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your life> 2015 SETFA Program(Taiwan)

Page 1


北京場演出劇目

06―――黃翊工作室+ 黃翊與庫卡 ( 特别演出 ) 08―――狠劇場 我和我的午茶時光 10―――驫舞劇場 2 Men 12―――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剪紙人 14―――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請聽我說 16―――戲痞士劇團 山居

台灣場演出劇目

18―――黃盈工作室 麥克白 20―――哲騰(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饒曉志戲劇工作室 你好,打劫! 22―――愛麗絲劇場實驗室(香港) 十方一念 24―――薪傳實驗劇團 群鬼 2.0 26―――馬俊豐導演作品 鄭和的後代

台灣場系列活動

28―――導演講座 30―――「我們一台戲」插畫展 32―――漫步旅行

北京場系列活動

34―――工作坊 36―――台灣劇場紀錄片 38―――藝術家沙龍

搜尋「兩岸小劇場」頻道 下載電子版節目冊 最 Q 的藝文快報 Qbo APP


1

繼續 Live Your Life 用劇場探看兩岸生活 繼續活你的活!致力推動兩岸小劇場交流的廣藝基金會,繼 2012「兩岸青世代劇展」打響第一炮、2013「文 青較春」糾集兩岸優秀文學改編劇碼互尬,2014 年起與中華文化聯誼會共同主辦,擴大舉辦規模,以「Live Your Life」為題,嚴選提煉自生活的兩岸共十齣精采作品,於台北、高雄、北京三地連體發威。

2015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將繼續於三地高喊「Live Your Life」,做為藝術節的精神象徵,這個標語同時帶有「生活」 與「當下」的寓意,來自兩岸、並首度加入香港團隊的十齣劇作,用不同的切面剖看生活裡的酸甜、得失、輕重、 貴賤、繁簡、長短……,帶領觀眾深入探看兩岸相仿又相異的現代小日子。

未來「兩岸小劇場藝術節」計畫以每年增加一至兩個城市的進程持續舉辦,期望做為兩岸劇場工作者溝通、理 解,進而相互合作的交流平台,成為兩岸具有品牌影響力的表演藝術活動。


2

生活有戲 戲品人生 廣藝基金會執行長

廣藝基金會與中華文化聯誼會共同主辦的「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已逐漸在兩岸 建立口碑,像一股小旋風,體型雖小,但核心堅強,而且愈捲愈大。今年我們除

二度在兩岸、三大城市策辦之外,也替藝術節下了一個標題「生活有戲」。希望

觀眾不僅是來看表演、趕盛會,還共同體驗一種「生活有戲、戲品生活」的態度。 跨過新世紀已經十多年,原以為科技會達到一個高點,社會也會因文明而達到祥 和安寧。但顯然這個預估錯了。人們如此聰明智慧,新技術不斷超越巔峰,帶來 便捷和效率;但也因為生活型態變化過快,產生新的困惑和失衡。世界、民族、 宗教、經濟、人際關係……,往往時有令人瞠目結舌的巨變,讓社會在富裕進化 之餘,也帶著些許不安的氣息。

人類是很渺小,好像正要上演一部沒有人猜得出結局的連續劇。生活無處不有

戲,我們看著別人的戲,也演自己的戲。今年的小劇場節目大都帶有對「生活」

的省思,同時對於科技導向的現代社會,做了實驗性的觀察和響應。這些精選的 兩岸戲劇精品,風格迥異,各自以不同的手法把人生切片,讓觀眾用耳目細品。

相信這樣細膩的內省與自我窺視,將會是小劇場未來的精神,也是價值所在。期 盼觀眾們藉由對戲劇的細品,默默對自己做深刻的反思,珍愛眼前可貴的幸福, 並對未來投以美的願景。


3

用戲劇 感受相互的 文化脈動 中華文化聯誼會

海峽兩岸有著共同的文化血脈,對於藝術有著類似的熱切追求。戲劇作為 最直接交流溝通的藝術表現形式吸引著兩岸的共同關注,而小劇場戲劇, 以親切的方式講述著身邊的故事,讓兩岸的觀眾更容易相互感受對岸的文 化脈動。

中華文化聯誼會與廣藝基金會對於促進兩岸文化藝術交流有著共同的使命

感,去年連袂打造的首屆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彙集了 10 部劇目,在兩岸 3 個 重要城市演出多場,受到兩岸各界的關注。我們希望繼續通過兩岸小劇場

藝術節,推動兩岸表演藝術的交流,展現中華文化當代發展,搭建對話平 台,促進兩岸新生代的相互瞭解,加強協同合作。

第二屆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將組織北京、香港、台灣的 10 個團隊至北京、台 北、高雄三個城市巡演近 50 場,並配合導演專題講座、表演工作坊、台灣

劇場紀錄片展映、插畫展等 20 場活動。希望繼續以豐富的內容為廣大熱愛 戲劇藝術的觀眾帶去快樂的饗宴。預祝第二屆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圓滿成功。


4

主辦單位

基於對於文化、藝術、乃至於整體社會的關懷,2010 年「廣達電腦公司」林百

廣藝基金會

成立廣藝基金會。現任董事為朱宗慶、林懷民、林谷芳、吳興國、劉岠渭、賴聲

里董事長邀集了台灣表演藝術界知名人士組成董事會,以表演藝術為推廣主軸, 川,並由楊忠衡擔任執行長。著重於「鼓勵推廣創作」、「科技表演藝術」、「兩 岸文化交流」三項主軸,用具體的行動創造對於藝術文化的推動與實踐。

主辦單位

1987 年成立於北京,由海內外文化藝術界專家、學者、文化學術機構、社會文

中華文化聯誼會

術地位和廣泛的代表性。宗旨是聯繫海峽兩岸及海內外各界人士,促進兩岸文化

化團體負責人以及從事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文化機構負責人組成,具有較高的學 交流與合作,共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自成立以來已成功策劃、組織、舉辦了數 百起藝術表演、展覽、學術研討、文化界人士互訪等文化交流活動,在海峽兩岸 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5

主視覺創作故事

與鷺偲文創的插畫家 Addie 合作,用畫筆描繪生活中每個人物角色與精采的創作 觀點,讓生活與藝術的美學碰撞,開啟跨界合作共通的藝術語言與感動力……

創作說明:

新銳插畫家:Addie 廖芳鈺

作品名稱:我們一台戲

歪著頭的小男孩,就像是生活中有許多會去羨慕他人生活的人,而表演者臉上都有一個面具,他們演出但不會 出現真實的自己,作品露出的膚色是唯一的色彩,也是傳達每個人都想展現真實的自己,我們就像一同在生活 的舞台上,共同搬演著人生舞台的喜怒哀樂。

――生活有戲 Live Your Life


6

廣藝基金會 科技表演藝術委託創作作品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科技表演藝術示範演出

黃翊與庫卡

林懷民口中「可怕的孩子」

人類與機器人共舞生命的有機創作 科技與藝術的完美合拍 紐約時報盛讚「最熱門必看節目」

4/17

19:30 (五)

4/18

北京 77 文創園 77 劇場

14:30、19:30 (六)


7

一般人眼中冷冰冰的機器,在黃翊的眼裡,是最可靠的朋友。從小就渴望擁有小叮噹作伴的黃翊,在《黃 翊與庫卡》中實現了與機器人一起做些什麼的夢想。

《黃翊與庫卡》對我最底層的來說,是一種美化成長過程中遺憾的方式,裡面揉入感到孤獨的時刻, 自我質疑、自我瞭解的時刻,自我安慰的時刻,以及刻畫一些假象的美好,讓他人放心的時刻。希 望創造出這些看起來很美好的、很童真的片刻,能讓看的人暫時忘掉現實,或是想起來,自己也只 是一個長大了的小孩。 但這些也都只是我的想法,作品最終會決定,它自己的樣子。 黃翊 在接連獲獎及受邀重要國際演出之後,《黃翊與庫卡》持續進化,2014 年透過 QA Ring 國際數位藝術

展演跨域合創計畫,至紐約 3LD 藝術科技中心做進階發展,由 3LD 藝術總監 Kevin Cunningham 擔任創

作導師,並加入胡鑑、林柔雯兩位創作夥伴,為作品再添能量。

黃翊工作室+

創立於 2010 年,名稱後面的加號(+)代表著某種程度對開放的嚮往。為保有工作室每位成員的特點,成員們多

各自選擇想探索的事物去學習,並於特定時刻集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經驗與能力,所以這個團體不是單核心的一元

思考,而是多核心的互助合作。藝術總監黃翊期待每個創作的作品均具備與觀眾共鳴的觀點,同時應如實地融入生 命精華與周遭事物,揉合該時代的痕跡。

黄翊

極富潛力的年輕編舞家,編舞之外,錄影、攝影、裝置創作,都是他涉獵的領域。是林懷民口中「可怕的孩子」。

自 2008 年獲林懷民邀請於雲門 2 團編舞。2010 年成立黃翊工作室,同年《低語》獲丹麥國際編舞大賽亞軍、《SPIN

2010》獲得巨大成功。2011 年獲美國舞蹈雜誌評選為「全球最受矚目 25 位舞蹈工作者」之一。並曾以《交響樂

計畫》、《黃翊與庫卡》二度獲得台北數位藝術節數位表演首獎。2013 年《黃翊與庫卡》獲奧地利林茲科技藝術 節邀請擔任重點演出,該作於 2015 年獲美國 ISPA 表演藝術年會選為年度最受矚目十大表演藝術作品。2013 年獲 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赴紐約進修。2014 年獲選為兩廳院首位駐館藝術家。2014 年獲紐約 SOZO Artists 藝術經紀公 司邀請,加入其簽約藝術家行列。 創辦人∕表演、創作者 技術人員

黄翊 合作創辦人/表演者 胡鑑 合作創辦人∕表演者 林柔雯 燈光科技暨技術總監 歐衍穀

鄭皓庭、蔡文哲、劉彥廷


8

狠劇場

我和我的午茶時光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兩岸合製作品】

2014 年台北版演出劇照,攝影∕林政億

4/25

14:30,19:30 (六)

北京 9 劇場 行動劇場

4/26

14:30,19:30

(日)

玩手機或者被手機玩

that is the question


科技 × 表演 最貼近生活的不思議多媒體小品

80 年後,我們最好的朋友不是別人!而是整天讓我們低頭捧在手心的智慧機器玩物。它陪著我們,知 道我們最多秘密,熟悉我們各種樣貌姿態。比最親愛的,更瞭解我們,而且永遠不會背叛我們。

這是一齣藉著無線網路即時回饋的光影和象徵手法,細心述說著數位移動時期人們自戀於鏡像並與他人 無奈交錯於真實時空的故事。2 個演員,3 支 iPhone,4 支 iPad,結合網路雲端操控影像技術,連結互

聯網,更透過微博串連舞台上下之間,讓演員與觀眾聊天,彷佛一起經歷一個百無聊賴的片刻,共用午 茶時光。並以豐富的、具有現代感的影像,平靜而淡然地透過演員,敘述著期待與人分享的情緒,似有 似無,也讓人五味雜陳的科技表演藝術作品。

狠劇場

由劇場與影像跨界創作者周東彥,經由狠主流多媒體有限公司的資源挹注所創立。團隊成員具備劇場與多媒體設計 製作的專業能力,致力發展以多媒體為創作核心、重視文本的跨域劇場作品,從中開創嶄新的觀演閱聽體驗。曾執

行之專案包含:2013 世界劇場設計大展「最佳互動與新媒體」首獎作品《空的記憶》、以及 2011-2014 數位表演

藝術節等。創團作品為多媒體偶戲《我和我自己的午茶時光》,2013 年底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舉辦《光流格影: 周東彥劇場.影像十年創作個展》。

導演

周東彥

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暨設計學院,劇場與多媒體碩士(MA Scenography)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主修導演

現為狠主流多媒體負責人,並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擔任講師。創作以影像及劇場為核心,影像作品多次入圍國內外 重要影展,2013 年以《空的記憶》於世界劇場設計大展拿下「最佳互動與新媒體設計」首獎。近年亦致力於科技

表演藝術跨域創作,成績斐然,導演作品《寫給記憶的七封信》(2008)、《空的記憶》(2011-2012)、《我和

我的午茶時光》(2013-2014)皆備受矚目。

導演∕多媒體設計 影像設計

周東彥 演員 秦震、于雷 舞台設計 鄭烜勛 燈光設計 莊知恆 音樂 盧律銘 多媒體統籌 陳品辰

黃偉軒 舞台監督 張剛華 製作人 吳季娟 執行製作 吳亭潔 排練助理 郭宇庭、李祐緯

9


10

驫舞劇場

2 Men

4/30 5/2

19:30 (四)

5/1 5/3

14:30,19:30 (六)

北京 9 劇場 行動劇場

19:30

(五)

14:30

(日)

是舞也是劇 幽默與感動的極致融合


識英雄重英雄 林奕華攜手台灣最有默契男子雙人舞組合

驫舞劇場陳武康與蘇威嘉,從最熟悉彼此的兩人出發,與兩岸三地最犀利的文化觀察家林奕華導演共同 創作,探討深刻的父子關係、兄弟之情。從心理層面出發,如古典芭蕾舞般繁複、感性,也如現代舞簡

約、理性,看似矛盾,卻是糾結纏繞得天衣無縫。這也是林奕華慧眼獨具的「兩難」關係,在不斷重複、 碰撞、修復中,尋找生命得以繼續的動力。

音樂方面承襲驫舞劇場對聲音的開放實驗態度,與即興鋼琴家李世揚合作,使用預置鋼琴 (prepared piano),充滿活力與爆發力的彈奏,具實驗性並滲透兩人關係的靈魂。

驫舞劇場

成立於 2004 年,以不受拘束無限創意的集體創作、精準到位的舞蹈肢體表現,展現了獨樹一幟的舞蹈劇場風格, 並獲得《紐約時報》「迷人、充滿想像力,來自台灣的全男子舞團」的讚許。成軍第四年,以詼諧與深度並具的《速

度》,首度入圍並一舉拿下第六屆台新藝術表演藝術類大獎,在 2013 年以《2 Men》獲得德國 Kurt Jooss 國際編舞

大獎首獎及最佳觀眾票選獎,驫舞劇場的創作之路轉而深化內省,持續關注於創作形式及語彙的破界與回歸。

共同創作 / 導演 林奕華

「非常林奕華」創辦人。香港出生。曾與友人組成「進念.二十面體」。1994 憑電影《紅玫瑰白玫瑰》獲金馬奬

最佳改編劇本。2010、2012《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與《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獲上海現代戲劇谷年度 最佳導演獎。

驫舞劇場 藝術總監 / 編舞者 / 演出 陳武康

驫舞劇場 2004 年至今創作 / 共同創作 / 演出。曾任紐約 Feld&#39;s Ballet Tech 獨舞者。1999 年獲舞躍大地金牌,2001 年獲國藝會獎助赴紐約進修,2014 年受國家兩廳院之邀創作《裝死》。2014 獲 ACC 獎助赴紐約駐村。

驫舞劇場 團長 / 編舞者 / 演出 蘇威嘉

驫舞劇場 2004 年至今創作 / 共同創作 / 演出。2009 至 2012 年獲美國編舞大師 Eliot Feld 邀請,量身打造《三幕

中場休息芭蕾》並參與其舞團演出,2011 開始獨立進行《FreeSteps》編舞計畫至今,2015 受邀法國外亞維儂藝術 節 LES HIVERNALES 編舞中心巡演。

導演

林奕華 導演助理 何定緯 製作人 許文煖 共同創作 / 演出 陳武康、蘇威嘉 音樂創作與演出 李世揚 技術總監 劉家明

燈光設計

陳昭郡 排練助理 葉名樺 舞團經理 楊舒涵

11


12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剧团

剪紙人

5/7 5/9

19:30 (四)

5/8 5/10

14:30,19:30 (六)

北京 9 劇場 行動劇場

19:30

(五)

14:30 (日)

淚光閃閃超感人作品 巧手剪出生命最動人樂章


簡約表演美學與紙花光影 打造全新魔幻剪紙劇場

說故事的人為歷史和想像賦予了聲音,也為聽故事的人打造集體記憶、喚回力量。

無獨有偶延續多年來對戲偶操控美學的多面向探索與嘗試,《剪紙人》藉由人、偶共台形式的微妙關係, 及人和偶、偶與偶之間互動所產生的化學變化,讓角色恣意在現實世界與神話世界之間遊走交替。

從一個中國古老的故事開始發想,結合杖頭偶戲、民間剪紙藝術、奇幻光影手法,並注入了現代精神與 關懷議題,為遠久的故事開拓新的生命力,帶來嶄新的偶戲演繹形式與展現。觀眾進入真實與虛幻交錯 的隱晦中,探索中國傳統民俗故事的變形與延伸,形塑新穎的東方式魔幻劇場。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無獨有偶創團 16 年,大力推展偶劇在當代表演藝術裡的自由空間,積極跨界實驗,並以精緻戲偶工藝著稱。展現 以戲偶作為現代視覺媒介的無限想像,將情感注入戲偶靈魂,找到全新、細膩的偶戲演繹,以及人與偶互動的和諧

感動。2002 與 2009 年兩度入圍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藝術」;並屢獲海內外藝術節邀演,足跡遍布歐亞美 30 座城市,是台灣最具國際知名度的當代偶劇團。

導演

鄭嘉音

現為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藝術總監,擔任導演、國際交流策展人及偶戲教學講師。1989 年參與蘭陵劇坊演員訓練 開始接觸戲劇,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偶戲碩士。曾於 Ballard Museum of Puppetry 負責佈展及導覽、多次參與 O&#39;Neill

Puppetry Conference 演 出 與 幕 後 製 作, 並 於 國 際 性 工 作 坊 中, 追 隨 法 國 導 演 Philippe Genty、 德 國 懸 絲 偶 大 師

Albrecht Roser、美國光影戲大師 Larry Reed 工作。1999 年回國後與同好創立「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以跨文化視 野及跨領域美學編導多齣現代偶劇,其獨特的實驗手法,創意探索人偶表演與觀眾對話的各種可能,作品多次受邀

國際演出,積極開拓偶戲在當代劇場裡的自由空間。導演作品《最美的時刻》(與 Baboo 聯合導演)及《我是另一個 你自己》入圍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藝術。

製作人

曾麗真 編劇 高俊耀(馬來西亞) 導演 鄭嘉音 美術導演 / 舞台設計 曾文通(香港) 服裝設計 林璟如 音樂設計 許向豪

戲偶設計 演員

葉曼玲 燈光設計執行 Helmi Fita(新加坡) 髮妝造型設計 鄭泰忠、吳曉芳

邱米溱、劉毓真、賀湘儀、盧侑典、陳佳豪、李梓揚 舞台技術 林茜 舞台監督 喻行

13


14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剧团

請聽我說

5/14 5/16

19:30

(四)

5/15 5/17

14:30,19:30

(六)

北京 9 劇場 行動劇場

19:30

(五)

14:30 (日)

台灣鬼才導演王嘉明 萌萌噠之作


真情告白!賺人熱淚! 純愛「偶」像劇 Listen to Me, Please~

愛情,從來沒有遊戲規則,卻老是有人想從這費解的東西說出一番道理;愛情,從來不是新鮮話題,卻

總是有人能從這古老題材變出新把戲。所以,我們有聽不膩的情歌、說不盡的情話,以及百看不厭的愛

情故事。愛情題材之所以永不褪流行,正是因為它最容易引起共鳴,多少人為之生,為之死,為之快樂, 為之憂愁,幾乎無人能倖免於「愛」。走進劇場,《請聽我說》也將以愛情為題,透過通篇押韻的文藝 腔對白、偶般的身體表演,嘲諷愛情的表象與真相。

對應咬文嚼字的八股台詞,演員身穿平板的紙娃娃裝,如傀儡般的肢體,擺著只有在少女漫畫中才有的 笑容。該戲可稱之為「偶」像劇,演員的身體如「偶」般被刻意束縛壓抑,語言愈是精采,身體則愈是 僵硬,再加上誇張的表情,嘲諷身陷愛情的人物不過是受激情擺佈的玩偶。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成立於 1995 年,團名源於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在《自己的房間》一書中所虛擬的角色,意在解除女性才

華被男性體制壓抑的魔咒。以原創劇本及前衛劇場美學為發展目標,創作題材、形式、議題不限。近年多次參加國 際文化交流與國內藝術節相關活動,展演作品美學新穎,劇團經營穩定成長。成立至今已發表過近五十部作品,多 次獲選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藝術。

編劇 / 導演

王嘉明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創作一向具有複雜曲式與兼具實驗性 / 大眾化的特點,他的美學體現於排練場的工

作程式中,並藉由與設計的合作,玩弄實驗劇場空間和聲音的使用,並透過表演形式的特殊設計,與演員共同挖

掘、面對和思考劇場表演的可能性。作品五度入選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藝術」,並曾獲首獎與評審團特別獎。 2008 年 Robert Wilson 邀請為其年度募款晚會創作裝置演出,紐約時報評選為「2008 年度晚會演出」。2009 年受

邀擔任高雄世運開幕第三段導演。2010 年受邀與蔡國強、林克華、馬文一同擔任「跨建國百年大型晚會活動」創 意小組成員。2014 年受邀擔任第 51 屆金馬獎複決審評委。

編/導 演員

王嘉明 燈光設計 張景翔 服裝設計 JUMP FROM PAPER 舞台監督 彭珮瑄 音響執行 蔡鴻霖 製作人 陳汗青

Fa、徐華謙、梅若穎 現場樂手 陶維均

15


16

戲痞士劇團剧团

山居

5/14 5/16

19:30

(四)

5/15 5/17

14:30,19:30

(六)

北京 9 劇場 TNT 劇場

19:30 (五)

14:30 (日)

新銳劇場鬼才庄一酷炫之作 玩轉劇場敘事極致


2014 烏鎮戲劇節口碑爆棚,觀眾為之嘖嘖稱奇 原創構作精巧 驚悚懸疑 + 荒誕詼諧 + 浪漫甜美,奇妙融合 懸疑?愛情?幽默?一個故事可以有幾種講法?到底什麼是虛構的?什麼才是真實的?虛構出來的可 以成真,而一向以為是真的也可能只是虛構的。

1940 年的上海,日偽勢力極其猖狂,國民政府的特工卻也無孔不入。正是秋天的傍晚,法租界霞飛路 上一處高級公寓裡,美女作家關蘭心接待了兩位特殊的客人,一位是「東方魔女」川島芳子,一位是汪 偽 76 號特工總部頭子李士群,他們在等一個人的到來。到底是什麼人,竟然驚動兩大特務魔頭親至?

70 年後,又一個秋天,國際文學盛事在莫伽山舉行,幽默小說家 A 偕其夫人懸疑小說家 B 同來赴會,

遇到了當紅的文藝愛情作家 C。當夜,皆難成眠的三人玩起了故事接龍,現實和虛構的界限開始模 糊……

從 1940 年諜影重重的上海到 2010 年曲觴流水的莫伽山,《山居》上下二則看似毫不相干,可到底有 著什麼神秘的關聯?虛虛實實,疑幻似真,每看一次,都會推翻上一次的解讀。

戲痞士劇團

戲痞士劇團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劇團,劇團成員大都出自英國頂尖戲劇學院,在大中華區和歐美國家可以分別 以中文和英文進行高水準的戲劇表演。在藝術總監庄一帶領下,戲痞士致力於為亞洲戲劇帶來與歐美同步甚至更加

超前的新潮流,為歐美戲劇帶去東方文化的特殊表達。有對既有戲劇傳統的反叛精神,乃曰「痞」,又有對不朽經 典的溫情脈脈,乃曰「士」,老老實實做大逆不道的戲,正是戲痞士精神。

導演

庄一

用中英雙語創作的新銳劇作家、詞曲作者、演員、詩人。戲痞士劇團藝術總監。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文學與漢學雙 學士,世界頂尖戲劇學院英國皇家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音樂劇表演碩士,劍橋大學現代歐洲史碩士。劇本創作橫跨

英文音樂劇和中文傳統戲曲,在新新人類的酷炫狂拽與古典的端凝厚重間遊刃有餘,主要作品有上海滬劇院 2014

年歷史大戲《鄧世昌》、自編自導作品《山居》、2015 年大型話劇《甄嬛傳》 (兼武打設計)。作曲風格融匯流行、

民謠、爵士、節奏藍調、搖滾和古典,獲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 Richard Thomas 激賞。主演過英文音樂劇《點點隔

世情》及英文獨立電影《莉莉是我的朋友》等。 編劇 / 導演 造型設計

庄一 主演 楊菀葶、洪子雲、黨偉 製作人 王婷婷 舞台監督 李施妮 舞台設計 楊振華 燈光設計 劉冬冬

尹玲 作曲 庄一 海報設計 汪圓清

17


18

黃盈工作室

麥克白

【首演於 2014 日本利賀藝術節】

5/22 5/29

19:30 (五)

5/23 5/30

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多功能展演廳

19:30 (五)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圖書館小劇場

19:30 (六)

14:30 (六)

5/24

14:30 (日)

用歡樂擊退哀傷 讓嚴肅加劇可笑 東方幽默顛覆莎翁經典


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監製 《未完待續》導演黃盈執導跨國組合最新作品 To be or not to be To be or not to be To be or not to be Let it Be 「篡權者被權力與野心自我毀滅的悲劇。」這是幾百年來,主流話語對莎翁經典《麥克白》的判語。那 麼在今天,世界級的野心家能否與當代觀眾產生共鳴?導演黃盈帶領自己的團隊,在鈴木忠志所主持、 有「戲劇桃花源」之稱的日本利賀深山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在每天長達 15 小時的高強度排練之下,《麥克白》劇組在享受到純粹的戲劇生活的同時,也更加深刻

地體會到野心欲望等充滿侵略性的精神能量,與植根於農業文明、有著天人合一思想的東方文化的碰 撞,以及後者能夠帶來的消融和治癒。首演之日,來自世界各地的戲劇愛好者湧入利賀山房劇場,當「明

天,又一個明天,又一個明天」的經典台詞從演員口中噴薄而出的時候,劇場角落裡一個年逾七旬的老 人淚流滿面。

黃盈工作室

以導演黃盈為代表的精品戲劇創作團隊。工作室創作具備多元視角,富於開創精神,運用傳統藝術與現代先鋒元素, 嘗試國際化表現手法。作品擅長通過前沿視野反映當代中國社會,立足方寸舞台透析世間百態,以兼備市場號召力 與思考深度著稱。

導演

黃盈

戲劇導演。具備中國傳統藝術基礎與國際視野,擅長將古典美學與先鋒元素結合,被中國媒體譽為「中國青年導演 領軍人物」。

監製

鈴木忠志

SCOT(Suzuki Company of Toga,利賀鈴木劇團)創辦人和導演;劇團以日本利賀村為基地。他是鈴木演員訓練方 法創造者,也是日本第一個國際戲劇節「利賀戲劇節」發起人、中國戲劇家聯合組織的 BeSeTo 戲劇節發起人之一。

原著

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亞)

黃盈工作室麥克白創作組 演員

藝術總監 鈴木忠志 導演 黃盈 吳蕾、吳文超、邵新艷、羅攀、孫高洋、楊舟、李斌 營運總監 安瑩 製作總監 王建秋 製作人 李沫

田沖、曾子窈、梁傑理、奉陽、張天、Anna Avdeeva 章安娜、Isabella Charlton 周筱琳 邢浩 燈光設計 黃申全、溫曉楠、丹羽誠

副導演

音響設計

馮昊(上台演出)、小林淳哉 導演助理 吳琦 舞台監督 李哲 舞台監督助理 馮景怡

19


20

哲騰(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饒曉志戲劇工作室

你好,打劫!

5/22 5/29

19:30 (五)

5/23 5/30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圖書館小劇場

19:30 (五)

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多功能展演廳

14:30 (六)

19:30 (六)

5/31

14:30 (日)

用紳士般的優雅態度 轉身朝你心上狠狠地開一槍


饒曉志導演作品 紳士喜劇 口碑之作! 純正黑色幽默喜劇,讓我們一起悼念我們自以為是的曾經

兩個率真善良的劫匪、四個麻木淡漠的銀行職員、眾多唯利是圖的皇家 FBI、無數謹小慎微的民眾――

偶遇、相遇、豔遇、遭遇在一個黑色的星期五下午。於是,他們的焦慮和迷失、他們的衝動和欲望、他

們的壓抑和暴戾、他們的叛逆和溫情――羅列、交織、糾結在這個黑色的星期五下午。他們打劫了銀行, 但誰又在打劫著他們?

很多人喜歡這個劇的名字,導演饒曉志說:「或許是因為他們看見了埋在這個名字下面的處世哲學,偽 裝、殘酷、充滿黑色幽默,一匹披著羊皮的狼抑或一隻披著狼皮的羊,不同的認識不過是因著我們心底 住著不同的欲望。」這是齣喜劇,但卻是一齣會讓你疼的喜劇――你有、至少你曾經有、或許你將來會 有……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否認自己有和劇中人一樣的掙扎。

哲騰(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哲騰演出運營院線

哲騰演出運營院線是由哲騰文化總監傅若岩 08 年提出的戲劇運營化全新概念,致力於打造全中國首家最具專業性

的民營戲劇運營院線。平台上運營劇目已超過 60 部,演出總量達平均每年 900 場,並與多個城市形成全年戰略合作,

代表作有《我的祖宗十八代》、《你好,瘋子!》、《又見老爸》、《分手旅行》、《驢得水》等。

饒曉志戲劇工作室

正式成立於 2014 年,是以導演饒曉志為核心,集戲劇、影視的創作與製作於一體的專業團隊。公司立足於北京,

輻射全中國舞台劇演出及影視專案開發、策劃、製作等領域。在戲劇領域,以導演饒曉志獨樹一幟的「紳士喜劇」

作品為中國當代戲劇注入了新的活力,先後製作出品了《將愛情進行到底》、《女人,女人》、《你好,打劫!》、 《你好,瘋子!》、《鹹蛋》、《蠢蛋》等多部享譽戲劇舞台的作品。

導演

饒曉志

紳士喜劇開創者,中國話劇金獅導演獎得主。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畢業,曾與李亞鵬共創春天戲劇工作室,2014 年成立饒曉志戲劇工作室。以玩世不恭式的荒誕幽默賦予觀眾深刻反思,為新世紀戲劇藝術的探索者和領軍人物。 出品單位 演出運營 演員

壹怡旖藝(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哲騰(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承製單位 饒曉志戲劇工作室 哲騰演出運營院線 出品人 李亞鵬、傅若岩 編劇 馬超、饒曉志 導演 饒曉志

韓天宇、董博、謝波、熊婭、張亢、惠曉立 製作人 王嘉鑫 舞台監督 王飛 執行監督 馮鏡宇 舞台設計 鄭博 燈光設計 萬神

燈光執行

李一航 音響設計 應長根 音響執行 鄭煜坤 音樂設計 張小柯

21


22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香港)

十方一念

5/29

19:30 (五)

5/30

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LAB 創意實驗室

19:30 (六)

5/31

14:30 (日)

一場反叛性的創造 張愛玲 華格納 達利 亞陶 ×

×

×


人生是獨一無二的 但殘酷的是 生死愛恨你不能獨自決定

一念間 虛空中 開天闢地 在劇場上 寫下一首 實驗的詩篇 展現張愛玲、華格納、達利、亞陶的生、死、愛、恨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開展歷時兩年的「總體劇場實 驗計劃」。演出是計劃的其中一個項目,故事以四位文藝大師張愛玲、達利、華格納及亞陶的生平及作

品為藍本,導演陳恆輝(香港舞台劇獎及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得主)帶領八位各有格調的演員,透過

編作劇場(Devising Theatre)的創作模式,探索殘酷劇場的戲劇理論,以充滿詩意的舞台意象,展現四 位名家的生死愛恨。本劇已在香港及上海等地區公演,好評如潮。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www.alicetheatre.com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三年資助團體,致力製作富實驗性的戲劇演出。分別在香港舞台劇獎和香港小 劇場獎獲多項提名及獎項。屢獲邀請到中國各地演出及交流,亦被 CNNGo 評為五個獨特的香港劇團之一。

導演

陳恆輝 Chan Hang Fai Andrew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藝術總監。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導演,獲頒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並憑畢業作 品《浮石傳》獲得校內傑出導演獎。導演作品有《卡夫卡的七個箱子》、布萊希特《第三帝國的恐懼和苦難》、《伽 利略傳》、惹內《侍女》、貝克特《終局》及馬奎斯《百年孤寂》等。2009 年憑《卡夫卡的七個箱子》獲得「第

十八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獎(悲劇 / 正劇)及「第一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獎。2011 年憑《巴索里尼的

一千零一個夜晚》提名「第三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獎。2013 年憑《終局》獲得「第五屆香港小劇場獎」最

佳導演獎。

藝術總監 / 導演

陳恆輝 聯合監製 / 演員 陳瑞如 聯合監製 黃穎文 演員 周家輝、梁智聰、黎浩然、阮煒楹、陳栩炘、林子傑

執行監製

葉萬茵 助理監製 謝文俊(* 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計劃統籌 / 演員 馮兆珊 佈景及服裝設計 巫嘉敏

舞台監督

莊曉庭 執行舞台監督 陳嘉儀 助理舞台監督 謝民權 平面設計 張惠淳

燈光設計

鳴謝

鄭稜耀 執行燈光設計 甄麗嫦 作曲及音響設計 彭俊傑 髮型技術構想 黑暗中的髮型師 @ Salon Go Ahead 技術統籌 黃申全

23


24

薪傳實驗劇團

群鬼 2.0

6/5

19:30 (五)

6/6

19:30

(六)

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多功能展演廳

6/7

14:30

(日)

自拍能拍出經典嗎 ? 舞台與電影的交織 在一群鬼面前 兩隻眼睛不再夠用


新浪潮導演王翀巔峰之作 中日韓巡演廣收讚譽 繼《中央公園西路》《雷雨 2.0》後,第三部來台的新浪潮戲劇

《群鬼 2.0》基於易卜生 1885 年的作品《群鬼》而成。在文本方面,本劇通過改變人物名字、稱謂以 及故事的發生背景,把這個故事大膽而巧妙地移植到了中國的文化語境中。沒有讀過原作的觀眾,可以

順暢地釐清全劇的脈絡,不覺突兀;曾接觸過原作的觀眾,則可以從各種枝微末節中去釐清創作者們的 意圖,像是與他們再造「群鬼」亂舞的世界,收穫獨特的觀劇體驗。

在形式上,本劇則是由演員使用攝影機自拍,打破了電影美學的框架,再一次更新了舞台電影的語彙。

在網際網路時代,人們通過自拍進行身分表達;在《群鬼 2.0》裡,人們通過自拍相互交流。觀眾將在 大螢幕上看到四塊小螢幕,四個人直視鏡頭的表演,就像是一場網路視訊會議,令人眼花繚亂。

薪傳實驗劇團

自 2008 年成立以來,薪傳實驗劇團已經推出 16 部新浪潮戲劇作品,在大陸、香港、台灣、日本、韓國、美國、 加拿大、英國、法國、荷蘭等 22 個地方巡演,獲得觀眾追捧,更受到中外媒體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薪傳實驗劇

團不滿於平庸而膚淺的北京戲劇,旨在尋找戲劇新美學。通過戲劇關注中國社會嚴酷的現實,探索實驗藝術的前沿。 劇團的創作方向包括:紀錄式戲劇、極端的語言與肢體表達、戲劇與影像的跨界探索。

導演

王翀

新浪潮戲劇發起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 80 後戲劇導演。他翻譯並導演了《陰道獨白》、《哈姆雷特機器》等歐美

後現代名作,又以《雷雨 2.0》、《海上花 2.0》、《地雷戰 2.0》革新中國經典。《地雷戰 2.0》成為榮獲東京國

際劇場藝術節大獎的首部華語戲劇,《雷雨 2.0》被新京報評為中國小劇場戲劇 30 年十佳作品,《一鏡一生易卜生》

被文藝生活週刊評為 2012 中國十佳演出。王翀被中美英三國媒體譽為「新生代導演中最具實驗氣質」、「中國實 驗戲劇之希望」、「改變中國戲劇之面貌」,被新京報評為 2012 年度新鋭藝術家。 原作

Henrik Johan Ibsen(亨利克.易卜生) 導演 王翀 製作人 王翀、王青陽 演員 王小歡、李嘉龍、崔永平、佟蒙、李泊霖

副導演 / 攝影指導 平面設計 鳴謝

出品

丁一 音樂 鄧一平 翻譯 潘家洵 製作助理 成真、韓景合、龍江 燈光設計 劉淑昌 音響 楊帆

朱丹婷、袁媛 宣傳策劃 胡璇藝 監製 英格・布瑞桑德 視覺設計 英格瓦・尤林 顧問 黑格・托瑞森

張立峰、廖優子、王楠、豐翼,還有很多提供無私幫助的朋友

25


26

馬俊豐導演作品

鄭和的後代

6/5 6/6 6/7 6/12 6/13 19:30 (五)

19:30

(六)

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LAB 創意實驗室

19:30 (五)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圖書館小劇場

14:30 (六)

14:30

(日)

風光背後的落寞 是抹不掉的閹割烙印與壓迫凌辱


撩撥遊子

新加坡劇場之父郭寶崑扛鼎之作 馬俊豐奇幻詮釋

心緒引爆缺失痛楚 洞穿漂零迷霧 撕扯孤寂魂靈 「出發是我的還鄉;漂泊是我的家園」――劇中台詞 《鄭和的後代》是新加坡國寶級戲劇大師郭寶崑先生的巔峰作品,由青年導演馬俊豐執導。本劇以描寫 明代太監鄭和在事業上威風凜然地統領艦隊開拓海洋,而內心卻由被去勢引起的身體與心靈的恥辱強烈 衝擊,諭示現代人在物質文明的功利性和社會競爭的非人性的壓迫下,無以遁逃的空虛和沮喪。

馬俊豐導演的《鄭和的後代》受邀在澳門城市藝穗節、上海 ACT 國際戲劇節、深圳灣藝穗節、北京國 際青年戲劇節、上海高校巡迴演出,反響熱烈,引發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導演

馬俊豐

上海戲劇學院導演。本科畢業於深圳大學表演專業,後獲上海戲劇學院藝術碩士( MFA )。 曾執導實驗戲劇《擁擠 × 棺材太大洞太小》,經典戲劇《豬在人在》,身體劇場《那廝》,校園戲劇《西泠守望》, 先鋒戲劇《禽獸》、《莎翁愛情碎片》,城市喜劇《拾叁》、《當一女遇見男男男男男男男》、《米婭快跑》,莎劇《理

查三世》等,參與導演傳記體文獻劇《弘一法師》,音樂詩劇《鑒真東渡》。作品曾在上海國際藝術節、北京國際 青年戲劇節、上海國際小劇場戲劇節、澳門城市藝穗節、深圳灣藝穗節演出。

他的作品中,導演語彙奇幻乖張,美學鋪張怪異,觀演關係新奇瘋狂。作品時空自有錯亂,情節天馬行空、辛辣詼諧, 導演風格獨特而印記鮮明。 編劇

郭寶崑(1939-2002) 藝術指導 熊源偉 藝術總監 郭踐紅 導演 馬俊豐 舞台設計 石昊 燈光設計 孔慶堯

鳴謝

新加坡實踐劇場、上海戲劇學院 特別鳴謝 吳麗娟女士、徐晨子女士

影像設計

許彬 平面設計 孟洋洋 音效操作 于煬 製作人 胡曉曦 主演 許翀燁、王賽男、張璵妤、劉裕龍、陳昱君

27


28

Color Your Life 系列活動 台灣場

導演講座

FREE

場次 NO1:松菸誠品 3F Forum 其它場次:松山文創園區 多功能展演廳北側廳

NO1. 無所不能的一戲一風格與黑色幽默的紳士喜劇

從莎士比亞、契訶夫到布萊希特;從「新京味三部曲」到原創音樂劇;從肢體劇場到環 境戲劇、不插電露天演出;從中國戲曲元素到古希臘面具……黃盈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對 上一部的審視與革命,為何他可以如此的風格多變?背後又有什麼樣的創作故事呢?饒 曉志,紳士喜劇的開創者,將生活細細的觀察寫進幽默的故事中,不是為了商業市場, 也不是打著藝術家的旗號,只是平衡了創作與觀眾間的距離,在戲劇中,他探索的是人 性這一終極主題,「因為人性是複雜的,多面的,戲劇不同於小品、相聲,沒有思考的 東西不能稱之為戲劇」。

5.17(日)15:00~16:30

———

黃盈 (《麥克白》導演) 饒曉志 (《你好,打劫!》編∕導)

NO2. 跨戲劇理論的劇場實驗家

香港前衛派最具代表性創作者之一,陳恆輝有如身著隔離衣一般,重新拆解、拼貼著戲 劇、文學、舞蹈、音樂、歷史傳記……,將感性的劇場幻化為理性的實驗室,重新調配 出一道道符號與意象重新融合的殘酷美學意念。

5.23(六)15:00~16:30

———

陳恆輝 (香港,《十方一念》導演) 陳瑞如 (香港,《十方一念》監製∕演員)

NO3. 戲劇新浪潮 推翻傳統想像 北京文藝青年 2.0

當科技不斷的進步後,傳統的戲劇演出,也開始一一接到創新形式的挑戰,影像瞬間大 量的被放進劇場使用,試圖在實體的觀賞空間中擴張視覺的語彙,影像為導演說出更多 的符號與觀點,不一定新就是全面推翻經典,而是在對這 2.0 的時代進行拆解與改造。

5.30(六)15:00~16:30

———

王翀 (《群鬼 2.0》導演)


Color Your Life 系列活動 台灣場

NO4. 肢無不言 體現劇場 打破觀演空間的鬼才導演

被稱作鬼才的馬俊豐導演,作品情節天馬行空、風格獨特為其著稱。習慣帶領演員以肢 體創作,不以傳統鏡框式舞台的概念做為呈現方式,就是要讓走入劇場的觀眾有身歷其 境的奇幻之旅。

6.6(六)15:00~16:30

同場加映

創 作 社 劇 團 兩岸三地四導演 跨 域 合 創 講 座

———

馬俊豐 (《鄭和的後代》導演) 胡曉曦 (《鄭和的後代》製作人)

我們在劇場相遇

真的不容易,讓這四位青壯編導(演)全才在劇場相遇一起做戲。王子川被讚歎為天下 掉下來的鬼才編導演;陳恆輝是香港小劇場導演獎得主,作品獲香港舞台劇獎;李銘宸 作品入選台新藝術獎,楊景翔編劇作品入圍金鐘獎,導演作品頻頻受邀於兩岸藝術節演 出。藉著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平台,創作社劇團提出兩岸三地導演跨域合創構想,力邀這 四位個人特質鮮明,風格獨具的青壯導演,在同一命題下共創一齣戲,並預計 2016 年 5 月台北首演。跨域合創既遙遠又親密,四人到底想做什麼戲?又將如何合創?今年 5 月,他們在台北首次相聚,並與觀眾一起分享與期待這難得的創作交流。

5.30(六)11:00~13:00

———

楊景翔 (台灣《我為你押韻 - 情歌》導演) 李銘宸 (台灣《戀曲 2010》導演) 陳恆輝 (香港《十方一念》導演) 王子川 (北京《非常懸疑》導演)

29


30

Color Your Life 系列活動 台灣場

我們一台戲

Addie の 插 繪 展 FREE

Share and Join Our Drama

22th.May-7th.June

2015

5.22 - 6.7

策 展 人: 簡 美 霜 ∕ 插 畫 家: 廖 芳 鈺 松山文 創 園 區 多功 能 展 演 廳 北側 廳

插畫家介紹 Illustrator Introduction

總有那麼一幅畫,並不一定吸引我們的雙眼,而是觸動了我們的心靈,牆上的話有暖心的畫,一幅作品能感動自

己也能分享他人就是最棒的,Addie(廖芳鈺)從小就很喜歡畫畫,總愛拿著紅磚當畫筆隨意在水泥地上塗鴉,從

2011 年開始每天一幅畫用插繪紀錄生活,Addie の插繪原創精神就是傳遞幸福正能量,她有著與生俱來的繪畫天 賦與充滿個人風格的原創魅力,祝福每位參觀的粉絲都能在此遇見令你感動的一幅心裡畫。

展覽介紹 Introduction

———

生活沒有腳本,每個人都屬於自己精采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主角

藝術家們善於發現生活中美的細節,擁有敏銳且細微的觀察力,而一幅精采畫作和一場完美演出同樣耐人尋味,通過說故事方式將藝術語言傳 播分享,讓更多欣賞藝術熱愛生活的觀眾產生共鳴,有趣的美學碰撞因一個經典瞬間而感動或被啟發,生活與藝術之間彷彿有無數隱形交錯的 線,牽引著觀眾成為彼此心靈相通的連結。

———

鷺偲文創 Lusiart Cultural and Creative

鷺偲文創是結合新銳藝術與設計開發於一體的文創平台,以自由開放藝術空間融入多元文化與原創藝術,讓參觀者通過趣味的互動方式體驗

藝術生活及美學的傳播魅力,藝術不定位在收藏而是定義在分享,能走入生活的藝術就能溫暖整個空間,鷺偲文創用心說畫,用藝術點亮生活。

———

上海予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hanghai Yulu Cultural Diffusion Co.,Ltd

上海市黃浦區泰康路 210 弄田子坊 5 號畫家樓 210 室 Rm 210, No. 5 Tianzifang , Lane 210, Taikang R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25

Tel : +86- 21-64035086 WeChat : lusiart Email : myegret@msn.com

插畫│藝術│代理│授權│文創│講座│展覽

———


Color Your Life 系列活動 台灣場 作品預覽 Artwork Preview

▲ 黑白體

2013 三星夢想繪實現得獎作品

▲ 調味料

▲笑口常開

微笑是人際互動最美的語言及通行證

友誼像一道可以慢熬的幸福料理

▲ 舌尖上的藝術

嘴巴可以嚐盡美食、唱好聽的歌 但有時卻也是傷人的利器

▲ 開著燈說說話

2014 上海插繪個展主視覺

▲ TOUCH

2014 希望之翼基金 公益美學的心靈碰撞 插繪聯名展主視覺

31


32

Color Your Life 系列活動 台灣場

漫步旅行 分享在地創意生活 透過城市漫步的概念,安排各類體驗生活的內容:松山文創園區

時間

步 旅 行 掃我報名

內容

導覽,深度瞭解園區記憶的點滴;插畫展分享,用靜態的插畫說

10:00-11:00 漫步松山文創園區,聽見歷史的記憶

手機攝影教學,讓平日忙碌的都會人,也有機會細細體驗生活的

12:00-13:00 輕食午餐

出背後的創作故事;手作體驗課程,安排禪繞畫體驗、羊毛氈手作、 樂趣,並且透過結合劇場的演出觀賞,一起找尋看故事的感動, 也一起感受各式各樣的創作面貌,堆積出生活更多的可能。 時間:5.24、5.31、6.7(日)共三梯次

報名:請上「活動通」網站搜尋「兩岸小劇場」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人數:每梯次 20 人

費用:只需購買當天的戲票即可參加活動,同時贈送兩岸小劇場藝術節限量禮物

漫步松山文創園區,聽見歷史的故事

身在城市的你,曾經有靜下心來好好聽聽城市的故事嗎?在現代社 會壓力下容易就忽略身邊的人事物,透過一趟簡單的導覽之旅,聽 聽曾經在台北發生的歷史,找找過去人們的記憶。

———

「我們一台戲」插畫展,分享創作的故事

你不是來看演出,而是來參與演出的,我們每天都在扮演不同的角

色,就像舞台上演出的演員一樣,是否也很想將自己的面具一一畫 下。現場設置互動牆面,讓參加者可用臉的小卡,自行塗鴉並依想

像的演員裝扮,展覽將以每部戲的內容為故事,結合插畫與演出劇 照做陳設,現場導覽說故事。

———

11:00-12:00 「我們一台戲」插畫展,分享創作的故事 13:00-14:30 動手自己來,感受創作的樂趣 14:30-16:30 演出觀賞,進劇場看故事 16:00-17:00 演後座談,導演談創作

17:00~

帶著一天的體驗與感受細細回味,賦歸


Color Your Life 系列活動 台灣場

動手自己來,感受創作的樂趣 5/24 禪繞畫手作課

禪繞畫是利用重複的基本圖形來創作出美麗的圖畫,圖形都是來自 大自然與日常生活事物,非常容易上手,而且可以感受到畫畫過程

所帶來的平靜與美妙。任何人都可以畫得出禪繞畫,不論年紀,不

分背景,一畫就有成就感,讓人不知不覺沉浸在筆下的圖形裡,隔 絕掉外界的噪音與繁瑣,而從創作中獲得極大的滿足。

———

5/31 羊毛氈手作課

位處亞熱帶地區的我們,對羊毛真的所知不多,身邊好多朋友都說, 好喜歡羊毛的觸感,好舒服、好柔軟……但是在台灣使用會不會太

熱呀?這真是我們普遍存在的誤解,總以為它只適合寒冷國家。其

實只要多留意身邊的事物,將會發現羊毛的用途很多呢!一起來動 手創造另一種驚喜。

———

6/7 手機攝影

攝影是一種「日常生活方式」,用最簡單的快門記錄影像生活日記。 有時生活就是一種隨興,沒有企圖 沒有目的,只有小小的感動。

捕捉那稍縱即逝的畫面,記錄生活最真實的時刻,運用「手機」與 「APP」,讓每一個相遇呈現最美的畫面。 ◎課程內容:

1. 了解手機攝影 2. 如何運用 APP,讓照片更有創意 3. 實地外拍 4. 社群分享

———

33


34

Color Your Life 系列活動 北京場

馬照琪《賈克樂寇‧ 詩意的身體》工作坊與展示

用身體說話、行動、思考 身體是智慧的詩意的 關於賈克樂寇( Jacques Lecoq )

20 世紀法國最偉大的戲劇大師、教育家之一。他創立了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著作《詩意的身體》創造出一

套影響了當代無數戲劇創作思想的表演系統,強調由外往內追尋,從人類與這個世界的關係以及對外在世界的 反應,來呈現內在的世界,尋找角色建立的靈感與身體動態。 導師 馬照琪 ( 台灣 )

紐約大學教育劇場碩士,法國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畢業。現任沙丁龐客劇團團長、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講師, 致力於默劇、小丑、面具、集體創作等表演形式的開發與應用。曾翻譯包括賈克樂寇《詩意的身體》在內的多 本戲劇書籍。

工作坊從賈克樂寇最基礎的表演方法開始,以即興練習、動作分析、以及自我創作課等三大主軸,進入到樂寇 表演最核心的精神與概念中,包含情境重構到表演、轉化練習、角色、動作分析、自我創作五個重要課題。 時間:5.1(五)~ 5.3(日)10:00~17:00 地點:北京 9 劇場 TNT 劇場

適合對象:演員、舞者、劇場工作者,以及所有對肢體動作表演有興趣的成年人。 工作坊費用:1000 元∕人,限額 25 人。

工作坊展示:5.3(日)16:00~17:30 免費活動

我與詩意的身體 藝術家沙龍 FREE

4.30(四)19:30 ~ 21:00

場地支持:皮娜鮑什下午茶(北京西城區南鑼鼓巷菊兒胡同 20 號)

馬照琪、趙淼(戲劇導演,三拓旗劇團創建人,法國亞維儂閃光劇場藝術總監)

兩位分別在兩岸探索與實踐賈克樂寇表演體系的先鋒人物,一對老朋友首次重逢於北京,聊聊肢體劇大師的身體訓練技巧, 探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追求詩意的身體表達。


Color Your Life 系列活動 北京場

無獨有偶《魔幻光影劇場》工作坊與展示

只要一張紙、一把剪刀、一扇窗戶 我就能說一下午的故事

無獨有偶成立以來,多次與國際光影大師切磋現代光影創作技巧,工作坊中將分享無獨有偶創作當代光影劇場 的心得,涵蓋影偶雕刻技法、移動式光源運用手法翻轉大眾對於皮影戲的既定印象,呈現電影般的視覺效果, 學員並將綜合運用所學,創作獨一無二的光影小品。 導師 鄭嘉音 ( 台灣 )

現任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藝術總監。以跨文化視野及跨領域美學編導多部現代偶劇,擅長使用形體與物件在空 間中的流動營造詩意的視覺意象,引領將「偶」作為當代劇場重要表現媒介的前衛思潮。曾於國際工作坊中追 隨德國懸絲偶大師 Albrecht Roser、法國導演 Philippe Genty、澳洲影戲大師 Richard Bradshaw 等多位偶戲大師。

近年致力於偶戲創作人才的培育工作,並積極投身於國際偶戲交流活動的推動。 時間:5.8(五)~ 5.10(日)10:00~13:00

地點:北京 9 劇場 後 SARS 劇場

適合對象:專業表演者、偶戲愛好者、大學生。 工作坊費用:500 元∕人,限額 25 人。

工作坊展示:5.10(日)11:30~13:00 免費活動

剪心花 剪紙光影工作坊 FREE

*適合一般民眾,7 歲及以上之親子家庭共同參與

5.2(六)10:00 ~ 12:00

場地支持:時差空間(北京美術館後街 77 號 77 文創園內)

現代忙碌的科技生活,讓我們離「手做」技藝越來越遙遠,【剪心花】剪紙光影工作坊,無獨有偶帶領參與者體驗剪紙的 趣味,加上燈光變化投射,演出獨一無二的光影劇場,進入神秘想像的神話世界。

35


36

Color Your Life 系列活動 北京場

戲裡戲外—台灣劇場紀錄片

講述劇場經典幕後的故事

FREE

北京 9 劇場 FIRST 青年電影館

NO1.《記憶空的記憶》28min 映後導演與觀眾座談 30min

跨界導演周東彥與編舞家周書毅合作的跨界劇場作品《空的記憶》,是台灣近年來極為 亮眼的一齣製作,並一舉拿下 2013 年世界劇場設計大展「最佳互動與新媒體設計」獎 項。這個以詩人羅卡詩作〈給空的空間的夜曲〉為靈感,探討記憶、空間與虛無之間關 係的實驗創作,運用環景攝影、即時影像處理、感測器與無線舞台裝置等技術,塑造一 個虛實並存、似真又如夢的場域,讓舞者在數扇移動且流動的螢幕間穿梭互動,構築身 體─空間巧妙的連結經驗。影片不僅訪談兩位核心創作者概念發想的經過、記錄整個設 計製作團隊的創作歷程,亦在音樂與影像剪輯上進行呼應的想像及再創造。

4.23(四)16:30

———

NO2.《優人神鼓 雲腳台灣》28min 《記憶空的記憶》28min

優人神鼓 – 優表演藝術劇團,創立於 1988 年,由劉若瑀、黃志群和一群專精表演藝術的 優人所組成。「優」在中國傳統戲曲中指的是「表演者」,「優人」即表演的人,「神」是人 在高度專注下,所進入的一種寧靜、無我狀態。 「優人神鼓」 ,亦即「在自己的寧靜中擊鼓」。 優人用腳親炙大地,以「走一天路,打一場鼓」的方式淬鍊自我。走路的時候,把心放在腳, 心就會慢慢慢慢地統一,也就會慢慢慢慢地安靜了。雲腳,是優人獨特的肢體訓練方式, 在日復一日的行走中,優人們學習放鬆意念,將心性回歸到簡單與寧靜。

2008 年,優人二十周年,選擇以「雲腳」來慶祝,也用「走路」,回到原點。於 3 月 23 日至 5 月 11 日,用 50 天繞行台灣一圈,行走 1200 公里,演出 33 場,用腳串起生命的力量,用 藝術串起生活的關懷,用行動串起生態的優質。

4.27(一)19:30

———


Color Your Life 系列活動 北京場

NO3.《觀》製作全記錄 65min

獲第三屆台灣國家出版獎「非書及電子出版品類」佳作獎

《觀》,這支舞蹈通過舞者靜、定、鬆、沉、緩、勁的身體語言,訴說一個關於 大地的神話。

無垢舞蹈劇場同名演出《觀》堪稱世界當代八大編舞家林麗珍十年的創作圓熟高峰。製 作全紀錄引領觀眾一探《觀》的創作過程,在林麗珍原創的舞蹈風格裡,藉由她獨特的「儀 式劇場」美學,浸潤各民族文化的生命體驗,鎔鑄宗教儀式、集體記憶、以及神話寓言為 一體,讓《觀》在靜、緩、沉、遠之間,引領觀者貼近大地靈魂的內在風景。

5.4(一)19:30

———

NO4.《鄭和 1433》製作全記錄 70min

本劇根據鄭和的第七次航行改編成寓言,由國際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美國)導演,結 合優人神鼓、歌仔戲唐美雲的獨特唱腔、美國知名爵士樂大師歐涅.柯曼與迪奇.蘭德利 的音樂,帶領我們經歷一場探索內在記憶的潛意識奇航。

5.11(一)19:30

———

37


38

Color Your Life 系列活動 北京場

藝術家沙龍

聯合主辦:單向空間

FREE

單向空間,原單向街圖書館 10 年書店,智性生活方式創造者

NO1. 我們為什麼要買票進劇場

我們可以在家舒適便利地觀看製作精良的美劇視頻,為什麼還要進劇場看戲?我們可以 無限量獲得免費的文藝食糧,為什麼還要買票看戲?在一個全視頻化的時代環境中,劇 場的功能與魅力發生了怎樣的增減和遷移?對啊,我們為什麼要買票、進劇場?!

4.11(六)14:00~15:30

庄一 (《山居》編導) 史航 (中國著名編劇、策劃人,中央戲劇學院教師)

———

NO2. 科技與表演藝術的火花

穿透螢幕,從具體化的觀眾生物學的空間到電腦空間的「交感幻覺」的狀態,這一過程 正是科技對人的滲透與改變;無限現實,從具體化的劇場場所和舞台空間到多媒體的眼 花繚亂,這一過程則是科技與劇場的碰撞。任何空間都在重構,任何感知都需要重新書 寫,科技與表演藝術的火花已經燒著了。

4.18(六)14:00~15:30

———

周東彥 (《我和我的午茶時光》導演) 黃盈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副教授,北京演藝集團藝術委員會特聘專家)

NO3. 舞蹈劇場的破界

在西方的用語裡,劇場 Theatre 一詞既有戲劇的意思,也有劇場的含義。每一個「環境」 都可以創造出一個獨特的劇場表演空間,表演空間不僅是一種裝飾性功能,而是應該提 供美學和實際氛圍。舞蹈劇場本身就是現代舞的破界,而舞蹈劇場的破界意味著一切劇 場表演手段、視覺藝術乃至戲劇方式,都能夠在劇場中實現美妙的延伸與融匯的可能。

4.25(六)14:00~15:30

———

陳武康、蘇威嘉 (《2 Men》創作者) 侯瑩 (著名旅美舞蹈家,中國現代舞團成立後的第一代現代舞蹈家 前美國紐約沈偉舞蹈團舞者、排練總監)


Color Your Life 系列活動 北京場

NO4. 偶與人之間的對話

表演藝術除了與科技碰撞火花,是否還能夠與傳統手工藝來一次融合?剪紙作為一種傳 統的民俗技藝,本身附有招魂魔力的神秘色彩,剪紙單薄、脆弱,但擁有自身的生命和 隱喻,把剪紙搬上舞台,它在戲劇的空間裡可以傳達什麼意念?可以詮釋什麼故事?可 以與人有怎樣的對話?

5.2(六)14:00~15:30

鄭嘉音 (《剪紙人》導演) 王曉鑫 (上海戲劇學院教師,國際木偶聯會專業教學委員會委員)

——— NO5. 玩弄劇場創作的極限

如何對演員進行訓練?如何對舞台安排佈局?如何控制整體的氛圍?如何選擇劇場的語 彙?如何將複雜的細節轉化成獨特的劇場美學?每個導演用他們不同的方式,藉由與設 計、聲音、多媒體等的合作,透過表演形式的特殊設計,與演員共同挖掘、面對和思考 劇場表演的可能性。

5.9(六)14:00~15:30

———

王嘉明 (《請聽我說》編導) 周黎明 (中英文雙語作者,電影等文化藝術的評論人,戲劇編導)

39


40

日期 / 地點

4/17-18

北京 77 文創園 77 劇場

北京 9 劇場

行動劇場

黃翊工作室 +

《黃翊與庫卡》

TNT 劇場

狠劇場

4/25-26

《我和我的午茶時光》

4/30-5/3

《2 Men》

驫舞劇場

5/7-10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5/14-17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日期 / 地點

5/22-24 5/29-31 6/5-7 6/12-13

馬照琪 《賈克樂寇∙ 詩意的身體》

《剪紙人》

《請聽我說》

多功能展演廳

台北 松山文創園區

黃盈工作室

《麥克白》

哲騰(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饒曉志戲劇工作室

《你好,打劫!》 薪傳實驗劇團

《群鬼 2.0》

後 SARS 劇場

工作坊與展示

戲痞士劇團

《山居》

LAB 創意實驗室

香港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十方一念》

馬俊豐導演作品

《鄭和的後代》

無獨有偶

《魔幻光影劇場》 工作坊與展示

高雄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圖書館小劇場

哲騰(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饒曉志戲劇工作室

《你好,打劫!》 黃盈工作室

《麥克白》

馬俊豐導演作品

《鄭和的後代》


鄧麗君

璀璨的年代,永恆的記憶

李哲藝 作曲 呂思清 小提琴獨奏

江 蕙 心中最柔軟的母語呢喃 王乙聿 作曲 / 二胡獨奏

蘇 芮 高亢無懼,帶我們往前進

彭彥凱 作曲 歐陽娜娜 大提琴獨奏

向世紀天后致敬 Glorious: An Honor of Divas

張惠妹

從原鄉到殿堂,新時代的誕生

王倩婷 作曲 龔鈺祺(阿龔)

鋼琴獨奏

藝術總監:楊忠衡 指揮:黃東漢 / 客席指揮:李哲藝 廣藝愛樂管弦樂團 票

2015

主辦單位

300 / 500 / 700 / 1000 / 1500 / 2000

購票洽詢

宣傳協力

Qbo 藝 文 頻 道


About Escents Story 關於 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從一縷薰衣草的氣息、芳療師溫潤的雙手,展開了伊聖詩的美學生活旅程。 不斷為消費者創立優質芳療生活的伊聖詩,從多角化經營傳遞出美學新價值,由天然純質精油出發, 包含了美顏美體、護膚保養、髮絲修護、芳療沐浴、按摩至居家香氛、有機花草茶與純露等系列, 真誠關懷所有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心靈,成為有溫度的品牌。 同時,我們也成立了「 1% For the Planet — 守護地球專案」, 固定將每月營業額的 1%, 用於關懷弱勢、愛護地球;定期舉辦綠色藝術市集、芳香藝術季、並不間斷支持在地小農與環保團體, 以實際行動參與本土環境關懷,期望透過芳香療法,喚起大家對這片土地上美好價值的珍惜與感動。

神奇精油棒系列商品

台北地球日 綠色藝術市集

陽明山半嶺 希望森林認養

伊聖詩芳療生活

www.escents.com.tw

南投縣信義鄉東埔國小 種子計畫補助



DIY創意嘉年華



推廣、媒合、培育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表演藝術華文地區推 廣平台」計畫與廣藝基金會聯手,推出「大陸 地區演藝交易會台灣專場」 、 「劇本演讀會」 、 「藝術家駐地創作」 、 「行銷、製作人才駐地實 習」具體項目,搭起表演藝術華文地區交流 的橋樑,歡迎年輕新秀加入,展翼翱翔!

劇本演讀會徵選

廣徵華文地區優秀原創劇本, 第一階段-演讀會發表: 整合在地宣傳資源,展現劇本創作實力。 第二階段-商業演出: 結合在地製作行銷團隊,推出正式演出於各藝術節,打入華文市場。

徵選對象:

(一)華文地區之個人或表演團體。 (二)未曾公開演出過之中文原創作品。 補助內容:

提供入選者(最多四組)於2015年間,至大中華地區進行演讀會發表。補助演讀會執行經費、旅運費、 住宿,以及當地技術支援。廣藝基金會將媒合獲選作品進行製作及商業演出,並安排於兩岸小劇場藝 術節登場。 徵件網頁:請搜尋「搭台展藝」 收件時間:即日起至 2015年5月31日止 結果公告:2015年6月30日前 相關洽詢:廣藝基金會 王先生0911-262-173 alex_wang@quantatw.com


靈光初

乍現 的閃動

委 託 創作 徵件 關不住的

創意靈魂

感官駕馭

迷人感受

非得說出 的念頭 至

演,予以創 新表演藝術展

作補助及推廣

支援。 節目部

會 表的全 廣藝基金 式未曾公開發 題請洽: 形 tw .c o m 問 類 ta 各 何 n a 挺 任 u 相 q 若有 計畫, 報! _wang@ 來 x 躍 le 踴 a 馬 委託創作徵件 : 人 路創意 E -m a il 73 1 -2 6 2 -1 計畫,歡迎各 20 16 年 演 出 詢 電話:091 查 站 網 會 金 請上廣藝基 詳細徵件辦法

王先生


淡水

雲門劇場



2015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工作團隊

廣藝基金會

專案統籌|王立民、鄭涵文(台灣)、張馨心(北京)

董 事|朱宗慶、林懷民、林谷芳、吳興國

專案總監|徐昭宇

媒體統籌|楊佩芬(台灣) 行銷統籌|尚安璿(台灣)

宣傳統籌|葛惠超(北京)

技術統籌|黃申全(台灣、北京)

執行舞監|林邦彥(台北)、史志莉(北京) 行銷宣傳|孫率兵、曾陽、謝珊珊(北京)

專案執行|吳季娟、戴秀穎、郭姝伶、張漢軒 平面視覺 / 標準字設計|莊紹瑋(台灣)

美術編輯|張仲妹(北京)

製作執行|藝外創意有限公司、齊立有限公司(台灣) 舞台工程|尚興舞台(台灣)

燈光工程|極光工程宿彥公司(台灣)

技術人員|台灣:劉伊婷、謝中誠、張君如、蔡鴻霖、鄭雅文 田智文

北京:劉恒志、鄔興華

實 習 群|台灣:臺北藝術大學:

李安琪、李毓悅、張書敏、陳彥霖、鄭晴文 謝佳茹、簡姵伽、羅德弘、蘇耀庭

樹德科技大學:

楊曉蕙、蔡芷頤、陳佳琪、李佳琦、黃鈺婷 周彥陞、許哲禎

北京:王 宣、王 瑤、王 瀟、王鈺倩、牛婕群 方 穎、皮博辰、田雨鑫、咸 慧、李鵑伶 趙金鑫

董 事 長|林百里

劉岠渭、賴聲川(依姓氏筆畫排列)

執 行 長|楊忠衡

副執行長|徐昭宇

行政管理部

協 理|陳郁敏 經 理|羅秀蘭

北京辦公室主任|宋玲 專 員|黃碧紅 節目製作部

經 理|王立民

專案經理|李道弘

北京專案經理|謝珊珊 主 任|廖思琦

專 員|蔡明璁、陳思迦 行銷企劃部

總 監|楊佩芬 主 任|嚴睿淇

專 員|林筠盈 編輯部

主 任|陳志維

執行編輯|洪瑞薇、高正芳 美術設計|莊紹瑋 網路部

總 監|胡福財 專 員|鄭寶琳


生活有戲

主辦單位: 贊助單位:

中華文化聯誼會

我們一起玩!

協辦單位:

媒體協辦:

宣傳協力:

最Q的藝文快報 Qbo APP

藝術節官網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