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lla:La Vida Breve
法雅:短促的人生
曲 目
E. Lalo:Symphonie Espagnole in D minor, Op. 21, mvt. I & V
拉羅:西班牙交響曲,第一樂章與第五樂章 小提琴獨奏/陳舒彤
E. Lalo:Concerto for Cello in D minor, mvt. III
拉羅 :D 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大提琴獨奏/林玄晉 ~中場休息~
N. Leyden:Serenade for Strings Orchestra
諾曼•萊頓:弦樂團小夜曲
P. Tchaikovsky:Serenade for Strings Op. 48, mvt. IV

柴可夫斯基:弦樂小夜曲 作品48,第四樂章
Bizet:Carmen Suite No.1
比才:卡門第一號組曲
Chabrier:España
夏布里耶:西班牙
演出團體介紹 屏東縣交響樂團
屏東縣交響樂團(簡稱屏縣交)成立於2016年9月,由屏東聯合管樂團 (簡稱屏聯管)深耕多年的行政經驗,及豐富演出經驗籌畫了屏東縣交響樂團。 由最具音樂張力與舞台魅力的指揮張詠佑老師邀集南部優秀音樂家,以「在 地藝文深耕」為宗旨,將帶領屏東縣交響樂團創造出更多元豐富的表演藝術。 屏聯管由在地指揮家張詠佑老師於1995年成立,至今邁入第28年。每 年除了積極配合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辦理跨年晚會等各項音樂性活動,更年 年主動籌劃辦理年度音樂會、管樂營及管樂嘉年華等,歷年來榮獲屏東縣政 府與文化部(含前身文建會)多項獎項肯定,並擁有許多忠實樂迷。
有鑑於多年來屏東縣孕育了許多傑出音樂家,分別在各縣市執教或擔任 樂團首席,為了推廣精緻音樂讓表演藝術更多元,屏聯管籌畫並於2016年底 成立屏縣交,即受邀於屏東演藝廳開幕音樂會演出,展現在地豐沛的音樂能 量。


屏縣交未來將致力結合高屏地區傑出表演團體並與國際音樂家合作,共 同活絡屏東演藝廳為樂迷們帶來精彩音樂饗宴!

指揮/洪寅洲 老師

洪寅洲博士於1995年獲取研究所獎學金(Graduate Award)進入美國著 名音樂學府Eastman School of Music,並先後從該校取得小提琴演奏碩士 及博士學位。在校期間師事囊括四大國際小提琴比賽(Paganini, Wieniawski, Tchaikovsky, 及Montreal)首獎得主之烏克蘭小提琴巨匠Oleh Krysa,並獲 選為Oleh Krysa之教學助理長達六年之久。

洪寅洲不但琴技非凡,演奏足跡遍佈全球各地音樂廳,包括在中國,日 本,美國,新加坡(國家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 Theaters on the Bay), 及加拿大各大城市:上海,杭州,溫州,昆明,東京,巴黎,名古屋,紐約, 洛杉磯,聖地亞哥,芝加哥,聖路易,印第安納波里,華盛頓,及多倫多(Ford Performance Arts Center)應邀舉行獨奏及協奏曲演出。2016年獲邀中國溫 州交響樂團邀請擔任客座首席,與全球知名鋼琴家李雲迪同台演出。除此之 外,洪寅洲積極爭取國際藝術交流的籌辦事務,於2014年起企劃製作美國與 歐洲重要音樂家來台進行藝術交流活動,更進一步管理規劃室內樂團與學員 前往美國學習交流,強化演出歷程與經營策劃相輔相成的目標。經由藝文活 動國際化策略思維的延展,洪寅洲於2020年受邀擔任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 Banana音樂館營運總監,帶動高雄在地藝術表演活動接軌文創園區活絡藝 術經濟的發展趨勢,延攬台灣與國際知名藝術家進行主題性與多元展演事宜, 經營管理音樂館推廣藝文活動至各階層觀眾的長遠目標。
洪寅洲博士曾經任教於輔仁大學及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目前擔任樹 德科技大學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指揮/張詠佑 老師
張詠佑,屏東市人,1995年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 系演奏組主修小號,師事聶中興、溫哥華歌劇院管弦 樂團首席小號Tom Shorthouse以及茱莉亞音樂學院 小號教授RobertNagel。同時隨台北青年管樂團指揮 侯宇彪教授學習管樂指揮,2004年取得東吳大學音樂 研究所碩士學位,主修管弦樂指揮,師事張己任教授, 被譽為國內「最親民、具舞台魅力的指揮」。

2020 「Let's Play!」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指揮屏東聯合管樂團與前金國小管樂團
2019「奧斯卡電影音樂大賞」屏東演藝廳 /指揮屏東縣交響樂團
2018 受高雄市教育局 范巽綠局長聘任高雄市學生音樂團隊聯盟擔任總指揮, 帶領高雄市高中選拔管樂團及陽明國中管樂團至日本交流演出。
2018「法式意象 美聲豎笛」屏東演藝廳與法國豎笛博士 Didier Delettre蒂第耶.德列特合作演出。
「夢想的起點」指揮屏東縣交響樂團與無臂德國著名法國號職業演奏家 Felix Klieser演出
2017 與美國長號天王Scott Hartman史考特.赫曼;
法國薩克斯風博士Alexandre Souillart亞歷山大.蘇雅雷合作演出。 2016年受邀擔任屏東縣交響樂團常任指揮於屏東演藝廳開幕音樂會演出。


2009-2023年指揮高雄市陽明國中參加全國音樂比賽,連續十三年榮獲管樂 團體組「特優」佳績!
1995年回鄉籌組屏東聯合管樂團致力推廣南部音樂教育。
1992-1993年曾二次考取亞洲青年管弦樂團(AsianYouth Orchestra)代表台 灣至世界巡迴演出。
現任: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講師;屏東縣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屏東聯合管 樂團常任指揮;屏東大學、屏東科技大學、高雄中正高中、陽明國中、前金 國小等管樂團指揮;鳳山國小管弦樂團指揮。
曲目介紹
Falla:La Vida Breve 法雅:短促的人生
法雅擅長以西班牙古韻結合摩爾人與吉卜賽人音樂,營造神秘而又絢麗 的色彩與變化莫測的節奏,在二十世紀獨領風騷。
《短促的人生》是法雅的成名作,有別於西班牙傳統的民間輕歌劇-查 瑞拉(Zarzuela)形式,融合佛朗明哥舞蹈與憂鬱歌調的愛情悲劇,曲風熱情 奔放、充滿戲劇張力,同時法雅也成功地讓此歌劇於法國音樂界耳目一新, 獲得巨大的成功。
此劇描述安達魯西亞(Andalucia)女孩莎露德(Salud)與西班牙青年巴果 (Paco)相愛。莎露德是一個略帶憂鬱而又美麗痴情的女孩,巴果雖也愛她, 但因她是吉普賽人,最後離開她,選擇與西班牙名門閨女卡米拉(Carmela) 結婚。
莎露德的祖母細心照顧著她,但她舅公已獲悉巴果的婚期,祖母擔心的 事終於發生了。在熱鬧的婚禮中,莎露德突然來到現場,她想要質問巴果, 但她早已心碎,太過悲傷而不能言語,絕望的莎露德最終死在巴果的腳下。 或許《短促的人生》是兩性平權的一部警世之作,全劇以安達魯西亞民 謠交織而成,充分表現了西班牙的風情,深為世人所喜愛,堪稱民族樂派的 代表作。

曲目介紹
E. Lalo:Symphonie Espagnole in D minor, Op. 21, mvt. I & V


拉羅:西班牙交響曲,第一樂章與第五樂章
法國籍作曲家愛德華‧拉羅(Édouard Lalo)的《西班牙交響曲》(法語: Symphonie espagnole)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此作品寫於1874年並 將此曲獻給小提琴大師薩拉沙泰(Pablo de Sarasate),於1875年在巴黎首 演,剛好較比才《卡門》的首演早一個月。這首樂曲迅速舉世聞名。這首作 品比一般的小提琴協奏曲較創新,樂團部分的比例較多,結構也較複雜。
拉羅覺得自己的作品跟一般協奏曲不一樣,標題也應該如此,便將它名 為「交響曲」。整首樂曲共有5個樂章,整部作品貫穿了西班牙式的主題, 且在音樂發表期間也是西班牙風格流行之時。
I:Allegro non troppo(不太過快的快板)
樂曲一開始樂團就奏出強而有力的動機,展現富有西班牙風格的特色。 小提琴接下來以鏗鏘有力的琴聲奏出同樣的動機,將此動機變成完整的旋律, 形成第一主題。在第一主題內充滿許多2+3(二連音加三連音)或者有時候 3+2(三連音加二連音)的節奏型態,分別出現在小提琴獨奏和樂團之間,營 造西班牙舞曲的氣氛,彌漫著整首樂曲,之後此節奏也常出現於每個樂章。 小提琴在樂曲中段開始展開抒情如歌的第二主題,跟第一主題形成鮮明的對 比。最後小提琴返回華麗的第一主題,奔向高潮來結束此曲。
V:Rondo(迴旋曲)
最終樂章是採用迴旋曲式,主題在樂曲中重複幾次。而主題是採用西班 牙民謠(El punto de la Habana)作為題材完成。首先,序奏由各種樂器描繪 鐘聲,營造歡樂的氣氛。輪旋主題也會以不同調性奏出,之後進入熱情的第 二主題,3+2節奏再次出現,此段中小提琴獨奏訴說著豐富的情感,旋律也 慢慢進入哈巴奈拉的風格,經過一段震音後,又再次返回輪旋主題,隨著小 提琴急速地衝向樂章的終點。
小提琴獨奏/陳舒彤
五歲開始學琴,目前就讀高雄女中二年級。由林鴻喻及曾柏肇老師啟 蒙,八歲起由陳鈺雯老師教導至今。習琴期間,曾受李季、黃俊文、Judith Ingolfsson等大師班指導。在11歲時首次與樂團合作雙小提琴協奏曲,之後 又與巴洛克獨奏家樂團合作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於國小及國中時期兩度參 加學生音樂比賽皆獲全國賽代表權,並於國一時獲得108學年度全國學生音 樂比賽國中B組第四名,也曾多次演奏室內樂,包括鋼琴三重奏、弦樂四重 奏、鋼琴五重奏。另曾入圍第三屆李淑德小提琴菁英賽少年組複賽,及多次 入圍台灣弦樂團小提琴比賽複賽,並於2023年參與首屆NSYO國家青年交 響樂團。


曲目介紹
E. Lalo:Concerto for Cello in D minor, mvt. III


拉羅 :D 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拉羅代表作《D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是古典音樂史上最深情的大提琴協 奏曲之一,體現了西班牙民間音樂元素與法國優美細膩音樂風格的融合。
拉羅這首唯一的大提琴協奏曲,有同他那馳名的《西班牙》交響曲的藝 術水平,其中在主題發展方面,也有高度的技巧;作曲家對弦樂器的熟練掌 握以及受德國室內音樂(以瓦格納為核心)的深刻影響,都在這一首協奏曲 中明顯反映出來。這首作品套用傳統的古典曲式,但賦予強烈的浪漫主義色 彩,也部分反映出西班牙的鄉土氣息。
這首協奏曲有一個顯著特點,其中三個樂章都由兩個對比性段落組成。 第一樂章採用奏鳴曲形式,作為對比的兩個段落比例雖不相稱,但效果顯著; 第二樂章取名為間奏曲,也有兩個對比性的段落;最後樂章是一首迴旋曲, 也用一段宣敘調風格的慢引子相襯托,其中大提琴奏出的旋律近似哈巴涅拉 舞曲。隨後出現的迴旋曲主題也富有西班牙韻味。
大提琴獨奏/林玄晉

宜蘭人,七歲學習大提琴、爵士鼓等。目前就讀於宜蘭縣立復興國中音 樂班三年級,師承江婉仁老師、邱應欽老師。現為宜蘭《聚樂坊》團員、加 雅gaya室內團團員、台北市立國樂團附設青少年團大提琴聲部首席。 個人演出風格,自然率真,樂曲表現熱情,多元靈活,熱愛音樂。在校期間 積極参與校內外樂團演出及比賽,培養出對獨奏、重奏、協奏的高度敏銳性。 2017-2023年與加雅gaya室內樂團、宜蘭《聚樂坊》、台北市立國樂團附設 青少年團、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弓弦樂團,累積多場演出經驗。
●比賽經歷:
2023年獲《拉羅200週年青少年協奏曲大賽》首獎,並將於2023年9月10 日於屏東演藝廳與屏東交響樂團協奏演出。
2023年2月錄取NYSO國家青年交響樂團。

2022年獲宜蘭縣學生音樂國中A組鋼琴三重奏特優第一名。
2022年獲「誰與争鋒」音樂大賽協奏曲組第一名。
2022年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國中A組特優第三名。
2021年參加「桃園之星」2021桃園市國樂團器樂大賽,並獲決賽資格。
2021年獲宜蘭縣學生音樂比賽國中A組特優第一名。
2020年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國小A組優等第四名。
2019年獲卓越盃全國弦樂大賽國小專業組第一名。
2019年獲宜蘭縣學生音樂比賽國小A組特優第一名。
2018年獲台北文化盃大提琴國小中年級A組第二名。
曲目介紹
N. Leyden:Serenade for Strings Orchestra
諾曼‧萊頓:弦樂團小夜曲
此曲由美國指揮家、作曲家和單簧管演奏家「諾曼‧萊頓」所譜寫。他於 1971年出版這套為弦樂團而作的組曲,以簡短、對比鮮明的樂曲,將古典、 巴洛克傳統音樂特色與當時流行的和聲風格融為一體。小夜曲是一種帶有歡 快明朗、典雅質樸的如歌式曲風,尤其在第四樂章“步態舞”中,展露無遺。 此名稱源起於美國黑人的一種傳統競技,後演化成一種舞蹈風格。音樂中可 聽見作曲家不時將第一樂章的元素也加進到第四樂章中,使音樂更加充滿色 彩及活力。
P. Tchaikovsky:Serenade for Strings Op. 48, mvt. IV


柴可夫斯基:弦樂小夜曲 作品48,第四樂章
創作於1880年的《C大調弦樂小夜曲》是一首精緻優美,自首演以來就 令觀眾充滿喜悅的美藝鉅作,全曲共分為四章,在原本規劃以交響曲架構的 思維下,時時散發著濃郁俄羅斯風格與流暢優美旋律,是一首在音樂史上最 負盛名的小夜曲之一,享有極高評價,堪稱小夜曲之極品。
第四樂章(Finale
(Tema russo): Andante; Allegro con spirito)終曲,俄 羅斯主題。序奏採用行板,後轉為精神抖擻的快板,此曲為奏鳴曲式。序奏 主題來自俄羅斯民歌《在牧場上》,第一主題為俄羅斯民歌《在綠色的蘋果 樹下》。旋律輕快活潑,充滿歡樂開朗的情緒,與序奏主題形成明顯的對照。
曲目介紹
Bizet:Carmen Suite No.1

比才:卡門第一號組曲
歌劇「卡門」是法國作曲家比才的經典代表作,全劇充滿了強烈的異國 風情以及寫實主義色彩,並藉由描繪西班牙的風土人情,讓聽者有如身歷其 境的感受。此外,劇中女主角卡門所演唱的詠嘆調「愛情是一隻任性的鳥 兒」、以及鬥牛士演唱的歌曲《鬥牛士之歌》,則經常出現在廣告、電影、 戲劇等媒介中,讓此劇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名作。因此有人說如要了解「法 語歌劇」,「卡門」會是絕佳的選擇。 不過,雖然現在「卡門」非常受歡 迎,但是首演時反映卻不如預期,原因是當時的法國社會不允許劇中非常直 接的情慾表現,直到比才過世之後,才因為風氣的轉變,命運從此不同。而 當時巴黎音樂院作曲教授吉霍德(Ernest Guiraud, 1837~1892)見此現象,便 依據比才手稿,把原本歌劇中精選受歡迎的段落並重新排序,改編成兩組管 弦樂組曲。 「第一號組曲」包含幾個段落:第一幕《前奏曲(Prélude)》和 《亞拉貢舞曲(Aragonaise)》、《間奏曲(Intermezzo)》、《塞桂迪拉舞曲 (Séguedille)》、《阿卡拉的龍騎兵(Les Dragons d'Alcala)》、《鬥牛士進 行曲(Les Toréadors) 》。其中《亞拉貢舞曲》是著名的段落,華麗而有氣勢, 並廣受喜愛。而西班牙東北部流行的亞拉貢霍塔舞曲,曲風充滿濃厚的西班 牙色彩,以及異國情調。《間奏曲》是一段充滿感傷氣氛的牧歌,象徵男主 角的青梅竹馬,來自鄉下的女孩蜜凱拉純潔的愛情,因為旋律優美浪漫,也 經常被單獨演出。接下來的《阿卡拉的龍騎兵》,則以純樸的民謠旋律著稱; 在最後的《鬥牛士進行曲》中,華麗的管弦樂配器,加上大量運用敲擊樂器, 以莊嚴的氣勢結束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