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李泰祥音樂劇交響音樂會《美麗的錯誤》節目冊

Page 1



聆悟李泰祥 繽紛難測的人生,有時須要理解思考, 有時更須要用靈魂去聆悟。 李泰祥的歌曲,是台灣文學與音樂的極緻。 寫盡人生的熱情、狂愛、飄泊與救贖。 只要您用心聆悟, 您將得到一切慰藉,一切滿足。


人生在世,來來去去,仍總有凝視之景、佇足之處,縱使「唱過以後, 又將忘記」,但每個片段都有意義,每次相遇都是重要。生命行過的足跡, 是真切體認人生所留下的真理與愛。

李泰祥老師在我心中,就是這樣認真活著的思想家。我欣賞他的瀟灑與 豪情、浪漫與熱情、品味與才情。他的創作,不只是音樂與藝術的成就,更 是生命禮讚之大成。聽李老師的歌,可以洗滌心靈,也可以撫慰傷痛,他創 造的瑰麗世界,在無暇的生活中,都成為我們記憶裡的調味。

這位值得反覆品嘗、世代珍藏的藝術大師,廣藝劇場能召集一群用心的 表演團隊為其闡揚紀錄,敝人也感到高興與榮幸。望今晚在座各位皆能心有 所獲。 (誌於 2011 年《美麗的錯誤》第二版演前)

廣藝基金會/董事長

02

董事長 的 \話

一位值得世代珍藏的藝術大師


聆悟李泰祥

執行長 的 \話

李泰祥老師終於走了。和李老師認識的時間在 1993 年,以他的生涯來 說並不算早,而且已經病了好幾年。整整 21 年過去,我眼中的李老師從沒 有一天意氣風發,就是不斷衰老、病重。到了病的最後期,他不能言語動作, 全身插了管子,戴著呼吸器,只能瞪著雙眼,也不知能否還看得見。

這種時刻,每一分都是活罪、每一秒都是折磨。想想自已平日身體若有 什麼風吹草動,就會鬱鬱不歡;何況這步田地!當所有人已經放棄,只有他 頑強的拒絕妥協。我甚至懷疑,在他 47 歲那年,死神就已經飄過他的跟前, 只是他勇敢抗拒,和祂搏戰了四分之一世紀!

本次《美麗的錯誤》音樂劇交響音樂會,當然是為追念李泰祥老師。但 是在意義上,它不只是單純的老歌演唱會。

李老師去世,象徵一個傳奇的結束,一個時代的逝去。而他本人也成為 歷史的一部份,成為後世創作的題材。所以《美麗的錯誤》是個奇妙作品, 它拿李老師音樂做為要素;但是全新的構想、素材的再創造,已經使它成為 一部性格完全獨立的作品。

第一、二版《美麗的錯誤》嘗試串組李老師作品的氛圍和感情,第三版 後,會把主體更移到音樂劇創作的觀念,用創作者的觀察角度和手法,呈現 對這位作曲家的回應與感悟。它在未來可能(或必然)會再反芻、再重整, 做進階的形塑。如同《察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我們心目中,一個巨大藝 術身影的繪照。

繽紛難測的人生,有時須要大腦理解思考,有時須要用靈魂去「聆悟」。 所謂「聆悟」是指用「聆聽」去達致「了悟」。

李泰祥的歌曲是臺灣文學與音樂結合的極緻,寫盡人生的熱情與狂愛、 飄泊與追尋,生死與救贖。沒有其他臺灣作曲家的作品,有這樣的幅度和包 納量。只要您用心聆悟,將可以得到一切慰藉,一切滿足。

廣藝基金會/執行長

03


追求理想本來就是一種方向和堅持 雖然看不到 不過我相信它是存在的 沒有人能超越生老病死 也不能帶走任何什麼 但是留下什麼來總是可以的 ―― 李泰祥

才剛剛過去不遠的、2014 年的元旦隔日,李泰祥拋卻了禁錮他二十多 年的病體,於新店慈濟醫院的安寧病房安詳離世。 可以說,這位一代音樂大師的一生,便是不斷地跨越:熱愛美術卻轉習 了音樂,主修小提琴卻登上了交響樂團指揮臺,繼而又以作曲做為一生的職 志。他的創作跨度之廣博,可以譜寫最前衛的現代音樂,編排繁浩的管弦樂、 歌劇、舞劇、電影配樂,也能創作最普羅的流行熱音和廣告歌曲。他用具體 的創作行動弭除古典學院派與流行音樂界間的門戶之見,竭力追尋一種既可 以被市場擁抱、又能兼容個人藝術主張的新型態音樂表現方式。他這麼說: 「我決心要從嚴肅的音樂工作崗位上走入群眾,寫出有風格、能表現我們大 眾生活裡最動人、精緻的感情,寫出眾人的歡樂悲哀和對時代的感覺,並融 合文學,透過大眾歌曲的形式,帶給群眾,走入生活。」

04

關於 李 \ 泰祥

錯誤因美麗而永恆


時值七○、八○年代,李泰祥奔放的創作能量接合了方興未艾的民歌 潮,加以當代文壇一票精采詩詞作者的推湧,堆出了臺灣歌樂時代的大浪。 李泰祥不受理論限制,長期接觸各門類音樂,使他的思維變成特大號的煉丹 爐。他的創意不按牌理出牌,雜揉了歌仔戲、京劇、搖滾、古希臘調式、中 國鄉土等諸般不可思議的元素,靈活運用、融合一氣,締造出《橄欖樹》、 《歡顏》、《告別》、《錯誤》、《你是我所有的回憶》等內蘊豐厚的經典, 打開了一整代人的耳朵。

那恰好是臺灣社會步入現代化的劇變階段,他的音樂除了載負人們成長 記憶的感情,也和聽眾之間產生了一種率真而奇異的共鳴。他的作品比嚴肅 音樂富有靈性與渾然天成的美,比流行音樂多了深度與內涵。他將現代詩文 轉換成音樂的動機和成果,與藝術歌曲大師舒伯特、馬勒之輩別無二致。其 結合語文與音樂的功力,在《錯誤》達到頂峰,沒有其他人可以將如此高難 度的長詩譜成音樂,聽來仍流暢爽耳。他為臺灣歌樂樹立一個新的高標,也 給臺灣近代歌曲史留下足以傳頌、驕傲的佳作。 一路狂飆至 1988 年,猝然而來的帕金森氏症,迫使這位瀟灑不羈的音 樂狂才不得不將速度壓了下來,那年他才 47 歲。伴隨著日益嚴重的肢體震 顫、語言障礙和記憶退化,頑強的他從來不曾真正停止創作。近幾年復又飽 受癌症的侵擾,在其困病之巔,陸續獲頒了國家文藝獎、行政院文化獎等隆 厚獎項,他堅持親自登臺領獎,並透過女兒發抒心意:「只要我一息尚存, 我的音樂創作就永不停止,音樂是我的生命,我常想我的血管裡頭流的,可 能不是鮮血而是音符,抽掉音樂我就一無所有。」而他也確實如是,直至生 命的盡頭。

這些年,儘管各界積極地將李泰祥奉入廟堂,但焦點多擺在其罹病多年 卻創作不輟的精神,而疏離了他的音樂內涵,不免有所缺憾。2010 年廣藝 劇場《美麗的錯誤》便是據此而生,這齣精心串組、重編李泰祥歌曲製作而 成的音樂劇,期望展現一代大師的歌樂精華,同時成為其人與其精神的最佳 詮釋。首演後迴響熱烈,次年復受邀於 2011 年臺北藝術節演出,李泰祥親 自出席,為《美麗的錯誤》寫下歷史註記。2014 年,《美麗的錯誤》以音 樂會型式三度上演,為大師致敬,也預言了李泰祥歌樂時代的重啟。

05



1941

2 月 20 日生於臺東馬蘭的阿美族家庭,五歲時移居臺北。

1956 15 歲

考進國立臺灣藝專美術印刷科,而後轉入音樂科,主修小提琴。

1961 20 歲

自藝專畢業後隨即受聘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

1971 30 歲

與許博允同赴美國新聞處聽現代音樂演講,改變創作方向。 參與策劃「七一樂展」,為臺灣前衛音樂之誕生。

1973 32 歲

獲美國洛克斐勒獎學金,並應美國國務院之邀赴美訪問。進入加州大 學聖地牙哥現代音樂中心研習。

1976 35 歲

發表大型管弦樂清唱劇《大神祭》,後由雲門舞集改編成舞劇《吳鳳》 及《射日》演出。

1979 38 歲

以《歡顏》獲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同年完成齊豫首張專輯《橄欖 樹》、於德國發表《幻境三章》,展開創作力最旺盛的六年。

1985 44 歲

赴荷蘭錄製《那些天、地、人》、《美麗與哀愁》、《錯誤》專輯, 融合民歌與藝術歌曲達到更高層次的境界。

1987 46 歲

《棋王》於臺北中華體育館演出九天,為臺灣音樂歌舞劇之濫觴。

1988 47 歲

做了一次環遊世界旅行。證實罹患帕金森氏症。

1997 56 歲

獲頒金曲獎特別獎、吳三連藝術獎

1998 57 歲

製作《中國交響世紀》(金革出版),蒐集 300 年來中國民謠名曲, 並改編為交響樂版本,獲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唱片獎。

2008 67 歲

獲第 12 屆國家文藝獎

2011 70 歲

70 大壽,廣藝劇場推出《美麗的錯誤》音樂劇。

2013 72 歲

獲第 32 屆行政院文化獎

2014 73 歲

1 月 2 日病逝於新店慈濟安寧病房,享壽 73 歲。

07


攝影:林根木


曲序 第一幕【春】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01. 橄欖樹 02. 一條日光大道 03. 青夢湖 04. 歡顏 05. 愛的世界 06. 走在雨中 07. 答案

第二幕【夏】飛舞紅塵的蝶 08. 春天的浮雕 09. 他的眸子 10. 寄語 11. 完整的一個人 12. 酒與歲月 13. 黃山 14. 請你 15. 告別

中場休息 第三幕【秋】夢境邊緣的流浪者 16. 錯誤 17. 菊嘆 18. 情婦 19. 雨絲 20. 當你愛我時 21. 祝福 22. 今年的湖畔會很冷

第四幕【冬】松火低歡的地方 23. 過時舞步 24. 相遇 25. 歌 26. 你的小手是暖暖的愛意 27. 輪迴 28.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09


01

04

橄欖樹 #1975 詞:三毛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

只要你輕輕一笑 我的心 就迷醉 只有你的歡顏 笑語 伴我在漫漫長途有所依

還有 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春雨秋霜 歲月無情 海枯石爛 形無痕 只有你的歡顏 笑語 伴我在漫漫長途有所依

為什麼流浪 為什麼流浪 遠方 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

飄落著 冷冷情 萬縷縷 的懷念 如夢 如幻 如真 弦輕撥 聲低吟 那是歌 啦啦啦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

03

青夢湖 #1978 詞:蓉子

清晨的涼露何等瑩潔 四月是希望與濃蔭覆蓋下的湖水 我是未啟航的小船兒 靜臥在岸邊

02

詞:三毛

一條日光的大道 我奔走大道上 一條日光的大道上 我奔走在日光的大道上 啊 Kappa Kappa 上路吧 這雨季永不再來 拋下未乾的被褥 睡芳香的稻草床 陽光為我們烤金色的餅 啊 河童你要到哪裡去 現在已經天晴 陽光灑遍你的全身 我只要在大道上奔走 啊 Kappa 上路吧 雨季過去了 啊 上路吧 *Kappa:芥川龍之介的小說《河童》裡 在黑暗世界的人。

詞:沈呂百

飄落著 淡淡愁 一絲絲 的回憶 如夢 如幻 如真 弦輕撥 聲低吟 那是歌 啦啦啦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 流浪

一條日光大道 #1971

歡顏 #1978

微風輕奏著幸福的歡欣 這兒擁有光和美 且讓我靜悄悄的安睡 享受這最後的寧謐 青色的夢圍繞著沉沉的湖水 啦…… 那甜美的情緒在緩緩的變化 我流動的思想就是這樣 慢慢的變成了詩


05

愛的世界 #1979 詞:李泰祥

愛的世界裡 只有她和我 她和我 飛躍在繽紛多彩的大地 愛的世界裡 她和我永遠在一起

詞:羅青

天上的星星 為何 像人群一般的擁擠呢 地上的人們 為何 又像星星一樣的疏遠 嘿…… 嘿……

只有我倆 永遠在一起 愛的世界裡 只有我倆 永遠在一起 愛的世界裡 只有她和我 愛的世界裡

06

07

答案 #1979

天上的星星

走在雨中 #1981 詞:李泰祥

當我走在淒清的路上 天空正飄著濛濛細雨 在這寂寞黯淡的暮色裡 想起我們相別在雨中 不禁悲從心中生 當我獨自徘徊在雨中 大地孤寂沉沒在黑夜裡 雨絲就像她柔軟的細髮 深深繫住我心的深處 分不清這是雨還是淚 記起我們相見在雨中 那微微細雨落在我們頭髮上 啊 往事 說不盡 就像山一樣高 好像海一樣深 甜蜜綺麗 彩虹般美麗 往事 說不盡 就像山一樣高 好像海一樣深 甜蜜綺麗 彩虹般美麗 往事

08

春天的浮雕 #1977 詞:羅門

你抱著豎琴 也抱住自己優美的側影 啦…… 那是一座照著春天樣子 雕成的浮雕 啦…… 撥弄著琴線 你的手也是琴線 你的髮也是琴線 你的眼睛裡 都是琴線 所有的琴線 將你繞成另一座豎琴 只能用目靜靜的看 用心慢慢的想 用手輕柔的彈 河流也是琴線 樹林也是琴線 太陽與月亮裡都是琴線 飄動而來的 是夢 飄動而去的也是夢 飄動而去的也是夢

09

他的眸子 #1978 詞:王玉萍

在靜靜的黑夜裡 有一雙黑色的眼睛 無限的溫柔和情意 深藏在他眼底 從他的眼簾下 看到了自己 悄悄的躲開了它 抬起頭 啦 卻又在一雙深情的眸子裡


10

13

寄語 #1978 詞:呂啟瑞

昨夜 我接到一封你的信 素箋上 雖然只有一個 來 濃濃的 濃濃的蜜意 卻自我心田泛起 今夜 我要踏著皎潔的月光去看你 攜你走進碧草如茵的園裡 輕輕地向你傾述 我的衷曲 我的衷曲

11

完整的一個人

#1986

詞:錢懷琪

自從我們從神話裡走出來 你我一分為二 天各一方 我浪跡天涯 遍尋你一樣顛沛的步履 生命充塞著晦澀和憂傷

黃山 #1983 詞:馬森

黃山啊黃山 經過了多少啊 易朝換代的風雲 你仍然屹立在那裡 黃山啊黃山 遭受了多少啊 晨風與暮雨 你仍保持了永駐的容顏 桑田啊 已化作了滄海 滄海啊 又化作了桑田 可是你仍以你的崢嶸 你的蒼茂 你的勁拔 你的雄渾 贏得黃帝子孫的孺慕與眷戀 受創的心靈 從你那裡得到了愛撫 離國的遊子 從你那裡獲得了慰安 疊疊的嚴峰啊 是故國的血肉啊 層層的松柏啊 是故國的髮膚 故國的苦難啊 深又長 故國的災禍啊 一回回重演又重演 永駐的黃山啊 你仍對人間含笑 不老的黃山啊 你仍沉默而安祥 勁風何能終日吹 驟雨何能終朝落 黑夜的盡頭是黎明 看啊 雲海深處有一隻金色的鳥 他的翅膀就是大鵬的翼 聽啊 受傷的血肉裡有一顆跳動的心

追尋你是我熾熱的唯一希望 或許你我將邂逅於某個地方 緊緊擁抱 結合在一起 結合在一起 再成為完整的一個人 再成為完整的一個人

12

酒與歲月 #1986 詞:李格弟

那是一段藏在心中的記憶 像一壇埋在地窖裡的酒 古老的標籤 塵封的瓶口 喝一喝醇厚而烈 到底是歲月還是酒 到底是酒還是歲月 到底是歲月還是酒 那是一壇埋在地窖裡的酒 像一段藏在心中的記憶 沉澱的悲傷 密封的愉悅 想一想微微的暈眩 到底是不飲自醉 還是回首情怯 到底是酒還是歲月 到底是歲月還是酒

他的搏跳就是黃山的雲 黃山的雲 黃山的雲 在心的搏跳中 黃帝的子孫凝聚在一起 凝聚在一起 凝聚在一起 大鵬的翼 大鵬的翼 飛翔在故國山河的高空裡 大鵬的翼 大鵬的翼 飛翔在故國山河的高空裡 飛翔在故國山河的高空裡 飛翔在故國山河的高空裡

14

請你 #1986 詞:李格弟

請你請你請你請你 釋放我 請你請你請你 讓我走 我的淚不再為你而奔流 我的心不再為你而跳躍 當另外一雙手臂忘情的擁抱著我 當另外一雙眼睛專心的凝視著我 啦 請你請你請你請你 釋放我 請你請你請你請你 釋放我 請你請你請你 讓我走 我的軀體不再為你而狂喜 我的靈魂不再以你為依 當另外一個擁抱溫暖了今年的冬季 當另外一個凝視怯退了所有的寒意 啦 請你請你請你請你 釋放我


15

告別 #1983 詞:李格弟

我醉了 我的愛人 在你燈火輝煌的眼裡 多想啊 就這樣沉沉的睡去 淚流到夢裡 醒了不再想起 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你的歸你 我的歸我 請聽我說 請靠著我 請不要畏懼此刻的沉默 再看一眼 一眼就要老了 再笑一笑 一笑就走了 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各自曲折 各自寂寞 原來的歸原來 往後的歸往後

16

錯誤 #1984 詞: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 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 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如小小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 是個過客

17

菊嘆 #1978 詞:向陽

所有的等待 只為金線菊 微笑著在寒夜裡徐徐綻放 像林中的落葉輕輕飄下 那種招呼美如水聲 又微帶些風的怨嗔 讓人從蕨類咬住的小徑 驚見澄黃的月光 還有傍晚樵夫遺下的柴枝 冷冷鬱結著的褪了色的幽淒 走過總是垂髮低頭 故意是裝不來的林外的溪水 緊緊攀著草葉的幾滴淚 此刻在風中瓦解了 妳問我浮萍的邏輯 那就是把露珠向大地 沉墜的輕喟 而菊 尤其金線菊 是耐於等待的 寒冬過了就是春天 我用一生來等妳的展顏

18

情婦 #1984 詞:鄭愁予

在一青石的小城 住著我的情婦耶 而我什麼也不留給她 祗有一畦金線菊 和一個高高的窗口 或許 透一點長空的寂寥進來 或許 而金線菊是善於等待的 我想寂寥與等待 對婦人是好的 所以我去總穿一襲藍衫子 我要她感覺那是季節 或候鳥的來臨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種人


19

雨絲 #1983 詞:鄭愁予

我們的戀啊像雨絲 在星斗與星斗間的路上 我們底車輿是無聲的 曾嬉戲於透明的大森林 曾濯足於無水的小溪 那是擠滿著蓮葉燈的河床 是有牽牛和鵲橋的故事 遺落在那裡的 遺落在那裡的 我們的戀啊像雨絲 斜斜地 斜斜地 織成淡的記憶 而是否淡的記憶就永留於星斗之間呢 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 流滿人世了

20

當你愛我時 #1983

22

今年的湖畔會很冷 #1980 詞:沈呂百

在很久很久以前 湖畔有位男孩 滿懷默默純情 向天上星河許下了愛的願望 問著湖中恍惚的身影 你可曾有憧憬的春天 還有那隔世的寂寞 陽光灑落在湖面上 我們在透明的天空 編織起炫麗的彩虹 原來彩虹裡 只是淚和雨絲 而前世的緣 禁不住微風吹 在很久很久以後 湖畔女孩已去 湖水波光依舊 凝視歲月雙眼滄桑 在已經曚曚褪色的記憶中 拾起一片遺落的真情 卻自心湖泛起 冷冷的淒悵

詞:余光中

當你愛我時 你的眼睛便時時來尋找我的 當你恨我時 你的眼睛便留心將我的躲避 這一對淡褐的敏感的眸子 原是你靈魂的觸鬚 從他們的方向我可以探知 你靈魂每刻的消息

21

祝福 #1975 詞:王小虎

快給我一束新鮮芬芳的黃玫瑰 用翠綠色的鳳尾草 圍繞 再繫上金色花邊的 綵帶 把這束黃玫瑰送給我心愛的人 她披著白色的頭紗 要和她幸運的伴侶走進禮堂 走進禮堂 要和她幸運的伴侶走進禮堂 唔 走進禮堂 讓黃玫瑰帶著我的祝福 輕吻她白紗的胸膛 黃玫瑰伴著我的愛心 黃玫瑰被她緊緊的擁抱 緊緊的擁抱 黃玫瑰被她緊緊的擁抱 唔 走進禮堂 讓黃玫瑰增添她的嬌媚 看她笑多麼幸福 只是別讓她看到 無意間 滴落在黃玫瑰上的露珠 玫瑰上的露珠 無意間 滴落在黃玫瑰上的露珠 唔 點點露珠

23

過時舞步 #1986 詞:錢懷琪

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令人神往又叫人懼怕 我曾最喜愛 我曾最喜愛 一支青春舞曲 每當音樂流瀉 我總是隨著碰碰的節拍起舞 啊 原先的讚嘆 從大家的眼中傾露 我聽到他們說 啊 如此的青春 如此的青春 如此的青春 如此的青春 時序的更替中 有一天我乍然驚覺 青春 早已是過時舞步 早已是過時舞步 青春 只是一陣倉促凌亂的 過時的舞步 過時的舞步 過時的舞步 過時的舞步 青春 青春 青春 青春 青春 過時舞步 青春 過時舞步


24

相遇 #1986 詞:姬秀愚

雖然相遇的時候 已經非常的遲了 你已四十七 妳二十三 但卻正是時候 如果早了 你是別人的 如果晚了 妳是別人的 就是在這個時候相遇 妳才能是我的 我才會是你的 雖然你已四十七 雖然妳二十三 但卻正是時候 你虛擲二十三年的光陰 等我長大走進你的生命裡 我苦守二十三年的歲月 等妳到來教我如何去愛 我好比那火柴 跟著你劃出神奇的火花 在妳最美麗的時刻 讓我遇見妳 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為了這樣的悸動 我甘心傾灑今生的淚珠 我甘心守候今世的瀟湘

26

你的小手是暖暖的愛意 #1991 詞:鄭華娟

你的手是暖暖的愛意 溫柔的言語撫慰傷痛 我願同最愛的你永不分離 你的手是暖暖的愛意 溫柔的言語撫慰傷痛 我願同最愛的你永不分離 對你的牽掛 日月短 情意長 世間的事變換無常 也阻斷不了一起走過坎坷的美麗 緊握著你的手 溫暖在心頭 莫論誰傻 永不後悔 恩愛原無價 喜怒哀樂無窮盡 難得是真心 看遍冷暖 我只盼望你手中暖暖的愛意

27

輪迴

#1986

詞:鐘籬之

這是一個陳舊的故事了 只能譜成一首老老的歌 冷冷的曲調 慢的節拍 故事裡有人愛 有人被愛 這真的不是一個新鮮的主題 人們唱過以後又將忘記 人們唱過以後又將忘記 淺的歌詞 淡的旋律 歌曲中有人來 有人離去

25

歌 #1983 詞:瘂弦

誰在遠方哭泣了 為什麼那麼傷心呀 騎上金馬看看去 那是 昔日 誰在遠方哭泣了 為什麼那麼傷心呀 騎上灰馬看看去 那是 明日 誰在遠方哭泣了 為什麼那麼傷心呀 騎上白馬看看去 那是 戀 誰在遠方哭泣了 為什麼那麼傷心呀 騎上黑馬看看去 那是 死

說起人情世故 只是淡淡的輪迴 彷彿每個黑夜 疲倦入睡 恍惚的夢 無意的翻身 夢境中 有人逝去 有人出生

28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詞:侯德健

雨在風中 風在雨裡 你的影子在我腦海搖曳 雨下不停風 風吹不斷雨 風靜雨停 仍揮不去想念的你 看小雨搖曳 看不到你的身影 聽微風低吟 聽不到你的聲音 眼睛不看 耳朵不聽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1978


藝術總監 / 編劇

楊忠衡 屏東縣人,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學系畢。樂評

重要作品:

人、編劇、唱片製作人、表演節目製作人。創辦「黃自

著有《朱絃獨彈》、《最受歡迎的古典名曲》、《李

樂坊」,曾任《音響論壇》、《愛樂人》雜誌副總編輯、

泰祥的生平與創作》、《十大管弦樂團》、《古典六小

《中國時報》文化記者、《音樂生活》雜誌總編輯、《音

時通》、《黃土地上的貝多芬──林克昌回憶錄》、《歌

樂時代》雜誌社創辦人兼總編輯、滾石「音樂時代唱片」

劇魅影》等書。譯有《大指揮家列傳》,編有《音樂時

音樂總監、時周多媒體《新朝藝術》副總編輯、「普音

代唱片購買指南》。長期在《中國時報》、《聯合報》、

文化」總編輯、「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等。現

《工商時報》、《自由時報》、《時報週刊》、《表演

任「音樂時代文化」總編輯、「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

藝術》、《新新聞》、《謬斯客 MUZIK》、北京《愛樂》、

監、「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國際戲劇協會台灣中

《留聲機》雜誌等媒體撰寫專欄或樂評。應邀擔任包括

心」(Taiwanese Centre of ITI)董事、廣達集團「廣

新聞局金曲獎、新聞局優秀出版品補助、中正文化中心

藝基金會」執行長。

新秀、文建會扶植團隊、國藝會國家文藝獎、台新藝術 獎、福爾摩沙藝術節、臺北市文化局等評審委員。曾獲 1999 年金曲獎最佳古典唱片製作人獎。2003 年開始 擔任音樂劇藝術總監暨編劇,作品兼重內涵與音樂性, 包含《梁祝》、《世紀回眸.宋美齡》、《四月望雨》、 《隔壁親家》、《渭水春風》、《美麗的錯誤》、《東 區卡門》及《少年臺灣》等。

16


導演

汪慶樺(璋) 出生臺南,由高中合唱指揮李瑪寶老師啟蒙,後受

2002 年擔任林懷民導演歌劇《托斯卡》助理導演

教杜玲璋老師修習聲樂。1991 年參加「周凱技術劇場

後,重要導演作品包括 NSO 華格納樂劇《崔斯坦與伊

研習營」後正式踏入表演藝術領域。1994 年加入華燈

索德》(入圍台新藝術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糖果

劇團(現更名台南人劇團)開啟創作領域,1995 年導

屋》、舞鈴劇場日本愛知博覽會《嬉遊曲》及國家戲

演作品《我不送妳回家了》,被馬森於《表演藝術》雜

劇院《舞鈴世紀》。2005 年起擴及各類型活動,包括

誌評為該年度小劇場佳作之一。

Johnny Walker《黑次元夜.體驗》派對導演、《2006 ELLE Style Awards 風格人物大賞》導演、2009 高雄

1996 至 2003 年間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歌劇導

世運會開幕典禮舞臺總監、2010-11 霹靂布袋戲交響

演助理及演出監督,劇碼包括《漂泊的荷蘭人》、《奧

音樂會舞臺總監、2010 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室外燈光

菲歐與尤里迪妾》、《茶花女》、《弄臣》、《波希米

噴泉焰火表演舞臺監督。

亞人》、《杜蘭朵公主》、《蝴蝶夫人》、《鄉村騎士》、 《莎樂美》等;同期工作包括:譚盾多媒體歌劇《門》

近年作品有 2012 高雄春天藝術節《賽德克.巴萊 –

舞臺監督、音樂劇《鋪軌》舞臺∕多媒體設計及舞臺監

電影交響詩》執行導演與舞臺監督、2013 上海《尚嘉

督、第五屆臺北藝術節技術總監、音樂劇《囍宴》製作

購物中心 L’AVENUE》開幕典禮暨電影《小時代》全

統籌等。

球首映技術總監、2013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狄托的仁 慈》助理導演。

17


指揮

黃東漢 生於臺北,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後

回臺後,也投入音樂劇的領域,除了指揮百老匯

赴美進入 University of Michigan 音樂研究所指揮班就

經典劇作《My Fair Lady》以及《Sunset Boulevard》

讀,在學期間受教於 Lorrin Mazzel Gustav Meier 等大

之外,更致力於中文音樂劇的製作與演出,指揮演出

師,2007 年取得管弦樂指揮碩士,並轉赴維也納受教

2009 年《木蘭少女》、2011 年《美麗的錯誤》等。

於 Martin Sieghart 以及 Johannes Wildner 等指揮。 2014 年樂季,亦受邀指揮 Constanta State 2009 年起受邀擔任國家交響樂團特約助理指

Opera 演出 Offenbach 的歌劇 《Les Contes

揮,合作對象包括音樂總監呂紹嘉以及林望傑等歷任

d'Hoffmann》以及 Puccini 的《La Boheme》。

總監。2010 年獲選擔任兩廳院歌劇坊指揮,並獲選 指揮國家交響樂團演出貝多芬交響曲。2010 年起擔 任廣藝愛樂常任指揮,並致力於華人新音樂的發展。 2012 年獲得維也納國際青年指揮大賽第二獎。同年受 邀擔任台大校友交響樂團常任指揮。近年受邀合作的 歐美樂團包括 Orchestra National Radio Romania、 Bohusklav Martinu Phiharmonic、Filarmonica Pitesti Bucharest、Constanta State Opera。

18

現任廣藝愛樂常任指揮。


主演(飾作曲家)

殷正洋 湖北武漢人

雖然他在臺灣流行音樂界男歌手演唱的得獎紀錄已

1961 年生於臺北

是十幾年都無人能超越,殷正洋仍然致力於音樂的追求

1988 年獲得金鐘獎年度最佳男歌手獎

與自我超越。經過生命的歷練與時間的沉澱,近幾年他

1989 年獲得第一屆金曲獎年度最佳男歌手獎

的音樂更進入圓滿成熟的階段,我們也似乎能從他的歌

1993 年獲得第五屆金曲獎及金鼎獎年度最佳男歌手獎

聲中聽到一種少有的生命的寬闊與人性的芬芳。

1994 年獲得第六屆金曲獎年度最佳男歌手獎 音樂作品包含《雨中的歉意》、《請你回眸》、《世 先後出版十餘張個人演唱專輯,近年來致力於心靈

界的鐘》、《民歌語錄》、《時空寄語》、《生命是一

成長及公益活動,音樂詮釋及演唱技巧亦更上層樓。現

首澎湃的歌》、《天空藍藍的》、《戲歌一》、《戲歌

於慈濟大愛電視臺製作並主持《殷瑗小聚》、《音樂有

二》、《等一個人》、《該給你多少》等十餘張國語專

愛》等節目推廣文化紮根,並受邀巡迴於世界各地演

輯,近年於慈濟演繹多部佛教經典音樂並出版個人專輯

唱。

《聲在菩提中》及《如蓮心願》。 2009 年起接任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舉辦 921 地震 10 週年紀念演唱會系列活動;2010 年獲邀 擔任金曲獎流行音樂類評審團總召集人,2010-11 年 參與音樂劇《渭水春風》演出,擔綱主角臺灣抗日英雄 蔣渭水。2013 年演出音樂劇《少年臺灣》。

19


臺前 耀星 程伯仁

飾 作家 /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現為音樂劇演員,並專攻 男中音演唱。自 1995 年甄選進入果陀劇場,即全力投入中文音 樂劇表演,至今已參與國內 25 齣音樂劇製作。

重要經歷: 天作之合劇場《天堂邊緣》、音樂時代劇場《渭水春風》、《隔 壁親家》、《四月望雨》、《世紀回眸.宋美齡》、台南人劇團《木 蘭少女》、愛樂劇工廠《雙城戀曲》、尚和歌仔戲團《白香蘭》、 果陀劇場《跑路救天使》、兩廳院《天堂邊緣》、大風劇團《辛 巴達之太陽寶石》、廣藝劇場《美麗的錯誤》等。 自 1994 年起即與雙鋼琴家魏樂富與葉綠娜合作,擔任鋼 琴劇場《李斯特之夜》、《展覽會之畫》等默劇演員與說書人。 2009 年起與高雄對內室內樂團合作《噢!我的太陽》等多場音 樂會擔任說書人。2010 年舉辦首場個人演唱會《我有一個戀 愛》,並曾於多場音樂會擔任男中音演唱。劇場表演之外,亦曾 參與多部電視偶像劇與廣告演出。

張璧

飾 繆斯女神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學士,主修聲樂。後赴德國漢堡 舞臺藝術音樂劇學校進修,2008 年取得德國漢堡大學行為藝術 碩士。

重要經歷: 擔任丹尼爾.紹夫導演之舞台劇《視角檔案》演員,巡演德 國各地及維也納。其餘演出作品有:柏林《莎士比亞》舞蹈電影 聲樂即興、自導獨人劇《帶我去月亮,然後告訴我地球在哪裡》、 擔任《聖誕音樂劇》主角、小劇場舞台劇《他人》聲樂及舞蹈即 興等。並曾擔任《天庭哄鬧》、《移民融合是創新》等劇之助理 導演。歌唱方面,歷任「臺北金穗合唱團」、「臺北市交響樂 團附設合唱團」女高音,並於 2000 至 2002 參與臺灣第一支 Acapella 重唱團「T42」,奪得第一屆重唱大賽第一名。

20


林姿吟

飾 才女 /

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現為女高音、劇場 演員及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系聲樂講師。是臺灣音樂界少數擅 長西洋美聲、中國民族聲樂及音樂劇流行歌曲等三種唱腔於一身 的青年演唱家兼表演藝術家。

重要經歷: 曾為臺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女高音,多次隨團於歐美、中國等 地巡迴演出並擔任獨唱。曾與臺灣愛樂民族管絃樂團、國家國樂 團、長榮交響樂團、采風樂坊、小巨人絲竹樂團、美麗的島巴西 樂團與 Roberto Zayas & Barrio Latino 合作數場音樂會。曾錄製 大陸電視劇《又見白娘子》幕後配唱,及參與「靜思文化」和「風 潮唱片」多首歌曲。 2003 年開始接觸劇場演出。2011 獲選美國百老匯原創中 文音樂劇《牡丹亭》於北京試讀會演員。曾參與全民大劇團《寶 島秀》及與臺北愛樂劇工廠、如果兒童劇團、音樂時代等合作演 出。

鍾筱丹

飾 守護天使 /

1993 年啟蒙於謝艾潔老師,同年考進藝專主修聲樂,師事 何康婷老師。1998 年以主修第一名畢業,同年於「十方樂集」 舉辦聯合音樂會,以及在畢業巡迴中於社教館獨唱演出。畢業後 順利插大進入中國文化大學,主修聲樂,師事成明老師。

重要經歷: 曾任臺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團員約五年之久,在團期間隨團至 澳洲、美國、土耳其、以色列、澳門、匈牙利等國參訪演出。 2003 年於臺北市立社教館文化活動中心開幕活動中演出《永遠 的鄧麗君》紀念音樂會,2006 年參與臺北愛樂劇工廠《兒時情 景》音樂會之戲劇演出,2009 年參與臺北愛樂劇工廠《上海. 臺北――雙城戀曲》上海大劇院巡演。2009 起正式開始參與音 樂劇演出,作品包含音樂時代劇場《隔壁親家》、《四月望雨》、 《渭水春風》、《東區卡門》、《少年臺灣》,以及廣藝基金會《美 麗的錯誤》等。

21


臺前 耀星 林孟慧

飾 初戀少女 /

美國百克里音樂學院畢,主修音樂創作與製作,樂器專攻為 歌唱。爵士樂團 Lemon Whirl Jazzy Bounce 主唱,並為神祕失 控人聲樂團音樂總監、歌手、製作人及歌唱指導。曾擔任大陸選 秀節目及臺灣諸多人聲樂團之編曲及歌唱指導老師。

重要經歷: 樂團演唱會跨越臺灣、大陸、美洲、歐洲、非洲等,超過 10 多個國家、40 多個城市、200 場次以上的演出經驗。曾主 演音樂劇《胡桃鉗》、製作神祕失控《Semiscon》專輯、出版《歡 迎來阿卡貝拉》譜集、擔任大風劇場《胡桃鉗》音樂劇 CD 配音 與配唱。並有廣告配樂作品《四季烤肉醬》、電影配樂作品《生 命無限公司》、《命運化妝師》等。曾獲國際阿卡貝拉大賽「Vocal. Total」(於奧地利舉辦)流行組第一名、2010 年漢光編曲獎最 佳編曲、2010 年海峽客家歌曲創作大賽最佳編曲獎等。

于浩威

飾 學弟 /

文化大學國劇系畢業。專業歌手,以擁有二十一度的高音為 其特色,成名曲為〈我不要聽見〉。2006 年曾參與電視劇《微 笑 Pasta》之演出工作,同年並發行了《愛的 Nana》個人首張專 輯。

重要經歷: 曾參與臺北愛樂劇工廠中文音樂劇《宅男的異想世界》(飾 阿宅)、《老鼠娶親》(飾阿南)、《雙城戀曲》(飾高揚)、《十 年》(飾王政泰)、《和你在一起》(飾明德)及 AM《寶寶音 樂劇》、廣藝基金會張雨生紀念音樂劇《我的未來不是夢》(飾 Vinson)等。並曾參與華視《三明治先生》、公視人生劇展《顏色》 等電視演出。

22


陳品伶

飾 女歌手 /

畢業於臺大生命科學系。音樂劇演員、表演藝術工作者;歌 手、Demo 及和聲錄唱;現為女子團體「ChuLips」及無伴奏人 聲樂團「沙發客」團員。

重要經歷: 廣藝劇場《美麗的錯誤》、《我的未來不是夢》、阿卡貝拉 音樂劇《早餐好了吧》、音樂時代《隔壁親家》、《東區卡門》、 百老匯音樂劇《Smokey Joe’s Caf》、《Into The Woods》、外 百老匯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幾 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獨立製作《歌未央》、嵐創作體《玩. 全百老匯》等。並曾為《超級偶像》踢館魔王、大陸劇《淚灑女 人花》插曲主唱。

陳書婷

飾 女同學 /

畢業於輔仁大學廣告傳播學系,現為音樂劇演員、自由表演 工作者。

重要經歷: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十週年《牽成》微電影 劇樂部劇團《莎妻俱樂部》上海巡演版 音樂時代劇場《少年臺灣》 廣藝基金會《我的未來不是夢》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搖滾音樂劇《山海經傳》

23


臺前 耀星 飾 女同學 /

林凱薇 畢業於實踐大學音樂學系,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 術研究所,並為專職的音樂劇場演員。

重要經歷: 國家交響樂團《聖誕饗宴 NSO 3+1 絃樂四重奏》 師大音樂劇《命運之輪》、《山海經傳》、《花嫁的逆襲》 建國百年音樂劇《我是油彩的化身》 果陀劇場《再見女郎》、《超級奶爸》 音樂時代《少年臺灣》 高行健戲劇作品《夜遊神》 刺點創作工坊音樂劇《misplace》

舞者 /

林筱圓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畢業。現任舞蹈及瑜伽

舞者 /

張聖和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系畢業,現為專職舞者。

老師、安娜琪舞蹈劇場及水影舞集舞者、自由表演藝術 工作者。

重要經歷: 2012 年考取雲門舞團正式團員、2013 年考取臺

重要經歷:

北室內芭蕾舞團正式團員。曾獲菁霖文化基金會之獎學

臺北民族舞團舞蹈教室、精華舞集、舞雩舞集老師。

金赴美參與美國舞蹈節(ADF)。曾擔任碧娜鮑許烏帕

天琴室內樂集與 Diamond Party 肢體開發老師。蔡依林

塔舞蹈劇場作品《Água 水》臺灣區演出舞者、高雄城

MUSE 臺南新歌演唱會舞者、大陸蒙牛飲品廣告編排、

市芭蕾舞團點子鞋系列十蔡博丞編創作品《片刻心碎》

全民大劇團兼職舞者。參與第 23 屆傳統暨藝術音樂金

男獨舞者。

曲獎頒獎典禮、SAMPO 電視 DEMO 影片、伯朗咖啡廣 告,及於各式記者會、發表會擔任編舞者及舞者。

24


廣藝愛樂管弦樂團 成立於 2010 年的「廣藝愛樂管弦樂團」,以創意、年輕、新視界為三大訴求,成員來自國內傑出新生代音樂家。 「廣藝愛樂」有其特殊定位和使命,以新生代華人作曲家代言者,音樂潮流開創者自居。 廣藝愛樂每年在台北及各大城市舉行多場例行音樂會,並在廣藝廳舉辦「廣藝愛樂節」,推出精華主場節目,與 國外大師相聚琢磨。每場例行音樂會均精心設計主題,精選作曲家委託創作,並以「劇場」觀念讓每場音樂會都帶來 不同氛圍,讓觀眾耳目一新。目前常任指揮黃東漢,客席指揮王戰,並由吳宗祐擔任行政總監,定期組織作曲家研討 創作,推出「廣藝靚樂」徵曲計畫,期望在五到十年內,讓欣賞國人創作成為音樂活動的主流。 廣藝愛樂也積極參與跨領域表演,包括音樂劇、科技表演藝術等,同時計畫出訪中國大陸和世界。

本次演出人員 樂團首席:蔡耿銘

鍵盤:張玉玫

小提琴:陳怡廷、張譽耀、洪麥軒、毛宇涵、蘇堯君

鼓手:陳豪恩

黃圓媛、柯佩昇、陳妍希、吳思潔

打擊:徐易達

中提琴:顏君玲、曾怡嘉、楊凱甯

豎笛:謝介豪

大提琴:黃盈媛、陳佳芬

長笛:林巧兒

低音大提琴:倉明靜、尹苑津

吉他:梁恩傑

法國號:程筑卿 豎琴:石楓鈺

譜務:游家輔、魏曉容 音效執行:游家輔


幕後 砥柱 編曲 /

王倩婷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修理論作曲,曾赴美國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短期進修 jazz piano performance,現 為新生代跨古典流行樂界作曲、編曲、鋼琴手。

重要經歷: 曾為蕭亞軒、吳克羣等歌手之專輯編曲、作曲、錄音;並為 張惠妹、蔡依林、孫燕姿等之演唱會弦樂團編曲與指揮。近年擔 任過曹格、A-Lin、梁靜茹、羅志祥演唱會之鋼琴手逾百場。

亦有跨界作品如 SONY PSP 電玩遊戲配樂;電影《一年之 初》、《盛夏光年》、偶像劇《流星花園》等配樂或主題曲。 2010 年受廣藝基金會委託創作交響曲《舞動四季》,2011 年 擔任廣藝劇場《美麗的錯誤》音樂總監∕作曲編曲,並與音樂時 代合作《東區卡門》,同年擔任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落成大典合唱 交響曲製作人∕編曲。2012 年受廣藝愛樂委託創作《Karma》, 同年為第 49 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編曲。2013 擔任知名遊戲《英 雄聯盟》亞洲大賽交響樂團作曲∕編曲。

舞蹈指導 /

魏沁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表演所畢業。曾任臺南藝術大學兼任 講師,現為劇場工作者、編舞者,並從事舞蹈及戲劇教學等工作。

重要經歷: 2005 年亞洲文化協會臺灣獎助計畫 Asian Cultural council's Taiwan Fellowship Program 表演藝術類受獎人,2006 年美 國 Bates Dance Festival Visiting Artist 編創演出《A Pair》、 American Dance Festival International Choreographer ’ s Residency (ICR) 、2007 年亞洲青春編舞營臺灣編舞家代表 編創《Being Late》。2008 法國巴黎 Centre International des Recollets 駐村藝術家、2014 年獲選 KYTA Artists-in-Residence 赴印度 Himachal Pradhesh 駐村研習。

曾演出林麗珍、羅曼菲、古名伸、張曉雄、何曉玫、余秀卿、 卓庭竹、孔和平、郭曉華等人之作品。並曾與汪其楣、王墨林、 黎煥雄、魏瑛娟、王嘉明、徐堰鈴、廖俊逞、日本大阪「銀幕遊學」 導演佐藤香聲(SATOH Kashow)等劇場導演合作。

26


歌唱指導 /

魏世芬 美國西敏音樂學院主修「聲樂詮釋指導及鋼琴伴奏」。現任 臺大戲劇系兼任講師、音樂劇及眾多藝人歌唱指導、學學文創志 業音樂研究室講師。

重要經歷: 近五年參與國內音樂劇製作包含:音樂時代劇場 《四月望 雨》、《渭水春風》、《隔壁親家》、《東區卡門》、《少年臺 灣》;天作之合劇場《天堂邊緣》;屏風《百合之戀》、《西出 陽關》;台南人劇場《木蘭少女》、《美女與野獸》;沙丁龐克《帽 似真愛》;廣藝基金會《美麗的錯誤》等。曾為大都會歌劇院 男高音 Charles Reid、德勒斯登歌劇院首席女高音 Julia Kemp Ruthfuss、美國 NATS 聲樂大賽及西敏音樂院合唱團擔任伴奏。

燈光設計 /

車克謙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主修燈光 設計。目前於劇場及商業場專任燈光設計及技術統籌工作,現為 原色設計製作有限公司總監。

重要經歷: 《臺灣舞孃》、朱宗慶打擊樂團《2013 木蘭》∕《擊度震 撼》、人力飛行劇團《china 瓷淚》、《臺北爸爸紐約媽媽》、 上海昆劇團《煙鎖宮樓》、上海白描清透昆曲《2012 牡丹亭》、 音樂時代《隔壁親家》加演版、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 《地下鐵》∕《幸運兒》、舞鈴劇場《奇幻旅程》、采風樂坊《無 極》∕《西遊記》、崎動力劇場《走快一點,型男!》、高雄世 運會開閉幕典禮、L’OREAL「中國髮藝在巴黎」(法國羅浮宮)。

27


基於對於文化、藝術、乃至於整體社會的關懷,2010 年「廣達電腦公 司」林百里董事長邀集了台灣表演藝術界知名人士組成董事會,以表演藝術 為推廣主軸,成立廣藝基金會。現任董事為朱宗慶、林懷民、林谷芳、吳興 國、劉岠渭、賴聲川,並由楊忠衡擔任執行長。 廣藝基金會承襲悠久文化傳統,面對欣欣向榮的華人新世紀,立志以積 極實踐的態度,整合台灣各領域資源、創意、以及生命力,打造更優質的表 演藝術發展環境。核心策略有三:鼓勵與推廣創作、推動結合科技與表演藝 術,促進兩岸文化交流。並透過軟硬體兼備的全方位執行方針,一點一滴構 築屬於新世代華人的藝術盛世。

28

承傳統、啟新意、興文創

廣達電腦 / 廣藝基金會 董事長 林百里

廣藝基金會

「把企業的冒險與創新精神引進文創事業,協同所有 藝術與科技人才,一同探索心靈、思索未來,創造屬 於新時代、永恆不朽的華人藝術文化。」


三項重點核心 鼓勵與推廣創作 本著「創作是一切藝術價值本源」的理念,設置委託創作暨補助辦法,挑選傑出創作企劃,以補助經費或共同規 畫製作方式,推動優秀作品發表。

推動結合科技與表演藝術 除長期關注研發科技與藝術對話空間,並與政府部門、各大藝術院校合作,辦理各項科技表演藝術節或獎項,提 供國人優質科技藝術表演,提攜新生代創作者。

推展兩岸文化交流 以作為兩岸表演藝術交流橋樑為己任,在靜態方面,建置藝術訊息資訊網路平台,在動態方面,積極安排兩岸表 演作品交流演出,並協助兩岸藝術家跨空間、跨領域合作。

廣藝廳與附屬團隊 高雅簡練的廣藝廳 「廣藝廳」是一座中型多功能展演中心,座落於桃園廣達電腦研發中心;典雅深灰的寬敞樓梯,簡練細緻的赭紅 色座椅,壁上印章造形的木質雕刻,融合古典與現代風格設計。定期舉辦多項藝文活動演出,為廣達電腦同仁及龜山 林口地區民眾呈獻國內外優質表演藝術,同時也是兼重科技與人文、廣達企業文化的具體象徵。

附屬團隊與發表平台 「廣藝基金會」為做為表演作品推動平台,設有「廣藝愛樂管弦樂團」、「廣藝合唱團」以及「廣藝劇場」,長 期提供新生代藝術家演出和發表機會。 廣藝基金會以與時俱進的文化視野,結合先進傳播技術與營運理念,兼重傳統與創新,積極推動科技與藝術共融, 並促進全球華人藝術溝通與交流。期待激發華人表演藝術創作潛能,創造更多凝煉真、善、美的藝術傑作,並推向國 際社會,將文化藝術瑰寶世代傳承下去。


2014《美麗的錯誤》演出製作團隊

行政團隊 藝術總監∕劇本:楊忠衡 行政經理:林慧諭 行政專員:李英勝 行政助理:萬禎平 執行製作:劉又菱 排練助理:胡家瑜

創作團隊 作曲:李泰祥 導演:汪慶樺(璋) 編曲:王倩婷 舞蹈指導:魏沁如 歌唱指導:魏世芬 燈光設計:車克謙 服裝設計:詹雅真 服設助理:林玉媛 梳化設計:何明諺 李泰祥人像攝影:曾敏雄 平面攝影:胡福財、林根木 ※ 本節目冊中之演出照,為 2011《美麗的錯誤》 音樂劇劇照,非本次演出陣容。

演出人員 指揮:黃東漢 廣藝愛樂管弦樂團 作曲家:殷正洋 作家:程伯仁 繆斯女神:張璧 才女:林姿吟 守護天使:鍾筱丹 初戀少女:林孟慧 女歌手:陳品伶 學弟:于浩威 女同學:陳書婷 女同學:林凱薇 舞者:林筱圓 舞者:張聖和

技術執行 舞台監督:徐瓏瑄 燈光:聚光工作坊 音響:飛陽企業社 視訊工程:成陽傳播

30


31



財團法人桃園縣廣藝基金會 董事會成員 董事長/林百里 董事/朱宗慶、林懷民、林谷芳、吳興國、劉岠渭、賴聲川 ( 依姓氏筆畫排列 ) 管理部 執行長/楊忠衡 副執行長/徐昭宇 技術顧問/劉培能 行政部 協理/陳郁敏 經理/羅秀蘭 節目部 專案經理/王立民、黃乃娟 廣藝愛樂行政經理/林慧諭 主任/廖思琦 專員/李英勝 行銷部 總監/楊佩芬 專案主任/許菱真 專員/丁夢筠、吳昱玟 編輯部 主任/陳志維 執行編輯/洪瑞薇 美術設計/莊紹瑋 網路部 網路總監/胡福財

線上問卷


曾經揮灑過的瀟灑浪漫,曾經笑傲過的萬丈豪情,曾經頓悟過的生命哲理。 最後化為待解的密碼,凝鍊在音符詩文裡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