的脆弱與力量,音樂也將會帶領聽者從無聲的渴望與孤獨之中,穿過絕望迎向新生的希望。

藉著月光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藉著月光》是KYN於2011年委託安娜-瑪莉.凱海雷創作的作品。歌詞選自英國詩人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的詩作,創作日期可追溯到十九世紀初。然而,在凱海雷精心編排下,除了她獨特的旋律 外,更加入了些搖擺節奏,使得歌詞更具有現代感的詮釋。因此,這古老的智慧-在今天也同樣是事實-被傳送給眼 前的聽眾: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之後,一切美好的事物仍在等待著,那正是感受因為放手所得到的平靜時刻。

41


紐約複音之聲 New York Polyphony, US

8/01 Performance Hall of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Hsinchu City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

Thu. 19:30

Song of Ruth 路得之歌 David N. Childs

蔡爾茲•大衛

I Want to Add Color to the Wind 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Lyrics by Chung-Lung Lin Music by Ming-Chun Hsu

林鍾隆詞 徐鳴駿曲

Rainy Night Flower 雨夜花 Lyrics by Tien-Wang Chou Music by Yu-hsien Teng Arr. Peter MaArr. Hong-Nian Yang

周添旺詞 伍欽光曲 楊鴻年編曲

You've Got a Friend in Me 我是你的好朋友 Randy Newman

蘭迪紐曼

晶晶兒童合唱團

Crystal Children's Choir 指揮 黎燕芸 Yen-Yun Lee, conductor

"Times Go By Turns" 時光更迭

Kyrie Cunctipotens Genitor Deus 垂憐曲:全能的天父上帝 Andrew Smith, 1970

安德魯.史密斯

Flos Regalis 王室之花 Andrew Smith, 1970

安德魯.史密斯

Flos Regalis, 王室之花 from the Worcester Fragments 選自《伍斯特殘篇》 Anonymous, 1300

佚名

Credo in unum Deum 信經 from Missa 'sine nomine' 選自《無名彌撒曲》 John Plummer, 1410-1484

約翰.普洛馬

Stella Caeli 天上之星 Walter Lambe, 1451-1504

沃爾特.蘭姆

Credo in unum Deum 信經 from Mass for Four Voices 選自《四聲部彌撒曲》 William Byrd, 1540-1623

威廉.柏德

Credo in unum Deum 信經 from Mass for Four Voices 選自《四聲部彌撒曲》 Thomas Tallis, 1505-1585

湯瑪士.泰利斯

Ite Missa Est 散會曲 Gabriel Jackson, 1962

加布里埃爾.傑克森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42


Taaveti Laalud (Psalm 22) 詩篇二十二篇 Cyrillus Kreek, 1889-1962

西里魯斯.克里克

O Gladsome Light (Svete Tikhi) 喜樂之光 Ivan Moody, 1964

伊凡.慕迪

O Dolce Note 哦!甜美的夜晚 Phillippe Verdelot, 1480-1530

菲利浦.維迪洛

La Nuit Froide et Somber 寒冷陰暗的夜晚 Orlande de Lassus, 1532-1594

奧蘭德.拉素士

A Colloquy with God 與神對話 Richard Rodney Bennett, 1936-2012

理查.羅德尼.班尼特

※曲目簡介請參照國家音樂廳主場次

43


亞美尼亞霍夫室內合唱團 Hover Chamber Choir, Armenia 指揮 桑娜•霍夫漢尼斯揚 Sona Hovhannisyan, conductor

Returning to Homeland 遊子回鄉

8/02 Performance Hall of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Nantou County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Fri. 19:30

Lyrics by Eryu Zheng Music by Tyzen Hsiao

鄭兒玉詞 蕭泰然曲

Plowing Song 牛犁歌 Arr. Wu Hsiung Chen

陳武雄編曲

Song of Alishan 阿里山之歌 Lyrics by Yuping Deng Arr. Yau-Tai Huang

鄧禹平詞 黃友棣編曲

Romance on the Tea Mountain 茶山情歌 Guizhou folk song Arr. Chengxiong Chen

貴州民歌 陳澄雄編曲

草鞋墩愛樂合唱團

Tsao-Tun Philharmonic Chorus 指揮 許素娟 Su-Chuan Hsu, conductor

May we remember your name in the night 讓我們在夜更之時念著祢的名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First day of the Week 一週之始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Christ in our midst has been revealed 耶穌在我們之間已然顯現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The Sanctus 聖哉經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We give thanks to you 我們感激祢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My heart trembles 我心顫抖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Miserere 求主垂憐 Contemporary sacred A. Avanesov

現代聖樂 阿凡涅索夫

Lord, who made the spring run from the 主使山岩流出泉水 mountain stones Armenian contemporary sacred V. Sharafyan

亞美尼亞現代聖樂 夏拉菲安

Holy tree 聖樹 Armenian contemporary sacred A. Ghazaryan

亞美尼亞現代聖樂 迦札爾楊

It's spring 春來了 44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Apricot tree 杏桃樹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Tender moon 柔和的月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Greeting the morning 早安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The plowman's song of Lori 洛力之犁夫歌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Threshing song 打穀歌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Three songs 三首歌 Armenian contemporary A. Voskanyan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沃斯卡涅安

Two vocalizes 兩首無言歌 Armenian contemporary A. Boyamyan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波亞姆楊

Winter moon 冬月 Armenian contemporary V. Sharafyan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夏拉菲安

Song of Alice 愛麗絲之歌 Armenian contemporary A. Voskanyan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沃斯卡涅安

Papik-Mamik 爸爸-媽媽 Armenian Folk Song S. Aghajanyan

亞美尼亞民謠 阿迦賈尼楊

Amble 緩步 Armenian Folk Song E. Hovhannisyan

亞美尼亞民謠 霍夫漢尼斯楊

Fly tox 蒼蠅藥 French contemporary P. Bernard

法國現代作品 伯納

Because 因為 Lennon-McCartney

藍儂-麥卡尼

Blackbird 黑鳥 Lennon-McCartney

藍儂-麥卡尼

Short people 矮個子 Randy Newman

蘭迪紐曼

Get up 起來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曲目簡介請參照國家音樂廳主場次

45


亞美尼亞霍夫室內合唱團 Hover Chamber Choir, Armenia 指揮 桑娜•霍夫漢尼斯揚 Sona Hovhannisyan, conductor

8/03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台北國家音樂廳

Sat.. 19:30

May we remember your name in the night 讓我們在夜更之時念著祢的名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First day of the Week 一週之始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Christ in our midst has been revealed 耶穌在我們之間已然顯現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The Sanctus 聖哉經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We give thanks to you 我們感激祢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My heart trembles 我心顫抖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Miserere 求主垂憐 Contemporary sacred A. Avanesov

現代聖樂 阿凡涅索夫

Lord, who made the spring run from 主使山岩流出泉水 the mountain stones Armenian contemporary sacred V. Sharafyan

亞美尼亞現代聖樂 夏拉菲安

Holy tree 聖樹 Armenian contemporary sacred A. Ghazaryan

亞美尼亞現代聖樂 迦札爾楊

It's spring 春來了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Apricot tree 杏桃樹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Tender moon 柔和的月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Greeting the morning 早安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46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The plowman's song of Lori 洛力之犁夫歌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Threshing song 打穀歌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Three songs 三首歌 Armenian contemporary A. Voskanyan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沃斯卡涅安

Two vocalizes 兩首無言歌 Armenian contemporary A. Boyamyan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波亞姆楊

Winter moon 冬月 Armenian contemporary V. Sharafyan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夏拉菲安

Song of Alice 愛麗絲之歌 Armenian contemporary A. Voskanyan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沃斯卡涅安

Papik-Mamik 爸爸-媽媽 Armenian Folk Song S. Aghajanyan

亞美尼亞民謠 阿迦賈尼楊

Amble 緩步 Armenian Folk Song E. Hovhannisyan

亞美尼亞民謠 霍夫漢尼斯楊

Fly tox 蒼蠅藥 French contemporary P. Bernard

法國現代作品 伯納

Because 因為 Lennon-McCartney

藍儂-麥卡尼

Blackbird 黑鳥 Lennon-McCartney

藍儂-麥卡尼

Short people 矮個子 Randy Newman

蘭迪紐曼

Get up 起來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47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讓我們在夜更之時念著祢的名

May we remember your name in the night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亞美尼亞聖禮儀 Komitas 柯米塔斯

「讓我們在夜更之時念著祢的名,讓我們的心傳達美言,我們的舌傳頌天國之王的偉業,醒覺,我的榮耀,醒覺,我將在清晨醒 覺,阿雷路亞!」

一週之始

First day of the Week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亞美尼亞聖禮儀 Komitas 柯米塔斯

「今日是誕生的喜慶之日,好消息!耶穌誕生!」

耶穌在我們之間已然顯現

Christ in our midst has been revealed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亞美尼亞聖禮儀 Komitas 柯米塔斯

「耶穌在我們之間已然顯現,他就是主,端坐於此,和平之聲響起,聖儀之旨已降。」

聖哉經

The Sanctus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亞美尼亞聖禮儀 Komitas 柯米塔斯

「聖、聖、萬有的天主,祢的光榮充滿大地,祝福之聲響徹雲霄,以主之名祝福前來與即將前來之人,歡呼之聲響徹雲霄。」

我們感激祢

We give thanks to you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亞美尼亞聖禮儀 Komitas 柯米塔斯

「我們感激祢,主,祢在天國的餐桌餵飽我們,分配你的體和你的血,讓世界得到救贖,讓我們的靈魂得到生命。」

我心顫抖

My heart trembles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亞美尼亞聖禮儀 Komitas 柯米塔斯

「我心顫抖,猶大之事令我被恐懼吞噬。」

求主垂憐

Miserere

Contemporary sacred 現代聖樂 A. Avanesov 阿凡涅索夫

「求主垂憐,聖哉上主,上主榮光遍佈大地。」

主使山岩流出泉水

Lord, who made the spring run from the mountain stones

Armenian contemporary sacred 亞美尼亞現代聖樂 V. Sharafyan 夏拉菲安

「主使山岩流出泉水,主使我心流下贖罪的淚,在祢未來的審判中,讓我得以存活得到救贖。」

聖樹

Holy tree

Armenian contemporary sacred 亞美尼亞現代聖樂 A. Ghazaryan 迦札爾楊

此曲描述一名女孩有如聖沒藥樹,美麗芬芳。

春來了

It's spring

Armenian Folk Song 亞美尼亞民謠 Komitas 柯米塔斯

「春來了,雪下了,喔,啦啦啦!喔,啦啦啦!我的愛離我而去,長舌婦都給我閉嘴,喔,我的愛人。」

杏桃樹

Apricot tree 這是一首有關亞美尼亞國果-杏桃的歌曲。 48

Armenian Folk Song 亞美尼亞民謠 Komitas 柯米塔斯


柔和的月

Armenian Folk Song 亞美尼亞民謠 Komitas 柯米塔斯

Tender moon

「柔和的月,柔和的風,嘿,啦啦啦!嘿,嘿,囉囉囉!祝福農夫的笛子,祝福他攀登山頂的日子。嘿,啦啦啦! 嘿,嘿,囉囉囉!」

早安

Greeting the morning

Armenian Folk Song 亞美尼亞民謠 Komitas 柯米塔斯

新郎:「早安,黎明!願主祝福我們,安撫我的敵人。喔!鷓鴣,照亮我的生命!」 新娘:「我千次渴望舊日時光,當多爾鼓與嗩笛響起,他們為我穿上紅綠嫁衣,帶我到教堂,他們讀頌福音,讓我倆 攜手。」 新郎:「喔!我可愛的鷓鴣,照亮我的生命!」

洛力之犁夫歌

The plowman's song of Lori

Armenian Folk Song 亞美尼亞民謠 Komitas 柯米塔斯

本首民謠描繪農夫犁田時的辛勞,以大量的狀聲詞,描繪農夫耕作時的辛勤與對好收成的期盼。

打穀歌

Threshing song

Armenian Folk Song 亞美尼亞民謠 Komitas 柯米塔斯

本首特色獨具的亞美尼亞民謠,描述小麥收割時打穀的辛勞。

三首歌

Three songs

Armenian contemporary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A. Voskanyan 沃斯卡涅安

一、雜草圍繞著我 「但我是生命之樹,結實纍纍之樹,我該如何結實?請助我成長,為我除去雜草。」 二、哀傷無助的人 三、陷入愛河的男人

兩首無言歌

Two vocalizes

Armenian contemporary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A. Boyamyan 波亞姆楊

本曲無歌詞,僅有聲響。

冬月

Winter moon

Armenian contemporary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V. Sharafyan 夏拉菲安

夜裡的月光透過雲層為我照路,別為寒冷顫抖。

愛麗絲之歌

Song of Alice

Armenian contemporary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A. Azizyan 阿濟茲楊

「愛麗絲來到奇幻的鏡之國,說:『我手持芴,頭帶皇冠,鏡國子民,不管他們在哪裡,讓他們與紅心黑桃皇后共 與,趕緊在碗中倒滿美酒,倒到桌上,倒!堆滿穀物、鈕釦和種子,把老鼠和貓放進咖啡杯,向愛麗絲說 90 次『歡 迎』,愛麗絲皇后非常榮幸見到我或當我的座上賓』」

爸爸-媽媽

Papik-Mamik

Armenian Folk Song 亞美尼亞民謠 S. Aghajanyan 阿迦賈尼楊

「爸爸和媽媽,牧羊人想娶我,爸爸,媽媽,請讓我嫁給他。」

49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緩步

Amble

Armenian Folk Song 亞美尼亞民謠 E. Hovhannisyan 霍夫漢尼斯楊

本曲描述少女的優美舞姿。

蒼蠅藥

Fly tox

French contemporary 法國現代作品 P. Bernard 伯納

一首蒼蠅殺蟲劑的廣告歌。

Lennon-McCartney 藍儂-麥卡尼

因為

Because 「因為世界是圓的,令我興奮不已,因為世界是圓的......啊!因為風很高,吹得我不知所以,因為風很高......啊!愛是一切,愛是 新,愛是一切,愛是你。」

黑鳥

Lennon-McCartney 藍儂-麥卡尼

Blackbird 「黑鳥在死寂的夜裡歌唱,展開破碎羽翼,練習飛翔,你的一生,只等待展翅高飛的這一刻。」

矮個子

Randy Newman 蘭迪紐曼

Short people 「矮個子沒有理由活著,他們有一雙小手,他們走來走去,滿口謊言,他們有小鼻子,還有小牙齒,他們穿著恨天高,在那醜惡 的小腳。」

起來

Get up

Armenian Folk Song 亞美尼亞民謠 Komitas 柯米塔斯

「我的寶貝牛啊!一天過去啦。起來!開始起風啦!起來!夜晚降臨啦!起來!星星都亮啦!起來!起來!起來!」

舞曲

Dancing songs

Armenian Folk Song 亞美尼亞民謠 Komitas 柯米塔斯

一、 「月光皎潔,我的好兄弟,屋頂有個洞,我的好兄弟,羊兒逃跑了,我的好兄弟,和我的刀無關,我的好兄弟。」 二、 「我做了新鮮優格,喔!我的愛!我的小心肝還沒吃,嘿!我的愛!她從遙遠的村莊來,喔!我的愛!她帶了可愛的禮物,嘿! 我的愛!」 三、 「喔!我那美麗的小心肝,不!我那美麗的小心肝,麥田已經犁平,我的戒指是綠寶石做的,我知道你要什麼,不要什麼,我只 要一個漂亮頭髮的男孩,喔!我那美麗的小心肝!不!我那美麗的小心肝!」

50


大師班講座音樂會 Lecture Concert

8/03

巴赫:第21號清唱劇《我心甚是憂傷》 J.S. Bach: Ich hatte viel Bekümmernis, BWV 21

Taipei HoPing Presbyterian Church

台北和平長老教會

Sat. 15:30

ERSTER TEIL 第一部

Sinfonia 序曲 Coro “Ich hatte viel Bekümmernis” 合唱〈我的心甚是憂傷〉 Aria (sopran) 詠唱調 “Seufzer, Tränen, Kummer, Not” 〈歎息,淚水,悲傷,痛苦〉 Recitativo (sopran) 朗誦調 “Wie hast du dich, mein Gott” 〈你為什麼?我的上帝〉 Aria (sopran) 詠唱調 “Bäche von gesalznen Zähren” 〈鹹鹹的淚水,匯聚成河〉 Coro “Was betrübst du dich, meine Seele” 合唱〈你為何憂悶?我的心哪!〉 ZWEITER TEIL 第二部

Recitativo (sopran, bass) 朗誦調 “Ach Jesu, meine Ruh” 〈啊,耶穌,我的平安〉 Duetto (sopran, bass) 二重唱 “Komm, mein Jesu, und erquicke” 〈來吧,我的耶穌〉 Coro 合唱 “Sei nun wieder zufrieden, meine Seele” 〈我的心哪,你要仍歸安樂〉 Aria (sopran) 詠唱調 “Erfreue dich, Seele, erfreue dich, Herze” 〈我心愉悅,我靈歡喜〉 Coro “Das Lamm, das erwürget ist” 合唱〈曾被殺的羔羊〉

指導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director 指揮 大師班學員指揮 Master Class Conductors, conductors 女高音 莊馥瑋 Joanna Chuang, soprano 女高音 何欣蘋 Hsin-Pin Ho, soprano 女高音 梁又中 Eugenia Liang, soprano 男低音 謝銘謀 Ming Mou Hsieh, bass 合唱指導 吳尚倫 Shanglun Wu, chorus master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51


閉幕音樂會 Final Concert

亞美尼亞霍夫室內合唱團

8/04

Hover Chamber Choir, Armenia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台北國家音樂廳

Sun.. 19:30

指揮 桑娜•霍夫漢尼斯揚 Sona Hovhannisyan, conductor

My heart trembles 我心顫抖 Armenian Divine Liturgy Komitas

亞美尼亞聖禮儀 柯米塔斯

Lord, who made the spring run from 主使山岩流出泉水 the mountain stones Armenian contemporary sacred V. Sharafyan

亞美尼亞現代聖樂 夏拉菲安

Three songs 三首歌 Armenian contemporary A. Voskanyan

亞美尼亞現代作品 沃斯卡涅安

Dancing songs 舞曲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Apricot tree 杏桃樹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Get up 起來 Armenian Folk Song Komitas

亞美尼亞民謠 柯米塔斯

芬蘭KYN女聲合唱團 KYN, Finland 指揮 凱亞•維塔薩洛 Kaija Viitasalo, conductor

Requiem 安魂曲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 Säde Bartling, 1965-

安娜-瑪莉.凱海雷 賽德•巴特林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藉著月光 Anna-Mari Kähärä, 1963-

安娜-瑪莉.凱海雷

Ei Pahat Hyvästä Tiiä 壞的不知道什麼是好 Jukka Linkola, 1955-

林寇拉

Tanssilaulu 舞曲 Jukka Linkola, 1955-

林寇拉

本場音樂會感謝

贊助 52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浦契尼《光榮彌撒》 Giacomo Puccini: Messa di Gloria

Kyrie 垂憐曲 Gloria 光榮頌 Credo 信經 Sanctus 歡呼歌 Agnus Dei 羔羊讚

指揮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conductor 男高音 張耀文 Yao-Wen Chang, tenor 男中音 葉展毓 Chan-Yu Yeh, baritone 合唱指導 古育仲 Yu-Chung Ku, chorus master 節慶合唱團 Festival Choir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53


曲目簡介 Program Note 浦契尼《光榮彌撒》

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Messa di Gloria

車炎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博士 現任輔仁大學音樂系暨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浦契尼享有「義大利最後一位歌劇大師」美譽,在威爾第(Giuseppe Verdi, 1813-1901)之後仍能繼往開來,為世人留下眾多膾 炙人口的知名歌劇和廣受喜愛的雋永旋律。研究浦契尼的學者,深知他的成功之道在於以最高標準挑剔劇本和歌詞;浦契尼歌詞 文本的嚴苛要求,意味著他在譜寫歌樂作品時永遠對歌詞下足功夫,展現他精準的音樂書寫能力,以及豐富的戲劇想像。這些成 功要素,似乎可以在浦契尼的早期創作《光榮彌撒》裡找到些蛛絲馬跡。 這套彌撒的手稿封面(Messa a 4 voci con orchestra)註明此曲是為管絃樂團與混聲四部合唱團而作,其中包含男高音獨唱、男中 音獨唱各一。浦契尼大約自1878年開始創作這套彌撒,同年還另外完成一闋〈信經〉和一首經文歌,以紀念家鄉路卡(Lucca) 的守護聖人(San Paolino);二年後,他將前述作品一齊用來作為他在帕契尼音樂學校(又名鮑凱里尼音樂學校Istituto Musicale Pacini, oggi Boccherini)的畢業曲目,1880年7月12日在路卡的聖馬丁主教座堂(Cattedrale San Martino, “Duomo”)首演這套 彌撒曲,那年浦契尼才22歲。雖然年輕,他在教會音樂的資歷卻絕非初出茅蘆:出身路卡音樂世家,浦契尼家族執掌當地主教座 堂管風琴演奏與音樂事奉已有百餘年歷史,浦契尼身負第五代接棒人重責,14歲(1872)就被任命為路卡主教座堂管風琴師。但 因浦契尼18歲(1876)就決定走上歌劇之路,他在取得學位後隨即負笈米蘭(1880-83),逐步實現他的義大利歌劇創作理想。 耐人尋味的是,在1880年首演後,這套彌撒在浦契尼有生之年不曾再度演出。或許因為他日後轉型創作歌劇,就把自己在青澀學 生階段譜寫的教會音樂作品束之高閣;當然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這也許是當年教會這組彌撒若隱若現的戲劇性或「世俗」特 質感到不悅,出手「干預的後果。 這組彌撒出版時被更名為《光榮彌撒》的過程也頗為曲折。浦契尼親筆手稿原本都由家族交給專人管理。大約自1950年起,在 紐約布魯克林教區服務的義裔神父華丹提(Dante del Fiorentino)著手撰寫浦契尼傳記,獲得浦契尼家族協助;在蒐集資料過程 中,他意外發現一份浦契尼生前未曾出版的彌撒曲手抄本。他喜出望外,以為尋得浦契尼為世人知悉的手稿,立刻將抄本交給美 國米爾斯音樂公司(Mills Music)於1951年出版,並將這組彌撒題名為《光榮彌撒》。只是沒想到此曲真正的手稿其實在浦契尼 的女婿手上,而此人早已將樂譜版權交給義大利出版商里科迪(Ricordi),於是兩造之間的版權護衛戰立刻開打;幸虧最後結果 兩全其美,美義雙方各自皆擁有此曲合法版權。1952年,里科迪出版此曲;同年7月12日(也是此曲世界首演後的72年),華丹 提神父另行安排此曲在芝加哥進行美國首演。 若從《光榮彌撒》名稱望文生義,會誤認其中只有〈垂憐曲〉和〈光榮頌〉二個樂章;但其實不然,這是一套規劃完整的五樂章 彌撒曲。《光榮彌撒》之名可能來自聲勢磅礴的第二樂章〈光榮頌〉,536小節的長度幾乎佔去全套彌撒的一半份量,儼然成為全 曲五樂章比例最重者,甚至比起彌撒常用部份經文最長的〈信經〉還要多出大約5-6分鐘以上。同時,浦契尼將〈光榮頌〉樂章結 束之前的聖三一頌最後一句經文(“Cum Sancto Spiritu”)譜寫成225小節的龐大復格,份量比例之重引人注目,作曲者顯然有 意利用此曲展現自己於教會音樂古風格對位作曲技術的修為。 浦契尼將《光榮彌撒》的一部份主題用在日後的歌劇創作裡:〈垂憐曲〉主題,成為1889年歌劇《艾德加》(Edgar)的吉普賽女 郎蒂格拉娜(Tigrana)在第一幕亮相和第二幕二重唱(Duet "Quel che sognavi un di", Act 2, Scene 14)的旋律素材;〈羔羊讚〉 (Agnus Dei)則用在1893年四幕歌劇《瑪儂•雷斯科》(Manon Lescaut)的第二幕牧歌唱段("Sulla vetta tu del monte")。事 實上,作曲家將自己創作的教會音樂素材引用到歌劇裡並非新鮮事,像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加 冕彌撒》和《費加洛婚禮》就是個著名的先例,這代表他們並不拘泥於聖俗成見,對於音樂藝術自有一番見解。從其他角度思 考,《光榮彌撒》雖是早期作品,卻反映教會音樂和威爾第歌劇對浦契尼的雙重影響,為他日後處理歌劇教會音樂場景儲備深厚 功力。這不禁令人想起《托斯卡》(Tosca, 1900)劇力萬鈞、彰顯人間善惡對比分明的〈感恩頌〉(Te Deum)唱段,或是《修 女安潔莉卡》(Suor Angelica, 1900)裡充滿靈性與情感、觸動側隱之心的禱詞等等。這樣看來,浦契尼《光榮彌撒》的意義不僅 只是學生等級的畢業製作,亦非僅只用於搪塞家族責任的交差之作,而是一闋為上主而作的教會彌撒曲,預示作曲者終身對於歌 劇藝術堅定不變的追求嚮往,令人不可小覷。

54


歌詞 Text Kyrie Kyrie, eleison, Christe, eleison, Kyrie, eleison.

Gloria Gloria in excelsis Deo. Et in terra pax hominibus bonae voluntatis. Laudamus te. Benedicimus te. Adoramus te. Glorificamus te. Gratias agimus tibi, propter magnam gloriam tuam. Domine, Deus, Rex caelestis, Deus Pater omnipotens. Domine, Fili unigenite, Jesu Christe. Domine, Deus, Agnus Dei, Filius Patris.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suscipe deprecationem nostram. miserere nobis. 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Tu solus Dominus. To solus Altissimus. Jesu Christe, cum Sancto Spiritu: in gloria Dei Patris. Amen.

Credo Credo in unum Deum, Patrem omnipotentem, factorem caeli et terrae, visibilium omnium et invisibilium. Et in unum Dominum, Jesum Christum, Filium Dei unigenitum. Et ex Patre natum, ante omnia saecula. Deum de Deo, lumen de lumine, Deum verum de Deo vero. Genitum, non factum, consubstantialem Patri: per quem omnia facta sunt. Qui propter nos homines, et propter nostram salutem, descendit de caelis. Et incarnatus est de Spiritu Sancto, ex Maria Virgine: et homo factus est. Crucifixus etiam pro nobis: sub Pontio Pilato: passus, et sepultus est. Et resurrexit tertia die,

垂憐曲 上主,求祢垂憐; 基督,求祢垂憐; 上主,求祢垂憐。

光榮頌 天主在天受光榮, 主愛的人在世上享平安。 我們讚美祢,稱頌祢, 朝拜祢,顯揚祢, 感謝祢, 為了祢無上的光榮。 主、天主、天上的君王、 全能的天主聖父。 上帝的獨生子,耶穌基督。 主、天主的羔羊,聖父之子。 除免世罪者,求祢憐憫我們; 除免世罪者, 求祢俯聽我們的祈禱; 求祢憐憫我們。 因為祢是唯一的聖者, 祢是唯一的主, 唯有祢是至高無上。 耶穌基督,祢與聖靈, 同享天主聖父的光榮。阿門。

信經 我信唯一的天主, 全能的聖父, 天地萬物無論有形無形, 都是由祂所創造的。 我信唯一的主、 耶穌基督, 天主的獨生子。 祂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所生。 祂是出自天主的天主, 出自光明的光明, 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 祂由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 與聖父同性同體, 萬物藉著祂而造成的。 祂為了我們人類, 為了我們的救贖, 從天而降。 祂因聖靈感孕, 從童貞瑪利亞所生,而成為人。 祂在般雀比拉多執政時, 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 受難而被埋葬。 祂正如聖經中所載, 55


secundum Scripturas. Et ascendit in caelum: sedet ad dexteram Patris. Et iterum venturus est cum gloria, judicare vivos et mortuos: cujus regni non erit finis. Et in Spiritum Sanctum, Dominum: qui ex Patre Filioque procedit. Qui cum Patre, et Filio, simul adoratur, et conglorificatur: qui locutus est per Prophetas. Et unam, sanctam, catholicam, et apostolicam Ecclesiam. Confiteor unum baptisma, in remissionem peccatorum. Et exspecto resurrectionem mortuorum. Et vitam venturi saeculi. Amen.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Dominus, Deus Sabaoth. Pleni sunt caeli et terra gloria tua. Hosanna, in excelsis. Benedictus qui venit, in nomine Domini. Hosanna, in excelsis.

Agnus Dei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dona nobis pacem.

56

第三日復活了。 祂升了天, 坐在聖父的右邊, 祂還要光榮地再來, 審判生者死者, 祂的國度萬世無疆。 我信聖靈, 祂是主, 由聖父、聖子所共發, 祂和聖父、聖子, 同受敬拜,同享光榮, 並曾藉眾先知發言。 我信唯一、至聖、至公、 從使徒傳下的教會。 我承認赦罪的聖洗, 只有一個。 我期待死人的復活, 以及來世的生命。阿們。

歡呼歌 聖哉!聖哉!聖哉! 上主,萬軍的天主, 祢的光榮充滿天地。 歡呼之聲,響徹雲霄。 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 歡呼之聲,響徹雲霄。

羔羊讚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求祢垂憐我們;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求祢垂憐我們;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求祢賜給我們平安。


藝術總監

杜黑 Dirk DuHei artistic director

杜黑先生榮獲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 獎、第八屆金曲獎最佳製作人、中國文藝協 會九十四年榮譽文藝獎章,並曾出版傳記『樂 壇黑面將軍』,更多次應邀擔任國內外重要聲 樂、合唱等比賽活動之評審。

Dirk DuHei, who won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 Prize in 1997, is devoted music education and choral music. Although born in China, he received his Master of Music in conduct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S.A., and then returned to Taiwan to become actively involved in choral directing.

美國伊利諾大學合唱指揮碩士班畢業並進入博 士班,1981年返國,1983年接任台北愛樂合 唱團指揮至今。1988年創立「財團法人台北 愛樂文教基金會」,主辦「台北愛樂國際合唱 音樂營」、「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及「樂壇 新秀」等活動,對於合唱音樂推廣及國際交 流,並培養優秀音樂人才等不遺餘力。近年來 積極致力於本土合唱音樂的開發,與錢南章老 師合作製作台灣原住民組曲,『映象中國』唱 片獲得第八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唱片」、 「最佳演唱人」及「最佳唱片製作人」等三項 大獎,『馬蘭姑娘』唱片獲第九屆金曲獎四項 提名並獲「最佳作曲人」,製作青年作曲家許 雅民的大型劇場合唱作品『六月雪』更獲第 十一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最佳古典唱 片」提名,為台灣合唱音樂加入新血脈。甚至 取材自佛教,製作『佛說阿彌陀經』,是佛教 2500多年來的首創安魂曲,這張專輯獲得第 十三屆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最佳 作曲人」兩項大獎。

Since 1983 Dirk DuHei has been the permanent Music Director and conductor of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In 1988 he launched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to promote choral and other musical activities in Taiwan. This foundation has over these years been involved in presenting hundreds of famous artists and ensembles, both local and foreign. And the foundation has successfully promoted for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uch as the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 Taipei Philharmonic Summer Festival ” , “ Taipei Philharmonic International Music Workshop”.

目前擔任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台北 愛樂合唱團、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台北愛樂 青年管弦樂團、愛樂劇工廠及愛樂歌劇坊藝術 總監,台北市婦女合唱團指揮、中華民國合唱 藝術交流協會理事長。

Dirk DuHei contributes to the musical life of Taiwan by premiering new pieces and organizing educational performances and seminars. He has often been invited to be a member of the jury at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s (Fulda, Germany; Riva Del Garda, Italy; Budapest, Hungary; Sydney, Australia; Hong Kong to name a few). From England to Australia, Korea to the U.S.A, Dirk DuHei and his chamber choir have performed at various international festivals with enormous success. He is currently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Music Director of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Chamber Choir, Taiwan Youth Choir, Taipei Philharmonic Theater, Taipei Philharmonic Opera Studio and conductor of the Taipei Women’s Singing Society.

57


指揮

嘉保.豪勒隆 1954年生於 布達佩斯,在 李 斯 特 音 樂 學 院 修 習 管 絃樂及合唱指 揮,師事Eric Ericson 、 Kurt Masur 及László Somogyi。1979 年 起 , 擔 任 Miskolc 交響樂 團助理指揮, 於Pécs大學音樂 系教授合唱指揮與音樂理論,指揮大學女聲合唱 團,並擔任KPVDSZ交響樂團指揮。1989年起, 擔任Dohnányi Orchestra Budafok首席指揮,該樂 團在其指導下,於1993年正式成為職業樂團,為 匈牙利最年輕的職業交響樂團。 1980年起,出任布達佩斯學院合唱協會 (BACS)音樂總監,贏得多項重要歐洲合唱比 賽首獎,包括匈牙利巴爾托克國際合唱比賽大 獎,威爾斯國際合唱比賽中獲「世界最佳合唱 團」榮銜;1984年,獲得最佳指揮獎。 2001年起,出任Honvéd樂團音樂總監;2002年 成為耶路撒冷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特拉維夫 愛樂歌手音樂顧問。他的巡演足跡遍及英、法、 義、西班牙、瑞士、德國、奧地利、荷蘭、台 灣及澳洲各地;並曾受邀參加澳洲雪梨第四屆 IFCM世界合唱音樂研討會。此外,他也積極訓 練年輕指揮家,經常在匈牙利、比利時、芬蘭、 德國、台灣及以色列開設指揮大師班課程。

1998年,他為布達佩斯的合唱比賽引進革命性的 創新概念,使其成為著名的國際比賽項目之一, 並以此為成功案例,在義大利、德國、以色列 及美國觸發了一系列以「MUSICA MUNDI」 為名的合唱賽事,其中包含了合唱奧林匹克大賽 (Choir Olympics)。豪勒隆是INTERKULTUR 國際音樂比賽基金會、「MUSICA MUNDI」國 際合唱比賽及合唱奧林匹克大賽藝術總監。1998 年成立「匈牙利合唱比賽及音樂節協會」擔任 主席;2004年起,出任匈牙利Zemplén音樂節總 監。2002年,接受匈牙利總統頒贈共和國騎士十 字勳章;2004年,獲頒李斯特獎。

Gábor Hollerung, conductor Born in Budapest, Gábor Hollerung studied choral and orchestral conducting at the Liszt Academy of Music and attended the master classes of Eric Ericson and Kurt Masur. From 1979 he was the assistant conductor of the Miskolc Symphony Orchestra. He taught choral conducting and music theory at the music faculty of the University of Pécs, where he also conducted the female choir of the university. Parallel to this he was the conductor of the semi-profess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of the KPVDSZ. He has been the principal conductor of the Dohnányi Orchestra Budafok since 1989. Thanks to their rapid development under his hands, the amateur ensemble received a professional status in 1993, becoming the youngest profess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in Hungary. He has been the Music Director of the Budapest Academic Choral Society since 1980. He enjoyed a unique series of successes, winning first prizes at all recognized European choir competitions including the Grand Prix of the Béla Bartók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in Debrecen (Hungary). Under his leadership the BACS was awarded the title "Choir of the World' at the Llangollen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Wales). He was awarded the prize for best conductor in Debrecen in 1984. He has toured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his ensembles. They gave many concerts in England, Spain, France, Italy, Germany, Austria, Taiwan and Australia. His choir was among the 30 best choirs of the world to be invited to the 4th IFCM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 in Sydney. In addition to his European engagements as a guest conductor he is regularly invited to Israel, to Taiwan and to the United States. He appeared at such reputed concert halls as the Concertgebouw Amsterdam, 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 London, Frankfurter Alte Oper, Wiener Konzerthaus, the Henry Crown Symphonic Hall Jerusalem, the Sydney Opera House, the Taipei National Concert Hall, etc. He is engaged in training young conductors and he has regularly given master classes on conducting since 1986 both in Hungary and abroad e.g.: Belgium, Finland, Germany, Taiwan and Israel. In 1988 he initiated the foundation of a choir competition with a revolutionary new artistic concept in Budapest, which has grown to be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event series during the past decade. A whole family of choral events was born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the Budapest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under the name "MUISCA MUNDI" in Italy, Germany, Israel,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highlight of the series is the Choir Olympics. Gábor Hollerung is one of the artistic directors of INTERKULTUR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s Foundation, the "MUSICA MUNDI"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s and of the Choir Olympics. He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of Hungarian Choir Competitions and Festivals founded in 1998. From 2004 he is the director of a very noted music festival in Hungary, the Zemplén Festival. In 2002 he was awarded the Knight-cross Order of the Republic by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Hungary and in 2004 he was given Liszt Award.

58


男高音

張耀文 Yao-Wen Chang, tenor 高中時參加成功高中合唱團開始接觸合唱及聲樂。曾跟隨林桃英教授學習聲樂,就讀國 立台北藝術大學時,師事Angelo Marenzi教授。

1998年5月參加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主辦之1998首屆「台灣樂壇新秀」甄選, 獲聲樂組優勝。1998年10月於新舞台演出「1998人聲嘉年華」之《L'elisir d'amore》。 2001年11月獲 「世華聲樂大賽」新人獎。2006年5、6月 擔任新古典舞團於台中、員 林、台南及高雄巡迴演出「新古典舞團三十週年精華再現–劉鳳學作品103號《Carmina Burana》」之男高音獨唱2009年3月於國家音樂廳擔任實踐大學《布蘭詩歌s海頓s布魯 赫》男高音獨唱,5月於中山堂演出《三大男高音-山寨版》音樂會。2010年5月於國家 音樂廳演出實踐大學《阿帕拉契之春─貝多芬第九》男高音獨唱。10月於台北國家音樂 廳、新竹交通大學中正堂、高雄中山大學逸仙館演出《三大男高音》音樂會。2011年11 月於東吳大學松怡廳演出聲樂家協會主辦之《以樂會友-聲樂室內樂音樂會》。2012年 5月與實踐大學音樂系於國家音樂廳演出《歌劇請按讚》同月於國家演奏廳演出《NSO 探索頻道-普契尼美好的一天》。2013年4月與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於台北、新竹演出 《巴赫的足跡》兩場,擔任《聖母讚主曲》男高音獨唱。

男中音

葉展毓 Chan-Yu Yeh, baritone 聲樂曾師事陳振芳,徐以琳老師,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生物科技系,東海大學音樂研 究所。於2012年獲得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男中低音組冠軍,2012聲樂家協會南海扶輪社 聲樂類獎學金第一名,2012德文藝術歌曲獎學金甄選第二名,於2011世華聲樂大賽獲 得第四獎與Paolo Silveri美聲演唱獎,2013年聲樂家協會新秀。 演出經歷方面,歌劇角色:2012年底與NSO國家交響樂團演出《跨/新年音樂會-威爾 弟之夜》,飾演Aida中祭司Ramfis一角,2011/12曾與原住民委員會和台東大學在台北國 家戲劇院演出原住民歌劇《逐路傳說》飾演巫師Rahan一角。與東海大學歌劇團莫札特 《費加洛的婚禮》Figaro與Antonio二角,並前往日本三所學校及廈門三所學校演出。演 出威爾第歌劇Falstaff 法斯塔夫選粹中的Ford 一角,莫札特《女人皆如此》中的Alfonso一 角。將於2013/2014年底與與NSO國家交響樂團演出《跨/新年音樂會-與你共舞》輕歌劇 蝙蝠選段。神劇或宗教合唱的獨唱部分分別擔任過貝多芬《莊嚴彌撒》Credo擔任男低音 獨唱以及韓德爾神劇《彌賽亞》選粹-擔任男低音獨唱,布魯克納《感恩讚歌》擔任男低 音獨唱。目前為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會員,台北愛樂歌劇坊成員。

合唱指導

古育仲 Yu-Chung Ku, chorus master 青年指揮家古育仲為辛辛那提大學音樂院音樂藝術博士候選人,美國費城天普大學指 揮碩士,主修指揮。2006年擔任美國合唱指揮協會(ACDA)年會之專題講座講師,自 2008年起擔任國際合唱聯盟(IFCM)台灣代表,獲選為亞太地區工作委員會六位核心 成員之一,並出任亞洲青年合唱團甄選評審。2011年獲邀於芝加哥ACDA全國大會中 指揮國際邀演音樂會,並為第一位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指揮全場音樂會之台灣指揮。 2008年獲聘為台北愛樂合唱團及室內合唱團常任指揮,經常於台灣各地及世界各國指 揮音樂會演出,並常出任音樂比賽評審或大師班講師。曾擔任貝爾紐斯、赫比希、瑞 霖、呂紹嘉、呂嘉、林望傑、簡文彬、葉詠詩等大師的音樂會或歌劇之合唱指導,還 曾出任總統府歲末音樂會執行策展人。

59


匈牙利Cantemus兒童合唱團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Hungary

Cantemus 兒童合唱團於 1975 年由享譽國際的匈牙利國寶指 揮-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成立,成員來自匈牙利 尼賴吉哈佐市(Nyiregyháza)的柯大宜(Kodály Zoltán)小 學,由校內高年級生所組成,此合唱團榮獲多項國際殊榮。 自1975年成立之後,Cantemus 合唱團已累積許多精湛的合 唱演出紀錄,並時常於世界各地演出、比賽,或者是參加音 樂節,足跡遍布歐洲多個國家及其他地區,包括澳大利亞、 加拿大、日本、韓國、南美洲以及美國。 此合唱團的成功奠定於柯大宜式的音樂教學方法,丹尼斯•

近十年獲獎紀錄

薩博除了在校內教授高年級生音樂,同時擔任Cantemus合唱

2003 2004 2005 2007 2009 2010

義大利戈里查國際合唱比賽

首獎

瑞士蒙特勒國際合唱比賽

首獎暨大會總冠軍

義大利阿雷佐國際合唱大賽

首獎暨大會總冠軍

德國馬可托柏朵夫國際合唱大賽

首獎

義大利阿雷佐國際合唱大賽

首獎

西班牙托洛薩國際合唱大賽

首獎暨大會總冠軍

謠,包括巴爾托克(Bartók)與柯大宜(Kodály)的作品,

法國杜爾國際合唱大賽

首獎

而有些作品則由匈牙利當代頂尖作曲家專門為合唱譜寫而

義大利萊科國際合唱大賽

首獎

義大利阿雷佐國際合唱大賽

首獎

機構(Cantemus Choral Institute)總監,指導Cantemus兒童 合唱團創下許多傲人紀錄。

Cantemus合唱團廣泛的演出曲目聚焦在表現合唱音樂的美 妙,諸如葛利果聖歌、文藝復興時期與浪漫主義音樂,到當 代音樂作品皆包括在內。有些匈牙利音樂作品來自於傳統民

成。因此,Cantemus 合唱團也成為古典與當代匈牙利音樂的 代表。 60

2012


The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founded in 1975 by Dénes Szabó) is the multi international prize winning senior pupils’ choir of the Kodály Zoltán Primary School in Nyiregyháza, Hungary. Since its formation in 1975 the choir has achieved the highest of standards in choral performance and has travelled extensively to give concerts, compete, and take part in festivals in countries throughout Europe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 including Australia, Canada, Japan, Korea, South Ame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successes of the choir are founded on the principles of the Kodály music teaching method implement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Dénes Szabó, who teaches music to children in the senior years at the school, conducts and directs the choir and is the Director of the Cantemus Choral Institute. The choir's extensive repertoire is focussed on the the beauty of choral music - ranging from Gregorian chant through the Renaissance and Romantic periods to contemporary works. Some of the Hungarian repertoire is based on traditional folk music – including works by Bartók and Kodály - and some have been written especially with the choir in mind by leading contemporary Hungarian composers. As such the choir has become a standard bearer for both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Hungarian music.

Prizes and awards in recent years 2003 Gorizia -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Italy 2005 Arezzo –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Italy 2009 Arezzo -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Italy 2010 Tours –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France 2010 Tolosa -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Spain 2012 Arezzo – GUIDONEUM AWARD

指揮

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conductor 丹尼斯•薩博(Dénes Szabó)1947年誕生於匈牙利毛科(Makó),是匈牙利傑出音樂人才及 國際合唱翹楚。他曾於賽格德(Szeged)、米斯克(Miskolc)和布達佩斯(Budapest)學習 音樂,最後於尼賴吉哈佐市(Nyíregyháza)的柯大宜(Zoltán Kodály)小學教授音樂。1975 年,他成立了Cantemus兒童合唱團。之後,合唱團發展為合唱機構,並在他的引導下於2004 年成為獨立的藝術組織,共擁有三個合唱團,也就是 Cantemus 兒童合唱團、女子愛樂合唱團 以及Cantemus混聲合唱團,三個合唱團都有世界級的水準。薩博常受邀在國際音樂節及會議 擔任合唱指導以及音樂教育講師,他定期教授音樂大師班,指導合唱指揮、合聲以及實踐柯大宜(Kodály)音樂教學法。 並曾多次擔任全球許多地區的主要合唱比賽評審,如:美國、斯洛維尼亞、日本、德國、台灣和比利時。 為了感謝他在音樂教育的成就與藝術成就,他曾於 1985 年獲頒 Ferenc Liszt 獎與Bartók Béla - Pásztory Ditta 獎。2000 年 時則獲得 Kossuth 獎,以及在 2004 年時獲頒匈牙利文化遺產獎。

Dénes Szabó was born in Makó in 1947 and is an outstanding figure in Hungarian and international choral life. He studied music in Szeged, Miskolc and Budapest and subsequently began his teaching career at the Zoltán Kodály Primary School in Nyíregyháza. He founded the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in 1975. This has since grown into a choral institute and began to operate as an independent artistic organisation under his direction in 2004 with three choirs - the Cantemus Children’s Choir, the Pro Musica Girls’ Choir and the Cantemus Mixed Voice Choir. These choirs all perform at world-class standard. He is highly sought after as a choral conductor and lecturer in music education at international festivals and conferences. He regularly holds masterclasses in choral conducting, choral voice produc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Kodály method. He has also been a member of the judging panels for several leading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s in the USA, Slovenia, Japan, Germany, Taiwan and Belgium. In appreciation of his artistic achievements and dedicated work in music education he was awarded the Ferenc Liszt-prize in 1985, the Bartók Béla – Pásztory Ditta Prize in 1985, the Kossuth Prize in 2000 and the Hungarian Cultural Heritage prize in 2004. 61


比利時菊苣海灣樂團 Witloof Bay, Belgium

2005年,五位比利時歌手和一位口技表演者(Beatboxer)組成了Witloof Bay菊苣海灣樂團。當時他們決定一起將才華與對阿卡貝拉 (A Cappella)流行音樂的熱情,以小型樂團的形式呈現。這趟冒險旅程最初,他們以兩年的時間不斷練習,並且不作任何表演,以 發展出專屬於他們獨特的迷人音效與特色。他們在曲目中首先聚焦在法國與盎格魯薩克遜流行音樂以及爵士音樂,發展出了全新且獨 特的組曲。 由於成員來自於比利時的三個地區,菊苣海灣樂團有著他們自己的「比利時態度」。他們用了「witloof」這個在佛萊明語中代表「菊 苣」的單字做為團名,有著典型比利時式的自嘲幽默。這個樂團的特別之處在於,雖然其中五位歌手都受過專業的古典樂訓練,但卻 加入了非比尋常且在一般認知以外的第六位成員:一位口技表演者。他靠著人聲與口技,獨自負責樂團中的大部分音效,包括鼓以及 許多其他的樂器! 菊苣海灣樂團在2008年推出了他們第一張專輯。並以「Dans la Prison de Londres(在倫敦監獄裡)」贏得了2010年阿卡貝拉音樂大賞 (A Cappella Music Award)中的最佳世界暨民謠改編歌曲。 菊苣海灣樂團是全球知名的樂團,他們曾經在法國的 Polyfollia 音樂節、德國的美因茲人聲爵士高峰會(Mainz Vocal Jazz Summit)取 得空前的成功。並在法國的Les Choralies音樂節、倫敦阿卡貝拉音樂節中演出。他們還受到史溫格歌手(The Swingle Singers)邀請, 參加在阿根廷舉辦的第9屆世界合唱大會(9th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義大利杜林的Festival Europa Cantat、哥倫比亞 波哥大的Festival America Cantat,以及瑞典、瑞士、愛沙尼亞、芬蘭、盧森堡及加拿大等地的音樂節。

2011年2月,菊苣海灣樂團贏得了歐洲歌唱大賽(Eurosong Contest)的比利時區決賽,並以一首「With Love Baby」代表比利時參加 2011年5月在德國杜塞道夫舉辦的歐洲歌唱大賽。 Witloof Bay 有著獨特的氛圍,再加上一些法式色彩,使他們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樂團。

62


Witloof Bay was founded in 2005 by five Belgian singers and one beatboxer, when they decided to gather around their greatest shared passion for a cappella pop in the form of a small ensemble. They set off in this adventure, rehearsing two years without performing to develop a rocking sound and style that is all their own. The repertoire first focused on French and Anglo-Saxon pop and jazz songs arranged by Witloof Bay, to evolve towards new unique compositions. With members coming from the three Belgian regions, the group fully possesses its own "Belgitude", and proudly goes for a name with a touch of that typical Belgian self-mockery, "witloof" being the Flemish word for the walloon "chicon" or English "chicory". The group's uniqueness partly lies in the fact that all five singers have professional classical training, to which we add the unusual and exceptional know-how of the sixth member: a beatboxer that produces the overall sounds of the drums (and many other instruments) exclusively by - not just the voice - but the mouth! Witloof Bay released its first album in 2008. They won the 2010 A Cappella Music Award for the best world/folk song arrangement for the title "Dans la Prison de Londres". Witloof Bay gained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having performed with huge success at the Polyfollia Festival (France), Mainz Vocal Jazz Summit (Germany), at the French Festival Les Choralies, at the London A Cappella Festival, invited by The Swingle Singers, at the 9th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 in Argentina, at the Festival Europa Cantat in Torino (Italy), at the Festival America Cantat in Bogota (Colombia), and also in Sweden, Switzerland, Estonia, Finland, Luxemburg... and Canada. In February 2011, Witloof Bay won the Belgian final of Eurosong Contest and therefore represented its country in Düsseldorf (Germany) in May 2011 with the song “With Love Baby” at the Eurosong Contest. Witloof Bay has a very unique groove and a French colour that gives it a taste like no other group in the world.

菊苣海灣樂團成員 女高音:Mathilde Sevrin

女中音:Florence Huby

男高音:Nicolas Dorian

男中音:Benoît Giaux

男低音:Etienne Debaisieux

口技:Stijn Bearelle 63


紐約複音之聲

New York Polyphony, US

紐約複音之聲是近來古典音樂界迅速竄起的新星。美國國家廣播譽為「豐富、自然的音響遠超出聲部結合的廣度和複雜度」;美國佛 蒙特州布拉托布羅復興報則讚譽其為「早期音樂的披頭四」。這個全男聲的四重唱不止發揮精緻的音樂素養,也以清新的現代手法表 現各階段的音樂,橫跨艱澀的中世紀音樂到前衛的現代作品。他們以創新思維安排節目,同時也鑽研稀有及重新發掘的早期音樂,除 了贏得專家美譽,也建立了忠實的粉絲群。

2012年初,紐約複音之聲發行第三張專輯【endBeginning(超脫永生)】由BIS唱片公司所發行。專輯收錄文藝復興法蘭德斯樂派極 稀有且從未有過錄音的作品,受到樂評極高評價。該專輯也在美國國家廣播專欄評選為「每週CD」;並被Classics Today(今日古 典)評為滿分,同時也受到德國Klassik Heute(今日古典),法國Diapason(和聲)及英國Gramophone(留聲機)等國際性古典音 樂媒體的極高評價。 第二張專輯【Tudor City(都鐸之城)】被明尼蘇達公共廣播譽為「一場素歌、複音和文藝復興和聲的震撼之旅」,並在告示牌古典 專輯排行榜中連續三週攻佔前十名,更得到丹麥公共廣播、美國公共廣播以及美國國家廣播All Things Considered節目的專題介紹。 首張專輯【I sing the birth(歌頌誕生)】發行於2007年,這張展現聖誕時節靜謐沈澱的專輯,獲得各界一致讚譽。留聲機雜誌譽為 「本季最佳之一」;BBC音樂雜誌選為「2007聖誕主編首選」,古典FM雜誌譽為「適合全年聆賞的專輯」。 自2006年成立以來,紐約複音之聲一直維持活躍的表演行程。他們積極參與北美及歐洲各地的主要音樂節,也曾受邀餐與國際公共 廣播的「Footprints to Paradise(通往天堂的足跡:中世紀聖誕)等節目。2011年12月紐約複音之聲更首度登上「The Martha Stewart Show(瑪莎史都華秀)」。 該團2012到2013樂季的活動包括:再度參與米勒劇場音樂節、堪薩斯市室內樂之友的節慶音樂會及成為史丹佛大學駐校團體,此外 也將在史丹佛大學全新落成的Bing Hall(賓恩廳)開幕樂季中舉辦音樂會,並將參與由史丹佛大學音樂教授強納森柏格譜曲,丹歐布 萊恩作詞的【Theotokia and The War Reporter(聖母頌與戰地記者)】室內樂雙歌劇首演,並將由葛萊美獎得主Rinde Eckert執導, 聖羅倫斯弦樂四重奏伴奏。整個製作將回到瑞典錄音,作為該團第二張BIS唱片公司專輯,預計於2013年發行。

64


New York Polyphony are fast-rising stars on the classical music scene. Praised for a “rich, natural sound that’s larger and more complex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National Public Radio), “Early music’s Fab Four” (Brattleboro Reformer) are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finest vocal ensembles active today. The all-male quartet apply not only refined musicianship and interpretative detail but also a refreshingly modern touch to repertoire that ranges from austere medieval melodies to cutting-edge contemporary works. Dedication to innovative programming, as well as a focus on rare and rediscovered early music, have earned New York Polyphony critical accolades and a devoted following. In early 2012, New York Polyphony released endBeginning, their third album and first on acclaimed label BIS Records. Containing rare and never-before recorded works from the Franco-Flemish Renaissance, it has amassed substantial critical acclaim. endBeginning has been featured on NPR’s Deceptive Cadence, selected as ‘CD of the Week’ by Alex Ross (The Rest Is Noise), and rated 10-out-of-10 by Classics Today. It also received high marks from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luding Klassik Heute (Germany), Diapason (France) and Gramophone (UK). Hailed as a “stunning tour through chant, polyphony and renaissance harmonies” (Minnesota Public Radio), their second album Tudor City spent three weeks in the Top 10 of Billboard’s classical album chart. It has been featured on Danish Public Radio, American Public Radio and NPR’s All Things Considered. NYP’s debut album I sing the birth was released in 2007. The disc—an intimate meditation on the Christmas season —garnered unanimous praise. Gramophone named it “one of the season’s best,” BBC Music Magazine selected it as Editor’s Christmas Choice 2007, and Classic FM Magazine deemed it “a disc for all seasons.”Since their founding in 2006, New York Polyphony have maintained an active performance schedule. They have participated in major concert series and festivals throughout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including Miller Theatre at Columbia University; Dallas Chamber Music Series; Ireland’s Ardee Baroque Festival; Denmark’s Vendsyssel Festival; Festival de Música de Morelia, Mexico; and Choral at Cadogan Hall in London. They have been featured on Footprints to Paradise: A Medieval Christmas for 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Today for American Public Media, and In Practice for National Public Radio. In December 2011, New York Polyphony made their national television debut on The Martha Stewart Show. Upcoming highlights of the 2012-2013 season include a return to Miller Theatre, a holiday performance for the Kansas City Friends of Chamber Music, as well as a residency at Stanford University. In addition to appearing in recital on the inaugural season of Stanford’s new Bing Hall, NYP will be the featured ensemble in the world premieres of Theotokia and The War Reporter. Composed by Stanford music professor Jonathan Berger with librettist Dan O’Brien, these two new chamber operas will be directed by Grammy winner Rinde Eckert and accompanied by members of the St. Lawrence String Quartet. The ensemble will also return to Sweden for the recording of their next album with BIS Records slated for release in 2013.

紐約複音之聲成員 假聲男高音:Geoffrey Williams 男高音:Steven Caldicott Wilson 男中音:Christopher Dylan Herbert 男低音:Craig Phillips

Opus 3 Artists 65


芬蘭KYN女聲合唱團 KYN, Finland

KYN女聲合唱團創立於1981年,由赫爾辛基經濟學院熱愛合唱音樂的學生所組成,創團指揮是海齊薩里(Heikki Saari),他將KYN 的曲目集中在芬蘭民謠,累積了許多合唱作品。現任指揮凱雅•維塔薩洛(Kaija Viitasalo)於1989年開始帶領KYN,為她們建立 了獨特的音樂風格。維塔薩洛帶領KYN進入爵士音樂世界,她先將經典爵士作品改編為合唱曲,讓KYN能熟悉爵士音樂的樂句, 和聲和節奏。在完全浸淫於爵士樂之前,該團也嘗試演唱以旋律和故事性為特色的芬蘭流行音樂,並於1993年出版專輯【Sydän Liekeiss(燃燒的心)】。 接下來,KYN將芬蘭民謠進一步發揚光大,藉由以爵士樂編曲的委託創作,為傳統芬蘭民謠開創全新形式。1988年專輯【Hämärää Vailla(沒有晚霞)】便集結了這類混搭曲風。五年後在義大利Incanto sul Garda國際合唱節比賽中,KYN以這類特殊的音樂風格受到 評審青睞,評審並將其稱為「民族爵士,自此奠定KYN的音樂表演形式。 在接續數年裡,KYN不斷挖掘「民族爵士的可能性,在2006年發行【Kynnyksellä(在門檻上)】專輯中表現了清新的芬蘭爵士音 樂,而2011年的專輯【Virtaan(逐流)】則充滿了強烈的民族爵士風格。她們將源自數百年前的芬蘭傳統、故事、深層情感與史實 加以結合,再加上爵士這種現代音樂語言,便能將寶貴的傳統傳遞給未來的世代,直入人心。 從現任指揮凱雅維塔薩洛指導以來,KYN持續與著名的芬蘭作曲家合作,拓展女聲合唱音樂,透過委託創作,不只累積了該團的 曲目與名聲,同時也為芬蘭合唱音樂的創新和開拓有所貢獻。此外,KYN亦在演出中加入爵士樂團,讓器樂不只是用來伴奏, 合唱團和樂手必須以各種方式相互交織,交互迸發出全新的音樂形式。KYN以多元的音樂形式在音樂界中自成一格。她們不斷 在音樂的各個面向挑戰自己,藉由這些元素的相互搭配,打造出撼動每位聽眾心靈的音樂饗宴。豐厚的情感與細膩的詮釋就是

KYN的音樂核心。 The Academic Female Choir KYN was founded in 1981 by students of Helsinki School of Economics who shared a passion for vocal music. The present conductor Kaija Viitasalo started her journey with KYN in 1989.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she has worked to create and develop a recognizable and unique musical identity for the choir. Viitasalo guided KYN into the realm of jazz music, she began this transformation by creating choral arrangements of jazz standards which allowed KYN to familiarize itself in jazz phrasing, harmony and rhythm. Before immersing itself fully into jazz, the choir ventured into the world Finnish popular music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melodies and stories. The album “Sydän Liekeissä” (Heart in flames, 1993) is a representation of this era. 66


During its next phase KYN gave new form to the traditional melodies through jazz arrangements it commissioned. The songs on the album “Hämärää Vailla” (Without dusk, 1988) are an exemplification of this fusion. Five years later, in an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 "lncanto sul Garda" KYN's unique musical style was recognized by the jury who also coined the term "ethnic jazz" to describe it. KYN embraced this label and begun to further explore its character. During the next years KYN concentrated on the jazz side of "ethnic jazz". This is portrayed in its album “Kynnyksellä” (On a Treshold, 2006). While developing the repertoire for this album KYN worked particularly with instrumental style of singing and scat technique. In the most recent years KYN has strengthened the ethnic roots in its music. As a result ethnic jazz flows stronger than ever KYN's the latest album “Virtaan” (lnto the flow, 2011). At the core of ethnic jazz is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a nation influences us with traditions, stories, deep emotions and great truths from centuries ago. This is accompanied with the insight that jazz, as a modern way of expression, can be used to address people of the present time, here and now, Ethnic jazz, thus, offers a means to pass valuable tradition to future generations. KYN has consistently worked with renowned Finnish composers in order to enrich and expand the field of female choir music. Thus, by commissioning pieces that enable KYN to pursue its musical ambitions, it has not only built a repertoire that is meaningful for itself but also renewed the wider field of choir music. KYN has played a pioneering role in performing with and as a part of a jazz ensemble. In KYN's music the instruments are not used solely as accompaniment but the choir and the musicians are woven together in different ways. Sometimes the choir acts as one player of the jazz ensemble whereas on other occasions the instruments join the choir as one its voices. As KYN's history demonstrates, its music is diverse in terms of genres and their distinct sound worlds. This challenges KYN in all aspects of musical expression: rhythm, harmon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xt. By stressing the interplay of these elements KYN aims to create experiences that touch the listener on an emotional level. It is the intensity of expression and delicacy of interpretation that is at the core of KYN's musical identity.

指揮

凱雅•維塔薩洛

Kajia Viitasalo, conductor 凱雅•維塔薩洛於1989年接任KYN女聲合唱團藝術總監至今,為KYN發掘屬於自己獨特的音 樂特質,使她們成為知名的女聲合唱團體。在維塔薩洛指揮下,KYN合唱團於國際賽事屢屢 取得耀眼的成績,維塔薩洛本人更於2011年芬蘭坦培爾合唱音樂節(Tampere Vocal Festival) 中獲頒最佳演出獎。 維塔薩洛於芬蘭西貝流士音樂院(Sibelius Academy)取得音樂碩士學位,現為芬蘭女子合唱協會音樂理事會會員,並於赫 爾辛基大學維奇教師訓練學院(Viikki Teacher Training School of Helsinki University)教導中等及專科音樂科。

KYN has been conducted by its current artistic director Kaija Viitasalo since 1989. During this time KYN has found its particular musical identity that makes it stand out from other female choirs. Under Viitasalo’s direction, KYN has been successful in competitions both in Finland and abroad. Viitasalo’s work as a conductor was lately recognized with a prize for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the Chorus Review of Tampere Vocal Festival in summer 2011. Viitasalo has directed many choirs and vocal ensembles and served as a member of the musicalboard of the Finnish Female Choir Association. Viitasalo has graduated Master of Music from The Sibelius Academy. Her primary occupation is teaching music for intermediate and upper secondary classes in Viikki Teacher Training SchooL of Helsinki University. 67


亞美尼亞霍夫室內合唱團 Hover Chamber Choir, Armenia

亞美尼亞霍夫合唱團,於1992年由指揮桑娜霍夫漢尼斯揚,與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柯米塔斯國立音樂院中,一群主修音樂理論與指 揮的學生所成立。霍夫合唱團在國際上獲獎無數:2000年參加在奧地利林茲舉辦的首屆奧林匹亞國際合唱比賽,在來自60國300隊伍 中贏得金牌,並在法國土爾國際合唱音樂節獲獎。1997年參加義大利阿雷索國際合唱音樂節獲得證書。霍夫男聲合唱團曾為加拿大 導演艾騰伊格言的電影「A級控訴」演唱電影配樂,該片在2002年加拿大精靈影展獲得最佳影片。 世界各地樂評,包括:亞美尼亞、俄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以及英國都對霍夫合唱團的音色,洗鍊與精準地掌握緊密和聲,以及 亞美尼亞音樂、古典,尤其是現代作品的複雜節奏給予高度評價。 該團豐富多元的曲目含括亞美尼亞與西方聖樂與古典作品、民謠、現代作品與流行歌曲,其中以演唱著名亞美尼亞作曲家柯米塔斯 (1869-1935)的作品最為著稱。 該合唱團五年來曾演出過多部重要作品:巴赫《聖約翰受難曲》與《聖馬太受難曲》、布瑞頓清唱劇 《Cantata Misericordium》、 布克斯泰烏德 《Magnificat》、德國作曲家Ludwig Basil所譜寫的聖額我略•納萊克祈禱文合唱曲首演、莫札特與凱魯碧尼 《安魂 曲》、亞美尼亞作曲家 Avet Terteryan之第六號交響曲。並且與Krzysztof Penderecki、 Rodion Shchedrin、 Sofia Gubajdulina、Gia

Kancheli、 Vache Sharafyan以及其他優異的現代作曲家合作, 更奠定了該團成為亞美尼亞最多元也最優秀合唱團的地位。 霍夫室內合唱團新世代年輕的能量,隨即連結了更大的聽眾群。過去幾個月這個優異的亞美尼亞人聲團體在德國與法國重要音樂廳中 演出,接下來的演出包括9月前往比利時參加「弗蘭德音樂節」,及12月參加法國諾曼第的「無國界音樂節」(Festival Noborder)。

68


Hover Chamber Choir are led by their artistic director and conductor, Sona Hovhanisyan, who studied at the Yerevan Komitas State Conservatory and founded the choir in 1992. The Choir has won numerous awards: Gold Medal at the International Choir Olympiad in Linz, Austria in 2000 (over 300 choirs from 60 countries participated); Prizewinner a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ours, France in 2000; Diploma at the International Polyphonic Music Festival in Arezzo, Italy in 1997 . The male choir of Hover recorded on the soundtrack of the Canadian filmmaker, Atom Egoyan's "Ararat" which won Best Picture at the Genie Awards in 2002. Music critics in Armenia, Russia, France, Italy, Austri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have praised Hover for its timbre, precision and sophisticated handling of close harmonies and complex rhythms of Armenian, classical and especially modern works. The choir has a rich and varied repertoire of Armenia and Western sacred and classical works, folk songs, contemporary and popular music, including many works of Komitas, famous Armenian composer who lived from 1869 until 1935. Among other major works the Choir has performed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re Bach's St John and St Matthew Passions, Britten's Cantata Misericordia, Buxtehude's Magnificat, Ludwig Basil's setting of St Gregory of Narek's Book of Lamentations, Requiems by Mozart and Cherubini, Avet Terteryan's Sixth Symphony as well as works by Krzysztof Penderecki, Rodion Shchedrin, Sofia Gubajdulina, Gia Kancheli, Vache Sharafyan and other prominent contemporary composers strengthening its reput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versatile and skillful choirs. Their youthful energy and new genres make an immediate connection with the larger listening public. Within last months' a highly talented Armenian vocal group has appeared with concerts in Germany and France at prestigious concert halls. Upcoming concerts are scheduled for the Festival of Flanders in Belgium in September.

指揮

桑娜•霍夫漢尼斯揚

Sona Hovhannisyan, conductor 藝術總監桑娜•霍夫漢尼斯揚成長於葉里溫的一個音樂家庭。她曾就讀國立葉里溫音樂院。 多年來她已經指導並成立了許多合唱團,致力奉獻於亞美尼亞音樂,2008年亞美尼亞文化部 頒發金質獎章,表彰她在推廣亞美尼亞合唱音樂的成就。

Sona Hovhannisyan, Artistic Director, comes from a musical family in Yerevan. She studied at the Yerevan Komitas State Conservatory, under Romanos Melikyan. Over the years she has founded and directed a large number of choirs and has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her country's musical scene. In 2008 the Armenian Ministry of Culture awarded her a Gold Medal for her remarkable career in choral music.

69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台北愛樂合唱團成立於1972年,曾蒙李抱忱、戴金泉、包克多(Robert W. Proctor)等教授悉心指導,1983年聘請自美學成歸國專 攻合唱指揮的杜黑教授擔任藝術總監至今,現由古育仲、吳尚倫二位青年指揮家擔任常任指揮。 台北愛樂合唱團自成立以來,即以提昇國內音樂普及化,開拓國內音樂視野為使命,每年定期於國家音樂廳製作多場大型音樂會 演出,並經常邀請或受邀與國內外知名樂團及指揮合作。1993年起,為追求更精緻的合唱藝術,且因應出國巡演之需,「台北愛 樂室內合唱團」應運而生,多年來獲邀參與國際重要音樂節與藝術節,足跡踏遍30餘國家城市,於國際享有極高知名度。同時響 應政府「藝術下鄉」及「社區整體營造」發展方針,亦經常於國內各地文化中心、鄉鎮及離島巡演,以深耕並推廣台灣合唱音樂 為理念。台北愛樂合唱團更於1994年起,榮獲文建會國內傑出演藝團隊扶植迄今。2006年台北愛樂合唱團榮獲台北市政府譽揚, 訂定捷運東區地下街第七號廣場為「台北愛樂合唱廣場」,舉辦揭牌典禮並作為永久表彰,以肯定台北愛樂合唱團對於台灣音樂 界的卓越貢獻。 近年來與台北愛樂合唱團合作過的樂團,包含:國家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長榮樂團、臺灣國家國 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澳門交響樂團;客席指揮包括林望傑、呂紹嘉、簡文彬、嚴良堃、瑞霖(Helmuth

Rilling)、赫比希(Günther Herbig)、豪勒隆(Gabor Hollerung)、貝爾紐斯(Frieder Bernius)、皮克特(Philip Pickett)等;曾演出之經 典作品,包含巴赫《聖誕神劇》、《B小調彌撒》、《聖約翰受難曲》、《聖馬太受難曲》、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布拉姆斯 《德文安魂曲》、比才《卡門》、布列頓《戰爭安魂曲》、卡爾奧福《布蘭詩歌》、韓德爾《彌賽亞》、《以色列人在埃及》、 莫札特《安魂曲》、孟德爾頌《以利亞》、《第二號交響曲》、馬勒第二、三、八號交響曲、及威爾第《安魂曲》等,並曾於台 灣首演洗星海《黃河大合唱》、錢南章《馬蘭姑娘》、《佛教涅盤曲》、《娜魯灣ę第二號交響曲》、《十二生肖》、許常惠 歌劇《鄭成功》、馬水龍《無形的神殿》、金希文歌劇《黑鬚馬偕》、錢南章歌劇《畫魂》等新作。 委託國人創作合唱作品獲獎紀錄方面,發表之【映象中國】專輯曾獲第八屆金曲獎「最佳唱片製作人」、「最佳演唱人」、「最 佳古典音樂唱片」三項大獎;錢南章【馬蘭姑娘】專輯曾獲第九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許雅民【六月雪】專輯曾獲第十一屆 金曲獎「最佳古典唱片」及「最佳作曲人」兩項提名;錢南章【我在飛翔】專輯獲第十二屆金曲獎「最佳古典唱片」、「最佳製 作人」及「最佳作曲人」三項提名;錢南章【佛教涅槃曲─佛說阿彌陀經】專輯獲得第十三屆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唱片」、 「最佳作曲人」兩項大獎;專輯【世紀歸零】獲第十四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最佳演唱人」、「最佳作曲人」三項 大獎。

70


台北愛樂合唱團 藝術總監│杜 黑 常任指揮│古育仲、吳尚倫 鋼 琴│劉惠珊 聲樂指導│陳美玲、林慈音、何欣蘋、陳珮琪、王 典 駐團歌手│何欣蘋、穆福淳、謝銘謀 團 長│吳梅華 聲部負責人│葉馨琦、李文雯、蘇建林、陳宗偉 聲部服務組│張芷瑄、蔡依姈、鮑恆毅、陳仲陽 聲部音樂指導│何欣蘋、江秀珠 活動組組長│王薈榕 學術組組長│林文正 財務組組長│詹素吟 執行助理│陳又慈

第一女高音 何欣蘋 余亦湄 吳姵瑩 吳梅華 姚麗德 張雅筑 陳盈如 陳毓潔 黃之嬿 楊縕欣 葉馨琦 謝君苓 謝佩芬

第二女高音 王舒慧 王薈榕 吳丞卿 吳華芬 吳福音 呂文容 李悠青 林軒辰 林愫嫺 范秋屏 唐孝菲 徐瑞玉 張芷瑄 莊惠雯 陳可馨 陳秀雲 曾令儀 黃冠瑀 黃慧禎 廖郁琦 廖真羚 劉佳娜 蔣佳倩 盧群惠 賴仟妮

第一女低音 江秀珠 何如涵 吳秀霞 吳棠芬 宋怡瑾 李文玲 李文雯 柯乃方 柯瑞美 胡 琪 張愷芯 陳韻竹 童錦華 黃乃芬 黃瑋菁 楊釗雯 葉日禎 詹素吟 廖皎君 蒲依婕 劉雅慧 劉德瑩 潘蘭馨 簡吟容 藍挹丰

第二女低音 李姿俐 卲惟萱 周季甄 林佑靜 張渝韻 張維君 張蔚慈 許瑋芳 陳式晶 陶姵仁 蔡安津 蔡依姈 鄭蘭英

第一男高音 何俊緯 李榮唐 林中強 金文聿 徐至寧 曹先進 陳長聖 陳昭仁 穆福淳 鮑恆毅

第二男高音 力博宏 方理查 王復民 王廉威 李達人 林文正 林周熙 翁文進 張 新 陳耿盈 陳輝鐘 曾俊輔 黃彥翔 劉厚蘇 鍾 驊 顏世俊 魏銘佐 蘇建林

第一男低音 吳宏達 林永志 邵獻慶 俞人傑 屠世天 張荏翔 莊馥鴻 許家豪 陳仲陽 陳治宇 陳柏廷 麥志豪 葉修顯 廖怡敏 歐喜強 蔡榮杰

第二男低音 丁 琪 丁達明 朱正志 周思民 林威安 徐宏宗 莊 偉 莊博涵 陳宗偉 陳逢淼 楊光弘 劉家宏 謝國進 謝銘謀 羅仲智

71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台北愛樂合唱團成立於1972年,曾蒙李抱忱、戴金泉、包克多(Robert W. Proctor)等教授悉心指導,1983年聘請自美學成歸國專 攻合唱指揮的杜黑教授擔任藝術總監至今,現由古育仲、吳尚倫二位青年指揮家擔任常任指揮。

1993年起為因應適合出國巡演,及追求更精緻的合唱藝術,杜黑教授自為數140人的台北愛樂合唱團中挑選40人,成立「台北愛 樂室內合唱團」。至此,國內第一支以演唱無伴奏現代精緻合唱音樂為主要特色的合唱團於焉誕生。在指揮杜黑嚴格訓練及積極 擴展曲目下,已具職業演出水準,屢次出國擔任音樂大使,在國際間享有極高知名度;曾在美國卡內基音樂廳、北京國家大劇 院、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等國際頂級場館舉辦音樂會,二度獲選於世界合唱大會(World Choral Symposium)演出,還曾受邀於 美國合唱指揮協會年會(ACDA National Convention)、歐洲歌唱節(Europa Cantat)、奧立岡巴赫音樂節(Oregon Bach Festival)、 溫哥華音樂節(Music Fest Vancouver)、北京八月合唱節、新加坡華藝節…等國際音樂盛會演出。此外,更響應政府「藝術下鄉」 及「社區整體營造」之發展方針,前往國內各地文化中心、鄉鎮及離島巡演,獲得廣大迴響。 每年固定邀請世界各地著名指揮來台客席演出,包括 1998 年瑞典籍指揮家古納•艾瑞克森 (Gunnar Ericsson) 「北國風情」音 樂會、 1999 年匈牙利籍指揮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布達佩斯之春」、 2000 年委內瑞拉籍指揮瑪麗亞•古蘭 (Maria

Guinand)「台北愛樂@拉丁夜」、2002年菲律賓籍指揮強那生•韋拉斯科(Jonathan Velasco)「跨越夢之橋」、2007年瑞典籍指 揮弗瑞德•蕭伯(Fred Sjöberg)、2008及2012德國指揮大師海慕特•瑞霖(Helmuth Rilling)、2011美國指揮大師安德烈•托瑪斯 (Andre Thomas)等。 此外,每年均計畫性委託國人創作最新合唱作品,發表之【映象中國】專輯曾獲第八屆金曲獎「最佳唱片製作人」、「最佳演唱 人」、「最佳古典音樂唱片」三項大獎;錢南章【馬蘭姑娘】專輯曾獲第九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許雅民【六月雪】專輯 曾獲第十一屆金曲獎「最佳古典唱片」及「最佳作曲人」兩項提名;錢南章【我在飛翔】專輯獲第十二屆金曲獎「最佳古典唱 片」、「最佳製作人」及「最佳作曲人」三項提名;錢南章【佛教涅槃曲─佛說阿彌陀經】專輯獲得第十三屆金曲獎「最佳宗教 音樂唱片」、「最佳作曲人」兩項大獎;專輯【世紀歸零】獲第十四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最佳演唱人」、「最佳 作曲人」三項大獎。

指揮暨藝術總監

杜黑

常任指揮 古育仲 吳尚倫

團 長 王逸琪

執行助理 陳又慈

女高音

何欣蘋 吳丞卿 林怡吾 梁又中 莊馥瑋 許淇鈞 陳若婷 游麗鈴 黃之嬿 謝斯韻

女低音

王逸琪 胡 琪 張渝韻 張維君 張蔚慈 劉宜欣 蔡庭瑊

男高音

何俊緯 呂明霖 施宣煌 潘叡智 穆福淳 鮑恆毅 簡宏維

男低音

丁達明 莊馥鴻 陳治宇 陳柏廷 劉家宏 謝銘謀

72


節慶合唱團 Festival Choir

台北愛樂自1994年舉辦「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營」至今,邀請過無數國際知名的音樂家及指揮來台,提供國內合唱音樂 愛好者一個假期中進修的絕佳去處。數年來已有超過千位的學員參加,演出曲目從奧福《布蘭詩歌》、孟德爾頌《以 利亞》、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韓德爾《以色列人在埃及》、錢南章《馬蘭姑娘》、羅伯•雷《福音彌撒》、大 衛•范曉《非洲聖哉經》、約翰•盧特《光榮頌》、伯恩斯坦《齊徹斯特詩篇》…等大型經典作品,到德奧傳統曲 目、現代合唱作品、世界各國民謠、黑人靈歌、福音歌曲、音樂劇選粹等。2013年更將觸角拓展至全球,邀請世界節 慶合唱團(World Festival Choir)成員加入,讓節慶合唱團的組成更多元、豐富。 世界節慶合唱團(World Festival Choir)成立於1984年,長期參與全球各地大型合唱節慶活動,致力於宣揚「音樂 無國界」的理念。多年來,已經在歐洲、美洲、澳洲留下演出的足跡,包括1990年在義大利維洛納舉辦,集合11個國 家3000多名歌手與指揮家馬捷爾、男高音帕華洛帝合作演出的「世界歡唱威爾第」活動,並獲選為「聯合國國際救難 組織」親善大使。

合唱指導 古育仲 女高音

排練伴奏 劉惠珊

Eli Karin Daltveit Gudrun Anna Margareta Jonasson Hermine Elize Inez Jessurun Janette Carolyn McDonnell Magna Norman Eldøy Randi Bakke Sidsel Wenke Grevstad 丁品涵 毛雅綺 吳昀臻 李伊婷 李思捷 林世恩 林美鶯 林軒竹 邵子寧 胡馨元 高翊庭 張國貞 張頌憫 張麗芳 許功明 許敦喻 許蕎雅 連子瑄 陳予沛 陳季佑 陳聖恩 黃冠瑀 黃筠婷 黃薾稼 黃韻如 葉育萍 詹宇芊 趙慶薇 潘岱琪 蔡孟蓉 鄭時雨 鄭雅文 鄭璨昀 鄭麗容 謝欣耘 顏 瑜 譚樂詩 蘇敬程

女低音

Anne Elisabeth Andresen Eva Strand Norling Franciska Helena Mouyem Margaret Laura Pollard Solveig Rød Aadne Torunn Hallerud 丁佩芳 王位文 王位華 王姝蘋 何家萱 吳品璇 吳桂美 吳蘇安 呂沛芸 李佳儒 李冠穎 林若瑄 林純君 邱昭甄 邱郁方 高子晴 梁慶嫦 許庭瑜 陳宜菁 陳倩鈺 陳琪安 陳蕙瑜 曾有容 游昌宜 黃俐文 黃思于 黃 涵 趙雅育 蔡佩珊 蔡宜君 蔡昀珊 蔡杭芳 蕭品彣彣嚴雅琪

男高音

王書庭 王 睿 何 鑫 余亮宣 李約成 汪博軒 阮證元 林希語 邱建智 張建軍 連沅德 陳安祥 陳麒文 陳資翰 陳翰毅 湯俊翔 楊庭億 劉家瑀 鄭博文 賴智暉 蘇勁宇 蘇韋仁

男低音

高音傑 朱 禹 江宗翰 吳尚鴻 林君翰 林志傑 林忠誠 林建良 林暐翔 洪宸皓 許 翔 陳彥甫 陳漢生 陳賢澔 黃晉昇 黃靖傑 葉家瑋 趙仁傑 鄭斐凡 鄭舜心 謝秉儒 謝智存 蘇聖能

※底線為世界節慶合唱團團員

73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首次組成於1989年,當時是為搭配台北愛樂合唱團大型音樂會所組成之任務編組樂團。2004年春季,樂團 重新改組及擴編為常設樂團,由藝術總監杜黑與常任指揮鄭立彬共同促成。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是匯集國內最多優秀青年演奏家所組成的樂團,團員皆為各級學校管弦樂團最優秀的演奏精英,在指揮鄭 立彬嚴格的訓練下,近年來樂團的表現已初具職業樂團水平,亦兼具青年演奏家的熱情及活力,已獲得各界極大的迴響及讚嘆! 本團以培育青年音樂家為一貫理念,希望為青年指揮家、獨奏家及優秀的樂團團員提供更多的演出舞台,並且讓國內年輕作曲家 有發表新創作品的管道,同時亦計畫與國外同性質之優秀青年樂團合作,擴大國際交流。本團由杜黑擔任藝術總監,鄭立彬擔任 常任指揮,邱君強擔任首席客座指揮,並邀請鄧皓敦、陳瑾平、陳怡伶、蘇子茵等國內優秀演奏家擔任駐團音樂家協助訓練。

藝術總監 常任指揮 首席客席指揮 駐團音樂家

團 長 執行經理 樂團助理 學生團長 學生副團長

年度贊助

74

杜 黑 鄭立彬 邱君強 鄧皓敦 蘇子茵 陳瑾平 陳怡伶 劉葳莉 張如怡 林文熙 蔡秉秀 潘自琦

小提琴第一部 *林世昕 洪麥軒 盧思蒨 郭姵妏 田京武 林維揚 紀韋瑄 林景森 駱思云 沈純嘉 王安琦 連享惠 小提琴第二部 * 陳仕杰 王怡靜 馬善瑩 張芷芸 徐笙豪 劉書榕 游政霖 葉修真 安佳芸 廖晨安 徐梖喬 中提琴 游家輔 劉書妤 蔡呈御 郭諦娟 陳立安 陳姿妤 吳勝綸 蔡秉芳 * 劉彥廷 沙比 大提琴 張沄真 陳品璇 黃筱涵 李虹霈 陳妍如 朱芷儀 陳宛茹 低音提琴 陳怡伶 許乃云 許峻維 李嘉恒 王瑞琪 胡郁晨 短笛 許品萱 長笛 陳盈璇 宓冠伶 雙簧管 蘇琬玲 沈柏勳 單簧管 王采綺 范洋豪 低音管 溫家琪 郭嘉棋 法國號 陳景暘 蔡秉秀 唐逸薰 蔡宗廷 小號 葛品妤 羅懷聰 長號 黃鈺棠 馮嘉樺 林森元 低音號 趙禮堃 * 鄭凱文 定音鼓

* 客席團員


苗栗建國國小合唱團

Miaoli Jianguo Elementary School Choir

成立於1991年2月,懷抱著「成為台灣最高水準兒童合唱團」的理想,傳承合唱精神,推廣音樂教育,以培養學子五育 均衡的理念為近程目標,參加國內、外合唱比賽為遠程目標,期許團員們投入更寬廣的音樂天地,開拓其國際觀、大 格局之視野。平日團員除了練唱各類型曲目,學習正確發聲法及增廣藝術人文領域新知外,並積極參與各層級音樂會 的交流及展演,連年參與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全國決賽,榮獲客家語類系、福佬語類系及原住民語類系三項特優之 殊榮。 合唱團在歷任校長林木淵、曾玉松、鍾梅英、鍾瑞彬校長的支持下不斷成長卓越,以及主任們在行政事務的用心帶領 與協助、歷任導師在課業統整教學的相輔相成,讓指導的林月嬌、饒家卉、江怡臻三位音樂老師,可以無後顧之憂的 專心致力於合唱教學,展現豐碩成果。

指揮

饒家卉

Chia-Hui Jao, conductor 台灣省苗栗縣人,2012畢業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碩士班。曾師事洪綺 玲教授、游昌發教授,曾任台北心聲婦女合唱團、東聲合唱團、漢聲合唱團專任 伴奏。曾擔任苗栗縣兒童合唱團指導、頭份婦女合唱團伴奏。現任擔任苗栗縣建 國國小合唱團指揮。

75


屏東希望兒童合唱團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PUZANGALAN(希望)兒童合唱團(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設於台灣屏東縣東北端的瑪家鄉,是由排灣族一群愛唱歌知 努力原住民孩子組成的合唱團,人數雖不多,但自2008年成立以來已勇奪三次全國合唱賽特優第一名、兩次中國國際賽金獎第一 名。因期待歌聲能為孩子帶來希望,故以排灣語PUZANGALAN(希望)為團名。 原住民孩子具有天生的好嗓音,訓練以傳承排灣族古調為主,想以兒童的好歌聲,把快樂傳播給大家,且可傳承排灣族悠揚的歌 曲,讓孩子能對自己的文化能更加了解喜歡。 在2010年曾被網友喻為「台灣最美的歌聲」,合唱團成立以來,在不影響課業之下,不畏辛苦帶孩子出外比賽、表演,因為這是 讓原民孩子產生自信、肯定自己、拓展視野的一種教育方式,也是鼓勵孩子努力專注學習的一種模式,並可讓學習變得更多元, 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最美好、快樂的一頁。

指揮

吳聖穎

Muni Takivaljit, conductor 吳聖穎,台灣屏東縣排灣族人,自國中開始學習聲樂,畢業於台南女子技術學院音樂系。 大學在校期間擔任合唱團團員,並曾經隨團赴加拿大參加「ISME2000國際音樂節」巡迴演 出,在校期間均獲得原住民獎助學金。畢業後曾任教於屏東縣泰武國小及青葉國小、佳義 國小擔任代課音樂教師,目前任教於屏東縣三地國小音樂教師並兼任三地國小兒童合唱團 暨希望兒童合唱團指揮,專精於用現代合唱方式來呈現原住民傳統古調,融合古調之悠揚 與現代音樂之曲風,呈現不同之音樂風格,讓兒童能接觸多元之音樂。

76


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 Yunlin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在故鄉的土地,綻放音樂的花朵」 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成立於2005年11月,團員大多是縣內各級學校之音樂教師及熱愛歌唱之各界愛樂人士,多位團員 都具有豐富的獨唱及合唱演出經驗;目前由許淑媛擔任團長暨指揮,並邀請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藝術總監杜黑教授及 旅美合唱指揮家沈新欽教授定期指導。 本團成立以來,平均每年製作二場大型音樂會,其中包括本團年度公演、慈善義演以及在多屆國際合唱音樂節中分別 與印尼、澳洲、菲律賓、美國、喬治亞共和國等國際知名合唱團聯演,不僅增進了團隊交流觀摩機會及民眾欣賞表演 藝術之視野,且吸引了許多在地的隱性藝術人口;每次音樂演出之亮麗成績,成為了延續我們在音樂上活躍表現的最 佳平台。此外,並連續六年榮獲「雲林縣傑出演藝團隊」及衞武營藝術文化中心「96、97、98、99年度南方團隊補助 計畫」之專案補助。

指揮

許淑媛

Shuyuan Hsu, conductor 中國文化大學畢業,學生時代就在台灣區音樂比賽中屢獲獨唱首獎。師事杜黑 教授及美國包克多(Robert W. Proctor) 教授並接受匈牙利名指揮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教授之指導,學習合唱訓練及指揮技術。

1988-1990 赴法進修音樂學及聲樂,加入巴黎 Maisons-Laffite 城的德拉隆室內 合唱團(choeur de chamber M.R.Delalande),由法國里昂高等音樂院Gilbert Amy 教授及 Bernard Tetu 教授指導演出多場音樂會,並多次參加國際性之 「Conducting Master Class」。 曾任嘉義女中合唱團指揮,台北華岡合唱團指揮,同時也指導社區合唱團參與演 出及比賽,並多次擔任各項音樂比賽的評審。

94年11月成立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擔任團長兼指揮,六年來已指導團隊參加多 場大型音樂會演出,於2005-2011年之「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中分別與印尼、 澳洲、美國、菲律賓、喬治亞、韓國及匈牙利等精英合唱團聯合演出,音樂表現 受到各方的矚目及肯定;並榮獲96、97、98、99、100、101年「雲林縣傑出演 藝團隊」。 77


府城教師合唱團 Tainan Teacher's Choir

府城教師合唱團成立於2000年九月。成立宗旨在於增進音樂教師的合唱專業知能,交換教學心得,改進教學技巧及方法,進而提 升音樂教學品質,使參與合唱和欣賞人口,向下紮根,向上成長。團員由一群熱愛合唱音樂,並在各中小學、社區或教會推廣合 唱教育的基礎音樂工作者所組成。團長由長榮中學李瑪寶老師擔任。府城教師合唱團成立之初,榮幸力邀甫自美國完成音樂博士 學位返台任教的長榮中學校友沈新欽博士擔任指揮。爾後更接受李瑪寶老師及莊璧華博士之指導。 本團顧問高斌領校長外,2010年特聘長榮中學王昭卿校長擔任顧問。同年九月聘請楊宜真老師擔任指揮,蔡佩芬老師擔任伴奏, 總幹事:施雅玲、總務:顏妙容、譜務:黃瓊萩。

指揮

楊宜真

I-Chen Yang, conductor 畢業於美國西敏合唱音樂學院Westminster Choir College of Rider University合唱指揮研 究所。受到各合唱指揮家的啟蒙,曾師事李瑪寶、沈新欽、陳雲紅、Joe Miller、Andrew Megill、James Jordan。 旅美期間,在 Dr. Joe Miller 的指導下, 2008 年五月以第一名優異成績獲得碩士學位。曾 與多位世界著名的大師和樂團合作,2008年5月於Spoleto Festival USA,指揮Westminster Choir演出深獲好評,並獲得Dr. Joseph Flummerfelt讚譽:「合唱曲子詮釋細膩,極具天份 與潛力的合唱指揮界新秀。」 曾任美國Westminster Choir助理指揮、美國紐澤西州中美兒童合唱團指揮、國立臺南藝術 大學音樂系講師、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鐸聲合唱團指導老師。 現任中部合唱中心藝術總監、台中室內合唱團藝術總監暨指揮、台南府城教師合唱團指 揮、梅迪奇兒童合唱團指揮、逢甲大學合唱團指導老師、台灣國際達克羅士音樂節奏研究 學會理事,並任教於台中二中音樂班、彰化高中音樂班、彰化大同國中音樂班、各縣市音 樂比賽評審及研習講師。

78


晶晶兒童合唱團 Crystal Children's Choir

源起於美國晶晶兒童合唱團(創立於1994年),晶晶兒童合唱團台灣團於2000年創立於台灣新竹。經過多年在兒童合唱 教育的耕耘,晶晶兒童合唱團台灣團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420位團員的合唱藝術團體,以推動優質合唱藝術及融合東 西方的音樂傳統為宗旨。 晶晶兒童合唱團台灣團在推廣合唱音樂教育及世界各國文化的同時,也鼓勵團員珍視本土文化,練唱及演出的曲目不 僅選自世界各國的音樂,同時也著重中國及本土作品的練習。 晶晶兒童合唱團台灣團希望藉由獨特的合唱音樂教學,優雅多元的音樂環境,培養團員團隊精神,提昇團員對合唱音 樂的興趣,進而學習優異的合唱技巧。 外出演唱也是晶晶的重要課程。藉此以培養團員團隊精神,激發團員的潛能,擴展宏廣的視野,實踐音樂群體教育的 理念。成立至今,晶晶兒童合唱團台灣團的足跡遍及美國舊金山、落杉磯、西雅圖、加拿大溫哥華、瑞典斯德哥爾 摩、奧地利薩爾茲堡、維也納、韓國首爾、以及日本伊丹及和歌山等地。

指揮

黎燕芸

Yen-Yun Lee, conductor 畢業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藝術研究所,主修聲樂,師事邱寶民教授。求學期間 先後師事李寶鈺、張玉燕、許昭惠等教授。曾舉辦五場個人獨唱會及多次獲選代 表學校赴奧地利、捷克、匈牙利、瑞士、法國、日本及美國等國家巡迴表演,並 以學術科第一名成績畢業。聲樂曾接受過Carmen Balthrop、Patricia Wise、Robin

Rice、張志誠、李佳蔚及李秀芬等多位國際知名教授之大師班指導。合唱指揮師事 陳雲紅教授。曾擔任國科會年度歌唱比賽評審、新竹市靈糧堂合唱團聲樂指導、實 驗高中合唱團聲樂指導、新竹縣竹北獅子會合唱團指揮、新竹縣六家國小合唱團指 揮、樂隊及饒平客語合唱指導老師及新竹市西門國小音樂教師、合唱團指揮。現任 教於新竹市東門國小音樂班及晶晶兒童合唱團Concert班老師,每年定期舉行公演 及參與國外音樂節演出。

79


草鞋墩愛樂合唱團 Tsao-Tun Philharmonic Chorus

草鞋墩愛樂合唱團成立於2000年6月,由許素娟老師等發起,帶領縣內具有音樂專長的老師、社區音樂愛好者所組成的合唱團, 主要宗旨:自我成長、推廣及把在地文化推展至世界各地。以「帶動南投音樂風氣、營造南投人氣息」為理念,並於95年10月 加入混聲陣容,現已成立第13年度,為使合唱藝術更能詮釋多種曲風與型態,本團曾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日本日出合奏 團」、「委內瑞拉女聲合唱團」、「西班牙瓦倫西亞天使之聲合唱團」、「斯洛維尼亞合唱團」及「菲律賓兒童合唱團」等享譽 國際的團體聯合演出,透過與國際知名團體的交流,達到不斷成長與進步,成為南投縣最優質的合唱團,進而帶動南投縣合唱美 學風氣和水準。

指揮

許素娟

Su-Chuan Hsu, conductor 宜蘭縣人

1981年畢業於實踐大學音樂系。 1985年畢業於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藝術學院。 1991年帶領台中市文化基金會「青年合唱團」參加國際合唱節演出,獲頒「特優合唱團」 的最高殊榮。

1995年指揮前國家交響樂團附設合唱團。 1996年~2000年指揮南投教師合唱團,並獲86年度全國鐸聲獎冠軍及省賽第一名。 2000年帶領大里市少年兒童合唱團遠赴維也納的林茲市(Linz)參加首屆奧林匹亞世界合唱大 賽,獲銀牌獎。

2011年指揮草鞋墩愛樂合唱團榮獲中華民國100年全國社會組混聲合唱比賽(決賽第三獎)、 指揮中興長青合唱團榮獲中華民國100年全國社會組男聲合唱比賽(決賽第三獎)。 現任教於光復國小音樂班、曉明女中音樂班、草鞋墩愛樂合唱團指揮兼團長、中興長青合 唱團團長兼指揮、台灣區音樂比賽合唱組的評審委員。 80


師資 Faculty

亞拉-波列南 Kari Ala-Pöllänen 卡里.亞拉-波列南於1994 – 2008年擔任舉世聞名的芬蘭塔比奧拉兒童合唱團(Tapiola Choir) 指揮。他是一名全方位的音樂家及教育家,同時也是國際知名的音樂節總監及合唱團指揮,經常 受邀於世界各地擔任講師及合唱比賽評審。曾擔任瓜地馬拉國立青少年合唱團、新加坡國立初 等學院合唱團指揮、芬蘭金嗓兒童合唱團及希爾卡特男聲合唱團指揮。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所頒發的表演藝術貢獻獎及1995年芬蘭合唱指揮協會最佳合唱指揮獎等,現任芬蘭 音樂表演推廣中心(Finnish Performing Music Promotion Centre, ESEK)主席及芬蘭合唱指揮協會副主席,並擔任歐 洲歌唱節(Europa Cantat)委員及國際合唱聯盟(IFCM)歌之橋活動(Songbridge)藝術委員會主席。

Kari Ala-Pöllänen is a versatile musician and educator with experience of folk music, jazz bands and symphony orchestras. He is internationally known as a festival director and conductor of massed choirs, a lecturer, a seminar and workshop leader and a jury member at choir competitions. He has also been invited to become the first conductor of the National Children’s and Youth Choir of Guatemala and the Singapore National Junior College Choir. He also conducted the Vox Aurea children’s choir and the Sirkat male voice choir in Jyväskylä, Finland. It was during his time as conductor that the Tapiola Choir received one of its most important merits, the UNESCO Priz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Performing Arts (1996). He has personally received several arts prizes, including Choir Conductor of the Year (Finnish Choir Conductors ’ Association 1995) and the Klemetti Award (Finnish Amateur Musicians’ Association SULASOL 1997). He chairs the choral section of the Finnish Performing Music Promotion Centre (ESEK) and is the deputy chair of the Finnish Choir Conductors’ Association, a member of the Music Commission of Europa Cantat and the chair of the Songbridge Artistic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Choral Music (IFCM).

車炎江 Yen-Chiang Che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博士,主修歷史音樂學,師事顏綠芬教授。逢甲大學建築系畢業之後轉攻音樂領域,先後取 得東海大學音樂系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學位。過去曾經多次擔任音樂會男中低音獨唱、男聲朗誦, 以及擔綱演出多齣歌劇和音樂劇要角。近年除了繼續參與少數舞臺演唱或錄影錄音工作,大多以西方音樂史暨音樂美 學之教學研究為重心,並經常受邀主講西方音樂文化專題講座。近年多次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等知名音樂團 體撰寫演出節目冊樂曲解說,同時亦受邀擔任國家交響樂團( NSO )近四年樂季主題系列音樂會之導聆暨講座主講 人。現任輔仁大學暨實踐大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臺大合唱團聲樂指導等職。

陳珮琪 Pei-Chi Chen 國內樂壇最活躍的次女高音,畢業於東海大學音樂研究所,先後師事黃淑芳、徐以琳、Judy Bellingham教授;歌劇演唱 詮釋受教於Raimund See及Rheinhard Linden。曾獲「世界華人聲樂比賽」第五名及新秀獎;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樂壇新 秀」;聲樂家協會「聲樂新秀」;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之「台灣樂壇新秀」。演唱經歷豐富,常受邀與國內外知名樂團合 作,擔任神劇及各式大型作品獨唱。曾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歌劇《修女安潔莉卡》、《尼貝龍指環》等;國立台灣交 響樂團之神劇《彌賽亞》;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之貝多芬《C大調彌撒曲》;東海大學音樂系之韋瓦第《榮耀頌》等,並 曾與香港神劇協會、新加坡國家交響樂團及澳門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現任教於澎湖馬公高中、中壢高中音樂班、南華 大學音樂系,並擔任台北愛樂合唱團聲樂指導老師,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會員。

陳美玲 Mei-Lin Chen 畢業於輔仁大學音樂系、東海大學音樂系碩士班,師承杜玲璋、徐以琳及Judy Bellingham教授。屢獲國際聲樂比賽獎 項,並經常受邀於國內外音樂會擔任女高音獨唱,如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布拉姆斯《德文安魂曲》、馬勒第八號交響 曲等,並於《卡門》、《指環》、《費加洛婚禮》等歌劇擔綱要角。此外亦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合作貝多芬《合唱交 響曲》;與高雄市立交響樂團合作《布蘭詩歌》;與長榮交響樂團合作馬勒《第四號交響曲》及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合作貝多芬《C大調彌撒曲》、莫札特《安魂曲》、羅西尼《小莊嚴彌撒》、范曉《非洲聖哉經》等。現任教於中壢高 中、台中二中、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系;並任台北愛樂合唱團、榮星合唱團聲樂指導,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會員。

81


焦元溥 Yuan-Pu Chiao 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著有《遊藝黑白》《聽見蕭邦》《樂來樂想》等八本專書。你可在聯晚「樂聞樂思」、《典藏投 資》、《南方周末報》、《Sense》雜誌和博客來OKAPI讀到他的文章,以及在台中古典音樂台FM97.7和Taipei Bravo FM91.3都 會生活台「焦點音樂」、「遊藝黑白」、「NSO Live雲端音樂廳」聽到他的聲音。

科勒•漢肯 Kåre Hanken 擁有挪威奧斯陸音樂院碩士學位。1987到2000年在奧斯陸大學音樂戲劇系教授合唱指揮,隨後任教於奧斯陸 音樂研究院,並擔任聖頌團(Schola Cantorum)指揮,其優異表現征服了世界各地的聽眾。1998年,挪威 外交部更贊助該團代表挪威前往日本,在冬季奧運文化表演節目中演出。科勒•漢肯曾指揮過許多重要合唱 及交響作品,如韓德爾《彌賽亞》、巴赫《聖約翰受難曲》及巴赫、貝多芬至葛利格的協奏曲及交響作品。 科勒•漢肯是國際上最炙手可熱的客席指揮,經常出席各種國際合唱比賽擔任評審,並於各國大學及學院開 設大師班。1998年為參與挪威發展局(NORAD)的對外援助計畫,在南非伊麗莎白港大學創辦合唱指揮學程,該計畫致力於援 助南非東開普省的更多社群;1999年,獲得該校榮譽教授殊榮。現於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負責合唱指揮的碩士學程。

Kåre Hanken holds a Master Degree in Church Music at the Music Conservatory in Oslo, Norway. From 1987 to 2000 Kåre Hanken taught choral conducting at the Institute for Music and Theatre of the University of Oslo, and later been a part time lecturer at the Academy of Music in Oslo. At the University of Oslo he became the conductor of the Schola Cantorum, a choir whose concerts have brought them international acclaim all over the world. He has conducted major works for choir and orchestra, like Handel's Messiah, Bach St. John Passion, as well as piano concertos and orchestra works by Bach, Beethoven and Grieg. He is in great demand as guest conductor and adjudicator at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s. He is also a well-known choral conducting specialist and has held master classes in conducting at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es. In 1998 he established and extensive choral conducting educational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Port Elizabeth in South Africa. In 1999 he was awarded an Honorary Professorship by the same institution in honour of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oral singing in South Africa. He is currently extraordinary professor in choral conducting at the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嘉保•豪勒隆 Gábor Hollerung (請參閱P. 頁)

桑娜•霍夫漢尼斯揚 Sona Hovhannisyan (請參閱P. 頁)

許嘉芬 Chia-Fen Hsu 匈牙利 AVKF 師範學院,偶戲藝術教育講師。 匈牙利 Maskaras 偶戲與街頭劇場參演,巡迴歐、亞、中東、澳洲等三十餘國。 Soup Theatre 偶戲實驗劇場總監。 匈牙利 Tilos Rádió電台,Csodálatos Mandarin中文節目創始,同步以梓彤之聲在中文報上連載兩年節目內容。

古育仲 Yu-Chung Ku (請參閱P. 頁)

李雨衡 Yu-Heng Lee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會議口譯組碩二學生。大三曾至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交換一年,歸 國後,修習台大中英翻譯學程口譯組課程,並於2012年獲得全國口譯比賽冠軍。

82


林慈音 Grace Lin 英國皇家音樂院特優演唱文憑,英國皇家音樂院音樂學士學位,國立藝專音樂科畢業。自2000年返台以來,活躍於國 內外歌劇、神劇、藝術歌曲等演唱領域,經常與國內外知名樂團及合唱團合作,如國家交響譽團、台北愛樂合唱團、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曼谷歌劇院等等,近期演出包括《女武神》、《佛瑞安魂曲》、《丑角》、 《修女安潔莉卡》、《聖馬太受難曲》(台灣首演)、馬勒第二號交響曲、《莎弗》等。 2010 年間受澳門樂團及台 北愛樂之邀,參與演出《彌賽亞》,同年並演出馬勒第四號交響曲、孟德爾頌第二號交響曲和《詩篇42篇》等。歌劇 演出包括《霍夫曼的故事》、《糖果屋》、《唐.喬望尼》、《茶花女》、《指環》、《女人皆如此》、《強尼史基 基》、《鄉村騎士》、《夢遊女》、《魔笛》、《黛朵與艾涅斯》等。林慈音對藝術歌曲推廣也不遺餘力,除了個人 獨唱會之外,並參與室內樂、講座音樂會,備受好評。目前任教於新北市新店高中,以及台灣神學院,對青年學子的 聲樂教育投入相當熱忱。

劉容舟 Rung-Jou Liou 台灣省新竹市人。從小熱衷合唱音樂,就讀台灣大學時參與台北男聲、愛樂牧歌、大韶室內等許多合唱團並曾任台大 合唱團學生樂訓以及金穗合唱團助理指揮。2000年赴英留學,進入伯明罕音樂院修習聲樂。取得聲樂學士學位後繼續 攻讀合唱指揮碩士班。在學期間,於伯明罕大教堂任合唱學者並參與校內外各項演出。2005年進入南安普頓大學音樂 所研習音樂學,於兩年後取得音樂學碩士。期間並擔任南安普頓大學室內合唱團指揮,帶領該團於義大利威尼斯巡迴 演出。2007年起於倫敦約定教會擔任音樂事工服事,帶領敬拜以及福音歌手。2010年返台,於台北真光教會擔任聖歌 隊指揮,並定期與STAR星樂集合辦音樂會,傳達基督愛與和平的理念。

麥考伊 Jerry McCoy 任教於北德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擔任合唱學系主任及音樂教授,指揮該校 阿卡貝拉合唱團、北德室內合唱團等團體,他也在該校 授研究所合唱指揮、進階合唱指揮技巧及 合唱研究等課程。他也是德州Schola Cantorum的音樂總監,也當選美國合唱指揮協會全國大會主 席,並在六年前於德州達拉斯成立了職業室內合唱團「德州合唱藝術家」。 曾於歐、亞、美洲擔任客席講師,更是美國最受歡迎的講師之一,所指揮的合唱團更屢獲獎項肯定,包括美國合唱指 揮協會、英國合唱指揮協會全國大會等,其合唱團並屢獲邀請前往歐洲演出。曾發行多張專輯,包括了由Klavier唱片 發行的《布蘭詩歌》(指揮UNT大合唱團及管樂團、Eugene Corporon)、GIA音樂出版社發行的《音樂王國》(指揮 UNT阿卡貝拉合唱團及北德室內合唱團)等。

Director of Choral Studies and Regents Professor of Music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Dr. McCoy conducts the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A Cappella Choir and the Grand Chorus. Dr. McCoy is one of America's most well-respected choral conductors, having conducted all-state, regional, festival and performance clinics in thirty-seven states across the nation, also conducted all around the world. He sang and recorded with the Robert Shaw Festival Singers in New York City and throughout southern France, and with the Banff (Canada) Festival Chamber Choir led by distinguished Swedish conductor Eric Ericson. His Choirs have given concerts with the Dallas Wind Symphony, the Abilene Symphony Orchestra, the Richardson Symphony Orchestra, the Schola Cantorum Festival Orchestra, and numerous university orchestras. His choirs have toured Europe three times, giving concerts at the Salzburger Dom, St. Patrick's Cathedral (Dublin), St. Bartholomew's Cathedral (London), Chester Cathedral (Chester) and St. Nicolas Church (Prague). His commercial recordings include releases by Klavier Records and GIA Music Publications.

83


梅爾維 André van der Merwe 來自南非開普敦,梅爾維經常受邀到世界各地擔任評審及開設講座,1997年梅爾維在開普敦成立Pro Cantu青 年合唱團,在其帶領下,該團成為南非首屈一指的青年合唱團。梅爾維堪稱南非最著名的青年合唱專家,目 前帶領三個合唱團:Stellenberg少女合唱團(1999年起);Stellenbosch大學合唱團(2003年起)及南非青年 合唱團(2005年起),結合不同種族及社經背景的優秀年輕歌手,對南非有極其重大的貢獻。這些合唱團也 在許多國內與國際競賽中贏得佳績。 梅爾維可說是 INTERKULTUR 世界合唱比賽最成功的一位指揮。在世界合唱比賽中,他和所帶領的合唱團曾多次贏得冠軍。 2012年十月,他所帶領的Stellenbosch大學合唱團更被列為世界最佳合唱團,他也代表南非參與世界合唱理事會。

André van der Merwe is a conductor and composer from Durbanville, Cape Town. He is often invited to perform as adjudicator and clinician across the world. In 1997, André founded the Pro Cantu Youth Choir in Cape Town, under his baton the choir has become a leading South African youth choir. André is the most famous South African specialist in the field of youth choirs. At present, he conducts three choirs: Stellenberg Girls Choir (1999-);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Choir (2003-) and the South African Youth Choir (2005-), which is a choir that has a tremendous significance in his home country, bringing together talented young singers from different raci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s. These choirs have won many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wards and prizes. André is perhaps the most successful conductor at the INTERKULTUR festivals. In the World Choir Games, he and his choirs have become champions numerous times. As of October 2012, his choir, the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Choir, is ranked as the best in the world. He is a member of the World Choir Council representing South Africa.

潘宇文 Yu-Wen Pan 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聲樂組,師事劉塞雲教授。1990年赴美進修,專研合唱及中等音樂教學法。於1992年8月與1997 年3月,獲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音樂教育碩士與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目前為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音樂系所專任助理教授,並任台北市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國教輔導團指導教授,國立三重高中音樂學科中心及師大附中藝 術生活學科中心諮詢委員,台灣柯大宜音樂教育學會及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理事,台灣國際達克羅士音樂節奏研究學會顧問, 「蔚藍之聲」合唱團指揮,及台北市童子軍小狼合唱團音樂總監暨指揮。

施行一 Barcly Shih 台北市人,台大外文系畢,目前就讀師大翻譯所口筆譯組。2011年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擔任斯洛維尼亞合唱團APZ Tone Tomši 隨團接待。大學時期曾與譯者老師和兩位同學合譯《平壤水族館:我在北韓古拉格的十年》、《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 作?》二書。自高中接觸合唱至今不曾間斷,現為木樓男聲合唱團與台大合唱團男低音歌者。

史文森 Aida Swenson 印尼國家青年暨兒童合唱團創始人兼指揮。在其帶領下該團足跡遍及世界各角落,在國際競賽中得獎屢獲 佳評。畢業於美國西敏寺合唱學院,以普世教會協會獎學金取得該校教會音樂與合唱指揮雙學位。曾師事 Robert Shaw及Frauke Hausmann。史文森以20多年時間走遍印尼各地區,協助成立成人與兒童合唱團,開 設大師班訓練合唱指揮,曾參與世界兒童合唱團「童聲高唱」音樂會,此外也擔任印尼合唱音樂發展協會主 席、印尼教會音樂協會理事及努山塔拉交響樂團執行總監。這位備受推崇的合唱指導,經常在印尼國內與 世界各地舉辦講座以及擔任競賽評審。包括:世界兒童合唱大會、國際合唱聯盟亞太合唱大會、合唱奧林匹克與布拉姆斯合唱比 賽。1997年獲頒加州傑出專長貢獻州長獎、1998年與另兩位印尼女性音樂人及作曲家一同獲頒東協女性音樂獎。目前為「合唱音 樂名人錄」會員。

Aida Swenson is the Founder and Conductor of the Indonesian Children - Youth and Cordana Choirs. Under her direction the choirs have received awards and recognitions internationally and gave concerts around the world. She is a graduate of the Westminster Choir College,. Princeton, USA, where she received her degree in Church Music and Choral Conducting with a scholarship from the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She studied choral conducting with Robert Shaw and Dr. Frauke Hausmann. She has spent over 20 years traveling throughout Indonesia, creating and leading choirs and children choirs throughout provinces and engaged in giving master classes and training choral conductors. One of the results of these efforts was witnessed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orld Children Choir concert "Children Raise Their Voices". Her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among others, Chairman of the Foundation for

84


the Development of Choral Music in Indonesia, member of Board of Advisors of the Indonesian Institute of Church Music,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Nusantara Symphony Orchestra. A sought after clinician, she conducts workshops as well as being an adjudicator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including: the World Children Choir Symposium,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horal Music-Asia Pacific Choral Symposium, Choir Olympics, Johannes Brahms Choir Competition. Some of the awards received include Great State of California: Governor's Award for Exceptional Expertise, Talent, and Dedication in 1997, ASEAN Woman in Music Award in 1998 as one of three outstanding Indonesian women musicians and composers. She is in the "Who is who in Choral Music".

丹尼斯•薩博 Dénes Szabó (請參閱P. 頁)

戴怡音 Yi-Yin Joy Tai 戴怡音博士。自幼學習鋼琴及大提琴。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畢業後:於 1998 年 9 月進入伊士曼音樂學院攻讀碩士 (Eastman School of Music),主修合唱指揮,副修管弦樂指揮,2000年5月畢業。並於同年獲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威 斯康辛大學博士班(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為該年唯一錄取之博士班學生,主修合唱指揮,副修管弦樂 指揮和聲樂。於 2004年5月取得合唱指揮音樂藝術博士學位。 現擔任榮星合唱團指揮暨藝術總監,任教於輔仁大學、 東吳大學和台灣神學院;並擔任台北當代合唱團、青韵合唱團及成功大學台北校友團指揮。

凱亞•維塔薩洛 Kaija Viitasalo (請參閱P. 頁)

翁佳芬 Chia-Fen Weng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學士,主修聲樂,師事辛永秀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主修管弦樂指揮, 師事張大勝教授;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U. T. Austin)合唱指揮博士,主修合唱指揮,師事Dr. M. Beachy。曾任台北 仁愛國中、成功高中音樂教師,師大合唱團、台北市教師合唱團、高雄市教師合唱團、台北室內合唱團指揮,台北世 紀合唱團、國立實驗合唱團客席指揮。現為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教授,兼任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指揮組, 並擔任中山大學音樂系合唱團、高雄室內合唱團及青韵合唱團指揮;為美國合唱聯盟 (ACDA) 、世界合唱音樂聯盟 (IFCM)會員。

吳尚倫 Shanglun Wu 東吳大學音樂藝術碩士;2007年獲全額獎學金赴美攻博士學位,現為美國亞利桑納大學指揮博士候選人。曾任台北愛 樂合唱團助理指揮、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合唱指導。曾帶領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赴美演出,於洛杉磯等地舉行巡迴音 樂會。受教於巴赫及德奧音樂權威Helmuth Rilling大師,曾任其助理指揮,協助排演布拉姆斯《德文安魂曲》,深受 賞識,亦曾數次受邀前往美國奧勒岡巴赫音樂節 。曾多次與兩廳院及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擔任NSO歌劇系列白遼士 《浮士德天譴》、華格納《諸神的黃昏》、史特勞斯《艾蕾克特拉》、馬勒第二號《復活》交響曲、第八號《千人》 交響曲等演出之合唱指導。曾連續兩年獲選入「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 2007 & 2008)。2010年 返台,現任台北愛樂合唱團指揮。

嚴良堃 Liangkun Yan 嚴良堃(1923- ),中國國寶級指揮家。1923年12月28日生於湖北武昌。1938年參加抗敵演劇九 隊,後調至孩子劇團。曾從冼星海學指揮,自學樂理、和聲。嚴良堃是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前 為中央樂團合唱團)創辦人之一,曾任中央樂團合唱指揮, 1959 年為國慶獻禮指揮演出貝多芬 《第九號交響曲》;1964年任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千人合唱首席指揮;1979年率中央合唱團 赴菲律賓參加第一屆國際合唱節;1985年他率領中央合唱團赴香港參加「黃河音樂節」,後再度 應邀赴香港參加「亞洲藝術節」,指揮香港合唱團演出。多年來率團或應邀赴北美、東南亞及台、港地指揮演出,並 經常在各地進行講學。嚴良堃是中國專業合唱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指揮細膩嚴謹,樂風含蓄抒情,動作瀟灑洗煉,是 中國傑出的合唱指揮藝術家,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合唱指揮學會理事長。

85


排練鋼琴 Rehearsal Pianist

林承毅 Chen-Yi Lin 出生於高雄市,四歲開始習琴,在台灣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先後畢業於高雄市立鹽埕國小、新興國中、高雄中學音樂班,2001 年進入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就讀,主修鋼琴,於2010年取得鋼琴演奏碩士學位。在學期間屢次獲獎,並多次獲邀 參與音樂會於各地演出。

1997年於桃園縣立文化中心演出鋼琴三重奏,並與高雄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鋼琴協奏曲;1999年獲台灣區音樂比賽青少年 組弦樂四重奏第一名、高雄市音樂比賽青少年組鋼琴第二名,並於高雄市立文化中心演出鋼琴四重奏;2000 年獲台灣區音樂比 賽青少年組鋼琴第四名,高雄中學校內協奏曲比賽第一名;2001年與高雄市少年室內樂團合作演出三重協奏曲,四月與高雄中學 管絃樂團於三信家商、高雄市立文化中心演出鋼琴協奏曲;2005年於高雄市音樂館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廳舉行個人獨奏會; 2010年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廳舉辦個人獨奏會。

劉惠珊 Lana Hui-Shan Liu 美國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Mannes College The New School for Music)鋼琴演奏碩士,獲獎學金跟隨布索尼大賽冠軍得主Jerome Rose教授習琴。曾獲台北市青少年組鋼琴比賽第一名。2010年起每年多次受邀於國家音樂廳演出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會與歌劇 及作品錄音。2011年起擔任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排練鋼琴並於去年指揮大師班音樂會中演出。2012年3月與11月於台北國家演奏 廳分別舉辦鋼琴獨奏會與雙鋼琴音樂會,10月與台北愛樂合唱團及長榮交響樂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伯沙撒王的盛宴」。今年2月 演出國家交響樂團愛與未來公益音樂會,6月以校友身份受邀於新舞臺演出榮星幼兒園50週年音樂會。 多次獲邀擔任音樂比賽、 音樂班入學考評審與舉辦音樂講座。目前任教於新北市光仁中學、台北市光仁小學、桃園南崁高中及基隆成功國小等音樂班,並 擔任台北愛樂合唱團伴奏。

柯乃方 Nai-Fang Ko 出生於台灣嘉義縣,自幼開始學習鋼琴,曾師事於陳姿衣、王儷娟、陳怡如、顏君如、林若琪、丁心茹、陳昭吟、 Kevin Class 及 Alexander Braginsky 等老師。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並於 2007 年榮獲全額獎學金就讀美國田納西大學音樂系 (University of Tennessee),主修鋼琴合作藝術 (Collaborative Piano),並取得碩士學位 (2009)。同年取得獎學金進入美國明尼蘇達 大學音樂系 (University of Minnesota),主修鋼琴演奏 (Piano Performance),並於2012年5月取得博士學位。求學期間,曾榮獲校 內外諸多獎項及殊榮,亦曾與嘉義高中管弦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田納西大學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鋼琴協奏曲。 攻讀碩士及博士期間,因優異的伴奏技巧及成績獲頒鋼琴伴奏助教獎學金,亦多次擔任Gabriel Dobner、Benton Hess、YoungNam Kim、Samuel Rhodes、Timothy Lovelace、Ieva Jokubaviciute等多位國際名師舉辦之大師班指定伴奏。於2012年秋末返國, 除活躍於鋼琴獨奏、鋼琴合作的演出外,也致力於教學以及各類藝文活動的推廣和參與。

顏嘉瑄 Chia-Hsuan Yen 畢業於桃園縣武陵高中音樂班、東吳大學音樂系,先後師事朱若萍老師、張欽全教授、諸大明教授、林淑真教授。現就讀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鋼琴合作組,師事李燕宜老師。在學期間除積極參與雙鋼琴、室內樂及音樂會伴奏演出之外,並曾跟 隨羅玫雅老師、范德騰教授、蔡麗星老師修習室內樂,獲益良多。亦曾獲得名鋼琴家鄧泰山、胡瀞云、安寧、李芳宜、鄭仕圩、 郭宗愷、陳南慧、Prof. Aida Mouradian、Prof. Nelson Delle-Vigne Fabbri、Prof. Jean Barr等教授的個別指導。

86


基礎指揮班 大師班 合唱萬象講座 Workshop for Conductors Master Class Lecture Series

台北國際指揮研習營自1994年以來,邀請了包含台灣在內數十名以上的國際著名指揮授課,內容包含基本指揮法、世 界各國經典曲目探討、各國合唱音樂之風格及詮釋……等,曾參加學員超過500人,而後並增設指揮大師班課程,以提 升國內合唱指揮之音樂專業技巧。歷年邀請請來台的合唱指揮家包含嘉保.豪勒隆(Gábor Hollerung)、佛瑞德•蕭 伯格(Fred Sjöberg)、媞歐朵拉•帕羅薇琪(Theodora Pavlovitch)、卡里.亞拉-波列南(Kari Ala-Pöllänen)、楊 鴻年及台灣著名指揮家及教授。2013年起特別增設合唱萬象講座,提供對合唱音樂有興趣的音樂愛好者;與亟欲增加 曲目的指揮工作者或中、小學音樂教師一個拓展國際視野的極佳機會,相信必能對提升國內合唱教育有所裨益。

學員名單 大師班正式生 朱振威 吳賈勇 林仲強 林昶緯 莊璧華 詹淑芳 謝斯韻 蘇 屹

大師班旁聽生 張育德 郭書汎 馮克倫 黃之嬿 劉怡伶 鄭瑋菁 羅玉鈴

指揮營正式生 王 琳 王資雅 何蒨兒 吳卓欣 吳竟楓 李宛融 林姿妙 邱文靜 姜凱唐 徐逸嵐 袁如韻 梁祐彰 許君怡 許琦敏 黃美鐘 黃慧貞 鄭姍姍 盧達智 瞿燕信 關幗怡

指揮營旁聽生 Yuen Wai Tong 于聖蓁 方 瑜 王尹盈 王麗端 江岱樺 江欣恬 何曉慈 吳偉偉 李念蓁 李麗華 阮梅容 林佑蔘 林浩恩 胡萱郁 范弘芝 張偉文 張凱奕 張碧綢 許惠雯 許嘉揚 郭小榕 陳有怡 陳姿蓉 陳浩貽 傅佳佳 曾寶妃 關舒眉 馮佩玲 黃俐敏 黃毓媜 楊淇茹 溫雨盈 廖汝欣 廖敏君 蔡忠廷 鄧朗淘 譚伊琳 郭姿君 郭倩妏 蔡雁子 鄭昀珊

合唱萬象講座 毛嘉寧 王 潔 王林漢 王靜雯 伍怡亭 朱容澄 江如玫 吳家馨 吳 華 李 娟 李沛絨 李佳霖 李奕臻 李慧欣 周佳雯 林可欣 林修圓 林家珍 竺銳敏 胡漫雪 孫運輝 徐珍娟 徐嘉禧 祝 敏 高毓馨 張 滋 張文嘉 張志國 張容碩 張 容 張雅琳 張蕫淗 郭姿君 陳 義 章韶純 華秀芬 黃瑞潤 黃韻芝 楊恩加 廖智慧 廖郁琦 劉秀燕 劉 芳 劉 俐 歐理光 邱紹源 蔣秀侖 盧群惠 賴郁忻 簡辰哲 黃皓瑜 王 懿 李 享 李耿鈺 祁景謀 焦 淼 楊天燕 劉意思

87


苗栗建國國小合唱團 指揮:饒家卉

7/30 Multi-Purpose Auditorium, New Taipei City Hall

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

Tue. 14:00

客家組曲:鷂婆 / 喔喔孺 / 春水│陳永淘、蔡昱珊編曲、客家童謠、徐松榮曲 麒麟仔│游昌發 拍手歌 / Niyu感謝母親│王拓南詞、伍欽光曲、馬彼得編曲、魯凱族古謠、李和莆編曲

重慶愛樂童聲合唱團 指揮:何澤生 花非花│白居易詞、黃自曲、楊鴻年編曲 搖籃曲│布拉姆斯曲 阿爾尼姆詞、許地山譯、楊鴻年編曲 聖母頌│古諾─巴赫曲、楊鴻年編曲

河北張家口橋東少年宮垣夢合唱團 指揮:宋靜安

Jingle Bells│James Pierpont Flying Free│貝西格 歡樂的那達慕│巴音吉日嘎啦詞、色•恩克巴雅爾曲、楊鴻年編曲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廣東肇慶市端州海韻童聲合唱團 指揮:雷雯霞 太極動物園│Nancy Telfer Nigra Sum│Pablo Casals Exaudi! Laudate│Beveril、A.Patton 我心歌唱│原創藝術歌曲

山東省明天少兒合唱團 指揮:張雪瑩 花蛤蟆│山東兒歌 大地,早上好│佐藤勝、武川行秀 華水景│李殿魁詞、吳可畏曲

廣東少年廣播合唱團 指揮:李穎恒 我心歌唱│原創藝術歌曲 放風箏│河北民歌 慶橋、樹楠編 Going Up│Anonymous Shalom To You, My Friend│Allane Nplan

88


天河男童合唱團 指揮:張栩筠 伴奏:葉芳

Ave Maria│F. Schubert Can you hear me ?│Bob Chilcott

7/31

鈴蘭│胡小石詞、戴于吾曲 歡樂的那達慕│巴音吉日嘎啦詞、色•恩克巴雅爾曲、楊鴻年編曲

Multi-Purpose Auditorium, New Taipei City Hall

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

Wed. 14:00

西安星海合唱團 指揮:王培 草原天堂│晨光詞、永儒布曲 三十里鋪│陝北民歌、崔炳元編曲 鴻雁│內蒙古烏拉特民歌、呂燕衛編曲

蘭州鐵路局七彩人生合唱團 指揮:竇鐵民 冬日之路│普希金詞、舍巴林曲 趕牲靈│陝北民歌、劉文金編 夜夜的晚夕裡夢見│甘肅花兒、黎英海編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普希金詞、舍巴林曲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天河區少兒合唱團 指揮:蘇嚴惠 伴奏:任蓓 引子與托卡塔│楊鴻年編 詠鵝│駱賓王詞、呂紹恩曲 撒裡囉│楊曉萍、曉耕、劉曄曲、楊鴻年編

大湖愛樂合唱團 指揮:杜明遠 伴奏 : 宋美宜

Pura Vida│Cristi Cary Miller Come to the music│Joseph M. Martin 鄧麗君組曲│高竹嵐編曲

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 指揮:竇鐵民 伴奏:王迦勒 馬頭琴、呼麥:李海濤

O Magnum Mysterium│T.L. Victoria Love, Alas, I Love Thee│Thomas Morley 花樹下│古秀如詞、謝宇威曲、蔡昱姍編曲 夜夜的晚夕裡夢見│甘肅花兒、黎英海編曲 蒙古靴│色•恩克巴雅爾曲

89


緣夢合唱團 指揮:趙桂玲

8/02 Multi-Purpose Auditorium, New Taipei City Hall

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

Fri . 14:00

回娘家│孫儀詞、湯尼曲 茉莉花│何方 洪湖水,浪打浪│梅少山、張敬安詞、張敬安、歐陽謙叔曲

溢洋合唱團 指揮:韓風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火華詞、阿拉騰奧勒曲 生死相依苦戀著你│劉毅然詞、劉為光曲 江山│曉光詞、印青曲

甘肅省隴韻合唱團 指揮:趙治平 夜夜的晚夕裡夢見│甘肅花兒、朱仲祿詞、黎英海編曲 草原戀│韓冷詞、張立中曲、辛滬光編曲 Adieu, Sweet Amaryllis│John Wilbye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陝西三線八音合唱團 指揮:焦望曾 伴奏:焦靜 送你一個長安│薛得勤詞、甘霖曲 山在虛無縹緲間│韋瀚章詞、黃自曲 乘著那歌聲的翅膀│海涅詞、孟德爾頌曲、廖曉帆譯、楊鴻年編曲

四分溪合唱團 指揮:許世青 伴奏:林佩諭

Angels'Carol│John Rutter 綠島小夜曲│周藍萍曲、潘英傑詞、冉天豪編曲 你是春天阮是花│陳揚曲、許惠碧詞、張弘毅編曲 雪花的快樂│徐志摩詩、周鑫泉曲

蘇州市吳儂女子合唱團 指揮:李長松 太湖帆影│陳闖詞、蕭白曲 送我一支玫瑰花│新疆民歌、葛順中編曲 葡萄園夜曲│吳國平、陸在易曲 Were You There on That Christmas Night?│Natalie Sleeth Nothin'Gonna Stumble My Feet│John Parker詞、Greg Gilpin曲

90


重慶愛樂童聲合唱團

重慶愛樂童聲合唱團是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授權成立的重慶首個專業童聲合唱團,於2012年4月在重慶大劇院成立,合 唱團依託強大的專業師資隊伍,打造重慶最好的童聲合唱團。 合唱團特邀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團長黃越峰擔任藝術顧問,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指揮、男高音歌唱家楊秋鳴擔任指揮 並每月來重慶排練,重慶交響樂團、重慶歌劇院首席指揮何澤生擔任合唱團常任指揮。 合唱團選址重慶大劇院作為排練地點,教學環境、教學設施都屬於國內一流。

指揮

何澤生 何澤生,中國國家一級指揮、國家一級作曲、現任重慶交響樂團、重慶歌劇院 首席指揮、重慶市文藝界唯一雙正高職稱獲得者; 曾指揮演出交響合唱《長 江》、歌劇《江姐》、《巫山神女》、重慶市新年音樂會等數十場、並隨重慶交 響樂團出訪埃及交響音樂會;他所創作的多個作品獲得中國文化部群星金獎、國 家教委全國舞蹈比賽金獎第一名、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各類獎項。

91


山東省明天少兒合唱團

山東省明天少兒合唱團為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指導下,由山東省青少年活動中心創建的公益性少年兒童合唱團體。由山東省著名指 揮、合唱教師擔任指揮和客座教授。2008年成立至今,一直以合唱藝術為載體,致力發展少年兒童合唱事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 的少年兒童藝術實踐和對外交流活動,繁榮具有山東特色的先進文化,培養和挖掘優秀少年兒童藝術人才,為少年兒童藝術人才 創造展示才華和學習交流的機會。作為一支公益性的合唱團組織,山東省明天少兒合唱團在各種大型文藝匯演中綻放風采,得到 了省內眾多合唱專家的認可。2009年,合唱團赴香港參加第四屆中國童聲合唱節,獲「希望之星」獎。2012年8月,合唱團應邀 赴韓國參加中韓青少年藝術交流暨 2012年「新星藝術選拔大賽」開幕式演出。

指揮

張雪瑩 張雪瑩,濟南市勝利大街小學音樂教師,山東省青少年活動中心明天少兒合唱團藝術指導 和常任指揮,濟南市音樂家協會合唱聯盟理事,中國合唱協會會員,市中區首席教師。

2009年7月,曾帶領合唱團赴韓國廣尚南道參加首屆世界合唱錦標賽,獲得童聲組銀牌,為 國家和山東爭得了榮譽,2010年參加全國少兒合唱歌曲推廣演唱會,指導合唱團獲得濟南 地區第一名,獲得了山東省十佳少兒合唱團稱號。2012年,參加山東省中小學生歌手大獎 賽合唱組的比賽,奪得金獎。帶領合唱團多次參加山東省內大型文藝演出的錄製。連年獲 濟南市中小學合唱節先進個人稱號,2012年獲中國教育部頒發的全國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 展演活動優秀指導教師。

92


張家口市橋東區少年宮垣夢合唱團

張家口市橋東區少年宮垣夢合唱團成立於2006年, 2009年參加了香港第四屆中國童聲合唱節,2010年和2012年分別 參加了北京中國國際合唱節,並在2012年獲得了銅獎。垣夢合唱團一直活躍在張家口的舞臺上,經常參加市里各種演 出活動,並舉辦了自己的專場合唱音樂會,是一支較有影響力的團隊。橋東區少年宮很重視音樂的基礎教育,建立了 五個層次的合唱梯隊,參加合唱學習的學生多達100多人。為張家口的音樂普及教育做出了貢獻。垣夢合唱團重視學生 的人文素質教育,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對團員合作意識、集體榮譽感的培養,提倡團隊精神、互助友愛,要求學 生在合唱中學會自信、學會溝通,「會唱歌,更會做人」是合唱團每一個孩子的口號。

指揮

宋靜安 宋靜安老師曾任張家口音協合唱委員會副主任,張家口心聲合唱團團長兼指揮。 曾受聘指揮北京中科院空間技術研究所合唱團、中關村社區合唱團等。從事合唱 事業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合唱排練指揮經驗以及合唱團的管理 經驗。2006年開始組建張家口橋東少年宮垣夢合唱團,宋老師傾注了很大的心 血,並在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進修合唱指揮專業四年,使垣夢合唱團有了一個質 的飛躍。

93


廣東肇慶市端州海韻童聲合唱團

廣東肇慶市端州海韻童聲合唱團成立於2000年10月,由雷雯霞老師組建並擔任指揮。多年來,該團參加了國內外多個比賽,取得 了豐碩的成果:2007年5月,參加澳門首屆「金蓮花」國際合唱節獲青少年組金獎。2008年8月,參加由新加坡主辦「歌韻東方」 二十一世紀國際合唱節獲兒童組冠軍。2009年7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祝福祖國ę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暨魅力校園合唱匯 演」獲小學組第一名。2009年9月,參加廣東省第九屆「百歌頌中華」合唱比賽獲少年組金獎。2010年7月,參加第六屆世界合唱 節獲兒童組銀獎。2010年10月,參加第十屆中國合唱節暨第二屆番禺國際合唱節獲得青少年組金獎。2011年7月,參加第五屆中 國合唱節獲少年組第一名。2012年7月,參加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合唱節獲少年組金獎。

指揮

雷雯霞 雷雯霞,廣東肇慶市端州海韻童聲合唱團團長及指揮,中國合唱協會理事,中國童聲合唱 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合唱協會理事。從事童聲合唱工作十多年,分別師從中國著名指揮孟 大鵬,桑葉松等,並跟隨中國音樂學院合唱指揮教授吳靈芬學習指揮法一年。2009年在北 京舉行的「祝福祖國-慶祝建國六十周年魅力校園合唱比賽」和2011年7月舉行的第五屆中 國童聲合唱節中分別獲得優秀指揮獎。她所帶領的合唱團在國際和國內的多個合唱比賽中 屢獲殊榮。

94


廣東少年廣播合唱團

廣東少年廣播合唱團是由廣東電臺創辦的一支高起點、高目標的少年合唱隊伍,正式成立於2003年9月。本團藝術總 監、首席指揮謝明晶老師。謝明晶老師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童聲合唱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合唱協會理事。 合唱團的團員們來自于廣州各中、小學、都是些品學兼優、音樂素質較好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廣東電臺接受訓 練,是一支業餘藝術團隊。廣東電臺為孩子們提供了一流的設施、一流的師資。合唱團注重音樂素質教育,給孩子 們在音樂思維、音樂聽覺、音樂嗓音、音樂表演及合作能力諸方面進行系統、嚴謹的訓練,學習演唱部分中、外合唱 精品,並為孩子們提供大量廣播及電視舞臺的表演機會。在音樂的搖籃裡,孩子們茁壯成長,藝術水準有了長足的進 步。本團曾在「第三屆中國童聲合唱節」上獲得童聲合唱比賽金獎及優秀學術交流獎、優秀組織獎、優秀指揮獎和優 秀輔導獎。

指揮

李穎恒 李穎恒 ,國際合唱聯盟成員、廣東省合唱協會會員、廣州市合唱協會理事。現 在擔任廣東少年廣播合唱團副指揮、廣州市沙面小學合唱團指揮。從小在少年宮 學習合唱,多次隨團代表國家、省市政府參加各項比賽和文化交流。從事童聲合 唱教學十多年,師從孟大鵬、謝明晶等老師,曾多次參加國內外指揮大師班學 習。 她帶領孩子們不斷追求合唱的美妙境界,取得了多項優異成績。2008年參加韓 國第二屆亞太首屆合唱比賽獲得銅獎、2009年參加廣州市中小學生合唱比賽獲 十年冠稱號;2011年參加廣東省首屆中小學生合唱比賽獲一等獎,並授予「廣 東省優秀合唱指揮」稱號;2012年參加美國辛辛那提第七屆世界合唱比賽獲童 聲組銀獎。

95


廣州市天河區男童合唱團

廣州市天河區男童合唱團成立於2008年11月,由天河區各中、小學7至14歲的優秀男孩子組成。合唱團指揮張栩筠留學於著名的 烏克蘭奧德薩音樂學院,其指揮足跡遍及美國、法國、香港、澳門及內地多個城市。該團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全男聲童聲合唱團, 曾多次參加省、市、區及港澳文化交流演出,主要有:2010年參加「中俄兒童藝術交流」;2011年1月參加「廣州市第十一屆學 校合唱節」獲少年宮組演出示範獎(一等獎);5月參加東南衛視舉辦的「歡樂合唱團」全國選拔賽獲廣東省賽區前六強,張栩筠 老師獲「最佳指揮獎」;2012年4月,與香港沙田區兒童合唱團進行交流演出獲得成功;2012年11月參加星海國際合唱比賽獲銀 獎。是一支有特色、充滿朝氣和希望的童聲合唱團。

指揮

張栩筠 張栩筠,中國合唱協會會員、廣州市合唱協會理事,他畢業于烏克蘭奧德薩國立音樂學院 指揮系,獲碩士學位,現為廣州市天河區男童合唱團、廣州市基督教東山堂聖詠團、廣東 培正學院合唱團指揮,指揮合唱團多次獲得國際、全國、省、市金、銀獎項,其指揮足跡 遍及俄羅斯、美國、法國、香港、澳門及內地多個城市。

96


西安星海合唱團

西安星海合唱團是經西安市文化局批准成立的群眾合唱藝術團體,隸屬西安市群眾藝術館。合唱團的宗旨是「唱時代 歌,走星海路」,弘揚音樂藝術,以合唱示範的形式,促進群眾合唱事業蓬勃發展。團長兼指揮由音樂學碩士、西安 市群眾藝術館藝術總監、研究館員、陝西省合唱協會副會長王培擔任。西安星海合唱團的團員來自西安市的各行各 業,現有團員123人,對合唱事業的執著追求與熱愛,使大家走到了一起。 西安星海合唱團自成立以來,多次參加省市 大型演出。已經排練演出了200多首中外藝術歌曲,在西安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很多團員還 在省、市各級比賽中獲得過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

指揮

王培 王培,西安星海合唱團團長兼指揮,音樂學碩士、陝西省合唱協會副會長、西安 市群眾藝術館藝術總監、研究館員。 曾多次獲得陝西省美聲大賽第一名;多次指揮西安星海合唱團參賽獲一等獎,曾 指揮合唱團赴日本、波蘭、韓國、泰國訪問演出,指揮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合唱團 赴台參賽獲優秀指揮獎;多次策劃、組織陝西省、西安市大型合唱演出活動;獲 奧地利維也納市政府、奧地利合唱協會頒發的《2010金色大廳國際中老年合唱 藝術節》最佳組織獎等。

97


蘭州鐵路局七彩人生合唱團

蘭州鐵路局七彩人生合唱團成立於2008年,共有合唱團員68名。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50歲。合唱團隸屬於中國鐵路總公司蘭 州鐵路局。幾年來在蘭州鐵路局與離退休管理處的領導下,在青年指揮家竇鐵民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堅持高雅的合唱藝術,以無 伴奏合唱為主,並相容多種環境下的演唱形式,先後演練了多首具西北民族特色的歌曲,合唱團多次參加甘肅省蘭州市的各項文 藝演出:2009年獲由甘肅省文化廳主辦、甘肅省文化館承辦的《七月放歌》比賽銅獎;2010年獲由甘肅省文化廳主辦、甘肅省文 化館承辦的《七月放歌》比賽銀獎,獲全省合唱比賽第八名;2012年獲蘭州市委、蘭州市人民政府、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蘭州 市文化館承辦的「迎新年全市群眾社會文藝展演」的合唱比賽第一名。

指揮

竇鐵民 竇鐵民,中國合唱協會理事、中國高校合唱委員會副主席、國際合唱聯盟會員。1999年畢 業於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2001年起擔任甘肅廣播電影電視合唱團常任指揮。2004年進 入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進修班學習,師從吳靈芬教授。200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指 揮研修班學習,師從鄒小龍副教授,系統的學習樂隊、合唱指揮法,同時師從中央樂團著 名合唱藝術家黃培方先生專業、系統的學習合唱藝術。其間得到了著名指揮家嚴良堃、韓 中傑、楊鴻年等老師的指導。2007年調入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任教至今。 他的指揮風格細膩、準確而又不失張力。指揮作品涉獵廣泛,對合唱團的音色訓練尤為獨 到。德國指揮大師Rolf Beck在聽完他指揮的合唱音樂會後對他的評價是:「具有國際水準 的中國青年指揮家!」由他指揮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甘肅廣播電影電視合唱團、蘭州城 市學院合唱團、七彩人生合唱團等合唱團隊5次獲全國金獎,1次全國銀獎,1次全國銅獎, 6次省內一等獎。他本人1次獲得文化部「最佳指揮獎」。

98


廣州天河少兒合唱團

廣州天河少兒合唱團成立於1995年,由國家一級指揮,著名指揮家賴廣益先生創建。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知名合唱團 體。合唱團成員來自廣州地區各中小學校。多年來,少兒合唱團在賴廣益、賴元葵、蘇嚴惠教授的精心指導下,堅持 以立足普及,著眼提高合唱藝術、弘揚民族文化,面向世界為宗旨,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共計獲獎達三十 多項。主要有: 2004 年 7 月,赴德國不萊梅市參加 “第三屆合唱奧林匹克”比賽獲童聲組金獎; 2008 年 7 月,赴奧 地利格拉茨參加“第五屆世界合唱比賽”獲得童聲組金獎; 2010 年 5 月參加廣州歌劇院落成首部歌劇《圖蘭朵》的 演出; 2011 年 1 月,參加“廣州市第十一屆學校合唱節”獲少年宮組示範演出獎(一等獎); 8 月,赴北京參加第三 屆全國青少年宮系統文藝匯演獲金獎。合唱團現任藝術總監 / 常任指揮為廣東省合唱協會副會長,華南師範大學音樂 學院蘇嚴惠教授。

指揮

蘇嚴惠 蘇嚴惠, 1969 年 7 月出生,合唱指揮教授,碩士生導師,碩士學位,畢業於中 央音樂學院;現任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中國教育學會合唱學術委員 會學術委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理事、廣東省合唱協會副會長。廣東省第二屆 「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人。主要教學和研究方向為合唱藝術與指揮技巧。曾指 揮中央歌劇芭蕾舞劇院合唱團、廣州合唱團、廣東老演員合唱團、華南師範大學 合唱團、Vocalia Consort di Roma、Insieme Vocale Vox Cordis d'Arezzo等合唱團 在國內外多次舉行音樂會,個人曾獲得第六屆中國國際合唱節「優秀指揮獎」、 國家教育部「優秀指導教師獎」、廣東省「個人指揮金獎」、「個人突出貢獻 獎」等殊榮;指揮風格嚴謹、充滿激情而不失含蓄,音樂處理自然細膩,善於運 用恰當的合唱聲音表現作品意境。

99


大湖愛樂合唱團

1994年5月,一群熱心參與台北市大湖國小創校建設的愛心志工媽媽們,由薛慧婉女士邀集成立了「大湖愛心媽媽合唱團」。這 群愛唱歌的媽媽們認真練唱之餘,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並於2002年正式申請登記更名「大湖愛樂合唱團」。2011年11月參加 「韓國釜山國際合唱音樂節」,建立很好的國民外交,更在中華民國一百年全國社會組合唱比賽,獲得女聲組第二名的殊榮,將 合唱團之演出經歷與演唱水準推向另一高峰。 2012年6月7日在國家演奏廳演出「掌聲響起」─大湖愛樂合唱團與高竹嵐的對話, 古典與流行相互輝映,充分展現演唱實力,及對未來發展的企圖心;現在正積極準備迎接二十周年的演唱會,挑戰另類戲曲、合 唱劇場的演出。 「就是愛唱歌」讓這群媽媽們常保青春、美麗,充滿活力與自信,我們期待與大家一起分享更多對音樂的感動與生命的喜悅,也 期許更多喜愛合唱藝術的朋友們,不分男女一起加入我們的練唱行列。

指揮

杜明遠 國 防 大 學 管 理 學 院 69 年 班 財 經 系 畢 業 , 美 國 費 城 鄧 普 大 學 指 揮 研 究 所 所 長 艾 倫 哈 勒

(Alan Harler) 高級指揮班結業。指揮 / 指導淡江合唱團參加中山盃金嗓獎全國合唱比 賽多次獲得第一名。 2000 年 9 月率領淡江大學合唱團赴美國明尼蘇達維諾納州立大學 (Winona State University) 及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 (California State Univ. Long Beach) 音樂系訪問演出, 2001 年指揮台灣青年合唱團赴澳洲坎培拉參加多元文化藝術 節並於雪梨、沃隆岡演出, 2003 年 5 月指揮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於國家音樂廳舉行公 演, 7 月並率領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赴西班牙巴塞隆納參加國際合唱大賽, 榮獲混聲 及民謠雙料冠軍。 2008-2012 擔任愛樂劇工廠統籌,指揮「上海 s 台北雙城戀曲」音樂 劇,巡迴台北、上海兩岸 12 城市 42 場演出。現任國防大學管理學院、大湖愛樂合唱團 指揮,實踐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並任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100


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

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成立於2007年7月,成員由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在讀的漢、藏、蒙、滿、回、白、瑤、苗等多個 民族本科及研究生組成。音樂學院院長李曙明、副院長李槐子擔任藝術顧問,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合唱藝術家黃培方 先生為藝術指導,中國高校合唱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合唱協會理事、教師青年竇鐵民擔任常任指揮,青年教師亢康擔 任助理指揮。青年教師伏源、陳藝擔任團長。 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從建立之初就堅持用室內合唱的理念嚴格訓練,以演唱歐洲十六世紀經典合唱以及優秀的中國室 內合唱作品為主。美國著名藝術指導、指揮Ann Lowin教授聽了合唱團的演出後說:「太令人驚異了!你們是世界級的 合唱團,可以有資格在紐約的任何一個音樂廳裡演出!」來訪的德國指揮大師Rolf Beck聽完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合唱 音樂會後稱讚道:「是由國際級指揮帶領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合唱團!」

指揮

竇鐵民 竇鐵民,中國合唱協會理事、中國高校合唱委員會副主席、國際合唱聯盟會員。

1999 年畢業于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 2001 年起擔任甘肅廣播電影電視合唱 團常任指揮。2004年進入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進修班學習,師從吳靈芬教授。

200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指揮研修班學習,師從鄒小龍副教授,系統的 學習樂隊、合唱指揮法,同時師從中央樂團著名合唱藝術家黃培方先生專業、系 統的學習合唱藝術。其間得到了著名指揮家嚴良堃、韓中傑、楊鴻年等老師的指 導。2007年調入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任教至今。他的指揮風格細膩、準確而 又不失張力。指揮作品涉獵廣泛,對合唱團的音色訓練尤為獨到。德國指揮大師

Rolf Beck在聽完他指揮的合唱音樂會後對他的評價是:「具有國際水準的中國青 年指揮家!」。曾經獲得中國文化部「最佳指揮獎」獎項。

101


緣夢合唱團

緣夢合唱團組建於2010年5月,秉承「一緣相牽,夢落天外,銀行際會,唱響人生」宗旨,成員多為退休教師、醫生、藝員、公 務員及公司職員。緣夢合唱團曾參加2012年「中韓中老年文化藝術友好交流節」展演、首屆中國大地原點中老年歌唱祖國大型合 唱比賽、2013年陝西省西安市「霸陵杯」歌唱大賽等,均取得較好成績。

指揮

趙桂玲 趙桂玲,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音樂藝術系。有30年的音樂教育經驗,高級音樂教師職稱。 曾經多次輔導大型合唱團參賽分別獲得金獎和一、二、三等獎;也曾擔任過各中大型合 唱、以及各個層面的藝術評委。三年了帶領女子小唱隊赴韓國參加中外老年藝術交流活動 並獲得優秀獎;在首屆中國大地原點中老年歌唱祖國比賽中獲得三等獎。我們的宗旨是, 活到老學到老,開開心心不煩惱。

102


溢洋合唱團

溢洋合唱團於2012年3月20日正式成立,共有團員76名。在韓風老師(西安市音樂學院教授)耐心細緻、嚴格認真的教 導下,合唱團有長足的進步,曾經參加過2012年國資委舉行慶「七一」演出大會的演出;參加過西安市曲江集團迎春 節晚會演出;參加過西安市大明宮遺址公園演出活動;參加過西安市老年大學與澳大利亞、日本等國聯歡演出。

指揮

韓風 韓風,出生於1974年,畢業於西安市音樂學院聲樂專業,研究生學歷。現任西 安市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文化交流 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青年聯合會委員,西安市民建委員,西安市婦女委員會委 員。 曾經兩次獲得西安市聲樂美聲唱法一等獎,並代表西安市參加全國城市歌手大賽 獲得美聲唱法一等獎,獲得陝西省聲樂比賽美聲唱法一等獎,西北地方比賽美聲 唱法二等獎。

103


甘肅省隴韻合唱團

甘肅省隴韻合唱團是甘肅省地方文化藝術交流學會下屬的合唱團,於2010年11月成立。現有團員147人,其中退休領導幹部80人 (省級領導9人)。甘肅省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甘肅省地方文化藝術交流學會會長吳碧蓮擔任合唱團團長,西北師範大學音樂 學院副院長、教授陳虎和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合唱教師趙治平擔任指揮。合唱團成立以來, 通過各種活動,緊密團結組織熱愛合唱 藝術的退休領導幹部和各界有合唱才藝的人士開展演唱活動,努力打造甘肅隴原的獨特風格,充分體現組成人員的特色和演唱內 容的特色,重點宣傳中國文化建設及甘肅的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和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歷史文化、企業文化,培養「隴韻」獨特 鮮明的團隊精神,進軍中國合唱藝術領域,推動了甘肅地方文化藝術的發展。合唱團成立以來,在地方政府、宣傳部門和社會各 界的關心、支持下,取得了顯著成績。

指揮

趙治平 趙治平,男,漢族,甘肅渭源人,本科學歷。 1995 年畢業于西北師範大學音樂系,現 任蘭州職業技術學院音樂講師,中國合唱協會會員,甘肅省音樂家協會會員。

2009 年 9 月,指導甘肅文明合唱團參加中央電視臺「愛國歌曲大家唱」展演,獲得觀眾 好評。 2011 年 5 月,參加中國合唱協會全國第二屆合唱指揮大賽,獲優秀獎。

104


陝西三線八音合唱團

陝西三線八音合唱團成立於2003年3月,團長張群芳,指揮焦望曾。建團以來曾多次參加全國省、市級的合唱比賽, 取得很好的成績。曾舉辦中國著名翻譯家薛范先生合唱作品音樂會,參加2010年維也納世界和平合唱節獲金獎,參加 2011 中國西安合唱節獲銅獎,並在中國著名指揮家嚴良堃先生指揮培訓班擔任合唱範唱。深得專家及社會各界的好 評、認可和讚譽。

指揮

焦望曾 指揮家,陝西省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指揮,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合唱協會理 事,陝西省合唱學會副會長。

1961年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聲樂系,曾師從于著名指揮家嚴良堃、秋裡、劉大 冬、豐琪。 1978 年起正式擔任陝西歌舞劇院指揮,指揮演出過多部歌劇、大 型組歌及數百場音樂會。1986年與著名指揮家鄭小瑛合作,擔任貝多芬第九交 響樂的合唱指揮。1991年率西安教師合唱團參加北京第三屆國際合唱節獲一等 獎、指揮獎。2009年舉辦我國著名翻譯家薛范先生合唱作品音樂會,擔任全場 指揮。2010年參加維也納世界和平合唱節獲金獎、指揮獎。 2011年率星海合唱團、三線八音合唱團參加2011年中國·西安合唱節獲中年組、 老年組銀獎、銅獎。2011年任西安合唱指揮培訓班和著名指揮家嚴良堃先生共 同擔任經典曲目指揮排練示範。西安音樂學院客座教授。1997年起先後擔任西 安星海合唱團、三線八音合唱團指揮。 105


四分溪合唱團

1996年南港中研社區的居民在歲末表演會上齊唱了幾首歌,獲得很好的回響,於是興起籌組合唱團的念頭。在社區祕書長林琇梨 和陳素華女士推動下,於1997年春成立了以流經社區的四分溪為名的女聲合唱團。十多年來每週定期練唱,學習台語、國語、客 語和英、義、日、拉丁語合唱曲。2005年開始有男團員加入,逐步轉型為混聲合唱團。投入合唱成為每位團員的生活重心,悠遊 在美妙的音樂中也豐富了每個人的生命。合唱團以歌會友,不但自娛也娛人,積極參與演出,經常在社區、醫院或教會表演,也 在中研院、台北市社教館、新舞台舉辦正式演唱會。

指揮

許世青 許世青女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指揮組畢業,師事廖年賦教授。曾任教於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漳和國中、福星國小音樂班,曾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合唱團、台北 工專合唱團、世紀交響樂團兒童團指揮。現任台北韻友合唱團、中研院合唱團、心韻合 唱團及本團指揮。 許老師從就讀研究所起,長期指導業餘合唱團不餘遺力,她指導韻友合唱團已近三十 年、四分溪合唱團十五年、心韻合唱團十一年。許世青老師秉持有教無類的理念,努力 推展合唱音樂,認為只要有聲音、會講話的人,就能學習唱歌。她希望讓更多人成為合 唱音樂的愛好者。雖然如此,許世青老師對團員及音樂的要求卻是相當嚴謹,總是認真 指導每堂課程。合唱團在許世青老師既溫和、專業,又嚴格的教導下,團員們愈唱愈有 興趣,愈唱愈快樂。

106


蘇州市吳儂女子合唱團

蘇州市吳儂女子合唱團是在蘇州市民政局注冊的非營利性藝術團體,合唱團現為中國合唱協會團體會員。1996年,以 音樂為終身事業的音樂家沈蘇斐女士帶領一群具有較好聲樂基礎和較高音樂素養的女教師、女幹部、女醫生、女工程 師等組成了吳儂女子合唱團,本著「好歌與知音共賞」的團隊宗旨,執著地走在高雅音樂藝術的道路上。十多年來, 在沈蘇斐老師的教導和引領下,無數的保留曲目盡顯合唱團的功力與風采。吳儂女子合唱團在國內外合唱比賽中獲得 榮譽眾多,2004年新加坡獲國際合唱節金獎;2005年被授予江蘇省「特色文化團隊」榮譽稱號,並獲得蘇州市群眾文 化「特殊榮譽獎」;2008年赴日本金澤市交流演出;今日的吳儂女子合唱團,仍一如既往追求自己的目標:致力於合 唱的演出與交流,弘揚推廣高雅藝術;豐富團員業余文化生活,提高團員藝術素質; 繁榮蘇州文化事業、 創建「文化 江蘇」貢獻力量。

指揮

李長松 李長松,1991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師從原吉林省音樂家協會主席、 作曲家朱廣慶先生學習作曲;1996年從師著名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教 授李華德先生學習指揮;2000年至今於蘇州大學音樂學院任教,先後講授《合 唱》、《指揮》等課程,現為蘇州大學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副主任。從事教學 工作期間他曾多次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2002 年李長松組建蘇州大學合唱 團,同年指揮蘇州大學合唱團於「首屆江蘇中國民間藝術節」演出中獲優秀獎;

2004年起,李長松受邀擔任蘇州市吳儂女子合唱團客座指揮,參與了吳儂女子 合唱團很多重大演出和比賽;2011年率吳儂女子合唱團在江蘇音樂茉莉花獎合 唱比賽中榮獲銀獎,李長松本人獲得指揮獎;李長松現為吳儂女子合唱團團長。

107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1988年,一群熱愛音樂的企業家和音樂家,有鑒於國內音樂環境仍有許多開創及發展空間,亟需結合更多的人力、財力來推動, 於是成立了以推廣音樂活動、提昇國內音樂普及化為宗旨的「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其中對成立多年的台北愛樂兒 童、青少年、青年、室內及成人合唱團之持續發展給予最大支持,期使合唱藝術有更多元表演空間。2004年為建構全方位的音樂 表演藝術環境,成立「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愛樂劇工廠」及「愛樂歌劇坊」等常態組織,至此「台北愛樂」已成為具有 合唱團、管弦樂團、音樂劇團、歌劇工作坊及統合製作大型國際藝術音樂節的全方位機構。 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對於引進國外優秀團體與曲目,及培養國內音樂人才等工作不遺餘力。從1996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台 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為國內合唱界最大盛事;邀請過的包括英國泰利斯學者、美國香提克利、裘比利歌手、世界青年合唱團、漢 城女聲、德國司徒加、瑞典古斯塔夫、日本男聲等國際知名合唱團體,為目前國內最具國際水準及知名度的音樂節。另外還曾邀 請英國國王歌手、內蒙古青年合唱團、北京中央合唱團、北京中央少年兒童合唱團、瑞典The Real Group、匈牙利Cantemus、菲 律賓聖多瑪斯合唱團等國際知名合唱團隊訪台演出。而每年暑期舉辦之「台北愛樂國際合唱音樂營」亦為國內合唱人士最熱衷參 與的活動,曾邀請參與的音樂家、指揮家不計其數,每年平均超過千人以上合唱愛好者的參與和逾萬人以上的聽眾受惠。 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也為創造國內音樂表演新視野而引進許多國內首演之大型曲目,如:布拉姆斯《德文安魂曲》、卡爾•奧福 《布蘭詩歌》、及拉米瑞茲《中南美彌撒》、冼星海《黃河大合唱》、大衛•范曉《非洲聖哉經》、華爾頓《伯沙撒王的盛宴》 …等膾炙人口的名曲,以及德國指揮大師海慕特•瑞霖客席指揮之巴赫《B小調彌撒》、《聖約翰受難曲》、《聖馬太受難曲》; 在節目製作方面,曾引進亞裔百老匯音樂劇《鋪軌》及主辦山西省話劇院大型經典舞台劇《立秋》首度來台演出;並自製中文音 樂劇《龜兔賽跑》、《約瑟的神奇彩衣》、《魔笛狂想》、《天堂王國》、《宅男的異想世界》、《老鼠娶親》、《上海•台北 -雙城戀曲》、《十年》、《和你在一起》、《夢想大飯店》等。 而為了鼓勵國人創作,本會亦長期與錢南章教授合作,先後發表其多組作品如《台灣原住民歌謠組曲》、《我在飛翔組曲》等無 伴奏合唱音樂及大型合唱及管絃樂作品如《馬蘭姑娘》、《佛說阿彌陀經》、《娜魯灣-第二號合唱交響曲》、《十二生肖》等; 並邀請優秀作曲家委託創作如許雅民《台灣彌撒》、《六月雪》、《世紀歸零》、連憲升《風中的微笑》及首演馬水龍「無形的 神殿」等新創作品。而在推動「合唱劇場」的突破性合唱表演型式下,委託青年作曲家冉天豪編寫一系列國台語老歌、校園民歌 及童謠、唸謠等,完成「兒時情景」、「上海台北雙城戀曲」等製作,試圖為國內合唱音樂創造新的生命。 自1992年起,持續支持台北愛樂合唱團至國外演出,歷年來足跡遍及世界各地超過三十餘個國家、城市,所到之處,皆使人對台 灣的音樂留下深刻的印象及極佳之評價。而藝術總監杜黑先生亦經常受邀代表台灣出席國際性合唱組織的會議及擔任國際比賽之 評審,使得台灣合唱界能在國際舞台有相當的份量與地位。 為永久保存及持續推廣優良國人創作,每年均計畫出版有聲資料,發行之【映象中國】專輯曾獲第 8 屆金曲獎「最佳唱片製作 人」、「最佳演唱人」、「最佳古典音樂唱片」3項大獎;錢南章【馬蘭姑娘】專輯曾獲第9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許雅民 【六月雪】專輯曾獲第11屆金曲獎「最佳古典唱片」及「最佳作曲人」兩項提名;錢南章【我在飛翔】專輯獲第12屆金曲獎「最 佳古典唱片」、「最佳製作人」及「最佳作曲人」3項提名;錢南章【佛教涅槃曲─佛說阿彌陀經】專輯獲得第13屆金曲獎「最佳 宗教音樂唱片」、「最佳作曲人」2項大獎;專輯【世紀歸零】獲第14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最佳演唱人」、「最佳 作曲人」3項大獎。錢南章【第二號交響曲ę娜魯灣】專輯獲第18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最佳演唱人」、「最佳作 曲人」三項提名。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長期以來獲得政府、企業及社會大眾之肯定與支持,為我們精益求精的原動力。2008年9月獲得台 北市政府公有房舍釋出,擴大了營運空間。我們將會珍惜各界的關懷,戮力以赴,為台灣音樂的扎根、成長與推廣及邁向國際繼 續貢獻心力。

108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IIn 1988, perceiving that Taiwan's music environment still had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 group of music-loving industrialists and musicians founded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musical activities and to further raise the cultural standards of Taiwan. The foundation created and supports groups such as the Philharmonic Children's Choir, Youth Choir, Philharmonic Chorus, and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each with the identical goals of performing and promoting music in Taiwan. The Foundation has been making great efforts in introducing outstanding foreign performers and in educating talented Taiwanese musicians. For the last decade, the Foundation had continuously introduced fabulous groups and musicians, such as Chanticleer, Beijing Central Chorus, Beijing Central Children's Choir, Inner Mongolian Youth Choir, King's Singers, Tallis Scholars, Ave Sol, World Youth Choir,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The Real Group…etc, to name a few. The Foundation also keeps bringing new visions of programs for the audience, including many locally premiered masterpieces, such as Brahms's “Ein Deutsches Requiem", Orff's "Carmina Burana", Fanshawe "African Sanctus", and Bach “Mass in B Minor” with the guest conductor Helmuth Rilling. Additionally, in order to encourage local Taiwanese composers, the Foundation keeps in long-term collaboration with Professor Chien Nan-Chang. Together they have presented many grand choral and orchestral pieces such as "The Maiden of Malan" which is a grand choral orchestral suite adapted from the music of the aboriginal tribes' of Taiwan. For cultivating native talented musicians, the Foundation holds activities such as the "Young Stars Series" and "Youth Musicians Series" and has held the 'Celebrations of Arising Stars Festival" in 1998, 2000 and 2002, in which it selected over 30 young pianists and singers and offered a series of master classes and concerts. In addition, the Foundation holds the annual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Workshop" every summer, in which famous Taiwanese or international choral authorities are invited to give lectures. Through a series of intense classes, more choral experiences are brought to Taiwanese music-lovers, and local music quality is provided for players and appreciators of music alike. Since 1996, the Foundation start organizing the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every summer and it has established a brand new vision to local music-lovers and continually brings stimulation to the local music fields. While the level of local music quality continues to rise, the Foundation also devotes valuable time to bringing local music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Since 1992, the Foundation has been supporting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Chamber Choir in touring concerts all over the world. Wherever they have been, they have always left the audiences with impressions of brilliancy. Mr. Dirk DuHei, the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foundation, often serves as a representative from Taiwan in international choral contests and conferences to promote musical exchanges between Taiwan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This in term helps Taiwan gain a greater recogn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horal world. Only with the long-term support of the public and local enterprises, can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reach such high achievements. The Foundation will surely make more efforts in the future to develop local musical performances while simultaneously making its music available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董 事 長│李凱萍 董 事│丁盧明秀、杜 黑、李詩欽、莊秀欣、高英武、莊南田、陳敏芳、邱再興、張陳乃悅、林文月、唐 鎮、 蔣理容、 錢南章、劉葳莉 藝術總監|杜 黑

大陸事務專員│陳逢淼

台北愛樂少年室內樂團|林文熙

執行長|劉葳莉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陳又慈

媒體宣傳|于依涵

副執行長|杜明遠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黃莉婷

公關|柳香礽 李而婷

總顧問|程立敏

台北愛樂少年及兒童合唱團|陳玲莉、陳若婷

票務|吳丞卿

節目經理|丁達明

愛樂劇工廠|孫文凱、陳鈺芬

美術執行|周妤庭

合唱團常任指揮|古育仲、吳尚倫

台北愛樂歌劇坊│謝銘謀

會計|曾淑華

研究發展專員│王舒慧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張如怡

出納|林芳玉 109


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2013年度贊助人名冊 Sponsors of Taipei Philharmonic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特別榮譽贊助人

愛樂贊助人

文化部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中華民國真如苑佛教會 財團法人英業達集團公益慈善基金會 財團法人永真教育基金會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國泰金控

石文君 朱怡潔 何燕燕 李月卿 周光燦 周華針 林坤賢 林國堂 高孔廉 莊富枝 張宏達 陳華美 黃美玉 劉容燕 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

榮譽贊助人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 大湖愛樂婦女合唱團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 元佑實業 台北市婦女合唱團 台新銀行 台灣康寧顯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雅樂合唱團 永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安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中技社 財團法人日勝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台灣新光保全文化藝術基金會 財團法人林伯奏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 財團法人褒忠亭義民中學財團 許遠東先生暨夫人紀念文教基金會 王玉麟 亓甯 李凱萍 林桃英 林榮豊 范志強 莊南田 陳惠智 葉寶鳳

愛樂之友 王秀枝 王宗明 王敏慧 矢建華 吳玉美 吳妍妍 李文美 李宜蒨 李海晏 李滋男 李劍華 宋文娜 杜筱葳 沈麗清 辛美慧 卓芬玲 周雪玲 林玉卿 林玲玉 林琇筠 林欽齡 林謙純 林雪華 林國堂 施麗英 柯雪卿 倪美玉 夏語婕 徐婉芬 袁森吉 康子溱 張文正 張秋英 張秋蓮 張涵玲 張棃鶴 張麗純 張翠華 郭延平 郭玲玲 陳安心 陳佘玉珍 陳怡真 陳延川 陳香梅 陳惠珠 陳國林 陳寧欣 梁麗群 曹先進 黃舒伶 黃清吟 黃凱華 黃瀅潔 傅新彬 楊美麗 葉棃嬋 劉宜蘭 劉映理 劉陳玉蘭 潘真理 蔣希麟 蔣家興 蔡玉琴 鄭偉玲 鄭錚錚 鄭純如 鄭蘭英 蕭淑貞 賴玉釵 賴明珠 賴毓珊 戴惠芳 謝小姐 謝佩芬 蹇婷婷 羅惠珠 羅雪卿 蘇昌美 崇廉校友合唱團 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 泰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合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 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愛樂歌劇坊榮譽贊助人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姜長安

台北愛樂歌劇坊特別贊助人 林嘉勳 施振榮 姚啟甲 胡雅香 陳明賢 楊麗芬 財團法人建弘文教基金會

台北愛樂歌劇坊之友 王生集 李振福 林育竹 林進財 邱羅火 胡瑞卿 范甲辰 葉曉甄 劉基福 蕭昌貴 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 光譜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來思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別贊助人 正聲廣播公司 國王大飯店 達豐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杜月娥 杜明達 林碧翠 馬維楓 梁吳蓓琳 單豫庸 歐月英 謝明珠

110


感謝名單 Acknowledgement AVEDA smith&hsu

文化部 外交部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交通部觀光局 國立臺灣博物館 中華發展基金會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新竹市政府文化局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苗北藝文中心 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

功學社音樂中心 台北華國大飯店 台灣高鐵 朱宗慶打擊樂團 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皇家可口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麥米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誠品股份有限公司 藝畝田藝文工作室ę凃秋香

國泰金控 財團法人英業達集團公益慈善基金會 財團法人永真教育基金會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

正聲廣播電台ę張翰揚 旺報ę林采韻 民生@報ę陳小凌 自由時報ę凌美雪 快樂聯播網ę譚浩文 佳音電台ę陳倩儀、溫小平、潘瑀婕 欣新聞ę陳思瑜 教育電台ę陳端慧 復興電台ę黃信麗 愛樂電台ę邢子青、吳逸芳、蕭宇庭 新網新聞網--麻念台 漢聲電台ę田芸、朱玲、江秀靜 聯合報--何定照 警廣高雄台--舜平

ICRTęBerge Tim IC之音ę魏世芬、劉馬利、黃湘芸 Kiss Radioę梅格 CUE電影生活 News 98ę楊照、林雲雀、林國孟 Esquire君子雜誌 Hit FM高屏台ę周姮君 Taiwan Tatler 人間福報ę郭士榛 MUZIK古典月刊ę連士堯、陳怡心 La Vie 中央社--鄭景雯、龍瑞雲 中央廣播電台ęLulu、吳祝育 Prestige Taiwan 大誌雜誌 文化快遞ę林玫妮 表演藝術雜誌ę李秋玫

中國時報ę邱祖胤

2013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合唱音樂營

交流音樂會

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Choral Workshops

Friendship Concerts

藝術總監 Artistic Director

舞台監督 Stage Manager

經理 Manager

經理 Manager

杜 黑 Dirk DuHei

李宥蓁 Winnie Yu-Chen Li

陳逢淼 Walter Chen

劉葳莉 Willy Liu 杜明遠 Ming-Yuen Du

林哲正 Je-Jeng Lin 張如怡 Louise Chang 孫文凱 Wen-Kai Sun 林文熙 Wen-Hsi Lin

經理 Festival Manager

接待 Receptionist

丁達明 Ferdinand Ta-Ming Ting

張芷瑄 Phoebe Chih-Hsuan Chang 黃怡尹 Joyce Yi-Yin Huang 簡佩玲 Shannon Pei-Ling Chien 陳又慈 Venus Chen 施怡帆 Giselle Yi-Fan Shi 蔡宜軒 Bonny Yi-Xuan Cai 許嘉芬 Chia-Fen Hsu 丁柏佐 Eason Po-Tso Ting

行政總監 Executive Director

企劃執行 Project Coordinator

王舒慧 Ester Wang 易 純 Chun Yi 林友真 Yo-Chen Lin 謝銘謀 Ming-Mou Hsieh 票務推廣 Tickets Promotion

吳丞卿 Rose Wu 陳鈺芬 Melody Chen

文稿翻譯 Translator

柳香礽 Hsiang-Jeng Liu 李而婷 Polar Lee

黃碩傑 Horus Huang 蒲依婕 Yi-Chieh Pu 蔡宛玲 Wan-Ling Tsai 王舒慧 Ester Wang 翁建民 Chien-Min Weng

于依涵 Babe Yu 美術執行 Graphic Layout

周欣潔 Catherine Hsin-Chieh Chou 黃莉婷 Lily Li-Ting Huang 工作人員 Staff

張蔚慈 Camia Wei-Tzu Chang 陳治宇 Charlie Chih-Yu Chen 莊書宇 Shu Yu Chuang 李泳杰 Jason Lee 羅鈺翔 Yu-Hsiang Lo 曾令儀 Estella Ling-Yi Tzeng

工作人員 Staff

張凱婷 Kai-Ting Chang 陳可馨 Ko-Shing Chen 陳家馨 Chia-Shing Chen 韓 荔 Li Han 徐 晨 Chen Hsu 郭一漣 I-Lien Kuo 林銘清 Min-Chin Lin 游家為 Chia-Wei Yu

行政實習 Trainee

公關 Public Relations

媒體宣傳 Media Relations

執行秘書 Executive Secretary

白 邵 Shao Bai 張毓巖 Robin Yu-Yen Chang 陳武官 Owen Wu-Kuan Chen 高 禾 Kao He 黃郁璇 Sammy Yu-Hsuan Huang 凌寬典 Allen Kuan-Dian Ling

周妤庭 Katie Chou 財務 Treasurer

平面設計 Graphic Designer

陳玲莉 Lilly Chen

童維崇 Wei-Chung Tung

會計 Accountant

曾淑華 Shu-Hua Tseng

音響 Sound

出納 Cashier

唐宋企業有限公司 Topsound Co., Ltd

林芳玉 Fang-Yu Lin 陳若婷 Jo-Ting Chen

燈光 Light

群動藝術有限公司

Creative Performing Art Co., Ltd.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