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29

Page 1

學以致用.實踐神學 呂宇俊博士

如何成為國度企業家 Kingdom Entrepreneur 城市實驗室: 在貧困中尋找「使命空間」

畢業生文章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擁抱 城市 轉化 生命 Urban TRANSFORMATION 29 ISSUE | MAY 2023
英國西南一城市港移民的觀察
探索解體時代的相遇神學—
不要效法世界—
靈與火的相遇: 一個在消防職場上的靈性研究 王緯彬博士 林建軍博士
從個人到世界轉化 謝思熹博士 主題文章 今期內容

編者的話

陳敏斯教授 伯特利柏祺城市轉化中心

「於是他設立十二個人,又稱他們為使徒,

得柏祺博士曾經提過一本他非常喜歡的書,就是由 倫敦循道衛理牧師 Dr Sangster 所寫的 < Why Jesus Never Wrote a Book? > 作者根據馬可福音 3:14,對耶穌最 原始的教學方式作出令人驚嘆的分析。耶穌只花了三年時間

去改變世界, Sangster 向我們展示在四福音書裏頭,可粗

略看到耶穌大概花了一半作工時間與這 12 位門徒在一起, 天父佔據了早晚的禱告時間,剩下來的便是被 70 門徒、群 眾、評論者與其他突發事件瓜分。Sangster 在他的論文中 這樣解釋:我們在耶穌身上看見真正的教學,「有些東西 得要教導,但有些東西非要自己體會不可。」

這書大大啟發了柏祺博士的教學方式,他決定專注在關係 上,而非神學院的課程。所以他每次外出演講,總會安排學 生跟隨,與他一起觀察、批評、學習。最後柏祺博士更將 這些同行經驗發展為課程,將城市化為實驗室,將課室搬 到前線,去見證教會的天國行動。我們一同看見這些轉化、 感覺到它、也常常呼吸到它,並成為我們在神國度裏永遠 的印記。

經過三年的疫情和延誤,我們終於可以恢復「城市實驗室」

(Lab) 的課程,一行十多人在復活節假期後,朝着馬尼拉出 發。雖然馬尼拉離香港很近,我們對菲律賓人又不陌生,

但自從 2010 年發生的巴士騎劫事件後,便鮮有香港人到當 地旅遊。柏祺博士認為馬尼拉是最值得研究的「城市實驗 室」,菲律賓是亞洲唯一的基督教國家,接近九成的國民 為天主教徒,加上少量的新教徒,但卻非常貧窮。接近一 半馬尼拉的人口都是住在貧民窟的,這不禁令我想起地獄 多於天堂。

但當我們走訪當地的領袖和不同事工時,我們發覺不管客 觀環境怎樣,上帝已差派祂的使者,道成肉身、住在他們

當中。我們在路旁和一群無家者當中經歷了最奇妙的敬拜。 在堆滿垃圾和惡臭的貧民窟中,看到小孩子最燦爛的笑容, 找到最忠心的僕人,逐家逐戶地作全人的服侍。最觸動我 的是其中一個世界聞名的滅貧機構 Gawad Klinga,他們深 信 “Poverty is not a problem to be solved but people to be loved.”他們以基督的價值和精神去建立社群,轉化接近二 萬個社區。這九天的體驗和值得反思的事情,絕對超過這 篇幅所能容得下。這個旅程顛覆了許多我們對貧窮的看法, 也啟發我們思考在香港的服侍。「但是,神揀選了世上愚拙 的,為了使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為了使 強壯的羞愧。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 那一無所有的,為要廢掉那樣樣都有的,使凡血肉之軀的, 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 1:27-29

除了疫情,香港也經歷了移民潮,坊間已有不少相關的文 章。本期的主題文章《探索解體時代的相遇神學 英國西 南一城市港移民的觀察》選擇從不同的角度出發 以「相 遇」和「身份」來探討「延福學」。在《學以致用.實踐神 學》一文中,呂宇俊博士分享將所學的,實踐在加國教會的 服侍和接待港移民上。在《如何成為國度企業家 Kingdom Entrepreneur》一文中,我們報道了中心在三、四月舉辦 的同名課程。Ben Wong 王緯彬博士在《城市實驗室:在貧 困中尋找「使命空間」》一文中分享他在馬尼拉之行的體 會。林建軍博士在《靈與火的相遇:一個在消防職場上的靈 性研究》一文中分享他畢業論文的主要發現和分析。最後 校友謝思熹博士,在《不要效法世界―從個人到世界轉化》 一文中分享他在課程中所經歷的轉化。

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
3:14

抵英後除了處理個人問題外,我設法回應從上而來的呼召,同時與家人 建立新生活。本文是我以同行觀察者 的眼光看港移民,討論延福學有關 的問題。我會用「相遇」1 和「身份」2 兩個概念來說明。成果尚待考察,

但請讀者一同探索應走的方向,並堅定不移地延福萬民。

港移民的延福新處境

人突然大量湧入英國既是自願的,也是非自願 的 3 。懷著複雜的動機,港移民與其他難民擁有

許多相似的情操和需要。放眼世界,港移民只是過去 十年全球難民大遷徙 4 中的小部分。他們的經歷,與當 今引至全球關係解體 5 的典型動盪相比,規模較小。這

不是要輕看港人和他們的經歷;相反,這說明了一個 嶄新的延福處境,已強橫地驟然臨到。在這新處境中, 移民和難民需要更新身份,關係解體代表需要轉化;

都要求基督徒有新的思維和言行,與遠近鄰舍相遇, 經歷轉化和更新。

與神相遇是一種親密的、生命改變的經歷。像三位使 徒見到改變形像的耶穌,相遇是滿有啟迪性的。像兩 個門徒在以馬忤斯的路上與基督聊天,相遇是不知不 覺和頓悟的。像保羅在大馬色附近遇到復活的基督, 相遇不常是愉快的。但與神相遇總是帶來轉化和更新。

使徒行傳充滿與人的相遇。受害的耶路撒冷信徒以難 民身份,藉新生命改變了世界。年老的保羅是囚犯, 無論被帶到何地或遇到何人,他都繼續延福和書寫。 彼得是羅馬軍官的貴賓,帶著一知半解的外邦延福觀, 祝福了軍官家族。與人相遇就像與神相遇,可發人深 省的、不知不覺的、不常是愉快的,卻又能轉化和更 新。關鍵是:相遇不受時間、地點或身份所限。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01 29 ISSUE
鍾景輝 ( 佚名 ) 本院轉化型領導學博士畢業生

英國的華人群體和港移民

英國華人包括已定居的和新來的港人和內地人。簡述如 下:

已定居的港人(第 1 組)來自新界。他們的外賣店多已 售出,孩子也長大了。 他們生活安逸,在華人社團當 義工,也有加入教會的。子女已融入當地生活,他們則 在兩種文化間徘徊。

已定居的內地人(第 3 組)多從事外賣工作,部分從港 人處購下。與港人相似,有已賣掉生意、孩子長成的;

也有仍在打拼的。不同的是,他們會去興趣小組(繪 畫、跳舞),較少當義工,也有歸了基督的。他們相熟 卻關係不深。

新來的內地人(第 4 組)主要是來進修,這群體差異較 大,有人想畢業後留下來,有人則急著要回國;有人享 受生活,也有人純在學習。他們對政府或西方媒體的信 任也大相徑庭。與第 3 組相似,他們大部分時間都聚在 一起;當中極少教徒,也不活躍。

天 # 人群 / 對象 事項 / 活動 ( 相遇 )

新來的港移民 6(第 2 組)背景不同,但社政觀點相似。 粗略算四分之一是基督徒。他們多在半年內找到工作, 少部份仍有各種困難。他們滿意這裡的自由和機會,但 擔憂語言和適應。他們受到當地人的接納,並為能離開 動盪而高興。

自 2021 年第 2 組流入帶來震動。較正面的是新生意、 新思想、新經驗。較負面則是分薄了當地的資源。開始 時,四個群體各自為政;後第 1 、 2 和 3 組漸多接近,

但第 3 組稍遜;第 4 組則仍獨自往來。我分別參加了一

社團和一教會的工作委員會,藉此組織活動,嘗試促進 人與人的相遇。下表總結了一周的活動。

難民進入新地方時,身份紊亂、關係解體,他們便是一 個延福新處境的小樣本。上表的活動嘗試在各群體間築 橋,鼓勵互動,從而轉化關係、更新身份。在周一小組 (A)、周二查經組(C)和大學生團契(G)的幫助下, 延福於國際����聚(B)、街頭牧職(H)和迎新活動(I) 的人。同時藉著後三者,幫助前三者踐行新文化新生活。 他們相遇互相裨益,又聯繫港人、內地人和當地人,試 建立相遇的習慣。

第 1 天 內地人 A 周一小組 – 內地信徒和慕道者:查經、分享、小食、禱告、家訪。

國際學生 B 國際����聚 – 跨國大學生聚會:是文化、思想交流的活動。

第 2 天 港人及內地人 C 周二查經組 – 華人查經聚會:午餐,分享生活和各種問題。

第 3 天 英國人 D 家庭小組 – 當地信徒的團契:查經、分享、閒談、也有家訪。

第 4 天 英國人 E 延福支援小組 – 教會工作小組:組織及推廣本地外地的延福活動,歡迎外地人。

港人 F 港人委員會會議 – 聯繫及支援港人小組:組織活動、處理適應問題。

第 5 天 華人大學生 G 大學生團契 – 大學生信仰組:聖經主題、查經、戶外活動等。

英國人 H 街頭牧職 – 信徒義工:於深夜關懷有需要的人,提供即時物資、情緒、禱告等支援。

第 6 天 港人 I 迎新活動 – 歡迎港移民的跨教會活動:鼓勵融入社群和文化。

第 7 天 英國人 於英語教會崇拜。

註: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活動的性質,包括 非信徒 ; 信徒的 ; 或 成熟信徒的。

02

未完的分析

關係轉化如何?現在說還為時過早。但教會內,港移 民與其他群體的聯繫順利,部份較密切。教會外,港 移民和內地人多是疏遠的。參加上列活動的,關係都 較為友好⸺雖然並非都能交心。至於第 4 組,他們

一直呆在自己的群內,連英國人也少接觸。

身份重組怎樣?身份是一個層級式的組合,這身份層 組既是個人的又是集體的。港移民多能找到可認同的 社團或教會。雖然他們的社政觀點相近,但有信仰的 比沒信仰的身份層組更豐富。非信徒較受他們舊身份 的束縛,常在各種活動中重申這身份。港移民的身份 進一步變化仍待觀察。

但現實比這裏所說的要複雜得多。例如:我們正趕緊 完成慶祝兔年的籌備工作,有人卻質疑用中國 新年這 個字詞;有人反對慶祝一個迷信的節日;還有人擔心 與非信徒合作會混淆真理。每人都有既定的原則,都 想堅持……。這些相遇,恰恰是關係轉化的烘焙過程, 是必須經煉的。另外,雖然沒有人能控制所有的事物, 卻有人想這樣。結果有各層次的人際爭競;還有從性 格到習慣等的衝突。當中,人試圖相互認知、標籤; 這衝擊了自我身份。但身份層組動搖才有新啟發,達 至更新。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03 29 ISSUE
無疑 生命的烘烤和身份層組的 動搖會令人不安
但最終會帶來轉化和更新 地點或身份所限

在現實中,我瞥見公義能伸張、和平可締造。個人或群 體之間的相遇,都是爭競和對抗的,同時也是復修和互 補的⸺視乎我們的選擇。結伴同行是公義與和平的操

練;我曾獲取小成功,也經歷過小失敗。相遇豐富了我 們的個人歷史,也深化我們的社群關係。無疑,生命的 烘烤和身份層組的動搖會令人不安,但最終會帶來轉化

和更新。聽聞英國有某市的教會,港移民與內地人分開 聚會,教會外相處困難。雖然彼此分開未必是壞事,但 我是選擇走在一起、擁抱差異、尋求平安的。

仍在總結的總結

無論是否自願,遠離故土不多是目標導向、卻總不是愉 快的。我認同相遇是一份委身於為人尋求福祉的關係 7,

能以回應全球關係解體的現實 8。為要明確地展現我們

是跟隨基督,又不否認他人的信仰,我們“必須參與這 個世界的苦難和衝突,這不是因為我們特具洞悉力,而 是因為奉獻本來就是真誠的。”9 在與人相遇中我們雖

有艱難,這卻正是處境與聖經間來回往返的思辨過程。 新約書信都是這樣寫成的。

在 586 BC,面對分崩離析的世界,耶利米給猶太難民 的信息是要給他們希望和未來(耶利米書 29:11),這 信息很難理解。 一直到在 33AD 後,來自各國虔敬的猶

太人數以千計回應彼得的講道;在保羅的傳道旅程中, 也常有虔敬的外邦人時,才恍然明白。與耶利米同代的 先知以西結,提醒同胞“被召”的身份。“被召” 是我 們身份層組的核心,要我們在今天的處境中察驗。

04
雖然處於不同的地方 卻都要回應普世的新挑戰
為自己和鄰舍尋求希望和未來

面對當今分崩離析的世界,本文嘗呼籲與神與人的相 遇和身份的更新,以迎向正在展現的希望和未來。但

希望和未來都非出自人手,每個人卻都必須參與。這

希望和未來對今天的世人有什麼意義?無論是港移民 或留下來的,我們要如何貢獻子孫,才能像耶利米時 代的後人、在各地都有虔敬的外邦人?相遇神學如何

回應今天和明天的延福新處境?無論移民與否,基督

徒都是在世流亡、走公義與和平的路。雖然處於不同 的地方,卻都要回應普世的新挑戰,為自己和鄰舍尋

求希望和未來。

致謝:

這篇文章部份想法來自兩位與我同工十多年的親愛兄 弟。他們很了解我,尤其是我的軟弱:KH Wan 博士和 CF Li 博士。

1. The Theology of Encounter was proposed by David Lappano (2017) upholding Søren Kierkegaard’s theology. Encounter is “seeking relationships out of a commit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communities.” Charles B. Ketcham (1991) emphasized "It is in the life, death, and Resurrection of Christ that God presently reveals Himself; this is what is meant by the term Christ-event The Church is therefore the community of those whose identity has been and is being influenced by their encounter with God in this event." Keith Warrington (2008), on the other hand, pursuits a theology that works rather than only make creeds.

2. Scholars have offere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identity. Holt (2007) called it the synopsis of a person that create personal history affected particularly by place. Kuus (2007) saw it an amalgam of factors (like environment, gender, age, ethnicity, religion, place etc). Ager (1999) emphasized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and contextual environments are key sharpers of identity. Pani (2011) found a ‘hierarchy of identities’ of a person as a result of one’s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facets of life. Mutanen (2010) and Sen (2006) both emphasized on a person’s active role in choosing ways to identity himself. Penn (2008) mentioned that sometimes the society or the state has dictated the choice. Thus, identity is dynamic and flexible. It’ s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and individual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it. Immigrants and refugees are undergoing a vigorous process of re-formation in their identity.

3. 3 Abner P. Dizon (2019). Towards a Theology of Bi-vocational Mission with Missional Applications to Creative Access Cities. Digital Commons. Volume 15 (1). Andrews University. https://digitalcommons.andrews.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433&am p;context=jams

4. https://www.unhcr.org/uk/figures-at-a-glance.html; accessed on 10 April 2023. Mission workers have concern on the Refugees issue in recent years. For instances, Marcel V Macelaru (2018) called it “a global crisis of unprecedented proportions”; Emmanuel K Anim (2019) saw it “ a crisis and opportunity”; Christian Times (2021) called it “Not Mission As Usual”; Ken Anna (2018) explored from “fear and misunderstanding” to “confess and listen” and lays out practical ways to. Indeed, Christians have been migrants, refugees and exiles very early in history.

5. Global disintegration was firstly proposed, by Mark Thoma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S, in 1996, as a political economic stage implying the failure of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referencing to the world stage between the two wars. Later it was used to feature the conflict between China’s authoritarianism with the west’s liberalism (Heikki Patomäki, 2018). The post-epidemic world today facing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ethnical conflicts and culture of self-victimization further enforced the this (Michael Ramsden 2020). Very simply, disintegration could be understood as the fall of world standards and traditional values. Thus, family and gender revolution together with abandoning Christianity in recent years are the ‘symptoms’ of this rather than the causes.

6. More information in understanding them could be found http://ukhk.org/ survey, a website by a volunteer organization formed by a group of churches in the UK. The Department for Levelling Up, Housing & Communities also published reports on them. More research and survey are coming up from a number of universities by both undergrad and graduate students. But note that this immigration is still in process.

7. Lappano, 2017.

8. Ketcham, 1991.

9. Ibid.

由於篇幅所限,文章的參考書目將列於以下連結: https://bit.ly/3LzqW6K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05 29 ISSUE

想在 2021 年底時,修讀伯神教牧學博士的最後一科 ⸺「 LAB 2 」, 此科鼓勵我們視「城巿」為一個「實驗室」,教導我們如何運用「神 學」的視覺觀察身處的城巿,並把神學「實踐」以榮耀上帝及學以致用。那 時身處溫哥華牧會的我,準備在 2022 年 1 月轉換工場,到另一教會事奉。那 教會已有四十年歷史,正面對世界和北美部份華人教會面對的困境。有關世 界性的困境,當然是新冠疫情;而北美華人教會正面對年青人流失、會眾老化、 年輕牧者短缺等問題,有些教會更因為未能掌握多媒體科技,以致在疫情期 間被迫暫停崇拜。我快要牧養的教會,便是其中的一個例子。疫情來襲時, 教會唯一的牧者退休、沒有網上崇拜,也沒有懂得多媒體的事奉人員,因此 二十位平均年齡已超過六十多歲的會眾,要參與其他堂會的網上崇拜。

上課時,我與各人分享此情況,陳敏斯教授和呂慶雄博士便鼓勵我,指出既然 上帝給我安排在此時、此刻、此城巿牧養,那就把過去幾年所學的神學,祝福 這城巿。感謝主,當我把這幾年在神學院學到的,特別是把博士論文的研究, 應用在溫哥華牧養的教會時,真的能「學以致用」,不斷看到神的帶領與恩典。 由閒置的教會,到充份運用的教會、由投閒置散的信徒到全民皆兵;聚會人數

06
呂宇俊博士 溫哥華基督教沐恩堂堂主任

由只有 20 人,到執筆時的主日,有 96 人聚會;由沒 有網上平台到現在能接觸世界各地的網絡事工;由平 均年齡六十以上,到今天有大專團契、職青團契、短 宣小組等等。為何在一年間(上星期剛剛是實體崇拜

一周年)會有這麼大的轉變?除了上帝的祝福,便是 我們一班信徒領袖,落實執行保羅的神學認信

我的畢業論文研究的題目是「從轉化式學習理論探 究『個人與堂會』的轉化歷程:以旺角宣道堂為主 要研究對象」。在一年多的研究後,得出一如 John Swinton 所言的「質性研究者應把描述盡量清楚詳細, 盼能讓往後的研究者探索能建基於已有資料,從而產 生一範式(model)及能轉移的架構(transferable structures)。」 1 感恩!在研究過程中不單為宣道堂, 更為被她帶動也能轉化的教會,產生相同的「範式」。

我來到沐恩堂時,一位八十多歲,最年長的會友跟我說: 「呂傳道,我哋沐恩唔知點解,就係『留唔到人』,也 沒有年青人。」故此我求神給我智慧,如何能「凝聚與 承傳」。

教會弟兄姊妹看到他們需要時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07 29 ISSUE
不受地域限制的「城巿轉化」
當我們願意一步一步走進社區、 關心身邊的靈魂時 他們便願意來到教會
同時也看到上帝的作為 也看到教會的需要

我想,既然我在香港看到很多教會有震撼的轉化,為 何不把我的研究應用在溫哥華的教會呢?

感恩!在沐恩堂,無論執事或信徒,都很願意堅持「一 家教會」的認信。因為這認信,我們所做的就不單是為 「沐恩堂」,而是為神的國度。耶穌基督是頭,我們在 地上的每一間堂會只是聽候「頭」的差遣。當我們有了 這認信,我們做任何決定也以這「保羅神學」為基礎, 我們做所有決定也就非常「容易」。例如,我們關顧新 移民時,不會考慮他們是否能夠回到「沐恩堂」才給予 幫忙。我們只是單純地幫助有需要的人。

當大家看到那「模式」中的「深耕細作」部份時,就提 醒了我們要關顧身、心、社、靈。因此,我們關顧新移 民時,會由接機開始,以至搵屋、搬屋、搵工、搵車、

搵教會等等,我們甚至曾在凌晨 1:30 到機場接機。感

恩!執筆的時候,有執事跟我說:「真開心,有一位留 學生請我幫他搬屋。雖然我沒有力氣,但他願意找我,

我也樂意協助。」感恩!這類的車載事工,已由只得我

一人承擔,到今天執事、信徒領袖、到埗不到幾個月的 新移民,也投入這關顧事工中了。

當我們願意一步一步走進社區、關心身邊的靈魂時, 他們便願意來到教會,教會弟兄姊妹看到他們需要時, 同時也看到上帝的作為,也看到教會的需要。現在雖 然我們教會只有八九十人,但真的是全民皆兵,每位 弟兄也參與了不同的事奉。

我們也一同經歷轉化。盼望我們教會及更多不同地域 的教會,都能夠同歷靈命、觀念、行為的轉化,並持 續下去。我深信,城巿轉化是不分地域和空間的。

08
1. John Swinton, Practical Theolog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p. 43-45.
我們關顧新移民時
不會考慮他們是否能夠回到「沐恩堂」才給予幫忙 我們只是單純地幫助有需要的人

柏祺中心剛於三月開始了一連四週《如何成為國度企業家》的課程,幫 助有志創業以擴展國度的年青信徒,探索如何將夢想異象變成真正的 企業,在更廣泛的層面上帶來國度影響力 ( Kingdom Impact) 。三位講師馬 文藻博士 ( 高宏的創辦人和共有人 ) 、黃岳永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 高級顧問 [ 創業 ]) 和鄧諾文先生 (JesusOnline 總幹事 ) ,以他們的創業經 歷介紹了國度企業家的概念及發展。以下是課堂中的一些重點概念: 國度企業 (Kingdom entrepreneur) 不單是「教會怎樣去多做一些事,去令 到教會可以成長呢 ? 教會去植堂 ? 教會去做一些社福服侍,更多參與社會 的運作 ? 」當教會只從教會立場看成長,希望帶人到我們的教會和宗派,那 就是地方教會的思維。但我們其實已經在地上, already but not yet 。我們 活在這時這地,我們不在教會的時候也是基督徒。

其實,我們的工作環境、我們的召命 (calling) ,在城市當中、在世界當中, 是否也是我們的使命 (mission) 所在的領域呢 ? 這是很值得我們思考國度 (Kingdom) 的位置,這是很重要的福音思維。國度不單是在教會這四幅牆之 內。當我們思考「願神的國降臨」,當中有很多面相,可能是關顧貧窮、幫 助解決社會不公。我們需要理解,我們說的國度企業怎樣產生國度價值。國 度就在我們當中,也來自我們以國度價值用在我們每日的生命中,這樣才能 產生國度企業和價值。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09 29 ISSUE Kingdom Entrepreneur
本刊記者

國度企業的時機

我們現在處身的環境中,香港教會正經歷很多轉變。由

2019 年開始到現在,社會事件、疫情帶來很多轉變, 包括很多人移民、城市老化、年青人離開教會。有些教 會已經沒有年青人工作,很多教會更請不到傳道人。

面對這樣的處境和時勢的需要,無論我們是平信徒或是 長執,也未必有領導的頭銜,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領 袖,每一個人都可以有多一些領導精神,多一些領導 力。我們認為每一個年青人,甚至每一個人,都要有企 業家精神,就是面對這樣的轉變,可以處變不驚,可以 學習怎樣自處。國度企業思維讓我們思考自己的身份、 角色、價值、生命規劃以及其真正目的。我們可以從自 己的身份和生命的處境中,慢慢思考和建立上帝給我們

的身份,打造我們的國度企業計劃和目的,並設計系 統,讓我們不輕易放棄。這過程可能需時九個月甚至一

年,慢慢地尋找和建立。開展一個企業可以很成功,但 與我們做這件事真正的目的未必吻合。所以思考企業目 的 (purpose) 是很重要的根基,而企業也需要以一個目 的開始。

聖經中的國度企業思維以及教會應用

使徒行傳中的保羅就展現過國度企業思維。當時仍在 討論基督的救恩可是給猶太人的,以及潔淨的問題, 保羅就挑戰這些事。這真的是一個離開安穩區,突破 思維的做法。保羅在哥林多前書 9 章 16 節說,「若 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這推使保羅離開原本的 地方,去未得之地。在幾次旅程中,他將福音帶出去, 建立很多教會。他就是這樣把福音傳開去。其實這就 是國度企業。保羅是以企業家的思維,把福音和國度 帶離原本的地方再傳開去,他在當中籌集到不同資 源,有計劃有系統地設計。當然,不是他前去的每一

10
國度企業除了著重理念 更重要的是怎樣在神國上擴展 幫助社區

個地方教會都取得成功,但在過程中,卻建立了很好 的基礎,成為後來教會的根基。

當我們理解到保羅的國度企業思維,他是善用自己的 恩賜和知識,探索建立教會的方向。在我們的處境中, 可能各有自己的技能,有些可能是「我識得寫 code ,

我識得音樂」,有些有牧養恩賜,有些有教導恩賜。

在身處的環境或區域中發揮所長,例如由於我對深水 埗的認識,可以在深水埗做更多的事,大家一起把深

水埗做得更好。大部分教會覺得,講到企業就好像是 很世俗、很商業的事。但我們也應該一齊思考,教會

是否需要有企業計劃 (business plan)? 教會是否有 存在的目的 (purpose)? 這可以是其中一種教會,也 可以是前往世界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所以有一個 重要的問 題:究竟國度 (Kingdom) 在哪裡 ? 國度可

以在我的公司,公司可能是為世界做一些好事, 可 能是為員工有聽福音的機會。或者公司只為賺錢,但 賺錢之餘,照顧員工的需要。這也 可以是國度企業 的展現。

國度同行中的合作伙伴

尋找合作伙伴前,更重要的是清楚尋找自己的異象, 以及上帝給我們的角色。上帝是否把你放在主角位置

主導這件事?還是上帝安排你扶助別人成就一些事。

重心是抓緊國度價值及企業的價值觀。尋索異象和合 作伙伴是一個過程,要慢慢在當中辨識合作的分工, 以及不同伙伴身上合適配搭的特質和價值觀。在新科 技包括人工智能的協助下,可以幫助我們製作文字、 圖像及不同運作模型,也可以使用大數據,幫助我們 理解市場狀況和需要。尋索過程的挑戰,也在考驗我 們的企業異象是否夠堅定和可行。

這四堂課,讓同學有機會分享他們的國度企業計劃, 也訓練同學在短時間內講出問題和解決辦法,以至用 故事為問題設下框架和焦點,以及解釋為什麼要由 「你」來解決這個問題。同學的計劃包括:服侍年輕 人的桌遊咖啡店、為小朋友提供音樂聖經互動書籍及 網上視力訓練等。講員們都認為國度企業除了著重理 念,更重要的是怎樣在神國上擴展,幫助社區。國度 企業計劃同樣需要有清晰的企業計劃和重心,其中包 括創辦的企業是「賣什麼」、市場需要,持續的收益 模式,以及企業運作的可行性和考量(包括與教會合 作共享空間,牌照問題等)。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11 29 ISSUE
國度企業除了著重理念 更重要的是怎樣在 神國上擴展 幫助社區

約翰福音 1:14a

2

022 年我在伯特利神學院轉化型領導學博士 (DTL) 畢業。由於疫情關係,課程期間只去過

中東一個「城市實驗室」的課程 (Lab 2) 。得知學 院今年復辦「城市實驗室」,四月去馬尼拉 (Lab 1) 。因為想到自己去年九月用畢業論文出書以後,都 在馬不停蹄地推動「使命空間」的理念,也需要時 間退修一下,所以就決定報名參加這個 Lab 1 的旅 程。

我在畢業論文建構的理論為「使命空間」,所以這 次來到馬尼拉,都希望能在另一個場境,擴闊我對 「使命空間」的視野和想像。在香港我們一般理解 的「使命空間」,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堂會發生的, 如開放教會、共享空間、使命營商、網絡群體等。

但在菲律賓,「使命空間」的想像就遠遠超越堂會 有限的空間,而是更大更廣,可説是到處都是。

12
Ben Wong 王緯彬博士 《教會。空間。轉型》作者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拍照時有一個小孩子

這裏社會的大環境與香港非常不同,有三分之一的人

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1 ,在馬尼拉市就有 586 個貧民窟 2 。

我們九天的行程中,差不多每天都會探訪當地不同的 基督教機構,與他們的領袖對話,了解他們的工作。

大部分機構推動的都是整全福音,除了提供服務之餘, 最重要的是要轉化生命。事工包括扶貧、教育、建造

社會房屋、職業培訓、重建生命、貸款等。每一個機 構都是將神賦予他們的使命,在社會不同層面的空間 演繹出來,包括公共空間如垃圾山、貧民窟、堆填區、 街道上等;商業空間如社企、小店、市場、農田等; 私人空間如木屋、鐵皮屋、臨時房屋等。服侍的都是 聖經所説的邊緣人士,如貧乏的、無家的、拾荒的、 無助的、殘障的、老弱的、吸毒的、孤兒、寡婦、妓 女等等,他們都無處不在。

行程中,令我印像最深刻的,就是跟一個關顧無家者

的機構 (Center for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到 街上派飯,接觸露宿者。聽完他們介紹機構的異象,

和怎樣幫助無家者脫貧及重建生命的路線圖,我們就

乘車前往無家者聚集的地點。到達的時候已經有幾十 人聚集,有老有少,眼睛裏都充滿著期待,小朋友更 為友善,第一時間前來歡迎我們。這個事工的名稱叫 Kaibigan Ministries ,可以翻譯為「老友記」的意思, 有部分的同工是過來人,因生命得到轉化,而由受眾 變成了機構的同工。下車以後,他們首先帶領這群無 家者一同敬拜,一同感恩,才讓我們派發帶來的食物。 我們在這短短的半小時有機會與無家者互動,拍照時 有一個小孩子熱情地抱著我,令我感受到主耶穌怎樣 在公共空間,展示祂的慈愛,深入人群當中,與他們 近距離接觸。

另外,我們跟隨了三個不同的機構,包括 Puso Ng Ama 、 Gawad Kalinga 和 Companion with the Poor , 到訪了三個不同的村落,三個不同的家庭,進入他們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13 29 ISSUE
熱情地抱著我 令我感受到主耶穌怎樣在 公共空間展示祂的慈愛

的私人空間,有的是簡陋搭建的臨時房屋,也有的 是已安置好的住所單位。其中一個機構 Companion with the Poor 的異像是在每一個貧民窟內開辦教會,

協助居民脫貧和自力更新,轉化生命。機構安排我們

到一個新開發的貧民窟,在村口的教會集合,再帶我 們跨過一些臨時搭建的獨木橋入村,橋下全是沼澤,

大雨或颱風的時候就會全面水浸,過程都有點危險。

所有的住屋都非常簡陋,全是用木板或鐵板臨時搭建 的。我們分開兩個人一組,原本的計畫是在他們的家

過夜,但後來因為環境太惡劣,屋內空間又不太足夠, 最後安排我們在他們家裏吃晚飯。我們探訪的家庭一 家五口,都是教會的會友,屋主是地盤工人,是負責 倒石屎的,有三個男孩子,分別是十歲、六歲和一歲, 兩個大的都要在村外讀書。太太就在家照顧小寶,又 煮飯給我們吃,由於家裏沒有枱和足夠椅子,我們都

這幾個家庭探訪 令我體驗到主耶穌如何

是坐在地板上(又是他們的床)吃飯。單位約二百平 方尺,有小量電力供應,給兩三個燈具和小電器,有 供水但沒有廁所,洗澡都要人手淋浴。雖然生活困難, 但他們有顆款待的心,和一種特別的平安和喜樂。這 幾個家庭探訪,令我體驗到主耶穌如何進入私人的空 間,與他們傾談、進餐、分享,將神的愛和恩典,帶 進款待祂的家裏!

這個旅程令我深深體驗到何謂道成肉身,如主耶穌和 門徒在不同層面的空間不斷地流動,滲入人群,將神 的愛和福音散發出去,這令我反思到香港教會怎樣更 有效地進入城市的空間,如何創造「使命空間」呢? 又如柏祺博士所説:「初期教會的信徒滲透了整個城 市,不是要開辦自己的聚會處所或建立組織,反而是 要進去別人的空間。」 3

1. Poverty Profile of Metro Manila, accessed April 24, 2023, https:// companionwiththepoor.org/about-us/.

2. Ibid.

3. Ray Bakke, A Theology as Big as the City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97), 193.

14
進入私人的空間 將神的愛和恩典
帶進款待祂的家裏

小心信仰與生活之間的空隙

2004 年在芭堤雅舉行的世界宣教論壇中,以「小心空隙」為主題,道出信徒 在星期日的堂會生活與星期一的職場生活之間的距離 1 。 信徒要在生活中,

尤其在職場上,把信仰實踐出來是很大的挑戰。面對這個挑戰,有學者開始就不 同行業,相繼開展一些工作神學的研究。可惜,當中卻甚少有針對政府或公營機 構的相關研究,更不要說是有關紀律部隊的了。

是次研究的目的是透過客觀的量化分析,以在香港消防處工作的信徒為研究對象, 探索基督教信仰在職場中的整合情況。這不單是一篇對職場靈性的研究,更是本 人作為全職消防人員,嘗試以第一身的經歷將研究發現應用在職場上。過程中, 發現這並不容易,尤其是當個人的召命不是離開現職,而是繼續留在職場作見證, 那就更加困難了。

靈性在消防工作中的挑戰

從文獻研究中發現,消防工作本身的危險性和面對死亡的恐懼,是導致消防人員 感到工作壓力極大的最主要原因。由於死亡威脅不能單從提升救援技術和心理質

素就可以解決,信徒的靈性也就成為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可惜,至今仍未有關 於消防人員在職場靈性方面的研究。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15 29 ISSUE 林建軍博士 本院轉化型領導學博士 畢業生

香港消防處的行政管治帶有西方文明色彩,但同時又充滿華人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在宗教信仰上,這是一個 以非基督教為主流文化的職場。下面將以拜喉架的習俗為例來說明。喉架原是消防局內一座用作滅火訓練的 操練塔,在火災或日常訓練之後,會把滅火喉掛在喉架上作風乾之用,因此拜喉架便與滅火救援連上關係, 目的是為了減少火警和意外的發生,以及祈求平安和成功撲滅火警。故此拜喉架的儀式除了帶有一些對神明 的忌諱外,也給基督徒同事帶來無形的壓力。因為,工作時一旦發生意外,其他同事們便會歸咎不參與拜喉 架的基督徒。在以男性為主導、尊重權威、著重紀律、擁有俠義和英勇的精神文化中,加上要在充滿危險的 工作空間與同伴一起工作,更會培養出很強的團隊精神。 2 在受到紀律約束和注重團隊精神影響的前提下,作

為小眾信仰的基督宗教 ( 信徒約佔 2.5%) ,要在這職場上實踐信仰,便更富挑戰性和困難。

量性研究

是次研究以有系統的量性研究進行整體分析,問卷調查採用雪球抽樣的方法,邀請了 262 位信徒填寫問卷,回

收問卷 141 份,回收率為 53.82% 。問卷內容包括一個針對信仰在香港消防工作而設計的量表,簡稱「消防量 表」,以評估信仰在香港消防職場上的表達情況,同時也分別選用了「工作中的信仰量表」(簡稱「工作量表」) 3 以評估信仰在一般工作中的表達情況,和「信仰成熟度量表」(簡短版)(簡稱「成熟度量表」) 4 以評估信

徒的靈性情況,並按照以下的研究架構及假設作出研究和分析,並藉此測試不同變數之間的相關性。

信仰在職場上的整合度

一般工作量表 成熟度量表

假設一:不同的人口統計學變項對信仰在消防職場上的整合度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二:不同的堂會活動對信仰在消防職場上的整合度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三:不同的消防團契活動對信仰在消防職場上的整合度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四:在消防職場上不同的人口統計學變項與不同的宗教因素之間有顯著相關。

假設五:消防量表分別與工作量表和成熟度量表之間有顯著相關。

16
人口統計學變項 消防職場量表
假設一 宗教因素 堂會活動 消防團契活動 假設二 假設五 假設四 假設三
研究架構

在職場上的靈性培育

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參與或出席任何堂會或職場上的 信仰活動,均與信仰在消防職場上的整合度未發現有 直接的關係,但擔任事奉崗位卻對信仰在職場上的整 合度有明顯的幫助。研究也發現信仰有助克服對死亡 的恐懼和舒緩工作壓力,而受訪者對「工作有恆久價 值和意義」的認同感最低,這可能受到教會傳統上聖 俗二分的影響,認為工作是屬世俗和只有短暫的價值 等。

此外,研究也嘗試針對分析結果而提出了一些建議, 期望更有效推行信徒在職場上的靈性培育,例如在教 會觀上的範式轉移,打破堂會傳統的單向牧養模式, 從而建構一個讓每位信徒也可以成為事奉者的職場 教會模式;重新建立一套適用於在消防職場上綜合關

懷、分享和佈道的方法,從上帝的主權、護理和平安 的方向著手,讓人明白上帝乃為生命真正的保障;透 過學習並實踐工作神學以重整個人工作的召命和確立 工作的永恆意義,並就不同類別的信徒進行針對性的 靈性培訓等,以發揮更佳的培訓效果。

拜喉架的儀式 除了帶有一些對 神明的忌諱外 也給基督徒同事 帶來無形的壓力

保羅.史蒂文斯 (Paul Stevens) 曾指出今天教會最 弱的一環,莫過於裝備信徒進入世界。 5 而本研究期 望透過探索性的研究,幫助信徒更真誠地表達信仰, 讓工作回應上帝的呼召,與上帝一起工作,以提升 信徒的工作表現和熱忱,在職場上榮耀上帝,造福 市民!

1. 洛桑運動,英文是 The Lausanne Movement,2004 年的會議以職場事工 (Marketplace Ministry)為主要的研討題目,詳情可參考洛桑運動網頁: Issue Group on Marketpalce Ministry, “Lausanne Occassional Paper No. 40,” Lausanne Movement Webpage, accessed 1 Mar 2023, https://www. lausanne.org/content/lop/marketplace-ministry-lop-40.

2. Victor Bailey, ed., Forged in Fire: The History of the Fire Brigades Union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91), 10.

3. Monty L. Lynn, Michael J. Naughton and Steve Vander Veen, “Faith at Work Scale (FWS): Justification,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Judaeo-Christian Religion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85 (2009): 227-243.

4. 「信仰成熟度量表」(簡短版)的原文是 Faith Maturity Scale (FMS) (Short Form),由皮埃蒙特(Ralph L. Piedmont)和尼爾森(Robert Nelson)在 2001 年提出,“A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Short Form of the Faith Maturity Scale,” in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Vol. 12), ed. David O. Moberg and Ralph L. Piedmont (Leiden: Brill, 2001), 165183。

5. 保羅.史蒂文斯,《解放平信徒―全民事奉無分聖俗》,顧樂翔譯(香港: Vocatio Creation,2009),131。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17 29 ISSUE
新型混合式喉架 傳統獨立式喉架

果說大學本科學習(文化研究)讓我以批判眼光看到世界的另 面,也 讓我立志與弱勢同行,那修讀轉化型領導學博士這段日子則讓我開始好 奇,我在文研所學,是否能結合基督的關懷和神學實踐,走出第三條不 同的路?

走進社會原是神的旨意

還記得第一堂課是上「公義與憐憫」,這讓我以另一角度重新審視自己從事社創 的工作。這課也讓我重整及確立了往後事奉的基礎:「信徒作為被召的群體,於 世上不是等待死亡/永生,也不是遠離俗世自潔自立,乃是要走進世界當中遵從 主的教導,以愛讓世界得以轉化。」從這角度看,推動社創正是鼓勵眾人走進世界, 以市場經濟的方式運作,透過持續的企業營運,從根本讓弱勢社群受惠並得以充 權,改變社會中無權無勢者的生活處境,讓他們能夠助人自助。

18 謝思熹博士 社創校園創辦人

當然,除了在事工實踐的反思,不同經科的訓練也讓 我加深了對經文的理解以及歷史向度的認識。當我修 讀聖經神學時,看聖經中「轉化」的脈胳,了解到舊 約和以色列故事的意義,例如舊約可以說是上帝不斷 的拯救,人類的回應就是個人的不斷更新與轉化。人 總是在經歷痛苦的時間才能學習、改變、轉化。不少 宗教的轉化也是內在的轉化,叫人成聖;但基督教的 轉化卻不止於個人,也不止於叫人成聖。重看約瑟的 故事,可以清楚看到上帝不只著重個人的改變和轉 化,祂的介入更伸延到家庭領域以及國家治權與公共 領域。約瑟不單參與在政治法律、農業、經濟以及國

際事務中,他的一舉一動也對整個埃及以至以色列民 有影響。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神的靈內住的 人,對世界有多大的影響力,而更重要的是從他身上 發現到介入不同的社會事務就是神的旨意。約瑟自己 也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從前你們的意 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 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世界各處的例證⸺眾聲喧嘩背後的主由此可見,人 的參與能夠帶來社會改變,而當中最重要的是神透過 人作出這種參與,而非人憑己意而行。這種想法也在

兩次跟隨學院到內地及中東的交流考察中得到印證。 在考察的學習過程中,我認識到來自內地三自教會或 家庭教會的弟兄姊妹,又或是在中東遇到以生命感化 武裝份子的信徒,見過來自不同地方的宣教士,或有 機會聽到在體制內,嘗試帶來改變的信徒學者前輩的 理論與分享,並有歷世歷代信徒的見證……。一個又 一個奉獻時間和生命的實踐個案,讓我深切感受到當 基督徒介入社會,做好見證,就是轉化世界的契機。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19 29 ISSUE
推動社創正是鼓勵眾人走進世界 改變社會中無權無勢者 的生活處境 讓他們能夠助人自助

透過他們的見證,讓我明白到整全的福音是生命的轉 化,更讓我看到在「眾聲」背後是恩典和奇妙的上帝。

祂比任何政權和制度都大,祂一直介入,叫我們從個

人的內在轉化到世界的轉化,進入更美好的世界。

在邪惡世代要學習的功課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聖經以弗所

書 5 章開宗名義警告眾人,這世代是邪惡的,但他

仍然提醒我們「要睡醒」、「別要像死人」、「要像 智慧人」,然後要「愛惜光陰」。新譯本將「愛惜光 陰」( Redeeming the time )改成「把握機會」,

NIV 版更貼切地翻譯成 "Making the most of every opportunity, because the days are evil" 。信徒作為 蒙召的群體,我們的工作不只是將福音傳開,讓人信 主歸向基督,更要把這個世界恢復到原本的創造,並 顧及社會與文化層面的建立,讓上帝的道在公共空間 中展現,讓神的國度和旨意轉化世界,迎接新天新地 的來臨。或者,這未必會在我們的世代發生,但我們 仍確信有改變的可能。所以,作為現世的踐行者,我 們只能謙遜,在每次幾近成功又再失敗的歷程中檢視 自己,發現上帝,繼續實踐上帝的命令和教訓。

趁還有時間,面對如此社會及世界局面,「我應該做 些甚麼?」這是我在學院下山後,交給自己的問題, 也是終生要學習的功課。

願上帝帶領及使用。

20
一個又一個奉獻時間和生命的 實踐個案
讓我深切感受到當基督徒 介入社會做好見證 就是轉化世界的契機

活動 花絮

< 教會「使命空間」的實踐 > 短期課程

於 2 月 1 日至 3 月 8 日舉行,共六課。由 BLANK_SPACE 創

辦人王緯彬 (Ben Wong) 博士親身教授,走訪多間不同類型的 教會,探索「使命空間」的發展。

< 轉化實踐系列:使命無國界 >

已於 2 月 25 日舉行,由江惠明牧師博士和林希娜博士分享 她們在這方面的研究,超過 50 人參與,討論熱烈。

< 如何成為國度企業家 >

簡介會於 2 月 16 日晚上舉行,由馬文藻博士、黃岳永

教授及鄧諾文先生分享其創業的經歷和相關的資源及 培訓。同名課程 ( 共四課 ) 亦相繼推出,並於 3 月 23 日開課。

【香港全球領袖高峰會 2023 - 願景呼聲 重塑這城】

已於 3 月 17, 24, 31 日線上順利舉行,中心協辦、 幫忙推動。

擁抱城市 轉化生命 IN THE CITY FOR THE CITY 21 29 ISSUE

年 7 月 17,18,20,21 日

月 24-28 日(下午 2 時至 6 時)

活動 預告

〈轉化實踐系列:校園更新 和轉化〉

5 月 13 日 早上 10:00 - 12:30 趙碧琪博士及陳玉蓮博士 網上舉行 / 費用全免

〈教會「逆轉靈」〉短期課程

5 月 15 日至 6 月 5 日 (逢星期一 ) 晚上 7:30 - 9:30

游淑儀牧師博士 共四課、每位 $400

【Asian Practical Theolog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23】

Doing Practical Theology with Asian Resources: Retrospective & Prospect

6 月 2-3 日 早上 9:30- 下午 5:00 (Zoom)

Keynote Speakers: Bonnie Miller-Mclemore 及關瑞文教授 晚上 7 時半至 9 時 45 分

【聖地跨文化深度遊

隨團講師:呂慶雄博士 日期:10 月 16-28 日 截止報名日期: 6 月 15 日

以上活動之報名及詳情

https://www.bethelhk-rbc.org/ 查詢:2148-5577 或 rbc@bethelhk.org

( 線上 ZOOM 課程 ) 佘枝鳳

- 整全策略與實踐 賴淑芬

年 9-12 月 複雜世代中的職場倫理 司徒永富 / 陳敏斯

年 9-12 月

2023 年 10 月 16-28 日

進深城巿研究二:中東城巿 呂慶雄

2024 年 1 月 8-12 日 21 世紀教會發展:繁殖理論與實踐初探 呂慶雄 / 陳敏斯

2024 年 2-5 月

領導學:基督教的理論與實踐

督印:屈偉豪 院長 出版:伯特利柏祺城巿轉化中心 主編:陳敏斯 編輯:陳小萍 編委:鄧達強、呂慶雄、許家欣、梁蔚藍 設計:麥家豪
- 以色列、埃及】
日 期 課 程 教 授 2023 年 7 月 3-7 日 研究導引一 ( 適合剛開始整個課程的學生 ) 呂慶雄 / 陳敏斯 2023
實踐神學
7
2023
服侍邊緣群體
2023
2023
年 8 月 7-11 日
普世城巿事工 鄧達強
呂慶雄 2024 年 2-5 月 職場神學及事工 陳敏斯 2024 年 5 月 1-3 日 研究導引二 ( 適合準備 2025 年畢業的學生 ) 呂慶雄 / 陳敏斯 2024 年 7 月 1-5 日 研究導引一 ( 適合剛開始整個課程的學生 ) 呂慶雄 / 陳敏斯 2024 年 7 月 15-19 日 帶你的靈魂上班:在職場上經歷上帝 Paul Stevens/ 陳敏斯 2024 年 8 月 12-16 日 憐憫和公義 鄺偉文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