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 BB40 Discipline & Self Respect - week 2

Page 1


第六天 成长的呼召

阅读今日经文

彼得后书 1章 3-9节

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不至于闲懒不 结果子了。

—彼得后书1章8节

海鞘是一种奇特的海洋生物,通常附在岩石和贝壳上,看似 随着水流摆动的软性塑胶管。它们从流过的海水汲取养分,过着被 动的生活,与其活跃的幼虫期截然不同。

海鞘的幼虫状似蝌蚪,具有原始的脊椎连着大脑,帮助它寻 找食物并避开伤害。在幼虫期,海鞘会不断探索海洋,但成年后则 有所改变。当它找到岩石安顿下来后,就会停止探索和成长,更可 怕的是它还把自己的脊椎连同大脑都吃掉了。

结果没有脊椎、没有大脑的成年海鞘,就像是人没有立场、 没有思想,被动地随波逐流。使徒彼得提醒我们千万不可如此, 因为对我们而言,生命成熟就是拥有上帝的性情(彼得后书 1 章 4 节)。上帝要你我都能成长:在知识上,追求更认识救主基督( 3 章 18 节);在属灵上,培养如美善、忍耐和节制等特质( 1 章 5-7 节);在实践上,寻找新的方式,用我们的恩赐去爱、款待和服事 他人(彼得前书 4 章 7-11 节)。彼得说,这样的成长可以使我们不 至于过着 “ 闲懒不结果子 ” 的生活(彼得后书 1章 8节)。

这种成长的呼召,无论是对七十岁的年长者或青少年都同样 重要。奇妙的上帝浩瀚如海,而我们所知的不过是沧海一粟。让我 们继续探究祂无尽的特质,体会新的属灵经历!藉着学习、服事、 迎接挑战,不断成长。 — 霍薛顿

1. 上帝如何呼召我们(彼得后书 1 章 3节)?

天父上帝,求祢使我热切追求每 天更像祢。奉耶稣基督的名祷 告,阿们。 反思 祷告

2. 在第一天里,我们选择培养一 个基督美德:信心、德行、知 识、节制、忍耐、虔敬、爱弟 兄的心和爱众人的心。目前你 的进度如何?

3. 用 1 到 10 来打分,你对自己的 救恩有多少的把握?你怎样才 能更有把握地确认这一点(彼 得后书 1章 10-11节)?

第七天

克制自己

阅读今日经文

哥林多前书 9章 24-27节

我要克制自己的身体,叫身体服我。

—哥林多前书9章27节,新译本

这件事发生在 2016 年 6 月,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九十岁诞 辰当天。那时,女王在马车上向人群挥手致意,途经一长排身穿红 色外衣的士兵,他们个个站得笔直,保持立正的姿势。那天英国的 天气相当热,士兵们穿着传统的黑色羊毛裤,红色羊毛外衣的钮扣 一直扣到下巴,还戴着巨大的熊皮帽。士兵们在阳光下动也不动地 站成一排,然而其中一位士兵开始晕眩。令人惊讶的是,他仍控制 自己身体,只是向前倒下。当他的脸埋在砂砾中时,身体依然挺直 如木板。他倒在那里,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持立正的姿势。

这位士兵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实践才学会这种自制力,即使在 意识不清的情况下,还能维持笔直的身型。使徒保罗也描述了此类 的训练,说: “ 我严格训练自己,克服自身的软弱 ” (哥林多前书 9 章 27 节,当代译本修订版)。保罗也深刻体认到 “ 参加比赛的选 手要接受严格的训练 ” ( 25节,同上)。

虽然我们所做的一切是靠上帝的恩典(而非我们的努力), 但你我的属灵生命仍应受严格的训练。当上帝帮助我们约束、控制 自己的心思意念和行为,我们便能学习专注于上帝,即使受到考验 或干扰时,亦是如此。

反思 祷告

1. “

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 得着奖赏 ” (哥林多前书 9 章 24节)是什么意思?

2. 说到 “ 参加运动比赛 ” 和 “ 节 制 ” (哥林多前书 9 章 25 节, 新译本),在第二天的灵修结 束后,你进行了哪方面的属灵 锻炼?分享你的进展和经历。

3. 保罗说 “ 我是攻克己身,叫 身服我 ” (哥林多前书 9 章 27 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亲爱的上帝,我要更爱祢、更亲 近祢,求祢教导我如何为祢更加 自我克制。奉耶稣基督的名祷 告,阿们。

第八天 不住祷告

阅读今日经文

帖撒罗尼迦前书 5章 16-28节 不住地祷告。

—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7节

你是否觉得自己很难持守祷告生活?相信很多人都有如此感 受。我们知道祷告很重要,但是要持续地祷告似乎很困难。有时, 我们能向上帝倾心吐意,但有时却好像只是敷衍了事,为什么要专 心恒切地祷告会这么难呢?

信心的生活就像是马拉松赛。在祷告生活中,我们会经历高 峰、低谷和平稳状态,就像越野马拉松一样。此外,如同马拉松的 选手需要不断地向前跑,我们也要持续不懈地祷告。重点是:不要 放弃!

这也是上帝对我们的教导。使徒保罗说: “ 不住地祷告 ” (帖撒罗尼迦前书 5 章 17 节)、 “ 祷告要恒切 ” (罗马书 12 章 12 节)、 “ 你们要恒切祷告 ” (歌罗西书 4 章 2 节),这些经文不断 地强调要坚持祷告生活。

我们的天父上帝是有位格的,所以我们可以和祂建立亲密的 关系,就像我们和身边的人亲近一样。属灵导师陶恕曾经提到,当 我们学习祷告,祷告生活就能逐渐成熟, “ 从一开始的偶然与主接 触,渐渐进到人所能达到最完全、最亲密的心灵交流 ” 。只要我们 恒切地祷告,就能达到内心真正的渴望,与上帝深深地契合。 — 谢葆芳

反思 祷告

1. 保罗叫我们 “ 常常喜乐 ”

(帖撒罗尼迦前书 5 章 16 节)

和 “ 凡事谢恩 ” (帖撒罗尼迦

前书 5 章 18 节),我们该如何

做到?

2. 保罗为什么请帖撒罗尼迦信徒 为他祷告(帖撒罗尼迦前书 5 章 25节)?

3. 让我们静下心,单独来到上帝 面前向祂祷告,以此作为建立 恒切祷告生活的开始。

亲爱的天父,我们经常没有花时 间和祢亲近,求祢帮助我们安排 时间亲近祢,并感受祢的良善 与同在。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 阿们。

第九天

常常祷告

阅读今日经文

路加福音 18章 1-8节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路加福音18章1节

你是否正经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困境?在夜晚,你感谢 上帝事情稍微平息了,但隔天醒来后却发现,又有地方开始出差 错,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我也经历过同样的困境,那时我正好读到路加福音 18 章,让 我感到讶异的是,经文一开始就提到: “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 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 ( 1 节)。寡妇不住地求告法官的比喻,虽 已读过多次,却总是忽略了耶稣讲这个比喻的原因( 2-8 节)。如 今我总算可以把这开场白和比喻连接起来,显然祂是在教导门徒, 要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祷告不是强迫上帝照我们的意思去做,而是一个过程,让我 们能认识祂的能力、明白祂的旨意。在祷告中,我们将自己的生命 及面对的处境都交托在祂手中,相信上帝会按着祂的时间和方式成 就一切。

当我们倚靠上帝的恩典,就能在等待祷告蒙应允的当中,学 习完全交托,而且我们也能靠着祂的恩典,不住地到主面前祷告, 完全相信祂的智慧和看顾。

主明确地教导我们: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麦大卫

1. 比喻中的不义法官与上帝的相 同和不同之处在哪里(路加福 音 18章 2-8节)?

2. 恒切寡妇的比喻如何鼓励我们 坚定持续地祷告(路加福音 18 章 6-8节)?

3.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实际的方法 来操练恒切祷告?

主啊,当我面对困难时,请帮助 我在祷告中倚靠祢。奉耶稣基督 的名祷告,阿们。

第十天 记在心上

阅读今日经文

申命记 6章 1-9节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

—申命记6章6-7节

有一个小男孩在学校里遇到一些问题,于是他的父亲便为他 写了一篇宣言,教导小男孩每天早上上学前念诵一遍: “ 感谢上帝

今天早上把我唤醒,现在我要去学校,学习各样的知识……努力成 为合乎上帝心意的领袖。 ”

这名父亲盼望藉着这篇宣言帮助儿子, 让他应用在生活上,预备自己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挑战。

这位父亲要儿子背诵这篇宣言,有点像古时上帝在旷野告诉 以色列人说: “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 你的儿女。 ” (申命记 6章 6-7节)

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四十年后,他们的下一代即将进入应许 之地。上帝知道要征服这片土地对他们而言并不容易,除非他们能 够全心仰望上帝。因此,上帝透过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记念祂并顺 服祂,还要帮助后代子孙都能认识并爱这位上帝,凡上帝所说的 话,无论他们 “ 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 ( 7节)。

每个新的一天,我们亦可全然让圣经的话语指引我们的心思 意念,过一个充满感恩的生活。

反思 祷告

1. 为什么以色列人要遵守上帝 的律例诫命(申命记 6 章 2-3 节)?

2. 透过你所背诵的经文(申命记 6 章 4-5 节),你可以从中学习到 有关上帝的什么事?

3 . 我们能够如何把上帝的话记在 心上,使之成为我们日常生 活的一部分(申命记 6 章 6-9 节)?

亲爱的上帝,感谢祢赐给我每个 新的一天。求祢帮助我,能将祢 的智慧存记于心。奉耶稣基督的 名祷告,阿们。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SC BB40 Discipline & Self Respect - week 2 by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 Issuu