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心 第21期

Page 1

TRANSFORMATION

Sept 2020 ] [ ISSUE

21

Urban 沉澱 反思

擁抱城市 IN THE CITY

轉化生命 FOR THE CITY


編者的話

陳敏斯教授 柏祺城市轉化中心 總監

顧問團(按字母或筆劃序)

隨着新冠狀肺炎的爆發和國安法的通

如此,教會仍然要敢於做回自己,做個忠

Ray Bakke

過,香港的社會運動正在喘息,稍為淡

心的教會,忠於上帝的故事,以致能彰顯

Richard Higginson

靜下來,也是時候讓我們沉澱和反思,

上帝的和平與美善,讓世界透過教會這他

John Snelgrove

特別是教會的參與和角色。前荷蘭首相

者(異類)來明白上帝美善的創造,理應

Paul Stevens

Abraham Kuyper 是一位牧師和神學家,

是什麼樣子的。候活士不斷強調的「教會

他認為教會在政治上的參與最好是透過其

要成為教會」,在此時此刻,我們更要引

許志超

信仰群體 (Organic Church) 而非教會機構

以為鑑。否則無論教會是黃絲或藍絲,同

陳炎光

(Institutional Church) 本身,教會的真正任

樣會墮入教會世俗化的危機。

陳家華

務仍是傳福音、牧養信徒群體,並在其社

陸輝

區進行救援和關懷的工作。除非在大是大

今期的主題文章是由本院城市事工講師呂

黃鐵城

非的情況下,必須對不道德的政策或政權

慶雄博士所撰寫的《荒謬中的真實 - 調適

劉忠明

表態,否則教會所培育的信徒群體,應該

領導 (Adaptive Leadership)》。香港浸會

在每個人的工作和影響範圍下,發揮福音

大學郭偉聯博士以《社會運動中的屬靈辨

的作用,靠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影響力改

識》一文對過去一年社會運動作出信仰反

善政策和政制。

省。筆者以《數碼巴比倫時代的「非常」

王仕雄 何志滌

中心委員會(按筆劃序) 司徒永富 屈偉豪(院長)

牧養》一文回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剛

紀治興 柯廣輝

著 名 政 治 神 學 家 候 活 士(Stanley

在五月公佈的普查結果。轉化型領導學

陳志忠

Hauerwas) 不斷地宣稱「教會首要的工作

博士生王緯彬透過其建築設計師的獨特眼

陳敏斯(中心總監)

不是讓世界成為更公義的世界,而是讓世

光,以《城市實驗室:從聖地到教會四幅

楊建霞

界成為世界。」他這裏所提到的公義,應

牆的反思》一文分享他跟中心於去年底在

該是世界所定義的公義,以及由世界的政

中東的學習經驗。應屆畢業生謝思熹博士

治制度或社會改革達致的公義,不過這種

在《轉化第五代青年生命的個案研究—

公義卻越來越讓人不再相信來自上帝的擁

社創校園:結合關懷與實踐的青年計劃》

抱,寬恕與和平的力量。教會的任務,不

一文中陳述了其論文的研究重點和結果。

是要支持世界的政治去改革世界,以致符

最後由另一位應屆畢業生馬鞍峰香港教會

合世界所定下的抽象的公義標準。最重要

李志剛牧師在《祂知道我要去哪裏,祂試

的反而是教會要成為教會,以致「要讓世

煉我,我就會純淨如精金》一文分享他在

界知道它需要救贖,明白它是破碎、墮落

完成整個博士課程的心路歷程,當中經歷

的,那方法就是讓教會幫助世界狠狠地

了個人及事工上的轉化。

鄧達強 賴淑芬

撞上某些與世界所能提供的截然不同的 東西」。 候活士認為教會是一個另類的政治群體, 但並非要反抗世界,教會只是一個被不同 的強大世俗文化包圍着的文化孤島。縱然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ISSUE 21

01

荒謬中的

調適領導(Adaptive Leadership) 並不是近年才出現的領 導學理論,只是過去在香港的討論不多。這理論針對領袖 如何在迷惘亂局中尋找出路,源於哈佛教授隆納·海弗茨

真 實

(Ronald A. Heifetz)1。他提出領導過程需要因應時局變化 來研判與學習,定義問題後制定方向與策略,激勵團隊共 同承擔。不但一起渡過難關,更在紛亂失衡局勢中開創新 路,一起完成目標。本文嘗試整理海弗茨的理論,並以基 督教仰信角度,討論今日香港的實踐方向。 領袖應對多變時局的方案 海弗茨認為領導是一個動員民眾的活動。這些活動並不是個

調適 領導

人野心的實現,也不只是局限於組織自身的利益與使命,而是對社

(Adaptive Leadership)

會公益作出貢獻 2。調適領導並不只是解釋領導現象,或只是提升 領袖的個人能力,它更關心的是,領導過程如何能同時幫助組織與 個別跟隨者,有效應對環境急速轉變帶來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 組織內部的,但今日全球緊密相連,疫情的發展,已具體說明了, 社會環境的改變,沒有機構組織可以不受影響。

以今日香港教會的處境為例,聚會人數減少,有些年齡組別

呂慶雄博士 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副總幹事(培訓)

出現斷層,領導層出現傳承危機等,都不單純是內部的問題。如果 改革只針對堂會的聚會形式、組織架構、牧養與教導方式和內容, 卻忽略對社會環境的認知與研判,是顯然不足的。這幾年來,我們 看到堂會牧者面對社會及政治事件的進退失據,或多或少與過往的 訓練沒有考慮社會環境因素有關。2014 年沒有因應「佔中」事件 引起不同政見,調整牧養與教導方式,這兩年的壓力自然也有增 加,近年的社會事件,只是令上述教會的「內部」問題加劇而已。


02

教會領袖需要借助學術界的理論提升解決問題的

海弗茨提到,用舊有方法

能力,這過程並不是否定對神的依靠,相反,整個過

與經驗面對新的問題,如果能

程必須與神同行。我們強調創造主是掌管一切的神,

解決眼前的問題,其實同時也

今日的社會環境自然也在神的掌管之中。借助調適領

製造出更多問題。除了誤判問

導作為工具,分別針對(一)正在面對的問題以及(二) 題的性質,還有人選擇逃避面 組織內部問題,進行診斷與分析,可能會為組織帶來

對複雜的挑戰,畢竟捨難取易

更新轉型。

是人的自然傾向 4。如果能用既 有方式面對問題,何須多想? 這種想法只會錯過解決難題的時機,也許是今日不少教

分辨問題性質

會的處境。 面對問題才有可能找對出 路。 調 適 領 導 的 理 論, 首 先 是

香港自去年至今的轉變,明顯地單憑我們過去的經

要 辨 認 問 題。 能 單 憑 過 往 經 驗

驗與能力是不足以應付的。以今年教會面對疫情的挑戰

處 理 的 問 題, 是「 技 術 問 題 」

為例,如果領袖認為舊有經驗已足夠處理的話,便是把

(technical problems),即這類問

問題錯置,自然會帶來更多迷惘。2020 年初,當疫情剛

題可用既有的知識與能力解決。

出現時,有教會在討論是否要轉為網上崇拜,如果只視

當過往的知識與經驗不足以應付

之為「技術問題」,用過往遇上八號風球的經驗,網上

當前難題,需要重新學習以及依

崇拜可能只需要簡單直播或把講道錄影便可以了。但經

靠其他人協助,這便是「調適問

過一段時間後,大家發現這種網上崇拜方式,令人無法

題」(adaptive problems)3。現實處境中有些情況是單純

集中精神,參與觀看的人次也越來越少,才發現舊經驗

的「技術問題」或「調適問題」,有些則屬於兩者兼備

不足以應付「新常態」。於是急謀對策,改變崇拜的程序,

的問題。如果要簡單分辨這兩類問題,可以說「調適問

添置器材,學習運用不同的硬件和軟件,也需要重新學

題」是需要透過學習才能解決的。

習設計牧者講道簡報 (powerpoint),才能讓會友投入網絡 崇拜的過程,吸引出席不穩定的會友投入其中,這便是 調適。整個過程需要不斷學習、更新,解決的已不是直 播崇拜的形式問題,更擴展到如何透過網絡牧養、肢體 相交,甚至動員更多年輕會友事奉。這便是第(一)類, 針對當前問題的做法。

當過往的知識與經驗

不足以應付當前難題, 需要重新學習以及依靠 其他人協助, 這便是「調適問題」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ISSUE 21

03

用網絡工具的會友給予意見,甚至參與決策。每周講道的

權力運用的文化

人,也許不明白,長時間在家看手機聽道,有多難專注, 至於第(二)類屬於組織內部的問題。如果沒有即時 影響,不少領導者會暫時放下不管。今年由於外在環境因

因此需要聆聽「用家」的心聲。處理年青人的要求,其實 也很類似。

素影響,這些內部問題變成危機,便不得不面對。調適領 導者的介入方法,一如前述,要判別這是否調適問題,先

回歸核心使命

是觀察與聆聽,然後作出診斷。如果涉及領袖本人,觀察 的過程便需要借助外力,以較為客觀的角度為組織把脈。

所謂當局者迷,在多變的時局中,人未必能清醒看 到自己真實的處境,作為帶領者壓力更大,感到迷惘是很

為何不能應對當前危機?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組織

自然的。調適領導者需要適時抽身,才有可能看破迷霧之

內部的決策問題。也許是為了維持某些傳統或個人利益,

外的真實需要。作為教會領袖,更需要在亂局中仰望上

同時也因為決策大多由上而下,前

主,才能領會祂的心意,說不定,祂借混亂時局提醒屬神

線員工看到問題或解決方法,卻不

的人不要繼續走錯路。

敢或不願表達。要為這組織診斷, 可以透過觀察他們如何做決定,如

也許教牧同工會問,如此這般的改變,會否把教會

何處理異議或爭議,便不難找出真

弄致不太像樣?教會不成教會怎麼辦?調適就是願意學習

5

正的問題所在 。當然,大前提是

與改變,但這改變不是沒有框架,也不是沒有底線。用海

領袖及相關的持份者有迫切改革的

弗茨的說話,是堅持目的,用基督教的詞語,是持守真理

動機,否則,要他們承認自己是問

與使命。教會持守甚麼使命?機構組織又有是為了甚麼目

題的根源,便不太可能。

的而存在?有些活動或服務在過去大半年都停止,而受眾 卻不太受影響時,這些活動是否真的連繫於原有的初衷?

以面對 2019 年「反修例」引起教會不同「顏色」會 友之間的撕裂為例,在〈「反修例與教會牧養」焦點小組

改變並不是為變而變,也不只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變,

研究初步報告〉6 中指出,有受訪教牧同工表示願意保持

而是在不同環境中發現機遇,帶領同伴持守使命。新酒要

開放態度,與年青人溝通,免得失去一整代的年青人。過

用新瓶,新常態就要以新方法來應對。不少時候,我們都

了半年,有一些教會仍未能處理雙方分岐,可見教會領袖

被傳統蒙蔽了,就像昔日的法利賽人,只知固守傳統,而

7

未有理會年青人的訴求 。原來有解決問題的意願(耹聽 /

忘記傳統背後要守衛的不是形式方法,而是神定立律法的

對話),卻沒有相應的方法,結果還是未能成功解結。筆

本意是愛神愛人。迷惘中,也許是回到核心使命的呼喚。

者不清楚在不同的個案中,教會領袖是否用了過往慣用的 程序或做法面對新處境的需要,在處理年青人的意見時, 是否先有決定才進行會面,以致會面的目的變成說服對 方,而不是聆聽。而調適領導的方向,正是要放下過去由 上而下的決策方式,暫時放下傳統的包袱來用心聆聽,從 而有效地面對問題。

1. 海弗茨 (Ronald A. Heifetz) 第一本專論是 1994 年出版的 Leadership Without Easy Answer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他往後的著作, 理論部份都以此書為基礎。 2. Leadership Without Easy Answers, pp. 19-22. 3. Ronald A. Heifetz and Marty Linsky, Leadership on the Line: Staying Alive through the Danger of Leading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2), p.60. 4. Leadership Without Easy Answers, p.38.

調適領導強調由下而上的改變,解決問題的資源也 是由外而內的。意思是,現有的領導團隊對前線可能沒有 足夠的接觸,因此新的想法有可能來自基層員工,過於習 慣既有的工作方式,也需要外來刺激才能創新。教會推動 網上崇拜,教牧同工不一定知道如何做,那便需要邀請慣

5. 若想深入了解如何為組織作診斷,可參 Ronald Heifetz, Alexander Grashow and Marty Linsky, The Practice of Adaptive Leadership: Tools and Tactics for Changing Your Organization and the World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009), Chapter 4. 6. 《城市心》(第十九期,2019 年 12 月):1-4 頁。 7. 其中一個個案是播道會同福堂四十位青少年導師請辭事件。筆者有機會聆 聽雙方的觀點,雙方均有表示願意對話,但各自有所堅持,以致執筆之時 見面對話仍未發生。事件可參看〈同福堂四十位少年部導師請辭〉,《時 代論壇》2020 年 6 月 29 日報導。


04

社會運動中的

屬靈辨識 郭偉聯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副教授

2019 年的「反送中」運動令香港社會陷入前所未有

應成為香港教會廣為傳頌的「見證」。但這次,它卻擴

的危機。一年已過,社會的創傷並沒有癒合,反而因政權

大教內自雨傘運動已有的分裂。分裂的其中一個主要原

的強硬態度,令對抗更趨尖銳。香港基督徒在過去一年,

因,仍是有關「政教分離」的問題。批評者認為詩歌、

與眾多香港巿民一樣,站在烈風之中,經歷著一波又一波

祈禱和講道出現在抗議運動上,並不恰當,有將福音政

的社會動蕩。在這個歷史轉捩點上,基督徒更在機緣巧合

治化之嫌。關於「政教分離」的問題,香港不同的牧者

下,被沖至運動浪尖上。詩歌《唱哈利路亞讚美主》(Sing

和神學學者,都曾解說這信念乃始於宗教改革時期的浸

Hallelujah to the Lord)在 6 月 11 日晚成為留守在政府總

信會傳統,強調教會必須獨立與分離於政府,政府不應

部的人群的安魂曲,到 6 月 12 日警民衝突爆發前,它更

干涉教會及宗教信仰,因為信仰乃出自良心。它不是一

曾一度紓緩警察和抗爭者緊張的對峙氣氛。及後在整個 6

般信徒所設想的政治和宗教需要分離,相反是一個在當

月,這詩歌成為了抗爭者的運動主題曲。

時甚為政治性的反抗信念。

不同政治立場也可忠於信仰

不過,如果我們用同情的態度思考,抱持這種誤解 的「政教分離」觀的信徒,關注的核心是害怕參與抗爭

香港基督徒一向十分喜歡被社會大眾關注,習慣以

的信徒,以政治見解主導了信仰原則,甚或將政治主張

城中名人來作福音的招倈。照往常的軌迹,這次詩歌事件

披上宗教的外衣。因此,我們最少可以理解,這關注是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ISSUE 21

05

出於對信仰的忠誠。但是,如果我們也以同情的態度思

穌為主,受信仰制約卻又只是理所當然的事。並且,在

考參與抗爭的基督徒的想法,我們也會發現,他們應是

激烈的社會爭議中,屬靈引導不應是更為重要嗎?在衝

覺得信仰價值和教導推動著他們,令他們以基督徒身分,

突白熱化的時候,聖靈微聲的提醒與安慰,豈不更是必

而不是別的,站在抗爭現場。不過,十分可惜的是,今

須?因此,若有一種社會參與可被稱為基督徒的參與,

天兩派信徒,都脫不掉陰謀論的影響,各自看對方為出

它必然也是一場屬靈運動。按我的觀察,在 6 月 11 日晚

賣信仰、替政治服務的假教師、假信徒。在指責聲中,

上及翌日高唱《唱哈利路亞讚美主》的教牧和信徒,是

奇怪的是,我們本來怪責別人違背信仰,但最後大家的

在表達他們的屬靈實踐。這種實踐可能十分政治不正確,

關注都集中在別人的政治取態,而不是他 / 她如何思考信

可能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後果,但我禁止自己先入為主地

仰,及如何在這政治環境下活出真實信仰。

懷疑他們受政治唆擺,是政治污染了信仰。我要求他們 的是:請告訴我那種實踐為何是符合信仰?也請他們盡

教會歷史告訴我們,無論採取保守或激進的政治立

最大的努力活出信仰的見證。

場,其實都可以是政治傀儡(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期,德國信義會是政治保守的傀儡,日本在佔領區要教

屬靈爭戰、屬靈辨識

會推行反帝國主義信仰,則是看似激進前衛的傀儡), 也可以是真誠的信仰表達。對我而言,基督徒處身風高

最後,若我們說某種信仰實踐乃被政治利用,那代

浪急的政治風潮中,忠於信仰,並不代表必然採取某種

表我們感到它們不符合聖經、教導偏頗、又或對人有壞

固定的政治立場;相反,信仰的熱忱應會驅使我思考信

影響。指控的人需要在政治分歧中,清楚說出被指控者

仰原則,要求我在那些景況下,作怎麼樣的回應。走上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並分析其中的現實判斷和屬靈觀點

街頭?又或不走上街頭?都可以是屬靈辨識的結果。不

分歧,指出為何自己的見解和實踐在現實及信仰上都更

幸的是,今天的教會只有興趣指責別人的取態,而沒有

為可取。否則,指控者自己也會不知不覺跌入另一政治

興趣理會別人的辨識過程。

陣營的網羅中,真正的追求屬靈便無從談起。

以基督信仰引導社會參與、約制言行

政治環境雖然風起雲湧,但保羅告訴我們,真正的 戰場並不是在政治的鬥爭中:「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

進一步言,如果我以基督徒的身分出現在抗爭現

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

場,我更是將信仰放在政治行動之前。那麼,謹慎自己

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 6:12)。若果今

的一言一行,思考信仰原則如何指導我的行動,便是必

天不同政見的基督徒都留意到屬靈鬥爭的凶險,以及它

要。若有人質疑我的動機,我更要學習「常作準備,以

對心靈和行為的影響,或許反可以令我們找著緩解教會

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 3:15)。但很可惜的是, 內政見衝突的空間,也讓我們的一言一行更能活出基督, 我們很少看到香港不同政見的基督徒,願意讓人分享自 己內心的信仰辨識和其中的屬靈掙扎,更沒有興趣聆聽 別人的憤怒、哀聲和申訴。因此,我懇切建議,對不同 政見和社會實踐的信徒,應抱同情地理解的態度,聆聽 與思考對方的屬靈辨識,和由此而來的實踐。作為他們 的弟兄姊妹,我們的角色不是控訴者;我們應砥礪他們, 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並替他們代禱守望。

若有人今天強調自己的基督徒身分令他參與社運, 他其實是受到更多的制約,因為他清楚表明以基督信仰 來指導他的社會參與。不過,若我們的生命當以基督耶

求主幫助我們。


06

「非常」牧養

數碼巴比倫時代的

在教新今年五月的普查發佈會中,胡志偉牧師以「弱不經風」來形 容是次結果,因為無論在植堂、聚會人數、奉獻和其他重要指標上都延 續了 2014 年的頹勢。香港正值這個風雨飄搖的日子,實在不免令人感 到唏噓。2016 至 2018 年間,平均受洗的人數為 11,535 人,崇拜人數在 2019 年卻沒有相應的增加,甚至下跌,雖然當中包括離港、逝世,轉到 國際教會等個人原因,但也反映出有不少離開堂會的人。

「離堂會」的研究 「離堂會」的現象其實相當普遍,歐美國 家在過去數十年都有類似的經驗,以至很多宏偉 的教堂只淪為旅遊景點。本中心在 2018 年末進 行了相關的研究 1,我們綜合分析(meta-analysis) 的結果顯示,在香港有超過 20% 的人以基督教 為其宗教背景,相對會眾跟人口比例的 4.2%, 沒有穩定返堂會的信徒實在為數不少 2。我們的 研究發現,這群信徒雖然沒有穩定返教會,但 仍然有一定的信仰成熟度,並在不同層面上,持續表達信仰。研究也發現 離開堂會的主要原因包括:教會令他們失望、不喜歡教會的文化、制度和 感到教會脫節等。換個角度,對教會來說,其實這是一個跨文化的事工: 如何再次跟離堂會者接觸、同行,並放下帶他們返自己教會的意圖。在多 元和多變的城市裏,我們應當擁抱不同的信仰表達和聚會方式,有些離堂 會者直言其堂會妨礙他們的靈命成長。我們並不需要強調某種聚會形式,

陳敏斯教授 伯特利神學院 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總監

重點是跟隨基督者的靈命更新。離堂會的日子,可能就是他們進入迦南之 前的曠野,而上帝仍然帶領,從未離開 3。

找出和瞭解問題,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回應。不少社交 媒體,充斥對教會不滿的宣洩和負面的批評,但要改變教會文化和組織, 只指出問題和不足,或提出負面的批評,反而會削弱改革的善意和動力。 因此,我們的研究,不單止尋求信徒離開教會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探詢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ISSUE 21

信徒願意上教會的原因;我們發現主要都是跟靈性 ( 讓

要有效牧養這個時代的年青人,我們

我可以更親近上帝 )、關係 ( 讓我在困難或憂傷中得安慰 )

也要認清自己和堂會的盲點和限制。

及教導 ( 我認為講道對我有幫助 ) 有關,並非形式、設施

Barna 在數年前出版的 You Lost Me

或節目等。而在「離堂者」中,表示不會再上教會的只有

一書中,探討青少年流失的主要原因

07

5%,而會或考慮會再上教會的,竟佔 95%。對我們來說, 及其對策,但在新作 Faith For Exile 這絕對展示了希望。

一書中,轉個角度,研究那些在數 碼巴比倫仍甘願作委身門徒(Radical

年青一代活在數碼巴比倫 (Digital Babylon) 青少年流失的問題在是次普查更為突顯,75.7% 的 堂會表示關注,而在流失課題上,亦以「信二代」最備受

Disciple ) 的年青人,並從他們身上體會到以下的實踐 6: 1. 塑造有復原力的 (Resilient) 的身份,經歷與主耶穌的 親密

關注( 50.1% )。當中主要原因包括青少年的學業壓力(

2. 在複雜與焦慮的時代,發展文化辨識力

59.8% )、堂會牧養支援不足( 57.2% )、堂會未能回應

3. 當孤立和不信任是常態時,培養有意義的跨代關係

青少年需要( 49.4% )等。美國 Barna Group 過去十年

4. 建 立 和 激 勵 雄 心 勃 勃 的 一 代, 培 育 聖 召 門 訓

在這方面作出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估計年青信徒的流失 率達 64%4。 他們提到現在年 青人所面對的世界跟上一代截

(vocational discipleship) 5. 積極參與抗衡文化 (countercultural) 的使命,遏制「理 所當然」(entitlement) 和自我中心的傾向

然不同。現在掌管教會的多在 八、九十年代信主,那時的世

有些教會為了討好和吸引年青人,不但將福音的訊

界比較單純,還未有互聯網,

息淡化,更將青少年崇拜、事工包裝成另類的消閒娛樂。

就好比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一

其實很多年青人並不覺得教會對他們要求太多,反而是

樣。現在的年青人要面對一個

期望太低 7。當他們找到委身對象時,所展現的創意、堅

急速和複雜的世界 -「數碼巴

毅和勇氣是驚人的,在過去一年的社會運動中可見一斑。

比倫」(Digital Babylon)5 :

誠然 Barna 的研究在文化和處境上跟本地有異,但這些 發現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研究方向。

耶路撒冷

巴比倫

信仰上 : 單一的

多元化

較慢節奏

急速,即時

這個時代的年青人,

同質 (Homogenous)

多樣 (Diverse)

中央控制

開放、多源

甜美而簡單

複雜並苦樂參半

偶像: 宗教驕傲 / 虛假的敬虔

融入 (fitting in) / 不能錯過

我們也要認清 自己和堂會的 盲點和限制。

要有效牧養


08

社交媒體就是牧養和門訓的地方

結語

是次普查是在反送中運動

我們在上一世紀見證着人口的大轉移,急促的城市

發生前( 2019 年 3 月)結束,

化,教會必須積極回應,徹底改變宣教和牧養的模式。

加 上 近 日 的 新 冠 狀 肺 炎, 今 時

今時今日,這個轉移已從實體到網上。我們深信「城市

今日的普查結果可能會更未如人

化」和「數碼化」都是上帝的工作,促進福音的廣傳。

意,但在最壞的時候也是不得不

我們不需要為實體教會的衰微而唏噓,反而更要跟隨上

思 變 的 契 機,Nona Jones 的 新

帝的腳蹤,積極回應和配合網上爆炸性的發展。「教新」

書 From Social Media to Social

的普查在過去三十年為本地教會、牧者及信徒群體提供

Ministry 提到一個我們不可以不

十分寶貴的資料,幫助我們了解、反省和策劃。期盼將

面對的現實,在美國三十五萬的

來的研究可涵蓋更多教會和信徒在網上的生態,以啟動

堂會中,三分之二正面臨萎縮 8,如果我們的目光只放在

和幫助教會在這方面有更積極的回應和更新。

出席人數,肯定會感到沮喪。她本身是一位牧師,也有 一份心愛的工作,但在上帝奇妙的帶領下,在 2017 年被 Facebook 邀請加盟,幫助教會和信徒在社交平台上發展 社群。作為一位帶職在 Facebook 工作的牧者,她深深體 會到典範的轉移(Paradigm Shift) ,教會的興盛不在乎出

1. 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 <「留堂會、離堂會」初步研究報告> 城 市心 2019 年 5 月,1-3 頁。 2. 許家欣 <究竟香港有多少基督徒?> 城市心 2018 年 8 月,2 頁。

席率,更重要是如何培育信徒。社交媒體就如昔日的廣

3. 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 <「離堂會」肢體盼望的愛與同行 - 質性 研究初步結果>城市心 2019 年 9 月,10 頁。

場,是人流聚集的地方。我們常常只當它是一種招徠的

4.

David Kinnaman & Mark Matlock. Faith for Exiles : 5 ways for a New Generation to Follow Jesus in Digital Babylon. Barna Books, 2019, P. 61

5.

同上 , 18 頁

工具,而忽略了它本身就是一個牧養和門訓的地方 9,網 上絕對可以展現在以上提到讓信徒願意返教會的元素。

6.

同上 , 34 頁

Nona 在書中提到很多實例和靈活運用社交媒體的方法,

7.

同上 , 50 頁

策劃和訓練,譬如管理 Facebook page 的不只是行政或

8.

Nona Jones. From Social Media to Social Minsitry – A guide to digital discipleship. Zondervan Reflective, 2020, P. 4

9.

同上 , 12 頁

IT 同工的職責,其實更是一位牧者的工作,因為所發放 的訊息,建立不同的群組,提供合宜和及時的回應都是 外展和牧養的一部份。新冠狀肺炎令我們不得不在這方 面加速學習,充份運用這個契機,改變固有的看法和模 式,在網上接觸更多慕道者和牧養信徒。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ISSUE 21

09

城市實驗室

從聖地到教會四幅牆

的反思 王緯彬

「讓我們建造橋樑,不要建造牆壁。」

教會建築設計師

— 馬丁路德金 大約半年前,我入讀了伯神 / 柏祺的轉化型領導學博士課程,必修科包括 跟隨學院到兩個城市考察,這次是「實驗室 2 : 中東城市研究」。 由 2019 年 10 月 20 日至 11 月 2 日,行程包括以色列七天、約旦兩天、埃及三天。離港之前, 我們必須完成閱讀清單上 3200 頁中的一半,好讓我們能熟悉當地的歷史、社會、 文化、政治及宗教背景等。這次旅程涵蓋的,大多數都是熟悉的景點,我會叫這 些做「配菜」,「主菜」卻是我們每天探訪當地不同的機構、非牟利組織、學院、 教會等。透過親身觀察和體驗,與教授、學者、領袖、信徒、牧師等交流和對話, 並從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當地的基督徒、猶太人、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和穆 斯林等。這次行程非常緊張,每天都要走訪多個地點,空檔時間就與同學進行小 組討論,睡覺前又要做點個人反思,及撰寫每天兩至三頁的日記。

歷史的牆壁 也許是身為建築師,所以在我眼前不斷出現一個主題 –「牆壁」。每一 幅牆壁的大小、比例、環境、歷史背景都很不同,好像在迦百農看到破碎房子 的牆壁,在約旦河南面馬撒大古城看到廢墟破牆的遺蹟,在耶路撒冷看到厚厚 的護城牆,又在聖殿山旁看到唯一保留的「哭牆」或「西牆」。


10

因為土地擁有權的爭執,加上歷史上沒有止息的

政治的牆壁

衝突,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已建築了一幅拆不毀的 「無形的牆壁」。由於缺乏對話空間和互相理解,這幅

伯利恆城在耶路撒冷以南幾公里,屬於西岸的一部

牆壁持續加高加厚,導致一代又一代的暴力、憤怒和仇

份,每次都要通過檢查站才可進出,旁邊可以看見石屎

恨。當地甚少數的基督徒,多是巴勒斯坦人,他們自稱

高牆。在 Bethlehem Bible College 的講座中,我們理解

為少數中的少數,通過建立對話橋樑,努力成為和平

到,源於 1993 年奧斯陸協議 Oslo Accords 的和平條約,

使者。Musalaha(阿拉伯語中代表「和解」)的 Jack

引申出不成功的兩國方案 Two-state Solution。以色列就

Munayer 與我們分享了他們的事工,有一個活動是將

於 2003 年以國家安全為名,開始建造西岸圍牆,完工

二十名巴勒斯坦和猶太年青人帶到沙漠中一同露營,協

後全長達 708 公里,某些部分高達 9 米,中間還有 500

助雙方合作、溝通、互相理解,建立信任和友誼。在

多個檢查站。巴勒斯坦人的自由受到極大限制,要有許

Nazareth Evangel College,Rula Mansour 教授分享她

可證才能通過,圍牆加劇了雙方的衝突、疏遠甚至仇恨。

作為巴勒斯坦基督徒的成長經歷,以及如何畢生致力於 建立復和,以主耶穌的愛為基礎,與猶太人開展對話。

當 我 們 到 達 Efrat, 參 觀 猶 太 人 殖 民 區 Jewish

在 Nazareth Baptist School,校長 Botrus Mansour 談

Settlement,第一個感覺就是好像進入了一個美國市郊

及學校用基督教價值觀教育學生,讓教育成為不同文化

新建的高尚住宅區。低密度的房屋圍繞著華麗的猶太會

和宗教之間的平台。在 Holyland Trust,我們聽到創辦

堂興建,有人在跑步,也有人在遛狗。一位叫 R.D.,來

人 Sami Awad 談到他在一間餐館和一個猶太領導人進

自芝加哥的美國猶太人,在會堂內給我們作介紹。原來

行秘密的單獨會面,希望能建立對話及互信的基礎,他

他在八十年代後期,已經和家人返回以色列定居,他為

描述開始時氣氛萬分緊張,最後,猶太人卻在他面前哭

猶太人能夠回歸祖先的家鄉而感到自豪。近年越來越多

泣流淚!

由於缺乏對話空間和互相理解, 這幅牆壁持續加高加厚,

導致一代又一代的暴力、 憤怒和仇恨。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ISSUE 21

11

人住進西岸發展中的猶太人殖民區 Jewish Settlement。

有讀寫障礙,不能上正規學校,母親因為要謀生,想把

離開 Efrat 之後,我們的巴士轉了個彎,穿過鐵絲網圍

他送到一個特殊兒童之家長住。儘管 Abonob 是個沒有

欄,就發現身處另一個的世界,見到很多在拆毀中的石

父親的孩子,主耶穌的愛、喜樂與恩典仍然在他身上流

屎房屋,由屋頂黑色的水箱就得知是巴勒斯坦人的居所, 露,他完全不介意和陌生人分享自己的足球,拍照時甚 因為他們是沒有全天候供水的。西岸每年至少執行兩萬

至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我感受到 Abonob 的純真,沒

份遷拆令,平均有一千多巴勒斯坦人無故要流離失所。

有隔離的「牆壁」,我感謝上帝派了這個小天使令這次

西岸的圍牆就成為打壓巴勒斯坦人的象徵。

旅程更完滿!

人與人之間的牆壁 在旅程的最後的幾天,我們到了埃及。自 2011 年 1 月的革命以來,埃及就是一個政治不穩定的國家。儘 管如此,令我驚訝的是,在街上遇到的埃及人異常友善, 許多年輕人帶著燦爛的笑容,和我們一起拍照,令我感 覺到彼此之間沒有「牆壁」的隔膜。

我 們 拜 訪 了 科 普 特 教 會 的 一 些 高 層 人 物。 在 Anafora Retreat Center, 我 們 得 到 又 熱 情 又 友 善 的 Bishop Thomas 的款待,他花了一個小時與我們談論「先 跪下、後高舉」,就像耶穌在十字架上謙卑自己以高舉 我們一樣。另一個場合是 Bishop Marcos 的晚宴,首先 與我們接觸的,是幾名穿著傳統黑色東正教裝束的大鬍 子教士,其中一位分享了他如何透過教友選舉,成為全 職領袖的經過。最後 Bishop Marcos 在東歐東正教高層 會議後,匆匆趕回來。他非常熱情好客,拉著我們每一 個合照留念。

這次旅程的高潮應該是開羅市郊的「垃圾城」, 開 羅 的 垃 圾 就 堆 在 這 個 貧 民 窟 裏。 七 十 年 代 有 一 位 Father Samaan,神感召他來這裏扶貧、開辦教會,令 這群被主流社會遺棄的人和荒廢的村落,轉化成為一個 以回收業主導的基督教城鎮。最著名的是這裏的 Cave Churches,由天然石洞雕琢而成,空間感覺令人嘆為觀 止。另外我們參觀一個叫 Center of Love 的基督教非牟 利機構,是為一些殘障、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和家庭提供 服務。我們在後院遇到一個男孩,獨自在踢一個沒有充 氣的舊足球,他說話不多,但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我 跟他踢了一會足球,離開前並一起自拍。後來我發電郵 給負責人 Rebecca,她告訴我男孩的名字叫 Abonob,


12

教會的牆壁

其 實 疫 情 加 速 了 教 會 的 模 式 轉 變。Attractional Model 起不了作用,是因為有時侯教會要停止聚會,或

香港的社會問題,並沒有中東那樣的根深蒂固,但

要作社區隔離,人流大大減少。其實許多教會無形中已

我看見香港政治、社會、經濟的兩極化已慢慢地形成了

經由 Attractional 轉到 Missional,透過派發口罩、清潔

一道隱形的牆壁,分隔開「藍」與「黃」、老與少、富

劑、物資、食物等外展工作,已將教會的空間推進到社

與貧、新移民與本地人、教會領袖與會眾、信徒與非信

區裏面。自 2020 年 3 月起,我和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建

徒。就像我們從中東學到的,不是要站在那一邊,而是

立了一個名為「教會空間轉化」的網絡,倡導教會從新

要扮演一個和平使者的角色,開創對話與和解的平台,

考慮堂內現有空間的運用,已有五十多間教會參加,每

用主耶穌的愛來瓦解這些隔離的牆壁。

個月我們都會參觀一間教會,並由他們分享如何打破四 幅牆,發展不同社區事工的模式。

作為有二十年教會設計及建築經驗的我,認定現在 是一個 “Kairos” 的時間,提倡堂會把握時機,向社區 開放,拆除「四幅牆」。在此旅程之前,我已覺得教會 作為神的托管者,應透過開放共享,讓更多的人可以進 來使用教會閒置的空間,這就是 Attractional Model,但 務必要吸引人進來。但在去年年底從中東回來之後,尤 其是這幾個月的疫程當中,我開始覺得教會更應該將眼 光放遠,到四幅牆以外,將其空間拓展到社區裏面,這 就是 Missional Model。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ISSUE 21

13

轉化第五代青年生命的個案研究

社創校園:

結合關懷與實踐 的青年計劃

謝思熹博士 豐盛社企學會董事暨 「社創校園」創辦人

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所言:「一人感覺合腳的鞋卻會夾痛 另一人的腳。適用於一切的生活處方並不存在。」1 基督教在香港教育與牧養一直有重 要的地位與貢獻,也啟迪了不同年代青年的靈性與德性成長。只是,時代在變,青年 成長和處身的環境也在變。本地教育的發展,越趨功利和理性化,變得以成績和就業 為主導,限制了青年發展的多樣性和創意。青年的成長變成著力於猜測、判斷、理解, 以積極迎合教師、家長、社會中成年人的期望和要求,令年青人在學校逐漸失去學習 動機、自信和能力。2 同時,青年對生命和世界的接觸和理解,被任意切割成不關連的 學科,然後又以人為和無意義的方式「統整」,讓他們理解的德性變成不具實踐性的 頭腦知識。這種變化,讓現今基督教教育在香港的影响力日漸消減。宗教信仰變成離 地的德性典範,未能成為當代青年的支持,本地以至世界各地教會,近年都遇上青年 信徒流失的問題。3 故此,如何尋找新的牧養方式,協助年青人成長,轉化青年人,避 免青年人活在壓力和不快之中,讓他們能夠尋找人生意義,無疑是當前社會、學校教 育,以至教會牧養重要的課題。


14

要轉化青年,先要了解青年。香港第五代青年(1992 - 2006)成長於一個高壓且失落的環境中。4 在此大氛圍 下成長,社會、學校、家長所關心的,大多仍是青年如何向上流動,香港年青人就活在一個既有的公式框框當中, 求學就是求分數,或完成社會一個個「成功指標」。只是時代已變,學歷飽和,重複單一的發展出路,不單無助青 年成長,更造成高競爭的社會氛圍。在如此教育制度和社會標準下,許多學校就像一台機器,將老師和同學的日常 生活經驗與學校經驗切割,以配合那機器的要求,即公開考試的成績和秩序,結果學校的生活變得工具性、規範性 和理性化,但同學和老師卻失去對生命的想像。無怪乎香港中學生的快樂指數,在全球最好成績的地方中排尾二。 5

他們只有壓力,沒有夢想,生活裡只有競爭卻沒有快樂,部份青年以「廢青」自居或活於不快樂之中 6,甚至走上

輕生之路。7 就算符合社會標準的青年也不見得快樂。事實上,外顯行為的改變,不代表內裡心靈的成長,反而製 造出與心靈不相符的道德外顯行為,甚至與人格相分的落差,即懂得避免第三、四代青年對外的犯錯,卻只是一個 不入心靈的「模範生」。

要轉化和教育新世代青年,

就要貼近他們、並建立關係, 也要將空談道德, 變成具體意念的實踐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15

ISSUE 21

第五代青年特徵 談及轉化,不少人以為只局限於頭腦的理解與意識形態的轉變,事實上轉化也包括內在靈性的提昇,即生活 (life)在精神層面有質量上的改變,且是一個趨向更美好的生命改變。是次研究旨在以本地一個以基督教教育為本, 結合社會創業及「關懷實踐」的生命教育計劃 – 社創校園 8(2014 年至今)作個案研究,探討本港第五代青年的生命 轉化經驗,及促成轉化第五代青年的關鍵因素。

從研究結果可見,「(第五代)青年的轉化」包含九階段的個人轉化過程:

1

2

感性(美感) 階段 (Stage One: Aesthetic)

活動

快樂

「感同身受」

關注他人

平台/實踐

社創體驗 工作坊

反省+ 塑造自我

宗教的階段 (Stage Three: Religious)

自我救贖

吸取不同 所需的技能 及知識

行 生命的反思 關係建立 玩樂式學習

社創 講座

3

倫理(道德)階段 (Stage Two: Ethical)

社創青年 訓練營

支援者

營會執委/組爸媽 營會籌委

社創校園 (社創大使) 日常生活/ 人生目標

創新者 小想法 大改變比賽

不斷轉化

社企實習/社創實踐賽 社創實踐實驗

青年創業家

個人化關注(Individualized consideration) + 可學效的榜樣

1

參與一個具動力推動其成長和反思的活動;

2

透過玩樂式的學習,獲得快樂以及建立關係;

3

透過接觸與關懷弱勢社群,獲得「感同身受」的能力;

4

突破常識框框,眼見弱勢社群的生命轉化,慢慢嘗試關注他人,挑戰自己,在實踐中獲得樂趣;

5

建立一個容錯的平台,讓青年在不斷實踐及關注弱勢社群的的過程中深化「感同身受」的能力,並且有可學效的榜樣;

6

導師以同伴的身份,讓青年在不斷學習中反省,並塑造自我;

7

在助人的過程中,為回憶添上新的意義,修補成長中的痛苦,幫助他人猶如幫助成長中無助的自己;

8

計劃行動並吸取不同所需的技能及知識,直至能夠真正幫助想幫助的人;

9

不斷自我轉化。


16

而在這九個步驟以外,可以看到「快樂」、「朋輩」、 「關懷」是推動第五代青年不斷成長和轉化的力量,也 是塑造青年內在靈性不可缺的三個元素。同時,透過社 創作為實踐平台,讓青年參與其中,透過日常生活的關 懷實踐,讓他們能夠在實踐中轉化反省,不單讓青年有 創新和探究的精神,也培育青年的德性。最後,當中的 主辦方、導師能夠開放心靈,構思針對五代青年需要的 活動設計,一同實踐與參與者共同成長。

從以上研究,筆者認為要轉化和教育新世代青年, 就要貼近他們、並建立關係,也要將空談道德,變成具 體意念的實踐,所以能構思和提供一個靈性、德性與實 踐並重的平台,是這世代香港基督教教育和教會青年牧 養的新方向。過往,基督教教育(包括:教會和學校) 經常強調生命影響生命,可是沒有行動的信仰或價值教 育,只是空談。一個缺乏行動實踐的人,只是一個道德 主義者,所傳遞的不是生活經驗,而是意識形態;他們 的德性不是實踐智慧,而是規條。

固然,成長並非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讓人在不斷 重複實踐、經歷和痛苦反省中成長。要教育新一代青年, 就要同行陪伴,也要身體力行,並且讓信仰落地,提供 可學效的對象,讓基督教教育再次於社會和青年生命中 發揮其影響力,產生由個體生命,以至整個社會的轉變。

( 作者是應屆伯特利神學院轉化型領導學博士畢業生 )

1. Carl Gustav Jung, 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 (Oxford: Routledge Classics, 2001), 62. 2. 許寶強,〈學生是如何失敗的?—對教育改革的期望〉,獨立媒體,2020 年 5 月 25 日存取,https://www.inmediahk.net/node/53319。 3. 2014 年香港教會普查指出,崇拜人數增加 4.4%,惟十五至二十四歲會眾減 少 12.5%,二十五至四十四歲會眾減少 17.2%,摘自香港教會更新運動, 〈2014 香港教會普查簡報摘要〉,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網誌,2019 年 5 月存 取,https://hkchurch.files.wordpress.com/2015/02/201502062.pdf。 4. 2010 年聯合國發表的《人類發展報告》(2010 年,即第五代青年 4 至 18 歲的時期),香港在 169 個國家全球或地區中排名二十一,比英國和新 加坡高,顯示香港的硬件設施很先進;但另一方面,香港人接近 4 成人沒 有人生方向,更談不上自我實現,是全球最低;而香港的快樂指數排名更 是全球 155 個國家中排 71 名。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0 – The Real Wealth of Nations: Pathways to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0). 5.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通識教育組,〈通識教育科課程資源冊系列:個人成長 與人際關係〉,通識教育科網上資源平台,2020 年 5 月 25 日存取,https:// ls.edb.hkedcity.net/file/about/related_publications/personal_development_ c1.pdf。 6. 香港心理衞生會和香港城市大學於 2014 年的研究就指出百分之十七的香港 學生自認壓力極大,並另有百分之五十六的學生自認有「學習壓力」困擾。 而香港理工大學「共創成長路」計劃曾於 2017 年發表「香港中學生心理健 康、學習壓力及對中學生活的觀感」報告,指超過百分之三十七的學生不 同意中學課程能建立正確價值觀,並且協助其人生成長。共創成長路,〈新 聞發佈會:香港中學生心理健康、學習壓力及對中學生活的觀感〉,香港 理工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2020 年 4 月 14 日存取,https://www.polyu. edu.hk/cpa/PDF/Summary_of_the_Longitudinal_Studies.pdf。 7. 陳倩婷,〈青少年自殺亡人數按年急增五成 逾八成人「從高處墮下」〉。 8.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系與豐盛社企學會合辦社創校園通識計劃(下稱: 社創校園),以「知明喜行慣」作轉化式學習模式並借用轉化型領導的四 大元素作活動設計,是全港首套將社會創業及轉化理論融入本地教育系統 的教育計劃。過去五年,參與社創校園學校超過二百間,參與學生超過二 萬人次,大學生義工過百,深度培訓八百五十名中學生,而參與學生近九 成願意以行動關心弱勢社群,並完成九十份社創計劃書,當中十二組(年 齡十五至二十四歲)已獲不同機構贊助,以行動關心社會中的弱勢,也有 雙待青年因計劃加入社企工作,了解自我、發揮潛能。根據社創校園進行 的追蹤研究顯示,超過六成學生在社創營結束後一個月內有作出實質的行 動關心社會上有需要的群體,證明對學生產生較持續且具行動力的轉化。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ISSUE 21

17

祂知道我要去哪裏,祂試煉我,

我就會

純淨如精金

李志剛牧師博士 馬鞍峰香港教會 主任牧師

曾經有人問我,你的博士讀了多久,我誠實地回 答他說:「我讀了 21 年」。究竟進修博士是興趣、 夢想、實際需要、學歷資格,還是持續學習的過 程呢? 生命就是一個學習的旅程,我常聽到一句智慧之言: 「Not all the learners are leaders, but all the leaders are learners!」21 年前,我開始修讀工商管理博士。準備完 成博士論文的最後兩年,卻遇到生意上的重大失敗,在 無可選擇的情況下,我必須放棄這個學位。數年後,我 再次上路,重新修讀工商管理博士。撰寫博士論文如火 如荼之際,我接受了上帝的呼召,全時間投入開拓馬鞍 峰香港教會的植堂事奉工作。由於博士研究跟我的事奉 背道而馳,為了專注事奉,我又選擇了放棄工商管理博 士學位。等到開堂的工作和發展都上了軌道,我才開始 修讀這個神學博士課程。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十分期待 而又漫長的學習旅程。跟上兩次不一樣的地方是,這次 真的畢業了!

願這次漫長的學習之旅,

繼續成為未來做人做事 的新起點。


18

苦樂參半

「教會領袖」比「教會」更出名 ?

在這個學習旅程中,我有十分享受的地方,也有

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用量化的方法尋找「轉化式領

十分不滿的地方。我十分享受跟同學交流所學和分享應

導」和「創造力」對「實踐教會管理」和「教會健康」

用的體驗,尤其是中東和中國的兩次實地考察。我不單

的關係。我以為自己是略懂管理學的人,所以比較相信

認識了當地的教會文化,同時也了解了我的一班同學,

「轉化式領導」和「創造力」能夠建立教會更好的系統,

在體驗和交流的過程中,彼此認識、彼此分享和彼此學

當教會有管理系統必然能夠帶動教會的健康發展。這想

習。但是,某些學科的教學,的確遠離實踐和應用的方

法的後半沒有錯,標竿教會的管理模式的確跟教會健康

向,還有些以背誦和記憶為主的評核方法,真的叫我吃

有高度的關聯性。但讓我感到驚奇的,就是「轉化式領

不消。而令我最難以掌握的,就是訂定論文主體和研究

導」和「創造力」竟然跟「實踐教會管理」沒有直接的

方向。由兩年半前開始訂定研究主題開始,直至最後修

關係。數據是我的朋友,它沒有騙我,反而給我很大的

改主題的一刻,一共改變了 15 次研究的題目,可以想像

提醒,讓我非常積極地尋找背後的原因。研究工作最有

當中的困惑與鬥爭是何等之大。感謝主,讓我遇上陳教

趣的地方,就是找出「客觀數據」跟「主觀認知」產生

授 (Professor Kara Chan),在她密切的指導下重新上路、

巨大誤差的原因。

修正主題、收集數據、研究分析和總結成果,竟能夠在 短短幾個月內完成,這是令人十分興奮的過程。在研究

在陳教授的引導下,我用了多種驗證方法,但是卻

的尾段,正是社會事件白熱化的階段,除了要照顧教會

找不到「轉化式領導」和「創造力」跟「實踐教會管理」

內外的變化和個人的情緒,還要堅持努力不懈,專注完

的相關性。突然,上帝把兩個最基本的數據:中位值

成研究工作,這真是非常不容易。非常感謝上帝的保護 (Mean)和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顯露在我眼前。 和引導,再加上陳教授的悉心指導和啟發,我除了完成

中位值代表回覆問卷的人的平均評分,而標準差則代表

課程,更找到極具啟發性的研究結果。

回覆問卷的人對評分的分布,標準差的數值越小代表評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ISSUE 21

19

分的分布非常集中。「轉化式領導」和「創造力」是對 個人的評分,而「實踐教會管理」和「教會健康」是對 教會的評分。客觀數據顯示教會領袖對自己的「轉化式 領導」和「創造力」評分都較高,而對「實踐教會管理」 和「教會健康」的評分都相對較低,尤其是「實踐教會 管理」的中位值竟然低於 50%。這意味着教會領袖對自 我個人的評價,遠高於對教會的評價。尤其是在「轉化 式領導」的標準差的數值非常之小,這意味着教會領袖 非常集中和認同的方向,而在轉化式領導之中「最高的 中位值」和「最低的標準差」就是「個人形象和品格」。 所以往往「教會領袖」比「教會」更出名。

健全的教會管理系統先於個人領導力 這個客觀發現,開啟了我的一個新看法。過往我認 為要帶動教會健康,必須增強教會領袖的領導力和創造 力,讓教會建立系統和管理方法,帶動教會的持續健康。 原來沒有健全的教會管理系統的情況下,更強的領導力 發展,再加上教會領袖的個人文化,反而有礙教會建立 和實踐管理的方向,因此也不能建立持續的健康發展。 這個提醒,放在自己的成長與學習上,令我恍然大悟。 我是典型的創意型領導者,在事工發展上,往往帶來一

緊密合作建立教會,把我個人化的領導力控制着,從而 擺上更多的精力,建立和實踐教會整體系統管理的工作 上。這樣的堅持,教會便持續健康了。而我跟我太太的 關係,也從來沒有比今天這樣的好過。對教會來說,標 竿教會是一個管理系統,對我的生命來說,太太也是我 的管理系統。

定的起動力,但因缺乏系統建立的決心,內心又抵抗管 理系統對自己的束縛,所以在持久的發展力上,非常乏

結語

力。而在馬鞍峰香港教會服事的這幾年,眾人或許覺得 教會的發展和增長都非常之快和十分健康,這一定跟我 的個人領導風格相關。但事實絕對不是這樣!而我正是 具體驗證這研究結果的人。

教會從來不是機構、企業或學校,教會是屬靈的家。 這次在一個量化和客觀的研究中,我竟然恍然大悟,得 到一個對「家」健康發展的啟迪,對自己的領導風格也 有深度的檢討。願這次漫長的學習之旅,繼續成為未來

從植堂開始,我們已經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教會管 理和實踐系統(標竿教會系統),我也建立了一個創新 和教會健康的文化。有了這個基礎,之後才運用領導力

做人做事的新起點。我也在約伯記 23:10 中明白祂的心 意:「但祂知道我要去哪裏,祂試煉我,我就會純淨如 精金。」互勉!

帶領弟兄姊妹走上創新和教會健康的旅程。簡單而言, 是先有實踐教會管理的系統,強化教會健康的理念,後 來才有個人領導力的發揮。這個次序是我從來沒有想過 的,而這個次序和結果,也體驗在我的婚姻關係上。我 是開拓者,而太太是系統建立者。在建立馬鞍峰香港教 會之前,我們沒有在事奉和工作上具體合作。馬鞍峰教 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會管理模式,但真正建立和運作 系統的主角其實是我太太。這數年跟太太的同心同行、

( 作者是應屆伯特利神學院轉化型領導學博士畢業生 )


20

活動 花絮 「巨浪中的領導 — 逆境下調適與變革的策略」 網絡研討會 3 月 17 及 18 日舉行,邀請到馬文藻博士、 呂慶雄博士、陳敏斯教授主講及與多位受訪嘉賓對話,針對機構、教會及 職場領袖的實際處境,從中探討可行的應對策略,超過 350 人參加。

柏祺同行基金 於 3 月 25 日正式啟動,旨在支持在城市轉化上忠心服侍的機構,除了在短期 提供資金抒援,亦盼望其事工得到可持續的長遠發展。推出後反應熱烈,超過 $1,500,000 之首輪基金已於一個月內全數批出予 21 間教會和機構。

「恩、賞、探索」 Appreciative Inquiry (AI) 中心於 4 至 7 月期間舉辦了多個 講座、網上和實體工作坊。自去 年推出,已接觸數百位教牧及機 構領袖、同工,並有接近 40 個 教會及機構參予了工作坊 。

2019 教會普查發佈會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與中心於 5 月 26 日在牛頭 角浸信會舉辦,由劉梓濠先生發表,胡志偉 牧師、陸輝牧師回應、梁國全傳道主持討論。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ISSUE 21

21

JUSTICE FOCUS 2020 – Justice in Public Space 於 6 月 27 日由葡萄藤教會主辦,中心總監陳敏斯 教授以 A CHURCH FOR THE CITY 為題講授,並與 另外兩位講者梁永泰博士及郭偉聯博士就以上議題 "Justice in Public Space" 作對談。

五位博士誕生了 恭喜五位應屆轉化型領導學博 士生通過論文評審委員會面 試,於疫情肆虐下,今年仍得 以順利畢業,感恩!

伯神網上公開課程【風雨中尋索 黑暗中前行】

教牧領導力發展日 2020【逆變中前行】啟發.裝備.同行

於 7 月 28 日由呂慶雄博士講授「荒謬中的真實 ─ 調適

分別於 8 月 19-21 日早上以不同主題 : 調和異議、建立

領導」,超過 1000 人參加。

團隊及承浪改革在網上舉行,包括講解、分析及個案討論, 十分互動,超過 200 人參加。


活動預告

恩.賞.探索 (Appreciative Inquiry, AI)

「恩、賞、探索」Appreciative Inquiry 實體工作坊 基督教機構和教會的應用

基 督 教 機 構 和 教 會 的 應 用

9 月 21, 22 ( 上午 ) 及 10 月 7 日 ( 上午 ) 佐敦 CityLab

香港正面對前所未有的衝擊,一浪接一浪, 經濟緊絀,士氣低落、異象模糊。團隊還能 承受嗎?面對一連串緊迫的問題及種種不足,

Movement Day X 2020 ( 網上 )

不免沮喪,甚至失去前行的動力。

2020 年 9 月 22、23 日 晚上 7-10 時

「恩、賞、探索」透過將問題重述,以正向的 探詢出發。根據各人的強項和正面經驗,精心設計 的流程,啟動有價值的對話,釋放善意、創意和動力,

2020 年度畢業典禮

建立團隊,重新上路,重拾使命。

2020 年 10 月 31 日(六) 下午 2 時 30 分 伯特利神學院

誠邀你跟團隊一起參加!! 講 者

尹祖伊博士 Joey WAN

張少珠博士 Alice CHEUNG

DBA, MBA, CDE

Miraslov Volf 沃弗訪港

陳敏斯教授 Natalie CHAN

DTL, MSc (HR), BBA

2020 年 11 月 24-26 日 ( 暫定 ) 詳情容後公佈

DMin, M Couns, MBA

實體工作坊

總結、交流及指導

9月21日 (9:30-17:30)

10月7日 (9:30-13:00)

9月22日 (9:30-13:30)

報名及詳情

每名參加者可獲贈工作坊手冊一本

以上活動之報名及詳情 http://rbc.bethelhk.org 查詢 : 2148-5577 或 rbc@bethelhk.org

https://qrgo.page.link/Dtmij

課程

預告

教 授

2020 年 9 - 12 月 ( 二 )

營商事工 : 理論與實踐

呂慶雄 / 陳敏斯

2020 年 9 - 12 月 ( 四 )

轉化式學習 : 個人,組織和社會

紀治興

2021 年 1 月 4 - 8 日

領導評估

呂慶雄

2021 年 1 月 18 - 22 日

使命教會

陸輝

2021 年 2 - 5 月 ( 二 )

工作神學

陳敏斯

2021 年 4 月 6 - 17 日

基礎城市研究一 : 馬尼拉

陳敏斯

2021 年 5 月 3 - 5 日

研究導引二 ( 適合 備在 2022 年畢業的學生 )

呂慶雄 / 陳敏斯

2021 年 6 月 28 日 - 7 月 2 日 研究導引一 ( 適合剛開始整個課程的學生 )

呂慶雄 / 陳敏斯

2021 年 7 月 26 - 30 日

服侍邊緣群體:整全策略與實踐

賴淑芬

2021 年 9 - 12 月 ( 二 )

普世城市事工

鄧達強

2021 年 10 月 17 - 30 日

基礎城市研究二 : 中東城市

呂慶雄 / 陳敏斯

督印:屈偉豪 院長 出版:柏祺城市轉化中心 編委:鄧達強、呂慶雄、許家欣、劉翠華、劉明華

主編:陳敏斯 設計:麥家豪

編輯:陳小萍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