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癮起】2020場刊

Page 1


讀癮起 2020 一 條 褲 製 作 致 力 推 動 戲 劇 發 展, 2018/19 年舉辦【讀癮起】系列,推介 了多齣外地優秀劇本,亦提供平台讓新 創作得以試煉提升。2020 年再接再厲, 讀癮再起,揀選兩個精彩的外地劇本及 一個本地作品,放眼世界舞台,從戲劇 藝術的天地汲取養份,同時培養本地 創作。


《不雅》 indecent

導演的話 首次聽到《不雅》這個戲是來自紀錄劇場節嘉賓 Carol Martin 的推薦,這個戲雖然不是紀錄戲劇, 但是同樣是取材自真實,源於一件歷史的真人真 事,所以跟她談起近年美國有甚麼好戲時,她便即 時提起這齣戲。

Paula Vogel 一直是我心儀的編劇,一條褲製作早年 便搬演過她的《將啲細路趕盡殺絕》,她取材偏鋒, 即使老生常談的題材也找到獨特角度切入,所以聽 聞是她的新作,自然翹首以待。

網 上 訂 了 劇 本 來 看, 翻 閱 後 便 十 分 明 白 Carol Martin 為甚麼極力推薦,對於劇場人,這個戲的 確動人心扉。即使時代多壞,《不雅》再一次提醒 我們,藝術可以是劃破黑夜的一線曙光,讓我引用


Paula Vogel 對《不雅》的形容:「我不覺得這是 一齣悲慘的戲;我把它看作是殘酷時代中的愛情 故事。如果我們喜愛音樂、戲劇與藝術;如果我 們喜歡走入劇場,與身邊觀眾一同看戲;如果我 們聽隨我們內心的聲音行事,那麼光明就在我們 跟前。我們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會化成劃破黑暗 的一線光。我寫這個戲,因為無論我這一生見證 過甚麼,我從不後悔把一生光陰花在劇場。藝術 可以為我們療癒記憶的傷痕;藝術可以改變我們 的世界觀;藝術是我們一同分享、共渡時艱的精 神食糧。」

—胡海輝

導賞文章:Paula Vogel 與《不雅》 莎士比亞名著《奧賽羅》描寫奧賽羅因妒殺妻, 從來觀眾或評論的焦點都只集中在奧賽羅或挑 起事端的伊雅高身上,反而無辜受害的德絲坦 蒙娜無人理會,Paula Vogel 看 不 過 眼,79 年 寫 了一齣《德絲坦蒙娜》(Desdemona),但是出 乎意料,她並不是為德絲坦蒙娜呼冤,反而索性 讓她人盡可夫,真的紅杏出牆! Paula Vogel 離 經叛道的思想令她早年的創作路途並不平坦,初 時報讀耶魯大學碰壁不被取錄,於是轉而入讀康 乃爾大學的戲劇博士學課程。自 1985 年起,她 出任布朗大學的學士編劇課程的總監,令一年一 度的布朗大學新劇節蛻變成美國其中一項劇壇 盛事。


Paula Vogel 對學生的要求正如她對自己一樣,她 不需要學生寫一些他們有把握的東西,她鼓勵他 們大膽挑戰自己,寫一些他們不確定的題材,或 者他們恐懼的事情,或者是他們心底深處的渴望。 或許正是這份大膽挑戰成規的勇氣令她雖然早於 七十年代便開始寫劇本,但要至 1998 年才憑 How I Learned to Drive(香港曾上演,譯名為《未成年 少女的駕駛課》)獲得獎項的肯定,囊括當年奧 比獎、外劇評家協會獎、紐約劇評家協會獎、戲 劇桌獎、洛爾德最佳劇本獎及普立茲文學獎所有 重要獎項。

Paula Vogel 於 86 年首演的作品《將啲細路趕盡殺 絕》(And Baby Makes Seven),瘋狂想像力更勝 How I Learned to Drive。 Anna 和 Ruth 是同性戀伴 侶,一直希望生兒育女,借助好友 Peter 幫忙,終 於如願以償,Anna 懷上身孕,但是事情並不那麼 順利,因為 Anna 和 Ruth 憑著豐富的想像力,早 已養育了三個虛幻的小孩子,真實的孩子到來令 他們不得不先把這三個小孩子幹掉! Paula Vogel 奇趣大膽的想像力在《將啲細路趕盡殺絕》可見 一斑。

Paula Vogel 於 2008 年轉往著名的耶魯大學擔任 編劇系主任,本劇《不雅》(Indecent)首演的 導演 Rebecca Taichman 也是耶魯大學導演系的碩 士生,也是她促成 Paula Vogel 動筆寫成此劇。 Paula Vogel 早於年少時讀過索倫.亞殊(Sholem Asch)的《復仇之神》(The God of Vengeance)劇 本,驚訝他以廿多歲之齡便寫下如此精彩的劇本,


而且他身為男性,筆下兩個女人的愛卻如此細膩 動人,因此早已留下深刻印象。《不雅》原本是 Rebecca Taichman 導演碩士論文畢業作品,她知 道自己需要一位優秀的編劇,把原來豐富龐雜的 歷史材料重新編撰。2009 年,Rebecca Taichman 主動致電邀請 Paula Vogel 執筆,結果兩人緊密合 作七年,令《不雅》呱呱墜地,輿論大讚,例如《紐 約每日新聞》便說:「震動心弦,令人著迷⋯⋯ 極具戲劇性地喚醒我們藝術的作用。」或許《不 雅》有此魅力,因為歷史彷似重臨,只是換了時 空,近年美國的仇恨言論、極右思想正在升溫, Paula Vogel 慨嘆:「編劇不可能選擇身處的時代, 索倫.亞殊晚年曾經這樣說過。當我們身處政治 危機,藝術便有其作用;當我們的社會陷入極端 撕裂,藝術也可以發揮作用。」

—胡海輝

故事簡介 本劇以美國劇壇一宗真實案件為藍本。猶太裔編劇索倫.亞 殊(Sholem Asch)於 1907 年寫了《復仇之神》(The God of Vengeance)一劇,原本此劇在歐洲巡迴甚獲好評,誰知搬到 美國舞台上演,卻因其中一場戲描述了兩個女子的愛慕之情 而引起軒然大波,最終被禁演之餘,全體演員也被逮捕。《復 仇之神》回到歐洲,即使沒被禁演,但是納粹主義席捲歐洲, 猶太人也難逃滅頂之災。


角色表

查國林 飾演 林姆 伍潔茵 飾演 薇拉 / 莎拉 / 佩里茲太太 / 愛士達 / 年長的瑪姬 喬寶忠 飾演 奧陶 / 耶高 / 佩里茲 / 舒告治 / 麥恩泰法官 /

年長的亞殊

廖淑芬 飾演 夏蓮娜 / 曼卡 / 菲烈達 / 多樂菲 / 多恩 / 醫生 /

貝哥曼姊妹花

戴俊笙 飾演 文德爾 / 尼克曼 / 哈利 / 貝利警官 / 史維曼教士 譚安婷 飾演 珍娜 / 列基娜 / 年輕的的瑪姬 / 露芙 / 林娜 /

維珍妮亞 / 貝哥曼姊妹花

鄭嘉俊 飾演 亞林姆 / 年輕的亞殊 / 莫里斯 / 尤金.奧尼爾 / 約翰


《螢火》 angel’s gift 導演的話 鄭廸琪的劇本中,《螢火》是我第一個閱讀的。那 一年我正要找一位編劇幫忙改編《流徙之女》的原 著小說,因為那是一個三代女性的故事,所以一直 想物色一位女性編劇。認識鄭廸琪後,便向她索閱 《螢火》的劇本,雖然知道她憑這劇本得了獎,並 聽聞口碑不俗,但是不知她的寫作風格是否與我想 的改編方向脗合,那時心想:「還是先看實際作品 較穩妥。」

看了劇本後,明白《螢火》為何得獎。首先這是本 地舞台劇少有的題材,內容與弱能人士有關,但又 不限於他們自身,既有他們的老師及工友,亦有他 們的家長;編劇落墨之處又不似一般描述弱勢人士 的劇目那樣刻意煽情,雖不刻意,但是因為描寫的 情境及人物細緻深刻,反而更觸動人心。

這是鄭廸琪首個完整而較具規模的創作,已處處 顯露靈動的神采,所以那一刻我決定委托她進行 改編,後來無論在工作,或人生,我也感恩作了 這決定。


香港劇本不易有機會重演,《螢火》牽涉人物頗 多,更不利劇團考慮重演,可是這是一個難得的 劇本,如果從此只能留在書本上,未免可惜。上 年本團曾經重讀,觀眾均深受感動。此劇探討生 命的意義,放在今天,疫症彌漫之時,實在值得 我們細味重溫,希望這次也能令你有所得著。 —胡海輝

編劇的話 《螢火》是我第一個劇本,今天重讀,有種青澀 的感覺,字裡行間既流露斧鑿的痕跡,又充滿著 熱血的情懷。一直期望《螢火》可以重演,若有 這一天,我也不會修改,縱使今天我有更好的技 巧,這個版本卻實實在在紀錄那份初心。

劇中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心底話,如果你要問我是 否真的,我只能說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孩子們 的世界沒需要刻意美化,因為就如任何一個四肢 健全的人,他們有痛苦也有快樂的時候。

儘管身體和腦袋有多弱,孩子們的心靈確確實實 是每分每秒在「運作」。世上有誰能完全明白另 一個人的心思,又有誰有資格判斷另一個人生存 的意義?當你願意用心去看,你會發覺那份禮物 早已放在你眼前。


最後送你們劇名的出處: 虞世南 《詠螢》 的歷流光小,飄颻弱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鄭廸琪

故事簡介 故事發生在一間收容嚴重弱學生的特殊學校內, 那裡每兩個月就有一位學生離世。

A: 「 我哋而家呢啲就叫冇尊嚴;你喺我隔離賴咗 屎就咁擒埋條片就算,我喺你隔離講聲都冇 就除咗件衫!」 B:「 係咪有生日蛋糕嗰日就係生日呀?但係我又 唔知邊個先係生日蛋糕喎。」 C:「 如果抬頭望到嘅係天空,咁我個天空有風扇 囉;如果住嘅地方叫屋企,咁我屋企咪係宿 舍囉。」 D 發出又長又沉的聲音。 他們是 90 後,不過是一班嚴重弱能的 90 後。 他們不懂走路,不懂說話,不懂玩 IPad。 他們不是 ABCD,他們是何佩佩、洪立秋、黃寶 兒、梁永康。 他們的聲音,你願意聽一聽嗎?


角色表

查國林 飾演 宋正達老師 高少敏 飾演 媽媽 / 黃寶兒 / 女老師 / 宋老師前妻 譚安婷 飾演 何佩佩 / 宋老師妻子 /Joey/ 小學生 王文杰 飾演 Dick Sir 戴俊笙 飾演 爸爸 / 洪立秋 / 翠姐 / 男老師 / 小學生 胡海輝 飾演 梁永康 / 玲姐 / 小學生 / 舞台指示


《女皇對決—瑪莉與伊利莎白》 mary stuart

導演的話 早年在演藝學院教劇本選讀課時,席勒的劇本《陰 謀與愛情》是必然之選,不過學生一般反應也不 太好,覺得席勒的劇本過時,太累贅嘮叨。無疑 那的確是二百多年前的劇本,以今天的角度來說, 有些台詞的確太冗長,但是以劇本結構來說,席 勒從莎士比亞學懂了不少組織故事的技巧,營造 戲劇衝突自有一手。我手上只有《陰謀與愛情》 的白話文中譯本,席勒澎湃激越的詞句,可能令 香港學生一時吃不消,不過我一直也覺得席勒既 被譽為德國文壇的巨擘,與歌德齊名,他的劇本 理應有其獨到之處,值得一再搬演,可惜除了《陰 謀與愛情》曾被香港演藝學院搬演外,便不見他 其他劇作有機會被搬演了。

這是一個不相信語言的年代,演出者都害怕在舞 台上長篇大論,但是我相信說話本身已經是一門 藝術。精采凝練的詞句,配合情理並重的演繹,


已經足以帶給觀眾無比的享受。現代劇本已經甚 少長篇的台詞,更少詩意盎然的篇章。經典劇作 難得被垂青,有幸重演時,往往被加上花俏討喜 的處理,只求效果噱頭,忽略戲劇最動人之處— 人物與故事,還有演員真實誠摯的演繹。

記得兩年多前到柏林看當地戲劇節,其中一個獲 選作品便是席勒另一經典作品《強盜》,演出加 入了大量視聽效果,但是並沒有迴避那篇幅特長 的台詞,所以當我構想新一系列讀劇演出時,便 自然想起《女皇對決—瑪莉與伊利莎白》這個劇 本,一來希望讓觀眾認識席勒,二來也希望找來 星級演員,把此劇的語言魅力盡情發揮,證明好 劇本好台詞實在不怕長篇,自然會有知音人!

—胡海輝

導賞文章: 席勒與《女皇對決—瑪莉與伊莉沙伯》 席 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Schiller) 生 於 1759 年的德國符騰堡,父親是軍醫,也當過其他 低級軍職。席勒十三歲時,聰敏的天資吸引了符 騰堡公爵的注意,強徵他入讀軍校,初時修讀法 律,後來轉攻醫學。符騰堡公爵專橫獨裁,而且 席勒鍾情文史哲,軍訓一般的學校生活枯燥乏味, 令他窒息,所以他不顧學校禁令,潛心研習瘋靡 當時的「狂飆突進」運動的作家。


十七世紀啟蒙運動強調的理性思維,在「狂飆突 進」作家眼中只是桎梏人性的枷鎖,他們推祟主觀 的個人情感,追求自由,反抗社會種種不公與制 肘,作品飽含奔放的激情,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 惱》正是代表作,在當時年輕人中大為流行,席勒 自然深受薰陶。席勒的作品一直謳歌個人心性的 解放,嚮往擺脫世俗教條的自由,從他的第一個 作品《強盜》(The Robbers),至較晚期的《女皇 對決—瑪莉與伊莉沙伯》(Mary Stuart),也貫徹 始終。

席勒在私下寫成《強盜》,1782 年被曼海姆劇院 青睞搬演,獲得空前成功,席勒當時已經畢業, 正在史圖加特當軍醫,因而一夜成名,可是符騰 堡公爵並不欣賞,甚至禁止他繼續從事文藝創作, 席勒反抗潛逃,離開符騰堡,投奔曼海姆劇院, 開展了他第一個活躍創作期,在 1782 至 1787 年 間寫下了《裴艾斯高》(Fiesco)、《陰謀與愛情 》 (Love and Intrigue)及《唐.卡洛斯》 (Don Carlos) 三個劇本。

1787 年,席勒涉足魏瑪,與當時已經是文壇翹楚 的歌德初次見面,奠定了二人亦師亦友的情誼,歌 德臨終時甚至表明要與席勒合葬。席勒其後協助歌 德完成了不少創作,但是他自己卻步入創作的樽頸 時期,相隔近十年,1796 年在歌德鼓勵下才著手 創作史詩式劇作《華倫斯坦》 (Wallenstein)。


這十年間,席勒埋首鑽研歷史、哲學與古典文 學。1789 年,由歌德舉薦下出任耶拿大學歷史系 教授。1791 年,席勒積勞成疾,雖然憑強悍的意 志力令病情稍退,但是從來沒有完全康復過來, 1805 年病歿前,仍一直受病魔纏繞。

歷史提供了大量素材,席勒重投戲劇創作後,幾乎 每部作品均有歷史依據,不過歷史劇不是歷史教科 書,他不會為了忠於歷史枝節,而犧牲藝術的美 感。席勒在《女皇對決—瑪莉與伊莉沙伯》中有幾 處大膽的創作,例如萊斯特伯爵與瑪利女皇的私 情,甚至摩田瑪這角色都完全是虛構的,他添加了 這兩筆,前者令女皇之間的矛盾更加強烈,後者強 化了整個戲的行動,以便把劇情壓縮在兩、三天 之內。

另一個設計便是兩位女皇的會面,真實歷史中二 人從未碰面,但是這場戲卻是整齣戲的核心。兩 人本是同根,天資稟性、經歷與當時地位卻有天 淵之別,在宗教、政治及個人層面都勢不兩立, 兩人見面時劍拔弩張的氣氛令人透不過氣,後來 有評論者誇讚:「假如二人真的有機會見面,必 定如席勒所寫一般發生。」這讚美也道出了相比 早年,席勒的編劇技藝更臻成熟之處,除了汲取 了古典主義的優點,劇情更加統一緊湊外,他對 人物的掌握也更加細緻,不似他早期的劇作,人 物相對平板,侃侃而談反顯出台詞的蒼白。


1784 年,席勒在曼海姆劇院的公開演講說過:「一 切國家公營機構中,劇場最能夠教授人生智慧,作 為政治生活的嚮導,更加是一條鑰匙,開啓人類靈 性的奧妙。」經過了十多年的修為歷練,於 1800 年他毋忘初衷,寫下《女皇對決—瑪莉與伊莉沙 伯》,經過二百多年,放在此時此刻的香港,觀 照這齣德國經典劇作,印證了席勒當時對戲劇的 肯定。

—胡海輝

故事簡介 1558 年,伊利莎伯背負著「私生女」之名,登上 英 格 蘭 王 座。 她 執 政 後, 仍 然 奉 新 教 為 國 教。 瑪莉.史圖亞特與伊利莎伯份屬表親,瑪莉擁有蘇 格蘭皇位繼承權。後來蘇格蘭發生政變,她被帶往 法國撫養成人,信奉天主教。1561 年,瑪莉返回 蘇格蘭正式執政。1568 年,蘇格蘭再起叛亂,瑪 莉被推翻,逃到英格蘭尋求庇護,卻被伊利莎伯軟 禁。新教聖公會視伊利莎伯為名正言順的英格蘭女 皇;不過根據天主教,伊利莎伯是私生女,瑪莉才 是真正的英格蘭皇室繼承人。所以伊利莎伯與瑪莉 水火難容。瑪莉數次改嫁,嘗盡情愛歡樂;伊利莎 伯心思縝密,從不公開表露真情。兩人本是同根, 同是女人,同是女皇;命途迥異,卻又互相糾纏。


角色表

譚安婷 飾演 保姆肯尼廸 喬寶忠 飾演 鮑勒特 梁菲倚 飾演 瑪莉.史圖亞特 鄭嘉俊 飾演 摩田瑪 / 戴維臣 張德賢 飾演 貝里爾 / 奧基利 / 傳令官 / 守衛 / 肯特 戴俊笙 飾演 布萊爾 伍潔茵 飾演 伊利莎白女皇 查國林 飾演 哲思利 / 梅維爾 魯文傑 飾演 萊斯特 胡海輝 飾演 奧比斯本 / 舞台指示


製作人員名單 藝術總監:

胡海輝

《不雅》indecent 編劇:

Paula Vogel

導演及翻譯:

胡海輝

星級演讀員:

廖淑芬及伍潔茵 @ 榞劇場

演讀:

查國林、喬寶忠、戴俊笙、鄭嘉俊、*譚安婷

《螢火》angel's gift 編劇:

鄭廸琪

導演:

胡海輝

演讀:

查國林、高少敏、戴俊笙、*譚安婷、王文杰

《女皇對決 — 瑪莉與伊利莎白》mary stuart 編劇:

席勒 Schiller

導演及翻譯:

胡海輝

星級演讀員:

#

梁菲倚、魯文傑及伍潔茵 @ 榞劇場

演讀:

查國林、喬寶忠、戴俊笙、鄭嘉俊、*譚安婷、張德賢

舞台監督:

楊承熹

監製:

潘藹婷

助理監製:

梁永冲 ^

平面設計:

yeungstudio.hk

* 藝術人才培育計劃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 承蒙香港演藝學院批准參與演出 ^ 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演出及製作人員簡介

藝術總監、翻譯及導演:胡海輝

先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2008 年獲英國倫敦 大學中央戲劇及語言學院碩士,同年夏天獲亞洲文化協會基金獎學金前 往美國考察研究。現為一條褲製作藝術總監,近年銳意發展紀錄劇場。 胡氏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節小組委員、香港學校戲劇節首席評判及 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亦為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演藝學院及恆生管理 學院擔任兼職講師。2017 年胡氏獲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以表揚對紀 錄劇場的貢獻。

編劇:鄭廸琪

正職從事醫療,閒時喜歡寫作,誤闖戲劇世界,順道修讀香港演藝學院 戲劇藝術碩士課程,主修編劇。作品包括:《螢火》、《魚躍記》、《流 徙之女》、《我的父親.我的兒子》、《好人不義》及《未忘之書》。


星級演讀員:梁菲倚

香港演藝學院獲藝術學士(一級榮譽)學位 主修表演。佛光大學藝術 研究所碩士曾任香港市政局香港話劇團全職演員,台灣優人神鼓團員, 台灣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藝術總監。目前為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表演 系講師。

星級演讀員:廖淑芬

劇場工作室創辦人之一,現為劇場工作室行政總監及駐團演員。資深舞 台演員、監製、演技導師、戲劇節目及戲劇教育策劃人、香港藝術發展 局委約審批員及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委約評審員。香港演藝學 院藝術 ( 榮譽 ) 學士,主修表演。在學院期間曾獲多項獎學金及傑出女 演員獎。曾赴美國紐約 H.B. Studio 鑽研音樂劇表演。多次獲香港舞台 劇獎提名,先後憑香港戲劇協會《一起走過嫲嫲煩煩的日子》、劇場工 作室《女幹探》、赫墾坊《亞 Dum 一家看海的日子》、香港演藝學院 音樂劇《紅男綠女》先後奪兩屆最佳女主角及兩屆最佳女配角。 曾以自由身演員身份與香港各大小劇團合作,前亞洲電視及赫墾坊劇團 全職演員。除演出外,致力傳承表演藝術,曾任教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 院及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科戲劇課程。廖淑芬有力而細緻的精湛演技早 已被廣泛認同,擅長演繹情感澎湃及充滿怪異特性的角色,亦是演而優 則唱的實力派女演員。


星級演讀員:魯文傑

1996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 。 畢業後參與多個演 出,更憑《藍月亮》及《野鴨》獲香港舞台劇獎 最佳男配角 ( 悲 / 正劇 ) 及最佳男主角 ( 悲 / 正劇 ) 提名 ; 憑《爆谷殺人狂》獲第十七屆香港舞 台劇獎最佳男配角 ( 喜 / 鬧劇 )。

星級演讀員:伍潔茵

資深劇場演員、聲線訓練及演技導師。現為榞劇場聯席藝術總監、香港 藝術發展局(戲劇界別)審批及評審員。1996 年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 院一級榮譽藝術學士,主修表演。2007 年國家戲劇學院(澳洲悉尼) 戲劇碩士,主修聲線訓練。 兩度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及三度最佳女配角。1998-2001 年為中 英劇團全職演員,2001-2011 年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表演系)擔 任全職講師,教授演技及聲線訓練。現活躍於劇場演出及教育工作。

演讀員:查國林


2001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現為自由身戲劇工 作者。 在學期間曾獲得渣打銀行慈善基金及鍾溥紀念獎學金。校內參與的戲劇 演出有:《獵日記》、《童謠謀殺案》、《情敵》及《玩偶之家》。曾 受聘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 匯知中學及樂善堂余近卿中學任戲劇科 老師。2004-2006 為香港演藝學院 EXCEL 課程轄下之「演藝戲籽兒童 劇團」和「敢言小人類」的導師。並從 2002 年至今一直出任「香港學 校戲劇節」中小學組的評判。 曾參與之演出有:《寒江釣雪》、《錦獸豪庭》;7A 班戲劇組之《童謠 追魂曲》 、 《弒君 2012》(Macbeth In Macau) , 《灰闌》,讀劇《學會呼吸》; 一條褲製作之《美國蝦》、《野孩子》、《猥褻—三審王爾德》、《本來沒 有菜園村》、《1967》(首演及重演)、《十一騷動—1967 的短句零 章》、《同志少年虐殺事件》、《時代記錄者》及《中間人》等。 現為自由身戲劇工作者。

演讀員 : 高少敏

畢業於意大利聯合書院及美國 Colby College 戲劇及舞蹈系,獲優等生 榮譽及該系「優秀學生獎」,後獲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戲劇藝術碩士, 主修表演。在美期間,曾獲獎學金到倫敦的 Drama Centre London 進 修演技 及 Green Candle Dance Company 作實習。2012-2016 年為中 英劇團駐團演員。主要演出有劇場空間《單身有情人》;糊塗戲班《瑪 麗皇后》;Amen theatre 《愛情部隊鍋》(兼任形體編導);有骨氣 《勇 闖彩虹山》;中英劇團《大龍鳳》、《海倫凱勒》、《過戶陰陽眼》、《紅 色的天空》等。除舞台演出外 , 亦有參與電視、電影及廣告演出。作品 包括有電影《29+1》,獨立電影 《慢性中毒》、《阿潘》、港台節目《快 樂從心開始》、《那些年那些歌 野孩子的 2014 楊千嬅篇》等。 Facebook: Facebook.com/kokokokokosiuman Instagram: kosiuman


演讀員:喬寶忠

第四線劇社委員。曾參與多個團體的演出,包括羅富國教育學院、香港 專上學生聯會戲劇組、羅富國教育學院校友會戲劇組、赫墾坊劇團、力 行劇社、海豹劇團、香港影視劇團、香港戲劇協會、新域劇團、中天製 作、沙田話劇團、彩虹劇社、一條褲製作、劇場空間、影話戲、糊塗戲 班、致群劇社、中英劇團、一張紙劇場、同流、香港戲劇工程、香港合 唱團有限公司、芳芳劇藝、ARTS’ OPTION、香港話劇團、北區青年 劇社、靈火劇團、天邊外劇場和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演讀員:戴俊笙

自由身演員及表演藝術工作者 ,活躍於不同劇團及參與不同類型表演 藝術演出。現為中小學戲劇導師及光影戲偶導師。 近期舞台演出包括:文化交談音樂劇《利瑪竇》、Merit Minds《去吧! 登月幻想號》、唯獨舞台音樂劇《唯獨你是王 II》、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精靈媽媽的果實》《紙船》等。 曾拍攝電影《洩密者們》、《明月幾時有》等;亦參與電視及廣告拍攝、 音樂創作、演唱、配音及司儀等工作。


演讀員:鄭嘉俊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表演。 憑《第三波》(載譽重演)榮獲第 25 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悲 劇/正劇)。 積極與不同劇團合作,並擔演主要角色。至今已演出超過 100 齣劇場作 品。除演員外,亦參與不同的崗位,集演員、導演、及戲劇教育於一身。 演出有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第三帝國的恐懼和苦難》丶《平庸的邪惡》丶 《卡夫卡的七個箱子》丶《哈姆萊特機器》及《伽利略傳》丶 劇場空間 《謀殺啟示》丶香港話劇團《初三》丶香港戲劇協會《礦井下的彩虹》 丶 A2 創作社《火鳳燎原舞臺劇 亂世英雄》丶真証傳播音樂劇《馬丁路 德》丶影話戲《看著你⋯⋯》丶《那一夜,你來收樓》丶《愛情山手線》 丶 Art's Options 《第三波》、鄧樹榮戲劇工作室《馬克白》丶《泰特斯》 等。 現為「香港舞台劇獎」評審之一。

演讀員:譚安婷

2018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在校時曾參演《愛· 實驗》、《嚎叫》、《Lysistrata》、《誰怕蒼蠅王》。憑《嚎叫》獲得「最 傑出演員獎」(創作演員)。畢業後參與演出包括:《傷逝如她》、《後 戲劇讀》壓軸卷《雨季》、《愛喪事家庭》( 重演 )。電視電影方面包括 寰亞電影《那一天我們會飛》中飾演鄧巧靜。


2019 年 7 月加入一條褲製作成為駐團實習演員,參演《香港藝術的前 世今生》、《2047 的上半場與下半場》、【紀錄劇場節 2】讀劇演出《種 子》及澳洲優秀劇本選讀。譚氏熱愛寫作,憑處女作《不避風的港》參 加普劇場「第三屆心之河土壤栽培計劃」獲優異劇本,劇本期後於香港 藝術中心主辦的「編劇工場 6」作演出。

演讀員:王文杰

2017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表演),同時也是精神科註冊護士。 校內演出包恬《鄭和的後代》、《愛·實驗》、《馬克白》、《嚎叫》和《蝦 碌戲班》等劇目。曾到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當交換生,在台灣演出包括《此 時此地》及《赤鬼》。校內曾獲多個獎學金,更藉《嚎叫》獲頒傑出演 員獎(創作演員)。另外更獲頒學校傑出學生獎以及校長獎——學生優 秀大獎。 現為自由身演員及戲劇導師,近期演出包括《飛翔的童話》、《一個快 樂的地方》、《香格里拉》、《在廣場上放一朵小白花》、《灰闌》( 重演 )、 《Grease》、《小城風光》、《教育有戲》( 重演 )、《小海白音樂劇》、《天 上人間》、 《讀癮起》演讀劇場:《死亡一吻》、《白衣天使.南丁格爾》、 《Ophelia 2.0》及《假鳳虛鸞》等。

演讀員:張德賢

香港市民。 畢業於榞劇場,現為自由身劇場工作者。


舞台監督:楊承熹

現為自由身舞台工作者、攝影師及化妝師。近期參與製作包括:7A 班 戲劇組《2097》,一條褲《流徙之女》上海巡演,《金童子》,夢飛 行合家歡劇團《花木蘭》,《阿拉丁神燈》等

監製:潘藹婷

畢業於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過往曾擔任雜誌編輯、藝術活動統籌等工 作,並先後於社區文化發展中心、香港藝術發展局及香港藝術中心工 作。2014 年獲「藝術行政人員海外培訓計劃」資助,於澳洲「阿德萊 德藝術節中心」實習。 近年參與製作包括: 《父子母女一場……》(首演及重演) 、 《時代記錄者》 、 《戲劇與社會︰紀錄劇場節》、《回溯重構:1967》、《流徒之女》(上 海重演) 、 《金童子》(重演) 、 《讀癮起》演讀劇場系列及《一個人的政治: 長毛》。

助理監製:梁永冲


香港暴徒大學文研左膠,現職一條褲製作行政。曾參與舞台製作《疾風 高飛》、《震動心弦》(重演)及《氣象》;媒體裝置《Moni-Tree》及 《Laser Harp》;紀錄短片《平民食堂》。遊走於舞台、裝置和影像之 間,尤喜歡詩意。

一條褲製作簡介 成立於 1995 年 12 月,2012 年重組,邁向成為全職劇團,更於 2019 年躍升為藝發局三年資助藝團。一條褲製作秉承多年來開拓的成績與方 向,本著「立足舞台,放眼社會」的精神,全面投入本地劇壇,推出更 多內容與形式同樣鮮活而有意義的作品,期盼以戲劇回應、回饋、改變 社會。劇團現正朝著三個主要方向發展:演出、應用戲劇及研究與保存, 以所知所長,令本地劇壇更百花齊放。 劇團近年致力發展「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re)及「人種誌 戲劇」(Ethnotheatre),更大膽嘗試將此創作方式應用至本地議題上, 成為本地劇先鋒,並於 2017 年籌辦了香港首個「紀錄劇場節」,進一 步令戲劇藝術與社會產生更緊密的關係。 藝術總監:胡海輝 行政經理:潘藹婷 見習行政主任:梁永冲 / 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駐團演員:譚安婷 / 藝術人材培育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網頁:www.pants.org.hk 電郵:info@pants.org.hk


成為一條褲之友 入會費用全免 ! 會員盡享優惠包括: - 定期透過電郵收取一條褲製作的最新資訊及優惠 - 憑「一條褲之友」會員卡於城市售票處購買本團主辦之演出門票, 即享折扣優惠 # - 會員租用「胡胡研習室」(1000 尺排練室)可享折扣優惠 - 會員參加本團舉辦的工作坊可專享折扣優惠 # 立即到 www.pants.org.hk 填妥網上入會表格。本團將於七日內回覆確 認,會員卡將會於兩星期內郵寄予閣下。

支持一條褲製作 一條褲製作本著立足舞台,放眼社會的精神,期盼以戲劇回應、回饋、 改變社會。您的支持將有助本團更全面地發展「戲劇演出」、「應用戲 劇」及「研究與保存」三大方向。您亦可指定捐款贊助本團「學生專場」 門票,令更多本地學生能夠接觸戲劇藝術。 捐款 HK$500 或以上者:我們將於同年的各演出場刊中作特別鳴謝 捐款 HK$100 或以上者:將獲發捐款收據申請扣稅 歡迎閣下以劃線支票(抬頭為「一條褲製作有限公司」)或銀行戶口轉 賬(匯豐銀行戶口 499-825941-838)向我們捐助。 請於 www.pants.org.hk 下載及填妥捐款表格,連同捐款支票或存款收 據寄回一條褲製作:新界葵涌葵豐街 25 至 31 號華業工業大廈 A 座 6 樓 F 室;或傳真至 2419-9789 ;或電郵至 info@pants.org.hk.


鳴謝 (排名不分先後) 立場新聞 StageTV 序言書室 榞劇場 同窗文化工作室 中英劇團 劇道場 自在觀 燈亮劇場 演員的自我搔癢 香港演藝學院校友會 潘達培先生

如遇特殊情況,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

主辦及製作

資助

宣傳伙伴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